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上下前后课件 >

上下前后课件分享

上下前后课件分享

上下前后课件。

教案课件是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要的课件,就需要我们老师要认认真真对待。 创新的教学课件制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家有没有写教案课件方面的苦恼呢?您想找一篇美文“上下前后课件”不错哦,如需更多工具请持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上下前后课件 篇1

活动目标

1. 知道物体有长有短。

2. 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并能比较物体的长短。

3. 能从周围环境中的物品学习比较长短,感受长短认知的乐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长短,知道物体有长有短。

难点: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并能比较物体的长短。

活动准备

巧虎玩偶、多媒体PPT课件、两根长短不一的红绳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啊,巧虎妈妈要带着我们的好朋友巧虎去超市买东西,他们在超市里看见了很多有趣的东西,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们看见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吗?

2.出示图片,引出主题

(1)利用出现的长短不一的金箍棒、铅笔、直尺、勺子等物品,让幼儿知道物体有长有短师:哪个物品长?哪个物品短?

(2)通过谈话法,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还有什么长短不一的物体,进一步巩固知识,让幼儿知道物体有长有短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我们教室中还有哪些物品有长的,也有短的?请你们找出来,说一说。

(3)通过观察、比较、谈话等方法,让幼儿学会比较长短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长短的呢?

(让幼儿根据以往的经验,说一说如何比较长短)

3.小结:知道物体有长有短,比较长短时,要使物体的一端对齐(利用并置比较的方法比较长短)边说边操作:两个朋友比长短,先躺下,左对齐;眼睛向着右边看,就能比出长和短。

活动延伸

1.利用两根长短不一的红绳,进一步巩固知识,让幼儿学会比较长短。

2.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学习比较长短,体验长短认知的乐趣。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上下前后课件 篇2

[教学内容]

[教材简析]

本课教学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教材提供学生熟悉的教室场景,让学生通过观察,领会上下、前后的含义,认识上下、前后的方位,再组织学生领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想想做做通过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习惯和应用意识,同时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2 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1 观察:小朋友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黑板、讲台、课桌椅、小朋友)

3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板书:认位置)

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 (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 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

(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 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

讨论后汇报:

小组学生相互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

前拍拍,后拍拍,

先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后面的小朋友是

再让学生转换位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你后面的小朋友是。

情境1:有几只小动物,看到小朋友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也高兴地赶来了。(投影演示动物图)

情境2:小动物们为了答谢小朋友说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想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它们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来排排队

情境4:最后,小动物们还邀请小朋友去看电视呢!(投影演示组合家庭影院)

[总评]

认位置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具体地讲,这节课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2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描述物体所在位置,不但培 养了学生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位置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

3 选用了观察、讨论、游戏等生动活泼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喜闻乐见中主动探索位置关系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 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能力培养。如小组同学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小组成员间开展互帮活动,把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等等

上下前后课件 篇3

一年级数学上下前后教案的三维目标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目标一:理解数字的概念和计数方法

- 理解数字的概念:知道数字是十进制数,包括数字0到9以及它们的符号和表示方法。

- 计数方法:学会用数字表示数量,包括数字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

2. 目标二:掌握基本算术

- 理解算术运算法则:学会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能够使用这些运算法则解决问题。

- 掌握基本运算符号:学会使用符号“+”、“-”、“×”、“÷”进行基本的算术运算。

3. 目标三: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会观察和分析数据:通过观察和分析数字之间的关系,发现数字的特征和规律,从而解决问题。

- 学会思考和推理:通过思考和推理,解决问题并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以上三维目标只是一般情况下的概括,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会因为不同的教学场景和教材而有所不同。

上下前后课件 篇4

一年级数学上下前后教案三维目标

数学是一门重要且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学科。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掌握数的认知、加减法基本技能、逻辑思维等基础数学知识。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全面而系统地学习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制定合理的教案,以实现三维目标。

首先,教案需要围绕数学知识点和技能来设定目标。数学的目标主要包括算数、几何和应用题三个主要方面。针对一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设定以下的目标:

1. 算数目标:

- 掌握数的读写和数的大小比较;

- 熟练掌握0至9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 通过数的排列和分类等方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 几何目标:

- 了解基本的二维几何形状,如圆、正方形和长方形等;

- 理解和使用位置方位词,如上、下、左、右等。

3. 应用题目标:

- 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案需要详细安排不同环节的内容与教学方法。为了实现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

1. 算数环节:

- 引导学生通过实物和图片等直观的方法来认识数的概念;

- 利用游戏和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计算技巧;

- 制作数的排列和分类的任务卡片,让学生通过组织、排列和分类等方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 几何环节:

- 利用图形卡片、模型等直观的教具,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二维几何形状;

-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等方式,掌握位置方位词的使用方法。

3. 应用题环节:

- 通过故事情境和实际问题等形式,引导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利用分组竞赛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最后,教案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小组合作和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调整教案中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并为学生提供进一步的巩固和拓展。

总之,一年级数学上下前后教案的三维目标是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合理设定目标、详细安排内容与教学方法,并定期评估和调整教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并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的数学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下前后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感。

3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遵守公共秩序的教育。

【难点、重点】:

1会辩认和区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具、学具】:

教学挂图,学生的文具用品等。

师:今天是什么日子?开学的第一天,你一进到班级里看到了什么呢?现在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一些与方位有关的话)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刚才说的这些话中就蕴含了一些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方位的知识。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1上下。出示挂图。

老师介绍南京长*大桥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

(1)自由观察这幅图,你发现有什么?

(3)上面和下面是两种相对的位置关系,能*存在吗?卡车在上面,火车在下面,行吗?(引发思考,并说出理由)

(4)卡车在轮船的面。轮船在火车的面。卡车的下面有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还能提出问题吗?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5)如果把你的书、文具等物品摆一摆,你能说出它们的什么在什么的上面?什么在什么的下面吗?你能提一个问题吗?

(1)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图上画了什么?

(2)找一找图上有哪些位置关系?并回答书上的问题。

(3)强调前面和后面也是两种相对的位置关系,不能孤立存在。

拍手游戏。教师说方位,学生拍手表示。

自己回家画一幅图,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画出来,并对家长说出它们的方位。

上下前后课件 篇6

在教学设计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了一系列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情景,在教学上下的时候,设置了指一指游戏,问学生鼻子的上面是什么,让学生指一指,在教学前后的时候,又让学生排队,激情引趣,烘托气氛,让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手、动口又动脑,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理念。

“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植根于现实”,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如:教学上下的时候,出示大桥的情景,同时让学生看看教室的上面是什么,教室的下面是什么,当有学生说出有垃圾的时候,又可以进行讲卫生的教育。教学前后,通过排队的情境,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前后的相对性,又能进行社会公德教育。

但是,这节课虽然学生说得很好,讲的流畅,学的欢快,却也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 :

1、参照物的概念要讲吗?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上,要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位置的相对性,但是这感受是什么程度呢?但教师提问,为什么火车一会在上面一会在下面的时候,学生是很难讲出来参照物不同的,我觉得只能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体会到相对性就可以了,不用加以总结。

2、为什么上课讲得头头是道,而作业却错误百出呢?在教学前后的时候,巩固练习中,动物游泳比赛,有部分学生填了上下。说明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并没有完全理解。而在楼层问题中,学生的第几层的概念没有发展完善,最高的一层有部分学生会认为是第一层。特别在谁的上面,在谁的下面对学生来说也是难点。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快来抢占沙发吧~

上下前后课件 篇7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让学生了解在生活情景中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知道可以在平面上用两上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平面坐标最基本的知识。

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敏锐地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

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1、出示主题图,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3、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4、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

6、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把原来排在第二位的同学,依次往后进行调换,换三次,最后一次换到了队伍的末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引导学生说一说:“同学在()同学前面,在()同学后面,()在最前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先摆数学书,再把数学本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最后把笔盒放的数学书的上面,并说说,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2、出示第11页的第1题。让学生自由的说谁在谁的前面面谁在谁的后面

3、确定位置,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上下前后课件 篇8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操作活动,复习巩固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概念。

2、培养幼儿动作灵敏、反应迅速、动手动脑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大、小球(与幼儿人数相同)、大小盆各一个、长绳短绳各一条、长短毛线绳与幼儿人数相同、长桥短桥各一座、玩具娃娃(娃娃前放有8片雪花片,后放有8个易拉罐)、大树一棵(树上有与小圆点幼儿数相同的小果子,树下有与大圆点幼儿数相同的大果子)大圆点、小圆点的粘贴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附儿歌《大家拍手笑哈哈》。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幼儿自由选择大圆点、小圆点进入活动场地。儿歌《大家拍手笑哈哈》导入。简单说明户外活动要求。

出示许多大小球大盆小盆让幼儿观察。

师:场地上放有许多球,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球有什么不同?

师:请大花把大球拿起来,放到大盆里,请小花把小球拿起来放到小盆里。

幼儿边操作,教师边指导。如:某某小朋友你拿的是大球还是小球?再交换活动一次。

幼儿之间互相比较,谁的大谁的小。

2、复习巩固区别长短。

出示二根绳子,一根长绳,一根短绳。

师:场地上放有两根绳子,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着两根绳子有什么不同?

幼儿边活动,教师边指导。如:某某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你走的是长绳还是短绳?再交换活动一次。

幼儿每人取一根毛线绳,互相比较长短。说出谁的长谁的短。

3、复习巩固区别前后。

出示玩具娃娃让幼儿观察哪是前面哪是后面。

幼儿边活动,教师边指导。如某某小朋友你在哪里玩。幼:我在娃娃的前面玩或我在娃娃的后面玩。再交换活动一次。

游戏:看谁反应快。师:小花站到老师前面,大花站到老师后面。再交换活动一次。

4、复习巩固区别上下。

出示大树,让幼儿观察树上有什么?树下有什么?

师:请大花去摘树上的果子,小花去拿树下的筐子。摘到果子的大花,请把果子放到树下小花的筐子里。

幼儿边活动,教师边指导。如某某小朋友你在哪里摘的果子?要把果子放到哪里?再交换活动一次。

教师引导幼儿互相观察,说出头在身体的上面,脚在身体的下面。

(三)结束部分:

游戏结束:幼儿按大小头饰分成两组,分别跑过长短两座“桥”大花去拿树下的大果子,小花去摘树上的小果子,再分别到玩具娃娃的前边与后边。

教师讲评,表扬活动认真的幼儿。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上下前后课件 篇9

教学内容:

课本3页例2,练习一第3、4、6、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建构,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数对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2、通过课堂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3、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一、 复习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复习:先用数对表示班级某一位同学的位置,再说说数对的第1个数字表示什么?第2个数字表示什么?

2、 揭题,提出学习目标。

让学生先说说,再出示学习目标:

(1)方格纸上什么线表示列,什么线表示行。

(2)利用方格纸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1、 认识方格纸的列与行。

竖线是列,横线是行。

2、 自主学习,小组内展示。

(1)独立学习课本3页例2,并完成问题1和问题2。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探讨。(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在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错例,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

(2)指名学生板演。

3、全班展示。

(1)问题1:熊猫馆在第3列第5行,用(3,5)表示;海洋馆在6列第4行,用(6,4)表示;猴山在第2列第2行,用(2,2)表示;大象馆在第1列第4行,用(1,4)表示。

(2)问题2:让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标出各个场馆的位置。如:飞禽馆(1,1)在第1列第1行交界点上……

三、拓展知识外延。

1、完成练习一第3、4题。

2、完成练习一第6题。

(1) 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数对的哪个数字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数对的哪个数字也发生了改变?

(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小组内互相交流、探讨。)

(4) 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5)汇报:图形不变,右移时,列变了,数对的第一个数字改变了,上移时,行变了,数对的第二个数字改变了。

(6)学生质疑问难,激发知识冲突。

a、针对同学的汇报,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b、教师引导学困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在学习中碰到困难了吗?能把你遇到的困难说给大家听吗?那你对同学的展示有什么想法与建议吗?

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

上下前后课件 篇10

教学目标:

1.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4.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挂图、小动物贴图。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

学生自由说。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

学生汇报。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新课

1.上、下

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

2.前、后

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

在黑板上贴出小动物贴图,让学生用前、后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指名说。

三、集体游戏

1.一切行动听指挥

请几名学生在教室内随意走动,当教师说停时,向全体同学说一说自己所在的位置,要求用上所学的方位词上、下、前、后。

2.画鼻子

在黑板上画一动物头像,让学生轮流给小动物添上鼻子,做游戏的学生需

蒙上眼睛,其他学生可用所学方位词提醒该同学,让其顺利添上鼻子。

四、全课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

左、右

教学内容:《义教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3~4页

教学目标:

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立左、右方位感的过程。

3.能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条,体验其相对性。

4.培养学生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

教学重、难点:

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感知自身的左右

1.创设问题情境。

师:小朋友们会念拍手歌吗?喜欢玩吗?谁能来表演一下?

问:小朋友们,刚才他们是用什么拍掌的?

2.体验左、右。

(1)师:请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

(2)看一看。

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自己灵巧的小手。

(3)说一说。

师:谁来告诉大家: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呢?

(4)师小结: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小朋友们瞧瞧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

(5)生说。(要求学生摸着说。)

(6)揭示课题。

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举左手,举右手;举右手,举左手。

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

拍一拍:

在身体的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拍两下掌。

二、感知群体中的左边、右边,建立方位感

1.找一找。

(1)第一横排坐在最左边的是谁?最右边的又是谁?

(2)第二横排中,从左往右数,第__个同学是谁?从右往左数,第__个同学又是谁?

师小结:同一个人,从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同。

(3)你的左边是哪个同学?右边又是哪个同学?

(4)同桌互相说一说。

你的左面、右面都有哪些同学?

(5)全班交流。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创设问题情境:一只小猪找不到回家的路,请小朋友用学到的前、后、左、右的知识帮小猪找家。

(2)学生展开讨论。

(3)计算机演示结果。

(4)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体验左右的相对性,加强理解

1.创设问题情境。

(1)师:老师和你们是面对面站的。请你判断:老师举得是哪只手呢?

(2)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全班交流、验证。

师小结:两个人面对面站的时候,左、右刚好相反。

2.游戏巩固认识。

(1)师生齐举左手。

(2)师与生演示。

老师的右手搭在同学的哪只肩上?

老师的左手搭在同学的哪只肩上?

学生的右手搭在老师的右肩上。

学生的左手搭在老师的左肩上。

(3)两生演示。

伸出右手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自己的右手褡在对面同学的右肩上。

自己的左手搭在对面同学的左肩上。

(4)全班齐做。

3.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判断:上楼、下楼的同学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2)同桌讨论、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3)汇报:计算机演示结果。

师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应把自己当做走路的人。平时我们上、下楼时,都要靠右走,按次序地走。

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拓展运用

1.计算机演示:小白兔用前、后、左、右的知识介绍自己的卧室。

2.学生运用前、后、左、右的知识介绍生活中的情境。

3.师小结,全课结束。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621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