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模板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模板。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没有写的老师就需要抓紧完成了。良好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应该从什么角度去写教案课件呢?趣祝福的编辑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敬请浏览以下网页内容!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3、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4、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

5、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3~24页。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初步会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

能根据现实情境和信息,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观察思考等方法,探究长发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长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根据表面积的计算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学具

教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可展开)、投影机、多媒体课件。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

教学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答填空(1)长方体有()个面,一般都是(),相对的面的()相等;

(2)正方体有()个面,它们都是(),正方体各面的()相等;

(3)这是一个(),它的长()厘米,宽(),高()厘米,它的棱长之合是()厘米;(4)这是一个(),它的棱长之和是()厘米。

2.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它们的表面都有6个面,今天就来研究它们表面的大小。二.新课教学

1.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教师出示长方体教具,用手摸一下前面(面对学生的面),说明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它的大小是它的面积。

师:长方体有几个面?

生:6个面 教师用手按前、后,上、下,左、右的顺序摸一遍,说明这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请学生拿着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盒子也摸一摸,同时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再请学生拿着正方体盒子,两人一组边摸边说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师:(拿着长方体盒子)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能一眼全看到吗?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一眼全看到?

学生讨论。(把六个面展开放在一个平面上)

教师演示: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盒子展开,剪去接头粘接处,贴在黑板上。请每位同学把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盒子的表面展开铺在课桌上。

师:请再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口答)教师板书: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1)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请同学拿着自己的长方体(用展开图折上),量出它的长、宽和高,说一说哪些面大小相等,指出相邻的三个面各用哪两条棱作为长和宽。

学生四人一组边操作边讨论后归纳:

上下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宽的;前后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高作为长和宽的;左右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高和宽作为长和宽的。

师:对长方体实物,我们已经会找它每个面和对应的长和宽了,在平面图上会不会找呢?

请同学用自己的展开图练习找各面的长和宽,然后再请一两位同学上讲台,指出黑板上展开图中相等的面和对应的长和宽。

师:我们再从立体图形上看一看。(用多媒体课件或抽拉投影片演示,图像要验证相对的面相等,展示每个面对应的长和宽)

师:想一想,长方体表面积该如何计算? 学生讨论归纳后板书:上、下面:长×宽×2

前、后面:长×高×2

左、右面:高×宽×2(2)请同学们用新学的知识解决下面问题:出示例1 问:做这个微波炉的包装箱需要多少硬纸板实际就是求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

(3)找出用不同方法解答的两个同学板演,之后讨论哪一种方法更简单。

3、练一练

练习教材24页“做一做”(利用投影订正)

4、正方体面积的计算方法

(1)师:看看自己正方体表面积展开图,能说出如何求正方体的表面积吗?

生:一个面的面积乘以6。

师:如何用棱长来表示它的面积? 生:棱长×棱长×6(2)试解下面的问题:一个正方体墨水盒,棱长为6.5cm,制作这个墨水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请同学们填在书上。

5、讨论:如果这个盒子没有盖子,做这个纸盒需要多少硬纸板?该如何计算?

师:在一些实际问题中,不是求长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审题时要注意分清是求那几个面的面积和。

三、巩固反馈

1、口答教材25页第3题。

2、计算教材25页第4题。

3、口答。判断正误

(1)长方体的三条棱分别叫长、宽、高。()(2)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求它的表面积列示是4×2×6()(3)用四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四个小正方体表面积小。()

四、课堂总结及课后作业

1、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如何计算?

2、作业:教材26页8题

五、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3、表面积公式的应用

例1(0.7×0.5+0.7×0.4+0.5×0.4)×2 =(0.35+0.28+0.2)×2 =0.83×2 =1.66(平方米)答:至少要用1.66平方米的纸板。例2 6.5×6.5×6253.5

=42.25×6 =0.83×2(平方厘米)

答:做这个墨水盒至少要用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现代小学数学”五年制课本第十册第3~5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及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3.渗透子集思想,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长方体的特征及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让学生说出已经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等),指出这些图形是平面图形。

2.出示长方体教具,讨论长方体和长方形的区别,揭示长方体是立体图形。

二、揭示课题:

平面图形是研究同一个平面内的多种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而立体图形研究的是在若干个面内的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评:从复习近平面图形导入立体图形,开门见山的导入课题。】

三、讲授新课:

(一)长方体的特征

1.出示思考题

(1)长方体有几个面?它们各是什么形状?相对的两个面有什么特点?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数一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相对的棱长短怎样?

(3)3条陵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评:学生带着思考题去实践操作,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便于操作。】

2.学生利用各自准备的长方体物体,通过看、摸、数,回答思考题的问题,讨论长方体的特征。

(1)师提问①:长方体有几个面?你是怎样数的?老师注意比较学生的不同数法,有意识引导学生按顺序数面的个数,使学生清楚知道长方体的面是由前、后、上、下、左、右6个面组成。

【评:教者表扬了按顺序又对又快地数出长方体有6个面的同学,很快地原来漏数或重复的同学,也能正确地数出面的个数。可见,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师提问②:这些面各是什么形状?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认识长方体的6个面是长方形或者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师提问③:相对的两个面有什么特点?要求学生通过度量相对的两个面的长、宽,真正认识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通过师生对话,板书长方体面6个都是长方形或其中有两个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2)老师通过对相对两个面和相交两个面的比较,指出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并让学生说出哪两个面相交得到棱(如前、右两个面相交有一条棱。……)提问①数一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你是怎样数的?引导学生数棱时可以按顺序分三组数或者按相对的棱分三组数,长方体有12条棱。

【评:教者再次提醒学生“是怎样数的”,可以看出,教者善于把握一切机会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

提问②相对的棱长短怎样?为什么?引导学生通过由长方体的6个面是长方形,长方形对边相等的道理,说明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并板书:棱12条相对棱长相等。

(3)老师通过对相对的棱和相交的棱的比较,指出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并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顶点?学生回答,老师板书:顶点8个。

【评:学生通过手摸、眼看,手眼并用地应用多种感觉器官,对平摆、竖摆的长方体进行观察、触摸、按顺序地数获得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点;并且师生共同小结了长方体的特征及其学习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者创造情景恰到好处地演示了实体和框架长方体模型,指导学生有的放矢的使用长方体学具。】

(二)画长方体立体图让学生观察长方体教具,知道不管在哪一个位置上观察长方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从而揭示长方体的画法。

【评:从美术课静物写生入手,导出长方体的画法,提高学生看立体图形的能力。】

(三)长方体的长、宽、高

(1)让学生观察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一定有3条棱。

(2)三条棱中任两条一定是同一个面的长和宽,指出这两条棱也是长方体的长和宽,另一条称为长方体的高。并在图上标出长、宽、高。

(四)正方体的认识和正方体的特征

(1)利用长方体框架(或幻灯片),变动长方体正面的长,使之与宽的长度相等,再变换长方体的高,使之与长、宽的长度相等,从而揭示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并出示正方体的实物图及画出立体图,指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评:教者吸取电脑软件的长处,动态地在幻灯屏幕上把一个长方体变为正方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映入每一位同学的眼帘,其结论便水到渠成。】

(2)正方体的特征启发学生通过观察面(包括:个数、形状、面积大小)、棱(包括:条数、长短)、顶点(个数),归纳这三个方面的特征,总结正方体的特征。学生归纳特征后,老师小结并板书其特征。板书:正方体面6个都是正方形面积都相等棱12条长度都相等顶点8个。

【评:学生把学习长方体的特点的学习方法迁移到学习正方体的特点上来,他们手拿正方体学具,边看边摸边数边讲,又对又快地达到学习目标。】

(五)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通过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使学生知道,正方体具有长方体所有的特征,而正方体具有的特征并不是每个长方体都具有。如果把长方体看成一个整体,那么正方体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评:利用子集思想揭示正方体与长方体之间的关系,并进行辩证关系启蒙教育,自然不生硬,易被接受。】

四、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图形是不是长方体。

2.判断。

(1)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不是长方体就是正方体。

(2)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3)正方体棱长总和是60厘米,它的每条棱长是5厘米。

3.说出下面各图形的长、宽、高(课本练一练第4题)

4.下面是一个由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搭成的长方体的部分图,说出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并试说哪个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评:练习内容丰富,多样,既加强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小结及布置作业

老师通过补充板书:学生通过小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及结合板书,说出本节课的“课题”、“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标在了这个长方体哪个位置。从而加深对本节课主要内容的认识。

【评:总结的板书设计新颖,把本节的重点内容以图文表结合的形式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在眼前,给人铭刻记忆,久久难忘。】

【总评】:

1.注重把三位一体有机结合进行教学,即教学数学知识(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数学思想(子集思想)、数学方法(按顺序地观察、摸、数物体的方法)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学数学知识,又学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2.恰到好处的演示实体的或框架的长方体,在屏幕上映出动态的长方体图形变为正方体图形;画出形象直观的图文表结合的图形,以及指导学生使用学具,学生主动积极地通过具体的实践,体验、监控、调节自己的策略,从不规则地看、摸、数,到按照顺序地看、摸、数,最后全班同学都能正确地边看边摸边数说出正方体的特征。使学生能主动地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教学全过程,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发展。

3.学生手脑并用,左、右脑协调配合,使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和谐发展,促进了大脑功能的开发。此外,教学目标具体明确,易操作;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学方法灵活,不拘一格;板书设计新颖,教师语言精炼、准确,演示动作果断、敏捷、给听课教师留下深刻印象。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编写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以学生已有的观察物体的丰富经验为基础,先明确长方体有几个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等知识,自然地由实物图抽象出直观图。在介绍棱和顶点的概念后,引导研究有几条棱、几个顶点,接着研究面和棱的特征。教材力图沟通棱、顶点和面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用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在合作交流中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大多注重用“直观实证”的方式研究长方体的特征,而对面、棱、顶点之间关系的认识更多停留在定义所描述的层次。这也就限制了这一内容对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作用。事实上,学生在以往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的经验中,已经积累了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认识。如何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深层次构建对长方体特征的认识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学生学习“体”的困难往往在于缺少从面到体过渡的桥梁,从点、线、面到体的认识发展需要充分地在“体”上寻找点、线、面之间的联系,实现认知结构的顺应,这是空间观念建立的关键。

【教学片段】

师:刚才,同学们动脑筋有条理地数出了长方体有──

生(齐):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师:我们的研究不能满足于“是什么”,还要探究“为什么”。

(学生疑惑地用眼神告诉我:这有什么“为什么”?事实就是这样嘛!)

师:没问题?我先来说一个,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长方形有4条边,这些边就是长方体的(棱)。那长方体就应该有6×4=24条棱,可为什么只有12条棱呢?

(学生仔细打量眼前的长方体模型,积极探索着答案。)

生:(跑到黑板前指着直观图)就拿这条棱来说,它既是上面的一条边,又是前面的一条边。所以,在计算时,同一条棱算了两次。其他的棱也是这样。

师:那应该怎样算呢?

生(齐):6×4÷2=12条棱。

师:你现在也能提一些“为什么”的问题吗?

生1:长方体的6个面,每个面上有4个顶点,能算出24个顶点,为什么只有8个顶点?

师:问得好!你有答案吗?

生1:我有答案,但想让其他同学回答。

生2:(指着直观图上的一个顶点)这个顶点既是上面的一个顶点,又是前面的一个顶点,还是右面的一个顶点。也就是说这个顶点计算时被算了3次。其他顶点也一样。所以应该用6×4÷3=8个顶点。

师:真是太好了!刚才我们是由面的个数,根据面与棱、顶点之间的关系推算出棱的条数、顶点的个数。你还想研究什么问题?

生1:能不能由棱的条数推算出顶点的个数、面的个数?

生2:由顶点的个数是不是也能推算出面的个数和棱的条数?

师:真会提问题!同学们有兴趣研究吗?

(学生兴致勃勃地研究并汇报了两个问题。)

师:观察一下这6道算式,在利用面、棱、顶点之间关系推算时,有什么规律?

生1:都先算出了24。这是为什么?

(学生陷入了沉思,不一会儿,陆续举起手。)

生2:这儿的24表示的是24条边(棱)或者24个顶点。因为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这6个长方形一共有24条边、24个顶点。

生3:推算时,就要先算出24条边或24个顶点,再看看与要求的面、棱、顶点之间的数量关系,计算出最后的结果。

师:老师也没想到,同学们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弄清楚了这么多“为什么”。

……

师:同学们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等多种方法发现了长方体面和棱的特征。除此之外,有没有其他方法研究面和棱的特征?

生:通过重叠比较,我们发现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两个长方形完全一样,也就是它们的长和宽分别相等。所以,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师:反过来呢?

生:通过测量,我们发现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而相对面的长和宽分别是两组相对的棱,长和宽分别相等的长方形完全相同。

师:真厉害!看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不仅可以通过操作来发现,更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思考来发现。

【教学反思】

一、数学学习是经验的,也是推理的

新课程注重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但如今的课堂上不乏学生的观察、操作、猜测、验证等活动,但很少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有人说,推理是中学的事。其实不然,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如果忽视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数学思维的发展。所以,重视学生在具体、丰富的活动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体验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从已有的数学事实出发,展开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小学几何常被称为“经验几何”,这并不意味着几何教学无须承担发展推理能力的重任。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研究平面图形的知识经验,已经初步认识了立体图形,并且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经验,这些知识经验基础使学生探索长方体的特征没有任何障碍。因此,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理应成为教学的诉求。实践表明:从学生熟悉的面(长方形)的数量和特征出发,联系面围成体的活动经验,对棱的条数、顶点的个数及棱的特征展开验证性推理是非常有价值的。这其中有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进行的推测,也有依据已有的某个事实,按照逻辑和运算进行的推理。形式化结果的解释也蕴含着丰富的推理,由面到棱和由棱到面的特征推断让我们看到了证明的雏形。这些都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二、空间观念是具象的,也是关系的

一般认为,小学阶段几何图形教学承载的空间观念目标主要是能进行实物和图形间转换。这种空间观念是相对“具象的”。实践表明:要实现实物与图形间的转换,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建立准确的模型。这就要求,对图形的认识不能停留于直观建构,而要适度抽象为头脑中的模型,这种模型的稳固形成依赖于对图形基本元素关系的理性思辨。否则,学生头脑中的模型依然是模糊的,不能随时顺利提取和准确利用。引导六年级的学生有意识地思考长方体的基本元素——面、棱、顶点之间关系,不仅必要而且可行。这种关系的找寻以棱和顶点的概念为出发点,以各自数量之间的关系、面和棱的特征联系为主要研究对象。教师引导学生以长方体的模型和直观图为依托,首先考量面的个数与棱的条数之间的关系,深化了对“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这一概念的认识;接着由面的个数到顶点的个数的推算则从面的角度揭示了顶点的形成;后来又逆向地从棱到顶点、棱到面、顶点到棱、顶点到面等角度全方位、深刻揭示了各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四条棱围成了一个面,一条棱的两个端点就是两个顶点,一个长方形四个角的顶点就长方体的顶点等。教者还引导学生从面的特征推理出棱的特征、从棱的特征推理出面的特征,这也深刻揭示着面和棱之间的密切联系,沟通了面与体的内在联系。这些元素关系的建立极大地明晰了学生认知结构中的长方体模型,为后面学习长(正)方体展开图、长方体的表面积等知识提供了坚实的观念基础。

三、课堂思考是个体的,也是群体的

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在教师的引导和与同伴的思维碰撞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课堂中学生要进行独立思考,但个体思维的成果也需要与同伴的交流和碰撞。这其中,教师是促进个体思维深入、群体思维共享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当个体思维依靠自身的力量不能打开或难以实现转换时,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便成为重要的源头。正如学生面对由对面、棱、顶点的“是多少”向“为什么”的思考跃进时,教师示范提出了“为什么”的问题,将思维聚焦于利用关系推算数量,从而搭建起一个对原有信息整理分类、分析关系的思维桥梁。这也激活了学生自主提问和思考的方向,学生的思维随着有价值的问题的提出不断展开,个体思维的丰富成果不断被演化和推广。在由此及彼的类比处,教师适时的点拨:“刚才我们是由面的个数,根据面与棱、顶点之间的关系推算出棱的条数、顶点的个数。你还想研究什么问题?”再次打开学生的思路,促进自主提问和思考的深入。在研究似乎可以告一段落时,教师画龙点睛式的追问“有什么规律”,再次引发群体思维的风暴。而后,学生群体水到渠成地“证明”棱的特征、面的特征,更展现出思维的无限潜力。这么丰富的思辨成果只有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通过群体的思维才能不断地展现。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5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二册第23页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初步掌握它们的特征,会辨认这两种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3.精心组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和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课尹始,教师出示灯片:由若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童话式的图形王国城门图。然后教师谈话:"小朋友,在这里你能找出我们的老朋友长方形和正方形吗?"

[评析:活泼的画面,生动的语言,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既让学生回顾了旧知,又唤起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

二、直观导入,初步感知

教师拉开灯片的覆盖片,显示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并提出两个问题,(1)老师给大家介绍两个新朋友,它们是谁呢?有谁认识它们?(2)长方体、正方体跟我们的老朋友长方形、正方形相同吗?为什么?

[评析:运用恰当的电教媒体,引导学生在比较中直观感知长方体、正方体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区别,从而将面和体区别开来,使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感知新知识。并且,恰当的电教媒体,生动的问题情境,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三、引导探究,理解新知

1.认识长方体。

(1)动手操作,直观感知。

①教师依次出现两个长方体(一般的和特殊的)。问:谁认识它?小朋友想不想对自己动手做一个长方体呢?

②教师指导学生用长方体展开图自制长方体,让学生在做一做中,初步感知长方体的特征。

(2)小组研讨,建立表象。学生在做一做中,初步感知长方体以后,教师适时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在制作长方体过程中,你发现了长方体的什么秘密?先小组讨论,再请小组代表汇报发言。

(3)验证认识,形成概念。

①当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长方体特征后,教师播放电视录相:一个长方体匀速转动,清晰、布序地显示长方体六个面,按着六个面一对一分解3排开。验证学生的认识长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②请小朋友一起有序地数出长方体的六个面。

[评析:心理学研究表明,新颖的、活动的、直观形象的剌激物,最容易引起儿童大脑皮层有关部位的兴奋,形成优势兴奋灶,认识长方体这一学习环节中,教师正是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做一做中,感知长方体;在学生互相争论、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中建立长方体清晰的表象;再通过电视录相验证学生的认识,促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样,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利学生掌握新知,发展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2.认识正方体。

(1)出示正方体模型,问:小朋友认识它吗?正方体有什么特征呢?请朋友带着这一个问题看电视录相。

(2)观看电视画面,指名回答:正方体什么特征?

[评析: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的基础上学习正方体就比较容易了。因此,这个环节直接采用看录相,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在看一看、说一说的?活动中,归纳、表述正方体的特征。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四、引导辨析,掌握本质

1.让学生分别找出学具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2.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怎样辨别长方体和正方体呢?(先小组合作学习,再请小组代表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结果。

3.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评析: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你是怎样来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这一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习思考。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必须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进行搜索、归纳、整理,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学习方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五、巧设练习,拓展新知

1.数一数。如图,

①图A中有几个小正方体?②至少补上几个小正方体就可以成为一个大正方体?(学生回答后,教师用电脑操作,图A→B,添加部分闪烁。)

2.想一想。如图:

(1)这些图片中哪些可以做成一个长方体?哪些不能?为什么?

(2)折长方体比赛。

(3)用12个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你有几种摆法?(在实物投影仪上操作展示)

[评析:这三组练习的设计,层次分明,学生在数一数、想一想、摆一摆的练习中巩固新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并且,恰当的电教媒体的应用,形象直观,简洁省时,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成功体验中,主动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

4.做一做。让学生用橡皮泥做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自由上台展示作品,并介绍制作经验。)

[评析:这一练习的设计,让学生在做长方体或正方体中,复习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特征,了解长方体或正方体面与面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创新意识。学生自由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制作经验将本课教学推向高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中,完成本课的学习。这样,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发展了个性。]

[总评:长方体、正方体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初次接触立体图形。教学中,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但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的心理特点,很好地贯彻了活动促发展的教学思想,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愉悦、和谐、自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做一做、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的活动中,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构建过程,从而激发了创新意识,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能力。]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的。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教材强调要学生自己多动手。除了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外,还要求学生动手用硬纸板做一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为后面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做了准备。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已经能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它们的特征。立体图形的具体研究,学生是第一次,所以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观察、比较,认识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二者的关系。平面图上的立体图形,学生接受比较困难,在教案设计中,安排实物观察、动画图像的生动演示,来加深学生对图上虚实线画法的理解,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看立体图的能力。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1.在合作中发现长方体的特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通过寻找生活中的长方体,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中。

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含义。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正方体的棱长)。

过程、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2.渗透子集思想,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索、发现长、正方体的特征及长、正方体的关系,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正方体的棱长)。

教学过程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7

一、操作引疑:

师:土豆块是不是长方体?同学们,你们已预习过课本,现在把你们手中的土豆块切成一个长方体。想一想:①切一刀,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生1:平的,叫做“面”。

师:②再切一刀呢?

生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师:③再切一刀呢?

生3:出现三个面,三条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师:再把土豆切成一个长方体,比一比谁切得最像。

二、研究长方体究竟有什么特征:

学习小组合作研究:

出示的研究题1-----3题,并把研究的数据填入表格中。

研究题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多少?每个面分别是什么形状?

集体交流:

师:你是怎样数“面”、“棱”的?哪种数法比较好?

生:

面:前后、左右、上下(2+2+2或2×3)

棱:有三组不同方向“棱”(4+4+4或4×3)

师:观察本组同学的长方体土豆块,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有特殊情况吗?

生:我们小组土豆块,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

最后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体验有序思考的优点。

研究题2:

你觉得长方体的棱和面还有什么特征?用尺子量一量,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并填入表格中。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交流,共同探究。

师:请每个小组把研究结果汇报,或有什么问题要质疑?

生1:我们小组发现相对的两个面形状一样,面积相等。

生2:请问你们小组是怎样知道?

生3:我们小组是动手量相邻两条边知道的。

生4:我们小组是动手算出它的面积知道的。

生5:我们小组是动手剪开比一比知道的。

师:每个小组都能想出好办法,如果老师想做这个(实物演示)长方体框架共需要多少长的铁丝?大家有什么方法来解决吗?

生6:只要量出一个顶点引出三条不同的方向棱的长度。再乘以4,就得铁丝长。

生7:量出红颜色棱的长度,再乘以4;接着量蓝颜色的棱长,再乘以4;最后量黄颜色的棱长,再乘以4;把三次积加起来就是铁丝长。

研究题3:

正方体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长方体?把数据填入表格中。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我们小组研究认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是一样。

生2:我们小组研究发现正方体每条棱长都相等这点与长方体不同。

生3:我们小组归纳出:把正方体说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所以它是一种特殊长方体。

三、实践应用:

1、请同学们用橡皮泥和小棒制作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框架。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不同长度的小棒(出示数据),请小组成员先交流,商量需要哪种长度的小棒,各多少根?再派成员上来领取。

小组同学动手操作,并展示、交流。

师:同学们的“作品”真漂亮!老师想请教一下,你们小组刚才用了几根小棒?使用小棒拼成框架什么特别的要求?另外用橡皮泥捏了几个点呢?

2、你们能像教师这样,给长方体框架穿上“衣服”吗(出示一个用纸做面,包好了的长方体)想想看,应用剪刀剪出怎样的纸片?再比较它们每个面的异同。

小组同学操作、汇报、交流。

[评析]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活动给我的启发和反思是:

1、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探究,实现学习方式变革。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观察实物------土豆,来丰富表象,再让学生动手操作------切成长方体,来提高感性认识,最后通过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激活学习热情,达到全员主动参与“学数学”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让学生经历“学数学”过程,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本案例教学中,教师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看、摸、想、议、切、说等学习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知识过程中既发展了空间观念,又培养了能力;既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又培养了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起着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3、让学生经历“学数学”的过程,其核心问题是“学会思考”

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积极有效的思考依赖于合适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依据知识自身的重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改呈现知识为呈现问题,能吸引学生充分参与数学学习过程,自觉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心智技能,从而促使数学学习活动有效地展开并不断深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数学教学要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教学环境,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获取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立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用《数学课程标准》来教学,必须让孩子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总之,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真正体现新的课程理念,让学生“学数学”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8

活动目的:

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3、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4、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

5、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

本文扩展阅读:长方体(又称矩体)是底面为长方形的直四棱柱(或上、下底面为矩形的直平行六面体)。其由六个面组成的,相对的面面积相等,可能有两个面(可能四个面是长方形,也可能是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是正方形。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2页的内容,练习十五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够辨认这些图形。

重、难点:

能辨认出不同状态下的长方体、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初步认识长方体。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物体有多种不同的形状(边说边拿出一个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长方体的实物,如装墨水瓶的纸盒、火柴盒等)。大家看,这是一个纸盒,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能回答可由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可以告诉大家,再板书:长方体。教师让学生拿出带来的长方体形状的纸盒(教师可将自己预先多带来的纸盒分发给没有带来的学生),并提问:“大家仔细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大部分学生随意地一个面一个面地数,个别学生会有顺序地数。教师行间巡视时,要注意发现会有顺序地数的学生。)

教师:“长方体有几个面?”如果有学生回答错了,让他再数一数。教师再叫会有顺序地数长方体多个面的学生来数一次。

教师:“我教你们一种不容易数错的方法,(边指着长方体的模型,边说)长方体有上、下两个面,前后两个面,左、右两个面,一共有六个面。”

教师再出示一个长方体实物,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教师问:“这也是一个长方体,它有几个面?相对的面一样吗?”教师让学生拿出带来的长方体实物(教师注意调配一下学生的长方体,使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不同形状的长方体)。要求学生看一看长方体实物的各个面和相对的面有什么特点,并按照上面的问题提问学生。

这样使学生明确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着的两个面的形状相同。

2、初步认识正方体。

教师出示一些正方体的实物,如魔方、正方体的积木块(或小木块)和药盒等。提问:

“谁知道它们是什么形状的?”边说边在黑板上板书:正方体。要求学生拿出带来的正方体实物,让学生看着实物,教师提问:“正方体有几个面?”进行观察、分析,并要求学生分别回答上面的问题。使学生明确正方体也有6个面。

3、出示长方体图和正方体图。

教师先出示长方体图,并且将长方体图跟同样大小的长方体模型加以对比。使学生知道这样的长方体模型画出的图应该是教师出示的图形的样子。

学生认识正方体图的过程同上。

4、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师出示一些长方体、正方体和一个棱柱体、一个圆柱体的实物。提问:

“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并让学生从中挑出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师:“平时你还看到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哪些是正方体的?”

课间活动。

5、做教科书第72页上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说一说中间一行的每一个图形的名称,再让学生把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实物跟它们所对应的几何图形用线连起来。

二、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五中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判断,然后集体核对。

2、做练习十五中的第2题,让学生列举自己熟悉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品。

3、做第3、4题。做第4题时,教师先提问学生,正方体的6个面中每个面的大小怎样?(每个面都一样大小。)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摆。

三、小结

教师要学生回忆长方体有几个面?相对的面一样吗?

接着回忆正方体有几个面?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6面,相对的面一样

正方体:6面,6个面都一样

延伸阅读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精选


趣祝福编辑根据您的需求为您准备了一篇内容完备的“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现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也不迟。 学生表现的不同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差异化教学。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2.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不同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特点的认识。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一种转化的思想,及研究方法的学习,体会学科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

教学设备:

幻灯片、一个正方体纸盒、一个长方体纸盒、直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出示实物图。让学生找出图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体。(幻灯显示)

师:同学们请看,这些物体你们认识吗?你能从中找出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实物吗?

生:墨水瓶的形状是长方体

生汇报,教师进行分类。

说出生活中见到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体。

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生:牙膏盒的形状是长方体,骰子的形状是正方体的。

生:

指名发言要更多倾向于差生。

二自主探究

1.认识面、顶点、棱的特征。

指出面、棱和顶点。

师:生活中这样的物体有很多,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像老师这样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

生:上面有平平的面,还有边和尖尖的角。

师:这个平平的面我们就叫做长方体的面、面与面之间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也可以试着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名称)教师板书。

拿出正方体物体:你们能指出面、棱和顶点吗?

再让学生指一指长方体的。

面的特征。

师: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

生:长方体有6个面、正方体有6个面。

师:你是怎么数的?这些面有多少特征

(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数)

生: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师:你用什么办法验证你的猜测呢?(可以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用一定的方法验证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生:我用算的方法来验证

生:我用剪的方法验证,是这样做的

生:我用画的方法

顶点、棱的特征。

师:观察用细棒和珠子做成的正方体和长方体。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别用了多少根小棒、多少颗珠子?(珠子也就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顶点,所用的小棒就相当于棱。)

生:正方体用了8颗珠子12根小棒,证明正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

生:

师:说说你是怎么数的?它们的棱各有什么特点呢?

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

整理特征。

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找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你能把它们的特征整理在表格中吗?

名称面顶点棱

正方体6个面,所有的面完全相等。8个顶点12条棱,所有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长方体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等。8个顶点12条棱,每组4条棱的长度相等。

学生先自己整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师:仔细观察表格,正方体和长方体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生: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有,不同的地方是

学生汇报得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认识长、宽、高。

师:相交于一个顶点有三条棱,这三条棱的长度谁知道叫什么名字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师: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这样放着谁能说出它的长、宽、高?如果这样放呢?(变换不同的方向说出)

师:你们能看图说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吗?

师:你能测量长方体的长、宽、高吗?

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师:正方体的棱长有什么特点?那正方体每条棱的长度都叫做正方体的棱长。

练一练第二题。

三巩固新知

练一练的第三题。

师:看练一练的第三题,谁能把题读一读,然后回答。

生:

师:前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呢?

生:

总结

回顾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3、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4、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

5、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长方体的特征。

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①教师准备:实物,铁丝制作的长方体框架、投影仪。②学生准备:收集一些长方体开头的小纸盒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复习引入:

1、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2、你能将这些学过的图形分类吗?(平面立体)

3、揭示课题:长方体也好、正方体也好都是立体图形,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长方体的认识

二、探索实践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它们的特征。

(1)认识长方体的面。(让学生分组讨论)

①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③哪些面完全相等?(演示给学生看)

再根据学生的发言用投影归纳出: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认识长方体的棱。

让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意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摸)。这些地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来做,最后统一为棱)

再让学生分小组去数和量:

①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要说出数的方法)

②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有什么规律?)

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出:(投影显示)

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并提问:

教学过程

备注

①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顶点)

②长方体有几个顶点?(8个)

(4)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

最多能看到几个面?(3个面)

讲:所以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

(5)用填空的形式小结长方体的特征。(投影显示)

长方体是由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形)围成的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相对的棱的长度。

2、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下的两个问题:

(1)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

(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找几名代表将测量结果告诉大家。

想一想:

(1)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吗?(长、宽、高)

(2)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短与这个长方体有没有关系?(投影显示出几个长、宽、高不同的长方体)

结论:长方体的大小和形状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三、课堂实践

1.量一量教科书的长、宽、高。

2.练习的第2题。

3.练习的第3题。

五、课堂小结

由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口诀:

长方体立体形,8顶6面十二棱;

棱分长、宽、高,每组四条要记好;

6个面对着放,对应面都一样。

六、课外延伸

在家里找一个自己喜欢的长方体玩具或物体,仔细观察一下它的面、棱、顶点;或是找一些材料自己做一个长方体并涂上或画上喜欢的图案。

课后反思: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去,摸、碰,说长方体、正方体各个部分特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很遗憾这个环节处理的不是很好。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P1-2例1、例2、“练一练”、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建立图形的表象的过程,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由平面图形引到立体图形。

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让学生说出它的形状,然后把许多这样的纸摞在一起,问学生还是长方形吗?

接着电脑演示由面到体的过程,揭示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2、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立体图形。

让学生用手摸长方体的纸盒的面,使学生感觉它很平,再用两只手握一握长方体的纸盒。问: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指出它占有一定的空间,像这样占有一定空间的物体的形状就是立体图形。

问: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什么图形呢?在这里面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呢?

3、举例。

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长方体的物体实例。

师:要知道这些物体为什么都是长方体,就要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二、引导探究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5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

第1~2页例

1、例

2、“练一练”,第4页练习一第1~4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立体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立体图形的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教具准备:

长方体模型、框架,课件、长方体形状的纸盒,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平面图形。

今天我们学习立体图形。

像墨水瓶、罐头盒、魔方玩具、牙膏盒、排球、肥皂盒、台灯罩,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出示这组物体的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里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二、探究新知:

1、说说你见过的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2、出示例1:

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

⑴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从不同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指导学生观察学具,直观地回答上面的问题。得出: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⑵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长方体有多少条棱?量出每条棱的长度,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指导学生观察、测量。得出:

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⑶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学生在小组里观察交流,指名回答。

师:因为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画长方体。教师板演画法。

3、请学生对照着长方体说说长方体的特征。

4、出示用细木条(或铁丝)做棱,用橡皮泥粘成的长方体框架,观察一下: ⑴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 ⑵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通过观察得出: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零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4组。

引导学生总结出上面的两个问题,并回答。

5、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说说长方体的特征有哪些,量出它的长、宽、高。

6、出示例2 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 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并在小组里交流。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汇报。

7、选择一个正方体实物,量出它的棱长。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明确操作要求:同桌2人一组,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先指出它的面、棱和顶点,并量出它的长、宽和高;再选择一个正方体实物,指出它的面、棱和顶点,并量出它的棱长。

2、做练习一第2题

观察这两个图形,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3、做练习一第3题。

4、做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判断出摆出的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互相指一下长、宽、高(或棱长)的位置,再说说分别是多少厘米。

引导:数一数,各由多少个小正方体摆成?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是学生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一次过渡,也是学生学习其它立体图形的基础。是学生对图形认识的一个转折点,它从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从计算面积到计算体积,而且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更是一个质的飞跃。特别是对于那些构建空间念能力薄弱的学生来说,本单元的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而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充分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虽然说长方体在学生的身边随处可见,但是要发现它的特征,还是不怎么容易的。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初步掌握它们的特征,会辩认这两种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3.通过操作、观察、想象等活动,激发兴趣,渗透数形结合和事物相互联系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长、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建立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模型;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促进迁移

屏幕显示:点线面体(动态)

(1)由点到线

(2)由线到面

(3)由面到体

当显示到面慢慢地向后移动变成一个长方体时,老师激疑:这还是一个平面图形吗?像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

二.初步感知,导入新课

1.引导谈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保健箱,牙膏盒,砖块等,它们的形状都是长方体。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的长方体实物。

2.让学生举出长方体的实例。

3.出示反例,揭示课题

教师拿出一个不是长方体的实物(四棱台),问学生是不是一个长方体?学生说不出来,老师说明:要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长方体,要用长方体的特征来进行分析、判断。长方体有哪些特征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板书长方体的认识。

三.启发引导,探索新知

(一)认识长方体

1.观察实物:面、棱、顶点

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特征

(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主动发现长方体的特征。

(2)根据学生回答,逐步完成板书(略)

(3)指名归纳长方体的特征。并说明:以后要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长方体,要用长方体的特征来分析、判断。

3.出示实物(四棱台)让学生说明这个物体的形状为什么不是长方体。

(二)培养识图能力

(1)教师出示长方体实物,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长方体,让几个学生分别说:能看到哪几个面?

(2)用电脑画出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到长方体的直观图。

(3)屏幕显示:根据下面各图,摆放长方体学具(图略)

(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用电脑操作,把上题中不是长方体的图形去掉。

2.教师说明: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电脑显示:指出下面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略)

(四)认识正方体

1.承上启下,引入正方体

根据学生回答的上面的最后一道题的结果,教师说明:像这种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把课题补充完整。

2.揭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师指着上题的5个图形说明:这些都是长方体(屏幕显示集合图)其中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正方体(屏幕继续显示集合图)

3.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1)既然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它具备长方体所有的特征吗?

(2)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它特殊在什么地方?

4.总结(略)

四.巩固深化,培养能力

1.填空

(1)长方体有()个面,6个面都是(),也可能有2个相对的面是(),相对的面的面积(),长方体有()条棱,每组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都(),长方体有()个顶点。

(2)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正方体是()的长方体,6个面都是(),6个面和面积都(),12条棱的长度都()。

2.判断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2)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不是长方体就是正方体。()

(3)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

(4)正方体是指特殊的长方体。()

(5)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都相等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初步学会看立体图。

2、培养学生有序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并在充分的探究验证活动中获得一些学习方法。

3、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并能初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空间观念的发展及对长方体的棱和面的特征的探究

教学难点有序、有效地开展探究、验证活动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长方体(正方体)模型、尺子、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

学具:每组一个学习包(包内有长方体盒子、剪刀、尺子、白纸、小棒、铅笔、电线等)

教学过程

一、预热铺垫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大家玩个简单的游戏,考考大家的反应能力,敢接受挑战吗?教师举起左手掌,问:另一只手掌如果要和它相对,该怎么举?现在老师站在这里,谁愿意上来和老师相对而站?请一生上来,然后教师通过转动身体考考该生的反应能力。最后,教师通过变换手势考全班同学对相对的理解和反应能力。

二、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

这三个分别叫什么图形?可以统称为什么图形?课件出示:平面图形

2、下面,老师要给同学们表演一个变形魔术,想看吗?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我把这个圆放平,然后向上平移,会得到一个什么形体?学生回答后教师课件演示由圆向圆柱的演变过程。

3、如果把长方形也向后平移,会得到一个什么形体?课件演示。

4、教师将一个两端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藏在衣服里面,只露出一个正方形面,你们猜猜看,老师衣服里面藏的是什么形体?学生猜测后教师出示,问:这个长方体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5、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下这个变形魔术。教师课件演示先得到正方体,再演变成长方体之后又回到正方体的过程。

6、通过刚才的这几个变形魔术,你能大胆地猜猜看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吗?你能用圆圈集合图的方式表示出两者的关系吗?指名板演,其余同学画在本子上。

7、现在这些图形还是平面图形吗?课件出示:立体图形。

三、探究验证

1、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奥秘,你觉得研究哪一个更具有挑战性?

2、对于长方体,你已经知道了哪些有关它的特征?学生如果回答不出来,教师可引导学生先摸摸面、棱、顶点,并结合课件初步揭示面以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3、对于前几个特征,郑老师深信不疑。但对于相对的面相等,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这两句话却是半信半疑。老师要在这两句话后面打上大大的问号,接下来,老师就要看看,谁能用实实在在的证据证明你们的发现是正确的,从而让郑老师乖乖地把问号擦掉。

桌面上的材料你都可以用,比比看,哪个组的方法最多,最精彩!(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参与)

4、反馈交流。已经证明了相对的面相等的小组向老师招招手,你们组找到了几种方法?哪个组愿意先上来交流?

已经证明了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的小组给老师一个成功的微笑,你们组找到了几种方法?哪个组愿意把你们的发现与大家共享?

5、同学们真是表现得太精彩了!老师再也不半信半疑了,而是坚信不疑地认为应该把这个问号给擦掉,你们高兴吗?

6、教师用课件再次演示长方体面、棱的特征后问:现在你能把长方体的特征完整地说一遍吗?小组内互相说说,然后指名上讲台拿着模型描述。

7、前面我们有一个大胆的猜测: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那么它到底特殊在哪里呢?教师板书正方体特征,然后指名上黑板验证6个面面积都相等,12条棱长度都相等。

8、假如不准你用桌面上的材料,你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证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特征吗?

9、为了我们后面学习的方便,我们把从长方体的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课件演示),大家观察一下,正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特点?(课件演示正方体长、宽、高相等)。

四、练习拓展

1、填空:(先由师生共同填写,然后学生安静阅读一遍。)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共同点有:都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不同点有:

1)长方体6个面是()形,也有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形,而正方体6个面都是()形;

2)长方体()的面面积相等,而正方体6个面面积();

3)长方体()的棱长度相等,而正方体()条棱的长度()。

3分米

2、右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5分米、2分米、3分米,如果要把这个长方体的隐藏部分

2分米

补出来,你需要借哪些长度的棱?课件演示补全后

5分米

问:如果要把每个面都贴上彩纸,你会用剪刀剪出

那些形状的长方形?

3、下面图形沿着虚线拼折,能恰好拼出长方体或正方体吗?

前两幅图学生思考后演示,第二幅详细研究对面,第三幅思考后教师用课件演示,然后问:如果要使它能恰好折成正方体,这个多余的面应该放在哪里?学生想象猜测后教师用纸片演示。

4、如果老师要在你们面前的盒子中装入一件礼物,寄给我的好朋友,为了安全和保密,我想在盒子外面包上一层彩纸,你能用上今天所学的知识帮助算一算,最少要用多少面积的彩纸吗?计算之前,要先干什么?测几条长、几条宽、几条?

五、互动小结

上了这么长的时间,老师也觉得累了。接下来,老师和再和大家一起做一个猜哑谜游戏好吗?老师做动作,你们以最快的速度把老师心中想说的话喊出来好吗?

1、教师摸长方体的相对面;2、教师摸长方体的相对棱;3、教师摸正方体的6个面;4、教师摸正方体的12条棱;5、教师数长方体的12条棱,又数正方体的12条棱;6、教师做动作表扬并感谢同学们,并表示下课。

设计意图:

要谈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我觉得首先要思考一个话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认识空间与图形教学。

我们都知道,《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将以往的几何拓展为现在的空间与图形,这决不仅仅是语言表述上的变化,而是有着其丰富的社会背景的。由于受欧几里德公理体系的影响,传统的几何教学非常重视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的培养,而事实上,推理既有演绎推理,又有合情推理,随着80年代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培养新人的时代要求,几何教学已经从过多的演绎推理转向更多地强调从具体情境或前提出发进行合情推理;从强调几何的推理价值转向更全面地体现几何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以及观察、探索、合情推理等方面过程性的教育价值。

正是基于上述对空间与图形教学的认识,所以我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关注了以下几点。

1、学生原有认知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基础。

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就拿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来说,学生几乎从出生以来天天都要和这些形体打交道,加之在第一学段时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因此,我在教学中力求避免由教师一步步带领学生认识面、棱、顶点的问答式的教学方式,而是先让学生说说看:对于长方体,你已经知道了有关它的那些特征?这样结合观察,将学生大脑中对长方体特征的感性化、模糊化认识初步挖掘、梳理出来。从而也为后续的、充满趣味性与活动性的探究验证活动做好了准备。

2、通过多种途径凸现对空间观念培养的重视。

空间观念是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的丰富几何知识经验出发,从经验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的途径应当多种多样。在本节课中,我先演示从二维到三维空间的转换初步培养空间观念,然后又通过挖掘学生原有认知激活学生对长方体的初步认识,之后通过学生一系列的实物观察、动手操作、想象、描述等途径丰富学生对空间观念及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认识。在这当中,优质的多媒体课件有时甚至其到了实物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在关注这些感性化的途径的同时,我并没有让学生的认知仅仅停留这一层面上,而是再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结合以往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通过分析和推理进一步从理性的高度认识了它们的特征。

3、体现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的应用价值,仅仅停留在生活当中有许多物体的形状都做成长方体、正方体是远远不够的。从教材编排中可以看出,教材是将认识和求表面积分为两节课进行的。试想一下,学生如果学完了整整40分钟,结果还不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到底有什么用,那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将是盲目的、被动的。因此,我在课堂将结束时设计了让学生尝试求出包装纸的最小面积的练习,从而使学生恍然大悟:原来今天学的知识这么有用。当然这里并不需要展开对面积的具体探究,因为学生中有很多求的是面积,也有一部分求成了体积,而这恰恰是留给下一节课学生开展辩论的很好素材。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8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学难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具准备

教具: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等;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

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教学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

2、教师摆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墨水瓶盒等.

平面图形的面都在一个平面上?大家请看这些物体的各部分都在一个面上吗?(不是)

教师明确:这些物体的各部分不在一个面上,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在这些物体中这个(拿一个长方体)叫什么名字你们知道吗?

这个物体(拿一个正方体)呢?

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

3、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教师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首先我们来学习长方体。

二、学习新课

1、比较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画直观图

老师提问:长方体是立体图形,画在纸上如何与平面图形区别呢?

请观察,你能看到几个面?哪几个面?

教师介绍长方体的画法:

看不见的棱画在图纸上用虚线表示,最后面画出的是长方形,其它的面画出的是平行四边形.

(一)长方体的特征.

2、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

教师提问: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

请摸一模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

教师板书:面、棱、顶点

同桌相互指出你手中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3、我们已经知道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下面我们参考讨论提纲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讨论提纲:

结合你手中的长方体学具,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完成以下问题,并将你得出的答案在组内交流。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长方体有多少条棱?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③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教师板书:长方体:

面: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12条,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顶点:8个.

教师板书: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4、出示长方体框架观察.

教师提问:框架上的12条棱可以分几组?怎样分?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教师明确: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量出它的长、宽、高。

(二)正方体特征.

1、如果老师把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变成一样长,会是什么样的图形呢?

教师提问:看一看新得到的长方体与原来长方体比较有什么变化?

(长、宽、高变为相等,六个面都变成了正方形,长方体变为正方体)

2、请你观察你手中的正方体,你能看到几个面?哪几个面?

教师介绍长方体的画法:

看不见的棱画在图纸上用虚线表示,最后面画出的是长方形,其它的面画出的是平行四边形.

3、请同学们对照长方体的特征,自己研究正方体的特征,并在组内交流。

学生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正方体:

面: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

顶:8个.

3、拿出准备的正方体,请你量出它的棱长是多少?

4、学生讨论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相同点: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

不同点: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教师提问: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试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教师板书集合图:

三、巩固反馈

1、根据图中数据口答填空.

(1)长方体的长是()厘米,宽()厘米,高()厘米,12条棱长的和是()厘米.

(2)这幅图中的几何体是()体,12条棱长的和是()分米.

3、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四、课堂总结

谁来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图纸上的立体图?

五、课后作业

练习三中习题

六、板书设计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9

(一)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理解并掌握体积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化和聚。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单位间的化聚法进行计算。

(一)体积单位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

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或活动投影片)。

教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元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教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口答填空,并说明算法和算理:

500厘米=( )分米=( )=米。(算法: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教师:我们复习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进率,和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转换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常用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转化。板书课题: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认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出示电脑动画图(或抽拉投影片)。

1厘米3为单位,一个一个涂,涂满一排,提问:体积是多少?一排一排涂,涂满十排(一层),提问:体积是多少?一层一层涂,涂满十层(即全部涂上)。提问:体积是多少?

教师:由此可知1分米3等于多少厘米3?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

教师:如果把刚才的图理解为棱长1米,即体积为1米3,它的体积是多少分米3?

再请学生看一遍电脑动画图后,学生口答老师板书:1米3=1000分米3。

教师:能说一说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1000。)

(2)教师:(指黑板板书)这些是常用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及进率,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处?(名称、进率两方面。)

2.体积单位的互化。

(1)教师: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需要把体积单位进行转化,现在来学习这个问题。

出示例3:(投影) 3.8米3, 0.54米3各是多少分米3?

教师:看一看问题是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换,还是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换?如何计算?并说出这样计算的理由。

学生边讨论边试算。然后归纳,老师板书:

因为1米3=1000分米3,8米3有8个1000分米3,列式:1000×8=8000,填8000。

(第2题同上理)1000×0.54=540,填 540。

(2)出示例4:(投影片) 3 400厘米3, 96厘米3各是多少分米3?

教师:审题时首先要注意什么?试说出这两道小题的解答过程和算理。

学生试算,讨论后,归纳并板书:

因为1000分米3为 1米3,3400分米3中包含有多少个1000分米3,就有几个米3,列式:3 400÷1000=3.4,填 3.4。

(第2题同上理) 96÷1000=0.096填 0.096。

教师:请对比例3,例4,说一说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后归纳,老师再小结并板书:

(例3下面)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用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例4下面)低级单位→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教师:想一想,体积单位间的转化与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转化有什么相同处与不同处?(换算的方法相同,但进率不同。)

(3)*试解下面几题:

①2米380分米3=( )米3;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可作提示:哪部分需要转化?没转化的部分如何办?学生口答后

再板书:2+80÷1000=2+0.08=2.08,填2.08。

②5.34分米3=( )分米3( )厘米3;

教师:哪部分可以直接填?哪部分需要转化?(板书)1000×0.34=340,填5和340。

③3.09米3=( )米3( )分米3。

请学生直接说出列式和结果。

老师:从上面三道题的解答中,你们有什么体会?(复名数与单名数的互化,除了要注意是由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化还是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化外,还要注意审清题中哪一部分需要转化。)

书面练习:(请4位同学写投影片,集体订正)课本P38做一做和补充题。

出示例5:(投影) 一块长方体钢板长2.2米、宽1.5米、厚0.0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分米3?

请同学们自己解答。老师巡视中可抽选一名先算出立方米,再化为立方分米,和一名直接算出立方分米的同学去板书。集体订正时由同学自己确定哪种算法较好。

0.5米3=500厘米3( ) 2.6分米3=2米3 60厘米3( )

1.体积单位的进率。

2.体积单位的转化方法。在学生总结基础上,将例3,例4后归纳的方法汇集成一个,并板书出来: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一)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理解并掌握体积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化和聚。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单位间的化聚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体积单位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

(二)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

教学用具

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或活动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教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元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长度单位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厘米

教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面积单位

1米2=100分米2

1分米2=100厘米2

厘米2

口答填空,并说明算法和算理:

4米=()分米=()厘米。(算法: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500厘米=()分米=()=米。(算法: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教师:我们复习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进率,和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转换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常用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转化。板书课题: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学习新课

1.认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出示电脑动画图(或抽拉投影片)。

出示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提问:体积是多少?(1分米3。)

给一条棱涂色,提问:棱长多少厘米?(10厘米。)

1厘米3为单位,一个一个涂,涂满一排,提问:体积是多少?一排一排涂,涂满十排(一层),提问:体积是多少?一层一层涂,涂满十层(即全部涂上)。提问:体积是多少?

(101010=1000(厘米3)。)

教师:由此可知1分米3等于多少厘米3?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

1分米3=1000厘米3

教师:如果把刚才的图理解为棱长1米,即体积为1米3,它的体积是多少分米3?

再请学生看一遍电脑动画图后,学生口答老师板书:1米3=1000分米3。

教师:能说一说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1000。)

(2)教师:(指黑板板书)这些是常用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及进率,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处?(名称、进率两方面。)

2.体积单位的互化。

(1)教师: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需要把体积单位进行转化,现在来学习这个问题。

出示例3:(投影)3.8米3,0.54米3各是多少分米3?

把问题改写成如下形式:(板书)

8米3=()分米3

0.54米3=()分米3

教师:看一看问题是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换,还是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换?如何计算?并说出这样计算的理由。

学生边讨论边试算。然后归纳,老师板书:

因为1米3=1000分米3,8米3有8个1000分米3,列式:10008=8000,填8000。

(第2题同上理)10000.54=540,填540。

(2)出示例4:(投影片)3400厘米3,96厘米3各是多少分米3?

改写成算式:3400厘米3=()分米3

96厘米3=()分米3

教师:审题时首先要注意什么?试说出这两道小题的解答过程和算理。

学生试算,讨论后,归纳并板书:

因为1000分米3为1米3,3400分米3中包含有多少个1000分米3,就有几个米3,列式:34001000=3.4,填3.4。

(第2题同上理)961000=0.096填0.096。

教师:请对比例3,例4,说一说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后归纳,老师再小结并板书:

(例3下面)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用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例4下面)低级单位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教师:想一想,体积单位间的转化与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转化有什么相同处与不同处?(换算的方法相同,但进率不同。)

(3)*试解下面几题:

①2米380分米3=()米3;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可作提示:哪部分需要转化?没转化的部分如何办?学生口答后

再板书:2+801000=2+0.08=2.08,填2.08。

②5.34分米3=()分米3()厘米3;

教师:哪部分可以直接填?哪部分需要转化?(板书)10000.34=340,填5和340。

③3.09米3=()米3()分米3。

请学生直接说出列式和结果。

老师:从上面三道题的解答中,你们有什么体会?(复名数与单名数的互化,除了要注意是由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化还是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化外,还要注意审清题中哪一部分需要转化。)

书面练习:(请4位同学写投影片,集体订正)课本P38做一做和补充题。

580分米3=()米3

1.2分米3=()厘米3

*1米330分米3=()米3

*2.47分米3=()分米3()厘米3

3.练习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例5:(投影)一块长方体钢板长2.2米、宽1.5米、厚0.0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分米3?

请同学们自己解答。老师巡视中可抽选一名先算出立方米,再化为立方分米,和一名直接算出立方分米的同学去板书。集体订正时由同学自己确定哪种算法较好。

(三)巩固反馈

1.口答填空,说出计算过程。(投影片)

0.9米3=()分米3540厘米3=()分米3

38分米3=()米3*4分米350厘米3=()分米3

*10.35米3=()米3()分米3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投影)

0.5米3=500厘米3()2.6分米3=2米360厘米3()

(四)课堂总结与课后作业

1.体积单位的进率。

2.体积单位的转化方法。在学生总结基础上,将例3,例4后归纳的方法汇集成一个,并板书出来: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强化对长方体面和棱特征的认识。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与难点:认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谁能对着模型再来介绍一下?

指名说说,全班交流补充。

二、探究新知

(1)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长方体和正方体还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进行学习。

出示正方体纸盒:

你能够沿着这个正方体的棱把这个正方体纸盒剪开吗?

要求:剪的时候要沿着沿着棱剪,冰且各个面要互相联在一起。

学生尝试操作。

小组里交流。

(2)这个长方体纸盒你也能够沿着棱把它剪开吗?

学生独立操作。

看看长方体的展开图,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观察交流。

追问:你能从展开图中找到3组相对的面吗?

(3)完成练一练第1题

标注完后引导学生具体说说思考的过程。

(4)完成练一练第3题

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再动手操作进行验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6题

学生小组交流,独立操作验证。

2、完成练习三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指名说说自己连现实的思考过程。

3学有余力时可完成思考题

启发学生思考:要围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需要几张硬纸片,这几张硬纸片的形状的大小有什么联系?

让学会僧通过操作逐步掌握其中的规律。

三、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今天学习的内容什么是重点?

四、作业

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长方体纸盒。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


老师们要想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提前备好教案课件,这需要老师把每一份课件都设计得更加完善。备好完整的教案课件,有助于老师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在网络上选取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文章,或许能够给你提供更多的参考哦!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 篇1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本课是从直观形象的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的一课,下面我就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以及教学流程和板书设计等方面谈谈我的构思。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三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即P33页例1和P34页的例2题及相关练习。

(二).教材分析与目标确定。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本单元前几课时已经基本上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性质,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这节课要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认识体积公式的来源,掌握公式的意义和用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今后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各部分名称,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交流,归纳等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总结和归纳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关系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建立“立体图形”的空间概念,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基本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询问学生:“这些图形我们统称为什么形?”在学生回答称为平面图形。

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盒子,观察之后告诉他们像盒子这样占有一定空间的图形,叫立体图形,今天我们我们来研究立体图形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并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首先请学生拿出已准备好的长方体(学具),闭上眼睛摸一摸,想一想:“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让学生告诉我他们的发现,然后将拿出长方体,边摸边讲解:什么叫面、棱、顶点。

2、研究汇报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请学生用手中的学具四人一小组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完成表格。

给出了三组小棒,让学生判断哪组可以组成长方体。 学生汇报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

5、长方体、正方体间的关系。

让学生总结前面讲到的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进行对比,说一说它们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多种练习,巩固新知。

(四)课堂小节

让学生谈一谈体会,概括本节课所学知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 篇3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教科书第31~33页的内容,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七的第4~7题。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在第二册的认识图形中,虽然已经接触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但那只是直观形象的认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本单元前几课时已经基本上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性质,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这节课要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认识体积公式的来源,掌握公式的意义和用法。

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学习体积单位进率的基础,更是以后学习容积的基础。因此,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必须掌握熟练。

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通过学生联系实际的操作活动,学习一些测量计算知识,可以帮助学习在今后的生产和生活中,实际测量和计算一些物体的体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学习体积的计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知识来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的道理,学习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并且对学习空间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3、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前面所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今后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应当让学习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来源,理解它的意义,熟练地运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学习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通过学习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形成他们的空间观念。

4.教材编排特点:

本节教材的编排可分两部分,即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长方体体积计算的教学,采用直观教学法。要求学生用若干个体积单位(1立方厘米)摆成一个长方体,通过这样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的认识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一个长方体可以看作若干个体积单位组成的。再启发学生观察思考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得出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文字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和字母公式:V=abh。最后是指导运用公式,解答例1。

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利用长方体体积计算的过渡得来的。通过让学生复习正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都叫做棱长的知识,直接得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同时讲解a3表示的意义。最后指导运用,解答例2。本课知识结构的编排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5.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两部分内容应当以第一部分为重点。长方体的体积计算中,重点是理解体积公式的意义并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是理解公式的意义。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关键是通过反复操作,了解公式的来源,从感性认识出发,经过思维活动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教法和学法的选择

教法和学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师的“教”应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的学又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学方法应当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要附合知识的科学性,还要适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才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

1.要有充分的直观操作。

学生思维的特点一般的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形成表象,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上升到理性认识。本课的教学采用直观操作法,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分组讨论: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是长方体的什么?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它的体积有什么关系,是总结公式、理解公式的重要途径。

3.讲练结合。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学完长方体的体积,做完例1,可以出一组练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然后教学正方体的体积,做完例2以后再出示一组练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最后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总结,再让学生进行综合练习。

4.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

学习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时,可以把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直接迁移过来,让学生独立地得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复旧引新,创设情境

任何新知识都是在原有知识系为依托,因此在复习中我设计的习题是为本课做好铺垫。

1.什么叫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什么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教师出示体积单位的模型)

完成此题,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空间观念,为这一节课做好铺垫。

2.有了体积单位,我们就可以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投影出示)

问:①这个长方体你能算出它的体积是多少吗?

②将它切成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数一数这个长方体是由多少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用投影出示)

小结:把长方体切成棱长1厘米的小长方体,可以数出它的体积。

(二)、激情引趣,揭示课题。

一节课教学效果如何,与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有关,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联系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问题,如果要生产电视机、电冰箱的包装箱,必须知道电视机、电冰箱的体积。如果要计量一池水的体积,还能切开数吗?“切开数”这种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是行不通的。那么怎么办?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揭示课题,激励学生上进好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探究新知。

(三)、操作想象,推导公式。

1.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根据这一特点,先利用直观学具,引导学生进行直观操作、思考,并且具体操作、思维和语言表达紧密地结合起来,然后逐步脱离操作直观,利用表象逐步抽象化。具体的过程是:

师用投影出示长方体

(1)请同学们拿出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这个长方体,摆的时候思考,①每排摆了几个?②每层摆了几排?③摆了几层?④一共摆了多少个?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2)学生操作思考,教师出示表格,如下

长方体总个数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

(3)学生口答结果,师依次板书在表格中。

(4)前面说过,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体积就是多少,所以可以用“体积”代替“总个数”(教师在“总个数”下板书“体积”)

(5)想一想,怎样才能很快知道总个数?

2.教师出示长方体。

请同学们还用刚才的小正方体摆出这个长方体,摆的时候思考,每排摆几个?每层摆了几排?摆了几层?一共摆了多少个?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样很快算出总个数?

3.通过以上两次操作,想一想:①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与总个数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总结出:总个数=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②如果每排摆6,每层摆4排,排5层,摆成的长方体含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多少。让学生口答,通过学生动手操作,首先吸引学生,刺激感官,启迪思维,提高兴趣,也是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程。

(四)、依据规律,归纳公式。

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我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分组讨论下面问题:

①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是长方体的什么?(长、宽、高)②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发现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学生各抒已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总结出:总个数=长×宽×高,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可以写成V=abh。进一步让学生默记公式,指名说一说求长方体的体积,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通过引导学生得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让学生计算例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通过计算使学生正确熟练地掌握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最后把例1填完整。

(五)、利用关系,类推公式

教学的成功与否从反馈信息中去判断,通过练习及时反馈,进行矫正,有效的调控以改善学生的学习,优化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下表,要求学生口算长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长(厘米)宽(厘米)高(厘米)体积(立方厘米)

①421

②432

③444

让学生口答后,提问:3号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何特点?这种长方体又叫什么?它的体积怎样计算?为什么这样算?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如果用V表示正方体的体积,用字母“a”表示棱长,求正方体的体积的公式应该是什么?V=a·a·a,也可以写成a3读作a的立方,表示三个a相乘,不要误认为а与3相乘。写“а3”时,3写在a的右上角。要写小些,所以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一般写成:

V=а3

这样的教学是加强新旧知识的衔接,使学生感觉新知识不新,新知识不难,实现平稳过渡,使学生树立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信心,让学生独立完成例2,教师巡视,注意学生把“53”是否写正确,解答后集体订正。

(六)、巩固练习,运用公式。

练习是数学中教学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使学生能正确运用公式,我设计了多层次的练习:

1通过让学生完成教科书第33页的“做一做”的第一题,先让学生动作操作,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记住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2.做第33页“做一做”的第二题,先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是巩固刚学过的“立方”的知识,要使学生弄清,什么情况下可以写成一个数的立方,一个数立方应该怎样计算。做题时,如果发现学生把3个相同数连加与连乘混淆起来,教师应及时纠正。

3.完成练习七第1题,让学生运用公式计算。

4.完成练习七的第7题,要注意这道题算式的运算顺序。

5、教师出示火柴盒,计算出它的体积。

问:这个火柴盒没有数量该怎样计算?学生明确应量出它的长、宽、高后,让学生动手量一量并计算。这样设计,既能使学生加深对计算长方体的计算方法的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全课总结。

(1)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2)教师总结。

这样设计目的对新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梳理,内化的过程,同时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

㈦作业。练习七的第5题。

附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长方体总个数=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

体积长宽高

143112

243224

3645120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bhV=a·a·a

V=a3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 篇4

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能说出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并会用字母表示;

3.会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并联系简单的生活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拼搭,培养动手和动脑能力;

2.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个人及小组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团队协作,勇于探索的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

教学关键:

学生通过摆放、观察、比较、分析,明确“长方体的体积所含体积单位数正好是长、宽、高的乘积”。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具:每人一些单位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引言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有幸来到这里共同学习一节数学课,我感到非常高兴。与其说是共同学习,也许不如说我们共同分享。其实,我是一个愿意和大家共同分享的人,因为“分享倍增快乐,合作迈向成功”(图片)同学是否愿意一起分享你们的聪明与智慧呢?(出示故事,学生阅读)

问题:你认为她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师:对!聪明与勇敢是她最高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尊敬与学习。

那么,你想不想成为这样的人呢?老师有几条秘诀给大家共同分享。(出示图片)你们能做得到吗?愿意展现自己的聪明与勇敢与大家共同分享吗?看,聪明的学生就是这么任性,愿意倍增快乐,迈向成功。好!回答老师一个问。

(问题2)为什么三个一齐就拉不上来呢?(引导学生说明三个一齐占的空间大或地方大)

师:同学们,这就是聪明,这就是勇敢,我们分享了快乐,我们也会取得成功。这位同学的回答,使我们这一节数学课从一个精彩迈向另一个精彩,因为他说出了我们数学生活学习中常用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体积,什么是体积,体积就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板书)这一节我们就来研究(板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上课)

一、读题目,明目标。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明白)

生:长方体的体积与哪些条件有关,长方体的体积如何计算。

教师板书学习目标:

1、长方体的体积与长方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2、长方体的体积如何计算?

师: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分享我们的聪明与智慧吧

二、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

目标:长方体的体积与长方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材料:三本五年级数学书。

要求:

1、用三本相同的书通过摆、拼来说明此题。

2、小组合作,有讲解,有观察,有记录。 3、将你们的成果写成结论,推荐学生讲解汇报。

(教师巡视,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指导,引发学生对长方体问题的思考)

学生汇报:长方体的体积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关。因为宽和高不变,长增加,体积增加。同样,体积也增加。

师:我们找到了体积变化的相关条件,那么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呢?

探究活动二

目标:长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

材料:长宽高1厘米的小正方体若干

要求:

1、组内学员要有分工合作精神,有观察,有记录。

2、请你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几种不同的长方体。

3、拼一种长方体,指出相对应的长宽高,并填写到表格中。

4、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并得出有关体积的结论。(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对体积的探究)

学生汇报:要注重引导学生说出推导体积公式的过程,如:长方体的体积与长方体的长宽高相关,也就是说长宽高的某种运算就能得到体积,相乘得到长方体的积。又试用其他几个,也同样得到相同的结论。所以我认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宽高相乘。

教师引导学生说完整,说明理由。并板书,学生齐读。

师: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要求我们将数学生活化,将生活数学化,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解决数学问题,请看:

探究活动三:

目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要求:

1、认真审题,理解题目中的数字和问题。

2、有疑问,可以在组内进行交流探讨。

3、要写出计算公式,工整认真,格式要正确。学生汇报,展示自己的作业成果。

师:每一组的同学都完成的很好,在组内进行了分享了自己对长方体体积的学习成果,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类特殊的长方体,那么,它特殊在哪儿呢?看!

探究活动四:

目标:正方体体积的计算

要求:

1、认识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长方体。

2、组内学生讨论,能自己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3、能利用所学正方体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看同学们学得多好啊!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意思是,我们学习了新的知识,就要及时有效地进行复习和应用,这样才能掌握地更好。

三、巩固与练习

1、完成对数学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再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简单计算。

3、作业:强化训练

4、思考:组合图形的计算。

四:总结

快乐的时间就是那么的短暂,同学们这一节,我们不仅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计算,而且学会了观察、思考、合作,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合作。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先前说过的一句话:分享倍增快乐,合作迈向成功。

谢谢大家!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 篇5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学生以前虽然接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但只是直观形象的认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还有一定难度。本单元前几课时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这节课要在此基础上掌握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掌握公式的意义和用法。这是下一步学习体积单位进率的基础,更是以后学习容积的基础。因此,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必须掌握熟练。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操作,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体积公式的意义。

二、说教法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好奇心促使他们什么事都要自己去动手尝试。而他们的思维特点又一般都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形成表象,再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独立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领悟,进而内化为己有,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学生动手操作,同时配合多媒体课件演示.

三、说程序这部分内容分3课时进行教学。第1课时教学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第2课时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第3课时进行综合应用,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激情引趣,揭示课题。

任何新知识都是以原有知识体系为依托,因此在复习中我设计了如下内容来为新课做好铺垫。

1.什么叫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用学具手势或其他方式描述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分别有多大。

2.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利用动画演示把它们切割成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请学生说一说他们的体积分别是多少?是怎样知道的。从中使学生体会到长方体、正方体是由多少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它的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

这时学生就会产生疑问:生活中遇到的计算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问题,多数不能切开来数,这种方法在实际生活中行不通,又该怎么办?这样就在学生心里形成了一种悬而未决的状态,一方面自然而然地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另一方面也激起了学生探索新知识强烈愿望。

(二)操作想象,探索公式。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根据这一特点,先利用直观学具,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首先吸引学生,刺激感官,启迪思维,提高兴趣,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也是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步由形象走向抽象。

具体的过程是: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长方体,边摆边在表格里记录:长、宽、高和体积

(2)汇报交流,学生在事物投影上演示讲解,教师依次板书在表格中。

(3)请学生观察所摆的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它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这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他们充足的讨论时间,让他们有机会各抒已见,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共同总结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4)用字母表示公式,要注意书写形式的指导。

(5)完成例1,学以致用,加深理解。

(6)利用关系,类推公式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并且在刚才的实验操作中,也有学生摆出了正方体,因此学生很容易就能够由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需要注意的是用字母表示公式时,使学生明确三个a相乘也可以写成a3,3写在a的右上角。

(三)巩固练习,扩展应用

练习是数学中教学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使学生能正确运用公式,我设计了多层次的练习:

1通过让学生完成教科书第33页的“做一做”的第一题,先让学生动作操作,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掌握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2.做第33页“做一做”的第二题,巩固刚学过的“立方”的知识,要使学生弄清,什么情况下可以写成一个数的立方,一个数立方应该怎样计算。做题时,如果发现学生把3个相同数连加与连乘混淆起来,教师应及时纠正。

3.完成练习七第1题,让学生运用公式计算。

4.完成练习七的第7题,要注意这道题算式的运算顺序。

5、拿出课前准备得长方体物体,同桌合作计算出它们的体积。

学生明确求体积应先量出它的长、宽、高,再进行计算。这样设计,既能使学生加深对计算长方体的计算方法的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全课,质疑解惑。

(1)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这样设计目的对新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梳理,内化的过程,同时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和回顾与反思的习惯。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概括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长方体棱的关系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本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联系已知、观察实物、建立表象,导入新课:

首先,课件显示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强调“平面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为下面讲“体是由平面围成的”埋下伏笔。接着,老师出示长方体并引导学生观察:“它是由什么围成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在学生作答的基础上,课件出示生活中见到的各种长方体物体,告诉学生这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让学生初步感性认识长方体。然后老师适时提问:“怎样判断一个物体的形状是不是长方体呢?我们研究了长方体的特征,就能够准确地判断了。”这种利用直观图形复习旧知,提问题导课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激起了求知欲,自觉、有意识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第二环节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在这个环节中我抓住目标,让学生合作学习,概括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抽象图形。

(一)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在这个重点环节中,我设计了四个教学层次。

1、观察实物或模型,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初步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让学生仔细观察,并用手摸一摸,通过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大脑的分析活动,鼓励学生交流讨论。在学生观察的时候,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引导他们观察,概括定义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长方体的外部构成。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课件进行演示,然后用下定义的方式揭示概念,(课件出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及定义——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是长方体的面;两个面相交的边叫长方体的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长方体的顶点。)对于顶点的认识,让学生观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学生可能说有一个角。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什么叫角,并画角研究它的构成,使学生知道刚才看到的不是角而是顶点。课件演示:先闪动三条棱,再闪动三条棱相交的点,指出顶点的含义: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这样使学生对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留下深刻的印象,为展开研究长方体的特征铺平道路。

2、师生共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解决重点。

这部分重点教学我采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动手操作,用数一数、比一比、量一量、剪一剪等方法,并动脑想一想,长方体有哪些特征,给学生留出广阔的探究空间。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如果学生回答得不够充分或条理不太清晰时,我预设了这样一些铺垫性的问题:

(1)长方体有几个面?你是怎样数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相对的面有什么关系?

(2)长方体有多少条棱?你是怎样数的?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借助课件动态显示验证:大家请看。

(1)这是演示让学生数面,并验证相对的面完全相同。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进行探索,如把长方体剪开,用重叠的方法比较面的特点;也可以把面拓印在纸上,通过比较发现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让学生知道根据长方体面的位置,我们分别把它们叫做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

关于面的形状让学生观察发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6个面都是长方形,另一种情况是有4个面是长方形,另外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2)这是演示把棱分成四组,有规律地数出有12条棱,并验证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探讨棱的特征时,可以问问学生是怎样数的,怎样数才能既不重复又不会遗漏,让学生直观感受数棱时把棱分成三组,每组4条,然后按顺序数。通过量每条棱的长度,发现规律:相对的棱的长度是相等的。通过课件的演示发现这四条棱是平行的。在与学生交流中通过观察、数一数来突破教学的难点。

(3)这是显示有8个顶点。

让学生结合课件体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学生说出数的结果。

探究出面、棱、顶点的特点之后,让学生看课件再简单回顾一下,指名让学生把长方体的特征完整的总结。(课件出示:依次隐去6个面,再分组闪动12条棱,最后一次闪动8个顶点。)学生回答以后教师指出,我们要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长方体,要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去分析。

观察、发现、总结长方体的特征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适当引导,循序渐进。比如在数面和棱的多少时,通过先让学生自已数,过渡到老师指导下的有规律地数,不仅教知识而且教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大有益处。预设:学生在数面、棱、顶点时可能重复或遗漏,所以在此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数,同时数的时候不要随意翻转手中的学具。此外,学生可能会认为相对的棱只有两条,教师要再次给学生观察的时间,使学生发现长方体相对的棱有四条。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使学生充分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精神。

3、认识长方体的立体图。

由实物到几何图形,是认识的又一次飞跃,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主要凭借,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所以在和学生一起观察、发现、归纳出了长方体的特征后让学生认识长方体立体图,完善对长方体的整体认识。(过渡语)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些长方体,如果把它们画下来该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如何画图表示长方体。

让学生拿自己的长方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看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学生观察后发现,最多能看到它的三个面。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长方体放在桌子的左上角进一步观察,你看到了哪三个面,哪三个面看不到?学生实践后用课件演示,如果把这个长方体放在左前方观察,所看到的图形就是这样的。(课件演示)在这个图形中,你看到了哪几个面?哪几个面看不到?结合课件告诉学生,看不到的面用虚线表示。这叫长方体的立体图,看图的时候,同学们要注意,上、下、左、右这四个面画的是平行四边形,但实际上表示的却是长方形。然后让学生指一指书上立体图形的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加以巩固。

这样设计的原因是实物与图形之间的相互成像是空间观念的主要表现。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就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看立体图的能力。并运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从实物中隐化、抽象出长方体物体的图形。并与前面学习的长方体的特征,在学生头脑中共同构建,由实物特征、图形,形成长方体的概念,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4、抽象图形,并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在认识长方体图形的基础上,课件演示并讲解长、宽、高的概念,(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突出强调由于长方体放置的方式不同,其长、宽、高也随之变化,(结合立体图说明,习惯上,长方体的位置固定以后,把底面中较长的棱叫做长,较短的中棱叫做宽,和地面垂直的棱叫做高。)然后,教师将长方体横放、竖放、侧放,让学生分别说出长方体的长、宽、高。接着让学生指出自己手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再量一量手中这个长方体框架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根据学生交流的结果可能不同的情况,说明长方体摆放位置不同,长宽高的说法可能不一样。这样做的意图是在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中,视觉、触觉可以为大脑思维提供直接的、丰富的素材,因此我设计让学生的手、眼、脑协同发挥作用,以形成长方体的表象。

(二)探究正方体的特征。

有了研究长方体特征的基础,在探究正方体的特征时,可以通过长方体变成正方体的动画,把正方体的特征化难为易,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迁移学习方法,较好的达到学习目标。

用课件出示动画图像:长方体转换为正方体,学生观察后讨论新得到的长方体与原来长方体比较有什么变化?归纳得出结论:长、宽、高变为相等,我们把它的长、宽、高都叫做棱长,六个面都变成了正方形,长方体变为正方体。然后让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正方体,如魔方、积木等,用刚才研究长方体特征的方法研究正方体的特征。通过学生的研究可以得到: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正方体12条棱长相等。

通过观察、实践学生概括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此时需要对新课进行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按照面、棱、顶点的次序,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整理出表格。然后分组讨论:正方体在具有长方体这些特征的前提下,它的独特之处是什么?归纳出结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的集合图。

通过对长方体及正方体的特征比较,从而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辩证思想,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铭刻记忆,融会贯通。

第三环节实践运用,巩固新知。

1、判断。

前3道小题为基本题,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并灵活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第4小题加深了难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当学生有困难时,可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小正方体摆一摆,可以在本上画一画,教师则借助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2、选择。

让学生区分计算某一个面的面积时需要用到哪一条棱的长度。独立探讨长方体棱长总和的计算方法。这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空间想象力的基础上根据所求问题筛选出有效信息解决问题,并且及时反馈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为调整后续教学方案获得新的信息。

3、拓展题。

变式拓展练习的设计,是为了在加强基础知识训练的同时,提升学生灵活应变的能力。

第四环节梳理知识,反思总结。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汇报,整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说出是怎样学到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关注知识的探讨过程,把学生当作知识建构的主体,当作活生生的、富有个性的人,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以上是我对《长方体的认识》一课的粗浅的理解和不成熟的设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无止境,研无止境,在思维的碰撞中方能迸射出智慧的火花。请各位领导老师多批评指正。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反思

1、对于长方体长和宽如何确定

长方体的长和宽到底如何确定?是以底面长方形的长边为长,短边为宽,还是以长方体水平放置后左右方向的棱为长,前后方向的棱为宽?这一问题在我校数学组内产生了争议。其实,如何确定长方体的长、宽、高可能只是人们的一种约定俗成。无论如何确定,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大小都不会因此发生改变。但如果按左右方向为长、前后方向为宽,垂直方向为高,那么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就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出如下规律:

长方体的前、后面=长X高X2

长方体的左、右面=宽X高X2

长方体的上、下面|=长X宽X2

如果按底面长方形的长边为长、短边为宽,则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推导过程中就必须根据物体的摆放来灵活确定每个面的面积如何列式了。这一问题如何处理,将关系到后继长方体表面积的教学设计。

在无法定夺的情况下,请教了教研员。结论如下:如果长方体是水平放置,人们习惯于将左右方向的棱称为长,前后方向的棱称为宽。如果长方体非水平方向放置,人们则一般以底面较长的边为长,较短的边为宽。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必躬行。

有人说“我听了,就忘了;我看了,记住了;我做了,才理解了。”听、看、做代表着三个不同层次,在大脑皮层留下的痕迹也有深有浅。今天的课堂教学很好地印证了上面这段话,也使我深切地感受到课堂应该成为所有学生探究的舞台,而非老师或个别学生展示的舞台。

以往开学,每位学生都会有数学学具盒供教学操作时使用。其中本册学具盒中就有可拼成长方体、正方体框架的不同颜色、长短的小棒。可这学期由于某些原因学具盒暂时还未发到学生手中。这节课,我又只要学生准备了长方体盒子,而没要求他们带不同长短的小棒及橡皮泥。所以例2,今天只能以个别学生上台用教具操作演示,其他学生当“观众”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学习方式,虽然学生通过观察框架也能得出长方体12条棱可以分三组,每组互相平等的4条棱长度相等的结论,但到后面巩固练习中要求棱长和时就又迷糊了。有的学生必须看实物或框架图才能正确列出算式,还有的学生不知道是将长、宽、高乘3还是乘4……

实践证明:教师的演示或部分学生的操作不能代替大家的自主探究,只有亲身参与,才能更好地将书本知识内化为个体储备,进而运用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今后教学中,要注意拓展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究的舞台。

3、对棱长和的教学思考

在教学完长、宽、高的认识后,我顺势补充了长方体棱长和的相关内容。原因有二:一是通过拼摆长方体框架,能够帮助学生顺利推导出棱长和的计算公式;二是教材练习中对这部分有所涉及,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有所渗透。

作业中相应习题建议调换一下顺序,先教学第7题,再讲第6题。因为第7题是要求长方体12条棱长之和,而第6题则需要根据实际灵活处理,只求出其中8条棱长之和即可(少了两条长和两条宽)。

4、知识点较多,时间分配上有些力不从心

本课我既想让学生通过充分探究发现长方体的特征,又想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能仅凭立体图就正确回答出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该如何列式,还想让他们掌握棱长和的简便求法。

我将长方体的特征定为本课教学重点,因此在探究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并在方法与策略上注意引导,学生学得较扎实。但到后面两部分时,明显觉得教学时间不够,只能囫囵吞枣。总之,感觉一节课40分钟难以扎实完成教学任务。

如果时常无法在预订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而需要再花课外时间来补充,是否说明这样的教学设计很失败?你们认为上述三个知识点是否应该在一节课内完成?如果是,又该如何分配时间较为合理呢?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难点:立体图形的识图。

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和正方体的特征

三、学生看书,自学

四、效果检测

(一)长方体的特征。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②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棱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

③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小组讨论,然后完成p28的表格。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明确: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二)正方体特征。

对照长方体的特征学生自己研究正方体的特征。学生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正方体面: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顶:8个。讨论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相同点: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

不同点: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教师提问: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试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五、巩固反馈:

1、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说出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

2、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六、课堂总结:

谁来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

1、拿一个火柴盒,量一量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然后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2、完成p29的“做一做”。

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相同点: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

不同点: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 篇8

教学基本

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25—26。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猜想、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探索数学问题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及难点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方法

及手段本课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从中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促进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积累探索数学问题的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法指导

讨论交流,并认真听讲思考。

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

预习阅读书本25、26页,并初步理解解

教学环节设计

一、以旧引新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谁能对着模型再来介绍一下?

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通过操作、观察、猜想来认识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

师: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长方体,要求四人小组内每人摆出的长方体各不相同。

师:将摆出的长方体放在桌上,并编号。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将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依次记录在表格中。

引导学生依次去数每个长方体中包含的小长方体的个数,并记录在表格中。

问?观察表格中的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以及它们的体积,再联系刚才数出它们体积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和讨论,我们想一想,长方体的体积是不是它的长、宽、高的乘积呢?

依次出示例10中的三个长方体,问:如果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这三个长方体,各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

师:摆出的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这个结果与你操作前的想法一样吗?

2、验证、交流后归纳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及字母公式。

通过刚才操作过程中的发现,同学们能说一说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吗?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

通过交流得出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问: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长、宽、高(出示如教材所示的长方体的直观图),你能用字母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交流得出:V=abh.

3、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之间的联系,得出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师:正方体的棱长有什么特点?你能直接写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交流得出: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重点理解的含义,进一步明确的读法、写法。

做“试一试”。

作业做“练一练”。

做练习六第2题

课堂作业:做练习六第1、2题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与课后小结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 篇9

一、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交流、归纳等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过程。

2、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3、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总结和归纳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关系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二、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认识其长、宽、高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形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实物,教师准备长方体、正方体模型,长方体、正方体特征表格,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老师手中拿的这个盒子,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长方体)那么这个盒子的形状谁知道呢?(正方体)

师:真不错,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张图片,你能从中找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体吗?(出示图片,指生回答)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生自由回答:大部分药盒是长方体,香皂包装盒是长方体,骰子是正方体,粉笔盒是正方体、讲台是长方体。

师;看来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二)、认识特征

1、师出示长方体模型。

师:(师拿模型)关于长方体,你还知道些什么?

生:我知道长方体有平平的面。(师在黑板上课前画好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面)

师:再看一看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

生:有一条边。

师:我们把两个面相交的这条边叫做棱。(板书:棱)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

生:尖。(或点)

师: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板书:顶点)

师:请同学们拿起自己准备的长方体,摸一摸它的面、棱、顶点。

学生按要求摸一摸。

2、师:下面我们就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自己数一数你手中的长方体有几个面?

生:长方体有6个面。

师:你们同意吗?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生1:我是转圈数,再数左、右两边的两个面,共6个面。

(边说边演示)

生2:我是按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的顺序数的,共6个面。

(边说边演示)

师:她按上、下、前、后、左、右的顺序数,这样既不重复,也不容易漏数,这个方法不错,你们认为这些面有什么特征?

生可能回答:

生1:这6个面都是长方形。

生2:上、下两个面大小相等。

生3:左、右两个面大小相等。

生4:前、后两个面大小相等。

生5:老师,我和某某有不同的意见,我手中的长方体不是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师拿着展示)

师:也就是说长方体的6个面不一定都是长方形,也有可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刚才同学们提到的上下面,前后面,左右面都是分别相对的,我们称它们为相对的面。那么上下面、前后面、左右面的大小是否真的相等呢?请同学们以同桌为单位,共同验证一下这些相对的面的大小是否真的相等呢?

学生同桌合作交流并集体汇报:

生1:我们是用尺子测量的,通过测量我们发现相对的面的长、宽、都相等,所以面积就相等。

生2:我们先在纸上描出底面的长方形,再把上面的长方形放在上面,发现两个长方形一样大。

师:同学们真善于动脑筋,用不同的方法验证了长方体相对的面是否相等。

师:我们也可以用剪的方法,就像这样(指课件)将各个面分开,然后看相对的面能否完全重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在课上完成了,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大屏幕,(师用课件演示)

通过我们的共同验证,得出结论: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等。(课件出示)

师:(师拿物体说)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长方体,它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那么其他的四个长方形的面积就完全相等。也就是说一个长方体最少要有4个面是长方形的。

3、师:我们再来看这个长方体,它是用细棒和珠子做成的,数一数几颗珠子?

生:8颗珠子。

师:这些珠子就是长方体的(顶点)

师:那么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生:长方体有8个顶点。

师:(课件)长方体三条棱相交于一个顶点,一共有8个顶点。

师:再数一数这个长方体用了几根小棒?

生:用了12根小棒。

师:这些小棒就是长方体的(棱)

师:谁来说一下长方体有几条棱?

生:长方体有12条棱。

师:长方体的棱有什么特点?

生1:这12条棱可以分成3组,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生2:这12条棱可以分成3组,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

师指名一生到前面演示

(师用课件演示说明)

师:(结合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同一颜色的小棒方向都是一致的,为了方便记忆,我们也可以把同一方向的棱归为一组,共有3个不同的方向,分为3组,每组4条棱的长度相等。

4、师: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当长方体所有棱的长度都相等时,它会变成什么图形?(正方体)(课件)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正方体,认真观察,根据长方体的特征,结合大屏幕上的问题,同桌合作研究正方体的特征。(师出示课件)

学生观察,讨论。

5、师:谁来说一说正方体有哪些特征?

生1:正方体也有6个面,6个面都是正方形的。

生2:正方体所有的面完全相等,

生3:它有12条棱,所有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生4:有8个顶点。

师:同学们真聪明,下面咱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精华8篇


教师的责任之一是制作自己的教案课件,当然课件中的内容必须非常完善。良好的教案和课件能够带来高效的课堂教学,那么如何才能编写出高水平的教学课件呢?如果您正在寻找相关文章,趣祝福向您推荐阅读“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继续阅读下文以全面了解该话题的相关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篇1】

教学目标

(一)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二)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其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用具

教具:投影片,长、正方体,1厘米3的立方体24块,1分米3的立方体一块,电脑动画软件(或活动投影片)。

学具:1厘米3的立方体20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提问:什么是体积?

2.请每位同学拿出4个1厘米3的立方体,把它们拼在一起,摆成一排。

教师:拼成了一个什么形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样知道的?(因为这个长方体由4个1厘米3的正方体拼成,所以它的体积是4厘米3。)

教师:如果再拼上一个1厘米3的正方体呢?

教师: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具)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二)学习新课

1.长方体的体积。

(1)教师:请同学取出12个1厘米3的小正方体。问:它们的体积一共是多少?

教师: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用这12个小正方体来拼摆长方体,并分别记下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同学分小组活动,教师巡视。然后分别请摆成不同形状的长方体的同学回答,教师板书:

教师:这些长方体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

问:为什么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不同,即形状不相同而体积相同呢?

(因为它们都含有同样多的体积单位12个1厘米3。)

教师:请观察自己摆出的长方体,长、宽、高的数,除了表示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外,还表示什么?

学生讨论后,师生共同归纳:

表示长的数,如4,除了表示4厘米长外,还表示出一排摆了4个1厘米3的正方体。

同样的道理,表示宽的数还表示摆了几排,表示高的数还表示有几层。

(2)请同学们摆出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说出它的体积。

学生说出摆法和体积后。请看电脑动画图像:一排摆出4个1厘米3的正方体一共摆了三排摆两层。

教师板书:

同上要求摆出长3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

学生操作,看电脑动画图像。教师板书:

3(厘米)3(厘米)2(厘米)18(厘米3)

教师:想一想,如果要摆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该如何摆?体积是多少?

学生口答后,老师用电脑图演示。然后板书:

5(厘米)4(厘米)3(厘米)60(厘米3)

教师:请观察这些从实际操作中得出的数据,结合拼摆成的图形,看一看这些数据与长方体的体积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后回答:长方体的体积正好等于它的长、宽、高的乘积。

教师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教师:用V表示体积,a表示长,b表示宽,h表示高,公式可以写成:

板书:V=abh。

出示投影图:

(3)例1(投影片)一个长方体,长7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学生口答,教师板书:743=84(厘米3)。

答:它的体积是84厘米3。

练习:(投影出题,学生口答。)

一块水泥板,长5分米,宽3分米,厚2分米,这块水泥板的体积是多少分米3?(532=30(分米3)。)

2.正方体体积。(1)请学生看电脑动画录像:

长4厘米,宽3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长缩短一厘米(图上从右边去掉一排)。教师:此时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变成了什么图形?

问: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可以求出来吗?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333=27(厘米3)。

投影出一个正方体图。(可以用翻页变换它的棱长。)

问:①棱长为2分米,求它的体积?②棱长为4厘米,求它的体积?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222=8(分米3),444=64(厘米3)。教师:我们已经会计算具体的正方体的体积了,能说出正方体体积计算的方法吗?学生口答,老师板书: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V表体积,a表示棱长,公式可写成:V=aaa或者V=a3。(2)例2(投影)光明纸盒厂生产一种正方体纸板箱,棱长是5分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53=555=125(分米3)。

答:体积是125分米3。

做一做:课本34页1,2题,请4位同学用投影片写,其余同学写本上。集体订正。(3)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和字母公式。

教师:请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相同还是不相同。

学生讨论后归纳:因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在正方体中长,宽,高都相等,所以公式中b,h都变为a。变换后,虽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写出来不相同,但计算方法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长宽高。

(三)巩固反馈

1.口答填空。课本P35练习七:2,3。

2.口答填表:

3.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①0.23=0.20.20.2;()

②5x2=10x;()

③一个正方体棱长4分米,它的体积是:43=12(分米3);()

④一个长方体,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60分米3。()

(四)课堂总结及课后作业

1.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及公式。

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及公式。

2.作业:课本P35练习七:4,6。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操作,观看动画录像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推理和最后的结论,都由学生得出,老师只起导的作用。正方体体积公式,设计通过动画录像引导学生把它归为长方体的特殊情况来学习,这样既加深了对长、正方体之间包含关系的理解,同时也加深了对其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练习中针对乘方运算和单位不统一的易错点,设置题目进行训练,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准确性。

新课教学共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分为三个层次。通过摆长方体,使学生认识到长方体形状不同但只要含有同样多的体积单位,它们的体积就相等;通过操作和动画图,帮助学生发现体积与长、宽、高之间的数量关系,即体积公式;运用体积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学习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也分三层。通过图像推出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沟通长、正方体体积公式的区别与联系。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篇2】

第一课时

复习用具:长、正方体模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教具。

复习过程:

一、复习单元的主要内容:(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

问:看到课题你能想到到哪些知识?

1、特征及关系

教材56页第1题。学生填书,教师将其归纳整理成一张表格。

长方体

正方体

顶点

8个

8个

6个(相对的两个面相等)

6个面都相等

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12条棱长度相等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集合图)

长、正方体棱长和的计算。(说出公式)

2、表面积:

结合模型理解什么是表面积?怎样求长、正方体的表面积?(说出公式)

教材57页第1题。教师指定其中展开图中的一个面为下面,请学生在其它各面标明上、左、右、前、后。

教材57页第3题计算并填写表面积部分。

3、体积和容积:

体积和容积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体积单位有哪些?容积单位有哪些?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常用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分别有哪些?它们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又分别是多少呢?

让学生先用手势比划各种体积单位的大小,再拿出1cm3、1dm3、1m3的教具,使学生加深印象,形成表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大小由什么决定?说一说长、正方体体积的计算。(说出公式)

教材57页第3题计算并填写体积部分。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怎么计算?

二、巩固练习:

1教材57页第3题。

根据先前计算结果,观察长方体的长、宽、高变为原来的2倍,它的表面积和体积与原来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表面积变为原来的(22)4倍,它的体积变为原来的(222)8倍。)

对比第一排和第三排,长方体的长、宽、高这次发生了什么变化?它的表面积和体积与原来相比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你们能将刚才的发现浓缩成一句话吗?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那么它的体积扩大()倍,表面积扩大()倍。一个正方体的棱长缩小5倍,那么它的表面积缩小()倍,体积缩小()倍。

2教材57页第4题。

要知道长方体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你们能从被遮挡住一部分的图中找出它的长、宽、高并求出体积吗?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全班集体订正。

三、作业:教材56页第2、4题,57页第2题。

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

长方体正方体

顶点8个8个

棱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

面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6个面,每个面完全相同。

棱长和c=(a+b+h)4C=12a

表面积S=(abahbh)2S=6aa

体积V=abhV=aaa

(容积)V=Sh

体积单位: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容积单位:升1000毫升

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复习重点:

巩固长、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体积单位的进率。

复习难点:形成知识体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篇3】

一、说教材

教材内容:

本节所讲的内容是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的教学内容。

教材简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本单元前几课时已经基本上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性质,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这节课要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认识体积公式的来源,掌握公式的意义和用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今后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结合实物模型,掌握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通过切一切、摆一摆等活动,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总结出计算公式。

(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诸如清洁剂桶、沙雕作品、蓄水池等物体的体积或容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探索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意义。

二、说教法

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摆一摆、填一填、做一做、想一想等活动,把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协同起来,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本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丰富表象、提升经验、形成思考。

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动态化,抽象的教学材料直观化,力图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组合,促使每一位学生真正参与到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

三、说学法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观察发现法、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说一说、摆一摆、填一填、做一做、想一想等一系列活动中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我力求以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这一数学知识为载体,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发现结论的过程,使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建立在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主动建构之上。

四、说教学流程

课前先检查学生的前测练习,掌握学生对本节内容的预习情况。

一、激情引趣、揭示课题。

首先,课件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包装盒,说一说从图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由此导入新课,激发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达到课始趣生的效果。

二、自主探究、推导公式。

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意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首先组织学生进行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活动想一想,是让学生观察一组长方体,通过比较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关系。

第二个活动是在想的基础上动手做一做,在活动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把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具体的过程是

(1)每四人一组做实验并记录

请学生小组合作用12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棱长1厘米)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摆的时候思考:1.每排摆了几个?2.每层摆了几排?3.摆了几层?4.一共摆了多少个?5.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样很快算出总个数?(2)研究数字间关系。

让学生观察、分组讨论:从这些数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2)体积与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的关系。

长方体体积=每排个数排数层数

(3)概括体积公式。

引导学生观看课件,由学生自己总结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用字母表示可以写成V=abh。再让学生说一说求长

方体的体积。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

三、利用关系、类推公式

根据长方体积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推出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V=aaa.也可以写成a3.

这样的教学是把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直接迁移过来,让学生独立地得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加强新旧知识的衔接,使学生感觉新知识不新,新知识不难,实现平稳过渡。

四、巩固练习、运用公式。

练习是数学中教学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使学生能正确运用公式,我设计了多层次的练习

1.填空,让学生理解并巩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记住计算公式。

2.选择,让学生综合运用长方体长、宽、高,体积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填表。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新知识并进一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五、全课总结,交流评价。

1.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2.教师总结。

课堂总结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通过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及学生之间的评价使学生本节课的情感态度得以提升。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篇4】

学习内容:

P48~49页的练习题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我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体积单位,面积单位的进率,掌握换算的方法。

2、我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难点:

我能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独学检测

两人小对子互批独学部分的题目,打星。

老师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给小组打分。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第六题,小组合作完成。

2、第七题,让生互相讨论交流,合作完成。先应求出什么,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再怎样求正方体和棱长,最后比较它们的体积是否相等地。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篇5】

学习内容:

P27~29例题1~2

学习目标:

1、我能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会进行名数的改写。

2、我会用名数的改写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我能掌握体积单位的进率。计算物体的重量。

2、我会体积单位的进率的化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独学检测

两人小对子互批独学部分的题目,打星。

老师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给小组打分。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以小组形式讨论课本P47页例3,根据体积单位的进率,想一想如何计算?

2、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学,和同学互相交流

3、以小组形式讨论课本P47页例4,这题长、宽、高条件的单位是什么?问题求的单位是什么?应注意什么?

4、让生合作完成P47页的做一做练习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篇6】

教学内容:

教科书899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帮助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2.结合具体情境,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表面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预备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展开的教具,学生每人预备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和火柴盒各1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回忆一下,谁能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联系和区别?(学生回答)

师:今天咱们继续来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新知识。观察信息窗2,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看到这些问题,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我想知道将这两个盒子展开后各是什么形状?

(2)我想知道盒子展开后6个面共多少平方厘米?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进而提出问题,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位同学提出的问题。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盒子,将它的6个面展开,看看各是什么形状?

(学生动手操作,提示学生对照实物,并充分发挥想象来完成。)

师:注意展开前长方体纸盒的每个面在展开后是哪个面。为了便于对照,可以在展开前的每个面上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请大家试试看。

(选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展开图贴在黑板上。用课件动态展示长方体的展开过程。)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展开的这个图形的所有面的大小就是盒子的表面积。通过观察课件和动手操作实物模型,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吗?学生回答问题。

【通过摸摸、看看、剪剪,使学生在观察中充分感知,在动手中展开思维,在操作中尝试发现,从而理解表面积的意义。】

2、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师指着两个展开图说明: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常碰到要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呢?

(1)课件出示问题:做这个长方体纸盒需要多少硬纸板?

(2)提问:要求做这个长方体纸盒需要多少硬纸板就是要计算什么?就是要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也就是求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

(3)学生尝试计算

小组讨论,用什么办法把自己的计算方法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4)全班交流方法。结合课件演示。

①1062+1022+622

分别算出上、下,前、后,左、右面的面积之和,然后算总和。

②(106+102+62)2

(长宽+长高+高宽)2

因为长方体6个面中分别有3组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所以是先算出上、前、左这三个面的面积之和,再乘以2.

多媒体展示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或者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③引导学生比较后提问:这两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第一种方法是先分别算出上、下面的面积和,前、后面的面积和,以及左、右面的面积和,然后加起来。第二种方法是先算上面、前面、左面三个面的面积和,再乘上2.)

提问: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吗?引导学生说出: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把第一个式子改变成第二个式子。第二个式子更简便些。

【教师让学生通过看实物图和平面展开图,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大胆猜想,探索尝试计算等。不仅学生自己主动参与了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且也自己探索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强化练习:求下列长方体的表面积(课件出示)

4、探究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师:正方体化妆品盒的表面积怎样求呢?(多媒体出示: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师: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汇报交流:由学生根据列式总结出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正方体的表面积=一个面的面积6

(幻灯片出示: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老师把迁移类推的机会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类推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再创造能力。】

5、强化练习:求下列正方体的表面积(课件出示)

三、提高练习:(课件出示)

1、求下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制作这样一个电脑包装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纸板?

3、分析在计算下列物体面积时,应考虑几个面的面积?

4、一个玻璃鱼缸的形状是正方体,棱长3dm。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鱼缸的上面没有盖。)

5、如图所示:把一个长方体切成两个同样大的正方体,表面积比原来()了()平方厘米。

【当堂训练,由易到难,有层次性和趣味性,力求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把抓基础知识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准确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要点是什么?

五、达标练习:(课件出示)

1、求下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亮亮家要给一个长0.75m,宽0.5m,高1.6m的简易衣柜换成布罩,至少需要用布多少平方米?

3、一个正方体礼品盒,棱长1.2dm,包装这个礼品盒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篇7】

 学习内容: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课本第29~31页的内容,课本第30页的例1及第32页练习七的第5~6题)。

 学习目标:

1.通过讲授,引导学生找出规律,总结出体积的公式。

2.指导学生运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新知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

 教学难点: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

 教具运用:

正方体木块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体积?计量物体的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哪些?

2.怎样计算一个物体的体积呢?

 二、新课讲授

1.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教师课件出示一块长方体积木,一块盖房用的大型砖板。

(1)提问:它们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长方体积木的体积可以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去摆,有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但是相对于大型砖板再用1cm3或1dm3去量就比较麻烦。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要知道较大物体的体积,我们能不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计算。

(2)观察操作,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24块1cm3的小正方体木块,任意摆出不同的长方体,然后把数据填入下表。

学生拼摆,然后填表,集体汇报,老师把有代数性的数字写在表中。

说明学生拼摆长方体的样式非常多,这里只列举几个。观察:从这张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小结: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正好等于长方体长、宽、高的乘积。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讲述:如果用字母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可以写成:V=abh

(3)质疑:求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2.探究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1)启发。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联系长方体积公式,想一想正方体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

(2)引导学生明确。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板书)用字母表示:V=a•a•a=a3(a表示棱长)(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

3.运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第30页的例1。

(2)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3)说出题中所给信息,和所求问题。

(4)指名说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5)指名学生上台板演过程,其他同学判断。

(6)老师订正书写。V=abh=7×4×3=84(cm3)

(7)看图,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

(8)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31页“做一做”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在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篇8】

一、说教材

本节所学的内容是在学生本单元前几课时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并应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在观察、操作、猜想、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际操作、思考探究,学生能在生活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学生能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教学重点:

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本节课力求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动手、动脑、动口进而探索、分析、说理、概括的全过程,实现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使课堂教学得到优化。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比一比、量一量、做一做,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三、说学法

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实践操作法。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一个,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若干。

五、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各个要点,教学中我安排了这样一些环节:

(一)复旧引新,创设情境

任何新知识都要以知识体系为依托.因此在复习中,我预设了以下习题为本课做好铺垫.

1、什么是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估计一个体积单位物体的大小?(教师出示教具: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

3、选择适当的单位填空。

(二)激情引趣,揭示课题

出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

1、课件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比较图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谁的体积大?

2、出示图片电视机、电脑、电冰箱,问:要知道它的体积,该怎么办?

教师问:可以怎样来验证?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说出可以切成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来比较。

接着问:电视机、电脑、电冰箱,使学生认识到:切开数这种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么怎么办呢?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以此揭示课题,同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两个比较问题,即激活了学生已有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知识和经验,又唤醒了学生主动探究体积公式的欲望。)

(三)探索活动、推导公式

1、请同学们取出12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组合作摆出四个不同的长方体,边摆边想:你们是怎么摆的?你们摆出的长方体体积是多少?

2、小组活动以前要求学生细读温馨提示,明白要求后,再开始。

3、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搜集并处理相关信息。

4、抽小组代表汇报。

5、通过观察得出结论:

(1)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与体积有什么关系?板书:体积=每排个数排数层数

(2)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相当于长方体的什么?因为每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所以,每排摆几个小正方体,长正好是几厘米;摆几排,宽正好是几厘米;摆几层,高也正好是几厘米。

(3)如何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板书:长方体体积=长宽高字母公式:V=abh

6、教师出示课件:再次演示公式推导过程,进一步让学生默记公式,指名说一说求长方体的体积,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

7、出示例1及练习:一个长方体,长7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抽生说算法,教师板书书写格式,学生完成,师问:你觉得做这道题要注意什么?(格式、计算正确、单位等等)

8、推导出正方体体积公式: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你知道正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吗?

(板书公式)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a3

读作a的立方,表示a的立方。

9、练习一个数的立方的计算,完成例2:一块正方体的石料,棱长是6分米,这块石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10、学生勾画书中的公式,将例1和例2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在这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提要求,其他的完全放手由学生通过操作、观察、讨论、交流、猜想来完成。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感悟、体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的同时,数学思维不断发展,也获得了情感体验。)

(四)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对于新知的学习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内化效果。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如下几道练习题。

1.基础练习:呼应之前比较体积的大小,计算它们的体积。

2.提升练习

3.拓展创新

(五)全课总结、深化提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方面谈。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的目的对新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梳理.内化的过程.同时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

六、说板书设计

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体积=每排个数排数层数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bh

V=aaa=a3

式与方程教案模板14篇


在某个重要场合,我们能够在许多地方看到祝福语。将我们的祝愿浓缩成一句祝福语。让他人感受到自己内心的祝福与问候。哪里有巧思的祝福语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式与方程教案模板14篇”,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式与方程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

2、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3、进一步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知识重点解方程的规范步骤

教学难点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入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及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2)学习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呢?(用于解方程)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会逐渐发现到它的重要作用了。

教学过程一、解决问题。

出示P57的题目,从图上可以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天平保持平衡说明什么?杯子与水的质量加起来共重250克。

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这一等量关系吗?得到:100+x=250,x是多少方程左右两边才相等呢?也就是求杯子中水究竟有多重。如何求到x等于多少呢?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并把各种方法记录下来。

全班交流。可能有以下四种思路:

(1)观察,根据数感直接找出一个x的值代入方程看看左边是否等于250。

(2)利用加减法的关系:250-100=150。

(3)把250分成100+50,再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或者利用对应的关系,得到x的值。

(4)直接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

对于这些不同的方法,分别予以肯定。从而得到x的值等于150,将150代入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二、认识、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得出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

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刚才,x=150就是方程100+x=250的解。

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刚才,我们用这几种方法来求100+x=250的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这两个概念说起来差不多,但它们的意义却大不相同,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方程的解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解方程是一个过程,方程的解是解方程的目的。

三、方程的检验

P58例1P59例2。

怎么判断X=6是不是方程的解?将x=6代入方程之中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写作格式是:方程左边=x+3

=6+3

=9

=方程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课堂练习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题,强调书写格式。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1)解方程和方程的解有什么区别(2)解方程要按照什么样的格式来写?(3)如何检验呢?格式又是怎么样的?

课后追记

本课应用方程平衡原理来解方程,要注意的是检验方程的时候,最后一句话,所以××是方程的解(这里的××学生容易写成方程右边的值)

式与方程教案【篇2】

《解方程》教学设计 榆树林中心小学:李艳丽 课题:解方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7-58页 教学目标:

1、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检验的方法,并理解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及检验方法。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复习题,指生进行判断下面各式是不是方程?

(1)5x+1=11

(2)8-3=5

(3)6-x

(4)3x+15

(6)18x=36

2、提问:什么是方程?方程和等式有什么关系?

二、教学新课

1、教学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师:(出示课件)老师在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杯水,杯重100克,水重X克,一杯水重多少? 生:(100+X)克

师:在天平的右边放了多少砝码,天平保持平衡呢?(教师边讲边操作100克、200克、250克)

师:请你根据图意列一个方程。

生:100+X=250(课件显示:100+X=250)

师:这个方程怎么解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师:(出示课件)那你猜一猜这个方程X的值是多少?并说出理由。生1:我有办法,可以用250-100=150,所以X=150.生2:我有办法,因为100+150=250,所以X=150 生3: 老师我也有办法,我是这样想的,假如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100,就能得出X=150 师:XXX同学的想法太棒了!我们一起探索验证一下。请看屏幕,怎样操作才使天平左边只剩X克水,而天平保持平衡。

生:我在天平的左边拿走一个重100克空杯子,在天平的右边拿走100克的砝码,天平保持平衡。(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演示课件)师:你能根据操作过程说出等式吗? 生:100+X-100=250-100(课件显示:100+X-100=250-100)师:这时天平表示未知数X的值是多少? 生:X=150(课件显示:X=150)

师:是的,XXX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100,就能得出X=150。我们表扬他。

师:根据刚才的实验,我们来认识两个新的概念———“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师:(课件显示X=150的下画线)指着方程100+X=250说:“X=150是这个方程的解。(课件显示:方程的解)师:(课件显示:方框)100+X=250 100+X-100=250-100 指着方框说:“这是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课件显示:方框的左边的箭头与解方程。)师:在解方程的开头写上“解:”,表示解方程的全过程。(课件显示:解:)师:同时还要注意“=”对齐。

师:都认识了吗?请打开课本第57页将概念读一次,并标上重点字、词。师:你们怎么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师:谁来说说你想法? 生1:“解方程”是指演算过程 生2:“方程的解”是指未知数的值,这个值有一个前提条件必须使这个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师:“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解有什么不同? 生:“方程的解”的解,它是一个数值。“解方程”的解,它是一个演变过程。师:下面我们就来做几道练习题,考一考大家。(出示课件)

(一)、判断题

(1)等式就是方程。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4)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相同。

()(5)X=3是方程5X=15的解。

()

(二)、完成填空。

(1)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叫做方程的解。(2)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

(3)比x多5的数是10。列方程为()(4)8与x的和是56。方程为()(5)比x少1.06的数是21.5。列方程为()。(2)教学例1。

师:要是老师出一个方程,你会求这个方程的解吗? 生:会。

师:请自学第58页的例1的有关内容。

师:四人小组讨论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减3? [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师:(出示例1)左边有X个,右边有3个,一共用9个。根据图意列一个方程。生:X+3=9(板书:X+3=9)

师:X+3=9这个方程怎么解?我们可以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帮助理解,请看屏幕。师:怎样操作才使天平的左边只剩X,而天平保持平衡。

生:天平左右两边同时拿走3个球,使天平左边只剩X,天平保持平衡。(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演示课件)

师:根据操作过程说出等式?

生:X+3-3=9-3(板书:X+3-3=9-3)师:这时天平表示X的值是多少? 生:X=6(板书:X=6)

师: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减3? 生1:使方程左右两边只剩X。

生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3,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师:“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3,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就是解这个方程的方法。

师:这个方程会解。我们怎么知道X=6一定是这个方程的解呢? 生:验算。

师:对了,验算方法是什么?

生:将X=6代入原方程,看方程的左边是否等于方程的右边。(板书:

验算:方程的左边=6+3=9

方程的右边=9

方程的左边=方程的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师:以后解方程时,要求检验的,要写出检验过程;没有要求检验的,要进行口头检验,要养成口头检验的习惯。力求计算准确。

3、教学例2(1)出示例2天平图

提问:怎样才能使天平左边只剩下X,而天平仍然平衡?

(2)学生思考后回答: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教师演示过程。

(3)学生口述解方程过程,教师板书: 3X=18 解:3X÷3=18÷3 X=6(4)学生口述检验过程。

(5)如果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乘以同一个数(不为0),左右两边还相等吗?

4、小结:你会解方程了吗?解方程时需注意什么? 生述师演示解方程的步骤: a)先写“解:”。

b)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是一个相同的数,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使方程左边只剩X,或乘上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c)求出X的值。d)注意“=”对齐。e)验算。

三、练习

师:现在老师看看同学们对于解方程掌握得怎么样。(出示课件)你会解下列方程吗?

X+3.2=4.6

x-108=4

x-2=15

1.6x=6.4

x÷7=0.3

x÷3=2.1(个别同学板演,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评价深化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 [板书设计]

?

解方程

例1:书本图

X+3=9

验算:

3X=18 解:X+3-3 =9-3

方程左边= 6+3=9

解:

3X÷3=18÷3 X=6

方程右边= 9

X=6

方程左边=方程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式与方程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与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和等式两个概念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体会“生活中处处蕴涵数学知识”;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和方掌握程的意义,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学难点: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今天学习解简易方程。这部分知识非常重要,掌握了它会使我们多了一种解题方法,可以使某些较难的应用题化难为易,有助于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方程的意义:

介绍天平:(课件出示天平图)

天平实验,引出方程:

1、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

第二步,往杯子里倒人约X克水,使天平出现倾斜。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100+x>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100+x

第五步,把一个100克的砝码换成50克,天平出现平衡。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用式子怎样表示?(100+x=250)

2、教师:①观察100+x=250:这是一个等式吗?这个等式有什么特点?

②像100+x=250这样含有求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方程)

小结:像100+x=250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3、深入探讨理解:

①根据方程的含义,方程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②方程与等式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用集合图来表示吗?

写方程,加深对方程的认识:

三、练习巩固:

1、完成课本第54页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打上“√”。

判断并说胡理由。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一看是不是等式,二看有没有未知数。

2、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等式都是方程,方程都是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3)不是方程。()

3、用方程表示下面的等量关系。

(1)加上35等于91。(2)的3倍等于57。

(3)减31的差是86。(4)7.8除以等于1.3。

4、先说出下面题目中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然后用方程表示出各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1)文具店原有乒乓球40筒,卖出χ筒,还剩18筒。

(2)某班有男生23人,女生χ人,共有50人。

(3)小红买了5支铅笔,每支χ元,共付9元。

(4)一头大象重5.1吨,一头牛重χ吨,这头牛比大象轻4.75吨。

(5)甲地距乙地S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2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12小时到达。

5、开放题:妈妈生日到了,小明想用12元零花钱为妈妈买几枝康乃馨,康乃馨每枝X元,他的钱如果买4枝则多3.6元,如果买6枝则少0.6元。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选择有用的条件,你能列几个方程?(同桌议一议)

四、课堂总结:

教师:想一想,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反思:

学生对什么是方程都有所了解,本节课是成功的。

式与方程教案【篇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9册57—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解方程的方法有两种,并掌握这两种方法。

2、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并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2、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探索新知,出示课本主题图(课件)

(1)根据图画列方程

(2)反馈:

a、X+3=9

b、9—X=3

C、9—3=X

(强调:列方程时X不单独出现在等号的一边,因为这样这个方程没有意义。)

(3)以X+3=9为例教学解方程

三、课堂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一题。

2、解下列方程。(用两种方法解决)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方程的意义

师:同学们我们前一段时间学了方程的意义,你还记得什么叫方程吗?

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

师:你能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吗?

(1)a+24=73(2)4x<36+17(3)234÷a>12

(4)72=x+16(5)x+85(6)25÷y=0。6

生:(1)(4)(6)是方程。

师:你为什么说这三个是方程呢?

生:因为它含有未知数,而且是等式。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1、看图写方程

师:同学们真厉害把学过的知识全都记得,请同学观察这幅图(出示57页天平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杯子重100克,水重X克,合起来是250克。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方程吗?

生:100+X=250。

2、求方程中的未知数

师:那么方程中的x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交流后汇报)

生1: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50-100=150,所以X=150。

生2:根据数的组成100+150=250,所以X=150。

生3:100+X=250=100+150,所以X=150。

生4:假如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100,那么也可得出X=150。

3、验证方程中的未知数,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用不同的方法算出X=150,研究对不对呢?

生:对,因为X=150时方程左边和右边相等。

师:这时我们说x=150是方程100+X=250的解,刚才我们求X的过程叫解方程。这两个概念具体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57页找出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学生自学后汇报。(板书)齐读两个概念。

4、辨析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方程的解是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怎样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呢?

生:要看这个数能不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师:而解方程是求未知数的过程,是一个计算过程它的目的是求出方程的解。同学们要注意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5、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师:完成做一做:X=3是方程5X=15的解吗?X=2呢?(完成后汇报)

生:X=3是方程5X=15的解,因为X=3时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生:X=2不是方程5X=15的解,因为X=2时左边5×2=10,右边是15,左边和右边不相等,所以X=2不是方程5X=15的解。

(二)解简易方程

1、复习等式的性质

师:前两天我们学会了等式的性质,请根据等式的性质完成填空吗?

(1)如果5+3=8,那么5+3-3=8()

(2)如果50-13=37,那么50-13+13=50()

(3)如果a-7=8,那么a-7+7=8()

(4)如果X+9=45,那么X+9-9=45()

师:你是根据什么填空的?

生:等式的性质。

师:等式有什么性质呢?我们齐来说一遍。

2、理解方程与等式的联系,引出课题。

师:(3)(4)题不但是等式而且是方程,我们知道方程是等式的一部分,所以等式的性质对方程同样适用,今天我们将应用等式的性质来帮我们解方程。

3、出示例1图,列出方程。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列出方程吗?

式与方程教案【篇5】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整理与反思之《式与方程》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等公式。

2、明确方程、解方程和方程解的概念,弄清楚方程与等式的区别。

3、正确理解方程的含义,能熟练地解简易方程。

教学重点:

明确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理解方程的相关概念;熟练地解建简易方程。

教学难点:

明确等式与方程的区别,能熟练解简易方程。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学设疑,揭示课题

1、出示:CCTV、SOS、UFO、NBA、CS、ATM、VIP师:看到这些字母你立刻想到了什么?

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内知识相信大家也一定能学会。

2、今天我们就围绕字母所涉及到的式与方程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反思。(板书课题)

二、自学质疑,沟通联系

1、同学们先想一想,在我们小学六年的数学学习中,用字母都表示过什么呢?

出示问题后,汇报交流大家都想好了吗?谁来说说?

(1)根据回答板书: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接着让学生举例来说明,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s=vt还可以表示什么呢?(2)板书:表示计算公式。你能举个例子吗?根据回答板书:s=ahc=4a用字母表示平面图形计算公式

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的相关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立体图形体积计算公式

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公式。在简写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点名回答)

师鼓励:他说得太精彩了,大家不要吝啬自己的掌声哦!

想一想:在一个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里,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时,怎样正确规范地书写呢?(出示温馨提示)

刚才我们用字母表示了数量关系、计算公式,字母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还可以用

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3)请同学们说出所学过的用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PPT展示)看来小小的字母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用途还真不少!大家觉得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用字母表示数,比较简洁明了。)

小结:正因为用字母表示数简明易记,所以生活中很多数学现象人们都喜欢用字母来表示。(请看大屏幕)

三、展学释疑,巩固练习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

1)一只青蛙每天吃a只害虫,100天吃掉()只害虫。2)小明今年b岁,再过十年是()岁。3)一堆货物x吨,运走24吨,还剩()吨。

4)水果店有x千克苹果,一共装6箱,平均每箱装()千克。5)m表示一个偶数,与他相邻的两个偶数是()和()。

小结:通过上面的练习,我们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应用很广泛,表达很简洁,有很强的概括性。在你们未来的学习中,数字会越来越少,字母会越来越多,同学们可以使用这些简洁的字母使你的学习越来越轻松。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用字母表示的这些式子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2、学校买来9个足球,每个ɑ元,又买来b个篮球,每个58元。9ɑ表示()58b表示()58-ɑ表示()9ɑ+58b表示()如果ɑ=45,b=6,则9ɑ+58b=()

四、自学质疑,建构体系

1、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后,我们还一起认识了方程。

出示问题:什么是方程?方程与等式有什么关系?(介绍两者的练习与区别)请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来说说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也可以用集合的形式来描述。

2、如果给你一些式子,你能判断它是不是方程吗?(出示练习题)1①4+0.7X=102②X-0.25=③30a+5b④7X-6<36

4X21⑤55X=Y⑥

=30%⑦1÷8=0.125⑧X+X=42

432在判断一个等式是否是方程时,需要特别关注什么?

(在判断一个等式是否是方程时,需要特别关注等式中是否含有未知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一定是方程。)

3、你会解这些方程吗?(独立完成)

刚才在解方程时运用了哪些知识?(解方程时应用了等式的性质)

4、等式的性质有哪些?怎么样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出示等式的性质:

①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②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零),等式仍然成立。

小结:一般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方程。还可以根据加减法之间、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来解方程。

五、用学生疑,总结延续这节课我们一起回顾、整理了很多式与方程的知识,收获知识不是最快乐的,用我们收获的知识去解决无数的数学问题才是我们学习数学的最大乐趣。你们说对不对?希望同学们能够用我们整理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更多的实际问题。

式与方程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了解到解方程作为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正确理解和使用乘法分配律和去括号法则解方程.

2.领悟到解方程作为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组成部分.

3.进一步体会同一方程有多种解决方法及渗透整体化一的数学思想.

4.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领悟数学来于实践,服务于实践. 教学重点:正确去括号解方程

教学难点:去括号法则和分配律的正确使用.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

教学设计:

一、引入:

(读教材156页引例)

引导学生根据画面内容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学生情况,如有困难教师直接讲解.

学生观看画面:两名同学到商店买饮料的情景.

如果设1听果奶x元,那么可列出方程4(x十0.5)+x=20-3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

教材“想一想”中的内容:首先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抓住其中的等量关系:买果奶的钱+买可乐的钱=20-3,然后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列方程并解释其中的道理.

①学生研讨并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过程.

②学生独立完成“想一想”中的问题(2).

二、出示例题3并引导学生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列方程的解的实际意义进行解释.

出示随堂练习题,鼓励学生大胆互评.

①独立完成随堂练习.

③四名同学板演.

③纠正板演中的错误并总结注意事项.

1、自主完成例题

2、小组内交流各自解方程的方法.

3、总结数学思想.

三、出示例题4,教师首先鼓励学生独立探索解法,并互相交流.然后引导学生总结,此方程既可以先去括号求解,也可以视作关于(x-1)的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后一种解法不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

1、自主完成例题

2、小组内交流各自解方程的方法.

3、总结数学思想.

四、出示随堂练习题.

①独立完成练习题.

②同桌互相检查.

出示自编练习题:下面方程的解法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

①解方程:2(x+3)-5(1-x)=3(x-1)

②解方程:6(x+8)一6=0

①小组间比赛找错误.

②讨论交流各自看法.

③选代表说出错误的原因,并总结解本节所学方程的注意事项.

五、小结

1、做出本节课小结并交流.

2、说出自己的收获.

给予评价:

引导学生做出本节课小结.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后记

式与方程教案【篇7】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整理式与方程的知识体系,学会用字母表示数,体会用字母表示的简洁性。

2、理解方程的含义,会熟练地解简易方程,初步沟通算式、代数式、具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3、进一步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会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方程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方程及代数意识。

教学重点:明确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灵活的用方程解答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找等量关系式,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复习“式与方程”。看到这课题,你想到了哪些知识?(用字母表示数,解方程,用方程解决问题)

二、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数。

①1,2,3,4,5,6……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x

②4,8,12,16,20,24……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4x

师:4x与x有什么关系呢?4x表示x的4倍

“2x+4”呢?“x÷2—4”呢?

小结:我们要弄懂含有字母式子的含义,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一个数,而这个数与这个字母有着一定关系。

2。做一做。字母a来表示一个数,你能根据不同关系的表述分别写出另一个数吗?

一个数另一个数

a比a多2的数a+2

比a少2的数a—2

2个a相加是多少?2a

2个a相乘是多少?a2

a的2倍2a

a的一半a÷2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2a与a2有什么区别?用字母表示数要注意什么?

三、复习方程与解方程

(1)如果黑板上的三个式子:“4x”“2x+4”“x÷2—4”的结果都是60,那么这些式子就都等于多少呢?

像这样的等式数学上叫做什么?(方程)

什么叫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学生独立练习解上述三个方程,完成后校对讲评。

四、复习用方程解决问题

1。根据上述三个方程,编解决问题。

(1)根据4x=60,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①小明骑自行车4小时行了6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解:设平均每小时行了x千米。4x=60

②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它的边长是多少?

解:设它的边长为x厘米。4x=60

师:列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2x+4=60,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①甲筐有苹果60千克,,乙筐有苹果多少千克?

解:设乙筐有苹果x千克。列出方程是:2x+4=60。

师:你能根据方程,补上相应的条件吗?(甲筐是乙筐的2倍还多4千克)

②如果要列出x÷2—4=60的方程,可以把哪句话改一改?怎么改?

“甲筐是乙筐的2倍还多4千克”改为“甲筐是乙筐的一半还少4千克”

师:刚刚补上的两个条件,正是在列方程时要用到的关键句,知道什么叫关键句吗?

师:从这句话中可以找到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2。复习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小明和小刚两家相距425米。两人同时从家出发,经过2。5分钟后能在途中相遇。小明每分钟走75米.小刚每分钟走多少米?(用方程解答)

(1)学生独立解答,指明板演,集体校对。

(2)用方程解决问题时要做到哪几步?

一般步骤:①读懂题意;②设未知数;③找出等量关系;④列出方程;⑤解方程:⑥检验得数。

师:在这六步中你们认为哪一步是最重要的?

3。对比质疑突出优化。

(1)陈老师为学校买了8个篮球,12个足球,共用去760元。已知篮球每个32元。足球每个多少元?(用方程解答,方法越多越好)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分析校对。

①8×32+12x=760“篮球的总价+足球的总价=两种球的总价”

②760—12x=8×32;“篮球的总价相等”

③(760—12x)÷8=32;“篮球的单价相等”

④(760—12x)—32=8;“篮球的个数相等”

⑤(760一32×8)÷x=12“足球的个数相等”

师:根据以上五个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你们觉得最容易找到等量关系的是哪一个?

师:根据每个人的理解,能较快地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的都应该是可以的。但如果你所列出的方程计算比较麻烦.就要继续调整,找出其他的等量关系来列方程.像上题通常容易想到的是按“总价相等”来列出方程。

(2)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

①陈老师为学校买8个篮球,每个32元;买了若干个足球。每个42元;买这两种球共付了760元,问足球买了多少个?

②陈老师为学校买了8个篮球。每个32元;12个足球,每个42元。问共要付多少元?

小结:②顺向思考题通常用算术法,①逆向的,较难的用方程比较简单。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式与方程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经历解方程基本思路是把“复杂”转化为“简单”,把“新”转化为“旧”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如何去分母的解题方法.

2.通过解方程时去分母过程,体会转化思想.

3.进一步体会解方程方法的灵活多样.培养解决不同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觉反思求解和自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解方程时如何去分母.

教学难点:解方程时如何去分母.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

教学设计:

一、用小黑板出示一组解方程的练习题.

解方程:

(1)8=7-2y;

(3)4x-3(20-x)=3;

1、自主完成解题.

2、同桌互批.

3、哪组同学全对人数多.

(根据学生做题情况,教师给予评价).

二、出示例题7,鼓励学生到黑板板演,教师给予评价.

一名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针对学生的实际,教师有目的引导学生如何去掉分母.去分母时要引导学生规范步骤,准确运算.

三、组织学生做教材159页“想一想”,鼓励并引导学生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骤. 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得出结论:方程两边都乘以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掉分母.

四、出示例题6,并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解方程.

出示快速抢答题:有几处错误,请把它们—一找出来并改正.

①先自己总结.

②互相交流自己的结论,并用语言表述出来.

教师给予评价.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的学习内容及方法.

五、出示随堂练习题(根据学生情况做部分题或全部题).

①自主完成解方程

②互相交流自己的结论,并用语言表述出来.

③自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

(选代表到黑板板演).

①学生抢答.

②同组补充不完整的地方.

③交流总结方程变形时容易出现的错误.

①独立完成解方程.

②小组互评,评出做得好的同学.

六、小结

①做出本节课小结共交流.

(2)5x-2=7x+8; (4)-2(x-2)=12.

②说出自己的收获及最困惑的地方

八、板书设计

式与方程教案【篇9】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3、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

4、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加深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培养学生按照化学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含义的分析及其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风。同时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的辩证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难点

训练生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

3、疑点

为什么说化学知识是化学计算的基础,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计算的依据?

4、解决办法

采用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由易到难的习题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具准备

幻灯

五、学生活动设计

1、教师提问

(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点燃

(2)说出此化学方程式:4P+5O2========== 2P205表示的意义。

[目的]使学生熟悉明确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含义。

2、教师分析课本第74页[例题1],并提问。

根据[例题1)你能说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可分为哪几步?

[目的]结合实例、给予点拨、启迪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按化学特点去思维的良好习惯。

3、教师提问,学生自学课本第74页[例题2)。

根据例题进一步总结归纳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一般步骤和方法。

然后相邻座位学生互相讨论,在教师引导下得出结论。

[目的]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一定的格式来解题,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和分析能力。

4、教师给出两道练习题,学生练习并组织讨论指出错误。

(1)归纳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类型。

(2)根据练习你认为什么是化学计算的基础?什么是化学计算的工具?什么是化学计算的依据?

[目的]加深理解,培养归纳和概括能力。

5、教师给出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进行练习,并分组讨论。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是什么?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关键是什么?

式与方程教案【篇10】

教学内容:教科书92页“整理与反思”,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些简单的方程。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及其作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些简单的方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整理与反思

今天要复习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师:你能自己举出一些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吗?

长方形的周长C=2(a+b)

加法交换率a+b=b+a……

师:什么叫方程?方程与等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1)教师引导:含有字母的等式叫方程。

(2)表示相等的式子叫等式。方程是含有字母的等式。

师长:你知道等式有哪些性质?举例说一说。

强调:0除外

教师归纳: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乘、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0),等式的两边相等。

二、练习与实践

1.在括号里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1)一种贺卡的单价是a元,小英买5张这样的贺卡,用去()元;小明买n张这样的贺卡,付出10元,应找回()元。

(2)每千瓦时电费0.52元,每立方米水费2元。小明家本月用了a千瓦时电和b立方米水,一共要付水费()元。

2.第2题

(1)完成后交流,并让学生说出解每个方程的过程,分别运用了等式的哪些性质?

(2)说说解答每题时应注意什么?

3.电视节目现在能收看56套节目,比开通有线电视前的5倍少4套,开通有线电视前只能收看几套节目?

学生交流、完成

4.京沪高速公路全长1262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北京和上海出发,相向而行,每小时分别行120千米和95千米。用计算器算一算,大约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得数保留整数)

学生交流、完成

5.长江三峡水库总库容大约是黄河小浪底水库的3倍,黄河小浪底水库的总库容比长江三峡水库少260亿立方米。黄河小浪底水库的总库容是多少亿立方米?长江三峡呢?

学生交流、完成

4.第6题

强调:根据题目的情况,合理选择方法,列算式或列方程

三、小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对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学生交流

四、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式与方程教案【篇1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55—5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演示操作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

2、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3、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4、、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会检验方程的解。

教学难点:利用天平平衡的原理来检验方程的解。

关键:天平与方程的联系。

教具 : 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回顾旧知,引出课题(出示课件)

1、实物演示:天平平衡的实验。

师:老师在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杯水,杯重100克,水重X克,一杯水重多少?

生:(100+X)克

师:在天平的右边放了多少砝码,天平保持平衡呢?(教师边讲边操作100克、200克、250克)

师:请你根据图意列一个方程。

生:100+X=250(课件显示:100+X=250)

2、这个方程怎么解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概念

师:(出示课件)那你猜一猜这个方程X的值是多少?并说出理由。

生1:我有办法,可以用250-100=150,所以X=150.

生2:我有办法,因为100+150=250,所以X=150

生3: 老师我也有办法,我是这样想的,假如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100,就能得出X=150

师:XXX同学的想法太棒了!我们一起探索验证一下。请看屏幕,怎样操作才使天平左边只剩X克水,而天平保持平衡。

生:我在天平的左边拿走一个重100克空杯子,在天平的右边拿走100克的砝码,天平保持平衡。

师:你能根据操作过程说出等式吗?

生:100+X-100=250-100

师:这时天平表示未知数X的值是多少?

生:X=150

师:是的,XXX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100,就能得出X=150。我们表扬他。

师:根据刚才的实验,我们来认识两个新的概念———“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师:指着方程100+X=250说:“X=150是这个方程的解。(课件显示:方程的解)

师:

100+X=250

100+X-100=250-100

指着方框说:“这是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师:在解方程的开头写上“解:”,表示解方程的全过程。

师:同时还要注意“=”对齐。

师:都认识了吗?请打开课本第57页将概念读一次,并标上重点字、词。

师:你们怎么理解这两个概念的?

(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想法?

生1:“解方程”是指演算过程

生2:“方程的解”是指未知数的值,这个值有一个前提条件必须使这个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师:“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解有什么不同?

生:“方程的解”的解,它是一个数值。“解方程”的解,它是一个演变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组内交流、合作,达到培养学生自主、互助的精神。]

2。教学例1。

师:要是老师出一个方程,你会求这个方程的解吗?

生:会。

师:请自学第58页的例1的有关内容。

[学生独立学习例1的有关内容,设计意图: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让学生发现]

师:四人小组讨论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减3?

[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师:(出示例1)左边有X个,右边有3个,一共用9个。根据图意列一个方程。

生:X+3=9(板书:X+3=9)

师:X+3=9这个方程怎么解?我们可以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帮助理解,请看屏幕。

师:球在天平不好摆,老师在天平上用方块来代替它。怎样操作才使天平的左边只剩X,而天平保持平衡。

生:天平左右两边同时拿走3个方块,使天平左边只剩X,天平保持平衡。师:根据操作过程说出等式?

生:X+3-3=9-3(板书:X+3-3=9-3)

师:这时天平表示X的值是多少?

生:X=6(板书:X=6)

师: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减3?

生1:使方程左右两边只剩X。

生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3,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师:“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3,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就是解这个方程的方法。

师:这个方程会解。我们怎么知道X=6一定是这个方程的解呢?

生:验算。

师:对了,验算方法是什么?

生:将X=6代入原方程,看方程的左边是否等于方程的右边。

(板书:

验算:方程的左边=6+3=9

方程的右边=9

方程的左边=方程的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师:以后解方程时,要求检验的,要写出检验过程;没有要求检验的,要进行口头检验,要养成口头检验的习惯。力求计算准确。

[设计的'意图:自学思考汇报交流既有利于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索,保证个性发展,也有利于教师考察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察学生是否能用清晰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巩固练习

师:现在老师看看同学们对于解方程掌握得怎么样。(课件展示)。

四、课堂小结:解含有加法方程的步骤。(出示课件)

师:谁能说说解含有加法和减法的方程的步骤?(随着学生,显示全过程。)

生:解方程的步骤:

a)先写“解:”。

b)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或减一个相同的数,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c)求出X的值。

d)验算。

式与方程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在“质”和“量”两个方面的涵义,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的两个原则;

通过练习、讨论,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一种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究及合作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来描述化学反应的式子。其含义有二,其一可以表明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其二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依据的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设想、随意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一定的顺序,才能保证正确。其顺序一般为:“反应物”→“—” →“反应条件” →“生成物” →“↑或↓” →“配平” →“=”。

2.配平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难点,配平是通过在化学式前加系数来使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以确保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配平的方法有多种,如奇偶法、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

3.书写化学方程式为了能顺利地写出反应物或生成物,应力求结合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化学反应现象来记忆。例如,镁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现象为,银白色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粉末。白色粉末为氧化镁(),反应条件为点燃。因此,此反应的反应式为

有些化学方程式可以借助于反应规律来书写、记忆。例如,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因为有规律可循,所以根据反应规律书写比较容易。例如酸与碱发生复分解反应,两两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盐和水。以硫酸跟氢氧化钠反应为例。反应方程式为:

教法建议

学生在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的实质,知道了一些化学反应和它们的文字表达式后,结合上一节学到的质量守恒定律,已经具备了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础。

本节教学可结合实际对课本内容和顺序做一些调整和改进。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去分析、解决问题,创设生动活泼、民主宽松又紧张有序的学习气氛。

教学时要围绕重点,突破难点,突出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双为主”作用。具体设计如下:

1、复习。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培养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联系的'意识。其中质量守恒定律及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是最为重要的:化学方程式体现出质量守恒,而其微观解释又是配平的依据。

2、概念和涵义,以最简单的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为例,学生写:碳+氧气―→二氧化碳,老师写出C + O2 — CO2,引导学生通过与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比较而得出概念。为加深理解,又以 S + O 2 — SO2的反应强化,引导学生从特殊→一般,概括出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3、书写原则和配平(书写原则:1. 依据客观事实;2.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学生常抛开原则写出错误的化学方程式,为强化二者关系,可采用练习、自学→发现问题―→探讨分析提出解决方法―→上升到理论―→实践练习的模式。

4、书写步骤。在学生探索、练习的基础上,以学生熟悉的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为练习,巩固配平方法,使学生体会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通过练习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并由学生总结步骤。教师板书时再次强化必须遵守的两个原则。

5、小结在学生思考后进行,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知识系统化。

6、检查学习效果,进行检测练习。由学生相互评判、分析,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发散思维、求异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布置作业后,教师再“画龙点睛”式的强调重点,并引出本课知识与下节课知识的关系,为学新知识做好铺垫,使学生再次体会新旧知识的密切联系,巩固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及写法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式与方程教案【篇13】

1.地位与作用:

本章是北师大版选修1—1的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是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的第二大部分。解析几何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联系了数学中的数与形、代数与几何等最基本对象之间的联系。在北师大版必修2中,学生已掌握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研究直线和圆的方法,本章教材进一步利用三种基本圆锥曲线深化代数与几何的关系。本章教材内容的顺序是:椭圆→抛物线→双曲线→曲线与方程。这样安排的用意是,先学圆锥曲线,再学曲线与方程,这样的顺序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学生从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在圆锥曲线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渗透曲线与方程的思想,为学生理解并掌握“曲线与方程”这一概念奠定了基础。

本节是北师大版选修1—1的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第1节的内容,主要学习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简单的应用,分为两课时,本节课是第1课时,主要学习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教材以椭圆为基础和重点说明了求方程并利用方程讨论几何性质的一般方法,然后在认知抛物线和双曲线中得到了巩固和应用,因此《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这一节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材处理顺序

教材在椭圆的定义这个内容的安排上是:先从直观上认识椭圆,再从画法中提炼出椭圆的几何特征,由此抽象概括出椭圆的定义,最后是椭圆定义的简单应用。这样的安排不仅体现出《课程标准》中要求通过丰富的实例展开教学的理念,而且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学习和理解。教材在本节内容中只研究了中心在原点,焦点在 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让学生自己去归纳焦点在 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这样的处理给学生提供了一次探究和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对抛物线标准方程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3.数学思想方法

本节内容蕴含了:数形结合思想、转化化归思想等。在推导椭圆标准方程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移项再平方去根号的方法。

1.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理解椭圆的定义;②掌握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在椭圆定义的获知和归纳中,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②通过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巩固用坐标化的方法求动点的轨迹方程,同时体会含有两个根式的化简思路。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椭圆定义的归纳,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通过师生、生生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2.教学重点

(1) 掌握椭圆的定义与相关概念;

(2) 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

3.教学难点

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

1.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

授课班级学生为高二年级学生。

椭圆是圆锥曲线中基础且重要的一种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学生在高一对解析几何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对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点坐标及长度公式已掌握,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运算的技能,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2.学生存在的难点

学生在涉及到需要自己建立坐标系,再研究推导出方程仍是一个难点。且之前未接触过一个式子中含两个根式相加的情况,故化简是个问题。

3.突破策略

由教师引领学生观察所绘出的椭圆的特点,定点位置,从而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

1.内容突破策略

本节课新知内容分两大板块:一是总结概括出椭圆的定义;二是推导出椭圆的标准方程。针对第一板块内容,主要采取学生先动手画椭圆,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固定不变的量和量与量之间存在的关系,从而总结出椭圆的定义,并且深刻领悟定义中所说的一些特别要求。针对第二板块内容,主要是采取教师引导,学生动手,通过一般的求动点轨迹的方法推导出椭圆的标准方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启迪学生思维策略: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采用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力求体现教师的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让学生观察几张典型图片和行星在太阳系中的运动轨迹,由此看出一个共同的数学图形“椭圆”。

2.大家还能举出生活中你所遇到的椭圆吗?

3.用多媒体演示一个嫦娥三号运行椭圆形轨道的例子。

1.使学生对椭圆有一个感性认识,明白生活实践中有许多数学问题,数学来源于实践,同时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2.通过提问激发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兴趣。

二、椭圆的定义(分四个环节)

1.画一画(画椭圆)

①将一条绳子的两端固定在同一个定点上,用笔尖勾起绳子的中点使绳子绷紧,围绕定点旋转,笔尖形成的轨迹是什么?

(由学生动手在黑板上进行演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激起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②而将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定点上,笔尖勾直绳子,移动笔尖,得到的是轨迹是什么?

(教师提问,让学生动手,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毛线,两组同学上黑板画,其他同学同桌合作在练习本上画)

动画演示作图过程

2.认一认(实验总结)

提出问题:①作图过程中,哪些量没有变?哪些量变了?

提出问题:②为什么要求作图过程中笔尖要绷紧?

提出问题:③笔尖所对应的动点M到定点的距离有什么长度之间的关系?

总结:笔尖对应的动点M到直线两个端点的长度之和固定不变。

3.说一说(总结定义)

提出问题:根据刚才动手实践的过程,能否总结椭圆的定义?(同学自由发言,再由学生进一步补充完善)

我们把平面内到两个定点 ,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 )的点的集合叫作椭圆。

问题1:定义中的常数等于 ,则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问题2:定义中的常数小于 ,则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4.椭圆相关概念:两个定点 , 叫作椭圆的焦点,两个焦点 , 间的距离叫作椭圆的焦距。

1.给学生提供一个动手、动脑的学习机会;

2.学生可通过动手实践的过程去体会“满足什么样的条件下的点的集合为椭圆”,从而对椭圆定义中的条件有直观深刻的认识。

3.通过三个问题的设置,为学生从画法中发现抛物线的几何特征奠定基础。

4.通过三个典型的问题,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椭圆的定义

5.使学生经历椭圆概念的生成和完善过程,提高其归纳概括能力,加深对椭圆本质的认识,并逐渐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

三、椭圆的标准方程

1.求一求(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

问题3:回顾圆的轨迹方程是如何求的?

①建系: ②设点:

③列式: 得: ④化简:

问题4:以怎样的建系方式,哪一种针对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比较好?

(补充说明:椭圆具有一定的对称美,故所求的式子最好简洁工整)

动手演算:让学生动手,求推导焦点在 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①建系:观察椭圆的几何特征,如何建系能使方程更简洁?(利用椭圆的对称性特征)

以直线 为 轴,以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为 轴,建

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②设点:设焦距为 ,则 .设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点 与点 的距离之和为 .

③列式:动点 满足的几何约束条件:

坐标化为:

④化简:化简椭圆方程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去根号

预案一:移项后两次平方法

两边同时平方、整理得:

将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

分析 的几何含义,令

得到焦点在 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预案二:

用等差数列法:

得4cx=4at,即t=

将t= 代入 式得

将③式两边平方得出结论。以下同预案一

预案三:三角换元法:

即 即

代入 式得

以下同预案一

2.问一问

问题5 :焦点在 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是什么?

(由学生动手列式, ,引导学生观察焦点在 轴上与焦点在 轴上式子的差异,从而用类比的方法得到焦点在 轴上椭圆的标准方程)

如果椭圆的焦点在 轴上,其焦点坐标为 ,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推出它的标准方程

问题6:如何用几何图形解释 ? , , 在椭圆中分别表示哪些线段的长?

1.让学生由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类比的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

2.椭圆方程不止一种,建立的坐标系不同,椭圆方程的表达形式也不同,在高中阶段只掌握焦点在坐标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3.进一步熟悉用坐标法求动点轨迹方程的方法,掌握化简含根号等式的方法,提高运算能力,养成不怕困难的钻研精神,感受数学的简洁美、对称美

4.数形结合的思想的灵活应用,进一步深化巩固数学思想方法

做好准备,以备个别学生想到此种方法

四、课堂探究

探究一:判断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动点 的轨迹是否为椭圆

(1)到点 和点 的距离之和为6的点的轨迹;(是)

(2)到点 和点 的距离之和为4的点的轨迹; (不是)

(3)到点 和点 的距离之和为3的点的轨迹; (不是)

(4).已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请填空:a=_____,b=_____,c=_____,焦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焦距等于_________.

探究二:判定下列椭圆的标准方程在哪个轴上,并写出焦点的坐标

(1) ;(在 轴上,焦点为 , )

(2) ;(在 轴上,焦点为 , )

(3) 。(在 轴上,焦点为 , )

1.巩固椭圆的定义

2.通过本题的练习,使学生能加深椭圆的焦距与标准方程之间关系的理解,同时会求标准方程的基本量,教学时应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养成求椭圆标准方程先看焦点位置的良好习惯。

五、课堂小结

问题: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谈谈你的收获.

1.知识内容收获:一个定义(椭圆的定义);两个方程(椭圆的两种标准方程);及椭圆中 之间的关系。

2.学习过程收获:①巩固了动点的轨迹方程的求法;②通过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的过程,学会了两个根式相加的式子的化简方法,同时提高了自己的运算能力。

3.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形结合思想;转化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目的: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六、课后巩固练习

1.课后思考:当把椭圆的两个焦点合二为一了后,得到的图形是什么?你能总结出什么样的规律?

2.书面作业:

课本 练习2: 1, 2, 3

是对本节课新知内容及学习方法的巩固,同时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更有兴趣继续研究椭圆

七、板书设计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一、画椭圆

二、定义:

注明:①若 ,则点的轨迹不存在;

②若 ,则轨迹为线段

三、椭圆的标准方程

焦点在 轴上时,

焦点在 轴上时,

八、设计感想

上本节课前本人阅读了大量圆锥曲线的知识,对各种不同的椭圆定义引题进行了分析比较,通过各位同事耐心的指导和多次的讨论,最终采用了以现实生活中椭圆的应用引入,充分展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培养。但在设计过程仍遇到很多我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将圆锥曲线背景知识融入到课堂;如何用几何画板将纸张的翻折更形象的演示等等。如何加以改进,这是在后续教学中需要思考的问题。这也反映了我在新课程面前的不足,认识到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与能力提高的重要性与紧迫感;认识到新课程下的教师不再是静态的蜡烛、明灯抑或是航标,而是一名充满激情的主持人,一名锐意进取的先行者这样一个角色的转换;认识到新课改的成功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式与方程教案【篇1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方程的意义》。我将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流程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学情分析

《方程的意义》对于儿童来说是一堂全新数学概念课,是算术思维的一种提升,是数的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在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工具,从列出算式解发展到列出方程解,从未知数只是所求结果到未知数参与运算,思维空间增大,这又是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一次飞跃,它将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教材分析(出示教材图)

方程的意义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式子表示数量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将为要学习的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及列方程解应用题打下基础。教材在编排上注重让学生根据具体的情景根据各个天平的状态,写出等式或不等式,在相等与不等的比较中,学生进一步体会等式的含义,同时也初步感知方程,积累了具体的素材。

人教版教材《方程的意义》教材内容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53页——54页。做一做。练习十一1——3题。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从等式引入,首先通过天平演示,说明天平平衡的条件是左右两边所放物体质量相等。同时得出一只空杯正好100克,然后在杯中倒入水,并设水重x克。通过逐步尝试,得出杯子和水共重250克。从而由不等到相等,引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为提供更为丰富的感知材料,教材提出:你会自己写出一些方程吗?然后通过三位小朋友在黑板上写方程的插图,让学生初步感知方程的多样性。

在“做一做”里,教材给出了6个式子,让学生识别哪些是方程。要让学生明白,未知数还可以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你知道吗”的阅读材料,简要介绍了有关方程的一些史料。通过让学生阅读,了解一些有关方程的历史和发展。

冀教版教材《方程的意义》是学生已学过整数四则运算法则和定律,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即将学习的“解方程”的基础。教材选择了天平这个直观教具,提出了“观察天平图、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关系”的要求。在学生观察、按要求写式子,以及对写出的式子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认识等式和方程。教学“方程的意义”,并非让学生简单地认识方程的外形特征——“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是要让学生体会方程的本质特征——揭示事件中最主要的数量关系。揭示“方程的意义”,必须借助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利用具体的问题情境去帮助学生寻找相应的等量关系,构建“方程”的概念。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认知目标:结合天平示意图,在观察、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归纳、类比等活动中,经历认识等式和方程的过程。

2、能力目标: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方程。

3、情感目标: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方程”、“等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等式”与“方程”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流程:

本节课我安排了五个环节:

一、口算练习。

这些练习题主要依据的是教研室提供的题目,一共30道口算题。训练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口头计算能力和计算技巧。时间2分钟,做对20道题的得满分,多者加分,少则扣分。

二、创设情境,抽象出等量关系。

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质量。因此创设情境要具有简洁性、趣味性和问题性。

1、提出问题:老师这里有一本字典和一本数学书,大家来猜一猜哪个重一些?可以掂一掂再来猜。

(说明:师生进行猜质量的活动,既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又为下面的学习创造素材。)

怎样才能验证刚才估测的结果呢?(用秤称或用其它方法称出物体的质量)非要称出它们的具体重量吗?(学生充分说完引出天平测量)

2、小结:也就是说天平平衡了,两边的物品重量就是相等的,是这样吗?天平就是利用这个特性,把其中的一边换成了有具体重量的砝码就可以知道中一边物品的重量了。今天我们就利用天平这个我们都非常熟悉的测量工具来学习方程的意义。

(在课的开始,我就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说说见过的称物体重量的工具,顺势提出天平,介绍天平。从中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把新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不至于拔高起点。)

三、自主探究。

由于学生对天平以及天平的用法并不陌生,所以接下来我安排了两个活动。

导学一:

1、观察六幅天平示意图,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数量关系吗?

在这里我首先利用课件出示第一幅天平示意图,引导学生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数量关系。重点观察天平左右两边砝码的质量和天平此时所处的状态。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使用天平的经验,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写出关系式的,如果有个别学生有困难就得需要同学的帮扶老师的指导了。接下来我会利用课件把其余五幅天平示意图全部出示出来,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天平左右两边砝码的质量和此时天平所处的状态。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天平左右两边砝码的质量都是用什么数表示的,还有此时每个天平所处的状态有什么不同,然后再引导学生写出关系式。问题预设:由于有了前面的经验,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根据图意正确写出关系式,但是也有可能出现下列错误:如遇到有字母的不会表示,遇到天平此时所处的状态不是平衡状态的不会用不等式表示,或者把所有的关系式都写成等式了。

遇到这种情况时,首先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引导他们再次观察,找出自己错的原因。自己实在解决不了的由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2、当同学们把六个关系式都写正确后,出示问题:上面的六个关系式有什么异同点,你能给它们分成两类吗?

首先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六个算式的异同点,然后再试着分类。问题预设:学生可能会给分成等式、不等式、含有字母的、不含有字母的四类。

3、紧接着再次提出问题:你能把上面的等式再分成两类吗?

让学生细致观察等式的特征,找出这些等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再进行分类。问题预设:学生可能分成含有字母的和不含有字母的两类。

4、自学课本25————26页的内容。概括出等式和方程的意义。

根据以上分类情况,再根据书中的介绍由学生自己概括出等式和方程的意义。重点强调方程与等式的区别: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5、举例说明什么样的式子是方程?

当学生真正理解了等式与方程的意义后,试着让学生写出几个方程。预设:学生写的可能都是含有未知数x的方程,还有可能写出的是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就需要引导学生从方程的意义入手,正确写出算式。并且强调:在方程里,未知数一般用x表示,有时也可以用其它字母表示,如:y z k等。

导学二:

1、完成“试一试”。(目的是检验学生对方程的意义是否真正理解。)

2、把上面自主探究内容与同桌对学,然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小组长把小组内存在的问题、疑点进行分类整理准备展示。)

此环节全部放给学生,由各小组长组织。老师借此机会参与到各小组和学生一起探究,一起交流。

四、展示。

1、小组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此环节主要是展示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出现的错误,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及疑点。由学生自己自主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再由老师进行点拨。)

2、总结回顾:

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

(说明:简单的总结,让学生梳理本课所学内容,强化方程的意义与本质)

五、反馈。

反馈的目的不仅是考察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考查学生利用新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丰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更主要的可以为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打好基础。

我安排了两项内容:“练一练”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完成,拓展练习要求有余力的同学完成。(体现了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任务。)

以上是我的说课,谢谢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本文的网址是//www.zf133.com/a/5497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