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作文 >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 >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

小编为您搜集整理了“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请仔细品味本文希望你会喜欢。书籍乃世人积累智慧之长明灯,读作者写的作品让我们变得自由。读后感可以将这些道理更长久的记录下来。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篇1】

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将自己作为方法,也即是自我反思与体验的方法,既是一种自我定位的方式,也是一种能够提升自身学习效果和适应能力的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地介绍把自己作为方法的内涵、优势以及具体实践步骤。

首先,把自己作为方法的核心理念是运用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的方式,尤其是对于个人学习而言,把自己作为方法能够帮助人们找到一个更加适宜自己的学习方式,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学习模式、错误思维和思维惯性。其次,把自己作为方法能够使人们实现更高效的学习和更高水平的适应,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才能够更加清晰地定位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目标,为此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把自己作为方法的具体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能够让人们充分了解自己。每个人不同,个人性格、习惯、学习方法等都有所不同,因此,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也有所不同。通过将自己作为方法,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进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第二,能够让人们有针对性地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分析自己的学习模式,可以优化自己的学习过程,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通过充分认识自己,可以更好地吸收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和记忆效果。

第三,能够让人们快速适应不同的学习场景。在不同的学习场景下,学习方式和需要学习的内容都会有所不同。如果人们能够真正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就能够更加迅速地适应不同的学习场景,提高学习效率。

把自己作为方法的实际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了解个人学习模式。个人学习模式包括视觉、听觉、动觉三种学习方式。不同的人在学习技巧和方法上多少存在着差异。了解自己的学习模式,就能够针对自己的情况制定专门的学习策略。

第二,逆向思维,认清个人的错误思维。很多人在学习时存在一些误区,例如过度焦虑、一味抄题等问题。通过归纳总结自己的错误思维模式,就能够及时纠正并改善。

第三,寻找学习的内在动力。文章自顾悟,不如他人指点。找到有成就感的领域,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学习,才能更加刻苦努力。

第四,合理应用自我奖励机制。多�给自己一定的激励,准时下察自己的学习状态,情理交融地立下小目标和奖励,才能持久地坚持下去。

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人们勇于尝试和反思,逐步发现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在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方面,可以参考专业人士的推荐和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善。

总之,把自己作为方法应该成为每个人自我反思、学习与提升的重要途径。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真正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才能够更快速、更高效地学习和提升。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及时了解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不断地完善和提升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挑战。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篇2】

比如刚刚看到一个:“阿兰·巴迪欧觉得,爱就是把一个随机的事件变成一种可持续性的事实,所以爱是每天的工作,一开始是一见钟情,这个火花要保护好,那是很真诚的,但关键是怎么把这个火烧下去。这就要讲柴米油盐、讲按揭、讲父母老了怎么办,这就是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的问题了,完全公共性的。所以从这儿开始就可以杀出去,去谈你跟其他群体的关系。”

项飙引用这段话,是把这个思想作为一种工具,让大家看到每个人渴望得到的爱、小青年挂在口头的爱情,是怎么样跟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的宏大的讨论挂钩的,或者说从事这些学科的人可以怎样切入,以便引发大家的兴趣。我们都知道把随机的事件(一见钟情)变为一种可持续性的事实(长厢厮守)是多么困难,而我们又都有这种渴望。那么沿着渴望得到爱的心情出发,就会有兴趣去关心柴米油盐。那么年轻人对社会生活的漠不关心就有机会改变,讨论和对话也许就成为可能。

讨论这个的起因是吴琦提到:学界在讨论拉美和中东问题,而年轻人压根儿不关心。他访谈戴锦华老师时,戴老师说她第一次放弃了与年轻人沟通,因为她发现这当中出现了巨大的裂痕,现在的年轻人个体性太强了,以至于他们的世界里容不下对他人的感知,他人只能是对于自我的一种工具。

吴琦自己也说,“在周围的环境里已经没有人谈论他人、平等、公平这些概念,谈论这些已经不再是自然而然的事。他们可能还讨论爱,但也越来越特指爱情,而非亲情等其他感情。”所以项飙提到了阿兰·巴迪欧的说法,其实是想指出,总会有一些路径,可以把年轻人的目光局限在很窄的点上这种情况加以改变,只要我们沿着他们的目光出发,引导到更为深层次的思考上面,比如政治经济学、社会学、柴米油盐。因为说到底每个人都是有这种需求的,因为爱本身就有这种特质,它总在渴求着“把一个随机的事件(一见钟情)变成一种可持续性的事实(长厢厮守)”

爱情不会是从天而降的东西,假如不思考,不实践,即便降下来,也会失去。

可能我们就是陷在这样的泥淖里了,现实生活越艰难,普通大众越想要一些轻松的东西来安慰自己,不想思考(思考太累了,思考了也没有什么用,世界根本不会变化,世界不再是一杯能流动的液体,而是一块固体了)。而精英的思考结果又很难传递出来,一方面是被404,一方面是产出的思考结果无法和喝着啤酒追着剧的普通年轻人产生连结。作文普通人和精英产生分裂、无法沟通。双方无论从使用的语言还是探讨的话题本身,都有着某种隔绝,越来越像两张皮,互无关联。但是越不思考,整个社会越是死气沉沉、充满绝望,大家就更是一头钻进奶头乐的汪洋大海里并沉溺其中……

项飙老师的回答里多次提到:“我要讲的不是弱者值得保护(因为这是不言而喻的事,重复的讲就成了喊口号),最重要的问题是弱者为什么弱,它和强者为什么强是同一个问题,是一个历史形成的过程(我需要搞清楚形成这样局面的历史细节),我实际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做的事情不是去站队。”“我尽量避免从立场出发看东西。我的做法是看事情本身的矛盾,这个矛盾对哪些人是重要的,他们自己又一下子解释不了,那么我参与进来。”

所以学者可以做的事情是,观察社会,观察人心,察觉矛盾,参与解释、分析。把当事人为什么伤心、难过、买不起房、累觉不爱、激情杀人等等他自己都想不清楚的问题拿出来讲清楚,这个就是学者可以做的。

但是遗憾的是,项飙老师自己在这段访谈前面的某个部分也提到了,即便北大“教本科的学院派的老师,也对社会没有理解,我感觉他们对这个社会今天在发生什么也没有兴趣。”“我下去调查的时候,一般先找地方院校的老师聊他们当地的情况,他们也发表过文章,但一聊就会发现,他们除了重复新闻报道的话语之外,对当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说不清楚。我就很奇怪,你整天生活在这里,怎么会不知道呢?他们对这些事情不感兴趣。”“十多年前,我回国调查发现这个现象很震惊,他们也承认这是巨大的问题,但还是没有兴趣,可见这种分裂有多么严重。在这种情况下造出来的学术话语完全没有意义。”

这不就是盲人瞎马么,谁是盲人,谁又是瞎马,谁和谁一起走在高高的悬崖?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篇3】

这本书走红恐怕反映出的是大家对一种空洞、宏大话语的厌倦。就像项飙说的“今天的一个问题就是知识分子不接地气,不能从非常具体的生存状态出发讲事情,讲的东西都比较无机、缥缈。”划线了不少句子,对我有启发的地方非常多,因为很多也是我在困惑、质疑或自我反省的东西。印象比较深的是项飙经常提到“有趣”“好玩”,少有地呈现了做学术“fun”“好奇”的重要性。由于我们大多数人是在一种苦哈哈的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被教育最多的都是“头悬梁,锥刺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于是“求知”这件事老给人一种望而生畏感,而非发现的快乐。但项飙的表述传达出来的是一种放松感,而且可以看得出来他提出的很多问题显然是在真正关心、好奇的状态下才会问得出来的。

他所提倡的“乡绅式的认识世界”,从学会观察身边的小世界,学会把它讲清楚,找到自己和世界的关系,是具体且可操作的方法,在我看来也是一种特殊的反抗方式。因为我们都知道,某种权力维持自身的方式是破坏社会中的小共同体,将个体原子化,那么重新建立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建立自己的小世界就是一种最基本的反抗。这一概念也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是在以想象来认识世界的,这种想象又可能来自媒体、舆论塑造的某些形象。在并未掌握足够的事实、缺乏体验、观察不足,也没把事情想透的情况下,人就喜欢拽大词。有时拽大词也意味着掌握话语权,让自己显得权威,这其实是不自信的表现。

关于“中心”和“边缘”的讨论也很有意思,讲到当代人的一种普遍焦虑是源自“觉得在边缘的生活不值得过”。这和地方自治、小型社区失去活力是息息相关的,作文但也是一种提醒,是不是一定要过中心的生活?边缘的生活要付出的代价是自己不能承受的吗,又会带来哪些回报呢——比如,某种脱离了主流评价体系的自由?

但读这本书时我也时刻提醒自己“能被允许出版的都是允许你看到的”,因此也要意识到,这本书还是有意无意地回避了那条盘在吊灯上的巨蟒。甚至,项飙提到有关wg的部分的内容我是非常质疑的,因为在一个无法对该话题进行充分讨论的环境下,仅通过一个受害者为迫害者辩护的个例,提出“wg出于老百姓对官僚主义的反感”这一假设,这是十分危险的。

总体而言瑕不掩瑜,提问者也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提问这件事看起来容易,但能否和被访者旗鼓相当,能否准确理解对方的意思并归纳,进一步引导,能否问出“真问题”而非模棱两可的废话,能否掌握好对话的节奏——都特别考验提问者的功力。我觉得以上这些吴琦还是做到了的,甚至有几个问题我读到时会在心里暗暗赞赏“问得精确”。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篇4】

非常坦诚、客观,干货满满,金句频出。

感动于项飙老师的坦诚,因此在书中得以感受到一个立体、真实、思辨的学者风范,并且窥见一名人类学家的工作方式和思考方式,受益匪浅。

“乡绅”这个概念许久未见,对其印象还停留在民国及之前的世代里。这次项飙老师的访谈中多次提到,他本人也始终认为自己充满“乡绅”的气质,并且指出乡绅是体制与百姓间的桥梁,是社会良性运转的中间剂。但是现今社会中,乡绅已经失去了原本的乡土环境,必须以新的形式出现。所以乡绅可能就“不再单指农村,任何地方都会有比较愿意观察、愿意记录的人,这批人就是乡土的思考者和观察者。”

项飙老师也很坦诚地直面自己在学术工作中面临的困境,那种“写不出东西”的压力,对自己的调研和思考始终不满意、又找不到发力点的烦恼。这些现实的困难,与我们普通人的工作烦恼如出一辙,因此颇能够互相理解。

关于大学、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的讨论也不少。提到北大与牛津在项飙老师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时,他说其实对两所学校的感情“并不深厚”,作文甚至不乏对这两所学府客观、中肯的评判。但是对于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项飙老师都十分重视,并且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将自己的研究,或者说将人类学、社会科学作为一种工具提供给大家去思考,帮助现在的年轻人更好地思辨,认识社会、改造社会。这一点大概与他90年代在北大的经验有关,而实际上这种关切在国内教育界已经接近消失了。

五星好评,衷心敬佩。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篇5】

回到家,心静下来了一点。把最近看完的这本小书的书评给写了。安利这本名字很像成功学的小书,二三百页很快就可以读完。我跟朋友说这是一本我等了好几年的书,也是一本我想要主动去反复阅读的书。如果早点遇到它就好了。

它剥开了我近年来许多的迷惑,对时局对权力秩序对知识分子话语等等,受困于我个人能力只能隐约体察却无法描述的朦胧模糊的感知。我于生活中深深体察到这些东西,却像触碰到一幢幢透明的墙壁。想寻找方法,却又无门。消极度日,仍然要受到命运的裁决。这本小书出现的太及时了。

之前在《十三邀》里面听项飙老师谈到“附近的消失”就感觉这种朦胧的体察被准确的他描述了,这次阅读又是一次次的印证。仿佛隐隐约约看到了一条新路,带入个人经验,建设好自己身边的小世界,回归到具体事物本身等等这些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鼓励,不妨且走一回吧。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篇6】

在你一语我一言当中,在《十三邀》中只一瞥却已惊鸿的项飙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这种丰满不只由随书展开的个人阅历填充,还由他思维的广度、学术研究的谱系和个人经验、外部观察所有机构成。“有机”这个词,也频繁出现在项的谈话中,身为读者的我才知道原来“有机”不仅是广告话术中可以随意挪用的一个几乎中空的形容词,原来它所指的是一种活的、能够与周边产生互动的状态:学术话语可以是有机的,个人看待自己与世界关系的角度可以是有机的,实践也可以是有机的。

正如他所强调的距离感,我也开始注意并思考与周遭生活那种“保持距离”的有趣,有机的思考。

比如,上周和一家开在小巷里的那种剪头发只需要15块钱的理发店老板聊天(出于对了解“附近”的实践),忽然发现他就是一个对身边怀有距离感的人——祖籍四川,十年前为了老婆来到这个西北小小地级市,口音是本地区县方言。与他从这一带逐年疯长的房租聊起,在一次对我而言久违的“在地”聊天的展开过程中,他说到房东涨价这一行为背后的动机、其他商户彼此时而抱团却彼此“眼热”得暗戳戳的关系、自己的门店面积几经改变背后的原因等等,非常生动以及有趣。在打扫的窗明几净的小小理发店里,我突然就感到自己触摸到了那种对自己的附近(确实在小区附近,但是我之前大概率不会走进、更不会攀谈的店)一次在地性调查的质感。如项所说,随着这种有机的观察,将会带来的是一种你对自己生活、对这个城市的运转方式、以及自己的社区群落所扮有“角色”的重新把握。我了解他和他店所在的那一片商业的、人情的运作方式,可能的确“对我带来不了什么”,但是通过一次对话,我感觉到自己对生活某方面的掌控感貌似上升了——我不再“飘”在空中,不再把视线盯在除家的舒适性之外的另一极(世界),而是重新发现了中层。

书中其他的“概念”都非常具有启发性,比如图景、学术研究的不同方式(指向FUN)、乡绅精神、日常性、象征、悬浮等。但是仍然有两点让我困惑:作文第一,既然我们不应该一昧地向中心流动、屈服于中心的权威,却又要用流动来打破同质群体的封闭,那应该流向何方?就我体认的中国来说,只有大都市、中心才有那些高度多样而丰富的资源啊。第二,反复思考着“看清自己与世界关系”这个提议,但是切入口在哪里呢,是实践吗?从哪里切入思考起来?

除此之外,感觉中文书世界里的访谈形式正在变得流行且更加容易接受,比如最近另外读的一本是戴锦华和王炎的《返归未来:银幕上的历史与社会》,就以主持人和交谈者双方就一个主题/影片表达观点的形式成书。在语言过量生产的世界里,感觉访谈更容易让人抓住实质,因为在口语化的表达中,“赘言”出现的概率是极小的;其次,外国作家出的交谈形式的书籍(比如《艺术在没落中升起》)中,摄入大量对欧美文化的引用难免令人陌生,相比较而言中文世界的对谈则不存在这个问题。期待更多谈话的记录。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篇7】

特别开心能在这次下田野之前能看到吴琦和项飚的谈话,上次这样的感觉还是看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的时候,费孝通先生我也是喜欢的,但是费先生与我而言实在太过遥远,项飚不一样,项飚像一位学识渊博关爱后辈的兄长,理解现在青年的处境也理解青年面临的困惑。他不单向地说“你们应该怎么样”,他愿意跟我们一块双向地讨论。国内的研究氛围总让我觉得有些虚无缥缈,我不知道该怎么去适应和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项飚一下就把我拽回到地上,让我有了脚踩地的踏实感。

关于田野调查搭建图景我也特别认同,我应该如何去观察我的田野?要有一个从内到外的图景,不做外在的判断,图景应对当地人也是有意义的,要有伦理的把握。虽然我要关注的是当地的经济问题,但经济是“镶嵌”在社会关系当中的,或者说人们是在社会关系中展开自己的经济生活。现在很多人跟自己的田野点是有隔膜的,可能利用田野点完成了自己的论文,抒发了很多学术性的晦涩观点,但到头来要用白话把田野点的人、事、关系说清楚却做不到。这种冷冰冰的调查又什么用呢?

不过短短几十年,乡绅这个词对现代人来说已经是遥远陌生的了,现代环境的驯化也让我们觉得法理社会、市场经济理所当然,如此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唯一路径。大家都瞪着眼向外看,村里到乡里,乡里到县里,县里到市里,市里到省城,若是能成为国际公民是最好不过的,这是一条单向晋升的通道,逆向“回乡”是怯懦窝囊的人做的事,大部分人也不再“告老还乡”也不再“有乡可回”。

我们看待事物越来越二元,价值判断越来越单一,纠缠于表象不愿追溯其背后的逻辑。自我阉割避免比不必要的麻烦,也忘了自己还是个青年。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篇8】

初次知道项飙,是因为《十三邀》。在节目中,他谈到了现代社会因为技术而出现了“附近的消失”,大世界和小自我之间失去连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被无限弱化。而这是现代人焦虑和无力的重要原因。这一观点令人印象深刻。同时,我也了解到了他的成名之作——《跨越边界的社区》。他花了6年的时间在北京城中村进行田野调查,细致呈现了“浙江村”这一流动群体的落地、发展和变化中的诸多细节。我一向对做田野调查的社会学家充满敬意和好奇,这也是我对这本书的兴趣之始。

当代年轻人的“丧”。“丧”文化似乎逐渐成为当代年轻人的主流文化,一切似乎并没有那么坏,但大家却陷入了一种普遍的沮丧,好像一切没有意义,也看不到生活的变化。

对于这个问题,项飙谈到中国的传统教育往往是“追求回报”的,这就导致音乐、美术这些本来很有乐趣的艺术,都变成了培训班。在这样的模式下,长大之后的年轻人也想着“取悦”,而缺少自主性和发挥的空间,仅仅是被当做机械的一部分。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有自我证明的愿望,而自我证明其实是在取悦别人。

在本书中,他还提到了之前研究中所用的“悬浮”的概念。所谓“悬浮”,指的是始终处于想要逃离现在却不知道去往何处的状态,总觉得自己现在所处的地方不对,和自己认为的有差距。悬浮的结果就是,最终发现没有所谓的未来,所有的未来都被欲望无限推迟,同时,所有的未来其实都已经变成了不被珍惜的当下。

人应该替代性地寻找生活意义的来源。“读好书、考好学、找个好工作、家里给买房子,一直是将意义外化转移,到最后没有必要转移了,就是要回到人本身。”将注意力放在生活的细节上,或许能更多地感受到乐趣。


本文的网址是//www.zf133.com/a/5662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