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减法课件 >

减法课件15篇

减法课件15篇

趣祝福范文大全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老师还没有写的话现在也来的及。只要老师教案课件写得好,相信课堂教学情况也不差,写一篇教案课件要具备哪些步骤?小编为您搜集了一些有关“减法课件”的资料,我相信这些指南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管理团队!

减法课件 篇1

1、同学们,请看黑板,教师板书:365-5=360问:这是什么?生回答;一道减法题,你们会做减法题吗?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也很不简单,会做减法,你想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

过渡:这些问题就是我们将要面对的课文关,要想顺利通关,需要我们只有团结一心,才有可能顺利通关!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男生女生对抗赛:退却剩下流逝方便成功坚持浑身开始造桥汗淋淋.

(1)可是一想,完成这些工作得花整整一年的时间,他们都退却了。

(2)他从太阳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来,累得浑身汗淋淋的。

(3)从今天开始,我要坚持做减法了,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

师:词句关大家表现的很棒,都已经顺利通关,接下来就让它们带领我们勇往直前,闯过段、篇关,有信心的孩子请以最端正的姿势告诉老师。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小鹿住在河边,他想造桥;獐子住在半山腰,他想铺路。

学生反馈,老师相机板画(河流、山,它们的住房)。

小鹿和獐子为什么要造桥、铺路?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生:小鹿家住河边,要到对岸去,需要绕很远的路到水浅的地方过河。

生:獐子家住在半山腰,要下山,需要花很长的`时间。

师:一年是多少天啊――365天,那么久,它们――害怕了,不敢做了,课文用了哪个词写出了他们当时的态度呢?――退却。

读到这里,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过渡:对呀,遇到困难怎能退却,谁首先克服困难呢?你从课文哪里知道的?

你很佩服它吧!你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吧!(指名读,练读,指名读,齐读)

上了那么长时间的课,同学们累吗?同学们也要像小鹿那样不怕苦,不怕累。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师:这“一直忙”读得好,读出“很久,很久”才能造好桥。

师:小鹿累得全身汗淋淋的。看“汗淋淋”这几字他们都是什么部首,跟什么有关?像这种结构的如“绿油油”的词你还能说几个吗?

师:平时你做什么事也会汗淋淋的?你们模仿这个句式说一句话。

师:平时你做什么事也汗淋淋的?你们模仿这个句式说一句话。

大家说得这么好,我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奶奶笑得弯下了腰。

弟弟笑得露出了大板牙。

师:小鹿造了一天的桥,从早忙到晚,一直没休息,多辛苦呀!

师:这时,獐子过来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咱们来听一听。獐子又是怎么做的呢?把他们的对话画出来读一读。(学习3―6自然段)

师:老师听到你把364天读得比较重,那一年和365天有区别吗?

师:獐子听明白了小鹿的话吗?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

师:大家读得真好!为了奖励你们,请同桌两人合作表演小鹿和獐子。

师:你们演得真好呀!快赶上专业的演员了。现在请咱们班男生来读獐子的话,女生来读小鹿的话。

师:獐子认为没区别。小鹿认为“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

那你们认为有区别吗?请大家小组讨论讨论,看看你们赞成谁的说法。

生1:我赞成小鹿,减去一天,只剩364天,减去两天,只剩下363天,减去365天,小鹿就造桥成功了。

生2:我赞成小鹿,减去一天,小鹿干了一天的活,减了两天,干了两天,日子减完了,小鹿的桥造好了。

师:同学们和小鹿的想法一样,所以小鹿说“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课件出示“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并播放春、夏、秋、冬动画)

师:是呀,小鹿的决心真大呀!春天,小鹿顾不上玩耍,因为他知道“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夏天,烈日炎炎,知了在树上不停地鸣叫,小鹿不怕炎热,辛勤地工作着,因为他知道“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秋天,小鹿依然忙碌着,因为他相信“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冬天,小鹿不怕风雪,一直坚持工作着,因为他坚信着“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

师:日子一天天过去,小鹿的减法做完了,他的门前有了一座结实的桥看,小鹿高兴吗?(高兴)用高兴的语气读这一段。(生齐读)

师:小鹿和獐子都想到了造桥和铺路,面对困难,小鹿不怕苦不怕累,坚持到底,终于获得了成功,獐子却怕苦怕累,犹豫不决,再一次的退却了。

师:课文学到这里,老师知道同学们一定有话想说,那你想对小鹿和獐子说些什么?

师:是呀!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有坚定的信心,坚持到底,就一定会获得成功,老师送给大家两句话,请同学们记在采集本上,希望它时刻地激励着你们!

只要功夫深,铁杵(chǔ)磨成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减法课件 篇2

(1)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初步掌握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意识。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评价意识。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1、谈话激情:同学们,你听说过西双版纳吗?那你一定听说过金庸武侠片中的大理国。它指的就是现在的云南------一个非常美丽、神奇地方,想不想跟老师一起欣赏美丽的云南风光。(课件出示云南的自然风光图片,结合图片介绍云南的主要旅游景点。)

同学们,你觉得云南美吗?下面就让小导游聪聪带我们一起走进云南,去领略沿途的风光。

2、准备铺垫:

出示题目:聪聪准备了两辆大客车,这两辆车共有82个座位,车上已经坐了64人,还有多少个空位?

学生独立笔算,说计算过程。

出示小导游聪聪安排的路线图:仔细观察,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从昆明到丽江有517千米;从昆明到大理有348千米;我们从昆明出发,已经到大理了。)

学生尝试估算。

(学生可能提出三种估算方法:A、500-350=150(千米)B、520-350=170(千米)C、500-300=200(千米))

师:这三种方法,哪一种估算结果最接近准确数呢?想不想动笔算一算?

3.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师:请同学们独立试算,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与同伴讨论或写在黑板的疑难卡上,比一比,看谁的问题多?解决的办法多?

师:同学们,你都遇到了那些问题?怎样解决的?学会了吗?谁愿意把计算的过程讲给大家听?(生边板演、边讲解)

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这道题目与前面的题目有什么不同吗?(对,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两次连续退位减法,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向前一位退1当10再减。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连续退位减法”。(板书课题)

比较算法:和笔算的结果比一比,那一种估算的结果最接近准确数?在估算的时候,要力求简洁,还要尽量接近准确数。

师:同学们已经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大家独立看书。

1.帮动物找家。

师:在与聪聪的旅游中我们学到了知识,现在又遇到了新的问题:这些都是云南特有的珍惜动物,它们在野外迷路了,你愿意帮它们找到家吗?(屏幕出示)

594-129=325-187=932-654=

852-265= 459-68=

学生小组分工,每人做一道,并回答。

师:同学们真有爱心,我们这一课所学的退位减法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个位不够减,十位就退1给个位,这个1到个位就变成10,十位不够减,百位就退“1” 给十位,这个1到十位也变成10。给别人一点,对别人来说就是莫大的帮助。

2 、闯关卡。

师: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到达丽江的玉龙雪山了,但聪聪说要想爬山必须过了这四个关卡。你有信心吗?

生逐题做,讲评答案。

欣赏美丽的玉龙雪山风景。

3. 解决问题。

师:听说丽江动物园也是非常有名,想不想去看看。

出示题目:丽江动物园最有名的要数猴山、大象馆和孔雀园。这三个景点在同一条路上。从猴山到大象馆有252米,从孔雀园到大象馆有176米,你能算出从猴山到孔雀园有多远吗?

师:同学们,时间过得可真快呀!我们的云南之旅就要结束了,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问题?你表现得怎么样?老师或小伙伴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

总结:这节课,大家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与人合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示了你对大自然、对同伴的爱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最后祝愿大家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健康成长。

减法课件 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91―92页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

【教材分析】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这节课教学是在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

这是一节计算课,为了使计算教学不再枯燥、抽象,以学生为主线,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给单调的计算赋予了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的方法,让学生在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算用结合,以用促算,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学情分析】

本节口算课是学生在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此已经比较熟悉口算的方法,我认为口算的方法一定会受到笔算的迁移作用,因此想到,学生的口算方法可能会相对单一,缺乏各种算法间的沟通与联系。所以有必要适时给学生介绍几种不同的算法,不仅可以打开学生的视野,也可借此感受计算教学算法多样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鼓励学生构建起适合自己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和在100以内)。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

情感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成功的喜悦。

(2)将美育融入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预设】针对《两位数加两位数》所做的一系列教学设计,主要是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通过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主动发展的情境和活动,使学生的思维潜能和创造精神得到充分释放和发挥。能进行正确的计算,形成初步的分析、比较、概括及计算能力。而且通过不同层次练习题的设计,将提高学生口算两位数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爱好。相信本节课能够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一)、“学”数学――在学习中领悟。

师:喜羊羊邀请你们到羊羊村参加口算游戏大赛,愿意吗?

(出示课件)喜羊羊:“同学们听说你们要来羊羊村做客,我们特别欢迎,羊羊村正在举行游戏大赛,愿意参加吗?要想来羊羊村必须答对我提出的问题,有信心吗?先请同学们看情境图,你发现那些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此,我比较重视情境的创设,创设了到羊羊村参加游戏的情境,以此情境为主线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更好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师:孩子们这艘船就是要驶向羊羊村的,慢羊羊村长告诉老师,只能两个班的同学坐一条船,需要几艘这样的船?(2艘)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乘船方案,并填写表格。

方案 列式计算

一:1班和2班坐一条船; 23+31 = 54

3班和4班坐一条船; 32+39 = 71

二:1班和3班坐一条船; 23+32 = 55

2班和4班坐一条船; 31+39 = 70

三:1班和4班坐一条船; 23+39 = 62

2班和3班坐一条船。 31+32 = 63

(学生汇报本组所填的表格。)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

师:同学们,口算的方法很多,你觉得哪一种最适合你,计算时就选那一种。虽然算法不同,但是计算结果却相同。

师:学生汇报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这

就是本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设计意图:有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创设了一个人人“发现数学”的情境:让学生就根据课本中主题图蕴涵了丰富的数学信息,以学生喜爱的生活情境到羊羊村做游戏,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充分地解读这些信息,然后以限乘68人为突破口,领悟丰富信息的同时,要通过计算来验证,激起他们强烈的计算欲望,分别想出多个乘船方案。这样,把教材内容变静为动,变单一为多向,变封闭为开放,有效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热情,让“做数学”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动力。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同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产生共鸣。 这样,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而且还体验算法多样化,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增强了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意识。】

(二)、“用”数学――在应用中体验。

&

nbsp; 师:孩子们仔细观察屏幕,你又发现了什么新的数学信息?(课件出示限乘68人)

师:限乘68人是什么意思?如果超载会产生什么后果。

师:是啊,为了安全,我们无论乘船还是乘车都要遵守规章制度。根据这个乘船要求应该选择哪个方案?

(学生讨论后发现第三种方案最合理,结果是54和63都小于68能坐下;第一种方案和第二种方案不合理,因为79人和71人大于68超载了。)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践运用。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必然感兴趣。另外,这样设计,体验数学应用价值。得到的不仅仅是会做几道题,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更多的方法。这样,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玩”数学――在游戏中拓展。

1、出示课件喜羊羊:欢迎同学们来到羊羊村,游戏大赛马上就开始了,

师:这就是今天游戏的记分牌――――勇攀高峰。(把全班分成4个组美羊羊队、懒洋洋队、费羊羊队、喜羊羊队。)每答对一题便上升一格,谁先摘得勇攀高峰的牌子并答对上面的题便是今天的冠军,有信心吗?

2、进行游戏(飞镖、找朋友、口算接龙)

3、颁奖典礼

【设计意图:设计了与生活有关的游戏,将“枯燥”的口算练习用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出现,淡化了“练”的痕迹,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设计这一有梯度的练习就改变了传统的练习形式,往往是限制发展快的,牺牲发展慢的,不利于个体的发展。这就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学习,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全课小结

师:孩子们,数学游戏好玩吗?你们这节课学得快乐吗?你收获了什么?

你觉得自己在课堂上表现得怎样,满意吗?你认为谁今天表现得最棒?谁是今天的进步最大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是《标准》中的理念。我在课末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自评、他评、互评,评价的内容以积极的赞美为主,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赞美别人。我偶从一书上拾得“养成随时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赞美的习惯,是为人处世的一个好习惯”的格言,我想这更是我每节课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

减法课件 篇4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所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然而学生自身存在各自的差异,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实施分层教学。

成因:个体差异——客观存在

每个人的个性、兴趣、思维等各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现代教育越来越提倡个性的张扬,讲究以学生发展为本,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求,应当得到尊重和支持。个体差异是以一定的素质为前提,并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每个学生由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生活环境的不同,学生之间的智力水平、思维能力、个性品质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是客观现实的,是必然的现象。学生对事物认识的态度和价值观是多元的、多彩的、多变的,至于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就更是千差万别了。有的内向,有的活泼;有的擅长这一方面,有的擅长那一方面;有些各方面都发展得比较平衡,有些某一方面擅长,另一方面比较滞后。小学生个体的差异是在发展特征、发展速度、发展水平以及发展方向上等方面存在的不同,我们应当承认并正视这种差异,善待差异,认识到差异也是一种美。有差异,才会有矛盾;有矛盾,才会有活力;有活力,才会有各种思维的碰撞,才会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局面。正是因为有了学生个体的不同差异,所以才必须实施分层教学。

策略:分层教学——解决途径

我们不能歧视个体差异,不能对优秀生“以一俊遮百丑”,而对后进生“横看竖看不顺眼”。要知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我们不能以同一标准去衡量全体学生,要相信学生拥有的潜能。分层教学针对个体差异,因人而异,注重因材施教,正是解决个体差异矛盾的重要途径。

1.教学目标分层次

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支配、调整和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教学目标应层次化,我常把教学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多数学生能达到的基础教学目标,能正确理解掌握基础知识)、中层目标(在理解知识的同时,初步培养能力)、发展目标(学有余力的学生发挥他们潜能的提高性教学目标,着重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三组。而正确制定区分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前提,课前老师应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分析班级学生实际情况,抓住重难点,在备课中针对教材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准确把握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制定分层的教学目标。例如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教学目标设计为:基本目标是体验并掌握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中层目标程掌握两种以上计算方法;发展目标是学会用加、减法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指导学习分层次

在教法选择时,应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困生主要采取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对优等生主要采取抽象思维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分层次地指导学习,使教师的教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促使教与学互动。例如:教学求“认识人民币”时,第一步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第二步认识一元以上的人民币,第三步如何合理付钱,这样分层教学使学生能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并且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的“中途休息驿站”。老师的课堂提问也应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情况,先提问学困生,通过他们的思考及老师的引导来回答问题;然后,再把问题展开,由浅入深,提问中等生;在突破重点难点时,就要发挥优等生的优势,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及时进行反馈。

3.作业练习分层次

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数学习题好比磨刀石,使学生的思维越磨越锋利。”“作业练习分层次”是指教师在设计练习、布置作业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各种情况,设计出不同的、适合各层次学生的作业练习,从而帮助、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完成练习,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确保学困生能掌握基础知识,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中等生可以在保证基础知识扎实的情况下有较大的进步,在灵活运用方面有所提高;而优等生则能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拓展,使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训练。还可以把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面向所有学生,侧重于巩固基础知识练习,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选做题,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较高层次要求。一堂好的数学课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性,精心设计层次化的练习和作业,供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学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时作业布置:①43-27= 55-38= 65-49= 84-29= ②哪几题的的书小于30?在后面的()里打对勾:50-29()45-17()54-18()62-37()在作业的批改方面,也应体现层次性,对于学困生的作业经常是当面批改,这样可以与学困生面对面的交流,进行个别辅导,让学困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而对于优等生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监督、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达到共同进步。

4.评价标准分层次

美国的斯塔费尔比姆曾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评价的核心是激励,目的是促进发展;评价不是要分出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励学生发展的“助推器”。成功的评价反馈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最好奖励,是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有力手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我们应施行“一人一评”的评价制度,就是要认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进而把差异当作发展的资源,因为有差异才有发展的空间。教育学、心理学都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需求的,都是希望别人肯定自己。因此,评价要客观真实,要关注学生的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同的评价对于不同的个体,不是人人适合的,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就应该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比如,学困生只要能“摘到果子”就行,宜采用多鼓励和表扬,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细微进步,让他们找回自信心;中等生要能“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宜采用激励性评价,既要指出不足之处同时又要提出努力方向,促使他们更加积极进取;而优等生就要能“创造性地摘到果子”,适合采用启迪性和竞争性评价,适用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加倍努力,不断超越自已,开拓创新,寻找不一样的解题思路。对于学习中下游的学生,只要他们能有所进步和突破,表现也比较好,就可以评为“学习积极分子”,甚至可以评为“三好学生”,只要他们努力了,就应该得到肯定、表扬和鼓励。

其次,还要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性,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更能体现分层教学评价的作用。传统的数学教学评价只注重笔试的成绩,常把期末考试的成绩作为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是一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如果采用“口试(主要是口算和说理)+面试(主要是进行实践操作)+笔试(主要是考查基本知识和解题能力)=等级评价+评语”这种评价方式可以比较全面的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口试与面试,有利于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有利于教师及时对学生提供帮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加有利于分层教学评价的实施。教师可以综合口试、面试和笔试的情况给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一个比较合理的等级评价,再加上中肯的鼓励性评语,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更有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教学评价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沦为应试教育的帮凶,也可能化作新课程改革的助推器,在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中只要我们化被动为主动,对它进行适应性改造,在教学评价实施分层评价,就能使它为新课改所用。

当然,教师应从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相信学生的发展潜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的变化,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情况随时调整学生的层次,并注意讲究方式方法,避免发生“副作用”或者“标签效应”。通过相应的评价,促使学生跨上不断发展的阶梯,跃入成功的行列。

结果:共同发展——最终目标

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不仅仅是伯乐,更应该是园丁,伯乐只是专门挑选千里马的,而园丁是要用万紫千红的花朵来打扮世界的。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培育每个学生,将来,这些学生里面就会出现“千里马”,甚至是“万里马”。现在,我们是要创造出一种适合孩子的教育,使全体学生能够共同发展,而不是要挑选适合教育的孩子,因为我们的社会不仅需要几个“三好生”,还更需要全部的好学生;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要培养几名数学家,也不是要培养几个数学精英,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共同的发展。

减法课件 篇5

《小鹿的减法》是小学语文s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着“做人的道理”为主题设置安排的。每篇课文都配有生动形象的插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小鹿的减法》这是第一篇课文。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鹿造桥,每天坚持从太阳升起忙到月亮出来,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终于成功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坚定的信心,坚持到底,一定会获得成功的道理。文章情节动人、语言浅显通俗,符合学生阅读的水平。本单元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随文识字,继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及默读能力,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并且要在教学中让学生逐步形成边读边思考的读书方法。作为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学生在学习第一篇《古诗两首》时已有了初步的培养和训练,本课的教学更是继续训练、形成方法的关键。针对以上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1~2年级(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这说明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再加上随文识字为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因此本课的知识目标设置为识字写字。

2、能力目标:培养朗读能力及默读能力,并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能力目标的设置也是体现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朗读是理解文章、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也是语文素养重要的一部分。而针对二年级的学生,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只要有毅力,就一定会成功的道理。

基于以上的分析,教学重、难点设置如下:

驻足语文课堂,最美的'享受莫过于沉浸在对课文的朗读了。当学生深入文本角色,启用丰富的想象,调动全身的感官,声情并茂地将一段段静止的文字读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时,文本之意与读者之情和谐共振,语文课堂最大的亮点便得以凸显。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本课教学要把“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作为其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从今天开始,我要坚持做减法了,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我们常说的“文道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的训练要求以及二年级学生理解能力的实际情况,本课教学的难点设定为:理解“从今天开始,我要坚持做减法了,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第一环节是复习导入。通过“生字搭桥”的游戏复习本课生字,以此集中学生注意力。通过回忆课文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继续学习课文的兴趣。

第二环节是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第二自然段至第九自然段是本篇课文的重点。首先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找小鹿造桥的句子,让学生养成边读书边细考的好习惯,当学生回答后,我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来想象小鹿第一天造桥都做了些什么?通过学生得想象,小鹿造桥的辛苦得到了具体的诠释,学生对小鹿造桥的辛苦了得到了较深刻的了解和体会。这时再用大屏幕出示小鹿说的话,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读中体会就水到渠成了。这也就是《课标》里要求的: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朗读课文。同时,让学生找到獐子的话,体会獐子对铺路的态度,与小鹿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体会感悟小鹿造桥的坚定,充满自信。借助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小鹿减法”的深刻含义,让学生充分

认识两个小动物的形象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进一步在读中体会感悟,理解獐子与小鹿做事态度的不同导之最后结果也不同,进而引领学生说自己明白了什么道理,也就对文章的理解达到了深化。

在这一环节教学重点地体现了教师对教学重点的体现,值得特别指出的是:

1、通过“累”字做文章,体现对语言文字训练和朗读指导的重视。

(1)文中有一句描写小鹿造桥辛苦的句子“他从太阳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来,累得浑身汗淋淋的。”在这里,我们抓住“累”字来做文章。首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读出“累”的感觉来。在学生练读的过程中总结朗读方法:要读好“一直”、“浑身”、“汗淋淋”才能读出“累来”。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想象小鹿造桥这一天都做了什么,学生通过转换角色想象将“累”具体化。然后教师再抓住“一直忙”让学生从“时间”将“累”量化。通过这层层深入的品读,学生了解了朗读的方法,对小鹿的“累”有了具体深切的感受,此时再读这句话学生的读就“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了。

(2)紧接着教师组织学生们进行说话练习。

小鹿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榴笑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笑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有了深切的感受,就能恰当地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词语进行说话练习。

而后,教师提示除了“累得”,还能怎样说呢?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进行说话练习。这样紧扣教材又层次分明的练习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

2、通过情景引读的方式来理解“减法”的含义。

教师描述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的情景,学生朗读小鹿不辞辛劳、一日不停地造桥的情景。师生们在如情入境、将“减法”在深情朗读中得以生动的诠释了。这样的设计更好地体现了“以读代讲”的教学,比起老师反复地讲解要更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总之,本环节的教学活动设计本着《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儿童的生活体验和独特的情感。设计以朗读和讨论为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读中有所感,有所悟。其中依据课文内容和教学实际穿插的随文识字和语言文字训练使得本课的教学更显“文味”。

第三环节是拓展延伸、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之上进行拓展延伸,我让学生说想对獐子或小鹿说点什么?说说鼓励我们坚持不懈的名言警句。学生在进行这样的联想延伸之后,我联系实际,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小鹿”或“獐子”夸一夸或劝一劝。这在教育别人的同时也教育了自己。这不仅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正确的培养,更是书本上的知识和认识转化到成生活实际的指导。这正体现了《课标》中要求的: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减法课件 篇6

《小鹿的减法》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鹿造桥,每天坚持从太阳升起忙到月亮出来,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终于成功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坚定的信心,坚持到底,一定会获得成功。

课文第2—7自然段是重点部分,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再结合课文插图理解、体会。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读一读第2自然段。“小鹿终于下定决心”语气要坚定。“太阳升起”“月亮出来”表示时间的词语读稍慢些,为了强调时间长、任务重、强度大,要突出“一直”“累得”,作为重音,读重些。接着让学生认真观察课文插图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画面上,小鹿背着造桥工具,很累的样子,獐子看见了,正在劝告他……然后引导学生读獐子与小鹿的对话,体会不同的语气,再分角色读一读。小鹿和獐子的对话反映了它们对事情的不同看法,引导学生讨论,明白小鹿做“减法”的意义。

教学时,我从课题入手,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急于知道小鹿做的是一道什么减法题,引导学生读课文,寻求问题的答案。原来小鹿想造桥,需要花整整一年的时间,他一天一天地坚持做下去,每做一天,就与成功靠近一步,他用这种减法,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与之相反,獐子想铺路,但总是空想,不去行动,到老了也一事无成。

通过讲读课文,学生明白了光有美好的愿望而不行动,不付出辛苦的劳动是不行的。成功只属于那些勤劳的人,只属于那些坚持到底的人。所以,学生在拓展思维训练中,能够对獐子说:“獐子,快行动吧,别光做美梦了!”

学生列举了班上的一些勤奋学习的同学,大家都愿向小鹿学习。

减法课件 篇7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 29 、 30 页。

教材分析:

教材是先通过三幅画展示一只可爱的小猴逐次把 2 个桃吃光的过程,来说明 0 可以表示没有的含义,再利用直尺图说明 0 的另一个含义——起点,然后教学 0 的写法,通过 3 只小鸟全飞走,两片荷叶上的青蛙图以及小朋友思考 5-0= 的图画讲述有关 0 的加、减法,让学生明白这些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目标:

1 、学生初步知道“ 0 ” 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 0 ” , 初步学会计算有关“ 0 ” 的加、减法。

2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能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3 、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学生能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和兴趣。在认识“ 0 ” 的情景中体验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索研究“ 0 ” 的活动中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具、学具准备: 0 ~ 5 的小动物头饰卡片,小盒与硬币,相应课件。

教学重、难点:感受 0 的含义,熟练掌握有关 0 的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师: ( 课件出示小猴吃桃 ) 同学们,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 ? 瞧,它来了 !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有什么变化。再把你们刚才看到的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 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妈妈留给小猴 2 个桃,小猴先吃了一个,盘子里剩一个桃子;又吃了一个,盘子里没有桃子了。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汇报自己的发现。 )

师:盘子里有 2 个桃子,盘子里剩 1 个桃子和盘子里没有桃子都可以用哪些数来表示呢 ?( 学生汇报后,教师归纳 0 和 1 、 2 、 3 一样,都是一个数,它表示一个也没有。 ) 师:(用直观的手段观察粉笔)现在老师拿了四支不同颜色的粉笔,我一支一支发给同学们,我手里剩下的粉笔各用几来表示?(学生汇报,让学生再次感知0是一个数,表示一个也没有)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一).猜数游戏,理解 0 的含义。

师: ( 拿一个盒子,其中放 1 个硬币,上下晃动 ) 看,老师手里有一个盒子,请你听一听、猜一猜,这个盒子里有几个硬币 ? 用几来表示 ?( 把硬币取出,再上下晃动盒子 ) 请同学们再猜一猜,这时盒子里有几个硬币,可以用几来表示 ?

师:请同学们再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也可以用 0 来表示呢 ?

(二)揭示“ 0 ”的第二种含义:起点。

1 、请同学们拿出你的直尺,认真地看一看,小组讨论,然后告诉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2、尺子的“ 0 ” 在哪里?(课件出示直尺)(“ 0 ” 在“ 1 ” 的前面。)

3 、小结:尺子上从“ 0 ” 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数越大,离“ 0 ” 就越远。用尺子量东西时,这个“ 0 ” 就表示起点,用“ 0 ” 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数几,达到的数越大,东西就越长,以后的学习我们会进一步认识尺子的使用。

(三)、引导发现 学习“ 0 ”的书写

1 、同学们,你觉得“ 0 ” 像什么呀?(鸡蛋、圆圈、鸭蛋…)

2 、师边讲解边示范书写: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3 、学生先空中练习,然后在桌上描写,再独立写在田字格里,注意写字的姿势和0在田字格的书写位置,师巡回指导。

4 、实物演示个别学生的书写,其他学生加以评价。

三、 创设情景

1 、体会“ 0 ”的计算

( 1 )动画演示——鸟窝里有4只小鸟,然后它们一只一只飞向蓝天,这时鸟窝里还有几只小鸟呢?你能列出几道减法算式吗?你是怎样想的?(鸟窝里有 4 只小鸟,当一只一只飞走,逐渐减1,当一下都飞走了,鸟窝里没有小鸟了,用“ 0 ” 表示,可用 4-4 = 0 。)师根据生回答板书算式。 ( 2 )实物演示,手里有三支粉笔,全都放下,剩几支?怎样列算式呢?( 3 - 3 = 0 )

( 3 )你还能说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可以怎样列算式呢?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妈妈买了 4 个苹果,全都吃了,一个苹果也没有。 4 - 4 = 0 ,师板书算式。

树上有 5 只小鸟, 5 只都飞走了,树上没有小鸟了 5 - 5 = 0 ,师板书算式。)

( 4 )根据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吗?请小组讨论一下再汇报。

生自由发言。

( 5 )小结:两个相同的数相减,结果得数都得 0 。

2 、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不少数学知识瞧!小青蛙都为你们高兴!

课件演示一张浮萍上有 4 只青蛙,再飘来一张空浮萍。你会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吗?说说你的想法。(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 1 )第一张浮萍上有 4 只青蛙,用“ 4 ”表示,第二张浮萍上没有青蛙,用“ 0 ”表示,求两张浮萍上一共有几只青蛙?是把几和几合起来?(应该是 4 + 0 = 4 。) 师板书: 4 + 0 = 4

( 2 )先出示一个空盘子,再出示一个装有 2 个苹果的盘子,问:求两个盘子一共有几个苹果怎样列式计算?

( 0 + 2 = 2 还可以 2 + 0 = 2 。)师板书 2 + 0 = 2 。

( 3 )你还能说出这样的一些例子并说出算式吗?同桌交流一下。(我左手有 3 支铅笔,我右手 1 支也没有,我一共有 3 支铅笔。 3 + 0 = 3 。 爸爸有 1 个苹果,我没有,我们合起来有 1 个苹果。 1 + 0 = 1 ...... )

( 4 )看到这些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生自由讲。

( 5 )小结:一个数和 0 相加,结果得数还得这个数。

3 、请同学们动动脑,帮老师解决难题: 5 - 0 = ___( 板书算式 )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 5-0=5

4小结:一个数减去0,结果得数还得这个数。

四、拓展应用:

活动一:排排对。

师:你们桌子上有一些小动物 (0 — 5) ,想请你们帮它们按顺序排排队,你们愿意吗 ?( 找两组到前面展示,并让学生说出排列的顺序。一组按从大到小排,另一组按从小到大排。 )

活动二:填填数。

师:瞧 ! 鱼缸里的小金鱼多美呀 ! 请大家认真数一数,金鱼的数量可以用几来表示呢 ? 把数字填在括号里。 活动三:你算算,我说说。

3-0 4-0 0+2 4-4 0+3 4+0 5-4 5+0 0+0 1-1 2-0 0+1

五、全课总结:

师:我们认识了 0 ,知道 0 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在尺子上还表示起点;我们不但掌握了 0 的书写,而且还学会了计算有关 0 的加减法。其实 0 还有很多奥秘,只要你们细心观察,动脑思考,就会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减法课件 篇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正确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会对减法进行验算,养成验算的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直观操作、讨论交流,让学生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帮助学生养成细心计算、及时验算等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问题。

计划生产158部国产电视动画片,计划生产41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比20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2.指定某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笔算。

3.集体反馈,回顾计算法则。

4.把条件“年计划生产41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改为“2005年计划生产40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让学生列出算式,引出新课。

(二)自主探究,掌握算法

1.尝试计算,交流算法

2.直观操作,掌握算法

(1)说出自己计算中的思维过程。

(2)借助直观,分析错误原因。

①在拔计数器的过程中重点提问:

问题一: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结果十位是0,该怎么办?(从百位上退“1”)

问题二:从百位退“1”,十位上的珠子该怎么拔?(从百位上拿走一个珠子,同时在十位上拨出10个珠子,再从十位上拔出1个珠了退1到个位作10,这时十位上就是9个珠子。)

问题三:这时个位上的数是多少?(十位上退1当作10,和个位上的3合成13。)

②对照正确算法,分析错误原因。

③梳理算法。

在计算上,这题和我们刚才做的题有什么不同?

④ 即时练习:完成教材P42“做一做”

2.探究验算方法。

(1)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探究验算方法。

预设1 照原式再算一遍。

预设2 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看是不是减数。

预设3 用差加上减数,看看是不是被减数。

(2)归纳验算方法。

(三)练习反馈,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

①蜜蜂找家:P44练习九的第4题。

②笔算我最棒:P44练习九的第6题。

③找朋友:P45练习九的第9题。

(2)对比练习

527-18= 517-18= 507-18=

(四)全课小结

1.在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2.如何知道自己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减法课件 篇9

今天我们来做课堂练习,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书写工整。

6+5= 7+8= 4+8=

11-5= 15-7= 12-8=

看到这些题,你想到什么?你发现每一组题有什么特点吗?

2、填空,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3= 16-()= 15-6=

独立完成,订正。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11-9= 15-7= 17-6= 12-6=

15-9= 14-7= 18-9= 12-5=

11-4= 16-8= 13-6= 17-8=

2、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7+8-9= 16-8+4= 10+7-9=

14-6+5= 11-7+9= 13-6+10=

18-9+2= 14-7+6= 15-8+10=

12-3+7= 11-6+3= 17-8+9=

13-8+7= 15-6+8= 12-9-3=

6+8+5= 19-7-6= 13-5-3=

3、教师面批面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巩固所学十几减几的知识。

一、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谁能来说一说?

(2)同位合作,互相检查,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3)全班用开火车的形式练习。

(4)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写算士并算出得数。

(5)教师进行面批面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学生练习,在书上填写。

(3)对速度特别快的学生要提出表扬。

(4)全班共同订正。

(5)对全部做对的学生提出表扬。

(6)请做错的同学讲讲自己错在那里,改正错题。

(1)明确要求:帮小朋友坐椅子。五个小朋友各拿一张卡片,卡片上有算式;他们前面有五把椅子,上面有得数,请帮助小朋友坐到相应的椅子上去。

(2)学生口算得数并连线。

(3)全班一起订正答案。

(2)学生根据给出的算式和得数连线。

(3)全班共同订正答案。

三、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几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下面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一、复习(口算):

14-7 = 11-5 = 11-8 =

16-7 = 15-6 = 12-6 =

14-8 = 17-9 = 13-6=

(2)学生独立完成。

(3)订正答案。

(4)对全做对的学生提出表扬。

(1)明确要求:各种水果和蔬菜的旁边有算式,小动物旁边有得数,算一算,看看这些小动物喜欢吃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连线。

(1)明确要求:先算出得数,再看看被减数、减数、差有什么特点。

(2)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写得数。

(3)小组讨论。

(4)教师小结:被减数不变的情况下,减数增大,差随之减小,相反减数减小,差随之增大。

(1)明确要求。

(2)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一起订正。

(2)提出数学问题,学生提得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

(3)引导学生读一读图中对话框中的内容,根据此内容列算式解答。

(2)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

(3)列算式解答,订正。

三、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几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下面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复习巩固所学十几减几的内容。

2、较熟练地掌握十几减几的算法。

3、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开火车练习口算):

12-5= 11-8= 8+3= 18-9=

13-7= 11-3= 18-9= 11-9=

15-8= 11-7= 8+7= 16-8=

15-6= 17-8= 16-7= 17-9=

14-6= 9+5= 13-4= 12-6=

13-6= 9+9= 11-2= 16-9=

12-7= 6+8= 15-9= 14-9=

(1)请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由图上的内容你能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想提数学问题 。

(3)教师提问:根据图上所画内容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先自己进行独立思考。

2、小组活动:

(1)在小组里把自己的数学问题说给小伙伴听,看谁提得问题多,不合式的其它

同学给他指出来,并讲清原因。

(2)学生在小组中提数学问题。

(3)教师巡视。

3、全班共同提数学问题:只要提的合理的都予以肯定。加、减法均可,重点研究减法。

4、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并解答,写在课堂练习本上。

1、出示情景图:

(1)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

(2)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它吗?请你在小组中互相提问并列算式解答,我们比比看那个小组提得问题最多。

2、学生小组活动。

3、学生列式解答,并说一说算理。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巩固用数学的有关知识及十几减几的内容。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练习。

(1)看图,读题,明确题意。

(2)指名说图意。

(3)列算式解答。

(2)根据问题列算式并解答。

(1)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独立算出得数。

(2)读题,同位两个口头列算式解答。

(3)在书上填写。

(2)口算得数并连线。

(1)明确要求。

(2)学生独立填写。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学生根据图意提问题。

(4)列算式解答。

三、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几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下面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课后小记:

减法课件 篇10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习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前面的学习当中大部分学生是有学习基础的,他们有的是在幼儿园已有了这方面的计算训练、有的是家长在家教自己孩子用扳手指头的方法。所以孩子们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区别只是在计算速度方面的差别。大部分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得数。

在教学本单元时,我突出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以旧引新,“算减想加”。

在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时候,需要学生应用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就是所谓的“算减想加”。因此,在教学新课时,我总是进行对应的进位加法口算唤醒孩子对进位加法的记忆,并出示求未知加数的算式,为学生探索20以内退位减法搭桥铺路。如:9 +( )=13、13 - 9 =

二、合作探索,强化学习过程。

1、动手操作。我在课上增加了让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每2人一组小棒,老师给出指定算式,如:13-9= 学生操作;同桌间互相操作。然后讨论列式计算。这样不仅使学生即时巩固了课上所学的新知识,也使他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减法的意义,初步渗透了减法应用题的结构和解答方法,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基础。

2、学习破十法。学生学习破十法时,我先让学生理解什么叫破十法,被减数比10大,而且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如:13-9= 这时,把被减数破开(拆开),其中一个数必须是10,另一个是3。用10来减9就够减了,而且还很快算出得1,再用1加回另一部分3,1+ 3= 4,所以,13-9=4。让学生明白学破十法的好处,是为了计算更方便、更容易、更准确。

三、鼓励算法多样化。

有的学生竟然能编出口诀:看到9想到1,3+1=4。有的用点数法等。有专家提出,由于孩子的智力背景、生活经历不同,适合他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在学习十几减9时,学生重点掌握了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接下来十几减8、7、6、5、4、3、2学生学得轻松,老师可以放手给学生自主学,有的学生可以有模有样的把过程讲出来。

四、做得不到之处

过分的注重了课堂的时间,过多的夺取了学生自求知识的权利,这也是我平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如果让孩子有充足的时间去体验,去摆、去说、去交流、去感受,真正的把自己的思想和过程都表述出来,我想这才是学生内化的过程。每一次上新内容,都觉得关注学困生的时间较少。

减法课件 篇11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91―92页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这节课教学是在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

这是一节计算课,为了使计算教学不再枯燥、抽象,以学生为主线,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给单调的计算赋予了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的方法,让学生在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算用结合,以用促算,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本节口算课是学生在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此已经比较熟悉口算的方法,我认为口算的方法一定会受到笔算的迁移作用,因此想到,学生的口算方法可能会相对单一,缺乏各种算法间的沟通与联系。所以有必要适时给学生介绍几种不同的算法,不仅可以打开学生的视野,也可借此感受计算教学算法多样化。

知识目标:

鼓励学生构建起适合自己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和在100以内)。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

情感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成功的喜悦。

(2)将美育融入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预设】针对《两位数加两位数》所做的一系列教学设计,主要是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通过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主动发展的情境和活动,使学生的思维潜能和创造精神得到充分释放和发挥。能进行正确的计算,形成初步的分析、比较、概括及计算能力。而且通过不同层次练习题的设计,将提高学生口算两位数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爱好。相信本节课能够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一)、“学”数学――在学习中领悟。

师:喜羊羊邀请你们到羊羊村参加口算游戏大赛,愿意吗?

(出示课件)喜羊羊:“同学们听说你们要来羊羊村做客,我们特别欢迎,羊羊村正在举行游戏大赛,愿意参加吗?要想来羊羊村必须答对我提出的问题,有信心吗?先请同学们看情境图,你发现那些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此,我比较重视情境的创设,创设了到羊羊村参加游戏的情境,以此情境为主线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更好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师:孩子们这艘船就是要驶向羊羊村的,慢羊羊村长告诉老师,只能两个班的同学坐一条船,需要几艘这样的船?(2艘)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乘船方案,并填写表格。

师:同学们,口算的方法很多,你觉得哪一种最适合你,计算时就选那一种。虽然算法不同,但是计算结果却相同。

师:学生汇报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这

【设计意图:有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创设了一个人人“发现数学”的情境:让学生就根据课本中主题图蕴涵了丰富的数学信息,以学生喜爱的生活情境到羊羊村做游戏,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充分地解读这些信息,然后以限乘68人为突破口,领悟丰富信息的同时,要通过计算来验证,激起他们强烈的计算欲望,分别想出多个乘船方案。这样,把教材内容变静为动,变单一为多向,变封闭为开放,有效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热情,让“做数学”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动力。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同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产生共鸣。 这样,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而且还体验算法多样化,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增强了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意识。】

(二)、“用”数学――在应用中体验。

&

nbsp; 师:孩子们仔细观察屏幕,你又发现了什么新的数学信息?(课件出示限乘68人)

师:限乘68人是什么意思?如果超载会产生什么后果。

师:是啊,为了安全,我们无论乘船还是乘车都要遵守规章制度。根据这个乘船要求应该选择哪个方案?

(学生讨论后发现第三种方案最合理,结果是54和63都小于68能坐下;第一种方案和第二种方案不合理,因为79人和71人大于68超载了。)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践运用。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必然感兴趣。另外,这样设计,体验数学应用价值。得到的不仅仅是会做几道题,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更多的方法。这样,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玩”数学――在游戏中拓展。

1、出示课件喜羊羊:欢迎同学们来到羊羊村,游戏大赛马上就开始了,

师:这就是今天游戏的记分牌――――勇攀高峰。(把全班分成4个组美羊羊队、懒洋洋队、费羊羊队、喜羊羊队。)每答对一题便上升一格,谁先摘得勇攀高峰的牌子并答对上面的题便是今天的冠军,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设计了与生活有关的游戏,将“枯燥”的口算练习用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出现,淡化了“练”的痕迹,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设计这一有梯度的练习就改变了传统的练习形式,往往是限制发展快的,牺牲发展慢的,不利于个体的发展。这就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学习,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师:孩子们,数学游戏好玩吗?你们这节课学得快乐吗?你收获了什么?

你觉得自己在课堂上表现得怎样,满意吗?你认为谁今天表现得最棒?谁是今天的进步最大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是《标准》中的理念。我在课末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自评、他评、互评,评价的内容以积极的赞美为主,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赞美别人。我偶从一书上拾得“养成随时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赞美的习惯,是为人处世的一个好习惯”的格言,我想这更是我每节课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

减法课件 篇12

思路1:从这本书的总页数里先减去昨天看的66页,再减去今天看的34页,就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即234-66-34

思路2:先算出李叔叔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再从总页数里减去看过的页数,就是剩下的页数,即234-(66+34)

思路3:总页数里减去今天的页数,再减去昨天的页数,就是剩下的页数,即234-34-66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讲得都很有道理,你更喜欢哪一种?把你的理由讲给同桌听一听。

4、引导学生理解:至于哪一种方法更简便,要看具体的数据特点,不能一概而论。

5、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发现了要想使计算简便,要看具体的数据特点,才选择具体的算法来计算,我想下面的这道题你们也一样能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解决。如:将例1的总页数改为266页,让学生自己选择算法,使计算更简便。

6、那“145-34-86”这道算式可以简便计算吗?(不能)看来,在今后计算时,我们要观察算式数据有什么特点,然后运用合适的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⑴游戏规则:师出示四道题,1分钟内你能完成几道题,完成4道题就优先选择交通工具去旅游;完成3道题可在剩下的交通工具中选择;只完成1或2道题就没得选择了。

⑶教师适时提出:如果今天咱们班游玩的目的地就在沙溪,你们选择哪一种的交通工具最合适?

⑸师小结:选择交通工具就像我们选择合适的算法一样,也要根据目的地的远近来衡量,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等等。

今天利用我们善于观察的眼睛发现了什么数学规律?这些规律可以使计算怎样?但在计算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

2、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减法课件 篇13

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教材P41例

1、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统计表,并从表中的数据发现数学问题。

2、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重点: 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大家学得非常认真,掌握的很好。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你们想不想帮助老师解决?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1。

师:下面是国产电视动画片的生产情况统计表,说一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出示第41页统计表)

生1:我知道了从2004年这几年中,国产电视动画片的数量逐渐增加,2011年的数量最多。

生2:在这红国产动画片的数量2004年最少。

生3:在这几年的国产优秀动画片中,2011年的数量最多。 …… 师:获取这么多有价值的信息,你能解决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的问题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解答方法跟大家说一说吧!

生:从表格中可以知道2011年生产了435部动画片,2009年生产了322部动画片,多生产的数量就是435-322。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我是用竖式计算的。列竖式的时候,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就是这样:

4 3 5 - 3 2 2 1 1 3 给予解答正确的学生以表扬和鼓励,允许算法多样化。

2、教学例2。

师:你能试着自己算一算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解答的情况,重点说清个位上的计算情况:个位上不够减从十位退1,这样就是15减6,结果个位上的得数是9;同时十位上的3还剩2,2减8不够减,继续从前一位(百位)退1再减,这样就是12减8,结果十位上的得数是4;同时百位上的4还剩3。竖式如下:

.. 4 3 5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 8 6 3 4 9 师:结合以上计算,在小组内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什么? 学生进行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汇报小结: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

三、巩固练习

1.第41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练习,看谁计算最细心,算得又快又准确。做完后小组内交流检查,同时指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2.“练习九”第1题。

小组内先说一说十位、百位各怎样减,再独立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你掌握了哪些方法?你还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主交流

五、作业

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减法教学设计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万以内减法教学设计

减法课件 篇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培养数感,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教学重点:

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教学难点:

探究加减法估算的方法,初步形成估算的技能。

学情分析:

虽然在1年级教学中,已经进行了有关“多一些”“少一些”的估计的初步渗透,但是在本课时教学前,学生接触的都是口算和笔算,不仅习惯于精确计算,而且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已经达到了比较熟练的程度。因此,当面对现实的估算问题时,学生首先就会调用精确计算的经验来解决问题。另外,学生在这之前没有接触过“近似数”,同时还未形成“整十数相加比较简便”的认识,这也影响了学生对估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小朋友去过超市吗?我们在买东西时有时并不需要算的很精确,你只需要算出一个大概的数就可以了。

1、教学例4。

想一想,说一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情况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只要计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

(1)、出示主题图。妈妈带了100元钱够不够,需要精确计算吗?

(2)、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算,并交流。学生汇报估算方法。观察、比较这些估算方法,再交流发现。学生汇报,归纳。

(3)、精确计算一下这三样东西一共要花多少钱,还剩多少钱,来检验一下自己的估算结果是否合理。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检验以后学生汇报想法。

2、完成P31页做一做。仔细看图,理解题意,然后交流估算方法。

:使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问题可有不同的方法。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增加数感,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1、完成P32练习六第1题。学生讨论完成。学生汇报,并说明是怎样进行判断。

2、完成练习六第2题。看图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学生汇报,并说明估算方法。

3、完成练习六第3题。教师指导学生交流汇报。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加减法估算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梳理。

减法课件 篇15

《8、9的加减法》是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第二小节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在同学学习了7以内的加减法和8、9的认识的基础上布置的,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它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册书的重点内容之一,甚至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都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特点以和同学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观察、操作,使同学感受到根据一幅图能够列出两加两减四个算式。会计算8、9的加、减法。

2、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同学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其中教学的重点是计算8、9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是看图列算式(减法算式)、正确计算。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学法上我采用了让同学通过合作交流、操作、考虑、游戏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同学善于归纳、合作以和创新的精神、培养同学思维的灵活性,充沛体现同学的主体地位。在教法上采用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方式,主要应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通过点拨、引导使同学形成技能。在教学程序上,遵循同学的认知规律,布置了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导课。

在这个环节中,首先对同学提出《课堂常规》要求,以对口令、比一比的形式,让同学了解《常规》、遵守《常规》;再复习8、9的组成,为熟练口算扫清障碍。

第二:新课。

1、结合情境,引导同学充沛感受“一图四式”。由于同学已经有了看一幅图列出两个算式的基础,所以列出加法算式相对容易一些,而列出减法算式则是这局部的难点。因此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同学以看图说话的方式搜集相关数据,初步感知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2、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通过摆苹果图使同学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四式”。在计算过程体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协助同学积累计算方法,为同学提供发明的空间。直接出示算式5 3、3 5、8-3、8-5计算,提问: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鼓励同学说出多种计算方法,使计算方法多样化(如:数数、想数的组成与分解、调换加数的位置、算减法想加法等)。同时让同学进一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第三: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根据一年级同学的特点,在练习内容的设计上由易到难,符合同学的认知规律。如:先根据班内两组同学的人数列出两加两减四个算式;再通过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巩固加减计算;最后通过看卡片计算提高同学的计算能力。这样的设计同时又能够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本文的网址是//www.zf133.com/a/5806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