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目录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圆柱圆锥课件 >

圆柱圆锥课件

圆柱圆锥课件

祝福语通常是指对人们送上美好的祝福和祝愿,在生活中许多不同场景都会用的上。圆柱圆锥课件专题给大家汇集了大量关于圆柱圆锥课件、圆柱圆锥课件精选等,希望丰富的圆柱圆锥课件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圆柱和圆锥课件10篇

趣祝福的编辑精心整理了关于“圆柱和圆锥课件”的一系列资料,如果您能感受到本文所传递出的信息那就是我的目的。老师会根据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成教案课件,需要我们认真写好每一份教案课件。教案是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的重要保障。

圆柱和圆锥课件(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自主整理,能够清晰的了解圆柱、圆锥单元的三大知识系统,即特征、表面积、体积。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复习,对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明晰,能够熟练的运用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复习中,通过小组合作、精巧的练习设计等,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圆柱、圆锥的表面积、体积复习及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

圆柱、圆锥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回忆知识,并自主整理

1.揭示课题:复习圆柱和圆锥

师:请同学回忆一下,在圆柱、圆锥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有序的将它们整理吗?。

出示整理要求:

(1)把本单元的知识点,有序的整理在练习纸上。

(2)整理好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以及各知识点的具体内容。

2.指名汇报整理结果,使用展示

(1)学生分别汇报圆柱、圆锥的特征。

(2)圆柱表面积怎样计算?(板书)生活中还有一些实际运用的例子,你能举一些吗?(制作油桶多少铁皮,通风管等[这是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怎样求圆柱的侧面积?(板书计算公式)出示自制的长方体通风管,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铁皮?

(3)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圆柱的体积计算怎样推导来的?

(4)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又是怎样推导来的呢?(生口述推导过程)这里的圆柱和圆锥容器有怎样的关系,缺少这样的联系,能够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吗?

圆柱的特征:

圆柱表面积=1个侧面积+2个底面积

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v=sh

圆锥的特征 :

圆锥体积=底面积×高×1/3 v=1/3sh

二、巩固知识 分层训练

师:正所谓学以致用,能用整理的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吗?

(一)填空

1.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体,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它的高是( )厘米.

2.一个圆柱的体积是120立方厘米,比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大( )立方厘米

3.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是5厘米,它一的侧面积是( ),表面积是( )。

阅读全文>>>

2圆柱课件

圆柱课件(篇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北师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课本十二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内容包括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本节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圆柱的体积〉〉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圆柱的体积〉〉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而这节课的顺利学习将为以后圆锥体积的学习铺平道路。学生已经有了把圆形拼成近似的长方形的经验,联想到把圆柱切拼成长方体并不难,但是学生还是喜欢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所以我给学生创设尽情展示自我的空间,通过自主的学习、合作探究、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从而解决生活当中常见的问题。制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经历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让学生知道知识间的相互转化。

能力目标:倡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从而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探索数学奥秘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4、教学重点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抽象出直观的立体图形,建立表象,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不容易。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是圆锥体积计算的基础。这个过程对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圆柱体积公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思想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知识基础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教学难点

教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但难的就是如何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数学思考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需要用转化的方法来考虑,推导过程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我确定本课的难点是: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6、教具、学具准备:

本节课采用的教具为课件和学具。

二、说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目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

阅读全文>>>

3圆锥侧课件

今天小编为您呈现的是《圆锥侧课件》一文。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因此在写的时候就不要草草了事了。教师制作教案是教育教学科学之道的具体实践。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圆锥侧课件 篇1

教学内容:教材第31--32页,练习八第4一10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步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条件计算圆锥的体积,能应用圆锥体积解决—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进—步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条件计算圆锥的体积。

预习作业:

1、一个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2、圆柱的体积是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

3、练习八第4题、第6题、第7题和第8题

教学过程:

预习效果检测

1、一个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2、圆柱的体积是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

3、把一个圆柱削成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相当于圆柱的相当于圆锥的()倍。

二、基本练习

1、提问:1)同学们想一想: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

2)口答下列各圆锥的体积。

①底面积3平方分米,高2分米。

②底面积4平方厘米,高4.5厘米。

2、完成练习八的第4题。

让学生仔细读题,并独立完成习题。

引导同学相互讨论,并说出解题思路。

3、完成练习八的第5题。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题中的图形,并凭自己的感觉猜想哪个圆柱的体积与圆锥的体积相等。

教师提醒学生:底面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并不等于底面面积之间的倍数关系。请学生起来回答猜想的答案,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利用已知的条件进行计算验证。

老师和学生一起找出正确的答案是:底面直径9厘米,高4厘米的圆柱。

4、完成练习八的第6题。

让学生仔细读题,并完成第一小题。请学生起来说出解题的经过和步骤。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能削成最大的圆锥应是与这个圆形状的木料等底等高。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第(2)小题。

让学生自由发言,并板书讨论出的有关数学问题再让大家起进行解决,比如:削去的木料体积是多少?

削去的木料体积是圆锥体积的几倍?

削去的木料体积是整个木料的几分之几?

…………

5、完成练习八的第7、8、9题。个别板演,全班齐练,小组讨论,集体评讲与小结。

6、完成练习八的第10题。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并在小组内对测量和计算的方法进行讨论,选择最优方法,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实验。

7、完成思考题。

阅读全文>>>

4圆柱体课件

栏目小编为您准备了多篇涉及“圆柱体课件”的内容,不断进步让每一天都过得更加精彩。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当中的一部分,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从事的事情。教案是教师教学信息化的具体体现。

圆柱体课件【篇1】

教案-插座圆柱体(感觉教育)

直接目的:辨别高低、大小、粗细、长短的视觉记忆;培养发展视觉区别体积的判断能力;学习分辨三度空间的概念;三次元的学习教育。

2.间接目的:逻辑、思考、对应、顺序的能力;培养视觉敏锐的观察力;写前的握笔长期准备工作;间接的为数学准备;注意力、集中力、思考力的发展。

3.教具说明:圆柱体四组(a.b.c.d)

每组各有10个圆柱体

a组:属一次元变化,粗细不变、高度渐减、由高到低。

b组:属二次元变化,高度不变、粗细不变、由粗到细。

c组:属三次元变化,粗细和高度同时渐减,不规则变化、由大到小。

d组:属三次元变化逆比例,由粗而低到细而高。

4.实施步骤:

教师示范圆柱体正确拿法。

基本操作:配对练习;序列练习。

以三阶段名称练习法[“这是最粗的、这是最细的”;“请你拿最粗(细)给我”;“这是什么”]教孩子认识名称。

教学顺序:难易程度b→c→d→a。

5.变化操作

配对变化1.序列变化

6.分享园地

这项教具的目标,是教孩子用眼睛分辨体积大小的差别,让孩子从错误订正中,发挥自我发展的潜在能力,孩子就开始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修正。在这个自我订正的过程中,去比较不同的大小圆柱,这正是意识感觉活动的重心所在。花花小仙

圆柱体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方法

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渗透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运用的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设计理念:圆柱的体积是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在学生已了解了圆柱体的特征、掌握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后面学习圆锥体积的基础。因此根据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把教学设计定位在通过对圆柱体积

阅读全文>>>

5圆柱的课件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预先准备好的,教案课件里的内容是老师自己去完善的。 新教学的老师们需要多花时间认真准备教案和课件。趣祝福小编精心整理为大家带来最新的“圆柱的课件”,希望本文能给您带来一些收获!

圆柱的课件【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教学用具和学生已有认知,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并根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想象、操作等活动,知道圆柱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的同时,熟记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根据具体情境,借助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并且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大家来看,这个圆柱形状的物体。它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材料(出示一个茶叶盒)请同学们想一想,要“制作这样一个茶叶盒需要多少材料”,实际上是在求圆柱的什么?(边演示边讲解)

(二)生成原理

(1)介绍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和表面积

师生活动:要求“制作茶叶盒所需的材料”实际上是求圆柱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面积(边演示边说),我们把圆柱侧面的面积叫做圆柱的侧面积,把圆柱底面的面积叫做圆柱的底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叫做圆柱的表面积。

(2)创疑激趣

师:我们知道,圆柱的底面是圆,我们已经掌握了圆的面积,可是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我们又该怎么求它的面积呢?

(3)小组合作交流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圆柱的侧面转化成所学过的图形来求侧面积?(小组合作探究结合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和圆柱的特征研究)ppt展示

小组汇报:圆柱的侧面积就等于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因此圆柱的侧面积也就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乘以高。

(4)学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师:我们已经会求圆柱的侧面积,那圆柱的表面积呢?(让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求表面积的算式,并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师生活动:用字母表示侧面积和底面积的话,该如何表示圆柱的表面积。

(三)深化原理

圆柱的表面积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面积之和。如果圆柱只有一个底面,它的表面积则是侧面积和一个

阅读全文>>>

6圆锥的体积课件

如果想要深入了解“圆锥的体积课件”相关内容的核心要点,不妨看下文,如果觉得有帮助,就把本页加入收藏吧。教案和课件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只要老师认真负责地写作,就能够让教学更加有效果。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教师需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案制定的水平。

圆锥的体积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解答有关实际问题。

2、通过动手操作参与实验,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猜想、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3、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渗透转化思想,感受数学方法的内在魅力,激发学生参加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计算圆锥的体积。

教学难点: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进行正确地计算。

教学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模型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圆柱削成最大圆锥)。

1、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2、圆锥有什么特征?

同学们,圆柱的体积我们已经知道怎么求,那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同学们知道怎么求吗?让我们一同走进圆锥的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有什么关系的知识课堂吧!(板书:圆锥的体积)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1、引导学生观察:这个圆柱和圆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回答:它们是等底等高的。

猜想:

(1)、你认为圆锥体积的大小与它的什么有关?

(2)、你认为圆锥的体积和什么图形的体积关系最密切?猜一猜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2、学生动手操作实验

(1)、用圆锥装满水(要装满但不能溢出来)往圆柱倒,倒几次才把圆柱倒满?

(2)、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也可以说成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

3、教师课件边演示边叙述:现在圆锥和圆柱里都是空的。看看圆柱和圆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等底等高)请同学们注意观察, 用圆锥装满水往圆柱里倒,倒几次才把圆柱倒满?

问:把圆柱装满一共倒了几次?

生:3次。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板书:圆锥的体积= 1/3×圆柱体积 )

师:圆柱的体积等于什么?

生:等于“底面积×高”。

师:那么,圆锥的体

阅读全文>>>

7圆柱体积课件系列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东西,这就要老师好好去自己教案课件了。教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辅助工具。我们为您精选了一篇题为“圆柱体积课件”的文章,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参阅!

圆柱体积课件 篇1

教学内容:

p19-20页例5、例6及补充例题,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三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及过程。

2、什么叫物体的体积?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3,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底面积×高)

二、新课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用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的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沿着圆柱底面的扇形和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把它们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立体图形——课件演示)

(2)由于我们分的不够细,所以看起来还不太像长方体;如果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了。(课件演示将圆柱细分,拼成一个长方体)

(3)通过观察,使学生明确: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2、教学补充例题

(1)出示补充例题: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指名学生分别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 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 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

③ 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计算时既要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要注意要先统一计量单位)

(3)出示下面几种解答方案,让学生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①v=sh

50×2.1=105(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厘米。

②2.1米=210厘米

v=sh

50×210=10500(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00立方厘米。

③50平方厘米=0.5平方米

v=sh

0.5×2.1=1.05(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米。

④50平方厘米=0.005平方米

v=sh

0.

阅读全文>>>

8圆锥的课件(实用13篇)

每个老师都需要在课前准备好自己的教案课件,通常老师都会认真负责去设计好。教案是教师教学实践的有效总结,写好教案课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本文将带您通过多种分析角度全面探究“圆锥的课件”,相信你参阅以后一定会有所收获!

圆锥的课件 篇1

教材分析

本小节的教学内容包括圆锥的认识和圆锥的体积,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周长、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最后部分。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以及各部分名称;理解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圆锥体是人们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形体。教学这一部分内容即能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圆锥问题的方法。

教材通过直观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判断推理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还能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根据对过去学生试卷的分析,在计算等底等高圆柱、圆锥体积的变形题中,错误率比较高,主要原因是对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的体积之间的关系不清,因此教学中对于算理的推导要特别注意。

教法建议

本小节的教学内容包括圆锥的认识和圆锥的体积,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周长、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以及各部分名称;理解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教学圆锥的认识,重点是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教学时首先需要复习已学的圆柱体的特征,然后结合实物,通过对比,使学生掌握圆锥的特征。教学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可引导学生猜测、动手实测操作,利用课件演示测量过程,使学生顺利突破难点。教学时要充分的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空间。

教学圆锥的体积,重点是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时可以按照“演示:利用课件演示圆锥体的形成;猜想:你觉得圆锥的体积和什么立体图形有关系?有什么关系?操作:通过实验(包括等底等高和不具备等底等高条件的多个实验)引导学生推导圆锥体的体积公式;验证:进行基本计算”四个步骤组织学生创造性学习。教学中通过学生大胆的猜想尝试与创新,自主探究,推导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教学时要充分的为学生提供创造空间。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点

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阅读全文>>>

9圆柱的课件(汇总12篇)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 教学效果的好坏可以通过学生的反应情况来衡量,如何才能写出好教案课件呢?跟趣祝福编辑一起来了解关于“圆柱的课件”的内容吧,希望本文内容能给您提供帮助!

圆柱的课件(篇1)

【教学内容】:

p13-14页例3-例4,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二的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

理解求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

1.圆柱体有()个面,分别是()、()、()。

2.圆柱体上底和下底之间的距离,叫做(),有()条。

3.长方形面积=()×()

圆的周长=()c=()

圆的面积=()s=()

二、新课

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2)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

(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侧面积练习:练习七第5题

(1)学生审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两道题分别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2)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

(3)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3.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1)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4.教学例4

(1)出示例3。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求表面积)

(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一个

阅读全文>>>

10圆柱的认识课件通用

圆柱的认识课件(篇1)

教科书第38—39页的内容,完成第39页上的“做一做”和练习十的第1题。

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教师准备长方体形和正方体形的物体各一个,及多个圆柱形的物体(如罐头盒、茶叶筒、药盒、药瓶、纸盒等);让学生也收集几个圆柱形的盒子,同时让学生将教科书第153页上的图沿边剪下来。

一、复习

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

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熟悉圆的周长公式:c=2π r或c= π d。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口算)。

(1)半径是1米 (2)直径是3厘米

(3)半径是2分米 (4)直径是5分米

教师依次出示题目,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评判答案是否正确。

二、导入新课

教师手中先后拿一个长方体形的物体和正方体形的物体,提问:我手里拿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他们有什么特征?

由此引导学生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特征。

教师出示几个圆柱形的物体,“大家注意了,你们看看这些物体跟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一样吗?”

学生:不一样。

教师:请大家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跟老师一样的物体,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感觉它们与长方体有什么不一样?

三、新课

1.圆柱的认识。

让学生拿着圆柱形的物体观察和摆弄后,指定几名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而圆柱则有一个曲面,有两个面是圆,从上到下一样粗细,等等。

教师指出:像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圆校体,简称圆柱。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立体图形。

板书课题:圆柱

教师:大家刚才认识了圆柱形的物体,我们把这些物体画在投影片上。出示有圆柱形物体的投影片。

教师:现在我们沿着这些圆柱形物体的轮廓画线,于是就可以得到这样的图形。随后教师抽拉投影片,演示得到圆柱形物体的轮廓线。

然后指出:这样得到的图形就是圆柱体的几何图形。

教师:请大家再观察一下,这些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圆柱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平面,并且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教师指出: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

然后在图上标出底面以及两个圆的圆心o。

同时还要指出:我们所学的圆柱是直圆柱的简称,即两个底面之间从上到下一样粗细,高垂直于底面。

接着让学生用手模一模圆柱周围的面,使学生发现圆柱有一个曲面,由此指出:圆柱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在图上标出侧面。)

让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