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测量课件 >

最新测量的课件(精品8篇)

最新测量的课件(精品8篇)

测量课件。

测量的课件(篇1)

小学科学《测量力的大小》教学设计范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科学《测量力的大小》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材与学情分析:

《测量力的大小》是全国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第四课时的内容。本课处于单元的中间阶段,在此之前,教材安排学生感受几种生活中常见的力,建立起力的初步概念,而本课是让学生学习测量力的大小,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上的准备,由此对力和运动展开深入的研究,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的教学设计分为三个部分:

一、制作橡皮筋测力计,像科学家一样经历制作过程,初步认识测力计的原理。

二、认识弹簧测力计,这是使用测力计的前提。

三、在认识的基础上学会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测量技能。

教材设计是把“制作橡皮筋测力计”放在课后拓展部分,而本课设计时把这部分提至第一部分,是为了让学生先知道原理,后学会使用,而且学生在使用过橡皮筋测力计后会发现,这样的测力计存在很多缺陷,我们需要更精确的测量工具,此时再引出弹簧测力计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获得的体验也是不同的。

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知道力有大有小,并且可以使用工具来测量。弹簧测力计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测量工具,学生在使用前是感到新奇的,虽然学生具备阅读图片和文字的能力,可以按照文字图片的示意及温馨提示进行实验,但对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还是偏向于更直观的指导。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比较强的合作意识,但组内仍然存在部分“不敢说”“怕说错”的学生,这些学生会依赖于老师或优生的指导,如何引导这些学生勇敢积极地参与合作,体验探究的过程,是本课设计需要关注的点。另外,学生在选择合适的量程测量不同的物体时会存在困难,因此本课对这个难点的教学要有所涉及。

目标与重难点

科学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

过程与方法:制作简易的橡皮筋测力计,通过对比与弹簧测力计的不同来认识弹簧测力计并学会使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像科学家一样经历探究和制作测力计的过程,得到成就感,发展持续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制作测力计并测量物体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

不同量程的弹簧测力计若干,被测量的物体,拉力器,橡皮筋,刻度纸板,钩码若干。

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建立初步概念

分别请两位学生上台演示拉力器的使用

提问:

1、刚刚两位同学谁的力气更大一点?你是凭什么来判断的?

2、如果想把弹簧撑的更长,要怎么做?——用更大的力。

3、如果我想知道使用的力有多大,有什么办法?

引导学生说出做标记、刻度,思考能否用被拉长的距离来表示力的大小。

板书:受力大,伸长长。

二、体验制作——提供探究的载体

1、展示材料:橡皮筋,刻度纸,回形针,钩码

提问:你能否用这些材料来制作一个测力计,用来测量力的大小?

2、小组研讨两分钟,教师指定由组内2号位置同学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其他组员补充。

预设:在橡皮筋上一个一个挂上钩码,用尺子量出刻度,并标记在刻度板上。

活动一:制作橡皮筋测力计和使用

用所给材料完成刻度标记,并用自己制作的'橡皮筋测力计测量小车,记录下小车重力的大小。

3、汇报交流,根据数据进行分析。

(1)为什么大家测得的数据不太一样,甚至有很大偏差?

预设:刻度不够精确;橡皮筋松紧程度不同;人为操作误差……

(2)科学家为了测量更精确,设计了弹簧测力计,也叫弹簧秤,用来测量力的大小。

三、实践运用——发展核心概念

活动二:观察弹簧测力计

1、这个测力计与我们自制的测力计有什么不同?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什么?

2、重点引导研讨以下问题:

(1)测力计的单位是什么?

(2)测力计每一大格和每一小格表示多少?

(3)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多少?

3、出示微视频,讲解如何使用测力计

活动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每个小组分别有1牛、2.5牛、5牛的测力计,请选择合适的测力计测量物品力的大小。

展示几个小组的数据,集体研讨。

预设:

(1)原珠笔会出现0牛的现象,追问这是怎么回事?

(2)3种测力计都可以测量电池盒的重力,哪一种最合适?

四、课后拓展——概念的延伸

1、检验自制测力计的准确性,并尝试改进。

2、如果换成两根橡皮筋,刻度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

用拉力器引出本课主题,用直观的现象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概念。

先让学生体验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过程,对学生理解本课核心概念,突破教学重难点大有裨益,这也是本课对教材的优化处理。

指定人员汇报能促进学生参与组内研讨,平时不敢说和不会说的学生会主动寻求他人帮助,一人汇报完再由组员补充,实现小组合作。

学生在经历了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过程后,会明白这样测量的方法存在较大误差,我们需要更精确的测量工具,由此引出弹簧测力计则水到渠成,学生的认知过程也是一步步发展的过程,这样的设计也是立足于教学目标的。

用微视频讲解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简洁明了,解决学生使用上的困难。

学生对于选择合适的测力计测量物品存在困难,该记录单的设计旨在希望学生能关注到不同的量程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以往学生拿到新的测量工具,往往忽略估测,直接使用,而这样的记录单能让学生做到按顺序先估测再选择最后测量,不会盲目地使用。

课外是学生探究的大天地,不要让学生的探究活动局限于课内。

作业设计

1、检验自制测力计的准确性,并尝试改进。

2、如果换成两根橡皮筋,刻度有什么不同?

板书设计

测量力的大小

受力大,伸长长

测量的课件(篇2)

各位评委老师:

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是小学五年级科学《测量力的大小》,我将从以下几点开始说起。

测量力的大小>>是浙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章的教学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了解到,力有大有小,并且,本课也是研究摩擦力的基础。因此,此时来学习测量力的大小是很必要的。

根据本课的教学地位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学会正确使用弹簧秤。

而要很好地突破这个重点,基础准备很关键。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认识测量力的大小的必要性;第二、知道使用的工具是弹簧秤以及力的单位,最后是认识弹簧秤的结构和制作原理。

其实,弹簧秤的正确使用方法比较简单,但是,如果仅仅是靠教师的解说会显得很乏味无趣。因此,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达成教学任务,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手段:

第一、利用图片和实物的刺激来引出课题。先让学生自己来介绍牛顿和苹果的故事,帮助他们回忆重力,另外,通过实物带来的视觉冲击和重重问题的追加,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测量重力大小的必要性,又可水到渠成地引出课题。

第二、让学生自己观察或是动手摸索,来发现问题,认识弹簧秤的结构和制作原理。弹簧秤结构很分明,学生也很容易观察到,而各部分的作用,对于具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他们来说也是比较简单的,

另外,对于弹簧的“受力大,伸长长”的制作原理,学生也是跳一跳就能够到的。因此大可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发现。

第三、把钩码的重力到底是多少抛给学生。为了引出正确使用弹簧秤的方法,我现实安排教师的错误操作,由学社会那个来发现该过程中的问题,从而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测量的过程中不能犯同样的错误。在测量重力的时候,除了正确地操作,科学读数也是很关键的。于是,通过一个读数接龙来让学生练习读数,在无形之中注意读数应该注意的'问题。当弹簧秤达到最大值时,教师继续拉伸弹簧秤,并提问:“这样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吗?为什么?”

从而,通过学生的互评和交流,教师引导总结出正确使用弹簧秤的方法。在这里,测量前的估计很重要,所以,在进行一系列小物品的重力测量的活动中,记录表中设计了估计的一栏,要求学生在测量前先进行估计重力的大小。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明确不能超出量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

最后,通过比赛的形式来开展测量小重物的活动,他们可以测量自己想测量的物体,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测量重力的活动中来,每个人都学习和练习正确使用弹簧秤。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使学生建立时间和提高效率的观念。活动结尾的手再提问如果拉动文具袋,那么测量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让学生意识到弹簧秤不仅可以测量重力,还可以测量其他的力,并且,通过实验,学生再次发现新的问题,产生疑惑,这也为下节课的学习设下悬念,埋下伏笔。

总的来说,本节课围绕的总思想是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体验中学习。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测量的课件(篇3)

教材分析

时间的概念及应用在日常生活和自然科学的教学内容中都有涉及,在小学教学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本节内容要求学生还要进一步建立正确的时间观,明确事件发展的快慢程度及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学会动手操作使用钟表、秒表及正确的读数。

教材分析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⒈通过全班同学共同动手测量背一首诗歌、听一段音乐,测量一本书的长度、用天平测量铁块的质量所用的时间,练习使用钟表、秒表。用实验数据和具体事例来分析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具体含义,并及时适时地复习长度的测量、质量的测量的有关知识。

⒉可采用学生实验及具体事例的分析、归纳、总结的启发式教学。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1 课时。

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标

㈠认知目标

⒈了解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含义。

⒉了解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⒊介绍测量时间的工具。

㈡技能目标

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实验态度。

㈢情感目标

通过介绍“我国的测时和报时在世界上已居领先地位”等实例介绍,培养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及对科学知识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⒈教学重点:时间的含义、时间的单位与换算

⒉教学难点 :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含义。

三、教具准备

录音机、天平、铁块、作息时间表、钟、表、自制时钟示教板,学生每桌准备:刻度尺、钟表、秒表。

四、教学过程

㈠时间

⒈学生实验:让四位学生先后背同一首诗歌,进行竞赛,全班同学用钟表测量背一首诗歌所用的时间,比较哪个学生背得最快?并记录最快同学所用的时间及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⒉教师用录音机放一段音乐,全班同学用钟表测量所用的时间、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⒊每组学生合作用刻度尺测量一本书的宽度,并记录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及测量所用的时间。

⒋复习使用天平称量铁块,每组学生练习一次,并记录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及测量所用的时间,将结果填在表内:

实验项目 开始时间 结果时间 操作时间 比较快慢

背诗歌

听音乐

测量书的宽度

天平称铁块质量

分析:从表中大家已经看到: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与操

作时间指的都是时间,但它们所表述的含义不一样。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指的都是某一时刻,而操作时间是指某一时间间隔。时刻与时间间隔,是我们生活中所常常碰到的。

让学生继续指出表中数据哪些属于时刻?哪些属于时间间隔?

出示学校作息时间表,分析本节课是8∶25分—9∶10分,其中8∶25、9∶10(出示时钟示教板,边讲边拨好时钟指针)分别表示上课时间、下课时间,指的都是时刻,而 8∶25—9∶10相差45分钟,即为时间间隔。

小结:时刻和时间间隔统称为时间,故我们平时所说的时间有的是指时刻,有的是指时间间隔,要学会分辨。

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哪些是时刻,哪些是时间间隔。

讨论:根据表中测量书的宽度的数据,投影学生记录表,问哪组实验开始比较早?为什么?哪组实验结束比较迟?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有了时刻概念,可对(同一时区)事件发生的前后有了一个共同的比较标准,可以协调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交通等。

例:一开往杭州的汽车从8∶00出发,开往上海的汽车从8∶40出发,可得出开往杭州的汽车比开往上海的汽车出发要早。

讨论:根据表中测量铁块质量的数据,投影学生记录表,问哪组完成得快?能否将这些组操作快慢的.先后次序排出?。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有了时间间隔这个概念,可比较事物变化发展的快慢程度。例:从百米赛跑,甲用13.6秒,乙用13.1秒,丙用12.8秒,我们可以知道哪个同学跑得最快。

㈡时间的单位

任何具有周期性的运动都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

举例:

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就是以自己的脉搏跳动作为测时的标准。

⑵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现日影的变化具有周期性,就利用日影制定了测量时刻的仪器 日晷仪来作为测量标准。

很久以前人类就以地球对太阳自转一周的平均时间作为时间单位,称一天(日),再把天分为小时(简称时、分、秒)。

小结:时间的单位:天、小时、分、秒。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秒。1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

⑶练习单位换算:

1小时= 秒,150分钟= 秒= 小时= 天

㈢测量时间的工具

要知道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具体数据,需用工具进行测量。

⑴精确测量时刻的方法天文的方法。

介绍我们平时在广播、电视中收到的准确的报时,就是我国西安、上海天文台用天文方法精确测定时刻后报出的,我国的测时和报时在世界上已居领先地位。

⑵日常生活中测定时间的工具有钟、表、秒表等。

回忆表中数据的测定的过程,钟、表测定实验开始的时刻及结束的时刻,故钟、表、指针或读数显示的是时刻,它的准确值达到秒,并由先后的两次时刻差可求得时间间隔。而秒表只能测定时间间隔,其中机械秒表只能精确到0.1秒。

⑶更精确的计时仪器。

原子钟误差在300年内不超过1秒,田径比赛用的电子计时器,准确值可达到0.01秒。

⑷小结

测量的课件(篇4)

各位专家、领导,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测量物质的密度》,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六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三节内容。

2.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测量型实验课,是对天平、量筒密度等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节课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正确使用,并能够通过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2)知道测密度的原理,能合理设计出实验步骤;

过程目标:通过实验探究,经历探究过程,并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教学重点: 测量不规则的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5、教学难点:由实验原理设计出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表格再到记录数据得出结果是本节的难点。我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突破此难点。

二、说教法

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测出物质的密度,由于教材中又没有明确的实验步骤及实验记录表格,这就需要学生先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步骤及实验记录表格,然后自己动手操作测出实验结果。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讨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对于刚刚接触密度这个概念的初中生来说,对密度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透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再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学习方法。从而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并达到提高学生的探究的能力。

四、说过程

教学环节一、 创设情景

1、复习密度公式引出新课《测量物质的密度》并板书课题

2、教师出示一个正方体铜块,要测量这个铜块的密度,需要测量哪些量?怎样测量?

3、出示任意形状的小石块和装在烧杯中的盐水,还能否用刻度尺来测小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呢?引出量筒的使用。

教学环节二、 量筒的使用

教师展示:量筒,学生观察:量筒

1.师生共同讨论量筒的单位、量程、分度值、读数时注意问题及用途。特别强调1ml=1cm3

然后让学生动手往量筒内倒水,练习读数

2.学生讨论并口头回答:用量筒测石块的体积的方法。

教师稍后板书: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排水法) V=V2-V1

教学环节三、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 设计实验方案

首先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各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交流结果归纳实验步骤:

(1)调节天平测出小石块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面到达的刻度V1

(3)用细线拴住小石块,慢慢浸没到水中,读出水面上升到的刻度V2

(4)计算石块密度ρ=m/(V2-V1)

最后老师提问:为什么先测质量,后测体积?让同学们从减小误差方面进行思考。

2、设计记录表格

操作过程中的数据,需要专门的表格来记录,下面根据我们的需要设计一个记录数据的表格。教师巡视并提示实验时应记录:实验中直接测量的物理量,中间计算量,最终计算量三方面的数据。最后让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并纠正设计中的不足。

3.分组实验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老师强调小组分工,有操作的,有记录的,并巡视指导。

4、教师请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教学环节四 、测量盐水的密度

设计实验方案

考虑到设计该实验方案比较难,学生不易想到,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最佳实验方案。

设计问题:(播放课件)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甲乙两同学各提出了一套方案.

甲方案: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然后在烧杯中装入一些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再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

乙方案: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后将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盐水体积,再测出余下的盐水和烧杯的质量.

学生交流,回答你觉得谁的方案更好?请说明原因。小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如何使实验误差更小讨论确定最佳方案。

2设计实验记录表格。教师巡视指导,之后让学生汇报。

3.分组实验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实验结果。给予适当评价。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教学环节五、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测量物质的密度

1、实验原理:ρ=m/v

2、量筒的使用

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排水法): V=V2-V1

3.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m, v1, V2

4、测量盐水的密度。

m1 , v , m2

六、布置作业。

为了使学生对测量固体密度更全面更系统的掌握,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蜡块不能沉入水中,还能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蜡块的密度吗?想想有什么好办法?

七、结束语

以上是我对《测量物质的密度》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这堂课的整体设计,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上面过程肯定有许多缺点和漏洞,希望各位专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测量的课件(篇5)

《做一个测量纸带》的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做一个测量纸带》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测量纸带不仅能够测量直线物体的长度,也可以测量柱形物体的周长。

2.测量纸带可代替小立方体测量,并且更加方便。

科学探究:

1.通过自制纸带的过程,了解制作测量纸带的一般方法。

2.利用自制的测量纸带,测量一些柱形物体的周长。

科学态度:在教师的.指导下,能针对制作和测量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体会工具的改进给人们测量带来的便利。

二、教学重难点:

能用合理的方法,制作出一个较为准确的测量纸带。

三、教学准备:

教师:小立方体10块、空白及制作完成的测量纸带各1条、柱形桶一只、剪刀、课件PPT;

学生(每两生准备):小立方体1块、纸带一条、铅笔、柱形桶一只。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回顾旧知

设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会了用小方块来测量长度,谁来说一说测的时候怎样做才能测的准确?”

(第一个小方块和起点位置对齐;每个小方块之间要紧紧相连;能准确数出小方块的个数……)

(二)初次测量,发现问题。

1、教师出示柱形桶,谈话:“老师最近也用小方块测量物体的长度,遇到

了一个问题:我想测量这只桶的一圈有多少个小方块的长度,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2、学生回答。

3、两位学生演示,其他同学观察他们是怎样测量的。

4、设问:“用小方块测量桶一圈的长度容易吗?他们遇到了哪些问题?

(桶是圆的,小方块很难放在桶上;小方块是直的,没办法弯曲;小方块之间接不紧密……)

(三)讨论方法,尝试制作

1、谈话:“看来要直接用小方块来测量比较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老师还带来一个工具。(出示一条纸带)”

设问:“这条纸带能不能帮助我们进行测量,你有什么方法?”(学生说明方法的同时,教师演示学生的方法。提醒绕一圈后起点和终点碰牢了,此时要在终点位置处做记号以记录一圈的纸带长度。)

2、展示长度,设问:“桶的一圈有多少个小方块长?”

(学生回答并说明方法)

3、设问:“如果只用一个小方块,怎么来测量它的长度?”

(用逐格移动方块做标记的方法来进行记录)

4、谈话:“画好标记后,为了能直接读数,我们可以在标记上写上数字。这样的纸带可以叫做测量纸带。”

5、出示课题——做一个测量纸带。(板书)

6、观看视频,学习制作测量纸带的方法。

交流:这种方法你学会了吗?在制作过程中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7、PPT展示几种纸带上标注数字的方法,学生交流对错并说明原因。

8、学生活动,制作纸带:每两人一组,利用一个小方块、一个纸带及笔,相互配合完成一个测量纸带的制作,并在做好的纸带背后写上制作者的名字。

(四)展示纸带,比较差异

1、制作完成后,将部分小组的测量纸带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观察。

2、设问:“老师把其中几个小组制作的测量纸带贴上了,他们做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

3、讨论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五)再次测量,感受便利

1、用做好的纸带来测量塑料桶一圈的长度,并把测量结果记录到记录单上。

2、交流小组的测量结果,讨论结果的差异性。(通过交流让孩子意识到测量时围绕的位置、拉纸带的松紧程度等因素会导致结果不一致。)

(六)课堂小结,布置活动

1、设问:“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制作了一个测量纸带,并用纸带测量了塑料桶一圈的长度。别的物体也可以用测量纸带测吗?小方块和测量纸带相比,你会选择哪种?说一说理由。”

2、课外任务布置:用测量纸带进行更多物体的测量。

谈话:“想不想把测量纸带带回去?你打算去测量哪些物体?如果纸带不够长,可以把活动手册最后一页剪下来,做一条新的测量纸带。”

测量的课件(篇6)

一、活动目标

1、讨论、分析并懂得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同一个对象,得出的结果不同;

2、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多种工具的测量,尝试简单记录;

3、感受测量活动的趣味性。

二、活动准备

1、直尺、卷尺、皮尺、小棍、书本、橡皮、铅笔等测量工具若干。

2、幼儿用书。

3、教学PPT

三、活动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师:大家看黑板上的图片是什么呀?

幼:小朋友在擦桌子。

师:我们平常是完饭也经常的这样擦桌子,但是小朋友知道我们的桌子有多长吗?

2、幼儿讨论,教师帮助幼儿小结测量的方法。 师:小朋友们都知道如何测量我们的桌子呢? 幼:尺子、米尺、指头……

师:非常好!其实我们还可以用我们身边的物品来进行测量。比如说我们桌子上的书、铅笔、橡皮。下面老师告诉小朋友们如何用这些物品来进行测量,老师测量的时候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数。请看黑板。

3、指导幼儿用书、橡皮、铅笔再次测量桌子。

师:那现在请小朋友们开始测量吧!

(启示幼儿测量物体需要从物体的最头端起开始测量,测量时用手暂时记录长度,下次测量需要紧挨手部最后端起开始测量。)

4、幼儿记录测量结果。

5、分析测量中的问题。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回家测一测父母和自己的腰的尺寸,并尝试记录下来。

测量的课件(篇7)

1、理解植树问题的多种情况,体会植树时棵数与间隔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解决植树问题的基本方法。

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练练习重难点:

1、理解植树问题的特征,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2、植树问题基本规律的提炼和方法的应用。

招聘启事:

学校将对校园进一步绿化,特聘请校园设计师一名。要求设计植树方案一份,择优录取。

要求:

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请按照每隔5米栽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并说明理由。(可用线段图表示)

③先独立思考,然后在交流。

1、在一条100米长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4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2、沿一个正三角形实验田的外边,每边种8棵向日葵最少能种几棵?

3、16名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围成一个正方形,每边人数相等。四个顶点都有人,每边各有几名学生?若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相隔1米,围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

4  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一共有几个车站?

5. 从王村到李村一共设有16根高压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平均是200米。王村到李村大约有多远?

6、“四(1)班”召开班会时,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如果每边做5人,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个同学?每边都有5张课桌,一共要多少张课桌子?

测量的课件(篇8)

第3课用手来测量

【科学概念目标】 1.测量可以量化比较结果。

2.人体可以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方便测量。

3.知道 “拃”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间的长度,测量时每一拃要首尾相连。【科学探究目标】

1.能对桌子的高度进行预测。

2.能用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并标记测量过程。3.会观察、比较纸带上的标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2.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3.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4.意识到细致的一拃一拃的测量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一条纸带、一把剪刀、一支油性彩笔、一个胶棒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问题引入。教师可以从生活入手,说明我们不仅要比较,有时还需要测量。测量有许多工具,我们的身体也可以作为测量工具。教师可以追问:“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能当作测量工具呢?你怎么用它测量的?”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进行回答。

2.聚焦主题。教师可以用课件介绍,用拇指和中指间的最大距离作为 “一拃”来测量长度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沿用至今。本课的活动主题就是用我们的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

二、探索:测量桌子的高度

1.预测桌子高度相当于多少拃。让学生观察桌子的高度,再观察手指一拃的长度,最后做出桌子高度相当于多少拃的预测。

2.请几位学生演示测量桌子高度的方法。向学生指出,每次都要用大拇指和中指之间的最大距离来测量;一拃的指尖与下一拃的指尖必须紧紧相连;在一拃与一拃相连处要画线作为记号。随后请学生谈谈测量的体会。

3.匹配一条测量纸带。向学生说明为了便于在测量中做记号,我们要用一条纸带匹配桌子的高度。注意提醒学生确定起点和终点,桌子的高度要一致。

4.测量纸带的长度。教师要讲解探究步骤,发材料。当学生测量纸带的长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操作,提醒学生注意:①用相同的手指测量;②一拃的指尖与下一拃的指尖必须紧紧相连;③在纸带上写上姓名、日期。

5.展示纸带,观察测量结果。需要选择几条有代表性的纸带,把纸带对齐黑板的红线(代表地面)粘贴好。

三、研讨

1.请学生先观察一会儿纸带。

2.教师可以提问:“我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 你是如何知道的?” “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 结果不一样的呢?”“比较纸带上的拃的标记,它们有什么不同?”

3.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去反思。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的看法可能包括:用纸带匹配桌子高度时可能出现误差;没有使用同一根手指测量;不能很准确地做到一拃紧连着一拃;很难做到每一拃的长度都相同;每个人的手指长度不一样,有些同学手指长,有些同学手指短。

四、拓展与思考

请学生课后思考:测量时,怎么解决测量单位长短不同,用脚测量自己家的房间宽度,用手测量自己家的家具长度。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667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