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范本6篇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范本6篇

请跟随小编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一年级静夜思教案”,以下是我个人总结和归纳的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备好教案课件,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 教案和课件的优化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此外,关于范文大全,您还可以浏览冬爷爷的礼物教案精品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静”“夜”等10个生字,会写“目”“耳”等4个生字。

2、朗读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播放李白的图像,认识李白。

二、认识二类字

1、仔细观察,诗里面的字你认识了哪几个?是怎么认识的?把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学习新的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记住这个偏旁?

3、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4、汇报。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把字读准确?请小老师说说在认读这些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5、开火车认读生字。

6、组词,用你喜欢的字说一句话。

7、游戏:找朋友。为生字宝宝找到自己的拼音朋友。

三、释题-理解

(师手指课题。)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思)

从这个词怎么看出是写“夜”?

评价:对,这是作者直接地告诉我们他在思。请大家把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读出来。指导:你们没读出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应该把“望”和“思”读真切一点。(师同时在黑板上标上着重号,并示范。)再读一遍试试,这次加上动作。

5、李白抬起他的头像举千斤重,举得好费力。孩子们,你们说李白的头怎么就这么重?“举头”这个词怎么读?

6、齐读后两句。

地上只有一个谁?(李白)是啊,天地这样广阔,却只有“明月与李白”相对望,难怪李白强调静夜里静思,他更加地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了。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语气读这首诗呢?学生感情朗读全诗。

过渡:其实古人读诗很讲究韵味,他们读出来的诗有点像唱歌一样的好听。你们听──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篇2】

《静夜思念》教学设计

八戒小学马建奎

【教学目标】

1.了解“夜、思”等9个生词,能写出“思、床”等7个生词。 2.能在拼音的帮助下正确、流利地阅读和背诵古诗词。 3. 想象画面,感受诗中最初描绘的场景。 【教学要点】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词,读懂古诗词的韵律。 2. 背诵古诗词。 【教学难点】

有节奏地朗读诗歌,拓展想象,体验诗歌的意境。 【教具准备】课件和生词卡。 【课表】 1课时。 【教学过程】

首先,复习古诗词导论。

1、简介:谁能背诵古诗《古浪月行》和《赠王伦》? 2.认识作者:两首诗的作者是谁?介绍李白。

3、引言:课件展示了李白秋夜望月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这是什么时候?李白在做什么?

4.板书题目、学习生词“夜、思”等。

(1) 指定试验对象。 (2) 指导学生准确阅读题目。

(3)引导学生说说如何识别这三个词。你知道这三个字吗?你们是怎么认识的?你能为他们找到合作伙伴吗?

(4) 老师根据学生的口语作文在黑板上写:安静,夜,小姐。一起来谈谈这首诗的意义。

二、初读古诗词,学习生词1.引导学生阅读和背诵经文。

(1) 我知道很多孩子已经能读懂这首诗了。请阅读并背诵给所有可以阅读和记忆的人。其他学生仔细聆听并正确评价。

(2)会读会背的同学一起朗读和背诵,让大家听,并给予表扬。 2. 学习生词。

请已经知道一些生词的孩子担任小学老师,朗读生词,告诉大家他们是怎么认识的。采用“生活中识字”、“熟字带部首”、“形近词比”等多种识字方法。

夜深人静,思念床前月光,抬头望远,低头,故乡 3.独立朗读诗句,认识生词。

(1) 同桌互读9个生词。如果你没看错,在单词表的右边加一个星号。有错误,帮忙改正,然后再读一遍。

床,光,望,夜,思,疑,举,低,理。

(2)学生先自读诗句,边读边圈出诗中生字中的生词,圈出生词后多读几遍,试着读古诗正确。

(3) 教师按名朗读古诗词,评价汉字读音是否正确。 (四)指导古诗韵律初读。

第三,熟悉古诗词,理解诗词的含义。

过渡:一旦我知道了节奏,我就能更好地阅读它。如果我能理解这首诗,我就能更好地阅读它。

1.怎么读?老师教大家一个读诗的方法,把词的意思加起来一起读。 比如第一句话,我们可以一起说。

2.展示疑问词的意思,联系图片,试着说出诗中第二句的意思。 2. 动作理解 第三句:边读边做动作,然后说意义。理解“抬起头” 3. 动作 理解最后一句话,你是先低头还是先失手?有时古诗因种种原因被颠倒,说不通,有时可以倒过来试试。

4.尝试联系并谈论诗歌。

5.读完诗,能不能把诗读得更有韵味?

6.当我们把诗读出来的时候,我们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但要理解情绪,你还需要细读诗歌。古人写诗时,往往用一个字或几个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读这首诗,你从哪个词中看出了诗人的情感?自由阅读诗歌,试着用一个词来概括文本中的情感。

7.你认为诗人缺少什么?

8.命名并谈论它。 指导朗读,让你真正明白。你能读出这个想法吗?

第四,想象画面,感受诗意。

1.课件展示图片,老师在轻柔的古筝声中引导学习:静夜,月圆。满月象征重逢,诗人独行。他此时此刻的心情是什么? (难过,难过)

2.教师阅读,学生欣赏图片,同时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同学们,李白看到月亮会想到什么? (播放音乐) 4. 理解“家乡”一词。当诗人望着挂在天上的明月,他会想到他的家乡吗?

5、老师的话: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多么想念我们的亲人!让我们用自己和李白的思想来读一读这首古诗吧!

6. 点名朗读促进阅读。

7.演奏音乐,创造情景表演:此时此刻,你就是诗人李白。你远离你的家乡和你的亲人。在一个安静的夜晚,你独自站在窗前,看着满月……(她双手背在身后,心怀念念。) 8. 推荐最好的表演者上台表演。

9. 总结:后来,很多远在天边的人,一看到月亮,就忍不住背诵——《寂夜思念》。鼓励学生以多种方式背诵这首古诗。

第四,指导写作,学习写新字。 1. 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模型字。 (1) 你发现了什么?

(2)你觉得哪些词比较难写? 2.老师写的。

注重指导“思、前、理”的写作方法。

3. 学生独立写作。 老师提醒学生在写字时要注意坐姿和写字姿势。 4. 展示学生作品,肯定长处,指出短处。

V. 黑板书写设计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夜、思”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7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背诵古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1.认识“夜、思”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应用所学方法自主识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汉字。

一、知诗人,解诗题

1.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明月图)学生由图忆及李白的诗《古朗月行(节选)》《赠汪伦》,再指名背诵并说说诗的大意。

2.认识诗人。

(1)学生交流自己对李白的了解。

(2)教师补充介绍李白并导入新课。

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而奇特,风格飘逸而豪放,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流传下来的有近千首。

3.板书课题(板书:静夜思),了解题意。

(1)读课题,指导认读生字“夜、思”。

夜读“yè”,整体认读音节,可以组词识记:夜晚、月夜、黑夜、夜色。

思读“sī”,整体认读音节,平舌音,心字底。古人造字时,误认为是用心想的,因此,心字底的字一般都和思想、思考有关,如“想、忘、念”等。

(2)引导学生释题并齐读课题。(静夜思,即在静寂的夜晚思念故乡之意。)

二、读诗文,识生字

1.学生圈出本课生字,(课件播放古诗朗诵音频)学生认真听生字的读音,初步感知诗句的停顿。

2.学生自由拼读诗句,多读几遍。同桌互读互纠,教师正音。

“床、光、望”是后鼻音且都带有韵母“ɑnɡ”,其中“床”是翘舌音;“夜、思、疑”是整体认读音节,其中“思”是平舌音。

3.(课件出示生字)请会读的学生来当小老师,领其余学生认读。

4.和同桌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再全班交流汇报。

(1)识记字形。

①熟字加偏旁:古+攵=故;木+广=床;田+心=思。

②形近字比较:低——底;望——忘;疑——凝。

③利用生活经验组词:举——举手、举例、举动;光——光亮、月光、灯光。

④创编字谜:u◇古文反着写——故◇心上一块田——思u◇一点一横长,一撇到木旁——床

⑤设置语境:u床头明亮的灯光驱散了夜色。u他登高远望,不由得思念起自己的故乡。

(2)多种方式认读生字,如小老师领读、齐读、接读、师生共读等。

三、写生字,明写法

1.(课件出示生字的动漫笔顺)引导学生回忆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再封口。)

2.教师讲解书写要点并范写,学生跟着做书空练习。

上收下放。书写时注意“田”的第二竖在竖中线上,心字底略宽。

半包围结构。“广”的点和“木”的竖都在竖中线上,“广”的横不宜过长。

上下结构,要写得上紧下松。下部竖向笔画平行,“月”的一撇要变成一竖。

上下结构。上部先写中间的竖,再写两边的点和撇;横在横中线上起笔,略往上扬,竖弯钩紧贴竖中线起笔。

左窄右宽。右边第二笔是竖提,最后一笔是点。

左右宽窄基本相等,注意笔画间的穿插,尽量向中间靠拢,避免结构松散。注意反文与折文的区别,最后一笔捺要舒展。

独体字。两个撇折转折处基本对齐,第一个撇折在竖中线上

起笔,第二个撇折略微上扬,长撇舒展。

3.学生描红、临摹,教师提醒坐姿与执笔姿势要正确。(提示:一看二写三对照)

4.挑选学生的优秀书写作品投影,师生共评共议,学生再练写。

5.鼓励学生用生字和熟字组成常用词,读读写写。

思乡床头床前前后月光光明高低低头故人故乡水乡

四、配乐读,重拓展

1.(课件播放配乐朗读《静夜思》)学生边听边跟着小声地朗读。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感情。

一、忆旧知,识字词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2.同桌合作,一人读生字,一人组词语。

3.同桌合作,听写词语,全写对了,就在听写本上画上一朵小红花;有错误,帮助纠正。

4.指几名学生接力读古诗,一人读一句,其余学生注意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二、读古诗,感诗情

1.学生自由读古诗,再指名读,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1)读正确,读得一字不差。引导学生注意诗句之间的停顿,示范朗读。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读出古诗的节奏。引导学生借助插图,初步了解诗意,读出诗歌的节奏。如第二句诗写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面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由此引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情感,可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来朗读;第四句诗中,诗人借明月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在朗读时可以放慢节奏。

(3)熟读成诵。可以教师范读,也可以请班上的“朗读小能手”朗读,再配以音乐的烘托、图画的感染,让诗中之景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有层次、有梯度朗读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发现古诗的第一、二、四句诗的最后一个字都带有“ɑnɡ”韵,读出味道。

2.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共同评选出“朗读之星”。

3.在读中感悟诗人的诗情,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经验,如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情感,以及情感诗情。

三、抓字眼,明诗意

过渡:我们读完古诗,是不是被古诗描绘的景象深深地吸引了呢?让我们再次走进古诗,感受大诗人李白非凡的才思吧!

1.学习第一、二句诗。

(1)指名朗读第一句诗。结合插图想一想:这句诗写的是什么时候?

(有月亮的晚上。)诗人是在什么地方看月亮?(床前。)

(2)“明月光”是指怎样的月光?(明亮的月光。)

(3)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照在诗人床前)。学生说一说:这样的情景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

(4)齐读第二句诗,学生圈出不理解的字词,同桌交流。

(5)指导理解“疑”“霜”的意思。

[疑]怀疑、好像。

[霜]教师在眼镜片上哈气,并解释眼镜片上蒙着的一层白色水汽是雾。在秋冬季节,玻璃上、地上会结出一层白白的冰晶,那就是霜。

(6)(课件出示霜和月光的图片)学生通过对比,了解霜和月光的相似之处。

(7)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

生: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照在诗人的床前,好像是铺在地上的白霜。

(8)讨论:月光如霜,这写出了月光怎样的特点?(明亮、清冷。)

(9)想一想:这两句诗中,哪个字点明了诗人的心理活动?(疑。)

(10)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读出节奏和停顿。

2.学习第三、四句诗。

过渡:在这样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诗人在干什么呢?请同学们轻轻地读一读诗的最后两句。

(1)指名读诗句,圈出诗句中不理解的字词,同桌交流。

[举]抬。[思]思念。[故乡]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家乡;老家。

(2)引导学生画出诗句中的动词(举头、望、低头、思),让学生理解“举头”“低头”是一组反义词,可用动作示意加以理解。

(3)(课件出示李白望月图)学生结合图片及诗句,说一说对诗意的理解。

生:抬头仰望着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思念起故乡。

(4)想一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思念故乡。)

(5)拓展:诗人为什么望着明月会思念故乡?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明月象征家人团圆。诗人望着明月,想起自己身在外地,远离亲人,顿感失落,自然会思念故乡。

(6)思考:诗人望着天上的明月,还会想些什么呢?

3.指名朗读全诗,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四、想意境,演情境

1.(课件出示插图)在柔和的音乐声中教师引说。

师:(话外音)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圆的,在我们中国,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漂泊在外。此时此刻,他在思念故乡的什么呢?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2.教师范读古诗,再现意境;学生模仿练读古诗,想象意境。

3.角色表演。

师:现在,请你们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寂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带着你的心情、你的'表情和动作来吟诵这首诗吧。(生双手放在背后,眼望明月深情地吟诵古诗)

(1)指名吟诵古诗。

(2)全体起立,望月状诵读古诗。

五、背古诗,多积累

1.练习背诵古诗。

(1)指导背诵古诗。可以配乐、配动作加强记忆,也可以通过定位填空法帮助背诵。

(2)指名会背的学生背诵古诗,或指几名学生比赛背诵;不会背的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加深理解与记忆,再练习背诵。

2.读一读,记一记,积累关于月亮的古诗。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朗读诗句,想象画面(教学重点)

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两句谁来读?

(指名读)

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床前的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床前洒满明亮的月光。

生2:我仿佛看到明亮的月光透过窗子,洒在床前。

师:说得好!来,你来读一读。

(生读)

师:让我们闭上眼,想象明亮的月光洒向大地,透过窗子,洒在床前的情景。一边想象,一边读。

(生齐读)

师:诗人李白以为这明月光是什么?

生:地上霜。

师:你们见过霜吗?霜是什么颜色的?

生:霜是白色的,有点像雪。

师:是的,天冷时,地上那白白的、薄薄的一层就是霜。(课件出示秋霜图)你们看,这就是霜。李白为什么把明月光比喻成霜?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生1:霜和月光都是白色的。

生2:它们给人的感觉都很冷清。

师:深秋的夜晚,李白独自一人客居他乡,看到这如霜的月光,心里是一种什么感受?

生1:很孤单,很寂寞。

生2:思念远方的亲人。

生3:想念故乡。

师:男女生比赛读。

(男生读,女生闭着眼睛想象画面;女生读,男生闭着眼睛想象画面)

赏析:叶圣陶先生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也就是说在诗词的语言文字中想象作者所要描绘的画面。读者要想读出诗情,须进入意境,须发挥想象。我们要用想象去感受诗人生动、形象、凝练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一幅幅具体、生动的画面。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诗情画意。本教学片段中,教师重在引领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两句诗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诗人所在的环境,体会诗人此时的心境,然后让学生在想象中朗读,通过朗读再现画面,进入诗境,为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做下铺垫。

《静夜思》这首古诗广为流传,有部分学生在之前已经会读、会背了。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会的学生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读生字、领读课文。生生互动,互为师生,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在指导朗读环节,我通过音乐的烘托、图画的渲染,让一种思乡情涓涓流入学生的心间,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朗读,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的情感,读出了古诗的韵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篇4】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日、上、头、乡”这四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辨清字形,并理解诗中的词语

2、认识“夜、床、前、光、低、故”

3、朗读并背诵这首古诗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看图,读诗,加深对生字字义的理解

2、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熟字自己分析记忆字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图文结合,让学生理解一个孤身在外的游子,思念故乡的强烈思想感情。

古诗的教学不同于课文教学,古诗中精炼的语言,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一步一步解释指导下,理解词意,诗句含义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理解诗句意思。

2、难点:为什么作者通过一轮明月就会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3、解决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注意诗句之间的停顿,再结合图片,以及背景资料,使学生明白诗句中蕴含的意思。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体现。

1、教师可通过范读,教给学生朗读古诗的方法,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指导学生分组朗读,交流朗读体会。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对生字的练习要重点指导字形和字义

(二)整体感知。

1、教学古诗,要先指导学生理解每个词在句子里的意思,再把词连起来理解每行诗句的意思

2、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理解全诗的内容和感情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释题、简介作者。

1、导语。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首古诗《静夜思》静夜思——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对家乡的思念。全诗表达了作者身处异乡,夜半梦醒,独对皓月时那种孤苦的思乡之情

2、简介作者。李白,字太白,唐代著名诗人

(二)教师范读全诗,试读生字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初步感知课文

2、学生根据注音试读诗文。

(三)借助书上插图。解释诗意

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图上都有什么?

2、读全诗,品味诗意。

3、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指名说一说诗的大意

4、品词析句,领悟诗意。

(1)第一句,解释“床前,明月,光”的意思

(2)第二句,理解“疑”,诗人把什么当成了“霜”?理解前两句意思

(3)第三句,理解“举”与现在所说的举的区别,理解后两句意思

5、总结全诗意思。

讨论:

①诗人望着明月,怎么就思念起故乡来了呢?

②第三句与第四句在内容上有联系吗?

交流。

(四)布置作业。

感情朗读全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朗读全诗。

(二)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三)教师指导写字。

“头”笔顺是一“乡”新部首“”

(四)朗读背诵,体会意境。

1、教师范读,学生体会停顿与节奏。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自由朗读。

3、指导背诵。

(1)回忆全诗意思,反复诵读。

(2)参照插图试背。

(3)指名背诵。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会读本课10个生字。

⑵ 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情感目标:

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3、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具】

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

1、生听音乐《思乡曲》,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

⑴ 那个人在干什么?或者想什么?(乐曲中描述的人在思念自己的家乡)

⑵ 学生初步感知诗的意境美。

(乐曲停,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2、简介《思乡曲》,引入课题:

⑴ 这首曲子,就是著名作曲家马思聪先生的《思乡曲》,思乡的情感可以用音乐来表现,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⑵ 引入课题,齐读课题。

⑶ 简介李白。

二、学习全诗,体悟诗境美

1、初读课文:

⑴ 读通、读顺全诗。

⑵ 检查勾生字情况。

⑶ 指导生读生字,读全诗。重点读好“静”、“床”、“霜”、“思”等字。

⑷ 解题:

① “静夜”是怎样的夜晚?(多媒体创设情境)

② 请你用“思”扩词,从所扩词中选出词义。

③ 串词义。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⑸ 小结学习题目的方法:

① 读。

② 说(词义——句意)

2、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

⑴ 学生运用以上方法学习古诗,读诗、说词义、句意,并用“。”勾出不懂的词。

⑵ 生提出不懂的词,师用“。”点出。

(此处词主要集中在“明月光”、“疑”、“霜”、“举头”、“思故乡)

3、学习第一行:

⑴ 读整行诗。

⑵ “明月光”是指怎样的月光?

⑶ 说第一行诗意:

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

4、学习第二行:

⑴ 读整行诗。

⑵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疑”的意思(怀疑、好像):

“霜”(老师哈气在眼镜片上,并解释这是雾水,如果是冰粒,便是霜。霜在秋冬季节形成在地面附近:如房顶、草叶、地面等,堆起来是白色。)

⑶ 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象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⑷ 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

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

5、学习第三行:

⑴ 读整行诗。

⑵ 看多媒体理解“举头”(做动作)

⑶ 想想诗人在干什么?

(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

⑷ 朗读、引导:

师激情:古时候和我们不一样,没有电话、电影可以看,在晚上,特别是有明亮月光的晚上,朋友们、亲人们会一起坐在月光下,说说话,聊聊天,还会在月光下看风景,游玩。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哪!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是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诗人的心情已经不是那种心情了。

问: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

(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反复诵读。

6、学习第四行:

⑴ 读整行诗。

⑵ 说说诗句的意思。

⑶ 将三、四行连起来说说诗意。

⑷ 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学生读“思故乡”。

7、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三、反复吟诵,表现诗意美

1、以《思乡曲》为背景,体会全诗诗意,并朗诵全诗一遍。

2、生在音乐中自己吟诵,划节奏。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4、有感情地齐读,背诵。

四、和乐唱诗,感染熏陶美

1、听《思乡曲》主旋律一遍,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美。

2、以《思乡曲》为主旋律,以《静夜思》为词,师先示范唱诗,师生和唱诗两遍。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夜、思、床”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前”等7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读出古诗节奏。背诵古诗。

难点:在诵读古诗的过程中体会诗意,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月亮吗?(喜欢)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静夜思》。(板书课题:静夜思)

2.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诗题。

(1)师:“静夜”是怎样的夜晚?(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

(2)师:请你们用“思”扩词,并说说哪一个词与诗题中的“思”意思相近。

(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题的意思。(在安静的夜晚想念自己的家乡)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简介诗人。

(1)(出示李白的图片)师:你们知道图中画的是谁吗?

(2)师生互动,说说对李白的了解。

(3)师:你们看李白在干什么呢?(抬着头看月亮)

(4)师:对,他看到天上圆圆的月亮,就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家乡的亲人,于是写出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诗。

(5)(课件出示古诗)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2.自主读文识字。

(1)自由读古诗。

(2)师:现在请同学们把生字圈出来,比一比看哪些同学能准确读出这些生字。

(3)带拼音读生字,巩固汉语拼音。

①小老师领读。

②理解“故乡”,说说你的故乡在哪儿。

③同桌互相检查,互相正音。

(4)请已经认识部分生字的小朋友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并告诉大家怎么认识的。

生活中识字:光——灯光月光举——举重举手。

熟字加偏旁:田——思木——床古——故。

形近字比较:忘——望底——低凝——疑。

(5)教师检查认读情况。(出示生字卡片认读,开火车认读)

(6)放生字在诗中,朗读古诗。

三、指导书写“床”“前”“光”

1.课件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口头组词,教师引导。

3.认真书写,同桌交流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试写一个。

4.教师逐字范写,边写边讲解笔顺规则。(“床”的广字头,横不宜过长,“前”的“月”的撇变成了竖)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手把手辅导。


本文的网址是//www.zf133.com/a/5797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