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作文 > 苦难辉煌读后感 >

苦难辉煌读后感通用

苦难辉煌读后感通用

作文上稚嫩的文字总是记载着青春的模样,作文考察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写作文没有词汇,一提起笔来就觉得很难写。写好一篇作文,到底需要什么技巧?考虑到你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苦难辉煌读后感通用”,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此外,您还可以浏览作文栏目的阅兵的观后感九篇

苦难辉煌读后感 篇1

读了金一南所著的《苦难辉煌》一书,让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革命的历史,有了更多、更新的了解。一些我们以前不知道或不知道的不同历史在本研究中得到了丰富和重新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仅是一部苦难的历史,更是一部光辉展示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道路上,在自身成长壮大的过程中,将信仰、意志和智慧运用到了极致,发挥了神奇的力量,拯救了中华民族,不愧是中国革命事业的领导核心,受人敬仰。

下面的文字描述,是通过学习《苦难辉煌》一书得到的新发现,是对以前的知识的更新,仅摘录几段,就可以说明中国共产党当时面临的严峻历史时刻:

孙夫人宋庆龄问孙中山,为何需要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孙中山回答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鲜血液”。

孙中山想要新鲜的血液来拯救国民党,但不想取代它。孙中山信奉三民主义,一个国家一个党一个领袖,他不想看到国民党以外的另一种政治力量。我不想有任何力量去对抗国民党。

孙中山允许共产党人成为国民党的行政委员和部长,而不是国民党的督察。他想通过**监委执行纪律对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有所防范,所以才有了10名监察委员会全部由国民党员担任的精心安排。

从本质上讲,国民党的团结政策是团结俄罗斯政策的产物。孙中山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把少数党员吸收进国民党。

孙中山与共产党人的决裂并非没有准备。他认为,只有在国民党的领导下,才能防止共产党人制造阶级斗争。

“若共产党而有纷乱我党之阴谋,则只有断然绝其提携,而一扫之于国民党以外而已”。此段话,如不注言者姓名,你敢相信这是孙中山说的吗?

国民党的这些底数,当时连共产党人的领袖陈独秀都一无所知。

陈独秀加入国民党后,便以国民党员的身份在《向导》报上批评孙中山与奉系、皖系军阀建立反直系军阀的“三角联盟”,认为这是走老路,希望他回到依靠工农革命的道路上来。孙中山对陈独秀的批评非常生气。他只要求新加入者服从他,不能接受他们所谓的意见。他几次对马林说:

“共产党人既加入国民党,便该服从党纪,不应该公开批评国民党。如果共产党不服从国民党,我就开除他们。如果苏俄支持共产党,我会反对。

陈独秀深感意外。1924年7月14日,他给维经斯基写信说:“我们不应该没有任何条件和限制地支持国民党,只应当支持左派所掌握的某些活动方式,否则,我们就是在帮助我们的敌人,为自己收买(制造)反对派”。

陈独秀的话在当时是极端的,后来尖锐,今天深刻。民主的伟大先驱不是共产主义者。孙中山的最终目标是中国的三民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今天,我们很多作品都把国民党总理说成是共产党员,这是对历史的歪曲。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今天,回顾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革命实践,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决定世纪本正确的。没错,因为这一决定为北伐革命的成功埋下了种子。

而在正确前要加“基本”二字,因为它仅仅简单提了一下“不能以取消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面貌为代价”、“毫无疑问,领导权应当归于工人阶级的政党”,却没有任何具体的安排和可行的措施,实际上是不相信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和能力,由此也埋下了大革命失败的种子。

1927年4月收到中共**报告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的消息后,斯大林的第一个反应,是立即回电询问蒋介石身边的苏联顾问鲍罗廷“是否属实”?是否可以“对蒋介石作出某些让步以保持统一和不让他完全倒向帝国主义一边”?

要求共产党人拥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与国民党作战已经为时已晚。

斯大林忘记了,当最初中国共产党人提出要求建立武装的时候,他是如何不以为然,而把援助的**都给了国民党。

1926年“三二〇”中山舰事件后,陈独秀曾经产生“准备独立的军事势力与蒋介石对抗”的想法。当时正好有一批苏联军火到达广州,陈独秀立即派彭述之代表中共**到广州和国际代表面商,要求把供给蒋介石、李济森的这批军火匀出5000支枪武装广东农民,深得斯大林信任的苏联顾问鲍罗廷不同意,认为中共应将所有力量用于拥护蒋介石,巩固北伐计划。

被毛泽东称为“五四运动时期总司令”的陈独秀,在大革命时期固然有他的错误,但面对共产国际作出的一个又一个决议,有时明知不可为,也要放弃个人主张而为之,大革命失败后他还必须承担全部责任,这就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了。

**后个人反省期间,陈独秀经常念叨的一句话就是:“中国革命应该由中国人自己来领导”。

共产国际和联共指导中国革命,出发点和归宿点从来是以“世界革命的中心”——苏联的利益为核心,在中国寻找到能够与苏联结盟的力量以分散帝国主义压力,保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安定安全。

甚至为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提供大力帮助,促进北伐革命的蓬勃发展,这也是来自苏联国家利益的要求。后来的李立三一口一个“暴动”,指手画脚地要求“苏联必须积极准备战争”,“从蒙古出来,援助中国,向敌人进攻“,要求置苏联自身安危于不顾,全力配合中国革命,真是令共产国际和联共惊讶得目瞪口呆了。

李立三的思想完全脱离实际,给中国革命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根本的手段进行国际干预:停止发展中国共产党活动资金。

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受到的最严厉的制裁。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证明:一个政党、一个社团独立与否,并不在其领导人的主观意念如何,而在是否具备客观条件。中国共产党人要想改变这种对共产国际的依存关系,不仅有赖于政治上、军事上斗争经验的日益成熟,更有赖于经济上找到立足之地。

后一条更为关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毛泽东最终为中国革命开辟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十月革命给我们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了部分经费。但没有武装分离主义政权,没有农村包围城市,政权内部没有枪管。

第一个上山搞起工农武装割据、在井冈山游刃有余的毛泽东,用**的批判给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最有力的批判的**,也为世界革命开创了一条“毛泽东道路”。仅此一点,功在千秋。

苦难辉煌读后感 篇2

这次王朝的覆灭看起来好像有些与众不同,它是真的被倾覆了,帝王的威严被狠狠的摔在了地上,而长久以来被奴役的人们已经忘记了反抗的能力,只能任人宰割,并且把一切都认作是命运的安排。在各方强力的撕扯下,刚刚苏醒还不能完全站立的国度就要拖着它的子民坠入另一个深渊,这实在不是一个很好的状况,事实上,它已经坏的不能再坏了。

悬崖勒马止步回缰

不管结果如何,第一步都值得尊重。孙中山先生正是用其坚忍不拔的精神,为领导中国的革命斗争鞠躬尽瘁,令中国脱离了万劫不复的边缘,并提出三民主义以期能光复中华。然而历史总是不合时宜的展现它的幽默感,有些路越走越艰难,却会让人以为那是因为正确的一方历来都是备受排挤的,最后却发现也许那并不是最对的路,只是早就已经无力挽回局面,只能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屡次试图纠正。

时局惨淡,军阀混战,洒向人间都是怨,这又是一个始料未及的结果。不同的是,人们变得更加聪明和强大,所以战争更难有结果。战争的主导者们接受了新的社会秩序并不代表就能接受自己跟普通人享有一样的地位,权利之争还是无可避免的变成了主旋律。

看到又陷入了另一个类似的泥潭,我不知道看似偏离的方向,但可能离真正的出口越来越近。

峰回路转破茧而出

有这样一群人,无论什么朝代,都处于社会最底层,无论谁人冠冕,都是蝼蚁一般的存在,没有人正视,更没有人去关心他们的诉求和生存的权利,所以忽视了这样的人脆弱也顽强,经受不起什么伤害,给一个平和的环境又能生存下来。终于有人看见了这仿若来自深渊的微光,看到了这群在夹缝中生存的人们,愿意去关注他们、了解他们、融入他们,并以无匹的领导力和预见力唤醒他们的力量,走出深渊,以着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精神去做新中国的奠基者。

这样的一群人用着苦难的过去给自己结了一层厚厚的茧,起着保护的作用,然后时间久了,就变成了不透气的牢笼,只待能有太阳般的光和热去融化掉这层坚实,给他们破茧而出的能量。这种能量足以改变世界,正如毛主席所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峥嵘岁月不复苍茫

经过了这许多的坎坷和荆棘,我们终是走到了一条光辉万丈的大路上,这是数不清的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所铸就的。好在事实证明它不再是历史的另一个玩笑,虽然过程更为艰难,也更加曲折,能正确领导方向的人终是牢牢的把握住了斩妖除魔的利剑,带领广大劳苦人民战胜外来侵袭和内部的压迫,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渐渐过往的一切变的模糊而遥远,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同样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能作出正确的选择的人总会有判断失准的时候,可是我们习惯了信任之后就好像越发变得难以忍受错误,是我们将自己带入了思想认识的误区,历史的正确与否从来都不能简单的归结为某个人的责任,同样不能因为出现一些小的插曲就急切的否定过去。

新中国走过的峥嵘岁月并非什么不光彩的事,反而正是过去与现在的这种对比凸显了中华人民的伟大和在复兴之路上的超卓成就。正是这些先民改写了历史,使今天的风景如画,不再辽阔。

凤凰浴火重生辉煌

所有的动荡和不安已经成为一段新的历史,最后你可以享受胜利的甜蜜果实。通过所有的努力,世界人民可以听到东方的声音,见证中国速度的奇迹。并且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建设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不仅仅是用文字将自己区别开来,而是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的与众不同的创新。

重生的中国自有一番气度,不因蜗角虚名而沾沾自喜,不因蝇头小利而气急败坏,而是以谦逊又坚定的态度稳步前进。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坚强的政党,曾领导过众多决定中国命运的革命运动,最终奠定了其无可置疑的领导者地位。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不能因为不好的一面就否定全部,我党也是在革新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改变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时间,而不时间立。没有什么重大而稳定的变化可以在一夜之间发生。前方的道路未知,需要慢慢探索。

在日益复杂的形势下,我们应该坚信,我们终将迎来一个辉煌的未来。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谨以此文献礼我党成立九十一周年。

苦难辉煌读后感 篇3

20世纪的世界东方,最为激动人心的,莫过于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这一历史命运的大落大起。这一命运形成之初,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联共与共产国际,日本昭和军阀集团这四大力量,以中国大地为舞台发生了猛烈的碰撞。毛泽东,斯大林,蒋介石和昭和军阀集团同处于一个时代,他们身后所代表的三种主义在中国冲撞与较量绝非历史巧合。外部的围追堵截,内部的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以及不尽的跋涉,惊人的牺牲,大量的叛变,中国共产党人正经历如此地狱之火,带领中华民族探测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深度和时代宽度,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中最富史诗意义的壮举,中国革命由此成为一只火凤凰,从苦难走向辉煌。

伟人其实也是凡人,没有神的智慧与力量,不会天生事事正确,难免也会犯下一些错误,难免也会打败仗,走弯路,他们也会有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时候,也会出尔反尔,也会拉帮结派,只是这一切被太多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所美化,剪切了,反倒是给人一种距离感,模糊感,平面感。纵观整本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介绍,我不禁感慨:伟人又的的确确不平凡,无数历史场合的大浪淘沙留下的仅是具体钢铁意志和胆魄之人,我们细细品味,就不难发现伟人的过人

之处,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能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对身处境域的清醒认识,耐心听取他人意见,并从中做出取舍做出最后的正确选择,这一次次的选择都将自己引上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两万五千里长征,精炼出的是一种民族之魂,无论再艰苦,有再多的磨难我们都能从容面对,最终坚持下来的几千精锐,他们经历了苦难,改变了中国民族的命运,铸造了辉煌!

看到书中对于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描述,仿佛将我带到了那个食不饱,穿不暖,日夜兼程的苦难岁月。长征的艰辛我们很难感同身受的去体会,我们只能通过一些对当时境域描述的文字或影视作品中感受,如《一袋干粮》《金色的鱼钩》《七根火柴》让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到了长征的艰苦条件,这使我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生更应体会到现今优越物质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无浴血奋战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他们的光辉事迹和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每当看到我们老一辈革命者的光荣事迹,我心中总是无比的崇敬他们。他们中许许多多为我们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让人敬佩万分。走进新时代、迎接新挑战!我们青年一代要继续的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传统,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弘扬永不褪色的延安精神,以此指引我们的工作和事业,坚定我们为国奉献,为人民服务的忠心,早日将自己打造成一名合格的中国军人。

白求恩也好,李德也好,这些外国人来到中国,真心实意的帮助中国革命,难免在不了解情况,甚至在根本就不理解情况之下,从原有的条件,环境,从他们原来接受的知识和收到的训练出发,发出一些对我们革命情况不尽适合的命令与指令来。关键在于我们的态度,我们学习他们的经验,发挥他们之所长,引导他们制订出适合我国革命的道路,用事实与实践使洋为中国之所用,一切从实际出发,指定出一套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与发展道路。我们作为当代国防生,同样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应该盲目的借鉴别人成熟的管理,学习模式,生活模式,要积极的探索适合自己,切实对自己提高有帮助的实际方式,从实际出发,逐渐形成一套只为自己所适应的模式,正如同在清华百年校庆之中对我们青年一代提出的希望那样:“要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 这本《苦难辉煌》是金教授积累一生只所学所做出的总结,其中独立的缜密思考让我受益匪浅,做人要作有心之人,做事要认认真真,不能半途而废,做事要脚踏实地,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自己的风格,人活着要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不可人云亦云,不能说的多做的少!

缅怀先辈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后人,重温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我们要以革命先烈的斗争精神为动力,努力提高党员素质,立足本职,以高质量地做好本职工作来缅怀革命先烈,我们要学习和弘扬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革命精神;学习他们对理想信念无比坚定,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优良作风;学习他们严于律己、公道正派、始终如一的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弘扬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精神是我、也是我们许许多多青年一代要用心去培养的爱国情操。作为新世纪的中国国防生,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崇高精神,紧紧跟随时代发展潮流,加强学习,提高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

我们经历了苦难,更应该牢记这苦难,这必将激励着中国一代又一代的爱国青年为中国之复兴而不懈奋斗!

苦难辉煌读后感 篇4

回顾历史,中国有无数次“革命”。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的君主立宪,孙中山的建立共和,五四运动*孔家店这些都没有挽救中国,最后还是社会主义挽救了中国。

1921年中国***成立,建党时共有53名党员,中共一大只有13名代表,在1927年南昌起义28000多人只剩下800人后才建军,在22年后中国***拥有了百万雄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虽然成立了,但是国民生产总值低下,1952年我国工业水平低于英国1800年、法国1890年的水平。人口平均只及英国18世纪后期的水平,相差将近200年。但是中国国力增长非常的快,经济建设取得极大成就。直达2004年,经济总量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05年连续超过英国、法国,2008年超过德国,到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苦难之后是辉煌,不经历苦难,哪里来辉煌?历史给中国***人的磨难,超过了所有其他政治团体和党派。中国***成立之初,谁也不会想到就是那个仅仅只有50人的小团体、小组织,渺小的力量,迅速发展壮大,更是成为了中国以后发展的领导力量。在异常艰苦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中国***领导着中华名族就像是一只浴火的凤凰,在历经了苦难和挫折之后走向辉煌与胜利。这靠的是一批不怕苦、不怕死、脚踏实地、一心一意为了人民群众的***人,靠的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不禁感叹到:生活在现在的和平年代的我们,已经无法想象天上敌机轰炸,地上敌人围追堵截是什么样的场景;也无法想象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中翻过皑皑雪山,淌过湍湍急流……是何等的危险。想想现在的我们,那种精神、信仰不正是我所缺的吗?口袋富足了,精神却匮乏了,房子变大了,心灵却渺小了。我们读着历史,却在忘记过去,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党的苦难与辉煌吧,让他们来洗涤我们的心灵,来鞭策我们的灵魂。

生活在现在的和平年代的我们,不需要像先辈们那样抛头颅、洒热血,不必嚼树根,不必穿草鞋。但是我们作为后来人,必须做好自己的职责续写历史,接住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自己的历程,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做好历史的传承者,促就我国的辉煌。

苦难辉煌读后感 篇5

我们今天思考如何在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这一重大课题,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对每一位共产党员思想、精神、品格教育,使崇高的信仰转化成内心的自觉。作为一名上班族,我从这本书中看到的是做好工作的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和现实性。我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是直接服务群众的工作,这更要求我必须认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和统一,将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转化到具体的实践中。

理想于现实的统一在于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存在于现实中,超越现实。如何克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我们的理想信念能够代代相传、经久不衰?《苦难辉煌》这本书告诉我们,除了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之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是取得胜利必不可少的因素。

这本书对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在中国存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应该说,一路走来,我们党和军队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取得了无数辉煌胜利。毛泽东的伟大和非凡,不在于充满佛光和精神的神化计划或预言,而在于他的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

这是共产党人最生动的灵魂,是我们党员干部应当坚持的信条。

从苦难到辉煌,中国历经百年沧桑。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虽无法回归到战火纷飞的岁月,感受碧血丹心的赤诚,但是,历史的足迹、责任的担当时刻警示着我们必须要坚持共产主义的信仰来指导国家和民族前进的方向,认清形势,与时俱进,要善于用宽广的世界眼光来分析中国发展变局,善于用系统的全局思维来运筹国家发展战略,在错综复杂的国际战略博弈中肩负起中华民族的历史担当。

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蓝图展现在我们面前。作为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和认识党的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坚定信心,具有高度的实践意识。立足本职,积极投身到日常工作实践中,把坚定信念转化为具体行动,将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紧密结合,在本职工作中去发挥才干、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只有坚定信念、为国为民者,才堪称民族的脊梁,才可能不惜以精神之苦难铸造思想之辉煌。

苦难辉煌读后感 篇6

去图书馆借书,金一南将军的《苦难辉煌》吸引了我。书本以翔实的史实、散文的笔法,将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革命的雄浑壮阔、艰苦卓绝呈现在我面前。

书中讲述了上个世纪的中国,各种国际势力在中国倾轧造成了中国错综复杂的政治局势。在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李立三、蒋介石等等,每个人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有一些无名英雄,他们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奉献了自己血肉。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革命的火种引燃在这块劫难缠身的土地上,他们不断的探索,历经炼狱之火,硬是将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带领导到世界的大舞台上,实现了从困难走向辉煌的华丽转身。

《苦难辉煌》重点详实、生动的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前后的历史,记录了革命战争中许多伟大的历史人物,在中国历史紧要关头,他们对真理的追求,对中国之路的探索、也记录了他们的失败和在失败中奋进崛起。书中,毛泽东率领的工农红军,既要摆脱国民党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又要面对党内争论、妥协、分裂、弥合。正是通过万里长征这一艰苦卓绝的历程,通过严酷的围堵、漫漫的跋涉、惨痛的牺牲、锥心的背叛形成的考验,中国共产党人完成了史诗一般的伟大壮举。如同毛主席所说:长征就是播种机、长征就是宣传队、长征是宣言书。而支持中国共产党人走过这艰苦卓绝岁月的并最终走向辉煌的原因,就是他们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不息追求。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那段历史已然过去,但是共产党人追求的民族复兴理念没变、为人民谋福祉理念没有变。新时代下,我们一部分人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耽于享乐,忘记了党和祖国赋予自己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以法规治国,以党章治党,不断发声要求每一名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一名普通职工,我们要不断夯实自己的政治素养,提升自己的政治觉悟,时刻牢记,我们能够享受现在的岁月静好,是无数的革命先烈斗争而来的,是无数的建设者奋斗而来的。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我们要坚定不移的拥护党的领导,在自己的岗位上拼搏奋斗,用自己的汗水再续写祖国的辉煌。

苦难辉煌读后感 篇7

近日,我和全镇干部集中陆续收看了大型记录片《苦难辉煌》,该片讲述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近代史,是一段苦难史。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主义的大山,但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两座大山仍然落在中国贫苦农民的肩上,中国仍然是千疮百孔,军阀割据,日本侵略中国,人民无法生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华民族由东亚病夫变为了东方巨龙,沉沦到百年的中国走上了复兴之路。

通过对辛亥革命后中国近代史进程的全景式揭示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先烈,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

中国革命的胜利,来自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正是那些有着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的共产党人,在经历了敌人的包围、内部的纷争和妥协、队伍的架桥合分裂、长征的艰苦征程后,以巨大的牺牲挽救了革命的种子,带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光荣。在和平年代,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通过为人民服务的不懈努力,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革命的胜利,来自中国共产党人的决心和坚强意志。面对南昌起义即将崩溃的部队,朱德力挽狂澜。他鼓励军队,只要军队保持力量,就有办法进行革命;黑暗是暂时的,共产主义一定会胜利。

在全体官兵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群众情绪低落的时候,朱德指出了革命的光明前途,增加了群众的革命信念,保持了南昌起义的革命火种。从此以后,星火燎原,这支南昌起义余部发展成为了所向披靡的人民解放军。目前,发展是绝对原则。广大党员要创新、改革、发展,加快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全体中国共产党人不屈不挠、不懈努力的结果。最不可能避免的是错误,最有价值的是改正错误。一个伟人决不是不犯错误的人,而是能及时改正错误的人。

土城失利,红军立即放弃北上改为西渡赤水。在西渡赤水的失败中,红军立即转战川滇黔边境;在进川的失败中,红军立即奔赴陕北。长征的困难在于红军在追剿国民党军阀和地方军阀的过程中,犯了许多错误,打了许多仗。

但是,红军领导人实事事求是的人,坚持真理,随时准备改正错误。他们脚踏实地、灵活决策,一次又一次地把危机变成安全。凭着战胜死亡的超强决心和求胜的钢铁意志,工农红军培育了那个时代最顽强、最耀眼的生命力。当前,我们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扬实事求是、批评自责的优良传统,及时纠正改革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为建设繁荣幸福的新三江而奋斗。

通过观看《苦难辉煌》历史记录片,使我再次深刻地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

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更加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多党合作制度的原则。对于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要立足本职,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为振兴国家富强作出贡献。

苦难辉煌读后感 篇8

苦难辉煌的密码

——《苦难辉煌》读后感

金一南教授以超越时空的战略视角,以世界东方为舞台,以二十世纪早期的东亚国际政治格局为背景,以中国共产党如何在万般苦难中产生、不断挫折中成长、反复失败中成熟为主线,以代表各方势力的历史人物为主角,用挖掘历史真相的写实手法,将各方纵横捭阖、冲撞较量而演绎出来的波澜壮阔的史实,进行了详尽的全景式展示。《苦难辉煌》,这是一本比较耐看,特别是值得阅读的书!

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会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不确定性,有的会感受到历史的残酷与命运,有的会感受到信仰与激情,有的会感受到困惑与鄙视。给我最大感受与启示的是:“正确而坚定的共同信仰、实事求事地行动,是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苦难,最终成就辉煌的历史必然!

”启示1:正确而坚定的共同信仰是一切成就的根本保证

没有由正确而坚定共同信仰成员(特别是政党领袖)组成的政党,是岌岌可危的,中国共产党历经十余年血与火的艰苦考验,在付出了几十万人的生命代价以后,沉沦者出局了、叛变者淘汰了,坚定者更加坚定了!历经苦难浓缩、精华得以留存,大浪淘沙始见金!正是信仰的巨大力量,使得党哪怕是损失了90%以上的力量,仍能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反观当今社会,当奢侈成为时尚,当小资成为情调,“物质”成为整个社会所追求的唯一目标。缺乏信仰不是当今社会最大的问题吗?正确的信仰是方向!

坚定的信仰是前进动力!共同的信仰是凝聚团队的强大粘合剂!对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很难想象一群没有信仰的人会一企完成什么!

同样,一个没有信仰、无意识、随波逐流的人,能为国家、社会、企业做出巨大贡献,也是不可思议的!

信仰对于我们联合公司的特殊意义在于:一个企业一定要有一个共同的“愿景”、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通过这种愿景明确目标、凝聚人心,企业与广大员工一道共同发展。我公司过去二十年的发展历程表明,我们已经趟过曾经的困难,正在努力迈向明天的辉煌!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找到并定义了自己独特的信念(愿景+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如何保持和强化这种信念,使之成为公司转型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将是值得我们公司长期关注的重大课题!

启示2:实事求是地行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然路径

《苦难辉煌》中写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了部分经费,但没有送来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就要求当时共产党的领导人审时度势,结合实际,研究和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革命之路,而不能照搬国外的经验。

什么是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01页)。一句话,就是看到事物的本质,研究和掌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光有信仰而没有实事求是的行动,决不会成功!《苦难辉煌》用血淋林的史实告诉我们:理想主义、主观主义、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唯上主义、左倾盲动、右倾绥靖等等不实事求是的行动,危害极大!

幼年、少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行动试错史”、“苦难探索史”!但正是这样一段历史证明,失败是成功之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实事唯一据的行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由之路。

党的幼年时期(1921—1927年),党特别是党的主要领导人频繁更迭并由于自身不成熟,既没有看清事物的本质,也未掌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典型的教训就是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没有及时看清蒋介石的反动本质,也没有掌握“要把枪杆子抓在自己手里”的内在规律,大批的党员革命群众手无寸铁被残酷杀害,导致党第一次国内革命的大失败,革命力量几乎损失了90%。通过这一苦难实践,我们党掌握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铁血定律,之后才有了南昌起义的一声枪响,创建了革命军队的辉煌起点。

党的少年时期(1927—1935年),党的主要问题是军事斗争的模式选择问题,一是照抄素苏俄的城市暴动模式,还是走“农村包围城市”模式;二是走李德式的阵地战模式,还是走毛泽东式的游击战模式。应该说,这两个问题长期困扰着党的领导。南昌起义和广长沙起义的失败,使党走向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现实行动模式。第五次反运动的彻底失败,导致了党的第二次国内革命的大失败。在近90%的革命力量再次丧失后,党选择了毛泽东式游击战争的正确行动方式。

一部《苦难辉煌》,其核心内容就是党如何从挫折、失败、苦难中艰难前行,通过反复试错,最终摸索出了实事求是的三大行动方略:“枪杆子里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游击战争”,同时选择了创造性地提出三大方略的核心人物毛泽东作为党的领袖。至此,党走过了14年的苦难历程,开始迈向了从胜利走向胜利(1936-1949年)的辉煌征程!

实事求是的行动对于我公司的特殊意义在于:我们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已经处于青壮年阶段;面对纷繁复杂的公司内外部发展环境,我们需要时时刻刻高举“实事求是”的大旗,审时度势、开拓创新、转型发展,不断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探索新路思路,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从辉煌走向更大的辉煌!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我们看到太多的苦难!以及苦难导致更深的苦难!不是所有的苦难都会必然产生辉煌,这其中的缘由何在呢?

《苦难辉煌》一书已经给了我们答案,那就是: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曲折的苦难历程,历史的经验证明,发展的道路从来不是光明坦途,而一定是充满坎坷,这就需要我们把握最核心的两点:一是树立并坚定的坚持正确的信仰、目标,它一切成就的根本保证;二是坚持实事求是地行动,它是一切成功的必然路径,而别无它途或捷径。

高尔基在《海燕》中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因为,面对苦难,他找到了光辉的准则:信念!行动!!

苦难辉煌读后感 篇9

《苦难辉煌》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诗,是第一本把中共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的书。这本书给读者以种伟大的精神,蕴含在波澜壮阔、跌宕起伏、错综复杂、舒适的宏观历史场景中。

金一南将军的这本书,让我真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历尽磨难,带领中华民族探索到前所未有的历史深度和时代宽度,最终完成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这一中国历史上最富史诗意义的壮举,中国革命也由此凤凰涅槃,从苦难走向辉煌。

细读全书,其间悲壮激烈的场景叠现眼前,让人心血澎湃。正如书中所说,任何国家都需要自己的英雄。真正的英雄有着深刻的悲剧意义:播种,却不参与收获。这就是民族脊梁。

我坚信,今天为中华民族复兴默默工作与坚忍奋斗的人们,必能从我们的过去吸收丰富的营养,必能从我们的民族脊梁身上学到更多。

1、 实事求是是从苦到荣的思想保证

实事求是是共产党的思想精髓。书中写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了部分经费,但没有送来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这就要求当时的共产党审时度势,结合实际,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之路,而不是一味照搬国外的经验。

历史经验证明,发展道路从不平坦光明,而是充满挫折。中国革命胜利是因为“走自己的路”,改革开放成功是因为“走自己的路”,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要靠“走自己的路”。

这些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日益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和众说纷纭的国际**,我们更须把实事求是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保持沉着冷静,踏实走好自己的路。

2。坚定的信念是从苦难到荣耀的不竭力量

坚定的信仰来自磨砺,尽管只有“小米加步枪”,尽管人数不占多数,但是坚强不屈、百折不挠却早已昭示了共产党的光明未来,才有了60多年前新中国扬眉屹立于世界东方。正如书中所说,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上天给的机会,而是千千万万人的英勇奉献。是共产党的信仰,在艰难困苦中唤醒一个沉沦民族的自尊、自信、自强,在一穷二白中支撑起一个沧桑国家的伟大复兴。

坚定的信念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是相互依存、内在统一的。你可以忘记,工农红军横渡11个省区,行程25000里,一路战斗;我们可以忘记以忘无际的山河,狭窄的道路是危险的,数十万国民党军左右跟随,追逐封锁;我们可以忘记革命内部的辩论和妥协,也忘记桥梁和**。但有一点你将永难忘怀:

这就是长征所表现出来的不朽精神和非凡精神。

在当今经济繁荣、国力昌盛的时代,我们更应牢记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自然之理,始终保持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艰苦奋斗,励精图治。

3、 群众路线是从苦难走向光荣的坚实支撑

广大人民群众是历史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是历史选择和人民选择的结果。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也是党的根本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是党的群众观点的具体化。

坚持群众路线,可以保证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保证党的各项工作的成功。群众路线的本质是代表和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执政。群众路线是我们事业不断胜利的重要**,是我们党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保持先进性的力量源泉。

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要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认真体察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从人民群众热切盼望的具体事情做起,尽心尽力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要把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针对不同时期群众反映最普遍、最强烈的问题,集中力量,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实践群众路线,必须做到四个方面:

(1) 扎实开展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党性、作风、纪律、道德教育,使广大党员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群众观点。广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专题讨论,结合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实际情况,设计讨论专题,重点围绕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围绕为民务实的要求。

(2) 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要深入群众,一开始就听取意见建议,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以好的作风听取意见,深入基层,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民主评议、问卷调查等方式方法,拓宽听取意见渠道。

(3)坚持边学边查边改,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边学习、边查找、边改进,让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及时梳理现有制度,坚持适用,废止不适用,需要尽快完善。

(4) 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引导。根据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学习教育和听取意见工作方案,对不同党员提出不同要求。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及时总结推出一批先进典型,用自己的示情教育身边的人。

要抓住反面典型,通过案例教育党员。

4、 创新是由苦到荣的决定性因素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在前方阻击、后方追击的危急形势下,运用常规军事战术不仅不可能取胜,而且难以自保。在十万火急的国难当头时刻,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审时度势,开拓创新,通过游击战、开辟革命根据地等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战略战术,夺取了革命的最后胜利。长征精神既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思想星火,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思想灯塔,长征精神指引着一代代中国人艰苦卓绝,开拓创新,一步步实现东方巨龙的腾飞。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当前,新一轮民族复兴已经敲响,宏伟的发展蓝图已经启动。中华民族历经艰难困苦,必将收获辉煌!

苦难辉煌读后感 篇10

假如没有国民党五次围剿,就不会有红军长征;假如没有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淬炼,没有遵义会议的召开,就不会有一个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假如没有一个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抗日统一战线,不会有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不会有新中国的诞生。然而,历史并没有一个假设。历史就是历史。一开始,它充满了机会,然后又包含了必要性。从金沙江安顺场17勇士、大渡河泸定桥22勇士忘却生死的拼杀中我们看见了这种必然;从天心圩军人大会上朱德“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铿锵话语中我们听到了这种必然;从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论断中我们感受到了这种必然。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不仅是一首儿时的抒情诗,更是一个民族对历史的思考和回答。当世界追根溯源到20世纪中国之谜的由来时,不禁要问,为什么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既是《苦难辉煌》的开篇之问,更是全书的核心所在。对于这个问题,世界各方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汪精卫认为,原因在于中国农业破产,“农村崩溃,失业人数遂以激增,而野心家因以施其操纵”。

蒋介石列举了五个原因:多年来军阀的兵变;红色帝国主义(苏俄)的毒计;白色帝国主义(英、美、日)的经济侵略;过去糟糕的教育制度;中国社会组织的松散。

美国作家布莱恩·克罗齐给出了他的最终答案——运气。

是的,历史曾给予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和成长的机遇:辛亥革命的成功让中国的革命形势一浪高过一浪,第一次国共合给予中国共产党宝贵的建党和革命的经验;十月革命的胜利让共产主义由深奥的理论成为生动的现实,共产国际的成立为年幼的中国共产党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了部分经费;连年的军阀混战为中国共产党创造了重要的战略发展空间。那么这些就是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原因吗?

是,又都不是。

“四·一二”政变让共产党人经过残酷的血腥洗礼,最终看清了“党内合作”的结局;斯大林在中国最早看好的是蒋介石而不是毛泽东,苏俄和共产国际最初甚至将绝大部分援助给予了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对于共产国际的经费援助却伴随着“依赖”和“服从”;军阀割据为红军长征让出了通粤之道、打开了湘江之门,却也让红军无立足之地,苦苦寻找根据地而辗转一年之久,从长征之初的八万多人锐减至几千人。

对于这个谜题,毛泽东在1928年撰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也列出了五点理由: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民主革命影响下的工农群众基础;不断向前发展的中国革命形势;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部分经费,但是没有送来工农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出政权,没有送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始终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马克思主义不断地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才使得中国共产党不仅看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必然性,更寻找到了通向胜利的路径,在民族存亡的历史转折点把握住了机遇。这不仅是毛泽东个人的伟大,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1978年,当当前的历史转折点徐徐到来时,中国共产党又一次展现了伟大,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时代主题从革命转向建设,从斗争转向发展。“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什么神仙皇帝”,中国共产党就是通过自身不断的思考、实践、坚持,才一次次地创造了奇迹,真正实现了从苦难到辉煌的涅槃。

历史在发展,也在创造新的问题。从问题开始,它将以肯定结束;从肯定开始,它将以问题结束。对于历史的思索,蕴含着对未来的解答。

新世纪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新挑战。我们不仅要站在前人创造的物质财富的肩膀上,更要站在前人创造的精神财富的肩膀上。一个世纪的硝烟已然散去,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伟大的事业依然在继续。对于我们而言,重新追寻这段苦难的岁月,我们才能更加清晰地感受肩头伟大的使命和身后厚实的精神支持,才能更好地续写未来的辉煌。

苦难辉煌读后感 篇11

今天,我们总是有无数美好的梦想和伟大的理想,但当我们真正付诸行动时,我们往往会陷入困境。今天,我们要向革命前辈学习的是一种信念,就是不要怕困难,要坚持理想,要为此而不懈努力。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人的成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通过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也向全世界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

从苦难到光荣,中国的历史已经走过了一百年。正如列宁在书中所说,“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怎样才能在没有深切感受过去的情况下获得起飞的翅膀呢?当我们享受着今天物质富足的生活时,我们是否应该翻开历史去看看,去充实一下自己已经日渐空虚的心灵,去缅怀一下那些为了我们今日美好生活付出生命的革命先烈?

正是苦难的历史创造了今天的辉煌,为我们创造了更美好的生活。

我们是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在和谐和平的环境中,在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前,我们要看到今天面临的挑战,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不应该忘记我们所遭受的苦难。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直面各种障碍和困难,铸就新的辉煌。

今天的我们,要不断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不为钱,不为官,不怕苦,不怕死,脚踏实地,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最终取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胜利。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788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