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作文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精品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精品

认真读书才能收获深刻的感悟与心得,在阅读了由{作者人名}写的读后感书名后,我们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 读后感中应该主要写下那些让你感触最深的内容。根据您的要求趣祝福编辑已经为您挑选出以下相关信息:“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分享是快乐的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此外,您还可以浏览作文栏目的风雨哈佛路电影观后感实用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1)

36封横跨上万公里数个城市的家书,贯穿了新与旧,左派与右派,流行文化与人文关怀,代表了母与子的世代价值观,集结成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散文集。在这里,我看到了一种互助,为了理性,为了文明与正义,为了正气与刚健的修养,母子一代的关系,非常纯粹的交流。

在这本书的序里,龙应台谈到18岁的安德烈:“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知道、不交流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交流似乎没有必要。

”“虽然心中有爱,但是爱,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看到这些话,我立刻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想起了周围人与他们的父母之间的关系。我们明明都深爱着对方,却无法表达,无处述说。

结果就是如此僵持,然后随着彼此的误解挥手,走进自己的生活。我认为这应该是无数人正在经历或已经经历的事情!读了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爱与情感,需要大声说,沉默不是此时此刻的黄金,只有沟通才能更好地加深彼此的理解,才能减少我们与爱我们的父母、亲人之间的误会和摩擦。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生命是脆弱的,也许不经意间会发生无法挽回的悲剧,珍惜现在,了解彼此,不要在一生中留下任何遗憾。然而,交流也是双方面的。这也需要父母与子女的共同努力。

首先,沟通应该建立在一种平等的基础上。同时,一方的开放也需要另一方的回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勇气和动力继续沟通。在我看来,安德烈真的很幸运,他有一位伟大的母亲,愿意和他平等地交谈,重新认识他。通过这种交流,他不仅消除了对母亲的误解,也让他对自己的人生和价值观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某些方面,我认为龙应台是一个成功的母亲。尽管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但她能理解儿子的一些行为,及时指出儿子的问题,坦然承认并改正一些错误,对儿子的爱是无私和真诚的。她同意安德烈的“年少轻狂”的观点,对于“玩”,她认为不懂得玩是一种蛮严重的缺点。

在她看来,“上一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触摸几个古老的诚实;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写作者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玩可以说是天地间学问的根本。”虽然她和天底下其他母亲一样担心自己的儿子将来变成冬天的蟋蟀,一事无成,但他担心更多的是儿子的工作可以给他多少自由。

为了儿子的生命,她更加关注他的安逸和自由,并给与了他应有的尊重。当安德烈遇到挫折时,龙应台会来安慰他。当他成功时,她会向他表示衷心的祝贺。她是安德烈的母亲,也是他最忠实的朋友。

我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像龙应台一样平等地与孩子沟通,让你严肃的爱更加温柔,让你刻板的关怀更加亲切,给我们一点温柔的微笑,给我们一点应有的尊重。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2)

一段尘封了近20年的往事,一首充满深情的情歌,一封发人深省的家书,母亲终于走进了儿子的世界。20多年成长的蜕变,触动、感动、滋润了经历沧桑的母亲最柔软的心。那难以言说的情感一直附着在纸筏上,留在笔尖,陪伴着最熟悉的陌生人。

最难忘的是母子之间激昂的文化斗争。

安德烈说,mom,台湾与香港在我认为是缺少文化底蕴的地方,匆匆奔走工作替代了生活闲暇享受快乐之美好;狼吞虎咽替代了品味美食文化之乐趣;生活物质化替代了理想化精神化的欢怡我享受德国带给我的激情澎湃,热爱各国友人一起啤酒、咖啡、**等一切对生活的贪图模式,闲适的下午茶,爱好的互相增进,我享受这片静沃的土地带给我的文艺气息,让我能够停下脚步慢慢品尝生活的味道。

龙应台说:“亲爱的安德烈,我母亲很高兴听到你和我分享我们内心对生活的想法。我们可以在同一高度谈论社会话题。这种思想的进步是令人欣慰的。如你说所,德国确实很浪漫很会生活,可这并不意味着台湾缺失文化,所谓的文化是流传千古代代相传所积淀的一种思想认知模式,不同的地域都有其无可替代的文明,不见得快节奏的生活,台湾香港人就很厌恶,相反他们沉醉于这般充实忙碌的生活。香港购物天堂也不是浪得虚名,这背后凝聚了多少人心血和汗水,我们没有理由自然也没有立场去评判哪一个更好。

快餐文化、高频生活、浪漫文艺都有其独特的品味。

是的,生活是多样化的。每个人对文明和文化都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我们能做的就是倾听内心的声音,跟随我们所谓的文明沉淀和积淀。

龙应台说,所谓母子俩,但父母看着孩子的背影渐渐远去,转过身来,肚子里流下了一行清澈的眼泪。《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吗?》告诉我们,父母给予了生命,就应任其飞翔,在他迷途时,指点迷津,父母不能强制孩子留在身边,用所谓的爱结束了爱。

有时候,不是孩子不能离开父母,而是父母不能离开孩子。没有方向也没有动力。如果我们的中国父母愿意像朋友一样,弯腰和孩子站在同一个高度,这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争端。

我听到得最多的是,根据我的经验,过去的人,也许你是对的,但不一定是孩子们想要的。经验和时尚一样,都将过时。我们不妨向龙应台和安德烈学习,用一封信来避免矛盾,增进感情,体现思考的高度和深度。

也许你有一封信,或是于你的,或是给你的,帮助你倾诉世界,寻回尘封已久的感情,把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记录下来,给爱你和你爱的人一个平台,去畅聊社会,畅聊人生。

也许你有一封信,或是精彩纷呈的,或是干枯无味的,明白生活的真正含义,懂得珍惜我们拥有的。心若向阳,思想便不会黑暗,以火热的心向未来奔去,把背影留给世界。

也许你有一封信,或是对话时空,或是论道天地,把思想的高度达至巅峰,把生命的感悟贯彻心田,坦诚相对,心心交流,梦、爱、理解岂会远哉?

作为儿女的我们,动手抒写一封家信,道一声感谢又何妨?作为父母的你们,俯身聆听,道一声理解又何难?总之,让我们走进彼此的世界,唤醒尘封的温暖。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3)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母子交换了三年的书信。然而这本书中的交谈却并非日常琐事,更多的是一种对文化,对人生,对社会,对民主制度的思考与**。母亲与儿子之间的**。

虽然我母亲在我心中永远伟大,但没有人能取代她。但我有点嫉妒安德烈。我有一个可以做我知己的母亲。让我惊讶的是,安德烈在他20岁的年纪,竟有如此的思想。

他和他在德国的朋友经常谈论的民主和自由。然而,我们在中国看到的是,有很多迷失、堕落、麻木的年轻人,包括我自己,他们总是认为政治离我太远,什么是自由。也许我们已直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已直处于危险之中。

什么是自由?能交谈,能旅游,能运动,能选择,这就是自由吗?可是言论自由,选举自由,我们没有。

然而,没有言论自由,对于我们大多数来说,仍然不算是什么坏事,我们无所谓,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思想的自由,社会也并没有鼓励我们青少年去思考我们的制度,我们的社会希望的是,你接受,***服从这个制度吧。当一个社会禁锢人们的言论和思想时,它能发展吗?不是死水一潭吗?

文化是一件很沉重的事情。厚重的文化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风格。纳粹之后的德国是严谨、低调和深深忏悔的。人们甚至不愿意去触碰那段历史。

我想至少这让我深深地热爱和钦佩这个日耳曼民族。对于纳粹犯下的罪行,他们能够深深地忏悔并铭记在心。日本与之相比,又如何。

我们的文化呢?中国的文化是什么?身处国外,我能引以自豪的是什么?

我想,只有我们悠久的5000的历史了。但悠久的历史不是我们的文化。历史已成为过去。历史上有什么记载?我看到的是我们青年一代的中庸,隐忍,浮躁,麻木,没有思想。

甚至我自己都活在迷茫与麻木中。没有思想文化,没有思想社会,多可怕!

人文关怀这点是龙应台,这位曾经的台湾文化部长,一直在书中反复提到的。人文关怀,是什么?我个人的看法是,是在一种文化下,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和谐的交流,社会对身处此社会之下的人们的一种态度。

百度如此解释,“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接下来是长篇累牍的社会主义下的人文关怀政策,当然少不了领袖的人文关怀,再配上人文关怀**。个性的自由解放,尊重人的理性思考,这些,在我们中国可以看到吗?

主流**每天以各种方式给我们灌输无意义的新闻和评论,充盈我们的眼睛,麻痹我们的思想。谈何思想的自由解放,又谈何尊重理性思考?我们人民缺乏批判、质疑和抵制,不是中国社会制度人文关怀的结果?

最近突然悟了一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说这句话时是以一颗女人的心态,在见过无数次的个性签名以及**后,让我觉得这句话是在很酸很腻。

现在想来,这句话说的很对。因为体会过痛苦,受过创伤,所以懂得深受苦难的人。因为懂得,所以有悲悯之心,所以以这颗慈悲之心去关怀他人。

若普天下人人可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想来这世间便多了许多和谐,少了许多伤痛。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二)

就像我一个读过这本书的同学所说的那样,对于这本书我还真的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如果说我能在十八岁或者更早的时候读过这本书,或许我的人生轨迹和价值观会有所转变,即使是那么一点点微妙的变化,也足以让我受益一时。

《亲爱的安德烈》全书主要是作者龙应台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35封书信,其中也穿插了不少读者的来信及他们对此的回信,龙应台和安德烈两母子以书信的交流方式,试图接触、了解彼此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两人在信中除了交谈家事外,还就价值观念、文化品味、东西方文化差异、政治时事、城市文化等等交流了各自看法,读来耐人寻味。

从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像大多数父母和自己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一样,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代沟和阻隔,而横在他们之间的这堵无形的墙主要是由于价值观念和年龄的差异造成的,安德烈代言的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少年,而龙应台则代表着五十岁上下的父母辈,两代人之间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品味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甚至冲突。不过,可贵的是,龙应台和安德烈并没有让他们之间的代沟越拓越宽,而是以书信的方式坦诚交流,相互了解和包容,龙应台由此进入了一个二十岁少年内心的情感世界,而安德烈也第一次真正认识了自己的母亲。其实,就像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的故事一样,父母和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或多或少会有代沟、阻隔甚至情感冲突,但两代人之间其实完全可以像朋友一样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一谈,坦诚交流,互相了解包容。

父母辈不要总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孩子身上,代替孩子去看世界评社会,孩子们也不应把自己内心的小宇宙隐藏起来,不要总以为自己的世界与父辈们格格不入。十八岁的我曾经也认为自己的世界父母是永远不会懂的,也没必要让他们了解。现在,二十岁渐显成熟的我回想起自己十八岁时的那些想法和做法,其实真是那么的幼稚,甚至是不可理喻!

如果说我那时候能主动打开心扉,让父母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遇事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那么我以后的人生轨迹或许会转变,当然是向好的方向转变。

除此之外,书中“独立宣言”一章中菲利普(龙应台的二儿子,十六岁)对于自己妈妈及她朋友们的某些做法感到不满尤其引起我的共鸣。有几次龙应台带着菲利普到外面与她的朋友见面,又或者是朋友来他们家做客,这时候朋友们总会首先看菲利普一眼,然后转而望向龙应台,笑着向她询问菲利普几岁啦,读几年级啊,懂几国语言啊等等,仿佛以为菲利普还小不懂得回答这些问题,又或者是菲利普辈分小不够资格与他们对话,应该让大人来为他“代言”。这种行为其实在我们身上也一定发生过,我就经历过好几次,饭局上一些大人总是当着我的面向我爸妈询问关于我的一些问题,望也没有望我一眼,更可气的是我妈妈有时候竟然还会在我刚想发言时主动“抢答”,脸上竟然颇有几分自豪得意,我那时候真想夺门而出,为什么要忽视我的存在呢?

难道我一个大学生还回答不上你们那些“高深”问题?而妈妈你为什么总要为我“代言”呢?就因为我辈分小,没有说话的地位?

你们说我在面对生人时不会说话,不敢说话,天啊,你总是这样为我“代言”叫我怎么打开话匣子啊?更重要的是,你总是谈论房子、汽车、门票、人际关系、官场,从不厌倦。你怎么能告诉我插嘴谈谈一个20岁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书中另一个有趣的情节是有一次龙应台和菲利普还有她的朋友去郊外游玩,朋友想去上厕所,便顺口问她读大学的女儿要不要上厕所,这时龙应台也想上厕所,便也顺带问菲利普要不要上厕所,结果这一举动引起了菲利普的不满,他向妈妈说:“第一,这种问题,不是对三岁小孩才会问的问题吗?第二,你不觉得上厕所是很私人的事吗?

请问,你会不会问你的朋友“要不要上厕所”?是怕我尿在裤子里吗?”结果弄得龙应台无言以对。

也许在中国人的生活***,自己想上厕所时叫上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一起去是很平常的事,甚至可以理解为一种关心,但菲利普所说的也不无道理,这也可以理解为菲利普不愿自己母亲过于关心呵护自己,他要自己独自飞翔,而不愿永远活在妈妈的襁褓中。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4)

《亲爱的安德烈》——两代人,36封家书。通过写信的方式,龙应台重新进入了安安的生活和母亲的角色。出生在同一代人,我不得不对安德烈的成长和生活方式感到新鲜。

突然间我知道,这是我国儿童与外国同龄儿童之间的差距。喝酒、聊天、听歌、聚会和旅行。毕业后,他们也有自己的目标和梦想要追求。

而我们国家的大部分青年,上学时期不断地为了考试而学习,高考完了上大学就是一个颓废的开始,漫长的颓废又引发后来的迷茫。每天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毕业了不知该去干什么。就是回到了原始的智障状态“我是谁?

我在哪?我要去干什么?”可是答复不出个所以然,一直在丢失自己。

读后感。而拖延症是我们普遍的病态,得过且过也也变得无所谓,失败也觉得天经地义。这正是目前的我!

归根结底问***是在于自己,痛苦的是你假装在努力改变,以为装装就可以成真。侥幸,早有一天要害死你。

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

选择有意义、耗时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给你的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要努力读书,却没人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努力读书。仅仅是为了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

仿佛真的是,因为得出的结论是你没有好好读书,所以你没有上好大学,没有找到好工作。

二十开头,为难的年龄,你突然痛苦的发现你的才华不够展现你的个人魅力,不够支撑你的野心。你终于知道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所以你只好再去读书,去锻炼,去让自己变得优秀。当然,读书不仅是上好大学,找好工作,更是丰富自己的生活,让自己变得更好,结交更多有趣的朋友。

借此《亲爱的安德烈》共勉!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5)

说实话我很不爱看书,本着“书,非借不能读也。”的歪理,借了同事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逼着自己在假期里读完了。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龙应台佩服有嘉,还更深层次的理解了龙应台作为母亲的良苦用心。

这一本书记录了龙应台和安德烈互相交流的36封书信,里面记录的不仅仅是生活中的琐事,还有对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看法,对文化、对人生、对社会、对民主制度的思考与**。安德烈14岁时,龙应台离开欧洲回到台湾,成为台北第一位文化总监。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

龙应台觉得她和儿子之间有一堵看不见的墙。她可爱的安德烈**走了吗?她感到: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

她觉得一个18岁的孩子和一个母亲,和14岁的孩子是不一样的。龙应台就在想怎么样可以重新认识这个人。当时龙应台有两个选择,一个选择就是,就这么下去,两个人最后渐行渐远;第二个选择就是,龙应台得做些事情来认识一个18岁的人。

当然她的选择是后者。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书中最感人的是中西文化教育的差异。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派对,旅游,真是五彩缤纷。《年轻却不清狂》中安德烈说德国中学生周一到周五每个人都在忙:

足球,篮球,舞蹈,每个人都疯的不一样。他是一个足球狂,一个星期要有三个下午踢球。他说他的生活里足球占了最高比例。

功课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其他时间,就是跟朋友磨混,尤其是周末,我们不是在朋友家就是在咖啡馆或小酒馆里喝酒聊天,烂醉的和死后就用瓶子把酒馆砸个稀烂,或者把随便什么看不顺眼的人揍个鼻青脸肿······看到这里我觉的他们的青春是真的“青春”,他们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肆无忌惮。想象一下我们的中国学生,我们18岁时做了什么?

早晨在闹铃的逼迫下磨磨蹭蹭地起床、一遍拿着早饭一边往学校飞跑、在学校里开始没完没了地做各科作业、好不容易结束了一天的课程还有各种补***向我们招手······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带着安德烈的自由和疯狂,我们只能叹息。安德烈在书中遇到挫折,他的母亲龙应台会以各种方式安慰他。

想象一下,当我们的中国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们会做什么?简单的一次考试失败都会遭受父母的百般训斥,迎来老师严厉的目光。相反我们如果取得某些成功呢?

家长和老师都确认这是合理的,但他们认为这是我们应该达到的。相比之下,西方的教育大多实践立在人文思想的基础上的。从小就培养了人们的实践分析能力,鼓励思想自由,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再说龙应台,可谓是良苦用心。对自己逐渐长大的孩子与自己有了距离,她不停的想办法和孩子沟通交流。而不是一味地放纵自流。

在他们的交流过程中,安得鲁用自己的社会生活观让母亲了解自己,母亲也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告诉孩子们生活的真相。他们缩短了所谓的代沟,通过交流相互了解。在我们的生活中到了中学时代与父母之间的代沟越来越深,其实就是没有沟通交流的缘故,如果我们也像安德烈和龙应台那样相互沟通交流,类似于离家出走这样的事情也不至于会发生。

当我们的羽翼还未丰满时我们就开始想着自己所谓的“独立”,可曾与父母坐下来畅谈过?而我们的中国爸爸妈妈对我们的呵护又过于多,他们认为我们未曾长大,不愿让我们离开他们的庇护。在德国安德烈所说的14岁就已经长大,不管时老师还是家长都已经开始用“您”来称呼,这是对自己的尊重。

中国人的观念是,无论你多大,在父母和老师面前永远是个孩子。在书中,龙应台对孩子的教育总是那种渗透,而不是责骂。我想这就是中国父母要学***。

如果每一个做父母都像龙应台那样静下心来与孩子沟通交流,孩子们也放慢脚步等一等自己父母,双方都互相倾听,我们的社会是不是会更和谐?愿每一位家长和孩子都能读懂并理解彼此。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6)

认识和沟通

这几天,在同学的推荐下我读了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亲爱的安德烈》是由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三十六封书信组成,中间穿插了一些读者的来信,还有她另一个儿子菲利普之间的信。龙应台因为与儿子几年未见,再相见时,两人已从亲密变得陌生。

为了拉近两人的距离,龙妈妈建议两人交流,于是书就诞生了。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讲的是一个母亲与自己儿子的不同的交往方式,是一个母亲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那种迫切想要沟通与了解的心情。这种沟通方式使他们母子更好的了解彼此,就像安德烈在信中说的“我跟我的母亲,有了连结,而我同时意识到,这是大部分的人一生都不会得到的份,我却有了。我在想:

假使我们三年前没开始做这件事,我们大概就会和绝大多数的人一样只是继续过日子,继续重复那每天不痛不养的问候:吃了吗──嗯,功课做了吗──嗯,没和弟弟吵架吧──没,不缺钱用吧──嗯……三年,真的不短。”

但我在他们的信中看到的是认知问题:在不同的生活背景下,人们的认知、价值观和世界观世界然不同的。在这本书中,大多数书信都是母子两人在同一问题上的不同看法,从自己的十八岁、民族信仰、价值观、社会道德、对社会的“左”“右”看法到文化生活、问题意识再到世界观、人生观,他们母子俩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不同时代的教育和经验反映了不同的观念。

龙应台住在海边一个封闭的渔村里。18岁是,她不知道高速公路是什么,下水道是什么,不进**大厅或美术馆,不知道垃圾要处理,她18岁是1960岁

九、一九七零年的台湾。安德烈18岁的十候,网络让他们拥有了广泛的知识面,社会的繁荣让他们习惯了对物质、艺术的追求和享受以及对美的熏陶,容易得到。十八岁的他们会在一起讨论社会问题、文学问题,他们生活的城市里,有自己的**厅、图书馆、美术馆、画廊、报纸、游泳池,自己的艺术节、**节、电影节……他是生长于德国的青年,除了身上尚流淌着来自于母亲的中国血统,其他方面已经很难和中国扯上什么联系了。

如此不同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对理解、价值观和世界有了不同的看法。

龙应台这一代人,对我们所谓的国家,特别是一些自称代表国家的人,有太多的不信任,太多的鄙视,太多的不赞成。而生活在德国的安德烈,因为历史的原因,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真的很少受爱国宣传的影响,逃避“国家”这个东西。安德烈作为交换生来到香港,他认为香港没有文化就因为香港没有可以让人坐下来静静地聊天的咖啡馆,酒吧跟咖啡馆,在欧洲,其实就是小区文化,他认为香港人永远在赶时间;而在龙应台却不这样觉得,他认为香港是有文化的。

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得到的结论也是不一样的。……

他们母子俩在很多方面都有分歧、代沟,他们彼此有不同的思想。龙应台给了儿子足够的自由,可以在同一问题上表达自己的意见,没有对错。他们尊重对方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龙应台不像是安德烈的母亲,她更像是安德烈的朋友,一个愿意聆听的朋友,在她眼里安德烈是一个自由的人,是她生命中相遇的“另一个人”,她无权强令他做什么。

龙应台这样的态度是的她的儿子可以肆无忌惮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她也因此更好地了解了自己的儿子的想法、人生观和价值观。安德烈在一封信中写到“是不是所有毕业的人都会感到一种慢温温的留恋和不舍?我要离开了,离开这个我生活了一辈子的小镇我的“家”。

我开始想,我的“家”,究竟是什么呢?最重要的不是我的父母(不要生气),而是我的朋友。”龙应台不但没有怪他,反而很理解他,回想起自己的经历,她说:

“我很欢喜你心中有一个小镇,在你驶向大海远走高飞之前。”这种宽容、这种理解是的他彼此了解的更深,更安慰了迷茫中的安德烈,给了他正确的指引方向。

安德烈是个幸运的人。它是个自由人。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派对,旅行,一切都很丰富多彩。虽然自由是每个人的权利,但在母亲面前,我还是觉得安德的自由要得益于他的母亲,她不像其他的母亲给孩子制定了太多的不允许,在她眼里,孩子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做母亲的无权干涉只能引导。当安德烈迷路时,她会安慰他,鼓励他。

然而安德烈却不觉得他很幸运,他对他的母亲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不同的成长和生活背景,使得龙应台和儿子有着不同的民族和教育背景。他们对世界有不同的理解,对人生和代沟有不同的理解。龙应台用书信的方式了解儿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放下作为长辈的架子,以一个朋友的方式与儿子交换彼此的想法,没有批判、没有责怪,更多的只是理解和反驳,还有安慰。

我不知道外国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但在中国长大,我只知道这是我们普通的中国父母做不到的。我希望中国的父母和孩子能够理解彼此之间的距离和交流,知道所有平等的对话都必须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666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