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目录

地图 > 祝福语 > 祝福语大全 > 20退位减法教案 >

20退位减法教案

20退位减法教案

祝福语通常是指对人们送上美好的祝福和祝愿,在生活中许多不同场景都会用的上。20退位减法教案专题给大家汇集了大量关于20退位减法教案、20退位减法教案精选等,希望丰富的20退位减法教案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案

在每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们会收到许多祝福,祝福语可以通过声音传到大家心里,让我们为周围的亲朋好友们送上最真挚的祝福,怎么让祝福语充满魅力?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案【篇1】

一、课程名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学段一年级下册第二章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仍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数学教案-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在浓厚兴趣的状态下,学生产生较强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操作探究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学进行思维。动手操作让学生手脑协作,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况中提取、解决问题的过程,比较熟练的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的能力。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20以内退位减法进行整理,找出规律,进一步巩固此类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先安排加法,再安排减法,意图是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是在学生学习了二十以内进位加法及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是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课,是对学习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巩固复习,能为后继教材的学习做好迁移准备,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

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 揭示课题

(二)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

(三) 利用退位减法表复习

(四) 课堂独立练习

六、教学困难分析及媒体设计:

1、 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已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总结规律。运用flash动画及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直观演示掌握规律。

2、 这是一节复习课,学生对复习的内容已基本掌握,相对于新授课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达到熟练巩固知识的目的。为此引用动画《十几减几》,将练习内容融入适当的情境之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巩固算法。

七、课堂实施:

(一) 揭示课题

说明本节课的

阅读全文>>>

2加减法的教案必备13篇

今天编辑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加减法的教案》的文章,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要是还没写的话就要注意了。教案是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工具。

加减法的教案 篇1

一、说教材分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人教版五(下)第六单元的学习内容。这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单元的教学设计先是以长方形试验田为素材,引出异分母分数相加,并通过这个知识点为下面的学习打基础通过此部分学习了通分,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了同分母分数,从而总结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在此基础上学习异分母分数的连加和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通过本单元积累计算经验,发展计算能力。第一课时的内容显然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也是本单元的重点。

二、说学情分析

在教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同分母加减以及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在此基础之上,借助动手操作,探索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并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对学情的把握,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技能目标:使学生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教学关键:通分。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四、说教法学法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首先要通分,这就要用到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而通分也易于与实际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所以此部分可以通过让学生折纸、画图等来理解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更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另外,因为异分母分数的加减与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有一定的'联系,所以也可以通过类比法进行教学,从而既巩固以前的知识,又

阅读全文>>>

3两位数的加法教案必备

两位数的加法教案【篇1】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6页

二、教学准备制作相关教学课件和数字卡片

三、教材简析和目标定位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及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例题主要解决十位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1。做一做安排了与例1形式相同的10道题,意在加强练习,减少错误率。由于大部分学生都已具备了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解决本课时的内容,因此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已经相应地由会不会计算调整到怎么计算上来。为此,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通过对算法的比较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独立思考与善于倾听的习惯。

四、教学理念和策略选择

首先,力求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将计算教学内容作为学生思维平台,在关注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更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使计算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一般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载体。其次,努力构建动态生成的课堂。采用探-引-探的课堂教学主线,通过让学生组算式,及时探底,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展开学习。课堂中及时捕捉可利用的学习资源,随时调整教学过程,真正促成课堂的动态生成。第三,试图体现学习的自主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探索与发现的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集体讨论等自主探索计算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五、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一、引入

1、出示三张数字卡片:3、5、9。提出问题:利用这三个数字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板书出示:(教师有意识地从小到大分成两组)

353953

599395

2、从上、下两行中各选择一个数能组成几道不同的加法算式:(请同学们把算式写在自己的卡片上)

3、生汇报算式。(并启发学生怎样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学生列出了九道不同的算式。

二、展开

1、师:请同学们选择能计算的算式独立尝试着算算看。(要求学生把计算好的算式贴到黑板上)

2、要求同学们对这些算式进行分类。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分类方法:

(1)得数小于100分为一类,大于100分为一类。

(2)一次进位的分为一类,两次进位

阅读全文>>>

4一年级进位加法教案推荐

通常老师在上课之前会带上教案课件,因此老师会仔细规划每份教案课件重点难点。教案是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趣祝福编辑经过反复考虑认为“一年级进位加法教案”是一篇值得推荐的文章,赶快将本页添加到您的收藏夹方便日后再次查看!

一年级进位加法教案【篇1】

课标内容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在9加几的进位加法基础上进行教学。

1、通过对问题情景的探索,让学生得出8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让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8加几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8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

方法

情景教学

教学

用具

课件、投影机、积木

一、情景导入

课件演示:一片沙漠,寸草不生

师:我们该怎么办?

生:植树。

课件演示:沙漠变成树林,淘气种了8棵,笑笑种了6棵。

师:现在有几课树?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通过解决有几棵树的问题,体现8加几算法的多样性。

(1)分组操作学具,组内同学边操作边相互交流计算方法。

(2)小组汇报交流。

(3)总结不同的计算方法,着重说明凑十法。

(4)比较几种算法,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为什么?

2、学生演示8+6的凑十过程。

三、课堂练习

师:我们一起种了那么多的树,环境好了,引了蝴蝶、蜜蜂、蚂蚁,看看它们在干什么?

课件演示:练一练第2题

小组合作,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法计算并交流方法。

课件演示:蚂蚁回家

学生通过计算帮助蚂蚁找到自己的家。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学会了用哪几种方法计算8加几?认为哪位同学表现最好?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进行环保教育

培养合作能力

鼓励算法多样化

培养学生的爱心

与种树相联系

教学以鼓励为主

一年级进位加法教案【篇2】

1.9加几。

(1)例1。从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提倡学生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教科书第96~97页,老师们可以看一下,我们通过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熟悉的运动会的场景图引入,让学生在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突出算法多样化。在主题图的左下角,解决9+4等于几的时候,我们呈现了从头点数、接着大数点数及凑十法三种计算方法。画面上还有一个小学生在问: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体现了允

阅读全文>>>

5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精选5篇)

每当我们遇到值得纪念的日子,祝福的形式往往不重要,祝福的真心才是最重要的。根据祝愿对象的不同,祝福语可以分为多个种类。让我们衷心送上我们心底的祝福,你知道怎么写出优美的祝福语吗?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精选5篇),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篇1

一、说教学内容

1、教材分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小数互化、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后的一个知识点,是今后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带分数加减法的基础。

2、教学目标:

a、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b、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c、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d、发展探索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数学的交流和表达。

3、教学重点:理解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4、教学难点:理解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道理。

5、学具:同桌2条一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

二、说教法

教师抓住“化异为同”这一知识的连接点,以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面临的新问题。

三、说学法

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注意在计算法则的引入和形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小组讨论,通过同桌合作真正地让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体验转化思想在教学中的运用,经历观察、探索、归纳的数学活动,自主推导计算法则。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创设情景:在本次向“海啸”受灾国捐款过程中,文苑小学的学生表现出色,以下是五、六年级捐款情况:

501班与502班捐的占五年级的5/8

503班捐的占五年级的1/4

504班捐的占五年级的1/8

601班捐的占六年级的2/7

602班捐的占六年级的3/7

603班捐的占六年级的2/7

问:“从以上信息中,你能提出一些一步计算的问题吗?”

估计学生会提下列问题:503班与504班捐的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

504班比503班多捐了全年级的几分之几

……

2、由此得到下列算式:5/8+1/8 5/8+1/4 1/4+1/8

1/4-1/8 5/8-1/4 5/8-1/8 3/7+2/7……

问:“这些算式可以怎样分类?”

估计学生能回答:“分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两类。”

3、师指着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式题问:

阅读全文>>>

6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

在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现在我们来到了写教案课件的环节。教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撰写教案课件呢?为了满足您的需求,我们特别整理了与“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相关的内容,相信您阅读本页后会有所收获!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 篇1

一、说教材

我所执教的内容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p76-77“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在本节课中,通过生活情境图,引入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并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加强动手操作,探索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口算的方法,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会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学会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会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能有序的表述计算过程。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自觉估算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成功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及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以及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

本课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并且能有条理地表述计算的过程。

本课教学难点:

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二、说教法学法: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规律出发,设计了游戏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习兴趣,同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提出数学问题,并自己当小老师找同伴列式解答,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学生自己解决已经学过的问题时,让他们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注重算法的多样化。在教学活动中,对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师没有束缚学生的手脚,而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性学习,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发现、自己描述,并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相互补充,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算法多样化,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

阅读全文>>>

7法制教育教案7篇

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每位老师都要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 对于新老师来说,教案课件的准备是提高课堂生动性。“法制教育教案”这篇文章小编认为值得一读现向您推荐,阅读这篇文献您一定会从中受益匪浅!

法制教育教案 篇1

时间:

地点:xxx

主持人:xxx

主题:法与我们息息相关

活动目的:通过这次班会活动,使学生了解各种法律法规,知道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权利和利益,同时教育学生懂得什么是犯罪,什么是违法,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增强青少年同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斗争的意识,培养他们运用法律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班长报告本次活动的意义

班长:亲爱的同学们,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在一天天的发生着改变,我们身边也随之出现了行行色色的不同群体或个人,并且他们的行为有时会侵犯到我们的权利,如果我们不懂法我们也可能侵犯到他们的权利,为了增强我们的法律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能力,为此我们准备了这次以《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主题班会,在这次班会上我们将通过各种形式来了解掌握法律法规常识,从而使我们自觉遵守发律法规,预祝班会圆满成功!

二、主持人: 我宣布,二年四班《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同学们,当你走在繁华的大街上与人擦肩而过时;当你走在僻静的乡间小路留恋于周围的美景时;当你与别人交往接待时;当你购物或售物时;你是否想到"侵权"两个字,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为了每个人幸福和欢乐,让我们多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吧;首先,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法律知识竟答,法律知识竟答分抽签必答和小组抢答两部分,必答题20分;抢答题答对10分,答错扣10分,最后看哪个小队得分最多就是优胜小队。

(一)必答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公布和生效的时间?

2.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目的是什么?

3.对未成年人教育的范围是什么?

4.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那些原则?

(二)抢答题:

1、 什么是未成年人?

2、《未法》对父母不履行法定职责作了那些规定?

3、 《未法》对未成年人招用有那些规定?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公布和实行的时间?

5、《教育法》共有多少条多少章?

6、义条教育法是何时分布和施行的?

7、对违反《义务教育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三、主持人:

(先总结比赛情况)通过刚才的知识竞答,可以看出同学们善于动脑,

阅读全文>>>

8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教案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

2. 掌握遇到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时的应急措施;

3. 加强安全意识,避免和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

二、教学重点

1. 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

2. 遇到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时的应急措施。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在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中保持冷静;

2. 如何正确应对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

四、教学内容

1. 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

(1) 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因为断裂运动或岩石变形而引起的震动现象。地震可分为表面地震和深源地震两种,其中表面地震发生的浅度范围在0~70公里,而深源地震发生的深度范围大于70公里。

(2) 飓风:飓风草原上空狂风暴雨。它是由热带海洋中的强热带气旋演变而成。飓风的强度主要根据风速来衡量,风速大于119公里/小时时为飓风。

(3) 洪灾:洪灾是由于暴雨或者融雪等原因,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以及城市排水设施失效和河道泛滥而引起的灾害。

2. 遇到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时的应急措施

(1) 地震

a. 首先保持冷静,在地震过程中保持安静,不要惊慌或乱动。

b. 如果在室内,迅速躲到桌子下面或者其他遮蔽物下面,或者躲到门口或者墙角。避免站在窗户旁边或者坏墙旁边。

c. 如果在室外,到开阔地带或者远离危险区域,避免停留在高楼大厦或者电线杆等危险场所。

d. 避免乘坐电梯,在地震过程中电梯可能停止或者出故障,造成人员伤亡。

e. 在地震过后,迅速检查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的设施,以免遇到余震造成危险。

(2) 飓风

a. 如果在海上或者沿海地带,迅速转移到安全区域,尽可能离开海滩。

b. 如果在内陆地带,寻找坚固的建筑物,或者逃离可能飓风到达的地区。

c. 如果在驾驶汽车,尽量远离飓风,不要开车穿过被飓风侵袭的地带。

d. 在飓风过后,随时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避免再次遭遇危险。

(3) 洪灾

a. 如果在洪水来临之前得到预警,迅速采取行动撤离到安全地带。

b. 在遭遇洪水的时候,迅速寻找高处避难,尽可能避免涉水行走。

c. 在涉水行走的时候,注意防止中暑和脱水,以及避免触碰电线等危险物品。

d. 在洪灾过后,及时检查房屋等建筑物以及周围设施是否安全,避免继续受到地质灾害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

1. 看视频资料:通过观看实拍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到真实

阅读全文>>>

9加法交换律教案

加法交换律教案 篇1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初步学会应用加法交换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②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自学提纲(教材p28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根据例1情境图中信息列出算式。

5、对比上面的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8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387+425=( )+ 387 525+( )=137+ 525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学生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

(3)如何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优点?

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做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1、填空题。

(1)360+482=( )+ 360 128+275=125+( )

(2)( )+ 78 =78 +149 133+( )=125+133

3、简便计算下面各题。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

1、根据加法交换律填空。

(1)450+320=( )+ 450 65+95=95+( )

(2)( )+ 100 =100+150 250+( )=125+( )

2、下面的哪些算式符合加法交换律。

(2)10 + 20 + 30 + 40 =10 + (20 + 30) + 40

3、简便计算。

加法交换律教案 篇2

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 教学设计

山东省潍坊市于河街办实验小学王增武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全体学生

2,学科:数学 2,课时:1

3,学

阅读全文>>>

10乘法结合律教案

讲义课件是教师授课前事先准备的教学材料,我们需要静下心来编写讲义课件。同时,要清楚知道优秀的讲义课件能够快速整理各个知识点,那么如何才能编写出高水平的教学课件呢?趣祝福编辑为大家推荐了一篇优质的“乘法结合律教案”,希望大家都能从中收获丰富的知识,记得先收藏哦,方便下次再次阅读。

乘法结合律教案【篇1】

教学内容:乘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教材第60-61页例3-5,做一做题目及练习十三2-7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能够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出示应用题一个养蜂组养了105箱蜜蜂,平均每箱蜜蜂每年可以产蜂蜜76千克。这个养蜂组一年生产蜂蜜大约多少千克?

让学生先默读题目,然后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解答。学生做完以后,教师提问:

你是怎样做的?

你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而不用加法计算呢?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再明确指出:这道题实际求的是105个76千克是多少,很明显,如果我们用加法计算是非常麻烦的,而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非常简便。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1)136947=947()(2)3581002=1002()

(3)68+321+79=68+(+)

先让学生独立做,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的。

二、新课

教师:上面复习题中的第2题的第(3)小题,应用了加法结合律,使原来的计算变得容易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乘法结合律。教师板书:乘法结合律。

1.教学例3。

(1)教师出示例3

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154)10○15(410)

(1258)5○125(85)

先看第一组,圆圈两边的算式有什么关系?算算看。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圆圈里画一个等号。

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相等说明了什么?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

教师:15、4和10这三个数相乘,先把15和4相乘,再同10相乘;或者先把4和10相乘,再同15相乘,它们的乘积不变。

再观察第二组,圆圈两边的算式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圆圈里画一个等号。

等号两边相等说明了什么?

(2)比较上面两个算式。

教师:看上面的两个等式,仔细分析一下,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这两个等式中,等号的两边都是几个数相乘?

每个等式中,等号两边的三个数相同吗?

这两个等式中,等号左边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