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地球日课件 >

地球日课件(精品12篇)

地球日课件(精品12篇)

【#范文大全# #地球日课件(精品12篇)#】教案课件在课堂上是老师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因此,我们老师需要亲自撰写自己的教学课件。只有编写的教案课件质量越好,所需的时间也会越长。在编写教案课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目标明确:教案课件应明确阐述学习目标,确保学生明白课程内容,知道学习的目的和目标。

2. 结构清晰:教案课件应该有明确的结构和层次,内容按照逻辑顺序组织,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3. 内容简洁明了:教案课件内容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切勿让学生感到混乱和困惑。

4. 图片和图表使用合理:适当使用图片和图表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但要注意不要过多地使用,以免影响学习效果。

5. 语言简单易懂:教案课件中使用的语言要简单易懂,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以确保学生能够理解。

希望以上提供的“地球日课件”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请将本页添加到您的收藏夹,以便日后再次查看!

地球日课件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4月22日是地球日。

2、了解地球日的意义。

3、初步认识地球,简单了解其外形特征和运转知识,激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地球仪一个;微机课件:

1、地球外形特征及运转规律。

2、美丽的风光图片。

3、污染环境的种种原因与现象;地球与太阳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课题

1、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按时换,一日行程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

2、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生日,谁知道地球的“生日”是哪天呢?(出示卡片)4月22日是地球日。

3、为什么要确定地球日呢?(让全世界的人们知道地球只有一个,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但地球上的环境污染严重,要求大家都来爱护地球,保护地球。)

二、认识地球的外形特征和运转知识。

1、地球在哪里呢?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课件展示(地球是圆形的,自西向东转,它自转一圈是一天,地球围着太阳转,转一圈是一年。)

2、游戏“地球围着太阳转”:请一名幼儿扮太阳,一名幼儿扮地球,要求扮地球的幼儿围着太阳转的同时要自转,并说自转一圈是一天,围着太阳转一圈是一年。

3、地球这么大,我们怎样才能清楚的看到地球呢?人们根据地球的样子做了个模型叫地球仪。(出示地球仪)

请幼儿在地球仪上找出我们的祖国―――中国。

你还知道哪些国家的名字呢?

4、地球上都有什么呢?(人、动物、植物)

三、保护和爱护环境。

1、课件展示:美丽的风光图片。让幼儿了解地球地球上美丽的大自然,激发幼儿热爱地球的情感。

2、“地球妈妈生病了”课件展示:污染环境的种种原因与现象,让幼儿了解人们乱倒垃圾,大量砍伐树木,工厂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等破坏和污染了环境。

3、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活动延伸:

1、实验:地球上为什么会有“白天、黑夜”。

2、争做“地球小卫士”,保护地球。12下一页

地球日课件 篇2

一、活动目标

1.知道人类和动物都生活在地球上,了解地球的简单知识;

2.喜欢探索地球的奥秘,懂得保护地球资源;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二、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认识地球》、地球仪、五角星、赤道标志(细的红纸条)。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观看介绍地球的小视频。

(二)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总体情况。

1.引导幼儿发现地球是一个很大很大的球体,存在于宇宙中,绕着太阳转。

2.引导幼儿了解地球仪上提供的相关信息,如蓝色表示海洋,橙色和黄色表示陆地。

3.引导幼儿了解地球中间的赤道是地球上最热的地方,以赤道为标志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初步了解南极、和北极的位置及地理特征。

4.出示南极和北极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了解他们生活的地方。引导幼儿了解它们生活的地方。

(三)谈论地球上有什么。

引导幼儿了解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有生命的物质,有水、空气、岩石等非生物。地球上还有高山、河流等地貌。

请幼儿讲述对地球的认识及自己见到美的东西

总结:美丽的地球是我们大家唯一的家,可是在这么美的`地球上,有些地方却因为被一些人不好的做法而遭到破坏,所以地球生病了。

(四)讨论在地球上人们破坏环境的行为

通过对比,引导幼儿了解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培养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并付诸实际。

地球日课件 篇3

一、班会目的:

1、通过活动,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爱环境的情感,理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深刻内涵。

能分辨什么样的行为是保护环境,什么样的行为是破坏环境;

3、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二、班会准备:

1、召开班干部会议,阐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为举行此次主题班会做好思想准备。

2、黑板上书写“环保连着你我他”七个大字。

3、确定扮演角色,排练小品。(准备好小品演出道具:世界地图、拐杖、白大褂、听诊器等)

三、班会程序:

(一)各小队汇报人数;

(二)全体起立,出旗敬礼;

(三)唱队歌;

(四)中队长讲话。请主持人甲乙上场(以下的甲乙分别是表示主持人甲和主持人乙);

(五) 活动过程:

1、主持人甲: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离不开矿藏。

主持人乙:离不开海洋,离不开江河。

甲:离不开山岗,离不开森林。

乙:离不开草原,离不开土地。

甲:是啊,环境是一切自然资源宝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甲乙合: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们欢聚一堂,让我们通过《环保连着你我他》的主题班会,来重新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甲:嫩绿、翠绿、葱绿、墨绿……跳动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乙:绿是植物放射的生命之光。

甲:绿色保佑着山,有了绿色,山才有生机。

乙:绿色保佑着水,有了绿色,水才清澈。

甲:绿色保佑动物,有了绿色,才有鸟的啼唱,虎的长啸……

乙:你听,黄莺在嘎咕嘎咕地叫,布谷鸟在布谷布谷地唱。

甲:在这绿色的祖国里,我们忍不住放声歌唱。请听小合唱《绿色的祖国》。

3、甲:今天,有几位绿色的朋友也来参加我们的主题队会,大家想认识它们吗? 乙:好,就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们。

苹果树:我是来自华北的一棵苹果树,大家都认识我吧!我不仅能净化大地的空气,还能给人们带来甜美的果实。

柳 树:我是来自西湖边上的一棵垂柳。每当冰雪初融、河水开冻,我就吐出嫩芽,把春来报;每当烈日当头,我就把炎热遮挡,孩子、老人都是我的好伙伴。

松 树:我是来自大兴安岭的一棵雪松,无论春夏秋冬,我都贡献出自己的一片绿色,而且还为人们提供最优质的木料,美化人类的生活。

竹 子:我是来自四川的一棵新竹,小时候我是大熊猫最喜爱的食物,长大了人们又利用我做成各种用具;夏天用的竹席、凉椅、傣家人喜爱的背篓、楼屋都是由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做成的。

梧桐树:我是一棵梧桐树。盛夏,我伸出无数只手掌,为同学们遮挡烈日、遮挡雨滴。 乙:小树啊小树,你们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甲:小树啊小树,加把劲,我们一起快快长,早日为国立功劳。

4、甲:同学们,我们居住在地球上,地球像妈妈一样,精心养育着我们。可是,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地球妈妈病了,满身伤痛。

乙:原本绿色的土地被黄沙吞没,原本清澈的河流被污水染黑,原本蔚蓝的天空不再蓝,原本清新的空气不再清新……

甲: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母亲得这么重的病?

乙:是环境污染。同学们,看!地球母亲来了。

(一个学生身上披着世界地图,饰演成地球妈妈,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上场)

“地球”:环境污染对我的伤害实在是太严重了。现在我全身是病,再不给我治病,我快没命了。医生!医生!(另一个学生装扮成医生上)

“医生”:你怎么啦?

“地球”:我觉得难受极了。皮肤发痒,透不过气,海湾一带稳稳作痛,请你帮我检查一下吧! (医生为地球仔细诊断)

“医生”:咦,怎么是你!过去你不是这个样子的。那时你的肌肤不是蓝色,就是绿色,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可如今……(不断地摇头作无奈状)

“地球”:(哭丧着脸)我到底得了什么病?

“医生”:你的绿色的皮肤――森林,受到了沙漠的进攻,得了“脱落症”;你的蓝色血液――海洋,有些地方不再是鱼儿的家了;你的身体保护膜――大气层已开始变得浑浊,渐渐失去了保护功能,将使你的肌肉大片坏死……

“地球”:那可怎么办呢?请救救我吧!

“医生”:你的病是由于人类不注意环境保护,过多采伐树木,随意排放废气造成的。对这样的病,医生是无能为力的,唯一的办法,只能请人类不再加重你的病症,并努力保护环境,逐步恢复你的抗病能力。

“地球”:(面对大家,作哀求状)人类啊,请你们保护环境,救救我吧?

甲:同学们,看了刚才的小品你们一定深有感触吧。

乙:谁来谈谈看了小品后的感受和体会?(让同学们各抒己见,谈感受和体会) 甲:刚才同学们讲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声,都讲得很好。

乙:是啊,保护环境对于人类来说太重要了。

5、甲:作为地球上的少年儿童,我们有义务让地球妈妈更健康、更美丽。

乙:同学们,虽然地球病了,但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天空更蓝,让流水更清,让大地充满生机,让地球更美丽,我们的生活更幸福!那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如何做?

(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节约用水

水 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文明之舟自古依水而行。人类对水的依赖,就像婴儿之于乳汁。河流被称为大地的动脉,湖泊被誉为大地的明珠。河流和湖泊提供了丰富的淡水 资源,塑造了富饶的冲积平原,滋润了土地,哺育了人民,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我们每天节约一滴水,就为地球添加了一分绿色。我们可以做到的:

1、洗脸洗脚的时间养成使用脸盆的习惯。

2、一水多用。用洗脸水洗脚水来拖地板、擦洗物品等。

3、随手关紧水龙头。

节约用电

在我国,火力发电占了我国总发电量的比重还比较大,需要耗费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大量不可再生资源。节约用电,就是节约能源。我们每天能做的有:

1、随手关闭教室和宿舍内的灯,做到人走灯灭。

2、每天少看一分钟的电视等。

少使用塑料制品

现在我们使用的塑料包装袋,大部分是用不可降解的聚乙烯生产的,这些包装物被抛弃到大自然中后,会对环境形成“白色污染”。我们每天能做到的有:

1、尽量使用垃圾桶盛装垃圾而不使用塑料袋。

2、不使用不可降解的快餐盒。

3、不随手乱扔塑料包装物。

4、尽量购买用纸包装的物品。

5、不使用彩色塑料包装纸包装生日礼物等。

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我们每天使用的一次筷子,都是用竹子或树木做成的,我们每扔掉一双筷子,就是扔掉一片森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尽量使用金属饭勺或非一次性筷子吃饭,而不使用一次性竹木筷。

拒绝使用含汞的干电池

在我们平时使用的干电池中,含有对环境及健康有很大威胁的汞,一次性电池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汞,而可充电干电池中汞的含相对较低或不含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注意:

1、不使用含汞的干电池,尽量使用可充电电池。

2、不要随手丢弃用过的废电池,最好能将用过的电池集中起来,送到处理厂。 保护校园内的花草树木

校园内的花草树木,除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还有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灰尘的作用。保护花草树木,也是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到:

1、不要随意践踏草坪。

2、不攀摘花果。

3、按时给花草浇水。

节约粮食

粮食的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光、热、水、肥资源,节约粮食,就是节约资源,就是环保。

6、甲:通过我们今天的讨论,大家知道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有利于环保,我想只要我们用心,我们也能为环保贡献出我们自己的力量。

乙:让我们大家都来关心环境,注重环保,共同建设我们的美丽家园。

甲:如果我们看到破坏环境的行为,该怎么做?

(四人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有的表示要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积极宣传,使每个人都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有的表示要勤奋学习,长大以后为保护环境,美化祖国作贡献;还有的表示,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为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7、甲:铲除杂草,让一棵棵果树飘着芬芳,

乙:甜甜的果实流淌着丰收的消息。

甲:洒下清泉,让一朵朵鲜花张开笑脸,

乙:长辈们都向我们翘起了大拇指。

甲:锄松泥土,让一棵棵绿树长得多么挺拔,

乙:浓浓的绿荫铺出童话世界的神奇。

甲乙齐:对着太阳我们自豪地说:"红领巾是大地的美容师!"

甲:无论你走到天涯海角,

乙:无论你穿过千山万水,

甲乙齐:最终我们还会在此相会,因为我们拥有同一个地球妈妈。让我们一起来表达对它的热爱吧!请听大合唱《热爱地球妈妈》。

甲乙齐:最后,我们衷心地希望大家都来善待大自然,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妈妈,因为环保连着你我他。

8、班主任总结班会情况,并提出要求。

四,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地球日课件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2、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增强孩子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激发孩子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课前收集有关生态环境的资料图片或影像,多媒体课件。

2、请家长利用假日带孩子出去走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活动过程

1、认识“世界地球日”

你们知道每年的4月22日是什么节日吗?那么世界地球日究竟是怎么来的?是从哪一年开始的?观看课件,了解: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2、引导幼儿感受地球的美好

3、引导幼儿感受地球现状

观看环境恶化的图片,了解环境污染,及人为破坏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但是由于人类对地球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导致生态环境受到非常严重的破坏。

4、引导幼儿说说,你想怎样来保护环境?

5、带孩子来到校园,看看校园的小树及园内环境,从我做起,美化环境。欣赏并学习儿歌:幼儿园世界地球日活动方案

爱护地球《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美化家园不迟疑;

你拍二,我拍二。捡纸和捡塑料袋;

你拍三,我拍三。避免垃圾堆成山;

你拍四,我拍四。教育别人在其次;

你拍五,我拍五。做好榜样别怕苦;

你拍六,我拍六。大家劲往一块凑;

你拍七,我拍七。把握现在好时机;

你拍八,我拍八。保护环境靠大家;

你拍九,我拍九。造福社会才持久;

你拍十,我拍十。回收废纸和电池。

幼儿园世界地球日活动方案,现在工业化的进步让我们的地球变得伤痕累累,为了我们的长久发展,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应该要好好的保护地球,让地球变回原来的样子。

地球日课件 篇5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2、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增强孩子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激发孩子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课前收集有关生态环境的资料图片或影像,多媒体课件。

2、请家长利用假日带孩子出去走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三、活动过程

1、认识“世界地球日”

你们知道每年的4月22日是什么节日吗?那么世界地球日究竟是怎么来的?是从哪一年开始的?观看课件,了解: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世界地球日(WorldEarth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在4月22日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2、引导幼儿感受地球的美好

3、引导幼儿感受地球现状

观看环境恶化的图片,了解环境污染,及人为破坏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但是由于人类对地球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导致生态环境受到非常严重的破坏。

4、引导幼儿说说,你想怎样来保护环境?

5、带孩子来到校园,看看校园的小树及园内环境,从我做起,美化环境。欣赏并学习儿歌:

爱护地球《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美化家园不迟疑;

你拍二,我拍二。捡纸和捡塑料袋;

你拍三,我拍三。避免垃圾堆成山;

你拍四,我拍四。教育别人在其次;

你拍五,我拍五。做好榜样别怕苦;

你拍六,我拍六。大家劲往一块凑;

你拍七,我拍七。把握现在好时机;

你拍八,我拍八。保护环境靠大家;

你拍九,我拍九。造福社会才持久;

你拍十,我拍十。回收废纸和电池。

地球日课件 篇6

5060年代,西方工业发达国家频繁发生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使越来越多的人类感到生活在一个缺乏安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

为了开展广泛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唤起公众和各级决策者对环境问题的警觉,呼吁政府采取行动,保护环境,美国的一些环保工作者和社会名流于1970年4月22日在国内首次发起地球日活动。这一天,全美有10000多所中小学、2000多所大学和全国各大团体约2000万人参加了活动,人们高举受污染的地球模型、巨画和图表,高呼口号,举行集会、游行和其他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1970年4月22日的地球日活动,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保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环保事业的发展。在美国国内,洁净空气法、洁净水法的通过,美国国家环保局的建立;在国际上,1972年联合国人类与环境会议的召开,197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成立,国际性环境组织绿色和平组织的创办,等等,地球日活动都起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地球日的影响日益扩大,在全世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网和群众基础。1990年的4月22日,成为第一个国际性的地球日。

地球日课件 篇7

(一)活动由来:

幼儿对各种袋子都有了一些了解,为了让幼儿产生环保的意识,特开设此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可回收标记”的含义,了解一些常见的环保材料。

2、萌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重点:制作爱心。

活动难点:布局粘贴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纸条、胶棒、剪刀、彩笔。

2、经验准备:欣赏教师作品。

(四)活动实录:

提问:“你们刚才用什么买菜的?布袋袋桌上也有许多环保袋,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讲一讲,这些环保袋是用什么做的'?”“这个塑料袋上面怎么有这么多标记呀?你们仔细看看这些标记是什么样的?”幼儿说说看到了什么样的标记。”引导幼儿认识“可回收标记”:“这个标记有一些箭头,这些箭头还可以连起来。有谁知道这个叫什么标记?猜猜看它有什么作用?原来,可回收标记,表示这种环保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就是可以收到工厂里再重新加工出产品来,而且就算把它埋在土里,它也会自己慢慢化解到泥土里面,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那么没有这个标记的塑料袋会怎么样?幼儿讨论回答。现在我们知道了,有环保标记的塑料袋和布袋袋,纸袋袋一样,都有环保袋。”

(五)活动反思:

孩子们明白了地球正在受到我们的破坏,我们要一起保护地球,孩子们知道塑料袋子是白色的垃圾,也发现了袋子上各种不一样的小标记,孩子们对这些小标记产生了兴趣,此次活动,如果幼儿认识的标记能在班级中用到,效果会更奥好,以可以在生成活动制作环保回收箱。

地球日课件 篇8

活动目的:

爱我绿色家园。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增强环保意识,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从小做自觉保护地球的主人。

活动过程:

一、队仪式

仪式主持人:各小队报告人数(4个小队)

小队长:起立——报告中队长,第一小队原有 人,实到 人,报告完毕。

中队长:接受你的报告。

小队长:稍息。

中队长:全体立正——报告辅导员,本中队原有53人,实到53人。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爱我绿色家园》主题队活动,请辅导员老师预于批准和指示。

辅导员:批准你们的请求,并预祝你们的活动圆满成功!

仪式主持人:出旗,敬礼,奏乐。

仪式主持人:礼毕,唱队歌。

仪式主持人:请坐,请中队长讲话。

中队长:亲爱的少先队员们,朋友们,你们好!今天,我们三(1)中队举行《爱我绿色家园》主题中队活动。通过这次中队活动,将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地球是我们赖以生活的美丽家园。为了创建一个文明,洁净的环境,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从小做自觉保护地球的主人。

仪式主持人:下面,《爱我绿色家园》主题中队活动正式开始。有请主持人。

二、活动开始:(主持人)

合:第一部分:美丽的家园。

女:黄棕色的陆地,

男:蔚蓝色的大海,

女:碧波荡漾,

男:浪花起舞,

女:青山层层,

男:美丽的云彩在飘荡。

合: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啊!

女:这是一个美丽的家,

男:是一个广阔的家,

合:是我们人类祖祖辈辈居住的家。

女:首先,请听诗朗诵《地球》。

男: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

女:祖国的山河美,美不胜收。

男:我们的家乡——平湖位于杭嘉湖平原,素有"金平湖"之美誉。

女: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

男:山美水美,人更美!请欣赏舞蹈《种太阳》。

女:我们的平湖是个美丽的城市。

男: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她的洁净和美丽。

女:一株株绿树为我们提供新鲜的空气,

男:一棵棵小草和一朵朵小花为我们装点城市。你们看:

(播放课件:东湖广场,案山公园,当湖公园……)学生简介

女: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我们也被陶醉了,

男:鹰击长空,鱼翔潜底。

女:万木争荣,百草竞秀。

男:我们的家园是那么美丽,那么年轻。

女:但由于人为的破坏,地球已经奄奄一息了。

合:第二部分:受难的家园。

男:请听故事《地球的眼泪》

女:多么悲凉的场景啊!

男: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接踵而来的是森林,草原,耕地的大大减少。

女:还有物种的灭绝,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导致环境质量的恶化。

合:你们听,大地在呻吟,河流奏悲歌。

(学生分别饰大地,沙漠,海洋,森林)

男:同学们,我们的绿色家园已经亮起了黄牌,

女:我们人类的未来令人担忧。请听《世界儿童的呼声》。

(不离开座位,直接戴上头饰演讲,分别饰日本,墨西哥,美国,俄罗斯,英国的儿童)

女:人类在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地方,就是在毁灭自己,

男:把自己引向死亡的道路,叩响地狱的大门。

女:同学们,我们平湖已经有不少地方的环境受到了破坏。请看自己同学们发现的一些画面。

(播放课件:肮脏的小河 折断的小树 贴满广告的大门 随地乱扔的垃圾……) 学生简介

男:看到这些,我的心在滴血:这可是我们自己的家园啊!怎么能这样破坏呢

女:同学们,你们愿意行动起来,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吗 (齐声答:愿意)

合:第三部分:爱我绿色家园。

男:同学们,环保问题应该放在首位,这也引起了国家的领导人的注意。在世界环境日那天,国家人大常委委员长李鹏和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种上了和平树,并祝愿这棵长青树在和平美好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李鹏委员长说出了全国人民的心愿。瞧,地球大使也来了!

(音乐配音地球大使出现)

地球大使:我是地球大使,我们来拯救地球吧!我们目前已经有了一些解决环境的办法,我们把每年的6 月5 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是全人类的共同行动日,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前后各国都举办环境专题报告会。世界各地都喊出了人类的共同呼声:保护人类环境吧!

女:环境保护对人类有直接的重要性,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人们的环境意识逐渐提高,许多国家的青少年纷纷担起地球大使的使命,投入抢救地球的活动。

男:同学们,你们自己又准备如何保护环境呢 请同学拿出自己画的环保画谈自己保护环境的想法。(学生展示环保画,并交流想法)

女:是啊!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学生齐说: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男:地球——我们的绿色家园。

女:我们要建设保护好这绿色家园。

男:让天更亮,

女:水更清,

男:山更绿。

女:环境

合:更美好!

女:请听配乐散文《绿海滔滔》

男:绿,跳动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女:绿,是植物放射的生命之光。

男:有了绿色,山才有生机;

女:有了绿色,水才清澈;

男:有了绿色,才有鸟的啼唱,虎的长啸……

女:在这绿色的土地上,我们忍不住尽情弹奏。

男:请听电子琴演奏《欢乐舞曲》。

男:绿树,生机昂然,

女:鲜花,争奇斗艳,

男:绿色也点缀着我们美丽的校园。

女:请看——(播放学校绿化美景)

男:你看,有了绿色,我们的学校变得多美丽。

女:一群活泼可爱的女孩们来啦——

男: 请看舞蹈《学校就是我的家》。

女:水清了,

男:天蓝了,

女:美丽与整洁的环境,要靠大家一起去维护。

男;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描绘着绿色的家园。

请听快板《行为习惯教育儿歌》。

女:我们生在地球上,长在地球上,

男:爱这山山水水吧,这是我们绿色的家园;

女:爱这一草一木吧,这是我们绿色的家园;

男: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描绘家园的美好蓝图,

男:让我们携起手来,爱这孕育我们。

女:养着我们的母亲。

合:绿色的家园!

合:让我们齐唱《明天会更好》,来道出我们的心声!

(齐唱)

三、队仪式

仪式主持人:下面请辅导员讲话。

辅导员:队员们,今天的队活动开展得很成功,祝贺大家!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大家能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落实行动,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使我们的校园更整洁,使我们的绿色家园更美丽。(行队礼)

仪式主持人:全体起立,呼号。

辅导员: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全体队员:时刻准备着!

仪式主持人:呼号毕。退旗,敬礼,奏乐。

仪式主持人:礼毕,请坐下。

仪式主持人:今天的《爱我绿色家园》主题中队活动到此结束。

地球日课件 篇9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2、操作领域:利用绘画或漫画的方法表达对生态环境的担忧与创造美好家园的设想。

3、情感领域: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表达对地球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如何利用绘画或漫画的形式表现对人类社会的热爱与责任感。

 教学准备:

师:各种环境优美的图片若干。破坏环境的图片若干。学生的绘画作品若干(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环保作品)。

生:

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生态环境的资料(文字或图片),收集创作形象资料(图形或实物)。

2、课前收集有关环境白纸或彩纸、油画棒或其他绘画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演示导入:教师在黑板上直接演示“小鸟的家哪儿去了?”,让学生思考:你想到了什么?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己看了这幅画的感受或体会。

2我们每个人身边也时常有破坏环境的事发生,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说一说地球环境日益被破坏的各种现象。可以围绕这些话题展开:破坏花草树木、乱砍乱伐。猎杀野生动物。白色垃圾的污染。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排放。浪费水资源。向湖泊河流中排放工业废水。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现象的?怎么形成的?你们知道世界地球日是几月几日吗?(4月22日。)

3欣赏图片

A、风景图片。

B、植物图片:夹竹桃科植物的花、龙胆花、美人樱科植物的花、虫草、山上的樱花、雪莲等。

C、动物图片:袋鼠、白鹳、变色龙、金丝猴、大黑熊、犀牛等或者(动物短片)。

我们的地球是如此的美丽、宁静、祥和,但由于人类对地球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当,生态环境已受到严重破坏。

4我们小学生可以为环保做哪些事情呢?请学生交流,讨论。可以围绕这些话题展开:植树净化空气。如何减少白色污染。节约水电等多种资源。搞环保宣传教学。保护动植物。不随地吐痰。

同学们都想得不错,也希望大家尽快行动起来。我想大家可以利用手中的画笔进行一次环保宣传,来纪念这个全球性的日子,画出我们美好的家园。

5学生练习:

要求:以世界地球日为题,创作一幅保护地球的绘画作品或宣传画。绘画作品要求构思新颖,想象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6展示与评价:围绕“世界地球日”这个主题,先自评,再互评,最后总评。(以作品环绕地球的方式展示在黑板上。)

7小结:

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那一天,拿上我们的作品走上街头,呼吁我们周围的人们,珍惜地球,热爱大自然。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捡起学校的每一张废纸,告诉大家节约用水,用电,告诉人们爱护这唯一的星球。因为:(师生齐读)过去,现在,未来,地球都是我们生存的家园……

 教学评价:

本课教学设计重在为学生构建了一个了解环保知识的平台,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让他们通过观察、体验,在深入感悟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认识,树立起热爱生命、热爱生物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掘学生对主体知识,从无序到有序,使学生认识不断丰富,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于艺术表现中,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认识到环保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生较好的完成作业,且方法各异,有的绘画、有的剪贴画、有的用多种废旧材料来完成,还有的加了文字说明。整堂课,师生共同互动,学生在评价自己作业时融入了真情实感,意识到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让地球的明天更美好。为了获得生动的效果,有的学生也作了适当的夸张,通过艺术的手法展现出保护地球的美好前景。

 学生评价:

1、 学生对地球的认识有哪些?

2、 学生小报作业的完成情况如何?

地球日课件 篇10

班会设计背景及思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活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我们生活的环境在持续恶化中,温室气体已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最紧要的问题,“低碳生活”也逐渐为全球所关注。所以召开“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会。

班会目的:

通过这次开展主题班会,将低碳、环保等理念与日常生活紧密连接,旨在倡导学生懂得节约,提高环保意识。同学们通过讨论环境保范文网[***]护、低碳生活等“热门”话题,呼吁环保意识应贯穿于每个人的衣食住行中。只有从点滴做起,人人做起,才能形成合力,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

班会准备:

(一)教师准备

1.深入学生,详细了解班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情况,为班会教育作好充分准备工作。

2.召开班干部会,围绕主题教育活动展开讨论,做好具体分工。并辅导班干部根据班级情况写出“低碳生活倡议书”。

3.制作幻灯片。

(二)学生准备

1.查找关于低碳生活的资料。

2.查找自身不足之处,准备承诺卡。

(三)教室布置

教室前面黑板中间位置写班会主题,旁边配以图案。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主题班会

一、引入班会主题

教师:同学们,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活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我们生活的环境在持续恶化中,温室气体已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最紧要的问题。

【出示幻灯片】我们知道,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5000多万人受灾:贵州出现8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广西部分地区的旱情已达到特大干旱等级——旱魔,正在西南大地上肆虐。在电视画面上,在报刊杂志上,我们看到了触目惊心干涸龟裂的河床湖底,看到了枯死干焦的苗木,看到了翻山越岭长长的取水队伍,看到了孩子们面对送水车渴求的大眼睛……

随着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召开,“低碳”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在4月22日即第41个世界地球日即将来临之际,国土资源部确定我国今年的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什么是“低碳”呢?请中队委为同学们进行介绍一下。

二、介绍“低碳”及在“低碳生活”中的做法

1、班委介绍什么是“低碳”?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

去年,中国政府对全世界公开承诺量化减排指标,决定到20xx年温室气体排放比20xx年下降40%-45%。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的跋涉中,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时代已如约而至,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2、班委介绍“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

如果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约能源这些环保理念已成行为准则,低碳生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

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包括以下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

3、教师:你在生活中有哪些不好的习惯?(指名说)

4、教师:尽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已经召开,但很多人还

是对“低碳”不是很了解。其实,“低碳”就在我们身边。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我在“低碳生活”中的一些小窍门。

在生活中,做到低碳并不很难,很多时候只要自己动手就可以做到。比如说一般家庭都有很多废弃的盒子,如肥皂盒、牙膏盒、奶盒等其实稍加裁剪,就可以轻松将它们废物利用,比如制作成储物盒,可以在里面放茶叶包、化妆品之类的物品;还可以利用方便面盒、罐头瓶、酸奶瓶制作一盏漂亮的台灯;喝过的茶叶渣,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既舒适还能改善睡眠……

5、同学介绍自己的低碳生活(2人)

三、班委发出倡议: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四、同学填写低碳生活的承诺卡

五、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什么是低碳生活,我们也懂得了应该怎样做才能够节水、节电、回收和利用。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加入进来。希望我们每个人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为保护我们的地球做出自己的贡献。

地球日课件 篇11

活动名称:

世界地球日

活动目标:

1、知道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及其由来

2、结合时事提高幼儿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儿童剧——我们的环境

2、自然灾害的课件

活动地点:

一楼多功能大厅

活动内容:

一、问题导入:

1、师幼问好,教师提问今天是什么日子,幼儿自由讨论

2、教师讲解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二、欣赏儿童剧——我们的环境

1、故事导入

这是一个美丽的早晨,太阳公公出来了,森林里的小鸟也出来玩了,过了一会又来了许多的小动物,他们在草地上又唱歌又跳舞,哈哈他们玩得可真高兴啊!河里的青蛙也露出了头。正在他们玩得高兴的时候,一个猎人悄悄地向它们靠近了,只听“砰砰”两声枪响,猎人向他们开枪了,吓得小动物们四处跑开,猎人出来捡起了猎物又去了别的地方。

不一会儿听见滴滴滴的喇叭声,一辆小汽车开来了,从车上下来了一些砍伐工,他们在森林里大肆的砍伐树木,一棵棵树就这样倒下了,小动物们没有了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2、视频短片

①教师结合时事讲解其内容并观看视频,对自然灾害有直观了解,引出口号:“地球只有一个请爱护我们的家、”

②讨论如何保护环境,我们该为地球做点什么?

活动结束:

教师陈述,今天我们破坏环境,小动物们没有了家,明天我们继续破坏境没有家的将是我们。

地球日课件 篇12

1、了解“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1970年4月22日是世界第一个地球日。1969年盖洛·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海斯听到这个建议后,就设想在剑桥市举办一次环保的演讲会。

2、了解历年来的主题与活动

1996年认识地球,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珍惜资源,造福人类

1997年保护地球资源与环境

1998年海洋地质与人类

1999年防治地质灾害

20xx年20xx年地球日――中国行动

20xx年地质遗产保护

20xx年善待地球

20xx年生命之水

20xx年善待地球,科学发展

20xx年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20xx年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

20xx年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

20xx年认识地球和谐发展

20xx年认识地球保障发展——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

3、了解地球面临的各种问题

4、发出倡议

也许,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改变不了多少

也许,在这一时刻,有亿万人正怀着和你一样的想法,做或者不做。

如果,只要尽一份力,就还有一片蓝天留下

也许,在你决定尽力时,有无数人也和你做了相同的决定。

5、观看有关的视频——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沙画创意)

6、每位同学在本子上写一句有关保护地球的宣传语。

教学反思:

在这次班会之前,恐怕大部分同学都不知道“世界地球日”。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同学们得到了一次知识的普及,对于地球的现状有了直观的认识,意识到了保护地球的必要性,意识到了创设良好环境的重要性。

延伸阅读

地球日课件十三篇


为了满足您的需求,我们已经备好了您需要的“地球日课件”教案和课件。希望我们的网站能满足您的需求并为您提供所需的帮助。教案和课件是老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因此要注意认真编写。只有把教案的内容贯彻到教学实践中,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地球日课件 篇1

1962年,美国威斯康星州民主党参议员纳尔逊开始做说服肯尼迪总统的工作,希望他在全美作一次保护野生动物的旅行,这样做将会使大家都来注意保护环境,并且最终使其成为国家优先考虑的问题。肯尼迪总统赞成了这个主意。1963年秋,纳尔逊与另外3名参议员参加了肯尼迪这次旅行的头一部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达到纳尔逊的目的。于是,当初的那个想法后来就演变成了地球日。

1969年夏,纳尔逊和他的参议院的同事成立了一个组织,制订了纪念全国性地球日活动计划,并于同年9月初宣布了这件事。

丹尼斯海斯生长在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环境优雅的哥伦比亚河峡谷,他从小就养成了爱好大自然的个性。1969年他正在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学习法律,却始终没有放弃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关心。当他听到纳尔逊的提议,要在全国各大校园内举办环境保护问题的讲演会,海斯就设想在他就读的哈佛大学所在地──剑桥市举办这样一个演讲会。于是,他飞到首都华盛顿去会见纳尔逊。

年轻的海斯向纳尔逊谈了自己的设想。纳尔逊听了喜出望外,立即表示愿意任用海斯,甚至鼓动他暂时停止学业,专心从事环境保护运动。于是。海斯毅然办了停学手续。不久,他就把纳尔逊的构想扩大,办起了一个在全美各地开展的大规模社区性活动。举办地球日的主意就这样形成了。他选定1970年4月22日(星期三)为第一个地球日。

由于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国际政治的热点,1990年的地球日活动的组织者们决定,要使1990年的地球日成为第一个国际性的地球日,以促使全球亿万民众都来积极地参与环境保护。为此,地球日活动的组织者致函中国、美国、英国三国领导人和联合国秘书长,呼吁以1990年4月22为目标日期,举行高级环境会晤,为缔结多边条约奠定基础。呼吁各国采取积极步骤,达成协议,以阻止和扭转全球环境恶化趋势的发展。同时呼吁全世界愿意致力保护环境,进行国际合作的政府,在本国举办地球日20周年庆祝活动。

以上种种事实说明,到1990年4月22日,即地球日20周年之际,全世界都进行了地球日活动。从那时起,地球日才有了国际性,称得上世界地球日。

地球日课件 篇2

 班会目标:

1、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2、学会收集、分析环境情况及资料的方法,利用画面表达希望和建议的方法。

3、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班会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生态环境的资料(文字或图片)。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彩色纸及手工工具(剪刀、胶水),准备色彩工具。

 班会过程:

一、观察导入:

森林面积缩小,全不气候变暖,物种迅速减少,空气严重污染……人类要快快重视环境问题,保护这唯一的地球,避免无可挽回的灾难。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同学们,这是宇航员在太空看地球时发出的感叹。你们又有怎样的感叹呢说说你的心理话。向同学们介绍你收集的资料并谈谈你的感受。

二、展示目标:

从刚才发言中,我能感到同学们对我们的家园充满了忧虑,也充满了希望。我们都清楚地认识到:地球是不能克隆的,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你知道4月22日是什么节日吗?

1、简介“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2、4月22日,被定为世界地球日。这体现人类对环保的重视程度。

三、启发思考:

(我们可以为环保做的事)

1、植树净化空气。

2、减少“白色污染”。

3、搞宣传教学。

4、节约水、电等多种资源。

5、保护动植物。

6、抵制大人抽烟

四、创作环保宣传画:

同学们都想得不错,也希望大家尽快行动起来。最近学校要进行一次环保宣传教学,我想大家可以利用手中的画笔进行一次环保宣传画的创作,来纪念这个全球性的日子。

五、布置练习: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创作一幅环保宣传画。

六、总结:

1、总结。

2、鼓励学生课后在校园内张贴环保宣传画,并以小组为单位继续进行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

地球日课件 篇3

幼儿园地球日活动能够让大家知道地球是全人类共有的家园,知道地球只有一个,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发展爱护地球,以及如何以实际行动爱护地球。以下是幼儿园地球日活动教案,欢迎阅览!

一、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2、 能力目标:学会收集、分析环境情况及资料的方法,掌握环保宣传画的创作方法,利用画面表达希望和建议的方法。

3、 情感目标: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江苏省新编美术教材第十册中安排了两课《世界地球日》的教学内容,体现了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相联系的特征,也体现了新美术课程标准中加强学生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使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本课的设计将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在教学中融合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的美术各学习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其它学科,引导学生课前观察、收集、分析环境情况及资料,进行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方法的学习。教师利用这类教学内容的对学生的“综合·探索”这一学习领域进行教学探索,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它学科、与其它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的学习活动研究。

2、教学重点

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学会收集、分析环境情况及资料的方法,掌握环保宣传画的创作方法。

3、教学难点

利用环保宣传画的创作方法,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对象分析

1、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有一定生活基础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在语文、自然等其它学科学习过有关地球生态环境的知识。

2、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资料收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在课前做一定的资料收集和学习知识的准备工作。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研究

1、 课前知识准备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求学生在课前结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访问、调查、查阅资料、上网收集等方法有地球生态环境的资料,并填写《常师二附小环境调查资料》表,培养学生对于资料的收集能力和综合分析处理能力。

2、 作品的形成离不开素材的分析与组合,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要求学生熟悉和收集有关生态环境的图片素材。

3、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4、小组协作的形式能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发挥个人的优势取长补短。

五、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生态环境的资料(文字或图片),收集创作形象资料(图形或实物)。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彩色纸及手工工具(剪刀、胶水),准备色彩工具(水粉色、调色盘、水桶)。

3、教室布置: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张贴网络下载的环保宣传画和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与分析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激情引趣

情境导入观察导入:

森林面积缩小,全不气候变暖,物种迅速减少,空气严重污染……人类要快快重视环境问题,保护这唯一的地球,避免无可挽回的灾难。

(电脑出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同学们,这是宇航员在太空看地球时发出的感叹。你们又有怎样的感叹呢说说你的心理话。向同学们介绍你收集的资料并谈谈你的感受。

1、观察教室四周的资料。2、展示介绍:出示收集的有关资料,上讲台进行讲解,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

通过设置情境和收集的材料展示,引发学习兴趣和思考。交流收集的环境调查资料。小组交流:

同学们上节课到图书馆去查阅有关书籍、报纸等材料,在课后也观察和收集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有关资料,完成了环境调查资料,下面进行小组交流,并汇报交流结果。

1、小组成员交流有关环境调查资料。

2、汇报交流结果。

通过小组交流汇总信息,形成讨论研究的氛围。出示课题“世界地球日”的由来展示目标:

从刚才发言中,我能感到同学们对我们的家园充满了忧虑,也充满了充满了希望。我们都清楚地认识到:地球是不能克隆的,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电脑出示:地球不能克隆家园只有一个)

你知道4月22日是什么节日吗?

1、简介“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2、4月22日,被定为世界地球日(电脑出示:世界地球日--4月22日)这体现人类对环保的重视程度。

1、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2、理解世界地球日的由来及意义。

认定学习目标。感知归纳

汇总的资料启发思考:

(电脑出示:小学生可以为环保做的事)

1、植树净化空气;

2、减少"白色污染";

3、搞宣传活动;

4、节约水、电等多种资源;

5、保护动植物;

6、抵制大人抽烟

同学们都想得不错,也希望大家尽快行动起来。最近学校要进行一次环保宣传活动,我想大家可以利用手中的画笔进行一次环保宣传画的创作,来纪念这个全球性的日子。

学生归纳可以为环保做的事。

1、进行环保宣传活动教育。

2、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认知宣传画

启发思考:

宣传画和平时画的画有所不同,先看(电脑出示:熊猫图画)

(1)这两幅画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2)它们选择表现的角度相同吗?

欣赏、思考、回答问题。承前启后,感知宣传画。联系实际,使教学与生活相结合指导分析:

1、哪幅画打动你或吸引你?为什么?这样的画更能震撼我们的心灵,我们一般把这类画称之为宣传画。

2、下面我们就欣赏一些关于环保宣传的画面,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电脑出示:环保宣传画)

1、学生积极发表各自的理解和看法。

2、对感知的知识进行一步归纳与升华,理解环保宣传的含义。

1、理解宣传画的含义和作用。

2、鼓励中国学习联盟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

演示破难

学习环保宣传画的制作分步演示:

讲授和演示环保宣传画的制作过程。(电脑出示:环保宣传画的制作)

理解设计思维,掌握环保宣传画的制作过程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教学目标练习创新课堂作业练习布置练习: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创作一幅环保宣传画。布置练习内容及要求。

明确作业要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练习创新训练操作技能指导练习:

⑴用多种方法和材料相结合进行表现。

⑵构思新颖,方法独特,有创意。(重点辅导)

⑶明确小组协作目标,提高合作效率。

(电脑出示:宣传语,播放音乐)

理解知识要求,明确小组协作目标,掌握并应用技能要领。互相学习、相互帮助,提高作业效率

1、通过实际操作实现知识的内化,达成目标。

2、发挥课堂教学的民主性,培养创新意识。

展示总结展示作业课堂评价:

1、提出评价要求:先自评,再互评。

2、张贴学生作业请学生自己进行讲解、互评。

3、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1、个人评定,小组交流。

2、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的作品。

3、理解、领会、对照。

鼓励学习自信心,培养审美情趣。全课总结总结评价:

1、对整节课给予一个综合评价。

2、勉励学生课后在校园内张贴环保宣传画,并以小组为单位继续进行调查研究,结合自然课程写出研究报告

体验知识应用的愉悦,提升对美术课学习的兴趣。全面落实本课教学目标,深化学生课后知识延续获取活动。

地球日课件 篇4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队会,让同学们初步了解人类现在的生存环境。与此同时,还要鼓动大家保护我们人类的唯一家园地球,能积极自觉地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生活的地球变得更加美丽。

活动形式:

绍资料、回答问题、表演童话剧、谈感受等。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今天是4月22日,同学们知道是什么日子吗?你对地球有哪些了解呢?

二、介绍资料:

地球是我们人类的母亲,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也是我们唯一可以生存的星球。

多少年来,地球虽然经受了各种磨难,可从来没遇到过今天这样的危机。20xx年10月20日公布的《20xx年地球生态报告》显示:人类若依照目前的速度继续消耗地球资源,那么所有的自然资源会在20xx年前耗光。另据资料统计显示,我国沙漠、戈壁及沙化土地面积为168.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6%,且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

三、表演童话剧——《爱护花草》

文杰:我是小花,我给人们带来了美丽和清香。

林骏:我是小草,给人们带来了新鲜的空气和绿色的环境……

文杰:可是有些人们不爱护我们,常常:

林骏:攀折我,文杰:踩踏我。

欣悦:哥们儿,听说咱们家属院旁边新建了一个小林子,景色不错,去瞧瞧吧?

紫怡:行!

苏涛:这花不错么,拔一朵,真香,这草肯定是新发芽的,玩一会儿.剪刀;石头;布;……。天色不早了,回家吧。

志强:听说,咱们家属院旁边建了一个小花园,去看看吧。

欣悦:这花怎么枯了?

志强:这草怎么缺一块少一块,像个光头小和尚。

欣悦:这是谁干的?志强:真气人。

婷芝:去找他们。

紫怡:这花真漂亮。

苏涛:是咱们昨天摘的呀。

志强:你看他们拿的是不是那个花园的花。

婷芝:站住!志强:你们拿的是什么?

苏涛:没拿什么。

欣悦:把手伸出来。

志强:像你们这种不爱护花草的人,花怎么能原谅你们呢?你们会受到惩罚的。

苏涛:我们错了。

四、畅谈感受

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发言。

五、总结实践

1、为了让地球的明天会更美丽,我们这些一年级的小朋友能做些什么呢?

学生提出意见后,让学生明确保护地球要从我们身边的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爱护好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家所在的社区。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积极行动起来,就一定会让我们生活的地球青春常在。

2、成立101环保站

选出首批环保小卫生士。

地球日课件 篇5

1、了解“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1970年4月22日是世界第一个地球日。1969年盖洛·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海斯听到这个建议后,就设想在剑桥市举办一次环保的演讲会。

2、了解历年来的主题与活动

1996年认识地球,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珍惜资源,造福人类

1997年保护地球资源与环境

1998年海洋地质与人类

1999年防治地质灾害

20xx年20xx年地球日――中国行动

20xx年地质遗产保护

20xx年善待地球

20xx年生命之水

20xx年善待地球,科学发展

20xx年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20xx年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

20xx年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

20xx年认识地球和谐发展

20xx年认识地球保障发展——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

3、了解地球面临的各种问题

4、发出倡议

也许,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改变不了多少

也许,在这一时刻,有亿万人正怀着和你一样的想法,做或者不做。

如果,只要尽一份力,就还有一片蓝天留下

也许,在你决定尽力时,有无数人也和你做了相同的决定。

5、观看有关的视频——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沙画创意)

6、每位同学在本子上写一句有关保护地球的宣传语。

教学反思:

在这次班会之前,恐怕大部分同学都不知道“世界地球日”。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同学们得到了一次知识的普及,对于地球的现状有了直观的认识,意识到了保护地球的必要性,意识到了创设良好环境的重要性。

地球日课件 篇6

班会设计背景及思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活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我们生活的环境在持续恶化中,温室气体已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最紧要的问题,“低碳生活”也逐渐为全球所关注。所以召开“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会。

班会目的:

通过这次开展主题班会,将低碳、环保等理念与日常生活紧密连接,旨在倡导学生懂得节约,提高环保意识。同学们通过讨论环境保范文网[***]护、低碳生活等“热门”话题,呼吁环保意识应贯穿于每个人的衣食住行中。只有从点滴做起,人人做起,才能形成合力,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

班会准备:

(一)教师准备

1.深入学生,详细了解班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情况,为班会教育作好充分准备工作。

2.召开班干部会,围绕主题教育活动展开讨论,做好具体分工。并辅导班干部根据班级情况写出“低碳生活倡议书”。

3.制作幻灯片。

(二)学生准备

1.查找关于低碳生活的资料。

2.查找自身不足之处,准备承诺卡。

(三)教室布置

教室前面黑板中间位置写班会主题,旁边配以图案。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主题班会

一、引入班会主题

教师:同学们,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活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我们生活的环境在持续恶化中,温室气体已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最紧要的问题。

【出示幻灯片】我们知道,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5000多万人受灾:贵州出现8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广西部分地区的旱情已达到特大干旱等级——旱魔,正在西南大地上肆虐。在电视画面上,在报刊杂志上,我们看到了触目惊心干涸龟裂的河床湖底,看到了枯死干焦的苗木,看到了翻山越岭长长的取水队伍,看到了孩子们面对送水车渴求的大眼睛……

随着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召开,“低碳”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在4月22日即第41个世界地球日即将来临之际,国土资源部确定我国今年的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什么是“低碳”呢?请中队委为同学们进行介绍一下。

二、介绍“低碳”及在“低碳生活”中的做法

1、班委介绍什么是“低碳”?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

去年,中国政府对全世界公开承诺量化减排指标,决定到20xx年温室气体排放比20xx年下降40%-45%。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的跋涉中,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时代已如约而至,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2、班委介绍“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

如果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约能源这些环保理念已成行为准则,低碳生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

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包括以下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

3、教师:你在生活中有哪些不好的习惯?(指名说)

4、教师:尽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已经召开,但很多人还

是对“低碳”不是很了解。其实,“低碳”就在我们身边。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我在“低碳生活”中的一些小窍门。

在生活中,做到低碳并不很难,很多时候只要自己动手就可以做到。比如说一般家庭都有很多废弃的盒子,如肥皂盒、牙膏盒、奶盒等其实稍加裁剪,就可以轻松将它们废物利用,比如制作成储物盒,可以在里面放茶叶包、化妆品之类的物品;还可以利用方便面盒、罐头瓶、酸奶瓶制作一盏漂亮的台灯;喝过的茶叶渣,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既舒适还能改善睡眠……

5、同学介绍自己的低碳生活(2人)

三、班委发出倡议: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四、同学填写低碳生活的承诺卡

五、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什么是低碳生活,我们也懂得了应该怎样做才能够节水、节电、回收和利用。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加入进来。希望我们每个人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为保护我们的地球做出自己的贡献。

地球日课件 篇7

班会目标:

1、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2、学会收集、分析环境情况及资料的方法,利用画面表达希望和建议的方法。

3、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对地

班会目标:

1、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2、学会收集、分析环境情况及资料的方法,利用画面表达希望和建议的方法。

3、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班会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生态环境的资料(文字或图片)。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彩色纸及手工工具(剪刀、胶水),准备色彩工具。

活动过程:

一、观察导入:

森林面积缩小,全不气候变暖,物种迅速减少,空气严重污染……人类要快快重视环境问题,保护这唯一的地球,避免无可挽回的灾难。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同学们,这是宇航员在太空看地球时发出的感叹。你们又有怎样的感叹呢说说你的心理话。向同学们介绍你收集的资料并谈谈你的感受。

二、展示目标:

从刚才发言中,我能感到同学们对我们的家园充满了忧虑,也充满了希望。我们都清楚地认识到:地球是不能克隆的,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你知道4月22日是什么节日吗?

1、简介“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2、4月22日,被定为世界地球日。这体现人类对环保的重视程度。

三、启发思考:

(我们可以为环保做的事)

1、植树净化空气;

2、减少“白色污染”;

3、搞宣传活动;

4、节约水、电等多种资源;

5、保护动植物;

6、抵制大人抽烟

四、创作环保宣传画

同学们都想得不错,也希望大家尽快行动起来。最近学校要进行一次环保宣传活动,我想大家可以利用手中的画笔进行一次环保宣传画的创作,来纪念这个全球性的日子。

五、布置练习: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创作一幅环保宣传画。

六、总结

1、总结。

2、鼓励学生课后在校园内张贴环保宣传画,并以小组为单位继续进行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

地球日课件 篇8

幼儿园世界地球日教案:《环保袋》

(一)活动由来:幼儿对各种袋子都有了一些了解,为了让幼儿产生环保的意识,特开设此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可回收标记”的含义,了解一些常见的环保材料。

2.萌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重点:制作爱心。

活动难点:布局粘贴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纸条、胶棒、剪刀、彩笔

2.经验准备:欣赏教师作品

(四)活动实录:

提问:“你们刚才用什么买菜的

(五)活动反思:

孩子们明白了地球正在受到我们的破坏,我们要一起保护地球,孩子们知道塑料袋子是白色的垃圾,也发现了袋子上各种不一样的小标记,孩子们对这些小标记产生了兴趣,此次活动,如果幼儿认识的标记能在班级中用到,效果会更奥好,以可以在生成活动制作环保回收箱。

地球日课件 篇9

活动目标

1、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2、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增强孩子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激发孩子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课前收集有关生态环境的资料图片或影像,多媒体课件。

2、请家长利用假日带孩子出去走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活动过程

1、认识“世界地球日”

你们知道每年的4月22日是什么节日吗?那么世界地球日究竟是怎么来的?是从哪一年开始的?观看课件,了解: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2、引导幼儿感受地球的美好

3、引导幼儿感受地球现状

观看环境恶化的图片,了解环境污染,及人为破坏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但是由于人类对地球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导致生态环境受到非常严重的破坏。

4、引导幼儿说说,你想怎样来保护环境?

5、带孩子来到校园,看看校园的小树及园内环境,从我做起,美化环境。欣赏并学习儿歌:幼儿园世界地球日活动方案

爱护地球《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美化家园不迟疑;

你拍二,我拍二。捡纸和捡塑料袋;

你拍三,我拍三。避免垃圾堆成山;

你拍四,我拍四。教育别人在其次;

你拍五,我拍五。做好榜样别怕苦;

你拍六,我拍六。大家劲往一块凑;

你拍七,我拍七。把握现在好时机;

你拍八,我拍八。保护环境靠大家;

你拍九,我拍九。造福社会才持久;

你拍十,我拍十。回收废纸和电池。

幼儿园世界地球日活动方案,现在工业化的进步让我们的地球变得伤痕累累,为了我们的长久发展,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应该要好好的保护地球,让地球变回原来的样子。

地球日课件 篇10

【精彩瞬间】

师:原来我们每天生活的校园中会产生这么多的垃圾,这些垃圾又或多或少给我们的校园生活带来了危害,那么,我们该怎样行动起来,尽可能的减少这种危害呢?说说你们的金点子吧!(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生1:我觉得我们在学校里要少吃零食,最好不吃零食,这样就可以减少果皮、果核、包装纸的增多!

生2:我们每天做数学题目时都会用到草稿纸,如果每天把全班同学用完的草稿纸回收起来,一些用完的作业本也回收起来,那么,既可以让我们的教室整洁干净,又可以将这些回收起来的废纸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生3:老师,我觉得不仅可以回收我们班的废旧作业本和草稿纸,我们应该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这样就更好了!

生4:老师,我还有好主意!每次美术课后也会产生很多废纸,如果每个班级派一个同学专门整理回收的话,到学期结束时,回收的数量一定也会很大!

生5:我觉得我们每天吃午饭时,也会产生很多的生活垃圾,如果天气热的话,这些剩饭剩菜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影响了我们美丽的校园,所以我们不要挑食,尽量不要吃剩饭菜,如果实在吃不下,最好请食堂的阿姨能联系一下饲养场的人员,叫他们每天及时将剩饭和剩菜拿去喂养小动物,这样既保护了我们校园环境,又可以喂养小动物,一举两得!

生6:老师,我还有好主意……

这是我班同学在校本课程“世界地球日”系列活动之一——保护校园环境,垃圾分类我能行!环境探究课上的一幕。

【设计思路】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目前,垃圾问题已成为一个污染环境、困扰人类的大问题。随着人口的增多,大量的生活垃圾也随之增多,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这些垃圾一方面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水、空气,影响环境卫生;另一方面本身又含多种有用物质,是一种资源,如果将这些生活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将是人类一笔可观的财富。但是,我们的教育对象还只是一群小学生,所以无法在这些方面做一些深层次的探索。可是,校园却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生活环境,进行校园垃圾分类处理及回收利用在保护地球环境、节约资源方面同样意义重大。所以本学期,结合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环境教育校本课程,我们设计了课前查一查校园垃圾的主要分类;课中说一说调查的结果;写一写校园垃圾的危害;议一议怎样减少校园垃圾的危害?你可以为校园垃圾的分类处理提供哪些金点子?课后,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处理行动,设计海报、动员家人共同参与的系列活动,旨在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激发队员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校园环境,节约能源,让我们的地球妈妈更美丽。

【活动过程】

一、课前

学生们分小组进行校园垃圾的主要分类调查,合作完成“教室一周垃圾情况统计表”和“校园一周垃圾情况统计表”,并汇总发现在我们的校园中,以废纸、塑料包装袋、吃剩的饭菜、饮料瓶为主要垃圾来源,果皮、枯黄的树叶、树枝等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的初步统计结果。

二、课中

学生们首先将自己小组的调查情况进行了热烈的`交流,然后对校园垃圾的主要来源:废纸、塑料包装袋、剩饭剩菜和饮料瓶给我们的校园环境和校园生活带来的主要危害进行了讨论,在议一议环节,大家就怎样减少校园垃圾的危害?和我们可以为校园垃圾的分类处理提供哪些金点子?这两个问题充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学生们各抒己见,争先恐后,气氛相当热烈。在此基础上,教师又提供了关于废纸、废电池、废塑料、生物垃圾和其他校园垃圾的回收和处理相关学习资料,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让学生们再次强烈的感受到保护校园环境,减少垃圾污染势在必行。

三、课后

学生们纷纷行动起来,将自己在这次环探实践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学制作成一份份海报,分发给家人、邻居和朋友,动员他们和自己一起积极投入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养成将垃圾分类处理的好习惯,以实际行动让我们的地球妈妈变得更美丽,更健康。

【亲历感悟】

本次活动,全班同学人人参与,积极性高涨,大家通过亲自查一查、说一说、议一议、写一写等活动,切实感受到了日益增多的垃圾给我们的环境带来的危害,也真真切切的了解了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张屹同学说:“以前从来也没想过我们随手丢弃的废纸原来还可以通过回收进行再利用。要是早知道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好纸0。8吨,可以挽救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空间的话,我才不会乱丢呢!”唐山婷同学说:“我以前一直认为喝剩下的饮料瓶是没用的,现在通过学习,我才知道原来废塑料还可以还原为再生塑料,可以回炼为燃油,有这么大的用处!我以后一定不会再随便丢弃了,我也一定会提醒妈妈将家里用剩下的油瓶、塑料袋啊整理起来!”张圣喆同学更是感叹道:“真是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原来一节小小的废电池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这么大的危害,以后谁还敢乱扔啊!”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收获很大,以后一定互相提醒,互相督促,逐步养成将垃圾分类处理的好习惯。

部分家长也在家校情系卡中写道:你们学校开展的这个环境探究课非常务实,孩子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收获较大,最近在家老是提醒我们这个不要乱丢,那个不要乱扔!还真像模像样的当起了环境监督员,让我们这些做家长的都自叹不如,我们以后一定也会加入你们的行列,共同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让家校教育形成合力!

确实,这样的一次活动,学生们的表现让我非常感动,虽然他们调查报告中的有些数据存在偏差,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了拼音和错别字,他们所提的有些金点子并不准确,或者是错误的,但是他们积极的态度令人佩服!这样的一次活动,不仅学生有收获,我们老师也很有收获!相信这以后,我们校园里的垃圾会处理得相当不错,我们会将保护地球妈妈的诺言落实于我们的行动的!

地球日课件 篇11

活动目的:

爱我绿色家园。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增强环保意识,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从小做自觉保护地球的主人。

活动过程:

一、队仪式

仪式主持人:各小队报告人数(4个小队)

小队长:起立——报告中队长,第一小队原有 人,实到 人,报告完毕。

中队长:接受你的报告。

小队长:稍息。

中队长:全体立正——报告辅导员,本中队原有53人,实到53人。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爱我绿色家园》主题队活动,请辅导员老师预于批准和指示。

辅导员:批准你们的请求,并预祝你们的活动圆满成功!

仪式主持人:出旗,敬礼,奏乐。

仪式主持人:礼毕,唱队歌。

仪式主持人:请坐,请中队长讲话。

中队长:亲爱的少先队员们,朋友们,你们好!今天,我们三(1)中队举行《爱我绿色家园》主题中队活动。通过这次中队活动,将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地球是我们赖以生活的美丽家园。为了创建一个文明,洁净的环境,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从小做自觉保护地球的主人。

仪式主持人:下面,《爱我绿色家园》主题中队活动正式开始。有请主持人。

二、活动开始:(主持人)

合:第一部分:美丽的家园。

女:黄棕色的陆地,

男:蔚蓝色的大海,

女:碧波荡漾,

男:浪花起舞,

女:青山层层,

男:美丽的云彩在飘荡。

合: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啊!

女:这是一个美丽的家,

男:是一个广阔的家,

合:是我们人类祖祖辈辈居住的家。

女:首先,请听诗朗诵《地球》。

男: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

女:祖国的山河美,美不胜收。

男:我们的家乡——平湖位于杭嘉湖平原,素有"金平湖"之美誉。

女: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

男:山美水美,人更美!请欣赏舞蹈《种太阳》。

女:我们的平湖是个美丽的城市。

男: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她的洁净和美丽。

女:一株株绿树为我们提供新鲜的空气,

男:一棵棵小草和一朵朵小花为我们装点城市。你们看:

(播放课件:东湖广场,案山公园,当湖公园……)学生简介

女: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我们也被陶醉了,

男:鹰击长空,鱼翔潜底。

女:万木争荣,百草竞秀。

男:我们的家园是那么美丽,那么年轻。

女:但由于人为的破坏,地球已经奄奄一息了。

合:第二部分:受难的家园。

男:请听故事《地球的眼泪》

女:多么悲凉的场景啊!

男: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接踵而来的是森林,草原,耕地的大大减少。

女:还有物种的灭绝,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导致环境质量的恶化。

合:你们听,大地在呻吟,河流奏悲歌。

(学生分别饰大地,沙漠,海洋,森林)

男:同学们,我们的绿色家园已经亮起了黄牌,

女:我们人类的未来令人担忧。请听《世界儿童的呼声》。

(不离开座位,直接戴上头饰演讲,分别饰日本,墨西哥,美国,俄罗斯,英国的儿童)

女:人类在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地方,就是在毁灭自己,

男:把自己引向死亡的道路,叩响地狱的大门。

女:同学们,我们平湖已经有不少地方的环境受到了破坏。请看自己同学们发现的一些画面。

(播放课件:肮脏的小河 折断的小树 贴满广告的大门 随地乱扔的垃圾……) 学生简介

男:看到这些,我的心在滴血:这可是我们自己的家园啊!怎么能这样破坏呢

女:同学们,你们愿意行动起来,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吗 (齐声答:愿意)

合:第三部分:爱我绿色家园。

男:同学们,环保问题应该放在首位,这也引起了国家的领导人的注意。在世界环境日那天,国家人大常委委员长李鹏和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种上了和平树,并祝愿这棵长青树在和平美好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李鹏委员长说出了全国人民的心愿。瞧,地球大使也来了!

(音乐配音地球大使出现)

地球大使:我是地球大使,我们来拯救地球吧!我们目前已经有了一些解决环境的办法,我们把每年的6 月5 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是全人类的共同行动日,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前后各国都举办环境专题报告会。世界各地都喊出了人类的共同呼声:保护人类环境吧!

女:环境保护对人类有直接的重要性,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人们的环境意识逐渐提高,许多国家的青少年纷纷担起地球大使的使命,投入抢救地球的活动。

男:同学们,你们自己又准备如何保护环境呢 请同学拿出自己画的环保画谈自己保护环境的想法。(学生展示环保画,并交流想法)

女:是啊!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学生齐说: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男:地球——我们的绿色家园。

女:我们要建设保护好这绿色家园。

男:让天更亮,

女:水更清,

男:山更绿。

女:环境

合:更美好!

女:请听配乐散文《绿海滔滔》

男:绿,跳动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女:绿,是植物放射的生命之光。

男:有了绿色,山才有生机;

女:有了绿色,水才清澈;

男:有了绿色,才有鸟的啼唱,虎的长啸……

女:在这绿色的土地上,我们忍不住尽情弹奏。

男:请听电子琴演奏《欢乐舞曲》。

男:绿树,生机昂然,

女:鲜花,争奇斗艳,

男:绿色也点缀着我们美丽的校园。

女:请看——(播放学校绿化美景)

男:你看,有了绿色,我们的学校变得多美丽。

女:一群活泼可爱的女孩们来啦——

男: 请看舞蹈《学校就是我的家》。

女:水清了,

男:天蓝了,

女:美丽与整洁的环境,要靠大家一起去维护。

男;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描绘着绿色的家园。

请听快板《行为习惯教育儿歌》。

女:我们生在地球上,长在地球上,

男:爱这山山水水吧,这是我们绿色的家园;

女:爱这一草一木吧,这是我们绿色的家园;

男: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描绘家园的美好蓝图,

男:让我们携起手来,爱这孕育我们。

女:养着我们的母亲。

合:绿色的家园!

合:让我们齐唱《明天会更好》,来道出我们的心声!

(齐唱)

三、队仪式

仪式主持人:下面请辅导员讲话。

辅导员:队员们,今天的队活动开展得很成功,祝贺大家!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大家能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落实行动,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使我们的校园更整洁,使我们的绿色家园更美丽。(行队礼)

仪式主持人:全体起立,呼号。

辅导员: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全体队员:时刻准备着!

仪式主持人:呼号毕。退旗,敬礼,奏乐。

仪式主持人:礼毕,请坐下。

仪式主持人:今天的《爱我绿色家园》主题中队活动到此结束。

地球日课件 篇12

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xx”。为了让幼儿从小珍爱地球,树立环保意识,在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xx区xx幼儿园全体老师和孩子共同进行了《世界地球日》知多少的学习,为期x天,每天一个小短片,我们在幼儿园组织小朋友观看的同时,也把视频链接分享给家长及朋友圈,让更多的人关注环保。

什么是“敬天爱人”?其实是提醒我们,无论是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还是实现个人价值,只有按事物的本性,由“自我本位”转向“他人本位”,以“利他”为基本出发点,才能无往不胜。“敬天爱人”包含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利他之心!,这是中华传统文化倡导的重要思想,古为今用,更呈现出历史弥新的教育价值的深远意义。所以,“敬天爱人”也是我们幼儿园实施的品格养成教育重要内涵,同时也希望大家从中有所启发和思考。

我们热爱蓝天,我们渴望碧水,我们想呼吸新鲜,我们想仰望绿山,我们愿意在绿色中畅想未来!这是我们共同愿望,同时需要我们携手努力!为此,xx区xx幼儿园开展了“敬天爱人存真意,知行合一卫家园”→世界地球日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我们在此郑重倡议:自觉成为环保公民,关注环境状况,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绿色文明观念,追求低碳生活,减少资源浪费,把个人环保行为视为个人文明修养重要组成部分,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xx区xx幼儿园以“做最适合中国孩子的教育”为宗旨,通过携手中国幼教界的权威→xx教育集团,实施“品格养成教育、学习能力教育和懂教育的家长教育”的完整教育。此次系列活动就是一次具体的教育实践。培养品格好学习轻松成绩好的孩子。有心有力帮助孩子今后活得更好,我们一直在努力!

非常感谢各位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支持,为了我们的小朋友出主意,找材料。孩子们在此表现出了超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所制作的手工展品,真的是创意无限,好看好玩,有的还非常实用。由此可见,只要我们愿意,我们的生活不仅能够很环保,而且还会充满乐趣。我们的老师也积极参与了此项活动,他们利用课余时间,用废旧物品制作了非常实用的教具和精美的工艺品,变废为宝,集智慧与劳动于一体,赞!

地球日课件 篇13

活动目的

了解"世界地球日"的由来,了解历年来的主题活动,了解地球面临的现状,增强保护地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搜集关于"世界地球日"的资料。

2、制作相关的幻灯片

活动过程设计

1、了解"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1970年4月22日是世界第一个地球日。1969年盖洛·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海斯听到这个建议后,就设想在剑桥市举办一次环保的演讲会。

2、了解历年来的主题与活动

1996年认识地球,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珍惜资源,造福人类

1997年保护地球资源与环境

1998年海洋地质与人类

1999年防治地质灾害

20xx年20xx年地球日中国行动

20xx年地质遗产保护

20xx年善待地球

20xx年生命之水

20xx年善待地球,科学发展

20xx年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20xx年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

20xx年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

20xx年认识地球和谐发展

20xx年认识地球保障发展——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

3、了解地球面临的各种问题

4、发出倡议

也许,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改变不了多少

也许,在这一时刻,有亿万人正怀着和你一样的想法,做或者不做。

如果,只要尽一份力,就还有一片蓝天留下

也许,在你决定尽力时,有无数人也和你做了相同的决定。

5、观看有关的视频——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沙画创意)

6、每位同学在本子上写一句有关保护地球的宣传语。

活动反思

在这次班会之前,恐怕大部分同学都不知道"世界地球日"。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同学们得到了一次知识的普及,对于地球的现状有了直观的认识,意识到了保护地球的必要性,意识到了创设良好环境的重要性。

地球和地球仪课件


根据您的要求,栏目小编为您整理了“地球和地球仪课件”,非常感恩您的关注和阅读。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因此想要随便写的话老师们就要注意了。 学生反应可以辅助教师进行教学目标的调整和实现。

地球和地球仪课件 篇1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

一、课 题: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二、课 时:2课时

三、教 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

四、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为贯彻实现地理教学的三大技能(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兴趣),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及素质教育的内涵,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及认知能力,我确定以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能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2)通过制作地球仪,能够了解地球仪的基本大小;

(3)通过观察地球仪,能够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4)能够熟练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故事的引入,激发学生好奇心。

(2)通过演示地球仪,学生自主学习,比较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2)通过学生课堂制作简易小地球仪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探索真理道路的艰难与坎坷,培养学生对真理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

(4)通对地球的探索和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经线和纬线

2.难点

(1)东西半球划分。

(2)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五、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一节,学生第一次接触地理,还没形成学习地理的思维能力,初中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较差,针对初中学生在思维和接触层面的弱势和优势,在教学方法上以实物进行展示和讲解,如经线和纬线,可以用一个只由经线和纬线构成的经纬仪,直观展示给学生看,更能增加学生的理解和想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根据教材和学生具体情况,设计如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1.教学方法:启发法、比较法、图片分析法、演示讲解法。

2.学习方法: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总结规律法

六、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

七、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引出课题。

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

(二)新课内容

1.地球的形状

(展示地球卫星照片)

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阅读图1.1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讨论学习,共同探究古人对地球的认识过程。)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什么过程呢?

(学生自主学习,举手发言)

总结:人类认识地球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代由于认识的局限性,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后随着认识的扩大,人们认为“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随着认识的加深,尤其是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而地球卫星照片更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能够作为地球是球形证据的事例呢?

a.(事例1)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展示教材图1.3)

b.(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

c.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小组进行充分的讨论并作答,教师启发、解释。)

2.地球的大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不断深入。观察地球赤道半径与极半径图,计算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差值。

(学生计算、回答)

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但想对于地球来说,这个数据微不足道,所以地球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承转:地球很大,怎样才能更好的研究它?人们制作了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为什么做成正圆呢?

(展示地球仪,边展示边讲解。)

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球、地轴组成的;地球仪上有各种符号、文字、颜色用来表示陆地、河湖、海洋、山脉、城市等。地球仪是绕地轴转动的,它指向北极星附近,是一个假想的轴,与球面的交点为北极点和南极点。在地球仪上还有纵横交错的网——经纬网,通过它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当然在真正的地球上没有,它是人为画出来的。下面我们来学习经线和纬线。

地球和地球仪课件 篇2

【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

1.了解人类对地球是球体形状的认识过程,会用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知道地球仪是帮助人们认识地球的模型;

2.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能准确区分经纬线,理解经纬线的特点;

3.学会在地球仪和地图上正确判读经度和纬度,初步认识经纬网。

基本技能:

1.能用数字描述地球的大小,能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

2. 能够运用观察、对比等方法在地球仪上探究经纬线、经纬度的特点;

3.能利用经纬网给任何地点定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人类为摸索地球的形状而经过的漫长、艰苦的探索和实践,接受有关科学史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的品质;

2.通过探究活动以及小组学习,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助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用数字描述地球的大小等。

2.了解经纬线、经纬度的定义,能够准确区分经纬线和经纬度。

3. 熟练运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了解经纬网定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教学难点】

1.用数字描述地球的大小,制作地球仪等。

2.掌握经纬线、经纬度的特点、分布和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3.熟练运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活动教学等。

【教学课时】共4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活动课)

【教学过程】

教师:同学们,在前面的绪言中,我们认识了学习地理对我们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意义,知道学习地理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生活,甚至对我们的终身发展有用,那么,大家对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又认识多少呢?下面,先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资料:

视频导入:播放一段宇航员在空中看到地球的视频,观看完后,提问:通过观看你有什么感想?地球是一个什么样的形状?

?学生:看视频,回答教师的提问。

?师生互动:向学生介绍有关视频的背景等。

?教师: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师:“地球是一个球体”,今天,在我们看来这是如此简单的一个结论,然而,在科技落后的古代,却是一道人们长期难解的谜题,认识它,人类经历了艰苦而漫长的一段过程。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艰苦而漫长的探索过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感受一下。

?先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课本P2图1.1“天圆地方”),读图思考:

?问题:我国古代为什么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学生回答:(略)。

?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点拨(略)。

?过渡:后来,随着人类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认识,一些人开始怀疑“天圆地方”的说法,认为地球的形状可能与“月球”、“太阳”等类似,也是一个球形,这样,关于地球的形状的问题,就在人们之间开始了一场争论。

?下面,就让我们来进行一个讨论活动,体会一下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那一段艰难历程:活动:分组讨论:请学生们前后4人一组(个别为6人),分别选取教材中有关“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在太空看地球”等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的过程图示和资料中的一个,小组讨论学习,认识其中的某一个过程。

?学生:1.自己挑选某一个过程,2.小组代表向全班作介绍,演绎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师生互动: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引导学生感受有关科学史的教育。

?小结:从“天圆地方”到“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在太空看地球的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猜想到实际,从现象到真理的漫长的过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今天,我们之所以能比较容易得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是因为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探索科学,要敢于克服困难、执着追求。

?学生:发言,谈感受等。

?教师:人们在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还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想一想,用哪些资料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呢?

?提示:小学数学课上,我们学习了有关圆和球的知识,同学们还记得,圆的大小可以通过什么来确定吗?

?过渡:(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许多同学都能理解用半径的长短可以说明一个圆的大小,同样的道理,用半径的长短也能说明一个球体的大小,请大家思考一下:既然地球是一个球体,我们是否也可以用半径的长短来说明地球的大小呢?学生:思考、讨论。

?师生互动:请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提到有关圆的半径问题。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半径的长短来说明地球的大小问题。

?教师:接下来,让我们来看教材P4页图1.2“地球的大小”,看看教材是如何说明地球的大小的?

?学生:看图、讨论活动等,找出是通过“平均半径”、“最大周长”和“表面积大小”等数字来说明地球的大小的等等。

?小结: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实际上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如图所示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所以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当然,用赤道周长和表面积大小来说明地球的大小,也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师生互动: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平均半径”来说明地球的大小?(地球是不规则的球体)2.最大的周长一般指的是什么?(赤道周长)

?承转过渡: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相当于飞机飞行30个小时的航程,时速100千米的汽车日夜不停17天的路程。人一刻不停地步行绕赤道一圈,大约要一年多才能走完。这样大的一个地球,人们要认识它,研究它,看到它的全貌太困难了。如何才能便于我们学习、研究呢?

?二、认识地球仪

?教师:(展示地球仪),同学们讨论得不错,人们确实想到了借助“地球仪”的方法来认识我们的地球,这就是一个反映地球的一些基本性状特点的地球仪,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经常用到它,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要研究一下:地球仪是如何把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山脉、河流、城市、国家等表现出来的?

?学生:听讲,观察地球仪,看看地球仪上的基本构成。

?活动:请同学们观察地球仪,熟悉地球仪上的基本构成。

?每个小组一个地球仪,学生们观察、说出地球仪表面的基本构成,指出不同类型的地球仪反映的地理事物的不同等。

?师生互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说明地球仪的表面构成,解答学生的问题。

?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学习,我们可以看到,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等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等,不同类型的地球仪,反映的地球的事物特点也不同,各有侧重,我们正是利用地球仪的这些便利构成,来认识和了解地球表面上的各种事物及其分布等。

?学生:听讲,记录等

?三、制作地球仪

?现在我们对地球仪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下面让我们来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仪吧,请同学们拿出乒乓球,完成教材第5、6页的活动。

?学生:根据教材活动设计,逐步制作地球仪。

?师生互动: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在班级展示学生制作的成果。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认识地球形状:球体

大小: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大小

?二、认识地球仪:缩小的地球模型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基础课)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它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地球上的地理事物,不仅如此,地球仪上还配备了一些特殊的“装置”,方便我们利用它们来学习地球上各种地理事物的特点和分布规律等。

?师生互动:教师向学生展示地球仪教具,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对探究地球仪的兴趣。

一、认识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过渡:那么,你们知道这些特殊的“装置”是什么吗?它们该如何正确使用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见识见识吧。?

活动:同学们仔细观察地球仪,看看你们能看出哪些特殊的“装备”?它们分别是什么?是如何确定的?

学生:活动,讨论等(略)

学生:发言、说明自己看到和讨论的结论等等。

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同学们的介绍,我们可以确定在地球仪上的这些最明显的点和线:北极点、南极点、地轴、经线和纬线等,如教材P5页图1.4“地球仪上的点和线”所示。学生:分组观察地球仪,查找、记录地球仪上特殊的点、线,讨论它们是如何被确定的等等。

师生互动:教师巡视,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提示学生观察中要注意的问题,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观察结论等。

学生:发言、回答提问等。

设问:实际上,地球里并不是真有一根轴,地球表面也没有画出经线和纬线,那么,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是如何确定上去的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看看这个问题。

活动:继续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地球仪表面点和线,讨论、思考下面问题:

1.什么是地轴、北极和南极?

2.什么是经线和纬线?

3.这些点和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学生:分小组活动、讨论、分析等。

学生发言:结合自己的活动和小组讨论的结果,学生发言(略)。

小结:地球仪上,地球的自转轴叫做地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位于地轴北面的是北极,位于南面的是南极。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是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是经线。

?二、认识纬线

?承转:在这些点和线中,最容易混淆的就是经纬线了,老师这里有个有小窍门,可以帮助大家区分一下。

?教师引导:同学想一想“经”和“纬”这两个字的拼音是什么?如果把“经”拼音首字母“J”拉直了,看看什么形状?把“纬”的拼音首字母“W”拉直了看看什么形状

?学生:听讲、思考,分组继续观察、讨论问题。

?师生互动:教师巡视,提示学生观察、找出经纬线和南北极点的关系,总结自己的结论等等。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领悟“经”对应的是竖的直线。“纬”对应的是横的直线(在平面简图中适用)。

讲述:刚才的小窍门仅适用于我们在平面简图中绘制成直线的经线和纬线,实际的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又有什么特点?该如何区分呢?下面我们通过活动来认识一下。

活动:要求学生:

1.每四个人为一个活动小组,每组派一位女生领一个地球仪并负责保管,把保管者姓名写在地球仪的包装盒上。

2.每组分发一根绳子,绳子的长短稍长于地球仪周长,自己准备直尺,量算比较长度。

3.老师要求观察地球仪时才能动,其余时间地球仪放在保管者桌子的右上角。

多媒体展示问题:

1.纬线的定义,用自己的话提炼出要点。

2.纬线的形状?

3.纬线长度及变化?

4.地球仪上有多少条纬线?纬线指示的方向?

讲述:请大家停止讨论,就这几个问题来分享讨论结果。

提炼要点:一边听同学们的回答,一边完善附表(板书。)

? 定义 形状 长度及变化 指示方向 纬线 垂地轴,环地球 圆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 东西 ? ? ? ? ? 难点提示:如何演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呢?可以假想我们只沿着地球仪上的赤道,向前(后)某一个方向移动,因为始终在赤道上移动,没有向上(北方),也没有向下(南方),所以,移动的方向只是在东西方向上变化,说明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过渡:同样的学习方法,我们来看看经线的有关特点。

学生:听讲,思考。

学生:猜测地球仪和绳子的用途。利用手中的地球仪和教材P6,思考讨论提出的问题:

教师:提示学生这里纬线长度的比较需要用到老师提供的绳子和自己的直尺

师生互动:老师可巡视,指导学生如何用绳子和直尺对比量算纬线长度。

学生回答:

1.纬线定义(看书得出的结论):和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大圆。

2.纬线是圆的。

3.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变短。

4.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

学生:(体会感悟)沿着赤道移动,在往东或者往西走,所以纬线应该指示东西方向。

三、认识纬度

?教师承转:现在我们初步认识了地球仪上的纬线的基本特点,那么,我想问一下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仪上的纬线有多少条吗?

?学生:回答,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实际上,地球仪上的纬线是数不清的,有无数条,那么,我们怎么来区分这些不同的纬线呢?下面,我们还是通过活动来认识这个问题。

活动:观察地球仪,认识纬度在地球上的划分。?

1.每四个人为一个活动小组,每组派一位女生领一个地球仪并负责保管,把保管者姓名写在地球仪的包装盒上。

2.按老师要求共同观察地球仪,其余时间地球仪放在保管者桌子的右上角。

3.仔细阅读地球仪上不同纬线上标注的纬度度数,看看纬度的划分有什么规律(提醒学生在地球仪正确位置去查看到纬度的标注)。

学生:活动、讨论等。

学生:发言等。

提问: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地球仪上的纬度起点也是从0°开始排列的,那么,0°纬线在哪里?它是一条怎样的特殊纬线呢?

学生:发言等。

归纳总结:0°纬线位于地球仪的中部,就是我们熟悉的赤道线,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它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由于这一特殊的属性,赤道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一些有赤道穿过的国家和地区,常常建一些所谓的“赤道纪念碑”来一起人们的关注,如,教材P6页图1.7“基多赤道纪念碑”。

活动:确定了赤道是0°纬线,那么,其它的纬线度数又是如何标定的?纬度是如何变化的?最大的纬度是多少?在什么地方?等等,让我们继续观察地球仪,找出这些规律吧。

学生:活动、讨论、发言等等。

归纳总结:从地球仪上我们可以得出有关纬度的分布规律:1.纬线的度数范围是0?-90?,赤道为0°,南北极点是90°;2.纬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增,最大的纬度分别位于北极和南极点。

提问:从纬度的分布中我们发现,除了赤道外,其余的纬度都有两个数值,又该如何来区分呢?

学生:活动、讨论、发言等等。

归纳总结:赤道以南称为南纬,赤道以北称为北纬,人们还利用英文“南”“北”的单词首字母“N”和“S”作为代号,分别表示北纬(度)和南纬(度)。

练习:

例如,北京大概是北纬40度,用数字和字母该如何表示呢?(40°N或N40°均可以)

拓展:在黑板上画出最长的纬线——赤道,大家观察地球仪上纬线的分布规律,然后补充几条纬线:南北纬23.5?,南北纬66.5?,标出南北极点的度数90?。

?学生:听讲,记录等

?过渡:

?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人们利用不同的纬度来区分这些纬线,通过纬度的大小来认识纬线在地球上的位置,那么,人们是如何来区分地球仪上的经线的呢?

三、认识经线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地球仪上这些连接南极和北极的大圆弧线吧,看看它们有什么样的分布规律。

活动:

要求学生:

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案范文相关文章内容就分享到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2.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视频

3.七年级地理东南亚教案

4.七年级地理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5.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地球和地球仪

6.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范文

7.初二地理会考知识:地球和地球仪

8.地球和地球仪教学反思

9.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导学案

10.七年级中东地理教案

地球和地球仪课件 篇3

经纬线和经纬网的学习和掌握,是进行区域定位的基础和依据,也是整个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一个基础。但经线、经度、纬线、纬度等名词多为空间概念,而七年级的学生因年龄较小,缺乏理性思维,同时其空间想象能力亦不够,学生理解这些概念较为困难。因此本节的教学成为中学地理教学的一个难点。怎样帮助学生对这些空间概念建立直观的感知,了解这些名词、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本节教学设计中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分析和研究,设计了提出问题→分组讨论、探究→尝试解决问题→教师点拨的教学思路,采取(1)利用地球仪、地图等直观教具;(2)小组合作及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3)教师精讲、点拨,总结规律等措施,以达到教学目标和落实新课程的理念。

1、认识地球仪。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它们。

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培养分析思维能力。

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1、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

1、描述地球的真实形状。

2、说出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由于地球太大了,人们无法看到它的全貌,研究起来非常麻烦。于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展示并转动地球仪,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讨论。

1、地球仪的作用。

2、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极圈、回归线、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3、南极和北极各用什么字母表示?

教师点拨:地轴只是一个假想的轴,和地球仪上的线和点一样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

观察地球仪,小组交流,初步掌握、理解基本概念。

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认识、了解地球仪,直观,印象深。

组织学生观察地球仪和地图,思考、讨论以下问题,并填写表格:

①什么是纬线?纬线是什么形状的?

②各纬线长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③找出最长的一条纬线,这条纬线把地球分为哪两半球?

④经线在形状、指示方向、长度的分布三个方面与纬线有什么不同?

⑤经度是以哪条经线为起点的?

⑥经度的标度范围是多少度?

⑦对比纬度的变化规律,说明地球仪上经度的变化规律有什么特点?

⑧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这样划分的意义是什么?

小组交流、讨论,对比分析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并填写表格。

①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对经线和纬线有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②通过交流、讨论等方式的学习,使学生能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

要求学生在地球仪找出赤道、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出示《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图,使学生知道他们是重要的经纬线。

观察地球仪,找出三条经纬线,说出它们的意义。

通过对比分析,加深学生对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界限的理解和掌握。

1、说出几个地理事物的名称,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

2、教师指出:地球仪上经纬线、经纬度的作用,就是为了确定地表事物的位置、方向、范围等地理特征。

同学说出自己判断的依据。

出示右图,要求学生填表并寻求判断的规律。

学生讨论、研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共同寻找简单、可行的判定方法。

①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先定方向:

根据经线和纬线的概念得知: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这样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哪是经线、哪是纬线以及经度和纬度。

1、说明判定方法:

2、解释:在判定东西半球时,先看经度的度数,如果小于2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东半球上;如果大于16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西半球上;不在这一范围的,东经的就在东半球,西经的就在西半球。

学生把自己总结的规律和判定方法与教师讲的作比较,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①通过总结规律的方法达到分解难点,突破重点的目的。

②使学生掌握判断经纬度和半球的方法。

地球和地球仪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地球是宇宙空间的一颗普通的行星,是人类之家。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知道经线和纬线的特征及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知道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方法,记住东西两半球和南北两半球的划分方法。

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线;了解经纬网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够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

情感目标:

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与大小的认识过程,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尽的,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奠定基础。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教材分析是:通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人的认识水平是可以不断提高的”。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的球体,但是由于其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相差甚小,所以把它看成是一个正圆球体,这样可以为人们研究地球提供方便。

关于“地球仪”的教材分析是:地球虽然只是宇宙中一颗小小的行星,但对于人类来说体积还是太大了。为了更好的研究它,建立空间概念,人们仿照地球按比例缩小制成了地球仪。地球仪上的经纬线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经纬线在实际的地球上是看不见的,经纬度的划分也是人为规定的。地球在不停的绕假想的轴---地轴转动,地轴目前指向北极星,它与球面的两个交点分别是南极点和北极点。为了让学生明确,可以使用地球仪模型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关于“经线和纬线”的教材分析是: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假想的。课本上提出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观察、总结经纬线的特征。

[教学方法建议]

关于“地球的形状”教学建议:在课前教师要准备地球仪,每人一个(或2---4人一个)。建议采用观察法和讲述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观看图片或动画,补充一些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资料,使学生受到有关科学史的教育。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实际,想象并提出证据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了加深对地球准确形状的正确认识,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赤道半径与极半径图,按照所给数据计算得出二者相差21km,再引导学生思考21km与地球平均半径的比值,使学生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接近于正球体。利用学过的公式,计算赤道周长,使学生知道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圆,为纬度、南北半球的划分埋下伏笔。

关于“地球仪”的教学建议是:建议用观察法、讨论法和演示法。为了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观察作业,注意作业内容要明确、清楚,如地球仪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地球仪如何摆放?地球仪的“身子”形状如何?地球仪是否转动?如何转动?学生在观察和小范围的讨论后,教师通过提示、追问等将学生的思路明确,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回答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切忌教师自己讲述或将答案直接写成板书灌给学生。地球仪是按地球形状缩小而成的(实际是一个特殊的立体地图),通过计算使学生明确地球仪比地球缩小的倍数很大,所以地球仪都做成正球体,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为以后讲经线和纬线、经度的划分打基础。为了使学生明确地轴的作用,可以先提出问题“球是如何转动的?”让学生用篮球演示球在地上乱转的情况,再让学生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绕地轴斜着身子转动的情形,通过演示试验使学生明确地轴在地球自转中的重要性。在提出问题“地球斜着身子转动,地轴指向哪里?”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配合动画演示,使学生明确地轴、两极的位置,形成空间概念

关于“经纬线”的教学建议:利用讲述法、小组讨论法和问题解决式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使学生认识到地球仪上纵横交错的线叫经纬线,它们是认识地球上任一地点的方式,经线和纬线垂直相交成网状就是经纬网。对于经线、纬线知识,重点在于了解经纬线的特征及其不同之处,教师可以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4—6人一组,分析经线和纬线的特征,15---20分钟之后进行小组汇报讲解。小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同学观察经线和纬线,对照课本介绍,汇报时自己小组制定介绍经线与纬线的方法。学生充分活动、观察、介绍之后,教师对各组同学的表现给与肯定和补充,并引导学生评价各组讲解方法的优劣,介绍对比法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它可以明确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最后引导归纳、对比总结、列出表格。归纳时重点强调:纬线是不等长的圆,经线是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圆圈。它们是经纬度划分和半球划分的基础。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经纬线的概念,可以配合动画演示,使学生有明确的空间认识,对于不同的学生可以分层次教学。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

难点: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教学手段:地球仪模型,经线和纬线、地球大小和形状、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等动画媒体、世界两半球挂图

教学过程():

[引入]  我们都知道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有多大?可能没有几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方案一)

[教师引导]  阅读课本“读一读”,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阶段,并举出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地球的形状。(学生看书、思考、回答)

[教师讲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不断深入。通过地球卫星的精确计算,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请观察地球赤道半径与极半径图,计算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差值、赤道长度(学生计算、回答)

[承转]  地球很大,怎样才能更好的研究它?人们制作了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为什么做成正圆呢?(学生回答)

[板书]  二、地球仪---地球的模型

[提问]  地球仪由哪几部分组成?地球仪上有哪些地理事物?地球仪如何转动的?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演示讲解]  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球、地轴组成的;地球仪上有各种符号、文字、颜色用来表示陆地、河湖、海洋、山脉、城市等。还有经线、纬线、南北极;地球仪是绕地轴转动的,它指向北极星附近,是一个假想的.轴,与球面的交点为北极点和南极点

[承转]  想一想为什么要在地球仪上画许多的线呢?(学生回答)是为了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位置和方向。所以下面我们重点研究这些线------经线和纬线。同学4人一组,观察地球仪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什么样的线是经线?什么样的线是纬线?

     经线和纬线,哪个是半圆,哪个是整圆?

     所有的经线和所有的纬线是否相等?

     经线和纬线各指示什么方向?

     在地球仪上你能画出几条经线和纬线?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归纳总结,带领学生填表对比二者的区别,加深印象)

[板书]  三、经线和纬线

 

经    线

纬    线

概    念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地球仪上顺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圆弧状况

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圆圈。

圆,每条纬线可以自成一圈

长    度

每一条经线长度相等

赤道最长,向两侧递减,到极点为零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数    量

无  数  条

[巩固练习]

(方案二)

[教师演示]  动画演示“从天圆地方→麦哲伦航海认识的形状→精确测量的地球形状”,提示学生思考: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可以分成哪几个阶段。能否用示意图表示出来(学生思考)

[提问]  地球真正的形状如何描述?(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板书]  一、地球的形状

[教师板图]  我画出我想象的示意图,同学们看看如何。你们可以找自己的观察、想象画图(学生笔记本上画图,鼓励不同,如果有教师要展示并予以鼓励) 

  

 

[讲解]  地球的正确形状是“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取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km

[应用强化]  你能否举出几个例子说明地球是球形的(学生讨论回答)

[承转]  地球对于我们来说实在太大了,要研究地球上有什么,不可能一一去看看,怎么办?就需要建立地球的模型即地球仪。每个同学有一个地球仪,观察它的转动情况、形状、球面上有些什么?(学生观察、回答)

[板书]  二、地球仪

[学生演示动画]  篮球不绕轴转动,就会在地上乱滚,而地球仪是绕地轴运动的,始终自西向东绕地轴转动

[教师引导归纳] 地球是自西向东绕地轴运动的,在转动过程中始终斜着身子绕地轴转动。地轴与地球有两个交点即南极和北极。在摆放地球仪时,将地轴指向北极星方向,大家摆一摆,互相评判一下(注意教室的方向)

(学生观看:地轴、两极的空间位置)

[讲解]  地球仪是按地球形状缩小而成的(实际是一个特殊的立体地图),因为它比地球缩小很多倍,所以地球仪都做成正球体

[提问]  地球仪上有什么地理事物?(学生回答)

[教师指导]  在地球仪上有纵横交错的网---经纬网,通过它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当然在真正的地球上没有,它是人为画出来的。下面我们学习经线和纬线的知识。

[板书]  三、经线和纬线

[提问]  请同学们分组,先看书,观察地球仪,然后讨论完成表格内容(学生看书、填表,教师巡视、指导)[板书]

 

经    线

纬    线

概    念

   

圆弧状况

   

长    度

   

指示方向

   

[教师演示动画、讲解]  经纬线在形状、长度和指示方向上都是不同的,比较二者的不同利于我们更加明确它们的特征。这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比较法。

[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二、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三、经线和纬线

 

经    线

纬    线

概    念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地球仪上顺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圆弧状况

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圆圈。

圆,每条纬线可以自成一圈

长    度

每一条经线长度相等

赤道最长,向两侧递减,到极点为零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设计思路】

根据本节教材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三方面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设计了几个主要的教学方式,每一种方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有所不同。

第一种方式采用经常使用的谈话法和观察法。按部就班的完成教学活动。

对地球形状的准确认识,在学生读书、看图和教师讲解的基础上,采用学生动手计算,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归纳,这里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

通过教师提出小步子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样有的放矢,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够使学生较好的掌握经纬线的知识。教师带领学生完成表格,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二种方法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通过看图、用图、画图等使学生对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有所认识。

在讲解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时,先通过动画,使学生对人类认识的过程有个认识,然后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想象画图表示出人类认识的过程,同时表明教师的观点:“我画出我想象的示意图,同学们看看如何”,通过一点一滴使学生在对地理产生兴趣的同时,不再只是崇拜教师的权威,培养创新的意识。

观察地球仪时,首先使学生认识到建立事物的模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然后着重讲解地轴的位置作用,如对地轴作用的认识设计了篮球与地球仪运动的比较,很清楚地可以看出地球绕地轴运动的重要性。为了更好的理解地轴在地球仪中的位置,设计动画演示,使学生既有实践的应用,又有直观地观察;为了将实际的方向与地球仪表示的方向一致,特让学生摆放地球仪,将地轴指向北(冲北极星)方,并且互相评判。这一部分主要是将地球的空间方位纳入到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另外地轴的指向在将来学习地球公转是非常重要,所以必须打好基础。

对经纬线的特征的学习,主要采用观察法和小组合作的方法,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最后完成表格,使学生认识到比较法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便于了解相近事物的特征所得出的结论。既要教给学生考虑问题的方法,同时又要将知识内容融于其中。

教学设计示例:第二课时

重难点:经度、纬度的划分,本初子午线的位置和含义,半球划分

教学手段:使用地球仪模型、动画演示、两半球挂图

教育过程:

[提问导入] 地球仪上的线分别是什么?可以有多少条?如何识别它们?观察地球仪,看看他们是如何区分的?(学生回答:经纬线可以有无数条,分别标注度数加以识别)

[板书]  经度和纬度

[提问]  地球上最长的线是      ?因为它具有唯一性,所以定为纬度的起点。

(方案一)小组活动为主

[提出要求]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地球仪,讨论纬度是如何划分的?一会儿请各小组的同学用合适的方法(语言、图示等)描述。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加以指导)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引导归纳填表]  (学生按文字叙述纪录也可以)[板书或投影片]

[提出问题]  纬度的划分比较简单。经度的划分比较难,请同学们讨论完成经度划分、东西半球划分的内容。比一比,看哪组同学观察更细、总结归纳的更准确、更利于同学理解和掌握。讨论结果可以按项目填入表中

[知识竞赛]  为了检查同学们对知识是否理解和掌握,我们进行一个知识竞赛(内容和方法见探究活动部分)

(方案二)多媒体演示法为主

[提问]  什么叫纬度?度数有何变化规律?南北半球如何划分?

[动画演示]  用立体图展示纬度的概念、纬度的划分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学生观察,总结规律

[读图分析]  读课本图1.6,回答问题:亚洲大部分位于___       半球,南极洲大部分位于       ___半球,赤道穿过__       、       __、__       、___        大洲。

读课本图1.8,回答问题:高中低纬的范围,北京(39º54N)所在半球和纬度带

[总结填表]

[提问]  经度是如何划分的?因为所有的经线都等长,以谁为起点线呢?惊险又是如何划分半球的呢?

[动画演示]  用立体图展示经度的概念和划分,展示本初子午线与1800线的位置与特征(东西经1800线是一条线,1800与00经线两侧东西经度不同),同时展示将东西半球划分

[读图分析]  读课本图1.11,回答: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大部分在东半球的有          洲、           洲、            洲,大部分在西半球的有           洲、           洲,北京(1160E)位于         半球。

[总结填表]  完成表格

 

经度 

纬度

度数起点线

   

度数划分

   

代   号

   

半球划分

   

[过渡]  经纬网的应用

[板书]  经纬网

[提出问题] 一艘船只在海上遇难,如何报告其遇难的位置?(用红点表示船只在地球仪上的位置)

[引导理解] 引导思考,认识到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在地球仪上确定任何一点的位置”;进一步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联系,如在班级中自己的座位确定等

[寻求解决方法] 即如何在地球仪上找到确定位置的“行”和“列”?学生会发现在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两条线有一个交点,就可以确定任何一点的位置,引出经纬网与经纬线的概念、经纬度的划分

[问题解决] 遇难的船只只要报告他所处的经纬度,别人就可以知道船只在茫茫大海上的位置,进而得到救援。

[巩固练习]  学生在图上找北京(1160E、40ºN)、伦敦(00、51ºN)、纽约(41ºN、740W)及课本“想一想”内容

[板书设计]

四、经度和纬度

 

经度 

纬度

度数起点线

   

度数划分

   

代   号

   

半球划分

   

五、经纬网

[设计思路]

由于教材内容较为抽象,涉及高中立体几何的知识,学生难于理解;同时注意学生年龄特征,所以应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动手、动脑、充分观察基础上得出结论,结合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等。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了两种教学方法。

第一种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因为本节课的内容有许多使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所以主要以观察、在球面上记忆为主。教师为利于学生观察,提供挂图、地球仪,协助学生进行球面到立体之间的转化和建立联系。在学生仔细观察讨论经纬度的划分后,自己归纳概括出知识网络,呈现给大家,给学生以展示的同时培养小组合作能力、语言或文字或图像的表达能力。及时的采用比赛的方法巩固提高,利于对基本知识的掌握。

第二种方法采用多媒体技术,将难于理解的内容做成动画演示,教师应及时提问总结,和及时的练习巩固

经纬网的教学应侧重于应用。采用问题解决法使学生明确经纬网的作用、用法,将理论应用与实践。多做练习十分有利。

 

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1

活动: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制作简易地球仪。

材料: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等。

步骤:

(1)在乒乓球的中部用红笔画上一个圆圈,作为赤道;在赤道两侧各钻一个小孔,使小孔到赤道上各点的距离相等。

(2)把铁丝弯成下图所示的形状,注意倾斜的铁丝要与垂线成23.5°角,同时所弯的半圆要比乒乓球略大一些。

(3)把乒乓球用倾斜的铁丝穿起来。

(4)在下图中箭头①所指的倾斜铁丝两头,用胶布裹几圈,这样可把乒乓球固定在倾斜铁丝的中间,同时又可以自由转动。

(5)在上图中②的部位,包上一些橡皮泥,使做好的小地球仪不会翻倒。

探究活动2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关于地球的形状,可以让学生列举地球是球形的证据。如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再如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根据月食照片可以推测地球的形状等等。并可使学生谈一谈从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的过程中感悟到了什么?课堂上的讨论可以活跃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得知识的理解更透彻。

探究活动3

针对第一章中关于“地球和宇宙的关系”部分内容,可以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去天文馆参观,了解宇宙、星系、地球的相关天文知识,开阔眼界。参观过程中可以进行讲解,或者请天文馆的讲解员带领学生进行参观。参观完毕后要写观后感,并举行观后感的评比活动。该活动即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地球和地球仪课件 篇5

“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课时)“经线、纬线”课堂教学构思  (-12-30 16:21:34)     一、教学思路初一学生对地球知识感性和理性认识都很少。本节课内容抽象,同时又是学好地理的基础,故可以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培养技能。本节课采用分组观察、比较、讨论、动手制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观察、探究发现、讨论交流、合作互助中学习。     1.新课引入:讲故事“救援海上遇难的船”提问:救援船是怎样准确而迅速找到遇难船的?     2.新课学习:①分8个小组,每组4~8人,每小组2~4个地球仪,发一张教师提前打印好的空表格。地 球纬 线经 线形状特征长度情况指示方向零度线的确定度数范围度数变化规律相同度数的区分半球分界线 ②各小组讨论,可分工纪录各部分内容。教师指导,帮助解答学生的问题。③根据讨论情况约15~20分钟后,各小组向全班汇报本组讨论结果。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表格中的一项内容。教师订正表格内容,各小组将提交表格贴在黑板前。④教师再指导同学们认识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线和纬线特征及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划分,认识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⑤每个组发一颗标有南、北极的乒乓球,要求标出0°经线、180°经线、西经20°经线、东经160°经线;赤道、南北纬30°和南北纬60°的纬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⑥完成后,各组派一位代表上讲台,互评各组填表情况和手工制作成果。评出优秀作业在全班展示。     3.课堂小结:根据各小组的学习效果(表格完成的速度与质量)及学习态度(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热情),对每个小组都给予一定的鼓励型评价。比如:某小组互帮互助的学习精神,或团结合作、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等都值得表扬。     二、构思意图小组协作学习的形式既利于学生自觉、主动地交流合作、互帮互助,又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这张讨论图表中的问题,经过学生在民主、活跃、热烈的气氛中自己观察、交流,集思广益,发表自己的意见,参加讨论的.成员不必考虑自己说的是否正确,同时在讨论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集体的手工制作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实践。整个新课学习过程符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然后指导实践的认知规律。教师在讨论中可以随时参与、指导任一小组,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探讨。新课程不仅仅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更关注学习的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本节课最后采用鼓励性评价小结,以培养保护学生创新思维。本节课使学生获得了通过自己探索得来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及合作参与意识、自尊和自信,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在活动中渗透教学主题,在参与中领会教学内容的新课程改革思想。  

地球和地球仪课件 篇6

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教学设计

单位:邢塘街道中心学校

姓名: 宋佩佩

时间:20xx年9月26日

eq avs4al(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是宇宙空间的一颗普通的行星,是人类之家。

(2)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

(3)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知道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能力目标: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借助地球仪,使用观察法、演示法、讨论法、列表比较法等了解经纬线的含义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情感目标:

(1)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与大小的认识过程,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尽的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奠定基础。

eq avs4al(教学重点)

学会利用相关地理现象和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运用图表分析纬线的特点和纬度的划分

eq avs4al(教学难点)

学会观察和使用地球仪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合作探究法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地球仪、地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都知道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有多大?可能没有几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来。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人类的家园。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讲授新课

1.先通过动画,使学生对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有个了解,然后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想象画图,表示出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同时表明教师的观点:“我画出我想象的示意图,同学们看看如何”,通过一点一滴使学生在对地理产生兴趣的同时,不再只是崇拜教师的权威,培养创新的意识。

[讲解]地球的形状是不规则的球体,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取地球的平均半径,即6371千米。

2.地球仪

地球是自西向东绕地轴运动的,在转动过程中始终斜着“身子”绕地轴转动。地轴与地球有两个交点,即南极和北极。在摆放地球仪时,将地轴指向北极星方向,大家摆一摆,互相评判一下。(注意教室的方向)

(学生观看:地轴、两极的空间位置)

[设计意图]观察地球仪时,首先使学生认识到建立事物的模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然后着重讲解地轴的位置作用,如对地轴作用的认识设计了篮球与地球仪运动的比较,很清楚地可以看出地球绕地轴运动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理解地轴在地球仪中的位置,设计动画演示,使学生既有实践的应用,又有直观地观察;为了将实际的方向与地球仪表示的方向一致,特让学生摆放地球仪,将地轴指向北(冲北极星)方,并且互相评判。这一部分主要是将地球的空间方位纳入到学生头脑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另外地轴的指向在将来学习地球公转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必须打好基础。

[讲解]地球仪是按地球形状缩小而成的(实际是一个特殊的立体地图),因为它比地球缩小很多倍,所以地球仪都做成正球体。

[提问]地球仪上有什么地理事物?

合作探究

在地球仪上有纵横交错的网——经纬网,通过它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当然在真正的地球上没有,它是人为画出来的。下面我们学习经线和纬线的知识。

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案大全相关文章内容就分享到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2.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视频

3.七年级地理东南亚教案

4.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地球和地球仪

5.7年级地理经纬线咋标

6.7年级地理教案:地球的运动

7.初二地理会考知识:地球和地球仪

8.高中地理地球与地球仪知识点

9.地球和地球仪教学反思

地球和地球仪课件 篇7

教学设计: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部分 课例背景分析

一、课标及课标解读

(一)课程标准:

①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②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③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④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二)课程标准解读:

①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要求同学们通过阅读“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图和阅读材料“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和该过程中人类对于真理的勇于探索和执着追求精神。

②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对于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并不要求学生记住,只要求会用这些数字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③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这里要求学生一定要把地球仪当作一种学习工具来看待,通过对地球仪的观察,说出那些事经线,哪些是纬线;本初子午线为0°经线,从它开始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各划分为180°;赤道为0°纬线,从它向北为北纬,向南为南纬,各划分为90°。

④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该标准有以下要求:一是给出某地的经纬度,能在地球仪上找出该地;二是地球仪上任意一点,都可以用经度和纬度来确定某位置。描述一个地点的位置,必须把东西经和南北纬以及度数讲明确。

二、学情分析

①学生年龄特点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大多在11-12岁左右,对世界充满了好奇。

②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学生第一次接触地理课,没有系统学习过地理课程。在生活中有一些经验;大多学生知道地球是“球”,但不知其所以然。

③学生学习风格分析:此阶段学生对于自己熟悉但不知道原理的事物会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由于没有系统学习过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所以对很多问题敢于大胆猜测和解释。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分析

本节课选自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升测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本节课以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的过程为主线展开,逐步阐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地球的大小以及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初中学生接触初中地理课程的第一节课,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上好本节课,对于初中学生树立地理学习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知识关联结构图

3、教学重、难点的确立

(1)教学重点及确立依据:

教学重点: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及其划分、本初子午线的位置和含义、运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

确立依据:

把上述知识点作为教学重点,依据如下:一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二是上述知识点是地理学科要学会的基本知识或者技能,尤其是运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不管是在学习地理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用到,作为新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教学理念,更要把它作为本节内容的重点。

(2)教学难点及确立依据

教学难点:

经线和纬线的特征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的作用。

确立依据:

A、经线和纬线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这只是人们为了方便而认为制造的概念,是虚拟的,远远超出了初中生的想像,远离实际;B、经纬网确立地理坐标要求学生在熟悉经纬线及经纬度的基础上运用经纬网图,本身就具有难度。

4、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开发

详见多媒体课件

第二部分:教学实施方案(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地球是宇宙空间的一颗普通行星,是人类之家;

②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

③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赤道,知道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④掌握经纬度的划分方法;

⑤记住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⑥会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

地球和地球仪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2.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通过对地球形态认识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对事情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教学重点

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难点

地球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方法

谈话法和讲授法。

教学媒体

教学挂图、地球仪和学生用小型地球仪,自制投影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线和经度与东西半球的划分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人类居住和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的形状是个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读一读”,思考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几个阶段?举出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愈来愈正确。特别是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的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圆形球体。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计算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少多少千米?如果我们将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么大小,这个差值还有多少?

学生活动:经过计算得出,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少21米,如果缩小到地球仪那么大小时这个差别几乎就看不出来了。因为差别很小,通常人们仍将地球看成圆球体。

1地球是一个十分接近圆球体的不规则球体运用课本的“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赤道半径、极半径,并计算地球的平均半径,运用地球的赤道半径,计算赤道的周长,它约为4万千米。

2赤道半径、极半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我们知道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再来观察地球仪,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而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二、地球仪——地球的模型

【提问讨论】(1)地球仪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2)地球仪的球面上有那些地理事物?

(3)在地球仪上找到南北极点。

(4)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

学生活动并回答问题:

(1)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旋转轴和球面共同组成。

(2)球面上绘着地图,地图上标有南北极和经纬度,颜色、符号、文字、表示陆地、山脉、河流、海洋、湖泊等地理事物。

(3)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

(4)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为北极;与北极相反一点为南极。

三、地轴和两极

【教师演示】

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指导学生转动自己的小型地球仪,让学生领会“一轴两点”并领会地球上东西方向的确定。

四、经线和纬线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提问:

(1)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的线称为什么线?(经线)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称为什么线?(纬线)

(2)观察地球仪,经线和纬线,哪个是半圆,哪个是圆?

地球和地球仪课件 篇9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讲的课题是《地球与地球仪》复习课。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下分析: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变革了原来“学科中心”、“知识本位”式的课程体系,而采用行为目标方式表述内容,以促进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中,通过探究和体验的过程去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不再陷入死记硬背、应试教育的泥潭。

2、教学目标

根据地理课标准的要求我设置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复习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和描述地球大小的相关数据;巩固经线和纬线的概念,掌握经度、纬度的含义;熟悉特殊的经线和纬线;掌握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熟练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教学重点: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熟悉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东西半球的'划分;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一、说教材课标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材内容,主要以地理知识为主。学生从社区、城市和村落开始了解,再到对地图的认识,然后是对世界大洲大洋和地形地貌的分布、各类型气候的特点及人口、语言、宗教的分布和各国特点的熟悉,学生在完成了这些基础性知识认识之后,接着要学习地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地球仪。这是在学习探究一《地图上获取信息》的基础上,把平面的地理知识放在一个立体的空间加以深化,并为学习以后的地理知识建立一个直观的地球空间,因此,本课内容在整个七上的教学体系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教材的设计在内容结构上显示了新教材鲜明的特色,那就是趣味、活泼,从具体到抽象,最终再回到具体,完全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全课内容分观察地球仪与使用地球仪两部分,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然后深入到抽象的经纬线知识,最终回到对具体的中国地理进行分析。

与本课内容对应的课标是:

1-4-1认识地图三要素,知道地图的基本种类,运用地图获取所需要的地理信息;(认识地球仪)

1-4-2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从地图中获取信息)

二、说学情目标

因为七年级学生的立体空间感不强,而本课内容则是从空间上去把握经度、纬度、经线、纬线,并在观察的基础上使用地球仪,即利用经纬网定位,这是学习地理的基础,但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解决这个难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准备一个实物地球仪,让学生去感受地球仪,认识地球仪,最终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个地球仪。

本课的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地球仪了解其基本构造,掌握经纬线、经纬度的特点。

(2)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

(3)知道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纬度带的划分。

根据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

重点:经纬线和经纬度的特点、根据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

难点:经纬线和经纬度的特点。

三、说教学方法

本课内容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将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本课教学时可采用媒体直观教学、实物直观教学、实践教学,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并提升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主要采用探究学习方式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交往式学习方式。

四、说学教预设

为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本课设计如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浩瀚的宇宙中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人们为了便于认识和研究,仿照地球制作了模型——地球仪,今天请同学们以“外星人”的身份(微信开启画面,在太空看地球),利用地球仪来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分组学习,合作探究

地球仪就像一本内容丰富的“大字典”,从中可以查到很多知识。

分组观察地球仪,给同学们3分钟的时间,仔细观察,比赛哪组观察到得东西多。并在学生观察到得内容中,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不同特点(以探究表格的形式),并适时引出北极、南极、东西半球的划分。

可以穿插问题“为什么东西半球的划分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构成的经线圈,而不是0度和180度经线来划分,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这一过程中落实教学重点:经纬线、经纬度的特点,因为这是在学生自己观察、探究的过程中归纳和总结的,所以掌握的知识会更加扎实,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并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观察事物的一般方法:远——近,整体——局部,不同角度观察等。

第三环节: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经纬网的教学,重在应用。在书本探究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加几例探究的内容,使学生学会较熟练地使用地球仪,强化对地球仪作用的了解。

1、本环节继续探究课本中北纬40度东经116度、北纬30度西经90度、南纬34度东经115度、南纬16度西经119度的地方。

2、探究中国的疆域东南西北四至点的位置,联系中国的位置判断中国所处的纬度带和温度带,以此落实低、中、高纬度的划分,时差等地理知识。在解释五带划分时,引导学生通过图册了解一些五带的自然环境特征。

在这一过程中落实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既能积极参与,又有很大的学习兴趣,还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升能力。

第四环节:巩固小结,教学延伸

(一)请学生自己谈学到的知识。

(二)课外拓展:为什么地球仪上地轴是倾斜的?地球作为宇宙天体之一,是怎样运动的?

五、说教学预想

本课教学以活动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提升,我相信学生会学有所获。

地球仪课件精选


下面编辑为您分享的是“地球仪课件”,如果我的建议对你很有用请务必将它收藏起来。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预先准备好的,而课件内容需要老师自己去设计完善。老师在上课时应按照教案课件来实施。

地球仪课件 篇1

经纬线和经纬网的学习和掌握,是进行区域定位的基础和依据,也是整个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一个基础。但经线、经度、纬线、纬度等名词多为空间概念,而七年级的学生因年龄较小,缺乏理性思维,同时其空间想象能力亦不够,学生理解这些概念较为困难。因此本节的教学成为中学地理教学的一个难点。怎样帮助学生对这些空间概念建立直观的感知,了解这些名词、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本节教学设计中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分析和研究,设计了提出问题→分组讨论、探究→尝试解决问题→教师点拨的教学思路,采取(1)利用地球仪、地图等直观教具;(2)小组合作及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3)教师精讲、点拨,总结规律等措施,以达到教学目标和落实新课程的理念。

1、认识地球仪。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它们。

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培养分析思维能力。

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1、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

1、描述地球的真实形状。

2、说出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由于地球太大了,人们无法看到它的全貌,研究起来非常麻烦。于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展示并转动地球仪,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讨论。

1、地球仪的作用。

2、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极圈、回归线、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3、南极和北极各用什么字母表示?

教师点拨:地轴只是一个假想的轴,和地球仪上的线和点一样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

观察地球仪,小组交流,初步掌握、理解基本概念。

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认识、了解地球仪,直观,印象深。

组织学生观察地球仪和地图,思考、讨论以下问题,并填写表格:

①什么是纬线?纬线是什么形状的?

②各纬线长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③找出最长的一条纬线,这条纬线把地球分为哪两半球?

④经线在形状、指示方向、长度的分布三个方面与纬线有什么不同?

⑤经度是以哪条经线为起点的?

⑥经度的标度范围是多少度?

⑦对比纬度的变化规律,说明地球仪上经度的变化规律有什么特点?

⑧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这样划分的意义是什么?

小组交流、讨论,对比分析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并填写表格。

①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对经线和纬线有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②通过交流、讨论等方式的学习,使学生能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

要求学生在地球仪找出赤道、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出示《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图,使学生知道他们是重要的经纬线。

观察地球仪,找出三条经纬线,说出它们的意义。

通过对比分析,加深学生对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界限的理解和掌握。

1、说出几个地理事物的名称,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

2、教师指出:地球仪上经纬线、经纬度的作用,就是为了确定地表事物的位置、方向、范围等地理特征。

同学说出自己判断的依据。

出示右图,要求学生填表并寻求判断的规律。

学生讨论、研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共同寻找简单、可行的判定方法。

①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先定方向:

根据经线和纬线的概念得知: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这样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哪是经线、哪是纬线以及经度和纬度。

1、说明判定方法:

2、解释:在判定东西半球时,先看经度的度数,如果小于2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东半球上;如果大于16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西半球上;不在这一范围的,东经的就在东半球,西经的就在西半球。

学生把自己总结的规律和判定方法与教师讲的作比较,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①通过总结规律的方法达到分解难点,突破重点的目的。

②使学生掌握判断经纬度和半球的方法。

地球仪课件 篇2

设计思路

经纬线和经纬网的学习和掌握,是进行区域定位的基础和依据,也是整个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一个基础。但经线、经度、纬线、纬度等名词多为空间概念,而七年级的学生因年龄较小,缺乏理性思维,同时其空间想象能力亦不够,学生理解这些概念较为困难。因此本节的教学成为中学地理教学的一个难点。怎样帮助学生对这些空间概念建立直观的感知,了解这些名词、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本节教学设计中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分析和研究,设计了提出问题→分组讨论、探究→尝试解决问题→教师点拨的教学思路,采取(1)利用地球仪、地图等直观教具;(2)小组合作及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3)教师精讲、点拨,总结规律等措施,以达到教学目标和落实新课程的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地球仪。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它们。

2、明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能力目标

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培养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难点

1、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

2、东西半球的判定。

教学方法

讨论法、归纳法等相结合。

教学媒体

地球仪、地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

1、描述地球的真实形状。

2、说出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思考、回答

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并引入新课。

导入新课

由于地球太大了,人们无法看到它的全貌,研究起来非常麻烦。于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提问:同学们注意观察地球仪,在上面能看到什么?

观察地球仪、思考

引起学生对地球仪探索的兴趣。

认识地球仪

展示并转动地球仪,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讨论。

1、地球仪的作用。

2、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极圈、回归线、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3、南极和北极各用什么字母表示?

教师点拨:地轴只是一个假想的轴,和地球仪上的线和点一样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

观察地球仪,小组交流,初步掌握、理解基本概念。

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认识、了解地球仪,直观,印象深。

经线和纬线

组织学生观察地球仪和地图,思考、讨论以下问题,并填写表格:

①什么是纬线?纬线是什么形状的?

②各纬线长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③找出最长的一条纬线,这条纬线把地球分为哪两半球?

④经线在形状、指示方向、长度的分布三个方面与纬线有什么不同?

⑤经度是以哪条经线为起点的?

⑥经度的.标度范围是多少度?

⑦对比纬度的变化规律,说明地球仪上经度的变化规律有什么特点?

⑧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这样划分的意义是什么?

⑨在地球仪上找出主要位于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大洲,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经线

纬线

定义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特殊经纬线

度数的变化规律

半球的划分

小组交流、讨论,对比分析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并填写表格。

①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对经线和纬线有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②通过交流、讨论等方式的学习,使学生能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

巩固

要求学生在地球仪找出赤道、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出示《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图,使学生知道他们是重要的经纬线。

观察地球仪,找出三条经纬线,说出它们的意义。

通过对比分析,加深学生对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界限的理解和掌握。

利用经纬网定位

1、说出几个地理事物的名称,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

2、教师指出:地球仪上经纬线、经纬度的作用,就是为了确定地表事物的位置、方向、范围等地理特征。

同学说出自己判断的依据。

使学生明确经纬网的作用———定位。

巩固与拓展

出示右图,要求学生填表并寻求判断的规律。

a

b

c

d

e

经度

纬度

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

学生讨论、研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共同寻找简单、可行的判定方法。

①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点拨

以方格状经纬网图为例说明经纬度的判定方法

1、先定方向:

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判定经线和纬线

根据经线和纬线的概念得知: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这样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哪是经线、哪是纬线以及经度和纬度。

介绍东西半球的判定方法

1、说明判定方法:

2、解释:在判定东西半球时,先看经度的度数,如果小于2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东半球上;如果大于16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西半球上;不在这一范围的,东经的就在东半球,西经的就在西半球。

学生把自己总结的规律和判定方法与教师讲的作比较,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①通过总结规律的方法达到分解难点,突破重点的目的。

②使学生掌握判断经纬度和半球的方法。

巩固

指导学生绘制经纬网,并绘出主要的经线、纬线。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0度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等。

绘图

巩固知识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内容

小组合作总结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地球仪课件 篇3

一、地球仪──地球的模型

二、经线和纬线(列表)

东西半球的判定方法

三、经纬网——定位

教学反思

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以教师讲解为主的缺点。通过采取小组合作及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探究中质疑,在合作中培养合作意识。这样,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成为学生学习交往和合作的过程,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得到极大的提高。

但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问题的提出应明确、有针对性,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是学生乐于思考和能够解决的问题。

②学生的参与应采用思考、讨论等简单方式。这样有利于绝大多数学生比较同步地进入学习,快速进入状态,开展合作,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③学生的探究、合作,必须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学生的讨论要有主题、有方向、有目标。

④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有待教师的精讲和点拨,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地球仪课件 篇4

设计思路

经纬线和经纬网的学习和掌握,是进行区域定位的基础和依据,也是整个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一个基础。但经线、经度、纬线、纬度等名词多为空间概念,而七年级的学生因年龄较小,缺乏理性思维,同时其空间想象能力亦不够,学生理解这些概念较为困难。因此本节的教学成为中学地理教学的一个难点。怎样帮助学生对这些空间概念建立直观的感知,了解这些名词、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本节教学设计中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分析和研究,设计了提出问题→分组讨论、探究→尝试解决问题→教师点拨的教学思路,采取(1)利用地球仪、地图等直观教具;(2)小组合作及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3)教师精讲、点拨,总结规律等措施,以达到教学目标和落实新课程的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地球仪。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它们。

2、明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能力目标

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培养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难点

1、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

2、东西半球的判定。

教学方法

讨论法、归纳法等相结合。

教学媒体

地球仪、地图

复习

1、描述地球的真实形状。

2、说出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思考、回答

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并引入新课。

导入新课

由于地球太大了,人们无法看到它的全貌,研究起来非常麻烦。于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提问:同学们注意观察地球仪,在上面能看到什么?

观察地球仪、思考

引起学生对地球仪探索的兴趣。

认识地球仪

展示并转动地球仪,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讨论。

1、地球仪的作用。

2、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极圈、回归线、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3、南极和北极各用什么字母表示?

教师点拨:地轴只是一个假想的轴,和地球仪上的线和点一样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

观察地球仪,小组交流,初步掌握、理解基本概念。

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认识、了解地球仪,直观,印象深。

经线和纬线

组织学生观察地球仪和地图,思考、讨论以下问题,并填写表格:

①什么是纬线?纬线是什么形状的?

②各纬线长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③找出最长的一条纬线,这条纬线把地球分为哪两半球?

④经线在形状、指示方向、长度的分布三个方面与纬线有什么不同?

⑤经度是以哪条经线为起点的?

⑥经度的标度范围是多少度?

⑦对比纬度的变化规律,说明地球仪上经度的变化规律有什么特点?

⑧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这样划分的意义是什么?

⑨在地球仪上找出主要位于东半球

和西半球的大洲,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经线

纬线

定义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特殊经纬线

度数的变化规律

半球的划分

小组交流、讨论,对比分析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并填写表格。

①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对经线和纬线有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②通过交流、讨论等方式的学习,使学生能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

巩固

要求学生在地球仪找出赤道、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出示《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图,使学生知道他们是重要的经纬线。

观察地球仪,找出三条经纬线,说出它们的意义。

通过对比分析,加深学生对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界限的理解和掌握。

利用经纬网定位

1、说出几个地理事物的名称,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

2、教师指出:地球仪上经纬线、经纬度的作用,就是为了确定地表事物的位置、方向、范围等地理特征。

同学说出自己判断的依据。

使学生明确经纬网的作用———定位。

巩固与拓展

出示右图,要求学生填表并寻求判断的规律。

学生讨论、研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共同寻找简单、可行的判定方法。

①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点拨

以方格状经纬网图为例说明经纬度的判定方法

1、先定方向:

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判定经线和纬线

根据经线和纬线的概念得知: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这样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哪是经线、哪是纬线以及经度和纬度。

介绍东西半球的判定方法

1、说明判定方法:

2、解释:在判定东西半球时,先看经度的度数,如果小于2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东半球上;如果大于16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西半球上;不在这一范围的,东经的就在东半球,西经的就在西半球。

学生把自己总结的规律和判定方法与教师讲的作比较,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①通过总结规律的方法达到分解难点,突破重点的目的。

②使学生掌握判断经纬度和半球的方法。

巩固

指导学生绘制经纬网,并绘出主要的经线、纬线。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0度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等。

绘图

巩固知识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内容

小组合作总结

培养学生归纳

能力

板书设计地球和地球仪(二)

一、地球仪──地球的模型

二、经线和纬线(列表)

东西半球的判定方法

三、经纬网——定位

教学反思

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以教师讲解为主的缺点。通过采取小组合作及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探究中质疑,在合作中培养合作意识。这样,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成为学生学习交往和合作的过程,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得到极大的提高。

但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问题的提出应明确、有针对性,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是学生乐于思考和能够解决的问题。

②学生的参与应采用思考、讨论等简单方式。这样有利于绝大多数学生比较同步地进入学习,快速进入状态,开展合作,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③学生的探究、合作,必须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学生的讨论要有主题、有方向、有目标。

④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有待教师的精讲和点拨,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地球仪课件 篇5

[教师引导]  阅读课本“读一读”,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阶段,并举出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地球的形状。(学生看书、思考、回答)

[教师讲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不断深入。通过地球卫星的精确计算,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请观察地球赤道半径与极半径图,计算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差值、赤道长度(学生计算、回答)

[承转]  地球很大,怎样才能更好的研究它?人们制作了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为什么做成正圆呢?(学生回答)

[提问]  地球仪由哪几部分组成?地球仪上有哪些地理事物?地球仪如何转动的?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演示讲解]  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球、地轴组成的;地球仪上有各种符号、文字、颜色用来表示陆地、河湖、海洋、山脉、城市等。还有经线、纬线、南北极;地球仪是绕地轴转动的,它指向北极星附近,是一个假想的轴,与球面的交点为北极点和南极点

[承转]  想一想为什么要在地球仪上画许多的线呢?(学生回答)是为了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位置和方向。所以下面我们重点研究这些线------经线和纬线。同学4人一组,观察地球仪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什么样的线是经线?什么样的线是纬线?

经线和纬线,哪个是半圆,哪个是整圆?

所有的经线和所有的纬线是否相等?

经线和纬线各指示什么方向?

在地球仪上你能画出几条经线和纬线?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归纳总结,带领学生填表对比二者的区别,加深印象)

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圆圈。

[教师演示]  动画演示“从天圆地方→麦哲伦航海认识的形状→精确测量的地球形状”,提示学生思考: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可以分成哪几个阶段。能否用示意图表示出来(学生思考)

[教师板图]  我画出我想象的示意图,同学们看看如何。你们可以找自己的观察、想象画图(学生笔记本上画图,鼓励不同,如果有教师要展示并予以鼓励)

[讲解]  地球的正确形状是“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取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km

[应用强化]  你能否举出几个例子说明地球是球形的(学生讨论回答)

[承转]  地球对于我们来说实在太大了,要研究地球上有什么,不可能一一去看看,怎么办?就需要建立地球的模型即地球仪。每个同学有一个地球仪,观察它的转动情况、形状、球面上有些什么?(学生观察、回答)

[学生演示动画]  篮球不绕轴转动,就会在地上乱滚,而地球仪是绕地轴运动的,始终自西向东绕地轴转动

[教师引导归纳] 地球是自西向东绕地轴运动的,在转动过程中始终斜着身子绕地轴转动。地轴与地球有两个交点即南极和北极。在摆放地球仪时,将地轴指向北极星方向,大家摆一摆,互相评判一下(注意教室的方向)

[讲解]  地球仪是按地球形状缩小而成的(实际是一个特殊的立体地图),因为它比地球缩小很多倍,所以地球仪都做成正球体

[教师指导]  在地球仪上有纵横交错的网---经纬网,通过它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当然在真正的地球上没有,它是人为画出来的。下面我们学习经线和纬线的知识。

[提问]  请同学们分组,先看书,观察地球仪,然后讨论完成表格内容(学生看书、填表,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演示动画、讲解]  经纬线在形状、长度和指示方向上都是不同的,比较二者的不同利于我们更加明确它们的特征。这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比较法。

地球仪课件 篇6

知识目标:

了解地球是宇宙空间的一颗普通的行星,是人类之家。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知道经线和纬线的特征及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知道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方法,记住东西两半球和南北两半球的划分方法。

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线;了解经纬网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够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

情感目标:

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与大小的认识过程,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尽的,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奠定基础。

[教材分析]

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教材分析是:通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人的认识水平是可以不断提高的”。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的球体,但是由于其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相差甚小,所以把它看成是一个正圆球体,这样可以为人们研究地球提供方便。

关于“地球仪”的教材分析是:地球虽然只是宇宙中一颗小小的行星,但对于人类来说体积还是太大了。为了更好的研究它,建立空间概念,人们仿照地球按比例缩小制成了地球仪。地球仪上的经纬线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经纬线在实际的地球上是看不见的,经纬度的划分也是人为规定的。地球在不停的绕假想的轴---地轴转动,地轴目前指向北极星,它与球面的两个交点分别是南极点和北极点。为了让学生明确,可以使用地球仪模型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关于“经线和纬线”的教材分析是: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假想的。课本上提出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观察、总结经纬线的特征。

[教学方法建议]

关于“地球的形状”教学建议:在课前教师要准备地球仪,每人一个(或2---4人一个)。建议采用观察法和讲述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观看图片或动画,补充一些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资料,使学生受到有关科学史的教育。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实际,想象并提出证据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了加深对地球准确形状的正确认识,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赤道半径与极半径图,按照所给数据计算得出二者相差21km,再引导学生思考21km与地球平均半径的比值,使学生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接近于正球体。利用学过的公式,计算赤道周长,使学生知道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圆,为纬度、南北半球的划分埋下伏笔。

关于“地球仪”的教学建议是:建议用观察法、讨论法和演示法。为了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观察作业,注意作业内容要明确、清楚,如地球仪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地球仪如何摆放?地球仪的“身子”形状如何?地球仪是否转动?如何转动?学生在观察和小范围的讨论后,教师通过提示、追问等将学生的思路明确,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回答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切忌教师自己讲述或将答案直接写成板书灌给学生。地球仪是按地球形状缩小而成的(实际是一个特殊的立体地图),通过计算使学生明确地球仪比地球缩小的倍数很大,所以地球仪都做成正球体,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为以后讲经线和纬线、经度的划分打基础。为了使学生明确地轴的作用,可以先提出问题“球是如何转动的?”让学生用篮球演示球在地上乱转的情况,再让学生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绕地轴斜着身子转动的情形,通过演示试验使学生明确地轴在地球自转中的重要性。在提出问题“地球斜着身子转动,地轴指向哪里?”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配合动画演示,使学生明确地轴、两极的位置,形成空间概念

关于“经纬线”的教学建议:利用讲述法、小组讨论法和问题解决式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使学生认识到地球仪上纵横交错的线叫经纬线,它们是认识地球上任一地点的方式,经线和纬线垂直相交成网状就是经纬网。对于经线、纬线知识,重点在于了解经纬线的特征及其不同之处,教师可以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4―6人一组,分析经线和纬线的特征,15---20分钟之后进行小组汇报讲解。小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同学观察经线和纬线,对照课本介绍,汇报时自己小组制定介绍经线与纬线的方法。学生充分活动、观察、介绍之后,教师对各组同学的表现给与肯定和补充,并引导学生评价各组讲解方法的优劣,介绍对比法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它可以明确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最后引导归纳、对比总结、列出表格。归纳时重点强调:纬线是不等长的圆,经线是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圆圈。它们是经纬度划分和半球划分的基础。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经纬线的概念,可以配合动画演示,使学生有明确的空间认识,对于不同的学生可以分层次教学。

教学手段:地球仪模型,经线和纬线、地球大小和形状、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等动画媒体、世界两半球挂图

教学过程():

[引入]  我们都知道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有多大?可能没有几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教师引导]  阅读课本“读一读”,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阶段,并举出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地球的形状。(学生看书、思考、回答)

[教师讲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不断深入。通过地球卫星的精确计算,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请观察地球赤道半径与极半径图,计算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差值、赤道长度(学生计算、回答)

[承转]  地球很大,怎样才能更好的研究它?人们制作了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为什么做成正圆呢?(学生回答)

[提问]  地球仪由哪几部分组成?地球仪上有哪些地理事物?地球仪如何转动的?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演示讲解]  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球、地轴组成的;地球仪上有各种符号、文字、颜色用来表示陆地、河湖、海洋、山脉、城市等。还有经线、纬线、南北极;地球仪是绕地轴转动的,它指向北极星附近,是一个假想的轴,与球面的交点为北极点和南极点

[承转]  想一想为什么要在地球仪上画许多的线呢?(学生回答)是为了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位置和方向。所以下面我们重点研究这些线------经线和纬线。同学4人一组,观察地球仪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什么样的线是经线?什么样的线是纬线?

经线和纬线,哪个是半圆,哪个是整圆?

所有的经线和所有的纬线是否相等?

经线和纬线各指示什么方向?

在地球仪上你能画出几条经线和纬线?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归纳总结,带领学生填表对比二者的区别,加深印象)

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圆圈。

[教师演示]  动画演示“从天圆地方→麦哲伦航海认识的形状→精确测量的地球形状”,提示学生思考: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可以分成哪几个阶段。能否用示意图表示出来(学生思考)

[教师板图]  我画出我想象的示意图,同学们看看如何。你们可以找自己的观察、想象画图(学生笔记本上画图,鼓励不同,如果有教师要展示并予以鼓励)

[讲解]  地球的正确形状是“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取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km

[应用强化]  你能否举出几个例子说明地球是球形的(学生讨论回答)

[承转]  地球对于我们来说实在太大了,要研究地球上有什么,不可能一一去看看,怎么办?就需要建立地球的模型即地球仪。每个同学有一个地球仪,观察它的转动情况、形状、球面上有些什么?(学生观察、回答)

[学生演示动画]  篮球不绕轴转动,就会在地上乱滚,而地球仪是绕地轴运动的,始终自西向东绕地轴转动

[教师引导归纳] 地球是自西向东绕地轴运动的',在转动过程中始终斜着身子绕地轴转动。地轴与地球有两个交点即南极和北极。在摆放地球仪时,将地轴指向北极星方向,大家摆一摆,互相评判一下(注意教室的方向)

[讲解]  地球仪是按地球形状缩小而成的(实际是一个特殊的立体地图),因为它比地球缩小很多倍,所以地球仪都做成正球体

[教师指导]  在地球仪上有纵横交错的网---经纬网,通过它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当然在真正的地球上没有,它是人为画出来的。下面我们学习经线和纬线的知识。

[提问]  请同学们分组,先看书,观察地球仪,然后讨论完成表格内容(学生看书、填表,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演示动画、讲解]  经纬线在形状、长度和指示方向上都是不同的,比较二者的不同利于我们更加明确它们的特征。这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比较法。

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圆圈。

根据本节教材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三方面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设计了几个主要的教学方式,每一种方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有所不同。

第一种方式采用经常使用的谈话法和观察法。按部就班的完成教学活动。

对地球形状的准确认识,在学生读书、看图和教师讲解的基础上,采用学生动手计算,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归纳,这里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

通过教师提出小步子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样有的放矢,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够使学生较好的掌握经纬线的知识。教师带领学生完成表格,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二种方法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通过看图、用图、画图等使学生对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有所认识。

在讲解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时,先通过动画,使学生对人类认识的过程有个认识,然后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想象画图表示出人类认识的过程,同时表明教师的观点:“我画出我想象的示意图,同学们看看如何”,通过一点一滴使学生在对地理产生兴趣的同时,不再只是崇拜教师的权威,培养创新的意识。

观察地球仪时,首先使学生认识到建立事物的模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然后着重讲解地轴的位置作用,如对地轴作用的认识设计了篮球与地球仪运动的比较,很清楚地可以看出地球绕地轴运动的重要性。为了更好的理解地轴在地球仪中的位置,设计动画演示,使学生既有实践的应用,又有直观地观察;为了将实际的方向与地球仪表示的方向一致,特让学生摆放地球仪,将地轴指向北(冲北极星)方,并且互相评判。这一部分主要是将地球的空间方位纳入到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另外地轴的指向在将来学习地球公转是非常重要,所以必须打好基础。

对经纬线的特征的学习,主要采用观察法和小组合作的方法,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最后完成表格,使学生认识到比较法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便于了解相近事物的特征所得出的结论。既要教给学生考虑问题的方法,同时又要将知识内容融于其中。

教育过程:

[提问导入] 地球仪上的线分别是什么?可以有多少条?如何识别它们?观察地球仪,看看他们是如何区分的?(学生回答:经纬线可以有无数条,分别标注度数加以识别)

[提问]  地球上最长的线是      ?因为它具有唯一性,所以定为纬度的起点。

[提出要求]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地球仪,讨论纬度是如何划分的?一会儿请各小组的同学用合适的方法(语言、图示等)描述。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板书或投影片]

[提出问题]  纬度的划分比较简单。经度的划分比较难,请同学们讨论完成经度划分、东西半球划分的内容。比一比,看哪组同学观察更细、总结归纳的更准确、更利于同学理解和掌握。讨论结果可以按项目填入表中

[知识竞赛]  为了检查同学们对知识是否理解和掌握,我们进行一个知识竞赛(内容和方法见探究活动部分)

[提问]  什么叫纬度?度数有何变化规律?南北半球如何划分?

[动画演示]  用立体图展示纬度的概念、纬度的划分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学生观察,总结规律

[读图分析]  读课本图1.6,回答问题:亚洲大部分位于___       半球,南极洲大部分位于       ___半球,赤道穿过__       、       __、__       、___        大洲。

读课本图1.8,回答问题:高中低纬的范围,北京(39º54N)所在半球和纬度带

[总结填表]

[提问]  经度是如何划分的?因为所有的经线都等长,以谁为起点线呢?惊险又是如何划分半球的呢?

[动画演示]  用立体图展示经度的概念和划分,展示本初子午线与1800线的位置与特征(东西经1800线是一条线,1800与00经线两侧东西经度不同),同时展示将东西半球划分

[读图分析]  读课本图1.11,回答: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大部分在东半球的有          洲、           洲、            洲,大部分在西半球的有           洲、           洲,北京(1160E)位于         半球。

[提出问题] 一艘船只在海上遇难,如何报告其遇难的位置?(用红点表示船只在地球仪上的位置)

[引导理解] 引导思考,认识到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在地球仪上确定任何一点的位置”;进一步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联系,如在班级中自己的座位确定等

[寻求解决方法] 即如何在地球仪上找到确定位置的“行”和“列”?学生会发现在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两条线有一个交点,就可以确定任何一点的位置,引出经纬网与经纬线的概念、经纬度的划分

[问题解决] 遇难的船只只要报告他所处的经纬度,别人就可以知道船只在茫茫大海上的位置,进而得到救援。

[巩固练习]  学生在图上找北京(1160E、40ºN)、伦敦(00、51ºN)、纽约(41ºN、740W)及课本“想一想”内容

[设计思路]

由于教材内容较为抽象,涉及高中立体几何的知识,学生难于理解;同时注意学生年龄特征,所以应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动手、动脑、充分观察基础上得出结论,结合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等。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了两种教学方法。

第一种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因为本节课的内容有许多使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所以主要以观察、在球面上记忆为主。教师为利于学生观察,提供挂图、地球仪,协助学生进行球面到立体之间的转化和建立联系。在学生仔细观察讨论经纬度的划分后,自己归纳概括出知识网络,呈现给大家,给学生以展示的同时培养小组合作能力、语言或文字或图像的表达能力。及时的采用比赛的方法巩固提高,利于对基本知识的掌握。

第二种方法采用多媒体技术,将难于理解的内容做成动画演示,教师应及时提问总结,和及时的练习巩固

经纬网的教学应侧重于应用。采用问题解决法使学生明确经纬网的作用、用法,将理论应用与实践。多做练习十分有利。

步骤:

(1)在乒乓球的中部用红笔画上一个圆圈,作为赤道;在赤道两侧各钻一个小孔,使小孔到赤道上各点的距离相等。

(2)把铁丝弯成下图所示的形状,注意倾斜的铁丝要与垂线成23.5°角,同时所弯的半圆要比乒乓球略大一些。

(3)把乒乓球用倾斜的铁丝穿起来。

(4)在下图中箭头①所指的倾斜铁丝两头,用胶布裹几圈,这样可把乒乓球固定在倾斜铁丝的中间,同时又可以自由转动。

(5)在上图中②的部位,包上一些橡皮泥,使做好的小地球仪不会翻倒。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关于地球的形状,可以让学生列举地球是球形的证据。如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再如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根据月食照片可以推测地球的形状等等。并可使学生谈一谈从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的过程中感悟到了什么?课堂上的讨论可以活跃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得知识的理解更透彻。

针对第一章中关于“地球和宇宙的关系”部分内容,可以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去天文馆参观,了解宇宙、星系、地球的相关天文知识,开阔眼界。参观过程中可以进行讲解,或者请天文馆的讲解员带领学生进行参观。参观完毕后要写观后感,并举行观后感的评比活动。该活动即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地球仪课件 篇7

【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

1.了解人类对地球是球体形状的认识过程,会用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知道地球仪是帮助人们认识地球的模型;

2.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能准确区分经纬线,理解经纬线的特点;

3.学会在地球仪和地图上正确判读经度和纬度,初步认识经纬网。

基本技能:

1.能用数字描述地球的大小,能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

2. 能够运用观察、对比等方法在地球仪上探究经纬线、经纬度的特点;

3.能利用经纬网给任何地点定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人类为摸索地球的形状而经过的漫长、艰苦的探索和实践,接受有关科学史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的品质;

2.通过探究活动以及小组学习,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助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用数字描述地球的大小等。

2.了解经纬线、经纬度的定义,能够准确区分经纬线和经纬度。

3. 熟练运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了解经纬网定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教学难点】

1.用数字描述地球的大小,制作地球仪等。

2.掌握经纬线、经纬度的特点、分布和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3.熟练运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活动教学等。

【教学课时】共4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活动课)

【教学过程】

教师:同学们,在前面的绪言中,我们认识了学习地理对我们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意义,知道学习地理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生活,甚至对我们的终身发展有用,那么,大家对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又认识多少呢?下面,先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资料:

视频导入:播放一段宇航员在空中看到地球的视频,观看完后,提问:通过观看你有什么感想?地球是一个什么样的形状?

?学生:看视频,回答教师的提问。

?师生互动:向学生介绍有关视频的背景等。

?教师: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师:“地球是一个球体”,今天,在我们看来这是如此简单的一个结论,然而,在科技落后的古代,却是一道人们长期难解的谜题,认识它,人类经历了艰苦而漫长的一段过程。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艰苦而漫长的探索过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感受一下。

?先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课本P2图1.1“天圆地方”),读图思考:

?问题:我国古代为什么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学生回答:(略)。

?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点拨(略)。

?过渡:后来,随着人类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认识,一些人开始怀疑“天圆地方”的说法,认为地球的形状可能与“月球”、“太阳”等类似,也是一个球形,这样,关于地球的形状的问题,就在人们之间开始了一场争论。

?下面,就让我们来进行一个讨论活动,体会一下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那一段艰难历程:活动:分组讨论:请学生们前后4人一组(个别为6人),分别选取教材中有关“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在太空看地球”等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的过程图示和资料中的一个,小组讨论学习,认识其中的某一个过程。

?学生:1.自己挑选某一个过程,2.小组代表向全班作介绍,演绎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师生互动: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引导学生感受有关科学史的教育。

?小结:从“天圆地方”到“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在太空看地球的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猜想到实际,从现象到真理的漫长的过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今天,我们之所以能比较容易得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是因为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探索科学,要敢于克服困难、执着追求。

?学生:发言,谈感受等。

?教师:人们在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还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想一想,用哪些资料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呢?

?提示:小学数学课上,我们学习了有关圆和球的知识,同学们还记得,圆的大小可以通过什么来确定吗?

?过渡:(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许多同学都能理解用半径的长短可以说明一个圆的大小,同样的道理,用半径的长短也能说明一个球体的大小,请大家思考一下:既然地球是一个球体,我们是否也可以用半径的长短来说明地球的大小呢?学生:思考、讨论。

?师生互动:请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提到有关圆的半径问题。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半径的长短来说明地球的大小问题。

?教师:接下来,让我们来看教材P4页图1.2“地球的大小”,看看教材是如何说明地球的大小的?

?学生:看图、讨论活动等,找出是通过“平均半径”、“最大周长”和“表面积大小”等数字来说明地球的大小的等等。

?小结: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实际上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如图所示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所以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当然,用赤道周长和表面积大小来说明地球的大小,也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师生互动: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平均半径”来说明地球的大小?(地球是不规则的球体)2.最大的周长一般指的是什么?(赤道周长)

?承转过渡: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相当于飞机飞行30个小时的航程,时速100千米的汽车日夜不停17天的路程。人一刻不停地步行绕赤道一圈,大约要一年多才能走完。这样大的一个地球,人们要认识它,研究它,看到它的全貌太困难了。如何才能便于我们学习、研究呢?

?二、认识地球仪

?教师:(展示地球仪),同学们讨论得不错,人们确实想到了借助“地球仪”的方法来认识我们的地球,这就是一个反映地球的一些基本性状特点的地球仪,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经常用到它,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要研究一下:地球仪是如何把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山脉、河流、城市、国家等表现出来的?

?学生:听讲,观察地球仪,看看地球仪上的基本构成。

?活动:请同学们观察地球仪,熟悉地球仪上的基本构成。

?每个小组一个地球仪,学生们观察、说出地球仪表面的基本构成,指出不同类型的地球仪反映的地理事物的不同等。

?师生互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说明地球仪的表面构成,解答学生的问题。

?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学习,我们可以看到,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等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等,不同类型的地球仪,反映的地球的事物特点也不同,各有侧重,我们正是利用地球仪的这些便利构成,来认识和了解地球表面上的各种事物及其分布等。

?学生:听讲,记录等

?三、制作地球仪

?现在我们对地球仪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下面让我们来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仪吧,请同学们拿出乒乓球,完成教材第5、6页的活动。

?学生:根据教材活动设计,逐步制作地球仪。

?师生互动: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在班级展示学生制作的成果。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认识地球形状:球体

大小: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大小

?二、认识地球仪:缩小的地球模型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基础课)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它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地球上的地理事物,不仅如此,地球仪上还配备了一些特殊的“装置”,方便我们利用它们来学习地球上各种地理事物的特点和分布规律等。

?师生互动:教师向学生展示地球仪教具,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对探究地球仪的兴趣。

一、认识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过渡:那么,你们知道这些特殊的“装置”是什么吗?它们该如何正确使用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见识见识吧。?

活动:同学们仔细观察地球仪,看看你们能看出哪些特殊的“装备”?它们分别是什么?是如何确定的?

学生:活动,讨论等(略)

学生:发言、说明自己看到和讨论的结论等等。

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同学们的介绍,我们可以确定在地球仪上的这些最明显的点和线:北极点、南极点、地轴、经线和纬线等,如教材P5页图1.4“地球仪上的点和线”所示。学生:分组观察地球仪,查找、记录地球仪上特殊的点、线,讨论它们是如何被确定的等等。

师生互动:教师巡视,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提示学生观察中要注意的问题,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观察结论等。

学生:发言、回答提问等。

设问:实际上,地球里并不是真有一根轴,地球表面也没有画出经线和纬线,那么,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是如何确定上去的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看看这个问题。

活动:继续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地球仪表面点和线,讨论、思考下面问题:

1.什么是地轴、北极和南极?

2.什么是经线和纬线?

3.这些点和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学生:分小组活动、讨论、分析等。

学生发言:结合自己的活动和小组讨论的结果,学生发言(略)。

小结:地球仪上,地球的自转轴叫做地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位于地轴北面的是北极,位于南面的是南极。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是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是经线。

?二、认识纬线

?承转:在这些点和线中,最容易混淆的就是经纬线了,老师这里有个有小窍门,可以帮助大家区分一下。

?教师引导:同学想一想“经”和“纬”这两个字的拼音是什么?如果把“经”拼音首字母“J”拉直了,看看什么形状?把“纬”的拼音首字母“W”拉直了看看什么形状

?学生:听讲、思考,分组继续观察、讨论问题。

?师生互动:教师巡视,提示学生观察、找出经纬线和南北极点的关系,总结自己的结论等等。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领悟“经”对应的是竖的直线。“纬”对应的是横的直线(在平面简图中适用)。

讲述:刚才的小窍门仅适用于我们在平面简图中绘制成直线的经线和纬线,实际的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又有什么特点?该如何区分呢?下面我们通过活动来认识一下。

活动:要求学生:

1.每四个人为一个活动小组,每组派一位女生领一个地球仪并负责保管,把保管者姓名写在地球仪的包装盒上。

2.每组分发一根绳子,绳子的长短稍长于地球仪周长,自己准备直尺,量算比较长度。

3.老师要求观察地球仪时才能动,其余时间地球仪放在保管者桌子的右上角。

多媒体展示问题:

1.纬线的定义,用自己的话提炼出要点。

2.纬线的形状?

3.纬线长度及变化?

4.地球仪上有多少条纬线?纬线指示的方向?

讲述:请大家停止讨论,就这几个问题来分享讨论结果。

提炼要点:一边听同学们的回答,一边完善附表(板书。)

? 定义 形状 长度及变化 指示方向 纬线 垂地轴,环地球 圆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 东西 ? ? ? ? ? 难点提示:如何演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呢?可以假想我们只沿着地球仪上的赤道,向前(后)某一个方向移动,因为始终在赤道上移动,没有向上(北方),也没有向下(南方),所以,移动的方向只是在东西方向上变化,说明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过渡:同样的学习方法,我们来看看经线的有关特点。

学生:听讲,思考。

学生:猜测地球仪和绳子的用途。利用手中的地球仪和教材P6,思考讨论提出的问题:

教师:提示学生这里纬线长度的比较需要用到老师提供的绳子和自己的直尺

师生互动:老师可巡视,指导学生如何用绳子和直尺对比量算纬线长度。

学生回答:

1.纬线定义(看书得出的结论):和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大圆。

2.纬线是圆的。

3.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变短。

4.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

学生:(体会感悟)沿着赤道移动,在往东或者往西走,所以纬线应该指示东西方向。

三、认识纬度

?教师承转:现在我们初步认识了地球仪上的纬线的基本特点,那么,我想问一下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仪上的纬线有多少条吗?

?学生:回答,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实际上,地球仪上的纬线是数不清的,有无数条,那么,我们怎么来区分这些不同的纬线呢?下面,我们还是通过活动来认识这个问题。

活动:观察地球仪,认识纬度在地球上的划分。?

1.每四个人为一个活动小组,每组派一位女生领一个地球仪并负责保管,把保管者姓名写在地球仪的包装盒上。

2.按老师要求共同观察地球仪,其余时间地球仪放在保管者桌子的右上角。

3.仔细阅读地球仪上不同纬线上标注的纬度度数,看看纬度的划分有什么规律(提醒学生在地球仪正确位置去查看到纬度的标注)。

学生:活动、讨论等。

学生:发言等。

提问: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地球仪上的纬度起点也是从0°开始排列的,那么,0°纬线在哪里?它是一条怎样的特殊纬线呢?

学生:发言等。

归纳总结:0°纬线位于地球仪的中部,就是我们熟悉的赤道线,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它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由于这一特殊的属性,赤道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一些有赤道穿过的国家和地区,常常建一些所谓的“赤道纪念碑”来一起人们的关注,如,教材P6页图1.7“基多赤道纪念碑”。

活动:确定了赤道是0°纬线,那么,其它的纬线度数又是如何标定的?纬度是如何变化的?最大的纬度是多少?在什么地方?等等,让我们继续观察地球仪,找出这些规律吧。

学生:活动、讨论、发言等等。

归纳总结:从地球仪上我们可以得出有关纬度的分布规律:1.纬线的度数范围是0?-90?,赤道为0°,南北极点是90°;2.纬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增,最大的纬度分别位于北极和南极点。

提问:从纬度的分布中我们发现,除了赤道外,其余的纬度都有两个数值,又该如何来区分呢?

学生:活动、讨论、发言等等。

归纳总结:赤道以南称为南纬,赤道以北称为北纬,人们还利用英文“南”“北”的单词首字母“N”和“S”作为代号,分别表示北纬(度)和南纬(度)。

练习:

例如,北京大概是北纬40度,用数字和字母该如何表示呢?(40°N或N40°均可以)

拓展:在黑板上画出最长的纬线——赤道,大家观察地球仪上纬线的分布规律,然后补充几条纬线:南北纬23.5?,南北纬66.5?,标出南北极点的度数90?。

?学生:听讲,记录等

?过渡:

?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人们利用不同的纬度来区分这些纬线,通过纬度的大小来认识纬线在地球上的位置,那么,人们是如何来区分地球仪上的经线的呢?

三、认识经线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地球仪上这些连接南极和北极的大圆弧线吧,看看它们有什么样的分布规律。

活动:

要求学生:

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案范文相关文章内容就分享到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2.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视频

3.七年级地理东南亚教案

4.七年级地理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5.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地球和地球仪

6.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范文

7.初二地理会考知识:地球和地球仪

8.地球和地球仪教学反思

9.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导学案

10.七年级中东地理教案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703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