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数学教案 >

数学教案5篇

数学教案5篇

花费了不少心思栏目小编为大家精选出了最新的“数学教案”,欢迎您再次来访也请多多关注我们的网站。老师提前规划好每节课教学课件是少不了的,每个老师都需要将教案课件设计得更加完善。 打磨细节是完善教案和课件的重要手段。此外,您还可以浏览范文大全栏目的2023试用期员工总结7篇

数学教案 篇1

设计说明

1.抓住学习重点,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认读时间的具体方法。本设计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和探究交流的时间,在认、读时间的基础上总结出读时间,要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确定。时针过了数几就是几时多,分针过了多少小格就是多少分。

2.结合学习错误点,展开针对性指导。

学习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面对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善于捕捉,灵活处理,以新的观念、新的眼光,站在新的视角对其价值进行重新定位,对其进行新的探究和实践。本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纠错、改错中感悟道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发现意识,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反思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钟面模型

学生准备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课件出示6时的钟面)每天早上闹钟一响老师就起床了。同学们看看闹钟上现在是几时。(学生观察,读出6时)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时针指向6,分针指向12,就是6时。

师:同学们,你们是什么时间起床的?(让多名学生说说)

师:同学们的.起床时间有的不是整时,也不是半时,那么该如何认读这些时间呢?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整时和半时的读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不是整时也不是半时的时间的读法,也就是认识几时几分。(板书:认识几时几分)

设计意图:通过轻松的谈话,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由学生内心的需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观察探究、自主学习

1.教学例2第一个钟面。

师:同学们,现在钟面上的时间是多少?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1)小组交流,学生汇报。

(时针指向4过一点,是4时多;分针指向1,是5分,所以钟面上的时间是4时5分)

(2)师小结: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3)教学写法:表示分钟的数要占两位,如果分钟数不满10,要在分钟数的前面加0。如4时5分,分钟数不满10,在分钟数的前面加0,即“4:05”。

2.教学例2第二、第三个钟面。

(1)学生先试着读出来,再写出来,小组交流一下观察4:45这个钟面时应注意什么。

(2)指名汇报,教师强调。

(时针在4和5之间,看起来接近5,但还不到5,差15分到5时,也就是4时45分)

3.师生共同总结读时间的方法:要读出一个时间,先看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设计意图:在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等环节思考、探究读几时几分的方法,再加上教师适当的说明和点拨,既提高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观察探究,解决疑难

1.情境描述:(出示7时5分的钟面图)这是小芬的起床时间,(出示6时55分的钟面图)这是小兰的起床时间。这两位小朋友谁起得比较早呢?

2.同桌讨论。

数学教案 篇2

教学过程:

一、教师引入“+”、“-”,解释其意义。

1、依次出示实物图片,教师启发幼儿逐幅观察图片,并用

自己的语言讲出图意。(用三句话讲述)例:树上有5个苹果,掉下来3个,树上还剩下几个?

2、小兔去拔萝卜,先来了一只小兔(出示一只小兔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三只小兔(出示三只小兔图片)问1只小兔再添上三只小兔是几只小兔呢?(加号含义)之后,一只小兔的回家吃饭了,这时还剩几只?如何表示?(减号含

二、实际运用。

教师利用手上乒乓球及苹果,让小朋友巩固对加号及减号的理解

三、游戏“猫捉老鼠”

游戏背景(老师讲述):小猫家里没有粮食了,小猫很饿的,因此他决定要出去抓老鼠。

游戏过程:老师与小朋友围成一个大圈而坐,一个小朋友拿着手绢,在圈外丢手绢扮老鼠,手绢被丢到老师背后的时候老师起来抓老鼠(引入加法的概念)。之后老师要吃小老鼠,吃掉一个,再吃掉一个(引入减法的概念)。老师与学生轮流换当小猫。

四、引导学生看图列式。(老师出示相关卡片,引导学生列式。)

五、分组比赛“看哪组列的对”

老师出示相关图片,学生列式,作对的小组可以得到一颗红苹果。

六,教师总结

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

2、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谈话: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我们的学习生活正逐渐步入正轨,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为老师评选一名数学学习委员。

教师出示评选条件

1、数学成绩优秀。

2、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为数学老师服务。

师: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筛选选出了两位合适的同学,那么,这两位同学哪个更合适呢?我们要从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你有没有合适的方法?引入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

三、师生合探

1、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2、我们如何 收集数据?

生汇报(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举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时会出现其他同学不公平、不服气的情况,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那有没有更公平、公正的方法呢?出示小精灵的话: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能担数学学习委员。

教师讲解投票的方法,拿出准备好的小纸张,从黑板上选一个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

学生动笔写,将写好的纸张折好,由小组长收上来。

师:现在老师要从这些纸张里拿出一张,报出名字,同学们要想办法把它记在纸张上,老师报一个,你记一个,一直到把这些纸张记完。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提示学生:纸张很多,报得又很快,必须抓紧时间统计,最好能分工合作。)

数学教案 篇4

“让我们来比试一下。”我对表弟说。“好,比就比。”表弟说。

星期六,我写好作业后到表弟家去玩,本来聊天聊的好好的,我提出一个建议:我们来比赛骑自行车吧!表弟也愉快地答应了。我将自己的自行车拿了过来,我看了看他的自行车又看了看我的自行车,心想:我的轮子如此大,而你的轮子这么小,你必输无疑。三,二,一,比赛开始,我先是用力地飞快地蹬着自行车,一下子就甩掉了表弟,我心里想:你都被我甩那么远了,你输定了。三分钟过去了,我已经整整甩了他三圈,可是渐渐的我的体力也被消耗了一点半,速度也越来越慢,本来远远被我甩到后面的表弟一下子爆发了,他蹬的飞快,如同地上都要擦出火来了,仿佛脚踏都要被他蹬坏了。表弟一连超过我四圈了,我这时才知道,他是先让我体力消耗一些,然后趁机叫速度,反超了我,我当然也不甘心这样认输,用尽力气还是没能挽回局面。第一局我就败了下来。我失败了,不服气,于是对他说:“这局不算,这是我让你的',你才赢的。”老实的表弟又和我比了一场,结果又败给了表弟。表弟赢的是轻轻松松,看来我以后要加强锻炼了。

数学教案 篇5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2和5倍数的特征》,下面我就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和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好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还有利于学习约分、通分知识。因此,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学习乘法和除法的基础上,对因数和倍数并不陌生,而且本节课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的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和5的倍数,认识奇数、偶数。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分析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奇妙。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2、5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进行综合判断。

四、说教法和学法

由于2、5的倍数的特征学起来易懂,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主要采用谈话法,兴趣法和自学辅导法。

先给学生布置一些预习任务,让孩子们先对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再带着问题听这节课。上课的时候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加以引导,探究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学法主要采用了合作探究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引导学生独立地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我让学生们在百数表中圈出2和5的倍数让他们自己归纳

总结

找到规律。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发现规律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建立在自己的实践经验之上,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课程改革精神。

五、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游戏导入”,第二部分“自主探究”,第三部分“巩固提高”,第四部分“总结收获”。


本文的网址是//www.zf133.com/a/5802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