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呼风唤雨世纪教案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5篇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5篇

您在寻找好文章不妨看看“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每个老师都需要在课前准备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本学期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是构建育人环境的有效途径。我希望这些分享能够让你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单有人能够帮助你!此外,您还可以浏览范文大全栏目的蟋蟀的住宅课件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初步了解说明文的方法。

4、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二、检查自学况:

1、抽读词语。奇迹、出乎意料、依赖、千里眼、改善、顺风耳、寄托、洞察、归根到底、回顾、腾云驾雾

2、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3、抽读课文句段。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用“”划出来。抓住重点,深悟课文。

2、直入中心,引导质疑。(出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自成一段,简要地点明了课文的中心。

四、研读课文

1、结合课文再理解“呼风唤雨”?(原指神仙道土运用法力唤来风雨,这里是比喻人们能够比较自由地控制自然、支配自然)

2、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四自然段,从哪里看出“呼风唤雨”?

出示课件:自学提示默读课文,用“~~~”画出描写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

学生自学,教师参与小组学习,巡视指导。

生汇报自学收获。(第四自然段)

3、你还能举出更多的科技成就吗?(资料交流)

4、课文用一句诗来概括,你能找出来吗?

理解重点句子: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A、了解诗句的出处。

B、理解诗意(课件展示)

C、联系上下文说说“春风”“梨花”分别指什么?

D、从这句诗中我们体会到什么?(变化之快、变化之大、始料未及)

E、指导朗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20世纪变化之快、变化之大那20世纪以前是什么样儿?

A、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B、理解农耕社会。

C、句式练习(课件展示)在农耕社会,没有_______,没有_______,没有_______,也没有_______。

D、理解“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

E、练习(课件展示)为了实现________________美好愿望,人们发明__________________。

F、通过对比,我们发现20世纪前后的巨大变化,是什么使之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请读课文,你能找到答案吗?并体会对比的说明方法。

G、出示句子(课件展示):

1、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2、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3、归根到底,是科学使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H、结合第四段内容,进一步理解“发明”和“发现”。(“发现”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是指本来不存在的,是新创造、)

I、请齐读这三个句子,现在你知道是谁使20世纪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了吗?(科学技术)

五、拓展想象

1、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你能想象见来的科学技术还将创造怎样的神话?(畅所欲言)

六、作业

1、抄写课后第三题的句子。

2、把你奇思妙想写下来,题目自拟。

3、围绕科技发展做一份手抄报,全班展评。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语言表达特点。了解说明文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2.理解课文,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20世纪的科学成就资料。

2.学生了解自己家庭祖辈们的不同生活。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确立中心

1.齐读课题。

2.师: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课题吗?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下面的时间,我们就围绕这句话去学习课文。

二、围绕重点研读课文

1. 出示自学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第四节,思考:20世纪的百年间,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巨大的变化?把相关语句画下来,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

(一)交流第4自然段:

预设:

(1)生:我是从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探索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我从这句话可以知道在20世纪人类能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探索百亿光年外的天体。20世纪的科技十分发达。(相机变字体为红色,出示相关图片。)

(2)生:“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我可以读出来,在20世纪的时候,人类有程控电话、因特网、高速火车、远洋船舶,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地球似乎变成了一个村子。让我感受到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重点理解“地球村”。1.为什么地球会变成村呢?2.地球怎么会变成村呢?出示图片,师简介)

(3)我是从:“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过去王公贵族想也不敢想的。”感受到我们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

师小结:“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20世纪科技如此令人瞩目,我们怎能不高兴地说……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5)其实我们的家庭也享受到了很多科技带来的方便,请随便说一说吧?

师:20世纪取得这么伟大的科技成就,我们怎能不说(手指板书)。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交流第3自然段

接下来,我们去看看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

(1)出示课件:“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指名读。

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生回答,师相机变红字

说话训练: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展示课件:农耕社会的图片。

(2)祖先的愿望是什么?

生答后,出示课件:“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指读,相机变红字。

师:是啊,他们的生活这样贫乏。多么希望有一双千里眼能看得更远,有一对顺风耳能听得更远,会腾云驾雾能走得更远。

20世纪都帮他们实现了吗?生回答后教师课件箭头显示“千里眼“------望远镜、网络视频;“顺风耳”------电话、耳麦;腾云驾雾------航天飞机。

师:何止这3个幻想,人类上百万年的很多幻想20世纪都一一实现了。你随便代祖先说一个幻想,现在一定能实现。嫦娥奔月------宇宙飞船;去海底------潜水艇等。

师:20世纪上天入地、咫尺天涯都变成了现实。

人类上百万年的幻想,20世纪在短短的100年的时间里都实现了。所以说(手指板书)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古今对比

板书:一百年>上百万年

师:是啊,20世纪的科技成就,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更加充实,更加快乐,更加幸福。课文中用了一句诗来赞扬20世纪的成就。

(4)体会变化之大。

出示这句话:“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引导学生体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含义。

引导学生举例说出从农耕社会到20世纪科技变化之大,之多,之快。

师:20世纪,科技翻天覆地,令人振兴鼓舞,我们可以激动地说……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三、学习课文第五节

师述:20世纪的科学使我们这个时代可以呼风唤雨,英国的一位数学家哲学家这样说……

1.出示波特兰·罗素的名言: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2.指读,变时间(20xx年——20xx年)齐读

3.师述: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而且还会带来更多……

4.出示课件:指读最后一节

四、回应开头,突出中心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儿,你们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和过去的对此,还是举出的实例,引用诗句都是在围绕一句话写的。哪一句话?能一起告诉我吗?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那现在让你读这句话,你会用什么情感去读呀?

预设:

生自豪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激动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高兴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五、同学们,20世纪已经过去,21世纪已经来到。21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要把生活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要想让我们的梦变成现实,我们小学生现在能做些什么呢?

从小学科学,爱科学。

六、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

这本书是路甬祥先生特意为少年儿童写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请大家去读读。课件展示这本书的简介。

七、小练笔:《孙悟空来到21世纪》

师述:同学们,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非常发达,连天上的孙悟空也知道了……

孙悟空西天取经后,在天庭时间待长了,觉得很没有意思。又听说凡间已经到了21世纪,便决定去看个究竟。请发挥你的想象力,写一写,悟空会有哪些奇遇呢?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篇3

【教材解读】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三十年前的老照片。

2、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课文,认识5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和爸爸妈妈相比,他们小时候和我们现在有什么不同?

生举例说一说(展示老照片)。

2、板书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学生齐读,说说呼风唤雨这个词让你想到了什么?

3、指导,理解呼风唤雨的意思。

4、再读课题,简介作者。

(课件出示路甬详的生平简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间读准确,把新词圈画出来。

2、汇报字词学习情况:

⑴ (课件出示)本课新词。

⑵ 指名认读。

⑶ 齐读。

⑷ 请学生介绍都有哪些理解词语的好办法?先说说已经知道的词的意思。

⑸ (课件展示)因特网、原子核农耕社会,相关画面协助理解词语的意思。

⑹ 课件展示本课生字,小组交流学生字。

四、再读,熟读课文,提出问题

1、熟读课文:

⑴ 提出读书要求:

把读的不太好的,多读几遍,也可以请别人给你提提意见。

⑵ 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⑶ 进行评议。指出不足进行练读。

⑷ 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一画,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⑸ 全班交流,指名谈一谈读后心中的体会。

2、提出问题:

⑴ 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有:

① 为什么说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② 发明和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③ 什么是农耕社会?

④ 什么是原子核?

⑤ 百亿光年是什么?

⑵ 若是问题比较容易理解,引导学生解决如③、④、⑤;有价值的问题留待下一节课解决如①、②。

五、指导写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

师:请同学说一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潜、幻、懒。

3、自由练写三遍,全班评议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表达特点。

2、理解课文,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齐读课题。

2、师: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把课题要表达意思概括出来?或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个世纪?

生: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接下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围绕重点研读课文

1、学生快速朗读课文,用 把特别能感受到20世纪的呼风唤雨的句子画出来。

2、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回答:

⑴ 我从20世纪,电视,程控电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紧密的地球村这一句看出来的。

(在此环节,播放古代送信驿差图片,与现通讯相对比引导学生切体会到科技所带来的成就。)

⑵ 我从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这一句看出。

(引导学生将课文与嫦娥奔月、海底龙宫、云霄宝殿这些神话传说相对比,感受20世纪的成就。)

⑶ 我从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连王公贵族也不敢想感受到的。

(引导学生想象王公贵族的生活与现代生活相比较,感受现代生活的方便。)

3、学习第3自然段:

⑴ 结合课文,说说20世纪前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⑵ 找出人类幻想的句子。

⑶ 分组交流,人们的幻想,在20世纪成为现实了吗?能找出与之相对的物品吗?

⑷ 汇报交流。

⑸ 引导学生体会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含义,简介出处,并有感情读。师用这句话来形容20世纪的变化,使你想到了什么?

⑹ 引导学生知道科学与人类进步的关系。

⑺ 理解发现与发明:

① 举书中例子,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② 试着用发现与发明说一句话。

(此环节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说说理由,在汇报交流中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多种方式朗读,在读中理解课文。)

三、体悟写法,有感情朗读课文

1、快速浏览课文:

找一找课文哪些地方用到了对比。

2、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3、除了对比,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

4、说说全文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5、小组合作有感情地读课文。

四、延伸

1、在你的幻想中未来还会有什么变化。

2、为了实现这些愿望,小学生们应该做些什么?

五、作业

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篇4

教材简析: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呼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导言,生自读导读,明确单元任务。

2、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第八组,以“科技成就”为专题的课文。首先,学习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释题

师:看到“呼风唤雨”这个词,你首先想到了谁?

生:查词典理解并选择在课题中选哪种解释?汇报。

(注:利用工具书理解词意,再引导学生选择词语在课题中的正确解释,使学生能够恰当运用词语。)

4、汇报搜集资料,介绍作者。

二、提出问题

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自学要求:⑴轻声读文,把你不认识的字词划下来,与同桌交流或查字典解决;把课文读通顺。

(注:落实双基,指导学生有目的、有方法读书)

2、检查学习情况

出示本课生字词,反馈学习效果(屏幕出示字、词),预设理解抽象难解的字词。

3、默读课文,借助下面的填空(见屏幕)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汇报完善,准确了解。

4、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要求:

(1)找出说明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的具体事例,划出重点词句,认真品读,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2)在读文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小组内交流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咱们共同研究。

(注:教师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设计把握全篇的大问题,牵引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具体要求为学生品读、感悟、积累语言把握方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设计的。)

生按要求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三、整合问题(梳理问题)

师:小组汇报,你组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生:汇报

预设问题:

1、“发现”与“发明”有什么区别呢?

2、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句中带点词语什么意思?

3、为什么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20世纪的成就?

师:你们能结合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深入学习课文中进行解决。

现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课文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说明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四、解决问题

1、学习第4自然段。看看这段课文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说明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汇报出具体事例。

师:请结合有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理解。

(注:师相机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读、理解科学技术变化之快之多。)

师:为什么说“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生:汇报,朗读这段话。

师:你能举出20世纪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吗?

生:汇报,说说感受。

师:欣赏一组20世纪科技成就的图片。

小结:生活在这样现代化的时代,你的心情如何?有什么感受?表达这种情感,用喜欢的方式介绍现代科技成就。(读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引读: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是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继续学习,回顾思考题。

二、解决问题

1、学习第3自然段

⑴师:课文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说明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汇报

①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师:“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它们来寄托美好的愿望?

②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师:诗句的字面意思是什么?原诗中指什么?作者引用想表达什么意思?

③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④拓展练习。练习用“在农耕社会,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句式说一句话。

2、学习第2段

⑴师引读

⑵出示“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呢?

师:课文的例子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师:看到人类创造的这么多的神话,你想说什么?

⑶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⑷师小结:20世纪,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的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生活大大改观,我们不能不说,生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学习第5自然段。

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这样说:(略)。那么作为21世纪的主人你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畅想呢?

学生自由汇报。

三、归纳概括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几组课文有什么不同?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注:在归纳概括这一环节中,培养学生从课文写法上来总结,以便学以致用。)

五、生成创新

1、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任选其中一个内容,写一段话。

⑴如果你是古代王公贵族,穿越时空来到现在,看到现在的科技成就,你会说些什么?

⑵畅想一下21世纪或未来世纪,科学技术还能创造哪些奇迹?我们的生活还将发生哪些变化?

六、作业

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的书目是路甬祥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

回到家,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别的长辈听,请他们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

结束语:

课文的疑问解决了,科学仍然需要我们不断探索。20世纪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发现发明,创造了一个有一个神话,是人类生活大大改观。那么作为21世纪的我们应该……,更好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继续发现发明,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 科学 → 发现、发明

人类

说明文:举例子、作比较、引用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篇5

1、认读词语,理解“呼风唤雨,世纪,农耕社会,依赖”等词语,随文学习生字“赖,幻”。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激发阅读兴趣。

1、创设情境导入

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9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学生质疑。

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

3、学生质疑。

预设:(1)“呼风唤雨”什么意思?(原来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在课文里指什么呢?)(2)“世纪”什么意思?(3)“呼风唤雨的世纪指什么?”等。

师:顺着学生的提问在“呼风唤雨,世纪”两个词语下画着重号。

过渡:刚才,大家抓住课题的两个关键词语去提问题,很会思考。学贵有疑,(指课题)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去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理清课文思路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课件出示本课的词语)

依赖、哲学家、远洋船舶、农耕社会、潜入深海、出乎意料、呼风唤雨

(1)检查读音

(2)分析“幻,赖”的字形。

(1)读准词语是读准课文的关键,这一课的词语你会读吗?自己读一读。生读。

(2)文中有两个生字大家在书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字形结构。

(3)师范写“幻,赖”。

3、我们跟随词语再次走进课文中,请大家默读课文,继续思考你们提出的问题。

4、汇报:读了两次课文,大家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

学生汇报:从,我知道了,(结合学生回答相机理解“世纪”)

5、师:只要大家仔细读课文,一定会有新的收获呢。

出示第一自然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齐读。

三、品读第二自然段,初步感受科技的力量

1、师出示第二自然段,引读:是谁来呼风唤雨呢?生接:当然是人类。

师: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呢?生接: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师:在这一问一答中,你发现了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生:这是一个设问句。

师:知道什么是设问句吗?

生:一问一答的句子叫设问句。

师:准确的说是自己提问自己回答的句子叫设问句。

这三个句子连起来,就是说: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出示句子)是吗?和课文的句子比较比较,你有什么体会?

生:自读句子,比较。汇报。(强调突出了人类的智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力量)师小结:是啊,用上设问句,一下子就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多妙啊!我们也要学习学习。我们一起来再读读,体会体会,好吗?(合作读)

过渡:读到这里,接下来,你想知道什么?(人类怎样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板书:现代科技

2、再读读文,能找出答案吗?

(1))指名学生发言

出示课件: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2))用红色线条给第一句缩句帮助学生理解。

师:这两个句子很长,读起来拗口。遇到这样的长句子,我们可以抓住句子的主要部分,省略修饰的词语。看着画红线的词语,我们连起来读一读。(人类获得发现和发明。)

师:明白意思了吗?

(3))区别“发现”和“发明”并学会正确运用。师:“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呢?

板书:发现和发明(指名发言)

师:从字面看,两者很相近,但仔细推敲,却有不同。

(4))抓“那么多”“奇迹般、出乎意料”感受科技的力量。(这几个词语变红色)那么加上这几个词语,你们再读读,有什么体会?

(5))比较“百年”和“上百万年”

师: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让人类生活发生了改观和改变,请读第二句。(学生齐读)这种改观和改变有什么特点?

板书:改观和改变人类生活板书:一百年上百万年

师:“上百万年”就是百万年以上,从时间来讲,比一万个一百年还长,可是在20世纪的一百年,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现和发明却超过了上百万年的综合。

(画一个大于号)(在这两个时间的词语上画着重号)

师小结:短短几句话,路爷爷层层深入,表达非常清楚。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第2自然段。(老师读问句,你们读后面的句子)

过渡:既然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那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20世纪的“呼风唤雨”呢?

四、品读三、四段,具体感受科技的力量。

1、请同学们读课文三,四自然段。课件出示:用“~~~”画出描写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提醒学生先说找到的句子,然后谈体会)

预设一、20世纪,人类登上了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课件出示)

(1))练读句子

师:这是一个很长的句子,请同桌之间读一读,相互听听朗读情况。

(2))感受语言表达的特点

师:大家说说,这个句子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呢?(指名发言)上半句是写发现,下半句是写发明,路爷爷在语言表达上,条理十分清楚。

(在课件中将上半句变成红色)

(3))体会词语搭配的巧妙

课件出示四幅图并配上文字: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师:那我们再来读一读句子中的这些词语。

师:(出示相应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话)20世纪,人类登上了月球,发现了——

(稀土金属,水);潜入深海,发现了——(奇妙的海底世界);洞察天体,看到了——;探索奥秘,又发现了——()。

师:仅仅就这些发现吗?(不是)那你还知道哪些发现呢?(学生自由发言)

出示课件:

登上月球,发现了

师:(大家的语言表达跟路爷爷一样准确、恰当)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了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师:地球村说明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上天入地,咫尺天涯已经不再是神话,现代科技把广博的地球浓缩成了小小的“地球村”。

过渡:可是,在20世纪以前,人类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3、(课件出示)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1))师描述创设情境,引导读

师:那时没有电灯,夜晚,人们只能在昏暗的油灯下干活;没有电视和收音机,千里之外发生再大的事情也无从知晓;没有汽车,远行只能徒步,甚至受伤需要抢救却没因为不及时而导致丧命,

(2))理解“依赖”和“农耕社会”

师:人类的生活,只能顺从自然,只能听天由命,这就是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师:带着你们的想象,我们再来读这几句话。

师:(伴乐)20世纪的到来,却让这一切发生了变化。20世纪,有了神话中的“千

里眼”——那是(电视机,天文望远镜等),(有了什么让学生讲,学生讲什么并出现相应的图片)我们可以了解世上所有的事情;20世纪,有了神话中的“顺风耳”——那是(收音机、电话,)我们可以听到千里之外的声音;乘坐飞机,我们也成了腾云驾雾的“神仙”,宇航员叔叔乘坐火箭还能像嫦娥一样飞向美丽的月球,(展示科技变化迅速的图片)(红色字体让学生学生,师生很自然的接上)那么多的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出示)

(3))你们看,(停顿,让学生观看画面)20世纪的成就,正如古人所说(引读)出示诗句。

(课件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起读读这句诗。这句诗你是怎么理解的?

你能通过朗读读出你的感受吗?(指名读)

师:是啊,一夜的春风换来了千万树梨花的绽放,100年里科技迅猛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生活。真是(引读)

生活在这样的世纪,我们多么骄傲,多么自豪,20世纪的成就——(生齐读古诗)20世纪是(齐读课题)所以说(出示)第一自然段

4、回顾课文,小结文章的说明方法

师:课文学到这,请同学们再来回顾三四段,用心想想,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

板书:举例子

作比较引用

四、拓展延伸,激发阅读期待

小结:课文的疑问解决了,但是科学仍需要我们不断地带着问题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面对新的世纪,你还希望科学技术能够带给我们什么呢?请同学们今天晚上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去畅想21世纪,科学技术将会创造什么样的奇迹?

21世纪是世纪。

四、作业设计

1、我要写一写课后的生字。

2、我要把这篇文章读给父母听,请他们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3、我要读一读《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板书设计:

精选阅读

最新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汇集5篇


本文的核心内容是研究与“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相关的问题。每位教师都需要在课前准备好自己的教案和课件,相信对于编写教案和课件,老师并不陌生。教案和课件是备课的重要部分,必须要充分考虑重点和难点。我们提供的经验仅供参考,具体操作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解题。

师:同学们,你说说你现在的生活和你爷爷、奶奶时候的生活有什么变化?那你知道吗?是什么给我们带来了如此大的变化?(科学技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的也是和科学技术有关的。一起来读课题(29呼风唤雨的世纪)看到呼风唤雨让你首先想到了谁?(神仙)呼风唤雨是指他们的法力。那课题中的呼风唤雨还是指神仙的法力吗?那是指什么?(科学技术)同学们,人类们科学技术已经完成了过去由神仙才能办到的事,科学技术真是太神奇、了不起。带者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题目。

好,同学们这个题目还不是完整的句子。谁来将它说成一个完整的句子。(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那么20世纪为什么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朗读课文。

1. 自读课文、要求:

㈠读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借助手中的工具书,查查他们的意思。

㈡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在课文中应是什么意思。

㈢读完课文后,找到课文的中心句,并用波浪线划下来。

2.学生自读、自悟、自划。

检查读词语,开火车读,并随即理解。

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幻想、的确、光年、因特网、原子核、呼风唤雨、农耕社会、(看图说说农耕社会是怎样的?)腾云驾雾、潜入深海、程控电话、远洋船舶、归根到底

理解:

洞察:观察的很清楚。

改观:改变原来的样子,出现新面目。

呼风唤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比喻能够支配自然。

原子核:原子的核心部分。

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光年:天文学上,距离单位,光在一年内走过的路程。1光年=94.605亿公里。

3、齐读词语。

4、检查读课文情况,逐段指名读。

5.点评。

6、回答:课文的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接下来,老师要带领大家走进着呼风唤雨的神奇世纪。

三、再读课文,交流自读感受。

1.仔细读课文,划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大家在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疑难,也可以在书上作个记号。

2、请学生读感受,并将疑难归类。(灵活处理)

疑难预设:

发现和发明区别。

改观和改变区别。

什么是精神文化生活?

什么是物质文化生活?

四、精读课文第四段

师:好,接下去老师要让你找一找课文是怎么表现科学技术的呼风唤雨的本领。课文举了例子吗?引入第四自然段。

1.找科学技术成就的例子。(登月球、潜入深海、天体┈)

2.你还能举一些科技成就的例子吗?(略)正是这些科技成就将我们的生活带入了幸福的境界,让我们过上了舒服、惬意的生活。有一句话说明的正是这个意思,你找到了吗?

理解人类的舒适和方便,是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显红色)

① 指名读。

② 过去王公贵族不敢想的生活是怎样的?

③ 王公贵族以前过的生活是怎样的?(没有电视)

师:是什么让我们过上了王公贵族想也不敢想的生活?(人类)是的,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依靠科学技术给自己带来了福音。让我们再来读这一句话,深刻地体会一下。

3、齐读第四自然段。

师:同学们,无论是课文举了大量的科学成就,还是王公贵族的生活和今天的生活相比较,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巨大魅力,所以我们不得不大声的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好,拿好书,让我们再次感受呼风唤雨的震撼,带者丰富的感情齐读第四自然段。

五、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回顾了呼风唤雨的20世纪,我们目睹了科技的日新月异,看到了它给人类生活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的奇迹。那么,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应该为创造这份奇迹做些什么呢?

六、生字书写。

1.教师范写较易写错的字。

2.屏显本课12个生字,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3.生书写。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认识生字,学会生词。

2、读通课文,读懂课文,理解课文中的句子。

3、教育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利用科学,了解现代的新科技和取得的新成就。

【教学准备】

1、课件,收集有关现代科技的新成就。

2、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同学们,我向问问大家,和你们的爷爷、奶奶小时候相比,你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生活变化的课文,读题,理解课题,当看到呼风唤雨就想到谁?

呼风唤雨:原指神仙利用法力能使天刮风下雨,现在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的一种巨大力量”。

现在我们就和路甬祥叔叔一起感受生活的精彩。

简单介绍路甬祥。

二、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看请字形。

2、把读不好的多独几遍。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读、理解,相机出示图片帮助理解词语:

农耕社会、依赖、潜水艇、船舶、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腾云驾雾、归根到底、出乎意料

2、读句子,把自己读不好的句子读出来给同学们听听,纠正字音和断句等。

(长句不好读,外国人的名字不好读、多音字易错、翘舌音度不准……)

四、默读课文

课文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找中心句)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五、自学课文

把你能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的句子勾画出来,体会体会。

六、小组内交流自学结果

七、全班交流,理解课文

1、学习第四自然段:

⑴ 找出句子体会:

如: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表达方法来说明我们这个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的?

(举例子)

⑵ 拓展一下:

你还知道哪些现代科技新成就?

(生活、医疗、军事、航空、交通等方面)

⑶ 出示收集的相关现代科技新成就的图片。

⑷ 学习这段的后部分内容:

过渡:

人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我们的生活怎样呢?

读句子:

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体会作者是说明表达方法来说明我们这个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的世纪的?

(做比较)

体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哪些变化?

过渡:

我们现在的吸过来府生活是古代的幻想,今日的现实,古代还有哪些幻想都已变成现实的?

我们现在发明发现这么的新成就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吗?

齐读: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学习第三段:

⑴ 读句子,相机出示课后的句子体会:

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理解“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原指什么?现在指什么?

⑵ 拓展一下:

古代还有哪些幻想已经变成现实了的?

(土行僧……地铁,一日千里……飞机,想入海……潜水艇……)

⑶ 从这段中的哪儿还能感受到呼风唤雨?

出示句子体会: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读句子,说一说愿意,在联系课文的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现代科技发展之快、之多)

体会的读一读。

在这近百年中我们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新成就,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吗?

齐读: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

我们现代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到底是谁在呼风唤雨呢?

⑴ 找出句子体会一下。

⑵ 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板书:

现代科学技术←人类

⑶ 理解“发明”和“发现”:

发现:原本就存在那里,只是没有被人们知道。

发明:原本没有这个东西,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新东西。

⑷ 用“发现,发明”说话练习。

⑸ 了解新成就,区别判断发明和发现:

出示课件:

X射线、 空调、 维生素、彩色胶片、青毒素、圆珠笔、激光、

杂交水稻、移动电话

⑹ 在这段中还有类似的词语吗?找一找,理解一下:

改观 改变

过渡:

20世纪人们利用科学成就使我们实现了古代人那么多的幻想,使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是古代的幻想,今日的现实,是幻想让我们有了努力的目标,是努力让我们过上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这时,你们也插上想像的翅膀,当一名小小设计师,描绘一下你明日美好的未来。(可以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画图表现)你现在就是小小设计师,描绘一下你心中明日的美好前景吧!

八、总结

同学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使你们的未来生活更精彩,只要你们大胆的想像就一定发现和发明更多的新成就。就用奇思妙想中董浩叔叔一句话来结束吧。

齐读: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板书设计】

改变 改观

现代科技 人类生活

发明 发现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理解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谈出初步的阅读感受,结合所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体会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围绕“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深入学习课文。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由第四自然段入手,教学课件展示,学生通过朗读,感受20世纪的科技发展。在谈到人类生活的改变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谈人类的生活从古至今都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同时结合所查阅的资料,在讨论、交流中认识到古人的许多幻想都已经成为了现实,从而深刻地体会到科技带来的巨大变化。学习第二自然段时,通过理解“发现”和“发明”之间的关系,认识到科技造福于人类的现实意义。最后,在学习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畅想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感受,体会到20世纪的“呼风唤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并能够运用所学过的方法正确文中词语的意思。

2、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

3、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重、难点

1、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1、查找相关资料。

2、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读,梳理要点。

1、阅读“单元导读”。

2、明确本单元的学习要点。

二、谈话交流,激发兴趣。

1、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过去的生活相比,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2、引入新课的学习,板书课题。

三、检查预习,解析题目。

1、检查读书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评价朗读。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指名读生字。

(2)全班交流。

3、检查词语理解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词语。

(2)交流“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的意思。

4、理解题目中“呼风唤雨”的意思。

(1)“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

(2)如何理解题目的意思?

四、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1)学生交流所查阅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2)教师总结。

五、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快速默读课文,划出感兴趣的句子,在句子旁边简单写出感受。

3、交流感受。

4、全班交流查阅的资料。在交流资料的基础上,初步感受20世纪科学技术的魅力,感受人类生活的变化。

5、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六、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在20世纪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是科学技术带来的。20世纪确实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七、布置作业。

1、继续查阅相关资料。

2、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学生谈收获。

3、引入对新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谈上节课的学习收获,对学习内容进行再次整理,做以简单的回顾,同时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初步的基础。)

二、提出学习要求。

请大家阅读课文,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进行简单的批注,也可以和其他同学讨论讨论。 (设计意图: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地学习,获得初步的学习体验。)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对课文内容产生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自己学习之后,通过和小组其他同学的交流,完善自己的学习收获,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加深体会。)

四、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学习课文第

三、四自然段。

1、句子: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1)读到这句话,你都想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3)课件展示文中所列举的典型科技成就:看到这么多成就,你心情怎么样?

(4)再读这句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5)谁还能举出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

(6)20世纪人类取得了这么多的科技成就。我们怎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设计意图:这一句子,展示了人类在20世纪取得的科技成就。引导学生联系所查阅的资料,想到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等事情的意义,想到电视、电话等事物的飞速发展;再通过课件出示有关文中列举例子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科技的发达;同时,通过朗读的指导,使学生感受科技的巨大成就,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句子: “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2)课件展示电视的发展变化:感受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

(3)指导朗读。

(4)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到底有什么改变,联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谈一谈。

A、以前是农耕社会,依赖自然;现在,人类利用科技改善自己的生活。 (课件出示农耕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图片对比)

B、以前,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汽车等,现在这些事物都有了。

C、以前,人们的很多美好愿望只能寄托在神话中;现在,很多愿望都实现了。

(课件出示“嫦娥奔月”和“人类登月”以及“嫦娥一号”图片对比)

(5)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这组句子展现了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有自己的体会,但一般比较空泛。因此,通过课件展示“电视”这一常见事物的发展,再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生活的变化,感性地认识到科技改变了生活。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第三自然段,在

三、四自然段的对比中感受生活的变化,并通过一些图片的对比,加深学生的感受,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力量。)

3、句子: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课件出示诗句。理解诗句的意思。

(2)指导朗读。

(3)从这句诗中能感受到科技发展的什么特点?

(4)课件展示20世纪的一些科技成就:用心看,谈感受。

(5)如果让你在这些科技成就的后面加上一个标点符号,你想加上什么?

(6)再读诗句,加深体会。 (设计意图:这句诗形象地写出了20世纪的科技发展。通过理解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感受科技发展速度惊人、成就喜人。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刻的体验,用课件展示一些科技成就,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有更深的感受。让学生加标点符号的目的同样是为了学生对科技的发展获得更真切的认识。)

4、学习写法。

课文的第

三、四自然段中,作者是用了什么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人类生活的改变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两段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并初步学习到课文的一些方法。)

5、自由读课文第

三、四自然段,感受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设计意图:将第

三、四自然段放在一起学习,是为了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内容,获得整体上的阅读体验,避免出现理解上的琐碎现象。两个段落同时学习,学生在对比中的感受更深刻、更真切。这一部分的学习,建立在师生对话的基础之上,通过交流、朗读等方式逐步加深理解。)

五、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是谁呼风唤雨?靠什么呼风唤雨?

2、学生谈,教师板书。

3、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理解“发现”和“发明”。

(1)“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

课文中举的这些例子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本单元的其他课文中讲的内容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2)“发现”和“发明”有什么联系?

4、指导朗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设计意图: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要让学生弄清“发现”和“发明”的区别与联系,辨析用词的准确性,体会科技在人类生活改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六、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课件出示句子: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是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2、进入21世纪,你觉得科学技术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3、学生畅想。

(设计意图:学习了课文之后,学生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畅想未来科技的发展,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学习感受,激发其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六、总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又有了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

课文一开始就明确地告诉我们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又告诉我们正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发现和发明,才使得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然后作者用农耕社会和20世纪做以对比并举了许多科技成就的例子,用准确的语言展现了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方便。最后,指出在未来的时间里,科学还将继续改善我们的生活。

3、朗读全文,感受20世纪的呼风唤雨。

4、再读课文第一句话。你想怎么读?

(设计意图:在此环节中,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学习收获,理清思路,回顾课文的内容,感受文章的特点。通过教师的总结和回读全文,进行整体的感受。让学生再读文章的第一句话,是为了使学生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并和大家分享。)

七、布置作业。

课下,同学们将课文读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请他们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

(设计意图:这项作业是课后“小练笔”提出的要求,也是学生总结学习收获的好方法,将学生的学习拓展到生活中,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科学 → 发现、发明

↖ ↙ 人类

【分析】

接下来,我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教学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对文中出现的新事物名称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他们也通过上网,知道了作者路甬祥。这些对上好这篇科普性文章是很有帮助的。课堂上,我主要让学生质疑、解疑,弄清课文内容。让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同时,静心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这节课上是相当踊跃的。我在这一

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首先,让学生质疑感悟,让教学简单化。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并提炼问题,听与说、理解与感悟、朗读与表达的语文实践活动,始终围绕“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一句展开,让课堂教学简单化。同时,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读出疑问”与“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的引导,这既是对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引导,也体现了教学中以生为本,与文本对话的特点。

其次,适时抓住言语训练点,让教学充满语文味。教学中,我抓住“发现与发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教学,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语言的实践运用、品读、想象与表达,尽力让语文课堂教学真实与扎实,这样摆脱了以往科普性文章的教学中,单一地围绕“20世纪科学技术是如何呼风唤雨的?”等类似的常识性问题转圈的困境,而忽视了语文学习实践本身。有人认为:科普性的文章一般对朗读指导不必过分要求我并不同意。教学中,首先,通过“从诗句中你体会到什么?”的提出,为学生的朗读找到了情感基点。抓住文中“千树万树梨花开”;第四五自然段等重点句段进行了有效的朗读指导。诸如“你从他的读中听到了什么?”都是对自主阅读、个性化朗读的诠释。教学中教师一再强调读出自己的见解,读出自己的感情,既是对阅读的引导,也是对朗读训练的指导。

语言训练的扎实。在教学中,我从文本中选取具有语言学习与品悟价值的重点词句进行言语训练;有拓展性的、有运用表达型的、有想象发挥的。如对 “发明”、“发现”的学习品悟,让文本真正成了例子,学生成了语言学习的主人,还可以从课堂教学中明晰地看到学生理解与表达,思想与言语等方面的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中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忽略了课后问题。课后题提出:“课文写得真精彩,我要多读几遍。”“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一百年的科学技术发展”这里表明课文的文字简短也是一种语言美。这和我们平时认为的语言美有所偏颇,因此我有些忽略对文章语言美的感悟。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年级的阅读教学本应该在重点感悟词句的基础上,把握住文章的整体。

总之,只有认真的及时的总结每个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用高层次和高水平来思考,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教学,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创造出新的教育方法,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

1、我觉得:骆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他的语言极具亲和力和激励性,往往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高涨。他不同于一些老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无论学生回答得怎么样,都会始终如一地用上了“你真棒”、“你真聪明!”等语句,这是我们一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语句,往往有意无意间给学生的一些赞赏和“鼓励”过头的情景:造成在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听不到些微的瑕疵,唯恐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甚至有时还未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赞叹之语就已经脱口而出,匆匆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而在实践中发现,开始的课堂气氛热烈,愈到后面愈冷清。分析原因,除预设环节之类的问题外,这种激励性评价的过于频繁和泛化,使评语的激励性和导向作用大打折扣。 而骆老师在教学中,只是通过自己极具亲和力和激励性的语言,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上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品尝到成功的滋味。也使学生获得了自我成长的快乐,体验到学习的意义。这一点真值得我在今后教学中学习。

此外,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倾听,善于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当学生达到理解水平时,教师激励性评语及时准确,并富有激情。“听到你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不断读出了声,还读出了情。”这是一种心与心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共同的拥有。骆老师还常常通过肯定性和描述性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并引导学生体会个性化理解和表达所带来的积极效果。

我觉得:课堂中学生的积极性,并不能靠赞扬就能保护和维系。若教师的引导能触拨学生的心灵之弦,使其思维和情感真正“动起来”,让思维与文本共舞,让精神律动,那也是入心的鼓舞和激发。教师应当在充分肯定学生的独特体验和大胆陈述时,通过对学生的意见的恰当回应,为学生们指名学习的方向,并引导他们对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进行反思,评价甚至调整。

我在教学时努力做到这一点。如:“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而学生在读时,总是读成“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在此我引导讨论两种读法不同的效果。孩子们在比较朗读后,说:“上百万年时间比百万年时间更长,使我们更感受到了20世纪科技成就之多之大。”仅朗读而言,针对学生朗读的重音、速度、时间更长,使我们更感受到了20世纪科技成就之多之大。”教师就可以提出一些建设性的评价,再如:“刚刚这位同学读时,我怎么就没有听出他惊喜快乐的心情呢?谁愿意再读一读?让大家听了就好像亲眼看到科技的迅速变化。”“你读得很认真,如果声音再大些,就更能感受到科技带来的惊喜。”

今后,在语文课堂教学上,我会坚持让学生通过“质疑、解疑,弄清课文内容”的程序去读懂一篇课文。让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同时,静心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篇4

教材简析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四年级上册第八组的一篇说明文。作者路甬祥仅仅用了五六百字,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一百多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令人信服地说明了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交流感受;质疑问难。

第二课时:读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写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二十世纪为什么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从而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了解文章的说明方法,读中学写。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2.检查课文熟读情况

二、课题切入,直奔中心

1.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通过对课文的了解,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题目吗?因为它还不是一句完整句。

——二十世纪是一个科学发达,呼风唤雨的世纪。

2.课文中哪一段说的和课题意思一样?

课题的意思和文中第一段的意思完全一样,这是课文给我们的一个提示,这句话是课文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3.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写下来。(学生齐读,相机板书)

三、联系生活,精读品读

1.整体感知,直奔重点: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句话去学习课文。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认为课文中特别能让人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的句子画下来,做个标记。默读课文时,注意边读边画。

(1)学生自读自画,老师巡视。

(2)学习第4自然段:在全班交流那些让人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的句子。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奥秘……

20世纪,电视、……地球村……

在20世纪的时候,人类有程控电话、因特网、高速火车、远洋船舶,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让我们感受到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出示第4自然段字幕(相机变字体为红色):

(3)20世纪真是了不起的成就!课文举出的这么多成就,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呀?

——舒适和方便

和我们的祖先比比看,哪儿更加舒适,哪儿更加方便?

(4)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快乐,对这些改变,这些成就,你是什么样的心情?你能把这种高兴读出来吗?来,你把整段话读一读。

(5)读了这段话为什么会使你这么强烈地感受到20世纪这么伟大的科学成就?作者是用什么办法来说明的呀?

——举事例、作对比

举事例,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拿现在的舒适、方便与过去的王公贵族来比。让我们也模仿作者的说明方法比一比吧: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相机进行句子训练:用下面的句式说说那时都没有什么,20世纪有了什么。

那时没有……没有……也没有……。

20世纪有了……有了……也有了……。

(6)大家能感受到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好处吗?

(7)运用这样的方法、列举出这么多例子,在说明的时候,更为形象了,更加生动了,对不对?同学们,我们能感觉到这么大的成就,这么大的变化都是20世纪的科学成就带来的,我们怎能不激动地表达(指板书)。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学习第3自然段:

(1)我们从这儿感受到了20世纪呼风唤雨,还从哪儿能感受到?再找找看,继续交流。

第3自然段:“人们只能在神话中……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出示第3自然段字幕相机变色)。

——有惊人的发展,发展速度特别快,好象一夜之间的变化。

(2)了不起的变化!大家从这两句话感觉到20世纪的呼风唤雨,那么,我们祖先的我们祖先的幻想是什么呢?

——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

(3)现在,“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都实现了吗?

a.千里眼是电脑上安装的显视屏,我在北京,别人在上海,可以通过电脑视频对话看见他们。(可视手机更神奇便捷)

千里眼还有望远镜,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还有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地球以外的星星。

b.天上的飞机在天上飞就像是腾云驾雾。(宇宙飞船更了不起)

c.电话就是顺风耳,千里之外一通电话就听见了,电话上还可以实现千里眼,电话上有可视屏,一拨电话一边用上千里眼,一边用上顺风耳了。

(4)上节课我们看的电话就是可视的程控电话。同学们,这些幻想都实现了,其实,何止这么一点点幻想变成了现实,我们的祖先随便说一种幻想或者美好愿望,都实现了,你能举出一种吗?

(5)同学们,在人类历史的上百万年间,我们20世纪利用科学技术实现了祖先那么多的幻想,实在太令人惊叹!文中有一句诗对此进行了称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这句诗出自唐朝诗人岑参写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我们来好好地读一读。

——把这句诗用在这里来比喻科学发展之快再恰当不过了!

学生齐读。

(7)如果把20世纪的科学成就比作这场大雪,那你觉得怎样?

——变化大、变化快、变化多。

(8)诗里面既能读出“快”,又能读出“多”,我们读读这句诗试试看。

(9)我们祖先的幻想就是我们今天的现实,多么强烈的对比,你们感受到了吗?课文中为了说明这个成就,对比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你还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这种对比?

a.“人类在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

b.“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

(10)20世纪我们用科学技术实现了祖先那么多的幻想,我们怎能不赞叹(指板书)。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学习第2自然段:

(1)还有哪些地方让我们感觉到20世纪的呼风唤雨?

第2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总和”。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从原始社会到现在,也有巨大的科学发展,但是合起来没有我们今天科学这么发达,这说明科技特别发达。

(2)“其改变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断句,再读。

(3)是什么使我们发生了如此大的改观和改变?

相机板书:科学

发现发明。

(4)准确地说,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了发现和发明,然后给我们人类带来了改观和改变。

相机板书:人类。

(5)大家能不能在课文中找出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从找到的事物看,发现和发明有区别吗?

发现:是通过探索和研究看到或者找到前人没有找到的规律和现象。

发明:是创造的意思。

(6)谁能用发现和发明说一句话?

(7)指名读这段话。

(8)大家一起回答:20世纪的呼风唤雨靠的是谁?20世纪又靠什么呼风唤雨?

(9)师生对读两个设问句后强调:20世纪,人类利用科学技术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如此大的改观和改变,我们怎么能不说(指板书)。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四、回应开头,凸显中心

1.课文学到这儿,你们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和过去的对此,还是举出的实例,都是在围绕一句话写的。哪一句话?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现在让你读这句话,你会用什么情感去读?

3.让我们带着对课文的体会,带着丰富的情感把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小组合作着读读。

五、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课文学到这儿,第一节课你们提出的疑问都解决了吗?

2.课文中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是科学需要我们带着疑问不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现在,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了,面对新的世纪,你还希望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奇迹来改善我们的生活?

3.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要把生活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要想让我们的梦变成现实,我们小学生现在能做些什么呢?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篇5

一、解题释题导入新课

1.说说生活中有哪些高科技?

2.引入课题;正如大家所找的这些资料所说明的,我们已经到了一个能运用高科技来呼风唤雨的世纪.

板书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3.解题释题:

什么叫世纪?(一百年为一个世纪,20xx年属于2l世纪)

什么叫呼风唤雨?(原指神仙道土运用法力唤来风雨,这里是比喻人们能够比较自由地控制自然、支配自然)

4.过渡引入:让我们一起学习看看人们怎么利用科学来控制、支配自然吧.

二、指导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找出含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片轮读生字.

(1)纠正不良读音

(2)强调读音;后鼻韵——“程”“耕”“幻”“控”;翘舌音——“程”·哲”:第二声“潜”.

①汇报预习:哪些字容易写错?“鞍”右边不是反文.“幻”不能多一擞.

②字词意思质疑——通过预习,哪些宇词你不理解?

3.引导解疑—全班讨论解答,教师相机点拨。

A.难点词释义:奇迹、出乎意料、依赖、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寄托、洞察,归根到底,回顾,改善.

B.易混词区别:发明——发现.(“发现”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是指本来不存在的,是新创造.如电脑电视是人类的发明,而恐龙曾生活在地球上是后人的发现.)

三、初读课文感悟大意

1.指名分节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最正确最流利。

2.说说读后给你留下的印象.

生A:科技发展太迅猛,

生B;人类原先生活的环境太差,没有电灯没有电视……

生C,人类能登上月球、能潜入探海、能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的奥秘等是科学创造的奇迹。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难解字词,知道了20世纪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世纪.

五、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熟读课文。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这篇课文学生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我在这一课时主要是通过读课文来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为第二课时的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在这里我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好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并在读课文时对自己有感受的部分进行交流。从这节课来看,学生对工具书用的并不太好,有很多同学手里没有字、词典,而有的同学却很会利用字、词典,对词语的意思理解的也很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得进一步指导学生用好工具书,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通过读课文同学们都对课文感受很深的段落进行了标记,有的同学画的很好,感受也很深,谈的也不错,这说明通过读课文有的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了。但还有部分同学理解的不是很好,在下节课当中应带领学生再进一步的理解课文内容。

西风的话教案5篇


在生命的重要的一天。我们会将准备好的祝福语送出去,祝福是人际关系的钥匙,让快乐和幸福永远蔓延。您是否能够写出一个有趣生动的祝福呢?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西风的话教案5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风的话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 通过音乐的对比,我们可以了解音乐元素在表达音乐中的作用,感受秋天的不同色彩。

2. 引导学生以自然柔和的声音演唱《西风之语》,启发和教育青少年珍惜时间,热爱生活。

3.培养学生听音乐、观察乐谱、表达音乐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指导学生理解音乐元素的表演。

2. 以自然舒展的嗓音演唱歌曲,表达歌曲的抒情情绪。教学辅助准备:钢琴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首先,进口

课前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用音乐和秋色营造秋的氛围和意境)

问题输入:同学们,欢迎来到秋宫!你熟悉正在播放的那首歌吗?你知道它的名字吗?这首歌描述了什么季节?(秋天)这首歌里提到的熟悉的东西是什么?(冬小麦、字段?)它表现出什么样的情绪?其实,秋天不仅是一个收获快乐的季节,也是一个多愁善感的秋天。让我们欣赏这首《西风之语》。

2. 风的欣赏

1. 听录音。

问:西风的话语是温暖而快乐,还是柔和而抒情?它显示了什么速度和力量?

2. 再次欣赏歌曲的结构

老师:根据歌曲的情绪、速度、力度、节奏等方面的明显对比,我们可以把这首歌分成一段、二段和三段。让我们再次欣赏西风的歌词,感受这首歌的音乐结构。

3.把短语

老师:老师唱一首歌。这首歌由几个短语组成?

3.歌唱“风”美“风”

1. 有节奏地唱旋律

(1)观察四个短语的节奏特征。

(2)找出构成歌曲旋律的音符,用柯达伊的姿势边唱边编音阶。

(3)视唱练耳旋律,找出包含上下音阶的小节。

(4)边唱边画旋律线。

2. 唱的歌词

(1)用“u”型唱旋律,纠正发音方法。

(2)了解旋律与演唱强度的关系并记录下来。

(3)根据力度轻柔地唱歌词。

一次老师陪同学生轻声唱歌(纠正连接)

两次提示呼吸。

跟着伴奏唱三遍,引导学生探索并找到唱最后一句的方法。

四次伴以饱满的歌声。

(4)情感教育:年复一年,充满激情的西风来来去去,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和节日景观的变化,最终这种慢而弱的对待把西风的期望寄托在了我们身上。有什么能提醒我们?时间飞逝,请珍惜它。

3.声音的对比

如果我们用更快的速度,更强的力量和更明亮的声音来唱这首歌,会有什么效果?(唱歌引导学生体验速度和强度对歌曲情绪的影响)歌曲的情绪已经完全改变了,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我们想让歌曲听起来丰富多彩,我们需要注意什么?(演唱速度、力度、旋律起伏、音色)

四、作者简介

谁给我们带来了这首美妙的歌?(作者简介多媒体广播)《西风之语》是音乐家黄子的一首短歌。黄子是20世纪30年代重要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早年在美国学习。回国后,他在国立音乐学院任教,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人才。他是中国早期音乐教育最有影响力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管弦乐《乡愁》、《长恨歌》、《抗敌歌》、《飘扬的旗帜》、《热血》、《九月十八日》、《触唇》、《思乡》、《三愿玫瑰》等。

5、扩大

黄子老师用歌声表达了深秋的遥远,回味无穷,甚至有一丝伤感。许多其他艺术家也在用他们自己不同的形式来诠释秋天。

神。你打算怎样表现你心中的秋天?

西风的话教案【篇2】

 教学资料:

1.学唱歌曲《西风的话》

2.学习竖笛do、re、mi、fa四个音符指法,吹奏歌曲《欢乐小舞曲》。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连贯、优美、自然、和协的声音合唱歌曲《西风的话》,并能较流畅地跟琴识读乐谱。能对指挥的手势、表情做出正确的反映。

2.了解作曲家黄自的简单生平及其音乐代表作品。

3.掌握竖笛do、re、mi、fa四个音符指法、气息平稳、音色柔和、没有杂音。能够大方的吹奏出《欢乐小舞曲》。

教学重点:

唱好《西风的话》,能吹奏《欢乐小舞曲》

教学难点:

二部合唱的统一、和协、均衡;竖笛吹奏的气息控制。

教学准备:课件、钢琴、八孔竖笛等

一、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师:秋天是充满诗意的季节,诗人眼中到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多媒体播放金色秋天的一组图片,背景音乐为伴奏音乐《西风的话》。

师:在这秋高气爽的时刻,让我们一齐欣赏秋的美景,聆听秋的歌声,感受秋的诗情与画意,走进《金色的秋天》。

(设计意图:经过欣赏图片与音乐为学生营造简便、熟悉的环境,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情境,引出课题,并为学唱歌曲做下铺垫。)

二、新歌教学

师:秋天的西风爷爷有话对我们说呢,让我们一齐来聆听《西风的话》。

1、复听歌曲,理解歌词。(第二次聆听)

师:西风爷爷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

师:歌曲《西风的话》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家黄自谱曲、杰出音乐理论家廖辅叔作词,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儿童抒情歌曲。歌曲借“西风”之口,寥寥数语,经过第一人称“我”(西风)与“你们”(小朋友)的对话,简练而生动的描述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点出初秋的特征,饶有情趣,表现作者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珍惜时光、热爱生活、憧憬光明。

2.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

黄自:(1904-1938)江苏川沙人,20世纪30年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美国欧柏林音乐学院及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29年毕业,获得音乐学士学位。后任教于沪江大学和上海国立音专,培养了很多音乐人才。他创作的作品题材比较多样,代表作有:管弦乐《怀旧》,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歌曲《热血》,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玫瑰三愿》等。其作品结构严谨、线条清晰、层次分明,对旋律、和声的民族风格进行了有意的探索。他还发表多篇音乐论著,对我国现代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复听歌曲,感受情绪。(第三次聆听)

师: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

生:柔美、深情

师:作曲家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出“柔美深情”的呢(引导学生从如速度、力度、旋律走向等音乐的基本要素来分析。)

4.再听教师的范唱歌曲。(第四次聆听)

师:下头,教师分别范唱高低声部,请你们感受一下教师的“柔美深情”咯,并请思考教师演唱力度有什么规律

生:……

师总结:上行渐强,下行减弱。

5.高低声部学生分别随琴用“hu”模唱旋律(模拟西风),并画出旋律线。

6.根据旋律线,学生随教师的手势唱出旋律的起伏特点。

7.高声部小组合作学习填词演唱的同时低声部在教师的带领下学唱歌词数遍。

8.低声部用各种形式巩固演唱。(如:学生“小教师”的带唱;与教师的轮唱;用学过的小乐器演奏旋律等。)

9.尝试合唱:

(1)教师(低声部)和高声部的几个代表合唱,其它同学聆听并谈听后感受。(引导他们从声音的统一、声部的均衡、和协方面去欣赏合唱)

(2)两声部合唱,教师指挥并录下学生的“作品”。(要求学生看懂指挥的手势、表情等。)

(3)学生听赏自我的录音,教师引导讨论分析好与不足的地方(与教材的录音作比较)。(注意提醒学生歌唱状态、声音位置与气息控制)

4)再唱,再分析。(提示学生唱好“袄”“高”“蓬”“红”的归韵)反复几次,不断提高。

.教师指挥,放音乐伴奏,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设计意图:新歌教学中先以问题驱动的听赏几遍,让音乐感觉无意识的潜入学生心中;二部合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尽量避免机械和填鸭式的学唱。)

三、学吹竖笛《欢乐小舞曲》

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竖笛的吹奏知识:口型、手型、按指方法、吹奏姿势、气息要求、六字箴言:孔按牢、轻轻吹等。

2.复习sol、la、si、do的指法:

(1)出示指法图,逐个吹奏八拍长音,强调轻轻吹。

(2)看指法图,快速的吹出教师柯达伊手势,吹4拍。

(3)团体吹奏《颂祖国》。

3.学习do、re、mi、fa的指法。

(1)长音吹奏练习,强调“六字箴言”

1=c44

1---|2---|3---|4---|3---|2---|1---‖

(2)看教师柯达伊手势,吹2拍

(3)教师任意唱音,学生吹1拍,强调气息柔和。

4.吹奏乐曲《欢乐小舞曲》

(1)出示曲谱,教师范奏。(也可叫本事强的学生单独演奏。)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旋律特点。

(2)教师总结并简介乐曲:

《欢乐小舞曲》是一首节奏、音调都比较简单的儿童歌曲的旋律,具有舞曲的特点。旋律大多为同音进行,音域仅有五度。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三乐句完全相同,第二、四乐句的旋律仅有一音只差,

(3)学生跟钢琴伴奏划拍识谱乐谱。

(4)学生跟钢琴用“tu”音模唱旋律。

(5)学生跟教师的吹奏口唱乐曲,手按指法两次。

(6)学生跟教师的带奏,分乐句的吹奏两次。(用吐音奏法)

(7)教师、学生的接龙吹奏。

(8)引导学生注意呼吸、演奏姿势、换气统一(0一拍休止处)等再跟钢琴齐奏一次。

(设计意图:从复习到新授、从长音到短音、从无声到有声、由易艰难层层深入。)

四、课堂小结:相约秋天

西风的话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听音乐、观察乐谱、表达音乐的能力。

2. 引导学生以自然舒展、抒情柔和的声音演唱《西风话》,启发和教育青少年珍惜时间、热爱生活。

3. 通过音乐对比,了解音乐元素在音乐表达中的作用,感受秋天的不同色彩。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以自然舒展的嗓音演唱,表达歌曲的抒情意境。

2. 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元素对音乐的表现效果。

教具准备:

钢琴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1.我导入

课前音乐:在期待的领域(用音乐和秋景营造秋天的氛围和意境)

问题导入:学生们,欢迎来到秋天的宫殿!你熟悉正在播放的歌曲吗?你知道它的名字吗?这首歌描述的是什么季节?(秋天)歌中提到了什么熟悉的东西?(冬小麦,田野地狱地狱)它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快乐而活泼)事实上,秋天不仅是快乐的,而且是深情的。让我们来欣赏这首歌“西风之语”。

2. 享受风

1.听录音和唱歌

问题:西风的话是温暖欢快的,还是温柔抒情的?它表现出什么样的速度和力量?

2. 再次欣赏并体验歌曲结构

老师:根据歌曲情感、速度、力量和节奏的明显对比来划分歌曲片段。有些是一段,有些是两段,有些是三段。让我们一起欣赏《西风》的歌词,感受这首歌的音乐结构。

3. 教师:老师唱这首歌。这首歌由几个词组组成?

3、歌唱风美丽windrdquo

1根据节奏演唱旋律

(1)观察四个短语的节奏特征。

(2)找出构成歌曲旋律的音符,在谱写音阶时用可大易手势演唱。

(3)看这首歌的旋律,找出包括上下音阶在内的部分。

(4)边唱边画旋律线。

2、 唱歌词

(1)使用ldquourdquo模拟旋律并纠正发声方法。

(2)体验旋律与歌唱力度的关系并记录下来。

(3)根据强度标记轻声唱歌词。

轻声歌唱(纠正连接线的歌唱方法)

两次呼吸。

与伴奏一起唱三遍,引导学生探索并找到最后一句的演唱方法。

在老师的伴奏下完成四次演唱。

(4)情感教育:每年,深情的西风一次又一次地吹拂。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和季节性风景的变化。最后,缓慢而脆弱的治疗将西风的期望寄托在我们身上,似乎提醒我们什么?(时光飞逝,请珍惜时间)

3.声音比较

如果我们用更快的速度、更强的力量和明亮的声音来唱这首歌,会有什么效果?(尝试引导学生体验速度和力量对歌曲情感的影响)歌曲情感发生了变化。因此,如果我们想用声音和颜色来唱这首歌,我们可以找出这首歌需要注意什么?(速度、力度、旋律起伏和歌唱音色)

4、作者介绍是谁给我们带来了这首优美的歌曲

(关于多媒体播放器作者)“西风之语”是音乐家黄自创作的一首短歌。黄自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重要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早年在美国学习。回国后,他在国家音乐学院任教,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人才。他是中国早期音乐教育最有影响力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管弦乐怀旧曲、清唱剧《长恨歌》、《抗敌合唱曲》、《飘扬的旗帜》、《血之歌》、《九与十八正午》、《红唇艺术歌》、《乡愁》、《玫瑰三愿》等等

5扩展

黄子先生通过歌曲表达深邃而遥远的深秋情怀,回味无穷,甚至有一丝忧伤。也有许多艺术家以不同的自我形式表演秋天。你将如何表达心中的秋天?

6.总结

秋天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在贪婪的秋天收获欢乐和爱情的陶醉。同时,别忘了记录下你喜欢的美好一面。老师期待着在下节课上看到你的作品,好吗?同学们,再见!

西风的话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西风的话》,感受、体验歌曲的力度变化,在歌唱实践中学习气息的控制,保持声音位置的统一。

2、教育学生懂得珍惜时间、热爱生活。

3、认识渐强、减弱记号,感受它们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并能在歌唱中较好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声音位置统一,唱准旋律,渐强、渐弱记号在歌唱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聆听西风。

同学们,大自然是个神奇、多彩的世界,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魅力。今天我们一起随音乐来欣赏段一组图片,你们能看出它们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

小结:对了,是美丽的秋季,当夏天的脚步渐渐走远,阵阵西风就给我们带来了秋天的消息,你们听,西风在对我们说什么呢?

二、自然引导,听歌学唱。

1、初听。

听完了《西风的话》,你觉得西风跟我们说话的时候情绪是怎样的?西风说话的速度又是怎样的?(平缓,较慢)

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老师要模仿西风说话了(根据节奏激情朗诵)第二段师生一起

提问:同学们西风到底对我们说了些什么呀?说完总结:听了西风的话你想到了什么呀?(一年四季的变化,时光流逝得飞快)

2、再听。

请同学们再听一遍,想一想歌曲可分为几个乐句,每个乐句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X X XX XX︱ X

(小结:节奏型一样,旋律高低有变化)

3、三听。

请同学们伸出手指随音乐来画一画旋律线,感受乐曲旋律的高低起伏。师:观察这首歌的旋律线走向,你感觉有什么特点?(高低起伏)

4、认识渐强、渐弱记号。当旋律往上走时,你们会感觉音乐情绪有什么变化?力度有什么变化?那么旋律下行时呢?(逐句学唱)

能找出全曲中音最高的那句旋律吗?如果让你演唱,你会选择用什么样的力度来表现?

现在这几位表现力度变化的新朋友,你认识它们了吗?

5、模唱旋律。同学们,接下来就让我们化身为西风,跟琴完整地哼唱全曲吧!注意西风是有感情的。旋律上行,情绪,力度,旋律下行,情绪,力度,我们试着完善的表现出来。

6、师范唱

7、填词演唱(跟琴)。

提醒学生:

(1)西风是很温柔和深情的,我们也要声情并茂地演唱,大家小腹撑起来,面带微笑

(2)每一乐句最后一个字要唱满几拍呢?休止符换气

8、再唱一遍(跟琴)提醒强弱变化

9、跟伴奏唱(第一遍接龙唱,第二遍齐唱,齐唱时加上身体的摆动)

10、拓展欣赏合唱版的《西风的话》。

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另外一个版本的《西风的话》,大家仔细欣赏,它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合唱)

与你们齐唱相比,有没有不一样的感觉?

11、介绍词曲作家。今天我们听,唱了这么多遍《西风的话》,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岁月的匆匆,一起来看一看这么美的旋律是由哪位作曲家带给大家的呢?(黄自作曲)

重点介绍黄自:黄自秋天回家探望亲人,见到他的侄子侄女一年来发生的变化,感叹时光流逝的飞快写下这首关于秋天的歌曲。

12、欣赏黄自另一作品《踏雪寻梅》

听出这部作品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乐趣吗?

三、简要小结,引发感慨

今天我们在歌声中领略到大自然四季悄无声息的变化,希望同学们能更加热爱自己身边的美景和美好的生活,珍惜时间,珍惜身边的一切!

西风的话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西风的话》,感受、体验歌曲的力度变化,在歌唱实践中学习气息的控制,坚持声音位置的统一。

2.教育学生懂得珍惜时间、热爱生活。

3.认识渐强、减弱记号,感受它们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并能在歌唱中较好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声音位置统一,唱准旋律,渐强、渐弱记号在歌唱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聆听西风。

同学们,大自然是个神奇、多彩的世界,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魅力。今日我们一齐随音乐来欣赏段一组图片,你们能看出它们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

小结:对了,是美丽的秋季,当夏天的脚步渐渐走远,阵阵西风就给我们带来了秋天的消息,你们听,西风在对我们说什么呢?

二、自然引导,听歌学唱。

1.初听。

听完了《西风的话》,你觉得西风跟我们说话的时候情绪是怎样的?西风说话的速度又是怎样的(平缓,较慢)

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要模仿西风说话了(根据节奏活力朗诵)第二段师生一齐

提问:同学们西风到底对我们说了些什么呀?说完总结:听了西风的话你想到了什么呀?(一年四季的变化,时光流逝得飞快)

2.再听。

请同学们再听一遍,想一想歌曲可分为几个乐句,每个乐句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XXXXXX︱X

(小结:节奏型一样,旋律高低有变化)

3.三听。

请同学们伸出手指随音乐来画一画旋律线,感受乐曲旋律的高低起伏。师:观察这首歌的旋律线走向,你感觉有什么特点?(高低起伏)

4.认识渐强、渐弱记号。当旋律往上走时,你们会感觉音乐情绪有什么变化?力度有什么变化?那么旋律下行时呢?(逐句学唱)

能找出全曲中音最高的那句旋律吗?如果让你演唱,你会选择用什么样的力度来表现?

此刻这几位表现力度变化的新朋友,你认识它们了吗?()

5.模唱旋律。同学们,接下来就让我们化身为西风,跟琴完整地哼唱全曲吧!注意西风是有感情的。旋律上行,情绪(),力度(),旋律下行,情绪(),力度(),我们试着完善的表现出来。

6.师范唱

7.填词演唱(跟琴)。

提醒学生:

1.西风是很温柔和深情的,我们也要声情并茂地演唱,大家小腹撑起来,面带微笑

2.每一乐句最终一个字要唱满几拍呢?休止符换气

8.再唱一遍(跟琴)提醒强弱变化

9.跟伴奏唱(第一遍接龙唱,第二遍齐唱,齐唱时加上身体的摆动)

10.拓展欣赏合唱版的《西风的话》。

教师今日还带来了另外一个版本的《西风的话》,大家仔细欣赏,它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合唱)

与你们齐唱相比,有没有不一样的感觉?

11.介绍词曲作家。今日我们听,唱了这么多遍《西风的话》,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到生活的完美,岁月的匆匆,一齐来看一看这么美的旋律是由哪位作曲家带给大家的呢?(黄自作曲)

重点介绍黄自:黄自秋天回家探望亲人,见到他的侄子侄女一年来发生的变化,感叹时光流逝的飞快写下这首关于秋天的歌曲。

11.欣赏黄自另一作品《踏雪寻梅》

听出这部作品描述的是哪个季节的乐趣吗?

三、简要小结,引发感慨

今日我们在歌声中领略到大自然四季悄无声息的变化,期望同学们能更加热爱自我身边的美景和完美的生活,珍惜时间,珍惜身边的一切!

礼仪风采教案5篇


礼仪风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什么是礼仪,礼仪有什么作用。了解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礼仪,知道礼仪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

能力目标: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并能够在交往中加以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乐于以礼待人,形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交往态度,从内心愿意做讲礼仪的人,并体验举止优雅、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

教学重点

懂得待人接物的一般礼仪、与中学生有关的礼仪规范,并能熟练掌握社交的一般礼节是本框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懂得待人接物的一般礼仪、与中学生有关的礼仪规范,并能熟练掌握社交的一般礼节是本框的教学重点。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查阅有关礼仪方面的书籍、资料、网页;

2、准备与礼仪有关的音像资料;收集有关礼仪方面的格言警句或典型的故事;制作幻灯片。

3、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思考展示中学生风采的礼仪及做好表演的准备。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碟片,通过国旗班战士护旗、升旗所展示出的举止,感悟战士们通过礼仪展示的风采。

活动一:记忆回放

1、统计曾参加过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的同学人数,请参加过的同学讲一讲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整个过程及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教师小结:照应课题,得出礼仪的含义,明确礼仪是在人的交往中产生的。

[讲授新课]

活动二:礼仪风采

小组讨论:在学校活动中,哪些礼仪最能体现我们同学的风采?

小结:学生个人的礼仪:如坐、立、行的姿势和笑的表情;与人交往的礼仪:如见到老师问好,进老师办公室要喊报告等;同学间的文明用语、男女生的交往等。

小组表演坐、立、行的姿势。通过学生评论,体会到礼仪是一个人的精神文明的象征。。

学生讨论、观察、阅读、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明确了什么是正确的礼仪、姿态;什么是不正确的礼仪、姿态,请同学们今后自觉改掉不良习惯。

活动三:小品表演(教材上的学生小茅)

思考讨论:

1、 小茅的行为与礼仪有关吗?请指出其不合礼仪的地方。

2、对我们来说,有哪些基本的礼仪要求?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在待人接物中如果遵循礼仪,会容易被人接纳,也有利于办成事情,会使我们变得优雅可亲,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如果我们不讲礼仪,就可能会伤害别人,也会使自己难堪,甚至无法适应社会。

活动四:明礼践行

1、学生组内交流在家庭生活中的礼仪,如自己尊敬父母、关心扶助父母的事例。懂得礼仪在家庭生活中具体表现,掌握基本的礼仪。

2、交流做客与待客的礼仪,如:你到别人家做过客吗?做客时要注意什么?你是怎样做客的?假如你家来了客人,而父母又不在家,你会如何接待客人?

教师总结:

掌握文明、健康的社交礼仪是适应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条件。我们要掌握这些基本要求,并在交往中加以运用。

活动五:展示天地

展示一些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等我国传统节日和圣诞节等外来节日)的典型图片或诗词。

学生竞答:

1、这是什么节日?用多样的形式表达这些节日里的习俗。

2、怎样科学对待这些礼仪习俗?

3、比比谁了解的少数民族礼仪风俗知识多?在《爱我中华》歌声中,告诉学生“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族不同,礼仪也就会不同。要维护民族团结,必须掌握民族礼仪,一定记得“入乡随俗”。

教师总结: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礼仪习俗与外来礼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要做到与时俱进。

反思与提升:

1、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如语言、态度、动作等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写在纸上。

2、把自己的不文明言行投进垃圾箱,争做文明学生。

教学后记:

创设情境,从学生身边、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学生容易感知. 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对于不正确的或不恰当的姿态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自觉改掉不良习惯,提升自己的礼仪品位和礼仪要求。

礼仪风采教案【篇2】

礼仪展风采

翼城五中

任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懂得什么是礼仪,礼仪的重要性,了解并掌握生活中基本的礼仪要求.2.能力目标:通过现实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明白礼仪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的场合要求不同,明白社交礼仪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举止优雅,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教学重点:掌握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礼仪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礼仪落到实处.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每当太阳跳出地平线的那一刻,在雄伟的天安门广场总要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国旗班战士手捧五星红旗,在鼓乐声中.列队走向天安门广场.队伍那么整齐!那么优雅!那么威武!整个过程庄严,肃穆,让观者肃然起敬,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战士们身上表现的就是一种礼仪,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有关礼仪的知识.一、(1)礼仪是礼节与仪式的总称。

包括家庭日常生活中、学校集体活动中、社会交往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各种文明举止行为。

礼仪源于最初的人类交往,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现代礼仪既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相一致,又与一个民族的传统相承接.(2)国旗班战士的形象仅仅只关系到他们的个人形象吗? 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国家 精神文明的象征。我们要具备良好的礼仪素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礼仪的要求.二、思考小茅的行为 小论:(1)小茅的行为与礼仪有关吗?

有关。在家庭日常生活、学校集体生活、社会交往生活中,都有相应的礼仪要求。

问题:(2)对中学生来说,有哪些基本的礼仪要求?

就个人礼仪来说,表现在举止文明、动作优雅、姿态潇洒、手势得当、表情自然、行为检点、仪表端庄、着装得体、讲究卫生等许多方面。

三、阅读“相关链接”故事,思考:大学生求职失败给你有什么启示?

如果我们不讲礼仪,可能伤害别人,也使自己难堪,甚至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四.观看 图片《男篮比赛》和《礼仪小姐》,说明了什么?

总结:礼仪的重要性(作用、意义):

1、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国家 精神文明的象征。

2.礼仪是一门学问,有特定的要求。如果我们不讲礼仪,可能伤害别人,也使自己难堪,甚至无法适应现代社会.3、自觉做到讲礼仪,不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4、按礼仪要求去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会使得我们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被人接纳。

(过渡)既然礼仪如此重要,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姿态优雅,符合礼仪的要求呢?让我们来比一比,评一评。同学们相互观察坐、站、走的姿势,从而掌握合乎礼仪的三种姿态。

五、社交礼仪ABC 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礼仪要求,下面我们来学习有关社交礼仪的知识。

(一)掌握社交礼仪的重要性

掌握文明、健康的社交礼仪是适应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条件。②遵守健康、文明的社交礼仪,是展示我们优雅风采和高尚品德的具体要求,也是我们与他人顺利交往的前提。

(二)如何掌握社交礼仪

(1)小组活动,回答握手礼、待客礼、接听电话礼。

教师总结:社交礼仪涉及交往的方方面面,每个方面都有具体要求。我们要掌握礼仪基本要求,并在交往中加以运用。(2)社交礼仪的掌握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学习、观察和思考。只要我们注意日积月累,就一定能够成为习礼仪、懂礼仪、讲礼仪的人。

(3)同学们说一说我们怎样对待节日的礼仪习俗,例举几项传统礼仪,思考该如何对待传统礼仪

总结:大多数传统习俗应该保留,一些与时代不相合的则应当渐渐被取代.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繁琐礼仪,而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礼仪习俗,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把传统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做到与时俱进。

(4)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礼仪习俗。请一位少数民族同学讲一讲本民族的礼仪,并观看其他少数民族礼仪图片,思考如何对待少数民族礼仪。

总结:要尊重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要“入乡随俗”尤其不能违反民族禁忌,因为这会伤害民族感情,妨碍交往,影响团结。

(课堂小结)这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礼仪的重要性,礼仪的基本要求,社交礼仪的重要性,如何掌握社交礼仪等内容,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争做文明学生.

礼仪风采教案【篇3】

文明礼仪展风采

班级:201205班 主讲人:欧春红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中学生在校礼仪,具体细致地了解在校学生应该做到的礼仪要求,去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

2、学生通过学习文明礼仪,能够指导学生走好人生之路,做个社会有用之人。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学礼仪、知礼仪、守礼仪,做一个讲文明守礼仪的人。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子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新一代的中职生,我们更不能忘记传统,应该力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让文明之花常开心中,把文明之美处处传播。

一、礼仪是礼节与仪式的总称。

包括家庭日常生活中、学校集体活动中、社会交往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各种文明举止行为。文明,使人举止优雅; 礼仪,使人风度翩翩。

小议:参加升旗仪式我们应注意哪些方面?

参加升国旗仪式,衣着整洁,脱帽肃立,行队礼或注目礼,唱国歌严肃,准确,声音宏量。

所以说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国家 精神文明的象征。

二、中职生日常生活的礼仪实例

小论:下列图片,与我们的文明礼仪有关吗?

有关。在家庭日常生活、学校集体生活、社会交往生活中,都有相应的礼仪要求。下面有请我们班班长龚佩宣读《中学生礼仪章程》。大家鼓掌欢迎!(章程见附页)

问题:中学生日常生活的礼仪有哪些要求?

学生的打扮要朴素大方衣着整洁,美观不穿奇装异服。仪容朴素健美。男同学不留长发,不在校内穿无领无袖背心,不打赤脚,禁止敞胸露怀;女同学不烫发,不留披肩发,不化妆,不佩带不相宜的饰品。

三、故事讨论:女中专生求职

有个女中专生去求职。因她的条件不错,公司的人事主管表示可以录用。这个女中专生一时高兴,吃了一块口香糖,顺手把纸皮仍到了桌上,结果她没被录用。这个女中专生哭了,顺手又将擦泪的纸巾仍到了地板上,主管将其拾起放回纸篓。

思考:

1、这个女中专生的行为有什么不妥?缺乏日常文明礼仪素质

2、你怎样看待主管的选择?

3、女中专生的行为和求职失败给你有什么启示? 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懂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文明礼仪的意义:

1、自觉做到讲礼仪,不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2、按礼仪要求去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会使得我们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被人接纳。

3、还能展示我们内心的自信、蓬勃的朝气、振奋的精神,有助于强健我们的身体,给人以美的感受。

四、断一断:校园礼仪:根据自身感觉判断正误。断一断:

五、评一评:班级文明礼仪标兵评选:

开展文明礼仪各项活动以来,我们班同学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在我宣布这次我们班荣获文明礼仪标兵的同学,接下来请我们的年级组长白叶娟老师为她们颁发奖品:

她们是:

六、课堂巩固:文明人自测:你是一个文明的人吗?(题目见附页)结束语:

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种子,它会在我们精神世界里发芽、开花、结果,指导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让我们把文明之花播撒到生活中去吧…… 中学生文明礼仪章程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2、服饰仪表:穿着的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3、尊师礼仪: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4、同学间礼仪: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同学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在这些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

5、集会礼仪:集会在学校是经常举行的活动。一般在操场或礼堂举行,由于参加者人数众多,又是正规场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会中的礼仪。升国旗仪式: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都要定期举行升国旗的仪式。升旗时,全体学生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当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活动,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神态要庄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应抬头注视。

6、校内公共场所礼仪:应该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自觉将自行车存放在指定的车棚或地点,不乱停乱放,不在校内堵车。在食堂用餐时要排队礼让,不乱拥挤,要爱惜粮食,不乱倒剩菜剩饭。“文明人”自测:你是一个文明的人吗?

(1)你平时说脏话吗?

A.不说 B.很少说 C.常说

(2)升国旗时,你能敬礼肃穆,行注目礼吗? A.能 B.有时 C.不能

(3)进老师的办公室,你先敲门、喊报告吗? A.是 B.有时 C.不

(4)你在家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洗碗,叠被子? A.是 B.有时 C.不

(5)瞻仰烈士陵园时,你能保持肃穆吗? A.能 B.一会儿 C.不能

(6)离开宿舍时,你会关好门窗,熄灯再走人吗? A.会 B.有时 C.不会

(7)在公共场所购物购票时,你能按顺序排队吗? A.能 B.有时 C.不能

(8)你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作业吗? A.能 B.有时 C.不能

(9)在学校或在街上遇见外国人,你会好奇地盯着他们看,对他们指手画脚吗? A.不会 B.有 C.会

(10)如有同学生病了,你会主动帮助他到医务室看病吗? A.会 B.有时 C.不会

说明:选择“A”得3分,选择“B”得2分,选择“C”得1分。

分数为30-24 分:你是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举止言谈文明,与老师、父母、同学相处融洽,人际关系好,是个受欢迎的人!

分数为22-16分:一般情况下,你是个文明的人,但有时可能没有认真对待一些事情,特别是一些小事,人际关系一般,是个比较受欢迎的人!

分数为14—10分:许多情况下,你是个不文明的人,人际关系一定很差,是个不受欢迎的人。

礼仪风采教案【篇4】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礼仪的基本要求和意义。

2、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和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3、了解少数民族的礼仪风俗,培养尊重民族风俗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礼仪?

2、讲究礼仪有什么意义?

(三)教学难点

1、握手、待客、接听电话等有哪些相应的礼仪要求?

2、你是怎么样看待中华民族传统的礼仪习俗的?

一、情景导入:

1、升旗仪式:三万多人参加的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课件图片演示)

2、说文解字:(课件说明)什么是礼仪?她是怎样产生的?礼仪属于道德范畴,是礼节与仪式的总称。

从广义上讲,是指一个时代的典章制度;

从狭义上讲,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民族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时代潮流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为人们所认同并遵守,由思想所支配的外在表现的行为准则、规范和形式的总和。

二、讲授新课(一)

因礼仪而优雅

1、小组讨论:在学校活动中,哪些礼仪最能体现我们同学的风采?(课件说明)学校运动会时运动员们的飒爽英姿;上课前跟老师鞠躬行礼;同学见面主动问好;劳动时主动帮女生干重活;同学间互相谦让;集会或整队行进时全体同学的队列队形等。

2、学生个人应注意的礼仪:(课件图片演示)

(1)个人的仪容、仪表:

(2)坐、立、行等的姿态:(学生表演)

A、正确的坐姿(坐如钟)上体直挺,不能弯曲驼背,也不能趴在桌子上,上体与桌椅保持一拳左右的距离;双膝并拢,不可两腿分开;双脚自然垂地,不应高高翘起;双手应该掌心向下相叠或放在膝盖上。

B、正确的站姿人的脊椎呈自然垂直状态:身体中心应置于双足的后部;双膝并拢,直腰挺胸抬头;双肩自然垂放在身体两侧。

C、正确的步态两眼平示前方,上体正直,挺胸、收腹、直腰;身体重心在足部中央,不可偏斜;迈步时重心移至足前部,腰部以上至肩部尽量减少动作,保持平稳;双臂靠近身体,随步伐自然前后摆动;行走路线尽可能保持平直,步幅适中。

3、归纳小结一:

(1)如何正确理解礼仪?(板书)

(2)个人礼仪有哪些基本要求?(板书)(3)讲礼仪、按礼仪要求去做有何意义?(板书)

(二)社交礼仪ABC

1、分组讨论:中国古人见面,有作揖的、跪拜的;西方人见面,有接吻的、拥抱的。现代人见面,用得最多的是握手。根据自己的经验,探讨我们与不同的人见面时握手的礼节:(课件说明)

(1)与同学相见:先出手为敬。

(2)与长辈相见:待长辈先出手后

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礼仪展风采》教案3》

才能相握,最好用双手相握。握手时上身略微前倾,头略低一些,面带笑容,注视长辈眼睛。

(3)与异性朋友相见:女子伸出手后,男子才能相握;女性无握手之意,男性不应伸手,而以点头示意。

2、与人交往的礼仪:(课件说明)

(1)与老师交往的礼仪:如见到老师问好;进办公室要喊报告。

(2)与同学交往的礼仪:如文明用语、互相尊重、宽容礼让、男女生间的交往礼仪。

3、思维碰撞:(课件说明)

(1)小茅的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P83

(2)对我们来说,基本的礼仪应该是怎样的?P83

(3)大学生的行为和择业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P844、我来当家(课件演示)

(1)在家庭中的礼仪

(2)做客的礼仪:

A、你到别人家做过客吗?

B、做客时要注意什么?

5、擂台比武(课件演示)

(1)这是什么节日?有哪些习俗?(可用多种形式表达)

A、春节习俗:扫尘、贴春联、贴年画、守岁、放鞭炮、吃饺子、拜年

B、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端午节习俗: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

D、中秋节习俗:赏月、吃月饼

E、重阳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F、泼水节(傣族)

G、圣诞节(外国节日)

(2)你是怎样看待这些节日的礼仪习俗的?

A、春节:利于生活卫生,营造温馨祥和气氛,巩固发展亲情和友情等。

B、清明节:缅怀亲人,增进亲情等。

C、端午节:激发爱国情怀,推动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

D、中秋节: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远方亲人的怀念

(3)比一比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知识

A、苗族:每年立秋日均举行赶秋盛会,对歌、赛歌、听歌至通宵达旦,歌声不绝,三日不散。

B、白族:有“三道茶”之说,指的是“苦茶”、“甜茶”和“回味茶”。头道苦茶是先苦后甜,能止渴生津,消除疲劳;二道甜茶,放有乳扇、生姜、蜂蜜、核桃等佐料,能提神补气,使人神清气爽;三道回味茶,放有花椒、肉桂等佐料。

C、土家族:以肝肠欲断的哭啼迎接喜庆的出嫁,以快乐的歌舞慰藉死去的亡灵,这是土家风俗。土家人是巴人的后裔,巴文化也被称为巫文化。

6、归纳小结

二:对待传统礼仪习俗的基本态度是什么?(板书)

四、明礼践行(作业)

1、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如语言、态度、动作等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把它写在纸上。

3、把自己的不文明言行投进垃圾箱,争做文明学生。

礼仪风采教案【篇5】

一、[对应的课标内容]

“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与沟通”部分:“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懂得什么是礼仪,礼仪有什么作用。了解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礼仪,知道礼仪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

2、能力目标: 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并能够在交往中加以运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乐于以礼待人,形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交往态度,从内心愿意做讲礼仪的人,并体验举止优雅、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懂得待人接物的一般礼仪与中学生有关的礼仪规范,并能熟练掌握社交的一般礼节是本框的教学重点。 如何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落实礼仪知识,从而展示自己的风采是本框的难点。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课前准备]

⑴、教师准备:

1、查阅有关礼仪方面的书籍、资料;

2、浏览与礼仪有关的网页;

3、准备与礼仪有关的音像资料;收集有关礼仪方面的格言警句或典型的故事;制作幻灯片。

⑵、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并查阅收集与礼仪有关的资料;

2、思考展示中学生风采的礼仪及做好表演的准备;

3、小品《我家来了客人》

六、[教学活动设计及设计意图]

一、设计情景 导入新课 采用情境教学,播放动画,通过国旗班战士护旗、升旗所展示出的举止,感悟战士们通过礼仪展示的风采,从而揭示礼仪对一个国家的作用, 创设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并对礼仪产生兴趣,以趣激学。

二、 show me 请学校礼仪队的成员谈谈自己成为礼仪队成员的感受。 从自身谈起,展示自身形象,从而感悟个人能否讲礼仪直接关系到集体的形象。

三、情境分析 有个大学生去求职,因她条件不错,公司的人事主管表示可以录用。这个大学生一时兴奋,吃了一块口香糖,顺手将纸皮扔到了桌上,结果她没被录用。 听到这话,女孩哭了。把擦泪的纸巾摔到地上。主管将其拣起放回纸篓。 提问: ( 1)这位女大学生的行为有何不妥?如果你是主管,你会录用她吗?为什么? ( 2)女大学生求职失败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 通过对具体情境的分析,回答问题,使学生感悟出礼仪不仅体现个人的文明素养,而且会影响个人的发展。

四、身边的榜样 从语言、行为、举止、交往等方面结合特定要求评选班级的礼仪之星。 从身边入手,推选身边活生生的典范,反省自己,从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所提升。

五、校园扫描 在我们的校园中,哪些场合最能展示我们的风采? 这些场合有哪些特定要求(如在阅览室、在课堂、在食堂、在升旗仪式上等)? 由个人到学校,审视自己,在今后的学校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是对重难点的展开和突破。

六、擂台赛 你说我说谁最好:社交礼仪方方面面(着装礼仪、电话礼仪、拜访礼仪、待客礼仪、称呼礼仪等)。 由学校到社会,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社交礼仪,从而在社会生活中也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也是对重难点的展开和突破。

七、小品表演 家中来了客人 具体体验,更深刻的感受懂礼仪所带来的作用,加深对教学目的的巩固。

八、自我反省 如何提高自己的礼仪水平? 教学的落脚点所在,通过教学最终使学生在行为上有所改变。从而达成行为目标。

风筝活动教案5篇


风筝活动教案【篇1】

作品的语言简洁明快,多重复,富有韵律感,其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声词,更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因此,非常适合小班幼儿学习和理解。

童话《放风筝》描绘的是幼儿熟悉和喜爱的日常生活中放风筝的游戏,非常巧妙的将小白云想象成风筝,又有着无穷无尽变化的风筝,既符合幼儿的思维的特点,富有童趣,又使故事内容具有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小兔在放一只胡萝卜风筝,小猫在放一只金鱼放在风筝,小猪空着手跑来,如果没有风筝他会多么不开心呀!小白云的帮助,让他获得了最有意思的、最会变化的风筝,极大的满足了小猪放风筝的心愿,也留给小读者无限的遐想。

活动设计的第1环节,教师以提问的方式与幼儿交流春天里玩的游戏,自然的将“放风筝“引入活动,引发幼儿对“放风筝”经验的联想。第2环节,引导幼儿边看画面边听教师将故事,同时让幼儿通过动作参与,初步感知故事的内容。第3环节,教师运用留空让幼儿填充的方式,引导幼儿较完整的讲述故事。第4环节,教师应积极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引导幼儿创编新的故事内容。

在最后一环节中,可能由于教师的语言不够生动活泼,无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参与性,以致于幼儿的思想开小差,活动无法顺利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多多加强。

风筝活动教案【篇2】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安全活动教案《放风筝》及教学反思”,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大班安全活动教案《放风筝》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安全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掌握安全放风筝儿歌,能说出需要注意的安全规则,了解放风筝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放风筝的安全规则,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安全活动《放风筝》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了解放风筝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放风筝儿歌,能说出需要注意的安全规则。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放风筝的安全规则。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风筝一个,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这是什么?小朋友喜欢放风筝吗?知道在放风筝时要注意哪些吗?

2、请幼儿讨论并回答

教师先提出问题,启发幼儿讨论,之后教师小结。

(1)师:放风筝要选择什么样的场地?很窄小的街道或者人群拥挤的地方可以吗?上空有很多电线的场地可以吗?坑坑洼洼的场地或者山上可以吗?

(2)小结:放风筝要选择安全的场地,开阔平坦,没有树木,路灯和电线等障碍物的场地比较安全,比如广场或者公园的草地。

(3)师:放风筝时跑得快会发生什么危险?风筝绳很细,如果使劲握住或被缠住会有什么危险?如果在有高压电线的场地放风筝会有什么危险?

(4)小结:放风筝要慢慢跑,留神脚下,不能光顾着看风筝,否则容易被石头或草丛绊倒或踩到坑洼的地方扭伤脚。风筝绳很细,会割伤皮肤,要小心。不要在高压电线附近放风筝,如果风筝缠绕到电线上,可能会使人触电。

3、学习放风筝的安全儿歌

(1)师:刚才小朋友们把放风筝要注意的问题都找了出来,谁能把这些注意事项完整地讲出来呢?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放风筝的安全儿歌

①师:有一首儿歌把放风筝要注意的事项都编了进去。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②教师完整朗诵儿歌

③师:儿歌先讲了什么安全注意事项,后讲了什么?

④集体学习朗诵儿歌

4、总结

师:小朋友学习了放风筝要注意的安全规则,我们一起来回顾。

它们是:要选择开阔平坦,没有树木、路灯和电线等障碍物的场地;要慢慢跑,留神脚下;注意不要被风筝绳割到手;要远离高压线。小朋友在放风筝地时候一定要遵守这些安全规则!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从幼儿喜欢的活动——放风筝贯穿始终,环节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幼儿感兴趣的放风筝活动引入谈话,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观看小朋友放风筝时因为不注意安全或放风筝的地点不对而发生事故的情景,从而体会到放风筝时因为不注意安全或放风筝的地点不对所带来的后果。

幼儿百科: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

关于“幼儿园大班安全活动教案《放风筝》及教学反思”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们了解更多内容!

风筝活动教案【篇3】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撰写人部门

时间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幼儿了解风筝的特点,激发幼儿对风筝的兴趣。

2能力目标: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发展儿童的听力和理解能力。

三。情感目标:在老师的帮助下放低风筝,体验放风筝的乐趣。

活动准备:

实物风筝若干,多**课件《放风筝》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都有那些好玩的活动?(儿童自由交流并表达意见)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在春天很多小朋友都喜欢玩的东西,但是想请它出来必须要先猜一个谜语,猜对了,它才会出和小朋友一起玩,现在请小朋友竖起小耳朵仔细听好了,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 不怕大风吹,就怕细雨飘,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呢?(教师出示风筝)

二、教学过程。

1老师:刚才孩子们太棒了。他们猜是风筝。孩子们,除了老师手中的风筝,您还看到了什么样的风筝?(请幼儿思考并举手回答,把自己见过的风筝尽量仔细地描述一下)

2、教师:老师这里也有许多的好看的风筝,小朋友想不想看?(观赏多****《风筝欣赏》)

三。老师:你看到的漂浮的风筝漂亮吗?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请告诉老师这是什么?(出示**《外形特征》请小朋友观察,说一说,最后老师揭晓答案演示一下)

4、教师:有个小朋友在春天和好伙伴一起和风筝玩,玩过以后他写了一篇小散文,并且还制成了一个小动画,小朋友想不想一起来听赏一下?(****《散文配图》)听过之后,小朋友有什么感想?

这位小朋友和他的伙伴们都分别玩了哪几种风筝?它们的颜色是什么样的?(再次****,按问题听赏)

风筝活动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4、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

教学重点

1、村、丧的字形,磨、坊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1、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2、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课前准备

1、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连词多读几遍。

(1)自读,互读。

(2)不理解的词语。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我来考考你。

一学生拿着生字卡片,让另外学生读出读音,然后再组词(如有可能再说一句话)。

(2)我来说你来猜。

出示词语:

精心 憧憬 依然 踪影 似乎 凌空飞起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垂头丧气 半沉半浮翩翩飞舞

一学生说出词语的大概意思(或做一些动作),其余学生根据他的话或动作,从上列词语中找出该词语。

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1、选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

读后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四人一小组讨论。

3、每组选代表发言。

四、感情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我们心情的变化

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别人交流。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感悟课文,体会我们 的心情变化

(一)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二)找出我最喜欢的部分。

1、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地方。

2、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1)做风筝

重点句子: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②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强调依然。

板书:依然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③练习把不但而且加进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里去,进一步体会我们快活的心情。

(2)放风筝。

重点句子: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②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反映出我们当时快活的心情?

板书:拼命

③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3)找风筝。

重点句子: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①让学生分别找出这几句话,教师出示这几句话。

②学生连起来读这几句话,整体体会我们 当时心情的变化过程。

③找出最能表现当时心情的词语。

板书: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哭 垂头丧气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④练习用上面几个词说几句话,描述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困难、麻烦时的表现。

三、拓展想象

读课文最后部分,思考我们找到幸福鸟 了吗?

让学生大胆想象,能说多少说多少,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

如有时间可以让学生写下来。

##结束

风筝活动教案【篇5】

中班健康活动教学计划《放风筝》适用于中班健康活动主题教学活动,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发展孩子的听力和理解能力,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发展孩子的听力和理解能力,并有助于老师。让我们一起放风筝,体验放风筝的乐趣。快来看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放风筝》。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幼儿了解风筝的特点,激发幼儿对风筝的兴趣。

2能力目标: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发展儿童的听力和理解能力。

三。情感目标:在老师的帮助下放低风筝,体验放风筝的乐趣。

4.体验创建协作游戏的乐趣。

5.了解游戏玩法和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一些物理风筝,多**课件《放风筝》

活动程序:

首先,导入。

老师:现在是哪个季节?有所有有趣的活动吗? (儿童自由交流并表达意见)

老师:今天老师带了很多孩子们春天喜欢玩的东西,但是如果你想问,你必须先猜一个谜语。如果你是对的,它会和孩子们一起玩。

现在请孩子们直立。仔细听耳朵。天空中的鸟被线束缚。

不怕风吹,恐怕雨会漂流。孩子们猜这是什么? (老师放风筝)

第二,教学过程。

老师:孩子们都很棒。他们猜是风筝。孩子们,除了老师的风筝,你还看到什么样的风筝?(请孩子们思考,举手回答,并尽可能仔细地描述他们看到的风筝)

老师:老师这里还有很多风筝。孩子们想看吗? (查看多****)

老师:你刚才看到的风筝不漂亮吗?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孩子们能告诉老师什么?(显示* *,请注意孩子的话,最后老师会显示答案)

老师:春天有一个孩子在放风筝。

演奏结束后,他写了一篇小文章,制作了一个小动画。孩子们想一起听吗? (****)听完后,孩子们怎么看?

孩子和他的朋友玩什么样的风筝?他们是什么颜色? (再次****,听听问题)

5,画画

请让孩子们在脑海里画风筝。画完后,他们将被固定在展板上,所有的孩子都会被邀请去欣赏。

第三,活动总结。

1.引导孩子背诵《放风筝》这篇文章,感受语言的美感,理解色彩鲜艳,色彩鲜艳等单词的含义。

2.欣赏自己和他人的风筝。谁比为什么更好?为什么?

活动额外资讯: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要求孩子们把自己喜欢的风筝带到一起,放风筝,教孩子们如何放风筝,指导孩子们学习放风筝,并发展孩子奔跑和跳跃的能力。

肖克:据说汉朝将军韩欣曾用风筝量过尺。梁武帝用风筝送信,但失败了。

南北朝时期,有的人拿着风筝从高处跳下来,没有摔下来。唐朝张炜被围困时,他用风筝给营救人员写了一封信,成功了。这些解释表明,中国风筝的历史至少有2000年的历史。

自唐代以来,风筝逐渐成为玩具。在唐末,风筝有一个用丝绸或竹笛制成的发声器,风吹起,因此得名“风筝”。也有人说“风筝”这个名字起源于五个朝代。

李伟用一个纸风筝,在上面装了竹笛。

让世界充满爱教案5篇


让世界充满爱教案 篇1

案例背景

教师小结:人有时候很渺小,根本无法抵御外来的天灾人祸的袭击,但世界上海有最强大的力量,那就是人和人肩并肩前进的团结,爱的粘合剂。

这是心的呼唤

这是爱的奉献

这是人间的春风

幸福之花处处开遍

这是生命的源泉──

2、在这次的活动中,我们同学在班级里做了一次爱心小调查,来看一组数据:

你认为我们的世界需要人献出爱心吗?37人(全部)

你认为我们生活的社会有爱心吗?有:26没有:4很少:7

你认为自己有爱心吗?有:24没有:4很少:9

你参加过哪些献爱心的活动?捐钱捐物:30打扫献血:1没有参加:6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下面请以为同学来读一篇亲身体验陌生人爱的故事。

陌生人的爱

一次的外出,在火车上,半夜里渴得厉害,才发现嗓子已经痛得不行,一摸额头,烫手。四顾无助,我只好倒头又睡。第二天早上火车到站时,我已经烧得头晕眼花。

被的士拉到我预订的招待所时,我整个人已经软了,硕大的旅行箱像块巨石横在我脚下。看到守门的老大爷坐在那摇着扇子,我把情况一说,问他能不能帮我把箱子拿上去,他很爽快:“好呀,我中午下了班就给你送上来。”

我管不了那么多了,只想找到房间躺下。因为烧得厉害,闭上眼睛就天旋地转。临近中午,我什么也没吃,饿得发慌发冷,随身带的水也喝完了,而这里是要自己拿水瓶去灌水的。

就在我奄奄一息时,老大爷敲门,说是给我送箱子来了。我赶忙开门,想再麻烦他给我买点吃的来,我想好了,会跟他声明我会给钱的。但是拉开门的那一瞬间,我看到他的另一只手上竟然端着一碗稀饭。

那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美味的稀饭。就在我大口吞着的时候,老大爷又从口袋里摸出感冒清,还跑到二楼的水房给我打了一瓶水。靠着那碗稀饭和那瓶药,我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请你联系生活,结合你的实际说说身边的爱的故事。(学生自由畅谈)

教师小结: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爱的故事,只要我们睁开眼镜去寻找,来看看我们同学又是如何做的,再来看看我们调查的下一组情况。

3、在你以往的献爱心活动中,是出于什么目的的(被迫。好玩。同情还是其他)?

同情:26被迫:6好玩:3其他:2

如果有个公益的爱心活动,定期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务,你会参加吗?

会:24不会:6可能会:7

如果有一个可怜的脏臭乞丐,你会帮助他吗?如何帮助?会:29(主要给钱)不会:教师小结:总的来说,我们同学的心都是善良的,在我们的这次活动中,调查组的同学走访敬老院和环卫所,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声音。

4、我们在行动:

第一小组:福利院

汇报的同学介绍情况,小组成员发表感想

9月14日,也就是上星期六。在那天,我们来到了温州社会福利院。(打开幻灯片)刚踏进福利院时,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整洁安静,一条笔直干净的通道,两排有序的楼房,在道的尽头隐约可以看见一个花园的局部。这幅图片是一座楼房的一个局部,大家可以仔细看看,就可以看到里面是一个运动室。这里是老人锻炼的地方。

因为我们对这里不是很熟悉,所以我们便请这里的工作人员为我们带路。我们先来到第一区──老人区。这里的老人都很慈祥,对于我们的到来也感到高兴。我们和老人进行了一些对话,初步了解了一下他们在这里的生活。他们有的60多岁,有的70多岁,还有的更高。在这里生活的时间也是有长有短,有的住了7年,有的住了2年。虽然他们年龄不同,住的时间也不同,但是他们对这里的回答都是一样的,都说这里安逸舒服。这是我们与老人的一张合影。

离开了老人区,我们便前往智障区,在路上我们还看到了一个活动室,听老人说在节日或庆祝什么的都来这里。前不久的老人节里,就有许多学生和领导来这里,为他们唱歌跳舞。每每说起这个,他们的脸上总能显示出愉快的笑容。

在还没到智障区的门口时,我们便被里面的一个人吓到了。他通过窗子,向我们砰砰得指着我们开枪(手势)。因为这里很安静,突然这么一吓,还真把我们吓到了。结果,我们都有点不敢进去了。后来我们还是前去敲门。那里的管理人员告诉我们,这里不允许采访。于是我们提出拍照的要求,很幸运的,那个人答应了我们。我和另外几名同学进去了,后来其他的同学也相继进来。进来后,我们才发现他们不是那么可怕。虽然他们的举止很古怪,但是他们都不会伤害人,而且对我们都很热情。这是我和他们的一张合影。离开后,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虽然他们的智力有问题,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很坏,或是很可怕,相反,他们都很善良,甚至很可爱。

最后我们来到了老人公寓。这个公寓,刚踏进,印象也是十分宁静,但是在这安静的深处,却是一片热闹的景象。看!他们正在悠闲地打麻将呢!,看来,这里的生活还真是不缺乏趣味啊。

这里是老人公寓前面的一个小花园。听他们说,早晨的时候,有一些人会来这里锻炼,散步。平时没事的时候也会来散散步什么的。

当我们转身的时候,看到了一个让我们十分惊讶的一个镜头。(有2个智障的人趴在窗口,通过栏杆看着我们)这时,我们每一个人都停住了脚步,凝视着他们。我们的摄影师还不忘记拍下了照片。这个震撼的镜头,被我们烙印了下来,看着他们的眼睛,我们的心不免感触万分:

“他们渴望自由”

“他们的心灵是这样的纯洁!”

参观完了福利院,活动就算结束了。在这个活动中,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智障区的人。我想很多人也和我们一样,对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像刚才我们所展示的,虽然他们智商上有缺陷,但是这不并掩盖住他们有一颗善良的心,一分美好的心灵。在这个福利院中,我们看到了许多人,他们有的年迈,有的残疾,有的智障,他们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对社会没有过多的要求,一份关怀,一份爱,就足够了。他们没有很多的奢望,对他们的一丝牵挂,他们就感到欣慰。我们哪怕只是陪他们下下棋,或是聊聊天,他们就会开心。我们哪怕只是偶尔的看看他们,不用每天,不用隔一两天去,他们也会感到高兴。

在这个福利院里,我看到社会给了他们一份关心,给了他们一个舒适的环境。这里的人,把一份份小小的爱,送去给他们。在他们孤单的生活里,给他们送去一份小小的温暖。在这里,他们可以互相的交谈,解闷,或是下棋,甚至是开个玩笑。在节假日里,会有许多人来为他们表演,为他们送去小礼物,开心和热闹围绕在他们周围。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是哪来的,不用想太多,只是一个字,那就是爱。是的,是爱给他们带了快乐,让他们没有在孤单中,寂寞地等待。

其实只要人人都献出自己的一分,不,一点点爱也可以,那么这个社会,不,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让真,善,美的花朵尽情的绽放,并不是梦想!只要你肯献出一份小小的爱,那么孤单,寂寞的人会在这个世界上变得不孤单,不寂寞!

我相信,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份爱,让世界充满爱这个愿望就一定能实现!

第二小组:环卫所

汇报的同学介绍情况,小组成员发表感想(学生发言内容)

没有固定的工作岗位,哪里有垃圾他就会出现在哪里,有时会被人看不起,有时会受到人们的谴责,可是他始终默默地奉献着,不为别的,只为人们能够生活在一个干净的城市之中……

图片1:

这样一个身影,我想在座的每一位都不会陌生吧。是的,一个普普通通的环卫工人他总是会行走在人海人茫之中,穿梭在车水马龙之间。拍下这张照片的一刻,是早晨7点多,她正匆匆地拉着她的工作车前往下一个“工作地点”。她告诉我,年年月月,她每一天都要在5点钟开始她的工作,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不论是严寒还是酷暑,他都要一条一条街的扫,一个一个垃圾箱的清理。中午,他们也只是匆促地吃完中饭,就又要拿上简单的工具赶赴其他地点。当我问他月薪大概是多少时,她的脸上只是呈现出期待,然后轻轻地说了句700多。“700多”也许对我们的父母的薪资而言之是微乎其微,但这些钱是他们付出了多少时间,多少汗水所换回的,真的是很珍贵的。

图片2:

这张是在他和我互相交谈中所拍下的,你可以看得出他又多认真。当时我真的很纳闷,为什么天天扫的路还会有这么多垃圾。也许,第一个浮出你脑海的答案,应该就是居民的生活习惯所导致的。当时,我心里真的有种说不出的滋味,脑中也只有一个印象,就是这些环卫工人真的很辛苦。

图片3:

这个破旧的垃圾车,我想它也已经经历10多年的沧桑了吧。知道吗,从早上5点到7点,这样满满的垃圾已经是第二车了,而且据我的垃圾,总垃圾站离这个住宅区也是比较远的,可见一天来回要多少趟啊。

同学们,你们平时注意过他们吗?也许当他们从身边经过时,你只是用瞧不起的眼光嫌他臭,嫌他脏。但是,当我走近他们时,并不是这么觉得的,其实他们可能只是为了谋生或者是为了这个城市,他选择了这么一个职业。这样的职业是神圣的,我们不应该用有色眼镜看他们。当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时,看到干净的路面时,真的有点愧疚,为自己以前为了图方便而随手丢弃垃圾而感到脸红。

第三小组:写作组的同学通过阅读资料,书写自己的体会来谈谈感想(学生发言)

在我看来,爱的普及范围是非常广的,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而且无时无刻都存在着。

每每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里,彼此之间互相关爱,相濡以沫,可是这些都并不是体现在一些大事情上,只要多留个心,便可在身边找到爱的线索。倘若上学出门,父母总会捎来一句话:“注意安全,路上小心呀!”由于我这个人毛手毛脚的,总是会不留神,搭错了车,于是父母总会时常提醒我,看清车,千万别搭错了,同样的,他们还告诉了我若是搭错的话,应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虽然这些仅仅日常最最平常的话语,可是,也是最细致得找寻到了这种父母对孩子的爱。

祖辈间,也有爱。不仅是他们给的,也有我所给的。周末或是节假日,我总会在父母的带领下,去外公外婆家,爷爷奶奶家,走一走,看一看。和他们聊聊天,哪怕只是一句关心慰问的话,哪怕只是一些嘘寒问暖的话,可是,在他们老人家听来,却会是备感温馨。

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学习上遇到了好多困难,可是身边的老师马上告诉我:困难是,你弱他就强,你强他就弱。让我主动地迎接困难。于是老师便帮我找些习题,告诉我学习方法,这不得不使我对老师更加敬重,更加喜爱。还有,就在这次的运动会上,我迟到导致影响了班级里的比赛项目,我心里真的是十分地难受,可是,同学们却不怪我,努力地安慰我,告诉我其实他们自己也有错。我多希望他们能够骂我,说我,可是他们越是对我如此得好,越让我心中难受。我真的十分感谢他们,感谢他们的谅解,感谢他们的爱!

在社会在中,爱,无处不在。每当我坐公车的时候,总会看到老。弱。病。残。孕的人们,有人会让坐,他得到大家的赞许。也让我对这些特殊群体,更加地小心,重视。有一次,我也在车上让了座,其实在那个时候,我的思想正是强烈地挣扎着,看着他们上来,想让却不敢,可是毕竟是第一次,心里尤其地紧张。当我鼓足勇气让坐时,对方给予的微笑和一声“谢谢”,也让我,心中热热的。

路上,也会看到爱。时不时的,我走在路上,耳边总会有凄婉的歌声传来,是有人在卖艺。我走过去,看着他们窘迫的样子,是拮据的生活吧,我掏出了钱,虽然帮不了他们多少,但这起码是份爱!

其实,在就在我们身边的角落里,只要我们留心发觉,并且让爱发光,给需要爱的人,不吝啬得给予他们爱,社会上不会有爱的颤音,而是完美的旋律!

教师小结:只有心存爱心的人才能够得到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

4、我手抒我心:

通过这次活动,在座的一些同学虽然没有亲自到现场感受。体验,但是我想,你也又很多感想要抒发。有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道:假如世界上没有爱,不,没有假如…让世界充满爱!请同学们结合这堂课的感受,请你用一句或几句话来表达对爱的理解。

5、总结。

案例反思

《让世界充满爱》是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的语文综合性活动的内容,是重在情感目标的培养的课题。通过这次综合性活动,同学们对“爱”这个字眼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首先是体恤我们社会弱势群体,体会他们生活的艰辛,进而懂得了去博爱世界他人,并从奉献爱心中品尝到快乐;其次是懂得珍惜他人的爱,对父母亲人。师长同学有了感恩之心。

教师在这次活动中,只是起了一个指导作用,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生共分为五个小组,整个活动过程从策划实施到展示总结,从开始的统筹到最后的技术,都是学生自己完成的。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他们的自信,非常有利于今后的语文学习。

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通过调查访问。搜集资料。整理加工。展示参赛等,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又将独立自主与团结协作,甚至与竞争比赛都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值得思考的一点是,我们在语文综合性活动中,应该如何突出“语文味”,尤其是这种类型的,在教后的评课中,我们组的老师都提出了思考。

让世界充满爱教案 篇2

教材内容:

人音版初二一单元歌曲

教学目标:

1、让同学们在各种爱心故事、演唱、表演等活动中体验、感受:爱——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

2、在学习中,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注意保护啜子。

教学内容:

《让世界充满爱》

教学重点:

1、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

2、能全身心投入各种表演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并积极参与活动

教具:

多媒体、手式卡纸、小品道具、钢琴

教学过程:

(一)爱心故事导入

创设情景

1、展示四幅有关爱心的多媒体画面,教师在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的'旋律中动情解说(A、非典事迹;B、抗洪抢险;C美国9.11救灾现场;D、希望工程)

2、师:这四幅画面共同说明了一个怎样的情感主题?

3、师小结,展示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二)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1、展示多媒体画面介绍音乐人————郭峰并简单的介绍《让》作品。

2、播放MTV《让》学生欣赏

3、师提供三种学习新歌的方法让学生按自己学习习惯选择学习(A、跟钢琴演唱歌词;B、跟钢琴演唱歌谱;C、跟钢琴哼唱旋律)

4、跟钢琴练习,要求找到自己感觉演唱比较困难的地方

5、请学生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帮助解决并提出OX节奏与X— — —在演唱时应如何把握。

6、再次跟钢琴练习,要求声音柔和、抒情,有感情地演唱

7、尝试用领唱、合唱的方法练唱。

要求:(1)声音统一气息通畅(2)节奏准确充满感情

(三)爱心感悟

1、分析讨论:四人一组合作分析表格曲名速度演唱形式表情风格内容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2、得出答案:曲名速度演唱形式表情风格内容主题《让世界充满爱》慢板领唱、合唱柔和、抒情现代流行

2、提问:通过分析你知道音乐情感与人的情感有什么联系?为什么?

3、出示多媒体,爱心感悟:

A音乐的情感来源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B音乐形式千姿百态,爱——————人类永恒的主题永不改变。

(四)爱心创作

1、展示多媒体:爱心小天使的爱心创作任务,画面上有四个爱心宝盒,请每个小组的小组长任意选择并点击其中一个爱心宝盒,爱心宝盒弹开并显示爱心创作的任务。A、请你们小组成员群策群力做一个爱心礼物;B、请你们小组成员按教师提供的道具编一段爱心情景剧,加油哦!C、请你们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写一首爱心小诗,努力哦!D、请你们小组成员在爱心演出中表演一段歌舞,你们一定很棒!

2、在音乐声中学生活动

3、展示各组爱心创作作品,各小组之间进行评价

(五)教师小结,在《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声中结束课堂。

让世界充满爱教案 篇3

一、活动目的

1、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认识、关爱普通人,尤其是弱者,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2、培养同学们善于与人相处、与人共事、与人合作的精神。

3、培养同学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例如勇于发言,积极参与讨论,善于与人沟通的能力。

4、培养同学们写作记叙文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根据活动主题以及自己的任务,进行定向性阅读或采访等活动,收集相关资料。

2、整理所搜集的资料,每人写一篇爱心故事。

3、每人至少一则故事,四人一组,课前交流,每组选一则最能打动人的。

4、这次作文要求写记叙文。写作之前要多了解有关记叙文的写作要求。“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详略得当”,这是对一般文章的要求。记叙文还有一些特殊要求,“尽量写出自己独特的体察和感悟”,也就是作文的个性化,也非常重要。

5、准备郭峰《让世界充满爱》、韦唯《爱的奉献》、周华健或臧天朔《朋友》等与主题有关的歌曲或音乐。

6、了解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首先要以口语为主,语气要亲切,可根据故事内容,恰当运用停顿、轻重音、语速、语调的变化来表达感情,感染听众,以求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其次可借助表情、手势、姿态、动作等形体语言表情达意,增强表达的生动性;最后还要注意根据现场反应,随时调整自己所讲述的内容和方式。

三、活动建议

“关爱每个伙伴”,讨论内容是:怎样针对需要关爱的伙伴的情况,给予切实的帮助?怎样使个人都感到集体的温暖,与大家一起快乐地成长?因为这次讨论涉及自己的同学,所以讨论的内容要注意不触及同学的陷私,大家说话要注意掌握分寸、要得体,要尊重同学的自尊心。

“同在一片蓝天下”,讨论内容是:交流对街头墙角那些摆小摊的、捡破烂的……的观察、思考所得与感受。这观察、思考和感受肯定有的全面、有的片面,有的深、有的浅,交流讨论可以取得成果共享的效果。尤其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得出的感受,甚至相反的感受,都在班上交流,加以讨论,可以开阔思路,活跃思维,激发同学们的灵性和悟性。

“人人都献出一份爱”,讨论内容是:应该采取哪些行为,应该怎样帮助那些最近媒体上报道的迫切需要帮助的弱者?这个讨论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讨论前的搜集、整理资料,找到需要关爱的目标。在讨论中,注意同学们所能提供的,是力所能及的帮助。要紧的是,培养同学们关爱人的精神,而不在于在物质上给予别人多大的帮助。

四、活动方案

(一)以《让世界充满爱》为背景音乐讲述故事。

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子到海边散步,他注意到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暴风雨冲卷下岸的小鱼。当太阳升起后,水会被蒸发,鱼儿只有死路一条。一个小男孩正一条条地将小鱼捡起来,扔进大海。他一边做一边对旁边惊异的男子说:“这条鱼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是的,靠一个孩子的力量,不可能改变海滩上所有小鱼的命运,但是,他挽救了自己身边的小鱼的生命。小男孩的爱心令人肃然起敬。爱是一种博大的感情,她就像一股涓涓的细流,流淌在人们的心间,你只有用心去体会才能在内心深处引起震撼。

(二)讲爱心的`故事

要求:

1、主题“爱心”,故事必须是真实的,要有连贯性,富于吸引力,能感染人。

2、内容要集中鲜明,所讲故事要能给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

3、灵活运用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

(三)谈爱的感受(说同情,谈互助,讲善良)

同学们漫谈(或分组讨论或个别发言)

人生命运存在着难以预测的因素,生活中会有意想不到的不幸降临,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他人同情、理解和关怀的事。当你面临困难、忧伤的时候,你是否接受过别人的爱心和帮助?请你谈谈自己的经历和当时的感受。

(四)收获

1、有关爱心诗句、俗语、成语。

2、有关爱的歌曲名称。

(五)总结

1、热爱他人从热爱父母做起,父母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最直接依赖者,我们要体谅父母的辛苦,关心父母的健康,分担父母的忧愁。关心的范围逐步扩大,从关心父母到关心他人、社会、自然。(生活中你做得怎么样?)

2、欺侮弱者集中体现了人性中的弱点,这种情况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普遍存在着。例如大国欺侮小国、富人欺压穷人、健全人歧视残疾人、高年级欺负低年级等等。强者对于弱者的优越感及这优越感引发的霸道行为既是普遍的,又是丑恶的。(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3、从“人”的写法来分析,“人”字的结构是一撇一捺相互支撑,彼此扶持。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活在世界上的人都是互相关联的,因此环境优越的人不该漠视人类生活中存在着的苦难和不幸,尤其是不该漠视处于苦难和不幸中的儿童。(当有困难的人需要帮助甚至是需要捐款的时候,你持什么样的态度?)

4、我们不能对他人的苦难持无动于衷的冷漠态度或居高临下的怜悯姿态。我们应尊重被同情人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去爱他们。(请把目光转向街头墙角,看看那些捡破烂的、耍把戏的……他们的外表怎样?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不妨与他们交谈,甚至有一些交往,让彼此心灵沟通。)

五、练习

1、综合探究

“512”汶川大地震,数万生命罹难。“抗震救灾”之歌,响彻中华大地。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灾后各地电视台纷纷举行赈灾义演,下面是四个电视台义演现场的主题词,请从中选择一句加以评析。

湖南卫视:我们都是一家人

浙江卫视:情系汶川

东方卫视:血脉相连,众志成城

重庆卫视:我们一起走过

示例:中央电视台赈灾晚会主题词“爱的奉献”,借用歌名,让人联想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歌词,激发全国人民奉献爱心,用实际行动支援灾区人民。

评析:

(2)为了慰问、鼓励灾区的同学,班上发起了“爱心赠言”活动。下面是部分同学的赠言,请你也写一句赠言。

张明:让我的爱心给你送去温暖,让我的双手把你的痛苦分担。

李敏:告别悲伤,重塑坚强,让我们张开翅膀,勇敢飞翔!

你的赠言:

(3)下面三则材料的标题各有特点,请参照示例,对(二)、(三)则材料进行探究,说说你从中获得了拟文章标题的哪些方法。

(一)奶奶你在哪?

“你们是从北川过来的么”“你们认识王庆芳吗?”这天上午,在重庆医科大学读书的吴花芳在西南医院急切的向灾区伤员打听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是她北川高中同学邓军的奶奶。震后邓军即与奶奶失去了联系。“听说北川过来的这批伤员分布在全市9个医院,最远的在涪陵。无论如何,我都要找到奶奶,然后去照顾她。”吴花芳眼睛湿湿地说。

(二)“妈,别哭,你还有我”

七岁女孩王雨看见不时流泪的妈妈,小小年纪的她掩饰着脸上的伤悲,依偎在妈妈怀里:“妈,别哭,你还有我呢。”其实,小王雨内心的伤痛不亚于任何人,她的孪生妹妹因地震而离去,她偷偷哭过好多次,但在父母面前,她明白,必须坚强,她是父母唯一的支柱。

(三)特殊的“请战书”

重庆大坪医院抗灾指挥部收到了几封特殊的“请战书”。交“请战书”的正是在大坪医院接受治疗的病人,他们申请出院,就是想为灾区的伤员让出床位,而他们中有的刚做手术不久……他们的行动让全体医务人员十分感动。

示例:从材料(一)中我懂得了可用疑问句的形式来拟标题。

班级开展“人间有爱”的专题活动,请你参与,完成2~6题。

【爱心抒怀】

2、下面是小军写的一段演讲稿,请按要求答题。

汶川,这个陌生的名字,连带着崩裂的山体 倒tā( )的房屋和被废虚掩埋的躯体,猝( )然刺痛了我们的神经!灾难中的土地,我们为你心痛如割彻夜难眠 灾难中的同胞,我们为你神情悲恸双目噙泪。我们愿捧出一颗颗炽( )热的心,伸出一双双热情的手,与你们心手相连,bó( )击风雨!

(1)给加点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

(2)依次在方框里填入所缺的标点。

【爱心奉献】

3、小勇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为其补充一两句议论性文字。

汶川一震,举国悲痛。各界人士都在第一时间伸出了援助之手。

飞人刘翔两次共捐出了350万元,还想着为灾区人民再做些实事。主持人倪萍捐出了100万元,还在带动更多的人去募捐。火炬手金晶捐献了6000元,她只是刚刚找到了一份正式的工作。有个路人给了一位卖艺人100元钱,那位艺人道谢之后,转身就将钱投入了不远处的赈灾捐款箱。100元不算多,但也许已是那位街头艺人平时好几天的收入……

有捐款,就有数额;有数额,就有高低。此高彼低,你厚我薄,难免会有些议论。其实大可不必,因为

4、介绍右边这一幅赈灾活动宣传画的内容与含义。

内容:

含义:

【爱心寄语】

5、仿照示例,以灾区一个孩子的口吻给失踪的母亲写两句话。

妈妈 妈妈

我深信你还活着 我深信你还活着

深信地震只能 深信地震只能

击碎钢筋水泥

击不碎你坚强的心

6、四川绵竹地震灾区一位受伤学生转院来南京治疗,你和小丽打算前去探望。小丽准备送他一本《繁星春水》,并在书的扉页写下了一段赠言:

这本书会让你看到冰心奶奶所营造的爱情海洋,真爱的伟大、童真的圣洁、自然的美好,会让你微笑着面对未来,快乐生活。

你准备赠送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在扉页写上一段赠言:

六、写作

1、片断作文

每个同学在纸片上写几句话(和爱有关的),表达自己上完这节课的感悟和体会。

2、篇章写作:

在家庭,你感受到父母的爱;在学校,你感受到师生的爱;陌生的人向你伸出援助的手,你感受到社会处处是美、处处有爱。爱是亲情,爱是友情,爱是真诚,爱是人类永恒的美丽。请以“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表达方式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让世界充满爱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让幼儿懂得人的心灵美比外表美更重要;

2、引导幼儿从爱身边的人做起,付出真爱,让世界明天更美好!

活动准备:课件制作、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看课件听故事《谁美》

2、引导幼儿讨论:心灵美和外表美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3、

小结:因为小猪帮助别人,不怕脏、不怕累,虽然他长的不漂亮,但他的心灵很美;而小猫虽然穿了新衣服,可是不懂得关心、帮助别人,所以大象老师表扬的是小猪,这也说明了人的心灵美比外表美更重要!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关爱身边的人:

图一:操场上,一名幼儿跌到在地;

图二:小朋友剪完纸工,保育员阿姨正吃力的在打扫;

图三:妈妈生病了;

图四:一位老爷爷或老奶奶正吃力的提着一个包在马路上走着;

图五:一位残疾人叔叔或阿姨在乘车,但没有座位。

(1)请幼儿分组讨论;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看法:如果你遇到这些事情,你会怎么做呢?

(3)请幼儿说说还有那些人需要大家的关心和帮蛀?

教师小结

2、观看幻灯片:

(1)关于非典方面的:人们如何奉献爱心抗击非典,最后取得胜利!

(2)关于希望工程方面的:人们如何关爱贫困地区的孩子,使他们有了新的学校,有了学习的可能。

(3)关于环保方面的:人们如何开展各类公益活动、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我们的地球,爱护我们的环境。

(4)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看法

(5)小结: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人需要大家的关心和帮助,还要爱护我们的环境,保护地球,只要每个人都献出自己的一

份爱心,世界明天会更美好!

三、结束部分:

在歌曲《爱的奉献》的歌声中,幼儿以绘画的形式画出充满爱的世界!

让世界充满爱教案 篇5

指导思想

1、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2、培养搜集、组织材料,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前准备

1、开展一次以搜集“爱心故事”为目的的定向性阅读活动。

2、整理所搜集的资料,每人写一篇爱心故事。

3、每人至少一则故事,四人一组,课前交流,每组选一则最能打动人的。

推荐资料

1、歌曲:郭峰《让世界充满爱》、韦唯《爱的奉献》、周华健或臧天朔《朋友》。

2、书籍:《爱的教育》《泰戈尔诗选》。

教学时间

5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以郭峰的《让世界充满爱》为音乐背景讲述故事),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子到海边散步,他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暴风雨冲卷上岸的小鱼;。当太阳升起后,水会被蒸发,鱼儿只有死路一条。一个小男孩正一条条的将小鱼捡起来,扔进大海。他一边做一边对旁边惊异的男子说:“这条鱼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是的,靠一个孩子的力量,不可能改变海滩上所有小鱼的命运,但是,他挽救了自己身边的小鱼的生命。小男孩的爱心令人肃然起敬。爱是一种博大的感情,她就像一股涓涓的细流,流淌在人们的心间,你只有用心去体会才能在内心深处引起震撼。

二、方法指导(投影显示)

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

1、要以口语为主,语气要亲切,可根据故事内容,恰当运用停顿、轻重音、语速、语调的变化来表达感情,感染听众,以求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2、可借助表情、手势、姿态、动作等形体语言表情达意,增强表达的生动性;

3、要根据现场反应,随时调整自己所讲述的内容和方式。

三、讲爱心故事

要求:

1、主题“爱心”,故事必须是真实的,要有连贯性,富于吸引力,能感染人;

2、内容要集中鲜明,所讲故事要能给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

3、灵活运用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

四、谈爱的感受

人生命运存在着难以预测的因素,生活中会有意想不到的不幸降临,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需要他人同情、理解和关怀的事。当你面临困难、忧伤的时候,你是否接受过别人的爱心和帮助?请你谈谈自己的经历和当时的感受。

五、小结

1、热爱他人从热爱父母做起,父母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最直接依赖者,我们要体谅父母的辛苦,关心父母的健康,分担父母的忧愁。关心的范围逐步扩大,从关心父母到关心他人、社会、自然。(生活中你做得怎么样?)

2、欺侮弱者集中体现了人性中的弱点,这种情况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普遍存在着。例如大国欺侮小国、富人欺压穷人、健全人歧视残疾人、高年级欺负低年级等等。强者对于弱者的优越感及这优越感引发的霸道行为既是普遍的,又是丑恶的。(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3、从“人”的写法来分析,“人”字的结构是一撇一捺相互支撑,彼此扶持。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和”。生活在世界上的人都是互相关联的,因此环境优越的人不该漠视人类生活中存在着的苦难和不幸,尤其不该漠视处于苦难和不幸中的儿童。(当有困难的人需要帮助甚至是需要捐款的时候,你持什么样的态度?)

4、我们不能对他人的苦难持无动于衷的冷漠态度或居高临下的怜悯姿态。我们应尊重被同情人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去爱他们。(请把目光转向街头墙角,看看那些捡破烂的、耍把戏的……他们的外表怎样,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不妨与他们交谈,甚至有一些交往,让彼此心灵沟通。)

六、拓展

1、让每个同学在纸片上写一句话(和爱有关的),表达自己上完这节课的感悟和体会。

2、写作:

⑴命题:《这就是爱》或《这也是爱》

⑵话题:博大的爱。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662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