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三角形教案 >

等边三角形的教案

等边三角形的教案

三角形教案。

您是否了解"等边三角形的教案"小编精心为您准备了一份相关资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教师需要预先制定教案,编写教案课件时,教师需要投入一些心思去完成。准备教案课件,是为了让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的一种措施,新老师会很看重这个。相信您会找到对您有帮助的信息!

等边三角形的教案【篇1】

教学内容:

含有几个小三角形(《现代小学数学》第三册智力游戏).

教学目标:

1.选择一个适当的图形为单位,进行图形的分解训练,分析几何图形之间包含的关系.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养成仔细观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如何把一个图形分解成单位图形.

教学难点:

推导图形中含有几个小三角形的推理过程.

教学用具:

小黑板、彩色图形、小卷子两张(同题板1、题板2内容)

教学过程:

(课前板书课题:含有几个小三角形)

一、复习导入

师生问好,开始上课!

1.导入

师:这儿有三种图形,你知道它是什么形状吗?它呢?

(师一个个出示,生分别说出是什么形状)

2.准备题(一)

师:我们看投影上的这些图形,你能从这些图形中找出一共有几个三角形、几个正方形、几个长方形吗?

一共有( )个三角形

( )个正方形

( )个长方形

(一问一问出示,用数字板反馈,并说出是哪几号图形)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图形之间的包含关系.继续看投影.

3.准备题(二)

考眼力:下图中各是由几个相等的小三角形拼成的?

二、探讨新知

第一层次:动手实践

1.师:请你想办法求出下面各题的结果.(出示题板1)

(反馈①)生回答后追问:你是怎样想的?

生:用

摆了摆含有2个

生:斜着画一条线,分成了2个小三角形

生边说师边画:

(反馈②③步骤同上)

请学生用学具亲自来验证答案

第二层次:讨论研究

2.师:如果把这三个答案作为已知条件(板书:已知)

你能求出下面的问题吗?(出示题板2)

师:用什么方法可以得到正确答案,前后桌4人一组进行讨论.(拿出小卷子2)

(反馈①)生:可以画一画

师追问: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我们已经知道1个长方形含有2个小正方形,1个小正方形含有2个小三角形,2个小正方形含有(2×2=4)个小三角形,所以1个长方形有4个小三角形.

师:刚才××同学用的方法太好了,他用的方法叫推理方法,根据已知的一个或几个判断,推导出最后的结论,这种方法就是推理的方法.

还有谁用了推理的方法,你能说说你是怎样推理的吗?其他同学在心里和他一起说说.

(反馈②)生:可以画一画

生:可以用推理方法(同①的步骤)

(采取个人说,同桌对说练习推理方法,请学生用单位图形验证所得的结论,肯定学生的答案和方法都很正确.)

第三层次:运用推理

师:刚才同学讨论得特别好,再出一问:(出示题板3)

师:你能用推理方法得出结论吗?请4人一组讨论.

反馈①生:画一画

反馈②

方法一:

1个大正方形含有4个小正方形

1个小正方形含有2个小三角形

4个小正方形含有(2×4=8)个小三角形

所以1个大正方形含有8个小三角形

方法二:

1个大正方形含有2个小长方形

1个小长方形含有4个小三角形

两个小长方形含有(4×2=8)个小三角形

所以1个大正方形含有8个小三角形

方法三:

1个小正方形含有2个小三角形

1个小长方形含有(2×2=4)个小三角形

1个大正方形含有(2×2×2=8)个小三角形

师:用推理的方法算出的结果是否正确,请4人一组用虚线画一画验证我们推理的结论正确吗?(事先发给每组一张有6个大正方形的纸)

反馈:

对比:师:上面两题所含的两种小三角形个数为什么不一样?

生:小三角形的大小不一样,个数也不一样.

三、巩固练习(投影反馈)

1.下面的图形里含有几个这样的?

2.涂阴影的小三角形拼成下面的图形,各需要几个?

3.下面图形分别是用多少个像图内那样的小三角形组成的?你能用虚线画一画吗?

板书设计:

等边三角形的教案【篇2】

学习内容:

第9页的例4、例5、及“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中相关题。

学习目标:

1、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学习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习过程:

一、先学探究

■先学提纲(另见《补充习题》、《当堂反馈》相关练习,有记号标明)

1、出示一个底是4分米,高是3分米的平行四边形。

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它的面积如何计算?

■学情预判: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可能有点困惑,这一点要加强教学。

二.交流共享

■后教预设:出示二个板块的挂图,通过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板块一】学习例4:

仔细观察这3个平行四边形,请说出如何求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

先自己想,随后在小组中交流。

你是怎样求出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究竟有怎样的关系?

三角形的面积应当如何计算?

【板块二】学习例5:

(1)出示例5:

用例5中提供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注意:组内所选的三角形都要齐全)

(2)小组交流:

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需要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3)测量数据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并填表。

小组交流:如何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从表中可以看出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关系?

得出以下结论:

这两个 的三角形,无论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因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所以三角形的面积=

(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

三、反馈完善

1、完成试一试:

2、完成练一练:

(1)先回忆拼得过程,再回答。(2)你是如何想的。

3.判断。zF133.COM

(1)两个形状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比三角形面积大.……

(3)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是三角形的2倍.………

(4)底和高都是0.2厘米的三角形,面积是0.2平方厘米…….

4.完成课本第17页第6题。

5、拓展练习

量出你的三角板(两个任选一个)的底和高,然后算出它的面积。

6、课外延伸:阅读第16页“你知道吗”

四、总结回顾: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想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等边三角形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发现并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能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归纳、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经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及得出结论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思考、抽象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能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树立自己探索真理的勇气和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实验与探究。

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三角形、支直尺、不同长度的小纸条若干、分组操作记录表、双面胶、自制课件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创设情境:

这节课老师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能够看到同学们:敢想敢说敢问敢辩敢失败,特别是敢失败,因为水稻之父袁隆平曾经说过:失败里包含着成功的因素。你们能帮助老师实现愿望吗?(课件出示)

2、复习旧知:

(1)(欣赏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2)那你能说一说,你对三角形都有哪些了解?

(3)三个顶点,三个角,三条边,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那么到底什么是三角形?(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分析这句话突出“围成”。

3、质疑:是不是任意的三条线段都能拼成三角形呢?导入新课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分组操作:请同学们用你们手上的小纸条来围成一个三角形,你们能完成吗?

操作要求:

1、每6人一组。组长一人、记录员一人、测量员一人、其余的是操作员

2、测量员量出你所选择的纸条的长度;

3、记录员做记录;

4、操作员动手拼三角形,把你拼出来的图形贴在下面;

5、组长汇报结果。

注意:相邻的两条线段要端点相连。

(二)汇报结果:按顺序组长分组汇报结果(本组选择的纸条的长度、能否拼成三角形)。

展示操作结果:

试验次数三边长度(cm)结果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

(1)3、5、9否较短的两条边长度之和小于第三边3+5

(2)3、6、9否较短的两条边长度之和等于第三边3+6=9

(3)3、5、7是较短的两条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3+5>7

(4)5、6、7是较短的两条边长度之和小于第三边5+6>7

(5)5,8,13否较短的两条边长度之和等于第三边5+8=13

(6)7,11,12是较短的两条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7+11>12

(7)18,7,5否较短的两条边长度之和小于第三边5+7

(8)11,4,15否较短的两条边长度之和等于第三边4+11=15

(三)引导学生发现特性:(课件演示)

1、两条边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条边的长度不能围成三角形

2、较短的两条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边的长度能围成三角形

3、学生自由讨论、总结: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边的长度)(揭题、板书)

4、读一读,说一说关键字词是什么?你怎样理解(任意和大于)?

三、精彩练习、拓展提升。(课件出示)

在能围成三角形的各组小棒下面画“√”。(单位:厘米)

(5)1cm2cm3cm()(6)4cm2cm3cm()

(7)3cm4cm5cm()(8)3cm3cm5cm()

四、学以致用。

(一)、课件出示:课本82页例3情境图。

1、这是小明同学上学的路线,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他可以怎样走?

2、为了描述方便,我们把这几条路线分别标上颜色,在这几条路线中哪条最近?为什么?

3、归纳汇报:请同学看一看,连接小明家、商店、学校三地,近似一个什么图形?连接小明家、邮局、学校三地,同样也近似一个什么图形?因为这三条路正好形成两个三角形,而中间的这条路相当于三角形的一条边,而在三角形中,其他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所以中间的这条路最近。得出结论: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板书)

(二)完善表格。

小棒长度(厘米)能否围成三角形

第一根第二根第三根

35

35

35

35

35

35

35

35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吗?

1.发现并理解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能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找出到达一个地方最短的路线。

2.通过动手实践,分析数据,体验探索和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培养了发现问题的意识及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探索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板书设计:

三角形三边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等边三角形的教案【篇4】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 掌握“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类比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经历探索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的过程,加深对定理的理解,通过例题及练习达到对定理巩固的目的. 经历探索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归纳能力; 经历从试验探究到归纳证明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学习重难点】 重点 难点 会运用“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发现、证明及其在不同背景下的灵活应用。 课前延伸

【知识梳理】

1.若△ABC各边分别为AB=10 cm,BC=8 cm,AC=6 cm,△DEF的两边分别为DE=5 cm,EF=4 cm,则当DF=__3__ cm时,△ABC∽△DEF。

2.如图27-2-129,要使△ABC∽△BDC,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C )

图27-2-129

A.BC∶CD=AC∶AB B.BD∶CD=AB∶AC C。 BC2=AC·CD D。 BD2=CD·AD

课内探究

【探究1 】

如图27-2-130,在△ABC中,点D在AB边上,如果∠ACD=∠B,那么△ACD与△ABC相似吗?

图27-2-130

【训练1 】 判断题:

(1) 所有的正三角形都相似.( √ )

(2)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 √ ) (3) 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是相似三角形.( × )

(4) 底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 √ ) (5) 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 √ ) (6) 两个等腰三角形只要有一个角相等就相似.( × )

等边三角形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以及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的高。

教学准备:

课件、磁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课前谈话引入:

板书:认识三角形

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你能从中找出三角形吗?出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学生说说生活中的三角形(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二)探究

1.学生动手操作、老师黑板摆三角形。

(1)师:刚才我们看了这么多的三角形,你能动手画一个吗?

师:这里有同学们画的一些三角形,老师在黑板上也创作了一个三角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三角形有共同的特点吗?先想一想,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你的发现,

你能找出三角形的3个顶点、3个角、3条边分别在哪里?跟同桌说一说。

利用学生错误资源,出示未首尾相连的图,你能用完整的语言来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了吗?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并板书)

2.

试一试:

刚才同学们都很厉害,你会在方格纸上画三角形吗?先让学生说一说任选三个点是什么意思,再按要求画一画。尽可能多画几个。

思考:都能画出一个三角形吗?

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3.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同学们非常了不起)

(1)同学们,请看这幅图,这是一个人字梁,是建造房屋时房顶的结构,你能量出图中人字梁的高度吗?你量的是哪条线段?它和底边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指名说一说量的是哪一条线段,和下面的横梁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3)测量人字梁的高。学生在书上独立测量人字梁的高,交流测量方法及高是多少。

(4)画三角形的高

如果我们把人字梁所表示的三角形画下来,就可以这样表示出它的高和底。(课件出示三角形的高的变化动画,让学生说一说高是如何变化的)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课件出示概念

怎样利用工具规范的画出三角形的一条高呢,请看屏幕演示。(课件)看清楚了吗?

5.

学生做作业纸,不同的边做为底作高,得出三角形也有三条高。

展台展示学生作业,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三条底对应三条高)

(三)巩固

1.

填空

2.

判断

3.

书本量高

4.

书本作高

(四)总结延伸

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

好,同学们请看,老师将三角形的一条边变化一下,还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板书设计

认识三角形

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3条边

(底)

3个顶点

3个角

等边三角形的教案【篇6】

1、知道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

2、会做任意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

重点

会做任意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

难点

会做任意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探索交流课型新授课教具投影仪

一、三角形的高

1、复习:过点A做BC的垂线,垂足为D

2、在黑板上做△ABC,过点A做对边BC

的垂线,垂足为D,我们

就将线段AD称为△ABC的高

3高的定义:在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做垂线,顶点与垂

足之间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高

例如在上图中,我们从△ABC的一个顶点出发,向它对边BC所在

的直线作垂线,垂足为D,线段AD就是三角形的高

注:1)三角形的高必为线段

2)三角形的高必过顶点垂直于对边

3)三角形有三条高

为了将这三条高加以区别,我们把AD称为BC边上的高

例:做出下列三角形的三条高

1锐角三角形:

可由教师先做示范,然后再让学生自行画出

其余两个

2直角三角形

由于∠C等于900,说明AC⊥BC,那么BC

边上的高即为AC,AC边上的高即为BC,

3钝角三角形

二,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1引入:一知△ABC,做∠A的平分线AD交BC与点E,线段AE就称为△ABC的角平分线

2定义: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间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3注: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必为线段,而一个角的角平分线为一条射线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必过顶点平分三角形的一内角如上所示,△ABC的角平分线AE平分∠A,即∠BAE=∠CAE=∠BAC

3)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

为了将这三条角平分线加以区别,我们把AE称为∠BACD的角平分线

例:做出下列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

教师先做示范,然后再让学生自行画出其余两个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三,中线

1引入:如右所示,取BC的中点F,连结AF,那么线段AF就称为△ABC的中线

2定义:在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如上所示,线段AF就是△ABC的中线

31)三角形的中线必为线段

2)三角形的中线必平分对边如上所示,线段AF是△ABC的中线

必有:BF=CF=BC

3)三角形有三条中线

例:做出下列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

教师先做示范,然后再让学生自行画出其余两个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素材A:

1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

BE是中线,∠BAD=400,则

∠CAD=,

若AC=6cm,则AE=

素材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

B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C三角形的三条至少有一条在三角形内

D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均在三角形外

答案:1400、6㎝2C

等边三角形的教案【篇7】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探索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及3条边之间的关系,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2、在活动中,使学生初步学会与同学合作探索问题。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说普通话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

通过让学生猜测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内角和及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四、教具准备:

三角板2个、量角器、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五、学具准备:

三角板、量角器

六、教学过程:

(1)活动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谁能说一说?

指名交流,说出三角形的稳定性和三角形的分类。

学生表述的质量。

(2)活动二:探究新知

师:两个三角板它们都是三角形,都有几个内角?

量一量它们的内角的和是多少度?

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小组合作进行,量出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60+30+90=180,第二个内角和也是:45+45+90=180。

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室60+60+60=180。

小结:这山种特殊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进行探究。

关注学生的结论。

(3)活动三:操作验证

师:是否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比一比哪个小组性的方法多。

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三角形和必要的工具进行验证,可以用折叠的方法,也可以用量角器量的方法,还可以用剪拼的方法等。小组探索,全班交流并总结。

让每个学生都参入活动中。

关注学生的验证过程。

(4)活动四:探究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师: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可以摆一摆,量一量。你有什么发现?

师:板书: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同桌俩合作进行,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指名交流,集体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关注学生的验证方法。

(5)活动五:巩固练习

师:做教材45—46页的6、7、8、9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订正。

公主学生交流的质量,给予一定的评价。

(6)活动六: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的知识进行回顾总结。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

创意作业:在自己周围找一找与课本类似的铁塔,并找出不同的三角形。

七、板书设计:

(1)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度

(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八、教学反思:

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学生对三角形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为在生活中他们经常会接触到。本节三角形的认识是学生在角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又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有关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包括三角形的意义、特征、特性,三角形的分类和三角形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我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原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性,语言的层次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众所周知能力和思维相辅相成,而思维的发展同语言的发展又紧密相关,这说明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说规范话、说普通话的水平。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678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