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化学高二教案 >

化学高二教案范本十四篇

化学高二教案范本十四篇

以下是由我们为大家整理的“化学高二教案”。通常老师在上课之前会带上教案课件,通常老师都会认真负责去设计好。教案是提高师生互动质量的有效途径。大家可以一起交流互相启发!此外,关于范文大全,您还可以浏览大三下学期自我鉴定

化学高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油脂的存在、组成、结构、重要性质和用途;

2、了解肥皂的成份、工业制取原理和过程;

3、认识油脂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进行科普教育;

教学用品:投影仪、试管、胶头滴管、猪油、菜籽油、溴水、高锰酸钾溶液等

教学思路与设想:

由于本节处于高二有机化学的最后,既具有探索新知,又具有运用旧知的作用。因此,本节教学从复习旧知识入手,由生活中的现象展开,采用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多回忆、多思考、多动笔,共同研讨中实现教学目标。按照油脂的存在组成结构 性质 用途为线索,最后总结重点知识、练习巩固结束课程。

2、甘油与硬脂酸等能反应吗?试与出有关反应方程式。(一个学生板演,教师不作评价)

其它高级脂肪酸也可发生类似的反应。从它们的结构看,应属于 ? 类物质。它们是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动物脂肪、植物油的成份统称油脂。这节课就来探讨油脂的有关化学知识。

·学生书写后,同桌交换指正。

·观察投影订正写法,并与酯的通式比较。

检查对已学知识掌握的准确性。调节课堂气氛。为“油脂”的结构作铺垫。

通式中R1-、R2-、R3-可以相同吗?一定相同吗?——教师不作评价,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157“油脂的组成与结构”之第一、二段后回答上述问题。

·带着疑问默读后,回答:

(1)炒菜时油脂遇水有什么现象?衣服上沾染油怎样清洗效果好?

油脂不溶于水,密度小于水(在0.9~0.95g/cm3之间),易溶于有机溶剂等.

向猪油(或菜籽油)中分别加水和汽油的实验;指出工业上用有机溶剂提取植物油。

从油脂的结构看,它们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回忆生活中的感性认识,议论:不溶于水——浮于水面上——熔化过程中挥发——有的有香味——用汽油清洗好……

①溴水分别与猪油、菜籽油作用;② KMnO4溶液分别与猪油、菜籽油作用

实验现象是 ? ; 这是因为 ? ;它表明油脂具有 ? 性质。

天然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混合物,由于高级脂肪酸的烃基不饱和而呈液态,因此,这样的油脂兼有烯烃的性质。

要求学生试写油酸甘油酯(单甘油酯)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成反应的方程式。

加成反应主要发生在油酸的烃基上,油脂由液态转变成固态,因此称为油脂的硬化,产物称为人造脂肪(硬化油)。硬化油的性质稳定、不易变质、便于运输。可以生产肥皂、硬化油、甘油、人造奶油等。

·观察实验现象。

·自由起立回答:①菜籽油可使溴水及KMnO4溶液褪色,表明它具有不饱和烃基;②猪油使溴水褪色(可能是由于萃取作用)、遇KMnO4溶液分层却没有明显现象,表明烃基饱和

·学生静听,把熟悉的知识与现象串联起来,深化认识。

·学生记,分析反应前后的.变化。

·看投影,

听讲述,

记摘要,

理解油脂硬化的意义与实际应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我的精神,以及总结结论的表达能力

酯类水解的条件, 要求写出硬脂酸甘油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反应方程式。

C17H35COO-CH +3H2O ……

硬脂酸甘油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硬脂酸和甘油。强调该条件下的水解是可逆的。

怎样才能使油脂的水解进行的非常彻底呢?

方案的可行性——加碱——使生成物中的酸减少,促使反应物完全消失。

C17H35COO-CH +3NaOH  ……

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生成硬脂酸的盐和甘油。强调该条件下的水解是不可逆的,反应能够进行到底。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称为“——皂化反应”。

·议论,果断地做出判断——油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回忆乙酸乙酯在无机酸作用下的水解。两个学生板演,其它学生在下面写后师生共查(系数、连接符号等)。

·设想多种方案,互相讨论方案的可行性。

·辨别NaOH作为反应物和作为反应条件时反应式写法的不同。

肥皂制取过程的四阶段,并投影讲析(投影内容及讲析内容略):

1、洗涤剂的洗涤原理。

2、油脂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利用。

·阅读课本肥皂的制取,总结制取过程的步骤。

·静听,思考理解有关内容;

·与生物知识相衍接。

1、(1) 和 统称油脂,其结构可表示为 。

若油脂中不饱和烃基相对含量 ,则熔点较高,例如 。

反之,则熔点较低。

2、(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油脂不属于酯类; B 油脂兼有酯类和烯烃的性质; C 油脂的氢化又叫油脂的硬化;D 油脂属于混合物

(2)下列物质中能使溴水褪色的且有沉淀生成的是:

(3)油脂皂化后的混合物分离,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3、某同学说“酯的碱性水解是皂化反应”对吗?

4.使1mol乙酸乙酯和1mol油脂完全水解,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读题,选择(判断)结论。

一、 油脂的组成与结构 2.1 油脂的氢化副板书:

R1-C-O-CH2 单甘油酯-烃其相同  …… 1、脂与酯的区别

R2-C-O-CH è 混甘油酯-烃基不相同 2.2 油脂的水解&

化学高二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是高中化学课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学生简要而系统的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烃是一切有机物的主体,而甲烷作为烷烃的第一个最简单的分子,学生对他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因此本节内容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有机物的学习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2. 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及大纲要求,参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理解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A使学生了解甲烷的结构式和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B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如取代反应,氧化反应等。并从感性的实验现象加深对理性概念的理解。

▲能力目标 通过对物质立体构形的理解使学生逐渐培养形象思维的能力

▲思想目标 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教育。

3. 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甲烷的取代反应是烷烃的特征反应,使学生弄清取代反应的确切含义。甲烷的化学性质牢牢掌握,其他可触类旁通。

难点:甲烷的分子结构。通常这一时期的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还很差。甲烷的取代反应与无机化学中的置换反应相区别。

二、教学方法

以实验和日常生活实际为基础,导出有机物的基本性质。从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分析产物,比较说明置换与取代的本质。并且比较浅显的阐述其反应历程即链的引发、链的增长、链的终止。通过对甲烷分子模型的认识,初步让学生有个立体化学的概念。

三、教学程序

▲ 引入新课,创设情境

使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课堂状态。导入语可以说:有机化学同学们在初中时就有所接触,再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有机物,穿的衣服,吃的食物,用的煤气、石油等。向同学提出问题,请同学初步的讨论有机物的一些性质,

▲ 讲授新知识

拿出甲烷的分子模型,并说明他是烷烃的最简单分子是日常生活中的沼气。请同学指出甲烷的空间模型是什么形状的,指出各个球各代表什么,有多少个键,而后进一步用实验现象导出甲烷的取代反应,分析其与置换的差别。

▲ 练习反馈

练习是巩固新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能力,同时可以发现学生理解方面的问题,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及时弥补。

▲ 小结

小结是目的的是画龙点睛,回归主题,提炼主干,使学生对内容一目了然。

化学高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复习有机合成,使学生掌握有机物的官能团间的相互转化以及各类有机物的性质、反应类型、反应条件、合成路线的选择或设计。会组合多个化合物的有机化学反应,合成指定结构简式的产物。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信息的迁移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精选例题,使学生认识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可以利用已学的知识,通过各种方法合成人们需要的物质,使知识为人类服务,达到对学生渗透热爱化学、热爱科学、热爱学习的教育。

科学品质:激发兴趣和科学情感;培养求实、创新、探索的精神与品质。

科学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解题关键,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方法的教育,学会抓主要矛盾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

重点、难点

学会寻找有机合成题的突破口。学会利用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寻找合成路线的最佳方式。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有机反应的类型,与有机物合成有关的重要反应规律有哪几点呢?

【追问】每一规律的反应机理是什么?

(对学生们的回答评价后,提出问题)

【投影】

①双键断裂一个的原因是什么?

②哪种类型的醇不能发生氧化反应而生成醛或酮?

③哪种类型的醉不能发生消去反应而生成烯烃?

④酯化反应的机理是什么?

⑤什么样的物质可以发生成环反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或补充。

学生活动

思考、回忆后,回答:共5点。

①双键的加成和加聚;

②醇和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③醇的氧化反应;

④酯的生成和水解及肽键的生成和水解;

⑤有机物成环反应。

讨论后,回答。

积极思考,认真讨论,踊跃发言。

答:①双键的键能不是单键键能的两倍,而是比两倍略少。因此,只需要较少的能量就能使双键里的一个键断裂。

②跟-OH相连的碳原子与3个碳原子相连的醇一般不能被氧化成醛或酮;

③所在羟基碳原子若没有相邻的碳原子(如CH3OH)或相邻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如(CH3)3CCH2OH]的醇(或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而生成不饱和烃;

④酯化反应的机理是:羧酸脱羟基,醇脱氢。

⑤能发生有机成环的物质是:二元醇脱水、羟基酸酯化、氨基酸脱水、二元羧酸脱水。

化学高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在复习化合价的基础上,使学生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认识、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

2、学会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3、掌握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教学重点】

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及其判断。

2、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教学难点】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表示法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

【教学设计】

[复习引入]

1、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写出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其得失电子的情况,推出钠、氯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学生活动〗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如下结果:

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

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

[问题情境]标出2KBr+Cl2=Br2+2KCl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并分析哪种元素失电子,哪种元素得电子,电子从哪种元素转移到哪种元素?

〖学生活动〗

学生探索、讨论、交流,从而得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

〖教师活动〗

在氯气与溴化钾的反应中,溴离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溴原子,溴原子结合

成溴分子,溴元素的化合价由—1升高到0;同时氯气分子中的氯原子得到溴离子给出的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到—1。

在反应过程中,溴离子与氯原子之间发生了电子转移,导致了溴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强调提醒]

a、“e—”表示电子

b、用双线桥法表示时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箭头起止为同一种元素,应标出“得”与“失”及得失电子的总数。

〖学生活动〗

由学生归纳概括总结: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问题情境]

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请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1)2Fe+3Cl2=2FeCl3(2)CaO+H2O=Ca(OH)2

(3)Cl2+H2O=HCl+HClO(4)Fe+CuSO4=FeSO4+Cu

(4)NaOH+HCl=NaCl+H2

上述反应各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哪一种?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有何关系?

〖学生活动〗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如下:

〖教师活动〗[拓展视野]

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表现出氧化性,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一般情况下,得到电子的能力趆强,物质的氧化性就趆强;失去电子的能力趆强,物质的还原性就趆强。例如:

氟、氯、溴、碘的单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F2>Cl2>Br2>I2

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Br—>Cl—>F—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交流,并由学生总结归纳如下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元素失电子总数=元素得电子总数

〖教师活动〗归纳、概括、小结本课知识要点。

〖巩固练习〗《化学1(苏教版)》P45中的[问题解决]:

请指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分析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学生当堂练习,并交流反馈答题结果。教师进行点评。)

〖布置作业〗《化学1(苏教版)》P47~48:1、2、3

〖板书设计〗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注意:a、“e—”表示电子。

b、双线桥法表示时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箭头起止为同一种元素,

应标出“得”与“失”及得失电子的总数。

2、单线桥法

三、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四、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元素失电子总数=元素得电子总数

化学高二教案 篇5

教学重点: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难点: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设计:

【复习】师生共同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相关知识。

(1)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分析

醋酸钾溶液呈 性,原因 ;

氯化铝溶液呈 性,原因 ;

(2)下列盐溶于水高于浓度增大的是

A. B. C. D.

【设疑】影响盐类水解的内在因素有哪些?

【讲解】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碱性就越强, 越高。

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强, 越低。

【设疑】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哪些?

【讲解】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盐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盐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 ,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则抑制水解。

【设疑】如何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讲解】根据盐的组成及水解规律分析。“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作为常规判断依据。

分析: 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设疑】如何比较溶液中酸碱性的相对强弱?

【讲解】“越弱越水解”

例题:分析 溶液与 溶液的碱性强弱?

∵ 的酸性比 酸性强。

∴ 水解程度大于 水解程度。

∴ 溶液碱性强于 溶液碱性。

【设疑】如何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讲解】电解质水溶液K存在着离子和分子,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定量关系,也存在量的大小关系。

(1)大小比较:

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元酸分步电离,且越来越难电离分析。如:在 溶液中,

;

②多元弱酸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分步水解分析。如:在 溶液中,

;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因素。

④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要考虑电离、水解等因素。

(2)定量关系(恒等式关系)

①应用“电荷守恒”分析:

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如 溶液中,阳离子有 和 ,阴离子有 , , ,根据电荷守恒原理有:

②应用“物料守恒”方法分析。

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份的原始浓度(起始浓度) 应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如:

晶体 中,

在 溶液中:

【例题】在 溶液中存在的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讲解】溶液中存在二个守恒关系

a.电荷守恒,即

………………(1)

b.物料守恒,即晶体中:

在溶液中S元素存在形式有三种: , 及

∴ …………………………………(2)

将(2)-(1)得

综上分析,关系正确的有A.C.D。答案:[B]

随堂练习

1.在 溶液中存在的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2.为了除去 酸性溶液中的 ,可在加热搅拌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这种试剂是( )

A. B.

C. D.

3.下列各物质中,指定微粒的物质的量为1:1的是( )

A. 中的 和 B. 的纯水中 和

C. 中电子和中子 D.明矾溶液中 与

4.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不能析出溶质固体的是( )

A. B. C. D.

总结、扩展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及其影响原理。

2.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

(1)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除去 溶液中混有的 。

3.扩展

泡沫灭火剂包括 溶液(约1mol/L), 溶液(约1mol/L)及起泡剂。使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溶液和 溶液的体积比约是 。若用等体积、等浓度的 溶液代替 溶液,在使用时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 ;若用固体 代替 溶液,在使用时也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 。泡沫灭火器内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铝溶液,铁筒里盛碳酸氢钠溶液,不能把硫酸铝溶液盛在铁筒里的原因是 。

板书设计:

1.水解的一般规律

(1)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可作为盐溶液性质(酸性或碱性)的常规分析方法。

(2)越弱越水解。

①碱越弱,对应阳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强,对应弱碱阳离子浓度越小。

②酸越弱,酸根阴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碱性越强,对应酸根离子浓度越小。

(3)水解是微弱的。

(4)都强不水解。

2.外界条件对盐水解的影响

(1)温度(实验1)

(2)溶液的酸、碱性(实验2)

3.盐类水解利用

(1)应用水解知识,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方法:加酸( ),抑制 水解。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 溶液中混有杂质 。方法:加热,促使 水解,使生成 除去。

4.典型例题

5.扩展

探究实验

本节教学中以“是否盐溶液都显中性?”为设问,以实验探究形式引入教学,在本节课后,也可做进一步的探究活动,如:在了解正盐溶液的酸碱性的本质后,提出问题“酸式盐的水溶液是否都显酸性?”

用pH试纸分别测 NaHSO4、 NaHSO3、 NaHCO3三种溶液的pH值,找出答案,并讨论分析原因。

分析:结果是有的酸式盐显酸性,有的酸式盐却显碱性,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讨论分析,拓宽知识面,活跃学生思维。

探究习题

一题多变

原题 :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Cl-]>[NH4+]>[H+]>[OH-] (B) [NH4+]>[ Cl-]>[H+]>[OH-]

(C) [ Cl-]=[NH4+]>[H+]>[OH-] (D) [NH4+]=[ Cl-]>[H+]>[OH-]

变题一:100毫升0.1摩/升盐酸与50毫升0.2摩/升氨水溶液混和,在所得溶液中( )

(A) [Cl-]>[NH4+]>[H+]>[OH-] (B) [NH4+]>[Cl-]>[H+]>[OH-]

(C) [Cl-]=[NH4+]>[H+]>[OH-] (D) [NH4+]=[Cl-]>[H+]>[OH-]

变题二: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和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NH4+]>[Cl-]>[H+]>[OH-] (B) [NH4+]>[Cl-]>[OH-]>[H+]

(B) [Cl-]>[NH4+]>[H+]>[OH-] (D) [Cl-]>[NH4+]>[OH-]>[H+]

变题三:一种一元强酸HA溶液加入一种碱MOH反应后,溶液呈中性,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的碱过量 (B)酸与碱等物质的量混和

(C)生成的盐不水解 (D)反应后溶液中[A-]=[M+]

答案:

A;A;B;D。

点拨:通过改变设问角度,改变化学过程,改变或增减已知条件,能大大提高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深刻性。一题多变有效的两种形式为:⑴对同一知识点,按思维层次递进一题多变。⑵对同一知识点进行题型变换和条件变换。

上题中,按照思维层次的递进原则进行设计,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化学高二教案 篇6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技能。

情感目标

通过对各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不同配平方法的介绍,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的训练。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原则和步骤。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教材分析:

是正确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侧重理科学生所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方法有多种,本节介绍的“化便谷升降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教材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引入,说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配平,但对于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配平不太方便,进而引出用“化合价升降法”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本节教材通过三个典型的例题,对三种不同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细致分析;介绍了三种不同的配平方法,培养了学生灵活看待能力,训练了学生的辩证思维。

教材还通过问题讨论,将学生易出错误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用配平时应遵循的原则—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进行分析判断,强化了配平的关键步骤—使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的原则,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教法建议

教学中应注重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利用学生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和接触的一些氧化还原反应,学习本节内容。教学中应采用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不能使学生一步到位,随意拓宽知识内容。

1.通过复习,总结配平原则

教师通过以学生学习过的某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例,引导学生分析电子转移及化合价的变化,总结出原则—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2.配平步骤

[例1]、[例2]师生共同分析归纳配平基本步骤:

(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分别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得出升降数目。

(2)使化合价升高与化合价降低的总数相等(求最小公倍数法)

(3)用观察的方法配平其它物质的化学计算数(包括部分未被氧化或还原的原子(原子团)数通过观察法增加到有关还原剂或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数上),配平后把单线改成等号。

该基本步骤可简记作:划好价、列变化、求总数、配化学计量数。

[例3]在一般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逆向配平的方法。属于经验之谈,是对学生辩证思维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为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配平技能,建议在分析完每个例题后,补充针对性问题,强化技能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另外,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可组织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讨论”、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配平要满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守恒、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练习加以巩固。通过设置该“讨论”内容,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知识,强化了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补充配平的另一种方法—离子一电子法,以及不同化合价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确定方法:氧化产物中的被氧化元素的价态不能高于还原产物中被还原元素的价态。

如: (浓)— 氧化产物是 而不是 或 ,还原产物是 而不是 。 氧化产物 的还原产物 。

典型例题

例1 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化学方程式为:

,请配平方程式。

选题目的:复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般配平方法,当使用一般配平方法有困难时可用其它方法配平。拓宽视野,达到简化配平方法的目的。此题适于任何学生。

解析:一般可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关系

5NH4NO3 ====2HNO3+ 4N2↑+ 9H2O

升高3×5

降低5×3

为了简化配平过程,也可通过反应物中氮元素的平均化合价及变化关系

5/2NH4NO3 —— HNO3+ 2N2↑+ 9/2H2O ===>5NH4NO3 ===2HNO3+ 4N2↑+ 9H2O

N:+1——→+5 升高4×1

2N:(+1—→0)×2 降低2×2

注:在配平此题时一定要注意,氮元素的化合价不能出现交叉现象

解答: 5、2、4、9。

启示:对于同种物质中同种元素价态不清或同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价态不同时,只需根据化合价法则,找出元素的相应化合价,抓住质量守恒、电子守恒,就可正确配平。

例2 已知 在下列反应中失去7mol电子,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选题目的:加强对“依据是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总数相等。”的理解。此题作为提高能力可介绍给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

思路分析: 观察反应前后 的化合价的变化: 。CuSCN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十分清楚,则化合价的变化更不易一一找出,另外氧元素的化合价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该题不宜使用一般方法配平,因SCN- 和HCN中元素化合价较复杂,做起来较麻烦,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地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是相等的这一规律。根据题中已知条件设未知系数求算。

设 计量数为 , 计量数为 ,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有7x=5y。

所以x:y=5:7,代入后用观察法确定其它物质计量数,最后使各项计量数变为整数,得:10、14、21、10、10、14、7、16。

注:解本题是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是相等的这一规律。本题若用确定元素化合价变化进行配平,需确定 中 为+1价,S为-2价,1个 应当失去 ,可得相同结果,但做起来较麻烦。

启示: 因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化学反应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每一个反应都了解的很透彻,抓住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依据,即可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例3 在强碱性的热溶液中加入足量硫粉,发生反应生成 -和 。生成物继续跟硫作用生成 和 。过滤后除去过量的硫,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强碱液后再通入足量的 , 跟 反应也完全转化为 。

(1)写出以上各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若有a mol硫经上述转化后,最终完全变为 ,至少需 和 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3)若原热碱液中含 6mol,则上述a mol硫的转化过程里生成的 中的 值为多少?

选题目的:该题以信息的形式给出已知条件,是培养学生学会提炼题中信息作为解题依据的能力;锻炼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学习方法;复习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等知识在解题中的应用。

解析:

(1)① ② ③

(2)从氧化还原电子得失关系看,电子得失均在硫元素之间进行。

从 ,失电子;从 ,得电子。

所以 完全转化为 所失电子数与 转化为 所得电子数相等,即:

amol amol

由 守恒, 完全转化为 需 和 。

(3)原热碱液中含 ,则反应①中消耗 。根据反应①、②、③,有 ,所以 。

化学高二教案 篇7

一、沉淀的生成

1.沉淀生成的应用

在涉及无机制备、提纯工艺的生产、科研、废水处理等领域中,常利用生成沉淀来达到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

2.沉淀的方法

(1)调节pH法:如工业原料氯化铵中含杂质氯化铁,使其溶解于水,再加入氨水调节pH至7~8,可使Fe3+转变为Fe(OH)3沉淀而除去。反应如下:

Fe3++3NH3•H2O===Fe(OH)3↓+3NH+4。

(2)加沉淀剂法:如以Na2S、H2S等作沉淀剂,使某些金属离子,如Cu2+、Hg2+等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CuS、HgS等沉淀,也是分离、除去杂质常用的方法。反应如下:

Cu2++S2-===CuS↓,

Cu2++H2S===CuS↓+2H+,

Hg2++S2-===HgS↓,

Hg2++H2S===HgS↓+2H+。

二、沉淀的转化

1.实验探究

(1)Ag+的沉淀物的转化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变为黄色黄色沉淀变为黑色

化学方程式AgNO3+NaCl===AgCl↓+NaNO3AgCl+KI===AgI+KCl2AgI+Na2S===Ag2S+2NaI

实验结论溶解度小的沉淀可以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2)Mg(OH)2与Fe(OH)3的转化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产生红褐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MgCl2+2NaOH===Mg(OH)2↓+2NaCl3Mg(OH)2+2FeCl3===2Fe(OH)3+3MgCl2

实验结论Fe(OH)3比Mg(OH)2溶解度小

2.沉淀转化的方法

对于一些用酸或其他方法也不能溶解的沉淀,可以先将其转化为另一种用酸或其他方法能溶解的沉淀。

3.沉淀转化的实质

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一般说来,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

两种沉淀的溶解度差别越大,沉淀转化越容易。

4.沉淀转化的应用

沉淀的转化在科研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锅炉除水垢

水垢[CaSO4(s)――→Na2CO3溶液CaCO3――→盐酸Ca2+(aq)]

其反应方程式是CaSO4+Na2CO3CaCO3+Na2SO4,CaCO3+2HCl===CaCl2+H2O+CO2↑。

(2)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解释

在自然界也发生着溶解度小的矿物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矿物的现象。例如,各种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可变成CuSO4溶液,并向深部渗透,遇到深层的闪锌矿(ZnS)和方铅矿(PbS)时,便慢慢地使之转变为铜蓝(CuS)。

其反应如下:

CuSO4+ZnS===CuS+ZnSO4,

CuSO4+PbS===CuS+PbSO4。

化学高二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卤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依据考纲要求和近几年高考试题分析,它是高考的重要考查点。又由于卤素知识与现代生产、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科学技术等方面有着广泛联系,所以卤素与实际相联系的知识仍然是以后高考命题热点之一。

本节内容复习是建立在学生已学完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后,发现学生对本节内容知识和理论不能较好综合应用。依据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认知规律特征“接受快—遗忘快—再接受—再遗忘慢”,所以我们继结束新课后,对以往知识点进行统摄整理和归纳总结,使之网络化。同时这节内容既是对化学反应及物质的量等知识复习的延伸,又为后面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复习作准备,更能对其它非金属元素知识系统复习起到指导作用。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⑴卤族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⑵某些卤素化合物的性质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课时安排:一课时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卤族元素的性质,理解其相似性和递变性,掌握卤素单质间反应及其氧化性强弱和相应X—的还原性强弱比较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实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练习,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问题解决,培养他们思维的严密性。

情感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复习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勤于动手、勤于思考、开拓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二、教学方法

1、总体构思:以学生为主要活动中心,通过他们动手、动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会诊”,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卤族元素的复习。

2、主要教学方法

①提问法——————————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②实验法——————————增强学生复习的兴趣,感觉复习课并不是枯燥无味,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③多媒体教学法—可增大本节复习课容量,也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

三、学法指导

⑴学情分析:针对平时学生易错点、遗漏点、混淆点展开复习。结合“尖子少,中间多,尾巴大”情况,复习时做到“两兼顾”。

⑵学法指导:高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知识水平,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复习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引导下,有计划地完成复习任务。

四、教学思路的设计

⑴教学步骤:引入任务—落实任务—检验任务完成情况

⑵知识网络:

五、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体现和重难点的突破)

⑴㈠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

问题①“氯原子的结构有哪些特征?”——————直接导入

⑵㈡卤素单质的性质

1、问题②“卤素单质有哪些物理性质?”指导学生看书,复习相关内容。

设计实验1,模拟“分液实验”,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物理性质的复习及单质的特性复习。

2、学生回答,教师自然引出问题③“回忆cl2的性质,卤素单质有哪些化学性质?请大家写出自己所知道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投影学生书写情况,结合学生易错点、遗漏点、混淆点,投影知识网络,围绕圈内物质,师生共同补充归纳,展开本节课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的复习。

3、例1的讲评:使学生认识到知识间的联系性

⑶㈢某些卤化物的性质

围绕知识网络圈外的物质,师生展开复习。

1、HX稳定性的比较、HX酸性强弱的比较

(请学生运用物质结构有关知识解释HX气体稳定性的问题)

2、X—的还原性

3、X—的检验及AgX的溶解规律和见光分解的规律

(要求学生根据用品只用一支试管一次完成X—检验,教师进行评价)

这一阶段学生经历了“轻松—————紧张—————再轻松—————再紧张—————再轻松”这样一个情绪变化,有一种成就感。

⑷归纳⑵⑶复习卤族元素的性质(体现结构与性质的辩证关系)。

⑸结合物质的性质,谈谈卤化物的用途。(卤素知识与现代生产、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科学技术等方面有着广泛联系)

⑹评讲例2,完成思考题。(突破难点)

①作为选择题,如何快速完成?

例2评讲—————

②从考查内容去判断,要运用哪些知识?

思考题————————注意:所学知识如何灵活运用?(设计的顺序由易到难)

思考题①题:考虑X2的腐蚀性。

②题:结合学生易遗漏点,要注意酸性条件。如果要求书写离子方程式,结合学生易错点,酸性强弱要考虑。

③题:考查的cl2氧化性和fe2+、I—、Br—的还原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等问题,还涉及物质的量的计算问题。

⑺总结本节课所复习的内容,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一)卤族元素原子结构特征

相同点 不同点

(二)卤族元素单质的性质

⑴物理性质(色、态、溶)

⑵化学性质

(三)卤族元素性质

相似性 递变性

(四)部分化合物的性质(HX、X—等)

(五)常见卤化物的用途。

七实验安排、例题和思考题选取

实验⑴指纹实验:用品(I2、白纸、试管、酒精灯、试管夹、火柴)

操作者(一胖一瘦两学生)

⑵X—检验实验:用品(胶头滴管、试管、1mol/LNacl溶液、1mol/LKI溶液、1mol/LAgNo3溶液、稀HNo3)

操作者(学生)教师引导下注意量的问题

实验设计:向稀HNo3酸化的(1—2ml)Nacl溶液依次加入几滴AgNo3溶液、3—4mlKI溶液,现象如何?

例题⑴归纳总结能使溴水褪色有哪些物质或发生哪些反应?

⑵向NaBr、NaI、Na2so3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

①NaclNa2so4②NaclNa2so4NaBr

③NaclNa2so4I2④NaclNaINa2so4

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思考题⑴为什么盛装I2、Br2的试剂瓶的瓶塞均是玻璃塞?

⑵如何利用KI

淀粉试纸和厨房化学,检验食盐中KIo3?

⑶向含有amolfeBr2、bmolfeI2溶液中至少通入多少cl2时开始有Br2生成?

化学高二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浓度等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电解质导电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索能力。

通过区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

在分析强弱电解质的同时,体会结构和性质的辩证关系。

由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能电离出阴阳离子,体会大千世界阴阳共存,相互对立统一,彼此依赖的和谐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共分为三部分: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电离平衡常数。其中电离平衡常数在最新的教学大纲中已不再要求。

教材从初中溶液的导电性实验以及高一电离等知识入手,重点说明强电解质在水中全部电离,而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电离,溶液中既有离子,又有分子。同时,教材中配合图画,进一步说明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转入到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讨论。这部分内容是本章知识的核心和后面几节教学的基础,也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关于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是本节的难点,教材并没有具体介绍,而是采用讨论的方式,要求学生自己应用平衡移动原理来分析,这样安排是因学生已具备讨论该问题的基础,而且通过讨论,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法建议

关于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建议以复习相关内容为主,进而说明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1.课前复习

组织学生复习高一有关强、弱电解质以及化学键的知识。

着重复习:(l)强、弱电解质概念,以及哪类物质是电解质,哪类物质是强电解质,哪类物质是弱电解质;(2)离子键、极性键。

2.课堂教学

建议采用回忆、讨论、归纳总结的方法组织教学。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电解质的概念并结合实例依据电解质电离程度的大小将其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然后再组织学生结合实例讨论各强、弱电解质中的主要化学键,从而得出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关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教学:

这既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建议教学中运用化学平衡知识及学习方法来学习本内容,并注意加强教学的直观性。重点介绍下面问题。

l.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

从弱电解质溶液中既存在弱电解质分子、又存在其电离出的离子这一事实出发,对弱电解质(如醋酸)溶于水时各微粒变化情况展开讨论,使学生明确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然后,引导学生联系化学平衡建立的条件,结合课本中图3-3(可制成挂图),讨论电离平衡的建立。强调指出当弱电解质分子的电离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时,电离过程就达到平衡状态。有条件的学校可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2.电离平衡状态的特征

重点分析醋酸的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的特征相类比,归纳出电离平衡的特征:

(l)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动”。

(2)在电离平衡状态时,溶液中分子和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定”。

(3)电离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就会发生移动——“变”。

3.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利用教材中的讨论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外界条件的变化对电离平衡的影响,使学生深刻认识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并了解平衡移动原理的使用范围。

最后,练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重点强调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中要用可逆号、多元弱酸的电离要分步写。

教学设计方案一

第一课时 电解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定义与实例。

2.电解质分类: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3.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分方法与实例。

能力目标:

1.通过演示电解质导电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索能力。

2.通过区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

在分析强弱电解质的同时,体会结构和性质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

1.基础知识导学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在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插入演示实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问题讨论:

(1)是非辩论。

①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非电解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②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③单质是非电解质。

(2)哪些物质是常见电解质?它们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是不是电解质?为什么?

、氨气溶于水都能导电,是电解质吗?

氯化氢和盐酸都叫电解质吗?

(3)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与单位体积中能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有关,即与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非绝对数目)有关。离子浓度大,导电能力强。

讨论:试比较0.1L 2mol/l盐酸与2L 0.1mol/l盐酸,哪一种导电能力强?

(4)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区别(指导阅读后填表或讨论)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定义

溶于水后几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溶于水后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化合物类型

离子化合物及具有强极性键的共

价化合物。

某些具有强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电离过程

不可逆过程,无电离平衡。

可逆过程,具有电离平衡。

电离程度

几乎100%完全电离。

只有部分电离。

溶液中存在的

微粒

(水分子不计)

只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不存在

电解质分子。

既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又有电解质分子。

实例

绝大多数盐(包括难溶盐)

强酸( )

强碱( )

低价金属氧化物( )

弱酸

( )

弱碱( 、大多数难溶碱如 )

电离方程式

2.重点、难点剖析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是指化合物而言,但认为除电解质之外的物质均是非电解质的说法是错误的,如单质不属于非电解质。

(2)电解质与电解质溶液区别:

电解质是纯净物,电解质溶液是混合物。

(3)电解质必须是在水分子的作用或受热熔化后,化合物本身直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并不是溶于水能导电化合物都是电解质。如 等溶于水都能导电,但 是非电解质。它们导电的原因是:

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并非 直接电离出来的。

(4)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是由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决定的,离子浓度大,导电能力强;离子浓度小,导电能力弱。离子浓度大小受电解质的强弱和溶液浓度大小的决定。所以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也不一定弱。

3.思维发展与反馈

把0.01mol纯净的烧碱固体分别投入下列100mL的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有明显变化的是( )

A.0.5mol/L的硫酸 B.0.5mol/L的醋酸溶液

C.0.25mol/L的盐酸 D.0.25mol/L的硫酸铜溶液

随堂练习

1.下列物质:①能导电的是( )

②属于电解质的是( )

③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 溶液 B. C.液态 D.液态

E.蔗糖溶液F.液氨G.氨水H. 溶液

I.石墨J.无水乙醇

2.把0.05mol 固体分别加入到下列100mL液体中,溶液的导电性基本不变,该液体是( )

A.自来水 B.0.5mol/L盐酸

C.0.5mol/L醋酸 D.0.5mol/L氨水

化学高二教案 篇10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几方面进行说课。

1、课标的要求,能应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溶解平衡,知道转化的本质。

2、地位和作用: 在学生学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盐类水解平衡后,再介绍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可以更全面的了解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相关理论,更好地理解在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原理。沉淀溶解平衡的过程分析,体现了化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在教学功能上这一节起着延伸、拓展和巩固前面所学知识的作用。

3、教学内容: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作为一种平衡体系,遵从平衡移动原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尽管很小,但不会等于零,如Ag2S,难溶≠不溶。以辩证思维为特征,以溶解与沉淀这两个互逆的过程为研究对象,论证物质溶解的决对性和物质溶解限度大小的相对性,并且在论证物质的“溶”与“不溶”之间更使水溶液中各种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以动态的形式展示出来,最终得出结论:沉淀的生成,沉淀的溶解,沉淀的转化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和移动的过程。

4、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盐类水解平衡,对平衡及平衡移动的基本知识,探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因而我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并重,以思考与交流为主线,注重学习过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

5、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溶解平衡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了解溶度积的意义;

【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推理出新的知识。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自然科学中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

二 、说重点难点

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难点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建立。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通过问题转化→思维方式转化→知识迁移→归纳总结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过程,采用讲授法、问题探究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教学法。师生双方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并重,以思考与交流为主线,注重学习过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

学法:主要采用“问题情景-实验探究-质疑讨论-分析推理-整合运用”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新课引入 ,通过补充实验,回顾溶解平衡的相关知识,为后面将“有难溶物生成的离子反应”转化为“难溶电解质溶解的问题”来研究作铺垫。

1、实验1:展示室温下NaCl的饱和溶液;并大屏幕显示(1)如何证明是饱和溶液?(2)有何特点?(3)预使该溶液中NaCl析出的方法?;学生讨论回答。

2、实验2:取4mlNaCl的饱和溶液,滴加1-2滴浓HCl可观察到大量白色沉淀。设置疑问,引发思考:沉淀是什么?沉淀产生说明什么?

3、小结:实验和讨论共同证明溶解在溶液中的Na+和Cl-依然存在相互作用,仍然有机会重新结合,甚至形成NaCl“沉淀”析出。(1)这与溶液中有难溶电解质生成的离子反应有极大的相似性。(2)证明NaCl溶解过程是可逆的,在NaCl的饱和溶液中确实存在溶解平衡。

4、引入课题:可溶性电解质的溶解存在溶解平衡,那么难溶电解质在水中是否也存在溶解平衡呢?学生回答:尽管难溶电解质难溶于水,但在水中也会建立动态平衡。

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的复习探究将学生的思维步步引向,深入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6分钟)

第二环节:思维模式转化,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作用在于让学生应用已学知识积极思考,有利于其对沉淀溶解平衡的理解,突破难点。

1、多媒体播放:[思考与交流1]和资料。采用思考、讨论交流的方式提出探究性问题

1)问题一:对“溶”与“不溶”的理解?

2 问题二:Ag+和Cl-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是否能真正进行到底?

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1)溶解度可以很小很小,但仍有度。“溶”与“不溶”是相对的,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2)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不能真正进行到底。说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能够完全也是相对的。(3)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能够发生,在于生成物的溶解度小。尽管AgCl溶解度很小,但并不是绝对不溶。溶液中三种有关反应的粒子共存。

Ag+(aq) + Cl- (aq) = AgCl(s)

这样可以将生成沉淀的反应转化成固体AgCl溶解的问题,从固体溶解平衡的角度,AgCl在溶液中存在两个过程,一方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少量Ag+和Cl-脱离AgCl表面溶于水中,另一方面,溶液中的Ag+和Cl-受AgCl表面正负离子吸引回到AgCl表面析出。

AgCl(s) = Ag+(aq) + Cl- (aq)

沉淀、溶解之间的动态平衡的存在决定了Ag+和Cl-的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

设计意图:问题转化,当需要深入了解事物的变化原因时,常需要摆脱习惯的定势思维模式,学会变换观察问题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和思考。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10分钟)

第三环节:归纳总结,畅谈收获。用平衡理论研究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形成重点知识网络。

学生分组总结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相关知识:

1、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溶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沉淀的速率,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通过学生讨论:回顾比较与电离平衡的联系与区别,分清几种平衡的研究对象和平衡过程,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表达式:

AgCl(s) = Ag+(aq) + Cl- (aq)

学生练习BaSO4 , Mg(OH)2等溶解平衡表达式。

3、特征:“逆”,“等”,“动”,“定”,“变”。

4、影响因素:

(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遵循平衡移动原理

a、浓度: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b、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5、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Ksp)学生阅读【科学视野】,复习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表达式、意义。

(1)表达式: Ksp =C(Ag+)、C(Cl-)

(2)Ksp 的意义:Ksp的大小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离子浓度改变可使平衡移动,但Ksp不变。相同温度时,Ksp越大,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越大。

(3)Ksp的应用

课堂总结: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作为一种平衡体系,遵从平衡移动原理。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得出来的要比教师讲出来的好的多,完成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相关知识,这是一个不小的收获。达到了探究的效果,并有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20分钟)

第四环节: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通过课后 1、2、5、题的练习,加深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理论的认识,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6分钟)

第五环节:科堂小结;布置作业;课外研讨,迁移创新。

查找资料:沉淀反应在生产,科研,环保等领域的应用。这一环节主要是课堂知识的延伸和发展(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3分钟)

五 、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所以板书主要写出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相关理论知识。(见附表)

六、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要抓住平衡的思想来授课。之前学过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有了这样的基础,应该说对沉淀的溶解平衡,学生感到容易理解,但还是应该对于沉淀的溶解平衡的特点讲解清楚。教学资源利用合理。

七、说教学评价

这部分内容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多,通过学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判断,分析,推理,计算的能力。符合新课程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的思想。也符合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八、板书设计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一、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溶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沉淀的速率,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表达式:

AgCl(s) = Ag+(aq) + Cl- (aq)

3、特征:“逆”,“等”,“动”,“定”,“变”。

4、影响因素:

(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遵循平衡移动原理

a、浓度: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b、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5、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Ksp)

(1)表达式: Ksp = C(Ag+)、C(Cl-)

(2)Ksp 的意义:Ksp的大小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离子浓度改变可使平衡移动,但Ksp不变。相同温度时,Ksp越大,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越大。

(3)Ksp的应用

化学高二教案 篇11

学好化学小窍门

以生活为案例 熟练应用知识

近几年化学占成绩的比例不大,往往使部分学生和家长走入误区,认为化学不重要。但恰恰相反,人们生活的每时每刻都与化学紧密相关,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例如,我们的家家户户的燃气灶,燃烧的是天然气、煤气、还是液化气?它们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如果发生了煤气泄漏,应该怎样保护自己和家人;如果学生遇到毒气的泄漏事件,应该采取什么应急措施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生活质量,是人们关注的主题,也是中考的主题。所以在复习时要记住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防爆的知识,懂得怎样防火、灭火,遇到紧急情况后怎样救助自己,在学习中学会保护自己。

强化训练 巩固知识

化学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在考察双基的同时,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综合能力,注重考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用性。所以通过做题进行强化训练,是对学生的应试能力的培养,人们常说“见多识广”,多做题,从解题中巩固知识、应用知识、熟练掌握知识;从解题中学会从众多的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到题目中的关键词语。不要为做题而做题,要从一类题中学会归纳、总结所用到的知识点、解题方法,在不断的做题中提高自己的审题能力、应试能力,培养自信心。所以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一要限时,提高速度;二要准确,提高质量;三要注意解题格式的规范性;四要坚持做题后小结,归纳出同一类习题的解题方法。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技能。

情感目标

通过对各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不同配平方法的介绍,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的训练。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原则和步骤。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是正确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侧重理科学生所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方法有多种,本节介绍的“化便谷升降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教材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引入,说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配平,但对于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配平不太方便,进而引出用“化合价升降法”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本节教材通过三个典型的例题,对三种不同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细致分析;介绍了三种不同的配平方法,培养了学生灵活看待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能力,训练了学生的辩证思维。

教材还通过问题讨论,将学生易出错误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用配平时应遵循的原则—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进行分析判断,强化了配平的关键步骤—使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的原则,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教法建议

教学中应注重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利用学生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和接触的一些氧化还原反应,学习本节内容。教学中应采用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不能使学生一步到位,随意拓宽知识内容。

1.通过复习,总结配平原则

教师通过以学生学习过的某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例,引导学生分析电子转移及化合价的变化,总结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则—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2.配平步骤

[例1]、[例2]师生共同分析归纳配平基本步骤:

(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分别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得出升降数目。

(2)使化合价升高与化合价降低的总数相等(求最小公倍数法)

(3)用观察的方法配平其它物质的化学计算数(包括部分未被氧化或还原的原子(原子团)数通过观察法增加到有关还原剂或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数上),配平后把单线改成等号。

该基本步骤可简记作:划好价、列变化、求总数、配化学计量数。

[例3]在一般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逆向配平的方法。属于经验之谈,是对学生辩证思维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为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配平技能,建议在分析完每个例题后,补充针对性问题,强化技能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另外,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可组织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讨论”、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配平要满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守恒、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练习加以巩固。通过设置该“讨论”内容,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知识,强化了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补充配平的另一种方法—离子一电子法,以及不同化合价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确定方法:氧化产物中的被氧化元素的价态不能高于还原产物中被还原元素的价态。

如:(浓)—氧化产物是而不是或,还原产物是而不是。 氧化产物的还原产物。

典型例题

例1 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化学方程式为:

,请配平方程式。

选题目的:复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般配平方法,当使用一般配平方法有困难时可用其它方法配平。拓宽视野,达到简化配平方法的目的。此题适于任何学生。

解析:一般可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关系

5NH4NO3 ====2HNO3+4N2↑+9H2O

升高3×5

降低5×3

为了简化配平过程,也可通过反应物中氮元素的平均化合价及变化关系

5/2NH4NO3 ——HNO3+2N2↑+9/2H2O===>5NH4NO3 ===2HNO3+4N2↑+9H2O

N:+1——→+5 升高4×1

2N:(+1—→0)×2降低2×2

注:在配平此题时一定要注意,氮元素的化合价不能出现交叉现象

解答: 5、2、4、9。

启示:对于同种物质中同种元素价态不清或同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价态不同时,只需根据化合价法则,找出元素的相应化合价,抓住质量守恒、电子守恒,就可正确配平。

例2 已知在下列反应中失去7mol电子,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选题目的:加强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依据是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总数相等。”的理解。此题作为提高能力可介绍给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

思路分析: 观察反应前后的化合价的变化:。CuSCN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十分清楚,则化合价的变化更不易一一找出,另外氧元素的化合价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该题不宜使用一般方法配平,因SCN- 和HCN中元素化合价较复杂,做起来较麻烦,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地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是相等的这一规律。根据题中已知条件设未知系数求算。

设计量数为,计量数为,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有7x=5y。

所以x:y=5:7,代入后用观察法确定其它物质计量数,最后使各项计量数变为整数,得:10、14、21、10、10、14、7、16。

注:解本题是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是相等的这一规律。本题若用确定元素化合价变化进行配平,需确定中为+1价,S为-2价,1个应当失去,可得相同结果,但做起来较麻烦。

启示: 因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化学反应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每一个反应都了解的很透彻,抓住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依据,即可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例3 在强碱性的热溶液中加入足量硫粉,发生反应生成-和。生成物继续跟硫作用生成和。过滤后除去过量的硫,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强碱液后再通入足量的,跟反应也完全转化为。

(1)写出以上各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若有amol硫经上述转化后,最终完全变为,至少需和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3)若原热碱液中含6mol,则上述amol硫的转化过程里生成的中的值为多少?

选题目的:该题以信息的形式给出已知条件,是培养学生学会提炼题中信息作为解题依据的能力;锻炼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学习方法;复习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等知识在解题中的应用。

解析:

(1)①②③④

化学高二教案 篇12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知识与技能 了解沉淀溶解平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沉淀生成、分步沉淀,沉淀的溶解和转化)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分析实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根据实验现象,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在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及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 点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沉淀的转化

难 点 沉淀的转化和溶解

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

二、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1、沉淀的生成

(1)方法:A、调节PH法 B、加沉淀剂法 C、同离子效应法 D、氧化还原法

(2)原则:生成沉淀的反应能发生,且进行得越完全越好

(3)意义:物质的检验、提纯及工厂废水的处理等

(4) 不同沉淀方法的应用

1 直接沉淀法:除去指定的溶液中某种离子或获取该难溶电解质

2 分步沉淀法:鉴别溶液中含有哪些离子或分别获得不同难溶电解质

3 共沉淀法:除去一组某种性质相似的离子,加入合适的沉淀剂

4 氧化还原法:改变某离子的存在形式,促使其转变为溶解度更小的难溶电解质便于分离除去

2、沉淀的溶解

(1) 酸碱溶解法

(2) 盐溶解法

(3) 生成配合物使沉淀溶解

(4)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沉淀溶解

3、沉淀的转化

(1) 方法: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或更难电离或气体的离子。使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2) 实质:生成溶解度更小的难溶物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 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

[新课引入]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作为一种动态的平衡,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条件,控制其进行的方向,沉淀转为溶液中的离子,或者溶液中的离子转化为沉淀。本节课我们共同探究沉淀反应的应用。

[板书]二、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探究问题]向饱和NaCl溶液中加浓盐酸会有什么现象?运用平衡移动原理,讨论产生现象的原因

[讲]加入相同离子,平衡向沉淀方向移动。

[问]以上是存在溶解平衡时的情况,如果不存在溶解平衡,如何生成沉淀呢?

[探究问题]如何处理工业废水中的Fe3+?

[讲]加入含OH-的溶液将Fe3+转化为Fe(OH)3沉淀,OH-的溶液就是“沉淀剂”。还可以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来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

[讲]常见的方法是调节PH法和加沉淀剂法。如工业原料氯化铵中含杂质FeCl3,使其溶解于H2O,再加入氨水调节PH至7-8,可使Fe3+转变为Fe(OH)3沉淀而除去。再如以Na2S、H2S等作沉淀剂,使某些金属离子如Cu2+、Hg2+等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CUS、HgS等沉淀,也是分离、除去杂质常用的方法。

[板书]1、沉淀的生成

(1)方法:A、调节PH法 B、加沉淀剂法 C、同离子效应法 D、氧化还原法

[讲]1、 沉淀剂的选择:要求除去溶液中的某种离子,又不能影响其他离子的存在,并且由沉淀剂引入溶液的杂质离子还要便于除去。如:沉淀Ag+,可用NaCl作沉淀剂,因为它的溶解度小。溶液中沉淀物的溶解度越小,被沉淀离子沉淀越完全。如:被沉淀离子为Ca2+离子,可用生成CaCO3,CaSO4或CaC2O4形成沉淀出来,但这三种沉淀物中以CaC2O4的溶解度最小,因此,沉淀成CaC2C4的形式,Ca2+离子去除的最完全。

2、形成沉淀和沉淀完全的条件:由于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存在,在合理选用沉淀剂的同时,有时还要考虑溶液的pH和温度的调控。加入适当过量沉淀剂,使沉淀完全,一般过量20%--50%。要注意沉淀剂的电离程度。如欲使Mg2+离子沉淀为Mg(OH)2,用NaOH做沉淀剂比用氨水的效果要好。

(4)控制溶液PH值,对于生成难溶氢氧化物或硫化物的反应,必须控制溶液的PH值。

3、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等方式改变某离子的存在形式,促使其转变为溶解度更小的难电解质以便分离出去

[思考与交流]P63, 指导学生思考讨论两个问题

1、如果要除去某溶液中的SO42―,你选择加入钙盐还是钡盐?为什么?

从溶解度角度考虑,应选择钡盐

[板书](2)原则:生成沉淀的反应能发生,且进行得越完全越好

(3)意义:物质的检验、提纯及工厂废水的处理等

[讲]生成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是工业生产、环保工程和科学研究中除杂质或提纯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但不是方法。

[板书](4) 不同沉淀方法的应用

1 直接沉淀法:除去指定的溶液中某种离子或获取该难溶电解质

2 分步沉淀法:鉴别溶液中含有哪些离子或分别获得不同难溶电解质

3 共沉淀法:除去一组某种性质相似的离子,加入合适的沉淀剂

4 氧化还原法:改变某离子的存在形式,促使其转变为溶解度更小的难溶电解质便于分离除去

[随堂练习]为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Cl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的一种试剂是( D )

A、NaOH B、Na2CO3 C、氨水 D、MgO

[过]既然已经存在沉淀,就存在沉淀溶解平衡。沉淀的溶解就要从沉淀向溶解方向移动考虑。

[问]结合以前的知识,如果想溶解碳酸钙,可以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板书]2、沉淀的溶解

(1) 酸碱溶解法

[投影]CaCO3的溶解

[讲]在上述反应中,气体CO2的生成和逸出使CaCO3溶解平衡体系中的CO32―浓度不断减小,平衡向沉淀溶解方向移动。难溶电解质FeS、Al(OH)3、Cu(OH)2也可溶于强酸,其反应如下:FeS+2H+==Fe2++H2S;Al(OH)3+3H+ ==Al3++3H2O;Cu(OH)2+2H+==Cu2++2H2O

[过]除了酸之外,某些盐溶液也可用来溶解沉淀。

[板书](2) 盐溶解法

[投影实验3-3]

滴加试剂 蒸馏水 盐酸 氯化氨溶液

现象 固体无明显溶解现象 迅速溶解 逐渐溶解

[思考与交流]1、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释上述发生的反应。并试从中找出使沉淀溶解的规律

分析:对于难溶氢氧化物来说,如Mg(OH)2、Fe(OH)3、Cu(OH)2……,加酸,由于形成弱电解质水促使沉淀溶解。例如Mg(OH)2可溶于盐酸,表示如下:

由于溶液中生成水,OH-离子浓度降低,使Mg(OH)2沉淀溶解平衡向右移动,从而促使Mg(OH)2沉淀溶解。

Mg(OH)2、Mn(OH)2等溶解度较大的氢氧化物还能溶于NH4Cl溶液中。表示为:

由于溶液中生成弱电解质NH3•H2O,使OH-离子浓度降低,Mn(OH)2沉淀溶解平衡向右移动,从而促使Mn(OH)2沉淀溶解。

[小结]上面两个反应中,Mg(OH)2在水中少量溶解、电离出的OH―分别与酸和盐电离出的H+、NH4+作用,生成弱电解质H2O和NH3•H2O,它们的电离程度小,在水中比Mg(OH)2更难释放出OH―,H2O和NH3•H2O的生成使Mg(OH)2的溶解沉淀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直至完全溶解。

[过]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方法。例如,AgCl可溶于NH3•H2O,银氨溶液的配制过程其实质都是生成配合物沉淀溶解

[板书](3) 生成配合物使沉淀溶解

(4)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沉淀溶解

[讲]如有些金属硫化物(CuS、HgS等)不溶于非氧化性酸,只能溶于氧化性酸,通过减少C(S2―)而达到沉淀溶解的目的。例如:3CuS+8HNO3 == 3Cu(NO3)2 +S+2NO+4H2O

[随堂练习]试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下列事实

1、 FeS不溶于水,但却能溶于稀盐酸中。

2、 CaCO3难溶于稀硫酸,但却能溶于醋酸中。

3、 分别用等体积的蒸馏水和0.010mol/L硫酸洗涤BaSO4沉淀,用水洗涤造成的BaSO4的损失量大于用稀硫酸洗涤造成的损失量。

[过渡]当向AgNO3和NaCl恰好完全反应的平衡体系中加入I-,若再加入S2-,会看到什么现象?

[投影实验]向盛有10滴0.1 mol/L的AgNO3溶液的试管中加0.1 mol/L的NaCl溶液,至不再有白色沉淀生成。向其中滴加0.1 mol/L KI溶液,观察、记录现象;再向其中滴加0.1 mol/L的Na2S溶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思考]根据实验3-4的实验步骤,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设问]通过实验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投影]

步骤 AgCl和AgNO3溶液混合 向所得固体混合物中滴加KI溶液 向新得固体混合物中滴加Na2S溶液

现象 又白色沉淀析出 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 黄色沉淀转化为黑色

[演示实验3-5]根据实验3-4的实验步骤,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步骤 向MgCl2 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 向有白色沉淀的溶液中滴加FeCl3 溶液 静置

现象 有白色沉淀析出 白色沉淀变红褐色 红褐色沉淀析出溶液褪至无色

[板书]3、沉淀的转化

(1) 方法: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或更难电离或气体的离子。使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讲]沉淀的转化的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一般来说,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

[板书](2) 实质:生成溶解度更小的难溶物

[总结]沉淀的生成、溶解、转化本质上都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问题,其基本依据主要有:①浓度: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②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③加入相同离子,平衡向沉淀方向移动。④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或更难电离或气体的离子。使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随堂练习]

1、将AgNO3溶液依次加入氯化钠溶液、溴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中都会出现不同颜色的沉淀,沉淀的颜色变化是 _ ____ → _ _ ___ → ____ _。出现这种颜色变化的原因是: _

2、己知碳酸钙和氢氧化钙在水中存在下列溶解平衡Ca(OH)2(s) Ca2+(aq)+2OH-(aq),CaCO3(s) Ca2+(aq)+CO32-(aq)。在火力发电厂燃烧煤的废气中往往含有SO2、O2、N2,CO2等,为了除去有害气体SO2变废为宝,常常见粉末状的碳酸钙或熟石灰的悬浊液洗涤废气,反应产物为石膏。

(1)写山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SO2与CaCO3悬浊液反应

②SO2与Ca(OH)2悬浊液反应

(2)试说明用熟石灰的悬浊液而不用澄清石灰水的理由

学生回忆、讨论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可以加入含OH-的溶液将Fe3+转化为Fe(OH)3沉淀

化学高二教案 篇13

思路分析: 观察反应前后 的化合价的变化: 。CuSCN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十分清楚,则化合价的变化更不易一一找出,另外氧元素的化合价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该题不宜使用一般方法配平,因SCN- 和HCN中元素化合价较复杂,做起来较麻烦,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地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是相等的这一规律。根据题中已知条件设未知系数求算。

设 计量数为 , 计量数为 ,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有7x=5y。

所以x:y=5:7,代入后用观察法确定其它物质计量数,最后使各项计量数变为整数,得:10、14、21、10、10、14、7、16。

注:解本题是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是相等的这一规律。本题若用确定元素化合价变化进行配平,需确定 中 为+1价,S为-2价,1个 应当失去 ,可得相同结果,但做起来较麻烦。

启示: 因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化学反应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每一个反应都了解的很透彻,抓住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依据,即可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例3 在强碱性的热溶液中加入足量硫粉,发生反应生成 -和 。生成物继续跟硫作用生成 和 。过滤后除去过量的硫,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强碱液后再通入足量的 , 跟 反应也完全转化为 。

(1)写出以上各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若有a mol硫经上述转化后,最终完全变为 ,至少需 和 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3)若原热碱液中含 6mol,则上述a mol硫的转化过程里生成的 中的 值为多少?

选题目的:该题以信息的形式给出已知条件,是培养学生学会提炼题中信息作为解题依据的能力;锻炼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学习方法;复习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等知识在解题中的应用。

解析:

(1)① ② ③

(2)从氧化还原电子得失关系看,电子得失均在硫元素之间进行。

从 ,失电子;从 ,得电子。

所以 完全转化为 所失电子数与 转化为 所得电子数相等,即:

amol amol

由 守恒, 完全转化为 需 和 。

(3)原热碱液中含 ,则反应①中消耗 。根据反应①、②、③,有 ,所以 。

启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服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这是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凡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要考虑得失电子守恒规律的合理应用。

化学高二教案 篇14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的第3节。初中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学生知道钠离子与氯离子由于静电作用结合成化合物氯化钠,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到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以及化学键的概念。本节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对学生的微粒观和转化观较深层次的学习。为今后学习有机化合物、化学反应与能量打下基础。并通过这些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所以这一课时无论从知识性还是思想性来讲,在教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2、从分类的角度上来看,前面有了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本节内容则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上进行分类,根据物质的成键方式,将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和共价键(在选修3中再介绍金属键),共价键再分为极性键与非极性键。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前面知识的联系,一是各种化学键与各类物质的关系,二是化学键变化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3、课标要求

化学键的相关内容较多,教材是按照逐渐深入的方式学习,课标也按照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本节的课标要求为:“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第三章《有机物》要求“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选修4《化学反应与能量》中要求“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要求“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了解晶格能的应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能说明简单配合物 的成键情况;知道金属键的涵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也就是说,在本节教学中,对化学键的要求并不高,教学中应当根据课标要求,注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和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顺序及认知规律,降低难度,注意梯度。在电子式的教学中,不必用太多时间将各种物质电子式都要学生练习一遍,取几个典型的投影出来让学生知道书写时的注意事项就行了。并且交待学生不要花太多时间去钻复杂物质的电子式,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电子式的书写。要注意本节课概念较多,且概念又比较抽象,因此要注意教学手段的科学使用,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功能,增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离子键的概念,知道常见物质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了解形成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简单规律;

(2)知道电子式含义,能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物质及其形成过程;

(3)了解键的极性;

(4)了解共价键的概念,从化学键的变化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1-2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得出感性认识,结合动画从微观模拟氯化钠的形成,建立离子键的概念,了解离子键的实质;通过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简单归纳出形成离子键的条件。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强化对离子键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

(3)通过P22思考与交流,并结合动画模拟演示,建立共价键的概念,了解共价键的实质和共价键的极性。并从原子得失电子能力角度简单归纳出共价键的形成条件;

(4)通过P22表1-3、学与问等,巩固用电子式表示出共价键及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5)通过P23思考与交流,知道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区别;并且建立化学键的概念;

(6)通过模拟演示氯化氢的形成,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力;

(3)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方法,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离子键、共价键、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概念理解;电子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离子键概念、共用电子对、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理解;物质变化中被破坏的化学键类型判断。

四、课时建议

第1课时:离子键

第2课时:共价键

五、教学流程

1、离子键

提出问题(分子、原子、离子是怎么构成物质的;物质种类多于元素种类原因)→实验(钠与氯气的反应)→表征性抽象(通过钠与氯气反应的结果得出结论)→原理性抽象(动画模拟氯化钠形成,得出离子键概念)→得出结论(离子键定义)→离子键形成条件→离子键形成条件→离子键的实质→构成离子键的粒子的特点→离子化合物概念→实例→反思与评价

2、共价键

复习离子键及氢气与氯气的反应→提出新问题(氯化氢的形成原因)→原理性抽象→得出结论(共价键定义)→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方法→共价键的形成条件→构成共价键的粒子的特点→共价键的实质→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共价键的种类(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离子健与共价键的概念辨析→归纳总结出化学键的定义→化学反应的实质→教学评价

六、教学片段

第一课时 离子键

[设问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发现了一百多种元素,可是这一百多种元素却组成了数以千万计的物质,他们共同造就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子又是怎么形成分子或离子的?哪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哪些物质由离子构成?本节课我们从微观上探究物质的构成。

一、离子键

[实验1-2]取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

再用滤纸吸干上面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

待钠熔化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钠的上方。

(如图所示)观察现象。

学生完成表格

现象钠剧烈燃烧、集气瓶内产生大量白烟

化学方程式2Na+Cl2 2NaCl

[提问]氯化钠是一个分子吗?

[投影] NaCl的晶体样品、晶体结构模型。

与Na+较近是Cl-,与Cl-较近是Na+,Na+ 与Na+、 Cl-与 Cl-未能直接相连;无数个Na+与 Cl-相互连接向空间无限延伸排列就形成了NaCl的晶体。

[思考与讨论]

1、请同学们写出Na和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Na和Cl的原子结构是否稳定?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达到稳定结构?

2、请写出Na+ 和Cl-结构示意图,讨论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时微粒之间的作用力。

[学生活动后投影]

[学生回答] Na+带正电荷、Cl-带负电荷,它们所带电荷电性相反、相互吸引而靠近。

[追问]他们可以无限靠近吗?

[动画展示] 钠离子与氯离子靠近到一定程度时,静电引力与斥力平衡,离子之间有一定间距。

[讲述] Na+ 与Cl-之间的作用力:

①异性电荷之间的静电引力;

②原子核外电子之间的静电斥力;

③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静电斥力。当离子之间距离较大时,F引>F斥,离子不断靠近,靠近过程中,F斥逐渐增大,当到一定距离时,F引 = F斥 ,如果继续靠近,则F引 < F斥,将使两离子距离又增大,直到F引 = F斥。所以,氯化钠中, Na+ 与Cl-是保持一定的距离,静电吸引作用和静电排斥作用达到平衡,于是就形成了稳定的物质——氯化钠。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的两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氯化钠是阴阳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和静电排斥作用的对立统一体。

[板书]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这间的相互作用(静电作用)称为离子键。

静电作用:F引 = F斥

[讨论] 1、形成离子键的粒子是什么?这些粒子又是怎样形成的?它们的活泼性怎样?

2、离子键的本质是什么?您是怎样理解的?

3、NH4+与Cl-、CO32-能形成离子键吗?为什么?Na+与OH-、CO32-、SO42-呢?你还能举出哪些粒子可以形成离子键?根据氯化钠的形成,讨论离子键的形成原因、成键粒子、本质与形成条件

[归纳小结]2、离子键的形成原因、成键粒子、本质与形成条件

成键本质成键原因成键微粒成键条件实例

静电作用电子得失阴阳离子

①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即ⅠA、ⅡA和ⅥA、ⅦA之间易形成离子键。

②离子也可是带电的原子团。

NaCl

MgBr2

NaOH

3、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过渡] 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物质的形成较麻烦,由于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也体现了原子结构的特点,我们只需要在元素符号周围把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表达出来就可以把原子的结构特点表达出来,这就是电子式。

[讲述投影]二.电子式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 (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这种式子叫做电子式。

1、 原子的电子式:

H× Na ×Mg× Ca 等

2、 离子的电子式:

3、化合物的电子式

[投影、学生讨论] 下列电子式的书写是否正确,为什么?

[反馈矫正]

1、错误 。如果是氧原子的电子式,就多了两个电子;如果是氧离子的电子式,则漏掉了括号和电荷。

2、错误,Na原子失去了最外层上的电子,次外层变成了最外层,一般不把次外层上的电子表达出来,阳离子的离子符号就是它的电子式。

3、错误,-2表示硫的化合价而不是硫离子带的电荷。

4、错误,硫离子的电子式应该加上括号。

5、错误,应该把Cl-的电子式写在Ca2+的电子式的两侧。

6、错误,应该把Na+的电子式写在O2-的电子式的两侧。

[思考与讨论]为什么氯化钙的化学式写成CaCl2 的形式,而它的电子式必须写成

这样的形式?

[答疑] CaCl2只表示氯化钙的化学组成和Ca2+与Cl-个数比例关系,电子式不仅表示组成和比例特点,还表示了离子键的特点,它表示的是Ca2+与Cl-以离子键的方式相结合,而不是Cl-与Cl-以离子键结合,如果把两个Cl-的电子式写在一起就容易引起混淆,所以应该把Cl-的电子式写在Ca2+的电子式的两侧。

[讲解、投影]

4、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强调]

1.箭号不是等号。

2.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要注意二标:标正负电荷、阴离子标[ ]。3.箭号右方相同的微粒不可以合并写。4.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小结]

小编推荐

化学教案(范本11篇)


趣祝福编辑经过反复打磨和精准修改,终于呈现出了最新的“化学教案”,特此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教案和课件是老师复杂而又艰巨的备课任务,因此不能随意对待。只有准确而且合理的教学课件设计,才能有效地帮助教师轻松完成教学任务。

化学教案 篇1

一、导课

我国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大家可以看到飞船卫星都有一双巨大的像翅膀一样的太阳能帆板,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大家有没想过当飞船运行到太阳光照射不到的阴影区域时,电能从何而来呢?

视频:工程师的解决办法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根据电解水的装置示意图,并阅读课本79——80页,解决以下问题:

1、放电:

2、电解(定义):

3、电解池:

4、电解池的构成要素:

【任务二】水中加入电解质可以增强水的导电能力,但会不会影响电解水的反应呢?我们通过探究实验回答这个问题。

【实验探究电解原理】以石墨为电极,电解CuCl2溶液

【问题引导、自主学习】

1、写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分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2、通电后,离子的运动方向:向阴极移动。

向阳极移动。

【合作学习】

3、预测电解产物,设计实验方案。

4、实验记录:

请利用桌面上的仪器和试剂,证明你的猜想。实验现象与你的猜想一致吗?你有新的结论和思考吗?

实验现象

电极反应及反应类型

阳极

阴极

电解CuCl2

的总反应

结论

【投影展示交流】

1、你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

2、阴、阳两极电极反应是什么?

3、你得到什么实验结论?

【反思整理】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

装置类别

原电池

电解池

电极名称

电极反应

能量转变

反应能否自发

三、检测导结

1、判断下列装置是否属于电解池:

ABCD

2下列有关电解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B.电解池中阴离子向阴极移动,阳离子向阳极移动。

C.电解池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极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D.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

3.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同属氧化反应或同属还原反应的有()

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A.B.C.D.

【反思总结】

【课后探究】

用铁钉、碳棒做电极,电解NaCl溶液,探究电极材料的变换对电极反应有何影响。

化学教案 篇2

摘 要:名量式合成词有典型与非典型之分,来源各异,主要有三种:一是上古汉语“名・量”式发展的结果;二是N-N式偏义复词后N量词化的结果;三是类推作用的结果。量词的典型程度及不同的来源造成了名量式合成词内部共时层面的种种差异。

中图分类号:H146.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15202-0103-05

名量式合成词是现代汉语语汇系统中较为特殊的一类。作为名词的一个次类,通常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典型名量式合成词由单音节名词和单音节量词按照“名(N)+量(M)”方式构成,且功能上仅表名词中心语所在类的总称,如:船只、马匹、枪支等;非典型名量式合成词形式与前者相同,但表总称只是其功能之一,如:书本、事件、房间等。

对名量式合成词的研究,前人就其性质、特点、结构类型归属、具体范围等进行具体探究,但存在争议,且在涉及名量式合成词来源、成因问题时,大多仅将名量式合成词的产生粗略归结于汉语词汇的复音化。然而,汉语从古至今,领属语、修饰语以及关系小句一律前置于名词中心语。在这样一种语言中,名量式合成词不可不说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形式。现代汉语量词本身尚且是个较为复杂、分歧较大、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词类,而量词又是名量式合成词问题的关键所在,故名量式合成词的来源问题决不是词汇复音化所解释的那么简单。

从汉语不同时期的用例情况看,名量式合成词的形成及发展并无清晰脉络。上古时期的甲骨文、金文中已有同名量式合成词极为相似的“名・量”式,但并不意味着现代汉语中的名量式合成词就是从上古时期的“名・量”式发展而来,名量式合成词的产生存在着多种来源。

1.上古汉语“名・量”式发展的结果汉语量词主要有两种272: 1)度量衡单位词,如“寸、斗、斤、两”等; 2)个体单位词,如“个、只、匹、颗”等。前一类各语言中都普遍存在,在汉语中起源很早,殷墟卜辞中已产生。而后一类为汉藏语系所特有,汉语早在先秦已萌芽,但仅有“匹、乘、两、张、个”等极为少数的几个,274-275甲骨文、金文中已出现了“名・量”式:(1)懋父赏御正卫马匹(马一匹),自王。(《御正卫簋》)(2)锡守宫丝束……马匹(马一匹)……[朋([一朋)。

(3)报口氏帛束(帛一束)、磺。(《召伯虎笠》)(4)锡克甸车、马乘(马一乘)。(《克钟》)需注意的是:上古汉语出现的此类“名・量”式,从形式上虽与现代汉语名量式合成词相同,但所表之意却差异很大。上古时期的“名・量”式是“名・数・量”结构中数词为“一”时,即“名・一・量”的常用缩略形式。但上古汉语中的“名・数・量”有两种性质:计量性和描写性。计量性“名・数・量”结构中,“数+量”可看做句子的.述语成分,两部分间是主谓关系;而描写性“名・数・量”结构中,“数+量”则应看做名词中心语的修饰成分,二者间当属修饰关系。从历时角度看,上古汉语中计算性“名・数・量”,至今依旧存在,且前后用法基本相同,一般皆仅用于记账、罗列清单,如小菜一盘,猪两头等。可见,其并未发生太大变化。而描述性“名・数・量”则不同,其已基本消失,现代汉语主要采用“数・量・名”形式,与前者相比语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计算性“名・数・量”而言,“数+量”整体作句子谓语成分,是句子核心和焦点,而数词则又是“数+量”核心中的核心。故,无论是出于句法还是语义的考虑,谓语成分中的数词,哪怕是“一”都不能省略,省略谓语“数+量”中数词的用法,汉语从古至今都没有,上古汉语中最常见的倒是省略“数+量”中的量词,273-274如:(5)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牛一、羊一、豕一。

(6)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尚书・舜典》)描述性“名・数・量”的核心是名词中心语,“数+量”地位相对较弱,而当数词为“一”时,一般默认,省略后对结构整体意义影响不大(此用法现代汉语中也很常见,如“我买只鸡”)。上古汉语“名・数・量”省略数词“一”的用法很常见。由此可推断,计算性“名・数・量”与本文要讨论的对象无关,而“名・量”式当是描写性“名・数・量”的省略形式。

上古时期,尤其西周以后,汉语开始了由以单音词为主向以复音词为主的转变,即通常所说的“复音化”。复音化是汉语发展的一大趋势,其势必对“名・量”这一特殊形式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从形式上看,“名・量”式由两个单音节词组合而成,符合复音化趋势。更为重要的是:上古后期,与“名・量”式具有相同表意功能的形式除了“名・一・量”外,还不止一个,如:“一・量・名”(7)一箪食,一瓢饮……(《论语・雍也》)(8)或取一编菅焉,或取一秉秆焉。(《左传・昭公27年》)(9)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左传・昭公29年》)(10)为仁者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孟子・告子上》)与“名・量”式仅语序相反,作为“一・量・名”的常用省略形式的“量・名”式:(11)用匹马束丝。(《留鼎》)(12)王赐乘马,是用佐王。(《虢季子白盘》)(13)角弓其p,束矢其搜。(《诗・泮水》)(14)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15)奉束帛,匹马卓上,九马随之。(《仪礼・觐礼》)“一・量・名”和“量・名”式在结构稳定性、使用频率等方面,都优越于“名・量”式,更符合描写性质的要求。“量・名”式出现后,二者表意作用基本相同,从用例考察结果看,与“量・名”式相比,“名・量”式使用频率显著降低,但并未完全消失,可见“名・量”式受到很大影响。

上述四种形式,表意功能都基本相同。这并不符合语言的明晰性、经济性和区别性的最基本原则和语言交际的基本要求。在语言的使用和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同功能的语言形式,必然会产生差异,引起分工。“一・量・名”、“量・名”两种形式较“名・一・量”和“名・量”更具优势,更符合汉语“修饰语、领属语一律前置于名词中心语”的语序原则。其中“一・量・名”最为稳定,也最符合汉语的特点,以致后来逐渐成为了主流形式。“名・一・量”和“名・量”式则相对处于劣势,使用频率较低,但从不同阶段的用例中可见,这两种形式后来的用法发生了变化,“名・一・量”意义未变,但在适用范围上,有了较为严格限制,一般仅在记账、罗列清单等情况下使用,以突出焦点―――数量,其他情况下,一般只用“一・量・名”或“量・名”形式。“名・量”式则变化更大,最初“名・量”式既没有语序优势,作为缩略形式也不及“名・一・量”稳定,且还较容易与“修饰语・名词中心语”关系的N-N式混同,如将“帛(束)”―――一束帛,理解为“(帛)束”―――“帛之束”。28但双音节“名・量”式功能逐渐分化,产生了新用法:量词意义更为虚化,此结构由原来无需借助语境不定指名词中心语所在类中的某一个,发展为专指名词中心语所在的整个类,既而,与上述其他形式逐渐区别开来。一种语言形式只有与功能相同或相近的其他形式产生差异,形成对立,才会有其存在价值。任何一种语言系统中,都不会存在两种功能完全相同的形式。上述四种形式,在现代汉语中至今依旧可见,但各司其职。

需注意的是,由上古“名・量”式发展而来的名量式合成词,因其量词本身处在语法化斜坡的不同阶段,且发展较为缓慢,故,每个词语产生、成熟的时期都不尽相同,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一些处于变化中的N-M结构,用法不够成熟,可能出现两可现象:既可看做表总称也可看做表有定或无定的单称,对二者的区分很大程度上需依赖于特定语境,功能上与单复同形的单音节名词中心语区别不是十分严格,如:(16)临阵次,马匹(单称/总称)忽然惊。(易静《兵要望江南》)(17)又过几日,陈大郎雇下船只(单称/总称),装载粮食完备。(《蒋兴哥重会珍珠衫》)(18)季旅,收拾车辆(单称/总称),到来日傍晚,送貂蝉小姐到太师府去来。(《锦云堂暗定连环计・第三折》)“名・量”式随着量词意义虚化程度的提高,量词从形式上逐渐分化了单复同形的单音节名词中心语兼表单指和泛指的功能,且整个“名・量”式在使用中逐渐凝合,最终词汇化为专门表示总称的名量式合成词,与其他形式严格区别开来。到了清末,这样的名量式合成词已经为数不少。现代汉语中典型名量式合成词绝大部分是通过这一方式发展而来。

中国大学网免费论文频道 lunwen/

化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初步了解有关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主要用途。

2.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以及如何加强对空气污染的防治。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了解空气的组成。

2.介绍空气污染的严重危害,以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用品

水槽、钟罩、燃烧匙、酒精灯、红磷。

教学过程

(提问)

①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电灯发光(物理变化)爆炸(举例说明,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②判断下列例子哪个是描述性质?哪个是表述变化的?

(讲解)通常镁燃烧,酒精燃烧都是在空气中进行的。

(提问)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板书)第一节 空气

一、空气的组成和用途

(演示)实验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提问)①实验现象

②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钟罩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

(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简介人类对氧气的认识过程。

(板书)

二、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1.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①煤燃烧产生的烟雾

②石油化工排放的烟雾

③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

2.造成污染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

3.防止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①工业三废的回收与处理

②提高汽油、柴油质量

(讲解)

1.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造成“温室效应”对自然界的影响。

2.臭氧“空洞”的形成──对自然界的影响等。

[作业] 略

化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蒸馏水与天然水区别,会用简单的方法区分硬水与软水。

(2)观察和操作净化水的实验,通过与同学交流合作,了解净化水的一些基本方法,如沉淀、过滤、吸附、蒸馏,能把简单净化水的方法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设计并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2)通过对水净化过程的初步探究,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水污染的了解和对净化过程的参与,教育学生关心、爱护、珍惜水资源。

(2)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水净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感受化学对生活、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探究欲。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解决简单的水净化处理问题。

【教学难点】

探究水净化的一般过程。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为主结合其他形式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置情景

导入课题

设问过渡

设问过渡

活动与探究

教师引导

学生动手

制作过滤器

学生讨论

设问过渡

活动与探究

预留问题

设问过渡

投影

设问过渡

活动与探究

阅读探究

预留问题

阅读探究

教师提问

投影练习

设问过渡

学生讨论

学生思考

学生深思

总结教育

布置作业

同学们,自然界的水是否都是无色无味,澄清透明呢?展示三杯水样:井水、河水、污水,请大家看一看。请前面的学生闻一闻自备的玉带河水,能否尝一尝,为什么?

我们怎样把这些浑浊的水变得较为纯净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一下水净化的一般过程。投影课题。

同学们,你们家在没有用上自来水之前,饮用的是河水,还是井水?你们家是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对水进行简单净化的?

教师见机提问:

这些白色物质是否有净水作用呢?

同学们,我们如何把这些沉淀和水分开?请大家举出日常生活生产中把固体和液体分开的实例。教师先举例,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实例:用滤布把豆腐浆和豆腐渣分离;用沙层滤水等

(教师表扬学生,夸奖他们是生活有心人)

这些分开固体和液体的

实例,有什么共同点?

教师倾听、总结

实验室通常用过滤装置(展示事物)把不溶于水的物质和水分开。

教师示范

投影:操作提示,并进行指导

同学们比较过滤前后的水,清澈程度如何?山泉水为何总是很澄清?

教师倾听

大家再闻一闻、看一看过滤后的水,和过滤前相比哪些性质基本无变化?

如何把水中的颜色、气味也除掉呢?

大家参看教材p57~58,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自制简易活性炭净水器

教师展示制作较好的简易净水器,表扬肯定学生。

请大家看一看,闻一闻滤后的水,和处理前有什么不同?

借助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课件投影),简介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吸附掉水中一些溶解性的杂质。如:去色去嗅。

活性炭净水器的进水口为何在下面?

同学们知道我们所用的自来水的水源来自于何处?自来水厂是如何把浑浊的长江水净化为我们能饮用的自来水呢?

播放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影片。

经过上述处理过的水,澄清透明,比较洁净,是不是纯净物?

若水量不同,肥皂的量不同,现象又有何不同;用不同硬度的水洗衣服时,产生肥皂泡沫是否相同。

请同学们回忆日常生活,长时间烧开水的茶壶内壁有什么物质?这些物质如何形成?生活中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一杯是加明矾并过滤后的井水,一杯是纯净水,你能采取什么样的简单方法加以区分。

刚才经过静置沉淀、过滤、吸附这些操作净化后的水能否用作医疗上的注射用水?

在实验室,我们可以使用装置(投影蒸馏装置,并展示实物),采取蒸馏的方法制得净化程度较高的水—蒸馏水。请同学们说出蒸馏净水的原理,其中包含了水的哪些物态变化。

通过水的汽化和液化,可以使水得到较高程度的净化。事实上,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水的方法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上网,查资料等作一下了解。

同学们,我们要使被污染了的河水,得到初步净化,要经过哪些操作?

由此我们看到,若使污染的河水变得更清更蓝,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水的净化很复杂,洁净的水来之不易,我们要爱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我们都要为身边的水资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好。

社会调查:请同学们调查,了解当地政府采取了哪些举措来治理污染的水。

一位学生用透明的杯子盛接一瓶教室里的饮用纯净水,展示。大家看一看,该学生闻一闻,尝一尝。同学们说一说这种洁净的水的有关物

理性质。

学生回答:

井水、河水……加明矾……

把明矾加入盛井水的杯中搅拌、静置,观察并记录现象,交流……

(有白色物质生成)

阅读教材p55,回答。(明矾溶于水后形成的白色物质,能够吸附悬浮于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使它们从小颗粒变为大颗粒,从水中沉降出来。)

学生激烈讨论……

学生甲:用漏勺子将煮熟的饺子和汤分开;学生已:用地漏盖子将固体垃圾和水分开……

学生思考,归纳。

回答:都是用一种液体能通过,固体不能通过的物品,把固体和液体分开。

同桌之间合作,动手制作过滤器,并过滤加明矾静置后的井水。

学生回答: 过滤后的水较澄清。当山泉水通过山上的小石块、沙层时,小石块、沙层起到了过滤的作用。

学生回答: 仍有臭味、仍显黄色。

动手制作简易活性炭净水器,互相评价,取长补短。把过滤后的玉带河水通过简易净水器净化处理。

学生回答: 基本无气味,无颜色。

课后讨论探究,解答。

学生回答:长江水,东城河水……

欣赏观看。看后简要说出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

两位学生分别用硬水(准备的井水),软水(教室里的纯净水)(用水槽盛装)加肥皂水洗涤毛巾(水量同,肥皂的量同),其他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p56内容回答。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p54内容,了解硬水有哪些危害。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不能,因为净化程度不高。

学生回答:汽化和液化。

学生集体回答……

写调查报告。

通过熟悉的事物进入课题。

发挥学生的语言智能。

借助课件告知目标。

发挥学生运动智能。

发挥学生语言智能,

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迁移到课堂,以建构知识。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展现和发展学生运动、人际关系智能。

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并体现运动智能。

。通过评价他人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展现和发展自我认知智能。

拓展课堂知识,延伸课堂内涵。

通过影片,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比较实用的知识。

拓展课堂知识,延伸课堂内涵。

培养学生自学探究能力,

借助熟悉的生活知识,学生自然得出结论,体现建构知识。

及时巩固,加深印象。

教育学生关心、爱护、珍惜水资源。

化学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和应用的科学。要研究物质的宏观性质,必须从微观粒子入手,才能寻找到原因。化学学科涉及分子、离子、原子、质子、中子、核外电子等多种微观粒子,但最重要的是原子。只要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才可以进一步了解分子、离子结构,进而深入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在初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一些化学物质的性质,因此有必要让学生进入微观世界,探索物质的奥秘。通过本节了解原子构成、核素、同位素概念,了解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间的关系,为后续周期律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质量数和AZX的含义。

2.认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提高同学们辨别概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原子结构的研究,激发学生从微观角度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质量数和AZX的含义。

难点:认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同学们在初中已经有了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所以这节课原子表示方法比较容易接受,但对于核素同位素的概念是新知识。

五、教学方法:学案导学

六、课前准备:

学生学习准备:导学案

教师教学准备:投影设备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案填写,总结疑惑点(主要以学生读答案展示的方式)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离子、分子等),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都都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同种原子性质和质量都相同。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又是如何构成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原子的几个概念。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核素和同位素

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的中心,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带负电的电子绕核作高速运动。也就是说,质子、中子和电子是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在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荷,其正电荷数由所含质子数决定。

(1)原子的电性关系: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3)离子指的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荷的粒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粒子叫阴离子。

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阳离子,带正电荷;

当质子数(核电核数

(4)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化学教案 篇6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了解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有关周期表的结构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周期表的结构;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有100多种元素组成,这些元素性质不同,有的性质活泼,易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有的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等等。为什么他们性质不同?他们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今天学习元素周期表。

[板书]: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提问]:有那位同学知道到目前位置人类已发现了多少种元素?

[学生回答]:112种,投影元素周期表,那么元素周期表是谁发现呢?

[指导阅读]:门捷列夫图象

[思考与教流]:门捷列夫发现元素不是一群乌合之众,而是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按照严格的命令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怎么排列的呢?

[讲解分析]: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把当时已发现的60多种元素按其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通过分类归纳,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开创了化学历史新纪元;教师把元素周期表的挂图挂于黑板上ぃ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

[设问]: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在发现原子的组成及结构之后,人们发现,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板书]: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思考与教流]:

1.画出1-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认真分析、观察原子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3.将上述1-18号元素排列成合理的元素周期表,说明你编排的理由。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友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纵行。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请大家阅读书本第5页的内容。

[板书]:(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设问]:数一数元素周期表有多少个横行?多少个纵行?

[学生回答]:(数后回答)有7个横行,18个纵行。

[教师精讲]:对。我们把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横行称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称作一族。下面,我们先来认识元素周期表中的横行——周期。

[板书]:1、周期

[教师精讲]: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请大家阅读课本P5的有关内容。

[设问]:把不同的元素排在同一个横行即同一个周期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依据为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顺序排列在一个横行里。

[设问]:周期序数与什么有关?

[归纳小结]: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课堂反馈]:1、已知碳、镁和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们分别位于第几周期?为什么?

[学生回答]:碳有两个电子层,位于第二周期,镁有三个电子层,位于第三周期;溴有四个电子层,位于第四周期。

[教师精讲]: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短周期,4、5、6周期称为长周期,第7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

[过渡]:学完元素周期表中的横行——周期,我们再来认识元素周期表中的纵行——族。

[板书]:2、族

[设问]:请大家数一下,周期表中共有多少个纵行?

[学生回答]:18个。

[设问]:在每一个纵行的上面,分别有罗马数字Ⅰ、Ⅱ、……及A、B、0等字样,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学生回答]:族序数,A表示主族,B表示副族。

[设问]:什么是主族?什么是副族?

[归纳小结]: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叫做主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叫做副族。

[设问]:元素周期表中共有多少个主族?多少个副族?

[学生回答]:7个主族、7个副族。

[设问]:零族元素都是什么种类的元素?为什么把它们叫零族?

[学生回答]:零族元素均为稀有气体元素。由于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在通常状况下难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把它们的化合价看作为零,因而叫做零族。

[设问]:第Ⅷ族有几个纵行?

[学生回答]:3个。

[设问]:分析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到ⅡB之间的元素名称,它们的偏旁部首有什么特点?说明什么?

[教师精讲]:其偏旁均为“金”,说明它们均为金属。很正确。元素周期表的中部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包括了第Ⅷ族和全部副族元素,共六十多种元素,通称为过渡元素。因为这些元素都是金属,所以又把它们叫做过渡金属。

[设问]:主族元素的族序数与什么有关?

[学生回答]: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教师精讲]:周期表中还有些族还有一些特别的名称。例如:第IA族:碱金属元素第VIIA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

[课堂反馈]:

2、完成下列表格:

3、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

[总结]:最后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三短三长一全;七主七副Ⅷ和零。

[作业]:P11:1、2

化学教案 篇7

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社会飞速进步,给教育的发展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新课程改革方案把课程的综合开发研究与实验提到了首要位置。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只有注重探究方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才能造就适应当今社会所需人才,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特别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尝试成功的喜悦。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深知责任重大。上课前,要认真剖析学生的认知,钻研课标要求,挖掘教材深度。

通过几轮的高中化学教学,每当学到元素化合物时,需要通过演示实验才能让学生更明了。在必修1第三章“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铁的重要化合物”实验3-9中,我在以往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事先精心准备了实验。用煮沸的蒸馏水新配制FeSO溶液和NaOH溶4液,在FeSO溶液中放入小铁钉以防氧化。

实验3-9取少量FeCl和FeSO,然后滴加NaOH溶液,让学3 4生观察现象。

做完FeCl中加入NaOH溶液,准备做FeSO与NaOH的反应,34当做到把吸有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准备慢慢伸入液面以下,并强调让学生仔细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发现同学们低头耳语,有大胆的学生提出:初中讲胶头滴管的使用时,它必须在容器(试管)的上方,不让伸入容器中,是不是老师的演示动作错误?我本想就实验目的给学生做出口头解释,但忽又喜悦: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现疑点,勇于质疑,这是特别好的现象啊,应该尊重学生的疑问,让他们通过对比实验得出更加准确而深刻的答案。于是,我把滴管放在试管口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生成了灰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了灰绿色,最后变成了红褐色。此时,学生们用惊疑的眼光看看教材,再看看实验结果,纷纷议论:为什么实验现象与教材不符?面对这种在意料中的情况,我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形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学生们积极思考,认真分析,踊跃发言,归纳出如下几条原因:

(1)FeSO有较强的还原性,在空气中放置时间较长,易被空4气氧化。4Fe(OH)+2HO+O=4Fe(OH) 2223

(2)在滴加NaOH溶液过程中引入了氧气。

(3)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没有用橡皮塞,没有与空气隔绝。

(4)两种溶液中溶有氧气。

学生们提出制取氢氧化亚铁关键应该是保证氢氧化亚铁不与氧气接触。改进方案有:

(1)加热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赶出溶液中的氧气,并趁热滴定。

(2)长颈胶头滴管应伸入试管,最好伸入FeSO溶液中,并慢4慢挤出。

(3)把FeSO溶液表面加保护层,如煤油、植物油等。 4面对学生们积极探究的热情,面对热烈的课堂气氛,我对学生们大胆设计,勇于探究和敢于创新的精神进行了表扬和肯定,同时对他们的方案进行了评析,给予了合理的建议,帮助他们寻找出最佳方案,并重新进行了实验。

把盛有FeSO溶液的试管加入少量的植物油以隔绝空气,再加4将用煮沸的蒸馏水配制好的NaOH溶液,用长颈胶头滴管伸入FeSO4溶液面下,慢慢挤出NaOH溶液,实验现象出现了:先看到了白色絮状沉淀,而后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与教材描述完全相符。

此时,我与学生都露出了喜悦而轻松的神情,好似我们共同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本节课达到了高潮,师生之间产生了共鸣,更让人高兴的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到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展示学生个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的质疑和对教师教材的超越,赞赏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

这种教学片断很多。如金属铝与酸的反应,喷泉实验等。若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能够随时记录这些点滴教学片断,学生将会受益匪浅,教师也会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不断地增强驾驭和开发新课程的能力。

案例反思:

一节课在激情中开始,在兴奋中结束。虽然下课了,但我仿佛还处在学生有条理的发言和热烈的讨论甚至争论中,当然这节课带给我深刻的思考:

(1)摆正位置

新课程改革要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就是要让学生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勇于质疑、敢于探究,相信学生的能力。以前,虽然也探究,但只是对课文中有探究活动时才进行,大多数是以讲习互动为主,通过这节课,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的能力很强,是很有潜能的,一定要让他们每节课都动起来,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培养能力。

(2)相信学生

学生的探究、讨论、归纳,给我很大启示,学生的潜能和可塑性

很强,对其能量的培养,主要不是学生能不能做到,更重要的是教师能不能正确引导,能不能给予学生发挥潜能的机会。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占着课堂的绝对主动权,很少给予学生发挥的机会,总认为学生只能通过教师讲析,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认为,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只有自主学习才能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尊严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去思考、去掌握、去讨论、去归纳,给学生创造一切可能与机会,帮助学生通过自主性的探索和实践,获得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提高。

化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2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究的情趣。

【实验准备】

教师准备:烧杯、澄清的石灰水、火柴、蜡烛、水等。

学生准备:蜡烛、火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引入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探究:

点燃蜡烛“前”

入水里看是否沉入水底

点燃蜡烛“中”

教师巡回指导

11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燃烧的情况。

外焰最先碳化,内焰燃烧不充分,说明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较

学生观察

结论:石蜡可以气化〔可观察到的现象〕

熄灭蜡烛“后”

教师指导

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

学生合作去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看能否燃烧。

化学教案 篇9

一、单糖的分子结构及构型

1.链式结构

1)构型

指一个分子由于其不对称C原子上各原子和原子团特有的固定的空间排列,而使该分子所具有的特定的立体化学形式。其改变涉及共价键的破坏,划分以甘油醛为基准。

2)异构体

同分异构体:简称异构体,是具有相同分子式而分子中原子排列不同的化合物。分为结构异构和立体异构两大类。

结构异构体:具有相同分子式,而分子中原子或基团连接的顺序不同的,称为结构异构体。立体异构体:在分子中原子的结合顺序相同,而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相对位置不同的,称为立体异构。立体异构又分为构象和构型异构,而构型异构还分为顺反异构和旋光异构。几何异构体:也称顺反异构体。指因在双键两侧的位置不同,而形成的异构体。

旋光异构体:凡能使“平面偏振光”发生旋转的物质,称为旋光活性物质,此现象称为旋光异构现象分子式和结构相同,而旋光作用不同的分子互为旋光异构体。

差向异构体:葡萄糖与甘露糖、葡萄糖与半乳糖,仅一个不对称C原子构型有所不同,这种非对映体异构物称为差向异构体(epimers)

对映异构体:互为镜像的两个分子叫对映异构体,如D型葡萄糖和L型葡萄糖。

2.环状结构(环状半缩醛)

异头物

3.透视式(Haworth)

4.葡萄糖的构象

第二节课:

二、单糖的理化性质㈠物理性质

1.旋光性:一切糖类都有不对称碳原子,都具旋光性

2.甜度:各种糖的甜度不一,蔗糖的甜度为标准.

3.溶解度

水溶性较好,但不溶于有机溶剂

㈡化学性质

1.氧化作用(还原性)所有的单糖(醛糖或酮糖)都是还原糖

葡糖

⑴弱氧化剂(如溴水)葡萄糖酸

⑵强氧化剂(稀硝酸)葡萄糖二酸

⑶专一酶葡萄糖醛酸

弱氧化剂溴水不能使酮糖氧化(与醛糖不同)

2.强酸脱水在强酸条件下戊糖转变为糠醛,己糖转变为羟甲基糠醛,产物均能与酚类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

3.还原作用

单糖游离的羰基在还原剂作用下易被还原成多羟基醇:如醛糖还原成糖醇。酮糖则被还原成两种具有同分异构的糖醇。4.形成糖苷

单糖的半缩醛羟基很易与醇及酚的羟基反应,失水形成缩醛式衍生物,统称糖苷。5.酯化作用

单糖与弱酸作用可形成酯(如磷酸酯)。6.与苯肼成脎反应

常温下,糖与一分子苯肼缩合成苯腙;加热则与三分子苯肼作用生成糖脎。

7.氨基化

单糖分子中的OH基(主要C-2、C-3)可被NH2取代而产生氨基糖,也称糖胺。

自然界的氨基糖多以乙酰氨基糖的形式存在,其中较重要的有N-乙酰D-葡糖胺(NAG)与N-乙酰胞壁酸(NAM)。

三、重要的单糖

单糖根据碳原子数多少,分别称为丙糖、丁糖、戊糖、己糖

1.丙糖:D-甘油醛、二羟基丙酮

2.丁糖:D-赤藓糖、D-赤藓酮糖3.戊糖

戊醛糖:D-核糖、D-2-脱氧核糖、D-木糖、L-阿拉伯糖

戊酮糖:D-核酮糖、D-木酮糖

4.己糖

己醛糖:D-葡萄糖、D-半乳糖、D-甘露糖

己酮糖:D-果糖、D-山梨糖

5.庚糖:景天庚酮糖

四、单糖的分析测定(自习)

第三节课:

第三节重要的寡糖自然界以游离态存在的低聚糖,主要是二糖三糖一、常见二糖(disaccharide)

1.麦芽糖[α-葡糖(1,4)α-葡糖]

2.异麦芽糖[α-葡糖(1,6)α-葡糖]

3.龙胆二糖[β-葡糖(1,6)α-葡糖]

4.纤维二糖[β-葡糖(1,4)α-葡糖]

4.蔗糖[α-葡糖(1,,2)β-果糖]5.乳糖[β-半乳糖(1,4)葡糖]6.海藻二糖[α-葡糖(1,1)α-葡糖]低聚糖的结构主要包括1)单糖组成,2)糖苷类型:α-糖苷还是β糖苷,3)糖苷键连接的位置

二、常见三糖种类(trisaccharide)

1.龙胆糖

[β-葡糖(1,6)α-葡糖(1,2)β-果糖]

2.松三糖

[α-葡糖(1,2)β-果糖(3,1)α-葡糖]3.棉籽糖[α-半乳糖(1,6)α-葡糖(1,2)β-果糖]第四节几种重要的多糖(polysaccharide)

一、均一多糖(同多糖)一)淀粉(starch)

1.结构特点1)直链淀粉

单体:α-D吡喃葡萄糖连接键:α-1,4糖苷键

末端:非还原性末端和还原性末端空间构象:左手螺旋(每圈含6个葡萄糖残基)2)支链淀粉单体:α-D吡喃葡萄糖连接键:主链为α-1,4糖苷键;分支处为α-1,6糖苷键末端:仅主链有一个还原性末端;其余是非还原性末端

分支间隔:8~9个葡萄糖残基

2.典型性质

1)糊化2)老化3)碘的呈色反应4)淀粉的水解(常用方法:酸法、双酶法)

二、糖原(glycogen)动物和细菌中能量的一种储存形式

1.结构特点

与支链淀粉相似,但分支密度较大,主链中平均每隔3个葡萄糖单位即有一个支链。

2.性质

溶于沸水、遇碘呈红色、无还原性、不能与苯肼成糖脎。

三、纤维素1.结构特点

2.性质

四、几丁质(壳多糖)

1.结构特点

(二)不均一多糖(杂多糖)

1.果胶质果胶酸——半乳糖醛酸聚糖(PGA)

果胶——甲氧基半乳糖醛酸聚糖(PMGA)2.半纤维素3.透明质酸1)结构单位:

β-D-葡萄糖醛酸-1,3-N-乙酰氨基葡萄糖

2)连接键:β-1,4糖苷键

3)分子形状:链形大分子4.黄原胶

一种细菌胞外多糖

1)结构特点

2)性质

5.细菌多糖

1)肽聚糖

结构

功能

第五节多糖的提取、纯化及鉴定(自习)

化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比较,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2.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3.通过比较,归纳实验室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4.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型:

新授课(学生实验探究活动课)

教学方法:

分组实验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我们前面探究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今天我们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请同学们把昨天发的探究方案拿出来。

同学交流“探究方案”上的参考信息。

1.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探究方案”中各组实验操作时具体的装置:(可用自荐仪器,也可选用桌上给定的某些仪器。注:学生事先不知道桌上给定有哪些具体仪器。)

每组桌上均有的仪器:玻璃导管、橡皮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

每组桌上提供的不同仪器分别为:

第一组:烧杯、过滤漏斗

第二组:烧杯、破试管、铜丝、单孔橡皮塞

第三组:U型管、单孔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夹)、橡皮塞

第四组:平底烧瓶、单孔橡皮塞

第五组:锥形瓶、双孔橡皮塞、分液漏斗

第六组:试管,单口橡皮赛、铁架台(带铁夹)

第七组:锥形瓶、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

第八组:锥形瓶.单孔橡皮塞、注射器

第九组:带支管的烧瓶、橡皮塞

第十组:锥形瓶、单孔橡皮塞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实践操作──制备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4.验证气体是二氧化碳。

同学交流展示本组实验装置,讨论实验成败原因,并总结归纳实验最佳装置。

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同学与小组评价自己所设计和开展实验的情况,与同学合作进一步完善所设计的试验。写出实验探究报告。

化学教案 篇11

实验目的

1、通过让学生亲自做钠及化合物性质的实验,使学生加强对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认识。

2、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焰色反应检验钠和钾及其化合物。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实验重点

1、通过实验巩固对钠及化合物性质的认识。

2、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实验难点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初步培养其设计实验和评价实验的能力。

实验用品

试管、试管夹、烧杯、胶头滴管、铁架台、酒精灯、药匙、滤纸、粗玻璃管(10mm×10mm),带导管的橡皮塞、铂丝、蓝色钴玻璃、铝箔、火柴、小刀、水槽、镊子、蒸发皿、细长玻璃管、脱脂棉、气球。

钠、Na2O2、Na2CO3、NaHCO3、CuSO45H2O、KCl的固体及溶液、BaCl2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澄清的石灰水。

实验形式

单人单组

实验过程

[引入]本章我们主要学习了钠及化合物性质。本节课我们通过具体的实验来对这些知识加以巩固。

[板书]实验三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师]本节课我们主要进行以下实验内容。

[板书]

一、钠的性质。

1、钠与水反应。

2、钠在空气中燃烧。

二、过氧化钠的性质。

1、Na2O2与水的反应。

2、Na2O2与CO2的反应。

三、Na2CO3与NaHCO3的性质。

1、NaHCO3的不稳定性。

2、Na2CO3、NaHCO3与酸的反应。

3、Na2CO3与NaHCO3的鉴别。

四、用焰色反应检验Na+、K+、Cu2+。

[提问]1、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试管中为什么不能有气体?

2、在NaHCO3加热分解的实验时,为什么要先将导管移出烧杯,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3、做好焰色反应的关键是什么?

[注意]:

1、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金属钠。

2、实验中所取钠块不得超过黄豆粒大小。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思考]:

1、如果将钠与盐酸溶液反应,钠是置换水中的H,还是置换HCl中的H?

2、一开始我们发现Na用煤油保存,经过以上一系列的对钠的性质的研究,你能说出为什么吗?

4、用盐的固体或溶液做焰色反应的实验时,何者现象更明显?

[布置作业]填写好本次的实验报告,并能熟练地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高二化学教案5篇


本文的核心在于与“高二化学教案”相关的讨论。刚刚进来的教师需要准备好上课所需的教案和课件,每天都需要亲自编写自己的课程教案和课件。教案是推动教育教学素质全面提升的关键机制。欲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高二化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使学生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建立和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使学生初步了解电离平衡常数

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够运用电离平衡理论及其学习方法探究电离平衡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通过设置“讨论题”,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密性和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和准确性。

利用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情感目标

使学生树立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教材设置该内容的主要目的是复习强、弱电解质概念,进而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强、弱电解质概念的理解,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打下基础。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化学键理论,都是以前所学的知识,通过建立两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物质结构的层次上认识强、弱电解质的概念,温故而知新,便于学生对强、弱电解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决定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第二部分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包括电离平衡的建立及浓度等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是本节的重点和本章的核心,是上一章化学平衡知识的拓展和深化,是学习后面的几节知识的重要基础。通过该部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各种平衡体系的共性的认识,并且能够培养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于本节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比较抽象,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教材中安排了一些插图和表格,使知识形象、生动,以引起学生兴趣,降低学习的难度。本节最后设置的“讨论”题,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部分电离平衡常数,是对电离平衡的定量描述。根据K值,可以判断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大小,比较弱酸、弱碱的相对强弱。对该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使学生对电离平衡的特征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并为下一节水的离子积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学到对平衡体系进行定量研究的科学方法。

教法建议

指导学生运用归纳、对比的方法,复习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分析强、弱电解质与化合物分类(酸、碱、盐)、化合物类型(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和化学键类型的关系。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区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为学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打下良好基础。

指导学生迁移化学平衡的知识和学习方法学习电离平衡。

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弱电解质溶于水后不能完全电离的原因是什么?(2)建立电离平衡的条件是什么?(3)电离平衡的特征是什么?(4)改变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让学生联系化学平衡的学习方法进行分析、讨论,独立寻求答案,获取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平衡的原理完全适用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建立起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会类比推理的方法。在本节的教学中,不宜采用注入式教学方法,即以教师为中心地灌输知识,这不仅不能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知识的能力,而且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可能地使用电教手段,借助电脑动画,形象直观地模拟、演示醋酸的电离平衡的建立过程,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电离平衡的建立和特征,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对于电离平衡常数的教学,要重点介绍其意义,使学生学会运用电离平衡常数的大小比较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而不应涉及有关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这与化学平衡常数的教学思路上完全一致的。

高二化学教案 篇2

陈老师“盐类水解”案例分析特色鲜明。案例体现了优秀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能力,注重“学讲计划”精神的贯彻和落实;在教学方式上注重先学指导、先学检查、小组合作及问题探究等具体环节的落实和强化,问题设置重点突出,具有层次性、针对性和探究性等特点,注重提升学生的认识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材和学情分析、教法建议、教学程序安排上问题分析独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措施得力,教学流程顺畅,围绕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设计课堂教学,课堂结构得以很好的优化。

关键词:盐类水解案例分析

摘要:盐类水解是中学阶段化学学习中重要的理论知识,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何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案例分析,既解释了本节课的以生为本的教法和学法,也更好的阐释了盐类水解一课的教学理念。

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常常涉及溶液的酸碱性,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医疗保健也与溶液的酸碱性有关。研究溶液的酸碱性及其产生的原因,无疑对学生科学的认识和科学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已经了解酸、碱对溶液性质的影响,盐对溶液的性质是怎样影响的?有何意义和应用呢?

一、教材分析

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包括四部分内容,分别是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盐类的水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等。从知识结构上讲,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弱酸、弱碱及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同时还是后续电化学学习的必备知识。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促进学科知识体系发展和形成。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原理,了解了水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具有了分析简单平衡体系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规律,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这些已经形成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是教学的有利条件。但由于本节内容是讨论的盐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为什么影响?怎么影响?影响的结果怎样?

这涉及了知识的综合应用层次,需要认清溶液中多种微粒间的相互作用,认清溶液中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强,概念难以建立;同时在思维品质上要求学生有抽象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能力要求较高,学生难以认识清晰,很多环节不好逾越,难以理解,还会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学生已有的经验认为盐溶液应该都是中性的,形成了定势思维,这种已有的“前知识”常常根深蒂固,一时难以通过教师的简单讲解来改变,这是教学的不利因素。

三、教学设计策略

1.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的核心任务不是如何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如何激发出学生原来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科学探究是在化学教学中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主动建构,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在教学设计中力求让学生感悟如何利用已有化学知识和经验的进行“猜想和假设”,并学会对“猜想和假设”进行合理性剖析,进而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认识能力。

从生活常识和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出发设计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并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猜想与假设,实验与探究、交流讨论,探究盐类水解的本质,主动建构对盐类水解的认识,促进学习素养和能力的提升。

2.本节课设计主要体现两条主线。一是知识的内在规律线,即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进行教学设计。盐类的水解既是概念性知识又是程序性知识,牵涉到盐类水解概念的建立、概念的解释和说明、概念的本质的理解、盐类水解影响因素的探究及应用等,实质上就是概念的同化过程,只不过盐类水解影响因素的探究及应用是下一节课的内容,本节课不做探究。

概念的建立要从生活中和实验的事例出发,设计探究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激发求知的欲望,通过探究的问题的逐步解决,概念的建立水到渠成。另外一条主线是学生的认知规律线,主要是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认识顺序设置递进性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在不知不觉中进行,问题渗透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在完成一个个问题的同时,难点就被逐一克服,目标教学任务也就得以达成。

还要遵循的认知规律就是由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认知规律,盐类水解的概念的建立不能突然而至,不能凭空而来,应建立在大量鲜活的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的实例基础上的,由实例引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问题,总结归纳形成概念和规律,深入分析认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内化知识,指导实际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即知识的综合应用,深化对重点知识和概念的理解,从而达成教学任务。

3.重点的呈现及难点的突破

盐类的水解原理是化学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而盐类的水解是水的电离平衡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综合应用,还涉及到溶液中多种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学生较难理解,它又是这节课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设计上除了合理设计两条主线通过合作探究强化重点和克服难点外,在本节教学课前设计先学提纲,让学生自主先学,课中还设计问题进行先学检查。

通过演示实验,直观感受归纳出盐溶液酸碱性的规律,对“为什么盐溶液显不同酸碱性”原因的进行分析讨论,引导归纳盐类的水解原理;另外以问题为线索,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围绕问题展开小组合作,进行交流讨论,实验探究,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克服难点和突出重点,也提高了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流程的预设

四、教学程序安排

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首先展现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创设情境,碳酸钠溶液可以除油污,为什么能除油污?纯碱是盐为什么显碱性?这些问题让学生产生认识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为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2.提出问题

用pH试纸测定不同盐溶液的酸碱性,会发现都是盐溶液酸碱性却不同,哪些盐溶液显酸性、中性或碱性?为什么盐溶液显不同酸碱性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探究,进一步调动学生继续探索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解决问题

结合实验围绕上述大问题,将其细化为三个小问题:①醋酸钠溶液中存在着几种离子?②那些离子之间可能相互结合,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什么影响?③为什么醋酸钠溶液碱性?这样通过问题的梯度表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思考问题的思路,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学生自主探究、分析解决问题,小组内合作、相互评价与自我反思,学生可以较顺利的将所获得的新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构建联系;且在此基础上运用动画模拟展示“溶液中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盐溶液呈不同酸碱性的原因”,顺利突破教学难点。

4.获得知识

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构建理论知识,归纳总结盐类水解的定义、实质,并感受知识的获得是在问题解决中进行的。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力、情感,并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5.总结、巩固练习

再次提出本课开始时的两个问题,要求学生做出合理的解释,培养学生利用获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设计

【自主先学】阅读教材57-62页,思考讨论:

1.为什么盐的溶液有的显中性、有的显酸性、有的显碱性?

2.什么是盐类的水解?有什么规律?能否举例分析?

3.盐类的水解有何应用?

【教学过程】

【先学检查】

1.在洗刷餐具时,会用到“纯碱”这种物质。纯碱是碱吗?那么为什么用纯碱可以洗净餐具上的油污?工业上常用氯化铵溶液除铁锈,为什么?

2.下列溶液的酸碱性如何?怎样检测?

3.根据形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对所给盐分类?

4.根据实验结果,归纳其与盐的类型间关系,从电离平衡角度分析原因。

【问题设置】1.为什么纯碱溶液显碱性呢?

【合作探究】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演示】

【问题设置】2.实验表明,强酸强碱盐呈中性,强酸弱碱盐呈酸性,强碱弱酸盐呈碱性。我们还知道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的c(H+)和c(OH-)的相对大小。什么原因造成不同类型的盐溶液中c(H+)和c(OH-)的差异呢?

【活动与探究】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问题设置】3.为什么CH3COONa溶液呈碱性?

【板书】1、CH3COONa溶液呈碱性(强碱弱酸盐)

【交流讨论】(1)CH3COONa溶液中存在着几种微粒?为什么?

(2)写出CH3COONa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3)为什么CH3COONa溶液显碱性?

(4)写出相关的方程式。

(5)醋酸钠的水解反应与氢氧化钠和醋酸的中和反应是否可逆?哪一种程度大?

(6)CH3COONa溶液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怎样?

【板书】

【问题设置】4.NH4Cl溶液为什么呈酸性?工业上为什么常用氯化铵溶液除铁锈?

【板书】2.NH4Cl溶液呈酸性

【深化拓展】(1)NH4Cl溶液中存在着几种微粒?

(2)写出NH4Cl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3)为什么NH4Cl溶液显酸性?

(4)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5)NH4Cl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怎样?

【交流汇报】

【总结提升】三、盐类的水解

1.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的离子和水电离出的H+和OH-相互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深化拓张】1.从盐的组成角度分析盐类水解的条件、实质是什么?

2.盐类水解的类别?溶液的性质?

3.盐类水解的规律是什么?水解的特点是什么?

【交流汇报】2.类别:

(1)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

(2)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

(3)强碱强酸盐不水解

(4)弱酸弱碱盐水解较复杂

3.盐类水解的规律:谁强显谁性,谁弱谁水解,越弱越水解,不弱不水解

4.特点:程度小、可逆、吸热

【即练即评】

1.碳酸钠溶液为何能去油污?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碳酸钠溶液水解是否有CO2产生?为什么?

2.氯化铝溶液显什么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是否有沉淀产生?为什么明矾能净水?

【交流汇报】

5、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作业】略

六、教学反思

1、组织学生结合实验结果对盐的组成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学生认识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组成之间的内在联系。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用电离理论和平衡移动原理展开讨论,有利于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

2、以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交流汇报、深化拓张的方式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盐类水解原理和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高二化学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之前的章节中,已对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做了详细的介绍,为本章内容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而本节课中对晶体常识的介绍,则是以后学习各种晶体结构与性质的一个重要开端。关于晶体的常识本节教材的内容包括三部分: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2、晶体的特点;3、晶体的制备。从教材看,本章首先从人们熟悉的固体出发,把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引出了晶体的特征和晶胞的概念。从外形、微观角度和物理性质等方面讨论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并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学生充分体会的化学的意义。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是研究晶体结构的最基本概念,教科书利用图片、比喻等方式介绍了晶体与晶胞的关系,并通过例子介绍了如何计算晶胞中所含的原子数。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对晶体与非晶体在宏观上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其微观本质了解并不多,基本可以运用在前几个章节学习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知识对本节课进一步学习。再通过设计合适的情境和问题,让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的各种性质。高一15班是西安交通大学少年预科班,具有较高的实验素养和理论知识以及对科学强烈的探究精神。所以本节课在知识的理论性上可以适当加深,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设计理念:

本教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实物展示和形象比喻等教学方式,使学生自主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不同,激发学生探究晶体和非晶体本质区别的热情。通过晶体和非晶体微观上的本质区别,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宏观性质上的区别,建立结构决定性质的科学思维方法。

建构起晶胞的概念,形象比喻的方式,体会晶胞与晶体之间的关系;再以课本上的问题设置矛盾,通过学生自学讨论,教师的适当点拨,总结归纳出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个数的计算方法,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2、掌握晶体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常识、感情经验从宏观特征逐步过渡到微观特征,认真把握内部有序造就了外部有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探究晶体结构的兴趣,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辨证思维

教学重点:晶体和晶胞的概念;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晶胞的结构、晶胞中微粒数目的计算

高二化学教案 篇4

硝酸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纯硝酸是无色油状液体, 开盖时有烟雾, 挥发性酸。

M.p. -42℃, b.p. 83℃. 密度: 1.5 g/cm3, 与水任意比互溶。

常见硝酸a%= 63%-69.2% c= 14-16mol/L. 呈棕色(分析原因) 发烟硝酸。

2.化学性质:

强腐蚀性: 能严重损伤金属、橡胶和肌肤, 因此不得用胶塞试剂瓶盛放硝酸。

⑴不稳定性: 光或热。

4HNO3 ===== 4NO2 + O2 + 2H2O。

所以, 硝酸要避光保存。

⑵强酸性: 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 具有酸的通性。

⑶强氧化性: 浓度越大, 氧化性越强。

①与金属反应:

[实验] 在两支试管里分别盛有铜片, 向两支试管理再分别加入浓硝酸和稀硝酸。

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 ↑+ 2H2O

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 + 4H2O

[练习]Ag + 2HNO3(浓) == AgNO3 + NO2 ↑+H2O

3Ag + 4HNO3(稀) == 3AgNO3 + NO ↑+ 2H2O

硝酸能与除金、铂、钛等外的大多数金属反应。

通常浓硝酸与金属反应时生成NO2, 稀硝酸(

高二化学教案 篇5

 一、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教材

本节课是化学高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

 二、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学情

在物理课的相关学习中,学和生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一些金属制品,因此,学生对金属、金属材料及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已有不同程度的认识。此前,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能通过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进行一些分析和总结。但由于学生参与自主学习时承担责任的意愿和能力有所不同,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

三、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能区分生铁和钢,认识金属与金属材料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通过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金属材料的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四、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重点、难点

重点: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辩证关系。

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教法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要求,以及本节课的内容。我确定的教学方法是: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

通过教学,将学生的思维活动由认识知识到认识方法,由书本知识拓展到课外知识,教学活动层次逐步深化,学生的个性得到的张扬,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在兴奋的状态。

 六、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学法

由于本课实验的探究的内容很多,学生的思维又特别活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中,会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取长补短,形成技能,培养合作意识,使创新能力逐步得到发展。

 七、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教师讲授前面已学习了碳、氢、氧等非金属单质的知识,今天我们要研究另一类单质-金属。请同学们说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金属制品,并展示他们课前收集到的金属制品,如:铜钱、硬币、纪念章等,使学生感觉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并用多媒体播放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资料,请同学们讲出,还有哪些领域用到了金属制品,进一步突出化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产生了解金属性质的探究欲。

 新课讲授:

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我们知道金属有很多用途,可为什么金属会有这么广泛的用途呢这是由它们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物理性质决定的。同学们想知道金属的性质吗

请学生利用实验台上的仪器、材料,尽可能多地探究出金属的物理性质。(教师可以预先设计一些试验步骤,并在多媒体上放映。)

学生分别取出铁丝、铜丝、铝丝。

①用细砂纸打磨这些金属丝,用滤纸擦拭后,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

②用力试试它们是否容易被弯曲、折断;

③分别用小刀割一下;

④分别用铁锤用力锤一下;

⑤用手拿着金属丝的一端,在酒精灯上加热另一端,试试它们能不能传热;⑥用电池、小灯泡试试它们能不能导电。

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介绍实验探究方法,同时进行师生评价。科学探究结束,让学生归纳出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大多数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常温下多数是固体,密度、硬度一般较大,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等。

多媒体展示物理性质图

教师指出:金属除具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外,还具有各自的特性。如: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但铜却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在常温下,铁、铝、铜等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但体温计中的汞却是液体……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物理性质差别也较大。出示几种金属的物理性质数据表,请同学们分析,留意导电性,密度,熔点,熔点最低,硬度金属是什么等)的物理性质。

九年级化学教案范本十三篇


导师每节课都需要一份完整的教学课件,认真策划自己的教案课件是每位导师每天必须做的工作。编写完善的教案课件可以避免导师遗漏重要内容。栏目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份涵盖多个方面的“九年级化学教案”范文,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并欢迎大家阅读!

九年级化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并能举例。

2、过程与方法: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了解常见化学在使用和贮藏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化学是有用的,同时了解在化学发展中尚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重点: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实验准备:碳酸氢铵、硫酸铵、磷矿粉、氯化钾、熟石灰、水、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试管、药匙、铁架台、酒精灯、铁片、研钵;火柴。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大,提供优良的种子和增施化肥已经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化学肥料的相关知识。

二、出示学习目标(以小黑板或投影的方式呈现)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并能举出1——2例。了解农药、化肥的负面影响。

2、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了解常见化肥的性质、贮藏和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三、学习“化肥简介”部分

1、出示自学指导:阅读教材,找出黑板上检测题的答案,在书上相应地方做记号,记号不要太多。

2、出示自学检测题1:

1)植物需求量大,土壤中又缺乏的三种元素是什么?

2)列举常见的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各2~3种。

3)化肥的不合理使用有什么危害。

4)用自己的话说出农药进入人体的1-2条途径。

3、学生自学。

4、小组交流(主要是针对上述四个自学检测题交流)。

5、学生汇报自学结果,根据情况点拔(学生能解决的由学生自己解决)。

1)化肥的种类可以从化学式来确定,含氮元素的叫肥,含磷元素的叫肥,含钾元素的叫肥。含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三种的叫肥。一般说来,磷肥的名称中有一个“磷”字,钾肥的名称中有一个“钾”字,氮肥的名称有什么规律呢?

2)一方面,化学肥料及农药促进农作物增产,体现了化学科学的价值,另一方面,从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带来的危害,我们也看出科学发展中尚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学习“化肥的简易鉴别”

1、出示自学指导2:阅读教材第80页到81页,了解实验的步骤和方法(3分钟),

2、出示自学检测题2:

1)怎样从3种化肥中区分出磷肥?

2)怎样区分氮肥和钾肥?

3)铵态氮肥有什么化学性质?我能写出熟石灰与硫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使用和贮藏应注意什么呢?

4)某农科所现有碳酸氢铵、硫酸铵、硫酸钾、磷矿粉、氯化钾,因某种原因,造成标签模糊,无法看清,你能帮忙区分开来吗?

3、出示实验指导:

学生1:以硫酸铵、碳酸氢铵、磷矿粉、氯化钾为代表观察氮、磷、钾肥的颜色、状态、和溶解性。

学生2:以硫酸铵为代表灼烧和加熟石灰研磨。灼烧和加熟石灰研磨交叉进行,以便节约时间。

学生3:以氯化钾为代表灼烧和加熟石灰研磨。灼烧和加熟石灰研磨交叉进行,以便节约时间。

其余学生:观察现象,填表并分析,完成检测题,先独立思考,然后可以讨论交流。

4、学生实验,回答检测题2,先独立做,后交流。

5、针对自学检测题点拔。若有多余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做实验检验硫酸铵和氯化铵,还可以看第82页本课题小结中的表。

五、课堂训练

1.硝酸钾、硫酸钾、磷酸铵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和;它们所含的营养元素分别是和、和。

2.最主要的化学肥料有、、、。为了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应施肥,如:;某农作物的叶子发黄,生长发育迟缓,应施用肥,如;要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虫害和抗倒伏的能力,要施用肥,如:。

3、小山家的棉花叶子发黄,且出现倒伏现象。请你帮他参谋一下,建议他购买的化肥是()

A.硫酸铵B.硝酸钾C.磷酸钙D.氯化钾

4.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A.硫酸钾B.硝酸铵C.磷矿粉D.氯化钾

5.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是;使用铵态氮肥时要注意。

6.根据下表中左栏所列化肥的性质,从下列使用注意事项中选择合适的项(可选多项),将基序号填入表的右栏中。

a.贮存和运输时要密封,不要受潮或曝晒;施用后要盖土或立即灌溉。

b.不要与碱性物质混放或混用。

c.不能与易燃物质混在一起;结块时,不要用铁锤砸碎。

d.不宜长期使用。

九年级化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会列举化学与社会的关系的例子。

2、初步体验化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观察、对比和分析,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参与交流与讨论。

3、初步形成探究的欲望,意识到科学精神与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交流讨论。

教学重点、难点:实验的探究。

教学过程:

设置化学情景:展示化学在古代的成就,说明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化学。

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1、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世界里,每天我们都在与多种多样的物质打交道。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的角度讨论身边的物质,如:水、空气、食物、燃料和衣物,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给人类更多的新物质:塑料、橡胶、各种各样的合成材料,这些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讨论:人们身边的物质,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是怎样得来的?为什么不同的物质性质不同?某些绿色植物是如何将水、二氧化碳转化成淀粉?淀粉、蛋白质、脂肪在人体中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吃的食盐和食醋中含有什么成份?

3、观察与思考:碳酸氢铵的分解

阅读:学生分析推测。

实验:碳酸氢铵的分解,简单介绍仪器。

学生观察现象:白色碳酸氢铵固体逐渐减少、试管口有白汽冒出,闻到刺激性气味。体验实验结果并与刚才的分析作比较,让学生了解世界的奇妙,化学的重要。

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1、观察与思考:铁丝生锈

现象:铁丝生锈了,烧杯中红色的水倒吸入导管中。

初步分析实验说明了什么?让学生明确,观察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环节,要学会观察。

2、体会化学工业的作用

观察与思考:火柴的燃烧

比较实验现象的差异:火柴燃烧后红色的液体颜色变淡而木柴燃烧后则没有明显变化,引导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重视理解环境问题。

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把学生引进材料和能源世界中,如:青霉素的发现,DNA结构的发现,克隆多利绵羊,高能燃料可以推进火箭,半导体硅晶片可用以造计算机芯片,石英砂可造光导纤维,高强度陶瓷可制成航天飞机的防热瓦、纳米材料等。交流化学科学的发展,列举生活中的例子。

练习与实践:P9123

九年级化学教案【篇3】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请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思考以下问题:

(1)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减少,如果受热减少得更快,为什么?

(2)为什么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

(3)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后会变干?

(4)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甜味,这是什么原因?

(5)中国古代认为事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构成?你是认为怎样认为的?

2、讲授新课:

[实验3-2] 品红溶于水

现象:品红逐渐向水中扩散。但时间较长后才扩散均匀。

提问:为什么品红能在水中扩散?

明确:学者经过反复的实验和探究,提出了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组成的设想。这些微小的粒子是什么呢?科学事实证明:这些微小的粒子就是我们本课题将要学的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和原子的存在和基本性质(板书)

板书: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2、分子的特性

提问:我们能用肉眼或普通的显微镜看到分子吗?那怎样才能看到分子呢?

讲解:用肉眼或普通的显微镜都不能观察到分子,必须用比较先进的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可见分子是一种非常小的粒子,如果拿水分子与乒乓球相比,就好像拿乒乓球与地球相比。分子虽然很小但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结论1:分子质量很小,体积很小。

探究活动1:

操作:1、在试管中加入蒸镏水,再加入酚酞试液

现象:溶液仍为无色

操作:2、在试管中加入浓氨水,再加入酚酞试液

现象:溶液变为红色

操作:3、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观察12分钟。

现象: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而烧杯b中的酚酞溶液仍为无色。

结论2、分子在做不停的运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温度越高,运动的速度越快。

解释:(1)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减少,如果受热减少得更快,为什么?

(2)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

(3)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后会变干?

(4)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甜味,这是什么原因?

活动探究2、酒精与水混合

操作:用100毫升的量筒分别量取100毫升水和酒精,相混合后,观察所得溶液体积是否等于200毫升?

现象:100毫升酒精与100毫升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体积小于200毫升。

讨论: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结论3:分子之间有间隔。

解释:(1)为什么物质存在固、液、气三种状态?

(2)为什么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3)夏天自行车的气为什么不能打得太足?

(4)铁路上的铁轨之间为什么留些空隙?

总结:略

作业:昌平练习册,课后习题。

课后反思:

九年级化学教案【篇4】

学习目标:

理解溶液的概念,会判断常见溶液的溶质和溶剂。

侯课:

请同学们把书本准备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准备上课。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溶液的形成(一)。

二、先学:

(一)出示自学指导。{1分钟}

(投影)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默读教材P26-28内容,思考:

1、什么叫溶液(溶质、溶剂)?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

2、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是否相同?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是否相同?

3、怎样确定溶液中溶质和溶剂?

5分钟后比一比谁能正确背诵上述知识点并解答相应的习题。

(二)检查自学效果

1、课本P32习题一、选择题1-3二、填空题

2、观察下列实验现象,从溶质角度分析可得到什么结论

P27实验9-2P28实验9-3

三、后教

(1)先交换课本后更正。

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两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指明优生更正)

(2)讨论:(先让优生“兵教兵”,优生讲的不对或不全的,教师更正或补充)

评选择题:

分别说明溶液的特点,溶质和溶剂,引出溶质、溶剂的概念,并归纳溶液的组成和性质。

评填空题:

巩固学生关于溶剂,溶质的概念,加深对于概念的理解。

评第三题: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由此得出的结论。(溶质可以是固体、气体、液体。)

四、当堂训练,导学案P30-31

必做题1-13

选做题14-15

五、精讲、点拨,更正、小结.

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教案【篇5】

一、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物质的分散现象,能说出几种生活中的分散现象及乳化现象。

2.理解溶液的概念及特征。

3.初步分清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

4.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二)、能力及情感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溶液的概念及特征。

三、教学难点:

1、悬浊液、乳浊液及溶液的概念理解

2、正确理解溶解与分散及乳化现象。

四、教学课型:实验探究、讲授型

五、课时:1课时

六、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五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中已接触到溶液,如硫酸铜溶液等,但学生对溶液的概念和特征是陌生的,且第七章《酸碱盐》将重点学习酸、碱、盐溶液的性质和用途,因而这章的学习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七、教学准备:(仪器)略

八、教学过程:

一、溶解与乳化

引课:

[师提问]: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化学方程式(湿法冶金)

学生板书:略

[师提问]:你们知道硫酸铜溶液是如何配制的吗?在配制过程中有什么现象?硫酸铜的溶液的性质与纯水的性质有哪些不同?

[师生互动]:填表6-1物质分散到水中的事例和应用

[师引导]:引导学生进行活动探究1(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与探究2(乳化现象)

[师生互动]:师生实验探究过程(略)

[师引导]:选择实验小组汇报探究1的现象,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点评并展示学生的实验成果。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

粉笔灰:浑浊固体小颗粒悬浮分层

植物油:浑浊液体小液滴悬浮分层

高锰酸钾:红色透明液体稳定不分层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归纳出悬浊液、乳浊液及溶液的概念及特征,重点是对溶液的概念及特征的解读。

1、如果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在水中,则形成悬浊液。

例:浑浊的黄河水;石灰浆及墙体涂料等。

2、如果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则形成乳浊液。

例:植物油分散在水中;橡胶树的乳胶等。

3、如果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例:生理盐水、糖水、碘酒等。

[师引导]:学生自我归纳: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

[师提问]:1、溶液是否一定是无色的?

2、溶液是否一定是液态的?

[师引导]:归纳出生活中最常见的是液态溶液,但也有固态及气态溶液;溶液也不一定是无色的'。举例(略)

[师提问]:粉笔灰溶解到水中这句话对吗?糖溶解到水中呢?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理解溶解是特殊的分散过程

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称之为物质的溶解。

[师生互动]:选择实验小组汇报探究2的现象,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点评并展示学生的实验成果。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归纳出乳化现象、乳化剂的概念及乳化作用。

乳化:把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乳浊液的现象称为乳化。

[生]:学生课堂练习

[师生互动]:课堂练习分析点评。

[师总结]:(略)

[作业布置]:P9页1、2、

板书

一、溶解与乳化

1、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可形成: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

2、溶液的定义:

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3、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

4、溶解是特殊的分散过程

5、乳化:我们把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乳浊液的现象称为乳化。

九年级化学教案【篇6】

【学习目标】

(1)空气成分的探究实验

(2)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学习重点】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

【学习难点】初步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前预习】

1.你对空气有哪些了解和认识?(如有什么样的外观?性质?含有哪些成分等)

2.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的操作是怎样的?胶头滴管吸取液体的原理?

3.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充满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三个集气瓶,有什么现象发生?体现了它们的什么性质?

4.生活中你见过或知道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存在?

【堂探究】

【自主学习1】我们同学现在对空气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二百多年以前,人们对空气却知之甚少。最初,人们对于物质为什么能够燃烧着迷,激发了好多人的研究兴趣,于是一些科学家对于“燃烧的本质”展开探究,经过若干科学家的不懈努力,这一奥秘逐渐被揭开,空气的成分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下面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步入空气成分的探究中吧。

阅读本第26页的内容,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1.在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主要有什么操作,出现了哪些现象?

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实验探究】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完成下面表格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燃烧匙中的过量红磷点燃迅速放入集气瓶中

反应停止,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

【交流讨论】请同学们结合本内容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下列内容:

1.写出该反应的字表达式

2.总结实验结论

3.总结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讨论若操作不当可能引起怎样的后果?

4.在拉瓦锡试验中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空气的体积减少小于1/5?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自主学习2】阅读第27页内容,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空气中的各成分及其所占的体积分数。

2.找出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3.判断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还是纯净物,并说明依据。

空气海水氧气石灰水冰水混合物冰

【自主学习3】阅读本第28—30页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1.空气中相对稳定的三种气体是?它们都有哪些主要用途?

成分主要性质主要用途

氧气

氮气

稀有气体

2.什么可以造成空气污染?有何危害?如何防治?

3.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

(1)充分利用资和能,采用的原料;

(2)在的条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4)生产出有利于、社区安全和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注: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头消除污染。

【有效训练】

1.空气的成分以和为主,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含量居第二位的气体是,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

2.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A.二氧化硫B.稀有气体C.二氧化碳D.水蒸气

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完成。下列步骤的先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②用燃烧着的火柴检验瓶内剩余气体时,火柴熄灭,说明主要是氮气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人瓶内,并把塞子塞紧④冷却到室温⑤打开弹簧夹,水压入集气瓶中,并接近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1/5⑥先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⑦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A.⑦⑥②⑤④③①B.⑦⑥③②⑤①④

C.⑦⑥①③④⑤②D.⑦⑥①③②④⑤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B.雪碧饮料C.河水D.洁净的空气

5.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净化后的空气、五氧化二磷

B.水和冰混合、澄清石灰水

C.生锈的铁钉、海水

D.二氧化碳、液态氧气

6.稀有气体过去曾被人们称做“惰性气体”是因为(??)

A.稀有气体在空气中含量少B.稀有气体用途广泛

C.稀有气体性质不活泼D.稀有气体非常宝贵

7.节日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内填充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8.下列活动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动植物的呼吸B.工厂烟囱排放的烟尘?

C.汽车行驶排放的尾气??D.焚烧麦秆产生的烟

9.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气体组中的各种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B.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

C.氧气二氧化碳氮气D.氮气氧气一氧化碳

10.氮气的下列用途中,主要不是利用其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是(??)

A.焊接金属时用氮气作保护气????B.灯泡中充氮以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

C.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D.医疗上用液氮作冷冻麻醉剂

【后提升】

1.如果在本实验中用蜡烛代替红磷,可不可以?为什么?

2.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充气包装的小面包产生了兴趣,在这种小面包的塑料袋内气体充的鼓鼓的,像一个个“小枕头”。他们认为这样包装主要是为了食品能长时间保鲜。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明猜是二氧化碳,小红猜是氮气。

①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写出操作步骤。

②如果小明的猜想正确,现象应该是什么?

九年级化学教案【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现象。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课堂中,教师组织、引导和点拨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

3.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4.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有趣的实验与老师的点拨中轻松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难点:初步运用金属的化学性质,掌握新的化学反应及反应类型。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实验用具:镁条、铝片、铜片、铁片、酒精灯、坩埚钳、火柴、砂纸、稀HCl、稀H2SO4、试管(若干)。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铁、镁等金属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以及化学方程式。

二、新课导入

师:铝和铁相比较,具有哪些优良性能?为什么饮料罐通常都用铝做而不用铁?

目前一些人在一些黄金市场能用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为什么有些人会上当?可用什么办法来鉴别它们呢?

生甲:黄铜与黄金的密度不同,测一下它们的密度即可区别。

生乙:黄铜与黄金的硬度不同,把它们互相刻画,硬度大的为黄铜,小的为黄金。

生丙:“真金不怕火炼”。用火烧一下,变黑的为黄铜,不变色的为黄金。

……

师:甲、乙两种方法利用的是金属的物理性质,丙方法利用的是金属的化学性质。

师:要想更好地使用金属,就需了解金属的各种性质。上个课题我们学习和研究了金属的物理性质,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三、新课教学

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课件展示黄金项链、银戒指、学生用的小刀、镁条等金属物品。学生观察其表面颜色。

师:是谁给纯净的金属穿上了“外衣”呢?

生:是空气!

师:确切地讲,是空气中的氧气。

【实验探究1】

步骤:1.分别把镁条、铝片、铜片用砂纸打磨后放在空气中,过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现象。

2.用坩埚钳夹住镁条、铝片、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并记录现象。

现象:1.镁条、铝片表面变暗,铜无变化。

2.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铝片表面失去光泽;铜片表面变黑。

结论:金属可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学生活动]请三位同学上黑板书写:

2Mg+O22MgO

4Al+3O22Al2O3

2Cu+O22CuO

师:铁在纯氧中点燃能反应吗?若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3Fe+2O2Fe3O4

师:根据上面的反应,我们可得出金属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

生:金属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讨论]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相同吗?

生:镁、铝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讲解]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性质除了可用于鉴别物质(如黄铜与黄金的鉴别)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用途。如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就是由于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铝能在短短的一百多年里产量得到如此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应用,除了因为改进了铝的冶炼方法,使其成本大大降低,以及铝的密度较小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铝的抗腐蚀性能好。

师: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为什么不宜用钢刷、砂等来擦洗铝制品?

生:铝制品耐腐蚀是由于铝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若用钢刷、砂等来擦洗铝制品,容易把氧化铝薄膜除掉,从而起不到保护作用。

师:我们平常所说的“电化铝”实际上就是用特殊方法使铝表面形成加厚的氧化铝保护层的铝制品。

九年级化学教案【篇8】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位置间的关系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通过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的认识,渗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通过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教学,进行“抽象和具体”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

教学重难点:同周期、同主族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原子的结构、性质、位置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初中我们学过了元素周期律,谁还记得元素周期律是如何叙述的吗?[学生活动]回答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即: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过渡]对!这样的叙述虽然很概括,但太抽象。我们知道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变化的规律。既然是规律,我们只能去发现它,应用它,而不能违反它。但是,我们能否找到一种表现形式,将元素周期律具体化呢?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找到了元素周期表这种好的表现形式。元素周期表就是元素周期表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它是人们的设计,所以可以这样设计,也可以那样设计。历史上本来有“表”的雏形,经过漫长的过程,现在有了比较成熟,得到大家公认的表的形式。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设计不同的周期表,不同的周期表有不同的编排原则,大家可以根据以下原则将前18号元素自己编排一个周期表。

[多媒体展示]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列(按电子层递增顺序)。

[过渡]如果按上述原则将现在所知道的元素都编排在同一个表中,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元素周期表,现在我们一同研究周期表的结构。

[指导阅读]大家对照元素周期表阅读课本后,回答下列问题。

1.周期的概念是什么?

2.周期是如何分类的?每一周期中包含有多少元素。3.每一周期有什么特点?4.族的概念是什么?

5.族是如何分类的?主族和副族的概念是什么,包括哪些列,如何表示?6.各族有何特点?[教师归纳小结]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横行--周期①概念

②周期分类及各周期包含元素的个数。

③特点

a.周期序数和电子层数相同;

b.同一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1~8重复着周期性的变化,第一周期除外;c.每一周期从左到右依次是:碱金属____,过渡元素____,稀有气体____。2、纵列--族①概念

②主族和副族对比;

③特点:

a.主族的族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b.还有一个第0族和一个Ⅷ族。

[教师讲解]通过上述的学习若给大家一个原子序数,应该迅速而准确的判断出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反过来若知道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应判断出它的原子序数和写出它的原子结构简图。这需要大家最好能记住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通过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之。[随堂检测]

1、推算原子序数为6、13、34、53、88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下列各组中的元素用原子序数表示,其中都属于主族的一组元素是()。

A、142434B、263135C、51520D、111718

[作业]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

教学反思:

本章知识的重点是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但要深刻地理解并运用它们,必须用有关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作基础。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包括分析简单化合物的形成等都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否则,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学过程中重点讲授有关原子结构的知识,是深刻理解元素周期律和运用元素周期表必不可少的。

九年级化学教案【篇9】

170  课题2 氧气(第二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oc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  课题2 化学肥料(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oc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oc  课题2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  课题2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  课题2 元素(第一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oc  课题2 元素(第二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oc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oc  课题1 金属材料(第一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o  180 课题1 金属材料(第二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o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o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   课题1 空 气(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oc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   课题1 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   课题1 燃烧和灭火(第二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   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   190 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  课题1 水的组成(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oc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  课题1 原子的构成(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oc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第二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第一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二课时)(  200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   课题4 爱护水资源3.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课题4 爱护水资源2.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课题4 爱护水资源1.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2.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1.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3.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2.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1.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210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课题3 离子3.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3  课题3 离子2.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课题3 离子1.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课题3 水的净化3.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课题3 水的净化2.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课题3 水的净化1.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3.ppt课件-初三化学(人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2.ppt课件-初三化学(人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ppt  220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1.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2.ppt课件-初三化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1.ppt课件-初三化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2.ppt课件-初三化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1.ppt课件-初三化   课题2燃料和热量3.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2.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1.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2.ppt课件-初三化学(人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1.ppt课件-初三化学(人   230  课题2 溶解度2.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课题2 溶解度1.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课题2 化学肥料3.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课题2 化学肥料2.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课题2 化学肥料1.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3.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2.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1.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课题2 燃料和热量2.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课题2 燃料和热量1.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240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3.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2.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1.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3.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2.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1.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课题1 金属材料2.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3.ppt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2.ppt课件-初三化学(人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ppt课件-初三化学(人   250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元素3.ppt课件-初三化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元素2.ppt课件-初三化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元素1.ppt课件-初三化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3.ppt课件-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2.ppt课件-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1.ppt课件-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2.ppt课件-初三化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1.ppt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3.ppt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2.ppt  260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1.ppt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3.ppt课件-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2.ppt课件-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1.ppt课件-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2.p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1.p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3.ppt课件-初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2.ppt课件-初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1.ppt课件-初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3 制取氧气3.ppt课件-初   270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3 制取氧气2.ppt课件-初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3 制取氧气1.ppt课件-初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2 氧气4.ppt课件-初三化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2 氧气3.ppt课件-初三化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2 氧气2.ppt课件-初三化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3.ppt课件-初三化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2.ppt课件-初三化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1.ppt课件-初三化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2.ppt课件-初三化学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1.ppt课件-初三化学   280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拓展性课题 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pp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3.ppt课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ppt课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ppt课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4.ppt课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3.ppt课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2.ppt课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ppt课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  290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   初三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1.ppt   走进化学实验室(课时二)(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oc   走进化学实验室(课时二)2 (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   走进化学实验室(课时一)(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oc   走进化学实验室(课时一)2 (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   走进化学实验室(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oc   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案示例(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oc   课题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新人教   九年级科学期初测试卷-浙教版[原创]   340    

九年级化学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会列举化学与社会的关系的例子。

2、初步体验化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观察、对比和分析,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参与交流与讨论。

3、初步形成探究的欲望,意识到科学精神与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设置化学情景:展示化学在古代的成就,说明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化学。

1、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世界里,每天我们都在与多种多样的物质打交道。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的角度讨论身边的物质,如:水、空气、食物、燃料和衣物,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给人类更多的新物质:塑料、橡胶、各种各样的合成材料,这些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是怎样得来的?为什么不同的物质性质不同?某些绿色植物是如何将水、二氧化碳转化成淀粉?淀粉、蛋白质、脂肪在人体中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吃的食盐和食醋中含有什么成份?

学生观察现象:白色碳酸氢铵固体逐渐减少、试管口有白汽冒出,闻到刺激性气味。体验实验结果并与刚才的分析作比较,让学生了解世界的奇妙,化学的重要。

初步分析实验说明了什么?让学生明确,观察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环节,要学会观察。

比较实验现象的差异:火柴燃烧后红色的液体颜色变淡而木柴燃烧后则没有明显变化,引导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重视理解环境问题。

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把学生引进材料和能源世界中,如:青霉素的发现,DNA结构的发现,克隆多利绵羊,高能燃料可以推进火箭,半导体硅晶片可用以造计算机芯片,石英砂可造光导纤维,高强度陶瓷可制成航天飞机的防热瓦、纳米材料等。交流化学科学的发展,列举生活中的例子。

九年级化学教案【篇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2.能力目标:

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二,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 五,实验准备

药品:铁片、铜片、铝片、黄铜、铜

仪器: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内容

1,【引入】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得出: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的结论。 2,【新授课】

人类使用金属材料的小知识

1.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青铜(铜锡合金)

2.现在应用最多的金属—铁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世界上金属产量第二位—铝

九年级化学教案【篇12】

●怎样做好化学实验

如果你在实验前对实验的内容、操作方法以及有关仪器、药品的性能有充分的了解,并能严格按照操作步骤,你的实验就能取得成功,并能从中得到化学知识和无穷乐趣;如果你准备不充分,粗心大意,那就可能失败,甚至发生事故。忘样才能做好实验呢?

一、注意安全

1.注意化学药品的毒性和腐蚀性。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更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浓酸、浓碱都是属于强腐蚀药品,使用时必须特别小心,防止沾到皮肤上或溅到衣服上,如呆不慎将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如果是没硫酸,必须迅速用布擦拭,然后再用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如果不慎将碱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2.注意操作时的安全。在实验中如有易燃、易爆的操作,应该采取安全措施。任何实验容器口都不要对着操作者和观看者。进行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的地方进行,实验用药量要少,时间要短,有毒残渣要妥善处理。

二、手脑并用

做化学实验前一定要明确实验目的、步骤,避免盲目性。每次实验结束都要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要注重对实验进行改进,提高实验的效果。如能否使用更简单的仪器、更价廉易得的药品,能否在操作上更安全可靠,能否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结果更准确等。

●怎样掌握化学实验现象的规律

观察实验现象主要是指用眼看、鼻闻、耳听、手感等方式得到实验的现象。记忆实验现象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如果能找到实验现象存在的规律,则可化难为易。我们可以根据反应条件的不同将化学实验大致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物质燃烧实验;第二种是加热固体物质实验;第三种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实验。这三类实验的现象存在的规律:

1.物质燃烧实验都有三个明显的现象

①放出大量的热;②生成了一种或几种不同于反应物(指物质的色、态、味)的产物;③固体直接燃烧则发出一定颜色和强度的光;气体或固、液体转变成气体再燃烧则发出一定颜色和强度的火焰。(描述物质的燃烧现象,一般:一光、二热、三生成。)例如,镁条燃烧的现象是:①发出耀眼的白光;②放出大量的热;③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再如,硫磺燃烧(在氧气中)的现象是:①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硫磺受热先熔化再汽化最后才燃烧);②放出大量的热;③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加热固体物质的实验现象主要包括物质的状态颜色、质量变化及产物中是否有水和气体产生

例如,加热碳酸氢铵的现象:①有一股刺激性的气味产生;②试管壁上有水珠生成;③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④试管内的白色固体逐渐消失。

3.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实验现象主要包括反应物(固态)的质量和颜色变化及溶液中是否有沉淀(包括沉淀颜色)和气泡产生,例如,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现象是有蓝色沉淀产生。

4.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注意事项

(1)要注重对本质现象的观察。本质现象就是以提示事物本质特征的现象。如铝带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白色团体”是本质现象,因为由此现象可正确理解化学变化这个概念,而发出“耀眼的白光”则是非本质现象。因此,观察实验现象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主要的观察对象。

(2)要正确描述实验现象。①不能以结论代替现象。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而不能用结论“生成四氧化三铁”代替“生成黑色固体”。②要明确“光”和“火焰”、“烟”和“雾”等的区别,不能相互替代。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程类型】活动课: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教学目的】

l、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l、激趣

2、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主动发现实验现象;学会表述实验现象。

【课时安排】l课时

【教学环节】提出课题→师生讨论→确定方案→实验探究→交流反馈→填写报告

【教学策略】本课题第一次出现“活动与探究”,是学生进行化学探究的开端。第一个探究活动教师可先演示,学生模仿;第二个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完成。

【课前准备】蜡烛、火柴、烧杯、玻璃导管、白纸(稍微硬些的)、澄清的石灰水

【学生活动设计】

l、对课题涉及的知识方面的疑点提出质疑;

2、每二人一组点燃蜡烛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

3、在教师的参与下进行生生交流;

4、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分析,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世界是物质的,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手段。同学们,你做过蜡烛燃烧这个实验吗?你仔细观察过燃烧的蜡烛吗?如果用"化学的眼光"去观察,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学生阅读]P7"活动与探究"

[学生讨论]

1、燃烧时可能发生哪几种变化?

2、你猜想蜡烛会有哪些性质?

3、你想通过什么实验手段来证实它们?

4、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向老师咨询?

[学生质疑](可能问到的问题)

1、石蜡是一种什么物质?2、蜡烛怎么会有各种颜色?3、蜡烛是怎么制成的?4、烛芯仅是纯棉线吗?5、为什么点燃烛芯就能引燃蜡烛?6、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是因为它都变成蜡油了吗?7、蜡烛燃烧有时冒黑烟是怎么回事?8、、蜡烛燃烧时是固体蜡燃烧还是蜡油燃烧还是有其他情况?9、蜡烛燃烧时,火焰为什么越来越高?10、吹灭蜡烛时为什么会闻到很难闻的气味?

[教师答疑](边答疑边为后面的实验探究设下埋伏,凡是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到答案的暂不作答)

[学生活动]试述实验探究的主要步骤及其目的。

[教师指导]实验步骤和观察要点:(电脑画面提示)

l、取一支蜡烛,观察其颜色、状态、气味、手感;用小刀切下一片蜡烛,将其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解、是否下沉;

2、用火柴点燃一支新蜡烛:

(1)观察蜡烛外部形态的变化,例如烛芯被点燃后大约几秒钟蜡烛熔化;周围气流稳定时、不稳定时烛火及蜡烛的外型变化;蜡烛周围温度的变化等;

(2)(如图1)观察蜡烛的火焰有无明显的层次,其颜色、亮度、温度有无明显差异(可选用火柴梗或稍硬的白纸测试);

图1

(3)(如图2)将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其内壁;然后将其迅速翻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是否有变化;

图2

3、吹灭蜡烛,观察;

4、熄灭蜡烛时,试用火柴点燃白烟,看看会给你带来什么惊喜?

5、(拓展实验)(如图3)小心地往烛焰里插一根玻璃导管,你会发现什么?用火柴在导管的另一端点燃,你又会发现什么?

图3

[实验探究]学生每二人一组,边实验、边记录、边思考;教师巡视,指导、答疑。

[交流反馈]学生代表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现象和结论)。

[反思与补充]通过交流,学生取长补短。

[总结与评价]略

(学生填写探究报告)

【课后附记】

1、课前布置学生在家观察蜡烛的燃烧非常必要,否则课上时间太紧;

2、学生可以自愿结组,这样利于配合;

3、限于时间,学生提问前教师要限定范围,以避免跑题;

4、每组可以配备小试管夹或者带铁夹的铁架台,用来固定导管,以免学生操作时烫手。

九年级化学教案【篇13】

一、教材

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的内容。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典型生活经验出发,运用宏观现象帮助理解微观的原理,反过来,微观的原理也可用于解释这些宏观现象。将探究活动聚焦于“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这一核心问题。本节课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经认识了物质发生的不少奇妙变化,并且有了“物质之间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物质到底由什么构成”等疑问。这些问题正是本课题的切入点,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初学化学的中学生来说,分子、原子这些肉眼看不到、手摸不着的微观粒子的确非常抽象,因此在本节课的授课中应该注意形象直观,帮助学生建立微粒的观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能说出分子的三条性质。

2.能够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某些常见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现象,学习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据、音像资料等分析分子的性质,提高对奇妙的化学世界的探索兴趣,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子的性质。

【难点】运用分子的性质特点,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五、说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情境创设法、讲授法。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我将会这样展开我的教学:

环节一:新课导入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结合实际创设问题情景:在学习氧气的性质时,做过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虽然实验是在实验台上完成的,但是很多人都闻到了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不仅如此,生活中还存在很多类似的现象,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提起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兴致。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在这里我会向学生演示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实验,他们通过观察品红分子在水中运动的现象和特点,会得出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猜想。接着我会肯定他们的猜想,提出物质是由分子或者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并且会通过出示苯分子、硅原子图片,说明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分子和原子,但是目前人类已经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直接观察到分子、原子,使学生感受到科学进步可以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接下来我将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微观粒子及其运动特点。

2.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首先通过1滴水中分子数目的介绍让学生意识到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间有间隔。

接着提出水、酒精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那么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总体积是否等于100ml,请学生观看视频并解释原因。之后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可知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是存在空隙的。我会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来分析固体、液体、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小关系,通过物质热胀冷缩的现象判断物质分子间的间隔与温度有关。

接下来是分子的第三个性质,我会通过演示实验来引导学生。

(3)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首先根据生活中衣服晒干、酒精蒸发等现象提问学生“分子还具有什么性质”引发学生猜想,接下来我会通过氨分子扩散现象来检验学生的猜想。

由于氨分子扩散现象需要的时间较长,所以我会采用视频播放的形式来进行。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可以得到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并且利用这一结论解释品红在水中扩散、水蒸发、桂花飘香等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生活中的化学,感受化学的奇妙。

接下来补充事例:炒菜只需要几分钟菜就可以变咸,腌萝卜需要很多天,引发学生思考: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最终得到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的结论。

环节三:巩固提升

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用本节课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环节四:小结作业

化学学习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心学生学习的过程。课程最后,我会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

最后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内容并思考,从分子的角度来说,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为下节课的知识做好铺垫。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根据我的板书设计学生很明显能看出来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有哪些,并且我将其提纲挈领地反映在板书里,便于学生抓住要领。

化学教案十四篇


化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2、掌握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反应条件对水解反应的影响;

3、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简单分类、主要性质和用途;

4、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及分析思维能力;

5、通过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及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的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2)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教学难点:(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及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2)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教学过程:

一、合作讨论

1、我们已经知道蔗糖、冰糖、葡萄糖、果糖也是糖,但你知道淀粉、纤维素也是糖吗?糖类物质都有甜味吗?有甜味的物质都是糖吗?

我的思路:要明确糖类的概念及分类,注意区分生活中的“糖”和化学中的“糖”。

2、淀粉没有甜味,但为什么在吃米饭或馒头时多加咀嚼就能觉得有甜味呢?淀粉在人体内发生了哪些化学变化?

我的思路:淀粉属于多糖,其重要性质之一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注意这里“一定条件”的涵义。

3、酯和脂是一回事吗?甘油是油吗?油都是油脂吗?

我的思路:注意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能望文生义,要结合生活中具体实例进行记忆和理解。

4、为什么说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础?我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在人体内发生了哪些变化,最终排出体外?

我的思路:蛋白质是一类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但其最终的水解产物都是氨基酸,而自然界中的氨基酸的种类是有限的。这一方面说明了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础物质。

二、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1、[实验3—5]——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特性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葡萄糖+新制Cu(OH)2

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

淀粉+碘酒

变蓝色

蛋白质+浓HNO3

共热,变黄色

2、葡萄糖的特征反应

(1)葡萄糖砖红色沉淀

(2)葡萄糖光亮的银镜

新制Cu(OH)2和银氨溶液都是碱性的。

上列两反应,常用于鉴别葡萄糖。

3、淀粉的特征反应:

在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色。

严格地说,淀粉遇到I2单质才变蓝色,而遇到化合态的碘如I—、IO等不变色。

可用碘检验淀粉的存在,也可用淀粉检验碘的存在。

4、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1)颜色反应:

蛋白质变黄色

(2)灼烧反应:灼烧蛋白质,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严格地说,浓HNO3只能使含有苯环的蛋白质变黄色。

以上两条,常用于鉴别蛋白质

三、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1、[实验3—6]蔗糖的水解反应

现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解释:蔗糖水解产生了葡萄糖。

2、糖类的水解反应

C12H22O11+H2O C6H12O6+C6H12O6

蔗糖葡萄糖果糖

(C6H10O5)n+nH2O nC6H12O6

淀粉(或纤维素)葡萄糖

单糖是糖类水解的最终产物,单糖不发生水解反应。

糖类在实验室中水解常用H2SO4作催化剂,在动物体内水解则是用酶作催化剂。

淀粉和纤维素的最终水解产物相同,都是葡萄糖。

3、油脂的水解反应

(1)油脂+水高级脂肪酸+甘油

(2)油脂+氢氧化钠高级脂肪酸钠+甘油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做皂化反应。工业上常用此反应制取肥皂。

甘油与水以任意比混溶,吸湿性强,常用作护肤剂。

油脂在动物体内的水解,是在酶催化下完成的。

4、蛋白质的水解: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

甘氨酸丙氨酸

苯丙氨酸

谷氨酸

氨基酸分子中含有碱性基氨基(—NH2)和酸性基羧基(—COOH),氨基酸呈两性。

&

nbsp;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α—氨基酸

(1)葡萄糖和果糖的存在和用途

葡萄糖和果糖

(2)蔗糖的存在和主要用途

蔗糖

(3)淀粉和纤维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

淀粉

纤维素

2、油脂的主要应用

(1)油脂的存在:油脂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动物的组织和器官中

油脂中的碳链含碳碳双键时,主要是低沸点的植物油;油脂的碳链为碳碳单键时,主要是高沸点的动物脂肪。

油脂肪

(2)油脂的主要用途——食用

油脂+水高级脂肪酸+甘油;放出热量

油脂是热值最高的食物。

油脂有保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的功能。

油脂能增强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油脂增强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过量地摄入脂肪,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基本营养物质教学设计

3、蛋白质的主要应用

(1)氨基酸的种类

氨基酸

(2)蛋白质的'存在

(3)蛋白质的主要用途

(4)酶

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

酶是生物体内的重要催化剂。

作为催化剂,酶已被应用于工业生产

4、科学视野——生命的化学起源

导致生命起源的化学过程是在有水和无机物存在的条件下发生的:①简单的无机物和有机物转化为生物更多内容源自幼儿

基本营养物质教案更多内容源自幼儿聚合物;②以第一阶段产生的单体合成有序的生物聚合物;③对第二阶段形成的生物聚合物进行自我复制。

五、例题讲评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

解析: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和多糖能水解,单糖不水解。A错误。

糖类、油脂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蛋白质的水解产物中含有氨基酸,氨基酸中含有—NH2,则推知蛋白质中除含C、H、O三元素外,还含有N元素等。B不正确。

糖类中的单糖和二糖及油脂都不是高分子,多糖及蛋白质都是高分子。C不正确。

D选项正确。

答案:D

【例2】某物质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物质A、B,且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该物质可能是( )

A、甲酸乙酯(HCOOC2H5)

B、硬脂酸甘油酯

C、葡萄糖(C6H12O6)

D、淀粉〔(C6H10O5)n〕

解析:逐项分析。

A可选:

HCOOC2H5+H2O HCOOH+C2H5OH

46 46

B不可选:

3×284 92

C不可选,因为葡萄糖不水解。

D不可选,因为淀粉水解只生成一种物质。

答案:A

【例3】新制Cu(OH)2和银氨溶液都是弱氧化剂,但却能将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

(1)判断葡萄糖溶液能否使KMnO4(H+,aq)褪色。答。

(2)判断葡萄糖溶液能否使溴水褪色。若能,写出反应方程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解析:弱氧化剂都能将葡萄糖氧化,溴水和KMnO4(H+aq)都是强氧化剂,自然也能将葡萄糖氧化,而本身被还原为无色离子(MnO Mn2+,Br2 Br—)。

溴水将—CHO氧化为—COOH,多出1个O原子,这个O原子应该是由1个H2O分子提供的,1个H2O分子提供一个O原子必游离出2个H+,所以H2O是一种反应物,HBr是一种生

成物。

答案:(1)能(2)能

补充习题:

1、下列食用物质中,热值最高的是( )

A、酒精B、葡萄糖

C、油脂D、蛋白质

解析:油脂是摄食物质中热值最高的物质。“喝酒暖身”是由于酒精能加快血液循环的缘故,与其热值关系不大。

答案:C

2、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鸡蛋黄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鸡蛋生食营养价值更高

C、鸡蛋白遇碘变蓝色

D、蛋白质水解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解析:鸡蛋白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错;鸡蛋生食,难以消化,营养损失严重,且生鸡蛋中含有多种细菌、病毒等,B错;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不是蛋白质的性质,C错。

答案:D

3、尿素( )是第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下列关于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尿素是一种氮肥

B、尿素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一种产物

3、基本营养物质教学设计

C、长期使用尿素不会引起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D、尿素的含氮量为23、3%

解析:尿素施入土壤,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最终转化为(NH4)2CO3,(NH4)2CO3对土壤无破坏作用。A、B、C都正确。

CO(NH2)2的含N量为:

w(N)= ×100%= ×100%=46、7%。

D错误。

答案:D

4、下列关于某病人尿糖检验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观察发生的现象

B、取尿样,加H2SO4中和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观察发生的现象

C、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

D、取尿样,加入Cu(OH)2,煮更多内容源自幼儿

基本营养物质教案更多内容源自幼儿沸,观察发生的现象

解析:葡萄糖的检验可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Cu(OH)2共热,或与银氨溶液共热而完成。

答案:C

5、饱和高级脂肪酸的分子通式可以用CnH2n+1COOH表示。营养学研究发现,大脑的生长发育与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密切相关。深海鱼油中提取的DHA就是一种不饱和程度很高的高级脂肪酸。它的分子中含有六个碳碳双键,学名为二十六碳六烯酸,则其分子式应是

( )

A、C26H41COOH&nbs

p; B、C25H39COOH

C、C26H47COOH D、C25H45COOH

解析:由“学名为二十六碳六烯酸”中的“二十六碳”可推其分子中应含有26个C原子,排除A、C——它们的分子中都有27个C原子。

C25H39COOH的烃基(—C25H39)的不饱和度为:

Ω= =6

C25H45COOH的烃基(—C25H45)的不饱和度为:

Ω= =3

C25H39COOH分子中有6个烯键,即6个碳碳双键,B对,D错。

答案:B

6、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3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

(1)甲方案: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溶液变蓝

结论:淀粉尚未水解。

答案:甲方案操作正确,但结论错误。这是因为当用稀碱中和水解液中的H2SO4后,加碘水溶液变蓝色有两种情况:①淀粉完全没有水解;②淀粉部分水解。故不能得出淀粉尚未水解之结论。

(2)乙方案:淀粉液水解液无银镜现象

结论:淀粉尚未水解。

答案:乙方案操作错误,结论亦错误。淀粉水解后应用稀碱中和淀粉溶液中的H2SO4,然后再做银镜反应实验。本方案中无银镜现象出现是因为溶液pH

(3)丙方案: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

结论:淀粉水解完全。

答案:丙方案操作正确,结论正确。

上述3个方案操作是否正确?说明理由。上述3个方案结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7、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从日本进口了数亿吨大豆,用传统的压榨法怎么也提取不出油来。后来发现大豆上都留有一个小孔。请走访1家现代化的植物油厂或上网查询有关资料,然后解释其原因,并用概括性语言回答工厂里现代化的提油技术是用什么方法。

答案: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取植物油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榨油方法

——压榨法。当时,国际上先进的方法是萃取法:在大豆上打1个小孔,将大豆放入CCl4中萃取。我国从日本进口的数亿吨大豆,就是被萃取了豆油的大豆,所以压榨是不会出油的。现在,我国大型企业提取植物油采用的先进技术也是萃取法。

8、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元素的蛋白质,经测定其含铁的质量分数为0。34%。若其分子中至少有1个铁原子,则血红蛋白分子的最低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解析:由于Ar(Fe)/Mr(血红蛋白)=0。34%

所以;Mr(血红蛋白)= = =16471、

答案:1647

化学教案(篇2)

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化学,知道化学研究的内容与范畴,说出学习和研究化学的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化学的发展简史,体会化学科学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培养学习化学的责任感。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化学,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与范畴。

【教学难点】了解化学的发展简史,体会化学对人类的贡献,培养学习化学的责任感。

【教学方法】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和认识化学。

引入情境,生成新知: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表演的魔术(实验):(1)白纸显红字;(2)水变“牛奶”,“牛奶”变水;(3)玻璃棒点燃酒精灯。

想一想: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已学过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知识)能否解释?

讨论交流:提到“化学”,你想了解关于化学的哪些知识?

自学研讨,生成能力:

1、列举身边生产生活事例,哪些地方体现着化学?

提示:衣服要经过化学处理;农作物丰收要靠农药化肥合理使用;建筑材料用化工产品;出行交通工具与化学密不可分。体现化学在衣、食、住、行、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2、你还能列举出与化学密切相关的物品或提出与化学相关的问题吗?

比如:各种各样的玩具,甚至玩具中使用的电池都与化学有关。电池能放电的原因,也与化学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中蜡烛燃烧,铁器生锈等。

1、在古代,化学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

古代化学:对物质变化的探索阶段。发现和利用了火,并创造出了一些有价值的产品。如简单的工具、造纸术、火药。

2、到了近代,化学发展取得的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

近代化学:进入物质研究的微观阶段。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化学基础;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有规律可循。

3、现代化学体现在哪些领域?假设没有化学,你想象一下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现代化学:合成新分子阶段,人们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有几千万种。人类发现和制造物质种类繁多,制造了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假如没有化学,我们将生活在物质匮乏的社会,没有丰富多彩的物质,没有先进的生产技术,没有便利的交通工具。

你能总结出什么是化学吗?化学研究的内容与意义是什么?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化学不仅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

3、化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有:

4、化学能使人们进一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

合作探究、展示提升:

化学研究的对象与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否相同?

绿色化学并不是只生产绿色物质的化学,而是指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的主要特点如下: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型的产品。

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而不是物体,物理学主要研究物体及其运动。

4、下列哪位科学家提出了元素周期律并画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C)

①发明指南针 ②造纸技术 ③烧制陶瓷 ④火药的发明 ⑤青铜器的制造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

A.会制造劳动工具                B.发现和利用了火

C.原子论和分子论的创立         D.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A.化工厂的烟囱中排放出未经处理的烟尘 B.将未经处理的废水排放到河流中

C.农民焚烧作物秸秆            D.垃圾分类回收,并进行化学加工再利用

【课后作业】课后“练习与应用”习题。

拓展作业:请上网冲浪或去图书馆查阅或者通过报纸、杂志等途径了解更多的内容。那么化学究竟是对人类社会利多还是弊多,请就此开展一次辩论:

3、什么是化学?

初中化学绪言课对于学生建立对化学学科的认识角度、培养对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学习化学学科的学习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在新课引入上,表演小魔术:“白纸”变画,事先用酚酞画好画,晾干,学生看到“白纸”,现场喷上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色的画和字“化学?”学生很震撼,这时课堂气氛达到第一个高潮。再介绍衣、食、住、行中的化学。从高科技到身边,先从中国的骄傲:“上天”――“天宫二号”与“神州11号”宇宙飞船对接;“入海”――“蛟龙号”潜水器下水;隐形飞机J-21;超级计算机;“鸟巢”“水立方”(聚焦化学家的贡献在于新材料、新能源等)……引出化学的贡献:新材料、新能源、化学与生命……感知化学的魅力,深深感到化学的重要性。然后了解化学发展历程,让学生真正理解“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的内涵。最后,了解化学对物质的研究、化学合成产品的应用与开发,进一步认识化学、了解化学,让学生感知化学对人类的重要作用,树立学好化学、造福人类的远大理想。

化学教案(篇3)

1、了解什么是化学,认识到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进一步认识自然、适应自然、保护自然,认识到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2、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激发学生亲近、热爱。

教师准备:1的相关素材及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Internet超级链接)2试管、烧杯、玻棒、白纸(用NaOH溶液、酚酞试液、澄清的石灰水、稀盐酸等。

本课题是九年级学生系统地学习化学的第一课。

谭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展示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魅力,“视频导入”抓住了学生眼球,物质世界绚丽多彩的第一印象,浓缩了历史的变迁、拓展了求知的视野。

教学中注意发挥教科书“图文并茂、以图代文”的特色,培养学生“解读图文”的自学能力,通过互动实践的探究突出化学学科的特点。

教学中展示学生课前调查的信息,能较好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如此坚持下去,其深层次的教学意义还在于让学生通过互动实践活动、资源共享展示等环节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让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

更可贵的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实践第一性的观点向学生推介出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变化中学、探究中学。

1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知道“化学是什么”。

AgNO3溶液、HCl溶液、NaOH溶液酚酞、CuSO4溶液、试管架。

甲:[AB液体(AgNO3溶液)。C、D两种无色液体),我也请大家猜一猜,如果向盛有C液体(NaOH溶液)的烧杯内,逐滴滴入D液体(无色酚酞)]

丙:我是一个制造商,产品是什么呢?(展示蓝色的E液体和无色的F液体)。

丙:[向盛有E液体(CuSO4溶液)的试管中倒入无色的F液体(NaOH溶液),倒出试管上层清液后,将蓝色沉淀物移到一个小果冻盒内。]

丙:同学们,我的产品是什么呢――“果冻”,但这种假果冻是不能吃的。

师:谢谢三位同学的精彩表演,同时感谢所有同学的积极参与。

密切相关。

(将喷雾壶内液体向一张白纸喷去,白纸显示出红色的“化学大世界”。)下面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这神秘的“化学大世界”。

学生欣赏动画同时思考问题: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何关系?

学生欣赏动画、阅读教材、小组讨论,然后全班同学交流对化学的认识。

(1)说出你所知道的化学家。

(2)列举生活、生产与化学有关的现象或事例。

1、西班牙西北部海岸被污染的海滩。

2、堆积如山的工业有害废物。

3、工业废料“红尘”滚滚。

4、资料“绿色化学”。

揭开了化学学习的序幕,既突出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又寓意着“化学探----猜测----设计----实践----结论----反思”,同时暗喻了学生是化学学习的主体。

课堂内容选取触目惊心的“反面教材”显示了化学另一面,很自然地向学生呼唤出“绿色化学”。

这种教学处理对培养学生作为现代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是十分必要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老师在化学第一课学习中,就涉及到了学生“化学学习成长袋”,这是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新的学习评价实践和新的教育评价观的具体体现,这种作法是值得提倡的。

化学教案(篇4)

土石坝压实质量控制是土石坝施工中的重点同题.从土的压实机理出发,选取正确的'压实标准,通过击实、碾压试验,确定压实度和最大干密度及碾压参数,经对现场压实质量实时检测,依据施工质评标准,控制压实质量.本文以长江水库扩建工程中主坝后坝坡加高培厚的填筑施工为例,对土石坝压实质量控制中步骤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略分析.旨在正确地应用压实标准,合理探作试验规程,分析试验成果,确保工程质量.

作 者:张国辉 卢学岩 Zhang Guo-hui Lu Xue-yan  作者单位:张国辉,Zhang Guo-hui(吉林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吉林,吉林,13)

卢学岩,Lu Xue-yan(大安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办公室,吉林,大安,131300)

刊 名:吉林水利 英文刊名:JILIN WATER RESOURCES 年,卷(期): “”(10) 分类号:V641.2+1 关键词:碾压式土石坝   压实质量   控制  

化学教案(篇5)

⑵通过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活动探究,体验定性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Ⅱ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一些知识,在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的深入的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该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和拓展,又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另外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之后,应用物质结构理论来指导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是对第一章内容知识的深化。该部分内容在初中化学,高中必修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形态。同时化学反应释放的化学能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这一节知识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日常生活都有广泛的应用,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因此,本节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回忆、思考)在初中你学过哪些能量变化较大的反应?

(自学、思考)化学反应总伴随着热量变化吗?通过课本p32,请从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的角度分析什么是放热反应?什么是吸热反应?

(自学、思考)通过分析课本p32的图2-1,请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高低角度分析什么是放热反应?什么是吸热反应?以能量为纵坐标,画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简单示意图。

(观察、思考)通过观看实验2-1,表述现象,得出结论,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将铝条打磨光,插入装有3ml 6mol/l盐酸的试管中 反应方程式:

(观察、思考)通过观看实验2-2,表述现象,得出结论,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将ba(oh)2·8h2o晶体研细后与nh4cl晶体一起放入烧杯中,放在滴有几滴水的玻璃片上,立即用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合物。 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为 热反应 用手触摸烧杯下部 用手拿起烧杯 (思考、讨论)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举例说明什么是中和热?如果要通过实验测定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中和热,你认为在设计实验装置和操作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自学、交流)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在生活、生产、工业与科研领域有何应用?

化学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石蕊和酚酞溶液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并能说出石蕊和酚酞在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中所显示的颜色,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了解几种常见的酸及其物理性质。

3.掌握酸的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3.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

2.酸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过程

(一)酸碱指示剂

[问题探究]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在酸、碱溶液中的变色有何规律?

【知识点1】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常见的有石蕊和酚酞。石蕊试液呈紫色,遇酸溶液变红色,遇碱溶液变蓝色;酚酞溶液呈无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

【知识拓展】1.酸溶液的溶质一定是酸;酸性溶液的溶质不一定是酸,还有可能是盐,如氯化铵、硫酸锌等。酸性溶液包含酸溶液。碱溶液的溶质一定是碱;碱性溶液的溶质不一定是碱,还有可能是盐,如碳酸钠等。碱性溶液包含碱溶液。

2.盐溶液有可能呈酸性,也有可能呈碱性,还可能呈中性。

(二)几种常见的酸

[问题探究]常见的酸有哪些?它们的物理性质是怎样的?有哪些用途呢?

【知识点2】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

【实验分析】实验10-2

(1)观察盐酸、硫酸的颜色和状态。

(2)分别打开盛有盐酸、硫酸的试剂瓶的瓶盖,观察并闻气味。

盐酸硫酸

颜色、状态无色透明液体无色油状液体

打开瓶盖后的现象出现白雾无明显现象

气味刺激性气味无味

密度常用浓盐酸(37%~38%)1.19g/cm3常用浓硫酸(98%)1.84g/cm3

【知识点3】盐酸和硫酸的用途:

用途

盐酸(HCl)重要化工用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如盐酸麻黄素、氯化锌)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硫酸(H2SO4)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

【知识点4】浓硫酸的腐蚀性:

【实验分析】实验10-3

将纸、小木棍、布放在玻璃片上做下列实验:

实验放置一会儿后的现象

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纸上写字纸上写字处变黑

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木棒变黑

将浓硫酸滴到一小块布上布上出现小洞

【实验结论】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它能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里的氢、氧元素,生成的黑色物质炭,该性质称为脱水性。

[问题探究]如何正确稀释浓硫酸?错误的操作会引起什么后果?

【知识点5】浓硫酸的稀释:

【实验分析】实验10-4

1.实验过程: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并用手轻轻碰触烧杯外壁。

2.实验现象: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3.实验结论: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因为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会使酸液向四周飞溅。如果不慎溅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注意】浓盐酸的特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会观察到瓶口有白雾出现,那是因为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故在开启的瓶口处形成白雾。所以应密封保存浓盐酸。

【知识拓展】在实验室中浓硫酸做干燥剂,但只能够干燥中性气体(H2,O2,N2,CO,CH4等)和酸性气体(CO2,SO2,NO2)。

(三)酸的化学性质

【知识点6】盐酸、硫酸等酸在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H+),所以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即酸的通性。

【实验分析】实验10-7

实验一:酸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1.实验步骤:在点滴板上分别滴入两份稀硫酸和稀盐酸,再用胶头滴管在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分别滴入酚酞溶液和石蕊溶液,观察现象。

2.实验现象: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稀盐酸溶液变为红色无明显现象

稀硫酸溶液变为红色无明显现象

[问题探究]此实验说明酸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3.实验结论: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实验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1.回顾第八单元金属与酸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表:

与稀盐酸反应与稀硫酸反应

镁Mg+2HClMgCl2+H2↑Mg+H2SO4MgSO4+H2↑

锌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

铁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

2.结论: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实验三: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1.实验步骤:在盛有稀盐酸和稀硫酸的试管里分别放入一根生锈的铁钉(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过一会儿取出铁钉,用水洗净,观察铁钉表面和溶液颜色的变化

2.实验现象:

现象化学方程式

①金属氧化物与稀盐酸作用铁钉表面的红棕色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Fe2O3+6HCl2FeCl3+3H2O

②金属氧化物与稀硫酸作用铁钉表面的红棕色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Fe2O3+3H2SO4Fe2(SO4)3+3H2O

[问题探究]上面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处?

3.实验结论: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注意】铁单质与酸反应,生成物中有Fe2+,溶液中有Fe2+时,溶液呈浅绿色;铁的氧化物与酸反应时,铁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当溶液中有Fe3+时,溶液呈黄色。

【知识拓展】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锈时,不能将铁制品长时间浸在酸中,因为铁单质也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问题探究]盐酸、硫酸等酸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小结】酸的通性:

①酸能与指示剂作用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酸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②酸能与活泼金属作用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

③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作用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

四、教学反思

化学教案(篇7)

名称

基本信息

课题3 制取氧气

执教者 课时 1

所属教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目录

本节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氧气是初中阶段化学学习的第一种具体的化学物质。之所以把氧气作为第一个学习的物质,是因为氧气不仅是一切人和生物须臾也离不开的重要物质,而且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大气)中,并且氧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元素,它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化合形成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通过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教材分析

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氧气是初中化学必须掌握的一种重要物质,故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对于九年级学生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也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基本实验。本节课在初中化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学生刚刚学习化学这门学科不久,只了解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但对于物质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只知道了实验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了解了一些简单的、独立的实验基本操作,但如何将单个的学情分析 实验操作有机地结合、连贯起来并制取出具体的物质更毫无所知。所以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学生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还很有限,所以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教师要及时观察并给予恰到好处的启发和引导。

知识与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认识分解反应,知道氧气的工能力目标 业制法,认识催化剂。

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探究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过程与教置的设计,提高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学方法目标

会依据反应原理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

学目标

情感态

在设计装置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在实验中度与价值观

激发兴趣,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创新意识。目标

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包括方法、反 重点教应原理、仪器装置、检验方法、收集方法等。

学重难难点

两套制取气体装置的使用原理。

本设计计划充分利用多媒体、板书、学生实验等多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气体学策略的操作能力。首先利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激发出学生探究的欲望;然后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制取氧气肯定需要用“含与 设计氧”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重点是指导学生去思考和研究如何用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完成本节课的目标。教说明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以观看图片的形式引入课堂

回答:氧气在我们内容,新颖,易引1.展示图片:氧气用于动植物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起学生兴趣,同时呼吸,医疗等

用途,是不可或缺的物在无形中感受到

了氧气的重要性。提问:这些图片说明了什么? 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观看,思考

课本未涉及,思考,讨论,回答。

但确实是最重要

自然界中氧气获的制氧方式,培养2.工业上需制取大量氧气,你认为得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开阔孩子们的思怎样制取既方便又经济? 光合作用。维,灵活掌握知识4的能力。

简单介绍工业制氧过程,引导2分思考,讨论。学生利用沸点不同来分离混合物的钟 通过工业制

物理,因为没有新氧过程介绍,让孩方法。

物质生成。子们了解到一种该过程是物理还是化学变化? 分离混合物的方

学生了解到:过氧法。

3.那么大家想不想自己亲手去制一化氢中加二氧化锰,加瓶氧气呢?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学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明确实验室习一下实验室是如何制出纯净氧气可以制氧气。制氧气的三种方的。法,便于接下来的学生认真观察老学习思路清晰,系说出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师的操作方法,实验现统掌握。法。象并做记录。

培养学生观提出问题:大家知道在自然界中我们是如何获取氧气的吗?

讨论,总结: 察和分析实验的能力。

1.探究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1.常温下过氧化氢分方法 解缓慢 通过实验探

究法引出催化剂,按照课本38页实验步骤 2.加入二氧化锰后过培养学生实验探

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 究能力和科学分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析能力。

3.二氧化锰可重复使从二氧化锰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 通过观看多用,归纳出催化剂的概念及特点 媒体视频图片,更

4.二氧化锰自身不能生动直观的了解 指出概念,强调重点词汇意思。产生氧气 到二氧化锰在化

工生产中的重要

1、“改变”是加快或减慢物质的化交流二氧化锰在作用。学反应速率 反应中所起的作用,了

解到什么是催化剂 试着学会归

2、“质量、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

纳总结知识。

有发生变化”是指催化剂没有发生知道催化剂能改改变,同时也意味着催化剂没有参变(加快或减慢)化学提高分析问 加化学反应。反应速率,在化学反应题的能力。

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总结催化剂特点为“一变两不没有发生改变。通过对比法 变”更容易地认识了

观看,了解催化剂分解反应,同时也多媒体演示催化剂 作用 学会了利用对比的方法学习化学写出过氧化氢制氧反应的文字正确写出该文字知识。表达式 表达式。设问:实验室又是怎样用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制氧气的呢?

通过交流反

认真观看,记录 思有利于巩固所

学知识

认真观察实验现

练习反馈,加深理解,查漏补缺 实验探究,引导观察

利用多媒体让同学们看到高锰象 酸钾和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的状态和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记录并记忆 演示实验:将混有二氧化锰的根据描述试着写氯酸钾混合物放入小试管中加热,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文字表达式

指出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是催认真记忆,回忆各化剂,并在板书中写出该反应的文个步骤的实际操作方字表达式。法

演示实验:将适量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加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点燃

讨论

根据实例理解概描述:高锰酸钾加热后会放出念 氧气,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这两

通过讨论得出结种物质。

论:

指出高锰酸钾制氧气操作中的同属于化各个步骤与要点,总结为“查、装、相同点:定、点、收、离、熄”对应谐音“茶学反应中的基本类型 庄定点收利息”

不同的:化合反应

而分解总结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特点是多变一,反应特点是一边多。法,分析对比,发现规律

交流并整理本堂提问:通过对以上三个反应文字表达式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共课知识点 同点,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积极思考,认真完与学生们共同讨论后得出,该成 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并在板书中写出分解反应的定义

引导学生将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作对比,得出它们的相同的与不同的。课堂小结

2分钟

布置作业

1分钟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及练习册对应题目 板书设计

本节课基本能按课前设计落实了各项目标。在跟学生一起进行探究过程中,时刻想着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所以我尽可能的鼓励学生对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对他们提出的见解中合理的部分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对其中不合理的部分加以详细的分析,用学生能懂的理论或实验来说服他,让他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教到了困难,如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不清楚时及时加以帮助,以确保探究能顺利的进行下去。在学生想到收集气体后再检验等方法时,由于他们知识的缺乏,学后面的探究活动就无法进行了,我及时介绍了收集装置。这样探究活动就得以顺利进行,同时也巩固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反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想我会充分发挥学生课前预习的作用,思 课上通过汇报预习结果的形式来代替老师的讲解。

通过随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反馈的信息来看,本节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当时听课的老师认为我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方面做的很到位,有利于学生的后期发展。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6篇《初中化学教案设计》,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化学教案(篇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描述有关实验现象;会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道铁制品锈蚀的原因和一般防锈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逐步养成实验、观察、思维的习惯并学会其方法,能利用铁的性质分析解释有关现象和问题。

3、德育目标:了解我国古代和现代的冶铁史,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铁的化学性质。

2、对“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理解。

3、建立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有很大影响的观点。

三、突破难点措施:通过比较铁与氧气反应,铁在干燥空气中、在水中、与空气和水接触的不同现象,分析原因,得出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结果不同的结论。

四、教学模式:

开放式“超前自学”教学模式。其基本环节是:学生开放学习--交流学习结果--师生总结评价--创新应用练习。

五、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实验、观察、分析、归纳、查阅资料。

六、教学媒体选用:常规仪器(略)、录像片、实物投影仪、图表、计算机。

七、提前准备工作:1、学生查阅有关资料;2、提前一周开始观察铁生锈的三个实验。

八、教学过程:

(一)专题讨论,开阔视野

1、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用品是铁制成的?

2、你知道我国古代从何时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我国古代何时发现“湿法冶金”?

3、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钢铁工业生产状况如何?

(二)学习交流,总结评价

1、根据日常生活的观察,了解回忆铁的物理性质:

_色,_态,_延展性,_传导性,硬度_,密度_,熔点_,沸点_,_磁化。

2、铁的化学性质:

[温故知新] 铁在氧气中燃烧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设疑导入] 铁在空气中呢?

[展示] 一周前开始做的三个铁生锈对比实验结果。

[实验与观察]

[分析与思考] 1、三个实验的条件有什么不同?

2、三个实验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3、这说明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4、如何防止铁生锈?

5、举出你所知道的防止铁生锈的例子,它们的原理是什么?

[启发与点拨] 1、铁锈的主要成份。

2、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结果相差很大,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 避免铁生锈。

3、全世界每年因生锈而浪费的钢铁约占全世界年产量的1/4, 可见钢铁防锈具有重要意义。

4、常见的防锈方法。

[分组实验] 铁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观察] 有什么现象发生?

[分析与思考] 原因是什么?化学方程式怎么写?

[启发点拨] 1、根据该性质可用铁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2、由该性质也可知使用铁制品应避免与酸接触。

[展示] 提前做好的铜树的实验结果。

[分组实验]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观察] 有什么现象发生?

[分析与思考] 原因是什么?化学方程式怎么写?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启发点拨] 铁制品不能盛放硫酸铜溶液。

[小结与概括] 你认为应该如何归纳铁的化学性质?

(三)议议练练,创新应用

[想想议议] 由上述铁的两条化学性质,结合以前所学的制氢方法,你对置换反应有 什么进一步的认识?

[诱导归纳] 1、不同的金属(如铁、锌)可以把同种酸中的氢元素置换出来,制出氢气。

2、同一金属(如铁)可以把不同酸(如盐酸、硫酸)中的氢元素置换 出来,制出氢气。

3、金属铁还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练习与反馈] 把5.6克铁放入足量硫酸铜溶液中,完全反应后, 溶液的质量有无变 化?为什么?

[创新应用] 查阅有关资料,看看有哪些更先进的防锈蚀的方法?形成一篇科学小论文。

化学教案(篇9)

[ 学习目标 ]

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2 、掌握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和计算。

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对溶液的“浓”和“稀”具体分析,提出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质量分数,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2、讨论影响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的因素,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阅读和练习,对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能做到步骤完整、字迹工整有逻辑性。知道化学计算格式美。

教学重点:

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 学习过程 ]

一、 溶液的组成与 “浓溶液”和“稀溶液”的关系

(阅读)课本143页第一,二段。

(讨论)怎样判断两杯糖水的浓度大小。

(小结)。

(观察)两杯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

(讨论)怎样判断两杯硫酸铜溶液浓度的大小。 .

(小结)。

(讨论)决定溶液浓或稀的因素是什么呢

(小结)

(观察)将一杯硫酸铜溶液分成三等份,其中一份加入少量的.水,另一份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

(讨论)(1)、每一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改变

(2)、将其中一份加入少量的水,其溶质、溶剂、溶液的是否改变

(3)、将另一份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其溶质、溶剂、溶液的是否改变

(4)、原溶液减少溶质,其溶质、溶剂、溶液的是否改变

(5)、原溶液蒸发溶剂,其溶质、溶剂、溶液的是否改变

(小结):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

溶液的组成

每一份

加水

蒸发水

加入溶质

减少溶质

二、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1、溶质的质量分数

(提问)什么叫溶质的质量分数

(提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如何

(提问)怎样理解

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提问)某硝酸钾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解释其含义

2、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讨论):下表中的数据:

硝酸钾溶液

KNO3固体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克

96克

200克

10克

150克

16%

100克

25克

(小结)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的关键是

(阅读)课本例题1和例题3以及解题格式。

(讨论)找出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

(练习)蒸干20克食盐溶液得到1.5克氯化钠。计算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三、 当堂训练

1 、将10克蔗糖溶于90克蒸馏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A小于10%

B等于10%

C大于10%

D无法判断

2 、从200毫升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取出10毫升。取出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 . 0.2% B . 2%

C . 10% D . 20%

3 、将6克食盐溶于94克水中,多少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

1)若将溶液分为二等份,每一份的溶质质量分数呢

答:。

2)取一份,向其中加入10克水,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

3)向一份中加入2克食盐,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

四、 反思评价:

1、我能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吗

2、我能说出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关键吗

3、我掌握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格式吗

化学教案(篇10)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铁的性质是现行教材(人教版)第六章第一节内容。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非金属元素氧、氢、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学习了本章内容之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将较为完整,同时本节内容的学习也为第八章中金属活动性顺序和酸、碱、盐的知识奠定基础,而且本节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视野。

2.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A.了解铁的物理性质,掌握铁的化学性质。B.学会铁制品的一般防锈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A.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初步学会运用对比、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用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B.通过符合认识规律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A.通过探究性学习,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并树立珍惜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B.通过宣化钢铁公司的发展史及我国钢铁史的学习,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好化学的志向。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铁的化学性质

(2)难点:A.钢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B.学生对“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及教材处理

1.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铁制品已是司空见惯,对铁的一些物理性质也有所了解。因此,对于铁的物理性质,可采用以生活中常见的铁制品入手,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分析、讨论、归纳。关于铁的化学性质,在本章之前已经学过了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铁与酸的反应,在学习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时也曾接触,则可用温故知新的方法加以引导,进一步学习。

2.教材处理及意图

(1)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宣化钢铁公司生产发展情况,钢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我国的钢铁发展史及产量情况等资料的收集。每一组推选一人课堂发言,教师评价总结后转入铁的性质学习。这样处理能使学生自主认识身边常见物质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化学与社会、技术的相互联系,学会收集处理信息,同时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铁的物理性质主要通过讨论题的形式完成,教师选取生活中的钢铁制品为例,由学生讨论各应用了铁的哪些物理性质。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一般顺序和方法。

(3)铁的化学性质采取“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学习铁跟氧气的反应时,在学生了解铁丝在纯氧中能够燃烧但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忆在空气中点燃镁条的实验,探究铁镁两种金属跟氧气反应时的条件的差别,得出镁比铁活泼的结论。在学习铁与酸反应时,由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导入,学生亲自动手做锌、铁、铜与酸混合的实验,探究锌、铁、铜的活泼性差异。学习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时,则通过一个新奇的实验导入:一把明亮的小刀浸入硫酸铜溶液,片刻取出,“铁刀”变成了“铜刀”,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奥妙,探究反应的实质。如上的教材处理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比较分析——归纳结论——总结规律的过程,获得主动发现的快感,增强了学习兴趣。

(4)关于钢铁制品生锈及防锈措施的内容,在本节课的一周以前,布置研究性学习课题“钢铁制品锈蚀条件及防锈措施的探究”。由学生代表汇报探究结果,引发讨论,使学生认识到防锈措施和锈蚀条件的关系。通过此过程,帮助学生提高与他人交流、讨论和语言表达能力,并逐渐树立珍惜资源,合理、正确使用资源的观念。发展科学探究的精神,积极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教学模式。

2.学法指导:

A.指导学生学会认识金属单质物理性质的一般方法。

B.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评价方式:侧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思路的综合评价。

4.教学手段:实物呈现,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化学教案(篇11)

初中化学集体备课教案设计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 【课标内容】

1.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2.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3.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4.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尝试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5.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6.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7.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课标解读】

从不同角度研究物质的分类和转化,是化学家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 重要内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了解研究化学物质的 一般方法,又可以让学生从分子层次上对化学物质有一个大致的了 解。

本单元教材以“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物质的量”、“物质的聚集状 态”、“物质的分散系”等化学物质的一般属性为主线进行编写的。物质的分类和转化实质是分子等微观粒子的变化;物质的量是将微 观粒子与宏观质量相联系的基本物理量,帮助实现物质转化过程中 的定量研究;物质聚集状态的变化实质是分子等微观粒子间相互作 用的变化和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同时很自然地引出了“气体摩尔体 积”的基本概念;物质的分散系也涉及分子等微观粒子。所以本单 元内容实质上是在引导学生以化学的眼光、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使学生认识到宏观和微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 学的科学方法之一。

这样编写一方面可以与初中化学进行合理衔接,另一方面又为高 中化学后续内容的学习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在初中化学的学习 中,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化学反应,知道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和 物质转化的一些实例,但初中化学中没有系统学习和研究有关酸、碱、盐、氧化物等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没有对这些物质的转化反 应进行整理总结。本单元中关于物质的分类和转化内容正好可对初 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 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还可以为后阶段学习钠、镁、氯、氮和硫等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规律打下必要基础。在初中 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气体物质、固体沉淀、溶液、浊液 等具体实例,本单元中有关“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分散系” 等内容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物质的存 在状态,在原有基础上提升对化学物质的认识,同时为后续内容的 学习准备重要的基础。

从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来看,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胶体等都 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科学研究中,是学生 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所必需的基础知识;物质的类别、转化关系、聚 集状态等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将这些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有序的 整理,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起了解化学学科、学习研究物质所必须具 备的知识基础。它们出现在第一专题的第一单元中,凸显了其在化 学学科领域的重要性和对学生后续学习奠定的基础性。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教学目标角度分 析,本单元内容和编排为教学留下了自主发挥的余地。另外,在教 材的编写中,还为教师开发利用其他教学资源留下通道,许多地方 需要教师发挥能动性自主开发教学资源,根据不同教师的不同理 解、不同经历,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必须因地制宜地开发教 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补充不同的实例、增加不同的实验,来达到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掌握化学 物质的分类方法,认识比较和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2.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相互转化的重要意义。3.知道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初步学会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之间的简单计算。

4.知道固、液、气态物质的一些特性。初步学会运用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

5.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6.能用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分散系等概念解释一些实际的问题。

7.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初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8.知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初步学会书写离子方程式。

9.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设计思想】

本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引导学生 用化学的眼光去认识客观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物质,就是要让学生初 步了解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化学学科已经为改善人类的生活 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并还将起着更大的作用。从而在高中化学学习 的起始阶段就能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 的奇妙与和谐,培养和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 把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教学目 标的协调和统一,力求达到最佳的整体效果。【课时安排】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课时 物质的量

2课时 物质的聚集状态

1课时 物质的分散系

1课时 【教学方法】

以化学多媒体实验室为主要授课地点,以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性学习及多媒体、网络的应用等适合中学生心理发展 特点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为主要授课方法,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探究 活动过程中学习、体验和应用化学科学。【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以纸笔测试评价和平时活动表现评价相 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纸笔测试和平时活动表现各占50%。

化学教案(篇12)


公开课教后感年级   高三           学科   化学           开课老师   徐伟   2011年11月25日,我校开展了一个主题为“学生主体参与,构建活力课堂”的教学研讨活动。我所教授的一节课── “有机推断与合成” 有幸得到了同行们的现场指导。以下是我所讲授内容的课例及课后反思,敬请各位同行指正。“有机推断与合成”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五的内容。高考考试说明上对这一节的要求是:能利用不同类型有机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设计合理的路线合成简单的化合物。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整节课围绕如何使学生掌握合成的方法,解题的规范和设计合成路线上。 本节课亮点简述如下:1.注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强化了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知识传授的同时,更注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如通过学案导学,布置学生带着任务自学教材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阅读教材以及学案上的材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框图联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对图形的分析、描述能力。课堂上引入了历史上的合成案例,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学会了合成的基本方法,自己总结出解决合成题的思路。2.以问诱思,任务驱动。在本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中,我都设置了问题,使学生带着任务自学教材,提高了学习效率;这些问题的设置也能使得教学过程衔接和过渡顺畅自然,问题设置依据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原有的知识掌握情况,并且问题设置难度呈阶梯型特点,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真正“面对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另外通过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尝试解决,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过程。 3.强化了新旧知识的融合,及时更新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构建主义理论认为,教师的作用不是简单的将书本上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应该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学会自己开展探究活动,建构知识,并能将知识与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融合,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框图结构解决合成的方法虽然是个新的方法,但是它建立在醇、醛、羧酸、烷烃、烯烃、炔烃的基本知识的掌握和整合的基础之上。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设置各种图形,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整合、联想,在有难度的地方,给以引导,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本人觉得可以提高的地方虽然听课的领导、教师对这一课的评价很好,但本人对这一课感觉还不够完美,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课堂题量略偏大,还不能够充分的锻炼学生自学的能力,高三课堂中如何更加有效的开展自主学习等,还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进行优化。 

化学教案(篇13)

一。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涵义,了解化学键、金属键和键的极性。

1、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在稀有气体的单原子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

2、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活泼金属跟活泼非金属化合时,都形成离子键。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均是离子化合物,包括强碱、多数盐和典型的金属氧化物。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时都易导电。

3、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电子云重叠)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共价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共价键。其中: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共价键;不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原子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包括酸(无水)、气态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多数有机物和少数盐(如AlCl3)。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时都不(或很难)导电。

4、在铵盐、强碱、多数含氧酸盐和金属过氧化物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

5、金属晶体中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作用叫做金属键。

二。理解电子式与结构式的表达方法。

1、可用电子式来表示:①原子,如:Na?;②离子,如:[:O:]2?;③原子团,如:[:O:H]?;④分子或化合物的结构;⑤分子或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结构式是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的化学式。

三。了解分子构型,理解分子的极性和稳定性。

1、常见分子构型:双原子分子、CO2、C2H2(键角180?)都是直线形分子;H2O(键角104.5?)是角形分子;NH3(键角107?18')是三角锥形分子;CH4(键角109?28')是正四面体分子;苯分子(键角120?)是平面正六边形分子。

2、非极性分子:电荷分布对称的分子。包括:A型单原子分子(如He、Ne);A2型双原子分子,(如H2、N2);AxBy型多原子分子中键的极性相互抵消的分子(如CO2、CS2、BF3、CH4、CCl4、C2H4、C2H2、C6H6)。对于ABn型多原子分子中A原子最外层电子都已成键的分子(如SO3、PCl5、SF6、IF7)。

3、极性分子:电荷分布不对称的分子。包括:AB型双原子分子(如HCl、CO);AxBy型多原子分子中键的极性不能互相抵消的分子(如H2O、NH3、SO2、CH3F)。

4、分子的稳定性:与键长、键能有关,一般键长越长、键能越大,键越牢固,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

四。了解分子间作用力,理解氢键。

1、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极性、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2、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点、沸点也越高;但分子间形成氢键时,分子间作用力增大,熔、沸点反常偏高。水分子间、乙醇分子间、乙醇与水分子间都存在氢键。

3、非极性分子的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即“相似相溶”规律)。若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则会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五。理解四种晶体类型的结构特点及物理性质特点。

1、离子晶体是阴、阳离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即所有的离子化合物)。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固态时不导电,受热熔化或溶于水时易导电。注意:在离子晶体中不存在单个的小分子。NaCl晶体是简单立方结构;CsCl晶体是体心立方结构。

2、分子晶体是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的晶体〔即非金属的单质(除原子晶体外)、氧化物(除原子晶体外)、氢化物、含氧酸、多数有机物〕。硬度较小,熔、沸点较低,固态和熔融状态时都不导电。注意:干冰是面心立方结构。

3、原子晶体是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空间网状结构晶体〔即金刚石、晶体硅、石英或水晶(SiO2)、金刚砂(SiC)〕。硬度很大,熔、沸点高,一般不导电,难溶于常见的溶剂。注意:金刚石和SiO2晶体都是正四面体结构。

4、金属晶体是通过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作用(即金属键)形成的晶体(即金属单质和合金)。硬度一般较大,熔、沸点一般较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注意:在金属晶体中不存在阴离子。

5、晶体熔、沸点高低规律是:①不同类型的晶体:多数是原子晶体>多数离子晶体(或多数金属晶体)>分子晶体。②原子晶体:成键原子半径之和小的键长短,键能大,熔、沸点高。③离子晶体:一般来说,离子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④金属晶体:金属离子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但合金的熔、沸点低于其组成的金属。⑤分子晶体: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式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但分子间形成氢键时,分子间作用力增大,熔、沸点反常偏高;在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中,一般来说,支链数越少,熔、沸点越高;在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中,沸点“邻位>间位>对位”。此外,还可由常温下的状态进行比较。

六。注意培养对原子、分子、化学键、晶体结构的三维空间想像及信息处理能力。

七。典型试题。

1、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有共价键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D.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2、下列电子式的书写正确的是H

A.:N:::N: B.H+[:O:]2?H+ C.Na+[:Cl:]? D.H:N:H

3、下列分子的结构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能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2 B.PCl3 l4 D.NO2

4、已知SO3、BF3、CCl4、PCl5、SF6都是非极性分子,而H2S、NH3、NO2、SF4、BrF5都是极性分子,由此可推出ABn型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的经验规律是

A.ABn型分子中A、B均不含氢原子

B.A的相对原子质量必小于B的相对原子质量

C.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D.分子中A原子最外层电子都已成键

5、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A.SO2和SiO2 2和H2S C.NaCl和HCl l4和KI

6、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熔点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2、KCl、SiO2 B.O2、I2、Hg

C.Na、K、Rb D.SiC、NaCl、SO2

八。拓展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HClO、NaClO B.NH3?H2O、NH4Cl C.KOH、K2O2 D.H2SO4、KHSO4

2、下列各组指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共价化合物的是

A.6、8 B.16、8 C.12,9 D.7,8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B.只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C.双原子单质分子中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

D.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4、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2、H2S B.C2H2、CH4 C.CHCl3、C2H4 D.NH3、HCl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B.稀有气体原子序数越大沸点越高

C.分子间作用力越弱的物质熔点越低D.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易失电子

6、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金刚石中,有共价键形成的最小的碳原子环上有6个碳原子

B.在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Na+共有6个

C.在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与12个CO2分子紧邻

D.在石墨晶体中,每一层内碳原子数与碳碳键数之比为2:3

7、下列电子式中错误的是H H

A.Na+ B.[:O:H]? C.H:N:H D.H:C::O:

8.CaC2和MgC2都是能跟水反应的离子化合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的电子式是[:C??C:]2?

B.CaC2和MgC2中各元素都达到稀有气体的稳定结构

C.CaC2在水中以Ca2+和形式存在

D.MgC2的熔点很低,可能在100℃以下

9、根据“相似相溶”的溶解规律,NH4Cl可溶解在下列哪一种溶剂中

A.苯B.乙醚C.液氨D.四氯化碳

10、下列分子结构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能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l4 B.PCl5 C.PCl3 D.BeCl2

11、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Cl2 B.SF6 C.XeF2 D.BF3

12、能说明BF3分子中4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的理由是

A.BF3是非极性分子B.B-F键是非极性键

C.3个B-F键长度相等D.3个B-F键的夹角为120?

13、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属同种类型的是

A.实验和蔗糖熔化B.钠和硫的熔化

C.碘和干冰的升华D.二氧化硅和氯化钠熔化

14、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C.冰熔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D.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未被破坏

15、据报道,近来发现了一种新的星际分子氰基辛炔,其结构式为:

H-C≡C-C≡C-C≡C-C≡C-C≡N。对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

A.晶体的硬度与金刚石相当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可由乙炔和含氮化合物加聚得到

16、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碘升华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酒精溶于水D.HCl气体溶于水

17、下列物质的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

A.金刚石>晶体硅>水晶>金刚砂B.CI4>CBr4>CCl4>CH4

C.正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D.金刚石>生铁>纯铁>钠

18、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B.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C.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D.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

19、已知食盐的密度为2.2 g/cm3。在食盐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钠离子中心间的距离最接近下面4个数值中的

A.3.0×10?8 cm B.3.5×10?8 cm C.4.0×10?8 cm D.4.5×10?8 cm

20、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海底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可满足人类1000年的能源需要。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建成8个笼,每个笼可容纳1个CH4分子或1个游离H2O分子。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下列关于天然气水合物中两种分子极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种都是极性分子B.CH4是极性分子,H2O是非极性分子

C.两种都是非极性分子D.H2O是极性分子,CH4是非极性分子

(2)若晶体中每8个笼只有6个容纳了CH4分子,另外2个笼被游离的H2O分子填充,则天然气水合物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

A.CH4?14H2O B.CH4?8H2O C.CH4?(23/3)H2O D.CH4?6H2O

化学教案(篇14)

一、教学设计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发现过程和对新知识的体验与探索,将认知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中引导学生懂得合作、讨论与交流,实践与探究,查阅资料等多种学习方法来解决问题,以此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二、教学设计思路:

关键是让学生形成清晰的元素概念。在原子结构信息的引导下,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异同点,然后导出元素概念;再次呈现两组原子结构信息,让学生练习,并巩固元素的定义;接着自学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通过阅读元素符号的表格,归纳元素的简单分类;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最后,通过字母组合游戏、元素与健康、物质中的元素组成练习来加深本节课知识的学习。

三、教学设计策略:

1、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从学生存在的问题出发设计化学教学

2、从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设计化学教学

课题2元素(第一课时)

导学案设计

一、教与学目标导航

1、教学重点:掌握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记忆与书写,元素符号的意义。

2、教学难点:元素概念的理解

3、中考考点:元素的概念,常见元素符号记忆与书写,元素符号的意义。

二、预习案

⑴什么是元素?找出元素定义中的关键词,并在书上圈划。

⑵质子数为26、中子数为27的原子和质子数为26、中子数为26的原子是同种元素吗?

⑶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结构中的()部分,与中子数有无关系?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不同。

⑷读课本73页图4—4,了解不同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情况。在地壳中含量占前四位的元素(),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少,作物生长大量需要的元素是(),所以作物要施肥。

(5)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三、教学案

(一)自学质疑

1、O2、O3、H2O、H2O2等物质中都含有相同的什么元素?

2、O2、O3、H2O、H2O2等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中什么是相同的?我们把质子数为8的一类原子统称为什么元素?

3、H2、H2O、H2O2等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氢原子,这些氢原子中什么是相同的?我们把质子数为1的一类原子统称为什么元素?

4、什么是元素?原子的什么决定了元素种类?

5、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组成物质的元素有100多种,地壳中含量较高的前4位元素是哪些?生物中,海洋中含量较高的元素分别是哪些?

6、图4—5中外国人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想到了什么?

7、书写元素符号的方法是什么?

8、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有哪些?

9、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二)交流展示

元素的概念

1、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

2、地壳中的前4位元素是氧、硅、铝、铁

3、国际上需要用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各种元素————————元素符号

4、元素符号书写方法

5、元素符号的意义

7、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三)互动探究

1、对比观察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四)精讲点拨

1、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发生分裂),分子种类改变

2、化学变化中(原子不会发生分裂),原子种类不变

3、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4、元素是宏观概念,用于描述物质的组成,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是微观概念,用于描述物质或分子的构成,即讲种类又讲个数。

(五)矫正反馈

1、元素是宏观概念,是对物质的组成而言的。元素就是具有相同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____________;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

2、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并说出理由。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单质组成的

D、水分子是由氧分子和氢分子构成的

(六)迁移运用

课堂练习

(一)元素符号组合游戏:请把它们变为你认识的元素符号。

ABCMN

auelg

(二)试找一找,下述哪些物质里含有相同的元素?

氧气(O2)、水(H2O)、过氧化氢(H2O2)、

二氧化硫(SO2)、氢气(H2)、硫粉(S)

(三)身边的元素——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经常看到为健康劝人们进补的广告,这里的锌指的就是元素,像这样的元素你还知道哪些?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802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