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方程意义课件 >

方程的意义课件集锦13篇

方程的意义课件集锦13篇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因此在写的时候就不要草草了事了。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这里有关于“方程的意义课件”的多个实用案例资料趣祝福的编辑为你整理,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经验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这篇文章!此外,关于范文大全,您还可以浏览暑假高中生学习计划精选4篇

方程的意义课件 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1~3题。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出示例1图,提出要求: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学生在本子上写。

指名回答,板书:50+50=100

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

二、教学例2

学生自学

要求:1、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

2、小组同学交流四道算式,最后达成统一认识:

X+50>100X+50=100

X+50<100X+X=100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这4道算式。

3、把这4道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内交流,

要说出理由。

学生可能会这样分:

第一种:

X+50>100X+50=100

X+50<100X+X=100

第二种:

X+50>100X+X=100

X+50<100

X+50=100

引导学生理解第一种分法:

你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像右边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方程,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到什么是方程,读一读,不理解的和同桌交流。

指名学生说,教师板书: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提问: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

那X+50>100、X+50<100为什么不是方程呢?

提问: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在小组里交流。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三、完成试一试、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时围绕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

四、课堂作业:练习一的1、2、3。

板书:

X+50=100

X+X=100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方程的意义课件 篇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1~3题。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感受方程思想。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经历从生活情景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

3、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感受方程思想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感受方程思想

课前准备:天平、砝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抽象数学模式。

1.出示实物天平。

师:认识吗?它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称物体的重量、使得左右平衡)

2.演示:

出示两个50g砝码和一个100g砝码,(将未标有重量的一边朝向学生)

师:它们的重量我们还不知道,如果要分别放在两个盘上,天平会怎样呢(演示)

学生观察后发现天平平衡(这时,将砝码标有重量的一边朝向学生)

提出要求: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学生在本子上写。

指名回答,板书:50+50=100

3、出示例1

说明: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

(板书: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

二、引导分类,概括方程概念。

1、学生自学

要求:

(1)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

(2)小组同学交流四道算式,最后达成统一认识:

X+50>100X+50=100

X+50<100X+X=100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这4道算式。

(3)把这4道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内交流,要说出理由。

A、想一想你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B、把自己分类的情况,写在纸上?

学生可能会这样分:

第一种:

X+50>100X+50=100

X+50<100X+X=100

第二种:

X+50>100X+X=100

X+50<100

X+50=100

2、概括概念

过渡:看来同学们都能按自己的标准对式子进行分类。

引导学生理解第一种分法:

你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想法。

A、教师指着黑板说:像右边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方程。(板书:像X+50=150、2X=200这样_____________的等式方程)

B、你能说说什么叫方程吗?

C、学生发言,概括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板书)

提问: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

那X+50>100、X+50<100为什么不是方程呢?

提问: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在小组里交流。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3、举例方程、理解概念

你能例举出方程吗?谁能举的与刚才不一样吗?(用字母Y表示、有难度的方程)

以前我们见过方程吗?

三、完成试一试、练一练

1、试一试

(1)观察左边的天平图,说说图中的是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2)观察右边的图,弄清题意,列出方程。

1、练一练第1题

(1)观察,找一找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2)交流:

(3)说明: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Y表示,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

(4)判断:方程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2、练一练第2题

(1)先写一些方程

(2)组织交流

3、练一练第3题

四、课堂作业:

1、练习一第1题先独立完成在交流

2、练习一第2题

(1)先说一说每题的数量关系

(2)独立列出方程

(3)交流

3、练习一第3题

(1)说一说天平两边有什么物体,这些物体的质量间有什么关系

(2)独立思考列出方程

(3)观察方程,初步感知等式的性质。

习题超市:

1、讨论判断: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8x=06x+24+2>102y5=10n-5m=15

17-8=910<3m6x+3=11+2x4+3z=10a8=60

2、根据下面的信息,你能列处几个不同的方程?

我比莉莉重25kg,,我重61kg。

我186cm。

我身高xcm,我比爸爸矮40cm。

我重ykg。

板书设计及课后反思:

方程的意义

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

X+50=100

X+X=100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教材简析:

等式是方程的生长点,学生在前几册教材里对等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有利于方程概念的建立,本单元教材首先让学生体会等式的含义。

天平两臂平衡,表示两边的物体质量相等;两臂不平衡,表示两边物体的质量不相等。让学生在天平平衡的直观情境中体会等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例1在天平图下方呈现=,让学生用等式表达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相等关系,从中体会等式的含义。教材使用了质量这个词,是因为天平与其他的秤不同。习惯上秤计量物体有多重,天平计量物体的质量是多少。教学时不要把质量说成重量,但不必作过多的解释。

例2继续教学等式,教材的安排有三个特点:

第一,有些天平的两臂平衡,有些天平两臂不平衡。根据各个天平的状态,有时写出的是等式,有时写出的不是等式。学生在相等与不等的比较与感受中,能进一步体会等式的含义。第二,写出的四个式子里都含有未知数,有两个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便于学生初步感知方程,为教学方程的意义积累了具体的素材。第三,写四个式子时,对学生的要求由扶到放。圆圈里的关系符号都要学生填写,学生在选择=>或<时,能深刻体会符号两边相等与不相等的关系;符号两边的式子与数则逐渐放手让学生填写,这是因为他们以前没有写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与不等式。

第2页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第3题都是看图列方程,编排这些题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和理解现实情境里的等量关系的能力,体会方程是表示等量关系的数学方法,从而进一步巩固方程的概念,并为以后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打下扎实的基础。这些内容在编排上有两个特点:

一是直观情境的呈现从天平图开始,发展到带括线的图画。带括线的图画在一年级(上册)就出现了,学生比较熟悉。但是,从列算式求答案的习惯思维转向列方程表示等量关系,仍然会有困难。因此,教材先让学生看天平图列方程。天平两臂平衡,表示它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相等,已经在两道例题里教学得很充分了,看天平图列方程能让学生初步知道什么是列方程和怎样列方程,对依据什么列方程和列出的方程表示什么有所体验。

在此基础上,过渡到列方程表示带括线的图画里的等量关系,会平稳得多。二是带括线的图画里的等量关系,突出两个或几个部分数相加是它们的总数。在几个部分数相同时,它们相加用乘法比较简便。这些关系是数量之间最基本的关系。而且这些关系建立在加法和乘法的意义上,学生容易理解。如文具盒的价钱加笔记本的价钱一共20元,买4本同样的故事书一共要16.8元,列出的方程分别是12+x=20和4x=16.8。如果少数学生列出的方程是20-x=12或16.8x=4也是可以的,但不宜提倡;绝不能列出20-12=x、16.84=x这样的方程。因为后者仍然是过去列算式的思路,不利于学生体会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对以后的教学也是有弊无利的。

方程的意义课件 篇3

课前准备:利用学具(简易天平)感受天平平衡的原理.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建立表象

1.认识天平.

2.同学们通过课前的实际操作你发现要使天平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天平两边所放物体质量相等)

3.用式子表示所观察到的情景:

情景一:导入等式

(1)天平左边放一个300克和一个150克的橙子,天平的右边放一个450克的菠萝

300+150=450

(2)天平左边放四盒250克的牛奶,右边放一盒1000克的牛奶

250+250+250+250=1000

或250×4=1000

情景二:从不平衡到平衡引出不等式与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1)

在杯子里面加入一些水,天平会有什么变化

要使天平平衡,可以怎么做

情景三:看图列等式

(1)

x+y=250

(2)

536+a=600

直观认识天平

回忆课前操作实况理解平衡原理

观察情景图,先用语言描述天平所处的状态,再用式子表示

先观察天平从不平衡到平衡这一组动态的操作,再用语言进行描述进而用数学符号进行概括从中感悟不等式与等式的区别,同时进一步加深对等式的理解

观察课件显示的情景图,小组合作交流用等式表示所看到的天平所处的状态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通过课前"玩学具"已建立天平平衡的条件是左右两边所放物体的质量相等的印象,通过天平的平衡原理引入等式是为下一步认识方程作好必要的铺垫,同时通过天平的直观性又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等式的含义.

通过学生的观察以及对情景的描述并用等式表示,直观具体,生动形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符号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

方程的意义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

2、理解方程概念,感受方程思想。

3、通过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的学习活动过程达到学习水平的提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初建相等关系模型。

1、师出示天平图,

2、(媒体出示三幅图)下面的三幅图中,哪一幅能称出两只苹果的质量?

图3为什么能称出两只苹果的质量?

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么?

图1和图2为什么不能称出两只苹果的质量呢?

你也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3、三个式子都是表示物体之间质量的关系,数学上把这样表示两边相等的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你的小脑袋里有等式吗?说一个试试。

除了用加法表示的还有不一样的吗?(师板书学生说的其它的一些式子)

二、借助基础,拓展等式外延。

1、下面的几幅图中,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哪些可以用等式表示?能表示的试着把它写下来,不能的思考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式子表示呢?

选一个等式说一说它表示什么意思?

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一种是用语言表达,一种是用数学式子表示,你愿意选择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突出简洁、清楚)

2、师:的确,这样的一些数学式子能清楚、简洁地表示出天平左、右两边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

3、比较:现在写的这些等式与刚才我们说的那些等式有什么不同吗?

这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你见过吗?

三、进一步拓宽对等式的理解。

1、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李老师就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生活中同学们常见的一些现象,仔细看一看,这些生活中的现象之间的关系是不是也能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表示呢?

(1)铅笔盒与笔记本共20元。

(2)借出的书与剩下的书共150本。

(3)3瓶相同的色拉油,每瓶x元,共8元。

三、明确特征,归纳概念。

其实呀,数学上给这样一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起了个很特别的名字叫方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方程的意义。(板书)

揭示数学上我们把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四、深刻领悟,挖掘内涵。

1、黑板上的其它式子为什么不是方程?

2、师:现在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方程了吗?下面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是等式的男生举手,是方程的女生举手)

活动结束了,但思考却刚刚开始,就等式和方程的关系你现在有什么话想说的吗?

五、实践应用,拓展外延。

1、你能看图列出方程吗?

(1)小明从家到学校有500米,他每分钟走50米,走了x分钟。

(2)张师傅每天做x个零件,用了6天做了780个零件。

(3)王涛放学回家后,去商店买了3本精装笔记本,每本y元。他付给售货员阿姨20元,找回2元。

3、李老师头脑中有一幅图,我把它用方程表示了出来,猜一猜,老师头脑中可能会是一幅什么样的图?

个别交流的基础上同桌互说。

从不能用方程表示到能用方程表示图中的数量关系的一种演变。

延伸:使两只水杯一样多你能有哪些办法?用方程表示,你能吗?

方程的意义课件 篇5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3~54页内容,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楚方程和等式两个概念的关系。

2、培养学生认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自主的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弄清方程和等式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出示ppt 显示曹冲称象的画面 引导同学们自己思考怎么把大象的重量称出来

小组之间讨论并得出结论 全班集体订正。继而引出相等,平衡的概念。

(2)课件出示天平,让学生说说天平的特点。师概括总结得出天平的平衡这一特点。

师;怎样才能使天平左右两边相等?

出示一架天平的左边是有物体20克和30克,右边是50克

师:用算式怎么表示?

生:20+30=50

引导总结得出这个一个等式。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再出示天平左边是20克的物体和?克的物体,右边是100克的物体,教案《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师:“?”表示什么?我们可以用什么表示?

生:用字母表示。

生1:20+x=100

生2:100-x=20

生3:100-20=x

师:你认为用哪个式子更能表示天平的作用两边是平衡的?

引导得出:20+x=100 表示天平左右两边是平衡的.

出示6架天平,根据天平的平衡状态写算式。

把这8个算式标号,得练习:

①20+30=50 ⑤ 80

②20+χ=100 ⑥ 3χ=180

③50×2=100 ⑦100+20

④50+2χ> 180 ⑧100+2χ=3×50

思考:你能给这些式子分类吗?并说说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类的。

同桌合作交流汇报

等式 不等式

①20+30=50 ④50+2χ> 180

②20+χ=100 ⑤ 80

③50×2=100 ⑦100+20

⑥ 3χ=180

⑧100+2χ=3×50

含有未知数的式子 不含未知数的式子

②20+χ=100 ①20+30=50

④50+2χ> 180 ③50×2=100

⑤ 80

⑥ 3χ=180

⑧100+2χ=3×50

师:既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数的的式子有哪几个?

生:②20+χ=100

⑥ 3χ=180

⑧100+2χ=3×50

像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我们今天给它起个新的名字,称为“方程”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练习:下面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① 35-χ =12 ( ) ⑥ 0.49÷χ =7 ( )

② Y+24 ( ) ⑦ 35+65=100 ( )

③ 5 χ+32=47 ( ) ⑧χ-14> 72 ( )

④ 28< 16+14( ) ⑨9b-3=60 ( )

⑤ 6(a+2)=42 ( ) ⑩ χ +y=70 ( )

张强也列了两了式子,不小心被墨水弄脏了。猜猜他原来列的是不是方程?

(1) 6X + ( =78

(2) 36 + ( ) =42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方程的意义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活动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能正确判断方程。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等量关系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方法及价值,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和应用能力,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师:同学们,认识它吗?(出示天平)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呢?然后说明天平用途和原理。

1.平衡现象数量关系的抽象概括。

师:我这里有2个25克的果冻,把它们放在天平的左边,右边再放一个质量为50克的砝码,天平怎么样了?

师: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表示你看到的现象吗?(生:25+25=50或25×2=50。)

师:用这个简单的式子就能表示天平的这种平衡状况,那么左边表示的是什么?右边表示的又是什么?

师:我这里还有一个大果冻,不知道是多少克,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我们把这个重X克的果冻放在天平的左边,右边放一个克的砝码,这时天平平衡吗?

师:谁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现在天平的这种不平衡状况?(生:X<)师:那我们怎样才能让天平平衡呢?(生:往左边盘中加砝码)我们往果冻

这边加150克砝码,观察天平平衡了吗?

师: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现在天平的这种不平衡状况?(生:X+150>)

师:刚才往左边盘中加的物体多了,现在我们拿掉50克,现在天平的左边怎样表示呢?

师:谁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现在天平的这种平衡状况?(生:X+100=)

师:我这里还有两瓶矿泉水,红色的有380克,蓝色的有350克,如果将这两瓶矿泉水放到天平左右两边,天平会怎么样?

师:如果现在把这两瓶矿泉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边,天平会出现什么状况?(生:可能平衡,可能左轻右重,可能左重右轻,分别用380-X=350、380-X<350、380-X>350来表示)

1.观察分类。

师:大屏幕上出现的这些数学式子,你能按照这些数学式子的不同特征分类吗?请孩子们自己独立思考,按自己的方式进行分类。(自主学习)

2.展示分类。

①交流分类情况,说明分类理由。

师:像这样的含有等号的式子,数学上称之为等式。像这些含有不等号的式子,我们都称之为不等式。(课件出示相应的分法。)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等式,它们有什么不同?

师:这些等式中的字母表示“未知数”,像这些“X+100=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之为方程。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1.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

2.创作方程。

3.问题质疑,揭示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①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是方程?

②“方程一定是等式,等也一定是方程?

(五),巩固练习。

师:说说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你还想学习有关方程的什么内容。

方程的意义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学生在本子上写。

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

要求:1、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

2、小组同学交流四道算式,最后达成统一认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这4道算式。

内交流,要说出理由。

你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像右边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方程,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到什么是方程,读一读,不理解的和同桌交流。

指名学生说,教师板书: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提问: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

那X+50>100 、X+50<100为什么不是方程呢?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三、完成“试一试”、“练一练”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方程的意义课件 篇8

教学内容:

教材P62~63及练习十四第1、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式与方程的意义,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方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其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弄清方程和等式的异同。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分类、抽象、概括和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天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

教师简单介绍《曹冲称象的故事》

2.谁能简单地说一下曹冲是利用什么原理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呢?

(让大象和石头的重量相等,再称石头的重量。)

3.是的。那么你们知道吗,在生活中有很多工具能帮我们测量出相同重量的物体。今天就先来认识其中的一种:天平。

二、互动新授

1.出示天平:

让学生说一说对天平有哪些了解?

让学生自由发言,可能会说:天平有两个托盘,中间有指针;天平一边放物品一边放砝码,物品的重量与砝码的重量相等。

教师做补充:天平可以称量物体的质量,还可以判断两个物体的质量是否相等;使用天平一般是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指针在中间说明天平平衡。

2.合作探究。

(1)在天平的右边放一个1009的砝码,怎样才能让天平平衡呢?

让学生自主思考、交流操作,得出:在天平的左边放2个509的砝码就可以保持平衡。

用算式表示:50+50=100。

让学生观察式子,等号左边与右边相等,这样的式子就是一个等式。(板书:等式)

(2)把一个杯子放在天平的左边,右边放100g的砝码,让学生观察天平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现在天平平衡,说明空杯子重100g。

质疑:如果我往杯子里倒些水,观察天平现在的情况。

(在空杯里加一杯水后天平不平衡了。)

一杯水的重量是多少,怎样表示?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一杯水有多重吗?(不知道)

如果要你现在表示这杯水有多重,你有办法吗?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得出:一杯水的重量一水的重量十杯子的重量。

追问:如果用未知数x来表示水的重量,那么杯子和水一共有多重,又该怎样表示呢?

学生汇报:lOO+x(师板书)

(3)再次让学生观察现在的天平(天平右边放10g砝码),发现了什么?

(天平两边不平衡)

哪边重一些呢?你们能用数学算式来表示吗?

学生回答:lOO+x>100。

怎样让天平两边平衡呢?(加砝码)

教师在右边依次加一个100g的砝码,加两个100g的砝码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天平的情况。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时引导学生用式子表示:lOO+x>200lOO+x

并引导学生说明这杯水的重量大于200g,小于300g。

让学生继续操作,怎样才能使天平平衡呢?

引导学生把右边的砝码换成2509,使天平左右两边平衡。这说明了什么?

(一杯水的重量等于250g)

(4)你们能用数学算式来表示这天平的状况吗?

学生自主思考,再全班交流汇报:lOO+x=250(师板书)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三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lOO+x200lOO+x300lOO+x=250

小结:前面两个算式两边不相等,后面一个算式两边是相等的。

师引导:像这样两边相等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等式。(板书:等式)

(5)让学生比较50+50=100与lOO+x=250两个等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主思考,并交流得出:第一个等式没有未知数x,第二个等式含有未知数x。

教师小结:像lOO+x=250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板书:方程)

(6)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不是。)

那么,方程有哪些特点?

归纳小结:方程的特点:是一个等式,且含有未知数。

三、巩固拓展

1.让学生仿照课本情境图,自己试着写一些方程。

注意指导学生:方程一定是等式,并含有未知数。

2.完成教材第63页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样的式子是方程,再自主判断,最后集体交流。

3.完成教材第63页做一做第2题。先说一说图意,再写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如:第一幅图天平的左边有两个重量是xg的球,右边是一个重50g的砝码,也就是两个xg的球的重量是50g,列方法表示为2x=50。第二幅图是一条线段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x,一部分是73,这两部分总数是166,即x+73=166.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引导总结:1.像lOO+x=25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有两个重要条件:一个是等式,一个是含有未知数。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全都是方程。

作业:教材第66页练习十四第1、2、3题。

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不平衡平衡

lOO+x200lOO+x=250

lOO+x300

像lOO+x=250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验、分析、比较,归纳出了方程的意义。教学中教师没有将等式、方程的概念强加给学生,而是充分尊重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用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表示出等量关系,并用天平平衡原理来解释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使学生理解等式及方程的意义,尊重了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多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研究。如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数量关系式,用含有x的等式表示数量变化情况等。

总之,本节课从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交流、讨论,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使学生借助集体思维,加深对方程意义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将等式和方程进行直接对比。以使学生理解和区分等式和方程。口算题引入铺垫后,要再回过头来充分利用。在讲完等式和方程后再回到口算题上,将口算题通过变化由等式到既是等式又是方程,这样进行对比使学生弄明白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方程的意义课件 篇9

2、培养学生认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自主的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1)出示ppt 显示曹冲称象的画面 引导同学们自己思考怎么把大象的重量称出来

小组之间讨论并得出结论 全班集体订正。继而引出相等,平衡的概念。

(2)课件出示天平,让学生说说天平的特点。师概括总结得出天平的.平衡这一特点。

师;怎样才能使天平左右两边相等?

再出示天平左边是20克的物体和?克的物体,右边是100克的物体。

师:你认为用哪个式子更能表示天平的作用两边是平衡的?

引导得出:20+x=100 表示天平左右两边是平衡的.

出示6架天平,根据天平的平衡状态写算式。

把这8个算式标号,得练习:

思考:你能给这些式子分类吗?并说说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类的。

像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我们今天给它起个新的名字,称为“方程”

张强也列了两了式子,不小心被墨水弄脏了。猜猜他原来列的是不是方程?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方程的意义课件 篇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方程概念,感受方程思想。

(2)经历从生活情景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

(3)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抽象数学模式。

1.出示实物天平。

(实物天平比较小,用屏幕上的天平来模拟实验。)

2.两个大苹果和一个小西瓜,它们的重量我们还不知道,如果要分别放在两个盘上,猜猜看,天平可能会哪边重呢

(说明两边的重量可能有三种不同的关系。)

用式子描述重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3.一场篮球比赛,红、蓝两队打得还挺激烈的,你能来描述两队的情况吗?

用式子表示两队比分的关系。

红队的教练啊也关注了这个情况,马上叫了一次暂停,并作了战术上的调整,一上场的一段时间里,只有红队连续得了分,请你猜一猜,两队的情况会怎样呢?

用式子来表示比分的三种关系。

4.创设四个情景。

(1)每个情景中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2)你能用关系式清晰地来描述吗?

二、引导分类,概括方程概念。

刚才我们对情景的描述得到了很多式子。

200+200=400182318+2318+2318+=23

280100120425+=7022y+720=1050

1.学生尝试第一次分类。

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1)看是否是等式。

(2)看是否含有未知数。

2.学生尝试第二次分类。

得到四组不同的式子。

3.描述每一组的特征。

4.引导概括方程概念。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三、抓等量关系,体会方程本质。

1.演示动态平衡。有等量关系,能用方程表示

2.出示情景(没有等量关系,不能用方程表示。)

出示情景120元正好买2个玩具企鹅。(有等量关系,能用方程表示)

3.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

四、联系实际,应用与拓展。

1.周老师从无锡到徐州来上课。

(1)线段图。

(2)我乘火车从无锡站开出,每小时行千米,7小时到达徐州站。无锡站到徐州站的铁路长525千米。

(3)到了徐州站,我买了3枝圆珠笔,每枝元,付出20元,找回2元。

2.情景图。

本届奥运会上,中国台北队获得了枚金牌,中国队获得了32枚,日本队获得y枚。男孩说:中国台北队金牌数的16倍正好等于中国队的金牌数。女孩说:日本队的金牌数等于中国台北队的8倍。

3.开放题。

小芳集邮共260张,小明集邮共300张。怎样才能使两人的集邮张数一样多(用方程表示)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的说明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概念的形成应具有更大的涵盖面、影响力和迁移性,由此通过自我理解、生成、连接,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本课《方程的意义》的教学设计,基于对数学概念及概念教学的再把握,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有了比较大的变化。这是我们的尝试,也是一种思考和探索。

整体的把握:

数学概念不仅是局部的,而且是全局的;不仅是静态的,而且是动态的;不仅是学科的,而且是儿童的。所以对方程概念及其教学应从多个层面加以把握:

形式层面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关系的一种)。这是一种静态的结论。

发现层面经历方程模式的生成过程,它来源于现实又回到现实,寻找等量关系并用方程来表示。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直观具体层面举出正例或反例。

直觉层面一种数学的意识、一种方程的感觉。

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有力的认知结构(其中包含知识结构、方法结构和经验结构)

目标的把握:

经历从现实问题到方程概念建立的过程,(方程是从现实生活到数学的一个提炼过程,一个用数学符号提炼现实生活中特定关系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

渗透方程思想的三个方面:设立未知量,将其当作已知数,参与到问题中事实的表达;建立等量关系,用方程表示(方程是说明两件事情是等价的);区别未知量与己知量,只要经过运算,就可用已知数表示未知量。

过程的把握:

统揽全局基础上的局部聚集,突出知识胚胎的生成。学生的认识不是线性发展的,而是整体式推进的。各个部分知识的拼装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有生命的知识,只有胚胎式的整体推进才能领略到知识生命的意蕴。所以概念教学须克服原有的分割式、部分式教学,突出知识胚胎的生成。传统教学注重从部分到整体,形成一个结构。现代教学应更重视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形成更有意义和活力的结构。

本课方程概念的教学,力图围绕目标形成一个包括知识技能、思维方式和方程思想的整体结构,在其后的教学中再对方程的各个部分进行深化,形成所谓同心圆结构的知识生成模型,这是儿童认识的规律,也许可以解决数学教学中知识太散的问题。

经历问题情景数学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全过程。从问题情景数学模型展开数学化和结构化的过程。再从数学模型解释与应用展开结合现实寻找意义的过程。方程整体概念生成必须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使目标的各个部分协调地组合在一起,产生一种数学的意识和方程的观念。

参考文献:

(1)史宁中、孔凡哲著.方程思想及其课程教学设计数学教育热点问题系列访谈录之一.《课程.教材.教法》第24卷第9期,

(2)林永伟、叶立军编著.《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第65页.方程产生历史的启示意义。

(3)《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方程的意义课件 篇11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科书5354页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教法:引导法

学法:讨论、合作、观察、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

师:你们玩过跷跷板吗?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一个跷跷板的故事。两只小青蛙在玩翘翘板很开心,一只小熊也要玩,同学们,你们说会怎么样?(没法玩)为什么?有什么办法也让小熊也能玩的开心呢?(让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回答后师总结出要让跷跷板两边平衡。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数学里也有这样的跷跷板,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数学里的跷跷板。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

出示主题图(1)

请学生说说在这副图里你获得了那些信息?(天平两边平衡,一个空杯重100克。)

出示主题图(2)

请学生说说在这副图里你获得了那些信息?(在空杯里加一杯水后天平不平衡了。)

问:你们知道一杯水有多重吗?(不知道)

如果要你现在表示这杯水有多重,你有办法吗?

(学生思考,可以讨论)

用未知数x来表示水的重量,那么杯子和水一共有多重又该怎样表示呢?(指名回答)

100+x

出示主题图(3)

请学生观察这副图里的两架天平,发现了什么?(不平衡)

哪边重一些呢?你们能用数学算式来表示这两架天平的状况吗?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用>、<符号来表示哪一边重。(学生回答后,师板书)

100+x>200100+x<300

出示主题图(4)

请学生观察这副图里的天平,发现了什么?(平衡了)

你们能用数学算式来表示这天平的状况吗?(学生思考后教师指名回答)

100+x=250(师板书)

观察比较:

100+x>200

100+x<300

100+x=250

同学们,我们刚才写的这三个数学算式有什么不同?

前面两个算式两边不相等,后面一个算式两边是相等的。

教师总结:像这样两边相等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等式。(板书)

师:你们能写出等式吗?(学生自由的写)

把学生写的等式有选择的用实物展示器展示出来。

如:3+8=11100-90=10

3+x=2560-x=7

10x=80070x=7等等

请学生把这里的等式分类

(学生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后让学生说出分类的理由。(有的含有未知数x,有的没有未知数x)

教师总结:像100+x=250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板书)

(学生写一些方程)教师把学生写的在实物展示器展示出来。

三、实践应用

1、观察分类

①30+20=50②2x+50100

③802x④3x=180⑤x11=5⑥100+2x=503

⑦x-18=24⑧6020=3

⑨100+20xx0+50

2、下面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6+x=14

3+x

502=25

6+x23

51a=17

x+y=18

3、判断

1)等式都是方程。()

2)方程都是等式。()

3)3x=0也是方程。()

4)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5)方程是等式,所以等式也叫方程。()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知道了什么知识呢?

五、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不平衡平衡

100+x>200

100+x<300100+x=250

像100+x=250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与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和等式两个概念的关系,使学生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理解与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

方程的意义课件 篇12

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生首次学习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所以字母表示数是学习本章节元知识的基础。按照教材的编写意图,要利用天平让学生亲自参与操作和实验,借助天平平衡的道理建立等式、方程的概念,以加深理解。因此本信息窗安排了三个内容,第一个首先利用天平平衡原理理解等式的意义。第二和第三个红点部分是学习方程的意义。

1、这节课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并掌握用字母表示数,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为以后学习运用准备。

2、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3、学习本节课是今后继续学习代数知识的基础,同时对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节教学方程的意义,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有关方程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多观察、多讨论、多探究、多协作、多操作,采用了观察法、讨论法、探索协作学习法和操作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探索,掌握方程的特点和意义。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天平,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等式的意义。

2.结合具体实例和情景,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

达简单的等量关系。

3.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

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方程意义的理解 难点:建立等式、方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

方程的意义课件 篇13

我说课的题目是《方程的意义》,下面我和大家汇报一下我的设想。

我从教材、教学流程、教法学法、板书设计、学习评价这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首先,说教材。本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53-54页的《方程的意义》。课程标准把“式与方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模型思想及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理解表达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的重要学习内容,《方程的意义》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初步学习了一些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铺垫。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的设计思路。《方程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堂全新数学概念课,是算术思维的一种提升,是数的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在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工具,从列出算式解发展到列出方程解,从未知数只是所求结果到未知数参与运算,思维空间增大,这又是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一次飞跃,它将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根据对教材的初步分析与理解,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并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使学生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构建过程,使学生在观察、描述、分类、抽象、交流,应用的过程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增强符号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充分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重点定为方程意义的理解以及在具体情境中建立方程的模型。

另外,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很容易将列方程时的数量关系与列算式时的思维过程混淆起来,所以我觉得本课的难点是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在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我选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这样更直观、易懂。在教学前,我为学生准备了各种含有未知数和不含未知数的等式与不等式的贴纸。 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五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学生在前几册教材里对等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有利于方程概念的建立,我在教学中借助天平首先让学生体会等式的含义。 活动:感知平衡,体会等式含义。(1分钟)

课件出示一架天平,在天平一边放上一个梨,另一边放上两个西红柿,展示梨比西红柿重,两边一样重,西红柿比梨重,三种情况。让学生说一说看到的情况,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通过这个环节,使学生对天平感兴趣,进而也会对今天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更大的期待。

第二环节: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下面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些认识这一环节我将分以下几个层次进行教学。 将时间控制在13分钟左右。 本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 感知平衡,体会等式含义 6分钟

情景1:演示天平左边放一个50克的砝码,右边放一个20克的砝码,请学生观察后说一说发现了什么,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现在所处的状态。(板书:50>20)

情景2:演示天平左边放上一个50克的砝码和一个10克的砝码,右边放上三个20克的砝码,再次请学生用式子表示天平所处的状态。(板书:50+10=20x3)

根据情境1、2的展示方式,让学生继续看课件写出算式来。在这里将以上的板书都做成贴片形式,可随时移动位置,方便下一环节进行分类。板书所有式子如下:

50>20 50+10=20x3 X

通过天平称重的演示,让学生观察平衡与不平衡的各种生活现象,用生活原型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倡要在数学学习中,使学生领悟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因此,新的教材中增加了不等式,增加了不含未知数的算式,通过类比、分析、归纳,形成数学模型,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再用严谨的语言来表述。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利用天平这一实物图,将数学知识置于情境之中,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写出等式及不等式,含有未知数的和不含未知数的。学生通过分类对比,形成表象,使学生亲历知识的生成过程。

活动二:引导分类 5分钟

在得出这么多的等式和算式后,我会说这些式子有些凌乱,同学们能不能掌握一个分类标准,小组合作,进行分类。 在这个问题上,我采取的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的形式进行,我根据学生思维特点采取由“ 扶 ”到“放”的策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动口说一说,培养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思维品质,促进思维的发展。 交流汇报:(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不等式 等式 方程 有未知数 无未知数

根据板书,我会提问:仔细观察一下,有没有相同的?

学生会回答有,然后学生边归纳我一边板书这些相同的式子,接着我会追问这些相同的式子又具有什么相同的特点呢?学生通过观察会回答它们都是等式,它们都含有未知数。我会对他们的回答进行表扬,并强调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方程是我们数学王国的新朋友。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方程的意义。此时板书课题:方程的意义。

接着,我让学生说说黑板上有的式子为什么不是方程,帮助学生巩固刚刚学习的知识。进一步强调含有未知数和是等式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这样的设计我主要是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大胆设想、敢于发现、抽象概括的机会,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真正体会到自己获取知识、发现知识的成功乐趣。

第三环节:深入拓展,辨别概念 活动1:找方程(出示课件)

3 x 42=126 5X>10 6+X=14 X+470 8+X

6+X=14 3 x 42=126 36-7=29

10÷m=5

等式 方程方程的概念虽然概括出来了,但是理解消化它还需要继续学习。通过上面的分类讨论,学生初步了解了方程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中看出两个条件都是必要的,缺少任何一个都不是方程。所以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找出课件中的等式与方程,并详细解释有的式子为什么不是等式,也不是方程。最后通过画图用2个集合圈来表示方程和等式关系,使学生对等式和方程有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达到这一步,才能算在学生的头脑中初步建立起了方程的概念。这个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创造的乐趣。在寓教于乐中,学生享受着探索过程中的乐趣,也掌握了这个知识。 等式 方程

第四环节:巩固练习,灵活运用20分钟开始 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加深理解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展示课件,我说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实际问题可用方程表示其数量关系,请同学们根

据题目列出相应的方程来。

(1)马老师坐大客车前往重庆办事,客车准载45人,坐了x个座位,还有10个空座位。 10+X=45 45-X=10

(2)从石柱坐到重庆,总共240千米,马老师坐了4个小时,找出图中的相等数量关系。

4X=240 (3)

20-3X=2 (4)

38+b=86 86-b=38 86-38=b 此时,题目难度升级,题中数学信息增加,我首先请学生齐读题目,帮助学生理解题目。 (5)

我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来。 1400+Y=2700

1400-Y=100 (2)

6X+48=96

通过层层递进的练习,加深理解消化所学的知识,并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同时强化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第五环节: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小结新知,明确收获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新知进行一次梳理,通过总结概括再次让学生体验到探索新知的乐趣。通过交流学习所得,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新课标》中指出:重视学生已有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找结果、解决问题。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表象,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积极思考、自主探索、比较分析、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取新知,培养孩子勤于动手动脑的能力;另一方面,为了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地位,我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等活动,引导学生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学生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以后通过一定的情景进一步学习方程的意义,列方程和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学生要在熟悉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在天平的演示情景中观察,思考,说出等式的特点,并由分类等式、不等式,在等式中找出熟悉的等式和陌生的等式的相同点几不同点,使新旧知识衔接起来,从而推导方程的意义。之后通过合作、讨论、探究,理解方程和等式的关系,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在头脑中建立起“方程”的概念,并能扩展到根据方程的意义列出简单的方程和用方程表示简单数量关系。

最后,来和大家说一说本课所用的学习评价,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我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归纳能力、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热情的评价,我想以此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附:板书

方程的意义

不等式等式 方程 有未知数 无未知数

50>20 50+10=20x3

X

3a=4b


本文的网址是//www.zf133.com/a/5812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