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观察心得 >

2024观察心得(经典九篇)

2024观察心得(经典九篇)

书写心得体会能够促进自己对世界的思考和认知,怎样撰写一份优秀的心得体会呢?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一篇很不错的文章主题是“观察心得”,感谢您光顾我们的网站希望您能喜欢我们的内容!此外,您还可以浏览范文大全栏目的注意力课件

观察心得 篇1

听了韩刚专家对《课堂教学的观察与记录》的讲座,本人顿开茅庐,受益匪浅。对观察教学课堂有了以下的感悟。

一、观察教学课堂对教师的重要性。本人认为课堂观察是一种改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它有明确的目标者性,计划性。课堂观察与记录是让我们听课者和评课者消除了很多疑虑,因为它所关注的问题不再是对教师的.评价,不再是为教师的教学划分等级,它指向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课堂观察的过程是合作关注学习,研究学习和促进学习的过程。它旨在提高课堂效率。明白了这点,对今后的评课有了明确的引领,有了很大的作用。

二、反思课堂教学观察的不足之处。课堂教学观察的内容:

1、教学活动,过程,课型特点;

2、活动时间与学生积极投入活动的时间长度;

3、学生完成的主要学习任务及其使用的主要学习策略;

4、教师提问的类型和学生回答的机会,内容与方式;

5、同伴、小组活动的方式,所作回应,所作语言,小组的活动;

6、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关系等。

通过学习课堂教学观察的内容,本人认识到今后要由观察他人课堂中去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从感悟中去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以往听课,我们更多的是关注老师的教学情况,如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情况,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等。然而,在课堂上我们更多忽略了探讨师生互动与教育成效之间的关系;观察学生的态度及其行为表现;课堂观察不清,很显然,由于听课目的不明确,加上课堂观察的技术或策略不明确,更无法有效进行听课活动。而课堂观察要求我们更多是把视角更多地投向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有四十分的过程,投入越多产出也就越多。即使老师讲得再精彩,学生如果没有认真的听讲,对于这样的学生课堂效率就相当低。课堂的学习气氛,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还左右教师的讲课情绪。课堂教学中,教师都应注意观察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否形成,学生反应是否积极,学习兴趣是否浓厚,是否开动脑筋自主探索并在小组讨论中进行积极的交流,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等。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课堂上是否有人在打瞌睡、开小差,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对提出的问题毫无反应等负面情况。当我们把视线转向学生时,可以更好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好的或者坏的,以后再从自己的课堂上可以在这方面做一些调整或者采取一些特别的措施。课堂观察是教师获得实践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用以搜集学生资料、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了解教学与学习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教育决策与教育评价提供有力的事实依据。

课堂观察中,教师不只是在观察,其实是在通过观察而参与研究,所以“当看到课堂教学中的相关情景,自然会联想到自己平时的教学情形,从他人的成功或者失误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并及时基于自身教学理解和实践的教学假设:如果我来教,可以这样设计……”我们在观察他人的同时,实际上在对照自己,从他人身上学习优点,或者找到共同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方法,促成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专业发展。这种假设其实是对自身教学行为的一种改进。所以在观察中,不要只停留在记录教学环节的层面上,更要记录自己听课时的即兴思考和设计。练就这样一种反思自己的教学自觉,让我们的眼睛变得敏锐起来。

总之,课堂观察促使教师由观察他人课堂而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还可以增进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提升学习成效;可以有助于教师发现、分析和解决教与学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本人要积极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进行分析与反思,善于观察教学课堂,使自己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观察心得 篇2

观察植物的心得体会

植物是大自然的奇迹,它们在我们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每当我观察植物时,总会对它们的生命力和美丽感到惊叹。通过观察植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生命、坚韧和成长的道理。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观察植物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植物的坚韧和适应能力令人惊叹。无论是在林间山巅,还是在城市的角落,植物总能找到一片适合它们生长的空间。它们在各种环境中生存和繁衍,甚至在最恶劣的条件下,也能找到生存的方式。比如,一些植物在沙漠中生长,面对干旱和高温,它们的根系能够深入地下寻找水源,叶片上有特殊的适应性结构,以减少水分的蒸发。这些植物的坚韧和适应能力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的,无论是面临困难还是逆境,我们都应该像植物一样坚韧不屈,适应环境并继续成长。

其次,植物的生命力教会了我珍惜生命。每个植物都有独特的生命周期,从种子发芽到成长,再到开花结果,最后又回归土壤。在这个过程中,植物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能量。无论是一片草地上的小花,还是一棵高耸入云的大树,它们都是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每次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我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和无限可能。植物的生命力教会了我要珍惜每一天,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创造美好。

另外,植物也教会了我关于耐心和坚持的重要性。植物的成长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一个小小的种子需要经历阶段性的发芽、成长和结果才能完成整个生命周期。在这个过程中,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水分和养分。如果我们急于求成,不耐烦地等待植物的结果,就可能会忽略了其中的美好和成长的过程。观察植物的成长,让我明白到了结果的重要性,也体验到了耐心和坚持带来的收获。

最后,植物的美丽也是我在观察中所欣赏的。植物具有丰富多样的形状、颜色和纹理,每一种植物都有独一无二的美。无论是五彩斑斓的花朵,还是郁郁葱葱的树林,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观察植物的美丽不仅可以让我们放松身心,也能够启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每一次和植物的亲密接触,都能让我享受到大自然的馈赠。

总结起来,通过观察植物,我学到了关于生命、坚韧和成长的道理。植物的坚韧和适应能力让我明白,面对困难和逆境,我们应该像植物一样坚韧不屈,适应环境并继续成长。植物的生命力教会了我珍惜生命,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创造美好。观察植物的成长过程,让我体会到耐心和坚持的重要性,明白了结果的重要性,也体验到了耐心和坚持带来的收获。最后,植物的美丽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无论是什么时候,我都会沉浸在与植物的亲密接触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

观察心得 篇3

今天,家里来了几位小客人,爸爸买了一些水果其中有美味可口的香蕉,苹果,橘子……让我们慢慢的品尝。最吸引我的眼球的,那可是香蕉啊!

香蕉正着看象月牙儿形的小船、反着看象那黄色的小桥、竖着看象那别致的电话筒。

香蕉的大部分的颜色是黄色,如果是熟透了的香蕉它会带有一粒粒、一片片黑色的小斑点,有点儿象雀斑,两头有点青绿色,象是被人打了似的。

剥开它的外衣,就可以闻到一股浓欲的香味,颜色纯白,就象那白鸽羽毛的颜色。吃上一口,那软软的、甜甜的、糯糯的、滑滑的,会让人爱不释手。

香蕉既可以生吃,也可以做水果沙拉,或是做香蕉片吃……

虽然,香蕉在水果中不是出类拔萃,但是,它却有许多的作用,多吃了既可以美容,而且在医学上还可以防癌呢!我品尝了一根香蕉,它让我回味无穷。

观察心得 篇4

读完了《幼时记趣》,总觉得想象得那样虚幻,怎么可能——把蚊子想成空中的群鹤,把蚂蚁相成巨兽,差别实在是太大了,我根本不可能想象到那样。再加上周末有这个作业,我决定到一幢楼的下面的花园去观察,看看是否有这种想象的可能。

说干就干。一下楼,便想:“有什么可观察的呢?”无奈,只有像沈复一样观察蚂蚁了。

恰好,楼下有一群蚂蚁。凑近一看,旁边的东西是一块褐色的话梅。一群蚂蚁趴在上面,好像在大口吞食,爬上去的很多蚂蚁都一动不动,仿佛昏死了一样,其实是啃的正在兴头上。一旁不断有蚂蚁来,话梅上逐渐“拥挤不堪”。我仔细地观察了一下,蚂蚁在上面的一个地方肯了近两分钟后,普遍会换一个地方,可能是啃的不甜了吧。一只只吃的饱饱的蚂蚁返回蚁穴,有的还带回去一小块,供大家分享,像一个既贪吃又爱奉献的人。吃饱的蚂蚁一只只走,等在旁边的“垂涎欲滴”的蚂蚁也拥挤地冲向美食。不一会儿,话梅好像被吃掉了一大层。吃的差不多了,该劳动了。一队一队的蚂蚁挤进还没吃饱的蚂蚁中间,一直蚂蚁往下摘一小块,并把它叼在嘴上衔回蚁巢,,一只蚂蚁一小块,一百只便是一小堆。话梅一点一点地被吃掉了。

过了一会儿,变天了。开始刮起了风。那些贪吃的还没下来的蚂蚁由于话梅被吹翻了一个面而被压在底下。不过,顽强的它们不久便钻了出来。这正好帮助运送话梅的蚂蚁一个大忙——翻过来了。蚂蚁们生怕它再次翻过来,于是加快了脚步,抓紧干自己的活儿。才过了十分钟吧,梅肉就无影无踪了,只剩一个果核儿,还在风中摇摆,没有被辛勤的蚂蚁们“搬”走。

起大风了,蚂蚁们陆续返回巢穴,我也该回去了。

起身还没多久,我忽然感觉自己刚才好像在呆愣着――一直蹲在那儿。虽然我顺利的观察了下来,但我还是认为,达到那么“离谱”的想象确实对我来说有些虚构。引用一句话:想象是一种美。它可能带给你一种出奇的感受。所以,想象的确很美,只不过是你是否想象得出来了。

观察心得 篇5

快过年了,爸爸把家里打扮得十分漂亮,门口贴上了对联,门上贴了两只活灵活现的米老鼠。

豆豆似乎对家中变化的一切一切都非常感兴趣,头伸得特别长,四肢不停地滑水,看来,它想出来溜达了。

我把它轻轻地放在地上,它把头伸出来,突然,看见了门窗上的两副剪纸——两条红鲤鱼,这两条红鲤鱼做工精美,一条吐着“年年有余”的泡泡,另一条则吐着“吉庆有余”的泡泡,十分逼真。

豆豆慢慢朝着门窗爬去,也许太认真了,撞上了玻璃,头立即缩了回去,再也不敢伸出来,我怕豆豆撞伤了,小心翼翼地将它拿起来,全面检查了一遍,再将它放回水中。

过了几分钟后,豆豆又将头伸了出来,这次已经没有原先那么灵活了,病秧秧地趴着,头只伸出了一点点,眼睛微闭,似乎在怪我:“主人你怎么这么快就把我捉回家了啊?我还没玩够呢?”

不过,很快,这小家伙又活动起来,真是一个可爱的小乌龟啊!

观察心得 篇6

观察植物的心得体会

植物是大自然中一种神奇而美丽的存在,它们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同时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植物,如花草树木等。通过仔细观察植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它们的独特之处,并从中汲取到了许多心灵的滋养。

首先,植物给我带来的第一个感受就是它们的生命力顽强。在我以往的认识中,植物似乎是无所作为的,它们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不像动物那样具有活力和行动力。然而,当我开始仔细观察植物时,我发现植物其实也在默默地进行着各种生命活动。无论是花朵的绽放、树木的生长,还是草坪上的绿意一片,都是植物生命力的展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植物也能够顽强地存活下来,继续传播种子,繁衍后代。这种顽强的生命力让我深感敬畏,也让我明白了生命的可贵和坚韧的意义。

其次,植物给我带来的第二个感受是它们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从小草到参天大树,从花朵到果实,每一种植物都有着独特的形态和特点。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外形和芬芳的气味。在树木的丛林中,我可以看到不同种类的树木相互交织、共同生长,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景观。这些植物的多样性给我带来了美的享受,也让我明白了生命的丰富和美丽。

此外,观察植物还让我领悟到了它们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关系。植物通过吸收阳光、水分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这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呼吸所需的氧气,也为植物自身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养分。我们常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而在有些高山上,能够生长出茂盛的树木。这是因为山上气候变化多样,树木能够在不同的高度和环境中生存下来,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这种互动关系让我明白了自然界的互联互通,并让我更加尊重和珍惜大自然的宝贵资源。

最后,观察植物还让我领悟到了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修养。植物从种子到发芽再到茁壮成长,整个过程都需要时间和耐心。它们不会急于求成,而是以平稳的节奏慢慢成长。植物的这种生活态度教会了我耐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时,植物也总是保持着鲜绿的色彩,无论是在春夏秋冬,还是在风雨雷电中。这种坚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追求生活的品质和修养。

总之,通过观察植物,我体会到了它们的生命力、多样性、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修养。这些经验不仅让我对植物更加热爱和尊敬,也让我更加珍惜大自然的恩赐。我深信,在我们忙碌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和感受,就能从植物中汲取到无穷的智慧和灵感,进一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让我们保持一颗平常心,积极地与植物相互交流、学习,让大自然的美丽更加持续地摆在我们的面前。

观察心得 篇7

脸上挂着一贯笑容的主持人,不紧不慢地向我们述说着“故事”。

“故事”的主角:一个个无良者在镜头前没有丝毫的忏悔和自责,一个个弱小的受害者,如同祥林嫂一样一遍遍地对记者诉说悲情,而现场的记者的反应与端坐在演播室里的主持人一样,往往是:爱莫能助。

结果是人渣依然嚣张,丑恶的灵魂在我们的社会上仍然到处招摇着。

——这就是央视12频道《道德观察》栏目日复一日的“演出模式”,它的软弱与冷漠已经越来越让我无法忍受。

丑事好像仅仅是一种道德,而记者的做法也仅仅是“观察”。就像节目里的无良者说的一样:我这样做,道德不能把我怎么样!

的确,道德没能把无良者怎么样,《道德观察》更没能把无良者怎么样,因为这个栏目仅仅是观察,只是把不道德的人们送上展台,是为人们茶余饭后增添一点谈资,是媒体工作者抖落的难得的“爆料”。

《道德观察》的主持人对自己的节目很是自鸣得意——“很多人问我,你们《道德观察》是观察什么的呀?我说是观察人性的。”

诚然,人性你们是观察到了,但对当事者来说又有什么用呢?你们究竟为当事者做了什么?是为他们讨回了公道?还是为他们争得了经济上的补偿呢?

如此软弱的节目除了给我们展示了当事人的伤痛之外,又能给我们多少启示呢?它只会让观众对社会上某些人的道德越来越寒心,让我们对法律越来越感到失望。

《道德观察》栏目简介给自己的定位似乎很清楚:“《道德观察》不是一个教训人的节目,也不是一个每天定点开庭的道德裁判所。我们观察的是世间百态,感受的是人情冷暖;我们带给观众的是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社会道德案例。《道德观察》以记者的视角调查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值得我们关注的涉及道德伦理和行为规范的事件和人物。观察了别人,也就发现了自己。”

当然,公众理解媒体的作用不是万能的,但是通过它却可以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最好有的案例要有后续报道,让我们的观众通过栏目看到一丝丝曙光,让我们感受到我们的社会是公平、公正的,我们的法律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这难道是对一个法制栏目的过分要求吗?

通过《道德观察》,观察到了我们身边的许多人灵魂的丑恶,感受到了许多人道德的沦丧,但如果这一代人感受不到自己道德卑下而招至的社会压力,反而以此为荣,那么这种节目又会生出怎样的负面教育的恶果?

《道德观察》除了展示无良与眼泪,似乎谁对缺德事也没有办法,他们只习惯欣赏别人的眼泪,同情!仅仅是同情!难道此栏目要诱导整个国民都把自己当作了一个无关紧要的看客!

收视率攀高的《道德观察》,可不可以把你们的责任感也提高一些?不要把一个个悲情的案例当成评书连播!面对悲情与眼泪,不要仅仅只是观察,请发挥出新闻媒体对社会丑恶事件的应有态度和监督力度——至少表明你们的神经没有麻木!

观察心得 篇8

唐敏三十四团中学八(3)班

指导教师:白玲

西红柿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但是没有几个人观察过西红柿的生长过程,今天我把我观察到的西红柿介绍给大家。

西红柿的种子是片状的,圆形的,有点黄,很小。

种西红柿时,要先在湿的土地上用工具在地上拉上一条沟,在抓一把西红柿的种子,均匀地撒在沟中,再用脚把边上的土轻轻地刮进沟中,用脚轻轻地踩踏,这样是为了保证土壤中的水分传递给种子。

在适宜的温度下,过5~10天就会从土中发出嫩绿的芽上面长着两片很薄的圆形小叶片,叶片非常脆轻轻一碰就会折断,再过7~8天后,圆形小叶片就长成了尖尖的叶片,叶片边缘呈锯齿状,两边微微翘起,叶片之间的叶脉也非常明显。再过10~20天后西红柿的苗就长到了大约20厘米,西红柿的茎会长出细小的毛,主枝上会长出4~6根侧枝,侧枝上会长出3~4片叶子,叶子长而尖,叶状也比原来的大2~3倍,再过5~8天后,枝干变得比以前软,也比以前有韧性。等长到90~100厘米时就可以在枝株的旁边插上一根较长的木棍,再把西红柿的茎小心翼翼的靠在这根木棍上,用细小的绳子轻轻地绑上,加以固定,使西红柿植株固定在这根木棍上,这样是为了西红柿更好的生长。

再过5~8天后会长出小小的花苞,花苞有点像一个个小小的桃子,表面呈淡黄和纯白相间的颜色,过2~3天后花苞开始长大成为花瓣,花瓣底部呈淡黄色,花瓣上方呈白色,花蕊是黄色的,花谢后花托上会有一个很小、很硬绿色的一个小西红柿,这时候西红柿不能缺水,更不能缺少阳光,但是水也不能浇得太多,不然西红柿会因缺少氧气而叶子变得发黄、干枯,所以什么也不能多,也不能少,要适度。

就这样再过15~20天后西红柿才会变得有一点橙色,因为西红柿成熟的过程较慢,所以要耐心等待,等待5~7天后西红柿就会变红,直到红透为止,成熟的西红柿,色泽发亮,让人见了垂涎欲滴。当我们吃西红柿的时候,一口果汁就会流出来,果汁里带着一些小的、扁平的、淡黄色的薄片,那就是种子。成熟的西红柿必须马上采摘,否则它们会裂开,最终在树枝上腐烂。

到10月底是该打霜的时候了,所以要找一大块薄膜,蒙在西红柿枝株上,这样打霜后就不会伤害到西红柿,要是不加以保护,西红柿被霜“打”了,植株就会发黄、枯死,结出的西红柿也会被霜“打”,破坏西红柿的营养和色泽。霜冻过后,忙碌的人们会抽出时间摘西红柿,平整土地,然后在明年种植西红柿。

唐敏三十四团中学八(3)班

指导教师:白玲

电子邮箱:讲师**:133********

观察心得 篇9

早晨起得稍晚了点,考虑到早锻炼经常影响上午的学习,决定改晨炼(羽毛球、板羽球等)为散步。

一起在河边散步,观察一群小蚂蚁搬虫。吹一口气,蚂蚁吓得惊惶失措,四处乱跑。想起自己幼时观察蚂蚁的情形,大约没有男孩没有观察着蚂蚁吧!记得直到初二时,我还曾捧着饭碗,蹲在地上一边吃饭,一边拿了饭粒喂蚂蚁的情形。忙忙碌碌的蚂蚁,紧张有序的蚂蚁,齐心协力的蚂蚁,惊惶失措的蚂蚁,墙脚的蚂蚁河边的蚂蚁山上的蚂蚁树上蚂蚁,大蚂蚁小蚂蚁红蚂蚁黑蚂蚁白蚂蚁长翅膀的蚂蚁……哦,那些蚂蚁就是我们童年最常见的伙伴,童年的幻想跟着那些蚂蚁钻进它们的王国,甚至想象着自己也成为一只小蚂蚁!

可惜的是,年龄渐长以后便很久没有观察过蚂蚁,直到有了孩子,才会注意到久违的蚂蚁。现在的孩子大约已被过多的玩具过多的作业过多的诱惑吸引,能够专心地观察蚂蚁的恐怕也不多了,能够几个人一起观察蚂蚁更加难得。好在我们的童心还没有完全泯灭,还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看蚂蚁,一起呆呆地看专心地看忘我地看,直到自己也变成一只小蚂蚁。

啸啸今天的日记,想象着有一只过生日的蚂蚁,有用昆虫做的生日蛋糕,在蚁群中有厨师、清洁工,有厨房有厕所。我祝愿他在成年以后还能这样充满幻想的童心。

今天早晨,啸啸告诉我,昨晚梦见和余越一起参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给我描述每一个展厅。

晚饭后,和啸啸一起到市民广场。抽陀螺、玩空竹。

回家后,啸啸“创作演奏”了两支曲子:教皇牧羊曲和英国远征进行曲。


本文的网址是//www.zf133.com/a/5810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