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作文 > 戏剧观后感 >

最新戏剧观后感

最新戏剧观后感

趣祝福作文想知道“戏剧观后感”的内涵和背后的故事请继续阅读。能看见自己喜欢看的电影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在观看的过程中总会生出很多不一样的感慨。想要在心里记住这份思维的变化,选择写观后感是没错的,只有认真观看,才能对作品有深刻、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如何让作品名的观后感写起来更加真实呢?希望我的文章能够让您感受到我的真诚与热情!

戏剧观后感 篇1

现代秦腔的领军人物李梅秦腔观后感

近日来通过优酷客户端反复欣赏了陕西戏曲研究院青年秦腔剧团团长,二度梅花奖获得者、二度国家文化部文华奖获得者及二度上海白玉兰主角奖的获得者李梅的戏曲表演,真可谓是一种耳目一新,春风化雨,透彻心扉的感觉。

李梅以正旦、小旦为主要研究对象,为现代戏剧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现代秦腔剧眉户剧中塑造了多个不朽的艺术形象,眉户《留下真情》、《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等大型剧作中的人物年龄跨度大,性格变化复杂,但李梅却塑造得栩栩如生。大姐的责任,大姐的户主,大姐的无怨无悔,大姐的母亲般,为小妹付出的代价和她个人的奋斗经历,犹如李梅艺术表演下的一座丰碑,屹立在艺术舞台上。

孟教授一个中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富足发达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交大的教授,为了使中国高等教育从沿海推行到内陆,她和丈夫一起加入到西迁的大军里,在西安建立了交大,在西安传播知识,忍受**,以至于把孩子们留在西部扎根,整个剧情跌宕起伏,李梅把孟教授从青春勃发的少女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为事业,为爱情献身的矛盾的、甜蜜的心里,塑造的淋漓尽致,为我们留下了现代社会难得的舞台形象。在现代秦腔改革中,西安戏曲研究所将中西**结合起来,在中国传统秦腔伴奏乐器的主旋律中加入西方乐器,使人物的内心表达更加细腻真实。

李梅不但塑造了多个现代艺术形象,她对古典艺术形象也进行了大胆改革和塑造:“鬼怨”“杀生”中的慧娘的幽怨愤怒;“人面桃花”中的主人公那娇小多情,小鸟依人,妩媚多姿的天真烂漫;“寒窑记”中王宝钏的刚烈、贤淑;秦香莲的正义、烈性和聪明等等都在李梅的艺术表现中无不显现出来。细腻的表现、感性的表情和眼神恰到好处地让人物丰满高大。

李梅入戏是无我的,对人物心里的把握准确到位,这归功于她高深的文化修养,它能够解读人物心理,对剧本的理解研究透彻,剧情及矛盾冲突展现激烈,所以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看李梅的戏是享受,可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呀!大西北的戏迷们,多看看吧!

戏剧观后感 篇2

第一卷包括《暴风雨》《维洛那二绅士》《温莎的风流娘们儿》和《一报还一报》。读莎士比亚的惊喜与读塞万提斯的惊喜是类似的,他们的语言竟这么成熟,细节丰富且有滋味,对话饱满且有重量!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形成的错觉,以为四百多年前的文字一定是简且浅的。

人和世界是两个不同的系统,世界会进化(农业、科技),但是人不会进化,现代人有谁能达到莎士比亚的思考空间,一世一世的人被永恒的欲望和绝望枷锁住,在莎士比亚创造的世界里受着相似的鞭笞。《莎士比亚全集》并非按照创作时间的顺序排列的,《暴风雨》是莎士比亚最后一部作品,赵越胜在《燃灯者》里记录着周辅成先生对《暴风雨》的钟爱。我不知道这位作家是否能预知自己的死亡,让它的最后一部作品说最后一句话。

我能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一部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里强烈地感觉到他急切地要说完的话,佐西马长老的去世以及阿廖沙、伊万、德米特里、卡捷琳娜、格露莘卡冲破瘴气就像是他带着全部的黑色变成土壤让植物在广阔的空间里充分生长。《暴风雨》呢?普洛斯佩罗对米兰达说:

啊,你是个小天使,幸得有你我才不致绝望而死!上天赋与你一种坚忍,当我把热泪向大海溅掷,因心头的怨苦而呻吟的时候,你却向我微笑;为了这我才生出忍耐的力量,准备抵御一切接踵而来的祸患。“上天赋与你一种坚忍”,对女儿的爱是一重寄托。

书,是另一重寄托。普洛斯佩罗并未提及爱情,我们总在孜孜寻求着那为赞美生命灿烂的事物,爱情曾经长久地占据,但最终都只是生命作为一场梦的暗语。普洛斯彼罗带着女儿和书,在孤岛上漫步。他对女儿的爱是最纯洁的爱。这是唯一一种像山一样的爱,它能永远延续下去,与生命的奇迹相匹配。

我知道很多人会说父母的爱也是胁迫,他们只对他们认可的选择给予支持,对逆着他们意思的儿女则加倍中伤,可是我也知道,儿女总有一天会与父母和解,在遍体鳞伤的时候得到父母静默的陪伴,是的,不管父母对儿女的合适的和不合适的爱如何不被儿女领受,我们还是不得不叹服这爱的恒久和迟早的包容,我们还是不得不说这爱让人信任。至于书籍,它们能比绘画和电影更直接地为普通人提供有一。读每本书的时候,都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面孔,以及在你眼前读到的文字。文字本身就契合着人的思考,人的思考是靠着文字才撑开更大空间的,对,最具天赋的哲学家,如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都说过通过文字表达的思想一定会被误解,也许文字确实不能表达思想的全部,可是我毕竟不能够想象,不能用语言表达的那些思想会是些什么?

对于生命的总结,我还没见过比《一报还一报》中公爵所说的更好的。可我不能不承认,即使我再真诚地赞叹自杀的人的诚实与勇气,我仍旧无法不对“生”有着深深的贪恋和对“死”的深深的犹疑怯懦,我现在正好听到《星际穿越》里的coward,对应着这**的那一幕是电影最令人绝望的一幕,没错,是人求生时的不顾一切让人惊恐。这四部剧本里,一个有顽恶的人都没有,在大白面前,没有求全责备,没有相互杀灭。

莎士比亚知道人性就那样,他没有将显露出卑劣的人逼入绝境,他大概希望无论如何,容忍也许总是最没有大害处的。还是那份感觉,罪恶之城的良善和美好有着特别的说服的力量。而这,一直是人类的火种。

这一卷包括《错误的喜剧》《无事生非》《爱的徒劳》和《仲夏夜之梦》。计划的事在越远的海面,越容易使我现在的生活陷入无端的格子里,人的恐惧真的与想到死亡有关吗,还是只因为发现自己内心其实毫无热情和疯狂,知道自己在过着毫无印记的生活。爱情能让人胸腔充满热情和疯狂,生命的意义在于油尽灯枯,熊熊大火,陆地沉降到海底,等到生命终结时,一副枯骨,而不是一副瘫软肥胀的尸身。

在与人笑谑的时候,我是多么厌恶我自己,在不断浪费时间的事实前,我是多么厌恶自己,我觉得自己真真地在把青春砸碎了买馒头,我觉得自己的双手像蜗牛的触角那样又往回退了,我在恐惧。昨天看了关于霍华德·休斯的电影《the aviator》,觉得天才就是内心里有持久的热情和疯狂的人,霍华德和胡安或那个开听证会的参议员,就是两类人,后面那类人也把努力工作认作生活的船体,可他们显然是不同的!我们难道真的可以不管那恒久的胆战心惊——努力工作配不上生命的船体之任——吗?

只有热情和疯狂(的创造),才能担起啊。我总想起毛姆在《人生的枷锁》里最后得出的那倾向,海伍德这些人都悲惨地死了,菲利普最后成为了一个兢兢业业的医生,菲利普为自己避免走上海伍德等人的路而有万千总结,我虽然并不信服这种比较的优越感,但我也承认,也许对像我这样没有真正疯狂所向之事的人来说,把努力工作奉为生活的主体是很合适的。可却也真的没办法隐藏深深的沮丧,在交大,我看过许多努力工作的学生和老师,可能我真的是懒惰吧,我很佩服他们的这股信念,却没办法忍受他们以这信念为优越,因为它并不优越。

我能看到你的努力和认真,我却看不出你的热情跟疯狂,我知道你有严肃的态度忠于这信念,你把这作为“认真的生活”,可是,我就是没办法把它填进我的观念里,因为它真的不是我要寻找的那种方式,目前的我,也只是将工作和读书对半分,我抑制着它,是的,我抑制着它。如果我丢了书,我会更恨自己,因为书是我现在唯一能拥有的激情和疯狂。莎士比亚是这一时期我最生动的安慰。每当我觉得自己是工地上的一个粗制滥造的工具时,我就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一起洗澡。

在《无事生非》里的希罗、《仲夏夜之梦》里的海丽娜和第一卷里的《维洛那二绅士》里的朱丽娅,都有被喜欢的男人不断侮辱的剧情,然而这些侮辱每次都随着最后与那男人的结合而尽弃了。这是令我吃惊的地方,我觉得侮辱是一种很难消解的阴影,如果说爱情有丑陋的地方,那一定是侮辱。侮辱不是严厉的拒绝,而是蔑视和自卑。

因为这些侮辱是从那些人嘴里说出来的,我为这些女孩感到抱歉。但莎士比亚剧里的爱情,却也是简单了许多,爱就立刻爱了,厌弃就立刻刻薄了,回转心意就立刻永结盟誓了,没有那迟疑的周旋忸怩,一个女人不会被第三个男人爱慕,一个男人也不曾被第三个女人喜欢。《无事生非》里的贝特丽丝和《爱的徒劳》里的公主、罗莎琳、凯瑟琳、玛丽亚都是直率刻薄的可爱女人。

我羡慕莎士比亚。我总是能写爱和爱。

这一卷包括《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驯悍记》和《终成眷属》。莎士比亚剧中,如果一个人物不喜欢另一个人物,那语言就会很粗暴,特别是《驯悍记》里的每个人对待凯瑟琳娜,凯瑟琳娜的父亲巴普蒂斯塔对凯瑟琳娜的语言的粗暴更是令人吃惊。两个角色之间关系的好恶,通过语言表现得尤为明显。

女性的贞操是几乎所有年轻女性都会面对的关键。她必须保持童贞直到嫁给一个年轻人。在此之前,她往往会受到另一个年轻人的权利。,莎士比亚也已使用过多次。比如《终成眷属》中海伦娜通过戴安娜的帮助与伯特兰发生关系,比如《一报还一报》中玛丽安娜通过伊莎贝拉的帮助与安吉洛发生关系。

《驯悍记》是到目前我看的12部剧中最令我反感的一部,皮特鲁乔的所谓“训悍”倒不如说是严刑,他用了一个很无耻的说法,把要和凯瑟琳娜结婚的理由归为驯服了的烈马是好马。兄弟姐妹,父女,母子,朋友之间,会有紧张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一直在变化。我想在前一刻压碎对方,但下一刻我感觉彼此很亲近。莎士比亚经常讽刺“盟誓”行为,是因为任何两个人的关系都是脆弱的,都仅仅是附带在“需要”上的。

我从来不希望什么人间处处充满爱,我倒觉得多点在不合自己意思时候的容忍更真实一些,多少挟持都是假借爱的名义。在两个人之间建立的一种常态关系,其实都是一种挟持,比如婚姻,比如团队,比如亲缘,可每个人也许自己对自己本就是一种挟持,被自己的懒惰挟持,被自己的知识挟持,被自己的生活经验挟持。死亡是不是一件特殊的事?

也许死亡不能承受比死亡前两天更重的重量。虚无是我们对死亡的夸大吗?好在这出戏已经结束了,我们还会继续看下去。这次,在去县城的公交车上,前排座椅靠背贴着医院里的男性疾病广告。是个愤怒的男歌手。我看起来不舒服。我讨厌想到那些腐烂的生物。他只是没被埋葬。

从事像莎士比亚这样的创作活动,不是教书,不是唱歌,不是新的社会应用,不是金融,而是创作,无论是写作还是科研。我恒久都在问自己,我应该做点什么。读到现在的莎士比亚,还是很喜欢他的文笔,但读完也并没有十分的满足,反而有点寡淡,也许是喜剧的缘故吧。

如果一个哲学家比一个语言学家差一点,我不能完全同意。并不是每个作家都能达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高度,影响那么多哲学家。莎士比亚剧的情节也许已经包罗了人间万象,但我总觉得生活的情节大多重复相似,它并不能像哲学或者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为读的人打开一片新的天地,所以我已经非常期待莎士比亚的悲剧了。往新天地的通道就像虫洞那样难得,它很窄很深,带人体会那深处的感觉,令你痛哭,令你振奋,令你重新变**。

这一卷包括《第十二夜》《冬天的故事》《约翰王》《理查二世》,后两个是历史剧的开始,《第十二夜》是最后一个喜剧,《冬天的故事》是十六个剧本看下来,最令我喜欢的一个。这一卷我看的时间太长,许多细节都模糊了,许多印象都不太确实了,许多精彩的领悟都不能再现了。但我仍然记得我多么喜欢《冬天的故事》。

最后波丽娜带着在悔恨中度过十五年的老去的利昂蒂斯去看王后赫米奥妮的“雕像”时,我几乎落泪。就像小龙女和杨过十六年后的再见一般。这个高潮是我在莎士比亚作品中感受到的最高点。

15年前,莱昂蒂斯和赫敏之间的对话也残酷到了决心和真诚到了决望的地步。小王子马密勒斯为母担忧而快速病死,安蒂戈纳斯被熊咬死,都与之前的比较谨慎地用到非常死亡很不一样,是震撼的新体验。莎士比亚戏剧很强调命运,命运又由神的权威保证,像《冬天的故事》里的阿波罗。

命运,就像一些在混乱中诱导法律的努力,是或不是同一件事。它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几乎是不存在的。它可以安慰过度自我关心的人,但却不能帮助他们认真做事。过去是什么,过去没入水中,过去不重要了,一种莫大的震惊是在深深的悲痛中的间隙发现自我早就离开了悲痛,只是一种“应该”还在加持着自我。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生活,更不用说随心所欲了。自古希腊以来,意义、智慧、存在、抽象等术语开始满足并折磨着每一个高级大脑,而他们也不知道离地球有多远。

与一些人的交往让我感到痛苦,这种感觉在来交大之后更甚了。这和读书真是没关系,每个人都在用更强大的冷漠对付冷漠(这可能是误解,我的意思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真是让人心累,虽然我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人),对爸爸妈妈的子女来说,这真的太煎熬了。我的办法就是一面避免交往一些人,一面把所能有的耐心啊,热情啊,温柔啊,给爸爸妈妈大姐二姐一哥朱哥筱宇张韬等亲友。

哎,我自己就是会情不自禁地怀有期待地与人交往,不过我忘得更快了。我觉得自己确实能够为家人保证随和的脾气了,但还远不是温柔。读书对我的影响,就是不在乎的变多了,在乎的少了也强烈了。

我有比较明确的想过的生活,那是我现在还做不到的,就是我有独立的经济,使我在远离互联网之后还能够生活(目前我还没有办法一边做程序员一边远离互联网),能在北欧的小镇或是农村生活,夜晚可以完全用来读书。嗯,我知道这里边缺少了一大块,这是我痛苦的源,就是抽象的存在意义对应的具体的事业,就像电影对于科恩兄弟,绘画对于高更。我的机会也许很小,或许我只能找到一份工作,甚至尹珊珊老师还不能有一种奠基存在意义的产出。

我知道那一定是创造,那不是办杂志,不是从政,不是组织活动,那完全不是我想要的,我所渴望的就是创造,我不知道我能创造什么,但那是存在意义的唯一注解。现在不读博,其实也是挺好的选择,我能够更灵活地停止与目前学***的联系,如果去国外读计算机博士,可能会是更长的一段自锁。

从下一次开始,我决定控制我的自我抒发的泛滥,我应该变得专业,回到文本,这还比较难,特别对于阅读时间较长的书,除非放假,大部分时候一本书只能跨越一到两周才能读完。《第十二夜》最精彩的部分是奥丽维娅对女扮**的薇奥拉的告白。莎士比亚的纺锤总是能完美地交汇在结束的地方,每条叙事线都是一条灵蛇,有双胞胎出现造成的冲突还只是莎士比亚的小技巧,在莎士比亚这里,语言就像没有尽头,总有新的可能性,一个又一个精妙比喻扩充着它的边界。

十六个剧本读下来,只有极少的没有生命的文字,这些文字大部分集中在丑角和悋臣身上。新的比喻是激活语言的最好方法,它也是联想,一流的哲学家也用的很好,《哲学研究》里精彩的引申比比皆是。可我始终以为,对**,比喻不是重要的,它只是衣物,不是躯干(《卡拉马佐夫兄弟》是我心目中的标杆)。

天才的直抒的文字就是最好的,如果有最直接准确的表达,哲学家不会使用一个哲学类比。戏剧和**是反过来的,戏剧追求语言的繁华,**追求语言的本质表达的那一方面。我喜欢语言是在被尽力用于直接表达,我感到那种尽力,然后还要再向外一步的时候,用一个比喻捅破,像一只伸出铁窗栅的手。

读书使人自由,自由就是可能性的边界,是相对的世界,你没那么容易到达无语凝噎,只是你不愿学习。抽象的名词能够对应确实的感觉,比如你知道科恩兄弟就是找到存在意义的两个人,比如你知道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字有热情广博的生命力,这时候也许你并不明确知道存在、意义、生命这些大词的由之抽象来的本义。莎士比亚的语言大量的是比喻和抽象词语的使用,但是它们被用的就像它们正处在被创造出的情景里,因为它们在被充分地使用着,当利昂蒂斯充分地诋毁赫米奥妮时,当赫米奥妮充分地表露绝望时,当亚瑟充分地恳求赫伯特不要杀害他时,当理查王充分地表达他常人的懦弱和沮丧时,文字的情感被语词的使用所拔擢出来,我甚至会深怕自己所感受得太浅,以致伤害到了莎士比亚文字的尊严。

每次从下沉到书里,到合上书,我都有那种从那个世界回到现在世界的美妙感觉,嗯,我刚刚还在那个世界怜惜着理查二世,现在则又感到上海夏天的炎热了。

第六卷也是情节连续的四部历史剧,分别是《亨利六世》上中下和《理查三世》,完整的乱世。亨利王属于兰开斯特家族,而爱德华王和理查王属于约克家族,约克家族按序有优先的王位权,乱世即两个家族之间的王权争夺。惭愧,这一卷我读的时间太长,在写之前,我翻阅了四部剧的插图,回忆了大略的情节。

《亨利六世》上里出现了圣女贞德,贞德率领法国人反抗英国在法国的统治,法国是被英年早逝的亨利五世征服的。莎士比亚对英**队里最骁勇多谋的塔尔博的刻画令人印象深刻,只有他能与有神力相助的贞德相抗。塔尔博父子在战场上争论谁该突围,谁该留下战死,虎父无犬子,两人最终一同留下战死。

如果战争仅仅是军队之间交战,特别是海战,其血腥程度远逊于平民暴动。《亨利六世》中开始有凯德领导的平民暴动,就十分血腥了,割头、首级挑在竿头、首级悬于城墙上、首级掷于地,频繁出现,并且是双方都这么干。约克公爵正式起兵。

《亨利六世》下不久,约克公爵即被杀害。约克公爵的三个儿子继续战斗,长子爱德华顺利称王。在《理查三世》之前,因为王位争夺而杀害一位王室竞争对手还是一件很难去做并且要背负巨大压力的事,但是到了《理查三世》,理查做起这些事已经到了毫无顾忌的程度,不管是兰开斯特家族还是约克家族,其男性成员都被杀伐殆尽。

《理查三世》是我目前读过的莎士比亚剧本里最**的一部。这四部剧是场野心勃勃的乱世大戏,莎士比亚一步一步增删重要的枝节和树干(我怎么总是想到多线程呢...),在乱世里,人人创深痛巨,却无人能停止倾轧的车轮,谁在驱动人们痛苦惊悸地**,亨利王一次次的妥协和谈,总只是权宜,总会多更多觊觎,似乎不到荒无人烟,人们就不能安分生活。

这段时间在找工作,写得比较仓促。玛格丽特王后,最后的孤独坚强悲怆的女人。

这一卷包括《亨利八世》《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科里奥拉纳斯》《泰尔亲王佩里克利斯》。《亨利八世》是最后一部历史剧,也可能是最不出彩的一部了,更像是为了介绍当政的伊丽莎白女王的身世而写的。已经读了太久的历史剧了,从《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开始的莎士比亚的悲剧,读起来动人极了。

原来对希腊罗马的原始民主制的反思在莎士比亚这里就有了,民主并不是少数服从多数,更不是所谓的人民**,那样只会造成多数人的**。民主是妥协的,是必须兼及每个个人的。科里奥拉纳斯由于战功卓著被元老院任命为执政官之后,还需要得到所有平民的同意,民主制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不再妄论了,我需要读完蔡定剑的《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之后再想想。

不过我还是想起一个例子,美国的州法官,有的是选举的,有的是任命的。数据表明,如果一个州的法官是选举产生的,该州的死刑判例数远高于法官任命制的州。

《泰尔亲王佩里克利斯》其实有一个完满的结局,但仍被归为浪漫悲剧,它与喜剧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不同,那就是没有丑角了。相比于《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和《科里奥拉纳斯》,这部剧中的人物要简单许多,佩里克利斯逃亡的原因是知道了安蒂奥克斯和公主**的事,这个因由也未再生枝节,不久两人即被天火烧烬;迪奥妮莎对玛丽娜的**也是前面剧本里常用的一种手法,父女失联到父女重逢。而除此以外,几乎全部是善意对待佩里克利斯的人。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爱情属于命运,不死即接受。爱情还是属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在我看来,只要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不该有预期,或是理应理当的想法,得到了是受了恩惠,失去了也就失去了,不留恋。能像科里奥拉纳斯那样“对于他们的爱憎漠不关心”就是最好的了。

莎士比亚戏剧里有一个很关键的支撑是荣誉两字,只这个词我还不能有很多的体会,为什么荣誉在那里是根深蒂固高于生命的。但我觉得这肯定是一件幸福的事,一个人相信荣誉高于生命,这就像解除了死亡的威胁。死亡的威胁,是人的理性冲动,要活下去。

那么如果荣誉也是理性冲动,他即获得了生命的意义,而如果荣誉只是感性冲动呢,这也许就是我体会莎士比亚不能的地方。

这一卷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雅典的泰门》《尤利乌斯·凯撒》和《麦克白》。明天是实***后一天了,心里对实***的老板和同事是感谢的。工作使人快乐,这话是不错的。

工作时间都在思考,都在解决问题,好快乐!只是,晚上回到寝室洗完澡开始阅读莎士比亚,精神就处在疲劳的状态了。自觉我只是极浅地看着莎士比亚,没能将每一句都在心里经过一遍,体味一次。

《罗密欧与朱丽叶》里不该忽略的是,罗密欧在遇到朱丽叶之前正苦苦喜欢着一位姑娘凯瑟琳,朱丽叶的出现立刻就扭转了他;对朱丽叶感情深到愿意并确实付出生命的不只罗密欧,还有帕里斯伯爵,与朱丽叶有婚约的帕里斯。罗密欧形容的伤心的爱情多么好:“啊,沉重的轻浮,严肃的狂妄,整齐的混乱,铅铸的羽毛,光明的烟雾,寒冷的火焰,憔悴的健康,永远觉醒的睡眠,否定的存在!

我感觉到爱情正是这么一种东西,可是我并不喜爱这一种爱情。它又是最智慧的疯狂,哽喉的苦味,沁舌的蜜糖。”这也是有关凯瑟琳的。

朱丽叶的父亲卡普莱特骂朱丽叶的话不堪入耳的程度也是令人吃惊的。

《雅典的泰门》最好的部分正是泰门在落到雅典城外的森林里野居之后。他并非是穷途的一时的转变,一时地愤怒于人。他永远地弃绝了雅典人和雅典城,再未踏入雅典社会一步,埋骨于荒野。

即使他重又有用不完的**,受到雅典的道歉和恳求,重又得到了荣誉和尊敬。一生能有一次真实的大转变的人,伟大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伟大的格罗斯曼,伟大的泰门。这才是第二次的生命。

这便是destiny。《尤利乌斯·凯撒》又有类似《科里奥拉纳斯》里的易受煽动的平民。布鲁特斯和卡修斯杀凯撒的时候,部分以共和为名,部分以一己私心,这是显然的。

但迷迷糊糊的,布鲁特斯和卡修斯最后都变成完全的英雄了。从《麦克白》的导语中,我才知道原来麦克白夫人这个角色是最值得重视的。助麦克白夺权时期的麦克白夫人**坚定,扫除麦克白的疑虑;麦克白称王后的麦克白夫人却因终日的幻觉和记忆回放而疯狂而死亡。

这与麦克白是相反的过程,麦克白反而愈发能适应和愿意残暴。我觉得我在浅草里看莎士比亚是因为,我好像觉得自己有点轻看了,这也是我目前苦恼的状态,总觉得阅读的感受能力损失不少了。《麦克白》里马尔科姆试探麦克达夫那一场也很精彩。

容易不以为然的人也差不多是最无用的。

这一卷包括莎士比亚最重要的三个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瑟罗》。《哈姆雷特》是九卷里最好的一个剧本,这是我初读完的印象,劳伦斯·奥利弗曾自导自演哈姆雷特。我早先看过黑泽明导演的《乱》,《乱》的情节就是来自《李尔王》,只不过从大不列颠变到日本,三个女儿变到三个儿子。

《奥瑟罗》则是被奥森·威尔斯拍成电影的唯一莎剧。三位大导演各自选择了一出悲剧,并且奥利弗亲自饰演哈姆雷特,威尔斯亲自饰演奥瑟罗。《奥瑟罗》对好妻子苔丝德蒙娜的怀疑和嫉妒,在先前的《冬天的故事》里曾经出现过,那恰恰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故事。

不同的是,在《冬天的故事》里,利昂蒂斯用十五年的负疚换来了妻子赫米奥妮还活着的生命的大幸福,而奥瑟罗确实地亲手扼死了妻子,只能自杀以抵悔恨。莎士比亚的悲剧总是在末日面对的时候让主要的争议人物大片死亡。在《哈姆雷特》中,最后一场决斗中,哈姆雷特死去,奥菲莉娅的哥哥莱蒂斯死去,哈姆雷特的母亲——王后格特鲁德死去,当然,哈姆雷特的叔父——国王克劳迪亚斯也死去。

在《李尔王》中,除了李尔王的大女儿戈纳里尔、二女儿里根死去,双目被剜去的葛罗斯特伯爵、李尔王的小女儿科迪莉亚以及李尔王自己也全都去世。《奥瑟罗》和苔丝德蒙娜也在同一天死去。在一部悲剧中,总有令人感到这确是悲剧的那么几场。

对我来说,《哈姆雷特》的悲剧感来自哈姆雷特在决斗前对自己将要死去的预感,他预感到自己会死,“可是,你不知道我的心里是多么不舒服;那也不用说了”。《李尔王》的悲剧感来自科迪莉亚的去世,李尔王抱着死去的科迪莉亚,接受了最后一重致人死命的痛心;老臣肯特在李尔王死后也准备安然接受主上的召唤。《奥瑟罗》的悲剧感来自奥瑟罗传递到我身上的悔恨,利昂蒂斯的悔恨只会有十五年,而奥瑟罗的悔恨连着剧本要延绵到每一个读到它的人心中。

莎士比亚仍然为每一部剧安排若干好人儿不死,像是用一连串死亡换来的一个好的继续。将这三部与《雅典的泰门》《科里奥拉纳斯》《尤利乌斯·凯撒》相比,前三部都有一个起核心作用的主动为恶的人,他往往制造两个大力量的相残,直到对峙的那天才被揭穿,而连续的死亡已经无法挽回。《哈姆雷特》里的国王克劳迪亚斯制造哈姆雷特与莱蒂斯的相残,《李尔王》里的爱德蒙制造其父葛罗斯特对其兄埃德加的误解,制造康沃尔和里根对葛罗斯特的残害,《奥瑟罗》中的埃古挑起了最令人难受的奥瑟罗对好妻子苔丝德蒙娜的怀疑和杀害。

而后三部的悲剧,除了易受挑动的自利的平民外,并没有特别明白的恶人。历史上的劫难往往如此,一个主动的恶和一群易受挑动的人,主动的恶用话语权力控制群体,群体用实体暴力摧毁连接着精神的肉体。

《哈姆雷特》当之无愧是目前为止最好的剧本(还剩下一卷剧本,两卷诗),能明显感到,莎士比亚在语言和对人的深层探问方面很用功夫。读读哈姆雷特在奥菲莉娅面前的自剖,对母亲格特鲁德的责问,对忠实的朋友霍雷肖表达不受感情操控的为人上的钦羡,他自己创作的舞台剧的台词,以及很多次的对自己的责问,就像是莎士比亚在狠狠地逼自己。莎士比亚一步步逼迫奥瑟罗,一步步逼迫李尔王,把他们逼落暴风雨里,作为创作者的莎士比亚,势必要经受同样大的精神痛苦才能够创造他们的痛苦。

就像我能体会到乔伊斯传递给斯蒂芬的重量,陀思妥耶夫斯基传递给伊万的重量,以及托尔斯泰传递给列文的重量。这种重量通过阅读在传递给我,这便是与大师的相通,我感到自己在承接一部分他们,我感到幸福极了。《李尔王》里有无与伦比的一场,即第四幕第六场,埃德加将一块平地描述成悬崖边上,骗想要跳崖自杀的失明的父亲葛罗斯特,让葛罗斯特相信他已经从悬崖下跳下但是因为神的意思,他没有摔死,他还不到死的时候,于是使父亲重新有了活下去的力气。

这最感人的一场承自《李尔王》里最残忍的一场戏,在莎士比亚的剧本里是从来没有过的,康沃尔剜去葛罗斯特的双眼。想象三位大导演从莎士比亚戏剧里做选择很有意思,他们都能从莎士比亚那里摘出那最使他们熟悉和感叹的人啊人。

这一卷包括《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辛白林》《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辛白林》与《冬天的故事》比起来倒更似喜剧,伊默琴女扮**闯入两个哥哥基德律斯和阿维拉格斯生活的洞穴一段最为让人欣喜。像《温莎的风流娘们儿》这样完全的喜剧在莎士比亚这儿是不多的,更多的是被称为悲喜剧。

这套莎士比亚全集的排布大体是依次喜剧、历史剧和悲剧,但喜剧部分和悲剧部分都有气氛相接近的悲喜剧。《辛白林》的剧情更具童话的特征。受到伊丽莎白·泰勒主演的电影《埃及艳后》的影响,《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给我的印象也是略为乏味的。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一定是莎士比亚作品中最野蛮的一部,最令人难以忍受的就是拉薇妮娅的悲惨生命。那是公元前四世纪的罗马,两千多年前的常态的野蛮。这样凶猛的野蛮,依然还横行于世,isis继承了《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里的纯粹的恶:

阿伦、奇伦、迪米特卢斯。isis激起我有生以来最大的仇视。我恨任何的野蛮!

这一卷包括新近归入莎士比亚名下的《两位高贵的亲戚》《爱德华三世》和《一错再错》(又名《悲伤的恋人》),因而都是苏福忠先生的新译,译文与朱生豪先生是有差距的,朱生豪先生虽然也是用白话文翻译的,但他所生活的二十世纪上半叶还是白话文最有味道的时期。值得一提的,莎士比亚全集中有一部分是合作的剧本,也归到莎士比亚名下,读时应该有所区分的。我之所以写这段文字,是因为第三个剧本《一错再错》和《堂吉诃德》里的一个故事的情节非常相似。

这是件很有趣的事,莎士比亚的生卒年是1564年到1616年,而塞万提斯的生卒年是1547年到1616年,并且两人都是在1616年4月23日逝世的!《堂吉诃德》第一部出版于1605年,遗憾是不知道由之改编而来的《一错再错》的莎士比亚原作《卡蒂尼奥》写于什么时候,但我总觉得应该是一方取材自另一方,又或者这个故事是共同地取自另一个更古老的著作。《一错再错》和《堂吉诃德》里的角色非常对应,朱利奥对应于卡尔德尼奥,莉奥诺拉对应于卢斯辛妲,而亨里克斯对应于堂费尔南多,薇奥兰特对应于多罗特娅。

有趣有趣,读书的乐趣,哈哈!

戏剧观后感 篇3

有尊严,有希望地活着

——观《日出》有感

对曹禺先生的《日出》剧本,我仔细读过几次,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心情读罢总是会有不同的感受,有着不同的收获。此次借着桂迎老师的课堂,我第一次亲眼观看了新版《日出》,对《日出》中的人与事,对曹禺先生关于社会的思考有了更进一步的感悟。

新版《日出》的开场着实让人感到意外,仔细一想却又是恰到好处。它以陈白露的悲剧结局开始,颠覆了以往的版本,给人以种不落俗套的感觉。同时,与陈白露刚开始时的“交际花”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巨大的反差更加有利于观众感受到剧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与社会黑暗现实。

在这部戏中,演员们都有着出色的发挥,将陈白露的“交际花”、潘月亭的旧时资本家、方达生的穷知识分子等形象都鲜明地表现出来。我想借此机会谈谈我对黄、李的新认识。他们两个算不上主角,但是,他们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揭露和对剧情的展开都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来说一下黄省三。黄省三是汇丰银行的一名普通书记员,但是,在当时社会他却并不“普通”,他是一个与当时社会格格不入的一类人。他老实本分,他勤奋持家,他清廉自重,他爱自己的孩子,他有着知识文人的廉耻之心。

这些本应是社会上人们的优秀品质,但最终却产生了他亲手毒害孩子、把自己逼疯的悲剧后果。不得不说,这是对当时社会对曹禺的强烈讽刺。在剧中,演员成功地诠释了自己的这些形象,令人深思。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黄省三所表现出来的对人性的懦弱和无知。当濒临生命底线而不能使自身得到救赎时,他却依旧死守着卑微贱命的一点可怜自尊。“好啦,叫你要饭,你要顾脸,你不肯做;叫你拉洋车,你没有力气,你不能做;叫你偷,你又胆小,你不敢做。

你满肚子的天地良心,仁义道德,你只想凭着老实安分,养活你的妻儿老小,可是你连自己一个老婆都养不住,你简直就是个大废物,你还配养一大堆孩子!我告诉你,这个世界不是替你这样的人预备的。”这段话是李石清对他说的,却是完整而准确地道出了黄省三的人性的懦弱,道出了他死守知识文人道德底线,不敢逾越雷池的顽固思想。

当生活的现实摆在眼前时,他却无所作为,听众命运的安排。他想到了死亡,想到了给孩子下毒来解决他们长期的痛苦,但他想不起反抗,想不起做什么,想不起改变自己的命运。“太阳今儿格西边落了,明儿格东边还是出来。

没出息的人才嚷嚷过不去呢”。像黄省三这样的人,是曹禺先生给那个时代人民的一个提醒,目的是唤起人们对腐朽社会的反抗精神,唤起人们对自己命运的掌控感。

再来谈一谈李石清。李石清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在我看来,他是曹禺先生笔下最完整、最成功的形象,也是剧中的角色之一。他和黄省三有很多的相同点,他们一样地,对自己的孩子有着深刻的感情,都是在万丰银行为潘月亭工作,都是被社会遗忘的底层阶级人士。

然而,李石清和黄省三的差异更大,这体现在他们在人性上的巨大差异。李石清有着一个平凡的出身,却有着自己的智慧与眼光,有着自己的想法与规划,极像一名久经沙场的战士。他凭借着自己的曲意逢迎、阿谀奉承与投机取巧,最终做到了银行秘书甚至“襄理”的位置。

他在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的间隙间苦苦地挣扎着,以求在生活的重担之下寻求一丝喘气的空间。但是,他不能喘气,他需要一直低着自己一直想翻身的头,寄生于上层社会人的丑恶嘴脸之下。在这种压之下,他的价值观被扭曲,他深深明白,在那个时代,只有阴险狡诈才是他的最终出路。

于是,他偷看潘月亭签下的合同,认为这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虚荣心;他对黄光裕的绝望无动于衷,甚至暗指自己会跳楼自杀来解脱自己。这样的人是可怕的,“哼,我要起来,我要翻过身来。我要硬得成一块石头,我要不讲一点人情。

我以后不可怜人,不同情人;我只要自私,我要报仇”,这就是他自己心中的呐喊之声,是自己在经历几十年社会交际之后深喑出的道理。

然而,他不知道,无论他多么努力,他仍然只是一个底层的小人物。他无法摆脱自己悲剧的结局,甚至自己的孩子在最后病危的时候,他却依旧挣扎于自己命运的翻身,欣赏着潘月亭惨剧的收场。在汇丰工作几十年后,他只剩下潘月亭给的20元钱,甚至还有捐款,但他失去的却是他无法挽回的亲情、青春和尊严!

黄省三和李石清,两种成长过程,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相同的悲剧结局。曹禺先生如此着笔,此剧如此演出,通过对比,将一个黑暗的社会,“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清晰地呈现于观众的眼前,引发现代人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

通过对李石清、黄省三这两为现代人的人物形格的探讨,我们知道他们中的一部分是由于自身人性的缺陷造成的,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整个社会氛围在人物形格演变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这对我们当代社会的建设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在当今社会,我们或许无法做到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快快乐乐、无忧无虑地活着,但是,我们应该努力保证保障人们活着的权利,不能让活着成为人们的一种负担,让活着成为一种煎熬。甚至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人们活的有尊严和价值。小事情、小黄等的悲剧命运不应再在当代社会上演,一个人优秀的道德品质不应成为一个人失败的原因!

“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是的,只要我们抱着希望,面朝东方,总是会看到一个全新的太阳升起来的。每个人,都应该有尊严的活着,有希望的活着!

戏剧观后感 篇4

洛阳一高高三(2)班尹姝瑶

读莎翁要有耐心,否则要急得你满屋跑眉毛。

我当初无疑是很无耐心的一个人,因此我的眉毛现下淡得很-----都跑光了。

《罗蜜欧与茱丽叶》五场十二四幕,我以为其实只要一句戏词便好------风华绝代的小姐立在窗台上,望着心上人大场喊道:“哦,罗蜜欧!为什么你是罗蜜欧!

”只要这一句便足矣。这悲剧尽交待个清楚。

只怕观众是都要不干了。

要说起来,东西方的戏剧总有些异曲同工的妙处。东方的戏剧之中也总要有那么些华丽丽的铺陈,戏折儿子才曲词悠扬声腔婉转,戏台上是否化浓妆的胖女人且不论,戏词儿便吸了人进去。

美事意种奇怪的东西,不谈实用性。是卷起的蕾丝边或是锦衣的宝石袖口,让一个故事出人意料地有价值。

我记得莎翁的画相上,左耳是戴着耳环的,式样儿很相互,长相也不华丽,面相上人还清瘦得很,不知这单薄的身子怎么装下这爱情的繁缛。

莎翁剧里的主角儿多不讨我喜欢。大部分太执著,而执著通常造成悲剧。当然,它是存在的。即使看起来不好,它的存在也是合理的。

我倒是比较爱那些小人物,配角儿:朱丽叶啰啰嗦嗦的乳母,哈姆雷特的好友心腹霍拉旭,与王子斗剑的寻除病奥菲丽娅的史长雷欧提斯更有优雅刚毅的王子范儿;而奥赛罗里反面人物伊阿古,心眼儿虽坏,却比刚愎自用的摩尔人要强上许多-----

这种感觉像是许久以前看电视,《士兵突击》里我最爱史合伍六一,《亮剑》里赵刚比李云龙顺眼;《人间正道是沧桑》里我最喜欢的角色是柯蓝和柯兰的母亲;《西厢》里莺莺和张生都是不及红娘半分可爱。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情节的局限性。主角要有点拘束,配角更讨我喜欢。作为符号人物,主角儿有使命有更大的责任,总之,是暴露更多,也反而让人易于忽略一点一滴眉目含情。或是这样说:

妻子不如妾,妾不如盗,越显得让人提不起兴趣。反而是众生蝼蚁即使庸庸碌碌也来得更有味儿。也许是因为露面太少反而神秘了吧。

管他呢。

戏剧,无非正剧喜剧悲剧,无非悲欢离合,无非是写出来的思想的咆哮,无百开头,过渡,结局。猜得中狂不是开头或结局,都不枉走一回。

戏剧观后感 篇5

我是一个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在我的记忆中,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似乎和父亲没有太多交集。我留下的也是一个严厉和难以接近的形象。父亲长期在外打工维持生计,自己在家读书,聚少离多,没了在父亲怀中撒娇的机会,没了在父亲的鼓励中成长的经历,由此我甚至一度以为父亲对我根本没有什么感情。

但是,随着自己的成长,我对父爱的理解也更加深入,慢慢地懂得了父爱的伟大。父爱并非依靠言语表达,有时父亲那淡淡的一缕回眸,父亲听到自己消息时的呵呵一笑,都是他表达对孩子深刻感情的方式。

看完《我爹我爸》之后,好好回忆一番,我眼前便浮现出了那一幕幕与父亲在一起时的场景。当我听说我被浙江大学录取的消息时,我父亲兴奋地通知了这个亲戚和工人。此时此刻,他心中一定有无限的喜悦,为儿子的成功,为儿子的成功。

平时和父亲通**时,彼此之间的对话总是有些不连贯,此时的他,说出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一句句简单的家常话,更是于无言之中传递着对自己儿子的一份份希望与关心。

父亲对我们,有着太多的恩情。他们用他们的生命默默地保护我们,用他们的肩膀,用他们的背,用他们的心,保护我们免受伤害。对父亲,我们能够做的,只能是平时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或许我们一句句简单的问候,也能让他们收获莫大的欣慰与感动。

看完《俺爹我爸》,感慨万千。太多的话想对父亲说,但无论说多少话都无法表达自己的感情。我想将戏中最后一句献给我的父亲,相信这句话,也将是看过这部戏的人都想对我们伟大的父亲说的——“我爱你,爹!”

戏剧观后感 篇6

《莎士比亚戏剧》读后感范文1

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

(生存还是毁灭,那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种智慧伴随着无数代人,他们走过了如歌如烟的岁月。

海伦出世刚19个月,就得了一场大病,因而失去了视力和听力.所以,在之后的五年中,海伦的家人都对她百般宠爱,什么都听她的,使之成为了一个爱发脾气的“小暴君”.终于,在1887年3月3日海伦刚6岁零9个月时,安妮.

莎莉文来到了她家,成了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海伦疯狂地爱上了学习,脾气也好多了.在莎莉文小姐和海伦的共同努力下,1896年10月,海伦进入了剑桥女子中学;1900年,她又进入了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1904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令人惊奇的是:

海伦会说话.海伦在英国文学方面十分杰出,她也很爱阅读,虽然有些报纸、**她不能直接阅读,但通过莎莉文老师及其他人的帮助,她也能够阅读,从而获得了无数知识.她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

被美国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七律。长征》这篇诗文,我们早已学习过,它讲述了红军长征的总过程。这一回,我们学习了《金色的鱼钩》这一文,让我体会到了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辛,是我有很大的感触。

——题记

马克思曾赞赏“英国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说:“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我也必须被莎士比亚的戏剧所钦佩。优美的对话和曲折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了我。

对于《莎士比亚戏剧》这本书,我已沉入其中。

事实上,生活本身就是一幅画。有人画出春天的生机、夏天的阴凉、秋天的丰收和冬天的希望。但也有人画出了春天的寂寞,夏天的焦虑,秋天的凄凉,冬天的悲哀。绘画的色彩取决于画家对生活的态度。

罗滨逊对生活的不断追求和对交流的渴望,都源于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崇拜。而这些也都正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戏剧观后感 篇7

戏曲进校园作为国家文化复兴战略的组成部分,其意义在于通过创造戏曲与年轻人的交集,对戏曲事业的振兴和青少年精神培育两方面同时产生深刻影响,让青少年因亲近戏曲而变得高雅,让传统戏曲这一中华文化瑰宝得到延续。

当前,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自觉开始强化,西方文化的影响仍然存在,两种文化的冲突正影响着成长中的孩子们。文化的寻根之旅不只存在于漂泊在外的华侨华裔后代,也广泛存在于国内校园的在校学生中。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的年青一代应具有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具有千百年来积淀而成、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

戏曲作为集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融合吸收了诗歌、音乐、舞蹈、美术、服饰、武术等艺术精华,可以很好展现中华美学风范。通过戏曲传艺、传神、传德,讲述中国道德故事,褒扬家国情怀、优秀品格、善良人性,引人向真、向善、向美,可以很好地传承中国精神。因而,戏曲进校园将为学生们架起文化上联通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孩子们自觉地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思想涵养和价值支持,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向善向上。可以说,戏曲进校园为校园文化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精神世界的塑造提供了无限可能。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戏曲剧种以平均一年一个的速度在消失,观众老化分流,“戏迷”“戏粉”锐减,戏曲衰落,前景堪忧。中国戏曲孤独的守护者们一直坚忍不拔,孜孜以求,坚守定力,苦练内功,遏制流失,用心传承。当然,在西方文化剧烈冲击的背景下,我们在思考戏曲的存在与发展问题时,也有一种现象,即习惯于在继承与创新这对关系的讨论中本能地维护传承的价值。强调对戏曲本体的坚守,这是不错的,多年来正是这样的价值倾向保证了戏曲的存续。但是,对于一直在寻求更好发展的戏曲来说,另一对关系也同样重要,那就是戏曲传承与传播的关系。传承保证戏曲本体在发展过程中不走样,保持其内在的规定性,保证这个文化种子的基因不变异,保持其特殊的审美质量和精神。传播则是传承得以存在的阳光雨露。在戏曲行业走向复兴的初始阶段,我们特别需要关注传播的价值,捕捉传播的机遇,选准传播的途径,瞄准传播的优先群体。

最近两年来,全国范围的系列利好政策正助推戏曲繁荣,戏曲界应顺应变化,努力将多年传承积累的成果转化为全社会的价值资源,主动将传播作为阶段重点,在中小学普及戏曲常识,讲述戏曲所承载的中国故事,科学引导孩子们看戏、听戏、学戏、唱戏、爱戏,培育更多年轻观众,涵养更多的`戏曲人口,从根本上解决戏曲事业发展后继乏人这个瓶颈性问题。可以说,戏曲进校园政策为戏曲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了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642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