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作文 > 可乐牛奶读后感 >

可乐牛奶读后感

可乐牛奶读后感

可乐牛奶读后感。

今天我们为大家整合了一些有关“可乐牛奶读后感”的内容,感谢浏览本内容旨在为你提供有用信息。老师常说:读一本好书使人受益终生,阅读作品后,我被作者描绘书写的情景吸引,印象深刻。 写读后感,可以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记录下来,留作日后的回忆。

可乐牛奶读后感(篇1)

自从上了大学以来,我接触到很多经济学的书,曾经也试着去喜欢他,去理解他,但是总是也很多的专业名词及其解释我是越看越不明白,很多名词也是在考试的时候死记硬背的,有时候我在想,学了这些真的有用吗,我都学了一年了居然还不能拿我们的所学过的经济学知识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每每看到别人用自己的闲钱去投资**什么的小赚一笔的时候我都在想我什么时候也能看懂市场的运作规律,猜中**的走势呢,成为经济学达人呢?

庄子曾经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从古至今,我们都受到利的困扰,也因此这么多人都选择经济学,因为每个人都想争取到自己最大的利益,当然我也不例外。但这本书告诉我,尽管有这些烦人的公式,我实际上是我自己的经济学家在我的生活。

我记得大一的时候我想了很多次。我想读很多关于经济学的书,成为一个会理财的人。鉴于大一寒假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写一篇和本专业有关的书的读书心得,于是我在图书馆的茫茫书海中找到了一本税收法。当时之所以选这本书,是因为我是个税务专业的学生,符合与专业相关的要求。其次,我对法律很好奇,应该有信心去读。

谁知看了几页纸之后我实在理解不了,还是囫囵囤在,勉强写了一篇读书心得。

这次经别人推荐,《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书,从题目中就能看出来,牛奶可乐都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那么这本书的内容也是关于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经济学。这本书的作者罗伯特·弗兰克教授是康奈尔大学管理学院的教授。在今天,我们总是抱怨课堂上的经济学已经抛弃了生活,毫无用处。

读完这本书,我发现事实上,经济学正生动地编织着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用经济原则来解决我们周围所有的重大和次要问题。

在前言中,教授提到他自愿加入尼泊尔的和平队。在他出发前的尼泊尔训练中

尔语老师用13周的时间采用模仿婴儿学说母语的方式教会他们讲尼泊尔语。这是一种训练

思维的方式。讲师从常见语境中找一个简单的例子,让他们反复朗读,然后稍加变化,再反

复朗读。等到能在当前程度进行对话时,再教更深的内容。其目标是让他们能不假思索地作

出回答。这种“教的少,学的多”的方式提高了学***率,使弗兰克教授,将此方法应用

于学***学的核心概念,教授给学生的不只是书本上大部头的经济学原理,更多的是教授

一种思维模式。

弗兰克教授喜欢在自己的课堂上给学生布置“博物经济学作业”,让学生写小短文,提

出生活中的问题,并以经济学的视角做出回答。正如他书中的例子,它们都是常见而不被注意的现象。例如,为什么牛奶是方盒子,可乐是圆瓶子?

为什么当你打开冰箱时它会亮,但当你冷冻它时却不会亮?这是因为产品设计必须平衡两者。产品设计的功能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为什么许多酒吧要收费,但他们提供免费花生?这是因为我们需要考虑各种经济现象中的实际供求关系。酒吧的免费花生可以刺激对酒水的需求;

收入与贡献的关系可以解释为什么女模特比男模特挣得多?利用折扣中的

经济学思考为什么很多餐厅都为饮料提供免费续杯?经济学中产权明晰的重要性告诉我们

为什么鲸鱼濒临灭绝鸡却没有繁衍之忧。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觉得经济学隐藏在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想当然,这是常识。直到看到书中用一些经济学原理来解释,我才恍然大悟,好像确实说的有那么点道理。

你平时为什么不这样想呢?有没有更有趣的生命现象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这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收获。用一双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小经济学。那么就例举以下几个自己根据本书得到启发并进行分析的事例:

1.“限塑令”一出,为什么大超市积极响应,农贸市场的商贩却我行我素?是他们缺乏环保意识吗?

答案是成本收益对比问题。通过“限塑令”的实施,大超市不但可以节省下每年几十万元的免费塑料袋,而且还可以从几毛钱一个的环保塑料袋、几元一个的无纺布袋中获取利润,同时还营造了环保的正面形象当然积极得多。农贸市场上的许多商贩正面临着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如果他们不能提供免费的塑料袋,他们可能会开车送顾客到隔壁的蔬菜摊位。

2为什么**网“秒杀”一栏里会有店主打出广告:

“范冰冰同款羊绒大衣只要1元。”?原因很简单,相信大多数人都会点击进入,我相大多数人抓不到,因为这种产品可能只有一个。

但是,一旦你单击进入商家店铺,看到一幅广告:“本店新开张,服装一律7折,满100包邮,满200包邮再打9折。”你看不看?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去散步。然后,这家店的点击量急剧增加,营业额直线上升,

那件羊绒大衣的成本很快就回回来,这家商店就回盈利,获得信誉,再上一层楼。这又是一个成本效益原则的例子。

这样观察、分析身边的现象,着实很有趣。德谟克利特说,宁愿找到一个因

果的解释,也不愿获得波斯的王位。我们没有德谟克利特那么伟大,

很高兴能探索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必然性,但至少要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

理解你周围发生的事情背后的原因总是有意义的?

总的来说,挺喜欢这本书的,也许在众多经济学书中本书谈不上是有深度的,但正是因为他的“没有深度”,将经济学与生活的趣事相结合更有趣味,同时传递了一种心得思维方式和新的视角看待我们周遭的事物,让我受益匪浅。

可乐牛奶读后感(篇2)

这个学期开设的微观经济学课程,说实话,我没舍得缺过一节课,一方面原因是第一节课就感觉冯老师讲得很好,而且感觉老师授课很认真;另一方面是因为感觉这门课很有吸引力,觉得这门课不管是对自己的专业学习,还是对自己的日常生活都很有用,很有帮助。

冯老师之前布置了一个课下作业,要求同学们去图书馆借一本有关于经济学方面的书籍来读,然后写一篇读后感,我到图书馆找了两次,然后找到一本从书名就感觉有趣的书:《牛奶可乐经济学》,感觉与自己的平常生活联系很大,牛奶可乐嘛!所以我借了这本书,在业余时间仔细阅读。我的感情很深。这本书通俗易懂。

然后写了这篇读后感,有什么写的不好或者不对的地方希望冯老师给予指正。

这本《牛奶可乐经济学》,原名叫做《经济博物学家:破解日常生活的密码》。罗伯特·弗兰克教授是微观经济学入门课程的作者,每年吸引6000多名学生。他安排了这样的书面作业:

“利用经济学原理,**你亲身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模式中的有趣问题。不要在文章中混用复杂的技术。假设你在给一个从未上过经济课的亲戚讲故事。”

《牛奶可乐经济学》就是一本这样的故事合集。分析工具非常简单——成本效益原则。当一项行动的收益大于成本时,人们就会采取行动。这是绝大多数举动的根源。

在这本书中,作者罗伯特·弗兰克教授列举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例子来解释一些简单易懂的经济原理。

例如,为什么畅销书经常打折销售,而最热门的电影却不打折?

因为对于电影院来说,最稀缺的资源不是电影本身,而是座位。大受欢迎的电影即使不打折也会满座,出于收益最大化的考虑,电影院有理由不给票价打折。但书是不一样的。如果你预见到哪些产品更受欢迎,卖家通常可以提前准备足够的库存。

卖家给书打折以促进销量,是更有利的做法。

为什么现在的票卖得更高,而现在的演出票更便宜?

因为航空业主管们发现,出公差的商务人士更倾向于临时决定出行安排,而他们往往是高收入者,要么很富裕,要么可报销,对**并不敏感。而演出不一样,高收入者一般不愿意到最后一刻才买票,临时买票毕竟要面对不知道能不能买到、也不知道还有什么样的座位等不确定因素。在售票处购买票的大多数人都对* *敏感。

为什么企业奖励员工的是豪车而不是现金等价物?

经济学家有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观点:最好的礼物往往是我们想要却不想买的东西。被奖励,等与别人帮着自己做出了选择,自己可以开开心心享受奖品,又无需为自己的奢侈行为感到愧疚。

为什么很多酒吧一杯清水卖4元钱,但可以随意要求咸花生?

理解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尽管花生的生产成本高于水,但花生和葡萄酒是互补的。客人吃得花生越多,点的酒或饮料就越多。虽然水不贵,但客人喝得水越多,点的酒就越少。

所以,即便水成本更低,酒吧还是要给它定个**,打消顾客的消费积极性。

书中提出了100多个这样的问题,全部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涉及产品设计、供求关系分析、公用品、人际关系、心理学、职场风云等等各个方面,作者说“这些生活中的问题不是公式和概念,它们并没有标准确切的答案,每个人都有可能给出更多更合理的解释。”这也许正是此书的魅力所在。每个人都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经济生活现象。

作为一名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学生和一名西方经济学的学生,这本书让我很高兴读到。作者罗伯特教授独特的观察角度,一个圈子也不绕,尽量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没有高深的数学模型,成本效益原则,边际效益分析,机会成本分析……都是最基础的经济学概念。简单易懂,让人们在阅读的同时,从书中列举的大量日常生活实例中,不自觉地接受了一些经济学原理。

读完这本《牛奶可乐经济学》后,我更加深了对经济学的兴趣更激发了我学习经济学的动力,现在了解了原来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经济学道理,经济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联系密切,我们应该认认真真的学习经济学课程,更好的掌握经济学理论,并且让他们更好的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而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分数。

这是我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受。我希望老师能给我一些改正。

可乐牛奶读后感(篇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

2014年5月

《牛奶可乐经济学》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学院罗伯特·弗兰克教授的一本经济学入门著作。本来令人生畏的经济学经他一叙述立刻变得活泼生动起来。各种存在日常生活中却不被人注意的小片段他都从中挖掘出了经济学原理,让人感到豁然开朗,轻松之中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像从牛奶方盒和可乐圆筒盒推出了产品设计中的经济学,从为什么很多酒吧喝水要钱,却又提供免费花生米推出了供求关系实践,从为什么女模特比男模特收入高推出职场中的经济学等等……总之他用另一个视角为我们展示出了经济学和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

有一个片段这样讲到:

“你想在隔壁的校内杂货店买一个闹钟,价位 20 美元。一个朋友告诉你,同一个闹钟在城里的红马特超市只卖10美元。不管你在**买,如果闹钟坏了,厂家都会保证。

你想在隔壁的学校杂货店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价值2510美元。同样的电脑,在城里的凯马特超市卖 2500 美元。不管你在**买,如果有问题,都应该退回原厂保修。”

当时,我以为闹钟可以省下50%的钱在城里买。电脑刚存了一点零钱,就在附近买了。但书中说:

“在两个例子当中,你进城去的效益都是 10 美元,也就是你省下来的钱。成本是你为了进城所付的代价。在两例当中,这也是一样的。

既然成本一样,效益一样,那么答案自然也该一样才对。然而,大多数人似乎认为,去城里买闹钟,能省 50 %的钱,而买台 2 510 美元的电脑,只能省 10 美元,前者的效益似乎比后者要大得多。可惜这不是正确的思考方式。

按百分比来想问题.放在其他地方或许合适,但在这儿不行。所以你显然应该权衡成本和收益。”

他用这个例子为我讲述了成本效益原则的理解和认识,让我瞬间接受了这个听起来高达上的概念,让我有了它在生活中的认识。

他在书中提出的另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一流的私立大学收取的学费不比二流的私立大学多?

直觉告诉我们,好的比坏的贵,但为什么会这样呢?他解释道:

只要大学挤进精英阶层,上述群体自然会获得可观的回报。

要成为这样一所精英大学的实际候选人,大学必须吸引一流的学生。一流大学不得不激烈争夺最有天斌的学生。

顶尖大学能够承担更高的成本,因为他们的捐赠收入远远高于二线大学。

这些因素推出一个结果:一方面,最才华横溢的学生渴望进入一流大学深造,但反过来说,一流大学同样迫切需要这些学生。

一个复杂的问题似乎可以用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原则来解释:自然平衡是有供给和需求的。

在谈到自然历史经济学的这些问题时,罗伯特·弗兰克教授的观点明显不同于传统经济学课的要求。“请不要急于去书中找寻答案。生活中的这些问题不是公式和概念。它们没有标准和准确的答案。每个人都可能给出越来越合理的解释。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是经济学家,但至少我们可以更积极地思考并在生活中运用它。这样,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博物馆的经济学家。”正如同弗兰克教授的话,其实经济学的基础并不那么高深晦涩,每个人都可以理解并将这种思维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之中。

虽然我不是一个学术研究者,但我一直在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的真理。

通过这本妙趣横生的书,我惊喜地看到了生活更深的层面,一个经济学视角中的社会,仿佛灰色高墙后面是一片烂漫的春野。无论是饕餮盛宴还是可爱的小点心,只要能够人们引发更深的思考,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改造世界,那么这便是研究与前进的目的。是的,经济学也可以是优雅的、睿智的、快乐的,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认识到这一点,越来越多的人会重视这一点。

在追求所没有的东西之前,应该先认清已经拥有的是什么,我们的购买力和竞争力更多的来自于自我认知而不是他人的煽动,这是经济学中最宝贵的冷静。

可乐牛奶读后感(篇4)

《可乐牛奶经济学》,原名《经济博物学家:破解日常生活的密码》,作者罗伯特·弗兰克,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康奈尔大学管理学院(cornell university school of management)教授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喜欢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自然历史经济学的书面作业。

他要求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在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模式中探索有趣的问题。经过几年的积累,这些问题被收集成册,成为了《可乐牛奶经济学》的蓝本。

通常在我们印象中的经济学书籍,都一定要拽一堆常人不理解的冗繁术语才能觉得深刻,只要扯上大篇幅对社会政府的批判再加上一点矛盾重重漏洞百出的经济原理论证就能迅速热销,作者就能迅速荣登经济学家的宝座。几乎没有人真的试图弄懂论证过程到底说了什么,甚至越看不懂越好,只要结论是让人心满意足的。但《可乐牛奶经济学》一书并非是一部学术大巨头,作者也并没有阐述什么高深的学问,它只是一部生活小智慧,解释生活中一些有趣的,让人不解的,或是没有人思考过的现象。

他告诉我们这些现象中隐藏的利益关系,并用经济学原理逐一解决生活中的大事小事——这就是自然史经济学。

在书中,弗兰克教授从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且容易被忽视的生活现象入手,首先提出了一系列看似简单、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以充分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好奇心。然后,才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娓娓道来。这样做,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生活小现象背后的大智慧,也可以通过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现象加深我们对经济学的理解。

在书中,作者阐述了两个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经济概念:机会成本和成本效益原则。机会成本是指为了从事某项活动而放弃其他事物的价值;成本效益原则是指只有当行动带来的额外收益大于所有经济概念的来源——额外成本是,才值得这样做。

例如,为什么牛奶在盒子里,可乐在圆瓶子里?这个问题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不会去留意它。而在《牛奶可乐经济学》我们便可以找到答案:

首先,由于产品的不同,大部分牛奶需要放进冰箱里保鲜。如果是圆形的,会降低冷库的利用率;焦炭不需要保鲜,所以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其次,圆形可乐适合手上饮用,很少有人用牛奶盒饮用。还有“路边躺着一张貌似百元钞票的东西,要不要捡”、“罚款能不能制止迟到”等问题。

当答案没有公布的时候,估计很多人心里都会害怕回答,但是当他们看到答案的时候,就会觉得原因是那么简单。这本书让我觉得经济学离我很近,贯穿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许多巧合的例子,这加深了我对它的理解。由此看来,一条正确的原理,适用的绝不仅仅是一个领域、一个方面。就像这个看似简单的成本效益原则一样,它不仅是科学决策能力的一个方面的基础,也是经济学的基石和核心。

在产品设计中的经济学这一章里,留给我最深印象的是这一句:产品设计既要包含最符合消费者心意的功能,又要满足卖方保持低价、便于竞争的需求,这也就是说,产品设计必须在两者之间实现平衡。看了这一章,许多曾经在我脑子里一闪而过的疑惑与不解得到了解答,这让我在高兴之余也不由得开始反思起来——为什么我自己也曾在生活中发现过这些可以深究与思考的现象和问题,而我却选择将它抛之脑后、置之不理呢?

像冰箱的问题、方盒子牛奶的问题等等,我也都曾疑惑过,但从来没有放在心上,也懒于去找答案,久而久之,连这些曾经一闪而过的疑惑都消失了。似乎在生活中,不仅有善于发现的眼睛,还有勤于思考的大脑。

再仔细想想牛奶的纸质方盒子,我发现它还有许多合理之处。第

一、由于牛奶的保质期短,生产到饮用的周期短,所以采用纸制,以减少成本;而可乐等软性饮料的容器却不能用纸制,因为它们的保质期、周期都较长,纸制相对而言过于脆弱,不适宜长期保存。第

二、牛奶的盒子是纸质的,如果做成圆柱形,在挤压碰撞之下,相信只会变得不方不圆、不伦不类,而方形反而更加稳定;而可乐等软性饮料多为玻璃或金属容器,显然制成圆形要容易得多,何况这些材质本身足够坚固,不易变形。第三,牛奶特别是大盒装的牛奶,通常都是一家人共饮或者一人分几次饮用,相信许多人都会将大盒装的牛奶分几次倒在杯中,这个时候,方形盒子打开所呈的直角口子,十分方便倾倒,相反,圆形的口子常常会使牛奶倒到被子外面来,不仅浪费,而且不卫生;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软性饮料的圆口子做得相对整个瓶子而言十分小的原因吧。

小小的产品设计,其中的智慧也是精深无比的。产品设计所追求的最符合消费者心理的功能与销售者保持低价、便于竞争的要求之间的平衡,即哲学上的辩证统一,也类似于当今社会流行的和谐。这也上我体验到经济学中的趣味。

可乐牛奶读后感(篇5)

我认真阅读经济学知识。大一、大二的时候,我学的是治理经济学,理论性很强。所以我认为经济学是难以想象和理解的。准备读这本书时也是怀着完成作业的心态,拿到此书,看到它**可爱的封面设计有点诧异,再看到封面上一系列有趣的问题,比如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

为什么**的扣子在左边,**的扣子在右边?为什么餐厅都为饮料提供免费续杯?为什么女模特要比男模特挣的多?

为什么大学教授说话含糊不清等等,这些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很有趣的列子,但我们通常缺乏思考。带着对这些问题的兴趣,我开始了《牛奶可乐经济学》的阅读。

《牛奶可乐经济学》作者:(美)罗伯特·弗兰克著,博物经济学家,康奈尔大学约翰逊管理学院经济学和管理学教授,《纽约时报》“纽约现场”专栏特约评论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就在康奈尔大学的教室里通过询问和回答学生来收集这本书中生活中的经济问题。

这本书解释了机会成本、成本效益和边际成本的概念,并从日常生活经验中提取了100多个例子,教我们从经济的角度看待生活和工作。

1、 从事一项活动的机会成本是指你在从事这项活动时放弃了其他东西的价值。在这本书中,作者给出了一个****会的例子来解释机会成本。假设你赢了一张美国大歌星eric clapton演唱会的免费票,不可转售。

另一歌星bob dylan也在同一时间开演唱会,你也很想去。鲍勃·迪伦**会的票是40美元。要看埃里克·克拉普顿的演唱会,我们惟一要牺牲的就是看鲍勃·迪伦的演唱会。不去看bob dylan的演唱会,你会错失对你来说价值50美元的表演,但同时,你也省下了买bob dylan演唱会票所需支付的40美元。

所以,不去看bob dylan演唱会,你放弃的价值是50-40=10(美元)。如果你觉得看eric clapton的演唱会至少值10美元,那你就应该去看;要不然,就去看bob dylan的演唱会。

除此之外,我认为我们生活中关于机会成本例子还很多,比如在工作要加班,也就放弃了娱乐、陪家人的的价值就是机会成本。如果你把大部分钱花在打扮上,你就必须放弃一些人际交往,提高自我价值。

二、本书作者用得最多的是“成本效益原则”这一经济学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只有当行动带来的额外收益大于额外成本时,才应该采取行动。它不仅用在经济上,而且用在我们解决问题的日常生活中。

即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效益,用最方便的方法获得最大的成功。通过分析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了解投入产出比,相信今后的决策会更加理性。这本书中有许多例子都是用这一原则来解释的。接下来,我将举几个我认为更有趣的例子,并给出我的看法。

一。为什么牛奶在盒子里,可乐在圆瓶子里?

这个问题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不会去留意它。这本书的解释如下:首先,由于产品的不同,大部分牛奶需要放进冰箱里保鲜。如果是圆形的,会降低冰箱的利用率;焦炭不需要保鲜,也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其次,圆形可乐适合在手饮用,很少有人用牛奶盒饮用。

另外,我认为牛奶应该装在盒子里还有其他原因

一、由于牛奶的保质期短,生产到饮用的周期短,所以采用纸制,以减少成本;而可乐等软性饮料的容器却不能用纸制,因为它们的保质期、周期都较长,纸制相对而言过于脆弱,不适宜长期保存。第

二、牛奶的盒子是纸质的,如果做成圆柱形,在挤压碰撞之下,相信只会变得不方不圆、不伦不类,而方形反而更加稳定;而可乐等软性饮料多为玻璃或金属容器,显然制成圆形要容易得多,何况这些材质本身足够坚固,不易变形。第三,牛奶特别是大盒装的牛奶,通常都是一家人共饮或者一人分几次饮用,相信许多人都会将大盒装的牛奶分几次倒在杯中,这个时候,方形盒子打开所呈的直角口子,十分方便倾倒,相反,圆形的口子常常会使牛奶倒到被子外面来,不仅浪费,而且不卫生

2、为什么自动贩卖机卖报纸的时候,允许顾客付一份钱拿若干份报,卖饮料的时候却不是这样?

该书的解释如下:首先,反复购买一瓶可乐要求更高,可以带来更多的利润,而更多的报纸并不容易,因此顾客不会贪图这个便宜。二是按照饮料贩卖机机械装置比较复杂,造价贵,从收益方面说,报纸自动贩卖机使用必要性不大。

另外,我认为这与国名的整体质量和具体国情有关。在中国这一观点不一定合理,中国的报纸自动贩卖机如果可以拿若干份报纸,会出现亏损现象,原因有两个,一是从理论上说一群人完全可以共享一份报纸,但从中国人心理来说,免费报纸还是会人手一份。第二,有些人可能会无限期地拿走报纸,然后以低于自动售报机的**卖给其他人。

三。为什么许多洗衣店清洗女士衬衫的费用比男士衬衫高?

书中是这样解释的:在汽车等可还价的昂贵商品上,女性往往比男性少出钱,但洗衣服服务属于不可还价的商品。**衬衫的加工更复杂,熨烫更容易被机器压碎,**衬衫更容易熨烫。

因此女士衬衣比男士衬衣贵。这是从人所耗费的劳力也就是成本来分析。

除此之外,我认为还可以从男女心里差异来分析,大多数女性多外在更加注重,对自身更加要求完美,男性更加随意,因此对洗衣店需求更必要,而对某些男性来说不具有必然需要。

3、 折扣门槛的概念也非常有趣和巧妙。在逛商店时,几乎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打折,但细细想来,就会发现每个打折都有其折扣门槛。

打折最表面上的好处是薄利多销,**虽然降低了,但是随之会带动销量的增长,商家正是以此获利。当然,商家要面对的挑战,是防止愿意按标价付款的买家用大幅折扣价买下商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大减价常常是有限定的时间的,这其实是给买家设了两道门槛。

其一,热衷于买折扣商品的购物者,必须提醒自己,商品什么时候开始打折;其次,他必须耐心等待,把要买的东西推迟到打折的时候再买。而这些门槛之所以有效,是因为愿意跳过这些门槛的人,要不是碰到大幅打折,本来一年里根本就不会购买买该产品,至少不会大量购买。那为什么其他人不跳过这些门槛呢?

原因很简单:那些时间机会成本高的人往往觉得太麻烦了,无法跳过门槛。所以,折扣门槛很好地过滤了原本混杂的消费者,目标明确地将优惠送到那些对**十分敏感、热衷于在优惠时大采购的消费者手中,以达到最佳的获利目的。

我打折是我们生活中商家所常用的手段,我们常常一头栽进赚到便宜的旋窝中,实不知商家正是利用消费者这种心理暗自获利。现在商家常用一种手段是赠送优惠卷,鼓励消费者多买商品获得优惠卷,在下次购买时抵用。消费者为了获得优惠卷而购买本没有打算购买的商品。

获得优惠卷后又会刺激消费者再次消费。这都是商家在折扣中所运用的策略。

四、书中还有一些例子涉及心理学的内容。把心理学引入到经济学中,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人的心理亦如是。抓住了人的心理弱点,或是擅于投其所好,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巨大利益。

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如果要想理解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实际所做的选择,必须对人类的动机加以更细致的分析。

1、为什么某企业奖励员工一辆豪华轿车,而不是等值的现金?

书中是这样解释的:经济学家有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观点:最好的礼物,往往是我们想要但是又不舍得买的东西。

被奖励,等与别人帮着自己做出了选择,自己可以开开心心享受奖品,又无需为自己的奢侈行为感到愧疚。

除此之外,从奖励豪华轿车和现金效果来看,轿车可以在生活中随时用到,从心理上来说,员工也随时会想到企业给自己的鼓励从而也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2、为什么多数百货商店把**摆在较低楼层,而**摆在较高楼层呢?

书中是这样解释的:女性选择衣装时比男性更为谨慎认真,因此必须乘坐电梯才能抵达**部,并不会打消女士们买衣服的念头。反之,哪怕微不足道的障碍,也会让许多男士对**部望而却步。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好处是不少丈夫都是妻子负责给买衣服,路过**部的女士,很可能顺便帮丈夫买双袜子。

对此,我有不同的观点,我认为把**摆在高楼层,**摆在低楼层更合理。从男女购买衣服的过程来看,男士多是有了购买衣服的需要,直接去**部购买。而女士很多时候是逛街路途中看到喜欢的衣服而临时有了购买欲望。

因此楼层高对男士购买衣服影响不大,而**楼层低会让许多本没有购衣打算的女士购买衣服。

可乐牛奶读后感(篇6)

可能大多数和我一样的普通人来说,一听到经济学总是觉得非常高深,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但当读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生活中到处存在着经济学,经济学正生动地编织着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学不只是那些复杂的概念和成堆的数学公式,而是生活中许多问题行为的本质,我们身边的大事小情都可以用经济学原理一一破解。

整本书集中讨论了两个基本的经济概念:机会成本和成本效益原则,作者认为这两个概念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机会成本是指为一项活动放弃其他事物的价值;成本效益原则是指只有当一项行动的额外收益大于额外成本时,该行动才是值得做的,他事所有经济概念的源泉。

作者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带领读者一起**这些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原理。比如“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一是因为消费的,可乐大多是直接就着容器喝的,所以圆柱形拿在手里更,而牛奶却不是。

二是产品的特点,牛奶需要在冰箱里专门包装,操作成本高,方盒可以节省和提高收入。这些现象告诉我们,经济在产品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设计不仅要包括消费者最想要的功能,而且要使销售者能够节约成本。所以我想为什么一次性洗漱用品不环保,增加了成本,但酒店还是不取消呢?

那是因为虽然这样能够降低成本但消费者对于洗漱用品需求很大,许多人外出住酒店为了方便都不会带自己的牙膏牙刷,那么如果这家酒店不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就很可能流失这部分顾客。而由于并不是大部分顾客都需要刮胡子,对于剃须刀的需求没那么高,现在大部分酒店也逐渐不再提供一次性刮胡刀,这个例外也验证了这一解释。

在讲成本效益原则时作者举了一个买闹钟和买电脑的例子,两家商店都相差十美元,但是商品为闹钟时人们总是愿意为了节省十美元去到更远的商店,而当要买的东西换成昂贵的电脑时,大多数人们都选择不节省那十美元在近的商店里买。看到这个例子时我深有感触,每当买**更高的东西时,我们对于商品之间的细微差价便不会太在意,而买越便宜的东西越会对那几块钱斤斤计较,可能大多数人会觉得,同样便宜十块钱,买一个二十块的东西是便宜了一半,买一个几百块的东西却只不过便宜十块钱。但实际上,如果依照成本效益原则,你省下的钱都是十美元,这是你的效益,而你的成本也一样,就是去更远的商店所付出的代价,既然两者都一样,做出的选择也应该一样。

学会权衡自己的成本和收益是思考这个问题的正确和理性的方法。

还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折扣中的经济学”这一章,通过生活中各行各业差别定价的例子,为我们讲解了折扣中的经济学原理。我们生活中差别定价的例子随处可见,从买电影票到买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因为买家之间进行转手交易的可能性,使得商家无法根据每位顾客的意愿索取不同的**,但商家为了突破这一局限,找到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它们大部分都有一个共同点:

顾客客以打折购买,但前提是他们必须先跨过一定的门槛。于是我便想到了这几年非常火爆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商家们给为获取折扣的消费者设立了许多的门槛,比如要等待到双十一再下单、要搞清楚那些复杂的折扣规则、比如因为快递原因要好多天才能收到商品等等等等,有许多折扣力度大的商品还需要守着零点进行抢购。

这样麻烦的门槛阻拦了许多对**不那么敏感的顾客,比如我就觉得为了省那些钱搞那么麻烦非常浪费时间,但那些对于**敏感不怕麻烦的买家来说,门槛就很容易踏过,甚至有许多人因为这折扣会去买许多平常都用不到的东西,卖家因此才能获益。

当你也学着思考生活中的那些现象后你会发现原来你那么有趣,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这些现象,避免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比如上面所说的案例同样是差10美元,为什么大家的选择会不理性。知道这些案例会让你比你之前更加理性的生活,正如作者所说,学会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问题,能够锻炼人用理性而非感性去思考,能够帮助你在市场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经济没有多么的复杂,它**于生活,我们也要将它运用到生活。

在一个资源不平衡的现实社会中,总是有不同选择的斗争。事实上,没有好坏的决定,这取决于每个人自身利益的不同。最重要的是平衡各种需求,从最小的资本中获得最大的利润。

在这样一个繁忙的现代社会,一天24小时是固定的,时间的分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时间实际上是一种机会成本,但人们在做很多事情时往往忽略了它的重要性。就像花几个小时在**上寻找更好更便宜的产品。你真的有优势吗?

你能利用这段时间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吗?我认为在很多事情上,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最重要的因素

也许这本书在很多经济学书籍中并不深入,但它能让人们学到很多东西。这本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微观经济学知识,也为我们理性思考身边的现象开辟了新的视野。我们的决定应该来自自我意识而不是外部刺激,这是经济学中最有价值的平静。

可乐牛奶读后感(篇7)

经老师推荐读了《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书。读完后真有种牛奶可乐的感觉,似乎书中充溢了一种淡淡的轻快的味道,有一种特别的轻松愉悦。

整本书以新奇的方式勾起读者的好奇心。然后逐渐地,经济学原理以一种简单易懂的方式融入到叙述中。为什么牛奶盒是方形的,可乐瓶是圆形的,为什么酒吧力的廉价水是收费的,而花生是免费的,为什么女模特比男模特更受欢迎,为什么几乎新的二手车比新的便宜的多,为什么有魅力的人更聪明等等。

在解释这些例子时,作者用得最多的是“成本效益原则”这一经济学原则。成本效益原则,是所有经济学概念的源头。它建议,只有当行动的额外收益超过额外成本时,你才应该采取行动。

它不仅用在经济上,而且用在我们解决问题的日常生活中。也就是说,我们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效益,用最方便的方法获得最大的成功。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了这一原则。通过分析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了解投入产出比,相信今后的决策会更加理性。

书里有很多例子都是用这一原则来解释的:

一。有些酒吧一杯清水卖4元钱,但可以随意要求免费咸味花生。花生的生产成本一定比水的生产成本高,那怎么了?

理解这种做法的关键在于,弄明白水和咸花生对这些酒吧的核心产品--酒精饮料的需求量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花生和酒是互补的。酒客花生吃得越多,要点的啤酒或白酒也就越多。

既然花生相对便宜,而且每一种酒精饮料都能带来相对可观的利润空间,那么免费供应花生就能提高酒吧的利润。

反之,水和酒是不相容的。酒客水喝得越多,点的酒自然也就越少了。所以,即使水相对便宜,酒吧还是要给它一个**来阻止顾客消费。

2。为什么一辆2万美元的新车租金是每天40美元,而一件500美元的晚礼服租金是每天90美元?主要原因是汽车租赁公司库存汽车的利用率远高于服装租赁店。

大多数礼服只有星期六晚上的重要场合才租得出去。星期六,一家有上千件衣服的出租店可以租到大约一百件;一周中的其他日子,最多只能租五件。反之,一家汽车租赁店的出租率,随便哪一天都差不多。

另外,为了顾客穿着合身,礼服租赁店大多要改衣服,这并产生的裁改费用,几乎跟租金本身一样高。每套礼服出租之前还必须干洗,这又带来了10美元的额外支出。相反,租车公司收车后,只要加满油就可以租给别人。

所以,不足为奇,尽管一辆车的零售价差不多是一套礼服的40倍,它的租金却只相当于一套礼服的50%。

三。为什么票卖的更高,演出票卖的更低?

因为航空公司老板发现,超出容忍范围的商务人士更有可能在旅行安排上做出临时决定,而他们往往是对价格不敏感的高收入人士。而演出不一样,高收入者一般不愿意到最后一刻才买票,临时买票毕竟要面对不知道能不能买到、也不知道还有什么样的座位等不确定因素。在售票处买票的人大多对价格敏感。

4.为什么“维多利亚的秘密”要提供价值数百万美元的镶钻**,虽说从来没人买过?

因为钻石镶嵌显然是一个吸引眼球的新闻噱头,而且成本也没有预期的高。其主要价值是钻石镶嵌,钻石使用方便,可重复使用。但是,它起到的作用却非常明显。它改变了人们对送礼物该花多少钱的参照系,把“别人花了几百万美元”的想法悄悄灌输到人们的意识里,于是,花几百美元买上一款高级**就显得没那么荒谬了。

5个。为什么企业奖励员工的是豪车而不是现金等价物?

经济学家有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观点:最好的礼物往往是我们想要却不想买的东西。得到奖励等与他人一起帮助自己做出选择,他们可以享受奖品,也不必为自己的奢侈行为感到内疚。

书中提出了100多个这样的问题,全部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涉及产品设计、供求关系分析、公用品、人际关系、心理学等各个方面,作者说“这些生活中的问题不是公式和概念,它们并没有标准确切的答案,每个人都有可能给出更多更合理的解释。”这也许正是此书的魅力所在。每个人都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经济生活现象,因此生活充满乐乐趣。

本书独创性强,具有独特的观察视角,像一次精彩的智力探索,充满趣味,试图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没有先进的数学模型、成本效益原理、边际效益分析、机会成本分析它们都是基本的经济概念。

《日常经济学》的作者罗斯·吉廷斯说,“经济学往往从飞机的角度看待经济,也就是从上往下鸟瞰,这样一来,经济制度的轮廓倒是看清楚了,可地上栖居的人却变得如蝼蚁一般大小。”而本书的作者和他的学生,用妙趣横生的语言,以经济学原理解释身边许多看似无心,实则“饱含深意”的小现象,稳稳站在红尘万丈之中,用兴致盎然的眼神看待周遭的现象,思索现象背后的原因。有时看完一个小例子,就会自己联想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事情,不由得偷着乐,原来商家在搞这种小伎俩啊。

《牛奶可乐经济学》里的问题千奇百怪,分析工具却相当简单——成本效益原则。当一项行动的收益大于成本时,人们就会采取行动。这是绝大多数举动的根源。

“一百个人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观察问题的视角可能不同,但是从这本书里我还是收获了一种思维方式,学会了怎么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分析问题。同时也得到启示如下:

(1)不是没有好的知识,而是没有好的洞察能力。因此,要养成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生活中蕴含着很多书本学不到的知识。

(2)尽信书,不如无书。不管在阅读什么书籍,都应该学会用带着挑刺的眼光去阅读,这样才不会被书左右思想。

(3)“如果你不能把概念拿出教室应用它,就不算真正理解了它。可一旦你能自己用它,它就永远属于你了”,而让“核心概念成为自身应用知识的一部分,唯一的办法就是反复实践”。这两句话含义深刻,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挺喜欢这本书的,也许在众多经济学书中本书谈不上是有深度的,但它所引领的对知识的一种趣味掌握确实很重要,这部书不仅能为你提供基本的微观经济学知识,同样也能为你打开一种全新的眼界,让你对身边的现象有一种理性的经济学思考,这时,身边的现象不是一晃而散的浮云,更是你的教材,也是你一种趣味的谈资。


本文的网址是//www.zf133.com/a/5670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