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课件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热门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热门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课件。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认真准备的工具,所以老师必须花时间和心思去制作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师进行系统化教学的基础,你是否正在寻找适合的教案课件呢?编辑特意为您准备了关于“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的相关内容,这篇文章包含了很多不同的话题,相信您能从中找到您需要的信息!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篇1)

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此文转于.Net]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教学难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教具: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白纸一张,一面画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小格。

学具:一张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20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师依次在黑板上板书米、分米、厘米)

口答:1米=()分米1分米=()厘米70厘米=()分米

5米=()分米30分米=()厘米400分米=()米

师:每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师依次在黑板上板书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师: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请同学们猜猜看?

(有的学生认为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有的认为是100。)

师:看来同学们的意见难以统一,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动脑研究一下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究竟是多少?

(师边说边板书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好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分米,谁来说说它的面积是多少?

生: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师: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分四人小组动手操作一下。

出示操作要求:

1、可以借助你手中的工具,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直尺或者直接动脑思考。

2、小组长安排组员的操作活动,一名同学负责操作,其他同学协助、一人汇报。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师:请各小组汇报操作结果。

生1:我们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在这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上,横排每排摆10个,竖排每排摆10个,一共可以摆100个,所以这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100平方厘米。

(教师出示一面画有100个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的正方形。)

师:你们是用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用的“摆”的方法,真棒!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2:我们是用直尺去量这个正方形的边,边长正好是10厘米,所以它的面积也就是10×10=100(平方厘米)

师:真聪明!还有想法吗?

生3:我是直接把1分米换算成10厘米,那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厘米)

师:这种方法真棒。

师:刚才同学们想的方法都很好。有的用摆,有的用量,还有的直接把分米换算成厘米来计算。但是,我们无论用哪种方法,这

[1][2]下一页

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篇2)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一)

第一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导入新课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新知识点:

1、口算除法

(1)口算。

(2)估算。

2、笔算除法。

(1)基本的笔算除法

(2)除法的验算。

教学要求:

1、会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建议:

1、加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使学生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

为了避免学生在不理解算理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口算过程,套用计算法则,本册教材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既没有注明一般的口算思路,也没有出示笔算除法的法则,二是充分调动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计算的算理和算法。

(1)激活学生已有的口算经验,使之顺利迁移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中。

学生已有的与除法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表内乘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经验是帮组学生解答除法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因此,教学时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口算经验,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并将它灵活运用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样一个新的情景中。

(2)引导学生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计算规律,学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有序思考方法。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除法口算经验,结合一定的直观操作活动,使学生养成一种有序的思考和操作习惯,从而自主概括出笔算除法的计算规律。

(3)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思考的过程。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归纳、整理运算程序和运算规律的过程,它是计算活动过程中的提炼和升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条件,给学生一个宽松的说话环境。首先,让学生在思考每个例题时,自言自语地、轻声的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或与同桌)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最后,提供过程的范例。让说得好的学生在班上交流,或者教师根据多个学生的表述概括出班上学生的不同解题策略。通过有层次的说过程、说算理,自主归纳出口算或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同时,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2、拓宽主题图的情景视野。

为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情景中学习除法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材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从中引出需要用除法解决的若干问题。但是,这些素材还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要求。因此,实际教学时,老师应根据当地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将除法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健康成长、交通、体育、娱乐、饮食和科普知识等联系起来,使枯燥乏味的除法计算融入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把估算放在与口算、笔算同等重要的地位。

“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是《课程标准》为学生提供的关于估算的学习目标。要落实这一目标,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①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作用,认识到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②将估算、口算、笔算的数学结合起来。教学时,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估算算法与其他算法结合起来应用,使学生真切感受不同计算方法的作业,感受估算的应用价值。③适当补充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估算内容,加大估算应用的力度,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4、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乘法和除法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入手,将乘法运算的思维方法迁移到除法当中。如:教学60÷3( )时,可引导学生思考3×()=60。又如,在验算除法时,可依据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引出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检验方法。这样,通过从矛盾的双方入手,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既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又培养了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篇3)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教材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教学内容:

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课时安排:

5课时

第一课时

认识东西南北

教学内容:

教材第2至3页例1及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辨认东、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观察主题图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重点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学生背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二、探究新知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练习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

5、完成书本填空和做一做

(1)观察例1图

问: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育馆在操场的()面。教学楼在操场的()面,大门在操场的()面。

(2)完成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2题

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西)

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

3、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4、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德阳市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5、背儿歌

早晨起床向太阳,前是东,后是西,左是北,右是南。四、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回家按照4个方向观察房间的摆设,明天来告诉大家。

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早上太阳在东方

面东,背西,左手北,右手南

东西相对,南北相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篇4)

题目:认识简单的路线

自我回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别人问我们方向或者我们问别人方向的问题,如何描述行走的路线,让人们不会走错路?今天我们将一起研究路线问题。

自学教材第5页的例3。

沟通与合作:

1. 展示第5页示例3的图片。

(1)谁能指出东方的四个方向,地图上的南、西和北?

(2)告诉我,少年宫的体育场和电影院在哪里?

(3) 告诉我,店里的医院是什么方向?医院的商店在哪里?

2.描述走路的路线:

(1)小明的妈妈生病住院了,他想着去商店给妈妈买点东西。出院后,往北走到第一个路口的时候,不知道怎么走。你能告诉他怎么走吗?

(2) 描述步行路线: 。

(3) 告诉我小明从医院旁边的十字路口到商店的步行路线?

3.明白同一条路线有不同的路要走。

(1)小明买完东西准备回医院。他怎么能走? ……还有其他路线吗?

(2)如果你是小明,你会选择哪条路?为什么?

4、提出路线问题并自行解决:

(1)小明选择了沿原路返回的路线。在路上,他遇到了一位向他问路的叔叔。猜这个。大叔会问什么?如何回答?

我怎么去电影院?

我怎么去少年宫?

我怎么去体育场?

(2)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个扮演大叔问路,一个扮演小明回答。

各组交流展示学习收获,其他组认真聆听,及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并及时补充和纠正。

反馈评价:

1.在第5页做。

(1)独立完成,画出小红从家到图中游泳池的路线.

(2) 告诉我小红、小兰和小明去学校的路线。

(3)说说放学后小红、小兰、小明??的路线。

(4) 先男孩提问,女孩解决问题,然后女孩提问,男孩解决问题。

2. 习题1,第3题。

(1)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2)问题(2),同桌互相提问,解决彼此的问题。

1.全课小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描述路线时要注意什么?

2. 描述你回家的路线。

本课程教材提供的习题只是习题二的第二题,所以我增加了几个补充习题,全部以游戏的形式呈现。比如“送小动物回家”,学生根据老师的语言描述将动物卡片粘贴到相应的位置。另一个例子是“我是一个小绘图员”。活动中,同学们不仅巩固了新知识,也增进了友谊。虽然《方位与方位》的教学比较抽象,学生掌握起来也比较困难,但如果教师在课前认真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认真组织实施,还是能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效果。

教案设计频道编辑推荐:三年级数学教案2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篇5)

教学内容

解题:教材第8页例4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熟悉的场景,确定地点的位置,然后叙述步行路线。

2.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

3.通过知识的应用和各种活动,学生可以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的概念。

教学重点

熟练使用八个方向性词语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和简单的步行路线。

教学难点

熟练使用八个方向性词语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和简单的步行路线。

教学过程

1.介绍一堂新课

孩子们,你们坐过公共汽车吗?你有没有一个人坐公交车去动物园?今天老师又和你们一起去动物园,那我们现在走,好吗?

揭示主题:知道路线。

二、新班教学

1.展示动物导览图。

我们乘公共汽车去动物园。这里有很多动物。请先认出图中是哪些动物园?展示动物园的导览图(见教科书第 8 页的例 4)。

2.请指出图中的8个方向。

3. 解决问题。

(1) 熊猫屋在哪里?我怎样才能从门口出去?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在动物园的西北角,可以往北到狮山,再往西北走。)

(2)你还能怎么走?还请描述步行路线。

在黑板上的活动挂图上提名你的名字,谈论步行路线。同桌互相询问各个殿堂的步行路线,对比一下,谁能说得清!

4.每个动物园的步行路线是否独特?你能说出几个?当你在同一个动物园里谈论几条不同的步行路线时,你有什么发现吗?

5.总结:如果从不同的路线去,方向就会不同。

3.巩固练习

1、说说1路公交车经过我们学校的行驶路线。

2. 完成教材第10页练习2的第5题。

强调对角线的特点,记住四个方向是相反的。

4.课堂总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篇6)

教学内容:

教材第26~27页练习六第3~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的计算除法和用乘法验算除法。

2.提高学生的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和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300梅6560梅8320梅4810梅9210梅3280梅7500梅7

学生口算度说说是怎样想的。

2、第26页练习六第3题:

(1).理解题目意思后学生独立完成。

(2).说说能被2、3、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二、指导练习:

1、第26页练习六第4题:

(1)学生读题审题。

(2)分小组讨论解题方法。

(3)汇报解题方法。

2、第26页练习六第5题:

(1)出示挂图。

(2)笔算比赛。

(3)讲评。

3、第26页练习六第6题:

(1)出示图表,学生读题审题。

(2)分小组进行估算和计算。

(3)集体讲评。

4、第26页练习六第7题:

(1)学生读题审题。

(2)讨论解题方法。

(3)讲评。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篇7)

教学内容:

练习二十三的第5、6、7、8题。

教学目标:

进-步理解,掌握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口算。

3脳86710脳2532脳44脳563脳825脳678脳2310脳3

二、专项练习

1、一个工人1小时加工零件5个。按这样计算:

(1)一个工人2小时加工零件多少个?8小时呢?(理解加工零件的个数与时间有关系)。

(2)2个工人l小时可以加工零件多少个?(理解加工零件的个数与人数有关系)。

如果是8个工人,那么1小时可以加工零件多少个?

(3)8个工人2小时可以加工零件多少个?(理解加工零件个数不仅与人数有关系,而且与加工的时间有关系)。

5脳8脳2=80(人)

那么5脳8表示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5脳8脳2(再乘2)解决了什么问题?

表示8个工人2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

5脳2脳2的每一步各表示什么?

2、练习二十三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评价,激发学生权极性,增强自信心。

三、课堂练习

1、课本练习二十三的第6、7、8题。

(1)、学生独立解决问。

(2)、交流评价:你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进一步知道了什么?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篇8)

教学内容:

教材第86~87页练习二十第5~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意义,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正确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准确地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3、引导学生探索有关面积相关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说一说:①什么是面积?

②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什么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更大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什么是1公顷、1平方千米?

③怎样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2、涂一涂、算一算:用不同的颜色涂出下面每个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并算出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单位:厘米)

议一议: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3、填一填:

1米=()分米1分米=()厘米1千米=()米

5平方米=()平方分米9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平方千米=()平方米300平方分米=()平方米

40公顷=()平方米8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5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4000公顷=()平方千米

二、指导练习,深化提高

1、教材练习二十第5题。

(1)学生独立做。

(2)交流方法:你计算中你知道了什么?

2、教材练习二十第8题: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3、教材练习二十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三、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第6、7题。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篇9)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四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能正确、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3.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和认真口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具准备:

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学过的口算方法

1、口算下面各题。

30脳450脳530脳4

300脳7200脳812脳4

43脳233脳323脳311脳7

2、说一说30脳4、300脳7、12脳4的口算方法。

二、快乐体验,探索新知

1、教科书第58页例题1的。

(1)运用挂图呈现邮递员送报纸、送信的情景。

(2)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的内容,想一想可以提什么问题。

(3)教师:大家刚才提了很多问题,那如果邮递员工作了10天,他要送多少份报纸?如果工作了30天呢?

出示例题1:邮递员平均每天送300份报纸,工作了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工作了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2、研究口算的方法。

(1)请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

300脳10300脳30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小结: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是采用把整百整十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这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几个0,这一种方法最为简便。

3、出示例题1的后半题:邮递员平均每天送60封信,工作了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了30天要送多少封信?

学生独立列式并口算出正确的结果,教师讲评时要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口算是采用把整十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这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几个0。

4、练一练:完成教科书第58页的做一做

先由学生独立口算,然后集体订正。

讲评时提问:80脳10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过程

12脳200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过程

三、巩固运用

1、教材第69页的练习十四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提问: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2、游戏。(完成教科书第60页的练习十四第2题)贴出香蕉摘下来。最后,比一比哪一组摘的香蕉多。

3、教材第60页的练习十四第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学生完成后,请几位说一说这一道题解题过程和结果。

4、教材第60页的练习十四第4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前一个问题。然后教师讲评。

(2)第2个问题要我们求什么?要求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知道邮递员一天的工作时间。邮递员每分钟行100米,那2小时大约行多少千米?如何解答这一道题,请同学们以4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一下。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5题。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篇10)

教学内容:       面积面积单位    教科书70---74页

教学目标:

(1)    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

(2)    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表象。

教具: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纸片各一张,课件。

学具:每同位一张粉红色的纸(长5cm,宽3cm),蓝色的纸(长4cm,宽3cm),绿色的纸(边长4cm的正方形)。每同位有一个学具袋,里面装有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或三角形。

师:同学们,今天举行小组生涂色比赛,哪组先涂完就赢了。

生涂后,师问:为什么这组的同学最快涂好呢?请看他们的卡纸,对于这个比赛你们不想说点什么吗?

生:这个游戏不公平,因为每个小组的纸张大小不同,他们组纸张的面小。

师:每个小组的纸张大小不同,他们组纸张的面是最小的,理所当然他们是涂得最快的一组。所以这个游戏是不太公平。

师:我们知道纸张的面有大有小,其实物体的面也有大有小哦,比如黑板的面就是这个边框围着的黑色部分,请同学们摸一摸数学课本的面,再摸摸铅笔盒的面,你觉得哪个面大?再摸摸练习本的面与课桌的面,哪个面大?你们再看看黑板的面,它与刚才的面比较,谁大?

师:通过刚才动手摸和观察,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在数学上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师:物体的表面是这样的,那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呢?请看:(课件逐个出示四组图形)

师:同学们真聪明,很快就比出上面几组图形的大小,那这一组呢?

师: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也是它们的面积。(课件把不封闭的那个去掉)

完整板书: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阴影的为补充的)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齐读概念),有两个纸张娃娃为了争自己的面积比较大,吵了起来,我们一起去瞧瞧?(课件演示)

谁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帮帮他们吗?

师:好,我们看看这个办法行不行?(课件演示)原来不行哦?还有其他办法吗?下面请先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学具,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你们小组可以借助那种学具,用什么方法来帮纸张娃娃来解决这个难题,

生1:我们是先重叠,然后通过剪切重叠外的部分,然后再进行重叠比较,得出正方形娃娃比长方形娃娃的面积大。

生2:我们组用的小正方形出来摆一摆,长方形娃娃摆了15个小正方形,

生:我们是摆小圆片,也得出是正方形娃娃比长方形娃娃的面积大。

师:对,我们可以在里面摆小图形,哪个图形摆得多,哪个图形的面积大。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种摆小图形的方法,那种更加好些呢?为什么?

生:摆小正方形的更好一些,因为用小正方形摆没有空隙。而摆小圆片有很多的空隙。

这里有三个同学,他们也想到了同样的方法,你观察一下谁的方法正确?(课件出示课本72页三个同学在拼摆的那幅图)让学生明白第一位同学用的图形不统一,不能比较,并且不能用圆形来摆。第二位同学摆的图形大小不一样,也不能比较。

师: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要用统一的标准,这统一标准就是面积单位。用什么图形来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呢?

学生同位合作摆,我安排同学用小正方形来摆。(为了方便等会的汇报,我要求学生把这两张纸放在数学课堂上摆。)

师: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规定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板书这三个单位)。你们想不想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在刚才的三个单位前分别板书1)?

师:请同学们拿出刚才用来摆的小正形,这就是1平方厘米。请同学们量一量这个正方形的四条边各是多少。

学生量并汇报。

师:也就是说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在刚才1平方厘米的左边补充板书)

师:我们怎样来记住这小小的1平方厘米呢?它和我的小指指甲的大小差不多,下面请同学们在学具中拿出1平方厘米比一比和自己的那个指甲差不多大呢?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1平方分米有多大?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板书: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师:请同学们快速找出1平方分米的学具,找一下我们教室那个物体的表面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再请你估计一下,课本表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师:这是1平方米的纸,你猜猜上面能站多少人?(让学生到讲台上站一站)你猜猜黑板的表面的面积是多少?

师:一般我们测量比较大的面积时用平方米做单位,测量比较小的面积时用平方厘米做单位,介于两者之间的用平方分米做单位。

三.巩固练习。

四.看书质疑。

刚才我们学习的知识在课本70到74页,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看看还有没有不懂的?

五、回顾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什么知识?

六.师生互评:

同学们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有什么遗憾?对老师提出什么建议?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712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