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作文 > 建军大业观后感 >

建军大业观后感(汇编5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汇编5篇)

看一部好电影,也相当于读一本好书,看完电影和电视剧之后,我们总会想倾诉内心的想法。简单来说观后感就是一种感受性的文字,怎样写出一篇特别的作品名观后感呢,如何写出作品名的观后感里的重点呢?经过仔细挑选栏目小编认为“建军大业观后感”是最具价值的文章,建议将这段话记下来或收藏起来以便以后再看!此外,关于作文,您还可以浏览槭树下的家读后感(系列十二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篇1)

看完了为建军90周年而拍的电影《建军大业》,我发现学到了很多,但是在满怀希望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抱着失望回家。

这部影片最精彩的部分是南昌暴动,也是预告片的片段,之后电影就戛然而止了。马日事变没有,广州暴动没有,井冈山会师就短短的一点点,那么张发奎、张作霖、汪精卫、杜月笙等人根本不用出现,难道仅仅是为了这些名演员和特效吗?也有不少的夸大成分。

虽然这部影片有缺点,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在国民党政府的白色恐怖下,共产党员不畏牺牲,悍然发动起义,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赞扬并供我们学习的,在应试教育下的我们也非常缺少这种为国家为人民的精神。

毛泽东一介草民,周恩来一介书生……条件艰苦,生活艰苦,生存的机会渺茫,却从未想过放弃。对我而言,这不是对建军的历史去了解知识,而是更深入地理解。我们连学农都叫苦连天,那么去露营,吃不饱还要扛枪去打仗,在生死线徘徊的生活,我敢保证我肯定会退缩。可是共产党人和那些爱国革命人士没有退缩,毅然向前,为了革命,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而不像我们为了自己。

这就是看完电影的感受,有好评,有差评。

建军大业观后感(篇2)

建国系列三部曲《建党伟业》、《建国大业》都看过了,今年是建军90周年,看《建军大业》,向祖国献礼,上个星期天带着崇敬的心情**了《建军大业》。

整部电影看得我热血沸腾、热泪满眶,尤其是南昌革命成功那一刻,整个影院里响起了热烈的牚声,后面有几个小孩子站起来吹着口哨鼓着掌,我回头看了下,是一群00后,谁说00后是跨掉的一代呢,看看他们的热情、他们爱国的表达方式,他们的真情流露,此时此刻我感觉我们这代人就像一群老古董。影片结尾有一个镜头我印象很深刻,毛泽东看着栗裕这些年轻人的面孔说:“中国的革命要靠你们!

”因为他们年轻,年轻就代表着希望、力量、勇气、改变。年轻人才是革命的动力!

同前两部建国系列影片一样,《建军大业》同样是超级大咖众星云集,朱亚文饰演的周恩来,欧豪饰演的叶挺,刘昊然饰演的粟裕、张艺兴饰演的卢德铭、李易峰饰演的何长工等等等等,这些人气明星的背后,不就映**当今时代下一个个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朝气逢勃,想做一番大事业的年轻人吗?

影片中蒋介说:“一个农民(毛泽东)、一介书生(周恩来)、一个兵痞(叶挺)、一个土匪(贺龙),怎么跟我斗?”这个问题,稍微了解那个年代历史的人都能说出一二三,客观主观、内因外因来,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信仰!

正是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信念,使这些年轻人走在一起,毫不犹豫地抛头颅、洒热血,视死亡为死亡,把革命进行到底!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暴发后,陈独秀提出投降,遭到毛泽东等人的反对,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当时,毛泽东作为湖南的代表,无权在会上发言。粟裕才19岁,叶挺27岁,朱德40岁,贺龙将军还在为入党而奋斗。他们凭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气势,凭着改变世界舍我其谁的豪迈之气,凭着以天下为已任,一统河山的志向,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中国革命的重担。

影片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是欧豪演的叶挺,在带领军队进入南昌城时,面对城门守卫的阻拦,依然是霸气直前,对方说没有接到命令,他就现写一个命令,带着让人畏惧的的铁军进入南昌,面对兵痞挑衅自己的兵时,毅然站出,拿起鞭子直抽兵痞;南昌起义去增援贺龙将军部队,在那炮火烟弹中,声嘶力竭的吼着:“放”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将军应有的血性与大无畏的气魄!

还有一个是朱德(黄志忠扮演)南昌起义前晚,他觥筹交错、巧妙周旋,冷静地掌握着场内所有人的动向,牵制住敌方的力量。在三河坝战争中,运筹帷幄,用三千兵力硬生生拖住了钱大钧三万兵,临危不惧、大敌当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三河坝战役第三天决定撤退的时候,朱德站在满是尸体的战场上,上一次的硝烟还未散去,下一次的突袭可能就要来临,需要留下200人断后为主力部队争取时间,在决定200人选时,影院里的哭泣声与电影里的痛哭声混合在一起……

当今的世界并不太平,恐怖主义、强权主义、霸权主义、**主义搅得天下鸡犬不宁,历史再一次雄辩地证明,弱国无外交、弱国无尊严、弱国无人权,枪杆子里出政权,枪杆子同样出和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人民美好生活,必须加快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这,就是我们的英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撼山易,撼中国解放军难!

特写此观后感向英勇之师致敬!

致敬!英勇之师!威武之师!

建军大业观后感(篇3)

昨天看《建军大业》挺有些感触的,中国历史太厚重了,先辈们是我们无法承受之重,铭记历史,做个热血青年,做个有担当的人。

1840年,鸦片战争,林则徐用行动告诉世人,中国人还有热血;

1911年,辛亥革命,孙中山用行动告诉世人,中国人还有热血;

1919年,五四运动,无数青年用行动告诉世人,中国人还有热血;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最伟大的党诞生了。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历史的脉络何其清晰,历史的河流滚滚东流。

1927年3月,蒋汪矛盾公开化,蒋介石另立中央,史称“宁汉分裂”。

1927年,四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月发动七一五事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屠杀进步人士,一时间,血流成河。

社会动荡,志士心急;

家国哀鸣,山河破碎。

关于共产党要不要交枪的问题,党内激烈辩论,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八月一日凌晨,三声枪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拿起枪杆子,踏上革命征程,史称南昌起义。

但,南昌失败,秋收失败。事实证明在中国只有“农村包围城市”,不能“城市包围农村”。

1928年4月,井冈山朱毛会,铸造铁血红军,从此,中国历史,天翻地覆慨而慷,敢叫日月换新天。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本都可以高官厚禄,过着轻松自在的生活,可他们放弃这些,为了家国天下,为了黎民百姓,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无论年龄大小,聚集到一起,欲要轰轰烈烈干一番大事。

至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建军大业观后感(篇4)

今天,学校党委组织学生党员和老师去北京剧院看《建军大业》,这部献给祖国建军90周年的片子,电影开始的蒋介石“清共”,还原了当时的惨绝人寰,李大钊同志的牺牲仿佛掀起了影片的第一个高潮,如果我们没有枪,就是刀俎上的肉,任人宰割。

马克思主义确实是说工人为主要革命力量,但毛泽东却提出了发展农民这种大胆的想法,这才是符合中国的国情。于是有了南昌起义,有了毛泽东的建立自己的武装根据地。电影里还有一些小情节也是十分感人的,比如毛泽东和家人的离别,这是一个革命人一个共产党员的伟大,贺龙的执念,申请入党,虽然有些搞笑却是让人敬佩。

影片中每个角色都有年龄标注,选择小鲜肉也是符合片中年龄的,他们年轻,他们风华正茂,却已是满腔热血,最后的死守三河坝,做勇士,不做烈士。我看到了一个个坚决的眼神,那里孕育着新中国的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这部电影最好的诠释。

建军大业观后感(篇5)

133分钟的电影,枪炮连绵烽火震天,一波波满屏引爆的炸点真实再现了当年的历史背景和被迫革命建军的必要性。剧中不仅有很多笑点,同时也有很多戳中内心的痛点和泪点,逼真再现了南昌起义、三河坝血战、广州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历史节点,这是何等惊心动魄的烽火青春。

电影中选择了每一个角色出场时在姓名旁标注实时年龄的那一刻,就开始无声的宣告,向世人展示了热血青年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

此片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三河坝战役,敌人有三万兵力,而我们只有不到三千人,为了给广州起义的大部队赢得突围时间。在朱德司令的领导下,战士们成功浴血奋战坚守了三天,但是伤亡惨重。在第三天,朱德司令为了掩护大部队的撤离,需要留下两百壮士死守阵地,让我惊讶的是,明知道留下就是死路一条,可是居然所有人都想要留下,留下来的牺牲,撤出希望的火种,是何等艰难的决定,这让我非常感动!

在大部队撤离之前,朱德司令对团长蔡晴川说了一句话:“要当勇士,不要当烈士”!就在团长蔡晴川中枪倒下的那一刻,他脑中不断地回想起这句话,他的身体突然就有了力量,终于拉响了炸弹控制器,与敌人同归于尽。当钱大钧打扫战场时,站在蔡晴川面前敬礼时,敌人也为此震撼啦,这是多么值得尊敬的对手。

儿时懵懂无知时曾听爷爷讲起过红军过草地、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从爷爷身上的三处弹孔就知道用鲜血换来的和平是多么不易的,为了延续更多人的生命,英雄和英烈们,付出了很多很多……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719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