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高中语文必修教案 >

高中语文必修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诗中“月”的意象及其含义。

1、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

2、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咱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散文《荷塘月色》。

二、了解作者(知人)

朱自清(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毛泽东曾热烈赞扬其“宁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高尚气节。

三、了解背景(论世)

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

四、请学生听朗诵带,注意字词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1、字词

2、全文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景)

第三部分(: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情)

附:感情线索: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游踪线索:(略)

五、理出心情(披情)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2.请三至五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能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3.教师归纳总结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

五、领会意境(入境)

1、作者是如何表现失眠的郁闷心情的?

明确:一是借助对“月亮”的描写表现夜已深。二是借助对“孩子们”和“妻”的描写反衬出“我”的失眠。

2、作者是如何表现观月的开朗心情的?

明确:一是借助对平时没有月光时路上的景象的描写反衬今晚月光下景色的宜人,从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二是借助对自己在苍茫的月光下的独特感受的描写来表现独处的妙处,侧面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三是借助对荷塘、月光及荷塘四周的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她们搭配得恰倒好处,进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

3、作者是如何表现冷清的郁闷心情的?

明确:借助对“蝉声”和“蛙声”的热闹的描写反衬出自己的“冷清”。

4、作者是如何表现思乡的郁闷心情的?

明确:借助对《采莲赋》和《西洲曲》的有关内容的回忆来表现江南生活的意兴盎然,从而引出自己的思乡之情。

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荷塘月色》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它具有一种意境美。

六、布置作业

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读的基础上领会其场面描写的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场面美。

【教学过程】

请三至五位同学朗读自己找到的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

二、初步理解

1、作者写了月下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2.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3.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荷叶:动态美(叠词比喻)

荷花:娇美姿态、羞色神情(拟人排比博喻)

荷香: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飘渺、沁人心脾(通感)

荷波:幽雅和宁静(动静结合拟人)

荷韵:言有尽而意无穷(把所见与想象结合)

4.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5.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三、深入理解

1.作者是借助什么手法把荷塘月色描写得这么成功的?请从课文中摘录有关语句,填出下面表格中的有关内容。

手法描写的对象文中的例句

喻出水很高的叶子像()

开放的和尚未开放的荷花正如()

又如()

又如()

颤动的叶和花像()

密密挨着的叶子宛然()

月光下的叶子和花仿佛()

又像()

灌木的黑影如()

杨柳的倩影又像是()

阴阴的树色像()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是()

感微风中的荷香仿佛()

塘中的月色如()

人打着朵儿的荷花

田田的荷叶

叶子底下的流水

荷塘边的杨柳树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

拟人和通感的手法是十分必要的。

3.集体诵读这三段文字。

四、布置作业

从你所接触的文学作品中,找到并摘录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三至五个。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作业检查

1.请几位同学说一说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

仿佛“歌声”(听觉),“月色”(视觉)如“名曲”(听觉)。

二、咀嚼语言

理解语言之美需要咀嚼。所谓“咀嚼”,就是反复地比较: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哪些词句来表达,作者为什么取此而舍彼,用彼词句有什么不妥,用此词句有什么妙处,等等。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咀嚼”一下。

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一句中的“画”表达的其实就是“留”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留”而用“画”呢?(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三、品味语言

理解语言之美还需要品味。所谓“品味”,就是深入地思考:作者选用某一个词能起到怎样的表达作用。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品味”一下。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复有什么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四、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第四段,看作者依次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的?

明确:先写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以及阵阵传来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脉脉的流水。本段是按照驻足观察的顺序,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来写的。本段可分两层,第一层写静物,叶子像“舞女的裙”,静中写动,写出了动态美。花“袅娜”羞涩”,像人一样娇美,写出了静态美;像“明珠”“星星”,则写出了荷花在想象中的光华。花香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激活了读者的美好想象。第二层写动态。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给读者以不同的感觉。

之所以叶子写得多,是当时当地景物的实际情况。作者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由此可以看出本文景物描写的特征,本文的特点是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第四段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月光的照耀下,月光之下,荷花也是银白色的,这是它和“明珠”星星”的相似点。写荷花的香味,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处飘来的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

五、阅读第五段,思考本文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明确: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不然,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文章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六、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明确:《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民族命运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也表现了他不愿意投身革命,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这是他当时的真实心态的反映。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明确:因为这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作者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

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明确:作者主观上想通过游览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宁静的心态,客观上确实在观赏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时侯,作者完全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归不宁静,又重新忧郁起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就是他不宁静的表现。

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明确: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宁静,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态而不得,当然伤感。

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

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高中语文必修教案 篇2

预习要求:

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点读。

2、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翻译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并提出疑问。

3、了解故事情节,整体把握,注意刻画人物形象的语言。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诵读课文,范读正音。三、疏通文意,落实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以学生解读为主,教师点拨为辅,掌握以下文言知识(一)通假字、异体字1.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2.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3.要─邀:张良出,要项伯。4.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5.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6.郤─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7.桮─杯:8.杓─勺: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9.坐─座:置之坐上。(二)古今异义1.山东 古:指崤山以东地区。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2.常 古:意外的变故。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3.北 古:黄河以北地区。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4.河南 古:黄河以南地区。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5. 寿 古:敬酒。今:长寿。6. 古:小人的谗言。今:详细地讲(三)一词多义1.谢 谢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辞谢、告别:乃令张良留谢。2.辞 推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告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3. 故旧、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固此:故听之。特意: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4. 将:且为之奈何?况且: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5.幸 宠幸、亲近:妇女无所幸。幸亏、幸而:故幸来告良。6.之 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代词,这:为之奈何?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结构助词,的:今者有小人之言。助词,衬字,无义:珍宝尽有之。7.去 距离:相去四十里。离去,离开:脱身独去。8.于 向,对: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比:长于臣。在:复得见将军于此。9.因 就此:不如因善遇之。就、于是:项王即日固留沛公与饮。趁势、趁机:固击沛公于坐,杀之。10.为 任,做:使子婴为相。替,给: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被: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作为:军中无以为乐。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句末语气词:何 辞为?(四)词类活用1.名词用如动词:沛公军(驻军,动词)霸上。沛公左司马使人言(告诉,动词)项羽曰:……沛公欲王(为王、称王,动词)关中。不可不语(告诉,动词)。吾得兄事(做事、侍奉,动词)之。籍(登记,动词)吏民。范增数目(使眼色,动词)项王。刑(施加肉刑,动词)人如恐不胜。道(取道,动词)芷阳。2.形容词用如动词:素善(友善、交好,动词)留侯张良。3.意动、使动: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以之为王,称王,意动)。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动)。沛公旦日从(使……跟从,意即带领,使动)百余骑来见项王。交戟之卫士欲止(使之止,制止,使动)不内。4。名词作状语:君为我呼入,吾得兄(用对侍兄长的礼节)事之。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像鸟用翅膀)蔽沛公。(五)句式1.数词作谓语: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2.宾语前置:客何为者?(何为─ 为何)大王来何操?(何操─ 操何)沛公安在?(安在─在安)3。判断句: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4.省略句:欲呼张良与(省略“之”)俱去。毋从(省略“之”)俱死也。奉厄酒为(省略“之”)寿。旦日(省略主语“沛公”)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将军战(省略“于”)河北,臣战(省略“于”)河南。加彘肩(省略“于其”)上。(六)成语凝集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四、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完成“研讨与练习”第一题。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3、找出有关人物描写的文字。第二课时一、抽查部分学生,看文言知识掌握情况。二、分析鉴赏,合作探究提问三个学生,让他们梳理本文的结构,概况各部分的内容。明确:全文共有七段,可按照“鸿门宴”的前后过程, 分为宴前、宴会上与宴会后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宴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第二部分(第3、4段)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潮。第三部分(第5、6、7段)宴后。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与刘邦诛杀内奸。这是情节的结束与尾声。三、能力提升(教师质疑,学生解答)宴会上的斗争是故事的高潮,试作具体分析,表现何在?(分组讨论,集思广益,代表作答)明确:这一部分是课文重点,情节高潮所在。名为宴会,实为一场变幻莫测的心智较量。宴会上的情节可概括为“三起三落”。三起:开始很和平,刘邦卑词“谢罪”,项羽说出告密人,可见怒气全消,有和解意,且设宴招待刘邦。但范增蓄意杀死刘邦,于是气氛陡然紧张,“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暗示项羽下决心除掉刘邦,这是一起;范增见项羽“默然不应”,怕失去时机,乃叫项庄以舞剑为由,趁机刺杀刘邦,宴席间充满杀机,形势极为严峻,这是 二起;樊哙持剑盾闯帐,怒视项羽,并予以斥责,情节发展到高潮,紧张气氛达到了极点,这是三起。三落:一落是项羽对樊哙闯帐,不仅不怒,反而称为“壮士”;二落是项羽让樊哙喝酒,赐生彘肩,被樊斥责一顿后还赐坐;三落是刘邦以“如厕”为名,脱身回本营,项羽并没有追究。这一部分共写了四件事:刘邦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这些事既反映了刘项双方的矛盾,又反映了刘邦集团能上下一心,共同应对危机。矛盾错综交织,有张有弛,波澜起伏,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四、合作探究从文中找出有关项羽和刘邦的描写片段,先反复朗读,然后讨论:两人各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并作具体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是政治上无知,自大轻敌,刚愎自用,不善用人,又带有直率的赳赳武夫的性格。他听到曹无伤密报与范增的劝说后,大怒,决心消灭刘邦。可是听到项伯说的“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等话后,又改变了主意,答应项伯“善遇之”。等到刘邦到鸿门,说了一番谎话后,他听了洋洋得意,不仅原谅了刘邦,请他喝酒,而且把自己所得情报的来源也说了出来,以表明自己原来对刘邦并无成见。宴会上范增多次示意杀刘,他都置之不理;项庄舞剑,项伯护卫刘邦,他也熟视无睹。到了樊哙闯帐,怒目而视,将他训斥了一番,他不仅不怒,反而称之为壮士,赐酒,赐彘肩,赐坐。其实樊哙的话是刘邦前边说的话的重复与补充,只是换了一个角度来说而已。而他在这些虚伪的言辞面前,却感到刘邦与樊哙的话全是对的,自己反而有内疚之感,思想上完全解除了警戒,以致刘邦脱逃,他也毫不在意了。到刘邦逃后,张良奉璧给他,他随手置于座上,没有什么反应。文章写他的细节与对话虽不多,却很能表现他的性格特点。刘邦的性格特点是善于用人,能言善辩,善于应变。他入关后即“籍吏民封府库”“遣将守关”“欲王关中”。而当他听到项羽要击破他时,既惊呼“为之奈何”,虚心向张良请教,又将自己的错误推到别人头上。接着又低声下气地拉拢项伯,又是祝酒,又是“约为婚姻”,使项伯为他所用。到鸿门后,他抓住项羽的心理,用甜言蜜语来哄骗项羽,说自己和项羽是“戮力而攻秦”的;又说自己“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以表明自己力量不如项羽,以满足项羽“自高自大”的心理;接着又把项羽要“击破”他的事,转到“小人之言”上去。他既称臣谢罪,又把欲王关中的野心否认得干干净净,从而得到了项羽的好感,于是在危机四伏的鸿门宴上躲过杀身之祸,趁机逃脱了。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一、宴前 1、曹无伤告密,项羽大怒(范增说项羽)2、(1)项伯告密,刘邦大惊(张良出主意)(2)项伯许诺项羽坐失良机二、宴中 3、(1)刘邦谢罪,项羽说出内线(2)范增举玉,项羽默然不应(3)项庄舞剑,项伯翼蔽沛公4、范哙闯帐,项羽邀樊入宴项羽再失良机(解除思想戒备,内部矛盾产生)(项羽:主动——被动;刘邦:被动——主动)三、宴后 5、刘邦逃归汉营6、项羽糊涂受礼 范增指桑骂槐7、曹无伤被杀项羽纵虎归山第三课时一、抽查学生的背诵情况二、分析鉴赏1、具体对比分析张良和范增、项伯和项庄的性格特点张良和范增都是眼光锐利的谋臣,但性格也有差别。张良深知刘邦肺腑,提出见解,能够剖析利害,启发刘邦醒悟而予以采纳。范增急躁易怒,不能针对项羽心理状态为之出谋划策,因而即使有正确的主张,也难以实现。一旦计谋不成,徒作愤激讥诮之言,不但于事无补,反而触犯了项羽的忌讳。樊哙粗犷而又机智,宴会上的一番慷慨陈辞,似乎义正辞严,实际上是隐瞒真相,巧言善辩。表面上声色俱厉,严加指责,暗中却把项羽抬举到了至尊的高位,迎合了项羽骄横自大的心理,所以能为项羽所赏识,从而缓和了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又如项伯、项庄,都是项羽的部将,一个徇私情泄露机密,保护刘邦,反以为是在成全项羽有度量的美名;一个执行任务时,遇到干扰就放弃斗争,毫不觉察问题的严重性。2、具体分析樊哙的性格特点。

高中语文必修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熟读全诗,了解《诗经》中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句式特点。

反复诵读,体会抒情主人公内心复杂的情感。

赏析本诗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体味情景交融的写法。

体悟战争给人带来的心灵创伤,加深对和平的向往与热爱,激发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体会抒情主人公内心复杂的情感。

难点:赏析本诗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体味情景交融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品析法、探究法

四、教学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准备: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战争图片,导入“战争诗”题材。

(二)检查预习(个读:正音)

(三)读诗文,体悟丰富情感

齐读全文,读准字音,思考: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什么身份?

明确:士兵

再读诗文,找出并体会主人公回忆军旅生涯时,直接表现情感的词句。(前三章)

明确:“心亦忧止”、“忧心烈烈”、“忧心孔疚”——“忧”(指导读)

为何而忧?——思乡情切(忧愁)

明确:思乡(原因:久役在外)

“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随着时间的推移,思乡痛苦的心情愈发浓重)

①重章叠句的句式结构:结合《诗经·蒹葭》,进一步体会重章叠句的艺术特色。

②比兴的艺术手法。

Ø 个读,体会情感变化:抱怨痛恨→忧心如焚→痛苦呻吟

回乡途中,士兵的情感是怎样的?(第六章)——近乡情怯(悲苦)

明确:“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哀从何来?

(“靡使归聘”:戍边多年,和家人之间杳无音信。如今走在回家的途中,看着沿途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禁悲从中来:父母妻儿安在哉?)

Ø 探讨:本章的抒情意味最浓,它是如何抒情的?(内容与写法)

资料展示

资料一: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公(谢安)因弟子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资料二: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小雅·采薇》这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说一说(使用第一人称,描述句中的景与情)

赏析:这四句诗中含有两个典型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轻吹,柳枝飘拂的画面,一是寒冬时节雪花纷飞的画面,抒情主人公的感情就蕴含在这两个画面中。当初离家出征的时候,心里是悲伤的,却用杨柳春风这样的明媚春光来反衬;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内心是五味杂陈、百感交集的,用了大雪纷飞来衬托。“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对比,更给他一种“少小离家老大回”的今非昔比之感,正符合他此时复杂的心情。

明确: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师范读,生个读或齐读)

《采薇》作为战争诗,并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场面,它描写了什么?

体现士兵什么情感?(第四、五章)

明确:精良的军事装备;严密的军事戒备。——卫国保家(自豪)

(战马:“业业”“骙骙”“翼翼”;战车:“彼路斯何,君子之车”;兵器:“象弭鱼服”)

赋手法的运用

读一读戍边将士的真情告白

分角色读(女生:前三章;男生:第四、五章;合:第六章。)

读罢全诗,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一位久经沙场、身心憔悴的士卒,冒着雨雪,沿着泥泞小路缓慢的走向雨雪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

(四)情感升华(引导学生思考并书写、表达)

问:如果你是这位士兵,给你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你会选择守护家庭,还是从军御敌?

明确: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五)课堂结束语

(六)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全诗;

搜集并阅读其他战争诗。

附:板书设计

采薇

思乡情切(忧愁)

一位 近乡情怯(悲苦) 的士兵

卫国保家(自豪)

高中语文必修教案 篇4

《荷塘月色》教案

《荷 塘 月 色 》

【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揣摩语言。本课安排在第一课,是传授基本知识、教给具体方法的重要一环,是关键所在。

根据《大纲》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结合单元训练要点及本文特点,明确教学的重点为: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难点为:“景语”“情语”浑然一体,情景交融;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与学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选择什么样的教法则是艺术中的艺术。教学目的的实施,重点、难点的完成,主要是通过选择什么样的教法实现的。因此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指导思想,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标等要求,采用诵读、鉴赏法完成此课的学习任务。

【电教手段】

幻灯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1、第一个问题: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

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没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2、第二个问题: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

3、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

既然’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但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

注意:从无疑处发现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大家现在就来思考这个问题吧?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

小结:揣摩语言一定要联系语境。所谓语境,包括外部语境与内部语境。外部语境指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等。比如,外国人看宋丹丹和黄宏的小品就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要笑;又如,我们今天读鲁迅的文章,对有些语言也觉得不理解。就是对外部语境不熟悉。而内部语境,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上下文的照应等等。这是同学们很容易理解的。同学们注意,所谓阅读,主要就是通过揣摩语言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

4、今天要学的《荷塘月色》,就值得我们好好揣摩品味。而揣摩品味的第一步就是朗读,那种’把自己放进去’的朗读。好,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朗读一遍课

文。注意,在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你就是朱自清!

学生开始各自朗读。(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因为朗读本身就打上了理解的烙印,每个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学生读一遍后,抽学生起来单独读。

先抽一位男生从第一段读起。希望能通过他的朗读,让同学们能看到他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因此,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怎么才能读出这种语气呢?关键是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进入他的内心,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教者示范)

边读边停下来讲解:“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像这一句,是朱自清的想像,就应该读得缓慢些,读出一种向往的味道。又如,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是多么静谧的情景,’迷迷糊糊’一定要读得低沉、缓慢,读得’迷迷糊糊’。”

示范完第一段,再要求同学们再自己读一遍。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读出韵味。提醒大家:以后读书,都要养成自己查字词典的习惯,千万不要依赖老师给你们列出生难字词。好,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查的生难字。

5、同学们交流结束后,我开始进入对朱自清的介绍:同学们,今天我们读的是朱自清的名篇。我想知道一下同学们对朱自清的了解有多少。

朱自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扬州人》,但其实他不是扬州人,只是从5 岁起便定居扬州。,他出生在江苏东海县。而他的祖籍,则是诞生过鲁迅的——浙江绍兴!

朱自清先生的胞弟朱国华曾有过这样的回忆:父亲失业四十年,为了培养我们兄弟四人上学,借了三千元高利贷,利上滚利,无力偿还。大哥这时考上了北大预科,须读两年才能考本科。为了早日结束学业,为家中分担债务,他没有读预科,想了个办法,把名字“自华”改为“自清”,直接报考本科。这就是”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

朱自清的确才华横溢。作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学者,他更以其灿烂的才华、绚丽的诗文以及辉煌的学术成就饮誉中外。他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创作新诗,192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文坛关注。1924年,出版了诗和散文集《踪迹》。

《中国青年报》有条新闻说《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17位》,开篇第一句是“目前,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30位,这在过去是不可想像的。”我读了这则新闻,感到好笑,笑作者的无知。因为早在75年前的1925年,朱自清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系主任时,年仅27岁!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1928年1931年到1932年,他曾留学英国,回国后仍执教于清华大学。作为学者和教授的朱自清,他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建树,其中尤以古典文学和语文教育最为突出。

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我感到特别亲切的,是朱自清也曾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1920年他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做了5 年的中学语文教师,他的教学和为人极受中学生欢迎和敬重。

当然,我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请同学们下一节语文课再听老师的答案。好,下课。

第二教时

【教学过程】

1、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

当然,写《荷塘月色》时的朱自清还是一名清华园的教授,但如果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后来的命运,我们今天读《荷塘月色》时,也许会另有一番感受吧。

2、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描写了一种很自由欢乐的生活。

这一段在过去的高中课本里却是被删去了的。为什么会删去呢?该不该删?这一节与全文的中心并不太吻合吗?

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变化的。他开始是不宁静的,为了寻找宁静来到荷塘,在这里,他的心情获得了一种暂时的愉悦。但最终他还是没有摆脱烦恼。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时而烦恼时而愉悦,最后仍然摆脱不了先是的烦恼。

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引用《采莲赋》,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本身就说明他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因为作者说“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可见作者的这一段关于采莲场面的描写是不能删去的,因为它恰好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

有人把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是很贴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3、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不宁静”呢?

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但是,正因为这是个迷,所以,它为

无数读者提供了品味、解读、思考的无限空间。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还有其他的说法。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这就是创造性阅读,这就是阅读名作的乐趣!

4、“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

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

小结:揣摩语言要联系上下文。

5、“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请大家看到课文后面的练习二。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还有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6、“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的“这”是指什么?

指流水。前面写“只不见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由《西洲曲》里的“莲子清如水”而来。

这是一首情歌。“莲子清如水”’就是“怜子情如水”的谐音。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对情感的表现是极富艺术性,含蓄而美。比如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而现在的一些流行歌曲,开口是就“让我一次爱个够”!你们看,同样是表现爱情,中国的古典文学诗词与现在的一些庸俗的流行歌完全是两种艺术境界!同学们要学会鉴赏真正的美。

7、课文第四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既然只有“一丝”,为什么会“像闪电一般”呢?

这里的“一丝”既指程度很轻,也指速度很快,稍不注意,就闪过去了。所以,“像闪电一般”。

8、“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句中有’亭亭’二字。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这是以虚写实,以动写静。

9、继续揣摩:描写荷花的“袅娜”、“羞涩”、“明珠”、“星星”等词语,还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等佳句以及作品中叠字运用的妙处。

小结:如果大家继续品味、继续推敲和继续研究,还会有更多感受、更多的发现和更多的问题。这就是揣摩。《荷塘月色》是我们高中学的第一篇课文,同学们可能已经感到了老师的教学特点,同学们千万不要指望李老师讲得有多么精彩,而应该自己参与教学,大家讨论研究,共同交流。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应该是学生、教室、作家三者平等对话。老师当然也要参与交流,但我的意见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同学们参考。快下课了,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读这篇课文的感受。

10、总结:我这样概括我对《荷塘月色》的理解——借景抒情,是阅读本文时应抓住的一个关键。具体说,作者正是借“荷塘月色”之景,抒“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情。如许多论者分析的那样,开篇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确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调。这”颇不宁静“,正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说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而置身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确感到了某种超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这淡淡的喜悦之中,那弥望的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那屡缕缕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脉脉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雾,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都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然而,这安宁的确只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一直到”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一直到”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如果说,“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面对黑暗现实对时代苦闷的排遣;那么,“托物言志”则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正直人格的主动追求。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来,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不过是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但在朱自清眼里,它们都成了寄托自己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许多论者在分析本文时,多抓住“荷塘月色”的“朦胧”大作文章,认为这反映了作者扑朔迷离、如烟似梦的愁绪,所谓“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只说对了一半。自然界的“朦胧之景”多的是,可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荷塘”与“月色”来抒情呢?问题的实质,在于这里的“荷塘”是月下之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上之月色。朦胧固然是二者的共同点,但朱自清赖以言志的是二者更鲜明的相通处,这便是“荷”“月”之高洁!所以,在作者笔下,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而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更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景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暇!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只有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我们才能真正领会文章在写法上的艺术魅力。

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只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当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年后的命运。但是,我们从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高洁品格,却完全可以理解20年后朱自清所作出的选择。作为一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知识分

子,他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他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走向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6年10月,西南联大迁回北平后的两年是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朱自清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面对一个行将灭亡的腐朽政权,贫并交加的他自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斗争的洪流,并以大义凛然的骨气,写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行壮美的诗句!他瑰丽的诗文成了永远流传的文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

高中语文必修教案 篇5

2012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归去来兮辞》文言文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

(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

(3)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二、古今异义

1.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

2.情话

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3.有事

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

4.窈窕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5.来者

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

6.征夫

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

7.扶老

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

8.**

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

用心 爱心 专心

2.动词作状语

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

②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

2.形容词作状语

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

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

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

(五)意动用法

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

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

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四、一词多义

1.行

Xíng

①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六则》(动词,行走。)

③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动词,离开,前往。)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动词,运行。)

用心 爱心 专心

④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序》(动词,交互,连接)

⑤目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动词,冒着,顶着。)

shèng

①于是为长安君约车万乘《触龙说赵太后》(量词,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

②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殽之战》(“四”的代称。)

4.策

①执策而临之《马说》(名词,竹制的马鞭。)

②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兮辞》(动词,拄着。)

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同“册”,记录。)

④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名词,策略。)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名词,计策,计谋。)

5.审

①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动词,明白,知道。)

②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察今》(动词,考察,观察。)

③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狱中杂记》(动词,审问,审判。)

6、委

①曷不委心任去留《归去来兮辞》(动词,随从,顺从。)

②如土委地《庖丁解牛》(动词,散落,堆积。)

③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过秦论》(动词,托付。)

④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动词,放弃,舍弃。)

7.怀

①怀良辰以孤往《归去来兮辞》(动词,留恋,爱惜。)

用心 爱心 专心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使,让

②舟遥遥以轻飏连词,表修饰,“而”

③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

④引壶觞以自酌连词,表承接来

⑤聊乘化以归尽连词,表修饰

⑥园日涉以成趣连词,表结果

⑦木欣欣以向荣连词,表修饰

⑧问征夫以前路介词,用

⑨乐琴书以消忧连词,表目的 ⑩耕植不足以自给连词,用来,来

⑾诸侯以惠爱为德介词,把

⑿家叔以余贫苦介词,因为,由于

⒀策扶老以流憩连词,相当于“而”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二)倒装句

1.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①将有事于西畴

②农人告余以春及

③问征夫以前路

2.宾语前置

用心 爱心 专心--

高中语文必修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明末清初时期民主启蒙思想发展的情况,了解民主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的生平及其思想,能对这些事件和人物作出评价。

2.积累有关的文言文知识,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基础精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亦犹夫人之情也( )  ②孰与仲多( ) ③曾不惨然( ) ④视之如寇雠( ) ⑤至桀、纣之暴( ) ⑥摄缄縢( )

⑦固扃 ( ) ⑧有不废然摧沮者乎(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②而使天下释其害:

③去之而不欲入者: ④后之为人君者不然:

⑤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 ⑥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

⑦岂天地之大: ⑧独私其一人一姓乎:

⑨若何为生我家: ⑩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

⑪以俄顷淫乐,不易无穷之悲:

3.翻译下列语句

①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

译文:

②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译文:

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译文:

④然君之职分难明,以俄顷淫乐,不易无穷之悲,虽愚者亦明之矣。

译文:

4.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黄宗羲,明末清初思想家、 ,字 ,号南雷,学者称 。著有《 》《 》《 》等。

【交流探究】

1.通假字 视之如寇雠:

2.古今异义

①亦犹夫人之情也 古义: 今义:

②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 古义: 今义:

③曾不惨然 古义: 今义:

④摄缄縢,固扃鐍 古义: 今义:

⑤一人之智力 古义: 今义:

⑥不易无穷之悲 古义: 今义:

⑦虽愚者亦明之矣 古义: 今义:

3.一词多义

①为 ②使

4.词类活用

①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②离散天下之子女

③独私其一人一姓乎 ④ 虽愚者亦明之矣

5.虚词

①焉

②于

6.文言句式

①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

②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

③某业所就,孰与仲多:

④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窥伺者:

7.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8.本文作为说理透彻的议论文,作者在文中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课文小结】

1、中心主旨

本文探究了为国君的根源,明确提出国君应明确自己的职分,为天下兴利除弊;并痛斥今之君视天下为私产,奴役天下人的可耻行径。

2、写作特色

1.对比论证

【拓展提高】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 居:接受。

B.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恶:厌恶。

C.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溢:洋溢

D.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是:这样。

解析 C项,“溢”的意思是“流露”。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例句:离散天下之子女

A.独私其一人一姓乎 B.必千万于天下之人

C.屠毒天下之肝脑 D.名之为独夫

解析 例句和C项均为使动用法。A项为形容词作动词;B项为名词作动词;D项名词作动词。 答案 C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

B.亦犹夫人之情也

C.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D.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

解析 B项,“夫人”在这里指一般人,普通人。 答案 B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而”,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②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 ③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 ④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 ⑤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 ⑥始而惭焉,久而安焉 ⑦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⑧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A.①③⑤/②/④/⑥/⑦/⑧ B.①②③⑤/④/⑥/⑦/⑧ C.①③⑤/②④/⑥⑧/⑦ D.①②③/⑤⑦/④⑥/⑧

解析 在所有分组中,A项正确,①③⑤连词,表转折;②连词,表并列;④连词,表顺承;⑥用在表时间的词之后,补充音节;⑦连词,表修饰;⑧与“已”连用,表限制语气。 答案 A

5.下列语句中,从句式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 )(3分)

A.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

B.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

C.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

D.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解析 B项是一般陈述句,其余三句为判断句。答案 B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 经营:筹办,谋划。

B.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花息:利息,利润。

C.视之如寇雠,名之为独夫 寇雠:强盗,仇敌。

D.非导源于小儒乎 导源:引导出来。

解析 D项,“导源”的意思是“出自、来自”,“从„„开始”。

答案 D

7.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①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②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

B.①后之为人君者不然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C.①以博我一人之产业②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窥伺者

D.①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②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解析 A项,都是介词,把。B项,①代词,的人;②用在表时间的词语后,补充音节。C项,①助词,的;②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①动词,是;②介词,替。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作者认为正是由于后世的君主“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结果使得天下因为君主的原因出现了种.种不安宁的情况。

B.后世的君主,在争夺天下时,“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丝毫不感到内疚,反而用“创业”来掩饰。

C.黄宗羲拨开了笼罩在帝王头上的光环,指出了后世君主的贪婪和罪恶,直斥“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D.作者把批判的矛头不仅指向封建帝王,还指向那些墨守忠君腐朽观念的浅陋的小儒们,表现了对儒家思想的批判。

解析 D项,说法错误,作者只是批判浅陋无知的“小儒”,并不是对整个儒家思想的否定。

【译文】人类社会开始之后,人都是自私的,也是自利的。社会上对公众有利的事却无人兴办它,对公众有害的事也无人去除掉它。有这样一个人出来,他不以自己一人的利益作为利益,却让天下人得到他的利益;不以自己一人的祸患作为祸患,却让天下人免受他的祸患。那个人的勤苦辛劳,必定是天下人的千万倍。拿出千万倍的勤苦辛劳,而自己却又不享受利益,这必然不是天下常人之情所愿意的。所以古时的君主,考虑后而不愿就位的,是许由、务光等人;就位而又离位的,是尧、舜等人;起先不愿就位而最终却未能离位的,是大禹了。难道说古代人有什么不同吗?喜好安逸,厌恶劳动,也像常人情况一样啊。

后代做人君的却不是这样了。他们认为天下的利害大权都出于自己,我将天下的利益都归于自己,将天下的祸患都归于别人,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让天下的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将自己的大私作为天下的公利。开始时对此还觉得惭愧,时间久了也就心安理得了,将天下看作是广大的产业,把它传给子孙,享受无穷。正如汉高祖所说的“我的产业所达到的成就,与二哥相比,究竟谁多呢?”他的追逐利益的心情,不知不觉已流露于言辞了。这没有其他原因,古时将天下看成是主,将君主看作是客,凡是君主一世所经营的,都是为了天下人。现在将君主看作主,将天下看作是客,凡是天下没有一地能够得到安宁的,正是在于为君主啊。因而当他未得到天下时,使天下的人民肝脑涂地,使天下的子女离散,以增多自己一个人的产业,对此并不感到悲惨,还说:“我本来就是为子孙创业呀。”当他已得到天下后,就敲诈剥夺天下人的骨髓,离散天下人的子女,以供奉自己一人的荒淫享乐,把这视作理所当然,说:“这些都是我的产业的利息呀。”既然这样,作为天下最大的祸害,只是君主而已!当初假使没有君主,人们都能得到自己的东西,人们都能得到自己的利益。唉!难道设立君主的道理本来就是这样的吗?

古时候天下的人都爱戴他们的君主,把他比作父亲,拟作青天,实在是不算过分。如今天下的人都怨恨他们的君主,将他看成仇敌一样,称他为“独夫”,本来就是他应该得到的结果。但小儒死守旧义,认为君臣间的关系存在于天地之间,难以逃脱,甚至像夏桀、殷纣那样残暴,竟还说商汤、周武王不应杀他们,而编造流传伯夷、叔齐的无从查考之事,把千千万万老百姓的死,看成与老鼠的死没有什么两样。难道天地这样大,却在千千万万的百姓之中,只偏爱君主的一人一姓吗?所以说周武王是圣人啊,孟子的话,是圣人的言论啊。后代那些想要凭着他像父亲一般、像老天一般的空名,禁止别人窥测君位的君主,都感到孟子的话对自己不利,直到废除孟子配祀孔子的地位,这难道不是来源于小儒吗?

虽是这样,如果后代做君主的,果真能保住这产业,把它永远传下去,也不怪他将天下当作私有了。既然将它看作产业,旁人想得到产业的念头,有谁不像自己呢?于是用绳捆紧,用锁加固,但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并不能战胜天下要得到它的众多的人。远的不过几代,近的就在自身,他们血肉的崩溃,就应在子孙的身上了。过去南朝宋顺帝愿以后世世代代都不要投生到帝王家中,而明毅宗对公主所讲的话,也说:“你为什么要生在我家!”这话真可痛惜啊!回想他们祖上创业之时,志在占据天下的雄心,哪有不垂头沮丧的呢?因此明白作君主的职责,那么唐尧、虞舜的时代,人人都能推让君位,许由、务光也并非超尘绝俗的人;不明了作君的职责,那么就连市井之间,人人都想得到君位,许由、务光因而绝迹于后世而听不到了。虽然君主的职分难以明了,但用片刻的荒淫享乐,不值得换取无穷的悲哀,即使是愚蠢的人也能明白这一道理的。

高中语文必修教案 篇7

第一部分内容:素养目标

1.语言目标:诵读这三首词,把握朗读节奏,并背诵这三首词。

2.审美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赏析它们的表达技巧。

任务情境

宋词,透过历史的沧桑,穿越时空的隧道,走入了我们的心间。长长短短间,淋漓尽致地进行了一次次心灵的会话。宋词有一种外在的魅力和内在的韵味,不管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无论是蕴藉含蓄,还是酣畅淋漓,都会使我们着迷,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遐想。让我们走进宋词,感受其中的羁旅之思、离恨之苦、国破之恨、家亡之仇,体会其中高超的表达技巧。

.........

第二部分内容:学习任务一阅读与鉴赏

念奴娇赤壁怀古

任务活动一诵读全诗,理解大意

1.诵读全词,用“/”划分朗读节奏,用“”标出韵脚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任务活动二赏析技巧,体悟情感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句,作者是如何将情与景交融在一起的?

答案此词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大江与千古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时空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到风流人物的非凡气概,体味到作者兀立长江岸边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极大。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特点?加点的动词有怎样的表现力?

答案(1)正面描写雄奇景色。仰视石,俯瞰涛,平看浪花。“乱石”绘形,“惊涛”绘声,“雪”绘色,意态纵横,有声有色。

(2)“穿”表现岩峰错列、直插云霄的态势,“拍”表现波涛汹涌奔腾,“卷”表现波涛翻卷形成浪花的浩大气势,惊心动魄。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江山如画”是对前面内容的概括,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壮丽江山无比热爱和赞美的感情。“一时多少豪杰”引出下阕对英雄豪杰周瑜的赞美。这两句在词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4.“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三句表现了周瑜怎样的形象特点?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答案(1)雍容闲雅,气宇不凡,从容潇洒,指挥若定。

(2)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和反衬的表现手法。“灰飞烟灭”比喻兼夸张,以曹军的惨败反衬周瑜的战绩和指挥若定、蔑视强敌的英雄气概,借此抒发对英雄建功立业的仰慕之情。

.........

学习资源

1.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词人、诗人、书画家。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父子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苏轼中进士时21岁,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追谥“文忠公”。在诗方面,有作品《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赠刘景文》等;在词方面,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作品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在书画方面,擅长行楷,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书画四大家”。

(2)作者延读

文赤壁

朱增泉

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时就到了。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苏轼,他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已少了那份气质。他的醉态浪漫呢?他的才情风骨呢?他的失意豁达呢?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难怪,苏东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江山如画,逝者如斯!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任务活动一诵读全词,理解大意

(一)诵读词韵

1.诵读全词,用“/”划分朗读节奏,用“ ”标出韵脚字。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

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二)初步理解

2.下面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的结构思维导图,请在空缺处填出相应的内容。

3.这首词中,词人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答案本词的上阕,词人主要通过对英雄人物的怀想与仰慕,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宏伟志愿,同时又流露出一种“时不我与,英雄难觅”的隐伤之情。下阕,词人讽刺了当朝者冒进轻敌的思想,同时抒发了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揭露了南宋政治的腐败,亦流露出词人报国无门的苦闷。

.........

第三部分内容:学习任务二整合与探究

1.阅读本课三首词,请从意象、意境、选材、情感等方面回答豪放派与婉约派作品有何不同。

答案(1)在意象上,豪放派倾向于大的并且比较开阔的事物,如大江大河等;而婉约派则选取相对小巧而情思细腻的事物,如风雨花鸟等。

(2)在意境上,豪放派旨在营造一种奔放宏大而又慷慨豪迈的气氛,而婉约派则有一种柔和婉转含蓄的格调。

(3)在选材上,豪放派一般是抒发人生志趣,借山水景物,感古怀今;婉约派则爱写男女恋情,悲欢离合,咏物记事等。

(4)在情感上,豪放派多了几分豪气,高逸旷达的精神;婉约派则是委婉而又细密,萦绕回环,细腻绵密。

2.《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都是豪放风格的词作,试比较它们在豪放风格上的异同。

答案(1)相同点:①景物方面。《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所写景物都雄奇伟壮,场景都气势恢弘,意境都雄浑壮阔。

②人物方面。《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少年得志,婚姻美满,儒雅潇洒;赤壁鏖战时,他指挥若定,以弱胜强,建立功业。这样的形象充分体现出豪放气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孙权继承父兄大业,年轻有为,英明果断,积极抗曹;刘裕虽出身卑微,却能励精图治,厉兵秣马,势如破竹,成就北伐大业;霍去病,北击匈奴,“封狼居胥”;廉颇老当益壮,穷且益坚,壮心不已,愿为国家效命。这些英雄豪杰均体现出豪放气势。

③事件方面。两首词中展现的都是重大历史事件,如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刘裕的北伐中原,西汉与匈奴之争,南宋与金之战等,都是历史的巨幅画卷,均能体现出豪放气势。

④情感方面。两首词都是词人面对祖国河山,缅怀古代英雄,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两首词的结尾虽都有点儿感伤,但不同于婉约风格的伤感,而是苍凉、忧愤之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壮心不已的豪迈之情。

(2)不同点:①形象上,所写之景及人有所不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主要写的是周瑜,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出现了孙权等六个历史人物。周瑜、孙权同是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苏轼与辛弃疾却根据自己的需要,分别作出了不同的选择。周瑜高雅洒脱,春风得意,二十四岁做中郎将,三十四岁做三军大都督,“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年纪轻轻就建功立业;而满腹经纶的苏轼却不但未被重用,而且被贬。苏轼写本词时已年近半百,功业无成,因而特别仰慕周瑜。孙权十九岁成为东吴的统治者,果敢坚毅;二十岁作为三军统帅,不畏强敌,以少胜多。辛弃疾推崇他其实是批判软弱无能、妥协投降的南宋统治者。

②语言上,苏词开阔明朗,如:“穿”字形象地写出了山的陡峭,具有立体感;“卷”字逼真地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辛词因用典多而显得含蓄深沉,如“赢得”二字就蕴含着浓烈的讽刺意味。

③手法上,苏词以描写为主,从写景中逐层托出人物;而辛词以叙事为主,人物蕴含在事件之中。另外,苏词运用了衬托手法,以“多少豪杰”及“小乔初嫁”衬周郎;而辛词用典颇多,典中套典,自然精当。

④抒情上,苏词紧扣个人际遇,在感伤自我的同时,豪中带旷,即借周瑜的英雄气度抒写自己的豪迈、旷达;而辛词紧扣政治现实,借咏史来谈自己的战略见解,更主要的是借颂扬孙权、刘裕等英雄的壮举来斥责统治者的贪图享乐、苟且偷安,流露出浓烈的忧国忧民情怀,豪放之中蕴含更多悲壮之气。

高中语文必修教案 篇8

我教《归去来兮》

江苏 赵宪

一、指导思想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自读课,主要教学目的是在理解字词句基本意思的基础上,把握陶潜在本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背诵全文。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力求突出两点技巧:一是在每个教学环节,尽量用陶潜的诗句来连缀,以求扩充容量,扩大视野。二是运用艺术的手段,让学生在诗书、画、乐的意境中,得到感悟,得到陶冶,提高记

忆质量,提升人文素养。

二、过程展示

[导入]

同学们,现在正是青阳中学第十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大家都沉浸在浓浓的艺术氛围

中。今天我们的学习,也想动用点艺术手段算是为艺术节助助兴吧。

(意图: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同时为教学手段的运用埋下伏笔。)

我给大家做两个广告。宋代欧阳修曾说:晋朝只有一篇文章,那就是《归去来兮辞》。《昭明文选》又说:观《归去来兮辞》,贪夫可以廉看来,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还是廉政教育的好材料呢。

(意图:课文导入通过“广告”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透露出了文章的基本意向和信息。)

[作者介绍]教师问:陶潜在《归园田居》中有诗云“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作者把做官比作“误落尘网”并且一下就是三十年。可书本下面的注释却说,陶潜只做了80多天的彭泽县令,时间是否矛盾呢?学生答:不矛盾。(意图:意在让学生仔细去看注解,因为注解还说到了陶潜在做彭泽令前,还做过祭酒和参军等职同时,教师还点出作者是三仕三隐,此次是最后一次隐退,让学生对背

景知识有必要的了解。)

[教师范读]教师范读(背)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节奏。

学生解释疑难字、词、句,扫除文字障碍。同时,教师对解释不怎么到位的学生,引用陶潜《五柳先生传》一文中的话:“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并进而引出下一步教学环节。

(意图:学生已预习两到三遍,教学建议上也不要求串讲,因此没必要从头到尾通

释字词。)

[学生读课文]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提供三支曲子,并分别用一句话对三支曲子的特点进行概括。三支曲子即《渔舟唱晚》《高山流水》《梅花三弄》,作为学生朗读的背景音乐,让他们挑选。

(意图:通过音乐,体现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创设氛围,促使感悟。)

[内容分析]陶潜《饮酒》诗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下面我们就来诵读分析这篇文章,领略其奇妙之处。大家首先要读好三句话即“归去来兮”“归去来

兮”“已矣乎”。

(意图:三句话,分别出现在第一节、第三节和最后的第四节。抓三句话,实际就是抓住全文思想感情发展的线索。读好三句话,巧妙地把文章的主要内容串连了起来。)通过师生共同研究,学生得出了结论:第一段中的“归去来兮”是开门的第一句,作者“久在樊笼里”,当决定返回故里了,那真是释放了一口闷气,大呼一声“回去吧”。学生注意到了,这句话后面编者用的是感叹号,所以读起来很是豪迈。要想读好第三段中的“归去来兮”,就必须弄清第二、第三两段的内容。第三段主要内容是通过“途中、室中、园中”三层意思,表达“回家的感觉真好”的情怀,所以心情特别愉快。第三段起始就说“归去来兮”,从承上来看,有不少高兴的成分。接着又重申了一下自己的决心,并继续写自己在农村出游的喜悦情形。应该说,作者心情是比较轻松的。这时的“归去来兮”,是在自己反思之后说出来的,愉悦而又较为平静。最后一节的起始语是“已矣乎”,意思是“算了吧”。接着作者表露了自己对人生和宇宙的一种透悟。在这种心境中,的确有消极的因素流露出来,所以表达的心情有一

种解脱的感觉,读的时候,既要放松又有些无奈。

[写法研究]教师问:陶潜在《桃花源记》中设计一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的世外桃源,作者有没有指斥当时社会的黑暗呢?学生答:没有。师说:这用的是写作上所说的“折射法”。尽管作者没写,但我们从他寻找桃花源来看,实际上就是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否定。本文中作者要写辞官归田,有没有直说诸如“官场腐败,物欲横流,人心不古”之类的话呢?学生回答“没有”。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得出

结论:陶潜的思想:洁身自好。陶潜的文风:洒脱飘逸。

(意图:通过巧设问题,让学生更进一步熟悉文章的内容,同时也了解了写作特点,更关键的是了解了陶潜的思想情操,解决了课文后的第一道练习题。)

[内容总结]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四幅人物画像,即屈原、陶潜、李白、苏轼。每幅像下面,分别有他们的代表名句。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陶潜像的下面是空白,让学生选一句本文的话附在下面。

(意图:选择另外三人,其因有三:一是文体,屈原创制了“楚辞”,本文是“辞”;

二是仕途的经历;三是文风和写作特点,让学生注意课内课外联系。同时进一步让学生熟悉课文,把自己认为最能代表陶潜品质的句子找出来。实际上是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你读完了课文后,感受最深的语句是什么。)

[背诵]主要选的是第二节,当堂背诵。因为第二节最长,学生反映也最难。背诵前,教师提供给学生关于“辞”的知识。其中有一条是“辞,押韵。韵变,意思也变”。第二节,分别押“ui”“en”和“an”韵,又正好是相应的三个层次,意思也分别是“途中”“室中”和“园中”,学生在掌握规律后,基本上按时背诵了全节。(意图:从内容和形式上,让学生掌握背诵的方法和技巧。在背诵中升华对陶潜的领悟。同时又对其他小节的背诵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

[全文总结]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两幅书法作品:一幅是现代书法家的,字体飘逸潇洒;另一幅是明代四名人之一的文徵明的作品,恬静平淡。两幅都书写的是《归去来

兮辞》。

教师说:“一幅飘逸,一幅恬淡,正好是陶潜思想和人格魅力之所在。”

最后,整节课在诵读中结束。

(意图:通过书法作品,再一次给学生艺术的熏陶,让学生增长见识,积淀人文底蕴,体现了古代文人注重诗、乐、画、书四位一体的艺术理念。在诵读中结束,也进一

步突出了读中悟理、读中悟情的文言文教学理念。)

编辑短评:本课以文本为中心,多层次、多方位展开教学内容,既训练文言阅读能力,又适当地给点知识,还引进音乐、书法、诗歌的欣赏,给学生多方面的启悟和享受,给人以丰富、活泼之感。只是语言教学单薄了些。

高中语文必修教案 篇9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引导学生了解秦末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课文,以求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教学步骤]一、导语请学生欣赏两首诗投影(一)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学生默读理解。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这首楚刺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竞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投影(二)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学生默读理解;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二、作者简介回忆初中所学《史记》中的篇目,简介司马迁及《史记》,突出有关常识。三、背景简介1、教师讲解:秦始皇创建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秦朝,由于对农民实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致使“天下苦秦久矣”,民心思变。在公元前209年七月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战旗一举,应者云集,反秦怒涛遍及中原。在农民起义的高潮中,刘邦和项羽,也于同年九月起兵江东,卷入农民起义的洪流。当时刘邦48岁,项羽24岁。不久,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相继牺牲,“世代楚将”的项梁,为了招纳人马和形成旗号,采纳了范增“复立楚之后”的建议,趁机拥立老楚怀王的孙子(名心)为“楚怀王”,作为反秦势力的傀儡首领。公元前208年九月,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令主力军刘邦、项羽兵分南北两路,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人定关中者王之”。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统率南路军先于项羽人关破咸阳,但为了“待诸侯至而定约束”,退驻霸上(今陕西长安县的白鹿原);然而又恐失掉关中,于是派兵守关,“毋内诸侯’’。十一月,项羽率军西来,闻讯震怒,屯军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北的项王营),扬言马上要同刘邦开战。为何两支反秦势力,突然剑拔弩张,厮杀起来?这有着极为深刻的原因。原来,刘、项各自都有南面称孤之心。想当年,刘邦在咸阳服役时看见了秦始皇,曾经十分羡慕地说过:“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在公元前210年看见秦始皇游会稽时,也曾颇为自负地过:“彼可取而代也!”因此,这就决定他们对农民起义的胜利成果必然拼死相争。果然,秦王朝覆灭后,刘、项之间的矛盾便逐渐趋于激化。刘邦先人咸阳后,本来“欲止宫休舍”,只是听了张良“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史记·留侯世家》)的劝戒,才“还军霸上”。但离咸阳之前,极力制造“吾当王关中”的舆论,以期得到父老、豪杰的支持。后又采纳鲰生的意见“距关”,这表明刘邦做关中王的欲望是十分强烈的。而项羽对关中王也早就馋涎欲滴,又有四倍于刘邦的兵力,故骄横不可一世,宁可负约也要把关中据为己有。因此,刘、项之间大规模的争权夺利的斗争势不可免。《鸿门宴》便是“楚汉相争”的第一个回合。所谓“鸿门宴”,是指公元前2 06年十二月,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藏有杀机的宴会。这个“宴会”,是刘、项之间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生动表现,是漫长激烈的“楚汉相争”的序幕。“楚汉相争”的实质,是地主阶级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鸿门宴名为“宴会”,实为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充分展示了刘、项矛盾的不可调和性,生动地对比了斗争双方策略高下的悬殊,并预示了胜负的必然结局。四、放录音,1、使学生准确认读。学生听录音一遍。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投影(四)本文的异读字有:读音提示鲰(zōu) 卮(zhī) 卻(xì) 戟(jǐ)彘(zhì) 眦(zì) 跽(jì) 芷(zhǐ)欲王关中(wàng) 道芷阳间行(jiàn) 樊哙刀俎 玉玦 郦山 杯杓欲王关中(wàng)道芷欲间行(jiàn)毋内诸侯(同“拒”“纳”) 要项伯(通“邀”) 与臣有郤(通“隙”)不敢倍德也(通“背”) 不蚤自来(通“早”)2、出自于本文的成语或典故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表面在做这件事情,实际上另有目的。)彘肩斗酒 ——?( 形容英雄豪壮之气 )发指眦裂——?(激动愤怒到极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任人宰割。)劳苦功高——?(有劳苦,有功劳。)鸿门宴——?(今天“鸿门宴”的含义是含有某种杀机的会晤。)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六、布置作业1.掌握本课的生字、异读字。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3.完成思考和练习一、二。★第二课时[教学要点]由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完成对项羽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说明领袖人物性格事业成败的影响。理清情节发展脉络,熟读一、二、段,背诵三、四段。[教学步骤]一、全班齐读课文,抽查正音情况。二、清情节发展脉络三起三落,情节张弛有效,波澜起伏。1、刘邦在这场鸿门宴中怎样化被动为主动的?(1、 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军事力量的不足,避免军事冲突。2、凡事向谋臣讨计。3、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笼络人心,化敌为友。4、善于伪装欺骗,收敛锋芒。5、说话谨慎,言语得体。6、内部团结,亲信得力。7、当机立断,措施恰当——主动上门谢罪、逃宴、杀内奸。)3、樊哙闯宴是如何表现的?他对项羽说的一番话和刘邦的说法有什么同和异?朗读品味其中的对话,作出你的评点。(表现:1、毫不忧郁,决定进入。2、遇到阻挡,推倒卫士,强行闯入。3、喝酒吃肉,以示武侠个性。4、话中有话,恭维中夹着指责。)(相同之处:说话的内容一致,对刘邦和项羽的关系的认识一致,吹捧项羽的态度一致。用假话骗人的做法一致。同心协力。上下同心。不同之处:一是为自己辩解,一是指责对方失信;一是在澄清“真相”,一是向对方提出要求;一是可怜低下,一是慷慨激昂。从措辞看,也有区别,一称“将军”,一称“大王”;一说“秋豪”,一说“豪毛”;一说“籍吏民,封府库”,一说“封闭宫室”。这体现了两个人不同的身份、个性和情势。)(朗读:“此迫矣!臣请入,……樊哙从良坐。)玦 项 剑 项 帐 项举 羽 舞 羽 闯 王增 不 庄 翼 哙 款范 应 项 蔽 樊 待体现斗争场面有何特点,情节有何特点惊险 情节跌宕起伏 变化多端你喜欢哪 一个人物请分析讨论三、分组讨论主要人物——项羽。1、提问:项羽的性格特点如何,依据是什么?明确:沽名钓誉,缺乏政治远见;曹无伤告密,立即决定进攻;项伯游说,便放弃进攻刚愎自用:谋士范增献计,先纳计后食言。宴会上范增举玦,项王不应。胸无城府,有不忍之心;脱口出卖曹无伤,经刘邦一番貌似心诚的话语吹捧,便放弃进攻, 对武士樊哙的态度更是如此。寡谋轻信,轻敌自大;对项伯不辨亲疏,对范增置若罔闻。答案不惟一,有理有据即可。2、提问:项羽的性格特征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学生讨论。教师点拨:A作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文章在“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的矛盾中展开情节。B对比烘托也是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文章对刘邦的刻画,突出其善于用人(与项羽约为婚姻,对张良言听计从)、能言善变、狡诈多端、当机立断(诛杀曹无伤)的性格特征,这些都是为突出主要人物项羽服务的。四、鸿门宴上刘、项性格的较量,不过是“楚汉相争”的缩影,要充分认识项羽的性格,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解说:项羽直率粗犷与刘邦胸有成府判若分明。五、选六个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中选两个朗读基础好的学生担任主要角色项羽、刘邦,其他四个学生分别担任范增、项伯、张良、樊哙,由担任项伯的学生读叙述文字。教师略作指导:本文故事性强,人物形象丰满,朗读应注意突出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及情节发展的张弛有效。正如我们上面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一样,项羽一听到刘邦欲王关中的消息,立刻大怒,应读出其怒不可遏的情状来;第二天刘邦赴宴一段谦词卑礼的请罪,他又显得洋洋自得,失口将曹无伤告密一事和盘托出。应读得“得意忘形”。刘邦,赴鸿门假意屈从,言辞中用透出谦卑、伪饰。老谋深算、正直不阿的范增,老练透辟的张良,豪壮威严的樊哙,都应在朗读中使其栩栩如生,让人物自己开口说话,如在眼前。至于情节,在矛盾的展开中,时松时紧,应学会动用朗读渲染气氛,使听者身临其境。放录音第一、三段,让学生细细品味朗读的魅力。主要刻画人物与前文对比项羽和蔺相如相同点都用细节刻画人物都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形象都有烘托和反衬的手法五、着重阅读三、四段,把握人物出场顺序,分节记忆人物言行,背诵,理清背诵思路。七、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三、四段2.结合课文学习,谈谈你对项羽这一英雄人物的看法。写一篇随笔。[例文]性格的祭奠(节选)田诺……项羽在灭秦战争中彻底表现出来的肆意恣睢、刚愎自用、凶狠残暴的性格为他日后的失败写了伏笔,其实此性格项羽早已有之。从杀宋义始至破秦,他一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走了过来,这无疑滋长了他的这种性格,使之恶性发展起来而成为他精神世界的主要方面。他一出现就是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英雄形象,巨鹿之战的辉煌胜利更使得他完全丧失了自己的判断能力,他开始把自己看作神了。能支撑起他这一精神世界的惟一支柱就是赢得胜利。每一次胜利,固然使他的精神支持更坚强一些,然而,这胜利更大地加重了精神世界的自重。如此,他将一轮轮战斗下去,周而复始,项羽陷入了他为自己制造的一个怪圈,无法自拔,却又不愿自拔。项羽心底要维系“永不败”神话的欲望,构成了他对战争的一种几乎是本能的崇敬,并进一步铸就了他的性格。由此也就不难回答项羽把那一份份残酷的祭奠献给了什么,他自身的矛盾又来自何方。在项羽心理怪圈的一来二去之中,中国人口已从战前的一千万骤减至五百万。天下人对项羽心态的无法认同使得时代终于作出了抛弃项羽的选择。项羽不好计策与外交是真诚的,他梦想用他所崇尚的武力去解决一切问题,可是现实无情地打破了他的梦想,他只有叹息着,用死亡来反抗这现实,为自己性格的篇章写下了最后的一笔,也为自己一生执著的性格献上最后的也是最虔诚的祭奠。赳赳武夫的内心是多情的,尽管表现这多情的却是无情。性格的祭奠是悲壮的,因为它的代价是生命、执著和无奈。★第三课时[教学要点]检查背诵。设计探究性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分类归纳文言知识,如实词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句式、名句,一一落到实处。[教学步骤]一、教师示范背诵,或选学生轮流背诵三四段二、探究性阅读训练

高中语文必修教案 篇10

教学目的

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要点:

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朗读整体把握,积累部分字词

过程:

一、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

1、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青年时因战乱曾四处漂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有“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和信念,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简介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3、本文属于乐府诗,简介乐府:

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这首诗属于后者。

4.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高中语文必修教案 篇11

对于教师来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学习型教师,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有梦想、有激情,能创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虽说我还不是一位具有专业水准的优秀教师,但是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也逐步成长并成熟起来,使我越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并由此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为了对自己做出较为完整的、综合的评定,满足获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使自己能够快速的成长起来,我制订了个人的发展计划。

一、教学现状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熟练地运用现代教师媒体,对探究教学理念也有着一定的理解,但在教学知识系统结构、课堂教学氛围的调控、教学流程的设计、学生的学习行为管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等等方面都不大能得心应手。如何发挥课堂的最大效用,成为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这无疑要求教师对于学生已有知识理了如指掌,在课堂中突出重要教学内容,这对任课教师的高要求也成几何倍数增长,而对于一个经验尚欠的教师而言,更是严峻的考验。

二、自身成长素质

我是一名已经工作6年的语文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工作,热爱我的学生。在这些时间里从身边的点滴小事中我深刻领会了教师的真正涵义,也从许多身边优秀的教师身上感受到什么是奉献、敬业、忘我、什么是勤勤恳恳,扎扎实实,脚踏实地。

在这些年里我认真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努力增强上课技能,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反思日记。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交给我的任务,虚心向各位老教师和优秀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并注意不断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的书籍,充实自我,积极参加学校和进修学院组织的听课活动。经过各位教育前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我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所提高,自己也常练基本功,具备了一个语文教师良好的自身素养。

三、分项目标和任务

1、教学方面:

(1)创设条件,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励探究,尽量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多表扬少批评,讲究教学艺术,敏感地捕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时机,帮助学生走向成功。

(2)激发潜能,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通过尽心设计,诱发问题、诱发联想、求异求佳等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发散性思维,发挥创造性潜能。

(3)培养创新能力。在今后教学过程中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活动,多提供给学生说的机会和课堂阅读的机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拓宽知识面,促进思维发展。在此基础上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成熟,能够争取在每学期上好一堂研究性的公开课,争取在各个级别的教研比赛中进行参与并获得奖项。

2、教育和班级管理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自己的课堂教学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学习氛围,自觉做行规的执行者,卫生的捍卫者,集体利益的保护者,真正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的中学生。利用社区、家庭、家校互动等教育资源,以团队活动、社区服务、家庭参与等多种手段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向班主任导师学习,在学习中创新班级管理方式,能够积累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做好记录写好德育论文和学生的成长典型案例。

3、辅导学生的目标:作为一名普通高中语文教师,我首先要达成的目标是使学生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毕业会考,使高三的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其次,是在区级高中生作文比赛和古诗文大赛中使更多学生能有出色的成绩,最好是榜上有名。

五、具体实施措施:

1、勤于学习,丰富自己的价值追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玉,可以剖金。学习,可以使我们了解前人和他人,了解过去和未来,对照反思自我,从而获得新的生成。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还要认真地学习一些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理论知识,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充分的发展。多学习理论知识,这样我才能在事业中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有所创新。在工作中,我要和同事们和睦相处,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同事。在学生中,我要做他们的表率,用我的行动和我真挚的爱来启迪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2、认真实践,注重提高,提升专业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精心备课:首先,备教材。要反复地看教材和辅导材料,吃透教材的组织结构,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其次,备学生。充分了解班内的每个学生,通过多接触、多谈心、多融洽的手段和方式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动机,接受能力,理解水平,个性差异;弄清班级间的整体差异和班风特点,然后“以学论教”和“因材施教”。最后,备教法。立足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优选教学方法,认真创设情景,设计有效问题。努力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在轻松中掌握知识和学法,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物理素养。

(2)完成相应的师资培训计划。

(3)坚持阅读专业相关知识的书籍,及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且广泛了解其他专业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从努力从各方面充实自己,以不断给学生新信息、新知识,使课堂教学常教常新。

(4)加强横向学习,向老教师及同行虚心求教,学习她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以求能取长补短。(5)多听其他学科的课,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并且了解学生在其他学科上的情况及学习中的困难,尝试整合教学,将各种知识从自己的课堂上自然的传递给学生。

(6)争取机会多出外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力争在三年内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成为一名有自己思想的教师。

(7)争取每学期上一节校级公开课或者区级公开课。

(8)充分利用网络及他人资源,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源。争取经常在名优教师论坛交流,以完善自己的教学手段。

扩展阅读

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


教案课件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应认真撰写每个教案课件。只有提前备好教案课件,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写教案课件之前,需要具备哪些步骤呢?以下是一篇网络上非常好的“教案课件写作指南”文章,欢迎您阅读并收藏!

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篇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了解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法的思想,并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发展的普遍性

2、难点:发展的实质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巩固 .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联系观”,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也是多样的,整体与部分是普遍联系的一种,因此,我们要做到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今天我们来学习唯物辩证法的第二个总特征“发展观”,哲学中将整个世界分为三大领域: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我们就从这三大领域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讲授】讲授新课 .

一、发展的普遍性(教学重点)

1、自然界是发展的

活动探究:观看视频《人类进化的过程》

思考: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它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①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是一个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发展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是一个前进的、上升的过程。

②这也说明了一个怎样的观点呢?——自然界是发展的。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教师:自然界在不断的发展,那么人类社会呢?

教师:我们最近传递信息的方式是什么?

学生:烽火狼烟

教师:从烽火狼烟到现在的手机网络,我们的通讯方式在不断发展,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人类实惠在发展。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下面我们看看这三代人的赶集方式(展示课件)。纵观历史进程,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几种形态?

学生: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有些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从低到高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它遵循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教师:人类社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在不断变化的,人类社会也是发展的。我们现在处于社会主义社会,那么如果我们达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之后,人类社会还会继续发展吗?

当然会。只要20XX世界末日不来临,人类不灭亡,人类社会是会不断向前发展的。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三国时期我国古人用肉眼观察火星,现在人类用宇宙探测器近距离拍摄火星地表图片,人类对火星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从“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到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人类踏入宇宙,再到空间实验室,我们队太空的认识从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

这说明人类的认识都会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第一目小结:现在我们来对刚才所学内容做一个归纳总结。我们哲学上把世界分为哪几部分?分为三大领域,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

那么这三大领域的状况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从刚才的探究中得到的结论: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和人类的认识,都是发展的。所以我们归结出发展的一个特点:发展的普遍性。这也是我们学习的一个哲学原理。

除此之外,发展是不是只是一时的,暂时性的呢?一个事物是不是今天发展了,明天就不发展了呢?不是的,发展是不断的,是永久的。就像我们刚才所说的人类社会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之后还会继续发展,人类的认识也是无限发展的,自然界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呢?——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二、发展的实质(难点)

我们知道了发展是普遍的、永恒的,那么到底什么是发展呢?我们怎样来理解发展呢?下面我们来看下一个探究活动。

活动探究:展示图片:袁世凯称帝、新中国成立。

教师提问:袁世凯称帝、新中国成立都是发展吗?——袁世凯称帝是变化,新中国成立才是发展。那么运动变化是发展吗?运动变化和发展之间有何关系呢?

现在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这个问题,确定一位代表来回答这个问题。

①共同点: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承认了绝对运动

②区别(性质不同):

运动和变化:既有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也有下降的、向后的、退步的改变;是没有方向性的。

发展:是向前、进步、上升性质的变化,它揭示了运动变化的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是有方向性的。所以我们可以从中知道: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判断:哪些属于“发展”?哪些属于“运动变化”?

A、爬行类动物变成始祖鸟 B、机器工具代替手工工具

C、恐龙灭绝 D、候鸟迁徙E、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F、退耕还林,还草,鸟类回归

(发展的是:ABEF 运动变化的是:ABCDEF)

所有发展都是运动变化,但是反过来就不是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运动变化趋向才是发展。而发展变化的结果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2、发展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含义: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事物。

(2)判断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但是对于新旧事物,也有一些人形成了这样的看法认为:

①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②目前力量强大、发展速度快、成熟和完善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③有人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

那么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能否举出一些反例来反驳这些观点呢?

思维拓展:判断新旧事物的三种错误标准,即:

(1)时间标准:以事物出现的时间的先后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新旧(禽流感、非典、甲流)

(2)现状标准:以事物的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的完善来判断一事物的新旧。(例如:第一台火车1814年问世,丑陋笨重,行走吃力,没有马车快。)

(3)旗号标准: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科学算命,披着科学的外衣,实质上还是算命,是一种封建落后思想的体现。)

课堂小结:多媒体展示本框知识结构

教学反思:课堂教学的实效离不开课堂教学的活动,本节教学设计突出了问题的设计与活动的设计。本节课的设问都是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思考的乐趣,且问题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充分考虑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活动设计以讨论和体会为主,在活动中,学生放飞了心灵与才思,更好地展示与锻炼了自身多方面的才能,进而促进了学生正确的思想观点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效地体现了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即努力实现学生教学过程中的“四个参与”:知识参与、思维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

由于本节教学内容涉及哲学的一般性理论,知识的逻辑性、抽象性较强,而且问题的设计与活动的开展较多,课堂中似乎偏重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些环节放不开,没有彻底地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大力探索如何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精神。

【活动】探究活动 .

思维拓展:运动、变化一定是发展吗?运动变化和发展之间有何关系呢?

现在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这个问题,确定一位代表来回答这个问题。

教师总结:

1、区别:(1)、含义不同

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一般的变化。

变化: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这种变化既有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也有下降的,向后的退步的

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具有上升的前进的变化

(2)、性质不同

运动、变化:没有直接表达或规定运动、变化的总体性质和趋势

发展:揭示运动变化的趋向性

2、联系:

(1)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不是凝固不变和僵化的。

(2)、运动包括变化和发展,运动引起变化,发展是运动、是变化,只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

由此可见,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展示课件)

【练习】典题训练 .

1.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的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 ()

①未来尽管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 ②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 ③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

④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世界是变化发展的,但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故①入选;②说法绝对化;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故③入选;④说法绝对化。

方法指导 识别发展的普遍性及其实质的关键词

“创新精神、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促进(社会、技术)进步、不断完善、着眼未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着眼于长远、促进新事物成长、支持和拥护新事物、新产品、新局面、新形势、新思路”等。此类关键词的哲理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20XX·江苏高考)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盘等的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这说明()

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和上升的

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发展的知识点。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说明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选C。事物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并不是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A错误。题干体现的是前进性,B与题干的意思相反。题干没有涉及存储介质的内部结构问题,D不选。

方法指导 这一类选择题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有时以最佳选择题出现,因为所给的选项并非全部错误,因而选择时难度加大,需要我们更加慎重地处理每个选项。解答这类选择题宜采用淘汰法,淘汰错误选项以减小难度,对剩下的选项一定要根据题目材料的意图进行直接选择,寻求更直接、更具体或事物根本性的联系,从几个具有类似意图的选项中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最佳选项是什么。

【作业】布置作业 .

1、完成分层训练P117能力提升

2、预习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小编推荐各科教学设计:

、、、、、、、、、、、、

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篇2】

教学目标

联系社会实际,说明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联系我国调整生产关系的实际,说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

两大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把这种关系运用来观察社会历史领域里的问题,就表现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以往社会 历史理论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 家卢梭在谈到私有制起源时这样认为,某人偶生私念,在私念的驱动下用木桩围起了一块土地,并当众宣布“这是我的”。由于人们轻信了他的鬼话,于是便产生私有制。假如当时有聪明人拔掉木桩,并向同类大声疾呼“勿信这个骗子”,则私有制根本不会产生。在这里卢梭认为私有制产生是否具有必然性?是如何产生的?(不具有必然性,假如当时有聪明人拔掉木桩,并向同类大声疾呼“勿信这个骗子”,则私有制根本不会产生。

卢梭认为私有制是某个人的偶然的突发奇想,是个人主观意志的产物。)历史上私有制是如何产生的?(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剩余产品的出现,这部分剩余产品掌握在一氏族和部落首领手中,于是出现了经济利益相对立的阶级,私有制应运而生。人们的私有观念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的公有制迈向私有制的转变不是由人的思想动机决定的,而是由社会生活的物质因素——生产力决 定的。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人们可以认识自然界的规律,从而唯物主义地解释自然界,为什么人们不能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唯物 主义地解释人类社会?(这是因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没有意识,它们的发展变化完全是自发进行的。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而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由此便形成一种假象,似乎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动机、目的等决定的。唯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要么是由人的主观意志,特别是少数杰出人物、帝王将相的思想动机决定的;要么认为是由天命、神、绝对精神决定的。

以往的社会历史理论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不能进一步追溯到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因素——社会存在,从而陷入唯心主义。)为什么马克思能够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因素——社会存在(实践),从而找到了打 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现象丰富多彩,极其复杂,但从总体上可以区分为两大基本方面。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但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我们想要有所作为,首先 必须活着,活着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就需要物质资料,就需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在这一生产活动中形成了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这一活动一旦停止,人类就无法继续生存和发展。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社会心理。下列各项分别属于社会存在还是社会意识?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地理环境、傣族的泼水节、人权高于主权思想。

P87探究——想一想,宗教所描绘的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是什么关系?(宗教所描绘的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其内容来源于现实世界。佛教中有一个挺着大肚子的老爷爷,他是谁呀?手捧花瓶的是哪位菩萨呀?传说中玉皇大帝居住的宫殿与谁的住所最相似?在现实世界中都能找到宗教所描绘的事物的原型,是人根据自己的原型创造了神。)人的许多不切实际的念头、思想和实际生活之间是什么关系?(人的这些念头、思想都来源于实际生活,是对实际生活超脱、虚幻的反映。

人们梦想自己能够在天空自由飞翔,正是源于对现实生活中小鸟在空中无拘无束的翱翔的追崇。人们追求长生不老的梦想正是源于对自然界中某些相对永恒的东西的追崇。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老太爷一样。

穷人、饥民和煤油大王、阔人老太爷的社会意识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人的意识受社会地位、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等密切相关。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社会意识在不同程度上带有阶级性。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我国封建社会是一种不平等的等级制社会,并逐渐产生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说,封建统治者把“三纲”看成是天经地义、永远正确的。

然而当中国的辛亥革命取消了皇帝后,“君为臣纲”的观念就逐渐淡化。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提倡人人平等、男女平等、一夫一妻,“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观念基本消失。“三纲”说为什么会逐渐淡出中国历史的舞台?(永恒不变的社会意识是不存在的。从社会意识的总体来看,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人们的社会意识一定会发生或早或迟、或快或慢、或大或小的变化。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 意识的变化发展。)

既然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那么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否一定同时发生变化?(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 具有不完全同步性。)美国1776年《独立宣言》开宗明义之语,“人生而平等”,并称这是“上帝赋予的不可让渡之权利”。然而当平等理念成为美国的立国之本后,并没有成为美国普遍的社会意识。在美国建国至南北战争期间,美国许多地方仍保留着黑人奴隶制度。黑人奴隶不能像普通公民那样参加选举、参与国家政治活动。在这一段时期,为什么十分强调平等的美国在许多地方的黑人奴隶仍旧得不到平等?(在这一段时期,美国社会除了占主流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外,还保留着旧社会的残余因素——南方种植园的黑人奴隶生产方式。

旧社会的社会意识在新社会还能留存下来是由于新社会中还包含着旧社会的社会存在。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存在落后的和腐朽的思想,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中包含着旧社会社会存在的残余;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能产生先进的社会意识,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包含着将来新社会社会存在的萌芽。这使得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发展和变化。)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一项国策。东北人不是特别的原因是不会轻易离开那富饶的黑土地的。

一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就很滋润了,何况有“野鸡飞到饭锅里”的良好生存环境。不到东北不知酒量小。来客要喝,不来客自己也要喝;红事要喝,白事也要喝;有钱当然要喝,没有钱借着喝。大事做不来,小事嫌丢人;大钱挣不来,小钱不屑挣,只有讲讲大 话了。你找到东北落后的原因了吗?(观念的落后导致经济的滞后。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性质不同,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也不同。)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既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

这两对矛盾运动形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社会意识形态)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私有制是属于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的范畴?(生产关系的范畴。)它属于生产关系的哪个方面?(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构成。它属于生产关系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私有制的产生说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1958年3月,我国各地农村开始了小社并大社的工作,开始建立包括工农兵学商,管理生产,管理生活,管理政权的人民公社。有的地方出现了“共产主义公社”、“集体农庄”,由此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中社员交出全部自留地,并将私有牲畜、林木等生产资料也都转归公社所有。分配上一律实行粮食供给制,全社社员不管家中劳动力多少,都按照人口免费供应粮食。于是各个生产大队都以生产队为单位组织了公共食堂,提出“农民吃饭不要钱”、“放开肚皮吃饭”等口号。这股风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刹住。“人民公社”化运动之所以最终被取消,原因何在?(“人民公社”化运动强调一大二公,超越生产力发展而改变生产关系,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会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发 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人类社会发展就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这两对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那么两者矛盾的性质有何不同?解决这些矛盾的方式有何不同?(在阶级社会里,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一种对抗性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方式:被剥削阶级反对剥削阶级的阶级斗争,迫使统治阶级不得不调整某些经济和政治关系,使社会基本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从而或多或少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改良)。

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时,只有通过先进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革命, 才能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社会革命)。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即非对抗性的矛盾),决定了它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即改革加以解决。方式:改变生产关系中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上层建筑中同经济基础不适应的环节和方面。)解决这些矛盾的目的是什么?(无论是改良、革命,还是改革都是为了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小编推荐各科教学设计:

、、、、、、、、、、、、

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真理的概念,真理的基本属性,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反复性、无限性,真理的发展过程,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 和发展真理;理解真理与谬误的区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反复性、无限性,在认识的过程中正确地对待谬误,认识 发展是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能力目标:培养和提高运用认识发展的道理来分析和解决认识发展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在实践中探索追求真理的信念和勇气。

教学重难点

重点: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的反复性。

难点: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教学过程

★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回忆旧知 、作出铺垫

复习巩固之一------判断:

( )1.“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

(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其哲学寓意是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C.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3.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问: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由此要让学生明确实践对认识的重要性与意义,为下面的问题作铺垫)

『新课教学』

综合探究一

大多数时候,你还没把设计给用户看之前,用户根本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乔布斯

本世纪初,苹果公司的iMac电脑一体机并没有配置软驱,而是设置了USB接口,用它来连接外围的设备。软驱是当时所有的电脑的标准配 件。iMac的设计引起了消费者的强烈不满,甚至当时外界普遍质疑iMac注定失败。但是,短短几年,软驱被市场淘汰,电脑的发展趋势证明了乔布斯的独到眼光。

教师提问:思考:

1)对同一个认识对象,人们的认识相同吗?2)对于iMac的设计,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先引导学生结合旧的知识来理解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误,以及两者的区分等。然后看书归纳。此设计的目的是温故知新,新的知识学习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依托,容易理解和接受,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也才能形成知识的链条或者框架,而不是零散的,脱节的。)

一、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三)设置情景、【合作探究】

教师提问:乔布斯的理念是因为有了这些重要人物的高度评价才成为真理的吗?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2. 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因为: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事物及规律,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它不以人的意志(包括权力.地位)为转移。

(2)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3)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探究】到了19世纪末,经典力学已经发展到了相当完善的地步,人们普遍认为它可以解决一切运动问题。但在实验方面又遇到了一些严重的困难,第一,它只适用解决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能解决高速运动物体。第二,它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一般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这就促进了适用于高速运动物体和微观粒子的量子力学的产生。

教师提问:量子力学的诞生,是否说明牛顿力学不再是真理?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 ——列宁)

二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材料:“造反有理”这个观点是真理还是谬误?

学生回答:……

2、真理是具体的

3、正确对待认识过程中的错误

【探究活动】在认识的过程中,人们随时都可能犯错误,甚至犯下严重的错误,带来严重的后果,但是这并没有阻止人类探索的步伐。

1981年苹果公司推出以CEO史蒂夫o乔布斯女儿的 名字命名的新型电脑Apple Lisa,这是全球首款将图形用户界面和鼠标结合起来的个人电脑。但由于售价高达1万美元,该电脑被视为苹果公司最烂的产品之一。

1985年,乔布斯坚持苹果电脑软件与硬件的捆绑销售,致使苹果电脑不能走向大众化之路,加上蓝色巨人IBM公司也开始醒悟过来,也推出了个人电脑,抢占大片市场,使得乔布斯新开发的电脑节节惨败,总经理和董事们便把这一失败归罪于董事长乔布斯。 ,乔布斯便在1985年9月17日愤而辞去苹果公司董事长职位。不久,windows95系统诞生,苹果电脑的市场份额一落千丈,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

【教师提问】

1.为什么苹果公司在创新过程中也难逃失败的厄运?你如何看待这种失败?

2.你认为IPAD平板电脑就是电脑的终结版吗?请畅想你心中未来的电脑。

3.苹果缩小缺口,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启示着人类认识具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这一问主要是理论性上的理解,要引导学生看书,弄明白)

(这一问题主要从生活实际的角度提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回答,很有教育意义)

学生看书归纳下面几个知识要点:

1、认识的反复性

(1)什么是认识的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为什么会出现反复性?(因为认识要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二是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的,其本 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3)认识的反复性给我们什么启示?(首先,要认识到对某一事物的正确认识必然要经过多次反复;其次,要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促进认识的发展;再次,要树立在实践中探索的勇气和信心,要有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

[过渡]毛泽东说过一句名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一论断说明了什么?(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由此导入认识的无限性)

2、认识的无限性

(投影)

材料:三国时期,我国已经有了关于火星的明确记载,表明古人已经用肉眼对火星的运转了作了比较准确的观察。

17至18世纪,欧洲人用望远镜观测到火星的表面有许多河床,这些“证据”令许多人相信火星上有智慧的动物。

1965年7月以来,人类利用宇宙探测器探测火星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2004年,人类近距离拍摄到火星的表面有许多类似月球表面的坑洞,并观测到火星表面的气温,气压等现象。

问:人类对火星 的认识还会发展吗? 为什么?

(人类对火星的认识会一直继续下去,因为火星作为我们的认识对象是复杂的,不断变化着的,作为我们人类的认识活动也在不断地发展着,所以我们对它的认识也会不断地进行,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所以,追 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归纳,认识为什么具有无限性?

(让学生自己看书,找出要点)

(讨论)认识既是反复的又是无限的,说明对事物的认识并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那么,它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有人认为,它就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好比在操场上做圆周运动一样。请谈谈你的看法。

(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认识的发展规律)

看书归纳:

3、认识发展的规律

即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毛泽东的这句话,它到底说明哪些内容?(首先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规律,其次说明认识发展反复性和无限性。)

所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 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课堂小结】认识论必须识记的原理和方法论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的唯一标准和目的

(2)真理具有条件性和具体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真理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课后小结

本课我们学了真理的特点: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还学了一个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频道小编推荐: | |

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篇4】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社会的物质性,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

为了改变因缺水造成的穷困,河南林县人民从1960年开始修建红旗渠。在严重自然灾害时期,修渠民工每人每天只有半公斤粮。民工们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人们形容红旗渠是“劈开太行山”,建成了“人工天河”。民工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建成了“人工天河”的壮举,被世人称颂为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条人工天河之所以能够成功开凿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民工的伟大创造力量。人民群众通过实践创造了历史,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否意味着历史是由所有人创造的?(不是。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人们除了包括人民群众,还包括对社会历史起阻碍作用的人们,即反动阶级和反动人物。)

人民群众是一个 群体概念,而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人。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的部分是 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为什么能够成为历史的创 造者?

你知道古今中外有哪些生产工具的发明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吗?(英国纺织工哈格里沃斯夫妇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提高了纺纱的效率,使大规模的织布厂得以建立;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广泛应用于轮船、火车,大大便利了世界各地的交往。这些发明者大多都是普通的劳动群众。)这些“利器”还要人来操作,那么是谁来操作这些机器?(劳动群众操作机器,他们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投入到机器操作的生产过程中去。没有劳动群众发明和改进劳动工具,没有劳动群众进行劳动生产, 就不会有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我们可以看出谁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什么作用?(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离骚》、《水浒传》、《聊斋志异》,这些名篇名著的作者分别是谁? (《离骚》的作者是屈原,《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蒲松龄。)他们创造这些精神财富的灵感和源泉来自于哪里? (来自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离骚》直接取材于远古时代人民群众创作的神话传说,《水浒传》是在民间口头文学基础上加工整理而成的。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人民群 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不仅如此,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什么条件呢?田园诗人陶渊明曾经在车篱旁边吟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陶渊明吟诗作词离不开人民群众,为什么?(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他不但没酒喝,也没饭吃,只能饿死在车篱旁边,哪里还会吟出什么诗句。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统称为“刻版印刷术”。到了北宋年间,“布衣”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书籍印刷更为经济、方便。毕升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烧硬后便成活字。排版前,先在铁框的铁板上敷一层松脂蜡,活字依次排在上面,加热使蜡稍溶化,以平板压平字面,泥字着在铁板上,可以像雕板一样印刷。毕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不是仅仅是劳动群众创造的物质财富?它是不是精神财富?(毕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对前代印刷技术的改良和创新,凝聚着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因此这些物质成果也是一种精神财富。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总之,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分析: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知识分子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 造者,知识分子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知识分子也参与物质财富的创造。精神财富也不只是知识分子创造的,这是因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大起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都是农民起来推翻地主阶级统治的农民革命战争。革命的辉煌成就是广大人民 争得的。历史上一切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革命运动,实质上都是人民群众起来推翻旧的社会制度的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1 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曾使中国农民在劳动和分配上都实行绝对的平 均主义,“大锅饭”的结果是饭越吃越少,人越过越穷。为了改变这一状况,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偷偷摸摸将一些麦田、油菜田承包到自己家里种植,搞起了 “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在18位农民手中起步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除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外还有哪些伟大的创造?(乡镇企业容纳了百分之五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有从1981年开始的农村村民自治,实现了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些都是基层农民自己创造的。包括基层农民在内的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起到了什么作用?(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人民群众仍然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他们所起的作用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二、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战国思想家荀子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人能群 ”是指什么? (人们能够利用群体的力量征服自然界。我们在改造自然界和社会时不能脱离群体,要依靠群体的力量。)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运用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实际工作中去就形成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陈毅元帅曾经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在三大战役中,支援前线的民工就有490万,支援的粮食就有40万吨。中国共产党战胜困难、取得成功都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那么为什么群众会支持共产党,会成为共产党的依靠?为什么邱娥国会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爱戴?(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才能得到人民的真心拥护。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群众观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确立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哲学依据是什么?(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人民群众的生活和 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因此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小编推荐各科教学设计:

、、、、、、、、、、、、

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识记物质的含义

2.能够理解世界的物质性

能力目标:1.体会如何以基本事实为基础进行哲学抽象,初步了解学习哲学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从世界本质问题上认识有神论的荒谬性,鲜明地反对神创说,初步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界、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

教学难点:物质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三亚真是被上帝宠坏了的地方。上帝把最宜人的气候、最清新的空气、最和煦的阳光、最湛蓝的海水、最柔和的沙滩、最美味的海鲜…….都赐予了这座海南岛最南端的海滨旅游城市。那么同学们思考,我们这么美丽的三亚真的是上帝赐予的吗?我们这天地万物真的是上帝创造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世界的本质。展示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进入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二、交流讨论、成果展示:

交流讨论一:谈谈我们身边的物质,这些与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是一回事吗?

同学们列举:桌椅、土壤、老师、大海……设疑:这些与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是一回事吗?

(一)物质的概念:

解释:

(1)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是指它不为我们所动,不管你是否感受到,是否喜欢,它就客观存在在那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强调物质的客观性。

(2)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就是能被人们所认识。强调物质的可知性。

(3)客观实在指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所以,同学们刚刚列举的都是物质的具体形态,而非我们哲学上讲的物质的概念。比如同学们列举的苹果、芒果的共同点是什么?是水果,这就是我们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抽象出共性的。

总结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

区别:哲学上物质概念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它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具有哲学上物质共性(客观实在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可以被改造,有生有灭。

联系:哲学上物质概念是从具体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它并不独立存在,而是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

两者是个性与共性、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我们说整个世界划分为:

所以下面我们就来做一道证明题,分别来证明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物质性。

(二)世界是物质的

播放视频《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学生概括出:

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⑴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同学们举例:太阳约在50亿年前形成,地球大概有46亿年了

(2)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交流讨论二:人类出现后,创造了许多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

图片展示三亚的新旧变化,我们把三亚改造的这么美,同学们思考在建设美丽三亚的过程中,给我们改造自然哪些提示呢?如何处理和自然的关系呢?

小组派代表发言总结:我们在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要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否则会遭到自然的惩罚。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播放视频《人类的演化过程》引导学生分别从产生、本质和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 从产生上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思考:

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是什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

(2) 从社会的存在来看,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

(3) 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遵循的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规律也是客观的。

交流讨论三:说一说你的目标,你的理想

同学们纷纷说了自己理想的大学,那么这些目标是怎么来的呢?是凭空产生的吗?对,是先有了这些大学的客观存在,才有了我们的目标我们的意识,可见人的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

今天这道世界的物质性的证明题我们就完成了同学们来谈谈我们这节课的收获。

课后小结

课堂小结

1.物质的概念

2.世界的物质性

概括出世界的统一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频道小编推荐: | |

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篇6】

【课程标准】

内容目标: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提示与建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理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基本特征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2、能力目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通过学习,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

1、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三个统一)

【教学方法】

(1)结合典型事件,说明哲学思想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运用对比方法,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区别,理解其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的基本特征。

(3)联系历史事实,理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基本线索,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把握其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教学过程】

导入: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对社会发展起巨大作用。在中国近代史上,指导中国革命的真正的哲学是什么?

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于19世纪,它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19世纪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准备好了条件。

老师:第一个条件是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什么?

学生: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老师: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特别是欧洲出现了三大工人运动。

老师:为什么会出现工人运动和武装起义?见P18虚线框

展示:三大工人运动

学习P19相关链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过程,填空

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主要是什么?

学生: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

学习P19下相关链接

老师:三大发现的哲学意义是什么?

学生:。。。

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的理论来源是什么?

学生:德国的古典哲学

老师:强调,不是简单相加

学习P20相关链接

展示: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成就和不足

展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条件的补充

---19世纪社会科学方面的进步

展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不可缺少的主观条件

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探究:P20虚线框

问题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无论唯物主义还是辩证法思想,都具有局限性?

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旧哲学中,一是在自然观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从总体上是相互分离的,古代朴素唯物论与自发辩证法有过某种结合,但缺乏科学根据。近代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分离的,出现了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和唯I心主义的辨证法。二是在历史观上,唯心主义当然坚持唯心史观,而形而上学的唯物论也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成了“半截子”唯物主义。

问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相比,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两个统一

老师:马哲为什么能实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克服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分离,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它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老师:马哲为什么能实现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还从实践出发认识人和社会,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从而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老师:从作用上看,马哲与与以往哲学相比,有什么不同?

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老师:为什么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在于他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老师:为什么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老师;: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实践性。

相关链接

探究:P21 虚线框

学生:

总结:马哲与时代的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

过渡: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诞生150多年了,为什么至今仍然没有过时?

学生: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老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

学生:自主阅读,填表

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阶级基础

自然科学基础

理论来源

科学性

实践性

革命性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本框小结

小编推荐各科教学设计:

、、、、、、、、、、、、

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篇7】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 作用;懂得既要认真读书,更要努力实践的道理。培养学生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分析“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从具体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实践是认识来源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实践意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的学习,培养好的学风,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教 学难点】: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 准。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仰望夜空,星光点点,惟月为大。缺缺圆圆,变幻摇曳。从旧石器时代刻在甲骨上的简单符号,到如今咏叹唱和的诗歌文章;从东方传说中的嫦娥奔月,到如今的九天揽月,人类从来没有停息对茫茫苍穹中那轮皎皎玉盘的追求。

新课讲授: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1610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发现月球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1959年,前苏联科学家利用无人驾驶的火箭,飞过月球的背面,对它进行了拍照,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

1969年,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宇宙飞船,成功的登上了月球,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带回了岩石和土的样本,使人们对 月球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2007年,中国“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撞月,使人们获取了全月球影像图、月球部分化学元素分布、月表土壤厚度等一系列认识。

2009年,美国宇航局利用一枚“宇宙神—5”运载火箭将两个月球探测仪发射升空。科学家对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获得的撞月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后确认,月球存在水。

20XX年,中国“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国际上第一次获取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

探究一:人类的这些对月球的认识是从哪儿来的?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含义

两层基本含义:

①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中国探月三阶段(视频介绍)

第一期 绕:2007年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对月球表面环境、地貌、地 形、地质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测。

第二期 落:20XX年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二号”,目标是研制和发射航天器,以软着 陆的方式降落在月球上进行探测。

第三期 回:时间定在20XX至20XX年,目标是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

探究二:(分组讨论)

(2)特点

①探月工程是实践活动吗?有哪几个要素构成?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②为何要进行探月工程?这与蜘蛛织网有何本质不同?这说明实践又具有什么特点?

③探月工程靠一个人的力量能成功吗?我们祖先就有嫦娥奔月的梦想,为何至今才变为现实?这说明实践还具有什么特点?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材料一:20XX年2月6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了探月工程“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高清的全月球影像图,表明我国探月工程又取得了一项重大的科研成果。

思考:我国发布的全月球影像图是如何获得的? 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材料二:由于需要为“嫦娥三号”任务的备选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嫦娥二号”卫星于2 010年10月1日发射。“嫦娥二号”一个重要特点是,其搭载的CCD相机分辨率比“嫦娥一号”高出许多,能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月球极区表 面数据。“嫦娥一号”的空间分辨率是120米,而“嫦娥二号”的则达到了7米,由此我国获得的全月球影像图的清晰度大大提高。

思考:我国获得的全月球影像图的清晰度为什么能大大提高?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材料三:李白在《把酒问月》中曾写道:“白兔捣药秋复春,姮 娥孤栖与谁邻?”,李商隐在《常娥》一诗中也曾写道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在我们熟悉的古代传说中,月亮上有嫦娥、玉兔、吴刚和桂花树。而我国探月工程却一再证明,月球上有的只是大量的几乎覆盖了整个月面的环形山,既没有玉兔、桂花树,更不可能住着吴刚、嫦娥,那只是个传说。

思考:我们是怎样证明古人对月球的认识只是“一个传说”的?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材料四:研究发现,月球表面土壤中富含大量的氦3,初步估计有上百万吨。而利用氦3参与的核聚变发电向人类提供能源,是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如果能够解决将氦3运回地球这一问题的话,8吨的氦3就可以解决全中国一年的能源供 应总量。相关专家告诉记者,“嫦娥二号”携带新型伽马射线谱仪奔月,更加精确地探测出月球上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进而发现月球表面资源富集区。

由此可见,我国实施的探月工程,就是为人类开发利用月球资源作准备。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频道小编推荐: | |

高中政治必修教案汇编


高中政治必修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识记: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

理解: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2.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3.通过对本课学习,让学生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我们要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难点: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基本观点和局限性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视频欣赏:掩耳盗铃

思考:掩耳盗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哲学道理?

环节二:新知探究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意识)与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西方大约产生于公元前7—6世纪的古希腊,其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

在中国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代表人物是王夫之和范缜。

① 正确性

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② 局限性

A.把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

B.具有猜测性,没有科学依据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①正确性

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肯定世界本原是物质

②局限性

A.物质=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B.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

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不彻底性)

机械性: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被归结为力学过程,用力学规律解释一切,甚至动物和人都被看作是受力学支配的机器。用机械运动解释一切现象。

形而上学性:静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

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不彻底性)承认自然界是客观的;认为“理性”、“意识”支配社会的发展

(3)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辨证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不仅承认物质决定意识,还能联系、发展、全面地看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克服了“ ‘理性’、‘意识’支配社会历史发展”的观念,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把唯物辨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唯心主义

1.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

(1)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2)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图片展示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环节三:心灵感悟

真理是时间的产物,而不是权威的产物。——培根

权利的相互转让就是人们所谓的契约。——霍布斯

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康德

一切确定的皆否定。——斯宾诺莎

环节四:行为提升

结合漫画和本框的学习,谈谈你对下列观点的理解:

观点一:凡是唯物主义都是科学的,都是我们应该提倡的。

观点二: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非科学的,我们应该彻底否定。

环节五:课堂小结

懂了哲学,“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你如果想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就必须学习哲学。哲学在使你获得智慧和提升思维能力方面有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环节六:当堂达标

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代表人物泰勒斯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论点,春秋时代《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中也表述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学说。上述观点( )。

A.是完全正确的,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C.是一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存在不足之处

D.否认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七、教学反思

1.巧设教学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特点,研究相应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预期效果。根据本课特点,采用了情境式教学法。在情境的选择过程中,使用了教材现有的相关链接和专家点评中的材料以及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著作、言论,并以学生喜爱的漫画、flash等形式来呈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又能体现新课程要求。

2.构建表格框架,化杂乱为有序。对于相似知识点较多的教学内容,学生容易混淆,分不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表格方式进行处理,可起到化繁为简的效果。在进行课堂小结时,以知识框架形式呈现,可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整体化。

频道小编推荐: | |

高中政治必修教案【篇2】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了解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法的思想,并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发展的普遍性

2、难点:发展的实质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巩固 .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联系观”,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也是多样的,整体与部分是普遍联系的一种,因此,我们要做到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今天我们来学习唯物辩证法的第二个总特征“发展观”,哲学中将整个世界分为三大领域: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我们就从这三大领域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讲授】讲授新课 .

一、发展的普遍性(教学重点)

1、自然界是发展的

活动探究:观看视频《人类进化的过程》

思考: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它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①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是一个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发展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是一个前进的、上升的过程。

②这也说明了一个怎样的观点呢?——自然界是发展的。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教师:自然界在不断的发展,那么人类社会呢?

教师:我们最近传递信息的方式是什么?

学生:烽火狼烟

教师:从烽火狼烟到现在的手机网络,我们的通讯方式在不断发展,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人类实惠在发展。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下面我们看看这三代人的赶集方式(展示课件)。纵观历史进程,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几种形态?

学生: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有些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从低到高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它遵循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教师:人类社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在不断变化的,人类社会也是发展的。我们现在处于社会主义社会,那么如果我们达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之后,人类社会还会继续发展吗?

当然会。只要20XX世界末日不来临,人类不灭亡,人类社会是会不断向前发展的。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三国时期我国古人用肉眼观察火星,现在人类用宇宙探测器近距离拍摄火星地表图片,人类对火星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从“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到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人类踏入宇宙,再到空间实验室,我们队太空的认识从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

这说明人类的认识都会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第一目小结:现在我们来对刚才所学内容做一个归纳总结。我们哲学上把世界分为哪几部分?分为三大领域,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

那么这三大领域的状况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从刚才的探究中得到的结论: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和人类的认识,都是发展的。所以我们归结出发展的一个特点:发展的普遍性。这也是我们学习的一个哲学原理。

除此之外,发展是不是只是一时的,暂时性的呢?一个事物是不是今天发展了,明天就不发展了呢?不是的,发展是不断的,是永久的。就像我们刚才所说的人类社会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之后还会继续发展,人类的认识也是无限发展的,自然界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呢?——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二、发展的实质(难点)

我们知道了发展是普遍的、永恒的,那么到底什么是发展呢?我们怎样来理解发展呢?下面我们来看下一个探究活动。

活动探究:展示图片:袁世凯称帝、新中国成立。

教师提问:袁世凯称帝、新中国成立都是发展吗?——袁世凯称帝是变化,新中国成立才是发展。那么运动变化是发展吗?运动变化和发展之间有何关系呢?

现在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这个问题,确定一位代表来回答这个问题。

①共同点: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承认了绝对运动

②区别(性质不同):

运动和变化:既有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也有下降的、向后的、退步的改变;是没有方向性的。

发展:是向前、进步、上升性质的变化,它揭示了运动变化的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是有方向性的。所以我们可以从中知道: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判断:哪些属于“发展”?哪些属于“运动变化”?

A、爬行类动物变成始祖鸟 B、机器工具代替手工工具

C、恐龙灭绝 D、候鸟迁徙E、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F、退耕还林,还草,鸟类回归

(发展的是:ABEF 运动变化的是:ABCDEF)

所有发展都是运动变化,但是反过来就不是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运动变化趋向才是发展。而发展变化的结果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2、发展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含义: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事物。

(2)判断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但是对于新旧事物,也有一些人形成了这样的看法认为:

①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②目前力量强大、发展速度快、成熟和完善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③有人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

那么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能否举出一些反例来反驳这些观点呢?

思维拓展:判断新旧事物的三种错误标准,即:

(1)时间标准:以事物出现的时间的先后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新旧(禽流感、非典、甲流)

(2)现状标准:以事物的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的完善来判断一事物的新旧。(例如:第一台火车1814年问世,丑陋笨重,行走吃力,没有马车快。)

(3)旗号标准: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科学算命,披着科学的外衣,实质上还是算命,是一种封建落后思想的体现。)

课堂小结:多媒体展示本框知识结构

教学反思:课堂教学的实效离不开课堂教学的活动,本节教学设计突出了问题的设计与活动的设计。本节课的设问都是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思考的乐趣,且问题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充分考虑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活动设计以讨论和体会为主,在活动中,学生放飞了心灵与才思,更好地展示与锻炼了自身多方面的才能,进而促进了学生正确的思想观点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效地体现了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即努力实现学生教学过程中的“四个参与”:知识参与、思维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

由于本节教学内容涉及哲学的一般性理论,知识的逻辑性、抽象性较强,而且问题的设计与活动的开展较多,课堂中似乎偏重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些环节放不开,没有彻底地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大力探索如何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精神。

【活动】探究活动 .

思维拓展:运动、变化一定是发展吗?运动变化和发展之间有何关系呢?

现在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这个问题,确定一位代表来回答这个问题。

教师总结:

1、区别:(1)、含义不同

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一般的变化。

变化: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这种变化既有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也有下降的,向后的退步的

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具有上升的前进的变化

(2)、性质不同

运动、变化:没有直接表达或规定运动、变化的总体性质和趋势

发展:揭示运动变化的趋向性

2、联系:

(1)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不是凝固不变和僵化的。

(2)、运动包括变化和发展,运动引起变化,发展是运动、是变化,只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

由此可见,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展示课件)

【练习】典题训练 .

1.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的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 ()

①未来尽管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 ②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 ③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

④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世界是变化发展的,但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故①入选;②说法绝对化;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故③入选;④说法绝对化。

方法指导 识别发展的普遍性及其实质的关键词

“创新精神、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促进(社会、技术)进步、不断完善、着眼未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着眼于长远、促进新事物成长、支持和拥护新事物、新产品、新局面、新形势、新思路”等。此类关键词的哲理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20XX·江苏高考)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盘等的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这说明()

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和上升的

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发展的知识点。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说明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选C。事物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并不是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A错误。题干体现的是前进性,B与题干的意思相反。题干没有涉及存储介质的内部结构问题,D不选。

方法指导 这一类选择题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有时以最佳选择题出现,因为所给的选项并非全部错误,因而选择时难度加大,需要我们更加慎重地处理每个选项。解答这类选择题宜采用淘汰法,淘汰错误选项以减小难度,对剩下的选项一定要根据题目材料的意图进行直接选择,寻求更直接、更具体或事物根本性的联系,从几个具有类似意图的选项中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最佳选项是什么。

【作业】布置作业 .

1、完成分层训练P117能力提升

2、预习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小编推荐各科教学设计:

、、、、、、、、、、、、

高中政治必修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1.社会发展的规律:分析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领会②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普遍规律、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2.社会历史的主体:分析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领会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能力:通过本课的复习,培养学生理解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以及国内外一些重大时政热点的能力;比较事物及所学知识的异同,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判断政治是非,并对错误现象或观点进行简单批判的能力;初步运用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和技能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探究和说明的能力;能恰当运用学科语言,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观点正确地表述见解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复习,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自觉支持和拥护党的领导,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做改革的支持者。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学科标准,本课涉及到当前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多,是社会热点,又是重点;本课的知识理论性、思辨性强,又是难点。

教学重难点

1.社会发展的规律: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②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普遍规律、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2.社会历史的主体: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教学过程

授课过程:

1、 导入新课:今天我带领同学们一起共同完成一节复习课,学考怎么复习?当然是考纲怎么要求、学考怎么考就怎么复习。我们一起来看今天1月份浙江省的两道学考题。

【20XX年1月学考卷】

选择题 (材料选自20XX年1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8.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把他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而不能按照今天的标准来要求。这是因为实践具有

A.客观物质性 B.社会历史性 C.主观能动性 D.直接现实性

【20XX年1月学考卷】

主观题(“关于近年来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需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材料略)

31.(2)简要说明材料中国务院的要求是怎样做到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

请同学们思考:从材料和知识的限定来看,这两道学考题有什么特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材料往往涉及当前的一些热点现象,要学会用所学知识解读试题提供的新情景、分析判断这些新问题;就知识考查范围来看,不仅仅一个知识点,还涉及到一个一框内若干目,这些知识点的考纲要求掌握程度涉及到B/D级别。解析级别 注意B级要求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容逻辑关系。这就启示我们----

明确了“怎么考”,我们今天一起来复习哲学生活第四单元第一课—

2、 这一课考什么呢?请看知识条目及要求,内容包括两框5个考点,级别C/B,根据刚才对怎么考的领会,我们首先要夯实这些知识点并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容逻辑联系,把静态的知识动起来

3、 寻觅社会的真谛——人类社会历史当然是人类活动的结果,那么人类的社会生活包括哪些方面呢?(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就涉及到生活的物质方面就是社会存在、生活的精神方面就是社会意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当然人类社会也是发展的,那么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呢?(矛盾)事物变化发展是杂乱无章的吗?所以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在基本矛盾不断解决中实现的,解决矛盾的途径有哪些?(阶级斗争和改革)

分析实践---所以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人类的的实践活动中什么最早也是最基本的?(生产活动)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那谁是生产实践的主体呢?(人民群众)所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么要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 无论是领会还是分析,都要求我们理清了每个知识点内部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做到微观上落实:

(1)社会发展的规律: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社会发展的规律: ②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普遍规律 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学生提问环节:师生互答

联系热点 诊断错点——十八届三中全会

下列关于“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改革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

②改革就是通过实践活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④改革是解决社会矛盾的唯一途径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其哲学依据是

①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关系的状况 ②上层建筑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④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 ②④

情感拓展:嵊州的发展离不开嵊州人民的首创精神,同学们要做改革的主力军,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

热点探究:

1、20XX年,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浙江再次焕发生机,国有经济在“混合”中增强了控制力,民营经济在“混合”中开始了第二次飞跃,两者在融合中提高了浙江经济的总体实力。

2、 20XX年3月,浙江省某县级市将涉及服务产业的行政审批项目由2500多项削减到1534项,并向公众晒出“权力清单”,规范政府行为。

3、把“蛋糕”做大的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从20XX年1月1日起,浙江省最低工资标准再次上调,最高档标准由1310元涨到1470元,最低工资标准目前居全国省区前列。

上述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浙江省(政府)

A.调整生产关系,使其与生产力相适应

B.调整上层建筑,使其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3)社会历史的主体: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联系热点 诊断错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1、下列关于“人民群众”的表述错误的是

①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②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改革实践的主力军

③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2、20XX年,A 市市政府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采取了以下举措: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思想共识,为全市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进一步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努力消除制约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关注百姓的利益诉求,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A市市政府是如何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

课堂小结:

小编推荐各科教学设计:

、、、、、、、、、、、、

高中政治必修教案【篇4】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阅读课文,探究活动使学生理解什么是新事物、什么事新出现的事物、什么事量变、什么事质变。明白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运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的观点来分析问 题的能力。 运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来探讨方法论的要求,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地促进飞跃。 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曲折,增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对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人生道路中出现的挫折。树立远大理想,奋斗目标与脚踏实际艰苦奋斗结合起来,增强社会责任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树立为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难点:新事物的发展为什么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教学过程

推进新课程,既然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区分,那么事物的发展是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的变化状态又是怎样的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些问题。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师引导同学们阅读P63“活动探究”问题,要求同学们分组讨论、质疑问题。

教师没有直接给同学们答案,而是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发表看法,导入新课。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展示上面两 个“活动探究”材料,引导同学们自主阅读,参与讨论,成为他们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合作者,并根据教学的需要时时质疑问题:新事物是不是以时间出现先后?或以力量强弱来判断?引发他们的继续讨论新旧事物的根本区别问题:

(1)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事物发展的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旧事物是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 正日趋灭亡的东西。 (2)新事物比旧事物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克服了旧事物中的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3)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然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而旧事物违背人民的意愿和根本利益 ,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所以新旧事物的根本区别不能以时间出现的先后顺序,力量的强弱作为标准,而是以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从而得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那么新事物的发展是不是一帆风顺呢?在同学们的自由阅读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

(1)新事物的成长总是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 较完善的过程。

(2)旧事物决不会自行消去,为了维护自身的地位,它总是竭力 扼杀和摧残新事物,阻止新事物的成长壮大。

(3)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需要有一个过程。 因此新事物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道路是曲折的。

总之,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满腔热情地支持和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遇到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着“活动探究”的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发表不同的看法:

生1: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是一种新生事物,出现暂时的倒退、解体,是难免的,不能说它不是新生事物。

生2:社会主义国家在短时间内出现解体,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不是新事物。

生3:社会主义国家在较短的时间内解体,有它的客观历史原因和国际背景,不能因为出现解体,来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存在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性。

生4:一种新事物的发展是有强大的生命力,一旦诞生是有远大的发展前途,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所说:“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印证了社会主义制度出现的曲折是暂时的、具有颠扑不灭的真理。 生5: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历史上是新生事物,但是在两千多年深根蒂固的封建专制统治下,封建统治阶级势力还很强大,必然会竭力扼杀新生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生6:资产阶级共和国刚建立,力量比较弱小,也存在着不完善,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复辟。

生7:在社会历史领域,复辟是历史的倒退,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最终必胜会失败。

生8:正如中国共产党成立一样,它 刚成立时只有几十名党员,发展到现在拥有6800多万名党员,新生事物的发展总是从小到大,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尽管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它总是在曲折中不断地向前发展的…… (1)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内容的需要。

(2)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从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三维目标”,达到教与学的目的。

(3)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4)设计“活动探究”问题,旨在提高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了逻辑思维的能力。

(5)通过教学活动,密切了师生关系,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师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P65-P66内容,积极参与讨论,发表看法。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我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同学们阅读课本 P65“活动探究”和课本P65两段量变和质变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同学们讨论,质疑“探究问题”和做实验的过程,分析、归纳出量变与质量的区别:

项目 变化指向 变化状态 变化的结果

量变 数量程度 逐渐不显著 性质没有变,事物仍是该事物

质变 根本性质 剧烈显著 性质改变,一事物变为他事物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阅读教材P65-P66,按小组进行讨论、质疑,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与学生共同探究问题:

生1:谷子增加一粒,头发减少一根,那只能说明数量上发生增加或减少,是一种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属于量变。

生2:谷子数量增加到最后能堆成一堆;头发减少到没有一根,成为秃头,说明了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了质变。

(学生3演示实验):将放有少量冰块的烧杯,用酒精灯加热,并插入温度计这时,冰逐渐升高,水又沸腾了。这一过程用图示表示就是: (1)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主旨在提高交流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密切师生关系,使他们建立平等友好合作的关系上,共同促进教与学的进步。

(2)通过学生演示实验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动手和操作能力,观察和判断现象能力,提高他们抽象的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因此,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对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 进的,不显著的变化。我们通常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等,都是事物在量变过程 所呈现的状态。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都是质变过程中呈现的状态。

所以,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原理要求我们就重视量的积累,从一点一滴小事做 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切不可优柔寡断或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在这一关系上既要反对“激变论”,又要反对“庸俗进化论。”

生4:水的温度在0℃-100℃之间,水的液态性质并没有变化,属于量变

生5:温度低于0℃以下的水的液态性质变成了固态性质,属于质变。

生6:温度在100℃以上水的液态性质变成了气态性质,也属于质变。

生7:骐骥一跃,不能十足,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生8: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羊有所亏。

生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生10:这些名言警句蕴含着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3)通过教学设计,旨在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情景教学的实效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频道小编推荐: | |

高中政治必修教案【篇5】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立场

(1)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目标:

(2)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3、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①从指导思想看,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②从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看,我国综合国力增强,肩负国际责任的能力增强;积极寻求国家利益的共同点,从双方长远利益与和平大局出发,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③发展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反对一切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促进共同发展。

5、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中国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自主创新,采取和平的方式,增加财富,实现自身的发展。

(2)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①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国绝不侵犯别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在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中进行。②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为了顺应当今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③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落实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要求。④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历史文化传统。

(3)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义: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越发展、越强大,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4)怎样走和平发展道路(措施):

①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②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和深化合作,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③我们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

④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高中政治必修教案【篇6】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意识作用的主要表现。理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的原因。理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及要求。

能力目标1.树立世界是可知的观念,逐步培养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明确意识对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培养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明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性,有计划、有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办事情取得成功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积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培养坚强的意志,克服悲观、消极思想和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不断奋进。在学习和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发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意识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在明确物质决定意识的基础上,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思想。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教学中的第二个重点。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教学难点 既要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又要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辩证思维的能力有一个逐步培养的过程,学生往往会认为二者是截然对立的,肯定了物质的决定作用,就要否认意识的反作用。突破这一难点,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知识运用中的一个难点。在实际生活中,能否真正做到这一点,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只有不断地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办事情才能取得成功。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新课,预习导读

教师引入材料

中国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是2004年2月正式启动的,大致分三个阶段实施,规划为“绕”、“落”、“回”三期,首先发射环绕月球的卫星,深入了解月球;接着发射月球探测器,在月球上进行实地探测;最后送机器人上月球,建立观测站,实地实验采样并返回地球,为载人登月及月球基地选址做准备。整个计划大概需要20年的时间。

任务为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

目标探测月面元素分布、月壤厚度、地月空间环境等。

绕月高度100公里

飞行时间112小时

携带装备月球车、分辨率10米CCD相机、激光眼等“七种武器”

着陆方式月面“软着陆”

教师:自主探究一:上述材料体现了人类意识活动的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一、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理解:人在反映(认识)客观世界时,总是有目的和动机的,在行动前要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步骤等。而动物是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那么,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表现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板书)

发射火箭能否将卫星精确送入奔月轨道

到达月球能否被月球顺利捕获

降落能否顺利降到距月球15公里的轨道上

——发射嫦娥二号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全长54.84米,起飞质量345吨,运载能力为3.8吨,嫦娥二号发射将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131次飞行;

选择长三丙火箭——相比嫦娥一号任务先将卫星发射到地球附近的过渡轨道,再经过卫星自身多次调整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奔月轨道不同,嫦娥二号任务是要直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长三丙火箭增加了两个捆绑助推器,运载能力更大。

教师提问:自主探究二:上述材料体现了人类意识的什么特点?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1)自觉选择性

人的意识对象主要是依据人自己生活或社会实践的需要自觉选择的,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应什么

(2)主动创造性

人的意识可以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通过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复制当前,追溯过去,推测未来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3)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教师提问: 为什么说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⑴、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⑵、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思维拓展:※人类意识这个“思维的眼睛”,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它可以逐步解开自然之谜和社会历史之谜。

教师展示:《十大未解之谜》

1、UFO之迷

2、埃及古墓咒语之迷

3、鬼魂之迷

4、裹尸布之迷

5、韩国客机坠毁之迷

6、肯尼迪死之迷 7、尼斯湖水怪之迷 _x001D_

8、奇迹之迷

9、人体自燃之迷 10、泰坦尼克号沉没之迷

教师归纳: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未知≠不可知)就每个个人以及认识的每一次实现而言,认识是有限的;

但就整个人类的无限发展和认识不断前进的总趋势而言,认识又是无限的。

材料阅读: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神话故事,它描写的是一个叫嫦娥的美女,在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仙药后,身体变轻飘到月亮上去,成为月球上的第一个居民,过着天上人间生活的故事。事实上,嫦娥奔月的神话寄托着炎黄子孙几千年的奔月梦想。现在,嫦娥奔月的神话即将变成现实。

嫦娥二号卫星总指挥张廷新欣慰地说,嫦娥二号卫星研制团队采取了科学有效的管理外,在研制队伍中还不断强化“用成功报效祖国”的使命感、“零缺陷”的工作理念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通过多种形式不断强化队伍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质量意识。坚持不懈地开展岗位培训工作,确保每一位研制人员对自己的岗位职责、岗位技能、岗位依据文件和标准规范都一清二楚。在全体研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嫦娥二号研制队伍逐步形成了以“强烈的成功欲望,认真的负责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协作素质,精湛的业务能力”为精髓的独具特色的团队文化。

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立志当如斯。在风险多、难度大的型号研制工作面前,志存高远的“嫦娥”设计者们,以前所未有的勇气与魄力全情投入到确保圆满成功中,铺就了“二姑娘”完美的奔月之路。

教师提问:意识在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板书)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板书)

问题讨论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设疑:自然界本来没有电脑,没有航天飞船,人能制造出这些东西。燕子能筑巢,蜜蜂能酿蜜,也能创造出世界上原本没有的东西。人与动物都能使自然界发生变化,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

1.动物只能用自己的身体器官使自然界改变,这种对自然界的改变是极其有限的。例如,蜜蜂只能依靠自己的特殊器官采集花的甜液,酿成蜂蜜,它既不能织网,也不能筑堤。如果这个地区没有花了,它就毫无办法,只好远走高飞,或者活活饿死。

2.人类能制造并使用生产工具,把自然界改造得合乎自己的需要。人没有狮虎那样的坚牙利爪,不像鹰隼那样能展翅高飞,奔跑的能力甚至不如一只兔子。但凭借种种工具,人类可以制服狮虎,飞得比鹰隼更高,跑得比兔子更快。人们可以制造锄犁拖拉机,耕种土地,生产出粮食来;还可以驯养牛羊猪鸡鸭,让它们生养繁殖。

总之,人的意识使人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并且使人能制造和使用越来越先进的生产工具,按照计划实现自己预定的目的,在自然界打上自己意志的印记,因而对自然界起着真正的改造作用。人们不但改造着自然界,也不断改造着由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社会环境。

问题讨论2:

设疑: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来到一所小学选了一个班,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将实验后认为具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和学生本人。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和学生,从而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

1.意识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人们只能用语言表达它,用文字记录它,不能用它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只靠单纯的意识不会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2.意识可以指导人们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取得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精神可以变物质。

(板书)

法国作曲家鲁兰斯.查理斯在1932年创作了一首名为《黑色星期天》的管弦乐曲,使100多人听了之后自杀,却使他名声大噪,成为世界音乐史的一个奇迹。一个匈牙利青年在酒吧听这首乐曲时,突然拔出手枪朝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警察赶到现场后,在他左手握着的《黑色星期天》乐谱上发现如下字句,如果有一天我死了,凶手就是这乐曲。一个美国姑娘出于好奇,借了一张录有这首乐曲的唱片回家。第二天下午,同事发现她躺在卧室的血泊中,桌上留有遗书说,我无法忍受这旋律,它是我的葬礼曲。

乐器能杀人,让世人震惊。为此英、法、美等多国的电台召开特别会议,号召欧美各国联合行动抵制这首乐曲。1945年《黑色星期天》的乐谱和唱片被全部焚毁。查里斯临终时忏悔说。这首乐曲给人类带来如此灾难,让上帝在另一个世界惩罚我吧。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归纳总结)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又叫意识的作用)方法论:

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教师总结:(一)唯物论

1.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意识具有能动性,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发展,这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3.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这要求我们做事情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4.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我们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阅读探究:

1.引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阅读教材。

2.问题探究。

材料:气象与奥运息息相关。奥运会期间正值北京多雨时节,为保证奥运会的成功举行,有关部门加强了天气预报和人工消雨的准备工作。届时,奥运天气预报将禁用“降水概率”等模糊词语,必须明确“是否降雨”,而且将具体到“几时几分”、哪个奥运场馆有降雨。为提高人工消雨的成功率,他们还加强了与重庆等具有丰富人工消雨经验城市的联系。

问题:

(1)有人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天气。这种说法对吗?

(2)你认为怎样才能准确地做出天气预报?

3.学生思考并回答。

(1)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天气的预报越来越准确精细,甚至可以干预、影响天气。这说明人能够通过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也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但是这并不说明人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天气。

(2)人们只能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从而造福于人类。

4.概括总结。

从奥运天气预报的事例可以看出,做好各种事情,既不能随心所欲,也不能无所作为,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板书并讲解)

(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所谓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求我们做事情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首先,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办事情才能取得成功。其次,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作用,能够认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并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3)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小编推荐各科教学设计:

、、、、、、、、、、、、

高中政治必修教案【篇7】

【课程标准】

内容目标: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提示与建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理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基本特征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2、能力目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通过学习,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

1、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三个统一)

【教学方法】

(1)结合典型事件,说明哲学思想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运用对比方法,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区别,理解其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的基本特征。

(3)联系历史事实,理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基本线索,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把握其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教学过程】

导入: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对社会发展起巨大作用。在中国近代史上,指导中国革命的真正的哲学是什么?

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于19世纪,它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19世纪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准备好了条件。

老师:第一个条件是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什么?

学生: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老师: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特别是欧洲出现了三大工人运动。

老师:为什么会出现工人运动和武装起义?见P18虚线框

展示:三大工人运动

学习P19相关链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过程,填空

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主要是什么?

学生: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

学习P19下相关链接

老师:三大发现的哲学意义是什么?

学生:。。。

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的理论来源是什么?

学生:德国的古典哲学

老师:强调,不是简单相加

学习P20相关链接

展示: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成就和不足

展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条件的补充

---19世纪社会科学方面的进步

展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不可缺少的主观条件

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探究:P20虚线框

问题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无论唯物主义还是辩证法思想,都具有局限性?

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旧哲学中,一是在自然观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从总体上是相互分离的,古代朴素唯物论与自发辩证法有过某种结合,但缺乏科学根据。近代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分离的,出现了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和唯I心主义的辨证法。二是在历史观上,唯心主义当然坚持唯心史观,而形而上学的唯物论也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成了“半截子”唯物主义。

问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相比,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两个统一

老师:马哲为什么能实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克服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分离,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它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老师:马哲为什么能实现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还从实践出发认识人和社会,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从而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老师:从作用上看,马哲与与以往哲学相比,有什么不同?

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老师:为什么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在于他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老师:为什么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老师;: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实践性。

相关链接

探究:P21 虚线框

学生:

总结:马哲与时代的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

过渡: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诞生150多年了,为什么至今仍然没有过时?

学生: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老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

学生:自主阅读,填表

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阶级基础

自然科学基础

理论来源

科学性

实践性

革命性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本框小结

小编推荐各科教学设计:

、、、、、、、、、、、、

高中政治必修教案【篇8】

【温故知新】

1.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2.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辨证关系原理?

【目标导航】

高考考点:※理解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理解创新的社会作用

【自主探究】:亲爱的同学,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做好自学和预习。相信你一定行!

1.辩证否定的含义、特点?

2.辩证否定的实质?

3.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

4.创新的社会作用?

【温馨提示】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自学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疑惑?请及时把你思维的火花记录下来,以便与其他同学讨论、共享。

一、互动探究: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培根)亲爱的同学,请你参与讨论,合作共享。

1、议一议:辩证的否定是否就是抛弃?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辩证否定的原理,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2)新生事物否定旧事物,决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否定之中有肯定。是既克服又保留,是对旧事物的克服,又是对旧事物中积极因素的保留,是“扬弃”。

(3)把“扬弃”理解为抛弃,是割裂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实际上否认了事物的发展,犯了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错误,这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2. 议一议:创新的哲学依据有哪些?(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角度思考)

唯物论:创新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辩证法:创新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所以,我们要反对因循守旧,思想僵化,要用于支持新事物,要在量的基础上实现突破,促进是物质变。

认识论:认识有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的过程,创新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在扩展、加深的哲学道理。

3. 议一议: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第一、辩证法承认矛盾,就必然承认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主张用联系的观点去看问题。相反,形而上学否认矛盾,就必然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第二、唯物辩证法揭示了发展的源泉,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所以,它必然承认事物的发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由于否认矛盾,也就否认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只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第三、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所以就必然用全面的观点来看问题。而形而上学却相反。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二、【原理与方法论归纳】

创新(2条原理)

一、辩证的否定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2、〖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3、〖反对〗:反对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方法论〗: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反对〗: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思想僵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观念和行为。

亲爱的同学,如果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不要紧,请认真听讲,老师和其他同学会和你一起解决的。

三、知识盘点:你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课时学习的内容吗?围绕该内容,你学到了哪些重要知识?你能画出本课的知识结构图吗?试试看,你能行!

一、单项选择题

1.种子发育成为植物是( )

A.事物量变的过程 B.事物自身否定的结果

C.外力作用的结果 D.新事物与旧事物一刀两断

2.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人类历史有可能变成不动的臭水坑 B.只要敢于否定一切,人类历史就会向前发展

C.要敢于否定,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人类历史发展

D.要敢于蔑视权威,抛弃书本,就能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

3.郑板桥有诗剧:“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风池。”其中的寓意是( )

A.新事物曲折中前进的原理 B.量变质变的关系原理

C.新事物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D.对立统一的原理

4青藏铁路的修建实现了三大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精神创新。下列关于“创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创新是辩证的否定观的要求,要敢于否定一切

B.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C.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D.创新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5.辩证否定观教会我们的生活态度是

①敢于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② 摒弃别人、前人的经验

③对权威说“不”,对权威的尊重就是否定自己 ④大胆抛弃一切,极富革命的批判精神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段话说明

A.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B.否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C.只要否定,就能发展 D.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

7.下列说法中,包含着辩证否定原理的是

①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在某一瞬间,既在空间的某一个位置上,又不在空间的某一个位置上 ②任何生物体的存在,都是同化和异化的对立统一 ③“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无政府主义思潮 ④在对外开放的问题上,一方面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一方面要学习国外一切东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唯物辩证法的扬弃范畴是指:

A.新事物彻底抛弃旧事物 B.事物发展过程的非连续性

C.事物发展过程的连续性 D.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

9.《庄子•刻意》中说:“吹啕呼吸,吐故纳新。”成语“吐故纳新”由此形成。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原理的

A.新事物曲折中前进的原理 B.辩证否定的原理

C.对立统一原理 D.量变质变的关系原理

10.唯物辩证法和革命批判精神和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实现创新。要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实现创新,就必须 ( )

①具有批判性思维 ②怀疑一切、批判一切、推翻一切

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④敢于寻找新思路、树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对“前贤”的文章,杜甫主张既要兼取众长,加以继承(“转益多师是汝师”);又要区别真伪(“别裁伪体亲风雅”)。反对一味因袭(“递相祖述复先谁?”)。这对我们进行创新的启示是 ( )

A.亲自实践是创新的根本途径 B.人民群众是创新的主力军

C.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D.科技是创新的重要工具

12.《人民日报》报道,去年我国国际专利申请量达3910件,增速居全球首位,但专家指出,我国属原创性的专利相对较少,大部分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从哲学上看,要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

A.把增强创新意识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B.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认识和改造规律

C.解放思想,勇于否定一切既有理论

D.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断发展真理

13. 以下观点对创新认识正确的有()

①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 ②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 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④创新是时代的引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对于中国公众非常关心的中国人获诺贝尔奖问题,担任诺贝尔奖物理学评奖委员会主席的SuneSvanberg在中国科技大学的演讲中直接点题——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最重要的因素,他认为是需要有创新意识。回答14~15题。

14.从哲学上看,SuneSvanberg的观点是正确的,这是因为

①只要大胆创新就能获得诺贝尔奖 ②只要创新就能在科学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 ③没有创新就难以实现认识的飞跃 ④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对我们青少年来说,要培养创新意识,就必须

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②积极实践,勇于探索,善于思考 ③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明、创造新的规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 齐鲁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其“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诚实守信”的价值准则,以“仁爱”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在今天仍有许多借鉴意义,但齐鲁文化也有其消极落后的一面,如“官本位”、“唯上文化”、“家长制”、自我封闭的小生产意识等,严重影响了山东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

结合材料,从辩证的否定观的角度分析,我们在文化建设中应如何对待齐鲁文化?(12分)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BCCAA 6-10:AADBC 11-15:CDDDA

二、非选择题

1. ①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齐鲁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其合理的内涵,对今天的文化建设仍有借鉴意义,我们应不断的继承。但齐鲁文化也存在着糟粕和过时的东西,我们还要大胆的抛弃。(6分)

②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精神。对待齐鲁文化,我们要与时俱进,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不断丰富和发展齐鲁文化。(6分)

1、你完成本“案”的情况( ) 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2、你在本节课上的表现情况( )A.很积极主动 B.较积极主动 C.一般  D.较差

3、你的收获与困惑:

教学反思:

小编推荐各科教学设计:

、、、、、、、、、、、、

高中政治必修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明确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理解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2 、能力目标:能 列举实例,运用相关原理说明创新推动了社会进步,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和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创新的深刻理解,认识到创 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使学生牢固树立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创新推动社会的发展,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难点:创新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

教学过程

第十课第二框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导学案

【自主学习】要求:通读课文,查找有效信息并熟记掌握。

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创新与科技的关系:科学的本质就是_________。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

2、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现: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_________,开辟出更广阔的_____ _________,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1、实践基础上的_____________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通过理论创新推动_________创新、科技创新、_________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1、创新推 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_____________决定的。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______________和思维方式的________________。

实践基础上的______________和理论指导下的_____________,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

2、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_________实现的,社会主义文化也不例外。

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_________,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______________,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______ _ __ 。

综合探究

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 上学分歧的三点表现

①唯物辩证法用 的观 点、 的观点、 的观点看问题。

②形而上学用 的观点、 的观点、 的观点看问题。

2、内因:

外因 :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 ,是否 。

【合作探究】

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讲话指出:“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用1 5年的实践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XX年)》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进一步指出,全面实施《 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从哲学角度看,我们为什么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从哲学上思考,我国青少年一代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小编推荐各科教学设计:

、、、、、、、、、、、、

高中政治必修教案【篇10】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社会的物质性,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

为了改变因缺水造成的穷困,河南林县人民从1960年开始修建红旗渠。在严重自然灾害时期,修渠民工每人每天只有半公斤粮。民工们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人们形容红旗渠是“劈开太行山”,建成了“人工天河”。民工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建成了“人工天河”的壮举,被世人称颂为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条人工天河之所以能够成功开凿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民工的伟大创造力量。人民群众通过实践创造了历史,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否意味着历史是由所有人创造的?(不是。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人们除了包括人民群众,还包括对社会历史起阻碍作用的人们,即反动阶级和反动人物。)

人民群众是一个 群体概念,而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人。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的部分是 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为什么能够成为历史的创 造者?

你知道古今中外有哪些生产工具的发明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吗?(英国纺织工哈格里沃斯夫妇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提高了纺纱的效率,使大规模的织布厂得以建立;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广泛应用于轮船、火车,大大便利了世界各地的交往。这些发明者大多都是普通的劳动群众。)这些“利器”还要人来操作,那么是谁来操作这些机器?(劳动群众操作机器,他们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投入到机器操作的生产过程中去。没有劳动群众发明和改进劳动工具,没有劳动群众进行劳动生产, 就不会有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我们可以看出谁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什么作用?(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离骚》、《水浒传》、《聊斋志异》,这些名篇名著的作者分别是谁? (《离骚》的作者是屈原,《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蒲松龄。)他们创造这些精神财富的灵感和源泉来自于哪里? (来自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离骚》直接取材于远古时代人民群众创作的神话传说,《水浒传》是在民间口头文学基础上加工整理而成的。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人民群 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不仅如此,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什么条件呢?田园诗人陶渊明曾经在车篱旁边吟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陶渊明吟诗作词离不开人民群众,为什么?(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他不但没酒喝,也没饭吃,只能饿死在车篱旁边,哪里还会吟出什么诗句。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统称为“刻版印刷术”。到了北宋年间,“布衣”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书籍印刷更为经济、方便。毕升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烧硬后便成活字。排版前,先在铁框的铁板上敷一层松脂蜡,活字依次排在上面,加热使蜡稍溶化,以平板压平字面,泥字着在铁板上,可以像雕板一样印刷。毕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不是仅仅是劳动群众创造的物质财富?它是不是精神财富?(毕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对前代印刷技术的改良和创新,凝聚着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因此这些物质成果也是一种精神财富。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总之,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分析: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知识分子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 造者,知识分子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知识分子也参与物质财富的创造。精神财富也不只是知识分子创造的,这是因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大起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都是农民起来推翻地主阶级统治的农民革命战争。革命的辉煌成就是广大人民 争得的。历史上一切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革命运动,实质上都是人民群众起来推翻旧的社会制度的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1 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曾使中国农民在劳动和分配上都实行绝对的平 均主义,“大锅饭”的结果是饭越吃越少,人越过越穷。为了改变这一状况,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偷偷摸摸将一些麦田、油菜田承包到自己家里种植,搞起了 “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在18位农民手中起步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除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外还有哪些伟大的创造?(乡镇企业容纳了百分之五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有从1981年开始的农村村民自治,实现了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些都是基层农民自己创造的。包括基层农民在内的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起到了什么作用?(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人民群众仍然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他们所起的作用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二、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战国思想家荀子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人能群 ”是指什么? (人们能够利用群体的力量征服自然界。我们在改造自然界和社会时不能脱离群体,要依靠群体的力量。)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运用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实际工作中去就形成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陈毅元帅曾经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在三大战役中,支援前线的民工就有490万,支援的粮食就有40万吨。中国共产党战胜困难、取得成功都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那么为什么群众会支持共产党,会成为共产党的依靠?为什么邱娥国会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爱戴?(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才能得到人民的真心拥护。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群众观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确立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哲学依据是什么?(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人民群众的生活和 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因此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小编推荐各科教学设计:

、、、、、、、、、、、、

高中政治必修教案【篇1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第二信号系统,意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能力目标):理解意识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

(价值、情感目标):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并坚持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意识的本质

教学难点:意识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教学导入情境设计:人们曾说,夜有所梦,日有所思。我中午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已过了上课时间,还在睡觉,惊醒之后,看了时间,才1点40分,原来自已是在做梦,我之所以做这样的梦,是因为我近来曾有过忘记上课的经历,这几天又有其他的工作,心里一直挂着工作,是自已太过于紧张的缘故。同学们,你们也做过梦,你想知道人为什么会做梦吗?想解开梦的迷团吗?今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迷,学习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请阅读课文,哪个同学来说说?分别引出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和生物学前提。这两点说明了什么问题?意在说明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由最低级的反应形式逐步进化的结果。

课堂探究:黑猩猩经过人们的反复训练,它能打开水龙头,用水桶放水灭火。

教师提问: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上述动物很聪明,那么这些动物的心理能发展为人的意识吗?为什么?

黑猩猩经过人们的反复训练,它能打开水龙头,用水桶放水灭火。

后来,人们把黑猩猩放到船上,同样点上火,给它一个水桶,让它灭火,但它此时已束手无策了。

教师总结:

2、意识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

教师提问:从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是什么在起作用的?为什么动物的大脑不能产生意识?

学生回答: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和生理基础。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2、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3.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探究二:只有人脑才能产生意识,那么有了人脑就一定会产生意识吗?

1929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米德纳波尔,人们常看到一种神秘的动物出没于森林。一到晚上,有一个四肢走路的怪物尾随在四只大狼的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发现了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母狼养大的裸体女孩,大的有七八岁,小的只有两岁。她们的习性象狼,吃生食,爬行,不会说话,不会思维,只会象狼一样嗥叫,常常在晚上出来觅食。

三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意识在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客观存在、人脑和实践,三者缺一不可

探究四:“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只而已。 ——鲁迅

教师提问:这车材料说明了什么?

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3.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即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教师总结: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小编推荐各科教学设计:

、、、、、、、、、、、、

高中政治必修教案13篇


教案课件是教师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老师还没有开始写,现在还来得及。设计教案时需要注意教学步骤的合理衔接,那么好的教案课件应该如何编写呢?希望这份“高中政治必修教案”能够满足您的预期,同时建议您将本网站的网址收藏起来,以免遗忘。

高中政治必修教案 篇1

【课程标准】

内容目标: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提示与建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理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基本特征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2、能力目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通过学习,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

1、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三个统一)

【教学方法】

(1)结合典型事件,说明哲学思想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运用对比方法,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区别,理解其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的基本特征。

(3)联系历史事实,理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基本线索,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把握其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教学过程】

导入: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对社会发展起巨大作用。在中国近代史上,指导中国革命的真正的哲学是什么?

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于19世纪,它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19世纪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准备好了条件。

老师:第一个条件是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什么?

学生: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老师: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特别是欧洲出现了三大工人运动。

老师:为什么会出现工人运动和武装起义?见P18虚线框

展示:三大工人运动

学习P19相关链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过程,填空

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主要是什么?

学生: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

学习P19下相关链接

老师:三大发现的哲学意义是什么?

学生:。。。

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的理论来源是什么?

学生:德国的古典哲学

老师:强调,不是简单相加

学习P20相关链接

展示: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成就和不足

展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条件的补充

---19世纪社会科学方面的进步

展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不可缺少的主观条件

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探究:P20虚线框

问题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无论唯物主义还是辩证法思想,都具有局限性?

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旧哲学中,一是在自然观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从总体上是相互分离的,古代朴素唯物论与自发辩证法有过某种结合,但缺乏科学根据。近代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分离的,出现了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和唯I心主义的辨证法。二是在历史观上,唯心主义当然坚持唯心史观,而形而上学的唯物论也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成了“半截子”唯物主义。

问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相比,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两个统一

老师:马哲为什么能实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克服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分离,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它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老师:马哲为什么能实现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还从实践出发认识人和社会,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从而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老师:从作用上看,马哲与与以往哲学相比,有什么不同?

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老师:为什么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在于他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老师:为什么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老师;: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实践性。

相关链接

探究:P21 虚线框

学生:

总结:马哲与时代的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

过渡: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诞生150多年了,为什么至今仍然没有过时?

学生: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老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

学生:自主阅读,填表

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阶级基础

自然科学基础

理论来源

科学性

实践性

革命性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本框小结

小编推荐各科教学设计:

、、、、、、、、、、、、

高中政治必修教案 篇2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解释哲学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理论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问题探究、体验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体验正确处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等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哲学基本问题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问题导入(课前思考)

(1)哲学应该研究一些什么问题?

(2)哲学研究的问题涉及多个方面,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3)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哲学派别的依据是什么?

(4)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基本观点分别是什么?

(5)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活动与探究: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的问题?

提示:哲学研究的问题有很多,如宇宙、人生、思维等,但是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问:什么是意识?什么是物质?请举例说明。

生:存在,简单理解为,客观存在的事物。思维,人脑的反映,比如,思想,理念,经验,观念,感觉,计划,目标等意识形态。

问: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它们谁决定着谁?

哲学上讲的第一性,第二性的问题,就是讲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问:所以说,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哲学派别的依据是什么?

生:对”意识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的回答.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多方面的。

(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板书) 唯物主义:存在(物质)决定思维(意识)

唯心主义:思维(意识)决定存在(物质)

问:请同学们指出以下观点各属哪个阵营?

王守仁:心外无物。(唯心主义)

范 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唯物主义)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唯心主义)

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唯物主义)

荀 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唯物主义)

王 冲: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唯物主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除了以上所讲的第一方面外,尚包含另一方面的内容.下面给大家讲讲庄周梦蝶的故事

两千多年前的庄子,有一次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究竟是刚才庄子梦见了蝴蝶呢,还是现在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子?”按照常理,不管我梦见了什么,梦只是梦,梦醒后我就回到了现实,这个现实的生活决不是梦。可是哲学家偏要问:你怎么知道前者是梦,后者不是梦呢?你究竟凭什么来区别梦和真实?因此,庄子的问题貌似荒唐,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我们凭感官感知到这个现实世界究竟是否真的存在着?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这就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这已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其主要代表任务就是马克思、费尔巴哈(1804—1872 德国古典哲学中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等.

不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不具有同一性,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存在,其主要代表任务就是休谟、康德等.

休谟·大卫(hume,david 1711~1776),英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欧洲近代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休谟认为世界上存在的只是心理的知觉和感觉,感知以外的任何东西,无论是物质的实体还是精神的实体,究竟是否存在,我们是无法解答的。他把世界的一切都归结为主观现象或经验。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一方面承认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是独立存在的,即所谓“自在之物”,并认为 自在之物是一切感觉的源泉,这是典型的唯物主义态度。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是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感觉或现象,但这个感觉和现象却不是自在 之物的真实反映。

不可知论者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马克思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哲学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关系:两方面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其中第一个方面是根本的,第二个方面是从属的。

首先第一方面的解决是第二方面问题解决的前提和基础,第二个方面内容是第一方面的展开和深化。其次,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彻底解决。第一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上称为本体论,第二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上称为认识论。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总是渗透和贯穿着本体论。哲学观点、流派众多,但所有理论无非分别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探究:你认为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重要吗?为什么? 涉及的哲学问题是什么?

◇提示:(1) 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涉及哲学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学习计划、教学计划、收获计划、做工方法、企业经营策略这些属于思维的问题,而学习实际、教学实际、收获实际、做工实际和企业面对的实际则属于存在的问题。

(2)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二者的关系十分重要。因为学习计划的制定必须从你自身的学习实际出发,如果学习计划脱离了自己的实际情况,起不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如果不制定学习计划则又会使我们的学习带有盲目性,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一个好的学习计划是能够如实地反映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的,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习做到事半功倍,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们得知: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生活的影响)

人类诞生数百万年来,一代又一代地从事的活动主要归结为两类,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在改造世界的漫长过程中,人类不仅逐渐认识着外部世界的现象、本质与规律,不断思考着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且在尽力追求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就每个人来说,他总是在不断地处理着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二是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三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弄清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对思维和存在究竟哪个是本原,思维与存在究竟谁决定谁的问题回答得不同,哲学的性质就不同;对思维和存在究竟哪个是本原,谁决定谁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因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对哲学的影响)

课后小结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其中,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学习本课,通过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一直贯穿着哲学发展的历史。通过对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言论中,感受哲学思辨的独特魅力,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

课后习题

你认为处理好学习计划和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重要吗?为什么?

频道小编推荐: | |

高中政治必修教案 篇3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立场

(1)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目标:

(2)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3、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①从指导思想看,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②从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看,我国综合国力增强,肩负国际责任的能力增强;积极寻求国家利益的共同点,从双方长远利益与和平大局出发,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③发展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反对一切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促进共同发展。

5、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中国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自主创新,采取和平的方式,增加财富,实现自身的发展。

(2)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①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国绝不侵犯别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在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中进行。②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为了顺应当今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③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落实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要求。④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历史文化传统。

(3)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义: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越发展、越强大,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4)怎样走和平发展道路(措施):

①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②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和深化合作,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③我们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

④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高中政治必修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识记: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

理解: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2.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3.通过对本课学习,让学生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我们要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难点: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基本观点和局限性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视频欣赏:掩耳盗铃

思考:掩耳盗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哲学道理?

环节二:新知探究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意识)与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西方大约产生于公元前7—6世纪的古希腊,其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

在中国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代表人物是王夫之和范缜。

① 正确性

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② 局限性

A.把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

B.具有猜测性,没有科学依据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①正确性

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肯定世界本原是物质

②局限性

A.物质=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B.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

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不彻底性)

机械性: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被归结为力学过程,用力学规律解释一切,甚至动物和人都被看作是受力学支配的机器。用机械运动解释一切现象。

形而上学性:静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

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不彻底性)承认自然界是客观的;认为“理性”、“意识”支配社会的发展

(3)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辨证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不仅承认物质决定意识,还能联系、发展、全面地看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克服了“ ‘理性’、‘意识’支配社会历史发展”的观念,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把唯物辨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唯心主义

1.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

(1)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2)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图片展示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环节三:心灵感悟

真理是时间的产物,而不是权威的产物。——培根

权利的相互转让就是人们所谓的契约。——霍布斯

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康德

一切确定的皆否定。——斯宾诺莎

环节四:行为提升

结合漫画和本框的学习,谈谈你对下列观点的理解:

观点一:凡是唯物主义都是科学的,都是我们应该提倡的。

观点二: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非科学的,我们应该彻底否定。

环节五:课堂小结

懂了哲学,“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你如果想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就必须学习哲学。哲学在使你获得智慧和提升思维能力方面有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环节六:当堂达标

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代表人物泰勒斯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论点,春秋时代《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中也表述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学说。上述观点( )。

A.是完全正确的,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C.是一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存在不足之处

D.否认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七、教学反思

1.巧设教学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特点,研究相应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预期效果。根据本课特点,采用了情境式教学法。在情境的选择过程中,使用了教材现有的相关链接和专家点评中的材料以及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著作、言论,并以学生喜爱的漫画、flash等形式来呈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又能体现新课程要求。

2.构建表格框架,化杂乱为有序。对于相似知识点较多的教学内容,学生容易混淆,分不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表格方式进行处理,可起到化繁为简的效果。在进行课堂小结时,以知识框架形式呈现,可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整体化。

频道小编推荐: | |

高中政治必修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真理的概念,真理的基本属性,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反复性、无限性,真理的发展过程,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 和发展真理;理解真理与谬误的区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反复性、无限性,在认识的过程中正确地对待谬误,认识 发展是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能力目标:培养和提高运用认识发展的道理来分析和解决认识发展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在实践中探索追求真理的信念和勇气。

教学重难点

重点: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的反复性。

难点: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教学过程

★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回忆旧知 、作出铺垫

复习巩固之一------判断:

( )1.“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

(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其哲学寓意是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C.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3.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问: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由此要让学生明确实践对认识的重要性与意义,为下面的问题作铺垫)

『新课教学』

综合探究一

大多数时候,你还没把设计给用户看之前,用户根本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乔布斯

本世纪初,苹果公司的iMac电脑一体机并没有配置软驱,而是设置了USB接口,用它来连接外围的设备。软驱是当时所有的电脑的标准配 件。iMac的设计引起了消费者的强烈不满,甚至当时外界普遍质疑iMac注定失败。但是,短短几年,软驱被市场淘汰,电脑的发展趋势证明了乔布斯的独到眼光。

教师提问:思考:

1)对同一个认识对象,人们的认识相同吗?2)对于iMac的设计,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先引导学生结合旧的知识来理解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误,以及两者的区分等。然后看书归纳。此设计的目的是温故知新,新的知识学习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依托,容易理解和接受,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也才能形成知识的链条或者框架,而不是零散的,脱节的。)

一、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三)设置情景、【合作探究】

教师提问:乔布斯的理念是因为有了这些重要人物的高度评价才成为真理的吗?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2. 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因为: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事物及规律,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它不以人的意志(包括权力.地位)为转移。

(2)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3)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探究】到了19世纪末,经典力学已经发展到了相当完善的地步,人们普遍认为它可以解决一切运动问题。但在实验方面又遇到了一些严重的困难,第一,它只适用解决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能解决高速运动物体。第二,它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一般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这就促进了适用于高速运动物体和微观粒子的量子力学的产生。

教师提问:量子力学的诞生,是否说明牛顿力学不再是真理?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 ——列宁)

二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材料:“造反有理”这个观点是真理还是谬误?

学生回答:……

2、真理是具体的

3、正确对待认识过程中的错误

【探究活动】在认识的过程中,人们随时都可能犯错误,甚至犯下严重的错误,带来严重的后果,但是这并没有阻止人类探索的步伐。

1981年苹果公司推出以CEO史蒂夫o乔布斯女儿的 名字命名的新型电脑Apple Lisa,这是全球首款将图形用户界面和鼠标结合起来的个人电脑。但由于售价高达1万美元,该电脑被视为苹果公司最烂的产品之一。

1985年,乔布斯坚持苹果电脑软件与硬件的捆绑销售,致使苹果电脑不能走向大众化之路,加上蓝色巨人IBM公司也开始醒悟过来,也推出了个人电脑,抢占大片市场,使得乔布斯新开发的电脑节节惨败,总经理和董事们便把这一失败归罪于董事长乔布斯。 ,乔布斯便在1985年9月17日愤而辞去苹果公司董事长职位。不久,windows95系统诞生,苹果电脑的市场份额一落千丈,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

【教师提问】

1.为什么苹果公司在创新过程中也难逃失败的厄运?你如何看待这种失败?

2.你认为IPAD平板电脑就是电脑的终结版吗?请畅想你心中未来的电脑。

3.苹果缩小缺口,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启示着人类认识具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这一问主要是理论性上的理解,要引导学生看书,弄明白)

(这一问题主要从生活实际的角度提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回答,很有教育意义)

学生看书归纳下面几个知识要点:

1、认识的反复性

(1)什么是认识的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为什么会出现反复性?(因为认识要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二是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的,其本 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3)认识的反复性给我们什么启示?(首先,要认识到对某一事物的正确认识必然要经过多次反复;其次,要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促进认识的发展;再次,要树立在实践中探索的勇气和信心,要有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

[过渡]毛泽东说过一句名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一论断说明了什么?(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由此导入认识的无限性)

2、认识的无限性

(投影)

材料:三国时期,我国已经有了关于火星的明确记载,表明古人已经用肉眼对火星的运转了作了比较准确的观察。

17至18世纪,欧洲人用望远镜观测到火星的表面有许多河床,这些“证据”令许多人相信火星上有智慧的动物。

1965年7月以来,人类利用宇宙探测器探测火星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2004年,人类近距离拍摄到火星的表面有许多类似月球表面的坑洞,并观测到火星表面的气温,气压等现象。

问:人类对火星 的认识还会发展吗? 为什么?

(人类对火星的认识会一直继续下去,因为火星作为我们的认识对象是复杂的,不断变化着的,作为我们人类的认识活动也在不断地发展着,所以我们对它的认识也会不断地进行,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所以,追 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归纳,认识为什么具有无限性?

(让学生自己看书,找出要点)

(讨论)认识既是反复的又是无限的,说明对事物的认识并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那么,它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有人认为,它就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好比在操场上做圆周运动一样。请谈谈你的看法。

(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认识的发展规律)

看书归纳:

3、认识发展的规律

即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毛泽东的这句话,它到底说明哪些内容?(首先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规律,其次说明认识发展反复性和无限性。)

所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 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课堂小结】认识论必须识记的原理和方法论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的唯一标准和目的

(2)真理具有条件性和具体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真理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课后小结

本课我们学了真理的特点: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还学了一个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频道小编推荐: | |

高中政治必修教案 篇6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第二信号系统,意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能力目标):理解意识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

(价值、情感目标):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并坚持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意识的本质

教学难点:意识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教学导入情境设计:人们曾说,夜有所梦,日有所思。我中午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已过了上课时间,还在睡觉,惊醒之后,看了时间,才1点40分,原来自已是在做梦,我之所以做这样的梦,是因为我近来曾有过忘记上课的经历,这几天又有其他的工作,心里一直挂着工作,是自已太过于紧张的缘故。同学们,你们也做过梦,你想知道人为什么会做梦吗?想解开梦的迷团吗?今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迷,学习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请阅读课文,哪个同学来说说?分别引出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和生物学前提。这两点说明了什么问题?意在说明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由最低级的反应形式逐步进化的结果。

课堂探究:黑猩猩经过人们的反复训练,它能打开水龙头,用水桶放水灭火。

教师提问: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上述动物很聪明,那么这些动物的心理能发展为人的意识吗?为什么?

黑猩猩经过人们的反复训练,它能打开水龙头,用水桶放水灭火。

后来,人们把黑猩猩放到船上,同样点上火,给它一个水桶,让它灭火,但它此时已束手无策了。

教师总结:

2、意识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

教师提问:从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是什么在起作用的?为什么动物的大脑不能产生意识?

学生回答: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和生理基础。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2、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3.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探究二:只有人脑才能产生意识,那么有了人脑就一定会产生意识吗?

1929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米德纳波尔,人们常看到一种神秘的动物出没于森林。一到晚上,有一个四肢走路的怪物尾随在四只大狼的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发现了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母狼养大的裸体女孩,大的有七八岁,小的只有两岁。她们的习性象狼,吃生食,爬行,不会说话,不会思维,只会象狼一样嗥叫,常常在晚上出来觅食。

三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意识在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客观存在、人脑和实践,三者缺一不可

探究四:“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只而已。 ——鲁迅

教师提问:这车材料说明了什么?

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3.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即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教师总结: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小编推荐各科教学设计:

、、、、、、、、、、、、

高中政治必修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识记物质的含义

2.能够理解世界的物质性

能力目标:1.体会如何以基本事实为基础进行哲学抽象,初步了解学习哲学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从世界本质问题上认识有神论的荒谬性,鲜明地反对神创说,初步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界、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

教学难点:物质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三亚真是被上帝宠坏了的地方。上帝把最宜人的气候、最清新的空气、最和煦的阳光、最湛蓝的海水、最柔和的沙滩、最美味的海鲜…….都赐予了这座海南岛最南端的海滨旅游城市。那么同学们思考,我们这么美丽的三亚真的是上帝赐予的吗?我们这天地万物真的是上帝创造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世界的本质。展示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进入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二、交流讨论、成果展示:

交流讨论一:谈谈我们身边的物质,这些与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是一回事吗?

同学们列举:桌椅、土壤、老师、大海……设疑:这些与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是一回事吗?

(一)物质的概念:

解释:

(1)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是指它不为我们所动,不管你是否感受到,是否喜欢,它就客观存在在那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强调物质的客观性。

(2)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就是能被人们所认识。强调物质的可知性。

(3)客观实在指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所以,同学们刚刚列举的都是物质的具体形态,而非我们哲学上讲的物质的概念。比如同学们列举的苹果、芒果的共同点是什么?是水果,这就是我们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抽象出共性的。

总结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

区别:哲学上物质概念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它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具有哲学上物质共性(客观实在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可以被改造,有生有灭。

联系:哲学上物质概念是从具体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它并不独立存在,而是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

两者是个性与共性、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我们说整个世界划分为:

所以下面我们就来做一道证明题,分别来证明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物质性。

(二)世界是物质的

播放视频《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学生概括出:

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⑴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同学们举例:太阳约在50亿年前形成,地球大概有46亿年了

(2)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交流讨论二:人类出现后,创造了许多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

图片展示三亚的新旧变化,我们把三亚改造的这么美,同学们思考在建设美丽三亚的过程中,给我们改造自然哪些提示呢?如何处理和自然的关系呢?

小组派代表发言总结:我们在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要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否则会遭到自然的惩罚。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播放视频《人类的演化过程》引导学生分别从产生、本质和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 从产生上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思考:

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是什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

(2) 从社会的存在来看,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

(3) 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遵循的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规律也是客观的。

交流讨论三:说一说你的目标,你的理想

同学们纷纷说了自己理想的大学,那么这些目标是怎么来的呢?是凭空产生的吗?对,是先有了这些大学的客观存在,才有了我们的目标我们的意识,可见人的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

今天这道世界的物质性的证明题我们就完成了同学们来谈谈我们这节课的收获。

课后小结

课堂小结

1.物质的概念

2.世界的物质性

概括出世界的统一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频道小编推荐: | |

高中政治必修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 作用;懂得既要认真读书,更要努力实践的道理。培养学生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分析“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从具体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实践是认识来源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实践意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的学习,培养好的学风,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教 学难点】: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 准。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仰望夜空,星光点点,惟月为大。缺缺圆圆,变幻摇曳。从旧石器时代刻在甲骨上的简单符号,到如今咏叹唱和的诗歌文章;从东方传说中的嫦娥奔月,到如今的九天揽月,人类从来没有停息对茫茫苍穹中那轮皎皎玉盘的追求。

新课讲授: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1610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发现月球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1959年,前苏联科学家利用无人驾驶的火箭,飞过月球的背面,对它进行了拍照,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

1969年,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宇宙飞船,成功的登上了月球,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带回了岩石和土的样本,使人们对 月球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2007年,中国“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撞月,使人们获取了全月球影像图、月球部分化学元素分布、月表土壤厚度等一系列认识。

2009年,美国宇航局利用一枚“宇宙神—5”运载火箭将两个月球探测仪发射升空。科学家对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获得的撞月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后确认,月球存在水。

20XX年,中国“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国际上第一次获取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

探究一:人类的这些对月球的认识是从哪儿来的?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含义

两层基本含义:

①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中国探月三阶段(视频介绍)

第一期 绕:2007年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对月球表面环境、地貌、地 形、地质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测。

第二期 落:20XX年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二号”,目标是研制和发射航天器,以软着 陆的方式降落在月球上进行探测。

第三期 回:时间定在20XX至20XX年,目标是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

探究二:(分组讨论)

(2)特点

①探月工程是实践活动吗?有哪几个要素构成?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②为何要进行探月工程?这与蜘蛛织网有何本质不同?这说明实践又具有什么特点?

③探月工程靠一个人的力量能成功吗?我们祖先就有嫦娥奔月的梦想,为何至今才变为现实?这说明实践还具有什么特点?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材料一:20XX年2月6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了探月工程“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高清的全月球影像图,表明我国探月工程又取得了一项重大的科研成果。

思考:我国发布的全月球影像图是如何获得的? 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材料二:由于需要为“嫦娥三号”任务的备选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嫦娥二号”卫星于2 010年10月1日发射。“嫦娥二号”一个重要特点是,其搭载的CCD相机分辨率比“嫦娥一号”高出许多,能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月球极区表 面数据。“嫦娥一号”的空间分辨率是120米,而“嫦娥二号”的则达到了7米,由此我国获得的全月球影像图的清晰度大大提高。

思考:我国获得的全月球影像图的清晰度为什么能大大提高?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材料三:李白在《把酒问月》中曾写道:“白兔捣药秋复春,姮 娥孤栖与谁邻?”,李商隐在《常娥》一诗中也曾写道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在我们熟悉的古代传说中,月亮上有嫦娥、玉兔、吴刚和桂花树。而我国探月工程却一再证明,月球上有的只是大量的几乎覆盖了整个月面的环形山,既没有玉兔、桂花树,更不可能住着吴刚、嫦娥,那只是个传说。

思考:我们是怎样证明古人对月球的认识只是“一个传说”的?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材料四:研究发现,月球表面土壤中富含大量的氦3,初步估计有上百万吨。而利用氦3参与的核聚变发电向人类提供能源,是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如果能够解决将氦3运回地球这一问题的话,8吨的氦3就可以解决全中国一年的能源供 应总量。相关专家告诉记者,“嫦娥二号”携带新型伽马射线谱仪奔月,更加精确地探测出月球上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进而发现月球表面资源富集区。

由此可见,我国实施的探月工程,就是为人类开发利用月球资源作准备。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频道小编推荐: | |

高中政治必修教案 篇9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阅读课文,探究活动使学生理解什么是新事物、什么事新出现的事物、什么事量变、什么事质变。明白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运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的观点来分析问 题的能力。 运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来探讨方法论的要求,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地促进飞跃。 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曲折,增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对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人生道路中出现的挫折。树立远大理想,奋斗目标与脚踏实际艰苦奋斗结合起来,增强社会责任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树立为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难点:新事物的发展为什么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教学过程

推进新课程,既然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区分,那么事物的发展是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的变化状态又是怎样的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些问题。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师引导同学们阅读P63“活动探究”问题,要求同学们分组讨论、质疑问题。

教师没有直接给同学们答案,而是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发表看法,导入新课。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展示上面两 个“活动探究”材料,引导同学们自主阅读,参与讨论,成为他们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合作者,并根据教学的需要时时质疑问题:新事物是不是以时间出现先后?或以力量强弱来判断?引发他们的继续讨论新旧事物的根本区别问题:

(1)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事物发展的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旧事物是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 正日趋灭亡的东西。 (2)新事物比旧事物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克服了旧事物中的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3)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然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而旧事物违背人民的意愿和根本利益 ,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所以新旧事物的根本区别不能以时间出现的先后顺序,力量的强弱作为标准,而是以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从而得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那么新事物的发展是不是一帆风顺呢?在同学们的自由阅读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

(1)新事物的成长总是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 较完善的过程。

(2)旧事物决不会自行消去,为了维护自身的地位,它总是竭力 扼杀和摧残新事物,阻止新事物的成长壮大。

(3)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需要有一个过程。 因此新事物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道路是曲折的。

总之,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满腔热情地支持和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遇到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着“活动探究”的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发表不同的看法:

生1: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是一种新生事物,出现暂时的倒退、解体,是难免的,不能说它不是新生事物。

生2:社会主义国家在短时间内出现解体,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不是新事物。

生3:社会主义国家在较短的时间内解体,有它的客观历史原因和国际背景,不能因为出现解体,来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存在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性。

生4:一种新事物的发展是有强大的生命力,一旦诞生是有远大的发展前途,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所说:“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印证了社会主义制度出现的曲折是暂时的、具有颠扑不灭的真理。 生5: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历史上是新生事物,但是在两千多年深根蒂固的封建专制统治下,封建统治阶级势力还很强大,必然会竭力扼杀新生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生6:资产阶级共和国刚建立,力量比较弱小,也存在着不完善,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复辟。

生7:在社会历史领域,复辟是历史的倒退,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最终必胜会失败。

生8:正如中国共产党成立一样,它 刚成立时只有几十名党员,发展到现在拥有6800多万名党员,新生事物的发展总是从小到大,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尽管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它总是在曲折中不断地向前发展的…… (1)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内容的需要。

(2)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从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三维目标”,达到教与学的目的。

(3)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4)设计“活动探究”问题,旨在提高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了逻辑思维的能力。

(5)通过教学活动,密切了师生关系,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师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P65-P66内容,积极参与讨论,发表看法。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我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同学们阅读课本 P65“活动探究”和课本P65两段量变和质变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同学们讨论,质疑“探究问题”和做实验的过程,分析、归纳出量变与质量的区别:

项目 变化指向 变化状态 变化的结果

量变 数量程度 逐渐不显著 性质没有变,事物仍是该事物

质变 根本性质 剧烈显著 性质改变,一事物变为他事物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阅读教材P65-P66,按小组进行讨论、质疑,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与学生共同探究问题:

生1:谷子增加一粒,头发减少一根,那只能说明数量上发生增加或减少,是一种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属于量变。

生2:谷子数量增加到最后能堆成一堆;头发减少到没有一根,成为秃头,说明了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了质变。

(学生3演示实验):将放有少量冰块的烧杯,用酒精灯加热,并插入温度计这时,冰逐渐升高,水又沸腾了。这一过程用图示表示就是: (1)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主旨在提高交流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密切师生关系,使他们建立平等友好合作的关系上,共同促进教与学的进步。

(2)通过学生演示实验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动手和操作能力,观察和判断现象能力,提高他们抽象的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因此,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对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 进的,不显著的变化。我们通常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等,都是事物在量变过程 所呈现的状态。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都是质变过程中呈现的状态。

所以,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原理要求我们就重视量的积累,从一点一滴小事做 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切不可优柔寡断或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在这一关系上既要反对“激变论”,又要反对“庸俗进化论。”

生4:水的温度在0℃-100℃之间,水的液态性质并没有变化,属于量变

生5:温度低于0℃以下的水的液态性质变成了固态性质,属于质变。

生6:温度在100℃以上水的液态性质变成了气态性质,也属于质变。

生7:骐骥一跃,不能十足,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生8: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羊有所亏。

生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生10:这些名言警句蕴含着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3)通过教学设计,旨在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情景教学的实效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频道小编推荐: | |

高中政治必修教案 篇10

【温故知新】

1.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2.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辨证关系原理?

【目标导航】

高考考点:※理解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理解创新的社会作用

【自主探究】:亲爱的同学,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做好自学和预习。相信你一定行!

1.辩证否定的含义、特点?

2.辩证否定的实质?

3.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

4.创新的社会作用?

【温馨提示】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自学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疑惑?请及时把你思维的火花记录下来,以便与其他同学讨论、共享。

一、互动探究: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培根)亲爱的同学,请你参与讨论,合作共享。

1、议一议:辩证的否定是否就是抛弃?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辩证否定的原理,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2)新生事物否定旧事物,决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否定之中有肯定。是既克服又保留,是对旧事物的克服,又是对旧事物中积极因素的保留,是“扬弃”。

(3)把“扬弃”理解为抛弃,是割裂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实际上否认了事物的发展,犯了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错误,这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2. 议一议:创新的哲学依据有哪些?(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角度思考)

唯物论:创新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辩证法:创新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所以,我们要反对因循守旧,思想僵化,要用于支持新事物,要在量的基础上实现突破,促进是物质变。

认识论:认识有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的过程,创新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在扩展、加深的哲学道理。

3. 议一议: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第一、辩证法承认矛盾,就必然承认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主张用联系的观点去看问题。相反,形而上学否认矛盾,就必然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第二、唯物辩证法揭示了发展的源泉,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所以,它必然承认事物的发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由于否认矛盾,也就否认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只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第三、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所以就必然用全面的观点来看问题。而形而上学却相反。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二、【原理与方法论归纳】

创新(2条原理)

一、辩证的否定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2、〖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3、〖反对〗:反对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方法论〗: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反对〗: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思想僵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观念和行为。

亲爱的同学,如果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不要紧,请认真听讲,老师和其他同学会和你一起解决的。

三、知识盘点:你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课时学习的内容吗?围绕该内容,你学到了哪些重要知识?你能画出本课的知识结构图吗?试试看,你能行!

一、单项选择题

1.种子发育成为植物是( )

A.事物量变的过程 B.事物自身否定的结果

C.外力作用的结果 D.新事物与旧事物一刀两断

2.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人类历史有可能变成不动的臭水坑 B.只要敢于否定一切,人类历史就会向前发展

C.要敢于否定,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人类历史发展

D.要敢于蔑视权威,抛弃书本,就能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

3.郑板桥有诗剧:“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风池。”其中的寓意是( )

A.新事物曲折中前进的原理 B.量变质变的关系原理

C.新事物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D.对立统一的原理

4青藏铁路的修建实现了三大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精神创新。下列关于“创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创新是辩证的否定观的要求,要敢于否定一切

B.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C.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D.创新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5.辩证否定观教会我们的生活态度是

①敢于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② 摒弃别人、前人的经验

③对权威说“不”,对权威的尊重就是否定自己 ④大胆抛弃一切,极富革命的批判精神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段话说明

A.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B.否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C.只要否定,就能发展 D.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

7.下列说法中,包含着辩证否定原理的是

①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在某一瞬间,既在空间的某一个位置上,又不在空间的某一个位置上 ②任何生物体的存在,都是同化和异化的对立统一 ③“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无政府主义思潮 ④在对外开放的问题上,一方面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一方面要学习国外一切东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唯物辩证法的扬弃范畴是指:

A.新事物彻底抛弃旧事物 B.事物发展过程的非连续性

C.事物发展过程的连续性 D.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

9.《庄子•刻意》中说:“吹啕呼吸,吐故纳新。”成语“吐故纳新”由此形成。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原理的

A.新事物曲折中前进的原理 B.辩证否定的原理

C.对立统一原理 D.量变质变的关系原理

10.唯物辩证法和革命批判精神和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实现创新。要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实现创新,就必须 ( )

①具有批判性思维 ②怀疑一切、批判一切、推翻一切

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④敢于寻找新思路、树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对“前贤”的文章,杜甫主张既要兼取众长,加以继承(“转益多师是汝师”);又要区别真伪(“别裁伪体亲风雅”)。反对一味因袭(“递相祖述复先谁?”)。这对我们进行创新的启示是 ( )

A.亲自实践是创新的根本途径 B.人民群众是创新的主力军

C.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D.科技是创新的重要工具

12.《人民日报》报道,去年我国国际专利申请量达3910件,增速居全球首位,但专家指出,我国属原创性的专利相对较少,大部分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从哲学上看,要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

A.把增强创新意识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B.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认识和改造规律

C.解放思想,勇于否定一切既有理论

D.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断发展真理

13. 以下观点对创新认识正确的有()

①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 ②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 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④创新是时代的引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对于中国公众非常关心的中国人获诺贝尔奖问题,担任诺贝尔奖物理学评奖委员会主席的SuneSvanberg在中国科技大学的演讲中直接点题——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最重要的因素,他认为是需要有创新意识。回答14~15题。

14.从哲学上看,SuneSvanberg的观点是正确的,这是因为

①只要大胆创新就能获得诺贝尔奖 ②只要创新就能在科学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 ③没有创新就难以实现认识的飞跃 ④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对我们青少年来说,要培养创新意识,就必须

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②积极实践,勇于探索,善于思考 ③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明、创造新的规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 齐鲁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其“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诚实守信”的价值准则,以“仁爱”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在今天仍有许多借鉴意义,但齐鲁文化也有其消极落后的一面,如“官本位”、“唯上文化”、“家长制”、自我封闭的小生产意识等,严重影响了山东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

结合材料,从辩证的否定观的角度分析,我们在文化建设中应如何对待齐鲁文化?(12分)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BCCAA 6-10:AADBC 11-15:CDDDA

二、非选择题

1. ①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齐鲁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其合理的内涵,对今天的文化建设仍有借鉴意义,我们应不断的继承。但齐鲁文化也存在着糟粕和过时的东西,我们还要大胆的抛弃。(6分)

②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精神。对待齐鲁文化,我们要与时俱进,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不断丰富和发展齐鲁文化。(6分)

1、你完成本“案”的情况( ) 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2、你在本节课上的表现情况( )A.很积极主动 B.较积极主动 C.一般  D.较差

3、你的收获与困惑:

教学反思:

小编推荐各科教学设计:

、、、、、、、、、、、、

高中政治必修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使学生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还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作用,从而认识世界是可知的,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避免犯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难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问题:世界是物质的,那么我们这个物质世界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着呢?

总结: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板书: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出示问题:1、什么是运动

2、运动和物质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深化:播放香港回归交接仪式

和展示春夏秋冬的变化。

问题:这是不是运动?

总结: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就是运动。

展示《刻舟求剑》的故事

问题:故事中的人物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从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

总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

出示问题:慧能的论述

问题:1、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者精神的运动?

2、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展示各种运动的图片

问题:请同学们找出各种运动的主体,

总结:各种运动的主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总结: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

阶段总结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③离开物质谈运动,或者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教师过度:

整个世界是个运动的世界,那么在我们这个世界中有没有静止不动的物体呢?

展示:王夫之的名言: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问题:1、什么是运动和静止

2、运动和静止是什么关系

教师问题:

问题:名言对比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问题:他们所说的是否正确,为什么

教师总结:

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如果只承认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那么就会导致相对主义或者诡辩论。

教师过度:

世界是运动的,那么运动是否有规律可循?

问题:1、什么是规律

2、为什么说整个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问题:判断下列现象是否是规律

地球绕着太阳走 水往低处流

西瓜是甜的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生老病死 乌鸦叫丧 喜鹊报喜

教师总结:

规律:哲学上讲的规律是对各种具体规律共性的概括、抽象和总结。 他们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问题:既然世界是有规律的,那么规律能否被认识,规律能否被主观创造?

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同时规律可以被认识的

问题:1、印度洋海啸的发生,对人类的巨大危害,说明了什么?

2、大家都知道,成语“对牛弹琴”是讽刺弹琴者不看对象,白费劲。但现代科学却证明:定时给奶牛放音乐,能使奶牛多产奶。法国科学家曾将耳机套在番茄上,让它每天欣赏3小时音乐。结果番茄长到达公斤重。这是因为人们认识到声音是能量,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的节奏和音量放出,易被动植物吸收转化为生物能、化学能,促进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这则故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教师总结: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按规律办事,违背规律要受规律的惩罚。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世界为人类造福.

小编推荐各科教学设计:

、、、、、、、、、、、、

高中政治必修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矛盾的含义,初步懂得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2.能力目标

能根据提供的材料,概括哲学观点,能运用知识分析生活事例,培养个别到一般,一般到个别的哲学思维能力,培养理 论联系实际的思维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关于矛盾的故事导入,提高学生学习矛盾观的兴趣;通过矛盾普遍性的学习,提高用矛盾分析法分析自身生活学习的自觉性;通过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学习,增强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与认同,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矛盾的含义

(2)教学难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步骤一、故事导入, 目标定向。

通过口述和幻灯 片展示:九道门的 故事 ,提出问题:材料中的男子能找到女朋友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教师引导:用哲学语言回答就是世界是矛盾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引出课题)

让学生齐读本课的学习目标,进行目标定向。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定向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明白本课学什么,怎么学,达到怎样的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步骤二:学案引领, 自主学练。

通过课前预习案,让学生自主查漏补缺,并用幻灯片展示各小组要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自学。

教学过程步骤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组内同学对探究问题进行互相交流,并派出一位同学进行板演。

探究的问题:

(一)、问题探究一:

多媒体展示:漫画“他敢剪吗?”

1、他为什么不敢剪?

2、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二)问题探究二:

多媒体展示:材料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试用矛盾的观点进行分析。

(三)问题探究三:

1、找出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中存在的矛盾。并根据材料得出你们的研究结论。

2、讨论: 现阶段你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大学毕业后会关心什么问题?问题解决了,还会不会有新的问题?这说明什么哲学道理?

(四)问题探究四:

从中国古代老子“小国寡民”的构想、陶渊明对“ 世外桃源”的向往,到英国莫尔的“乌托邦”,他们都在期望发现或建设一个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然而这样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他们的理想也只能是一种空想。

思考:为什么“他们的理想只能是一种空想” ?我们应如何对待现实生活存在的矛盾?

( 五)问题探究五: 多媒体展示图片,思考:这个人犯了什么错误?在哲学上给我们什么启示?

各小组学生代表把本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板书,板书结束后,请 另外的小组成员一起讨论该小组的答案,并进 行打分。

设计意图:通过事例探究,小组学习讨论,小组代表进行讲评,其他学生进行质疑,让学生在课堂体验中理解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实现过程与方法的统一,知识和能力的统一。

教学过程步骤四:启发引导,精讲点拨

通过探究一,老师总结:在图中 ,甲、乙二人的上与下是互相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平衡状态,构成矛盾的统一体。双方相互依 存,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互为存在的前提。因此,结论是“不敢剪”。剪断绳子的后果会是什么呢?——失去矛盾的一方(乙),另一方(甲)也就不存在了。任何矛盾的双方都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通过探究二,老师提示:矛盾双方相 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通过两个具体的学生生活中的事例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进行讲解

教师: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矛盾斗争性与矛盾同一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因此,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通过探究三,引导学生总结出: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从而得出矛盾的普遍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通过探究四,教师:我们怎样来对待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矛盾呢?

教师提示引导学生: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方法论)

通过探究五,引导学生认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设计意图】:在学生活动探究的基础上,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点拨,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后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步骤五:通过师生的共同回顾,借助多媒体,形成课本知识结构图。

【设计意图】:通过构建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的内容,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避免知识点的碎片形成。

频道小编推荐: | |

高中政治必修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了解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法的思想,并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发展的普遍性

2、难点:发展的实质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巩固 .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联系观”,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也是多样的,整体与部分是普遍联系的一种,因此,我们要做到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今天我们来学习唯物辩证法的第二个总特征“发展观”,哲学中将整个世界分为三大领域: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我们就从这三大领域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讲授】讲授新课 .

一、发展的普遍性(教学重点)

1、自然界是发展的

活动探究:观看视频《人类进化的过程》

思考: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它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①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是一个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发展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是一个前进的、上升的过程。

②这也说明了一个怎样的观点呢?——自然界是发展的。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教师:自然界在不断的发展,那么人类社会呢?

教师:我们最近传递信息的方式是什么?

学生:烽火狼烟

教师:从烽火狼烟到现在的手机网络,我们的通讯方式在不断发展,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人类实惠在发展。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下面我们看看这三代人的赶集方式(展示课件)。纵观历史进程,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几种形态?

学生: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有些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从低到高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它遵循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教师:人类社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在不断变化的,人类社会也是发展的。我们现在处于社会主义社会,那么如果我们达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之后,人类社会还会继续发展吗?

当然会。只要20XX世界末日不来临,人类不灭亡,人类社会是会不断向前发展的。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三国时期我国古人用肉眼观察火星,现在人类用宇宙探测器近距离拍摄火星地表图片,人类对火星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从“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到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人类踏入宇宙,再到空间实验室,我们队太空的认识从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

这说明人类的认识都会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第一目小结:现在我们来对刚才所学内容做一个归纳总结。我们哲学上把世界分为哪几部分?分为三大领域,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

那么这三大领域的状况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从刚才的探究中得到的结论: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和人类的认识,都是发展的。所以我们归结出发展的一个特点:发展的普遍性。这也是我们学习的一个哲学原理。

除此之外,发展是不是只是一时的,暂时性的呢?一个事物是不是今天发展了,明天就不发展了呢?不是的,发展是不断的,是永久的。就像我们刚才所说的人类社会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之后还会继续发展,人类的认识也是无限发展的,自然界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呢?——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二、发展的实质(难点)

我们知道了发展是普遍的、永恒的,那么到底什么是发展呢?我们怎样来理解发展呢?下面我们来看下一个探究活动。

活动探究:展示图片:袁世凯称帝、新中国成立。

教师提问:袁世凯称帝、新中国成立都是发展吗?——袁世凯称帝是变化,新中国成立才是发展。那么运动变化是发展吗?运动变化和发展之间有何关系呢?

现在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这个问题,确定一位代表来回答这个问题。

①共同点: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承认了绝对运动

②区别(性质不同):

运动和变化:既有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也有下降的、向后的、退步的改变;是没有方向性的。

发展:是向前、进步、上升性质的变化,它揭示了运动变化的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是有方向性的。所以我们可以从中知道: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判断:哪些属于“发展”?哪些属于“运动变化”?

A、爬行类动物变成始祖鸟 B、机器工具代替手工工具

C、恐龙灭绝 D、候鸟迁徙E、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F、退耕还林,还草,鸟类回归

(发展的是:ABEF 运动变化的是:ABCDEF)

所有发展都是运动变化,但是反过来就不是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运动变化趋向才是发展。而发展变化的结果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2、发展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含义: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事物。

(2)判断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但是对于新旧事物,也有一些人形成了这样的看法认为:

①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②目前力量强大、发展速度快、成熟和完善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③有人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

那么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能否举出一些反例来反驳这些观点呢?

思维拓展:判断新旧事物的三种错误标准,即:

(1)时间标准:以事物出现的时间的先后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新旧(禽流感、非典、甲流)

(2)现状标准:以事物的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的完善来判断一事物的新旧。(例如:第一台火车1814年问世,丑陋笨重,行走吃力,没有马车快。)

(3)旗号标准: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科学算命,披着科学的外衣,实质上还是算命,是一种封建落后思想的体现。)

课堂小结:多媒体展示本框知识结构

教学反思:课堂教学的实效离不开课堂教学的活动,本节教学设计突出了问题的设计与活动的设计。本节课的设问都是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思考的乐趣,且问题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充分考虑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活动设计以讨论和体会为主,在活动中,学生放飞了心灵与才思,更好地展示与锻炼了自身多方面的才能,进而促进了学生正确的思想观点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效地体现了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即努力实现学生教学过程中的“四个参与”:知识参与、思维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

由于本节教学内容涉及哲学的一般性理论,知识的逻辑性、抽象性较强,而且问题的设计与活动的开展较多,课堂中似乎偏重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些环节放不开,没有彻底地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大力探索如何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精神。

【活动】探究活动 .

思维拓展:运动、变化一定是发展吗?运动变化和发展之间有何关系呢?

现在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这个问题,确定一位代表来回答这个问题。

教师总结:

1、区别:(1)、含义不同

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一般的变化。

变化: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这种变化既有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也有下降的,向后的退步的

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具有上升的前进的变化

(2)、性质不同

运动、变化:没有直接表达或规定运动、变化的总体性质和趋势

发展:揭示运动变化的趋向性

2、联系:

(1)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不是凝固不变和僵化的。

(2)、运动包括变化和发展,运动引起变化,发展是运动、是变化,只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

由此可见,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展示课件)

【练习】典题训练 .

1.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的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 ()

①未来尽管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 ②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 ③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

④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世界是变化发展的,但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故①入选;②说法绝对化;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故③入选;④说法绝对化。

方法指导 识别发展的普遍性及其实质的关键词

“创新精神、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促进(社会、技术)进步、不断完善、着眼未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着眼于长远、促进新事物成长、支持和拥护新事物、新产品、新局面、新形势、新思路”等。此类关键词的哲理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20XX·江苏高考)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盘等的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这说明()

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和上升的

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发展的知识点。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说明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选C。事物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并不是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A错误。题干体现的是前进性,B与题干的意思相反。题干没有涉及存储介质的内部结构问题,D不选。

方法指导 这一类选择题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有时以最佳选择题出现,因为所给的选项并非全部错误,因而选择时难度加大,需要我们更加慎重地处理每个选项。解答这类选择题宜采用淘汰法,淘汰错误选项以减小难度,对剩下的选项一定要根据题目材料的意图进行直接选择,寻求更直接、更具体或事物根本性的联系,从几个具有类似意图的选项中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最佳选项是什么。

【作业】布置作业 .

1、完成分层训练P117能力提升

2、预习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小编推荐各科教学设计:

、、、、、、、、、、、、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内容


教案课件是教师在上课前要准备的材料,所以在编写时需要花费一些时间。通过教案课件,可以反映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那么,如何编写优质的教案课件呢?如果您正在寻找高质量的文章,我建议您阅读“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同时,游戏也是很有趣的,您可以和朋友一起分享!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篇1)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地球与地图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掌握地球的基本形态、地理位置、地球的运动等相关知识,能够理解地球是蓝色星球、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基本概念。

1.2 过程与方法

利用肢体语言展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思考、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维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2. 教学重点

掌握地球的基本形态和地理位置,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 教学难点

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4. 教学过程

4.1 导入(5分钟)

通过幻灯片展示地球的美丽景色和自然环境,引发学生对地球的兴趣和热爱。

4.2 新课讲解(20分钟)

Step 1. 地球的基本形态

利用幻灯片和实物模型,向学生展示地球是一个近似圆球形状的,表面由陆地和海洋构成的星球,引导学生理解地球的形态。

Step 2. 地理位置

通过幻灯片展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地球的纬度和经度,引导学生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4.3 深入理解(20分钟)

Step 1. 地球的自转

以班级为单位,学生们围成一个圆圈,每个人站在一点上,用手臂模拟地球的自转运动。引导学生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和原理。

Step 2. 地球的公转

以太阳为中心,让学生们围成一个椭圆形的轨道,手搭在太阳的“轨道”上,模拟地球的公转运动。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地球的公转概念和原理。

4.4 讨论交流(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

- 为什么地球被称为蓝色星球?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生命有什么影响?

每个小组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地球被称为蓝色星球是因为地球表面的70%是水,因此从宇宙中看,地球是呈现出蓝色的;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得地球有昼夜交替和季节的变化,这对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产生了重要影响。

4.5 小结与延伸(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其他特点和人类对地球的影响。

5. 课堂作业

请学生在家中观察夜空,记录他们观察到的星星和月亮的位置和变化,以及自己对地球的感想和观点。

6.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地球的基本形态和地理位置有了初步的了解,理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通过讨论交流,学生的思考、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通过体验和实际操作,加深了学生对地球运动规律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篇2)

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

等太阳高度线图判读的基本内容有: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地方时、北京时间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推断与图示时间相关的日期(节气)、季节及地理现象等。

等太阳高度线图可以看做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判读时需掌握以下方法,有助于正确解答问题:

1.图的中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通过该点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是12点;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逐渐降低。根据太阳直射纬线推断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及季节,并判断与之相关的地理现象。注意区别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的不同。

2.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据此可计算该经线上某一点的纬度数值;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则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以此推算该纬线上某一点的经度和地方时。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篇3)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主题:地理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认识地理学的科学性;

2. 了解地理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实用性,并能具体分析地理学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科学性:介绍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并分析地理学的科学性;

2. 实用性:分析地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并举例说明。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地理学的科学性。

2. 深入讲解(20分钟)

a. 科学性介绍:

向学生提供地理学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地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等,并与学生讨论这些研究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引导学生关注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性。

b. 实用性介绍:

向学生展示地理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实用性,如地图的制作与使用、气候变化的研究等,并举例说明地理学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思考地理学知识如何应用于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

3. 案例分析(15分钟)

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案例,例如某地区的水资源供应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4. 制作活动(15分钟)

让学生分组制作地理学相关主题的PPT或海报,例如“地球的地理构造”、“地理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等。要求学生结合课本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并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总结(5分钟)

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地理学的科学性与实用性进行总结,强调学习地理学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继续深入研究地理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

1. 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制作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合作性。

2. 学生的思维能力: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的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制作活动中的表达能力和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拓展

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地质博物馆、气象局、城市规划展览等。

2. 引导学生进行地理课外阅读,了解地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3. 设计地理学知识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心得

在地理学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此次课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对地理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制作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激发。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团队合作精神。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篇4)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教案一】主题: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球的三个膜层和内部的重要构造;

(2)了解地壳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构造运动、地震活动、火山活动等;

(3)了解地球的地壳构造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模型建构和运用地图等综合能力。

3. 情感与态度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增强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激发他们追求科学的好奇心,培养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的基本概念;

(2)地球内部重要构造的特点和地壳运动的分类;

(3)地壳运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教学难点

地球内部重要构造和地壳运动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导入

1. 学生观看一段关于地球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的视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提出问题:你认为地壳运动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教学环节二】学习地球内部的结构

1. 展示地球的三个膜层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并让其回答以下问题:

(1)地球的三个膜层分别是什么?

(2)每个膜层的特点是什么?

(3)关于地壳运动,你有什么了解?

2. 展示地球内部重要构造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并让其回答以下问题:

(1)地球内部有哪些重要构造?

(2)这些重要构造对地壳运动有何影响?

【教学环节三】学习地壳运动的分类

1. 通过观看PPT,了解构造运动、地震活动、火山活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有关构造运动、地震活动、火山活动的案例,并将案例写在黑板上。

【教学环节四】地壳运动对人类的影响

1. 展示地壳运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地壳运动对人类生活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相关话题的小组讨论活动。

【教学环节五】小结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球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的重要性。

2. 总结学生的误解和困惑,逐一解答。

3. 布置学生作业: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四、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小组讨论的质量、案例分析的全面性以及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案二】主题:地理学科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和研究对象;

(2)了解地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3)培养学生利用地理方法和技术进行地理调查和研究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调查、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3. 情感与态度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深入学习地理的欲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地理学科的特点和研究对象;

(2)地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3)地理调查和研究的能力培养。

2. 教学难点

地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导入

1. 利用地理学科相关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2. 提出问题:你认为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教学环节二】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和研究对象

1. 通过观看PPT,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和研究对象。

2.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对地理学科特点和研究对象的认识,并将自己的认识写下来。

【教学环节三】学习地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1. 通过观看PPT,了解地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2.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对地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认识,并将自己的认识写下来。

【教学环节四】地理调查和研究的能力培养

1. 学生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地点进行调查,并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

2.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调查结果,并分析和判断调查结果的原因。

【教学环节五】小结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理学科的特点和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2. 总结学生的误解和困惑,逐一解答。

3. 布置学生作业: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四、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小组讨论的质量、调查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篇5)

主题:气候与天气

一、知识梳理

1. 气候和天气的区别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长期的温度、湿度、降水、风向等物理气候要素的平均或统计特征。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在短期内的温度、湿度、降水等物理气候要素的状态和变化。

2. 气候类型和分布

3.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 理解气候和天气的区别;

2) 掌握气候类型和分布;

3) 了解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

1) 气候和天气的区别;

2) 气候类型和分布;

3)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教学方法:

1) 任务导向;

2) 讨论式教学;

3) 视频展示。

4. 教学过程:

1) 学生就气候和天气的区别进行讨论;

2) 观看有关气候类型和分布的视频,学生进行笔记记录;

3) 学生就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进行展示和总结。

三、学习记录

【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气候和天气都是描述地球大气的状态的词,但它们并不是同一概念。气候与天气的区别在于时间跨度上的不同。天气一般是个二到三天的时间跨度,也就是说,天气是短时间内的气象状况表现。气候指的是长期天气条件和统计的大气状态。气候的变化主要是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温室气体的排放与降雨的变化都会导致气候的变化。

【气候类型和分布】

气候类型一般根据温度、降水和季节性的分布来划分。世界上暖带、温带和寒带气候很明显,而中纬度和赤道气候则相对混杂。亚热带、地中海带、大陆性气候和极地气候等都是常见的气候类型。气候分布在很大程度上与地理位置有关。北半球、南半球和赤道附近的气候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例如,北极地区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而赤道附近是炎热潮湿的地方。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例如,人们在种植作物时需要考虑当地的降雨量和温度,这些都是气候带来的自然环境因素。另外,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影响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健康。例如,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和极端气候事件增多,这些都会影响到人们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四、小结

气候和天气是描述大气状态的两个词语,它们在时间跨度上存在巨大的不同。气候类型和分布是与地理位置和地貌等因素密切相关的,不同的气候对人类活动也产生着不同的影响。学习气候和天气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环境,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应对人类生存面临的各种挑战。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篇6)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主题:地球与地图

篇一:

第一节 课程目标

1. 了解地球作为人类生存的家园,在宇宙中的位置和特点。

2. 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自转和公转运动。

3. 学习地图的基本知识,理解地图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第二节 教学重点

1. 掌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3. 理解地图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第三节 教学难点

1. 学生较难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2. 学生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地图。

第四节 教学方法

1. 导入法:通过以往所学内容或生活经验引入地球和地图的主题。

2. 归纳法:通过归纳整理地球和地图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掌握。

3.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地图的使用方法。

第五节 教学资源

1. PPT演示:展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让学生直观理解。

2. 世界地图:用于让学生练习如何使用地图。

第六节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世界地图,让学生说出地球和地图的重要性,并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

2. 知识点讲解:通过PPT演示,讲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方式。

3. 案例分析:给学生提供一张城市地图,让他们找出自己所在的位置,了解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关系。

4. 练习:让学生尝试使用地图,找到指定地点,同时标注出自己所在的位置。

5.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强化记忆。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用一张A4纸制作自己所在城市的地图,并标注出学校和家的位置。

7. 反馈评价:检查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价。

第七节 拓展延伸

1. 制作地球仪:让学生手工制作一个简易的地球仪,加深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理解。

篇二:

第一节 课程目标

1. 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

2. 掌握地球的内部运动和外部变化。

3. 理解地壳运动的原因和影响。

第二节 教学重点

1. 掌握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

2. 了解地球的内部运动和外部变化。

第三节 教学难点

1. 学生较难理解地球的内外部变化。

2. 学生容易混淆地壳运动的原因和影响。

第四节 教学方法

1. 导入法:通过图像或实物引入地球的内部结构和运动。

2. 比较法:通过比较地球和其他星球的差别,让学生理解地球的特殊性。

3. 故事法:通过讲述地壳运动产生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地壳运动的重要性。

第五节 教学资源

1. PPT演示:展示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让学生直观理解。

2. 实物模型:用于让学生观察地球各层结构。

第六节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的照片和实物模型,引起学生对地球的好奇和兴趣。

2. 知识点讲解:通过PPT演示,讲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

3. 对比分析:引入其他星球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对比了解地球的特殊性。

4. 案例讲解:通过故事讲解地壳运动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5. 练习:让学生观察一块岩石并描述其特征,引导学生理解地壳变化的过程。

6.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强化记忆。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制作一份海底地貌的研究报告,包括形成原因和变化影响。

8. 反馈评价:检查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价。

第七节 拓展延伸

1. 参观地质博物馆:带领学生参观地质博物馆,了解更多地球的内外部变化的实例。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篇7)

一、课标的要求

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对标准的把握须注意如下几点:

1.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山西煤炭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放置于世界和中国能源利用的大背景下,这样可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

2.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比山西省在改革开放初期同现在在能源开发上存在什么不同?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二、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主要是通过案例分析,来探讨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煤炭在我国乃至世界的能源结构中都占重要地位,而煤炭又是非可再生资源,能源开发和资源保护是一对矛盾,山西能源基地建设既面临机遇,又充满了挑战;

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本节内容更多的涉及到开采过程,所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建更显得重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能从资源状况、市场和交通条件三方面记忆和理解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越条件;

⑵能理解我国为何要加强山西省能源基地的建设;

⑶能了解能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理解保护环境所采取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教师演示引导下,通过读图、比较、推理、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态度,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特别要理性地看待山西省能源大省的地位。

四、教学重点

1.理解山西煤炭资源的优越性和能源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2.理解山西能源综合利用的必要性和环境保护的迫切性。

五、教学难点

六、教法

我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讲授法结合讨论法进行教学,加强师生双边活动。

七、学法

新课程标准特别突出学生的活动,包括课堂活动和课外的探究活动。应当看到,本节内容时事性、现实性都比较强,比如山西省是我国的能源大省,但为何不是工业大省,更不是经济强省,问题何在?教材对此语焉不详,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讨论甚至是辩论,教师不要求给出现成的答案,其实本来也就没有现成的答案。还有山西煤炭开发矿难屡屡发生,由此暴露的“官煤勾结”黑幕,更是当前媒体关注的焦点,在课堂上都可以开展讨论。

八、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2.网上下载的有关山西煤炭开发的新闻资料。

九、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需用2课时

第一课时 资源开发条件,引出能源基地建设

(导入)教师:大家还记得前一段时间广东闹“油荒”的经历吗?(记得)

教师提醒同学们思考“油荒”的原因,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引入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的概念。

分类

包括的主要能源

可再生能源

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非可再生能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煤炭虽然是非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但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更是如此。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展示课件]

一、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在这里要多引用一些具体数字来说明)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2700亿吨,按2002年生产规模4.8亿吨计算,可开采560年。

① 分布广

② 煤种全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

2.初步学会分析地理资料的方法;

3.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宇宙观,激发探索宇宙的寻找地外文明的兴趣和决心。

教学重点: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教学难点:从数据中比较三大类行星的特点

方法与策略:谈“天”是为了说“地”,本节教材涉及较多的天文现象和天文知识,都是围绕“地”来展开的,因此教学时不要讲太多的天文知识,以致把地理课上成天文课。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课本的活动或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以达到课标的要求。

课时安排:1课时

课标: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课标分析: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中的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来看,地球是普通,但地球上存在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而说明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

教材分析:本节是高中地理的开篇,涉及较多的天文知识,同时这些内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教材设计了较多的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出结论。教材在介绍天体的具体形式时用了很贴切的形容词,让学生有比较直观的认识。采取阅读的形式介绍了其中的四种天体,以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对于天体系统的层次,教材是以图加材料说明的形式从小范围到大范围来讲述,并让学生填写层次的框图来巩固。为了说明地球的普通性,教材把八大行星的有关数据归纳成图表,引导学生应用数据分析探究,把地球与其他行星进行比较,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一颗普通的行星。而对于本节的重点内容,教材主要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和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征,分析地球上具备了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安全的宇宙环境等条件,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本节课后活动的目的是以地球上出现生命的条件作为一个参照,培养学生迁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但要有理论根据。

教学过程:

展示图片:(宇宙上看到的地球组图)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也是我们人类

在宇宙中的唯一家园,本章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关于地球的一些情况。

本节导入: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与所处的宇宙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季节的转换、昼夜的更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等。所以要研究地球首先要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阅读归纳:宇宙环境的组成成员(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形容词)

小结: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

宇宙环境

星际物质:气体、尘埃

过渡:物以类聚,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并且天体之间能够形成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

概念:天体系统(强调关键词: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地月系

活动探究:完成天体系统的框图

太阳系银河系宇宙(总星系)河外星系其他恒星系其他行星系

过渡:从天体系统中我们明确了我们的地球是处于太阳系中的,那么,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地位是如何的呢?我们说,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不过在这之前,我们首先要学习的是太阳系具体包括哪些具体的成员。

巧记: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探究活动:

1.读图表得出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最终得出结论,地球在运动特征方面没有特殊的地方。

2.读课本八大行星数据图,列表比较九大行星特性

最终得出结论:地球质量和体积方面,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也没有特殊的地方。

总结与过渡:从以上可以看出,地球在运动特征和物理性质方面没有特殊的地方,所以我们说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行星。但是,我们为什么又说地球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呢?

回答:地球上有生命的存在。

探究、资料分析:距日适中适宜的温度

生命存在的条件:质量、体积适中;适宜呼吸的大气;海洋的形成;液态水的存在

活动:讨论如何在茫茫的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方向。

课堂总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地球在宇宙中并没有什么特殊性,它也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但是地球由于自身的原因而使地球上有智慧生命的存在,从这个方面来讲,地球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以上是长春中考为您提供的信息,更多精彩,敬请期待长春中考。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篇9)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主题: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概念及其关系;

2. 掌握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

3.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概念及其关系;

2. 教学难点: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

三、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将一个山脉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 这是一张什么地理现象的图片?

2. 这个地理现象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

Step 2:概念讲解(10分钟)

1. 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概念:

- 自然地理:研究地球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如地貌、气候、植被等。

- 人文地理:研究人类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如人口、城市、交通等。

2. 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关系:

- 人类活动受自然环境的限制,自然环境是人类生活、发展的基础。

-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环境的改造等。

Step 3:案例分析(15分钟)

选择一个案例,如中国长江三峡大坝工程,在地图上标示出长江的流域范围及大坝的位置。分析长江三峡大坝工程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影响,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 对自然地理的影响有哪些?

2. 对人文地理的影响有哪些?

Step 4: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现象,并描述该现象与另一个地理领域的相互影响。学生可以通过举例、画图等方式展示自己的观点。

Step 5:讲解与总结(15分钟)

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成果。学生可以提问并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关系,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分析该实例中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并列举该相互作用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影响。

四、教学反思:

此教案通过导入、概念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总结等环节,引导学生理解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概念及其关系。通过实例的分析,增加了学生对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互作用的认识。小组讨论和作业的布置,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816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