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比喻课件 >

比喻课件(经典11篇)

比喻课件(经典11篇)

比喻课件。

比喻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拟人句的作用,将自己喜爱的事物写生动有趣。

2.在写话练习中,掌握拟人句和比喻句的不同,能够正确运用并完成练习。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进一步掌握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特征,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具体实例,正确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会在语境中灵活运用比喻句和拟人句,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和正确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特征。

3、学会在语境中灵活运用比喻句和拟人句,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教学难点: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分,能够正确运用并完成练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图片导入

一、导入

同学们,你的身边一定有许多你喜爱的东西,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一下,让他们“活”起来吗?

提示:用上拟人的修辞说写一句话,描绘图画。

二、小组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

(2)你能将它们写一写吗?

(3)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一)师巡视,对学生作品进行择优,多媒体出示学生作品:

1、每当我生气的时候,小书柜都会耐心倾听我诉苦。

2、一阵阵风吹来,院子里的花在对我们点头微笑。

3、下班时间到了,马路上的小汽车着急地排着队等着“红绿灯”的指挥。

4、看到我把攒下来的零用钱都捐给了灾区小朋友,储钱罐小猪都对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同学们读了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交流:

师总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

(1)谈谈你对拟人句的理解。

(2)说说拟人句的作用各是什么?

(3)交流比喻句的运用应注意什么问题,拟人句的运用形式有哪些?

课件出示:拟人的定义和特点。

(二)发现易错点

根据刚才的学习,我们来看这两位同学写的句子:

发现共同点和不同点:

像这样的句子,我们还可想到很多:

1、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使你感到温暖舒畅。

2、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3、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恰似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三)了解比喻

出示比喻句的定义和特点

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再来看这个句子:

小河清澈见底,宛如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判断哪些是比喻句,哪些是拟人句。

三、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两者的区别吧。

比喻句:有本体、喻体、喻词组成,把一种事物比喻成另一种和他本质不同的事物。

拟人句:没有比喻词,将事物赋予以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

四、完成拓展练习

判断以下句子属于拟人句还是比喻句。

(1)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2)字典好像一个不开口的老师。

(3)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五、板书设计

比喻、拟人易混淆

比喻句:物(喻词)物(常见、易懂)

拟人句:

(本体)物(喻体)人(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赋予)

比喻课件(篇2)

语言大师老舍先生调动了多种修辞手段,写出了情文并茂、脍炙人口的优秀散文《林海》,其中突出的特点是成功地运用了拟人和比喻这两种修辞手法。

①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大兴安岭的特点:温柔。这是与秦岭的高大险峻,孤峰突起,盛气凌人相比较而言的,作者的感情倾向十分明显。这种赋予人格化的语言,能启发读者联系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相处关系展开联想,富有教育意义。

②在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小蝴蝶它们很亲切地落在客人身上。

通过拟人手法,写出了小蝴蝶对小花的喜爱,正好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得到共鸣。

③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把白桦当作身着素服的美女来写,这是拟人,继而又通过反问的形式把白桦比喻为海边上的浪花(明喻),从而加强了肯定语气,表达了作者对白桦的赞美之情。

④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

这是暗喻(是为比喻词),喻大兴安岭林木之多。把起伏的群岭比作林海的波浪,使静物富于动感,构成了极为生动的画面。此外,林海,即森林的海洋,本体是林,喻体是海,两者压缩成偏正短语(定+中),省略比喻词,这种修饰性比喻也属于暗喻。

⑤是的,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

落叶松的海洋也构成定语+中心语的偏正短语,也是暗喻(同时兼有夸张意味),极言落叶松之多、松林面积之广,与课题林海二字紧紧扣合。

⑥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此例把拟人和比喻融合在一起。作者首先赋予大兴安岭以美女的思想行为:多么会打扮自己呀,这是拟人。冒号后面既用拟人,又用比喻:青松作衫,白桦为裙是暗喻,比喻词是作为;绣花鞋比喻山野花,本体山野花未出现,没有用比喻词,这是借喻;穿是人的行为,属于拟人。这些拟人和比喻的连用和兼用,十分熨贴传神,把大兴安岭的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活灵活现的形象美感。

比喻课件(篇3)

《海滨小城》(六年制第七册)一课中有这样一句: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

对这一句是不是比喻句,我与众多的教师意见不一。我认为,这句话是把踩在细沙铺成的路上的声音比作踩在沙滩上的声音,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是一个完整的比喻句。可是有的老师认为,细沙铺成的路与沙滩同属一类事物,而且这句话主要写的是作者走在沙滩上的感觉,因此不是比喻句。

到底哪一种说法对?敬请编辑同志指点。

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的依据是看具备不具备比喻的三要素:本体、喻体、相似点。这句中本体是用细沙铺成的路,喻体是沙滩,两者的相似点是:表面都有厚厚的细沙,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由此可见,这一句是比喻句。但它不是把踩在细沙铺成的路上的声音比作踩在沙滩上的声音,而是把用细沙铺成的路比作沙滩。因为有比喻词好像,所以这是比喻中的明喻。

有的老师认为细沙铺成的路与沙滩属同类事物,因此不是比喻句。这个观点有失偏颇,过分扩大了同类事物的外延。路就是路,沙滩就是沙滩,正如书就是书,报纸就是报纸,怎么算是同类事物呢?

退一步说,即使是同类事物,只要甲和乙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不相重合,而又有相似点,也就可以构成比喻。例如:教师是辛勤的园丁。这是一个大家公认的比喻句。教师和园丁虽然都是人(属同类),但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并不重合,是两类不同性质的人。教师指担任教学工作的人,园丁指从事园艺工作的人,表明两者的内涵不同。人,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出不同的类型:按性别分,有男人和女人;按年龄分,有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少年儿童、幼儿和婴儿;按职业分,有工人、农民、军人、医生、教师、演员等等。园丁是从工人中按工种标准分出来的,而不是按人的职业标准分出来的,因此教师和园丁在外延上也并不重合。但教师和园丁都为了他们的工作对象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即有着相似点,因而就能构成比喻。这类比喻句,在小语教材中常会遇到。如:董存瑞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船。(《威尼斯的小艇》)上面两句中的董存瑞与巨人、小艇与独木船是属于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人和船,但它们之间有相似点,因此也应当判为比喻句。

比喻课件(篇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比喻句的作用,认识比喻句的特点。

2、初步判断一句话是不是比喻句。

3、培养学生写比喻句的兴趣,从而乐于表达,乐于写话。

二、教学准备:

一年级《小池塘》中一段优美的比喻句。几组形状、颜色相似物体的图片。

三、重难点:

1、了解比喻句的表达特点。

2、初步学写比喻句。

四、教学过程:

1、欣赏优美的比喻句。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小学一年级下册《小池塘》中这样一段话:

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

写得美吗?它呀!美就美在用了四个比喻句。那么什么是比喻句呢?

2、观察句子,找出比喻句的特点。

就拿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一句来说,句子中出现了两个不同的事物,白云和白鹅。它们具有相似之处,颜色相同、都是白色,并且形状也类似。像这样,把两个具有相似点的不同类别的事物放在一起做比较,这样的句子就叫比喻句,也叫作打比方。简单点说,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喻成另一个物体。

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句子: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句子写了哪两样事物,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恩。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这句话中的月儿和小船是不同种类的事物,但他们有共同之处,都是弯弯的,而且两头尖。所以这个句子呀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比喻句。

一般来说,一个比喻句包括三个部分: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通常把被比的事物叫作“本体”,把拿来作比的事物叫作“喻体”,把联系两者的关键词叫作“比喻词”。

3、巩固练习。

请同学们判断一下,这两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吗?

(1)妹妹急得像要哭了。

(2)小女孩像她妈妈一样美。

我们先来看:妹妹急得像要哭了。这个句子的本体是妹妹,比喻词是“像”,但没有喻体,所以不是比喻句。再来看第二句:小女孩像她妈妈一样美。我们都知道

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应是不同类别的事物,而这个句子中小女孩和妈妈是同一类别的,都是人,所以不能构成比喻句。

五、鼓励总结,激发写“比喻句”的兴趣。

通过比较,我们更清楚地明确比喻句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1)比喻句一般有本体、喻体、比喻词三个部分构成。

(2)句中本体、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而且有相似之处,存在着比喻关系。

看到同学们能正确地把握比喻句,老师真的非常高兴。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不仅能辨别比喻句,还能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文章当中去,令人赏心悦目。

比喻课件(篇5)

教学过程:

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内容是《比喻句的学习与运用》,授课老师是武穴市实验小学的朱丹老师。

一、导入

请看图片,(出示课件图片弯弯的月亮)。师问:弯弯的月亮像像()。你想到哪些与它相似的事物了吗?(留白)弯弯的月亮像香蕉、像镰刀。你又怎么会想到这些事物呢?是的,它们形状很像。

圆圆的月亮像大玉盘,像大月饼。你又怎么会想到这些事物呢?因为,它们之间形状,颜色很像。也就是说,两种事物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和相似点。

二、进入新课

由一事物联想到了很多与它相似的事物。如:弯弯的月亮像镰刀;圆圆的月亮像大玉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比喻句。

刚说出这些比喻句,你是不是感到非常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呢。这就是比喻句的魅力!现在,你肯定迫不及待地想去学习比喻句了吧,那我们赶快继续吧!

三、讲授新知

1.什么是比喻句呢?

定义:比喻俗称打比方,就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2.比喻句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组成:一般是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表达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请看例句:树叶上的露珠,像一滴晶莹的珍珠。”

本体是“露珠”、喻体是“珍珠”、比喻词是“像”。

3.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似的、好似、犹如、仿佛。

4.找一找。

(出示课件)让我们一起来说说,找出比喻句中的本体、喻体、比喻词。

又大又红的.苹果好似红灯笼高高的挂在树上。本体:苹果喻体:灯笼比喻词:好似。你找对了吗?

在阅读中,我们常常碰到一些句子,句中虽然也有“像”、“好像”等词语,但不是比喻句,这些非比喻句成了迷惑我们判断真正“比喻句”的敌人。要牢记不能将比喻词语作为判断比喻句的主要依据,主要应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比喻关系。如:“他画的荷花就像刚从湖里摘来的一样。”“画的荷花”和“从湖里摘来的荷花”之间只是简单的像,不是比喻。

又如:“猫头鹰的耳朵很特别,好像一对立起来的猫耳朵。”“猫头鹰的耳朵”和“猫耳朵”之间是事实上的相像,不是比喻。

而“树叶在空中飞舞,像蝴蝶一样。”用“树叶”(本体)和“蝴蝶”(喻体)两种本质不同的事物,在“空中飞舞”的样子很相似来作比,它们之间用“像”(比喻词)来连接,此句是比喻句。

判断是否是比喻体的方法“三看一比法”一看:本体二看:喻体三看:比喻词一比:比本质

接下来,老师出示几组句子,大家来辨一辨吧!你做对了吗?

5.说一说。出示课件

现在你已经认识、了解了比喻句,仔细看图,我们来学习说比喻句吧

(1)雨下的很大。

(2)树上挂满了红苹果。

(3)皑皑的白雪犹如又如。

6.比喻句的魅力

现在你已经会说比喻句啦,真不错,快来大显身手一下吧!将下列句子改成比喻句。

(1)秋天到了,一片片黄叶从树上飘落下来。

(2)下雪了,田野上铺了一层层厚的雪。

(3)小猫在白纸上踩下几个脚印。

(4)长城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

(5)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树。

四、拓展延伸

这节微课我们认识并了解了一位新朋友--比喻句,而且同学们已经会说比喻句啦!希望你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多多运用!本次微课到此结束,谢谢,再见!

比喻课件(篇6)

根据两种事物之间相似的特点,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的辞格,叫比喻。比喻就是平时说的打比方,比喻句的形式多,容易与有几种句式混淆,我们怎样区别它们呢?

⒈缩句找特征。比喻句一般有本体、喻体和喻词。简单的比喻句比较好找,如老师像辛勤的园丁。本体是老师,喻体是园丁,喻词是像。但句子长了就比较难找,所以先要将长句缩成短句,这样就容易了,如接着,从船底喷出强大的气流,气垫船就离开了水面,象离弦的箭一样向前飞驰。可缩成:气垫船象箭一样飞驰,它的本体、喻体、喻词的特征就很明显了。

⒉换词法。用是作喻词的比喻句,与有此含有是的句子容易混淆,我们可以用换喻词的方法加以区别。如果句意变化了,就不是比喻句。如:老师是园丁把是换成像老师像园丁,句意没变,是比喻句;他是战士。换成他像战士。句意变了,不是比喻句。

⒊去词法。比喻句中的喻词好像是不能支掉的,不是比喻句的好像可以去掉。如:猫的眼睛好像蓝宝石。去掉好像就不通,是比喻句。我们好像见过面。去掉好像句子仍然能读通,所以不是比喻句。

⒋加词法。有此比喻句不用喻词,我们可以加上喻词来辨析它。比喻就明显了。如弯弯心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加上好像后就变成弯弯的月儿好像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比喻课件(篇7)

一、教学目标:

1、能从学过或未学的课文中,识别出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

2、能根据比喻句的结构形式特点,认识一些比喻词,从而加深对比喻句的理解。

3、能造比喻句。

二、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掌握比喻句的特征。

2、能区分比喻句和“伪比喻句”。

三、教学过程:

(一)图片,音乐导入

(1)出示图片

(2)播放音乐《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

(3)出示一句常见的比喻句。

(二)出示比喻句的定义,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并出示例句,让学生通过讨论指出把什么比作什么。

(三)四种疑似比喻句的判断。

1、表示比较

(1)大家都说我长得像爸爸。

句中的“像”是我的样子和 爸爸的样子的比较,不是比喻句。

(2)弟弟好像长高了。

句中的“好像”是弟弟以前的身高和现在的身高的比较,也不是比喻句。

2、表示猜测

(1)我好像在哪里见过新同学。

句中的“好像”表示猜测,怀疑,判断。不是比喻句。

(2)这支铅笔似乎是我的。

句中的“似乎”同样表示猜测,估计,判断,不是比喻句。

3、表示联想

他静静地听着,好像面对大海……

句中的“好像”是他的想象,不是真的比喻句。

4、表示说明

这只小天鹅好像鸭子。

句中的“好像”是说小天鹅像鸭子的情况说明。

(四)练习巩固,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1,老师好像我妈妈一样。(×)

2,天上的星星好像一闪一闪的眼睛。(√)

3,我好像饿了。 (×)

4,圆圆的月亮好像碧玉盘。 (√)

(五)阐述比喻的作用。

(六)简介比喻句的注意点。

比喻课件(篇8)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比喻句的作用,认识比喻句的特点。

2、初步判断一句话是不是比喻句。

3、培养学生写比喻句的兴趣,从而乐于表达,乐于写话。

二、教学准备:

一年级《小池塘》中一段优美的比喻句。几组形状、颜色相似物体的图片。

三、重难点:

1、了解比喻句的表达特点。

2、初步学写比喻句。

四、教学过程:

1、欣赏优美的.比喻句。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小学一年级下册《小池塘》中这样一段话:

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

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

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

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

写得美吗?它呀!美就美在用了四个比喻句。那么什么是比喻句呢?

2、观察句子,找出比喻句的特点。

就拿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一句来说,句子中出现了两个不同的事物,白云和白鹅。它们具有相似之处,颜色相同、都是白色,并且形状也类似。像这样,把两个具有相似点的不同类别的事物放在一起做比较,这样的句子就叫比喻句,也叫作打比方。简单点说,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喻成另一个物体。

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句子: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句子写了哪两样事物,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恩。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这句话中的月儿和小船是不同种类的事物,但他们有共同之处,都是弯弯的,而且两头尖 。所以这个句子呀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比喻句。

一般来说,一个比喻句包括三个部分: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通常把被比的事物叫作“本体”,把拿来作比的事物叫作“喻体”,把联系两者的关键词叫作“比喻词”。

3、巩固练习。

那同学们,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这个比喻句中,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请开动脑筋找一找吧!恩,真厉害!这么快就找到了。在这个比喻句中,月儿是本体,船是喻体,像是比喻词。同学们,刚才通过对比喻句中本体、喻体、比喻词的学习,你们学会了吗?下面老师要考考你呦!孔雀那美丽的尾巴抖动着,像一把五彩洒金的大扇子。这个比喻句中,本体是( );喻体是( );比喻词又是( )?赶快写下来吧!同学们又答出来了,真

棒啊!这个比喻句中,本体是(孔雀);喻体是(大扇子);比喻词是(像)大家学得真快啊!

我再出两道题考考大家!要认真思考哦!。请同学们判断一下,这两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吗?

(1)妹妹急得像要哭了。

(2)小女孩像她妈妈一样美。

我们先来看:妹妹急得像要哭了。这个句子的本体是妹妹,比喻词是“像”,但没有喻体,所以不是比喻句。再来看第二句:小女孩像她妈妈一样美。我们都知道

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应是不同类别的事物,而这个句子中小女孩和妈妈是同一类别的,都是人,所以不能构成比喻句。

五、鼓励总结,激发写“比喻句”的兴趣。

通过比较,我们更清楚地明确比喻句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1)比喻句一般有本体、喻体、比喻词三个部分构成。

(2)句中本体、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而且有相似之处,存在着比喻关系。

看到同学们能正确地把握比喻句,老师真的非常高兴。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不仅能辨别比喻句,还能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文章当中去,令人赏心悦目。

比喻课件(篇9)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描写五彩池。其中有一句是: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依我们平时对比喻句的理解,都认为这一比喻是把池边比作彩带。因为这一句的主语是池边,本体就应该是池边。然而,《教师教学用书》上的教学建议第4点中却写着这是把池边金黄色的石粉比作一圈圈彩带,真让人费解。究竟谁对谁错呢?

刘云玲老师的意见完全正确,本人支持她的观点。

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是个复句,第二分句的主语承第一分句主语池边而省略,因此比喻句的主干是:池边像彩带。这样,本体是池边就显得而易见了。我们不防用一个句子作类比:

虹是天空中小水珠经太阳光照射发生折射和反射后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像飘在空中的一条彩带。

这一比喻的本体显然是虹,而不是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教师教学用书》上说:把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比作一圈圈彩带,是由于编写者把池边误解池的旁边了。其实这个边不是方位词,而是普通名词,即边儿。要是教参编写边理解为边儿,也就不会写出池边金黄色的石粉这样令人费解的话来了。

比喻课件(篇10)

教学目标:

1、学习得体、贴切地说好比喻句。

2、在活动中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喻句的基本知识,明确比喻句的基本结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3、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比喻句的基本知识,学会说好比喻句。教学难点:掌握比喻句的基本知识,学会说好比喻句。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高挂在雨后的天空。

2、彩虹挂在雨后的天空。

同学们,这两个句子,你喜欢哪一句呢?为什么?

二、深入探究

1、是的,像第一句这样的句子可以更好的表达思想感情,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我们将这样的句子称为比喻句。

比喻,俗称打比方。简单点说,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喻成另一个物体。

它是利用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之间的某种相似来进行说明或描写。

2、练习: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这个句子写了哪两样事物?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寻找共同点:月儿和小船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它们有共同之处,都是弯弯的,而且两头尖。所以这个句子是比喻句。

3、一般来说,一个比喻句包括三个部分:本体、喻体、比喻词。通常把被比的事物叫作本体,把拿来作比的事物叫作喻体,把用来联系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词叫作比喻词。

4、练习:

(1)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这个句子中的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

这个句子中的本体是弯弯的月儿,喻体是小船,比喻词是像。

(2)孔雀那美丽的尾巴抖动着,像一把五彩洒金的大扇子。这句话中的本体是xx,喻体是xx,比喻词是xx。

(3)判断下面两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并说出理由。

a、妹妹急得像要哭了。

b、小女孩像她妈妈一样美。

分析:妹妹急得像要哭了。这个句子的比喻词是像,本体是妹妹,但没有喻体,所以不是比喻句。

分析:小女孩像她妈妈一样美。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应该是不同类别的,而这个句子中小女孩和妈妈是同一个类别的,都是人,不构成比喻句。

三、小结

通过比较,我们应该更清楚地明确比喻句具备以下两个特点:(1)句中有本体、喻体、比喻词三个部分。

(2)句中的本体、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而且有相似之处,存在着比喻关系。

比喻课件(篇11)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威尼斯的小艇》中的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一句,教参及一些杂志上都说它是比喻句。按理说,小艇与独木舟都是船,是同类事物,不能构成比喻。它如是比喻句,那么下面的句子也是比喻句吗?

①高梁的许多气根,有点像榕树的根。

②他个子高高的,眼睛大大的,像他爸爸。

③李君眼窝深陷,鼻梁挺直,有点像欧洲人。

关于同类事物可以构成比喻,本刊曾刊登过文章,我在问讯处上出谈到过。鉴于不少教师还不断地提出疑问,这里作一个小结性的回答。

同类事物能构成比喻,是修辞学界近十几年来公认的。最典型的例子是:人民教师是辛勤的园丁。

同类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只是从总体上看是同类事物,具体的对象是同类事物中的不同种别,如教师和园丁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这个道理得用逻辑学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论来说明。也就是说,只要甲事物和乙事物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不相重合,而又有相似点,就可以构成比喻。如教师和园丁在内涵和外延上不相重合,但两者之间有相似点(都为他们的工作对象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就能构成比喻。(详见本刊20xx年第9期第81页)

就笔者近一二十年来在修辞学著作及刊物上看到的被论者确认为同类比喻的例子来看,主要有以下一些(本体、喻体下面加下划线):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教师是辛勤的园丁。

△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他(闰土)像个木偶人了。

△这些人走起路来像小脚女人。

△简化字层出不穷,人人都成了仓颉。

△一个人站在便道旁边的电线杆子下,已经变成一个雪人。

△董存瑞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威尼斯的小艇有点像独木船。

以上诸例中的本体和喻体都存在着种差现象(同属中某个种不同于其他种的属性,叫种差)。其中像个木偶人变成雪人两句,表面上看都指人,其实它们并不是真正的人。所以仔细想想还是属于非同类比喻。至于前面有几位老师问到的例①②③,都是同类比较,而不是同类比喻,因为它们中的甲乙两事物的概念上是重合的,不存在种差。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644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