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语文教学课件 >

语文教学课件

语文教学课件

语文教学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初读感知,要求学生能提出问题,培养质疑能力。

2、通过对作者的了解和内容的探究,把握文章的主题。

3、提高学生朗读散文的水平。

【教学预设】

1、明确课题,介绍作者:

巴金,1904年生,四川省新繁县人,原名李芾甘,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巨匠。鲁迅在三十年代曾说:“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是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巴金对中国现代文学有多方面的贡献,但其最主要的贡献是在小说创作方面,他是我国现代具有独特风格、在国外有广泛影响的杰出小说家之一。重要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家》、《春》、《秋》、《雾》、《雨》、《电》。1962年出版了《巴金文集》,1981年荣获但丁文学奖。

这是一个“我愿意让自己化为灰烬的作家。”

2、教师范读,学生圈点:

要求学生在听读过程中把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圈画出来。

3、学生质疑,小组交流:

⑴学生自主朗读课文。

⑵要求学生针对文章提出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小组交流比较,最后推出小组内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供全班集体讨论。

问题预测:

①作者写《日》,为什么还要写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呢?这两个事情都有贬义,指做无意义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要赞扬这两件事情呢?

②作者为什么认为“月的光是死的光”?为什么在《月》中要写到姮娥去追寻冷月的传说?

③《日》和《月》之间似乎有对比之意,作者到底有表达什么?

4、问题探究,把握主题:

①飞蛾是怎样扑火的?为什么它值得赞美?

②夸父逐日与飞蛾扑火有什么异同?

③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有很多宁愿舍弃自己生命的仁人志士,你能举出几个事例来吗?

④巴金又是怎么认为的呢?

①日的特点是代表着光和热,那么月又有怎样的特点呢?

②为什么在《月》中要写到姮娥去追寻冷月的传说?

③写月的时候为什么会提到“某某人”、“什么人的面影”?

⑶两片短文,一个寒冷,一个温暖,放在一起,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

5、朗读升华,视频拓展。

【板书设计】

日月

特征特征

光和热冷和死

飞蛾夸父──追求──姮娥

语文教学课件(篇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篇、荐、燥”等13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叶老修改作文的方法,并学会运用。

3.从叶老身上体会做人做事一丝不苟、认真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叶老修改作文的方法,体会叶老做人做事一丝不苟、认真的态度。

【教学难点】

将学习到的修改作文方法运用到写作实践中。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情境创设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回顾之前刚刚学过叶圣陶先生的另外一篇课文《爬山虎的脚》,和本课建立联系。

导入语:这学期刚刚学过的《爬山虎的脚》是哪位作家写的?从叶圣陶先生身上学习到了什么?今天来学习新的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看看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又能从叶圣陶先生身上学习到什么?激发好奇心,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疏通文意)

1.读准字音,认识生字。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并适时指导学生对易混淆的“燥、躁”字进行区分。

3.疏通文意:文中回忆了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情?指名同学简单概括。

(生回答并总结)修改作文,拜访叶老。

(三)抓住重点,体会情感

1.请同学再次自由朗读课文,读的过程中圈点勾画出感触最深的事情,和同桌交流感受。

2.在批改作文这件事中,指名学生读读作者看到叶老修改作文后感受的句子。并展示叶老批改作文的原稿,让学生直观感受“密密麻麻”“到处”,体会叶老的一丝不苟、认真的做人做事态度。

3.接下来以同桌两人为一个小组,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五分钟的讨论。

找一找叶老一共修改了作者的作文几个地方?

每个地方都是如何修改的?

修改之后好在哪里?

从中你又学到了什么?

4.最后再请同学齐声朗读叶老给作者写下的评语感受评语中那份温暖和给予自信的力量。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学以致用,给每个学生发一份简短的作文初稿,用学习到修改作文的方法对其进行修改,不理解的地方同桌交流或者询问老师,老师进行巡场指导。

(五)总结全文,回顾知识

请同学上台当小老师,总结本节课上所学习的内容,可以从字词、情感等方面来谈谈。

(六)课后作业

自学后半部分,并明确提问:文章一共出现了几次爬山虎,每次都是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当时又是怎样的心情?下节课来和大家分享学习成果。

五、板书设计

语文教学课件(篇3)

教学目标

形旁表意的特点,辨析组词。

2、积累带“刂”和“隹”的汉字,认识新部首。

3、进一步学习正确的默读方式。

4、表演《特殊的考试》,能完成有关环保的考题。

重点难点

1、字词积累,会用词语造句。

2、通过表演和做考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时目标

形旁表意的特点,辨析组词。

2、积累带“刂”和“隹”的汉字,认识新部首。

3、能加部首组成新字,会用词语造句。

教学过程

一、描一描,写一写。

持、拦”三个字。

3、同桌互相说怎样写好这三个字。

4、教师指导:书写横比较多的字,写时注意横画的长短变化,其中突出主笔的横要长一些,如“特”字右上部第二横;“持”字右上部第二横;“拦”字右上部第三横。

5、学生独立练习书写。

6、小组内评评谁的字最漂亮。

7、选几份全班欣赏,师生共同评价。

二、比一比、看谁写得多。

1、教师出示部首“刂”“隹”,学生说出名称。

2、想一想哪些字还带这两个部首。

划、剑等。隹——难、准、谁等。

4、指导学生认读这些字。

5、选自己喜欢的写在书上。

三、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半——伴兰——拦代——袋当——挡干——赶人——认

四、加部首,组成新字。

齐读。根据部首说说新字的意思。

2、学生给后四组字加部首,写出新字。

3、学生小组内交流,根据加的部首说一说每个新字的意思。

4、学生口头组词,练习说话。

五、读一读,选一个词语造句。

亲切、顺利、为难、吃惊、心爱。学生开火车读。

2、说一说每个词语的意思。

3、选自己喜欢的一到两个词语造句。

六、为本单元中的小动物写评语。

1、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本单元都有那些小动物?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小动物?

2、学生汇报交流。

比如:小马用实际行动验证了河水既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也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

小熊不爱护环境。

3、选自己喜欢的写下来。

七、表演《特殊的考试》。

1、学生再读课文,小组内讨论怎样表演。可以把人物内心的话用语言表达出来。

语文教学课件(篇4)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启发谈话:同学们去过江南吗?你去过江南的哪些地方?(学生自由谈话,分享快乐。)引导学生谈谈观后感。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学习“江”字。

(1)导学:谁来说说这是几拼音节?怎么拼读?

(2)引导学生明确这是三拼音节,然后练习拼读,最后在班内展示拼读。

(3)导学: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个字?

(4)学生自由交流识记的好办法。

(5)在电视上或班级的点名册上认识“江”。

(6)导学:我们来看看这个字是怎么演变的。(课件出示“江”的汉字演变过程。)

(7)课件演示书写过程,学生跟着课件演示书空。

(8)引导学生扩词并说一句话。(如,江水:我看过江水滚滚向前的样子。江边:小孩子最好不要在江边玩耍。)

2、同样的方法学习“南”字。

三、借助媒体,初读感知

1、(播放古诗范读的多媒体课件,学生观看、倾听。)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展示图片。学生自由介绍。

2、作者是怎么写江南的荷花的呢?让我们走进诗歌吧!

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江南》这首诗读正确,读通顺。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读诗,遇到拼不准的字可以请教同桌、老师、字典等。

3、指名读全诗,学生评价。引导学生重点从字音是否正确和语句是否通畅两个方面来评价。

你感觉江南怎么样?(学生自由说出读文后的感受。)

四、发现规律,集中识字

1、字卡出示课文中的生字:采、莲、鱼、东、可、西、北,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认。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记字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认记生字。

3、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卡片并组词。

4、组织学生分组比赛读,教师随机正音。

5、分男女生两大组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五、示范引领,自主写字

1、课件演示“可、东、西”三个字的书写过程,引导学生自由观察。

2、组织学生交流观察结果。(重点引导学生交流笔顺和笔画占田字格的位置。)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可”的最后一笔是竖钩。)

4、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并跟着书空。

5、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

6、投影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六、自主学习,边演边悟

1、提出自学要求。课件出示:

(1)给生字找朋友,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2)小组合作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边表演边读,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读。

2、各小组汇报自主学习情况。

(1)引导学生说说生字的组词情况。

(2)组织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语句读给其他同学听。组织学生试着表演读。引导学生谈收获并质疑,为第二课时做准备。

语文教学课件(篇5)

教科书分析:

1.课文是一首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已有的认知编写的儿歌,属于集中识字中的生活中识字。儿歌通过学生熟知的事物,具体形象地讲述了“大小”和“多少”,在识字学习的过程中,巧妙地展示了汉语量词的丰富,告诉学生要根据具体事物使用恰当的量词。儿歌押ɑo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利于激发学生朗读、识字的兴趣。

2.课文每小节配有一幅图画,图画形象地展示了“大小”“多少”相对的关系。利用这些图画进行说话训练,有利于图文结合了解儿歌意思,了解“大小”“多少”相对的关系,发展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言语能力。

3.本课继续让学生认识偏旁反犬旁和鸟字旁,根据教师用书对“要求认识的字”教学要注意的问题,认识偏旁的目的,是知道合体字这个概念;到认识积累了一定量的字后,再了解其表意的功能,以帮助学生用自己的办法识记汉字,现阶段的教学注意不要拔高目标要求。

学情分析:

1.通过汉语拼音的学习,大多学生基本能拼读和认读音节,但有部分学生的拼读、认读能力还是比较薄弱,要充分利用课文全注音的有利条件,复习巩固提高学生的拼读、认读能力,让学习慢的学生也能通过课文的学习达到汉语拼音学习的目标要求。

2.虽然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基本形成,但是由于一上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注:这类激励、激趣活动应根据教师教学风格、习惯不同而选择设置,并成为常态,故本教学设计不呈现这类活动的设计。)

3.课文中使用到的量词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已经是熟知的,而且课标对词语只要求“了解”水平,故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教学和评价的度,通过具体形象的图画达到了解就适度了。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读懂课文,知道“数量词”,认识一些常用的数量词;能读记“一头牛”等6个数量词构成的短语。

3.认识偏旁反犬旁、鸟字边,能正确认读“多”等12个生字新词。

4.认识笔画“竖折折钩”,能正确读写“水”等4个生字,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认读“多”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水”等4个生字。

3.能读记“一只猫”等6个数量词构成的短语。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读懂课文,认识一些常用的数量词。

教学时数:

一至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先来玩比一比的游戏。

点名同桌各自拿出一件文具,比一比大小。

比一比男生和女生的数量。

设计意图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形式,利用游戏“作比较”引出课题,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热情,把生涩的逻辑关系转变为身边熟悉平常的身边,更直观、浅显易懂。

2.大小、多少都是通过比较才能得知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大小多少》。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提醒“小”“少”的读音。学生齐读课题。

二、图文结合,识字认字

(一)检测基础,激发自信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由于学生学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生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也为下面集中识字做好了铺垫。

1.出示本课生字,激励学生:老师知道大家平时认识了很多生字,看看这些词语大家认识吗?随着学生认读,把带有动物或水果图片的生字归类贴在黑板上。(如黄牛、小猫、鸭子、小鸟;苹果、大枣、杏子、桃等)

2.指名读,自由识记字形。

设计意图

个别指名读检测基础较薄弱的学生,通过前面的基础较好学生的认读,以及图片提示,为基础薄弱的孩子巩固知识。

提示:“黄”是后鼻音;“牛”是鼻音,声母是n;“只”是整体认读音节。

“猫”字的偏旁“犭”,你还认识哪些“犭”的字?你有什么发现?(猪、狗、狐狸……与动物有关。)

“鸭”字的偏旁“鸟”,你还认识哪些鸟字旁的字?你发现了什么?

(鸡、鹅……鸟字旁与禽鸟类有关)

师总结:字的偏旁与字的意思有关。

设计意图

反犬旁和鸟字旁是本课需认识的新偏旁,以点带面,认识偏旁和归类更多的生字。

3.采取多种方式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通过交流识字经验增强识字的自豪感。

4.学生自由认读生字,集体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学生说识字方法,教师点拨)

(二)学习韵文,识记“大”“小”。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教学生字时,把小韵文与反义词结合,借助带图的生字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反义词的特点,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同时,拓展更多的反义词,让学生去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

1.过渡: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这些字都能读出来。现在请你们再读读这两组字,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观察进行汇报)

预设:它们都是反义词。

2.同学们,你们的发现很有意义。现在老师带着大家到田野中看一看。(出示田园风光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在美丽的田野中谁和谁是好朋友吗?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黄牛和猫、鸭子和鸟、苹果和大枣、杏子和桃。)

设计意图

环节中多处设计让学生自主发现,目的是唤醒学生的学习自发力,参与进课堂中,做课堂的主人。

3.学习韵文。

引言:它们来比较,会有什么结果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小韵文吧!

(1)老师范读,同学认真听准字音。

设计意图

通过听范读,巩固识字认字。

(2)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点名学生读。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个别检测正音。

(3)这个小韵文有几小节?哪些小节里藏着“大”“小”这一对反义词呢?(板书:“大”“小”)

(4)引导读第一小节,提问:黄牛和猫比,谁大?谁小?(学生对比后回答,黄牛大,猫小)

(5)苹果和枣比呢?(苹果大,枣小)

4.用“大”“小”练习说一句话。

如:书包大,橡皮小。

飞机大,汽车小。

设计意图

运用既是识字的进一步提高,也是巩固识字的有效途径。和导入环节照应,降低难度。

5.指导朗读一、三节。把“大”“小”两个生字宝宝送回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师生合作读、做动作读)

(二)学习“多”“少”。

1.(多媒体展示第二组图)请同学们观察第二组图,从图中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呢?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发现了什么。

如:左边的鸭子多,右边的鸟少。左边杏子多,右边桃少。

2.引学: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识记“多”“少”这两个字?(加一加、记笔画等)

3.用“多”“少”练习说一句话。

如:我的铅笔多,他的铅笔少。

男生多,女生少。

4.指导朗读二、四节。

男女生合作读、齐读

(三)游戏形式,巩固识字

设计意图

游戏“对对碰”的游戏,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加深对生字的认识和对反义词的理解。

1.像这样的反义词你还知道哪些?(生汇报拓展)

2.反义词对对碰。

师:我们做个“说反义词”的游戏吧!

师:我说大。生:我说小。

师:我说多。生:我说少。

师:我说上。生:我说下。

师:我说里。生:我说外。

(四)认识量词,巩固识字

设计意图

设计有梯度的“字——词语——量词词组”,在认读中积累字词,理解量词的使用。

1.出示图片,跟读第一小节,再跟读“牛——黄牛——一头黄牛”“猫—一只猫”

2.只、头……在韵文中是量词。标注韵文中其他的量词。

3.你还知道哪些物品可以用这些量词来形容:一只(),一个()

出示“读一读,记一记”内容,引导自主读,开火车读,齐读。

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要用到量词。比如一()花,一()羽毛。

设计意图

迁移拓展,联系生活,积累生字,多渠道给予口语表达的训练。

(五)表演儿歌,巩固识字

1.学生练习读儿歌。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儿歌表演。

3.儿歌表演。

学生在班级进行儿歌表演。

设计意图

提供多样的口语表达机会,给孩子认字积累成果提供展示的平台,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三、指导书写,掌握字形

设计意图

学生认识一下田字格各个部分的名称,可以帮助他们今后写字时更好地掌握汉字间架结构,明确每笔起始、结束位置,为今后规范书写奠定基础。而教师的范写,又可以直观、清晰地再现每个笔画行进过程及先后顺序,对于刚刚学写汉字的学生来说,大大降低了写字的难度。

1.过渡:同学们对反义词掌握得这么好,相信字也写得非常漂亮、工整。

复习田字格的`位置名称。(课件出示田字格)

齐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

写好汉字它来帮,

左上格,右上格,

左下格,右下格,

横中线,竖中线,

各个方位记心间。

3.学生根据儿歌找到田字格每一个小格的位置,教师巡视指导。

4.出示会写的字,指导书写:小、少、牛、果、鸟。

(1)少:①复习笔画“丿”,教师写,学生书空。

撇:露锋起笔,稍停后即向左下出撇,略有弧度,中间部位不宜细,收笔渐提,慢出。

②书写“少”的笔顺。

③示范书写,讲清楚每一笔的位置。

④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要端正。

⑤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2)小:复习笔画“竖钩”“点”。

竖钩:①中锋下行;②提笔;③自右向左圆转;④顿笔;⑤逐渐提笔向左上平出锋。

点:向右下行笔,由轻到重,到结尾微微顿笔,逆向收笔。

(3)牛、果:竖在竖中线上。

(4)鸟:学习新笔画——“竖折折钩”。

语文教学课件(篇6)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搜集ABB式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认读生字,发现汉字与偏旁部首的关系。

4.熟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5.培养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

1.重点:习作。

2.难点: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快乐,产生对大自然、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学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大自然的图画。(教师)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习作:这儿真美)

一、游戏导入。

1.在习作之前,请同学们先说说自己搜集的关于写景的词语。

2.比一比谁搜集的词句最多,引导学生交流,帮助学生回顾积累的词句。

二、明确要求。

1.小组交流。

请学生展示图画,将自己身边的美景讲给小组同学听。

2.集体交流。

(1)指名上台描绘文中的图,及时进行评价与指导。

引导学生看课件出示的图,按照一定的顺序描绘。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随机板书: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

(2)再请一名同学讲述,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明白描写果园时不仅可以写景,还可以写人,并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讲述。

(3)教师抓住学生的发言,在习作的内容上继续给予指导。(例如,描写果园的文章里还可以写果园里的事情以及秋天的果园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3.学生习作。

学生根据要求,结合老师的提示进行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习作讲评)

一、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优秀习作,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佳作展示:

迷人的秋色

秋天多么迷人啊!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不过最美的当数田野和果园。

秋天,田野里的稻子熟了,远远望去,像铺了一地金子。沉甸甸的稻穗低着头,弯着腰,像是在向人们招手,高粱也熟了,火红的一片,直伸向远方,像是给大地镶了一层花边;大豆荚咧开了嘴,露出圆圆的金灿灿的大豆,更像是一个喜气洋洋的豆娃娃……这边菜畦里,番茄红、茄子紫、冬瓜绿,嫩生生、水灵灵的……地里,辛勤的农民一边擦着汗,一边笑眯眯地望着眼前的景象,仿佛在说:又是一个丰收的秋天啊!

田野里丰收在望,果园里更是热闹非凡。你瞧,果树上,黄澄澄的梨、金灿灿的桔子、红彤彤的柿子挂满了枝头。农民伯伯正满怀喜悦,或是踩在树上,或是站在凳子上,采摘着浸透了他们辛勤汗水的果实。箩筐里、菜篮子里、农用车上,都堆满了各种水果。他们想趁着这大好季节,把他们的劳动果实送到城市里,让城里的人也和他们一起品尝这丰收的果实,一起分享这丰收的喜悦!

啊!我爱秋天,更爱这迷人的秋色!

习作评析:作文向我们展现了两个地方的场景:丰收的田野、热闹的果园。语言生动、具体、想象丰富。可见,只有用心观察,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2.全班同学听后进行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二、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评议。

1.是否扣住“秋”。

2.是否按一定的顺序把内容写清楚。

3.用词、造句是否妥帖、顺畅。

三、讲评习作。

1.同桌之间互读互改。

2.要求:

(1)看看句子是否通顺。

(2)查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对错。

(3)词语运用的是否恰当。

(4)有没有表达出真情实感。

3.同学之间互相修改后,再读给小组内同学听,让同学们评一评。

4.集体评析,各小组推荐一篇佳作,全班交流评议。

四、修改誊写。

1.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2.誊抄作文。

五、小结延伸。

教师:同学们,习作是心与心交流的书面表达形式,选择真实的事例,抒发真实的感情,将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课后请大家把自己的习作给家长念一念,改一改。

第三课时

(语文园地)

一、交流平台。

1.学生自读“交流平台”,想想是否也有同感。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后感受。

3.在本单元的课文中找出这样的段落,读一读,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教师总结:以后我们在习作的时候,也可以学着这样写,抓住一句话,围绕一个意思写,这样可以写得更具体,更生动。

二、识字加油站。

1.结合图读一读这些词,注意加点的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2.学生读后交流:第一行的加点字,都是“虫”字旁,第二行的加点字都是“鱼”字旁。

3.说说“虫”字旁和“鱼”字旁的字都与什么有关。

4.你还能再写出带有“虫”字旁和“鱼”字旁的字吗?

三、词句段运用。

1.出示词语,请大家自由读一读。

①读了这些词语,你的眼前会浮现怎样的画面?请选择一两个词语说句子。

②学生小组内交流。

③指名说句子。

2.课件出示语句,请同学们试着说一段话。要求围绕这个意思来说。

①同学们看到句子后,小组内互相交流。

②指名汇报“车站的人可真多……”

③学生听后评价,也可进行补充。

④再试着用“我喜欢夏天的夜晚……”说一段话。

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古诗《早发白帝城》。师范读。

2.请同学们读第1、2句,说一说诗人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云,那里有多远,需要多少时间?

3.学生读后交流。

4.再读第3、4句,说一说沿路诗人听到了什么?体会行船之情,以及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5.指导朗读。

6.比赛背诵。看谁背得又对又快。

语文教学课件(篇7)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标题(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主题)

——副标题

(如果希望在标题中体现教学设计涉及到的活动主题、实际任务或作品名称,请统一在副标题中体现。副标题要注意言简意赅)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 2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 4所属的章节: 5学时数: 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着重说明个人对教材的认识、理解及分析) 2、内容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本班学生水平分析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简要说明教学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3、学情分析:(简要分析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及能力水平、对教学内容的了解程度等)

4、设计思路:(说明案例设计者是如何根据本教学主题及其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指导思想,设计教学方法的)

三、教学过程描述

(采用下述的表格式描述,尽量采用写实的方式描述教学过程的真实情景,尽量将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以及教学过程中某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现象和事件描述清楚)

四、教学反思 注意事项:

1、反思不仅要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点和成功之处,也要注意指出本次教

学活动激发的值得研究的课程问题、具启发意义的事件或教学实际实施过程中的缺陷。并就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思考,重在通过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

2、反思要突出重点,不一定面面俱到,建议采用小标题的方式提点反思的几个方面,不宜太多。要注意在事实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提升,不要单纯罗列事实和现象。但理论的总结又要注意语言通俗简明,并利用本次教学活动的具体证据来论证,不要长篇大论地引用他人文章,或脱离具体教学活动做笼统的理论阐述。

附:教学资源、学生学习过程及典型成果(可选)

教学资源包括:学案、课件及其他教学相关资源。 学习成果包括:学生课前、课上或课后搜集的资料;学生活动过程的图片等;学生的典型作业或制作的各种作品。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范例:

信息及其特征

一、基本说明

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一章第一节 5学时数: 40分钟(教室授课)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学科,知道信息技术学科的框架内容;了解信息的定义并理解信息的特征,能从具体案例中概括出信息的特征;初步感受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

2、内容分析:本课是开学第一课,需要给学生介绍一下有关信息技术学科的一些基本情况;同时本节内容比较简单,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有所深入地进行授课。

3、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水平差异明显,对信息技术学科有浓厚兴趣,但对信息及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定义及应用并不很明确。

4、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内容偏重理论,又缺乏理论的深度,如果只由教师讲解就会显得比较枯燥,因此本堂课的设计思路是从具体的案例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最后得出基本的结论,形成一定的概念,达到理解和应用的目的。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积极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反思

1、这节课可说是上得非常活跃。因为事先准备的资料比较充分,不同的学生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问题。例如对于第一个情境问题,学生的答案一开始五花八门,有学生说带笔记本(估计是看我上课是用笔记本展示的),马上有同学反驳:“怎么充电?”还有学生说用卫星定位系统等各种他们能想到的新奇的而我没有预设的答案,结果一开始课堂的氛围就非常热烈。

2、本堂课虽然是在教室上的,但也因此整体纪律特别好,学生虽然一开始因为不能上机,上课时有点沮丧,但不久就融入到问题的讨论中了。

3、本堂课内容较浅,由于时间问题,有些讨论的地方并没有预设的深入。其中需要完善的还有很多细节问题。

附:教学资源、学生学习过程及典型成果(可选)


本文的网址是//www.zf133.com/a/5811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