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二年级美术教案 >

二年级美术教案

二年级美术教案

二年级美术教案。

每个老师在上课之前都会带着自己准备的教案和课件,因此每个老师都会仔细规划课件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的使用可以提高教学效果。现在,我们已经认真编辑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但是请注意,这些数据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二年级美术教案 篇1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二、教材情况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二十课, 通过美术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为宗旨, 培养学生的美术基本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业类型主要分为造型表现课、设计应用课、欣赏评述课和综合探索课四大类。

1、欣赏优秀美术作品,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

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3、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4、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三、教学总体目标:

从学生身边环境熟悉的事物中发现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观察、记忆、想象表现生活中有特色的环境,体验生活的情趣,提高绘画表现技能,学会装饰,美化生活,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设计、想象、创造的能力。

要求:实际是基础,想象是延伸,教师要用正确、健康的审美观来引导和影响学生,培养文明、朴素的观念,让学生沿着一个健康、文明的审美轨道创新、开拓,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四大领域:造型·表现领域,设计·应用领域,欣赏·评述领域,综合·探索领域。四类中仍以“造型·表现领域”为主要教学内容,约占总教学量的三分之二。

四、教学重难点:

通过美术教学,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培养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 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 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 为适应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

惯和观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 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造型·表现课:通过画、剪、撕、贴等方式, 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 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 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设计·应用课:通过尝试各种不同工具, 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 通过想想.、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 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欣赏·评述课:通过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 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感受, 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综合·探索课: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 创作、表演和展示。

五、教学措施:

课堂上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开阔的空间,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择的功能, 推行发展性评价,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探究, 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课堂教学中注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让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中学习, 在玩中学, 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首先,教师方面:

做学生发展的组织者、促进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索、去讨论、去创作,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展示作品。

(1)、 做好课前准备,精心制作教具。

(2)、 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学生更多的创造空间,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大胆创造,在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绘画兴趣。

(3)、 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4)、灵活改进示范过程的传授方式,活跃课堂气氛。

(5)、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少而精,并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

(6)、拓展教学思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其次、学生方面:

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及所学知识,动脑筋制做作品,学会合作,并妥善保存自己的设计作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阔视野,增长社会经验。

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作为一名兼职美术教师,应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对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多研究新的美术动向,阅读和学习美术教学的有关资料和先进的教学经验,大胆尝试,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本学期的教改课题确定为“美术创新教育的试验与研究——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教育对象面向全体学生,旨在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运用多种工具材料进行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获得感知、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技术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美术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两个主要的学习过程是听与画(也就是感受与表现的过程)听的过程 以学习活动的展开为线索, 通过听声音——听歌曲——听曲子这三个过程营造美 术、文学、音乐学科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根据实际绘画能 力,选择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达对艺术的感悟和共鸣。

二、教学目标

1 认知:感受音乐旋律、节奏的律动起伏,欣赏与歌曲匹配的画面,激活感 觉联通,让学生明白对音乐的感觉点、线、面来表现。

2 能力: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能用简单话 语表达内心的感受。

3 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感悟音乐、文学与美 术的联系,重视自我感受和表现。

三、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能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并注 意视觉 、听觉的协调运动。

四、教学难点: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

五、教学准备:音乐、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1 引导阶段: 导语:同学们,今天李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特别的朋友,但是它们看不到, 摸不着,我们需要用心去听,用心去感觉,才知道它们是谁。而且这个新朋友一 来就邀请我们同学伸出手来,和他一起动起来。 播放音乐《娃哈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思考:刚才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们同学有的唱,有的拍手,有的随着音乐 舞动。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呢?(绘画)

3 导入新课:好,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听听画画。

4 讲授新课。

(1)听音乐《小小的船》《火车开了》第一遍,好听吗?那谁听出了他们 之间最大的区别呢? (拍手提示)音乐节奏的快和慢在绘画中怎么来画呢?请同 学再来听一听,这次你们可要仔细想想。

(2)第二遍听《小小的船》《火车开了》: A、出示画:这两幅同样是画的小小的船,有什么区别吗?(一幅是画的具 体的船,星星等,别一幅是用点,线,面画的) B、听火车开来了,谁能说一说,这两幅画又有什么区别呢? C、火车宝宝给咱们出了个问题,看同学们谁观察的最仔细:这两幅画有什 么不一样?

(3)小结:节奏快的音乐,画面,色彩鲜艳、丰富,线条起伏大;音乐节 奏慢的画面色彩柔和,线条起伏小。

5 学生听一听,画一画。

(1)下面还有三首好听的音乐,这回可要听仔细,你喜欢哪一首音乐,怎 么才能把它画下来呢?(放音乐)学生自由发言

(2)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3)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互评,师点评。

(4)小结:美的音乐加上同学们画,美丽极了,你们真是了不起。让我们 在美丽的音乐声中结束我们这课,希望大家听着音乐,保持的愉快的心情走出教 室,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三)课后提升 创作一副画,配上一首合适的音乐。

二年级美术教案 篇3

[教材简析]

在大面积的平面上进行装饰,“四方连续”是一种常用的设计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四方连续文杨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不同应用范围,对纹样特别是对色彩有着不同的要求。这次作业时设计包装纸,在纹样上不要过于复杂,以单纯简练为宜,色彩可以鲜艳一点,根据需要来定色调。

[教学目标]

学习用四方连续的骨式设计、绘制包装纸,初步知道四方连续的用途和其多种排列形式的变化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

骨式排列,花纹设计。

[教学难点]

花纹拓印,色彩调配,着色。

[教学构想及方法]

为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并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使用电脑辅助教学演示制作过程:

(粘贴一张散点式的四方连续范画)四方连续的单位纹样在设计时,可以使用人物、动物、花草虫鱼等案。

以上几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降低了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的难度,从而使本课的教学难点问题在老师的解说和示范中得到解决。

[教具、学具准备]

教材、范图。电脑辅助教学系统

教与学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施教时间:3月8日——3月10日

活动一:

出示玩具熊,导出包装纸,导入新课。

活动二:

1、教授四方连续知识(结合书本与实物花样,师生共同分析)

◎四方连续:四方连续就是以一个或多个单位纹样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重复排列,并无限扩展的大面积装饰纹样。

◎常用的四方连续骨式有三种:有散点式连缀式和重叠式结合投影片讲解几种常用的骨式并板书骨式名称和骨式图。

※散点式:以一个或数个纹样组成一个单位纹样作分散排列,就叫散点式。它有平排式、斜排式两种。

※连缀式:单位纹样间相互连接或穿插的四方连续纹样,连续性很强,这种排列形式就叫连缀式。

※重叠式:两种以上不同组织的四方连续重叠成多层次的纹样,就叫重叠式。

活动三:

演示制作过程:

(粘贴一张散点式的四方连续范画)四方连续的单位纹样在设计时,可以使用人物动物花草虫鱼等图案。现在,老师就用一种花的图案来设计四方连续纹样。

(演示过大和过小的错误做法)每个单位纹样的大小要一样,不能有大有小。排列要有规律,可事先折好骨式线。

※拓印花纹:

透拓法:

划痕法:

活动四: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每人设计一种纹样,选择一种骨式设计一张包装纸。作业要求工细整洁。

活动五:

作业展示,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施教时间:3月10日——3月12日

活动一:

重温调色和着色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强调色调要明快,不要太浓重;先涂底色后涂花纹;涂色要匀,做工要细。

活动二:

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用色不要过杂,免得使人烦躁不安。

2、着色时,为了运笔稳当,可用执铅笔的方法执毛笔。

3、对颜色调的过厚的和过稀的,及时给予协助。

4、进入着色阶段时,强调做工精细,一丝不苟,善始善终。

活动三:

作业展示,教师小结。

板书计划:

课题

范画

作业展示

札记:

包装纸的设计让许多熟悉电脑的学生联想到了壁纸的设计,我就鼓励画得快的孩子们在完成作业后,到美术教室的电脑上运用“画图”、“金山画王”等学过的软件设计包装纸。这种包装纸独具特色,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我又运用其它设计软件将这些包装纸“包”到“瓶子”、“盒子”上,直观展示学生们的成果,将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二年级美术教案 篇4

教学介绍: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形象思维能力。”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对于风的感性体验学生比较丰富,风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自然现象,对于它的表现只有从其它相关联的事物上去体现,可以让学生通过看看、想想、讲讲、画画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记忆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主动发展,素质全面提高。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课,教师以春夏秋冬四季风不同的特点进行启发,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绘画,来表现风吹来时的情景和感受。

学生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级美术的学习,绘画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有个别同学因为有一段时间去参加珠心算训练而没有参加美术课程的学习,构图表现能力较弱。需要加强指导。

教学目标:

1、了解春、夏、秋、冬风的不同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绘画,来表现风吹来时事物的变化及特征,感受不同的风带来的快乐、兴奋、紧张、害怕的心情。

3、知识整合。与二年级语文第16课《风娃娃》、科学《风的形成》关联整合。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回忆春夏秋冬四季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变化。

教学难点:

运用线条大胆的表现出风来时的情景和感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扇子、学生作品

学具准备:图画纸、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思路:风的产生、风的作用、春风、夏风、秋风、冬风、画风、评风、展风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谈话法、体验法

教学过程:

一、直观演示引入新课

1、自制长纸条门帘下垂,师用扇子扇动,请同学们注意看,发生了什么?

生:门帘动了。

师:为什么老师做的门帘动了呢?

生:因为有风了。风来了。

师:对。因为风来了。(边说边板书课题:风来了,并随即用简笔画法风把“风”字装饰)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很容易进入风来了的情景。而教师新颖的课题设计同时吸引了学生的目光,营造了一个有趣活泼的课堂气氛。)

二、风的形成和作用

师问:风是怎么形成的呢?生答:空气流动产生风。冷热空气流动的快,风就大,空气流动的慢,风就小。风的大小对人们又什么作用呢?

生(讨论后)答:大风能让风车转动,抽水快;大风能让帆船行走的快;可以放风筝,把衣服吹干;风能还可以发电,环保节能……

师:我忍不住要夸奖同学们了。你们想到风的作用真多。“听,它来了,它又走了,它没给自己留下什么,却给大地换了新装。”(设计意图:知识整合。学生学习过《科学》课中“风的形成”,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助于学生参与绘画热情,而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风娃娃》学生又刚刚学习过。借助熟悉的知识经验再次调动学生参与热情。而最后一句过度句,从学生已有的《科学》和《语文》知识经验中过渡到美术的春夏秋冬四季体验中。)wWW.zF133.com

三、教师细说春夏秋冬的风。注意用语调把四季风的特点和给人的感受表达出来。并即兴板演柳

树在不同风中的形态。

春风来了。“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我们都背过这些诗歌,春风像剪刀,把嫩绿的叶子剪出。春风给我们什么感觉呢?

生:暖暖的,舒服的。像妈妈的手抚摸着我。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为什么不表演一下春风中的感觉呢?我们像花一样,在春风中绽开了,微笑一下。那么用线条画春风的时候,一定要自然而流畅,这样才能表现出春风中舒畅的感觉。

师要随机直观演示流畅线条风的画法。

春风中,我们的衣服是什么样的?画面色彩是什么色的?注意观察。

欣赏(课件):同龄人笔下的春天的风。1、剪贴加绘画《春姑娘》、儿童版画《放风筝》、黑白铅笔画《放风筝》(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春风的感受,并学会用线条表现风,欣赏开阔学生视野,对学生的独立创作起到启迪作用。而即兴板演既传达了教师的美术基本功底,又让学生获得直接认知。)

闷热的夏天,树叶都打了卷儿,狗热的直吐舌头,这时候忽然来了一阵风,啊,你是什么感觉?

高兴、兴奋。怎么表现出来?举手欢呼、把衣服画成夏天的短衣服短裤。

当瓜果飘香的季节----秋天来临时,一阵风吹来,空气里飘来瓜果的香气。但,一天天过去,风的脾气变大了。我们欣赏《阵风》这幅画是谁的作品?他是哪个国家的画家?作品名称是什么?阵风是什么意思呢?感受到了风了吗?怎么看出来的?

师总结:大风来的时候,有些物体的形态就会发生变化。师即兴简笔画----无风时的柳树。

当大风来的时候,它会有什么变化呢?师即兴简笔画-----风中的柳树。风越大树的变化会更大,比如说树干弯了、树断了。

出示课件图片:接着我们再来看看人在大风中的样子。(多引导动作和表情的不同)。观察从哪里看出画面有风的?风是从哪个方向吹过来的呢?并引导学生欣赏人物的动态及事物随风飘动的形态。

师:欣赏了这些图片,我们知道人在风中不仅有动作的不同,而且有外形的变化,同时还有表情的变化,有舒心的,有兴奋的,有紧张的,有艰难的。

有一首风的儿歌,又科学又好听,对我们的绘画有很大帮助。我们一起来欣赏。

课件展示风级儿歌: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青烟随风偏,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六级举伞步行艰,七级迎风走不便,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十二级陆上很少见。(设计意图:用朗诵、简笔画、课件、风级儿歌等形式开阔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风中景物的理解,并绘画,是本课重点与难点。)

四、画风

1、讨论:如何结合自己的想象与感受,画一幅非常有趣的关于风来了的作品?师: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想像,以自己为主体,表现自己在不同风中的感受。用单色的表现方式画,注意要添画合适情景,画出风来了的感觉。

2、学生作画,教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听音乐作画)学生作业,可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单色构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对色彩的要求是符合季节性,对比协调。

3、整理工具,材料,养成良好习惯。

五、作业讲评

方式:1、学生自评。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画面编一个小故事,向大家做介绍。

2、学生互评:哪位同学的画面效果好,值得学习。

3、教师鼓励性讲评:优秀的绘画作品像一朵朵花开在春风里,供我们欣赏;如一张张精美的帆,瞧!我们的帆船出发了!如一台风车,风车转动了,带给我们童年的欢乐。同学们,这,就是老师和你们共同完成的风来了的图画。(教师把优秀学生作业粘贴于黑板上,拼成花朵、帆船、风车的形状,和课题的风的简笔画,柳树的简笔画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结束

二年级美术教案 篇5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肖小玲

第1课

难忘的童话故事 一.目的:

1. 欣赏、了解童话故事中多个形象的特征,创作形式和方法,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在欣赏评价的基础上学会发散思维,尝试塑造出自己喜爱的新形象。3. 从积极的情感体验出发,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意识。二.重点:在欣赏评价的基础上学会发散思维,尝试塑造出自己喜爱的新新形象。三.难点:欣赏从积极的情感体验出发,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意识。四.准备:让学生手机一些童话故事的图片,教师准备一些相关图片,开阔学生的视野。五.过程: 1.创设情境

创设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通过情境的渲染燃起学生的激情,从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叙述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2.欣赏画

(1)根据不同的形象,启发学生充分展开思想,用绘画的形式所造出自己心目中的新形象。

(2)学生分为两组,一个是中国童话小组,另一个是外国童话小组,从而使学生的更加开阔,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4.评价作品

(1)举办一个画展,让学生共同欣赏众多美丽的童话形象,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评价活动也随之展开。(2)从欣赏和评述难忘的童话故事形象活动中,看学生是否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小记:

学生能创造出新的童话故事形象,学生交流中达到相互学习的。

第2课:印印玩玩

一、教学目标:

1、用生活中各种具有特殊纹理和形状的宠物,通过压印和拓印,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视觉形象。

2、对印出的形象进行添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求新求异的思维能力。

二、课型:造型、表现

三、教学重点:学会压印,拓印的方法,并能利用之添画,使画面丰富。

四、教具准备:学生优秀作品,示范材料。

五、教学难点:如何根据自己拓印的图形进行再创作,使作品更丰富。

六、教学过程:

1、欣赏探究

(1)看不同纹理效果的画面,想想像什么?是怎样做出来的?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其自己寻找答案。

(2)学生回答。

2、体验发现

(1)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亲身感受,了解各种实物不同的质地,形状和美妙的纹理。

(2)欣赏学生优秀作品,发现其拓印,添画的巧妙之处。(3)丰富学生视觉,触觉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创造表现——分组合作

(1)各组拓印、添画。如可画:动物、昆虫、植物、建筑等等。组成大画面。

(2)可以重复拓印,重叠拓印,更换颜色。

(3)师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形象的发散思维及构图意识,增加学生的色彩知识。

4、评价交流:以用品的创意、独特性、画面色彩效果,丰富性去评价。

注: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各种有纹理的小物体,白纸,油画棒,彩色笔。小记: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乐趣,提高了学习美术的兴趣,基本掌握了压抑与拓印的方法。

第3课:水中的倒影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对印画的制作方法,了解美术中的对称知识。

2、了解水粉颜料的特性,掌握简单的水粉画法。

3、学习欣赏美术作品以及生活中的对称美。

二、课型:水粉画

三、教学重点:学习对印画的方法,用水粉颜料表现:水中的倒影。

四、教学难点:颜料的运用、水粉的掌握是教学的难点。

五、教具准备:范作,学生优秀作品。

六、教学过程:

(一)、赏景导入

1、师请大家到桂林“参观”——看录相或桂林山水的图片。

2、说说观感,找出画中的特点——有美丽的倒影。

3、师小结,揭示课题。

(二)、研究探索

1、研究大师及同学的作品,探索其创作方法。

2、师生共同找出作画步骤及方法。师示范: A将长纸对折

B构思,构图,注意与底色的色彩对比 C对印

D添画、补充。

(三)、创作练习

学生将选好的颜料挤好,开始创作,老师巡回辅导,提醒学生注意卫生。

(四)、作品展评——欣赏“美景” 看谁的“风景”最美和“水面”搭配最美。

(五)、收拾整理。

小记: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时,让他们不断地发现不断的交流,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4课:吹吹画画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绘画手段以及工具材料的多样性,充分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2、培养学生的图形联想能力,能够在抽象的图形上进行创意添画。

二、课型:造型、表现

三、教学重点:学生能用吹画的方法,创作一幅有趣的作品。

四、教学难点:学生在作品中是否表现出大胆的想象和创意。

五、教具准备:大师作品,优秀学生作业。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评述

1、欣赏几幅不同效果的吹彩画,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进行探索学习,从中发现新的绘画方法——吹画法。

2、老师小结,板书课题。

(二)、发现学习

1、学生参与演示

2、老师演示,师生共同探究吹画法的方法及其要领。①控制气流的力度,角度。②色彩的浓淡和色滴的形态感。

(三)、创作练习

学生可以单独完成作业,也可以分组集体制作几幅较大的吹画作品。

(四)、完美添画

1、讨论、评析,大家的吹画作品可以添画成什么?

2、学生再次创作——添画。

(五)、欣赏回味。

小记:学生能发挥想象,给吹出的图形添画,在似之间进行趣味联想。

第5课:有趣的手指画

一、教学目标:

1、尝试用手指和手形进行联想,创作出新的图形,扩展学生对绘画表现形式的认知。

2、采用趣味作画的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求异的灵感思维。

二、课型:绘画课,水粉

三、教学重点:了解和基本掌握手指画的方法,创作出丰富的形象。

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分散思维,创作出更多有趣的形象。

五、教具准备:大师作品,学生优秀作品。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欣赏各种形式的手印画,引导学生提问,质疑,进行探索学习。

(二)、发现方法

通过投影仪,师生共同研究手形变化,启发学生的联想,归纳出几种表现方法。

(三)、情境激发

师讲一小故事,让学生为故事中的形象设计手帕。

(四)游戏作画

1、鼓励学生蘸色,大胆创作。

2、可以单独创作,也可分组合作。

(五)、集体再创作 评析、讨论作品,进行再创作,使作品更完整,漂亮。

(六)、作品展示 作画方法:

1、用手指蘸色在纸上画出造型。

2、用手指压印

3、用手指的天然纹理印出造型

4、用手掌压印

5、用拳头压印

小记:学生在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思维从中延伸开来,创作出更多的形象。

第6课:染纸多奇妙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学习染纸工艺知识。

2、操作领域:学握、折、染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民间艺术的情感。

二、课型:工艺制作

三、教学重点:学生掌握简单的折纸、染纸方法,并染出不同的花纹图案。

四、教学难点:学生学习折纸方法及染纸技艺。

五、教具准备:水彩颜料,范作。

六、教学过程:

1、设疑引趣,尝试导入(1)师手拿宣纸,问学生如何美化白纸?(2)师示范染纸的方法。(3)学生尝试染纸。(4)师揭示课题——板题。

2、指导点拨,由浅到深(1)师:如何染才更美,更透? A折纸,学生跟着老师学折“米”字折。B 学色彩搭配——染

师出示以不同色调为主的生活日常用品,让学生识别其主色调的色彩搭配的美感,色彩对比——协调。

(2)学生学染法。

A师示范,在颜料水中滴入2、3滴酒精——增强颜料的染透力。B把折好的一个解浸入颜料中,要把握好染的时间。C用手挤捏一下,让其染得更透。D用同样的方法染另外的角。(3)学生染纸。

3、展评增趣,总结延伸

(1)展评:学生把作品贴到黑板上,大家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理由,再请作者说说自己选色的用意。

(2)师小结:我们学习了染纸,大家都开动脑筋,用折染的方法创作了许多不同的染纸作品。

(3)延伸:染纸的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民间的染工艺(展示蜡染的衣服),染纸也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看老师用染纸的方法都做了什么?(书签、窗花)。

小记:学生能够了解纸张材料的特性,进行美术活动,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第七课 小 扎 染 执教人:贵州省铜仁市第五小学 谢沙

教学重点:

能灵活的掌握并运用“扎”和“染”的关系来制作出美丽的扎染饰品。教学难点:

在实践中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受扎染的奇妙效果,了解扎染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2、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喜爱。教学准备:

课件、白布、颜料、绳、水粉笔、范作衣服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提问导入: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手里拿的这件衣服好看吗?哪里好看?颜色和花纹可是老师自已设计并制作的,棒不棒?想不想知道老师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其实老师就是运用了咱们民间的一种印花技艺叫“扎染”,虽然它不光只属于贵州,但也算得上咱们贵州民间的一种印花特色。今天这节课就和老师一起来学习怎样制作“小扎染”。

2、揭示课题:民间印花技艺——“小扎染”。并领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两遍。

二、欣赏感受、拓展思维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生活的多姿多彩也离不开扎染的装扮和点缀,下面就和老师一起来看看老师在咱们生活中哪些地方找到了用扎染装饰的饰品吧!

1、课件展示:有老师自制的扎染小方布,有用扎染制作成各种装饰品如:衣服、围巾、桌布、烛台等学生集中欣赏。并提问老师自制的扎染小方布跟老师衣服上的颜色和花纹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

2、老师提问:小朋友们欣赏完了这么多扎染小饰品是不是感觉咱们的民间艺术是那样的伟大和奇妙。

3、老师提问:想不想知道这么多美丽奇妙的花纹是怎样形成的?先别急跟老师一起学一下扎染的小儿歌,聪明的小朋友就会知道美丽的图案到底是怎样形成的了!

三、儿歌欣赏:

老师领导学生学习儿歌并有感情的朗读两遍。

四、探究新知:

儿歌里说“不用涂不用画、奇妙的花纹出来了”到底奇纱的花纹怎样形成的呢?咱们小组自已观察!

提问:

1、扎布的绳是活结还是死结,绳容不容易打开?

2、绳扎得紧不紧?

3、折开后你还发现了什么奇特的地方没有?

观察完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回答,如:花纹是怎样形成的?颜色是怎样染的?是先扎布还是先染颜色?先扎布有什么作用?被绳扎到的地方有没有被染上颜色?等等

五、探究创作:

经过了咱们自已的观察,现在老师就想请你们自已观察的步骤和方法来试着做一次小扎染!看看能不能也做出美丽的图案出来!

做完后,抽小朋友自已说说小扎染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同时引导小朋友发现作品中不足的地方,并怎样解决。

六、教师演示:

看见你们做了这么多的扎染小样品,老师也忍不住想来做一做,小朋友们注意看看老师的方法和步骤。

演示完后,激励学生还想不想再做一次? 七:拓展延伸:

如果老师再给你们一次制作的机会,你会有什么奇特的想法没有?如:在折布上、染颜色上!有没有更加奇特的想法!

抽一到两位学生展示自已的奇特想法!

八、作 业:

1、小朋友们开动自已的聪明的小脑袋,创造出更多奇特的花纹出来!

2、老师巡视,及时解决学生所遇到的问题。九:作业展评:

1、展示:将学生的作业集中展示在台上挂好!

2、评价: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并说出为什么喜欢它!

3、如果这幅作品送给你,你会怎么利用它? 十:总 结:

扎染也算是我们贵州民族的一颗璀璨之星,为了使它更加发扬光大,咱们长大以后一定要努力创新并合理运用,让扎染艺术把我们的世界染得更加多姿多彩。

小记:学生在学习“染”“的同时掌握“扎”的技巧,感受了扎染所产生的奇妙变化。

第8课:有趣的纸浆画

一、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利用纸浆的可塑性的特点,通过揉、捏和推塑等方法进行简单的造型,提高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二、课型:造型、表现。

三、教学重点:了解和初步掌握制作纸浆的方法,进行造型表现活动。

四、教具准备:范例作品。

五、教学难点:如何制作纸浆并将之推捏造型。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老师出示几幅纸浆画,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猜一猜这种能产生凹凸感,似浮雕的画面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摸上去有什么特殊感受?

教师小结,板书,课题。

(二)、研究探索

大家一起研究,探索,寻找制作纸浆画的方法。老师小结并板书:

1、备色(调色、混白乳胶)

2、混合纸浆(用报纸)

3、推捏(在有色卡纸上)

(三)、学生分工合作

1、组长安排,有人配色,有人备纸条,分别染上不同的颜色。

2、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让学生体验制作活动的乐趣。引导学生捏、揉、贴、推塑等方法,展开联想,塑造出与众不同的形象。如动物、植物、人物、花卉、建筑等。

3、注意事项

A水浆中的水量不要太多。B色彩搭配与协调。

C画面效果。

(四)、收拾与整理

在作品未干前,教师提醒学生收拾整理学习用具,保持环境卫生。

(五)、作品欣赏

鼓励引导学生互相欣赏作品,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件,谈谈体会。

(六)、课后拓展

教师指导学生将作品挂在教室中,装饰教室环境,让学生体验自己动手装饰生活环境的乐趣和成就感。

小记:把学生扎染的作品拼合在一起,组成一幅美丽的画。

第9课:生日快乐

一、教学目标:

1、学生体验“过生日”的快乐与美术活动的乐趣,学会运用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

2、尝试设计制作“生日贺卡”,锻炼手工制作能力,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

3、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珍惜友情,关爱他人以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课型:设计、应用

三、教学重点:学生体验过生日的快乐,尝试设计制作“生日贺卡”。

四、教具准备:贺卡范例、学生作品

五、教学难点:如何使贺卡更有创意,贺词更温馨感人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讨论、回忆以往过生日的情景,一起来唱唱温馨的“生日快乐”歌,为学生创设一个“过生日”的情境。

2、或者教师提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形象,说她的生日快到了,可她家很穷,爸爸没钱给她买礼物,请同学们做礼物送给她——引出为卖火柴的小女孩制作“生日贺卡”。

(二)、研究探索——如何做贺卡

1、找找贺卡的秘密

教师出示几张有特色的贺卡,请学生寻找发现它们的制作特点及制作巧妙之处。

2、再看同伴制作的贺卡,其感人及与众不同之处。

3、师生共同总结制作贺卡的方法及步骤。A裁剪、折叠 B绘画、书写

注意:色彩对比或协调,贺词工整、温馨感人。

(三)、学生制作贺卡 师: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生日就要到了,看谁为她设计制作的贺卡是最精美、最富有创意、最感人的。

(四)、作品展示 学生自评,互评。选 出:

1、最精美的贺卡(制作工整,漂亮)

2、最有爱心贺卡(贺词温馨、感人)

3、最神奇的贺卡(造型新颖、与众不同)

(五)、课后延伸

为亲人,朋友制作节日贺卡。

小记:学生设计制作贺卡时,能用各种方法制作生日贺卡,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制作出各种特色,个性鲜明的生日贺卡。

第10课:今天我当家

一、教学目标:

1、增强情感流露,运用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2、培养主人翁的意识和勤俭,爱劳动,体贴家人的好品质。

二、课型:造型、表现。

三、教学重点:体会“当家作主”的感觉及家长的辛苦,创作:今日我当家。

四、教具准备:优秀学生作品,作业。

五、教学难点:画面人物动态的描绘,室内空间的布置。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可以看一小片段的《小鬼当家》,引导学生对“当家”的乐趣。

2、师:你当过家吗?假如由你当家一天,你会做哪些事情呢?

学生答:„„

3、师小结,揭示课题。

(二)、动态研讨。

请学生上来表演做家务时的不同动态,由教师和学生比赛,快速画出该动态的线条描画,最后评比谁的动态生动有趣,谁的流畅。

(三)、欣赏比较

欣赏教材及同伴的作品,说说其构思的优点。

(四)学生创作

教师巡回辅导,及时发现学生的亮点,并及时表扬肯定,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引导或请同学帮助解决。

(五)、作业展评

看看谁的画面构图最饱满,人物动态最生动、明显。

小记:学生在体验当“小主人”的感受,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创作出具有生活情趣的作品来。

第11课:身边的伙伴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情趣,并运用绘画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

2、珍惜朋友之间的友情,培养学生善待朋友,关心朋友,帮助朋友,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课型:造型、表现。

三、教学重点:感受生活情趣,并用绘画形式大胆表现自己身边的伙伴。

四、教具准备:图片,优秀范例照片。

五、教学难点:如何让伙伴更生动。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谈话导入

1、说说自己身边的好伙伴的特点、优点和缺点。以及跟他们在一起的“奇闻趣事”,也可同时展示照片,纪念品,小礼物等。

2、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二)、欣赏作品

伴着优美动听的儿童歌曲,视觉优秀的学生作品及照片,再次感受和伙伴在一起的快乐以及绘画的美感。

(三)、讨论激情

师:你想表现伙伴在做什么的情景?如何使绘画更饱满? 生:„„

(四)、学生创作

表现与伙伴在一起时的快乐情景,教师鼓励学生大胆释放自己的情感,在主动的、积极的情感活动中,获得思想启迪,情感抒发,淋漓尽致地表现在自己的画面中。

(五)、作品展示

看看谁的画面有趣,人物动态最生动,画面构图最饱满。第二节

(一)、欣赏名作及优秀学生作业

感受其画面的构图美,人物动态美及色彩美。

(二)、学生涂色

(三)、作品展评

(四)、课后扩展

可以回去制作一件小礼物送给自己的身边的伙伴,上面写上由衷的祝福和最想对他说的话。

第12课:石头变变

一、教学目标:

1、能抓住石头的基本形状进行大胆想象,创造与众不同的新形象。

2、寻找辅助材料,合理应用于设计创作中。

3、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课型:造型、表现。

三、教学重点:根据石头的基本外形,色彩进行再创造,做出与众不同的新形象。

四、教具准备:各种石头,石头制成的装饰品,图片。

五、教学难点:石头的粘接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教师用变戏法的方式导入学习

2、说说石头的用处

(二)、观察分析

1、以一块石头为例,引导学生以多种角度观察和联想,教师顺势进行示范操作,并出示成品给学生以直观感受。

2、欣赏多份实物范例或图片,学生分析,拓宽学生思路。

(三)、指导创作

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时,应启发学生多利用石头自身的纹理,色彩来进行联想、美化。

(四)、实践探索

教师引导学生寻找并充分运用手中的各种材料,如:用油画棒,彩色笔,水彩笔等,进行描绘,或用小树枝,挂历纸,毛线学做装饰,可用双面胶来贴。

(五)、交流评论

可以举办一次奇石展览会,让学生参观欣赏,进行交流,互评。

第13课:瓶瓶罐罐穿新衣

一、教学目标:

1、根据瓶、罐的外形进行联想,合理利用各种材料对瓶罐进行造型和装饰,感悟美术活动的乐趣。

2、通过对瓶罐的巧妙设计与利用,培养学生意识。

二、课型:造型、表现

三、教学重点: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有方向性地做准备,造型。

四、教学准备:各种动物,人物,生活用具的范例。

五、教学难点:能巧妙设计,利用手中的瓶罐及材料进行造型。

六、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教师利用带来的范例,讲个小故事,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到教师手中的“人物”上来。

2、观察教师带来的“人物”,说说它们的制作方法及所有的材料。

(二)、启迪联想

1、教师启发学生对实物的外形,进行各种联想,通过对瓶罐的加工装饰,以及多外瓶罐的组合拼摆,进行美术创作活动。

2、教师利用一个瓶子为例,大家来观察想象,并发表各自不同的看法,引导学生探讨,分散学生思维,拓宽想象的空间。

(三)、创作表现

1、学生根据自己的瓶罐,利用各种材料、工具,进行想象、造型。

2、教师只在学生需要的时候进行适当的引导。

(四)、交流评论

1、进行一次作品展览,大家自由参观,对作品进行评价,交流。

2、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及指导。

(五)、课后拓展

教师可以对此课进行拓展,提示学生联想到美化瓶子以外的东西,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用创造性的眼光去发现美和创造美,并大胆地进行“变废为宝”的艺术活动。

第14课:会漂浮的玩具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选择和利用各种废旧材料,通过剪贴,描绘等方法,制作出简单的立体造型。

2、初步了解水的浮力原理,使制作的物体能浮着。

3、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合作的乐趣。

二、课型:造型、表现、综合、探索。

三、教学重点:选择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出简单而新颖的立体造型。

四、教具准备:范例、图片资料。

五、教学难点:学生能否表现出大胆的想象和创造意识。

六、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入

1、师用不同的体积、重量的物体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其沉浮情况,使学生明白:水是有浮力的。

2、师:举例某地发生水灾,人们要过去救人可以用什么方法?

(二)、启发联想

观察教材上的以及教师带来的范例,可以在制作形式上大胆想象,我们还可以怎么制作,如何制作才能使作品会漂浮,而且有趣生动,有特色?

(三)、探索创作

学生开始制作,教师不过于强调整体造型是否制作精致,只要学生合理利用材料进行造型,最终使之漂浮在水面上便可。也可以分组合作。

(四)、作品展示

1、师组织学生把“船”开去“灾区”救人。

2、大家来评:谁的“船”浮得好、谁的“船”最牢固、谁的“船”最生动有趣、谁的作品最棒。

第15课:井冈山下种南瓜

一、教学目标:

1、尝试纸塑的形式制作

2、增强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

3、回忆井冈山精神,培养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

二、课型:造型、表现。

三、教学重点:学习用各种色卡纸制作南瓜,并与德育教育融为一体。

四、教具准备:水粉画用具,纸球,范例,图片。

五、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制出多样的别具的南瓜,避免概念化。

六、教学过程:

(一)、影片导入

1、播放一小段当年抗日时井冈山下红军种南瓜的情景影片,并配有解说。

2、教师简单小结,使学生明白今日的幸福生活,是当年红军用血汗换来的。

3、教师指导大家一起来“种南瓜”,以回味当年红军在井冈山下种南瓜的艰苦生活——教师板题。

(二)、探索创作

1、如何“种南瓜”?方法步骤: A交报纸(旧画报)揉成一团 B压紧、固定 C涂色

D添加南瓜叶、南瓜柄 注:学生先说并简单演示。

2、教师小结制作方法及步骤,边演示。

(三)、作品展评——挂南瓜 大家把南瓜挂起来,欣赏,评价。

(四)、课后拓展

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制作其他蔬果,使教学内容得到延伸。

(五)、最后一起合唱《种南瓜》。

第16课:泥公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泥公鸡”这一民间艺术品,让学生感受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与爱好。

2、通过实践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立体造型能力。

二、课型:造型、表现。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回忆公鸡的外形特征,并用泥塑的形式表现出来。

四、教具准备:范例、图片、橡皮泥。

五、教学难点:抓住公鸡的外形特征。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请学生欣赏大家课前收集到的公鸡图片,了解公鸡的外形特征。

2、教师出示一只泥公鸡,请学生说出其特征及制作材料、方法,教师揭示课题。

(二)、学习制作

1、师:如何制作泥公鸡?

生:„„

2、师演示,讲解

3、学生制作,可以独自完成,也可分组合作。

4、师:待会要举行“公鸡选美比赛”

(三)、作品展评

“公鸡选美比赛”开始,请学生将各自的公鸡请到台上来,大家一起来当评委。

评奖奖项: 最神气的公鸡 最生动的公鸡 最好斗的公鸡 色彩最美的公鸡

第17课 花灯

教学目标:

1、了解元宵节的由来和花灯的历史,以及各类花灯的艺术特点。

2、掌握制作彩扎花灯的基本方法和要领,感受制作花灯作品的工艺特点。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相互合作的工作作风和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教学重点:掌握彩扎花灯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教学难点:把花灯做得精致、美观,造型独特 教学准备:竹签、绳子、胶水、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看课件了解了元宵节的来历以及一些习俗,也欣赏了很多元宵花灯,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花灯,好不好?(板书课题)

二、观察分析

1、欣赏图片,提问:先请大家看张图片,你们发现这两种花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第一种是在纸上刻花纹的方法制作的,就叫刻纸花灯; 第二种就是用绸布扎起来的,就叫彩扎花灯。板书

2、欣赏彩扎花灯作品,提问:通过观察你能说说彩扎花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吗?

三、方法指导

1、老师这也有一个花灯,我要请一个同学上来将它一步一步的拆开,其他的同学要仔细观察然后说御淑堂减肥组合晒后控油补水产品很好最安全的减肥药祛痘什么牌子的瘦身好排行榜好用眼膜评价说花灯的制作过程。(板书)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小结

(1)

捆扎:选择材料,设计骨架,扎骨架(2)

包扎:涂胶,贴纸(3)

装饰:描绘或剪贴,扎穗

2、现在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几张图片,说一说花灯有哪些形状呢?(出示课件:第二关 2)

除了这些形状以外,你还能设计出不同款式的花灯吗?(出示课件:第二关 3)

3、那你们觉得哪些材料适合做花灯呢?老师这里有很多小朋友的作品,我们看一看他们用了哪些材料好吗?

这些作品的选材、造型和装饰和民间花灯作品有什么不同?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花灯?(第三关 2)

四、自主表现

1、学生分小组动手,合作制作一盏花灯。

2、教师巡回指导,并对学生制作上的问题予以及时解决

五、评析交流

1、将学生作品展览

2、提问:

(1)教室里的花灯展上,你最心仪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2)做花灯时,你遇到了困难吗?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解决的。(3)你的花灯的造型受到了哪些东西的启发?(4)你能让自己做的花灯亮起来吗? 第18课

京九小导游

一.教学目标:

1.在一个活动主题之下,进行综合探究学习活动,实现美术课与它学科知识的融合。2.掌握手工制作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3.更具自己的自由想象,创作出美丽的城市风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在美术活动中,充分体现小组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掌握手工制作的方法,提高动手能力。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教学准备:彩纸、彩笔 三.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设计一套内容丰富,情趣浓郁的教学与活动方案。2.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到娱乐。

(二)探索制作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导游应该有哪些道具。

2.引导学生按自己的提法构思,设计导游用的旗和帽以喇叭等道具。3.让学生在合作中加强交流,增强团队意识。

(三)绘画练习

出示相应的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去过哪些地方,关键要把最有特色的景象表现出来,如某一城市的代表性建筑、名胜古迹等。

(四)评价

让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自己的作品,介绍祖国美丽的风光,抒发自己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景。

二年级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充分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表现的能力。

教学重点

对三原色作用的了解以及三原色的运用,吹树中观察发现三间色的产生。

教学难点

掌握吹画的基本方法,并用三原色吹出一片多彩的树林。

教学用具

A4纸、水彩水,废报纸,棉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谈话:同学们, 今天,老师也要向大家介绍我的好伙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呢?

二、欣赏感受

1.小朋友找一找你们的周围能不能找到我们的三个好伙伴?学生交流。

2.老师课件出示图片欣赏。了解红、黄、蓝的“性格” 出示图片,学生谈感受。

分别看看红、黄、蓝三种颜色,想一想它给你什么感觉?红的感觉热情、温暖;黄的感觉明快、响亮;蓝的感觉优美、凉爽…

三、学习吹画、体验乐趣

1。学生赏析范作,探究吹画方法。

师引导观察: “看来三个小伙伴的作用还真了不起!它们有什么本领呢?(出示范作)这是什么?”

让学生猜一猜这幅画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师提问:“这棵五彩树是什么样的呢?(形、色)如果是你来表现,你会注意哪些方面呢?”(出示图片)

欣赏姿态优美的树,帮助学生了解树的外形特征。

⑵教师示范吹“彩色树”技法:

作业要求:“今天我们用三个小伙伴吹画一棵五彩树。”

A 。先在纸的下端滴上红蓝黄任意一色,用力向上吹出主干, 然后从各个方向吹出树的枝条。

B。再在纸的下端这棵树的旁边分别滴上另两种色,用同样的方法吹出树枝树干。

3 。学生吹画,教师指导。(并注意学生的习惯养成)

A。学生自主吹出美丽的“彩色树”。

边吹画边观察三原色间的混合变化,注意保持教室有序卫生。

B。教师巡视,随机施教。

指导要点:

⑴吹画时要注意吹的力度和角度,注意吹气的角度尽量和纸面平行。

⑵色彩浓淡、色滴大小要适中,不要等一种色干了后再吹另一种色。

⑶树干要粗大些树枝要细小些,可在要分叉的地方添滴色水继续吹。

四、作业展示、发现总结

1、择优展示学生作品。提问:你在吹“五彩树?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学生说说边吹画边发现的规律。

――红和黄融合变成了橙色,黄和蓝融合变成绿色,蓝和红融合变成了紫色。

小结:“我发现红红与黄黄重叠时变为橙色,红红与蓝蓝重叠时变为紫色,黄黄与蓝蓝重叠时变为绿色。” “这三种颜色(橙、绿、紫)被称为间色。”

(课件播放: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2、总结:通过这些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红红、黄黄、蓝蓝三个小伙伴的团结协作能产生千变万化的颜色,所以他们是三个最好的伙伴。在多彩的世界里还有许多的颜色等待我们去认识。因此说色彩的魅力是无穷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发现便于我们运用色彩来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

3、你还想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色彩大家族呢?学生交流。

二年级美术教案 篇7

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

教材简析:

电话,现在已经是每个家庭都拥有的通讯工具了,用简单的材料来制作电话,可以让学生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以及创造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泥、纸盒等材料设计、制作电话机或手机,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通过欣赏相关资料,启发学生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制作与众不同的电话机。

3.强调丰富的想象,体验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能否在制作方法上有所创新。

2.能否突破电话常规的造型与色彩进行大胆的想象与创造。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垫板、彩泥、纸盒、剪刀、胶水、牙签、彩纸、彩笔等材料。各个时期的电话模型。教师范作,各种电话的彩色招贴画。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9月22日——9月24日

活动一:

教师带来各个时期的电话模型,引起学生兴趣。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电话的发展历史遗迹电话的一些知识,欣赏一些电话的造型。

引导学生讨论:你在超市、商店、别人家里,还见过什么样子的电话?我们将来的电话会是什么样子?

活动二:

欣赏达利《虾形电话》《唇型沙发》及同龄人运用彩泥制作的电话作品。

以“玉米形电话机”为例,师生共同探讨可以运用哪些彩泥的制作技法来表现。

讨论完后,教师迅速的现场示范一个。

活动三:

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的建筑、人物、五官、字母等常见的东西,通过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运用彩泥之作出与众不同的电话机,体验造型的快乐。

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活动四:

“电话超市特卖会”,作业展示,引导学生以介绍产品的形式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构思与制作。

教师发给每一组几张“代币券”,组里派代表购买大家感到最满意的电话,最后评出“最受欢迎的商品”。

活动五:

收拾与整理。

布置下一节课带纸盒子及其它制作工具、材料。

第二节

施教时间:9月24日-9月26日

活动一:

教师出示自己用纸盒制作的双屏翻盖手机装作与学生通电话步入教室,引起学生兴趣。

教师将这个手机传给各组看看,请孩子们说说老师是怎样将盒子改造成手机的。

活动二:

教师将自己带来的各种电话、手机的彩色广告发到各组,请同学每研究一下,并将大家带来的材料堆到一起,看看最适合做哪一种电话。

教师以学生们都很熟悉的“天线宝宝”形电话为例进行示范。请学生从自己组的材料中找出一个最适合做这个电话的盒子交给老师。大家一起讨论怎样将盒子改造成需要的形状。

教师根据大家讨论的结果对盒子进行剪、切、贴等改造。并根据大家的建议进行贴、画等造型。

启发学生考虑可以怎样来制作凸起的按键。

活动三:

鼓励学生通过动脑与合作,运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利用盒子、彩色纸、小扣子等材料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电话。

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活动四:

“电话传情”表演,每组推选两位同学拿着自己制作的电话表演打电话,在表演过程中交流情感,分享快乐,体现电话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课后拓展:

了解生活中常用的电话号码,如火警、查号台等。

札记:

学生们对于手机的熟悉和乐于表现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对电话的热情。他们熟悉新上市的每一种收集的样式、功能特点,对手机上的每一个按键、插口都了如指掌。这让我既兴奋又担忧:他们能很快的用彩泥或纸盒将手机表现出来,但让他们大胆的运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电话却很难。于是我让孩子们想向未来世界的通讯发展,想向未来的材料,一点点的启发,鼓励,这才使得他们放弃了对实物的“克隆”而转向了想象制作。看来孩子们对表现对象太熟悉了也不好。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711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