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作文 > 传习录读后感 >

传习录读后感(集合15篇)

传习录读后感(集合15篇)

传习录读后感。

读到作品的什么内容能令您身临其境呢?您读完作品,似乎人生观都会有所改变。读后感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栏目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一篇题为“传习录读后感”的好文。

传习录读后感(篇1)

《传习录》读后感400字:喜怒哀乐,本体自是中和的。才自家着些意思,便过不及,便是私。——《传习录》

喜怒哀乐这些情绪原本就是存在的,它的状态就是中和。我们表现出来的这些情绪,是因为我们受到了后天的习染,我们肉体产生各种各样的欲望。这些喜怒哀乐的情绪,夹杂着我们的私欲就变了味道。比方说我们生气的时候,我们回想一下我们为什么生气,我们生气是因为对方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或者是没有达到我们自己想要的结果,所以我们才生气。这些要求和结果都是后天的私欲。因为他们主导了我们的肉身,我们的肉身发出情绪的时候,就已经把我们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出去了。

同样是乐,每个人的乐点是不一样的。就像同一个玩笑,有的人听会乐,有人听不会乐。只要情绪的表达不是发而皆中节,都是因为夹杂着私欲。

情绪出现不管是过火还是不及,都是私欲的表现。所以儒家才有观喜怒哀乐之未发之前的修行方法。未发之前的状态就我现行阶段很难感受的到,做好发而皆中节是主要修行目标。

传习录读后感(篇2)

尚谦问孟子之“不动心”与告子异。

先生曰:“告子是硬把捉着此心,要他不动。孟子却是集义到自然不动。”

又曰:“心之本体原自不动。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性元不动,理元不动。集义是复其心之本体。”

——《传习录》

我把告子和孟子的不动心比喻成两个宠物,告子为了不让宠物乱跑,需要把宠物锁在笼子里。孟子的宠物也不乱跑,但是他是乖乖的听话跟在孟子的身边。强压制的不动心是不长久的,就好比按弹簧一样,虽然你按住了弹簧,但是弹簧总是在反抗。就像有很多人在修行“忍”,认为什么事情都可以忍,忍不住是因为自己的境界不够。我记得小时候就听过一段顺口溜“忍字头上一把刀,遇事不忍把祸招,若能忍住心头事,事后方知忍字高。”那时候听感觉很有道理。如果忍能解决一切事情,为什么还有“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忍只是做到了省察克治的克,如果你不在心里把这件事情化掉的话,它早晚有一天会爆发出来。

心的本体本来就应该是不动的,心是性的体现,性是老天赋予的,它就是天理。天理就在那里,不曾动过。心的本体也和天理一样,不曾动过。集义就是什么都可以做到妥当,妥当即是中庸,就是在恢复心的本体。

这一段有些绕口,说的就是一个事。不动心不是因为我们修行好,让心变得不动,是因为心本来就不动,我们动心是因为后天的欲望让我们逐物了,变的心为物役,他才会动。但动的那个心不是老天给你的那个心。你能找到天理也自然就不动心了。

传习录读后感(篇3)

《传习录》读后感600字:澄在鸿胪寺仓居,忽家信至,言儿病危,澄心甚忧闷,不能堪。

先生曰:“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时磨炼。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人于此处多认做天理当忧,则一向忧苦,不知己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不及者。才过便非心之本体,必须调停适中始得。就如父母之丧,人子岂不欲一哭便死,方快于心?然却曰‘毁不灭性’,非圣人强制之也,天理本体自有分限,不可过也。人但要识得心体,自然增减分毫不得。”——《传习录》

这一段说的就是事上磨炼,没事的时候,心很容易保持静的状态。儒家不是出世的学说,而是要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的,也就是《中庸》的日用平常。只要在社会当中生存,就一定要处理人际关系和事情,平时没事的时候把心修的再静也没有用,关键就是在有事情的时候,自己的心能否还保持着静的状态,不会受到事情的干扰。

我女儿小的时候,在她生病时,家人的状态是不一样的。爱人总是很淡定,老人总是很担忧,说一定要上医院。孩子不舒服,大人看在眼里,内心一定是焦虑的,关键是怎么处理自己的焦虑。是把自己的焦虑表现出来,让大家更焦虑?还是把焦虑放在心里,自己化掉,在行为处事上按正常的方式去走?修静心不是修死心,不是什么事情都没有情绪,而是有情绪之后自己化掉,不受到情绪的干扰。所以女儿有病的情况下,我一般都是采取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让老人安心,让爱人放心,让自己静心。

带着情感和情绪去处理事情就会被干扰,不仅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多数情况下还会节外生枝。而且这一段还特意说明,如果我们因为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让自己的身体受到了伤害。这样就有违天理了。

传习录读后感(篇4)

《传习录》读后感600字:问道之精粗。先生曰:“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如这一间房,人初进来,只见一个大规模如此。处久,便柱壁之类,一一看得明白。再久,如柱上有些文藻,细细都看出来。然只是一间房。”——《传习录》

我以前问自己一个问题,什么是大道,什么是小道?如果有大道和小道,我要追求的是大道还是小道?现在来看这个问题比较低能。

就像小的时候视力检查一样。视力表就在那里,同样的距离,有的人能看到倒数第三行,有的人能看到倒数第四行,眼睛好的可以看到倒数第二行。只能看到倒数第四行的人,就说这个视力表就这么多,我看到极限了。因为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所以看到视力表的大小也就不同。这就好比我们修行追求的真理一样。真理就在那里,一动也没动,它也没有云山雾罩。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导致了我们找不到看不清。同样的道也就不分精粗了。

我对精的理解就是我们用了多少的心,放了多少的心思在那个上面,很多人马虎就是因为不用心。就像入师门修身一样。同一时间拜入师门的,为什么到现在会有精进与不精进的区别?区别就在于我们花了多少时间在这上面。我没见过喜欢美食、自己号称是个吃货的人,却自己不做饭,又不愿意下饭店的。他的心是在这里,他自然会用心。

儒家用“琢磨”来比喻自己的修行,从一块石头变成一个手镯,或者是一枚戒指,需要不断的反复打磨。现在中国提倡的匠心精神,特别适合我们修身者。我们能不能长时间的在一件事上下功夫下到极致。这是我自己,也是每个人都需要考虑的一件事情,你做没做到百分之百的努力?

传习录读后感(篇5)

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超,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利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狻赸,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沈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廘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人于中和而不知其故,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若近世之训蒙摨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洈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凡吾所以教,其意实在于此。恐时俗不察,视以为迂,且吾亦将去,故特叮咛以告。尔诸教读其务体吾意,永以为训,毋辄因时俗之言,妀废其绳墨,庶成“蒙以养正”之功矣,念之念之!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挼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讽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紬绎反复,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

——《教约》

传习录读后感(篇6)

《传习录》开篇是徐爱的序言,从这里就能看出徐爱是发自内心的觉得王阳明和阳明心学的伟大。我用伟大这个词,因为我觉得王阳明和阳明心学都能配得上。徐爱把自己从开始的质疑到后来的坚信,再到把世人对阳明心学的误解,说成是“本末倒置”。这些都能看出,徐爱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是逐渐打破迷惑的。他把自己对阳明心学的理解比喻成“未能窥其藩篱”,一是自谦,二是说阳明心学确实高深。又说了当世的一些人断章取义和舍本逐末,所以才把平日私底下记录的和先生的谈话内容拿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相互参证。

后世很多人把徐爱比喻成颜回,可见徐爱在王阳明弟子当中的重要性。连徐爱自己都说对于阳明心学只晓得一点点,虽有谦虚成分,但我认为说的是真实情况。他把王阳明对《大学》的理解,用“惊骇”两字来表明。说明朱本大学已经在当时的人们心中扎根落地了。对于新接触的人来讲,王阳明对《大学》的理解更像一种叛逆直流。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可能会惊讶,惊讶的途中很多人就避开了。认为这是歪理邪说。只有一些对真理认真的人才会去思考,王阳明为什么会这么说。这让我想起了《中庸》里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首先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鲜的事物和未知的学术;然后再提出疑问,为什么会这么说?自己谨慎地去思考,从当中去分辨学说的正确与否,如果不相信就马上停止,如果相信就坚定奉行。

徐爱用简短的几句话介绍了王阳明的生平,并说王阳明在龙场中“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处困养静”是修行,是心态。在这种心态下,惟精惟一的功夫已经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他的这种“大中”实际就是“止于至善”,也就是阳明心学的“致良知”。

徐爱还说了两点,第一点是有一些人骄傲自大,总觉得自己的那一套是对的,对别人的学说嗤之以鼻,以点带面或听风就是雨,有句话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些人可不觉得他们没有调查,反而他们会觉得自己已经非常了解了。这就是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第二点是用牝牡骊黄的典故指出当世一些学者的本末倒置。我认为徐爱说的本末倒置是指当时的人过于关注了学问,而没有关注学问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过于关注书本知识,而没有关注背后的真理。

可能是这些原因,徐爱才把和先生的日常对话拿出来,应该有正本清源的用意。

传习录读后感(篇7)

问:“你看不清楚,怎么看?”

老师说:“这只是字面要求,不清楚。所以,还是从旧社会学起比较好。他能看得多,理解得多。只是他虽然为了学业什么都懂,但是一辈子都得不到。你必须在身心上努力学习。做不到的,一定要转向自己的心和身体,才能过。盖四书五经,然说此身心。这种身心叫道,而身心则清明,没有别的。这是为了学习心灵。”—— 《传习录》

我也有同样的问题。我不识字。我看不懂怎么办?我还是照字面理解,这就把我们带到了儒学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我个人把知识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正确的知识。像我们从小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和公式,都是对的。然而,这些知识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也没有帮助我们解决任何问题。第二类是有用的知识,即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的、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我之所以看不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做正确的知识来读,或者按照以前的方法和套路,如果不结合自己的生活,我不会印在自己的骨子里,但我还是留在了储备中。

大师说,向他学习主要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所以我们应该摒弃旧的模式,创造新的体系。如果我们在向师父学习的同时遵循旧的套路,还不如不学,这样会耽误师父的时间和我们自己的时间。

我们通常说的是“一本书读一百遍,但就是用心去读。不用心读,读一千遍也没用。所以无论是学习还是修行,都要从修心开始。有了心才能有意识,有了意识才能主动解决这个问题。心不在焉不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听,更是浪费时间。没有综合的知识,即使正确的知识对你也是无用的。

传习录读后感(篇8)

《传习录》读后感600字: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知与充与遏者,志也,天聪明也。圣人只有此,学者当存此。——《传习录》

无论是善念还是恶念,在心里出现的时候,你要第一时间知道。《修身要旨》把念已经分的很清楚了,杂念,妄念,思念,想念,动念,邪念,恶念。念分这么多种,当你的念出现的时候,你能明确的知道它是属于什么念吗?对于善念,我们需要做的是把它扩大,不仅让它影响我,还要让它影响周边的人。对于恶念,你要做的是遏制。

对于我本身来讲,我觉得我还是能分清善念和恶念的,但是没有做到充之遏之,很多时候都是任其自然发展。但王阳明提倡的是知行合一,也就是说,你要知道它是善念,必然充之;你要知道它是恶念,必然遏之。你要是不充不遏,那说明你还是没分清楚善恶之念。知道念的善恶并充善遏恶,这样的人是有志向的人,属于天理浮现的人。其实说的就是明明德。看到这的第一念,想到那明明德是不是太简单了,能分清善恶并能从充善遏恶就是明明德吗?是的,这就是明明德。偶尔能做到,那叫天理浮现,每一个念都做到就完全明明德了,这个时候就是圣人了。

作为按照儒家方式修行的我,需要做到的就是,当念头出现的时候,要能清楚的知道什么是善念、什么是恶念,同时要发扬善念、遏制恶念。这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儒家讲究的是渐修。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但要把这个作为自己的志向,这样我们的修行就有了目标和方向。

传习录读后感(篇9)

《传习录》读后感500字:

唐诩问:“立志是常存个善念,要为善去恶否?”

曰:“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即善,更思何善?此念非恶,更去何恶?此念如树之根芽,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熟处。”

——《传习录》

以前没想过立志是要存善念,这个还用立志吗?如果不立善念的志,就不会时时想着善念这个事。想起来去行个善,想不起就不去管它,这就是平常人。修行就像种树,善念就是种子,有了根基才能长得更高。没有善念的人生就像荒草,杂乱无章。

只要种子有了,就是长的快慢的问题了。肥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我们的修行就是,时刻提醒自己有这个善念,并且让这个善念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没有善念,恶念才会出现。有了善念,恶念就进不来了。善念就是天理,天理直指人心。恶念是在没有善念的时候才出现的。只要你心中这个善念一直都在,就像种子早晚会长大一样。

这里的善念是种子里的部分,并不是说在人生当中只要有善念就没有恶念了。立志的时候,只要想着善念,恶念就进不来,又何谈去掉一说。也可以换个角度理解,自己立的志向,不能是违背社会普世价值观的。长到成熟阶段才是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后面应该还有,是什么就不知道了,希望自己可以看得到。

传习录读后感(篇10)

《传习录》读后感300字:澄问《学》《庸》同异。先生曰:“子思括《大学》一书之义为《中庸》首章。”——《传习录》

这段的意思就是《中庸》的第一段囊括了《大学》所有的内容。跟师父修行这几年从来也没有这么想过。我仔细回想《大学》都讲了什么,实际上就是三纲、六证、八目之间的次第和关系。《中庸》第一段讲了天、命、性、道、教、慎独、中、和。其中《大学》说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和《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有一个次第的关系。我理解“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就是格自己,也就是对自己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人与人的交往。

《大学》是从功夫论的角度去阐释了儒家的修身方式,《中庸》是从本体论的角度阐释了儒家的修身方式,两者说的是一回事。

传习录读后感(篇11)

《传习录》读后感400字:定者,心之本体,天理也。动静,所遇之时也。——《传习录》

人的心本来就应该是定的,经常出现的心不定是因为想要的太多,受到后天的习染太严重。这些后天的习染都是来自于身体的欲望,和心的本体没什么关系。

拜入师门之后,对“人定胜天”的这个成语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以前认为这就是一个口号,是鼓励自己用的。这个“定”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起到的作用可是老大了,要是定不住,第一个就是容易动情,自己的情绪控制不住,思考问题就会有欠妥当,严重者甚至会破坏事情的进程;第二个就是容易逐物,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看见别人好的都想要,就会心为物役;第三个是没有主见,容易受各方面影响,觉得谁说的都对。

静时心定容易,关键是有事情的时候,心还能定吗?不能养成喜静厌动的毛病,那样就不是儒家的入世学说了。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坚决不能做“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人。

别人为什么会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因为这些人把知识学死了。让别人认为只会动嘴儿,一到行动上就不行了。修身修的好坏必须用事实来检验,有事情的时候心依然是定的,这就说明我们修身到达了一定阶段。

传习录读后感(篇12)

《传习录》读后感500字:问:“先儒曰:‘圣人之道,必降而自卑;贤人之言,则引而自高。’如何?”

先生曰:“不然,如此却乃伪也。圣人如天,无往而非天。三光之上,天也;九地之下,亦天也。天何尝有降而自卑?此所谓大而化之也。贤人如山岳,守其高而已。然百仞者不能引而为千仞,千仞者不能引而为万仞。是贤人未尝引而自高也,引而自高则伪矣。”

——《传习录》

陆澄的意思是圣人比贤人高就高在谦卑上,他理解的贤人貌似要高人一等,我觉得普通人好像也都这么想。王阳明比喻圣人就像天一样,无所不包。不是他要表现得谦卑,是他本身的状态就是那样,这不是装出来的。王阳明说的三光和九地,就是与天地叁矣。也就是说正常人是感受不到圣人的,除非圣人让你感受到他。

贤人与圣人的差别就在于,我们是可以看到贤人的高度的,而且贤人的高低我们是都能看得见的。他就像一座山一样,它的高度每个人都可以看得到。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打着贤人的旗号招摇撞骗,他能骗的也是那些心里有私欲的人。可有多少人没有私欲呢?

在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高人一看就是高人,他们的言行举止自然显现出高人的范儿,我们通常把这些人称为大师。贤人是大师,但大师不一定是贤人。不管自己是不是贤人,无论如何都不能作伪。所以“诚”是重中之重。

传习录读后感(篇13)

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传习录》

《大学》开篇的止于至善,就是我们修行的最高追求。至善就是无善无恶的状态,就是王阳明四句教里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善恶之别是因为我们受到了后天的习染,因为个人的喜好才有了善恶。

老天赋予我们那种光明善良的本性是没有一点恶的,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把后天的习染逐渐的去掉,让自己光明的本性焕发出来。这种努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儒家提倡渐修。一点一点的修行,强其所不能,让自己在向好的路上一步一步踏实的往前走,终点就是至善。“止”有到达的意思,到达并停留在至善的状态才是我们最终目的,也就是王阳明说的致良知。

这一段旅程说起来简单,终其一生也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可人总是要向着光明的方向前进,这样我们的生活才有意义。如果我们的目标和我们的能力是对称的,那人生也就没有了追求。就是要向着我们这种先天的本性前进,可能一生完不成这个目标,但闭眼的时候你也会无怨无悔。所以找回自己先天的本性是最难的。

传习录读后感(篇14)

《传习录》读后感400字:如果把私欲作为一个比方,我认为野草最适合。“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心里还有一点点私欲,随着时间就会滋生出无数。可如何能扫除干净了呢?我觉得应该分成两步,第一步是攻击,第二步是防御。攻击是扫除,防御是不让再滋生。

攻击的时候就应该像秋风扫落叶一样,不能有一丝的留情,对自己下手必须狠,不能找任何的理由为自己开脱。防御就应该严防死守,不能有一丝的松懈。没扫清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善念去压制恶念。让善念的比例在心中越来越大,一有念头出现的时候,就让善念先出现。

就像师父上课时讲的那个笑话一样,你有九十九个善念,一个恶念,这一个恶念在九十九个善念上面,每当念头出现的时候总是恶念冒出头来。这样我们就是没有做到克制。我们总说“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不能是“恶念一动,众恶俱来。”所以每当天人之战出现的时候,你的选择才是最终的结果。不能做被欲望驱使的人,这也就是我们修行的目的所在。

传习录读后感(篇15)

只说“明明德”而不说“亲民”,便似老佛。——《传习录》

王阳明用一句话说出了儒家与佛教的本质区别,两者都追求达到明明德,佛家的明心见性是为了超脱六道,修行是为了脱离这个世界,回到它规定的地方。儒家的明心见性追求的是入世,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让这一生过的更好,处理好所有的人际关系,达到人生的成功。入世修行离不开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怎么能让自己的人际关系和谐,拥有更好的人脉资源?亲民是一个重要的表现。我们改变不了别人,只能是通过自己的改变去影响别人。只有自己变得更好,别人才会主动亲近你。

不管什么人都喜欢跟品德好的人在一起,当自己可以做到明明德的时候,就能做到《大学》中的“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有人脉,有资源,自然就有财富。这也是我选择儒家修行的原因,我要孝顺我的父母、照顾我的妻子、教养我的女儿,从小到大有很许多的同学、朋友,我发现我离不开他们。我想通过自己的修行去影响到他们,让所有认识我的人都能感觉到生活的美好。只有这些都解决了,我才能安心的去修行自己的终极目的。自己要是不安心做什么都达不到目的。

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亲民,这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的和谐。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当中,就有责任把这个社会建设的更好。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通过自己的修行,让自己先天美好的品德焕发光明,让更多的人信任我们,这是儒家修行的现实意义。


本文的网址是//www.zf133.com/a/5533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