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数学10减法教案 >

数学《10的减法》教案推荐

数学《10的减法》教案推荐

数学《10的减法》教案 篇1

《大班数学10以内加减法活动教案反思》

引言:

数学是一门抽象但又实用的学科,对大班幼儿的数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让幼儿对加减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我们设计了一堂以10以内加减法为主题的活动教案。经过实施和反思,本文将详细讨论该教案的设计思路、教学活动、教学效果以及对幼儿数学学习的影响。

一、教案设计思路

1. 整体目标

通过游戏、手工制作、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幼儿对10以内加减法的兴趣和求解能力,提高认识10以内数字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2. 活动设计

(1)游戏环节:设计多个趣味游戏如数字记忆游戏、数数比赛等,让幼儿感受数字的快速变换和运算的乐趣。

(2)手工制作:通过让幼儿制作算盘、算珠等工具,增加他们对数学工具的理解和运用。

(3)角色扮演:设计数学商店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通过买卖操作来体验实际生活中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活动

1. 游戏环节

在数字记忆游戏中,教师会展示一系列的数字并让幼儿记住,然后让他们回忆并报出数字的顺序。这个游戏能够锻炼幼儿的数字记忆能力和反应速度,并提高他们对数字的敏感度。

2. 手工制作

教师引导幼儿使用珠串和卡片制作算盘、算珠等计算工具,让他们能够实际操作和触摸到数字。通过制作过程,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字的概念以及加减法的运算过程。

3. 角色扮演

教师设计了一个小型数学商店,让幼儿扮演店主和顾客,在买卖中体验加减法的实际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能够培养自信心和合作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效果

1. 兴趣培养

通过多种趣味活动的设计,幼儿对于加减法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乐于探索和解决数学问题。

2. 求解能力提高

在游戏和角色扮演中,幼儿进行了大量的加减法计算。他们的求解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能够更快速和准确地完成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3. 数学工具运用

通过手工制作活动,幼儿对数学工具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学会使用算盘、算珠等工具进行数学计算,提高了他们感知数字和计算的能力。

四、对幼儿数学学习的影响

通过该教案的实施,幼儿对于10以内加减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得到培养,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也增强了。同时,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合作中培养了解决问题和合作的能力,为今后数学学习打下了基础。

结语:

通过本次教案的设计与实施,我们深刻认识到通过适当的活动设计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数学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幼儿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方法。

数学《10的减法》教案 篇2

1、知识目标:让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口算十加几及相应减法,做到正确熟练,并能认识加减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索合作,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口算中学会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第88页的例5、例6及做一做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新知

师:小机灵很喜欢看书,你们喜欢看吗?今天小机灵他到书店买书,看到《小红帽》10元一本、《笑话》3元一本、《孙悟空大闹天空》6元一本、《哪吒闹海》4元一本,他买了两本书,小朋友们猜猜看,他可能买了哪两本书,共用去多少钱?

(生回答,师投影算式)

师:看到这6道算式,小朋友发现我们学过10以内的加法有哪几道。

师:6+4、6+3、4+3是10以内的加法,小朋友很快算出了。10+5、10+4、10+3是10加几的加法,请同桌小朋友用小棒摆出结果。

同桌合作、探究摆法与结果。

二、引导合作,感受新知

师:刚才小朋友都很聪明,现在同学们看这是几?(13)请迅速摆出13根小棒,让老师一眼看出:看出摆的小棒可以列出哪几个算式:

生说算式,师板书:10+3=13、3+10=13、13―3=10、13―10=3

师:同桌合作说一个数,很快用小棒摆出并说出四算算式。

师:谁愿意把你算式和同学分享呢?(生说,师板书)

师:谁不用小棒摆,就很快说出四道算式呢?(生说,师板书)

师:小朋友发现算式都是用几去加几。

师:对,今天我们就是学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板书)

三、归纳分类,感知新知

小朋友认真看,黑板上的算式可以分一分,怎样分呢?

一类是加法算式,一类是减法算式。

师:真棒,加法家族成员都有自己的名字,科学家给他们取名:加号前的数是加数,加号后的数是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边说边板书)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师:减法家族成员也都有自己的名称。科学家也给他们取名:减号前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准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四、巩固练习,解决问题

今天有个小朋友来我班挑战口算比赛,你们愿意比吗?

(投影出示口算)

10+64+1015―1010―9

18-810+713-313+2

师:小朋友们真棒,都克服困难算出来了,这节课我们胜利结束。

数学《10的减法》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算理。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引导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是口算小能手(以开火车的形式答)

2、我会填,口头填空。

3、数小棒,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板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二、自主合作(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师:看!老师正在给大家发新书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师出示课本61页主题图。

(学生看图说出图意,提出问题,再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正确的算式,引导提加法的问题)

三、展示质疑

1、整十数加整十数。

10+20 =?

师:那它的结果是多少呢?请小朋友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全班交流:

(1)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

(2)用计数器帮忙。

师:如果没有小棒,也没有计数器,我们该怎么办呢?

预设1:数的组成:1个十加2个十是3个十,就是30。

预设2: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 …

师:同学们想出来了这么多的方法 ,真了不起! 在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最便捷,口算起来更快更好呢?

小结:直接把十位上的数相加,个位不变,仍是0(学生齐读)

2、整十数减整十数

师:如果老师从这30本书中拿走20本,小朋友们,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汇报。

师:怎样求还剩下多少本书呢?可以怎么列算式?为什么?

生汇报,师板书:30-20=?

师:你们同意吗?为什么用减法呢?(因为拿走了20本,就是从总数中拿走一部分,求剩下的一部分用减法。)

你怎么知道30-20等于10的?和你们组的同学说一说(小组交流)

生1: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三捆减去二捆就剩下一捆,一捆就是10。

生2:用计数器

生3:因为3-2=1, 所以30-20=10。

生3:3个十减去2个十还有1个十,1个十就是10。所以30-20=10。

师:咱班的小朋友真爱动脑筋,也想出这么多好的计算方法。从而可以看出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对于整十数减整十数同样适用。

数学《10的减法》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10的减法,感知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守恒关系。

2.尝试运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并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

3.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幼儿已掌握10的组成。

物质材料:PPT,钥匙题卡,门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游戏,复习10的组成。

二、看一看PPT,学习10的减法。

师:经过大家的努力,小白兔家的门终于开了。咦!小白兔在家吗?(不在)看,桌上有一张纸条,原来啊是灰太狼留下的,它说小兔被它抓走了,想要救小兔,去狼村找!我们一起出发吧!

1.学习第一组算式10-1=9和10-9=1

4.学习第四组减法算式10-4=6和10-6=4

5.学习第五组算式:10-5=5

(4)师:这个算式等号前后的数字一样吗?那它还可以列出另外一道减法算式吗?

三、游戏活动:送数字宝宝回家

1.师:看,是灰太狼,听听他会说些什么呢?想要进去,先回答我的问题!我这儿有些数字宝宝找不到家了,请你们送他们回家!

2.师:你们愿意接受灰太狼的挑战吗?

四、玩一玩游戏,复习10以内加减。

数学《10的减法》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的道理,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渗透加减法的关系,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口算道理,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熟练口算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11~20各数的组成

分别出示数字卡片:14、17、12、11.

学生说数的组成.

2.看图列式:

出示桃子图

师:同学们对于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得很好,小猴子看了很高兴,它给我们送来了桃子,想慰劳一下大家,你们看,这就是小猴子拿来的桃子.

问: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问:这两个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这两个减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说图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师:今天我们就要用刚才复习的知识学习新知识,你们有信心学好它吗?

二、指导探索:

1.出示钟表图.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钟表)

钟表是帮助人们看时间的,今天我们要用它来帮助我们学习数学.

问:你能根据这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学生口述算式,老师板书:

(教育学生看图、数数要仔细)

师:结合钟表图,说一说算式中的10、3和13分别表示什么?

(3表示盒外有3块手表,10表示盒里有10块手表,13表示一共有13块手表.)

问:你能说一说10加3和3加10为什么都等于13吗?

(因为13可以分成10和3、从13里面去掉3就剩10,去掉10就剩3了,所以13减3等于10,13减10等于3.)

师:原来你们是根据数的组成来算加、减的,真会学习,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再做两道题.

2.出示练习图(第81页做一做的第1题)

学生试做,然后同桌互相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指名说答案.

师:如果没有图,你会算这样的加减法吗?

3.出示卡片:

指名口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81页做一做第2题):

10+7=□14-4=□

8+10=□18-10=□

小编推荐

分数加法的教案推荐12篇


今天趣祝福的编辑为您呈现的是《分数加法的教案》一文。对于新入职的老师而言,教案课件还是很重要的,当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一定要很完善。教案编写是教师进行教学投入的重要支持。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分数加法的教案(篇1)

一、 说教学内容

1、教材分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小数互化、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后的一个知识点,是今后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带分数加减法的基础。

2、教学目标:

a、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b、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c、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d、发展探索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数学的交流和表达。

3、教学重点:理解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4、教学难点:理解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道理。

5、学具:同桌2条一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

二、说教法

教师抓住“化异为同”这一知识的连接点,以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面临的新问题。

三、说学法

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注意在计算法则的引入和形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小组讨论,通过同桌合作真正地让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体验转化思想在教学中的运用,经历观察、探索、归纳的数学活动,自主推导计算法则。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创设情景:在本次向“海啸”受灾国捐款过程中,文苑小学的学生表现出色,以下是五、六年级捐款情况:

501班与502班捐的占五年级的5/8

503班捐的占五年级的1/4

504班捐的占五年级的1/8

601班捐的占六年级的2/7

602班捐的占六年级的3/7

603班捐的占六年级的2/7

问:“从以上信息中,你能提出一些一步计算的问题吗?”

估计学生会提下列问题:503班与504班捐的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

504班比503班多捐了全年级的几分之几

……

2、由此得到下列算式:5/8+1/8 5/8+1/4 1/4+1/8

1/4-1/8 5/8-1/4 5/8-1/8 3/7+2/7……

问:“这些算式可以怎样分类?”

估计学生能回答:“分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两类。”

3、师指着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式题问:“你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

(二)、探索合作,由旧引新

异分母分数加法

1、指着异分母分数加法式题问:“你会计算吗?说说你的办法。”

估计有学生会用“化小数”的办法来做,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并不是通用的方法,如:3/7+2/7

由此,大部分的孩子会想到“通分后计算”。

2、借助学具操作,突破难点:以5/8+1/4为例,同桌合作:一方把纸条平均分成4份,用彩笔画出它的一份,另一方把纸条平均分成8份,用彩笔画出它的一份,同桌把纸条放在一起,看一看,想一想,5/8与1/4怎样才能相加?

估计学生的答案有以下一些:把1/4再对折,可以相加:

把1/4对折成2.5/4,可以相加……

根据回答板书:5/8+1/4=5/8+2/8=7/8

5/8+1/4=2.5/4+1/4=7/8

5/8+1/4=10/16+4/16=7/8

问:“从左边的算式到右边的 ,你的目的是什么?”(把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引导学生讨论择优:“哪一种方法更好?”

异分母分数减法

1、5/8+1/4=7/8如何检验?

生估计有两种想法:a交换加数再算一遍

b减法验算

启发学生:减法怎么算?学生试做,指名板演、讲评,问:“你是怎么想的?”

2、教学例2:3/10-2/15

3、阅读课本,质疑。

(三)、巩固应用,提高能力

1、思考:你认为计算异分母分数加法,需要哪些知识基础?

学生可能回答:通分 (教师可出示一组通分题让学生练习,如:1/5和3/10 1/6和3/8)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师可以趁势引导小结:今天所学的新知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就是通过转化,成为旧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来学习的,转化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2、基本练习

口答

改错:1/3+3/7=4/10=2/5

5、实际应用

你的头围占身长的()/(),你的脚长占身长的()/(),你的双臂长占身长的()/()(可以作为课外延伸作业)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计算?

分数加法的教案(篇2)

一、说教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九年义务教育第十册第五单元第二节内容,是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异分母分数是将来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说教学目标

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感受转化的思想,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有条理、清晰的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果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

由于异分母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必须通过通分把它们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因而运用通分的方法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问题是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的掌握和熟练运用,这是教学的重点。

四、说教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运用了以旧引新、设疑激趣、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讲练结合等方法。

五、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一下教学流程:

(一)、复习准备,以旧引新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完成计算的。因而我设计了两道与此内容相关的练习题,作为教学铺垫,为学生顺利的完成学习内容打下基础。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愉悦学习,自主探究,提高课堂效益的催化剂。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把兴趣看成是学习的原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句话说明兴趣在人的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从现实生活中的过生日分蛋糕引入新课,有利于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现实意义,感受到数学就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更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新课程倡导,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学生也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知识才能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才能创造性的学到新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才具有生命的活力。本教学环节我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学习异分母分数加法。学生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通分的技巧,我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讨论交流,增强学生的信息量。在师生的交流中,逐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第二步,学习异分母分数减法。由于学生学会了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所以在此环节中,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思考独立完成,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获取成功经验,建立自信心,培养自学能力。

(四)、巩固新知,课堂延伸

通过笔算等练习题的训练,检查学情,强化概念和算理,进一步掌握计算法则。特别是通过思考题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本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解体过程中会自觉的与他人合作,主动探究。此题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课堂评价,师生小结

新课程倡导评价的多元化,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本节课的最后环节,我通过学生填表,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小组内对成员的互动评价,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个性的张扬。教师的鼓励和对学生的建议,为学生的发展起引领作用。

分数加法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一)通过教学,学生懂得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分数计算简便,会进行分数加法的简便计算。

(二)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

(三)培养学生观察、演绎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分数加法中的应用,并使一些分数加法计算简便。

教学用具

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教师: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有哪几个?用字母怎样表示?

板书:a+b=b+a

(a+b)+c=a+(b+c)

2.下面各等式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①25+36=36+25;②(17+28)+72=17+(28+72);

③6.2+2.3=2.3+6.2;④(0.5+1.6)+8.4=0.5+(1.6+8.4)。

教师: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适用于整数和小数,是否也适用于分数加法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下面每组算式的左右两边有什么关系?得数是否相等?

使学生体会到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教师: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可以在什么范围内使用?

明确: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中的数,既包括了整数,又包括了小数和分数。

教师:在计算过程中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观察:这些加数的分数部分的分母和分子有什么特点?

思考:怎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学生尝试例3。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教师:说出哪里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哪里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教师:最后结果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总结:应用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可以把分母相同的分数先加起来,或凑成整数再计算比较简便。

(三)巩固反馈

1.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思考题:

(四)课堂总结和布置作业(学生总结)

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把分母相同的分数先加起来,或凑成整数再计算比较简便。

作业:课本142页练习三十二,2,3,4。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法的基础上,将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并使一些分数加法计算简便。学生尝试计算分数加法时,体会到加法运算定律中数的范围由整数、小数扩展到分数。通过基本练习强化分数加法的简便计算。培养学生演绎推理的能力和独立解答问题的能力。

新课教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由学生独立完成带分数加法,学生在计算中领悟到我们早已把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应用到分数加法计算中。

第二部分:教师稍加点拨后,学生尝试分数加法计算并归纳出使计算简便的方法。

分数加法的教案(篇4)

请下载附件:1、《《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共4页,本地下载在线阅读New!)

一、教学内容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

2.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力。

3.体会分数加减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三、编排特点

1.结合学生经验中非常熟悉的素材,学习分数加减法。

为使学生理解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的算理,教材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况下学习分数加减法计算。

分数加法的教案(篇5)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31页“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是在学生已掌握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和通分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在应用上有很大的普遍性。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学好异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比较简单,学生只要抓住分母不变,分子直接相加减再进行计算,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必须要先进行通分,通分是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关键。学生对于这一要求是较为容易忽略和产生错误的。

3、本课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课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3)能正确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

4、本课教学重点、难点及其关键:

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

教学难点:紧扣法则正确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关键:弄清通分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中的重要性。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老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结合我校构建“自主、互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三个理论基点: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是人际合作互动、人境和谐互动的过程;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追求的目标,联系计算教学的特点,本课教法、学法如下:

1、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学习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索,对有关疑问进行合作学习,小组交流,老师参与其中,使课堂教学体现出较好的生生交流和师生交流。

2、设计由浅入深的练习,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训练中联系知识的迁移,通过观察、比较、辨别分析等环节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对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

三、说教学程序

本课安排五个主要教学环节:复习导入——学习探索——巩固应用——组织评价——布置作业。

(一)复习导入:本环节是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最近连接点,为学习新知作适当的铺垫,并设疑引入新知,学生为学习新知做好思想准备。

1、口算:4条同分母分数加减的算式,并回顾:同分母分数为什么能够直接相加减?

2、通分:三组分数,并说说通分的目的,为下面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通分的环节打好基础。

3、设疑:当学生完成2个复习题后,老师提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要直接把分子相加减。那么,异分母分数是否也是直接相加减呢?

4、出示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目标:1.理解、掌握2.会计算

(二)学习探索: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结构的主体部分,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关键环节,安排以下三个层次:

1、探索异分母分数相加的算理板书例1:+提出2个问题:

(1)与所学过的算式有什么明显不同?

(2)怎样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

进行实验操作〈一〉:取出取出

学生随师操作,同位合作,把取出的和放在右边的标准圆内拼好。

老师提2个问题:

(1)能否直接、明显地知道合并后是几分之几吗?

(2)为什么不能直接、明显地看出是几分之几呢?

操作后,学生明确:两个分数单位不同地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如果它们分母相同,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老师再追问: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呢?

[通过联系旧知识,找关系,找差异,进而明确可以用学过的通分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随后,四人小组进行讨论,试算:

(1)用什么方法把和化成同分母分数?

(2)公分母是几?

(3)通分后分别是几?相加后是几?

老师巡视,参与大家的讨论,并作适当指导。让个别小组汇报结果,师板出计算过程,规范解题格式。

进行实验操作〈二〉,进一步证明解题的方向与思路是正确的。

取出通分后的取出通分后的

学生随师操作,同位合作,把取出的和放在右边的标准圆内拼好。

老师提出2个问题:

(1)能否直接、明显地看出是几分之几吗?

(2)为什么能?

使学生明确:通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同位再讨论:异分母分数相加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围绕例1,导出:异分母分数相加,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2、同位讨论,自学例2、师板例2-提出2个问题:

(1)分母不同,能否直接相减?

(2)怎样化成同分母分数?公分母是几?

[学生的通分知识已经能较好地掌握,并且在例1地学习基础上已初步了解了方法,便有一定能力和欲望去尝试自己类推解答例2。]

当学生顺利回答2个问题后,老师提出:这道题目,你们能自己解决吗?让学生尝试,同位讨论说说计算方法,填在书P131上,老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答案。同位再讨论:异分母分数相减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学生围绕例2进行讨论,导出:异分母分数相减,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3、归纳,总结法则

让学生先围绕例1、例2自己归纳,提问补充,最后总结出P132的计算法则,让学生划书,读书,加深记忆和理解,并作1分钟的自我整理,质疑。

[在学习例1和例2后,学生对所学知识已基本掌握,自我归纳法则是能否已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评定标准。]

(三)巩固应用:计算教学最后必须体现在“会计算”的环节上。本环节设计四类练习,让学生逐步加深对法则的认识,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与计算能力,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1、填空:

[这部分设计的目的是加深对计算方法的认识和应用。]

2、课本P132“做一做”

[这部分是让学生

围绕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3、错题纠正:

[这部分设计的目的是考验学生的观察、比较与分析能力。]

(四)组织评价:1、今天学习了什么?是否掌握?法则是什么?

老师再强调计算结果的要求。

2、小组评价:哪个小组表现最好?哪个同学有进步?

3、目标检测:P133.1〈1〉2〈1〉统计全对率,反馈学习效果。

4、自由练习:比准比快选自〈〈目标〉〉P103.掌握1.

(五)布置作业:(略)

板书设计:(略)

分数加法的教案(篇6)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19-120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教学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

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口算:4/7+2/75/11-4/117/12-5/12

1/2+1/28/9-5/915/16+5/16

学生口答得数后,说一说:这一组题目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同分母分母加、减法)

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猜一猜:这一节课我们将学什么?

(如学生猜测有困难,教师提示:能找一个与“同”意思相反的词吗?)

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学生读课题,举例说出几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题。

教师板书学生所编拟的算题,再请学生辨析教师出示的两题:1/2+1/3、8/9-5/6(即课本中例1、例2),这两题与今天学习的内容相符吗?

引导学生看板书,说一说想到了什么?

二、新课展开

1、教学例1

(2)怎样计算1/2+1/3,请同桌先讨论算法,再试算。

教师巡视,选择不同算法的学生板演。

(2)评析板演:看这些不同的算法,说说你们的想法?

讨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不能像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那样,把分子直接相加呢?

在学生讨论后汇报的基础上,教师教具示范。(图略)

师:1/2+1/3,把这两个阴影部分合在一起,你能不能直接说出结果是多少?

教师指着合并后的图形问:把圆平均分成几份,就可以看出1/2+1/3等于多少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教具示范,进行验证。(图略)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样,平均分的份数相同,分数单位相同,3份与2份合起来是5份。

(3)小结:通过学习计算1/2+1/3,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发言交流,得出: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要把它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才能计算。

完成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转化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师追问,可以通过什么办法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板书:通分)

(4)1/2+1/3=5/6,算得对不对呢?怎样验算?

学生汇报用交换加数位置的验算方法时,教师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做一做。

学生汇报用减法验算时,教师启发学生想一想:减法怎么算呢?学生试做,指名板演。评析时,让板演的学生说一说他是怎么想的。

2、教学例2

(1)8/9-5/6,学生试算并验算,指名板演。

(2)评析板演

3、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4、阅读课本,质疑。

对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你有什么疑问呢?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三、新课巩固

1、专项练习

师:你认为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需要哪些知识基础?

学生回答“通分”时教师指出:通分是关键。并练习:

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

2/3和2/5,1/5和3/10,1/6和3/8

学生回答“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教师指出:对!我们是把新学的知识转化为已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这是我们学习中一种很好的方法。

2、强化练习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3分钟)选择课始编拟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题目进行计算。比一比,看谁做得既对又多。

指名汇报。汇报时先汇报做的是哪几题,怎么做的,其他学生判断他算得对不对。

3、发展练习

师: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大家理解并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出示:今天的数学课,探究新知大约用了()/()小时,新知练习大约用了()/()小时。

学生先联系实际填空,再想一想: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计算?

4、课堂作业

5、选做题:()/()+()/()=11/12括号中是两个异分母的最简分数,这两个分数各是多少?(答案不唯一)

设计意图:

1、精心设问,激思导入

旧知,一般是后继新知的生长点。新课开始,通过几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口算题,习旧引新、承前启后。此时,教师再巧妙地以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猜”的方式揭示课题,引起学生对新课学习内容的关注。接着

,共同对课题进行例释性“解读”,凸现了本课要探究的新课题的特点,又为学生下继的探究性学习、自式练习准备了材料。在学生所编拟的算题与课始的口算题表层现象(分母不同)的对比中,暗示了解决新问题的方案。教师随之的一句“说一说想到了什么”,看似平谈,实则在学生的头脑中激起了问题的波澜。学生自己生成问题,为探索、思考、创造提供了动力与方法。

2、遵循规律,自主探索

北师大周玉仁教授曾精辟地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例1的教学,教师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大胆放手,把尝试与交流讨论融合一体,给学生的“探索”提供开放的、广阔的舞台。在学生形式地认识了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之后,组织全班学生理性地探索讨论,并结合动态的教具演示,促使学生的认识从朦胧走向清晰,从感性走向理性,从具体走向抽象。这样,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仅获得内容性知识,而且获得方法性认识;不仅在知识方面获得长进,而且在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这样的学习,才是全面的,才有“味道”,才有深度。

从例1异分母分数验算的教学,自然、巧妙地过渡到减法的教学,是由于有加法算法的迁移,对减法教学采取了略处理。如果说计算5/6-1/2、5/6-1/3倘有少数学生有一些困难的话,那么计算并验算8/9-5/6则对他们的学习有“补偿”作用,相信减法计算问题全班学生都能迎刃而解。教师的心中要想到的是全班所有学生,“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阅读课本、质疑环节的安排,又为学生在回顾与反思中内化新知,提供平台。

3、形式丰富,分层巩固

计算课教学的练习,很容易由于机械操练导致学生学习生活的枯燥乏味。如何克服这一弊端?本课进行了一些探索。在学生质疑之后,教师抛出问题:“你认为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需要哪些知识基础?”从而使专项练习具有思考性和研究性。强化练习,以学生编拟的题目作为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并采用限时的方式,学生计算的“感觉”一定与往日不同。发展练习,既对这节课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进行了总结,又将计算问题还原到实际生活的情境中。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把课堂教学再一次推向高潮,随之选做题的练习,它不是给这节课划上句号,而是添加了一个问号,使学生的思考从课内延展到课外。

分数加法的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景,体会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法则。

3、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感知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法则。

教学难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与算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复习有关分数单位的知识。

1、什么叫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 做这个分数的单位。 )

2、填一填 7/16 的分数单位是( ) ,它有( )这样的分数单位。 7/16 和 1/16 的分数单位相同吗? 1/2 和 1/4 的分数单位相同吗?

(二)复习通分

2/7 和 1/3 1/2 和 1/4 师:咱们已经掌握整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咱们从 这节课开始研究。 出示课题:分数加减法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出示例 1(展示课件)

师: 你瞧,工人叔叔正在说些什么?请同学们根据他们的对话,提出合适的数学 问题,并解答。(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抽学生口头汇报,同时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观察计算结果,让学生明白用分数表示计算结果时,要约成最简分数。

生 1:今天一共铺了这个广场的几分之几? 列式为:1/16+1/16=8/16=1/2。答:今天一共铺了这个广场的 1/2。

生 2:下午比上午多铺了这个广场的几分之几?(或上午比下午少铺了这个广场的几分之几?) 列式为:7/16-1/16=6/16=3/8。答:下午比上午多铺了这个广场的 3/8。

师:你们真能干,不仅提出了问题,还正确的解答出来了。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俩是怎样把结果算出来的吗?同桌议一议。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师:有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分母相同的分数怎样加减呢?

生: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最后结果能约成最简分数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生举出类似的算式计算(全班练习)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师:孩子们真能干!那这两个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前几天和今天一共铺了这个广场的几分之几? 今天比前几天多铺了这个广场的几分之几?

生:1/2+1/4=3/4 ,1/2-1/4=1/4 师:这两个算式与前边的算式的区别?(分母不同)

师:说说结果是怎样得来的?预设:画图得出结果。 把分母变成同分母分数,再计算得出来的。 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再把计算结果的小数化成分数。 ……

师:大家积极的开动脑筋,探索出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真了不起!但是这几种计算方法是否对每个分数加法算式都是适用呢?

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

师:同意既适用又简便的方法(先同分,再计算)再把 1/2+1/4=( ),1/2-1/4=( )全班练习,写出计算过程。 1/2+1/4=2/4+1/4=3/4 1/2-1/4=2/4-1/4=1/4

师:同学们在计算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是什么?

生:最关键的步骤是先通分,再计算。

师:说一说,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

生: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

三、学生练习

1、基础练习 填一填:(出示课件)

①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 )不变,( 分子 )直接相加减,计算的结果 要化为( 最简分数 )。

②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算一算: 4/15+7/15=11/15 5/6+7/8=20/24+21/24=41/24

2、拓展练习 下面的题有什么特点?怎么算比较快? 1/4+1/3= 1/3+1/7= 两个分母是互质数,分子都是 1。 得出:1/a+1/b=(b+a)/ab

3、接龙游戏

1/2+1/3 3/4-1/2

四、课堂小结

1/2-1/3 2/3+1/6 1/2+3/4 2/3-1/6 1/a-1/b=(b-a)/ab 1/3-1/4= 1/2-1/5= 17/18-13/18=4/18=2/9 7/9-2/3=7/9-6/9=1/9 通分),再按(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计算。 (每组 6 个同学,一个接一个地计算,看哪组又对又快)

分数加法的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意义相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迅速地计算有关习题。

2、利用所学的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3、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7/8的分数单位是xx。

(2)5/9里面有xx个1/9(3)4/7是4个xx。

(4)3个1/5是xx。

(5)1里面有xx个1/5,即是xx。

二、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三年级时,我们学习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你能分别各写一个同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的算式吗?下面请大家在草稿上各写一个,并大胆的猜测一下结果是多少。学生写算式。师板书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尝试练习

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都写了什么样的算式?

生汇报自己所写的算式。

师:同学们写的算式到底对不对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相信你们能找到答案的。

四、学习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1:(出示课件)

妈妈给明明过生日,分生日蛋糕。爸爸将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8块,爸爸吃了其中3块,妈妈吃了其中1块。问:你能用学过的分数知识说一说吗?(如:爸爸吃了多少蛋糕的几分之几?)

问:你能根据刚才想到的分数知识,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说说怎么列式解决吗?

选择:1/8+3/8表示什么含义?(妈妈和爸爸一共吃了蛋糕的多少。)等于多少呢?

那同学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学生独立思考、探究。

学生汇报(1)从图上看结果。

(2)说理:1/8是1个1/8,3/8是3个1/8,1个1/8加上3个1/8是4个1/8,也就是4/8。强调:4/8可以写成多少?(1/2)

师:联想整数加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加法的含义吗?(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口算练习:1/5+2/5=5/9+2/9=2/7+4/7=1/3+1/3=问:观察这些算式,对于同分母分数加法,你有什么发现?(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

2、学习同分母分数减法。(1)根据情景图出示问题,比多少

学生独立思考后反馈,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2)联想整数减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减法的含义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的含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口算练习:3/5-1/5=7/9-5/9=6/7-2/7=2/3-1/3=问:观察这些算式,对于同分母分数减法,你有什么发现?(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减)

五、点拨归纳

师:观察这几道分数加、减法算式有什么特点?

观察这几道分数加、减法算式与计算的结果,又发现什么?

板书: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追问: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怎么办?(计算的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六、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105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2、完成课本106页做一做

学生开火车回答

3、拓展练习(口答):1/12+xx=7/12xx-1/12=7/12

5/xx+3/xx=8/xx

师:做了这道题,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得出:只有分母相同(分数单位相同),才能将分子直接相加减;分母可以为任何非0自然数。

七、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八、作业

分数加法的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和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进行简单的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计算。

理解整数加减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提高运算能力。

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体会分数加减法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和价值。

[重点难点]:

1.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意义。

2.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

3.掌握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4.能运用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5.掌握什么时候一次通分好,什么时候分步通分好.

6.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教学建议]:

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应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素材引入同坟墓分数相加减的问题,让学生在自己探索、自主列式、自主计算、自主说理的过程中,归纳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不会感到陌生和困难。

第一节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9—90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探讨发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知识间的必然联系,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思维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 复习引入

1、 提问:哪位同学说一说什么是分数单位?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分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 教师课件出示一组习题

1)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导入。

师:同学们,过生日时高兴吗?(生:高兴)哎呦,怎么这么高兴,快说给我听听,也让我高兴高兴。

生1:我又长大了1岁。

生2:可以有很多朋友聚在一起,边吃边聊。

生3:我能收到很多礼物。

生4:我可以吃蛋糕。

生5:我可以买一本书。

……

师:同学们这么一说,我也替你们高兴,同时我也希望你们天天这么高兴!

设计意图:用现实情境引入学习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究新知。

师:刚才说到过生日吃蛋糕,下面是小红过生日时,妈妈特意为她准备的一个大蛋糕(如图),首先,妈妈把它平均分成8份,小红吃了3块(在图的上边涂鸿的处写上“小红吃了3块),爸爸吃了1块(在右边涂绿色处写上爸爸“吃了1块红),妈妈吃了1块(在右边涂黄色处写上“妈妈吃了1块”)提问:小红、爸爸、妈妈各吃了多少个蛋糕?(如图所示)

生:小红吃了 个,爸爸吃了 个,妈妈也吃了 个。

师: 表示什么?

生: 表示把“1”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1份。

师: 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生: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师:根据我给你们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小红和爸爸一共吃了多少蛋糕?

生2:小红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蛋糕?

生3: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蛋糕?

生4:小红一家三口一共吃了多少蛋糕?

生5:小红比爸爸多吃了多少蛋糕?

生6:还剩下多少蛋糕?

生7:一共吃的比剩下的多多少?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非常好!这些问题能不能自己解决呢?

学生异口同声的说:能!

师:那赶快动手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探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学生之间画像学习、互相探讨,从中解决一些困惑,实现“兵教兵,兵强兵”,提高课堂效率。

二、 放手探究,发现规律

学生开始自己解答以上问题,教师巡视。

学生做完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三、 收集信息,总结规律

师: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

生:没有。

师:你们没有,我可有几个问题要请教你们,我的问题是求小红和爸爸一共吃了多少蛋糕,你是怎样列算式的?

生: +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生:因为是求小红和爸爸一共吃了多少个蛋糕。

生:求小红和爸爸一共吃了多少个蛋糕,也就是把小红吃的和爸爸吃的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师:说得好。这是应用率什么的意义来列的计算?

生:整数加法的意义。

师:谁还记得整数加法的意义?

生: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师:整数加法的意义对于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师:谢谢你们帮我解答了第一个问题。我的第二个问题:从图上我们知道小红和爸爸一共吃了 个蛋糕,假设我告诉你们爸爸吃了 个蛋糕,如何求小红吃了多少个蛋糕?

生: = (个)

师:为什么用减法来计算?

生:知道了小红和爸爸一共吃了 个蛋糕,也就是知道了小红和爸爸吃的蛋糕的和,又知道了爸爸吃了 个蛋糕,也就是告诉了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应该用减法来计算。

师:分析的真好。这就是根据前面学习过的整数减法的意义,它对于分数减法也同样适用。

师:我的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 + = ?

生: 是3个 , 是1个 ,3个 加上1个 就是4个 , 是1个 ,也就是 。

随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 = =

3个 1个 4个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我认为小红吃了3块,爸爸吃了1块,一共吃了4块,也就是8块中的4块,所以是 个。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 = = =

师: 也就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生:二分之一。

师:凡是用分数表示计算结果的,如果不是最简分数的,一定要月份化成最简分数。

师:会计算分数加减法的计算题了吗?

生异口同声的说:会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归纳、补充、完善同坟墓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反方面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另一方面从学生总结规律中发现学生的思维漏洞,便于及时补救,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

师:同学们,你们看上面的分数有什么特点?

生:分母相同。

师:这就叫做同坟墓的分数。今天学习的是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联系刚才做的题,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也可以小组讨论,小组长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师:下面请一个小组的代表说一说你们小组的结论。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或想减。

师:哪个小组还有补充?

生:前面加上一句:“同分母分数相加减”,这样就完整了。

生: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化成最简分数。

师:这就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请同学们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些词最关键?还有什么疑问?

生:老师,为什么分母不变?

师:你的问题提的很好!谁能来解答?

生:分母不变,是因为分数单位没有变。

四、 巩固练习,反馈矫正

师:下面我们就根据刚才学的法则来做几个练习题,好吗?同时比一比,哪些同学做得好,掌握的扎实!

完成教材第90页做一做。

学成做完后小组检查,让出错的学生说明错误原因。

设计意图:做练习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法则,并灵活、熟练地运用法则。

板书设计: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例1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结果要约分。

第2节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2课时(新授课)

分数加法的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使学生知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

(3)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准备:

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带同学们一起去云梦森林公园参观。

用多媒体出示表格,问:从表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根据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选择“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这一问题。

(1)学生先独立解答,再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2)小组派代表汇报算法:

(3)教师问: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

三个分数是异分母分数,先算前面两个,再算最终结果;也可以先一次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运算法则计算结果,比较简便。

2.课件出示下表:

森林和裸露地面降水量转化情况对比

地控类别蓄存为地下水地表水其他

森林7/201/42/5

裸露地面?11/202/5

师:从表中你能发现那些数学信息?看到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你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展示学生不同的解答方法:

提问: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师生总结:加减混合运算中有小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3.结合以上两个问题,总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你能说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学生先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三、巩固运用,实践创新:

1.由小组派代表评比。

出示教材第118页“做一做”。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列式计算:

(1)从6/7里减去1/2和1/7的和,差是多少?

(2)4/5加上3/5减去1/3的差,和是多少?

3.小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1/3,第二天看了3/5,还剩下多少没有看?

4.水果店运来5/8吨水果,其中梨占1/4,苹果占1/5,其他水果占这批水果的几分之几?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发言)

师:看来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少,希望同学们平时多留心多观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你身边的数学问题。

五、布置作业

分数加法的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并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目标:

渗透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观察表格:你已经学会比较大小了,你能从表格中看出哪种空气质量的天数多一些?

你还想提哪些问题?

生:空气质量优和良的天数一共占总天数的几分之几?

师:怎样列式?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常云智)+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常云智)=

大家观察一下,分母一样吗?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进行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实践,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探究计算方法。(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巡视)

2、学生交流:

生:化成分数,通分

师:你能说说:分母不一样的时候怎么样进行加减呢?

生: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3、师生小结: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进行计算。

4、巩固练习:绿点问题自己尝试列式计算。

(学生独立操作,交流小结)

师小结:异分母分数减法怎么样计算?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自主练习”第1题是一道看图填空的题目。填完括号想一想为什么要化成分母是6的分数?

1、独立完成第2题,做题时候要注意看清加减,计算结果记住约分

2、独立完成想一想,一共占在校时间的几分之几,是把谁当成“1”?

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计算,然后将计算结果与比较,填在对应的集合圈内。进一步巩固分数大小比较。

4、第6题,学生先估测,再进行计算。让学生讲清估测的依据及计算的方法,再比较估测结果与计算结果,进一步提高估测能力。

四、看书质疑,总结收获。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分母不一样的分数你能怎么样快速进行计算?

分数加法的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景,体会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法则。

3.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感知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法则。

【教学难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与算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两张正方形纸片、题单(看图填空)。

【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

我知道我们5年级的学生在语文课中刚刚学习过猜谜语。老师这里也有几个谜语,想不想猜一猜?

1.一加一不是二 (打一字)

2.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

3.再见了,妈妈 (打一数学名词)

4.考试不作弊 (打一数学名词)

5.七上八下 (打一分数)

师:在猜谜的过程中,我看到很多孩子都在积极地动脑思考,发言声音也很洪亮。那在即将开始的课中,你们能做到吗?

好,我们开始上课。

一、谈话引入

在我们刚才的谜语中,提到了我们本学期学习过的分数。今天,我们便一起来继续研究分数的有关知识——分数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情境图:一工人说,今天上午铺了这个广场的1/16,另一工人说,今天下午铺了这个广场的7/16。

(2)根据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课件出示问题。

①今天一共铺了这个广场的几分之几?

②今天下午比上午多铺了这个广场的几分之几?

(4)拿出本子,列式计算两个问题。不作答。

(5)请一生展示讲解。

预设1:1/16+7/16=8/16=1/2

预设2:7/16-1/16=6/16=3/8

师:你们同意吗?

通常结果要化为最简分数。

师:1/16和7/16两个分数的分母是相同的,我们称为同分母分数。

(6)师:谁来说说1/16+7/16是怎样算的?

生: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7)师:在这里,为什么可以分母不变,而只把分子相加呢?

生:因为他们分母相同。

师:在分数中,分母表示什么?

生:平均分的份数。

师:在这里是将这个广场的面积平均分为16份。单位1相同、平均分的份数相同、那每一份的大小呢?也相同。每一份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都是1/16;1/16+7/16就是1个1/16+7个1/16,就是8/16。

(8)总结。

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

生: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师:一起来念一遍,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课件)

2.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初步感知算法。

(1)刚才我们用同分母分数加法解决了两个问题,求出今天铺了这个广场的1/2,如果我告诉你,前几天已经铺了这个广场的1/4,您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问题:前几天和今天一共铺了这个广场的几分之几?

(2)一起说怎样列式。

生:1/2+1/4。

师:与前面相比,这个算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生:分子相等。

生:分母不同。

师:分母不同的分数我们称为——异分母分数。(板书)

(3)师:1/2+1/4得多少?猜一猜,试着计算一下。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老师在巡视中注意学生方法。(请三学生板书)

1/2+1/4 1/2+1/4=1/6 1/2+1/4

=2/6 =2/4+1/4

=1/3 =3/4

(4)师:你们同意哪一种呢?

(5)师:1/2+1/4=1/3你们觉得可能吗?为什么?

生1:1/2比1/3大,加上一个数应该比1/2更大,不可能比1/2还小。

师:同意吗?只用估算的方法,就可以做出判断。

生2:他们两个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应该先通分。

师:能直接相加吗?

生:不能。

(6)那第三种答案可能正确吗?有什么办法来验证一下吗?老师给你两个温馨小提示:你可以利用身边的纸折一折、画一画。也可以用其他的计算方法。先自己试一试。

(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

(7)交流汇报。

生1:我采用的是画一画的方法。我先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1/2染上颜色,再取剩下的一半即1/4染上颜色,这样总共就是3/4,所以3/4正确。

师:有图形,有数字,数形结合,清晰明了。

为了使同学们看得更清楚,老师把他这种方法用课件演示给大家。(课件演示)

师:1/2+1/4,他们的分母不同,平均分的份数也不同,每一份的大小也不同。能直接相加吗?先把1/2通分为2/4,2/4+1/4=3/4.

生2:我把他们化成小数再计算。

师:把分数化成小数,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好。

师:好的话就给点掌声吧!

生3:3/4-1/4=1/2。

师:我们看,和减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用减法来验证加法,也很有创意!

……

(8)师:各种各样的方法都证明了3/4是正确的。那我们再来看看具体是怎样做的?

板书:1/2+1/4

=2/4+1/4

=3/4

(9)师:面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我们提出猜想、试着解决、想办法验证,再得出结论。短短时间,你们已经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真了不起!但科学探究并未到此止步,我们还应该将我们的结论进行推广应用。用这种方法,试着做一道题。

3.教学例二。

(1)8/9-5/6 (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做题格式,学生做完,请两位计算方法不同的学生板演)

(2)交流汇报。

8/9-5/6 8/9-5/6

=48/54-45/54 =16/18-15/18

=3/54 =1/18

=1/18

(3)师:黑板上的答案对吗?观察这两种计算方法,你能找出他们有什么不同点?

生:不同之处,第一个是用两个分母的乘积作为公分母,第二个是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

师:也就是选择的公分母不同。

师:那又有什么相同点呢?

生:相同之处是都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减法,利用通分转化为分母相同的分数减法。

师:观察得真仔细。

(4)总结法则。

师:你能总结一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怎么计算的吗?

生:我们是把异分母分数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来计算的。(板书:转化,通分)

生:我先通分,化为同分母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

师:在你的话中用到了一个词——化为。(板书:转化)在这里,我们是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

师:转化的方法是什么?通分。

师:一起看看法则。(课件出示)

三、基础练习

师:通过我们努力,探索出了知识,学到了思想方法。你能灵活运用吗?做一做题单上的题。

1.(出示题目,课件)看图填空。

集体对答案。

2.计算。(课件)

我们刚才利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数形结合解决了两个问题。如果没有图,你会计算吗?试试看。

1/4+2/5 7/9-2/3 1/10+1/15

师:做完的孩子可以到黑板上板书。

集体讲评。你觉得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师:经过你的提醒,相信你们做题的时候会更认真、仔细,是吗?

四、拓展练习

1.比一比。

那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正确。

(1)集体汇报。全对的举手。

(2)观察算式,上面的题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才能比较快。小组讨论。

师:谁来说说你们的发现?

生2:我们发现当两个这样的分数相加时,他们和的分母就是两个分数分母的乘积,他们和的分子就是两个分母的和。

师:你真是善于观察、总结。我们来看第一排。1/2+1/3=5/6中,两个分数分母2和3的积作为和的分母,两个分数分母2和3的和作为和的分子。再来看1/9+1/10=19/90中,有这样的规律吗?

生3:在减法中,差的分母是两个分数分母的和,分子是两个分数分母的差。

师:一起来看,在1/2-1/3=1/6中,差的分母是2和3的积,分子是3和2的差。

师:那是不是每一个分数加减法算式都有这个规律?需要什么条件?

生:分子都是1,分母是互质数。

(3)你能用这个规律,快速计算下面几道题吗?

直接写答案在题单上,看谁做得最快。

2.简单评价。

规律的妙处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面对试题,我们要有一双善于观察比较的眼睛。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要和大家分享吗?

生:我学到了异分母分数加减可以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生2:我知道了为什么同分母分数可以分母不变,分子直接相加。而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

生3:我学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

师:同学们收获可真不小,关于分数,还有很多知识等待我们下去继续探究。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案推荐


老师在上课前需要有教案课件,只要课前把教案课件写好就可以。 学生反应是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好的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想要深入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案”不妨先来阅读这份详尽介绍,我们提供这些文件供你参考和使用祝你在学术和工作中取得成功!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十几减9、十几减8,找出计算规律,提高计算速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2、初步学会解答用图画形式出现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应用题.认识应用题的结构,理解数量关系,为学习文字应用题做准备。

重点难点重点:

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被减数和差,找出计算规律,提高计算能力。

难点:

学会求另一个加数的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教学准备:

小黑板、卡片。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知识点落实):

一、复习十几减9和十几减8,在复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规律

1、教师在黑板上竖着依次书写:11,12,13,…,18,出示可以移动的练习卡片,依次从上到下移动,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减去9的得数,并写出来.

师:观察被减数和差,说出十几减9在计算上有什么规律?(十几减9的差都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因为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先用10减9剩1,1再加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所以十几减9的差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

师: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怎样想比较快?(给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1.)

教师出示十几减9的式题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口算.

2、教师在黑板上竖着依次书写:11,12,13,…,17,出示可以移动的练习卡片,依次从上到下移动,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减去8的得数,并写出来.

师:观察被减数和差,说出十几减8在计算上有什么规律?(十几减8的差都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2)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因为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先用10减8剩2,2再加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所以十几减8的差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2)

教师出示十几减8的式题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口算.

二、进行加法和减法的混合练习

1、出示小黑板,写好以下三组题:

指定三名学生到前面把算式和相应的得数用线连起来,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2、出示口算卡片,请两名同学起立进行抢答,谁先答对给谁加1分,最后看哪位同学累计分高.

8+3 11-9 10-89+6 14-8 15-8 8+5 18-9

9+7 17-9 14-98+89+2 9+812-816-9

三、教学补充题。

1、教师出示图文应用题1。

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筐里的苹果和筐外面的苹果一共有10个,筐外面有3个苹果,筐里面有几个苹果)

师: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生答略)

师:要求筐里有多少个苹果,该怎样想?(想:几加3是10,7加3是10.从10个里去掉3个,也就是筐里有几个苹果)

师: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0-3=7.

2、教师出示图文应用题2。

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盒里的小棒和盒外的一共有14支,盒外有4支,盒里面的有几支)

师: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生答略)

师:要求盒里面有多少支小棒,该怎样想?(想:几加4是14,10加4是14.从14支里去掉4支,就是盒里面有几支)

师: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14-4=10

4、猜一猜.师:今天老师带来了10张口算卡片,现在我们做几道:16-810-6 11-9 15-8

谁知道我手里还剩几张口算卡片?(老师手里还剩6张口算卡片)

师:你是怎样想的?(想:几加4是10,6加4是10,从10张里去掉4张,就是老师手里还剩几张卡片)

四、课终评价、小结。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案(篇2)

1.原来有11只小鸡,走了5只,还剩下几只小鸡?

考查目的:借助情境图提出用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青要练习写16个毛笔字,还剩下8个字没有写,他已经写了几个字?

考查目的:用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减法意义的认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析:可通过画图来辅助分析数量关系,反映出问题的结构再列式计算。

3.动物园有兔子15只,羊8只,牛6只。

(1)羊和牛一共有多少只?

(2)其中白兔有5只,黑兔有多少只?

考查目的: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并搜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题(1)求总数,用加法。题(2)已知总数和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让学生体会提出的问题不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也不同。

4.小丽植了14棵树,小文植了7棵树,小丽比小文多植多少棵树?小文比小丽少植了多少棵树?

答案:14-7=7(棵)。答:小丽比小文多植7棵树,小文比小丽少植了7棵树。

解析: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沟通“比多少”问题与原来减法模型之间的联系,获得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后一个问题可利用转化思想减轻思维负担,两题都可以用14-7=7来解决。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案(篇3)

教材简析:

本课是学习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是利用20以内加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在审题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分析题意,选择相对应的信息解决问题,能根据情境中数量关系分辨出多余条件,排除多余信息对解决问题的干扰。利用实际操作、分析理解,突出画图策略,解决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的数学问题。教学时,根据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以学生已知经验为起点,激起兴趣激发思考,促进儿童产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展开读一读、想一想、圈一圈、画一画等活动,注重学生自我感悟、自我评价和个性发展。进一步体现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价值。

教学目标

1.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步骤,能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的数学问题。

2.让学生经历读一读、想一想、圈一圈、画一画等活动,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逐步熟悉用画图方法解题的策略。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体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带来乐趣。

教学准备

教具:主题图、课件、图片。

教学重点:

会解决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难点:会根据情境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回顾经验

(课件出示)复习题

教师:小猴子吃桃子。观察这幅图,你了解那些信息?问题是什么?“还剩几个”怎样解答呢?

自主列式解答。指名回答,个别评价,促进交流。

教师:解答正确吗?指名回答。

师生小结:明确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引入课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设计复习题,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为今天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课件出示)例5主题图.

(一)理解图意,找出相关条件和问题

教师: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发现什么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

根据学生完整的回答,课件出示各信息:

1.有16人来踢球,

2.现在来了9人,

3.我们队踢进了4个,

4.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我们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条件),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尝试列式,引发矛盾冲突

教师:你觉得怎样解决“还有几人没来”这个问题?

学生汇报,根据自己想法列出算式,教师板书。可能会出现:

16-9 16-4 16-9-4

教师:哪种算式是正确的?

(三)分析题意,筛选信息

师生合作,利用多种方式,逐一分析算式。

1.读一读。让学生将有联系的相关条件读一读。初步判断哪个条件与问题没有关系。

2.摆一摆 。利用信息条,进行重组

(1)16-9这个算式表示“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2)16-4这个算式表示“有16人来踢球。我们队踢进了4个,还有几人没来?

(3)16-9-4这个算式表示“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还有几人没来?

引导学生发现:要求“还有几人没来”,与人数有关,与踢进的球没有关系。

师生小结:“.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在解决问题时没有用处,是多余条件。

3.圈一圈。把多余条件圈起来,将有用的条件和问题完整读一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现实情境图提取信息,尝试列式 引发思考。初步感知解决问题中包含的数量关系,利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选择有效解决问题的条件,明确与问题无关的条件是多余条件。】

(四)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1.画图策略,深化理解

教师:我们了解到的条件和问题,除了用文字表示,还能用什么方式让大家看到很清楚?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用直观画图的方式表示。同伴合作,设计画图表示方法。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呈现不同的画图策略,可能会有:

如果有错误的画图,可根据生成资源进行分析讲解。

教师:根据图,用什么方法解决?

【设计意图:明确条件后,再次让学生把条件和问题用自己喜欢的图表示出来,进一步理解问题间的数量关系,体会减法的意义,同时为列式计算提供表象支撑。】

2.列式计算,建构意义

分析图中表示各部分的表示的意思,明确数量关系间的相互关系。

教师:你能看懂这些图吗?画图帮助我们分析题目的意思,现在解决“还有几人没来”你还有什么困难吗?

学生列式,指名板演,个别提问,说算式各部分的含义。

全班交流。检查单位,口述答语等,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

3.回顾反思,强化步骤

(1)验证结果

教师:还有7人没来,这个结果正确吗?你有什么方法说明这个结果是正确的?

学生汇报,可能会出现:

用加法验证,7+9=16(人),

语言表述:没来的7人加上 现在来的9人,一共有16人。

在表述过程中,只要学生能利用加法的检验的意识来分析,都予以肯定

(2)回顾步骤

结合主题图,梳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教师:今天我们在解决问题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教师:分析信息时,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是不是所有的条件都与解决的问题有关?

教师:解决问题的结果是否正确怎样检验?

师生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 ,要先通过看图或看文字信息,明确问题是什么;再分析清楚哪些条件与文图有关,通过画图,或操作的方式帮助我们理解,列出算式;最好要检验解答的结果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如何准确理解题意,排除多余条件的干扰。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验证与反思的能力。】

三、学以致用,升华认识

(一)教材第20页“做一做”。

此题与例题类似,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找出多余条件,自己解答。

(二)教材第22页“练习五”第2题。

此两题与例题类似,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找出多余条件,自己解答。

学生练习,同伴互评,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选择2道习题都是教材上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放手让学生尝试思考,脱离直观画图或操作,具体到抽象,掌握这类问题解决的一般步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遇到解决问题的数量与以前有什么不同?你会分析解决的?

教学问题诊断:

画图中如果发现错误的图意,教师该如何处理?

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把与问题有关的条件表示出来,可能有学生不是很清楚该用什么方式,迟迟不能下笔;还有的学生会直接画出左边有9人,右边有7人,一共有16人,没有问题体现……,如果仅仅是抓住这样资源进行分析讲解,也许会有部分学生能明白进行修改(在老师辅导下修改),但是花费的时间影响后面环节正常教授,影响既定的目标。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案(篇4)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5课时十几减9用数学。

2、教材简析:用数学对于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很重要。看懂图意并根据给出的信息中哪些是解决问题需要的,哪些信息是多余的。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同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通过系统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初步学会分清给出的信息中哪些是解决问题需要的,哪些信息是多余的。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4、教学重点:学会看图理解图意,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5、教学难点:理解图意,哪些是解决问题需要的,哪些信息是多余的。

二、说教法:

本节课属于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即用数学)。传统的教学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及技能训练,比较枯燥。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展现一幅幅带有活动情节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学交流,亲身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多种方法中肯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师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学生,应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的接受,从而选取更好的方法。

三、说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定标。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选择话题,通过具体的情景与数学学科的联系,导入课题。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1、学习例5,课件出示主题图。

2、引导学生认真看图,然后,小组讨论,选取图中和问题有关的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根据图中的信息,分清给出的信息中哪些是解决问题需要的,哪些信息是多余的,多余的信息就去掉。

4、列式计算,理解算理和算法

5、适时点拨。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在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掌握自己认为好的计算方法,自觉地构建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三测评训练。

课本20页“做一做”和22页第3、4题。

通过由浅入深,形式各异的练习,巩固基本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对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发展方面的情况作全面的总结;让学生结合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自评、互评,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不断进步。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案(篇5)

12-9=13-6=15-7=16-8=

11-7=17-9=15-6=13-9=

11-9=12-6=13-5=14-7=

18-9=15-8=11-3=12-4=

师:第二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一起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和整理。

课前准备20以内所有退位减法的算式卡片。

师:把课前准备好的36道20以内退位减法算式自己进行整理,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整齐。

学生独立整理排列,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整理的。

预设3:竖着看,下面一道算式都比上面一道算式的差多1。

师:为什么会出现下面一道算式比上面一道算式差多1的情况呢?

生:因为被减数的个位依次多1,减数不变,差也依次多1。

预设2:横着看,后面一道算式都比前面一道算式的差多1。

师:为什么会出现后面一道算式比前面一道算式差多1的情况呢?

生:因为被减数不变,减数依次少1,减的越少,剩下的也就越多,所以差反而多1。

师:得数相同的算式是怎么排列的?比如11-7,12-8,13-9这三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同学们真能干,我们通过自己整理20以内所有的.退位减法算式,对这36道算式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还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发现了这么多算式排列的规律,太棒了!

师:看着这张表,指出任意一道算式,你能很快的说出得数吗?谁能说出差是3的算式?差是4的呢?把差是9的算式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师:认真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会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预设:小丽得了12朵,小林得了9朵。小丽比小林多得了几朵?

师:解决“小丽比小林多得了几朵?”这个问题,与小东得了几朵有关系吗?

师:“小东得了几朵”这个信息与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关系,所以是一个多余信息。另外,在找数学信息时,还要注意图文结合,找到图中的有用信息。

师: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在练习本上试着做一做,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画示意图的方法在本上画一画来帮助理解。

生:12表示小丽得了12朵花,9表示小丽和小林得的同样多的一部分,3表示小丽比小林多得的一部分。

同桌互相说,全班齐说算式各部分表示的含义。

师:根据表中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同桌互相提问并解答。

我们对本单元知识进行了梳理,形成了一个这样的知识图(出示下图),这样的知识地图能把我们学过的单一知识点串起来,便于我们发现知识间的联系。

(1)桃子比西瓜多几个?

(2)西瓜比桃子少几个?

独立完成,集体对改。

小结:求“桃子比西瓜多几个?”或“西瓜比桃子少几个?”这两个问题都是从桃子的个数中减去和西瓜同样多的部分,求剩下的部分(也就是多或少的数量),所以都用减法计算,因为求的同一部分,所以算式都是12-7=5(个)。

3.跳绳比赛。

(1)小明比小丽多跳了几下?

(2)小玉比小明少跳了几下?

学生独立解答,汇报。

小结:在解决问题时要认真审题,看清问题,找到解决问题所需的有用信息,排除多余信息。解答之后要注意及时检查,回顾。

【知识点】巩固和熟练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

【解析】要求全部做对,而且注意把握时间。

①画☆比□多5个。

□□□

②画△比○少3个。

○○○○○○○○○

【知识点】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量的多少,借助画图帮助学生理解“比多比少”。

【解析】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上下对齐。

【知识点】考查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是否能辨别出信息中的有用信息和多余信息。

【解析】解决“小月折了几只?”这个问题,与“其中黄色的有6只”这个信息没有关系,所以这是个多余信息,圈起来排除。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案(篇6)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例1、做一做1-3题及练习二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算理,学会“破十法”“连减法”,掌握“想加算减法”,感悟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

9十9 9十2 9十5 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 )=12 9十( )=13

9十( )=14 9十( )=15

9十( )=16 9十( )=17]

二、探究交流,展示汇报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算法的多样化: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鼓励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或在直观图中圈一圈的方法理解算理。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想加算减法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连减法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破十法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连减法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

[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

(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 5”。

3.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

[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检测与反馈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

l.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15-9=6

10–9=1 9+6=15

1+5=6 15–9=6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教学本课时引导学生从情景入手收集信息,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理解十几减9的不同算法,在比较中发现想加算减法是计算又快又对的一种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做了铺垫。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案(篇7)

教材简析:

十几减7、6是在学习了十几减9、8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大部分学生对“想加算减法”和“破十法”已经基本掌握,但还不够熟练。本课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本课还是结合具体情境,编成有趣的数学故事,利用信息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动脑思考,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肯定合理的计算方法,在交流过程还会出现几种算法,但是学生已经倾向于用“想加算减法”计算,学生已经有了自己喜欢的方法。通过自己的计算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既提高计算价值又充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利用加减法关系计算十几减7、6,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想加算减法”的思考方法。

2.通过直观图和对数据的观察,能说出计算的思考过程。帮助学生逐步实现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能力。

3.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整理的过程,体验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

教学准备:

主题图、课件、实物图片

教学重点:

掌握十几减7、6的计算方法多样性

教学难点:

重点感受“想加算减法”的计算方法价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孕伏新知

(课件出示)复习题:

(1)看图列算式。

()+()=()

()-()=()

()-()=()

【设计意图:设计复习题,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为感受“想加算减法”的价值奠定基础。】

二、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3主题图。

教师:图中两位小朋友在干什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表示什么意思?

根据学生完整的回答,教师板书出问题:

(1)红金鱼的有多少条?

(2)黑金鱼的有多少条?

教师:我们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怎样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呢?

三、自主探究,内化算法

(一)分析信息,列出算式

1.分析信息

教师:要求红金鱼的有多少条,怎样列式?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可能会说:

女小朋友说:共有13条金鱼,黑色有7条,求红色有几条,可以用13减去7。

教师追问:13和7各表示表示什么意思?

(课件逐步演示)先出示金鱼实物图。

2.帮助学生理解,初步建模

“求另一部分是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在此题中用总数13条减去黑色的7条,就是另外一部分红色金鱼的条数。

教师板书:13-7=

教师追问:要求黑金鱼有多少条,又该怎样解答呢?

让学生说出理由,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13-6=

比较算式,引入课题并板书。

3.尝试计算

【设计意图:根据两位学生赏鱼的情境,通过不同观察角度得到不同的信息,同时也提出不同的问题,为本课学习提供了现实而有意义的素材。引导学生分析信息,为解决问题提供直观地表象支撑。】

(二)独立思考,形成表象

教师可提出问题:

1.你能将自己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2.你能将自己的想法与同桌说一说吗?

3.你能听懂或读懂同桌的方法吗?

学生活动,同伴交流。教师观察巡视。

(三)操作验证,发现关系

(课件预设)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1.“破十法”:让学生说思考过程,把13分成3和10,10-7=3,3+3=6;把13分成3和10,10-6=4,4+3=7。

由于学生对“破十法”已经比较熟悉,不再出现直观图,让学生直接说出思考过程。

2.“平十法连减”:13-3-4=6,13-3-3=7。

3.“想加算减法”:因为7+6=13,所以13-7=6,13-6=7。

从实物图中学生能直观看出,并将一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联系在一起,体现了这种方法的便利和快捷。

4.数数的方法:从13里一个一个减,减去7个还剩6个。

5.观察比较:“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的算式,感受后一种方法简捷。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喜欢的方法计算同时,可结合今天所学算式进行对比,体现出方法的简捷,以便在今后中能够熟练和正确地计算,同时让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同伴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四、巩固应用,抓住联系

(课件出示)

(一)教材第14页“做一做”1、2、3题。

学生练习,同伴互评,全班交流。

提出问题:你们完成速度很快,有什么好办法?你发现这些题有什么联系?

你能写出几个有这种规律的算式吗?

尝试练习,指名板演,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做一做”的3道题,从直观到抽象,巩固所学计算方法,体验“想加算减法”的优越性,并知道在减法算式中交流减数和差的位置,能得到另一道减法算式的结果的练习过程。】

五、应用理解,回顾总结

(一)教材第16页第10题。

1.观察情境图,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动态出示)

呈现情境图,先出示一个条件和问题,让学生补充条件。

教师:一共有15只鸭子,右边有几只?要想解决问题还需要什么条件?

指名回答,补充条件。(课件演示)

2.理解题意,列式计算

教师追问:还可以怎样选择信息,提出问题?

3.同伴交流,相互说一说

集体练习,全班交流,回顾反思,师生小结。

【设计意图:此题同主题图有点类似,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收集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不仅让学生对信息整理和应用能力得到提高,还能体验到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

六、全课总结

全班交流,畅谈收获。

高中数学教案推荐


推荐给您一些最新的关于“高中数学教案”的经典文章。老师每一堂上一般都需要一份教案课件,因此就需要我们老师写好属于自己教学课件。教案是教学经验的重要积累。很不错的信息快分享给你的朋友看看吧!

高中数学教案 篇1

课题:命题

课时:001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2、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

难点: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引入:初中已学过命题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叫做命题?

二、新课教学

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

(1)若直线a∥b,则直线a与直线b没有公共点.

(2)2+4=7.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若x2=1,则x=1.

(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6)3能被2整除.

讨论、判断: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所有句子的表述都是陈述句的形式,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其中(1)(3)(5)的判断为真,(2)(4)(6)的判断为假。

教师的引导分析: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

抽象、归纳:

1、命题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命题的定义的要点: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教师再与学生共同从命题的定义,判断学生所举例子是否是命题,从“判断”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

例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若整数a是素数,则是a奇数.

(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

(4)若平面上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5)=-2.

(6)x>15.

让学生思考、辨析、讨论解决,且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看两点:第一是“陈述句”,第二是“可以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均不是命题.

解略。

引申:以前,同学们学习了很多定理、推论,这些定理、推论是否是命题?同学们可否举出一些定理、推论的例子来看看?

通过对此问的思考,学生将清晰地认识到定理、推论都是命题.

过渡:同学们都知道,一个定理或推论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结合学生所举定理和推论的例子,让学生分辨定理和推论条件和结论,明确所有的定理、推论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紧接着提出问题:命题是否也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呢?

2、命题的构成――条件和结论

定义:从构成来看,所有的命题都具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在数学中,命题常写成“若p,则q”或者“如果p,那么q”这种形式,通常,我们把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的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命题结论.

例2: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p和结论q,并判断各命题的真假.

(1)若整数a能被2整除,则a是偶数.

(2)若四边行是菱形,则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3)若a>0,b>0,则a+b>0.

(4)若a>0,b>0,则a+b<0.

(5)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此题中的(1)(2)(3)(4),较容易,估计学生较容易找出命题中的条件p和结论q,并能判断命题的真假。其中设置命题(3)与(4)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两个例子的比较,学更深刻地理解命题的定义——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不管判断的结果是对的还是错的。

此例中的命题(5),不是“若P,则q”的形式,估计学生会有困难,此时,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已知的事项为“条件”,由已知推出的事项为“结论”.

解略。

过渡:从例2中,我们可以看到命题的两种情况,即有些命题的结论是正确的,而有些命题的结论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就有了对命题的一种分类:真命题和假命题.

3、命题的分类

真命题:如果由命题的条件P通过推理一定可以得出命题的结论q,那么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假命题:如果由命题的条件P通过推理不一定可以得出命题的结论q,那么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强调:

(1)注意命题与假命题的区别.如:“作直线AB”.这本身不是命题.也更不是假命题.

(2)命题是一个判断,判断的结果就有对错之分.因此就要引入真命题、假命题的的概念,强调真假命题的大前提,首先是命题。

判断一个数学命题的真假方法:

(1)数学中判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要经过证明.

(2)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

例3:把下列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判断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负数的立方是负数。

(3)对顶角相等。

分析:要把一个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关键是要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然后写成“若条件,则结论”即“若P,则q”的形式.解略。

三、巩固练习:

P4第2,3。

四、作业:

P8:习题1.1A组~第1题

五、教学反思

师生共同回忆本节的学习内容.

1、什么叫命题?真命题?假命题?

2、命题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

3、怎样将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

4、如何判断真假命题.

高中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意义,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

(2)进一步理解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

(3)初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方法.

(4)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转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求曲线的方程.

教学用具:计算机.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引入】

1.提问:什么是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强调.

2.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意义、基本问题.

对于一个几何问题,在建立坐标系的基础上,用坐标表示点;用方程表示曲线,通过研究方程的性质间接地来研究曲线的性质,这一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称为坐标法,这门科学称为解析几何.解析几何的两大基本问题就是:

(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

(2)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

事实上,在前边所学的直线方程的理论中也有这样两个基本问题.而且要先研究如何求出曲线方程,再研究如何用方程研究曲线.本节课就初步研究曲线方程的求法.

【问题】

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曲线的方程.

【实例分析】

例1:设、两点的坐标是、(3,7),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首先由学生分析:根据直线方程的知识,运用点斜式即可解决.

解法一:易求线段的中点坐标为(1,3),

由斜率关系可求得l的斜率为

于是有

即l的方程为

分析、引导:上述问题是我们早就学过的,用点斜式就可解决.可是,你们是否想过①恰好就是所求的吗?或者说①就是直线的方程?根据是什么,有证明吗?

(通过教师引导,是学生意识到这是以前没有解决的问题,应该证明,证明的依据就是定义中的两条).

证明:(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

设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则

将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

这说明点的坐标是方程的解.

(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设点的坐标是方程①的任意一解,则

到、的距离分别为

所以,即点在直线上.

综合(1)、(2),①是所求直线的方程.

至此,证明完毕.回顾上述内容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证明(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中,设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最后得到式子,如果去掉脚标,这不就是所求方程吗?可见,这个证明过程就表明一种求解过程,下面试试看:

解法二:设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也就是点属于集合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所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

将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

果然成功,当然也不要忘了证明,即验证两条是否都满足.显然,求解过程就说明第一条是正确的(从这一点看,解法二也比解法一优越一些);至于第二条上边已证.

这样我们就有两种求解方程的方法,而且解法二不借助直线方程的理论,又非常自然,还体现了曲线方程定义中点集与对应的思想.因此是个好方法.

让我们用这个方法试解如下问题:

例2:点与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距离的积是常数求点的轨迹方程.

分析:这是一个纯粹的几何问题,连坐标系都没有.所以首先要建立坐标系,显然用已知中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作坐标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然后仿照例1中的解法进行求解.

求解过程略.

【概括总结】通过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分析上面两个例题的求解过程,我们总结一下求解曲线方程的大体步骤:

首先应有坐标系;其次设曲线上任意一点;然后写出表示曲线的点集;再代入坐标;最后整理出方程,并证明或修正.说得更准确一点就是:

(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有序实数对例如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

(2)写出适合条件的点的集合

;

(3)用坐标表示条件,列出方程;

(4)化方程为最简形式;

(5)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一般情况下,求解过程已表明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如果求解过程中的转化都是等价的,那么逆推回去就说明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所以,通常情况下证明可省略,不过特殊情况要说明.

上述五个步骤可简记为:建系设点;写出集合;列方程;化简;修正.

下面再看一个问题:

例3:已知一条曲线在轴的上方,它上面的每一点到点的距离减去它到轴的距离的差都是2,求这条曲线的方程.

【动画演示】用几何画板演示曲线生成的过程和形状,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寻找关系.

解:设点是曲线上任意一点,轴,垂足是(如图2),那么点属于集合

由距离公式,点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

将①式移项后再两边平方,得

化简得

由题意,曲线在轴的上方,所以,虽然原点的坐标(0,0)是这个方程的解,但不属于已知曲线,所以曲线的方程应为,它是关于轴对称的抛物线,但不包括抛物线的顶点,如图2中所示.

【练习巩固】

题目:在正三角形内有一动点,已知到三个顶点的距离分别为、 、,且有,求点轨迹方程.

分析、略解:首先应建立坐标系,以正三角形一边所在的直线为一个坐标轴,这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另一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比较简单,如图3所示.设、的坐标为、,则的坐标为,的坐标为.

根据条件,代入坐标可得

化简得

由于题目中要求点在三角形内,所以,在结合①式可进一步求出、的范围,最后曲线方程可表示为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1)解析几何研究研究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2)如何求曲线的方程?

(3)请对求解曲线方程的五个步骤进行评价.各步骤的作用,哪步重要,哪步应注意什么?

【作业】课本第72页练习1,2,3;

高中数学教案模板 篇2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数列求和的综合应用

教学重难点

数列求和的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

典例分析

3.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7n-8,

(1)求{an}的通项公式

(2)求{|an|}的前n项和Tn

4.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S100=145,则a1+a3+a5+…+a99=

5.已知方程(x2-2x+m)(x2-2x+n)=0的四个根组成一个首项为的等差数列,则|m-n|=

6.数列{an}是等差数列,且a1=2,a1+a2+a3=12

(1)求{an}的通项公式

(2)令bn=anxn,求数列{bn}前n项和公式

7.四数中前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后三个数成等差数列,首末两项之和为21,中间两项之和为18,求此四个数

8.在等差数列{an}中,a1=20,前n项和为Sn,且S10=S15,求当n为何值时,Sn有最大值,并求出它的最大值

.已知数列{an},an∈N,Sn=(an+2)2

(1)求证{an}是等差数列

(2)若bn=an-30,求数列{bn}前n项的最小值

0.已知f(x)=x2-2(n+1)x+n2+5n-7(n∈N)

(1)设f(x)的图象的顶点的横坐标构成数列{an},求证数列{an}是等差数列

(2设f(x)的图象的顶点到x轴的距离构成数列{dn},求数列{dn}的前n项和sn.

11.购买一件售价为5000元的商品,采用分期付款的办法,每期付款数相同,购买后1个月第1次付款,再过1个月第2次付款,如此下去,共付款5次后还清,如果按月利率0.8%,每月利息按复利计算(上月利息要计入下月本金),那么每期应付款多少?(精确到1元)

12.某商品在最近100天内的价格f(t)与时间t的

函数关系式是f(t)=销售量g(t)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是g(t)=-t/3+109/3(0≤t≤100)

求这种商品的日销售额的最大值

注:对于分段函数型的应用题,应注意对变量x的取值区间的讨论;求函数的最大值,应分别求出函数在各段中的最大值,通过比较,确定最大值

高中数学教案模板 篇3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

1.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2.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128学时。2.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32~64学时。

3.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本大纲教学要求用语的表述1.认知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了解:初步知道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

理解:懂得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掌握: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去解决一些问题。2.技能与能力培养要求(分为三项技能与四项能力)

计算技能:根据法则、公式,或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正确地进行运算求解。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正确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及常用的数学工具软件。数据处理技能:按要求对数据(数据表格)进行处理并提取有关信息。观察能力:根据数据趋势,数量关系或图形、图示,描述其规律。

空间想象能力:依据文字、语言描述,或较简单的几何体及其组合,想象相应的空间图形;能够在基本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位置关系,或根据条件画出图形。

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能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简单数学相关问题,作出分析并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予以解决。

数学思维能力:依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类比、归纳、综合等方法,对数学及其应用问题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判断、推理和求解;针对不同的问题(或需求),会选择合适的模型(模式)。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1.基础模块(128学时)第1单元集合(10学时)

第2单元不等式(8学时)

第3单元函数(12学时)

第4单元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2学时)

第5单元三角函数(18学时)

第6单元数列(10学时)

第7单元平面向量(矢量)(10学时)

第8单元直线和圆的方程(18学时)

第9单元立体几何(14学时)

第10单元概率与统计初步(16学时)

2.职业模块

第1单元三角计算及其应用(16学时)

第2单元坐标变换与参数方程(12学时)

第3单元复数及其应用(10学时)

高中数学教案模板 篇4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情景,理解分层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学会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3、并对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及分层抽样方法进行比较,揭示其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理解分层抽样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分层抽样的步骤。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复习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的概念、特征以及适用范围。

2、实例:某校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分别有学生名,为了了解全校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容量为的样本,怎样抽取较为合理?

二、学生活动

能否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进行抽样,为什么?

指出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视力状况有一定的差异,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进行抽样不能准确反映客观实际,在抽样时不仅要使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等,还要注意总体中个体的层次性。

由于样本的容量与总体的个体数的比为100∶2500=1∶25,

所以在各年级抽取的个体数依次是。即40,32,28。

三、建构数学

1、分层抽样:当已知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为了使样本更客观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常将总体按不同的特点分成层次比较分明的几部分,然后按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进行抽样,这种抽样叫做分层抽样,其中所分成的各部分叫“层”。

说明:①分层抽样时,由于各部分抽取的个体数与这一部分个体数的比等于样本容量与总体的个体数的比,每一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都是相等的;

②由于分层抽样充分利用了我们所掌握的信息,使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而且在各层抽样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抽样方法,所以分层抽样在实践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2、三种抽样方法对照表:

类别

共同点

各自特点

相互联系

适用范围

简单随机抽样

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取的概率是相同的

从总体中逐个抽取

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少

系统抽样

将总体均分成几个部分,按事先确定的规则在各部分抽取

在第一部分抽样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

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

分层抽样

将总体分成几层,分层进行抽取

各层抽样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

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

3、分层抽样的步骤:

(1)分层: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部分。

(2)确定比例:计算各层的个体数与总体的个体数的比。

(3)确定各层应抽取的样本容量。

(4)在每一层进行抽样(各层分别按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综合每层抽样,组成样本。

四、数学运用

1、例题。

例1(1)分层抽样中,在每一层进行抽样可用_________________。

(2)①教育局督学组到学校检查工作,临时在每个班各抽调2人参加座谈;

②某班期中考试有15人在85分以上,40人在60-84分,1人不及格。现欲从中抽出8人研讨进一步改进教和学;

③某班元旦聚会,要产生两名“幸运者”。

对这三件事,合适的抽样方法为

A、分层抽样,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系统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C、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D、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例2某电视台在因特网上就观众对某一节目的喜爱程度进行调查,参加调查的总人数为12000人,其中持各种态度的人数如表中所示:

很喜爱

喜爱

一般

不喜爱

电视台为进一步了解观众的具体想法和意见,打算从中抽取60人进行更为详细的调查,应怎样进行抽样?

解:抽取人数与总的比是60∶12000=1∶200,

则各层抽取的人数依次是12.175,22.835,19.63,5.36,

取近似值得各层人数分别是12,23,20,5。

然后在各层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

答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抽取“很喜爱”、“喜爱”、“一般”、“不喜爱”的人

数分别为12,23,20,5。

说明:各层的抽取数之和应等于样本容量,对于不能取整数的情况,取其近似值。

(3)某学校有160名教职工,其中教师120名,行政人员16名,后勤人员24名。为了了解教职工对学校在校务公开方面的某意见,拟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

分析:(1)总体容量较小,用抽签法或随机数表法都很方便。

(2)总体容量较大,用抽签法或随机数表法都比较麻烦,由于人员没有明显差异,且刚好32排,每排人数相同,可用系统抽样。

(3)由于学校各类人员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可能差异较大,所以应采用分层抽样方法。

五、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分层抽样的概念与特征;

2、三种抽样方法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高中数学教案模板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意义,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

(2)进一步理解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

(3)初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方法.

(4)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转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求曲线的方程.

教学用具:计算机.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引入】

1.提问:什么是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强调.

2.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意义、基本问题.

对于一个几何问题,在建立坐标系的基础上,用坐标表示点;用方程表示曲线,通过研究方程的性质间接地来研究曲线的性质,这一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称为坐标法,这门科学称为解析几何.解析几何的两大基本问题就是:

(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

(2)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

事实上,在前边所学的直线方程的理论中也有这样两个基本问题.而且要先研究如何求出曲线方程,再研究如何用方程研究曲线.本节课就初步研究曲线方程的求法.

【问题】

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曲线的方程.

【实例分析】

例1:设、两点的坐标是、(3,7),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首先由学生分析:根据直线方程的知识,运用点斜式即可解决.

解法一:易求线段的中点坐标为(1,3),

由斜率关系可求得l的斜率为

于是有

即l的方程为

分析、引导:上述问题是我们早就学过的,用点斜式就可解决.可是,你们是否想过①恰好就是所求的吗?或者说①就是直线的方程?根据是什么,有证明吗?

(通过教师引导,是学生意识到这是以前没有解决的问题,应该证明,证明的依据就是定义中的两条).

证明:(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

设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则

将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

这说明点的坐标是方程的解.

(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设点的坐标是方程①的任意一解,则

到、的距离分别为

所以,即点在直线上.

综合(1)、(2),①是所求直线的方程.

至此,证明完毕.回顾上述内容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证明(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中,设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最后得到式子,如果去掉脚标,这不就是所求方程吗?可见,这个证明过程就表明一种求解过程,下面试试看:

解法二:设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也就是点属于集合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所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

将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

果然成功,当然也不要忘了证明,即验证两条是否都满足.显然,求解过程就说明第一条是正确的(从这一点看,解法二也比解法一优越一些);至于第二条上边已证.

这样我们就有两种求解方程的方法,而且解法二不借助直线方程的理论,又非常自然,还体现了曲线方程定义中点集与对应的思想.因此是个好方法.

让我们用这个方法试解如下问题:

例2:点与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距离的积是常数求点的轨迹方程.

分析:这是一个纯粹的几何问题,连坐标系都没有.所以首先要建立坐标系,显然用已知中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作坐标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然后仿照例1中的解法进行求解.

求解过程略.

【概括总结】通过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分析上面两个例题的求解过程,我们总结一下求解曲线方程的大体步骤:

首先应有坐标系;其次设曲线上任意一点;然后写出表示曲线的点集;再代入坐标;最后整理出方程,并证明或修正.说得更准确一点就是:

(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有序实数对例如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

(2)写出适合条件的点的集合

;

(3)用坐标表示条件,列出方程;

(4)化方程为最简形式;

(5)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一般情况下,求解过程已表明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如果求解过程中的转化都是等价的,那么逆推回去就说明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所以,通常情况下证明可省略,不过特殊情况要说明.

上述五个步骤可简记为:建系设点;写出集合;列方程;化简;修正.

下面再看一个问题:

例3:已知一条曲线在轴的上方,它上面的每一点到点的距离减去它到轴的距离的差都是2,求这条曲线的方程.

【动画演示】用几何画板演示曲线生成的过程和形状,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寻找关系.

解:设点是曲线上任意一点,轴,垂足是(如图2),那么点属于集合

由距离公式,点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

将①式移项后再两边平方,得

化简得

由题意,曲线在轴的上方,所以,虽然原点的坐标(0,0)是这个方程的解,但不属于已知曲线,所以曲线的方程应为,它是关于轴对称的抛物线,但不包括抛物线的顶点,如图2中所示.

【练习巩固】

题目:在正三角形内有一动点,已知到三个顶点的距离分别为、 、,且有,求点轨迹方程.

分析、略解:首先应建立坐标系,以正三角形一边所在的直线为一个坐标轴,这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另一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比较简单,如图3所示.设、的坐标为、,则的坐标为,的坐标为.

根据条件,代入坐标可得

化简得

由于题目中要求点在三角形内,所以,在结合①式可进一步求出、的范围,最后曲线方程可表示为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1)解析几何研究研究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2)如何求曲线的方程?

(3)请对求解曲线方程的五个步骤进行评价.各步骤的作用,哪步重要,哪步应注意什么?

【作业】课本第72页练习1,2,3;

高中数学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前面已学习了向量的概念及向量的线性运算,这里引入一种新的向量运算——向量的数量积。教科书以物体受力做功为背景引入向量数量积的概念,既使向量数量积运算与学生已有知识建立了联系,又使学生看到向量数量积与向量模的大小及夹角有关,同时与前面的向量运算不同,其计算结果不是向量而是数量。

在定义了数量积的概念后,进一步探究了两个向量夹角对数量积符号的影响;然后由投影的概念得出了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并由数量积的定义推导出一些数量积的重要性质;最后“探究”研究了运算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数量积的定义、重要性质及运算律;

2.能应用数量积的重要性质及运算律解决问题;

3.了解用平面向量数量积可以解决长度、角度、垂直共线等问题,为下节课灵活运用平面向量数量积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

以物体受力做功为背景引入向量数量积的概念,从数与形两方面引导学生对向量数量积定义进行探究,通过例题分析,使学生明确向量的数量积与数的乘法的联系与区别。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从物理学中“功”这个概念引入课题,开始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容易切入课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加强数学与其它学科及生活实践的联系。

教学重点:

1.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

2.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表示向量的模及向量的夹角。

教学难点: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及运算律的理解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应用。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包括向量的加法、减法、以及数乘运算,它们的运算结果都是向量,既然两个向量可以进行加法、减法运算,我们自然会提出:两个向量是否能进行“乘法”运算呢?如果能,运算结果又是什么呢?

这让我们联想到物理中“功”的概念,即如果一个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产生位移s,F与s的夹角是θ,那么力F所做的功如何计算呢?

我们知道:W=|F||s|cosθ,

功是一个标量(数量),而力它等于力F和位移s都是矢量(向量),功等于力和位移这两个向量的大小与它们夹角余弦的乘积。这给我们一种启示:能否把功W看成是两向量F和s的一种运算的结果呢,为此我们引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二)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

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一、向量数量积的定义

1.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与 ,我们把数量| || |cosθ叫做 与 的数量积(或内积),记作 ,即 =| || |cosθ , 其中 θ是 与 的夹角。

2.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的数量积为0,即 =0

注意:

(1)符号“ ”在向量运算中既不能省略,也不能用“×”代替。

(2) 是 与 的夹角,范围是0≤θ≤π,(再找两向量夹角时,若两向量起点不同,必须通过平移,把起点移到同一点,再找夹角)。

(3)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是一个数量,而不是向量。而且这个数量的大小与两个向量的模及其夹角有关。

(4)两非零向量 与 的数量积 的符号由夹角θ决定:

cosθ

= cosθ = 0

cosθ

前面我们学习了向量的加法、减法及数乘运算,他们都有明确的几何意义,那么向量的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是什么呢?

二、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1.“投影”的概念: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与 ,θ是 与 的夹角,| |cos( 叫做向量 在 方向上的投影

思考:投影是向量,还是数量?

根据投影的定义,投影当然算数量,可能为正,可能为负,还可能为0

|(为锐角 (为钝角 (为直角

| |cos( | |cos( | |cos(=0

当(为锐角时投影为正值;当(为钝角时投影为负值;当(为直角时投影为0;当( = 0(时投影为 | |;当( = 180(时投影为 (| |

思考: 在 方向上的投影是什么,并作图表示

2.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数量积 等于 的长度| |与 在 方向上投影| |cos(的乘积,也等于 的长度| |与 在 方向上的投影| |cos(的乘积。

根据数量积的定义,可以推出一些结论,我们把它们作为数量积的重要性质

三、数量积的重要性质

设 与 都是非零向量,θ是 与 的夹角

高中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思想.

(2)会用自然语言和数学语言描述简单具体问题的算法;

(3)学习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达解决问题的步骤,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算法的含义、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算法设计.

难点: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

情境导入

电影《神枪手》中描述的凌靖是一个天生的狙击手,他百发百中,最难打的位置对他来说也是轻而易举,是香港警察狙击手队伍的第一神枪手.作为一名狙击手,要想成功地完成一次狙击任务,一般要按步骤完成以下几步:

第一步:观察、等待目标出现(用望远镜或瞄准镜);

第二步:瞄准目标;

第三步:计算(或估测)风速、距离、空气湿度、空气密度;

第四步:根据第三步的结果修正弹着点;

第五步:开枪;

第六步:迅速转移(或隐蔽).

以上这种完成狙击任务的方法、步骤在数学上我们叫算法.

●课堂探究

预习提升

1.定义:算法可以理解为由基本运算及规定的运算顺序所构成的完整的解题步骤,或者看成按照要求设计好的有限的确切的计算序列,并且这样的步骤或序列能够解决一类问题.

2.描述方式

自然语言、数学语言、形式语言(算法语言)、框图.

3.算法的要求

(1)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一类问题,且能重复使用;

(2)算法过程要能一步一步执行,每一步执行的操作,必须确切,不能含混不清,而且经过有限步后能得出结果.

4.算法的特征

(1)有限性:一个算法应包括有限的操作步骤,能在执行有穷的操作步骤之后结束.

(2)确定性:算法的计算规则及相应的计算步骤必须是确定的.

(3)可行性:算法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的基本操作,并能得到确定的结果.

(4)顺序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个明确的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后一步是前一步的后续,且除了最后一步外,每一个步骤只有一个确定的后续.

(5)不性:解决同一问题的算法可以是不的.

高中数学教案 篇5

一、教学内容分析

向量作为工具在数学、物理以及实际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小节的重点是结合向量知识证明数学中直线的平行、垂直问题,以及不等式、三角公式的证明、物理学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设计

1、通过利用向量知识解决不等式、三角及物理问题,感悟向量作为一种工具有着广泛的应用,体会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一些数学问题,使一些数学知识有机联系,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

2、了解构造法在解题中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平面向量知识在各个领域中应用.

难点:向量的构造.

四、教学流程设计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与回顾

1、提问:下列哪些量是向量?

(1)力 (2)功 (3)位移 (4)力矩

2、上述四个量中,(1)(3)(4)是向量,而(2)不是,那它是什么?

[说明]复习数量积的有关知识.

二、学习新课

例1(书中例5)

向量作为一种工具,不仅在物理学科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在数学学科中也有许多妙用!请看

例2(书中例3)

证法(一)原不等式等价于,由基本不等式知(1)式成立,故原不等式成立.

证法(二)向量法

[说明]本例关键引导学生观察不等式结构特点,构造向量,并发现(等号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例3(书中例4)

[说明]本例的关键在于构造单位圆,利用向量数量积的两个公式得到证明.

二、巩固练习

1、如图,某人在静水中游泳,速度为 km/h.

(1)如果他径直游向河对岸,水的流速为4 km/h,他实际沿什么方向前进?速度大小为多少?

答案:沿北偏东方向前进,实际速度大小是8 km/h.

(2) 他必须朝哪个方向游才能沿与水流垂直的方向前进?实际前进的速度大小为多少?

答案:朝北偏西方向前进,实际速度大小为km/h.

三、课堂小结

1、向量在物理、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个数学问题,是数学知识有机联系.

四、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课本P73, 练习8.4 4

高中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情景,理解分层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学会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3.并对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及分层抽样方法进行比较,揭示其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理解分层抽样的方法.

1.复习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的概念、特征以及适用范围.

2.实例:某校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分别有学生名,为了了解全校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容量为的样本,怎样抽取较为合理?

能否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进行抽样,为什么?

指出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视力状况有一定的差异,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进行抽样不能准确反映客观实际,在抽样时不仅要使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等,还要注意总体中个体的层次性.

由于样本的容量与总体的个体数的比为100∶2500=1∶25,

所以在各年级抽取的个体数依次是,,,即40,32,28.

1.分层抽样:当已知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为了使样本更客观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常将总体按不同的特点分成层次比较分明的几部分,然后按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进行抽样,这种抽样叫做分层抽样,其中所分成的各部分叫“层”.

说明:①分层抽样时,由于各部分抽取的个体数与这一部分个体数的比等于样本容量与总体的个体数的比,每一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都是相等的;

②由于分层抽样充分利用了我们所掌握的信息,使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而且在各层抽样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抽样方法,所以分层抽样在实践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3.分层抽样的步骤:

(3)确定各层应抽取的样本容量.

(4)在每一层进行抽样(各层分别按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综合每层抽样,组成样本.

1.例题.

例1(1)分层抽样中,在每一层进行抽样可用_________________.

(2)①教育局督学组到学校检查工作,临时在每个班各抽调2人参加座谈;

②某班期中考试有15人在85分以上,40人在60-84分,1人不及格.现欲从中抽出8人研讨进一步改进教和学;

③某班元旦聚会,要产生两名“幸运者”.

例2某电视台在因特网上就观众对某一节目的喜爱程度进行调查,参加调查的总人数为1人,其中持各种态度的人数如表中所示:

电视台为进一步了解观众的具体想法和意见,打算从中抽取60人进行更为详细的调查,应怎样进行抽样?

解:抽取人数与总的比是60∶12000=1∶200,

则各层抽取的人数依次是12.175,22.835,19.63,5.36,

取近似值得各层人数分别是12,23,20,5.

然后在各层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

答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抽取“很喜爱”、“喜爱”、“一般”、“不喜爱”的人

数分别为12,23,20,5.

说明:各层的抽取数之和应等于样本容量,对于不能取整数的情况,取其近似值.

(3)某学校有160名教职工,其中教师120名,行政人员16名,后勤人员24名.为了了解教职工对学校在校务公开方面的某意见,拟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

分析:(1)总体容量较小,用抽签法或随机数表法都很方便.

(2)总体容量较大,用抽签法或随机数表法都比较麻烦,由于人员没有明显差异,且刚好32排,每排人数相同,可用系统抽样.

(3)由于学校各类人员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可能差异较大,所以应采用分层抽样方法.

2.三种抽样方法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高中数学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结合实例,了解正整数指数函数的概念.

(2)能够求出正整数指数函数的解析式,进一步研究其性质.

2、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借助实例,了解正整数指数函数,体会从具体到一般,从个别到整体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

(2)从图像上观察体会正整数指数函数的性质,为这一章的学习作好铺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通过学习正整数指数函数体会学习指数函数的重要意义,增强学习研究函数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 正整数指数函数的定义.教学难点:正整数指数函数的解析式的确定.

三、学法指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教学方法:探究交流,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互动过程1]:

(1)请你用列表表示1个细胞分裂次数分别为1,2,3,4,5,6,7,8时,得到的细胞个数;

(2)请你用图像表示1个细胞分裂的次数n( )与得到的细胞个数y之间的关系;

(3)请你写出得到的细胞个数y与分裂次数n之间的关系式,试用科学计算器计算细胞分裂15次、20次得到的细胞个数.

解:

(1)利用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可以算出1个细胞分裂1,2,3,4,5,6,7,8次后,得到的细胞个数

分裂次数 1 2 3 4 5 6 7 8

细胞个数 2 4 8 16 32 64 128 256

(2)1个细胞分裂的次数 与得到的细胞个数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像表示,它的图像是由一些孤立的点组成

(3)细胞个数 与分裂次数 之间的关系式为 ,用科学计算器算得 ,所以细胞分裂15次、20次得到的细胞个数分别为32768和1048576.

探究:从本题中得到的函数来看,自变量和函数值分别是什么?此函数是什么类型的函数? 细胞个数 随着分裂次数 发生怎样变化?你从哪里看出?

小结:从本题中可以看出我们得到的细胞分裂个数都是底数为2的指数,而且指数是变量,取值为正整数. 细胞个数 与分裂次数 之间的关系式为 .细胞个数 随着分裂次数 的增多而逐渐增多.

[互动过程2]:问题2.电冰箱使用的氟化物的释放破坏了大气上层的臭氧层,臭氧含量Q近似满足关系式Q=Q00.9975 t,其中Q0是臭氧的初始量,t是时间(年),这里设Q0=1.

(1)计算经过20,40,60,80,100年,臭氧含量Q;

(2)用图像表示每隔20年臭氧含量Q的变化;

(3)试分析随着时间的增加,臭氧含量Q是增加还是减少.

解:(1)使用科学计算器可算得,经过20,40,60,80,100年,臭氧含量Q的值分别为0.997520=0.9512, 0.997540=0.9047, 0.997560=0.8605, 0.997580=0.8185, 0.9975100=0.7786;

(2)用图像表示每隔20年臭氧含量Q的变化,它的图像是由一些孤立的点组成.

(3)通过计算和观察图形可以知道, 随着时间的增加,臭氧含量Q在逐渐减少.

探究:从本题中得到的函数来看,自变量和函数值分别又是什么?此函数是什么类型的函数?,臭氧含量Q随着时间的增加发生怎样变化?你从哪里看出?

小结:从本题中可以看出我们得到的臭氧含量Q都是底数为0.9975的指数,而且指数是变量,取值为正整数. 臭氧含量Q近似满足关系式Q=0.9975 t, 随着时间的增加,臭氧含量Q在逐渐减少.

[互动过程3]:上面两个问题所得的函数有没有共同点?你能统一吗?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又是什么?这样的函数图像又是什么样的?为什么?

正整数指数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函数 叫作正整数指数函数,其中 是自变量,定义域是正整数集 .

说明: 1.正整数指数函数的图像是一些孤立的点,这是因为函数的定义域是正整数集.2.在研究增长问题、复利问题、质量浓度问题中常见这类函数.

(二)、例题:某地现有森林面积为1000 ,每年增长5%,经过 年,森林面积为 .写出 , 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经过5年,森林的面积.

分析:要得到 , 间的函数关系式,可以先一年一年的增长变化,找出规律,再写出 , 间的函数关系式.

解: 根据题意,经过一年, 森林面积为1000(1+5%) ;经过两年, 森林面积为1000(1+5%)2 ;经过三年, 森林面积为1000(1+5%)3 ;所以 与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经过5年,森林的面积为1000(1+5%)5=1276.28(hm2).

练习:课本练习1,2

补充例题:高一某学生家长去年年底到银行存入2000元,银行月利率为2.38%,那么如果他第n个月后从银行全部取回,他应取回钱数为y,请写出n与y之间的关系,一年后他全部取回,他能取回多少?

解:一个月后他应取回的钱数为y=2000(1+2.38%),二个月后他应取回的钱数为y=2000(1+2.38%)2;,三个月后他应取回的钱数为y=2000(1+2.38%)3,, n个月后他应取回的钱数为y=2000(1+2.38%)n; 所以n与y之间的关系为y=2000(1+2.38%)n (nN+),一年后他全部取回,他能取回的钱数为y=2000(1+2.38%)12.

补充练习:某工厂年产值逐年按8%的速度递增,今年的年产值为200万元,那么第n年后该厂的年产值为多少?

(三)、小结:1.正整数指数函数的图像是一些孤立的点,这是因为函数的定义域是正整数集.2.在研究增长问题、复利问题、质量浓度问题中常见这类函数。

高中数学教案 篇8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主要内容

(1)平面向量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

(2)用平面向量处理有关长度、角度、直垂问题

2、教材编写特点

本节是必修4第二章第3节的内容,在教材中起到层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内容的核心教学思想

用数量积求夹角,距离及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渗透化归思想以及数形结合思想。

4、我的思考

本节数学的目标为让学生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及应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处理相关夹角距离及垂直的问题。因此,让学生们学会把数学问题转化到图形中,及能在图形中把图形转化成相关的数学问题尤其重要。

二、学生分析

1、在学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之前,学习已经认识并会找向量的夹角,及用坐标表示向量的知识。因此,对于a·b=∣b∣︳a︴cosθ(θ=),容易进行相应的简单计算,但对于理解这个式子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需把a·b=∣a∣∣b∣ cosθ转化到图形

a·b=∣OM∣·∣OB∣=∣b∣cosθ∣a∣

即a·b=∣a∣∣b∣cosθ理解并记忆。

对于cosθ= ,等的变形应用,同学们甚感兴趣。

2、我的思考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学习本节知识,在处理例题成练习上,计算量不易过大。

三、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

(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小组探究学习,讨论并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运算推理的能力。

四、教学活动

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时间 1、课题引入 师:请同学请回忆我们所学过的相关同里的运算。

生:加法、减法,数乘

师:这些运算所得的结果是数还是向量。

生:向量。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有关向量的新的运输,数里积(板书课题) 由旧知引出新知,让学生知道我们学习是层层深入,知识永不止境,从而把学生引入到新的课程学习中来。 3min 2、平面向里的数量积定义 师:平面向星数量积(内积或点积)的定义:

已知两个非零向星a·b,它们的夹角是θ,则数量∣a∣·∣b∣cosθ叫a与b的数量积,记作a·b,即a·b=∣a∣∣b∣cosθ,注:①a·b≠a×b≠ab

②O与任何向量的数里积为O。 直接给出定义,可以让学习对新知识的求知数得到满足,并对新知识的探究有一个方向性。 5min 3、几何意义 师:同学们猜想

a·b=∣a∣∣b∣cosQ

用图怎么表示

生:a·b=∣a∣·∣b∣cosθ

=∣OM∣·∣OB∣

师:数里积a·b等于a的长度与b在a方向上的投影∣b∣cosθ的面积。

师:请同学们讨论数量积且有哪些性质

通过自己画图培养学生把问题转化到图形上,到图形上解决问题的能力。

5min 性 质 师:同学们a·b为非零向果,a·b=∣a∣·∣b∣cosθ。当θ=0°,90°,180°时,a·b有什么性质呢。

生:①当θ=90°时

a·b= a·b=∣a∣·∣b∣cosθ

②当a与b同向时

即θ= 0° ,则a·b=∣ a∣·∣b∣

当a与b反向时,

即θ= 180°,则a·b=∣ a∣·∣b∣

特别a·a=∣ a∣2 成 ∣ a∣= a·a

③∣a∣·∣b∣≤∣ a∣ ∣b∣

学生自己的探究性质,体会并深入理解向里数量的运算性质。 8min 生:①a·b= b·a(交换)

②(λa)·b=λ (a·b)

高中数学教案 篇9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学情分析】:

(1)“常用逻辑用语”是帮助学生正确使用常用逻辑用语,更好的理解数学内容中的逻辑关系,体会逻辑用语在表述和论证中的作用,利用这些逻辑用语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更好地进行交流,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错误。

(2)“常用逻辑用语”应通过实例理解,避免形式化的倾向.常用逻辑用语的教学不应当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应该通过数学和生活中的丰富实例理解常用逻辑用语的意义,体会常用逻辑用语的作用。对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只要求通过数学实例加以了解,使学生正确地表述相关的数学内容。

(3)“常用逻辑用语”的学习重在使用.对于“常用逻辑用语”的学习,不仅需要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为载体,而且需要把常用逻辑用语用于后继的数学学习中。

(4)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实例,了解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且”、“或”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含有逻辑联结词“且”、“或”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以及会对新命题作出真假的判断;

(3)情感与能力目标:

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技能.

【教学重点】:

通过数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的含义,使学生能正确地表述相关数学内容.

【教学难点】:

简洁、准确地表述“或”命题、“且”等命题,以及对新命题真假的判断.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 问题1:

下列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

(1)12能被3整除;

(2)12能被4整除;

(3)12能被3整除且能被4整除; 通过数学实例,认识用用逻辑联结词 “且”联结两个命题可以得到一个新命题;

知识建构 归纳总结:

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

记作 ,读作“p且q”.

引导学生通过通过一些数学实例分析,概括出一般特征。

三、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例1中每组命题p,q,让学生尝试写出命题 ,判断真假,纠正可能出现的逻辑错误。 学习使用逻辑联结词“且” 联结两个命题,根据“且”的含义判断逻辑联结词“且” 联结成的新命题的真假。

2、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例2中每个命题,让学生尝试改写命题,判断真假,纠正可能出现的逻辑错误。

归纳总结:

当p,q都是真命题时, 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是假命题时, 是假命题,

学习使用逻辑联结词“且” 改写一些命题,根据“且”的含义判断原先命题的真假。

引导学生通过通过一些数学实例分析命题p和命题q以及命题 的真假性,概括出这三个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一般规律。

四、学生探究 问题2:

下列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判断真假。

(1)27是7的倍数;

(2)27是9的倍数;

(3)27是7的倍数或27是9的倍数; 通过数学实例,认识用用逻辑联结词 “或”联结两个命题可以得到一个新命题;

归纳总结

1.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p或q”.

2.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都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 引导学生通过一些数学实例分析命题p和命题q以及命题“p∨q”的真假性,概括出这三个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一般规律。

三、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例3中每组命题p,q,让学生尝试写出命题“p∨q”,判断真假,纠正可能出现的逻辑错误。 学习使用逻辑联结词“或” 联结两个命题,根据“或”的含义判断逻辑联结词“或” 联结成的新命题的真假。

课堂练习 课本P17 练习1,2 反馈学生掌握逻辑联结词“或”的用法和含义的情况,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

课堂小结 1、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 ,读作“p且q”.

2、当p,q都是真命题时, 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是假命题时, 是假命题.

3.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p或q”.

4.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都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 归纳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

布置作业 1. 思考题:如果 是真命题,那么p∨q一定是真命题吗?反之, 如果p∨q是真命题,那么 一定是真命题吗?

2. 课本P18 A组1,2.B组.

3. 预习新课,自主完成课后练习。(根据学生实情,选择安排)

课后练习

1.命题“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是( )

A.简单命题 B.非p形式的命题

C.p或q形式的命题 D.p且q的命题

2.命题“方程x2=2的解是x=± 是( )

A.简单命题 B.含“或”的复合命题

C.含“且”的复合命题 D.含“非”的复合命题

3.若命题 ,则┐p(  )

A. B.

C. D.

4.命题“梯形的两对角线互相不平分”的形式为( )

A.p或q B.p且q C.非p D.简单命题

5.x≤0是指 ( )

A.x0或x=0

C.x>0且x=0 D.x

6. 对命题p:A∩ = ,命题q:A∪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且q为假 B.p或q为假

C.非p为真 D.非p为假

参考答案:

1. D 2.B 3.D 4.C 5.D 6.D

§1.3.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学情分析】:

(1)上节课已经学习了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且”、“或”的含义和简单运用,本节课继续学习简单的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和简单运用;

(2)一般地,对一个命题p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 p,读作“非p”或“p的否定”;了解和掌握“非”命题最常见的几个正面词语的否定:

正面

是 都是 至多有一个 至少有一个 任意的 所有的

否定

不是 不都是 至少有两个 一个也没有 某个 某些

(3)注意 “且”、“或” “非” 的含义和简单运用的区别和联系。

(4)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实例,了解简单的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含有逻辑联结词“非”复合命题的概念及其构成形式,能对逻辑联结词“非”构成命题的真假作出正确判断;

(3)情感与能力目标:

能准确区分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技能。

【教学重点】:

(1)了解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使学生能正确地表述相关数学内容;

(2)区别“或”、“且”、“非”的含义和运用的异同;

【教学难点】:

(1)简洁、准确地表述“非”命题以及对逻辑联结词“非”构成命题的真假判断;

(2)区别“或”、“且”、“非”的含义和运用的异同;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 问题1:如果 是真命题,那么p∨q一定是真命题吗?反之, 如果p∨q是真命题,那么 一定是真命题吗?

问题2:下列两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判断真假.

(1)35能被5整除;

(2)35不能被5整除; 通过数学实例,认识用逻辑联结词“非”构成命题可以得到一个新命题;

知识建构 归纳总结:

(1)一般地,对一个命题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

记作 ,读作“非P”;

(2)若P是真命题,则必是假命题; 若P是假命题,则必是真命题. 引导学生通过通过一些数学实例分析,概括出一般特征。

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例4中每组命题p让学生尝试写出命题 ,判断真假,纠正可能出现的逻辑错误.

学习使用逻辑联结词“非”构成一个新命题,根据“非”的含义判断逻辑联结词“非”构成命题的真假。

2:写出下列命题的非命题:

(1)p:对任意实数x,均有x2-2x+1≥0;

(2)q:存在一个实数x,使得x2-9=0

(3)“AB∥CD”且“AB=CD”;

(4)“△ABC是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

解:(1)存在一个实数x,使得x2-2x+1

(2)不存在一个实数x,使得x2-9=0;

(3)AB不平行于CD或AB≠CD;

(4)原命题是“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它的否定形式是:△ABC既不是直角三角形又不是等腰三角形.

学生探究 指出下列命题的构成形式及真假:并指出“或”、“且”、“非”的区别与联系.

(1) 不等式 没有实数解;

(2) -1是偶数或奇数;

(3) 属于集合Q,也属于集合R;

(4)

解:(1)此命题是“非p”形式,是假命题。

(2)此命题是“p∨q”形式,此命题是真命题。

(3)此命题是 “p∧q”形式,此命题是假命题。

(4)此命题是“非p”形式,是假命题。 通过探究,归纳总结判断“p且q”、 “p或q”、 “非p”形式的命题真假的方法。

归纳总结:

1.“p且q”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

当p、q为真时,p且q为真; 当p、q中至少有一个为假时,p且q为假。(一假必假)

p q p且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假

2.“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

当p、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时,p或q为真;当p、q都为假时,p或q为假。(一真必真)

p q P或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3.“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

当p为真时,非p为假; 当p为假时,非p为真.(真假相反)

p 非p

真 假

假 真

引导学生通过通过一些数学实例分析,概括出一般特征。

提高练习 1.分别指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或q、p且q、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的真假:

(1)p:2+2=5; q:3>2

(2)p:9是质数; q:8是12的约数;

(3)p:1∈{1,2}; q:{1} {1,2}

(4)p: {0}; q: {0}

解:①p或q:2+2=5或3>2 ;p且q:2+2=5且3>2 ;非p:2+2 5.

∵p假q真,∴“p或q”为真,“p且q”为假,“非p”为真.

②p或q:9是质数或8是12的约数;p且q:9是质数且8是12的约数;非p:9不是质数.

∵p假q假,∴“p或q”为假,“p且q”为假,“非p”为真.

③p或q:1∈{1,2}或{1} {1,2};p且q:1∈{1,2}且{1} {1,2};

非p:1 {1,2}.

∵p真q真,∴“p或q”为真,“p且q”为真,“非p”为假.

④p或q:φ {0}或φ={0};p且q:φ {0}且φ={0} ;非p:φ {0}.

∵p真q假,∴“p或q”为真,“p且q”为假,“非p”为假.

通过练习,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p且q”、 “p或q”、 “非p”形式的命题的形式特点以及判断真假的规律,区别“非”命题与否命题。

课堂小结

(1)一般地,对一个命题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

记作 ,读作“非P”;

(2)若P是真命题,则必是假命题; 若P是假命题,则必是真命题.

(3)1.“ p且q”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

当p、q为真时,p且q为真; 当p、q中至少有一个为假时,p且q为假。(一假必假)

p q p且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假

2.“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

当p、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时,p或q为真;当p、q都为假时,p或q为假。(一真必真)

p q P或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

3.“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

当p为真时,非p为假; 当p为假时,非p为真.(真假相反)

p 非p

真 假

假 真

归纳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反馈学生掌握逻辑联结词“且”的用法和含义的情况,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

布置作业 1. 课本P18 A组3.

2. 见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

1.如果命题p是假命题,命题q是真命题,则下列错误的是( )

A.“p且q”是假命题 B.“p或q”是真命题

C.“非p”是真命题 D.“非q”是真命题

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有( )

A.5>2且74或3

C.7≥8 D.方程x2-3x+4=0的判别式Δ≥0

3.若命题p:2n-1是奇数,q:2n+1是偶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p或q为真 B.p且q为真 C. 非p为真 D. 非p为假

4.如果命题“非p”与命题“p或q”都是真命题,那么( )

A.命题p与命题q的真值相同 B.命题q一定是真命题

C.命题q不一定是真命题 D.命题p不一定是真命题

5.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复合命题中,“p或q”为真,“p且q”为假,

“非p”为真的一组为( )

A.p:3为偶数,q:4为奇数 B.p:π3

C.p:a∈{a,b},q:{a} {a,b} D.p:Q R,q:N=Z

6. 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 为真是 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 为假是 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③ 为真是 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④ 为真是 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参考答案:

1. D 2.A 3.B 4.B 5.B 6.B

高中数学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圆是学生在初中已初步了解了圆的知识及前面学习了直线方程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圆的标准方程》,它既是前面圆的知识的复习延伸,又是后继学习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圆的标准方程,能根据方程写出圆的坐标和圆的半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圆的标准方程的学习,掌握求曲线方程的方法,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以及措施

教学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理解及运用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求圆的标准方程。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高一年级学生的年龄、认知特征,紧紧抓住课堂知识的结构关系,遵循“直观认知――操作体会――感悟知识特征――应用知识”的认知过程,设计出包括: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内容的教学流程。并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以此使学生获取知识,给学生独立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学法上注重让学生参与方程的推导过程,努力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促其在尝试中发现,讨论中明理,合作中成功,让学生真正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习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从知识层面上已经掌握了圆的相关性质;从能力层面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对数学问题有自己个人的看法;从情感层面上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但他们数学应用意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教法设计

问题情境引入法 启发式教学法 讲授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 讨论交流法 练习巩固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导学案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706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