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作文 >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 >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

【#作文#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好书有不朽的能力,他是人类活动最丰硕长久的果实,在读作品时,您一定被其中的情感所打动。此时不写读后感,更待何时呢,有哪些值得我们参考的作品的读后感范文?想了解更多关于“北京法源寺读后感”的内容吗我们为您推荐这篇文章,只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如需决策请自行做出判断!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篇1】

原创: ---jifeijiang

《北京法源寺》构思于李敖坐牢期间,前后历经15年才得以完成。先来了解下李敖本人:

(1935年4月25日—2018年3月18日)男,字敖之,思想家,自由主义大师,国学大师,中国近代史学者,时事批评家,台湾作家,历史学家,诗人;台湾省无党派人士,曾任台湾”立法委员”,2008年任满,宣布退出台湾省**。因其文笔犀利、批判色彩浓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所以自诩为”中国白话文第一人”.

“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有《北京法源寺》、《阳痿美国》、《李敖有话说》、《红色11》等100多本著作,前后共有九十六本被禁,创下历史记录,被西方传媒追捧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批评家”.《李敖大全集》是他大部分著作的合集,共80册,凡3000万字。2005年9月访问大陆,在北大、清华、复旦三所顶尖高校发表了名为”金刚怒目、菩萨低眉、尼姑思凡”的系列演讲。

2018年3月18日,李敖在台北逝世,享年83岁。4月25日,李敖的儿子李戡在电视节目中披露了父亲的书面遗嘱。

本书取材地:坐落于北京,法源寺,初名”悯忠寺”,这是一座有故事的寺院,和一般的寺庙不同(书中有介绍),它的建立本身是唐太宗为了安抚征高丽的死难将士的英魂,清雍正时更名”法源寺”,取”法海真源”之意。1956年,寺内成立中国佛教研究所,1980年,寺内成立中国佛教图书馆和文物博物馆。是中国佛教协会下属的宗教博物馆。

法源寺坐北朝南,形制严整宏伟,六院七进。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内供弥勒菩萨化身---布袋和尚,两侧为四大天王。大雄宝殿上有乾隆御书”法海真源”匾额,内供释迦牟尼佛及文殊、普贤,两侧分列十八罗汉。

观音阁又称悯忠阁,陈列着法源寺的历史文物。净业堂内供明代五方佛。

全书字数不多,但读来时而令人深思,时而令人悲愤,时而令人扼腕痛惜。

在读康有为、佘法师辩证关于”善与不善”、”有所为、有所不为”、”个人和群体”的讨论时甚是精彩。”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有所为有所不为”,”个人只有和群体的大多数一起浮沉,才能免于被残忍对待”时,你会感觉在运用哲学、道家、佛学的思想方法辩证思维后,很多事情会有精彩而耐人寻味的发展方向,而不是简单地对立面。

在读谭嗣同、梁启超二人法源寺论佛,于佛前结拜时,你会发现有才之人的惺惺相惜,以及对家国何去何从的满心忧虑。

全书读一半之后你会发现清末时这群有志之士为国家,为人民做了多大牺牲,面临的挑战是多么困难,你会感到守旧派是多么让人憎恨而无能为力。最后以戊戌六君子慷慨就义,谭嗣同的一首: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的其所,快哉,快哉!!!

达到情感的顶峰。

全书结尾在给人留下很多无法考证的悬疑同时也道出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比如大刀王五和佘法师的真实身份,还原了二人的历史渊源和矛盾由来,最后以二人之死,小和尚普净(李十力)的叙述消解读者心中谜团。

历史的滚滚车轮从不会为谁而停留,一代一代人的努力,牺牲也不是简简单单的悄无声息,总会或多或少的改变历史发展方向,我们能做的就是汲取历史经验,就像谭嗣同与众好友、康有为与普净的辩论”改良”还是”革命”,只有实践了才能知结果。

读了整本书,我对现代历史人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不是简单的好坏,而是对历史背景的全面认识。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篇2】

读《北京法源寺》有感(一):百学必先立志

李海鹏初看这本书的名字,以为是写寺庙或是佛教的,本对此类书是提不上兴趣的,但当读完前几章后,却一发不可收拾,花了两天的空闲时间把它读完了。上课偷着看、回寝室打着光膀子看,中间若是断下,总感觉有什么不对,特别是在书中戊戌变法那一段,很是精彩,有点像小时追金庸武侠**的那种感觉,但不同的是,这里面的情景基本是历史事实,人物的行为也是真真切切存在的,而且他们所行的那种"义",是治世救国的"大义",这就与武侠**里的劫富济贫、英雄救美的"义"大不相同。

所以此书读着读着,你会有一种心潮澎湃、酣畅淋漓的快感。一则是被历史里的那些波折曲奇的故事所惊,一则是为历史中那些为国、为人民而牺牲的英雄身上的那种舍生取义、以身殉道的精神所叹。所惊所叹之余,不免会联想到当下的社会与自己。

如古人言:乱世出英雄。也许在这样以个和平的时代,很难找到像谭嗣同、袁崇焕、谢枋得这样牺牲和鼓励后代的人。

当然当今社会我们也用不着让谁去牺牲,以达到"以行启迪"的效果。只是叹于我们这个社会已少有那份坚持自我信仰的精神,少有那份出世淡然的定力,在多元价值观和娱乐文化的冲击下,社会变得更浮躁。

书中作者笔下康有为这个人物出现时,让人眼前一亮,好似是一隐性埋名的武林高手横空出世,那段与佘法师的对话很有意思,康有为谈到自己对"善与伪善"的看法,并与佘法师有一段争论,这让我想到了中国首善陈光标,按照佘法师的观点,陈想到而确实做了助人的事,尽管方式不正,动机不纯,但这做出来的就是善。记住,在马斯亚维里的君主制理论中有一句话:“目的总是证明手段是证确的。”

其实我是较赞成法师和马斯亚维里这种观点的。只要结果是好的,能够造福于人民,我认为这样做是正确的,尽管初衷和手段都不好。

从最开始与法师对话的交流中,我们不难发现康有为的学识渊博,其实书中几个大人物都是如此。康有为潜心修行五年,方才出山,这种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时机的人,试问当下又有几个?他还提到读经世致用的书,再看当今之教育,自幼在应试教育下学习物理化等科目,又有几个学子曾想过用其所学去做什么?

书中说,在那个时代读四书五经,扎小脚编辫子,是人民尚未开化的智慧。现在,应试教育能否体现已经开放的人们的智慧?值得反思。

"经世治用"这点对我感触很深,因为现在的自己也未打通自己的智慧,不明白自己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唯此只觉应多实践,结合理论读无字之大书。从书中那些英雄的读物来看,他们与我们的时代不同。

学习的目的不一样。他们想用他们所学到的东西来拯救和治理这个国家。现在我们大多数人都想靠所学谋生,挣钱过上更好的生活。让我想到了一句话:

"百学必先立志". 志向不拉高一分,想更快进步那是扯蛋。也许自己并不能树立如那些伟人那么大的志向,只希望能尽快找到目标,并为之努力,将来能运用所学做有益之事。

李海鹏记于

2018年6月24日

读《北京法源寺》有感(二):可敬可叹的先行者

马英志,20xx传播学院新闻课

同学借给我一本书,叫《北京法源寺》。作者李敖的大名不需多说,花了两天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后我感慨很深,不太了解李敖,第一次看他的书,不论其他,很是佩服他的学识。正如李敖自己所说,这是一本关于伟大丈夫的书,一本让人热血沸腾的书。

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读历史使人明智,这一历史使命同时完成了这两件事。

**讲得是戊戌变法前后的故事,围绕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几个主角展开,而谭嗣同则是最重要的人物。原来高中的时候对这段历史很感兴趣,谭嗣同的那两句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更是在课本上描了好多遍。随着高考的结束,谭嗣同的兴趣和印象变得模糊不清。现在,因为这本书,它被重新点燃了。

谭嗣同是世家**,父亲曾任清**户部郎中、甘肃道台和湖北巡抚等职。谭嗣同不同于一般纨绔子弟,他自幼饱读诗书,19岁开始走遍大江南北,游历风土,结交义士。谭嗣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者。他剑法高明,侠义不凡。

在当时清**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辱国条约的情况下,热血方刚的谭嗣同一心想寻找救国之路。在结识了梁启超和康有为后,谭嗣同为维新变法人士的规划和理想深深折服,同他们一起走上了改良维新的救国之路。这一小群仁人志士一起办学堂、开民智、办报纸、译著作,一片黑暗的中国,出现了一丝光亮,虽然势力微弱,却足够把黑暗撕开一道口子。

三十三岁就英勇就义的谭嗣同在佛学上的造诣很深。书中描写的的一大段谭嗣同和梁启超关于佛教中"回向"的对话很是精彩,虽然不乏演绎成分,但却确切地描写出了谭嗣同的佛学理念。在谭嗣同眼里,普世认为的出世并不是佛教的终点,出世了,路才走到一半,到了消极、虚无的境地时,就必须"回向",舍身为民,解救苍生。

打坐、念经都是形式上的功夫,佛门的大道是无形的。看破红尘后,再回到红尘,努力救世,却不在乎得失,这才是真正的佛。年轻的谭嗣同最终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自己对"回向"的执着。

只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顽固势力的阻挠,怀揣救国梦的志士们辛苦促成的戊戌变法在经过了短短103天的变革便草草收场。一百多年过去了,搞不清改革运动的细节和失败的原因。曾经的开拓者们是不幸的,时代的限制让他们只能作铺路者,而看不到最终的胜利,但他们的努力却是不可忽视的,没有他们的失败,就没有后面的革命成功,他们的失败是为了成功而失败,不是白白的失败了。

如果你能逃走,你为什么要留下来死呢?却从来不知道主动放弃生命需要多大的勇气,说一句"变法需要流血,请从嗣同始"容易,真正要做到又有几个人能够?书中还有一段残酷而现实的描写:

群体是健忘的,不确定的,忘恩负义的和残酷的。埋骨在法源寺的袁崇焕一生为明朝百姓呕心沥血,被诬通敌后,北京城的百姓全不顾他原来的贡献,争相去咬他的肉。开拓者们不会不明白,他们做的事业懂的人不多,很可能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但他们还是做了,国家如此,他们认为自己义不容辞,即使需要他们的生命。

即将在北京菜市口被处死的谭嗣同喊道:“你有杀贼的心,但你回不了天堂。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信仰"回向"的谭嗣同做到了舍身为民。对于那些争取民族独立的先驱者来说,不管他们最终是失败还是成功,他们都值得尊敬。洒在热土上的先血不会白流。字"复生"的谭嗣同,若能真复生,想必也会欣慰,不会后悔。

事实上自从读小学时开始,我就不愿翻看任何有关中国近代历史的书籍,秦汉的强盛,唐代的昌明,宋世的繁华,至1840年鸦片战争后,均已化作了一腔默默无言的辛酸,融入了一片欲哭无泪的屈辱。

然而,一直很敬佩的李敖出了一本叫作《北京法源寺》的书,朋友们大力的推荐,便一鼓作气的看完了它,掩卷深思,我不禁由衷的赞叹,我明白了,中国的近代历史,不仅有血,而且有泪——一腔火热的足以融铁铸钢的爱国热血。

翻开中国近代史册,虽有空谈误国的张佩纶,篡权窃国的袁世凯,出**权的李鸿章,但更有大义凛然的林则徐,以身殉国的邓世昌,谈笑赴死的谭嗣同……,正是这些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的业绩,使得中国近代历史,不是悲惨,而是悲壮。

诚然,中国的近代史有着屈辱的一面,它是用斑斑血泪写成的,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末世",仍有无数中华儿女,用满腔的热血,在浩浩的烈焰青史上写下惊天动地的壮歌,使原本苍白辛酸的历史,变得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可歌可泣。

滔滔万顷的黄海呵,你可曾记得,与舰共沉的邓世昌管带的铮铮铁骨?硝烟已散的虎门呵,你可曾记得,禁烟抗侮的林则徐钦差的浩浩正气?祖国大地呵,你可曾记得,为保护你,不惜流干血管中最后一滴血的英勇战士的耿耿忠魂?

当然记得!正是这些为国为民,前仆后继的英雄们——有名的或是无名的,年轻的或是年迈的——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爱国、护国、救国、强国,不惜丢官失职,甘愿让自己一腔沸腾的热血,在风烟中从容抛洒。历史是由人民和英雄书写的。

正是人民和这些扎根于人民,置个人利益于不顾,置生死于度外,舍身取义,无怨无悔的英雄们,用血用泪铸写了历史,才使得我们的历史,才使得我们的历史,变得如此的绚丽多彩。

这本书中记载了先辈们动人心魄的斗争业绩,读了之后,胸中豪情倍增。原来,历史就是这样,我们的前辈,都是这样,为了国家的未来和自己的梦想,最后一滴血。

或许,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也应该以这样一种激进和振奋的风格来编写,而不是不断地讲述我们的“衰落”:(

英雄可以死,美女可以变老,帝国可以衰落,岁月可以流逝。但这些饱含热泪与热血的爱国志士传奇故事,却永远不会被人们遗忘,将在这一片辽阔而古老的土地上的每一个角落里流传下去,鼓舞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用满腔的热血,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真挚的赤心,去实现先辈们为之奋斗的美好理想。

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梦想,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篇3】

作品简介:

《北京法源寺》,历史**,是台湾历史学家,作家李敖的第一部长篇**作品。李敖在狱中构思了故事大纲,1976年出狱后开始写作。这本书是1991年写的。**本文以北京市宣武区法源寺为例,介绍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大刀王五人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为振兴中华所做的努力和活动。

本书以大人物为主角,举凡重要的主题: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园、君臣、忠奸、夷夏、中外、强弱、人我、群已、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世济民等,都在论述之列。强烈地表达思想,内容丰富自是罕见p>

作者简介:

李敖,台湾著名作家、史学家、思想家。1935年4月25日生于哈尔滨,1949

年随父赴台。1954年考入台湾大学法律系,次年自动停学后考入台湾大学历史系。1961年,他挑起了中西文化的争论,从此成为文化界的风云人物。1972年和1982年两次入狱前后有6年多的时间。

李敖是台湾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他特立独行、傲世无羁。学富五车、才华横溢。

斗国民党,拒见蒋经国;战***,掘出党魁根。中西文化论争,他更是单英战群雄。他自称用白话文写作,500年前三名都是李敖;他自称学识渊博,身强力壮,他说自己是二十四年级之一;他很叛逆。

今天的李敖依旧谈笑风生地编着自己的全集、写着自己的新作。是耶、非耶,尽由他人评说。

读后感:

《北京法源寺》形式上是历史**,本质上却更象一部思想**。**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背景,以康有为、谭嗣同为主要人物的戊戌维新运动为重点。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人物内心独白和人物活动之外的叙述,**引入了许多思想主题,如生死、出入、官隐、朝野、家国、君臣、忠臣、中外、群体自我。

李敖并不否认这一点,他说:除非共产党加强只能由共产党表达的思想,否则它就没有什么前途。然而李敖的本意应该不是把思想加入**而让**这种艺术形式有更好的发展,只是因为他自己对历史、对政治有太多思考,要通过**,一吐为快。

在浩浩的历史长河中,李敖选择了百年前的这一时期来进行思想传承,用思想再现历史,从历史中挤出思想。

只是慕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之名,可一读就难以停住,五个小时,一气看完十八万字,看得眼冒金星而心里却是热血沸腾,久不能静……**开篇在北京城内千年古刹法源寺,丁香花开时,康有为出场,他时值青年,踌躇满志,想面见光绪,推行变法;**的结尾还在法源寺,暮年的康有为再次来到法源寺,时隔半世之后,百日维新的失败已经远去,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也早就舍生取义成仁。这时的中国,改良不再流行,革命风起云涌,只有法源寺内的丁香还香飘不散……四十年间,清**从现实的丑陋变成了曾经的黑暗;西太后从祸国的泼妇化作枯骨一具;中国的命运从看不到出路到望不见尽头;康有为从变法的先驱蜕变到保皇的古董,唯一不变的是那静山的古剎,在寒风中、在北国里、目睹一切之后,悲怆的伫立。

法源寺中、丁香树下、康有为的目光里--恢弘的历史的大幕仿佛徐徐拉开,百年的距在间缩近,史诗般绵长的旋律扣住后辈的心智,而历史的波浪涤荡出那些绮丽鼓动起丝丝渴望想要一窥究竟。康有为满腹经纶、殚精竭虑、穷其一生、矢志不渝;谭嗣同亦儒亦侠,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以牺牲生命完成自我。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岁月他们的精神之光虽不能将黑暗燃尽却可以把历史的大幕点亮。

老子说:路废了,有仁义;国乱了,有忠臣。看到康、谭,这句话更象是历史精英的荣誉,而不是哲学。

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转折口,多少个稍纵即逝的机缘或许就能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浸泡在历史片段中的个人只有在具备了足够的智慧和先知之后才能跳出片段的局限判断哪几环将决定历史的走向,而只有更少的人能有足够坚持去完成这种判断之后的执着。历史总是把这些任务中的一些交给无数的历史使命,那些准备接受这些任务的任有一种历史使命感。历史人物搬动着书页转向下一面,当书页以新的角度合上,历史人物化作书签。

有时,最初的愿望和书页最终合上的角度相同,于是功名可能模糊他们的信念;另一些时候,逆着书页的转动勉力阻挡,书页翻过后,剩下是纯粹的信仰,信仰或许不代表历史的方向,因为信仰的根基是那么非理性,但正因为如此,所以人才有更大的激情去追逐信仰。信仰是美丽的,美丽到足以看到信仰的痕迹会感到震惊。

谭嗣同之死或让人扼腕叹息,或让人敬佩有加,通过这些情素,信仰的威力被传达了出来。康有为的信仰也是坚固的,他坚信改良救国,无论在最接近成功的戊戌年还是在落魄的暮年他都深信不疑。谭嗣同的信仰表现为“激动人心”,康有为的信仰使他坚持下去。他们的信仰符合国家的命运。在历史辉煌的背景下,信仰之美令人感动。

谭嗣同为信仰而死,他信仰革命;康有为为信仰活着,他信仰进步。他们的信仰都是为了救国,他们的信仰显然产生矛盾。可是他们都为信仰鞠躬尽瘁,这一点又是统一的。

为信仰而死才是真正的意义。信仰本身比信仰的对象有更高的价值标准。至于信仰的对象是否正确,或是否值得为之牺牲,这是另一个问题。这种问题在情况发生变化后可能并不重要,甚至可能是错误的。在道德标准上,谭嗣同无可挑剔。他忠于自击的信仰,值得去死。即使他的信仰在几千年后显得幼稚可笑,他的精神也不会受到损害。

从这个角度看,康有为虽然没有牺牲自己的信仰,但他在几十年屈辱生活中对信仰的忠诚和追求是刻苦的,所以他的形象依然光彩夺目。

戊戌君子们明明触到了中国命运的咽喉却无力将其扼住,当他们跻身中国历史的潮头还未站稳身位竟然已被狂澜吞没。从展转在维新变法的风口浪尖到谢幕于辛亥革命的历史舞台。随着历史的起伏,康有为们心路九曲、千回百转。

在法源寺,康有为曾向法师表白自己的“康”取《尚书》“康济小民”之意;还是在法源寺,谭嗣同邂逅梁启超时更是借己之口说出了李敖的信仰基础,通过佛教和爱国途径作者找到了自己还算满意的归宿,主张已成‘菩萨道’的人,还得‘回向’人间,由出世回到入世,为众生舍身,这种‘回向’后的舍身,才是真正的佛教。同样的救世救民的思想,使康、谭两人在为信仰矛盾而死前并肩作战。那也是短短的一百天。在历史道德中,让不同的信仰表现出和谐。

来世原作戊戌变法的一分子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篇4】

这是一段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历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我自高中时代开始接触并很喜欢的一句话,最初是形容孔子的,我很欣赏也很认可,很多事情虽明知不能成功,但不能不做,正是仁人志士们一次又一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绘出了有情有义的历史,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更是如此。

谭嗣同——明知改良行不通,但依然投身于改良事业;明知不必非死不可,但依然英勇就义!对谭嗣同我是极为佩服的,他的这种性格或处世之道也是我所认可的,虽然改良之路行不通,但必须得有人去走这条路,来证明此路不通;读后感·虽然明明可以不死,但必须用自己的死来唤醒沉睡的国人,去做的意义远大于结果的成功。

这是谭嗣同狱中之作,他死得从容不迫、死得大义凛然,为了不牺牲更多保护自己的人而不逃走,因为没有救出光绪皇帝而甘愿受死,为了帮父亲开脱伪造书信断绝父子关系,甘愿自我牺牲,让梁启超等人受日本大使馆庇护以图来日再战。

斯人已逝,悟已往之不谏,以史为鉴,知来者之可追。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篇5】

法源寺原名叫悯忠祠,法海真源的题字也只能说明这座建筑历经过沧桑历史。从康有为来到北京决定变法开始,历史的车轮就滚滚向前,以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向着混乱、迷惘、希望和鲜血走去,中国百年耻辱的转折点也随之而来,1840年到1949年以一种宏大的画卷包裹了4万万中国人的命运,几乎无人幸免。

夸奖的地方不多说了,尤其是历史考据已经纵向、横向历史串联的故事尤显功底,现代的文学、剧作、影视等创作都缺乏这种考据的细心。更何况这段清末民初的变法在我们的印象中非常模糊和单薄,“戊戌变法”中的公车上书和“戊戌六君子”慷慨就义虽然充满了激情,但正如教科书上写的一样,忽视了主要矛盾,忽视了底层百姓能产生的积极作用和动力。没有充分结合中国的国情,但作为一种改良实验的路线还是值得肯定,有历史上定位与价值。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802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