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作文 > 娱乐至死读后感 >

娱乐至死读后感

娱乐至死读后感

趣祝福作文(编辑 悠游诗人)书籍是前人总结下来的智慧结晶,在作者写的作品过程中,书中的描述让人欲罢不能。每当这个时候,选择撰写一份读后感,可以帮我们更好的梳理思想和情绪,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写出让人满意的读后感?我们今天要分享的是一篇关于“娱乐至死读后感”的文章,请务必关注我们网站的最新动态以确保业务稳定!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1

游戏人生,娱乐至死,但凡戏霸,必在旁枝末节上纠缠不清,大戏霸袁世清听戏看戏,还爱给角儿说戏,往椅子上一坐指鼻子教训楚霸王,别人的霸王都走六步,你怎么走了四步。六步四步,说破天差不过一米,短了省力,长了也不能就饭吃,但在内行看来,六步有六步的端重,四步有四步的轻佻,一来一去,整个楚霸王的性格就跃然台上,两步虽短,迈开来却两种人生。 我不是戏霸,只能跟着看个热闹,但要说戏迷,我也有份,因为谈起暴雪谈起黑岛我也能做到如数家珍,当然这个戏不是京戏,而是游戏,过去的老人儿听戏看戏,现在的人玩游戏,戏这个东西,不管冷不管饿的,就是个消遣,不登大雅之堂,但当下这世道今非昔比,温饱早就不成问题,过去随便就分得清破衣麻布细软绸缎,粗茶淡饭玉盘珍馐,人五人六一目了然,现在却是地摊衫做出国际水准,燕窝还是窝头都在肚子里装着,拉出来都一个屎样,都说长相是标签,可被这美容时尚整的,走大街上人跟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一串串流光水滑,大街上你喊美女保准十人有九人回头,剩下一个还是纯爷们,想做个人口普查,都不知道眼前的这位大姐刚才查过没有。

于是,这年头若想了解人与人的不同,消遣方式反就成了差异的重点,要拿游戏品种给人分类,分出来的准比国籍民族还靠谱,别看上班上学人都呆头呆脑跟木偶似的,一挨到下班放学,四面八方撒欢往外跑,有钱的去洗浴KTV玩别人,没钱的猫被窝里玩自己,这边寓教于乐的,那边自娱自乐的,就单说这电脑游戏吧,有玩网游的,有玩单机的,有用游戏赚钱的,有玩游戏赔破产的,同样是玩,却玩出了五花三层七荤八素,同样是人,却分出个车炮马卒三六九等。 见过的游戏多了,不敢说戏迷戏霸,好歹也能算个玩家,过去总有些一起玩游戏的朋友,待到周末节假,三五成群聚到网吧,挥手鼠标猛点,抬头炮火齐鸣,时而青筋暴起汗流雨下,时而大呼小叫捧腹爆笑,岂不快哉。近来游戏玩得少了,同玩游戏的朋友也常抓不着影,本以为缘于柴米油盐成长的烦恼,好不容易逮着一个,上来就问我个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种菜不?我呆若木鸡,他见我两眼发直反应迟缓,又问我,停车不?我转身想逃,他见我支支吾吾欲言左右,再问我,开心不?一问三不知,直问得我精神崩溃,摇头翁般反复摇头,叫朋友掂出了我的斤两,道不同不相为谋,彼此无言以对,遂分道扬镳各奔东西。

开心网的第一条规则是,必须谈论开心网,如你所知,第二条也是这个。本来半生不熟的人见面不大容易聊开,聊多了失言,聊少了冷漠,常常三言两语就直接大眼瞪小眼,自从有了开心网,就像有了组织,上来一句暗号,种菜不,同道中人必定两眼放光,聊成一团,谁偷了谁家人参果,谁拐走了谁家小象,嘁嘁喳喳可遇上了知音,你要对句宝塔镇河妖,立马出局,土匪跑这儿来凑什么热闹。 不光是开心网,还有QQ游戏,校内,大多休闲游戏走的都是这路子,玩的人多了,范围就广了,再说这玩意还是实名制,天南海北跟你有点过往的人都能把你找着,跟传销似的,别说同学同事,亲戚朋友,就连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能顺藤摸瓜偷到你地界来,刘德华要玩这个都能加你做好友,简直成了无往不利的交际法宝,这可乐坏了红男绿女们,找不着对象的,还惦记梦中情人的,缺乏父爱的,童年阴影的,缺心眼的,从条条大路奔向开心网,鸡鸣狗盗,各得其所,本来你的交往圈子这么大(参见白纸上的黑点),现在突然变成了这么大(参见马桶盖),这年头只要东西一大就能叫人兴奋,别管是你种的菜,是交往圈子,是胸围,还是那啥。

开心网的第三条规则是,偷你所认识的任何人,不然你永远发不了财。专心种地的人总会被偷个血本无归,守着偷盗的人总赚得盆盈钵满,我并不是说这玩意倡导了一种不良的价值导向,就是个游戏,但你三更半夜不睡觉熬得两眼跟红灯记似的,就等着谁家菜园丰收谁家动物产仔,然后去偷上一圈,睡觉都能美得淌哈喇子,这就有点过了,耽误事不说,就被这么个破游戏牵着绊着,跟跟拴上条绳似的寝食难安,恨不得上厕所都得搬着手提看着顾着,丢不丢人,傻不傻,听我有个朋友说,他同事一个年过半百的老教授也玩这个,每天上课故意迟到几分钟,就为了偷班里女生的菜,偷不着还好,偷到了兴奋得嗷嗷一嗓子能吓死几个,有被偷的女生在网上跟他撒娇,他就更嗨了,满脸涨红,气喘吁吁,荷尔蒙顺嘴角淌下来,跟偷着个黄花大闺女感觉差不多。见过各种上瘾的,但都比不上这个上瘾不靠谱。

开心网的第四条规则是,有钱在这里同样重要。如果你在办公室里突然听见某人说他住进了根本买不起的房子,或者有了这辈子也别想的车,千万别以为他中彩票了,也别打电话报警,不用说,肯定又是个开心痴迷者,忘吃药了。我见过玩这东西一大款,现实中穷得叮咣响,月供房贷,下养家小,靠着没日没夜守着停车偷菜,终于手头积攒了几套别墅,几队名车,毕竟是苦出身,富了也不忘慈善,今天赠别人一辆雅阁,明天赠套房子,网上人皆以大哥相称,每天排着队的人要去偷他,偷一次顶十次。我想说的是,游戏虽然不至于拔高到影响国计民生的程度,但全民开心,却是一个时代民众心理和价值取向的完美体现,全民以偷为荣,以穷为耻,偷到不被抓到是本事,偷不到的自认倒霉,掉块馒头大家偷,手快有手慢无,本分挣钱老无所依,人人都想另辟蹊径,偷钱得手为富豪,偷人得手为情圣,欺穷不欺贼,笑贫不笑娼,现实这样也就罢了,流行个游戏竟是虚拟现实,上天入地,简直想逃都没处逃。

最后我还要说,到底什么是游戏,有人说游戏嘛,不就是玩嘛。小时候拍洋画,上面印着关公秦琼,弹玻璃球,地上划有黄河刀坑,骑马打仗,上轿娶亲,长大后玩仙剑,玩星际,玩反恐,有人扮侠客,有人扮将军,有人扮警有人扮匪,炮火纷飞,快意恩仇,游戏是战争,是江湖,是探索,是愁肠,是和平年代的元帅梦,是浮躁时代的孟婆汤,归根结底,游戏是什么?游戏就是一个民族的想象力啊,想象力延伸到哪里,未来的终点就在哪里,而当一个民族最受欢迎的游戏竟然是现实的翻版,种地,偷菜,停车,买房,理想与现实完全重合,想象力一头扎进脚下黄土,就地终结,那么放眼望去,单向度的人漫山遍野,娱乐至死,当人人低头看脚下的路,有几人仰望头顶灿烂的繁星。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2

懒惰造就扭曲

人类都是懒惰的。首先人类是“行动吝啬鬼”,即人们总是在竭力节省非必要的行动能量,通过在一般情况下节约能量用于紧急情况的能量**,这是人的生物本能。在加拿大温哥华西门菲莎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针对走路的实验中,所有的男女受试者均身着能增加腿部摆动难度使行走更加困难的装备,使得被试用以往的走姿行走变得十分困难。

尽管被试的走路***姿势已保持数十年,但在戴上该装备的短短几分钟内,为了省下一点点力气,他们就摒弃了之前的习惯,通过改变步伐和行走姿势减小阻力适应新装备。研究表明,人体神经系统在运动过程中潜意识地阻碍能量的消耗,并且不忘改善姿势以节省体力。

其次人类也是“认知吝啬鬼”,即人们总是在竭力节省认知能量,这是人类的认知本能,我们总是试图采用把复杂问题简化的战略,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启发法。启发法是利用经验进行解题的方法,是一种思考上的捷径,是解决问题的简单、通常是笼统的规律或策略,也称之为经验法则,包括代表性启发法,即人们假定将来的模式会与过去相似并寻求熟悉的模式来做判断;可得性启发法,即人们倾向于根据一个客体或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相对频率;锚定与调整启发法,即判断过程中人们最初得到的信息会产生锚定效应制约对事件的估计;情感启发法,即将对刺激物的情绪反应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

但作为一个人,我们需要一直努力学习。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倾听、思考、研究、实践等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人从出生到死亡学***间断。

作为婴儿的我们通过学***这个世界,作为**的我们通过学***知识、交流情感。作为一个社会人,学***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自主学***人们不断满足自身需要、充实原有知识结构,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最终取得成功的法宝。但学***是一件轻松的事,无论一个人热爱学***,学***程总是大量耗费着人的能量:

人们需要关注知识,用大脑去理解知识和记忆知识,在复杂的实际情况下谨慎地实践和运用知识。我们在不断学习的同时,探索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偷懒,同时利用学习的结果来满足我们的偷懒天性。

经过长期的学习、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2007年1月,智能手机时代的曙光来临。当时,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在集众的观众面前正式发布了一款比奇巧巧克力大不了多少的智能手机,这就是后来风靡全球的iphone。乔布斯承诺:

“这个东西将改变一切。”他的话没有一丝夸张,现在的世界,被iphone改变,而智能手机盛行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满足了人的懒惰天性:拥有一台智能机,人可以活动更少、思考更少,这不仅是因为智能机可以用来打**、发短信,更重要的是智能机可以连接网络,并具备一个具有开放性的操作系统,在这个操作系统平台上,可以安装更多的应用程序,从而使智能手机的功能可以得到无限的扩充。

智能手机可以用来打**、发短信、看新闻、看天气、听**、看**、看书、拍照、聊天、购物等,现在出门不需要带任何东西,只需带上自己的智能手机。你可以在非工作时间一直看手机,也可以在工作时间忙的时候看手机,睡前看手机,醒来就拿起手机。2014年美国银行的一个调查显示,有47%的被调查者称没有智能手机在身边的话,他们一天都坚持不了,而13%的人称一个小时都坚持不了,有51%的用户每小时至少查看一次他们的智能手机,35%的用户称他们“不断地”查看自己的手机,该调查的还发现18岁到24岁的年轻人把智能手机当作日常生活物品中最重要的东西。

所有这些证据都表明现代人对智能手机有多么上瘾和依赖。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让每一个人都很满意。没有智能手机的时候,我们不需要使用微博,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我们每天都要使用微博,这充分体现了智能手机之父乔布斯的理念:

创造出一些小工具,我们原先不知道自己需要它们,等推出以后我们却发现自己离不开它们。智能手机,以前不需要使用,但又不能分开使用,它侵犯了人类的生活,同时也深刻影响着现代人的学习。现代人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

事实上,智能手机的普及在一定意义上消灭了不平等:手机的软件都是统一发布**的,手机的硬件都是金属和塑料制成的,手机的功能说到底都是类似的,即便是一个乞丐,只要他想要学习,他就能通过智能机自学成才。作为一种工具,智能手机为每个人提供几乎相同的服务。从这个角度来看,智能手机促进了一个更加公平和民主的社会。

但是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成绩相似的学生在得到智能机后一个成绩更好而另一个成绩更差的现象?他们都可以用智能手机查找资料辅助自己进行学习,但是成绩变好的学生是用智能手机看公开课,而成绩变差的学生是用智能手机刷微博,虽说二者都属于学习,都在学***了解社会,但刷微博收获的是一种“快餐知识”。智能手机只是工具,用它做什么是由人决定的,但悲哀的是当今社会环境让多数人选择了用智能手机进行娱乐,通过娱乐学习“快餐知识”。

在市场经济时代,城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工作任务重、休息时间少、行业竞争激烈。交通大学里可以感觉到人们走得很匆忙,咖啡的香味四溢。

这种环境“逼迫”人们选择智能手机进行娱乐:在碎片时间用智能手机进行放松可能是很多人的休闲方式。但我从来没有想到,这段碎片时间的集合,导致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tns市场研究公司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16-30岁的用户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3.2小时,而中国手机用户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3.9小时,位居全球第二。

这也就是说,每天24小时,减掉睡觉的8小时和吃饭的2小时,剩下的14个小时里,除了工作没有空玩手机的时间以外,剩下的时间里有接近4个小时在使用手机,几乎占到了所有剩余时间的一半。调查结果显示,社交网络和**分别占前两位用户的46%和42%,而**购物则占第三位用户的12%。刷朋友圈,看微博,逛逛**,京东等等,这些基本上都是最常用的手机行为。

调研数据只是平均值,所以很多手机用户的使用时间可能还会高于上面的数字。

在使用智能手机的过程中,很多好的和坏的信息都会流向我们,我们只是在接收信息。首先是因为忙碌的生活已经消耗了我们大部分的认知资源导致没有充足认知资源对信息进行有效处理,其次是我们使用智能手机的目的是为了轻松,我们并不愿意动脑子去进行质疑和反思。在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人们都穿着鲜艳的衣服,乐于接受另一种奴役。

我们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让我们无法思考的工业技术。现在,除了特殊的主观认知需求,我们只会毫不犹豫地接收到智能手机带来的所有信息。同时,我们只喜欢简单的信息,避免繁重复杂的事件。真理已经被淹没在无聊烦恼的琐事中,网络上恶搞盛行,一个宠物的搞笑**就可以获得是千万的浏览量,微博的热门都是明星的**,前一段时间如果不是官方**的宣传,我甚至都不知道神舟十一号的成功发射。

而各色各路的新闻都成了标题党,用弯曲事实的标题吸引人,却不知懒惰的人们根本不会点开链接仔细地看相关新闻,大部分人只看标题于是也直接的相信了标题,从而让社会事实被掩盖,盛行的都是虚假内容。我们天性懒惰,所以我们需求轻松,导致****轻松内容,但轻松的内容从不会有太大价值,但值得学***西才难学,而轻松了解的都是无关紧要的琐碎杂事。我们被琐事蒙蔽了双眼,懒得去寻找真相。

美国,一个追求民主的国家,其民主品质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四年一次的****,所有美国选民都到指定地点进行投票,凭借自己的意愿选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是庄重严肃的,但是在大部分人眼中2016年的**就是一场闹剧,每月甚至每周都黑料爆出,生生把选战演播成口水横飞的电视肥皂剧,最后的两个**候选人都是丑闻缠身,其支持率在历代**候选人中也处于垫底。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存在“邮件门”和健康问题,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这边存在“漏税门”和性骚扰问题。

两个**候选人竞争选票的方法就是黑对方:在特朗普及其铁杆支持者口中,希拉里是“**”“病人”“罪犯”,应当进监狱而不是进白宫。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的竞选团队抨击特朗普傲慢、煽动、阴谋论者和寡头,并大惊小怪地指责他种族和性别歧视。

或许两位**候选人也曾认真讨论过国策,但在**的推波助澜下,大部分人也只看到只了解闹剧的部分,严肃政策议题因此失焦,这就是娱乐至死的最好表现。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3

浙江省新昌中学越新文学社俞圣杰

令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这是一本写给电视时代的图书,但是其所蕴含的道理与关怀在网络时代也毫不过时。每天,我们打开电视机,打开电脑,那些花边新闻如洪水般涌入,即使是严肃的新闻,也多配以噱头的标题和血腥的图片,或干脆用戏说的形式。久而久之,我们习惯了用眼睛来消化所得,我们的感官感受更甚于我们头脑的追求,而电视这些媒体终将通过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而使人们失去印刷时代时所具有的品质。我们的文化终将因为大笑过度而体力衰竭。这是我们大家不想看到的,作者为了把这种不易察觉的文化伤害以及对人自我意识的彻底剥夺表达出来,在本书中一步步地向我们解释、举例、引用。

作者一直强调一个观点“媒介即信息”。他认为,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用于会话的工具。把握了传播的把柄,就会把握传播信息的主动权。在书里,波兹曼又有一种更为深入的认识——媒介即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而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因此,媒介就好比是一剂精神鸦片,它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对其产生依赖,当完全上瘾后,你明知痛苦与自由的丧失,但却无法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补救,因为这剂鸦片已经深入你的灵魂和骨髓了。

波兹曼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他说“我们并不一定是为了看时间而去看表”因为“有部分人只是好奇于表示时间的方式”。当传媒的作用不仅仅是实用,而只是满足当代人浮躁的社会心理与挑剔的口味,那么娱乐业就应运而生了。在印刷时代,印刷品的出版与读者意见的反馈是有时间差的。因此,当我们发现只有报纸与杂志才能达到承载海量信息的功能时,一定程度上变成了读者去适应印刷品的品味乃至排版要求。这时就需要人们思考,选择汲取知识,所以在纯印刷年代,娱乐对于传媒的影响很小。

但是,电视时代的到来,宣布了“娱乐”概念的汹涌澎湃也同时到来。电视作为一种新媒体,具有反馈快、形式多、内容大等特点,因此对于观众口味的转变,电视制作部门往往能获得第一手资料,这除了与信息时代到来有关外,与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息息相关的。

我们都知道,评价一个电视节目是否受欢迎的指标就是收视率,你只需动动鼠标,就可以知道你的以及其他竞争对手的节目在群众中的被认可程度。所以这说明了为什么每当一档节目走红后,会有无数的跟风者一拥而上,如《非诚勿扰》《中国达人秀》。

而赚取足够的收视率又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广告收入的增长。电视台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那些形形色色的广告,我们常常听说什么格莱美、《中国好声音》拍出破纪录天价广告费。这样一来就可以理解电视台为什么那么热衷于追求收视率了,虽然收视率本身并不会赚钱,但是它会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收入。所以当经济命脉也变得商业化时,节目的商业化也不可避免,为了满足社会浮躁心理带来的对快餐文化的渴求,电视节目愈来愈往戏说、炒作等方面发展。比如看《非诚勿扰》,看《快乐大本营》,我们张大嘴巴肆元忌惮地笑,但是等节目结束,我们往往是捧着有些酸痛的面颊,然后头脑空空地再次投入生活斗争的苦海之中。

如果只是普通老百姓对娱乐文化有疯狂的追求,这可以理解。可是,当一个社会的精英阶层也倾向于用娱乐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观点时,我只能用疯狂二字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了。

某次竞选失败,气急败坏的尼克松拒绝检讨自己,反倒跟自己的化妆师大发脾气,一口咬定该次失手,原因全在于化妆师蓄意破坏……如你所知,这样的茶余饭后的笑点其含义已经和八卦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了。至少,它让我们在听说当下任何一位政客在如火如荼的竞选热浪中亦不忘为自己特聘“笑话”参谋这样的新闻时,不再惊诧……“政治”正演变为一种娱乐——尽管刘晓庆的脸、周杰伦的女友等其实无关政治。

但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里,一切都可以成为可能。记住,这不仅仅是玩文字搭配的游戏,是我们的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在消费年代里都心甘情愿地成为了娱乐的附庸。

如果以上我所说的还让你觉得将信将疑,那么我来举一个你肯定熟悉的例子:一直都很受欢迎的让学术与明星联姻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固然,用电视做文化普及很好,很不错。但是一旦需要与电视的表现形式相适应,就会慢慢偏离我们初始设定的目标。以《百家讲坛》为例,它的确让我们记住了于丹,记住了钱文忠,他们或许风格迥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戏说形式:戏说三国,戏说明史,戏说红楼以至戏说《弟子规》。个中引起的争议,我想大家应该知道很多了。当学术成为了“戏术”,当一个社会的学者和知识分子,也开始向娱乐献媚,我想这只能引用孔老夫子的一句话来抒发我的心痛:觚不觚,觚哉!觚哉!

柏拉图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洞穴理论。他说人类一直被困在一个洞穴中,只能看见被火光投射在墙上的影子,便执着地以为这些影子就是一切。现代人类也处在一个大洞穴中,只不过这些洞穴是由强大的传媒、信息网络构建的,我们只有拥有一件现代的电子产品,才能保证自己还活着,保证娱乐还存在着。在这种可怜的依赖感中,我们还能找到心中最初的童话吗?

(指导教师:何文魁)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4

原创: 邓钦月

阅读《娱乐至死》之前,我特意查阅了该书的写作背景,个人觉得《娱乐至死》与《众神狂欢》是姐妹篇,虽然出自不同国家的作者之手,但都是基于对文化浪潮冲击带来的利弊进行思考与探索,前者是谈20世纪后期,电视**的异军突起,印刷媒介逐渐式微,甚至淡出普通大众的视野而引发的思考和焦虑,后者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文化崛起,各路”众神”迎来了狂欢时代,尤其是文化的众神狂欢而引起的思索和担忧。《娱乐至死》的作者是美国籍的世界著名的**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博士学位,1993年获得教授授衔,并担任纽约大学文化与传媒系主任直到2002年,波兹曼专注于研究媒介技术大爆发为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该书对于今天的媒介研究者也具有重要的启发。

正如《众神狂欢》中提到,但市场文化以新奇、刺激、欲望作为主要特征带来文化市场的变革冲击传统文化时,一部分知识分子首先是”控诉”,《娱乐至死》就是一本精彩、有力的严厉的这样的”控诉书”.

《娱乐至死》”正文”部分分为 11 章,作者以”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的世界”、”娱乐业时代”、 “好……现在”、 “走向伯利恒”、 “伸出你的手投上一票”、 “赫胥黎的警告”十章节来观察主流媒介的变革对大众以及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并控诉人类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事物。

通读这本书,作为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未来的**人,站在今天时代的我对书中的一些观点不完全认同,毕竟这本书是1985年出版的,当时的时代背景是电视声像逐渐取代书写语言的这样一个时代过程,这本书是作者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作者阐述通过电视和络媒介,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人类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这样一个观点。我赞同作者的前瞻性,以及对新**出现带来的隐忧、认识到媒介危机等方面具有惊醒的精神,但时代注定是要发展的,科技注定是生产力。我们只能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带来的新事物和发展的利弊。

《娱乐至死》有些观点我也是认同的,在第十章 “教育是一种娱乐活动”中,讨论了我最关心的问题:当人们试图通过电视节目来做教学时,对教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电视是如何定义了”什么是知识”,”怎样获取知识”?

在试图通过电视进行教育的行为上,存在着教育和娱乐化的倾向。今天,有优点也有缺点。比如,我们的大学生上课、答疑、考试,真的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吗?正如书中提到这样的教育”有趣味”了,但是否真正学习到知识?

教育确实是一个大而重的问题。如何去教育学生或教育自己?教育是知识的传播,从教师到学生,再到社会风气的形成。

例如,有各种各样的广告。在报纸出现之前,广告的影响并不大。即使是在报纸主导的印刷机时代,广告也仅仅是以精简的语言蜷缩在报纸的某一个角落,广告被看作一项严肃而理性的事业,其目的是用文字形式传播信息、发表主张。1985年电视机已经成为美国家庭娱乐的主要项目,各式节目24小时不间断播出,波兹曼认为”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

就广告而言,在电视时代,广告是以分钟为单位插入的。人们习惯于看电视广告购物不太理性的消费。几十年后的中国情况类似,就我喜欢看的xx电视台,自从电视台商业化以来,为了能在收视率竞争中脱颖而出,节目娱乐化的倾向愈发强烈,尤其随着互联的普及,国内向国外借鉴过来的自产的娱乐节目多如牛毛,各种答题比赛和综艺秀和近期的真人秀等,真正好看的节目不多,是观众口味越来越刁钻,还是我们娱乐的兴趣下降?就如近期**的古装剧,本来很好看的剧情和演员不俗演技,结果为了收视率换新剧,电视台剪辑多集,**时观众表示”断片”、”看不懂”——”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娱乐至死》这本书的前言,作者提到了两种重要的预言:一个是来自乔治奥威尔,他认为人们会受到外来压迫的奴役,失去自由,我们的文化将成为受制文化;另一个是来自《美丽新世界》作者赫胥黎,他表达了另一种忧虑,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人们在享乐中失去自由,他认为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而《娱乐至死》作者想告诉大家的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恰恰是赫胥黎的预言。

在整本书中,波兹曼主要对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描述提出了两种观点:

一、电视介入政治使得原本严肃的竞选仿若综艺节目,民众热衷于政治家的花边八卦,对他们的着装外表评头论足,并让这些毫不相干的因素直接影响手中的投票器;

二、电视新闻报道的强势覆盖,大规模轰炸,使得原本多元情绪的新闻事件都变得淡化和娱乐化,主持人机械的”来看下一条”,就轻巧地将观众注意力转移,而包含在每条新闻中的应有情感正在丧失,无论观众还是传媒都在变得冷漠。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5

电视诞生才一百年,却把政治、新闻、教育乃至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一个真假难辨、取笑难的大舞台。在那张壮阔无比的“电视”屏幕上,无论多么残忍的军事袭击,多么恐怖的**,只要主持人温柔地说一声“接下来”,只要一切便从人们的脑海中消失得干干净净;无论多么荒诞的政治丑闻,只要政客一声调侃,立马便形象反转……这种状态一直在持续,谁也不知道何时能画上句号。

1986年尼尔.波兹曼发表《娱乐至死》离现在已有28年。娱乐至死这种偏激的观点却一直未被否定。

奥尔德斯·赫胥黎的预言似乎一步步接近现实——人们对于乐的无尽渴望将被我们所爱的摧毁。

我不持肯定态度,毕竟又经历了20多年,我们仍好好地活着,生活仍充满着正能量。但正能量的呼声越高就越说明我们的心虚。我们一方面对别国政客的丑恶形象大加嘲讽,另一方面对社会的形象歧视大加批判。

威廉·霍华德·塔夫脱,美国第二十七任**,体重300磅,满脸赘肉。很难想像今天会有这样的人被推上**候选人的位置。如果你在广播中对公众讲话,演讲者的体型与他的思想无关。但如今在电视时代,300磅的尴尬形象,即使能说得好,也难免会淹没演讲中微妙的逻辑和思想。

我们总是期待力量的较量,但我们不知道在镜头前没有力量的藏身之处。于是电视真的成了我们娱乐的工具,对电视上所获取的信息多持旁观态度。但对于下一代,我们却无能为力,不接触电视电脑根本获取不了外面的信息,解除后却得用几年的时间教会他们质疑,无疑此刻他们的三观已被真假难辨的信息所填满。

几代人之后,奥尔德斯·赫胥黎的预言就会成真,这并不奇怪。

文章出轨事件爆发后,80后、90后的粉丝们对这一信息深信不疑,痛恨文姚出轨,对马伊俐深表同情。此刻千夫所指,文章周一公开道歉,马伊俐感谢南都 ,“中国好岳父”为女婿辩护等,但是却频频有小道消息出来辟谣。这些电视人(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人)似乎对自己在剧院外的生活有着默契,这是很受关注的。

我已低迷,觉得真爱何其少,长期的真爱更少。却被我学医同学当头棒喝。电视人的生活毕竟和我们不一样。电视台报道了医生和病人有多紧张,但实是是,只有少数争吵报道。

谁又能说清,这是谁的战场?看似文马家庭事件,又似是男人责任的拷问,又似乎是**的热抄。也罢,我们早已分不清电视人戏里戏外的是是非非。

的确,真真假假又如何,何不凑回热闹,欢喜片刻?我们需要这些难以辨别的真假信息来勾勒和描述我们的认知世界。只有我们自己的独立思考才能不被难辨真伪的世界所淹没。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6

张楚瑶《娱乐至死》一书解析了美国社会由印刷统治转变为电视统治,得出了由此导致社会公共话语权的特征由曾经的理性、秩序、逻辑性,逐渐转变为脱离语境、肤浅、碎化,一切公共话语以娱乐的方式出现的现象,以此来告诫公众要警惕技术的垄断。在这本书中,波兹曼深入分析了新“电视本位”对人们思想认识、认知方法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发展趋势的影响,这是发人深思的,也是对**危机的警醒。

我读《娱乐至死》有感

《娱乐至死》这本书的前言,提到了两个预言:一个是乔治·奥威尔的预言没有实现,自由民主的根得以延续。另外一个是来自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赫胥黎认为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他担心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而《娱乐至死》作者想告诉大家的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恰恰是赫胥黎的预言。

前两章描述了**的作用。笔者认为,某种文化中的传播媒介对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质重心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语言是媒介,我们的媒介是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文化的内容。第三章和第四章阐述了印刷机是如何在美国发展的,以及它是如何通过控制公众的时间和注意力来影响美国的宗教、政治、商业社会和其他重要的社会问题的。

为后面和电视时代的对比做好了铺垫。第五章和第六章则是讲述了阐释时代如何向娱乐时代转变,从电报、报纸、摄影术的结合部不断改变着公共话语方式,创造了一个躲躲猫的世界,到最终电视的出现,人们开始住在躲躲猫的世界里,电视是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时代变成了娱乐业的时代。从第七章到第十章,分别从电视新闻节目、政治、宗教、教育四个方面阐述了电视是如何运作的,并将其转化为娱乐的附属物。

第11章是关于赫胥黎的警告。作者试图找到一个解决办法。他认为,如果**的用户已经理解了它的危险性,那么这种**就不会太危险。

笔者认为,每一种媒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传播内容的形式进行调控,甚至决定话语的内容。所以,当**的形式发生变化时,我们的世界观乃至整个思维方式都会发生变化。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7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读书报告

广告122班 *** 蒋可盈

摘要:《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是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的代表作,该书一经出版后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引起了众多学者的争论。在这本书中,麦克卢汉从一个新的视角和独特的视角重新诠释了**的概念。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还在于麦克卢汉并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来梳理媒介发展的历史来讲述媒介,而是**了媒介的发展及影响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改变并且提除了很多全新的观点,例如:“媒介,即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地球村”、“重新部落化”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这些被质疑的观点被应用于科技、**、生活方式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关键词:媒介、延伸、发展、影响、生活

众所周知,麦克卢汉的著名言论就是“媒介即讯息”,而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我们更为关注的是通过媒介传递的内容而不是媒介本身,而麦克卢汉却把推翻了大众的普遍心理。在第一章中,他认为内容的作用不能与**本身对人类的影响相比。书中的序言里有一段拉姆潘对麦克卢汉媒介信息论的解读,我印象很深刻,他表示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事情所以然的动因,而不是使人知其然的动因”。

这句话我看了好久不懂,终于在下面的文章中找到了答案。事实上,麦克卢汉认为,**变革的过程本身对人类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与它所承载的内容无关。该书简要分析了古代印刷时代和电子时代对教育的影响,并解释了不同的技术环境对人们意识的影响。

书中把媒介的“内容”比作一片滋味鲜美的肉,破门而入的窃贼用它来涣散思想看门狗的注意力。任何媒介都有力量将其假设强加在没有警觉的人身上。**的魔力是在人们接触**的那一刻产生的,就像旋律的魔力会在旋律的前几段被拖出来一样。

**的力量之所以如此强大,正是因为另一种**成为了它的内容。当时这一观点提出的时期正值电视**盛行,那个时候人们摆脱了从报纸或者书上面获取信息刻板的方式,电视**的出现使人们更好地结合动态视觉听觉而不是单纯的文字了解信息从跟别人进行交流。这种方式让人们越来越容易理解。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这种便捷的方式使人们至关注内容信息。

我想麦克卢汉想强调的是媒介对信息、内容和知识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力,媒介不仅不是消极、静态的,反而有着积极、能动的成分,它们对信息有重大影响,决定着信息的简明度及组成方式。不同的**会影响受众对信息的接受程度和信息传递的完整性,这也说明**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个基础上麦克卢汉也引出了媒介即信息更深层的理解:

一种媒介是另一种媒介的内容。我们都知道,任何**的内容都必须包含字符或音频、**符号等或其他可以传输的内容。而这些东西又是一种媒介。

**的内容必须包含人类的精神产品,或思想信息或情感,并依赖于人类能够理解的特征。这种精神产品是通过媒介传播的,也是一种媒介,如语言和文本。媒介理论是信息改变我们对媒介的狭隘认识,突破媒介作为载体工具的概念,使我们重新认识媒介的性质和作用,强调媒介自身的作用。

让我们意识到媒介是以怎么样的一种方式来影响人类的生活和促进社会的进步的。这种颠覆性和创造性的理解突破了我们思维的局限,激发了人们对世界的理解。这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分析新**的本质,通过新**改变生活。

麦克卢汉在书中提出,媒介是人体器官的延伸。例如,汽车是人的腿和脚的延伸,质**是人视觉能力的延伸,无线电视人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媒介就是类似于报纸、电视、广播等能够将信息传递与传播的载体,而麦克卢汉推翻了我们对媒介的基本定位,他认为媒介每时每刻都存在,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关系的物质都是广义的媒介。在书中,麦克卢汉提到了26种**,包括时钟、游戏等。他认为,人类使用的工具和活动是人体器官的延伸或外化。

这是因为这一观点的提出颠覆了我们对媒介概念的狭隘解读,开辟了媒介传播的范围,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不同层面的影响。麦克卢汉在书的第一章中谈到,任何**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一个新的规模;任何类型或技术的扩展都应该在我们的事务中引入一个新的规模。我第一次碰到这句话是在去年的《网络传播概论》课上,老师提到了麦克卢汉的**信息理论观,但当时我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现在我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简而言之,**的发展和诞生必然会改变人类的生活水平或引入新的标准。每一种新的媒介都会创造一个新的环境,对人们的各种感知系统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的新时代,网络**逐渐取代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的地位,网络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环境。网络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念,改变了单一的传播方式,极大地拓宽了传播的范围和力度。这是一个我们更好地参与信息接收和传输的过程。互联网的普及使地球成为一个整体。

这也很好印证了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的地球村观点。这也使得他在上世纪90年代重新被传播和科技界认作“it时代的先知”,虽然这些观点提出距离现在已经有五十年之久,但他超前的思想意识和独特的观点依旧对我们的生活与媒介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启示并产生长远深刻的影响。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今天,经过一个世纪的电力技术发展以后,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又得到了延伸,以至于能拥抱全球。就我们的星球而言,时空差异已经不复存在。我们正迅速接近人类扩展的最后阶段——意识的技术模拟阶段。

在这个阶段,创造性的认识过程将会在群体中和在总体上得到延伸,并进入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正像我们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凭借各种媒介而得以延伸一样。”确实互联网打破了思想的局限,使即时交流互动变成可能,互联网的开拓并不单纯是我们感官系统的延伸和应用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单一的视觉、文字和线性结构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就从我自身的生活来说,我经常会在网上进行购物在一些论坛里进行评论与别的受众交流,这些行为也是我意识系统的延伸,是整体感觉共同的互动形式。

媒介在现如今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与更替,媒介的形式会出现更多的变化与扩张,会带给我们生活更多的惊喜。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8

“娱乐至死”还是“娱乐致死”

与20世纪下半叶波兹曼的美国传媒业相比,现代传媒业可谓微不足道。波兹曼在仅仅只是电视出现并改变人们生活的时候就发出了“娱乐至死”的预言,而放在这个互联网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现代社会中,“娱乐至死”恐怕早就已经成为了人们眼中见怪不怪的词汇,因为一直处于这个进程中,恐怕才会忽视掉如何真正去“娱乐救亡”。事实上,波兹曼这本书的英文原名是《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被翻译过来成为了“娱乐至死”,然而“娱乐至死”并不是“娱乐致死”,仅仅只是一个字的差别,实际意义却相差千里。

我们可以着眼于现代社会,从现代传媒业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当今世界无疑是处于波兹曼所说的“娱乐业时代”,各式各样的电视节目层出不穷,而如今的电视又逐渐与互联网建立了越来越深的联系,可以说以电视为主导的图像传媒形式将使娱乐支配整个文化的走向。在中国,电视娱乐最成功最著名应该就是2005年的大型选秀节目《超级女声》,《超级女声》在当年创下了许多记录也造就了全民娱乐,草根参与娱乐的局面,在《超级女声》过去的几年中,各式各样的大众化娱乐节目也打着“全民参与”的旗号层出不穷,类似于《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这样的娱乐节目获得了千千万万观众的喜爱和追看。

撇开电视娱乐再来看看互联网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巨大改变,在当下这个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不再仅仅可以从电视上,已经有许多的人开始在互联网上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新鲜信息,并且大部分人们会选择轻松的娱乐信息譬如明星的新闻来看。互联网比电视更快,然而却也比电视更加不需要人们的思想,大部分信息只在人们的脑中停留一会很快又会被其他蜂拥而上的新鲜信息所取代,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人们不断获取着信息却又不断遗忘着信息,失去了思考的时间和能力。举个例子来说,“王菲与李亚鹏离婚”这一条新闻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然而人们对这件事的关注的热度也仅仅只是维持了几天,很快又被类似于“杨幂结婚”的新闻所取代,对于娱乐新闻尚是如此,又何况对于其他正经的新闻呢。

当下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像《娱乐至死》中所写到的一句话那样,“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我们热爱娱乐,到最后却有可能毁于我们所热爱的娱乐上。

在这里要说,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不可阻挡的,科学技术的进步所推动的传媒业的发展也是历史的正常趋势,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传媒业的发展和革新意味着信息传递“更高、更快、更多”,这些都是毫无疑问的。然而面对这样高速发展的现代传媒业以及娱乐充斥的现代社会,我们要如何做到不让“娱乐至死”变成真正的“娱乐致死”呢。在这个充斥着娱乐的社会,娱乐的必要性还是不可否认的,娱乐对于那些时常忙忙碌碌又神经紧张的人来说可以放松他们的心情;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电视节目的时候娱乐也依然可以作为一种调节家庭气氛的存在;…娱乐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是无法完全否认它的,人们依旧需要娱乐,不论何时。

波兹曼所说的“娱乐至死”事实上在当时只是对未来的一种担忧,也可以说是一种预言,他透过当时电视盛行的美国表达了对未来社会的一种担忧,担心人们过分崇尚娱乐将娱乐摆在至高的地位上,而我们要做到的则是不让自己“娱乐致死”,并不是去反对娱乐,也并不是去摒弃一切娱乐的东西,而是要齐心协力去做到“娱乐救亡。”

娱乐救亡

娱乐是当今时代的主流,靠娱乐来救国并不容易,这需要付出很多努力,而这些设想中的很多努力几乎还是不可能的。拿中国来举例,首先对于电视**来说,日益增多的广告和数量不断扩大的毫无意义的重复性娱乐节目,这些节目毫无疑问都是为了收视率和收益而产生,然而要想真正去禁止或者控制这些节目的数量又远远不是普通民众可以做到的,这需要**的相关部门制定出详细的规则和条例来加大惩罚的力度等等。再放眼观望互联网,微博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人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大量的新闻在微博上高速传播着,真的假的都混杂在一起,加上大量不同的评论和见解,信息无疑成为了过量的东西。

而信息过量并不是仅仅由于微博的性质所决定,更多的则是由于我们自身所造成,微博上许多假消息的**往往都是博主添油加醋制作而成,又或者是为了炒作伪造而成,人们对于微博上的娱乐新闻、段子等的**和追捧才使得娱乐占据越来越的版面。我们确是需要娱乐,但不能太依赖娱乐带来的暂时的快乐。更多的是候,我们需要思考。“娱乐救亡”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身的救亡,我们无法改变飞速发展的现代传媒业,我们只有从自身做起,多读书多思考,适当的娱乐而不是终日沉迷娱乐,即使在娱乐的同时也同样可以去思考一些更深的东西,比如作为新闻系的学生来说,**娱乐节目的同时去思考它背后的传播学意义,就是一种“娱乐救亡”。

我们生活在一起娱乐化的社会,我们不反对笑声,却也不提倡永远笑着去面对一切,偶尔也需要严肃起来去面对我们的生活。不要让我们变的一味被动地接受着娱乐,在娱乐之下变得麻木,就是“娱乐救亡”的实质所在了。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9

花了一周时间,断断续续看完尼尔·波兹曼的这本《娱乐至死》,其实还是囫囵吞枣,很多地方都没有细细去体味,感触很多但也细碎。

看这本书的第一感觉是比起先前看的有些专著,这本书实在是好看太多了,不仅仅是因为它不生涩的句子,更是由于作者在文中的小诙谐、小幽默以及一个接一个生动的例子。所以从写作这个层面来说我很佩服作者,做的很成功。在我看来能把东西写得大家都能看懂是一种才能,尤其是在一些学术理论层面难以理解的东西。

事实上,在读者本书之前,有些人已经讨论过这本书,读过一些关于这本书的介绍和其他读者写的一些阅读笔记。许多读者对尼尔·波兹曼在书中对电视**的批评感到惊讶。他们在示例证书中的**一次又一次地在现实中得到了验证。波兹曼预言的那个为了娱乐而娱乐,除了娱乐之外一无所有的时代正在到来。

有读者感叹此前或懵然不觉,或者心下暗觉有异,一经《娱乐至死》提点,顿时醍醐灌顶,明心见性。说实话在刚开始的时候笔者也是如此感觉,认为波兹曼简直就是看着中国**说的:电视里影音并茂,对应的是直观和感性的认知,印刷文化好容易培养出大众注重概念与逻辑的思维方式,到这里全给消解了;看电视不动脑子,不但消耗大量的电力资源和垃圾食品,还损害了成年人的责任感和行动力,对儿童的人格养成也有害处;电视里信息泛滥,支离破碎,令观众无所适从;电视节目追逐乐趣,哗众取宠,损害了对严肃的社会问题的讨论等等等等,这些全都和中国社会存在的状况相吻合。

甚至还在脑海中浮出超女、电视里的八卦新闻之类的来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

但是,在静下来深思,再和同学交流心得后发现也并非完全这样。

首先,各国的国情不同,美国体制和发展程度和中国怎会一样,那么针对美国社会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在中国就一定是对的、适用的么?美国是一个思想极度自由的国家,电视在美国的作用真的就如波兹曼在书中所表述的——娱乐作用,而且波兹曼的这本书写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网络还没有风行的时代,电视无疑是娱乐的首选目标,新闻成为娱乐的一部分也不足为奇。而在中国,媒介体制又是另外一种景观,在国家广电总局的管理和规范下,电视的娱乐性明显不会达到美国的程度,正如超女的播出时间强制后调问题就可以体现这一点。

其次,关于“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和“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这一块也有疑问,波兹曼指出印刷文化好容易培养出大众注重概念与逻辑的思维方式,由于电视全给消解了,这在美国也许适用,然而在中国,纵观中国新闻史,你会发现,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新闻业是在西方强盗被迫下开始的,而随后的国人自办报纸、政党报纸,基本上都是些社会精英分子、知识分子的活动。在以前,中国能够看懂报纸的和能够看到报纸的都是很少的一部分人。因此,不可能有美国式的思维方式,让公众关注概念和逻辑。

至于消解自然也不存在。

第三,现在中国有9亿农民,这9亿人一般分散在两个地方。一种是:常年驻守农村的孩子和老人以及部分青壮年;另一种是:

奔波在各个城市的农民工。前者不太可能阅读书籍和报纸。除了受教育的孩子,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农村基本上没有报纸。至于在城市中的农民工的话,生存压力和奔波的疲劳会使人更喜欢简单直白的电视。

因此,电视已经成为大多数人接受外界新事物、新信息的第一**,目前很难被其他**所取代。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10

我一向不喜读一些长篇大论、滔滔不绝赘述各种各样大道理的理论性文章,吸引我的从来都是情节曲折离奇的各***。像《娱乐至死》这样纯理论性的书籍,是绝不会有想看的欲望,而现在我却在写关于它的读书笔记,实在有些打脸。本学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美学原理》,授课教师布置关于阅读此书的作业,迫于周老师的“淫威”,我才第一次拜读了传播学教父尼尔·波兹曼的代表作之一——《娱乐至死》。

初读此书,实在难以咀嚼,以致于反反复复几天没翻过几页,倒应验了那句话,“翻开书本就犯困”。万事开头难。只有读到一半,才能真正被作者的思想和见解所淹没。“娱乐至死”这词很多人都不陌生,近几年被知识分子和文化人高频率的使用,大量讨论娱乐这个话题。

本书的英文名叫“am using our selves to cleath”,译者将其译为“娱乐至死”可以说翻译的漂亮极了。可是无独有偶,人们在采用波兹曼的说法时,不知是真心还是无意,完全篡改了他的本意,“娱乐至死”变成了“娱乐致死”,似乎娱乐本身是可以让人丧命的东西,能置人于死地的。实际上,这只不过是我们的一种误读,娱乐本身是没有错的,我们的生活也需要娱乐,读了这本书以后,我们可以发现波兹曼在书中曾不止一次的强调“为了避免我的分析被理解成是对电视上的“垃圾”的司空见惯的抱怨,我必须解释一下,我的焦点是放在认识论上,而不是放在美学或文学批评上。

说实话,我对这些垃圾的喜爱绝不亚于其他任何人,我也非常清楚的知道,印刷机产生的垃圾可以让大峡谷满的溢出来。而在生产垃圾这一点上,电视的资历还远比不上印刷机”,“因此,我对电视上的垃圾决无异议。电视上最好的东西正是这些“垃圾”,它们不会严重威胁到任何人或任何东西”。

他不在乎娱乐节目的泛滥和娱乐化倾向,也不排斥电视的娱乐性。他说过,仅仅只是一个电视还不值得写一本书来议论它,他写此书的目的是写给自己的知识分子同行的,是写给那些政客**的,他呼吁他们回到书籍中去,认真地写作和思考;呼吁他们关注民生,从实践中了解民生,而不要贪恋在电台,电视节目中侃侃而谈,一夜之间曝得大名,他认为印刷机更适宜于理性思考,电台电视只能沦为大众娱乐,任何有志于知识工作的人都应该清醒,回到书面写作,那才是他们待的地方。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11

本书是20xx年被朋友多次安利的一本书,看书名,刚开始以为会是一本读起来很轻松的小说式读本,所以在还没有看的情况下推荐给了身边的人,后来被告知“看不懂”。[流汗]不过自己看完之后,发现这是一本对社会问题反思的书,很有内涵。值得一看的。

这本书是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现在互联网时代则是其升级版)。这种转换从根本上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因为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媒介不可能传达同样的思想。随着印刷术影响的减退,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构成公共事务的领域都要改变其内容,并且用最适用于电视的表达方式去重新定义。这种表达方式就是娱乐的方式。作者这样形容那时的美国:“这是一个娱乐之城,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有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属,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为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这就是作者全文要表达的中心:电视,作为一种媒介,以娱乐的方式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话语方式,致使我们最后成为一种“娱乐至死”的物种。当然,这并不是发明电视的人所导致的。

表达方式决定着表达内容。当一种文化从口头语言转向书面文字,再从印刷术转向电视,其表达的东西已经改变。18、19世纪的美国公众话语,由于植根于铅字文化的传统,其是严肃的,理性的,其表达具有着深刻意义和实质内容。电报的出现对印刷术统治下的话语进行了攻击,使得遭受攻击后的话语内容无聊,表现无力,形式散乱,这种形式下,信息俨然也变成了一种毫无意义的商品。报纸、电视继续发展这种趋势,我们也从“阐释时代”跃进了“娱乐时代”。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的思想、认识来源于具有连续性且构成一定语境的文字,来源于思考,而图像则是一个个没有连续性、没有语境的片段,而我们则对这种由没有关联的片段联系起来的东西形成了习惯,这种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娱乐。作者还详细的介绍了电视是如何在政治、宗教、新闻、教育等领域的娱乐表现。

当意识到在电视上看到的全部都只是秀的时候,感觉自己好像活在一个假的世界,电视剧、电影、广告、综艺节目中,各种人设,我们也都已心知肚明。甚至教育、体育等行业,或许是利益、名利的驱使,变得也不那么的纯粹。你所看到的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电视上所传播的也都是观众想看到的。但不得否认,电视,包括现在的网络,为我们带来了娱乐,但也带来了信息风暴,让人来不及筛选信息的真实性、实用性。它就像一个人面兽心的家伙,不断腐蚀着人辨析信息的能力,还假装无辜。更让人遗憾的是,网络自媒体已经越来越影响着大众的情绪、舆论和注意力了,实在是可怕![吓]

作者引用了很多事例,最多的是奥威尔《一九八四》和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中的观点。两者的观点是不同的,一个认为“老大哥”在监视着我们,我们们也将受制于这种痛苦之中。另一个则认为我们要担心的应该是我们会在一种“娱乐”的享受中失去了“自由”。很显然,作者更同意后者。作者最后用《美丽新世界》中的一句话来表达这种担忧:“人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已经为什么不再思考。”这应该也是当下我们遇到的现状吧!


本文的网址是//www.zf133.com/a/5810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