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作文 > 史学读后感 >

最新史学读后感

最新史学读后感

趣祝福编辑为大家筛选了一篇题为“史学读后感”的推荐阅读,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以后,其实我的内心五味杂陈。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的演变和变化,如果这篇内容能够为你带来改变请把它保存下来!此外,关于作文,您还可以浏览关于养小白兔作文集锦10篇

史学读后感 篇1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党史学习心得体会《中国共产党简史》读后感,供大家参考选择。

党史学习心得体会《中国共产党简史》读后感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协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大局和世界百年前所未有的变化,动员全党全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决策。透过对《中国共产党简史》的研究与思考,震撼中满怀自豪,激动中心生敬意。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和民族的希望,穿过急流险滩,穿过海浪,成为引领中国稳定而深远的巨轮。挽狂澜于既倒,挽民族于危亡。南昌起义密集的枪声划破了黑暗的夜晚,长征铿锵的脚步走向了黎明,开国典礼庄严的宣言开启了龙的腾飞。奋斗的道路是蓝色的,建设时期克服困难,改革发展日新月异。百年之旅波澜壮阔,百年之初心久弥坚。党的历史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充分证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真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实践。通过深入学习党的历史,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可以同身受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人民至上的理念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可以增强两个维护的意识和坚定性;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中国为什么能在2020年成为世界上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学习百年党史,从伟大奋斗史中汲取力量,是新时期每个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学党的历史,重在学以致用,学以致用。实践是对党史最好的学习。我们将深刻理解和把握广播电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进一步增强政治机关意识,牢牢把握广播电视总局是政治机关,广播电视工作是政治工作的定位,强化安全播出也是政治工作的理念,落实学习党史的小收获职工作中,贯穿于各自岗位上。唱响主旋律,打好科技牌。把握和利用好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高清化等重要技术变革的关键时期,深入实施“六大工程”,守正创新、培根铸魂,让新时代广播电视工作紧跟新形势新要求,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不断探索全媒体发展之路。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将全面落实“字字千钧、秒秒政治、天天考试”的要求,聚精会神、全力以赴,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好状态、最实措施,确保安全播出万无一失,认真履行“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神圣使命,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我们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推进广电事业新发展的征程中奋发有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用忘我的工作和出色的业绩喜迎党的百年华诞,这是我们学习党史的出发点,更是我们学习党史的落脚点。

党史学习心得体会《中国共产党简史》读后感深入学习“四史”特别是党史以来的每一天,我都被深深地震撼和感动着,百年党史上那些珍贵画面、那些或青春或苍老却无比坚毅的先烈身影和面庞,仿佛在无声地召唤着:一个人,尤其是当代青年,应当如此度过自己的一生。赋予生命以深刻一个人尤其是当代青年究竟该如何度过这有限而珍贵的人生,才算没有虚度的悔恨呢?17岁的马克思在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曾给出过答案:“人们只有为同时代的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达到完美。”15岁下乡梁家河的青年习近平用实际行动给出过答案:在经历了掏地、挑粪、耕种、锄地、收割、担粮等诸多“第一次”之后,他将对祖国大地和人民群众的无限深情作为自己的根,自此笃定践行“为人民做实事”的庄严承诺。赋予生命以深刻,就是摆脱“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将个体价值与人类发展的伟大事业休戚相连,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兴旺繁盛密切相关,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党性意志,主动接续伟大梦想、伟大事业、伟大工程和伟大斗争,在成就他人和贡献历史的同时,完善人格、丰富学养、拓展视野、深邃思想。赋予生命以智勇革命意味着流血和牺牲,那些惊心动魄的党史瞬间背后无不交织着机智、沉稳、坚守与勇毅。作为党的最核心文档,“中央文库”累计两万余件、分装20多箱,却在被铁笼般统治的上海完好保存20多年,直至新中国成立。其历任管理员几乎都曾经历过各种天灾人祸,尤其是在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时,悄然而顽强地守护党的最高秘密。连续几位管理员接任时三十几岁、病故时也是三十几岁,其风险之大、压力之重绝不亚于冲锋陷阵。《石库门里的红色秘密》一书里曾描述,他们在密不透风、昏暗的小屋里整理文档,经常烧着炉子以备在敌人闯入时点火、烧房从而与文档共存亡。1929年,中共中央第一座秘密电台在上海建立,完成了党的通信史上一次划时代革命。筹建电台的是一位善于自学成才的年轻人李强,他接到周恩来同志下达的指示后即伪装成无线电爱好者,不动声色地以业余爱好学习、以漫谈闲聊请教,分批次购买所需零件、发动机及无线电技术材料,直至与同样速成的张沈川完成了制作电台、机务、报务等所有工作。他们创造的被党内同志誉为“豪密”的密码本,直至国民党溃败都未被对方破译。赋予生命以智勇,就是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睿智和果敢,将所有看似不可逾越的“天堑”联成通途。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像我这样一个人,从前并不会打仗,甚至连想也没想到过要打仗”,他却因为党和人民的需要而成为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我们不太熟悉的张仲瀚同志,本是上世纪30年代的文艺家,却因为党和人民的需要而成为40年代的军事家、50年代的农学家,一生未被授予军衔却仍被誉为“新疆军垦第一人”。赋予生命以坚毅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都是跌宕起伏甚至充满曲折的。党的百年历程就是在这样的激流里,由那些金子般的心灵、钢铁般的意志所积淀而成的史诗。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曾深情讲述:邓小平同志因为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而一生“三落三起”,他却“每次被错误批判打倒都豁达乐观、沉着坚韧,对未来充满希望;每次复出重新回到工作岗位都无私无畏、以顽强的意志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推动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形成和实践”。更早期的党史上,邓中夏同志1933年不幸被捕,国民党反动派挑拨他:“你是共产党的老前辈,现在却受莫斯科回来的那些小辈欺压,连我们都为你感到不平!”邓中夏轻蔑地回答:“这是我们党内的事,你有什么权利过问?”“请告诉同志们,我邓中夏就是烧成灰,也是共产党人!”就义的两天前,他给党写了最后一封信,信中说:“同志们,我快要到雨花台去了。你们继续努力奋斗吧,最后的胜利是属于我们的!”赋予生命以坚毅,就是在遭遇误解、挫折、失败甚至牺牲时,仍然秉持坚韧、豪迈与豁达的人生态度。正如毛泽东同志在长征时的豪情万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也正如陈毅同志在梅岭被围时的献身决心:“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将人生冠之以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必将始终闪耀着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不灭精魂。赋予生命以温暖早期共产主义者的觉悟源于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和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心。青年周恩来曾写道:“每当我‘踯躅途中’,看到成群无家可归、生活没有着落的乞丐时,就‘推己及人’,‘视天下饥如己饥,溺如己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正在于矢志不渝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而奋斗,人民群众也因此成为党的力量源泉,“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赋予生命以温暖,就是永葆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真挚情感,永怀最深沉有力的博大情感。焦裕禄同志曾说:“在这大雪拥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应该到群众中间去。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只要真心相待、实心相帮、全心相托,即使只有“半条被子”仍可以留下长久暖意,即使只剩漫山血染的杜鹃仍可以迎来灿烂春天。

党史学习心得体会《中国共产党简史》读后感近期,按照中央、全省、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动员部署会精神,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党史的重要指示精神,我院将党史教育纳入“必修课”,集中采购并向干警下发了《中国共产党简史》、《习近平同志〈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党史书籍。通过这段时间的党史学习,我感触颇深。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1949年9月解放战争胜利。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中国经济实现腾飞发展。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庄严地写入党章,并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全社会共同意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取得了扫黑除恶、惩贪治腐、环境整治等方面的阶段性胜利,使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净化。中国共产党党史是一部大气磅礴的奋斗史,体现了党与时俱进、艰苦奋斗、自我革新的优良品质。通过党史教育学习,引领我们重温初心,树立为民情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法院是执法之公器、司法之利器,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发挥重要作用。若队伍不公、不廉、不力,势必严重削弱法院机关公信力,严重践踏社会公平正义底线,面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这场刀刃向内的革命,我们法院干警要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明的纪律、最扎实的行动,把学习教育、查纠整改、总结提升落到实处。作为一名政工干部,我所从事的干部人事工作关系到每一位干警的切身利益,必须有甘为人梯、淡泊明志的胸怀。我们既要敢于担当,坚持原则,做到公道正派,也要谦虚谨慎,倾听干警心声,解决干警困难。在今后工作中,我将把党史学习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落实到服务审判事业的实践中,勤学善思,知人善任,做法院干警满意的政工干部。

 

史学读后感 篇2

其他的几个章节也大都如此,在从整体上勾勒出“中国史学史”发展的大致框架和脉络的同时,又对每个时期的史学发展状况做了全面、细致的论述,还对每个时期史学发展的大致特点给予表述,最后对具体发展特点给予详细论述,层层递进,深入浅出。

第二点是整本书的历史连贯性很好。从远古传奇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它书写了从古至今历代史学的发展历程,是一脉相承的。白先生认为“中国史学的历史可以从远古的传说说起”,是因为“传说不是历史学,但它有历史故事的内容,反映了一定的历史观点,也有自己的表述形式,从史学产生的渊源上说,传说是传播历史的最原始的方式”因此肯定了传说在中国史学最初阶段的地位,把中国史学史的上限延伸至传说时代。从远古的传说写起,透过其内在的思想性来**先秦时期史学思想的产生、发展和转变的过程。

再经过对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近代各个阶段的发展之后,一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马克思主义史学在这一时期占据了主导地位,所以在中国史学史研究的问题上,也要考虑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史学史,白寿彝先生在这方面也是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并且他把马克思主义史学作为最后一章,成为中国史学史研究的下限,成为目前已经出版的诸多史学史论著中比较独特的一部。

第三点是本书在文字表述方面准确凝练,说理深邃而不显枯燥。白寿彝先生一向重视史书的文笔,把历史文学列入到史学研究的范围,十分欣赏太史公“于序事中寓论断”的叙述手法,在本书中这种文笔的特点很是突出,虽然本书由众手编纂,但由于撰者在自己承担的章节都有很丰厚的积淀,因而每一章都写得很扎实,再加上最后由白寿彝先生增删、改订,所以语言风格都达成了一致,符合白先生在文字表述方面提出的“准确、凝炼”的要求。

第四点是本书中对近代考古学对史学的影响提出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和叙述,作者认为包括中国猿人的发现、甲骨学的成就、敦煌写卷、汉晋木牍等考古成果在内的中国近代考古学的成就对史学的近代化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不仅体现在历史观点的更新上,还体现在史料学领域的拓宽、研究方法的发展和史书编撰等方面。考古学的发展也包含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了历史的范畴。

总之,白寿彝先生主编的这部《中国史学史》教材是一部高水平的中国史学史论著,作为大专院校的历史系教材来说也是很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安作璋、耿天勤,《白寿彝先生对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杰出贡献》,《史学史研究》,1995年第1期.

3.瞿林东,《白寿彝先生和中国史学史学科建设》,《回族研究》,2004年第2期.

4.翟圆,《简评白寿彝主编教材》,《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史学读后感 篇3

《史学著作读后感》

历史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线索,因此人们对历史的了解一直是人文学科中的重要内容。而《史学著作读后感》这本书,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历史著作读后感集合。

从此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历史对当前社会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过去的回忆,它更是启迪我们思考、指引我们前进的智慧之光。

这本书中,有关于各个时期历史和各类历史事件的深入解读。最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史记》、《资治通鉴》、《大明一统志》等著名历史文献的阐释,让我对这些文献中所承载的历史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

其中,《资治通鉴》是我最喜欢的一本历史文献。全书共分十三部,贯通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在这部作品中,司马光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力求从客观和流程上进行叙述,且概括性非常强。因此,这本书不仅能让我们深入了解历史,还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的大势。

何况,《史记》这部文献作品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之一,其中记载了中国自夏朝到汉朝两千多年的历史。它被认为是中国史学史上的开山之作,具有开创性和划时代的意义。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史书所记载的人物、事件,把它们看做是拓展自身视野的重要工具。

其次,《大明一统志》作为明代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以“嘉靖桥一志”为蓝本,按照型式以通志模式编写而成,收录了很多难得的明代史料和文化信息,并包含了关于平民生活、民间艺术的丰富资料。从这部文献中,我们不仅能了解到明朝时期社会政治、军事方面的光辉历史,还能够深刻地领悟到明代人民的风貌和生活方式。

当然,这本书不仅仅关注于中国历史文化,还包括欧洲历史,如《欧洲城市的兴起与发展》。而这本书则是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论述了欧洲城市经济文化的历史演变,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历史文献。

总之,读完《史学著作读后感》这本书,我了解一件事情,就是历史永远都是值得人们探索的主题,我们需要回顾历史,探究历史,以期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所处的世界,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问题。

历史给我们提供了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思考角度和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态度,而对于我们现在而言,良好的历史学习和阅读,不仅可以拓宽知识面,更在于提高我们的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

史学读后感 篇4

作为法律史学家的狄更斯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尽管法律与文学在西方成为一种所谓的运动或曰流派出现在20世纪后期,但是英国著名法律史学家威廉.S.霍尔兹沃思的这本《作为法律史学家的狄更斯》应当被视为法律与文学的一种早期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运用和交叉。由于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乃至世界著名文学家,由于他对英国社会特别是英国下层社会的生动描写和关注,同时还由于他早年在伦敦律师所的经历以及与当时法律界的长期联系,因而其涉法作品不仅细腻,而且有一定的可信度。当然,作为一名文学家,其相关作品中的一定的想象、夸张等是容许的或可以理解的。也许,正是通过狄更斯的作品,引发了不止一代的中外读者对于狄更斯时代的英国社会的了解和想象。就这本中译本而言,汉译者实乃功不可没,让更多的中国读者能够分享霍尔兹沃思的这部作品,同时可以从一个较为独特的角度重读狄更斯。其中,汉译者给出的诸多译注更是方便读者之举--毕竟,大多数的中国读者对于英国法律文化知之不多……

史学读后感 篇5

本书的作者是钱穆先生,钱穆先生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严耕望语)。他们是现代史上最杰出的历史学家,也是我最钦佩的人。在中学时,我曾经拜读过他的作品《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研究法》、《人生十论》,感觉很是佩服,在大学,每天都要经过老校长陈垣的雕塑,于是对于他们的作品很感兴趣,恰好听了一节历史学院的课,老师一位专攻口述史方面的老先生,老先生年逾九十,是吕思勉先生的**,(看过他的《隋唐五代史》,超级佩服)在课上多次回忆先生在世时对他的帮助指导,情到深处,掩面而泣。

使我对他们的学术和人格颇为尊重与好奇。我碰巧又在书店里看到了他们的作品,所以我买了他们看了。

此书是钱穆先生67年定居台湾省后,于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69-71年)在中国文化学院为历史研究所博士班学生开设“中国史学名著”一棵的书稿和讲义(也有部分文章写于五十年代末)。因为是讲义,所以本书不像学术**起承转合,架构严谨,而是旁征博引,涉及颇多,并且书中多次出现“今天我们来讲“、“好了,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等很能彰显课堂意象的语句,也正因此多了些趣味性,或者说更有了些“人间烟火”之气。打个比方,以往学术专著般好似一位留着胡髭扎着小辫的老先生端坐在学堂正中背靠“至圣先师”孔子像传经授道,而此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倒是像一位久经世事见多识广云游四方老来归乡的叔伯,随意地躺在吱呀作响的太师椅上,耳提面命和后辈小子肆意谈聊自己的人生经历,甚是亲切。

并且这种趣味性并不是“通俗性”的等价,其在作者广博的学术背景和宽广的学术视野下,更显出大家气象。

北京出版社曾经于世纪之初出版了一套读物,名为《大家小书》,我和他第一次见面时时我中学时语文课查找资料,在老爹的书柜里翻出的一本张中行先生的《文言津逮》,第一眼见我就爱上了她:小32开印刷,纸张略黄,给人感觉典雅而大方,颇像一位腰肢纤细娉婷婀娜的南方姑娘。至今我还可以原句背诵扉页对于书名的解释:

“津逮”的本意是由渡口坐船到达,目的地,后来用来比喻为学的门径。所以“文言津逮”也就是文言入门。我校**教授启功先生为这本书题词。女子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吕叔湘老人为之作了序:

半个多月后,中银同志来取回稿件,问我近况如何。我说:“这是一本异常有用的书,你就放心拿去出版吧。

”他说:“你还没给取名字呢。”我说:

“这本书的目的是要把读者引进文言世界,何不就叫做《文言世界漫游记》?如果你嫌这个名字太时髦,喜欢古雅点儿,那就不妨叫做《文言津逮》。”他说:

“好!就《文言津逮》。”于是他很高兴,我也很高兴。

是为序。颇有些文人相惜,彼此珍重的感觉。让我甚是羡慕。

大家小书的每本书都有主编袁行霈先生的一段也可以称得上是“大家小树“的序言:“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

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书的作者是大家;

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孙子兵法读后感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

“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的时候,在排队买票的时候,在车里和公园里,你都可以看。如此众多的读者会给社会增添一些文化色彩和学术氛围,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这句话也影响了我的读书观,使我至今仍保留这这种购买和阅读习惯。

此书和别的史学著作从体例上没多大差别,有一些结构史和比较史的印记,但因为是为学生讲课,也有许多作品内容、作者生平之类的介绍,但很少是对历史人物的揣度,完全抛去了心态史的缺点。不同的是,无论臧与否,作者对每一部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这是有道理的。这些视点和见解建立在钱穆先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虽然读来有些不同于客观史,未必同意他的每一种观点,但其知识的博大精深和眼光的锐利却每每让人佩服之至。

虽然本书名为《中国史学名著》,其实钱穆先生的这本书远远超出了单纯史学的范围,更多则是从中国古代学术史的角度来讲史书,将历史的范围由随意轻松的言语扩大到整个的中国文化。从一个类似于贯穿通史(时间轴)的结构框架出发,选取不同时代代表时代风格的不同作品来分析时代特征和文学作品。在不同的历史转折点,我们也选择了重要的作品进行分析。

在科学思想史的研究层面,正如柯林伍德所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思想的结晶汇集成教科书。因此,在历史时代的发展趋势下,研究文学作品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此外,我隐约有感觉,此书和柯文的《历史三调》在章法上颇有相似之处,都从多角度分析,以一种不同于乾嘉考究学的全新的范式撰写,很是见功力。

除了一个精彩的框架,还有许多词仍然值得学习和启发:

今日我们的学术界,遂成了‘一哄之市’。我们真要讲学问,需能避开此一哄之市。关着门,独自寻求,别有会心,才能成一家之言,有创造。

纵不说是科学方法,也是做学问一正法。耐得寂寞,才可做一人物。太爱热闹是不成的。

其实做学问也不觉寂寞,如从周公、孔子,直看到司马迁,乃至章学诚,尚有古人,转益多师,更何寂寞之有。

清代人做学问,也不能说他们没有下工夫,但他们究竟只看重在材料之学,给我们很多方便,今天我们即讲材料之学,和清人相比,已差得太远。……但我们今天做学问,究该比清代人更进一步才是,该从材料搜集之上更深进到见解眼光方面。只是所谓见解与眼光,仍该读书,从材料中来,不能架空**,又不应该只用心小处,该能有大题目,在大处用心。

我此讲首先提到由博返约,博便要多读书,多读书后,能从大处归纳会通,这就是约了。

做学问人,大家该知道的我们总该知道。学术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大家都知,我独不知,孤陋寡闻,总对自己研究有妨害。……我们把前人已有定论的来潜心研求,自可长自己见识,训练自己功夫。

……学问实是无穷,已成定论的大问题之内,仍可有小问题。……

嘉言醒句还有很多无法一一列举,甚是遗憾。在我看来,此书不仅有助于对于文学作品和历史文化的学习,更加重要的的是在字里行间斟酌**前辈前贤的那种治学严谨,为人宽厚,进德修业那股子韧劲儿,这是当下的我们所缺少的,也是亟需的。我希望最后,正如钱穆先生所说:

于心性治平两面,都知用心,庶可于将来史学前途开展出光明。任重道远,我此一年所讲,一面是为诸位指出道路,一面是为诸位打气添油。虽是粗枝大叶,但我自信,将来中国史学重光,与我此一年所讲,决不至大相河汉。

史学读后感 篇6

成都市天回小学校作者:廖良蓉(笔名:平蓉静儿)

古人云:“以史为鉴”,意思就是要把历史当作镜子一样来反思现实,从而达到指引现实、超越现实的目的。在这一点上,我们中国人做得很好。

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文明古国,傲然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丰富的历史沉淀。李轩编著的《读史学做人》一书,深入浅出的将历史的趣味性和知识性有机结合起来,让读者能够在愉悦的心态下学习历史知识,并且可以让那些在人生路上徘徊的朋友借助此书的引领,找寻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之路。

品《读史学做人》该书,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下面谈谈我印象最深的五点:

(一)学人所长,补己之短

赵国之所以能够快速地增强国力,与赵武灵王善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策略密不可分。要知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世间没有谁是完美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及时发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不断地丰富自己,并最终提高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经常审视别人的长处,少走孤独、自满的路,虚心向别人学习,找到合适的时间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二)刚柔相济,进退自如

为人处世,不能没有应对,而是要有一套巧妙的变法,去把事情做到位、做到实处。柔能克刚,是智者为人处世的一种策略。以柔胜刚,是智者为人处世的一种妙计。

文中的刘秀认为:“柔能制刚,弱能制强”,因此,他多以宽柔的“德政”去收揽军心,很少以刑杀立威。无论是军事、政治还是外交等方面都治理得很好。

在历史与现实中,刚者往往居多,柔者始终居少,若能以柔为主,寓刚于柔,刚柔相济,进退自如,那才是智者为人处世的正宗------也就是世人所推崇的“柔道”。

(三)贫而不怨,富而不骄

朱买臣无视世俗偏见,努力学习,成了名人。他“负荆苦读”的故事也一直激励着许许多多有志之士。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贫穷和繁荣只有靠我们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

贫困时,我们要像《论语》中孔子称赞的颜回那样:“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颜回的一生虽然贫穷,但他不受制于贫穷。因为真正的贤者懂得安于贫穷。

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有机会成为富人,也要注意加强修养,否则,很容易在世俗的奉承中迷失方向。唯有富而骄,才不会盛气凌人。

(四)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出自《后汉书.冯义传》。品《读史学做人》一书后,才明白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由来。

这是战斗结束后,光武帝下了一道诏书,名叫《劳冯异诏》,诏书中说:“赤眉军被讨平,士兵们十分辛苦,虽然兵败回溪阪,最后在渑池一带获胜。可以说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得失来自个人判断。上帝喜欢公平待人。当我们失去了什么,他悄悄地给了我们另一件东西作为补偿。失去的东西。往往也给我们带来惊喜。

有得必有失,得失往往紧密相连。

(五)言而有信,才能让人臣服

现代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无论我们做什么,要取得成功,必须以诚信为基础,以诚信待人,以信人。那些真正的正人君子应该胸怀大志,并且不拘小节。言必行,行必果。

这不仅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因此,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把诚信作为修身的基本原则。

品《读史学做人》一书,我深深感到:每天读一点儿历史,一个简单的故事就能启迪人的思想,开悟人的心灵,甚至改变我们为人处世的方式以及做事的方法。在今后的品读中,我会与“史书”相伴到永远……

史学读后感 篇7

布洛赫对历史爱得深沉

——读马克·布洛赫《历史的技艺》有感

“历史究竟有什么用?”这是一个至今还困惑大多数人的问题,并因为该问题的存在,历史学至今都没有得到她应有的名分,那么,历史究竟有什么用呢?先前就没有哪一位历史学家对这一问题做出过思考和解释吗?

带着“历史有什么用”这一问题,我与马克·布洛赫的《历史学家的技艺》邂逅了。其实,在进一步地阅读了解之后,我更喜欢这本书的另一个译名《为历史学辩护》,因为这个译名更能直接反映作者写该书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大致了解到,该书是一位对历史饱含深情的历史学家面对历史地位不妙的情况下,发出掷地有声的呐喊与辩护。

或许是碰巧,马克·布洛赫的《为历史学辩护》也是由一个问题开始的:“告诉我,爸爸,历史有什么用?”这是马克·布洛赫的小儿子无意间向他身为历史研究者的父亲提出的一个问题,正是由于这个不经意的问题,触到了布洛赫的神经,“可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切中了要害,童言无忌。

他的问题恰恰是针对历史学存在的理由而言的”。[1]于是,布洛赫针对当时历史学的地位,同时也为了自身对历史学的深入思考,写了《为历史学辩护》一书,并“但愿本书能够作为我的答案。”[2]

当初选择读此书,出于两个目的,其一,该书与“历史有什么作用”有关,我想通过阅读它,或许可以解开内心同样存在的疑惑;其二,这是一本比较薄的小书,读起来也不会花太长时间,也容易将其内容快速读完,以求能够快速得到我想要的答案。但是,现在我已经将它欣赏了两遍,回头想想,对当初的两个目的有些惭愧,似乎我的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因为,一,我目前读了两遍,但依然不能很清楚地回答“历史有什么用?”这个问题;二,我读这本书并不是很快(或者说“懂这本书”更加确切)因为它是类似于历史学理论的书,任何东西似乎只要上升到理论,就不是那么容易摸透。

但是,我并非一无所获,相反是获益良多。首先,我获得了布洛赫(bloch)带来的影响力,它坚固而持久。对于一个历史学家来说,他必须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布洛赫不仅热爱生活,而且有责任感。

“二战初期,法国便沦于敌手,在这极其困苦的时刻,布洛赫开始了《历史学的技艺》的写作,在该书的卷首,他痛苦地写道:‘国难当头,谁不感时伤世,草此小书,;聊以排遣胸中的忧愤。”[3]布洛赫不仅仅是个埋头于故纸堆的历史学者,他更是一个关心国家,热爱民族,支持正义的历史学家。

其次,丰收了知识,布洛赫的这本小书“书未杀青,作者却赍志而没了。”[4]可见该书是本未完成的著作,依据出版的书的内容及布洛赫的好友另一位年鉴学家派的创始人——吕西安·费弗尔的描述及推测,布洛赫“原设想写七章。标题分别为:

1、历史认识:过去与现在;2、历史的考察;3、历史的分析;4、时间与历史;5、历史的经验;6、历史的解释;7、历史的预见。”[5]“马克准备在结论中论述‘历史在国民教育中的作用’,还打算写一篇题为‘历史教学’的附录”。

[6]而目前看到的《历史学家的技艺》则有五章,而且就我个人观点而言,第五章似乎还是个草稿,尚未写完,也没有经作者重新加工和整理,因此,大师含恨离世,留下未成之著,实属吾辈之憾事。但是庆幸的是,关于该书与我们见面的部分是布洛赫史学的精华,其间“颇多精义”,“有人称它为‘年鉴派史学的宣言书’”。可见其分量不轻。

为什么说分量不轻呢?还是先从布洛赫的《历史学家的技艺》谈起。

首先,这本于1992年6月,由张和声、程郁译,经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的《历史学家的技艺》开篇便是十多页译者的话,这段话高度概括了这本小书的全部内容和观点(但是,这段话并不等于全书,因为有很多东西,不身临其境,是难以感受的,书中的很多道理布洛赫均举出很多例子加以阐释),读完正文之前的这段话,对布洛赫的史学观点大致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年鉴派的观点与实证主义史学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同的。“年鉴派史学与实证主义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强调带着问题去研究历史,而后者推崇‘史料即史学’的观点”,[7]布洛赫推崇“问题史学”,进而有了他的整体史观,他认为“若囿于一隅之见,即使在你的研究领域内也只能得出片面的结论。”而研究历史不仅仅需要知道史实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史实,因而就需要了解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来得到丰富的环境背景资料,以得出史实背后隐藏的东西,因此,布洛赫认为“唯有总体的历史才是真历史。

”也就是说,史料仅仅是史学的一部分,实证主义史学所提倡的是“只见木,而不见林”,而年鉴派史学是要在史料前问一句“为什么”,并且去探索“史料”背后的故事,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史学。我个人也认为“史料”与“史学”是不对等的,史料只是记录或证实史实的实物(包括文字),如果“史料”等于“史学”,那么史学研究的领域就太窄了,而真正的历史学,我个人认为它是文科的另一门基础学科(就如数学是理科的基础学科一样)。文科的任何东西,似乎都离不开“史”,“史”虽未曾表露,却渗透在了文科的各个方面。

另外,再从书的内容说一说吧!

《历史学家的技艺》共分为六个部分(除开译者的话),分别是:1、导言;2、历史;人、时间;3、历史的考察;4、历史的考证;5、历史的分析;6、历史的因果。

其中导言里有一段特别有意思的话:“每一门科学本身,仅代表了知识海洋的一点一滴。”“无论你从事什么专业,为了了解和正确评价自己的研究方法,就必须看到它们与其他领域同时代发展趋势之间的关系”[8]从这里,我们能看到,布洛赫对历史的爱,是一种客观的爱,并非在布洛赫眼里只有“历史学是最美”,他始终用一种客观而谦逊的态度来对历史学“辩护”。

其实,布洛赫的这一态度一方面来自他自身的修养,另一方面,也来自他的学术主张,这个主张其实可以追溯到1900年创办的《历史综合杂志》的哲学家贝尔那里。“该杂志反对传统的叙事史,倡导对历史进行理论研究,但这种理论**于经验观察,与传统历史哲学迥然不同。”贝尔还认为“历史学家的任务不是描述历史,而是通过综合比较研究解释历史。

”[9]这为日后年鉴派总体史的写作做了思想上的准备。因此,从这一方面说,我们无疑可以认为布洛赫是客观而谦逊的,客观而谦逊的研究他深爱的历史学,因为越是爱得深,才越会去透彻地探索。

布洛赫除了客观而谦逊外,他还是个具有开拓精神的学者,他的《历史学家的技艺》一书,不仅是在为历史学辩护,更是在探索出一种有效地研究历史的新观念与新方法,在布洛赫写作《历史学家的技艺》那个年代(大约20世纪20---40年代),以朗格卢瓦和瑟纽博司为代表的传统实证主义史学占史学研究的统治地位。布洛赫先前在斯特拉斯堡大学任教,“他们效法德国**学家兰克的研究班形式,创立了综合研讨会。聚集在这里的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地理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打破学科分隔状态,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以及跨学科综合研究”,[10]他们“力图用具体研究成果来说明和推广总体史”,改变传统实证主义史学独大的局面。

而《历史学家的技艺》一书中大部分也是布洛赫在探索新史学观念时的“自我对话”。正是由于有了布洛赫的总体史观的提出及开拓精神的鼓励,也才有了第三代年鉴大师布罗代尔的辉煌与“时段理念”的问世。布洛赫无愧于年鉴派开山鼻祖的称号。

既然提到了“总体史”,那就不得不再提到另外两个让布洛赫在年鉴派中岿然不动的理论了,其一是“比较历史方法”;其二是“回溯复原方法”。这两个方法在《历史学家的技艺》一书中也是分别阐释的。

“比较历史方法”是布洛赫十分重视的一种史学研究方法。他在《欧洲社会的比较历史研究》一文中提出历史比较的两个必要条件:1、研究对象必须具有某种相同或类似之处;2、它们的环境存在着某种差异。

比较分为一般比较或宏观比较和特殊比较或微观比较。前者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比较几个相距遥远的社会,后者是指同一时代几个相邻社会的比较。布洛赫的著作是属于特殊(微观)比较,对比同一时期内各种社会要素在各地的异同,进而从总体上分析社会结构及兴衰演变。

另一个是“回溯复原方法”。在《历史学家的技艺》一书中,由古至今里,布洛赫提出“回溯”的历史研究方法,他指出,人们以为学者考察历史的顺序与事件发生的先后是完全一致的,而这正是一种误解。“回溯复原法”打破了以历史学家首先分析起源的“起源偶像”。

认为历史研究的合理顺序不仅要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先后,而且应从明晰到模糊,他指出,“由于缺乏文献记录等原因,我们对中世纪农村社会的认识是有限的、模糊的,而近现代关于农村社会的完整记录及农村中残留的遥远时代的风俗习惯和技术等,构成了一幅农村社会的明晰图景,为我们研究过去的农村社会提供了基础。”

对于马克·布洛赫及其史学观点,后人也有不同的评价,甚至连第三代年鉴派史学家也对“总体史”提出质疑,“总体史显然是没有意义的,它是一种愿望,标志着一个方向,只是一种不明智的雄心”。怀疑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布洛赫对历史的贡献或他对历史的热爱。也有人客观地对年鉴派做出了较为客观的评价:

“年鉴学派不是把史学家限制在某种严格的理论框框中,而是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他们扩大历史研究的领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历史研究更为科学化”。[11]

[1][2]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1992年版,第7页。

[3][4]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1992年版,第1页。

[5][6]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1992年版,第4页。

[7]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1992年版,第10页。

[8]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1992年版,第18页。

[9]王建华、董进泉,《历史学·当代国外社会科学流派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131页。

[10]同上。

[11]王建华、董进泉,《历史学·当代国外社会科学流派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157页。

参考文献:

1、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张和声、程郁译,上海社会科学院,1992年版。

2、王建华、董进泉,《历史学·当代国外社会科学流派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张和声,《马克·布洛赫及其史学思想》,《史林》1993年第4期。

4、王科,《马克·布洛赫“倒溯法”探析》,《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5、李新冲,《试论马克·布洛赫的史学功用思想》,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10年6月,卷5第2期。

史学读后感 篇8

近来我常常想,为何大家会产生这种把所谓历史人类学的研究取向视为新东西的印象?到我看了王尔敏先生的《20世纪非主流史学和史家》一书时,好像明白了一点。在学术的社会里,也许有一两种叫做“主流”的研究取向,其他则被视为“非主流”。

在“非主流”没有进入站立在“主流”中的学者视线的时候,“主流”可能就是全部;一旦“非主流”进入了视线,就可能被视为新潮涌来,然后会产生“新潮”是否会成为主流的疑虑。其实,在学术上,“主流”也好,“非主流”也好,都是“流”,但这个“流”一定要有源,不是随意泼出之水;也一定要循自己的河脉前行,不是四溢散漫之水。学术之“流”的格局,应该像珠江那样,尽管地理学家可能会定义哪条水道是珠江的主流,但实际上,珠江水系并无主流支流之别,几条江河并没有真正合流;到了三角洲的河段,主流支流更是难分莫辨,所有水道都互相交错,互相混合,最后还是分流入海。

如果我们能够像理解珠江水系那样那样理解学术之“流”,那么,很多争论或者就可以休止了。

最后,我想用两句也许是老生常谈的话来归纳我的意见:我相信“史无定法”,但一定要“学有所本”。

史学读后感 篇9

百年大党,筚路蓝缕。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注意为基层减负。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在这个重大的历史时刻,我们又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我们需要学习党的历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以更加昂扬奋进的姿态书写新的伟大成绩。所以,党史学习教育要坚决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只有学深学懂学透,才能从党史中总结经验、汲取力量、奋进向前。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全党上下当前必须完成的首要政治任务,不仅要保质保量,而且要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沉下心来认真学,结合岗位深入学,以民为本实践学,既要在学习中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也要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切实防止出现学习和工作“两张皮”的现象。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委(党组)书记是关键中的关键、少数中的少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起着重要的示范带头作用,不仅要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要肩负起组织实施、监督检查、问责问效的主要责任,努力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党委(党组)班子成员要结合分管工作,以抓铁有痕、踏石有印的韧劲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学习教育总体安排,科学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注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衡量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要带着问题学,查摆差距、补齐短板;要带着感情学,发扬革命精神、弘扬革命传统;要带着责任学,胸怀“两个大局”,坚定信心决心。要注意为基层减负,精简会议、报表、总结等材料,探索运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学习讨论,坚决查处学习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

百年历史浩浩汤汤,伟大征程催人奋进。只有学深学懂学透,才能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史学读后感 篇10

这个寒假我读了《史记》。 这是一本能丰富头脑,补充知识的神奇的书。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著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著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著主人公的喜,忧著主人公的忧,感受著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

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历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历史的意义便是在此了。然而,历史又是一个极不易说破的词。就算历史学家,触及历史的本源时也是相当谨慎的。那么现在我来说历史的意义,是不是属于寻找海市蜃楼的根基那种的无知行径呢?我想,历史都列为过往的陈迹余音了,当下的我们循迹辩音追索渐渐被流光掩盖的遗踪,从历史废墟的蛛丝马迹里探求当代的意义,可以说是不能被偏废。历史的车轮从来不为任何一个君王、一个党派,一个民族而停留过,一个君王有多么大的功绩,多么的文成武德;一个党派有何等优越的制度;一个民族有何等优良的血统,多么的文明灿烂,历史都是如公证的无私的,并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和庇护。因而不断思索历史的意义作为一个永久的命题和课题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与解决。

大唐盛世时魏征直谏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不说话,她的沉默正是她的价值。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当中领悟中兴的规则,使国家与民族以后的历史朝良性发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纳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开元盛世离不开对大隋炀帝的借鉴与批判的深入。历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持久地困扰并困惑著后来人。无数的史书历数当朝或前朝得失,一为记载一个国度的发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为后来的执政者和人民留存一个参照的完整线索。有时历史正当被人所淡忘,聪明而执著的人跳出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确横向比照中外历史以及对当国的纵线考察,发现历史居然有惊人的相似。

罗惯中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见,一个朝代的兴衰总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后必是乱世,乱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著中国的阴阳学说。历史可以作为当政者的参考,然而也只能是参考而已。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下的,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尽量吧!尽量延缓那天的到来

当然历史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避免和借鉴,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谈地重复这样的论调,目的在于树立历史的这层意义在我们心中的标杆。从历史中找寻相关的意义,不论我们何种角度去看待历史,得出怎么样的结论,哪怕是肤浅甚至的错漏屡现的结论亦不能阻挡我们初衷。广视角多-维度地去把握历史,应该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责任所在吧?

史学读后感 篇11

“我们得自于社会的许多偏见,常让我们对外界事物缺乏反思性认识。”王明珂先生在反思史学里对这句话的阐释让我想到了一位技术娴熟的外科医生拿着手术刀游刃有余地刮骨去肉的画面,不觉残忍反而时不时地想为他拍手称快。

他在书里说社会化的过程就是教导人只学会听一种声音和如何忽略其他声音。深以为然。这个声音是我们从小接触学习的文学、历史甚至是科学,它一遍一遍地通过书写过去,来教导我们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然后指导我们现在的思考和行动,反过来,我们的行为又持续不断地强化了这个认识。

这样就造成大家陷入了一个以典范为模板的圈子里,我们所有的言行都会从这里出发然后回到这里。通过这种反复强调的行为从而确立了典范与边缘的关系,越被证明的越是正确的,而那些未被证明的就越来越自卑了。王明珂先生自卑一词用得极好,对比的产生是会让处于弱势的一方自我贬低的。在我调研期间,经常听到“我没文化,我瞎说的”“我这里太不好了,让你受委屈了”或者“这是迷信,谁还听这个呀”,这些拥有丰富地方知识的村民,因为我城市和研究生的社会身份往往会忽视自身的优势而变得非常不自信和怀疑自己。

当然,这种自卑并非只存在于社会阶层间。以我调查所见为例,有一个按照风水格局布置的寨子,修了一个形似麒麟张口的寨门,在一次接待调查团队的过程中,一个学生给当时接待他们的老人建议把麒麟头改成龙头会更好,这个自然是因为龙是华夏民族的象征,且风水里多以龙比喻气运发达,说起来气势磅礴、威风凛凛,老人听后就把自己当时参赛文章里写的麒麟改成了龙,后来这篇文章得奖,老人十分开心,认为得奖与那个学生的建议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又因为老人在当地的威望比较高,寨里的人便也跟着说那是龙头,久而久之,年轻人都说那是龙头而不知道那寨门是木匠仿照麒麟建的。很小的一件事,却可窥见文化、社会阶序于人们生活的影响。

所以传统保护与村落经济之间的冲突,社会上呼吁个性却抨击个性表现的矛盾等等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源于这个圈子确立出来的典范和边缘产生的问题,毕竟边缘希望融入典范,穷人渴望变成富人,富人渴望变成有学识的富人都是因阶序产生的正常欲望。

而我们,尤其是在拥有一定话语权的时候,也应该多去反思,尝试跳出这个圈子,虽然很难。


本文的网址是//www.zf133.com/a/5806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