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小学第四单元教案 >

小学第四单元教案热门15篇

小学第四单元教案热门15篇

趣祝福范文大全(编辑 快乐小精灵)这篇“小学第四单元教案”经过我的精心设计希望能够给您带来惊喜。老师在上课前需要有教案课件,只要课前把教案课件写好就可以。 学生反应的准确性可以体现教学的专业度。以下建议或许是你需要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第四单元教案【篇1】

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这篇文章中心突出,结构鲜明,语言优美。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地描绘了小兴安岭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抽出、欣赏、浓雾、献出、酸甜可口、又香又脆、密密层层、严严实实、人参、又肥又厚、松鼠、飞舞、宝库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2. 学习作者抓景物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自学指导法,讨论交流法

四、教学媒体

网络课件

五、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预习课文,学会自学;

2、初步理解,总体把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我们曾爬过黄山的天都峰,欣赏过它的秀丽与险峻;我们曾游览过河北的赵州桥,惊叹过它的坚固和美观。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东北的小兴安岭,领略一下它的美丽与富饶吧!

1、看地图,介绍小兴安岭;

2、读题,抓重点词“美丽”。

二、指导预习

1、出示“一读二画三想四讨论”,指导自学。

2、思考:(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的?

(2)课文哪些自然段总写?哪些自然段是分写?

3、预习反馈:

(1)分段抽读课文,说说这段主要说什么?

(2)认读识记生字词。重点分析“膝”、“临”等。

(3)问题反馈,质疑问难。

三、学习1、6自然段

1、抽读首段;“你觉得小兴安岭有什么特点?从哪些词句看出?”

(1)“数不清”、“几百里”、“绿色的海洋”(树多、树绿)

(2)导读。(夸张、惊喜)

2、抽读、默读第6自然段:

(1)“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景色 诱人”、“大花园”、“巨大宝库”等)

(2)导读。(赞美、热爱)自读,抽读,赛读。

四、课堂作业

1、完成生字词语的书写:

“献”字的左边的“南”字里边是两个短横,不要少一笔。

比较记忆:“刮”——“乱” “挡” ——“档”

2、熟练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通过假想旅行,我们曾到过美丽的日月潭,到过富饶的西沙群岛,我们感受到祖国南方的风光美如画。那祖国的北方又是怎么样呢?在祖国的东北有许多高大的群山,其中有一座山,名字叫“小兴安岭”,那里可美了,像个大花园。课本上称它是:“美丽的小兴安岭”。(点击打开课件主页)。

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乘坐飞机,到东北去,继续我的假想旅行。好吗?

要想坐上飞往小兴安岭的飞机,同学们必须先会读这些词语才能获得飞机票,你们有信心吗?

二、整体感知课文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乘坐我们这飞往小兴安岭的航班。你们到小兴安岭去旅行,心情一定很愉快吧!那你们是在明媚的春天去,还是枝叶繁茂的夏天去?是在在金黄的秋天去,还是在白雪皑皑的冬天去呢?看!小兴安岭已经张开她美丽的怀抱,迎接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播放小兴安岭的风景图片。)

1、欣赏了小兴安岭美丽的四季,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①小兴安岭非常美丽,动人;②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③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 诱人;④小兴安岭像一座美丽的大花园;⑤小兴安岭像一座巨大的宝库……)

2、小兴安岭确实景色优美、特产丰富,那么在课文中作者是怎样描述的呢?作者是通过抓住什么景物的描写来展现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的呢?让我们赶快到课文中看看吧!

三、抓住重点句段,品读体会。

(一)、学习“春天”一段。

1、指名读。

2、谁来说说作者春天来到小兴安岭都看到了哪些景物?

3、作者又是怎样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来描写的呢?你觉得哪一句写得最好?

过渡:刚才,我们抓住重点词语读懂了这一自然段的每一句话。谁来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景色。)

4.小结读书方法:一读二画三想四讨论

5、怎样通过朗读来体现这种生机勃勃的美呢?(边读边想象画面)大家在朗读时就要注意突出描写景物特点的词语。

(1)、自己体会语气来读一读。

(2)、指名试读。

小结过渡:听着大家的朗读,可以看出,大家好像还沉浸在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天里。小兴安岭的其它季节也同样的美丽迷人!请同学们按照刚才“一读二画三想四讨论”的方法分组学习“夏、秋、冬”三个自然段

(二)按上述方法,学生分组自学“夏、秋、冬”三自然段。随时进入讨论区把自己的学习收获与大家交流。

1、学生按上述学习方法,阅读理解课文“夏天”一段。

2、检查自学

(1)、这一段有几句话?

(2)、这四句话都像我们介绍了那些景物?

(3)、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3、概括本段段意。(谁来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

4、朗读训练:这么美的景物,我们来读读好吗?喜欢哪一句的就来读哪一句。

5、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指名发表的见解。

过渡:春天的芬芳、夏天的葱绿、秋天的金黄、冬天的洁白,构成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多么美丽的一幅图画啊!

难怪作者欣赏完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大声感慨——

全班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过渡:刚才一组有声有色的镜头,已经在我们的头脑的“银幕”上放映出来,那么,怎样通过朗读来体现小兴安岭的美呢?

朗读提示:春天,语调要轻而缓,读出“春天”给小兴安岭带来的勃勃生机,读出作者对小兴安岭美丽春天的赞美之情。夏天,描写树木部分要读得热烈;描写晨雾部分要读得深沉有力;后两句要读出美的快感。秋天是收获季节,对小兴安岭的“献出”更应该读出赞赏的激情。冬天应该注意作者句中拟人化的描写,因此应读得生动,富有情趣。

6、学生有选择地朗读课文。

7、指名朗读。

四、说话训练

小兴安岭真美啊!同学们,如果我们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为什么?

五、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这篇文章中心突出,结构鲜明,语言优美。作者按“总—分—总”的写作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第1自然段先概括写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的特点,然后第2至5自然段分别具体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最后总写小兴安岭像“大花园”、“宝库”,浓笔重彩地描绘了小兴安岭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贴切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充满感染力。

六、小练笔:写一写家乡的一处景物

板书设计:

总 “绿色的海洋”

春: 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夏: 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

秋: 白桦、栎树、松柏、落叶、山葡 榛子

冬: 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 富饶

总 “大花园”、“宝库”

小学第四单元教案【篇2】

4.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

2.学会15个生字,正确运用“象、像”、“称、秤”,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议论、果然”的意思,知道“直、才”在句子中的作用,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曹冲称象的办法以及他和官员称象的办法之间的联系。难点:曹冲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课前准备:

玻璃器皿装上水、木船、玩具象、天平、投影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放《三国演义》主题歌,你们看过(听说过)《三国演义》吗?

2、请学生自由回答。

3、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的名字?你怎么知道的?(随机表扬阅读面广的学生,告诉学生搜集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

一、导入

1、启发谈话:曹操是三国时魏国的丞相,一次,有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就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象。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板书: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象”

2、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设计意图:由课题的出示,引发学生思考质疑。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造、秤、得、倒”等字的读音。

(课件出示反馈时,学生会读哪个就读哪个,读对了的,其他学生跟着将这个字读3遍。)

3、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识字办法学习生字、掌握读音。(生自主识字,师巡视指导)

4、多种方式认读注音生字: 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曹(曹操)(曹营)称(称重)(称量)员(人员)(队员)议(商议)(议论)论(讨论)(争论)重(重量)(体重)杆(一杆秤)(笔杆)秤(台秤)(一杆秤)砍(砍刀)(砍断)倒(倒车)(倒是)割(切割)(割开)线(直线)(线条)止(止血)(停止)量(数量)(量词)

5、去掉拼音读生字:

(1)同桌比赛读(2)男女比赛读(3)全班齐读。

6、开火车认读生字。

7、指名读文

把生字放到课文中,读一读。(提示读书姿势)读书时身体要站直或坐直,双手捧书,眼睛与书本保持一段距离,吸气定神再开口这是会读书的表现。其他同学仔细听,评价。

三、讨论(交流读书体会,整体感知课文。)

1、这篇课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让学生用手势表示。)思考:通过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四、朗读(在理解中感悟读文,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段指读课文,组织学生评价朗读,相互促进,教师适时范读指导。

2、抓住“一边??一边??”的句子,认真体会,练习说话。

3、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组内的同学听。

五、写字(针对学生实际,激发写字兴趣。)

1、出示“我会写”中的“再、象、像、做”四个字,组织学生认读观察,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先描红,再书写。

2、针对学生实际,对典型字进行重点指导。如“候”等。

3、学生自由练写,组织展示评价。(六、拓展练习

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称象办法?

附课堂检测:

一、我会读:在会读的词语后面的打“√’。称象官员象腿柱子议论 称杆一艘下沉停止微笑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一()象 一()秤

一()船

四()柱子

两()树

一()线

三、比一比,组词。

官()

称()

柱()象()

宫()

秤()

()

像()

第二课时

一、导入(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设计意图:实现新旧过渡,促进学生表达。)

二、讨论(读书讨论,比较称象方法,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1、引导学生读1----3自然段。思考:曹操听了大臣们称象的方法为什么“直摇头”?

官员们是怎样说的呢?

学生汇报,师适时板书:官员:造秤宰象割块

2、师引导:那么当他这样说的时候其他人有什么意见呢?曹操呢?曹操听了为什么直摇头?谁能边说边做动作给大家看。(学着摇了一下头)这叫直摇头吗?谁再做做看?“直摇头”说是不住地摇头,表示很不同意。曹操为什么不同意呢?

3、现在请大家试着学官员的口气读一读他们的话。

这里面有三个官员说话了,读谁愿意来当官员学着官员的口气读一读。指名3个来读。

师:其他同学想不想也来读一读,那么老师提议一、二、三小组分别读三个官员的话,第四小组的同学读旁白,同意吗?(分小组读)

过渡:七岁的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边听边思考,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出一个好办法。曹冲又想出什么办法呢?

(设计意图:围绕核心问题,读书讨论,避免了繁琐的分析理解,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语文思维,促进学生合作及表达能力的发展。)

三、演示(演示称象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慧。)

1、引导学生读4、5自然段,请大家用“-------”画出表示曹冲做法的语句。

2、课文用几句话来讲曹冲的办法呢?(四句)也就是四个步骤,现在我们把这四步总结出来:

板演:赶象(上船)沿水(画线)象下(装石)称出(重量)

师:谁能解释一下这四步的做法?

3、师:曹冲的办法可真好,想不想当一回小曹冲?老师这儿有一些东西,大家请看(师出示教具)请大家前后桌的同学一起来读他的办法,合作讨论怎样来演示这个办法,等一下派代表来演示。

4、师生或生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影片进行演示,曹冲称象的全过程,进而体会曹冲的聪慧。(可以多组进行,进行比赛。从语言表达,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5、师:现在你们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对学生提出的不懂问题展开讨论.(可能有下列问题,请学生回答,师点拨)

(1)大象上船后,船为什么下沉?

(2)象上船后,为什么沿着水面在船舷上面一条线.(3)象上岸后,往船上装石头,为什么要装到画线的地方.(4)再读这一段,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比官员们提办法好在哪儿?

6、师:我们知道曹冲的办法是按四个步骤来的。那么有谁能用:(师板书:先??然后??再把??再??)来说一说 师:谁再来用其它的自己喜欢的词语来说一说曹冲的办法?

7、提问:曹操认为曹冲的办法好不好?从课文中哪句话看出来?“果然”一词什么意思?曹冲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来的呢? 适时板书:以船代秤以石代象

8、指导朗读课文,抓住表示称象顺序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

四、扩展(引发思考,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1、引导学生思考课后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可以启发他们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2、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

3、小结:现在看来,依靠科技无穷的力量,称象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可是在古时候要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就困难了。曹冲才7岁就想出了科学的称象方法,是很了不起的。同学们平时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就应该像曹冲一样,要多观察,多向别人学习,爱动脑筋,祝你们都成为聪明的孩子。

五、写字(加强写字指导,培养写字习惯。)

1、出示“我会写”中的“点、照”,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特点。

2、指导书写,强调“四点底”书写时的注意事项。

3、自由练写,展示评价。

六、课外延伸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 称象 ↙↘

官员们

曹冲 造秤

以船代秤

宰象割块

以石代象 赶象(上船),沿水(画线)象下(装石),称出(重量);

先??然后??再把??再??

附课堂检测:

1.连线组词语,再读一读。称员栏下 官子倒杆 柱象微秤 议艘大笑 鸡腿沉没 一论不止

2.选字填空。在再象相像

①这件事过几天()说吧!②河边来了一头大()。

③你不要()他一样贪(tān)玩。④你现()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吧? ⑤朋友之间应该互()帮忙(bāng máng)。3.用词语写句子。一边,一边。微笑。

4.按顺序把句子排起来,组成一段话。(填序号)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把大象赶到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

()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然后称船上的石头。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5.红马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独立学会要求掌握的1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学习运用工具书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自由、含苞待放、居然”等词语。

2.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

3.能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教学重点:

1、注意“帮”的结构;“待”是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会文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懂得: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到尝试后的喜悦。教学难点:学习冒号的用法。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读顺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了解小作者的创作过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趣。

你逛过动物园吗?谁能说说你见到的马有什么特点?

你见过红马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故事,故事的题目是——

板书并指名读课题——《红马的故事》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把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法指导:(课件出示)

1、标:标出自然段。

2、记:画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记一记。

3、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4、问:不懂的问题。

(二)讨论:

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按自学步骤自学课文

3、检查生字情况

a 出示文中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文中圈出,再齐读。级(高级)(年级)术(算术)(武术)由(理由)(由来)挥(指挥)(挥手)粉(米粉)(粉红)板(木板)(黑板)妙(奇妙)(美妙)瓶(水瓶)(酒瓶)合(开合)(合上)盛(茂盛)(盛开)丑(丑八怪)(美丑)兴(兴奋)(兴旺)奋(勤奋)(兴奋)干(干净)(饼干)标(鼠标)(目标)补(补救)(修补)认(认识)(认出)B 扩词。

含苞待放 滑稽 自由 一片叶瓣 一只苍蝇 一头牛 一匹马 C 你还能找出这样的词组吗?(一幅画)

(三)师生交流。

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课后延伸:边读书边想象并动手画一画小作者的画上画了些什么?

四、写字指导。

1、自主观察“我会写”中的字,说说你的发现: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个生字?

2、重点示范写以下几个字:老、师、由、画、妙

3、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交流。

强调:左右结构的字不能太分开等等。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体会文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懂得: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到尝试后的喜悦。

一、复习巩固。听写生字,用“瓶”组词。

二、创设情境,抓住关键词句。

1、平常你最喜欢什么老师上课,为什么?

2、读了红马的故事,说说文中的老师你喜欢吗?为什么?

3、从课文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这位老师不仅你们喜欢,他的学生们更喜欢?

4、喜欢他什么?从哪些词句读出来?

三、朗读指导,读中品文。

1、引导学生读不同的段落,想象不同的心情,试用不同的语气读出来。

2、分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出对老师的喜爱、敬佩、感激,为我大胆创作得到肯定而惊喜、自豪。

四:引导学生说出冒号的作用

出示句子: 老师走到我旁边,笑着问:“画好啦?这是什么马?”(表示提起下文)

花瓶里有三朵百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一片叶瓣在桌面上。用于总说后面,表示分说。)

五、拓展想象:

其他的同学看到了我的画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板书:

5、红马的故事

牛 画得妙 百合花(总起)(分)自由的画

画得好创新的画

6.一封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凡事都往好处想,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1、初步体会当说话人在话语后面时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2、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师:孩子们写过信吗?在写信的时候,你们一般会告诉朋友或亲人一些什么事情?

2、揭示课题:一封信。

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根据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

师:这个故事就藏在课本的第 35 页,读之前看看老师给大家的小提示。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我会认的字画上圆圈。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2)再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识记生字。封削锅朝叠刮胡灯 修肩团重完期束鲜 封(一封信)(密封)削(削皮)(削苹果)锅(下锅)(锅炉)朝(朝向)(朝着)叠(叠加)(重叠)刮(刮风)(刮下)胡(胡说)(胡人)灯(点灯)(电灯)修(修养)(修竹)肩(肩上)(肩膀)团(团员)(团圆)重(重复)(重新)完(完结)(说完)期(期望)(星期)束(一束花)(结束)鲜(鲜花)(新鲜)(1)带拼音认读生字。

大家看,这里有这么多信封,只要孩子们能将上面的生字读正确,我们就能顺利地将信封打开。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借助拼音读一读吧!(2)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调皮的生字宝宝丢掉了它的帽子,你们还认识他们吗?给你的同桌读一读吧!(3)开火车读生字。(4)交流识字方法。

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他们吗?先跟你同桌交流交流!老师也出几个字谜考考大家!(5)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请孩子们汇报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露西要给爸爸写一封信,开始露西给爸爸报告家里的坏消息,后来在妈妈的提醒下,他向爸爸报告了妈妈的好消息。

2、找一找,看看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第一封信? 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的第二封信?

3、自由读读露西两封信的内容,体会一下两封信给你带来的感觉。

四、写字指导。

1、观察要求写的生字,说说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全班交流,互相提醒。

3、观察“珠、圆、笔”,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5、学生描红、练写。

6、教师点评。

五、总结全文。

第 2 课时

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对照批阅。

3、写字指导。

二、理解过程,品味语言

1、学习第一封信。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些事?这些事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找出相关句子画下来!

2、汇报交流。

(1)重点句 1“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开门见山的告诉爸爸他们的生活不开心,这样的信,爸爸看到以后会怎样?只能徒增烦恼。

(2)重点句 2“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从这句话看出爸爸不在的日子,家里的生活过得很不好。特别是“总是”一词。

(3)学习用“总是”说一句话。

3、指导朗读。(1)师引读。(2)生领悟读。

4、学习第二封信。

请自由读课文 7 到 14 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些事?这封信和第一封信的内容一样吗? 他表达的是露西怎样的心情?找出相关句子画出来。

5、汇报交流。

(1)找出露西第二封信的内容,读一读。(2)重点句子

1“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 这句话写出了什么?也写出了什么?(我们家的希比希过得很快活,我们也跟着过得很快活)(3)重点句子

2“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从这句话,感受到了我们的生活怎么样?

6、这封信里面讲了台灯坏了的事情了吗?是怎么讲的?和前一封信表达的方式一样吗?哪一封信的表达方式更好?为什么?

7、“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妈妈说。这句话有什么特点?说话的人物在说的话的后面。仔细观察它的标点符号,应该怎样打标点? 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哪些?在文中找找。

8、将露西写的第二封信在课件上完整的呈现出来,再读一读。

三、对比分析,明白道理。

1、对比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第一封信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思想?第二封信表达的又是什么思想?

2、小组讨论:你认为第一封信好些?还是第二封信好些?为什么?

3、明白其中的道理。

4、朗读全文。

四、课堂延伸,拓展练习

你有亲人不在身边吗?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呢?请拿出本子,拿起手中的笔,一起来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吧!注意信的书写格式,试着写一写。

7.妈妈睡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14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同学之间的关爱之情。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建立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团结有爱的情感。

一、导入: 师:同学们,请先听一首歌。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师生共唱。

1.看来学生都很喜欢这首歌,那歌中唱到了谁?(妈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爱我们的妈妈,你们每天都在观察自己的妈妈,现在就把你观察到的妈妈介绍给大家。

2.同学们都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妈妈,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他的妈妈,(出示挂图),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 3.揭示课题并板书:妈妈睡了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那应该怎样读这个题目呢?

4.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69页,听老师读一遍课文。(师配乐范读。)

二、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哄(哄骗)(哄人)先(先后)(首先)闭(闭上)(关闭)紧(紧张)(紧握)润(红润)(湿润)蛋(鸡蛋)(脸蛋)等(等级)(等待)吸(吸水)(吸收)发(头发)(理发)沾(沾水)(沾湿)汗(汗水)(流汗)额(额头)(扶额)沙(沙滩)(风沙)乏(疲乏)(困乏)

1.老师看出来了,你们都很喜欢这篇课文,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呢?在读的时候,要多和生字朋友打招呼,把课文读到你满意为止。2.那现在找两名学生读一读。(师找学生读,其他学生听后评议。)3.现在我们就来过一过生字关。谁顺利过关,谁就将成为本节课的“识字大王”。(师检查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单字,并进行奖励。)4.还有这么多同学也想成为“识字大王”,现在小组内检查并奖励。(小组内检查并进行奖励。)

三、读中感悟,体会深情。

1.有这么多同学都成为了“识字大王”祝贺你们,现在我们已经顺利通过了“读文”和“识字”,那下一步该干什么了?

2.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什么?把不懂得地方画出来。(生自由读文)

3.集体交流。

四、小结:

睡梦中的妈妈是那么美丽,那么慈祥,又是那么的累现在就让我们随着音乐再读课文,读给我们亲爱的妈妈,读完后,从这三部分中选出一段背下来。注意一定要小声点儿,别吵醒了睡梦中的妈妈。(生随音乐读文。)作业设计

1、妈妈辛苦了,为妈妈做一件事,如倒茶,捶背,拿拖鞋??

2、写一首小诗或画一幅画表达你对妈妈的爱意。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展示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字、词、句。

2、让学生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3、熟读并背诵古诗《小儿垂钓》,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4、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重点难点:

1、展示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字、词、句。

2、熟读并背诵古诗《小儿垂钓》,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兴趣。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准备自己要展示的字、词、句卡片。课时分配:一课时 第1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弹钢琴、练舞蹈、唱京戏 画图画、捏泥人、下围棋 滚铁环、荡秋千、滑滑梯 弹(弹力)(弹性)钢(钢琴)(钢笔)琴(弹琴)(口琴)泥(泥土)(水泥)滚(滚来滚去)(滚动)铁(铁丝)(钢铁)环(铁环)(环绕)荡(回荡)(荡漾)滑(滑冰)(滑梯)梯(楼梯)(梯子)

1、请孩子们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积累认识的字、词、句都有哪些?

2、请同学们依次上台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课内外认识的字、词、句。

二、字词句运用 1.园与圆 只与支 带与戴 进与近 展示台

2、用一边?一边说句子 3.写段话

我最喜爱的玩具

(出示玩具城的玩具图片,点击小熊、风车、芭比娃娃、积木、水晶宝宝、机器猫)学生说玩具名称点击小熊图片

师:这是一只可爱的小熊。贴词卡“怎么样的什么”,我们还可以用上“怎么样的什么”来说这些玩具。谁也来试试。生:这是彩色的风车。(“彩色”多漂亮的风车啊!我也收藏起来。)生:这是一个漂亮的芭比娃娃.(说话真完整,“漂亮”这个词宝宝说得多好,我可要收藏在词语宝库里)生:这是五颜六色的积木。

“五颜六色”颜色真多,我也把它收藏在词语宝库里)生:这是五颜六色的水晶宝宝。(跟积木一样漂亮。)生:这是可爱的机器猫。“可爱”多么有趣的词宝宝)

三、课件展示: 白云乌云朝霞晚霞 雨点霜冻雪花冰雹 小溪河流湖泊海洋

1、请孩子们好好读读,说说这些词语分别描述的是什么地方的景物?

2、你还搜集了同类的其他词语吗?请同学们补充。

3、出示描写春天的景色的词语: 含苞欲放百花争艳花红柳绿春色满园

4、请同学们想想还有哪些描写春天景色的词语,把它补充在书的旁边。

5、出示关于读书的名言锦句。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1)请孩子们读一读,记一记。

(2)找一找我们学过的关于读书的名言锦句。

四、日积月累。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最有名的一首诗《小儿垂钓》。

2、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垂”字的横画比较多,中间这一横字得稍微长一点,字应站稳了。“钓”字里面有个点。

3、“垂钓”就是钓鱼的意思,那“小儿垂钓”的意思就是小孩子钓鱼。

4、同学们,钓鱼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你们钓过鱼吗?钓鱼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5、钓鱼是一门学问,诗人笔下的小儿垂钓可是另有一番情趣呢!

6、你们都被这首小诗吸引了。它呀就写在书上,翻开书p43,自己读读,看谁能把诗歌读流利?

7、在这首诗歌里藏着这样几个汉字朋友呢!(出示生字“稚、侧、纶、莓”。)谁会读?(个别读、开火车读、领读)

8、离开了拼音朋友的帮助,你还能读准这些字吗?开火车认读生字。你们读得真准!

9、“稚”和“侧”这两个字我们不光要会读,还要会写。师范写。

10、请同学们大声地把这首诗读一遍,然后读给你的同桌听听。个别读。

11、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每一行有7个字,共四句。每行停顿都是2/2/3。所以我们朗读时字音要准确,停顿节奏也要准确。

12、大家都陶醉在了童趣之中,其实古诗中写童趣的诗还不少,老师给大家推荐几首诗。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村居高鼎

单长鹰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五、我爱阅读。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阅读《王二小》。王二小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有一天,敌人来扫荡,走到山口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杀害了小英雄王二小。

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2、学学讲《王二小》的故事。

3、请孩子们讲讲同类的其他故事。

4、请孩子们多读课外书。

六、孩子们说收获。

小学第四单元教案【篇3】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第二单元教学

设计

5、看电视

教学目标:、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会写“爸、全”等6个字。

2、图文结合,理解词句的意思,并从中感觉到一家人亲情的温暖与互相关心所带来的幸福与快乐,学会关心他人。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课前准备:

观察家里人平时爱看什么电视节目,他们是怎样看的?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谈话导入。、猜谜语: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看谁能最快猜出谜底?

[出示]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打一家用电器)[出示]并板书:电视

2、谈话:同学们,你们爱看电视吗?说说看,你最爱看什么电视节目?板书:

3、那么你们谁知道你们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爱看些什么?

4、唉!爸爸爱看……妈妈爱看……奶奶爱看……我却爱看……,这可怎么办?别急,我们先去东东家看看,他们家是怎么看电视的吧!

5、[看图]师解说:这就是东东的家,东东和爸爸是个足球谜,奶奶喜欢看京剧,妈妈在房间里写文稿,她平时喜欢听听音乐、看看舞蹈。他们一家人都喜欢看不同的电视节目,家里只有一台电视,可是他们都能看得很开心,为什么这么奇妙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就知道了。

6、出示课题:5看电视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清每个字的字音。

2、[出示生字],生自由拼读,检查字音。

问:有哪些字你已经学会的?你是怎么学会的?

还有哪些你觉得比较难读准的?

3、玩游戏:抢读(不带拼音的生字)摘果子(认读不带拼音的词语)

4、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数数课文共有几个小节?

5、请5个学生分小节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小节。

、请同学们齐读第一小节。

2、师:我家是怎样看电视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二、三、四小节思考一下。

过渡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二)学习二、三、四小节。(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课文)、出示第二小节。

(1)请同学们读第二小节(男生读、女生读、AB组读)

(2)再思考:你为什么喜欢他?

(3)师小结:身为足球迷的爸爸爱看球赛,却关掉球赛,换成了京剧,自己却在打盹睡觉--真奇妙。

(4)指导朗读。

2、出示第三小节。

(1)请同学们读第三小节(多种形式练读)

(2)思考:为什么喜欢她?

(3)师小结:奶奶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京剧,换成了足球频道;奶奶不看电视却看我们,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真奇妙。

(4)指导朗读。读出老人对儿女子孙的浓浓爱意。

3、出示第四小节。

(1)谁愿意读这一小节,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2)思考:为什么喜欢他们?

(3)看着妈妈一脸的疲劳,我们又是怎么做的?

(4)师小结:我们不再看球赛,而是听音乐,看舞蹈--真奇妙。

(三)学习第五小节。

过渡语:老师呀也喜欢他们全家,你知道为什么吗?我们一起读读第五小节。、[出示课文]生齐读第五小节。

2、师: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个秘密,到底是什么秘密?你知道吗?板书:秘密

(1)[出示]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讨论:到底是什么秘密呢?

(2)指名回答。

(3)师小结:每个人心里装着的东西是--爱,对他人的关爱。

四、小结。、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你们家也有小秘密吗?能不能告诉我们的小同学。

3、多温馨的一家人啊,老师相信也祝愿你们全家人永远幸福美满。

五、课后练习:

、写出宀的字()()()()

写出父的字()()()()

2、形近字组词

爸()

全()

完()

爷()

今()

元()园()

板书设计:

5看电视(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出示字卡,指名读。

2、“开火车”读词语:球赛

舞蹈

奇妙

秘密

欢笑

京剧

睡觉

二、朗读课文,感悟内容、围绕“奇妙”一词展开,学生读第二至第五小节,找找奇妙在哪里。(学生自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

2、学生自读课文,分组讨论,边读边画。教师随机巡视,发现问题,引导启发。

(此环节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奇妙之处1:身为球迷的爸爸关掉球赛,换成京剧。(抓住这一点,问学生:爸爸为什么这样做?爸爸表现怎样?教师引导学生带着爸爸孝顺母亲的感情读读这一节。)

奇妙之处2:奶奶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京剧,换成足球频道,奶奶不看电视看我们,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老人对儿孙的浓浓爱意。如果学生读不出这种感情,教师范读指导。)

(此环节的设计旨在恰当的范读给学生以导向作用,利于理解把握课文内容。)

奇妙之处3:关掉球赛,看音乐舞蹈。(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有感情地读这一小节,读出家庭成员间的互相关爱之情。

4、互敬互爱,为了他人的快乐,放弃自己的爱好。(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第五小节。)

三、有感情地读全文,体会亲情

、读自己喜欢的小节,小组内读。

2、指名读。

3、男、女生竞赛读。

4、合作读。

四、感悟诗歌,课外延伸

配乐朗读小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出示反映谦让、礼貌、孝顺等主题的小诗。

(此环节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喜爱诗歌的兴趣,同时受到好的品行的熏陶。)

五、课后作业

、读课文给家人听。

2、积累词语。

3、为家人做一件事情。

4、写反义词

开----()

暖----()

5、给青字加偏旁组新字

青()()()()()

6、词语搭配

()的球赛

()的音乐

()的秘密

六、板书设计

[教学提示]

本教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是通过老师的提问,抓重点词语来引导学生理解内容。如果学生基础较好,也可以采用抓住人物的爱好和做法来学习,从中领悟出奇妙的原因。可做如下设计:、你喜欢哪一小节,读一读,并与喜欢同一小节诗的同学说说诗中的人物是怎样想的,表现得怎样。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1)爸爸很孝顺。你从哪里读出的?有感情地再读一读。

(2)奶奶愿意让孩子们高兴。

(3)家人能够互相关心。(有感情地读一读)

(4)每个人的心里装着一样东西,那就是爱,一颗美好的心灵。(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来表达)

3、有不同意见的同学也可以说说,进行朗读训练。

4、说说学习本课后的感受。

6、胖乎乎的小手

学习目标、会认“胖、喜”等13个字,会写“画看着笑会兴”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从小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举动。

课前准备:、课生字小卡片,每个学生一份。

2、小黑板:书写本课13各生字。

3、学生预习:读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课前板书课题。给每个学生分好号:)

(一)请全班学生共同伸出手,找一个“胖乎乎的小手”,让他举起来。

(二)以手解题,学习生字“胖”:这就是胖乎乎的小手。胖-月、半

二、朗读感悟

(一)言语鼓励,激发情趣。

(二)自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教师巡视摸底,找到学生读书中存在的问题。

(三)重点领读课文,正音。

注:较难读的句子及字词

第一段: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喜欢

第二段:您(nín)为什么只贴这一张呢?一张、刚下班、墙上

第三、四、五段:爸爸、妈妈、姥姥说的话。注意自然停顿。

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拖鞋、替、帮

第六段:兰兰明白了//全家人/为什么都喜欢这张画。等、变成、事情

(四)分段检查朗读情况。

谁能把第一段读得正确流利,谁就站起来读。(二~六段类推)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创设情境。

(1)这张画是谁画的?(贴兰兰的剪图)

(2)下面老师表演一个动作,看谁能从课文中找到写这个动作的句子读读。(表演爸爸的动作,让学生读:“爸爸……贴在了墙上。”)

(3)看到爸爸这样,兰兰是怎么说的呢?谁来读读兰兰的话?

(读兰兰的话时,要觉着自己就是兰兰)谁能把他读坐下?最后的胜利者就是最佳“兰兰”。

(4)老师读爸爸的话。(最佳爸爸)

(读爸爸的话时,要觉着自己就是“爸爸”)

2、(张贴妈妈剪图)这是谁呀?看看妈妈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笑)那谁能笑着读读妈妈的话?(最佳妈妈)

(读妈妈的话时,要觉着自己就是“妈妈”)

3、看看,是谁从厨房里出来了?(姥姥)(张贴姥姥剪图)再看看姥姥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笑)谁能笑着把姥姥的话读读?(最佳姥姥)

(读姥姥的话时,要觉着自己就是姥姥,这叫进入角色。)

4、现在兰兰明白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了吗?那谁能说说为什么喜欢?(因为兰兰的小手帮爸爸妈妈姥姥做了很多事情)

5、演读。

(1)小组内表演:1号演兰兰。2号演爸爸。3号演妈妈。4号演姥姥。5号做导演,读其他的话。

(2)全班挑选人和老师一起表演。(先小组推荐一个最好的参加评比)

(3)师生同台表演。

表演完毕,趁势解决“小泡泡”--“角色(爸爸)”询问:兰兰,等你长大了,准备帮我们做哪些事呢?

三、完成课后作业:、老师站了一节课,现在站累了,谁能帮老师做一件事?先说说。(我帮老师搬椅子)

2、我们每人都有一双手,请小组内互相讨论一下,回家后准备帮爸爸妈妈做哪些事?

3、除了父母、老师,我们还有很多同学和朋友,谁打算帮大家做点事?做什么事?(我帮大家--)

第二课时

一、认字

(一)出示生字词(投影片)

胖乎乎喜欢刚下班

一张

拖鞋

变成 事情

墙上

贴替

(二)激发情感:上节课同学们课文读得好,表演的也好。我想,课文中的生字大家一定都认识了!是吗?!看看,这些就是我们这一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词。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如果个别读不准或者还没大有把握的字,可以找同学请教,也可以到课文中把它发现找到,看看拼音再读读。生字后面的数字代表这个字在哪一段。

(三)巩固练习

、齐读一遍。

2、单音词组词练习:这几个词孤单单的,谁能个他们找个朋友或几个朋友,组成词语或者一句话?

3、去掉其他字,只留生字,进行猜字游戏。

(1)有个字中有两个口字。(喜、墙)

(2)有一个字左边是个提土旁--墙

(3)有个字有两个土字--鞋

(4)月亮出来一半了,射箭的弓拉长了,两个大丈夫跑到太阳上面了,一条毛巾藏到耳朵下面了。(胖、张、替、帮)

3、认读生字练习:全体同学把卡片摆放好,老师指小黑板上的生字,学生赶快从卡片中找到生字并举起来。

二、写字

(一)示范讲解

画:(1)范写,让学生认真看,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2)讲解要点:半包围结构的字--下包上,下面的框不能太高,要把上面露出来。

(3)学生仿影一遍。

看、着、笑、会、兴:

总体讲解:上下结构的字,关键是要把上下两部分写得宽而扁

(1)范写“着”字并讲解:关键是要把“羊”的尾巴靠左,给下面的目字流出空来。“看”字和“着”一样。

(2)生仿影“看、着”二字。

(3)范写“笑”字,让学生观察。

(4)范写“会”字,让学生观察。

(二)学生练习、闭目静坐5秒钟,播放古筝曲《渔舟唱晚》片段,让学生在幽静的音乐声中睁眼、正确握笔、摆好坐姿。

2、描一遍、临一遍。

3、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扩展阅读

(一)出示短文,学生试读,注意文中那些又大又黑的字。

乌鸦爱妈妈

乌鸦妈妈十分喜欢小乌鸦,每天都抓很多虫子给它吃,小乌鸦长得胖乎乎的,非常可爱。小乌鸦在心里说:“等我长大了,一定爱妈妈,要帮妈妈做很多事情!”

小乌鸦慢慢地长大了,变成了大乌鸦,乌鸦妈妈却老了,飞不动了。大乌鸦就天天替妈妈抓虫子吃。

有一天,天刚亮,森林里突然发生了大火。乌鸦妈妈说:“孩子!你赶快逃走吧!不要管妈妈了。”大乌鸦说:“不!我不能丢下妈妈!我要救妈妈!”

大乌鸦拖着树(shù)枝使劲扑火,但是一点用也没有,大火越来越猛。

正在这时候,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天空中突然乌云密布,“哗哗哗”,一场大雨,把森林大火浇灭了。

大乌鸦飞回窝里,乌鸦妈妈张开翅膀,紧紧地抱着它,说:“我的孩子,你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大乌鸦把头贴在妈妈的怀里,幸福地笑了。

(二)教师范读

(三)学生自读

(四)作业: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读给爸爸妈妈听。

四、实践活动

用剪贴、绘画或拓印手印的形式作一幅画,并写上一句话:我有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我帮___________________。

、词语搭配()的小手

()地说

2、我替爸爸。

我给妈妈。

我帮老师。

我为大家。

3、读一读,想一想相同的字意思相同吗?

张爷爷

一张画

张开

张灯结彩

东张西望

张贴

4、形近字组词看()花()会()着()画()全()话()

板书:

6、胖乎乎的小手

拿拖鞋

洗手绢

小手图

挠痒痒

棉鞋里的阳光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认识“棉”“照”等13个生字,写6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体贴长辈的思想品质。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出示,教师叙述课文内容)

2、请你们根据图中的内容想一想,说一说。

3、学生看图,自由练说后,指名说故事。

4、板书课题,随机认读课题中的生字。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难读的字词,再相互交流。

2、小组同学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识字。

3、指名按自然段逐段读课文。

4、其他同学边听边画:课文中哪几个人物?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

三、互相交流,认读生字

、小组交流。

2、各小组选派代表指出要注意读音的字词。

3、老师指出相应字词。

4、请小老师范读、领读,多种形式地读。

5、学生自读自纠,互读互纠。

6、师生共做识字游戏巩固生字。

四、读顺课文,深入体会、把生字宝宝请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能不能读好?

2、读了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或知道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文中人物的语言。

4、分角色练读,朗读妈妈、奶奶、小峰的话。

5、边读边想,读了他们的话,你想说什么?

(此环节的设计旨在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诱导学生说出自己读后的感受。)

五、提出问题,自读自悟、读了课文,自己能提出什么问题?自己问自己答。

2、读了课文,你们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让同学回答?

六、看图对文,情感升华、出示课文插图,找一找与插图相应的段落。

2、想一想:小峰这样做,妈妈会说什么?奶奶会说什么?

七、课后作业

、写出女的字()()()()

写出父的字()()()()

写出人的字()()()()

2、形近字组词

牛()

说()

午()

脱()

八、板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

合 眼

棉鞋里的阳光(第二课时)

一、交流讨论,巩固识字

让学生挑选自己会认的字读给大家听,挑选会认的字说词语,要说出是怎么知道这个词的。

二、研读课文,感悟内容、教师导语:上节课我们和小峰做了好朋友,这节课你们想不想再和小峰牵手,更进一步地了解小峰呢?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让学生把课文读懂。

(1)妈妈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被?(“阳光钻进棉花里”,棉被更暖和。)

(2)小峰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鞋?(“棉鞋里也有棉花”,晒过以后更暖和。)

3、学生进行交流,感悟课文内容。

4、学生分别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汇报,教师适时指导。

5、学生自由读,读出奶奶、妈妈、小峰说话时的语气,体会情感。

6、小组练读,以给画面配音的形式分角色朗读、表演读。

7、利用多种形式朗读,学生评价,教师评价。

8、全班汇报读。

三、理解课文,说话训练、用“因为……所以……”,说说妈妈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被。

2、用“因为……所以……”,说说小峰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鞋。

四、认真观察,指导书写、今天我们要学习写好6个字,先读一读。

2、教师范写这几个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本课有四个左右结构的字,而且出现了两种相同的偏旁,可以分类指导书写。“妈、奶”二字都有“女字旁”,重点指导“女字旁”的写法:笔顺要适当提醒一下:其中的“横”变为“提”,书写时不能超出右边的“撇”;另外,“马”字的第二笔是“竖折折钩”,“乃”字的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都是一笔写成的,要提醒学生注意;“放、收”二字中都有“反文旁”,重点指导。

3、先书空、再写字。

(此环节的设计旨在写字教学,也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评价和激励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打下良好的写字基础。)

4、学生练写。

五、课后作业

1、词语搭配

()

暖和的()

()

2、连一连组字

西

()(全)()()()()()

3、找朋友

合 棉衣

午觉

眼睛

棉鞋

棉被

棉花

月亮的心愿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认识“帘、女”等14个字,会写“女、太”等6个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体贴、照顾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月亮和小女孩的心愿。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板书“心愿”,理解“心愿”。问: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心愿?

2、你想知道月亮有什么心愿吗?(出示课文插图)说说图上分别画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地说,初步感知课文)

3、观察发现:两幅图中月亮的表情有什么不同?看了这两个小女孩的家,月亮会怎么想?今天我们学习第8课。(齐读课题)

二、感知性阅读,学习生字词、自由读课文,用“_____”画出生字词。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字。(读拼音、问同桌、查字表、猜一猜等等)

3、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开火车”读字、组词。(教师指导)

(2)去掉拼音,学生当小老师带读。

(3)哪些字你以前认识?怎么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4)教师说字谜,学生猜。(帘──洞穴下面挂毛巾;背──月亮上面是北京)

(5)学生说字谜,大家猜。

(此教学设计旨在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让其在多种形式的读中认识字形,读准字音,巩固识字。培养其识字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三、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出示生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强调“女”字、“太”字的“竖撇”,“气”字的最后一笔的写法,将“亮”与“高”作比较,上中下三部分要紧凑些。)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写。

比一比,评一评。(学生评价)

四、布置作业,预留问题

、词语搭配

()

()

悄悄地

()

愉快地

()

()

()

()

照顾

()

()

2、词语积累

自言自语

精彩

和风细雨

万紫千红

鸟语花香

山清水秀

五、板书设计

8月亮的心愿

让明天有个好天气

明天还是下雨吧

月亮的心愿(第二课时)

一、积累字词,引入新课

、利用复习生字生词。

2、导入:月亮去了两个小女孩的家,她们分别在干什么?

二、读中想象,探究感悟、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教学第一、二自然段。

(1)学生结合插图找出相关自然段读一读。(自由读)

(2)指名读,其他学生画出喜欢的词语。

(3)假如你就是月亮,现在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学生自由畅想。)

(4)同桌读第一、二自然段,商量谁先读给谁听。

(5)用“商量”说话。

2、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学习第三至第八自然段。

3、读第三至第七自然段。(指名读)

4、引导学生发现对话与以往的不同,试着读一读。

5、同桌分角色读,体会小女孩的心愿。(此环节的设计旨在多种方法练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学习,合作学习。)

(教师板书:照顾妈妈)

6、月亮会怎么想?(学生畅所欲言。)

7、齐读第八自然段。

三、拓展练习,体会深意

教师:月亮开始是什么心愿?“好天气”--→“下雨”、为什么改变心愿呢?出示最后一段。

2、理解“艳阳天”:今天是艳阳天吗?什么样的天是艳阳天?

3、月亮的心愿到底是什么?(自由发言)

4、你喜欢文中的谁?说一说。(引导学生能像文中小女孩一样关爱父母,像月亮一样为他人着想。)

5、讲《乌鸦反哺》的故事。

四、课后作业

1、照样子写词语

商量商量

绿油油

干干净净

2、加一笔组成新字,并组词

云-----()()

大-----()()

3、形近字组词

户()

去()

早()

尸()

云()

草()

五、板书设计

月亮的心愿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会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识字,体会“张”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复习巩固本单元字词,积累词语、佳句。

2、指导学生感受发现的快乐,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听说能力。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背《鞋》这首诗,能根据所给内容进行口语交际,并使学生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积累词语;朗读、背诵诗歌。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新课标第一网

一、激趣导入新知

教师:在汉字王国中,有许多汉字兄弟,它们长得很像。你们看它们来了。请你仔细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

、让学生观察一组象形字。

2、学生谈观察后的发现。

3、对学生的发现给予肯定,并与现在的汉字对照,指出学习识字时更需要积极地去探索和发现。

4、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发现、探究识字方法、字卡出示“漂、飘、完、园”4个字,学生认读后把字卡贴在黑板上。

2、观察、比较这两组生字,学生谈发现。

3、小组内交流、汇报。(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4、学生汇报后,板书“票、元”两个字。学生认读、组词、理解词义。

5、出示“直”“扁”两个生字,学生认读后把字卡贴在黑板上。

6、指导加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教师板书。

7、观察、比较这两组生字,学生谈发现。

8、阅读“学习伙伴”的话,观察四组生字,总结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

9、分别说出认识各组字分别用的哪种识字方法?

0、出示6个生字,学生认读巩固。

三、联系生活,体会“张”字的不同含义

、出示“张”字,学生认读。

2、找出班内姓“张”的同学,说明:“张”可以表示人的姓氏。如:张爷爷。(板书)

3、出示其他带“张”字词语,学生自学,理解字义。

4、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词义。

①“张贴”“东张西望”“张开嘴巴”,学生用动作演示词义。

②“一张画”利用实物理解词义。

③“开张”配画,并在句子中理解词义。如:某某饭店今天开张了。

(此教学设计旨在运用多种方法,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

5、引导学生根据“张”字不同意思进行扩词练习。

四、巩固方法,课外延伸、课后,用“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2、体会生活中“张”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

五、课后作业

1、加偏旁再组词:

哥()()

舌()()

门()()

工()()

鸟()()

直()()

语文园地二(第二课时)

一、认读词语、导入: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过不少汉字了,看看这些字词和你们成为朋友了吗?

2、大屏幕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1)指名读。(指导读准轻声和平翘舌音)

(2)“开火车”读。

(3)同桌互读、互听、纠正字音。

(4)组内交流,理解词义。

(5)指导学生用“照顾”“精彩”等词进行口头造句。

(6)全班交流积累的词句。

二、读读背背、结合拼音,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2、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认读、理解词语。组内讨论理解“依偎、港湾、享受、温暖”4个词语,认读积累,为阅读扫清字词障碍。

4、朗读背诵诗歌,逐段理解诗的意思。

(1)同桌互读,在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2)分段阅读,理解诗歌。

读第一段,思考:我的家庭成员都有谁?

读第二段,结合诗的内容展开合理想象。

读第三段,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家中那种温馨、宁静、和睦的气氛。

(3)启发想象:大大小小的鞋之间会说些什么?

(4)指导背诵诗歌。

(5)配乐朗诵。

三、实践活动、积累看电视时认识的好词、好句。(张贴在墙报上,展示自己认识的字、词、句等)

2、体会家的温暖,为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四、课后作业、背诵《鞋》这首诗给父母听。

2、泉水

盛开

()颜()色

春暖()

()()无云

(柳绿()()

()()拂面())引()注)往今(

小学第四单元教案【篇4】

第一课时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课本P48~50页,例1,练习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求商。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进一步掌握关于除法的基本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主题图、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  口算练习4×5   5 × 8  7 × 9  9 × 4  7 × 3   6 × 8  9 × 5  8 × 8   7 × 8   3 × 6  9 × 9  6 × 7 2、  将下列口诀补充完整要。 ( )八五十六  三( )二十七 六( )五十四 七( )六十三 二( )一十八  ( )七二十八 3、  计算下面各题。 24÷6   15÷3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求商的。 【设计意图】:复习乘法的相关口诀,为学习除法的求商做好铺垫。 二、合作探究 1、  谈话引入新课六一快到了。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布置自己的教室呢!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些数学上的问题,你能帮他们一快解决吗? 2、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列出算式。板书:56÷8 (3)引导学生得出算式的商。问:你是怎么计算的?(想乘算除) (4)学生独立解决:要是挂7行呢?你能够解决吗?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并把求商的过程跟大家说一说。 2、  小结: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帮小朋友们解决了数学问题,而且还进一步学会了利用乘法口诀来求商。在以后的除法中只要大家能够熟记口诀,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商了。 【设计意图】: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参与,独立思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要把充分的学习时空交还给学生。 三、巩固练习1、  引导学生完成书本第49页做一做。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再说一说怎样求得商?集体订正。 2、  引导学生完成第50页第1、2题。 【设计意图】:用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有了什么样的收获?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练习课(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51~52页练习十一3~7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巩固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能较熟练在进行除法的求商。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主题图、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利用7、8、9的口诀求商,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到童话世界去玩一玩,不过还要请小朋友利用我们的本领解决几个数学问题,好吗? 【设计意图】:趣味引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开学习1、用童话故事出示第51页第3题小鸟回家主题图 (1)学生独立计算 (2)连线 (3)汇报每一题计算时所使用到的口诀。 2、完成第4题吹泡泡 (1)小八戒吹出了这么多的泡泡太美丽了,你会用口诀把这些泡泡上的题目算出来吗?(2)学生独立计算 (3)小组交流如何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知识,减轻计算的枯燥性。 三、拓展应用 1、  引导学生完成第5题 (1)出示题目 4×(  )=36  6×(  )=42  63 ÷( )=7 32 ÷( )=8 48÷( )=6 9×(  )=54 (2)认真读题感受方程思想。 (3)填空并说说思路 2、综合应用完成练习十二第6题 35÷7 42÷6 7×7 72÷8 36÷6  ( )>( )>>( )>( ) (1)独立计算求出商或积。 (2)比较后再填空。 3、解决问题 完成练习十二第7题 (1)用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 (2)学生自己找信息 (3)解决问题并说说解决办法 (4)请学生说说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共同讨论解决。 【设计意图】: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同时积极开发学生的思路。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能解决哪些问题了。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练习课(二) 教学内容: 课本第52、53页练习十一8~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熟练地利用7、8、9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2、会用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背诵乘法口诀表 2、  找几句口诀说出它的乘法和除法算式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运用口诀的能力。 二、展开学习1、  完成第52页第8题 (1) 出示表格 (2) 说说商是怎么求的(被除数÷除数=商) (3) 计算并填表 (4) 说说每一题所使用到的口诀 2、  完成第53页第8题 (1) 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对答案 (3) 体会被除数变了要使商不变,则除数也应相应地变化。 3、  完成第12题 (1) 让学生人人参与,将得数直接写在书上。 (2) 在同一时间内看谁对的多。 (3) 树立加、减、乘、除我都会我能学好口算的信心。 【设计意图】:利用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拓展应用 1、  完成第9、11题 (1) 出示插图仔细观察掌握信息。 (2) 认真分析数量关系 (3) 学生讨论并解决书上的问题。 (4)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同时积极开发学生的思路。有助于促成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P54~56页例2、3,练习十二第1~3题 授课日期:_ 年_ 月_ 日 星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推理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求“一个数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该类问题。 教学准备:主题图、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出示题目,组织学生口答。 (1)苹果有5个,梨的个数是苹果的3倍,梨有多少个?板书:5×3=15 (2)喜欢跑步的有6人,喜欢跳绳的人数是跑步的2倍,喜欢跳绳的有多少人? 板书:6×2=12 2、组织学生说一说“倍”的含义。“梨的个数是苹果的3倍”就是说梨的个数有3个苹果的个数那么多。 3、小结:从上面的复习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甲数是乙数的××倍,那就是说甲数有××个乙数那么多。反过来说,甲数有多少个乙数,就是乙数的'多少倍。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有关“倍”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为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做好知识上的铺垫。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教学例2. (1) 在实物投影上展示用小棒摆的飞机。数一数用了几根小棒摆出一架飞机? (2) 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摆小棒。 (3)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并说说他们摆的小棒是教师根数的几倍? (4) 如果学生再摆一架飞机这时飞机的根数是老师的多少倍。 (5) 总结,引导列式。 要求这些小棒的根数是老师的几倍,其实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15里面有3个5,就是说15是5的3倍。说明“倍”是一种关系,不是单位名称,所以3后面什么也不用写。 (6) 引导学生完成第54页的做一做。 2、  教学例3. (1) 引导学生思考。想一想怎样解决“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这个问题? (2) 引导学生独立解决该问题。 (3)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算式,并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 (4) 引导学生完成第55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参与,独立思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要把充分的学习时空交还给学生。在学习例2 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例 三、巩固练习引导学生完成书本第56页1、2、3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必要时进行讲解。 【设计意图】:尽可能让学生独立解答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练习课(三) 教学内容: 课本第57、58页练习十二4~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过程与方法  能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一般解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过程并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该类问题。 教学准备:图片、表格、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24÷6  56÷8 32÷4  6×7 2、口答:   56是7的几倍?  18是6的几倍?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运用口诀的能力和理解“几倍”的求法。 二

小学第四单元教案【篇5】

Unit 4 Where is my car?

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本课句型:where is my(the)...?It's on(in)the....2.能用所学的句型进行简单的对话。

重点句型:where is my(the)...?It's on(in)the....难点: Where的读音;理解方位词on,in,under的含义和用法 教学法 学习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教师播放三年级上册Unit2 B部分Let's chant的录音,学生边听边拍手,有节奏地吟唱。

(2)师生互致问候。

(3)游戏:传球放音乐,音乐停止的时候,教师向学生问问题,以此复习一些旧单词,如提问:What's this? Do you like ??

二、新课导入(Presentation)(1)教师将car,doll,plane等玩具或小模型放在toy box中,问学生:What's this?学生回答:It's a box.教师回答:Yes.It's a box.It's a toy box.然后指着car,doll,plane说:They are toys.请学生跟读toy box。?

(2)教师将car分别放在toy box上面、里面、下面,讲解示范on the toy box,in the toy box,和under the boy box。跟读法、情境法 课前准备 录音机、磁带、生活小物品、眼罩

(3)教师分别用另外的物品,如ball和doll,来演示on,under的不同意思,并让学生跟读,注意under的发音。

(4)教师通过放投影、录像、VCD和让学生听录音来展示A部分Let's talk的内容。

三、趣味操练(Practice)*(1)两人对话: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盒,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用品,放在铅笔盒的里面、上面或下面,来进行如下对话:

A:Where is my pencil ?

B:It's in your pencil-case.(2)游戏:听音画图

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白纸,给他们指令,让他们听录音画三幅图,指令如下:

Draw a ball in a toybox.

Draw a plane on a toybox.

Draw a car under a toybox.

教师也可以根据需要,让学生在不同的方位画动物,如:

Draw a cat on a desk.

Draw a mouse under a chair.

Draw a squirrel in a box.等等。

教师让学生交上来他们画的图

(3)小组活动:四人一组,做“藏一藏,猜一猜”的游戏。

一名学生藏学习用品,另一名学生戴着眼罩猜学习用品在哪里,再有两名学生一个做裁判,一个做记录员,每人只有两次猜的机会,猜对一次,做一次记录,最后猜对次数多的就是优胜者。

(4)游戏:所需用具:眼罩、假鼻子、大头图。(各两套)

A 将学生分两大组,同时进行。每组组员站成两排,第一个人戴上眼罩贴鼻子。

B 第二个人要在前者贴稳后说出鼻子所贴位置: It's on the head./It's under the mouth....c 第二个人再戴上眼罩贴鼻子, 后面的学生再说, 这样依次进行。分数统计规则:

没贴准鼻子,但表述英文正确的加10分。

贴准鼻子,英文也表述正确的加50分。

没贴准鼻子,也没说对英文的小组不加不减分数。

贴准鼻子,但没说出英文的只加10分。

根据时间和人数多少,教师可自行调整游戏方法。(5)教师让学生戴上头饰来表演本部分的对话。

作业布置 听录音,仿读对话,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 Unit 4 Where is my rule car? Let's talk where is my(the)...? It's on(in)the...第 2 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单词 on in under chair desk 2.能把这些单词在句子中灵活运用 重点:单词 on in under chair desk 难点: 在句子中灵活运用 教学法

跟读法、情境法 课前准备 录音机、磁带、学习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Guess: Where is my ??

一个孩子藏起一样东西,孩子们猜测:In your bag?/?

让孩子们真实的寻找一下,找到的孩子说出自己的答案。

2、Where is it?

教师拿出一个球,随意抛到不同的位置,让孩子根据情况描述一下:“Where is it?”(It’s under the desk./?)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出示主题图(把单词去掉),提问:“What can you see?”

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情况尽情的说(如果出现本课新词汇教师就指着图种物品特意多重复几遍)

2、让孩子根据图自由的提问:“Where is the pencil/??”,请其他孩子回答。

在孩子的提问回答中出现了本课新词汇,教师就将相应的单词卡片贴在图旁,带着孩子多次重复认读。

3、出示单词卡片,开火车认读。

听录音,跟读练习。

小组比赛认读,看谁说的又快又准。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Listen and point

2、Point to the?!

作业布置(1)听录音,仿读会话,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内容。

(2)用英文向家长介绍自己所学的玩具。

板书设计 Unit 4 Where is my rule car? Let's learn On

in

Under chair

Desk

第 3 课时

学习目标

1.Let’s spell 本部分通过listen, repeat and chant 达到对单词拼写的练习。 圈出听到的单词。,练习书写四个简单单词 重点:write,练习书写四个简单单词 难点: Circle 圈出听到的单词 教学法 跟读法、情境法 课前准备 录音机、磁带、学习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师生做日常口语练习:

A: Hi, I’m?I’m from?

B: Hi, I’m?I’m from?

A: Nice to meet : Nice to meet you, .请学生表演A部分Let’s talk的对话。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播放Let’s spell的录音,让学生听歌谣。

2.让学生跟着动画学说歌谣,同时可用手打节奏。3.播放Let’s circle的录音,让学生圈出正确的单词

4.听音后反复读四个单词,在此基础上进行描红,达到书写格式正确的目的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游戏:看谁拿得快:出示磁卡,让学生拿图片,拿的快的积分。计算最后结果,给与优胜小组奖励。

作业布置

1、读本页内容。

2、将所学的字母发音读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Unit 4 Where is my rule car?(A)Let's spell dog

Box

orange

Body

第 4 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够听、说、读Where is my?Is it in your bag? Is it??”Yes/No,?Have a good time!

2、能灵活运用所学句型。

重点:句型:Where is my?Is it in your bag? Is it??”Yes/No,?Have a good time!难点: 理解并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新句子 教学法 学习过程

一、Warm-up 跟读法、情境法 课前准备 录音机、磁带、课件、玩具箱

: Boys and girls, let’s review some me your hands, let’s do and say.带学生伸出手,做手势并说单词。In in in, on on on, under under under,重复。

T:Can you spell the words? Now show me your fingers, let’s spell.一起板书单词in on : Great!Then let’s say some sentences, together.教师出示钢笔、书和准备的包或盒子。You can clap your hands.教师带学生数:One ,two, three, four, One, two, three, four,打出节奏,教师开始像说Chant一样说: Where is the pen?Where is the pen? 学生接:It’s on the ’s on the book.师:Where is the pen?Where is the pen? 生:It’s on the ’s on the book.师:Where is the pen?Where is the pen? 生:It’s on the ’s on the book.大家一起拍手配合连着说五六句。最后教师把书和笔都放进包里。T:Let’s write the sentences.板书:Where is the pen?It is on the book.二.:Good!Now look at the picture.课件出示图片。They are playing guessing is Zip? Is it on the desk?教师问时强调Is it??引导学生回答:No,it isn’t.连问几句,学生做否定回答。Where is Zip? Is it in the desk?生:No,it isn’ is Zip? Is it under the desk?生:No,it isn’ is Zip? Is it under the chair?生:No,it isn’ is Zip? Is it on the chair?

生:No,it isn’t.最后教师问正确的:Where is Zip? Is it behind the teacher’s desk?找一同学做肯定回答。

Yes, it 板书:Let’s write the me your fingers,板书。教师说汉语:“它在课桌里面吗?一起写。Is it in the desk? No,it isn’, it is.带学生读句子,注意强调Is it的读音。

3.出示课件图片T:Guessing game is ,Let’s play the guessing game, !This is not a general ’s a toy box.板书:toy 并领读。出示课件游戏一规则,教师解释,强调Is it a??

找学生猜,教师回答。猜到cap 时,教师板书带学生读::Now I’m hiding the toy animals.出示课件游戏二规则,教师解释,强调Is it ?? 找学生猜,教师回答。

T:猜完结束后,great!Now Let’s read the sentences on the board.齐读板书。三.文本

:Look at the ’s the boy?生回答。Who’s the woman? 生回答。What are they doing? look at the screen, then answer my questions.课件播放课文动画.2.课件出示问题,学生回答。

:Now let’s read the dialogue.跟录音读课文。四.学生自由读课文。五.:Boys and girls, look, this is a naughty bear,出示课件图片 he’s hiding some fruits in his are the fruits?Let’s guess.强调学生认真看课件,图片会一闪而过。出示房间水果图片。教师依次问:

Where is the watermelon? Where is the apple?Where is the bananas?Where is the pear?Where is the peach?学生用所学句子问Is it ?? 直到猜出所有水果。2.编对话。

T:Now hiding your things, then ask and answer with your can use the sentences.指板书的句子。可以一人猜,也可以几人猜。生练习,表演。作业布置 听录音,仿读Let's talk部分的对话。板书设计 Unit 4 where is my car? Where is my… Is it in your bag? Is it…? Yes/No,… Have a good time!

第 5 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读新词:cap ball car boat map,通过听听做做的活动,让学生练习并运用所学的词汇。2了解一些简单的指示语,要求学生能听懂并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重点:词汇cap ball car boat map的学习。难点: 本课词汇的认读和Let’s do的理解。学习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用游戏来复习Let's do 的指令活动

(2)全班分两大组来唱第一单元的let’s chant。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1)教师cap的图片教cap,并带读,并将图片和词卡贴在黑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教 ball,car, boat ,map。

(2)让学生听Let’s learn的录音,一边听,一边指着书上相应的图,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3)让小学生站起来,一边听Let’s do 的录音,一边做动作。教师通过动作示范,强调bounce fly hold drive blow up的动作。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选词竞赛

将学生分为两大组,每组每次各派一个选手,教师说七个新词中的一个,选手快步到讲台上找到所说词的图片,并举起图片大声读出单词,谁先完成即为胜利者。

2、猜猜看

每次请一个同学在黑板上画一种刚学的物品,他每画一笔,就请班上的同学用英语猜他画的是什么。如猜得对,就请下一位同学再重新开始画另一种物品。让学生听录音,边说边做Let’s do部分的活动。

3、教师将Let’s do 中的图卡打乱顺序,贴在黑板上,教师说一个指令,请学生指出正确的图片。

作业布置

1、听录音,仿读会话,2、将所学的有关物品,用英语说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Unit 4 where is my car? cap

Ball

car

Boat

map

第 6 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歌曲检查学生对本课的熟悉和掌握程度

2、通过做题检查学生对本课的熟悉和掌握程度

3、阅读Story time.重点:Let's check,Read and match 难点: Story time 教学法 学习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复习对话

Where is my…Is it in your bag? Is it…?”Yes/No,… Have a good time!。

(2)出示图片,学生认读,并提问学生回忆单词。

(3)放A部分Let’s chant的录音,学生有节奏地跟唱歌谣。

二、新课展示(Presentation)

(1)放Start to read部分的录音,学生画出正确的句子。(2)做书上Let’s check检查学习情况。(3)复习所学的单词及句型,进行对话练习。(4)播放Let’s sing 学生听后反复跟唱(5)Story time a.本故事表现的是Zip, Zoom的故事。b.要求学生理解故事大意,能听懂 作业布置

1、自己复习本单元所有内容。

2、把故事讲给家长听。跟读法、情境法 课前准备 录音机、磁带、板书设计 Unit 4 where is my car? Where is my…

is it in your bag? Is it…?”Yes/No,…

小学第四单元教案【篇6】

1.8个小朋友平均分一盘樱桃,每人分得24个,还有剩余,这盘樱桃最多( )个,最少( )个。

2.估算48x72所得的积是( ),准确的积是( )。

3.两个最小的两位数相乘,积等于( ),两个最大的两位数相乘,积等于( )。

4.( ) × ( ) = 600 ( ) × ( ) = 1500

( ) × ( ) = 2400 ( ) × ( ) = 3000

5.25×4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6. 49×31大约等于( )。

7.24×3=72, 2400×30=( )。

8.在180÷(80-50)中,应先算( ),再算( )。

10.在13×40的积的后面补( )个0,与130×400的积相等。

70×3= 36×20= 60×30= 98×100=

80×90= 12×70= 30×40= 300÷4=

50×22= 25×40= 20×30= 50×20=

1、※483÷4= 34×11= 38×45=

216÷3= ※39×26= 760÷7=

(1)学校买了8把椅子,共用了360元,照这样计算,买40把椅子需要多少元?

(2)小刚3天看了150页故事书,小明4天看了120页,照这样计算,小明9天完这本书。这本书多少页?

1.35与24的积减去105,得多少?

2.一个数的8倍是864,它的3倍是多少?

3.用632除以8的商,再乘16,积是多少?

1.光明小学平均每天需要43桶矿泉水,3个星期(每个星期按5天计算)需要多少桶矿泉水?

2. 三年级二班的学生帮王伯伯摘苹果,共分5个小组,每个小组有8人,平均每人摘了12千克。这个班一共摘了多少千克苹果?

3.每行种20棵树,要种10行。每棵树苗4元钱,一共需要多少钱?

4. 240元网购5包书,每包4本,平均每本多少钱?

5. 一箱鸭蛋,内装4盒,每盒6只。现有480只鸭蛋,可以装这样的多少箱?

6. 如果用2 辆这样的小货车来运,多少次能把煤全部运完?

7.学校组织同学们去春游,我们班第一天有3个同学共交了135元。照这样计算,我们班15个同学去春游,一共要交多少元钱?

小学第四单元教案【篇7】

学习目的:

1、能自己整理这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2、能对这一阶段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合理地评价。

3、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4、进一步认识物体质量单位克、千克、吨,掌握质量单位之间关系。

5、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我们将上一节“整理与复习(一)”课,对我们前四个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

教师根据学生的口答出示板书,如下所示:

二、观察物体学会根据一定的指令正确搭出立体图形学会正确运用上、下、左、右等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了解克、千克、吨的实际重量

三、千克、克、吨

教师指出:我们还学习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讨论疑难点。

提问:通过这四个单元的学习,你认为哪些问题是学习上的.难点?

指名口述,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如:有的学生可能会说1千克、1克、1吨到底有多重,我还不太清楚。

教师可以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想一想、比一比、议一议等方法让学生再认识。

指名口答进行全班交流。

我学会了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我读了一本有趣的数学读物。

……

学生只要能简单地说出自己在某方面取得的进步,教师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4、学法指导。

指出:我们每学完一些知识都要进行整理和复习,进行知识的疏理,整理时要回顾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哪些知识是重点,哪些问题你感到还弄不太清楚,通过回忆、交流、请求别人帮助及适当的练习等形式深化认识。

1、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把计算结果和题中相应的数用线连接起来,全班交流时,教师指名口述答案。

2、第2题。

让学生口述自己家中的一个物品并估计出它有多重,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口述的同学是否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第4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指名板书,进行全班交流。

4、第3题。

第(1)、(2)、(3)这三个问题先由学生独立解决,再进行全班交流。

指名板书,并让板书学生说明列式理由。

第(4)个问题要让学生根据已有信息多提一些有实际意义,或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在课内解决的,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内解决,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暂时无法解决的,教师让学生把提出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整理复习的方法?

小学第四单元教案【篇8】

1、舒适又温暖的巢 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 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 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 无数指甲状的小叶 尖细又娇嫩的鸣叫 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 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 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

2、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在开的时候。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5、一诺千金 恍恍惚惚 如期归还 十万火急 绵长深切 风雨无阻 无比欢欣 坦荡无愧 何足畏惧

6、心绷得紧紧的 心像刀绞一般 千斤巨石 纹丝不动 没挪动一寸地方 没发出一声呻吟

7、神色庄重 一袭长袍 疲劳至极 卓有成效 耳鸣眼花 浑身乏力 流传于世 一如既往 端庄 侵蚀 隐退 坚毅 永恒 迄今 执着

8、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众猴随后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9、傲立的雪峰 静默的圣湖 炫目的蓝天 鳞次栉比 错落有致 熠熠生辉 流光溢彩 金碧辉煌 叹为观止

小学第四单元教案【篇9】

12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

1、认读?井 观 沿 累 那 弄 错 际 相? 9个生字,积累?坐井观天 井沿 回答 那么 弄错 无边无际 相信?词语。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井、那、沿、际? 4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能根据标点,尝试读出句子的语气。

3、通过学习,知道?坐井观天?的意思,懂得要做个见多识广的人。[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小青蛙、小鸟的头饰。[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观察画面,引入情景。(媒体出示课题及图片)

1)出示?一口井?,在图上分别指出:井里、井沿、井口、井底的位置。2)添加青蛙的图像,说说:青蛙在哪里干什么? 2.揭示课题:坐井观天。

3.渗透学习?井、观、沿?的字音、字形。4.读题,解题。

设疑过渡: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故事,故事里包含了一个道理,学完课文就能知道。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边看画面,边听课文录音,思考:故事中除了青蛙,还有谁? 2.回答交流,并出示小鸟的图像。学生自己读读课文,出示要求:(媒体出示自学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2)思考: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 3.交流、板书:争论天有多大

三、阅读课文,理解内容。过渡:青蛙和小鸟是怎么说的呢?

1.自由轻声读2—7节,读读想想找找,青蛙和小鸟分别说了些什么话? 1)汇报交流,出示相关句子。2)分组学习句子中出现的生字。

累、那、弄、错、际、相

交流生字学习情况。

2.男女生对读2—5节,了解青蛙与小鸟的不同看法。1)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小鸟认为天有多大? 学生回答后,板书:井口那么大 无边无际

2)理解?无边无际?:?无边无际?什么意思?书上说什么是无边无际的?(天)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无边无际的天空。还有什么也可以说?无边无际?的?

3.指导朗读2—7节,读出语气。1)指导学生借助标点,读出语气。a)出示句子: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b)看清标点,尝试读出语气。(自由读)c)指名读,教师及时指点语气。

?还用飞那么远吗??意思就是?不用飞那么远。?读出?自以为是?的语气。

d)男、女生读、分组读。2)分角色读好2—7节。a)同桌合作,练习朗读。

b)汇报交流,并适时指导学生在语境中了解?大话?的意思; *什么是大话?青蛙认为小鸟说的哪句话是?大话?? *指导读?我从遥远的……找点水喝。? c)指名分角色读。

3)动手实践,分辨对错: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

a)请同学将纸卷成筒状看天花板,再放下纸看天花板。说说:前后两次看到的不同情景。体会青蛙如何坐在井里看天的。b)讨论问题,并回答:谁说得对? 4.分角色朗读课文和表演课文。1)分配角色,自主选择角色。2)分角色朗读课文。

3)加上动作,戴上头饰,分角色演一演。

5、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引导想象:

(1)如果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它会跳出井口吗?(2)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会怎么样呢?

提供想象材料:填空练习。

四、复习巩固,总结全文。1.总结。

揭示寓意:《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做?井底之蛙?,只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点天,眼光如此狭小。而应该做个见多识广的人。2.送信游戏,认读生字。扩词练习:观、际、抬、相。3.指导描摹?沿?。

书空,复习?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并提醒右半部分?横折弯?这一笔。观察?沿?在田字格里位置(注意左窄右宽及关键笔画)。

五、适度拓展,布置作业。

1、认读本课生字、词语。

生字:井 观 沿 累 那 弄 错 际 相

词语:坐井观天 井沿 回答 那么 弄错 无边无际 相信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

3、语言实践:小组合作,分角色演一演《坐井观天》的故事。

4、拓展:

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举例(守株待兔、掩耳盗铃、亡羊补牢 望梅止渴)

12《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会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懂得学习、做事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自以为是。

教学重点、难点: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对话,理解寓意。教学准备:

1、青蛙、小鸟图片。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喜欢听故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青蛙和小鸟的故事。

二、新授(播放动画)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课题是什么?(坐进观天)伸出小手写课题。

2、是谁坐在什么地方干什么?青蛙坐在井里干什么?

3、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

4、想不想知道青蛙和小鸟在什么地方争论的呢?齐读第一自然段。5青蛙坐在哪里?(井里)。请同学把青蛙放进井里。

6、小鸟从哪里飞来?你来读一读这句话(小鸟从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你知道?井沿?是哪里吗?(生答)就请你来,让小鸟落到井沿上吧!(生到黑板放小鸟)

师:井沿就是井的边,那你知道床的边应该叫什么呢?碗呢?桌子呢?(出示图片)

2、想不想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一边听一边看看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3次)

3、第一次对话是哪几个自然段?第二次对话是哪几个自然段?第三次对话是哪几个自然段?

4、谁来读一读青蛙的问话?指生读。青蛙生活在黑暗的井底,很久没有见到过朋友了,突然有一天小鸟来了,它是什么样的心情?开心、愉悦。读书的感情应是声音上扬。

5、小鸟是怎么回答的?生读。一百多里远吗?一百多里,那就是飞了很远很远的距离啊,这个时候,小鸟会感到很累,很渴,谁再来读小鸟的话?(师读青蛙的话,指生读小鸟的话,两名同学读后全班读小鸟,突出?一百多里?体会小鸟的累、渴)

6、请同学们分别扮演青蛙、小鸟、旁白。

师:听了青蛙和小鸟的话,你知道它们是为了一件什么事情而争吵吗?(根据学生发言板书:天)

7、青蛙是怎么认为的呢?(指读)你知道?大话?是什么意思吗?大话:不真实的夸大事实的话。师:青蛙认为小鸟在吹牛,那它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师:那小鸟呢?(指读)(出示卡片无边无际)你们知道?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无边无际:没有边际,形容非常大。

8、那你们还能举例子说说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大海、沙漠、草原。

9、师: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认真的进行练习,一会儿我们还要评出最佳青蛙和最佳小鸟,开始练习吧!(指生对读、男女声对读)师:现在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大的很呢,同意小鸟说的请举手,那你们读小鸟的话一定很棒。同意青蛙说的请举手。

3、师:看来我们一致同意小鸟的看法,那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大?(生回答)因为青蛙生活在黑暗的地方,生活的地方很小。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把书本卷起来看天花板,看到的天花板有多大?小圆点。现在把书拿开看天花板有多大?很大。是什么挡住了我们的视线。纸筒。那是什么挡住了青蛙的视线?井壁。

4、为什么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就少,见识也少。

为什么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因为小鸟飞在天上,看到的东西多,见识广。所以你们认为谁说的对?小鸟说的对。青蛙说的不对。

5、但是青蛙总觉得自己说的是对的,它现在仍然认为自己是对的,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青蛙和小鸟争论的结果是什么?青蛙和小鸟第三次对话。(生齐读)

青蛙为什么笑了,它笑的对不对?青蛙自以为是,相信自己是对的,小鸟说的是错的,它在嘲笑小鸟。

小鸟为什么也笑了,它笑什么,它是怎样帮助青蛙的? 笑青蛙愚蠢。

小鸟是怎样帮助青蛙的?生读。找出课文原文。现在谁把他们的三次对话表演出来?看看谁最棒。

6、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会跳出井口来吗? 师:看哪位同学的本领大,能把小青蛙劝出来。

师:老师相信这只井底的小青蛙听了同学们的劝告,一定会急着跳出来,看看这无边无际的天空,这景色优美的大自然。

三、拓展:想一想:如果有一天青蛙跳出井口,会看见什么?

四、全课总结:交流:学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要像小鸟那样飞得高看得远。

13课《寒号鸟》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识

(1)本文是继《小马过河》之后的又一篇童话故事,旨在教育学生勤劳自勉,抓住大好时光勤奋努力,不要懈怠懒惰,得过且过,荒废大好年华。

(2)本课没有直接与单元训练点对应的段落,教学时可选择课文的一个部分进行落实单元训练点的练习。

2.教材特点

本文是一篇运用对比手法写的童话。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垒巢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喜鹊和寒号鸟是邻居。第二部分(从?几阵秋风?到?正好睡觉?)写冬天快到了,喜鹊忙着垒巢准备过冬,而寒号鸟却又是玩,又是睡,不去垒巢。第三部分(从?冬天说到就到?到?得过且过?)写冬天到了,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得过且过,还是不肯垒巢。第四部分(从?寒冬腊月?到结束)写寒冬腊月,喜鹊在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冻死了。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理解13个新词。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准确领会寓意。

四、教学准备

1.寒号鸟的挂图或投影片。

2.课文录音。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号?。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训练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

3.学懂课文第1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揭题。

(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乌是怎样一种动物吗,(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简介寒号鸟。)

2.布置自学。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学习后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点出你认为容易写锗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

(2)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填空: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的,寒号鸟是()的。

3.检查自学情况。

(1)听录音范读课文。(听后自评并纠正)

(2)指名读一读划出的词语。(互相交流评点)

(3)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教师点拨:?懒?字中间?束?羽写成?束?。)

(4)指名填空并齐读。

4.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1)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

(2)将学生读出的句子按顺序出现。

(3)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

(4)这些跟季节有关的句子应该怎样排列?为什么?

(5)练一练:《作业本》第5题。

5.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全文。

(2)说一说:课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写,?寒冬腊月?的事。

6.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指导看插图)

(2)体会寒号鸟的懒惰。(学生理论,互评)

(3)齐读第1自然段。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讲读裸文,理解?漫山遍野?、?哀号?、?得过且过?、?哆嗦?等词语的意思。

2.巩固抓重点词理解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抓重点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得到。

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录音磁带一盒。

2.小黑板若干块。

3.幻灯片若干张。

4.寒号鸟、头饰各一只及喜鹊贴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整体切人。

1.根据简笔画,说话导入。

2.整体回顾,说说这是一只()的寒号鸟。

()的喜鹊。

二、学习2~5自然段。

1.默读2~4自然段,思考: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一一一?划出)

2.检查,出示幻灯(1),抓?累?字体会寒号鸟懒惰。

3.还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出示小黑板(1):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

4.抓?不听劝告?深人体会寒号鸟懒惰。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喜鹊怎么劝告?(结合指导读、指读→评点→范读→自读→齐读)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不听劝告?(圈圈划划,自读体会,结合指导读寒号鸟的话:指读→评点→自读→男女生对读)

d.指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寒号鸟不听劝告结果怎么样?(结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导读?悲哀地叫?的句子)

5.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想象自读→指读评点→女生齐读)

三、学习6~8自然段。

1.回顾学法:抓?不听劝告?这几个重点词语提问解答,深入理解课文。

2.启发学生围绕?还是不听劝告?自己提问,师小结后出示小黑板(3):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谁怎么劝告?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

d.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结果怎样?

3.学生轻声自读,思考上述问题。

4.四人一小组讨论,准备汇报。

5.汇报自学。(学生自由汇报,老师随机点拨,穿插朗读训练)

点拨要点:

①问题b,比较 喜鹊说:?……?

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说:?……?

体会感情变化→指导读好语气。

②问题c,结合理解?得过且过?,指导读出寒号鸟不耐烦的语气。

③问题d,结合理解?最后的哀号?、?漫山遍野?等词,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哀号时的样子。指导读好第八自然段。

四、返顾全文,深化认识。

1.齐读第九自然段。

2.深入思考,同样是寒冬腊月,为什么喜鹊能在温暖的窝里熟睡,而寒号鸟却在黑夜里冻死了?(结合完成作业本)

3.订正作业,随机小结,完善板书。

4.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小结学法,用幻灯打出:

抓重点词 提问解答

展开想象 感情朗读

五、分角色扮演朗读。

板书设计:

寒号鸟

懒惰

勤劳

玩睡——————垒巢

直打哆嗦————住暖窝

最后哀号————熟睡

不幸——————幸福

《寒号鸟》教学设计

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二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会认?葫?、?芦?等6个生字,会写?挂?、?哇?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一)吹葫芦丝导入: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出示葫芦丝),你们看这是什么? 2.师表演吹葫芦丝,然后提问:葫芦丝是由什么做成的?

3.简单介绍?葫芦?及其作用:谁见过葫芦?给大家介绍一下。?葫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心脏形,花是白色的,果实中间细,像两个球连在一起。嫩时可做蔬菜,长成后硬壳可做器皿。(简笔画)

(二)揭示课题

1.师板书,认识?葫芦?这两个字 2.师引导总结识字方法

师:孩子,怎么认识这个葫芦的? 生:……

师:借助拼音,很好的识字方法!

从课外书中识字,很好!能从生活中识字,真棒!预习是一个个习惯。

3.给?葫芦?注音(hú lu),再读。(注意?芦?字的读音是轻声)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个跟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课题(指名读、齐读)。

师:一起来读读课题.再读一次(师范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初读,生自主学习生字

1.学生自主学习,自由读课文,教师出示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把不认识的生字、词语用圆圈圈出来,可以借助字典,也可以和同桌相互讨论。

2.同桌合作学习,生互读,师点评

小朋友们,读得真带劲!下面,请把你刚才圈出来的的生字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听,读得不准的字教教他。

(二)再读,师带领学习难字 1.老师指导学生正确的朗读课文 2.读准生字词,并观察规律

同结构的字:治、棵、挂、哇、怪、慢 同偏旁的字:怪、慢 同部件的字:挂、哇

左窄右宽的字:治、棵、挂、哇、怪、慢 从上到下的字:言、每

3.重点指导 ?挂?、?哇?等较难写的字

在第一自然段最后两句话里有两个生字,他们两长得很像,赶快把它们俩找出来。(师板书?挂、哇?)

(1)拼读:能认吗?(师板书拼音)抽读,教读

还能认吗?(去拼音)开火车读、抢读

(2)扩词: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字?(挂上、挂在、挂钟)(3)总结学习方法,比较两个字的异同

这两个字咱们很快很准就找到了,那小朋友们能很快很准的把他们俩区分开来吗?(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形声识字……)

(4)拓展认识生字?佳、娃、洼、蛙? 小朋友们学习识字的方法可真多,其实?挂?的‘好朋友’可不仅仅只有?哇?,还有很多很多呢,仔细想想,我们以前认识的有哪些是?挂?的‘好朋友’呢?(学生找出这些生字后,老师编顺口溜助记)

编顺口溜助记:

张口一声?哇?,用 手 往 上 挂 有 水 是 水 洼,女 孩 爱 娃 娃 捉虫能手小青蛙,小——青——蛙

师总结:这就是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们用的新方法来识字,这种方法叫做?顺口溜识字法?,以后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时,我们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了。

4.书写?挂、哇?,感知汉字的形体美(1)师范写,提醒注意书写规范 请学生回答觉得应该注意什么? ①左窄右宽、土的下横要加长。②上面的土最后一横在横中线上

(2)生描红并书写,师纠正书写姿势,最后展示并点评

过渡语: 认识了这些生字娃娃,小朋友们都等不及了,那葫芦到底长得怎么样了,咱们赶快去瞧一瞧吧!

(三)看图,师生共同讲故事

出示课文图片和关键字,教师带领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口头讲述这个故事

三、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一)朗读理解第一自然段 1.细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①那个种葫芦的人最初种了一个什么样的葫芦?

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生回答上述问题后,老师指导朗读)2.从哪里能够看出来种葫芦的人很喜欢这些葫芦? ①师引导回答上述问题: 一棵棵小葫芦挂在长满了绿叶的葫芦藤上,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你们喜欢吗?

可是有个人比我们还喜欢,那个人是?(种葫芦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每天、几)

②理解?每天、几?的意思,用?每天?造句。

3.师范读并指导学生朗读以上句子: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谁听得认真。

4.可爱的小葫芦是怎样长出来的?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朗读理解最后一段

1.后来,这些可爱的小葫芦怎么样了?(都落了)你的心情怎样? 2.齐读最后一段,质疑。谁来读一读?(难过的)

为什么长得这么可爱的小葫芦最后居然落掉了?

(三)小组合作学习第二、三段

1.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用横线画出种葫芦的人所想所说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邻居说的话。找课文里的语句读一读。

①学生找出邻居的话并朗读,师点评 ②师范读,生再读

2.找出葫芦掉落的原因,质疑?种葫芦的人为什么不能杀死蚜虫? 现在我们终于知道小葫芦掉落的原因了,这是因为? 3.学习反问句

①朗读比较以下句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体会每组两句话的意思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②学生自己尝试将反问句、感叹句变成陈述句 A.这样的小病还用打针? B.一次失败怕什么!

c.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4.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

5.解决问题:那个种葫芦的人为什么不杀死蚜虫?(师引导总结出根、茎、叶与葫芦的关系)

四、拓展升华、生字回文

(一)归纳总结、扩展延伸

1.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师引导总结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

2.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后悔的说、伤心的说……)3.如果你是种葫芦的人,长了蚜虫,你会怎么做?

4.创编一个新故事: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长得跟去年一样好。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于是他赶紧(),过了几天,叶子上的蚜虫()小葫芦()。

(二)随堂检验、生字回文

1.在课件上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语,学生巩固练读 2.正确、流利朗读全文

3.学生自己尝试着把这个故事向同桌讲一讲

五、作业布置

把关于葫芦的这个故事和自己编的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六、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商量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生活中遇到当自己拿不定主意时或与人意见不一致时,遇到苦恼的事时,都可以找人商量,学会商量是一种交际的技巧。

2、通过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并逐步掌握商量的要领,做到找人商量态度真诚以理服人,共同商量耐心倾听,设身处地,积极策划。

3、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交际实践,培养他们表达的自信心,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并逐步掌握商量的要领,做到找人商量态度真诚以理服人,共同商量耐心倾听,设身处地,积极策划。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指板书)——学会商量。【课件出示】

2、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写下了心中想与别人商量的事,谁来跟大家说一说?(指名说三个)

3、老师做了有心人,发现这三个同学所写的事很有商量的价值。【课件出示】(请三位同学将自己的事读出来。)

小结:是啊,同学们,商量的学问大着呢。生活中,当我们需要寻求别人帮助的时候、自己拿不定主意或与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就应该——学会商量。

二、创设情境,指导说话

1、商量的任务:

你值日那天因为你有事,所以你想和小丽调换一下值日的时间,该怎样跟她商量呢?

2、请在4人小组内讨论交流。

3、请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汇报。

4、讨论:怎样说,小丽才更愿意和你调换值日的时间呢?

5、总结学习商量的方法。

三、再创情境,集体讨论。

1、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样跟别人商量。(1)向同学借的书没有看完,想再多借几天。

(2)最爱看的电视节目马上就要开始了,但爸爸正在看足球比赛。

2、注意商量时就做到:(1)要用商量的语气。(2)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3、开始讨论,也可以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写下来。

4、全班交流。

5、将大家的交流成果择优写一写。

四、说收获。

语文园地五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区别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会写生字观、忙、呼、如。

3、积累关于语言的词语,学会使用形容词:细长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的。

4、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魅力。

5、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重点难点:

1、学习区别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

2、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课时分配: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区别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会写生字观、忙、呼、如。

3、积累关于语言的词语,学会使用形容词:细长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的。

重点难点:

学习区别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2、读生字:自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学生动手连线。

4、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看看有什么发现?

5、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6、小结识字的方法。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猜一猜词语的意思。

一言不发 不言不语 三言两语 千言万语 豪言壮语 少言寡语 自言自语 甜言蜜语

2、你可以将这些词语进行分类吗?试试看。

3、选两个说一句话。

4、全班交流。

5、读句子。

(1)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2)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6、和同桌用?细长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的?说话。

7、全班交流所说的句子。

8、补充句子。

(1)天空飘着 气球。(2)池塘开满 荷花。

9、学生汇报。

三、书写提示。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4、进行全班评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魅力。

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重点难点: 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了解诗人

1、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写的《江雪》。

2、板书:《江雪》,学生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江上雪景)。

二、检查预习,读准诗句

1、出示全诗。

2、指名朗读,齐读。

3、解疑:你们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字词了吗?

4、送词入诗说诗意。

5、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

6、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整首诗。

三、了解背景,体会感情

1、体会环境的寒冷寂静

2、体会诗人的孤独寂寞

3、体会渔翁精神的不屈

4、总结,感情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四、我爱阅读: 骑驴-

1、读一读。

2、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个故事讲下来。

3、讨论:老爷爷应该怎么做呢?说说为什么?

4、全班交流。

5、师小结。

五、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小学第四单元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具准备

计数器1个小棒100根铅笔24枝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个一。

(2)()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个十。

(3)6个十和2十一组成()。

(4)2个十和5个一组成()。

(5)7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教师报数,学生摆小棒。

16,25,50,68.

二、新授。

(1)出示计数器。

教师;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并在计数器上分别贴上“十位”、“个位”。

(2)教师出示2捆铅笔和4枝铅笔。

这里共有几枝铅笔?(有24枝),有几个十枝和几个一枝。(2个十枝和4个一枝)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别把2捆铅笔和4枝铅笔分别挂在十位和个位上,接着问:“计数器上应该怎样表示呢?”

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上是几,就写几,这个数写作“24”。

读数时,先读十位数,再读个位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这个数读作二十四,学生跟读两遍。

1.教学例3.

(1)第一行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读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巡视指导。

(2)第二行第1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十位上有4十珠子。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试问;这个数该怎么写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这个数十位上是4,就写4,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因此写作:“40”读作“四十”。

(3)第二行第2、3题让学生尝试,说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30、40、50……个位上都写“0”。若这些数个位上不写“0”行吗?为什么?

2.教学例4.

(1)出示10捆小棒与计数器。

提问:这里一共有几捆小棒?几个10?10个十是多少?

教师把10拥小棒捆成一大捆,挂在百位上边。

问一百该怎么写呢?

引导学生说出;先在百位上写“l”,十位与个位上都写“0”这个数写作“100”读作“一百”。

(2)教师告诉学生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3.小结。

写数、读数都要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个位或十位上一个也没有写数时要写“0”占位。

三、巩固练习。

课后小记

小学第四单元教案【篇11】

四、智慧

田忌赛马

教学目的:

1、从田忌两次赛马一输一赢的事情中,让学生懂得要办成事需对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合理使用力量。

2、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3、理解“扫兴、挖苦、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疑惑”等词语。教学重点:

叙述两次赛马的情况是阅读的重点。

解决的方法:运用比较、分析法。

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解决下列问题有一定难度:

1、比赛规则“各自把马分等级”是孙膑计策的必要条件,学生不一定给予足够注意;

2、齐威王的骄傲轻敌是孙膑计策得以实施的原因。暗含在作者遣词用句中须从人物上去理解。教学用具: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齐国大将田忌喜欢赛马?? 2.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提问:田忌和谁赛马?赛了几场?结果如何?

2.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3.出示生字卡片,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学生积极认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节读课文,思考:课文哪部分写“败”,哪部分写“胜”,田忌是依靠什么转败为胜的?(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2.引导学生分段(学生合作交流)3.学生汇报

4.段落分得不一致,不统一,教师需加以引导。

方法:先看看这小节主要写什么,再看看它是和上面讲的意思联系紧密,还是跟 下面联系紧密,或是单独讲一个意思。

四、布置作业

1.把课文读熟练 2.写熟生字词

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田忌 齐威王 败 第一次 胜 胜 第二次 败

第二课时

一、了解兴趣点。

你们对课文中的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从预习中了解到部分学生对比赛时的情况最感兴趣。)

二、从兴趣点入手,组织讲读。

教学手段:将两次赛马的内容放在一起阅读,运用比较、分析的逻辑思维形式。

目的:启发思维、培养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要求:边默读边思考:这两场比赛各是怎么赛的?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

1、组织小组自学讨论。

2、读后小组代表发表意见。

主要有三处相同:

①二人的马没换。

②比赛规则没变——各自把马分等级。

③齐威王的马出场顺序没变——先上等、再中等、后下等。

主要有三处不同:

①田忌的马出场顺序不同——先下等、再上等、后中等。

②比赛的结果不同——田忌第一次败,第二次胜。

③人物心情不同:

3、教师据情指导,须讨论明确的问题:

①“扫兴”是什么意思?什么事使田忌扫兴?

②第一次赛马,田忌为什么输?——马的每个等级都低于齐王。

第二次赛马,田忌为什么赢?——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

③追问:为什么可以调换马的出场顺序?

理解比赛规则“各自”。

4、概括段意。

复习方法:概括一段话的主要内容,用什么样的句子?——陈述句。

它包括哪两个部分?——谁,干什么?(怎么样)

①概括第一次比赛内容(第一段)。

②概括第二次比赛情况(第三段)。

三、质疑导趣,将学习兴趣迁移到第二段。

1、启发质疑:你们认为课文中的哪部分内容需要仔细读才能弄懂?

追问:你们想到些什么问题?

例如:①为什么田忌开始以为孙膑在挖苦他?

②为什么田忌对第二次赛马取胜没信心?

③为什么孙膑对再赛能胜胸有成竹?

2、组织学习第二段。

教学方式:自学画批→议论交流→讨论明确。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4、全班讨论,教师据情指导。

①理解描写孙膑的语言

②抓住齐威王的语言、神态。理解齐威王的骄傲、轻敌,使得孙膑的计谋得以实施。

为什么“胸有成竹”?

(对田忌、齐王的了解。)

5、理解后分角色练习朗读。

6、教师小结。

设问:你们觉得孙膑的这个主意妙不妙?妙在什么地方?(发挥优势,扬长避短。)

(七)“投石”激趣。

1、设疑:你们想过吗,还有没有其他调换方法?

2、组织学生“试验”。

你们拿出一张纸来,写上上等、中等、下等各两行,用线连接搭配一下,看看有几种调换的方法,结果各是什么?可以用“×”表示输,用“√”表示赢。从中你们悟出什么?

3、指一名学生上前面“演示”。

四种调换方法,均输两场,胜一场。

1、从中悟出道理:要进行科学分析,选择最佳方案,合理使用力量。

2、从中体会两个“让”字用得贴切、精当。

(八)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第二次赛马后,孙膑和田忌再见面会有怎样的一段谈话。根据课文内容做合理想象,两人一组,设计对话内容及动作、表情,表演出来。

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第一局 第二局 第一场:上-上 下-上 第二场:中-中 上-中 第三场:下-下 中-下

调换顺序

初赛失败——————————→再赛胜利

孙膑献计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教学反思:

捞铁牛

教学目标:

1、掌握“宋、府、拴、笨、尚、潜、绳、绑、铲、拔、丙、程”等12个字的音、形、义,并会写。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宋朝、笨重、熟悉、出色、浮桥、议论纷纷、淤泥、工程家”等词语的意思,并会用“熟悉、出色”造句。

3、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4、通过学习,激爱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是的态度。教学重点: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教学难点: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连句成段的方法。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由“捞”字导入,设置悬念)

1.教师板书“捞”,指名认读

2.引导学生演示“捞”,体会字义 3.捞什么东西

4.学生自由发言,体会捞牛的困难

5.教师小结,设置悬念:谁去捞这么重的牛?

二、学习生字词

1.提出要求: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用符号把生字在文中标画出来,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生初读课文,完成任务。

3.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指名认读,纠正字音)4.分段读课文(教师指导字音及句间停顿)

三、理清层次

1.回答问题:谁捞铁牛?捞的结果怎样? 2.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根据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划分段落

四、记忆字形

五、布置作业:

1.进一步熟读课文,为学习课文打基础 2.熟练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巩固旧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共同熟悉了课文,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来说一说?(指名反馈,训练学生概括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二、了解捞铁牛的困难,为体会怀丙的出色作铺垫

1.教师导读,为什么捞铁牛(学生读课文,找一找)2.指名反馈课文的相关内容(课文第一自然段)

3.点拨:重修浮桥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为什一定要捞铁牛?

4.要捞起这八只铁牛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每只铁牛四、五万斤,没有现代化设备)

指导学生理解:“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引导学生理解“人们正在议论纷纷。”“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想象他们在议论些什么?

5.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是怎么说的?你能从课文里把这句话找出来吗?(“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6.指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这句话讲了几个意思?

从这句能看出什么?(和尚有了捞铁牛的办法,而且这办法跟水有关系)

板书:叫水送牛

指导学生朗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为了捞铁牛,和尚做了四项准备工作,是哪四顶呢?在课文里找出来,作上记号。

小组讨论:和尚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先让学生按四个小组共同研究,然后在全班交流)

板书:潜水摸牛

大船装沙

并船搭架

粗绳拴牛

2.朗读第二段。

三、学习第三段

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怀丙和尚是怎样捞起第一只铁牛?

1.学生讨论:和尚先让水手们干什么?(铲沙)

为什么要把船里的沙都铲到黄河里?

朗读这段话,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板书:铲沙拔牛

2.齐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并讨论:和尚是怎样把铁牛捞上岸的?

点拨: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先让水手使劲划船把铁年拖回岸边,再让众人拖牛上岸。

朗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分别用四个字慨括出来。

板书:划船拖牛众人拖牛

和尚才捞起一只铁牛,还有七只铁牛呢?哪里写到了?为什么不具体写?

齐读第六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三段,思考:和尚是怎样把一只只铁牛捞起来的?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简单叙述过程)

3.讨论:你觉得怀丙和尚这个人怎样?课文是怎样评价他的?

“出色”是什么意思?教师讲解“工程家”的意思。

为什么说怀丙和尚是个出色的工程家?他的出色表现在哪些方面?

点拨:

从怀丙和尚做的四项准备工作,可以看出他的出色表现在哪里?(考虑周到。)

从怀丙和尚指挥水手捞铁牛的过程,可以看出他的出色表现在哪里?(指挥有方。)

出示“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从怀丙说的这句话,可以看出他的出色表现在哪里?

点拨:

他既看到水有害的一面,也看到有利的一面,说明他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有一种科学的态度。

通过刚才的分析,怀丙的出色表现在哪里?

板书:考虑周到

指挥有方

科学地认识问题,一分为二,解决问题

四、总结全文

怀丙和尚捞铁牛这件事,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那时他就能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多么出色啊!直到今天,人们还是利用这种原理打捞沉在水里的重物。此时此刻,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

五、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怀丙打捞铁牛的过程。

2.思考:泥沙铲到黄河里,对会阻塞河道,污染河水,你有没有比怀丙更好的办法呢?

板书设计:

捞铁牛

大水冲牛 叫水送牛

潜水摸牛 大船装沙并船搭架粗绳拴牛

铲沙拔牛 划船拖牛 众人拖牛

怀丙 出色的工程家 考虑周到指挥有方 科学地认识问题,一分为二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用冰取火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读一个多音字,会写10个生字,能运用各种朗读方法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是怎样用冰取火的。

2、一般技能:并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并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具体分析问题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3、思想感情: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在遇到困难时,要冷静思考,运用智慧战胜困难。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并养成正确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冬天玩过冰吗?感觉怎样?试想一下,用冰能取到火吗?该怎样取呢?你还有多少疑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

把握不准读音的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来认识它。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学生字词:(小组学习)

1、要求读准字音。

2、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规律或其它方法快速记生字字型,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最难记的生字抄两遍。

3、再认真读课文。

四、反复读第一自然段:

1、边看图片,边想象,那里的天气怎样?你感受到什么?。

2、可以同桌互相描述,也可以在小组里互相描述。

3、再读第一段,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什么?

五、整体感知。

1、在南极变化无常的天气里,探险队员遇到了哪些困难?

2、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困难。

3、你能说说怎样用冰取火?

七、找几句类似的句子,边读边想画面,体会用词的准确、形象、生动。

八、小结本课学习的收获,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过渡:

探险队员遇到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

1、自由读2、3、4段,边读边想,提出不懂的问题。

2、引导学生通过读来理解问题,或是展开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3、什么是一筹莫展?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遇到的绝境。

4、指名读2、3、4段。

二、理解重点段

1、默读5、6、7段,你体会到什么?

2、用自己的话说说取火的过程。

3、边读边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你体会出什么?

4、小小的火苗燃起来了,它代表着什么?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此时的心情。

三、学写生字:

注意提醒学生使用偏旁加熟字的方法来记住新生字。

四、小结: 谈本课收获。

五、作业布置

写写读后感。教学反思: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学习,懂得要善于动脑,运用积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学习中的难题。

2、多音字组词、积累词语

3、仿写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1、仿写句子,注意叙述的顺序

2、续写故事或者写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的事情自觉积累词语,教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字、词”部分的学习

多音字的学习

1.学生进行组词

2.开火车反馈组词情况

出示课外练习,学生进行多音字组词

强 空 看

3.读一读所有的词语,抄写加点的词语

三、“句子”部分的学习

1、读一读文中句子

2、抄一抄,在横线格上抄写句子 3.强调写的注意点:要写清楚材料、工具和做的过程 4.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这个句子 5.体会过程,学生仿写

四、布置作业 1.仿写句子 2.练习多音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开卷有益

1、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阅读短文《发明大王的秘诀》。

2、默读短文,查字典或与他人交流解决其中的生字。

3、划出你感兴趣的词语。

4、短文有几个自然段?

5、逐段指名读课文,思考每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对较难归纳的自然段,教师加以指导。

6、爱迪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7、背诵课文最后一段中爱迪生说的话。

二、初显身手

课前搜集民间传说,生动、流利地讲述富于智慧的人的故事。例如曹冲称象、用冰取火、阿凡提智斗国王等。

三、畅所欲言

回忆刚才所听的故事,说一说怎样才能成为有智慧的人?

四、金钥匙

引导学生介绍、交流自己的阅读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简洁明了的学习方式。

小学第四单元教案【篇12】

一、拼音写汉字。

二、比一比,在用偏旁组字。

例:水(泉)(永) 刀( )( ) 火( )( ) 人( )( )

三、比一比,在组词。

四、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音节,用线连起来。

五、写出意思相反的词。

小小的'一头毛驴,是经不住两个人压的。

1、年少的骑着毛驴,让年老的跟着走,像话吗?

年少的骑着毛驴,让年老的跟着走,     !

2、让那条船走得快些,这有什么难的?

让那条船走得快些,       。

七、造句。

1、帮助--

2、已经--

慈(       ),(      )。

临(  )密密缝,意恐(     )。

(        ),报(    )晖。

2、许多年来,徐虎就是这样(  )想着别人。他利用休息时间走遍了(      ),给大家(        )。

5月2日,刘芳找李小平,想和他一起去看望敬老院的张奶奶。李小平不在家,刘芳想写张留言条,让李小平明天上午8点钟在家等她一起去。请你替刘芳给李小平写张留言条。

小学第四单元教案【篇13】

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有《母亲的恩情》、《沉香救母(一)》、《沉香救母(二)》、《木兰从军》。课文的特点:一是语言文字要准确、优美。二是文化含量要高。三是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儿童生活,孩子喜欢。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单元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课时分配   母亲的恩情………………… 2课时   沉香救母(一)…………… 2课时   沉香救母(二)…………… 2课时   木兰从军…………………… 2课时   练习4…………………………2课时   母亲的恩情 教学分析:   这篇课文是借唐代诗人孟郊一首诗演而成的一篇故事。故事是诗歌意境的展现,诗歌是故事的凝聚诗文交融,更让人体到母亲恩情的珍贵。课文前半部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后半部分引出诗歌。第一至三自然段具体写母亲的恩情及孟郊对母亲的感念。从内容上说这是一个故事,有时间、地人物以及事情发生的过程。第四和第五自然段介绍《游子吟》一诗的内容及写作的情况一个感人的故事,一首动人的诗,歌颂了母爱的无私、伟大,激发起人们对母亲的感激和报答之情。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学会本课生字,学会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对母亲恩情的感念。 教学构想:   教师上课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母亲关心自己事情而引出课文。学习课文时,重点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对母亲恩情的感念。反复吟诵,启发想象,有所意会。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图片、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   2、小朋友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不管是古代的人还是现代的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说古代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   二、揭示课题,解题,结合学习题中生字 1、板书课题:母亲的恩情 2、出示生字、教认 3、“母亲的恩情”这个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意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老师一边听学生的问题一边轻轻地在题旁打问号。)   三、初读指导 1、课文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依次写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 4、出示:针注视迟著名寸草言孟郊缝补沐浴生机勃勃了 (1)指名试读生字词卡 说说你在生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上,哪方面要提醒大家? (2)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6、指名试读课文每一节,师生共同纠正 7、比赛读书 8、对于刚才的`问题,你读懂了什么?   四、教学生字 1、读读生字词 2、今天我们要学“补、针、抚、摸、视、归”看看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 3、你怎样记住这些字? 4、我们在写这些左右结构的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5、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作业设计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母亲的恩情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学习生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学习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 2、这个自然段有几句?从第1、2句你读懂了什么?(板书:孟郊要出远门)你知道他母亲是怎么做的吗?教学:缝补针线 3、看图1:请小朋友看看图再读读书说说你又看懂了什么,读懂了什么?为什么?(从点的油灯可以看出她深夜缝衣,从母亲手中的针线和衣服上针脚可以看出一针针地缝着一线线地缝着,从母亲的神情也可以看出她在想:孩子这次出远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4、看了图,我们对这段话的意思体会得更真切了。孟郊要出远门,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服。这段内容就是写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1)谁来读读这句诗?   (2)谁来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诗?   (3)齐声读读 5、比赛读第一节: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读了第一、二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提示: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以后母亲每天要承受挂念儿子、盼望儿子的痛苦,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 3、读第三、四句话你读懂了什么?(板书:多了白发眼睛湿润)从  “孟郊看到母亲的头上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你想到了或明白了什么? 提示:母亲年纪大了,我出门后谁来服侍她? 4、看图2,谁能说说自己对第二自然段的体会?(看母子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多么难分难舍!他们的深厚亲情太感人了) 5、这幅感人的情景就是就是诗中诗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1)谁能有感情地读读 (2)谁能说说“意恐”的意思? 6、、这一节写了孟郊上路,母亲送他时依依不舍的情景。齐读   三、学习第三节 1、出示图3,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 2、自由读第三节 3、孟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指名读,齐读这句话   这句话中把太阳比作什么?又把小草比作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4、这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能读出要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情?有感情地读这句诗 5、这首诗是孟郊什么时候写的?齐读第四节。 6、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 7、读了这课文你有什么话想说。  四、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恩迟言寸著”这些字可以用熟悉的字来记一记。 2、指导写字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补摸()针()恩() 扑()漠()什()思()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孟郊()着身上的衣服,()着那又()又()的针脚,心里想,母亲对我的()不就像这()?沐浴着()的小草,无论怎样都()不了太阳的()啊! 3、学了这篇课文,你此时最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呢?用两三句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母亲的恩情 感激 报答 课后反思:       沉香救母(一) 教学分析:   《沉香救母》是苏教版第四册第4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借助一个感人的神话故事,赞扬了沉香不畏千难万险,刻苦练功,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课文情节生动,字里行间充满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学会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就的句式。懂得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不怕困难,刻苦练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不怕吃苦,顽强学艺的可贵品格。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地书写。 教学构想:   在课堂上一定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各种读书的机会和表现机会,教师力求精讲。这样才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学生主动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图片、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听歌曲,导入新课   1、(放歌曲)这首歌曲好听吗?知道是哪部动画片里的插曲吗?请学生讲讲《宝莲灯》的故事。   2、板书课题,读好课题。   二、初读课文   1、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故事。   2、检查生字新词。   三、学习第一、二段   1、指读第一段。   2、听了他的朗读,小朋友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呢?   3、自由读读第二段课文,相信你们一定会找到答案!   (1)指读,沉香怎么没有妈妈呢?请学生交流。   (2)投影句子:原来,沉香的妈妈是个美丽善良的女神,因为向往人间美好的生活,被二郎神压在了华山脚下。   (3)这个真实的情况是谁告诉沉香的?   4、(板书:了解真情)听到了这个真情,沉香有什么表现呢?   (1)投影:沉香听了又难过又气愤,恨不得马上就去解救妈妈。   (2)指读,齐读。   5、俗话说的好“知子莫如父”,沉香的爸爸看出了儿子的心思,他又说:…… (1)投影:二郎神 心狠手辣…… (2)小声读读爸爸的话。 (3)想想看,爸爸说这话时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说的? 6、听着爸爸的分析,望着苍老的爸爸,沉香要解救***决心有没有动摇?对,沉香默默地攥紧了拳头。此时,沉香心里会想什么呢? (1)板书:决心救母 (2)小结。   四、学习第三段 1、沉香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呢?看看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板书:拜师学艺 2、那么,沉香又是怎么刻苦练功的呢?自己读读第四自然段,读完后,把令你感动的句子划下来。 3、讨论:   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 (1)说说你令感动的原因。 (2)点出三个词语,理解意思。 (3)朗读练习。 有时累的腰酸背疼,但是只要……   (1)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2)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他为什么能吃这么大的苦呢? (3)点出:一……就…… (4)小结。板书:刻苦练功 (5)此时,小朋友,你们想对沉香说什么呢? (6)功夫不负有有心人。几年的过去了,沉香终于――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   (7)让我们带着对沉香的敬佩,一起把第四段来读读。 (8)小沉香又是怎样去救母亲的呢?下节课再学习  五、学习生字   1、出示:叹泪付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描红,临写。 板书设计: 沉香救母 了

小学第四单元教案【篇14】

教材分析:

本单元积累运用包括读背四副对联、阅读短文、习作练习和实践活动。在读背对联中感受对联的有趣和巧妙;所阅读的短文,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充分发挥想象;这次习作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小学生活,找出自己最难忘的人或事;实践活动是教学生如何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受到环保教育,在写调查报告中,复习信或建议书的写法。

教学目的:

1、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背诵对联。

2、阅读短文,理解内容,培养想象能力。

3、以难忘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4、学会做社会调查。

教学课时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背一背

1、读一读,说一说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对联)

什么是对联?

2、了解对联的大意。

(1)第一副对联是带有比喻句的对而句。删繁就简对领异标新,三秋树对二月花。删繁就简是指去掉一些繁杂的文辞,使文章简明、精练,三秋树,深秋的树,黄叶枯枝落了,更显枝干苍劲。领异标新是与众不同,富有新意,二月花指早春的花。这副对联可以理解为:文章去掉多余的文辞,简明、精练就如深秋的树;与众不同。富有新意就像二月里的鲜花一样独领风骚。

(2)第二副对联是歇后联。前文像谜面,后文像谜底。稻草捆秧父抱子,竹篮提笋母怀儿用稻草捆秧竹篮提笋形象的点明父母子女的亲密关系。

(3)第三、第四副对联描写了生活中所见的情景,富有情趣,且用字准确、贴切。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先读,再指名读,并对易读破的地方进行指点。

(4)熟读以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练习背诵。

2、学生进行朗读并进行背诵。

第二课时

阅读短文(一)

1、学生自读。

2、分角色朗读。

3、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乾隆皇帝和纪晓岚对对联。)

4、乾隆皇帝和纪晓岚为什么能巧妙的出上联,对下联?

5、理解花甲、古稀。岁月、春秋都能表示年度。

阅读短文(二)

1、学生自读。

2、分小组读。

3、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祝枝山和唐伯虎为什么也能巧妙的出上联,对下联?

总结:对对联,要靠平时对事物的认真观察思考和广泛的知识积累。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上题的四副对联和故事中的对联连起来读一读,背一背,进一步感受对联的妙趣。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试着对对子。

第三课时

一、习作指导

这次习作练习是以难忘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1、明确要求。

这次作文,让你选印象最深的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堂课等,把它写成文章。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叙述要有一定的顺序。

2、选材要新颖

当你确定了写作对象以后,就要认真地进行选材,要选给你印象最深、最有意义的事来写。

3、内容要具体。

写作文时,不仅要写出谁干什么,还要写出赶的过程。

4、写好后认真修改。

5、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互相取长补短。

第四课时

实践活动

这次的实践活动是学习做一次社会调查。

1、要求:围绕我们与周围环境做调查。

2、调查方法和步骤。

(1)访问有关单位或个人,了解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情况。

(2)去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有关资料。

(3)整理材料,进行分析。

(4)写调查报告。说清调查结果,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3、调查的深入扩展。

办小报、画图表,展示调查结果。写表扬信,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好人好事。写建议书,向有关部门有关人士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

小学第四单元教案【篇15】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

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两小节。教学内容主要是在三年级上册乘法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相关的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运用连乘、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和乘数是整十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为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算理打下基础,也是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的学习做准备。因此,本课时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对今后进一步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学会应用关系式解决实际计算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概括能力。

3.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根据数量关系用多种方法解决两位数乘法应用题,并能利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难点根据数量关系用多种方法解决两位数乘法应用题,并能利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我还有哪些疑问?

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第页,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

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预习的都非常棒!不会的小朋友也不要灰心,接下来就更深入的探究吧。

教学教科书第53页例4。

1.课件出示例4情景图。

三年级女生要进行集体舞表演。老师将要参加表演的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2.阅读与理解。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要把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再平均分成3组,要求每组有多少人?

3.分析与解答。

(2)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方法一:

方法二:

先求出一共分成多少组?列式为:2×3=6(组);再求每组多少人?列式为:60÷6=10(人)。

(4)如何列综合算式呢?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

4.回顾与反思。

(1)通过以上的分析、解答,思考:如何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呢?已知总数,如何求平均数?

(2)学生讨论、交流。

(3)引导学生汇报、归纳。

验算:10×3×2=30×2=60(人)或者10×6=60(人)。

结果与已知相等,计算结果正确。

小结:除法用乘法进行验算。已知总数,求平均数,就是用总数÷平均数的份数。

1.指导完成“做一做”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53页的“做一做”,教师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看题,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看清楚题目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问题再回到题中收集相关的信息数据。

提问:题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收集到了哪些相关数据?

让学生独立在本上完成此题,展示学生解题的过程。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2.引导学生看第54页的第2题,引导学生按照“看问题-手机信息数据-列式解答”这样一种思维顺序去独立思考,完成此题。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解答过程,并展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1、请完成典中点剩余习题。

60÷2÷3=30÷3=10(人)60÷(2×3)=60÷6=10(人)


本文的网址是//www.zf133.com/a/5820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