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目录

地图 > 祝福语 > 祝福语大全 > 分数加法教案 >

分数加法教案

分数加法教案

祝福语通常是指对人们送上美好的祝福和祝愿,在生活中许多不同场景都会用的上。分数加法教案专题给大家汇集了大量关于分数加法教案、分数加法教案精选等,希望丰富的分数加法教案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分数的加法教案7篇

通常老师在上课之前会带上教案课件,一般老师都会认真负责去设计好。教案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怎样的教案才算好的课件?通过阅读“分数的加法教案”您有可能会对这个话题有更全面的认识,希望我们的建议能够为您提供更多的团队协作和员工管理方案!

分数的加法教案 篇1

教材第139页6题,第141页6、7、8题

复习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弄清分数加、减法的意义,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使学生在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灵活选择简便算法。

教学步骤

一、基本练习

做教材139页第6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复习指导

1、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复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复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142页第6题

引导学生完成,教师订正

2、完成第142页第8题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

四、全课总结(略)

五、作业

教材第142页第7题

分数的加法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学生懂得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分数计算简便,会进行分数加法的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分数加法中的应用,并使一些分数加法计算简便.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分数加法中的应用,并使一些分数加法计算简便.

1.教师: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有哪几个?用字母怎样表示?

2.下面各等式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①25+36=36+25 ②(17+28)+72=17+(28+72)

③6.2+2.3=2.3+6.2  ④(0.5+1.6)+8.4=0.5+(1.6+8.4)

教师: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适用于整数和小数,是否也适用于分数加法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中的数,既包括了整数,又包括了小数和分数)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教师提问:这道题哪里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哪里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最后结果要注意什么问题?

三、巩固反馈.

1.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①  ○

②  ○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继续演示课件“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

3.思考题:

已知  你能很快算出  的和吗?

四、课堂总结.

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把分母相同的分数先加起来,或凑成整数再计算比较简便.

五、布置作业.

分数的加法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

阅读全文>>>

2分数的加法教案

分数的加法教案 篇1

一、说教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五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同分母加减法以及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对学情的把握,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技能目标:使学生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教学关键:通分。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为本节课设计了一下三个教学层次: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在教学中我会通过旧知引入新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自主探究新知打基础。

2、合作探究,自主建构:课堂中安排学生同桌或前后进行交流和操作,在合作中认知,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探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团队合作的品质。

3、巩固内化,拓展创新:让学生通过填空、改错、竞赛等一系列练习,进一步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知识的形成和运用过程。

三、说教法过程

下面我重点阐述一下我的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层次: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首先我给出一组题目,让同学们回顾同分母的加减法及其运算规则,并让学生说出处理算理,为后面传授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起了很好的引导。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第一层次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特别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强化“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的算理,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

第二层次:合作探究,自主建构

1、用课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类图,请学生仔细观

阅读全文>>>

3分数加法的教案推荐12篇

今天趣祝福的编辑为您呈现的是《分数加法的教案》一文。对于新入职的老师而言,教案课件还是很重要的,当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一定要很完善。教案编写是教师进行教学投入的重要支持。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分数加法的教案(篇1)

一、 说教学内容

1、教材分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小数互化、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后的一个知识点,是今后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带分数加减法的基础。

2、教学目标:

a、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b、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c、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d、发展探索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数学的交流和表达。

3、教学重点:理解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4、教学难点:理解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道理。

5、学具:同桌2条一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

二、说教法

教师抓住“化异为同”这一知识的连接点,以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面临的新问题。

三、说学法

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注意在计算法则的引入和形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小组讨论,通过同桌合作真正地让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体验转化思想在教学中的运用,经历观察、探索、归纳的数学活动,自主推导计算法则。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创设情景:在本次向“海啸”受灾国捐款过程中,文苑小学的学生表现出色,以下是五、六年级捐款情况:

501班与502班捐的占五年级的5/8

503班捐的占五年级的1/4

504班捐的占五年级的1/8

601班捐的占六年级的2/7

602班捐的占六年级的3/7

603班捐的占六年级的2/7

问:“从以上信息中,你能提出一些一步计算的问题吗?”

估计学生会提下列问题:503班与504班捐的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

504班比503班多捐了全年级的几分之几

……

2、由此得到下列算式:5/8+1/8 5/8+1/4 1/4+1/8

1/4-1/8 5/8-1/4 5/8-1/8 3/7+2/7……

问:“这些算式可以怎样分类?”

估计学生能回答:“分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两类。”

3、师指着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式题问:“你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

(二)、探索合作,由旧引

阅读全文>>>

4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精选5篇)

每当我们遇到值得纪念的日子,祝福的形式往往不重要,祝福的真心才是最重要的。根据祝愿对象的不同,祝福语可以分为多个种类。让我们衷心送上我们心底的祝福,你知道怎么写出优美的祝福语吗?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精选5篇),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篇1

一、说教学内容

1、教材分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小数互化、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后的一个知识点,是今后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带分数加减法的基础。

2、教学目标:

a、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b、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c、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d、发展探索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数学的交流和表达。

3、教学重点:理解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4、教学难点:理解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道理。

5、学具:同桌2条一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

二、说教法

教师抓住“化异为同”这一知识的连接点,以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面临的新问题。

三、说学法

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注意在计算法则的引入和形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小组讨论,通过同桌合作真正地让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体验转化思想在教学中的运用,经历观察、探索、归纳的数学活动,自主推导计算法则。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创设情景:在本次向“海啸”受灾国捐款过程中,文苑小学的学生表现出色,以下是五、六年级捐款情况:

501班与502班捐的占五年级的5/8

503班捐的占五年级的1/4

504班捐的占五年级的1/8

601班捐的占六年级的2/7

602班捐的占六年级的3/7

603班捐的占六年级的2/7

问:“从以上信息中,你能提出一些一步计算的问题吗?”

估计学生会提下列问题:503班与504班捐的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

504班比503班多捐了全年级的几分之几

……

2、由此得到下列算式:5/8+1/8 5/8+1/4 1/4+1/8

1/4-1/8 5/8-1/4 5/8-1/8 3/7+2/7……

问:“这些算式可以怎样分类?”

估计学生能回答:“分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两类。”

3、师指着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式题问:

阅读全文>>>

5数学8的加法教案

小编以您的要求为中心呈现了这份实用的“数学8的加法教案”,请仔细了解本文中的定义。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 教案是教师的工具之一,承载着难点和注重的方向。

数学8的加法教案(篇1)

教材位置:人教版九义教材六年制小学第八册教科书第111——112页的例1及相应“做一做”和练习二十六第1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法的意义,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学情分析:学生已对多位数笔算方法有较深的认识及熟练准确的计算,对小数的数位也在上一章节有明确的认识,只是在“怎样才能尽快地使小数的相同数位对齐”这一观念上需要摸索、比较,得到明确的认识,形成计算小数加法的能力。

学生在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中已有相当的了解,并对其重要性已有较深的认识。

整数加法笔算时是先将个位对齐以达到相同数位对齐的目的,小数则应抓住小数的特征,将小数点对齐来达到相同数位对齐的要求。

学生在整数加法的基础上,通过类比推理,将知识迁移,很容易理解。

1、谁的竖式最漂亮,计算更准确。

小组内完成后,讨论下列问题。

1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怎样列竖式更快捷?

2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整数加法的意义是什么?它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2、听故事,做数学。

明明和妈妈到自选商场买西瓜。妈妈选了一个小一点的瓜,在电子称上一称,是3735克。明明选了一个大一点,有4075克。你能算出他们一共买了多少西瓜吗?

3、抽一生列式板演,全班齐练。

4、继续听,继续算。

后来,他们到收银台,可收银台阿姨的称量数据却发生了变化,上面全是以“千克”为单位的,你能说出他们西瓜的重量吗?

你还会求出他们一共重多少千克吗?

三、新授。

1、小数加法的意义。

同整数加法一样,都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刚才有的同学说会,现在各小组一齐完成竖式计算并讨论以下问题:

(1)小数与整数比较,有什么特征?

复习整数加法的计算,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相同数位对齐的认识。

为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法则的类推作理论铺垫。

设问起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存在数学问题。

进一步复习巩固单位换算的知识,为引出课题作准备。

类比推理的运用,训练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阅读全文>>>

6分数乘法教案10篇

分数乘法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15页,例2及做一做 ,练习四8─10题。

教学目的:

(1)、会画线段图分析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掌握分数两步连乘应用题解答方法,并能正确解答。

(3)、进一步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先说说各式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 ╳

2、指出下面含有分数的句子中,把谁看作单位1。

(1)乙数是甲数的 。(甲数)

(2)乙数的 相当于甲数。(乙数)

(3)大鸡只数的 等于小鸡的只数。(大鸡)

(4)大鸡的只数相当于小鸡的 。(小鸡)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2: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 ,小新储蓄的钱是小华的 。小新储蓄了多少元?

(1)审题:

全体默读,再指名读,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生边讨论边画出线段图。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为什么?再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画多长?根据什么?

(根据:小华的钱数是小亮的 ,把小亮的钱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6份,再画出与这样的5份同样长的线段表示小华储蓄的钱数)

然后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画多长?根据什么?

(又根据:小新的钱数是小华的 ,把小华的钱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画出与这样的2份同样长的线段表示小新储蓄的钱数)。

小亮

18元

?元

?元

小华

小新

(2)分析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从已知条件分析:根据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 ,可以把谁看作单位1,求出谁的钱数?再根据小新储蓄的钱是小华的 ,又可以把谁看作单位1,求出谁的钱数?

也可以多问题分析:要求小新储蓄多少元,就要知道谁的钱数?这个数量题目中告诉我们了吗?所以要先求出谁的钱数?再求出谁的钱数?

(3)确定每一步的算法,列出算式。

怎么求小华的钱数?

根据小华的钱数是小亮的 ,把小亮的钱数看作单位1,求小华储蓄多少钱就是求18元的 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板书:18╳ =15(元)

怎么求小华的钱数?

根据小新的钱数是小华的 ,把小华的钱数看作单位1,求小新储蓄多少钱就是求15元的 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板书:15╳ =10(元)

把上面的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

板书:18╳ ╳ =10(元)

(4)检验写答:

阅读全文>>>

7数学进位加法教案六篇

数学进位加法教案 篇1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借助课本上的情景图引出计算问题,并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

掌握计算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探算法。

1.引出问题,进行估算。

⑴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准备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海洋博物馆,

想去吗?大家看学校先安排哪几个班去参观?

(出示第8题的主题图)

⑵师:那么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2辆车,每辆车又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大家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好,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呢?

(想好后小组交流)

2.反馈。

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种:认为二(1)班和二(2)班的同学可以合乘一辆车。剩下的二(3)班和二(4)

的同学再合乘一辆车。

第二种:认为二(1)班和二(4)班的同学也可以合乘一辆车。剩下的二(2)班和二(3)班可以再合乘一辆车。

3.验证。

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乘车方法,这些方法行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好吗?

你准备用什么方法验证呢?(引出可以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70人。)

⑴对第一种乘车方案的第一个问题进行验证。也可以请小棒帮忙,算好后在小组里

交流。

⑵汇报。

可能会有以下的方法:

方法一:用口算验证,先算30+30=60,再算60+6=66,没有超过70,所以这两个班可

以合乘一辆车。

方法二:40+30才等于70,36+30当然比70少了,所以可以合乘一辆车。

方法三:用小棒来帮忙,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合起来是6捆6根,就是66,比70少,可以合乘一辆车。(课件演示)

方法四:用竖式算,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6+0=6,在个位下面写6:十位上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也等于66。(课件演示)

⑶讨论你喜欢哪种算法,但保留大家的意见。

⑷用你喜欢的方法对第一个乘车方案的第2个问题进行验证。比较得出用竖式计算又对又快。

4.学习列竖式计算。

⑴师:看来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还是挺好的。那么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应注意什么呢?(请刚才用竖式计算的学生上来介绍。)

计算方法:首先把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再从个位开始加,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阅读全文>>>

8加法数学教案精品六篇

这篇文章将从多个方面来透彻理解“加法数学教案”。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因此在写的时候就不要草草了事了。 学生反应的准确性可以体现教学的专业度。希望你喜欢我的分享别忘了把它收藏起来哦!

加法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课27、28、29页及相关练习

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意义

2、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会运用加法交换律验算加法。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意义

教学难点:会用不同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练习导入

口算下面各题:

a、36+2929+36

b、68+5151+68

c、72+1313+72

二、新课

(一)、教学例1

1、讨论:观察这三组算式,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结果:相同

位置:交换

我们可以用等号来表示:(学生读一遍)

36+29=29+36

68+51=51+68

72+13=13+72

像这样的规律,我们给它一个名字叫什么?(加法交换律),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什么叫做加法交换律?(课件出示,全班齐读)

2、讨论: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吗?(课件出示字母表达式)

3、师:其实我们所学的加法交换律,就是课本28页例1的内容,我们一起来看。

4、同学们知道以前哪果就用过加法交换律吗?

5、练习。

运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

300+600=++65=+35

25+=75+36+=64+

56+44=+a+=12+

6、教学例2

出示主题图,谁能说说这幅额头的内容?(学生回答)

李叔叔第一天行了88千米,第二天行了10千米,第三天行了96千米。这三天一共行了多少千米?

学生列式解答:

观察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运算顺序不同,结果相同。

像这样的规律,我们可以写成:(88+104)+96=88+(104+96)

这样的规律,我们也人它一个名字叫加法结合律。

板书:加法结合律。

7、打开课本29页看书。(找一名学生读加法结合律)

加法结合律,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完成29页练习。

8、练习(根据加法结合律填空)

369+258+147=369+(+)

(23+47)+147=23+(+)

654+(97+a)=(654+)+

9、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哪些符合加法结合律?

390+280=

阅读全文>>>

9最新有理数加法的教案

每位教师都需要使用教案课件,但教师必须明白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行。回顾教案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方法之一,编写教案课件需要遵循哪些步骤呢?今天的主题是“有理数加法的教案”,栏目小编为您准备了这篇文章,希望您能喜欢它!

有理数加法的教案(篇1)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基础上,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和把握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并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为后面学习有理数减法做好铺垫。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学过加法运算,知道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学生在上一课时已经探索总结出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进行了一定量的练习,但熟练程度还不够,并且对过去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否对有理数适用未进行探讨。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熟练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

2.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并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过程与方法:

启发引导式教学,能够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体会研究数学的一些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分类与归纳能力。

2.强化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3.提高学生的自学以及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加法运算律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加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教学方法与教材处理

1.教学方法:

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用大量的实例让学生得出规律。.引导学生类比探究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形成师生互动,体现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2.学法引导

学法突出自主探索、研讨发现.知识是通过学生自己动口、动脑,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获得.学生在讨论、交流、合作、探究活动中总结有理数的运算律.在活动中注重引导学生体会用类比和数形结合的方法扩展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设计理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的加法知识基础上,创设情景,产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特点、类比归纳、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

三、教学过程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运用类比、联想、转化的思想,突破难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环节:

◆前提诊测,

阅读全文>>>

10两位数的加法教案必备

两位数的加法教案【篇1】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6页

二、教学准备制作相关教学课件和数字卡片

三、教材简析和目标定位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及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例题主要解决十位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1。做一做安排了与例1形式相同的10道题,意在加强练习,减少错误率。由于大部分学生都已具备了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解决本课时的内容,因此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已经相应地由会不会计算调整到怎么计算上来。为此,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通过对算法的比较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独立思考与善于倾听的习惯。

四、教学理念和策略选择

首先,力求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将计算教学内容作为学生思维平台,在关注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更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使计算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一般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载体。其次,努力构建动态生成的课堂。采用探-引-探的课堂教学主线,通过让学生组算式,及时探底,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展开学习。课堂中及时捕捉可利用的学习资源,随时调整教学过程,真正促成课堂的动态生成。第三,试图体现学习的自主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探索与发现的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集体讨论等自主探索计算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五、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一、引入

1、出示三张数字卡片:3、5、9。提出问题:利用这三个数字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板书出示:(教师有意识地从小到大分成两组)

353953

599395

2、从上、下两行中各选择一个数能组成几道不同的加法算式:(请同学们把算式写在自己的卡片上)

3、生汇报算式。(并启发学生怎样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学生列出了九道不同的算式。

二、展开

1、师:请同学们选择能计算的算式独立尝试着算算看。(要求学生把计算好的算式贴到黑板上)

2、要求同学们对这些算式进行分类。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分类方法:

(1)得数小于100分为一类,大于100分为一类。

(2)一次进位的分为一类,两次进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