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走进小学教案 >

走进小学教案

走进小学教案

老师的部分工作内容就有制作自己教案课件,这就要老师好好去自己教案课件了。教案有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您的需求编辑为您整理了一些相关的资料“走进小学教案”,欢迎学习希望能有用于您!此外,您还可以浏览范文大全栏目的能源工作计划汇集8篇

走进小学教案 篇1

《走进大自然》情境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案

《走进大自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向往大自然的愿望、融入大自然的心境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1、先板书《走进大自然》,指名学生读。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了解。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自然中神奇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的花草树木,调皮可爱的鸟兽虫鱼……给学生以整体感知大自然的美妙神奇。

3、师:看过之后,你最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4、师: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多么令人神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吧!

二、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生字的情况

1、小组长检查并汇报组员预习情况

2、教师根据组长汇报情况和自己巡视情况为各组进行评价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做到不多字,不少字,正确流利。

2、以小组为单位朗读,其他小组给予评价。

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逐段分析理解

(1)第一小节讲的是孩子们怎样走进大自然的?

抓住“追着……追着……追着……”进行品位,体会孩子们走进自然的急迫而热切心情。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读出孩子们走进自然的欢快、愉悦、急迫、热切的心情。

(2)第二小节讲的是孩子们投身于自然,他们在大自然中都进行了那些活动?

引导学生抓住“扣醒山石”、“访问花瓣”、“网住斑斓的秋天”等词语体会在孩子们眼中,山石、花瓣、秋天都是具有生命的,是他们的朋友,他们对这些大自然中的朋友充满了向往与追求。进行感情朗读。

走进小学教案 篇2

新理念下的课堂注重情境的创设,而结合学生生活创设情境这又必定是最佳的原则、永恒的原则。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我常从学生的生活入手,用生活中的物体、片段、人物及见闻,结合教材,创设一定的情境。例如:我设计的拼音教学《anɡenɡinɡ

onɡ》一课,就充分体现这一点。我们知道,拼音教学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拼音教学如果设计不当,又常常会令学生感到乏味,失去兴趣。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我在这四个字母的发音上做文章:从生活中取材,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教学anɡ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出示一块诱人的大蛋糕,问生想吃吗?学生兴高采烈、异口同声地说想。我一看,兴致来了,乘胜提出要求:那大家就咬一口吧!不过,只能在座位上咬,还要让老师听到你咬到的声音。学生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张大了嘴巴:anɡanɡanɡ,瞧,学生已经准确地发出了anɡ的音,无须像过去传统教学中老师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地教,学生不耐烦地一遍一遍地学;enɡ的教学也是在培养学生自信心的一句话中,学生自己发出正确的读音的。我问学生:大家能自己学会剩下的复韵母吗?乘着学习anɡ的劲头,学生们齐声响亮地回答:能!我追问:能吗?学生们的声音更响了:能!我马上表扬大家:瞧,大家又自己学会了第二个复韵母的发音剩下的inɡ和onɡ,我则用了北师大版教材中的两个朋友丁丁和冬冬的名字来引导学生学习,整个教学活动,学生们就是在这样有趣的情境中进行的,像是生活中自然地闲聊,却收到了不同凡响的效果。这篇教学设计不仅获得了市级荣誉,而且被编辑到《实验工作通讯》中。其实,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我们都应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去创设有趣、有意义的情境。如数学课上我则是利用学生熟悉的数学朋友(淘气、笑笑、机灵狗和智慧来人)、一些动画片中的人物(蓝猫、奥特曼、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及感兴趣的生活场面等来创设完整的情景串或故事串,引发学生的兴趣,即使是复习课也会让学生感到兴趣十足,和新课无异。由于合情合理的创设情境,不但吸引住了求知的孩子们,而且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对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思想教育,体现了新理念中倡导的情感教育。

走进小学教案 篇3

让数学走进生活,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浅谈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周成富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尤其是当今社会,数学以技术化的方式迅速辐射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我们身边随时接触到的一切数字化、信息化的高技术,本质是一种数学技术。在过去,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懂数学没关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每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要会分析,所以对于挑起未来重任的新一代人,必须要有更强的数学能力作为普通职业的准备。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第一,技能训练生活化

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如,教学长方形面积时,可以这样设计:假期里我们教室地面要铺方砖,小组研究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经过大家讨论,达成共识:(1)测量教室的长、宽,(2)计算教室的面积,(3)选择需用方砖的大小,(4)计算大约需要多少块方砖?有的学生还可能考虑到方砖的运费和工人铺地面的劳务费等。再如在教学小数加减计算时,可让学生拿来购物小票、电费收据、电话费收据等,通过让学生思考、交流,弄懂每个小数的意义、来源,进而进行计算。这样联系实际训练,学生摸得着,看得见,理解透彻,记忆深刻,既学会了知识又解决了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第二,思维训练生活化

思维训练生活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要比较1/5与1/8的大小,初学时学生难以理解,画图是一种方法,还可以让学生这样想:要分吃一个西瓜,你只能吃得一块,你是喜欢5个人吃,还是喜欢8个人吃?学生会很自然的想到喜欢5个人吃,因为5个人吃分得的那块大,从而比较出1/5大于1/8,这样,学生真正悟出了当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大,分数越小。这样教学,抽象的思维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

第三、日常生活数学化

日常生活数学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今年几岁了?身高是多少?身体有多重?和你的同桌比一比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后,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说说周围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经常这样做,让学生有意识的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让学生逐步学会自觉地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第四、让估算生活化

学生从低年级就学习估算,生活中处处用到估算,所以在学习了每一个新的知识点后,都要让学生实施估算,如:在学习了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时,可让学生估计从家到学校的距离,记下走这段路程所用时间,计算出骑自行车上学的速度,进而估计从家到其它地方所用时间。诸如这样的例子很多,只要你留心去发现,经常让学生这样训练,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学生善于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更加乐于学习数学。

走进小学教案 篇4

一,背景分析:

随着六一节的来临,孩子们离开幼儿园的时间也是越来越近,许多的家长在为孩子入学做着各种准备。受到家长的影响,孩子之间的谈话也会围绕着这一点。有些话题是围绕着将来要进什么小学:有六师附小、有洋泾试验学校、还有罗山小学等等;有些话题是围绕学习用品的准备:我的书包买好了,是粉红色的、我的铅笔盒子是椭圆形的、还有些话题是关于上学之后究竟要带什么,这个话题引起了孩子们的争议,可以带的.不能带的..大家七嘴八舌,究竟可不可以带呢?上小学究竟要带写什么呢?围绕这个问题,我班开展了主题活动----走进小学。

每一个孩子都要从幼儿园跨入小学,也将成为他们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大班幼儿的学习应该是在自然状态下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的学习,是一个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而《走进小学》是幼儿人生必经之路,也是他们应积累的生活经验,况且班中有部分孩子的哥哥姐姐已经是小学生了。他们有了相关的经验,因此,我们开展这样一个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活动对小学生活有所了解,使幼儿自然的于小学教育有所衔接,激发他们入学的情感体验。

二,主题活动目标

1,对新的生活充满向往和好奇,并以积极的态度,做好入学的心理和生理准备。

2,知道幼儿园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了解小学生所必须准备的各种用品,并能进行简单的分类。

3,体验幼儿园的快乐以及对老师、阿姨、小朋友的情谊,并用各种形式表达。

三,主题活动内容、要求和方法

活动

内容活动要求活动方法特别的参观初步认识小学的环境,了解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内容。

减少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心里准备。

1,与洋泾试验学校进行联系,请小学配合做好相应准备。

2,集体活动一样不一样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我眼中的小学,表达成为小学生的向往,能大胆表述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之处。

1,收集有关小学生活的图片。

2,集体讨论

3,总结离园

话别用各种表现手法表达自己对幼儿园、对老师、对小朋友等感激之情。

懂得身边的人曾为自己的成长默默奉献,应该把他们铭记在心。

1,事先准备各种不同的材料

2,小组活动。

3,送感谢友谊互联网对毕业离园后与同伴保持交往充满渴望。

知道与同伴保持联系的常用方法,并互留联系用的信息资料。

1,事先学会书写自己的名字,地址,电话号码等。

2,集体活动。

3.相互赠送亲亲密密全家福。

1,用绘画的方式,夸张的表现自己或他人的外部特征。

2,体验和大家在一起的亲密感,增加集体归属感。1,美好的会议

2,绘画所用的工具

3,集体活动毕业诗感受诗歌中对幼儿园、对老师、同伴的依依不舍的情感。

把记忆最深刻的人或事编入诗歌中,并能有感情的朗诵。1,准备一只挂钟

2,倾听毕业诗

3,忘不了

4,说句悄悄话。毕业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抒发与老师、小朋友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感受乐曲A,B,A的曲式结构,用不同的情绪表现不同的乐段。1,有感情的朗诵毕业诗

2,学习歌曲

3,分段跟唱

4,多种形式演唱歌曲。毕业

典礼参与筹备和组织毕业典礼的活动,增加小主人意识。

体验幼儿园生活的快乐以及与老师,同伴之间的情谊,并用各种形式表达。1,师幼,家长共同布置会场

2,园长,幼儿,家长代表发言,并请家长代表向幼儿园赠送锦旗

3,幼儿用各种形式表演

四,主题活动评价

在这个主题活动中特别重视形成性评价,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教师能按照幼儿的兴趣调整环境和提供的材料,在活动中孩子们能不断探索,积极参与活动,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

(一)评价要素

1,幼儿对了解小学生活的探索兴趣

1)参观了小学,知道一些小学生活;

2)能区分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之处;

3)学会运用讨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并能说服他人;

4)学会按照各类用品的不同功用进行简单额分类。

2,能用不同的方法表达自己对老师、阿姨、小朋友的情谊。

1)运用歌曲、诗歌、舞蹈等形式表达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2)学习使用科技产品对自己所留恋的人和事进行留影;

3)运用绘画、小制作等方法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情感;

4)能较好的与同伴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事先预定的目标。

(二)评价方法

1,激励评价观察幼儿的活动,适时地给予幼儿一些鼓励,肯定幼儿的发现,推动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

2,图片、资料、作品展。幼儿收集并制作的各种作品,使幼儿获得成功得体验,增加自信心。

3,文艺会演。在毕业典礼上运用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对幼儿园、老师、阿姨、小朋友的情谊。

五,附录:主题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一:文具小超市

活动目标:1,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框、计算用的纸和笔。

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买的文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是。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2,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并能做出适当调整。

鼓励幼儿把重复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认为是必须的的文具。

3,集体讨论

请个别小组展示所购买的文具。

(1),请大家看看,哪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说说你们的理由?

(2),幼儿边说老师边出示相应的文字卡片。

(3),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4),师生共同总结。

4,被排除的这些文具,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还是会用到,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文具吗?

活动二:入学用品

目标:1,通过讨论知道学生需要准备的各种用品及其名称。

2,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准备:相应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游戏用品等等。

相应汉字卡

在桌面上划分相应的格子,预备划分条

过程:一、选择入学用品。

小朋友们马上要上学了,爸爸妈妈早早的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用品。现在请你们来挑选一下,哪些用品是你上学后必须准备的?

1,幼儿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挑选,并把它们放在桌上。

(提醒幼儿爱护用品,能轻拿轻放。)

2,请小组代表发言:哪些用品是上学需要的,为什么?

(请幼儿大胆的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

3,幼儿把剩余用品放在桌子底下

二,学习各种用品的归类,并给予恰当的名称。

1,上学要准备这么多用品,请你们根据它们的相同之处,来分分类。

2,每组幼儿合作对不同的用品进行分类。

3,说说你们是怎样分类的?

4,铅笔、橡皮等都是什么时候使用?(学习时),

所以我们称它为学习用品,那么,其它用品什么时候用?称为什么用品呢?

5,幼儿讨论,并给予其它用品恰当的名称。

三,活动延伸

1,这么多的用品如何放进书包?

2,大家都想说,那么我们下一次再来讨论。

活动三:离园话别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表现手法表达自己对幼儿园、对老师、对小朋友等感激之情。

2,懂得身边的人曾为自己的成长默默奉献,应该把他们铭记在心。

活动准备:数码照相机、录音磁带、各种彩色纸,纸盒、本子、笔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上次活动我们已经讨论出各种感谢幼儿园、感谢老师、阿姨、小朋友的方法,今天,老师就为你们准备了所需要的材料,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小组。去做一做、说一说

二,幼儿操作

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给予适时帮助。

三,请各组代表介绍你们的方法。

四,送感谢

鼓励幼儿能运用真挚的语言表达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走进小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从而产生爱国的情感。

2、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3、认识11个生字。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

教学难点:

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初步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

教学重、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词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美丽的漓江画面),今天我们一起去游览美丽的漓江。

二、初读课文

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词语:雄伟城镇纯朴下旬纺织

百货绵延闪烁昂然挺立

3、检查朗读(指名分段读)

4、自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丽江的景点?)

5、指名说

三、练习朗读

1、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2、同组互读。

3、小组内交流,试着解决不懂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1、抄写优美的词句。

2、收集有关丽江的图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从而产生爱国的情感。

2、学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

教学难点:

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地图)。

#教案#导语: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位于滇西北高原之上的漓江古城。

二、深入学习课文

1、读全文,说说丽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思考:

我们都到达了哪些地方?

板书:地点

谁能用书上的句子把这些景点连起来说说。

3、自读自悟。

(1)自由读,用一句话概括出丽江的特点。(神奇而美丽)

(2)默读课文。把体现丽江神奇而美丽的句段画出来。

(3)练习朗读。

4、指导朗读

第一自然段:

(1)用一句话概括地说说,你读这段的感受。

第三、四自然段: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

(2)带着赞赏的感情读。

第五、六自然段:

(1)想象读。

(2)集体交流,评读。你认为他哪儿读得好,为什么?

(3)出示图片,看到这么美的玉龙雪山你想说什么

5、揭示中心

文中的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走进小学教案 篇6

幼儿园大班走进小学教案反思

在幼儿园大班的课程活动中,引导幼儿迈出幼儿园的大门,走进小学的世界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任务。为了帮助幼儿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我们设计了一份详细的教案,并在实践中进行反思和改进。

教案的目标是让幼儿了解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培养他们对小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首先,我们准备了一系列的教学材料和活动,包括图书、图片、模型等,以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的教室、教学用品、学习内容等。同时,我们还组织了一次小学参观活动,让幼儿有机会亲身体验小学的课堂和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我们组织了小组讨论和小组合作活动,让幼儿互相交流和分享对小学的看法。我们也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并进行小组报告和展示。通过这些活动,幼儿不仅学到了关于小学的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由于幼儿对小学的了解有限,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困惑和疑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邀请了一位小学老师来幼儿园进行讲解和答疑,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小学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其次,我们发现幼儿的注意力和耐心有时不够集中,在活动中容易分心或者游离思维。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我们增加了一些游戏和趣味性强的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通过实施教案和反思改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幼儿对小学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明显提高,他们对小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也得到了有效激发。在小学参观活动中,我们观察到幼儿的积极参与和表达,他们主动询问问题,与小学老师互动交流。这些都是幼儿正面适应小学环境的良好表现。

然而,我们也认识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幼儿对于小学的学习内容和要求还存在模糊和困惑,需要后续的专题教学进一步加强。同时,幼儿适应小学的过程是个体化的,有些幼儿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引导。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加关注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通过个别辅导和小组合作,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

总的来说,幼儿园大班走进小学的教案反思过程是一个宝贵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和指导。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幼儿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通过个别辅导和小组合作,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只有在理论指导和实践反思的指引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中。

走进小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小学环境,了解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内容,减少对小学的陌生感,萌发上学的愿望。

2.能大胆访问小学老师和小学生,并能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

活动准备

1.先与拟参观的小学联系,请小学做好相应准备。

2.观看教师教学资源《走进小学》,对小学有初步印象。

3.事先请家长帮助把幼儿提出的有关小学的问题记录下来,夹在“问题树”上。

4.幼儿自备便于携带的小本子和笔。

5.有条件的壳携带数码相机或录像机。

活动过程

1.参观前的准备:

(1)观看教师教学资源《走进小学》,对小学形成初步印象。

(2)向幼儿介绍要参观的小学名称及具体地点。

(3)引导幼儿观察“问题树”,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记录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引发幼儿有目的的参观小学。

(4)提出参观的注意事项。请幼儿参观时,注意观察,寻找问题的答案。提示幼儿注意安静参观,小声讲话,以免影响哥哥姐姐上课;同时注意安全。

2.参观学校。

(1)参加升旗仪式,了解小学升旗仪式与幼儿园的不同。

(2)学校老师以欢迎的语气带领幼儿分别参观学校的整体环境,如教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大队部、操场、厕所、饮水处等,了解他们的功能,并比较和幼儿园的不同。

如生活方面:男女厕所在哪里?怎样区别?

学习方面:教室里的桌椅怎样摆放?讲台有什么作用?

娱乐方面:操场上有什么?可以干什么?

教师提醒幼儿回忆自己的问题,鼓励幼儿向小学老师提问。

(3)幼儿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感受学习的氛围。如“小学生的课桌上摆什么东西?小学生上课怎样回答问题?”。

(4)课后观察小学生课间10分钟,提醒幼儿记清楚课间哥哥姐姐都做了那些事。

采用一带一的方式,请小学生带幼儿活动。幼儿可向他们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请小学生回答。

3.回园组织幼儿谈话。

(1)请幼儿结合自己小本子的记录,自由发言,说一说对学校的印象。

(2)按参观顺序回忆看到的内容,说一说小学和幼儿园不同的地方。有条件的可引导幼儿观看参观小学时的照片或录像。

(3)引导幼儿回忆“好担心”教育活动中涉及到的所担心的问题。讨论:这些问题解决了吗?还有哪些担心的问题?引导幼儿一起想办法解决。

(4)小任务:请幼儿把已解决的问题答案,还想了解的问题,以及自己向家长或邻居家的哥哥姐姐搜集的关于学校的资料等画下来,夹在“问题树”上,引导幼儿与同伴相互交流。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学习幼儿学习资源6第4至5页,说说小学与幼儿园不同的地方。

走进小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尝试收集,调动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课外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用较恰当的语言描叙自己的见闻、表达自己的情感。

3.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大自然的了解,激发学生关心、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课前播放音乐。

一、活动导入

师:同学们,随着美妙的音乐,我们进入了这节课的学习。老师对同学们提一个要求:请同学们在这节课上认真地听,大胆地说。

[点评:学生伴随音乐进入课堂学习,心情愉悦,气氛活跃。在课前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既为本堂课的教学作好了准备,长期对学生提出这样的短期目标,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大有帮助。]

二、整体回顾

师:上星期我们学完了第六单元,第六单元一共有几篇课文?大家回忆一下。(课件出示五篇课文的题目)《浪花》《大自然的语言》《要下雨了》《红领巾真好》《小狐狸卖空气》。

1.你最喜欢哪篇课文?把你最喜欢的部分大声地背给大家听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部分。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想不想对大自然有更多的了解呢?

那我们就一起走进大自然吧!(课件出示课题。)

[点评:语文综合性学习,尽管涉及自然、社会、生活等内容,但它的落脚点在语,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形成的能力,在实际运用中得到锻炼,课内学到的在课外得到延伸。此环节在回顾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过渡到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将学习内容与活动联系起来。]

三、走进大自然

(一)说说你所了解的大自然是什么样的

课件出示两扇大门,一扇大门上写着美丽的大自然,另一扇大门上写着神秘的大自然。

师:同学们,大自然既神奇,又美丽,你们是想先欣赏大自然的美丽,还是探索大自然的神奇呢?(学生用鼠标点开大门。)

[点评:课件设计两扇大门,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让学生自己选择,完全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欣赏大自然的美丽(课件出示大自然风景图)

1.看了这些美丽的图片请你说说大自然中什么最美?

2.面对美丽的大自然你最想说什么?

3.游览祖国秀丽的自然风景区。(课件出示祖国自然景区图,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点评:教师以教材为依托,拓展教学空间,开阔学生的眼界。运用课件收集的大量图片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美丽,口头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长期训练积累,学生的语言材料会越来越丰满。]

(三)探索大自然的神奇

播放录音:大自然的语言啊,

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总也看不懂

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师:大自然的神奇就在于它有自己的语言,它用独特的语言告诉我们许许多多。上星期老师布置大家回去收集大自然的语言,收集好了吗?

1.将你们组收集到的大自然的语言,用你们组喜欢的方式告诉大家。(学生分组讨论。有的组画画,有的组编儿歌,有的组写句子。)

2.分组汇报,组长代表本组展示收集的内容。教师点评。

[点评:此环节的设计通过小组搜集信息,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创造才华得以淋漓尽致的表现。]

四、保护环境大行动

面对如此美丽,如此神奇的大自然,我们应该怎么做?

请你学习《红领巾》一课,为这些地方写警示牌:(课件出示草坪、森林、花园、动物)

[点评:学生在课内学到的东西在生活实际中马上能用,获得了锻炼的机会,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五、总结

美丽神奇的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是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只有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大自然才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才能带给我们更舒适的环境。

【评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搜集信息能力、互相合作能力等。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创造了一种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状态之中,用口头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查找资料,并用各种形式汇报查找的结果,在丰富多采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走进小学教案 篇9

课文《半截蜡烛》(苏教版)描绘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紧张。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先来读读课文中的两个小片断:

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蜡烛越烧越短,秘密即将暴露,伯诺德夫人的心情紧张到了极点。成功的心理描写渲染了可怕、恐怖、紧张的气氛。

那什么是心理描写呢?像课文中这样,直接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活动的方法,就叫做心理描写。

其实,我们也有许多同学在写作文时,能够刻画好人物的心理,敞开他们的心灵。下面请看黎黎同学写的《第一次播音》(片段),看看播音前的我:

今天就第一次播音了。屋子里只有我一个,不知怎么搞的,我忽然紧张起来。呀,这里真静啊,静得仿佛能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我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我能读好吗?千万要读好啊!

这一段是心理活动的描写,是人物内心的真实独白:忽然紧张七上八下我能读好吗千万要读好啊等词句,生动细致地描述了一个刚刚走进播音室的小播音员的紧张心情。

延伸阅读

走小路小班教案4篇


在教师的工作职责中,撰写教案课件是一项重要任务,这并非随意草率就能完成的工作。教案是教育改革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才能编写出出色的教案课件呢?有没有优秀的样本可供参考?我特意为您搜集了以下信息:“走小路小班教案”,认真阅读后,您一定能受益匪浅!

走小路小班教案 篇1

活动背景:

星期一的早晨,我象往常一样带孩子们来到户外活动,忽然,一阵秋风吹过,树上的叶子纷纷往下落,孩子们顿时欢呼雀跃起来,他们有的兴奋地仰起头,让树叶亲吻着小脸;有的高兴地说着:小树叶,快飞到我的身边来;有的惊喜地发现漂浮在水面上的树叶像航行着的帆船,小鱼儿则躲在下面孩子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好奇。为了让幼儿感受到秋天的美,秋天的快乐,结合幼儿已有的语言发展水平,以及我园开展的《秋叶飘》主题活动,我选择了故事《小路》作为教材展开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多媒体教学,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秋风、落叶和小动物的亲密关系。

2. 能大胆想象不同人物走过小路的不同情景。

3.学习发准象声词:窸窣窸窣、踢踏踢踏、吱嘎吱嘎。

活动准备:

1.制作与故事内容相关的课件。

2. 故事表演的场地布置(落叶铺成的小路一条)。

3. 动物玩具若干,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

1. 歌曲《小树叶》导入。

(1)秋天来了,小树叶离开了妈妈,他们飘呀飘,会飘到哪儿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噢,原来这些树叶宝宝都躺在这儿呢!(屏幕显示故事背景图)

(2)你认识它们吗?把你知道的树叶宝宝名字说给身边的好朋友听听。(用鼠标点击不同的树叶)

(3)秋风吹呀吹,梧桐树、银杏树、白杨树的叶子都变黄了,林间小路上铺满了金色的树叶,这是一条神奇的小路,还会发出好听的声音呢!

2. 分段播放课件,理解故事内容。

(1)欣赏第二段。

①听,什么声音?(学说:窸窣窸窣)

②小刺猬在树叶上干什么呀?

③你们会打滚吗?一起来试试。(屏幕重复显示第二段动画,配音)

(2)欣赏第三段。

①看,谁也来了?(小白兔)

②小白兔走过小路会发出什么声音?它在小路上干什么呢?(学习词语:踢踏踢踏)

③一起来学习小白兔跳舞的样子。(屏幕重复显示第三段动画,配音)

(3)欣赏第四段。

①谁来学学小蚱蜢是怎么来到小路的?

②猜猜小蚱蜢会在树叶上干什么?发出什么好听的声音?(学习词语:吱嘎吱嘎)

③ 幼儿模仿小蚱蜢动作。(屏幕重复显示第四段动画,配音)

(4)欣赏第五段。

为什么风儿踮着脚尖轻轻走过小路?(幼儿一起学说小动物说的话)

3. 表演故事《小路》,加深理解。

(1)完整欣赏故事《小路》一遍。

现在我们也来扮演小动物,在这条神奇的小路上走一走,如果你喜欢,可以轻轻地跟着说,也可以把小动物说的话用动作表演出来,看谁表演得最好。(屏幕显示图像,配音,教师带领幼儿在铺有树叶的小路上表演。)

(2)请表现突出的幼儿再次表演。

4. 扩展幼儿思维:除了小白兔、小刺猬、小蚱蜢,还有哪些小动物会走过小路?会做什么?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教师鼓励幼儿充分想像,边说边用动作表示,如小猫走过小路,它在树叶上做早操,窸窣窸窣,幼儿模仿小猫做早操的动作

5. 出示动物玩具,幼儿再次表演,体验大胆想象的成功感。

今天老师把这些小动物都请来了,小朋友带它们到小路上走一走,玩一玩,好吗?

6. 捡树叶,结束活动。

小朋友,知道吗?树叶不但能发出好听的声音,还能拼贴出漂亮的图画呢,我们把它捡起来留着下次用吧!(师生一起捡树叶离开活动室。)

延伸活动:美工活动树叶拼贴画

附:故事:小路

秋风吹呀吹呀,梧桐树、银杏树、白杨树的叶子都变黄了,林间小路上铺满了金色的树叶。

小刺猬走过小路,他在树叶上打滚,窸窣窸窣,像许多小刺猬在路上慢慢散步。

小白兔走进小路,她脱下鞋子,踢踏踢踏,像小姑娘一样在树叶上跳舞。

小蚱蜢也跳进小路,他在树叶上摇啊摇啊,吱嘎吱嘎,像躺在摇床上做着美梦。

风儿来了,小动物们挡住风儿:请你别刮走小路上的树叶,树叶的声音多么好听。于是风儿踮着脚尖轻轻跑过小路

活动反思:

通常故事教学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以往教学中流于形式,出示图片完整讲述提问讨论记忆,幼儿不能真正理解故事的意境。本次活动采用了现代化的手段,旨在变原来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为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教学软件,将视听形象与语言结合,把看、听、说统一起来,从而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由于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我没有采取过多的开放式提问,而是小问题一个个地问,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图中人的名称、主要动态和简短的对话。另外,在整个活动中,我更多的是激发幼儿用脑、用嘴巴、用身体去体会故事的内涵,内化着自己的理解,效果较好。

走小路小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刚入园,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尤其对橡皮泥特感兴趣。但由于年龄小,动手能力有限,所以选了做棒棒糖这个简单的素材,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初步了解泥工活动中团圆、揉、捏等基本技能。通过帮小兔做棒棒糖,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团圆、揉、捏等泥工的基本技能。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口语发展能力。

3、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情感。

活动准备:橡皮泥、皱纹纸、棉签棒、玩具小兔一只、棒棒糖、小纸盒一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 老师将玩具小兔放身后,嘴里发呜呜呜哭声吸引幼儿注意力。“小兔,你为什么哭呀?”“我把妈妈送给小动物们的棒棒糖弄丢了,怎么办呀?”(勾起幼儿的同情心)。

2、“我们班小朋友最能干了,我们来帮助小兔好吗?”

二、制作棒棒糖。

1、出示棒棒糖,让幼儿观察其外型特征,剥开糖纸再看看是怎样包裹的。

2、教师示范讲解:先将橡皮泥揉、捏,使其变软,然后放在手心团圆,团圆后插在棉签棒上,再将准备好的皱纹纸包上,注意要将“糖”放在纸的中间,包拢后左手捏着纸的收

拢处,右手轻轻转动一下棉签棒,使包裹“糖”的纸不容易散开。

3、讲解过程中让幼儿跟说“揉、捏、团圆”等词。

4、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重点辅导能力较差的幼儿。

5、边观察边出示幼儿作品,说说哪些做的好哪些没做好,应注意些什么。

三、结束部分。

1、要求完成了的幼儿把棒棒糖送到小兔身边的小盒子里,并对小兔说:“小兔,给你棒棒糖”。

2、分享成功的喜悦、感受助人的快乐。

今天,我们用能干的小手帮小兔解决了一个难题,小兔很感谢你们、很开心,你们开心吗?现在,小兔要把棒棒糖送到森林里小动物们的手中去了,我们一起来跟小兔说声再见吧!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葡萄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葡萄

有益的学习经验:

1、尝试手指作画的快乐。

2、学习用圆形组合表现葡萄。

准备:

紫色、绿色、褐色广告色,练习册,一串葡萄。

活动与指导:

1、看老师不用笔也能画画。食指蘸紫色由下向上竖按葡萄,再用食指蘸褐色,竖指画枝梗,蘸绿色横指画出叶子。引起幼儿用指作画的兴趣。

2、出示葡萄,引起幼儿观察葡萄,一颗一颗葡萄珠排列的样子。

3、用练习册在葡萄叶下面,从下向上用食指蘸紫色点画葡萄。

4、评议幼儿作品,表扬幼儿大胆尝试手指画的积极性。

走小路小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乐意参与活动,体验玩石头的乐趣

2、学习按石头的特征有规律的进行排序

3、发展幼儿的数数和分类、排序的能力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石头若干,每人一只筐

教学过程:

(一)引题

回忆故事,引导幼儿一起去铺路

(活动一开始通过老师简短的话,既帮助幼儿复习了有关故事的角色,同时也揭示了本次活动的主题。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和去帮兔姐弟来引起幼儿铺路的兴趣。为整个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捡石头

1、观察石头

1)看看这里有多少石头?

2)这些石头是怎么样的?

3)小结:原来石头是各种各样的。有大有小,有的粗糙,有的光滑。

(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进一步掌握、了解石头的特征,并突出了石头特征中的大和小,粗糙和光滑,为后面的根据石头的特征进行排序埋下了伏笔。同时在这一环节中,既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又使他们的语言得到了发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幼儿不仅说出了石头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粗糙的,有光滑的,有大的,有小的,还有的幼儿说出了石头是冷冷的,摸上去象冰一样,这些都说明了幼儿比较细致的观察能力。如果在教学中老师能及时的抓住幼儿的这一回答引导幼儿再细致的进行观察、描述,那么更加体现了多种教育内容的整合。可见老师心中应该时时装有整合的'目标。使整合真正落实、体现,而不是单纯的为了整合而整合。)

2、捡石头——能数量捡石头

1)听口令捡石头

2)听拍手声捡石头

3)石头排队,你捡了几块石头?

(第一次让幼儿捡石头的环节中老师给了幼儿多种的刺激,通过听口令、拍手、小铃的声音等不同的方法来让

幼儿捡相应的石头。然后又让幼儿自己数数捡来的石头一共有几块。同时老师又把石头的数量控制在6以内。使的幼儿能数的清楚、正确。然后让幼儿根据石头的光滑、粗糙的特征分类,使得幼儿对于石头的这两个特征有了进一步的巩固了解,又为下一环节的捡石头奠定了物质的准备。)

3、分类

把捡到的石头送回家:光滑的石头放在红筐里,粗糙的石头放在绿筐里

4、捡石头

1)要求幼儿在规定的时间里捡不同的石头

2)数数你捡到了多少石头?

(再一次让幼儿来捡石头,而这次捡石头老师充分的放手,让幼儿自由的捡石头,但是在放手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控制,如让幼儿一块一块的捡不同的石头,主要是为后面的排序作好准备。由于幼儿动作有快慢,捡的时候有的幼儿一块一块的在挑选,有的则见一块捡一块。因此幼儿捡的数量都不一样,这样在数数的时候也显示了差距。同时每位幼儿不同数量的石头也为后面的排序铺路造成了数量上的差距。但是在教学的时候,老师的时间没有很好的控制,给幼儿的时间稍长了点,导致有的幼儿捡了17、18块石头,数量过多。不仅为数数带来了难度,更影响了后面的排序。)

(三)铺路

1、幼儿自由铺路

2、交流:你用石头是怎么铺的?(老师把幼儿的铺法陈列在黑板上)

3、学别人的方法铺路

4、学习按间隔的方法进行铺路

(用石头铺路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有了前面对石头特征的了解的铺垫,因此在幼儿自由铺路的时候,有的幼儿是按照大的石头排好再排小的石头,有的幼儿则是先排光滑的石头再排粗糙的石头。而有的幼儿虽然整条路是没有规律的,但是在路的某一段有一定的规律,如有的幼儿用大小间隔的方法拍了四块石头。有的幼儿用光滑粗糙间隔的方法拍了三块石头。老师在孩子自由铺路的时候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敏锐的观察到孩子的排序方法。在孩子交流的时候让他们把好的方法说给同伴听,并通过在黑板上的现场图示,让幼儿更加的看清楚排序的方法。在图示的基础上让幼儿根据图示来进行对应的排序。在幼儿自己经验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提升,让幼儿学习间隔的排序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于幼儿原有经验的提升显得着急了点,如果在提升的时候能更仔细、详细就更加完美了。)

(四)延伸活动

1、今天我们一起铺了一条石头路,上次我们去哪里走过?

2、一起去踩踩自己铺的石头路

(最后通过回忆在梅苑公园走石头路的经历,再次激发幼儿走石头的兴趣。)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在感知石头特征的基础上,学习按石头的特征进行排序的一个数学活动。其中也整合了数学中的一些数量,分类等内容。

在这个活动中主要的教具就是石头,老师有意识的选择不同特征的石头作为本次活动的主角。石头是幼儿平时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也是幼儿十分很感兴趣的东西。通过这样的集体教学活动使幼儿对石头的认识更深了一步。同时也得到了数学方面的发展。在活动中老师所提供的石头数量应该更加充足,这样在幼儿排序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的补充一些自己所需要的石头。

走小路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我主要是结合在小班开展的《可爱的小动物》这个主题活动来进行的。在主题活动《可爱的小动物》中,幼儿对各种小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喜爱之情。可是有部分幼儿在喜爱动物的同时,却不爱护小动物,因此,我从《领域活动指导》中,选取了音乐欣赏活动——《迷路的小花鸭》,让幼儿在充分感受和欣赏音乐的同时,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及同情、关心他人的情感和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两段歌词及表达的不同情感,在学会唱歌的基础上学习用轻柔、跳跃的歌声加以表现。

2、尝试创编歌词及制作图谱,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3、感受人与动物间和谐美好的关系,培养幼儿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理解两段歌词及表达的不同情感,在学会唱歌的基础上学习用轻柔、跳跃的歌声加以表现。

难点:尝试创编歌词及制作图谱,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图片《迷路的小花鸭》(一)(二),图谱(一)(二),哭笑脸谱各一个。

活动过程

1、练声:我爱我的小动物(5 个音阶)

2、故事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出示图片(一),师:你看到了什么?

幼 A:我看到有一天,一只小鸭子在池塘边玩。幼 B:我看到小鸭子哭了。因为它想妈妈了。幼 C:我还看到了柳树。

师讲述故事:有一天,小花鸭在池塘边的柳树下玩,玩着玩着它迷路了,找不到家也找不到妈妈了,它哭了,哭着喊着叫它的妈妈。

3、教师随旋律跳一段舞,让幼儿猜猜老师想要告诉大家什么。 幼 A:我看到老师做这个是水波的意思(做手指波动状)。

幼 B:我看到树在摇摆(手臂挥动)。

幼 C:我看到小鸭子在叫,这样是哭(做擦泪动作)。

4、师生合作填充完成图谱(一),学唱歌曲第一段。

(1)出示图谱,了解每一格表示一句歌词。教师唱,幼儿按序指图,师:碰到了什么问题?

幼:第 1、2、3 格是空格,没有小图片。

(2)指 4、5、6 三格,师:你听到老师刚才在这几个地方唱了什么? 幼 A:这是鸭子的嘴巴,我听到(唱):呷呷呷呷,呷呷呷呷。

幼 B:第 6 格画的是鸭妈妈,(引导唱):哭着叫妈妈。幼儿指图学唱 4、5、6 句。

(3)师:小花鸭在什么地方叫妈妈呢?

幼:在池塘边,柳树下。边听老师唱,边随幼儿的回答填充 1、2、3 格,幼儿学唱 1、2、3 句。

(4)师生一起看图谱唱歌,检查贴得是否正确。

(5)请幼儿一边看图,一边唱歌。

5、学习制作图谱(二),创编第二段歌词。

(1)出示图片(二),师:小花鸭迷路了,请小朋友猜一猜这时谁看见了它?幼:是小朋友看见了它。

提示幼儿在小图片中找出小朋友、眼睛,贴进 1、2 两格,学唱 1、2 两句。

(2)师: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幼:把小花鸭抱起来。

引导幼儿贴第 3 格,连唱 1、2、3 句。

(3)师:小朋友很高兴,她是怎么唱歌的?找找应该贴哪幅图片?

幼:啦啦啦

引导幼儿贴第 4、5 格,连唱第 1~~5 句。

(4)引导幼儿将小房子贴入最后一格,并检查是否正确。连唱第二段。

(5)边看图谱,边试着唱出歌曲第二段。

6、边指图谱,边完整演唱歌曲。

7、体会歌曲不同情感,学习有感情地演唱。

出示哭、笑两张表情脸谱,请幼儿分别贴到图谱前,该如何贴?为什么?

幼:哭的脸贴上面,因为小花鸭找不到妈妈就哭了,笑的脸贴下面,小花鸭回家了很高兴。

师小结:第一段讲小花鸭迷路了,找不到妈妈,心里很难过,我们要用轻柔的、伤心难过的声音来唱,第二段讲小朋友把小花鸭送回家,小花鸭心里很高兴,所以我们要用高兴的、跳跃的声音来唱。

听琴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两遍。

8、尝试用动作进行歌表演。

(1)请幼儿边唱边想想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每一句歌词。

(2)请幼儿找个空位子进行歌表演。

活动总结

这次活动,幼儿通过感受音乐,为小花鸭的迷路而同情、着急,为能帮助小花鸭找到自己的家而欢呼雀跃,完全沉浸在音乐的情绪中,并且刚开始复习欢快的《快乐的小鸭子》的歌曲性质和《迷路的小花鸭》的歌曲性质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幼儿很快能认识到“《迷路的小花鸭》听起来的唱得很慢, 声音软软的,连起来的,听了心里很难过,很伤心。”体验到离开亲人独自一人悲伤的心情。通过教师讲故事和看多媒体课件,让幼儿的感知从抽象到形象,激发幼儿同情、关心他人的情感,有的幼儿甚至眼眶里含满了泪水, 深深的为歌曲的情景所感染,最后让幼儿参与表演,投入到歌曲的情景中, 激发幼儿关心迷路的小花鸭的情感,并帮助小花鸭想办法找妈妈,引导幼儿一起帮小鸭子在四周大声多次练习叫妈妈:“妈妈——,妈妈——,你在哪里……我想你呀!”然后教师抱起小花鸭边唱第二段,边带领幼儿把小鸭子送回家。另一位教师扮演鸭妈妈接过小鸭:“谢谢你们,把我的宝宝送回了家。”幼儿说:“不用谢,鸭妈妈再见!”幼儿见小花鸭真的找到了妈妈, 从心里感到高兴,体验了帮助别人的乐趣,并且在活动中,能使用文明礼貌的语言。因此活动的目标基本达到。

小学小学科学教案


或许您对“小学小学科学教案”的阅读会有所启发,为了获得更多关于该话题的资料,请您继续阅读下方的文章。作为老师的职责之一,需要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当然教案课件的内容必须是完善的。教案在评判教学质量的时候起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小学科学教案 篇1

1、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卵的形状和颜色。

2、能够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达,交流关于蚁蚕的观察结果。

3、能提出关于蚕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边养蚕边研究。

2、知道蚕卵能孵出蚁蚕。

3、能用放大镜观察卵和蚁蚕的外形特征,并把它画下来。

4、知道蚁蚕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2、珍爱小动物,主动接近小动物,不伤害小动物。

3、充分体验养蚕所带来的乐趣。

教学难点:描述和记录卵的形状和颜色,讨论蚁蚕的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1、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出示一块丝绸,给学生看一看、摸一摸)?

2、那你们知道知道织丝绸的丝是怎么来的吗?

3、蚕是怎样一种小动物,它又是怎样吐丝的?想不想亲自看一看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养蚕,亲自体验一下养蚕的乐趣。

二、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4、谁养过蚕?能告诉大家养蚕要注意什么吗?没养过蚕的同学也可以说说,你准备养蚕了,你将要做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大家帮忙解决?

5、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一起讨论解决办法。

1、要养蚕首先要了解蚕卵是什么样的。你知道蚕卵长什么样的?

2、下面我们来观察蚕卵(出示蚕卵并分发给各组)。

3、小组观察:分别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把你看到的写下来或画下来,用尺子量一量蚕卵有多长?

5、关于蚕卵你还有什么问题提出?

1、蚕宝宝出世了,你们看刚出壳的蚕像什么(将刚出生的蚁蚕分发给学生)?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好呢?

2、学生给刚出生的蚕宝宝起名字。

3、告诉学生刚出生的蚕的名字,让学生比较一下自己取的名字和大人们取的名字有什么不同。

4、仔细观察蚁蚕,用尺子测量它的长度并做记录(可以写,也可以画下来)。

5、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

小学小学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以个人参与或小组参与为形式,获得在野外寻找岩石的亲身经历。

2、在课堂中能够,让孩子经历观察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

3、通过给岩石分类,让孩子经历一个简单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孩子运用语言解释问题的能力。

4、让孩子获得丰富的研究岩石的愉悦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岩石,能想出不同的分类方法。

教学准备:

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形式,收集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师也应该准备大量的常见的一些岩石,同时还可以准备一些本地区常见的岩石。还应给孩子们准备一些观察工具:放大镜、盛水的烧杯、记录纸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地表岩石风貌的录像片,或提供一些典型的图片。

1、岩石是地球的主要组成部分,到处可见。你平时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岩石?

2、你玩过岩石吗?你是怎么玩的?

(1)岩石来自哪里?你的岩石是从哪里找到的?请简单介绍你的寻找经历。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再到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2)我的岩石观察请你选择一块感兴趣的岩石进行观察。你准备怎样去观察它呢?请你大概估计一下,你会观察到岩石的几个特征?学生自主观察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3)我的岩石观察记录交流你用了哪些方法对岩石进行观察?你观察到了岩石的哪些特征?有没有超过自己的估计?你对同学的观察描述有没有补充或意见?注意,在学生交流观察到的岩石特征时,要强调观察方法与观察描述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学生的非观察性描述尤其要加以引导。

(1)这些岩石可以分类吗?这些岩石可以分类吗?如果让你给这些岩石分类,你会怎么分呢?这里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分类标准不要轻易否定。

(2)给岩石分类请你选择任何一种标准,给这些岩石分类。小组分类活动开始,教师巡回指导。

(3)岩石分类结果交流你们将岩石分成了几类?是按什么来分的?你们想到了多少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不同的分类方法结果一样吗?

(4)这块岩石属于哪一类这块岩石属于哪一类呢?这一教学环节主要在于应用。教师可以根据地域特色提供的相应的岩石,也可以由学生来提供。

师:课后,你可以再找些岩石来观察。想一想,岩石是怎么形成的呢?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岩石。

板书设计:

小学小学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生活中有很多元素都可以纳入到学前教育幼儿园的课程中,往往看似常见、简单的小事,其中却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教育价值。“糖不见了”这种现象在幼儿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但是幼儿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这种现象后的科学道理。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给孩子提供一次实践操作的机会。既满足幼儿动手操作探索的欲望,又能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日常生活中得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目标:

学习用实验的'方法了解溶解的现象,知道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溶解,有的不会。

活动准备:

1. 若干盛器及小米,沙子,方糖,豆豆,味精,红糖粉。

2. 温水、小口杯、小勺、糖、盐、橘子、草莓奶粉等饮料粉。

教学过程;

一、 以游戏活动引入主题。

2.幼儿品尝糖水和盐水,引导幼儿说说水的味道。

T:糖在水里就会不见了,这是糖“溶解”了。那盐呢?

二、幼儿实验活动。

1.提出问题,幼儿设想,老师做集体记录。

T:除了糖和盐,小朋友还知道哪些东西也会溶解呢?

C:棒棒糖,砂糖,雪糕,冰棒,纸,汤勺......会溶解。相片、笔、鞋子、 花、小动物、布娃娃......不会溶解。

T:那小朋友看老师这些东西哪些是会溶解的哪些是不会溶解的呢?

2.幼儿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猜想并记录。

C:“我想沙子会溶解,”“方糖也会溶解”“豆豆不会溶解”......

C:“老师我猜想味精不会溶解,”“我认为沙子不会溶解”“我猜小米会溶解,这样它才会变成米饭的”......

T:是不是这样呢?请小朋友拿实验材料一一试一试。

3.幼儿做实验验证猜想,并记录实验及发现。

4.幼儿讲述实验过程及发现。

T:小朋友在刚才的实验中已经知道糖放在水里溶解后就变成了糖水,那如果把橘子粉,草莓粉,等饮料粉放在水里会变成什么呢

C:“会变成饮料”“变成草莓饮料”“变成橘子水”......

幼儿动手做饮料。“老师我做好了。是草莓水,甜甜的”“我也做好了是橙汁”他的冰糖还没溶呢,太慢了“......

溶解的主题很受小朋友的喜欢,因为实验中溶解的物体不断的发生变化,不断的变小,变细,消失,甚至会起泡泡,这引起了幼儿探索的兴趣,为了让幼儿更直接明了的观察到溶解的现象,实验选择透明的器皿,让幼儿一目了然看到溶解的过程,并选择较易溶解和溶解速度对比强烈的材料进行实验。有效的帮助幼儿掌握理解溶解的有关知识。

小学小学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

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

3、通过玩玩、讲讲发展幼儿的思维,激发求知欲。

4、在操作实验中培养幼儿互相谦让、有秩序进行操作的习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一个杯子,一根搅拌器。

教学过程:

一、用变魔术的形式,吸引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注意力。

嗨!我是勺子宝宝,小朋友们,你们好!

小朋友们,你们想听我们的故事吗?

师:糖宝宝和勺子宝宝是一对好朋友,经常在一起做游戏,有一天他们到草地上做迷藏,糖宝宝要藏了,糖宝宝想:我藏到哪儿好了?忽然,糖宝宝看见一杯水,赶紧跳下去。勺子宝宝说:我一定能找到你。勺子宝宝找呀找呀,勺子宝宝找到糖宝宝了吗?

2、教师出示糖和纯净水。小朋友们猜一猜糖宝宝跳进水中,勺子宝宝能找到吗?

4、我们可不能凭想哟,必须自己试一试才知道。(讨论:你发现了什么?糖去了哪里?)

二、请幼儿自己动手实验,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实验中的结果。

2、老师提出实验要求后,请幼儿自由地去进行水的溶解实验。

(2)、不要把水和糖弄撒了。

(3)、仔细的看一看。

(4)、说一说你的发现。

3、幼儿自由进行探究实验,教师观察并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孩子做实验记录。

5、师幼交流实验结果,根据猜想更换卡片。

三、总结实验结果。

1、师告诉幼儿这种现象就叫做”溶解“。

1、还有哪些物质可以被水溶解?

2、请幼儿与客人老师一起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

师:小朋友们太能干了,要奖励能干的宝宝们,我们来用溶解的现象自己做一杯饮料吧,大胆的宝宝可以把你的饮料送给客人老师一起分享。

3、幼儿随着音乐大胆地将饮料双手送到老师们的手中,并告诉老师们自己的饮料是如何做的,培养幼儿大胆地与人交往及表达的能力。

4、请孩子们在品尝自己的实验成果中结束活动。

小学小学科学教案 篇5

1.《溶解》单元

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够溶解在水中。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的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种可逆的过程。

1.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1.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1.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1.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1.5《溶解的快与慢》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1.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1.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声音》单元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音高和音量是描述声音的两个基本指标。

改变物体振动的方式可以改变它产生的音高和音量。

音高是由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音量是由振动的振幅决定的。

人的耳朵有一个膜,当声音碰到它时它会振动;耳朵和大脑会把这些振动转换成声音的感觉。

2.1《听听声音》

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2.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3《声音的变化》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2.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2.5《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2.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2.7《保护我们的听力》

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

3.《天气》单元

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气象学家是研究、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应用这些信息预报天气的科学家。

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3.1《我们关心天气》

通常通过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3.2《天气日历》

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3.3《温度与气温》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3.4《风向和风速》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3.5《降水量的测量》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3.6《云的观测》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3.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4.《我们的身体》单元

我们的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各个不同的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理解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工作,有利于我们健康的生活。

我们的身体根据外观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根据功能的不同,我们的身体还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会涉及不同的骨骼、关节和肌肉。

我们的身体的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和心脏的血液输送作用十分重要。

我们的身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良好初步消化过程,有利于食物营养的吸收。

4.1《身体的结构》

身体的结构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身体的结构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身体的结构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

4.2《骨骼、关节和肌肉》

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4.3《跳动起来会怎样(一)》

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进更多的氧气。

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

4.4《跳动起来会怎样(二)》

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出体外。

运动量的`增加,需要血液运输更多的氧气,心脏跳动速度的增加可以加大运输血液的数量。

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4.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4.6《口腔里的变化》

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会经历初步的消化过程。

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牙齿有三种,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保护好牙齿,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4.7《呵护我们的身体》

身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小学教案


小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第3课 我爱校园(活动一)

教学目的:(1)学习线描淡彩画的基本表现方法。(2)培养学生的方位意识。(3)提高学生取景构图个运用线条与色彩进行写生的能力。(4)培养学生爱自己的学校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了解平面示意图的基本知识

1.教师提问:一天.我校篮球队到苗苗学校体育馆进行比赛,如果你是篮球队员,进入校门后,你会用什么办法快速找到该校的体育馆呢?

2.学生回答。师生说说平面示意图在生活中的作用。

3.多媒体出示“校园平面示意图”,了解平面示意图的基本知识:一般由基本形、文字组成,大部分以箭头标明方向。

4.出示课题,明确本课时的学习活动内容。

二、分组考察、讨论,用基本形画校园示意图

1.提出活动要求:分组考察校园。根据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讨论校门、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操场等地方的方位布局。

2.师生实地考察校园,展开小组讨论。

3.回教室,阅读教材小训练,提出练习要求:用铅笔轻轻地勾画出校门、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操场等地方的基本形和位置。

4.教师反馈指导。

三、指导学生用线描淡彩的看法画校园示意图

1.以建筑为例指导线描淡彩的基本画法(教师示范)。

(1)用钢笔在基本形上简约地勾吾建筑的立体形态,注意适当表现门、窗、楼梯、人物等细节。

(2)画上淡淡的水彩。

(3)颜色干后适当加勾线条。

2.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业。

3.提出作业要求:用线描淡彩的画法画一幅校园示意图,注意用箭头标明方向。

4.放音乐,学生开始画。

四、欣赏学生作业进行学习

1.展示学生作业,相互。

2.学生自由交流课堂收获。

小学教案(篇2)

教学理念:

本次习作处在第六册第一单元的位置,在习作序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上个学期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较复杂的单幅图的看图写话(如第五册习作3),为多幅图写话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本次习作既有对过去看图写话的巩固复习,又有新的要求和跨度,遵循了循序渐进的语文学习规律。无论是单幅图,还是连贯情节的多幅图,其的只是一个或几个凝固的瞬间,更多内隐的信息则需要根据孩子们自己积累的经验和合理的想象把它们呈现出来。因此,本课的教学,要着重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合理想象,使学生不仅能够深刻地理解画面外显的意义,还能够深入地发掘画面内隐的情景。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培养,思维得以发展,灵性得以生发。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情趣

1、同学们,上个学期咱们写了不少,其中哪一次你觉得最有趣?(通过谈话激发学生对习作的成功体验和美好印象,同时引出“摆玩具,编故事”的话题)

2、是呀,摆玩具编故事可真好玩,咱们同学编的故事也很有趣,有……有……也有……还有……太多了,全都留在老师的脑子里。今天呀,咱们再来玩一玩编故事的游戏,好不好?咱们换个花样,不摆玩具了,咱们看图编故事,怎么样?

二、剖析例文,领悟方法

过渡:好!响亮的回答,闪亮的眼睛,都在告诉我:你们跃跃欲试了!别急,要想故事编得好,先把方法学到手。咱们先来看一位叫段秋霞的小朋友她是怎样看图编故事的,看看谁最聪明最会学,从中取得真经。

1、观察图画,明确图意。

(1)出示第一幅图,引导学生一边仔细观察一边动脑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图上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图中的蜜蜂、蝴蝶、鲜花以及人物的穿着、动作、神态进行观察,弄清图意,言之有据。)

(2)同法指导观察其余3幅图。(着重引导学生观察前一幅图中没有出现的事物,注意画面的变化,如出现了哪些新的人物,地点有什么变化等,从而了解事情的发展变化。)

(3)引导学生把4幅图连,想一想,这几幅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2、图文对照,讨论明法。

(1)自由读文:图画的意思我们看明白了,下面让我们一看段秋霞小朋友是怎样编这个故事的。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脱棉衣》这个故事,然后再对照这几幅图,说说你的发现。

(2)讨论交流。(着重落实文后的几个思考题,如:作者是怎么分段写的?哪些话是画面上没有的?读了这,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教师有仔细聆听学生的发言,从中捕捉相关信息,并将之放大,加以强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看图习作的两大要领:观察和想象。)

(3)教师:看图编故事,“看”是关键,只有看细致了,看清楚了,看明白了,在“编”的时候,才能够把画面的内容给充分表现出来。同时,在“看”的时候,还要学会“想”,要根据画面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认真思考,展开合理想象,这样才能生动、形象地表达出画面的真实、完整的意思。

三、迁移运用,编述故事。

1、观察画面

下面我们就试着用学到的方法来编一编猴哥的故事。首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3幅图,先把每幅图的意思看明白,然后再连起来重看一遍,使整个故事在自己的头脑中留下一个完整的印象。

2、汇报交流

这3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每幅图分别讲了什么意思?(教师要着重引领学生看清人物的穿着以及柱子上的字句,明确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要引导学生留意图中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物的情感变化,推想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语言;此外,还需点引学生抓住图中的景物,去想象公园美丽的景象,尤其要抓住“太阳的笑脸”去想象隐含的意义。)

3、编述故事

指名练说,组织评议。(引导学生围绕“他们说的好在哪里?”“他们说的什么地方你最欣赏?”“你认为他们说的有不足的地方吗?你有什么建议吗?”等问题进行评议,并于双向互动中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说的内容。)

4、动笔写故事。

5、指名朗读自己编写的故事,进行简单评议。

四、自主选择,编写故事。

1、同学们编的故事都很精彩,可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无法一一欣赏,请大家回去以后把你们编写的故事读给爸爸妈妈听,听取他们的意见,然后再做修改,抄正在本上。

2、如果你还想写书上的第二组图,或者自己找来几幅连贯的图写,那就更好了。下节课,我们就来比一比,看看谁编的故事生动、具体、有趣,好吗?

小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便条的主要用途。

2、在生活实践中运用便条,培养学生的书面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会写简单的便条,尽量做到正确、简练、通顺。并可以在生活实践中用便条,培养学生的书面交际能力。

教学媒体:电脑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

师:放假时你去哪玩了?

生1:我去北戴河了。(你看见大海了吧!喜欢吗?我也十分喜欢大海。)

生2:我去科技馆了。(在那里你一定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

师:同学们玩得都很高兴,可是有一位同学却很苦恼,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请看录像第一节:几个同学的谈话让A很不高兴,因为自己的爸爸不能的带自己到动物园玩。他们一起议论怎样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得出好结论: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

环节意图:谈话方式引入,使学生既有一种亲切感,又在放松的状态下进入课堂教学,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课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引入新课,为后面的预写打下情感基础,让学生清楚写什么。

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对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提高:发言的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一定的锻炼,对不发言的学生也是一个认真倾听别人讲话,懂得讲话意思这个能力的'培养。教师用这种方式真正走到学生之中,和他们谈天,了解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问题师:录像中的同学叫什么名字?

生:雪男(用不用说爸爸妈妈叫她小明。怕学生在下面环节看书时和书中的便条比较,产生疑问)

师:这位同学有什么苦恼的事?

生:她想去动物园可是和爸爸说了三次都没有去成,她不知怎么办?(你看得真认真)

师:同学们给她出了什么好注意呢?

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二、新授:

(一)预写:

师:给爸爸写些什么呢?我们现在就帮她试着写写吧!注意把你想说的话写清楚。

生:写条

环节意图:通过看录像,学生在情景中已经有了一定的感受,这时让他们试着先写一写自己的感受,教师可以掌握学生写条的格式是否正确,为下一步教学打下必要的基础。此外,这也是学生的自主尝试的过程,在尝试的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比单纯的教师传授要好得多。学生尝试就是他们自己感悟的过程。

师:巡视。①格式有错误的学生的条

找到2个条

②格式和内容都比较好的学生的条

注:先找写得比较好的同学只是自己读读,格式有错误的在实物投影上展示

师: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你写的?

生(格式和内容都比较好的学生的条):……

(你把不好意思说的话写清楚了,不错;你是用商量的语气写的,真懂事;你很诚恳,我想爸爸看了这张条一定会带你去的)

环节意图:教师时刻关注学生尝试的过程,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写条的格式和大致内容。

(二)与留言条比较:

师:这位同学自己也写了一张条,你来读读,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和留言条一样

师:留言条是我们二年级学的知识你还记得,真好!

师:到底是不是留言条呢?这是我们二年级学过的留言条,对比着读读。

生1:格式一样。(是呀!这和留言条的格式一模一样,你读得真认真)

生2:留言条只是留言,就一句话;这张条写出了心里话。(你真会读书,一下就抓住了它们之间的不同点)

环节意图:留言条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便条的格式完全是留言条的迁移,一次格式(或是说他们间的相同点)就不是教学的重点了,而重点在揭示他们之间的不同点。出示留言条学生自读、自误,体会不同之处,教师给与适当的激励,这节课的地一个难点可以说就解决了。

(三)揭示“便条”:

师:这就是“便条”?(板书)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留言条就是便条的一种。

师:“便”是什么意思?

生:方便、简便、快捷。(对了)

师:“条”呢?

生:小纸条。

师:就是这一张小小的纸条写的内容既要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又要简练

环节意图:让学生清楚便条不是写信,只是生活中有需要时用的简单、明了的条子,所写内容要件练,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四)录像展示便条的作用:

师:爸爸看了同学便条真的带她到动物园去玩了——请看。

师:这张小小的便条就有这么大的作用呢!

环节意图:让学生看到便条在生活中的作用之大,也是对所写便条的一个回复。

(五)拓展学生思维:

师:这是写给爸爸的便条,还可以写给谁?

写些什么呢?快把书打开P13页读读第二张便条吧!

师:你又读懂了什么?

生1:便条也可以写给老师(不只写给爸爸,还可以写给老师,你读得真认真。是呀!便条写给谁都可以)

生2:要写清是谁写的,给谁写(真好,你说出了写便条的格式)

生3:还可以写自己想对老师说的话(你真有想法)

生4:还可以表达对老师的喜爱(你读懂了写便条同学的心)

师:便条可以可写给爸爸,老师,还可以写给谁,写些什么呢?

生1:写给同学:我们因为一点小事吵架了(你是在和伙伴交流当面不好意思对他说的话,是在道歉)

师:板书:道歉

生2:写给妈妈:批评我是为我好,感谢妈妈(你真懂妈妈的心,妈妈知道一定很高兴,同时你也是在对妈妈表示感谢)

师:板书:感谢

生3:写给爸爸妈妈:他们经常打架(你是在劝告爸爸妈妈不要打架了,每天都快乐多好!)

师:板书:劝告

……

……

师:看来便条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很多方面可以用便条的形式来表达。

师:现在你就试着把你的想法写出来吧!

生:写便条。

师:巡视。找出有代表性的便条准备展示。

师:写好后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生:小组交流。

师:巡视。有针对性地指导一会展示的便条。

生:展示。

环节意图: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灵魂所在,主要是想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清楚:只要自己需要便条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使用。在课堂上完成一张完整的便条,每位学生的思路应该是不一样的,学生的便条应该是百花齐放的。

三、发散、总结:

师:同学们的便条写好了,你打算怎样交给对方呢?

生1:放在手中就跑(你是直接交给对方的。为什么马上跑?有些不好意思)

生2:放在……底下、铅笔盒里(这个方法也挺巧妙,不好意思直接给可以放在别人注意的地方)

生3:转交(这个方法也可以)

师:你写的条的对象在现场吗?在的你就想办法交给他(她)吧!

师:我收到了一张便条。读给大家听听。(回复)

师:谁还收到便条了,给大家读读行吗?

师:有的同学为什么没动呢?

生:我写条的对象不在现场

师:你一定想好怎样给对方了,回家把你写的便条交到他们手中吧!

环节意图:在学生感知——尝试——运用的过程中开阔学生的思路,由根据情节书写的便条过度到每一位学生的亲身经历,现实生活中的切实要求。这就是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最好体现。学生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也锻炼了她的口语表达能力。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语文课堂上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把便条交给对方是一个现实问题,在课堂上安排这一个环节也是开拓学生思路的一个环节,学生应该是很有兴趣的。

板书设计:

便条

感谢道歉劝告帮助

祝福惊喜商量认错

教学反思: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事情写出自己的心声,同时由于留言条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们在写便条的时候基本没有什么困难,学生的写的比较好,效果不错。

小学教案(篇4)

学习目标

1、回忆和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境,充沛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能有针对性地得体地劝说。

2、了解和感悟劝说的战略和技巧,能态度真诚的劝说他人。

3、通过创设具体的场所让同学明确发言稿的写作特点和要求,学写一份发言稿。

课时布置

3课时

A案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课前准备:

1、收集与水资源有关的资料。

2、校内师生浪费水资源的镜头捕获图片。

3、写字板若干。

一、谈话导入,揭示话题

1、展示图片:(幻灯片展示本校水资源浪费的新闻图片,图片下配有简短的文字说明。)

2、画外音,引出讨论。

导语:最近,俺在学校内发现了这样一些现象,有些同学水龙头打开后不关上,任水白白流淌;有些人关不紧,任水滴漏;还有些同学洗手时,水龙头开得很大……

发生了这样的事该怎么解决?

3、生畅所欲言,导出话题。同学各抒己见(建议书、报告老师、劝说、写警示牌、开班会……)

教师归纳,并引导同学选择合适的方法之一──劝告(板书)。

二、小组交流,探究方法

导语:劝告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以理服人。那么,怎样才干以理服人呢?让俺们来讨论一下。

(准备:各小组领写字板一块。)

1、小组就怎样以理服人展开讨论,小组负责人负责记录本组发言提纲。

2、小组上台交流。

(各小组汇集一起点写在黑板上,不同点留在写字板上。)

一起点:

用水资源的珍贵来劝说。(生成、不可再生)

用水的用途来劝说。

用积水成渊的故事劝说。

不同点:(留在写字板上)

3、教师补充:教师根据同学发言情况做出相应的补充。

4、听录音:明确诚实的态度在劝说中的作用。

(1)导语:同学们,俺们的道理已经准备得很充沛了,那么让俺们来听一听两位同学劝说的开场白。

(播放录音1)

甲1:乙1同学,快去把水龙头关掉,水在那里哗哗地流,太浪费了。

乙1:关你什么事?(一边哼歌一边走)

(播放录音2)

甲2:乙2同学,你刚才水龙头忘了关了,水哗哗地流,俺觉得很可惜。

乙2:噢,对不起,俺忘了。(回头把水龙头关了,流水声停了。)

(2)比一比,说说自身的想法。

甲1 甲2

态度:生硬──和气

语气:直接──婉转

角度:自身──他人

结果:接受──拒绝

生小结:甲1说话的时候语气生硬,有指责批评的意思,引起了乙1的反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甲2说话婉转、诚实,至表示了自身的态度,并无指责之意,所以对方接受了他的建议。

师小结:劝说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仅靠理由的充沛是不够的,诚实的态度、婉转地表达是让人接受的前提。

三、创设情境,尝试实践

要求:同桌分别扮演劝说者和被劝说者,他生当群众。

尝试实践:生应用劝说提纲展开劝说工作,他生适时插话补充。

师教师相机引导同学依据提纲有理有节地劝说,提醒同学不要扯与话题无关的事。

四、组织评价,促进提高

1、评一评:对话理由是否充沛,态度是否诚实,被说服者是否心悦诚服,还有哪些道理没有讲清楚?

2、利用媒体适时补充出示关于水资源的资料,各个同学根据自身的需要摘录、补充自身的提纲。

3、擂台赛。

(1)推荐两组4人上台,展示劝说身手。

(2)评一评。

评价规范:态度是否诚实、调理是否清晰、理由是否充沛、表达是否婉转,被全者是否心悦诚服。

五、创设情境,拓展劝说

1、生活中,需要劝说他人的情况有哪些?(爸爸的烟瘾很大,妈妈多次劝爸爸戒烟,可他就是不听;走到大街上,好朋友把果皮随手乱丢,其实不远处就有果皮箱;剧院里,大家都在静静地看戏,可身旁的两个人就是说个没完没了;邻居的大哥哥一放学就玩电子游戏,顾不上吃饭,既影响学习,以伤身体……)

2、每位同学选择一种情况,分小组练习劝说。

3、小组推荐两位同学面对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劝说情况,组织评价。

六、作业

生活中俺们一定遇到不少这样那样的不该发生的事情,有些事情俺们有能力和义务对当事人进行劝告。请从小事做起,从周围的朋友们开始,选定一件你认为必需劝告但经过自身或他人多次尝试都未胜利的事情进行劝告。注意:先收集相关的资料,再拟提纲,然后找一个人一起练习一下,准备充沛后带着诚意去劝说,祝你胜利。

小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在Windows画图程序中绘制简洁的图案。

2、 指导学生采用Windows画图程序进行复制、粘贴,组成一幅漂亮的图 案。 3、 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采用Windows画图程序创作一幅漂亮的图案(花草树木)。

教学难点:

创作方法的了解和掌握(画图程序界面上各种工具的使用)。

教具准备: 电脑演示示范作品以及电脑软硬件设施。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组织教学,确保每台电脑能够正常运行。

2、复习学过的图画程序操作方法及本课的图案知识、设计、排列、重复等造型知识内容。

3、作品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是运用了菜单栏中的哪项功能制作出来的?

二、 发展阶段

1、教师示范:

以清晰的演示复习图画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当场示范电脑绘画中图案绘制、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等创作方法。

2、师生共同完成一些电脑绘画方法的操作。

3、学生进一步熟悉软件中的各种工具。

4、学生创作。

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电子画笔和颜色,通过想象与构思,利用工具箱中的各种工具设计并画出老师要求或自己想创作的形象。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的操作,制作出具有一定内容的图案。

作业要求:大胆、自由地创意和绘制。

5、学生作业品评

学生完成作业后,在屏幕上互相评价、欣赏 ,并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

三、收拾整理

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安全地关闭电脑,整理桌面、地面。

四、课后拓展

(略)

小学教案(篇6)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的意识

2、从不同的视角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教学生点及难点:

1、构思构图

2、色彩和谐,主题鲜明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图片、VCD

教学过程:

一、分析地球现状

1、谈话

人类是自然的儿子,自然是人类的摇篮,只有和谐相处,人类才有美好的未来。

2、欣赏VCD,分析地球现状

现状:森林面积缩小,

全球气候变暖,

物种迅速减少,

空气严重污染。

3、提问:

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你希望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吗?

二、欣赏范画

看看其他小朋友是如何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主题的。

如何构思,如何表现的?

三、学生创作

为学生素材,启发这生思维:

你打算如何做?又如何表现?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注意:

构图要饱满,色彩要和谐。

四、作业

1、作业展示

2、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综合。

小学教案(篇7)

学习目标

1.交流自身爱看的有关毛主席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影视作品或故事.交流时做到内容空虚、表达流利.

2.从本组课文中学习一些写作方法,从“描写一个场景”“写一篇文章或影视作品的梗概”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

◆在这段时间里,俺们在课内外阅读了不少有关毛泽东主席的故事,了解了这个伟人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事迹,感受了他那普通又不普通的情怀.你还看过哪些毛主席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电影、电视呢?

◆同学交流已看过的影视作品.

分组交流 在你们看过的这些影视作品中,哪一部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让俺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没看过影视作品的话,也可以讲述自身听过或读过的相关故事.可参考以下提示进行交流.

提示:

a.讲清影视作品的名称,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

b.讲述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情节,还可以谈谈自身的感想.

c.认真听他人讲述,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询问.

全班交流 推荐同学在全班交流.

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给讲述的同学评选出“内容空虚奖”“感受真实奖”“表达流利奖”等等.

拓展交流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此时此刻,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其实,在当今社会也有许多令人感动的英雄事迹.假如你是一个摄影记者,你会拍摄俺们周围的哪些英雄人物的哪些事情呢?

第二、三课时习作

提炼写作方法

回忆本单元课文中的一些写作方法,如《开国大典》中,把开国大典的过程和场景写得很清楚.

运用写作方法

◆可以运用《开国大典》中描写局面的方法,选取一个场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

a.师生一起回忆印象深刻的场景,要紧密结合同学的学校生活或社会生活.

b.要将局面描写得真实、具体、清楚.

◆可以把你在课堂上介绍的一部影视作品或者一本书,以写梗概的方法用文字介绍给大家.

a.把你在口语交际课上讲的或听到的一部影视作品或一本书的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请同学提出意见.

b.根据同学意见进行修改.

进行写作练习

从以上提供的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进行写作.

走小路小班教案范例8篇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只有提前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这样才不致于在实际教学中出现准备不足的情况。如果您需要遵循某些要求的“走小路小班教案”建议,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走小路小班教案【篇1】

活动设计意图:

我园位于临安市昌化镇,昌化最出名就是鸡血石,还有各种鹅软石。我们学校的小花园就有用鹅软石铺成的小路。我们小朋友户外活动时经常会走过鹅软石小路,有很多小朋友知道这是石头路,但不知道这是鹅软石铺成的?有一次小朋友问我:“为什么要用鹅软石铺路,其它的为什么不可以?”根据幼儿的种种疑问,我特意设计这一堂课小班科学课“鹅软石”,目的主要让幼儿认识鹅软石,了解鹅软石的好处。

活动目标:

1、通过图片以及实物观察,认识鹅软石。

2、了解脚踏鹅软石的对身体的好处。

3、体验脚踏鹅软石,脚底按摩的功效。

活动重难点:

认识并了解鹅软石对人类身体的好处。

活动准备:

1、一筐鹅软石。

2、图片

活动过程:

一、老师出示图片1(鹅软石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提问:

1、这是什么?

2、它是什么形状的?

3、你觉得它像什么东西?

二、教师出示鹅软石,分给每一个小朋友,通过摸一摸进一步观察

1、这个椭圆形像鸡蛋一样的就是鹅软石,请小朋友摸一摸,它的表面是怎么样的?

2、你在哪里看到过?它可以用来做什么?

3、教师小结:“鹅软石的表面光滑可以用来铺成小路。”

三、出示图片2 (人们在鹅软石小路上走路的图片),引导孩子观察,并提问:

1、请小朋友看看这张图片的小朋友在干嘛?

2、它们为什么要在鹅软石小路上走路?

3、在鹅软石小路上走路有什么好处?

4、教师小结:“我们在鹅软石走路可以帮助我们脚底按摩,疏通经脉,使我们长得很结实,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好处哦。

四、体验脚踏鹅软石

1、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走走鹅软石,帮我们的脚底按摩按摩吧。

2、带小朋友到小花园鹅软石小路上锻炼身体。

走小路小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能初步的理解故事。

2、能大胆的表达表现,体验各种小动物走过秋叶铺成的小路上的情景。

3、享受聆听树叶发出的声音的乐趣,初步体验秋天的美丽。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与家人有过拾落叶的经历,熟悉落叶的颜色,踩过落叶;对一常见小动物的明显活动特征有所了解,乐意模拟。

2、物质准备:图片三张(小刺猬、小白兔、小蚱蜢)、幼儿捡来的树叶。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并乐意联想,能用语言大胆的表达。

乐意联想,尝试用故事语言进行表述。

活动过程:

小游戏集中幼儿注意力。

(小游戏:拍拍小手举起来,上拍拍,下拍拍,拍拍小手藏起来。)

一、引入主题。

1、观察秋天的场景,讨论秋天的季节变化、讨论秋天树叶的变化。

2、教师提问:秋天有哪些变化?秋天的树是什么样的?你平常熟悉的小路上都多了些什么?

(出示:捡来的树叶。)

二、讲故事:《秋天的小路》。

过渡:有几只小动物也来到了小路上,看,它们在树叶上玩的多开心啊!接下来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秋天的小路》

1、完整倾听故事一遍。

2、与幼儿一起讨论:这条小路为什么会有声音?谁走过这条小路?

三、结合小动物的图片,分段欣赏故事。

1、教师提问:说说谁走过小路,发出什么声音?为什么会有这们的声音?

(出示小动物图片,引导幼儿模仿“窸窣窸窣”“踢踏踢踏”“吱嘎吱嘎”的声音)

2、请幼儿用动作表现小动物走过树叶的小路的声音。

3、教师提问:小动物们对风儿说了些什么?风儿为什么要踮着脚轻轻跑过小路?(风儿也认为树叶的声音很好听……)

四、欣赏和联想。

1、思考:树叶小路上还有谁会来?会发出什么声音?

2、请幼儿欣赏自己捡来的小树叶,并把它铺在积木房子的门前,请幼儿扮演小动物在树叶小路上走走,说说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走小路小班教案【篇3】

活动背景:

星期一的早晨,我象往常一样带孩子们来到户外活动,忽然,一阵秋风吹过,树上的叶子纷纷往下落,孩子们顿时欢呼雀跃起来,他们有的兴奋地仰起头,让树叶亲吻着小脸;有的高兴地说着:小树叶,快飞到我的身边来;有的惊喜地发现漂浮在水面上的树叶像航行着的帆船,小鱼儿则躲在下面孩子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好奇。为了让幼儿感受到秋天的美,秋天的快乐,结合幼儿已有的语言发展水平,以及我园开展的《秋叶飘》主题活动,我选择了故事《小路》作为教材展开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多媒体教学,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秋风、落叶和小动物的亲密关系。

2. 能大胆想象不同人物走过小路的不同情景。

3.学习发准象声词:窸窣窸窣、踢踏踢踏、吱嘎吱嘎。

活动准备:

1.制作与故事内容相关的课件。

2. 故事表演的场地布置(落叶铺成的小路一条)。

3. 动物玩具若干,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

1. 歌曲《小树叶》导入。

(1)秋天来了,小树叶离开了妈妈,他们飘呀飘,会飘到哪儿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噢,原来这些树叶宝宝都躺在这儿呢!(屏幕显示故事背景图)

(2)你认识它们吗?把你知道的树叶宝宝名字说给身边的好朋友听听。(用鼠标点击不同的树叶)

(3)秋风吹呀吹,梧桐树、银杏树、白杨树的叶子都变黄了,林间小路上铺满了金色的树叶,这是一条神奇的小路,还会发出好听的声音呢!

2. 分段播放课件,理解故事内容。

(1)欣赏第二段。

①听,什么声音?(学说:窸窣窸窣)

②小刺猬在树叶上干什么呀?

③你们会打滚吗?一起来试试。(屏幕重复显示第二段动画,配音)

(2)欣赏第三段。

①看,谁也来了?(小白兔)

②小白兔走过小路会发出什么声音?它在小路上干什么呢?(学习词语:踢踏踢踏)

③一起来学习小白兔跳舞的样子。(屏幕重复显示第三段动画,配音)

(3)欣赏第四段。

①谁来学学小蚱蜢是怎么来到小路的?

②猜猜小蚱蜢会在树叶上干什么?发出什么好听的声音?(学习词语:吱嘎吱嘎)

③ 幼儿模仿小蚱蜢动作。(屏幕重复显示第四段动画,配音)

(4)欣赏第五段。

为什么风儿踮着脚尖轻轻走过小路?(幼儿一起学说小动物说的话)

3. 表演故事《小路》,加深理解。

(1)完整欣赏故事《小路》一遍。

现在我们也来扮演小动物,在这条神奇的小路上走一走,如果你喜欢,可以轻轻地跟着说,也可以把小动物说的话用动作表演出来,看谁表演得最好。(屏幕显示图像,配音,教师带领幼儿在铺有树叶的小路上表演。)

(2)请表现突出的幼儿再次表演。

4. 扩展幼儿思维:除了小白兔、小刺猬、小蚱蜢,还有哪些小动物会走过小路?会做什么?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教师鼓励幼儿充分想像,边说边用动作表示,如小猫走过小路,它在树叶上做早操,窸窣窸窣,幼儿模仿小猫做早操的动作

5. 出示动物玩具,幼儿再次表演,体验大胆想象的成功感。

今天老师把这些小动物都请来了,小朋友带它们到小路上走一走,玩一玩,好吗?

6. 捡树叶,结束活动。

小朋友,知道吗?树叶不但能发出好听的声音,还能拼贴出漂亮的图画呢,我们把它捡起来留着下次用吧!(师生一起捡树叶离开活动室。)

延伸活动:美工活动树叶拼贴画

附:故事:小路

秋风吹呀吹呀,梧桐树、银杏树、白杨树的叶子都变黄了,林间小路上铺满了金色的树叶。

小刺猬走过小路,他在树叶上打滚,窸窣窸窣,像许多小刺猬在路上慢慢散步。

小白兔走进小路,她脱下鞋子,踢踏踢踏,像小姑娘一样在树叶上跳舞。

小蚱蜢也跳进小路,他在树叶上摇啊摇啊,吱嘎吱嘎,像躺在摇床上做着美梦。

风儿来了,小动物们挡住风儿:请你别刮走小路上的树叶,树叶的声音多么好听。于是风儿踮着脚尖轻轻跑过小路

活动反思:

通常故事教学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以往教学中流于形式,出示图片完整讲述提问讨论记忆,幼儿不能真正理解故事的意境。本次活动采用了现代化的手段,旨在变原来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为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教学软件,将视听形象与语言结合,把看、听、说统一起来,从而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由于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我没有采取过多的开放式提问,而是小问题一个个地问,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图中人的名称、主要动态和简短的对话。另外,在整个活动中,我更多的是激发幼儿用脑、用嘴巴、用身体去体会故事的内涵,内化着自己的理解,效果较好。

走小路小班教案【篇4】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刚入园,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尤其对橡皮泥特感兴趣。但由于年龄小,动手能力有限,所以选了做棒棒糖这个简单的素材,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初步了解泥工活动中团圆、揉、捏等基本技能。通过帮小兔做棒棒糖,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团圆、揉、捏等泥工的基本技能。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口语发展能力。

3、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情感。

活动准备:橡皮泥、皱纹纸、棉签棒、玩具小兔一只、棒棒糖、小纸盒一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 老师将玩具小兔放身后,嘴里发呜呜呜哭声吸引幼儿注意力。“小兔,你为什么哭呀?”“我把妈妈送给小动物们的棒棒糖弄丢了,怎么办呀?”(勾起幼儿的同情心)。

2、“我们班小朋友最能干了,我们来帮助小兔好吗?”

二、制作棒棒糖。

1、出示棒棒糖,让幼儿观察其外型特征,剥开糖纸再看看是怎样包裹的。

2、教师示范讲解:先将橡皮泥揉、捏,使其变软,然后放在手心团圆,团圆后插在棉签棒上,再将准备好的皱纹纸包上,注意要将“糖”放在纸的中间,包拢后左手捏着纸的收

拢处,右手轻轻转动一下棉签棒,使包裹“糖”的纸不容易散开。

3、讲解过程中让幼儿跟说“揉、捏、团圆”等词。

4、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重点辅导能力较差的幼儿。

5、边观察边出示幼儿作品,说说哪些做的好哪些没做好,应注意些什么。

三、结束部分。

1、要求完成了的幼儿把棒棒糖送到小兔身边的小盒子里,并对小兔说:“小兔,给你棒棒糖”。

2、分享成功的喜悦、感受助人的快乐。

今天,我们用能干的小手帮小兔解决了一个难题,小兔很感谢你们、很开心,你们开心吗?现在,小兔要把棒棒糖送到森林里小动物们的手中去了,我们一起来跟小兔说声再见吧!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葡萄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葡萄

有益的学习经验:

1、尝试手指作画的快乐。

2、学习用圆形组合表现葡萄。

准备:

紫色、绿色、褐色广告色,练习册,一串葡萄。

活动与指导:

1、看老师不用笔也能画画。食指蘸紫色由下向上竖按葡萄,再用食指蘸褐色,竖指画枝梗,蘸绿色横指画出叶子。引起幼儿用指作画的兴趣。

2、出示葡萄,引起幼儿观察葡萄,一颗一颗葡萄珠排列的样子。

3、用练习册在葡萄叶下面,从下向上用食指蘸紫色点画葡萄。

4、评议幼儿作品,表扬幼儿大胆尝试手指画的积极性。

走小路小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 感知彩色的美。

2. 学习用各种大小的圆圈的做法。

3.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4. 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感知颜色的美丽,认识并记住自己喜欢的颜色。

活动准备

1. 挂图,幼儿用书

2. 油画棒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挂图,引出活动内容。

老师:小兔子家门口修了一条小路,由于工人叔叔忙还没来得及给小路铺石子.小兔子想请小朋友们来帮忙为小路铺上彩色的小石子。

2. 教师画出:油画棒示范画

(1) 老师:请小朋友们拿上不同色彩的油画棒用大小不同的石头夹画。

(2) 提醒幼儿要把不同颜色的“石子”搭配起来让小路更漂亮.画的路面不能留太大的空隙要把路都画完。

3. 展示幼儿作品

(1) 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

(2) 以小兔子的口吻向幼儿表示感谢。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孩子们不太会画圆圈,而且画的也不太密,色彩方面他们表现得很好,以后应该多在此方面加强他们的训练。

小百科:路是供人马车辆通行的路,两地之间的通道。

走小路小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能初步的理解故事。

2、大胆想象并尝试表达小动物和风儿经过会响的小路的情景。

3、享受聆听树叶发出的声音的乐趣,萌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大胆想象并尝试表达 。

难点:乐意联想并尝试用语言表述。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猴玩具一只、树叶路一条、故事图片。

经验准备:与爸爸妈妈有过拾落叶的经历,认识落叶的颜色,并踩过落。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组织幼儿活动室外站好队,出示小猴:小朋友们,它是谁呀?(小猴)它请我们上他

家玩,你们想去么?(想)

2、让我们一起去吧。组织孩子们走进活动室的树叶小路。

3、咦?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幼儿回答)

4、树叶怎么会有声音?(踩到上面就会响了)

5、教师组织孩子倾听老师和幼儿走到树叶上的声音的不同(单、双脚交替跳,踮起脚尖快走、慢走,用力踩踏等),让幼儿充分体验树叶发出声音的不同,并跟老师学说 表示声音的词语(哗啦哗啦、踢踏踢踏、窸窣窸窣等)。总结出走路方式不同则声音不同。为听故事作铺垫。

二、听故事。

1、出示小猴;欢迎欢迎,请你们到屋里坐吧。(组织幼儿入座,进行活动)

2、小猴:刚才,我听小朋友们在树叶小路上玩得很高兴 ,一会哗啦哗啦、一会踢踏踢踏、一会窸窣窸窣,小路是怎么发出这些声音的呢?(请个别孩子回答走过小路 的姿势与发出的声音)

3、小猴:这条小路不仅能发很多的声音它还有好听的故事呢?你们想听么?

4、教师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5、提问:小朋友们故事听完了,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我来学声音,你们来猜是 故事中的哪个小动物来了,像在干什么?教师分别学习小刺猬和小白兔的,出示挂图帮助理解。(引导幼儿关注两者不同的走路方式)。小蚱蜢跳进小路后是什么声音?(引导幼儿说出小蚱蜢很小,把树叶当成了小床)

三、游戏:模仿小动物走进小路

1、小猴:小朋友们,会响的小路上走过了小刺猬窸窣窸窣、小蚱蜢吱嘎吱嘎、小兔 踢踏踢踏,还有哪些小动物会走过小路呢?你们想不想来试一下(组织孩子一起出来体验并学说声音词语)。

2、组织孩子到小路上去体验小动物走在小路上的声音,教师对幼儿的词语进行提炼, 小羊的笃的笃,小乌龟窸窣窸窣,组织能力强和能力弱的孩子学说。

3、结束:好了,玩了这么久了,小朋友一定累了,下面咱们要回家啦,让我们一起 跟小猴说“再见”。

活动总结

本活动顺着创设的情境,孩子们挺投入,在活动开始,我以“这条小路为什么有声音?的问 题引出故事,大部分幼儿对于小路会响表达出很大的好奇心,都是睁大眼睛认真的倾听。第二部分主要是了解故事的内容,模仿里面小动物走在小路上发出的声音,走在树叶路上的状态。这个环节的里面,幼儿虽然在表述方面不多,但是在动作模仿表演这一部分能够和老师互动起来。在这节活动里,我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

1、树叶小路上还会有谁走过?会发出什么声音?

2、如果你走上树叶小路,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由于小班幼儿能力有限,教师应对 幼儿的回答进行提炼,如“小鸭走过小路,踢哒踢哒”,“小羊走过小路,的笃的笃”等,尽可能让幼儿在自身表达的基础上体验成功。

走小路小班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在感受歌曲的过程中启发学生随着音乐做出伤心的动作与表情,

激发同情、关心他人的情感和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

2、通过让学生听一听、动一动、比一比,了解歌曲的名称、音乐形象(慢的、悲伤的)和主要内容。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体会小花鸭找妈妈的心情。教学难点:情感体验。教学用具:课件、色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听录音(呷—呷—哭声)提问:谁在哭?(小鸭子)小鸭子为什么哭?

(1)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教师有表情的清唱)

提问:A这首歌曲是慢的还是快的?

B听上去感觉怎么样?

C为什么听上去这么难过?

D听听歌曲想一想小鸭子为什么哭?

出示歌曲的名字《迷路的小花鸭》

(2)感受歌曲的主要内容,体验离开亲人独自一人伤悲的心情。

①演示多媒体,学生边欣赏歌曲,边看动画:

提问:小鸭子在哪儿迷路的?迷路后它怎么样了?

②演示教具,引导学生讲述故事:“有一天,小花鸭在池

塘边的柳树下玩呀玩,它迷路了,找不到家,也找不到妈妈。它哭了,到处喊妈妈。”

提问:小花鸭找不到妈妈怎么办?我们快帮小鸭子找找妈妈吧!引导帮小鸭子在四周大声多次练习叫妈妈:“妈妈——,妈妈——,你在哪里……我想你呀!”

二、分段欣赏:

1、欣赏歌曲第一段“池塘边,柳树下,有只迷路的小花鸭,嘎嘎嘎,嘎嘎嘎,哭着叫妈妈”。感受“难受”的情绪。

2、师:①谁能帮助小花鸭找到妈妈呢?(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展开联想)

②大家想的办法真好,让我们听听歌曲的第二段,到底是谁帮助了小花鸭。

3、欣赏歌曲第二段“小朋友,看见了,抱起迷路的小花鸭,啦啦啦,啦啦啦,把它送回家”。

4、提问:①是谁帮助了小花鸭?②怎么帮的?③现在大家的心情又怎么样了?

5、欣赏乐曲第二段,感受“高兴”的情绪。

三、完整欣赏歌曲、乐曲各一遍,引导学生用表情表现音乐的情绪:

1、师边跟随录音机唱边操作小木偶,完整欣赏歌曲一遍:

2、师:1)、第一段唱小花鸭迷路了,它心情是怎么样的?你们呢?这时脸上的表情又是怎么样的?(出示表情脸谱)大家一起学一学伤心、难受的样子!

2)、第二段唱小朋友帮助了它,大家心里怎样的?高兴又会是怎样的表情?

3、再次放乐曲录音,学生聆听并用表情表现情绪。

四、引导学生用色调表现音乐情绪:

1、请学生帮小花鸭找出“找不到妈妈时”和“小朋友帮它时”的照片,并说出原因。

2、教师小结。

3、再次分段欣赏,引导学生用手中物品的色调表达情绪。

①师:小花鸭说,其实那天有许多好朋友也为它难受过、高兴过呢!它想把它们也分别请到照片上来作个纪念。想想:你手中的好朋友又是什么时候陪在小花鸭身边的?那时的音乐是怎么样的?

②放歌曲第一段,师:现在会是哪些颜色的好朋友在小花鸭身边?想想它是生活在哪里的?请你把它送上来!

③放歌曲第二段,师:现在会是哪些颜色的好朋友在小花鸭身边?想想它是生活在哪里的?请你把它送上来!

4、教师小结。

五、鼓励学生自愿地按歌曲的内容扮演角色、表现情绪、创编与内容相关的动作。

六、请表演得最好的一位学生戴上头饰当小花鸭,其余幼儿当小朋友,分段出场表演。最后老师说:“听,鸭妈妈好象也找来了,让我们赶快把小花鸭送出去吧!”学生自然离开活动室。

走小路小班教案【篇8】

设计理念:

皮亚杰说过:数概念是幼儿在事物间建立两种关系的总和,其中的一种就是顺序关系,它是幼儿学数学前的准备阶段。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排序”是一项比较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需要他们进行一番系统、连贯的思考,找出事物间的联系。排序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简单的判断力、初步的推理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此,我根据小班幼儿的这一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帮助小动物认路,让幼儿复习对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各种形状的认识。通过看一看、选一选、铺一铺小路,让幼儿自己找到图形排列的规律并表述出来。引导幼儿在操作中发现规律,并进行巩固练习。

活动目标:

1. 通过看看、说说,体验abcabc或abbabb等的模式,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

2. 大胆观察、发现、操作、培养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示范板三张,每组一筐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卡纸,操作纸每人一张、图卡

2.小动物图片:小兔、小鸟、小猫、小狗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谈话引题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三位图形宝宝,我们一起来把宝宝们喊出来吧“图形宝宝快出来”。(出示图形让幼儿认识图形)

二、看一看小路。

1.出示小兔和一张“圆形、三角形”的示范板。小兔喜欢吃蘑菇,它要走过一条特殊的石头小路,才能到达蘑菇地,请你们仔细看看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小路?

2.出示小鸟和“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示范板。小鸟要去找食物了,它走过的是一条什么样的石头小路呢?

3.引导幼儿观察小路并发现小路的排列规律

4.请幼儿说一说小路上的图形是怎样排列的。

三、选一选小路。

1.出示两份范板,发现两条路的不同,说出排列的规律。

2.说说你想帮小猫选择哪一条路吃到小鱼。

四、铺一铺小路,巩固排列方式。

1、许多小动物也来了,它们也要走这样一条有规律的小路才能吃到食物。请你选择一种小动物,按照桌子上的图卡标志去帮它们铺一铺小路。

2、分组活动。人手一份操作纸,铺路之前先想好开始排什么,接着排什么,最后排什么。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对有困难的幼儿进行指导。

五、展示小路。

通过谈话导入活动,并用“喊图形宝宝”来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课后反思:

亮点:

1.整个活动的四个环节比较清晰:第一环节谈话导入,并用喊图形宝宝来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第二环节看一看小路,第一次用两种图形让幼儿发现规律,在第二次加入一种图形,让幼儿有一个逐步理解的过程,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形的规则,并能将观察的结果用语言表述出来,从而来了解铺小路的规律;第三个环节选一选小路,通过帮小猫选择小路吃到小鱼来进一步理解活动中按规律排列的方式;第四个环节铺一铺小路,提高幼儿排列规则的认识,并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

2.整个活动能关注到个别幼儿,会让每一位幼儿都有发言的机会,并适时进行鼓励,让幼儿获得了成功感。

3.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度很高,看得出来孩子们的兴趣非常的高,也非常喜欢这个活动。

不足:

1.数学活动中的语言要比较规范性,而在本次活动中的语言比较随意,不够精炼,不够规范。

将进酒教案


认真编写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上好课的基础,没有精心制作的课件,很难让学生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每位老师都应该仔细规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以确保其与自己教学风格和态度相符合。有没有在编写教案课件时遇到过一些难题呢?不要担心,我们可以根据您的需求为您提供一份定制的“将进酒教案”,并且本文内容仅供您参考!

将进酒教案 篇1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古典诗歌学习提出要加强诵读,通过诵读感受作品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所以我在教学中从诵读出发,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的把握,教会学生有感情地吟诵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

另外,《将进酒》是一篇长诗,想要用一课时完成整首诗的教学难度很大,所以我决定选取其中的一个重点作为我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既然诗歌学习重在朗读,另外我也参照了全国金奖和与教材对应的教学实录,发觉这篇课文一课时教学的重点都放在了诵读方面,这说明这种教学安排是能够得到广泛认可的。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诗歌学习另一个关键就是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而对情感的理解最好的渠道就是诵读,所以以诵读为主线的办法是完全可以实施的。

教学背景

我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通过一年多的高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中国古典诗歌的学习兴趣和方法,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完全可以通过预习,参照书下注释和练习册上的提示,大体理解诗歌的内容。但是诗歌关键是要理解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而很多诗歌当中诗人的情感并非一种,所以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是诗歌教学的重点。另外,学生的朗读素养还是差很多,所以朗读教学是现在诗歌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并且一定要指导学生如何通过朗读理解诗人的情感,如何将情感融入到朗读中去。

《将进酒》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本选修教材第三单元的赏析示例。这一单元的主题就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所以在《将进酒》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诵读为主线,通过诵读,帮助学生理解诗人情感的变化,进而体会诗人的性格。另外李白的性格特点本来就很突出,他的作品中蕴含丰富的感情,可读性非常强,所以朗读法恰恰适合学习李白的这篇劝酒诗。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理解李白情感的复杂变化;

过程方法:通过诵读,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李白蔑视权贵、狂放不羁的性格。

重点与难点

重点: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理解李白情感的复杂变化。解决办法:通过诵读来实现。

难点:体会李白蔑视权贵、狂放不羁的性格。解决办法:结合课文内容与诵读共同解决。

教学方法:

1、分析法:通过分析李白的情感变化,体会他的性格;

2、朗读法:通过朗读,巩固对李白情感变化的理解;

3、讨论法:通过讨论,加强对李白个性特征的理解。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腹有诗书气自华----导入新课

以“诗与酒”为话题导入

(复习学生以前学过的与酒有关的诗,创设学习情景)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借酒浇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

(板书题目和作者)

二、知人论世天地宽-----背景简介

请同学们根据预习快速完成背景简介

(学生简介,教师补充)

1、背景简介

作者于约天宝十一年(公元752),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宴饮。岑勋,李白称他为“相门子”。元丹丘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主要隐居地在颍阳。

这首诗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唐玄宗沉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办法进行反抗,借酒销愁,“但愿长醉不复醒。”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

2、解题

题目中的“将”为什么读作“qiāng”呢?(“将”在这里是请的意思。)

明确:“将进酒”就是请喝酒。《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多以因酒放歌为内容。

三、夯实基础我先行----检查预习情况

(多媒体出示,学生根据预习完成)

1、读准字音:

将()进酒金樽()岑()夫子馔()玉

恣欢谑()千金裘()烹()羊沽()取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将进酒

钟鼓馔玉不足贵

古来圣贤皆寂寞

斗酒十千恣欢谑

径须沽取对君酌

呼儿将出换美酒

四、因声求气悟感情----理清情感脉络

(一)检查预习:

(学生评价)

(二)教师范读:

强调同学们要注意示范朗读语调的高低和节奏的快慢变化,以及情感的处理。

(三)品味情感

品读李白在这首诗中的那些情感变化,并试着结合诗句做具体的赏析。

鉴赏分析:

1、悲(同义词即可)(板书:悲)

朗读指导:(教师点评指导)

2、欢(同义词即可)(板书:欢)

朗读指导

(教师点评指导)

3、愤(同义词即可)(板书:愤)

朗读指导

(教师点评指导)

4、狂(同义词即可)(板书:狂)

朗读指导

(教师点评指导)

纵观全诗,可以看出来,诗人围绕一“酒”字,感情的发展分了(悲伤)—(乐观)—(狂放)—(愤激)—(愁苦)五个层次,潜藏在酒话底下的郁怒不平之气,如黄河之水,奔涌送宕,一泻千里。

(四)自由朗读:

学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这首诗,尽快形成背诵思路。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个别指导)

(找一位同学示范朗读)

五、独树一帜展个性----合作探究

我们如何正确看待李白的嗜酒如命的放浪行为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最后小结)

四:小结:

六、拓展延伸显能力

(多媒体展示)

1、指出下面加线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C)

A、馔玉(zhuàn)B、恣意(zì)C、将进酒(jiāng)D、欢谑(xuè)

2、下面通假字中有错的一项(C)

A.所守或匪亲(匪:非)B.卒廷见相如(廷:庭)

C.与尔同消万古愁(尔:你)D.径须沽取(沽:酤)

3、解释下面“将”的意义:

①将进酒()②呼儿将出换美酒()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⑤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⑥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①请;②拿;③扶持;④带兵的人;⑤带领;⑥助词,用在动词后,没实在意义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时作业

七、板书设计:

将进酒教案 篇2

一、导入

同学们一定能朗诵李白与酒难舍难分的传世佳作吧?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香。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客中作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二、题解背景

1、作者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岑勋,李白称他为“相门子”。元丹丘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主要隐居地在嵩阳。

2、《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将,请、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这个“将”与诗句“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将”音义不同。

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

这首诗是一首劝酒歌,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即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唐玄宗沉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办法进行反抗,借酒销愁,“但愿长醉不复醒。”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这种反抗方式,跟《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借寻仙表现不事权贵的意志的写法颇为相似。

三、自学检查:

1、指出下面加线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C

A、馔玉(zhuàn) B、恣意(zì) C、将进酒(jiāng) D、欢谑(xuè)

2、下面通假字中有错的一项:C

A、径须沽取(沽:酤) B、所守或匪亲(匪:非)

C、与尔同消万古愁(尔:你) D、卒廷见相如(廷:庭)

3、解释下面“将”的意义:

①将进酒( )

②呼儿将出换美酒( )

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

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⑤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

⑥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

①请

②拿

③扶持

④带兵的人

⑤带领

⑥助,在动词后,没实在意义

四、听朗读,正音

五、作品基调

基调指的是一篇作品整体上的感情色彩或氛围。

本诗的基调: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

六、情感线索

先写悲(开头四句)--叹流光易逝

次写乐(“人生”以下六句)--喜朋友相聚

又次写愤激之情(“钟鼓”以下六句)--渲不平之气

最后写狂放之情(“主人”后)--豪放中含悲凉意

七、诗歌赏析

1、以黄河起兴有何作用? 感叹时光易逝

2、面对时光流逝,作者首先想到什么?

即使人生只能暂时得意,也要纵情高歌,把酒言欢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坚定信念,乐观豁达

3、“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思?

全文主旨 痛苦、愤慨

4、作者表现“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为何偏偏选陈思王为例?

陈王,即曹植。遭其兄曹丕猜忌,监视,一生才学无可施展,遂借酒销愁。其狂放不羁的性格与李白极为相似。

5、作者狂放疾呼“与尔同消万古愁”,这里的万古之“愁”该如何理解?

“抱利器而无所施”是古代贤人逸士的旷古愁思。这种怀才不遇的愁怨古而有之,故称其为“万古愁”。

八、研究讨论

比较主旨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思想内容与表达形式上的异同。

内容上相同的是,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所不同的是,前者所谓“开心颜”包含着个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而后者所谓“长醉不复醒”显得消极一些。总起来说,前者于愤激中略见昂扬,后者于愤激中略见低沉。

在表达形式上二者的不同是很明显的。前者是直白,锋芒直指“权贵”;后者是曲达,以“钟鼓馔玉”借代权贵。

之所以有上述不同,可能跟诗人创作时的心境和所选用的题材有关。《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于初离长安之时,诗人余恨未消,又以游仙为题材,而“安能”二句有卒章显志的作用,不能不直截了当地说出诗人心中的意愿;而《将进酒》作于此后约七年光景,又值朋友欢聚饮酒,尽吐胸中块垒,也要跟饮酒合在一起说,因而只能采用曲达。

九、《将进酒》测练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径须沽取对君酌。沽:通酤,买。酌:喝。

2、钟鼓馔玉不足贵。馔玉:古义:美好的'饮食;今义:馔:饮食;玉:玉石。

3、与君歌一曲。歌:唱。

(二)说说下列句子的诗意。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表丝暮成雪。

你没看见吗?黄河之水是由天上而来。波涛滚滚奔向东海,永不回头。你没看见吗?可悲的是高堂明镜照见了白发,早晨如青丝般乌黑,傍晚白得如雪。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人生得意时应该尽情欢乐,不要让金杯空对着明月。

(三)填充题:

1、这首诗的基调是(愤激)。在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开头四句写(悲),一落笔就写楚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人生”以下六句写(欢),“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

2、本诗的主旨句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表达了诗人(对权贵的鄙视和蔑视)的态度。

3、李白的浪漫气质和狂放的性格充分体现在诗中对夸张的运用,如(朝如青丝暮如雪);(与尔同销万古愁)等。

(四)下列对诗中的诗人形象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 )

A、诗人怀着平生之得意,又逢老友相聚,纵酒狂歌,互诉衷肠,感到无限快乐。

B、诗人大声呼喊不喝上“三百杯”誓不罢休,表现他已从悲感中突破,豪气洋溢。

C、诗人频频举杯相邀,气氛热烈,酒到高潮,情不自禁狂歌起来。

D、诗人高歌后酒兴更浓,不惜宝马金裘换酒畅饮,活现慷慨爽快之态。

十、拓展延伸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竟遭腐胁疾,醉魄归八极。”

这是谁的诗,他们对李白饮酒过度持何态度?

你对李白“痛饮狂歌”有什么看法?

“我自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是近期热播的电视剧《亮剑》中楚云飞和李云龙见面时的第一句话。

出自杜甫《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李、杜二人均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两人虽然相差11岁,且性格炯异,但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仅《李太白全集》中就收录杜甫写给李白的诗11首。《不见》中云“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在《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诗中又云:“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短短二十八个字,写尽了李白的精神、神态、性格和嗜好,是一幅形神兼备的"诗仙"李白的生动画像。

晚唐诗人皮日休曾作《李翰林诗》云:“竟遭腐胁疾,醉魄归八极。”也即指出,李白是因醉酒致疾致命的,就连升天的灵魂都带着醉意。

现世学者郭沫若由“腐胁疾”得到启发,从医学角度进行研究推测,认为李白六十一岁曾游金陵,往来于宣城、历阳二郡间。李光弼东镇临淮,李白决计从军,可惜行至金陵发病,半途而归。此为“腐胁疾”之初期,当是脓胸症。一年后,李白在当涂养病,脓胸症慢性化,向胸壁穿孔,由“腐胁疾”致命,最终死于涂。

将进酒原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复醒 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教案 篇3

一、关于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二、关于《蜀道难》

在预习的基础上,课堂上给学生2—3分钟速读一遍课文,之后找一名同学范读,订正字音,断句。

提问:读过这首诗后,你会发现有一句话重复出现了三次,你知道是哪一句吗?

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提问:这句话在三段中分别出现了三次,是不是简单的重复呢?

明确:不是,意义上是有区别的。第一段中说“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写蜀道的高峻及开辟历史,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讲了蜀道的来历。

第二层(“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写蜀道的高峻。蜀山太高,连太阳的车子遇到它也只好回去,水波也被冲拧倒流。善飞的黄鹤和善攀的猿猱都不能越过。山路纤曲,蜀道极高处,登者可以上扪星辰。

学生熟读,背诵。

第二段中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写蜀道的奇险难行及途中的恐怖气氛。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作者借“悲鸟”和“子规”来渲染途中的悲凉凄清的氛围,有千里孤身之感。

第二层(“连峰去天不盈尺……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作者极写蜀道的险恶。想象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震耳欲聋的“飞端瀑流”之间,惊心动魄。最后用“其险也如此”劝阻历险者慎入蜀地。

学生熟读,背诵。

第三次出现在第3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写蜀中战祸之烈。第一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既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守难攻,则必为兵家必争之地,蜀中易生军事叛乱,景象残酷,惨不忍睹。

学生熟读,背诵。

提问:我们知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绝非简单地重复,那么连续出现三次,是何用意呢?

明确:奠定了全诗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峻;二叹蜀道之险恶;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这三叹其实也蕴含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直白中。

提问:李白的想象上天入地,搜古寻今,这种惊人的想象和高度的夸张相结合,营造出震撼人心的气氛和奇险壮观的景象。那么李白此诗只是为了写景吗?

明确:明人胡震亨说“言其险,更著其戒”,诗人的用意其实在此。

学生体会全文,诵读全诗。

教学重点

1.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2.了解李白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激愤之情

3.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

教学难点

1.把握全诗由悲而欢而激愤而狂放的感情基调

2.鉴赏全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杜甫有一首诗为《饮中八仙歌》,内容如下: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提问:读过诗后,你能通过这四句诗感受到李白的形象吗?

明确:诗酒同李白结了不解之缘,李白自己曾说过“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兴酣落笔摇五岳”。杜甫描写李白的几句诗,笑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诗才。李白嗜酒,醉中往往在“长安市上酒家眠”。李白醉后,豪气纵横,狂放不羁,即使天子召见,也不是那么毕恭毕敬,诚惶诚恐,而是自豪地说:“臣是酒中仙!”而这首《将进酒》正是李白所作的一首劝酒歌。

二、写作背景介绍

本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年)李白“赐金还山”之后。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这首诗可能是三人饮酒宴上的祝酒辞。

三、分析鉴赏

提问:李白的诗歌风格一向是豪迈不羁的,你认为这首诗和他的一贯风格有区别吗?

明确:这首诗有豪放之情,但又不只于豪放之情。这首诗中诗人的感情变化极快。

(参见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152页)

提问:你能简单总结一下这首诗感情的起伏变化吗?

明确:诗的开头悲叹人生短促,转眼即是百年。接着因悲寻欢,想要痛饮一场。然后转入正题,联系自己遭遇,借酒抒发愤世嫉俗之情。结尾变得狂放,要将这种种复杂的心绪统一为“万古愁”,一同消除、忘却。

四、写作特点

提问:本诗你读来有何感觉?

明确略

提问:以往我们学习的古诗多以七言为主,那么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呢?

明确: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参差错落。且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节奏疾徐多变,奔放而流畅。

五、学生诵读全诗

将进酒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赏析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诗歌复杂情感的品读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自古以来文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李白更是酒中仙、诗中仙,首先请同学们朗读杜甫写李白的一首诗:

饮中八仙诗

杜甫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首诗对李白的喝酒与作诗给予了精彩的描述,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李白醉酒时写的一首诗,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将进酒》,走进诗人的灵魂。

二、朗读诗歌: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读懂大意。生读生评。

三、示例分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诗句哪一个字体现了诗人的情感?

明确:“悲”字。

2.诗人为何而悲?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呢?

明确:诗人悲人生短暂功业无成。“黄河之水”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时光一去不复返和人生短暂渺小的悲叹,“青丝”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时光飞逝功业无成的感慨。运用了反衬、比喻、夸张、起兴等你手法。

3.“朝如青丝暮成雪”,诗人如此感慨,诗人此时处于什么样的人生际遇呢?

提示:请学生分析课文注解一。

明确:诗人此时大约52岁,“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因而产生人生短暂功业无成的悲叹。

4.诗人的悲和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之悲有何不同?

明确:诗人的悲是悲而不伤,这与诗人受盛唐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的影响有关。

5.这两句诗如何划分诗句的节奏?如何读出诗人的情感?

明确:节奏,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根据诗意,根据结构)

重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强调突出)

缓急,“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应慢一点。(表达悲情)

语调,“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用升调读,(读出气势)“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用降调读。(读出悲情)

四、学生小结理解诗人情感的基本方法,教师订正。

1.抓关键词

2.品析意象

3.结合背景

4.理解手法

五、学生自主赏析其它诗句,要求:

1.自由朗读,边读边析。

2.运用方法,品析情感。

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六、教师总结诗人情感。

品读小结:全诗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表现了一种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梁。

七、朗读诗歌:学生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八、布置作业:背诵诗歌。

附板书:

情:悲伤—欢乐—愤激—狂放→愁

读:把握节奏 把握情感 借助想象进入诗境

方法:1.抓关键词

将进酒教案 篇5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师生共同探究,体味本诗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诗风。

2、通过诵读,理清本诗丰富充沛的情感脉络,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狂放不羁实则渴望用世而又不得的悲愤之情。

3、能够熟练背诵全诗。

二、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三、教学手段

ppt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由杜甫《饮中八仙歌》中李白形象导入到本诗。

(二)解题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曲名,意思是劝酒歌。“将”有“请、希望”的意思,与《诗经·卫风·氓》中的“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中的“将”音义相同。这首诗以饮酒为题材,表现了诗人在极度压抑中的愤懑和狂放。

(三)简介写作背景

《将进酒》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这个时期的李白内心极度苦闷。那一年,李白与岑勋在嵩山友人元丹丘家做客,朋友相聚,自然少不了设宴饮酒,酒到畅快之时,李白对酒放歌,唱了一首千古名曲——《将进酒》。

(四)诵读感知

李白当时唱歌的音乐曲调,今天已经不得而知,我们就不唱了,我们通过吟诵朗读来感受一把诗人的情怀。

学生朗读,教师作必要指导,全班同学再齐读。

(五)文本解读

1、李白劝友人怎么喝酒?

明确:乃狂饮。

2、李白为什么劝友人如此狂饮?

明确:为了尽欢、留名和销愁,其中销愁乃最根本的原因。

3、李白“万古愁”从何而来?

明确:有对年华流逝的感慨,对人生坎坷的悲叹,对有志难酬的郁闷,对丑恶现实的憎恶。

4、概括诗中抒情主人公李白的形象特征。

明确:狂放不羁,任性率真,执着追求。

(六)结束语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是杜甫对好朋友李白诗歌的总体评价,这个评价用在《将进酒》这首诗上自然是非常恰当。李白的诗歌因为诗人内在情感的充沛,风格手法的多变,诗人抒情主人公形象突出而名垂千古,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和力量。最后全班同学再来齐读一遍结束。

(七)布置作业

结合读过的李白诗歌,试以“李白诗歌中的饮者形象”为题写一篇小论文,字数800字左右。

将进酒教案 篇6

一、教学设计的凭据

1、说教材

《将进酒》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第二课。该单元主要学习李白和杜甫的诗。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坛上两座并立的高峰,学习本单元,让学生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联系已学过的这两位诗人的作品,并着重领会他们不同的艺术风格。

2、说学情

虽然处于高中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不仅要读懂,更要求学生学会鉴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重点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说教学理念

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设问和引导,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重视讨论交流及合作,重视自主探究的习惯的培养。同时,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层次,使不同的学生都有发展,有进步,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教学设计及其理由

总体设计及其理由

(一)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认识,再加上《将进酒》情感线索较为明晰,学生可以找到相关诗句进行分析,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将设计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达到背诵全诗的目的。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新课标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得知识。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把课堂当做自我展示的平台,我设计的教法是:

(1)诵读指导法

(2)提问分析法

我的过程与方法将在以下的说课中进行解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李白乐观自信的精神。

(二)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阅读诗歌体味诗人情感(契诃夫曾说:“冷漠无情就是灵魂的瘫痪,就是过早的死亡。”)

(2)鉴赏此诗的比兴、夸张等艺术特色。(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能力的要求。)

2、教学难点:根据教材特点可知,本诗虽是李白的代表作,但也是争议最大的一篇。创作此诗时,诗人处于积极用世和怀才不遇、向往官场和蔑视权贵的矛盾之中。所以学生稍有不慎,就会理解为诗人想表达的是及时行乐、悲叹人生的消极思想,从而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本诗的教学难点在于:

体味作者思想情感的复杂性、矛盾性,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学生发表自我见解,再由教师引导,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说教学法

1、说教法

2、说学法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有句名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课堂教学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师生互动中生成好的课堂效果。鉴于此,我设计了比较学习法,将本文与李清照的《醉花阴》相比,得出本文的愁绪中是含有激愤之情的。

(四)说教学用具

多媒体

(五)说教学时数

一课时

具体设计及其理由

(一)教学过程设计及其理由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3分钟)

精彩的导入可以创设一个好的课堂情景,因此我的导入语为:国人爱酒,桃园结义要一杯血酒,临阵御敌要一杯温酒,祭祖扫墓要三牲烈酒……倘若没了这酒气,不知要少掉多少韵味。醉酒有雅俗之分,杨玉环望月迎风,醉得仪态万方;武松仰脖抖腕,酩酊大醉,可谓是醉态万千,然而文人有像欧阳修那种与酒无缘的饮少则醉,未饮先醉;也有李白那种放荡无羁的狂饮烂醉,酒醒何处不知道了,宝马金裘也不要了,全拿去换酒喝了得了。“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今天我们就来领略李白的豪情之醉。

2、学生齐读,教师范读(8分钟)

为了帮助学生大致疏通文意,对文章思想情感进行初步感知。首先让学生齐读,并让其在朗读过程中为生字词注音,使其对课文有初步感知。然后由我范读,纠正学生朗读中的错误。

3、积累知识,加深理解(10分钟)

首先对难点字词如“将”“馔”“沽”等进行解释,比如“将”字,我会联系《诗经卫风氓》诗句“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中将的意思加深学生对诗题的理解,然后最后讲解本诗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4、联系作者,把握情感(22分钟)

狄德罗曾经说过:“感情淡薄使人平庸。”所以,这一环节我将重点讲解。对感情的整体把握可以找体现感情的关键字眼“悲” “愁”,而分析愁情产生的原因才是关键。

①我把过渡提问语设计为:当一个人愁肠百结时,排解的方法有很多,而酒就是解愁的一个良方,当曹操求贤才不得时感叹“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就连女词人李清照面对国破家亡夫死时也端起了“三杯两盏淡酒”。那李白到底有哪些愁?请同学们再读诗歌,从具体诗句中说出你体悟到的是何种愁情?并说说你的理由!(联系李白的生活背景、人生遭遇、人生理想)再引导学生分析感情:人生苦短、怀才不遇。

②为了进一步理解李白的愁,我设计了一个比较阅读的环节。通过与李清照《醉花阴》中愁绪的对比,体会李白的.愁中是含有激愤之情的。

5、小结新课,学以致用(1分钟)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还在于学生是否有所收获,所以我的小结语为:一首《将进酒》,李白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优秀的诗篇,还有他那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豁达之情,李白的诗我们要品,李白的人生态度我们更要学。

6、布置作业(1分钟)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初步实现单元教学目标。我布置了以下两个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预习杜甫的《兵车行》,试体会李白与杜甫不同的创作风格。

(二)板书设计及其理由

明德博学笃行创新

将进酒教案 篇7

教学设计:

一、导语: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不甘于平庸的生活,“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视权贵如粪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敢于面对生活的大起大落,处涸辙以犹欢,放声高唱“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人是谁呢?

二、生:李白。(在大屏幕上显示李白的图片)

师:我们对李白应该是比较熟悉了,从学前班开始我们背诵他的诗歌,现在我们找一行同学对李白做个简介,要求,后面的一位同学对前一位同学说的内容只能补充,不能重复。

师:这位诗人不但被誉为“诗仙”,还被誉为“酒仙”,他不但喜欢喝酒而且还善于劝酒,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他的劝酒篇《将进酒》(大屏幕显示,课题)

师: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自由朗读两到三遍(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文

师:读得很有气势,但光有气势还不行,还得注意朗读的技巧,要注意文本的节奏,停顿,注意行文的轻重缓急,和高低的变化,还应该注意作者情感的变化。这就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大屏幕:教学目标,因声求气,吟咏声韵)

生:找出诗中的停顿、重音,可以就近两三个人一起商讨。

师:找出你认为把握最好的一处给大家做个展示,其他同学倾听、尝试(老师也可以参与进来进行朗读,并及进给以评价)

生:活动展示,教师评价

师:通过朗读,我们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李白?李白醉酒后是什么样子呢?

生:(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李白一喝酒就唱歌,有人说李白一喝酒就不愿意醒来,还有人说李白一喝酒就作诗。

师:那李白为什么要唱歌?为什么常醉不愿醒呢?通过这些我们会看到一个个悲的李白,一个欢的李白,一个愤的李白,一个狂的李白。(完成板书)

将李欢

酒白愤

师:李白的这些情绪当中当一种情绪是主要的呢?

生:悲愤

师:但悲愤只是他一时的情绪,绝不是李白生活的主旋律,我们心中的李白永远是豪迈飘逸旷达的。

三、师:不知是李白成名了酒,还是酒成名了李白,总之,李白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每一种生活状态似乎都与酒有关。(出示大屏幕:酒与李白)

屏幕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孤独的时候要喝酒)

屏幕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忧愁的时候要喝酒)

屏幕三: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山中与幽人对酌》

(与朋友相约高兴时有酒)

屏幕四;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客中作》

(作客的时候有酒)

屏幕五: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哭宣城善酿纪叟》

(悼念时还是缺不了酒)

师:来在李白的生命中酒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酒成就了李白辉煌的人生,因此余光中先生说

屏幕六;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我,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

李白的好朋友对李白的才气也大加赞赏

屏幕七;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

师:也许是酒助长了李白的豪气,敢让贵妃研墨,力士脱靴,也因此触怒了权贵,也因此断送了他的政治生涯,好友杜甫对些深感痛惜,也有责备。有诗为证;

屏幕八;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杜甫《赠李白》

师:不管是李白与酒谁成名了谁,只知道李白与酒相得益彰,酒与李白融成了一体。写一篇周记《酒与李白》

四、齐声背诵《将进酒》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636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