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作文 > 复兴之路观后感 >

复兴之路观后感(锦集六篇)

复兴之路观后感(锦集六篇)

下面是编辑为您准备的与您所需相关的资料“复兴之路观后感”。现在问题来了,如何才能写好作品名观后感呢?写观后感其实就是重新思考作品的过程。通过撰写一篇观后感,我们也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建议您将这个网页收藏起来,以便后续方便阅读!此外,关于作文,您还可以浏览美丽的家乡作文

复兴之路观后感 篇1

复兴之路第一集所讲述的内容,说是复兴,更是因一次次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下的中国一步步渐序渐进的革新,而且是复兴与革新的开端。

它告诉我们,一个几千年的大国,因为一个划时代的变化,已经完全走上了改变命运的道路。

自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以来,中国离世界越来越远。

工业革命的浪潮没有影响到中国,繁荣的康乾时代留下的夕阳,让人们太过自满,看不到整个世界的新格局。

1840年,先进的工业国逼进落后的农业国,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可以说,我们的近代史是侵略者用不合理的手段开辟的。

在那次战争中,我们和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那时起,它也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鸦片战争前,麻木的中国人根本看不到时事。

这场侵略战争虽然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也唤醒了一些中国人的洞察力。林则徐成为第一个向世界敞开眼界的中国人。然而,在封建、麻木不仁的清**领导下,林则徐的思想并没有得到承认,他在这种情况下逐渐选择了沉默。

经过百年的闭关锁国,中国已经从一个可以称得上世界霸主地位的大国落后了,大国虽大,但弱国。

自鸦片战争之后,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大批国宝要么被毁要么流落异乡。1894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北洋军队全军覆没,威海卫战役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结束,1895年,中日之间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甲午战争后,出现了一批对救国有着清醒认识的爱国志士。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上车要求换车。这样的提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批准,但遭到慈禧皇后和一群顽固的大臣的反对。

维新变法(戊戌变法)在进行了一百零三天——又称作百日维新——之后,便受到顽固派的镇压而失败,谭嗣同等六君子以断头流血为代价,在死之前不忘唤醒麻木的国民。

因为群众力量薄弱等多种原因,改良派的主张最终失败了。

中日甲午战争五年之后的1900年,这一次是八个国家的铁蹄在中国的土地上肆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无能而昏庸的清**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以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中国的民众渐渐认清清王朝的封建昏庸。在国内,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也激励了一些真正放眼世界的年轻人找到了正确的救国之道。

另一方面,孙中山等人,特别是那些在国外学习、接受新思想的人,逐渐在美国、日本等地组织起来救国,并不断努力。于是,后来的辛亥革命应运而生。

拯救一个风雨飘摇的大国,不仅要认清当前形势,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更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国心。从辛亥革命开始,在辛亥革命后的几年里,一批有新思想的青年翻云覆雨,救国于水深火热之中。

《复兴之路》第一集《千年之变》讲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2年中华**成立这几十年中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主要包括1840年鸦片战争、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1年洋务运动、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公车上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1911年的辛亥革命。

纪录片用生动的**和**材料讲述了中国在短短72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这段屈辱的历史,让我们反思不可忽视的原因!

鸦片战争爆发时,中国有80万军队,而英国只有2万。尽管英国人比我们先进得多,但即使我们不能轻易获胜,在如此多的情况下,我们也没有反击的力量。再看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海军配备的是先进的德国造**,总体军事实力并不弱,黄海海战结束时,双方均有损失,日本海军终因远洋作战,且不熟悉海形而首先退出战斗,当时的北洋海军却仍有一战之力,可是结果却是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其中的原因发人深省,首当其冲的,必然是我方军事长官的指挥不力,但背后隐藏的却是整个统治集团的昏庸无能,更深层次的要属封建制度的腐朽和思想层次的封闭。

闭关锁国的几十年内,西方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先进程度早已超过东方各国,可惜中国统治者和民众全然不知,依旧沉醉于**大国的历史幻想当中,就算是见识到西方的强大后,依然不思进取,甚至于排斥拥有先进思想的爱国志士,甚是悲哀!先不算被列强瓜分的广大土地,就几次战争中所失去的巨额赔款,要是能用这笔天文数字来发展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我相信中国一定能拥有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到那时,中国必然会是另一番局面!

理想是充史的,现实是骨感的,这以史期已经成为历史,无论怎样,他都无法改变,我们当代人不能总是跌入屈辱历史的泥潭,我们应该以史为鉴,展望未来。

既然过去的已无法改变,我们何不将其作为一种动力,为了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我们要立足自身,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提升民众的思想境界,让那个“泱泱大国”重新回归世界舞台!

复兴之路观后感 篇2

读《复兴之路》有感

作者奉节电厂潘登锅炉维护工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一部《复兴之路》为我们呈现了这40年来,在全国劳苦大众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辉煌进程,使我深受感触。1978年,在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用双手谱写了40年团结、40年艰苦奋斗、40年风风雨雨的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40年来,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古人讲,天道酬勤,春华秋实。中国人民坚持以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不懈,推动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商品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40年来,按照可比**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以美元计算,中国对外**额年均增长%.中国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现行联合国标准下的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

中国的经济建设速度之快、成果之显著震撼全世界。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追求和开拓进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坚持立足国情、放眼世界,既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既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既”摸着石头过河”又加强顶层设计,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成功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的成功实践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马。

**的十月革命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而在此基础上,中国坚持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份理想信念如泰山屹立于心中,从未怀疑,从不动摇。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与时俱进,从不前进,充分展示了中国的实力。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与实践探索相互促进,充分展示了思想引导的强大力量。中国人民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和自我创新,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从各各方面消除制度缺陷,充分显示了制度保障的强大力量。

中国人民勇于尝试、率先垂范,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空前高涨,充分展示了13亿多人民作为国家主人公和真正英雄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力量。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开放包容,为中国作出了积极贡献。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进程。中国人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敞开建设大门,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面开放的伟大转变。

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作出重大贡献,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正处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我们的发展和繁荣对全世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这是我们的荣誉和责任。

今天,中国人民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

在两个百年目标的关键时刻,在扶贫、小康、现代化建设的节点上,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中国改革开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

复兴之路观后感 篇3

复兴之路峥嵘岁月观后感 (一)

影片讲述了从辛亥革命失败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并没有成功 ,因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面对列强的羞辱,面对动荡的社会,中国终于醒悟过来,向西方学习。但当我们发现西方文明已经破产时,中国人又一次感到困惑。当时,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使中国人再次看到希望。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陈独秀、李大钊也在为建立中国共产党而努力。

这一切都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此后,中国共产党一次又一次地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战争,战争中既有与国民党的对峙,也有与外国侵略者的对峙。对于这段众所周知的历史,我们不得不感叹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这也与中国共产党的制度有关,中国共产党有着严格的纪律,为人民服务。

在延安时期,中共的先进性最为充分。在中国全力对抗日本的侵略时,由于经济危机的出现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拯救了中国人民,而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共是伟大的,那些为了国家而牺牲的英雄们也是伟大的,没有他们的顽强拼搏,我们就不会拥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是我们当代人应当遵循的。

**完政论片《峥嵘岁月》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纪录片《峥嵘岁月》分别围绕“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六大主题线索,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全片叙事宏大,解读深刻,全景追溯中华民族16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向观众展示全球视野下中国发展道路之抉择、民族复兴之画卷。

复兴之路观后感 篇4

中华复兴之路

——读《复兴中华从我做起》有感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五千年文明史灿烂辉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华民族一直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勤劳勇敢、智慧的华夏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世界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令人骄傲的四大发明,丝绸之路的传播,郑和下西洋的远航,带去了中华民族的先进技术,传播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更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热忱与博爱。

然而,这种优越感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逐渐被消除。曾几何时,文明遭到践踏和羞辱,贫穷和落后随之而来。面对千疮百孔的中国,复兴之路任重道远。

一代代不甘于受压迫的仁人志士,为了拯救中华民族,对中华复兴之路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英勇斗争,流血牺牲,前仆后继。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终于把 “东亚病夫”的招牌踢开,翻身农奴当家作主,我们被世界认可。我们的经济在发展,我们的教育在变化,我们的体育在快速发展,我们的国力在繁荣,我们的巨龙在腾飞!新中国开始踏上了复兴之路。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成功研制出两颗炸弹、一颗星星。2001年加入了世界**组织,神州系列宇宙飞船实现了从无人到有人的历史,中国开始又成为对世界有重大影响的大国。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成功举办,中华文明以振聋发聩的声音向世人传播自己的文化和思想,每位中华儿女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是我国首次举办的综合性世界博览会,也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注册类世界博览会,举国关注,举世瞩目。它的成功举办,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增强了各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这再次证明,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一个崭新的时代,中华民族确实实现了初步复兴,但是,要让复兴的成果得以巩固,并能实现更进一步的伟大复兴,作为新世纪的**人,我们应当继承前辈的遗志,勇敢地接过复兴中华的伟大重任,牢固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居安思危,与时俱进,为圆中国梦,坚定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吸收新的科学文化技术知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时刻准备着。

复兴之路观后感 篇5

昨天学校让我们看了一段关于《复兴之路》的视频,感觉不过瘾,有头没尾的,最郁闷的还是要我们写观后感最烦的就是这种制度式作业,其实看了之后还是有点感触的虽然只是短短的一截大概是刚考完《企业战略管理》吧,很自然的就把这两者联系起来了。

觉得治理一个国家就像经营一个企业一样,只不过这个企业很大很大而已,要想让这个企业发展壮大,战略制定的正确与否是非常关键的,而一个强大的领导队伍更是至关重要的,想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中华大地满目疮痍,一片狼藉,在国际上我们更是孤立无依的,除了苏联愿意和我们结为同盟国,但是在以毛主席为首的领导队伍的带领下,我们团结一致、雄心勃勃,用来七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计划18年任务,这个成果不能不让所有的中国人振奋。然而接下来的“十年浩劫”却让我们裹足不前甚至倒退,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年代,停滞不前就是一种倒退!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领导层的错误。错误的政策和路线使我们走了很长一段弯路。

不得不感受到战略的重要性,不论是经商还是治国!

而好的战略还要加上一个好的领导!

(2) 1953年11月30日,鞍钢数百名工人被紧张和兴奋包围。他们期待着一个历史性的时刻。9点左右,中国第一条钢轨诞生。中国机车只能在国外重轨上运性的百年历史就此结束。就在这一年鞍钢诞生了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中国最大规模的>自动化高炉也在这里投产。毛泽东亲自发来电报祝贺,称赞鞍钢的三大成就是1953年我国重工业发展中的巨大事件,此时,新中国经过3年时间>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被突出地提上了议事日程。

(**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庞松)在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即将完成的时候,党**毛泽东及时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就是要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基本完成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

那么,为什么要把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呢?这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达会上,毛泽东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他提出,今后中国的工业建设要在若干年内逐步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但是,当中国人真正掌握国家政权的时候却发现想要描绘出美丽的画卷是如此之难。

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和苏联展开了全球政治和外交斗争。军事局势紧张,世界被分为两个阵营。冷战的阴霾和对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焦虑笼罩着整个世界,也给新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冷战孤立了中国。毫无疑问,美国是这样做的。美国对中国实施禁运,切断了中国产品与许多西方和日本传统市场的联系。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天,苏联发出外交照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这无疑是对新中国的巨大支持。两个多月后,毛泽东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前往莫斯科,这是他第一次出国,也是他出国访问时间最长的一次,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邢广程)我们与苏联签定这项条约后,为中国的安全稳定乃至世界和平提供了巨大的法律保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是非常大的。

条约签订后迅速回国的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条约定下来比不定好,定下来,就有了靠,可以放手做别的事情。然而,此时却中国东北边境传来了隆隆炮声,建设的步伐被打乱了,1950 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借机派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10月,美军无视中国的警告,越过三八线,将战火扩大到鸭绿江边,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开始保家卫国的战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美国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美国低估了中国对这场战争的重视。我想美国越过三八线就是错误的开始。

1950年,美国的钢铁产量为8700万吨,而中国只有61万吨。双方相差140多倍。在与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竞争中,志愿者们以勇敢无畏的牺牲精神扞卫了新中国的安全。而国力的巨大差距也让人们意识到,一个刚刚获得独立的国家要真正强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沈志华)这个时候,有一个问题。你对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做什么?没有别的办法了。你只能向苏联学习,因为中国从来没有建设过社会主义。

20世纪

二、三十年代,由社会主义苏联创造的人类历史上崭新的计划经济模式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正是依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苏联在建国后短短十几年间,就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这一发展模式吸引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刚刚实现民族独立的后发国家。

1952年中苏两国就经济援助问题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谈判,两国**最终商定,今后5年苏联给予中国必要的援助,开工建设骨干工程。新中国的工业建设在苏联的帮助下加快了进程。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以边计划、边执行、边修正的方式全面展开。

(美国哈佛商学院高级副院长约翰·库奇)计划经济的优势在于其直接性和效率,特别是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这对于当时中国的快速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到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等等。新中国工业化在短时间内取得了重大突破。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1951年9月,生活在贫困太行山区的农民李顺达第三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为了解决生产资料不足的问题,早在解放区时期,李顺达就和6位农民成立了互助合作小组,共同使用生产工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个经验与毛泽东是想法不谋而合。

1951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出台的《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 (草案)》中,毛泽东亲自加上了这样一段话:“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食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销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到1952年底,中国有830多万个互助团体和3600多个农民志愿组织的初级农业合作社。由此开始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也相继开始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朱佳木)主体是工业化,“三大改造”是两翼,就好比是一只鸟。这个“三大改造”是鸟的两翼,就是两个翅膀,有了这两个翅膀,我们的工业化才能够真正地能够得到实现。

社会主义改造不仅是生产关系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重大转变,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开启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空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是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这是20世纪50年代一幅非常著名的画,画的主人公是李绍奎。1953年,毛泽东写信祝贺他创造了快速发展的新记录。李绍奎和千百万新中国建设者们的热情来自哪里?

这位炼钢工人常说的一句话透露了答案:“给自己干活,难道还能偷懒吗?”几千年来,普通百姓第一次成了国家的主人。

1953年,全国举行了第一次规模空前的**。人民代表大会自下而上逐级举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中国人民民主进入新阶段。与此同时,伴随着新中国诞生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继续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区域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使中国各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尊雕像为后人记录了一位新疆普通农民与国家领袖的>故事,库尔班·吐鲁木,一个在旧政权时期被奴役被欺辱的农民,60多岁才第一次从属于自己的土地里>收获了金灿灿的玉米。从此,库尔班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他要骑着毛驴去北京,感谢带给他>幸福生活的毛主席。库尔班不知道世界有多大,北京在哪里?

他只知道向东一直走下去,就一定能到北京。

(库尔班的同胞卡斯木·雷霍梅蒂)1958年,库尔班叔叔第一次以劳动模范的身份到北京,见到了毛主席。他回来时,毛主席给了他十多米的布。库尔班叔叔把它做成一件外套,回来后穿上。1959年,库尔班大叔作为自治区人大代表又去了北京,走的时候村里的乡亲们告诉他,这次去不要说别的了,就说要一台拖拉机的事情。到了北京之后,毛主席问这次你有什么要求呀。

库尔班大叔说能给我解决一台拖拉机吗。毛主席就批了一台拖拉机。这是我们这里头一次来了拖拉机。

库尔班的故事后来经王洛宾谱曲,成为脍炙人口的民歌——《萨拉姆毛主席》,直到今天仍被广为传唱。

20世纪50年代的激情岁月给定居北京的波兰裔作家爱波斯坦夫妇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我们被一种同样的精神所感召,这是一种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的行动。没有全心全意参加这种集体工作的人很难体会到这种感觉。

1956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也就是在这一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建立,原计划用18年实现的目标只用了7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建立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基础,中国开始了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为中国共产党积累了进行建设的初步经验。1956 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系统阐述了处理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等问题,第一次提出体制改革的问题,认为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到集中到**,而应当有**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同时强调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不能一切照搬。《林十大关系》标志着中国开始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随后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八大做了理论准备。

复兴之路观后感 篇6

晨光中,风拂面,柳树吐出嫩枝,五星红旗高举天安门广场。2011年3月31日,应老师的要求,我第二次参观了《复兴之路》的展览。虽然早在一年前,我就已经参观过一次《复兴之路》了,但这次参观依旧给我很大的震撼。

提起《复兴之路》,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那个大型歌舞剧,但我说的可是位于天安门东,国家博物馆内的《复兴之路》。区别于歌舞剧的表演,《复兴之路》展览形式更多样,有雕塑,有实物,有“书”有“画”,有人说这次展览兼具艺术气息和历史气息,我想这样的展览更能勾起参观者的回忆,引起共鸣吧。

整个展览的布置非常的精心,置身其中,仿佛游荡在时间的长河中。《复兴之路》,是一部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屈辱走向辉煌的形象、生动、壮丽的历史画卷。《复兴之路》陈列以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及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英勇斗争,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民主革命伟大胜利的光辉业绩为主线,反映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内容和中国社会近代化的曲折进程。

黄昏中,夕阳斜下,当我们懒洋洋的躺在床上,享受着落日的余温;亦或是晨曦中,我们坐在饭桌前享受着妈妈做的香喷喷的早餐,我们是否想过,如此平静而又安逸的生活是如此的来之不易……。

曾几何时,中国还是一个伟大的国家,现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一。在中国,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科学发明,各派思想争奇斗艳,百花齐放。唐诗宋词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艺术气息,精湛的科技发明,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元朝骑兵以强大的中国力量进入欧洲,明朝登上西行的大船

然而,当狂妄自大的中国人闭关锁国,还兀自沉浸在四大发明的光环之中,甚至绘制出了“万国朝圣图”时,西方国家却已经慢慢发展壮大起来了。落后者必胜。飞行速度的发展使其国内资源无法满足需求,于是他们将目光转向了东方。当中国的大门打开的时候,确实实在西方发达国家强大的**和大炮下,然后中国的灾难就来了。

自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来,西方列强迫使中国相继签定不平等条约,占领中国领土173.9万平方公里,造成中国财产损失1000多亿两白银。

“国破家何在?” 当中华大地处在“生死边缘”时,一批批的仁人志士为解放中华的事业挺身而出:谭嗣同、梁启超、秋瑾、孙中山……他/她们抛头颅洒热血,经过100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华大地,终于在今天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

整个展览,有两处地方让我感触很多。第一个就是戊戌变法。

展馆对戊戌变法是这样介绍的。“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部分官僚为抵御外国侵略、巩固封建统治,发起了以求强、求富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他们引进外国科学技术,创造现代工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资产阶级开始显现出它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必须同时进行改革和革命。1898年,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一场爱国救国运动,即1898年的维新运动,主张效法西方君主立宪制模式,发展资本主义。

虽然运动失败了,但它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和中西文化的交流。”

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六书》中这样写道: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是呀!

帝国主义的残酷侵略之后,中国人民是时候觉醒了。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莫要其大成,则要变管制”。他这一段言论,道出了中国落后的本质。

沉浸在康乾盛世中的皇室,并没有采纳康梁的思想,而是斩首他们。这一斩首不仅扼杀了他们的生命,也遏制了中国人民和平进步的道路。然而,依旧延续清朝帝制的中国,虽然发起了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主张。

可是洋务运动真的能够帮助清王朝实现国家的自强吗?这是否就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方向呢?随着甲午战争的爆发,30多年后,这个梦想破灭了。

展馆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岗村的故事。

在课堂上,我从老师那里听到了小岗村的故事。具体内容我不讲。起初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感觉到很好笑,因为要改变当时的种田制度,就要立“生死状”,“托妻献子”。在展览中,我看到了当时组织“改革”的20人按的手印。

可是后来,我仔细一想,这不是跟“戊戌变法”差不多嘛。当时,小岗村的做法是前所未有的,违背常理。如果当时遇到的昏庸无度清**,这20个人可真的要掉脑袋了。

幸好他们在新中国,他们的做法得到了肯定和赞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想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兴旺发达的重要原因吧。

变革的时代留下了一系列清晰的脚印:抗击非典,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导与人民一起走向危机,赢得人民的爱戴与支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城市经济体制的完善,所有重大决议都不是民族复兴的基石。他们让我了解了国家富强和安全的原则,认识到了年轻一代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中要任务。

也让我们看到了祖国进步的艰辛历程,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更加努力地为祖国服务。作为最耀眼的明星,中国正在东方崛起,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闪耀。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像珠穆朗玛峰一样登上世界强国之巅!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720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