趣祝福logo

目录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正方形周长教案 >

正方形周长教案

正方形周长教案

祝福语通常是指对人们送上美好的祝福和祝愿,在生活中许多不同场景都会用的上。正方形周长教案专题给大家汇集了大量关于正方形周长教案、正方形周长教案精选等,希望丰富的正方形周长教案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正方形的周长教案范例5篇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因此在写的时候就不要草草了事了。教案是教师系统化教学的基础,如何写出让自己满意教案课件?今天编辑为大家推荐的是一篇关于“正方形的周长教案”的精选好文,为了方便日后访问请在浏览器中添加本页收藏!

正方形的周长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教材p63例题,p64试一试,及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来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通过测量、计算、拼图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学生初步体会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以及拼图中图形边长以及周长的变化,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其中乐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周长计算的算法理解及交流喜欢的算法基础上逐步掌握长方形周长计算。

教学过程:

一、疑问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手中的是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你们想用它们来拼图形吗?

1、出示题目“用4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师:请一生读题。你会拼吗?

生:拼一拼。

全班交流。

2、师:用同样的4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这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会不会相等呢?今天就来学习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揭示课题)学完了这一课再来解答这一问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一)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1、导入,师:你去过标准的篮球场吗?

生:有,没有。

师:这里有一个标准的篮球场,(演示课件:这是学校的篮球场)

这个篮球场是什么形状的?

生:长方形

师:谁来指指篮球场边的各部分名称。(生指一指)几条长?几条宽?

师:篮球场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一起来看看。(演示课件:篮球场长26米,宽14米)

师:根据长和宽,你能提什么问题?(演示课件: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2、师:谁来指一指篮球场周长。(生指)篮球场周长也就是围成这个篮球场几条边长的和。你会算吗?在草稿纸上写出来。

生:独立计算,师巡视学生。

师:有不一样的上去写。

生:①26×2+14+14=80(米)

②14×2+26+26=80(米)

③26+26+14+14=80(米)

④ 26×2=52(米)

14×2=28(米)

52+28=80(米)

⑤ 26+14=40(米)

40×2=80(米)

3、交流:

①26×2+14+14,26是篮球场的什么?(长)为什么×2?14呢?为什么有2个1

阅读全文>>>

2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教案集合13篇

我们经过反复研究和收集终于呈现了这篇“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教案”。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老师早早准备好教案课件,相信老师对写教案课件也并不陌生。制作好的教案是实现优质教学的有力保障。建议您将这篇文章收藏起来随时查看!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四单元《四边形》认识部分中的第5课时。这一课时是在学生研究平面图形、长度单位和初步感知了什么是物体的周长及掌握了各种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一课之前,教材安排了让学生去测量课桌、黑板、树干的周径、圆形花圃、篮球场等不同形状的物体的边长,并要求计算出边长的总和是多少,通过大量的感受活动使学生对图形的周长有了较深的感性认识,并具备了测量、比较的理念和动手的能力,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设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用不同的方式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总结周长计算公式。

(2)能利用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周长计算的问题。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清楚表达自己的意见的能力,以及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2)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以及和全班同学的合作交流,总结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总结长方形周长公式

二、教法、学法

教法:针对几何知识教学的特点、以及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打算采用创设情境法以及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并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感知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老师恰当点拨,适时引导,多媒体课件及时验证结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学法:苏霍姆林斯基说:“唤醒人实行自我教育,按照我的深刻信念,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在学法指导上,我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创设时间和空间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借鉴杜威“做中学”的思想,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在观察、测量、实践操作、问题解决等过程中,经历想一想,算一算等活动,努力营造协作互动、自主探究、议论纷纷的课堂教学氛围,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得以发展。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

阅读全文>>>

3正方形周长教案收藏8篇

正方形周长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熟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让学生学会解决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活动,进行归纳,概括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有探究的欲望。

二、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理解了周长概念,掌握了简单的测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周长的认识教学中,学生已经对长方形、正方行的周长有了初步的认识,不排除有部分学生对周长的概念理解不透彻,为本节课的教学带来一些阻力,可以通过旧知复习来排除。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进行猜想验证,通过归纳总结,概括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体会数学的简洁性和抽象性。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能熟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解决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长方形和正方形。

学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直尺、绳子、方格纸。

五、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相机导入

1.回忆旧知

(1)我们已经学习了周长,谁能运用教室里黑板的表面,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指名说一说,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并倾听。让其他同学看清从哪开始,绕边一周,回到起点,头尾相接,手指要紧贴黑板的边缘。如告诉学生不能说黑板的周长,而应该说成黑板面的周长。

(2)课件出示:例4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指名用手比划出它们的周长。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复习周长的相关知识,充分唤起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学生在用手比划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同时,悄无声息地搭建了新旧知识间的桥梁,为接下来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做好了知识上和情感上的准备。

(二)自主探究,发现新知

1.操作活动

(1)观察猜测

①看课件:

如果把这个长方形和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进行比较,你认为是什么结果?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三种情况:

a

阅读全文>>>

4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课件12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交汉等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的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设计理念

一、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动机。

在这节课中,通过创设两只猫比散步路线的长短这样一个实例,设置悬念,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中开始学习,并且让这个情景贯穿整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巧设数学活动,激励学生主动探究。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为学生的探究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操作.交流等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先说怎样可以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让学生借助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初步得同长方形周长计算有哪些策略;通过猜一猜图形的周长初步感知计算方法,培养了数学直觉;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图形的周长,让学生感悟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说说自己比较喜欢哪种计算方法,等等。

三、及时反馈反思,渗透学习策略。

在本课的教学中,对学习过程的及时反馈,对解决问题结束的及时反思,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认知过程。比如,通过反馈周长的计算方法,暗示性地让学生注意策略的优化;用试一试的方法教学正方形的周长,让学生感受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全课小结时,通过交流收获与体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在猫王国里,有对有趣的好朋友。它们是猫先生加菲(显示)和猫小姐凯蒂(显示)。它们俩可喜欢散步啦!加菲每天围着这个市民广场走一圈(动画演示),凯蒂则围着这片宁静的湖面走一圈(动画演示)。这一天,它们却吵了起来,吵什么呢,我们一块来听听。(播放:甲:我每天走的路多。乙:我走得多。甲:是我走得多,不然我怎么会这么苗条。乙:不对,不对,我走多,要不我怎么回这么健壮。)

引导:看来,如果没人来帮帮忙,它们可会无休止地吵下去了。同学们,你们来猜一猜,到底谁走得路多些?

引导:加菲和凯蒂可不是光凭你们的猜想就能说服的,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让他们心服口服。你觉得加菲和凯蒂散步的路线与我们所学的哪一个数学知识有关?

揭题:你想得真快!老师非常欣赏你对数学的敏感。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问题。(

阅读全文>>>

5长方形和正方形课件

笔者费尽心思地制作了这份“长方形和正方形课件”,希望能够达到您的满意。本文的目的在于为您提供参考和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教案和课件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自己花费时间去完成。撰写完善的教案和课件可以避免老师遗忘重要内容。

长方形和正方形课件 篇1

活动目标:

1、正确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

2、提高幼儿观察、比较能力。

3、培养幼儿扩散性思维。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每人8根小棒(6根一样长,2根一样短)、几何图形片、拼图二幅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激发幼儿兴趣。

t: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对兄弟,请你们仔细看一看。(出示图形)

二、幼儿观察、操作,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1、操作活动:

①请幼儿用小棒摆一个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数一数,正方形和长方形有几个角?几条边?

③比一比,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不同?

t:教师总结:

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有四个一样大的角,都有四条边,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

长方形四条边不一样长,对面的两条边一样长。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房子和船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每种图形有几个。

3、分类活动

给每位幼儿发一套几何图形片。

①请幼儿把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的图形找出来,数数共有几个?

②请幼儿把四个角一样大,对面两条边一样长的图形找出来,数数共有几个?

4、活动延伸:比比谁多

请幼儿动脑筋,用已学过的各种图形拼出各种各样的东西,并讲出自己用什么图形拼出了什么物体?

长方形和正方形课件 篇2

1、在方格纸中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图形贴画。

2、教案如下:

3、“猜一猜”、“摆一摆”都将成为课堂中学生亲身经历的活动过程。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创设了各种活动情境,充实学生的实践活动,把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的目标落到实处。

4、听算10道,集体对得数。重点讲解25×16

5、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空间想象能力。

7、新课讲授

8、我们看到了惊人的中国速度十天十夜,7000多名建设者,近千台大型机械设备及运输车……建筑面积

9、李兰娟、90后护士…..

10、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封闭图形,巩固概念。

11、活动过程:

12、正方体、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

阅读全文>>>

6小学正方形教案15篇

小学正方形教案 篇1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七同p9798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并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3、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4、结合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1、课前游戏:考考你的观察力。

2、动画引入:

蓝猫三千问,xx年什么大事?森林里举行运动会。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哪些熟悉的图形?

生:长方形和正方形。

蓝猫:这两个场地的面积有多大?

师:有哪些办法?

生1:用面积单位去摆。

生2:可以计算。用长乘宽,我是预习的。

师:你能从摆面积单位的过程中,发现面积计算的方法吗?我们今天来研究。板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3、主动探究

(1)提供生:透明方格纸、1平方厘米正方形纸块、尺子和一张印有六个图形的纸。

师:请自己选择材料和工具,想办法求出六个图形的面积,并把数据记录下来。

作业纸:

长度单位:厘米

1号图(横放):长5宽32号图(竖放):长4宽2

3号图:正方形边长24号图:正方形边长3

5号图(横放):长4宽16号图(横放):长6宽4

(2)学生个体活动,然后小组交流。

师:每人在组内交流你选择了什么图形,用什么方法得到了面积。小组内选择一人记录,一人汇报。

汇报:

第1组:用透明小正方形纸覆盖在2号图形上,2号图形是长4宽2,有8个小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再覆盖在6号图形上,6号图形是长6宽4,有24个小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

同时另一生记录在黑板上。

师:你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生:很简单。

师:也是这样做的举手,有不同的吗?

第2组:用小正方形摆在第1个图形上,横着摆一排5个,竖着摆了3个,一共要摆15个小正方形,面积是15平方厘米,同样方法摆第4个图形。

师:(指图1)为什么只摆7个?

生:因为一排5个,竖着摆3排就行了。

第3组:用尺子画图1格子,长是5画5格,宽是3画3行,一共是15个小正方形,面积是15平方厘米。

师小结:刚才用透明小方格去量,用尺子画格子、用小正方形去摆,知道了这些图形的面积。

(3)比较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数方格的。

师小结:长是几,就是有几个这

阅读全文>>>

7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课件热门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严谨的教案是教学质量的基础,大家是不是在为写教案课件发愁呢?摘抄自相关专家精彩谈话的文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课件”小编推荐给您,阅读完这篇文章后您的知识面将会更加广泛!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课件 篇1

识别矩形和正方形的教学设计

(1):复习介绍

想想我们之前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这是一些图表(在课件中显示),你能从这些图表中找到矩形吗?在本课中,我们将学习更多关于矩形的知识。 (板书题目)

(2):探索新知识

1.探索矩形的特征。

(1) 观察和猜测。

老师:大家都说这些图形是长方形的,但是看起来是一样的吗?看,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站在他们这边!为什么它们被称为矩形?换句话说,矩形是一种什么样的形状? (学生同桌思考交流)

老师:谁来告诉你你的发现?

健康:我发现一个矩形有4条边。学生:我发现上下边是一样长的。学生:我认为左右两边的长度是一样的。健康:它有4个角。学生:四个角都是直角。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在黑板上写下:4面,上下等长,左右等长。 4个角都是直角。

(2)探索与验证

师:长方形的上下边、左右边真的一样长吗? 4个角都是直角吗? (老师在猜测的特征后面写一个问号,表示需要验证)我们还需要做什么?

健康:验证。

老师:你打算怎么验证? (学生思考验证方法并与全班交流) 老师:请用你手中的材料和你喜欢的方法在小组里验证。 (学生讨论、验证、教师检查指导、师生交流互动)

(3)全班交流。

老师:谁愿意谈谈你的验证方法?学生 1:我用尺子量了一下。

老师:用尺子量可以验证什么?健康:验证两侧是否相等。

师:还有谁用尺子量的方法验证过?验证结果如何?生:上下等长,左右等长。师:除了用尺子,还有别的方法吗?健康:还可以打折。

老师:你有很多办法!它是如何折叠的?上前示范给大家看。 (其余学生观察)

老师:大家也用对折的方法验证,老师检查。师:结果如何?

生:矩形上下边等长,左右边也等长。

老师:一个长方形的上下边是相对的,所以我们说它们是一个长方形的一组对边。左边和右边呢?健康:也是相对的。

老师:是的,矩形的左右边也是相反的,它们是矩形的另一组对边。通过验证,我们知道矩形的两个相对边的长度相等。 (板书:对边相等)

师:如何验证一个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学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

老师

阅读全文>>>

8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课件分享14篇

编辑为您精挑细选了一篇不容错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课件”文章。在老师日常工作中,教案课件也是其中一种,每天老师要有责任写好每份教案课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应调整教案。在这里您将会找到不同寻常的阅读体验和启迪!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能在钉子板上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2、能力目标: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空间想像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与态度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获得对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直观经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正确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一张长方形纸片和一张正方形纸片,学生每人两张长方形纸片和两张正方形纸片,钉子板,橡皮筋,直尺和三角尺,每个小组一张记录长方形四条边的表格和一张记录正方形四条边的表格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图形:我们一年级时已经认识了一些图形,看这些交通标志(点击课件),开火车说出它们的形状。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都是由一些图形构成的,现在让我们去观察、去发现、去体验图形的多姿多彩吧。2、导入新课:老师还有很多的图形你们想办法把它们分类好吗?说出你们这样分类的好处(生:想)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研究长方形

a、小组活动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的特征,请你找出自己手中的长方形纸片,举起来让大家看看,放下坐好。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研究,研究之前老师要提个要求,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把身边的这张长方形的纸对折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并用手中直尺和三角尺对每条边和各个角进行度量,你又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说看。

b、汇报交流切换到实物投影,找两个小组指着说说他们的发现。

(生1:这是我们组四个人测量的结果,观察这些数据我们组发现长方形的上边和下边相等,左边和右边相等。生2如是。)他们两个小组都发现长方形的上边和下边相等、左边和右边相等,还有哪个小组也发现了这一点请举手。我们都发现了长方形的上边和下边相等、左边和右边相等,长方形的上边和下边是一组

阅读全文>>>

9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热门

教师在学期开始之前需要准备好教案和课件,每个人都应该规划自己的教案和课件。教案是提高课程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之一。有哪些值得推荐的优秀教案和课件可以在网上找到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请注意,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使用。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1

(一)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理解并掌握体积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化和聚。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单位间的化聚法进行计算。

(一)体积单位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

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或活动投影片)。

教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元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教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口答填空,并说明算法和算理:

500厘米=( )分米=( )=米。(算法: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教师:我们复习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进率,和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转换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常用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转化。板书课题: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认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出示电脑动画图(或抽拉投影片)。

1厘米3为单位,一个一个涂,涂满一排,提问:体积是多少?一排一排涂,涂满十排(一层),提问:体积是多少?一层一层涂,涂满十层(即全部涂上)。提问:体积是多少?

教师:由此可知1分米3等于多少厘米3?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

教师:如果把刚才的图理解为棱长1米,即体积为1米3,它的体积是多少分米3?

再请学生看一遍电脑动画图后,学生口答老师板书:1米3=1000分米3。

教师:能说一说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1000。)

(2)教师:(指黑板板书)这些是常用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及进率,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处?(名称、进率两方面。)

2.体积单位的互化。

(1)教师: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需要把体积单位进行转化,现在来学习这个问题。

出示例3:(投影) 3.8米3, 0.54米3各是多少分米3?

教师:看一看问题是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换,还是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换?如何计算?并说出这样计算的理由。

学生边讨论边试算。然后归纳,老师板书:

因为1米3=1000分米3,8米3有8个1000分米3,列式:1000×8=8000,填8000。

(第2题同上理)1000×0

阅读全文>>>

10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模板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没有写的老师就需要抓紧完成了。良好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应该从什么角度去写教案课件呢?趣祝福的编辑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敬请浏览以下网页内容!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3、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4、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

5、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3~24页。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初步会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

能根据现实情境和信息,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观察思考等方法,探究长发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长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根据表面积的计算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学具

教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可展开)、投影机、多媒体课件。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

教学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答填空(1)长方体有()个面,一般都是(),相对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