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西瓜课件 >

西瓜课件收藏6篇

西瓜课件收藏6篇

趣祝福范文大全(编辑 摇滚小子)有关“西瓜课件”的详细解释将在下面为您阐述。教案课件是老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必要环节,也是展示优质课程的重要前提。每位老师都需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这是帮助教师有效组织教学活动的不可或缺的工具。相信您在阅读完本文后,一定会有所收获!

西瓜课件 篇1

目 的 要 求

1、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2、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准 备

已认识西瓜,知道西瓜的外形

内 容 与 指 导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西瓜的外型特征。

师:小朋友们!西瓜长的什么样子?

想一个什么好办法,让大家一起变成一个大西瓜?

2、手拉手变成大西瓜。

师:变成一个大西瓜。(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

变成一个小西瓜。(幼儿手拉手,碎步朝圆心走,变成一个小圆圈)。

1、游戏:切西瓜幼儿围成一个圈,师幼共同有节奏的念儿歌:"切、切、切西瓜,我们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开来。"同时教师边走边有节奏的在幼儿拉手处做切西瓜状,儿歌念完时,教师手停留在哪两位小朋友中间,这两位小朋友就把手放开,拉着其余小朋友的手往圆心跑,表示西瓜被切开了。大家做吃西瓜的状态,游戏继续开始。游戏进行若干次后,可由幼儿来切西瓜。

4、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大班体育:切西瓜

活动目标:

1.能够按一定的方向绕圈快速奔跑

2.在活动中能集中注意力,反应灵活

3.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西瓜的图片

2.场地

活动过程

1.游戏前

教师展示图片(西瓜)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呀?

幼:(西瓜)

师:嗯,对 。西瓜长得是什么样子的?

幼:(圆圆的,绿色的……)

师:嗯,今天啊,我们想个办法,让大家变成一个大西瓜?我们把小手拉起来。变变变,变成一个大西瓜(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

师:小西瓜宝宝们,首先呢,来和老师一起来念一首儿歌。

“切、切、切西瓜。我们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开来。”

(根据幼儿念得水平进行多几遍的练习)

2.游戏讲解

(教师当切瓜人示范切西瓜的方法)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来进行切西瓜的游戏,首先呢,老师来当一次切瓜人。小西瓜宝宝们,把小手拉起来哦。看老师是怎么来切西瓜的。小西瓜们,要看仔细哦。

(进行示范,边念儿歌边沿圈走,边按顺序在每个幼儿手拉手的地方一拍切一下)

师:切西瓜的人是怎么切西瓜的呀?

幼:…… 根据幼儿回答的状况,进行一定的补充

(我们呀,要一边走一边切,按照顺序来切。切在哪里呢?切在两个小朋友手拉着的这个地方)

师:那我们小西瓜切开之后,要干什么呢?被切到的两个小朋友啊,要往被切手的反方向跑步,跑一圈回到这个自己原来的位置上。先回来的小朋友啊,就来当下一个切瓜人。

师:小朋友们,听懂了吗?

现在,老师来请两个小西瓜说一下,如果老师这样切,他应该往哪个方向跑呢?

(请两个小朋友示范一下,如果还不是很理解,再详细的解释一遍,可以让小朋友做示范??)

3.进行游戏

(1)师:小朋友,那我们现在开始正式游戏了哦。

第一次,由教师当切瓜人。边念儿歌,边切。当第一轮结束之后,根据幼儿游戏的状况,进行分析。适当的在提醒一下。

(2)进行第二轮游戏,有小朋友当切瓜人

活动拓展

可以根据幼儿想要切的水果进行游戏。(苹果、桔子、香蕉)

活动结束 进行一定的总结。

注意:提醒幼儿在跑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活动反思:

在进行这个游戏中,一开始时候需要小朋友拉起手来,但是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突发状况。当我要求小朋友拉手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很好的拉手。但是当我要求小朋友把这个“西瓜”变得小一点的时候,小朋友发现他们可以拉手可以变大也变小,于是,小朋友就开始几个几个的玩起游戏来。对于我所讲的游戏规则和内容也注意了。而且,当我要求小朋友不需要再变大变小的时候,小朋友也没有很好的安静下来。后来,知道老师告诉我,可以对小朋友说,小树苗要在土里长得牢牢的类似的话来让小朋友站好。等我按照老师的方法实施后,发现小朋友相对于之前已经好了很多。不再是自己顾自己跑来跑去的了。但可能是由于是户外游戏活动,因此小朋友的秩序还是有些乱的。以后在游戏活动中要多考虑到这一点。

还有就是小朋友对游戏的规则的理解有些困难,因此在这个游戏中,小朋友对于自己往哪个方向跑不是很明确,在跑的过程中总是会出错。在这点上应该给小朋友再详细一点的讲解,有利于游戏活动的进行。

在下次的游戏活动中要做好更多的准备。

小百科:西瓜为夏季之水果,果肉味甜,能降温去暑;种子含油,可作消遣食品;果皮药用,有清热、利尿、降血压之效。

西瓜课件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山林火灾事故的了解,知道发生山林火灾的主要原因。

2、认识各种灭火设备,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及防火自救的方法。

3、增强幼儿的自救意识,培养应变能力。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5、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山林火灾事故视频或图片

2、山林防火标志、山林防火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了解山林火灾事故。

1、说说这是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

看了这段视频,你想说什么,你还在哪里看到这样惨不忍睹的场面?你看来有什么感受?

(二)参与讨论,了解发生山林火灾的原因。

1、为什么会发生森林火灾?

2、视频中有几种动物?他们有哪些不同的神情?

(三)怎样预防山林火灾

1、幼儿自由讨论讲述。

2、图片展示,提升经验。

上山游玩不带火种。

不在山上吸烟、烧东西吃。

上山祭祀不烧纸钱。

认识中国山林防火标志。

(四)如果发生山林火灾怎么办

1、小朋友发现山林火灾,先逃生再报警。

2、找到逃生出入口,找到水源,浸湿衣服裹住头逃出来。

教学反思:

西瓜是幼儿在夏季接触最多的水果,在生活中幼儿较熟悉、感兴趣,生活经验较丰富,在预设方案的基础上又生成了瓜瓤的不同种类,获得了新的学习经验。

西瓜课件 篇3

活动目标

1.细致观察图片,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合理想象,创造性地排列图片。

2.能用连贯的语言有条理地讲述画面内容,形成有发展情节的故事。

3.感受相互帮助,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细致观察图片,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合理想象,创造性地排列图片。

难点:能用连贯的语言有条理地讲述画面内容,形成有发展情节的故事。

活动准备

1.教学用挂图6张;

2.每组一套图片(6张)和排序框。

活动过程

1.设计情景,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入活动。

出示西瓜图片。

教师:小朋友们,西瓜我们都知道很好吃,那你知道西瓜皮可以做什么吗?

预设:帽子、碗、西瓜船…

教师:(有两只小老鼠,鼠小弟和鼠小妹,它们和你的想法一样也把西瓜皮做成了西瓜船。)有两只小老鼠,鼠小弟和鼠小妹,它们把西瓜皮做成了西瓜船。(出示西瓜船图片)它们昨天乘着这个西瓜船去旅行了,你想知道它们旅行时发生了什么事吗?我们可以看一下它们的照片。

可是,鼠妈妈洗照片的时候不小心把照片的顺序弄乱了,我们先一起看看照片,看能不能帮鼠妈妈把顺序排好。

2.观察图片,引导幼儿学习按事物发生的经过进行排序。(教师随机逐图出示挂图,请幼儿认真观察,师幼一起分析讲述,注意幼儿语言的准确性、优美性和逻辑讲述能力的培养。)

出示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描述画面的`内容,着重观察角色的动态。然后引导幼儿由画内向画外推想:

(1)第一幅图:

教师:这张照片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鼠小妹掉进河里心情怎么样?鼠小妹是怎么做的?(头后仰,口鼻露出水面;大声呼救)如果你是鼠小弟,你会怎么做?

教师小结:鼠小妹掉入河中,非常害怕,它仰着头,尽量让自己的嘴巴和鼻子露在水面外,并且拼命的喊“救命!救命!”鼠小弟看到鼠小妹掉入河中就用力的拉住鼠小妹的双手,把它拉上西瓜船。

注:及时提醒幼儿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图片内容。

(2)第二幅图:

教师:两只小老鼠怎么了?想一想它们可能遇上了什么事情?从哪里看出它们遇到了危险?谁能学一学遇到危险时两只小老鼠会怎么样?这时候,小老鼠们会想些什么?

教师小结:突然,刮起了大风,一个大浪翻过来,西瓜船摇来摇去,小老鼠们都很害怕,鼠小弟吓得捂住耳朵,鼠小妹吓得哇哇大哭。它们想:要是有人能来帮帮我们多好呀!

(3)第三幅图:

教师:这两只小老鼠在西瓜船里干什么?

它们会玩什么游戏呢?

教师小结:两只小老鼠在西瓜船里玩拍手的游戏,它们可高兴了。

(4)第四幅图:

教师:小青蛙在干什么?它为什么要推西瓜船?小老鼠们高兴吗?

教师小结:小青蛙推着西瓜船,小老鼠们很高兴。

(5)第五幅图:

教师:这张照片里有几只小老鼠?它现在在干什么?它准备去干什么?

教师小结:一只灰色的小老鼠坐在西瓜船里,它准备去旅行。

(6)第六幅图:

教师:小老鼠们在哪?小青蛙在哪?它们在干什么?它们会说些什么?

小青蛙为什么会坐在西瓜船里?西瓜船到底是谁的?

教师小结:鼠小弟和鼠小妹站在岸边,小青蛙坐在西瓜船里。鼠小弟说:“小青蛙,谢谢你刚才救了我们,西瓜船当礼物送给你吧!”小青蛙高兴地挥着手说:“谢谢你们,我们下次一起去旅行!”鼠小弟和鼠小妹与小青蛙告别后,快快乐乐的回家了。

注:教师及时提醒幼儿用完整的句子描述图片内容。

3.鼓励幼儿根据图片的内容,大胆地想像合理的情节发展。

教师:看了这些照片,我都有些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几张照片应该怎么排呀?谁在前?谁在后呢?看来要想知道鼠小弟和鼠小妹在旅行时发生了什么事,还得请小朋友们把这些弄乱顺序的照片排列好才行。

教师:小朋友们,请你们想一想他们怎么会爬上西瓜船?为什么会在河里呢?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你先想一想这个故事发生的经过,然后按你想的故事顺序,把这些弄乱的照片排列好吧。

4.分小组,让幼儿合理设想进行完整地排序和故事讲述。尝试给故事起名字。

发放排序表和图卡(每组一套),讲解操作方法。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三个人一组,把鼠小弟和鼠小妹的经历编成一个生动的故事,还可以给你的故事取个好听的名字。

教师巡视幼儿,及时引导。

5.鼓励小朋友大胆的讲述故事。

教师:现在老师想请几个小朋友来和我们分享一下他排的故事?谁来试一试?

引导幼儿展示排列的顺序,并讲述故事。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小朋友的排序(简略解说顺序),这个小朋友故事讲的也很动听。

除了这样的排法,你们还有没有别的不同的排列?

幼儿展示。

6.把故事完整地再现一次。

教师:听了小朋友们的故事,老师也想和小朋友们分享一下老师想到的故事。

教师示范讲述一遍故事。讲述中展示排序。

7.结合故事经验,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

教师:小朋友们,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老鼠,坐船的时候注意什么?

如果不小心掉进水里以该怎么办?

坐船时:抓好扶手;不跑、不跳、不打闹;如果是小船,最好穿救生衣。

落水时:保持冷静;头后仰、口向上,尽量使口鼻露出水面;大声呼救;抓住身边出现的任何物体,木棍、竹竿、树枝等。

8.延伸活动:制作图书

教师:请小朋友把这些图片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本故事书,并把这个好听的故事讲给他们听。

活动总结

在活动中,我以谈话导入的方式用幼儿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西瓜来引出话题。出示图片,并交代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并排序,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幼儿看到图片兴趣很高,利用图片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幼儿在进行看图讲述时能够说出图片的内容和图片的排序,但是有些孩子的表达能力还是有些欠缺。在以后的授课中,我要多给语言表达能力有些欠缺的孩子多给予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我会注意更细致地引导这些孩子观察图片中的内容,引导他们大胆说。

西瓜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和渠道有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读卡片,并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意义

1/4 3/7 1/2 6/8 4/5 3/43.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这个知识就在孙悟空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里,你想知道吗?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这一天,天气特别热,师傅就派猪八戒找水喝,没想到猪八戒找到一个大西瓜,他可高兴了!猪八戒实在忍不住,就把西瓜平均切成八块,师徒四人每人两块。他很快吃掉自己的两块西瓜,可是他还馋得直流口水,就又吃了三块西瓜,他只顾自己吃,差点把师傅都忘了。

2.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法运算

(1)猪八戒第一次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第二次又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两次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同学们,你能帮他算一算吗?

(学生列出算式,可能计算出结果:2/8+3/8= 5/8,也可能有个别学生只会列式,但不能肯定结果是多少。)

师:2/8 +3/8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的?说说看。

(全班交流,初步感悟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规律。)

(2)动手操作活动。

①同桌合作商量,将一张画有图形的纸平均分成若干份。

②每人按自己的喜好,涂出其中的几份。(一人不能都涂完,要互相谦让。)

③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涂色的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④你们两人一共涂了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怎样算的?

(同桌合作完成,师巡视并提醒如何进行计算。)

⑤全班交流,同桌汇报。(汇报时,可能出现两个分数相加刚好等于1,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理解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等于1。)

⑥观察交流,在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明确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评析设计这个活动,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和互助的乐趣,同时也是让学生试着运用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最终归纳出计算方法。 )

3.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减法运算

(1)师:猪八戒第一次和第二次哪次吃的西瓜多,多了几分之几,你知道吗?怎么算呢?

(同桌讨论,围绕用什么方法算,怎样算进行交流。)

(评析因为有了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经验,针对这部分比较简单的知识,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发现知识并理解掌握;同时让他们把所发现的知识说给大家听,为下一步的学习树立信心。)

(2)比一比。

①拿出涂色的纸,同桌互相比一比。

②把算式写在纸的背面,并说一说是怎样减的。

③你在计算时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小结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运算方法。在汇报时,有可能出现分子分母都相同的两个分数相减,教师要及时指导教学。)

(3)师:猪八戒吃了这个西瓜的5/8后,还剩下几分之几?留给师傅和师兄够吗?

(四人小组讨论。)

(学生可能列式1-5/8,也可能列式8/8-5/8。)

(学生汇报,全班围绕1-5/8该怎么样减进行讨论,如果有困难,教师指导学生理解1=8/8,用化未知为已知的策略解决问题。)

4.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评析在结束以上教学片段,转入下一个教学活动之前,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整理思路和质疑的时间。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心情愉悦,尽情展示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出示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1题。

(评析鼓励学生迎接挑战,认真审题,看懂线段图,使学生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中,独立进行分数加减法计算。)

2.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2题。

(将题做成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练习。)

(评析本题是学生已经领悟两个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规律,初步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后进行的练习。)

3.一块饼爸爸吃了 2/6,妈妈吃了1/6。

(1)他们一共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

(2) 还剩下几分之几?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辅导。)

(四)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吃西瓜》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以吃西瓜为情境,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这也是在学生认识分数及理解其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在上课的时候,教师有效的利用了有趣的情景和直观的图形,让学生自主探究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直观图形的依赖,能够直接的对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进行运算。在以上的学习目标中我觉得我在本节课完成得较好。全班同学都能够掌握好这一知识点。但是在教学用1去减一个分数的时候,部分学生不明白1表示的是什么,导致学生不会减,通过学生们的自主交流互相帮助,理解了1表示的意义后,也能够很顺利的掌握计算的方法了。在上课快结束的时候我班突然有一位学生问老师,如果分数的分母不一样的时候,还能这样计算吗?这说明本节课已经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强烈的求知欲。

西瓜课件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集体阅读、模仿绘本中的象声词回忆故事内容,进一步体会蚂蚁的情绪变化。

2、通过对重点画面的阅读与讨论,感受到小蚂蚁听从指挥团结向上、不怕困难、积极解决问题的精神与态度。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图画书《蚂蚁和西瓜》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集体阅读,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体会情绪变化。

鼓励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模仿故事中的感叹词。

引导幼儿跟随故事内容共同讨论感受蚂蚁的情绪变化。

3、阅读到P1时提问:

(1)刚发现西瓜时蚂蚁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4、阅读到P5时提问:

(2)搬不动时蚂蚁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它们发出了什么声音?

5、阅读P13、P15时提问:

(3)叫来了伙伴后它们都想了什么办法?它们搬动了吗?发出了什么声音?

(二)师生共同讨论,帮助幼儿了解蚂蚁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到蚂蚁不怕困难的精神。

请幼儿观察、寻找绘本上蚂蚁不高兴的画面。

提问:

(1)小蚂蚁什么时候不高兴了?一共遇到了几次困难?

(2)每次遇到困难后,是什么表情?

(3)它们之后为什么又高兴了?它们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与幼儿进行总结与梳理,小蚂蚁遇到困难后,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了问题,所以很高兴。

提问:

(1)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图画中的蚂蚁队长,感受到蚂蚁队长的领导和其它蚂蚁的听从指挥,体会整个蚂蚁群体团结向上的精神。

幼儿观察画面,寻找一只与众不同的蚂蚁。

1、阅读P5时提问:

(1)蚂蚁蚁遇到第一次困难时,是谁先搬的西瓜?(带黑帽子的蚂蚁)

2、阅读P7时提问:

(1)是谁跑回蚂蚁穴叫同伴来搬西瓜的?(带黑帽子:的蚂蚁)

3、阅读P14时提问:

(1)大家一起搬西瓜时,是谁站在最前面?(带黑帽子的蚂蚁)

4、阅读P16时提问:

(1)用杠杆搬西瓜时是谁指挥大家?(戴黑帽子的蚂蚁)

5、阅读P18时提问:

(1)怎么搬也搬不动,是谁想出来用铲子铲西瓜瓤这个办法的?(戴黑帽子的蚂蚁)

与幼儿一同进行总结,戴黑帽子的蚂蚁队长,它不怕苦不怕累,事事冲在最前面,而其它蚂蚁也能够听从它的指挥,大家很团结,所以,才能够解决很多的困难。

(三)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内容,鼓励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讲述自己熟悉的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语言课,由于多次改动故事情节,因此,上课时,PPT细节上面有点小问题,故事画面,情节都很吸引小朋友的眼球。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上课时,有点紧张,因此,在有些语句方面,表现的不到位,未将本故事中的情节表现的淋漓尽致。

西瓜课件 篇6

背景:

民间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它贯穿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民间游戏不仅简单易学,趣味性强,且能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对幼儿教育有着很大的价值。我们充分挖掘“民间游戏”的价值和特点,教给孩子们。这些古老的民间游戏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点:简单易学,不受场地、人数、幼儿接受能力等的限制,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可以促进幼儿在体能、认知、语言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案例:

活动在孩子们有序地一个跟着一个“开火车”开始,虽然,不时有个别孩子从后面向前面的队伍中“插队”,这也难免,小班的孩子嘛!基本部分开始了,我要求孩子们手拉手站在大圆圈上,刚刚拉住手的孩子还比较乖,拉好手静静地等待,等让这边拉好后,又去那边帮忙,刚才拉好的孩子等一会儿不耐烦了,开始了他们的游戏,一会儿拉手面向圆心跑,一会儿又向后退,他们自由开心地笑着,随意地跑着,老师心中那个固定的“大西瓜”在孩子们那儿变成了“流动、翻滚的浪花”。费了好大劲,才把“西瓜”基本拉成,虽然有些部位还在不停地“小动荡”。我开始示范了,孩子们稍稍安静下来。“切、切、切西瓜,我们的西瓜圆又大,想吃西瓜切开来”然后让被切开手的幼儿从两个方向跑,看谁先跑到原来的位置上,当第二个人跑回来时,让他重新开始切西瓜,游戏循环进行,这一遍由教师说儿歌做动作示范游戏的玩法。第二次示范由孩子来玩。可总有几个顽皮的孩子不守规则,经常要终止游戏说明规则。玩了好几次幼儿基本上都能遵守规则了,而且玩的也很开心。后来发现玩的时间久了,幼儿每次户外玩切西瓜都不能持续很久,然后我就换了个方式教幼儿玩,就是请个小朋友当切西瓜的人,当被切的没跑到原位上来的小朋友就要被那个切西瓜的小朋友作为西瓜吃掉,然后站在旁边等待,以此循环等到西瓜越来越小被切完再从新开始。

反思:

1.在兴趣游戏中产生主动性

兴趣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动力、组织、创造的功能。兴趣对提高幼儿自主性发展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对那几个顽皮的孩子要善于引导他们对活动发生浓厚兴趣,进而让他们产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2.创造主动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的主动性。

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和空间。在本次活动中,既然幼儿还没做好准备拉圆圈,不妨先让他们玩一些四散跑的游戏,再来玩“切西瓜”.幼儿能够按自己的意愿游戏,以自己的方式游戏,心里会没有任何压力,他们不需要任何的”掩饰”与“伪装”。在放松的状态下,他们的行动和语言不由自主地表露出最原始的“本我”。

3.尊重等待,让幼儿真正成为自由的人。

在组织游戏时,既要启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又要根据幼儿实际,为幼儿创造自主发展的条件,幼儿在主动游戏中特别重要的。有时,适时的等待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附:

游戏玩法:

幼儿围成圆圈,选出1人当切西瓜的人,师幼共同有节奏地念儿歌:“切、切、切西瓜。我们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开来。”与此同时,切西瓜的人边走边有节奏地在幼儿拉手处做切西瓜状。儿歌念完时,教师的手停留在哪两位小朋友中间,这两位小朋友就把手放开,沿圈向相反方向跑一圈后回到原位。谁没先到达即做切西瓜的人。

小编推荐

吃西瓜课件


每位教师在授课前都要耗费一定时间来规划教案和课件。教案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信息和指导来源。为了满足您的要求,我们为您准备了一篇题为“吃西瓜课件”的文章,欢迎您浏览阅读!

吃西瓜课件【篇1】

活动准备:

1、外形各异的普通西瓜及其他瓜果若干。

2、新品种西瓜一个。

3、餐巾、点心盘人手一份;刀、抹布各一。

4、课前请幼儿洗净双手。

活动过程:

一、用故事引出“怎样吃西瓜”的问题

评:以有趣的故事引出课题,既能启发幼儿联系自己的经验,又能激发幼儿讨论的兴趣。

教师讲述故事《猴王吃西瓜》,提问:

1、猴王是怎样吃西瓜的?

2、你们是怎样吃西瓜的?

二、请幼儿在许多瓜果中挑选出西瓜进行观察、品尝。

1、这里有许多瓜果,哪些是西瓜呢?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知道西瓜的多样性,同时也锻炼幼儿的分析、思考能力。

2、西瓜是什么样的?

(1)请各组幼儿观察桌上的西瓜,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并进行适当引导。

每组一个西瓜为每个幼儿直接感知提供了条件,保证了幼儿的自主活动。教师克服了怕幼儿不会观察、怕纪律难以维持、怕西瓜被打碎等等思想,让幼儿充分观察,从而了解了幼儿的观察方法,感知水平以及参与该活动是否主动、积极等情况。

(2)请幼儿表述各自的探索过程和结果。

小结:有的西瓜是圆圆的;有的瓜皮是深绿色的,有的是浅绿色的,还有的是带花纹的`;西瓜是滑滑的、凉凉的、硬硬的;敲一敲会“砰砰”地响,推一推还会滚动。

在幼儿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安排了让幼儿表述的环节,这主要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和感知结果,以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

3、西瓜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可让幼儿猜测,以引起他们对观察、探索西瓜内部特征的兴趣。)

(1)你们喜欢吃西瓜吗?为什么?

(2)根据幼儿的表述教师小结:西瓜水分很多,甜甜的,很好吃,能解渴、祛暑。

三、引导幼儿感受新疆西瓜的优点

1、请幼儿品尝新品西瓜,说说它和刚才的西瓜有什么不一样。(特别甜,吃起来特别方便。)

2、根据幼儿的讨论作一小结,让幼儿感受科技新产品的优点。

设计意图:

西瓜是幼儿经常吃、喜欢吃的瓜果之一,但家长平时入入不能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知西瓜的特征以及西瓜与人们之间的关系。我们选择西瓜作为教学内容,是为了引导幼儿在观察和品尝的过程中,发现西瓜的主要特点,了解怎样吃西瓜、为什么吃西瓜、什么样的西瓜更好吃等内容。

活动目标:

1、通过猜猜、看看、感知、探索西瓜的特征。

2、通过比较、品尝,体验新品种西瓜的优点。

吃西瓜课件【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幽默。

2、尝试根据其他水果的特性,对故事的内容进行仿编。

重点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幽默。

活动准备:

1、故事:《猴子吃西瓜》

2、画笔、纸。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说一说平时经常吃那些水果,这些水果的吃法是什么。

二、教师讲故事《猴子吃西瓜》,让幼儿倾听,感受故事的幽默。

1、猴子们提出那些吃西瓜的方法?

2、那只猴子说的正确

3、猴王相像了谁?为什么?

4、如果你是猴王,你会怎么做?

三、引导幼儿根据其他水果的特性,将故事情节稍加修改,进行仿编。

1、我们自己也来编一遍猴子吃水果,如果这一次它们吃的不是西瓜。而是榴莲,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2、把你的故事画在纸上,画清楚水果的样子,再和你身边的同伴说一说这个故事。

3、请个别幼儿分享自己的故事。其他幼儿仿编故事,教师要选择日常活动的时间让他们有机会来分享。

吃西瓜课件【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3、能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不能自私自利,要替别人着想。

教学重点:

理解猪八戒四次偷吃西瓜,四次跌倒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

结合心理活动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老师: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猪八戒吃西瓜》这一课,谁能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学生回答:有一天,师徒四人走累了,他们又饿又渴,悟空和八戒一起找果子吃,半路,八戒偷懒不去,后来看到一个大西瓜,他本想每个人都分一块吃,可是后来控制不住自己,把西瓜都吃了。这事被悟空看到了,变出几块西瓜皮,让八戒踩上摔倒。后来,他在师父面前认了错。)

二、重点突破

1、老师:(边板书)对,而且我们还根据起因、经过和结果把课文分为找果子、吃西瓜和摔跟头三个部分。能不能告诉老师,你们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生自由回答)

2、看来不少同学喜欢吃西瓜和摔跟头这两部分,在学习之前,同学们先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习课文都用过哪些学习方法?(生自由回答,师边板书学习方法:读-划-想)

3、老师:大家说得都好,接下来我们就用读划想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你们感兴趣的部分学习,重点抓住猪八戒四次偷吃西瓜和四次跌倒的经过和心理活动,并把有关的句子用笔划出来,再把句子读一读。

学生小组学习,老师巡视指导,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4、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老师:(示图)我们先来学习猪八戒吃西瓜的部分,谁把找到的句子给大家读读?

生:这一部分写了猪八戒四次吃西瓜。第一次……(边示句子)

老师:厉害,找得又快又准。你们四个先别坐下,你们再比一比谁读得好?(生读,其余生评议:要读出猪八戒嘴馋,直流口水时的样子,再读)

老师:八戒真会找借口,全班齐读这四句话,边读边想:从猪八戒的想法和做法中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猪八戒?学生回答。(贪吃、自私)

老师:猪八戒偷吃了西瓜,结果怎样了?哪个小组来汇报?

生:偷吃西瓜的猪八戒摔跤了。

老师:每次摔跤,他都是怎样做,怎样想的呢?

生:他摔了四次跤……(边出示句子)

老师:该怎么读这几个句子?(要读出猪八戒生气而又无可奈何的语气)

老师:(出示课文插图)这是猪八戒第四次摔跤的情景?谁来说说猪八戒被摔得怎么样?(生:猪八戒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除了猪八戒,图上还有谁?图上的孙悟空在干什么?(正扛着一大包水果在笑呢?)为什么笑?(因为是他惩罚了猪八戒,让猪八戒吃尽了苦头。)

老师:看着被摔得鼻青脸肿的猪八戒,你们想不想对他说点什么呢?(学生练习说话:猪八戒,我想对你说……)

老师小结:老师想对猪八戒说,做人不要太自私啊,要多替别人着想。同学们,关爱他人就是关心我们自己!最后猪八戒有没有承认错误?他怎么说?(出示句子,生读)

③学生展示才艺,深入学习课文

老师:昨天,老师已经让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头饰,大家带来了吗?拿给老师瞧瞧。恩,老师知道你们个个都是多才多艺的孩子,待会为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才艺怎么样?可以表演课文中某一个部分的情景,还可以适当加入自己的语言,也可以把猪八戒吃西瓜的情景画下来,还可以编儿歌、顺口溜……现在就给你们准备准备。(生表演展示其余生评议)

三、延伸拓展

老师:今天,我们学了童话故事《猪八戒吃西瓜》,你们说这个故事有趣吗?知不知道它是根据什么改编的?(《西游记》)有多少同学读过这个故事的?跟老师说说你对西游记了解有多少。最后让我们唱动画片《西游记》的主题曲结束这堂课。

四、作业设计

1、把故事讲给自己的家长和朋友们听听。

2、课后读一读《西游记》的故事。

吃西瓜课件【篇4】

设计背景及理论依据:

西瓜是幼儿所熟知的夏天的一种水果,孩子们关于么吃西瓜都知道是大人帮助切开吃的,为了帮助幼儿跳出固定的思维模式,以怎么吃西瓜为主题的活动幼儿一定非常感兴趣。而且《蛤蟆吃西瓜》故生动有趣,非常适合中班的孩子。《蛤蟆吃西瓜》这一活动改编自南师大出版《幼儿园动整合课程》中班下册中“顽皮一夏”这一主题,重点涉及到语言和社会、健康三大领域。《纲要》中提出,要以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所我保留了原活动设计的三大目标。将探究吃到西瓜方法放在第一步,步骤调整为:自主探究吃到西瓜的方法—故事前半部分、帮蛤蟆想办法——听故事后半部分,体蛤蟆方法的巧妙——一起品尝西瓜。

这样调整的好处是:

1、让孩子操作在前,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激发了幼儿兴趣,还为后来体会蛤蟆吃西瓜的心情做好铺垫。

2、幼儿听故事在后,让幼儿能更深刻的理解故事内容,体验乐观积极的情感,激发幼儿的发散、创新思维。

3、最后一个环节我将原设计的.“评一评”改成了在教师帮助下用刀切开西瓜,“再次品尝西瓜”。既承接了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又让幼儿在再次品尝西瓜的同时更深刻的记忆吃西瓜方法的多样性和巧妙性,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的:

1、倾听并理解故事内容。

2、结合生活经验,想出帮助蛤蟆的新方法。

3、体会故事乐观积极的情感。

活动重点:

倾听并理解故事内容,探索各种吃西瓜的方法。

活动难点:

结合生活经验,想出帮助蛤蟆的新方法。

活动准备:

1、视频故事:《蛤蟆吃西瓜》;2、小西瓜5个;3、辅助工具每组一套(塑料刀、石头、勺子、吸管、剪刀);4、果盘5个;5、毛巾幼儿人手一条;6、西瓜刀2把。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幼儿自由探究吃西瓜的方法,引导幼儿小组合作,大胆运用工具。

1、教师:孩子们,今天汪老师要给你们出一道难题,请你和你的组员们一起想办法,看哪一组最先将我们桌上的西瓜打开。在使用工具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和小朋友。

2、幼儿分组探究打开西瓜的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重点:活动实录

1)在活动中幼儿自主探究情况良好时,我没有过多介入,让幼儿充分发挥其自主能动性。

2)当我发现幼儿探究遇到困难时,我通过提问启发“想一想,怎么才能打开西瓜呢?试一试,这些工具能打开西瓜吗?你用的什么工具?为什么不行呢?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在家里用的什么方法?”等等

3)对于探究到方法的孩子,分别问一问“你用的什么方法?看到自己打开的西瓜心情怎么样?吃了有什么好处?西瓜子你放哪儿的呢?”等等。孩子们的思维逐渐被打开。

3、教师小结:孩子们,刚才你们非常棒,都在动小脑筋积极想办法,虽然有些小组打开了西瓜,有些小组没有打开,但是,都没有关系,因为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你们知道吗?有一只蛤蟆它也想吃西瓜,你们想知道蛤蟆是怎样吃西瓜的吗?我们一起来听《蛤蟆吃西瓜》的故事吧。

二、幼儿听故事《蛤蟆吃西瓜》前半部分,听完后讨论帮助蛤蟆吃到西瓜的方法。

1、播放故事课件前半部分,幼儿安静听故事。

2、听完后提问:

故事听到这,汪老师要考考你们了!

1)谁种的西瓜成熟了?

2)蛤蟆想吃西瓜又吃不到,心里会怎样呢?(不开心、很伤心、很着急)

3)蛤蟆和青蛙想了哪些办法?这些办法行不行?为什么?

4)它们俩都吃不到西瓜心情怎么样?刚才有的小朋友也没吃到西瓜你们心情怎样呢?(很着急、不开心)

5)我们一起来帮助蛤蟆想办法好吗?

3、请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帮助蛤蟆的办法,以个别回答的方式。(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教师小结:谢谢你们帮蛤蟆想出了这么多吃西瓜的方法,我们再一起来看看蛤蟆最后吃到西瓜了吗?

三、幼儿听故事《蛤蟆吃西瓜》后半部分,引导幼儿体验蛤蟆吃西瓜方法的巧妙之处,体会故事乐观积极的情感。

提问:

1、最后,蛤蟆是用什么办法吃到西瓜的?(他在西瓜上面插了根吸管)

2、你觉得蛤蟆的办法好不好?为什么?为什么要装个水龙头?

3、蛤蟆想到办法吃西瓜后,那甜甜的西瓜汁它有没有一个人吃?它是怎样做的?

4、小蛤蟆遇到困难时是怎样做的?它有没有灰心、气馁?

5、你喜欢故事里的蛤蟆吗?为什么?

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回答非常的积极,非常多样化,各种天马行空的回答,都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幼儿都充分参与到了活动中,也体现了《纲要》中幼儿为主体的主旨。

四、结束活动:幼儿品尝西瓜。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不仅尝试了自己打开西瓜,还认识了积极乐观的小蛤蟆,了解了它是怎样通过想办法吃到西瓜的。在活动刚开始的时候,有的小朋友没有打开西瓜,可是没有关系,你们看,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什么?(出示西瓜刀)猜猜它能打开西瓜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吃西瓜吧!但是,我们在品尝西瓜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文明、安静地进餐,好吗?(辅导教师一起帮助幼儿切西瓜)

幼儿品尝西瓜时,我进行随机引导“吃了西瓜有什么好处?想一想,我们吃了西瓜剩下的西瓜仔怎么处理?瓜皮和瓜子还有其他用途吗?希望小朋友回家将蛤蟆吃西瓜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如果你还想到更多的吃西瓜的方法,请你和爸爸妈妈一起画下来带到幼儿园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五、延伸活动:

1、区域活动:

美工区:

1、将西瓜籽收集起来,洗净晒干后,放在美工区当做拼贴画的材料。

2、提供纸笔,幼儿画大西瓜

益智区:

1、展示两个大西瓜,请幼儿比一比哪一个西瓜比较大,抱抱看哪一个比较重,摸摸看有什么感觉,轻轻敲一敲有什么声音,猜猜看里面的瓤是什么颜色的,是否有籽,瓜的籽能不能吃,籽可以用来做什么。

2、日常活动:购买不同品种的西瓜幼儿在点心时间品尝。

3、亲子活动:请家长指导幼儿完成学习单第45夜《圆圆国》,并找不同的水果来切一切,看看切出来是什么形状。

吃西瓜课件【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和渠道有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读卡片,并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意义

1/4 3/7 1/2 6/8 4/5 3/43.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这个知识就在孙悟空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里,你想知道吗?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这一天,天气特别热,师傅就派猪八戒找水喝,没想到猪八戒找到一个大西瓜,他可高兴了!猪八戒实在忍不住,就把西瓜平均切成八块,师徒四人每人两块。他很快吃掉自己的两块西瓜,可是他还馋得直流口水,就又吃了三块西瓜,他只顾自己吃,差点把师傅都忘了。

2.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法运算

(1)猪八戒第一次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第二次又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两次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同学们,你能帮他算一算吗?

(学生列出算式,可能计算出结果:2/8+3/8= 5/8,也可能有个别学生只会列式,但不能肯定结果是多少。)

师:2/8 +3/8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的?说说看。

(全班交流,初步感悟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规律。)

(2)动手操作活动。

①同桌合作商量,将一张画有图形的纸平均分成若干份。

②每人按自己的喜好,涂出其中的几份。(一人不能都涂完,要互相谦让。)

③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涂色的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④你们两人一共涂了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怎样算的?

(同桌合作完成,师巡视并提醒如何进行计算。)

⑤全班交流,同桌汇报。(汇报时,可能出现两个分数相加刚好等于1,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理解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等于1。)

⑥观察交流,在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明确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评析设计这个活动,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和互助的乐趣,同时也是让学生试着运用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最终归纳出计算方法。 )

3.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减法运算

(1)师:猪八戒第一次和第二次哪次吃的西瓜多,多了几分之几,你知道吗?怎么算呢?

(同桌讨论,围绕用什么方法算,怎样算进行交流。)

(评析因为有了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经验,针对这部分比较简单的知识,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发现知识并理解掌握;同时让他们把所发现的知识说给大家听,为下一步的学习树立信心。)

(2)比一比。

①拿出涂色的纸,同桌互相比一比。

②把算式写在纸的背面,并说一说是怎样减的。

③你在计算时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小结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运算方法。在汇报时,有可能出现分子分母都相同的两个分数相减,教师要及时指导教学。)

(3)师:猪八戒吃了这个西瓜的5/8后,还剩下几分之几?留给师傅和师兄够吗?

(四人小组讨论。)

(学生可能列式1-5/8,也可能列式8/8-5/8。)

(学生汇报,全班围绕1-5/8该怎么样减进行讨论,如果有困难,教师指导学生理解1=8/8,用化未知为已知的策略解决问题。)

4.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评析在结束以上教学片段,转入下一个教学活动之前,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整理思路和质疑的时间。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心情愉悦,尽情展示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出示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1题。

(评析鼓励学生迎接挑战,认真审题,看懂线段图,使学生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中,独立进行分数加减法计算。)

2.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2题。

(将题做成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练习。)

(评析本题是学生已经领悟两个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规律,初步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后进行的练习。)

3.一块饼爸爸吃了 2/6,妈妈吃了1/6。

(1)他们一共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

(2) 还剩下几分之几?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辅导。)

(四)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吃西瓜》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以吃西瓜为情境,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这也是在学生认识分数及理解其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在上课的时候,教师有效的利用了有趣的情景和直观的图形,让学生自主探究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直观图形的依赖,能够直接的对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进行运算。在以上的学习目标中我觉得我在本节课完成得较好。全班同学都能够掌握好这一知识点。但是在教学用1去减一个分数的时候,部分学生不明白1表示的是什么,导致学生不会减,通过学生们的自主交流互相帮助,理解了1表示的意义后,也能够很顺利的掌握计算的方法了。在上课快结束的时候我班突然有一位学生问老师,如果分数的分母不一样的时候,还能这样计算吗?这说明本节课已经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强烈的求知欲。

西瓜的课件


今天与大家分享一篇关于“西瓜的课件”的全新文章,希望大家能在安静的环境中认真思考本页内容。教案和课件是老师上课前的精心准备,因此请老师们注意不要随意对待。教案是对学生学习进行管理和评价的工具。

西瓜的课件【篇1】

儿歌《西瓜》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和认读儿歌《西瓜》中的汉字;

2.培养幼儿对西瓜的认知;

3.培养幼儿的口头表达和动手能力;

4.通过合唱儿歌,培养幼儿的音乐感悟和合作意识。

【教具准备】

儿歌CD、西瓜的图片、盘子、刀、甜瓜切割成块的图片

【教学活动】

Step 1 导入新课

1. 教师播放儿歌CD,引导幼儿一起听儿歌《西瓜》。

2. 引导幼儿回忆儿歌中唱到的内容。

Step 2 听儿歌,认识汉字

1. 教师再次播放儿歌,幼儿在听儿歌的同时,观察课本上的儿歌图画,并指导幼儿回忆儿歌中涉及的汉字。

2. 教师读出每个涉及到的汉字并示范书写,让幼儿掌握西瓜的汉字。

Step 3 了解西瓜

1. 教师出示西瓜的图片,引导幼儿回答:西瓜的外形、颜色、重量、口感等特点。

2. 教师和幼儿一起互动玩游戏:“看谁最快跳起来,说出最多的西瓜特点。”

3. 教师出示甜瓜和西瓜切割成块的图片,并与幼儿一起比较两者的不同。

Step 4 西瓜制作

1. 教师让幼儿一起模仿成年人制作西瓜。教师告诉幼儿如何用刀将图片上的西瓜切割成块。

2. 幼儿拿盘子装上切好的瓜块,并用汉字写上“西瓜”的标签。

Step 5 合唱儿歌

1. 教师引导幼儿分组,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角色,如“课堂指导者”、“指挥者”、“演唱者”等。

2. 每个小组在分配的角色的指导下,一起合唱儿歌《西瓜》。

3. 教师指导并引导幼儿注意儿歌的韵律和节奏。

Step 6 制作西瓜手饰

1. 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材料,如绿色的纸、黑色的卡纸、胶水、铅笔等。

2. 教师示范如何在绿色纸上画西瓜皮的曲线图案,并将其剪下。

3. 幼儿根据示范自行剪出西瓜的形状,然后在黑色卡纸上画出西瓜籽的图案并剪下来。

4. 幼儿使用胶水将西瓜皮和西瓜籽粘贴在一起。

Step 7 展示活动成果

1. 幼儿将自己制作的西瓜手饰戴在手腕上。

2. 在指导下,幼儿逐个展示自己的西瓜手饰,并用汉字写出“西瓜”的标签。

【板书设计】

《西瓜》

音乐表演 唱歌合唱

汉字认读 西瓜

动手能力 制作西瓜手饰

【课后延伸】

1. 打印并发放西瓜的颜色填色页,让幼儿根据提示颜色将图案填满。

2. 幼儿回家后,跟家长一起制作西瓜冰沙,了解更多关于西瓜的知识。

【教学反思】

此次教案以儿歌为主线,通过引导幼儿听歌、认字、制作西瓜手饰等活动,充分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动手能力和音乐感悟。同时,通过合唱儿歌,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学活动丰富多样,既有集体活动,又有个别活动,满足了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要注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西瓜的课件【篇2】

儿歌《西瓜教案》主题范文

儿歌《西瓜教案》是一首富有趣味性的儿歌,以西瓜为主题,通过描写西瓜的形状、颜色、口感等特点,介绍了西瓜的营养价值,同时也呼吁孩子们爱吃水果,讲究饮食卫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本文将根据这首儿歌的内容和主题,写一篇相关主题范文。

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有趣的儿歌《西瓜教案》。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关于西瓜的一切,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西瓜教案》这首儿歌以西瓜作为主题,它是夏天里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首先,儿歌给我们描绘了西瓜的外形特点。西瓜呈圆形,表面有绿色的皮,皮上还有深深的灰色条纹。它的内部则是红色的果肉,里面还有许多黑色的种子。这些独特的特点使得西瓜成为了许多孩子们最喜欢的水果之一。

而且,西瓜还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它的果肉含有丰富的水分,可以解渴,还能补充体力。夏天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出汗,多吃西瓜可以帮助我们补充水分,让我们感觉更加舒服。此外,西瓜还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素,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而纤维素有助于促进消化,避免便秘。所以,小朋友们要记得多吃西瓜哦!

当然,为了保证我们吃到的西瓜是新鲜、安全的,我们也要讲究饮食卫生。首先,要选择外表鲜亮均匀的西瓜,皮上没有损伤或者腐烂的斑点。其次,要在吃西瓜之前先洗净手,确保手部的卫生。最后,将西瓜切开之后,要将刀具和切开的切割板进行清洗消毒,避免细菌的交叉感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享受到美味的西瓜,同时也能确保自己的健康。

通过这首《西瓜教案》儿歌,我们不仅了解了西瓜的形状、颜色、口感等特点,还知道了西瓜的营养价值和吃西瓜的注意事项。希望大家能够爱吃水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成长。

好啦,今天的儿歌学习就到这里。希望大家都能享受美味的西瓜,保持健康的身体!

西瓜的课件【篇3】

【活动目标】

1、乐于倾听故事,感知故事中猪八戒,孙悟空等主要角色的不同特点。

2、能运用眼神、动作、表情、语言等创造性的表现猪八戒、孙悟空的角色特征。

3、感知故事语言幽默风趣的特点。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猪八戒吃西瓜》。

2、会做律动《吃西瓜》。

3、道具:头饰、金箍棒、大耙等。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做律动《吃西瓜》,引入情境

引导幼儿学猪八戒吃西瓜的样子,说一说为什么会肚子疼。

二、引导幼儿边看挂图,边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知猪八戒,孙悟空等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

提问:

1、八戒和悟空一起去摘果子,但是最后八戒去了吗?为什么?

2、悟空走了之后,八戒发现了什么?他是怎么分西瓜的?

3、悟空回来后发现八戒在吃西瓜,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为什么?

4、八戒被西瓜皮绊倒了几次,他分别都说了什么?

最后一次摔倒八戒是怎么说的?

5、后来大家知道真相了吗?八戒是怎么说的?

三、播放学习资料《猪八戒吃西瓜》,完整欣赏故事。

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教师小结:孙悟空机智、勇敢、处处想到别人。他会耍金箍棒、会七十二变,还有火眼金睛。

八戒虽然有时候贪吃、偷懒,但他有时很勇敢,知错能改,非常可爱。

四、引导幼儿表演故事,请幼儿自由选择故事中的角色和道具,进行夸张幽默的表演。

【活动延伸】

以快乐诗画的形式,引导幼儿画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

【活动反思】

设计本节活动时,我尽量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活动的三个程序的安排,遵循了《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提出的充分考虑中班幼儿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趣味性、活动性、创造性能力的发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促使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由的情境中,知识和技能、情感、能力都得到发展。

但是,对于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在运用中缺乏成熟的思考,对于孩子个性表现观察与适时指导可能出现一些问题,这是我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西瓜的课件【篇4】

教学目的:

1、幼儿对观察事物产生兴趣。

2、提高幼儿观察事物的能力。

3、知道西瓜可以解渴,多吃西瓜对身体有好处。

教学准备:

西瓜、大口袋、图片、水果刀、果盘

教学过程:

1、做游戏,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把西瓜放在大口袋里,说:“小朋友们,看一看这个神奇的大口袋,里面藏着大家的好朋友,你们猜一猜它是谁?请小朋友们上来摸一摸,说一说它是谁?”

请幼儿摸一摸,说一说摸上去是什么样的感觉,猜一猜是什么?

2、观察西瓜

老师把西瓜拿出来,请幼儿仔细观察,“小朋友们,看一看,它是谁呀?原来是大西瓜,大家说一说西瓜是什么形状的?它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请幼儿讨论,并让幼儿试着搬一搬大西瓜,感受西瓜好沉啊!

3、听故事“大西瓜和小老鼠”

老师出示图片,讲故事,并提出问题

(1)太阳当头照,小老鼠走在路上。请问是谁在路上走?

(2)小老鼠在姥姥家大口大口地吃西瓜。请问小老鼠在干什么呢?

(3)西瓜吃完后,小老鼠又说了什么?

4、切开习惯,请幼儿观察西瓜瓤的颜色。

5、品尝西瓜。

西瓜的课件【篇5】

运动目的:

1、观赏故事知道遇事应想到别人,不克不及惠顾本身。

2、体验与搭档配合分享的快活。

运动预备:

1、猪八戒木偶或图片。

2、幼儿带一样本身喜好的工具。

运动历程:

1、 出示猪八戒木偶或图片,引起幼儿爱好。

2、 幼儿听西席报告故事《猪八戒吃西瓜》,相识故事内容,知道遇事应想到别人,不克不及惠顾本身。

提问:

(1)猪八戒开端是奈何分西瓜的?末了有没有如许做?

(2)猪八戒是奈何独自一人吃失一个大西瓜的?

(3)孙悟空是奈何教导他的?

(4)猪八戒做对了吗?为什么?

3、勉励幼儿与他人分享本身的物品。

(1)幼儿相互先容本身带来的物品名称、弄法、服法。

(2)开导幼儿与别人配合分享,体验快活。

西席:你有悦目的书、好玩的玩具、好吃的工具,本身一人享用,故意思吗?怎么办?(与别人一块玩、一块吃)

(3)幼儿配合分享。

西席:你以为各人一路玩、一路吃高兴吗?为什么?

西瓜的课件【篇6】

活动目标:

1、能够按一定方向绕圈快速奔跑并能观察同伴的位置进行闪躲。

2、在游戏中能集中注意力,反应灵活。

3、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西瓜图片。

2、幼儿会玩“老鹰抓小鸡”“石头剪刀布”等民间体育游戏。

活动过程:

1、随音乐自选同伴玩民间体育游戏。

(1)2人合作玩游戏“石头剪刀布”。

(2)6—8人合作玩游戏“老鹰抓小鸡”。

2、游戏“切西瓜”

(1)观察图片

师:大家都见过西瓜,西瓜什么样子的呢?什么形状?我们也来变一个大西瓜,怎么变呢?

(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

(2)教师当切西瓜的人示范切西瓜的方法

师:切西瓜怎么切呢?(引导幼儿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做补充和总结)沿圆圈按顺序在每个幼儿手拉手的地方切一下。

(3)幼儿学习游戏中的儿歌

切,切,切西瓜,我把西瓜切两半。教师反复教幼儿念儿歌,直到幼儿学会为止。

(4)出示示意图帮助幼儿理解反方向绕圈跑

师:西瓜切开了,小朋友应该怎样跑呢?(当切西瓜的人念到“半”字时,被切到的两个拉手的小朋友,必须反方向绕圈跑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先到者为胜,胜者与切西瓜的人交换角色,后到者回到自己的位子,游戏重新开始)

(5)幼儿游戏多次,拉手做圆圈的小朋友念儿歌,直到所有人能熟练掌握。

游戏“切水果”

(1)、创编游戏儿歌和队形

师:除了可以切西瓜,还可以切什么水果?

引导幼儿用其他的水果名称代替儿歌中的西瓜,并根据水果的形状适当改变队形。

(2)分组进行自由创编

看哪组想的多,想的好。做的好的那组示范给其他幼儿看。

(3)创编动作

师:游戏除了可以用跑,还可以用什么动作呢?

小组展示新玩法。

五.教师和幼儿随音乐进行放松活动。

西瓜的课件【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幽默。

2、尝试根据其他水果的特性,对故事的内容进行仿编。

重点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幽默。

活动准备:

1、故事:《猴子吃西瓜》

2、画笔、纸。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说一说平时经常吃那些水果,这些水果的吃法是什么。

二、教师讲故事《猴子吃西瓜》,让幼儿倾听,感受故事的幽默。

1、猴子们提出那些吃西瓜的方法?

2、那只猴子说的正确

3、猴王相像了谁?为什么?

4、如果你是猴王,你会怎么做?

三、引导幼儿根据其他水果的特性,将故事情节稍加修改,进行仿编。

1、我们自己也来编一遍猴子吃水果,如果这一次它们吃的不是西瓜。而是榴莲,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2、把你的故事画在纸上,画清楚水果的样子,再和你身边的同伴说一说这个故事。

3、请个别幼儿分享自己的故事。其他幼儿仿编故事,教师要选择日常活动的时间让他们有机会来分享。

西瓜的课件【篇8】

儿歌西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和认识西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点。

2.学习唱儿歌《西瓜》,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3.培养儿童正确认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

1.感受《西瓜》这首儿歌的节奏感。

2.了解西瓜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水果的兴趣。

3.学会正确运用《西瓜》这首儿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

1.热身指导:通过展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水果,引导学生说出水果的名称和特点。

2.呈现儿歌《西瓜》:播放儿歌《西瓜》,老师鼓励学生跟着节奏拍手、点头,感受音乐的节奏感。

3.学唱《西瓜》: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西瓜》,用手模拟割西瓜的动作,引导学生跟着动作学唱。

4.学生反馈:老师鼓励学生站起来,集体表演《西瓜》这首儿歌,表演结束后,老师鼓励学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对西瓜的喜爱和对歌曲的喜爱。

5.游戏活动: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西瓜,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首先,老师准备了一些图片,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看出不同图片中的西瓜。然后,老师准备一些宝箱,宝箱中放入不同形状的西瓜装饰品,让学生闭上眼睛,摸宝箱中的物品,猜一猜摸到的是什么形状的西瓜。

6.再唱《西瓜》:让学生回到座位上,听老师再次唱唱歌《西瓜》,并邀请学生跟着节奏表演打掌、点头、跳舞等动作,增强学生对歌曲的印象。

7.小结:老师结合教学内容,总结学生对西瓜的认识和学习到的知识。并引导学生关注水果对身体的好处,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四、教学资源:

1.儿歌《西瓜》音频及歌词。

2.西瓜形状、颜色的图片。

3.装饰西瓜的小物品。

五、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西瓜》这首儿歌,激发学生对水果的兴趣,培养正确认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意识。游戏活动环节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通过直接互动的方式更好地接触和了解西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总体而言,这节课通过音乐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体验,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西瓜的课件【篇9】

儿歌西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听懂并正确朗读儿歌《西瓜》的歌词。

2. 能够理解歌词中的意思,并运用所学词汇进行简单的组句。

3. 通过学唱儿歌,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音乐感。

4. 增加幼儿对水果的了解,培养幼儿对水果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 掌握儿歌《西瓜》的歌词,准确朗读。

2. 歌曲朗朗上口,整齐规范的唱法。

三、教学准备

1. 《西瓜》儿歌歌词卡片。

2. 一篮子西瓜。

3.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1. 引入话题:老师展示一篮子西瓜,问学生:“这是什么水果?”学生回答“西瓜”。

2. 老师说:“今天,我们要学唱一首关于西瓜的儿歌。你们知道儿歌是什么吗?它是一种用音乐形式写成的歌曲,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记住一些常识和知识。你们喜欢唱歌吗?”

3. 老师播放儿歌《西瓜》的音乐,在屏幕上展示儿歌歌词,引导学生跟随音乐朗读歌词。

Step 2 学唱儿歌

1. 学唱第一段歌词:

西瓜甜甜的,皮是绿的。

西瓜红红的肉,真好吃。

西瓜瓤瓤的子,有黑色种子。

西瓜多多的水,香甜美。

2. 让学生跟随音乐朗读,并模仿老师正确发音。

3. 分角色反复唱几遍,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音乐感。

Step 3 感受儿歌

1. 老师说:“现在我们一起读一读儿歌的歌词,然后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2. 让学生个别朗读歌词,然后提问:

a. “你们知道‘甜’是什么意思吗?”

b. “你们平时喜欢吃西瓜吗?”

c. “你们吃西瓜时是如何操作的?”

3. 让学生自由发表对儿歌的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Step 4 拓展活动

1. 老师展示一篮子西瓜,给每个学生分发一小块西瓜,鼓励学生用中文描述西瓜的味道和口感。

2. 老师给学生分发《西瓜》的填空练习纸,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填写歌词中的词语。

3. 让学生自己编写一段关于西瓜的歌词,可以运用所学的形容词和动词。

五、课堂小结

结合课堂活动和学生发言,总结学生对西瓜的认识和所学词汇的掌握情况。夸奖学生的积极参与。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西瓜的特点和相关的汉语词汇,也通过学唱儿歌培养了音乐感。教学环节设计合理,针对性强,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但在课堂上可以增加更多互动和游戏的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西瓜的课件【篇10】

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朗读《西瓜》这首儿歌。

2.能够感受到儿歌所表现的亲情、友情等感人主题。

3.学会用创意和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想法。

【教学内容】

1.西瓜儿歌听课。

2.家庭亲情、友情等感人主题的讨论。

3.创意绘画创作。

【教学过程】

【导入】

1.播放《西瓜》儿歌视频,给孩子们感受快乐的音乐和可爱的图画。

2.观察水果图片,是否能够辨认出西瓜来?

【探究】

1.听《西瓜》儿歌,老师可以先快速朗读一遍,然后再逐行慢速跟读,引导孩子们一起读。

2.分上下两段清晰表述儿歌讲述的故事。老师可以问一下孩子们:谁能给大家说一下这首儿歌讲了什么故事呢?

【讨论】

1.亲情讨论:孩子们可以谈一谈自己和家人之间的谁与谁之间的感人故事,或是每个人都有哪些亲人和怎样的感情。

2.友情讨论:孩子们可以谈一谈自己和小伙伴之间的故事,比如哪次交往,喜欢哪些小伙伴,为什么喜欢等。

【绘画】

老师可以放给孩子们看一些西瓜的照片,引导他们分别用色彩和线条表现自己对西瓜的想法,可能会产生一些有趣有创意的想法和作品。

【拓展】

老师还可以让孩子们画一个桃子、一个苹果、一个梨,让他们发现不同水果外表的形态特征和颜色图案的差异。在不同水果图片的基础上,顺便多谈一谈生活、环保、科学、文学等方面相关内容,给孩子们多一些知识元素的启发和痴迷。

【总结】

1.了解西瓜儿歌的意义。

2.探讨家庭、友情等感人主题。

3.创新性并有趣地表现自己的想法。

【巩固练习】

让孩子们多看、多画,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创作让家长看,让儿童之间相互欣赏和打赌,从而激励创意想象的发挥,以求达到更大的练习效果。同时,让他们能够多重复多读几遍《西瓜》儿歌,山移水转,以至于完全掌握整首歌,来看是否可以和老师一起共赏,也可以和朋友一起合唱,展示自己的英姿飒爽。

西瓜的课件【篇11】

《西瓜儿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唱出西瓜儿歌的曲调。

2. 能够理解和解读歌曲中的内容。

3. 能够通过表演或动作配合来展示歌曲的内容。

4. 培养孩子们对水果和自然界的认知意识。

二、教学重点:

1. 歌曲的乐曲配合和节奏感。

2. 歌曲的内容理解和解读。

3. 孩子们的动作表演和配合。

三、教学准备:

1. 西瓜儿歌视频或录音

2. 图片、卡片等辅助教具

3. 西瓜、切食盘、刀、纸巾等实物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播放西瓜儿歌的视频或录音,让孩子们先听一遍歌曲,了解曲调和整体感觉。

2. 唱歌: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唱歌,注意调节音量和节奏。逐句进行反复唱练。

3. 理解歌曲内容:教师可以用图片、卡片等辅助教具,给孩子们展示西瓜的外观、内部构造和营养价值等相关知识。同时,解读歌词中的概念和表达方式。

4. 动作配合: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动作来配合歌曲,如模拟切西瓜、吃西瓜的动作等等。让孩子们在唱歌的同时,通过动作表演来加深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5. 实物展示:教师准备好西瓜,向孩子们展示和介绍西瓜的外观和内部构造,还可以给孩子们品尝新鲜的西瓜。让孩子们通过实际感官体验,加深对西瓜的认知。

6. 温故知新:利用综合学习时间,教师可以再次播放西瓜儿歌的视频或录音。让孩子们跟着唱,展示之前学到的动作配合。

7. 小结:总结西瓜的相关知识,并再次强调儿歌中的内容和表达方式。鼓励孩子们多多品尝水果,关注健康饮食。

五、课后延伸:

可以让孩子们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制作西瓜相关的手工作品,如剪纸、画画等。还可以让孩子们写一篇小短文,描述自己对西瓜的了解和有趣的经历。

六、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孩子的互动与交流,引导孩子们参与进来,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同时,要确保教学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特别是在展示和品尝实物的环节,要保证孩子们的个人安全。另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利用音乐、游戏等元素,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吃西瓜课件(热门14篇)


每个教师都需要在上课之前准备一份完整的教案和课件,相信对于如何撰写教案和课件这件事老师们都不会陌生。学生们的反馈对于教学改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撰写出优秀的课件和教案呢?这篇题为“吃西瓜课件”的文章是我用心之作,细节精彩,值得一读。我相信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您在职场上更加自信地展现自己!

吃西瓜课件【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感受故事情节的有趣。

2、丰富词汇:砸、砍、扛、插、吸。

3、体验动脑筋和愿意与同伴分享劳动成果的愉悦感。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视频《癞蛤蟆吃西瓜》、西瓜教具若干、癞蛤蟆、青蛙教具、一根竹管、教学挂图

指导要点

1、活动重难点: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感受故事情节的有趣。

2、指导要点:通过聆听故事、观察图片、启发提问等方式引导幼儿理解感受作品,把握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活动过程

1、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设置悬念导入活动

夏天来了,小朋友都爱吃西瓜。说一说,你们平时是怎么吃西瓜的。有一只癞蛤蟆,它种了一块西瓜地。夏天到了,西瓜成熟了,一个个长得又大又圆,癞蛤蟆想了好多吃西瓜的方法,最后它是怎么吃到西瓜的呢?现在,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听听《癞蛤蟆吃西瓜》的故事。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帮助幼儿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提问:故事讲完了,你们知道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吗?故事里有谁?故事中讲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这个故事真有趣,我们现在再来听一遍吧!

3、结合图片,分部分理解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第一部分(从开头至“癞蛤蟆心里真着急”)

提问:癞蛤蟆种的西瓜长的怎么样?(学习并用动作表达:又大又圆)癞蛤蟆想不出吃西瓜的方法,心里真着急啊。请你们帮帮癞蛤蟆想个吃西瓜的好办法吧!(调动幼儿已有经验进行进述)我们现在来听听癞蛤蟆有想到了哪些办法。

(2)讲述故事第二部分(“第一天”到我们又怎么扛得动呢?)

提问:有谁来帮癞蛤蟆想办法了?

青蛙想了哪些方法,这些方法行不行,为什么?(丰富词汇:砸、砍、扛)我们来看看癞蛤蟆有没有吃到西瓜。

(3)读讲故事至最后,提问 后来癞蛤蟆是用什么办法吃到西瓜的?它是怎么吃的?谁来学一学?(学习动词:插、吸)现在我们来看看《癞蛤蟆吃西瓜》的视频。

(4)观看视频,通过讨论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主题

提问:视频我们看完了,癞蛤蟆动脑筋想出了好办法,吃到西瓜汁。癞蛤蟆有没有一个人吃?那甜甜的西瓜汁是怎样做的?你们喜欢故事里的癞蛤蟆吗?为什么?

小结:只要肯动脑筋,任何问题都会得到解决的。我们有了好东西,要跟好朋友一起分享。

5、出示西瓜教具,结束活动

看,这些是癞蛤蟆种的西瓜。现在我们一起搬出去吃吧!

故事:

癞蛤蟆吃西瓜

有一只癞蛤蟆,种了一块西瓜地。夏天,西瓜成熟了,一个个长得又大又圆。眼看着西瓜越长越大,可是癞蛤蟆想不出吃西瓜的好办法。癞蛤蟆心里真着急呀!

这一天,癞蛤蟆的好朋友青蛙来了,青蛙看到这么大的西瓜,就帮癞蛤蟆想办法。青蛙说:“我们用石头砸西瓜吧!”癞蛤蟆想了一下,说:“不行。一砸西瓜就碎了。”

青蛙又想了一个办法,“我们来用刀砍西瓜吧!”癞蛤蟆又想—下,说:“还是不行,哪来这么大的刀呢?我们又怎么扛得动呢?”

癞蛤蟆和青蛙没办法了,就到瓜旁边去玩。在路上,它们捡到了一根竹管。癞蛤蟆看着竹管,一下子想出了好办法。癞蛤蟆和青蛙把竹管插进了西瓜,红红的西瓜汁立刻从竹管的另一头流了出来。癞蛤蟆和青蛙吸呀,吸呀,西瓜汁真甜。它们喝饱了,肚子都胀得圆鼓鼓的,西瓜汁还在流。于是,癞蛤蟆在竹管上装了个水龙头,可以随时开关。它还在竹管上挂了个牌子,上面写着“免费供应西瓜汁”。小动物们看见牌子,都来了,他们排起了队,轮流喝西瓜汁。喝过西瓜汁的动物都说:“癞蛤蟆种的西瓜真甜!”

活动反思

教师教具准备充分,能够合理运用丰富的教具激发幼儿兴趣,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但在活动中教师给予幼儿表达的机会显得少些,还不太善于引导幼儿大胆发言。

吃西瓜课件【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探索西瓜的特征。

2、通过比较、品尝,体验新品种无籽西瓜的优点。

活动准备

1、普通西瓜、无籽西瓜及其他瓜果若干。

2、餐巾、点心盘人手一份;刀、抹布各一。

活动过程

一、用故事引出“怎样吃西瓜”的问题

1、教师讲述故事《猴王吃西瓜》

2、提问:

(1)猴王是怎样吃西瓜的?

(2)你们是怎样吃西瓜的?

二、请幼儿在许多瓜果中挑选出西瓜进行观察、品尝。

1、这里有许多瓜果,哪些是西瓜呢?

2、西瓜是什么样的?

(1)请各组幼儿观察桌上的西瓜,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并进行适当引导。

(2)请幼儿表述各自的探索过程和结果。

(3)小结:有的

西瓜是圆圆的;有的瓜皮是深绿色的,有的是浅绿色的,还有的是带花纹的;

西瓜是滑滑的、凉凉的、硬硬的;敲一敲会“砰砰”地响,推一推还会滚动。

3、西瓜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可让幼儿猜测,以引起他们对观察、探索西瓜内部特征的兴趣。)

(1)你们喜欢吃西瓜吗?为什么?

(2)根据幼儿的表述教师小结:西瓜水分很多,甜甜的,很好吃,能解渴、祛暑。

三、引导幼儿感受无籽西瓜的优点

1、请幼儿品尝无籽西瓜,说说它和刚才的西瓜有什么不一样。

(特别甜,吃起来特别方便。)

2、根据幼儿的讨论作一小结,让幼儿感受科技新产品的优点。

附猴王吃西瓜(故事梗概)

很久以前,山上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一只猴子捡到一个大西瓜,就把它送给了猴王。

可猴王不会吃西瓜,于是它就招来许多猴子问:“谁知道怎么吃西瓜呀?”其中一只小猴就叫道:“我知道,我知道,西瓜是吃瓤的!”可另一只老猴子却说:“不对,不对好像是吃皮的!”“是吃皮的!”“不对,是吃瓤的!”于是猴子们就争吵起来。

最后,猴王听信了老猴子的话,啃起了西瓜皮,而那些小猴子则吃到了甜甜的瓤。

吃西瓜课件【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和渠道有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读卡片,并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意义

1/4 3/7 1/2 6/8 4/5 3/43.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这个知识就在孙悟空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里,你想知道吗?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这一天,天气特别热,师傅就派猪八戒找水喝,没想到猪八戒找到一个大西瓜,他可高兴了!猪八戒实在忍不住,就把西瓜平均切成八块,师徒四人每人两块。他很快吃掉自己的两块西瓜,可是他还馋得直流口水,就又吃了三块西瓜,他只顾自己吃,差点把师傅都忘了。

2.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法运算

(1)猪八戒第一次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第二次又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两次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同学们,你能帮他算一算吗?

(学生列出算式,可能计算出结果:2/8+3/8= 5/8,也可能有个别学生只会列式,但不能肯定结果是多少。)

师:2/8 +3/8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的?说说看。

(全班交流,初步感悟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规律。)

(2)动手操作活动。

①同桌合作商量,将一张画有图形的纸平均分成若干份。

②每人按自己的喜好,涂出其中的几份。(一人不能都涂完,要互相谦让。)

③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涂色的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④你们两人一共涂了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怎样算的?

(同桌合作完成,师巡视并提醒如何进行计算。)

⑤全班交流,同桌汇报。(汇报时,可能出现两个分数相加刚好等于1,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理解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等于1。)

⑥观察交流,在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明确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评析设计这个活动,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和互助的乐趣,同时也是让学生试着运用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最终归纳出计算方法。 )

3.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减法运算

(1)师:猪八戒第一次和第二次哪次吃的西瓜多,多了几分之几,你知道吗?怎么算呢?

(同桌讨论,围绕用什么方法算,怎样算进行交流。)

(评析因为有了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经验,针对这部分比较简单的知识,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发现知识并理解掌握;同时让他们把所发现的知识说给大家听,为下一步的学习树立信心。)

(2)比一比。

①拿出涂色的纸,同桌互相比一比。

②把算式写在纸的背面,并说一说是怎样减的。

③你在计算时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小结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运算方法。在汇报时,有可能出现分子分母都相同的两个分数相减,教师要及时指导教学。)

(3)师:猪八戒吃了这个西瓜的5/8后,还剩下几分之几?留给师傅和师兄够吗?

(四人小组讨论。)

(学生可能列式1-5/8,也可能列式8/8-5/8。)

(学生汇报,全班围绕1-5/8该怎么样减进行讨论,如果有困难,教师指导学生理解1=8/8,用化未知为已知的策略解决问题。)

4.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评析在结束以上教学片段,转入下一个教学活动之前,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整理思路和质疑的时间。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心情愉悦,尽情展示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出示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1题。

(评析鼓励学生迎接挑战,认真审题,看懂线段图,使学生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中,独立进行分数加减法计算。)

2.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2题。

(将题做成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练习。)

(评析本题是学生已经领悟两个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规律,初步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后进行的练习。)

3.一块饼爸爸吃了 2/6,妈妈吃了1/6。

(1)他们一共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

(2) 还剩下几分之几?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辅导。)

(四)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吃西瓜》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以吃西瓜为情境,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这也是在学生认识分数及理解其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在上课的时候,教师有效的利用了有趣的情景和直观的图形,让学生自主探究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直观图形的依赖,能够直接的对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进行运算。在以上的学习目标中我觉得我在本节课完成得较好。全班同学都能够掌握好这一知识点。但是在教学用1去减一个分数的时候,部分学生不明白1表示的是什么,导致学生不会减,通过学生们的自主交流互相帮助,理解了1表示的意义后,也能够很顺利的掌握计算的方法了。在上课快结束的时候我班突然有一位学生问老师,如果分数的分母不一样的时候,还能这样计算吗?这说明本节课已经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强烈的求知欲。

吃西瓜课件【篇4】

教学目的:

1、观赏故事知道遇事应想到别人,不克不及惠顾本身。

2、体验与搭档配合分享的快活。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教学预备:

1、猪八戒木偶或图片。

2、幼儿带一样本身喜好的工具。

教学历程:

1、 出示猪八戒木偶或图片,引起幼儿爱好。

2、 幼儿听西席报告故事《猪八戒吃西瓜》,相识故事内容,知道遇事应想到别人,不克不及惠顾本身。

提问:

(1)猪八戒开端是奈何分西瓜的?末了有没有如许做?

(2)猪八戒是奈何独自一人吃失一个大西瓜的?

(3)孙悟空是奈何教导他的?

(4)猪八戒做对了吗?为什么?

3、勉励幼儿与他人分享本身的物品。

(1)幼儿相互先容本身带来的物品名称、弄法、服法。

(2)开导幼儿与别人配合分享,体验快活。

西席:你有悦目的书、好玩的玩具、好吃的工具,本身一人享用,故意思吗?怎么办?(与别人一块玩、一块吃)

(3)幼儿配合分享。

西席:你以为各人一路玩、一路吃高兴吗?为什么?

教学反思:

孩子们非常地感兴趣,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也知道了只要幼儿感兴趣地东西,他们就会给你意想不到地惊喜,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应该从幼儿地兴趣出发,来提高活动地质量,因为兴趣是幼儿最好地老师。

吃西瓜课件【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3、能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不能自私自利,要替别人着想。

教学重点:

理解猪八戒四次偷吃西瓜,四次跌倒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

结合心理活动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老师: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猪八戒吃西瓜》这一课,谁能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学生回答:有一天,师徒四人走累了,他们又饿又渴,悟空和八戒一起找果子吃,半路,八戒偷懒不去,后来看到一个大西瓜,他本想每个人都分一块吃,可是后来控制不住自己,把西瓜都吃了。这事被悟空看到了,变出几块西瓜皮,让八戒踩上摔倒。后来,他在师父面前认了错。)

二、重点突破

1、老师:(边板书)对,而且我们还根据起因、经过和结果把课文分为找果子、吃西瓜和摔跟头三个部分。能不能告诉老师,你们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生自由回答)

2、看来不少同学喜欢吃西瓜和摔跟头这两部分,在学习之前,同学们先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习课文都用过哪些学习方法?(生自由回答,师边板书学习方法:读-划-想)

3、老师:大家说得都好,接下来我们就用读划想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你们感兴趣的部分学习,重点抓住猪八戒四次偷吃西瓜和四次跌倒的经过和心理活动,并把有关的句子用笔划出来,再把句子读一读。

学生小组学习,老师巡视指导,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4、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老师:(示图)我们先来学习猪八戒吃西瓜的部分,谁把找到的句子给大家读读?

生:这一部分写了猪八戒四次吃西瓜。第一次……(边示句子)

老师:厉害,找得又快又准。你们四个先别坐下,你们再比一比谁读得好?(生读,其余生评议:要读出猪八戒嘴馋,直流口水时的样子,再读)

老师:八戒真会找借口,全班齐读这四句话,边读边想:从猪八戒的想法和做法中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猪八戒?学生回答。(贪吃、自私)

老师:猪八戒偷吃了西瓜,结果怎样了?哪个小组来汇报?

生:偷吃西瓜的猪八戒摔跤了。

老师:每次摔跤,他都是怎样做,怎样想的呢?

生:他摔了四次跤……(边出示句子)

老师:该怎么读这几个句子?(要读出猪八戒生气而又无可奈何的语气)

老师:(出示课文插图)这是猪八戒第四次摔跤的情景?谁来说说猪八戒被摔得怎么样?(生:猪八戒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除了猪八戒,图上还有谁?图上的孙悟空在干什么?(正扛着一大包水果在笑呢?)为什么笑?(因为是他惩罚了猪八戒,让猪八戒吃尽了苦头。)

老师:看着被摔得鼻青脸肿的猪八戒,你们想不想对他说点什么呢?(学生练习说话:猪八戒,我想对你说……)

老师小结:老师想对猪八戒说,做人不要太自私啊,要多替别人着想。同学们,关爱他人就是关心我们自己!最后猪八戒有没有承认错误?他怎么说?(出示句子,生读)

③学生展示才艺,深入学习课文

老师:昨天,老师已经让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头饰,大家带来了吗?拿给老师瞧瞧。恩,老师知道你们个个都是多才多艺的孩子,待会为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才艺怎么样?可以表演课文中某一个部分的情景,还可以适当加入自己的语言,也可以把猪八戒吃西瓜的情景画下来,还可以编儿歌、顺口溜……现在就给你们准备准备。(生表演展示其余生评议)

三、延伸拓展

老师:今天,我们学了童话故事《猪八戒吃西瓜》,你们说这个故事有趣吗?知不知道它是根据什么改编的?(《西游记》)有多少同学读过这个故事的?跟老师说说你对西游记了解有多少。最后让我们唱动画片《西游记》的主题曲结束这堂课。

四、作业设计

1、把故事讲给自己的家长和朋友们听听。

2、课后读一读《西游记》的故事。

吃西瓜课件【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幽默。

2、尝试根据其他水果的特性,对故事的内容进行仿编。

重点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幽默。

活动准备:

1、故事:《猴子吃西瓜》

2、画笔、纸。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说一说平时经常吃那些水果,这些水果的吃法是什么。

二、教师讲故事《猴子吃西瓜》,让幼儿倾听,感受故事的幽默。

1、猴子们提出那些吃西瓜的方法?

2、那只猴子说的正确

3、猴王相像了谁?为什么?

4、如果你是猴王,你会怎么做?

三、引导幼儿根据其他水果的特性,将故事情节稍加修改,进行仿编。

1、我们自己也来编一遍猴子吃水果,如果这一次它们吃的不是西瓜。而是榴莲,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2、把你的故事画在纸上,画清楚水果的样子,再和你身边的同伴说一说这个故事。

3、请个别幼儿分享自己的故事。其他幼儿仿编故事,教师要选择日常活动的时间让他们有机会来分享。

吃西瓜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吃西瓜为情境,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法,这是在学生认识分数和理解其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通过有趣的情境和直观的图形,揭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直观图形的依赖,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本课学习的重点是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其中探索用1减去一个分数的运算是学习的难点。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探索、感悟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地处城郊,大多数学生来自下岗职工家庭和流动人口家庭,家庭给予孩子创造的学习机会比较少,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和渠道有限。值得欣慰的是我校从20xx年就积极参加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课改实验。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我校实验教师注重学生实际情况,努力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生活情境,采用生动有趣、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日益高涨,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地提高。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读卡片,并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意义

1/4 3/7 1/2 6/8 4/5 3/4

2.比较分数大小并涂一涂

3/6○4/61/4 ○1/2

(学生边思考边汇报。)

3.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这个知识就在孙悟空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里,你想知道吗?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这一天,天气特别热,师傅就派猪八戒找水喝,没想到猪八戒找到一个大西瓜,他可高兴了!猪八戒实在忍不住,就把西瓜平均切成八块,师徒四人每人两块。他很快吃掉自己的两块西瓜,可是他还馋得直流口水,就又吃了三块西瓜,他只顾自己吃,差点把师傅都忘了。

2.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法运算

(1)猪八戒第一次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第二次又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两次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同学们,你能帮他算一算吗?

(学生列出算式,可能计算出结果:2/8+3/8= 5/8,也可能有个别学生只会列式,但不能肯定结果是多少。)

师:2/8 +3/8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的?说说看。

(全班交流,初步感悟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规律。)

(2)动手操作活动。

①同桌合作商量,将一张画有图形的纸平均分成若干份。

②每人按自己的喜好,涂出其中的几份。(一人不能都涂完,要互相谦让。)

③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涂色的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④你们两人一共涂了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怎样算的?

(同桌合作完成,师巡视并提醒如何进行计算。)

⑤全班交流,同桌汇报。(汇报时,可能出现两个分数相加刚好等于1,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理解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等于1。)

⑥观察交流,在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明确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评析设计这个活动,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和互助的乐趣,同时也是让学生试着运用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最终归纳出计算方法。 )

3.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减法运算

(1)师:猪八戒第一次和第二次哪次吃的西瓜多,多了几分之几,你知道吗怎么算呢?

(同桌讨论,围绕用什么方法算,怎样算进行交流。)

(评析因为有了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经验,针对这部分比较简单的知识,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发现知识并理解掌握;同时让他们把所发现的知识说给大家听,为下一步的学习树立信心。)

(2)比一比。

①拿出涂色的纸,同桌互相比一比。

②把算式写在纸的背面,并说一说是怎样减的。

③你在计算时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小结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运算方法。在汇报时,有可能出现分子分母都相同的两个分数相减,教师要及时指导教学。)

(3)师:猪八戒吃了这个西瓜的5/8后,还剩下几分之几?留给师傅和师兄够吗?

(四人小组讨论。)

(学生可能列式1-5/8,也可能列式8/8-5/8。)

(学生汇报,全班围绕1-5/8该怎么样减进行讨论,如果有困难,教师指导学生理解1=8/8,用化未知为已知的策略解决问题。)

4.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评析在结束以上教学片段,转入下一个教学活动之前,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整理思路和质疑的时间。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心情愉悦,尽情展示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出示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1题。

(评析鼓励学生迎接挑战,认真审题,看懂线段图,使学生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中,独立进行分数加减法计算。)

2.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2题。

(将题做成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练习。)

(评析本题是学生已经领悟两个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规律,初步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后进行的练习。)

3.一块饼 爸爸吃了 2/6,妈妈吃了1/6。

(1)他们一共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

(2) 还剩下几分之几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辅导。)

(四)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全班交流本节课的体会和收获。)

〖教学反思〗

本课在新授课之前先练习了两道题。旧知一般是后继新知的生长点,通过叙述分数的意义和看图比较分数的大小等练习,可以习旧引新,承前启后;再通过动画故事作为切入点,创设亲切、活泼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本课以猪八戒吃西瓜的有趣情境为主线,用直观图形来揭示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使学生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本课教学时,学生做用1减去一个分数的运算时,稍有困难,通过理解1表示的意义后,就能够很顺利地进行运算了。在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和疑问时,学生提出:如果分子和分母都不同时,分数怎样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呢?,这说明本节课已经激发学生思维和强烈的求知欲,学生才会自主地探索提出这样的问题。我感到只有结合教学的实际,灵活地把握教材,找准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充分放手,才能让课堂成为放飞学生思维的舞台。

〖案例点评〗

1.善于挖掘教材,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利用情境将知识逐步呈现给学生,体现知识的联系,使学生能够总结出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加以运用。

2.借助工具建立直观表象。教师不是一味地讲授计算方法,而是让学生通过操作,亲身感受到整个过程,形成表象,然后脱离直观图形建立模型。

3.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中,教师尽量为学生的说、想、做创造恰当的氛围,创设必要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吃西瓜课件【篇8】

教学内容: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教学目标:

(1) 能够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10以内)相加减计算,以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10以内)相加减计算方法

(3) 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同分母分数相加减计算方法

难点:探索“1”减去一个分数的计算

教学准备:PPT、每生准备1张纸片

课前游戏:

一起学习;共同探讨;一起努力;分享成功!

【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缓解学生的紧张心里,为新课导入做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分数,这节课,老师先来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这个挑战呢? 生:有!

师:读出分数,并说说其表示的意义

1 3

生:三分之一,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

师:说得很好! 第二个谁来试试?3 5

生:五分之三,表示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3份。

师:说得清晰完整。那么这一个呢?全班一起说吧!

生:八分之四,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4份。

师:看来啊,这些难不倒大家,那我们再接再厉,继续迎接挑战。

(),谁想到啦! 7

(7)生:1= 7 1=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能跟大家分享下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1表示一个整体,(7)表示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7份,再把7份全部取出来,还是这个7

整体。

师:1、 谢谢你,你说的很准确,很清楚。

2、 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说得还不那么完整,谁再来补充。)那么,1=()呢?大家一起来吧! 9

生:1=9 9

师:太棒了!看来同学们前面学习的分数知识掌握得很扎实了。

【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复习1等于几分之几练习,为学生更好地学习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和解决本节课重难点做铺垫】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分数的知识,这些知识啊,就藏在一个有趣的小故事里,请看大屏幕!

(PPT出示动画展示,学生欣赏)

师:欸!猜一猜,看到这又大又圆的西瓜,贪嘴的猪八戒会怎么做呢

生:把大西瓜自个吃了 等等?.

师:你们的想法都很有意思!

可这一次啊,八戒把西瓜平均分成了8块,这样,他们四个人每人就可以分到(学生答2块)。是的,八戒先捧着2块西瓜给唐僧师傅吃,看来啊,他还是个尊敬师傅的好八戒,(学生笑了)可别笑,这点可是值得你们学习哦!接着八戒也吃了自己的那两块西瓜,可他实在是口渴,于是又偷偷地吃了一块西瓜!

【创设学生熟悉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借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尊敬长辈的意识】

现在唐僧吃了2块,八戒吃了3块,谁来说说他们分别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生:唐僧吃了这个西瓜的23,八戒吃了这个西瓜的 88

师:反应真快!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师:那么在这里

生:23、又分别表示什么呢? 882表示,把西瓜平均分成8份,吃了其中的2份。

3表示,把西瓜平均分成8份,吃了其中的3份。

师:说得真不错!说得很清楚!

同学们,看到图上这些信息,你想到了哪些有关分数的数学问题呢?

(学生提问题)

生:唐僧和猪八戒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生:猪八戒比唐僧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生:唐僧比猪八戒少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生:还剩下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师:还有有没有其他的数学问题?同学们真棒,(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刚才老师就发现了,你们是爱动筋,善于思考的孩子!让我们给自己掌声鼓励下!这节课啊,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吃西瓜遇到的一些问题?) (板书:吃西瓜)

【新课标提出,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包括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四个方面,而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这个过程的前提,课堂中,让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准确分析和清晰表达思维的能力】

2、探索同分母分数相加计算方法

师:我们先解决同学们刚才提这个问题!(PPT出示题目)唐僧和猪八戒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大家把题目齐读一遍!

生:齐读题目!

师:谁能列出算式? 生:23+=88

师:同意吗?(同意)大家猜猜,这个算式的结果会是多少呢? 55、等 816

23师:那么+到底等于多少,(是还是不是呢?)我们一起来动手验证一下。在验证之前88生:

老师有个要求,请一个同学朗读下!

【学生活动】折一折、涂一涂

活动要求:

(1)先用纸片折一折、画一画

(2)再分别画出23、,验证相加等于多少 88

(3)并把你的验证方法与同桌交流一下

生:(指名)朗读题目要求!

师:大家听清楚要求了吗?那就开始动手吧!

生:动手操作(师指导)

【通过折一折、涂一涂,验证得数,知道图形有助于解决数学问题,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组织反馈:

师:大家都做好了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还没做好的同学请先停下!谁来展示自己的验证方法

生:边展示边说,实物展台展示:让学生说,教师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及适当补充(注意先引导将图形平均分,再说几分之几,最后合起来一共是多少)2个学生即可

【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多让学生说,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并让学生来评价,发挥学生互评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在同伴中的认同感。】 师:通过刚才的验证我们知道了523加等于。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过程。 888

生:(师生一起说,从几个几来引导这个计算过程)教师强调同一个西瓜(合多媒体讲解) 唐僧吃了2份,也就是2个

也就11111,猪八戒吃了3份,也就是3个,2个加3个等于5个,888885。 8

师:刚才的过程大家都明白了吗?

谁能把这个过程再复述一遍呢?(2个学生说)

生:….

师:嗯!你是个认真听课的孩子!嗯!你是个善于倾听的孩子!(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那我们一起把这个计算过程补充完成。

(板书:2?35=) 88

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分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分母相同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分母相同的分数,我们把它们称为:同分母分数。

那谁来说说我们刚才是如何计算同分母分数相加的呢?

生:分母没有变化、分母都一样

生:分子相加

师:是的,你们不但乐于思考,而且善于发现!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PPT投影)

明白了吗?我们来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准 练习:计算:25?77

252?577?=?,(点一下,也就是等于1,同时引导下,计算的过程77777

325+=,可见啊,图形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数学问888生:写出计算过程 师:组织反馈。中,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同学们,刚才我们借助图形验证了

题。所以,我们用图形好不好呢?

3、探索同分母分数相减计算方法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解决下一个问题:猪八戒比唐僧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请同学们把题目读一遍?

生:读题

师:欸!谁会列出这个问题的算式呢?

生: 32—=(师板书) 88

师:同意他的列式吗?那你们能自己计算出结果吗?在练习本上写出计算过程。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图形帮助。

生:写出计算过程

师:巡视指导,并请学生板演计算过程(注意观察学生书写有无错误)

好!把手放下!你们同意他的算法吗?

生:同意!

师:嗯!那我们先请他来分享他的计算过程?

生:猪八戒吃了3份,也就是3个

于1个1111,唐僧吃了2份,也就是2个, 3个减去2个等888811,也就。 88

师:说得很好!你真是个小数学家!掌声送给他!

那我们把刚才的计算过程再看一下!

(借助多媒体再次展示计算过程)

师:看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谁能把刚才的计算过程再复述一遍呢?

生:复述

师:嗯,你听得可真是认真!

同学们请看这两个同分母分数,它们又是怎样相减的呢?

生: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师:你们可真厉害!是的,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那刚才的这个计算过程清楚了没有?好!请把这道题计算出来吧!

生:练习: 75? 99

师:组织反馈,(齐答)(像刚才这个计算,等同学们计算熟练之后,可以省略不写。)

【通过课件的直观展示,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清晰地描述计算过程,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4、课堂小结,归纳算法

师:同学们,数学思维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发现和总结规律。刚才我们已经发现了同分母分数相加和相减的规律,你能用一句话把这个规律概括出来吗?

生: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师:大家很有数学思维!让我们一起把这个规律齐读一遍。

【知识归纳总结,进一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知识运用、拓展延伸

拓展1:1减去一个分数的计算

师:同学们,我们的问题还没有全部解决!现在我们知道了唐僧和猪八戒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5),唐僧跟八戒说,别吃了,别再吃了,把剩下的西瓜留给孙悟空和沙和尚,请你们8

算一下,现在还剩下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

师:(巡视指导,并请两个学生板演不同算式)

同学们真厉害!居然有两个不同的解决方法!我们请这两位同学把他们的计算方法和我们分享。

生: 1-53= 88

师:能告诉大家,这个1表示什么吗?

生:表示这个西瓜。

师:嗯,你把这个西瓜看成一个整体了!这个方法很好!那,你们都是这样子计算的吗? 853-= 888

8师:这里的又是什么意思呢? 8生:

生:你的思路很清晰!所以, 1和8在这里都表示这个西瓜,因此这两个算式我们可以给8

他们画上等于号!同学们,看来啊,当我们遇到1减去一个分数的时候,这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就把1转化成几分之几。那我们再把刚才的计算过程看一遍吧。

(PPT展示)把这个西瓜看成一个整体就是1,把它平均分成8份,这个西瓜也可以看成就是8个8,8113,减去唐僧和猪八戒吃掉的5个,就剩下3个,也就是。

篇二:《吃西瓜》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中“吃西瓜”一课,主要内容是“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材P60-61)。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的计算方法。

(2)能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画、涂、剪、拼等活动,体会“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体验数学活动充满创造与探索,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卡片若干张、水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故事导入

天气热极了,大熊和小熊口渴得要命,突然它们看到牛伯伯拉了一大车西瓜在卖,它们买了一个大西瓜并让牛伯伯把西瓜平均切成了8块。于是,大熊和小熊争先恐后地吃起西瓜。小熊说:“我吃了2块西瓜。”大熊说:“我吃了3块西瓜。”

2、复习旧知

你能用学过的分数的知识说说它们分别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吗?

你对( )、( )是怎么理解的?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指名答,教师板书。

3、提出分数加法和分数减法的数学问题

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分数加法和分数减法的数学问题?

估计学生会提以下问题:

问题1:它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问题2:大熊比小熊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问题3:还剩下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问题4:小熊比大熊少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教师应让学生明确用“几分之几”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说完整的问题,并把本课主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写到黑板上。

(二)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1的数学化过程

师:我们先来研究它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1、在本子上独立写出算式。

指名回答:( )+( )或者( )+( )

谁能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2、 解决( )+( )=( )

⑴让学生试说结果。

估计有两种答案:( )或( )

⑵动手验证并在小组内交流。

师:大熊和小熊究竟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想办法解释你的结果是正确、合理的,并在4人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引导:可以用你们准备的这些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学具纸,折一折、涂一涂,并观察图片想一想这个结果的合理性。

⑶汇报交流

注意先请刚才说( )+( )=()的同学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可能创造的算法:

① 借助图形直观,得出( )+()=()。把学具纸平均分成8份,

小熊吃了这个西瓜的( ),先在学具纸上涂出2份,大熊吃了这个西瓜的( ),再在学具纸上涂出3份,数一数一共涂了5份,涂色部分占整个图的( ),也就是它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

② 从整数加法推想出分数加法。2+3=5,所以( )+()=()。

师:每块是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是几个( )?

( )+( )=( )这个算式我们可以怎样理解?

( )+( )可以理解为2( )个加上3个( )是5个( ),5个是()。 演示课件。

⑷补充完整计算的过程。

( )+( )我们是怎样计算得出的?请你在4人小组内商量写出1个算式表示你的计算过程。

指名板书。

()+()=()=()

对学生进行书写习惯的指导

(三)学生从解决问题⑴的经历中获得一些经验,尝试独立解决问题2。

师:同学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了大熊和小熊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5/8。那大熊比小熊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

1、独立列出算式,探索算法并在小组内交流。

请你先独立思考,在本子上列式计算,再和小组内的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全班交流,展示创造的成果,促进反思,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减法运算。

学生板演:( )-()=()=()。

谁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个结果是正确合理的?

①借助图形直观的算法。(课件演示)

②转化为整数减法的算法,体会整数减法与同分母减法的本质联系。3个()去掉2个()是1个()。

3、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相加减的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我们怎么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小结:两个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要把分子相加减。

4、独立计算

()+() ( )-()

(四)独立解决问题3。

师:我们知道大熊和小熊已经吃了这个西瓜的(),这是小熊说:“我们给妈妈留一些吧。”看,多懂事的小熊啊!想一想还剩下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1、独立列出算式,探索算法并在小组内交流。

2、集体交流

指名演板:1-()=()或者()-()=()

让学生解释算式中“1”表示什么,怎么把“1”变成可以与( )相减的分数。

3、计算1-( )=( )

小结:在分数减法中,遇到被减数是1时,要把1化为和减数是同分母的分数。转化也是数学中常用的思想方法。

提醒学生每题中间的步骤熟练了可以省略。

(五)总结

回顾我们计算验证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过程,我们想到了哪些方法?

小结:今天我们主要探索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有借助图形直观地得出结论,有从整数加减法推出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

我们在计算中又发现了哪些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好的方法?

(六)巩固练习

篇三:三年级下册《吃西瓜》说课稿

本课属于新课标教材中第一学段数与代数部分数的运算范畴。本节课结合小熊吃西瓜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也为第二学段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打下了基础。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分数加减的实际意义,体会学习它的必要性。在探索分数加减法法的计算方法时,借助直观的图形演示,算法就不难被学生理解和掌握;而“数形结合”本身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

目标分析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但是他们并不理解。整数是从一个一个数开始的,儿童生活里有这个经验。分数是建立在等分某个单位开始的,并且是不可分的,儿童生活里没有这样的经验,而且表达方式也不相同,读数的方法也不相同。尤其是分数既表示一个量,又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小学生较难理解。《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这节教材的要求是这样的: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根据教材地位、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认识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

2、能力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互相合作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学法分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法与学法的设计着眼让学生有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只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并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求问题的答案。教法:设情引趣,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学、乐学。创造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会学、善学。学法: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同桌互学,小组研讨,集体辩论。

三.说教学过程

1、 遇困求知、导出分数

2、 自主创造,探究分数

3、 看图辨析,深化认识下图哪些阴影部分表示的是。,并说明理由。 (加图)

设计意图:1、让学生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2、渗透单位“1”相同,则其。也相同,单位“1”不同,则其。也不相同。为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埋下伏笔。3、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4、 自主探索,扩展认识

篇四: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吃西瓜》教案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掌握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

掌握1减一个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圆形卡片若干张、线段图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故事导入

同学们,你们吃过西瓜吗?喜欢吃西瓜的孩子向老师笑一笑。今天老师要介绍两位也喜欢吃西瓜的朋友给大家认识。

大熊和小熊是一对好兄弟,星期天的早晨,熊妈妈奖励他们一个西瓜,他们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大熊说:“我吃了3块”,小熊说:“我吃了2块”

2、复习旧知

同学们,你们知道大熊和小熊分别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吗?”(3/8、2/8) 在这里2/8、3/8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个分数的?

这两个分数谁大谁小?(3/8大于2/8)为什么?(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分数就大) 3提出数学问题

大熊和小熊都是善于发现的孩子,他们在吃西瓜的时候还发现了几个有关分数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帮忙解决。

小黑板:①它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②大熊比小熊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③还剩下几分之几?

(二)动脑动手,探索算理

1、解决问题一

⑴它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3/8+2/8)试着说出答案(5/8、5/16)

⑵到底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呢?请同学列出算式并解答。为什么?

⑶解释:

① 借助图形直观,得出3/8+2/8=5/8。把圆形纸平均分成8份,小熊吃了这个西瓜的2/8,先在学具纸上涂出2份,大熊吃了这个西瓜的3/8,再在学具纸上涂出3份,数一数一共涂了5份,涂色部分占整个图的5/8,也就是它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5/8。

②从整数加法推想出分数加法。2+3=5,所以3/8+2/8=5/8。

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八份,每份是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1/8)5/8是几个1/8?3/8呢?3/8+2/8=5/8这个算式我们可以怎样理解?3/8+2/8可以理解为2个1/8加上3个1/8是5个1/8,5个1/8是5/8。(师用教具演示一遍)

⑷补充完整计算的过程。

3/8+2/8我们是怎样计算得出的?算式应该是??(板书:3/8+2/8=(3+2)/8=5/8 )

2、解决问题二

⑴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在本子上列式计算。学生板演:3/8 — 2/8 = 1/8

⑵谁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个结果是正确合理的?

①借助图形直观的算法。大熊吃的三块减去小熊吃的两块是大熊比小熊多吃的一块,这一块是这个西瓜的1/8。(教具演示)

②转化为整数减法的算法,体会整数减法与同分母减法的本质联系。3个1/8去掉2个1/是1个1/8。

⑶ 板书完整计算过程:3/8-2/8=(3-2)/8=1/8

3、解决问题三

大家知道,小熊吃了这个西瓜的2/8,大熊吃了这个西瓜的3/8,两人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5/8。这时小熊说,不要再吃了,我们应该留一些给妈妈吃 ,多懂事的`小熊啊!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还剩下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

⑴独立列出算式,探索算法。

⑵集体交流:

指名演板:1-5/8=3/8或者8/8-5/8=3/8

这两个算式都对吗?为什么,你能发表一下你的意见吗?(8份减去5份是3份,3份是这个西瓜的3/8)算式中“1”表示什么?(1个西瓜)

⑶我们可以把一个物体看成数量“1”,把它平均分成几分,就是几分之几,就像这个西瓜,把它平均分成了8份,就是8/8。反过来,当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相同时,它就等于1。

⑷1可以等于?(3/3、4/4、5/5等)那为什么我们这里要把1化成8/8呢?(熊妈妈只切了八块)还因为被减去的分数的分母是8。在分数减法中,遇到被减数是1时,应注意把1化成与另一个分数的分母相同的分数,再相减。

⑸板书完整算式:1-5/8=8/8-5/8=(8-5)/8=3/8

提醒学生每题中间的步骤熟练了可以省略。

4、总结归纳

⑴仔细观察相加减的这些分数,你们观察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分母都是8,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分母都是8,就是分母相同,我们把分母相同的分数称作同分母分数。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板书副标题: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⑵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用红线框住运算部分)等以后我们计算熟练了,这一部分就可以省略了。

(三)巩固练习

熊妈妈看同学们学得这么好,也带来了一些题目想考验一下大家的实力,敢接受挑战吗!

1、 练一练第1题

你能说说这个线段图的意思吗?(先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0份,蓝色部分是3份,是这条线段的3/10,红色部分是4份,是这条线段的4/10。要求的是蓝色部分和红色部分一共是这条线段的几分之几。7/10)

列式:3/10+ 4/10= =7/10

你能说说这个线段图的意思吗?(先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9份,红色部分和蓝色部分一共是8份,是这条线段的8/9,其中蓝色部分是两份,是这条线段的2/9,要求红色部分是这条线段的几分之几?6/9)

列式:8/9 — 2/9==6/9

你能说说这个线段图的意思吗?(把这条线段看成是整体1,把它平均分成7份,蓝色部分是五份,是这条线段的4/7,求剩下的部分是几分之几?3/7)我们应先把1化成与减数4/7分母相同的分数,是?(7/7)再相减。

列式:

2、 练一练第2题

14521+- 1 -99775

52333 + -1 -88447

独立计算,点名上台板演

(四)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2、吃西瓜是生活中常见的事情,但我们却从中学到了许多数学知识,发现了学习数学的学习方法。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双眼,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处处用于生活中。

【板书设计】

吃西瓜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8+2/8=(3+2)/8=5/8 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 3/8-2/8=(3-2)/8=1/8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1-5/8=8/8-5/8=(8-5)/8=3/8减。

3/82/8

吃西瓜课件【篇9】

一、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

同学们喜欢吃西瓜吗?是呀!夏天到了天气很热,如果能吃上一口甜甜的西瓜该多爽快。今天老师给你们带 来一个熊妈妈分西瓜的故事,想听吗?好。大熊和小熊是一对很爱劳动的兄弟,一天它们俩一大早起来就帮妈妈收拾屋子,累的满头大汗,妈妈为了奖励就给它俩切西瓜解解渴。熊妈妈把一个西瓜平均

分成8块,兄弟俩高兴的吃起来。

我们去看看他们“吃西瓜”的情况吧。

同学们请看书中的图,你从图中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

(小熊吃两块,大熊吃三块)

你们知道它们分别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吗?(2/8、3/8)

2、探索新知

(1)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法运算

根据刚才的内容你能提出那些和分数有关的数学问题。学生提出各种问题。

同学们真会提,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其中的几个问题。

好,先来看大熊和小熊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列试呢?自己先列出来。然后同桌说出是怎么算的?(学生汇报2/8+3/8=5/8)。认真观察这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让学生用纸折一折验证算式的结果。

(2)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减法算式

“同学们真聪明。”别急,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同学们一起算好吗?

大熊和小熊谁吃的多,大熊比小熊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小组合作完成,并说说怎么算的,学生汇报演示3/8-2/8=1/8)

引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同桌拿出图色纸,将纸平均分成若干份,涂出其中的几份,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涂色的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你们两个人一共涂了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怎样算的,比一比,谁涂的大,大几分之几?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学生评价)

(3)学习“1”减去一个分数的运算。

“你们真棒”老师为你们的表现而高兴,看看最后这个问题谁最先完成。西瓜还剩几分之几?

请同学们把算式写在本子上,并说说是怎么减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列式解答:1-5/8”,也可能列式“8/8-5/8”)

(学生汇报后演示)讲解指出:把一个物体看作数量“1”把它平均分成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4)找出:上面三道题的相同点(分母都一样引出分母都一样的分数叫同分母分数)并板书。

二、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大熊看同学们这么聪明,他要和我们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出示教材 “练一练”第2题。学生先计算再指名说一说。

(本题是学生已经领悟“两个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规律,初步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后进行的练习。)

2、自选一道题来做

(1)、一张长方形纸,做纸花用去2/7旗用去3/7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一块布,做衣服用去这块布的5/6下这块布的几分之几?

(3)、妈妈买回一块蛋糕,小红吃了这块蛋糕的2/5,妈妈吃了这块蛋糕的1/5,剩下的爸爸吃,爸爸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本题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题去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三、总结:

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全班交流)

吃西瓜课件【篇10】

活动目标:

1、喜欢故事中活泼有趣的动物形象,初步感受故事的夸张和幽默。

2、知道西瓜是夏天吃的水果,学会分享,并得到快乐。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1、《蛤蟆吃西瓜》挂图

2、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集中幼儿注意力。

(二)基本部分:

1、课题导入:出示一片西瓜地。是谁种的呢?出示蛤蟆。蛤蟆种了一块西瓜地,西瓜成熟了,一个个又大又圆,你们想知道蛤蟆是怎样吃西瓜的吗?(想)现在老师就来讲《蛤蟆吃西瓜》的故事。

2、欣赏故事,并回答问题。

(1)蛤蟆想不出办法,心里着急,小朋友帮他想个吃西瓜的办法吧。(用刀切、用勺子挖)小朋友的办法真多真好。

(2)蛤蟆也请来了他的好朋友帮他想办法,你们想知道他的好朋友帮他想的什么办法吗?

我们来听一听。(教师讲述故事)问:乌龟帮蛤蟆想了哪些办法,这些办法行不行,为什么?

(3)蛤蟆动脑筋自己想了一个办法,我们再来听一听。(教师讲述故事)

(4)后来蛤蟆用什么办法吃到西瓜的?

(5)蛤蟆动脑筋想出了好办法吃到了西瓜汁,那甜甜的西瓜汁蛤蟆有没有一个人吃?它是怎样做的呢?

(6)你们喜不喜欢蛤蟆,为什么?

3、音乐游戏 请小朋友跟着老师动起来。

(三)结束部分:蛤蟆看到小朋友们上课很乖,他要请小朋友去他家做客,请大家吃西瓜,我们现在就出发。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要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引导幼儿多说、多思考,为发展幼儿语言能力提供机会;在让幼儿多说的同时,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词汇丰富、句型练习等也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基础,应将其恰当地融入到活动方案设计中。《蛤蟆吃西瓜》注重培养幼儿语言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它利用了原故事里惯有的模式,继续创编故事……利用两两讨论多给幼儿机会去说,去尝试。

在每一次活动中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发现、有所提高,从而我们开始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会了反思,不断地提升自我、挑战自我,学习用新的理念来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寻求新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模式来完善和完美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

小百科:西瓜为夏季之水果,果肉味甜,能降温去暑;种子含油,可作消遣食品;果皮药用,有清热、利尿、降血压之效。

吃西瓜课件【篇11】

幼儿园小班夏天活动《蛤蟆吃西瓜》

幼儿园小班夏天活动:蛤蟆吃西瓜

教师:

活动目标:

1、喜欢故事中活泼有趣的动物形象,初步感受故事的夸张和幽默。

2、知道西瓜是夏天吃的水果,学会分享,并得到快乐。

活动准备:

1、《蛤蟆吃西瓜》挂图

2、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集中幼儿注意力。

(二)基本部分:

1、课题导入:出示一片西瓜地。是谁种的呢?出示蛤蟆。蛤蟆种了一块西瓜地,西瓜成熟了,一个个又大又圆,你们想知道蛤蟆是怎样吃西瓜的吗?(想)现在老师就来讲《蛤蟆吃西瓜》的故事。

2、欣赏故事,并回答问题。

(1)蛤蟆想不出办法,心里着急,小朋友帮他想个吃西瓜的办法吧。(用刀切、用勺子挖)小朋友的办法真多真好。

(2)蛤蟆也请来了他的好朋友帮他想办法,你们想知道他的好朋友帮他想的什么办法吗?

我们来听一听。(教师讲述故事)问:乌龟帮蛤蟆想了哪些办法,这些办法行不行,为什么?

(3)蛤蟆动脑筋自己想了一个办法,我们再来听一听。(教师讲述故事)

(4)后来蛤蟆用什么办法吃到西瓜的?

(5)蛤蟆动脑筋想出了好办法吃到了西瓜汁,那甜甜的西瓜汁蛤蟆有没有一个人吃?它是怎样做的呢?

(6)你们喜不喜欢蛤蟆,为什么?

3、音乐游戏 请小朋友跟着老师动起来。

(三)结束部分:蛤蟆看到小朋友们上课很乖,他要请小朋友去他家做客,请大家吃西瓜,我们现在就出发。

吃西瓜课件【篇12】

一.设计意图

前段时间有一位家长向我反应:孩子在吃完半只西瓜后,不停地摆弄西瓜皮,还一个劲地问半圆的西瓜皮可以做什么。我告诉家长这证明孩子有较强的创造欲望,应该为孩子积极的提供创造条件,引导孩子动手、动脑。边向家长介绍就有一个想法在我的脑海中产生:结合童话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童话故事《小老鼠吃西瓜》正好适合这个设想。这篇童话通过老鼠种西瓜——想办法吃西瓜——请动物们来喝西瓜汁的情节,塑造了两个活泼有趣、热爱生活的老鼠形象,并证明了一个真理:爱劳动、爱动脑筋和爱同伴的人是快乐的。在幼儿想象西瓜皮可以做什么的同时自己动手将瓜皮做成玩具,最后将操作过程编入故事结尾中。

作品中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西瓜之大,老鼠之小,因而产生了老鼠如何吃西瓜的问题,老师将问题投给幼儿,让孩子们寻找解决的办法。以生动有趣的内容给幼儿极大的启示,幼儿可以从中体会到劳动与收获的快乐,意识到大胆想象和创新的快乐,还可以感受友爱和分享的快乐。总之,此活动立志引导幼儿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乐于创新。

二.活动目标

⒈感知童话故事结构,尝试在认识和想象的基础上,改编故事结尾,并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来。

⒉培养幼儿爱劳动,爱动脑和愿意与同伴分享劳动成果的好品德。

三.活动准备

⒈课件《小老鼠种西瓜》

⒉西瓜四个、车轮、风帆、橡皮泥、小木棍、彩色纸、漿糊、剪刀、刀、完整瓜皮、半圆瓜皮等。

四.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

⒈教师以提问的方法引出故事名称,引起幼儿注意。

⒉讲述第一遍故事,边讲边播放

课件。(出现大西瓜和小老鼠在屏幕上,突出西瓜大、老鼠小)

⒊讲述第二遍故事,边讲述边播放。(动画型式播放故事基本内容)

⒋提问:

白老鼠种的西瓜怎么样?白老鼠怎么想办法吃西瓜的?它和朋友想了哪些办法?这些办法行不行?为什么?白老鼠最后是怎样吃西瓜的?它请了什么人来一起吃西瓜了呢?故事里的白老鼠是什么样的白鼠?你喜欢吗?如果你是白鼠,你怎么吃西瓜呢?(想一个跟故事中白老鼠不一样的办法。)

⒌教师引导幼儿归纳:白老鼠种西瓜——是爱过去的白老鼠;用吸管吸西瓜汁——是爱动脑筋的白老鼠;免费供应西瓜汁——是关心别人的白老鼠。

二、用瓜皮做什么?

⒈向幼儿提供一定工具与材料,鼓励幼儿想象和操作。(小车轮、风帆、彩色纸、漿糊、剪刀、刀、完整瓜皮、半圆瓜皮)

⒉根据班上幼儿的年龄与能力,兴趣特点分组活动。

①粘贴活动。教师给予指导,帮助幼儿完成想象和添画过程。

②实物操作活动,教师参与活动给幼儿提示、启发教师可启发幼儿用西瓜做汽车、蒙古包的小房子、帆船等。注意提醒幼儿在操作中想象发展简单情节。

三、想象讲述

在前面阶段活动基础上,要求幼儿为故事想象一个新的故事结尾,并在集体面前讲述。

⒈向幼儿提问:白老鼠的西瓜吃完了,瓜皮可以做什么?

⒉引导 幼儿运用个人操作活动的经验编完整的故事:假定小动物们一起做了一样有用的东西,请你帮他们想一下,然后编入故事。

五.延伸活动

学习歌表演《种西瓜》,感受体验老鼠劳动收获的乐趣。

吃西瓜课件【篇13】

活动目标:

一、理解绘本内容,感受故事活泼快乐的情趣。

二、能够大胆想象故事情节,对绘本阅读感兴趣。

三、知道遇到问题要动脑筋想办法,知道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四、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五、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蚂蚁与西瓜ppt、皮球、游戏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看他是谁啊?(小蚂蚁)2、今天小蚂蚁遇到了一件好事情,你们猜猜她遇到了什么事?(幼儿自由想象)3、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边讲边看,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ppt1师:来看这张图片,小蚂蚁遇到了什么好事啊?(对,遇到了一块西瓜。)2、出示ppt2师:今天小蚂蚁在草地上遇到了一块西瓜,他们可高兴了,西瓜红红的、大大的,有好多好多的汁,看起来真诱人呀! 他们吃起来,西瓜真好吃,我们赶快把它搬回家吧。

提问:如果你是小蚂蚁的话你会不会把它搬回家啊?(会)那我们接着往下看。

3、出示ppt3师:嘿呦嘿呦,一只蚂蚁,两只蚂蚁,四只蚂蚁,他们推呀推,却怎么也推不动,都累得趴倒在地上。

提问:就这四只蚂蚁他们能搬动这么大的西瓜吗?(不能)为什么不能?(突出小蚂蚁的"小"和大西瓜的"大"。)那搬不回去这时候该怎么办呢?小朋友们帮他想一个办法吧?(幼儿自由想象。)我们来看看小蚂蚁想的办法。

4、出示ppt4-12师:其中一只小蚂蚁说快把大家喊过来吧。他们让一只蚂蚁去蚂蚁城堡里搬救兵,这只蚂蚁大呼:"喂,我们在草地上发现好东西了。" 蚂蚁们来到这后看到这么大的一个西瓜太高兴了,他们高兴的说:"太棒了",开始一起搬起西瓜来。只听见他们的口号声"一二,嘿呦嘿呦"的声音,可是,怎么不动呀?西瓜太大了,他们还是抬不动,他们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们用铲子,把西瓜一块一块的缠铲成小块,蚂蚁们再一起一块一块的运回家。这个办法好不好?(好)你看他们有的负责铲,有的负责把铲下来的西瓜块从西瓜上运下来,有的负责往家里运。他们分工合作。忙的可而热闹了!家里每个地方都放满了西瓜,太多了都快放不下了。

讨论:1、小蚂蚁聪不聪明?(聪明)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才能把困难解决了啊?(动脑筋,想办法。)我们也要学习小蚂蚁这样。

2、小朋友们想一想,为什么那四只蚂蚁搬不回家,而这么多蚂蚁把西瓜搬回家了呢?

(西瓜对蚂蚁来说就像是一座大山,光靠一只蚂蚁的力量是做不到的,只有很多的蚂蚁一起合作,齐心协力,团结在一起力量才会更大,团结力量大。)小结:所以小朋友在以后的生活中要遇到问题动脑筋想办法,和小朋友们要团结,团结力量才会更大。

5、出示ppt13--15继续讲故事:他们决定把剩下的西瓜都吃了,他们的肚子已经涨的要爆炸了。最后还剩下一块西瓜皮,蚂蚁用剩下的西瓜皮做了一个西瓜滑梯。

6、出示封面ppt那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做《蚂蚁与西瓜》。

三、游戏《双人夹球走》。

现在我们一起来做的合作的游戏《双人夹球走》,这个游戏只有你们一起团结合作才能成功。

附:故事《蚂蚁和西瓜》

一个炎热的夏天下午,蚂蚁们发现一大块西瓜。"真好吃,赶紧搬回家吧。"几个蚂蚁一起使劲,一点不动。把伙伴们喊过来一起使劲,还是一点不动。一个蚂蚁有了好注意,去请了很多很多好朋友来帮忙,大家一起推呀,撬呀,忙得满头大汗,但是西瓜还是闻风不动。爱动脑筋的小蚂蚁们没有放弃,它们又想了一个好办法,用铁铲去挖西瓜,他们分工合作终于将西瓜一块一块搬运回家。最后大家还把瓜皮搬到海边当滑滑梯,个个玩得不亦乐乎

教学反思:

本节语言课,由于多次改动故事情节,因此,上课时,PPT细节上面有点小问题,故事画面,情节都很吸引小朋友的眼球。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上课时,有点紧张,因此,在有些语句方面,表现的不到位,未将本故事中的情节表现的淋漓尽致。

吃西瓜课件【篇14】

一、 活动目标

1、能够在音乐的伴奏下练习各个动作。

2、继续让幼儿感受律动的旋律,培养对音乐的兴趣,体验活动的快乐。

3、鼓励幼儿自己创编动作。

二、活动准备

1、电子琴一架。

2、切西瓜、吃西瓜、扔瓜皮、摸肚子、打妖怪、睡大觉等图片。

三、活动重难点

练习各个动作

四、活动过程

1、直接导入:教师直接出示图片,告诉幼儿本节课所学内容。

师:小朋友,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复习一下律动《猪八戒吃西瓜》,大家想想都有哪些动作。

(引导幼儿讨论,回答,启发幼儿回答不同的内容)

2、老师。再逐一出示切西瓜、吃西瓜、扔瓜皮、摸肚子、打妖怪、睡大觉等图片。

(引导幼儿练习各个动作,较难的动作可以多演示多练习))

3、师生共同练习。

(1)节拍练习。

(2)音符练习。

(要求幼儿轻轻地将小凳子放到桌子下面)

(3)音乐练习。

(老师巡回指导,发现做起来有困难的孩子要及时的给与帮助和鼓励)

4、听音乐练习。

(1) 集体练习(要多鼓励勇于表现者,并注意引导个别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孩子)。

(2) 分组练习(部分孩子坐到座位上休息)。

(3) 单个练习(鼓励幼儿大胆演示)。

5、检测所学效果。

(奖好鼓差,鼓励幼儿敢独自展示自己的成绩或与他人合作)。

(三)结束部分

这节课我们共同练习了猪八戒吃西瓜的所有动作,但是小朋友们千万不敢学习猪八戒乱扔瓜皮的行为,一定要养成不乱扔东西的好习惯。

五、教学延伸

下课以后,我们再创编一下猪八戒吃西瓜的其它动作,再上课时我们共同展示一下那个小朋友想象的动作最多。

西瓜船课件锦集12篇


新来的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准备好上课会使用到的教案和课件。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仔细地设计自己的教案和课件。精心编写的教案和课件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非常重要。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我们为您撰写了一篇题为“西瓜船课件”的文章,请仔细阅读文章的要点!

西瓜船课件 篇1

一、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两两、小组合作阅读。

2、能根据事物的发展顺序,把图片进行合理的排列。

3、尝试观察图片内容,创编故事内容并讲述。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把图片按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并进行合理想象。

难点:根据图片内容想象并讲述故事。

三、活动准备:

故事大图片1套、小图片7套

四、活动过程:

(一)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1、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有两只老鼠,一只叫灰灰,一只叫吱吱。它们一起出去玩,却弄得浑身湿淋淋的回来,你们猜猜是怎么回事呢?

(二)合作排图,创编并讲述故事内容。

1、幼儿自由分组,合作将4幅图片进行排序。

2、按照图片的顺序,创编故事内容并讲述。

3、请2—3组派代表分享本组创编的故事。

(三)观察图片,引导幼儿按照事物发生的经过排图。

1、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观察。

发生了什么事情?

怎么一只老鼠在西瓜船里?一只老鼠在小河里呢?

2、无序地出示图二、图三,让幼儿排一排,说一说。

这两张图怎么排?哪张在前?哪张在后?为什么要这样排?

它们的心情怎么样?从哪里看出他们遇到了危险?

为什么青蛙在推西瓜船?

3、出示图四,励幼儿大胆地想象合理的情节发展。

青蛙为什么会坐在西瓜船里?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四)尝试创编并讲述故事内容。

1、幼儿两两合作,自由创编、讲述故事内容。

2、请个别幼儿来给大家分享自己创编的故事。

(五)完整欣赏故事

1、教师结合图片,讲述故事。

2、幼儿与老师共同讲述故事。

(六)渗透安全教育

1、结合故事经验,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老鼠,你会怎么办?

西瓜船课件 篇2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片中角色的表情、动作,并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的想像。

2、在对话框的提示下尝试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来讲述图片中的主要情节。

3、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愉快地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感受。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能仔细观察图片中角色的表情、动作,并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的想像。

在对话框的提示下尝试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来讲述图片中的主要情节。

活动准备:

4张大图、大对话框、每桌两份小图、小对话框若干、小灰鼠、鲤鱼胸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有只小灰鼠要和小朋友讲一个关于他自己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吧

二、观察

1、出示图片一

A、聪明的小灰鼠来到了一片美丽的草地上,它发现了什么?

B、那它会把这半只西瓜皮变成什么呢?

C、这只小灰鼠还非常爱旅游呢,六一没出去玩,可把它给闷坏了,那它会把这块西瓜变成了什么呢?

小结:刚才小朋友帮小老鼠想得可真周到,可以把西瓜皮变成……那聪明的小老鼠究竟把它变成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接着往下看

2、出示图片二

A、小灰鼠把它变成了西瓜船,它心里感觉怎么样?

B、小灰鼠得意的笑声还引来了谁?鲤鱼会对小灰鼠说什么呢?

3、出示图片三

A、西瓜船载着小老鼠飘啊飘啊,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B、现在小灰鼠在干什么呢?

C、它为什么要啃西瓜皮?

D、危险的情况被谁看见了?啃了西瓜皮会怎么样呢?

小结:不知不觉,天黑了……可它到底为什么要啃西瓜皮呢?我们继续看下去吧。

4、出示图片四

A、 小灰鼠到底为什么要啃西瓜皮呢?

B、 它把啃下来的西瓜皮变成了什么?

C、 有了船桨西瓜船会怎么样呢?

D、 这真是一只聪明的小灰鼠,西瓜船开得更快了,它心里又在想什么呢?

小结:小老鼠把啃下来的西瓜皮做成了……

5、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整地讲述故事,帮助幼儿梳理故事内容。

三、理解(幼儿创编对话内容、教师提炼、集体学说)

1、这真是聪明的小老鼠,那我们再来看看小老鼠究竟说了什么话,让这个故事讲得更好听。

2、小老鼠突然发现了一块西瓜皮,它想了什么,会说什么?配上对话框

3、坐上了西瓜船,小老鼠高兴地手舞足蹈。它大声地喊,喊了什么?

4、小老鼠在啃西瓜皮,小鱼看见了危险的情况说什么?小老鼠怎么回答?

5、将幼儿分成两组,男生组扮演小灰鼠,女生组扮演鲤鱼,教师旁白,将故事讲述完整。

6、这些图片讲了小老鼠旅行的故事,我们来给故事起个名字吧。

四、讲述

1、有些小朋友有点迫不及待想试试了吧。

2、幼儿分角色(小灰鼠、鲤鱼、旁白)三人一组自由讲述。

3、请幼儿上前讲述并点评。

五、结束

小老鼠真聪明,把西瓜皮变成了一只西瓜船,我们小朋友回去想一想,西瓜皮还可以变成什么,再来编一个更有趣的故事,好吗?

活动反思:1、流程清晰,层层递进,并结合活动目标一步一步的进行完成。

2、活动中对话框的设计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两点,并把这一两点即作为了活动的目标解决之一,也作为活动难点之一进行开展,在这一对话框的使用过程中,幼儿对它的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通过老师的示范、引导,幼儿在活动的后半部分也较好的认识并掌握了这一对话框的使用。但是这一对话框制作的时候可以将它的箭头有多方向的标志。

3、在第三环节中出示对话框,并让幼儿进行讲述。在这一环节中可以对幼儿有一个具体递进式的要求,比如在第一、二幅讲的时候就简单的'说一说小动物要说的话,第三、四幅的时候能不能用上故事中故事情节的变化有一定情感流露。

4、活动的第四部分让幼儿通过对这一个故事的理解,以通过对话框的运用我对这一故事的故事内容进行讲述后的情况下,让幼儿进行情境表演。虽然这一环节是对上一个环节的递进,但是对中班的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放在大班是不是可以更好一些。

5、可以将图片放大,或使用PPT的形式,让每个幼儿都可以在活动课堂中看到老师这一精致、生动的故事图片内容。

小百科: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产地,但关于西瓜的由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认为西瓜并非源于中国,而是产自于非洲,于西域传来,故名西瓜。

西瓜船课件 篇3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细致地观察图片,引导幼儿把图片按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进行有序排列,并根据图片内容进行合理的情节想像,运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较有条理地表达图片内容,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培养想像力及创造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排图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习互相帮助。

3.通过讲述活动,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有自救意识。

4.在活动中充满自信心,积极开动脑筋,有独特的见解。

二、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教具、学具的准备:教学用挂图4张,设计成相片的形式;教学用排序框一个,鼠妈妈的头饰一个;字卡一套;每人一套图片(4张)和排序框。在舞台上布置一个场景:西瓜船在水上飘着。

(二)知识经验准备 课前请大班的幼儿排练木偶故事表演。

三、活动过程

(一)设计生动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入主题。

老师打扮成老鼠妈妈向大家介绍:小朋友们好!知道我是谁吗?我是鼠妈妈。刚才,我上了趟照相馆。瞧!这是我的两个小宝贝:油油和吱吱。(出示小老鼠的合影)他们可爱吗?他们可淘气啦,就说昨天吧,我带他们去春游,可他们却弄得浑身湿淋淋的。你们猜猜这是怎么回事?看看我昨天拍下的相片就会明白啦!

(二)观察图片,引导幼儿学习按事物发生的经过进行排序。

1.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描述画面的内容,着重讲角色的动态。

然后引导幼儿由画内向画外推想:两只老鼠怎么会在小河里?对画面的前因进行发散性联想,鼓励幼儿想得不一样。观察图片可采用问题启发法:图上有谁?他们怎么啦?从哪里看出他们遇到了危险?(丰富词:危险)心情怎样?(丰富词:着急)油油和吱吱有什么

不同?(观察动态)他们坐的是什么?怎么找到的西瓜皮?

2.无序地出示图三和图四,让幼儿排一排,说一说:这三张图怎么排?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要这样排?着重讲图三和图四的排列顺序及理由。

3.鼓励幼儿根据图片的内容,大胆地想像合理的情节发展。启发性提问:油油和吱吱怎么会爬上西瓜船?为什么青蛙在推西瓜船?小老鼠们怎样找到青蛙哥哥的?青蛙哥哥为什么会坐在西瓜船里?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4.出示图二,进行插排讲述。启发幼儿讲出:这张图应该插在哪里?为什么?要讲出图二排在图一和图三中间的道理,引导幼儿看出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

5.按自己的合理设想进行完整地排序和故事讲述。先自由地排序,然后练习编故事,把油油和吱吱的经历编成一个生动的故事。鼓励幼儿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帮助幼儿寻找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故事要编得合理,有说服力。尝试给故事起名字。

(三)把故事完整地再现一次。利用木偶表演增强表演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看完表演,鼠妈妈请小朋友评价故事的人物形象:小朋友有什么话想对我的两个小淘气说吗?告诉他们今后要注意些什么事情?你们喜欢青蛙哥哥吗?想对他说什么?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习自我保护和互相帮助。

四、各领域渗透

科学:配合认识水和浮力,了解水的性质及如何利用浮力。

健康:学习在水中如何自救,培养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知道安全的重要性。

五、生活中渗透

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能吸取小老鼠淘气、冒险的教训,引以为戒,不做对自己造成危害和会危害别人的行为。注意安全,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另外,学习青蛙助人为乐的行为,主动帮助别人。

六、环境中渗透 把木偶道具投放到语言角或艺术角,方便幼儿随时取放进行表演。

七、家庭中渗透 要求家长在生活中帮助幼儿区分安全与危险的行为,告戒幼儿尽量远离危险。鼓励幼儿帮助别人。

八、活动评价。

西瓜船课件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自主的讲述故事,提高其自信心。

2、通过排序,画画的方式让幼儿熟悉故事情节便于幼儿复述故事。

3、培养幼儿学会倾听别人的语言,爱上听故事。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讲述故事大概。

难点:幼儿能续编故事结局。

活动准备

故事情节图卡片数张、故事挂图、录音机、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教师出示故事情节的图片,出示出一张后让孩子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二、基本环节

教师出示故事挂图,播放录音讲述故事,让幼儿仔细倾听。

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述一遍故事,边讲述边提问可集中幼儿注意力。

将打乱了的.故事情节卡片贴上黑板,让幼儿来排序,并讲出为什么要这样排。

分组进行,每组一套情节卡片,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来排一排,并讲述故事大概。

三、结束环节

每组派一代表来讲述故事,让孩子们来评一评谁讲得最好。

四、延伸部分

想一想这个故事后面还会发生些什么?回家讲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听,让他们来帮你想一想?

教学反思

1、活动准备上如果能准备些实物道具将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加深幼儿的记忆。

2、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让孩子来说,所以教师不能占主导应该站在引导者的角度来进行活动,多让幼儿来表达,多给予精神奖励。

3、活动最后可采用让幼儿来画一画今天的故事,锻炼幼儿的手指发育,培养其对色彩的认识,用一个主题来锻炼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西瓜船课件 篇5

活动目标:

看图编讲之前和中间的情节。

喜欢帮助别人。

发展幼儿想象力与社会行为能力。

活动准备:图片、挂图、西瓜皮

重点:看图编讲之前和中间情节。

难点: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并能用连贯语言讲述。

解决策略:通过让幼儿观察图片与教师相应问题的提出来引导幼儿看图编讲之前与中间的情节,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一、用西瓜皮可以做什么

师:出示西瓜皮"喜欢吃西瓜吗?玩过西瓜皮吗?引起幼儿对西瓜皮的兴趣。

二、看挂图编讲之前的情节

师:1、出示图一,引起幼儿观察与讲述,"小老鼠怎么得到的这个西瓜船那?它们怎么会在西瓜船里那?船里的老鼠在做什么?再说什么?

2、引导编讲画面之前的情节,启发幼儿大胆想象,鼓励幼儿和别人想的不一样。

三、看图编讲中间的故事情节

师:1、出示图四,引导观察与讲述"西瓜船里现在有谁?两只小老鼠在做什么、再说什么?"。(猜测、鼓励幼儿与别人想的不一样,没有错误答案)

2、启发想象中间情节:"怎么会是这样?西瓜船里怎么会是青蛙啊?两只老鼠怎么得救的那?"

3、幼儿分组编讲中间情节。

4、教师进行完整讲述,请幼儿进行评价。

四、看图书进行讲述

师:1、"图片里面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那?看图书就知道了,打开图书12页,"引起幼儿看图书的兴趣。

2、鼓励幼儿自己看图书,理解图二图三的内容,鼓励幼儿能从头讲下来与同伴互相讲一讲、评一评。

西瓜船课件 篇6

一、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对图片内容进行合理的想像,并能用较为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图片内容。

2、能合理地为图片排列顺序。并使用完整连贯的句子编讲合乎情节的内容,完整的讲述整个故事。

3、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体验互相合作的快乐,懂得同伴间应互相帮助。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西瓜船》课件、每组一套图片(4张)和排序框、白板一块。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把图片按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并进行合理想象。

难点:根据图片内容想象并讲述故事。

四、活动过程

1、设计生动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入主题。

西瓜皮可以用来做什么?

2、观察图片一,引导幼儿学习按事物发生的经过进行排序。

(1)发生在什么地方?

(2)图片里有谁?

(3)他们在干什么?

3、观察图片二,引导幼儿理解图片内容。

(1)发生在什么地方?

(2)图片里有谁?

(3)他们在干什么?

(4)他们表情是什么样子的`?会说什么?

4、观察图片三

(1)发生在什么地方?

(2)图片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5、观察图片四,理解图片内容。

6、幼儿分组,合作将4幅图片进行排序。

(1)按照图片的顺序,创编故事内容并讲述。

(2)请每一组派代表分享本组创编的故事。

7、教师示范讲述故事。

8、给故事起名字。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在活动区中用操作卡排图讲述故事。

六、活动反思:

1、流程清晰,层层递进,并结合活动目标一步一步的进行完成。

2、活动中对话框的设计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两点,并把这一两点即作为了活动的目标解决之一,也作为活动难点之一进行开展,在这一对话框的使用过程中,幼儿对它的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通过老师的示范、引导,幼儿在活动的后半部分也较好的认识并掌握了这一对话框的使用。但是这一对话框制作的时候可以将它的箭头有多方向的标志。

3、在第三环节中出示对话框,并让幼儿进行讲述。在这一环节中可以对幼儿有一个具体递进式的要求,比如在第一、二幅讲的时候就简单的说一说小动物要说的话,第三、四幅的时候能不能用上故事中故事情节的变化有一定情感流露。

4、活动的第四部分让幼儿通过对这一个故事的理解,以通过对话框的运用我对这一故事的故事内容进行讲述后的情况下,让幼儿进行情境表演。虽然这一环节是对上一个环节的递进,但是对中班的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放在大班是不是可以更好一些。

5、可以将图片放大,或使用PPT的形式,让每个幼儿都可以在活动课堂中看到老师这一精致、生动的故事图片内容。

西瓜船课件 篇7

中班《西瓜船》的动画课件教授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看出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能用较完整的语句讲述图片内容。

2、发展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验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西瓜船》的动画课件一套,幼儿每人一套《西瓜船》的.图片。盛有水的塑料盆10个,玩具若干。

重难点分析

重点引导幼儿看出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难点是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句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组织幼儿坐好,准备上课。

2、出示水盆及玩具。(小朋友,今天老师用许多小盆排成了一条小河,在小河的岸边有许多玩具,老师想请小朋友帮老师想个办法,把这些玩具送到河对岸去,而且玩具不能弄湿。你们能想出办法来吗?能。好,下面请小朋友来帮助老师把这些玩具送过小河。)幼儿动手帮老师运玩具。

3、请部分幼儿说一说是怎样把玩具运过小河的。

二、展开:

1、出示课件画面(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有什么?西瓜船、小河、两只老鼠。今天两只老鼠〈吱吱和闹闹〉和西瓜船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看发生了什么事。)

2、请小朋友拿出粘有兰花的图片(图一)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图上有什么?老鼠吱吱在哪儿?闹闹在哪儿?两只老鼠怎么在小河里?(对画面的前引进行想象,鼓励幼儿向的不一样)

3、图一讲述完后出示图三图四,请幼儿分别讲一讲图上有什么;然后引导幼儿动脑筋将三张图排一排,说一说。(这三张图怎样排?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这样排?)着重讲图三、图四的顺序及理由。

4、排好、讲好后,出示图二进行插图讲述:请小朋友打开粘有红花的图片看一看,这张图片应该插在哪里?为什么?(引导幼儿将出图二排在图以图三中间的理由,最后将四张图排好完整地讲述一遍)

5、请小朋友给排图讲述起名字。

6、请小朋友观赏动画课件《西瓜船》(大家看看、听听和小朋友编的故事一样吗?)

活动结束

1、讲完后问一问幼儿的感受:“你喜欢图中的谁?为什么喜欢它?(从中体验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

2、教育幼儿养成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3、请幼儿帮助老师把上课的用品收好。(自然下课。)

西瓜船课件 篇8

目标:

1、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讲述故事的兴趣;

2、指导幼儿看图讲述故事;

3、通过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幼儿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幼儿自己看图讲述,并能续编故事结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 谈话引题:教师出示西瓜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是什么?你喜欢吃西瓜吗?西瓜是什么形状的?等等从而引出课题《西瓜船》

二、基本部分

1 、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指图讲述,引导幼儿边观察边听,思考问题。

教师指着第一幅图讲述:一天中午小老鼠出去玩,它一边走一边玩,不知不觉来到了一条小河边,忽然···

2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都有谁?它在干什么?它是怎么做的?

3 、教师讲述图片内容,引导幼儿边听边观察?如小老鼠发现大西瓜时的表情怎样的?心情怎样?

4 、小老鼠用西瓜做了什么?它后来是怎么做的?

5 、小老鼠啃坏了西瓜船,结果会怎样?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图片,充分发挥想象力给故事编出多种多样的结尾。

6 、教师将图片连起来完整讲述一遍,引导幼儿一边听一边想。

7 、师幼共同给故事续编结尾。

三 、小结。

反思:

首先我通过谈话的方式用幼儿日常中非常熟悉的西瓜来引出话题,进入下面相关的课程学习。孩子们的兴致都十分高,回答问题时也都很积极踊跃。

我班的小朋友在进行看图讲述时,已经懂得看看图片的整体,也懂得图片的排列顺序,但就是图片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孩子们还不是很理解。

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观察法、情景讲述法。我让幼儿仔细观察每一幅图片,让后让他们把观察到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讲述出来,这样幼儿更感兴趣,更容易理解,但就是其中有一点不足那就是提供给幼儿观看的图片过小,有的细节幼儿观察不到。

西瓜船课件 篇9

一、课文简析

这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优美的儿童诗 ,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出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月儿是小小的船,"我"正坐在船上看着蓝蓝的夜空和闪闪的星星。展现了孩子想飞上月亮遨游太空的美好愿望和向往。

二、生字。要求会书写、组词、注音,并记住生字的笔画顺序。

三、二类字。要求认识,会注音。

四、新笔画。要求记住名称,给出名称能正确书写出来。

“”横折钩,下笔写短横,略顿笔后折向下,折略直,到起钩处顿笔,然后向左上方钩出,一笔写成。“乚”竖弯钩,起笔向右下顿笔,顺势向下由重到轻行笔,自然转弯,而后向右顺势行笔,向上钩出。注意底部要有弧度,一笔写成。五、新偏旁。要求记住偏旁的名称,并能根据名称写出正确的偏旁。

“门”门字框,左坚和点不要靠得太紧,横折钩的起笔对准点画的尾部。偏旁要略宽。带“门”的字有“闪、问、间”等。

六、近义词。

弯——曲

七、反义词。

弯——直 小——大 坐——立

八、词语解释。

船:水上的交通工具。只:本文中指仅仅,惟一。闪闪:形容光亮四射或闪烁。九、段落简析。

本文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夜空中一些事物的特点,月儿两头弯弯的、尖尖的像小船。以“弯”和“尖”两字写出了船儿和月儿的共同特点。]

十、课文提问

“我”真的坐在小小的船里吗?

没有。这是作者的想象。意思是:“我”看着月儿,把它想象成小船,并想象“我”坐在了“小船”里。

十一、多音字。

只:[ zhǐ ]只有、[ zhī ] 一只

十二、仿写。

按课文填空。___________的月儿 ___________的船 ___________的星星 __________的天

2.你还能想到什么?仿写一下

闪闪___________ 蓝蓝的___________ 弯弯的___________ 小小的___________

十三、练习。

1.给下列的字注音。

在、两、星、有、船、闪

2.照样子,加一笔,变新字。

大——天、日——()、口——()、了——()、木——()、人——()

3填一填,做一做。

弯弯的___________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___________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__________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2.“小小的船是么样的?( )

①两头圆 ②两头寒

3.“我”在船里看到了什么?用“﹏﹏”在文中画出来。

十四、一年级的考卷中已经有简单的阅读理解了,希望小朋友们多读课外书,增加识字量,考试时现场拼读浪费做题时间。阅读理解要求掌握“数自然段和句子”,希望小朋友们在做预习时就多加练习。

西瓜船完整的绘本图片

活动目标:看图编讲之前和中间的情节。

喜欢帮助别人。

发展幼儿想象力与社会行为能力。

活动准备:图片、挂图、西瓜皮

重点:看图编讲之前和中间情节。

难点: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并能用连贯语言讲述。

解决策略:通过让幼儿观察图片与教师相应问题的提出来引导幼儿看图编讲之前与中间的情节,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西瓜船课件 篇10

教学目标:

1、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讲述故事的兴趣;

2、指导幼儿看图讲述故事;

3、通过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指导幼儿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幼儿自己看图讲述,并能续编故事结尾。

教学方法:观察法、情景讲述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 谈话引题

教师出示西瓜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是什么?你喜欢吃西瓜吗?西瓜是什么形状的?等等从而引出课题《西瓜船》

二、基本部分

1 、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指图讲述,引导幼儿边观察边听,思考问题。

教师指着第一幅图讲述:一天中午小老鼠出去玩,它一边走一边玩,不知不觉来到了一条小河边,忽然―――

2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都有谁?它在干什么?它是怎么做的?

3 、教师讲述图片内容,引导幼儿边听边观察?如小老鼠发现大西瓜时的表情怎

样的?心情怎样?

4 、小老鼠用西瓜做了什么?它后来是怎么做的.?

5 、小老鼠啃坏了西瓜船,结果会怎样?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图片,充分发挥想象力

给故事编出多种多样的结尾。

6 、教师将图片连起来完整讲述一遍,引导幼儿一边听一边想。

7 、师幼共同给故事续编结尾。

三 、小结。

西瓜船课件 篇11

活动目标

1.细致观察图片,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合理想象,创造性地排列图片。

2.能用连贯的语言有条理地讲述画面内容,形成有发展情节的故事。

3.感受相互帮助,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细致观察图片,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合理想象,创造性地排列图片。

难点:能用连贯的语言有条理地讲述画面内容,形成有发展情节的故事。

活动准备

1.教学用挂图6张;

2.每组一套图片(6张)和排序框。

活动过程

1.设计情景,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入活动。

出示西瓜图片。

教师:小朋友们,西瓜我们都知道很好吃,那你知道西瓜皮可以做什么吗?

预设:帽子、碗、西瓜船…

教师:(有两只小老鼠,鼠小弟和鼠小妹,它们和你的想法一样也把西瓜皮做成了西瓜船。)有两只小老鼠,鼠小弟和鼠小妹,它们把西瓜皮做成了西瓜船。(出示西瓜船图片)它们昨天乘着这个西瓜船去旅行了,你想知道它们旅行时发生了什么事吗?我们可以看一下它们的照片。

可是,鼠妈妈洗照片的时候不小心把照片的顺序弄乱了,我们先一起看看照片,看能不能帮鼠妈妈把顺序排好。

2.观察图片,引导幼儿学习按事物发生的经过进行排序。(教师随机逐图出示挂图,请幼儿认真观察,师幼一起分析讲述,注意幼儿语言的准确性、优美性和逻辑讲述能力的培养。)

出示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描述画面的`内容,着重观察角色的动态。然后引导幼儿由画内向画外推想:

(1)第一幅图:

教师:这张照片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鼠小妹掉进河里心情怎么样?鼠小妹是怎么做的?(头后仰,口鼻露出水面;大声呼救)如果你是鼠小弟,你会怎么做?

教师小结:鼠小妹掉入河中,非常害怕,它仰着头,尽量让自己的嘴巴和鼻子露在水面外,并且拼命的喊“救命!救命!”鼠小弟看到鼠小妹掉入河中就用力的拉住鼠小妹的双手,把它拉上西瓜船。

注:及时提醒幼儿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图片内容。

(2)第二幅图:

教师:两只小老鼠怎么了?想一想它们可能遇上了什么事情?从哪里看出它们遇到了危险?谁能学一学遇到危险时两只小老鼠会怎么样?这时候,小老鼠们会想些什么?

教师小结:突然,刮起了大风,一个大浪翻过来,西瓜船摇来摇去,小老鼠们都很害怕,鼠小弟吓得捂住耳朵,鼠小妹吓得哇哇大哭。它们想:要是有人能来帮帮我们多好呀!

(3)第三幅图:

教师:这两只小老鼠在西瓜船里干什么?

它们会玩什么游戏呢?

教师小结:两只小老鼠在西瓜船里玩拍手的游戏,它们可高兴了。

(4)第四幅图:

教师:小青蛙在干什么?它为什么要推西瓜船?小老鼠们高兴吗?

教师小结:小青蛙推着西瓜船,小老鼠们很高兴。

(5)第五幅图:

教师:这张照片里有几只小老鼠?它现在在干什么?它准备去干什么?

教师小结:一只灰色的小老鼠坐在西瓜船里,它准备去旅行。

(6)第六幅图:

教师:小老鼠们在哪?小青蛙在哪?它们在干什么?它们会说些什么?

小青蛙为什么会坐在西瓜船里?西瓜船到底是谁的?

教师小结:鼠小弟和鼠小妹站在岸边,小青蛙坐在西瓜船里。鼠小弟说:“小青蛙,谢谢你刚才救了我们,西瓜船当礼物送给你吧!”小青蛙高兴地挥着手说:“谢谢你们,我们下次一起去旅行!”鼠小弟和鼠小妹与小青蛙告别后,快快乐乐的回家了。

注:教师及时提醒幼儿用完整的句子描述图片内容。

3.鼓励幼儿根据图片的内容,大胆地想像合理的情节发展。

教师:看了这些照片,我都有些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几张照片应该怎么排呀?谁在前?谁在后呢?看来要想知道鼠小弟和鼠小妹在旅行时发生了什么事,还得请小朋友们把这些弄乱顺序的照片排列好才行。

教师:小朋友们,请你们想一想他们怎么会爬上西瓜船?为什么会在河里呢?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你先想一想这个故事发生的经过,然后按你想的故事顺序,把这些弄乱的照片排列好吧。

4.分小组,让幼儿合理设想进行完整地排序和故事讲述。尝试给故事起名字。

发放排序表和图卡(每组一套),讲解操作方法。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三个人一组,把鼠小弟和鼠小妹的经历编成一个生动的故事,还可以给你的故事取个好听的名字。

教师巡视幼儿,及时引导。

5.鼓励小朋友大胆的讲述故事。

教师:现在老师想请几个小朋友来和我们分享一下他排的故事?谁来试一试?

引导幼儿展示排列的顺序,并讲述故事。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小朋友的排序(简略解说顺序),这个小朋友故事讲的也很动听。

除了这样的排法,你们还有没有别的不同的排列?

幼儿展示。

6.把故事完整地再现一次。

教师:听了小朋友们的故事,老师也想和小朋友们分享一下老师想到的故事。

教师示范讲述一遍故事。讲述中展示排序。

7.结合故事经验,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

教师:小朋友们,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老鼠,坐船的时候注意什么?

如果不小心掉进水里以该怎么办?

坐船时:抓好扶手;不跑、不跳、不打闹;如果是小船,最好穿救生衣。

落水时:保持冷静;头后仰、口向上,尽量使口鼻露出水面;大声呼救;抓住身边出现的任何物体,木棍、竹竿、树枝等。

8.延伸活动:制作图书

教师:请小朋友把这些图片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本故事书,并把这个好听的故事讲给他们听。

活动总结

在活动中,我以谈话导入的方式用幼儿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西瓜来引出话题。出示图片,并交代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并排序,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幼儿看到图片兴趣很高,利用图片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幼儿在进行看图讲述时能够说出图片的内容和图片的排序,但是有些孩子的表达能力还是有些欠缺。在以后的授课中,我要多给语言表达能力有些欠缺的孩子多给予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我会注意更细致地引导这些孩子观察图片中的内容,引导他们大胆说。

西瓜船课件 篇12

一、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对图片内容进行合理的想像,并能用较为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图片内容。

2、能合理地为图片排列顺序。并使用完整连贯的句子编讲合乎情节的内容,完整的讲述整个故事。

3、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体验互相合作的快乐,懂得同伴间应互相帮助。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西瓜船》课件、每组一套图片(4张)和排序框、白板一块。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把图片按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并进行合理想象。

难点:根据图片内容想象并讲述故事。

四、活动过程

1、设计生动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入主题。

西瓜皮可以用来做什么?

2、观察图片一,引导幼儿学习按事物发生的经过进行排序。

(1)发生在什么地方?

(2)图片里有谁?

(3)他们在干什么?

3、观察图片二,引导幼儿理解图片内容。

(1)发生在什么地方?

(2)图片里有谁?

(3)他们在干什么?

(4)他们表情是什么样子的?会说什么?

4、观察图片三

(1)发生在什么地方?

(2)图片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5、观察图片四,理解图片内容。

6、幼儿分组,合作将4幅图片进行排序。

(1)按照图片的顺序,创编故事内容并讲述。

(2)请每一组派代表分享本组创编的故事。

7、教师示范讲述故事。

8、给故事起名字。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在活动区中用操作卡排图讲述故事。

六、活动反思:

1、流程清晰,层层递进,并结合活动目标一步一步的进行完成。

2、活动中对话框的设计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两点,并把这一两点即作为了活动的目标解决之一,也作为活动难点之一进行开展,在这一对话框的使用过程中,幼儿对它的.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通过老师的示范、引导,幼儿在活动的后半部分也较好的认识并掌握了这一对话框的使用。但是这一对话框制作的时候可以将它的箭头有多方向的标志。

3、在第三环节中出示对话框,并让幼儿进行讲述。在这一环节中可以对幼儿有一个具体递进式的要求,比如在第一、二幅讲的时候就简单的说一说小动物要说的话,第三、四幅的时候能不能用上故事中故事情节的变化有一定情感流露。

4、活动的第四部分让幼儿通过对这一个故事的理解,以通过对话框的运用我对这一故事的故事内容进行讲述后的情况下,让幼儿进行情境表演。虽然这一环节是对上一个环节的递进,但是对中班的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放在大班是不是可以更好一些。

5、可以将图片放大,或使用PPT的形式,让每个幼儿都可以在活动课堂中看到老师这一精致、生动的故事图片内容。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585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