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目录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余数除法教案 >

余数除法教案

余数除法教案

祝福语通常是指对人们送上美好的祝福和祝愿,在生活中许多不同场景都会用的上。余数除法教案专题给大家汇集了大量关于余数除法教案、余数除法教案精选等,希望丰富的余数除法教案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分数除法教案收藏6篇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在开学前需要准备的东西,按要求每个老师都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制作严谨的教案是教学质量好的重要保障。以下是编辑整理的一些与您需要相关的:分数除法教案,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分数除法教案【篇1】

教学内容:整数除以分数和平共处分数除以分数.教科书第30页例3第31的做一做,练习八的第4和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确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列式,说说数量关系。

小明2小时走了6km,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

速度=路程÷时间

2.填空。

2/3小时有()个1/3小时,1小时有()个1/3小时。

3.口算,说说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1/6)÷3(4/5)÷2(3/8)÷6(6/7)÷2

(分数除以整数等于用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或者除以几等于乘几分之一)

4.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的分数除法,想一想,接下去应该学习什么?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研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看谁最先学会。

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

二、解决问题,发现算法

1.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1)出示例3。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3)列出算式,说出列式根据什么数量关系。

板书:2÷(2/3)(5/6)÷(5/12)

2.探索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1)2÷(2/3)如何计算呢?让我们画出线段图看看。

(2)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小时走的路程(边说边板书),怎样表示2/3小时走了2km这个条件?

(将线段平均分成3份,其中2份表示的就是2/3小时走的路程。)

(3)指着图启发:已知2/3小时走了2km,要求1小时走了多少千米?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你的想法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一下。

(4)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线段图补充完整,板书计算思路。

先求1/3小时走了多少千米,也就是求2的1/2,算式:2×1/2

再求3个1/3小时走了多少千米,算式:2×(1/2)×3

(5)找出计算方法。

板书:(乘法结合律)

现在会算了吗?说说2×1/2是图上的哪一段,表示什么?(1/3小时走了1km)再乘3,得到的结果是图上的哪一段,表示什么?(1小时走了3km)

启发:刚才我们用2÷2/3求1小时走的路程,现在我们又发现,2×3/2也可以求1小时走

阅读全文>>>

2两位数的除法教案12篇

教案是老师上课之前需要备好的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充足的备课时间能够帮助教师制定更好的教案,你是否在为不会写教案课件而烦恼呢?如果你对“两位数的除法教案”感兴趣推荐看看这篇网络文章,请相信本文里包含丰富的知识和实用的收获!

两位数的除法教案(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2页例7,第53页例8,练习十二第1-5题。

教学目的:在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掌握灵活的试商方法,对除数是14、15、16、24、25、26的除法题能较快地求出一位商,并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

教学难点:并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关键:掌握灵活的试商方法,对除数是14、15、16、24、25、26的除法题能较快地求出一位商,并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145158164254

(2)156+15258-25

(3)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256○160159○120

在订正第(2)题时,如156+15,学生可能回答:15乘以6得90,90加15得105,教师还可以问156+15也就是15乘以几?

提问: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怎样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

举例说明。

二、新授。

1、说明有些除法题,为减少调商次数,试商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

2、教学例7。

出示例7,14如果把11看做10试商,7显然是太大了,需要调商好几次。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试商比较快呢?

邻桌两个同学先讨论一下。

教师巡视,了解同学中的不同想法,然后组织全班讨论,让学生说出不同的试商方法,教师分别写出来,再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说明哪种方法简便。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第52页,看看小芳、小明、小勇是怎样想的,你的想法和谁一样?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便?

教师小结:遇到除数是十几的,像小明那样,利用口算想出一个一位数和除数相乘的积同被除数较接近,很快确定商几,这样试商最简便。如果学生中有其他好的想法,也要提出给予表扬。

试算做一做中的练习题。

1516

全班学生练习,然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试商时是怎样想的。对不同的试商方法加以比较。如果有的学生从6个15是90,而想到16应该商6,要当即给予表扬。

3、教学例8。26

提问:怎样能很快想出商几呢?全班独立做题,教帅

阅读全文>>>

3分数除法教案范例十一篇

老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课件内容给学生上课,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讲义是课堂教学必要的辅助材料。本文将为大家分享关于“分数除法教案”的相关内容,不要忘记将这个网页加入收藏夹以备后续阅读!

分数除法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一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中第一小节的授课内容,本节课承接了分数的意义等知识,又为今后学习,单位名称的转化和分数的大小比较等内容做好知识的铺垫,所以让学生很好的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体会量与率的区别十分重要。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一小节的目标有以下几点:

1、知识目标:是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道如何用分数来表示除法算式的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生生合作中学会倾听,收集他人的信息,在师生合作中,大胆创新勇于发现,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转化的思想。

三、课前准备

本课材的内容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的:

第一部分:是将1个物体平均分,来体会除法算式与分数的商的结果之间的联系。

第二部分:是将3个物体来平均分,来体会每份的多少?它的商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是本节的升华,总结分数与除法间的关系,归纳字母表示关系式。

第四部分:是教学有关单位名称之间的转化。

本节的重点是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而本节的难点是具体体会每一个商的由来,它具体表示的意义,也就是通过分数与除法之间各部分关系的教学,实际上要将分数的意义在学生的感性认识上进行一次升华。本节课我采取利用具体实物,图形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教学过程的设计采取在大量的数活动和数学信息中感知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的进行中,要充分创设让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氛围,设计生动有趣,富有个性的数学活动,在学习中使学生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实实在在的学好基础知识,让每个学生通过学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营造民主、和谐、活跃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材料准备:一米长的绳子一条,每个学生准备三个大小相同的圆纸片,水彩笔、直尺等文具。

分数除法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这节课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37、38页的

阅读全文>>>

4分数的加法教案

分数的加法教案 篇1

一、说教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五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同分母加减法以及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对学情的把握,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技能目标:使学生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教学关键:通分。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为本节课设计了一下三个教学层次: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在教学中我会通过旧知引入新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自主探究新知打基础。

2、合作探究,自主建构:课堂中安排学生同桌或前后进行交流和操作,在合作中认知,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探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团队合作的品质。

3、巩固内化,拓展创新:让学生通过填空、改错、竞赛等一系列练习,进一步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知识的形成和运用过程。

三、说教法过程

下面我重点阐述一下我的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层次: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首先我给出一组题目,让同学们回顾同分母的加减法及其运算规则,并让学生说出处理算理,为后面传授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起了很好的引导。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第一层次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特别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强化“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的算理,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

第二层次:合作探究,自主建构

1、用课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类图,请学生仔细观

阅读全文>>>

5分数乘法教案10篇

分数乘法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15页,例2及做一做 ,练习四8─10题。

教学目的:

(1)、会画线段图分析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掌握分数两步连乘应用题解答方法,并能正确解答。

(3)、进一步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先说说各式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 ╳

2、指出下面含有分数的句子中,把谁看作单位1。

(1)乙数是甲数的 。(甲数)

(2)乙数的 相当于甲数。(乙数)

(3)大鸡只数的 等于小鸡的只数。(大鸡)

(4)大鸡的只数相当于小鸡的 。(小鸡)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2: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 ,小新储蓄的钱是小华的 。小新储蓄了多少元?

(1)审题:

全体默读,再指名读,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生边讨论边画出线段图。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为什么?再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画多长?根据什么?

(根据:小华的钱数是小亮的 ,把小亮的钱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6份,再画出与这样的5份同样长的线段表示小华储蓄的钱数)

然后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画多长?根据什么?

(又根据:小新的钱数是小华的 ,把小华的钱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画出与这样的2份同样长的线段表示小新储蓄的钱数)。

小亮

18元

?元

?元

小华

小新

(2)分析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从已知条件分析:根据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 ,可以把谁看作单位1,求出谁的钱数?再根据小新储蓄的钱是小华的 ,又可以把谁看作单位1,求出谁的钱数?

也可以多问题分析:要求小新储蓄多少元,就要知道谁的钱数?这个数量题目中告诉我们了吗?所以要先求出谁的钱数?再求出谁的钱数?

(3)确定每一步的算法,列出算式。

怎么求小华的钱数?

根据小华的钱数是小亮的 ,把小亮的钱数看作单位1,求小华储蓄多少钱就是求18元的 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板书:18╳ =15(元)

怎么求小华的钱数?

根据小新的钱数是小华的 ,把小华的钱数看作单位1,求小新储蓄多少钱就是求15元的 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板书:15╳ =10(元)

把上面的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

板书:18╳ ╳ =10(元)

(4)检验写答:

阅读全文>>>

6小数乘法教案4篇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篇介绍“小数乘法教案”的文章。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要是还没写的话就要注意了。 合理的教案和课件是打造精品课的关键。不要忘记将这个网页加入收藏夹以备后续阅读!

小数乘法教案 篇1

教学资料: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2~3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

2.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简单的逻辑推理潜力。

3.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构成用心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一)课件呈现,寻找信息

1.课件呈现放风筝的情境以及各种不同形状的风筝。

2.课件呈现买风筝的情境(例1的主题图),画面上醒目地显示四种形状各异、价格不同的风筝。

3.设问:从图中你能看出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1.这节课我们就一齐先来解决买3个蝴蝶风筝多少钱的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教师板书或ppt课件呈现:3.53=)

2.追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呢?

3.引导:这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自主尝试,感悟算理

(一)感知算理

1.算一算:3.53,能够怎样计算?

给足时间,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独立计算出买3个蝴蝶风筝所需的钱数。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中的不同计算思路。

2.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的计算思路可能有:用加法进行计算;改写为复名数进行计算;化元为角进行计算等。

(二)重点分析、研讨化元为角算法的算理

1.组织全班学生对上述多种不同解法逐一进行分析、评价和充分肯定。

2.引导学生着重分析化元为角的计算方法。

(1)师:上述几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单?这种算法中的关键是什么?

(2)学生分析、比较、讨论后,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话总结、概括:先把3.5元转化为35角,再计算35角3,最后将结果105角转化成10.5元。

(3)教师边小结边适时板书(或ppt课件动态呈现)如下竖式计算过程:

(4)小结:刚才我们在解决买3个蝴

阅读全文>>>

7数学8的加法教案

小编以您的要求为中心呈现了这份实用的“数学8的加法教案”,请仔细了解本文中的定义。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 教案是教师的工具之一,承载着难点和注重的方向。

数学8的加法教案(篇1)

教材位置:人教版九义教材六年制小学第八册教科书第111——112页的例1及相应“做一做”和练习二十六第1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法的意义,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学情分析:学生已对多位数笔算方法有较深的认识及熟练准确的计算,对小数的数位也在上一章节有明确的认识,只是在“怎样才能尽快地使小数的相同数位对齐”这一观念上需要摸索、比较,得到明确的认识,形成计算小数加法的能力。

学生在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中已有相当的了解,并对其重要性已有较深的认识。

整数加法笔算时是先将个位对齐以达到相同数位对齐的目的,小数则应抓住小数的特征,将小数点对齐来达到相同数位对齐的要求。

学生在整数加法的基础上,通过类比推理,将知识迁移,很容易理解。

1、谁的竖式最漂亮,计算更准确。

小组内完成后,讨论下列问题。

1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怎样列竖式更快捷?

2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整数加法的意义是什么?它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2、听故事,做数学。

明明和妈妈到自选商场买西瓜。妈妈选了一个小一点的瓜,在电子称上一称,是3735克。明明选了一个大一点,有4075克。你能算出他们一共买了多少西瓜吗?

3、抽一生列式板演,全班齐练。

4、继续听,继续算。

后来,他们到收银台,可收银台阿姨的称量数据却发生了变化,上面全是以“千克”为单位的,你能说出他们西瓜的重量吗?

你还会求出他们一共重多少千克吗?

三、新授。

1、小数加法的意义。

同整数加法一样,都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刚才有的同学说会,现在各小组一齐完成竖式计算并讨论以下问题:

(1)小数与整数比较,有什么特征?

复习整数加法的计算,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相同数位对齐的认识。

为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法则的类推作理论铺垫。

设问起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存在数学问题。

进一步复习巩固单位换算的知识,为引出课题作准备。

类比推理的运用,训练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阅读全文>>>

8整数除法课件6篇

经过多次修改,小编为您编辑出了这份精选的“整数除法课件”。教师的责任之一是设计自己的教案和课件,但是教师必须明白,教案和课件并非一拍即合的东西。在上课时,教师必须按照教案和课件的要求进行实施。这份教案和课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整数除法课件【篇1】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复习题:

(1)22.44(2)21.4515

教师先提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二、新课

1、教学例2.师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让学生观察被除数与除数有什么特点?(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

问: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商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在竖式中应该怎样写商?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也就是商的个位上写0,用0来占位。)

请同学们试着做一做。

学生做完后,教师问: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是0?

2、教学例3。师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当学生计算到12除6时,教师提问:接下来怎么除?请同学们想一想。

引导学生说出:12除6可以根据小数末尾添上0以后小数大小不变的性质,在6的右面添上0看成60个十分之一再除。

请同学们自己动笔试试。

3、做教科书第17页的做一做。

4、教师:想一想,前面几例小数除以整数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学生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要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教师:怎样验算上面的小数除法呢?(用乘法验算)自己试一试。

5、做教科书第18页的做一做。

三、课堂小结(略)

四、课堂作业: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跟整数除法之间的关系,促进学习的迁移。

整数除法课件【篇2】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完成练习十二8-12题。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练习引导学生体会被除数(除数)变化,除数(被除数)不变,商也随着变化的规律。

3、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与难点进一步巩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具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小数除法练

阅读全文>>>

9数学进位加法教案六篇

数学进位加法教案 篇1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借助课本上的情景图引出计算问题,并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

掌握计算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探算法。

1.引出问题,进行估算。

⑴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准备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海洋博物馆,

想去吗?大家看学校先安排哪几个班去参观?

(出示第8题的主题图)

⑵师:那么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2辆车,每辆车又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大家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好,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呢?

(想好后小组交流)

2.反馈。

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种:认为二(1)班和二(2)班的同学可以合乘一辆车。剩下的二(3)班和二(4)

的同学再合乘一辆车。

第二种:认为二(1)班和二(4)班的同学也可以合乘一辆车。剩下的二(2)班和二(3)班可以再合乘一辆车。

3.验证。

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乘车方法,这些方法行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好吗?

你准备用什么方法验证呢?(引出可以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70人。)

⑴对第一种乘车方案的第一个问题进行验证。也可以请小棒帮忙,算好后在小组里

交流。

⑵汇报。

可能会有以下的方法:

方法一:用口算验证,先算30+30=60,再算60+6=66,没有超过70,所以这两个班可

以合乘一辆车。

方法二:40+30才等于70,36+30当然比70少了,所以可以合乘一辆车。

方法三:用小棒来帮忙,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合起来是6捆6根,就是66,比70少,可以合乘一辆车。(课件演示)

方法四:用竖式算,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6+0=6,在个位下面写6:十位上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也等于66。(课件演示)

⑶讨论你喜欢哪种算法,但保留大家的意见。

⑷用你喜欢的方法对第一个乘车方案的第2个问题进行验证。比较得出用竖式计算又对又快。

4.学习列竖式计算。

⑴师:看来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还是挺好的。那么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应注意什么呢?(请刚才用竖式计算的学生上来介绍。)

计算方法:首先把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再从个位开始加,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阅读全文>>>

10加法数学教案精品六篇

这篇文章将从多个方面来透彻理解“加法数学教案”。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因此在写的时候就不要草草了事了。 学生反应的准确性可以体现教学的专业度。希望你喜欢我的分享别忘了把它收藏起来哦!

加法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课27、28、29页及相关练习

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意义

2、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会运用加法交换律验算加法。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意义

教学难点:会用不同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练习导入

口算下面各题:

a、36+2929+36

b、68+5151+68

c、72+1313+72

二、新课

(一)、教学例1

1、讨论:观察这三组算式,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结果:相同

位置:交换

我们可以用等号来表示:(学生读一遍)

36+29=29+36

68+51=51+68

72+13=13+72

像这样的规律,我们给它一个名字叫什么?(加法交换律),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什么叫做加法交换律?(课件出示,全班齐读)

2、讨论: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吗?(课件出示字母表达式)

3、师:其实我们所学的加法交换律,就是课本28页例1的内容,我们一起来看。

4、同学们知道以前哪果就用过加法交换律吗?

5、练习。

运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

300+600=++65=+35

25+=75+36+=64+

56+44=+a+=12+

6、教学例2

出示主题图,谁能说说这幅额头的内容?(学生回答)

李叔叔第一天行了88千米,第二天行了10千米,第三天行了96千米。这三天一共行了多少千米?

学生列式解答:

观察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运算顺序不同,结果相同。

像这样的规律,我们可以写成:(88+104)+96=88+(104+96)

这样的规律,我们也人它一个名字叫加法结合律。

板书:加法结合律。

7、打开课本29页看书。(找一名学生读加法结合律)

加法结合律,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完成29页练习。

8、练习(根据加法结合律填空)

369+258+147=369+(+)

(23+47)+147=23+(+)

654+(97+a)=(654+)+

9、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哪些符合加法结合律?

390+28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