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物理选修教案 >

物理选修教案锦集十篇

物理选修教案锦集十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自己抽时间去完成。教案是教学技巧的重要总结。为了方便查阅趣祝福整理了“物理选修教案”类的资源,如需更多方案请持续关注我们的网站!此外,您还可以浏览范文大全栏目的实训总结心得12篇

物理选修教案(篇1)

物理选修教案的相关主题范文

一、主题:电磁感应

教案内容:

1. 知识点介绍:

a. 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

b.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推导和应用

c. 感应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d. 磁通量和磁感应强度的关系

2. 学习目标:

a. 理解电磁感应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b. 熟练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c. 理解感应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d. 掌握磁通量和磁感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3. 学习活动:

a. 通过课堂讲解和示意图展示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推导过程。

b. 在实验室中进行电磁感应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条件下的感应电动势的变化规律。

c. 指导学生分析和解答练习题,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d. 安排参观电力公司或电厂,了解感应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实际应用和工作原理。

4. 教学评价:

a. 设计测验,检查学生对电磁感应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b.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评价其观察数据和实验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c. 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评估学生对感应电动机和发电机工作原理的理解。

二、主题:热力学和热力学循环

教案内容:

1. 知识点介绍:

a.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法则

b. 热力学方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c. 卡诺循环和卡诺热效率

d. 实际热力学循环(如蒸汽循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分析

2. 学习目标:

a. 理解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法则

b. 掌握热力学方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使用方法

c. 理解卡诺循环和卡诺热效率的概念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d. 理解实际热力学循环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转换过程

3. 学习活动:

a. 通过实例和图示介绍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法则,引导学生思考热力学的应用背景和意义。

b. 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验室实践,解释和展示热力学方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运用方法。

c. 设计卡诺循环的模拟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卡诺热效率和实际热力学循环的概念。

d. 引导学生分析和比较不同热力学循环的性能和能量转化效率。

4. 教学评价:

a. 设计模拟实验和计算题,评估学生对热力学方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b. 观察学生在卡诺循环实验中的操作和结果,评价其实验报告和分析能力。

c. 设计小组合作项目,要求学生分析和比较不同热力学循环的性能和能量转化效率。

物理选修教案(篇2)

《电容器的电容》位于高中物理人教版第十三章《电场》的第八节。主要内容包括电容器、电容、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和常用电容器。

本节既是电场知识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习电磁场的基础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了解了电容器学习了物理方法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对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态度科学的思维方法有着特殊的意义。

知识与技能:

“电容器”对学生是一个新的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

1、知道电容器的构造、作用及充电和放电。

2、理解电容的概念、公式CQ/U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研究培养的科学探究能力、在讨论归纳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看多媒体动画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重点“电容器”对学生是一个新的知识通过学习让学生正确理解电容器及电容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知识抽象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法: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和多媒体直观教学法。

电容知识抽象难懂为了让学生理解教师只是引导、启发给学生以思维空间让每个人都能主动思考、积极探索。

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知识变的形象具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讲课过程中突破难点。

为了更好地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为引导课前预习还用了目标导学法、为帮助理解电容用了比较法、实验法。

三、说学法:

学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引导学生采用自学法、观察法、归纳法进行学习。

指导学生有目的、有层次地阅读教材自主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通过观察了解电容器的结构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程序的环节有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反馈练习、知识小结、布置作业

学生回答两块互相靠近、互相正对的金属板之间这两个金属板就构成一个电容器。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

首先讲电容器用实物、教学模具、幻灯片让学生明确电容器的结构把废旧的电容器让学生亲手扒开了解其组成。

让学生参与做充放电实验观察电流计的偏转。

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观看理解充电、放电。再启发引导学生分析电场能量的转化。

通过演示比较水容器来理解电容器水容器能盛水电容器能“盛”电来理解电容器。

复习电场强度的定义EF/q方法来定义电容器的电容CQ/U使学生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掌握。不仅易于消化知识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巩固重点的目的。提出问题最常用电容器是什么引出平行板电容器。

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板间距离d、正对面积S及两板间电解质的介电常数ε有关系并给出公式CεS/4πkd。不仅有平行板电容器实际上还有很多不同的电容器。

借助实物、幻灯片、教具让学生在阅读教材基础上熟悉常用的电容器及物理符号。

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归纳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提炼知识精华。

查资料了解电容器的实际应用。

本节教学设计的最大特点是整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验为主线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为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物理选修教案(篇3)

物理选修教案

主题:探索宇宙奥秘

导言:

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正是通过对宇宙的探索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今天的课题中,我们将带领学生们深入研究宇宙奥秘,并探寻其中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应用。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们将更好地理解宇宙中的物质和能量,并培养科学探索的兴趣和方法。

一、主题讨论:宇宙的起源和演化(400字)

1. 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

- 太阳系的形成理论

- 行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 太阳系中的小天体:彗星、陨石等

2. 星系的形成和演化

- 宇宙大爆炸理论

- 星系的形态和分类

- 星系的演化过程和结构

二、相关实验:宇宙无限(300字)

1. 黑洞实验

- 建立黑洞模型

- 使用探测仪器观测和测量黑洞

2.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 理解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形成

- 设计实验测量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强度

三、实践探究:探索外星生命(300字)

1. 基因实验

- 设计基因实验,模拟外星生命的可能形式

- 探讨外星生命与地球生命的联系和区别

2. 太空探测器设计与制作

- 设计一个太空探测器,探测宇宙中的外星生命迹象

- 制作简易太空探测器并进行实际操作测试

四、实用技术:航天科技应用(300字)

1. 人造卫星和通信技术

- 了解人造卫星的发展历程

- 探究卫星通信的原理和应用

2. 火箭技术和航天飞行

- 探索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 设计一个简易火箭模型,并进行实践测试

五、主题延伸:宇宙旅行的可能性(300字)

1. 时空弯曲理论

- 理解相对论中的时空弯曲

- 探究时空旅行的理论依据

2. 平行宇宙理论

- 探讨平行宇宙的可能性

- 想象并讨论平行宇宙中可能存在的事物和生命形式

六、主题总结与反思:(200字)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学生们将会对宇宙的起源、演化、科学实验和技术应用有更深入的认识。他们将了解到宇宙中的各种奇妙现象和科学原理,并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实践探究和思辨讨论,他们可以拓宽视野,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科学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本课题主题为探索宇宙奥秘,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并实践探究相关科学原理和技术应用。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们将更加了解宇宙中的物质和能量,并培养科学探索的兴趣和方法。同时,通过实验、实践和讨论,学生们可以拓宽视野,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科学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理选修教案(篇4)

《电容器、电容》是高考的热点,是电场一章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是学完匀强电场后的一个重要应用,也是后面学习交流电路(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电的影响)和电子线路(电磁振荡)的预备知识,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知识上要求学生了解电容器的构造、作用,明确电容器的两种工作方式,掌握电容的概念,并会用它们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空间想象、动手、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

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确定电容公式的建立、理解与应用为本节的重点。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所用的教材确定冲、放电的过程的建立为难点。

新教材中《电容器、电容》一节把电容器的概念和平行板电容器两部分内容编排在一起,形成两个重点,课堂容量大,难点集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基础差、能力低、空间想象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在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下,大胆进行改革,把教材的地二部分内容《平行板电容器》放到了下一节进行,从而使本节内容紧凑、容量适中、难点分散重点突出。

对电容器带电量与两极间电压成正比这一结论,教材是直接硬灌给学生的,不宜于学生接受,我从网上下载了冲放电模拟演示实验,弥补了教材的不足,让学生通过描点,画线,亲自探索出电量与电压的关系,顺其自然引入电容的概念,从而掌握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不仅易于消化,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巩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对电容器的冲放电过程教材说的过于简单,加上内容抽象,微观运动又无法演示,学生接受困难;而这部分内容又是后面学习电磁振荡的基础,为突破难点,不仅用实物演示,还采用了计算机模拟,让学生亲眼看到了电子的运动过程为后面教学铺平了道路。

对电容器的构造教学,让学生亲手扒开电容器,使学生感到可信,通过动手实验,本来不易于接受的较为陌生的电容器构造,一下变清楚了,使学生认识到就是前面讲过的两块平行金属板,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整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验为主线,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使动态的微观世界真的'动了起来,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根据教育心理理论,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1>动静结合。利用演示实验和计算机模拟来调动学生,使学生主动学习,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即为“动态”。教师适时设疑使学生静心思考,即为“静态”。整节课始终处于一种动静交替的节奏之中。

2>教学方法采用了教师启发点拨与学生探索分析想结合。主导与主体相结合。对电容器电容公式的推导,让学生自己探索电量与电压的关系,教师引导得出电容器的公式,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

沿用了自制教具、洛仑兹力演示仪传统教学手段,又用了计算机、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两种教学手段并用,既激发了兴趣,又增大了课堂容量,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通过演示感应起电机演示,使学生观察到两种不同的放电情况,教师顺势指出:“出现这两种情况与这两个大瓶子有关,它们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其实它就是莱顿瓶,是一种存储电荷的装置,现在叫电容器”这正是学生脑海中想问的问题,教师顺其自然导入新课。为激发学生的求知遇,用洗衣机电机教具展示有无电容器电机启动情况的不同(无电容器电动机不转,只有用手推才可转动,而电容器加上后动机可以自动转动),使学生明确电容器的重要作用,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1)首先,学生动手实验,把开电容器展示电容器的构造,

2)演示电容器的作用,引导学生得出“电容器可以充当电源。”从而建立电容器具有存储电荷的作用。

3)根据上面讲过的实验,指出“使电容器带电这一过程叫充电,使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叫放电”,接着利用模拟实验演示充电、放电过程,从而建立起电容器的两种工作方式的模型。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4)电容器的电容概念的建立,我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演示电容器的带电量与电压的关系,让学亲自画出它们的关系曲线,

引导学生得出电容定义式,为巩固这一概念,又进行了电容器与水容器的对比说明,从而巩固了电容与电量、电压无关的结论

物理选修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选修3-5第十六章第二节内容,本节的内容为“动量和动量定理”,本节分两课时来完成,这节课为第一课时。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是第一节“实验:探究碰撞中的守恒量”的继续,同时又为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基础,所以“动量定理”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动量定理”是牛顿第二定律的进一步展开。它侧重于力在时间上的累积效果,为解决力学问题开辟了新途径,尤其是打击和碰撞类的问题。动量定理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动量概念,会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等,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中生思维方式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以一些感性认识为依托,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多让学生参与利用动量定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加强学生思维由形象到抽象的过渡。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量的变化和冲量的定义;

2.理解动量定理的含义和表达式,理解其矢量性;

3.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物理现象,并能掌握动量定理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量定理表达式,培养学生逻辑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运用所学知识推导新的规律,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__。

2.通过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用所学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去,体现物理学在生活中的指导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动量的变化、冲量、动量定理的表达式和矢量性

教学难点: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物理现象,针对动量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第二问:我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

五、教学策略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习是学生主体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要创设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发展不断建构的认知过程。我校开展的“四五四”绿色生命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学习、多元互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1.本节从“鸟撞飞机”的情景引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程学习中通过练习题计算出鸟撞击飞机的力,两者相呼应。这种情景导入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__。

2.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互相讨论,把学生的思维充分地调动起来,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复杂性的内容演变成简单易懂的内容。并加以多媒体课件,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教师的适当总结,使他们对知识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

3.在反馈拓展环节,针对鸟撞飞机事件进行相关计算,同时拓展到更高空间即太空垃圾问题,结合科技前沿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开阔学生视野。

第三问:我打算多长时间让学生获得?

5分钟创设情境并复习引入新课,10分钟学生自主探究,25分钟与学生互动交流,5分钟总结分享布置作业。

第四问:我怎么知道教学达到了我的要求,有多少学生达到我的要求?

通过小组合作,生生、师生、生本互动,了解学生的掌握、落实情况;通过问题讨论,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运用。

【五个环节】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复习

引入

关于鸟撞飞机的报道,播放鸟撞飞机的视频

观察、体会、思考

通过多媒体辅助视频,激发学生兴趣,设疑,为动量定理的简单计算做铺垫

复习提问:

1.动量的定义

2.动量的方向

3.动量是过程量还是状态量

引导学生练习学案中的例1

对学生反馈加以评价,提出规范性的要求

回答问题:

1.P=mv

2.与速度方向相同

3.状态量

做练习,并展示

回顾旧知识动量,通过练习引出新内容动量的变化;通过学生展示分析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突破动量变化矢量性的重点。

多元互动

理论探究深入新知

教师提出问题:动量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针对学生展示进行评价

学生动笔推导并在投影展示推导过程

通过理论推导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加强对动量定理的理解,从而突破本节课重点。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了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联系学生推导过程,引出冲量定义、矢量性及单位

动量定理的内容和表达式

思考、回答老师提问

通过老师结合学生推导过程给出新概念新内容,连接顺畅,学生易于接受,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当堂训练强化认知

展示网球运动员李娜获澳网冠军图片,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做学案上例2,教师进行规范性指导

重现鸟撞飞机情境,进行练习2

深化拓展:宇宙垃圾问题

物理选修教案(篇6)

第七节 电容器与电容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电容器及常见的电容器;

2、知道电场能的概念,知道电容器充电和放电时的能量转换;

3、理解电容器电容的概念及定义式,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

4、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掌握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并能运用其讨论有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实物观察与演示,在计算过程中理解掌握电容器的相关概念、性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电容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探究新事物的兴趣。

二、重难点分析

重点:掌握电容器的概念、定义式及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难点:电容器的电容的计算与应用

三、教具

常见的电容器示教板,带电羽的平行板电容器,静电计,介质板,感应起电机,电线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面相关知识

要点:场强、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等。

(二)引入新课

由上节课问题,靠近带电物体A的导体(B接地)上带有感应电荷。整个装置具有储存电荷的功能。我们称这种装置为电容器。

(三)教学过程设计

1、电容器

(1)构造: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隔很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

(2)电容器的充电、放电

操作:把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另一个极板与负极相连,两个极板上就分别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这个过程叫做充电。现象:从灵敏电流计可以观察到短暂的充电电流。充电后,切断与电源的联系,两个极板间有电场存在,充电过程中由电源获得的电能贮存在电场中,称为电场能.操作:把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接通,两极板上的电荷互相中和,电容器就不带电了,这个过程叫放电.现象:从灵敏电流计可以观察到短暂的放电电流.放电后,两极板间不存在电场,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提问:电容器在充、放电的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关系是什么?待学生讨论后总结如下: 【板书】充电——带电量Q增加,板间电压U增加,板间场强E增加, 电能转化为电场能 放电——带电量Q减少,板间电压U减少,板间场强E减少,电场能转化为电能

2、电容

与水容器类比后得出。说明:对于给定电容器,相当于给定柱形水容器,C(类比于横截面积)不变。这是量度式,不是关系式。在C一定情况下,Q=CU,Q正比于U。

(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2)公式:

(3)单位:法拉(F)还有微法(F)和皮法(pF)

1F=10-6 F=10-12pF(4)电容的物理意义: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是由电容器本身的性质(由导体大小、形状、相对位置及电介质)决定的,与电容器是不是带电无关.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1)[演示]感应起电机给静电计带电(详参阅P29图1。7-4)说明:静电计是在验电器的基础上制成的,用来测量电势差.把它的金属球与一个导体相连,把它的金属外壳与另一个导体相连,从指针的偏转角度可以量出两个导体之间的电势差U.现象:可以看到: ①. 保持Q和d不变,S越小,静电计的偏转角度越大, U越大,电容C越小;

②. 保持Q和S不变,d越大,偏转角度越小,C越小.③. 保持Q、d、S都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板,静电计的偏转角度并且减小,电势差U越小电容C增大.(2)结论: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与介电常数ε成正比,跟正对面积S成正比,跟极板间的距离d成反比.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真空

介质

4、常用电容器(结合课本介绍P30)

(四)巩固新课:1对本节内容要点进行概括。

2、引导学生完成问题与练习。

3、阅读教材内容。

物理选修教案(篇7)

高中物理选修3教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方面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高中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已经成为学生必修的科目之一。而在高中物理的选修课程中,第三册是一门较为重要的课程,本文将针对高中物理选修3教案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

我们通过设计一个教学大纲来规划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大纲中,我们首先明确了教学目标,包括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我们列出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重点,即教案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我们还确定了教学安排和课程表,以及教学反思和总结的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高中物理选修3主要涉及一些较为复杂和深入的内容,如电磁感应、交流电路和光的波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验和示范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动教学平台来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物理概念。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小组讨论和活动,在小组中让学生相互讨论、合作,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教学评价上,我们可以通过定期的考试和测验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成绩。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作业和实验报告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践能力,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加以纠正。

高中物理选修3教案是一门较为重要的课程,需要教师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更加轻松、愉快,更快地成长和进步。

物理选修教案(篇8)

主题:物理选修课的重要性与应用

范文:

【引言】

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在现代社会中,物理的应用无处不在,无论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都与物理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物理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主体】

1. 物理知识的综合性和普适性

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学科,是通过实验和观察来了解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涉及的范围广泛而多样。学习物理不仅能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 物理知识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物理知识在科学研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都与物理有着密切关系,如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学、化学等。物理知识帮助科学家们研究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揭示了宇宙的奥秘,推动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发展。

3. 物理知识在技术创新中的应用

物理知识的应用不仅体现在科学研究中,也广泛应用于技术创新中。以电子技术为例,电子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物理学的支持和指导。物理知识使我们能够理解和操作电子器件,如计算机、手机、电视等。同时,物理知识在材料科学、能源科学、航天科学等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4. 物理知识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物理知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所使用的各种电器设备、中央供热系统、汽车、建筑物等都离不开物理原理的支持。在环保方面,物理知识也能帮助我们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等问题。

【结论】

物理选修课的设置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物理选修课的目标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了解物理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础理论,并能够将其应用于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社会生活中。通过学习物理选修课,学生将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并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物理选修教案(篇9)

物理选修教案: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物理选修课程,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原理,掌握解决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爱科学、爱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认识到物理学对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1. 第一单元:力学与运动

- 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和量纲

- 动力学的基本定律和量纲

- 运动的描述和分析方法

2. 第二单元:热学与能量

- 热学的基本概念和量纲

- 热传导和传热方法

- 热力学的基本定律和量纲

3. 第三单元:光学与电磁场

- 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

- 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

- 电磁场的基本概念和量纲

三、教学方法

1. 归纳法:通过分类和总结来概括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2. 演绎法:通过推理和推导的方法来深入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的定律。

3. 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和观察实验现象来加深对物理现象和定律的理解。

4. 讨论法: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来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深入。

5. 体验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际应用的方式来加深对物理学概念和定律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物理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通过板书和多媒体课件的方式,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原理。

3. 实验探究:安排相关实验和观察任务,让学生亲自设计实验和观察实验现象,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

4. 讨论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拓展应用:安排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拓展应用题目,让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

6. 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物理学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评价

1. 知识掌握:通过作业、小测验和期末考试等形式进行考核,评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2. 实验能力:通过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的评估,评价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3. 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开放性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评估,评价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 学科兴趣:通过课堂参与度和学科活动的评估,评价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学科意识。

六、教学资源

1. 课本和参考书籍:提供基本的物理知识和相关实例。

2. 多媒体课件和图表:通过图像和动画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物理知识。

3. 实验器材和材料:提供丰富的实验器材,帮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实际操作。

七、教学反思

物理选修课程是一门重要的科学课程,通过学习物理选修课程,学生可以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要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对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选修课程的教学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物理选修教案(篇10)

主题:物理选修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熟悉物理知识

2. 掌握物理实验方法

3. 提高实验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 增加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课程内容

本课程总共安排了8节课,内容包括力学、热学、电学和光学。

1. 力学(2节课)

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包括:运动学、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动量定理、能量守恒定理等等。

实验内容:运动学实验、万有引力实验、动量定理实验

2. 热学(2节课)

热学主要涉及热的传递、热力学定律、热机效率等等。

实验内容:热传导实验、热力学实验、理想气体实验

3. 电学(2节课)

电学包括电场、电势、电流、电磁感应等等内容。

实验内容:静电场实验、电流实验、电磁感应实验

4. 光学(2节课)

光学包括光的反射、折射、像的成像、光的干涉和衍射等等。

实验内容:反射实验、折射实验、成像实验、干涉和衍射实验

三. 课程设计

1. 引入环节

在课程开始前,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

教师根据不同的知识点提供详细的解释,介绍物理学基础内容,强调实验的重要性。

3. 实验环节

在每个章节结束时,教师安排实验,并组织学生观察,探究,检验实验是否与理论相符合。

4. 开放式问题与讨论

教师鼓励学生勇于发问,提出问题,并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5. 总结环节

在每节课结束时,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并提醒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四.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 讲解法:介绍物理学基础概念,注重细节,使学生能够掌握物理知识。

2. 实验法:组织实验诊断,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观察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开放式问题讨论,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4. 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加深学生对物理学的理解和应用。

5. 合作学习法:采用小组学习,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 评价方式

1. 实验成果记录与报告:每个学生需要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数据处理和结论等。

2. 平时表现: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态度,出席率,学习质量和参与度等。

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在课程中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六. 教学资源

1. 实验设备:万有引力实验仪、热传导实验仪、电流表、万用表、干涉仪等。

2. 教材和课外资料:物理学教材和补充课外资料。

3. 学习软件:相关的物理学模拟软件或者仿真实验软件,如“趣学物理”等。

七. 总结

本课程的设置和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完成物理学知识的熟练掌握,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扩展阅读

修理合同集锦13篇


你知道契约的确切版式是怎样的吗?随着人们逐渐看重契约,合同成为当事人之间的法规,法律则是对契约的补充。我们非常自豪能够为您呈现这篇“修理合同”,请继续关注本站以获取更多信息!

修理合同【篇1】

发包方(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方 (以下简称乙方):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乙方承包甲方的办公室装修工程(以下简称工程)的有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工程概况

1.1 工程地点:

1.2 工程内容及做法详见工程报价单。

1.3工程承包方式,双方商定采取乙方包工包料,甲方提供部分材料(即:地砖、墙面砖、木地板、洁具、灯具、开关面板、五金件)。

1.4 工程期限

开工日期 年 月 日,

竣工日期 年 月 日。

1.5 本工程合同金额:金额大写:

1.6 付款方式如下:

施工队伍进场后,由乙方垫资30%。

第一次付款:大房间工程完成50%时,甲方付

第二次付款:大房间工程完成100%时,甲方付

第三次付款:整体工程竣工验收后,甲方付

第四次付款:整体工程竣工验收一年后甲方再付

第二条 工程监理

本工程实行工程监理,此协议乙方同时具有监理义务。

第三条 施工图纸

3.1 乙方设计图纸(图纸为合同中的一部分)图纸一式三份,甲方、乙方、工人各执一份;

3.2 图纸甲方签名确认后方可施工,施工项目成型后,如不是质量问题甲方要求变更,变更费由甲方承担。

第四条 甲方工作

4.1 开工前为乙方入场创造条件;

4.2 免费提供装修期间水电源;

4.3 负责协调邻里关系;

4.4 负责办理装修审批手续交纳物业管理押金;

4.5 工程材料进场验收,质量,进度的监督,负责竣工验收。

第五条 乙方工作

5.1 施工中严格执行安全施工操作规范、防火规定、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按期保质完成工程;

5.2 严格执行本市有关施工现场管理规定,不得扰民及污染环境;

5.3 保持施工现场整洁,工程完工后负责清扫施工现场;

5.4 保护好原室内陈设,保证室内上下水管道及电路的畅通;

5.5 服从大楼物业及保安正常管理,遵守大楼纪律,承担施工过程中的工人安全责任;

5.6 协调处理城管、房管等部门关系(在征得甲方同意的前提下,产生的费用可由甲方承担)。

第六条 工程变更

6.1 施工项目或施工方式如有变更,双方应协商一致,签定书面变更协议,同时调整相关工程费用及工期。变更中所产生的费用在第三次工程款支付时一并付清。

第七条 材料供应

7.1 按本工程合同规定除甲方自购材料外,其余为包工包料( 详情见工程报价单 )。

第八条 工期延误

8.1 对以下原因造成竣工日期延误,经甲方确认,工期相应顺延。

1.工程量变化或设计变更;

2.不可抗力;

3.甲方同意工期顺延的其它情况。

8.2 因甲方未按合同约定其应负责的工作而影响工期的,工期顺延;因甲方提供的材料,设备质量不合格而影响工程质量的,返工费由甲方承担,工期顺延;

8.3 甲方未按期支付工程款,合同工期相应顺延;

8.4 因乙方责任不能按期完工,工期不顺延;

8.5 因乙方原因造成工程质量存在问题的,返工费由乙方承担,工期不顺延。

第九条 质量标准

双方约定本工程质量按《家居装饰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执行。施工中如双方对工程质量发生争议,申请由建筑装饰质量监督部门对工程质量予以认证,经认证工程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的标准,认证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由乙方承担,经认证工程质量符合合同约定的标准,认证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由甲方承担。

第十条 工程验收和保修

10.1 双方约定在施工过程中分下列三个阶段进行验收:

1.材料进场验收

2.木工完工验收

3.竣工验收

10.2 乙方提前两天通知甲方验收,阶段验收填写工程验收单(见:工程验收单)工程款结清后办理移交手续.本工程验收合格后保修期为一年。 第十一条 工程款支付方式

11.1 双方约定按下列方式进行(见1.5 、 1.6款);

11.2 工程验收合格后,乙方应向甲方提出工程结算,并将有关资料送交甲方。甲方接到资料后三日内如未有异议,即视为同意,双方填写工程结算单签字甲方在签字时向乙方结清工程尾款。

第十二条 违约责任

12.1 合同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因未履行合同的约定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规定,受到罚款或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均由责任方承担责任,并赔偿给对方造成的经济损失;

12.2 未办理验收手续,甲方提前使用或擅自动用工程成品造成损失的,由甲方负责;

12.3 因一方原因,造成工程无法继续履行时,该方应急时通知另一方办理合同终止手续,并由责任方赔偿另一方相应经济损失;

12.4 由于乙方原因,工程质量达不到双方约定的质量标准,乙方负 责修理,工期不顺延。

第十三条 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

双方发生争议协商解决不成时,向区级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四条 几项具体规定

14.1 因工程施工而产生的垃圾,由乙方负责运到物业指定的垃圾堆放地点,甲方负责支付垃圾清运费;

14.2 施工期间,乙方的作息时间按该物业指定要求执行。

第十五条 附则

15.1 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字后生效;

15.2 甲乙双方直接签定此合同的,本合同一式俩份,甲乙双方各一份;

15.3 合同履行完后自动终止;

15.4 本合同实行当事人自愿签证原则,可将合同文本提交所在(县)的工商行政管理分局进行合同签证,以保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

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日 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日

修理合同【篇2】

甲方:

乙方:

经甲、乙双方协商,甲方的车辆送到乙方修理,双方达成以下协议:

一乙方的服务承诺(责任)

1、修理质量严格按照各级维护和修理等级规定的作业范围、标准进行维护和修理,做到服务热情周到,高度重视修理质量,并设“三级检验”,即进厂检验、过程检验、出厂检验,以确保修理质量。

2、修理快捷,根据客户对用车时间的要求安排修理人员,客户急需用车,组织人员加班修理,不增收客户的修理费。

3、做到天天营业(除几个法定假日只安排值班外)。夜间安排人员值班。电话:

4、如需急救服务乙方应做到优先安排,尽可能迅速到达。

5、全年在我厂定点修理的车辆,市内急救免收急救费,只收取所更换材料的材料费。

6、全年在我厂定点修理的车辆修车时均免费洗车。

7、全年在我厂定点修理的车辆免费加气、加电水,调整怠速,底盘检查,空调检查等。

8、在我厂修理出厂的车辆,所修部位按国家及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处的规定进行保养,保养期内属我厂责任,出现质量问题由我厂承担修理费用,但未经我厂同意到其它地方修理,我厂将不负责修理费用。

9、若因我厂提供汽车配件原因造成早期损坏(3个月内,电器产品除外),由我厂负责修理,修理费用由我厂承担。

10、健全维修登记制度。认真登记送修单位名称、车型、车号、行驶里程,维修项目,送修人及电话号码等。

11、严格按照甲方派修单所规定修理项目修理,如需增加修理项目必须经甲方管车人员同意。没有派修单的车辆甲方有权拒付汽车的修理费用。

12、我厂免费为客户代办车辆保险及车辆检审,肇事车辆的理赔,代购车船使用税、养路费等。

13、车辆在修理过程中若需更换大的总成,必须与甲方联系,提出修理建议,经甲方同意后才能更换,本着节约的原则,为甲方降低修理费用。

14、不允许乙方以任何形式送甲方送修驾驶员现金和礼品,一经发现甲方有权拒付该车修理费。

15、按照双方约定车辆修理完工后,甲方驾驶员必须签字认可,旧配件及修理清单交驾驶员带回甲方。

16、甲方如有大型会议及重大活动期间,乙方必须保证提供及时的施救和修理服务。保证甲方会议和活动用车。

17、结算修理费用时,乙方必须提供甲方派修单和乙方修理结算清单。

二甲方应承担的责任

1、在修理过程中若发现未报修的故障,经甲方同意后修理,修理工时费,材料费等由甲方负责。

2、若属驾驶不当或日常维护跟不上造成的故障,其修理费用由甲方承担。

3、甲方修理费用于每月向乙方结算一次,每年12月20日前不论修理费用多少,请甲方向乙方结清修理费用,以便乙方年终决算。

三本合同自签字之日,年月日起到年月日止。本合同签章有效。

四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修理合同【篇3】

甲方:_______

乙方:_______

甲方委托乙方_______套房装饰装修工程,经双方友好协商,现签订以下合同条款:

一、工程项目及内容:

铺贴地板、油墙、做柜、线路新装等工程,详细内容见乙方提供的,经甲方认可的施工说明及工程预算书。

二、承包方式:包工包料。

三、工程造价(¥_______元)为人民币_______元

四、工程款项结算方法:

乙方进场5天内,甲方应先预付给乙方50%工程款即(人民币_______元),工程完工验收后,一个月之内付清余款(即人民币_______元整)。

五、乙方必须按质按量按时和遵守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施工,如属乙方因材料质量或不按图纸施工,而造成施工项目不合格的,乙方要自行返工,返工所使用的一切材料费、人工费由乙方自行解决。如在施工期间,甲方提出更改正在进行或已完工的工程项目,更改所使用的一切材料费、人工费均由甲方承担。

六、甲方如在施工期间提出增加施工项目或更改使用材料的,必须经甲方负责人或技术员签字认可。

七、交付使用日期:总施工期为_______天,即由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至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如逾期乙方每日按总造价的千分之五赔款给甲方。如甲方因某种原因令乙方不能进行正常施工的所误日期顺延。

八、其它约定事项:

九、本合同连同乙方提供给甲方认可的施工说明和工程预算书,具同等法律效力。

十、本合同一式贰份,甲方壹份,乙方壹份,各执为据。

十一、本合同自双方签字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甲方:_______ 乙方:_______

代表:_______ 代表:_______

修理合同【篇4】

转让方(甲方):身份证号码:

受让方(乙方):身份证号码:

房 东(丙方):身份证号码:

甲、乙、丙三方经友好协商,就汽修厂转让事宜达成以下协议:

一、丙方同意甲方将自己位于 的 汽修厂转让给乙方使用,建筑面积为 平方米;并保证乙方同等享有甲方在原有房屋租赁合同中所享有的权利与义务。

二、丙方与甲方已签订了租赁合同,租期到 年 月 日止,年租金为 元人民币(大写: ),租金为每年交付一次,并于约定日期提前一个月交至丙方。汽修厂转让给乙方后,乙方同意代替甲方向丙方履行原有汽修厂租赁合同中所规定的条款,并且每年定期交纳租金及该合同所约定的应由甲方交纳的水电费及其他各项费用。

三、转让后汽修厂现有的装修、装饰及其他所有设备全部归乙方所有。

四、甲方应该协助乙方办理该汽修厂的工商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的过户手续,但相关费用由乙方负责;乙方接手前该汽修厂所有的一切债权、债务均由甲方负责;接手后的一切经营行为及产生的债权、债务由乙方负责。

五、乙方一次性向甲方支付转让费共计人民币 元,(大

写:)后,甲方协助乙方办理营业执照等相关手续过

户,上述费用已包括第三条所述的装修、装饰、设备及其他相关费用,此外甲方不得再向乙方索取任何其他费用。

六、甲方在乙方付款后办完过户手续后交付该汽修厂的使用权。如甲方逾期交付汽修厂使用权,甲方应每日向乙方支付转让费的千分之一作为违约金,逾期10日的,乙方有权解除合同,并且甲方必须按照转让费的10%向乙方支付违约金。

七、如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因素导致乙方经营受损的与甲方无关,但遇政府规划,国家征用拆迁店铺,其有关补偿归乙方。

八、本合同一式三份,三方各执一份,自三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另 注:如前承租人即甲方转让汽修厂时有隐情,(比如事先知道这地方要拆迁或是有其它会给甲方经营造成影响的问题,但在转让时未能如实告知乙方),乙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甲方退还转让费。

甲方签字:

日期:

乙方签字:

日期:

丙方签字:

日期:

修理合同【篇5】

出租方(甲方):

承租方(乙方):

城区汽车运输公司院内(________________汽车修理厂)是甲方出资设立的企业,为了搞活机制,提高经济效益,现经甲、乙双方协商决定将汽修厂租赁给乙方使用,甲乙双方共同使用汽修厂经营各自的业务,为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经双方协商一致,特签订本合同如下

一、双方共同约定

1、承租方租赁修理车间(包含车间内所有设备)及一间办公室,用于汽车修理,维护。

2、租赁期限自20xx年7月15日起至20xx年10月31日止。

3、租金每季度25000元整,缴费方式:双方约定租金按季度缴费。

4、承租方可在厂区内外悬挂自己的厂牌和LG。

5、甲方为乙方提供8个员工的住宿条件,双方吃饭按就餐人员比例摊销伙食费。

二、其他约定事项

1、租赁期间因生产经营产生的各种税、费(含水、电费)由甲乙双方按自己实际的使用费用缴纳,或协商比例摊销。

2、出租方和承租方各自为安全生产责任人。

(1)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等法律法规、制度的要求搞好安全生产、规范管理。

(2)车间内、外工具、设备按照公司根据各车间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定点、定位摆放;废油、废料及杂物不得存放车间应及时清理、销售或存放于安全位置。每天工前、工后自觉对车间和维修区域及时打扫、清理并将垃圾集中便于处理,确保区域内清洁卫生和设备及物品摆放有序、整齐。消防器材齐全有效。

(3)严格按各工种操作规程作业,杜绝违章作业。车间内禁止吸烟;禁止使用液化气代替乙炔气体;禁止在车间、维修区使用明火加热机件和取暖或加热低燃点油料等;禁止在车间或维修区使用汽油清洗零部件等物件;禁止用千斤顶代替马腿支撑车辆进行保养、维修和车下施工作业;电线、电缆及用电工具和设备做到绝缘良好,无漏电、短路和破损等。

3、租赁期间房屋自然损坏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损毁由出租方自费负责维修。因使用造成的损坏由承租方自费维修。

4、在租赁期间如政府依法征用土地拆迁厂房,出租方必须提前通知承租方,届时合同自然终止,租金以实际使用时间计算,退回给乙方剩余租金。

5、在租赁期间出租方如将房地产转让给第三方,必须提前通知承租方,在同等条件下承租人有优先权。

6、合同到期时如乙方还需承租甲方修理厂,乙方应于合同到期时与甲方从新签订租赁合同,甲方保证租赁费用不变优先乙方。

7、合同期满双方应及时办理清结手续,承租方要确保房屋完好、配电设施完整、无损毁,因承租方的原因导致出租方房屋、配电设施损坏的由承租方修复到起租状态。情节严重的赔偿损失。

三、违约责任

1、合同期内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中止、解除合同,否则按实际损失给予对方赔偿,并按租金总额的.20%一次性向对方支付违约金。

2、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另行协商解决,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3、本合同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或所属地法院裁决。

4、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双方签字或盖章后生效。

甲方(公章):_________ 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修理合同【篇6】

甲方(用人单位): 乙方(职工):

名称: 姓名:

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 身份证号码:

户籍地址:

经济类型:

通讯地址: 通讯地址:

联系人: 电话: 联系电话: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和国家、省市的有关规定,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订立本合同。

一、合同期限

(一)合同期限

甲、乙双方同意按以下第 种方式确定本合同期限:

1、有固定期限:从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2、无固定期限:从 年 月 日起至法定的终止条件出现时止。

3、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从 年 月 日起至

工作任务完成时止,并以

为标志。

(二)试用期限

双方同意按以下第 种方式确定试用期期限(试用期包括在合同期内):

1、无试用期。

2、试用期从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合同或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二、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一)乙方的工作内容: 。

(二)乙方工作内容确定为(填“是”):( )管理和专业技术类/( )工人类。

(三)甲方因生产经营需要调整乙方的工作内容,应协商一致,按变更本合同办理,双方签字或盖章确认的协议书或依法变更通知书作为本合同的附件。

(四)乙方工作地点: 。

(五)除临时性工作或者短期学习培训外,如甲方需要乙方到本合同约定以外的地点或单位工作和学习培训,应按本合同第七条处理。

三、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一)甲、乙双方同意按以下第 种方式确定乙方的工作时间:

1、标准工时制,即每日工作 小时,每周工作 天,每周正常工作不超过40小时,并至少休息一天。

2、不定时工作制,即经劳动行政部门审批,乙方所在岗位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3、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即经劳动行政部门审批,乙方所在岗位实行以(填“是”):年()、半年()、季()或月()为周期的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二)甲方因生产(工作)需要,经与工会和乙方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除《劳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外,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最长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三)甲方执行法定的及企业依法自行补充的有关工作、休息、休假制度,按规定给予乙方享受节日假、年休假、婚假、丧假、产假、看护假等带薪假期,并按本合同约定的正常工作时间工资及有关政策法规规定的计算方法支付工资。

四、劳动报酬

(一)乙方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标准(计算加班工资基数),按下列第( )种形式执行,并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及本单位集体合同约定的标准。

1、计时工资: 元/月( 元/周);

2、计件工资: (70%以上职工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可以完成的,本项约定方为成立);

3、其他形式: 。

(二)乙方试用期工资为 元/月(不得低于第(一)款约定工资的80%或单位同一岗位最低档工资,并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

(三)甲方依法安排乙方加班的,应按《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

规定支付加班工资。

(四)工资必须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或其他有价证券等形式替代货币支付。

(五)甲方与乙方可以依法根据本单位的经营状况、物价指数情况,经过双方协商或者通过集体协商,确定工资正常增长的具体办法。

(六)甲方给乙方发放工资的时间为:每月 日(或周 )。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应提前到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五、社会保险

(一)甲、乙双方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乙方依法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二)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甲方应按国家和地方的规定给予乙方医疗期和享受医疗待遇,并在规定的医疗期内支付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

(三)乙方患职业病、因工负伤或者因工死亡的,甲方应按国家和省市的工伤保险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六、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一)甲方按国家和省、市有关劳动保护规定为乙方提供符合国家劳动卫生标准的劳动作业场所,切实保护乙方在生产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如乙方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甲方应如实告知乙方,并应切实按《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保护乙方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二)甲方按国家有关规定,发给乙方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并按劳动保护规定每 (年/季/月)免费安排乙方进行体检。

(三)甲方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做好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劳动保护工作。

(四)如甲方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人身安全的,乙方有权拒绝,并可以随时解除本劳动合同。对甲方及其管理人员漠视乙方安全和健康的行为,乙方有权要求改正并向有关部门检举、控告。

七、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

(一)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或者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或者解除固定期限合同、无固定期限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合同。

(二)除因乙方不胜任工作,甲方可以依法适当调整其工作内容外,变更劳动合同,双方应当签订《变更劳动合同协议书》。

(三)《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终止条件出现,终止本劳动合同。

八、经济补偿金、医疗补助费的发放

解除或者终止本合同,经济补偿金、医疗补助费等发放按《劳动合同法》和国家、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九、通知和送达

甲乙双方在本合同履行过程中相互发出或者提供的所有通知、文件、文书、资料等,均可以当面交付或以本合同所列明的通讯地址履行送达义务。一方如果迁址或变更电话,应当及时书面通知另一方。

十、因履行本合同发生纠纷的解决办法

乙方认为甲方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可以先向甲方提出,或者向甲方工会反映,寻求解决。无法解决的,可以向就近的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属双方因履行本合同发生争议,应当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自争议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甲方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者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十一、本合同的条款与国家、省、市的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规章不符的,按新的法律、法规、规章执行。

十二、双方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本合同(含附件)一式两份(鉴证时需一式三份,其中鉴证机构留存一份),双方签字后,甲方必须将其中一份交给乙方持有,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甲方不把其中一份交给乙方持有的,视为尚未与乙方签订本劳动合同;发生纠纷时,不得以已签订本合同为由对抗乙方的主张,并由甲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甲方:(盖章) 乙方:(签名)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修理合同【篇7】

甲 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 址:____________ 邮码: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

乙 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 址:____________ 邮码: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之规定,经双方在平等、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签订本合同,共同信守。

第一条 监理项目范围

甲方委托乙方,按本合同书要求进行________________工程项目的____施工监理,监理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工作。

第二条 期限费用

服务期限为____年____月至____年____月。总费用为:________万元。

第三条 条款定义

1.甲乙双方的监理依据是《建设监理试行规定》和其他有关规定以及施工承包合同。

2.甲方是本工程项目建设的组织者,负责建设中筹集资金、征地、移民、协调与当地关系等职责,对本工程建设效益全面向国家负责。

乙方受甲方的委托,作为本项目监理单位,根据本合同书进行监理工作,行使赋予的权力和责任,对甲方负责。

3.本合同书所指的工程监理范围与内容在附录B服务范围与内容中详细说明。

4.本合同书所指的监理费用及支付办法在附录D中详细说明。

5.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合同双方一切联系均以书面通知为准,特殊情况可先口头通知并即补书面通知。双方共同签署的有关文件,属于合同的补充文件。双方联系的具体规定(代表、地点、方式等)在特殊条款中订明。

第四条 本合同书的开始、完成与变更。

1.按本合同书规定的全部有效的签字盖章完成后,本合同书立即生效。

2.监理单位应按本合同书特殊条款中所订明的期限开始其服务。

3.监理单位应按本合同书特殊条款中所订明的期限完成服务。

4.如果情况变化,致使合同书需变更时,必须经双方书面同意才能成立。为此,一方提出的建议需经送交另一方作应有的考虑。

5.如果如本合同书需延长(不可抗力等),甲乙双方应签订补充合同,或在特殊条款中事先加以说明。

6.合同签约后出现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变化时,合同双方经协商后可做调整,并在特殊条款中具体说明。

第五条 甲方的权力与责任。

1.甲方依据监理合同对乙方的工程进行督促和检查。

2.甲方若认为乙方履行合同不力严重影响工程进度,甲方有权要求更换乙方主要人员,直至终止合同。

3.对涉及工程工期、质量、造价等重大问题变更时,应由甲方最后确定并按国家规定的基建程序办理。

4.甲方支持乙方的工作,按合同保证乙方责任和权力的统一。甲方应按附录C按时向乙方提供规定的设备、设施和材料。

5.甲方应向乙方提供本合同规定的监理工作所需的合同文本、资料、图纸和数据等。同时应在特殊条款中明确提供的方式、份数与回收、保密等办法。

6.甲方应负责协调工程外部条件及与地方的关系。

7.甲方应在特殊条款中双方订明的期限内,对由乙方提交甲方决策的报告、文件等作出决定。

8.甲方依据附录D按时支付乙方监理费用。

第六条 乙方权力与责任。

1.乙方拥有合同中规定的权力,并承担相应全部责任。

2.乙方必须具有履行本合同书所需的技能、谨慎与勤奋,必须按照监理的职业准则完成其全部职责。

3.在监理过程中监理单位如需另聘专家咨询或协助,在监理服务责任以内发生的费用,由乙方承担;超出监理服务责任并发生费用,应征得甲方书面同意后,由甲方承担费用。

4.乙方按附录C按时自带规定的设备、材料和设施。具体使用协议在附录C中规定。

5.乙方必须按附录E规定派出监理工作需要的监理人员及项目监理机构。其主要人员资格和服务条件须经甲方审查同意,甲方不得无理由地拒绝。甲方同意乙方根据监理目标需要提出的工程监理组织机构,并确认总监理工程师。

6.监理应按本合同规定的人员在各规定期限内进行。为保证监理的有效实施,乙方可在该期限内作出合理调整。若更换现场人员,应代之同等技能的人员,其中主要监理人员的更换需经甲方同意,乙方派驻现场监理人员应连续稳定,保证监理工作正常进行。

7.乙方有本监理项目的质量否决权、签发付款凭证权和开工、停工、返工和复工命令权。

8.乙方向甲方收取的报酬,是其关于本合同书的唯一报酬。乙方及其人员不得接受与本合同书有关的或与其承担义务有关的其他津贴、回扣等报酬和非直接支付。

9.乙方在监理的过程中,不得泄露甲方申明的秘密,乙方亦不得泄露设计、承包等单位提供并申明的秘密。

第八条 调解与仲裁。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如甲乙双方发生争端,双方应首先本着相互谅解、信任、平等互利原则充分协商,解决争端;若协商失败,任何一方均可向监理主管部门申请调解争端;若调解无效,任何一方可依法要求仲裁。双方同意由____

仲裁委员会仲裁。在调解和仲裁过程中,双方应保证工程建设正常进行。

第九条 违约责任

由甲方原因要求终止合同,甲方应至少提前2个月通知乙方,并要承担违约责任,支付约定赔偿费用。

由乙方原因要求终止合同,乙方应至少提前2个月通知甲方,并要承担违约责任,支付约定赔偿费用。

甲方或乙方在接到终止合同通知后,15天内没有答复,可视为本合同终止。

违约赔偿费或其他违约事项由甲乙双方在特殊条款中具体约定。

第十条 甲方可视乙方的监理工作情况,进行奖罚。具体内容由双方在特殊条款中规定。

第十一条 特殊条款

鉴于本工程的特点与实际需要,甲乙双方经协商同意签订以下特殊条款以补充合同一般条款,当一般条款与特殊条款不一致时以特殊条款为准。具体条款如下:

1.额外服务:如果甲方委托乙方承担本合同范围以外的任务,甲方应另行补签委托合同。如果甲方或承包施工单位使服务受阻或延误,以至增加了服务的工作量和持续时间,则乙方将此情况及可能发生的影响通知甲方,甲方应增加额外服务费。

修理合同【篇8】

合同编号:____________

定作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揽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时间: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一、修缮修理项目、数量、金额、交货期限

二、定作方供料

材料名称规格型号计量单位数量质量提供日期消耗定额单价总金额

(注:空格如不够用,可以另接。)

三、修缮修理的质量要求、技术标准

──────────────────────────────────────

四、承揽方对修缮物的负责条件及期限

──────────────────────────────────────

五、技术资料、图纸提供办法及保密要求

──────────────────────────────────────

六、验收标准方法和期限

──────────────────────────────────────

七、包装要求及包装费用负担

──────────────────────────────────────

八、交(提)货方式及地点

──────────────────────────────────────

九、交付定金预付款数额及时间

──────────────────────────────────────

十、结算方式和期限

──────────────────────────────────────

十一、违约责任

──────────────────────────────────────

十二、如需要提供担保,另立合同担保书,作为本合同附件

──────────────────────────────────────

十三、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

──────────────────────────────────────

十四、双方协商的其它条款

──────────────────────────────────────

定作方

单位名称(章)

单位地址: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电话:

电报挂号:

开户银行:

帐号:

邮政编码:承揽方

单位名称(章)

单位地址: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电话:

电报挂号:

开户银行:

帐号:

邮政编码:鉴(公)证意见:

经办人:

鉴(公)证机关(章)

年月日

(注:除国家另有规定外,鉴(公)证实行自愿原则)

有效期限: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至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

监制部门:__________________印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修理合同【篇9】

委托方:(下称“甲方”)合同编号:

承揽方:(下称“乙方”)签订日期:签订地点:

鉴于甲方委托乙方利用自有技术及设备设施对于甲方设备进行专业技术维修,现甲乙双方经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就维修事宜签订合同如下,以兹信守。

一、维修内容(建议写明需要维修的具体内容)

二、维修质量要求及技术标准

乙方利用自有技术及设施设备,通过配件更换、软件升级、设备安装、系统调试、人员培训等方法,对设备进行维修,实现:

1、设备维修后满足甲方原设备的技术标准及使用要求。

2、设备维修后使用误差率低于。

3、乙方更换配件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产品质量符合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及甲方要求。

三、维修费金额

本次维修费含%税共计元人民币,上述费用为甲方为履行本合同所需支付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维修费、人工费、交通费、运输费、税费等。具体费用明细详附件一。

四、维修方式及地点:乙方派维修人员到甲方现场进行维修。(或设备在乙方处进行维修,乙方负责上门取送设备并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费用。)

五、维修工期:乙方应于本合同签订之日起日内完成设备维修。

六、验收标准方法:乙方完成设备维修并调试合格后,应立即报甲方组织进行现场实际验收,甲方根据本合同约定的维修质量要求及技术标准进行验收,(或甲方现场操作维修设备正常运行小时的,视为验收合格),甲方验收合格的,双方共同签收验收单作为结算的凭证。甲方验收不合格的,乙方应负责无条件返工,直至验收合格为止。由此产生的费用由乙方承担。

七、安全条款

乙方维修作业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并接受甲方的安全监督。乙方对甲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和不安全行为,应立即整改和纠正。乙方对履行合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承担全部责任,如出现安全事故,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及责任均由乙方负责。

八、维修后保证责任及期限:甲方验收后个月内维修设备出现同类故障或更换配件出现任何质量问题,乙方应负责无偿修复或更换新件,保证甲方设备正常使用。

九、结算方式:甲方合格后日内,凭乙方方提供17%增值税维修费发票,甲方一次付清修理费。(或甲方合格后日内,凭乙方方提供17%增值税维修费发票,甲方支付修理费的%,保留%的修理费用为质保金,质保期满,维修设备无质量问题的,甲方、日内一次性无息付清余款。

十、违约责任:

1、甲方逾期付款超过日内,从第日起,每逾期一日,甲方应按逾期付款金额的0.1%支付违约金;

2、乙方逾期完工的,每逾期一日,应按维修费总额的0.1%支付违约金。因乙方原因,逾期超过日的,甲方有权解除本合同,乙方按维修费总额的30%支付违约金。

3、乙方应利用自有技术或设备设施完成设备维修,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不得将本合同项下维修工作转委托第三方完成。否则,甲方有权单方解除本合同,乙方按维修费总额的30%支付违约金。

4、如因乙方原因致使维修设备应达不到本合同约定的维修质量要求及技术标准,经返工后仍不能通过甲方验收的,甲方有权解除本合同,乙方按维修费总额的30%支付违约金。

十一、争议的解决:甲乙双方因签订及履行本合同产生的争议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双方均有权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

十二、合同的生效:本合同自甲乙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十三、其他

1、本合同附件为本合同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本合同一式份,甲方执份,乙方执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修理合同【篇10】

修缮修理协议(示范文本GF--2000--0307)

协议编号:_____________

定作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揽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时间: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条修缮修理项目、数量、报酬

修缮修理项目及内容

计量单位

数量或工作量

报酬

单价

金额

合计人民币金额(大写):

(注:空格如不够用,可以另接)

第二条材料

材料名称

商标

生产厂家

规格型号

计量单位

数量

质量

提供人

交付日期

消耗定额

单价

价款

(注:空格如不够用,可以另接)

第三条定作人检验承揽人提供材料的标准、方法、时间及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承揽人检验定作人提供材料的标准、方法、时间及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条修缮修理时间从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至________年__________月________日。

第五条修缮修理项目的技术标准、质量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条定作人提供技术资料、图纸的时间、办法及保密要求:_________________

第七条定作人(是/否)允许第三人修缮修理项目的主要工作。

第八条定作人协助承揽人的事项与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九条修缮修理项目交付时间、方式及地点:________________

第十条修缮修理项目检验标准、方法及时间: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一条定作人在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向承揽人预付材料款(大写)_____元。

第十二条报酬及材料费的结算方式及期限:_______________

第十三条保修期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四条本协议解除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五条违约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六条协议争议的解决方式:本协议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也可由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的,按下列第________种方式解决:

(一)提交________________仲裁委员会仲裁;

(二)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七条其他约定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作人

定作人(章):

住所:

法定代表人:

居民身份证号码:

委托代理人:

电话:

开户银行:

账号:

邮政编码:

承揽人

定作人(章):

住所:

法定代表人:

居民身份证号码:

委托代理人:

电话:

开户银行:

账号:

邮政编码:

鉴(公)证意见:

鉴(公)证机关(章)

经办人:

年月日

监制部门:______________印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

修理合同【篇11】

甲方: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

邮码: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

邮码: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之规定,经双方在平等、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签订本合同,共同信守。

第一条监理项目范围

甲方委托乙方,按本合同书要求进行_________工程项目的_________施工监理,监理范围:_________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工作。

第二条期限费用

服务期限为_________年_________月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总费用为:_________万元。

第三条条款定义

1.甲乙双方的监理依据是《建设监理试行规定》和其他有关规定以及施工承包合同。

2.甲方是本工程项目建设的组织者,负责建设中筹集资金、征地、移民、协调与当地关系等职责,对本工程建设效益全面向国家负责。

乙方受甲方的委托,作为本项目监理单位,根据本合同书进行监理工作,行使赋予的权力和责任,对甲方负责。

3.本合同书所指的工程监理范围与内容在附录B服务范围与内容中详细说明。

4.本合同书所指的监理费用及支付办法在附录D中详细说明。

5.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合同双方一切联系均以书面通知为准,特殊情况可先口头通知并即补书面通知。双方共同签署的有关文件,属于合同的补充文件。双方联系的具体规定(代表、地点、方式等)在特殊条款中订明。

第四条本合同书的开始、完成与变更

1.按本合同书规定的全部有效的签字盖章完成后,本合同书立即生效。

2.监理单位应按本合同书特殊条款中所订明的期限开始其服务。

3.监理单位应按本合同书特殊条款中所订明的期限完成服务。

4.如果情况变化,致使合同书需变更时,必须经双方书面同意才能成立。为此,一方提出的建议需经送交另一方作应有的考虑。

5.如果如本合同书需延长(不可抗力等),甲乙双方应签订补充合同,或在特殊条款中事先加以说明。

6.合同签约后出现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变化时,合同双方经协商后可做调整,并在特殊条款中具体说明。

第五条甲方的权力与责任

1.甲方依据监理合同对乙方的工程进行督促和检查。

2.甲方若认为乙方履行合同不力严重影响工程进度,甲方有权要求更换乙方主要人员,直至终止合同。

3.对涉及工程工期、质量、造价等重大问题变更时,应由甲方最后确定并按国家规定的基建程序办理。

4.甲方支持乙方的`工作,按合同保证乙方责任和权力的统一。甲方应按附录C按时向乙方提供规定的设备、设施和材料。

5.甲方应向乙方提供本合同规定的监理工作所需的合同文本、资料、图纸和数据等。同时应在特殊条款中明确提供的方式、份数与回收、保密等办法。

6.甲方应负责协调工程外部条件及与地方的关系。

7.甲方应在特殊条款中双方订明的期限内,对由乙方提交甲方决策的报告、文件等作出决定。

8.甲方依据附录D按时支付乙方监理费用。

第六条乙方权力与责任

1.乙方拥有合同中规定的权力,并承担相应全部责任。

2.乙方必须具有履行本合同书所需的技能、谨慎与勤奋,必须按照监理的职业准则完成其全部职责。

3.在监理过程中监理单位如需另聘专家咨询或协助,在监理服务责任以内发生的费用,由乙方承担;超出监理服务责任并发生费用,应征得甲方书面同意后,由甲方承担费用。

4.乙方按附录C按时自带规定的设备、材料和设施。具体使用协议在附录C中规定。

5.乙方必须按附录E规定派出监理工作需要的监理人员及项目监理机构。其主要人员资格和服务条件须经甲方审查同意,甲方不得无理由地拒绝。甲方同意乙方根据监理目标需要提出的工程监理组织机构,并确认总监理工程师。

6.监理应按本合同规定的人员在各规定期限内进行。为保证监理的有效实施,乙方可在该期限内作出合理调整。若更换现场人员,应代之同等技能的人员,其中主要监理人员的更换需经甲方同意,乙方派驻现场监理人员应连续稳定,保证监理工作正常进行。

7.乙方有本监理项目的质量否决权、签发付款凭证权和开工、停工、返工和复工命令权。

8.乙方向甲方收取的报酬,是其关于本合同书的唯一报酬。乙方及其人员不得接受与本合同书有关的或与其承担义务有关的其他津贴、回扣等报酬和非直接支付。

9.乙方在监理的过程中,不得泄露甲方申明的秘密,乙方亦不得泄露设计、承包等单位提供并申明的秘密。

第七条调解与仲裁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如甲乙双方发生争端,双方应首先本着相互谅解、信任、平等互利原则充分协商,解决争端;若协商失败,任何一方均可向监理主管部门申请调解争端;若调解无效,任何一方可依法要求仲裁。双方同意由_________仲裁委员会仲裁。在调解和仲裁过程中,双方应保证工程建设正常进行。

第八条违约责任

1.由甲方原因要求终止合同,甲方应至少提前2个月通知乙方,并要承担违约责任,支付约定赔偿费用。

2.由乙方原因要求终止合同,乙方应至少提前2个月通知甲方,并要承担违约责任,支付约定赔偿费用。

3.甲方或乙方在接到终止合同通知后,15天内没有答复,可视为本合同终止。

4.违约赔偿费或其他违约事项由甲乙双方在特殊条款中具体约定。

第九条甲方可视乙方的监理工作情况,进行奖罚。具体内容由双方在特殊条款中规定。

第十条特殊条款。鉴于本工程的特点与实际需要,甲乙双方经协商同意签订以下特殊条款以补充合同一般条款,当一般条款与特殊条款不一致时以特殊条款为准。具体条款如下:

1.额外服务:如果甲方委托乙方承担本合同范围以外的任务,甲方应另行补签委托合同。如果甲方或承包施工单位使服务受阻或延误,以至增加了服务的工作量和持续时间,则乙方将此情况及可能发生的影响通知甲方,甲方应增加额外服务费。

2.双方联系方式:重要问题为函件,一般问题以电话或口头指示,但都应有记录,会议以纪要为据。

3.监理服务期限:_________。

4.在履行合同中因发生不可抗力(洪水、地震等)造成合同部分或全部不能履行,乙方不承担违约责任,允许延期或部分或全部不履行者,双方应签补充协议。

5.合同签发后,若出现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变化等,导致监理费用的变化,本合同监理费应作相应调整。

6.甲方向乙方无偿提供监理工作需要的图纸(蓝图)、资料(技术要求、通知等)及与被监理项目有关的试验报告等技术资料5份,甲方与承建施工单位签订的合同副本2份。乙方在使用上述资料期间不得向其他无关单位泄露,项目结束后归还甲方。

7.甲方接受乙方提交的需甲方决策的报告、文件等,应在7天内给予明确指示,并采用书面形式通知乙方。

8.乙方不承担施工中工伤事故的责任。

9.违约金

9.1由于甲方或乙方的原因要求终止合同,按一般条款第九条的期限办理;

9.2由于甲方原因终止合同,甲方支付乙方违约金_________元;

9.3由于乙方原因终止合同,乙方支付甲方违约金_________元;

9.4因甲方决策不当而影响工程进度、质量,应由甲方负经济责任。

9.5违反合同_________条,_________方支付_________方违约金:_________元;违反合同_________条,_________方支付_________方违约金:_________元;违反合同_________条,_________方支付_________方违约金:_________元;_________。

10.奖罚

10.1甲方可视乙方工作成效进行奖罚。资金在_________元范围内,罚金在_________元限度之内;

10.2为了促进承建施工单位保证进度、质量和安全,乙方可写出书面材料建议奖励有关人员。具体数额及开支办法由甲乙双方协商确定,乙方使用时受甲方监督。且立账备查。

第十一条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本合同正本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盖章):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

代表人(签字):_________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修理合同【篇12】

用人单位(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劳动者(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年龄:_____

籍贯: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为进一步明确甲乙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保障双方的利益,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守信的原则,甲乙双方通过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同期限

本合同期限采用下列第_________种形式

1、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合同

本合同生效日期为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_日;乙方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任务时本合同终止。

2、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期限为______年。自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至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有效。(其中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至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为见习期/试用期,试用期为_______个月,可视乙方适应工作能力酌情增减。

(2)劳动合同期满前_______个月,经双方协商同意,可以续订聘用合同。

(3)本合同期满后,任何一方认为不再续订聘用合同的,应在合同期满前_______个月通知对方。

3、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本合同自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至合同中约定之解除或终止合同的条件出现时止。

4、合同执行期间双方均不得擅自提出解除合同,否则视同违约并承担相应违约责任。

二、工作岗位和工作地点

1、甲方根据需要,聘用乙方从事____________工作。

2、工作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方应严格遵守合同以及甲方各项工作制度和岗位责任制要求,服从甲方统一调度及安排。

三、工作时间

(一)甲方采取国家规定的标准工时制,即乙方每日工作_____小时,每周工作_____小时(星期_____~星期_____)部分管理岗位和业务岗位,因工作性质不同,可在此原则下根据工作需要灵活安排工作时间。

(二)甲方由于工作经营需要,经与受甲方协商后,可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超过_____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受甲方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超过_____小时。加班加点每月不超过_____小时。

(三)如属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延长工作时间的,不受上款规定限制。

四、工资

(一)乙方固定月工资标准为人民币__________元。

(二)甲方每月____日为发薪日。

(三)甲方安排加班加点的,按《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支付工资报酬。

(四)乙方在工作时间内,按国家规定履行国家和社会义务时,工资照发。

(五)乙方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休假权利,休假期间的工资按国家及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六)工资支付方式为下列第_______种

(1)现金支付

(2)以银行转账方式支付费用给乙方

开户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银行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一)甲方必须为乙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二)乙方对甲方管理人员违规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三)甲方负责对乙方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业务技术、劳动安全卫生及有关规章制度的教育和培训,乙方应自觉遵守国家和本公司规程。

六、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1、甲乙双方按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甲方为乙方办理有关社会保险手续,并承担相应社会保险义务。乙方应缴的社会保险费由甲方代扣代缴。

2、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的医疗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乙方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的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4、乙方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等各项待遇,按国家有关生育保险政策规定执行。

5、甲方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不断提高受甲方的福利待遇。

七、工作纪律

乙方在合同期内应努力做到:

(1)遵守甲方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2)乙方所接触的各种文件、资料等信息,均属甲方商业经营秘密,乙方有义务对其保密,不对外扩散。

(3)不得以个人名义在甲方以外的任何单位担任要职或兼职,或从事与甲方利益有冲突的业务。

(4)按时完成甲方指派的工作任务。

(5)积极服从上级主管的工作调动。

(6)爱护甲方的财产。

(7)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计划生育政策。

八、合同的变更、解除、重新订立和终止

(一)甲方可以根据工作要求,结合乙方的能力,调整乙方的工作岗位,以达到人和岗位合理配置与利用。调整后双方应就岗位调动事宜变更劳动合同。

因合同其他因素的变化,经聘用双方协商同意后可依法变更劳动合同。变更后的合同或合同条款经双方盖章或签字后生效。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随时解除聘用合同:

(1)乙方在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乙方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甲方规章制度的;

(3)乙方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甲方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4)乙方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但应当提前_____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

(1)甲方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经甲方管理当局决定确需裁减人员的;

(2)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甲方另行安排的适当工作的';

(3)乙方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正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4)本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合同无法履行,经双方协商不能就变更聘用合同达成协议的。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不得依据本条第三款的规定解除聘用合同:

(1)乙方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2)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3)乙方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乙方可以随时通知甲方解除聘用合同:

(1)在试用期内的;

(2)甲方未按照聘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3)甲方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聘用合同自行解除:

(1)甲方依法宣告破产;

(2)甲方依法解散或依法被撤消;

(3)乙方死亡。

(七)除本条第五款规定的情形外,乙方解除聘用合同,应当提前_____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

(八)重新订立劳动合同:合同期满,双方同意延续聘用关系的,在合同期满前三十日内双方重新订立聘用合同。

(九)合同终止:合同期满或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合同自行终止。

九、违约责任

(一)甲方的法律责任

(1)甲方克扣或者拖欠乙方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乙方加班加点工资的,除在规定时间内全额支付乙方工资报酬外,还应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_____%的经济补偿金。

(2)甲方支付乙方的工资报酬低于市政府公布的当年最低工资标准的,要补足低于标准部分,同时,对低于部分每日另按其总额的_____%补偿员工。

(3)甲方违反本合同第六条第(一)款没有为乙方办理有关社会保险,给受甲方造成经济损失的,由甲方按__________市社会保险的有关规定赔偿受甲方。

(4)甲方依本合同第八条第(三)款第2、3、4项解除聘用合同,未提前_____日通知受甲方的,支付受甲方_____个月平均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

(二)受甲方的法律责任

乙方违反合同约定解除聘用合同,对甲方造成损失的,乙方应赔偿甲方下列损失:

(1)甲方招收录用乙方所支付的费用;

(2)甲方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

(3)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十、争议处理

双方因履行本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可以向甲方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____________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一、其他约定事项

1.本合同条款如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相悖时,以国家、法规、政策为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合同生效

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本合同一式_________份,其中甲方执________份,乙方执________份。

合同生效后,甲乙双方对合同内容的变更或补充应采取书面形式,作为本合同的附件。附件与本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修理合同【篇13】

物管公司:____________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购房人:

装修单位:

为加强_________房屋装饰装修的管理和监督,有效制止违章装修行为,保障房屋的结构安全和外观统一,维护小区环境整洁、美观、协调及业主的正常生活秩序,使业主有一个安全、清洁、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根据建设部《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及________市物业管理、消防、供水、供电、燃气、环境保护等有关规定和标准,管理公司、购房人、装修单位特签订本协议。

一、装修流程说明

1、业主本人或其委托人到物管公司办公室领取《装修申请表》,并按表中要求逐项详细填写。

2、业主本人选定装修施工单位,确定装修方案,并由施工单位指定一名防火责任人。

3、业主会同装修施工单位负责人备齐如下装修申报材料到物管公司办理报批手续:

填好装修申请表

装修施工单位的营业执照、资质证明复印件

装修项目明细表

装修方案

装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和1寸照片2张。

办公楼或商场的装修面积≥50平方米以上,需到县消防管理部门申报审批,审批后按审批要求进行装修。

4、物管公司客户服务部为装修施工的管理及服务部门,在查验装修申报材料齐全、受理装修申报后,现场予以审批。装修方案的审批原则如下:

不能破坏建筑物的主体结构:

不能破坏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确定用电负荷

厨房、卫生间等楼板防水措施

装修方案是否符合防火要求

5、装修方案经审批同意后,由业主/装修单位负责人到物管公司财务室缴清各项装修管理费用。

6、装修单位负责人持施工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寸照片2张和财务收款单据到物管公司客户服务部办理装修进场手续,包括办理施工人员《装修出入证》、领取装修许可证等。

7、装修人员进场施工过程中,物管公司有权进行检查,纠正违章,对违反装修规定者,物管公司将酌情对施工单位或有关人员给予处罚。高空抛物者从重处罚。

8、若在装修过程中增加施工人员,必须由装修单位负责人本人来物管公司填表缴费,办理人员增补手续,其它人员一律不予办理

9、装修竣工后,由业主通知物管公司安排初次验收。初次验收通过后,由装修单位负责人带施工人员的《装修出入证》、办证押金收据、初验合格单财务室办理退证手续、领取《装修出入证》押金。

10、自初次验收通过之日起__月内安排复验,复验合格后,由装修单位负责人会同业主凭装修押金缴纳收据和复验合格单到财务室办理退领房屋装修押金手续。

二、装修收费项目及缴纳标准

三、装修规则

1、前期统一装修无时间限制,当业主开始入住生活后装修施工时间为:周一至周五8:00-12:00,14:00-19:00,周六、日9:30-12:00,14:00-19:00。其余时间可以进行墙面粉刷等无声响的装修施工,禁止进行一切噪音施工。如违反规定,物管公司有权责令停工,扣留或没收工具,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2、为保证小区统一美观,以下内容为禁止之列:

改变建筑物的外观及造型,在公共设施部位及私人花园乱搭建改变外墙的颜色

楼房外墙、楼内公共用地上进行任何形式的搭建、安装、铺设

一切屋外更改或加建皆在禁止之列。例如:天线、附加建筑物及标志等。

3、安装分体及窗式空调需到物管公司办理审批手续,按物管公司规定安装:

空调支架必须使用足够强度的不锈钢材质,固定螺栓须经防锈处理,否则,装修业主要承担由此造成的返工及其它损害必须安装在物管公司指定的位置,以确保建筑外观统一整齐。

4、凡安装防盗门、防盗网的,必须按照物管公司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安装。

5、施工人员的行为各业主/装修单位必须将物管公司签发的《装修许可证》张贴在入户大门上。装修单位必须对所属装修人员的行为负责,装修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必须衣着整齐,不得在非工作区逗留严禁随地吐痰、喧哗、打闹、赌博饮酒等。物管公司亦严禁工人在辖区内随意留宿或生火,如需留宿应由业主本人出面到物管公司办理担保手续如私自居住在楼宇内,一经发现,则按《________市治安管理条例》规定送交当地派出所。工人在进入小区范围内必须配带《装修出入证》。物管公司有最终决定权批准进入与否。装修人员严禁串栋、串户,违者酌情给予处罚。

6、垃圾/杂物清理区,装修垃圾由物管公司委托清运公司集中统一清运。各户装修垃圾装袋后,按物管公司指定的方式和时间堆放到小区装修垃圾中转站内。户内装修垃圾清运时间定为每日上午12:00-14:00,晚上6:00-9:00。严禁将建筑材料、垃圾堆放在公共场所,违者给予处罚。严禁高空抛物。,并由肇事者承担由此造成的全部责任。如经通告后,业主/住户及装修单位未能作出适当清理安排,物管公司将自行雇用工人清理,而费用则从有关装修押金中扣除。

7、防火责任

施工现场必须自备足够灭火设备,如手提灭火器。要求每______建筑面积设______灭火器一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实施细则第十条的规定,施工单位必须负责施工现场的消防工作,各施工单位必须指定一名防火安全责任人,负责施工现场的防火安全工作,确保各项防火安全措施的落实。

各施工单位对现场人员进行防火安全和工地管理制度的宣传教育,使施工人员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制度。

如发生消防事故,由发生事故的施工单位、个人以及雇请施工的业主或住户按规定承担一切经济及法律责任。

8、安全

各施工单位必须聘请有合格证的电工、焊工,方可进行作业。

施工用电必须严格执行市用电防火管理条例和规程。

施工动火,一律到物管公司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动火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有关的操作程序和安全规定,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未经批准,工地内严禁使用电炉、电炊具等电热设施。不准使用高瓦数灯照明。照明灯泡瓦数一般限制在__以下,因施工需要使用碘钨灯的,应先征得物管公司的书面同意,并要做好安全措施,人离灯灭。装修工人使用电器设备时,务必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包括采用适当绝缘电线。临时接驳电线须保证一机一闸一个漏电开关,在施工完成后及时拆除,违者承担违约金______元。

9、违章处理物管公司每天将不定时派专人入户进行巡查,监督装修情况,对违规现象轻者现场即予纠正。重者物管公司有权作如下处理:

责令停工

责令恢复原状

扣留或没收工具

停水、停电

赔偿经济损失

根据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有关条款予以罚款。

以上几种处罚可同时并处。

10、更改/还原工程物管公司保留权利要求业主/住户对所有装修工程进行更改或还原。物管公司发出更改通知单给业主/住户,业主/住户须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更改/还原工程,并负责一切费用。如业主未能在限定时间内整改完,物管公司有权安排施工力量完成该项工程,所需费用将全部由业主/住户承担。

四、本协议中未规定的事宜,均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执行。

五、本协议在履行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协商解决或向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六、____滨江新城业主临时公约、住户手册为本协议的附件。

七、本协议正本连同附件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八、甲、乙双方在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同意签订本《房屋装饰装修管理协议》,各自依照协议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九、本协议双方必须遵守,否则违约方应支付守约方违约金______元,并主动按本协议予以纠正及承担相应责任。

甲方盖章:____________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乙方盖章:丙方盖章:

代表人:代表人:代表人:

__年__月___日

__年__月___日

__年__月___日

物理教学心得(集锦六篇)


在面对不同的事情后,我们的想法也会发生改变,凭借心得体会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某些事物。如果想寻找高质量的文章,可以试试阅读“物理教学心得”,读完之后你会感到非常有收获!

物理教学心得 篇1

在物理课堂中应用问题教学法开展教学, 首先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既要照顾到学生的思考方式与和思维模式, 还要注意在引入问题教学法时不要太突然, 要循序渐进, 以免影响下一步的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对物理教材的思考与研究, 进而去寻找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的答案, 在探究答案的过程中一步步的掌握知识, 这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知识的过程, 还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 提高学生的能力, 更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前提条件

1. 问题教学法应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来提出问题是运用问题教学法的前提。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掌握学生的学情以及基本需求, 这是问题有效提出的最基本要求。若教师不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实际情况提问题, 就有可能在提出问题的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 也就无法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与探讨。并且教师提出的问题的难易程度对于学生学习物理有很大影响, 问题的难度过大, 则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问题的难度过小, 则会使学习程度较好的同学消极上课, 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 问题设计的太过简单使学生们失去了探索答案的乐趣, 使学生们无法在探究问题与寻找答案的途中得到很好的锻炼, 也就使问题教学法失去了意义。所以,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力水平, 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设置问题, 让学生感受到努力就能有结果。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给予他们信心, 在了解学情时应放低身段, 不要给学生一种畏惧的心理, 要尊重学生, 对于学生提出的好与否的意见都应虚心接受, 这样教师才能客观的找到问题, 准确掌握学生的学情, 不断地完善教学。

2. 问题应具有延伸性与趣味性

问题应具有延展性。教师将问题既立足于教材, 又延伸至课外, 进而实现理论与现实相结合, 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高中物理教材中能够将问题与生活结合起来的内容并不多, 所以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将问题尽量延伸, 将教材中的重、难知识点与现实结合, 给学生看到物理在生活中的实际用处, 给与他们学习的动力。问题的设计还应具有趣味性。学生对于学习物理的.兴趣很大程度是来源于教师在课堂上所展现的形象, 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兴趣的问题能够最大限度引起学生的注意。比如, 将问题的设计与学生经常接触的故事、电影等结合, 才能提出真正高质量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

二、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1. 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注意很多事项, 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提问也要把握好时机。在课堂的导入阶段, 适当的小问题可以将学生零散的心思集中于课堂上来, 有助于教师知识点的教授, 也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于问题的好奇心, 进而产生对课堂知识的渴求。教师在教课时, 要着重在知识的重难点处进行提问, 若提问在重难点之前, 会使学生使用许多不必要的精力去解决问题, 可这并不是本堂课最重要的任务, 则很有可能打乱教师的授课计划;若在重难点之后提问, 长时间精神的高度集中会使学生产生厌倦, 对问题也没有了兴趣, 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会打击到学生, 也对今后的课堂教学产生不利的作用。在本堂课结束时进行发问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本堂课所学知识, 理清知识脉络, 还可以对下节课所要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发问, 鼓励学生在空闲时间围绕问题对下节课知识进行预习。

2. 提问应循序渐进

高中物理教材中有众多实验, 教师在进行实验演示时应引导学生, 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思考。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这一章节时, 教师拿出两种外形相同但重量不同物体, 向学生进行提问:谁先落地?原因是什么?然后教师向学生进行实验演示, 让学生观察结论与实验结果是否相同。接着教师进行新一轮实验, 改变以上两种物体的外形, 再将两种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 向学生进行相同的提问, 这时, 学生的兴趣就被教师所调动, 教师再进行进一步的提问, 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最后, 教师将一片羽毛和一片铁片放在真空管中进行自由落体实验, 让学生观察实验, 完成本节课的知识教授。这种提问方式是循序渐进的, 使学生的思维在跟着教师走的同时也能自己思考问题, 找寻答案。教师还要适时追问, 在不脱离本堂课内容的前提下, 针对核心问题积极追加问题, 能够让学生更好理解所学知识, 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举一反三的解决问题。

3. 善于将问题变形

高中物理中的许多习题只是变换或增减其中某些条件后, 就成为了另一种类型的题目, 在发现这一特点后, 教师在授课时就应有意识的将问题“变形”, 拓展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懂得条件的重要性, 对问题有更加深入的认知与理解。就像高二课程中有关单摆的学习, 在学生掌握了单摆周期公式, 理解单摆模型后, 教师可以在单摆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匀强磁场, 让学生再求单摆周期, 在多次问题变形后, 不但让学生掌握了单摆这一章节的知识, 并且巩固了电磁场的知识。

4. 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 还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对于物理这一学科的学习, 学生们通过亲自实践获得的知识往往超过从教材中获得的知识, 所以为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理解物理知识, 在光的折射这一章节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亲自去实践有关光的折射的各种现象, 如将一枝笔放进水中, 学生会看到笔像被折断了一样, 出现了错位的现象;将物体放进水中, 物体看起来会变大好几倍, 在这些简单的实践中, 学生发现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这增加了生活的乐趣, 还使学生掌握了物理知识。小组与小组之间还应多加交流与合作, 互相分享自己获得的新知识, 但是学生总体的物理知识不足, 有些问题仍需要教师的解答, 教师在其中的辅助与引导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结语

新课程改革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任务要求, 这对于高中物理教师而言则是一项新挑战, 这就要求教师在以往教学方式上进行一些改变。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既能解决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所产生的问题, 又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共同进步的学习环境, 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帮助教师解决了这一难题。为了将问题教学法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教材知识与问题的紧密结合, 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渴求度, 培养学生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素质, 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会有显著的提升。在今后的高中物理教学中, 教师应以问题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 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模式, 以便更好地设计问题进行教学, 达到最优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农机.

物理教学心得 篇2

瓯海中学叶向佐

第五章课时分配

第六章课时分配

期中考课时分配

第七章课时分配

期末考课时分配

新旧教材的比较

(1) 章节编排顺序的比较

顺序基本不变,主要变化有:

1、原第三节《平抛物体的运动》改成了《**平抛物体运动的规律》和《抛体运动的规律》二节;

2、原第四节《匀速圆周运动》改成第五节的《圆周运动》;

3、原第五节《向心力向心加速度》改成了第6节的《向心加速度》和第7节的《向心力》;

4、原第6节《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和第7节的《离心现象及其应用》改成了第8节的《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2)教材变化的意图分析

第1个变化:

“**平抛物体运动的规律”是**性的学生实验,从原来的验证性实验改变而来,所以看起来增加了一节内容,其实总课时数是没增加的,新教材这样处理,教学理念变化很大,实验功能和教学线索截然不同。

“抛体运动的规律”的处理,第一,较注重体现抛体运动的普遍规律,而不仅仅是具体的平抛运动的解题方法。第二,要注意与数学的横向联系,把数学学习及其术语与物理结合起来。三是向斜投运动延伸,但应用要求不高。

第2个变化:

首先,明确了平**速度、瞬时线速度和角速度的概念,采用极限思想,明显提高了数学要求。直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不局限于均匀圆周运动,就象以住一样。第二“转速”也是归类于研究一般的圆周运动的概念,只有“周期”这概念才在匀速圆周运动中提出的,比较严谨,规范。

第3个变化:

第一,构建向心加速度合理的知识结构,充分体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这一本质含义。第二,努力突破用极限思想推导向心加速度的困难;教材采用了“抓住要害,放慢过程,降低级阶,化解难点”的策略。三是加强向心力概念的教学。向心力的概念自然是由牛顿第二定律引入的。

第4个变化:

第一,以前二课时,时间很浪费,目前增加了“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才一课时;第二,原来的题目有问题,拱桥问题是非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现在写成“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更合理;第三,章节在此有所压缩,保证总章节变化不大。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一节行星的运动

1、教材性质与地位

(1)起始教材对全章起引领性的作用。

(2) 为了研究万有引力定律。

(3) 知识虽少,但科学史料丰富。

(4) 这本教科书从运动学的角度描述天体的运动。

2、教学方法的选择

把问题**和故事讲解结合起来组织课堂教学。

3、**点的设置

(1)**地心说与日心说争论的焦点。

(2) 建立开普勒运动定律的过程。

(3)**椭圆轨道特征。

(4) 开普勒运动定律的物理意义。

4、宇宙模型的构建与发展

第二节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1、教材性质与地位

(1)属于科学过程教育的素材 ;

(2)是**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

(3)是从动力学角度来研究的;

(4)是一种演绎推理的结构。

2、**过程的设计(是本章的重要内容)

问题:是什么导致行星绕太阳运行?

猜想与假设: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应与行星对太阳的距离r有关。

简化模型:行星轨道按照“圆”来处理。

演绎推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开普勒定律计算。

结论:引力与行星与太阳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第三节万有引力定律

1、教材性质与地位

(1) 是对上一章教学内容、下一章教材依据、本章重点知识的进一步推演;

(2) 它是猜想、假设和验证的教学内容;

(3) 它是演绎思维和归纳思维相结合的推理结构;

(4) 教材的立念是物理理论必须经过实践和实验的检验。

2、教学过程的设计

(1)万有引力的猜想。

(2)万有引力的检验。

(3)万有引力定律的得出。

(4)万有引力定律的检验。

第四节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1、教材性质与地位

(1)是属于应用性知识的教学内容;

(2) 使万有引力定律在应用中得到进一步的检验;

(3)是使学生演绎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训练;

(4) 教材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用物理理论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魅力,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兴趣。

2。教学过程设计:设计的核心是分析重力提供的向心力。

(1)实验室称量地球的质量.

(2)计算天体的质量

(3)预见并发现未知行星。

(4)补充:冥王星为何出局。

第五节宇宙航行

1、教材性质与作用

(1)介绍万有引力的实践性成就,万有引力理论使人类实现“飞天”梦想;

(2)是属于航天部分的重要知识;

(3)重点理解第一宇宙速度;

(4)激发学生科学献身精神;

(5)拓展学生科普知识。

2。教学过程设计:其知识的核心是分析万有引力提供的向心力。

(1) 宇宙速度:引导学生推导第一宇宙速度,了解第二和第三宇宙速度的物理意义,区分周围速度和发射速度;

(2)在“梦想成真” 栏目里,简述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3)在“科学漫步”栏目里,介绍黑洞概念的起源、人们对它的种种推测,科学家对于黑洞的理论研究以及黑洞的最新研究和观测结果,并明确指出在黑洞问题上经典力学不适用.目的是给学生打开一扇科学窗口,开阔眼界,启迪思维。

(4)在“sts”栏目里,着重于展示航天事业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5)补充有关“地球同步卫星”的定量计算和分析.了解太阳同步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等。

第六节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1、教材性质与作用

(1)是全章的终结性教材,属于介绍性质的教材;

(2) 使学生正确理解物理理论的发展和应用;

(3)引领学生思考科学的价值观;

(4) 这本教科书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现代物理知识。

2。教学过程设计:设计思想是基于物理理论在三个领域的发展过程。

(1) 在从低速到高速的讨论中,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

(2)在“科学漫步” 栏目里,介绍时间、空间都与运动状态有关;

(3) 在宏观和微观的介绍中,使学生认识道量子力学能够正确地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

(4)在“弱引力到强引力” 栏目中,引导学生了解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

(5)补充:简单介绍“宇宙大**”模型建立,宇宙微波背景与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6)在“科学足迹” 栏目里,引导学生领悟牛顿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思维方法。

新、旧教材内容比较

(一)、追寻守恒量

1、能量的概念是在人类追寻“运动中的守恒量是什么”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能量的概念很重要,因为它是一个守恒量。守恒关系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关系,从中学开始加强学生对守恒关系的认识是有益的。

因为它“是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根据这种认识,本书把守恒思想的提出放到了具体的概念之前,即从追寻守恒时出发引入能量概念,并把这种物理思想渗透在能量学***过程中,这既是学科教学的需要,跟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也是吻合的。

介绍本节内容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树立能量视角,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使整个知识篇章的结构更加流畅。因此,本节内容的教学中,如果能帮助学生学会通过一般的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方法,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形式中,达到开阔思路、锤炼能力的目的就可以了。因此,本课宜采用讨论式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但课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

物理教学心得 篇3

物理新优秀教师教学心得体会篇1

我于7月9日到7月23日在浙师大参加了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90学时培训即高中物理骨干教师培训。在浙师大的十几天里,总算可以自己不动口,安安静静地听取各位专家的教导。从物理前沿到物理实验教学,从导学案到教学设计,从教师专业发展到物理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的撰写,从普通物理专题研究到德国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介绍,从教师教学能力差异到spss应用于教学研究,每听一个专题,都那么的新鲜,那么的兴奋。越来越感觉自己平时除了教书,关注的领域是那么的狭窄,有太多的内容需要我们去钻研。其中感触最深的几点如下:

一、吴加澍特级教师的敬业精神让人感叹

他幽默、风趣的讲解让我们不知不觉就度过了一上午,既有理论知识,更有实战的经验。这种经验上升为他对教育的四条信念:信念一:教育强调和谐:健康第一,以德育人,开发智慧,贯穿审美(系统性)。信念二:教育追求有效:让师生们用较少时间,能得到较大收获(科学性)。信念三:教育需要激发:用榜样和实例去激励,用问题和交流去启发(艺术性)。信念四:教育要求行动:实践出真知,训练出技能,经验出智慧(技术性)。他把他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20条经验毫无保留地教与我们,难能可贵,可以领略其人格魅力。

二、蔡铁权教授对专业的孜孜不倦让人敬仰

他高屋建瓴地引领我们走进高中物理新课程。通过为什么需要改革课堂教学以及新课程新在哪里这两个主题。并结合一些很具体案例对新课程改革做了生动地、具体地介绍。我们听后很有收获,也有很多思考。在将要新课程改革的前夜,我们怎么把新课程的理念一步一步地带进课堂。怎么在课堂中有机的整合三维目标等等,无不让我感受到我们中学物理界的老前辈对教育教学的关心和教师职业的执着追求。

三、陈敏华老师关于德国KPK课程的介绍让人耳目一新

德国的初中物理课程中就提出了“熵”的概念,我们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是自然界基本规律之一。KPK课程自20xx年首次引入我国,并在上海部分中学试用。其中对“物理量”和“物理系统”概念有明确的界定,物理量的实物性和守恒性的提法,能量和携带者的说法,如电学、力学、热学、化学中的能量携带者分别是电荷、动量、熵、物质的量。还有他用“动量流图”解决力学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完全不同于“受力分析”解决力学问题。短短的一天让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物理学,让我感受到物理还可以这样思考。更让我激动的是我有幸得到了陈敏华老师赠送的由他主编的一本有关KPK课程的书———《社会中的能量和信息》。

还有其他几个专家的讲座也给我们展示了新课改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新课改给我们基础教育的老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但无论多么好的课程理念,如果没有教师的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更新,都将无法得以落实。教学质量的好坏与我们自身的素质的高低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这必然要求我们既要加强理论素养的学习,可以是集中学习,更多的是自己学习,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和准备,以满足学生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同时可以走出去看看别人的做法,听听别人的课堂,吸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不足。在物理课中,怎么把新课改的理念和精神,把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很好运用在课堂中,把教和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在导学。教比导容易,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把握教学的节奏和环节,除了有很好的掌握教材以为,更多的是有掌握学生,了解学生。教师的教不是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更不是电视屏幕上的节目,是师生之间的情感的交流,思想的沟通。

在浙江师大的这几天的高物理骨干教师培训,虽然时间短,但是内容丰富,感受很深,收益匪浅。既有专家的讲座,得到理念的提升,又有中学同行的表演,感受新课改的精神,同时还有领导的鼓舞和鞭策,让我们一线教师得到理论与实践的充实。我从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心灵上得到隆重的洗礼,大脑从繁忙的工作中得到解脱,细思回想导师、教授的精彩讲课,他们的声音、形象久久回荡在脑海,永不退却。教授的思想教育了我,导师的思想影响了我,使我充分认识到学习和掌握一种重要的思想,比学习和掌握一门学科知识更重要。

物理新优秀教师教学心得体会篇2

通过这两天的培训,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当今时代,不再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学校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我觉得探究教学要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开展探究教学模式成为物理教学的必然趋势。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与想法:

一、教师应该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课堂上的促进者应更像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出错时,教师要做的不是责备,而是理解与鼓励。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安全感的学习氛围,是学生最信赖的心理支持源,师生之间由于这种和睦、温暖的关系,一种富有生气的学习氛围便形成了。

二、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适应新课标下的角色转换

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这种教育是发展个性,构建独立人格、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学会发展、学会创造的教育。因此,教师不仅在观念上要不断更新,而且教师的角色也要转变。教师应由单纯的教书匠和”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个性发展的辅导者和社会化进程的促进者”,以及把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作为研究对象的科研者。

三、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新世纪课程改革之风,吹开了课堂教学模式革新之幕,使课堂教学模式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而在这场革命中,教育教学理念无疑是最关键的。因为只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催生先进的教育教学行为。如果不把物理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物理就永远只是空洞的理论,无法叩开学生的心灵。因此教学中应尽量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四、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实验是物理的基础,是科学家探索自然规律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检验假说正确与否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实验演示既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可以增加他们对自然世界和物理知识的兴趣,一定要重视起来。课件上展示的实验往往让学生感觉很假,所以应尽力创造条件,用实际器材做实验,并尽量多安排分组实验,保证学生在动手动脑中体会物理的神奇与乐趣,进而爱上物理,爱上自然科学,成长为乐学好学会学的具备科研素质的新一代中学生!

物理新优秀教师教学心得体会篇3

通过高中物理新课改培训学习,本人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学方法和形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要求我们教师在新课程环境下,必须具备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方面的水平和素养,同时,作为一线教师将面临:新课标的理念,师生都比较陌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是否能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评价应如何实施;新教材涉及的新技术,教师如何进修和面对等一系列问题。

随着创新教育研究的深入,其研究重心已经由宏观的理论建构、机制探索转向微观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而我们的大部分学生,却没有这种思想。例如:万有引力的应用,测定单摆的重力加速度,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教师应打破以往的教学方法,采用新课改的三维教学目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激情,探究物理实验的原理.充分利用身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课程改革.利用神奇的图片,大自然的物理现象,从物理角度较明确地表述科学探究,改变以往呆板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尊重学生的需求发展特点,重视基础,为学生有个性发展提供空间。“探究式教学”就是从学生出发,做到以人为本,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体验成功,健康成长。只要我们加强认识,积极探索,定能找到得心应手的“探究式教学”方法.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在新课程中一个很重突出的特点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现在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仅仅局限再听老师讲课这样的基础上了,更多的需要同学们自己去探索、研究和动手实验,才能再这一过程中学到知识,更能应用知识。

物理教学心得 篇4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电子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电子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文/王小琴

摘 要:如何提高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采用行为导向法中的项目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手段。该方法既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机会,练就扎实的专业基本技能,又鼓励学生自觉从书本中获得知识。而学生也尽早学会了学习,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并从中获得乐趣。近两年采用行为导向中的项目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得到了些许感受。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教学效果

我本学期担任《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的项目教学法。下面就谈谈我上课的经历和一点感受。

一、课前:整合教材,学生参与准备教学器具

学生最近完成的实训项目为《8路抢答器的装配与调试》。本实训项目的选题并非来源于教材,因为本期选用的教材是《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备赛指导》,教材中的大部分项目成本高(100元以上),难度大,只适合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用。所以我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整合实训项目。抢答器是各种知识竞赛中一个实用的道具,抢答器的装调在以往的技能竞赛中出现过,本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即把专业能力构建于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以项目为引导,任务来驱动,通过行动而学习,我选择、序化了教学内容。学生代表采购回元器件后,进入项目的重点:电路图识读、画布局图、元器件清点识别检测与成型、万能板布局、焊接制作与检测、电路调试、故障排除,功能实现,然后利用模拟抢答巩固原理、产品展示与质量评价。注重了方法能力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工作方法、学习方法)、社会能力目标(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个人能力目标(自信心、责任心)、专业能力目标(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能力)等四大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这些能力的培养既符合当今社会电子行业对电子专业学生的要求,也符合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做中学”“做中教”,学生动手能力得以很大的提高,专业技能得以展示“我们学会了检测,能排除故障了!”“我的产品又成功了!”“我们小组合作最棒!”“我越来越自信!”“我越来越喜欢我的专业了!”学生特别找到了成就感,作为老师我也特别感到欣慰!

二、课堂: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分工合作,讲究团队精神

本项目我利用抢答器图片、实物导入新课,要求学生在实操中领会“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的含义;我们的“项目就是产品”,我们的“实训就是工作”;学生明确实训目标,反思以前的实训项目中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教师解读任务书后,由9个小组每组任意选派一名学生(共9人)上台按照教师要求合作演示样品抢答器功能,而后学生根据任务书进行读图、检测、布局、制作、调试、模拟抢答、质量评价、评后感想。本项目充分应用了实训室的各仪器设备(多媒体、焊接工艺实训台、万用表、示波器等),教学效果好:学生兴趣浓,参与度高,教学目标(能力培养)较好达到。为了便于抢答操作,课前安排学生从样品电路板8个按键处分别用细长导线并联接出8个按键,并编好号,果然,操作方便,演示效果明显。学生在电路的检测、调试中,用时较长,但每小组的三个成员能分工合作,完成测试,做好记录。对检测中出现的故障基本能找到故障部位,予以排除。每组的三个成员我都按好中差精心搭配,利用帮带的方法,课前先点拨动手优秀的学生,再让优秀的学生辅导动手能力不强的学生,可以让学生在一个规定的时间内基本完成每个子项目的实训内容。这种方式让老师能更好地控制课堂和巡回指导,而且同龄人教同龄人,学生很容易接受,还方便在讨论中进步,多一些自信,逐步消除“看书头痛、动手懒惰”的情况,同时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课后:反思存在的不足、遇到的困难以及得到的好处

本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项目是按照课程表每次2课时进行,学生时间把握不够好,熟练程度不一,制作进度不一,动手能力不强的学生依赖性较强,学生对电路的检测、调试、排除故障用时较长,展示作品时质量评价不够到位、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在不断的训练中加强。

本课程在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需要购买项目实操中用到的电子产品元器件,专业课教师必须提前做好计划,我感觉到在开学后由专业课老师或班主任收实训费有一定的难度,这样不便于实训项目的开展。我们在实操中,要特别强调“安全第一”。另外,我在参加湖南省首届专业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时,到凯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人事部经理说过的一句话我一直记忆犹新:一味强调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培养成为企业生产一线“全能员(物料员、装配工、焊接工、调试工、检验员、维修工)”,而不把企业的7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管理理念,企业文化融入教学中,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达不到企业要求,用人单位是不愿意接受的。我认为:7s管理理念,不仅要渗透给学生,我们每个人也都要达成共识,老师、学生都成为7s的传播者,因为它在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方方面面都用得着,比如:我们上课、办公、开会、乃至就餐完毕,每人随手把自己坐过的凳子搬回原位,仅仅举手之劳,在离开教室、办公室、会场、餐厅时,映入眼帘的凳子不再是乱七八糟的模样,而是整齐有序的摆放,感觉别提有多舒服!而且给打扫卫生的人减轻了不少工作量,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我们的学生爱动手,我们电子专业课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之项目教学法”非常合适,创设“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做中学”“做中教”。我建议中职学校今后对于适合采用项目教学法的专业课其教材都选用项目教程。我们的学生能在项目教学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掌握就业的技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作者单位 湖南省株洲县职业中专)

物理教学心得 篇5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课外活动

物理是一门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的学科,物理知识寓于生活的点点滴滴,新课程新理念呼唤让学生掌握鲜活真实的物理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的本领,尤其是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中,更是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极大地深化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为此,在物理教学中,应将课堂知识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生动地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其成为一种最重要的开放式的辅助手段。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更能为学生提供实践物理知识、运用物理知识的舞台,从而优化物理教学效果。

一、通过课外小实验,锻炼学生动手操作本领

动手能力是学生物理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学生物理素养的重要体现。高中物理教材上除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外,还根据不同章节的知识,确定了很多新颖别致的课外小实验。这些课外小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我结合学生实际,另外给学生增补了10多个有趣的小实验。如在教学“动量”的内容时增设了“利用自来水来观察反冲运动”;在教学“电场”的知识时增设了“观察静电屏蔽现象”;在教学“光的色散”时增设了“人造彩虹”等小实验。我将这些课外小实验,按教材顺序,让学生在课外实验兴趣小组动手实施,每个实验都让学生独立设计,实践操作,结束后完成相应的实验报告。对那些有一定难度的小实验,我给予及时点拨与提示,包括实验的原理、所需要的器材及实验操作与观察的要领等。而有些实验原理比较简单,所需的器材较少而且在生活中又容易找到,则可让学生在课外随机完成;而那些需要用实验室器材的,则必须让他们在实验室里完成。如“测量自己的反应时间”、“缝衣针浮于水面”、“观察光的衍射”等都可由学生在实验室外完成,而“电磁感应现象的观察”、“显示与观察微小形变”等必须由学生在实验室中合作完成。

生动鲜活的课外小实验,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对物理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了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手脑并用的能力,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大有裨益。

二、开展科技小制作和小论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科技创新和发明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取的动力源泉,也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物理学科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这种创新思维往往产生于平时的点滴实践中,因此,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开展一些小制作活动,从而既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1.拓展教材知识,引导学生完成科技小制作。

学习的目的是应用,学以致用也是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学生在学习了知识后,运用学过的知识,自主地完成小制作和小发明,可以极大地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价值,享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如学习了“静电感应”的知识后,我让学生自主设计,有的学生制作了“简易静电吸尘器”,有的学生做出了“简易验电器”;在学习了“动量守恒定律”后,有的学生“研制”出了“微型火箭”;在学习了电路的知识后,有的学生设计了“热得快的自控电路”、“节日小彩灯电路”等。这些丰富多彩的小实验,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更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了物理学习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2.内化认知体验,创作科技小论文。

科技小论文是学生对物理问题思考的结果,是他们对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的感受,学生针对学习中的所获所感,适当加工,将自己的思考呈现出来,不失为对问题的反思和升华。如学习了“向心力”的知识后,我遇到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写科技小论文,有的学生写出了《汽车拐弯的安全》;学习了“动量定理”后,有的学生写出了《怎样让汽车更舒适》;学习了“超重和失重”的知识后,学生写出了《神舟飞船中的宇航员的生活》等,这些文章虽略显稚嫩,也不乏值得商榷之处,但处处闪耀着学生思维的火花。

3.科学合理展望,引导学生大胆猜想。

科学合理的猜想是创造发明的前奏,学生只有敢于猜想,才会勇于实践,才会不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如每学期,我都会让学生结合本学期的学习,展开自己的奇思妙想,写出一些令人深思的科幻文章,在班级中进行交流,让人耳目一新。如《未来世界的能源》、《超导带给我们什么》、《反物质世界与物质世界的碰撞》、《制作环保生物电池》等。

丰富多彩的科技小制作和小论文撰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情趣,让他们学会了独立思考、独立创新、科学想象,为他们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指引着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学会思考,学会分析。

三、积极拓展社会实践,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与了解世界的能力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但学校毕竟相对比较封闭,与社会有较大距离。而未来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生存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因此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早日面对社会和适应社会。为此,我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结合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利用双休日组织学生到农村、工厂和街道开展社会活动,进行社会调查。如在翔宇大道上测定汽车、摩托车的速度后,学生发现不少汽车和摩托车超速行驶,于是他们写出了有关“城市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并发送到市交警大队的邮箱,同时让自己受到了一次交通安全教育。结合电能输送方面的知识,我组织学生到我相邻的乡村进行调查和访问,发现有些村落灯光很暗,线路电压降较大。走访中还得知电价较高,有些农民家中因为电价较高用不起电。于是同学们写出了《关于农村输电线路的布局的建议》。此外,还对噪声、光、白色污染等环保问题,淮安市区下水道窨井盖不全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等进行了社会调查,写出了调查报告,并呈交给有关单位。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有效开展课外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一些社会实际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和社会主人翁意识,更使学生在客观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增长见识,提高能力和素养。

物理教学心得 篇6

四、学生在思维发展的关键处,疑难、转折或朦胧处,起架桥铺路,有效点拨的作用。例如讲热水和冷水混合时,学生易忽视“质量未知”而误认为“冷水升高的温度等于热水降低的温度。”为此举一实例:

在0℃的池水中,滴一滴100℃的开水和池水混合,池水温度能上升50℃吗?学生一听恍然大悟。另一个例子是加深对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这样的练习安排如下:

甲、乙、丙三人叉水中的鱼,甲对准鱼的上方,乙对准鱼的下方,丙正对着鱼叉过去,谁最有可能叉中?学生中有的答甲、有的答丙。为了分析错误的原因,我幽默地说:

如果鱼学过光的折射,她会不动,并笑咱们是个“马大哈”。通过讨论和分析,使学生容易理解和理解光的折射规律。

五、在课堂教学中要“教活”,变则灵。变才会使课堂45分钟不枯燥、不乏味,愈变愈新,愈变愈活,深入其理,曲尽其然。在习题教学中,运用变式手段,从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到一题多思,可以打破传统教学中那种单调陈旧而保守的思维方式。

例如,学生做了“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后,我利用课本上的电路图编了这样一组题:前图为测定小灯泡功率的电路图,小灯泡l上标有“6v3w”字样,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1.5a”字样,电源电压为8v。

试分析:①实验中连接电路应注意什么?② 为了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变阻器滑块应移到哪一侧?

③ 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压表和电流表上的读数是多少?④ 当小灯泡正常亮时,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是多少?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有多大?

⑤ 小灯泡正常工作时,整个电路的功耗是多少?这个小灯泡在10秒内耗电多少?以上5个小题从不同角度入手,其知识层次也不一样,既没有超出大纲范围,又没有违背课本中习题的原意,但却全方位地强化了基础知识的训练,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扩大了题目的覆盖面,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运用变式手段,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点,这里不再一一谈。总之,课堂上应力求使学生风之生趣,动之生乐,听之有理,思之有味,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最新生物教案(集锦十篇)


我们向您分享了“生物教案”。老师都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课件,撰写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都要做的事。教案是推进教学质量改进的有效工具。希望您乐于分享本文!

生物教案 篇1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二章《严整的生命结构》第二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中的实验。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设计、说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标:

生物课程的理念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通过对该课的学习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归纳整和能力,这对以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是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严整的生命结构》第二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中的实验。生物表现出的生命现象源于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进一步掌握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经过归纳总结,概括出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不同特点,进一步理解和认识细胞。是学生继续学习后面单元内容必须具备的重要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②、认识细胞结构,分析、归纳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不同点。

③、初步学会绘制细胞结构图。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绘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护实验仪器。

积极参与实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2、分析、归纳动植物细胞的不同点。

难点:

1、成功制作临时装片。

三、说学生:

(一)学生已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有能力通过细心观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归纳总结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二)、学生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正值活泼好动的年龄,所以采用合作探究、动手操作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

(三)、班内学生每小组2人操作一台显微镜,有利于培养合作交流,取长补短,体验合作的快乐。

四、说教法与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者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所以采取先提出疑问、实验观察、合作探究、动手操作,再比较归纳总结的探究式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运用观察法、主动探究学习法、尝试操作法、合作学习法、。归纳总结学习法。使学生掌握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学会规范操作。引导学生认识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会绘制生物图,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五、说教学设计:

(一)、精心准备,事半功倍:

1、课前设计好《实验报告单》发给学生)(实验报告单就好像学生生身边多了一位小老师,及时提醒学生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2、准备实验材料(课前学生检查好材料用具)

3、准备多媒体课件、显微摄像头、

4、向学生提出几点实验课的要求:细心、爱心、责任、心信心、收获成功。(这里既向学生提出了要求,有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二)图片欣赏,激发热情

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显微镜下雪花、跳蚤等图片,带给学生一个美丽的、奇妙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跃跃欲试。

进一步复习显微镜使用,知识的再现为接下来的观察做好铺垫。

(三)、步步引导,合作探究。

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学生在观察了教师课前制作好的临时装片,思考怎样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4人小组交流完成实验报告单上的实验步骤排序。分别叙述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这样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学习,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师生共同解决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要点。

①探究交流,各抒己见(开启学生想象的空间,来思考,这样就避免了束缚于教材的被动,激活了教材,也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

②教师适时点拨,解决问题

2、制作人体口腔上皮临时装片

学生带着任务观看视频,细心观察,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了解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找出与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制作的不同点,引导学生对实验步骤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进而总结步骤,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①细心观察,提出疑问。

②小组合作探究,形成共识。

(四)、动手操作,细心规范

1、布置任务:制作临时装片———对光——安放装片———观察

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记录各组的实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注意学生操作的规范性。(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开始自主动手实施探究。这时,作为教师,我在他们的实验中只是充当了一个指导者,发现学生实验中的不足并及时进行指导,尽量不去干预。目的是: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提高自主意识。)

(四)、展示交流,更进一步

1、从班内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装片,利用显微摄像头(数字显微镜)将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在班内展示。同时用激励的语言掀起学生学习的高潮。

2、查找总结实验中不足之处,使操作过程中的不足得弥补。

(五)初步绘图,识别细胞

新课标理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所以展示完装片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绘图的注意事项,尝试绘制细胞结构图,结合课本标注细胞结构名称。

(六)盘点收获,知识升华

1、给学生1分钟考虑,找2—3名学生总结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2、课后制作细胞模型,增强学生对细胞的立体认识。组织学生亲手制作模型.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非常有利于学生获得相关的生物知识。

生物教案 篇2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河北少儿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主要讲述了食物链、食物网等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类型,为本章内容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本节的学习为后面学习生物圈做了铺垫。所以本章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说学情

从知识基础上来说,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生态系统及其组成。本节内容是以上部分的自然承接,学生接受起来不会有太大困难。从经验角度上分析,学生会吃与被吃有一定了解,但对于食物链和食物网却不完全清楚,自然会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以及学生情况,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成。

2.通过观察“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图片,提升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体会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关注人体自身的健康。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难点】食物网中食物链的计数。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能够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从讲授、多媒体直观教学等方面人手,引导学生学习,而在学法上,我将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六、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首先,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动画场景,提问学生该场景涉及到的生物及其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学生通过观察得出螳螂、蝉、黄雀、树;蝉吸取树的汁液,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它们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接着我将进行补充:可以用大树→蝉→螳螂→黄雀的链状结构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种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最后追问学生什么是食物链?生物上如何定义?从而引出课题——《食物链和食物网》。

(二)新课教学

1.食物链

我组织学生进行谜语竞猜:一片草地上来了一群羊,打一水果?学生通过思考得出草莓。我将追问学生又来了一群狼,打一水果?学生得出杨梅。随后继续提问学生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并请学生尝试用链状结构来正确书写它们之间的关系。师生总结得出草→羊→狼。

接着我会讲解: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形成了食物关系,这种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食物链。引导学生根据所写食物链,组织同桌两人为一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食物链由生态系统中的什么成分组成?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2)食物链的起点是什么?

(3)通常怎样书写食物链?

(4)可以用线段代替箭头吗?箭头的指向是一定的吗?

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题答案为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它们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第二题为起点是生产者,一般是绿色植物。第三题为用箭头来表示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箭头的方向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第四题学生说出不能,因为箭头代表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其方向总是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我会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最后我会总结:一个生态系统中有许多条食物链。各条食物链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如草食动物要吃多种植物,每种肉食动物也有多种捕食对象,所以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

随后提问学生若生态系统中的许多食物链相互交错在一起,会形成怎样的结构呢?进而进入食物网部分内容的学习。

2.食物网

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尝试将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用线连接起来。当学生完成后,让学生前后四人为一小组结合教材思考讨论如下问题:

(1)这些食物链为什么会出现交叉?形成了怎样的结构?

(2)你是如何数出该图中的食物链条数的?

学生思考后得出数食物链的条数时,要从绿色植物数起,然后按箭头指向依次下去,直到最高的营养级别,不能中途停止。我最后进行总结: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反映了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而形成的复杂关系,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

3.生态系统的功能

我会展示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示意图,提问学生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什么?能量流动具有怎样的特点?接着讲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那么如果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这些有毒物质是否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呢?

4.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的积累

我会播放淡水生态系统中鱼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视频。组织学生认真观看,并独立思考:

(1)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越多?

(2)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怎样?

(3)这些有毒物质来自于哪里?

通过问题串的设置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上,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巩固提升

提问学生生物链中缺少生态系统的哪些成分?在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的基础上,还能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上不断扩充,增加对知识的全面理解。

(四)课堂小结

我会总结: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最终将会威胁人类自身。所以为了我们的生存,为了地球的生存,让我们珍惜环境吧!

(五)布置作业

我将组织学生以生物兴趣小组为单位去调查生活中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的事例,查阅资料讨论后给出有效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下节课以小组汇报的形式交流讨论。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本节课我采用了提纲式的板书,旨在清晰明了地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生物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在了解遗传现象的基础上,了解生物变异的现象及其普遍性。

2.通过对具体变异现象的分析,了解变异的类型以及不同类型的变异产生的原因,使学生对遗传物质在生物的遗传、变异中的作用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同时,通过遗传与变异的相互关系进行辩证观点的教育。

3.了解变异在人类生产活动中的实践意义。

重点、难点分析

1.遗传的变异的原因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在“生物的遗传”一节中,教材花了相当的篇幅帮助学生认识生物为什么会遗传,决定遗传的物质到底是什么。所以,学生初步了解了核酸(DNA)、基因以及染色体在性状遗传中所起的作用。遗传物质不仅与遗传有关,同样是生物变异的物质基础,这一点应在本节教学中帮助学生认识到。遗传物质的稳定性、连续性决定了生物的遗传,而遗传物质的可变性又使生物可以发生变异,而且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生物性状的改变是可以传递给后代的。教学中还应注意结合实际例证向学生介绍环境因素对遗传物质变化的影响,为以后《生物的进化》和《生物与环境》两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2.变异在农业中的应用是本小节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很难接触选种、育种工作,所以,对这方面的知识不易理解。教材介绍了有关选育种的三种途径,人工选种、杂交育种以及辐射育种(人工诱变育种)。建议授课教师多举例,特别是可能涉及到学生身边生活的例证,从感性知识开始,去理解有关的育种选种知识和意义,并且了解不同育种、选种方法的特点。

此外,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基因工程培养新品种已经应用于农业育种工作,学生可能从各种媒体的介绍中接受过这方面的信息,但不一定能够理解。若有时间,教师也可对这一方面的知识做些介绍,引起学生对科学新技术的兴趣。

3.关于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的两个实例。遗传的变异的选用的例子是色盲遗传。色盲遗传为伴性遗传,教材中未涉及这一方面的内容,学生也不易理解。所以,我以为以人的上眼睑单双眼皮为例进行分析比较合适。

课时安排

本节参考课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

关于变异种类牛的挂图,和变异现象有关的课件,视频资源。

教学过程

一、引言:

在上一节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讨论过人的上眼睑的遗传问题。这节课我们首先从人的上眼睑的遗传问题开始我们新的问题的研究。

有一对夫妇,他们有两个孩子。爸爸、妈妈的上眼睑是双眼皮。两个孩子,一个孩子为双眼皮,另一个孩子为单眼皮。即双眼皮的孩子继承了父母双亲的性状,这种现象叫做遗传。另一个孩子的上眼睑与双亲不同,是不是也叫做遗传?若是遗传,为什么与父母的性状不相同?若不是,叫做什么?

与遗传现象伴随存在的另一种生命现象就是变异。

二、课题:

第二节生物的变异

(一)变异的现象与概念

在自然界中,与遗传现象一样,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提问,讨论:在我们周围,可以看到哪些现象是变异现象?根据同学们的讨论,什么叫做变异?请做一个小结。

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与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称为变异。或生物在生殖过程中,在上下代之间、子代之间表现出的性状差异。

提问:比较遗传和变异两个概念,两个概念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差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通过生物的生殖过程实现的。在生物的生殖过程中,上下代之间的相似性为遗传。但是生物的后代不会也不可能完全与祖先一样。后代在继承亲代特征的主要特点时还会产生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称为变异。所以,我们所说的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的变异,变异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小猫与大猫的样子有所不同,但是小猫仍旧是猫,并没有变为其他生物。

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的变异?这种说法是否有根据?

(二)变异的原因

1.外界环境的影响:

在我们观察到的变异中,有些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的。在我们刚才提出的变异现象中,哪些是属于这一类?

提问,讨论:同一品种的小麦种在不同的田里,小麦的麦穗有大穗、小穗,产生大穗、小穗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你如何证明这些差异是由于环境影响造成的?将大穗和小穗上的种子收获后分别种到田里,它们的后代会如何?

小结:田中小麦的大穗和小穗的变异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异一般是不能遗传的。

提问:什么因素引起的变异可以传递给后代?我们再来看看另一种情况。

2.遗传物质的变化:

提问,讨论:一个孩子单眼皮。但是,他的父母是双眼皮,这种变异是怎样产生的?这种变异是否可以传递给后代呢?

我们从上一节的学习中已经知道,若这个孩子是单眼皮,他的双眼皮的父母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a、Aa。孩子与父母的性状不同,是因为在生殖过程中父母传给了他决定单眼皮的基因。也就是说,他的遗传物质组成与父母有了差异,因此产生了与父母不同的性状。他的这种性状可以是通过生殖过程传递给他的后代。

小结: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根据以上变异的原因,我们将变异分为两类:

遗传的变异: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

不遗传的变异:变异由外界环境影响引起。

请同学们再分析两个例子。(1)某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盲的儿子。(2)某兄弟二人,哥哥长期在室外工作,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哥哥与弟弟相比脸色较黑。哪一种变异可以遗传?为什么?

提出问题:是否由环境影响引起的变异都是不能遗传的变异?

一些环境因素也可能使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若环境影响引起了遗传物质的改变,这样产生的变异是可以传递给后代的。根据这一原理,人类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环境因素使遗传物质改变而制造出能遗传的变异为人类所用。

所以,遗传物质是遗传和变异这一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提出问题:变异对生物个体、对生物界会产生什么影响?

(三)变异对生物个体的影响

变异对生物个体有利、还是不利?这要看变异是否有利于生物的生存。我们看两个例子。

小麦要获得高产,人们采取的办法往往是多施肥、多浇水。肥多水多,小麦的茎秆会长高,茎秆高,小麦成熟时容易倒伏,又会造成粮食减产。在这种小麦中,出现矮秆小麦,可以抗倒伏,但不会影响小麦在肥多水多的情况下长大穗。

一些玉米植株发生变异会出现没有叶绿素的白化苗。绿色植物生长要进行光合作用,这种白化苗就无法生存下去。

提问:高秆小麦变异为矮秆小麦,绿色玉米苗变异为白化苗,这都是变异,他们对生物个体的生存有什么影响?

——前者有利于生存,后者不利于生存。

根据变异是否有利于生物的生存,我们可以把变异分为两类: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四)变异在生物进化上的意义

变异对进化有重要意义。

地球上环境复杂多样,不断变化。多种多样的生物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此外,生物由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的进化,生物的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变异对进化的重要意义,我们在下一章将继续学习。

(五)变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人类出于生存的需要,在远古时就开始注意遗传和变异现象,并对遗传变异的现象加以利用,特别是在农牧业生产中。如春秋时代的《楚辞》中记载“马母驴父,生子曰赢”,意思就是马和驴的后代——骡子表现出极大的优势。

人类在农业上利用变异的方法主要有这样几种:

(1)在农作物、家禽、家畜中,有许多对人类有益的变异,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培育,获得新的品种,如肉用牛和奶用牛的培育。

(2)用杂交的方法,将不同生物个体的性状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性状组合的新品种。如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与产量不高但抗倒伏的小麦杂交,让两种小麦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产生变异,可以培养出高产同时抗倒伏的新的小麦品种。

(3)为培养新的品种,也可以改变环境因素来影响遗传物质,使生物产生变异并对变异进行选择,培育出新品种。如用射线照射或用药物处理植物的种子,种子产生变异后进行选择,选出有利于生产的变异培育成新品种。

应用以上方法,人类曾经培育出许多品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使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来改变生物的基因从而改变生物的性状创造新的生物。如将决定人的生长激素的基因、决定人的胰岛素的基因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植入大肠杆菌的细胞内,让大肠杆菌发生变异,合成人所需要的生长激素或者胰岛素,造福于人类。

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讨论了什么是变异,生物产生变异的`原因以及如何利用生物产生的变异选育适合人类需要的新品种。科学的发展可以造福于人类,但若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也会带来灾难。所以,我们在创造新的生物品种和物种时必须慎重。

生物教案 篇4

学科

生物

年级

八年级

课型

新授课

2、学生谈经验

3、学生在黑板上画蘑菇,体会子实体的结构,做铺垫。

2、启发学生注意鉴别毒蘑菇

3、启发学生画蘑菇。

课题

第三节 真 菌

2、霉菌

1学生观察、思考

2在组内组间交流

3汇报观察讨论的结果

1、启发学生完成观察与思考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3、老师点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说出常见的真菌种类;

2、说出青霉和曲霉在形态、结构和颜色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说出真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4、能描绘出真菌的特征

能力目标:

1、学会用放大镜观察的能力;

2、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3、动手动脑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防霉,健康生活;

2、学会正确利用真菌,快乐生活。

3、酵母菌

学生回忆单细胞真菌──酵母菌

启发学生回忆酵母菌的有关内容

二、真菌的繁殖

1、学生注意听,回顾相关内容

2、学生观察了解孢子的位子,结构

3、学生出示孢子印

4、学生体会孢子繁殖

5、学生探究孢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环境条件

1、由形态结构中的孢子切入

2、启发学生观察图

3、启发学生制作(出示)孢子印

4、启发学生参与模型制作

5、启发学生思考:孢子如何发育成新个体

重点、难点

重点:

1、认识日常生活中觉的真菌以及它们生命活动的特点;2、观察能力的训练。

难点:

真菌生殖方式的特点。

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设计

三、小结

1、学生总结真菌的特征

2、运用:(1)防霉变,(2)试养殖

1、启发学生利用板书,小结出真菌的特征,教师点拨

2、启发学生学以致用

生物教案 篇5

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养成倾听和思考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学习,更加关注我们周围丰富多彩的节肢动物,趋利避害,更好地生活。

2学情分析

探究式学习方法、提问法、分析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学生分析法等等。主要是突出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探究式学习,突显重要感念。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软体动物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4.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1、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节肢动物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导入

教学导入(3分钟)

教师活动:

1.出示谜语:“没有手,没有脚,背着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缩到房里头”,请同学猜一下这是什么动物?

2.利用PPT展示几种常见软体动物的图片,并让学生进行识别,让学生想一想,这几种动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是否有相似性?

3.教师进一步指出:这些动物尽管在形态,结构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是它们却都属于软体动物。

为什么它们都属于软体动物?它们之间有哪些相同之处?它们的存在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实验观察和生活实例找到答案。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是“蜗牛”。

观察、思考、做出假设。

活动2【讲授】教学内容

(一)观察缢蛏的内部结构(15分钟)

教师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分组实验:结合书上12页图片,观察缢蛏的内部结构。明确双壳类的结构及其功能。

提出思考问题,供小组讨论:其各结构与生存环境有何关系?

1.贝壳的作用是什么?

2.靠什么结构运动?

3.靠什么结构呼吸?

4.缢蛏如何获取食物?

学生活动:

观察、填写表格。思考、分析、交流、讨论,完成讨论题。

1.依据经验推测其具有保护作用。

2.靠足缓慢运动。

3.用鳃呼吸。

4.推测:在吸水和排水过程中摄取食物。

(二)常见的其他软体动物(10分钟)

教师活动:

在观察双壳类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观察书上13页石鳖、蜗牛和乌贼的图片, 提出思考问题:

1.石鳖贝壳是什么形状?它靠什么运动?

2.蜗牛生活在什么环境中?贝壳是什么形状的?它靠什么运动?

3.乌贼生活在什么环境中?贝壳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捕食和运动的?

在PPT上补充这三种动物的结构图片,教师给出适当地补充,学生在进行对比观察的同时 完成表格。(表格附后)

使学生通过比较,了解软体动物之间的相似和不同,通过对其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分析,强化“生物适应环境”的概念。

学生活动:

观察、思考,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思考、分析、判断、填写表格。

(三)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5分钟)

教师活动:

1.教师指导学生比较表格中三种动物的相同点。

2.提示学生这些相同点就是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3.通过主要特征提升出类群名称:正因为它们具备了这样的特征,它们才都属于软体动物。

4.板书: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学生活动:

通过比较、归纳、概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它们的身体都很柔软,都有外套膜,都有外壳或被外套膜包被的内壳。

(四)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6分钟)

教师活动:

阅读教材13页相关内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自由发言,归纳、总结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水产养殖:贝类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低脂肪。

2.药用:鲍的壳(石决明)、乌贼的壳(海螵鞘)、珍珠粉。

3.螺壳和珍珠是很好的装饰品。

4.有些软体动物也对人类有一定危害,如钉螺。

学生活动:

阅读、讨论、记录、交流。

课堂小结(1分钟)

教师活动:

通过观察和比较,我们认识了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也可以通过概念判断某种动物是否属于软体动物。作为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有丰富的多样性以适应其生活环境。

学生活动:

倾听、回忆、认同。

活动3【活动】板书设计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第1课时)

一、实验:观察缢蛏的内部结构

二、常见的动物:

常见的软体动物 石鳖 蜗牛 乌贼

贝壳数及保护 8个覆瓦状排列的贝壳;保护 一片;保护 有退化的贝壳海螵蛸;支持

有无外套膜及其作用 有,保护 有,保护 有,保护

身体是否柔软 身体柔软 身体柔软 身体柔软

足的种类 腹足 腹足 腕足

三、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四、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养殖业――食用、药用、工艺品

有害:疾病传播

活动4【练习】随堂练习

练习题

(一)软体动物

1.软体动物体外有贝壳,贝壳内的身体柔软,目前已知软体动物有 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 大类群。

2.常见的软体动物有 、 、 、 等。由于它们的身体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

3.软体动物中除了双壳类以外还有很多,如 、 、 等。

4.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

5.软体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1.下列关于蜗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蜗牛生活于水中营底栖生活B.蜗牛对农业生产有害处C.蜗牛的腹足肌肉发达D.蜗牛的身体表面有一个贝壳2.昆虫的外骨骼不

1.下列关于蜗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蜗牛生活于水中营底栖生活

B.蜗牛对农业生产有害处

C.蜗牛的腹足肌肉发达

D.蜗牛的身体表面有一个贝壳

2.昆虫的外骨骼不具有的作用是( )

A.保护内部柔软的器官

B.支持内部器官

C.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D.感受外界环境的刺激

3.蝗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 )

A.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生长而长大

B.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C.蜕掉原来的外骨骼使运动更灵活

D.减轻体重,有利于运动

活动5【测试】课堂小测试

1. 河蚌外套膜的作用正确的是: ( )

A.保护身体内部柔软部分 B.参与呼吸和形成贝壳

C.能使贝壳开和闭 D.保护内部和形成贝壳

2. 下列动物中不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

A.扇贝 B.海蜇 C.田螺 D.乌贼

3. 有关河蚌体内珍珠的形成,下列哪项叙述正确: ( )

A.由外套膜分泌的珍珠质包被异物形成的B.由贝壳外层细胞分裂形成的

C.由斧足上的细胞分泌的粘液形成的 D.由闭壳肌的分泌物包被异物形成的

4. 下列哪一特征不属于软物动物 ( )

A.身体柔软 B.身体分节 C.身体有贝壳 D.有外套膜

5. 下列哪种动物在捕捉食物时,使用触手 ( )

A.水蛭 B.乌贼 C.扇贝 D.海蜇

6.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 )

A.气门 B.气孔 C.气管 D.肺

7.蝗虫在生长过程中必须蜕皮的原因是 ( )

A.外骨骼不能生长 B.外骨骼损坏,需形成新的外骨骼

C.表皮细胞老化、死亡 D.蝗虫的形态在发生变化

8.在无脊椎动物中,能飞行的是 ( )

A环节动物 B昆虫 C鸟类 D鸟类和昆虫

9.身体分节是节肢动物的一个特点,下列不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

A虾 B蟹 C臭虫 D蚯蚓

活动6【作业】课后作业

教材上的相关课后练习

答案:1、(1)X (2)X

2、A

3、腔肠动物----身体表面有刺细胞 扁形动物--------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 线形动物------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环节动物--------身体分节,运动器官为刚毛或疣足 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有外骨骼

4、相同点 :均能保护动物内部柔软的器官

不同点:软体动物的贝壳在保护动物的同时,也限制了动物的运动能力;昆虫身体和附肢的外骨骼分节,可使动物的运动更加灵活,外骨骼还可减少体内水分的丧失。

5、繁殖能力强;体表具有保护功能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运动更加灵活;感官器官发达;昆虫的呼吸系统完善,适应陆地生活;体形较小,对空间和食物的需求较小,利于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更多的个体。

生物教案 篇6

一、说教材

《ATP和酶》是选自人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4章第1节的内容。在学生学习了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知识的基础上,本节介绍了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ATP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酶的概念、酶促反应以及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酶和ATP在生物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需要酶的参与,并涉及能量的释放和利用。它们是学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必备知识。学好本节知识能够促进学生对生物体细胞代谢的生理意义的理解。

二、说学情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来看,已经掌握了细胞的化学组成及其结构和功能;从学学生也知道能量是支持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前提,但是学生对于ATP和酶却缺乏了解。从学生的认知思维来看:学生抽象逻辑思维正在逐渐形成,但还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讲解这部分的时候要注重运用形象直观的方式,以降低难度。

三、说教学目标

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写出ATP的结构简式,简述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及其在代谢中的意义,理解ATP是直接能源物质。掌握酶的本质、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及酶的特性。

2、通过观察ATP与ADP相互转换示意图,初步形成图文转化能力和利用情景培养思考分析能力。过小组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交往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形成科学的实验探究方法。

3、通过分析ATP与ADP的动态平衡,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生态观。关注生物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STS之间的关系,形成探究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ATP和ADP的相互转化的过程;酶的作用、本质、特性。

难点:理解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根据现象分析得出结论。

五、说教法学法

我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提问、小组讨论、直观演示、自主阅读等。

六、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点,开课之初,通过诗句进行导入引出萤火虫,随后共同探讨萤火虫发光的原因,询问萤火虫发光等自然界常见的生命活动,发光的能量从哪里来呢?引出今天的课题。ATP是一种直接能源物质。

2、新课教学

新授环节主要分成四个部分来进行讲解,具体包括:ATP结构特点、ATP与ADP相互转化及其来源的探究、ATP的利用、酶的概念和酶的特性。

第一部分,ATP结构特点

我会提问学生:现在已经知道了ATP是细胞中直接供能的物质,那么ATP是一种什么物质呢?通过自主阅读教材上的内容,初步了解ATP的结构组成。之后,我再用挂图为学生直观展示ATP的分子结构,并进一步向学生提出问题:1、ATP是什么物质的英文缩写?结构有什么特点?结构简式是什么?A、P等符号分别代表什么?通过提问讲解的方式让学生逐步了解ATP的结构特点。并且及时通过提问过渡到下一知识点,具体如下:“ATP分子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何处?为什么说ATP是细胞内的高能磷酸物,它是怎样供能的?”

第二部分,ATP与ADP相互转化及其来源的探究

在学生掌握ATP结构特点后,我将顺势引导学生思考:根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ATP如何供能?ATP与ADP又是怎样转化呢?由此,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发言,小组间相互交流。根据ATP中含有高能磷酸键的特点,学生很可能会想到由高能磷酸键断裂供能。对于学生的设想,不论正确与否,我都会给予充分肯定与评价,并通过展示多媒体动画的方式来讲解ATP与ADP的转化过程,展示ATP水解的过程。注重强调并不是可逆反应,物质可逆,但是能量不可逆。生互动理解ATP是能量“通货”。给与学生过程性评价,能够给与学生自信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展示多媒体动画直观清晰,有利于知识的理解。

第三部分,ATP的利用

及时提问学生过渡,具体如下:“继续提问学生ATP水解是释放的能量主要用于哪些生命活动呢?转化时需要的能量又是从何而来呢?”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我会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之后结合书上的挂图和我展示课件展示ATP的应用实例,总结几种常见的需要ATP参与的生命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经验。(肌肉收缩,电鳗放电,萤火虫发光)让学生了解ATP的具体作用。通过这样的设计循序渐进的引出课本的知识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架构。

第四部分,酶的概念和酶促反应

教师利用课件呈现生物科学史材料,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归纳;学生阅读、提取信息。师生互动分析出结果——酶的来源:活细胞;作用:催化;化学本质:蛋白质或RNA;并且总结出酶的概念。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酶的概念之后,及时开展实验对酶的特性进行探究,由于本节课时间有限,且学生之前所接受知识较多,因此本节课不急于把酶的每一特性全都呈现出来。我会结合酶的应用讲解从发现酶认识酶到酶的应用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开始探究酶的特性。首先我会探究酶的催化性。带着学生一起探讨课本65页的实验过程中,我会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仔细观察、及时记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积极思考为什么酵母菌能使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气体可能是什么、从而得出酶具有催化作用的结论。

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分析,逐步养成信息处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形成科学的实验探究方法。

3、课堂小结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

4、布置作业

作业部分、酶的应用,或者说酶还有什么特性。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采用了提纲式的板书,包含了本节课的全部核心知识点,包括ATP的结构简式,简述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以及酶的相关知识,直观清晰。

必修物理教学计划(模板9篇)


今天栏目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必修物理教学计划”的信息,感谢您对本站的支持还请您收藏并关注我们。时间如水,即将迎来新一学期的工作,教师们要着手规划新学期教学任务了。写好教学计划,才可以有步骤地开展教学工作。

必修物理教学计划 篇1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对于物理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的认知水平。定性问题较多,考试题的思维量不大,能力要求也不很高,很多学生以为物理就好学,从而轻视物理的学习。但实际上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存在很大的梯度性,因此上好初、高中衔接教材是很有必要的。

2.教材分析: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是按照新课标的标准编写的教材,教材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对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都有了较高的要求。另外,必修一的学习内容是运动学和静力学,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这一部分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能力,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自然唯物主义人生观的培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

1.认真学习《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的基本精神,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基本出发点,使每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和进步,是每一个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搞好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前提。

2.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深刻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注意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和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特别注意在高一学习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切忌要求过高、死记硬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要逐步地纠正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

3.对高一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提高,因而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首先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其次要注意联系实际,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第三,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对课堂例题和习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时要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4.加强教研研究,提高课堂效率。要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方面,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形成科学世界观。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5.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真正把359教学模式落在实处,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教与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我学、我要学、我好学、我一定要学好。

6.重视实验,重视实验能力培养。实验探究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再现知识的发现过程,对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方式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进度安排:

本学期的教学时间是从20xx年8月10日开始到20xx年2月5日,去掉13天军训和休息及国庆长假,共有教学周22周,教学内容是初、高中衔接教材,高中物理必修一模块。具体教学安排如下:

必修物理教学计划 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能力目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速度的引入;

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图表、v-t图、及思考与讨论;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运动学与动力学的桥梁,也是高中一年级物理课中比较难懂的概念,它比速度的概念还抽象。对加速度的概念的建立过程及物理意义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对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不一定大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是本节的难点。

三、几点想法

1.关于概念的建立过程

在建立加速度概念过程时,基于加速度太抽象,让学生首先感受。让他们感受的第一层是运动物体有速度,第二层是运动物体速度有变化,第三层是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有快有慢。从而自然地引入描述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快慢的必要性。

要得出加速度概念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分析所需的一系列速度值从何而来?提供现有数据给学生,还是学生自己做实验获得?我兼顾了两者。本节课的关键是对加速度的理解,开始不宜通过实验来自己获取数据,否则会喧宾夺主。在提供数据时考虑到学生对数据的可信度,提供了身边的学生感觉到的百米起跑和电动车起步,去消了学生的对数据的质疑。而在最后又通过纸带让学生自己来获取和处理数据,以期他们对加速度有更深入的理解。

2.问题的设置

思考与讨论

1:主要是引导学生建立和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关于表格我没有自己填入,是想引导学生养成对多数据的对比和处理列表和做图的习惯。在练习3中让学生自己列表和填表,进一步渗透这种思想。

练习1:主要是加深学生对加速度的理解,以区别加速度与速度和速度变化量的意义。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思考与讨论2:引导学生体会图象在反映加速度的优点,加深对v-t图象的理解,如何从图象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教材和高考对这一点有很好的体现。

练习2:由思考与讨论2的定性描述到定量描述。使学生对加速度有感性的认识,同时对加速度的矢量性做一个强调。第一问的设置暗示学生不要把物理学成物理。物理中图象的信息量要远大于物理中图象的信息量。

练习3在以上表述过。

3.暂时淡化三个问题

第一,只提出加速度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与速度方向的关系,由什么来决定待引出牛顿第二定律再研究;第二,平均加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关系。第三,曲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的快慢

必修物理教学计划 篇3

一、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上学期的期末成绩分析,学生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对必修1内容掌握比较好的学生不多。学生基本知识点落实不够好,学习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习方法欠缺。故需在必修2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回顾。加强基础教学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不高,普遍认为物理难学,部分学生开始有排斥感。需引导学生改变思想认识,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本学期教材分析

必修2是共同必修模块的第二部分,大部分内容是必修1模块的综合或运用,也是会考要求的教学内容之一。故对学生的基础要求比较高,在教学过程中不宜太难,要以新课程的理念转换教学的难度与重点。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本学年的教学重点为在巩固必修1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必修2的教学。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与物理规律,并能在解题中有所运用。在平时的练习,注重以会考的要求来进行教学。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客观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复习手段;

2。认真备课,发挥具体备课作用,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把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困惑;

3。认真精选资料,布置作业。组织好单元测试和月考。认真积极批发作业、试卷等,及时反馈得到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适时调节教学;

4。尽量多做实验,多让学生做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其感性认识,加深理解;

5。认真做好教学分析归纳总结工作,教师间经常互相交流,共同促进。

6。继续做好物理培优助学辅导,要认认真真做好计划, 踏踏实实做好落实,备好课,组织好学生认真学习。

必修物理教学计划 篇4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刚接触这些新生,并没有深入地了解,虽然大家都说这届高一年学生的基础相对于高二年来说比较差,但是目前从整体上课的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听得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课堂气氛活跃,遇到不懂的就会问,作业也按时有效完成。这比想像中要好得多,至少他们肯学。特别是八班和十班,做作业总是很认真负责的,但是九班就会比较马虎一点,我会在他们还没有形成习惯之前及时加以纠正。但每个班总存在几个比较调皮的,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开小差,趴在桌上的,特别是晚上喜欢讲话……我觉得这样会影响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因此我正朝着改掉他们的坏习惯方向努力,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中来,比如布置一些比较具体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完成。我相信经过纠正,他们学习的热情会更加高涨!

二、教材与教辅分析

本学期高一物理的教学任务是完成鲁科版必修1的教材,这本书主要的教学内容是研究运动、力以及力与运动间的关系,共五大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与运动)。

必修1这本书是新教材,突出了新课程的四个特点:注重基础性、体现现代性、反映选择性、强调可操作性

1、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学习欲 望;

2、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

3、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

必修1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基础,有很多重难点都是高考、会考中的重难点,比如匀变速直线运动、摩擦力、力的平衡、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等可以说是整个高中物理的重中之重。而质点、位移、加速度等概念又是同学们进入高中新接触到的,理解起来又比较费劲,但是这些概念是学习运动学部分的关键,因此务必要引起学生重视。

三、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带领学生在高一打下良好基础,为进一步学好高二和高考作好辅垫。学生能够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把握好重点。并在学好基础之上,有意识让学生接触到往年的高考题,拓展他们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并在平时注重养成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规范解题的格式和步骤。坚持小测并保证质量,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巩固。为此,具体要求如下:单元考、期中、期末考试中力争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相对别的平行班级稳步提高。

必修物理教学计划 篇5

教学计划是整个课程教学标准在具体学期内的具体化,也就是我们常常讲的“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的具体规划。高一物理必修2教学计划应该怎么设计?

一、学生情况简要分析

高一11、12班,每班64人。11、12班为三类班。经过半年的学习,已完成了必修一的学习任务。11、12班学生学习物理中存在以下几个难点:

①矢量的慨念及矢量的运算;

②数学的函数关系及函数图象;

③物理慨念和规律的抽象性和复杂性;

④思维方法的超前性,如极限的方法,空间的关系等;

⑤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等。

要解决这些难点,我认为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把握好进度,宁慢勿快才可能有好的结果;

②加强实验与观察,强调物理慨念和规律是从实验中严格推导出来的。

③教育学生重在理解,大多数物理知识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切忌死记硬背;

④不要随意增加难度,例题和习题的选择都要慎重,应符合学生的实际。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分层次,有步骤地提出恰当的要求,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的整体框架结构

第一章怎样研究抛体运动

第二章研究圆周运动

第五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三章动能的变化与机械功 第四章能量守恒与可持续发展

2.教材编写特色分析

教材采用沪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第二册》。本教材的插图明显增多,所讲知识主要来龙去脉与实践知识相联系,注重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书后有供学生选做的研究课题示例,对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很有帮助。正文之外还有“阅读材料”“讨论与思考”“做一做”等栏目,以开阔眼界,启发思考。

3.教学实施设计 (1)加强对“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树立正确的有效教学理念,形成“关注课堂,讲究效益,提高质量”的价值取向,推进有效教学过程管理,整合校内一切资源,推动有效教学的深入开展。

(2)注重有效教学环节的组织与落实。认真做好备课、上课、练习、作业批改与辅导和检测“五有效”的管理,突出有效性、互动性、全员性和差异性特征。明确有效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着力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落实集体教学研究活动制度,强化集体备课,有效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注重对教材、教法和学法的研究。

(4)反思、总结、改进,推进有效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4.德育目标设计

以德治为基础,以法制为保障,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以培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合格学生为目标,强化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五爱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特别是行为规范的养成性教育。

三、主要的教学改革方向、重点及措施

(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物理实验与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家都知道,物理的教学离不开实验,这里主要是讲教师的演示实验。但常规的演示实验往往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如实验器材太小,过程进行得太快,使得观察效果不好。而利用多媒体展示技术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起到了常规教学无法比拟的作用。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概念的理解程度,增强知识的记忆效果,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通过高一物理新教材的教学,我感到与原教材相比,难度是提高了,能力要求也高了,教材比过去更有弹性,更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鼓励学生的学习和探索精神。

四、配合教学安排的课外活动

(1)小制作、小实验;

(2)课外阅读;

(3)科技讲座;

(4)知识竞赛;

(5)趣味游戏;

(6)现场参观;

(7)社会调查。

总之,物理课外活动与物理课堂教学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特殊的功能,它是对物理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作为一个新鲜事物,教师和学生都对其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在物理教学中,一定要努力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形式化、任务化,从而真正做到推动高中物理教学的改革。

必修物理教学计划 篇6

【知识目标】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速度的定义。

2.知道速度是矢量,知道速度的单位、符号和读法。了解生活实际中的某些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数据。

3.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速度的定义式,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的问题。

4.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及意义,知道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5.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能力目标】

1.运用平均速度的定义,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成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从而渗透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的方法。

2.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解决一些问题,而向复杂问题过渡,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2.通过师生平等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教学方法】

1.通过例题和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如何辨别快慢。

2.通过讨论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点】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区别。

【教学难点】

1.怎样由速度引出平均速度及怎样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

2.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及在运动中瞬时速度是怎样确定的。

采用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方法(即用已知运动来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运动来研究复杂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来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自己归纳比较快慢的两种形式。

2.通过实例的计算,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即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大小。

3.教师讲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意义。

【教学过程】

初始位置/m

经过时间/s

末了位置/m

A.自行车沿平直道路行驶

20

100

B.公共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

10

100

C.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

500

30

1250

D.飞机在天空直线飞行

500

10

2500

问题1:比较A和B谁运动的快,为什么?

问题2:比较B和D谁运动的快,为什么?

结论: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有两种方法:

1)一种是在位移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快,时间长的物体运动慢;

2)另一种是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位移的大小,位移大的物体运动得快,位移小的物体运动得慢。

问题3:比较B和C谁运动的快,为什么?

一、速度

1.定义: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用v表示。

2.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定义式:

4.单位:国际单位:m/s(或ms-1)。

常用单位:km/h(或kmh-1)、cm/s(或cms-1)。

5.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说明:速度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如果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是否都相等?那速度还是否是恒定的?那又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问题:百米运动员,10s时间里跑完100m,那么他1s平均跑多少呢?

回答:每秒平均跑10m。

百米运动员是否是在每秒内都跑10m呢?

答:否。

说明:对于百米运动员,谁也说不来他在哪1秒破了10米,有的1秒钟跑10米多,有的1秒钟跑不到10米,但当我们只需要粗略了解运动员在100m内的总体快慢,而不关心其在各时刻运动快慢时,就可以把它等效于运动员自始至终用10m/s的速度匀速跑完全程。此时的速度就称为平均速度。所以在变速运动中就用这平均速度来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

1.平均速度

1)定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用表示。

2)说明:

A.平均速度只能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表示的是物体在t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这实际上是把变速直线运动粗略地看成是匀速运动来处理。

B.这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方法,即用已知运动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运动研究复杂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问题8:百米赛跑运动员的这个=10m/s代表这100米内(或10秒内)的平均速度,是否是说明他在前50米的平均速度或后50米内或其他某段的平均速度也一定是10m/s?

C.平均速度只是对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位移内)而言的,对同一运动物体,在不同的过程,它的平均速度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平均速度必须指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的。

D.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内的总体快慢,这就是“平均速度”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根本区别。

E.平均速度不是各段运动速度的平均值,必须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来求解。

2.瞬时速度

(1)定义: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此时刻(或此位置)的瞬时速度。

(2)意义: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某一位置)时运动的快慢,它能精确地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

(3)对瞬时速度的理解:瞬时速度是在运动时间时的平均速度,即平均速度在时的极限就是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

(4)瞬时速度的方向:瞬时速度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相同,(若是曲线运动,瞬时速度的方向是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与轨迹在该点的延伸方向一致))

三、速率

1.瞬时速率

1)定义: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2)瞬时速率的测量:技术上通常用速度计来测量瞬时速率。

2.平均速率:

瞬时速度的大小是瞬时速率,那平均速度的大小是否也可以叫平均速率呢?(NO)其实我们初中所学的速度也不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给了他一个新的名字平均速率。

1)定义:路程与发生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2)速率是标量。

3)注意: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教学计划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必修物理教学计划 篇7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高中力学基础,等效思想,平行四边形定则既是这一章的重点,又是难点。矢量的运算法则,是矢量概念的核心内容,又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同时,平行四边形的验证过程,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教材是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合力与分力的等效代替性质,比较直观,容易接受。而演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提水、拉伸弹簧等等),可以使学生对等效代替思想有更深入的体验。

教材中对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得出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出实验方案,以探究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去寻找共点力与其合力的关系,最终发现结论。通过分小组探究、互相交流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培养能力,领悟科学研究的魅力和精髓之所在。

二、学情分析

对力的概念,初中教科书中只给出力的作用效果,没有给出力的定义,更没有给出矢量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初上高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大的飞跃,习惯于代数运算的学生,在接受矢量运算时有一定的困难,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探究任务的.难度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根据问题情景式探究任务运用适当的思维方法。教学中要注意规范性,但不必操之过急,本节课的教学选用探究与验证相结合的模式。老师应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注意把握教学的难度与深度。

三.教学设计思想

在以往的教学中,课堂教学实施往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学生被动地接受,很难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崭新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在教法上,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以小组的合作为主要方式,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亲身体验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

通过这种探究性的教学,培养学生共同协作、相互交流的良好品质;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现象、大胆提出问题、敢于猜想和假设的科学修养;提高学生制定计划、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和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体会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它是力的合成的基本规律。

2、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合成、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3、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情况,掌握合力的变化范围,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求合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实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索规律、归纳总结的研究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助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渗透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促使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发现与深刻的理解。

难点:①实验的设计;②平行四边形关系的发现;③从代数和思维到矢量和思维的跨越;④对合力与分力间的等效替代关系的真正理解与灵活运用。

六、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让学生体会并接纳等效观点,从而得出合力、分力的概念。

2、实践体验,实验探索,归纳总结,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

七、教学器材

演示用器材:钩码1只(系上细绳套两根),演示弹簧秤2只,粗大的橡皮条(可用许多小橡皮条组合而成)1根,教学用圆规1只、尺子1根

学生用器材:按小组:①木板1块;②白纸1张;③图钉5枚;④橡皮条1根;⑤细绳2根(两端做好套);⑥弹簧秤2个;⑦铅笔1只;⑧量角器1只;三角尺1-2只;圆规1只。

八、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学习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各种表现,如重力、弹力、摩擦力,也知道了如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那么,当物体的受力情况比较复杂时,是否存在简化问题的科学方法和途径?现在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请两位同学一起提着一个水桶。

提出问题:他们对水桶施加了几个力?能用一个力来等效替代它吗?怎样替代?

老师一个人提着水桶。

等效思维方法,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例如刚才的问题,就是让一个力的单独作用来等效替代几个力的共同作用。

追问:刚才这一个力真的等效替代了原来两个力的作用了吗?有什么依据?

分析回答:受力F1和F2。

学生回答:让一位大同学去提。

分析回答:力F1和F2共同产生的效果与力F产生的效果相同,即均提起了水桶。

创设情境

引导启发

引出等效替代的思想,是发现力的合成法则的前提,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果这一环节做得不到位,即使完成了后面的教学,学生对为什么要进行力的合成、为什么可以进行力的合成、怎样进行力的合成等等问题的理解都是模糊的。所以,等效思想需反复强调,以使之深入人心。

进行新课

一、合力、分力与力的合成的概念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或求合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合成。

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规律是怎样的?

二、对力的合成法则的探究

(一)提出问题

【设置陷阱】:如果两个同学施加在水桶上的力都是200N,那么一个人需要施加多大的力才能等效替代?

【质疑】:你怎么知道?有科学依据吗?凭直觉得出结论,像亚里士多德了吧?若是伽利略会怎么做!

【演示1】:用两只演示用弹簧秤(这是两个同学的手),通过两个细绳差不多竖直地提起一个钩码(这是水桶),让学生读数,再用一个弹簧秤提起钩码,让学生读数,结果基本验证了合力等于分力大小之和。

提问:两个同学在提水时手臂是这样竖直的吗?

【演示2】:让两个提钩码的弹簧秤有一定的夹角

发现:合力大小不等于分力大小之和,而且随着两个分力的夹角增大,两个分力的大小之和与合力大小的差距越来越大!这是为什么?

在黑板上从同一点出发大致画出两个分力及一个合力的方向

【点评】:对于标量:例如两个物体,质量都是20kg,求总质量只要相加就行,等于40kg;但对于矢量:它们除了有大小之外,还有方向:例如两个力,当它们的方向互成某一角度时,求合力就没那么简单了!!

【过渡引导】:今天任务完成了吗?伽利略反驳了亚里士多德重物比轻物下落快的观点后,还想到了什么?还做了哪些?我们刚才反驳了合力等于分力之和的观点后,你还想到什么?还想做些什么?

【鼓励】:提得很好!力是矢量,我们能否同时考虑合力与分力的大小以及方向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直接体验一下科学探索的过程:先从最简单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开始研究。

(二)探究过程(分小组进行)

1、提出问题: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跟分力的关系是怎样的?

2、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猜测一下合力和分力之间可能存在什么样的大小关系?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对学生的积极性给予鼓励,对各方案中的不成熟方面给予说明,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给予充分的肯定

【引导学生逐渐逼近可行性实验的参考思路】

①刚才我们随意地画了个合力与分力的草图,称不上力的示意图,更谈不上力的图示,可是,要想得到有说服力的结论,应该怎样做?

②在哪里画?

③怎样做实验才能直接读取分力及合力大小的数据并且直接把这些力如实地画到白纸上去?(将水桶、弹簧秤等都处于一个竖直面上?学生可能提出各种方案,教师一一作出评价,例如将挂水桶的绳子绕过定滑轮后沿水平方向,然后分别用一只弹簧秤和两只互成角度的弹簧秤拉住)④在没有定滑轮的情况下还有什么办法吗?提醒按现有器材如何设计实验,强调根据现有器材进行设计会体现一种实际工作能力,至于现有条件不足的情况下,若能利用其它器材进行替代来进行实验,则更能考验一个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性与能力了。(水桶可以用橡皮条替代)

4、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

可在学生画出各力的图示后告一段落。

5、分析数据、进一步猜想、得出结论:

若有困难则进行引导或暗示:力是矢量,我们进行的是矢量的合成,我们曾学过哪些矢量的合成?我们学过哪些矢量?

分组活动:各自画图进行验证(要求三力画实线、辅助线画虚线)

综合分析:①让某一大组部分小组汇报自己的探究结果,对比在夹角接近的情况下结果有什么相似之处和区别,分析存在的一些问题。②再让其他组各派一两个小组汇报,对比在夹角较大的情况下结果有什么相似之处和区别,分析存在的一些问题。

(三)归纳得出结论

力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出来,这就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力的合成法则的应用

1、适用条件

是否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各力都可合成?

2、动态分析

当两个分力的大小一定,而夹角变大或变小时,合力大小会怎样变化?其变化范围是怎样的?

得出结论:⑴夹角越小,合力越大,当夹角为0时,合力有最大值Fmax=F1+F2;

⑵夹角越大,合力越小,当夹角为180时,合力有最小值Fmin=|F1-F2|

即|F1-F2|F1+F2

3、例题:

力F1=45N,方向水平向右。力F2=60N,方向竖直向上。要求:

⑴先用作图法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⑵能否用计算法求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归纳】:求合力的方法有作图法、计算法。在一些角度特殊的问题中计算法较方便。

【提醒】:要注意到力是矢量,求大小的同时,还要写出方向,如何表达方向?(一般可用合力与某分力的夹角来表示)

4、多力合成问题规律的拓展应用:

提问:怎样求三个力的合力?多个力呢?

提问:这依据什么?

结合初中学习的知识归纳总结

⑴、当F1、F2同向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分力的大小之和,F=F1+F2,合力的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⑵、当F1、F2反向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分力的大小之差,F=|F1-F2|,合力的方向跟两个力中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一般回答:400N;

可能回答:小于400N

学生回答:做实验

不是

学生观察分析

学生回答

学生:很想知道合力跟分力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分组讨论:

学生汇报: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

实验参考方案设计

[实验目的]研究共点力F1、F2与其合力的关系。

[实验原理] 根据共点力与其合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

[实验器材]图板、图钉、白纸、橡皮筋、弹簧测力计(2 个) 、三角板。

[实验步骤]

在同一个图中画两个分力及合力的准确图示

白纸上

认识实验器材

归纳实验步骤

了解注意事项

①制订具体的操作方案

②为了分析合成情况随夹角大小的变化,按夹角不同分三大组:

第一组30~60、第二组60~90、第三组90~120

③用铅笔记录和画图。

分小组分析处理,尝试根据白纸上所画的两个分力与合力的图示进行探究:合力与两个分力间有什么几何关系?

学生:位移的合成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P67有关内容,了解了共点力概念,知道力的合成法则适用于共点力问题

学生对比各组夹角大小不同情况下合力大小与分力大小的关系

练习

学生:先求某两个的合力,再

学生:因为两个力的合力可以等效替代那两个力,所以三个力等效成两个力,接着,再将这两个力等效成一个力,这就是原先三个力的合力。三个以上的共点力的合成也是相同的道理

归纳总结

习旧引新

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节中曾介绍了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有机会,就应当进一步渗透这些研究方法,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实践能力与科学素养。

这个问题的提出可以强化学生对矢量与标量有本质区别的认识,还可以产生悬念,学生急于想知道:两力的合成究竟应怎样进行?有了悬疑,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就会产生探求真知的强大动力。这一悬念的创设在学生的大脑里立即产生了撞击,思维被迅速地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引发思考

启发思路

若猜想不出可能的关系,也可先进行探索,科学研究过程不一定按死板的模式进行。

尽量先让学生提出,真有困难时,可引导学生逐渐逼近可行的实验方案

通过方案的设计,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积极性,并使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自主设计、制定方案的能力。通过方案的汇报交流,使学生体会到集体智慧的力量,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实际操作

学生动手

教师指导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共同协作、相互交流的品质和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暗示的手段,使学生发现规律,既能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思维,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归纳讨论

总结分析

学习新知

理解识记

体会分析依据

理解等效原理

思考讨论

巩固新知

通过多力合成问题的分析,再一次强化力的合成中涉及的等效替代思想,这样既可以加深对力的合成规律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对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思维方法的领悟。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力的合成一般不能象标量那样可以用简单的加减法进行运算(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除外),通过探究,我们发现力的合成要按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进行,其实,这一运算法则也是所有矢量运算的普遍法则,因此大家要重视理解,学以致用。1、合力 分力 共点力,力的合成;

2、思维方法----等效替代;

3、过程实验探究过程;

4.力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布置作业

1、承前启后的问题

小实验演示:一根细绳能竖直挂起一个重物:用两根同样质地的细绳代替它,并逐渐增大夹角,当夹角达到一定大小时,绳断。

课后思考:为什么绳断?是两根绳子不如一根绳子吗?是长的先断还是短的先断?为什么?课外研究一下。

2、课后作业:

问题与练习2、3、4

观察、好奇

思考

通过这一小实验,再一次让学生感悟到合力不一定比分力大,合力的大小跟两个分力的夹角大小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为下一节力的分解预设了一个值得研究的活的题材。

九、板书设计

力的合成

一、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二、力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适用于共点力)

1、两个力的合力

大小:|F1-F2|F1+F2

方向:180

2、多个力的合力

必修物理教学计划 篇8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知道什么叫参照物,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定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二)教具

1米长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管内注入水,并留约2厘米长的一段空气柱,管口被封闭;节拍器(或秒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2.完成下列长度单位的换算,要求有单位换算的过程。由两名同学到黑板上演算,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进行练习。

教师口述:0.2千米=______厘米。(答:2×104厘米)

500微米=______米。(答:0.0005米)

对学生所答进行讲评。

3.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课本图1—5甲图中木块的实际长度。要求每个学生动手测量。由同学说出测量结果。巩固上节所学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正确读、记测量结果和减小误差的基本知识。

二、新课教学

1.新课的引入

组织同学阅读课本节前大“?”的内容。提问: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认真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

板书:“第二章简单的运动

一、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

(1)什么是机械运动?

运动是个多义词,物理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提问并组织学生回答: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

对于回答中所举机械运动实例,教师要明确指出是哪个物体相对什么物体有位置的改变。

组织同学看课本图2—2,提问:图中的哪些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答:图2—2中运动员、足球、列车、地球、人造卫星、太阳系、银河系都在不停地做机械运动。

问:图中的铁轨,地球上的树木、高山,我们教室中的课桌和椅子是运动的吗?

答:它们都在跟随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他们也在做机械运动。

小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板书:“1.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组织学生看课本图2—3,讨论: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的看法。

小结:

首先明确本问题中研究对象是汽车中的乘客,这位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其次根据前面所学机械运动的知识,判定汽车、司机和乘客都在做机械运动。但是司机和男孩所说乘客是静止的或是运动的说法都有道理。因为他们在研究乘客的运动情况时,选定的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同。

问:司机看到乘客没动是静止的,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答:以车厢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车厢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说乘客是静止的。

问:男孩看到乘客运动得很快,他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答:男孩以路面或路旁的树木、房屋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路面有位置的改变。所以他说乘客是运动的。

教师小结:在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板书:“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①: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②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提问:看课本图2—4,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在农田里并排行驶,受油机与大型加油机在空中飞行,说它们是运动的,你选什么物体为参照物。

答:选大地为参照物,它们是运动的。

教师追问:在甲图中如果选卡车或收割机为参照物,在乙图中如果选受油机或加油机为参照物,另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

答:另一物体是静止的。因为它们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

教师小结:像卡车和收割机这样两个物体以同样的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相对位置不变,则称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提问:请你解释法国飞行员能顺手抓住一颗子弹的道理。

要求学生用相对静止的道理予以解释。

教师指出: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举例例说明当所选的参照物不同时,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不相同。例如列车中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车厢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4.匀速直线运动

(1)自然界中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演示实验:启动节拍器,使两响之间间隔1秒钟(如果没有节拍器,可由学生读秒表)。将1米长的内封气泡的玻璃管竖直靠放在黑板上。使气泡由管底竖直上升,从零时刻开始,在每个节拍时,在气泡所在的位置旁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个短横线(以气泡的上沿或下沿为准),这些横线由下到上等距离排列。

改变节拍器摆锤的位置,增大(或减小)摆的周期,重做上述实验。此时要平移玻璃管在黑板上的位置,每组记画横线不可重叠。

用刻度尺测相同的时间间隔内,气泡通过的距离。

提问:你认为气泡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教师讲述:运动的气泡经过的路线是直的,并且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距离相等,即快慢是不变的。这种快慢不变,经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板书:“3.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在自然界中并不多见,但是许多运动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

提问:百米跑运动员,从起跑线起跑,跑到终点,他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吗?(答: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

5.小结本节知识要点

三、布置作业

课本P2—4,练习1、2、3、4。

四、说明

由于在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用)中,参照物并未作为教学内容列出。建议在教学中只需让学生对参照物的概念有个很初步的了解,懂得要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个参照物就够了,不要在教学中补充较为复杂的例题,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必修物理教学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高三年级组的计划目标为统帅,以高考政治考试大纲为依据,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教研组和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与力量,加强学法指导,坚持有效的训练,使学生在20xx年的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授课班级:

高三(3)班57人高三(5)班55人

三、授课内容及课型:

本期的主要复习内容:经济生活(必修一)、政治生活(必修二)、哲学生活(必修三)、文化生活(必修四)

三、教学任务与总体安排:

9月份:结束必修一经济生活的复习

10月份:结束必修二政治生活的复习

11月份:结束必修三哲学生活的复习

12月份:结束必修四文化生活的复习

元月份:市统考前综合强化训练

四、主要措施:

1、加强教学研究,把准高考方向和要求。

首先,研究高考。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集群智,增群力;落实高考要求,研究《考纲》、《考试说明》、研究近几年的政治高考试题,特别是重点研究20xx年江苏政治高考试卷和江苏各市的高考模拟试题,准确把握高考方向。

其次,研究学生。依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再次,研究教法。要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2、遵循备考规律,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课本知识点拨到位。梳理知识,形成条理清晰的知识网络,建立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做到精细备考,精心设计,注重基础,深钻教材,提供、筛选各种资料,点面都能照顾到。讲练结合,提高能力。

3、加强和落实培优:作业单独批改,要求他们准备错题集。生活上给予的帮助,学习上培养乐观的百折不挠的人生态度。

4、创造条件,进行校校交流,广泛收集高考信息。

五、教学目标与策略(第一轮复习):

1、明确考点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与网络。

复习时间:20xx年9月初20xx年12月底

复习目标:使学生在微观上按照考纲要求的知识条目逐章、逐节、逐个知识点进行复习,夯实基础,厚积薄发;从宏观上梳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初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策略:第一轮复习应按考点从知识要点、重难点、例题讲解、练习巩固、

单元检测、讲评的程序进行。

(1)认真研读考纲,明确考点,把屋考试方向。

认真研究考纲规定考试的性质,内容,形式及试卷结构,考查的知识范围,考试的基本型及要求;分析考点,明确每个考点的本质,了解考点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复习的方向,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以教材为本,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与网络。

首先,立足教材,认真梳理知识,狠抓基础知识的掌握。以本为本,坚决、踏实地抓好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学生首先自行整理每章节的知识体系,每节课利用10分钟来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其次,突出重点和主干知识。主干知识(略)是教学和考试的重点。

再次,要构建知识网络。复习时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重视网络化复习,注重学科内经济生活、哲学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联系和综合。

(3)精讲多练,实行考点练习。

通过考试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和教师教学中的空档,查缺补漏。

(4)加强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

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主要是指学生解题时能遵循这样的思路:

第一、阅读题目和设问。分析题意,确定答题方向和范围。

第二、阅读材料,根据设问要求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第三、根据题目所给信息,确定应选用什么样的语言和基本知识原理来表达。

第四、思考基本的答案要点。

第五、规范地组织答案。

2、综合模拟训练

复习时间:20xx年1月中上旬市期末统考前

复习目标:学科渗透,精选试题,强化训练,规范答题。本轮复习是市统考前的一轮复习,本轮复习要做到:(1)立足学科内综合,夯实基础,加强能力提升,坚持一周一次学科综合考试。(2)精选试题,规范答题,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和得分能力。在市统考最后阶段的复习过程中,结合近几年来江苏各省市测试反映较好的试题,进行思维过程的训练,熟悉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领悟试题的设计立意、设问角度、答案组织等关键环节。通过练习查漏补缺,掌握答题规律、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复习策略:(1)高三政治教师集体备课和共同探讨问题,营造协作氛围,避免各自为政。寻找在重大时政热点问题上的交汇点,增加教学与复习的整体性和知识的系统性,以实现学科知识的理解运用。

(2)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答题技巧,答题规律的把握,同时要训练学生答题的格式,书写,答主观题要做到术语化、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以增加非智力因素得分。高考答卷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标准答案与学生的答案悬殊太大,学生的'回答普遍不全、不准、不优、不简,层次不清、东拉西扯,卷面不整洁,字迹不清楚。

(3)最后一周,返朴归真,回归教材。熟记核心概念原理。

(4)在综合训练阶段,为使学生将所学到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充分结合起来,应培养学生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要求他们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读题、审题要仔细、慎重。

第二、答题要确切、简练,书写规范、工整,尽量采取要点式答题。答题时要准确应用政治术语,防止用原理生搬硬套。避免出现答案写得不少,得分却极少的现象。

第三、建议学生按顺序和先易后难的原则作答。当然,考场上合理的分配时间也是应试成功的条件之一。因此,通过加强定时训练,使学生视个人实际把握答题速度。

计划是行动的先导,落实是成功的关键。我相信,在学校和年级的正确领导和统一组织下,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20xx年6月,一定是我们收获成功的季节。

物理教案(分享十二篇)


物理教案(篇1)

1.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B. 核电站是利用化学能来发电的 C. 向核反应堆内注水降温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 由于核反应堆爆炸而泄漏的大量放射性污染物,应及时排入大海

2.将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的石蜡上.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由此说明三块金属的比热容(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A. 制作体温计常用水做介质,原因之一是水的比热容大 B. 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的水比0℃的冰效果好 C. 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 D. 质量相同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铅吸收的热量多

4.将质量相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的石蜡上,经过一段时间后,石蜡的形状如图所示,则比热最大的金属是( )

A. 甲的比热容比乙大 B. 甲的比热容比乙小 C. 甲和乙的比热容相等 D. 开始加热时,甲和乙的比热容为零

物理教案(篇2)

1、 常识性了解水能和风能的利用的知识.

2、 知道水能和风能的利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3、 知道水能和风能是清洁能源,在使用中的能量转化和我国使用能源的概况.

4、通过本节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和节约能源的教育.

本节介绍了天然的机械能-水能和风能,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开发和利用.教材的内容联系实际,是动能和势能的知识延续,是机械能在自然界中的具体体现,学习本节可以使学生对机械能形成比较具体的概念和全面的认识,在教材中还包含了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的内容,应当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本节的重点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对建筑拦河坝提高上游的水位,到水流冲击水轮机,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这三个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风能和水能的利用可以采用让学生阅读,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教学.提供的资料是:我国水能的使用情况;我国风能的使用情况;关于水能和风能使用的照片.

做好调查的准备,课本后面有两个调查题目,分别是是否有利用水能和风能的可能,及是否有水电站,对于水电站做一些调查.

物理教案(篇3)

教学要求:

1.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2.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器材:6V电池组,小灯泡(6.3V),硬币、铅笔芯、橡皮、塑料尺(各1件),开关1个,废电灯泡芯1个,酒精灯1盏,导线6根(其中两根带金属夹、两根焊于废电灯泡灯头上)。

教学过程:

引人新课:

提问:连接电路的导线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用其他材料可以代替金属线吗?

演示课本图4-9实验,(电路先固定在示教板上)通过实验让学生回答:

1.哪些可以代替金属线?

2.哪些不可以代替金属线?

金属、石墨可以导电,叫导体;橡胶、塑料不能导电,叫绝缘体。

板书:四、导体和绝缘体

(一)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与应用

导体和绝缘体是根据导电作用来区分的。

介绍几种绝缘体应用实例,结合实验以及课本图4-10加以说明。

提问:为什么导体能导电、绝缘体不导电?

让学生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后回答,教师纠正不妥之处。训练学生的口头概括、表达能力。

小结并板书:

导体能导电是由于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绝缘体不导电是由于几乎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

(二)导体与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线

介绍各种物体的导电和绝缘能力的排列顺序(课本图4-11)。

演示课本图4-12实验。

演示后让学生讨论:常温下玻璃不导电灯泡不发光。将玻璃烧成红炽状态后,玻璃导电,灯泡发光。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得出结论:

1.玻璃烧成红炽状态后能导电是由于产生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

2.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可以转化成导体。(结合进行辩证唯物论思想教育)

导体和绝缘体沿有绝对的界线,当条件改变时,原来不导电的物体也可能会导电。

四、布置作业

1.第四节练习。

2.“想想议议”内容,写观察记录。

备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第二册第四章第四节。

物理教案(篇4)

知道水能和风能的利用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利用钢球从斜槽上滚下的事例,分析能量的转化。(1)说明钢球从斜槽上滚下的过程中能的转化。(2)钢球从斜槽高处滚下比从斜槽低处滚下时的速度大,试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说明原因。

从能量的角度来看,流动的水和空气都能做功,具有机械能。自然界的流水和劲风是具有大量机械能的天然资源,人们很早以前就开始利用这一资源为人类服务。

(1)水能的利用。

①人类利用水能的历史很久,我国是世界上利用水能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900多年前,就制造了木制的水轮,让流水冲击水轮转动,用来汲水、磨粉、碾谷,我国明代的科学家宋应星,在他的著作《天工开物》中,曾详细地记载了古代人民对水能的利用。(参阅课本图1—9水磨)

②到18世纪,社会生产需要越来越强大的动力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造出了大功率的水轮机,来带动纺织机,冶金鼓风机等。但这些机器都必须安置在河流旁。

③近代对水能的利用,也越来越广泛。19世纪人类掌握了水力发电技术,利用水力带动水轮发电机发电,再把电送到远处的工厂,扩大了水能的'使用范围。

④近代对水能利用的技术也越来越高。现代的大型水轮机不但功率大,目前单机容量可达50多万千瓦,而且效率高达90%以上。这样的一台水轮发电机能供给一座大城市的全部用电。当然,要推动这样的水轮发电机,需要水流具有很大的能量。通常要在河流上修筑河坝,来提高水位。水位提高,水的机械能增加。

海水的潮汐也具有巨大的能量,目前利用潮汐发电的研究已经取得成功,这也是水能利用的一个方面。

⑤我国水能利用取得了很大成绩。我国水利资源占世界首位。水能蕴藏大约有6.8亿千瓦,可开发利用的有3.8亿千瓦。可以葛洲坝水电站等大型水电站为例,说明我国水电事业的发展。

(2)风能的利用。风能够驱动帆船航行,早在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帆船。明代航海家郑和率庞大的船队远航非洲,所用的也是帆船。在陆地上,通常是利用风来推动风车做功,我国在17前就发明了风车。

现在对风能的利用,主要是风力发电。单个风力发电机的功率都不太大,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可安装几十台到几百台的风力发电机组来供电。

本节教材进一步说明了机械能的转化。拦河坝提高水位,增大水的重力势能的功能和水位越高,水流下时转化成的动能也越大的道理,应重点讲述。

物理教案(篇5)

①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的开发可以有效缓解中国的能源供应困局,其中产业化条件最为成熟的首推风力发电。较之其他新能源,风电优势更加明显:它蕴藏量大,超过所有油、气、煤的储藏量;理论上仅1%的风能就能满足人类能源需求。

②在江苏沿海,从南通向北直到连云港,有连绵数百公里的滩涂,这是一块孕育着财富和梦想却一直被自然掖藏着的新大陆。这里常年风速保持在每秒7-8米,正是绝佳的风电场。

③这一带可建超过10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场,相当于三峡的装机容量,堪称“海上三峡”,却没有百万移民的负担,也不占用耕地和消耗水资源。而1个三峡的投资,可以建2-3个三峡规模的风电场。而且风力是一种洁净的`自然资源,没有火力发电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所带来的污染。

④虽然前景如此诱人,但是风能却并非竖起风车就等着发电。因为有两个世界性的“拦路虎”:一是,风电之于火电,由于电压、频率波动性大,因而大规模并入常规电网,会危害常规电网;二是,风力机结构复杂,风电价格远高于煤电,我国风电设备单位功率的费用是煤电的两倍以上,电网公司很难接受或根本不愿意购买风电,有人据此将风电比喻为“垃圾电”。

⑤有专家经过10年研究发现,风电对于某些工业生产,特别是有色冶金、氯碱等高耗能产业,如能直接非并网利用,会像黄金一样宝贵。不但减少或完全消除对电网的危害,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通过非并网技术使风电快速进入特定高耗能产业,使“垃圾电”变成“黄金电”。电解铝生产来说,每吨铝的耗电量是惊人的1.5万千瓦时,如果风电专门供应大型铝厂,巨大的电能就被“置换”出去,风能也因此获得了普惠社会的方式。这是一项geming性的技术,有很强的挑战性,如果能够成功,中国的风电技术将领先世界。

⑥目前,非并网技术已经基本攻克,下一步就是在江苏省内找一个试点。一旦试点成功,它将是世界利用风能的最新里程碑。

8.第②段中,为什么说“这是一块孕育着财富和梦想却一直被自然掖藏着的新大陆?(4分)

①通过非并网技术使风电快速进入特定高耗能产业,使“垃圾电”变成“黄金电”。

②一旦试点成功,它将是世界利用风能的最新里程碑。

参考答案:

7、风能将成就江苏沿海成为“海上三峡”(或“江苏沿海风能利用前景诱人)

8、因为这里蕴藏着巨大的风力资源,一旦利用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还没有充分利用。

9、①“黄金电“用打比方的方法,生动而形象地说明非并网技术将使风电产生巨大的效益,变得像黄金一样宝贵。

②“一旦“表示时间的不确定,表明非并网技术还在试点阶段,将来有可能成为现实。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0、①较之于其他新能源的开发,风能的产业化条件最为成熟;②较之于油、气、煤,风能的蕴藏量大;③较之于水电,投资少,而且开发没有百万移民的负担,也不占用耕地和消耗水资源;④较之于火电,没有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所带来的污染。

物理教案(篇6)

知识目标

1、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媒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的一些典型事例(如小孔成像、日月蚀等).

3、记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不要求知道光速的测量方法.

能力目标

1、能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找出本影和半影,能解决日月蚀问题.

2、会使用光的直线传播性质解释有关光现象如:影子的形成.

情感目标

1、通过光的直线传播的学习,让学生正确的认识日月蚀现象,破除传统的迷信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2、用科学家对光速进行测定的不懈努力的事实,教育学生面对困难要树立信心,勇于探索.

3、利用几何知识解决光学问题,学会知识的迁移和变通.

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是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和拓宽.

重点掌握以下几部分知识点:

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讲解时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本影和半影等都能证明光沿直线传播.

2、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光能的装置.

3、光线:光线只代表光的传播方向,它不是客现实际存在的东西,光线是光束的抽象.是在研究光的行为时用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有向直线.

4、光束:有一定关系的一些光线的集合称为光束

5、介质(媒质)、光在其中传播的物质、但要注意:光传播时并不需要介质.

6、影:光线被挡住所形成的暗区.影可分为本影和半影,在本影区域内完全看不到光源的光照射,在半影区域内只能看到部分光源发出的光.如果是点光源,只能形成本影,如果不是点光源,一般会形成本影与半影.光的直线传播可以通过本影和半影的实验来证实如图所示一个点光源,在不透明的物体后面能形成一块阴暗的区域.

如图所示两个或几个光源,在不透明的物体后面能造成本影和半影区域.

7、日食:发生日食时,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在中间,在地球上月球本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的整个发光表面,这就是日全食,如a区.在月球半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某一侧的发光表面,这就是日偏食如b区,在月球本影延长的空间里的人看不到太阳发光表面的中部,能看到太阳周围的发光环形面,这就是日环食,如c区.

8、月食:发生月食时,太阳、月球、地球同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如图所示,当月球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区域时形成月全食,如图a区;当月球有一部分进人地球本影区域时形成月偏食,如图b区;但要注意,当月球整体在c区时并不发生月偏食.

9、光速:通常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3.00×108m/s.

注意:光在介质中的传播的速度都将小于该值

物理教案(篇7)

传送带模型高中物理教案5篇

作为一名物理高中老师,你知道如何写一篇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教案吗?它能帮助你的物理教学任务顺利进行,并对你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的帮助。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传送带模型高中物理教案”,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传送带模型高中物理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础上,研究有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做功的情况,学习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

2.对功和能及其关系的理解和认识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本节教学是本章教学内容的总结。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功和能的关系,明确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它处理有关问题。

3.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能更加全面、深入认识功和能的关系,为学生今后能够运用功和能的观点分析热学、电学知识,为学生更好理解自然界中另一重要规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打下基础。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掌握应用这一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和认识功和能的关系。

2.本节教学实质是渗透功能原理的观点,在教学中不必出现功能原理的名称。功能原理内容与动能定理的区别和联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要解决这一难点问题,必须使学生对“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的认识,从笼统、肤浅地了解深入到十分明确认识“某种形式能的变化,用什么力做功去量度”。

3.对功、能概念及其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不仅是本节、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通过本节教学应使学生认识到,在今后的学习中还将不断对上述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认识。

三、教具

投影仪、投影片等。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结合复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及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各是什么?

评价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2.如果有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如何变化?物体机械能的变化和哪些力做功有关呢?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是什么呢?

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不要求学生回答。在此基础上教师明确指出:

机械能守恒是有条件的。大量现象表明,许多物体的机械能是不守恒的。例如从车站开出的车辆、起飞或降落的飞机、打入木块的子弹等等。

分析上述物体机械能不守恒的原因:从车站开出的车辆机械能增加,是由于牵引力(重力、弹力以外的力)对车辆做正功;射入木块后子弹的机械能减少,是由于阻力对子弹做负功。

重力和弹力以外的其它力对物体做功和物体机械能变化有什么关系,是本节要研究的中心问题。

(二)教学过程设计

提出问题:下面我们根据已掌握的动能定理和有关机械能的知识,分析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

1.物体机械能的变化

问题:质量m的小滑块受平行斜面向上拉力F作用,沿斜面从高度h1上升到高度h2处,其速度由v1增大到v2,如图所示,分析此过程中滑块机械能的变化与各力做功的关系。

引导学生根据动能定理进一步分析、探讨小滑块机械能变化与做功的关系。归纳学生分析,明确:

选取斜面底端所在平面为参考平面。根据动能定理∑W=ΔEk,有

由几何关系,有sinθ•L=h2-h1

即FL-fL=E2-E1=ΔE

引导学生理解上式的物理意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明确指出:

(1)有重力、弹簧弹力以外的其它力对物体做功,是使物体机械能发生变化的原因;

(2)重力和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量。这是物体机械能变化所遵循的基本规律。

2.对物体机械能变化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1)物体机械能变化规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W外=E2-E1或W外=ΔE

其中W外表示除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做功的代数和,E1、E2分别表示物体初、末状态的机械能,ΔE表示物体机械能变化量。

(2)对W外=E2-E1进一步分析可知:

(i)当W外>0时,E2>E1,物体机械能增加;当W外

(ii)若W外=0,则E2=E1,即物体机械能守恒。由此可以看出,W外=E2-E1是包含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内的、更加普遍的功和能关系的表达式。

(3)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做功的过程,其实质是其它形式的能与机械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例1.质量4.0×103kg的汽车开上一山坡。汽车沿山坡每前进100m,其高度升高2m。上坡时汽车速度为5m/s,沿山坡行驶500m后速度变为10m/s。已知车行驶中所受阻力大小是车重的0.01倍,试求:(1)此过程中汽车所受牵引力做功多少?(2)汽车所受平均牵引力多大?取g=10m/s2。本题要求用物体机械能变化规律求解。

引导学生思考与分析:

(1)如何依据W外=E2-E1求解本题?应用该规律求解问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用W外=E2-E1求解本题,与应用动能定理∑W=Ek2-Ek1有什么区别?

归纳学生分析的结果,教师明确给出例题求解的主要过程:

取汽车开始时所在位置为参考平面,应用物体机械能变化规律W外=E2-E1解题时,要着重分析清楚重力、弹力以外其它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以及此过程中物体机械能的变化。这既是应用此规律解题的基本要求,也是与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重要区别。

例2.将一个小物体以100J的初动能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向上运动经过某一位置P时,它的动能减少了80J,此时其重力势能增加了60J。已知物体在运动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求小物体返回地面时动能多大?

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1)运动过程中(包括上升和下落),什么力对小物体做功?做正功还是做负功?能否知道这些力对物体所做功的比例关系?

(2)小物体动能、重力势能以及机械能变化的关系如何?每一种形式能量的变化,应该用什么力所做的功量度?

归纳学生分析的结果,教师明确指出:

(1)运动过程中重力和阻力对小物体做功。

(2)小物体动能变化用重力、阻力做功的代数和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用重力做功量度;机械能的变化用阻力做功量度。

(3)由于重力和阻力大小不变,在某一过程中各力做功的比例关系可以通过相应能量的变化求出。

(4)根据物体的机械能E=Ek+Ep,可以知道经过P点时,物体动能变化量大小ΔEk=80J,机械能变化量大小ΔE=20J。

例题求解主要过程:

上升到点时,物体机械能损失量为

由于物体所受阻力大小不变,下落过程中物体损失的机械能与上升过程相同,因此下落返回地面时,物体的动能大小为

E′k=Ek0-2ΔE′=50J

本例题小结:

通过本例题分析,应该对功和能量变化有更具体的认识,同时应注意学习综合运用动能定理和物体机械能变化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

思考题(留给学生课后练习):

(1)运动中物体所受阻力是其重力的几分之几?

(2)物体经过P点后还能上升多高?是前一段高度的几分之几?

五、课堂小结

本小结既是本节课的第3项内容,也是本章的小结。

3.功和能

(1)功和能是不同的物理量。能是表征物理运动状态的物理量,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物体运动形式发生变化,物体的能都相应随之变化;做功是使物体能量发生变化的一种方式,物体能量的变化可以用相应的力做功量度。

(2)力对物体做功使物体能量发生变化,不能理解为功变成能,而是通过力做功的过程,使物体之间发生能量的传递与转化。

(3)力做功可以使物体间发生能的传递与转化,但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自然界中,物体的能量在传递、转化过程中总是遵循能量守恒这一基本规律的。

六、说明

本节内容的处理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而定,学生基础较好,可介绍较多内容;学生基础较差,不一定要求应用物体机械能变化规律解题,只需对功和能关系有初步了解即可。

传送带模型高中物理教案2

一、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让物块在旋转的平台上尽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教师:物块为什么可以做匀速圆周运动?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从实验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

二、新课教学

(一)向心力

1.向心力的概念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物块受到重力、摩擦力与支持力。

教师:物块所受到的合力是什么?

学生:重力与支持力相互抵消,合力就是摩擦力。

教师:这个合力具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思考并回答:方向指向圆周运动的圆心。

教师:得出向心力的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指向圆心的合力。

(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使概念的得出自然、流畅。)

2.感受向心力

学生:学生手拉着细绳的一端,使带细绳的钢球在水平面内尽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教师:钢球在水平面内尽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什么力使钢球做圆周运动?

学生:对钢球进行受力分析,发现拉力使钢球做圆周运动。

(设计意图:利用常见的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增强学生对向心力的感性认识。)

教师:也就是说,钢球受到的拉力充当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家动手实验并猜想:拉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动手体验并猜想:拉力的大小可能与钢球的质量m、线速度的v、角速度

传送带模型高中物理教案3

学习目标:

1.知道滑动摩擦产生的条件,会正确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会用公式F=μF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因素。

3.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能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以及大小和方向。

4.理解静摩擦力。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

学习重点:

1.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并会用F摩=μFN解决具体问题。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静摩擦力的概念。

学习难点:

1.正压力FN的确定。

2.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的判定。

主要内容:

一、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滑动时,或者在另一个物体上有滑动的趋势时我们会感到它们之间有相互阻碍的作用,这就是摩擦,这种情况下产生力我们就称为摩擦力。固体、液体、气体的接触面上都会有摩擦作用。

二、滑动摩擦力

1.产生: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2.产生条件:相互接触、相互挤压、相对运动、表面粗糙。

①两个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

摩擦力与弹力一样属接触作用力,但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不挤压就不会出现摩擦力。挤压的效果是有压力产生。压力就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也叫正压力,压力属弹力,可依上一节有关弹力的知识判断有无压力产生。

②接触面粗糙。当一个物体沿另一物体表面滑动时,接触面粗糙,各凹凸不平的部分互相啮合,形成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即为摩擦力。凡题中写明“接触面光滑”、“光滑小球”等,统统不考虑摩擦力(“光滑”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③接触面上发生相对运动。

特别注意:“相对运动”与“物体运动”不是同一概念,“相对运动”是指受力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以施力物体为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而“物体的运动”一般指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3.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这里的“相对”是指相互接触发生摩擦的物体,而不是相对别的物体。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但并非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4.大小:与压力成正比F=μFN

①压力FN与重力G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它们在大小上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也可以毫无关系,用力将物块压在竖直墙上且让物块沿墙面下滑,物块与墙面间的压力就与物块重力无关,不要一提到压力,就联想到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认为物体对支承面的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②μ是比例常数,称为动摩擦因数,没有单位,只有大小,数值与相互接触的______、接触面的______程度有关。在通常情况下,μ

③计算公式表明: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只由μ和FN共同决定,跟物体的运动情况、接触面的大小等无关。

5.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点: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的受力物体上。

问题:1.相对运动和运动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说明。

2.压力FN的值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吗?请举例说明。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吗?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相对运动的速度有关吗?

三、静摩擦力

1.产生:两个物体满足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有相对运动趋势时,物体间所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静摩擦力。

2.产生条件:

①两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

②接触面粗糙;

③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趋势。

所谓“相对运动趋势”,就是说假设没有静摩擦力的存在,物体间就会发生相对运动。比如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就是由于有静摩擦力存在;如果接触面光滑.没有静摩擦力,则由于重力的作用,物体会沿斜面下滑。

传送带模型高中物理教案4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

3.知道标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时间、时刻和路程是标量.

4.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位置和位移.

5.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围绕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与交流,联系实际引出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的处理方法.

2.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

3.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

2.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

3.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4.从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养同学们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1.基本知识

(1)时刻是指某一瞬间,时间间隔表示某一过程.

(2)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来表示,时间用线段来表示.

(3)在国际单位制中,表示时间和时刻的单位是秒,它的符号是s.

2.思考判断

(1)时刻和时间间隔都是时间,没有本质区别.(×)

(2)飞机8点40分从上海起飞,10点05分降落到北京,分别指的是两个时间间隔.(×)

(3)20年10月25日23时33分在西昌成功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25日23时33分,指的是时刻.(√)

探究交流

时间的常用单位有哪些?生活中、实验室中有哪些常用的计时仪器?

【提示】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常用单位有分钟、小时,还有年、月、日等.生活中用各种钟表来计时,实验室和运动场上常用停表来测量时间,若要比较精确地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有时需要测量和记录很短的时间,学校的实验室中常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来完成.

二、路程和位移

1.基本知识

(1)路程

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

①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②定义: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

③大小:初、末位置间有向线段的长度.

④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2.思考判断

(1)路程的大小一定大于位移的大小.(×)

(2)物体运动时,路程相等,位移一定也相等.(×)

(3)列车里程表中标出的北京到天津122km,指的是列车从北京到天津的路程.(√)

探究交流

一个人从北京去重庆,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飞机,还可以先乘火车到武汉,然后再乘轮船沿长江到重庆,如图所示,则他的运动轨迹、位置变动、走过的路程和他的位移是否相同?

【提示】他的运动轨迹不同,走过的路程不同;他的位置变动相同,位移相同.

三、矢量和标量

1.基本知识

(1)矢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位移、力等.

(2)标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质量、时间、路程等.

(3)运算法则

两个标量的加减遵从算术加减法,而矢量则不同,后面将学习到.

2.思考判断

(1)负5m的位移比正3m的位移小.(×)

(2)李强向东行进5m,张伟向北行进也5m,他们的位移不同.(√)

(3)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探究交流

温度是标量还是矢量?+2℃和-5℃哪一个温度高?

【提示】温度是标量,其正、负表示相对大小,所以+2℃比-5℃温度高.

传送带模型高中物理教案5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道力的概念及矢量性,会作力的图示.

2.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会确定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理解重心的概念.

3.了解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教学重难点

1.力的概念及矢量性,作力的图示.

2.重力产生的原因,确定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心的概念,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教学过程

[知识探究]

一、力和力的图示

[问题设计]

做一做以下实验,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总结力有哪些作用效果.

(1)小钢球在较光滑的玻璃板上做直线运动,在小钢球的正前方放一磁铁,小钢球靠近磁铁时;

(2)在与小钢球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一块磁铁;

(3)分别用手拉和压弹簧.

答案

(1)小钢球的速度越来越大;

(2)小钢球的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

(3)用手拉弹簧,弹簧伸长;用手压弹簧,弹簧缩短.

力的作用效果有: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要点提炼]

1.力的特性

(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我们谈到一个力时,一定同时具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力的相互性: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又是施力物体.

(3)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2.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说明只要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了,不管是速度的大小还是速度的方向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发生变化.

3.力的表示方法

(1)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有向线段)来表示力.

①线段的长短(严格按标度画)表示力的大小;②箭头指向表示力的方向;③箭尾(或箭头)常画在力的作用点上(在有些问题中为了方便,常把物体用一个点表示).

注意(1)标度的选取应根据力的大小合理设计.一般情况下,线段应取2~5个整数段标度的长度.(2)画同一物体受到的不同力时要用同一标度.

(2)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二、重力

[问题设计]

秋天到了,金黄的树叶离开枝头总是落向地面;高山流水,水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无论你以多大的速度跳起,最终总会落到地面上……试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答案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正是由于地球的吸引才会使物体落向地面,才会使水往低处流.

[要点提炼]

1.重力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产生原因: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但不能说成“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3.大小:G=mg,g为重力加速度,g=9.8m/s2,同一地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不同地点重力的大小因g值不同而不同.(注意: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其他力无关)

4.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竖直向下不是垂直于支撑面向下,也不是指向地心).

5.作用点:在重心上.

(1)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2)重心位置与质量分布和物体形状有关,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重心可以不在(填“可以不在”或“一定在”)物体上.

高中物理教育方案相关文章:

物理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

(4)了解其他简单机械(轮轴、斜面等)的一些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轮轴、斜面的实际使用。

(2)对实践中的滑轮、轮轴、斜面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4)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

(5)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过程:

由学校升旗杆顶部装置引入新课。

一.定滑轮:滑轮的轴固定不动。

性质: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实质:等臂杠杆

二.动滑轮:滑轮的轴随重物一起移动

性质: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三.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

性质: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应用: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和重物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轮轴:动力作用在轮上可省力。例如:方向盘,自行车把手。

斜面:省力。并且斜面越长越省力。

四.练习:一课一练。

五.作业:P731

六.教学后记:

第三节机械效率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中培养合作精神,养成实事求是、尊重实验结果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机构效率。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教学难点:测量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教具:弹簧秤、小车、长木板、铁架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引导:课文107页中的各种方法都能把沙子运到楼上,同学们由此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总共做了多少功?克服沙子重力做多少功?各种方法做功是否同样多等问题。]

2.引入课题:机械效率。

二、新课教学:

(一)机械效率

1.组织讨论。找出各种方法中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用不同方法,人所做的功不完全相同,但克服沙子重力所做的功是相同的。]

2.能区分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了吗?

人对沙子所做的功是对我们有用的功,叫做有用功。对桶、口袋所做的功是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额外所做的功,叫做额外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叫做总功。

分析: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即有用功始终都要小于总功。

3.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公式:

有用功-W有用,总功-W总,机械效率-η

提出问题:机械效率可以大于100%吗?分析得出:使用机械时会不得不做一些额外功,所以机械效率必然小于100%。

例题:起重机把质量为0.6t的重物匀速提升了3m,而它的电动机所做的功是3.4×104J,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二、斜面的机械效率

1.阅读“斜面的机械效率”。了解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

2.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和记录表格。

3.完成实验的实验报告。

三、课堂小结

四、作用:110页1。

五、教学反思:

板:

四.机械效率

1.有用功:我们所需要的功额外功: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

2.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之比。公式,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

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评估。

物理教案(篇9)

初中物理精品教案教科书版

《平面镜成像》

一本

教科书解析

平面镜成像是在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安排的,是光反射知识的应用。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二是成像原理。教材主要安排学生科学探索,自行总结规律。

2

教案设计思路

本节重点介绍学生参与的概念。进入科学探究。通过科学探究实践,学生可以体验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本课的重点是“探索活动”的流程设计:“如何探索图像和物体大小是否相同”(实验目的)→如何比较虚拟图像和物体的大小→找一个和物体一模一样的物体(替代品)并比较图像的大小→我们如何同时观察图像和替代品→将平面镜换成平板玻璃(基本思维方法)实验),从而有意识地、有目的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发展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度和方向性,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3

教学说明

本课程侧重于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理性引导,防止学生盲目探索。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在思考的方向上给予启发和鼓励。最后,学生应该自己思考和去。

解决。

教案内容:主题:

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如何形成虚像,以及如何形成虚像。

(3)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凹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平面镜成像特性”的探索,学习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信息。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意义。

(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索“平面镜成像的特性”中欣赏物理现象的美与和谐,获得“发现”“快乐”成功。

(2)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影响。

讲座

类型:科学探究,新讲座

教学重点:本节重点是平面镜成像特性的实验探索,这是本节的教学部分。活动中心;

教学难点:本节的难点是如何确定图像的位置,理解虚像的概念。

教学用具:每个实验组2支相同大小(长度、粗细)的蜡烛,一根小蜡烛和一根大蜡烛,一面平面镜,一块平板玻璃,火柴,支架、细线、刻度尺、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程:

学生喜欢猜谜游戏吗?现在老师有两个与今天的课有关的谜语,请猜猜。 (课件显示谜语)

学生猜答案:镜子。我们每天照镜子,它的表面是平的,我们叫它平面镜。自然界也有平面镜(课件有倒影),同学们有没有观察到这些美景呢?现在让我们面对手中的平面镜,我们能看到什么?健康答案:你自己的形象。

二、开新课

1.猜想:

同学们,我们经常用平面镜来纠正对平面镜成像有很多感性认识。能谈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吗? (老师不提任何建议,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学生讨论总结:

可能有以下猜想:(猜错不准)

(1) 像

(2) 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 图像与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很好!在本课中,我们将重点探索:平面镜中图像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与物体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平面镜形成的影像能否呈现在光幕上? 2.设计实验:

如何判断图片和物体的大小是否相等? (指定查询的目的)。教师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思考、分析、讨论、总结。

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图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学生可以自由回答。与对象的大小进行比较(显式查询方法)。找一个和镜子前一模一样的物体,并与图像进行比较。 (替代)

3.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

学生2人一组,用桌子上的平面镜等设备进行实验,试试看是否有效。 (玻璃板暂时不拿出来)

学生成功了吗?有什么问题?学生可以自由发言。

我们只能看到平面镜正面的物体图像,而看不到背面的图像。没有办法将“替代品”放在平面镜背面图像的位置。师导:大家在后面放一张白纸(作为光幕),屏幕上会不会出现物体的形象?为什么它不见了? (学生思考并讨论)

平面镜所形成的影像是不真实的。镜子后面的油漆阻挡了光线通过。 (学生畅所欲言)

(课件展示) 老师问:怎样才能同时看到图像和“替身”?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如何找到图像的位置?如何比较图像与物体到镜子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学生换成平板玻璃继续他们的实验。教师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学生积极探索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完成探究报告。

4.分析与论证:

学生分析相关数据,讨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课件展示) 教师总结:可以认为图像和物体关于镜像平面是对称的。

在课堂上,我们看到了相当于平面镜的平静水面所产生的美丽风景。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水中的美丽风景与我们刚刚探索的规律相反吗? (课件展示) 选择自然界和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让学生领略物理现象的美与和谐。讨论分析形成原因。要点是:水面颇为平面镜;水中物体的每个像点与物体点“等距”;它与水面倒置。引导学生分析形成的形象不是真实的,而是虚拟的形象。

平面镜所形成的影像无法呈现在光幕上。物理学把这个图像称为虚像,而可以在光幕上呈现的图像称为实像。 (课件显示:能在光幕上显示的图像称为实像,不能在光幕上显示的图像称为虚像。)那么平面镜形成的虚像是什么像还是真实的图像?生:虚像。

(课件展示)通过绘画理解平面镜所形成的虚像的含义,知道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巩固光的反射规律的知识。

5.评测与交流:

实验操作有哪些不足之处?测量结果可靠吗?每组的结果是否相同?关于平面镜成像特性的猜想有哪些?课后,学生可以自己探索。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的左右相反吗?

三、课堂小结(课件展示)

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大小相等、等距、垂直;

2. 平面镜形成的图像是虚像。 因此,它不能在光幕上呈现,只能用眼睛观看。

4. 反馈练习(显示在课件中)

5. 作业布置

1.阅读课本的“凸面镜和凹面镜”部分。

2. 作业:自我评价。

6. 课外实践

考察平面镜在生产生活中的哪些应用? 平面镜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不利的方面吗?

物理教案(篇10)

“学启于思,思启于问”。如今,老师上课常常不敢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一是因为担心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走过场,浪费时间;二是担心学生提出的问题出乎意料,教师无法解答,反而下不了台。这样我们的课堂就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教师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设计问题,学生不过是按部就班的回答这些问题。学生在这种接受性的学习中,慢慢也就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即使教师不能解答,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也未必是坏事,这将会使学生保持长久的兴趣和激情,由一个未知去寻求另一个未知,不断地去探索、追求,这正是新课程的要求。那么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提问

学生在看到一些现象时,心中往往都会有一些问题,但总是不敢提出来或没有提出来的习惯。这就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提问,特别是一些胆小、不善于提问的同学,只要他们能够提问,不管问的好不好,都要称赞他、鼓励他。有的同学可能提的问题不得要领,这时老师一定要耐心、正确地引导,不要让他们有提不好问题而尴尬的感觉。对能够提出问题、特别是提出好的问题的同学要充分地肯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同时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大胆探究,激发他们提问的热情。只要能够营造良好的质疑氛围,就能让同学们敢于和善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养成爱问“为什么”的好习惯。还要鼓励同学们敢于向权威性的东西进行挑战,甚至敢于向一些规律、定律挑战。例如:我在上“压强”这节课时,有学生提出:当在冰面上站立时,忽然发现冰马上要破裂了,这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一部分学生认为应该迅速跑开,远离危险;另一部分学生提出要踮着脚尖慢慢走开;而只有一个学生提出要轻轻躺下,向岸边滚动,呼救。当时许多学生都嘲笑他,他当时很自卑。我立即引导学生用课堂上刚学过的压强知识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学生们发现他的方法是最安全可行的。再看那位同学,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

二、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愿意提问

第一,可以利用图片、多媒体展示一些出人意料的、有趣的画面,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使同学们有问题想问。如:可以展示我国发射火箭的情景,学生会问:发射火箭时为什么在发射塔下产生一股强大的“气团”?火箭为什么会升空?它向后喷出的火焰起什么作用?

第二,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有趣、出人意料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我设置了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八年级的科学之旅中,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离开,发现越用力吹乒乓球越掉不下去。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更激发了探究其原因的动力,也就更加“想问”了。当这些实验的结果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相矛盾时,学生便提出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的问题。

第三,通过学生的切身体验提出问题。如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学生通过手弹课桌,提出:手为什么会疼?讲摩擦力时让一个大同学与一个小同学进行扭瓶盖比赛,大同学扭一个涂有油的瓶盖,小同学扭一个盖上有齿纹的瓶盖,结果是小同学扭开了而大同学没有扭开,学生们很想知道原因,从而提出小同学为什么比大同学的“力量大些”?

三、让学生体会方法,学会提问

第一,根据现象直接提出问题。如:看到放入水中的筷子,就提出了筷子为什么会变弯?看到窗外的景物,就提出:云是怎样形成的啊?水中为什么会有倒影啊?等等。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养成提问的习惯。

第二,根据逆向思维提出问题:如由电能生磁就会想到磁是否也能生电呢?由做功可以改变内能想到可以利用内能做功等。

第三,对所给条件进行类比分析。有这样一道题:在家庭电路中,用一块磁铁去靠近不亮的灯泡,灯丝不变化,用磁铁去靠近亮着的灯泡会观察到灯丝变粗。学生观察现象很容易就能提出问题:灯丝为什么会变粗。如果同学们对这个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就会发现,引起灯丝变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灯泡通电,二是在磁场中,由此学生可能就会想到,这个现象与电流的磁效应有关,进一步想到,灯丝不是真的变粗,而是电流的方向改变了,由此学生可能就会提出问题: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所受力的方向是否与电流的方向有关?这个问题更有价值。

第四,根据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如:液体具有流动性,又受到重力的作用,液体内部有压强,由此就可以想到,气体也具体流动性,也受到重力的作用,气体内部也有压强吗?

第五,在提问时,切入口要小,才能便于探究。如:将一张纸放到两块砖上,再在上面放一只杯子,会观察到纸会向下弯,而将纸折成几条棱后就不会向下弯了。有的同学提出: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纸承受压力的能力?因为这个因素不止一个,探究起来会很麻烦,如果只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纸承受压力的能力是否与纸折叠的次数有关?探究时就会容易的多了。

物理教案(篇11)

【重难点分析】利用内能造成的环境污染的主要危害、保护环境的措施及其意义

方法1、学生阅读教材,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和内能利用及环保有关的材料,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学生阅读时思考,可以有: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大气污染的危害是什么;解决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有哪些;我国利用内能的发展历程是什么;各种内能的利用方式对环境保护的作用是什么.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采用实验探究和信息学习的方法.实例如下

实验探究:调查附近的工厂在利用内能进行生产上是如何进行的,对于环境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实地考察,写出调查报告,分析的结论等.

实验探究(另一例):调查社区中是如何利用内能的,调查本地区近三十年中利用内能来取暖的发展情况,咨询和分析现在的取暖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样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实地考察,分析并得出调查报告和结论.

信息学习:网上查阅有关内能的利用,环境保护,及内能利用对环保的影响等方面的资料,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小组讨论.这种学习是为了形成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活动流程】制订子课题;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收集相关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注意在收集足够材料的基础上分析。

【备注】1、网上查找的资料要有学习的过程记录。

2、和其他成员交流,发现共性和差异。

3、发现新问题。

物理教案(篇12)

①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的开发可以有效缓解中国的能源供应困局,其中产业化条件最为成熟的首推风力发电。较之其他新能源,风电优势更加明显:它蕴藏量大,超过所有油、气、煤的储藏量;理论上仅1%的风能就能满足人类能源需求。

②在江苏沿海,从南通向北直到连云港,有连绵数百公里的滩涂。这是一块孕育着财富和梦想却一直被自然掖藏着的新大陆。这里常年风速保持在每秒7~8米,正是绝佳的风电场。

③这一带可建超过10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场,相当于三峡的装机容量,堪称“海上三峡”,却没有百万移民的负担,也不占用耕地和消耗水资源。而1个三峡的投资,可以建2~3个三峡规模的风电场。风力是一种洁净的自然资源,没有火力发电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所带来的污染。

④ 虽然前景如此诱人,但是风能却并非竖起风车就等着发电。因为有两个世界性的“拦路虎”:一是,风电之于火电,由于电压、频率波动性大,因而大规模并入常规电网,会危害常规电网;二是,风力机结构复杂,风电价格远高于煤电,我国风电设备单位功率的费用是煤电的两倍以上,电网公司很难接受或根本不愿意购买风电,有人据此将风电比喻为“垃圾电”。

⑤有专家经过研究发现,风电对于某些工业生产,特别是有色冶金、氯碱等高耗能产业,如能直接非并网利用,会像黄金一样宝贵。不但减少或完全消除对电网的危害,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通过非并网技术使风电快速进入特定高耗能产业,使 “垃圾电”变成“黄金电”。就电解铝的.生产来说,每吨铝的耗电量是惊人的1.5万千瓦时,如果风电专门供应大型铝厂,巨大的电能就被“置换”出去,风能也因此获得了普惠社会的方式。这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有很强的挑战性,如果能够成功,中国的风电技术将领先世界。

⑥目前,非并网技术已经基本攻克,下一步就是在江苏省内找一个试点。一旦试点成功,它将是世界利用风能的最新里程碑。

答:

22. 说说你对“这是一块孕育着财富和梦想却一直被自然掖藏着的新大陆”的理解。(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把握文中有关信息,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3分)

(1)专家经过10年研究,终于攻克了非并网技术难关,揭开了世界利用风能的最新里程碑。 ( )

(2)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的开发可以缓解中国能源供应困局,其中产业化条件最为成熟的首推风力发电。 ( )

(3)本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风能介绍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 )

参考答案:

21、①风电电压、频率波动性大,难以并入常规电网。②风电价格高,电网公司很难接受或根本不愿意购买风电。(2分)

22 这里蕴藏着巨大的风力资源,(1分)一旦被利用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1分)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还未充分利用。(1分)

23. ①容量大,或与油、气、煤相比,风能的蕴藏量大;

②投资小,或与水电相比,开发投资少;

③消耗低,或没有百万移民的负担,也不占用耕地和消耗水资源;

④无污染,或风力是一种洁净的自然资源,没有火力发电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所带来的污染;

⑤与其他新能源的开发相比,风能的产业化条件最为成熟。

24. (3分)(1)× (2)√ (3)×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816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