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拿来主义课件 >

拿来主义课件九篇

拿来主义课件九篇

拿来主义课件 篇1

(一)检查预习、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那么,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呢?让我们从《拿来主义》中寻找答案吧。(板书文题)

以写作背景导入:本文写于1934年6月4号,“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地区。蒋xx反动统治集团越来越依附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利益,讨好帝国主义,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奉行卖国投降路线。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肆意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反动政府和东国主义互相勾结,一个“送去”,一个“送来”,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各种错误思潮也随之泛滥,封建的遗老遗少们叫嚷复古主义,卖国求荣的“全盘西化”论喧嚣一时。左翼文化队伍中对要不要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也思想混乱,颇多分歧。面对如此背景,鲁迅先生写下了这篇杂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拿来主义”这一主张。文章所阐明的基本观点,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拿来主义课件 篇2

《拿来主义》选自鲁迅先生的杂文集《且介亭杂文》,鲁迅先生杂文的特点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能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揭露最深入人心的社会本质。《拿来主义》这篇课文主要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行为和对待我国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及外来文化的中心论点。读起来浅显易懂却引人深思,发人觉醒,给人启迪。该课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四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在课前的单元导入中提出“阅读时从文章结构入手,沿着作者的思路,看作者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怎样把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来。”本文的设计理念也是从文章的 篇章结构出发,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细读把握作者的语言特点和写作思路,理清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脉络。同时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他们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本文,品味杂文语言的犀利与严密,探讨文章思维的深邃与发散,感受文章极强的思想冲击力。还要通过拓展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敢于发表个人见解,善于在课文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的学习经历、生活体验等开拓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本次教学的对象是高二的学生,要认识到授课主体的主要特点。第一,高二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已经达到一个较为成熟的水平,所以理解课文内容不应该是本次教学的重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发掘作者字里行间的背后蕴含的深刻寓意才是高二学生应该有的水平。第二,经过前期的学习,高二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教师要在此基础上有规律地进行引导,逐步深入,层层递进,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第三,高二学生对议论文的基本特点与写作手法有所掌握,学习本文应该不会遇到太大的障碍,文章结构思路分析的难度不至于过深。最后,高二学生有足够的自主思考和研究的能力,他们思维活跃,表现欲强,所以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给予他们更多的表现自己的机会,设置合作探究的环节加强课堂互动。但这个阶段也存在不少学生有想法却不懂怎样去更好地理解与表达,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做点拨,启发学生的思考方向。

《拿来主义》这篇文章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四第三单元第一课。作

者是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这一单元还有《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信条》等课文。《拿来主义》这篇课文是一篇说理性的议论文,文章结构安排巧妙,先破后立,破中有立,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文学性,文中运用不少贴切到位的比喻来论证作者想要阐述的中心观点。本文的教学应该抓住文章的语言、结构、思维、探究这几个重要的环节,培养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敏感程度,指引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质疑或阐发,那学生也就接近或进入了更高的境界。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结构布局,把握作者所要论证的中心观点,品味杂文语言幽默、犀利、深刻的特点。学习议论文写作中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写作技巧。

本文的教学难点是分析作者的思维脉络,学习作者“以小见大”的写作方式,结合现实社会实际情况思考“拿来主义”所蕴含的深邃意义。引导学生思维发散,多角度思考,培养他们敢于质疑、敢于阐述个人理解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在他们心中树立正确对待文化遗产以及外来文化的观点与态度。

(2) 教学方法:提问法、讲解法、点拨法、激励法、评价法、合作探究法等

三、教学目标

1. 熟悉鲁迅先生《拿来主义》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2. 理解鲁迅先生在文中所表达的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与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的观点。

3. 理清这篇杂文的写作结构与思路。

4. 认真揣摩这篇文章语言的生动、幽默、犀利与含蓄,把握杂文语言的基本特点。

1. 掌握文章中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的议论文写作技巧。

2. 研习文章说理议论与文学性兼并的文本内涵。

3. 结合文章写作背景理解“拿来主义”的含义及其实质。

1.发展学生对于文本内容和现实生活的严密逻辑思维能力。

2.指导学生树立正确对待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的观念和态度,学会批判地吸收与继承。

3. 启发学生多方面思考问题,勇于质疑、阐发,将文本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学生学习这篇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必须先熟悉这篇杂文的写作背景。只有了解了该文的写作背景,才能够真正领会鲁迅先生在本文想要阐明的文章主旨。所以本设计在导入部分就展示《拿来主义》的相关写作背景,既能与文本密切联系,也对学生理解文本做好相应的铺垫。

1934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东北三省后,野心膨胀,妄图吞并整个中国华北地区,中华民族危难深重。然而,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府却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政策,对日本侵略者实行不抵抗主义。蒋介石还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基本内容的“新生活运动”,以此来巩固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

由于这个时期帝国主义长期的经济侵略、军事侵略和文化侵略,当时在对待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问题上,实际存在着两种错误态度:一种是全盘肯定,全盘吸收;一种是全盘否定,盲目排斥。同学们,面对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你们是如何评价的?或者也可以回答老师的另一个问题,读完了上述展示的材料,你们内心有什么想法?(这两个问题都是开放性的问题,重点在于学生个人的自由理解与发表意见,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感想,将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

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利于我国革命文化的发展的。鲁迅先生针对敌人破坏新文化发展的种.种罪行,针对革命阵营内部某些人对待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的错误态度,用他犀利的笔墨写下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论“旧形式的采用”》,阐明正确对待古代民族文化遗产的态度;一篇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拿来主义》,着重阐明对待外国文化遗产的态度。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拿来主义》这篇经典杂文,去感受其中深邃的思想。

同学们,请自由地阅读课文,阅读时请注意这篇课文的语言特点。(学生阅读课文期间,老师要写好课文名称与作者的板书)

同学们自由阅读完以后,教师要提几个较为简单的问题,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

(3)请同学们用原文的一句话来回答什么是“拿来主义”。(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学习《拿来主义》这样的议论杂文时,学生的学习动力相比学习散文、小说等这类文体要薄弱许多。很多学生在文本学习时会遇到障碍,明显感到难度的加深,不知从何学起。教师的任务在于把复杂的文本内容简单化,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整体把握文章的框架,初步体会作者论述的中心观点,为接下来深入探究文本奠定学习基础。

(1)作者在论述“拿来主义”之前,先写了哪些主义?作者对于这于这些主义持有怎样的态度?作者是如何批判这些主义的?

(答案预设:作者在点明拿来主义之前,论述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作者对这些主义都持有否定、批判的态度。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闭关锁国政策。结果“给枪炮打破了大门”“碰了一串钉子”,遭到多国侵略,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送去主义——国民党反动政府卖国行为。“发扬国光”,作者列举“古董”、“梅兰芳博士”“尼采”为例论述送去主义,结果是资源耗尽,子孙后代失去生存下去的根基。送来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文化的侵略占有。其后果是整个中国社会被外来文化控制束缚,传统文化遭受严重的危机,导致一些人对外文化完全偏激的排斥拒绝。)

(2)作者在哪一节提出“拿来主义”的中心论点?(这个问题很简单,第七节,全班一起回答)作者为何要先论述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在提出拿来主义呢?教师引导:这些主义之间有何关系?注意有一个关键词的运用。

(答案预设:关注提出中心论点时“所以”这个词的运用,前后论述表明了因果关系,也就是作者文章先写的是为何要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3)那么顺着我们上述分析出来的思路,作者在第八、九段又在论述什么呢?(论述我们如何实行拿来主义)最后一段又写了哪些内容?(最后一段是对之前所论述内容的总结与升华,不仅总结了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还阐明了主张“拿来主义”会有怎样的成果,同时更提出了拿来主义的最终目的——创新。)

(4)同学们,讲过上述问题的梳理,你们是否已经把握了文章的写作思路呢?请一位同学来总结概括一下。

(答案预设:第一部分(1—6):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第二部分(7):拿来主义的内涵;第三部分(8—9)如何实行拿来主义;第四部分(10)全文论述的总结深化。)

前一步教师引导学生理清而来整篇课文的写作思路,这一步就要引导学生去品味文本内容的内涵。鲁迅先生的文章具有深刻的文化底蕴,读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拿来主义》这篇杂文更是需要精读分析才能够帮助学生领会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但是精读文本也并非将文本中所有的内容都一一拿出来解读,因为课堂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教师需要从中选取不叫重要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并要求他们用类似的方法在课余时间继续分析文本其他内容,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

(1)原文第一段: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问:这里“别的暂且不说吧”这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答案预设:这一句话框定了作者所要论述的现象的范围,只讲学艺上的事,论述方向清晰明确。而且只针对一个方面进行阐述,使得作者所要揭露的社会现实更为深刻。再从另一个方面思考,单是学艺方面的送去主义就已经造成严重后果,可见国民党政府所奉行的卖国主义政策带来的中华民族带来的空前危机。)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问:这里作者用了第4个意思较相近的词语,我们有必要辨析它们分别的含义。请一组同学来分别解释一下这四个词的意思:抛来、抛给、送去、送来。

(答案预设:“抛来”是指把无用的东西抛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抛给”是指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送来”是被动接受,是国民党政府自欺欺人的说法,其实是帝国主义文化对我国的侵略。“送去”这里是讽刺国民党反动统治推行卖国主义政策,任由帝国主义列强侵犯我国的主权和领土,不抵抗,懦弱。)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答案预设:有思考,有鉴别,有选择。“运用脑髓”是指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有我们自己的选择。“放出眼光”是指要有辨别精华与糟粕的能力,有对事物的洞察力。“拿来”更是凸显出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吸收借鉴外来文化,挑选出有用的东西化为己用。)

《拿来主义》这篇杂文的一个突出的特色,就是其巧妙的行文结构安排技巧。学生们通过上一个环节的文本分析已经对文章内容具备了一定深度的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分析文章的行文结构,学生能比较容易领会写文章的结构技巧。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思维已经稍显成熟,再经过前段时间的学习讨论,这一环节的难度有所降低。

(1)文章开篇为何没有直接写“拿来主义”主义这个中心论点,而是先写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呢?

(答案预设:这是一种先破后立的行文结构。作者先不谈“拿来主义”,而是先论述“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是为引出“拿来主义”做铺垫,作者通过前文批判闭关主义、送去主义,自然地提出拿来主义的观点,表面上像是在绕弯,其实是先破后立,破中有立。再从另一个层面讲,“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都是作为拿来主义的对立面,文章这样的结构安排是为了突出对比鲜明,可以更加衬托出“拿来主义”的中心论点。)

(2)文章第五段中正式提出了“拿来主义”的观点,为何在行文结构上没有就这个观点直接进行论述,还要论述一段“送来”与“拿来”呢?

(答案预设:从本文的结构安排上看,作者在第五段先提出“拿来主义”的观点,确立本文所要论述的中心思想,第六段是为了厘清“送来”与“拿来”的关系,强调“拿来”的真正含义是有选择的取舍,再引出本文的主旨,也就是第七段。然后继续论述“如何拿来”,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应该具有多样性,不能只局限于讲解法、提问法这样的教学模式,否则语文课堂教学就会失去活跃的氛围,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激情,进入消极的状态。所以课堂上需要设置学生合作探究的环节,共同探讨文本中的内涵与技巧。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共同分享学习成果,通过小组合作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分析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1)《拿来主义》这篇课文是逻辑思维严密的议论文,请同学们以四人为单位自由组成小组,我们一起来合作探讨一下,本文有哪些论证方法?(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自由交流讨论,然后每组选派一位代表来回答讨论结果。)

(答案预设:1.比喻论证法。将大宅子比喻成文化遗产,将鱼翅比喻成文化中的精华,将鸦片比作文化中的糟粕。通过比喻论证以穷青年对待大宅子的态度来阐明我们对待文化遗产应有的正确态度,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先挑后占。形象生动,这样论证易于读者理解。2.对比论证法。将“送去”与“送来”进行对比,“送来”何为“拿来”进行对比,通过对比论证进一步深化“拿来主义”的内涵,使全文的中心观点更加突出,我们要积极主动有选择地“拿来”。3.类比论证法。课文中第三段作者将政府一味奉行的“送去主义”与尼采进行类比。尼采自诩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予,不想取得,可是尼采最后的结局是发疯了。通过这样的类比论证来说明奉行“送去主义”不会带来好结果,它只会使我们国家资源耗尽,子孙后代难以继续生存下去。这样的论证方式更具有说服力。)

(2)《拿来主义》这篇杂文语言特点鲜明,请同学们再重新回到文本中,去细细品味鲁迅先生杂文独特的语言风格。还是按前一个问题所组成的四人小组为单位,大家一起来品析一下语言特点。请回答问题的同学找出文中具体的例子一起加以说明。

(答案预设:抓住本文的关键词句,鉴赏作者精准的词句运用。比如“送去”“送来”“抛给”“抛来”“拿来”这个个相似词的辨析应用,可以看出作者语言运用的缜密。再比如“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现出一点进步了”这样的语句,极具讽刺意味,显示出文章语言的幽默、犀利。文章中还运用了许多贴切的比喻,“孱头”“昏蛋”“废物”这些词都准确精当地比喻了面对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与观点,文章语言更为生动形象。诸如此类的语言在文本中还有许多,引导学生自由寻找并抒发自己的语言体会,最重要的是他们小组合作探究后的独特的解读成果。)

经过上述的教学过程,同学们应该可以基本上掌握《拿来主义》这篇课文,在此基础上就要设置“文本与世界”相联系的环节。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将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指导学生能够从所学文本出发引发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思考,发散他们的思维,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从不同角度考虑现实问题,提出质疑、见解,阐明自己独特的观点。

展示一段材料:

近代的中国历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血泪史,也是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和抗争史。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西方列强开始在各个方面对中国进行侵略渗透。这种侵略渗透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影响巨大,至今依然存在历史的余响。

当今中国社会受西方文化影响特别深,年轻人喜欢用苹果电子产品、喜欢喝可口可乐、喜欢过西方节日、喜欢看好莱坞大片、喜欢NBA等等,却将将传统的戏曲、民俗、声乐、节日等传统文化视如草芥,难逃崇洋媚外的嫌疑,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正面临失传的危险。

鲁迅先生所主张的“拿来主义”,对于今天的中国仍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请同学们发散你们的思维,来谈一谈“拿来主义”在文化全球化的当今社会其真正的实质与内涵又如何理解?(拓展探究问题考验的是学生走出文本,切合现实的思维能力,该问题没有任何答案标准,也没有预设的方向,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自由发挥,任何形式的答案都具有个性化的价值,都值得教师肯定。)

【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巩固拓展、自主思考、研究发现、创新解读,在掌握相关文本的同时,通过形成性作业完成一个有效的教学评价,从而根据教学效果合理改进教学过程,进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1.完成《拿来主义》这篇课文相应的课后练习与作业。

2.通过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当下热门的现实问题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同学们,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通过自由朗读,独立思考,问题研究,小组讨论等学习过程,理清了《拿来主义》这篇课文清晰的写作这思路,分析了其“先破后立”的行文结构,掌握了其多种形式的论证方法,品析了文本中形象、含蓄、犀利的语言特色。本文以小见大,用细致贴切的比喻来阐明“拿来主义”的科学观点,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透过文字表面领悟其中的深刻内涵。在全球化的世界背景下,中国已经位于全球发展的中心圈,面对多元化文化的发展,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仍然具有启迪作用,即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拿来主义课件 篇3

鲁迅先生的杂文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所针对的事件距今时间较久,且语言精深,言近旨远作为对议论文接触量本来不多而且阅读兴趣大多停留在娱乐性较强的浅层次读物的高中生来说,要能真正走进文章、读透领会这篇内涵丰富的经典杂文的精髓,确实有相当难度但是对于正处于文学鉴赏能力和理性思辨能力提升形成关键期的高中生来说,利用好文化巨人的经典篇目训练这方面的能力又是难得的机会所以怎样调动学生的阅读兴味,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升能力就成为教学设计的关键

该教学设计在教学环节上力求精细,从课前预习导学案到课堂行进严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对整篇文章的解读,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思路,让学生能较为全面地获取文章的各类营养

教学方法上突出对学生活动的设计,以小组合作、研读文本、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发言交流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味,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深入分析评判,升级思维品质问题的设计基本遵循了难易结合的原则对一些学生第一次接触而教材中又没有这方面的讲解的知识,如论证结构、类比论证、对比论证等有关论证的基本概念,采用了讲授法,力求讲得深入浅出,语言简练、准确而又便于理解记忆,使学生一次弄懂,不搞夹生饭

作为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篇课文还承担着为后面篇目的学习开路的重任,所以在能力培养方面,力求让学生在阅读议论文能力、探究能力、审美能力、语文应用能力、高品质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所落

拿来主义课件 篇4

1、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说说看鲁迅的拿来主义是针对什么社会问题而提出的。

明确:继承文化遗产,接受外来文化。

提示:别的且不说,单是学艺上的东西,送古董,捧几张古画和新画,送梅兰芳。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2、现在我们撇开课文,就说在对待“继承文化遗产,接受外来文化”上,可能会产生哪几种态度?

明确:全盘否定、全盘接受、消极逃避、辨正吸收。

3、我们现在来看看历史上,都有哪些态度?(见练习册,简介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

1919年五四前后,是中国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最集中、最剧烈的时期,与以往历次的文化革新不同,这次新文化的倡导者对旧文化几乎彻底发生了怀疑,传统中国似乎“老旧”得只剩下了小脚、八股文和染缸似的大家庭,“全盘西化”一呼百应。可是没过多久,新文学的过分年轻、稚拙就让不少人大失所望,胡适的两个蝴蝶儿(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几乎成了笑谈。人们发现,一味地模仿西方文化是学不来的,离开人家几千年的根基,这种模仿只能是呀呀学语。于是,三十年代“发扬国光”的复古潮流一度抬头。这时,党政府奉行卖国主义政策,实行文化“围剿”,主张“全盘西化”。在左翼文艺队伍中,一些人反对继承旧文化,反对吸收外国文化,造成思想混乱。1934年6月鲁迅先生就写下了这篇杂文,批驳了错误思潮,提倡“拿来主义”。不过鲁迅的拿来主义与五四运动时期的一味模仿不同,他的拿是有选择的拿,为我所用的拿,不亢不卑的拿。

拿来主义课件 篇5

教学目的:通过精讲汤显祖的《牡丹亭》第十出《惊梦》中的前半段《游园》,了解汤显祖反对程对理学,宣扬个性解放的思想。

教学难点:1、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深入理解这段唱腔的内在含义。

2、《牡丹亭》的悲剧意蕴及其文化意义。

教学建议:把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这同一时代的两个中西方戏剧代表人物作一横向比较,简要分析二者在创作艺术风格上的不同。

前面我们讲了唐宋文学,大家知道,唐代有李杜白,宋代有苏李柳辛。元代有关汉卿,那么明代的文学代表人物有谁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学明代的文学代表人物。戏曲作家汤显祖,还有他的震惊中外的戏曲代表作————《牡丹亭》。

1、 汤显祖是哪里人?他所处的地方,出现了哪些文学名人?(引导学生讨论作答)

2、 汤显祖的文学成就与政治命运,谁高谁低?

3、 汤显祖“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一生四梦”,是指哪四梦?

1、《牡丹亭》的题材,最初来源于哪?〈牡丹亭〉的真正蓝本是哪一个本子?指名学生,概述故事情节。

1、《牡丹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叫什么名字?

2、《牡丹亭》的正方代表人物是哪几位?反方代表人物是哪几位?

3、《牡丹亭》中最精彩的一出,是哪一出?

四、 《游园》要点分析(重点):

1、 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这一句,暗含了杜丽娘游园的哪些情节?

2、 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爱好是天然”是啥意思?“沉鱼落雁”、“羞花闭月”是啥意思?这里传达出杜丽娘怎样的思想性格?

3、 原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姹紫嫣红开遍”是啥意思?这里刻画出杜丽娘怎样的内心世界?

注解:

沉鱼落雁,典出《庄子 齐物论》。

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柳永《雨霖铃》:“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万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帘暮卷西山雨”之意,来形容楼阁壮丽。

杜丽娘的性格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拿来主义课件 篇6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自己的思想被别人的思想统治!这不是说我们排斥所有的思想,在对待别人的思想能够采用拿来主义!鲁迅在阐述拿来主义时这样精彩的写到:他占有,挑选。望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望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拿来主义读后感

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烟具都不同,确能够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务必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能够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对待别人的思想也能够研究和挑选。那里想强调的是研究是挑选的基础,在思想上切不可人云亦云,要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某些人为了自己的一些原始欲望而放弃自己的思想,这是一重悲哀!

在历史上有许多人为了维护自己的思想而失去了高贵的生命!而有更多的人则在别人思想的统治之下低贱的活着!

人类因为有思想才与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我们经常这样骂人:你这畜生!为什么骂“畜生”呢因为畜生是没有自己的思想的!

在中国的社会里,在思想上出了不少伟人,但更多人的是思想的奴隶!因为统治者明白思想的威力,他们都擅长用思想来统治人民!所以,人们大都还在麻木!因此我说:醒醒吧!

拿来主义读后感

这天,我和爸爸读了一篇鲁迅先生的杂文《拿来主义》。这是鲁迅于一九三四年六月九日发表在《中华时报.动向》上的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写了中国人从“闭关主义”到“送去主义”。开始,中国人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整个封闭了自己。再到把东西送出去,但不根据礼尚往来的规矩,说:“拿来!”中国人怕了“送来”的东西,先是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之后是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直到印有日本“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在文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开眼光,自己来拿!

我们要有选取地拿。要拿到好的,首先,要挑选、辨别。如果班里有个同学,十件有九件不如你做得好,但有一件比你强,你要不要向他学习呢?如果你要让自己更优秀,显然是要向他学习的。而学习的前提就是虚心,不能因为你其他方面比他强就看不起他。

在写作文时,应对作文题目,你也许有许多素材可供选取,然而,这时你就应想想,什么素材写起来更有新意,更合题意。你要迅速地做出最有价值的选取,最后选定一个,把它“拿来”!

但是有些东西是否拿来就要思考了。一个同学玩电脑游戏十分入迷,水平极高,常和一群玩友吹牛,他似乎有了人气市场。当你于一旁“隔岸观火”,你是否感觉自己被冷落了?你要不要也加入他们玩游戏的行列,从而和他们一齐交谈呢?再则一伙人在一齐吸毒,你会加入吗?应对如此诱惑,到底是该“拿”还是该“舍”,相信聪明的你会做出合理的选取。

读罢此文,爸爸也是感慨颇多:如果我们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真正实现富民强国的目标,我们就务必向其他国家、民族认真而有鉴别地学习精华。同时还应当有自信。在学习过程不忘自我,不失自我。同样应当不自私,学习不是为一已、一家、一集团的利益,是为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总之,我们应持续清醒,既不为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沾沾自喜,也不因别人真诚或故意的称赞而麻痹。

学习其他国家、民族优秀的东西,发扬我们国家、民族历史上优秀的东西,努力创造更优秀的东西--包括制度、经济、文化、道德等,这应成为我们共同的使命!

拿来主义读后感

拿来主义是鲁迅与1934年写的一篇杂文,收录与《鲁迅全集》第六卷《且介亭杂文》。

那时候,鲁迅先生居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区域称为“半租借区”。鲁迅先生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

《拿来主义》主要针对当时对待外来文化的某些错误态度而写的。他既反对无原则全盘西化的主张也反对盲目排斥和拒绝理解外来文化的倾向,主张“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即“拿来主义”。

其实拿来主义用此刻的话来说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外来文化,总有他的两面性。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这天,文化与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更为频繁。如果一味否认,就只能落后与世界文化潮流,只有不断交流,文化才会进步。

在此刻,当中国人喝着可口可了,感受圣诞节的同时,“老外”们也会乐于吃上一顿正宗的中国菜,会在中国菜市场内讨价还价,会在过年吃着饺子,欣赏京剧。当我们应对新文化时,不做“逃避主义”,对此视而不见,不当“虚无主义”全盘否认;更不成为“投降主义”,全盘继承。在外来文化中逐渐将本土文化边缘化,这三种方式都是不可取的。

鲁迅的“拿来主义“无论何时何地,都正确地指引我们对待文化的态度,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要坚定的做一名“拿来主义者”,让这些文化充实自己,使自己不断进步。

拿来主义读后感

拿来主义是鲁迅与1934年写的一篇杂文,收录与《鲁迅全集》第六卷《且介亭杂文》。

那时候,鲁迅先生居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区域称为“半租借区”。鲁迅先生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当他看到外来入侵者携带着他们的文化对中国人民进行洗脑时,写了这篇文章。

《拿来主义》主要针对当时对待外来文化的某些错误态度而写的。他既反对无原则全盘西化的主张也反对盲目排斥和拒绝理解外来文化的倾向,主张“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即“拿来主义”。

其实拿来主义用此刻的话来说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外来文化,总有他的两面性。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这天,文化与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更为频繁。如果一味否认,就只能落后与世界文化潮流,只有不断交流,文化才会进步。

在此刻,当中国人喝着可口可了,感受圣诞节的同时,“老外”们也会乐于吃上一顿正宗的中国菜,会在中国菜市场内讨价还价,会在过年吃着饺子,欣赏京剧。当我们应对新文化时,不做“逃避主义”,对此视而不见,不当“虚无主义”全盘否认;更不成为“投降主义”,全盘继承。在外来文化中逐渐将本土文化边缘化,这三种方式都是不可取的。

鲁迅的“拿来主义“无论何时何地,都正确地指引我们对待文化的态度,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要坚定的做一名“拿来主义者”,让这些文化充实自己,使自己不断进步。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向全世界呈现了一幅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长卷,让所有人感受到了美的震撼,这不就是对“拿来主义”的最好诠释吗?无论本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让我们先“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拿来主义读后感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另一作品,针对党政府的卖国的政策和有些人一味崇拜,西化的论调,也针对革命文化阵营内部拒绝借鉴盲目排斥的错误态度,他提出概要大胆吸收借鉴外国文化《也包括本国文化遗产,又要分清华,要批判吸收,以期改造民族素质创造民族的新文化,新文氏。

文中巧妙运用“继承一座大宅子”作比喻,阐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道理。局部比喻也十分生动,贴切,用'潺头'比喻懦弱无能的逃避主义者;用“昏蛋”比喻割断历史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主张全盘理解的投降主义者。

而点明中心主旨的拿来主义含义是:对于外国文化外国事物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占有挑选一切事物,根据事物的性质和对我们的用处而分别对它们采取或使用,或存放,或段灭的态度,即吸其精华。

文中的两个句子用得准确、生动、有的内含讽刺意味。

如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则是反语,讽刺送去主义者的自愿其说往自己脸上贴金。

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能够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运用了反语修辞手法,讽刺送去主义者由送物到送人。

拿来主义课件 篇7

【设计说明】

《拿来主义》是鲁迅的经典杂文,为解放后各个版本教材所必选但它的思路结构在语文教学界一直没定论,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而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标教材语文4又把它的思路结构作为教学的重点在课前的《单元提示》中要求:阅读时不妨从文章结构入手,沿着作者的思路,看作者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怎样把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起来在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要求:阅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总体把握文意,说说拿来主义的含义是什么由此可见,理清本文结构是教学此文绕不过去的坎,所以又引起了新一轮的探讨我们打算采用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求得对《拿来主义》文本思路的把握

【教学方法】

所谓问题探究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教学是否效取决于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因此,教学的模式应该是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研讨,让阅读、理解在学生个人阅读分析与同伴讨论活动中完成

教师只是引导者,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实践,也可以由学生质疑教师组织学生探讨,反对独白式的分析、讲授每一步探究先让学生尝试,把学生推向主动位置,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学过程要靠学生自己去完成

【教学过程】

一、全文总思路

1.本文的题目是拿来主义,通读全文,请用原话回答:什么是拿来主义?

明确:在文章的第5段中,鲁迅明确的表述: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2.拿来主义就是主张拿来,对吗?

明确: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不只是主张拿来,同时也主张送去,既送出去与人交流,又拿进来学习创造,才是真正的拿来主义。

3.作者在第5段中说,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请你据此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

明确:根据这一段的表述,文章自然地分为两个部分,前面论述送去,是破;后面论述拿来,是立;本段为送去与拿来中间的过渡段落。

根据文章所写的内容,前面部分论述的是送去的表现与危害,后面论述的是拿来的主张及意义这是全文总的思路。

二、送去的表现

1.前面说过,拿来主义主张既送又拿,请认真地阅读文章的第一段,找出闭关主义送去主义与拿来主义的本质区别。学生阅读、讨论后,明确:

闭关主义:不送不拿

送去主义:只送不拿

拿来主义:既送又拿

2.认真阅读第1、2段,在文中勾画出统领这两段文字的观点句。

明确:文章的第1、2段论述了中国从不送不拿的闭关政策失败后,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这句话是第1、2段的观点,而不只是第1段的观点主义是系统的主张,送去要上升为送去主义,只第1段论述的送去是不够的,还必须第2段不拿的支撑,只只送不拿的主张和表现才是送去主义,否则,就只是送去而不是送去主义。

第2段表明,在送去的同时,不但没人拿来,甚至还没人说过要拿来,而且连礼尚往来的仪节都放弃只加上这段论述,才是一味的送去,才是送去主义第2段实际上就是第1段的结束句,但作者为了强调没人主张拿来才把它独立成段的。

3.我们现在也在把我们的优秀文艺作品送出去,我们是不是也在实行送去主义?为什么?

明确:二者的区别在于,民国时期是只送出去,没拿进来我们现在在送去的同时,也在拿来,他国文化也在我国展览、传播(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当时文化交流的情况举出一些实例)。

4.第1段用了哪些论据来证明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第1段总体上运用的是例证法,用学艺之例来证明所领域都是;用送古董送古画和新画送活人的例子,证明学艺上全是送去。

三、送去的危害

1.你能从文章的第1段的语言表述中读出送去主义的危害吗?

作者在用例子证明观点的同时,也暗示了一味送去的危害从送去的时间看先还不远表明一直在送从送去的内容看,古董代表古代最价值的国宝,古画到新画表明实物成果没了,代之以画,而且古画也没了,代之以新画,甚至连新的艺术成果都没了,代之以活的艺术家从送去的数量看,一批言其多,几张在减少,一个表明快没了送去主义的直接后果就是断送了我们的民族文化。 2.文章的第3、4段是怎样论述送去主义的危害的?明确:用类比的方法来论述了送去主义的危害类比的对象是尼采和中国,类比点是丰富、大度及其结果在自诩丰富大度上,尼采是光热无穷只给不取;中国是地大物博,单煤就能供全世界几百年用在结果上尼采是发了疯,太阳再无光热,也无法给予中国是子孙再无可以作为礼品送的东西,只国粹磕头,讨得抛给的残羹冷炙。

四、拿来的主张

拿来的主张作者是分两个层次来阐明的作者首先阐明了什么是拿来,这是文章的第6、7段,然后用大量的篇幅论述了怎样拿来,也就是第8、9两段,几乎占全文二分之一文字,是作者观点的重要论述部分。

1.作者是怎样阐明什么是拿来的?明确:文章分两个层次来阐明先是从反面说什么不是拿来,即第6段;然后从正面说什么是拿来,即第7段拿来,从字面上看,就是把国外的东西拿作我用但是,国外无用的东西已经吓怕了我们,英国的鸦片、法国的`香粉、日本的小东西、德国的废枪炮,这些毒害我们肌体、腐蚀我们心灵、掠夺我们财富、妨害我们军力的洋货都使我们发生了恐怖,但这并不表示国外的东西不能拿来为我所用,根本原因在于这些东西不是我们根据需要自己拿来的,而是他人根据他们利益送来的,这是从反面揭示出什么不是拿来第7段从正面揭示出什么是拿来,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2.作者认为应该怎样拿来?

明确:我们应该怎样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呢?作者用设例的方法,把文化遗产比作具体、可感的大宅子,以小见大地阐明抽象、深刻的大道理第9段开头说他占,挑选,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占是对第8段的总结,挑选是对第9段的总起,作者认为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首先要占国外的东西,把它拿过来,然后根据东西对我们的作用进行挑选,用的留下,没用的舍去。

3.作者认为应该如何占?

明确:对如何占,作者是从正反两个方面阐明的:主张拿来,反对不拿不拿分三类,孱头是不敢拿,昏蛋是不愿拿,废物是不辨拿,他们都是没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去拿。

4.作者认为应该如何挑选?

明确:对如何挑选,作者在第9段中,运用辩证的思想,根据外来文化对我们的作用分类阐述,按照精华、糟粕,部分精华、部分糟粕进行挑选,以确定其使用、存放、毁灭,使其为我所用,发展出我们的新文化。

五、拿来的意义

1.第10段是怎样总结上文的?

明确:第10段作者总结了上文,我们要拿来对应第8段如何占,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对应第9段如何挑选2.作者是怎样阐明拿来的意义的?

明确:拿来的意义是从正反两面指出的:拿来,人成为新人,文艺成为新文艺;没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3.实行拿来的人什么条件?

明确:作者在第10段的中间还指出了对拿来主义者的要求:沉着,勇猛,辨别,不自私。

六、总结全文结构

陶建老师的《拿来主义》(鲁迅)教学设计,印象深刻的如下几点:

其一、思路清晰,不枝不蔓解读文章犹如解剖麻雀,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教学一篇文章却不能面面俱到,否则就会淹没教学重点,各篇教学无所侧重,这是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很重要原因该教学设计从文章思路入手,不枝不蔓,一以贯之,层层剥笋。

其二、提纲挈领而不失精微论说文以逻辑力量见长,教学上提纲挈领容易做到,而往往疏于深究精微之处在这方面这个教学设计引人瞩目之处,例如:你能从文章第1段的语言表述中读出送去主义的危害吗?――例证不仅说明当局实行送去主义,例证本身也暗示了一味送去的危害对这段文字的分析可谓精到。其三、板书设计复现了文章思路,浓缩了文章内容目前的语文教学,热衷于媒体手段的使用,传统板书日受冷落,教学基本功缺失像这么缜密的板书设计已经不常见了岂不知,一个好的板书设计,体现着教师对文本的把握程度和教学设计水准当然,这个板书设计再简约一些就更好了。

拿来主义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相关作者详情,从历史的角度了解但是社会背景下的“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和“拿来主义”;

2.能力目标:理清课文思路,品味犀利幽默和富有穿透力的语言,感悟“拿来主义”,掌握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和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3.情感目标:结合对作者的了解和对语言的品味,由文及人,由论及人,领悟“拿来主义”对当下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一位作家的杂文,“像投枪,像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同学们知道这位作家是谁吗?(鲁迅)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以及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和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现实。

杂文:是报刊上常见的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是以形象说理为主的,短小,活泼,犀利的文学体裁,是“战斗性的文艺作品”。

杂文的基本特征:

感应敏锐,战斗性强;内容博杂,手法灵活;

亦庄亦谐,议论形象;以小见大,文短味长。

问题:1、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拿来主义”,请大家找出这句话?

2、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请同学对以下字词进行注音和改错。

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文章的层次感和结构特点。举出例子,“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他占有,挑选。”“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这几个句子之间就有层次性。提出文章先破后立的结构特点,引起学生思考。

①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2〕。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3〕,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②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1、第1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

这一句把所要揭露、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只讲学艺上的事。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那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到了东北、华北,国民党政府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因此,用“别的且不说罢”的句子,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强了揭露的深刻性。

2、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

①“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不知后事如何”,即有去无回,这是媚外的可耻行径;②还有几位“大师”们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几张画“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伧可笑,“发扬国光”,反语,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③“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用这种方式来显示一点进步,多么可怜,暗示“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媚外的反动当局及其御用文人,字里行间充满着憎恶和鄙视。

③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4〕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④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5〕。

1、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

作者以尼采“自诩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作类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若“只是送出去”,同样是愚蠢可笑的。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几百年之后呢”?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磕头”、“讨”和“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2、“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

抛给指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

⑤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⑥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⑦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1、“送来”和“拿来”有什么不同?用一句话说明怎样 “拿”?

“送来”不等于“拿来”;“送来”是被动接受,而“拿来”是主动获取;“送来”的是别人剩余的东西,而“拿来”的是经过挑选的有用的东西.

2、“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怎么理解?

“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我们要运用脑子,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有思考、有鉴别、有选择)

⑧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7)。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大宅子”,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

“大宅子”就是“文化遗产”

不敢进门 放火烧光 接受一切 “拿来!”

⑨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

课文中哪句话表现作者的这种主张?“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2.对文化遗产中精华、糟粕互见的部分(“鸦片”)应采取什么态度?批判地吸收

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3.对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烟枪和烟灯”)应取什么态度?留一点作历史的反面教材,绝大多数应当清除

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

⑩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文章结尾共有五个句子组成, 如果这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个问题?“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

1、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怎么办? 要“拿来”!

1、课文的第5自然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2、简要说说:前面4个自然段讲的什么问题?后面5个自然段讲的什么问题?

3、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面花大量笔墨写“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送来主义”?

◎第5自然段是过渡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前面4个自然段,揭示什么是“送去主义”及实行“送去主义”的危险性;后面5个自然段,论证什么是“拿来主义”及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

拿来主义课件 篇9

一、教材分析

《拿来主义》是苏教版必修三第三专题“文明的对话”中的一篇精讲课文,也是“文明的对话”这一专题的第三板块“拿来与接纳”的第一篇课文。这个专题的文章讲的是文化的发展必须坚持对话,摒弃偏见,增进交流,只有这样,人类的文化才会共同繁荣发展,第三板块则从“继承和接受”的角度帮助学生懂得文明对话的内涵、意义和作用。《拿来主义》是鲁迅的杂文代表作之一,它从文化源头上揭露中国固有文化阻碍社会前进、蒙骗群众的成分,启示人们认识其实质。文章告诉我们,文化的交流要站在平等的立场上,对待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篇文章是对前几篇文章的拓展和延伸。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和鲁迅关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观点;

(2)体会鲁迅杂文“犀利幽默”的语言特点;

(3)把握文中的比喻、讽刺、反语和特定语境中词语的含义。

2、能力目标:

(1)了解正反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类比论证等说理方法,学习运用这些论证方法提高论说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2)把握并学习先破后立的文章结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批判地继承,并在此基础上联系实际,深入思考。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并学习正反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类比论证等说理方法

难点:

1、结合写作背景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2、结合实际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

四、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虽然接触过鲁迅先生的杂文,但本文所针对的事件距今时间较久,而且这篇杂文并非直接正面阐释自己的观点,学生把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学时必须介绍清楚有关的背景,在梳理出文章思路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结合当今中外文化交流的现象理解“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五、教学方法:

1、问题导读法:通过设问和学生探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阅读课文和注解,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那么,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呢?让我们从《拿来主义》中寻找答案吧。(板书文题)

以写作背景导入:本文写于1934年6月4号,“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地区。蒋xx反动统治集团越来越依附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利益,讨好帝国主义,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奉行卖国投降路线。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肆意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反动政府和东国主义互相勾结,一个“送去”,一个“送来”,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各种错误思潮也随之泛滥,封建的遗老遗少们叫嚷复古主义,卖国求荣的“全盘西化”论喧嚣一时。左翼文化队伍中对要不要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也思想混乱,颇多分歧。面对如此背景,鲁迅先生写下了这篇杂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拿来主义”这一主张。文章所阐明的基本观点,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小编推荐

拿来主义教案优选


拿来主义教案 篇1

本单元是学习社会科学方面的的杂文和随笔单元。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学会思考社会、人生等与自我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

第一课《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杂文。这篇文章具有和强的针对性的批判性。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澄清错误认识,鲁迅先生提出了“拿来主义”的主张,“拿来主义”是先生创造的通俗形象的新名词,它反映了无产阶级对待中外文化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

本文脉络清晰,阅读本文要从理清思路入手,从而抓住文章的观点。理清思路,可以从分清内容重点入手,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列出文章的提纲。

本文是一篇杂文,阅读本文要抓住杂文形象性说理的特点。一是文章以小见大,就近取譬;二是应用对比和反衬;三是讽刺性强,不失幽默感。

阅读本文,要联系时代背景。一是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全盘继承论和全盘否定论,也有人采取不敢接触不敢择取的态度。本文就是针对上述情况撰写的。二是作者在当时的黑暗势力统治下,没有言论自由,所以用冷嘲热讽的形式作战。

虽然搞新课改已经好几年了,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依然较弱,对于社会现象的认识也不够全面和深入。另外,我们的学生对鲁迅先生仿佛有一种天然的排斥,觉得先生的文章严肃、古板、说教味太强。其实不然,这篇文章就很能代表先生的杂文的特点:形象生动风趣且说理性强,在嬉笑怒骂中做到了“论时事不留面子,砭痼疾常取类型”。我想我应该自己要深刻反思了。

1、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发扬“拿来主义”精神,阅读中外作品时注意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2、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证论点的写作特色。

1、通过师生互动,共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多设疑问,启发诱导,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思考。

1、学习对待中国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的正确方法——批判地继承,并能够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一些实际问题;

2、认清西方列强的侵略本性和反动政府的媚外卖国本质,深刻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深刻认识到民族自强自主的重要性。

2、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

3、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

1、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2、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拿来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情境导入 一则小故事:

著名作家冯骥才有一次出访法国。在欢迎宴会上,有一位记者问他:“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以来,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东西,你们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国家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

教师引导: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只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就不会变成资本主义,这就做到了“洋为中用”了。同样。我们在继承文化遗产时,也要坚持一定的原则,这样就不会退回到古代,这就是“古为今用”了。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那么,具体来说,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且看鲁迅先生的杂文《拿来主义》(板书课题)

学生讨论交流 通过名人趣事导入课文,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拿来主义” 二、课文解题 杂文: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现象的一种文艺性论文,议论性和形象性是其基本特征。

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的《且介亭杂文》。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慨之情。“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掌握杂文特点,感受和学习鲁迅先生爱国主义情怀 三、预习成果展示 一、作家作品

三、字音 自诩(xǔ;夸耀,说大话。) 残羹(gēng;有浓汁的食品。)冷炙(zhì;烤肉。) 冠冕(miǎn;古代帝王戴的帽子,引申为体面。)(lìn)啬(sè)、髓(suǐ)、蹩(bié)

教师活动:提前布置学习任务,课堂通过预习成果展示环节检查预习效果

学生展示预习成果 通过这个环节,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 四、理清文章结构思路 一、听读课文

2、课文哪些段落是写送去主义,哪些段落是写拿来主义的?

分析第一部分,教师提问:

1、送去主义的来源是什么?具体表现有哪些?

2、送去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第五段在文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2、第六段为什么要强调拿来不同于送来?

3、如何实行拿来主义?

4、在第八段,实行“拿来主义”正确的做法是什么?错误的做法有哪些?

5、对待“大宅子”里的东西,我们该怎样处理呢?

三、分析第三部分,教师提问:

1、第十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2、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必须具备怎样的素质?

3、实行“拿来主义”的前景是什么?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一步步理清文章思路。 1、通过师生互动,共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多设疑问,启发诱导,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思考。

问题:作者在阐述“拿来主义”之前,为什么大谈“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呢?

明确:这样写有两个作用。一是先不谈“拿来主义”,却大谈“闭关主义”“送去主义”,表面上饶了弯子,实际上先破后立,破立结合,把“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作为“拿来主义”的铺垫,“拿来主义”的提出也就顺理成章了。二是“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是作为拿来主义的对立面出现的,把对立面打得体无完肤,“拿来主义”的主张也就更加突出鲜明,更加有说服力了。 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六、课堂小结 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是理清楚了文章的结构思路,感受到了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的巨大张力,下界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鉴赏文章中的重点的句子 ,分析文章中一些关键性的形象,从而感受品味本文的艺术魅力,加深对“拿来主义”的理解。

教师布置作业:

1、完成《成才之路》第一课时作业(P33),暂时不交。

拿来主义教案 篇2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拿来主义》,我这次说课的内容共分为七部分。

《拿来主义》是苏教版第三册第十八课的一篇精讲课文,它也是《文明的对话》这一个单元的第四课。这个单元的文章讲的是文化的发展必须坚持对话,屏弃偏见,增进交流,只有这样,人类的文化才会共同繁荣发展。《拿来主义》是鲁迅的杂文代表作之一,它告诉我们,文化的交流要站在平等的立场上,对待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篇文章是对前几篇文章的拓展和延伸。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

2、揣摩幽默犀利的语言,理解字词的真正含义难点:1、掌握比喻论证以及因果论证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运用因果论证和比喻论证

关于重点、难点的突破,我打算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让他们提出自己找到的问题,老师进行整和,找出有价值的和普遍有困难的问题,比如说:拿来主义的精神是什么?文中的孱头、昏蛋、废物指代什么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师生共同深入探究。

针对领会拿来主义精神和理解字词的真正含义这一重点,我采取小组讨论法,四人为一组,展开讨论,限时作业,然后让小组代表起来发言,使学生能在相互交流中迅速有效的解惑,把个人钻研和小组切磋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群体教学中小组互助、优势互补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针对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分析能力这一重点,我要求学生找出本文的论点论据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让他们思考议论文的学习方法,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概括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针对这节课的教学,我采用录音机、教学磁带来辅助教学。

(一)导入:我打算带领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鲁迅的文章,如《社戏》、《祝福》等,询问学生记忆中的鲁迅是什么样的?让他们交流他们所搜集到的关于鲁迅的资料,故事,既让学生增长了知识,扩展了视野,有训练了学生动手的能力。

首先,我放教学磁带,让学生听读,有利于进入到课堂情景中,然后让学生读课文,对文章有整体感知,可以采用多形式读书法,如:朗读、默读、速读、跳读等方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可以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

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使学生对课文从质疑到理解的过程清晰可见,如果我是老师,我一定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问题导学法,我们整合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针对掌握比喻论证和因果论证的方法这一重点,我采取小组讨论法,四人一组,共同探究,在学生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老师始终不告诉学生明确的答案,让学生在读书的基础上展开讨论,表面上看浪费了时间,实际上恰恰是在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针对揣摩幽默犀利的语言,理解字词的真正含义,我采用小老师授课法,通过小老师授课的方式,让学生以主人公的心态自主学习,疏通字义、字音,锻炼胆量和口语表达能力,并养成注意倾听,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这两项训练,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将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是“大语文观”的体现,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读思结合”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课程结束之前,我会让学生谈一下这节课的收获,让他对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回顾,巩固新学到的知识。

拿来主义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鲁迅关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的方法。

2、揣摩课文中运用比喻的内蕴,学会根据语境辨析语意和思想感情的方法。

3、联系实际,深入理解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透过词语表面,分析所用形象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

联系历史背景,揣摩语言的感情色彩。

教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文章背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提出拿来主义这一主张的。

[教学步骤]

一、导语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那么,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鲁迅先生的答案吧。

二、了解文章的背景

自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以来,反动统治者,尤其是国民党反动派在各个方面奉行卖国政策。30年代,国民党反动派实行文化“围剿”,各种错误思潮也随之泛滥,封建的遗老遗少们叫嚷复古主义,卖国求荣的“全盘西化”论喧嚣一时。左翼文化队伍中对要不要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也思想混乱,颇多分歧。面对如此背景,鲁迅先生写下了这篇杂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拿来主义”这一主张。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放录音“拿来主义”

提问:“拿来”的观点是在哪一段提出来地,是从哪一段开始阐述的?(听完录音后回答)

明确:第2段点到“拿来”后,第5、6段再次点到,直到第7段,才开始正面阐述“拿来主义”这一主张。

提问:课文前半部分主要论述什么?和“拿来主义”有什么关系?

明确:课文前半部分主要批判“送去主义”,为正面提出“拿来主义”作铺垫。

四、诵读鉴赏1~4段

1、诵读1~4段。(指定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课文1~4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送去主义”进行批判的?(朗读后回答)

明确:指出它的来源——闭关主义;表现——送古董,送画,送梅兰芳博士;实质——媚外;危害——讨残羹冷炙(经济衰败)、任凭“抛给“(丧失主权)。

3、提问:在批判“送去主义”前,为什么先谈“闭关主义”?试结合背景谈谈二者之间的关系。

明确:“闭关主义”是指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抱残守缺。而“送去主义”则是指国民党反动派的媚外求荣、欺世惑众。都是对外政策,虽形式不同,实质却相同,都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创造和发展。其结果必然使中国人民陷入被侵略、被奴役的悲惨境地。

4、提问:对“送去主义”,作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阅读课文,找出这些语句,结合语境,联系历史背景,揣摩其感情色彩。

明确:

(1)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捧”“挂”两个惟妙惟肖的动作描写,极尽奚落意味。而“发扬国光”则是反语,实为“送去”,即媚外求荣。

(2)……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反语,实为“倒退”。

(3)……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丰富”本指物品多,“大度”本指气度宽宏,毫不计较。反动政府实际并不“丰富”,也无力“大度”,这里运用反语。

5、提问:作者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还提到“抛来”“抛给”“送来”,试结合语境,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

明确:抛来——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或送人,一般不怀有不良的动机。表面上好象还维持着国际交往的样子。抛给——是磕头求赏之后的赏赐,是有目的的给予,非接受不可。送来——是“抛给”的冠冕的说法,即侵略者按其心意“送来”。

五、师生共同小结

“抛来”的不好,“抛给”(或“送来”的,又不怀好意,什么是最好的方法呢?文章至此水到渠成,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拿来主义”。该怎么去拿来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再次欣赏作者是如何在彻底批判“送去主义”的基础上巧妙提出自己的主张的,并进而找出“送去”与“拿来”的区别。

学生朗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联系背景,深刻理解鲁迅提出“拿来主义”的意义。

2、细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思路。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在理解课文思路的基础上,理解作者关于继承文化遗产问题的精辟论述。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明确思路

明确:课文由“闭关主义”导致“送去主义”谈起,只是“送去”不仅有悖于“礼尚往来”的仪节,而且必定穷了自己,因此,“送去主义”当然是错误的。但是听凭“送来”就好么?难道我们受“送来”的祸害还少么?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二、理解作者对“拿来主义”的精辟阐述

1、齐声朗读5~10段课文。

2、教师引导学生研习课文。

资料显示(一)(投影或多媒体)

……这些采取(旧形式的采取),并非断片的古董的杂陈,必须溶化于新作品中,那是不必赘说的事,恰如吃用牛羊,弃去蹄毛,留其精粹,以滋养及发达新的生体,决不因此就会“类乎”牛羊的。

旧形式是采取,必有所删除,既有删除,必有所增益,这结果是新形式的出现,也就是变革。而且,这工作是决不如旁观者所想的容易的。

《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

资料显示(二)(投影或多媒体)

中国木刻图画,从唐到明,曾经有过很体面的历史。但现存的新的木刻,却和这历史不相干。新的木刻,是受了欧洲的创作木刻的影响的。……

别的出版者,一方面还正在绍介欧美的新作,一方面则在复印中国的古刻,这也都是中国的新木刻的羽翼。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如果作者都不断的奋发,使本集能一程一程的向前走,那就会知道上文所说,实在不仅是一种奢望的了。

《且介亭杂文·〈木刻纪程〉小引》

3、提问:这是两段鲁迅关于对待文化遗产问题的精辟论述,请读后摘录其大意。

明确:

①关于文化遗产的内容,有中国古代的还包括欧美的。

②继承文化遗产的方法:“弃去蹄毛,留其精粹”“采用外国的良规”。③继承文化遗产的目的:“滋养及发达新的生体”“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

再次阅读课文5~10段。

4、提问:本文作者主张的“拿来主义”的内容指什么?

明确:①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②占用,挑选。

5、提问:“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如何理解?(提示学生,参看“资料显示”上的资料,根据语境进行分析。)

6、提问:为了阐述这一主张,作者以“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又指出对待这个大宅子可能出现的三种态度。即“孱头”式、“昏蛋”式、“废物”式。试结合语境,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

明确:“孱头”——指不敢接触,不敢择取的人。“昏蛋”——指盲目排外全盘否定的人。“废物”——指崇洋媚外,全盘接受的人。从整段文章看,显然作者是用调侃的笔法幽默风趣,又很有批驳力地借以讥讽“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可笑。

7、提问:第9段中,作者提出了“拿来主义”的做法,即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仍用比喻论证法,哪些形象包含着作者细微的体察和揣摩?请指出这些喻体各比喻什么?

明确: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须批判吸收的部分。烟枪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完全没有价值,但可适当保存以教育后代的部分。姨太太——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三、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阅读最后一段

2、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阅读第10段,完成下列四题。

①揣摩“使用”“存放”“毁灭”与上文的对应关系。

②“拿来”者应具有的素质是什么?

③填空:“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即“拿来”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限填两字)。

④请用一句话归纳段意。

明确:

①使用——(鱼翅)吃掉,(鸦片)供治病;存放——(鸦片)送到药房去,(烟具)送一点进博物馆;毁灭——(烟具)大可以毁掉;(姨太太)请她们各自走散。

②“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③创新

④“拿来主义”对于创新民族新文化的重大意义。

四、小结

同学们,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已半个多世纪了,今天,重读先生的文章,犹在耳边回响。面对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势在必行,我们应该如何去拿呢?

首先,“拿来”必须爱国。没有爱国心,只能当亡国奴,只能实行送去主义,是没有胆量“拿来”的。一百多年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香港就是被腐败的清政府送去的,社会主义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国家强大了,才使分割一百多年的香港重新回到了祖国怀抱。

“拿来”必须有用,要有选择地拿,不要抱着“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的偏见,对外国的东西什么都要,把中国变成发达国家的垃圾场,我们要“拿来”的是高科技、先进经验,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更好的东西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担负起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

“拿来”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只有改革,才能适应发展经济的需要;只有开放,才能扩大市场,国外的高新技术,先进经验,以及优秀的人才才会进来,为我所用,发挥效益。

同学们,鲁迅先生的思想博大精深,尽管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但今天同样能知道我们、激励我们,让我们再次欣赏先生的杰作,聆听先生的教诲吧。

放录音……

五、布置作业

阅读《读本》中徐訏的杂感《谈金钱》。

[板书设计]

①揭来源举表现

②揭出实质

批判送去主义经济衰败

③指出危害主权丧失

⑥“送来”(反面)

主张拿来主义正面态度“拿来”

⑧占有孱头

错误态度昏蛋⑩条件: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⑦运用脑髓废物

放出眼光

自己来拿鱼翅

(正面)鸦片取其精华

⑨挑选烟灯烟枪弃其糟粕

姨太太

[延伸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1~4题。

有一则笑话,一位胡先生看戏回来,对戏园里的一幅对联连声叫好,别人问他,究竟是一幅什么对联呢?胡先生皱着眉头想了一刻,惋惜地说:“上联记不清了。”下联呢?“下联……”胡先生努力地想了一会儿,说“好象是,什么什么‘春’。”——真个可笑!一幅极好的对联,只记得一个“春”字,还没有十分把握;而只记得一个“春”字,却又连声叫好。这位胡先生的学风,实在恶劣。

这个笑话虽然有些夸张离奇,但胡先生式的学风却不可说少见。有的人读书很不认真,甚至是跳跃式,一翻就是十几页,几十页;有的人读书,只看字面,不管内容,更不动脑子,粗枝大叶,不求甚解,书本一撂,一无所获。像站在马路上看行人一样,只知有不少人过去了,却不知过去的是什么人,这种学风,很与砂子“吸水”相似。你看一桶水倒在干砂堆上,水立刻被吸得无影无踪。砂子呢?表面也湿漉漉得。但是,即使抓一把湿得砂子,也搓不出水来。因为砂子吸水,并没有吸到自己的“肚子”里去,只是让水顺着缝隙流走了。砂子的所谓吸水,只是“过水”而已。这种过水的砂子,一经日晒风吹,立刻干燥如故。可见这种砂子过水式的学风,不足称道。

因此,我们想到了另一种学风,海绵吸水式的学风。……

1、写出下列各个词语的反义词。

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一无所获()无影无踪()

2、作者说胡先生的学风“实在恶劣”,具体指什么?请简要回答。

答:“实在恶劣”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段画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3段中,意在用“海绵式”学风与第2段的“砂子式”学风做对比论证,以此表明作者的观点,即“砂子式”学风不足称道,“海绵式”学风值得提倡。请你按照这个框架,展开联想,续写第三段,并在班上对这两种学风展开评论,以树立良好的学风。

要求:

①字数在300字左右;

②对比论证要鲜明;

③观点要明确。

答案:

1、细针密缕精益求精满载而归死灰复燃

2、只记得对联中的一个“春”字,还没有十分把握,却连声叫好。(提示:这句话是针对上文胡先生的做法所发的议论)

3、喻砂子式的学风,只顾表面而不求甚解,结果一无所获。(思路:看上下文语境,分析喻义)

4、略

拿来主义教案 篇4

说设计理念:

1、充分重视学生之间的自主、合作、展示、交流、探究以及师生、生生多边良性互动。

2、加强语文课的语言表达训练,让学生脑手嘴三者齐动,听说读写四位一体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能力,由课内自然延伸到课外,由文本自然延伸到生活。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拿来主义”的深刻内涵。

(2)掌握本文的论证思路,初步体会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和分析本文,感受鲁迅杂文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思维训练的体操,精神成长的大餐。

(2)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构建民主和谐生动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本文听说读写,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生认识鲁迅强烈的“战士”责任感,树立对待文化资源的正确态度,加深对祖国改革开放国策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博大的心胸和自信、理智的健康的心态。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全文思路,理解拿来主义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用拿主义观点对当今生活现象进行自主分析探究

说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

说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趣导入

二、阅读文本,梳理探究

1、师生互动:课文题目是“拿来主义”,面对文题,你会提什么问题?

明确:拿来主义是什么?拿什么?为什么拿?怎么拿?拿了会怎样?

2、学生活动:紧扣“拿”字,阅读课文,自由选题,分组讨论,归纳总结。

点拨:

①拿来主义是什么?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运用脑髓——独立思考,有主见;放出眼光——看得清楚,有辨别;自己来拿——积极主动,有选择)

②拿什么?

文化遗产(外国、本国)

③为什么要拿?

闭关主义,此路不通

送去主义,沦为乞丐

听凭送来,大受其害

所以,要自己拿来!

④怎么拿?

方法:占有,挑选——拿来,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条件: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也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⑤拿了会怎样?(第10段)

最终实现“创新”:主人是新主人,宅子就会成为新宅子——人成为新人,文艺成为新文艺

3、师生总结:用表格总理以上思路,写一段话总结以上内容。

明确:

总结参考:

送去主义

闭关主义含义: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拿来主义

立办法:占有,挑选——拿来,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结果:创新(目的)——新人、新宅子、新文艺

总结参考:因为闭关主义、送去主义使国家穷困,送来又非我所需,所以要拿来,运用脑髓,自己来拿。怎么拿来呢?就是挑选,占有,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只有这样,人才成为新人,文艺才成为新文艺。

三、应用文本,拓展延伸

1、文章第6节批驳了帝国主义“送给”中国的东西——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小东西,对这些东西现在你都怎么看待?试运用拿来主义的方法分别加以分析。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相关的论述,讨论交流,言之成理即可)

明确:今天我们去看法国香粉、美国电影和日本商品,应该区别对待,从接纳外来文明、促进文化交流与文明对话的角度正面加以思考,这才正是拿来主义的本质。

2、有报刊载文《洋节入侵,圣诞节将成“第二春节?》,也有这样一个故事:圣诞节即将来临,满街的圣诞老人和卡通人物将孩子们的生活烘托得洋味十足,一位爸爸3岁的儿子买了一本古诗词,诗词的扉页就是大思想家孔子的图像。爸爸没有想到,儿子打开书本后竟然大呼:“爸爸,这本书上也有圣诞老人啊!”爸爸连忙给孩子纠正说:“错啦!这不是圣诞老人,是咱们古代的教育家孔子。”但是,更没想到的是,这时孩子竟一脸严肃,大声说:“你才错了呢!你看他这长长的胡子,和街上的圣诞老人差不多啊!”

老师家住在黄陵,曾目睹了下面这一幕:2005年重阳节,黄帝陵轩辕庙碑亭里,一个12岁上下的男孩一边小跑着手指庙里一块石碑,一边大喊到:“爸爸,爸爸,快,快到‘炎黄孙子’下照个相吧!”其实巨碑上是邓小平题写的“炎黄子孙”四个大字?

那么,我们应如何面对洋节入侵与传统节日的不断淡化?

明确:对待洋节:取其精华,不拒绝,也不盲目崇尚,了解洋节背后的文化内涵,探究洋节对于振兴传统节日的可资借鉴之处,接纳而不代替传统节日。

对待传统节日:对于传统节日,我们首先应“拿来”,然后“挑选”“区别”,在继承的前提下有所创新。认识并理解传统节日的精神与文化内涵以及它对弘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意义,认识到与传统节日相伴的民俗如打腰鼓、扭秧歌、踩高跷、耍龙灯、舞狮子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聆听了来自鲁迅先生,也是来自历史的声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老师真心希望,咱们,作为中国人、当代人,能够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心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向着世界,向着传统大声的说出自己的主张:拿来!

五、课外作业:

1、摘录本文中你认为有意思的语句,细细品味写出其特点,下节课全班交流。

2、课外活动:“辩论擂台赛”

拿来主义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发扬拿来主义精神,在阅读中外作品时注意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2、理解本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说理的方法,正确理解本文各比喻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1、总体理解文意

2、揣摩词语的讽刺意味

【教学设想】

1、学习本文可以从理解文章的观点和结构入手。

2、对语言的揣摩要结合鲁迅杂文善于运用形象说理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透过表面现象的词句,分析所用形象的深刻内涵,可通过练习一中的3题进行。(详见《教师教学用书》P10“教学建议”部分)

3、多用启发性的提问,注意培养学生思维分析的能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重点:

总体理解文意,先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初步体会文中一些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显现的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

1、题解导入:

“主义”是指重大的原则或主张。“拿来主义”这个提法是鲁迅先生的独创,它的题旨是针对国民党政府媚外卖国的政策和有些人的“全盘西化”的主张,也针对革命文化阵营内部的拒绝借鉴,盲目排斥的错误态度,鲁迅提出既要大胆吸收借鉴外国文化(也包括本国的文化遗产),又要认真的分析精华与糟粕,加以批判吸收,以期改造民族素质,创造民族新文化。

2、讲读课文的前半部分(1-4节)(第5五节为过渡节,也可到第5节)

(1)学生阅读这部分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主张之前,先批判了那些主义?重点在揭露和批判什么主义?

明确: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重点在后者。(运用学生粗知的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等历史知识,加深对“又碰了一串钉子”的理解)。

课文开头两句话从追述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入手,非常概括地说明中国近百年来从盲目排外到一味媚外,从“闭关主义”一变而成“送去主义”,接着举出事实(送古董;送古画、新画;送梅兰芳),从历史,社会根源揭示“送去主义”的本质--媚外卖国

(2)细读第3节,要求找出只送去不拿来的后果的关键词句,思考鲁迅先生用怎样的笔法来论述这个问题的?

学生找出关键词句,教师补充:

后果是:我们的子孙,“则当佳节大典之际,讨一点残羹冷炙作奖赏”。卖国的结果是使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磕头贺喜”、“讨”等词语描画出所处的地位与神态,描画出可悲的亡国奴景况。“残羹冷炙”、“奖赏”等词感性色彩浓烈,深刻揭露帝国主义榨取中国人民脂膏的吸血鬼本质和恶劣伎俩,寓强烈的愤怒于幽默讽刺之中。

论述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严重后果时,作者未直说,而是先用反语讽刺:“送出去”明明是坏,说不算坏事情,以敌人自我解嘲的话鞭鞑敌人;“丰富”“大度”不过是“送去主义”者掩盖媚外卖国实质的遁词。接着,与尼采自诩为太阳作比较,一针见血地指出“只是给予,不想取得”是发了疯,吹嘘“中国地大物博,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的“送去主义”者,势必使中国国事日弱,文化贫乏,最后完全论为殖民地,最后举开掘地下的煤为例引出“送去主义”的严重后果。

(3)思考第4小节中“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作者为什么“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抛给或“送来”—指有目的的、带有恶意的输出。

“抛给”是贬义,用鄙视的目光给人,而不是出于善心的施舍。

不想举出实例,是因为“抛给”、“送来”的实例比比皆是,举不胜举,是因为国民党政府对这一点讳莫如深,这样既写出对卖国政府进行含蓄锐利的批判,又抒发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3、布置作业:

(1)熟读1-4小节

(2)预习课文后半部分,思考文后练习一、二、三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重点

理解“拿来主义”的主张,领会运用形象的比喻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

1、检查字词:给加点的字注音:

冠冕(miǎn)堂皇礼尚(shàng)往来自诩(xǚ)残羹(gēng)冷炙(zhì)孱头(càn)脑髓(suǐ)蹩进(bié)玄虚(xuán)

2、讲读课文后半部分(5-10节)

(1)指名朗读第5-7节。

(2)思考问题:

①作者批判了“闭关主义”,尤其是批判了“送去主义”之后,是怎样提出“拿来主义”主张的?哪些词语饱含了讽刺的意味?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先用“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一句推上文,然后提出自己“拿来主义”的主张。先破后立。“摩登”讽刺反动文人无耻地奉行“送去主义”,趋时逢迎,赶时髦。用“吝啬”与上文的“大度”进行强烈的对照,对“送去主义”者进一步讽刺。

②“送来”和“拿来”区别何在?为什么要把“送来”和“拿来”加以区别?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2作者用列举的方法指出“送来”的实质,揭露帝国主义的罪恶。从经济到军事到文化,所谓的“送来”,就是贪得无厌的侵略、掠夺。“拿来”则不然,是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里“运用脑髓”是指独立思考,“放出眼光”是指鉴别精华与糟粕,“自己来拿”是指独立自主的选择。一“送”一“拿”,本质不同,内容全异,将二者严格区别,既可以辨是非,澄清人们“吓怕”了的模糊思想,又可使所立的`论点更加鲜明突出。

(3)齐读第7节

(4)指导阅读

8、9两节思考问题

①作者以什么作比方来阐明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问题?批判了哪三种错误倾向?“拿来主义”者采取怎样的态度?

学生回答,教师择要板书:作者把文化遗产比作一所大宅子

拿来主义者的态度--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孱头—怕、徘徊--害怕继承(逃避主义者)

错误的态度昏蛋—怒、烧光—拒绝继承(虚无主义者)废物--慕、吸鸦片--全盘继承(投降主义者)

②本来继承文化遗产,是一个很深奥的理论问题,可经鲁迅先生这么形象地一论述,就使得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第8小节最后说“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那么“拿来主义”者究竟是怎样对待文化遗产的呢?

学生回答:他占有,挑选。

教师明确:“占有”是就态度而言,“挑选”是就方法而言。

③“拿来主义”者占有哪些东西,怎样进行挑选呢?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择要板书“鱼翅”—精华—吃掉(吸收)

“鸦片”--毒品(有益也有害的一类事物)--药用(治病)

“烟灯烟枪”--旧形式(有害的可做反面教材的一类事物)--毁或展览(教育)“姨太太”—腐朽(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东西)--走散(消灭)这样就能够做到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5)课文第10小节共5句话,讲了哪五个问题?

A、怎样对待文化遗产?

B、对文化遗产应该怎样区别对待?

C、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意义?

D、要处理好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具备哪些条件?E、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何在?教师小结8~10小节的内容:

对待文化遗产“占有”是前提,“挑选”是关键,创新是目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语气斩钉截铁,挑选的标准在是否于我们“有营养”、“有用”,从而区别对待,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只有借鉴吸收文化遗产,加以创新,才能为我所用。

3、总结全文,加深理解。(照应前面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1)因果论证是议论文常用的分析说理方法。课文的第七段是一个醒目的独句段(“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劈头一个关联词“所以”提示注意:前面所论,都属于“要自己来拿”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第一层:只是送去,有往而无来。(有悖于交往原则)第二层:只是送去,必沦为乞丐。(要正视历史逻辑)第三层:听凭“送来”,大受其祸害。(应重视现实教训)↓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2)文章显著的特点是使用比喻论证。

(3)鲁迅的杂文是“嘻笑怒骂皆成文章”。本文语言的特点是犀利和幽默。犀利是能够三言两语,甚至只用一句话一个词语就深刻揭示了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犀利的语言多用于揭露敌人,鞭笞丑恶,也用于一般的剖析事理,揭示矛盾。如文章的最后一段,只有五句话八十二个字,集中回答了五个问题,论因果,作选择,加判断,都深中肯綮、无可移易。每一句都是精确、犀利的典范。

幽默,是敏锐、机智和含蓄、委婉的结合物,在论辩的文章中还显示了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风度。最典型的例子是第九段的那些精当而风趣的比喻。作者对于如何占有,怎样挑选,早已深思熟虑,胸有成竹。题目虽大,道理虽深,却能以小喻大,深入浅出。既令人信服,也使人受到感染。这就是幽默的力量。鲁迅的幽默和风趣,显示了他的非凡的观察力和一个成熟的思想战士的特点。”(课后练习三)

4、作业:

⑴、交流课后练习完成情况。(课后练习也可在理解课文时进行)

⑵、归纳字词,预习新课。

拿来主义教案 篇6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来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 的写法,《拿来主义》。

2.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 证论点的写作特色。

3.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弄清什么是“拿来主义”。

2.难点: 认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预习思考题:

1.本文议论的核心是什么? 通过什么材料来阐述论点的?

2.找出本文运用的比喻论证,理解比喻论证的作用。

3.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倾向是什么? 怎样批判继承文化遗产?

4.什么叫“拿来主义”? 为什么对文化遗产必须采取“拿来”的态度呢?

引言: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同学们可能看过一些。如: 《三国演义》、《水浒传》、唐宋诗词、明清笔记小说、《西厢记》、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雨果的《悲惨世界》……,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拿来主义》》。古代的和外国的一些文化遗产,我们在接触的时候,应采取怎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呢? 学习鲁迅的《拿来主义》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解题:

本文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的《且介亭杂文》(“且介”读作“租界”,因为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憎恨。“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创造的词语。什么叫“拿来主义”呢? 为什么对文化遗产必须采取“拿来”的态度呢? 这就是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要弄明白的问题。

本文写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四日。“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向华北,反动统治集团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利益,讨好帝国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肆意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反动政府和帝国主义互相勾结,一个“送去”,一个“送来”,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落后,各帝国主义不断输入、枪炮、香粉、电影及各种小东西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因而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发生了恐怖”,产生了一种盲目排外的思想,不能正确对待外国的东西。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感到,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同时革命内部在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相当混乱的观点。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拿来主义》一文,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反动派的卖国罪行,阐明了无产阶级正确中外文化遗产的基本观点。

拿来主义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主张的内涵

2、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3、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

1、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

2、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及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的比喻论证方法及各比喻的含义。

德育渗透:

我们青少年怎样去面对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随着“日流”“韩潮”的不断浸入,我们青少年应怎样面对。

教学方法:

阅读理解 归纳比较 疑问探讨 讨论总结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前调查;爱看韩剧的人有多少

爱看日本动画片的人有多少

你们家使用的电器都是什么牌子

二、面对这种“日流”“韩潮”的袭来,作为祖国未来希望之星的青少年,应该怎么做?鲁迅先生已经给出了我们答案:拿来。那么鲁迅先生笔下的“拿来”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呢?我们来看《拿来主义》余下的部分,也是这篇文章的重点部分。

三、 掌握文章的思路

〈一〉①—④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后果

〈二〉⑤—⑨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三〉⑩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四、 研读课文、

1、 第5段中那些词语含有讽刺意味?它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摩登”:时髦,将一味“送去”说成是一件很“时髦”的事,其讽刺意味很浓烈。

“吝啬”是针对第三段的“丰富”“大度”而言的,两者对照鲜明,对“送去主义”者进行讽刺鞭挞。

第5段是过渡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第5段结尾说到:“‘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请问什么是拿来主义,怎样理解?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运用脑髓: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

放出眼光:要看得清,有辨别力;

自己来拿:要有选择,自己拿。

3、前四段内容提到“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它们与“拿来主义”有什么区别(从特点、实质、利弊方面比较)?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拿来主义

特点 不送不拿 主动送去 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实质 惧外 排外 媚wai求荣 自欺欺人 爱国 和平交往

利弊丧权辱国 割地赔款

导致送去主义文化堕落 主权丧失

贻害子孙 人自成为新人

文艺自称为新文艺

4、文章第8段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几种错误态度?

种类 表现 实质

孱头 怕被污染徘徊不敢走进门 害怕继承,拒绝借鉴,逃避主义

昏蛋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 盲目排外,虚伪主义,左派幼稚病患者

5、第9段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形象地论述了“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

喻体 本体 具体做法

鱼翅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 使用,吃掉

烟枪烟灯 有害的适当保存一点,可作为反面教材的部分 送一点进博物馆,其余毁掉

姨太太 反动腐朽部分应完全摒弃 走散

比喻论证: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从这个角度讲,议论文中运用比喻,用容易理解和浅显的事物来说明不易理解和较深的事理,具有形象性,就能将抽象的道理予以具体化,做到深入浅出、平易生动,从而加强对论点的证明.运用时要注意所用的比喻必须恰当的方法来进行论证。

例如《说嫉妒》:“嫉妒不但害人,而且害己。从心理上分析,嫉妒犹如毒虫,常常会把妒者自己的心灵啃啮得满目疮痍”,“整天处于一种既不舒畅、极不安宁的境况中难以解脱”。

这里把嫉妒比喻成毒虫,有力的论 证了嫉妒害己的观点。生动而形象富有感染力,增强了说服力。

6、研读第三部分:

(1)朗读最后一段

(2)简要说明每一句话的内容。

句数 内容

① 结论是我们要拿来

② 拿来主义的具体做法

③ 拿来主义的结果

④ 拿来主义者应具备的条件

⑤ 从反面指出拿来主义的意义

五、 小结:

当前社会上有很多种学习古人的行为,对于这些行为,发表自己的看法。

1、韶关市27位学龄童在韶州府学宫参加开笔礼。他们端正执笔,朱砂开痣,茶奉双亲,在孔子像前接受启蒙老师关于尊师重教、孝顺父母等传统美德的教育和“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教育。

2、京剧进入小学课堂

3、佛山祖庙开笔仪式

4、郑大化工学院20xx级毕业生,选择汉服做毕业学位服合影,并给老师行礼。

5、穿着汉服向屈原像行礼。

六、结束语

每一位爱国的青少年,当我们面对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和形式多样的外来文化,我们应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做一个鲁迅先生笔下的拿来主义者。

爱国主义教育课件(精品9篇)


爱国主义教育课件【篇1】

一、教学背景: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与学生学习生活密不可分,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才能唤起学生热爱校园,进而激发学生奋发学习,努力为校增光添彩,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同学们更加了解班级、了解学校、了解祖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日常文明礼仪意识,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树立班荣我荣的观念,唤起同学们的集体主义的观念,努力学习, 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以实际行动为班、为校增光添彩,为建设祖国作贡献。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且让他们认识到祖国的重要性,以此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心。

三、教学的形式:

发言、讨论、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请同学们讨论什么是爱?然后教师进一步解释爱的内容,以让同学们体会爱的意义。

小讨论:

同学们,欣赏完了视频的精彩歌曲,现在,你们对《祖国》歌词的描写有何感想?

2.请谈谈:

在21世纪的中国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民族英雄和爱国故事? 小学生如何爱国?

学生发言。

班主任:同学们谈的太好了,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在家里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多体切父母,多关心集体,我们应该热爱祖国,珍惜祖**亲对我们的爱,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爱校:

我们来到学校里,我们在学校学习和生活,因此,学校也是我们的家。

(四)爱班级:

走进这个教室,进入这个班集体,我们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到一股春风扑面而来,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这个集体里健康成长。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那我们该怎么做呢?请听故事:《骄傲的桃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朵花离开滋润它的大树就会凋谢,而一个人离开集体,就不会有智慧和力量。班级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要团结一心,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同学们,爱国,就应该心怀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感情,坚定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信念,最重要的是现在努力用功读书,充实自己,是为以后更好的报效祖国!爱校,是从一点一滴中体现的:拣起地上的一片废纸,向老师打一次招呼,遵守校规,热爱自己的班级!爱家,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关心父母。让我们努力奋斗让我们的祖国更美好!

爱国主义教育课件【篇2】

教学目的:

通过组织这次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我的祖国”,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过去,认识祖国的现在,展望祖国的未来,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

1、整队、唱国歌,宣布班会开始。

2、祖国知识知多少竞赛。

3、文艺表演。

4、班主任老师小结,齐唱国歌。

2、准备英雄故事。

3、了解祖国近年来的成就。

4、搜集祖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文明和成就。

5、在黑板上用美术字书写本次班会教学的主题。

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义勇军进行曲》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声音。国旗,国歌激励着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无论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只要有炎黄子孙的地方,就会出现鲜艳的五星红旗,就能听见嘹亮的国歌响起。热爱祖国,不是一句空话,面对冉冉升起的国旗,唱起国歌时,你的神情、态度、内心的感受,都能说明你的爱国心。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谈“我的祖国”,那就从高唱国歌开始我们的畅谈之旅吧。

二、演讲英雄故事。

主持人: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那是无数英勇的革命先烈用献血换来的。看……

同步播放录象片段。

主持人: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过去,听一听英雄的故事。

由事先准备好的学生讲故事,班主任适时解释,渲染气氛。

三、知识竞赛。

主持人: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纵贯五千年岁月的悠久历史,有纵横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这些,我们又知道多少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知道的多。

以主持人出题,各小组抢答的形式进行小组间的竞赛。

竞赛结束,成绩落后的小组为同学们唱一支歌。

四、爱国歌曲大家唱。

主持人:在浩瀚的歌曲海洋里,有一种歌曲总是能带给我们力量——爱国歌曲。每当我们唱起她,听到她,心中都会油然而生对祖国的眷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进入爱国歌曲大pk环节。男、女生各就各位,看看谁唱得多,唱得好。

这个环节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以对歌的形式分别唱爱国歌曲。

五、班主任总结:

热爱祖国,她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堂主题班会能全部体现的,她更多体现在同学们日常的生活中,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班级、爱学校,学会分享、勇于承担、敢于担当。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动荣耀。

五、全体起立,再次齐唱国歌。

六、主持人宣布教学结束。

爱国主义教育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能够用雄壮有力的声音自豪地演唱歌曲。

2、了解《国歌》的词曲作者、国歌的全称《义勇军进行曲》、创作背景,体会《国歌》表达的爱国情感。(三年级接触练习指挥)

3、复习巩固五线谱、简谱。

教学过程:

1、导入:考一考

我们的国旗是什么?我们的国歌是什么?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呢?

国家的意义:对于我们来说,国旗和国歌代表了整个国家的人民,国旗和国歌是我们身份的象征。每天清晨,天安门广场都会集结很多市民,他们都在等待升旗仪式。当宣布升旗仪式开始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顿时安静下来,当洪亮的国歌奏起来的时候,人们一面把目光注视着冉冉升起的国旗,一面高唱国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2、国歌探秘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国歌》的秘密,那么你对国歌了解多少呢?你知道国歌的词作者,曲作者是谁吗?是什么力量是这首歌曲成为抗战时期全国人民战斗的号角,是什么原因是这首歌曲成为一种抗争不息,独立自强的精神?聂耳先生在《义勇军进行曲》中使用了什么秘密武器呢?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探秘行动吧?

1)重音记号“>”“中华民族”聂耳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用带和不带记号来进行演唱对比,体会歌词及重音作用。

2)对比演唱

有这样一句歌词:“起来,起来,起来”。这是一种上行的用法,从较低音极进行至较高音极叫上行。为什么聂耳在这里运用上行手法?用其他旋律走向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谈谈感受。

3)唱一唱

在了解了歌曲的意境后,现在我们用平稳的进行曲速度,饱满激昂的热情,以及强弱分明的节奏,完整地演唱歌曲。

4)一起来打

3、小结

同学们,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的心声,是国家的灵魂。抗战时期,国歌是民族的号角,和平年代,国歌又赋予更深刻的意义。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你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旋律,你就会感到一种自豪!一种力量!因为在这音符中,你已不再是一个普通的人,而是一个伟大民族中的一员!

爱国主义教育课件【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之最”,熟悉祖国版图;

2、了解祖国大地,热爱祖国,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

3、从现在做起,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勤劳勇敢的龙的传人,在历史的长河中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篇章。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为有这样的祖国母亲而骄傲自豪。

二、讲述爱国名人事迹

1、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商人弦高用自己准备贩卖的12头牛,稳住了率300辆战车偷袭郑国的秦国大将孟明视,使之放弃偷袭计划。弦高为祖国利益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的行为,就是爱国。

2、汉朝的苏武出使匈奴,却被匈奴扣留,要挟其投降,苏武不从,便被流放到荒芜人烟冰天雪地的地方去放牧,结果19年的苦难折磨也没有使苏武变节,这也是爱国。

3、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近20年的戎马生涯中,为国立下赫赫战功,却屈死于风波亭,但他精忠报国的事迹却永远激励后人。

4、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经过13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扫清了危害我东南沿海300年之久的倭寇之患,他的爱国之举青史流名。

5、清朝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抗击殖民强盗,收复了台湾,从而彪炳史册受人敬仰。

6、清朝的林则徐虎门销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序幕,在中华民族的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7、为了新中国的胜利,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这种爱国壮举与日月同在。

8、人民的勤务员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来,这是平凡事业中的爱国。

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孔凡森,他的爱国形象犹如雅鲁藏布江一样源远流长。

三、学生讨论交流

1、爱国,爱的涵义是什么?

2、祖国日益强盛,我们该怎样表现我们的爱国热情?

3、王二小这么小的年纪,却为了保护人民而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那么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小学生的我们应该干什么?

四、总结

爱国主义教育是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回顾历史是为了通过纪念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召开这次主题班会的动因,学生要真正爱国,弘扬民族精神,就要好好学习,用正确的方式去爱国,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要坚持科学理性的思维,表达情绪要“冷静、理智、合法、有序”,要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要有大国的胸襟,正确认识日本,学习他们的长处,并为我所用。应将爱国热情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抓住当前宝贵的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我认为作

为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用正确的方式去热爱祖国,要增强法制观念。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爱国主义教育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了解爱国主义教育有关内容,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语文,综合地运用语文。

3、通过实践教学,逐步培养学生自觉参与意识、相互合作意识等,形成并获得个性的感受和体验,学会定向搜寻、查找、整理并陈述资料信息,学会用恰当的形式准确生动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学会和大家分享成果。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语文,综合地运用语文。

教学难点:学会定向搜寻、查找、整理并陈述资料信息,学会用恰当的形式准确生动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学会和大家分享成果。

2、小组合作: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教学计划”,确定小组教学的时间、地点、主题、写出具体的安排表。

3、调查采访:当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并主动联系、实地考察,收集有关文字、图片、实物资料等。

4、生动表述:在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以演讲稿的形式,生动地表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独特感悟。

5、选出班级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演讲会的主持人,并做好主持演讲的准备工作。

三、导学读标:

了解爱国主义教育有关内容,通过实践教学,逐步培养自觉参与意识、相互合作意识,形成并获得个性的感受和体验,学会定向搜寻、查找、整理并陈述资料信息,学会用恰当的形式准确生动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学会和大家分享成果。

电视播放爱国主义影片片断,营造演讲氛围。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六、拓展延伸:

1、成果展示:以展览会的形式,相互交流收集到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交流演讲稿。

3、通讯报道:就这次教学情况,写一篇小通讯,在媒体上报道。

爱国主义教育课件【篇6】

活动目的: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懂得爱国与责任的关系,明白爱国首先要爱自已,从我做起,要承担自已的责任和义务,以天下为已任。

活动程序及形式:

①班长主持。

②学生讨论、发言。

③班主任总结发言。

④全体学生齐声唱国歌。

⑤结束。

活动过程:

一、由两位同学朗诵南宋爱国名将岳飞的诗词《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二、由主持人读一段话,引入班会主题。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许许多多象岳飞一样的爱国人士,我国处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之下,民不聊生,在经过许多先辈不惜抛头颅,撒热血,艰苦抗战,才终于结束了那段屈辱的历史。经过了众多有志之士的多年奋战,才使我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继承先辈遗志,从我做起,承担自已的责任和义务,以天下为已任,努力学习,把自已培养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材,将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三、主持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与义务,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应该对生我养我的这片国土怀着深深的热爱与感激之情。国家需要人才,需要建国的栋梁,国家需要每一个人的贡献,国家希望你学成长大为国效命。我们学习应该是为了我们的国家,不是为了自己,只有国家兴旺了、强盛了,个人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将来同学们长大了,能为国效力,作出巨大贡献,这才是你的前途,这才是你最大的幸福。因为天下兴亡,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爱国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上世纪初的青年爱国,是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浪潮中。三、四十年代的青年爱国,是进行抗日救国的斗争。五十年代的青年爱国,是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现代的青年学生,正处在和平年代,祖国又正在日益强盛起来,我们该怎样表现我们的爱国热情呢?

爱国主义教育课件【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能用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认识。

3、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体验成长的快乐。

活动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体验成长的快乐。

二、听诗歌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1、“我也认识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让我们来听听这个小朋友他最爱谁?最喜欢什么?”

3、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并学习他们说出的诗句。

1、师提问:“小班的时候,妈妈问了我什么?我是怎么说的?妈妈听到我的回答是什么反应?

2、师:”中班的时候爸爸问了我什么?我是怎么说的?爸爸的反应有是什么?“

3、师:”现在,我上中班了,我又是怎么说的呢?老师听到后是怎么说我的?“

4、看图谱,引导幼儿个别学习或合作学习。

宝贝们,这首诗歌叫什么名字?(我最爱祖国)你们爱祖国吗?爱幼儿园吗?爱我们老师吗?如果宝贝们爱老师,就跟客人老师说再见。

爱国主义教育课件【篇8】

活动目标:

1、激发热爱祖国、尊重国旗的情感。

2、了解我国国旗的特征。

3、制作国旗,提高幼儿剪、贴等手工技能。

活动准备:

1、中国国旗、各国国旗图片

2、天安门升旗视频(1段)、歌曲磁带《五星红旗》

3、长方形红纸、画有5颗星星的黄纸、吸管等。

活动过程:

1、引导

师:小朋友,奥运会在我们中国北京召开过,中国运动员一次次拿金牌,中国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我们的心情都很激动。这期间你都看了哪些升旗的画面?你有哪些感受呢?

2、观察

(1)观看各国运动员拿奖牌时升旗的视频(4段)

讨论:你看到后心里是怎么想的?运动员拿奖牌时为什么升国旗呢?国旗代表什么?

总结: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是一个国家的标志,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旗,我们小朋友要热爱国旗。

师:升国旗时,运动员及工作人员是怎样的表情?

总结:升国旗时要立正、不讲话,向国旗行注目礼等。

(2)回忆:你还在哪里看到过升旗?(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的思维活动:如中学小学星期一早晨升国旗、北京天安门前升国旗、翟志刚到了月球上举起了国旗等等)。

(3)出示中国国旗,了解五星红旗的特征。

中国国旗什么颜色?有几颗大五角星?有几颗小五角星?

教师小结:我国的国旗是红颜色的。有五颗五角星,也叫五星红旗。出示各国国旗图片,让幼儿找出中国国旗(进一步加深对国旗的认识)。

(4)升旗体验:播放天安门升旗的视频(孩子们都立正、向国旗行注目礼)。

3、制作国旗

(1)制作:刚才我们看了天安门升旗的情景,都以五星红旗为骄傲,现在我们怀着自豪的心情一起制作五星红旗。

(教师指导幼儿制作国旗)。

(2)制作成功体验:师幼随着背景音乐《五星红旗》,有节奏的挥动自己制作的国旗(再一次激发幼儿热爱国旗的情感)

爱国主义教育课件【篇9】

一、活动目的:

对学生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明白爱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二、活动方式:

班长主持,全体学生参与。

三、活动过程:

1、教室里播放“歌唱祖国”,营造爱国气氛

刘豪:一曲歌唱祖国唱的激动人心,荡气回肠。xx年前的十月,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曾彻夜难眠!

曲嘉仪:xx年后的今天,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壮怀激烈。

刘豪:中华雄鹰在展翅。

曲嘉仪:中国巨龙在腾飞。

刘豪: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意气风发。

曲嘉仪: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欢乐安详。

刘豪:身为华夏儿女。

曲嘉仪:同为炎黄子孙。

合:我们为拥有这样的祖国而自豪。

今天我们为祝福伟大的祖国聚在了一起,我宣布爱我中华主题活动课现在开始。(班长马元骏)

刘豪:金秋的风吹来丰收的气息,十月的歌声荡漾在美丽的校园,祖国迎来了她的六十八岁的生日,

曲嘉仪:听,这熟悉的歌声,让我们深情地体会到作为新中国少年儿童,是多么的幸福和自豪。请听歌曲《红旗飘飘》

2、刘豪:十一的鲜花绚丽多彩;十一的阳光和煦温暖。美好的日子里,我们不会忘却烽火硝烟的抗战岁月;美好的日子里,我们一起唱响那首首烽火战歌。共同去感受先辈曾经的激情,一起用歌声唱响我们的爱国情!请听配乐诗朗诵《祖国,我爱你》。

生1:我爱你叮咚的驼玲,是它让丝绸之路愿远流长

生2:我爱你嫩绿的草芽,是它覆盖了隔壁沙滩的荒凉

生3:我爱你乡间的牧笛,是它把五彩的音符撒向四方。

生4:我爱你都市的高楼,是它把人民的理想拖向太阳

生1:我爱你长江的碧波,是它把56个民族的心曲弹奏。

生2:我爱你黄河的波涛,是他把13亿人民哺育抚养。

生3:我爱你雄伟的长城,是它挺起了中华儿女的脊梁。

生4:我爱你巍巍的黄山,是它展现了祖国的秀美端庄。

生1、2:我爱你高原的旷达,是它袒露出炎黄子孙的豪放。

生3、4:我爱你开放的窗口,是它让文明的花朵争吐芬芳。

生1、2:我爱你改革的浪潮,是它把贫穷落后的帽子脱掉

生3、4:我爱你智慧的头脑,是它领回了四大发明的金奖。

生1:我爱你勤劳的双手;

生2:是它为现代化的祖国打扮梳妆。

生3:我爱你五色的风帆;

生4:是它让世纪之船鸣笛远航!

3、刘豪:共和国的昨天,有辉煌的历史:共和国的今天,生机勃勃;繁荣富强的明天,则要靠我们去创造。明天,我们是国家的主人,是祖国的栋梁。那我们应该如何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学生小组内发言,讨论如何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学习,选出优秀稿准备班上发言)

曲嘉仪:现在让我们来倾听每个小组代表的发言。

小组优秀稿者发言如何爱国

(四个方面:1、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效力2、珍惜现在的生活,不忘历史3、从现在开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爱校园爱周围的每一个人4、爱祖国爱他的方方面面,秀丽山河,诗词歌赋)

第四个同学展示出岳飞的《满江红》

集体朗诵岳飞的《满江红》

《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请我班班主任老师领同学们学习这首诗

5、班长提出爱我中华从我做起倡议书

同学们爱我中华要从每个人做起,从今天做起,让我们在这份:爱我中华从我做起倡议书上留下我们浓墨重彩的一笔吧!

班主任做总结发言结束班会:

今天班会开得有声有色。看到这只祖国大地的雄鸡,你想大声地说句什么?

(我爱你,祖国!)

真正的爱国不是一堂主题班会所能完全体现的,真正爱国更应该体现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没有对父母、对老师、对同学、对班级、对学校的爱,是不能谈及对祖国的爱。

同学们,请你们记住,无论到何处,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无论到何时,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行动起来,共同描绘祖国美好的明天吧!

含义课件15篇


每一位老师在每堂课上都需要准备完整的教学课件,教案和课件的制作是老师每天必须要进行的重要工作。教案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具有关键作用。为了满足您的需求,我们编辑了名为“含义课件”的教案,希望您能继续阅读本文并了解相关内容!

含义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例2的学习,能初步理解移多补少或剪长补短的简单的教学思想方法,了解平均数的实际含义。

2.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明确求平均数的方法实质是各数量的和数量=平均数。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求平均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掌握移多补少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准备

拔河比赛的绳子、秤(称人体重量用的)、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开展活动,导出问题

1.全班同学都到操场上举行拔河比赛。

(1)注意挑选一、二组6人、三、四组6人。

(2)教师挑选一、二组气力,个子最小的6人,挑选三、四组气力,个子最大的6人。

(3)结果有什么不同?第一次交锋胜负不明,持续时间长;第二次交锋时间短,不比亦知胜负。

(4)宣布比赛规则。(6个人的总体重要相同)(两个队的总重量不变)(相同重6人或轻重搭配)

(5)自报体重,验证体重。

一、二组先挑选6人,称好体重的总重量,然后算出平均数,由三、四组的平均体重较接近的6位同学参加比赛。

2.设问:为什么要求两个参赛队的体重相等?

(读比赛有关规则)

(二)自学自问,感知平衡

1.自学课本第73页中的准备题。

(1)是否只有搬动的惟一办法,即总共有多少,堆成了3堆,每堆有几块?

(2)可以机械地数出一共有多少块。

(3)可以把三堆加起来,求共有多少块。

(4)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块?

2.先算例2,再看结果。

由投影出示例2,每位同学自己独立计算。

例2:(1)体育锻炼小组的5个同学,身高分别是146厘米,152厘米,149厘米,147厘米,151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2)校对答案:予以评价。

(每一个组派一名学生介绍计算过程)

(3)自学课本例2,自我校对,自我评价。

(三)练习试一试,开展比一比

1.出示课本第74页中的试一试:

第一中队的少先队员捡麦穗。各小队捡麦穗的重量是:第一小队845克,第二小队913克,第三小队1014克。平均每个小队捡麦穗多少克?

(分四组进行比赛。分两步:第一列式,第二计算)

2.比一比。

(1)先叙述列式。

(2)再进行计算。

(3)评出优胜组。

(四)练一练第75页第1、2两题(要求课堂完成)

(五)课堂小结:平均数=各数量的和数量

(六)作业:《作业本》第61页[五十八]。

含义课件【篇2】

一、说教材

⒈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第三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除法的初步认识》。

⒉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教学的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为学生今后学好除法的其他知识打下基础。⒊教学目标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⑴让学生初步了解除法的含义,明确平均分的意思,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⑵认识除号,能正确地读、写除法算式。⑶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⒋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今后初学除法应用题会感到有些困难。为此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教学难点是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也是教学的关键之所在。

二、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较久的学习热情,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⒈启发引导法:教师步步启发,层层设问,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知识,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

⒉尝试法:通过尝试,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知识规律,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使学生在探索知识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⒊演示操作法:直观演示能给学生提供鲜明的感性材料,通过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利用学生在操作中建立表象,使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

⒋谈话法:

运用师生之间的谈话组织教学,既可使学生的思维方向明确,又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程度。

⒌练习法:

通过各种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熟练的解题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⒍讨论法:

运用讨论法,可以降低教学难度,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来,同时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密切合作的能力。

三、说学法

古人云:教之以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受用终生,教师既管教,又要1管学,把教落在学上,重点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乐学、会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学习并初步掌握的学习方法有:

⒈归纳法:通过例题的教学,经过理解、分析、归纳推导出除法的意义。

⒉观察法: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学会找知识的生长点和解题的关键所在。

⒊在练习中,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地掌握知识,解决问题。

⒋通过提问与练习,让学生逐渐培养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解题技能。

⒌指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逐步扩展到用语言表达思维的方法。

⒍在观察、比较中分析,初步渗透抽象概括数学知识的思维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一般规律,我安排了以下的教学程序:

(一)、认识平均分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的认知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鉴于这个特点,此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⒈贴出图片:8个梨,4个盘子。提问:

⑴老师这儿有8个梨,平均分在4个盘子里,每盘分几个?平均分是怎样分呢?小朋友,请你们仔细看老师分。(演示:每个盘子里放一个)

⑵每个盘子里放了几个?分完了没有?为什么?那么再继续分。(演示:每个盘子里再放一个)

⑶分完了没有?现在你们看,每个盘子里梨的个数是几个,它们的个数怎么样?在此,通过教师演示,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分,为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打下基础。

⒉说明:

这样一个一个地分,每份的数量同样多,叫做平均分。通过教师说明,使学生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⒊指名生说一说:平均分要注意什么?通过说一说,不仅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⒋判断。

投影出示一组图形。

⑴指出图中哪些是平均分?

⑵为什么第二图和第四图不是平均分?能不能变成平均分?学生回答后,教师抽动投影片成下图。

2

⑶指名生说出各图是把多少平均分成几份?此题的练习,让学生及时巩固对平均分含义的理解。

⒌提问: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根?怎样分?可让学生利用学具边分边说。通过实际操作和口头表述,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初步了解平均分和除法的含义。此环节的教学,通过教师示范演示、学生观察、辨析比较、动手操作等教学过程,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解决了除法初步认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二)、揭示课题

像这样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要用除法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法。开门见山将具体清晰的学习目标呈现给学生,较好地发挥了目标的导向和激励功能,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产生积极的学习心向,从而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三)、认识除号

⒈我们知道加法、减法、乘法每一种运算都有运算符号,除法也一样,它的运算符号叫做除号。

⒉先让学生试着说除号是怎样写的,再教师讲解除号是这样写的,中间写一横,上面一个小圆点,下面一个小圆点。注意上下两点要对齐。

⒊教师示范,小朋友在练习本上写两个除号,一定要注意上下两个点要对齐。此环节把除号的认识作为一个单独的教学环节进行讲解,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书写,让学生对除号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列式计算及讲解意义

此环节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我采用了边讲边练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步骤:

⒈教师引导:刚才,我们把8个梨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求每盘有几个,要用除法计算,怎么列式呢?

⑴我们把几个梨平均分?8是被分的数写在除号前面。

⑵平均分成了几份?4写在除号后面。

⑶每盘分得几个?就等于2。

⑷这个算式怎么读呢?让学生试着读。

⑸84=2表示什么?通过实物图的演示及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明确除法算式的写法,同时也能让学生明确除法算式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为下节课教学打下基础;通过让学生试着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同时能正确地读出除法算式;通过说意义,不仅让学生明确除法的含义,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⒉练习。⑴填空:244=6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3126=2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⑵先说出图意,再列式。

⑶根据题意,说出算式。

①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几?

②把16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

⑷看算式说出意义。62=3122=6124=3204=5以上练习题的设计,围绕着此环节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着,由形象具体逐步抽象化,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完善数学认知结构,建立良好的数学知识体系。⒊小结。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通过小结,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⒋质疑。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还有哪些弄不明白的问题,接着教师及时解答或请同学帮助解答。

(五)、巩固练习

众所周知,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本节课我安排了以下几个层次的练习。⒈读出下面的算式,用摆一摆,再填得数。82=105=123=此题的练习,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巩固新知的理解和掌握。⒉在下面算式的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

⑴把15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15=

⑵把15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几个?=此题的练习,以进一步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⒊根据题目说出算式。

⑴把18棵树,平均捆成3捆,每捆有几棵?

⑵小冬把6只兔子,平均关在3个笼子里,每个笼子关几只?

⑶妈妈买来8个苹果,平均分给爷爷和奶奶,每人分几个?讨论:为什么列式是82,2是从哪里来的。

⑷把10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人吃,每人吃几个?

⑸把5个苹果平均分给10个人吃,每人吃几个?讨论:上面两题为什么一个列式是105,一个列式是510?以上的5小题所反映的事实都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了应用的数学和4问题解决的数学,

⑷⑸两题的列式以及算式的比较,有利于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虽然学生还不会计算510,但让学生先试一试,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的精神。⒋游戏。教师出示12朵花,请学生把12朵花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再列出算式,看谁的分法多。此题的练习,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同时,一题多解的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发散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以上练习题是围绕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设计的,层层递进,由再现性进入到内化性深入到创造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课堂总结同学们都学得很好,我们对除法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除法的有关知识。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并预告下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做到了承先启后。

含义课件【篇3】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和理解集合、映射、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概念,认识和理解它们的有关性质和运算.具有一定的把函数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背景的给出,通过经历、体验和实践探索过程的展现,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体会过程的重要,并在过程中学习知识,同时领会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通过对本模块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在初中函数的学习基础上,对数学有更深刻的感受,提高说理、批判和质疑精神,形成锲而不舍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习惯,树立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学情分析

本模块共三章: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第二章基本初;本模块为了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概念,先在第;概括地说,是本模块的核心内容。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5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问题1.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级学生到操场集合进行军训.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

活动2【活动】你能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吗

在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你能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吗?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互相交流自己举的例子,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接着教师指出:那么,集合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活动3【活动】提出问题

①请我们班的全体女生起立!接下来问:“咱班的所有女生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啊?”

②下面请班上身高在1.75以上的男生起立!他们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啊?

③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东西能构成集合,比如新华字典里所有的汉字可以构成一个集合等等.那么,大家能不能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呢?请你给出集合的含义。

④如果用A表示高一(3)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用a表示高一(3)班的一位同学,b是高一(4)班的一位同学,那么a、b与集合A分别有什么关系?由此看见元素与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

⑤世界上最高的山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

⑥世界上的高山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

⑦问题⑥说明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什么性质?

⑧由实数1、2、3、1组成的集合有几个元素?

⑨问题⑧说明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什么性质?

⑩由实数1、2、3组成的集合记为M,由实数3、1、2组成的集合记为N,这两个集合中的元素相同吗?这说明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什么性质?由此类比实数相等,你发现集合有什么结论?

讨论结果:

①能。

②能。

③我们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那么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

④a是集合A的元素,b不是集合A的元素.学生得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两种:属于和不属于

⑤能,是珠穆朗玛峰。

⑥不能。

⑦确定性.给定的集合,它的元素必须是明确的,即任何一个元素要么在这个集合中,要么不在这个集合中,这就是集合的确定性。

⑧3个。

⑨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这就是集合的互异性。

⑩集合M和N相同.这说明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顺序的。可以发现:如果两个集合中的元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

活动4【讲授】提出问题

阅读课本P3中:数学中一些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快速写出常见数集的记号.

活动:先让学生阅读课本,教师指定学生展示结果.学生写出常用数集的记号后,教师强调:通常情况下,大写的英文字母N、Z、Q、R不能再表示其他的集合,这是专用集合表示符号,类似于110、119等专用电话号码一样.以后,我们会经常用到这些常见的数集,要求熟练掌握。

讨论结果:

常见数集的专用符号.

N: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

N或N+: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N内排除0的集合);

Z: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

Q: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

R: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

活动5【练习】教师举例帮助引导:

例如,24的所有正约数构成的集合,把24的所有正约数写在大括号“{}”内,即写出为{1,2,3,4,6,8,12,24}的形式,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是列举法.注意:大括号不能缺失;有些集合所含元素个数较多,元素又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在不至于发生误解的情况下,亦可用列举法表示,如:从1到10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1,2,3,…,100},自然数集N:{0,1,2,3,4,…,n,…};区分a与{a}:{a}表示一个集合,该集合只有一个元素,a表示这个集合的一个元素;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虑元素的前后次序;相同的元素不能出现两次。

又例如,不等式x-3>2的解集,这个集合中的元素有无数个,不适合用列举法表示.可以表示为{x∈R|x-3>2}或{x|x-3>2},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是描述法。

③让学生思考总结已经学习了的集合表示法。

讨论结果:

①方法一(字母表示法):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集合,例如常见的数集N、Q,所有的正方形组成的集合记为A等等;

方法二(自然语言):用文字语言来描述出的集合,例如“所有的正方形”组成的集合等等。

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全部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大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描述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其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这种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描述法.注:在不致混淆的情况下,也可以简写成列举法的形式,只是去掉竖线和元素代表符号,例如:所有直角三角形的集合可以表示为{x|x是直角三角形},也可以写成{直角三角形}。

③表示一个集合共有四种方法:字母表示法、自然语言、列举法、描述法。

应用示例

思路1

1.下列各组对象不能组成集合的是( )

A.大于6的所有整数 B.高中数学的所有难题

C.被3除余2的所有整数 D.函数y=1

x图象上所有的点

活动:学生先思考、讨论集合元素的性质,教师指导学生此类选择题要逐项判断.判断一组对象能否构成集合,关键是看是否满足集合元素的确定性。

在选项A、C、D中的元素符合集合的确定性;而选项B中,难题没有标准,不符合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不能构成集合。

活动6【作业】马上练

1.下列条件能形成集合的是( )

A.充分小的负数全体 B.爱好足球的人

C.中国的富翁 D.某公司的全体员工

2.20xx浙江宁波高三第一次“十校联考”,理1

在数集{2x, x,2-x}中,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含义课件【篇4】

教学目的:

1、了解中位数学习的必要性。

2、知道中位数的含义,特别是其统计意义。

3、区分中位数与平均数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4、通过对中位数的学习,体会中为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姓名

李明

陈东

刘云

马刚

王明

张炎

赵丽

成绩/米

36.8

34.7

25.8

24.7

24.6

24.1

23.2

这是一组同学在体育课上掷沙包的成绩统计表,你从这个表中得到哪些信息?

生交流。

二、新课学习

1、提问:你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这一组的同学掷沙包的水平吗?

生1:大概在23-25米之间。

生2:可以用他们的平均数来表示。

计算平均数得27.7,发现和平均数相差太远。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观察发现,有两个同学的成绩太高,而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都低于平均值,说明用平均数来表示这一组的一般水平不太合适。那用什么样的数合适呢?

2、认识中位数

中位数: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据就是中位数,它不受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

把掷沙包的成绩数据进行大小排列,找出最中间的数来表示这组同学掷沙包的一般水平。

辨析: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

3、小结

平均数、中位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但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严重偏大或偏小时,最好选用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4、教学例5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出示数据,问:用什么数来表示这一组的一般水平?

(1)求平均数

(2)按大小排列(从大到小,从小到大),求中位数。

(3)矛盾:一共有偶数个数最中间的数找不到?

讨论.................结论:一组数据中有偶数个数的时候,中位数是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和除以2。

计算出中位数来。

(4)比较用平均数还是中位数合适。

小结:区分平均数、中位数的适用范围。

5、在上面的数据中如果增加杨东的成绩2.94米,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

排列大小,找出中位数。

6、课内小结

什么叫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区别。

三、练习

练习二十三

1、第1--2题

2、第3题

课后作业第4题

四、课内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课后记:

含义课件【篇5】

教学目标:l.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

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4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1.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篮子。

再出示题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几个?

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

学生独立分竹笋,然后汇报分的结果:先把竹笋每盘放1个,每次分完,再把剩下的竹笋按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直到分完为止。分的结果是每盘放3个。

小结: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

教师:像这样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或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等,都是属于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板书课题:除法)

二、新授课

1.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那今天我们学习除法,除法的符号是。

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

2.出示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4。

教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

①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

②把12平均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

③每份是几?(是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

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124=3

④教师再让学生回忆刚才的除法算式是怎样列的?让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⑤教师:124=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并读一读算式。再互相说一说。

3.出示:153=5

教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5除以3等于5)

请一个同学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5)

这一节课学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8页的做一做。

提问:一共有多少块饼干?平均分给几个人?每人分几块?怎样列除法算式?(要分的饼干是18块,除号前面写18;平均分给3个人,除号后面写3;每人分6块,等号后面写6)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8除以3等于6)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18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6)

通过让学生平均分、写算式,再次体会除法的意义和巩固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下面两道小题。

2.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四的第1题。

练习时,可以增加一些除法算式卡片,以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同时,注意采用开火车接力赛抽卡游戏不同形式组织练习,让学生在愉快的练习活动中掌握知识。

3.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四的第2题。

先让学生依据题意用学具卡片分一分,并交流分的结果。之后,让学生填写除法算式,并对照分苹果活动说出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促使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

提问:每只小熊分的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平均分成2份)谁会列算式?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因为是把6粒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所以把要分的苹果的个数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分给2只小熊,把平均分的份数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一份是3,3写在等号的后面。)

4.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四的第3题。

让学生讨论后写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因为它是把10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事。因此把要分的西瓜的个数10个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放在2个箩筐中,把平均分的份数2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一个箩筐中装5个,5写在等号的后面。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了解除法的意义,巩固对除法算式的认识。

含义课件【篇6】

【活动目标】

1、在听听、说说、猜猜中了解蓝狐狸长长名字的由来,感受故事的有趣。

2、借助作品知道名字都有含义,并对名字的由来有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PPT课件、动物的名字符号卡片。

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了解自己名字的由来。

【活动过程】

一、由蓝狐狸引出故事

1)师:瞧!这是谁?这只狐狸长得很特别哦!

2)小结:长着一身蓝蓝的毛就是这只狐狸特别的地方,所以狐狸妈妈给他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蓝狐狸”。

二、分段欣赏理解故事

1、教师讲故事——蓝狐狸遇见波波蛙和红叶鼠。

1)教师边讲故事边在操作板上出现符号“波波+蓝狐狸”、“红叶+波波+蓝狐狸”。

2)师:现在蓝狐狸的名字叫什么?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2、教师继续讲故事——蓝狐狸遇见绿草蛇。

1)师:瞧,这次蓝狐狸来到了什么地方遇到了谁?猜一猜,小蛇会有什么好听的名字呢?(幼儿回答,并听小蛇说话的录音)

2)现在蓝狐狸的名字长了吗?

3、幼儿为蓝狐狸添名字。

1)师:蓝狐狸后来还碰到了许多动物,瞧!它先遇到了谁,再遇到谁,最后遇到谁?

2)师:这些动物也都有好听的名字,我们来猜一猜。

3)幼儿商量,帮蓝狐狸添名字。

4、教师继续讲故事——结尾。幼儿帮蓝狐狸还名字。

三、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

评价:

1、教师注重教学环节中的情景性——始终在有趣而连贯的情景中穿行,使得活动一气呵成,前后呼应。让孩子们和听课老师在自然的情景中学有所得。

2、教师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来自于生活的活动是幼儿所喜欢的。“我的名字”基本生活元素运用到活动中去。

评价

1.活动能从幼儿喜欢的图书着手,选择的内容是每个幼儿都有经验的,能充分引起幼儿的共鸣。

2.能利用各种途径引导幼儿了解名字的由来,尤其是图文夹字,更是符合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

3.教学中有效的提问与良好的师生互动使得每个幼儿能大胆想象,敢于表现,也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每个幼儿的关注。

含义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

(2)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具体生活事例中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教学难点: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建议:

1.主题图该用但不是唯一方式

主题图的运用确实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它能把3个例题连成一个完整的情景,可能有更多的教学。但是,学生有个特色就是他始终认为书上的情景用一次是新鲜,用多次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陈词滥调,是练习的工具,不具有现实性。这样说,不是贬低主题图的价值,只是根据课堂教学的习惯说学生的心理特征而已。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引入更适合的情景。如:有些学生搬迁,需要增置课桌椅;新学期开始了,学校要制定校服等。或许学生对计算关乎自己价钱的兴趣远比计算植树人数来得感兴趣。

2.重视意义出发引推乘法分配律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去看主题图,找出图中相关的信息,再独立列式并交流不同算法的解题思路。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等号连接两个算式,并引导学生比较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由于乘法交换律建立在前,因此只要得出两种形式之一,就可以依据乘法交换律得出另一种形式,所以不必要求让学生同时记忆两种形式。学生完成想一想后,可以让他们再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然后引导学生先尝试用自己的话来总结规律,再来看书,与教科书上的语言作比较,体会怎样说比较简洁,并让学生知道这就是乘法分配律。教学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时,可让学生完成教科书的填空,包括想一想。注意不要误认为这两种形式(a+b)c=ac+bc和a(b+c)=ab+ac出全,才是完整的乘法分配律。

3.练习后应对乘法三定律进行区别

例3下面的做一做,安排了三道判断题,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判断,再集体交流,说一说错在哪儿。学生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的字母式子,从形式上作判断;也可根据乘法分配律的含义,联系乘法运算意义来进行判断。如56(19+28),从形式上判断,56应当与19、28分别相乘再相加,从意义上判断,56(19+28)应当等于19个56加28个56的和,而不是19个56加28。这三道题都是学生经常出现的典型错例,目的是通过判断,引起学生重视,避免类似问题出现。练习六的第6题是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的练习。教学时,要启发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使较复杂的计算转化为简单的口算。比如,第1小题10312,把它看成求103个12,那么转化为求100个12与3个12的和,计算比较简便。也就是把103改写成(100+3),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由于初学,这三小题对学生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不要着急,因为这里只是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练习,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在后面第3节教材中还将进一步学习。

小结时,教师有必要指出乘法分配律与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最大区别,在于乘法分配律是乘、加这两种运算之间的一种规律,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只是乘法一种运算内部的规律。

创设情景,引出两种算法教学片段:

同学们我们学校马上就要搬到新学校了,新学校要换新的桌椅,同学们要换新的校服,还有新建的大操场,这节课我们一起算一算有关新学校的数学问题,好吗?

(一)置办桌椅

桌子:132元椅子:68元

师:我们班的桌椅要用多少元?只列式不计算。

生:(132+68)48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括号里求的是一套桌椅的价钱,乘以48得的是全班桌椅的总价。

师:说得真好,还有不同的算法么?

生:13246+684613246得的是46张桌子的价钱,6846得的是46把椅子的价钱,桌子的价钱加上椅子的价钱就是全班的总价钱.

师:同意吗?谁是用这种方法列式的?

生:同意。

师::谁用两种方法列式的?

师:做题时想到几种方法就用几种方法去做,我们的脑子就会越用越灵活.

(二)制订校服:

新订的学生校服,上衣59元,裤子41元

师:全班应付多少钱呢?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只列式不计算。

学生再次列式,并很快说出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

生:我先算出一套服装的价钱,再求出48套的价钱,算式是括号59加41括号乘以48。

师:(结合学生回答进行板书,并故意地--)你列的算式里共有几个括号?

生:这样说吧,59与41的和乘以48,得数是全班应付多少钱。我的另一种方法是:先分别算出48件上衣和48条裤子再算出48套服装的总价钱。算式是59乘以48的积加上41乘以48的积。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9+41)48;5948+4148]

(三)计算操场,

操场的长148米,宽52米,操场的周长多少米?

按照同样的方法求出操场的周长,说明算式的意义。

学生再次各自列式计算,并很快说出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

(148+52)21482+522

含义课件【篇8】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国标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74--77《面积的含义》。本课内容是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们的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一些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及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我确定的

教学目标是:

1、通过直观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正确理解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形成直观形象的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面积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对较难,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在教学中注重创设情境,让孩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选用电子白板辅助本课教学,它以其特有的人机交互功能实现了在常态课堂下学生与教材,学生与课件的直接对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更改、充实、甚至创造“课件”内容,从而生成每个教师个性化的“课件”。

本节课我创设了4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理解含义

二操作实践比较大小

三分层练习综合运用

四回顾全课小结延伸

在第一个环节中,我先以涂色游戏导入,让孩子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

出示两面大小不同的旗子,男女各派一名代表上台进行涂红旗比赛。结果如意料中,让他们初步感知面有大有小。(大小)

然后让学生看——看黑板表面,课本封面,体会物体有面。

比——比黑板表面与课本封面哪一个比较大,哪一个比较小,体会各个物体的面都有确定的大小。

听——听懂"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它比课本封面的面积大"这句话的意思,首次感知面积的含义。

摸——摸课本封面和课桌面,体会这些面客观存在,感受这些面各自面积的大小。

说——举例说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比它们的大小。

使学生充分感受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从而使学生形成初步的面积概念。

然后再通过平面图形认识面积。

出示这几种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先让他们认一认是什么图形,再指一指它们的表面,然后让他们比一比大小,说一说每个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各自的面积。

学生充分感受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在此基础上,抽象出面积概念,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物体表面的大小

平面图形的大小面积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

第二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要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比较三种不同颜色彩纸的面积。学生边演示边汇报,有的小组比较的是红色纸和黄色纸的面积,有的小组比较的是绿色纸和红色纸的面积。都顺利的得到了答案。他们有的用的是观察法,还有的学生想到了重叠法。电子白板的拖拽功能生动的将这一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那这两张纸的面积谁大谁小呢?绿纸和黄纸。(重叠)有的学生认为黄纸的面积大。有的学生认为绿纸的面积大。意见有分歧,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我抓住了“究竟谁的面积大呢?”这一矛盾,向学生提出: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好吗?这样把学生置于矛盾的中心,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给学生一个较为宽阔的探索空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这时有的学生想到了用手中的学具来测量,于是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实践,有的用长方形的小纸条量,有的用正方形的小方片摆,还有的用橡皮等身边的物品去测量。结论展示,全班汇报后,我在白板上给学生提供了小正方形让学生摆一摆,学生们都很积极的想到前面来一显身手,接着我利用电子白板的回放功能进一步加深学生测量的过程,渗透面积单位的表象。

然后出示试一试,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来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引导学生总结出常用的3种方法:看、叠、量。

在第三个环节中,我精心设计了练习。

选择了学生非常喜欢的5个卡通人物,利用电子白板的超链接功能由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题目。喜羊羊这一题是比较四个省的面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大小的同时结合时政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懒羊羊这一题中让学生比较四个平面图形的面积,这一题主要指导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重点指导怎样数梯形所包含的方格数,学生在汇报时这也是老师用白板演示操作的过程。为今后推导梯形面积公式埋下伏笔。在暖羊羊这一题中,要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由选择图形进行面积比较,可以让几个孩子到白板上利用拖拽功能动手操作。在美羊羊这一题里,通过描图形的边线和涂图形的面积,让学生体会周长与面积含义的区别。演示的时候用到了电子白板喷桶的功能。沸羊羊这一题,联系生活继续分辨面积和周长的含义。

妈妈拖地板

小明沿操场跑一圈周长

在墙壁上贴墙纸面积

在蛋糕上抹奶油

给黑板的四周贴上木条

这几个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强化了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在不同的应用中体会比较的方法随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加深对几种面积比较方法的理解,体会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更好的区别了面积和周长的含义。

最后一个环节是回顾全课,小结延伸

利用屏幕幕布功能出示本节课的板书,(面积的含义)巩固新知。接着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猜猜看。荧幕上隐藏着2个图形,一个图形上摆了4个小正方形,另一个图形上摆了12个小正方形,猜猜看谁的面积大。学生的答案是不一样的,当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时,我利用隐形幕布功能揭开谜底,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在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时候,不能只数正方形的个数,正方形的大小必须是一样的,否则就不好比较,这个环节的设计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对下一个课时面积单位的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节课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下,我们真正实现了“转译”功能,即将学生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图形、符号;实现了“对话”功能,即让教材、素材成为学生对话、操作的对象。大家共同感受着数学带来的信心和快乐。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感谢大家的倾听,谢谢!

含义课件【篇9】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意义和分数单位。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理解分数单位的含义,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注

一、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这节是分数的意义的练习课。通过练习,巩固分数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分数单位的含义,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分数意义的练习

1、对于分数的意义,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

(自由交流,达到对分数的意义,分数各部分名称,分数单位以及我们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等上课时学习的知识进行回顾再现的目的)

2、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第72页练习九第1题。(做后同桌互查)

3、依次出示课本第73页第2题。

(1)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5。

小组讨论:把谁看作单位1,你是怎样想的?平均分成几份?你是怎样知道的?男生人数占其中的几份?你又是怎样知道的?

再按照(投影片出示)表示把()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份,男生人数占了其中的()份的句式完整地说一遍。(要求小组每个同学都能说一遍)

(2)上半月完成了全月生产计划的5/9。

(小组交流)按上面方法完整地说说这句话的意义。

(全班交流)从上面的两句中,你还能想到些什么?(能用线段图把你想到的验证一下吗?)生口答后小黑板出示(图略)

(3)同时出示:一瓶食油吃去全部的3/10。

一本书,还有1/4没有看。

(同桌互说)看到这句话时,你想到了什么?用上面的句式完整地说一说。

(4)对比辨析:说说3/5,3/5千克的意义。

三、分数单位的练习

1、(小卡片出示)口答:

3/4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4/15是由()个1/15组成的;9个1/17是();6个1/()是

教学过程

备注

是6/13。

2、学生独立练习:课本第73页第3-4题。(做后同桌互相批改订正)

四、分数意义的实际应用练习

课本第74页第5题。(口答完成)

全班讨论:把什么(谁)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你是怎么知道的?

5(1)在加一问:8小时呢?为什么?

5(2)讨论:其余的种萝卜中的其余是什么意思?

5(3)若改为全班60人平均分成6个组,问题不变,又该如何答?为什么?

五、课堂小结:学生质疑、问难。

六、布置作业《作业本》

加强训练,认识单位1,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通过本课练习,学生对于单位1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含义课件【篇10】

理解句子有以下几种方法:

⒈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性词语。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我们可以抓住焦急和耐心这两个关键词。这两个词乍起来似乎矛盾,但它们却反映了老奶奶急切想见到总理的灵车,以及不见继车决不离去的那种对总理无比热爱的感情。

⒉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有些句子的含义与上下文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顾及全篇,才能理解句子的含义。在古诗学习中尤其如此,如死去元知万事空,要理解它的真正含义还得联系下文:本来就知道人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了,下文是:但悲不见九州同但感到悲伤的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最后两句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最念念不忘的是盼望南宋的军队能早日收复中原统一祖国,到地时家祭的时候不要忘记告诉你的父亲。反映了作者临死时念念不忘统一祖国的激情。

⒊联系实际,典型联想来理解。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挪动过一寸地方,没有发出一声呻吟。我们可以联想自己被沸水或火星烫着时会迅速地把手缩回来以及剧烈疼痛的情景,而邱少云在烈火烧达半小时之久却能做到纹丝不动。足见他的高度纪律性及为革命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

⒋从比喻、象征意义中去理解。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作者用黑洞洞形容旧社会非常黑暗,用碰壁比喻革命者没有自由,到处受迫害。这是鲁迅先生用诙谐的笑谈来讽刺,抨击旧社会的黑暗。

⒌从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有的文章要与当时地的情况联系起来才能理解。如赶集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料想四年以前该不会有这些东西吧四年以前是什么时候呢?文章写的是解放初期农村面貌的迅速改变,农民的生活的不断改善,从而歌颂了领导好。

含义课件【篇11】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大小的同时结合时政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第3题:这一题主要指导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重点指导怎样数梯形所包含的方格数,学生在汇报时这也用课件演示裁剪的过程。为今后推导梯形面积公式埋下伏笔。

3、第5题:这一题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图形比较,对于其中有些面积相近的图形只要能说出面积大小差不多就可以。

我选择以上3题作为本节课的新知实践运用,让学生在不同应用中体会比较的方法随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加深对几种面积比较方法的理解,并体验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把学生带出教室带进生活。

四、全课小结、反思提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

这里的小结归纳并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还应是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体验上反思,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关注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需要为主题从生活情境创设到整个展开过程的立体立体安排,到重难点突破以所学知识的拓展应用都从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得到最大的心理满足。当然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层次不一,教师要层层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分次教学,对于教学中出现的突发情况要应势利导,随机应变,适时调整教学环节,努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当然,我的教学设计中肯定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指正,今后我将在课堂这个博大的空间伴随学生共成长,努力追求,不断探索!

含义课件【篇1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3、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培养主动探索和互相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资源:

情境图、每个学生准备两张宽度相等的长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认识面积的含义

1、出示情境图,提问: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让学生摸一摸自己的课桌面和凳子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3、同桌互相说一说。

4、你能举例说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比它们的大小吗?,

二、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1、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两张卡片,你能想办法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吗?

2、学生自主探索比较。

3、提问:你是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的?

4、组织学生展示交流。

学生可能说到的办法:

(1)用眼看出来。讲述:用眼观察是常用的办法,但有的图形不容易看出来,这种方法不太可靠。

(2)把两张纸片重叠在一起比。(投影出示)

(3)用同一张纸条去量。(指名演示)

5、师小结:用重叠和测量的方法比出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这是两种很好的比较方法,从比较结果我们看出,在这两个图形中,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这也说明平面图形的面积有大有小。

三、教学试一试

1、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1)、出示两个图形,如果直接看,我们很难比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哪个大,哪个小,想办法比一比。

(2)、学生尝试进行比较。

(3)、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2、自画图形,比较大小。

(1)、学生画图,比较

(2)、指名交流。

四、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分别摸摸练习本的封面,文具盒盖的面和直尺的面,再让学生说一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最大,哪一个面的面积最小。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比较再交流。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先比较再讨论交流。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独立描一描,涂一涂。

(2)同桌互查。

(3)提问:图形中蓝线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什么?图形中红色部分的大小又是图形的什么?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小组合作并自由选择图形,进行面积大小的比较。

五、总结应用

1、说说本课的收获。

2、作业:练习册

教后感:

含义课件【篇13】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面积的含义”它是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教材第九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完成课本P74—77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初步掌握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部分内容是后面认识面积单位和探索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重要基础。这部分内容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一个试一试,一个想想做做。例题一,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先比较黑板的表面与课本封面的大小,引出面积的初步含义。接着让学生进一步比较课桌面和椅子面面积的大小,并说说生活中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大小,从而使学生获得初步的面积概念。例题二,让学生用不同方法比较一个正方形与一个长方形图形的面积。通过比较,既使学生进一步丰富了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又使学生体会到计量面积最基本的方法,即用相同的单位直接计量。安排的试一试,要求学生分别比较给出的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和自己画出的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安排的想想做做主要以感知面积的含义、比较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为主,为进一步认识面积单位以及探索有关的面积计算公式作一些孕伏。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我拟订如下

教学目标:

1、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2、在体验面积含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在探索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在探索学习活动中,培养主动探索和互相合作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和探索兴趣。

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

难点: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下面就分三个教学环节说说我主要的教学程序。

第一个教学环节:物体表面的面积及大小

1、组织活动,感知面积

首先借助媒体出示教室一角,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教师用尺划过的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让学生体会物体有面。接着引导学生比一比: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体会面有它确定的大小。在此基础上,借助媒体出示: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它比课本封面的面积大。让学生听教师读一读,组织学生自己读一读,想一想,讲一讲,复述其中的意思,体会面积的含义。

我通过创设学生的看、比、听、想四个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首次感知,接触面积,体会面积含义。

2、摸摸比比,体会面积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教室里的课桌和椅子,组织学生分别独立摸一摸课桌面和椅子面,同桌比一比它们面积的大小。仿照: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对“课桌面的面积”,“椅子面的面积”的理解,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表述其中两个面的面积大小,通过摸、比,采用充分让学生说的方法,帮助进一步体会面积含义。

3、说一说,认识面积

组织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比他们的大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在小组里,班级里,充分发言,反馈学生对面积的初步认识,更大范围里体会面积含义。教师注意纠正学生不规范的语言表达,以提升对面积含义的认识。突出概念内涵,扩大概念外延。

这环节,我本着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放手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初步形成对面积含义的认识。为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大小奠定基础。

第二个教学环节:平面图形的面积及大小

1、迁移知识,认识图形面积

给学生提供例2中的两个图形,组织同桌讨论:什么是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什么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摸一摸,体会图形的面积。

2、探索交流,比较图形面积

根据学生手中的例2两个图形,启发学生思维: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组织学生在充裕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里先进行观察,动手实践,独立探究比较方法,再引导小组交流讨论各自的比较方法和结果,最后借助媒体交流反馈学生的比较方法,突出重叠法和用纸条去量的方法。为探索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做伏笔。

3、组织练习,巩固面积比较

首先给学生提供试一试中的两个图形,先让学生目测: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培养估计能力,接着组织学生小组交流:你想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通过全班交流,体现比较方法的多样性,突出重叠法,用纸条去量,用小正方体去摆,画小方格等方法,在让学生比较其可行性之后,突出用相同的单位直接去计量,最后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发现这两个图形面积是一样大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面图形,组织同桌比一比,谁画的图形的面积大,谁画的图形的面积小?你是怎么发现的?通过同桌比较交流,全班交流反馈,使学生认识到数方格也是一种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这环节,我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学生已有知识,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第三环节:实践应用,巩固深化

根据教材所提供的内容,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层次: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完成想想做做 2、3

学生独立比一比后,同桌交流是怎样比的。其中第2题运用观察法可以直接比较,第3题使学生知道数方格也是比较面积大小的一种方法。在比较中体会面积含义,为后面探索面积的计算做铺垫。

第二层次:周长和面积的比较练习,完成想想做做 4

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通过周长与面积的比较,进一步体会面积的含义。

第三层次:开放题练习,完成想想做做 5

借助媒体提供一幅校园平面图,让学生在相对复杂的和开放的问题情境中,不断运用知识,巩固概念。

这环节,我组织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通过操作,交流,不断巩固,不断发展,不断提高。

综观整个教学过程,我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完善和强化对面积含义的认识,启发学生运用不同手段和方法进行面积大小的比较,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把握面积的含义,并为后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含义课件【篇14】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80--81《面积的含义》。本课内容是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们的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及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我确定的。

教学目标是 1.通过直观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正确理解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形成直观形象的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面积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对较难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在教学中↙注重创设情境让孩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选用电子白板辅助本课教学它以其特有的人机交互功能实现了在常态课堂下学生与教材学生与课件的直接对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更改、充实、甚至创造课件内容从而生成每个教师个性化的课件。 本节课我创设了4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理解含义

二、操作实践比较大小

三、分层练习综合运用

四、回顾全课小结延伸

在第一个环节中↙我先以涂色游戏导入让孩子↙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课前让学生准备两片树叶一大一小,先画出树叶的周长在男女各派一名代表上台进行涂色比赛。结果如意料中让他们初步感知面有大有小。↙大小 然后让学生看--看黑板表面课本封面体会物体有面。 比--比黑板表面与课本封面哪一个比较大哪一个比较小体会各个物体的面都有确定的大小。 摸--摸课本封面和课桌面体会这些面客观存在感受这些面各自面积的大小。 说--举例说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比它们的大小。 使学生充分感受↙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从而使学生形成初步的面积概念。 然后再↙通过平面图形认识面积。 出示这几种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先让他们↙认一认是什么图形再↙指一指它们的表面然后让他们↙比一比大小说一说每个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各自的面积。 学生充分感受↙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在此基础上抽象出面积概念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物体表面的大小 平面图形的大小面积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

第二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要↙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比较三种不同颜色彩纸的面积。学生边演示边汇报↙有的小组比较的是红色纸和黄色纸的面积有的小组比较的是绿色纸和红色纸的面积。都顺利的得到了答案。他们有的用的是观察法还有的学生想到了重叠法。↙电子白板的拖拽功能生动的将这一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那这两张纸的面积谁大谁小呢↙绿纸和黄纸。重叠有的学生认为黄纸的面积大。有的学生认为绿纸的面积大。意见有分歧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我抓住了究竟谁的面积大呢这一矛盾向学生提出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好吗这样把学生置于矛盾的中心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给学生一个较为宽阔的探索空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这时有的学生想到了用手中的学具来测量于是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实践有的用长方形的小纸条量有的用正方形的小方片摆还有的用橡皮等身边的物品去测量。结论展示全班汇报后我在白板上给学生提供了小正方形让学生摆一摆学生们都很积极的想到前面来一显身手接着我利用电子白板的回放功能↙进一步加深学生测量的过程渗透面积单位的表象。 然后出示试一试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来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引导学生总结出常用的3种方法↙观察法、重叠法、测量法。

在第三个环节↙中我精心设计了练习。抓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智力闯关题目,第一关是比较四个省的面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大小的同时结合时政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第二关中让学生比较四个平面图形的面积这一题主要指导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重点指导怎样数梯形所包含的方格数学生在汇报时这也是老师用白板演示操作的过程。为今后推导梯形面积公式埋下伏笔。↙在第三关中要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由选择图形进行面积比较可以让几个孩子到白板上利用拖拽功能动手操作。

这几个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强化了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在不同的应用中体会比较的方法随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加深对几种面积比较方法的理解体会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更好的区别了面积和周长的含义。 最后1个环节是回顾全课小结延伸 利用屏幕幕布功能出示本节课的板书↙面积的含义巩固新知。接着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猜猜看。荧幕上隐藏着2个图形一个图形上摆了4个小正方形另一个图形上摆了12个小正方形猜猜看谁的面积大。学生的答案是不一样的当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时我利用隐形幕布功能揭开谜底↙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在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时候不能只数正方形的个数正方形的大小必须是一样的否则就不好比较这个环节的设计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对下一个课时面积单位的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两点体会:

一、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

面积的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面积”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从生活入手,让学生找生活中物体的面,感知物体的面有大有小,进行物体面的大小比较,通过物体面的大小比较揭示物体表面的面积。这样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面积的含义,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所倡导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向学生提供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有价值的、富有趣味的教学内容”这一基本理念。

二、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本课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创设了从事数学学习活动和交流的空间。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面积大小比较时,我先让学生充分讨论比较的方法,然后通过实践、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学生用剪拼、数方格、重叠的方法等,这样学生全面、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加深了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与合作意识。

三、实践应用、巩固深化

整个课堂从画一画、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这些活动中归纳出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有:观察法、重叠法、数格子法,练习由潜入深,先说校园平面图中谁的面积比谁的面积大(或小),再出示不正规的图形,用框格子、移动等方法得出面积的大小,直到猜一猜游戏,使学生体验到计量面积最基本的方法是用相同的单位直接计量,为以后的学习作了铺垫。

本节课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下我们真正实现了转译功能即将学生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图形、符号实现了对话功能即让教材、素材成为学生对话、操作的对象。大家共同感受着数学带来的信心和快乐。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感谢大家的倾听谢谢

含义课件【篇15】

【教材简解】:本课内容是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们的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触摸所熟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和直观推理等活动来帮助理解面积,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第一道例题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获得初步的面积概念,第二道例题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一个正方形和长方形图形的面积。通过比较既让学生进一步丰富对面积概念的理解,有让学生体会到计量面积最基本的方法,即用相同的单位直接计量。面积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对较难,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操作得到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

【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给学生创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面积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在家庭购房时听说过,从各种媒体中听说过。但是,他们的认识仅仅是物化式的感性认识。因此,本课通过一系列活动,包括观察、描述、操作、思考、交流和应用等等,从实物中的面积图形中的面积生活中的面积,来引导学生实现面积的知识建构,实现从实物抽象的认识过渡,建立起面积的空间观念,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并让学生知道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能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思路】:

首先让学生认识面,例举我们周围的一些物体的面;由于物体的面有大有小,进而引出面积的定义: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接着让学生举例说明比较生活中物体表面面积的大小。其次让学生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总结出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再次让学生运用观察法、重叠法及测量法来比较出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最后让学生区分周长和面积这两个概念,以便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一幅画]你们看,老师这儿有一幅画,漂亮吗?为了使这幅画长时间保持整洁漂亮,我想给它封上一层塑料膜,那我需要考虑这幅画的什么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面积。(板书:认识面积)

二、认识物体表面面积的含义

1、认识面

(1)摸一摸

我们周围许多的物体都有面,出示一本数学书,这是数学书的封面,你能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吗?指名摸

(师注意纠正学生错误的摸法,张开手掌,认真的慢慢的摸这个面的全部,静静的感受它的大小,自己动手摸摸看。)

摸一摸自己的课桌面,再摸一摸铅笔盒盖的面。

说明:这些都是物体的表面(板书:物体表面)

(2)比一比

那刚才摸的铅笔盒盖的面和课桌面比,哪一个面大,哪一个面小?引导学生说完整。

看看前面的黑板,想一想数学书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比,哪个面大,哪个面小?

2、初次感受面积的含义

通过观察、比较物体的表面你发现了什么?(物体表面有大有小)

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生齐读

那么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课本封面的面积,桌面的大小就是桌面的面积。(师可边指板书边引导学生说)

你还能举例说说吗?同桌互说、指名说。

在我们今天的教室里还有很多物体比如说桌子、凳子、练习本,三角尺等等,请同学们任意选择两个物体的面,先用手摸一摸它们的面,再说说什么叫他们的面积,(要把它们的面摸完整)最后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小。(小组里相互说一说,指名说一说)

三、认识平面图形面积的含义

1、(出示课件)请小朋友们看这里的一些物体,都认识吧。(红领巾、钟面、小正方体、树叶、直尺)这些物体中,它们的的表面是什么样儿的呢?

2、现在我将这些物体的表面描画下来(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不规则图形、长方形)这些图形都叫做平面图形。(课件闪烁描画后的平面图形)板书:平面图形

这些平面图形也有大小,我们把这些平面图形的大小叫什么呢?(板书: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平面图形的面积)

四、比较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1、那在这些平面图形中,你觉得哪个面积最大?哪个面积最小?

2、咱们今天一起认识了面积的含义,其实面积的用途相当广泛。比如说到我们祖国的国土面积就居世界第三位。看!这就是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我国一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今天老师从其中描出了江苏、安徽、四川、湖南四个省份。观察一下,你想说些什么吗?(多媒体出示)

生:我看出四川省的面积最大,江苏省的面积最小。

师:说的很好。这几个图形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出它们谁大谁小。(板书:观察)

3、老师这里还有一道题目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下。多媒体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

(例2),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口口

生:看出来的。

师:我知道你们都是直接看出了它们的大小,但老师要提醒大家,有时直接观察大小不太可靠,所以老师今天更想知道除了用直接看的方法,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动手操作,几个要求:你可以用老师提供的透明方格纸、小纸条等等,如果觉得有用就用,老师更欣赏你能用自己身边的材料来比较。如果你暂时还不会可以看看周围同学的操作,相信你会得到启发。(播放音乐)

交流汇报。师:我刚才在下面看时,发现很多同学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方法,现在有必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你的方法了。谁愿意上来跟大家分享你的方法。(调至实物展台)

生1:重叠

师:同不同意,和他一样的举手。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把它叫做重叠法,老师想了解一下有没有同学使用了老师提供了透明方格纸。

生2:数方格

生3:用纸条量

小结:物体表面的面积和平面图形的面积都是有大小的,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如:观察、重叠、数格子等。

五、练习反馈,应用新知

1、想想做做第3题

刚才同学们运用了自己的方法都能比较出一些平面图形的大小,老师还想来考一考大家、,看这四个图形(先不出示方格背景),你觉得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呢?想一想:有没有更好办法来比较呢?(数格子,出示方格)自己数一数、再比一比。(集体交流)这个图形你是怎么数的啊?(交流半格的数法)

2、想想做做第4题。

你们今天学习得真棒!咱们的数学课真有意思啊!我们的课本上还给我们准备了一些有趣的图案,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完成课本想想做做第4题。

提问:同学们刚才描出来的是这个图形的什么?(周长)那老师想将它涂成红色,涂色的部分是这个图形的什么呢?(面积)

周长和面积是好朋友,不过好朋友有时也要分清楚。

3、想想做做第4题。

最后咱们一起去一所漂亮的小学去看看,(课件出示)这是这所小学的平面图,你觉得这所小学建的怎么样?你最喜欢这里面的什么地方?你觉得这个地方的面积怎么样了?

对于有些面积相近的图形,只要学生说出差不多就可以了。

4、实践运用:选择教材77页的动脑筋作为一个实践活动。

四、总结全课:你们今天学得高兴吗?你有哪些收获?

课件九篇


课件【篇1】

1、准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词语能运用。

2、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3、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课件1出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呤》(唐)孟郊

母亲在里头……

师:同学们,这些有关《母亲》的诗句,不知感动过多少人,同样地,一个时刻将母亲装在心中的让人起敬的学者、作家、语言学家,他写下的《母亲》的文章,也深深地感动着我们。让我们走近这位国学大师,走进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母亲》!

2、走近季羡林:我们提起季羡林,看到更多的是他头上的光环,然而,当我们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你们会发现作者心中有一个深深的痛,永久的悔,他曾说: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这悔、这恨就从失去母亲开始――

二、失母之痛――读中感悟。

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有没有你不懂的词。

请同学们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这段文字,看看这一段中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这一段,这次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看看你能感受到什么?

同学们自己读了,也听别人读了,相信同学们一定从内心走近了季羡林,现在你们能不能把这长长的一段文字读成一个字?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可以是“悔”,可以是“痛”,课文中为一“恨”字,这是怎样的恨?悔恨!他恨什么?

请你再仔细读读课文,看看从哪些地方你看到了这个“恨”字?

学生任意谈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

补充资料深入理解。

资料补充:

资料一: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季羡林《赋得永久的悔》

资料二:我回到家里,看到的只是一个黑棺材,母亲的面容再也看不到了。

学生读资料,深入理解作者的失母之痛。

师:作者为什么如此思念他的母亲呢?(学生谈:他离开母亲时年龄仅仅六岁正是依恋母亲怀抱的时候;以后两次短暂的会面都是奔丧;三是他的母亲死得早,只活了四十多岁。)

此刻,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读懂这一段更为痛苦的文字:

课件出示《赋得永久的悔》片段:“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过渡:作者是那样怀念母亲,数十年如一日。24岁那年,作者离开祖国,来到了德国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然而地域的距离,并不能割断心中的怀念,相反,这怀念又增添了分量。

两个“不知道为什么”,作者所不知道的,一定是同学们想知道的,请你读读下面的几则日记,相信你一定能从其中找到一些答案。

三、读日记,解思母之情。

夜静极了,没有一丝风,更没有一丝声响,我的心是否也跟着这夜晚静了下来?

作者的心活动起来,他的心会怎样活动呢?他的心都会回到哪里,都会看到什么呢?

体会一个“糊”字。

为什么作者说这是凄凉的但又是甜蜜的?

为什么又会是甜蜜的?(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回忆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仿佛就在身边,心中多了一丝安慰、一点甜蜜,少了一些凄凉、孤独。

一个“糊”字你读出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理解,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读书。

(二)触景伤怀――写“哭”字。

读这一段,房东太太高兴得不得了,你能想象是怎样的不得了吗?他会做些什么吗?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看到房东太太的表现,你会怎样理解这三个字“真想哭”?

房东太太让我想起了什么?原来天底下的母亲都是一个样,都是思念儿子,疼爱儿子的!自己的母亲是怎样等待的,而自己却八年没回家看上母亲一眼,哪怕是一眼!

学生读文,深化思母之情。

串读几篇日记,体会作者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

过渡:此时,再读三自然段相信同学们一定对两个“不知道为什么”有所了解,但老师读到此却突然产生了这样的一个疑问:异国的生活让两位母亲频来入梦,而作者在后文偏偏却又要《寻梦》,梦境已经如此之频,作者何故还要寻梦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寻梦的段落,看看作者寻的到底是什么?

四、梦中寻母――抒发情感。

1、指名读《寻梦》,的两个段落,交流读后的感受。

2、比较“面庞”与“面影”

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庞。

3、再读《寻梦》,谈你的感受。

小结:季羡林在苦苦地追寻,只为得到一个清晰的面影,只为得到母亲的一个微笑,一声呼唤,可是一次又一次追寻的结果,只是让眼泪不停地流淌,只是让自己的夜晚无数次地失眠,难怪他要大声地疾呼――学生读《寻梦》的结尾。

同学们想一想,季羡林单是在寻找自己的生母吗?(更有浓浓的怀念祖国之心)

师:原来,两个母亲,一种情感,两个母亲,一种敬意!这就是生身母亲和祖**亲在作者的心中是同样的高大。让我们再来齐读《寻梦》的结尾,感受游子的爱国之心。(学生齐读)

师:是母亲养育了作者,作者也与母亲的命运息息相连。请同学们对读首尾两个自然段。(指导朗读时要注意“同样”要读重音)

1.(播放课件)我们来赏读季老的其它作品中的一首小诗:

留学德国已十霜;归心日夜忆旧邦,

无端越境入瑞士,客树回望成故乡。

从这首诗中,你看出了什么?

小结:无论外国的景色多么美丽,季老思念的依然是旧邦祖国;无论自己走多远,季老日夜所想的依然是故乡!难怪他在自己的学术领域内取得了崇高的地位,只有深爱祖**亲的人才会产生巨大的动力,才会赢来这巨大的荣誉。对于祖国来说,季老就是一块“宝”,对于季老来说,祖国永远是--(学生齐声回答:母亲!)

2、来看本文写作特色:

1、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更突出了作者对两个母亲深切的思念之情。

2、引用说明:作者恰当地引用了自己的日记和散文中的两段话,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真切地说明自己在留学期间怀念母亲、思念祖国的浓浓深情。

3、请你也用诗一般的语言写写你热爱的母亲或祖国吧!

(指名两到三名学生诵读自己的作品)师生点评。

课件【篇2】

1、掌握莫泊桑的相关知识,了解小说写作背景;

2、理清故事线索和情节;

3、探究改变人物命运的原因和人物命运蕴含的哲理性;

4、全面评价玛蒂尔德,探讨人物命运与性格的关系;

1、全面评价玛蒂尔德,探讨人物命运与性格的关系;

1、莫泊桑及其作品的简要介绍(简要的介绍《羊脂球》《俊友》,引起学生阅读兴趣)

2、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他的《项链》,其实一看题目我们就知道这篇小说所有的情节都是围绕?什么展开的?(学生应该能回答到是“项链”)

2、看图说情节:《项链》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围绕“项链”分成四大部分,请同学们看到多媒体屏幕上四幅玛蒂尔德的插图,同学们回忆故事情节,我想请四位同学来简要概括它们的主要内容(给学生2分钟的准备时间,不需要讨论,学生独立思考回忆)板书:

教师总结:生活和玛蒂尔德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就在她的幸福达到顶点时,项链丢了;花了十年光阴还了项链,生活又和她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项链是假的,真可谓是“一夜风流,十年艰辛”,那么是什么造成了玛蒂尔德的命运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呢?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玛蒂尔德的身上肯定有其闪光之处,所以她丢了一串假项链而付出了十年艰辛的代价,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才能说是一个悲剧

提问1:那么我们先来看看玛蒂尔德身上闪光之处,同学们能不能从小说中看出来?

提问2:这样一个灵魂深处还是具备优秀品质的女子为什么以悲剧收场?

因为虚荣心作祟,是因为爱慕虚荣的性格导致了她这样的命运,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的“性格决定命运”板书:爱慕虚荣

2、初步分析人物悲剧原因 小组合作讨论:文章哪些地方体现了玛蒂尔德的虚荣心?作者是怎样刻画她的虚荣心的?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虚荣的行为表现,说说玛蒂尔德的遭遇给了你什么启示?(前后四人一组,讨论时间3分钟,讨论完后小组派代表回答)(教师提示可以按情节发展顺序来)

(1)序幕部分(借项链前的描写) (可以划出描写马蒂尔德心理的词语)

她梦想着追求豪华生活,渴望进入上流社会,而且她觉得凭自己的美貌理应过这种生活;然而现实却是冰冷的、寒酸的,“没有漂亮的服装,没有珠宝,什么也没有”她的梦想与现实之间有着尖锐矛盾,可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正如文中所说“这些东西,在别的跟她一样地位的妇人,也许不会挂在心上,然而她却因此痛苦,因此伤心”这种对不切实际的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执迷,正可看出她的虚荣

“犹豫不决”、“不断问”——没有见到项链时的不安;

“迟疑”、“焦虑”——担心对方拒绝时的犹豫不安;

作者通过一系列神态、动作描写刻画她在借项链时的几个心理变化,淋漓尽致地揭示她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精神世界

长期以来的梦想得到实现,这种欣喜若狂、忘乎所以正反映了她极度膨胀的虚荣心

第104自然段的心理描写说明她没有改悔,可见其虚荣心是如何深入骨髓、根深蒂固

教师小结:虚荣心是指以虚假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自尊的心理状态虚荣心是人类一种普通的心理状态 “死要面子活受罪”,这是句传统老话,却充分表现了虚荣心常常使人做出没有理智的不成熟的行为虚荣心是最害人的,要想让自己活得快乐、轻松,必须从心里认清它的实质,努力摆脱和远离它,脚踏实地的为理想而奋斗

然而,面对这跌宕波折的命运曲线,面对这十年青春换来的砖石项链我们能否把玛蒂尔德十年的遭遇简单地归结于她的虚荣心呢,她其实也是一个有很多优点的姑娘,那么玛蒂尔德悲剧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在这里我想补充莫泊桑创作项链的背景

在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本主义恶性发展,大资产阶级当权,对人民巧取豪夺,政府中贪污风行,社会上道德沦丧,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和惟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追求享乐追求虚荣,成为一种恶劣的社会风气这种社会风气在小资产阶级当中同样盛行由于这个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地位极不稳定,他们总想摆脱这种处境,跻身于上流行列但是,只有少数人获得成功,而大多数在资本主义的竞争中落入更悲惨的遭遇然而,在当时,羡慕上流社会,追求虚荣,已经成为这一阶层人们的普遍心理特征之一莫泊桑写了不少作品讽刺揭露小资的庸俗、势利和虚荣《项链》就是其中精品之一,玛蒂尔德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2)讨论:其实在我们课文中也有这种社会风气的,体现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这种虚荣浮华的社会风气?(同桌之间讨论)(3分钟)

①“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惟一的资格”

路瓦栽先生:她之所以花很大力气弄到那张请柬并且为此“得意扬扬”,是因为晚会的请柬“大家都希望得到,可是很难得到;一向很少发给职员”,并且“这是一个好机会”,“在那儿可以看见所有官员”他的醉心名利、爱慕虚荣是显而易见的

③佛莱思节夫人:她之所以去珠宝店买漂亮的青缎盒子来装假项链,又不告诉玛蒂尔德项链是假的,是为了使这挂至多只值五百法郎的假项链看起来像钻石项链,又用这挂假项链来显示富有、抬高身价她同样爱慕虚荣

师: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都是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当时的法国社会崇尚的就是这么一种虚荣浮华的风气,生活于其中的玛蒂尔德又怎能不受其影响呢?

(3)现在咱们在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玛蒂尔德的悲剧根源到底是什么?时代的悲剧(板书)

(4)小结:

造成玛蒂尔德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内因来说,她所追求的目标是刹那间的虚幻,这不切实际的目标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她性格中的虚荣和享乐,也是她的悲剧命运的根源从外因来说当时社会虚荣浮华的风气,是造成她的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如果说丢项链是偶然的,那么她的悲剧就是必然的但我们,更多地要吸取她性格缺陷和目标虚幻对人生影响的教训,为我们的青春提供丰厚的精神基础

“如果她没有丢项链,今天又该是什么样子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生活是多么的奇怪,多么的变幻无常啊!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可以把你断送,也可以把你拯救出来!”是啊,假如玛蒂尔德没有丢掉项链今天她会是什么样子呢?你在生活中见过类似的事例吗?同学们可以深入的想想

莫泊桑说:“我具有一种第二视力,我具有精神的目光”他创作的《项链》时他已经几乎失明,他用精神的目光,看到了玛蒂尔德其实我们去读一读,想一想,也许还可以看得更深一些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课件【篇3】

《苏轼词二首》教学设计(附配套课件+习题)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轼词二首》教学设计(附配套课件+习题),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1、认识学习本词的表达技巧。

2、感悟苏轼达观的处世态度。

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背诵。

【教学重点】

理解内容,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理解“归”向何处,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解法

【学习方法】

合作探讨诵读法

【教具准备】

ppt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到儋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二、回顾旧知:

请同学自己介绍苏轼及其作品,老师可以稍作补充。

三、自由诵读,初步感知:

先找两个同学朗诵,再进行点评,然后听名家范读,注意节奏和轻重缓急。再大家一起齐读全词。

1、翻译序中内容

(板书:鉴赏诗歌三步曲:读(文)、析(情)、探(法))

我们先来读一读小序,看看作者在小序里交代了哪些信息?

交代了时间(三月七日)、地点(沙湖道中)、天气(雨、晴)、人物(拿着雨具的仆人、苏轼及同行者)、事件(途中遇雨)、写作缘由(因为途中遇雨引发感慨而写)。

此词是“因事感怀”,特点:作者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

2、让学生说说这首词作的大意。

明确:不要去听雨点子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不妨一边舒适地吟诗、长啸,一边慢慢地走去。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比乘马还要来得轻便。这雨有甚么可怕?虽只有一件蓑衣,任凭一生风雨都不在意。

带着寒气的春风将我的醉意吹醒了,微微感到点冷。雨后放晴,前面山头上的夕阳普照,好似在招手欢迎我。回头望望刚才遇雨的地方,真是晴雨无常!回去吧,不管风吹雨打也好,阳光四照也好(都可过着平静安定的生活)。

四、问题研讨,探究体会:

1、请同学们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词上片和下片的主要内容。

上阕:写途中遇雨的情景。

下阕: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

2、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闲适、轻松、自如

3、赏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1)雨是什么样的'雨?何以见得?

明确:大,能听见穿林打叶的声音;同行皆狼狈可见应是疾风骤雨。

(2)作者在疾风骤雨中“吟啸徐行”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呢?

明确:泰然从容,视风雨为无物

4、赏析“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1)竹杖芒鞋真的轻胜马?为什么作者觉得它轻胜马?

明确:不是。心态好,乐观旷达

(2)“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什么意思?

明确:披着一袭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3)“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哪个字最关键?

明确:任。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自己平生任由各种各样的风吹雨打都是无所畏惧的,表现了词人乐观自信、飘逸豁达的态度和无惧苦难,勇敢前行的意志品质,以及不为现实所束缚的心境。

(4)这的风雨单指自然界的风雨吗?

明确: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作者仕途中的坎坷和生活中遇到的磨难和困难,即人生风雨,喻人生中挫折和磨难困境。

5、赏析“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刚刚还急风骤雨,现在却斜照相迎给我们什么人生启示呢?

明确:自然界忽晴忽雨变化不定,人生中也是晴雨不定。

虽然变幻无常,但阴雨之后必有阳光(阳光总在风雨后)。

6、赏析“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晴”和“雨”分别喻指什么?

明确:“晴”喻人生顺境,“雨”喻人生逆境。

(2)作者为什么说“也无风雨也无晴”,想表达什么?

明确:无论是顺境逆境都一样坦然面对,从容接受。

7、“归去”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的“归去”是否相同?苏轼362首词赋中,归字出现105多次。他要归向何处?

(1)、归朝廷。苏轼年少时接受的主要是儒家思想,这一点从他父亲给他们兄弟二人取名上就可以看出来。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因此在苏轼的一生中,都信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归田园。他自己比较喜欢老庄的作品,不自觉也会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的无为非凡,又使他淡泊名利。所以他每到一处,都能敞开胸怀,尽情走进深山,寻找一种解脱,在山水间淡泊名利,皈依心灵。

(3)、归佛门。自己取名东坡居士,和佛印等人的交往较密,可以看出佛教思想对他的影响也非常大,佛家的静达圆通,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4)、“归去”——回归自我精神家园。

他汲取了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能够以儒家思想担纲,以道家思想养气,以佛教思想超脱。使得他在顺境与逆境的变更中,在入世和出世的交互中,在儒道佛的碰撞中,得到了融汇、统一,达到超然物外,自足完满的人生境界,以一种赏爱的态度去应对人生的风雨。

陶渊明独善其身归隐田园,苏轼所归之处是一个使他敏感复杂的灵魂得以安宁的精神家园。

五、写作手法:

1、一语双关,将自然风雨和人生风雨相类比。

2、以小见大,以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

六、归纳总结:

广阔的社会视野,渊博的学识,旷达的情怀,浓郁的生活情趣。

1、豪放风格。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慷慨豪迈的形象;阔大雄壮的场面。

2、旷达风格。《定风波》

3、婉约风格。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蝶恋花》)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声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七、当堂训练:

东坡

雨洗东坡月色清,

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

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荦(luò)确:山多大石。

1、这首诗叙写了什么事?

描述了作者在清明幽静的雨后在东坡悠然自得行吟一事。

2、采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运用对比的手法,“市人”和“野人”“莫嫌”和“自爱”形成对比,作者就是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对比抒发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世俗名利的不屑,洋溢着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八、课堂小结:

《定风波》这首词写眼前景,寓心中事,从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生发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作者藐视祸难、达观自信的智者襟怀。

九、布置作业:

1、背诵本词

2、请以《东坡先生,我想对您说……》或《从苏词看人生》或“我看磨难”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初步感受陶行知的慈爱、循循善诱。

1、今天咱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认真看老师写题目。(板书 ) 放飞蜻蜓 蜻蜓都是后鼻音,跟老师读“蜻蜓”!蜻蜓的“蜓”是和咱们在第一课学习的 “蜿蜒”的“蜒”很容易混淆的。

2、伸出手,把这两个字对比着写一写。你看,蜻蜓的“蜓”里面是 ,蜿蜒的“蜒”里面是 。

4、读了这个课题后,你都想知道些什么呢?

你呢?还有吗?是呀,是谁捉了蜻蜓又放了呢?你的问题提得好!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里。

1、来,打开书,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

(1)指名读。请你读!

(2)“蝇”是生字,读后鼻音,单独读的时候读第二声,跟苍组成词的时候要念读轻声,你带大家读一读。

(3)同学们再看,这两个字都是二类生字,贞是前鼻音,梗是后鼻音,一起来读一读。

(4)让我们把这些词语连起来,大声地读一读。

3、真了不起,这么多词语都会读了。来,让我们把词语送到课文中去,再去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4、哪位同学能够来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能这个填空题来说吗?

课文主要讲了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 ,就引导他们认识 ,最后孩子们 。

1、那么,孩子们从陶爷爷的话中,了解了哪些关于蜻蜓的知识呢?读一读,课文的2—10段,拿出笔,到书上去划一划,再练着说一说。(出示)待会我们来交流。

我知道,蜻蜓吃苍蝇、蚊子、孑孓等害虫 (补充介绍 ,同学们看,它就是孑孓,它是蚊子的幼虫,生活在水里,是害虫,蜻蜓就是吃这些害虫的,所以蜻蜓是人类的朋友)

蜻蜓用尾巴点水 (补充介绍:你知道吗?蜻蜓用尾巴点水,其实是在产卵,还有一个成语就叫“蜻蜓点水”呢)

蜻蜓用尾巴保持平衡、掌握飞行方向。

蜻蜓的眼睛能看见四面八方的虫子。

3、同学们从陶爷爷和孩子们的对话中,知道了这么多关于蜻蜓的知识。收获真不少! 出示幻灯片

4、课文中第十自然段对于蜻蜓的知识,陶爷爷讲的最具体的。(出示文字)

5、咱们浏览这一段,看看陶爷爷先介绍什么,后介绍什么?

(1)你说的真好,这段话说了两个意思呢,出示分层符号 //

(2)那么,陶爷爷在介绍尾巴和眼睛的时候具体说了哪些内容呢?请大家仔细读读这一段,按照表格的提示,到文中去划一划。

你找的很准,那蜻蜓的尾巴是不是这样的呢?咱们来看一看,确实是一节一节,又细又长的。(出示图)谁能把这个尾巴的特点读好呢!

啊,这眼睛可真不一般,是有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能看清四面八方的东西呢!读了这样的介绍,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读得好!老师奖励你看一看这样的`眼睛!(出示图)(指导读好——成千上万 四面八方)

真是一双奇特的眼睛,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7、小结:同学们你们看,陶爷爷介绍蜻蜓的尾巴和眼睛的时候,都是先介绍特点,再介绍作用。说得多清楚呀,多有条理呀,难怪孩子们都听得入神了!

8、(出示一整段)再看看这段话,除了这些,陶爷爷还说到了什么呢?

(2)你的眼睛真尖!这是真的吗?

(3)补充习题上有一段资料,谁来说说你的理解。

(4)所以陶爷爷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用上了“据说”这个词,告诉我们这只是关于蜻蜓的一则趣闻,现在,人们对蜻蜓的了解越来越多了,已经解开了其中的奥秘。

9、关于蜻蜓的奥秘还有很多呢,所以这段话的结尾时个省略号,同学们可以课后去查一查,向陶爷爷这样有条理地向别人介绍介绍。

师述: 蜻蜓的种类很多,大小颜色都各不相同,有蓝色的,有发绿的,这些小精灵真惹人喜爱啊!

11、小结:蜻蜓不仅是人类的朋友,而且这么美丽、神奇、可爱!难怪孩子们要放飞蜻蜓!

12、你喜欢他们吗?不只我们,很多都喜欢,还把他写进了诗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出示图片,老师朗诵!)

过渡: 刚才我们通过认真读课文,了解了蜻蜓那么多知识。如果我们能抓住文中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品味品味,你还会认识一位伟大的人呢!——陶行知(陶行知出示头像)

2、请同学们再去读一读课文2—10,把课文中描写陶行知爷爷的动作、神态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体会一下,陶爷爷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大自然中有很多像蜻蜓这样的朋友,同学们可以多去观察,多去了解,你们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今天得课就到这里。

2、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积累关于蜻蜓或者其他小昆虫的资料。

课件【篇5】

ppt 初中语文课件:杜甫诗两首 ppt 初中语文课件:《诗经》两首 ppt 初中语文课件:大雁归来 ppt 初中语文课件:诗两首 ppt 初中语文课件:满井游记课件 ppt 初中语文课件:那树 ppt 初中语文课件:孙权劝学 ppt 初中语文课件:水调歌头-明.. ppt 初中语文课件:《丑小鸭》 ppt 初中语文课件:《孤独之旅.. ppt 初中语文课件:《岳阳楼记》 ppt 初中语文课件:爸爸的花儿.. ppt 初中语文课件:陈涉世家 ppt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课件:变.. ppt 初中语文课件:春酒 ppt 初中语文课件:词五首 ppt 初中语文课件:地下森林断想 ppt 初中语文课件:端午的鸭蛋 ppt 初中语文课件:傅雷家书两则 ppt 初中语文课件:公输 ppt 初中语文课件:假如生活欺.. ppt 初中语文课件:新闻两则 ppt 初中语文课件:从百草园到.. ppt 初中语文课件:背影 ppt 初中语文课件:夏感 ppt 初中语文课件:孔乙己 ppt 初中语文课件:夸父逐日 ppt 初中语文课件:奇妙的克隆 ppt 初中语文课件:《罗卜泊,.. ppt 初中语文课件:人生 ppt 初中语文课件:三峡 ppt 初中语文课件:事物的准确.. ppt 初中语文课件:苏州园林 ppt 初中语文课件:谈生命 ppt 初中语文课件:桃花源记 ppt 初中语文课件:望江南 ppt 初中语文课件:威尼斯商人 ppt 初中语文课件:我爱这土地 ppt 初中语文课件:小石潭记 ppt 初中语文课件:雪 ppt 初中语文课件:吆喝 ppt 初中语文课件:雨的诉说 ppt 初中语文课件:雨说 ppt 初中语文课件:岳阳楼记 ppt 初中语文课件:邹忌讽齐王.. ppt 初中语文课件:最后一课 ppt 九年级语文课件:中国人失.. doc 初中语文教案 (2) doc 大道之行也 doc 公输 doc 变色龙 doc 看不见的`光 doc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doc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doc 心声 doc 我的叔叔于勒 doc 谈生命 doc 人生 doc 蒲柳人家 doc 蒹葭 doc 语文讲学练:口技 doc 七年级语文教案:《在沙漠.. doc 行道树 doc 短文两篇 doc 岳阳楼记 doc 语文教案:藤野先生 doc 语文教案:孙权劝学 doc 23马说 doc 7雷电颂 doc 竹影讲学练 doc 再塑生命 doc 理想 doc 看云识天气 doc 26猫讲学练 doc 14 秋天 教学设计 doc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doc 我的叔叔于勒 doc 湖心亭看雪 doc 背影 doc 综合性学习doc 语文教学案例反思举例 doc 雨说教学案例 doc 小学语文《只有一个地球》.. doc 《故乡》教学案例 doc 《老王》教学案例及反思 doc 孙权劝学教学案例 doc 范进中举 doc 济南的冬天 doc 看云识天气 doc 作文教案之 doc 作文备课之生动地叙述 doc 名著阅读备课 doc 保卫黄河综合性学习doc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doc 《劝说》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doc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

课件【篇6】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课文是按照做着进入草原以后经历的顺序(初见草原--迎客--待客--话别)来叙述的。课文用优美、清新的语言将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渲染的淋漓尽致。

2、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

3、、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

4、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

一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二是题会句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中描写天涯碧草、蒙汉情深的部分。

课前活动一、导入二、检查预习。三、整体感知课文。四、抓住重点语句学习课文。1、学习课文描写天涯碧草的段落。2、学习课文中描写蒙汉情深的部分。 放腾格尔以草原为主题的歌曲(画面),将学生引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学生认真听后谈谈自己的感受,眼前仿佛有怎样的画面?今天我们将跟随老舍先生去领略一碧千里的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板书课题)通过预习课文,让学生说一说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草原的?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的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用哪一句诗体现了老舍先生于草原结下了不解之缘,课文主要给我们介绍了草原的天涯碧草、蒙汉情深。让学生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出你认为描写的最美的地方,先自己体会这读一读,再现草原的美景。教师相机点拨,指导朗读、范读。(教师出示句子)作者在这美景中美景之中会有抒发自己怎样的感情呢?(教师出示句子)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这一部分,看看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蒙汉情深”,然后小组汇报。草原的人民的热情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激情欢乐,歌声笑声中流露出蒙汉两族人民的友好情意,在夕阳西下离别之时,你最想说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谈感受,学生齐读课题。学生自由发言。学生浏览课文后回答:蒙汉情深何人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学生自读课文,体会句子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读。可以配乐读。学生闭上眼睛想画面谈自己的感受。学生读句子。学生小组学习,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汇报。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想法。

教学要点:

进一步体会课文句子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进一步体会句子的意思。 找出文中你认为美的句子,再读一读。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交流:完成课后的思考练习。 学生有感情的读课文。学生自由发言。学生交流问题。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草原(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课件【篇7】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5.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使读书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中。

1.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一些表达方法。

【教学用具】课前搜集读书名言;制作由重点词句组成的多媒体课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①自由读课文。师:读课文后,你会怎么理解“窃读”这个词呢?请在课题旁边写上批注。(或默读、或轻声读、或和同桌分段读等)

②再次浏览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① 再读课题,说说自己最想知道的内容或最感到困惑的问题是什么?

②师将问题的大致意思板书于黑板上。

可能会问:“我”为什么要偷偷的读书呢?“我”是怎样窃读的呢?“我”这样子读书又是怎样的感觉呢?难道不怕被发现吗?……

③带着你最想知道的问题去反复读通课文,画出有关语句。

①你最感兴趣的上哪个问题呢?从课文中找到了答案吗?

②根据学生的回答,机动教学。

a.课文中的“我”是怎样窃读的呢?

(1)指数名学生答。

◆“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3)师:再用心读读这些句子,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呢?一句或几句都可以,感受长短不限。

(4)学生练习在书上批注。

(5)全班交流批注心得,指名答。

(6)教师适时点拨,重点引导学生扣住“挤”“钻”“贪婪”“装着”重点词语以及“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个句子。

(7)指导朗读。指名读,肯定性评价;分组读,激励性评价;分男女生读,感悟性评价。

b.“我”这样子读书是怎么样的一种感觉呢?难道不怕被发现吗?

①此时文中的“我”在你心目中是个怎样的学生呢?

②指名答。

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共同感受一下这个“嗜书如命”的孩子吧。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听写字词,加强积累(本课较难写的生字和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里的词语。)

①齐读“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这个句子,你喜欢它吗?能说说原因吗?

②指名答。

③小结:写得多好的句子呀,它写出了──生答:作者的动作和心理,它写出了──生答:矛盾的言和行,正是这样截然相反的描写,将一个想尽一切办法读书孩子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④师: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能学着样子写上几句吗?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

⑤学生练写。

①过渡:“我”一放学就急匆匆地赶到书店,“我”一读书就是二个多小时,我腰酸腿疼肚子饿得饥肠辘辘,而这一切都是源自国文老师的一句话──生答:“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②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感想。

③古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今有论:“我们要终身学习。”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是件多么可怕的事呀,就象是鱼儿离开了水,生命离开了阳光。让我们再次来读一读这句至理名言吧。

④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⑤总结全文: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不一样”的人,他为了读书可以──生答:不吃美味佳肴,他为了读书可以──生答:连跑几家店才看完一本书,他为了读书可以──生答:象一匹“饿狼”,他为了读书更可以──生答:“口是心非”!而这个“口是心非”一定是打了引号的,因为他和我们一样!我们都一样明白了──生答:“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①交流熟记字行的方法。

②观察书写位置。

1、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窃读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课件【篇8】

1.树立安全用电意识,培养良好的用电习惯。

2.能安全使用家用电器,在发生触电等事故时有自救和救人的能力。

3.学习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确保用电安全。了解违规用电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和灾祸。

1.电的作用真大。

⑴ 谜语:看不见,听不着,吃不得,碰不得,各种电器需要它,生活生产作用大。(教师出示课件:“谜语”。)

师:电是无形的,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在生产中,它的作用更大。有了它,工厂里那么多的机器才能隆隆开动,吊车才能轻而易举地吊起几吨的重物,商场里的电梯、马路上的电车才能开动。我们的生产生活真是处处都离不开电呀!

2.电的危险更大。

师:电,来得比水还快,威力比火更大。瞬间就能让人残废,甚至夺走鲜活的生命,破坏幸福的家庭。电是一把双刃剑,它能为我们服务,但如果我们不摸透它的“脾气”,它就会成为一只发怒的老虎,给我们带来危险和灾难,所以电又被称为“电老虎”,可见它的厉害。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了解一些安全用电的知识,小心电老虎,不让电老虎发威。(出示:课题。)

1.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⑴ 师:电流通过人体就会造成伤亡,那么怎样让电不通过人体呢?让我们先来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师:大家都知道,电线里面是铜丝,外面包着塑料,传电的是里面的铜,像铜丝那样能很好传导电流的物体,我们称它们为导体;像塑料那样具有良好电绝缘的物体,我们称它们为绝缘体。导体是用来输送电流的,如果没有导体,电流就无法输送了,那么人们就无法用电了。绝缘体是用来防止触电的,如果没有绝缘体,那么人们用电就很不安全了。所以绝缘体和导体对我们的生活都是不可缺少的。

师:大家可知道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各种金属和酸、碱、盐的水溶液以及电离气体、大地等都是导体。玻璃、电木、橡皮、石蜡、塑料等材料是绝缘体。)

⑵ 师:一个叫小明的孩子,碰到了一件怪事,想委托我请大家帮帮忙,你们愿意吗?(教师播放录音:“小明触电”。)

小结:小明的木凳原来是放在浴室里的,浴室潮湿,凳子上有水,而水是导体,所以小明才会有触电的感觉。

2.家庭用电安全常识。

⑴ 认识安全用电标志。(教师出示课件:“安全用电标志”。)红色标志表示禁止触摸,黄色表示注意安全。

⑵ 不要随意拆接电线。应该请专业的电工拆接,确保安全。

⑶ 用右手插插头。心脏在人体左侧,万一有危险,能减轻伤害。

⑷ 不要在同一插座上插多个电源插头。许多家用电器的启动电流很大,可能会使插座接点、引线均难以承受,导致起火或电击。

⑸ 打雷时,关闭家用电器的电源。

3.学会看家电说明书,正确使用电器。

(教师出示课件:“家用电器说明书”,点击出现电饭锅、空调、微波炉说明书。)学生快速浏览。

小结:每一种电器都有详细的使用说明书,在使用前一定要先充分了解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才能保证我们安全使用。

4.找找身边的危险。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那么多有关安全用电的知识,现在老师就让大家来当当“用电安全小警长”,找找哪些小朋友的`做法是非常危险的。(教师播放录像:“身边的危险”。)

5.急救站。

师:要是看到身边的人触电了,怎么办?让我们再来回顾刚才的爸爸和妈妈分别是怎么救孩子的。(教师播放录像:“触电”。)

师:你觉得谁的做法是正确的?(急救方法:切断电源、如果是高压线或不知道该怎么救,就直接拨打110,不要在没把握的情况下救人。)

师:刚才我们聊了电,知道了电是人们生活中的好朋友,是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朋友。但同时,电又像一只凶猛的老虎,危险到我们的安全。接下来,我们就来进行一个有关电的知识竞赛。(教师出示课件:“竞赛题”。)

规则:

1.每组分别有5题必答,共20题。答对加10分,答错不得分。

2.各组同时必答10题。派代表亮题板,答对加10分,答错扣10分。

3.各组同时必答4题。派代表亮题板,答对加20分,答错扣10分。

小结:恭喜获胜的小组。最后希望大家在生活中时时处处安全用电,千万别让电老虎发威。祝愿我们每个孩子,每个家庭都能用好电,享受电带给我们的幸福

课件【篇9】

知识与能力:能认识本课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通过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理解和体会。

1.课前交流:你去过草原吗?谈谈你所知道的草原或你所了解的赞美草原的诗句、歌曲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播放歌曲《天堂》,将学生带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出示课题,感情读题。

4.教师导言: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美丽的风光,去感受那独特的`民族风情。

1.自由通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学。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你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美”。

3.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1.简介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他是如何把草原的美妙风光展现出来呢?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文字,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

2. 学生自由练读。

3. 有感情地范读。

4.句子感悟: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796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