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高二课件 >

高二课件经典15篇

高二课件经典15篇

高二课件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贾谊对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他所提倡的仁政思想及其意义局限。

2、理解对偶、排比等的作用,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3、背诵全文(重点是3、4、5段)。

(二)、能力目标:

1、掌握实词“制、亡、利、固、遗、度”、通假字、特殊句式等,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善于叙事、精于论断的特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叙议关系,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3、品评鉴赏本文广用排比、对偶,极力渲染夸张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4、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

(三)、情感目标:

1、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学习作者“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基于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宜采用以朗读带动文意疏通,以背诵带动对作品的鉴赏,写作特色、语言特点的分析鉴赏皆融于诵读中。

2、评品法。从品评鉴赏的角度,通过设置几个鉴赏点来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具体赏析该文写作的独到之处。

四、教学设想:

1、预习指导:借助注释、工具书等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课文讲授:指出历史局限,略讲二世灭亡原因、历史人物及史实。指导课外阅读(如小说《东周列国志》,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翻译:主要知识点。借助《导学教程》单元提要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反复诵读:体会严密逻辑、优美文辞、磅礴气势、透彻说理。背诵全文或后三段。

五、教学时数:3教时。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预习全文,疏通文句,了解大意。

2、学习课文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虚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虚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贾谊》(毛泽东):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须哀伤付一生。

(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抑郁而终呢?)

贾谊“才调”到底如何?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预习指导:(导学教程、预习提要、知识梳理)

三、研习课文:

(一)、朗读全文,找出揭示全文中心论点的句子。翻译这句话,分析其句子结构及关系。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不同文本的译文:

广东版《教师教学用书》:“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守的形势也就不同了。”

湖南版《高一语文跟我学》:“不施仁政,而使秦始皇执政前后攻守的形势不同造成的啊。”

任志鸿《中学教材优化全析》:“不施行仁政,使进攻和防守的形势截然不同啊。”

张必东《中学语文备课全书》:“没有施行仁义,而进攻与防守的形势不同了。”

《高中语文疑难解析》:“是由于它没有实施仁义的政治,而攻守的形势不同了。”

关系:承接或因果。

新观点: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而”的前后不是因果关系或承接关系,而应为转折关系,“而”应为“然而”。而最好是将“攻守之势异也”和“仁义不施”调换顺序,将这一句理解为“攻守之势异也而仁义不施”。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朗读指导:学生朗读,教师范读。体会句中的逻辑停顿:

(1)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要有停顿;

(2)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要有停顿;

(3)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较长的联合成分之间也要有停顿;

这是一般规律。

本段的动词——“据”“拥”“有”之后要有停顿;“内”“外”之后还应有停顿。下面各段的朗读指导仍围绕逻辑停顿进行。

2、参看注释,翻译“有席卷……之意,……之心”,说说你从这句翻译中受到什么启发。

明确:

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本段突出强调两点:

其一,如上节所讲,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

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

3、从注释中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明确: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作为伏笔而预先说在前面的话;为事态的发展预先做的安排)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为了让后文的意思表达的更清楚、更形象而做的一种烘托,一种陪衬。有时也叫伏笔——在前段里为后段所做的提示或暗示)。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4、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明确: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暗中观望,等待时机,含贬义。近义词有:窥视、窥探)。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四、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书面翻译第1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研习课文第2、3自然段。

3.继续重点讲授文言文翻译方面的知识。

3.从分析段内层次入手,学习运用材料为中心服务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检查讲评作业:(略)

二、研习新课:

(一)、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译文,其中有些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

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明确: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蒙故业”的“故”,泽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二)、指名让学生口译第2段,其他学生(或教师)订正。

(三)、第2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有下面几种意见,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1、4层:

第1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

第2层:“诸侯恐惧……已困矣”

第3层:“于是从散……弱国入朝”

第4层:其余是

2、2层:

第1层:“孝公既没……弱国入朝”

第2层:其余是

3、2层:

第1层,“弱国入朝”,可分三小层:

(1)“孝公既没……要害之郡”

(2)“诸侯恐惧……已困矣”

(3)“于是从散……弱国入朝”

第2层:“延及……国家无事”

提示:

把孝公之后五位国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这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写秦孝公,这是秦攻夺天下的开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国君有共同的特点——“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虽然孝文、庄襄因“享国之日浅”,无所建树,但不等于放弃攻天下的“遗策”。总的说来,五位国君是在发展吞并天下的业绩。第3自然段写秦始皇,是秦攻夺天下雄心的实现,即标志“攻”的阶段的结束,下面转入“守”天下的阶段。所以第三种意见似不可取。第二种意见基本合理。作者按时间先后和建树状况把五位国君分为两类来写:前者评写,后者略写,但不管评略,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为了学习方便,我们可以对第一层再分3个小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第一种分法实际上是把第一层的3个小层与第二大层并列,这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

(说明:若有学生问,作者为什么把前三位国君合写而不—一独段分写?亦可参看上面分析,从中找出答案。)

(四)提问: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层中,3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1小层写秦攻各国,第2小层写各国攻秦,第3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明确:还可以有一种理解,3个小层都是写秦的。第1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了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攻”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原因。第2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攻”取合起来的九国诸侯。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面对九国联军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而是“开关延敌”,以“攻”对“攻”。第3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席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

(五)、指名或集体诵读第3自然段,然后从本段挑出典型的例句,附上或正或误的译文,让学生指出正误,说明理由。

例句及译文(例句下A、B为译文):

(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3)乃使蒙恬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且守卫边防。

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5)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秦始皇)踏着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堡,下临不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十分坚固。

A.(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提示:

要做到译文的“信、达、雅”,起码要从以下几点检查:其一,文言文中的每个实词、虚词的意义是什么,译文中有没有译错的语词或遗漏的语词;其二,译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们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语法习惯;其三,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风格,各种修辞格的处理是否得当。

[附]参考答案

(1)A、B均有误。A中“御”译为“奴役”为好;B中“宇内”理解有误,联系下面(2)句可知。(2)A为意译,正确;B有误,“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未处理好。(3)A句正确;B有误,藩篱比喻边境、边防,今人无“像篱笆一样重要”的比喻说法。(4)A有误,“兵”不指“军队”而指兵器,“之”亦应代指兵器,“锋镐”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确。(5)A有误,原文“践”不是课文注中的“践履”(课文注释有误),而应是《康熙字典》引《释文》的“践,借也”当凭借讲;“城”作城墙、城堡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确。

(六)、提问:第3自然段讲了秦始皇“攻”天下的业绩和“守”天下的措施。试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写其“攻”的,哪些是写其“守”的?

明确:

“士不敢弯弓以报怨”句之后为“守”,“报怨”句和其前为“攻”。“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仍属其“井吞八荒”之举。

(七)、提问: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明确:

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眼务的。

三、布置作业:

1、背诵第3自然段。

2、书面翻译课文的最后两段。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1、研习第4、5自然段,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见解,评说其进步性及局限性。

2、学习本文从对比中引出结论的论证方法,进一步加强对文言词句的理解和翻译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背诵第3自然段。

2、检查第4、5自然段的译文,着重检查容易误译的典型句子的翻泽。

3、误译举例: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文:然而陈涉不过是一个用破瓮遮住窗户,用绳子系住户枢(这样贫穷人家)的子弟,是甿、隶一类的(耕田)人,而且是被迁谪戍边的征夫。

(2)才能不及中人。

泽文:才能不如中等人才。

(3)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译文:(他)又是脚踏在戍卒行军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纵横的行途中举事。

(4)天下云集响应。

译文:天下人如同阴云一样集聚起来,如同回声那样应和他。

(5)崤函之固,自若也。

译文:崤山与函谷关的险固,自然与以前相同。

(6)非及向时之士也。

译文:(又)不及九国的士人。

(7)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译文:一个匹夫发难而天子的七庙被毁坏。

说明:以上译句均引自人教社《教参》,其中各有微瑕,试指正如下:(1)“瓮牖”解释如课本注释,不当“用破瓮遮住窗户”讲。“甿”即耕田人,课本已有注解,译文中括号内字多余。(2)“中人”,课本注“平常的人”,能够讲通,译文不必标新立异,应尽量与注释吻合。(3)“蹑足”应取引申义,“行伍”译为“戍卒行军途中”不妥,整个译文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不达不雅。(4)“云”译为“阴云”与原句所表达情感不一致。(5)“自若”的“自”不是“自然”的意思,辞书注“自若”为“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6)“向时”应译出,可译为“不能赶上先前九国的土人”。(7)“夫”即“人”,“匹”,“一个”的意思,用“一个”限制“匹夫”,没有必要。“七庙”属借代,应在译时直接用本体事物名词“国家”。

检查方法:可采用上面办法或让学生解释有关文言词,可以让学生读某句自己的译文。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订正或老师讲评。

二、研习课文:

(一)、第4自然段导读:

“写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这和“过秦”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评写陈涉出身之低下、起义的仓淬、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钝劣以及“天下云集响应”的形势?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阅读时必须联系上下文,通过比较来探求,而不要孤立地就本段苦思冥想。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会这种比较,我们先来做如下练习:

1、读本段和上段有关内容,填写下表:

地位出身军队数量军队素质武器状况地理条件

陈涉

秦始皇

答案:

地位出身军队

数量军队素质武器状况地理条件

陈涉瓮牖枢之子人,迁徙之徒行伍之间数百疲弊之卒斩木为兵阡陌之中

秦始皇至尊王侯之家万乘良将、信臣精卒劲弩、利兵、据亿万丈之城、全千里

2、我们之所以将陈涉与始皇作比较,是因为陈涉起义时虽然“始皇既没”,但“余威震于殊俗”,说明秦当时国势未衰。从比较中可以看到,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涉力量强大,也不是因为秦国的力量不强大和地理条件发生了变化。

3、从本段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可以看出陈涉起义的原因,不是上段中的秦“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从本段对陈涉的地位、出身等叙述看,陈涉反秦的原因也不是上段所说的因为秦“振长策而御宇内”和“隳名城,杀豪杰”,而是因为秦“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4、从第2自然段中,知山东诸侯“会盟而谋弱秦”时,招致人才的办法是“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土”;从本段“天下云集响应,赢穆而景从”来看,“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的原因,并非是陈涉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其原因是三段中的“振长策而御宇内”“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等,总之一句话,如下段所说的,是因为秦“仁义不施”。

(二)、第5自然段导读:

“第五段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作者是如何议论的?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议论是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用来对比的材料分别见于上文哪一段?作者的结论是什么?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该如何评价这一结论?这些都是我们阅读时要加以注意的。下面我们仍通过练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这是作者进行比较的前提,也是排除秦亡是由于国家变小变弱的原因。这句话是对前文叙述事实的高度概括和所作的判断。这些事实通过文中这些语句可看出来:第1段的“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及“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第2段的:“南取……要害之郡”、“争割地而路秦”及“宰割天下,分裂……入朝”;第3段的:“吞二周……而报怨”及“践华为城……谁何”;第4段的“余威震于殊俗”。

2、陈涉与“九国”的比较,实质上仍是以秦之今与秦之昔的比较。从第2段中我们知道,昔日作为一国诸侯的秦,与拥有“十倍之地,百万之师”的九国较量的结果是胜而不是败;而今与陈涉这位不能与九国“同年而语”的甿隶之人较量,竟然失败!这就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疆域广大,实力雄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的永远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什么是决定的因素呢?读者在对比之后,不能不深思而发出“何也”的问话。

3、如何评价作者关于秦灭亡的结论?

提示:

①从科学性看这一结论是否严密,有无局限性?战国四君(孟尝君、平原君等)“宽厚而爱人”,但结果如何?

②从“仁政”的阶级内容看有无局限性?

③从作者主张的客观效果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看其是否有进步性。

讨论: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明确:

观点一:

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的“斗诸侯”。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

观点二:

在作者看来,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就是仁义的开端。“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就是这一结论的依据。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对“王道”的图景作了具体的描绘:“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可以说,“务耕织”就是对孟子“王道”思想中这一内容的高度概括。在这里,贾谊把“立法度,务耕织”作为秦国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反映了他对“王道”——即仁政的肯定。在贾谊看来,秦国的迅速发展壮大,关键在于施行仁政,“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因此才取得了向四方扩张的辉煌业绩。文章前两段没有具体叙述秦国四代君王的治国之道,而是着力渲染其迅猛发展之势,正是用所取得的业绩来证明治国方略的正确。

兴于仁义,亡于暴政,这是贾谊在本文要表达的基本思想,也是本文组织材料的基本思路。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在这一段,作者详细地描绘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过程和治国之道——在作者看来,秦始皇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是因为“六世之余烈”,而不完全是他自己有所作为;历经二世就遭致灭顶之灾,根本原因在于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又“废先王之道”。“废先王之道”就是废仁义,“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就是行暴政,这就注定秦王朝只能是一个短命王朝。

综上所述,对于《过秦论》的思路,以及文章最后得出的结论的理解,必须注意作者对秦孝公到秦始皇几代君王治国方略的论述,尽管这些论述比较简略,但它却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红线。也只有这样理解,才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之“施”相一致。

如下图所示:

秦孝公:立法度,务耕织

惠文施仁义:兴

武蒙故业,因遗策

昭襄

始皇:废先王之道行暴政:亡

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三、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和练习”题。关于“思考和练习”第一题;这是关于如何正确理解本文中心论点的思考。我们可从这几方面确定正确选项:

①从选项的陈述主体和文章论述主体的一致性来判断,因为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是作者对评述主体的看法或主张,二者应一致。

②文章的材料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中心论点必须统帅材料,所以应从中心论点与材料是否统一来判断。从本篇来说,就要看秦在攻取天下时是否施了“仁义”。据此,教参答案似欠妥。

2、补充作业:

(1)、翻译下面句子: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②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2)、以练习第三题加点字为重点,自制文言字词卡片,积累知识。

高二课件 篇2

一、常识介绍:

1、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他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后因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的情怀。

左徒(兼管内政外交)--计划改革内政,并出使齐国,订立齐楚联盟--受到贵族排挤打击--被楚怀王疏远--三闾大夫(管教王族三姓昭、屈、景的子弟)--张仪游说,楚王断绝与齐的联盟(受骗)--怀王武关被劫--顷襄王即位,做了秦国女婿--屈原被谗,遭流放到南方--顷襄王二十一年郢都沦陷--屈原在汩罗河投江自尽。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美政”理想:

1.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的“美政”理想;

2.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

3.“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2、楚辞:指楚地的歌辞,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来源: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祝的宗教活动,楚地的乐曲和民歌(《越人歌》)。“信鬼好巫”是荆楚文化中突出的特征。

②神话色彩:北方:史官文化,重人事,讲求实际。南方:巫官文化,信鬼神,富于想象。

③比兴和象征  香草美人笔法。

3、湘水神的传说: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

朝驰江皋、夕济西(shi)--在水中筑起美丽芬芳的爱巢。

2、赏析:

歌辞的第一段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这是一个环境气氛都十分耐人寻味的画面: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望断秋水、不见伊人的湘君搔首蹰躇,一会儿登临送目,一会儿张罗陈设,可是事与愿违,直到黄昏时分仍不见湘夫人前来。这种情形经以“鸟何萃兮O中,罾何为兮木上”的反常现象作比兴,就更突出了充溢于人物内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劳无益的意味。而其中“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更是写景的名句,对渲染气氛和心境都极有效果,因而深得后代诗人的赏识。

第二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湘君的渴望之情。以水边泽畔的香草兴起对伊人的默默思念,又以流水的缓缓而流暗示远望中时光的流逝,是先秦诗歌典型的艺术手法,其好处在于人物相感、情景合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以下麋食中庭和蛟滞水边又是两个反常现象,与前文对鸟和网的描写同样属于带有隐喻性的比兴,再次强调爱而不见的事愿相违。接着与湘夫人一样。他在久等不至的焦虑中,也从早到晚骑马去寻找,其结果则与湘夫人稍有不同:他在急切的求觅中,忽然产生了听到佳人召唤、并与她一起乘车而去的.幻觉。于是作品有了以下最富想像力和浪漫色彩的一笔。

第三段纯粹是湘君幻想中与湘夫人如愿相会的情景。这是一个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神奇世界:建在水中央的庭堂都用奇花异草香木构筑修饰。其色彩之缤纷、香味之浓烈,堪称无与伦比。作品在这里一口气罗列了荷、荪、椒、桂、兰、辛夷、药、薜荔、蕙、石兰、芷、杜衡等十多种植物,来极力表现相会处的华美艳丽。其目的,则全在于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环境来烘托和反映充溢于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因此当九嶷山的众神来把湘君的恋人接走时,他才恍然大悟,从这如梦幻般的美境中惊醒,重新陷入相思的痛苦之中。

最后一段与《湘君》结尾不仅句数相同,而且句式也完全一样。湘君在绝望之余,也像湘夫人那样情绪激动,向江中和岸边抛弃了对方的赠礼,但表面的决绝却无法抑制内心的相恋。他最终同样恢复了平静,打算在耐心的等待和期盼中,走完相恋相思这段好事多磨的心理历程。他在汀洲上采来芳香的杜若,准备把它赠送给远来的湘夫人。

高二课件 篇3

掌握“游刃有余”、“目无全牛”、“踌躇满志”、“肯綮”等词语的意思。了解“乎”、“然”、“为”、“于”等虚词的用法。  体会本文层次清晰、结构完整的特点,学习本文细致生动的描写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从课文中理解: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教学重点 作者写解牛场面,为什么避而不谈实况--牛的挣扎之状、血流之景、惨叫之声,而极写庖丁解牛动作的“合于《桑林》之舞”,奏刀发出的声音合于“《经首》之会”?

教学难点 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解牛之道和这种“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这个寓言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逐句翻译课文。

1、归纳“为”、“乎”、“然”、“于”等虚词的用法。

②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都是动词。前一个,解的意思;后一个,作为的意思。)

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形容词词尾。加强语气,表示强调。)

2、讨论本文的段落及大意。

本文共4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首段):描写庖丁解牛的一个场面,突出庖丁的技术高超。

高二课件 篇4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及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外研版《英语》(新标准)高中第三册(必修3)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本模块介绍了亚洲(主要是中国)沙尘暴的情况,并引入了与沙尘暴和环保有关的词汇。要求学生了解沙尘暴方面的知识并掌握相关词汇,培养学生用英语谈论沙尘暴及环保的语言技能。

Introduction部分为此模块的warming up,介绍与“沙尘暴”有关的词汇,并设计了三个练习活动。通过教材设计的这三个活动,可以让学生初步熟悉这些词的意义,为以后的各项学习活动做好准备。Reading and Vocabulary该部分介绍了“亚洲的沙尘暴”。围绕着课文,编者设计了五个与课文内容和词汇有关的练习。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增进对沙尘暴危害性的了解,熟悉有关沙尘暴的词汇。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总目标的描述,结合本课的内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系统化,分别是:语言知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

1.语言知识目标

掌握并能运用下列词汇:

与沙尘暴有关:disaster, dune, citizen, dust, desertification, forecast, strength, cycle, mask

与环保有关:process, mass, campaign

句子:

To have been caught in a sandstorm was a terrible experience.

There was nothing to be done.

To be cycling in a sandstorm is frightening.

2.语言技能目标:

理论依据: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1).能从文章中获取主要信息并摘录要点

2).能理解文章主旨、作者意图

3).能提取、筛选和重组文章中的信息

4).能利用上下文猜测新词汇

3.学习策略目标

词汇归类

在阅读、英语互动、完成任务过程中进行有效自我调控

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信息,辨别并运用有效资源

4.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目标

了解亚洲沙尘暴的状况

增强环保意识

5.重点与难点

重点:

了解沙尘暴;阅读微技能训练

难点:

运用所学词汇和短评,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及写作

二、说学情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情的了解是教师因材施教的关键。高中的学生注意力有一定的稳定性,观察能力很强,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已经初步实现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他们喜欢富有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同时,自我意识增强,拥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他们更是拥有很强烈的自我展现意识与欲望,不但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更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赞赏。他们已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能力,具有了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应用的能力,具备了基本的英语思考和英语表达的基本技能。

因此,设计这节课时,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把自己作为与学生一起探讨的一员,以亦师亦友的身份走进他们,以基础的语言启发他们,以轻松的话题开始,以愉快的交流展开合作,充分创造机会让同学们都拥有成功的喜悦,在和谐的氛围中探究并完成教学任务。

三、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提倡运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围绕核心问题,设定小任务;围绕文章内容,尽可能提供训练学生技能的机会;开展自主性学习的课堂活动,强调合作探究与独立思考相结合。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强调语言学习应该是在“做中学”“用中学”。任务设计应该贴近学习者的生活,才能激发学习者的背景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兴趣,语言才能在经意中习得(incidental acquisition).

这节课本人主要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借助多媒体展开教学活动。通过运用阅读技巧,如查读等方式提高阅读能力,从而使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同时围绕文章设计多种语言活动,以自主合作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尝试使用不同的学习策略,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得以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得以发展,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得以提高。)

四、说学法

通过本课教学,我将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以下学习方法:

1.参与式学习法:培养他们从练中学,在学中用,通过设置符合学生知识水平的活动让学生参与、体验、实践,并从中品味在活动中的乐趣。

2.知识迁移法:培养学生善于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形式完成多种活动,培养探究和合作意识与能力。

高二课件 篇5

尊敬的领导、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高二英语下册《Unit 20 Archaeology》中的Warming up, Listening & Speaking的内容。(演示第一张)

首先,我将对这一单元的知识背景做一介绍。本单元围绕考古这一主题开展听、说、读、写多种教学活动。旅游作为当今社会人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在英语学习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名胜古迹是旅游的重点内容之一,名胜古迹中的许多发现都来自于考古工作,所以Archaeology也是一个非常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性,可挖掘性的教学主题。本单元所选的语言素材涉及中外名胜,有利于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增强世界意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要求

1.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谈论古代人们的饮食起居、文化娱乐、生产工具等,为以后阅读英国的《巨石王》和中华文明的起源奠定基础。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他们利用表达好奇功能结构谈论他们所感兴趣话题。针对以上两点,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让学生做表格,看例子,练习对话的方式来巩固知识点。

听力是这一课的难点。听力材料介绍是古代法国人用来射箭的一种武器。材料长,对武器结构的解释比较复杂。所以对学生来说只要求能回答课后问题就好了,不要求了解细节。

从情感态度方面来说,通过在学习过程中看图说图的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是其一。其二是从谈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汉朝、唐朝等时代人们的饮食起居、文化娱乐、生产工具等入手使学生到认识到中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情操,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在本课的授课过程中,我从网上下载了大量和考古出土文物相关图片,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对考古学产生兴趣,形成一个有关考古学的信息包,对考古学及中国古代所取得的成就有初步的了解和印象。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还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第一步要做的是通过多媒体课件文字资料,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掌握与考古相关的重点词汇和学会表达对什么东西的好奇。

第二步是通过展示两张反映不同时代出土文物的图片资料,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引起他们对考古学的兴趣,增强文化和考古意识,为以后学习英国《巨石王》和中华文明的起源奠定基础。

第三步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文字资料展示本课重点词汇及相关用法,老师做简要解说。然后通过课件展示四幅不同时代的出土文物图片,让学生对不同时代人们的起居生活、饮食习惯,生产工具,娱乐活动等进行深入讨论并加以总结,结果则由老师在多媒体课件上以图表的形式展示,这样做较传统方法节约了大量板书的时间,重难点也更为突出。

第四步是通过展示更多的不同时代的图片资料,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不同时代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五步的听力部分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通过课件展示听力部分文字材料及听力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然后听录音材料三遍后,要求学生完成听力练习,通过绘图、填空等练习形式来分解难点,降低学习的难度,通过课件展示的文字材料讲解答案,这样做较传统方式更为轻松,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第六步是通过课件展示的文字资料演示口语训练的三个基本步骤,即首先给出范例,并对范例进行一定的讲解,其次给出一些用来表达自己愿望的句型,要求学生以双人对话的形式,按照例子,用所提供的句型和话题进行对话。对考古学以及考古学的重要发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本部分的目的在于促进同学们对考古及考古学的思考,又促进同学在陈述观点过程中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这样做使得课堂口语教学能得以有条不紊的进行,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传授知识,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的模式,许多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东西都变得形象生动了,易于被学生接受,更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更大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板书则优化了板书形式,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时间,真正做到了高效率教学,为老师补充更多的课外知识预留了时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高二课件 篇6

(课件展示:课前演讲:题目:          的苏轼。要求:自选一个角度介绍你所了解的苏轼,1分钟左右。)

生1:我所说的是“多才多艺的苏轼”。苏轼,他的身影几乎出现在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他,琴棋书画,堪称一绝,诗词歌赋,令全天下的人称赞不已。还记得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绝唱吗?还记得那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吗?还记得他那独创一家的书法吗?还记得他那风格别致的画吗?我可以说,苏轼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一个造酒实验家、美食家,一位瑜伽修行者。这就是博学多识的苏轼,这就是多才多艺的苏轼。(蔡兰芳)

生2:我说的是“豪放洒脱的苏轼”。几经诽谤陷害,苏轼终于掉入了“乌台诗案”的泥淖,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德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他在黄州“倚杖听江声”,他在黄州写出“大江东去”。他总是那么淡定从容,总是将所有的失意抛在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不然,何来“清翥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从苏轼到宋东坡,东坡居士的名号凝聚了他达观的态度和超然的内心。我们崇拜东坡,不仅仅在于他绝妙的诗词书画,更在于他对待人生积极的态度。我们要学习他那种隐忍乐观,那种豪放洒脱,那种幽默诙谐和勇敢顽强。学习苏轼,了解苏轼,我们会体会到一种人格的力量和生命的硬度。

生3:我说的是“历经坎坷的苏轼”。苏轼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其人生经历却充满坎坷,饱尝艰辛。早在青少年时代,聪慧好学的苏轼就有报国安民之雄心。二十一岁参加科举考试深受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然而就在此时,因母丧守孝两年。此后十年,他又先后遭受丧妻、丧父之痛。后因反对新法,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旧党上台,他又主张保留新法兼用所长,引起旧党不满,只好要求外任。他连连遭受打击,被一贬再贬。他的一生可谓坎坷,虽然在地方官任上有所作为,但远远没有实现他富国强兵的抱负。可以说,苏轼的后半生一直处于新党和旧党之争的夹缝中,几起几落,饱经忧患,令人嗟叹!

生4:我说的是“黄州与苏轼”。一千八百年前,周瑜在此大破曹军80万,成就了一代英明,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儒将与少将。而一千年前,苏轼也来到此地,他是被贬官的,但被贬得却不是他的心,他在这里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豪迈的胸怀。苏轼来到这里才成为那个真正为我们熟悉的苏东坡,他真正获得了精神上的解放。在这里他的妻子去世了,他曾自撰一联“不死不生不垢不灭不尽,如梦如露如幻如电如影”,意思是一切的一切,都将消殆无踪,一切的一切,都是虚无缥缈,我就是这么一个人,从此以后的苏轼,旷达、开放、豪迈、洒脱,成为人人敬仰的文坛宗师。黄州与苏轼成为了不解之缘,苏轼因黄州而成就了更伟大的事业,黄州也因苏轼而更加光焰万丈。

(此开头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从不同侧面了解苏轼,比之于单个学生介绍苏轼,同题求异,可谓是加深学生积淀的好方法)

桑一丹:我觉得他们都讲的十分动情,语言也很优美,每个人都概括了苏轼生活的一个方面,十分优秀,但要注意演讲时要注意停顿。

师:几位同学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苏轼,说得真好。老师也为大家提供一组材料。

课件展示下面内容--

方方《喜欢苏东坡》:“假如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拔起,我相信,整部中国文化史将因之而失重。” 苏轼《答李端叔书》:“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

师:这三段话恰好是对同学们演讲的一个印证。苏轼是旷世奇才,一生那样坎坷,可是他却活得那样潇洒,为什么?今天,我们就通过《定**》来走近这位诗人,了解这位诗人。

师:(学生读完课文后)学习诗歌,三分鉴赏七分诵。读出了感情,那一首词就理解了七分。读的时候我们要读准字音,还要注意诗词的节奏,比如第一句,哪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十多位同学举手,老师示意一学生读)

生:我觉得“何妨吟啸且徐行”“且”这里不能断开,因为它是个虚词。

师:你的评点不错。我们读最后一句,也要注意节奏,应该这样读:“一蓑烟雨/任平生”。除了把握节奏以外还要注意诗词的重音,本词需要重读的有“莫听、何妨、谁怕、任、却、归去”。下面再齐读一遍。

师:哪位同学为大家读一遍《定**》?(十余名同学举手,老师示意一学生读。)

师:读得不错。不过,“归去”还需重读。让我们一起听听诵读录音。(课件放范读)

师:听了专家的示范朗读,我们师生一起合作,把这首词再读一遍。有两个地方稍稍强调一下,上阕我读到“竹杖芒鞋轻胜马”后,请男同学齐读“谁怕”,全班同学再一起读一遍“谁怕”,然后再接着往下读,下阕“归去”的处理相同。

师生诵读课文,效果很好。

师:读了这么多遍,又听了一遍范读,我们一起来背一遍好不好?

(老师善于导,生随师读,起示范作用不言自明,“诵读”能力的提升落在了实处)

师:鉴赏一首词,首先要整体感知。如果把全词浓缩为一个字或一个词(词组),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词中的主人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请你用一个词概括。

师:请将自己的思考结果与本学习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每组派一名同学将本组的观点写在黑板上。

(八个学生上黑板写词:任、任平生、归去、归、谁怕……泰然自若、旷达、豁达、洒脱、潇洒……)

师:我看了一下,同学们写的词或词语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写“归去”的同学说说为什么选这个词。

生:“谁怕”是一个反问句,苏东坡应该是反问那些陷害他的人,表明自己不在乎风雨,心胸很豁达。

师:这两位同学的观点都很独到,其实这样的词语有很多,比如还有“轻”“归”。“任平生”、“谁怕”是外在的表现,“轻”“归”是内在的表现,“任平生”、“谁怕”的结果就是“轻”“归”,我无所畏惧,看破风雨,因而视重若轻;我归向我的心灵,归向我内在的家园,不管外面风吹浪打,我都能够挺得住。

师:词中的主人公是很独特的一个形象,别人都躲雨了,他仍然能够冒雨前行,从黑板上的板书看,大家都能够想到泰然自若、旷达、豁达、洒脱、潇洒。看来整体上大家对这首词都有了感悟。

师:我们解读一首诗,要学会抓其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深入分析,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思考题。

屏幕展示下列内容--

1、作者为什么说“竹杖芒鞋”比“马”轻?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有什么深刻含义?

2、“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烟雨”是否只指自然界的风雨?

3、“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和“晴”的深层含义是什么?这句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4、你最喜欢那个词或哪个句子,谈谈喜欢的理由。

5、选取文中的一种表达技巧,简要赏析。

师:经过思考,一些同学有了自己的观点了。现在,大家互相交流一下。时间是2分钟。

生8:“竹杖、芒鞋”代指隐居、闲适的生活,是苏轼向往的,“马”隐喻官场生活,“轻胜马”表明苏轼向往一种隐居闲适的生活,厌恶官场的险恶的争斗。

生:我不太同意高磊的看法,说“竹杖芒鞋”是苏轼喜欢的生活不太妥当,因为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之后,他是带着一身的怨气和无奈来到黄州,所以苏轼并不喜欢这种生活,而是无奈之举,在无奈中寻找一种寄托,在寄托中发泄自己、升华自己,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慨。

生:我觉得“轻”是在说他的内心,当他在官场上的时候,每天都是担惊受怕,心情是非常沉重的,担心得罪哪个人,“竹杖芒鞋”就是他被贬谪之后,起码心理上是非常放松的。

师:下面哪个同学来说说第二个问题?“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烟雨”是否仅指自然界的风雨?

生: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作者仕途中的坎坷和生活中遇到的磨难和困难。表现了作者乐观自信、飘逸豁达的态度,也体现出不为现实所束缚的心境。

生(张带):关于“任”字,我的理解是,苏轼心中有自己的一杆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的表现而改变自己内心的态度和世界观。

师:刚才张带同学的发言让我想起了一副对联,“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任”就有这样一种境界在里面。好,哪位同学谈谈第三个问题。

生:我觉得“风雨”和“晴”是两个对立面,“风雨”表明苏轼在他的人生中遇到了很多坎坷和不顺,但人生中毕竟还有快乐的事,所以“晴”代表快乐,这两个词说明了苏轼的人生是大起大落的,这句写出了诗人的豁达的心境,他看清了他的人生需要平淡,他需要在平淡中才能找到自己。

生:我认为“风雨”和“晴”不一定就是实指,苏轼在经历了“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之后,他的心灵受到很大的震撼,而且也受到了升华,从此以后看事情也非常的达观,他开始对这些风雨已经不在乎了,淡泊功名,所以即使是困境可能在他眼中也是晴天,所以不一定是现实中的晴天。

师:补充的很好(老师评点略)。下面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把你们认为这首词采用的表达技巧写到黑板上。其他同学继续谈,看还有哪些词句是你想要赏析的?

(各组代表到黑板上板书,内容有:以小见大、直抒胸臆、融情于景、比喻、双关……)(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赏析意见)

生:我们想赏析的是“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谁怕”表明苏轼不畏强权,不向命运低头的气势,“一蓑烟雨任平生”表明苏轼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保持自己本心的心境。

生:我赏析的是最后一句。我觉得“晴”字是不是有谐音在里面,如果把风雨理解成感情的“情”那么是不是表明苏轼认为虽然我经历了风雨,但我心里没有起伏,没有沮丧。我觉得苏轼在这个时期是有这个心境的,所以我很喜欢这句话。

师: 这里把“晴”理解为双关,尽管老师不太赞同这种观点,但我觉得能这样去思考问题,这就是诗歌鉴赏中的“猜读”,或许你的观点会有人赞同,只是我并不这么想,但我的并不一定就是准确的。

生:我喜欢的是“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被一贬再贬,但他看到的是“斜阳”而不是“残阳”,如果看到“残阳”就表明他的心境已经是很悲了。“却相迎”,前面他已经淋雨感觉到冷,但现在他却觉得是太阳在迎接他,说明他心态的一种转变,由冷到暖,表明他的豁达。

师:这是非常独到的见解。不是“斜阳”而是“斜照”,作者虽然经历那么多的挫折却仍然这么的乐观,解读的还是非常有道理的。关于诗句的解读就到这里,下面看同学写的表现手法。

师:(看黑板)有的小组认为这首词是“直抒胸臆”,有的小组认为这首词是“曲笔写胸臆”。这是两种不同的意见啊,请再考虑一下,你同意哪一种一见?(学生思考片刻,部分同学小声交流)

师:对,此人并没有直接表达胸臆,而是借自然界的风雨来写人生的风雨,借自然现象来表达心意,所以是曲笔。

师:看看其他同学写的。有以小见大、直抒胸臆、融情于景、比喻、双关。看来大家对本文的表达技巧把握得还比较准确。我们就不一一细谈了。

屏幕展示下列内容--

1、  苏轼这种豁达胸襟的思想根源是什么?

2、  请结合你学过的词,谈谈东坡词是如何“新天下耳目”的。

3、  苏轼旷达的人生态度给你什么启示?

生:苏轼是一个佛道释三家都有所长的人物,他的豁达的胸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提倡入世,百般曲折人为世用。再多的挫折又何惧,再多的磨难我都能容纳。

生:我觉得他思想的根源是缘于他的人生经历。他人生的大起大落,官场的黑暗对他的冲击很大,但这反而使他什么都看开了。

师: (评点略)把自己的人生际遇和思想结合起来,才有这样一个旷达的苏轼。

生:我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苏轼在开篇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可见,他的词同以前的词相比是豪放的,他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

题材境界 泛意(普遍情感)   狭小 殊意(个人所有体验)   阔大

师:下面来谈一谈学了这篇文章你得到怎样的启示?谁先谈?(六七位同学举手,老师示意一名同学发言。)

生:不管以后遇到多大的困难,处境又多落魄,也要有一种豁达的心胸,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去看待困难,藐视困难。

生:遇到困难,我们要学会换一种角度、换一种心境来考虑问题。

师:同学们能有这样的感悟老师非常高兴。人生的旅途不可能一帆风顺,大家可能遇到许多困难,当你遇到这些困难时,你想想苏东坡。苏轼是很多文人的精神之父,他给身处逆境中的文人以精神的力量。我希望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有苏东坡与你们相伴。

师:最后以一句话结束: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  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

师:学了这首词后,老师布置一道作业: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网上搜集资料,自选角度,对苏轼的词进行专题研究,写一份研究性学习报告。

高二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前一次课对诗歌进行了整体感知和把握;本次课赏析诗歌第二段对琵琶演奏的描绘,领悟诗句以声喻声,以形写声的特点,领会本段名句在其它语境中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上研讨文学作品中抽象事物具体化及作品间借鉴、引申、创新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领悟抽象事物形象化的写法特点;语言的积累、感悟、引申、应用。

温州是全国知名的经济发达地区,因为这儿有许多著名的民营企业,如正泰、奥康等,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古国,因为这儿孕育出许多不朽的作家作品,如屈原的《离骚》,曹雪芹的《红楼梦》,还有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企业著名是因为它创造了在大量物质财富,而作品不朽是因为它创造了大量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在于它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至今仍会让我们享用不尽。而这一篇不朽的《琵琶行》究竟有何感染力和表现力,它的妙处何在呢?下面我们通过学习本篇对琵琶声的描绘,将会领悟到它的妙处所在。

二 音乐描绘赏析;从以下方面赏析第二段中的琵琶声描绘:

1 多层次摹写声音:文章描绘音乐并非笼而统之,而是按一定的层次结构,从开头出场到未尾余韵,中间摹写三个乐段,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根据提纲摘录相应诗句:

这些声音有何特点?

三 揣摩诗句的引用、引申:

这首诗这一段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许多赏析的点,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语言材料,让我们沿用至今,时常引用、引申,如:

在所发资料上作练习,在空缺处选择以上三句诗中的其中一句填上:

1 叫你出吃饭,却让人等那么久,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呀。

2 这项法案历尽波折,多次修改,十多年后才得以通过,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3 男大当婚,去相亲是正大光明的事,不要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的。

4 袁世凯一心想当皇帝,已经急不可待,却“犹抱琵琶半遮面”,弄出一番“劝进”的丑剧。

5 琵琶声停了,没有喝彩,没有惊叹,但“此时无声胜有声”。

6 山无言,地无语,天垂泪,没有人哭泣,雨中的人们一片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不在沉默中死亡,必在沉默中爆发。

辨析:诗句在引用的过程中有时意义有所引申,注意它们意思的细微变化。1句用本义,多次召唤才出来;2句引申为历尽曲折后产生结果;3句接近本义,偏重于害羞神态的描绘;4句取故作掩饰,遮掩、掩盖之意;5句指在无声中更加沉迷陶醉;

6句指在无声中压抑悲痛,原句指在无声中更显出愁绪伤感。

四 抽象事物形象化(化无形为有形):

不具体可感,不能呈现鲜明视觉形象或不具体可感的事物即抽象事物。

接下来我们将课内研讨的这两个问题联系课外的材料研究一下,首先是诗歌描绘音乐时最主要的写法特点:运用比喻,将抽象的无形的琵琶声具体形象化,其实,这种抽象事物形象化的方法运用很普遍,如:

1 当头棒喝 迎头突然大喝一声,如当头一棒。

余音绕梁 声音延绵不绝,给人印象深刻。

2 不仅是声音,其它任何抽象无形的事物,如思想、情绪、时间等,都可以形象描绘,请简析以下句子抽象事物具体化的写法。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3 分析下面诗歌,哪句将哪一种抽象事物形象化了,标示相关诗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 研讨流行歌曲《涛声依旧》将抽象事物形象化的问题:将运用抽象事物形象化写法的句子标示出来。

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无助的我,   已经疏远了那份情感,许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

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是否还会是一片云烟,今天的你,依然保存着那张笑脸,许多年以后才发觉又回到你面前。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能否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5 研读《乡愁》,简要分析一下这首诗抽象事物具体化的写法特点:

运用比喻,将乡愁比作( )、( )、( )、( )四个具体可感的形象,激发人想象表现乡愁的四幕场景:贴邮票给母亲寄信;握船票登船去见新娘;看坟墓祭奠母亲;望海峡不能团圆。

五 引用、引申、创新:

运用课外材料继续探讨引用、引申的问题。引用,将词句借用过来时意思没有多少变化;引申则是在引用过程中词句意思有所发挥、变化。刚才探讨过这一问题,现再举一例,如《诗经》中《郑风.子衿》一句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意思是指女子忘不了男子的衣领, 忘不了男子的容颜,与这个意思相照应的还有香港歌星王菲唱的一首歌,“忘不了你白色袜子,忘不了你身上味道”。但曹操在引用这句话时,加以了改换。(背《短歌行》)曹操在诗中引用这句话,不是表达女子对男子的牵挂,而是推陈出新,表达一位政治家对贤才的倾慕与牵挂。

能够恰当的对所学知识进行引用、引申,紧跟的一步自然就是创新了,下面我们研究一下手中几项材料之间的引申、创新问题。

研讨《涛声依旧》与《枫桥夜泊》的联系,歌词对古诗引申最明显的是哪一句诗:

;古诗通过叙写景物寄托 ,歌词则表达出对的感慨。

研讨《涛声依旧》与《乡愁》的联系,歌词借用了诗歌中表现乡愁的四个意象(事物)中的一个,是哪一个意象: 。

六 写作片断训练:选择一种抽象事物,运用抽象事物形象化的写法写一个片断或几个句子。

乡愁、真情、往事、愤怒……

七  小结:这次课赏析了诗中的音乐描绘,着重研讨了第二段化无形为有形的写法,并向课外作了一些引申,如果同学们能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那么我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作品,都会获取自己独特的体会。

一 音乐描绘赏析:

移船相见,歌女出场:

调弦校音,情随声出(序曲):

演奏名曲,倾诉悲情(总写):

珠落玉盘,急切愉悦(第一乐段):

幽咽凝绝,幽愁暗恨(第二乐段):

铁骑突出,激越雄壮(第三乐段):

曲终收拨,戛然而止(曲终):

江心月白,余韵无穷(魅力):

2 以声喻声,以形写声;诗中用哪些其它声音比喻琵琶声:

3 象声词增加乐感;写出诗中的象声词:                                。

4 侧面烘托魅力;写出侧面烘托琵琶曲魅力的两句诗:

二 诗句引用、引申;选择合适的诗句填空:

1 叫你出吃饭,却让人等那么久,真是“                ”呀。

2 这项法案历尽波折,多次修改,十多年后才得以通过,真是“            ”。

3 男大当婚,去相亲是正大光明的事,不要羞羞答答,“                ”的。

4 袁世凯一心想当皇帝,已经急不可待,却“               ”,弄出一番“劝进”的丑剧。

5 琵琶声停了,没有喝彩,没有惊叹,但“                ”。

6 山无言,地无语,天垂泪,没有人哭泣,雨中的人们一片沉默,“               ”,不在沉默中死亡,必在沉默中爆发。

迢迢不断如春水。《踏莎行》欧阳修 进行形象描绘,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

问君能有几多愁,     角度略作分析:

月落乌啼霜满天,                           标划出歌词中将抽象事物形象化的

江枫渔火对愁眠。                        诗句。

姑苏寺外寒山寺,

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           标划出歌词中将抽象事物形象化的

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词句。

无助的我,已经疏远了那份情感,

许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

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是否还会是一片云烟,

今天的你,依然保存着那张笑脸,

许多年以后,才发觉又回到你面前。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能否重复昨天的故事,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诗歌运用比喻,将乡愁比作      、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       、       四个具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体可感的形象,激发人想象出凝聚着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乡愁的四幕场景:贴邮票给母亲寄信;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握船票登船去见新娘;看坟墓祭奠母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亲;望海峡不能团圆。

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四  研讨作品间的引申、创新:

研讨《涛声依旧》与《枫桥夜泊》的联系,歌词对古诗引申最明显的是哪一句诗:

;古诗通过叙写景物寄托 ,歌词则表达出对的感慨。

研讨《涛声依旧》与《乡愁》的联系,歌词借用了诗歌中表现乡愁的四个意象(事物)中的一个,是哪一个意象: 。

五  写作片断训练:选择一种抽象事物,运用抽象事物形象化的写法写一个片断或几个句子。

高二课件 篇8

目标可定为: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作者形象,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复杂情感。

3.探究诗歌的热情,体会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走近诗人李白。

重难点: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作者形象,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复杂情感。

酒是上天赐给人类的一种神奇液体,“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酒也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载体,品酒,犹如品味一段醇厚的历史风云,亲历一段浩瀚的文化旅程……余光中这样形容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那么,李白是如何使他的酒和他的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呢?《将进酒》也许可以为我们解答-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李白的佳作:《将进酒》。

二.了解背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以下相关知识:

《将进酒》是乐府旧题,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

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三个好朋友登高饮酒,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指名读,教师进行指导示范。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你难道没有看见,汹涌奔腾的黄河之水,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它滚滚东去,奔向大海,永远不会回还。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之上对着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天上来:这是一种浪漫主义写法,极言黄河源头之高远。极写人生短暂,要及时行乐。作品起笔即感叹时光流逝,一去不复返,人很快就会由年轻变为衰老。可诗人却以黄河之水一泻万里的流势形象来比喻,使人感到其奔腾咆哮之气势,给人一种奔放豪迈的感受。而悲叹人生之短暂,则以满头青丝“暮成雪”这一形象来生动表现。显得更加形象鲜明。因时光流失快,人生也是瞬息,所以不要辜负良辰美景,有兴致的时候应该及时饮酒尽情行乐。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句笔锋一转,“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虽然是诗人的自我安慰之词,但不难看出,诗人一方面并不甘心就在这种及时行乐中虚度自己短暂的一生,他相信,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及时行乐,只不过是为了解脱有志不得施展的苦闷与忧愁。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烹羊宰牛姑且尽情享乐,今日相逢,我们真应该干他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请快快喝酒,不要停。我为你唱一首歌,请你们侧耳为我细细听。在钟鼓齐鸣中享受丰美食物的豪华生活并不值得珍贵,但愿永远沉醉不愿清醒。自古以来那些圣贤无不感到孤独寂寞,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

写痛饮狂歌,但又表现出不慕功名富贵,愤世嫉俗的精神。“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描绘的是痛饮,充满的是豪气。“且为乐”,即暂且以酒作乐,表明诗人决意要把忧愁和烦恼暂且放下,勉强“为乐”,由此可见,豪饮之中蕴含着极大的忧愤。“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前一句是提醒朋友快快尽情干杯,后一句是提示朋友倾听我的激愤之言。什么样的激愤之言呢?“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前一句表现出诗人不慕富贵,藐视功名利禄;后一句将“古来圣贤”与“饮者”做比,进一步否定了功名与富贵,在痛饮狂歌之中表现出一种“浮云富贵,粪土王侯”的气概。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陈王曹植过去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即使一斗酒价值十千也在所不惜,恣意畅饮。主人啊,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快快去买酒来让我们一起喝个够。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价钱昂贵的千金裘,统统用来换美酒,让我们共同来消散这千年万载也消散不尽的愁情。

写要以尽情饮酒来消散心中的忧愁,同时又表现了在黑暗现实中的苦闷。“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一句中,诗人以曹植受其兄曹丕排挤迫害而抑郁不得志自况。曹植当年为了排解心中不快能不惜美酒昂贵,自己为什么要怕花钱呢?只官尽情地痛饮吧!这里一个“何为”,一个“径须”,充分表现了诗人不惜一切只须痛饮的情景。这不惜一切痛饮,更加突出了诗人心中无可排解的愁苦。在“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一句里,诗人不惜一切代价买酒痛饮的情状与气概,更能看出其心中愁苦至极。诗人以一个“愁” 字结束全篇,更加有力地突现了作品的主题。

总结:

1.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白?说出你的依据。(引导学生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

明确:悲伤的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人生短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怀才不遇)

自信的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愤激的李白--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怀才不遇)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狂放的李白--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反客为主劝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首诗是以作者情感的变化为线索的:悲伤--快乐--愤激--狂放,全诗的主基调是愤激。

学生齐读这首诗,注意读出情感。

2.在这首诗中,李白到底有哪些愁呢?请同学们再读诗歌,从具体诗句中说出你体悟到的是何种愁情?并说说你的理由。(注意联系李白写作这首诗的年龄、生活背景、人生遭遇以及人生理想)

明确:人生短暂之愁;怀才不遇之愁;圣贤寂寞之愁。

3.好友相聚,本来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应把酒言欢,李白却为何有违常情,不喜反愁呢?

李白于公元744年,赐金放还,离开长安。本诗写于公元752年,已距流放当时8年之久,本来梦想未灭,只是“且放白鹿青崖间”,李白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还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但韶光易逝,人生易老,垂暮之年的李白,发现昔日的梦想离自己愈来愈远了,却无可奈何,怎么不愁思满怀呢?

全诗围绕一个愁字展开,作者因愁而悲叹人生短暂,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壮志难酬、圣贤寂寞,也因愁而癫狂失态,真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也充分体现了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哪些诗句对此有所体现?(重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运用的手法:夸张、比喻、起兴等)

高二课件 篇9

1、教材地位:

本课从三个方面说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以霉素味厚的两极世界格局的形成。作为开篇第一课,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两极世界的形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关系中世界格局的重要转折点,又是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转变的起点,因此本课有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及高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了解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冷战表现和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理解美苏两国对峙中各自采取的政治、经济、军事措施;就美苏两国在“冷战”状态下的对抗和矛盾的机会对世界和平和国际关系进行深刻分析和理解。

通过图片、视频的演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通过课堂讨论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美苏争锋是两大阵营的对峙,实质是美苏国家利益的争夺。

“冷战”背景下美苏双方的激烈争夺给世界和平与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

本着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辨证思维能力,能较为全面地看待问题,初步具备了查找和收集资料、获取有效信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些都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根据学案做好课前预习,初步建立知识体系。

(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整合课本资源,采用情境教学法、阅读指导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

利用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重视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合作性、创造性,促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环节中我设计了四个环节: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分层训练、巩固提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步构建知识体系,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课。

其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0xx年3月19日作为急先锋的法国率先轰炸了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事隔5个月后,战事依旧。法国为何成为北约军事轰炸的急先锋?1949年法国成为北约成员国,1969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20xx年法国又通过投票重返北约,法国为什么对北约朝三暮四,北约却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今天我们大家通过本课的学习就可以解开这其中的秘密。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将教材整合为四部分: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过程、主要对抗形式和两极格局的影响。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通过合作探究来突破重难点。设计意图:突出重点,条理清晰,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

利用多媒体显示五则材料,分别是德国、英国、法国、美国和苏联在二战后的状况(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让学生阅读材料,分析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理解美苏两国国际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是两极世界形成的根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提升学生材料解析能力。

利用多媒体显示:两极世界的形成的框架――两极世界的形成的标志――两极世界的瓦解的标志,让学生在教材中快速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清晰地掌握概念,有助于理解本课重点。

多媒体显示三幅图片:1946年“铁幕演说”;1947年杜鲁门国会咨文;1991年苏联解体。利用图说历史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冷战的过程:冷战序幕(1946年铁幕演说)――冷战形成的标志(1947年杜鲁门主义)――冷战的瓦解(苏联解体)。

设计意图:形象直观的图片,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心灵又受到强烈的震憾。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利用多媒体演示视频,让学生边看边思考冷战的表现,并以表格的形式总结。

设计意图:打破时空限制,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图文声像并茂,形象逼真地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创造了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小记者采访的形式突破本课难点:把学生分成五组人,分别扮演民主德国人、朝鲜人、古巴人、中国人、和越南人,一名学生扮演小记者,分别采访五国人,让他们分别就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国际国内形势对自己生活带来的影响发表言论。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是: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

设计意图: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另一方面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探索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

设计意图:历史课程是人文教育的基础课程。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使学生树立对国家、对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处及时升华了本课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两极格局下美苏双方的激烈争夺给世界和平与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但由于美苏双方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正确认识,落实了本课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

最后――分层训练、巩固提高: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学生分组讨论学案上的高考真题和课时训练题,发现并提出问题,小组间互相讲解,教师适时对易错题或难题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设计意图:高考真题训练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把握高考方向;分层训练是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小组间共同探讨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愉悦,更提高了学生对历史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高二课件 篇10

一、说教材:

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课程中要落实核心素养,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将核心素养渗透到各个环节中。

《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本单元学习的是古代的抒情散文。前面学的三篇分别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王勃的《滕王阁序》、庄子的《逍遥游》,这三篇都是作者有感而发,借人、事、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怀,而《陈情表》是晋朝的社会名士李密向晋朝的新任皇帝司马炎抒发自己因祖母生命垂危而不能就职的先尽孝后尽忠的情怀,抒情的对象是皇帝,措辞上就要更加委婉含蓄。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学习文言文首先要过语言关,积累文言知识,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再深入一层,把握文中抒发的情感及抒情的方式。

本文用三课时来学习,第一、二课时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指导学生背诵,第三课时小结全文,分析文中蕴含的多种情感,领会精彩的论辩艺术,赏析写作手法。本教学设计是第三课时的。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的普通中学,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比较差,学习意识淡漠。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要求过高,要低起点小步子。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学生有了前面所学知识的积累,加上老师的指导点拨,可以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分析理解文中蕴含的多种情感。

2、领会本文精彩的论辩艺术。

2、赏析本文陈情于事、寓理于事的构思艺术

过程与方法:

疏通文意,分析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对祖母至真至诚的孝心,并转化为自己的一种情怀

教学重点:

分析理解作者的孝情和忠情,学习作者的孝心

教学难点:

领会作者从感化入手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示人以弱的论辩艺术

二、说教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与备课组老师多次讨论修订而成。

1、讲解法: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老师要作必要的讲解,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

2、点拨法:学生在思维过程中遇到障碍的地方,老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拨开云雾,深入领会文章的内涵。

3、探究法:对于文中的难点,让学生讨论探究,在思维的碰撞中擦出火花,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

1、自主学习法:本文是本单元最后一篇文章,前面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自主学习,对问题形成自己初步的观点,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讨论探究法:新课标要求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把难点下放给学生,让学生讨论,积极参与,在思维的碰撞中有所收获。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古忠孝难两全。晋朝的社会名流李密很小的时候父死母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祖孙两人相依为命。可李密遭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一方面是官府催促他就任太子洗马一职,一方面是九十六岁高龄的祖母刘氏危在旦夕。辞官就是不忠,就职就是不孝。在忠与孝之间该如何抉择?我们在文章中去寻找答案吧。

以李密遇到的两难问题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检查语句翻译:

活动一:检查翻译:

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译: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弟弟哥哥,家门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译:我出身卑微身份低贱,担任侍奉太子一职,不是我牺牲生命就可以报答的。

3、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译:如今我是亡了国的低贱的俘虏,卑微到了极点,受到过分地提拔,恩命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企图呢。

4、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译:我希望怀着乌鸦反哺般的私情,乞求奉养祖母到终年。

5、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译:我没有祖母,就后不到今天;祖母没有我,就无法颐养天年。我们祖孙两人,相依为命,正因为这种特殊的感情我不能停止奉养祖母而远离。

通过检测,了解学生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帮助学生精准翻译文言语句。

(三)整体感知,分析理解作者的情感:

活动二:本文是臣子李密呈给晋武帝司马炎的倾诉衷情的一篇表文,又是一篇抒情散文。李密写这篇表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文中到底倾诉了哪些衷情呢?

明确:

陈情目的:尽孝,侍奉祖母,不去做官

倾诉衷情:

苦情:父死母嫁,孤苦多病,内外无人,相依为命

两难之情:进退两难,就职与祖母供养无主矛盾

孝情:以孝治国供养祖母

忠情:忠诚两全办法:先孝后忠

本文的题目是《陈情表》,作者所陈的情是本文的重点,指导学生疏通文意,理解所有的情中孝情和忠情是关键,为下文的分析做好铺垫。

(四)合作探究,研讨论辩艺术

理解本文精彩的论辩艺术是本文的一个难点,通过讨论探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降低难度,也是重视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的一种方式。

活动三:晋武帝读完奏章后,仿佛看到李密泣涕零落地站在自己面前,便喟然长叹:“密不空有名者也!”并“嘉其诚款,赐奴婢两人,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特批了他的请求。那么,李密是怎样通过“陈情表”说服晋武帝让自己为祖母尽孝的?

明确:(1)动之以情:孝情、忠情

(2)晓之以理:法理:以孝治天下

事理:理性节制,先孝后忠

(3)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孝治国,李密身体力行,符合时代的主旋律

(4)示弱法:李密敢在强大的晋武帝面前坦露自己的家庭悲苦,坦露自己的一片忠诚之心,卑己敬人,把自己弱的一面展示出来,以此博得别人的'同情与理解,达到终养祖母的目的。

(五)拓展延伸:

本文李密说话的方式值得我们深思,在今天的社会我们怎样交际呢?学以致用,探讨交流的方式方法,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四:本文语言极其委婉谦恭,比如“慈父见背”“猥以微贱”“犬马怖惧”等等。有人认为在个性张扬的今天,这种说话的方式太过保守是不可取的,你认为呢?

明确:李密陈情的对象是晋武帝这样一个很特殊的人物,他采用这样的语言方式博得晋武帝的同情,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样说话,对人格没有任何的损害。生活在今天的我们,要清楚交际的目的,为达到这个目的,只有不损害人格、国格,采用一些委婉的说法,外圆内方,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高二课件 篇11

一、Introduction(导言)

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最早是由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室于1987年提出来的。实践证明,说课活动有效地调动了教师投身教学 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青年教师的最好途径之一。英语说课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也是衡量一位英语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分析及教师本人对上课进程的宏观控制能力的有力手段,能从理论上指导教师贯彻教学大纲,真正做到教与学相结合,将教材、大纲、教师、学生、课堂融为有机整体,对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有着突出的作用。

二、说课的基本原则

1. 遵循教学大纲要求,明确说课内容。把握说课与上课的区别与联系,正确理解教材、教案说课、上课之间的层进关系,走出说课即是"说教案"的误区。

2.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

3.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体现说课的完整性。

4. 与教案相结合,体现其可操作性。

三、说课的基本程序

1. 说教材:科学分析教材,明确重点难点、教学目标和要求以及教材在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

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说得恰当与否,直接反映说课者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并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制订。对教材理解越深刻,说课内容将越充实、全面,反之就只能是蜻蜓点水、触及皮毛。

说"教学目标"

分析教材后,就可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教学活动具有很好的导向和监控作用。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目标应力图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但是,说课时有没有必要人为的将教学目标划分为三个方面呢?这也是值得探讨的。因为三维目标往往是融为一体、并在同一学习过程中实现的。若将教学目标分解为三个方面加以描述,会不会割裂三维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呢?

说"教学重点、难点"

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学过程就是强调重点和突破难点的过程。因此,确立教学重点、难点成为教学设计的一个关键,也是说课活动必须阐述的一个内容。要确定重点、难点,就必须搞清什么知识是重点、分析学习难点是如何形成的。

2. 说学生:谈谈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明确说课内容的难易程度。说"学情"

深入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在于把握教学目标和内容。但仅仅把握教学目标和内容是不够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情况制约着学习的开展,影响着目标的达成。因此,学情分析也是说课必需突出的一个方面。如何分析学情呢? 由于学习不仅受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技能水平制约,而且还受学生的认知风格、能力状况和学习兴趣等影响。因此,一个好的说课方案,应尽可能从学生的"已知"、"未知"、"能知"、"想知"和"怎么知"等五个方面综合分析学生情况,这些方面都是因材施教的基础。

1.学生的"已知".这里的"已知"是指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等。明确这点很重要,它决定了教与学的起点。

2.学生的"未知"."未知"是与"已知"相对而言的,它既包括通过学习应该达成的终极目标中所包含的未知知识与技能等,还包括实现终极目标之前的过程中所涉及到学生尚不具备的知识与技能等。

3.学生的"能知"."能知"就是通过这节课教学,学生能达到怎么样的目标要求。它决定学习终点(即学习目标)的定位。

4.学生的"想知".所谓"想知",是指除教学目标规定的要求外,学生还希望知道哪些目标以外的东西(注:学生学习中,往往会通过提出疑问来体现"想知".当然,学生的"想知"可能会超出教学目标或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真是如此,课堂教学可不予拓展,但建议给学生一个提示性的交待或利用课外时间作个别解答)。

5.学生的"怎么知"."怎么知"反映学生是如何进行化学学习的,它体现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

3. 说教法:谈谈本节课要实施的教学手段、方法以及教具的使用。

4. 说学法:谈谈学习方法的运用以及将要实现的目标。

5. 说教学程序:说为什么要设计该程序?目的、意图何在?结果如何?

6. 说板书设计:谈谈板书设计的根据和理由,力求体现说板书设计的程序性、概括性和艺术性。

7、说"教学反思"

说课活动中,如何进行反思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一般说来,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或视角,审视自己教学实践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教师对教学中的缺点和错误进行反省与批判;对教学中的优点和长处的肯定和坚持。所以说课时说教学反思,无非是剖析自己在教材分析、学生分析特别是教学设计等方面有哪些可取之处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具体包括:

1、教学预设中的成功之处。例如,对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有哪些独到之处;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准备了哪些调控措施;怎样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落实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与监控;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有哪些过人之处等。

2、教学预设中尚存在的不足或难以把握之处。具体包括:对教学目标的定位特别是隐性目标(如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存在哪些困惑;学情分析还有哪些难以把握的地方;教学设计中设计的活动中哪些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等。

四、注重说课信息和反馈与总结

说课的对象可以是专家、同行甚至是学生。向说课对象征询意见、获取信息,力求不断改进和提高。

高二课件 篇12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方式和形象精粹的语言;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

3、体会本文凄切委婉的陈情技巧,理解“忠”“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在吟诵中解读作者的“情”字,体会本文悲恻动人的原因。

2、把握本文陈述的层次及语言特色,体会情之深,理之透。

3、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以及对“忠”“孝”的理解。

李密(224-287),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此表是西晋初晋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写的。魏国后期,魏的实权落在司马氏手里,到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公元265),司马炎代魏即帝位,改国号为晋,年号泰始。在此之前两年,蜀汉(刘备建立的政权)已经灭亡(孙吴到公元280年才灭亡),李密的家乡由晋统治。李密有学问,所以晋武帝想征他做官。

表,是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文章有体序说》:“七国以前,皆称上书,秦初改书曰奏。汉定礼议,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曰奏,以劾;三曰表,以陈情;四曰议,以执议。”

情--①情况(事实)②衷情、隐情、(孝情、忠情)③情理(忠孝之道)

表--奏章(“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虽是公文,但并不是为了表达对国家大事的意见主张,而是臣子为了向皇帝表述自己的请求。)

所以“陈情表”就是“禀告自己苦衷的奏章。

五、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2、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提醒学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调。

①对照注释,自由诵读全文,自行圈点加注。提醒学生注意“鲜”“期”“强”“洗”“有”等读音变化的字,以及“闵凶”“见背”“祚薄”“儿息”“逋慢”“盘桓”“希冀”等词语的解释。

②内容与形式梳理。

范读全文,由题目展开思考:为什么要“陈情”?“陈”什么“情”?如何“陈情”?

明确:“陈情”的原因:除臣洗马,辞不就职(或:不想到晋朝为官)。

“陈情”的内容:夙遭闵凶;更相为命;不能废远;愿乞终养。(或:陈述幼时的孤苦及祖孙的相依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孝情、忠情、苦情)

“陈情”的方法: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或以情动人)。

1、齐读第一段。

2、由一组学生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并连同词义大声读出。

3、两名学生口译本段文字,师生共同订正。

4、提问: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

5、提问:李密到底遭遇了哪些不幸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投影或板书:

6、提问:从上面的四个不幸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早年,李密是孤苦多病,祖母照料他,而后来则是祖母年老多病,李密照料祖母。祖孙二人的关系可以概括为?

7、提问:李密和祖母相依为命,这样的意思在第三段中也有照应,有强调。大家一起读出来,看看是哪些句子。

明确: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8、提问:李密陈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况,目的是什么?

明确:李密本不能出仕,但朝廷又在对他步步逼迫。朝廷是如何步步紧逼的呢?请大家预习课文第二、三两段,我们下节课再讲。

9、 小结:第一段:孤苦之情。从纵横两方面分两个小层次:身世凄苦,祖母抚养恩深似海;人丁衰微,作者尽孝责无旁贷。

1、学生齐读第2段。

2、由一组学生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并连同词义大声读出。

3、两名学生口译本段文字,师生共同订正。

4、提问:第2段有一句关键语句,“泄露”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找出来。

5、提问:这一段表现的情感不是平直的,前一部分急迫焦灼,后一部分辗转两难。诵读时要张弛有度,把握情感的焦急与沉重。学生再次诵读,体会作者情感。

6、提问:结合文章写作的历史背景,讨论分析,“进”难在哪里?“退”,难在何处?

8、提问: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态度坚决呢,还是他的哀婉陈情?(词意凄恻婉转,恭谨虔诚,外表象是俯首乞怜,令人同情。实质是态度坚决,还是不去应征。)

1、学生默读并口头通译第3段;

2、提问:本段文势有三转,表示转换的字眼是什么?(伏惟、且、但)文意的重点落在哪里?(区区不能废远)

3、提问:“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中“是”指代上文的什么内容?(指代“但以刘日薄西山……更相为命”)

4、提问:本段结尾落在辞官养亲上(“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展开的?

思考:假设你是晋武帝与李密面谈,此时在此处李密直接提出了终养祖母的请求,你晋武帝能不能一两句话就把李密驳得哑口无言?

引导:晋武可能会说,既然你要终养祖母以尽孝心,为什么在蜀汉你又出来做官呢?

因此,李密深知,这段历史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迹:一仕伪朝“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二在圣朝“宠命优渥,岂敢盘桓”让晋武明白自己的忠心。

4、朗读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  引导:作者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  提示: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忠后尽孝。(投影)

明确:A、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释自己应得到同情。

B、陈述自己的从政经历和态度,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皇帝谅解。

C、再次强调自己的处境,以打消武帝的疑虑,求得体恤。

5、提问:品味第一层,作者为什么扯起“孝”这面大旗?“凡”句有何含义?

明确:A、借“孝”来掩饰自己的观望之意,从而解除晋武帝的疑忌之心。

B、“凡”是指一般,“况”是指特殊。“孝”既已及于一般,对特殊就更应如此了。理由充足。

6、提问: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明确:矜守名节。古代崇尚一种观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晋武帝同样怕李密也是矜守名节。本图宦达→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岂敢盘桓

提问讨论:本段讨欢心、诉悲苦、求谅解、表心志,极尽陈情之能事,请结合本段文字具体分析。

明确:A、“至微至陋”“岂敢”等词委婉动人,至为恳切。

B、“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更相为命,……”,一组四字句,皆出于至孝之心,感人至深。

语言特点:委婉、流畅。此段中反复表明心迹,叙说衷曲,解释不能“废远”的原因,情辞恳切。

1、齐读第4段。

2、由一组学生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并连同词义大声读出。

2、指明两名学生口译本段文字,师生共同订正。

6、朗读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

引导:作者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

第四层;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

八、探讨文章的抒情方式:

1、注意第一、二段与第三、四段抒情的不同:

--第一、二段陈情于事,第三、四段寓理于情。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

2、小结:有人说《陈情表》有很高的语言艺术。读《陈情表》我们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 读《陈情表》我们可以听到:少年孤苦无依的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帝王催促严厉的呵责,孝子忠诚恳切的哀告。无论是形还是声,都以一种浓浓的情感为依托,那就是--孝情。 《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因为它是有情的。

九、拓展探究:

1、提问: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此为开放性题,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明确:回答1: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味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

明确:①第三段重说理,没有前文情感的铺垫,理则显得生硬,难以深入人心,得到共鸣。前两段,先用特殊的亲情、孝情给大家一种特殊的心理感受,获得同情心,让人认为这种孝情值得鼓励,不该拒绝,之后再用“理”来提供依据,让人无法拒绝这合情合理的陈情。

再从文章写作背景看,本文读者极为特殊。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晋武帝不只是一个皇帝,他们司马家族用阴谋篡夺了皇位,是以阴险多疑著称的一族,因此,作者一言不慎,就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所以作者必须把自己“孝情”之外的那一份“忠情”完全充分彻底地表达出来,然后再打出“孝治天下”的理的大旗,并提出“先尽孝再尽忠”的忠孝两全之策,这样才有可能达到陈请的目的。因此第三段不能提前到第一段的位置。

③、小结:为了达到“乞终养”的目的,作者首先陈述个人遭遇,祖母情深,作为陈情依据;继写进退两难的狼狈境地,博取晋武帝的同情;再抬出孝治天下的理,同时剖明心迹,排除了不愿做官的政治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方案。作者一路写来,发乎情,归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情真意切。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

十、归纳总结艺术特色:

1、感情真挚,融情于事;(从本文的实际效果入手,找出文中李密表达的几种情感 (孝顺之情,不满之情,恭敬之情),体会抒情和叙事的结合:“情为文之经,事为文之纬”)

2、文脉畅达,照应联通;(本文前后照应的句子很多,教师可举出若干例,让学生回答)

4、陈辞委婉,屈伸适宜。(可联系高一第一单元几篇文章,探讨陈情、讽谏、劝说的技巧:委婉含蓄、借题发挥、以小喻大、卑己敬人、直陈利弊、曲径通幽等等)

5、语言生动形象,自然精粹。

五、课堂总结:

《陈情表》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陈孝情情真意切。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十七八岁的年纪始终关注的永远是友情,深深憧憬的往往是爱情,最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孝情。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

高二课件 篇1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部分字词的读音,注意几个意思为第三段“水边”的字

2、能力目标: 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 ;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 ;理解楚辞中语言独特的“兮”式结构

师:我们前几天刚学过屈原的《离骚》,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诗歌《湘夫人》[板书],我先请同学们来回忆一下屈原这个人的生平。

师:好。我们再思考一下“楚辞体”有哪些特点?[提示:可以结合《离骚》注释看]

师:好。在前几篇诗歌中我们都能看出比兴手法的运用,同样在这篇诗歌中也存在着比兴手法的运用,请大家在本课的诗歌学习中注意一下运用比兴手法的诗句!

师:首先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注意将文中注释的拼音标注到文中,阅读时同时对照诗歌释文,把握诗歌大意。

师:下面我们分男女两大组来读这首诗,男生先读,“帝子降兮北渚”,预备开始……

师:同学们朗诵的很好,但其中有几个字音要注意一下:[板书]

师:我先请一位同学来谈谈你读了这首诗读出了什么故事情节?

师:对了,这首诗主要写男女水神在相互述说爱慕之词,却因无法见面而黯然神伤的故事。同学们可以结合译文感受他们对爱情的期盼。

师:下面我们来看具体的段落。 第一段我先来读一下,大家注意听我语气的停顿。

[师读] 刚才大家听我读了一便,有什么感觉。

生无语。

师:你们不说我来问大家。这四句哪一句写的最好,最能给你深思?

师:你们为什么选择了这一句,说说看,它好在哪里?[提示:我们高一学过《说木叶》这一课,大家想想,那篇课文中作者是怎样评价这句诗的?]

{老师自己补充,别指望学生说了}

师:这一段中有一句运用了比兴,大家看看,谁能找出来?

师:不错,这句写的是男主人公因思念女主人公久久不见其人而对眼前的景象产生了一种错乱的现象,水神看到的是一幅奇怪的场景:鸟儿聚集在水草上;鱼网则被挂在树上。我们知道鸟本来应该停在树上,而鱼网则应在水中。为什么男主人公会这么想呢?这句话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情况,大家有无思考过?

师:....大家看一下事情的缘由:“与佳期兮夕张”,这说明男女水神有个约会,试想一下,假如两个人能及早相会,水神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对了,是兴奋激动。人们常说:良辰美景悦事。水神也一样。(学生笑不笑看你的讲课表情)他看到的景致肯定也是美好的。而这里水神却看到了不正常的现象,这说明他们的约会肯定被耽搁了,肯定不能如期见面了。我们可以想象出这里水神内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劳无益的意味。

师:其实类似于“鸟何萃兮频中,罾何为兮木上”这句运用比兴的句式在下面还有一句,大家试着把它找出来。

师:很好,请坐。同学们看第三段有几个字的意思是表示水边这个意思呢?

师:不错,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一句在这里运用了比兴手法有什么意思呢?

师:大家看一看,在这之前,水神有没有见面?没有吧,那么这一句花和上一句话体现出来的情感不一样吗?

师:我们回到第二段,看看女水神是如何抒发自己对男水神的思念之情的。我请一位同学把这一段读一下,大家注意体会句子的深意。

师:不错,尤其是“思公子兮未感言”这一句把女神那种娇羞的心态表示出来,古人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里也一样,大家读一读,看看女水神是如何说“天凉好个秋”的?

师:不错,女水神没有直白自己的情感,而是用流水来寄托自己的愁思,南唐后主李煜写过一首词,中有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个愁思与这里的愁思不同,大家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师:这里的愁思表达了女神对对方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她在远望中时光的流逝!

师:我们再来看第四段,我请一位同学阅读这一段。大家注意数数这一段一共选取了多少种植物?再思考一下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内容?大家注意听这位同学朗诵。

师:[补充]不错,你认为诗人极力渲染其所住的场所有何用意?

[提示:可以根据前面几句“鸟何萃兮频中,罾何为兮木上”理解,一般来说景物常常会反映一个人的心境]

师:不错,这里流光异彩华丽眩目的外部环境主要用来烘托和反映人物内心的欢乐与幸福。大家写作文时要学会这种方法的.运用,不要为写景而单纯写景!

师:大家在回过头来看一下这段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

师:为什么?......请大家看一下文章标题下的小注,最后一句:“欢会难期,思而不见...”......再看第三段,“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筮”主人公(解释这一句)......就是因为见不到人而焦急不安四处寻找。这说明这里写的也是虚景,是女主人公为以后见面设计共同生活的环境,同样第五段也是的,都是男女双方因无法相见而产生的幻觉!

生齐读。

师:[讲解]为什么女主人公要把套袖汗衫抛入水中?是绝情还是失望还是其他原因?

师:我给大家提供一种解释:丢汗依套衫至江中可能希望对方在水的另一方能看见吧,凡人丢手帕以传情,神也不例外。

师:在最后一句,女主人公因等待约会而不得,只得聊以自娱,独自散步了!

主题思想:

本诗以男女水神等候对方为线索,表现了他们因思而不见而在不断的彷徨迷惘中产生的深长的幽思之情,但仍对爱情坚贞不渝的主题!

2. 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与《诗经》四言比较]

①漫主义是一种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个风格,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史上的两大主要思潮。

②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现实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于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升到创作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

古今文艺创作中都有这样的特色,屈原,李白,吴承恩,雨果,拜伦,雪莱!(

高二课件 篇14

1了解《三国演义》在古代小说中的地位及意义。

2、品读名著片段,  学会多角度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

3  深刻理解历史上的曹操的是非功过,辩正的分析历史人物,

作者罗贯中,原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大约生活在元文宗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至明惠帝建文二年(公元14)这一段元末明初时期。曾当过元末起义军首领张士诚的谋士,太原清源人(今太原市清徐县),其祖籍四川成都府,先祖罗仲祥后唐时仕青州(即今清徐)。后因原籍水灾且路远途遥。落籍太原清源,迁居城西白马山(今白石沟)寺沟村。其父罗锦生有六子,贯中行居第二。著有《三国志通俗演义》、《三遂平妖传》、《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罗贯中,一名罗本,生於元末明初,山西太原人。

罗贯中所处的元朝末期是一个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而复杂的时代,蒙古王公大臣疯狂兼并土地,民间豪强地主也大量强占民田,苛捐杂税名目繁多,赋役剥削不断加重,元朝政府还滥发纸钞,导致物价上涨;由于政治腐败,水利常年失修,经常泛滥成灾,许多地方的百姓被迫逃离家园,流离失所,终于暴发了农民大起义。社会动荡不安,罗贯中四处漂泊。他曾与农民起义领袖之一的张士诚有过交往,传说他曾做过张士诚的幕客。明朝有的野史说罗贯中“有志图王”,表明他是一个具有政治抱负的人。

罗贯中经过了元末大**,接触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对当时的社会矛盾有了较清醒的认识,在农民起义中,扩大了眼界,丰富了生活知识和斗争经验,为他后来创作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国演义》奠定了丰厚的生活基础。

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全国之后,在文化思想上实行严酷的控制,对知识分子采取笼络和高压的手段。推行以八股文取士的制度,网罗天下士子;朱元璋又不断地大兴文字狱,企图使文人屈服于封建淫威之下。罗贯中无意于仕途,不走科举升官之路,也不愿触及严密的文网,无辜惨遭杀戮,于是拿起笔来,从事“稗史”的编写工作。相传他写过十七史演义,但现在传世的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只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三部小说。现存的戏曲作品只有《宗太祖龙虎风云会》一种。他也写过一些词曲,但多未流传。他参与编写的《水浒传》和独立创作的《三国演义》,可能就是这个时期完成的。

罗贯中的艺术概括力极强,“唯《三国演义》则七分真实、三分虚构。”正确说出了罗贯中为追求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所用的“实七虚在”、主宾杂陈的创作方法,对于作家自己来说,则是一种独立的探索和创作。

写作背景:

元代中期,由於灭宋战争的创伤逐渐平息,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也开始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南宋的故都杭州不仅成为人口云集、商业发达的繁华城市,也成为戏剧演出和「说话」艺术发展的重要中心。因此,不少北方的知识分子、「书会材人」,如关汉卿、郑光祖等等,都先后迁徙到了杭州一带。身为小说兼杂剧作家的罗贯中,也必然受到这一社会潮流的影响,成为这类南迁作家中的一个。

罗贯中外号「湖海散人」,这个称号就寄寓著漫游江湖、浪迹天涯的意味。大约在西元一三四五~一三五五年间,他来到了杭州。许多说话艺人在这里说书,一些杂剧作家,也在这里活动。罗贯中与志同道合者为友。加上他对民间文学又极其喜爱,到了这里,自然不愿离开远去。也就这时,罗贯中结识了当时在杭州居住,但年龄他大二十岁左右的施耐庵。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体表现了统治者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该书最早的版本是明嘉靖元年刊印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分24卷,240则,每则一个七言标题。此后新的刊本迭出,卷数、回目、引用诗词等均有改动。清康熙时,毛纶、毛宗岗父子对《三国志演义》进行了修订,遂成为最通行的本子。今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我国古代历史演义小说的代表作。明代小说家罗贯中依据有关三国的历史、杂记,在广泛吸取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成果的基础上,加工、再创作了这部长篇章回小说。作品写的`是汉末到晋初这一历史时期魏、蜀、吴三个封建统治集团间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复杂斗争。通过这些描写,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与腐朽,谴责了统治阶级的残暴与奸诈,反映了人民在**时代的苦难和明君仁政的愿望。战争描写是《三国演义》突出的艺术成就。这部小说通过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运用夸张、对比、烘托、渲染等艺术手法,成功地塑造了诸葛亮、曹操、关羽、张飞等一批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三国演义》结构宏伟而又严密精巧,语言简洁、明快、生动。有的评论认为这部作品在艺术上的不足之处是人物性格缺乏发展变化,有的人物渲染夸张过分导致失真。《三国演义》标志着历史演义小说的辉煌成就。在传播政治、军事斗争经验、推动历史演义创作的繁荣等方面都起过积极作用。《三国演义》的版本主要有明嘉靖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清毛宗岗增删评点的《三国志演义》。

《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力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如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外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可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著名的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张飞“威震长坂桥”、“赵云”单骑救幼主”、诸葛亮“七擒孟获”、“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等更是流传极广的篇章。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

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

2.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

3.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

4.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今天看来,这种语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当时它却近于白话;用这种语言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举,和过去某些小说粗糙芜杂的语言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三国演义》在艺术上的最大缺点,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发展变化。这可能是受了民间传说人物定型化的影响和历史材料的局限。二是想像、夸张有时不合情理。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批评是很中肯的。

跌宕起伏 沧海横流 叱咤风云 三国鼎立 栩栩如生 义薄云天 飞扬跋扈 风驰电掣

俭朴 朴硝 朴树 姓朴 朴刀 间不容发 亲密无间 屏蔽 屏退 宿志 三天两宿 星宿

1、概括故事梗概:

学生按情节分成四小组,分析内容,总结人物形象和描写方法,记录发言。

(1) 借刀:

B “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辞别众官而去。

B 操曰:“燕雀安知鸿鹄志哉!” “吾将归乡里,-----吾之愿也”

B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

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

陈宫寻思:“我将谓曹操是好人,弃官跟他;原来是个狼心之徒!今日留之,必为后患。”

(1)本文中曹操形象:

根据本章故事,后人总结了一条歇后语,曹操误杀吕伯奢----将错就错。你怎么看待曹操的误杀和这种将错就错的做法。

进一步分析《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把握曹操复杂丰富的人物性格,并能作辩证评价

进一步分析《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把握曹操复杂丰富的人物性格,并能作辩证评价(课文是从一个章节就表现曹操复杂的性格特征,在《三国演义》中第一回就介绍了曹操,一直到他死的七十二回,其中有四十多回都描写到曹操,并且有大量对他的刻画,大部分同学也都读过三国演义,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品评曹操,结合文本多角度把握曹操复杂丰富的人物性格。)

分析曹操人物形象,将学生分成三小组,自备《三国演义》先根据学习需要自行阅读,再小组内自主探究

第一小组研读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第十回《报父仇曹操兴师》、第十二回《曹孟德大战吕布》

第二小组研读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横槊赋诗》、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铜雀台》

第三小组研读第五十八回《曹阿瞒割须弃袍》第七十二回《曹阿瞒兵退斜谷》第七十八回《传遗命奸雄数终》

2、小组辩论:曹操的“奸雄”与“英雄”形象。(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

3、引导关注《三国演义》的创作意图。

① 阅读“课前提示”中“作者到……实质”

(1)、鲜明独特、反差巨大的性格。

(2)、复杂多变、正反交叉的性格。

(从大家对曹操这一形象的认识解读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作者赋予曹操不是单一的性格,而是鲜明独特、复杂多变又反差巨大的性格特征,正是这样的塑造使得我们对曹操的理解也呈现多样化,也增加我们的阅读兴趣。)

(我们知道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只有准确的分析评价人物,才能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创造意图,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鉴赏评价小说的人物形象呢?有什么注意的地方吗,有什么方法吗)?

从以上的分析解读,我们把握了曹操复杂丰富的人物性格,同时也掌握了鉴赏人物的方法,就是

掌握了以上的方法,我们就能更好的去分析人物,解读人物,感受人物的

(一)、曹操之功。

(1)削平群雄,统一北方。

(2)为三国鼎立、三国归晋奠定了基础。

(3)对建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二)、曹操之过。

(1)镇压起义,充当屠夫。

(2)欺君罔上,窃国谋逆。

(4)虚假伪善,奸诈狡猾。

(5)骄奢淫逸,嫉贤妒能。

(三)、曹操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2)求贤若渴,重视人才;

(3)胸襟开阔,豁达乐观。

(1)军纪严明、爱护百姓。

(2)豪爽多智,指挥若定。

(3)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你如何看待评价曹操这个人物形象?

学生课外阅读收集相关资料,撰写成文,课堂交流展示。

曹操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他聪明透顶,胸怀大志;奸诈奸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今天,我们通过对小说中曹操这一形象的解读,全面的认识了曹操,有人说曹操是“奸绝”,但同学们又从文章解读出一个文韬武略的曹操,可见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留给我们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三国演义》中还有被称为“智绝”的诸葛亮,“义绝”的关羽,你又是如何看待评价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呢?请大家课外阅读收集相关资料,撰写成文,课堂交流展示.

五  戏评曹操   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奸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高二课件 篇15

疏通文言字词句,归纳并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特殊文言句式。

学习本文运用设分论点,例证法、对比法、引证法等论证方法,并以此指导写作。

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今的意图,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

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把握作者贯注在文章中的思想情感。

2、学习本文运用设分论点,例证法、对比法、引证法等论证方法,并以此指导写作。

唐太宗曾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如何以史为镜,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的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统,且看苏洵的《六国论》。

二、跟读课文录音,注意读清句读、读出情感。

三、学生自读课文,读时要求对照注解,疏通文意,并圈画勾点出自己难以解决的疑难字词,老师巡视时提出共同解决。

四、老师通过多媒体显示本文重要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句子翻译,学生讨论加以解决。

五、学生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赏析结构。

六、结合课后的“赏析示例”,理清文章的脉络。

分别从两个个方面论证这一中心论点的。

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2、问:文章的第二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3、问:文章的第三段的内容与第一段的哪句话意思相吻合?

4、文章第四段的作用是什么?

文章第四段是对上面论证的总结和深化。

理清文章的结构,多媒体显示结构图。

在议论文中我们还要学习论证方法,请同学们思考本文运用几种论证方法?

5、思考探究:从本文的题目可以看出文章是要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按理文章写到第三段就论证完整了,第四段如仅作上文的收尾,完全可以简化,可是文章不但论证得比较具体,而且作进一步的引申。第五段则已由论六国转向其它方面,是否多余?

引导学生看“赏析示例”,从中找到答案。

教师明确:这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意图所在)。因此,四、五段的论述才不是多余,而是非常必要,是对文章内容的提升。

6、“赏析示例”的倒数第二段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其情其气,真是愤郁及且,感慨至深”。你们能否分别用一个字概括作者对六国、秦国、当世现实的情感?

这一情感贯穿文章的始末,这点跟单元提示的“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相吻合。

七、温故知新:

《阿房宫赋》里“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总结了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本课和《过秦论》与之相对应的句子是哪一句?

明确:《六国论》弊在赂秦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分析1980年北京高考史上第一篇满分作文的第一段结构。

人说“名师出高徒”,这话实是不假。依我看,这原因有二:其一是师之教有方;其二是徒之学不怠。离开了这两条,既称不上“名师”,也出不了“高徒”。名画家弗罗基奥手下出了一代宗师达芬奇,便是很好一例。

教师明确:这一段话共四句。第①句提出中心论点:“名师出高徒”。用“人说……”表明这一观点早有历史渊源,而我完全同意:“这话实是不假”。第②句提出两个分论点:“其一是师之教有方;其二是徒之学不怠”。用“依我看,这原因有二”既表达出自己对前人观点的延伸,又表达出分论点与中心论点之间的因果关系。第③句从反面重申两个分论点以及它们与中心论点的关系。第④句“……便是很好一例”扣接到作文题目给出的材料。起承转合,一气呵成,严谨有度。

写作启示:

a、首段提出一个合乎题意的中心论点(只能一个)。

一般考场作文尤其是议论文当起笔入题。文章的首段或首句就扼住正题,尽快地、旗帜鲜明地、简明扼要地把中心表述出来,使人一看就知道作者要写什么内容。这样的开头是最受欢迎的。

b、可以在中心论点下面分解出两三个小论点(即分论点)。

如果叙述含糊,观点不明确,层次不清晰,那么这篇文章注定是失败的了。议论文的写作过程就是讲道理的过程,讲道理就是“剖析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好比一个大西瓜,你用思想的解剖刀把它一分为二(两个小论点),方能让人消化吸收。

迁移训练:

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令人难忘的转折。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

请以“转折”为话题,自拟题目,并用开门见山提出观点的方法,写好这篇议论的第一段,100字左右。

编辑推荐

古风课件(经典15篇)


这份“古风课件”是我潜心制作而成的希望您喜欢,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通常老师在上课之前会带上教案课件,而现在又到了写课件的时候了。 精心准备的教学教案能够指导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古风课件 篇1

古风课件

古风课件,是涵括了古代文化、艺术、哲学、历史、神话、人物等众多元素的课件。它以古代中国为主要背景,引领着大家走入一个神秘的世界,让人们通过这种方式更为深刻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底蕴。

一、古风课件的意义

1、扩宽知识领域

有很多人认为,古风课件学习,除了能增加娱乐性以外,也能扩宽大家的知识领域。毕竟,讲解的内容都是非常有史料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有关文学、音乐、美术、建筑、服饰等方面的知识都有所涉及,对于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学习价值。

2、丰富教育内容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古风课件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其独特的艺术解读方式,丰富了教育内容,为学生带来了更多的乐趣和启示。通过古风课件的展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内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提高审美素养

古风课件在美术、音乐、文学方面均有所涉及,而这些内容的选取和呈现方式极具审美价值。学生通过欣赏和探索其中的艺术价值,可以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养,使自己更好地欣赏和感受美。

二、古风课件的内容和特点

1、内容

古风课件的内容与古代中国的文化、历史、艺术有关,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如历史人物、古代建筑、传统文学、传统音乐、科学技术等等。这些内容均围绕着古代文化而展开,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了解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2、特点

古风课件的特点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古风课件在展示历史文化的同时,还加入了许多现代元素,比如音乐、动画等等,使得古代文化更具有现代感,能够更好地引起年轻人的共鸣。

另一方面,古风课件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其中的文化内涵。比如,古风课件中经常通过传统的绘画、曲艺、岳阳楼记(文学)等形式展示内容,使得学生不仅了解到内容,还通过艺术的方式更好地接近文化内核。

三、古风课件的应用

1、学科收尾

古风课件既有娱乐性,又有学习性,由于课件的艺术性较强,可以完美的为某些学科作为收尾部分。比如,历史学科的知识点最为丰富,在讲述完一段时期的历史内容后,可以通过展示相关的课件,来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文化、社会、民情、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情况,从而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2、文化范畴

古风课件还可以作为一种文化范畴来研究,比如古代建筑、传统文学、传统音乐等方面,都是古风课件可以体现的范畴。由于内容丰富,呈现方式多样,可以采用PPT展示、图片展板等多种形式,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了解了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3、史诗复述

史诗是古代文化的重要部分,而这一部分涵盖了很多地域和民族。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可以通过古风课件的方式来进行复述,让学生通过文学、音乐等多种方式,更好地感受史诗中的色彩绚丽、情感丰富和人物形象鲜明等特点。

四、古风课件的未来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以及古代文化的艺术性、审美性等方面得到了不断的展示和研究,古风课件必将在未来得到更大的应用和发展。在即将到来的数码时代,借助网络,我们可以更好地将这种课件展示在前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触。

未来,古风课件既是学习工具,又是一种文化视觉体验。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接触古代文化这个老祖宗,使这种古老的文化在现代得到更加广泛和深刻的传承。

古风课件 篇2

古风课件

古风是当前一个十分流行的文化潮流,它包含了诸多方面,例如歌曲、服饰、艺术、书籍等等。而在这一潮流中,古风课件也成为了一个亮点,很多人通过课件了解古风文化,更好地沉浸其中。下面就围绕古风课件的相关主题展开阐述。

一、古风课件的背景和定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古风课件,我们需要了解它的背景和定义。古风起源于中国古代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古风文化包含了音乐、舞蹈、服饰、书籍、美食等等方面。而古风课件则是一种介绍和展现古风文化的教育用品。它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向人们传达古风文化的精髓和特点。古风课件不但能够增加人们的文化知识储备,还能够培养人们的审美感和文化自觉性。

二、古风课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古风课件主要涵盖了两个方面,一是古代文化知识,二是现代演绎,包括歌曲、舞蹈、影视等。在古代文化知识方面,古风课件会介绍古代文化的历史沿革、文化底蕴、文学艺术、传统节日等方面。在现代演绎方面,古风课件则会放映现代创作的歌曲、舞蹈、影视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传承了古代文化的精髓,同时又有现代元素的加入,往往是一个相得益彰的震撼视听。

古风课件的特点是富有情感,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观赏性。通过古风课件,人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化的历史厚重感和艺术之美。与此同时,现代元素的加入,也为古代文化增添了一份生命力和魅力。总之,古风课件可以满足人们的文化欣赏需求,也是了解和传承古代文化不可或缺的教育用品。

三、古风课件的使用与推广

古风课件的使用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在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等场所使用。此外,古风课件也可以在线学习,人们只要有无线网络就可以在电脑或手机上进行学习。对于个人学习或者教学使用而言,古风课件的推广是至关重要的。学校可以通过展示参观学生体验的方式推广,博物馆和文化场所也可以借助古风课件来加强文化教育宣传。

四、结语

古风课件是当下十分流行的文化产品,它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向人们介绍古代文化的精髓和特点,并帮助人们深入了解古代文化的历史演变和内涵。古风课件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储备,更是对古代文化传承和弘扬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应该在学校和社会中积极推广古风课件,并通过多种方式弘扬古代文化。

古风课件 篇3

古风是一种具有古代文化背景的美学风格,反映了一种古人们对于自然、人生、文化和宗教的追求和理解。在中国,古风文化源远流长,文艺作品中经常出现古风元素,古风课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使用。

一、古风课件的介绍

古风课件是一种基于古风文化的教学资源,以多媒体、互动、动画等形式为主要手段,更加直观明了地为学生们呈现出历史、文学、音乐、美术、民俗等课程内容。相对于传统的口头授课和黑板演示,它更加生动、活泼,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全面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古风课件的制作

为了制作出高质量的古风课件,需要有一定的前景和技能,下面是一些制作古风课件的具体步骤:

1. 选好主题:要根据教材主题,确定要制作的古风课件类型,是展示古代建筑、衣服、乐器还是其他方面?

2. 搜集资料:多采集一些资料,可以是书籍、图片、视频、音频等,有助于丰富课件内容。资料的质量也需要保证,确保其可靠性和权威性。

3. 制作页面:根据所选主题,需要制作出多个页面,把每个页面设计得简洁、明了、接地气、造型美观。可以在页面中加入一些动画、图形、视频等增强视觉效果。

4. 设计互动:提高课件的互动性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引入一些声音、配乐、图文互动等元素,使学生们能与课件互动、交流。

5. 调试测试:设计完成后,需要调试和测试,反复修改和改进,不断提高课件的质量和性能。

三、古风课件的教学价值

1. 提高学习兴趣:古风课件通过生动的图像、回声及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就感。

2. 引发文化思考:古风课件以古代文化为主题,展示古代的美术、音乐、诗歌、文学等,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化背景,提高文化教育。

3. 明确教学目标:古风课件能清晰、明了地显示出课程内容,营造出浓郁的历史氛围,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化知识。

4. 发挥个人差异:古风课件充分考虑了个人差异的特点,在内容设计方面提供选择和体验的机会,与个体差异保持一致。

五、结语

古风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生动的视觉美感,在文化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古风课件作为一种教学工具,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提高综合素质。值得推广和发展。

古风课件 篇4

古风课件的主题之一:典雅端庄的古代礼仪

古代礼仪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在古风课件中,典雅端庄的古代礼仪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主题。通过这个主题,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礼仪的基本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古代礼仪的基本要素包括场合、礼仪动作、礼仪用品和礼仪顺序。它们是礼仪的基础,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风课件中,这些基本要素会被详细讲解,让年轻人了解古代的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念。比如在古代婚礼中,新郎新娘要按照规定的顺序入场,拜神、交杯、行三跪九叩等各项礼仪动作都要符合规定,寓意着夫妻缘分长久、百年好合。在晋升官员时,也有严格的礼仪要求,对于晋升的仪式和定级的宴会都有详细的方案和规格,要求官员们遵循礼仪规范,展示出高贵的仪态和忠诚的品格。

此外,古代礼仪还给人留下了众多的美丽形象和精彩故事。比如各种古代华服的设计和制作、古代武器的使用和演武、古代宫廷的宏伟建筑和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等等。这些都是古代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出了古代人们的审美和情感。

古代礼仪对于当今社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当代人们在学习古代礼仪时,不仅可以了解传统文化,更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让自己变得更加优雅、端庄和谦逊。此外,古代礼仪也可以帮助人们增强对社交场合的应对能力,让人们更能够拥有领袖品质和成功人士的气质。

综上所述,古代礼仪是古风课件中的重要主题之一。它展现了古代文化的精髓和传承,也为当代人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表率和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

古风课件 篇5

古风课件——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工具,古风课件已经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古风课件以传统文化为主题,通过对历史、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的深入挖掘,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这里,我们将从古风课件的主题、制作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来探讨这种新型教学工具的价值。

一、古风课件的主题

古风课件以传统文化为主题,以经典诵读、历史典故、传统手工艺、古代思想引导等多种手段,聚焦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和魅力,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激发他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古风课件的制作手段

古风课件以传统文化为主题,以照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多媒体手段来呈现古代的历史、文化、艺术等内容。同时,通过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游戏、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深刻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

三、古风课件的教学效果

古风课件引导学生走近传统文化,体验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视听、触感、思考等多个角度全面深入的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古风课件教学的方式也非常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让学生充满了乐趣。由此,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责任意识。

综上所述,古风课件以其独特的制作手段和教育理念,在教学中起到了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将来,我们应该继续开发古风课件,让更多的学生走近传统文化,体验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古风课件 篇6

古风课件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教学资源,它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本文将以“古风课件中的文化传承”为主题,从古风课件的特点、古风课件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古风课件的优化和创新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古风课件的特点

古风课件是一种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资源,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视觉效果优美。古风课件的制作注重视觉效果,充分发挥了传统文化独特的美感,使学生在视觉上享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2.内容丰富、深入。古风课件的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比如文学、文化史、语言文字等,不仅包含了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还对一些细节和深层次问题进行了探讨,让学生受益匪浅。

3.互动性强。古风课件具有互动性,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如视频、音频、图形等,实现学生与课件之间的交互,加强学生与课件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二、古风课件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1.推广传统文化。古风课件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方式,向更多的人传达中国传统文化,推广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认知中国传统文化。

2.增进文化认同。通过古风课件的学习,使学生更加理解和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使学生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古风课件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人文观念和道德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古风课件的优化和创新

为了更好地发挥古风课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需要对古风课件进行优化和创新。

1.把握受众心理。在制作古风课件时,需要充分把握受众的需求和心理,对古风课件进行分级和分类,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需求。

2.强化互动设计。在课件制作时,需要注重互动设计,通过小游戏、测试等互动形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3.拓展课件内容。在课件内容方面,需要加入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内容,加强与当下社会和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来更好地反映时代和社会的特征。

总之,古风课件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教学资源,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功能。通过对古风课件的优化和创新,能够更好地发挥古风课件的教学效果,更好地推广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古风课件 篇7

古风课件

古风课件是指具有浓郁古风和文化底蕴的电子文档或多媒体教学资料。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机构开始采用电子化教学手段,而古风课件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关注和喜爱。

一、古风文化的魅力

古风课件所蕴含的古风文化是一种充满神秘和魅力的文化,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性和文化价值。古风文化是中国文化深厚的一部分,它包括了众多的文艺作品、传统节庆和礼仪习惯等。古风文化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之一。

二、古风课件的教育应用

古风课件以其独特的教学形式和文化内涵,广受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喜爱。古风课件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古风课件也可以提供优美的艺术享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古风课件的设计要点

古风课件的设计要点主要包括内容的丰富性和完整性、艺术形式的优美性和创新性、教学效果的实用性和沟通性。在编制古风课件的过程中,要注意文化内涵的表达和主题的传达,同时还要注重画面的美感和节奏的把握,以及效果展现的多样化和创新性。

四、结语

古风课件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教学形式,它通过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识自己的国家和文化。我们应该通过创新古风课件的教学形式和设计,进一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促进中华文化的普及和传承。

古风课件 篇8

古风课件主题范文

1.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古代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统文化是历经千年的沉淀、积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拥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精深的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古代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因此,我们需要将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并将其以现代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使传统文化得到全面的传承和发扬。只有在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继承古代文化,为现代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2. 古代文化的继承与利用

古代文化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社会、哲学等方面的内涵。在现代社会中,利用古代文化的资源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古代文化的继承和利用,发掘其中的价值,推广其精髓,从而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礼仪观、人生观等,可以为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企业管理、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提供思路和参考。只有在古代文化的继承和利用中,我们才能更好地将其价值传承下去,从而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从而更好地走向世界。

3. 古代文化的保护与治理

古代文化的保护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问题。因为文化是一种在人类历史上形成的共同语言和精神生态,是人类共同的遗产。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寻找一种适合古代文化保护的方式,保护古代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避免文化带给人类的灾难性后果。古代文化的治理则是一种更加积极的保护方式,比如将古代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相结合,打造文化旅游产业,保护和发扬古代文化。只有在古代文化的保护和治理中,我们才能将这些珍贵的遗产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古代文化。

古风课件 篇9

活动目的

1、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思考什么是真正的“风流”,树立正确的偶像观、英雄观,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坚持唯物史观。

⑵激励对英雄人物敬仰,渴慕之情,培养理想主义信念和远大抱负。

2、一般知识与能力:

⑴通过讲述和评论英雄人物,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⑵通过对各种丰功伟绩进行分类,锻炼思维能力。

⑶通过搜集相关资料,练习信息搜集筛选和整理能力。

3、语文能力:

⑴通过“风流人物”诗歌朗诵,不断提高朗诵水平。

⑵通过讲述、评价、辩论“风流人物”及其业绩,练习口头表达能力。

⑶看英雄人物事迹,写诗歌,写读后感、写访问记录,培养写作能力。

课前准备

1、根据第六单元所学课文以及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搜集有关资料。

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忠臣良将、抗战人物、东莞本地

风流人物、古代、现代等。

2、学生排列心目中十位英雄人物,搜集这些人物的事迹,小故事、贡献等。

活动指导

第一阶段:

1、熟悉材料阶段: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压缩,选择对自己有用的材料。

2、对自己选的十位英雄人物写一二百字的说明(喜欢的原因),激起学生对千古风流人物兴趣和热情。

第二阶段:

1、筛选人物,对“千古风流人物”分类,小组合作完成对一类人物资料的整理。

2、小组成员想办法让其他学生了解你所说的风流人物的丰功伟绩。

3、编写课堂剧,写叙事诗,采访英雄事迹。

课堂展示

1、导语。

2、明确“风流人物”“英雄”的定义。

3、展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排行榜。

4、领略“风流人物”的风采。

⑴领袖风采。

⑵忠臣良将。

⑶文学才子。

⑷抗战英雄。

⑸东莞风流人物。

5、活动总结。

6、课后练习。

古风课件 篇10

[活动背景]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分析性学习课题。它是在本单元四篇反映古代名人生活的文言文的基础上的迁移与延伸。我们知道:当今的学生心目中崇拜的英雄往往只有一些歌星、球星、影星,而对我国古今建功立业的人物了解甚少。这个活动,正是为学生创设情境和氛围,让他们走进我国民族文化,从古代、近代、当代文明中,感受风流人物的精神和功绩,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偶像观、人生价值观、理想主义世界观以及用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搜集、提炼、整理信息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口头表达与写作能力,他们喜欢品头论足。不过他们的认识与见解有时存在偏颇;同时由于农村生活环境的局限,我校学生知识层次较浅,学习自主性较差,部分学生学习劲头不足,我试图利用这一活动促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搜集、提炼信息及自主学习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的分析能力与素养。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深刻认识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关心当代文化生活,使他们达到品德与情感的迁移与内化。使之具有搜集、整合信息能力,朗诵、欣赏、评价、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语文教学要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发展、勇于创新的精神。

(4)利用现有语文资源归纳整理,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教学,为学生自主发展,积极参与,学会倾听,勇于表现创设情境,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悟什么是真正的“风流”,树立正确的偶像观、英雄观;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坚持唯物史观;

(2)激起对风流人物的景仰、渴慕之情,培植理想主义信念和远大抱负。

2、一般知识与能力:

(1)通过讲述和评论风流人物,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2)通过对各种丰功伟业进列分类,锻炼思维能力;

(3)通过搜集相关材料,练习信息的搜集、筛选和整理能力;

(4)尝试运用“调查法”,培养初步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3、语文能力:

(1)通过“风流人物诗文朗诵”,不断提高朗诵水平;

(2)通过讲述、评价、辩论风流人物及其业绩,练习口语表达能力;

(3)练习写作。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学生对伟人求学经历、创业经历、精神品格等的了解,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性格和树立目标后拼搏进取的精神,同时,处理信息的能力。

难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深化和发展。

[教法、学法分析]

根据《新课标》中《分析性学习》的要求,同时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设计思路,采用了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分析练习法,并注重了学生自我评价方式的运用。

1、课前按照强弱搭配原则给学生分组,要求学生利用图书、网络和社会实践访谈等多种途径整理信息,开发语文资源。教师指导学生将收集到的材料进列压缩、分类、整理,制成活页纸或自列设计读书卡,以此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提炼信息能力,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员参与。

2、课堂上学生听、说、读、写、思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以小组合作与交流形式进列;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和竞争;教师适时点拨并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

3、活动过程中专设“评价组”,每个学生演讲或发言结束后,由评价组适时打分和点评,教师则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观;目的是以此体现活动的自主性和教育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民主参与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教学流程】

一、音画结合情境导入

看三国演义图片剧照,倾听《三国演义》主题曲,用壮阔的画面和雄厚的音乐把学生思想引入特定的情境中。教师强调指出:古今多少事,多少英雄豪杰都付笑谈中。我们后人称之为“千古风流人物”。接下来由学生集体朗诵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诗词和毛泽东的诗词(多媒体投影显示)。紧接着让学生研讨:什么叫“风流”?(可查阅《辞典》等工具书)什么样的人物堪称“风流人物”?他们具有哪些特征?结果,教师用投影出示:“风流人物”特点:(1)、建功立业的人物(2)、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人物(3)有才学而又不拘礼法的人物。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导入,能够直接引发学生知识的嫁接与联系,使学生的情感处于愉悦的形态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对风流人物和英雄人物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为以下环节打下基础。]

二、出示题目,明确四大环节。

题目:《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板块:

1、数风流人物

2、说风流人物

3、评风流人物

4、写风流人物

三、第一环节:展示英雄排列榜——数风流人物

让各小组把课前活动预备的十位英雄人物列举出来,并提示:

(1)你心目中的英雄都有哪几类?

(2)排在第一名的是谁,你为什么这样排列?(不用举手,自由发言)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根据上一环节对风流人物的理解,从不同列业流派、不同历史时期中列举人物,让学生整体感知风流人物的形象与精神。并在分类整理中锻炼思维能力。]

四、第二环节:领略人物真风采——说风流人物

引导各组同学依照本组选定的角度范围的风流人物进列“展示”(每组任选一个角度,组内同学互相补充)。可从领袖风采、忠臣良将、艺术才子、思想科技名人、革命英雄、商界巨子、家乡名人等不同方面任选,也可以按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企业家等分类选择,并且按照古代、近代、当代来分类。展示方式由各组自定,如讲故事、说成就、读名言、颂名篇、做访谈汇报、英雄事迹解说或演讲等等。在此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倾听,点拨其它小组学生听后发表个人见解。

在风流人物的筛选、讲述中,教师应注意提醒学生:一、人物的涵盖面要广,不仅有伟人大家,也可以包括现实生活中在某方面堪称“风流”的平凡人物;对于学生们普遍崇拜的某些球星、歌星,教师不做粗暴拒斥,而要因势利导。在上述过程中,丰富学生对于“风流”和“丰功伟绩”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他们对各种“风流”和“丰功伟绩”进列分类和概括的能力。二、选择和介绍人物时,牢牢扣住“风流”二字,不断强化学生对“风流”的思考,不要泛泛地谈论“偶像”、“英雄”。每小组展示3—4分钟。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有两个:

1、使学生既感受到了风流人物的精神,又提高了语文素养。交流过程使全体同学的知识、技能、视野得以拓展与提升

2、培养、强化学生的合作交流、讨论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五、第三环节:评古论今话英雄——评风流人物

引导各小组选出一位典型的风流人物进列评价,并指导学生评价人物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用发展的`眼光,多角度、多层面去评价,做到理解与批判的辩证统一。其它小组如有不同意见,还可以补充或论争。时间每小组3—4分钟。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有三个:

1、进一步训练合作探究与口头表达能力;

2、强化辩证思维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3、提高语文分析素养,提升情感境界。]

六、第四环节:落笔千言写英雄——写风流人物

指导学生针对历史人物的事迹影响、精神形象和及个体心灵对话、评价作进一步整理,用精美语言编织写成短文,在班上发言。拟写短文的要求如下:

1、可以从某个伟人的名言中提炼出观点,写成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有力。

2、可以评价某个伟人,结合其主要经历和作品来谈。要求:言之有据,观点鲜明。

3、可以根据搜集到的材料,通过本人想象,编写伟人某个时期的生活故事。要求:想象大胆,情节合理。

4、如果要你选择一位伟人和他对话,你会选择谁,说什么。要求:内容充实,写出本人的真情实感。

另外,鼓励学生寻找其他新的角度挖掘素材,写出有新意的作文。可以引用搜集到的材料,但不能完全抄袭,文章要有创新精神。写作时间:10分钟。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强化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限时作文能力,语言分析运用能力。并为下一步以“话说风流人物”为话题的大作文打下基础。]

七、评价总结

由评价组宣读分析评价的结果,做这次活动的综述报告。教师可以在学生发言结束后发表个人看法以作引导。

八、结束语

我们知道:不管是领袖,还是平民,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不管是艺术家,还是商海巨子,只要他们是为了当时国家的进步事业做出了贡献,都是风流人物。我们要学习他们,以此激励本人前进,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也做出应有的贡献。结果,我在大屏幕上显示出艺术字体:“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攀巨人铁肩,育完美人格”两句话来激励学生。

九、课后作业

多媒体投影显示:

1、根据搜集整理的信息,扩写成60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自拟。

2、把本组整理的名人信息,分类编写成名人档案集。小组评比。

古风课件 篇11

一、古风风景

一曲古琴悠扬,一座古城静然守着岁月的沉淀,流淌着历史的记忆。在这座古城中,人们仿佛穿越回了古代,寻找着那份恬静、宁谧和深遂。在这座城中,有许多古风景点,让人们亲身感受中华古文化的瑰宝。

凤凰古城,这是一座充满古韵和灵气的世外桃源。这里的每一寸空间都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如痴如醉。青石板路上,有着沧桑而又美丽的石雕,红墙绿瓦下,有着精美而古老的建筑。在这里,时间仿佛静止了,一幅幅历史长卷在眼前跳跃着。

还有那婺源古城,在这里,你仿佛置身于画中,感受着一切古风景致。古朴的皮影戏、淳朴的民俗文化、丰富的历史文化、雄奇的山势古木,以及唯美的自然风光,所有这些美好的景色,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这座独有魅力的古城。

二、古风文化

沉淀着千年文化的古风,在今天,依然被人们传颂着。这里有诸多经典,如《诗经》、《离骚》、《红楼梦》、《西游记》等等,这些文化珍品,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我们赖以传承的倚靠。

在这里,我们还能接触到很多精致的艺术品。如古代丝绸、玻璃器皿、景泰蓝、雕刻品等等.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宝库。

三、古风文学

古风诗歌、文学经典流传至今,在时代变迁的冲击下,更凸显了它的价值。在这个一切趋向轻快的时代中,古风文学给人们带来了一份宁静、一份深入骨髓的美好。

诗歌,一直以来是古代文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唐诗、宋词、元曲等等,这些文学珍品,都被人们争相传颂着,直至今日。

至于《红楼梦》、《西游记》等古典作品,则在古风文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红楼梦》勾勒出了宏伟的人物形象,寓意中华民族的衰落,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西游记》则吸收了众多佛教、道教的元素,创作出了一个个千姿百态的神怪形象,揭示了中国古代人们的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

四、古风音乐

中国古代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韵味。古风音乐在现代的重新演绎和演出中,给人们带来了别样的感受。

古风音乐中,琴、笛、古筝、琵琶等乐器成为了演奏的主角,用音乐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无论是在大型音乐会中,还是在小型场合上,古风音乐都在用它独特的旋律和音韵,呈现出静谧、婉约的意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在古风的世界中,时间仿佛静止了,历史锁定了,文化得到了完美的呈现,每一个人,都会从这里,找到一份自己独有的文化归属感。这,就是古风的魅力所在。

古风课件 篇12

古风课件——根植于传统与创新的结合

古风课件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它的出现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于创新教育方式的需求。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讲师主导教学,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而古风课件则是在结合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现代科技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种教学方式既传承了传统教育的优良传统,又将现代技术与教育融合在一起,从而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

古风课件的主题一般涵盖文化、历史、艺术、科技等多个领域。在文化和历史方面,通过展示历史文物、名人故事等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历史文化成果。同时,艺术方面的主题也涵盖了文学、音乐、绘画等多个方面,学生能够通过观看古代文学名著、古乐演奏等形式来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科技方面的主题则更加现代化,将VR、AR等技术融入课堂中,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科学原理和发展历程。这些主题都通过形式多样的展示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古风课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它的出现极大地拓宽了传统教育的边界,让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这种方式注重学生主动学习,通过视频、音乐、VR等手段来打造一个互动式的教育环境。除此之外,古风课件还可以与其它教学手段进行结合,例如与口语课堂相结合,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古风课件的出现也缓解了教育人才短缺的情况,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等技术,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实现从师授课向师生互动的转变。

虽然古风课件在扩大传统教育范围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它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其中最大的一点是技术的落后和应用能力的不足,例如古风课件的展示方式单一,内容安排不合理,还存在一些技术方面的瑕疵。同时,由于这种教学方式的推广和落实也需要人力物力的支持,在一些资源匮乏或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难以普及。

总之,古风课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它的出现有利于拓宽传统教育范围,促进学生交流和合作,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推广过程中需要注重技术功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各种手段为古风课件的应用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支持。

古风课件 篇13

古风课件——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

古风课件是一种融合了古代文化元素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学工具。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以电脑、平板、投影等现代科技手段为媒介,将古代文化的精华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开拓他们的思维视野。

首先,古风课件能够使传统文化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历史渊源,对于现代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和陌生感。而古风课件通过丰富多彩的动画、音乐、图片以及语音解说等元素,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样就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其次,古风课件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带有古风元素的课件能够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的刺激,融入了现代文化的元素,这让学习得以更加轻松愉悦,更有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

此外,古风课件也可以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通过展示各种古代文化、制度、传统习俗等,古风课件让学生有机会从视觉上、听觉上体验古代历史、文化背景和人文特质。这种体验会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使用古风课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确保课件制作的内容严谨、真实并且严肃。这是因为古风课件虽然在表现方式上融入了现代科技的元素,但它的根基是传统文化,应该得到严肃对待。

综上所述,古风课件是一种创新教学工具,它既融入了现代教育理念,又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在今天的教育中,我们更需要这样一种教学工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美学情趣和文化素养。

古风课件 篇14

标题:古风与现代社会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古风在当今社会中已经不再是那么陌生的存在。无论是《镇魂街》《陈情令》这样的影视作品,还是流行歌曲、小说、游戏等,都大量融入了古代文化元素,可以说,古风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潮流。那么,古风究竟为什么会在现代社会中如此流行?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和反思?

首先,古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其所表现出来的视觉、语言、服饰、音乐等各个方面的美学元素,都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足以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欣赏。这种美学价值的体现,得益于古代文化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历史、文化、艺术等等方面的元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现象。古风的美学价值的得到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其次,古风还有着一种写实的意义。历史上的文化事物有着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语境,且这些事物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被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去理解和诠释。反观现代社会,我们在创作和审美时,却显得相对较为单一。古风的流行,充分说明了现代社会还需要我们去关注自身的文化根基。通过古风文化的引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会自身的文化价值,反思自己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另外,古风也受到了现代社会的各种挑战。在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古风的价值如何得以保持和传承,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古风中的古代文化元素,如果不加理解和挖掘,恐怕会成为文化的空壳。因此,我们应该对古风的价值进行一定的重构和挖掘,以实现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综上所述,古风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还蕴含着广泛的文化价值。通过古风,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自身文化的价值,同时也可以对文化传承和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方向进行反思。因此,古风在现代社会中的流行,不仅是一种时尚潮流,更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风课件 篇15

古风课件

前言:随着人们对于古代文化的热爱与追捧,古风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古风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文化的承袭和传承。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利用古风元素来丰富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古风与历史(以《甄嬛传》为例)

《甄嬛传》是一部质量很高的古装剧,其古风元素贯穿全剧始终,而它所描绘的正是清宫时期的历史情境。教师可以在政治课或历史课中对此进行解读、展示,让学生在感受古风文化的同时,深入了解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

例如:在政治课中,我们可以讲解清代政治制度的“三从四德”、封建礼教等内容,同时引入《甄嬛传》中的相关情节,通过对比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二、古风与文学(以《山海经》为例)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地理志和神话故事集,其中《海内北经》中的神兽“麒麟”、“白虎”等都是古风文化中的代表性形象。在语文课中,我们可以将这些形象进行细致的解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同时也可以展现古代神话文化的魅力。

例如:在语文课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山海经》相关片段,了解怎样的语言技巧在描写神兽方面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同时进行文化内涵的解读,引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三、古风与美术(以国画为例)

国画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绘画形式,一般采用水墨工具,以线条、墨色、水色等表现形式表现画面。在美术课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古风元素的国画、山水画等作为教材,让学生了解国画的基本形式和技法,同时感受古代绘画的神韵和情趣。

例如:在美术课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欣赏清代画家齐白石的作品,了解其画风特点、技法、表现手法等,引导学生自己进行绘画创作,体会古风文化与艺术作品的协调和统一。

总之,古风文化在现代教育中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科的特点,选取恰当的教材,将古风文化融入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课程中感受到古风文化的美丽与博大精深。

高二课件六篇


在老师日常工作中,教案课件也是其中一种,老师在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不能敷衍了事。尤其是新入职老师,教案课件写好了才会课堂更加生动,老师在写教案课件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希望你会喜欢我推荐的“高二课件”,欢迎您阅读本网页希望您会喜欢这个网站!

高二课件 篇1

一、常识介绍:

1、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他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后因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的情怀。

左徒(兼管内政外交)--计划改革内政,并出使齐国,订立齐楚联盟--受到贵族排挤打击--被楚怀王疏远--三闾大夫(管教王族三姓昭、屈、景的子弟)--张仪游说,楚王断绝与齐的联盟(受骗)--怀王武关被劫--顷襄王即位,做了秦国女婿--屈原被谗,遭流放到南方--顷襄王二十一年郢都沦陷--屈原在汩罗河投江自尽。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美政”理想:

1.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的“美政”理想;

2.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

3.“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2、楚辞:指楚地的歌辞,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来源: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祝的宗教活动,楚地的乐曲和民歌(《越人歌》)。“信鬼好巫”是荆楚文化中突出的特征。

②神话色彩:北方:史官文化,重人事,讲求实际。南方:巫官文化,信鬼神,富于想象。

③比兴和象征  香草美人笔法。

3、湘水神的传说: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

朝驰江皋、夕济西(shi)--在水中筑起美丽芬芳的爱巢。

2、赏析:

歌辞的第一段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这是一个环境气氛都十分耐人寻味的画面: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望断秋水、不见伊人的湘君搔首蹰躇,一会儿登临送目,一会儿张罗陈设,可是事与愿违,直到黄昏时分仍不见湘夫人前来。这种情形经以“鸟何萃兮O中,罾何为兮木上”的反常现象作比兴,就更突出了充溢于人物内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劳无益的意味。而其中“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更是写景的名句,对渲染气氛和心境都极有效果,因而深得后代诗人的赏识。

第二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湘君的渴望之情。以水边泽畔的香草兴起对伊人的默默思念,又以流水的缓缓而流暗示远望中时光的流逝,是先秦诗歌典型的艺术手法,其好处在于人物相感、情景合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以下麋食中庭和蛟滞水边又是两个反常现象,与前文对鸟和网的描写同样属于带有隐喻性的比兴,再次强调爱而不见的事愿相违。接着与湘夫人一样。他在久等不至的焦虑中,也从早到晚骑马去寻找,其结果则与湘夫人稍有不同:他在急切的求觅中,忽然产生了听到佳人召唤、并与她一起乘车而去的.幻觉。于是作品有了以下最富想像力和浪漫色彩的一笔。

第三段纯粹是湘君幻想中与湘夫人如愿相会的情景。这是一个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神奇世界:建在水中央的庭堂都用奇花异草香木构筑修饰。其色彩之缤纷、香味之浓烈,堪称无与伦比。作品在这里一口气罗列了荷、荪、椒、桂、兰、辛夷、药、薜荔、蕙、石兰、芷、杜衡等十多种植物,来极力表现相会处的华美艳丽。其目的,则全在于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环境来烘托和反映充溢于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因此当九嶷山的众神来把湘君的恋人接走时,他才恍然大悟,从这如梦幻般的美境中惊醒,重新陷入相思的痛苦之中。

最后一段与《湘君》结尾不仅句数相同,而且句式也完全一样。湘君在绝望之余,也像湘夫人那样情绪激动,向江中和岸边抛弃了对方的赠礼,但表面的决绝却无法抑制内心的相恋。他最终同样恢复了平静,打算在耐心的等待和期盼中,走完相恋相思这段好事多磨的心理历程。他在汀洲上采来芳香的杜若,准备把它赠送给远来的湘夫人。

高二课件 篇2

3.秦过为鉴可治国。

[设疑讨论]秦的过失主要是“仁义不施”,请从课文中挑出秦“仁义不施”的语句并加以解释,说说秦的过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3)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4)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5)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

(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秦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依靠武力,致使六国惨败,“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已经蕴藏着导致失败的尖锐矛盾。秦统一天下,攻守之势转化以后,不但不施仁义,反而变本加厉,用严酷的刑罚奴役百姓,迅速导致大规模起义,致使帝王之业土崩瓦解。这一史实充分显示出民心向背对治国的重要性。贾谊采用铺张渲染的手法言秦之过,是借秦作鉴,猛敲警钟,劝谏西汉统治者施仁政。

[点拨]“仁义不施”,换种说法是“施行暴政”,这在秦攻取天下中也必然有所表现,在固守天下中表现得尤为厉害。主要体现在治国措施中。

[说明]将“仁义不施”这一抽象道理具体化,训练了学生筛选信息、理解文意、理解文句等能力,思维深刻性训练、鉴赏评价训练、语言训练都得到落实。

高二课件 篇3

教学目的:

1、熟读文章,理解诗句的含义,从而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握其主旨。

2、分析诗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比兴手法的使用,鉴赏艺术特色。

3、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2、熟读文章,理解诗句的含义,从而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握其主旨。

教学难点:

1、分析诗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比兴手法的使用,鉴赏艺术特色。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一、导入:

湖南岳阳的君山上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竹子,名叫“斑竹”,大家知道它的来历?

传说湘君(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娥皇、女英(尧帝的二个女儿)听到丈夫的死讯后追随到沅、湘,因丧夫而落下的伤心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这一传说人物有关的诗歌《湘夫人》。

二、作者简介: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民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遭到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远游》《卜居》《渔父》。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由于“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用“骚体”指“楚辞”

2、特点:

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句式参差错落,自由灵活而富于变化;

多用语气词“兮”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

诗的结构篇幅扩大了;

语言词汇地方色彩较浓。

3、《楚辞》:

作品总集名,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和汉代贾谊等人的诗赋,西汉刘向编辑。

1、诗歌《湘夫人》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湘君和湘夫人彼此深深地眷恋着对方,却不知什么原因,两人欢会难期、

思而不见,只能互相幻想着对方。

2、诗歌涉及到的主要人物形象有几个?抒情主人公是谁?

湘君和湘夫人。

这首诗题目虽然是《湘夫人》,但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湘君。

3、这个故事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幽怨 哀婉。

4、其实诗歌的开头就给我们奠定了全诗幽怨哀婉的基调,请同学找出是那句诗?

就是“千古言秋之祖”--“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5、这句诗是如何奠定幽怨、哀婉的感情基调的呢?

诗句中有三个意象:秋风、秋水、秋叶。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

并且,这三个意象不是孤立的,而是自然联系在一起的:秋风荡秋水,秋风扫秋叶,秋叶随秋水,秋水飘秋叶,三者紧密相连,浑然天成,形成了一幅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渲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使湘君的心情更加惆怅万分。这种写法叫“融情入景,以景染情”。

6、第一段中“鸟萃兮苹中, 罾何为兮木上”是什么意思?诗人写这一组反常现象有什么作用?

鸟儿聚集在水草上,鱼网则被挂在树上。

这是男主人公因思念女主人公久久不见其人而对眼前的景象产生了一种错乱的现象,暗示会合无缘,表现男主人公的伤心和失落。

7、既然是错乱的现象那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就不会存在。这种写景方法我们称为什么?

因情造景,象征寓意。

8、第三段中还有这样一句,找出来?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麋鹿为什么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以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来自我比况自身的尴尬处境, 暗示了失望的必然结果。

9、既然湘君对湘夫人思而不见,为何诗中出现了他忙忙碌碌迎接湘夫人的场面?

幻想,表达湘君思念的迫切。

10、第三段内容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诗人运用描写的手法,极力展开铺陈,营造了一个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相会之处:建在水中央的庭堂都用奇花异草、香木构筑修饰,其色彩之缤纷、香味之浓烈,堪称无与伦比。

其目的,则全在于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环境来烘托和反映充溢于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充分显现出湘君对理想爱情生活的执著追求。

11、我们学习《离骚》知道,屈原诗歌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喜欢用香草美人的意象,试找出诗中出现的香草意象,并分析其作用?

白X 白芷 兰草 辛夷 薜荔 杜衡  杜若 石兰……

这些香草,构成了一个唯美的境界,整首诗浸透在满怀的香气里。湘君和湘夫人的形象,也因此显得高洁优美。这就是“楚辞”常用的香草美人以譬君子的笔法。

12、“捐余袂兮江中,遗余兮澧浦”抒情主人公为什么有这一举动?

在失望多于希望情况下,透露出不可抑制的、惆怅、焦虑之情。

13、抒情主人公为什么又要拔取杜若送给湘夫人呢?

虽然表面的决绝,而内心的想念是无法抑制的。湘君的抱怨是一时的,

挚爱才是根深蒂固的。所以他很快就回心转意,最终恢复了平静。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坚贞不渝,对理想执着追求。

14、有人说,屈原在《湘夫人》中所表现的湘君和湘夫人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他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映,你同意这一说法吗?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阐述你的理由。

同意。这首诗写到湘君为追求理想和爱情,是多么执著,多么痴情,一再遭到挫折却决不退缩,这于屈原是多么的契合: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者,他有崇高的理想,为实现理想,他苦苦追求,尽管饱受打击,还是坚持不懈,九死而未悔。湘君在失望多于希望情况下,透露出不可抑制的、惆怅、焦虑之情,这一切,不正折射出屈原的身世悲剧吗?

四、诗文结构:

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

写湘君怀念湘夫人的心理活动。

铺叙湘君幻想与湘夫人相会的情景。

高二课件 篇4

《百日维新》

【教学目标】

(一)课程标准:“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二)据学情,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础知识。

(2)结合课文、利用图片、历史资料等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总结康、梁的主要活动;通过讨论 “戊戌变法的意义”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境播放音乐导入新课;通过历史剧表演对康有为上书了解康有为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完成情感目标;

(2)通过名片介绍、记者采访、共同讨论,师生的互动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完成能力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已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的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的准备:知识预习、历史短剧、资料收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创设情境]

教师播放电视剧《英雄刀少年》主题曲:肝胆相照。让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熏陶,营造课堂氛围。

教师:翻开日历;今年是20__年,同时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而110年前的公元1898年9月29日,谭嗣同等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被斩首示众,秋风凛冽,吹冷一腔热血,举国震惊,大清帝国的逍遥梦,在这一天被彻底击碎。一切是怎么回事?让我们把日历往回翻。假如我们生活在那个年代,我们都是热爱祖国、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知识分子、爱国青年,你如何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出公车上书)

(二)学习新课

1、公车上书

[角色扮演,体验历史]:公车上书课本剧

剧情介绍:(学生课前准备)1895年这一年,一个年仅30岁的青年谭嗣同正在广为搜罗和阅读当时介绍西方科学、史地、政治的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有一天他在街上行走。“号外,号外,京师爆发公车上书,康梁上书失败!”“给我拿一份”。谭嗣同看了报纸,心情沉重。轻声读出:亚洲第一海军大国清政府呕心沥血多年的帝国北洋水师在甲午中日战争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签定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甲午战败,击碎了洋务派的自强梦,却唤醒了更多的有识之士。康有为在北京组织“公车上书”,谭嗣同则叹道,“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梁启超则心忧“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观看短剧,思考历史}: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①公车上书的原因是什么?

②公车上书结果如何,有什么影响?

(引导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的原因是因为当甲午战后《马关条约》的签定,影响是揭开维新变法的序幕,并补充介绍历史知识公车,回忆公元前356年的商鞅变法,使学生理解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而唯有变法才能救国图强)

[名片档案,个人风采]:学生模拟变法人物

学生分别出示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的个人名片,登上讲台向大家模拟历史人物进行介绍。

(主要介绍代表人物:1、康有为:少年立大志,曾经在香港逗留的经历,使他深受触动,从此萌发在中国实现变革实现资本主义的理想。2、梁启超:少年聪慧,13岁考中秀才,17岁中举。在万木草堂结识了康有为之后,即拜康有为为师,跟随师父为维新变法奔走。3、谭嗣同,号复生,出生官宦人家,却厌恶科举功名,读了万卷之书,走遍神州大地,立志改变中国现状。)

[关注国运,发表见解]:创设情境写“上书”

讨论:假如你是1895年的一位爱国读书人,请你也写一份“上书”,陈述怎样救亡图存!

(三)百日维新

[舌战群儒]

教师:既然有了思想就要大胆行动,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三次上书光绪帝,指出形势危机,惟一途径就是变法。但顽固派大臣竭力阻挠,康有为与顽固派进行了论战。

播放《走向共和》视频片段,观看“康有为驳荣禄,荣禄生气中途退场”内容。

通过舌战群儒和上书内容,可以看出康有为维护清朝统治、抵制人民反抗但又有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所以光绪帝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接见康有为,表示不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

师生分析总结:光绪帝为什么支持变法?

学生1:巩固封建统治,希望有所作为,不当亡国之君。

学生2:利用变法从慈禧手中夺回统治权。

学生3:也有爱国、保国、抵制外强的思想。

[京师现场采访报道]

学生模拟《中外纪闻》的记者,在-城楼现场报道:旧历戊戌年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皇帝登上-城楼颁发诏书,标志变法开始。那么,变法涉及哪些内容呢?我们来到变法记者招待会,采访光绪皇帝,学生扮演光绪皇帝向大家介绍了变法的有关内容:

出示幻灯片──光绪帝照片和百日维新内容

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文化教育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教师补充介绍京师大学堂的创建)

军事方面:训练新式军队等等。

(教师出示幻灯片──变法的进步性和变法的局限性,师生共同分析:有利于打破封建政治的体制,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实权地位,没有涉及议院、定宪法等政治主张,没有采取维新派掌管军队的措施。以至于面对后来的政变阴谋束手待毙。)

(四)我以我血荐轩辕

[永远的谭嗣同]

教师:变法的结果如何呢?

学生:失败了。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下令逮捕维新人士。

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又因这次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历时103天,所以又称“百日维新”。

教师出示幻灯片介绍袁世凯告密,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的故事。

播放视频: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日本)。有人极力劝说谭嗣同逃走,他谢绝劝告者说:“不有行者,谁图将来?不有死者,谁鼓士气”?“我国二百年来,未有为民变法而流血者,如有,请自嗣同始”。不久,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这就是历的戊戌六君子。

全班一起朗读:谭嗣同的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教师: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学生:贼指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无力回天”是因变法遭到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镇压失败而无法挽回的局面;“死得其所”是因为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不愿逃走。

(五)我评谭嗣同

[师生互动,讨论探究]

教师:谭嗣同的死值得吗?

学生1:不值得,是因为逃走后还可保存实力继续斗争,不应该做这样的牺牲。

学生2:值得,是因为谭嗣同用他的献身精神激励后人继续斗争。

教师:一百多年前,谭嗣同为变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表现了爱国志士们为了国家进步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气概。沧海浮生,岁月如潮,谭嗣同在时间里轮回,我们会永远铭记。

教师:戊戌变法有何历史意义?

学生讨论后,师生总结: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救亡的-和思想解放运动。虽然挫败了,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教师:戊戌变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它为什么会失败?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

总结如下:戊戌变法的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失败的原因:领导变法运动的民族资产阶级天生软弱,维新派力量弱小,又没能发动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结论: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小结]

教师: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符合历史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继续奋斗。

高二课件 篇5

1.层层对比揭秦过。

[设疑讨论]“过秦”,即言秦之过。作者以秦的兴亡史实为基本依据,采用对比方法,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指出秦亡的过失,这充分体现在第5段议论中。朗读第5段:(1)将段中涉及到的秦国、秦朝、九国(山东之国)、陈涉四种力量用数学符号“〈”连结排列起来;(2)按例句“‘秦人开关延敌……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这是秦国的实力与九国之师相比”,从本段中找出包含(1)其余三项对比的句子;(3)说明作者是如何在对比分析中归纳出结论的。

[明确](1)四种力量的对比可以表示为:陈涉〈九国〈秦国〈秦朝。(2)“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不可同年而语矣。”这是山东九国之师与陈涉相比;“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这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然后以六合为家……何也?”这是最强大的秦与最弱小的陈涉相比。(3)从对比中可以看到,最弱小的陈涉起义时,面对的是最强大的秦朝。一个“何也”,水到渠成,把焦点逼示出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点拨]作者议论秦的过失,首先肯定地理条件没有变,接着采用多项对比的论证方法,层层推进。最详细的是陈涉与九国的对比,从各个角度对比,极言陈涉弱小;其次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强调秦朝的强大。九国与秦的对比包含在上面第二个对比中,不够明显,但例句从课文第2段找来明显的句子,已经明确。不能忘记陈涉与秦朝的对比。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自然而然的,既告诉我们秦亡的'原因,也点明了课题“秦之过”。当然,“秦之过”主要是“仁义不施”而非“攻守之势异也”。充分利用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注意连用“也”字的语气及其强调作用。

[说明]这一段议论是全文的重点,需要反复朗读与全面理解。抓住对比即抓住了重点纲目;用数学公式来表示课文内容,激起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紧扣原句,促使学生细读课文,理解文句词语,抓住重要句子、重点词语。学生学习分析和理解文意、文句的过程,也是自学文言文能力提高的过程。

[板书]2.攻守势中看兴亡。[设疑讨论]“攻守之势异也”,是对文章1~4段秦兴亡史实的概括议论,先从第5段中分别找出一句话概括“攻”与“守”的史实;然后自读1~4段,说说哪些段写“攻势”,哪些段写“守势”,并从各段中找一句原句表明“兴”或“亡”的史实。[明确](1)“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议论的是“攻势”;“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议论的是“守势”。(2)第1~2段及第3段第一层“及至始皇……威振四海”写“攻势”,第3段第二层写“守势”。(3)兴:“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强国请服,弱国入朝;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亡: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攻”是以雍州之地为本,采取一系列措施;“守”是以整个天下为本,采取了更为严密的措施:秦从诸侯变成了天子,守的力量比攻的力量更强大,结果却走向反面,更令人深思。[点拨]“攻”指依靠权谋武力,扩张土地,夺取天下,吞并六国;“守”指采取种种措施巩固政权,保住秦王朝的帝位。第3段第一层的七字排偶句,写的正是秦始皇攻取天下、统一六国的巅峰。“兴”指秦国强大起来,不能用表达措施的句子来表明,而要选择能够表现一个阶段强大的句子。[说明]该讨论题一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抓住中心句引发开去,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阅读语段,筛选信息,学习归纳。另一方面由意而言,促使学生认真自读课文,正确理解文言词语和句子,掌握文言知识。

高二课件 篇6

掌握“游刃有余”、“目无全牛”、“踌躇满志”、“肯綮”等词语的意思。了解“乎”、“然”、“为”、“于”等虚词的用法。  体会本文层次清晰、结构完整的特点,学习本文细致生动的描写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从课文中理解: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教学重点 作者写解牛场面,为什么避而不谈实况--牛的挣扎之状、血流之景、惨叫之声,而极写庖丁解牛动作的“合于《桑林》之舞”,奏刀发出的声音合于“《经首》之会”?

教学难点 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解牛之道和这种“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这个寓言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逐句翻译课文。

1、归纳“为”、“乎”、“然”、“于”等虚词的用法。

②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都是动词。前一个,解的意思;后一个,作为的意思。)

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形容词词尾。加强语气,表示强调。)

2、讨论本文的段落及大意。

本文共4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首段):描写庖丁解牛的一个场面,突出庖丁的技术高超。

高三课件经典11篇


高三课件 篇1

1.教材分析

1-1教学内容及包含的知识点

(1)本课内容是高中数学第二册第七章第三节《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

(2)包含知识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和两平行线的距离公式

1-2教材所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

本节课是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在此之前,有对两线位置关系的定性刻画:平行、垂直,以及对相交两线的定量刻画:夹角、交点。在此之后,有圆锥曲线方程,因而本节既是对前面两线垂直、两线交点的复习,又是为后面计算点线距离(在直线和圆锥曲线构成的组合图形中)提供一套工具。

可见,本课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1-3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1-4高考大纲要求及在高考中的显示形式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在近年的高考中,通常以直线和圆锥曲线构成的组合图形为背景,判断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或构成三角形求高,涉及绝对值,直线垂直,最小值等。

1-5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教学目标

(1)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公式及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用公式来求点线距离和线线距离。

(2)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方法和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能力。

(3)认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辩证法思想,培养学生转化知识的能力。

(4)渗透人文精神,既注重学生的智慧获得,又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

确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xxxx年4月第一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高考考试说明》(xxxx年)

1-6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确定依据:由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确定

(2)难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

确定依据:根据定义进行推导,思路自然,但运算繁琐;用等积法推导,运算较简单,但思路不自然,学生易被动,主体性得不到体现。

分析“尝试性题组”解题思路可突破难点

(3)关键:实现两个转化。一是将点线距离转化为定点到垂足的距离;二是利用等积法将其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三顶点的距离。

2.教法

2-1发现法:本节课为了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使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愉快地自觉学习,通过学生自己练习“尝试性题组”,引导、启发学生分析、发现、比较、论证等,从而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

确定依据:

(1)美国教育学家波利亚的教与学三原则:主动学习原则,最佳动机原则,阶段渐进性原则。

(2)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

2-2教具:多媒体和黑板等传统教具

3.学法

3-1发现法: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学生经过练习、观察、分析、探索等步骤,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论证后得到一般性结论,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再运用所得理论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一句话:还课堂以生命力,还学生以活力。

3-2学情:

(1)知识能力状况,本节为两线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系统的学习了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有对两线位置关系的定性认识和对两线相交的定量认识,为本节推证公式涉及到直线方程、两线垂直、两线交点作好了知识储备。同时学生对解析几何的实质中,用坐标系沟通直线与方程的研究办法,有了初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想正逐渐趋于成熟。

(2)心理特点:又见“点到直线的距离”(初中已学习定义),学生既熟悉又陌生,既困惑又好奇,探询动机由此而生。

(3)生活经验: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点线距随处可见,怎样将实际问题数学化,是每个追求成长、追求发展的学生所渴求的一种研究能力。丰富的课堂数学活动能够让他们真正参与,体验过程,锤炼意志,培养能力。

3-3学具:直尺、三角板

3.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三分钟)唤醒旧知师:“距离产生美”。昨天我与**同学相隔遥远,彼此毫无感觉,今天的零距离荡漾着亲切,却少了想象的空间,看来把握恰当的距离才能感知美好。

(1)你有什么办法能得到我(A点)和**同学(B点)之间的距离?

生:思考,回答。

(2)“形缺数时难入微”。(1)中的各种办法中哪个较好?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生:比较,回答。

教学机智:针对学生的回答,老师进行引导。老师进行铺垫、递进,或深入、拓展。

师:由此看来,两点间距离公式成为解决该问题的首选。让我们一鼓作气,继续努力。提问一:还原学生的数学现实,诱发动机,乐于参与。

提问二:既可点燃数形结合的思想,又可唤醒两点间距离公式。

根据认识发展理论,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是在其认识的过程中伴随同化和顺应的认知结构不断再建构的过程,达到以旧悟新的目的。(1)(2)两问的解决为后继知识作好了铺垫。

4.教学评价

学生完成反思性学习报告,书写要求:

(1)整理知识结构

(2)总结所学到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

(3)总结在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发明发现,学习障碍等,说明产生障碍的原因

(4)谈谈你对老师教法的建议和要求。

作用:

(1)通过反思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思维内化,知识深化和认知牢固化的一个心理活动过程。

(2)报告的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3)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缺陷,思维障碍,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自己的教法的满意度和效果,以便作出及时调整,及时进行补偿性教学。

5.板书设计

(略)

6.教学的反思总结

心理历练,得意之处,困惑之处,知识的传承发展,如何修正完善等。

高三课件 篇2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道力的概念及矢量性,会作力的图示.

2.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会确定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理解重心的概念.

3.了解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教学重难点

1.力的概念及矢量性,作力的图示.

2.重力产生的原因,确定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心的概念,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教学过程

[知识探究]

一、力和力的图示

[问题设计]

做一做以下实验,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总结力有哪些作用效果.

(1)小钢球在较光滑的玻璃板上做直线运动,在小钢球的正前方放一磁铁,小钢球靠近磁铁时;

(2)在与小钢球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一块磁铁;

(3)分别用手拉和压弹簧.

答案

(1)小钢球的速度越来越大;

(2)小钢球的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

(3)用手拉弹簧,弹簧伸长;用手压弹簧,弹簧缩短.

力的作用效果有: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要点提炼]

1.力的特性

(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我们谈到一个力时,一定同时具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力的相互性: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又是施力物体.

(3)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2.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说明只要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了,不管是速度的大小还是速度的方向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发生变化.

3.力的表示方法

(1)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有向线段)来表示力.

①线段的长短(严格按标度画)表示力的大小;②箭头指向表示力的方向;③箭尾(或箭头)常画在力的作用点上(在有些问题中为了方便,常把物体用一个点表示).

注意(1)标度的选取应根据力的大小合理设计.一般情况下,线段应取2~5个整数段标度的长度.(2)画同一物体受到的不同力时要用同一标度.

(2)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二、重力

[问题设计]

秋天到了,金黄的树叶离开枝头总是落向地面;高山流水,水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无论你以多大的速度跳起,最终总会落到地面上……试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答案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正是由于地球的吸引才会使物体落向地面,才会使水往低处流.

[要点提炼]

1.重力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产生原因: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但不能说成“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3.大小:G=mg,g为重力加速度,g=9.8m/s2,同一地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不同地点重力的大小因g值不同而不同.(注意: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其他力无关)

4.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竖直向下不是垂直于支撑面向下,也不是指向地心).

5.作用点:在重心上.

(1)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2)重心位置与质量分布和物体形状有关,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重心可以不在(填“可以不在”或“一定在”)物体上.

高三课件 篇3

教学重点: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认识等比数列是反映自然规律的重要数列模型之一,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遇到具体问题时,抽象出数列的模型和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3.等差数列的性质。

二.讲授新课

引入:1“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2细胞分裂模型

3计算机病毒的传播

由学生通过类比,归纳,猜想,发现等比数列的特点

进而让学生通过用递推公式描述等比数列。

让学生回忆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过程然后类比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注意:1公比q是任意一个常数,不仅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2当首项等于0时,数列都是0。当公比为0时,数列也都是0。

所以首项和公比都不可以是0。

3当公比q=1时,数列是怎么样的,当公比q大于1,公比q小于1时数列是怎么样的?

4以及等比数列和指数函数的关系

5是后一项比前一项。

列:1,2,(略)

小结: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三.巩固练习:

1.教材P59练习1,2,3,题

2.作业:P60习题1,4。

第二课时5.2.4等比数列(二)

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性质

教学难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应用

一.复习准备:

提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的性质

二.讲授新课:

1.讨论:如果是等差列的三项满足

那么如果是等比数列又会有什么性质呢?

由学生给出如果是等比数列满足

2练习:如果等比数列=4,=16,=?(学生口答)

如果等比数列=4,=16,=?(学生口答)

3等比中项:如果等比数列.那么,

则叫做等比数列的等比中项(教师给出)

4思考:是否成立呢?成立吗?

成立吗?

又学生找到其间的规律,并对比记忆如果等差列,

5思考:如果是两个等比数列,那么是等比数列吗?

如果是为什么?是等比数列吗?引导学生证明。

6思考:在等比数列里,如果成立吗?

如果是为什么?由学生给出证明过程。

三.巩固练习:

列3:一个等比数列的第3项和第4项分别是12和18,求它的第1项和第2项

解(略)

列4:略:

练习:1在等比数列,已知那么

2P61A组8

高三课件 篇4

一、本课时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采用北师大版(数学)必修1,函数作为初等数学的核心内容,贯穿于整个初等数学体系之中。本章节9个课时,函数这一章在高中数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对初中函数概念的承接与深化。在初中,只停留在具体的几个简单类型的函数上,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而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更是从“变量说”到“对应说”,这是对函数本质特征的进一步认识,也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这一章内容渗透了函数的思想,集合的思想以及数学建模的思想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学习,无疑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深刻的影响。

本节课《函数的概念》是函数这一章的起始课。概念是数学的基础,只有对概念做到深刻理解,才能正确灵活地加以应用。本课从集合间的对应来描绘函数概念,起到了上承集合,下引函数的作用。也为进一步学习函数这一章的其它内容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二、教学目标

理解函数的概念,会用函数的定义判断函数,会求一些最基本的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通过对实际问题分析、抽象与概括,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归纳知识以及逻辑思维、建模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对函数概念形成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不断超越的创新品质。

三、重难点分析确定

根据上述对教材的分析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函数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应该是本章的难点。

四、教学基本思路及过程

本节课《函数的概念》是函数这一章的起始课。概念是数学的基础,只有对概念做到深刻理解,才能正确灵活地加以应用。本课(借助小黑板)从集合间的对应来描绘函数概念,起到了上承集合,下引函数的作用,也为进一步学习函数这一章的其它内容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⑴学情分析

一方面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变量观点下的函数定义,并具体研究了几类最简单的函数,对函数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在本书第一章学生已经学习了集合的概念,这为学习函数的现代定义打下了基础。

函数在初中虽已讲过,不过较为肤浅,本课主要是从两个集合间对应来描绘函数概念,是一个抽象过程,要求学生的抽象、分析、概括的能力比较高,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加上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运算能力等参差不齐等。

⑵教法、学法

1、本节课采用的方法有:

直观教学法、启发教学法、课堂讨论法。

2、采用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我一方面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另一方面,依据本节为概念学习的特点,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不断探究、发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心灵愉悦的主动认知过程,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3、学法方面,学生通过对新旧两种函数定义的对比,在集合论的观点下初步建构出函数的概念。在理解函数概念的基础上,建构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概念,并初步掌握它们的求法。

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情景1:提供一张表格,把本班中考得分前10名的情况填入表格,

我报名次,学生提供分数。

情景2:西康高速汽车的行驶速度为80千米/小时,汽车行驶的距离

y与行驶时间x之间的关系式为:y=80x

情景3:安康市一天24小时内的气温随时间变化图:(图略)

提问(1):这三个例子中都涉及到了几个变化的量?(两个)

提问(2):当其中一个变量取值确定后,另一个变量将如何?(它的

值也随之唯一确定)

提问(3):这样的关系在初中称之为什么?(函数)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在创设本课开头情境1、2的时候,我并没有运用书中的前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我改成提供给学生一张中考成绩统计单。是为了创设和学生生活相近的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引人入胜,第二个例子我改成一道简单的速度与时间问题,是因为学生对重力加速度的问题还不是很熟悉。同时这两个例子并没有改变课本用三个实例分别代表三种表示函数方法的意图。

这样学生可以从熟悉的情景引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探索新知,形成概念

1、引导分析,探求特征

思考:如何用集合的语言来阐述上述三个问题的共同特征?

[设计意图]并不急着让学生回答此问,为引导学生改变思路,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进入本节课的重点。这里也是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的体现,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引。

提问(4):观察上述三问题,它们分别涉及到了哪些集合?(每个问题都涉及到了两个集合,具体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问(5):两个集合的元素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对应)

及时给出单值对应的定义,并尝试用输入值,输出值的概念来表达这种对应。

2、抽象归纳,引出概念

提问(6):现在你能从集合角度说说这三个问题的共同点吗?

[设计意图]学生相互讨论,并回答,引出函数的概念。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

板书:函数的概念

上述一系列问题,始终倡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不断探究、发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在学生心情愉悦的氛围中,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3、探求定义,提出注意

提问(7):你觉得这个定义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两个非空数集,唯一对应等)?

[设计意图]剖析概念,使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便于理解记忆。

2、例题剖析,强化概念

例1、判断下列对应是否为函数:

(1)

(2)

[设计意图]通过例1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单值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

例2、(1);

(2)y=x—1;

(3);

(4)

[设计意图]首先对求函数的定义域进行方法引导,偶次方根必需注意的地方,其次,通过(2)(3)两道题,强调只有对应法则与定义域相同的两个函数,才是相同的函数。而与函数用什么字母表示无关,进一步理解函数符号的本质内涵。

例3、试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

(1)

(2)

[设计意图]让学体会理解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

4、巩固练习,运用概念

书本练习P25:练习1,2,3。P28:练习1,2

布置作业:A组:1、2。B组1。

5、课堂小结,提升思想

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使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整体把握,将对学生形成的知识系统产生积极的影响。

6、板书设计:借助小黑板,时间的合理分配等(略)

五、教学评价及反思

我通过对一系列问题情景的设计,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实现对本课重难点的突破,教学时间分配合理,为使课堂形式更加丰富,也可将某些问题改成判断题。在学生分析、归纳、建构概念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理解的偏差,教师应给予恰当的梳理。

本节课的起始,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更理想的教学情景(结合各学校的硬件条件)。

高三课件 篇5

一、教材分析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一节是高中生物新教材第五章第一节第二小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以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为例来说明减数分裂过程。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过程,它以有丝分裂为基础,又是第六章遗传变异中“遗传三大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的知识不仅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掌握这部分内容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二、设计意图

本课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变化的比较,初步寻找减数分裂的学习策略(用已有的有丝分裂知识间接说明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再引导学生对照教材示意图、应用剪贴图,使学生初步领略学习策略寻找的途径,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的内在潜能得以充分挖掘和发展。其次,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变通,将学习“有丝分裂过程”方法迁移到减数分裂的学习中,使学生占有、运用、享受了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再次,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即构建减数分裂有关的知识结构,寻找记忆的关键内容,把握思维链条的关键,提高记忆的效率,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教学目的

通过分析大纲,考纲的教学要求,“减数分裂和配子的形成”内容应达到D(应用)水平。由于减数分裂过程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参差不齐,但有一定的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针对学生心理状况和接受知识能力情况的了解,确定教学目的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识记并理解(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减数分裂概念、过程、特点。

2)、明确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方式。

3)、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为学习第六章《遗传和变异》奠定细胞学基础。

4)帮助学生形成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思维活动、推理和总结,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分享“交流”更重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确立物质是运动、发展、变化的唯物主义观点,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的认识,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四、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阐述减数分裂的过程,这部分知识不仅是有性生殖的关键,而且涉及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数量变化知识,还是以后学习遗传变异的“三大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要十分重视这一内容的学习。因此确立本节重点是减数分裂概念、过程。而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变化比较复杂、抽象,学生在学习时,思维方向容易偏离,学生也会感到枯燥,不容易理解,因此确立本节教学难点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变化特点。在学习过程中中,关键是帮助学生弄清染色体减半的原因以及为第六章学习遗传和变异的“三大遗传规律”奠定细胞学基础,所以教学关键是理解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引起的染色体数目变化以及染色体组合方式变化的关系。

重点:减数分裂概念、过程

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变化特点

关键:理解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引起的染色体数目变化以及染色体组合方式变化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教师讲述和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手段

在实际教学中,采用计算机课件的动态演示和学生动手贴剪贴图,营造一定的学习环境。

七、学法指导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比较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使学生发现学习减数分裂的方法,完成对学生进行探索策略和精加工策略的学法指导。通过分析、归纳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变化图表等关键知识点,完成自我监控策略的学法指导。通过设计各种疑问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励学生善于思考、归纳和总结,掌握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通过复习、比较,掌握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等。

八、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课

1、复习提问:用有丝分裂过程的动画课件,复习其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特点(复制、着丝点分裂、平均分配等)。

2、导入新课: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我们知道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那么,减数分裂的过程是怎样的?究竟特殊在那里呢?下面我们来学习“减数分裂与生殖细胞的成熟”。

(二)学习新课

1、演示减数分裂的动画课件,请学生仔细观察,对比与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并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引出减数分裂概念。其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变通,按照学习有丝分裂的方法来认识减数分裂的过程,实现学习方法的迁移。

2、精讲减数分裂的过程,并对同源染色体等概念及时解释。

3、再演示减数分裂的动画课件,强调减数分裂的过程是连续变化的,并请学生依照课件说明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及染色体的变化数目。

4、鼓励同学们用磁性模型到黑板上粘贴剪贴图,这样既突出了本节的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其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对学生进行探索策略和精加工策略的学法指导。

5、再对学生们的出色表现及时肯定和鼓励以后,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这时提出: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和组合方式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并加以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解决关键点。此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三课件 篇6

教学要求:

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

结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研究等比数列的各量;

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比关系,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问题。

教学重点: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及应用

教学难点: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提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比数列的性质;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二、讲授新课:

1、教学:

思考:一个细胞每分钟就变成两个,那么经过一个小时,它会分裂成多少个细胞呢?

分析:公比,因为,一个小时有60分钟

思考:那么经过一个小时,一共有多少个细胞呢?

又因为

所以,则=1152921504

则一个小时一共有1152921504个细胞

2、练习:

列1(解略)

列2(解略)

在等比数列中:已知求已知求

在等比数列中,xx,则xx

三、小结: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四、作业:P66,1题

高三课件 篇7

【高考要求】:三角函数的有关概念(B).

【教学目标】:理解任意角的概念;理解终边相同的角的意义;了解弧度的意义,并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初步了解有向线段的概念,会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表示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教学重难点】: 终边相同的角的意义和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知识复习与自学质疑】

一、问题.

1、角的概念是什么?角按旋转方向分为哪几类?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角分为哪几类?与 终边相同的角怎么表示?

3、什么是弧度和弧度制?弧度和角度怎么换算?弧度和实数有什么样的关系?

4、弧度制下圆的弧长公式和扇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5、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是什么?在各象限的符号怎么确定?

6、你能在单位圆中画出正弦、余弦和正切线吗?

7、同角三角函数有哪些基本关系式?

二、练习.

1.给出下列命题:

(1)小于 的角是锐角;(2)若 是第一象限的角,则 必为第一象限的角;

(3)第三象限的角必大于第二象限的角;(4)第二象限的角是钝角;

(5)相等的角必是终边相同的角;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

(6)角2 与角 的终边不可能相同;

(7)若角 与角 有相同的终边,则角( 的终边必在 轴的非负半轴上。其中正确的命题的序号是

2.设P 点是角终边上一点,且满足 则 的值是

3.一个扇形弧AOB 的面积是1 ,它的周长为4 ,则该扇形的中心角= 弦AB长=

4.若 则角 的终边在 象限。

5.在直角坐标系中,若角 与角 的终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则角 与角 之间的关系是

6.若 是第三象限的角,则- , 的终边落在何处?

【交流展示、互动探究与精讲点拨】

例1.如图, 分别是角 的终边.

(1)求终边落在阴影部分(含边界)的所有角的集合;

(2)求终边落在阴影部分、且在 上所有角的集合;

(3)求始边在OM位置,终边在ON位置的所有角的集合.

例2.(1)已知角的终边在直线 上,求 的值;

(2)已知角的终边上有一点A ,求 的值。

例3.若 ,则 在第 象限.

例4.若一扇形的周长为20 ,则当扇形的圆心角 等于多少弧度时,这个扇形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矫正反馈】

1、若锐角 的终边上一点的坐标为 ,则角 的弧度数为 .

2、若 ,又 是第二,第三象限角,则 的取值范围是 .

3、一个半径为 的扇形,如果它的周长等于弧所在半圆的弧长,那么该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 弧度或角度,该扇形的面积是 .

4、已知点P 在第三象限,则 角终边在第 象限.

5、设角 的终边过点P ,则 的值为 .

6、已知角 的终边上一点P 且 ,求 和 的值.

【迁移应用】

1、经过3小时35分钟,分针转过的角的弧度是 .时针转过的角的弧度数是 .

2、若点P 在第一象限,则在 内 的取值范围是 .

3、若点P从(1,0)出发,沿单位圆 逆时针方向运动 弧长到达Q点,则Q点坐标为 .

4、如果 为小于360 的正角,且角 的7倍数的角的终边与这个角的终边重合,求角 的值.

高三课件 篇8

一、基本知识概要:

1.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

从代数的角度看是直线方程和圆锥曲线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无解时必相离;有两组解必相交;一组解时,若化为x或y的方程二次项系数非零,判别式⊿=0时必相切,若二次项系数为零,有一组解仍是相交。

2.弦:直线被圆锥曲线截得的线段称为圆锥曲线的弦。

焦点弦:若弦过圆锥曲线的焦点叫焦点弦;

通径:若焦点弦垂直于焦点所在的圆锥曲线的对称轴,此时焦点弦也叫通径。

3.①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弦长公式:

=或当存在且不为零时

,(其中(),()是交点坐标)。

②抛物线的焦点弦长公式|AB|=,其中α为过焦点的直线的倾斜角。

4.重点难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相切条件下某些关系的确立及其一些字母范围的确定。

5.思维方式:方程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设而不求与整体代入的技巧。

6.特别注意:直线与圆锥曲线当只有一个交点时要除去两种情况,些直线才是曲线的切线。一是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二是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

二、例题:

【例1】直线y=x+3与曲线()

A。没有交点B。只有一个交点C。有两个交点D。有三个交点

〖解〗:当x>0时,双曲线的渐近线为:,而直线y=x+3的斜率为1,10因此直线与椭圆左半部分有一交点,共计3个交点,选D

由此强调: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

2、第二个重点部分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1)若一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公差是d,则据其定义可得:

a2-a1=d 即:a2=a1+d

a3-a2=d 即:a3=a2+d

……

猜想:

a40= a1+39d

进而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n=a1+(n-1)d

设计思路:在归纳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中,我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给出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d,由学生研究分组讨论的通项公式。通过总结的通项公式由学生猜想的通项公式,进而归纳 的通项公式。整个过程由学生完成,通过互相讨论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又化解了教学难点。

(2)此时指出:这种求通项公式的办法叫不完全归纳法,这种导出公式的方法不够严密,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在这里向学生介绍另外一种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办法——迭加法:

a2-a1=d

a3=a2+d

……

an-an-1=d 将这n-1个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就可以得到 an–a1= (n-1) d即an=a1+(n-1) d ,当n=1时,此式也成立,所以对一切n∈N﹡,上面的公式都成立,因此它就是等差数列{an }的通项公式。

在迭加法的证明过程中,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利用等差数列概念启发学生写出n-1个等式。将n-1个等式相加,证出通项公式。在这里通过该知识点引入迭加法这一数学思想,逐步达到“注重方法,凸现思想” 的教学要求。

(三)巩固新知应用例解

例1 (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第30项;第40项

(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例2 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10, a20=31,求首项与公差d。

这一环节是使学生通过例题和练习,增强对通项公式含义的理解以及对通项公式的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例1和例2向学生表明:要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中的a1、d、n、an这4个量之间的关系。当其中的三个量已知时,可根据该公式求出第四个量。

例3 梯子的最高一级宽33cm,最低一级宽110cm,中间还有10级,各级的宽度成等差数列。计算中间各级的宽度。

设置此题的目的:1.加强同学们对应用题的综合分析能力,2.通过数学实际问题引出等差数列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3.再者通过数学实例展示了“从实际问题出发经抽象概括建立数学模型,最后还原说明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反馈练习

1、课后的练习中的第1题和第2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目的:使学生熟悉通项公式,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

2、课后习题第3题和第4题。

目的:对学生加强建模思想训练。

(五)归纳小结、深化目标

1.等差数列的概念及数学表达式an-an-1=d (n≥1)。

强调关键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会知三求一。

3.用“数学建模”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布置作业

必做题:课本习题第2,6 题

选做题: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 -24,从第10项开始为正数,求公差d的取值范围。(目的:通过分层作业,提高同学们的求知欲和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高三课件 篇9

一、关于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曲线和方程”是高中数学第二册(上)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介绍了“直线的方程”之后,对一般曲线(也包括直线)与二元方程的关系作进一步的研究。这部分内容从理论上揭示了几何中的“形”与代数中的“数”相统一的关系,为“形”与“数”的相互转化开辟了途径,同时也体现了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为解析几何的教学奠定了一个理论基础。

2.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

本节教材主要讲解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坐标法、解析几何等概念,讨论怎样求曲线的方程以及曲线的交点等问题。共分四课时完成,这是第一课时。此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建立“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这两个概念,并对概念进行初步运用。我在处理教材时,不拘泥于教材,敢于大胆进行调整。主要体现在对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定义进行归纳上,通过构造反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讨论、分析、正反对比,逐步揭示其内涵,然后在此基础上归纳定义;再一点就是在得出定义之后,引导学生用集合观点来理解概念。

3.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高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认为,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使学生理解曲线和方程的概念;会用定义来判断点是否在方程的曲线上、证明曲线的方程;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并借用曲线与方程的关系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对问题的不断探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4.关于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由于曲线和方程的概念体现了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学生只有透彻理解了这个概念,才能用解析法去研究几何图形,才算是踏上解析几何的入门之径。因此,我把曲线和方程的概念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另外,由于曲线和方程的概念比较抽象,加之刚刚进入高二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他们对曲线和方程关系的“纯粹性”与“完备性”不易理解,弄不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易产生“为什么要规定这样两个关系”的疑问。所以,对概念的理解,尤其是对“两个关系”的认识是本节课的难点。

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由于学生在学习本节之前,已经有了用方程表示几何图形的感性认识(比如用方程表示直线、抛物线、双曲线等)。因此,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在于利用学生积累的这些感性认识,通过分析反例,来揭示“两个关系”中缺少任何一个都将破坏曲线与方程的统一性(即扩大概念的外延)。

二、关于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选用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用的是引导发现法和CAI辅助教学。

(1)引导发现法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通过设置疑问,创造出思维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使学生在开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2)借助CAI辅助教学,增大教学的容量和直观性,增强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目的。(这也符合教学论中的直观性原则和可接受性原则。)

(3)教具:三角板、多媒体。

三、关于学法指导

古人说得好,“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教人以渔,终身受用。”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享受学习。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仔细看、动脑想、多交流、细比较、勤练习”的研讨式学习,加大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参与意识,让他们体验获取知识的历程,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逐渐培养他们“会观察”、“会类比”、“会分析”、“会归纳”的能力。

四、关于教学程序的设计

首先是“复习引入”。我先引导学生回顾本章第二节中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并让学生指出二者能互相表示时满足的条件。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般曲线和二元方程之间要建立这样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能互相完整地表示时,需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从而引出将要学习的课题――曲线和方程。这样引入课题显得比较自然,也符合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认知规律。同时,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也为下面研究一般曲线与二元方程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实际模型。(本环节用时约分钟。)

第二个环节“设疑导思”。在课题引出之后,我把刚才引入课题时的问题(即:一个二元方程f(x,y)=0的解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般的曲线C上的点需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就可以用方程f(x,y)=0来表示曲线C,同时曲线C也可以来表示这个方程f(x,y)=0?)再次交给学生,让他们进行思考、讨论,然后请学生代表发表意见,我适当地集中学生的观点,并逐步将其归结为两点:①曲线上点的坐标满足方程f(x,y)=0,②以方程f(x,y)=0的解为坐标点在曲线上(学生用类比的方法和积累的用方程表示曲线的感性认识,是可以猜想出这一条件的),但我对学生的观点不作评判(这样就留下了悬念)。这样设计的意图在于:此思考题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在这里提出来是为了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同时,也是为了通过问题给学生营造出思维情境,调动起他们的思维。给学生留下悬念,是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从而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后面的教学活动中来。(本环节用时约分钟。)

接下来我就引导他们进行“实例探究”。首先用电脑投影例题1,让学生对例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动手画图,然后口答二者的关系。最后,由我给予订正,同时用电脑显示相关结果。设计此例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正面认识曲线和方程互相完整表示时所具有的两个关系,即“(1)如果点M(x0,y0)是C1上的点,那么(x0,y0)一定是方程的解;反过来,(2)如果(x0,y0)方程的解,那么以(x0,y0)为坐标的点必在C1上。”显然,它满足刚才学生自己所提出的两个条件。(也就是抛物线上的点与方程的解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

尽管学生知道了曲线和方程互相完整表示时所具有的这样两个关系,但学生此时可能还会存有这样的疑问:“曲线与方程互相完整表示时一定要满足这样两个关系吗?缺少一个会怎样呢?”学生的这一疑问也正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所在。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在例1的基础上分别构造出两个反例,一个是在原有抛物线上“长出”一部分,即“曲线多了”的情形,另一个是将原来的抛物线“剪去”一段,即“曲线少了”的情形。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分别对两个反例进行充分地观察、分析、讨论(当然,这里要给学生留足时间)。通过这些认知活动的开展,学生能够发现:问题1中(反例1),虽然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2上,但曲线C2上的点的坐标不全满足方程(可举例验证),也就是C2上“混进”了其坐标不是方程解的点,从而导致曲线C2上的点和方程解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它们不能互相完整地表示,即“曲线多了”。此时,它满足同学自己提出的“两个关系”中②不满足①。问题2(反例2)中,曲线C3上的点的坐标都满足方程,但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不全在曲线C3上(也可举例说明),也就是曲线上“缺漏”其坐标是方程解的点,同样导致曲线C3上的点与方程的解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显然曲线C3与方程不能互相完整

地表示,即“曲线少了”。此时,它满足“两个关系”中的①不满足②。由此,学生可以得出结论:“两个关系”中缺少任何一个,曲线和方程都不能互相完整地表示。这样就使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被突破了。这里对反例的设置是在例1的基础上进行演化的,没有另外构造反例,目的是让学生能更好地进行正反对比,从而易于发现问题,形成深刻的印象。这一环节的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采用研讨的方式进行的,这样处理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本环节用时约分钟)

通过上一环节的实例探究和反例分析,实际上已经揭示了曲线和方程对应关系的本质属性,但学生对此还缺乏一种逻辑上的准确表述。因此,接下来就是引导学生在刚才的探讨基础上“归纳定义”。首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将例1中能完整表示曲线的这个方程称为“曲线的方程”,那么我们该如何定义“曲线的方程”?这时可引导学生思考:为了避免两个反例中曲线与方程关系的“不完整性”,我们应该作出怎样的限制?随着这一问题的解答,自然也就得出了定义。事实上,这一环节是在暴露定义产生的过程,目的是让学生从中学到处理数学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另外,在归纳出定义后,又引导学生用集合对定义进行重新表述,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曲线与方程的关系进行再认识,从而强化对概念的理解。(本环节用时约分钟)

接下来,我给学生准备了一道练习题,通过练习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定义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旨在了解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以便调节后面的教学节奏。同时,通过两个引申提问(一个是怎样修改图形,可使曲线是方程的曲线,另一个是如何修改方程可使方程是曲线的方程。),对题目作进一步的探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促使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练习用时约分钟)

处理完练习以后,又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初步运用(目的还是为了加强对概念的理解)。首先我将例2、例3分别投影在屏幕上,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并根据学生的分析进行补充讲解,最后师生共同完成解答。对例3的证明在理清思路后,由我将证明过程板书出来,目的是给学生起一个示范作用,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严谨推理的习惯。另外,在解完例题之后,又引导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回顾,并归纳出具有一般性的结论,这样既有利于解题技能的形成,又可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本环节用时约分钟)

课堂小结我是引导学生从知识内容和思想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小结的。通过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小结时不仅概括所学知识,而且还对所用到的数学方法和涉及的数学思想也进行归纳,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完成知识建构,又可以培养其能力。(用时约分钟)

最后布置作业。所布置的作业都是紧紧围绕着“曲线和方程”的概念及运用。通过作业来反馈知识掌握效果,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另外,设计选作题是为了给学有余力的学生留出自由发展的空间。(用时约分钟)

五、关于板书设计

我将板书设计为“提纲式”。这样设计主要是力求重点突出,能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便于记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六、关于评价

在授课过程中,我根据学生对课堂提问及例习题的解答情况,及时调节课堂节奏,“易”则可加快,“难”则应放慢速度,并借用富有启发性的、阶梯性的提问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

课后,我将通过统计《课堂练习反馈表》、批改作业以及与学生谈话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对“曲线与方程”概念的掌握情况,检查教学目的的实现程度。同时,根据收集的这些教学反馈信息来对下一步教学工作作出必要的调整和改进。另外,通过对作业的评判和统计课堂练习完成情况,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让他们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以上,我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对“曲线和方程”这一节内容的有关分析和教学设想。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仁指正。谢谢大家!

高三课件 篇10

一、说教材

《群落的结构》是高中生物必修3第四章《种群与群落》中的第三节。这节分为两课时,第2课时是探究活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我所讲的是第1课时,这节课内容包括群落的概念、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群落的空间结构等内容。教材贯彻了种群和群落是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这一思路,群落水平上研究的是不同物种的生物集合体,在更高层次、范围更广的角度来研究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既是种群问题研究的深化,也是学习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的基础,因此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

《群落的结构》在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为“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该条内容标准属于了解水平。依据课标,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说出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及什么是丰富度

(3)举例说出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识别数量坐标图所表示的种间关系

(4)描述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说出群落中动植物垂直分层分布的原因和意义,水平分布的原因。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讨论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培养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凭借概念对具体的生物学现象作出判断和推理,训练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群落结构特征的学习,懂得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

三、说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种间关系。

2.群落的空间结构

教学难点

1.种间关系。

2.群落的空间结构

四、说教法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素材,使学生获得直观、感性的认识,从而对抽象的概念、生物学术语能更快、更准确的理解。例如:在学生的生活经历中,群落中不同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中动物的分层现象等,有时不容易观察到,通过课件展示图片可以让学生看到这些生物现象;也可以通过课件展示本地没有的多种生物群落,如热带雨林群落,冻原群落等,为学生运用概念解决未知的群落问题提供素材。

2.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获取信息、解开疑惑,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3.讲练结合法

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学生讨论难以解决的问题,还需要老师进行深入、详细地讲解。学完一个知识点后立即进行对应的练习,可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五、说学法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不断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进行自主合作学习,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群落概念的学习中,让学生结合图片小组讨论,理解概念的内涵,然后再由学生尝试归纳概念,教师再进行纠正。通过观察图片,小组讨论,分析归纳,学习种间关系和空间结构。

高三课件 篇11

一、说教材:

《磁铁的磁性》是科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磁铁》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指导学生认识磁铁最基本的性质————磁性。为下一步学习磁铁的两极和指南针等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教学内容分为3部分。

第一部分:我知道的磁铁。

这部分是本节课的导入部分,目的是调动学生回忆曾经玩过和见到过的磁铁,已获得对磁铁的初步认知。一方面,交流我们曾在什么地方看到过磁铁,知道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另一方面,交流我们认识的磁铁的形状以及磁铁的名称。激发学生表述自己的经历和体验的愿望。从而激发起他们进一步研究磁铁的兴趣。

第二部分: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这部分首先是让学生通过猜想和实验感知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然后通过对比、讨论的方法找出被磁铁吸住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住的物体是什么材料做的。由此再进一步认识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是铁做成的,初步建立起“磁性”的概念。

第三部分: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都一样吗。

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都一样吗?这部分是以一个问题的形式提出来的,怎样来研究这个问题?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书上提供的两个范例,相信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能设计出实验方法来。比如用磁铁的各个部位去吸引一堆回形针,观察磁铁的各个不同部位吸引的回形针的数量是不是一样多;还可以分别用同一块磁铁的不同部位去靠近同一根大头针,观察磁铁的各个部位能把大头针吸引过来的距离是不是一样,以检验磁铁哪部分磁性强。如果学生都想不到呢?教师可把它作为一个问题提出,然后让学生用实验来验证。通过这一教学活动,一方面可以检测学生对于“磁铁两极磁性最强”是不是真正认识、理解了,另一方面,也进一步验证了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是否一样。

在探究了磁铁各部分磁性强弱后,教材通过文字告诉学生“磁性最强的地方叫磁铁的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这时,学生们可能会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例如:“每种磁铁都有两个磁极吗?”等等,借助这些问题,就会延伸出学生课内或课外的探究活动。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遵循课标精神,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探索,让学生知道磁铁有磁性、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

2、指导学生探索,知道磁性最强的地方是磁铁的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建立“磁极”的概念并认识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

能力目标:

1、能根据现象进行猜想、推测、并能通过实验验证从而发现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探索过程、

2、能不断的提出一些问题,自己设计研究方案去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扬声器一个,防盗报警门模型一个。

观察演示: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型磁铁等形状不同的磁铁、

分组实验:磁铁、塑料勺、铁汤勺(食堂有)、铁勺、铁钥匙、铜钥匙、回形针、大头针、铁钉、牙签、橡皮塞、塑料尺、纸片、棉签等、

三、教学策略、方法及过程:

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力图体现以活动组织教学,通过营造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认识磁铁的磁性。本课分六个环节来展开。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魔术表演,导入新课

教师表演《喇叭变话筒》

课堂开始,我先出示一个喇叭,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学生一定会说是喇叭,我说是话筒。学生感到惊讶,同时产生认识上的冲突,明明是喇叭怎么会是话筒呢,接下来我就对着喇叭说话,音箱里传出响亮的声音。学生惊呆了,都想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借此机会向学生道明其原因。其实喇叭和话筒的原理都是一样的,即可当喇叭用也可当话筒用,因为喇叭和话筒上都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你们猜是什么?老师指着底部的磁铁,学生恍然大悟说是吸铁石。吸铁石还有一个科学名叫……学生齐答:磁铁。老师板书:磁铁(引出课题)

强化课题:磁铁俗称吸铁石,不过在课堂中我们要注意科学语言,我们应该把它叫……学生齐答:磁铁。

(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喇叭为道具,把喇叭当话筒用,让学生在物体识别上产生冲突,进而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兴趣从而产生探究欲望,让其自主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交流我们知道的磁铁、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们知道哪些物品上有磁铁吗?

预计学生可能说:磁性黑板、冰箱门、铅笔盒。

你们看到的磁铁都有什么形状呢?谁来说?

预计学生可能说:有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环形。

我出示常见的磁铁问:你们能给这些磁铁取名字吗?让学生说……

为了便于我们的实验研究,科学上根据磁铁的形状特点统一取名为: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和方形磁铁等。

板书: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

(本环节的设计注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自己所见过的磁铁,让学生根据磁铁的形状为磁铁起名称,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的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三)、学生猜想并验证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1)、玩磁铁:

这个部分内容我是通过玩磁铁这一开放性的活动展开的,以激发学生兴趣的问话方式:你们玩过磁铁吗?玩过的请举手,学生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接着问:想不想再玩磁铁呢?投影出示活动要求:1、看哪一组同学的玩法最多,发现的密秘最多。2、老师在你们桌上放了许多物体,你们猜一猜,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然后做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并在表格中能被吸住物体名称后划“√”不能吸住物体名称后划“×”5分钟后宣布活动结束,指名学生汇报玩磁铁中所发现的新问题和实验结果。

(2)、了解磁性:

老师分别在黑板上贴出“能被吸住”和“不能吸住”两张卡片。根据前面学生的汇报情况,指名一个小组上来把老师事先准备好的各种物体名称的纸片分类贴在黑板上。问:这些能被磁铁吸住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学生预计会说:都有铁的成份或者说都是铁做的。师:说得很好,这说明磁铁它有一个什么性质呢?预计学生会说:“能吸铁”。师:出示一张卡片,上写有“能吸铁”。学以至用:老师今天来得匆忙,没有带双面胶,同学们帮老师想个办法,不用双面胶,怎样把这张小卡片贴在黑板上?生:上来用磁铁贴上。借此机会问:你是怎么想到的呢?预计学生会说:因为黑板是铁的,磁铁能吸铁所以把纸片吸在黑板上了。师:那么我们把磁铁能吸铁的这个性质叫磁性。(板书:磁性。)

(这一环节学生玩磁铁的活动力图让学生玩出新花样,发现更多现象,产生更多质疑,同时又赋予一定的任务,有了任务就有了目标。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和实验要求,通过猜想、验证的过程去感知并认识磁铁的磁性。当中设计了一个上黑板贴卡片的活动,让整个课堂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最后设计了一个问题,老师没带双面胶如何把卡片贴黑板上,学生马上会想到用磁铁,并让学生上黑板来完成贴卡过程。这一设计是为了考察学生对“磁性”的理解程度和应用。形成一个完整的“磁性”概念,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充分的体现新课程的精神,为下一步研究磁极奠定基础。)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686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