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风筝课件 >

风筝课件模板

风筝课件模板

风筝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让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但遇到矛盾是应该学会主动伸出和好之手。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熟练地认识本课生字词。

2、体会松鼠和小熊真挚的友谊。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和失去友谊的痛苦。

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约3分钟)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每个人都会有好朋友,你和你的好朋友发生过争吵吗?有过不愉快的事情吗?指名述说。(学生各抒己见)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两个好朋友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谁愿意读课题。(风筝的筝要读轻声。)

2、提出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掌握“乐坏了 扎风筝 抓住 草莓 幸福 吵架 受不了”等词语。认识会写“坏 松 扎 抓 祝 福 句 幸 ”8个字。

(2)、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读通每一句话。

(3)、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全员参与)(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顺序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它同学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1、我会读

坏 扎 抓 莓 幸 福 吵 受

(生提醒“抓”、“ 吵”、“ 受”声母是翘舌音;“幸”韵母是后鼻音——生展示个别读生评价——生展示开火车读生评价——生展示顺序打乱读生评价)

2、认读词语

乐坏了 扎风筝 抓住 草莓 幸福 吵架 受不了

(1)学生展示带拼音齐读:

(2)、去掉拼音朗读。

(3)学生展示练习表达。

3、生展示读课文

(生评价是否读流利?多字?少字?)

4、识字、写字

坏 松 扎 抓 祝 福 句 幸

(1).识字

生提醒本课生字中,“坏”的韵母是前鼻音,“松”“ 幸”的韵母是后鼻音,“福”是唇齿音,“抓”是翘舌音,“扎”是平舌音。

(2)、学生展示分析识记生字。

(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猜谜语等)

(3)写字

a、生提醒并展示写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8个生字,有6个字是左右结构中的左窄右宽的类型,写时要注意田字格的分配。“祝、福”:左边都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幸”:下边只有两横,而不是三横“羊”。

b、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其它同学到黑板批改。

三、激发知识冲突(5分钟)(此环节有时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知识拓展延伸(2分钟)

表演课文内容( 让生按照书上的提示和自己的想法把小熊和松鼠之间发生的事情表演出来,看谁表演得最好。)

第二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约3分钟)

1、激发学生展示读书成果

师:上节课我们认认真真地读了《纸船和风筝》这篇课文。我知道很多同学读的都不错。老师没有领读,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把课文读下来了,高兴吗?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谁想向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进步?

2、提出学习目标。

(1)把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的情感变化,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和失去友谊的痛苦。

(3)教育学生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

(4)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全员参与)(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顺序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它同学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我会读。

(二)我会悟。

师:纸船是怎么让他们成为好朋友的?

生:“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生:有了“漂啊漂”三个字,让我们知道了漂的过程。

生:小船漂下去是漫长的,路途是弯的。

生:小熊为什么乐坏了?“乐坏了”是怎么乐?

生:小熊太高兴了。

生:小熊开心极了。

师:他开心极了,可能会说

生:谢谢你小松鼠!

生:小松鼠,让我们做个朋友吧!

师:小熊得到礼物,它会想送一份什么礼物呢?为什么用也字?

生:收到礼物,小松鼠像小熊一样高兴。

师: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从此,他们每天都会……

生:扎风筝,折纸船。

生:他们还会彼此传递些什么?

生:寄玩具!

生:寄出蜂蜜。

生:在纸条上写上自己的秘密!

生采访小松鼠和小熊。

生:小松鼠,你为谁折的纸船?干什么用呢?

生:我为小熊折的纸船,不好意思送给他。

生:小熊,你为什么不放风筝呢?

生:我很难过,也不好意思送给小松鼠。

生:他们在扎风筝和折纸船时都在想些什么呢?

生:小松鼠,你好吗?我还想和你做好朋友。

生:小熊,你能原谅我吗?

师: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

出示: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

指名读这句话。

师:想象:纸船顺着溪流漂走了,漂呀漂,松鼠想

生:小熊会开心吗?

生:小熊能原谅我吗?

生:小熊还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师: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出示风筝图片)

师:他高兴得──

生:哭了。

师:这是伤心的`眼泪吗?

生:这是激动的泪水。

生:这是兴奋的泪水。

生:这是幸福的泪水。

生:这是快乐的泪水。

师:小熊会怎么做呢?

生:他连忙爬上屋顶,把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

师:看到这只只纸船,小熊又会怎么做呢?

出示课件:音乐响起,漫天风筝飞舞,满溪纸船漂荡……

师:此时此刻,你们想对他俩说些什么?

生:朋友之间要互相原谅。

生:朋友之间吵架要主动和好。

师:有位作家说过:人与人之间,只有真诚相待,才是真正的朋友。真诚地对待你身边的每一位朋友,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意外的惊喜!

齐读:拥有朋友,一生幸福!

三、激发知识冲突(5分钟)(此环节有时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

纸船和风筝又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下面请小朋友和同桌轻声地读读这首诗,让友谊传遍你我他。(自由读)

友谊就是风筝飘呀飘,

友谊就是纸船漂呀漂,

友谊就是祝福一串串;

友谊就是得到了就会快乐,

友谊就是失去了就会难受;

友谊就是祝你幸福!

友谊就是祝你快乐

四、知识拓展延伸(2分钟)

1、师:是啊,友谊就是得到了就会快乐,友谊就是失去了就会难受。小熊和松鼠也让我们给你们带来了一封信。(出示信件)

亲爱的小朋友:

你们好!经过这件事后,我们更加懂得友谊的珍贵,也懂得得到友谊的快乐和失去友谊的难受。你们一定要学会容忍和谅解,可千万别为了一点小事而吵架啊!

2、小熊和松鼠说得多好啊,我们一定要珍惜朋友间的友谊,一定学会容忍和谅解。(板贴容忍和谅解)让我们也来学学小松鼠和小熊,折折纸船和风筝,写上祝福的话,送给我们的好朋友或自己的爷爷奶奶等亲人,让纸船和风筝带着深深的祝福,带着浓浓的真情,为我们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吧!

预习作业:

1、拼读并用横线画出文中的生字,认读田字格生字,记不住的字要写在卡片上,描红,再读两遍并口头上各组两个词,。

2、把课文读通,读顺,注意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读通顺后 再读给家长听。

3、再读课文,想一想文中哪些句子最使你佩服,最令你感动?用“ ”画出来,再说说为什么,写在句子旁边。

巩固作业:

1、一字三词:坏 松 扎 抓 祝 福 句 幸

2、有感情朗读课文家长听

3、练习:

松鼠住在 ,小熊住在 。有一天,松鼠 ,小熊 ,他们俩成了 。

可是有一天,他们 ,他们都很 。后来,他们 。

风筝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

教学难点:

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一篇好范文带来更多轻松:WWwww、bsmz、net)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莓”等8个字。

2、能根据图意结合课文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

3、通过看图和学文,体会小松鼠和小熊珍惜两人之间的友谊的情感。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折纸船和放风筝吗?它们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却引发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出示:20纸船和风筝】。请大家一起读一读。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这些问题在我们的课文中有答案,请你们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幸福愿意风筝漂流山顶山脚快乐屋顶门口草莓纸船吵架)

这些词你们都认识吗?

我们来一起读一读。

漂流的“漂”还可以读什么?

学了生字再读课文一定会读得更好,小声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出示:第一幅图】图上画了什么?

小熊从家门前的小溪里拿起一艘纸船,看到里面的松果,他乐坏了。

2、【出示:第二幅图】图上画了什么?

在山坡上,小松鼠收到了一只风筝,他看到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也十分高兴。

【出示:第三幅图】图上画了什么?

小松鼠看到了天上飞着的'风筝,把一只只折好的纸船放进了小溪里。

四、指导书写生字

(课件出示:幸福)我们来写一写“幸”,怎样写才好看?【出示:动态笔顺】

“福”是什么结构?什么偏旁?【出示:示字旁】

“示字旁”和什么偏旁很像?【出示:衣字旁】

“衣字旁”和衣服有关,“示字旁”和祝福、祈福有关,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个字【出示:动态笔顺】。

写到田字格是左边窄右边宽,拿出笔来写一写。

板书设计:

20、纸船和风筝

图片:小熊松鼠纸船风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2、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教学难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验角色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读过一个童话故事【出示:纸船和风筝】,你们还想听吗?

老师再给大家讲讲这个小故事!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

【播放课文朗读】

我发现你们已经被这个小故事打动了。那你们一定知道这个小故事讲的是什

么?谁能主动地说一说?(这个故事讲的是小松鼠和小熊刚开始通过纸船和风筝成了好朋友,后来它们俩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纸船和风筝又使他们和好。)文中的两个小动物你们喜欢吗?

今天这两个小动物也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快瞧,这个是谁呀?(出示:小熊的图片)快点跟它打声招呼!

快看!这又是谁呀?(出示:小松鼠的图片)

跟它打声招呼吧!

看来大家很喜欢它们,今天给你们一次机会:扮演他们,怎么样?

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喜欢哪个小动物就来扮演它。

我来看一看,你们进入角色了吗?

我来采访你们一下:

你是谁呀?

看来大家都进入角色了。(出示:图画)这是谁的家?你为什么把家安在这儿?

二、诵读悟情、体现发展

纸船和风筝怎样使它们成为好朋友的呢?

自己读读课文第3——7自然段,一会请你们谈一谈。

先请这只小松鼠谈一谈,你是怎样与小熊交上好朋友的?(我一个人住在山顶上没什么意思,听说山下有一只小熊,我就折了一只纸船,上面写了祝你快乐!并且把我最爱吃的松果一起送给它。我想小松鼠看了一定会很高兴,愿意跟我交朋友。)

(出示:图片)快瞧,这就是小松鼠折的那只纸船,它是怎样到小熊的家门口的呢?拿出你们的小手,演示演示!

你为什么这样演示?(因为我从课文中“漂呀漂”一词能看出来,小船在小溪上漂流时应是很轻很慢的。)

刚才老师发现有的小手演示的速度很快,下面我们拿出小手再来体会体会。你们体会得很好,谁能把你们体会的感觉用你们的朗读表现出来?【出示:第三自然段】

听了你的朗读,我们眼前仿佛真的看见一只小纸船在小溪上漂呀漂!小熊,有人祝你快乐了,你的快乐是什么呀?

小松鼠希望你每天都获得这样快乐,你的心情如何呀?

哪只小熊比他更高兴?

看来你高兴的程度比他还要深。文中有一个词形容你现在的心情,是哪一个?(出示:“乐坏了”!)

【出示:第四自然段】你们就来读一读第四自然段,看一看哪只小熊真的乐坏了。

谁来读读?

老师觉得你像一只比较开心的小熊,而不是一只乐坏了的小熊。谁愿意再试一试?

接下来我该请小熊再来谈一谈,怎样和小松鼠交上好朋友?(看到小松鼠的纸条和松果之后,我想总应该有个礼尚往来呀!(众笑)本来我也想折一只纸船送给小松鼠,但是纸船不能漂到山上去,于是我就扎了一只风筝,上面写上祝你幸福,并且把我最爱吃的水果——草莓送给了他。)

【出示:风筝】这就是小熊扎的那只风筝,它又是怎样飘到山上去的呢?【出示:第五自然段】

谁能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朗读得真好!下面请同学们读读这两个词(出示:“飘呀飘”和“漂呀漂”),它们有什么不同?

你们从字形和字义上进行了区别,会运用这两个词吗?谁先来说一说“漂呀漂”怎么用?

这个“飘呀飘”怎么使用呢?

你们看我们祖国的汉字多有意思,带有“三点水”的字与水有关,带有“风字旁”的字与风有关。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你们可以找一找,读一读,用一用。

小松鼠快看,有一只风筝向你飞来,怎么办?

小松鼠也乐坏了,谁来读一读,看看哪只小松鼠坏了?【出示:第七自然段】就这样纸船和风筝使它们成为好朋友,多开心呀!可是有一天,它们俩竟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天空中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吵架之后两个小动物的心情怎么样呢?就请大家读一读【出示:第九至十二自然段】。

我要到一只小熊家进行采访:

小熊,请你实话实说,你与小松鼠吵架之后心情怎么样?

我听说你在家还扎了风筝,这是怎么回事?

你扎的风筝,到底放没放?

我再到一只小松鼠家去采访:

小松鼠,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

就这样,一天过去了,它们俩谁也没有放纸船和风筝。两天过去了,它们还是这样。一连好几天过去??小松鼠,你想放风筝吗?

如果让你再等几天放,行不行?

那好,你就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小松鼠想和好的那段话。【出示:第十一自然段】

小熊,你愿意与它和好吗?

快看!天空中出现了什么?(出示:风筝图片)

我有个问题:文中的小熊为什么到了傍晚才给小松鼠放风筝?

这是一只富有生活经验的小熊。

多么感人的小故事呀!大家体会得很好!此时此刻,有什么话想对文中的小动物说吗?

三、文情延伸,生命涌动

我相信小松鼠和小熊听了你们的话之后,一定会受到更多的启迪。此时此刻,你们自己有什么打算吗?

老师真心地希望你们手中的卡片能变成纸船和风筝,传递着你们的友谊和谅解。愿你们在生活中能交到更多的朋友。愿这个动人的小故事,永远珍藏在你们的心底。

板书设计:

20纸船和风筝

松鼠————————————————小熊

成为朋友

风筝课件 篇3

一、说教材:

《风筝》一文是鲁迅写于1925年1月24日,后由作者编入散文诗集《野草》。

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对于文章的主题,可以从多角度去审视:从儿童教育的角度去理解,从封建伦理道德的角度去理解,从自我解剖的角度去理解,从亲情角度去理解,从追求美好事物的角度去理解……

教学目的:

1、(知识和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阅读能力,能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在阅读中,明辨是非,追求真、善、美。

3、(过程和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文章的主题。

4、(写作指导)学习本文在叙述中饱含深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训练阅读能力,提练文章主干。

教学难点:结合个人人生经验及阅读体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意蕴丰富,选编此文,无非是因为此文为我们提出了如何进行儿童教育的问题,以及人要勇于自我解剖,面对错误,改正错误等等,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些恰恰都具有广泛地指导性,学习此文,可以让我们体会人间至爱真情,学习自我解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由于本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不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而且文章中疑难的问题较多,所以学起来有难度,再加上初中生平时对冲突误解中的亲情体会不到或不深,所以多读课文,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与气氛很重要。

二、说教法:

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语文课程中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由于读者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文章,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

现代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和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那么教师也要从文本中走出,以人为本。

阅读《风筝》一文,我不由被鲁迅先生的“真情”所感染,而文章有丰富的意蕴,更能引发人进一步地探究兴趣。因此在教学此文时,拟在反复阅读中体味作者的情感变化,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教师可利用阅读期待、反思、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效率。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阅读的对话者之一。

1、在教学前,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

2、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

3、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以利于体悟人物的心境,理解文章主题。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整体感知课文;第二课时反复阅读,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三、说学法:

新课程提倡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尽管《风筝》一文属早期白话文,某些字词、句子的表达方式会生涩难懂,而文章本身思想深邃,但这一切都可以在反复地阅读中,在用心地体悟中,在教师适时点拔中,迎刃而解,而激发学生阅读、探究兴趣是扣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我们的课堂无非是为学生提供一片可以自由发挥、畅所欲言的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是教师、学生、文本间的对话、交流,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学生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1、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

3、课前可以网上查阅鲁迅的资料,准备交流。

4、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拓展思路,激发独特的感受,抓住关键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5、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四、说程序: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以下程序操作:

(一)创设情境,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多角度理解课文:

1、为什么作者看见风筝会“惊异和悲哀”?

2、文中回忆了一件什么事,这一幕后来作者称之为什么?

3、多年之后“我”对当年的行为有了新的认识,有了什么论文,这种改变说明了什么?

4、“我”对于自己的过错,想到补过办法了吗?是什么?弟弟是何态度?我心情释然了吗?

(三)学生质疑。

(四)思维拓展训练:

1、当年的鲁迅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别人,这是一种什么做法,是什么思想在做祟?你的身边、生活中有没有类似例子,试举例说明。

2、虐杀者的行为为什么能得逞,是什么助长了这些人的坏习性,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正确的做法该如何?试举例说明。

(五)总结:《风筝》不仅是展现了人内心美好的感情,而且给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深刻的主题,无论从哪个角度阅读,都有意在言外的收获。通过学习课文,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反复思索以后并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让自己的感情更真挚、美好,思想更丰富、深刻。

(六)作业:课后探讨

1、请谈谈你对儿童教育的一点看法。

2、在人际关系中,你会怎样处理亲人、朋友之间的误解和冲突?

[教学小结]

由于这篇课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这篇文章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整洁感知课文时,不要求学生一下子理解透彻,而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探究一个个局部性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全文,在指导学生探究时,引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独特的感受。尽管两节课下来,学生还有些地方不太懂,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有所提高。另外,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全面提高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风筝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坏、扎、抓、莓、幸、福、吵、受”8个生字,读准翘舌音“抓、吵、受”;后鼻音“幸”;多音字“扎”;正确、端正、整洁地写“坏、扎、抓、松、幸、福、祝、抓”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正确、端正、整洁地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教学难点:

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预习要求:

1、读通课文,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

2、自学生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课,谁来读课题?(注意读准“风筝”的“筝”为轻声)

2、谁知道它单独出现时读几声?(一声)请大家一起读。

3、教师小结:“筝”这个字单独出现时读一声,与“风”组成“风筝”时读轻声,请大家再来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昨天预习,你读了几遍课文?(指说)

2、课文中的难句子一定难不倒你!先自己试试吧!(自读)

3、生字宝宝藏在句子里,都被你们认出来了,那他们站在一起呢?(自己认读一下,再把记字的好办法说给周围的小伙伴听!)

4、谁都认识了?(指读)谁想把你记字的好办法跟大家交流一下。

二、初读课文

读了课题,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读读课文了吧?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它,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词

1、学习生词:

大家读得真热闹,看把小松鼠都吸引来了,你瞧,他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你愿意读吗?把生词读给你的同位听,读不准的,请同位帮助改过来。(出示生词。)

乐坏了扎(za)风筝抓住草莓幸福吵架难受

2、学习生字:生词大家都认识了,我把生字单独拿出来你还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生字。)

学生单个读生字,齐读生字。

小老师提醒要注意的读音并带读:读准翘舌音“抓、吵、受”;后鼻音“幸”;多音字“扎”

四、书写生字

1、观察所要书写的8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摆放。

2、师示范写并讲解:

8个生字,有6个字是左右结构中的左窄右宽的类型,写时要注意田字格的分配。(1)写正确:“祝、福”:左边都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幸”:下边只有两横,而不是三横“羊”。

(2)写美观:

a.抓:关键是“爪”的书写-第一个平撇要短,第二个竖撇一定要竖起来,第二笔竖要直。

b.祝、福:示字旁的书写-横撇的撇不要弯,竖要写直。

3、生描红,后临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我会读

山顶山脚小溪风筝纸船

松果草莓纸条屋顶门口

幸福快乐愿意漂流飘荡

1、自由读,同位互读

2、开火车读

3、用词说话

4、你还喜欢本课中的哪些词语?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媒体出示图:老师这儿有一幅图,谁能用几句话说一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山、房子、小河)

听说松鼠和小熊就把家建在了这里,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帮帮他们找家。

戴头饰,扮演角色:

这里风景这样优美,小熊和松鼠的家这样可爱,大家想不想生活在这里?那就请大家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来做一只可爱的小熊或快乐的松鼠吧!

2、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

⑴了解课文大意:我知道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读读二至六自然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谁知道他们俩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学生读课文原文)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

⑵重点学习三、五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他们俩收到对方的'礼物,可高兴了!书上有两个自然段写了他们高兴的心情,是哪两个自然段?(出示三、五自然段。)

试着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读。(学生自己读。)

哪里直接写了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乐坏了”还可以怎么说?(“很高兴”“高兴极了”“很快乐”“美得不得了”)那你能读好这一句吗?(指导朗读。)

还有什么原因让你们这样高兴?

看!除了纸船和风筝还有什么?(教师出示教具,装有松果和祝福语的纸船;挂有草莓和祝福语的风筝)还有草莓和松果。

是啊,小熊收到了可口的松果,松鼠收到了甜甜的草莓,能不高兴吗?还收到了对方的祝福。对,我们还收到了朋友的祝福呢!我们来读一读祝福的话。(指导学生朗读,读出祝福的语气,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朗读整个第三自然段。

小熊你很高兴,小松鼠你们呢?用同样的心情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吧!

单个读第五自然段(教师指导)。

所有小松鼠读第五自然段。

⑶配乐朗读一至六自然段,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松鼠和小熊的友谊真让人羡慕,我们再在音乐声中分享一下友谊带给我们的快乐吧!我们来分工读一至六自然段。

⑷区别“漂”和“飘”: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老师发现了一个秘密呢!它就藏在这两个句子中,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出示两个句子。)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教师小结:你看,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我们的汉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一定会发现汉字更多的秘密。

3、学习第七自然段:

过渡: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小朋友,你们想一想,他们可能会为了什么小事而吵架呢?从此,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4、学习八、九自然段:

⑴小熊、松鼠,此刻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很难过)能告诉小鸟原因吗?

⑵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读读这两个自然段。(齐读。)

⑶原来你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可是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这是怎么回事呢?

5、学习第十、十一自然段:

噢,原来是这样啊!虽然你们吵架了,但心里还都想着对方,还想和对方做朋友啊!那结果怎样了呢?请大家自己读读第十、十一自然段。

结果怎样?(小熊和松鼠和好了。)

友谊失而复得,你们的心情一定很复杂,咱们能不能通过读把你的心情表达出来?先自己试试。

⑴学生读第十自然段,听完他读,我也忍不住想读读了,但又怕读不好,大家能帮帮我出出主意吗?

“再也受不了了”,应该读出松鼠实在忍受不住,特别想和松鼠和好的心情。

“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应该读出松鼠很想和小熊和好,很急切很真诚的语气。

有了大家的帮助,我就有信心读好了。(教师范读。)

你也想试试吗?一定比我读得更好!

单个读,齐读。

⑵学生读第十一自然段,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读呢?

6、拓展练习:

⑴是啊,松鼠将所有的纸船都放进了小溪,一只只纸船载着他深深的情意顺流而下,小熊看到这么些纸船向他漂来,会怎样呢?

⑵小熊、松鼠,经历了这一切,你们以后还会闹别扭吗?(不会。)

我知道你们都学会了珍惜友谊,你们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大家说得太好了,相信每位同学都能牢牢记住你们的话,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呵护友谊,愿我们大家永远是朋友!

风筝课件 篇5

一、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憧憬”“垂头丧气”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通过自由读、默读、个人朗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书,以读促理解,感悟课文情境。

3、体会小伙伴做、放、找风筝时的“幸福”;学习小伙伴们在伤心失望时仍然充满希望,不断找“幸福”的信心和勇气。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难点是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三、学习方式

1、我国语文教学有“熟读、精思、博览”的优良传统,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他认为“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使之见于书,入于目,出于口,明于心,真正达到口诵心惟,使之能和谐发展。”我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由读、默读、个人朗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书,以读促理解,感悟课文情境。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互相质疑、解疑,进行朗读评价。

四、教学思路:

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用多种方法读书,以读促理解,感悟课文情境。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根据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我将本课设计为如下环节:

1、联系生活经验,导入“风筝”。

“谁愿意把自己放风筝的心情跟大家说说?” “放风筝给童年的“我们”带来了哪些乐趣?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呢?”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课文。

2、感受“憧憬”,体会读书。

引导学生找出“我最喜欢的部分”。

(1)做风筝

(2)放风筝。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3)找风筝。

课件出示以下句子:

“我们急切地盼望能找到它,让我们一起去找找风筝吧。”

学生默读句子,提出疑问。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在什么情况下,你才会垂头丧气?” ③学生连起来自由读这几句话,整体体会“我们” 当时心情的变化过程;小组内读一读。

课件出示: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齐读)

3、引导想象,拓展学生的思维

“故事的结尾没有说我们能不能找到那失去的风筝,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同学们,找到‘我们’的‘幸福鸟’ 了吗?我们仅仅是为了寻找一只风筝吗?还在寻找什么呢?”

学生展开想象,小组交流。

4、总结全文

(结合板书),我们在寻找幸福鸟带给我们的快乐、幸福和憧憬,我们是在寻找我们幸福的寄托!总有一天,我们会找到我们的“幸福鸟”。

师生齐读最后一段,深入感悟课文内容。

风筝课件 篇6

一、说教材

(一)教材解析

《小蜗牛》是部编本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14课。这是一篇童话,以一只小蜗牛和它妈妈之间的对话,生动鲜活展现了四季的不同特点。部编本教材强调阅读与语言积累。一年级教材的编写也遵循着这一特点。《小蜗牛》这篇课文的特色鲜明:首先是篇幅特别长,是其他课文的两到三倍。其次,教材只给难字注拼音,每两个自然段对应一幅季节分明的插画。编者的意图显而易见:借助图画,习得识字方法,积累语言经验。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性,很容易对新鲜的,活动的事物产生兴趣。思维方式以形象,直观为主。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编写特点,本课的'教学内容以及低年级学生的认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识王字旁。会写“对”“妈”两个字。

2.借助图画认识“发芽”“草莓”“蘑菇”“雪”等难字,学习看图识字的方法,进而培养立阅读的能力。

3.通过听故事、读故事积累课文语言,并练习用课文中的语言讲故事。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借助图画和生活经验,读懂课文,认识生字。

2.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中的“反复”表达。

二、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启发性和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本节课我将采用看图识字法,情景教学法,朗读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看图学文、自主识字、立阅读的能力。

三、说学法

与教学相应,以学生为主,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质疑,探索,感悟,朗读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教、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板贴卡片。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

(二)教学流程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我将从以下几个板块来安排我的教学。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板块一:练习读故事

一读——指读。

1.学生交流这篇课文与以往课文的区别,带着思考开始第一遍读书。

2.全班交流:通过看图认识了哪些字?

运用板贴学习“发芽”“草莓”“蘑菇”“雪”等难字。

二读——范读。

听教师讲故事,学生用小手指指着。读到哪儿就指到哪儿。

三读——自由练习读。

学生自由练习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设计意图: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强调“多识少写”。本课从教材特点到课后练习,无一不在说明着本课识字要从“图”入手。因此,教学本板块时,本人首先引导学生认识文本不是全文注音的特点,交流识字的方法,既解决实际问题,又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之后,教师讲故事,帮助学生扫清本文中的字词障碍,并在自由练习中进一步提高。】

板块二:练习讲故事

第一步,记住关键信息。

1.合上书,听老师讲故事,听后说说你都记住了哪些信息。

学生找出“发芽”“草莓”“蘑菇”“雪”对应的季节,板贴。

2.相机指导轻声词“玩吧”“孩子”“回来”。对比“王”认识“玩”的偏旁——王字旁,注意偏旁相让后会给字形带来变化。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字词学习和找出季节,帮助学生记住关键信息,为讲好故事做铺垫。学习王字旁,感受偏旁相让后给字形带来的变化,为学习“对” “妈”两个生字做铺垫。】

第二步,分步练习讲。

1.再听教师讲,思考:小蜗牛在不同季节里都说了什么?

2.抓住关键信息,反复练讲。

3.出示季节和与之对应的其他景物,小组合作,填空编童话。

4.出示蜗牛妈妈的语言,抓住关键信息,先学生练讲,再师生分角色讲。

【设计意图:语言不断反复是本课最大的特点。根据一年级的学情和学段要求,本环节利用故事留下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讲故事、编童话的过程中浅浅地感觉到故事语言的重复性,进而感受到童话故事的趣味性。】

第三步,整体练习讲。

1.再次打开书,朗读课文,根据插图和板书,同桌分角色讲一讲。

2.戴上头饰到台前演一演,完整地讲故事。

3.“小蜗牛爬呀,爬呀,转眼四季已经悄悄走过,虽然它什么也没有得到,但却帮我们收获了‘借图识字’的好方法。”边说边擦掉图画。板书:看图识字。

4.学生开火车读“发芽”“草莓”“蘑菇”“雪”。

板块三:识记生字,学写“对”“妈”

1.读好四个生字。

2.全班交流:偏旁相让,字形常有变化。观察四个生字,发现了什么?

写正确:“对”中的“又”字捺变点。“妈”中的“女”字横变提,不出头。

写美观: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教师范写,学生跟写,注意笔顺和占格。

4.摆好姿势,学生练写,评价指导。

【设计意图:加深偏旁相让后会给字形带来变化的认识,通过观察、跟写、练写、评价,指导学生扎扎实实写好汉字。】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份微型教案,更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浓缩了本节课的教学精华,更突出了教学重点。我的板书简明扼要,一目了然,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

14 小蜗牛

看 发芽 春天

图 草莓 夏天

识 蘑菇 秋天

字 雪 冬天

六、说教学反思

吴忠豪教授曾指出:“积累语言经验最有效的方式是朗读和背诵。”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从教材特点出发,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有梯度地指导学生先记住关键信息,再分步练习,最后完整地讲故事。学生有效地积累了语言,并在此过程中夯实识字法,达成了本课目标。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在实际教学中我将本着“以学定教”的理念调整我的教学思路,使教师的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谢谢大家!

延伸阅读

风筝课件(热门15篇)


作为一名老师,上课前准备好教案课件是展现责任的重要举措。每天,老师都应该认真负责地撰写每一份教案课件。毕竟,教案是一种高效科学的教学方法。你是否因为不知道如何编写教案课件而苦恼呢?不用担心,这篇“风筝课件”将会满足你的需求。我们建议你保存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风筝课件(篇1)

学习目标:

㈠、知识和能力目标

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进行探究性学习,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㈡、过程和方法目标

充分利用CAI辅助教学。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重难点及策略:调动学生情感,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资源与教具:CAI辅助教学,准备鲁迅的相关文学作品。

教学过程:

一、精彩瞬间、情节回顾

情境导入:昨天我们初步疏通了《风筝》这篇散文诗的思路,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地学习和探讨,走进鲁迅,走进那个时代。首先,请看精彩瞬间回眸。(CAI画面展示)

二、表演导入、提纲挈领

1、好的文学作品能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启发人思索,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本文亦如此,简炼传神的语言将两个对立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是哪一件事深深地埋下了“我”二十年后忏悔的种子?下面三位同学分别饰演叙述者、“我”、小弟。

2、(CAI问题展示)

1)、风筝被毁坏了,小弟是什么心情?

2)、“我”当年是什么心情?现在是什么心情?

3)、师明确后板书:

板书:蛮横无理悲伤绝望

4)、“我”为什么能理直气壮地来这样管理教育小弟呢?

生讨论:封建的长幼尊卑观念,以前长辈是这样教育我的,我同样以这种方式来教育弟弟,并不以为自己错了,这真可谓是一种清醒的糊涂。看似关爱,实则是残酷的剥夺,是一种精神虐杀。多年后,回忆起来,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可怜、同情和痛楚的手足之情,也隐含着深深的后悔和自责。

5)、指导朗读。生齐读本段。

三、自主合作、深入探究

1、导入:“我”是否能够一直以这样的胜利心态坦然自居,是哪一件事让我有了重新的认识?在这一环节的自主性学习中,我们提到最多的问题是什么?(CAI问题展示事先搜集的问题)

1)、为什么说我是“不幸”地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

2)、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从中你又感悟到什么?

2、分成两个大组讨论,每一个学生充分发言。再抽生回答。

3、师:自己一向认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一接触科学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了良心的谴责,并不以年代久远而宽恕自己。

板书:反省剖析

4、小时候,我对小弟管教粗暴,多年后,我向他道歉时,他却已经忘却,我的过失无法弥补,无从弥补,在当年,这是一种爱,但现在想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但当年虐杀者和被虐杀者都被愚昧的观念支配,彼此都不认为有什么错。虐杀者横行无忌,被虐杀者甘受虐杀,毫无抗争,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啊!

板书:全然忘却麻木不悟

5、小结:这是一个纯洁无邪的孩子,体弱多病的孩子,天真聪明的孩子,你看,别人做的是蟹风筝、蜈蚣风筝,他却能做蝴蝶风筝,多美的蝴蝶风筝,可是却由于我的和弟弟的麻木不悟,这只蝴蝶风筝最终还是未能如愿以偿地飞翔于蓝天上,这正是当时儿童的悲哀,正因为这层层思想的阻碍,这只风筝才难释重负,不能展翅飞翔。

师完善板书,成展翅飞翔的蝴蝶状。

四、深情朗读、感悟全文

CAI配乐,学生分小组朗读。

五、出示书籍、延伸课外

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

小说集《呐喊》散文诗集《野草》

小说集《呐喊》14篇,其中,中篇小说《阿Q正传》作为代表作,深刻地勾画了一个贫苦农民阿Q典型形象,他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欺欺人、自我安慰,苟且偷生,内心麻木不仁,用幻想来战胜困难。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

散文集《朝花夕拾》10篇是回忆性的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出了私塾生活的乏味与压抑,那时候,老师只让学生终日读书、习字、对课,连发问也不允许,让他非常怀念百草园。这怎么能适应儿童活泼的天性呢?

还有杂文、文学批评等体裁。

我们知道,鲁迅之所以弃医从文,就是因为当时有感于中国民众的普遍的麻木不仁的心态。鲁迅决心寻求救国真理,唤醒民众。他是一个坚强不屈的文学斗士,小说集《彷徨》题诗中写道: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正是他在那个时期作为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真实写照。我们下去之后可以多接触鲁迅,多了解他那颗忧国忧民的至今还在不停跳动的火热的心。

风筝课件(篇2)

一、设计说明

鲁迅的《风筝》意蕴丰富,含义深刻,对刚入初一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这篇文章被编排在本单元的最末,便于学生在了解记叙文的一般知识和分析方法之后,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和写作思路,通过理解文中的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深刻含义和现实意义。教学本文,可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采用情境激趣法,同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就生发出的问题展开自由研讨。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儿童热爱玩具、喜欢游戏的天性,认识成人对这种天性的妨害和摧残。

2、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情境激趣

1、导入之一:由“风筝”引入古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同时提供一系列风筝图片,说说诗中表达的感情以及自己放风筝的经历和感受。

2、导入之二:播放介绍鲁迅生平的视频,特别是有关百草园的资料,了解作者眼中的“乐土”,初步感知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二)整体感知,把握感情

1、学生略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描写细致、含义深刻或者难以理解的语句。

2、在大屏幕上展示下面一段文字,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在北京的天空中看到风筝,在‘我’是一种__(惊异和悲哀);发现弟弟竟瞒着‘我’偷做没出息的孩子的玩艺,‘我’非常__(愤怒),折断了风筝;中年之后,‘我’看了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感到__(不幸或懊悔);‘我’希望得到小兄弟的宽恕,他却全然忘却,‘我’的心越发地__(沉重),并感到了一种__(无可把握的悲哀)。”

(三)精读段落,合作探究

1、分层次朗读3—11段(男女生分开读或小组分读),快速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我”少年时虐杀了弟弟的风筝梦——“我”中年时读了儿童教育的书籍后感到无限懊悔——“我”想补过而不得。

2、合作探究,围绕下列问题,小组展开讨论:

①“我”和小兄弟对待风筝的态度有哪些不同?

②找出文中细致描写小兄弟的语句,从中可以看出小兄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③找出描写“我”的动作的词语,揣摩用词的准确性,并对“我”的形象进行评价。

④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对“我”而言为什么说是“不幸”的?

⑤谈谈自己对儿童做游戏的看法。

⑥“我”想补过,但小兄弟“全然忘却”了我的过错,你怎样看待小兄弟的这种态度?

⑦为什么小兄弟忘却了,“我”的心反而沉重起来了?

(四)各抒己见,深挖主题

同学们学习了这一课,一定有很多感悟,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探讨一下文章的主题呢?

提示:可以从“我”作为长兄的角度、小兄弟的角度、社会的角度来探讨。

四、拓展延伸

1、适当引入《三字经》《千字文》中对于“长幼尊卑”道理的阐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小兄弟为什么会震慑于“我”的威力。

2、引入鲁迅的散文诗《我的兄弟》进行比较阅读。把握作者由《我的兄弟》的主题“不尊重儿童的正当的爱好,会陷入即便请求原谅也不能释去感情重负的境地”,到《风筝》的主题“召唤人们驱除这种‘非常的寒威和冷气’”的变化。

风筝课件(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故事内容,通过故事中的语言信息分析情节的发展。

2、根据前半段故事的提示,尝试续编故事情节。

3、感知故事中两个朋友之间的友情,感受朋友间可以用真诚来化解矛盾。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中优美的童话语言,能用学一学、做一做的方式快乐地进行语言、句子地学习。

活动难点:

根据故事前半段,大胆想象并续编故事的发展。

活动准备:

角色图片、风筝、小船的图片、第二段的即兴简笔画、字卡“红”“棕”“小”、祝福语图示、题目图片、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一、出示角色图片进行兴趣导入,学认“红”“棕”两个汉字。

教师出示角色图片并述:“你们看,这是谁和谁?”(鼓励幼儿用这是?和?的句子)幼儿:“这是松鼠和小熊”。

把角色贴上黑板,提问:这是什么颜色的松鼠?幼儿:(这是红颜色的松鼠)我们可以叫她“红松鼠”

师出示字卡“红”,我们来把他的名字读一读。集体念读“红松鼠”

用同样的方法学认“小棕熊”

二、讲述、学习故事的前半段,理解角色间的感情。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个红松鼠和小棕熊的故事。

1、师述:红松鼠和小棕熊是很要好的朋友。

提问:怎么才算很要好呢?(幼儿答)提问 :很要好就是会在在一起干什么?(幼儿答)

2、教师用绘画的方式把第二段故事完整讲述并请幼儿根据绘画提示进行复述。

教师边绘画边讲述:红松鼠……小棕熊的家。

重点学习难句:“有一条小溪从哪里出发?沿着……”

请你们也来把这段故事讲一讲(集体讲——个别讲)

3、教师继续讲述第三、四、五段,并在讲述第五段的时候出示风筝图片。

4、教师讲述第五段,幼儿重点学习仿说“早上好,愿快乐和友谊永远伴着你!”

提问:风筝上写着什么祝福的话?(幼儿学说)教师用图示绘画这句话,并把“”快乐“友谊”留空,供幼儿填充。提问:你还会说什么祝福的话?(个别幼儿回答,集体学习)教师继续讲述第五段的后半部分。

三、教师读第七段,区别感知理解飘荡、漂流。

教师提问:风筝在天上是怎样飘荡的?请你来学一学。纸船在水里是怎么漂流的?也请你来学一学。(什么东西也会在天空中飘荡?飘来飘去呢?(气球、云)什么东西会也会在水里漂流(树叶)

四、通过第七段的学习,感知此刻的心情并大胆创编让他们和好的办法,进行故事续编。

1、教师讲完第七段提问:“听到这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很难过)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和好呢?请你和旁边的朋友商量一下。并请个别幼儿回答。

五、教师讲述故事后半段与结尾并揭示故事的名字

师:故事讲完了,谁来为故事起个好听的名字?

教师出示数字49……和49……提示幼儿回答正确的名字。

结束活动:我们一起听着录音,把这个故事完整的听一遍。

风筝课件(篇4)

理想的风筝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春天的景物和刘老师之间的关系。把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讨论解决。

3.体会文中流露出来的师生情,受到刘老师人格魅力的影响和熏陶,热爱生活、勇敢地面对生活。

4.学习作者见物思人、列举事例、边叙边议的写作方法。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从作者含蓄的叙述中,体会文章表达的中心:热爱生活,顽强地面对生活。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手拿风筝,问,这是什么?(板书课题),说说你在放风筝时的心理感受。

2.师导入:然而作者对风筝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他的心中风筝就是理想的象征。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教师出示提纲,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1.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找出文中具体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认真品读,联系全文,想想这些句子有何象征意义。

3.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围绕刘老师讲了哪些事。

4.标出文中令你感动的句子,说说自己为什么感动?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小组同学讨论、交流。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逐题反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检查生字

(二)检查读通课文情况。

(三)结合问题反馈,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思想。

1.品读描绘春天景色的语段。

2.读文,了解刘老师,受他人格魅力的影响和熏陶。

3.谈谈你了解到关于刘老师的事后的心里感受。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总结全文,感情朗读课文。

1.谈谈你学文后有何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谈。课文内容思想;文章的表达方法。)

2.教师系统地小结。

3.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为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风筝课件(篇5)

今天我上完了《理想的风筝》,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无论谁读之都会为之动容,教完这一课,刘老师对生活乐观,对工作的敬业,对积极向上的态度,身残志坚的高尚品德,对生活的不懈追求,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感动。

一、课堂一咏三叹,升华情感。

教学时,我紧紧抓住作者的情感线索走进文本,走进刘老师的内心世界。“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也是作者的情感线索。我每学完一板块都回到重点句的激情朗读,使整堂课一咏三叹,曲折回环,别有趣味。如此处理,精略得当,使文章的教学张弛有度,保证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了学习的过程,学生的思维火花得以绽放,激情得以飞扬。

二、品细节,悟情感。

这篇课文篇幅比较长,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效地学习,我抓住了刘老师的三件事:“谈腿疾、写板书、放风筝”来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品味文字,体会情感。达到了长文短上的目的,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长课短教,把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明了,使冗长拖沓的教学过程变得便捷,使复杂多样的教学方法变得简单易行,这需要教师具有很高的教学素养。

在教学“谈腿疾”这一部分时,引导学生抓住刘老师一串话,反复诵读,深入地走进人物的内心,感受人物情怀。在教学“写板书”这一部分时,引导学生抓住刘老师写板书的动作:“撑地——离地——急速地一转——转向——转向”来品味,通过老师动情地朗读,让学生想象情景后谈感受就能入情入境,情动辞发。学生的感受也很深刻:不容易、感动、担心摔了一跤,如果没有想象怎能有这些真切的感受。第三部分抓住了刘老师放风筝的动作和语言,感受他的坚强、自信、热爱生活的品质,教学反思《《理想的风筝》教学反思》。

三、注重朗读方法的指导,润物细无声。

好的文章需要品读,更需要动情地朗读。而在教学中,方法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时,我抓住文中描写刘老师的细腻感人的句子朗读,启发学生口中读出感觉,眼前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情感。

四、注重写法的指导。

这是一篇很好的写人的文章的范例。我注重读写结合,在注重内容理解的同时,不忘写法的指导,不忘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如在教学时让学生明白作者是抓住了刘老师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抓住了“谈腿疾、写板书、放风筝”这些典型事例更能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相信一直进行这些写法的指导,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潜移默化地得到培养。

当然,课后深深反思,也发现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自己只感动于文章的优美,恋恋不舍地要与学生品悟许多细节,以致于课堂时间不够,前松后紧。教师还是讲得太多,放手让学生自我交流的时间缺少了。看来上课还是靠老师主观情感控制太多,理性教育缺乏了。

风筝课件(篇6)

【教学过程】

一、猜题中揣意

1.填空:(板书“风筝”,齐读)说说有些什么样的风筝?(自由的、漂亮的、栩栩如生的)

2.猜题:(把课题补充完整)课题给予的是“理想”一词,请大家猜测一下,课文会赋予风筝什么含义呢?

【设计意图】题目往往是一篇文章的眼,而又常常被学生忽略,猜一猜,揣摩一下,可感知题目的精心,也为学文作好铺垫。学生在习作上的通病是不会精心取题,不懂得含蓄地将题目与文章的主题融合,所以平时的阅读教学应充分关注这一点,适时利用教材的优势顺势引导。

二、浏览中明构

1.自由读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再看看内容与我们的猜测相同吗?

2.明确内容。文章是写什么的?(写人)写人的文章却以物为题,以前也学过这样的课文,有什么特点?(物与人之间一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浏览课文。写人的文章一般通过事来表现,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⑴概括事例:笑谈腿疾;板书;放风筝。

⑵归纳分段:前两件事可归在一起,同为刘老师的“工作”部分,“放风筝”为他的“生活”部分。(对应段落分段)作者在选材的时候既关注了刘老师的工作,又关注了他的生活,你们有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

整体感知文章结构与内容,明确选材时既关注工作,又关注生活,更能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形象和内心世界。对比学生习作情况时的选材单薄,从篇章的布局结构上有一个较好的指导作用。

三、赏景中循路

1.赏景。看看文章是怎样引出刘老师的。(读1~3自然段)(明确不属开门见山,而是由景引出,娓娓道来)

2.循路。(出示三个拟人句)⑴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特点?⑵这三个拟人句能不能调换?(明确作者思路清晰,由春景带出风筝,然后由风筝引出人物,自然含蓄,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3.仿说。你的一个好朋友在秋天的季节离开了你,你想起他,可以怎么写?

【设计意图】

一个典型的触景生情、见物思人式的开头,在赏景中及时抓住练笔的机会,明确思路后创设情景让学生仿说,为最后练笔作了指导和铺垫。教学的资源一旦被发现要及时充分利用,只有这样才能用足文本,真正体现“用教材”。

四、悟情中得法

1.学习“笑谈腿疾”。

⑴介绍人物。(出示相关句子,指名读)读着作者的介绍,你心头涌起的是怎样一种情绪?(深深惋惜其不幸)

⑵体会内心。然而刘老师本人却是这样说的——(齐读刘老师的话)从中你听出了什么?

文中的“只是”两字可用“致使”,为何刘老师用“只是”?(从一份宽容中感受到人物的乐观、开朗、自信)

⑶“酸涩”勾连内外。字面理解:这里有一句“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何谓“酸涩”?

勾连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曾经心里泛起过酸涩?(启发拍毕业照时复杂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的体会)那么文中的同学们又为何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呢?(为刘老师的不幸惋惜,同时被他的开朗、乐观而感染,内心十分复杂)

⑷小结提升。仅有描写刘老师的语言和外貌的片段可以说“泛起酸涩的感情”吗?(明确作者选材的精心,只有将两个片段放在一起,才能这样说)

填空:刘老师虽然( ),但是( )。

【设计意图】

一段文字分两块学习,最后由“酸涩”勾连起来,既悟得人物的精神和师生的情谊,又习得了写作的方法。学生在构段方面也常缺乏新意的,如何剪裁加工材料是写好文章的一大技巧,在这里巧妙地引导学生抓住“酸涩”一词悟得作者的写作技巧。

2.学习“板书”。

过渡:就是这样一位残疾的老师,作者没有写他怎样上课、怎样辅导学生,却选取了“板书”这样一个细节,从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呢?

⑴默读。圈画批注。

⑵交流。(在刘老师分解的动作中体会精神)

填空:刘老师的这一转,是()的一转,也是( )的一转。

⑶体会。是什么力量使刘老师能够坚强地面对这一切?文中同学们的心头又涌起了什么样的感情呢?

【设计意图】

关于刘老师的两件小事,运用两次精当的填空练习,抓一个细节,人物的精神得以凸显,同时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五、回扣中练笔

1.总结。刘老师的这根圆木棍,撑起的何止是他残疾的左腿,撑起的何止是他强壮的身躯,撑起的更是他那一份——对工作的热爱。两件小事中,刘老师的形象逐渐清晰高大起来,此时,你看到的是怎样一位老师?填空:一位( )的老师

2.回扣。此时再回过头来看一下文章的开头,你能从中读到刘老师的影子吗?或者还能读到一些其他什么呢?(人物的影子和师生的情谊流露在字里行间,真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开头啊)

3.练笔。(二选一)作业一:模仿课文的开头,续写一个片断,可以写你的朋友、亲人或老师;作业二:以“我的心中不由得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为结尾写一个片断。

【设计理念】

感悟人物精神风貌后再次阅读开头,有了新的深刻的认识,明了文章在叙述时的精妙,并趁热打铁,练笔提高写作水平。

“课文表达了什么和怎样表达的,是同一个事物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是一只飞翔的小鸟不可或缺的‘双翼’。”(高林生语)因此阅读教学要将两者有机融合,还 要把理解与把握课文表达了什么和课文如何表情达意的相融合,注意提倡用心去体会课文是如何表达实体与过程的。整堂课将情与法有机地融合,既关注文章写了什 么,又关注了表达的方法,随学随练,读写真正结合,保证了阅读教学的质量。

风筝课件(篇7)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重点,编者的主要意图,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部分新词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内容,能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句子,体会秋天放风筝给孩子带来的乐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验童年生活的快乐。

难点:在引导理解孩子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二、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本课设计中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读代讲、读思结合,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个性化表达的能力。

三、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并通过适当的方式把学生完全带入这个情境,才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在教学本课时,我就通过生动优美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图片、及多次的角色转化,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新知。

2、赏析教学法:即品读课文,感受语言美。我主要是通过对文中的句、段进行品析,采用了以读代讲 法、品词析句法,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在朗读中逐渐由文字深入到情感深处,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0要、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之一。我还在朗读中让学生训练语言文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在朗读中发展思维,在朗读中陶冶情感。最终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四、说学法:

教学本课时,我指导学生采用了自主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在学习生字环节和学习“做、放、找”哪一部分最有趣时,用上了这两个学习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学习相结合,教学中既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尝试以自己特有的目光认知、感受课文,又在学生认真思考之后,让其参与到合作探究的学习之中,互相倾诉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独特感受,将课文内容的学习巧妙地融于情感的交流之中,互相取长补短,初步实现由对文字的感知过渡到情感的体验)

五、说教学过程

在本课的学习中我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辛勤的良好的课堂氛围,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1、唤起情感,激趣导入

首先让同学说说自己在童年最快乐的事与大家一起分享,提出贴近生活、情感兴趣的问题有利于在一开始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为课文的学习开设了一个不错的开端。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在朗读中检查学生生字读音,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变枯燥为生动,学生才有想读课文的欲 望,为课文的学习进行铺垫。

3、细读深究,体悟情感

(1)感悟做风筝的乐趣。让学生找出描写做风筝时表现心情的句子,并通过想和同桌交流风筝什么都不像,却还把它叫做“幸福鸟”的原因,让学生体会做风筝的快乐,学生独立思考之后,让其参与到合作探究的学习中,互相说说自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将课文内容的学习巧妙的融入情感的交流之中,互相取长补短,初步实现由对文字的感知过度到对情感的体验。

(2)感悟放风筝的快乐。通过朗读第3自然段,找出这一自然段描写风筝飞起来的词语,从内容上感受放风筝的心情,再联系生活想象自己放风筝时的情景,自己在放飞风筝时的动作、语言、心情等。让生活在课堂中回放,并观看放风筝时图片,让放风筝的快乐感染着每一个孩子,这样的设计能使其更加投入自己的情感,学生在富有情感的朗读中如同身临其境,多次通过角色转换的方式,让学生尝试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体会做风筝、放风筝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实现情感的转移。

(3)体验找风筝的心情。教师配悲伤音乐范读风筝飞走时的心情,学生谈谈自己听后的感受,并通过找描写心情难过的词语,进一步理解此时的心情,用自己的动作、语言,理解两个关键词“大惊失色”、“千呼万唤”来深入体会由快乐到难过的心情变化,朗读的指导也就水到渠成,并通过寻找风筝来找回那份快乐,此时进一步拓展,请学生想象找到风筝和没找到风筝的心情变化。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创新离不开想像,想象离不开假设。一个事件可以有多种办法,一个故事可以有多种结局。教师要善于用假设延伸课文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风筝课件(篇8)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4.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

是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一、导入

1、板书:风筝。(指导:当有竖穿过倒山横要出头)

2、指生读词语:依然垂头丧气水磨坊憧憬凌空飞起翩翩起舞嘣地倏地歇不下来

3、回忆课文内容,思考文章围绕风筝向我们介绍了那些事?(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指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按课文顺序来概括。

二、深入感悟,品味情感

(一)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1、自由读二段,边读边想孩子们的心情如何?(板书:快乐)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读

2、理解憧憬依然

1)假如是你们在做风筝,你最想什么?用书上的词这就叫憧憬和希望。

2)给依然换词

3、朗读。指生读体味快乐——齐读

(二)“放风筝”的乐趣

1、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2、默读第3段,画出描写我们放风筝的动词,(体会妙读文)

3、思考你感受到什么?——带入快乐读

4、村里人看见了,()地说:“放得这么高。”(高兴、惊、慕)读

5、羡慕什么?只因放得高吗?(出示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羡慕童年的天真与快乐,)板书:快乐

6、指导朗读。

(四)第四段的学习

1、放风筝多让人开心啊,可是我们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天读

2、心情?(着急,伤心)哪词?板书:大惊失色千呼万唤

3、这是怎样的呼唤?你会如何呼唤?

4、课件出示: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指导朗读。评价。你觉得他读得如何?

(五)5-8段找风筝

1、心爱的风筝丢了,孩子们又做了什么?

2、孩子们那里找的,心情怎样?

3、这时,他们看到什么?读句子

4木轮可以不停地转,那我们呢————不停地找

5、男女声对读

4、幸福鸟不仅仅是一只风筝,他是孩子的快乐,是孩子的幸福。只要不停地找,总会找到的。

三、写字

1、观察“丧”等,提醒伙伴

2、范写,临写

四、总结。

风筝课件(篇9)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的好老师,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深厚感情。

2、了解课文通过几件具体事例,细致描述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及作者感受等表达中心思想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学生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冬去春又来,又是一年春柳绿。看,蓝天上那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嬉戏,引动许多的人仰望天空。每逢这个时候,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到他放入空中的风筝。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刘老师,继续学习22课《理想的风筝》。

二、交待学习任务:

复习: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刘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身残志坚;乐观幽默。

这节课进一步体会刘老师究竟是个怎样的人?这理想的风筝又是什么?

三、学习第三件事(表现刘老师热爱、关心学生,与学生心心相印)

出示:轻声朗读5—6,抓住刘老师言行神态去体会他是个怎样的人?

“极好”(讲课的老师,听课的学生)(男、女、分读)

关心学生:

(1)他便静静……微仰着头……细细的听。

(学生读句子,然后抓住重点词谈体会或句子,说说为什么这样做)

(2)他就吃了一惊的瞪大眼睛,关切……细声“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补助点头。

(3)课文从两个角度写了刘老师对同学的提问。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同学,面对老师的鼓励与关爱,内心会有什么感受,能不能通过你的读使我们更深切的看见这可敬的刘老师。

(4)喜欢哪种情况就读哪种情况。

(5)投影:(老师边说边投影)

①这情景,已经过了将近三十年,今天……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你们读读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受呢?)

②填写:

(提问同学的、关心同学的)情景,已经过了将近三十年,今天……想起来,(关心鼓励同学的样子)依旧那么清晰、亲切。

过渡:刘老师的课及对学生的态度,虽然事隔三十年,却使我已经……亲切(生齐读)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四、学习第四件事

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想:作者主要回忆了那两个情景?

把打动你的情景读读,想想这情景为什么打动你。

(1)放风筝

(2)故意撒手,对命运的抗争,对困难的挑战,他觉得自豪、幸福、生命的力量是什么?(生命的态度、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过渡: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时我深深感动。

五、处理11、12自然段:

1、想想应该怎样读,为什么?

2、结合全文想:这理想的风筝是什么?

(用自己的言行去教育感染我们,要向他那样对失业、生活有追求)。

3、为我们放飞一架架理想的风筝的刘老师又是怎样一个人?

(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热爱工作、热爱生活)。

六、总结

我们认识了一位可爱、可敬的刘老师。让我们也和作者一样带着对刘老师无限的爱戴与思念。其读最后一段。

风筝课件(篇10)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创设情境。

2、观察说话,导入新课:看了这些风筝想说什么?(根据回答板书课题:风筝)

3、联系生活,请放过风筝的同学谈谈放风筝的情景、感受。

4、学习课文中的资料袋,了解风筝的来源。

二、初读感知,了解文章大意

1、自由读课文,先读得正确、流利,再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

2、认读本课词语。

3、指名读课文,正音。

4、根据学生的自由述说,相机反馈,并总结概括出下列内容:

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5、再读思考:做、放、找哪一部分最有趣?

三、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1、指名读课文第二段,根据朗读情况,相机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

2、师生合作解决下列问题:

⑴憧憬的意思。几个小伙伴精心地做着风筝,此时他们会想些什么?(这就是憧憬)

⑵为什么做好的风筝什么都不像,我们却依然快乐?

给依然换换词语。

⑶为什么我们把风筝取名为幸福鸟?要是你来给风筝取名,你会取什么?

⑷我们把名字写在风筝的翅膀上,有什么意义吗?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⑴激趣:课文当中的几个小伙伴做风筝时很快乐,谁能把他们的快乐心情读出来呢?

⑵练习朗读。

⑶小组内比赛朗读,评选优秀朗读者。

⑷展示朗读。

四、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丧、磨。

第二教时

一、检查

1、认读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1、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两个词语描写了风筝刚刚起飞和已经飞到空中时的优美样子。找到后把这两个词语多读几遍。

2、再次播放课件(风筝飞舞的片段),引导学生理解并读好翩翩飞舞。

并用翩翩飞舞说话练习。

3、看到风筝飞上天,我们快乐地喊着,会喊些什么?

指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出快乐的心情。

4、分小组练习朗读、比赛朗读。

5、展示性朗读。

三、体会找风筝的心情,感悟童真童趣

1、默读课文描写找风筝的部分,看看哪个词语最能表现我们的心情。

2、理解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垂头就是低着头的意思,哪位同学能做个垂头丧气的样子给大家看看?

3、请学生先谈谈应该怎样读好这段课文,再练习朗读、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4、讨论:我们在水磨坊那儿能找到心爱的幸福鸟吗?

四、总结

1、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着急,难过,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风筝课件(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语句所表达的意义。 能力目标:

1、在对比中发现将人物写具体、形象的方法:细节描写、环境衬托

2、通过探讨,理解文章的意义,明白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的真正意义。

情感目标:

1、能够概括出鲁迅在这篇文章中体现出来的自我解剖精神

2、感悟亲情的伟大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所表达意义,对比体会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鲁迅的自我解剖精神及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的意义。

教学方法朗读、对比教学仪器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时间:12、6、7两天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和人物。知道倒叙的特点。学生活动内容与方式预期达效果反思记

一、布置预习:

1、学生读课文1—2遍,找出文中的重点字词,至少10个,注音并解释词语。

2、教师准备与鲁迅相关的知识信息

二、导入激情:

放歌曲《三月三》,“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引发学生对放风筝的美好感受的回忆。(放投影,图片、音乐)(或者以诗来引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称东风放纸鸢。”是一首写孩童们欢欢喜喜放风筝的诗,) 简谈感受:你们喜欢放风筝吗?能和大家谈谈放风筝时的感受吗?谁来给大家描绘一下看风筝的人的表情? 引入正课:风筝带给你们以无尽的梦想和快乐,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尽情享受这份放飞风筝的自由和快乐呢?让我们走近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兄弟之间,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板书课题、作者)

2、简介作者:

三、整体感知

1、听录音朗读课文概括故事。要求从时间、人物、事件、情感等角度用一句话概括:这是一个______的故事。 (为什么?)板书(这是一个 的故事)由此我们可以将文章分为几部分呢?板书分段:时间顺序 北京的冬天—儿时—中年—现在(这种记叙的方式叫作倒叙。投影倒叙的意义。将一件事的结果或者是情节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放在前面先说,然后再按照顺序来叙述的方式。)

2、略说人物 自由朗读集中写风筝事件的两段后,说说这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大致会这样说:

四、研读课文中的难句

1、朗读体会 提问:读全文,我们能感受到全篇都笼罩着一种怎样的感情?(悲哀) 把全篇抒写悲哀心情的句子找出来朗读,体会作者感情。

2、合作探究 学生从抒写“悲哀”的句子中就表达隐晦含蓄、不合常情的语句进行自主提问。即你感觉文中的哪些语句理解起来比较难。教师将提出的问题归纳成以下几个,先由四人小组合作探讨,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①教师示范提问:看见风筝本是令人快乐的,为什么在我却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②“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怎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③我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的?

④文章结尾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我为什么要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四面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有没有别的含义?

五、布置作业:

1、解释并自己记住下列词语的意义:伶仃、诀别、瑟缩、嫌恶、恍然大悟、苦心孤诣、虐杀、肃杀写在书上的空白处第二课时: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对比感悟如何将一篇文章写得更加具体、生动。

一、复习检测:听写并解词

二、讨论深入,拓展扩充

1、讨论主题 感悟警句

①引导思考:一件记录着某种遗憾的往事,兄长追悔莫及,小弟为何全忘了呢?对鲁迅先生而言,小兄弟不怨恨好不好?

②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是想告诉读者什么道理呢?文中有一个警句,请找出来,齐读。

③你赞同这个道理吗?谈谈自己的理解。

2、联系生活 讲述故事 回忆你玩玩具、玩游戏的快乐与忧伤,选一个最难忘的,讲给大家听。 教师小结:玩具与游戏能让孩子得到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快乐、思考、创造和智慧,难怪偶然明白道理的兄长心底的悲哀久久拂之不去,受尽一生的内心折磨。

3、就这篇材料,作者还写过一篇文章《我的兄弟》,将两篇文章进行对比,看一看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投影《我的兄弟》并请一名学生朗读对比发现,课文中有较多的描写。学过课文,会了解到兄弟二人的行为和内心情感,会从兄长的善良、严于自省,小弟的怯弱、纯真、宽容,兄弟间的手足情深,封建教育思想的弊端等角度展开,在与人物对话中多角度地理解主题,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结束语: 一出风筝事件,牵动千千万万读者的心,兄长严于自责,小弟全无怨恨,这兄弟间的情谊因风筝事件而显得更美、更和谐。鲁迅先生在这篇散文里不仅揭示了传统观念对儿童的毒害,也为我们吹奏了一曲人情美的温馨之歌。还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童心的浪漫,自由的可贵,愿同学们都能拥有自己自由、快乐发展的天地,让我们一起来背诵清朝高鼎的一首《风筝》的诗吧! 学生十分愉悦地、无限向往地齐背“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放纸鸢”,结束新课。三、总结收尾谈一谈你对你对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尝试归纳出本文的主旨。

1、可以从手足情(兄弟之情)的角度来谈;

2、可以从鲁迅先生表现于文章中的精神方面来谈;

3、可以从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意义这一角度来谈;

4、可以从“我”对放风筝前后看法不同的原因来谈。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外练习

2、在你与家人相处的过程中,有没有因为一件东西而产生矛盾的呢?如果有请你将矛盾发生的过程记录下来并加入自己对这件事的评价写一篇小文章。文体不限,你可以记述故事,也可以进行评价,也可以给与你发生过矛盾的人写一封信。

学生预习熟悉课文学生谈自己放风筝的感受,学生描绘看风筝的人的表情。学生听录音,并回答问题。学生可能会说:这是一个发生在鲁迅和他的弟弟之间的故事。学生可能会说:这是一个发生在作者小时候的故事。学生可能会说:这是一个让我悲哀和沉重的故事。学生可能会说:这是一个作者在小时候撕坏弟弟的风筝,在长大后想得到弟弟谅解但弟弟却已忘了的故事……

四部分:(时间顺序)第1段北京的冬天看见风筝,想起儿时的事。 第2—4段回忆小时候撕毁弟弟的风筝的一件事。 第5—11中年后,我希望得到弟弟的谅解,但弟弟早已忘记了这件事,没有谅解他。

最后一段,回到现实中,自己仍然要面对着肃杀与悲哀的现实(社会、亲情双重)从“体弱多病”可以看出小弟是病弱的,需要锻炼的。(可见小弟走出户外去活动,对健康有多重要。) 从“惊惶,失了色瑟缩着”可以看出小弟是软弱的,胆小的; 从“可鄙”一句看出,“我”是老成古板的; 从“惊呼、跳跃”即可看出小弟痴迷于风筝、热切向往放风筝; 从“做出蝴蝶风筝”看出小弟是心灵手巧、聪明的; 从“伸手抓断”、“踏扁”、“傲然走出”可以看出“我”是粗暴专横的,活脱脱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 学生读课文,体会文中的感情,画出这些句子。课文一再强调“我”的沉重和悲哀,不仅表现个人的悔恨,而是对这种普遍的精神麻木状态的忧虑和痛惜的感情。画出难理解的句子,讨论交流后将仍然不明白的句子提出在全班进行交流。

4、想起了自己而是对弟弟玩的天性的虐杀

5、作者在北京的冬季看到天空中的风筝所引发的惊异和悲哀(引出下文),在“春光明媚”的画面里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衬,既增添了回忆往事哀婉动人的力量,又使文章带上几分明丽的色彩,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这使我发现了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引发了我对自己行为的剖析作者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因无 法补过而心情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既意想不到,“无可把握”,想摆脱也不可能了。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习以为常,并不在意这样的虐杀,而这样的虐杀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施展威力。作者极其希望弟弟一样的人能够怨恨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例如: 多玩游戏能使儿童活泼、聪明、健康。 玩游戏(如搭房子、过家家等),能放飞人的想象,想像的世界奇妙无穷。 爱玩的孩子显得机灵、活泼,而在家长管束下老实安静听话的“乖孩子”,可能因天性被抹杀而缺少头脑和灵性,依赖性强。 玩玩具或游戏过程中,人是要仔细动脑筋的,要观察要思考,这将有利于孩子智力的开发。 学生讲故事,拓展主题的意义。学生对比阅读,探讨你更喜欢哪一篇,并说明理由。学生讨论:环境描写:衬托出了作者因这件事的心情惊异、悲哀。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更清楚、细致学生讨论

1、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的补过,表现出“我”对小兄弟浓烈的兄长之爱,歌颂了兄弟情深。

2、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的补过,表现了鲁迅先生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3、通过回忆幼时粗暴地禁止小兄弟放风筝,到了中年时补过已晚的事实,说明我们应注重游戏对于儿童的重要作用,并批判了落后的儿童教育思想。

4、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补过兄弟二人不同的表现,说明了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不干出违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为,而对自己的正当的权利也应该去捍卫。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读时简单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人物的特点明确文章的结构及技术方式理解文章的难句、重点句理解文章的主题对比明确将文章写具体的方法。拓展到课外

板书设计

风筝 鲁迅 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是一个______的故事时间顺序: 北京的冬天 — 儿时 — 中年 — 现在 这种记叙的方式叫作倒叙。

文章分为四部分

多角度认识文章的主旨

1、可以从手足情(兄弟之情)的角度来谈:歌颂兄弟情

2、可以从鲁迅先生表现于文章中的精神方面来谈:严于自我解剖

3、可以从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意义这一角度来谈: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4、可以从“我”对放风筝前后看法不同的原因来谈: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课后记

风筝课件(篇12)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风筝》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谈谈教学目标

本课时我制定的教学目标为:

1、认识“依、歇”等5个生字,正确认读“精心、希望”等词语,重点指导书写“依”。

2、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的主要内容。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孩子们做风筝时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热爱。

我确定此目标的依据有三点:

一是基于对课程标准学段目标的理解。《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学生要“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就告诉我们第二学段教学要让学生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初步形成阅读能力,教学中要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关注语段的教学。

二是基于对教材和单元重点的理解。《风筝》是人教版教材第五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进秋天”,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这篇课文紧扣秋天的专题,记叙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快乐,目的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里做风筝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并引出秋天里童年趣事的话题。这篇精读课文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时的情景,叙述层次清晰,语言朴实,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另一突出特色。

三是基于对学情的认识。虽然是三年级,但识字写字仍是该学段重要的教学内容。经过了两年的学习,学生已积累了一些识字的经验,初步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但在自主识记、正确书写方面需继续强化。学生能初步借助图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但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和把握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情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据此,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识记本课生字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孩子们做风筝时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热爱。

其次谈谈本课时的教法设想

新课标提出:各个学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采用各种方法和策略,创设适于学生情感思维发展的教学情境,指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教会学生如何通过“读”来领悟语言的魅力。据此,我在本课准备以朗读法为主辅以情景教学法和谈话法。

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自由读、默读、个人朗读、齐读等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与文本多次接触达到以读促理解,感悟课文情境。在课堂导入,播放歌曲《三月三》,歌曲中所描述的童年放风筝的快乐情景以及传达的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与本课浓郁的抒情基调契合,歌声中为学生创设一个优美的教学情境,为本课教学的顺利展开奠定了情感基础。课中,教师再次通过语言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孩子们在做风筝时会憧憬什么,感受童年做风筝的快乐心情。

接着谈谈学法设计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据此,我在本课采用了以下两种学法:

方法一:质疑问难法。质疑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引导学生理解“依然快活”,感悟我们做风筝的心情时,我让学生通过质疑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与文本进行丰富的、深刻的对话,体会我们做风筝时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

方法二:想象感悟法。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在引导学生理解“憧憬”的具体内涵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孩子们一边做着风筝一边会憧憬些什么;接着,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通过层递式的想象训练,让学生深入理解文字背后的意蕴和内涵。

另外引导学生习得抓住脉络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最后谈谈教学过程的预设

为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文时我准备采用五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个环节分三步进行: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接着,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游戏的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和句子的掌握。其中重点指导多音字“磨坊”的读音和“依”字的学习和书写。最后,我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风筝写了些什么?新课标在第二学段对阅读目标明确提出:能初步把握的主要内容。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概括文意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此我设计让学生采用“先——接着——最后”的提示词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一步步地理清的脉络中,教师随机渗透概括主要内容的学习方法。

环节三:读中悟情,以情促读

此环节重在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表情达意的作用,引导学生体会我和小伙伴做风筝时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此处我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是引导学习做风筝过程。这里我采用让学生抓关键动词的办法,让学生通过朗读再现做风筝的情景,再通过梳理先后顺序,让学生从中体会作者叙述的条理性,最后再让学生用“先,再,接着”来练习说一句话,让学生学会如何按一定的顺序简要叙述做一件事的过程。

第二步是引导学生体会我们做风筝的心情。首先让学生找出表现我们做风筝时心情的句子。先引出“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这也是这一自然段需要着重理解的语句。这里我着重抓住“憧憬”一词,从“本意”到“文中意”再到“生活意”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通过查词典,展开想象,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等多种办法,让学生从中感悟我们做风筝时心中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再引出“依然快活”一句话。教学时,我先采用找近义词和说话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运用“依然”,再引导学生对这句话的内容进行质疑,重点探讨:为什么风筝做得什么也不像,我们依然快活。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从而完成了从“品词”到“悟情”再到“读文”的学习过程。

环节四:总结全课,归纳升华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就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表现形式,就要让学生在“得意”的过程中“得言”,从而实现“言意”兼得。在充分理解第2自然段的内容后,我引导学生再读第2自然段,思考:你发现作者是怎么写好这一段的?在前面充分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能比较容易得出结论。教师顺势总结作者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课后用这种写法来写一写自己有趣的制作经历。

环节五:联系实际、学后运用

1、把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抄在词语积累本上。 2、介绍一件你喜欢的小制作,说清你制作的过程和当时的心情。

这样做旨在:对应课时目标,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和方法,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

以上是《风筝》(第一课时)的说课,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风筝课件(篇13)

一、教材解读

《纸船和风筝》是第五单元中的第四篇课文。是一个有关友谊的感人至深的故事。细读课文会发现,里面蕴涵着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第二个故事是:松鼠和小熊因为一件小事的争吵,象征着友谊的纸船和风筝不见了,两个小伙伴也陷入失去友谊的痛苦中。最后,他们终于鼓起勇气,再次向对方伸出了友谊之手,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重新找回了这一段真挚的友情。整篇课文以“情”为主线。我上的是第一课时,根据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阶段目标以及这篇文本的特点,本节课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坏”等8个字,会写“幸、福”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6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友谊所带来的快乐。

3.相机结合一些语言文字的练习,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学会交友。

二、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读悟体会。

2.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尊重和相信是实现平等对话的前提。在课堂学习中,要实现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交流,首先要尊重学生,而尊重学生首先要相信他们的学习能力,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

3.创设情境,教师以自身的情感及有效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评价的环境。

三、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课前聊幸福快乐的事,使学生处于一种兴奋快乐的状态下,顺势带他们走进课文的插图,并描述在美丽的地方发生了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并板书。同时,着重指导“筝”的发音。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首先提出要求,自由读课文。读了课文后,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A啦多梦进行三关的字词大闯关。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我又将两个“飘”“漂”字作了重点强调,这两个是同音字,但字义却不同,学生往往会混用,我就利用比较的方式,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引出

纸船()呀(),()到了小熊家门口。

风筝()呀(),()到了松鼠家门口。

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记、理解。并指导朗读

(三)深入阅读,体会情感

通过三关的鼓励说掌声就是学生自己送给自己的礼物,问收到礼物时的心情,引出小熊和松鼠收到礼物的心情那从课文哪里可以看出他们乐坏了(高兴),请学生自由读读课文1-6小节找一找。

首先,

1、体会小熊的快乐

(1)通过看图说话小熊高兴得怎样?引出课文“乐坏了”并指导朗读再接着引出句子

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纸船里放着一个小松果,松果上挂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

层层递进,再提出情感要求让孩子们试试带着高兴的心情去使学生体会到了这种快乐的感受,争取朗读到位。

2、了解住的地方

教师利用过语:假如你是这只快乐的小熊,你收到小松鼠的礼物?你会怎么做呢?送什么呢?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引出怎么送礼物?教师故意说用纸船,学生反对,说原因水是往山下流的,纸船到不了小松鼠那里。自然引出第一段的教学,通过师生的合作朗读。老师边板画边描述松鼠和小熊住的地方,再请小朋友上来把他们的家贴在合适的位置,强调山顶、山脚。这个环节通过精美的板画创设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所以,纸船行不通。小熊就扎了一个风筝,

3、体会松鼠的快乐

通过第一段的学习了解纸船行不通。小熊就扎了一个风筝,马上出示句子

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指导学生朗读

最后总结纸船和风筝让小熊和松鼠成了好朋友。

四、提升快乐,指导说话训练

1、老师把这个童话故事编成了一首小诗歌。这既是对课文的总结,更是快乐的提升。

2、教师顺势说:看,小熊和松鼠这么快乐、幸福,你还想把祝福送给谁呢?

出示句式:我想把()送给(),祝()!

把祝福的话送给亲朋好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情感教育,懂得用适当的语言去祝福他人。

3、引出幸福两个生字的教学

风筝课件(篇1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三个特写镜头的描写,感悟体会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

3,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学习课文夹叙夹议,借景烘托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确定目标。

1、读下面每组词,联系课文想一想每组词使你想起文中刘老师的哪件事。

女娲造人 捏泥人 甩泥巴 丢了腿

旋转跳跃 撑 离 急速一转

手持线拐 翩翩起舞 扶摇直上 翱翔盘旋

撒脱 蹦跳 气喘吁吁 得意满足

(说丢腿 写板书 放风筝 追风筝)

2、初读课文后,你觉得刘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3、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作者的追忆走进这位特殊的刘老师。

二、品味细节,感受人物。

(一),在"说丢腿"中初感刘老师。

1、还记得刘老师谈腿疾时讲的那个故事吗 哪位同学读一读。

2、以故事的方式谈自己的腿疾,而且是笑谈(板书"笑")这"笑"字的背后你们体会到的是什么

刘老师虽然肢体残疾了,可是他的心理并不残疾,是那样的乐观开朗,风趣幽默。(板书:乐观)

你能学者刘老师的样子,笑着谈谈自己的残疾吗 (指读)

3、看看同学们听完故事的反应

(出示)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出示)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是因为 。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是因为 。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又是因为 。

(学生是笑刘老师的风趣,酸涩充满着理解与同情,尊敬反衬出刘老师的坚强乐观,与孩子亲密无间,令孩子们敬佩。)

(2)体会"泛"的准确性,通过与"冒出""涌出"等对比感悟,感受"慢慢产生"的复杂情感。

(3)多么微妙的情感变化呀,这就是细节描写,能读好吗 (指名读,并及时评价)

4、身体残疾,却那样的乐观幽默,刘老师以他的人格魅力折服了每一位学生,所以作者会永远都会记得刘老师那灿烂的笑容——

生齐读: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

(二),在"写板书"中了解刘老师

1、对于一个身有残疾的老师来讲,上课是多么的不容易呀!用心读第五节,刘老师上课时的哪些动作拨动了你的心弦 将它们圈画出来,并用心读一读好吗

2、学生交流令自己感动的动作。

("撑地""离地""急速""转"等词语感受老师的板书的不容易,尤其是"急速"中不是轻松,而是竭尽全力的感觉。)

这段话中连续两次用到了同一个字,是——"转"字,转对我们来说是——(很容易做到的一件事),可是对刘老师来说却是——(很艰难的一件事),每一次板书刘老师都要这样转过来,转过去,可他却从不嫌麻烦,从这儿你有体会到了什么

3、指导读好这段话。

多么令人难忘的旋转呀!这一次次的旋转就是动人心弦的细节描写!谁来读一读

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谁再来读

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年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还有谁读

一个年过半百一辈子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那一次次的旋转已经成为孩子心目中最美的舞蹈,让我们共同来记住这美丽的舞蹈吧!学生齐读

4、刘老师的每一次旋转都撞击着孩子的心,引起孩子们一阵阵激动的心跳,你能听懂这一次次的心跳是为什么吗

(三)在放风筝中感受刘老师

1、师:(出示)其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也许就是一个令人难忘的表情,也许就是一串扣人心弦的动作,也许就是一处感人肺腑的话语……用心读第八,九自然段,找出刘老师放风筝时的感人细节,并在旁边写出令你感动的理由。

2、刘老师哪些放风筝的细节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交流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批注并及时通过朗读表现。)

他不但亲手放飞,享受劳动的欢乐,而且还在不断克服困难,享受战胜困难后成功的喜悦,他感到他生命的力量。

3、整合:让我们把记忆的镜头拉得更近些!再次来读读这几个感人的细节。(引读)

每年春天,刘老师都会亲手制作起各式各样的风筝,那时候,他一定会觉得幸福而充实;(做风筝)

他决不肯亲手失去把风筝放上蓝天的快乐,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子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漾出甜蜜的笑,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放风筝)

他故意撒脱手,任风筝自由飞走,当他拄着拐杖,气喘吁吁地追到风筝的时候,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追风筝)

4、如果你是看刘老师放风筝的孩子,你觉得刘老师的哪些方面感染了你

(乐观,坚强,自信,对生活的热爱……)

5、出示"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

刘老师望着风筝会想些什么呢

三,品味心声,深化风筝

1、可是这一切都成了美好的回忆,因为作者已近30年没有见到刘老师了

(配乐读"不见刘老师已经近30年了……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四、提升感悟,放飞风筝

1、30年,能让一个少年从懵懂走向成熟,30年同样可以让一个曾经充满活力的中年人失去年轮的光华,漫长的30年呀,可刘老师又在哪里呢

(出示)刘老师您在哪里 我深深的,深深的思念您。"

2、多么余味无穷的省略号呀!深深地思念刘老师的什么呢 是刘老师永远灿烂的微笑,是他功德无量的圆木棍 还是……拿出你的笔,继续写下去好吗

刘老师呀,思念您。

3、学生读并及时评价。

4、我读了课文跟大家一样,也激动不已,写了一首诗歌——《理想的风筝》,与大家共享。(配乐朗诵)

风筝课件(篇1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随文学习生字“筝”“翩”,了解课文的内容。

2、学习“放飞风筝”这一特写镜头,感悟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

3、理解重点语句,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文章思想感情的。

教学重点:

抓住文本特点,通过放飞风筝这一特写镜头的学习,感悟体会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

教学难点:

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学习“体会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板书课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6课《理想的风筝》,跟着作者走进他的老师。老师板课题的时候请同学们看课题,因为在题目里面有一个生字。(师板课题)

这个筝字是形声字,竹字头是形,写的时候不要写太大。争是音,写得工工整整(师范写“筝”字到田字格)。

2、读第六单元的导读——校园创想。

读了单元导语,你发现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

这个单元一共有4篇课文,每篇文章都有不同的特点。26课是我们这个单元中一篇记人的文章。写人离不开记事。

二、初读文章,理清脉络。

1、请同学自由快速的浏览课文,自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读通。想想刘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生自由朗读课文)

初读课文之后,你觉得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1:风趣幽默,身残志坚的人。(师板书)

生2:坚强

生3:爱学生(师板书)

2、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刘老师是这样的人。这篇文章相对比较长,这篇文章中回忆了刘老师几件事呢?现在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快速找出哪几件事?在读之前请大家先读一读上面的要求

出示读前要求

(1)小组讨论课文回忆了刘老师的几件事?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

(2)用小标题概括每件事并写在黑板贴上。

生汇报

生1:讲课幽默

老师讲课幽默这件事情对应的是哪个自然段?同学们想想他找得准不准确。(4段)

刘老师讲课幽默,她讲的是什么内容呢?他仅仅是想讲女娲造人吗?

我们要概括一件事不仅要说清楚,还要语言简练。

生2:鼓励学生

在第六段,你来说说原因吧。

生3:讲历史课

生4:放飞风筝7、8、9、10段讲放风筝。

我们就是这样快速的浏览课文,找出里面的事情。但是这四件事情里面作者不是都写那么长的,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放风筝上。

三、体会感情,梳理方法。

1、引言导入,出示默读提示

默读7—10段,四分钟之内默读课文并思考:这件事例表现了刘老师怎样的特点?画出文中的重点词句,并在旁边做出批注。(学生按自学提示自主学习)

我们一起来分享刚才的读书收获。

生1:“有一次,他故意撒手……”(9段后四句)

他为什么要撒手?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对刘老师来说是怎样的一件事?读第四段关于人物外貌的描写,因为他是残疾的。(联系上下文)

看到这样一个人,读到这样的描写,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悲伤、悲痛

2、抓住典型事例的重点词句,品词析句,梳理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但是我们的刘老师故意撒手,他想做什么?追风筝对一个健康的人来说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但是对于刘老师又是怎样的?这段话里面你还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刘老师的坚强?

抓住动作的描写可以让我们知道刘老师的坚强。抓住语言的描写,表现了这样一个乐观向上,不向命运低头的刘老师。我们写人的时候就要这样。

请同学来读这段话(9段后四句),读出你的理解,读出你的感情。要读出感情,请你认真的留意老师可见上标出符号的词语。

这段话当中有我们难忘的刘老师,还有很多场景。刚才我们抓住了第九自然段进行品析,还一遍遍的朗读。(板书:品析、朗读)

课题就是文章的眼睛,很多作者都会借助课题来抒发情感。所以我们学习的时候要借助课题。

四、迁移练习,升华情感。

时间过去了三十年,作者回忆起刘老师还会发出这样的呼唤:刘老师,我深深的、深深的想念您……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中的省略号,作者省略了什么呢?请你们把省略号里的花写出来吧。

交流。

五、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单元导语的提示,梳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运用抓住事例品词析句、抓住课题、朗读等方式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了解了刘老师是一个风趣幽默、身残志坚的人。希望同学们以后都能用上这样的阅读方式来学习。下课。

风筝的课件(范本15篇)


风筝的课件 篇1

一、简洁揭题,激发兴趣

1、(出示纸船)小朋友们,你们看,我为大家带来了什么小礼物?——纸船。请大家认真看老师写这个词。(师板书纸船)

2、(出示纸风筝)这又是什么小礼物呢?——(风筝)轻声读得真好!

3、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这个故事就和“纸船风筝”有关。

[解读:先后出示“纸船”和“风筝”这两个词语,在读好“筝”这一轻声后,揭示文中故事和“纸船”、“风筝”有关。揭题简洁明快,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夯实基础

1、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畅,并给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

山顶山脚松果草莓

折纸船扎风筝抓风筝

漂呀漂飘呀飘

(1)谁来读读前两行词语?

(2)全班一起读读这两行。

(3)自由读第三行中的两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4)把“漂呀漂、飘呀飘”放到句子中,你还认识他们吗?

(出示有关句子)

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山上的小溪往下流,正好从小熊的家门口流过。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小熊也想折一只纸船送给松鼠,可是纸船不能漂到山上去。怎么办呢?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自由读读这些句子,你又发现了什么?

(5)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读这两句话。

[解读:按规律排列词语,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词语组合方式;结合有关句子,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明白“漂”和“飘”的不同使用范围。]

三、细心研读,深入理解

1、纸船漂呀漂,风筝飘呀飘,让两个小动物成了好朋友,让我们读读课文1——6自然段,想想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们的家各在哪儿?(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山、水、船等)

2、(过渡)师结合板书叙述: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有一天,一只纸船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小熊看见了,有什么表现呢?(多媒体课文插图)

a、小熊为什么乐坏了呢?

b、这小小的纸船里装着松鼠最心爱的松果,也装着松鼠最诚挚的祝福。谁来做做乐坏了的小熊?——我们一起来做做高兴的小熊。

3、小松鼠通过纸船把美好的心意送给了小熊,小熊可开心了。那么,它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后面几个自然段。

a、收到小熊的礼物,松鼠也乐坏了,它是怎么表现的呢?自己读一读。(多媒体出示有关句子)

b、谁来做做快乐的小松鼠?

[解读:通过简笔画明确两个小动物的家,以边读边议的方法理清文章脉络,并用角色扮演、感情朗读的方式体会小动物愉悦的心境。]

四、创设情境,拓展写话

(过渡)松鼠送给小熊松果,并写上“祝你快乐”,小熊送给松鼠草莓,并写上“祝你幸福”。这是它们第一次和别人分享快乐。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它们还在不断地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

有那么一天,小熊家门口又有了一只纸船,上面有一张纸条,写着:“亲爱的小熊,春天已来临,让我们一起去春游吧1祝你生活愉快!”

有一次,松鼠生日了,它想邀请小熊来做客,于是,它在纸船上写上——亲爱的小熊,明天就是我的生日了,我邀请你来我家和我一起过生日好吗?小熊也回了一只风筝给松鼠,上面写着——亲爱的松鼠,我一定会准时赴约的。

1、小朋友们,请你想象一下,除了相约去春游,他们还会传递彼此的什么心里话呢?各自的纸条上又会写些什么呢?——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接着全班交流。

2、(过渡)是呀,小朋友们,纸船和风筝把松鼠和小熊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它们在一次次的通信中友情也更深了,它们从此成为了好朋友,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课文1——6自然段。

[解读:在文章的留白处让学生创设情境、发挥想象,以讲故事的形式初步接触文章结构,并及时运用语言,努力做到一课一练,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风筝的课件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优美轻巧的声音唱歌。

2、通过符号掌握和表现歌曲中的连贯与停顿。

3、能正确地对待评价,并从同伴的表演中获取信息。

1、对风筝的形状、特征、玩法有一定的了解。

2、两种不同符号的条形卡纸。

3、打击乐器若干。

一、 在《化蝶》的乐曲的伴奏下,做“蝴蝶飞”进教室,每句句末做采花蜜动作,表现乐句的起止。

二、 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1、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曲,谁会用优美和活泼的唱法演唱歌曲。

2、全体幼儿分成两组,用唱衬词的方法,练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

三、 学习唱新歌《放风筝》。

1、春天到了,一阵阵春风吹来,小朋友都到田野去玩,有的小朋友还放起了风筝,你们有没有见过风筝呀?幼儿学习新歌词,教师说出歌词后,与幼儿一起有节奏的念歌词。

2、教师范唱歌曲,幼儿感受歌词优美的情绪。

3、我们来听钢琴是怎么唱歌的,钢琴唱一句我们就跟着唱一句哦,幼儿跟随教师轻声学唱曲。

4、教师出示条形卡纸。比较两种符号的表现方法。(连贯与断顿)

教师出示波浪线问:“你们知道这代表什么吗?”

幼儿自由猜测。教师,这个符号在唱歌中表示连贯,就是我们要一直唱。

教师出示小三角形的卡纸,这在唱歌中会表示什么呢?

哦,这在唱歌中表示要短顿的唱。

5、倾听歌曲伴奏,体会歌曲的什么地方要连贯的唱,什么地方要短顿的唱。

6、边看教师(幼儿)指符号,边唱歌曲。

我们来看着图来唱歌,我来请唱歌好听的小朋友做小老师,指图我们唱歌。

1、讨论:用怎样的歌声表现风筝在天空中飘盈?

用怎样的歌声表现放风筝时的快乐?

2、根据讨论的结论,进行练习。(优美连贯;活泼轻巧的)

我所教班级的学生喜欢阅读,大部分学生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部分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个别学生缺乏自信,较为胆怯,学生的主动意识不够,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及认知水平,更要以点带面,让学生在学中扩大视野,体验与伙伴合作的乐趣,增强集体凝聚力。

本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以读代讲,引导学生用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独特体验解读文本,体味生活,学习表达;引导学生在“找中思”、“读中学”、“品中悟”、“说中创”,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

3、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学习本文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

1、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2、学习本文写人的表达方法。

1、准备小黑板。

2、学生预习课文。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教师手拿风筝,问“这是什么?”(板书:风筝)同学们喜欢放风筝吗?谁能说说你在放风筝时的感受?

(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见解。)

2、师导入:春天来了,同学们都很喜欢在宽阔的草地上放飞风筝。每当这时候,作者看着天上五颜六色的风筝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他那位身体有残疾的老师来。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理想的风筝》讲述的就是一位残疾人的故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学生们爱放风筝,而风筝正与课文的核心内容密切相连。因而以此为切入点,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更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

2、检查字词的积累与理解。

(1)小黑板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

(2)齐读,理解部分词语。

(3)引导学生运用词语说一段话。

[设计意图:读与说相结合,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读读,并体会课文讲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提出来和小组成员交流、讨论。

4、学生默读课文后,质疑,教师予以归纳。

A、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

B、刘老师课上讲课与课下放风筝,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在读中熟悉课文,在多读中悟得读的方法。]

三、课内研读,合作探究。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春天的语段。

1、品读描写春天景色的段落。

2、学生自由畅谈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教师抓住关键的词句加以引导。

A、“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

B、“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飞上云端。”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读出春天充满活力的语气。

4、小组讨论:这和作者所敬佩,描写的刘老师有什么联系呢?

5、各小组讨论后,交流所得,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予以归纳:刘老师经常在春天的时候给大家做风筝,带大家去放风筝;刘老师虽然断了一条腿,但他仍然热爱生活,像春天一样永远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二)再读课文,了解刘老师,受到他人格魅力的熏陶。

1、找出文中对刘老师外貌描写的语段。

2、品读,体会刘老师的慈祥、刚毅。

3、学生分组讨论:作者笔下的刘老师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文中哪些具体叙述刘老师有关的事或语句中体会到的?

(1)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并找出文中介绍的相关内容。

(2)集体交流体会。

A、“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至“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

B、“他的课讲得极好”。至“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

C、“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

(3)学生自由地发表见解,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爱学生、爱工作、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扩展:你能谈谈你了解刘老师后的感受吗?(学生自由发言)

(5)抓住语句中的关键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小黑板出示问题:刘老师课上讲课与课下放风筝,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5、各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深入某些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6、各组交流,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课上讲课与课下放风筝都展示了刘老师意志的顽强和热爱生活,对生活有追求的思想感情。

7、引导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法特点。

[设计意图:学生在阅读中得到了许多启示,教师及时地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从与同伴的交流中,生发出形形色色的设想,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还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他们的创造力。]

四、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一)师:对于作者来说,面对这样一个老师,他的感受又是怎样的?(找出具体的句子。)

“一个年过五十的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1)齐读这段话。

(2)发散思维:作者当时正处少年,你认为他觉得自己该怎样呢?

(3)融入角色:你们也正当少年,你觉得自己今后该怎样面对生活?(学生畅所欲言)。

(二)出示句子:我相信,我的刘老师不会这样,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1、指名读这段话,并说说对词语“功德无量”的理解。

2、讨论:为什么作者那样肯定地认为刘老师一定会顽强呢?(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4、师:刘老师身残但志坚,我们应该向他学些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去思维,去创造,这样不仅使学生受到刘老师身残志坚的人格魅力的熏陶,还会让他们受到在人生道路上要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教育。]

五、总结拓展。

1、师:春天是美好的,是充满蓬勃生机的。刘老师恰似春天,不因自己残疾而灰心丧志,时时与年老残疾做着顽强的斗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唱出了一曲生命之歌。那么面对这样一个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学生畅所欲言)

2、谈谈你学完课文后有何收获,学生自由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学有所得,既是对原有知识的巩固,也是一项课外拓展活动,这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

六、布置作业。

1、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写一篇“我最________的人”。

1、这堂课可以说是在新课标、新理念指导下的开放课。整个设计从始至终都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和设计问题,教师很自觉地将自己定位为教学行为的组织者,学习活动的倡导者,充分尊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把发现的权利交给了学生,较好地体现了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的课改理念,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学习本文意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巧妙地引导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这充分达到了学生学习本文的目的。

风筝的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2、圈点勾画,涵泳品味语言。

3、珍视家庭亲情,丰富人文精神。

教学难点:

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课前播放flash歌曲《风筝飞吧》,欣赏风筝图片,创设情境)

一、导入新课

风筝是报春的天使,是孩子们的梦想。同学们都放过风筝的吧?当时是什么心情?(学生各抒己见)

是啊,看见风筝,我们会忆起诗一样的童年生活,内心充溢着愉悦与激动。可是,鲁迅先生一见到风筝,为什么会感到悲哀呢?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起走进鲁迅先生写于1925年的一篇散文《风筝》。

二、明确活动任务

我们这节课的活动任务是:

1、感情阅读,了解风筝故事。

2、涵泳品味,体会作者情感。

三、走进文本,了解风筝故事

1、师生合作读课文

首先,让我们伴随音乐,伴随作者走进课文,了解风筝故事吧。我想请两位同学和老师一起读课文,请同学们推荐两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吧。老师做一下分工:我读1、2段,两位同学分别读3—4段、5—11段,最后一段全班齐读。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认真倾听,用心思考。

(屏显:走进文本——了解风筝故事)

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谈一谈:你听读后有哪些感受?

2、配乐朗读

3、评价朗读

4、讲述故事:请咱们班里的故事大王讲述一下这个故事吧!

5、交流听读感受

过渡:同学们的`感受真是丰富多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宝贵的阅读的经验走进鲁迅,把握他在这个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吧!

四、走近鲁迅,把握情感变化

1、我们先进行第一个活动

(屏显:活动一:品读3-4段

品一品:兄弟二人对风筝的态度各是什么?从那些描写可以看出来?

读一读:你能读出这种态度吗?

评一评:你能评价兄长的做法吗?)

风筝的课件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根据儿谣进行角色扮演,有初步的情绪表现。

2、配合乐器模拍出全曲节奏并感知变奏。

3、体验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

4、能分析儿谣,培养想象力。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根据儿谣进行角色扮演。

难点:幼儿角色表演时,做出相应的情绪表现。

活动准备

1、动物图片、

2、铃鼓、响板、沙锤、沙蛋等乐器

3、吸铁

活动过程

一、开飞机游戏,感应节奏。

幼儿听音乐开飞机飞进教室,幼儿根据音乐可飞高、飞低、飞快、飞慢。最后飞机降落了,幼儿飞到椅子上坐好。

队形:小朋友面对老师,围成半圆作好。

二、故事引导。

小风筝挣脱了小主人,飞到好高好远的天空到处旅行。小风筝一会儿飞到乡村,向乡村里的牛羊打招呼,一会儿飞到城市向小朋友挥挥手。一不小心风筝掉到树上,被老树怪抓住了,卡在树枝上动弹不得。

三、感受语词,找出语词中的四种动物,并讨论它们飞行特点。

教师:“风筝被老树怪抓住了,在树上呆着好孤单,有几只小动物要飞来和风筝做游戏”

1、 教师放一遍音乐,请幼儿说出儿谣中的动物,幻灯片依次出示小鸟、蝴蝶、蜻蜓、蜜蜂的图片。

2、大家探讨小鸟、蝴蝶、蜻蜓、蜜蜂的飞行特点,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来。

3、熟悉语词,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念语词,初步感受情绪表现。

四、儿谣游戏,幼儿进行角色表演。

1、第一遍音乐,让幼儿完整地感受儿谣。全体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鼓励幼儿表现出情绪。

2、集体讨论怎样表演“真生气”、“别生气”。

3、第二遍音乐,幼儿再次听音乐进行表演,幼儿分四组扮演小鸟、蝴蝶、蜻蜓、蜜蜂。

4、第三遍音乐,幼儿分四组,分别以四种不同的乐器来代表四种动物,进行音乐演奏。

5、第四遍音乐,幼儿站起来进行乐器演奏,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角色做出情绪表现。

五、节奏摸拍和变奏。

1、用圆舞板拍念语词节奏。

2、16宫格分析全曲节奏,每行7枚吸铁排出。

教师在黑板上出现16宫格,幼儿拍念节奏。请个别幼儿到黑板上排出吸铁,每个幼儿排一行,每行排七个吸铁。全体幼儿一起拍念节奏。

教学反思

《风筝和小鸟》是一首很好听的儿谣。在活动中,幼儿很快就熟悉了语词,在老师的带领下用肢体动作表现出小鸟、蝴蝶、蜻蜓、蜜蜂的动作。幼儿比较喜欢表情表演,通过肢体与表情对两种情绪的表现,幼儿理解了这种情绪,也知道了在儿谣中如何表现出来。

幼儿喜欢角色扮演的游戏,有很强烈的表现、表演欲望。通过游戏幼儿对将情绪、情感与音乐儿谣联系起来表现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节奏摸拍和变奏,变奏这一环节有点难度,经过乐器反复的拍念,一部分幼儿可以自己通过仔细听来变奏排谱幼儿自己来变奏的效果好一点,自己排好谱,后全部幼儿一起拍念,效果好了很多。

风筝的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景朗读体悟;圈点评注品味语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2、细致品味文章语言,领会简洁凝练的语言背后蕴含的丰富意蕴。

教学准备:

学生:反复朗读,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并画出不理解的地方。查阅鲁迅的相关资料。

教师:钻研教材。制作简易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上中学了,学习任务更重了,你们平时有没有抽空想过学习和玩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呢?现在老师就给你们一会儿时间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默读全文,思考:

1、课文回忆了“我”毁掉了弟弟的(),后来“我”知道自己(),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我”的心只得()。

2、文章有几个“我”?

3、“我”分别怎么回答我们刚才探讨的问题的?

三、研读与赏析

1、“精神的虐杀”具体指哪一幕?为什么说这是“精神的虐杀”?变换人称带上感情朗读体会。

2、“我”改过的方法?结果怎么样?朗读品味探究“我”的心理。。

3、弟弟真忘了吗?朗读品味弟弟对风筝的入迷情状的描写。用到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弟弟?

4、学生再次变换人称朗读,通过“我”的动作神态体会“我”的蛮横与暴力及“我”这样做的理由,由此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哥哥?

5、“我”是怎样意识到“我”的错误的?为什么说“我”也“不幸”?“我”也是受害者吗?受谁的害?学生合作探究,老师相机点拨。

6、老师范读最后一自然段体会作者深深的“悲哀”之情。

四、体验反思,拓展延伸

1、大师鲁迅要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又从他那学到了什么?

2、设计课文副标题并阐述理由。

3、文中弟弟的童年被无知的哥哥以及愚昧的时代虐杀了,你们呢?你们的童年在哪?

五、课堂结语

一只折断了翅骨的风筝,一段悲哀凄凉的忏悔。然而,一切的忏悔又有何意义呢?精神的创伤是难以愈合的,而背负着愧疚的心灵同样是不堪重负的。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沉重而悲哀的教训吧。可能这样的悲剧在今天仍然在上演,是啊,我们也很无奈,刚才同学都说了,做作业是没办法的事,因为这个社会不拼命就会被淘汰。但我们至少应该知道,我们的童年被家庭、学校、社会虐杀了,我们不能像“我”的弟弟一样麻木,以为这样是对的,就把这个“恨”给忘记了,只有记得这个“恨”,我们长大才会努力的去改变这个虐杀儿童的社会。鲁迅又何尝不是有着这样的期待呢?他在遗嘱中说:忘掉我。我们又怎能忘记这位有良知的民族脊梁呢?怎能忘记这位关爱儿童和青年的慈爱老人呢?就让我们也怀着一颗民主、善良、宽容的心待人吧,惟其如此,那晴朗的天空中才会永远飘扬着我们快乐的风筝!

六、作业(二选一)

1、假如你是文中的弟弟,你一定会有些新的感受想对哥哥说,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2、假如请你向父母推荐阅读《风筝》,你会说些什么?

七、板书设计

风筝

——一段往事,一个时代

“我”少年:折断风筝——精神虐杀

中年:未能悔过——永恒悲哀

风筝的课件 篇6

学习目标: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

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教学难点:

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折过纸船,做过风筝吗?想知道纸船和风筝会引发怎样的故事吗?

二、自读自悟,教师点拨,理解课文

1.齐读第六自然段

2.自读课文1—6自然段思考:纸船和风筝是怎样让他们俩成为好朋友的?

三、学习课文,感悟体会

(1)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为好朋友后课文里用什么词形容他们的心情的?

(2)你能用“乐坏了”造个句子吗?你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让你“乐坏了”的事吗?

(3)你能带着这种“乐坏了”的心情读一读课文吗?

在生活中同学们可能都有和好朋友吵架的时候,那么你是怎样处理的呢?松鼠和小熊也不例外,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中时,这快乐却没有了,因为他们吵了一架,从此,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在也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2.学习7——11自然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可以小组学习,可以自己学习,弄明白已下两个问题。

(1)吵架后,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2)他们分别是怎样做的?

(3)学习完后,汇报交流:

风筝的课件 篇7

设计理念:

1、创设情境,教师以自身的情感、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及有效的课堂活动为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将读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达到以读激情,以读悟情,以读代讲的教学目的。

3、根据新课程理念,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做到读写结合,写自己想说的话,在写中升华情感,加强体验。

教学目标:

1、认识“坏、扎”等8个生字,会写“祝、福”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会认8个生字,会写“祝、福”二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和失去友谊的痛苦。能借助“写话卡”写话,送出自己的祝福。

课前聊天:说说语文书的封面上画的是什么?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语文书上的封面画真美,我们就来读读关于封面画的动人故事,也就是书中的第二十课:《纸船和风筝》。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提醒学生注意“风筝”的“筝”要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学们读得这么认真,风筝也高兴地飞来了(教师手拿风筝样的教具,风筝的后面藏有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它可要带着我们认识课文中的生字啦!(教师从风筝教具的后面逐一抽取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并正音,能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的同学就可以得到风筝。)

3、过渡:没有得到风筝的同学别灰心,如果你们大声地叫三遍生字的名字,老师就会送给你们意想不到的惊喜。(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每读准一个生字就会露出风筝的一部分,最后出现完整的风筝图形。)

4、了不起,不带拼音的生字也读得这么准!老师还会送给你们另外的惊喜呢。(课件出示生词)同桌之间先练着读一读。

5、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词,每读准一个生词就会露出纸船的一部分,最后出现皖整的纸船图形。

6、过渡:瞧!这只纸船漂过来想带着我们读课文呢!(教师手拿形状为纸船的教具,纸船的后面藏有十一只小纸船,上面写着“第?自然段”)这个任务可要交给“朗读小指挥”啦!(指名一位学生当“小指挥”,“小指挥”再把写有“第?自然段”的小纸船送给同学,安排十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们是否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句子。

7、读后评议。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教师借助板画帮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教师手拿纸船和风筝)咱们要感谢纸船和风筝,它们陪伴我们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课文。它们还带着祝福(贴风筝),带着问候(贴纸船),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画山顶)与山脚(画山脚)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画小溪),让住在山顶的松鼠(贴松鼠)和住在山脚的小熊(贴小熊)成了好朋友。

2、你瞧,松鼠和小熊多高兴啊!谁能找到写他们高兴的句子读一读?(学生自由练读)

3、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导理解“乐坏了”“飘呀飘”“漂呀漂”等词语,指导读好有关句子,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幸福和快乐。

4、过渡: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给他们带来了多少快乐啊!(课件播放音乐)可是,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快乐之中的时候,却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摘掉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摘掉纸船)。同学们,用心去读读7~11自然段,你们一定会体会到松鼠和小熊当时内心的感受。(学生自由读7—1l自然段)

5、指名读自己最受感动的段落,教师相机指导。

6、你可能和朋友吵过架。吵架后,如果和朋友一天不见,两天三天不见,甚至更长时间不见的话,你会有什么感受呢?让我们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朗读中来吧!(教师配乐引读8~ll自然段,进一步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心情。)

一天两天过去了,小熊拿起心爱的纸船看了又看,想想自己为了那么一点小事与松鼠争吵,值得吗?(指名读第8自然段)

松鼠也拿起那珍贵的风筝看了又看,也为自己因一点小事而与小熊争吵感到难过。(指名读第9自然段)

三天四天过去了,小熊孤独极了,没有朋友的日子好寂寞啊!(男同学读第8自然段)

松鼠也舍不得失去自己的好朋友。(女同学读第9自然段)

七天八天过去了,松鼠再也忍受不了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主动伸出了友谊的双手。

(全班一起读10、ll自然段)

四、指导写字。当堂写话

1、可以看得出,同学们为松鼠和小熊的和好高兴着、感动着。他们用纸船和风筝互相祝福,传递真情。我们也借助“写话卡”送出自己的祝福,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吧1

2、教师一边讲解,一边在田字格中范写“祝福”两个字。学生在“写话卡”上写“祝福”二字,并按要求写话。

3、评议学生的写字和写话情况。评议完后,把“纸船”“风筝”形状的写话卡贴到板画中。

五、小结

(播放音乐)瞧!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一只只写满祝福的风筝和传递友情的纸船,让我们把祝福送给松鼠和小熊,祝他们幸福快乐;老师也把祝福送给所有的小朋友,祝你们健康成长。谢谢松鼠和小熊陪伴我们度过难忘的一节课,让我们和他们挥手告别吧!

风筝的课件 篇8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鲁迅,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2.运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3.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和比较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二、教学重点

多角度理解课文

三、教学设计

本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这篇文章又有一定的难度,拟用三课时。

四、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查阅鲁迅的资料(上网有关书籍),堂上交流。

教师: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准备资料要充足,便于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

第一课时

认识鲁迅,既为理解《风筝》做好准备,又为以后学习鲁迅的文章及课外阅读奠定基础。

1.学生交流查到的资料

(要考虑到——学生有的家里没有书面的相关资料,有的没有电脑无法上网查,一些学生查的资料过多或不全面)

2.打开网站:《鲁迅纪念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以下内容,作简要的笔记)

生平简介、主要作品、文学地位——这三部分的内容在网上有文字资料,教师在介绍的过程中告诉学生要记的内容,让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精神实质——在“音容笑貌”栏选择三幅照片:

1903年鲁迅在仙台学医时的,简要介绍“弃医学问”的经历、诗歌“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1925年鲁迅在北京,写作《风筝》时已人到中年。简要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1930年9月50岁生辰在上海的留影,与书上的彩页插图相同,是鲁迅精神的写照。

作业:认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鲁迅《风筝》在线朗读

第二课时

导入:以智慧启迪智慧,以思想启迪思想,鲁迅先生的《风筝》传达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浓浓的亲情,它还启发我们进行多方面的思考…今天就让我们认真阅读,开动脑筋,迸发出更多的思想火花。

投影:配照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的的确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配鲁迅照片)――学生齐读,复习第一课时的重点内容.

出示学习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上节课已完成);运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和比较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请一名学生读,明确学习任务。

请学生朗读课文:正音解词――12名学生随机点,使每个学生集中精力认真听读,做好朗读准备,教师将学生读错的字写在黑板上及时订正,检查预习情况。(朗读前投影风筝图片,希望学生在听读时联想起画面,丰富课文内容。)

投影要掌握的字词: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题一

1、文章讲述了一件什麽事,请用简要的话概括。

2、文章以什麽叙述方式讲述故事?理清全文的结构。(回答要点:1什麽人在什麽时间发生什麽事,表达什麽什麽感情或思想;2倒叙及倒叙的结构特点,复习叙述的几种方式)

思考题二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我”为什麽不许小弟弟放风筝?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对待自己的错误,鲁迅与一般人有什麽不同?你认为有哪些问题值得思考,愿与大家交流?(这部分问题以学生合作交流学习为主,学习小组讨论。现在的各种资料很多,学生在预习时大部分会看参考书,知道问题的基本答案,教师提问主要是借以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还是在学生交流的同时会由此蔓生出其它的问题---为什麽要写故乡的风筝,“不幸”怎麽理解,弟弟为什麽不记得,“悲哀”“无可把握”如何理解,“肃杀的严冬”指什麽等等。这些问题学生小组内解决不了的,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分析解答,需要用到第一课时的知识----时代背景、封建思想。)

作业:

(1)阅读《满天的风筝》,比较与《风筝》不同的情感。

(2)回想一下自己玩过的游戏、玩具,哪个最难忘?或者也曾象鲁迅一样与兄弟姐妹之间发生过冲突争执,有什麽感情体验?明天与大家交流。

第三课时

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和比较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1.学生质疑、解难

2.补充阅读《人性的柔弱是如何消失的——李林荣》(名家评《风筝》——既可以作为这篇文章的小结,也可从另一个角度引发学生思考。)鲁迅《风筝》课文原文

3.检查、交流昨天的作业。

风筝的课件 篇9

教学目标:

1、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2、圈点勾画,涵泳品味语言。

3、珍视家庭亲情,丰富人文精神。

教学难点:

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课前播放flash歌曲《风筝飞吧》,欣赏风筝图片,创设情境)

一、导入新课

风筝是报春的天使,是孩子们的梦想。同学们都放过风筝的吧?当时是什么心情?(学生各抒己见)

是啊,看见风筝,我们会忆起诗一样的童年生活,内心充溢着愉悦与激动。可是,鲁迅先生一见到风筝,为什么会感到悲哀呢?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起走进鲁迅先生写于1925年的一篇散文《风筝》。

二、明确活动任务

我们这节课的活动任务是:

1、感情阅读,了解风筝故事。

2、涵泳品味,体会作者情感。

三、走进文本,了解风筝故事

1、师生合作读课文

首先,让我们伴随音乐,伴随作者走进课文,了解风筝故事吧。我想请两位同学和老师一起读课文,请同学们推荐两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吧。老师做一下分工:我读1、2段,两位同学分别读3—4段、5—11段,最后一段全班齐读。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认真倾听,用心思考。

(屏显:走进文本——了解风筝故事)

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谈一谈:你听读后有哪些感受?

2、配乐朗读

3、评价朗读

4、讲述故事:请咱们班里的故事大王讲述一下这个故事吧!

5、交流听读感受

过渡:同学们的感受真是丰富多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宝贵的阅读的经验走进鲁迅,把握他在这个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吧!

四、走近鲁迅,把握情感变化

1、我们先进行第一个活动

(屏显:活动一:品读3-4段

品一品:兄弟二人对风筝的态度各是什么?从那些描写可以看出来?

读一读:你能读出这种态度吗?

评一评:你能评价兄长的做法吗?)

风筝的课件 篇10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风筝》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谈谈教学目标

本课时我制定的教学目标为:

1、认识“依、歇”等5个生字,正确认读“精心、希望”等词语,重点指导书写“依”。

2、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的主要内容。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孩子们做风筝时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热爱。

我确定此目标的依据有三点:

一是基于对课程标准学段目标的理解。《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学生要“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就告诉我们第二学段教学要让学生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初步形成阅读能力,教学中要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关注语段的教学。

二是基于对教材和单元重点的理解。《风筝》是人教版教材第五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进秋天”,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这篇课文紧扣秋天的专题,记叙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快乐,目的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里做风筝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并引出秋天里童年趣事的话题。这篇精读课文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时的情景,叙述层次清晰,语言朴实,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另一突出特色。

三是基于对学情的认识。虽然是三年级,但识字写字仍是该学段重要的教学内容。经过了两年的学习,学生已积累了一些识字的经验,初步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但在自主识记、正确书写方面需继续强化。学生能初步借助图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但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和把握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情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据此,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识记本课生字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孩子们做风筝时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热爱。

其次谈谈本课时的教法设想

新课标提出:各个学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采用各种方法和策略,创设适于学生情感思维发展的教学情境,指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教会学生如何通过“读”来领悟语言的魅力。据此,我在本课准备以朗读法为主辅以情景教学法和谈话法。

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自由读、默读、个人朗读、齐读等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与文本多次接触达到以读促理解,感悟课文情境。在课堂导入,播放歌曲《三月三》,歌曲中所描述的童年放风筝的快乐情景以及传达的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与本课浓郁的抒情基调契合,歌声中为学生创设一个优美的教学情境,为本课教学的顺利展开奠定了情感基础。课中,教师再次通过语言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孩子们在做风筝时会憧憬什么,感受童年做风筝的快乐心情。

接着谈谈学法设计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据此,我在本课采用了以下两种学法:

方法一:质疑问难法。质疑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引导学生理解“依然快活”,感悟我们做风筝的心情时,我让学生通过质疑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与文本进行丰富的、深刻的对话,体会我们做风筝时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

方法二:想象感悟法。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在引导学生理解“憧憬”的具体内涵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孩子们一边做着风筝一边会憧憬些什么;接着,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通过层递式的想象训练,让学生深入理解文字背后的意蕴和内涵。

另外引导学生习得抓住脉络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最后谈谈教学过程的预设

为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文时我准备采用五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个环节分三步进行: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接着,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游戏的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和句子的掌握。其中重点指导多音字“磨坊”的读音和“依”字的学习和书写。最后,我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风筝写了些什么?新课标在第二学段对阅读目标明确提出:能初步把握的主要内容。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概括文意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此我设计让学生采用“先——接着——最后”的提示词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一步步地理清的脉络中,教师随机渗透概括主要内容的学习方法。

环节三:读中悟情,以情促读

此环节重在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表情达意的作用,引导学生体会我和小伙伴做风筝时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此处我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是引导学习做风筝过程。这里我采用让学生抓关键动词的办法,让学生通过朗读再现做风筝的情景,再通过梳理先后顺序,让学生从中体会作者叙述的条理性,最后再让学生用“先,再,接着”来练习说一句话,让学生学会如何按一定的顺序简要叙述做一件事的过程。

第二步是引导学生体会我们做风筝的心情。首先让学生找出表现我们做风筝时心情的句子。先引出“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这也是这一自然段需要着重理解的语句。这里我着重抓住“憧憬”一词,从“本意”到“文中意”再到“生活意”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通过查词典,展开想象,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等多种办法,让学生从中感悟我们做风筝时心中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再引出“依然快活”一句话。教学时,我先采用找近义词和说话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运用“依然”,再引导学生对这句话的内容进行质疑,重点探讨:为什么风筝做得什么也不像,我们依然快活。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从而完成了从“品词”到“悟情”再到“读文”的学习过程。

环节四:总结全课,归纳升华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就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表现形式,就要让学生在“得意”的过程中“得言”,从而实现“言意”兼得。在充分理解第2自然段的内容后,我引导学生再读第2自然段,思考:你发现作者是怎么写好这一段的?在前面充分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能比较容易得出结论。教师顺势总结作者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课后用这种写法来写一写自己有趣的制作经历。

环节五:联系实际、学后运用

1、把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抄在词语积累本上。 2、介绍一件你喜欢的小制作,说清你制作的过程和当时的心情。

这样做旨在:对应课时目标,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和方法,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

以上是《风筝》(第一课时)的说课,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风筝的课件 篇11

以第二册课文第九课《圆圆和方方》为例,要求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课后练习的四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想象作文,作文题目是:《铅笔盒自述苦与乐》、《钢笔和铅笔比优劣》、《口、眼、鼻、耳的争论》、《手和足的友谊》。

1、通过想象编写一篇童话故事,能够把在课内所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2、故事要求既生动、有趣,又合情合理。

“想象是诗人的翅膀”,善于想象才能给文章插上动人的翅膀。而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编写的故事,是打破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局限和羁绊,在理想世界里畅游的一种幻想。初中学生具有好奇的心理特点和爱幻想的天性,所以初中阶段是培养想象力的关键时期,绝对不能限制或抹杀学生的想象力。为此,教师采用童话引路的作文训练能够培养学生敢想敢说的创新精神和想象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个课时

1、回顾童话,圆圆方方

师:同学们,我们昨天学过《圆圆和方方》这篇课文,谁还记得讲了什么内容?

生:讲到圆圆和方方之间所发生的一些故事。

生:他们互不相让,都认为自己比对方要强一些。

生:圆圆和方方都在睡梦中梦见自己把对方都变成了自己。

生:很多圆的东西变成了方的,又有很多方的东西变成圆的。

师:对呀,为什么那些东西会发生变化呢?

生:是圆圆和方方变的。

师:这些本领同学们会吗?会的同学举手。

生:不会(齐答)。

师:所以,这些情节都是通过什么来完成的?

生:想象。

师:对,想象是童话的生命线。

2、片断训练,展开想象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道非常简单的题目,开拓同学们的思维。

(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和一条直线)

师:请大家围绕老师在黑板上所画的这两种图形,展开丰富的想象,想一想:他们分别像什么?越多越好。

生:像一个太阳,像一个十五的月亮。

生:像吃饭用的碗,像煮饭用的锅。

生:像一个苹果,像一个西瓜,像一张嘴。

生:像征着一家人的团圆,象征着祖国的统一。

············

生:像一根棍子,一根甘蔗,像一支笔。

生:像一列火车,像一支火箭,像一本书的横侧面。

············

3、引入正题,展开想象

师:今天我们准备进行一次想象作文训练,请大家把语文书翻到第九课的课后练习。这里有四个题目:《铅笔盒自述苦与乐》、《钢笔和铅笔比优劣》、《口、眼、鼻、耳的一场争论》、《手和足的友谊》。每个同学都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一想这几个题目我们都可以写哪些内容。

生:《铅笔盒自述苦与乐》我想可以想象小铅笔盒怎么样受到主人的虐待和善待。

生:《钢笔和铅笔比优劣》我要写钢笔和铅笔这两个形象的打擂比武。

生:口、眼、鼻、耳都是我们人体的重要器官,我要写它们之间互相争吵,都说自己的本领大。

生:手和足的友谊,我想写手和足之间如何合作,共同进步。

生:我要先写手和足之间发生了争斗,后来它们之间又是如何化解矛盾,成为一对真挚的朋友。

············

4、小组合作,展开想象

师:刚刚大家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也都说出了自己大胆的想法。但是,中国的一句古语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们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合作的力量。下面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员之间互相交流看法,并互相评价。

(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的互动讨论当中)

小组1:我们准备写《钢笔和铅笔比优劣》,在童话中我们要设计几个比赛,像比写字、比画画等,能够分别体现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让它们在“比”当中意思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小组2:我们组准备写《口、眼、鼻、耳的一场争论》,我们讨论的结果认为可以想象它们四个在发生争吵之后,互不相让,口、眼、鼻、耳都赌气离开了主人,给主人所造成的伤害。

小组3:我们组要写《手和足的友谊》,让手和足分别在没有对方协助之下单独进行的活动,结果手在没有足的情况下是寸步难行,而足在没有手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最终它们意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互相学习,共同为主人服务,成为一对真挚的朋友。

5、提出要求,编写故事

师:同学们,你们的想象都很合理,但这还只是对故事的构思。接下来,请同学们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展开故事内容,编写一个完整的童话故事。在动笔之前,老师提以下几个要求: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做到合情合理;故事要讲究完整性和生动性;要做到编写时独立完成。

6、师生互动,点评作文

师:通过刚刚这40分钟,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完成了这篇作文。下面老师准备读一读刚才写的最快的几个同学的故事,让我们共同来评判这几个故事到底编写的怎么样。(教师朗读了三个学生的作文)

师:刚刚老师给同学们读了三篇故事,下面让同学们来谈一谈你对这三个故事的看法。

生:我认为乙同学编得很好,非常生动。里面的很多情节运用了十分大胆的想象,但细细想来,这些又都是在情理之中。

生:我认为乙同学在有些方面处理得不够好,如前后两个情节之间缺乏过渡,显得比较突然。

生:我也认为乙同学编的的这个故事非常生动形象。

生:我认为甲同学在想象的情节里面所写的那些对话很有意思,富有个性化的特点。

············

师:刚刚已经有很多同学对这几篇文章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也点评得比较生动精妙。下面我们采取四人小组互动点评得方式,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点评,并写出评语。

(学生开始四人小组互动点评作文)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如果没有想象,人类就不可能有创造发明。一个有创新能力的人必善于独立思考、多角度思考,思维呈发散型。因此,多角度思维训练、发散型思维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延伸性作文是在已有故事结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展开想象、学以致用,编写一个童话故事。而这次延伸性作文是童话式的想象作文。这是抓住初中学生喜欢看童话故事的特点,用他们纯真善良的童心,来表达他们的愿望。作文中的所有情节,都是根据初中学生的生活认识,想象出情节,然后形成一则则童话故事。通过小组交流互相启发,使学生努力寻求不同的结局,培养求异思维的同时进行了多角度的、发散型的思维训练,新奇的设想层出不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在这有趣的延伸性想象中得到了培养,习作水平也随之提高了。

风筝的课件 篇12

学习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 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课前准备:

1. 自制多媒体课件。

2. 纸船、风筝、小熊、松鼠图片。

课前交流:学生介绍自己或好朋友。

教学过程:

导入本课

1.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着的是什么?(教师手持纸船和风筝)你们认真地看老师写这两个词,板写课题。

2.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大家齐读课题。

检查预习情况

1. 检查生字。

2. 检查生词。

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有感情读文。

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呢?(贴图:松鼠、小熊),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自由读文2、3自然段。

阅读理解小熊和松鼠建立友谊的过程。

1. 小松鼠是怎样传递自己友谊的?从“漂呀漂”你体会到什么?学生试着读,体会“漂呀漂”在句中的作用,感悟句子的美。

2. 小熊拿到了什么?是什么表情的?课文是怎么写的?重点指导2、3自然段的读。

3. 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想呢?小熊是怎么做的?一生读文4、5自然段。

4. 通过比较字形、理解字义,懂得两个“piao”的不同。

男、女同学比一比读 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阅读理解松鼠和小熊的友谊出现裂痕的内容,体会内心感情。

1. 师读6、7自然段。

听老师读完,你们的心情怎样?练读“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1. 体会松鼠、小熊的友谊出现裂痕后的内心感情。

阅读理解友谊恢复的内容,升华情感。

1. 学生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通过读第10自然段体会松鼠的心情。

1. 让学生从读中理解松鼠对和好充满期待的复杂情感。

体会人物内心,读出他在纸条上写的那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

1. 师生一起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课堂延伸

1. 小熊看到一只只纸船向他漂来,他会怎样呢?课件展示风筝满天、纸船满溪的场面。

2. 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这种事情?

教师总结

写字练习

讲解、多媒体演示“幸福”两个字的写法。

五、课堂总结。

课件:

风筝的课件 篇13

教学创意说明:

从情感角度切入,说说读读,初识人物,把握情感基调,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从而带动对全篇的深入研读和领悟。有些难句除了指导学生多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外,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发问精神,采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深入研读。

这篇散文诗思想深刻,主题的理解是多向的,要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主题,学生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本设计创设了一个与作品中人物对话的活动,让学生进入文本,充分解读,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领会写作意图。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的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4、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难点: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

学习准备:

预习课文,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听歌激情:放歌曲《三月三》,“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引发学生对放风筝的美好感受的回忆。

简谈感受:你们喜欢放风筝吗?能和大家谈谈放风筝时的感受吗?

引入正课:风筝带给你们以无尽的梦想和快乐,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尽情享受这份放飞风筝的自由和快乐呢?让我们走近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兄弟之间,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

1、概括故事。要求从时间、人物、事件、情感等角度用一句话概括:这是一个______的故事。

2、略说人物

自由朗读集中写风筝事件的两段后,说说这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大致会这样说:

从“体弱多病”可以看出小弟是病弱的,需要锻炼的。(可见小弟走出户外去活动,对健康有多重要。)

从“惊惶,失了色瑟缩着”可以看出小弟是软弱的,胆小的;

从“可鄙”一句看出,“我”是老成古板的;

从“惊呼、跳跃”即可看出小弟痴迷于风筝、热切向往放风筝;

从“做出蝴蝶风筝”看出小弟是心灵手巧、聪明的;

从“伸手抓断”、“踏扁”、“傲然走出”可以看出“我”是粗暴专横的,活脱脱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

……

三、研读“悲哀”

1、朗读体会

提问:读全文,我们能感受到全篇都笼罩着一种怎样的感情?(悲哀)

把全篇抒写悲哀心情的句子找出来朗读,体会作者感情。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及时点评。个别表演读后,四个小组连缀读完所有抒写“悲哀”心情的句子。

2、合作探究

学生从抒写“悲哀”的句子中就表达隐晦含蓄、不合常情的语句进行自主提问,教师将提出的问题归纳成以下几个,先由四人小组合作探讨,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①教师示范提问:看见风筝本是令人快乐的,为什么在我却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②“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怎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③我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的?

④文章结尾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我为什么要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 “四面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有没有别的含义?

四、思维延展

1、讨论主题 感悟警句

①引导思考:一件记录着某种遗憾的往事,兄长追悔莫及,小弟为何全忘了呢?对鲁迅先生而言,小兄弟不怨恨好不好?

②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是想告诉读者什么道理呢?文中有一个警句,请找出来,齐读。

③你赞同这个道理吗?谈谈自己的.理解。

例如:

多玩游戏能使儿童活泼、聪明、健康。

玩游戏(如搭房子、过家家等),能放飞人的想象,想像的世界奇妙无穷。

爱玩的孩子显得机灵、活泼,而在家长管束下老实安静听话的“乖孩子”,可能因天性被抹杀而缺少头脑和灵性,依赖性强。

玩玩具或游戏过程中,人是要仔细动脑筋的,要观察要思考,这将有利于孩子智力的开发。

2、联系生活 讲述故事

回忆你玩玩具、玩游戏的快乐与忧伤,选一个最难忘的,讲给大家听。

教师小结:玩具与游戏能让孩子得到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快乐、思考、创造和智慧,难怪偶然明白道理的兄长心底的悲哀久久拂之不去,受尽一生的内心折磨。

3、进入文本 与人对话

学过课文,了解了兄弟二人的行为和内心情感后,你想对哥哥或弟弟说些什么呢?说劝慰、鼓励、理解、敬佩的话都可以。

老师范例:对兄长,我想说,你是那么严厉地自责,反省自己,我分明看到了你的美德。(敬佩)

学生四人一组进行第二次合作交流,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的对话会从兄长的善良、严于自省,小弟的怯弱、纯真、宽容,兄弟间的手足情深,封建教育思想的弊端等角度展开,在与人物对话中多角度地理解主题,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结束语:

一出风筝事件,牵动千千万万读者的心,兄长严于自责,小弟全无怨恨,这兄弟间的情谊因风筝事件而显得更美、更和谐。鲁迅先生在这篇散文里不仅揭示了传统观念对儿童的毒害,也为我们吹奏了一曲人情美的温馨之歌。还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童心的浪漫,自由的可贵,愿同学们都能拥有自己自由、快乐发展的天地,让我们一起来背诵清朝高鼎的一首《风筝》的诗吧!

学生十分愉悦地、无限向往地齐背“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放纸鸢”,结束新课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让同学们进行自学,要求大家将自己在阅读中的疑问写下来。为了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我们一起再读一遍课文,只有将课文读透了,问题才容易得到解决。

二、合作探究

1、教师(配音乐)朗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样两个小问题。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文章说的是小时侯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意,行为十分粗暴。等到明白游戏对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为,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件事?请从课文中找到依据。

提示:①亲情。②自我解剖。③封建教育。④科学思想。⑤宽恕别人。⑥儿童教育。

2、教师点拨

点拨: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一个主题,且都围绕着这一主题选材。

但文学作品是一种形象的语言,有的作品包容性很强,就不只一个主题了,尤其是大作家高水平的作品。如《红楼梦》的主题就有多种解读,因为个人的经历不同,解读出来的主题也不尽相同。有的可能和作者当初写作的初衷是一致的,有的可能是不一致的,这是正常的,所以我们分析文章也可以从多角度来分析理解。

3、探究问题。师生一起探讨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⑴为什么说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⑵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一幕”具体指什么内容?

⑶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⑷“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这里面的“我的惩罚”具体指什么?

⑸“我”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全然忘却了,为什么“我”的心情反而“只得沉重着”?

⑹“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他看到的是真理,为什么说是“不幸”呢?

⑺对于早年的过错,“我”的心情为什么会如此沉重?为什么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⑻“但心中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有什么意义?

⑼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有什么含义?

三、归纳总结

《风筝》中包含着兄弟之间的亲情,也表现了作者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同时也批判了封建教育思想对儿童天性的扼杀,启发人们用科学来改变人们的思想。这篇文章是不能只用一种思维来解读的。

其实这篇文章要探究的问题很多,它不仅具有深沉的思想力量,而且语言也别具特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阅读中再深入探究。

四、作业

“探讨与练习”之三。

风筝的课件 篇14

一、说教材

(一)教材解析

《小蜗牛》是部编本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14课。这是一篇童话,以一只小蜗牛和它妈妈之间的对话,生动鲜活展现了四季的不同特点。部编本教材强调阅读与语言积累。一年级教材的编写也遵循着这一特点。《小蜗牛》这篇课文的特色鲜明:首先是篇幅特别长,是其他课文的两到三倍。其次,教材只给难字注拼音,每两个自然段对应一幅季节分明的插画。编者的意图显而易见:借助图画,习得识字方法,积累语言经验。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性,很容易对新鲜的,活动的事物产生兴趣。思维方式以形象,直观为主。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编写特点,本课的'教学内容以及低年级学生的认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识王字旁。会写“对”“妈”两个字。

2.借助图画认识“发芽”“草莓”“蘑菇”“雪”等难字,学习看图识字的方法,进而培养立阅读的能力。

3.通过听故事、读故事积累课文语言,并练习用课文中的语言讲故事。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借助图画和生活经验,读懂课文,认识生字。

2.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中的“反复”表达。

二、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启发性和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本节课我将采用看图识字法,情景教学法,朗读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看图学文、自主识字、立阅读的能力。

三、说学法

与教学相应,以学生为主,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质疑,探索,感悟,朗读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教、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板贴卡片。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

(二)教学流程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我将从以下几个板块来安排我的教学。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板块一:练习读故事

一读——指读。

1.学生交流这篇课文与以往课文的区别,带着思考开始第一遍读书。

2.全班交流:通过看图认识了哪些字?

运用板贴学习“发芽”“草莓”“蘑菇”“雪”等难字。

二读——范读。

听教师讲故事,学生用小手指指着。读到哪儿就指到哪儿。

三读——自由练习读。

学生自由练习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设计意图: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强调“多识少写”。本课从教材特点到课后练习,无一不在说明着本课识字要从“图”入手。因此,教学本板块时,本人首先引导学生认识文本不是全文注音的特点,交流识字的方法,既解决实际问题,又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之后,教师讲故事,帮助学生扫清本文中的字词障碍,并在自由练习中进一步提高。】

板块二:练习讲故事

第一步,记住关键信息。

1.合上书,听老师讲故事,听后说说你都记住了哪些信息。

学生找出“发芽”“草莓”“蘑菇”“雪”对应的季节,板贴。

2.相机指导轻声词“玩吧”“孩子”“回来”。对比“王”认识“玩”的偏旁——王字旁,注意偏旁相让后会给字形带来变化。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字词学习和找出季节,帮助学生记住关键信息,为讲好故事做铺垫。学习王字旁,感受偏旁相让后给字形带来的变化,为学习“对” “妈”两个生字做铺垫。】

第二步,分步练习讲。

1.再听教师讲,思考:小蜗牛在不同季节里都说了什么?

2.抓住关键信息,反复练讲。

3.出示季节和与之对应的其他景物,小组合作,填空编童话。

4.出示蜗牛妈妈的语言,抓住关键信息,先学生练讲,再师生分角色讲。

【设计意图:语言不断反复是本课最大的特点。根据一年级的学情和学段要求,本环节利用故事留下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讲故事、编童话的过程中浅浅地感觉到故事语言的重复性,进而感受到童话故事的趣味性。】

第三步,整体练习讲。

1.再次打开书,朗读课文,根据插图和板书,同桌分角色讲一讲。

2.戴上头饰到台前演一演,完整地讲故事。

3.“小蜗牛爬呀,爬呀,转眼四季已经悄悄走过,虽然它什么也没有得到,但却帮我们收获了‘借图识字’的好方法。”边说边擦掉图画。板书:看图识字。

4.学生开火车读“发芽”“草莓”“蘑菇”“雪”。

板块三:识记生字,学写“对”“妈”

1.读好四个生字。

2.全班交流:偏旁相让,字形常有变化。观察四个生字,发现了什么?

写正确:“对”中的“又”字捺变点。“妈”中的“女”字横变提,不出头。

写美观: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教师范写,学生跟写,注意笔顺和占格。

4.摆好姿势,学生练写,评价指导。

【设计意图:加深偏旁相让后会给字形带来变化的认识,通过观察、跟写、练写、评价,指导学生扎扎实实写好汉字。】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份微型教案,更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浓缩了本节课的教学精华,更突出了教学重点。我的板书简明扼要,一目了然,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

14 小蜗牛

看 发芽 春天

图 草莓 夏天

识 蘑菇 秋天

字 雪 冬天

六、说教学反思

吴忠豪教授曾指出:“积累语言经验最有效的方式是朗读和背诵。”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从教材特点出发,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有梯度地指导学生先记住关键信息,再分步练习,最后完整地讲故事。学生有效地积累了语言,并在此过程中夯实识字法,达成了本课目标。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在实际教学中我将本着“以学定教”的理念调整我的教学思路,使教师的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谢谢大家!

风筝的课件 篇15

教学目标:

1、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2、圈点勾画,涵泳品味语言。

3、珍视家庭亲情,丰富人文精神。

教学难点:

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课前播放flash歌曲《风筝飞吧》,欣赏风筝图片,创设情境)

一、导入新课

风筝是报春的天使,是孩子们的梦想。同学们都放过风筝的`吧?当时是什么心情?(学生各抒己见)

是啊,看见风筝,我们会忆起诗一样的童年生活,内心充溢着愉悦与激动。可是,鲁迅先生一见到风筝,为什么会感到悲哀呢?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起走进鲁迅先生写于1925年的一篇散文《风筝》。

二、明确活动任务

我们这节课的活动任务是:

1、感情阅读,了解风筝故事。

2、涵泳品味,体会作者情感。

三、走进文本,了解风筝故事

1、师生合作读课文

首先,让我们伴随音乐,伴随作者走进课文,了解风筝故事吧。我想请两位同学和老师一起读课文,请同学们推荐两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吧。老师做一下分工:我读1、2段,两位同学分别读3—4段、5—11段,最后一段全班齐读。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认真倾听,用心思考。

(屏显:走进文本——了解风筝故事)

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谈一谈:你听读后有哪些感受?

2、配乐朗读

3、评价朗读

4、讲述故事:请咱们班里的故事大王讲述一下这个故事吧!

5、交流听读感受

过渡:同学们的感受真是丰富多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宝贵的阅读的经验走进鲁迅,把握他在这个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吧!

四、走近鲁迅,把握情感变化

1、我们先进行第一个活动

(屏显:活动一:品读3-4段

品一品:兄弟二人对风筝的态度各是什么?从那些描写可以看出来?

读一读:你能读出这种态度吗?

评一评:你能评价兄长的做法吗?)

放风筝课件(集锦5篇)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又到了老师开始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是教学的根本基础。趣祝福小编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地阅读精心准备了今天的“放风筝课件”,我们希望这些资料能供你参考和使用助你在学习和工作上获得成果!

放风筝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体育场、花花绿绿、各式各样、老鹰、端端正正、稳稳当当、骨碌碌、橘红色、墨绿、斑纹、热闹、宇宙、飘荡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

观察、想象结合起来,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孩子们在放风筝时的喜悦心情,激发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兴趣。

4、 学习作者观察和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叙述清楚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对放风筝具体过程的描写,感受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喜悦心情。

难点:

根据课文的描述,引导学生对天空中的风筝进行想象。

课前准备:

1、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和生字。

2、 搜集有关风筝的图片。

教学媒体:

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小黑板,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时数: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观看放风筝图片,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 课件出示放风筝图片,欣赏。

二、 范读课文。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三、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展开想象等方法理解生字词。

不漏字、不读破字。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2、四人小组内交流哪些字难记,哪些字难写。

4、 全班交流。重点指导:

鹰、嚷、墨等字的写法。

5、 检查读课文情况

(1)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 分小组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哪些问题在初读之后可以解决。

五、作业

1、 抄写生字新词,并家听。

2、 熟读课文,思考:画出描写图画内容的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生字新词

二、理解第一自然段内容。

三、 学习怎样放风筝的部分

1、 出示课文插图,观察画面

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心情怎样?用自己的话来表达

自己的观察所得。

2、 图文对照,课文中哪一段描述了画面中我和哥哥放风筝的情景?

(1) 合作学习第三自然

同桌同学按照下列步骤,合作学习。

A、 读一读,弄清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

B、 画一画。,段中描写我和哥哥动作的词语。

C、 演一演,说一说。分角色表演我和哥哥放风筝的过程,边演边说。

(2) 表演复述。

A、 请出一组同学上台表演,观众评说。

B、 对比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举着大蜻蜓 拽着风筝 才收住脚

拿 拉 停

(因为举含有用力向上的意思,拽有紧抓的意思,收因为在奔跑中急停下来。)

(3)体会写法:通过学习这一段,请你想一想怎样才能把活动中的情景写得清楚具体?

(要写得清楚,必须按一定的顺序;要写得具体,要朱雀抓住活动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

(4)指导有感情朗读。

我高兴得一边拍手一边嚷:蜻蜓赛过飞机啦!蜻蜓赛过飞机啦!(通过朗读表现出欢快、愉悦的心情。)

四、 学习大蜻蜓放飞前的课文内容

1、大蜻蜓飞上天空以前,有哪些风筝?

(1) 观察画面说一说。

(2) 对照课文课文是怎么写的?

A、 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B、 通过看图、联系生活实际或切换词语的方法理解词语:花花绿绿、各式各样。(表现了风筝鲜艳的色彩、多样的形态。)

C、 具体说说在天空中飘荡的风筝有什么颜色,是什么样子的?想象说词说句。出示:

( )的老鹰 ( )的鹦鹉

( )的仙鹤 ( )的蜈蚣

用( )的( )在天空中飘荡。说一句话。

五、 作业

1、 抄写生字新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朗读第一至四自然段

二、 学习打蜻蜓放飞后的课文内容

过渡:大蜻蜓放上蓝天后,又多了些什

放风筝课件 篇2

活动目标:

1、学会放风筝的基本方法,乐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享受大自然的乐趣,乐于与朋友合作放风筝。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教师确定放飞的地点,时间、通知各小组幼儿带上自己制作的风筝、带上修补的工具,如剪刀,胶水,纸,绳子等

活动过程:

1、确定地点要开阔和安全。

2、与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放飞风筝,确定风向风力。

3、每小组幼儿互相协作放飞风筝。若有某小组幼儿的风筝不能起飞,组织大家讨论风筝不能起飞的原因(骨架太松,不对称,尾巴轻等问题)。

4、鼓励幼儿探索解决的办法,并对风筝进行改进。

5、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并夸奖幼儿的表现。

活动评析:

幼儿们争先恐后的去抓风筝线,放风筝的热情很高。教学反思:

幼儿学习兴趣高,师生互动较融洽,完成了此次教学目标。

幼儿在动手制作风筝的时候,老师没有关注到个别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

放风筝课件 篇3

一、启发谈话,导入

新课。

也许昨天放学时,我就有言在先,如果明天早晨第一节咱们把课文学完,从下午第二节起就带着同学们到临淄区广场放风筝。所以,同学们回家对课文进行了认真预习,就连学习最差的同学也已把课文读得滚瓜烂熟。但为了调动同学们课堂的积极性,一上课,我依然这样讲到:外出放风筝的时间长短,完全掌握在你们自己手里。这节课,我就开同学们的表现了。

二、激情引趣,共同探究。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后,同桌讨论一下,这篇课文都写了哪些内容,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韩旭:这篇课文写了“我们去放风筝”“我们是怎样把风筝放上天的”、“风筝飞上天以后的情况”。

师:你说得很好!这三部分内容分别写了“大蜻蜓”飞上天之前、之时、之后的情景。那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读后用笔在书上标出哪是“大蜻蜓”飞上天之前的情景。(李传睿认为是文章的第一段,张复臻认为是文章的第二段,李成坤认为是文章的一、二段。)李传睿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大蜻蜓飞上天了没有?张复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大蜻蜓飞上天了没有?通过这样的比较,同学们明白了大蜻蜓飞上天之前的情景包括课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

按照同样的办法,同学们明白了大蜻蜓飞上天之时、之后包括的部分。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么请同学们自己感情朗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好的地方,说明原因。

李泽齐:“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仿佛在宇宙中飞行……”。我觉得这段话写得好,用了比喻,好像把这些风筝都写“活”了似的,跟真的一样。

师:你说得真好!老师也觉得作者好像把这些动物风筝都写“活”了似的,但你读出逼真的语气了没有?(摇头)。请你带着感情再读一遍这段话,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看脑子里是否有这些动物的形象。(重读)

师:这次你读得不错,同学们肯定也感到那些“小动物”就好像在眼前浮动。谁再来读读这段,比她读得更好?(夏婷婷读),这两位同学读得都很好,请同学们学着她俩的口气,自己练读一下这段。

师:同学们读得都很专心,有感情。谁再来说说自己认为好的地方?

金起明:“这时候,有一架飞机从西边飞过来。……‘你是从哪儿飞来的呀?好漂亮啊!’”,这里既写出了大“蜻蜓”飞得高,也写出了大“蜻蜓”的漂亮,还写出了我高兴的心情。

师:我高兴的心情从哪儿看出来?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

韩旭:我觉得既然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为什么这里只简要介绍了四种,应该再多写几种。

师:你提得问题非常好!谁来给他解答这个问题?

冯健哲、王子旭异口同声:这篇课文主要写我和哥哥放风筝,写那么多别人的风筝干吗?

师:说得不错!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前两个自然段,读完后,画出文章描写景物和体育场非常热闹的词语,同桌讨论一下:文章写这两部分与他们放风筝有没有联系?(有联系,但说不出原因)

师:请同学们联系课文思考一下“阳光明媚”是什么意思?

李泽齐、毕凯鹏、李文青:阳光充足、阳光柔和、阳光灿烂。

师:你们三个说得都对,其中“阳光灿烂”最好。下面请同学们听我说一段话,看看能表达我怎样的心情?

“元旦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教室里依然挂着满身灰尘的拉花,贴着被撕得七零八落的窗花。黑板上白一块,黑一块,上面残缺不全的汉字好像喝了酒的醉汉,东倒西歪,无精打采。看到这一切,我真想立刻冲出教室,不愿再多呆一会儿。”

生(七嘴八舌):讨厌、烦、厌恶等。

师:也就是说,写景是为写事服务的,是用来衬托人物心情的。请同学们想想文章写体育场的热闹景象有用吗?(说明他们兄弟俩更高兴)。非常好!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要学习这种写法,注意通过景物来衬托人物的心情。

(生没有再发言者)

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非常踊跃,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课文,体会一下作者的写作顺序和写具体的原因(亲身经历,观察仔细)。

三、巩固所学,拓展延伸

1、练说“天空中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

2、抄写描写天空中各种风筝的句子(先抄完者传阅搜集材料)。

放风筝课件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尝试讲述图片中的主要内容。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小白云会变成什么风筝。

2.丰富象声词:呼啦、吧嗒、咩咩咩、昂昂昂和哒哒哒。

3.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活动重点:

学习观察图片并大胆讲述图片的主要内容。

活动难点:

能大胆想象并讲述小白云还会变成什么风筝。

要掌握的内容: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讲述。

小兔放的是什么风筝?是怎么放的?(丰富象声词:呼啦)

小猫放的是什么风筝?

谁空着手来啦?小猪是怎么走来的?(丰富象声词:吧嗒)。

它没有风筝,心里会怎么想?谁做了它的风筝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小白云会变成哪些风筝?

启发幼儿大胆想象,白云还可以变成什么风筝?

放风筝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

1、讲评学生写的片段。

2、学生完成作文,选取一至两篇,师生共同评议。

教学过程 :

一、指名学生读片段,集体评议。

(有意识选取写不同片段的同学读。)

二、指导学生完成整篇文章。

1、整篇文章我们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写?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课文中的三个问题就可作为写作的顺序。

2、指名学生口头作文,口述后组织评议。

3、学生写草稿,教师巡回指导。

三、指名读一读自己写的作文。对照要求,特别是观察顺序是否正确。——讨论评议。

四、找周围的同学互改作文。

五、眷抄作文。

例文:

放风筝

春天的一个星期天的上午,阳光明媚,天气很好。小方觉得没事做,就约小红一起去太平公园放风筝。

太平公园里人山人海,都是放风筝的人群。空中飘着各种各样的风筝,有金鱼型、神龙型、蝴碟型,等等。

他们拿着一只大雁型的风筝来到太平公园,这只风筝可精美了,粉红色的羽毛,尖尖的嘴巴,园园的眼睛好像两颗宝石。

小方也迫不急待地登报出自己带来的风筝,右手拿着线轴,放出一米来长的线,小红双手举起风筝,小方叫了声“放”。小红立刻就把风筝往空中抛去,小方立刻就助跑起来,一边跑一边放线。风筝像长了翅膀似的随风撑起来,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着。它时而斜着身子飞翔,时而向下俯冲……这时,这只精美的风筝引来一只美丽的小燕子,它唧唧地叫着,好像在问风筝:“你是谁?我可以和你成为好朋友吗?”小燕子就和风筝一起飞翔着,有时它们并肩飞行,有时一前一后地飞行,好像在比高低,在比速度。

小红看着飞上天与小燕子比赛的风筝,高兴地在草地上蹦来蹦去,扎在她的辫子上的蝴蝶结仿佛也变成了两只美丽的蝴蝶,在翩翩起舞。

多美的风筝世界啊!

纸船和风筝课件13篇


经过编辑持续的努力和磨练我们最终完成了最新的“纸船和风筝课件”。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老师在写教案课件时还需要花点心思去写。 教案和课件设计质量与教学效果密不可分。让我们一起探索冠军的足迹挑战阅读的极限和智慧!

纸船和风筝课件【篇1】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他们因为一点小事吵架后,以纸船风筝来修补“裂缝”,发展了彼此的友谊。本课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使学生学会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准确地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2、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生朗读课文。

3、小熊和松鼠,纸船和风筝(课前动手制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纸船。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

生:纸船

师:请同学请认真看老师写这个词。(师板书:纸船。)

师:谁来读一读?(指名)

生:纸船。

2、出示风筝。

师:这个呢?

生:风筝。

师:请同学们注意了,风筝的“筝”读轻声,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写这个词。(师板书:风筝)

3、师:在这两个词之间写一个字“和”,再加上题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题目。请同学们齐读一遍。(师板书:和20)

(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这篇课文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同学们想不想读一读呢?

生:想。

师:那就请同学们把书打开92页,在初读课文前,你想给自己提一点什么要求呢?

生: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生:读书要有感情。

师:老师也想给你们提点要求,拿出笔,边读边画出你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它们,自由去读吧。

(学自由朗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词:

师:瞧,课文中的生字词跑出来了,快自由读一读吧。

(生自由练读)(课件出示:乐坏了扎风筝受不了幸福吵架草莓抓住)

师:谁来给大家读读第一行。

生:乐坏了扎风筝受不了

师:请同学们注意“扎”读平舌音。跟老师再读一遍。

生:扎风筝(齐读)

师:谁来给大家读读第二行。

生:幸福吵架草莓抓住

师:请同学们注意“幸福”的“幸”读后鼻音。跟老师再读一遍。

生:幸福(齐读)

师:去掉生字上的拼音还认识吗?同桌之间练一练,一会儿老师请同学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

(生同桌练习读。)

师:谁来当小老师领读?小老师领读一遍,同学们跟读一遍,小老师请你领读第一行。

(指两名小老师领读)

师:下面我们开火车读。

(生开火车读)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看,这是什么?这叫识字小魔方,怎么玩呢,轻轻把它往上一抛,上面这个字念什么?现在四人一小组开始玩吧。

(生小组玩魔方识字)

师:同学们还想吗?那我们一起玩吧。瞧,老师这里还有个词语魔方,看看能不能难住大家。

(生读词)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2——6自然段:友谊的建立

师:同学们,纸船和风筝这课的生字词都认识了,想不想听这个故事?请同学们认真看大屏幕,想想你知道了什么?(播放课文动画录音)

师:同学们看完了这个故事,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不能为一点小事吵架。

生:我知道了小熊和松鼠是通过船和风筝成为好朋友的。

师:那小松鼠和小熊住在什么地方呢?(师板画)

生:小熊住在山角,松鼠住在山顶。

师:松鼠住在山顶上,小熊住在山脚下,它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呢?请同学们快速读一读2到6自然段。

生:纸船和风筝让它们成为好朋友的。

师:松鼠先是怎样做的呢?

生:松鼠折了一只纸船送给松鼠。

师:(课件出示第二段话: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山上的小溪往下流,正好从小熊的家门口流过。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谁把这句话给大家读一读?

(指2名学生读)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句话(出示两句话:①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②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漂到小熊的家门口。)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看看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读)

师: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名有“漂呀漂”,第二句没有。

师:(师拿下黑板上的纸船,演示)哦,原来纸船是漂呀漂,漂呀漂,漂到小熊家门口的。你从“漂呀漂”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我体会到纸船漂得很慢。

生:我体会到纸船漂得时间长,它是带着快乐的心情漂来的。

师:那你在读的时候,就要读出你的休会。你读一读吧。

生:读。

师:同学们能不能带着你们的休会像他这样读一读这句话呢?自由读。

师:谁想读?那我们一起读,这次请同学们给“漂呀漂”加上动作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啊,老师仿佛看到了那只纸船带着松鼠的祝福漂到了小熊家门口。小熊收到了纸船后心情怎么样呢?

生:小熊很高兴。

师:请大家看图。(出示图)你从哪看出小熊很快乐呢?

生:小熊高兴得手舞足蹈。

生:小熊高兴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师:这是我们的观察,书上又是怎么写的'呢?(课件出示第三段话: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纸船里放着一个小松果,松果上挂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快自由读一读吧。

师:谁来当这只乐坏了的小熊?松鼠都把纸船托我给你送来了,高兴吗?快读出来吧!(师送纸船)

师:谁来向他挑战。

师:多么高兴的小熊呀,谁知道小熊为什么乐坏了?

生:小熊收到了礼物,所以乐坏了。

生:小熊收到了朋友的祝,他又有了一个好朋友,所以很快乐。

师:小熊不仅收到了礼物,还得到了朋友真诚的祝福,他当然很快乐了。这时,小熊也想折一只纸船送给松鼠,可是纸船不能漂到山上去。他又是怎样做的呢?

生:小熊就扎了一只风筝。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师:(课件出示句子: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谁能把它读给大家听一听呢?

师:同学们还记不记得在第二自然段中也有一个“漂呀漂”,这两个漂有什么不同呢?(课件出示:①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②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生:一个是三点水的漂,是在水里漂,所以偏旁是三点水。一个是风字旁的飘,乘着风飘,所以是风字旁。

师:确实,在汉字中有很多这样的字,它们的读音相同,但是偏旁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同。同学们也注意到了,真好。

师:“漂呀漂”的纸船和“飘呀飘”的风筝让它们成为了好朋友,多令人快乐啊!下面请2位带着快乐的心情读2——6自然段。一人读2—3自然段,一人读4——6自然段。

(两名学生配乐朗读)

(二)学习7——11自然段:友谊的维护

师:多么快乐的一对好朋友啊。课件点出7自然段。(音乐)可是,有一天,他俩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同学们,现在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生:难过。

师:小熊和松鼠呢?

生:他们也很难过。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1:我从第八自然段知道的。小熊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扎一只风筝,但是不好意思把风筝放起来,就把风筝挂在高高的树枝上。

生2:我从第九自然段知道的。松鼠也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折一只纸船,他也不好意思把纸船放进小溪,就把纸船放到屋顶上。

生3:我从第10自然段知道的。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他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课件出示第10段话)

师:小松鼠真是难受极了,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话,想一想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松鼠企盼和好。

生:我休会到了松鼠想和小熊恢复友谊。

师:老师也想当这只难受的松鼠,给我这个机会好吗?(师读)

师:我读得怎么样?

生:老师读得很有感情。

生:老师读得很好。

师:为什么读得有感情呢?老师还有一个读书小密决,就是在我在读这句话时,我想到松鼠太难受了,他太渴望朋友了,我就是体会到它这种心情来读的。你们试一试吧。

(生自由练习读)

师:谁想读?想读的同学一起来读。

师:最后他们和好了吗?

生:和好了。

师:让我们一起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师:同学们小熊高兴得哭了,他会怎么想?

生:太好了,终于和好了。

生:我又是好朋友了,我们又可以一起玩了。

五、感情升华。

师:看得出,同学们为松鼠和小熊的和好,高兴着,感动着。请同学们快速看全文,再次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友谊的变化。

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会不会遇到跟朋友吵架的时候呢?你会怎么做呢?

生:我会主动跟他说我们和好吧,我们还是好朋友。

生:我会送她一只纸船,跟她和好。

生:我会写一张纸条给他。

师:同学们维护友谊的办法真多。(师板书:友谊)

师:松鼠和小熊用纸船和风筝互相祝福,传递友情,让我们也来借助写话卡送出自己的祝福吧。用一两句话写一写送给松鼠或小熊的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在音乐中学生写话)

师:谁把自己写的祝福读给大家听听?

生1::亲爱的小熊,我祝愿你何小松鼠和好如初,希望你们的友谊地久天长。(贴风筝卡到黑板上)

生2:亲爱的小松鼠,真高兴看到你们俩和好。(贴纸船卡到黑板上)

师:瞧,我们又一次看到一只只写满祝福的纸船和传递友情的风筝,老师也想把祝福送给同学们,祝同学们拥有朋友一生幸福。同学们回去以后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跟爸爸妈妈谈谈自己的感受。

纸船和风筝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理解“扎、抓”等生字,会写“扎、抓”等生字。

2.区别“漂”和“飘”。

3.重点品读课文第3。5段,发现“接龙式”语言表达特点,并学着用这种方式讲故事。

4.通过情景创设,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热情与真诚,初步感受拥有友谊的快乐。

教学重点:

1。认识4个生字,理解“扎、抓”等生字,会写“扎、抓”等生字,学会区分“飘”和“漂”。

2。重点品读课文第3。5段,发现“接龙式”语言表达特点。

教学难点:

1.重点品读课文第3。5段,发现“接龙式”语言表达特点,并学着用这种方式讲故事。

教学过程预设:

一、导入

1课前谈话: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啥故事呢?从前有座山,山里......(讲故事,发现重复的特点)2课本封面导入,齐读课题。

师:孩子们,看看我们语文书的封面画,你看见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和他们有关的故事。纸船和风筝。

二、初读

1出示第一段,指名读。了解故事开头。

2给第一段配上插图,(师画,学生摆插图)

3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

4给打乱的三幅图排排队(梳理文脉)

5教学“扎”“抓”,故事里松鼠做了什么?(折纸船)小熊做了什么?(扎风筝)

“扎”字教学:⑴.读准平舌音。⑵.借助图片,理解“扎风筝”词义。⑶.联系笔画记“扎”字义。

“抓”字教学:

⑴读准翘舌音。⑵通过演一演理解字义

6。书写“扎”“抓”

7区别“漂和飘”,把它们送回图里。

(1)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2)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师:这两个字,偏旁有啥不同?

⑴.观察字形相同点与不同点。

⑵.通过摆一摆演示,理解字义。(师:纸船有水才能漂,风筝有风才能飘)

(3)儿歌巩固:(课中操)

纸船纸船漂呀漂,顺着水流漂呀漂,漂到小熊家门口。

风筝风筝飘呀飘,迎着风儿飘呀飘,飘到松鼠屋顶上。

8教学“莓”(老师要奖励大家一颗大大的草莓)

三、品读

小小的纸船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呢?

1自由读第三段反馈

2教师示范把纸船里的秘密圈出来——学生自己圈

3让孩子发现“接龙式”的语言表达方式

4说故事:把词语都请出来了,谁能看词语把故事说出来。

4指导朗读

a我们看看小熊的表情。“乐坏了”,你们能换个词吗?(指名说,比如高兴极了等)

5教学“坏”

6自由读第五段,圈出风筝里的秘密

7发现“接龙式”语言表达特点

8指导朗读

四、儿歌总结

松鼠折纸船,

小熊扎风筝,

放松果,挂草莓,

拿起来,抓住它

祝福你,祝福我,

一个一个乐坏啦!

五、作业布置

(略)

评课:

今天我听了林肖老师执教的《纸船和风筝》一课。这课是二年级上册第20课。课文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林老师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巧妙设置情境,注重朗读的指导,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小学语文词语教学,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句子、领会课文内容的重要途径。林老师在教学当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各种有趣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这堂课亮点很多,我就主要说以下几点:

第一亮点是:

1、充分发挥插图的功能低段教学内容都配有较为精美的插图,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在我平时教学中,都极易忽视这一直观、形象的教学工具,而在这一堂的教学中,老师先是借助课文封面的图画引导出课题,其次,教师在指导对话朗读时,再次利用了课文的插图,让学生通过看小熊的表情,学做小熊的动作,体会小熊“乐坏了”的心情。教师有效地通过插画,将学生的情感和课文主人公的`情感融合在一起,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还有引导学生理解词义—————“山顶”和“山脚”,还运用板书贴图很直观。贴出小熊和松鼠所在的位置,整个教学活动充满了生动活泼,扎实有效。

2、读中品情以读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语文教学要回归到读上,所有的创新都应建立在读好的基础上。”低年级段朗诵训练是重点,林老师特别注意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指导,使课堂上充满琅琅书。利用儿歌有机结合起来,指导到位,重点突出。课文中出现了“漂、飘”,一个是风筝飘在空中,一个是纸船漂在水里。林老师抓住这两个音同意异的字进行语文训练,出示两个句子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借机引导“飘”带风字旁和风有关,是指飘在空中,而三点水旁的“漂”和水有关,指漂在水里。利用儿歌巩固,这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这就是汉字独有的魅力,同时也会引起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好奇和热爱,进行语文的熏陶,使同学们的心充满了对语言文字美妙的体验和感悟。

3、在学习第3和5自然段时,让学生圈出来纸船和风筝里的秘密,让学生发现接龙式的语言表达特点,让学生明白语言表达形式特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又把词语请出来有让学生串讲故事。这些教学都体现了从字到词,从词到句,再从句到文,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识记规率。

纸船和风筝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坏、扎、抓、莓、幸、福、吵、受”8个生字,读准翘舌音“抓、吵、受”;后鼻音“幸”;多音字“扎”;正确、端正、整洁地写“坏、扎、抓、松、幸、福、祝、抓”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正确、端正、整洁地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教学难点: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课,谁来读课题?(注意读准“风筝”的“筝”为轻声)

2、谁知道它单独出现时读几声?(一声)请大家一起读。

3、教师小结:“筝”这个字单独出现时读一声,与“风”组成“风筝”时读轻声,请大家再来齐读课题。

3、生字宝宝藏在句子里,都被你们认出来了,那他们站在一起呢?(自己认读一下,再把记字的好办法说给周围的小伙伴听!)

4、谁都认识了?(指读)谁想把你记字的好办法跟大家交流一下。

读了课题,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读读课文了吧?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它,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1、学习生词:

大家读得真热闹,看把小松鼠都吸引来了,你瞧,他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你愿意读吗?把生词读给你的同位听,读不准的,请同位帮助改过来。(出示生词。)

2、学习生字:生词大家都认识了,我把生字单独拿出来你还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生字。)

学生单个读生字,齐读生字。

小老师提醒要注意的读音并带读:读准翘舌音“抓、吵、受”;后鼻音“幸”;多音字“扎”

1、观察所要书写的8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摆放。

2、师示范写并讲解:

8个生字,有6个字是左右结构中的左窄右宽的类型,写时要注意田字格的分配。(1)写正确:“祝、福”:左边都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2)写美观:

a.抓:关键是“爪”的书写-第一个平撇要短,第二个竖撇一定要竖起来,第二笔竖要直。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媒体出示图:老师这儿有一幅图,谁能用几句话说一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山、房子、小河)

听说松鼠和小熊就把家建在了这里,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帮帮他们找家。

戴头饰,扮演角色:

这里风景这样优美,小熊和松鼠的家这样可爱,大家想不想生活在这里?那就请大家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来做一只可爱的小熊或快乐的松鼠吧!

2、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

⑴了解课文大意:我知道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读读二至六自然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谁知道他们俩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学生读课文原文)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

⑵重点学习三、五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他们俩收到对方的礼物,可高兴了!书上有两个自然段写了他们高兴的心情,是哪两个自然段?(出示三、五自然段。)

哪里直接写了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乐坏了”还可以怎么说?(“很高兴”“高兴极了”“很快乐”“美得不得了”)那你能读好这一句吗?(指导朗读。)

还有什么原因让你们这样高兴?

看!除了纸船和风筝还有什么?(教师出示教具,装有松果和祝福语的纸船;挂有草莓和祝福语的风筝)还有草莓和松果。

是啊,小熊收到了可口的松果,松鼠收到了甜甜的草莓,能不高兴吗?还收到了对方的祝福。对,我们还收到了朋友的祝福呢!我们来读一读祝福的话。(指导学生朗读,读出祝福的语气,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朗读整个第三自然段。

小熊你很高兴,小松鼠你们呢?用同样的心情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吧!

单个读第五自然段(教师指导)。

所有小松鼠读第五自然段。

⑶配乐朗读一至六自然段,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松鼠和小熊的友谊真让人羡慕,我们再在音乐声中分享一下友谊带给我们的快乐吧!我们来分工读一至六自然段。

⑷区别“漂”和“飘”: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老师发现了一个秘密呢!它就藏在这两个句子中,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出示两个句子。)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教师小结:你看,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我们的汉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一定会发现汉字更多的秘密。

3、学习第七自然段:

过渡: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小朋友,你们想一想,他们可能会为了什么小事而吵架呢?从此,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4、学习八、九自然段:

⑴小熊、松鼠,此刻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很难过)能告诉小鸟原因吗?

⑶原来你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可是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这是怎么回事呢?

5、学习第十、十一自然段:

噢,原来是这样啊!虽然你们吵架了,但心里还都想着对方,还想和对方做朋友啊!那结果怎样了呢?请大家自己读读第十、十一自然段。

友谊失而复得,你们的心情一定很复杂,咱们能不能通过读把你的心情表达出来?先自己试试。

⑴学生读第十自然段,听完他读,我也忍不住想读读了,但又怕读不好,大家能帮帮我出出主意吗?

“再也受不了了”,应该读出松鼠实在忍受不住,特别想和松鼠和好的心情。

“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应该读出松鼠很想和小熊和好,很急切很真诚的语气。

你也想试试吗?一定比我读得更好!

单个读,齐读。

⑵学生读第十一自然段,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读呢?

6、拓展练习:

⑴是啊,松鼠将所有的纸船都放进了小溪,一只只纸船载着他深深的情意顺流而下,小熊看到这么些纸船向他漂来,会怎样呢?

我知道你们都学会了珍惜友谊,你们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大家说得太好了,相信每位同学都能牢牢记住你们的话,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呵护友谊,愿我们大家永远是朋友!

纸船和风筝课件【篇4】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课,谁来读课题?

2.我听见了,(教师指筝字)这个字他读得特别准确,他读的是几声?(学生齐答:轻声。)

3.谁知道它单独出现时读几声?(一声)请大家一起读。

4.教师小结:筝这个字单独出现时读一声,与风组成风筝时读轻声,请大家再来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读了课题,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读读课文了吧?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它,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词

1.学习生词。

大家读得真热闹,看把小松鼠都吸引来了,你瞧,他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你愿意读吗?把生词读给你的同位听,读不准的,请同位帮助改过来。(出示生词。)

把你们读的情况汇报给大家,谁愿意读?(请一对同位起立读词,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2.学习生字。

生词大家都认识了,我把生字单独拿出来你还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生字。)

单个读生字,齐读生字。

四、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板画。

大家表现真出色,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小朋友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老师边板画边描述:那里有高高的山,清清的水,茂密的树林,绿绿的小草,还有美丽的花儿)这儿美吗?(学生齐答:美!)

听说松鼠和小熊就把家建在了这里,大家看,这就是他们的家,(出示教具,小熊和松鼠的家)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他们的家应该各建在哪里呢?

(2)贴房子。

谁愿意上来把他们的家贴在合适的位置?

方案一:(学生贴对了)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样贴吗?

方案二:(学生贴得有错误)其他同学都同意把房子贴在这里吗?(有不同意的请他上来贴)为什么这样贴呢?

(学生以课本为依据,在相互交流中贴对房子的位置。)

[通过精美的板画创设了美丽的童话世界,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指导学生从书中找到贴图的依据,使学生不但了解松鼠和小熊家的位置,而且学会了带着问题读书,用书本来解决问题。]

(3)戴头饰,扮演角色。

这里风景这样优美,小熊和松鼠的家这样可爱,大家想不想生活在这里?那就请大家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来做一只可爱的小熊或快乐的松鼠吧!王老师就是一只美丽的小鸟。(教师戴上头饰,走到学生中间,热情地跟小熊、小松鼠打招呼。)

[让学生扮演课本中的角色,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为后面的学习创设活泼和谐的气氛,老师扮作小鸟和学生交流,一则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二则强化了学生的角色意识,使学生自然地进入角色,并为理解体会人物的情感做好铺垫。]

2.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

(1)了解课文大意。

我就住山林里,(教师手指板画)知道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读读二至六自然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谁知道他们俩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方案一:(学生读课文原文)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

方案二:(学生说故事的细节)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吗?(指板画)是什么和什么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学生回答,借机贴纸船和风筝)教师指板画总结,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是纸船和风筝使他们成了好朋友。

[在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在板画的帮助下用简单的话概括课文内容,既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2)重点学习三、五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他们俩收到对方的礼物,可高兴了!书上有两个自然段写了他们高兴的心情,是哪两个自然段?(出示三、五自然段。)

试着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读。(学生自己读。)

哪里直接写了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方案一:(如果学生找到了乐坏了,教师指导朗读这一句)乐坏了还可以怎么说?(很高兴高兴极了很快乐美得不得了)那你能读好这一句吗?(指导朗读。)

方案二:(如果学生找到其他句子)有一个词直接写了我们高兴的心情,找到了吗?

还有什么原因让你们这样高兴?

方案一:(学生没有回答)看!除了纸船和风筝还有什么?(教师出示教具,装有松果和祝福语的纸船;挂有草莓和祝福语的风筝)还有草莓和松果。

是啊,小熊收到了可口的松果,松鼠收到了甜甜的草莓,能不高兴吗?

方案二:(学生找到了写草莓和松果的句子)是啊,不但有纸船和风筝,我们还收到了草莓和松果呢,(教师出示教具,装有松果和祝福语的纸船;挂有草莓和祝福语的风筝)能不高兴吗?看!还有什么呢?(教师指祝福的话。)

还收到了对方的祝福。对,我们还收到了朋友的祝福呢!我们来读一读祝福的话。(指导学生朗读,读出祝福的语气,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朗读整个第三自然段。

[抓住三个让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原因:收到纸船和风筝;收到松果和草莓;收到祝福的话,让学生体会他们高兴的心情。用换词的方法理解乐坏了的意思,用教具和渲染性的语言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烘托高兴的气氛。一句一句指导后,又训练学生朗读整个自然段,由易到难,环环相扣,收到很好的效果。]

小熊你很高兴,小松鼠你们呢?用同样的心情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吧!

单个读第五自然段(教师指导)。

所有小松鼠读第五自然段。

(利用各种形式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乐读、会读,能读好。)

(3)配乐朗读一至六自然段,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松鼠和小熊的友谊真让人羡慕,我们再在音乐声中分享一下友谊带给我们的快乐吧!我们来分工读一至六自然段。

[把三、五自然段作为重点单独学习后,师生分工朗读二至六自然段,使学生对故事情节有总体连贯的感知,进一步巩固朗读训练的结果。]

(4)区别漂和飘。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细心的小鸟还发现了一个秘密呢!它就藏在这两个句子中,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出示两个句子。)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方案一:(学生发现了无价值的东西)谁还有不同的发现?(如果仍旧没有发现)我的发现在这儿。(点击课件,漂飘变红)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方案二:(学生直接发现了两个飘的区别)指导学生谈。

教师小结:你看,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我们的汉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一定会发现汉字更多的秘密。

[漂、飘字的区别很好地反映了汉字形声字的特点,借机进行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展示了汉字的魅力,也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

3.学习第七自然段。

我这只活泼的小鸟,天天在山林里飞来飞去。每天清晨,我看见小小的纸船把亲切的问候带给小熊,每天傍晚,我看见美丽的风筝给松鼠带来深深的祝福,他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忧伤的音乐响起,出示第七自然段,教师深情朗诵)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扬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见漂流的纸船了。

[音乐由欢乐变为忧伤,教师深情朗诵渲染气氛,感染学生情绪,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感情,理解课文内容。]

4.学习八、九自然段。

(1)小熊、松鼠,此刻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很难过)能告诉小鸟原因吗?

(2)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读读这两个自然段。(齐读。)

(3)原来你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可是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虽然我们吵架了,可是我们都还是想着对方,还想成为好朋友。

5.学习第十、十一自然段。

噢,原来是这样啊!虽然你们吵架了,但心里还都想着对方,还想和对方做朋友啊!那结果怎样了呢?请大家自己读读第十、十一自然段。

结果怎样?(小熊和松鼠和好了。)

友谊失而复得,你们的心情一定很复杂,咱们能不能通过读把你的心情表达出来?先自己试试。

(1)学生读第十自然段,听完他读,我也忍不住想读读了,但又怕读不好,大家能帮帮我出出主意吗?

再也受不了了,应该读出松鼠实在忍受不住,特别想和松鼠和好的心情。

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应该读出松鼠很想和小熊和好,很急切很真诚的语气。

有了大家的帮助,我就有信心读好了。(教师范读。)

你也想试试吗?一定比我读得更好!

单个读,齐读。

(2)学生读第十一自然段,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读呢?

生1:我想自己读,让大家给我评点一下。

生2:我想听听王彦读,然后我学一学他。

生3:我想读一读,请王老师评价一下。

交流过程中要注意:美丽的风筝强调美丽,说明小松鼠看见风筝很高兴、很激动、很惊喜;他高兴得哭了说明他再次得到了小熊的友谊很激动。

6.拓展练习。

(1)是啊,松鼠将所有的纸船都放进了小溪,一只只纸船载着他深深的情意顺流而下,小熊看到这么些纸船向他漂来,会怎样

纸船和风筝课件【篇5】

纸船和风筝对于孩子来说都是要好的朋友,可以说这是他们司空见惯的玩伴。童话故事更是学生们乐于接受的文学形式,许多课外阅读的童话故事,对于二年级学生学习理解本文会有所帮助。小学生乐于结交好朋友更是学生所共有特征。所以作为二年级的小学生对于课文所提供的故事情景没有太大的陌生感,这样在读中理解本文是非常容易的。同时故事中的曲折更加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会令这些天真善良的孩子们感受深刻。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的任务。其中“祝、句”为熟字,要求会写。其余6个字要达到认、写两项任务。但是本课的生字笔划简单,偏旁比较典型,如:“土字旁”“提手旁”等,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字形。自主发现识字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小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纸船和风筝》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课文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文章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语言简洁生动,童趣盎然,故事性强。童话所独有的优势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文章的生动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的友谊出现“裂缝”的时候,他们所表现出来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方式和感人场面。为引发学生的朗读和感悟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的良好空间。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会让学生对如何对待和处理朋友之间的友谊有所认识和体悟,进而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在教学中教者应力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地使用情境教学法,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情境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于是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将学生带入一个富有色彩的童话故事,让他们与文中的小动物打招呼,并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家,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盎然,并且结合情境理解文中的词语,引发学生的潜在智慧得以体现。

多读是感悟的基本方法,又是发展语言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学中将读贯穿教学始终,范读、读中思考、读中体会等,引导学生在读中一步一步走向文中两个小动物的情感世界。

教学片段一:

师:(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图一、图二、图三)小朋友们,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松鼠和小熊在干什么?(生:好)那么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说得好。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下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写这三幅图的,读完课文后给大家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它们闹别扭了,松鼠不放小船了,小熊不放风筝了。

生:后来它们又和好了,小船又漂了,风筝又飘了。

师:大家通过读课文,读懂了许多内容,再读读课文,看看你还有什么读不明白的'地方?

评析:

1、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读书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阅读教学中应还学生以真正“读者”的地位,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直接阅读的基础上,经历感知,思考,质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过程,从而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生成。

2、尊重和相信是实现平等对话的前提。在课堂学习中,要实现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交流,首先要尊重学生,而尊重学生首先要相信孩子学习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

3、提问题是一种能力,从低年级开始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在低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字词句方面的,不够深入,可能是跟课文内容关系不大的问题,但无论是什么问题,教师都要让学生去提,让学生去表现自己。

纸船和风筝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莓”等8个字。

2.能根据图意结合课文资料,讲一讲这个故事。

3.透过看图和学文,体会小松鼠和小熊珍惜两人之间的友谊的情感。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课文。

3.抓住小松鼠和小熊吵架后的心理变化,感受他们珍惜友谊的清感。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折纸船、放风筝吗?你们不明白吧,它们除了带给我们欢乐外,还是小松鼠和小熊增加友谊的“信使”呢!不相信,我们就来学习《纸船和风筝》这一课。(板书课题。)

二、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出示挂图,一幅一幅地看图。

第一幅图:小熊从家门前的小溪里拿起一艘纸船,看到里面的松果,他乐坏了。

第二幅图:在山坡上,小松鼠收到了一只风筝,他看到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也十分高兴。

第三幅图:小松鼠看到了天上飞着的风筝,把一只只折好的纸船放进了小溪里。

2.把三幅图连起来当成一个故事讲—讲。

三、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语。

L.初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2.认读生字,词语卡片,读准字音。

四、指导写字。

1.同桌互相交流用什么好办法记生字。

3.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汉字。

四、布置作业。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媒体出示图:老师这儿有一幅图,谁能用几句话说一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山、房子、小河)

听说松鼠和小熊就把家建在了那里,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帮帮他们找家。

戴头饰,扮演主角:

那里风景这样优美,小熊和松鼠的家这样可爱,大家想不想生活在那里?那就请大家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来做一只可爱的小熊或快乐的松鼠吧!

2、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

⑴了解课文大意:我明白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样回事呢?请大家读读二至六自然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谁明白他们俩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学生读课文原文)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

⑵重点学习三、五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情绪:

他们俩收到对方的礼物,可高兴了!书上有两个自然段写了他们高兴的情绪,是哪两个自然段?(出示三、五自然段。)

哪里直接写了松鼠和小熊高兴的情绪?“乐坏了”还能够怎样说?(“很高兴”“高兴极了”“很快乐”“美得不得了”)那你能读好这一句吗?(指导朗读。)

还有什么原因让你们这样高兴?

看!除了纸船和风筝还有什么?(教师出示教具,装有松果和祝福语的纸船;挂有草莓和祝福语的风筝)还有草莓和松果。

是啊,小熊收到了可口的松果,松鼠收到了甜甜的草莓,能不高兴吗?还收到了对方的祝福。对,我们还收到了朋友的祝福呢!我们来读一读祝福的话。(指导学生朗读,读出祝福的语气,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情绪。)

朗读整个第三自然段。

小熊你很高兴,小松鼠你们呢?用同样的情绪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吧!

单个读第五自然段(教师指导)。

所有小松鼠读第五自然段。

⑶配乐朗读一至六自然段,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松鼠和小熊的友谊真让人羡慕,我们再在音乐声中分享一下友谊带给我们的快乐吧!我们来分工读一至六自然段。

⑷区别“漂”和“飘”: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老师发现了一个秘密呢!它就藏在这两个句子中,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出示两个句子。)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教师小结:你看,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我们的汉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个有心人,必须会发现汉字更多的秘密。

3、学习第七自然段:

过渡: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但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小朋友,你们想一想,他们可能会为了什么小事而吵架呢?从此,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4、学习八、九自然段:

⑴小熊、松鼠,此刻你们的情绪怎样样?(很难过)能告诉小鸟原因吗?

⑶原先你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但是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还是每一天扎风筝,折纸船,这是怎样回事呢?

5、学习第十、十一自然段:

噢,原先是这样啊!虽然你们吵架了,但心里还都想着对方,还想和对方做朋友啊!那结果怎样了呢?请大家自己读读第十、十一自然段。

友谊失而复得,你们的情绪必须很复杂,咱们能不能透过读把你的情绪表达出来?先自己试试。

⑴学生读第十自然段,听完他读,我也忍不住想读读了,但又怕读不好,大家能帮帮我出出主意吗?

“再也受不了了”,就应读出松鼠实在忍受不住,个性想和松鼠和好的情绪。

“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就应读出松鼠很想和小熊和好,很急切很真诚的语气。

你也想试试吗?必须比我读得更好!

单个读,齐读。

⑵学生读第十一自然段,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读呢?

6、拓展练习:

⑴是啊,松鼠将所有的纸船都放进了小溪,一只只纸船载着他深深的情意顺流而下,小熊看到这么些纸船向他漂来,会怎样呢?

我明白你们都学会了珍惜友谊,你们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大家说得太好了,相信每位同学都能牢牢记住你们的话,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呵护友谊,愿我们大家永远是好朋友。

纸船和风筝课件【篇7】

第二十课纸船和风筝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识记和复现,正确认读8个生字,正确书写“祝、幸、福”等8个生字。能正确使用“扎”和“抓”、“飘”和“漂” 2.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读课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朗读课文 3.通过情境创设,与故事重点角色同喜同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受小松鼠和小熊之间的真挚友谊以及友谊带来的快乐,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珍惜朋友之间的友情 教学重点:1.正确书写认读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小松鼠和小熊之间的真挚友谊以及友谊带来的快乐,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珍惜朋友之间的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初步感知课文 2.学习第1-5自然段 一、 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1.出示实物“纸船”贴在黑板上,并齐读。(板书:纸船)  出示实物“风筝”贴在黑板上,指导生读好“筝”和“风筝” 2.纸船和风筝,它们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却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边说边画白云和小溪,板书:和)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标出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带有生字的句子 (要求:先读括号里的词语,最后读句子) (1)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2)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3)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 (4)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 扎:读准平舌音 幸:读好后鼻音 3.分段读文 三、品读课文第1-6自然段,读中感悟 1.研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情境创设。师边画边叙述:我们来到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高高的山,清清的水,茂密的树林,绿绿的小草,还有美丽的花儿。松鼠和小熊的家就建在这儿。 (2)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找一找 (3)指名生读词语,一生贴图,同时理解“山顶”和“山脚” (4)齐读第一自然段 2.研读第2-6自然段 (1)整体感知 a.自由朗读第2-6自然段 b.填空交流 松鼠住在( ),小熊住在。松鼠把美好的祝福写在( )上带给小熊,小熊把美好的`祝福写在( )上带给松鼠,他们成了()。 (2)抓住“飘、飘”,读好两个重点句 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漂是多音字,以前读漂亮,在这里读第一声。“漂”和“飘”读音一样,偏旁却不一样,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样) a. 指名生把“飘”和“漂”贴在黑板上,并说明理由 b. (“漂”是三点水,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飘;而“飘”是风字旁,表示在风中飘) c. 选字填空:( )扬、()流、()洒、()荡 d.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3)研读第三自然段 a.出示插图,说说小熊乐成啥样了? (理解“乐坏了”) b.角色体验:请问小熊,你为什么乐坏了? c.联系实际,指导说话:你们有没有遇到过乐坏了的事情?我会说:___________,我乐坏了。(要求:边说边做“乐坏了”的动作) d.有感情地朗读 (4)合作学习第4―5自然段 a.出示插图,看图读课文第4-5自然段 不光小熊乐坏了,这时候小松鼠也乐坏了。同桌合作,边看图边读读课文的第4、5自然段,一人一段,看看哪只松鼠最快乐。 b.有感情地朗读,师生评价 3.配乐齐读第1-6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指导写字 1.创生文本,复现生字 出示儿歌: 折纸船,放松果,扎风筝,挂草莓。 乐坏了松鼠和小熊,抓住幸福不放手。 2.正确书写“扎”和“抓” 五、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3-5题   板书设计:20、纸船和风筝 松鼠    小熊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学会读写生字2.学习第7-12自然段 一、 复习旧知,巩固字词 1.识记“坏、莓、幸、福”等字,说说自己的好办法 2.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 (让多些学生发言) “吵”找找它的朋友_______________ “坏、福、扎”扩词___________________ 给“幸福”找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 3.配乐齐读第1-6自然段 二、研读感悟第7-12自然段 1.研读课文第7-9自然段 (1)师配乐朗诵第7自然段 (2)角色体验:小熊、松鼠你们此时的心情怎么样?(很难过)能告诉大家原因吗?根据学生交流,指导感情朗读第8-9自然段 (3)齐读第8-9自然段 (4)师:原来你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你为什么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呢?(指名回答) 2.研读课文第10-12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10-12自然段。思考:结果怎样了呢? (2)交流讨论:结果怎样?(小熊和松鼠和好了。)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4)朗读指导 “再也受不了了”,应该读出松鼠实在忍受不住,特别想和小熊和好的心情。 “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应该读出松鼠很想和小熊和好,很急切很真诚的语气。 (5)师范读:有了大家的帮助,我就有信心读好了。 (6)生齐读第11自然段 (7)说话练习:带着松鼠的思念和期盼,小纸船漂啊漂,漂到了小熊的家。小熊看到一只纸船向他漂来,他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生交流) (8)小结:小松鼠看见风筝高兴得哭了,连忙把纸船放到小溪里。 (9)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 三、拓展研究,提升情感 1.齐读课文 2.阅读评价。学完了这个感人的故事,小朋友你喜欢小熊还是松鼠?为什么? 3.拓展积累 用你喜欢的方式向曾经发生过争吵的小伙伴送上一条表现团结、友爱的谚语、格言或词语表示你的诚意! 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最伟大的力量就是同心合力。 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同心协力甘苦与共众志成城 同甘共苦 4.课堂总结:让我们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呵护友谊,愿我们大家永远是朋友。 四、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关键笔画 2.指导书写。师范写,生练写 五、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本

纸船和风筝课件【篇8】

一、学习第1~6段。

1.自由读,思考,这几段写了什么?

(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

2.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用画出相关句子。

(松鼠:折纸船放在小溪里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小熊:放风筝到松鼠的家门口)。

总结:就这样,折纸船和放风筝使山上和山脚的松鼠、小熊成了好朋友,他们给对方送去了礼物,送去了祝福,都感到高兴极了。

二、学习第7自然段。

1.根据这一段说说小松鼠和小熊的心理变化过程。

2.同桌可边想象边做动作。

三、学习第8~11自然段。

1.对照第三幅图,读第8~11自然段。

2.现在小熊还给小松鼠送去礼物和祝福,小松鼠给小熊送去礼物和祝福吗?用画出有关句子

3.他们想出了什么办法和好的?同桌扮演小松鼠和小熊,试运用多种方法。

4.小结:小松鼠和小熊又利用风筝和纸船和好了。

四、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看图,指名上台讲故事。

五、总结。

板书设计:

以贴图为主(小熊、松鼠、纸船、风筝)

课后反思:

自己感觉对这篇课文,还是吃得比较透的。主要设计思路是:以小松鼠和小熊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让学生读课文,体会他们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纸船和风筝对他们情感的变化所起的作用?这些问题引导孩子们细读课文。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孩子们的学习状态比较好,这可能得益于复习环节的趣味性设计、学习内容不同于课文的呈现方式,问题的设计还是能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深入研读的。

但课堂总是充满了遗憾啊!在课堂实际生成的瞬间,教师只能凭自己的一种直感去感受来自孩子们的对文本的解读和回应,然后对教学预设作出相应的随机调整。这种课堂策略当然受教师敏感度和经验度的影响,我在这方面明显是欠缺的。同时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引起了我的思考。

1、朗读得多,但缺少一个让孩子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机会,没有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平台。

2、课堂教学设计得太满。可能出于向学生们展示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流程的考虑,我的教学安排过于饱满,使得最后合作读读、演演的环节没能充分展开,非但不能体现原本指导比较细致、有步骤的特点,反而让学生觉得很仓促,导致实效性不强。

3、对待课堂上冷不丁冒出来的不同的声音,我的处理,虽然从整体上是对路的,但方法上显然是拙劣的。如果我能更宽容一些,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如:哦,你的思维真活跃,一下子跳那么远去了!我们现在讨论的这个话题说完呢!你再耐心等等,认真听听,我们等一会儿再听你的高见,好吗?或许孩子能在淡淡的诙谐和轻松的微笑中领会老师对他的肯定与建议,课堂的气氛也许会更活跃些,他也许会更好地倾听他人的意见。

纸船和风筝课件【篇9】

教材简说: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纽带。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必须的感受。

2、出示松鼠和小熊的图片。

3、揭题、指名读题,齐读题。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把难读的句子用笔划起来。

四、学习课文1-6自然段,边读边悟。

3、指名读,齐读。

4、板书简笔画。

5、出示松鼠的图片。它是什么表情?

过渡语:每一天清晨,小小的纸船把亲切的问候带给了小熊,每一天傍晚,美丽的风筝把深深的祝福带给了松鼠。是呀,纸船和风筝让它们俩成了好朋友,正当它们沉浸在这种幸福和快乐中时,这幸福和快乐却没了,(出示课件),你们看,它们此刻都悲哀地哭了。

五、学习课文7-11自然段。

5、出示飘荡和漂流。齐读,并在黑板上找到它们的位置。理解这两个词。

6、齐读这一段。

7、师:它们之间闹别扭了,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它们的情绪又怎样样呢?找出段落,并读出来。男女生分主角读这两段

8、师:它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但是我不明白它们为什么还要每一天折一只纸船,每一天扎一只风筝呢?点名学生说说。

9:师: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它们都很难过,松鼠再也受不了?它做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小熊愿意和好吗?你从哪明白?

10、想读的小朋友就站起来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11、教师和学生一齐串读全文。

12、松鼠每放一只纸船,它在心中都会默默地小熊说一句话,那它会对小熊说什么呢?

你想对小熊和小松鼠说什么?

师:一开始风筝和纸船让小熊和小松鼠成了好朋友,之后发生矛盾了,又是纸船和风筝成了传递它们友谊的使者,它们可真聪明。

在生活中,如果你和朋友闹别扭了,你会怎样做呢?

经历了这一切,它们还会闹别扭吗?我相信它们不会了,因为它们学会了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

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对待朋友,呵护友谊,愿小熊和松鼠永远是朋友,也愿你们也永远是好朋友。

六、播放《找朋友》的歌曲,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去向朋友和好,和同学交朋友。

七、最后,请小朋友牵着自己朋友的手走出教室。

《纸船和风筝》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话故事。文章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反思这节课的成败,我想,无论是在实践新的教学理念,还是在注重语文训练,我都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成功之处在以下几点:

1、贴合低段教学要求,字词学习落实到位。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教学环节。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单调,而且,当学生遇到形近字、同音字时更是容易被搅得一塌糊涂,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我在教学“飘”和“漂”时,这两个字虽是同音字,但字义却不同。我将区分这两个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孩子们因为有了前面知识的积累,立刻发现了这两个字的不同,有的说:我发现“飘”和“漂”这两个字都有一个“票”字。有的说:我发现第一个“漂”和水有关,第而个“飘”和风有关。于是我随机结合具体的语境,出示句子:体会了“飘与漂”的不同含义,还有的说:“漂”是多音字,我也随机出示课前设想好的这个多音字,象这样的随文在具体的语境中感受词语,还有很多,我不再举例说明。

2、充分利用简笔画,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

在教学《纸船和风筝》这课时,孩子们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后,为了更好地让孩子理解山脚和山顶,我便在黑板上简单勾画出他们的位置。孩子们兴趣高涨,学得主动,效果很好。

3、入“情”诵读,层层感悟。

以读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语文教学要回归到读上,所有的创新都应建立在读好的基础上。”

(1)、把“读”贯穿始终,读中感悟,以悟促读。

抓住了文中的几句重点句A、“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荡的风筝……”B、“如果你愿意和好……”)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再透过读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味,把课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语言三者融为一体。

(2)、教学中抓住矛盾,体验情境。

如抓住“乐坏了”“他们再也看不到纸船和风筝了……”等语句,抓住矛盾,体验情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4、拓展延伸,互送祝福,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在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环节,孩子们随着音乐把祝福的话和小伙伴们分享,每个孩子都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他们乐于展示自己,他们更懂得关爱伙伴,他们的个性健康地发展。班上有个小朋友不留意右手骨折了,是另外一个孩子不留意撞的,撞了他的孩子是这么说的:“彭博坤,对不起,是我不留意撞了你,给你带来了许多不方便,我期望你的手赶快好起来,那么你就能和我们一齐玩啦!”多么诚挚的道歉,多么另人感动的祝福。

但课堂总是充满了遗憾,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

(1)、课堂教学设计得太满。可能出于向学生们展示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流程,不影响完整的故事情境的思考,我的教学安排过于饱满,使得最后很多环节没能充分展开。也因此时间分配不合理,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前松后紧。

(2)、应对低年级孩子,语速我也就应适当放慢。

纸船和风筝课件【篇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2)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课文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喜欢模仿。学生们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也具有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的评价欲望。

1、师:小朋友,老师这有一个很好听很好听的故事,你可得竖起小耳朵听好哦!

师讲故事。

2、师:此时此刻,你心里最想说什么。(能说说你听了故事后的感受吗?老师刚才看到你笑得很灿烂,能告诉我为什么吗?刚才老师看到你满脸的不高兴,说说为什么而难过?)

指名回答。

(你听得很认真。/你是一个细心的孩子/善良的孩子/懂事的孩子/情感丰富的孩子。)

1、师:孩子们,纸船和风筝一次又一次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这是一个多么美丽又感人的故事呀!一起读课题,风筝的筝要读轻声,再读一遍。让我们赶快打开课本,读读这个故事吧。碰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书上的大枫叶,遇到难读的句子拿起笔做做记号。

3、师:读完课文了你觉得哪句话难读?我们一起来解决,好吗?是哪一句?

老师也觉得这几句话难读,谁能帮助他?会读了吗?你喜欢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

(1)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2)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3)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

(4)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了。

(师:风筝是竹条和线扎出来得,扎风筝的扎这里是平舌音它还可以念扎(zhā)表示刺的意思比如扎针扎花)

4、师:这些句子里有很多生字宝宝,这么多的生字你打算怎么记住他们呢?

7、师:“今天大家的表现真不错,字宝宝又回到课文中了,相信大家一定可以把课文读得非常流利,有信心吗?”

1、点击课件出现问题a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b纸船和风筝到底是怎样使他俩成为好朋友的呢?

师:谁能帮小熊和松鼠找到他们的.家(指名将松鼠和小熊的图片贴到相应的地方)

4、师:那纸船和风筝是怎样使他俩成为好朋友的呢?哪位小朋友知道了?指名回答

5、师:哦,我明白了,松鼠折了一只纸船,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小熊扎了一只风筝,风筝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你能帮老师把这两个字(漂飘)送给纸船和风筝吗?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这样送,你们觉得他说得有理吗?

6、师:是呀,纸船有水才能漂,风筝有风才能飘,多聪明的孩子,谢谢你!我们中国的语言文字可真丰富,仅仅换了一个偏旁,它们的用法就不一样了。跟老师读,小小纸船顺水飘,美丽风筝风中飘。

7、师:漂流的纸船和飘荡的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他们多么快乐呀!请小朋友拿起笔,在1——6自然段中划一划松鼠和小熊非常快乐的句子。

师:是呀,那是一只载着友谊和祝福的小船呀,小熊怎么会不乐坏呢!让我们来分享他的快乐,自由读读这一段话

师:我想问一下,收到朋友的礼物你快乐吗?你会高兴得……

让我们做做快乐的小熊,加上表情动作自己试着读一读。

指名表演师:谁还想做做快乐的小熊。不要心里偷着乐,把你的乐表现出来。好吗?笑一笑。

谁想做一只很快乐的小熊。谁想做一只更快乐的小熊。快乐的小熊,你好,咱们握握手。咱们女孩子做做快乐的小熊。

师:你可以自己做做快乐的松鼠,也可以找小伙伴表演。

有组合读的吗?

11、师: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们的快乐,你喜欢读哪一段就站起来读。(1—6)

师:有了好朋友是多么幸福的日子啊,每天,松鼠都会折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他每放一只纸船都会在心里默默地说……(指名回答松鼠会说些什么?)

师:有了好朋友是多么快乐的日子呀,每天,小熊都会扎一只风筝,他每扎一只风筝,也会在心里默默地说……(指名回答小熊会说些什么?)

12、师:可是,有一天,两个好朋友吵架了,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他们还会和好吗?我们下节课再学。

你能佣祝福来说句话吗?

纸船呀(),()到小熊的家门口。风筝乘着风,()呀(),()到了小松鼠家门口。

扎风筝很()苦,但能给朋友带去快乐,我很()福。

秋娃娃,好心肠,摘下树叶写信忙。

写给谁,给大雁。快快起程飞南方。

写给谁,给松鼠,快快准备过冬粮。

写给谁,给獾子,快快打洞造新房。

写给谁,给你我,多穿衣服别着凉。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读课题:纸船和风筝)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松鼠和小熊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呢?

出示课件句子(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师范读

2、师:是呀,纸船不再漂了,风筝也不再飘了。你能把这种难过的心情读读吗?

3师:是呀,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两个好朋友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不再相互祝福,不再相互送礼物,小朋友,他们俩还能成为好朋友吗?)

1、师:小朋友相信还能成为好朋友,从哪儿看出来还能成为好朋友?

课件出示:你是从哪里感受到松鼠和小熊还能成为好朋友的?

2、师:大家准备好了吗?分享交流学习成果吧!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小熊很难过,他还是……………………挂在高高的树枝上!

3、你是从这句子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小熊还是想和松鼠成为好朋友的?

师:想起快乐的日子,捉迷藏,说悄悄话,多么快乐,可现在成孤令令了,你能难过的读一读吗?

(指名二生读)你读的真好,连老师也被你感动了。

是呀,小熊非常难过。

师:老师有疑惑了,都吵架了,干嘛还每天扎一只风筝呢?

师:是呀,就请你带着小熊对松鼠的思念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6、师:聪明的小朋友,还可能从句子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老师感觉到了你的不好意思了,老师发出你把“高高”读得很重,为什么要读这么重?)

师:在和松鼠分开的日子里,小熊是那么的难过,让我们感受小熊的心情,再次有感情的读读吧!(自由读)

师:看小朋友刚才读的时候,有些低下了头,有些还翘起小嘴了呢。那一起来读读吧!(齐读)

2、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松鼠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折一只纸船,他也不好意思放进小溪,就把纸船放在屋顶上。

1、师:他们想成为好朋友,你还可以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找到?

生: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他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

3、师:带着松A的思念和期盼,小约船漂啊漂,漂到了小熊的家。

(出示课件)小熊看到一只纸船向他漂来,他——————————。

生:小熊把风筝从树小拿来下来,放上天空中去……

师:哪个小朋友能把刚才小朋友说的连起来有顺序的说说!

师:老师知道还有小朋友们还想说,说给同桌听,一起来分享吧(生自由说)

1、师:小熊从树上摘下最美的风筝送给小松鼠,出示课件句子:傍晚,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松鼠高兴得哭了。他连忙爬上屋顶,把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

师:想想和小熊又能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了,知道小朋友现在心里也一定非常的高兴,纸船漂来了,风筝飞起来了,你会为他们的友谊威动着,谁愿意读8————11段(放音乐)

小松鼠和小熊又和好了。小朋友一定有什么话想对松鼠和小熊说,把你们想说的话,写在纸船和风筝上

说说你的好朋友。

小朋友平时和小朋友吵架了,不应赌气,要像他们那样勇敢的沟通,祝福他们

说说你从这节课里学到了什么?

纸船和风筝课件【篇11】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松鼠吗?松鼠长什么样?它最喜欢吃什么东西?(松果)对,小朋友对小松鼠还记忆犹新,不过今天老师要向小朋友们介绍的两位朋友里边除了松鼠以外还有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请看课文。

1、请小朋友们用铅笔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并回答出来。

2、自由读课文,同时用铅笔把文中的生字勾出来,多读几遍读熟为止。

3、同桌交流、帮助,解决不认识的生字。

4、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齐读生字。

5、开火车读,分小组读。

7、给生字组词,不对的要及时给予纠正。

8、分4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内容:

⑴小组成员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提出来,其他成员给予帮助。

⑵组内成员分段读课文。

⑶边读边思考:

①课文有几幅插图?分别画了什么?

抽生一一作答。

②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③纸船和风筝在松鼠和小熊之间起了什么作用?

⑷全班齐读课文。

⑸分组分段朗读课文。

⑹让生提出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全班一起解决。

⑺学习了课文以后,小朋友们明白了什么?

让生按照书上的提示和自己的想法把小熊和松鼠之间发生的事情表演出来,看谁表演得最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观察所要书写的8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摆放。

2、师示范写并讲解:

8个生字,有6个字是左右结构中的左窄右宽的类型,写时要注意田字格的分配。

请小朋友们回家去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同时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纸船和风筝课件【篇12】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书写8个生字,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目标:

1.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

山顶山脚小溪风筝纸船

松果草莓纸条屋顶门口

幸福快乐愿意漂流飘荡

1.自由读,同位互读

2.开火车读

3.用词说话

4.你还喜欢本课中的哪些词语?

二、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字贴,说说难记的字、易错的字、发现特点。

2.指导写字:

(1)写正确:

①幸:区别幸辛的字形。幸上面是土,不是士

②抓:右边不要写成瓜

③祝、福:左偏旁是礻

(2)写美观:

a.抓:关键是爪的书写-第一个平撇要短,第二个竖撇一定要竖起来,第二笔竖要直。

b.祝、福:示字旁的书写-横撇的撇不要弯,竖要写直。

3.学生练习,师指导。

三、实践活动:

1.把这个故事读熟,用自己的话讲给爸爸妈妈听。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你的好朋友表达心意。

板书:

20.纸船和风筝

松鼠小熊

纸船和风筝课件【篇13】

教学目标:

1、认识“坏、扎、抓、莓、幸、福、吵、受”8个生字,读准翘舌音“抓、吵、受”;后鼻音“幸”;多音字“扎”;正确、端正、整洁地写“坏、扎、抓、松、幸、福、祝、抓”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正确、端正、整洁地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教学难点:

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预习要求:

1、读通课文,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

2、自学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课,谁来读课题?(注意读准“风筝”的“筝”为轻声)

2、谁知道它单独出现时读几声?(一声)请大家一起读。

3、教师小结:“筝”这个字单独出现时读一声,与“风”组成“风筝”时读轻声,请大家再来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昨天预习,你读了几遍课文?(指说)

2、课文中的难句子一定难不倒你!先自己试试吧!(自读)

3、生字宝宝藏在句子里,都被你们认出来了,那他们站在一起呢?(自己认读一下,再把记字的好办法说给周围的小伙伴听!)

4、谁都认识了?(指读)谁想把你记字的好办法跟大家交流一下。

二、初读课文

读了课题,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读读课文了吧?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它,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词

1、学习生词:

大家读得真热闹,看把小松鼠都吸引来了,你瞧,他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你愿意读吗?把生词读给你的同位听,读不准的,请同位帮助改过来。(出示生词。)

乐坏了扎(za)风筝抓住草莓幸福吵架难受

2、学习生字:生词大家都认识了,我把生字单独拿出来你还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生字。)

学生单个读生字,齐读生字。

小老师提醒要注意的读音并带读:读准翘舌音“抓、吵、受”;后鼻音“幸”;多音字“扎”

四、书写生字

1、观察所要书写的8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摆放。

2、师示范写并讲解:

8个生字,有6个字是左右结构中的左窄右宽的类型,写时要注意田字格的分配。(1)写正确:“祝、福”:左边都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幸”:下边只有两横,而不是三横“羊”。

(2)写美观:

a.抓:关键是“爪”的书写-第一个平撇要短,第二个竖撇一定要竖起来,第二笔竖要直。

b.祝、福:示字旁的书写-横撇的撇不要弯,竖要写直。

3、生描红,后临写,师巡视指导。

报告课件模板


完成优质的教学,老师首先需要认真准备教案和课件,不能草率行事。教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教学方式之一。针对“报告课件”,栏目小编已为您找到了一篇详尽的解析文章,但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请自行调查以获取准确情况!

报告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 积累10个词语,两句句子。

3.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4. 初步认识蓝鲸。

5. 初步了解什么是研究报告,怎样制作研究报告,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 积累10个词语,两句句子。

3.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什么是研究报告,怎样制作研究报告,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精神。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训练:古诗诵读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 出示海底世界多媒体:大洋海底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你知道哪些动物的家在海洋里吗?(学生回答)

2. 那你们知道海洋中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对此我们有一位叫丁丁的小朋友特意做了一份研究报告。

3. 揭示课题,齐读。

4. 教师简单介绍什么是研究报告。

过渡:丁丁的这份报告都写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课文录音。

(二)整体感知,学习课文第六节。

1、听录音,找一找课文第几节写了研究报告的内容。

2、根据回答学习第六节。出示内容,练习朗读。

1)朗读:小组开小火车读,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叫号比读,看谁读的有感情。

师生合作读。(引读)

过渡:丁丁这份详细的'报告是怎样完成的,想不想知道?

(三)自学生字,学习1——5小节。

1. 小组自学生字,集体汇报。

2. 分角色读1——5节。

3. 教师总结:要完成一份研究报告先要找资料,然后得挑选资料,最后把挑选出的资料整理编辑成文。(板书)

过度:完成研究报告后,丁顶可高兴了,一起读一读课文最后

一节。

谁能把自豪的语气读出来。

(四)总结。

1.通过学习课文,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2.读句子。(练习三)

(五)复习。

1.读词语。

2.分组读课文,找找课文中的数量词,做练习。(见参考)

(六)作业。

收集你最喜欢 的 一种动物的资料,向大家做介绍。

教学反思:

教是为了不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我们一贯的目标。自主是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独立识过字了。在课堂上,引导他们合作识字,交流方法。在交流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加以重点指导。如“资”与“姿”进行比较,区分再组词。对于“录”“族”这些容易写错的字,加以提醒,指导写字。通过循序渐进的识字过程,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教师适时加以点拨中,识字,写字能力日渐提高。

在设计课后拓展题时,我本来有些担心,让学生自己制作研究报告是否有些要求过高?可是,学生的积极性十分高,有的两个人合作,有的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了,而且做出来的研究报告都象模象样,很多学生都完成了三星题,只有少数学生能力有限,不能完成。可见,学生喜欢接受挑战,喜欢这类让他们自由发挥,展示才能的练习。

报告课件【篇2】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积累】

认识本课出现的生字,并借助字典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词;了解关于李姓的一些知识。

【方法与能力】

学习并掌握研究报告的写法。

【情感与思想】

激发学生进行研究的兴趣。

【拓展与延伸】

分组合作,自选课题学写研究报告。

【重、难点突破】

学习并掌握研究报告的写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和所有的李姓人氏五百年前还是一家人呢!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下面,我们就跟几名小学生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板书: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二、学习课文

1.提出问题,自学课文。

学习本课有两个要求:一是要弄清楚李九的历史和现状,二是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研究报告的写法,课下分组学写一份研究报告。

提示:对于第一个问题,要求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答案。而对于第二个问题,要求学生在分析这篇研究报告各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加以总结。

标题: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问题的提出:缘由意义问题

调查方法: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整理调查资料,并进行分析

结论:李姓源远流长,人才辈出,人口最多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研究报告的一般写法,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奇怪的东南风》也是一入世研究报告。

板书:

二、学习新课

今天学习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要求同学们能够运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分析这篇研究报告的写法;一是要求学生具体学习领悟如何进行研究的。要求学生自学后加以交流。

板书提示:

1.提出问题:爸爸咳嗽的病因

2.观察并记录信息:怀疑与东南风有关

奇怪的东南风

3.分析信息:真的与东南风有关

4.请教别人:爸爸对二氧化碳过敏

5.提出结论:工厂的气体污染是爸爸咳嗽的病因

报告课件【篇3】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本设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搜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通过练习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教学目标】1.通过综合性活动,帮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激发学生利用信息进行研究的兴趣。2.通过对相关信息的分析研究,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3.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调查报告。4.学会与别人交流,体验利用信息进行研究的快乐。【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制定调查样表三份。2.学生准备:纸、笔。【课时安排】 三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 制定专题活动计划一、亲情谈话,真情导入1.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想探究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注意搜集信息,利用相关信息进行研究,就能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撰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与别人交流,从小培养科学家的研究素质。2.请大家阅读一下课文,明确今天的学习要求。(课文125页)3.刚才,我们阅读了课文,大家讨论一下,说说课文有哪些要求。【学生交流,要求有三点:①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②可以合作也可以自己进行研究。③通过阅读报刊、书籍资料、上网搜索等途径获取资料。④从搜集的资料中,找出对解决问题特别有用的部分多读几遍,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⑤认真阅读下面的两篇研究报告,讨论一下怎样写研究报告,然后分头撰写,和同学交流。】[设计意图]亲情谈话以激发兴趣,阅读教材以明确目的,使学生消除畏难情绪,满怀热情地投入。二、讨论交流、选择话题1.读教材中的活动建议,看看可以研究哪些问题。2.你们对什么最感兴趣?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你们喜欢的内容来研究啊!到底研究什么呢?先商量商量吧!(同学商量)3.设疑。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你还想查阅哪些方面的资料?大家交流一下,感兴趣的话题有哪些?学生:家庭交通工具的变化。学生:本班学生近视眼的情况。学生:作业情况。学生:成语故事中的名人故事。……4.学生按共同研究的内容自愿组合成学习小组、讨论确定研究专题和研究具体目标。小组内明确分工,组织协调。5.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话题,作为调查专题。[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话题,把调查研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自己,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地投入,满怀激情地参与。三、制定计划,明确任务1.教师导入: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要清查一次,这就是调查。人口普查也是调查。调查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和里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做如实的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刚才,大家选择了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也是我们要进行调查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调查呢?首先,要制定一个周密的调查计划。“凡事预则立” 嘛。怎样制定调查的计划呢?下面我们就以如何调查五年级学生近视眼为专题,进行讨论和设计活动方案。2.明确调查的对象和目的:调查对象:五年级全体学生。调查目的:①了解五年级学生近视的情况;②了解五年级学生近视是否与年龄、年级、性别有关?③了解五年级学生近视率的高低是否与优班和普通班有关?④向全体五年级学生提出预防近视的意见和建议。⑤调查材料和用具:调查表、笔。3.指导设计调查表:班级近视率调查表。调查人:_______________ 调查班级:_______________ 学生总人数 近视学生人数 近视率(%) 备注 男 女 男 女 班级              年级学生近视率调查表调查人:_______________调查年级:_______________ 班 级 人数 近视学生人数 近视率(%) 备注 男 女 男 女 班级 1班               2班               3班               4班               5班               6班               7班               8班               9班               10班               全年级              五年级学生近视率调查表调查人:_______________调查部门:_______________ 年 级 人数 近视学生人数 近视率(%) 备注 男 女 男 女 年级 一班         &nb ww w. sp;     二班               三班               四班               五班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制定好调查表格,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调查活动,为调查实践活动做好了准备,确保了调查实践活动的成功。第二课时 调查研究过程一、组织调查1.做好调查动员,明确调查对象、指导调查方法。2.发下调查表,各小组分配好调查任务。3.小组开展研究:(学习方式:观察了解学生、请教师长、上网搜索、查阅资料、互相交流、社会调查等等)4.学生收集有关由于近视眼带来危害的事实材料。5.调查结果的分析:从调查的结果分析:学生近视是否与年龄、年级、性别有关,学生近视率的高低是否与优班和普通班有关。[设计意图]: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能亲身去体验社会,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二、调查汇报,归纳总结1.学生活动:介绍自己通过各种途径调查的近视眼的情况。2.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完整汇报自己的材料。[设计意图]:体现教师的指导性,为学生创设新奇、和谐、有趣的学习情境,为学生创造思维做好必要的准备。3.指导学生分析近视眼的原因学生活动:①各小组向全班汇报:近视眼情况的调查结果,并展示本小组所填的统计表。②学生分析发生近视眼的原因。[设计意图]与数学合理进行整合,运用统计图、表展现有说服力的数据,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师活动:①帮助学生将各组汇报的数据形成表格。②和学生一起口算,填写合计的数据。[设计意图]:建立多维互动的师生关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活动:分组分析全班统计的数据,讨论:为什么会有近视眼?4.借助资料,处理信息:学生活动:上网了解近视眼的有关知识。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上网,怎样登录健康的网站。[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能够对大量的信息有反思和辨别能力,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第三课时 讨论撰写调查报告一、启发谈话现在,你是否愿意把观察到的近视眼的情况记录下来?你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记录。二、指导撰写报告1.学习调查报告。(1)指导学生阅读调查报告例文。(2)指导学生讨论调查研究的写作方法。2.指导写简单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一般可以分三个部分:(1)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的目的──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2)对调查到的材料作分析,主要是统计和分类,如调查了多少班级,发现了学生有近视眼的有多少人;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有哪些等。(3)提出建议。提出防止近视眼的建议。3.撰写调查报告。4.小组汇报调查情况。5.小小建议书。根据调查结果,向全体学生提出预防近视的意见和建议。[设计意图]以例文为参照,指导学生读写结合,学会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学生练习写调查报告,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利用信息的研究能力。第四课时 评价活动、拓展创新1.你在本次综合性学习中最大的收获或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说一说,写一写。①自评自己的好主意,②如何与组员愉快地合作,③如何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④同学对你在这次活动中表现的评价,⑤老师对你在综合性学习过程的评价。2.小组完成活动评价表。“近视眼调查”活动评价表(或“家庭变化”活动评价表)3.总结本单元综合性学习“利用信息”的成果。①运用自己写的文章,加上搜集的资料、图片,制作小报、班级举办展览、总结本单元学习的成果。②汇报结束后给表现出色的小组颁发“优秀组织奖”,把“积极参与奖”、“最佳采访奖”、“最佳记录奖”等奖项的授奖权交给每个小组成员,指导他们在讨论和评议中产生获奖者。[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灵活性和开阔性,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思维的培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评选最佳,激发了学生利用信息进行研究的兴趣。【课后反思】这次活动我们设计了前期准备、过程指导、汇报评价三个环节的组织和学习。使学生在活动中,其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收获。另外,这次活动的设计,我们把最终的评价权交给了学生,这也体现了活动中学生全程参与的主动地位。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随着学生实践能力的逐步提高,教师的组织管理作用逐步蜕变成引导和交流的合作方式。我们可以在他们的活动中发表意见,然而对于全权参与整个研究过程的小组来说,他们则更有权力去争取自己的意见。在调查研究活动的同时,教师也自然成为了他们的合作者,给他们出主意、提意见。通过集体汇报,提供了一个信息交融的良好环境。一方面通过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来体现课题的研究价值,产生辐射作用;另一方面为学生再次提供创造的机会和学会欣赏别人的机会;再一方面是汇报的同学从精心准备到展示,大大得到了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心理满足感。在他们自评和互评的同时,也逐渐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在今后的实践中得以保持和修正。通过调查活动,学生们从调查中,提高了采访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统计分析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经过了这次活动,在他们的心中深深地种下了“利用信息进行研究”的科学精神的种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探究素质。而这些素质都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益的,对我们民族的未来有益的。

报告课件【篇4】

优质高效的课堂设计是师生互动的课堂。互动,相对从动、被动而言,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改变、共同发展为基本内涵,特点是平等、互利、自愿、内动。师生互动的实质是一种人际互动,包括知识互动、思想互动、心智互动、情感互动、品德互动、行为互动、人格互动等,以思维互动和情感互动为核心。

吉春亚总会调动各种语文手段,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或问题**、或导读入情、或移情体验、或对话激发、或校释顿悟……体验的好处是,让学生用语文手段,获得语言的形象,然后通过思维的创造,实现言语序列,构建语言和精神的实物。从这一过程来看,体验式语文教学的真正实施是强烈课堂主体性的具体体现。

吉春亚的课,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几乎都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我以为,这是吉春亚以自己的智慧注入到学生的体验过程中,让学生不断生成智慧,让学生在获得智慧中,享受快乐,获得更有境界的体验,这样的体验,不仅是本课目标的达成的保证,更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动力支撑,往往在此时,课堂会活力肆射、高潮迭起。在《趣识对联》、《诗意浓缩姓名中》等颇有难度的课,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高潮。

优质高效的课堂充满活力。活力是生命的音符,活力教育是歌唱生命运动的旋律。动态教学是有效教学的表现,是促进学生积极发展的途径。

要通过充满活力的课堂,充分发挥教育的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心理和生活活力。

吉春亚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主观体验的过程不仅与教师无关,而且教师的行为也尤为重要。只要智慧的教师,才会给学生智慧体验,也才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

凡听过吉春亚课的老师,都十分称道其文化底蕴的厚重,特别惊羡她的传统文化的功力,的确,吉春亚博学多才,除我们熟悉其在课堂上随口吟出诗词佳句外,她还发表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这让她比勤于学习多了一份积淀:熟悉文学创作。如果说读别人的文章是“沿波讨源”、“披文入情”的话,写文章则是“积流兴波”、“载情而文”,就象金镛笔下的“双手互搏术”,让她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左右逢源、互为补充、得心应手。

报告课件【篇5】

一,出示课件,谈话导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非常好看的图片,大家想一睹为快吗

生:想

师:好,请看大屏幕。(播放《森林鸟鸣》的视频资料)谁想把自己看到的与听到的跟大家说一说

生1:我看到了鸟儿们有的在展翅飞翔,有的在窃窃私语。

生2:我听到了鸟儿婉转动听的歌声。

师导入:是呀,我们爱看鸟儿展翅飞翔的雄姿,我们爱听鸟儿婉转动听的歌声,生活在花香鸟语的世界,该是多么惬意呀!然而,有些人却在毁坏着我们这个和谐而美丽的家园,在《鸟儿的侦察报告》里,我们知道了鸟儿的悲惨遭遇。大家想一想:鸟儿么都发回了那些侦察报告

生:野鸡妈妈孵不出小野鸡;燕子在哭泣;海鸥飞不起来了;还有鸟儿迷失了方向。

(鸟语花香的视频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唤起学生对鸟儿的喜爱之情,与下面破坏鸟儿的现象形成对比。)

二,回顾课文,寻找读写结合点。

师:现在大家快速浏览这四份报告,看看在写法上有哪些相同点

生:他们都是写环境污染使鸟儿面临死亡的威胁的。

师:对,虽然四份报告内容各有不同,但主题是相同的,都反映了环境污染使鸟儿面临死亡的威胁。那么,除了主题相同外,在表达方式上,还有哪些相同点

生2:我发现了这四份报告都采用了拟人手法。(板书 拟人)

生3:我发现了他们都是用"我"的语气讲述的。(板书 "我")

师:同学们读书真用心,发现了这么多的相同之处,(边指板书,边总结)作者在这四份报告中,都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用第一人称的语气讲述,使报告真实,生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在大家再闭眼想一想,哪一份报告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是哪个句子深深地打动了你 又是那个词语触动了你的心灵深处

生1:第一份报告。

生2:第二份报告。

师:请你读一读让你感受深刻的句子,并谈谈你的感受。

生读《野鸡妈妈孵不出小野鸡》中野鸡妈妈说的话,并课件出示野鸡妈妈说的话。

师:是呀,连野鸡都不能繁殖后代了,真让人痛心,(边板书边总结)作者抓住了语言描写,如泣如诉地讲述鸟儿遭受迫害的过程,读了,让人心动。那么,除了运用语言描写外,文中还有哪些句子给你的印象很深

生1:第三份报告。

生2:第四份报告。

师:那么,请你读读这些句子,把你的感受跟大家交流交流好吗

生:读句子,教师用课件出示"真糟糕,一艘大油船在海边撞上了一块大礁石,漏油了。黑色的石油浮在海水上,把几百千米的海面都给污染了。"

师:这样的.场面真是令人触目惊心,作者采用了环境描写的手法,真实地再现了海洋资源的污染现状,读后令人痛心 。

(读写结合课的重点是找准读写结合点,在读中学会表达,在《鸟儿的侦察报告》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再读课文,发现文章中语言描写,环境描写,人称等写作特点,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

三,延伸课外,拓展思路。

师:其实,鸟儿们面临的危害还不仅仅这一些,除此之外,鸟儿还面临哪些危害

生汇报:有人用弹弓打鸟儿,

生2:有人捕鸟儿来吃,

生3:还有人捉鸟儿来把它养在笼子里。

师:(边放课件边动情地讲述)有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把他们养到笼子里,供自己玩赏;有人大肆捕杀鸟儿,把他们变成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还有人乱砍滥伐树木,使大批的鸟儿失去了家园。

师:不仅仅鸟儿成为了环境污染的牺牲品,大家想一想,还有谁也深受其害

生汇报,师播放鱼儿死亡的课件,谁能来把画面上的内容给大家描述一下

生:河水污染,是大量的鱼虾死亡,一条条鱼儿露出了白肚皮。

师:惨遭杀害的不仅仅是鸟儿,鱼儿,大家想想:人们还把枪口和屠刀对准了哪些动物

生:有人为了买象牙挣钱,猎杀大象;

生:有人为了捕杀鲸鱼 ,血流成河。

生:还有人捕杀藏羚羊,贩卖羊角和羊皮牟取暴利。

师:看到这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那此时你的心情如何

生1:气愤。

生2:伤心。

师:同学们,光心痛,气愤是无济于事的,当这些动物朋友惨遭杀戮,作为朋友,我们该怎么助他们一臂之力呢

生1:写宣传标语。

生2:看到有人捕杀他们,我们要去制止。

师:你们这些办法很好,我们把这些朋友们的遭遇用侦查报告的形式写出来,呼吁更多的人来帮助他们,好不好

(通过学生交流与讨论,加上老师出示图片,帮助学生拓宽写作思路,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

四,生写报告,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作品,相机评价。

六,总结下课:同学们,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要我们阅读文章时,吸取和借鉴文章中好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我们也能写出优秀的文章来。

板书设计

鸟儿的侦察报告

鸟 儿

环境污染 鱼 儿 面临死亡的威胁

野生动物

(拟人化 我的口气 语言描写 环境描写)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解决两个问题,即解决"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的问题。教学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回顾课文,通过两个问题"你发现四份报告有哪些相同之处 "和"哪份报告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引导学生感悟四分报的写作特点,这样就解决了"怎样写"的问题;然后通过交流和图片展示,帮助学生开拓思路,知道不仅鸟儿面临死亡的威胁,还有鱼儿,珍稀动物同样遭受环境的迫害。这样有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学生知道写什么和怎么写了,那么写起来就会不感到棘手了。

报告课件【篇6】

一、题目要求及意义

毕业设计是对我们大学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不再是以往一门课的课程设计那么简单,以前的课程设计只是毕业设计中的一部分。因此毕业设计可以巩固和加深以前学过的知识,真正了解建一幢房子前所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掌握土木工程专业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在设计过程中,熟悉各种规范,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独立完成设计,过程中需要CAD绘图、配筋计算等,培养了我们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并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工程概况

东方外国语学校办学面向世界,以外语教学为特色,实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外语小班化教学,加强英语,实施双语,选修多语种。学校的建设目标是建设一个网络化、智能化、花园化、教育化、校本化和谐统一的现代校园。学校采取的措施是启动学校改建方案,20xx年8月完成教学楼外部建设工程,完成教学楼底层内部装修工程。20xx年8月,全部完成学校改建方案,显现一个开阔、明亮,体现外国语学校面向世界。东方外语学校教学楼设计B,拟建总建筑面积约5000m2,用地面积约1500m2。详细情况见用地总平面图。采用框架结构形式。

三、设计要求

1、设计依据

1)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14.5℃,年降雨量1400mm,夏季主导风向南及南偏东,冬季为北及北偏西。

2)建材供应情况:必须保证材料质量,进场材料必须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3)施工条件:该工程由具有一级资质的企业施工,施工单位实力雄厚,机具及技术力量均满足要求。

2、设计原则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遵循有关的设计规范,满足有关功能要求,详细收集有关资料,使设计合理、实用、美观,力求有所创新。

四、建设方案介绍

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地基环境、使用功能、结构选型及建筑艺术等问题,着重解决建筑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和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内部与外表的艺术效果,创造出既符合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的环境。同时突出对教学楼安全性的功能。根据设计题目的要求,该工程为教学楼,因此在结构布置时,教室的开间和进深都比较大,教室比较宽敞。教学楼设计还须满足防火要求等。

五、可采用的建筑结构形式

1、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适用过程中出

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采用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等材料砌筑或装配而成。框架建筑的主要优点: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注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2、砌体结构用砖砌体、石砌体或砌块砌体建造的结构,又称砖石结构。由于砌体的抗压强度较高而抗拉强度很低,因此,砌体结构构件主要承受轴心或小偏心压力,而很少受拉或受弯,一般民用和工业建筑的墙、柱和基础都可采用砌体结构。在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其他结构的建筑中,常用砖墙做围护结构,如框架结构的填充墙。砌体结构的主要优点是:

①容易就地取材。砖主要用粘土烧制;石材的原料是天然石;砌块可以用工业废料——矿渣制作,来源方便,价格低廉。

②砖、石或砌块砌体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较好的耐久性。

③砌体砌筑时不需要模板和特殊的施工设备。体结构的

缺点是:

①与钢和混凝土相比,砌体的强度较低,因而构件的截面尺寸较大,材料用量多,自重大。

②砌体的砌筑基本上是手工方式,施工劳动量大。

③砌体的抗拉和抗剪强度都很低,因而抗震性能较差,在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

六、设计主要内容

1、建筑设计根据任务书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遵照有关设计规范要求,在参观、调研、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设计,使建筑满足有关功能要求,并力求做到美观、有新意。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和施工图7至8张。具体包括:

1)确定建筑方案根据教师提供的建筑设计初步方案进行修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使本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满足项目的基本功能要求、防火要求等,并尽可能做到新颖美观。

2)建筑平、立、剖面设计及主要节点构造设计根据本工程的使用要求确定各房间的大小(开间及进深)及布置,合理的人流疏散组织,确定层高,画出建筑平、立、剖面图,并进行主要的节点构造设计。

3)完成建筑设计说明及建筑施工图建筑设计说明主要反映你的建筑设计思路及所采取的方法、措施。建筑施工图包括建筑平、立、剖面图,及主要节点大样图,共7-8张图纸。

4)建筑要求建筑高度24米以下,建筑层数为3层,建筑由并排两栋楼组成,中间以连廊连接;一层为门厅及教室,二层至三层为教室若干,每层公共卫生间一套。

2、结构设计

1)确定基础及结构设计方案根据建筑功能要求、荷载条件、总平面位置、工程地质条件、技术经济指标和施工能力等因素,合理选择基础形式和结构类型,确定基础和结构布置方案,并以文字阐述所选择基础及结构设计方案的理由和依据。

2)设计条件自然条件:基本风压值、基本雪压值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用;楼面和屋面活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用;抗震设防烈度6度;工程地质资料详见地质勘察报告;建材供应必须保证材料质量,进场材料必须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3)完成结构计算书一份内容包括:

a.基础设计计算(如采用桩基础应包括单桩承载力的确定,桩数与桩位布置,承台的抗弯、抗剪和抗冲切计算);

b.楼(屋)面板的荷载、内力和配筋计算;

c.框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采用电算,包括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和组合、截面配筋),并选择一典型框架进行手算,与电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d.框架联系梁或次梁配筋计算;

e.楼梯结构的荷载、内力、配筋计算

4)绘制结构施工图完成结构施工图,包括结构设计总说明、基础及上部结构的配筋图。

3、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包括:封面、中英文摘要、目录、毕业设计计算书、任务书、毕业设计指示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原文及翻译、实习报告等,设计说明书的主题内容是设计计算书。

4、建筑施工图纸

1)总平面图(1:500)及建筑说明;(建筑说明要写明工程位置,总图布局交通组织平面布局,层高剖面设计,防火设计,建筑造型设计及室内外装修标准等。)

2)平面图(1:100),由指导教师确定层数和图纸张数;

3)立面图(1:100),由指导教师确定不少于两个立面图;

4)剖面图(1:100),必须剖到楼梯间;

5)大样图(1:20),檐口大样一个,其它大样任选1-2个;

5、结构施工图

1)桩位布置图、基础平面布置图、基础详图各1张;

2)底层或标准层、顶层楼板配筋图(按平图表示法)各1张;

3)框架梁标准层、顶层配筋图(按平图表示法)各1张;

4)底层柱(按平图表示法)配筋图一张;

5)楼梯配筋图1张

6)其它结构施工图2~3张。

七、设计进度计划编制

英语翻译、毕业实习报告、开题报告、文献综述1周

建筑设计共三周,其中:

(1)建筑方案设计,包括平面、立面、剖面设计

(2)方案修改及节点构造设计

(3)绘制施工图结构设计时间共12周,其中:

(1)结构方案设计

(2)框架设计计算

(3)基础设计计算及楼梯计算

(4)结构设计电算

(5)整理设计资料及绘制结构施工图

(6)教师评阅1周3周1周4周2周1周1.0周0.5周1.5周

八、设计所需的主要参考文献

[1]GB/T 50104-20xx建筑制图标准[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xx.

[2]GB 50009-20xx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3]GB 50011-20xx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4]GB 50223-20xx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S].

[5]GB/T 50105-20xx建筑结构制图标准[S].

[6]GB 50003-20xx砌体结构设计规范[S].

[7]GB 50007-20xx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8]GB/T 50001-20xx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S].

[9]朱慈勉、张伟平主编.结构力学[M].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10]包世华等主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1]聂洪达,郗恩田主编.房屋建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

[12]崔钦淑编著.PKPM结构设计程序.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xx

报告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积累本课词语。

2、抓住重点词语、句子反复朗读感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四份侦察报告所表达的主题,从而认识到保护鸟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引导学生搜集有关鸟类的资料,仿照课文再写一份侦查报告。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语、句子反复朗读感悟,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以情激情,让学生认识到保护鸟类的重要性。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随文自主学习生字、师检查,学生汇报。

三、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复习生字词。

2、指导写好“囱”字。

3、再现文章主要内容,引入新课。

二、研读课文、感悟重点

(一)学习侦察报告一

1、轻声读读课文,说说自己的感受。

2、抓住重点词语“忧郁”、“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引导学生体会野鸡妈妈的悲伤。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野鸡妈妈说的话,可加上表情和动作读。

(二)总结学习方法

1、写一写:抓住重点词语写写自己的读后感受,做批注。

2、读一读:根据自己的体会演读鸟类的'语言。

画一画:还可以边读边想像画面并将画面简单画下来。

(三)自主学习二、三两份侦察报告

1、分小组学习:用自己喜爱的学习方法从二三两份侦察报告中选择一份认真学习。

2、汇报交流、指导要点:

侦察报告二

a、体会“呜咽”的意思,指导读好燕子妈妈“呜咽”时说话的语气。

b、让学生在汇报读中感受燕子妈妈的悲伤,了解是人类让它们受到这样的伤害的。

侦察报告三

a、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像画面,说出自己的读书感受。

b、有感情地朗读这份侦察报告。

(四)创设情境、感受加急电报的“危急”

1、播放录音,让学生说说听后感受。(作者的鸟儿朋友生命受到了威胁,情况十分紧急)

2、争当小配音演员为这只鸟儿配音。

三、体会情感、整体回归

1、出示描写作者看了侦察报告后心情的句子,让生自由读、体会作者的心情。

2、师生配合感情朗读。

四、概括主题、拓展延伸

1、指导学生概括这四份侦察报告的主题,填空:

这四份侦察报告写的分别是()、()、()、(),都反映了一个主题:()。

2、播放图片,唤起学生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布置作业、指导写法

1、作业:

请你仿照本课侦察报告的写法再写一份侦察报告。

2、指导方法:

a、以第一人称“我”的口气写自己看到的或是自己与小动物之间发生的事。

b、写鸟类或动物遭到环境污染的迫害的情景。

板书设计

鸟儿的侦察报告

野鸡

燕子受到人类的(伤害)

海鸥关爱我们要……

“我”的鸟儿朋友

报告课件【篇8】

个人年度总结设计部 ***不知不觉中, 见证着公司发展的 20xx 年已经过去,充满希望的 20xx 年即将 来临。回首 20xx 年的工作,有硕果累累的喜悦,也有与同事协同攻关、加班备 战的艰辛,也有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惆怅。现将一年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全面负责设计部门的管理工作、协调工作。参与部分项目设计,跟踪合同的 签订与催款。主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如下表: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厦门市康乐小学 厦门市松柏幼儿园厦门牡丹大酒店 方案、跟踪 方案、跟踪 方案跟踪 **** 项目名称 参与情况 独立一套方案 备注28 29 30 31 32 33 34 35有直接参与的项目大大小小累计有 35 个。通过对不同项目的参与,提高了自身 的设计水平,也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水平,协调项目的能力,包括与业主的沟通能 力, 以及与同事之间的沟通和安排工作的能力,使得项目能够在预期的工作时间 内得以完成,当然这也是同事们的能力充分发挥和极力配合下得以完成的。

通过这两年在公司的工作,接触了大大小小的不同项目,多达五六十个,使 得对不同的项目有了不同的理解,更全面提高了自身的设计水平,了解更全面的设计领域, 也在不同的项目设计中学习并提高了设计水平。而且也可以更大胆去 接触不同行业设计。

因为项目较多,往往在同一时间段了要同时完成几个项目,有时间多达 10 个项目。

这对我个人如何去安排时间,如何去组织好项目,提出了挑战。我会 静下来好好思考,根据项目的轻重与缓急,合理安排时间,列出计划表,然后根 据团队成员的特长和能力, 合理地安排工作。

也常常采取精神鼓励和榜样的力量, 主动做到最早到公司、主动带头加班加点,努力完成好每一件事情。以自己的亲 和力、实干和人格魅力来管理设计团队。

在工作中,经常指导其他同事完成工作,做到有问必答,也主动看其他同事 的工作成果,指出不足之处,督促其改进。对其他部门的同事,碰到专业不懂的 问题,主动帮忙,使他们工作上得到更顺利开展。也经常参与工程部、养护部的 工作,帮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从目前公司的业务来看, 所承接的项目多且广,这就对我个人的专业修养提 出了更多的挑战, 我也必须从各个方面努力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把专业知识研究 得更加深入,更加透彻,以满足不同项目的需要。

由于平时不是特别擅长于言语表达,也是个人掌握的各方面的知识不够广 泛,因此与外界的交际能力感觉较弱,因此需要在这方面提升,以适应公司的业务开展和专业交流的需要。

综合各方面的原因, 团队的管理建设是一个十分复杂和艰难的过程。今年我 虽然作了一些尝试, 但深度、力度都还显不够。

对员工队伍建设方面努力还不足。

存在着工作不实、技术不精、质量意识薄弱、依赖心强、时间观念不强等问题, 都需要亟待转变、改善和提高。

进一步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这也需要公司与同事一道共同努力, 把团队建设好, 才能保证完成好的设计作品, 才能推动工作的进展。

因为个别业主也不是很专业,如何更好引导业主,把业主要的意思结合到自 己的想法, 不是被动地被业主牵着鼻子走, 而是自己要根据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 有效地引导业主, 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可以减少我们的工作压 力,也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将努力学习新的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及管理 水平,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争取为设计部以及公司的再次跨越腾飞做出更大的 贡献!积极维护公司利益,为公司创造更高的效益,争取得更大的工作成绩!

报告课件【篇9】

一、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来源:

教学楼是现代教育的服务设施,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应坚持典雅、庄重、自然又具人性化才是其本质特征。近年来校园集约化发展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高密度规划。包括校园整体高密度和教学区建筑的局部高密度;第二,建筑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求校园建筑按功能类型进行重组,促使具有公共性质的使用空间为全校所共用,避免重复建设及浪费。密度的提高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必然使校园建筑的功能向综合性、复合化发展。因此,教育建筑综合体的模式将成为新世纪我国中学建筑发展的趋势。

目的:

通过本设计使我们更加熟练的掌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的步骤和方法,能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应的设计技巧,熟悉有关设计规程、手册和工具书,提高自己毕业后到第一线工作的能力,同时还将培养设计工作中实事求是、严格、准确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意义:

1)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所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并在科学实践中丰富和完善所学理论知识。

2)获得从事设计工作的初步训练,培养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文件编辑、文字表达、文献查阅、计算机应用、工具书使用等基本工作实践能力。

4)树立外国先进理论和本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的思想和观点。

5)培养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善于合作的工作作风。

二、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需求急剧增加,近几年我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幅度不断加大,各种民间实体也把投资目标转向高等院校。这使得高校的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新型学校的兴建和现有学校的改造和建设的新形势,学校的管理者和设计师对我国学校的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进行深入的反思越来越显得十分重要。我国现有许多学校均建于计划经济时期,多数校园的建筑布局按学科、院系“小而全”的封闭体系设置,建筑的密度较大而容积率低,教室和实验室的利用率不高,工程技术管网设施复杂,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空间上的割裂和孤立,使学科之间缺乏联系和交流,不利于现代大学强调人际交往、学科交流的发展模式。而在这个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里,学校有限的土地资源日益显其珍贵。

集约化的教育建筑: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领域,集约化是指“城市建筑在占有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前提下,通过综合组织生活功能和复合空间设计,形成紧凑、高效、有序的功能模式”。在校园的建筑规划上,将有限的校园土地资源集约化使用,使建筑空间呈现聚集效应,以聚集空间结构形成集约化的建筑布局。高校教育建筑的集约化体现在功能组织和空间结构两方面。功能组织的集约化是指在区分各系部或教育环节的各项功能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的前提下,综合组织教学功能,从而将它们通过建筑空间组合方式有机结合成建筑综合体,集多种功能为一体。如将各系部的公共教学部分和基础实验室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管理;把特殊实验室和教师科研相结合,与公共部分有所区别。又如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延续性,如上自习和信息查询,可以将教室和信息中心综合设计。空间结构的集约化包括空间功能的集合与空间配置的简约,具有下述特点:空间有序化,通过基于,提高效益建筑空间组织的秩序原理来建立有序的空间体系,才能实现教育建筑多种功能并存于一体;"空间层次化,集约化教学空间功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空间设计中应包含从公共到私密不同等级的完整的空间系列。空间层次化和明确的归属感可以提高场所的可识别性,加强使用者的自豪感;空间弹性化,建筑空间结构必须具有弹性,体现在基础技术设施的完善和建筑物结构系统及房间分隔的通用性,以适应灵活变化的要求;空间复合化,封闭的积层式与上下贯通的“动态流动空间”相结合,统筹考虑交通组织和公共活动领域的空间创造,使之趋向于立体化、开放化。

集约化的建筑类型——教育建筑综合体:大城市综合开发对建筑功能提出综合性和灵活性的要求,城市、建筑、交通一体化成为当代城市设计和建设的一种新趋向。它既要满足人们对城市物质环境和精神生活的高度需求,又要讲求高效、多能、低耗的综合效益。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出现了一种建筑新类型———建筑综合体。建筑综合体是由多个使用功能不同的空间组合而成的建筑,又称综合体建筑。其基本形式有:单体式(即只有一栋建筑)和组群式(含有多个建筑)。单体式综合体可以是各层之间的使用功能不同,也可以是一层内各个房间的使用功能不同。组群式建筑综合体是完整的建筑群,各建筑群之间互为多种性质及功能的复合。建筑综合体是对传统建筑类型和功能单元的叠合重组以实现多种功能交叉、并存的空间环境系统。综合体内部多种功能间相互协调平衡、相互激发使得建筑更加能动地发挥其职能和功效,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它可提供比普通建筑更多的服务内容,为更多的对象服务,使环境产生巨大聚合力。集约化教学模式使在校园规划设计方面将具有相同功能和相近属性的建筑适度聚集而形成组团格局,或者因用地紧张将功能不完全相同的单元聚集一体,构成一种新型综合体———教育建筑综合体。

2.现代教学楼由于楼层逐新增高,结构越来越复杂.学生密度大.加上课桌、课椅等可燃物较多,当发生火灾时,逃离比较困难。

3.抗震方面的问题:新颁布的《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第6.0.8条中规定:“教育建筑中,人数较多的幼儿园、小学的低层教学楼,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乙类。这类房屋采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可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用抗震措施。”而设防类别的划分是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划分,针对乙类建筑,要求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方面,一般情况下,当抗震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

但是尚存在以下问题:

(1)目前对于此类建筑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

(2)低层建筑结构类型的选取除了常用的砖混结构外,框架结构被广泛采用。而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平面布局的规整性。换而言之,仅仅通过结构专业自身的工作尚不能完全设计出抗震性能优良的建筑物。

5、空间组合方面的问题:在现在社会中大部分中学教学楼都是比较综合的,里面会有普通教室、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师、计算机教室等,而在大学中,这些教室都是分开的,与之相比,分开比较好统一管理,也不会出现互相影响的问题,在这方面应该逐渐改进。

三、对课题提出的任务要求及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预期目标:

新的教学楼建成以后,力求成为布局合理,符合现代教学要求,具有多功能、现代化设备优秀建筑,希望可以给同学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的各项要求,进而提高学习质量。另外,通过这次的设计,也会使我对软件的应用能力有很大提高,这将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让我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一席立足之地。

可行性分析:

1.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我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建筑设计能力,制图能力,建筑的结构选型,加强建筑的功能分析、空间组合、内外环境、造型处理等方面的能力,熟练掌握了建筑设计、方案设计、结构设计等程序阶段,能够独立完成整套的完整的建筑设计及结构设计。

2.这次设计参考了XXX大学附近的资源条件和环境背景,是在尽量符合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完成的,通过对XXX大学博学楼选址的基本概况(区位条件、地形地貌、人口与用地、道路交通、资源条件、建设条件等)、现状条件、发展背景等的了解分析,以及高中城教学楼的建筑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方案设计,力求满足社会需求以及业主方的期望。

3.具体程序:

在建筑平面设计中,除应考虑甲方提供的具体功能要求外,还应考虑建筑物所必备的基本功能。在平面设计中需要考虑:教室、教师休息室及教师办公室、男女卫生间、门厅、休息厅、走廊及楼梯。各房间所应考虑的内容包括:房间面积、形状、平面尺寸、门窗布置及房间在建筑平面中的位置。

建筑剖面设计包括:确定房间的剖面形状与各部分的高度、建筑的层数。根据教学楼的功能及使用要求,剖面形状应采用矩形;各房间的高度包括:室内外地面高差、房间净高、窗台高度、黑板及讲台的高度、门的高度及层高。

考虑到构造简单、节省造价、施工方便等因素,一般采用平屋顶;屋面做法应考虑其防水、保温及排水功能而相应设置防水层、保温层、找坡及相应的找平层;屋面排水应采用有组织排水及优先采用内排水。

材料、装修及构造包括:楼地面、墙身、顶棚、踢脚、窗台板、门窗以及其他。

四、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五、完成本课题所必须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实验设备或实验环境条件、某类市场调研、计算机辅助设计条件等等)及解决的办法。

1、已学教科书及图书馆借阅相关规范书、图集。

2、CAD软件、天正建筑、PK-PM。

3、尺规作图工具。

六、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

1、方案设计:1.5周

2、施工图设计:3.5周

3、方案设计及荷载清理:0.5周

4、梁、板配筋计算:0.5周

5、现浇楼梯设计0.5周

6、电算部分:1.0周

7、绘制施工图:1.5周

8、一榀框架计算:2.0周

9、独立柱基计算:0.5周

10、编制计算书:

0.5周

七、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

A.教材:(已学专业课本)

1、《混凝土结构》

2、《多层及高层房屋结构设计》

3、《地基基础》

4、《抗震结构设计》

5、PK PM软件使用说明

6、《工民建专业毕业设计手册》

7、《钢筋砼构造手册》 B.规范:

1、《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11

7、12系列结构标准设计图集

报告课件【篇10】

转眼毕业已有三个多月,就业了两个半月。第一份工作对我来说收效甚微,或许是因为自己积极性还有待提高,或许是公司学习气氛不浓重,感觉我的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越来越远了。前一份工作让我知道了,做事不能太盲目,一定要有计划的去做。

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要想有更好的发展,首先要到一个更大型的家装公司去任职,因为在公司,设计高手较多,能够让我学到更多的设计新知、最新的设计理念,同时也可以让我学习到大公司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这对于每个人将来从事其它的工作,都非常有好处。这是学习阶段的第一步,这一阶段我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这要求我的学习速度和学习力很有效,如果我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我的发展才会最快。这一阶段我可以大量地学习工艺、材料和绘图。

对于学习,我将采取这样的顺序,先学习家装材料、家装工艺、家装施工流程,利用晚上时间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整理或者利用晚上时间学习绘图,以免我在学校所学习的软件知识又忘了;然后我要学习了解客户家装的各种需求,同时加强对自己的沟通能力的锻炼;最后我再和公司里的设计师学习具体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案和效果图的制作,同时培训我的简单手绘能力。

第二步:成长阶段,这一阶段我的主要任务,是多谈客户,不要怕把客户谈死,前期我谈死的客户越多,我的成长才越快。因为我可以知道更多的客户不在我这里签单的真正原因了。这样我才能进行更好的调整。当然,公司是不希望我把客户都谈死,我也一定希望自己能有好的结果,但在这一时期,我谈客户胆量要足够大,大不了把客户谈死,而客户谈死了,我也能学到很多的东西。以前我在和客户沟通时,总是前怕狼后怕虎,不敢放开手脚去与客户沟通,在这时期我一定要充分的给自己信心。

第三步,是我的发展阶段,我之前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谈客户的经验,这时我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因此我需要更好的公司去发展,去求得个人收入的更高和个人能力与职位的进一步提升。

这是一个比较美好的设想,实际实施的话,就要求我有很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具体的实施办法是: 1 . 所有的机会都是主动争取来的。

不要把发展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公司经理和主管身上,我的发展都是我自己争取的结果。我的措施是

(1)如果新小区交房,我会主动请缨去做小区宣传;

(2)如果公司现在客户量不多,我会要主动请缨去外出拉业务;

(3)如果公司内部不够整洁,我会主动拿起扫帚去打扫;(4)上班比别人早,下班比别人迟,不会迟到早退,不会总是请假;

(5)主动给别的设计师提供服务和帮助;

2 . 以公司发展为第一位,而不总是计较个人的得失与工资待遇。

(1)如果主管要求我加班,我会痛快地说“好,没问题!”

(2)如果公司比较忙,无论主管有没有让我加班,我都会留下来帮助。

(3)如果最近公司业务不好,我不发牢骚,主动和经理商量,想办法,为公司出谋划策。

3 . 主动和公司的'经理沟通,展现出我对公司的热爱。在公司里发展最快的,往往都是和老板沟通最多关系最近的,所以我要主动和老板、主管进行沟通,多为公司出一些发展的策略性建议。同时,在公司里开会时,我会积极响应老板和主管的号召,成为老板政策的支持者。

报告课件【篇11】

教材分析:

本文以童话故事的形式,用作者的鸟儿朋友给作者发回的四份察报告贯穿全文,控诉鸟类遭到人类迫害的种种情形,说明了人类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本文语言平实、浅显,结构巧妙。教学中以四份侦察报告为重点,引导学生读文、理解重点词句、有感情朗读课文、以读促悟;抓住第一份侦察报告渗透学法,其余三份报告由学生在阅读提示的指引下小组合作学习,再进行全班交流,落实个性化阅读的要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设置联系已有知识举例子环节、由文章内容想开去环节,使学生在交流、畅谈过程中,受到主题教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抓住重点词语、句子反复朗读感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以情激情,认识到保护鸟类、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搜集、了解有关鸟儿的资料,仿照课文再写一份侦察报告。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鸟吗?今天,老师把鸟带到教室来了,(出示小鸟图),这是一只非常厉害的小鸟,它可是小小侦察家呢,能向我们发回各种信息,你们愿意跟着这只鸟儿一起去侦察吗?(板书课题:16鸟儿的侦察报告)

2、读题后问:“你们跟着鸟儿侦察想知道些什么?”

3、过渡:老师相信,只要你们有心,用心地跟随这只鸟儿去侦察,一定会有收获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过渡:下面请同学们先根据老师提供的“自学菜单”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菜单”:

(1)快速自读课文,把文中带拼音的字词划出来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2)找一找鸟儿发回了哪几次侦察报告?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花篮》,指名学生开火车竞赛读,正音。

(2)指名回答三次侦察报告。(师相机板书)

二、深入理解课文。

1、现在请同学们自己默读第一份侦察报告,边读边想:

(1)燕子妈妈为什么哭泣?

(2)它的孩子为什么会死?从中你体会出燕子妈妈怎样的心情?(伤心)从哪些词语中知道的?

(3)指名回答。

2、指导朗读:是啊,妈妈最大的希望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当你生病的时候,妈妈恨不得替你受苦,可是现在燕子妈妈却连自己的亲生孩子都失去了,这是多么令人伤心呀!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这种的伤心的心情读一读第一个报告。

(1)指名读。(2)分男女生读。(评价)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不错!现在你们把跟着鸟儿侦察获得的第一份收获告诉这里的朋友,好吗?

3、出示我会填:

因为( ),所以燕子妈妈 ( ),从中我体会到了燕子妈妈( )的心情。(指名回答)

小结:看来,同学们也和这只鸟儿那样认真地去侦察,发回了准确的信息。

4、现在老师教你们一招学习方法。

课件出示“教你一招学习方法”:同学们在学习课文内容的时候,抓住重点的词语,去体会人语,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这是学习课文的一个好办法。

过渡:下面请大家以六人小组为单位,参照老师给你们提供的学习方法,在剩下的两个侦察报告中个报告中选择一个进行合作学习,在小组中读一读这份报告。说说从报告中你知道了什么?

【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

在第( )个报告中,我知道了( )。因为( ),所以( )。(指名回答)

6、小结过渡:同学们,吃鱼儿的海鸥,还有我的朋友,他们都受到了死亡的威胁。失去了这么多鸟类朋友,“我”此时的心情怎样?(指名回答)

7、指导朗读:现在就请大家带者这种难过、不安、着急的心情试读第二、三个报告。

(1)指名读、(2)推荐同学读。

8、小结、评价:同学们抓住了重点的语句读懂了这份侦察报告,真了不起!看来,同学们已经把鸟儿的生命放在了自己的心中。

四、扩展思维,渗透环保教育。

(1) 那么,你想过鸟类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伤害吗?

(2) 指名回答,师相机板书板书:环境污染

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由于一些人的私心造成环境的污染,使每年很多的野生鸟非正常死亡,这真是让我们感到非常难过,愤慨。

过渡:同学们,你们的身边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呢?

(3) 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身边破坏环境的行为。

过渡:老师这里有一些环境被污染的图片,大家看一看。

(4)课件出示环境被污染的图片。

五、总结课文,深化中心。

过渡:如果地球上没有污染,我们的家园该是多么的美丽呀!

(1)看录像。

(教师解说)百鸟争鸣,展翅翱翔,是多么令人赏心悦目。这幅和谐的美景,相信不仅仅是作者,同学们的愿望,也是所有中国人的愿望,是全人类共同的愿望。

(2)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保护鸟儿呢?你有什么办法或建议?

(人们行动起来,重视环境,保护家园,立法律;多设立一些警示标语,如:鸟儿也有生命,请你网下留情;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等等。)

(3)小结:同学们这次不枉跟随鸟儿去侦察,你们获取了很多的信息并从中受到了环保教育,这让老师感到很欣慰。

师: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走向社会做好宣传,让人们增强环保意识,重视环保,保护家园。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到处充满鸟语花香,处处都有鸟的天堂。(板书:共同保护环境)

六、作业:(任选一题)

1、动手画一幅有关环保的画。

2、动手写二句有关环保的宣传语。

3、动脑想象一下鸟儿在发回“加急电报”前,还可能发回过什么信息,并试着也写一份侦察报告。

板书设计:

燕子哭泣

16、鸟儿的侦察报告 海鸥飞不起 环境污染

鸟迷失方向

共同保护环境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合作交流的方式学文,并通过个人、小组、分角色读文等方法,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探究主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内心的情感。在实际教学中实现了我的教学设想,达到了教学目的,同时利用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与作者情感上产生了共鸣,情感上受到了熏陶。本节课中,学生参与意识强,充分展示了内在的潜力,孩子乐学、乐问,从中获得了自己的感悟。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兴趣盎然。

上这堂课,我自己觉得有几点成功之处:

1、这个课我大胆放手又不失时机点拨引导,教学过程中,既有学生的读、划、批、独立思考,又有小组和全班交流,阅读方式多样,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教学生机勃勃,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批注感悟的学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教学中天长日久、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提高的,学生具有了这种能力,终身受益。

2、课堂上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完美地处理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达到了和谐统一。这是本课的一个亮点。

3、本课教师精心在网上收集了一些资料,供学生欣赏,有情有景,配有音乐,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是本课一个亮点。

报告课件【篇12】

一、设计题目:

某某高校综合教学楼(一字型六层)

课题来源:模拟、或者实际工程

二、目前国内外教学楼的设计方案

目前国内外高校教学楼,采用的结构形式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而平面布置形式一般采用内廊式结构。整个布局一般采用对称的形式,比如一字型、工字型、槽型等。

三、该教学楼的平面图

见附图

四、设计理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般公共建筑的用户提出了更高的建筑服务水平要求。这当然也包括了我们学生,我们需要更明亮的光线来保护我们的视力,需要更舒适宜人的环境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需要更新鲜的空气来保障我们的健康。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进行了很多改革。尤其是对于在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及全面能力的培养已渐渐从探索走向成熟,高校对教学楼的要求有很多不同之处,这对于在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及全面发展有极大的帮助,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率,拟建一座综合教学楼。在该教学楼的设计中,除设置普通教室外,还增设了一些诸如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语音室、实验室及教师办公室等教学用房及辅助用房,更好的满足学生和教师的日常工作学习要求。该教学楼外形采用一字型,这种形状占用空间小,在日益紧张的城市土地中可节约空间,而这种形状的结构能够给人一种安全感。在结构方面,该建筑采用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该类型结构整体性好,节省钢材,造价低,布置灵活,使用方便,可以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应用广泛,技术成熟。该教学楼的设计是本着教学楼各房间使用方便,功能合理,楼的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经济指标最优化的思想设计的。

五、设计内容

5.1 该教学楼设计的要求

1.主要技术指标

该教学楼采用框架结构六层,采用内廊式矩形平面,建筑面积5375.34平方米,教室的面积、数量要求满足普通高校的基本教学要求,每层均设卫生间。 2.主要设计参数 (1)气象条件

基本风压为0.40 kN/㎡, 基本雪压为0.40kN/㎡。 (2)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对建筑基地的勘察结果,该地区场地平坦、无障碍物,经地质、文物勘探,地质良好,地下无古代建筑,地基土为粘性土为主,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80kN/㎡,

建筑场地类别:Ⅱ类场地;

地震设防烈度:7度近震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基础形式:为柱下条形基础。

5.1.1建筑平面设计

(1)使用部分的设计

使用部分的设计主要包括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和辅助使用房间的设计。教学是该教学楼的最主要的使用功能。因此,在设计时,教室作为主要使用房间应满足一定的设计要求。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000mm;讲台两端与黑板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m,宽度不应小于650mm,课桌椅的排距不宜小于850mm,纵向走道宽度均不应小550mm。课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120mm。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综合考虑,选择教学楼的教室进深为7200mm。

辅助使用房间的设计作为使用部分设计的一部分,应当被重视。在该教学楼中,辅助使用房间主要有卫生间及教师课间办公和休息室等。卫生间每层均有设置。该教学楼的学生厕所,女生应按每20人设一个大便器(或1000mm长大便槽)计算;男生应按每40人设一个大便器(或1000mm长大便槽)和1000mm长小便槽计算。

(2)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

交通联系部分作为建筑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对交通联系部分设计要求要有足够的通行宽度,联系便捷,互不干扰,通风采光良好等。

走廊:该教学楼设计中采用内廊式走廊,宽度为2700mm。

楼梯:楼梯设计在整座楼的两侧,楼梯间宽度为3400mm。设置距离满足防火要求。室外楼梯及水平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为1100mm 5.1.2立面设计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是整个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教学楼设计中,考虑到建筑特点,以安全为立面的设计的主要依据。由于该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墙体仅起围护作用。这就给空间处理赋予了较大的灵活性。该楼在立面开窗采用大面积的独立窗,给人以简洁,明快,轻巧的外观形象。

5.1.3 建筑剖面设计建筑构造

该教学楼设计层数为六层。由于教室的使用人数较多,根据规范规定高校教学楼普通教室每层净高不得低于3.1m的要求,故层高设为4.20m。该教学楼设计为单侧采光。这样,通常窗户上沿离地的高度应大于房间进深的一半。考虑到便于学习,保证书桌上有充足的光线,窗台高度取为900mm,窗户高度设为2700mm。根据该楼防水防潮等要求,室内外高差设为450mm,室内标高从±0.000m算起。屋面设为不上人屋面,这样女儿墙取为600mm。

5.1.4 室内环境设计

在这里,室内环境的设计主要考虑教学楼的采光通风及照明的设计。根据规范要求普通教室的采光系数不得小于1.5%。由于该楼采用框架结构,所以外墙采用大面积的独立窗以保证有足够的自然光照到室内。在外界光线不能满足照明要求时,特别是底层教室。需要人工照明来补充光线,营造一个明亮的学习环境。由于外墙设置大面积独立窗,通风方面也满足要求。

5.1.5建筑施工图的绘制

建筑施工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设计说明

(2)、建筑平面图

(3)、建筑立面图

(4)、建筑剖面图(楼梯)

(5)、屋顶排水图

5.2结构设计

5.2.1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类型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具有结构轻巧,便于布置;整体性比砖混结构和内框架承重结构好;可形成大的使用空间;施工较方便;较为经济等优点。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本方案采用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5.2.2 柱网的布置

柱网布置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还要满足建筑平面功能要求,力求做到柱网平面简单规则,受力合理,同时施工方便。在本设计中,我选择的柱网尺寸为7200mm×7200mm、2700mm×7200mm。

5.2.3 构件截面尺寸的估算

框架梁、柱截面的尺寸可根据梁柱截面的估算的方法来初步确定。梁,柱截面的估算,梁:一般为h=(1/12-1/8)L(其中,L为梁的跨度)、宜满足h≤L/15,(单跨用较大值,多跨用较小值),梁宽b=(1/3-1/2)L,梁高宽比h/b≤2.5~4.初步确定梁为350mm×600mm,柱截面b和h一般取(1/20~1/15)底层高,在本设计中为4.2m,且b×h≥210mm×210mm,对于抗震结构柱b≥300mm,取柱的截面宽度为500mm×500mm。

5.2.4 内力计算

1)恒载 包括结构自重,楼(屋)面恒载、结构重量、门窗重等,最后计算出各层重量和总重量。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进行计算。

2)活荷载 包括楼面及屋面活荷载、风荷载等。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进行计算。

3)地震作用 7度设防,二类场地,按三级抗震设计。考虑到抗震要求,采用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设计思路和原则。在抗震布置中要求尽量使得结构刚度中心与结构重心重合,以减少结构的受扭作用,利于抗震设计。在抗震计算中,拟采用定点位移法进行结构自震周期的计算,此方法计算简单,概念明确,利于手算。拟采用底部剪力法进行计算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分析拟采用D值法,D值法比普通的反弯点法考虑了更多的因素,因此在精度上要更为精确。

4)竖向内力计算:荷载统计上尽量保守计算,以保证安全。由于结构的复杂性,造成内力的分析与计算相当复杂,由于计算会出现计算量过大的困难,故必须作出一定的简化处理,此结构虽然布置复杂,但仍然可以近似简化成为平面结构进行计算,可以从中选出一榀框架进行设计计算。在传力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传力体系难以确定,主次梁的传力模型难以合适选取,但经过一定的结构力学初步分析以后,认为传力体系模型的选取对框架柱轴力有一定影响,但对于框架梁内力的计算基本没有影响作用,考虑到这一点,认为此方案可以进行手工计算,而不至于传力过程工作量过于繁重。

3) 内力组合:在内力组合的时候,要考虑到有无地震作用情况下的各种情况,进行最不利组合,组合时选出每个构件几个代表截面进行组合,截面的选取要有代表性并能够保证安全,跨间弯矩有可能不出现在跨中,所以要进行更细一步的内力计算,以求得精确的截面内力。

在内力分析时,拟采用弯矩分配法,但如果完全结构力学的方法进行计算,工作量过于繁重,可以采用一定的工程近似方法进行计算,能够满足要求,在此经过三次弯矩分配即可以满足精度要求。

5.2.5 结构计算方法

设计计算方法上,考虑到尽量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以求让设计达到最优化,所以采取多种方法进行设计计算。通过多种材料进行计算比较,选择最优。计算框架刚度采用 “D值法”;水平地震作用计算采用“底部剪力法”,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计算采用“分层法”。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改进反弯点法。本设计计算结果主要以手算为主,PKPM为辅助以验算手算结果。

5.2.6 基础设计

基础埋深宜大于0.6m,小于2.0m,基础采用条形基础。该基础整体性能好,可在竖向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不高以及承受水平力和力矩荷载等情况下使

用。本案中,由于需要设置防震缝,因此可能需要将基础断开。

5.2.7 结构施工图的绘制

结构施工图的绘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结构设计总说明

(2)基础平面及配筋图

(3)框架梁柱平法施工图

(4)板平法施工图

(5)楼梯配筋图

六、主要参考文献

国家标准、规范、规程: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2-86)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01)(2001年局部修订)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GBJ 101-8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2)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619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