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作文 > 教海漫记读后感 >

教海漫记读后感

教海漫记读后感

教海漫记读后感。

教海漫记读后感【篇1】

今年我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感触颇深,才知道名师的背后都有着非同一般的付出和代价,这也正印证了另一位优秀教师的话:名师是干出来的,而不是培养出来的。

于老师是一个很崇拜思考的人,他思考如何走进孩子的生活,思考如何教育好孩子,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提高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他的思考从未间断过,因此他一直在进步着,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于老师终于在思考中战胜了自己,战胜了他人,从一个"无知"的新老师,成为教育部在"跨世纪名师工程"中,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这就是思考所取得的成绩。

不愧为名师,他的思想真的很有见地的。在教育篇中,于老师告诉我们要把自己当成孩子的朋友,要"蹲下来看学生",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用心灵和孩子们沟通。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世界,要知道在孩子们眼中,什么都是有生命的,有感情的。的确,孩子们的内心充满着幻想,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帮助孩子给理想插上翱翔的翅膀,千万不要让孩子天真烂漫的联想和想像在我们的摇篮中夭折。当然这一点说来容易,做起来就有相当的难度了,需要教师用很长时间、很多精力去体会,寻找教育的最佳方法。

教学篇是我感触最深的。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我学会了许多有关教学的方法。我就其中的一个方面浅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微笑教学。诗人说:微笑是阳光。教育心理学家说:微笑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润滑剂;老师带着微笑出现在课堂上,就会在教与学之间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就能让学生在和蔼亲切的愉快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乳浆。有人说:"于永正教学上的成功,多半归功于他的微笑。"这并不是夸大其词。于老师非常爱他的学生,很少对学生发脾气。在教学中于老师总是微笑着讲课,微笑着引导,就连学生犯错误时也是用微笑来做提示。就这样学生不再把老师当作局外人,而是当作好朋友在一起研究、探讨问题。孩子们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中没有压抑感,当然敢于思考,勇于创新,对语文学习自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喜欢学了,愿意学了,开始主动学了,那么学习成绩也就会有明显提高了。所以微笑教学是我们每位教师都要学习的。

于老师提出在教学中要微笑,我想拓展一下,我们在教育学生时不妨也采用"微笑教育".学生们还很小,在这个不谙世事的年龄段,学生们犯些小错误是避免不了的,我们要理解学生,我相信学生们也会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其实小孩子是很容易受感化的,当老师以一种微笑的姿态对待他们的错误时,孩子们好像迅速地长大了一样,很诚恳地向老师承认错误。如果拿严厉的批评与这种批评方式作比较,效果就很明显了。严厉的批评之后,从表面上看,学生低下了头,也认了错,内心如何呢?这种批评的背后隐藏着很大的隐患,即学生会对老师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会对这位老师所教的科目失去兴趣。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也就不再积极,成绩自然而然也就下降了,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效果。而相反,老师总是微笑着面对学生,包括微笑着对待他们的错误,学生们一定会被老师的包容所感动,一定会从内心深处感激老师,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教育教学中的"良性循环".

当然,纸上谈兵是再容易不过的了,如果落到实处可就难了。要知道这种笑不是硬从嘴角和皱纹里挤出来的,不是硬装出来的,微笑的背后需要有老师宽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宽广的胸怀,豁达的气度,开朗的性格,丰厚的知识,诙谐的谈吐以及端正的教学思想做支柱。微笑不是别的,乃是老师的美德懿行,知识和能力的结晶。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和艰辛。

于老师在教育教学方面付出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那么年轻一代的教育工作者也要以于老师为榜样,努力完善自我,在微笑中教育孩子,在微笑中帮助孩子成人成才,成就他们的未来。

在修养篇中,我体会到了于老师的人格力量。在"学会和家长相处"这一节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家长沟通,认识到与家长的谈话一定要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同时讲话也要讲究策略和方法,既要让家长了解到孩子的问题所在,又要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同时给孩子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我想老师的宽容一定会在孩子的心底留下深深的烙印,会使孩子对老师产生巨大的崇敬感,这样的好老师是任哪一个学生都会喜欢的。

"以人为镜"这一节是我最喜欢的,原因是于老师的见解与我的学习生涯有着很大的相通之处。在我上高中时,学习比较紧张,每天几乎除吃饭睡觉外,都在学习中度过,虽然是那样也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于是想办法挤时间。吃饭时脑中回忆刚学过的东西,走路时背诵课文,睡觉前也要默背所学的知识,每天往往都是在默背中入睡的。毛主席曾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于老师说他以同事为镜,以名师为镜,我很赞同,也很欣赏,也要效仿。但是有一点我还要提前做好,就是效仿自己。就学习状态来看,学生时代的我与现在的我简直就判若两人。可能是没有高考那样的压力,所以有些放松。但现在工作了,长大了,应该学会自主学习了,也应该意识到只有自己掌握更多的东西,才能教好学生的道理。这也正是教师责任感的体现。"活到老,学到老",我希望自己能以高中的自己为镜,以于老师为镜,时刻鞭策自己,警示自己,在工作的同时更加完善自己。

于老师的《教海漫记》真的是饱含着他对教育的真知灼见。对于我们来说,这本书的出现,无异于雪中送炭。我曾经困惑的问题,于老师的书中都有提及;我没有注意到的问题,于老师的书中也有许多案例。总之,于老师的书就是一本经验之学,一本成功之作。而于老师正是我们教师队伍中一颗璀璨的明星,更是我们学习的导航灯,相信在于老师的指引下,我们都能克服任何困难,迅速地成长,都能为我们亲爱的孩子们贡献更多的力量。

教海漫记读后感【篇2】

这本书是于老师几十年教育的经验集粹,是于老师教学生涯的记录,也是于老师内心情感的真实袒露。书中内容十分平实,像是一位朋友与你娓娓谈心,其中生动的实例,幽默的语言,总能让人会心一笑。掩卷沉思,觉得幽默风趣的行文中,除了一种历尽人生的沧桑的凝重感,还有一份沉甸甸的思考浸润与字里行间。

《教海漫记》这本书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教育篇、教学篇、修养篇和其他篇。作为班主任我对教育篇很有感触,作为语文老师看了教学篇受益良多,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看了修养篇更是对以后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我对教育篇中的《翘起大拇指》一文深有感触。表扬和鼓励是伟大的教育法宝。因为小的时候成功了某一件事受到表扬而使其立下志向并最终成为专家学者的,也不乏其人。

我们小时候,为什么不真正希望老师表扬我们呢?梦想着老师能对着自己竖起大拇指呢?有的从事教育的同志认为:

过分的表扬能滋长学生的骄傲情绪。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它无疑有其科学依据,但我们应该有教师表扬和鼓励自己的经验。我们认为明天我必须比今天做得更好,赢得老师们更多的赞扬。

而受到表扬之后就会骄傲,就会在别人面前趾高气扬,那是极少发生的事。在我看来,似乎没有哪个老师用过太多的表扬,足以让我们的孩子们翘起小尾巴。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老师的拇指太小了。在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为优等生竖起大拇指,而为需要努力的学生竖起大拇指的时候却少得可怜,或者说几乎没有;我们多数情况下是为学生的成功而竖起大拇指,在学生失败的时候竖大拇指的时候几乎没有;我们为讨老师喜欢的同学竖大拇指是司空见惯的事,而为比较有个性的学生竖大拇指的时候却非常少。

教育是一门艺术。竖竖大拇指应该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尽管学生离老师心目中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想,你竖起了大拇指就意味着他的进步老师已经心中有数,并及时给予了恰当的评价,让他看到了希望,让他了解到他的每一点进步老师都会记在心中的,让他树立起自信心,时刻注入不断进步的动力。

这样的孩子,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应该再怀疑他是否能进步,因为他的进步只是时间问题。老师要及时地给予学生与“竖起大拇指”类似的鼓励,让学生时刻切身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呵护,让我们的学生不断地从成功走向成功,从而树立一种健康、积极、良好、平和的心态,以迎接未来更加激烈的挑战。

教海漫记读后感【篇3】

我读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著的《教海漫记》。在读这本书之前,于老师给我的印象是课上得好,书读得好,是一个教学很实在的名师。当我拿到这本书,翻开一读,竟爱不释手,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了。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真心的爱,是不含杂质的爱,宽容而不纵容、关心而不包办、严管而不强行干预的爱,绝不是溺爱。让学生和谐健康而充分全面得到发展是教育的本真,爱心教育不能偏离这个方向。

“爱心”的施予是有条件的,要以具体的学生而决定施予的方式与“度”。如果把爱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内容施予不同的学生,自然得不到较好的教育效果。教育的真谛,就在于以仁爱之心点燃希望之火,以信任之剑斩断心灵枷锁,以唤醒之手开启知识大门。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将知识转化成智慧,使文明积淀成人格;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焕发出人性的光辉,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和持久的效力;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彻底地走出无情偷梦者的行列,而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称号。

以心唤情是转化后进生的根本,宽容教育是转化学生的催化剂。当老师把自己与孩子平等起来后,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认真研读,理智反省。感慨颇深,如果我早10年或者20年看到这本书,那该多好啊!现将以下四点记下,时常提醒自己:

1.教师打破师生的所有界限,视学生如弟兄姊妹。教师“放纵”.结果是学生太随便,教师放松了对学生的要求。

2.教师对学生学习过多、过细地关心,干扰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自由,导致学生产生超越生理承受能力的压力。产生逆反心理,反而嫌老师罗嗦。

3.教师打着关心的幌子,肆意地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如:另布置作业,课间抽查,强制课余补课??)

4.教师对学生家庭生活过多探问与谈论,导致一些自尊心强的学生产生自卑感虽然这些现象也包含爱心.但是这些“爱心”却不能让学生欣然接受.教师予以学生的关爱可能已经变味,不再是我们一路叫好的“爱心教育”了.而已经成了爱心教育的“泡沫”了。

“教育从‘心’开始,就是让教育充满爱心。当我们用饱含爱心的笔去书写‘教育’两个字的时候,教育的确很简单。

教海漫记读后感【篇4】

内容预览:

《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是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的学校无分数教育三步曲。

《教海漫记》则是中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教学随笔。阿莫纳什维利和于永正虽然不同国度,不同时期,却有着许多共有的特点:有着深厚的教育思想;真正地热爱孩子,热爱教育;并一直站在教育前台,用充满智慧的教育实践完美地阐释和发展着教育理论;在他们的眼里,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高于一切。

两位教育家的作品充满了教育的激情和智慧,他们对学生的真挚爱溢于言表。通过这些朴实温暖的话语,我们可以触动教育者的灵魂,领悟教育理论,丰富我们的教育思想,引领我们的教育实践!

一、儿童是人阿莫纳什维利认为对儿童的理解应该置于“儿童是人”这样一个大前提下。他们不仅是人,更是那些更纯洁、更有潜力、天生就有发展欲望的人。他喜爱甚至有些崇拜儿童,他这样理解儿童与教育学:

“顽皮是童年的智慧,应该懂得并理解这种智慧,并促进其发展。没有孩子的顽皮和顽皮,就无法建立真正的教育学。”于永正也……

教海漫记读后感【篇5】

当然,纸上谈兵是再容易不过的了,如果落到实处可就难了。要知道这种笑不是硬从嘴角和皱纹里挤出来的,不是硬装出来的,微笑的背后需要有老师宽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宽广的胸怀、豁达的气度、开朗的性格、丰厚的知识,诙谐的谈吐以及端正的教学思想做支柱。微笑是教师的美德、知识和能力。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和艰辛。

有人说:“于永正教学上的成功,多半归功于他的微笑。”的确,我真切地涌起了相形见绌之感,不由深思自己的教育状况,深思自己的内在品质……也许,我不仅仅遇事缺乏耐心,还缺乏宽容心,无法容忍我的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无法容忍他们触犯我观念中的“原则性”错误,也许,这正是我所欠缺的耐心与宽容心!

今后,我会调整心态,对学生微笑,包括那些经常让老师生气的学生。我要以于老师为榜样,努力提高自己,用微笑教育孩子,用微笑帮助孩子成长,成就他们的未来!

教海漫记读后感【篇6】

这就是爱的力量

读《教海漫记》

人们总是要读一些书,因为打开一本书总是有益的,当然,这也是我们进步的阶梯。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去读书。读书也应当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提高教师素养的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是啊,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我们的生活中不能没有书。

拿到《教海漫记》,我虽如获至宝,但是我并没有像于永正老师在后记提到的哈尔滨特级教师曹永鸣那样一气读到深夜三点。面对这样一本好书,我觉得它就像一道美味的食物,一杯浓香的茶。我慢慢细读着,记录着,品味着,思考着。

还是在十几年前,那是在上师范学校的时候,于永正老师到我们学校上了一节非常经典的课——《草》。初识于老师,除了崇拜还是崇拜。若干年后,我也站上了三尺讲台,这次见到的是于老师的书。

手里拿着**的书就像在听一个智者的教诲。

暑假的生活是漫长的,但是有了好书和大师们,暑假的生活是短暂的。整整一个暑假,我都在研读《教海漫记》。每天再忙我都会抽出一个小时坐下来,安静的去读,去听。

不动笔墨不读书。除了在书上圈画,每一章节末尾都留下三言两语的总结。这还不够,读完第一遍还不过瘾,就读第二遍,于是书上多了更多的颜色,更多的痕迹。

阅读和记笔记是我的习惯。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写了七八本书,基本上每天一本。对《教海漫记》的阅读,我整整做了一个本子的读书笔记,并且每一篇都进行了思考,并将它们写成心得。我认为好的和经典的东西应该被慢慢地记录和消化。

于老师的这本书给我的总体感觉是:虽不是字字珠玑,但却是朴实无华,淡而有味。整本书分成教育篇、教学篇、修养篇和其他篇共计94篇文章。

从这些文章的字里行间,我可以看出于老师热爱教育,热爱教学,热爱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可以说,一个爱字贯穿着他的所有一切。可见,没有爱就没有一切。

没有爱当然也就没有教育。因为,教育是植根于爱的。作为一名教师,于永正真正做到了爱的教育。

正是因为对教育的爱,他才会不时的在学生面前“露一手”,努力做学生喜欢的教师;正是因为对教育的爱,他才会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学生,而且从不吝惜自己对学生的鼓励与表扬,总是能给学生翘起大拇指;正是因为对教育的爱,他才会亲切的给学生“起外号”,并经常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的学***注入“兴奋剂”;正是因为对教育的爱,他才会“目中有人”,把学生时刻装在心中;正是因为对教育的爱,他才对学生严格要求,并且凡事都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蹲下来”去看学生。

俗话说,读书不忘教书,教书不忘读书。于老师真正是做到了这一点。而这也正是他对于教学的热爱。

爱,给于老师带来了教学的智慧。你看,于老师在教学中总是面带微笑,他的幽默不时让全班充满笑声,这就是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你再看,于老师在课堂上总是那么的和蔼可亲,谦逊柔和,丝毫没有老师与大人的架子,他总能做到“教学相长”。

你再看,于老师执著于学生的作文教学研究,并亲自写“下水”文,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我想,如果没有爱,没有对教育、教学的热爱,没有对学生的爱,他又怎么会“童心未泯”,又怎么会这样做呢?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让于老师的生命更加充实。

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我想,这就是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带给我的永不磨灭的启迪!

教海漫记读后感【篇7】

翻开《教海漫记》的目录,可以看到本书分为四个篇章,首先是教育篇、其次教学篇,接下来是修养篇、最后是其他篇。

我迫不及待地想打开教育教学科开始学习。不知不觉中,我仿佛走进了老师的课堂:学生思维活跃,形象丰富,言语生动,书声不绝于耳,有时还会爆发出阵阵笑声。

此时此景,使人惊叹,发人深思:为什么于老师的语文课达到这样高的境界呢?我认为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有两点。一是教育理念,二是教育艺术。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呼唤语文本位的回归,语文本位提倡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发展。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掘学生的心里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使学生在掌握语文能力的过程中,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面临的课题。于永正先生三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印证了他的学生主体观、学生发展观和学生创造观。

过去我们常说教学要“吃透两头”。吃透教材虽然不容易,但只要悉心钻研,教材是可以驾驭的。惟有“吃透学生”,一直是教学中的大难题。

于老师认为,在教学中,教案应烂熟于心,应将百分之八十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要“目中有人”。在教师眼中,学生不仅具有共性,而且具有鲜明的个性。对于某个学生来说,教学活动的各个阶段的心理特征是不同的,有时快乐,有时焦虑,有时迷茫,有时顿悟。

教师的任务是伺机诱导,巧于点拨,学生就思维堵塞时疏导之,心理困惑时开导之,精神倦怠时激励之。上课时,于老师或注目,或颔首,或微笑,或抚摸学生的头,或给学生讲悄悄话……总之,言语的,非言语的,明示的,暗示的,都是在准确地传达某种信息,给学生注入兴奋剂。

于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追求一种艺术境界。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科学要遵循规律,艺术要注重审美,让学生在形象感染、情感熏陶、精神愉悦中求学,发展语言,促进语言在文本中生存,学生的思维在生活,课堂氛围在生活。

于老师说:“教学中最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往往不是整体构思与设计,而是对细节的处理,是一句机敏的话,一个得体的动作。”学会“用眼睛说话,可以少费口舌,使课堂干净。

”这样,在课堂上学生既有活泼的心灵飞跃,又有凝神寂照的内心体验。他认为,什么艺术都在一个“心”字上。教学作为一种艺术,对学生情感的催发,心弦的波动,教学节奏的调控以及对学生及时反馈的变通处理等等,全都“存乎一心”。

从于老师几十年的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来看,于老师的教育理念中渗透着对现代教育的深深热爱。于老师了解儿童,理解儿童,信任儿童。他常常换位思考:

假如我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他和孩子们同唱、同跳、同乐、同悲,有感情的交流,有心灵的沟通,有动作的默契。他能敏锐地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懂得用最美的语言去激励学生。

于老师懂得宽容。教师宽容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更始一种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方式。于老师说:

“发脾气很容易,忍耐却很难,虽然只需要几秒种。”他还说:“花朵是色彩斑斓的,学生是五彩缤纷的。

”可见,学生不可能齐步走,教育不应搞“一刀切”。我们要倡导“偏爱差生”,这也是一种高尚的宽容。

读完《教海漫记》,才明白于老师的良苦用心。这是他几十年教育实践经验的纪锦,是他教学生涯的纪录,也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它蕴涵着理论生命力和人格魅力,值得我进一步研究。

因为,这些正是我教育教学的追求所在。(董明利)

教海漫记读后感【篇8】

一本《教海漫记》,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共548页,它是我的至爱。这个暑假我跟随着特级教师于永正漫游其中,看到了教海之中无尽的精典,享受到了教学的无穷乐趣。我细细品味,反复思考,发现自己为自己增添了无尽的快乐和满足。

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分享吧。

写字就是育人,学写字就是学做人。

于永正老师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写字教学,他和张庆、高林生、赵志翔等同事,花力气搞了一套硬笔字楷书字帖(各年级字帖中的字都是课文中的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以及学过的古诗)。每天早上7:50分到8:

05分是写字课时间,学生早晨一到校就在优美、沉稳的乐曲声中一笔一画地描红、仿影、临帖。字无百日功,一个学期下来,就见成效,所有的学生都写得一手规范、美观、大方的字。写字教学不仅使学生把字写好了,学生身上的许多坏毛病也消失了:

患有多动症、上课管不住自己的学生变成了坐姿端正、学***的学生;生来胆小、性格内向的学生变得大胆、活泼开朗;不讲卫生、不文明的学生变得爱清洁、有礼貌;粗心大意、毛手毛脚的学生变得认真而细心……通过写字,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恒心和毅力。于永正感慨地说:“写字就是育人,学写字就是学做人啊!

”看完之后,我又联想到我自己,这些年来,很少重视写字教学。学生的写作只是口头要求。即使有些学生写得不好,他们也睁大眼睛闭上眼睛,心想:这么多学生,能抽出点时间吗?

如果写得不好,那是因为他生来就是这样写得。这是手的问题。所以,班里个别学生写的字极不规范,不按照字的结构大小布局,写得乱七八糟。学生的写字本我分为三个等级,写得规范、端正、美观的得“优”,旁边还画上两朵小红花;写得规范、端正的得“好”,旁边画上一朵小红花;写得不规范的得“中”,旁边没有小红花。

就是这样的方法,也没有激起学生写字的兴趣。看来,是我对学生缺乏强烈的责任感。于永正老师说:

“写好汉字离不开字帖,离不开读帖和描红、仿影、临摹,这是写好汉字的规律,是写字教学必须遵循的规律。把字帖撇开,想当然地写,谁也写不好汉字。”是的,让学生写好汉字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果学生上了高中或大学,汉字写不好,那是我们小学老师的错。

阅读教学要以问促读,面向全体学生。

在阅读教学方面,包括我在内的许多教师都是为了阅读而阅读。在阅读课文时,他们经常让学生一开始就读两遍,然后在字典里查找不认识的单词。老师再领读两遍,然后让水平高的好学生读一读,提出的问题也只是让聪明的同学回答,免得读得磕嘴绊牙的学生耽误教学时间。有时候学生轮读课文,轮到读不成的同学,我总是不耐烦地把他隔过去,对这个同学尴尬、为难的情绪丝毫不关心。

现在我读了于永正教学《月光曲》的一段文字,深深为自己的行为自责。于老师让一个学生读课文的1-4节。学生在第一句话中丢了一个字,漏了一段又重复了一遍

三、四处。于老师微笑着说:“你只读了两遍,能在这么多老师同学面前读成这个样子,就很不简单了,请你再读一次,这一次肯定会更好。

注意不要紧张,慢一点,看准每一个字。”该生又读了一遍,这一遍比第一遍流畅多了。在阅读教学中,于永正提倡以提问促进阅读,培养全体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

比如《月光曲》中的一句话“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了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于老师问学生从“断断续续”中看出了什么,开始没有几个学生举手,于老师没有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让学生再读一遍,边读边想,他相信每个学生都能看出来。最后,许多学生举起手来。于老师让学生先回答,然后让他们补充。每一个都比另一个理解得好。

俞敏洪说,读书不是为了找到答案,而仅仅是为了找到答案并不容易?我们的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

微笑教学是教学的最佳境界。

在教学中,于老师的微笑教学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在课堂上,于老师总是保持愉快的心情,用微笑和幽默来解决课堂上偶尔出现的不愉快的事情。举个例子来说吧:

作文课上,大家都在专心作文,只有小涛在玩橡皮——把橡皮从桌子的一角推到另一角,然后把作文本翻过来。余不生气,走到他跟前,轻声说:“小心,不要开车进山谷。”。小涛赶紧抓起橡皮放进抽屉里。俞笑着说:“既然橡胶没有出错,为什么还要藏起来呢?”?

再说还要用它呢!于老师一边说一边笑着拍拍他的肩。小涛急忙开始写作文,直到下课。

这件事要是一般的老师都会毫不客气地没收小涛的橡皮,然后责令小涛写作文,但是这样做的后果会是什么呢?小涛会去认认真真地写作文吗?说到这儿,我想起了我处理的一件事,班里的一个小男孩,一次在我讲课的时候玩玻璃球,我气呼呼地走过去,一把抓过来扔到窗外,然后继续讲课。

他不敢吭声,怯怯的,可是眼睛一直向窗外瞟,直到下课也没有认真听。假如我是这样处理的:我微笑着说摸摸他的脑袋说,小朋友,把玻璃球放到抽屉里,先认真听讲,咱们下课再玩好不好?

那么这个小朋友就不会老往窗户外面看了。

我看了这本书中的好多事例,于永正老师都把微笑教学贯穿始终,他认为微笑的背后需要有老师宽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宽广的胸怀,豁达的气度,开朗的性格,丰厚的知识,诙谐的谈吐以及端正的教学思想做支柱。正是这种阳光的微笑和无私的爱,使他成为一名名师,成为许多师生眼中的一盏明灯。

教海漫记读后感【篇9】

—在小书店里,找到了于永正老师著的《教海漫记》真是让我喜出望外。我记得几个月前,他来我们学校指导我们,幸好作为东道主,他陪他参观了孔庙。到目前为止,他谦虚安易的待人之道、朴素精彩的课堂教学仍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他诙谐幽默的教学语言经常在我耳边回响。

他是我最崇拜的名师。如今,居然找到他的著作,我真是如获至宝。翻开书的第一页,我就爱不释手了,大有一发而不可收拾之势。

我一边读,一边圈圈点点,一些精彩的地方还把它抄下来,反复品味。

这本书分为“教育篇”、“教学篇”、“修养篇”、“其他篇”四大部分。在讲故事的方式上,余秋雨讲述了他对教育,特别是中国教育的理解。语言流畅、生动、幽默,体现了教学的魅力。

读完这本书,我感慨良多。现在众多的语文课上,学生被动地抄词,组装句子,还有无的放矢的改错啦,判断啦,弄得学生晕头转向。在课堂上,老师枯燥地分析课文内容,说了很多正确的废话;学生们在教室里无精打采地听着,像是飘落的云彩。

语文课堂,缺乏活力,缺乏魅力。而在于老师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看到地却是另一番景象: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言语生动,琅琅书声不绝于耳。

在教学中,语言训练扎实到位,学生学习活泼,有时课堂上还会笑。这种情况,这一幕,我惊叹不已,我思索:为什么在老师的语文课上能达到如此高的水平?

我从如下三点谈自己的体会。

我记得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大声地说:要正视孩子的个性。事实上,学生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他们五彩缤纷、变化多端的内心世界更是难以捉摸。

但从书中的内容来看,俞敏洪在教学中最深刻、最有特色、最有效的研究是对儿童的研究。他认为,在课堂中,教师应将百分之八十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要“目中有人”。在教师看来,学生不仅具有共同的特征,而且具有鲜明的个性。

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对某一学生来说,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和各个阶段都是不同的。有时会高兴,有时会焦虑,有时又会莫名地感到困惑,有时又会有所顿悟。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就是根据学生的情况,伺机诱导,巧妙点拨。

当学生思维堵塞时,耐心疏导他,当他心理有困惑时,春风化雨地开导他,当他精神倦怠时,用催人奋进的话语激励他。上课时,对学生或者注目,或者点头,或者微笑,或者抚摸学生的头,又或者给学生讲悄悄话……总之,言语的、非言语的、明示的、暗示的,都给学生注入“兴奋剂”。这一点,于老师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想想自己,虽然也能做到“目中有生”,但是却未能做到时时刻刻关注学生,更不能适时地给学生注入“兴奋剂”,原因就是自己对学生的心理了解得不够深入,还未能吃透每一个学生。虽然于敏洪说的不是一个深刻的理论,但它让我反省自己。在“吃透学生”这一点上,与于老师相比,我真是差远了。

看来我还得多下点功夫,努力地“吃透学生”,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用好教材

在“用教材教”和“教教材”这个篇章里,于老师用他的一个教学实例让我更好地理解了什么是“教教材”,怎样才是“用教材教”。“它是以教材为凭借,在尊重教材和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学生教活,教聪明。” (范文先生网)“举个例子吧,指导让学生用文中的‘究竟’造句,如果只是教教材,那简单多了,仿一个就是了,再不然老师造几个句子,抄抄背背也不是不行。

但,这样做,它的训练价值就小得多了,‘用教材教’,就是尽可能地让教学‘增值’。” 以教材为凭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于老师做得最多的也是最有成效的,就是读写结合。在他的课堂教学中,很多写的练习,教材上是没有规定的,都是于老师根据教材,根据学生能力训练的需要加上去的。

于老师的这一做法大大地启发了我,让我彻底反思以往“教教材”的低效的课堂教学,也激发了我“学而致用”的冲动。于是,在新学期开学后,我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也实实在在地尝试起来,例如:教完《走遍天下书为侣》,我让学生也来一篇《走遍天下电脑为侣》,让他们说说以电脑为侣的理由;读了古诗《秋思》后,我则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这首诗改编成故事;《梅花魂》一文,首尾呼应,《桂花雨》一文中,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摇桂花的乐趣。

我就让学生运用首尾呼应的写法,写一写童年生活中的一件乐事。教材是个好例子,教材用得好,才能让学生确确实实地提高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现在,我尝到了用好教材,让教学“增值”的甜头。

三、善于思考

“业精于勤,荒于嬉。”读完这本书,回过头来细细想想于老师的成长历程,他之所以成为名师,与他善于思考不无关系。“我看见水壶开了,高兴得像孩子似的叫起来;马歇尔看见水壶开着,但他静静地坐下来,造了一台蒸汽机。

”记得很早以前,我就在某一杂志上读过这句话,但没有引起我的思考。正是从这句话中,俞敏洪得到了灵感,爱上了思考。读了于敏洪一个个教育教学的故事后,我对这句话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的确,普通人和非凡人的区别在于,一个不善于思考,另一个善于思考。这说明思考是多么重要。古今中外,哪一个成功者不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可惜,自己很多时候都让时间淹没在仿佛很有价值的忙碌中,却没有用来思考,以至于思维水平、教学能力总是在一个水平上徘徊,成了那种忙而少思的勤奋者。还清楚地记得我教《爬山虎的脚》一课时,我让学生读读课文,看看爬山虎的脚长在**。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但我缺乏耐心,第一个学生没说对,就换了第二个人;第二个人也没说对,我就沉不住气了,顺手从讲台拿出事先准备[1][2]下一页有感》

教海漫记读后感【篇10】

近日来,我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就像细细地品着一杯浓浓的香茶。

《教海漫记》是于永正老师几年教育的经验集粹,是于老师教学生涯的记录,也是于老师内心情感的真实坦露。其中蕴含着理论的活力和人格的魅力。我开卷一读,竟不忍释手。

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不长,都有一个中心。几十篇文章穿过一个大中心。内容朴素,文笔流畅,就像和读者交谈,讲故事。许多生动的例子和幽默的话能使你发笑。

掩卷沉思,又感到在幽默风趣的行文中,有一种历尽人生沧桑的凝重感。

贯穿本书68篇文章中的,是一个"此文**于"字,即于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此文**于,对儿童的此文**于。有正是这种此文**于,使于老师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以教为荣,以教为乐。

于老师认为,在教学中,教案应烂熟于心,应将百分之八十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要"目中有人".于老师眼里的学生,不仅有共性,而且有鲜明的个性。对于某个学生来说,教学活动的各个阶段的心理特征是不同的,有时快乐,有时焦虑,有时迷茫,有时顿悟。

教师的任务是伺机诱导,巧于点拨,学生思维堵塞时疏导之,心理困惑时开导之,精神倦怠时激励之。上课时,于老师或注目,或颔首,或微笑,或抚摸学生的头,或给学生讲悄悄话……总之,言语的,非言语的,明示的,暗示的,都是在准确地传达某种信息,给学生注入兴奋剂。

于老师说:"教学中,最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往往不是整体构思与设计,而是对细节的处理,是一句机敏的话,一个得体的动作。“学”用眼睛说话,可以少说话,把教室打扫干净。

“这样,在课堂上,学生不仅有了生动的精神飞跃,而且有了集中的内心体验。他认为,什么艺术都在一个"心"字上。教学作为一种艺术,对学生情感的催发,心弦的拨动,教学节奏的调控以及对学生及时反馈的变通处理等等,全都"乎存一心".

于老师说,教师也是一本教科书。我认为,他更值得我们所有的老师去读。

盼盼中学王兴丽

《教海漫记》按"教育篇、教学篇、修养篇、其他篇"的顺序编写,共计68篇文章,从他参加工作一直写到退休。每一篇文章都那么朴实,没有理论的说教,有的只是用心对教育教学成败的总结,很多地方,于老师还勇敢地把自己的短处披露出来了,让我觉得他就生活在我们中间,没有特级教师"特殊"、"不易接近"、"不可学习"的感觉。

读《教海漫谈》有感感受之一:是老师配合学生,不是学生配合老师。

1、 观点:在课堂上,不是学生与老师合作,而是老师与学生合作,帮助学生学会如合学习。

二、比方:如果在篮球课上,学生能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境,那还要教师干什么?要老师配合学生,就像练教教初学打篮球的人打篮球一样,递球不能用力太猛,他一旦接到了球,就必须掩护他,让他投篮;他投篮的那一刹那,教练就要设想到他可能投不中,赶快跑到篮下准备抢篮板球,好再传给他……只有这样才能让初学者练好,倘若要初学者配合教练,那他无论如何也是跟不上教练的节奏的,久而久之,初学者也会丧失学***球的兴趣

感受之二:"开窗户"的启示

1、 现象:如果你带领一群人对一个人说:“嘿,快扒你的房子搬走!”!

"那人势必不肯,当他乞求你不要扒掉时,你说:"好吧,不扒也可以,但必须在墙上开一扇窗户。"他准会满口答应。

事实上,这种心理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开窗”实际上是指“退后一步”。如果把这种心理特征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其意义是非常积极有效的。

2、 案例:过程一:小诚是一个非常努力的孩子。

于永正老师让全班同学背诵《三字经》上的二十五史时,其他人都背得滚瓜烂熟了,可他不会。思考:如果是我来处理这种情况,我会大声责骂他。也许我会敲他的头。

因为我认为作为一个学生,我应该无条件地、毫无折扣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岂容他还在那里转悠转悠!这样做的结果有可能是小诚也能熟练地背出来,但这一过程给他带来的影响恐怕不仅仅是把规定的内容背熟这么简单,还有可能是很负面的心理阴影;当然这样做的结果也可能是小诚永远也没有把这部分内容背出来,后面是一次又一次的严厉责备,甚至出现恶性循环,越骂越背不出来,越是背不出越是挨骂。

那么,小诚学***动性、积极性必然会随着这一过程的不断重复而丧失殆尽,一个缺少了热情的小诚,将来还能做什么事呢?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只能说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过程二:

余平静地说:“我再给你一天。你必须把它背得流利。“我看到小诚的眉毛、眼睛、鼻子和嘴巴都凑在一起,蒙上了一层忧郁。

思考:如果我们的老师遇到这个表情会有什么感觉?也许是:

我倒已经给了你一天的时间,你好像还有困难,你是不是真的不想背了,这还了得;也许是如果你一天再背不出来的话,我就要好好惩罚你了;也许还会说上一些嘲讽的话,好像在我们的心里,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的确是这样吗?我们是否发自内心地问自己这样做有多好?这样做的结果真的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吗?

这些问题如果我们不加以认真、仔细地思考,我们的教育只能在不断地重复着自己的过去,而且是永远没有任何意义的过去,我们的教育前进的步伐会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脚下停滞不前。过程三:于老师又连续说了两句话:

"有困难?减三分之一。"由于小诚的表情依然如故,于老师又接着说:

"好吧,背一半,怎么样?""行"!小诚答应地非常爽快,一丝笑意散了满脸的愁云。

思考:也许我们大家都这样认为,我只要严格要求,只要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小诚身上,我规定他一天背出来,他就不折不扣的完成,是这样吗?也许吧,但不是说我们每天都能盯着小诚看。第二个呢?

类似于小诚的同学长大以后该怎么办?他们又能怎么办?我们应该用一些科学理论和心理学知识来指导我们的教育和教学行为吗?

用人的发展的眼光来培养人?我想这个答案就不需要赘述了。过程四:

第二天,我通过了考试,然后我安排了后面的部分。第三天,我熟练地背诵了一遍。思考:孩子的积极性就这样燃烧起来了。

通过激发学生的热情,通过激发孩子内心的自主性来主动、积极地完成学***,这应该是我们所有老师追求的目标,"开窗户"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我们应该想办法,让学***形成一个阶梯状,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让我们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一种乐观的、向上的学***,以此帮助我们的孩子完成一生的学***。感受之三:蹲下来看学生

一、实例:在日本一所幼儿园的美术课上,有一位小朋友画得乱七八糟,横一道、竖一道的,可是日本的老师居然能从中找出优点。老师举起一幅画,问全班小朋友:

“算了,这幅画里他用了多少种颜色?"每个小朋友都瞪大了眼睛,认真地数了起来,一数,24种。原来,这位小朋友把彩笔盒里的24支彩笔全用了。

老师高兴地说:"这位小朋友是全班颜色用得最多的一位。"这位小朋友激动得不得了

二、观点:以上教学实例充分说明:我们应该蹲下来看孩子,不要总以大人的眼光、大人的要求去要求我们的学生,不要无情地去要求小孩子做大人应该做的事。

孩子就是孩子。孩子就会有孩子的想法,正如张光鉴教授所讲的那样:以学生为本应该怎样理解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老师要和学生相似。亦如于永正老师所理解的那样:蹲下来看孩子就是要求我们在要求学生做什么的时候,在处理我们的学生所发生的错误的时候,在理解学生们的所做所言所想所感之时,在和我们的学生进行促膝谈心、交流沟通之时,想一想孩提时代的自己,想过些什么,做过些什么,让孩提时代的自己与自己现在的学生在一起。

那么你就会在面对他们的时候,会采取学生能够接受的效果较好的处理方式和方法来真诚地对待学生,因为他们就是昨天的自己,我当时犯同样的错误的时候,我当时有这样的言行的时候,我希望老师怎样进行处理的,那么,我今天就会怎样处理我的学生,因为我相信:他们会和年少的我有一样的想法的。感受之四:

老师,请翘起你的大拇指

一、观点:表扬和鼓励是伟大的教育法宝。因为小的时候成功了某一件事受到表扬而使其立下志向并最终成为专家学者的,也不乏其人。

想一想我们小的时候,又何尝不是非常希望老师来表扬自己呢?梦想着老师能对着自己竖起大拇指呢?有的从事教育的同志认为:

过分的表扬能滋长学生的骄傲情绪,从教育心理学上来讲,这无疑是有它的科学依据的,但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体验:老师鼓励了自己,表扬了自己的优点,我们想的是明天我一定要做得比今天还要好,要赢得老师更多的表扬,而说到表扬之后就会骄傲,就会在别人面前趾高气扬,那是不会发生的事,除非你不想得到老师更多的表扬。依我看来,似乎还没有一个老师把表扬用到了过分的程度,用到了足以使我们的孩子翘起小尾巴的程度上,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情况是我们老师的大拇指还竖得太少了。

说得更确切一些就是:我们为优等生竖起大拇指的机会太多了,而为需要努力的学生竖起大拇指的时候又少得可怜,或者说几乎没有;我们多数情况下是为学生的成功而竖起大拇指,在学生失败的时候竖大拇指的时候几乎没有;我们为讨老师喜欢的同学竖大拇指是司空见惯的事,而为比较有个性的学生竖大拇指的时候却非常少;甚至,我们为和自己相处地非常好的家长的孩子竖大拇指的机会比那些和自己相处地很淡然的家长的孩子总要多得多;……我们应该问一问自己这是为什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很清楚教师也是人,人就有感情,分个彼此、亲远,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我们不必作过多的深究,但关键是我们的职业决定了我们不能和其他职业一样势利,关键是我们的工作与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联系在一起;关键是我们的职业可能关系于孩子的一生,他们将来的发展,而他们的发展又和祖国的未来紧密相连,与我们个人感情相比,轻重之分,不言自明,利害关系,人人皆知。

如果有人认为,上面所言纯粹是大话,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吧,事实胜于雄辩。思考:有人说:

教育是一门艺术。我想:竖竖大拇指应该是对这句话的最好的诠释。

仅管他们离老师心目中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想:你竖起了大拇指意味着他的进步老师已经心中有数,并及时给予了恰当的评价,让他看到了希望,让他明白他在老师心中是有一定位置的,让他了解他的每一点进步老师都会记在心中的,让他树立起自信心,让他时刻注入不断进步的动力,这样的孩子,作为老师我们不应该再怀疑他能不能进步了,因为他的进步只是时间问题。我想以上两个事例都形象地说明了:

老师要及时地给予学生与"竖起大拇指"类似的鼓励,让学生时刻切身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呵护,让我们的学生不断地从成功走向成功,从而树立一种健康的、积极的、良好的、平和的心态,以迎接未来更加激励的挑战。感受之五:忍耐与宽容

一、观点:我认为:忍耐与宽容是老师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前提条件。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师这门职业要求于一个人的东西很多,其中一条要求就是自制。在你叫喊以前,先忍耐几秒钟,想一下:

你是教师。这样会帮助你压制一下当时就要发作的脾气,转而心平气和地跟你的学生谈话。新课程理念要求以全新的模式去培养人,如果我们还以一种"叫、喊、打、骂"的高压政策去对待我们的学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真正意义已经失去了一大半我想:

一个没有爱心的人,一个对教育事业缺乏信仰的人,他是无论如何也不

[1][2]下一页


本文的网址是//www.zf133.com/a/5682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