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作文 > 三国演义观后感 >

三国演义观后感(集锦10篇)

三国演义观后感(集锦10篇)

【#作文# #三国演义观后感(集锦10篇)#】或许你对于“三国演义观后感”这类文章感兴趣。在我们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我们会欣赏到很多出色的电影和电视作品。由于每个人观影的视角都不相同,我们对于电影的理解也会有所差异。但仅仅是零星地思考观影体验是不够的,这时候我们需要认真地写一篇观后感。一篇出色的观后感必须要用恳切的语言,阐述鲜明的论点。让我们一同享受阅读的魅力,感受文字的灵魂吧!

三国演义观后感 篇1

徜徉在暑假的惬意中,我在氤氲着书香的图书馆里重温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使我再次受益匪浅。《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写的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书中以三国时代魏蜀吴三个国家争霸为主线,描写刻画了诸葛亮、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周瑜等近200多个耳熟能详,性格分明的人物。

俗话说得好“能文能武,天下我手”关羽——武圣也,关羽字云长,他威风凛凛,“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跃然纸上的武圣,耍一把青龙偃月刀——冷艳锯,重达八十二斤,骑一匹赤兔马。刮骨疗伤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几乎天下无敌,但就是这样一位武艺高超的虎将也有陨落的一天。在充斥着腥风血雨的“败走麦城”中,关羽因为轻敌被孙权团团包围了,孙权曾多次让英雄般的武圣投降,关羽却誓死也不从,最终被杀害了。关羽一生的英雄事迹使我们受到了许多启示,如:要勤修本领,这样才能过五关斩六将,才能忠勇无敌。所以当下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了才能拥有更大更好的成就,才能对祖国做出能记入史册的成就。

既然提到了“武”那就不得不提提与“武”相对的“文”了“文”亦指那些武功或许不怎么样但计谋如泉涌之人,在《三国演义》中的“文”者非聪敏的诸葛亮莫属。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本以为他应该相貌堂堂,但书上只有寥寥几字: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他的名计也有很多——借东风,火烧新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空城计……简直数不胜数。身为《三国演义》中的“智多星”,他可谓是才富五车、才华横溢……,既生瑜,何生亮?何以诸葛孔明能“谋”冠三国?独善其身,结草庐而居,心无旁骛。人只有在心静的情况下,不为外部杂事所打扰的时候,才能静心去思考问题,才能把很多问题考虑清楚,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在纷繁复杂的群雄逐鹿时代提出“三分天下”的良计。

看三国,英雄辈出,然而能青史留名的无一不是能先修自身,而后才能齐家、平天下的人,俗话说“打铁还要自身硬”,在新时代下,各种信息错综复杂,我们更要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只有充实了自身的本领,才能做一个有用的人,才有可能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点评:《三国演义》中精彩故事纷呈,人物形象众多。小作者从武将关羽和文臣诸葛亮说起,从他们的经历和成就中谈自己的体会:要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充实自身的本领,才能做一个有用的人,才有可能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文章思路清晰,见解独到。

三国演义观后感 篇2

做一个勇敢坚强的人读《三国演义》有感

《三国演义》已读过好几遍了,书中写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三国英雄,同时里面的故事也深深地吸引着我,其中《关云长刮骨疗毒》令我印象深刻。

关羽被毒箭射中,神医华佗为他刮骨疗毒。虽然鲜血滴满一盆,但云长仍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完全没有痛苦之色。华佗刮完毒,熬上药,用线缝上,云长的手臂仍伸舒如故。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对关羽那勇敢坚强的精神赞叹不已。我不禁想起了海伦凯勒,她虽然是盲聋哑世界里的人,不会说话,不会倾听,不会交流,这无疑使她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但就是这么一个无光、无声、无语的弱女子,以她那坚强勇敢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重新顽强地站起来,靠她那颗不屈不挠的心接受生命的挑战,并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

关羽连死亡都不害怕,那么他还害怕什么呢?读了《关云长刮骨疗毒》这篇故事后,我明白了世上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决心越大,困难就会变得渺小;相反你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困难就会把你压倒。以后,无论碰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有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所以,我们以后碰到困难,不能选择逃避,而是要迎接困难,战胜困难,只有这样,我们就会离成功的彼岸越来越近。

三国演义观后感 篇3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不错,这正是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开篇词,这个寒假,我细细地品味了著名大作家罗贯中写的这本经久不衰的文学精品—《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这本书讲的是: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斗争,最后,司马氏统一了全国。在这本书中,我认识了许多英雄好汉,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有爱民如子的刘备,有敢作敢为的曹操等等,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关羽。他的所作所为值得我们学习。关羽对刘备、国家可谓是忠心耿耿,在他降汉不降曹的故事中能充分体现出来。当下邳失陷后关羽身不由己投降了曹操。他投降后的种种表现都体现了他“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精神,他“辞曹归刘”则更是“忠刘”之壮举。当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后,毅然挂印封金,千里寻兄去了。对于这种去安及危,效忠刘汉王朝的忠诚行为实在是难得。关羽是一个仁义的人,他不仅对兄弟、朋友讲仁义,而且对敌人也讲仁义,这体现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一事上。当初关羽在曹营被厚待,一直对曹操充满感激,而在曹操赤壁之战大败路过华容道时,关羽甘冒杀头之危险,也要放过曹操,这更能突出关羽一一诺千金,知恩必报的品格。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很需要像关羽这样讲仁义、知恩必报的人。每个人的身边也有不少朋友,可真正像关羽这样的朋友却没有几个。有些你眼中所谓的朋友,在遇到困难,需要你帮助的时候,对你百般好,又是讲好话,又是送礼物。可当你真正遇到困难,需要他们帮助时,他们总是找各种理由,编各种谎话,甚至对你不理不睬、冷漠无情,对你就像便利贴一样,用完就扔掉。这就是真正的朋友吗?不!这不是朋友!想想关羽,永远对兄弟、朋友都是坦诚相待,为人讲义气,这样的人谁不想和他做兄弟,做朋友呢?所以,我们每一个人要真诚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对帮助过自己的每一个人都要知恩必报,当他们有困难时,要竭尽全力帮助他们。同学们那就让我们都来做一个一诺千金、知恩必报的人。

三国演义观后感 篇4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把人物描写得淋漓尽致,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关羽的赤胆忠心……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的相互斗争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张飞。国家的统治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剑、三七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本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三国演义》32章里,我最喜欢是“草船借剑”,诸葛亮用他的智慧三天之内制造十万之剑。诸葛亮神机妙算、才智过人,他知周瑜——将计就计,信鲁肃——借助帮忙,知曹操——轻兵逼寨,晓天文——以募为障。《三国演义》的最后一章是“天下归一”,内容是说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的后主:刘禅、邓艾、司马炎,各自想攻击其它集团,后来,刘禅听信谣言,不让姜维追击邓艾,只知道饮酒作乐,不懂得如何退敌,便在公元263年的冬天投降于邓艾,从此蜀国消灭了。

司马昭死后,儿子司马炎篡夺帝位,自己做皇帝,并改国号为晋。在公元279年时,司马炎派大将杜预率领陆大军二十万讨伐吴国,吴国皇帝也向魏国投降了,从此三国归晋,中国历史掀开了统一的新篇章。当我合上了书本,当我闭上眼睛,幻想着整本书的内容,幻想着战斗时,那士兵们勇敢,幻想着怎样天下归一……我心想,为什么刘禅这么苯,听信那些谣言?为什么吴国的皇帝被魏国稍微讨伐一下就去投靠司马炎?而为什么司马炎这么聪明,想到用二十万大兵去讨伐吴国?……我心中想了许多个为什么。《三国演义》这本书真直得人们去阅读啊!

三国演义观后感 篇5

滚滚长江东近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淡中。

没错,这就是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英雄曾也如这浪淘般消逝。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本长篇白话章回体现实主义小说,是中国最早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用三国时期的故事反映了当代的社会情况。

《三国演义》也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或《三国志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流传极广,影响很大,为人民所熟悉,小说内容多描写战争,讲述了自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到魏、蜀、吴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正所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诸葛亮草船借箭。故事充分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最后让傲视群雄的曹操吃了一顿大亏,可蜀军已经带着十万余支箭驾船二十余里了,追不上了。曹操对这件事懊悔不已。连气量狭隘的周瑜也不得不承认孔明(诸葛亮)比自己更加机智,非常佩服他。后人也写了诗:

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

《三国演义》用各种故事反映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也许你们身边就有像三国英雄的人物。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时光又淘尽了多少英雄?

三国演义观后感 篇6

今天读了一本中国名著三国演义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觉得人物形象很生动鲜明,有很多让我觉得喜欢的人物,其中有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备。关羽……但是在这些人物中最喜欢的还是诸葛亮和曹操。

称为是儒家伦理型的理想人物,他的"才"."学"."识"都注入了"仁政"的道德内容,他有独特的人格,择梧而栖,择主而事,他尽忠于刘备,尽忠于蜀汉,最后中献身于统一的大业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随着蜀汉的衰亡悲剧,他也成了悲剧人物!

三国演义观后感 篇7

战官渡本初败绩、怯乌巢孟德烧粮。袁绍将七十万,敌操七万兵。绍不听田丰,沮授不宜速战的交战的意见。第一次交锋,操军大败。两家在官渡对峙,各施攻术。袁绍派性刚好酒的淳于琼守乌巢屯粮之所;不听许攸分军击许昌的建议,反疑责许攸。许攸弃绍曹操,献计曹操领兵烧乌巢,操从之。沮授急谏袁绍派重兵守乌巢,绍不听。操领张颌,高览败而投操。从许攸计,作速战起兵,大破绍军。获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而尽烧之,不予追究。沮授不降;操杀而厚葬之。用人之道,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发掘、发挥属下的一技之长。用人不当事倍功半;用人得当,事半功倍。

曾经读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早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对年轻人结婚,婚后生育,他的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孩子。他忙生活,又忙于看家,因没有人帮忙看孩子,就训练一只狗,那狗聪明听话,能照顾小孩,咬著奶瓶喂奶给孩子喝,抚养孩子。有一天,主人出门去了,叫它照顾孩子。他到了别的乡村,因遇大雪,当日不能回来。第二天才赶回家,狗立即闻声出来迎接主人。

他把房门开一看,到处是血,抬头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见了,狗在身边,满口也是血,主人发现这种情形,以为狗性发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起刀来向著狗头一劈,把狗杀死了。之后,忽然听到孩子的声音,又见他从床下爬了出来,于是抱起孩子;虽然身上有血,但并未受伤。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再看看狗身,腿上的肉没有了,旁边有一只狼,口里还咬著狗的肉;狗救了小主人,却被主人误杀了,这真是天下最令人惊奇的误会。误会的事,是人往往在不了解、无理智、无耐心、缺少思考、未能多方体谅对方,反省自己,感情极为冲动的情况之下所发生。

误会一开始,即一直只想到对方的千错万错;因此,会使误会越陷越深,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人对无知的动物小狗发生误会,尚且会有如此可怕严重的后果,这样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则其后果更是难以想像。

三国演义观后感 篇8

要说三国演义中最令我难忘的场景,那么非《三顾茅庐》莫属。

话说这刘备来到荆州,野心被刘表发觉,便将刘备分配到了荆州的一个小城。在那里,有一个天下顶尖的谋略家——诸葛亮。刘备得知天下有诸葛亮这号人物,便三顾茅庐,将其请出。

我听完这个故事后略有感悟,当时只感受到了诸葛亮,似乎有点傲慢。人家这么大的一个官,还是你家城主的亲戚,真不怕人家城主把你撵出去做过流浪汉啊?因为当时我只认为诸葛亮只是个傲慢的人,并不去多看这回故事。

然而不久前,我又看了一下这本书,长大了看以前的东西有种不同的收获。这一次翻到三顾茅庐时,我看到的不是一个傲慢的毛头小子——诸葛亮,而是诚恳请诸葛亮出山的刘备——刘玄德。

这一次,我领悟到的是刘备那诚恳的态度,那真挚的情感,以及三顾茅庐那种不懈的精神。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坚持才是胜利。就像班上竞选班长时胖子的努力,为了当班长他拼命学习。林老师为了能继续陪伴我们,尽了他最大的努力,学校终于破例让她和我们一起进入了四年级。

因此,唯有坚持才可以将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

三国演义观后感 篇9

放假这几天,我又读完了中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这是我第N次看《三国演义》,从小就看了好几个不同版本的书。《三国演义》讲述的是东汉末年群雄争霸的事,十分有趣。

我最喜欢书中的曹操这个人物,虽然书里把他写成大奸雄,但我觉得他胸怀大志、足智多谋。在董卓把持朝政的时候,大家都很害怕,只有曹操临危不惧,只身前去刺杀奸贼董卓;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和袁绍大战,最终以弱胜强,成为军事史上的'一次经典战役。曹操在文学上也很有成就,他的诗歌气魄雄伟,流传至今,读起来朗朗上口。他的诗歌《短歌行》、《观沧海》都非常出名,妇孺皆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三国时期,涌现出一大批英雄豪杰,他们从小饱读诗书,刻苦学习,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譬如卧龙先生诸葛亮从小酷爱读书,他为了让老师推迟下课时间把报时的鸡喂饱,让它睡觉,这样就可以多学点东西了。我们应该学习诸葛亮的这种爱学习爱读书的精神。

三国演义里还有一个人值得我们学习,他就是蜀国开国皇帝刘备。刘备原来只是一个卖草鞋的,刚起兵只有几千人,后面又经常打败仗,颠沛流离,无家可归。但是就是在这么困难的环境下,他依然没有退缩,没有放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后三分天下。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条件那么好,更没有理由在困难面前退缩,我们要好好珍惜学习时光,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三国演义》这本书真是百看不厌啊,每看一遍我都有新的收获,让我不光了解故事情节,更在书中学习到很多英雄豪杰的美好品质。

三国演义观后感 篇10

为什么关羽仅是一员武将就被后人尊奉为“盖天古佛”,而曹操在《聊斋志异》中却是永在地狱受罪的恶鬼?其实曹操并不坏,我要为他洗去冤屈,以示昭雪。

先说曹操为何受冤。那都是因为《三国演义》,他是把一般人看不懂的史书《三国志》化为通俗易懂的历史小说,但有些内容却离开了《三国志》。像桃园结义、连环计、孔明祭东风、草船借箭、蒋干盗书、玉泉显圣、骂死王郎、空城计等皆非《三国志》上可以找到。另一点需要声明的就是《三国志》没有观点立场,但《三国演义》却有,且鲜明。它拥护刘家,反对曹氏,说白了就是天下之君,只有姓刘的才能做,其他姓氏之人不得问鼎。有例为证,“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

实际上曹操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在掌权数十年间,灭吕布、官渡破袁绍、灭袁氏兄弟、抹书间韩遂、破马超、定汉中这些事,如果没有杰出的统帅能力与军事才能,早已葬身于乱军之中,最后司马氏能统一中国也全仗着曹操“为”他们打下的这半壁江山。

曹操不仅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多才多艺,对书法、音乐、围棋都有很深的造诣。在他戎马倥偬的一生中,还留下了大量诗文,皆被后人传颂,如《龟虽寿》、《观沧海》等。他是当时文坛的领袖,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样的文武双才,远非刘备、周瑜、诸葛亮之辈所能比拟。

而同关羽比,尽管他被神化了,但其大意失荆州,非英雄也。

周瑜更是心胸狭窄之小儿,不提也罢。

至于提到诸葛亮。虽上通天文,下晓地理。但后来“六出祁山一场空”,还被司马懿拖死了,更谈不上天下英雄,亦不足与操相提并论。

大胆地说,虽被当时名士许劭评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历来不被人们看好,背上千古骂名,但也无法抹杀其在历史上、文学上的地位及其作出的巨大贡献。他盖世奇才是历史上少有人能与他相媲美的。

末了,还是得说一下罗贯中。他不应该按自己的思想倾向编撰《三国演义》。虽生动,却扭曲了历史,使得读者读过之后就认为皇叔贤、曹操奸。之后便恶性循环,一传百,百传千,正如古语云:“三人言而成虎”,以讹传讹,就变成了今天人们认定的“事实”,其实只要读者抛开罗贯中的那些观点立场,去品味一下《三国演义》,尽管罗贯中一再贬操,然而曹操的才华,功绩却始终难以掩饰而溢然纸上。

我要大声说一句“好样的,曹操!”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740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