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作文 >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7篇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7篇

一本不起眼的图书,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的留存,阅读作者写的书籍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读后感如何去写?通过阅读“不做教书匠读后感”您可能会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此外,您还可以浏览作文栏目的秋的步伐作文20篇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篇1】

“不做教书匠,做什么?”

我开始阅读这本书——《不做教书匠》。

其中最感人的一章是,教育是一朵微笑的花朵。作者认为教育需要更多的微笑,我们微笑的价值将超过经济的总和。诚然,微笑是每个人都能轻易拥有的财富,微笑在教育中是如此重要。

管校长说得好:“我们对孩子微笑,生活就对孩子微笑,孩子也就微笑着面对生活。”是啊,微笑是最具魅力的。

老师的微笑可以使孩子快乐;老师的微笑可以给孩子增加信心;老师的微笑可以刺激孩子的学习。是啊,所有孩子都喜欢老师能把微笑挂在脸上。

可是,曾几何时,发脾气成为我无可奈何的代名词,学生作业没完成,一顿臭骂;学生违犯了纪律,严厉批评;甚至是课堂上学生答错了问题,我们的眼神里也尽是谴责。为什么不微笑着问为什么,微笑着帮助他们想象解决方案呢?当你能微笑着倾听孩子的心声,微笑着抚摸他的头,这对他来说是无比的快乐。

而现在的我们板着一张严肃的脸,动辄就批评教育,那孩子肯定是大气不敢出,战战兢兢的坐在课堂里。生动活泼的课堂从何而来呢?学生连最起码的信任都不敢给你。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开始明白,笔者的观点是要求老师们努力学习。不做教师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不做“教书匠”,“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师;做一名有约束感的教师;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上进感的教师;做一名有奋斗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亲和感的教师;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师。”

我与此相差太远了。课堂是我从教13年的场所,已是再熟悉不过的地方,正因为熟悉,我对一些行为已经熟视无睹了。有时因为对教学内容太熟悉而忽视了课前的钻研文本,两手插在口袋了便走进了教室,有时会找一些理由放松对学生的要求……自己充其量也只是名“准合格”的老师吧!

我是不是在不知不觉中迷路了?时时以“做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来标榜的我对学生的成长付出了怎样的责任呢?

《不做教书匠》中鲜活的小事例,生动的语言如醍醐灌顶,浇醒了混沌的我。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篇2】

有人说:读历史可以使自己聪慧,读诗歌可以使自己灵秀,读数学可以使自己精细,读自然可以使自己深沉,读伦理可以使自己庄重,读逻辑和修辞可以使自己善辩。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说过:

“一不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象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如果一位教师能把“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思想理念植于心田,活到老,学到老,养成良好的、持久的读书习惯,那么他会“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智慧迸发,情怀豁达。他的精神生活每天都会充满阳光,让他的学生终身受益。

寒假期间,读了《不做教书匠》这本书,书中的好些故事并不陌生,回顾自己从教二十多年的经历——认真备课、上课,对学生负责,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适当培养学生的人格。我以为做了一名不错的教师。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才恍然大悟,我充其量只是一个“教书匠”。

什么是真正的教师。心灵的力量,情感的关怀,人格的影响,文化的气质,智慧的实践。我到底具有了哪几条来完成这趟人生美好的精神之旅呢?

书中有八章给我们指明了成功教师的目标,特别是第七章《做一名有亲和感的教师》让我感受很多,在这一章里有一部分内容,题目是《教育在欣赏中微笑》,我读了很多遍了,每读完一遍我都有着不同的感受。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对这部分内容又了进一步的了解。我们班很多孩子学习习惯不好,经常不完成作业,催很次都交不齐,面对这种情况,我能做的就是对他们大发脾气,结果是效果甚微。

这个班的优秀生很多,但他们中的一部分却很粗心,对他们教育,我不是引导,也不是和风细雨,有的只是狠狠的训斥一顿,结果是这些成绩好的学生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还有一部学生做事总是漫不经心,拖拖拉拉,我对他们也没有好脸色,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学生在课堂上就开始怕老师了,课堂气氛也显得沉闷了,课后也不敢接近老师了。

我反省自己,真的不应该这样,学生本来就是要学技能的,什么能做好,还要老师做?所以我开始寻找学生的优点,发现学生的美好,表扬学生的进步,对于那些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学生委婉提醒,耐心对孩子们讲道理,学生听话了,可爱了,我也不像以前那样生气了。当学生在桌子底下做小动作时,我上课提醒一下,或一个眼神,或让他同桌回答问题,或到他身旁摸摸他的头,这样也能让孩子们静下心来听讲,又不会打乱课堂秩序。

学生有什么心里话也敢和我说了。所以做为一个有亲和力的老师,学生们喜欢,我很高兴。

成尚荣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一种保护。”学生只有有了安全感,学习才可能很快进入状态,学生才感到学习是快乐的。

如果我们能微笑着对学生说话,微笑着倾听学生们讲述,微笑着赞许,微笑着抚摸孩子的头,孩子们是何等的快乐?“爱就是教育”,微笑就是教育,教师只有用自己真挚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老师的点滴关爱,犹如窗外冬日的暖阳,让学生感觉沐浴在金色的光线之中,这就是教师的爱的“魅力”。

孩子们可能会浪费父母的爱,但他们一定会珍惜老师的爱。老师的一句平常的关心话、一件可能是不经意中的不起眼的小事,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而被学生珍藏一生。

管老师在《不做教书匠》里的说过“我们要使教育人生充满快乐,就一定要在工作中快乐起来;而要使自己的工作快乐起来,你就一定要投入与付出。笑吧,老师们!我们要以行动教育学生,要微笑着面对学习,微笑着面对生活,学生会喜欢我们的,教育的阳光也会变得灿烂起来。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篇3】

读《不做教书匠》心得体会

我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一书,书中句子很短,文字很美,字字扣人心弦,道出了大部分老师的心声。里面对教师的心理分析很有道理,也给一些教师指明了方向。书中写了八个内容:

做一个有方向感的教师、做一个有约束感的教师、做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上进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个有奋斗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亲和感的教师和做一个有智慧感的教师。里面生动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受益匪浅。其中感受最深的是更懂得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要有一份责任感。

教师面对的对象是学生,对于教师而言,责任心不是在轰轰烈烈中展示,而是在平凡、普通、细微,甚至琐碎中体现。很多人,常常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做他们不喜欢的工作。而我们踏入教师岗位后,应该喜欢它,热爱教育,有很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回首这段教学生活,我突然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老师。

我们需要先树立一个工作的目标,之后责任感、约束感、积极感才会随之增强。只是,拿什么来实现目标呢?在这篇文章里,我找到了答案——一颗爱的心。

对一个教师来说,爱体现为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差异、劳动、隐私。可能你会觉得你尊重学生,但是并不意味着学生都尊重你,那么,你就要有思想准备,教育的艰难就在于用我们自身优秀的素质,天长地久地,以教育的智慧移植到学生身上。

爱也体现在耐心上。管校长在书中谈到耐心,即如何教育和辅导后进生。一班后进生最让老师头疼。这些学生喜欢打闹,学习不认真,成绩也不好。老师总是要想转化他们,但这些学生顽皮得很,很多的老师会失去信心,但管校长能做到对后进生的转化有足够的信心。

那么,我有多少耐心来对待自己的学生,来对待学生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这么一问,羞愧无比!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篇4】

我要反思自己:我把教师当成了自己谋生的职业,还是当作一件事业来做?为了谋生,为了这份职业,自己也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但也就是“职业”和“事业”这一字之差,也就使得自己的心态,态度不同,从而使得自己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结果也就不同了!

我的工作到底该怎样来做,我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教师?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一书给了我们一个响亮的回答!我真正感悟到了“师,并非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教学生怎样做人,教师应该对学生负责。

”“一个教师一生要教成百上千的学生,遇到一个没有责任感的教师,那真是学生莫大的不幸”这些话的分量。 那不做“教书匠”,我们应该做什么呢?智慧型教师,或许该成为不愿做教书匠的老师们的一种追求。

我们应该对学术和专业有专门的研究,不但有学问,而且具有教育智慧。我们不能单单将知识塞给学生就了事,还应该思考如何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悦,学得扎实,并且使学生习得学习的方法,启迪他们的智慧。而教育智慧火花的闪现应该表现在吃透教学内容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方面。

管建刚老师说现在的教师有三种状态;第一种状态,把教育的事当作学校的事来做。将学校布置的工作视为包袱,视为学校不让我过安宁日子,总想着早点卸了这包袱才好、才自在。第二种状态,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家的事来做。

他们对于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或许有牢骚,最终都会认认真真地去做了,尽可能地去做了。第三种状态,把自己的事当作教育的事来做。他们明确地把自己的人生价值锁定教育,于是一切有价值的活动都围绕着教育展开,自己所做的一切有意义的活动就是教育的活动,就是有教育的意义了。

在他们身上,有了一种教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不满足于现状,他们努力探求着教育的有效之路、高效之路,他们把教育的创新看作人生最大的乐趣和最大的满足,并且,享受着探索路上的种种欢乐和痛苦。回顾自己走过的教育路程,反思自己的教育状态,充其量是第二种。看来是得回过头来思考一下自己的教育人生,再规划一下自己的教育人生了。

因为“一个真正有成就的人,过的都是类似于第三类教师的生活。”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教书不再是我们唯一的标准,育人才是我们更高的追求。虽然我们不可能都成为教学专家,但是我们也决不能仅仅做教书匠。叶圣陶先生曾言:

教是为了不教。当某一天,我们教给学生的不是书本中现成的知识,而是物化在书本中一种人生智慧的时候,我们就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了。我或许没有那么高的悟性,但我将一直努力下去!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篇5】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当我读完管建刚老师的这本《不做教书匠》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疑问“作为一名老师,你快乐吗?你的快乐在**?”

你的快乐在**?“我们的快乐就是让孩子们感受到快乐,享受快乐:享受给予的快乐、享受同情的快乐、享受宽恕的快乐、享受赞美的快乐、享受感恩的快乐、享受交往的快乐、享受追求的快乐、享受改变的快乐、享受合作的快乐、运动的快乐、**的快乐。

”这是管建刚老师在文中的一段话。很多教育家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把所有的爱都奉献给孩子们,孩子们才能从爱中感受到幸福。

有人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根草去。”这应该就是我们幼儿园老师无私的爱。

当我们太爱孩子时,有时难免会对他们的错误感到愤怒。但我们要“少些批评指责,给孩子留有犯错误的机会。”书里有这样一句话,我把它抄录下来:

“错误是进步的机会,学习的过程就是修正的过程。”也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吧。

”其实,犯错有时不是坏事,它可以让人更好的自省。没有人天生就是一个完美的人,即使是有经验的白发老人也可能经常犯错。从某一个方面来讲,我们每一个人一生都在受伤和成长,何况是孩子?

然而,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当孩子做错了影响我们工作的事情时,我们很容易受到批评和愤怒的批评。这样的做法有时显得过于简单粗暴,不利于学生改正,反而可能导致不良情绪。这时的孩子还是单纯的,他们可能还不太懂“正确和错误”,给他们点时间,相信他们会做好的。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对待孩子就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处理问题就会多一些理性和智慧。

《做一个有上进感的教师》一章中《教育,从小事做起》一文,使我感触很多。文章说:只有那些愿意做小事的人才能做大事。只有能做小事的人才能做大事。一件大事不是由无数的小事组成的吗?

确实,作为幼儿园的老师,我们确实没有什么大事,我们每天面对的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每天早上点人数、讲常规、做游戏、准备上课……零零碎碎,需要花费许多时间,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好像我们真的没什么作用,拿我来讲一个故事: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会晤。人们非常尊敬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位记者问其中一位:“在你的一生中,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或实验室学到的?

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

"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

"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一半的东西交给朋友;不要拿自己不该拿的东西;把东西整理好;饭前洗手;午饭后休息;为做错了事道歉;学会多思考,仔细观察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事实上,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他们在生活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幼儿园老师教他们的好习惯。

好习惯是从**那里学来的,只是家长可能是幼儿园的老师。是我们每天做的小事,无数的小事,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形成了一种东西。所以“真正的教育,能影响人的教育,往往就蕴藏于那些很小很小的细节之中。”

在我们每天做的小事中,有一件可能是我们老师最头疼的事——习惯、例行公事、纪律。当然,不仅是孩子,老师也应该有纪律。《做一名有约束感的教师》一章中《纪律,必要的存在》文中说道:

“纪律是一种必要的存在,它不仅是一种必要的规范,而且能帮助我们远离人性中的懒惰,催促我们更好的成长。严格要求自己,看似委屈了自己,强迫自己放弃很多生活的乐趣,不能够随意、“潇洒”地生活。事实上,正是因为它,你才有机会和希望享受高品质的生活。

”纪律确实是必要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手机已经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了,甚至可以说我都离不开手机了,但我们上班时就是不能拿着手机,这就是规则、纪律。这种规定确实让我们远离了人性中的懒惰。我们的教师要把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作为生活和工作的基本原则,做到心中有数、行动自觉。

要牢记我们是学生的引路人,是他们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决定,从此不再做教书的“能工巧匠”,推开面前的重重迷雾,我要做那个播洒阳光到孩子心灵中的光明使者,让他们因为我这个老师的存在而感到无限幸福。我可能不是最好的老师,但“做最好的老师”却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周佳雪2016年4月8日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篇6】

最近有幸阅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一书,这本书如同一股清泉,从心头流过。此书不仅仅在教老师们怎么教书育人,更多的在于引导老师们如何调节心理、精神上的状态。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完美融合,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来启迪老师们,鼓励老师们成为一群开朗乐观、积极向上、勇敢坚毅、幸福满满的人。

此书一共分为八个篇章,做一名有方向感、约束感、责任感、上进感、奋斗感、专业感、亲和感和智慧感的老师。其实不仅仅是做老师,各行各业上,都需要这些优秀的品格。教育,从选定一把椅子开始,明确我们的努力方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很多时候的我们,尤其是在面对困难挫折的时候,会有一些迷茫,会忍不住思考:我真的适合做老师吗?曾经刚入职的我,也同样经历过这样的一个阶段,摸着石头过河,心中免不了担忧。后来在同伴们的鼓励下,我渐渐适应了教师的节奏,也爱上并习惯了“老师”这个称呼。

既来之,则安之,其实每个人都是在不断地与磨难做斗争,才能持续地历练与成长。“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我们把自身素质与能力提高之后,便会悄然发现,原来教育并没有这么难,孩子们也没想象中那么淘气,仿佛一切都像童话一般美好。感谢学校,让我重温纯真的读书时代;感谢孩子们,让我变得更有耐心、更细腻。

不管什么工作,机械性的作业永远做不出业绩来,机械的结果只能是使工作越发无聊,人生越发混沌。不管什么工作,要想做出滋味来,请用上我们的大脑;不管什么工作,要想做出成就来,请用上我们的智慧。确实如此,教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我们要不断汲取能量,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营养。当我们潜心投入工作时,才会感受到这份工作的意义与乐趣,享受教育事业中孩子们带给我们的朝气与活力。

优秀的教师身上一定是具有心灵的力量、情意的关怀、人格的熏染、文化的气质、实践的智慧。我们要眼里有光,心中有爱,用超然的关怀对待学生,与孩子们同呼吸共命运,学生才会视我们为最亲密的伙伴,把我们看作是生命中情感与心灵的呼唤者、引领者。

虽然我不是班主任,平时和学生面对面单独沟通的时间并不多,但我很希望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内心。每天中午趁着给孩子们盛饭的间隙,我都会忍不住和孩子们唠叨两句:“今天的作业是不是又忘带啦?明天记得带来哦!”“最近学习状态有些欠缺,要加油哦!”这样的直接交流,更能强化一些正能量,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和鼓励。

还记得有一次运动会入场式,有一个班级是足球主题,班主任也穿着班服(足球服),和孩子们一起在方阵队伍当中喊口令,激情澎湃地加油呐喊。当老师真正融入班集体的时候,孩子们更能感受到老师和我们同在,我们不仅仅是朝夕相处,更是荣辱与共。

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我们要用智慧引领孩子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不平淡的每一天,不仅教给他们书本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在他们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期待他们学着用爱与身边的人相处。心怀感恩,感谢拥有的一切,铭记所有暖心的瞬间。

与孩子们同行,走好脚下每一步。肩上扛着一份责任,用精神力量感化孩子们,共同为美好的明天打下坚实的基础。(李傅艺)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篇7】

看到此书题目时,在我脑海里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不做教书匠,还能做什么。随着阅读的深入,渐渐明了作者的观点是要求老师们用心做事,不做教书匠就是心中要有教育的终极目标,做一名有方向感、有约束感、有责任感、有上进感、有奋斗感、有专业感、有亲和感和智慧感的教师。

读完此书,心中的很多困惑都烟消云散。面对以后的教育人生,眼前豁然开朗了。作者的许多思想深深地打动了我,鼓舞了我,改进了我的思想,甚至改变了我以前的一些观点。

“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可能走得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学校,也是不可能走得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教育更加不可能走得多远,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成为学生享受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和谐发展的理想空间。

这本书用生动的故事来推理、指导和启发我们的青年教育

师。对教师的心理分析有很多道理,也为一些教师指明了方向:有些不切实际的理想是幻想。只有脚踏实地地做好身边的每件事,才能更接近理想。

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一文,深有一点感悟:使我更加清新地认识到当今的学校教育,对我一名青年教师而言,除了对所教专业知识要有深入研究之外,对教师的约束感、责任感、上进感也应有个深层次的思考。

“做一名有约束感的教师” 教师的约束感体现在教育道德、规章制度的自制力上,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自制力的强弱或者说高低。自制力是指在意志的作用下,控制自己的情绪,意志自己的言行的能力。自制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使自己在实际工作、学***力克服不利于自己的恐惧、犹豫、懒惰等;一方面应善于在实际行动中抑制冲动行为。自我控制对人的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古代百科全书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到现代哲学家,他们注意到:

“美好的人生建立在自我控制的基础上。”教师的美好理想更是建立在约束力的基础之上。

“做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教师的责任感是教师对待教育的态度不做机械重复的事,作出灵气来,不做不动脑子的事,做出思想来,不做人云亦云的事,做出个性来,不做应付检查的事,做出实效来。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也要对家庭和学生负责。

教师的工作是认真的,衡量这项工作最重要的标准是责任心。

“做一名有上进感的教师”。上下班充实自己,现在进入终身学****

一代又一代,新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是不断学习,日复一日地进步。从小事做起,不要为自己找借口。用自己的力量成长,充满自信,勇于从挫折中成功。

书中的许多想法让我再次找到了灵感和信心,比如:

在挫败中走向成功——生命永不贬值

年轻的老师,不管你遭受什么样的失败,你都不会贬值,只会欣赏。失败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对于一个勇敢的人来说,只有失败才能给你带来进步。

或许这次评优课你失败了,或许这次**评比你名落孙山了,或许这堂研讨课你上砸了,或许你多次投稿都石沉大海,或许你的教改实验没有预期的效果,或许这学期你的教学质量不高。请记住,你并没有贬值,你在这些考验中得到了赞赏,但这些价值观并没有以适当的方式和机会显现出来。在下一轮的练习中你需要感到惊讶。

短暂的肤浅的阅历,印证着在挫败中走向成功——生命永不贬值的深层含义,我会用它鼓励自己,一如既往,继续前进。

绝不,绝不,绝不能放弃

年轻的老师们,请不要放弃,五年后不要放弃。为了奋斗的目标,坚持五年,你将成就自己的教育天空。这五年里,你也可以选择某个内容做为教育教学上的一个点进行突破性研究,如果你是一位班主任,可以研究班队活动,或是班集体建设,或是晨会课,或是和后进学生的谈话,等等;如果你是一位语文老师,你可以研究阅读教学,或是研究作文教学,或是研究课外阅读,或是研究写字教学,或是研究识字教学,或是研究提前读写,等等。

先把这一个点做好,做出自己的特色来,再迁移或拓展。

是啊,我们每天重复着这些工作,然而研究了吗?没有坚持,何谈放弃呢?想想看。如果你选择了一个人生目标并坚持下去,那将是多么大的改变和乐趣!一味抱怨机遇,不如从现在开始磨砺。

专业化的教师形象——具有实践的智慧

教育是一项实践性的工作,既需要经验的支持,也需要智慧的决定。一个教师是否具有专业水准,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教育实践的智慧,能否在智慧和愉悦的实践中使教育的愿景和意图得以完整。可以肯定地说,一个爱敲教鞭的教师还不具备专业水准,一个爱发脾气的教师也不具备专业水准。

有专业水准的教师是睿智、平和、博大的。他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他们可以从人的内心深处入手,寻找教育的机会和力量。他们也有能力创造教育资源。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和一个样本。他们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更符合学生学习和自身教学个性的方法。

严格地说,教师不是知识的象征,而是智慧的象征。

反省自己,你的工作和生活中是否有智慧,还是把智慧作为人生追求?敲教鞭、发脾气一度成为我们无助的代名词。我们与学生缺乏细致有效的精神沟通,在教学中找不到教育的机会——学生作业没有完成,为什么要和如何弥补?学生违犯了纪律,原因何在,如何改正?

甚至是课堂上学生答错了问题,我们又有多少思考、面对的机会呢?更别说拥有“四块糖”的人生启示和教育智慧了。

因此,从现在起,调整心态,勇于实践,做一名专业的教师将是我永远的追求。


本文的网址是//www.zf133.com/a/5791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