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作文 > 国史读后感 >

国史读后感(经典9篇)

国史读后感(经典9篇)

国史读后感。

在阅读完作品后,我相信很多人都会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现在是时候向他人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受了。如果你正在寻找好文章的话,不妨看看“国史读后感”。我希望这些书籍能够为你提供参考和帮助,帮助你在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前行!

国史读后感 篇1

《一代儒宗---钱穆传》读后感

钱穆是一位典型的儒家;“古来大伟人,其身虽死,其骨虽朽,其魂气当已散失於天壤之间,不再能搏聚凝结。然其生前之志气德行、事业文章,依然在此世间发莫大之作用。则其人虽死如未死,其魂虽散如未散,故亦谓之神。”这段话出自钱穆,当然拿来评价他也是很恰当的,此书是一位专门研究钱穆先生的博士所作,与一般传记比起来,此书更像是学术论文,大量引用钱穆先生的作品,其中有几段让我们非常受益,也很值得我们思考。1、比如钱穆关于文明与文化的论述。“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文化可以产出文明来,文明却不一定能产出文化来”也就是说,中国能够学习的只是西方偏向外在的,物质层面的“文明”,而无法学习西方的文化。2、钱穆对自己的学生鼓励和对他们的自信,他对严耕望说:“你将来必然要成名,只是时间问题,希望你成名后,要自己把持得住,不要失去重心;如能埋头苦读,迟些成名最好!”这是何等一种自信!还有一点钱穆特别讲究读书的方法,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感触,他仿效古人刚日诵经,柔日读史之道,早晨读经、子,晚上读史,午间读闲书,课余时间则阅览杂书。他还遵照曾国藩倡导的读书,必须通读全书的方法,戒除自己随意翻阅的坏毛病,读完一书,再读他书等等。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当然要用很大的篇幅来记录,钱穆先生的事迹,我不愿重述一遍,那还不如自己再重读一遍更好,我只愿写己比较有感触的几个小点。我觉得钱穆先生就像一个书虫,在中国的经子史集中,翻来覆去,窥见了中国文化的真谛。

国史读后感 篇2

国史大纲读后感篇【一】早就听说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是如何的振聋发聩,充满着真知灼见,只是一直没有心思拜读。直到最近,在等考研成绩的百无聊赖之中,才硬着头皮啃起了这部竖排繁体的历史教科书。不过,钱先生的文笔显然比我们的那些苗正根红的史书要好读的多,再加之条分缕析的分析和多如浩海又恰到好处的史实,任何关心历史的人都会爱不试卷。

说到历史教科书,恐怕你并不陌生。以各阶段的社会演变史为纵线,以阶级斗争为轴心,从政治辐射到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虽然项目明确,但言辞干涩,一脉相承。我们所做的是从漫长的历史中提取一些冷门事件,以便你能死记硬背。你不能质疑书本或独立思考。这根本不是学习历史。它是把意识形态强加于人们的潜意识。

我常常在想,如果没有对历史的反思,即使将整本课本都背的滚瓜烂熟,也不知道中国是怎样形成怎样兴盛起来的,又是怎样落后下去的。像义和团运动那部分,书上只说这场运动是如何爱国,如何轰轰烈烈,一点没提那些团民是如何愚昧,如何残忍。爱国主义教育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理性地对待爱国主义,很容易成为民粹主义。我们只知道帝国主义的罪恶,不知道如何把真理交给帝国主义的罪恶。

钱穆先生想做的就是这一点。在整本书的序言中,张先生明确表示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全盘否定中国整个封建历是世黑暗的代名词,没有光明可言;二是全盘美化,认为民族就是世界。这两种泾渭分明的倾向到现在依然如此,前段时间关于中医关于新儒学的争论就是很好的例子。

先生看来(其实我们也是这样看的,只是有时候不是这么做的)两种态度都失之偏颇,前者以西方现代政治理念为标准进行生搬硬套,自然看来事事不顺;后者则是抱残守缺,这种观点本来没什么市场,但现在有些却因着民粹主义而复活,说什么儒家文明是人类未来的出路这样不着边际的话。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说起来很简单,但我们在没分清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的情况下,要形成理性的共识无疑是缘木求鱼。

不能理性对待国史不能算是懂得历史的人,不懂历史就不是一个有知识的公民。我们要对自己的历史有敬畏之心,要知道民族繁衍不易,要了解中国落后的根源。作为一本教科书,《国史大纲》达到了目的,它明白无误地表明了先生理性、进步的历史观,那它和现在的教科书究竟不同在**呢?

《国史》反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样阶梯式进步的历史观,这是最大的不同,因为文明的延续不能用某种标准斩断,让前后之间截然不同。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指明,这样的观点**于历史不断进步这一乐观主义的信念,以为社会是从低到高慢慢演化的。这种划分历史阶段的思维是经济基础决定论的产物,划分的依据是劳动工具的不同,举个例子,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分开的标志是铁器的使用,我们书上的标准说法是公元前476年春秋战国的分野为标志,之前为奴隶社会,之后为封建社会。

但是,铁器的使用是一个过程,什么时候占主导地位这不好判断,占了主导之后是否引起了上层的变化这个也不清楚。先生举了《盐铁论》中的一段话,说明到了西汉仍有一部分农民用石器进行耕作,而在南方有些地区,春秋时期就广泛使用了铁器农具。

接着,钱穆先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从政治体制、经济形势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对社会变迁进行了梳理。经济是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作出反应。这样的讨论在宏观上是可以的,但在微观上却容易纠结。仅就政治制度的演化来说,在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经济基础变动不大,但政治制度却有了不少的变化,书中把它归结为这样一条线索,秦之前家国不分,王室即是政权,大臣皆为天子私臣;秦至唐是王室政权逐渐分开的过程,王室高高在上,丞相作为朝廷领袖是政权的最高行政长官,门下执行中书封驳,读后颇有点君主立宪的错觉;从宋开始君主集权加剧,但丞相仍然是公认的领袖,直到明太祖出私心废宰相直领六部,王室和政权又合二为一,所以先生才会借助顾炎武说出“我朝政事崩坏皆从太祖废宰相始”的话来。

反过来,**的**为自己的利益又限制了民间经济的生长,否则在明一朝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出于同一原因,**政权用八股文钳制人民思想,从此思想界再无出现大师的可能。明朝的历史表明,谁决定谁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问题远没有结论所表明的那么清楚。对此,先生持有的似乎是一种混合的观点,在某一具体时期,重点论述其中的某一部分,战国时期以思想流变为核心,两汉以制度变化为核心,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思想和经济变化为核心。

在一定时期内,一部分将占据主体地位,影响另两部分,形成这一时期的主要风格。

钱穆先生主张改革,认为革命是极端的、矫枉过正的,而真正的进步是在和平的环境中产生的,他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经济状况证明了这一点。革命是否正确,站在不同立场上的人有不同的结论,但社会的持续进步不能单靠革命的带动,则是确定无疑的。托克维尔说,自由是大革命的合法产物,但驱赶革命的非法产物却花了数百年的时间,使自由和民主成为现代政治的首要原则。

小布什有句名言,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把政治家关在笼子里。现在我站在笼子里和你说话。成熟政治的产生有赖于社会理性的共识。只有找到病根,才能不断进步。从这个角度看,钱穆先生理性积极的态度是多么有价值。

国史大纲读后感篇【二】我一直以来对中国的辉煌灿烂的历史很感兴趣,通过国史纲要这门课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为了满足我个人在这方面的需求我读了《国史纲要》这本书,下面我来总结一下读这本书的感受:

当我开始读这本书我发现《中国史纲》这本书确实很形象地描写了当代历史,更进一步地通过经济、文化、制度等几个方面来写,我后来才了解这本书本来是作为高中及小学历史教科书而写,但遗憾地是其中只有上古篇完成,就作为一本教科书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书。而且我发现老师上课内容有些观点及史实也来自于《中国史纲》,所以这本书很重要,也很有用。说起《国史纲要》,便不得不说钱穆,以及当时的背景。

1937年抗日爆发,钱穆仓促地从北平逃离至西南大后方,教学多年来的大量教材悉数失散,时中国面临国家存亡时节,钱穆有感于中国国运飘渺,尽管他本身相信抗战中国会赢得胜利,但也对中国的命运抱持最坏的打算。钱穆在云南乡下的偏僻之处,写下国史大纲,他是抱着中国人写中国最后一本史书的心情而著,盼若中国不幸败战覆亡,至少留给后人一本中国史书,让后人知道中国的历史及文明成就,激励后人复兴中国之心。

钱穆先生对历史的热情、敬仰和冷静,都体现在这本书中。钱穆先生没有讲一些历史上官场的尔虞我诈方面的内容,没有披露意识形态的桎梏,没有帝王将相的奇闻轶事浮于纸上,而是重点讲解了中国文化方面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见解,同时他又不忘提醒后人如何对待和研究中国历史。从夏商周文明的探索,到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繁荣,再到秦朝对建立全国统治的封建帝国的影响,再到唐代外交、经济、文化的复兴,贯穿整个历史的主线是文化。

对于历史的更多的是敬意与冷静,而不是偏激与失之偏颇。现在的事实是,西方文化盛行,中国人忘记了自己的祖先,对自己古老灿烂的文化和优良传统没有信心,认为外国文化是好的,值得学习,我们的本土文化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可是在书中钱穆先生铿锵有力的表达了对中国文化无比的肯定及自信。

这点让我敬佩不已。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需要保护、继承和发展的文明。认可并理解我们的历史,对我们的历史文明抱有崇高的敬意,会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民族的凝聚力,会让我们走得更快更好。

大多数人在一些枯燥乏味的历史教科书的“熏陶”,熟知不少无用的典故,却对其民族的精髓与意义懵无所知,这犹如空呼爱国。此其为爱,仅当于一种商业之爱。如农人之爱其牛.....

爱国是要有基础的,不知其源,怎知其性,不知其性,何谈爱国;知其原方能爱其本,不懂我国历史怎么能全心全意的为这个国家奉献?历史的意义在于知道我们国家的精神,学***的气质,正是这种内在精神与气质,支撑着我们的历史延绵不绝,历史是一个国家的骨架,后人如若不知,谁来继续这个庞大构架的扩充?我们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核心,就是独特。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与气质。这就是我们研究历史的现实意义。所以说历史并非毫无价值。

相反,历史的价值是普世的。

《国史大纲》前言里指出了研究历史的意义。很多时候我们在说为什么要学历史的时候,都会说这么一句话:以史为鉴。

问题是鉴个什么呢?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后记里说,已史为鉴是不可能的,历史总在不断的重复不断的上演,该发生的一千年前会发生,一千年后还会发生,该犯的错误还是会犯。《国史大纲》前言里说,一个国家的国民,尤其是知识线在水平线上的国民,对本国过去的历史,应该抱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不妄自菲薄,不狂妄自大.。

这样的人多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理解更深入,国家才有向前发展的希望。评判历史人物或历史朝代之所作所为不仅要站在现代的高度去俯瞰全貌,而且要走进当时的环境中去体察其目的、背景。有可能以现代标准谓之野蛮的行为,在当时是进步是科学是有效的。

秦皇汉武历来是争议极大的两个帝王。其实争议双方都有道理,暴君也好伟人也罢,因为彼此观察角度不同。我以为如果以秦汉背景分析以后世之影响力去考核,秦皇汉武都是伟大的皇帝。

比如始皇帝刑法苛严,然背景是大乱之后的一统,“乱世宜用重典”,不严如何凝聚天下?何况苛严是有法可依,并非任意妄为。当然重典也应有度,只是这个“度”两千年后无法精确计算。

若以现代法律衡量,秦皇汉武枪毙一百次都不够,最符合标准的不是袁世凯就是伪皇帝溥仪,如此岂不荒唐?再比如修秦陵、建长城,难道劳工们仅仅是被武力逼迫不得已而为之吗?若如此,其工程质量可想而知,然结果却是千年不朽。

民工的责任心何来?关于秦**的**多为汉代史家所载,如同清否定明一样,我们不能否认汉代史家们有偏公允的可能。

钱老提到了历史资料和历史知识两个概念,使我恍然大悟,我一直以来所谓的喜欢历史原来只是喜欢历史资料,因为这样能显得自己很博学,在目前史学教育极度欠缺的情形下比较能吸引人眼球,现在想想简直是亵渎了历史,可以说我以前对于历史是急功近利的。其实一开始没想到这是本教科书,一直以来想看久远年代的史书,潜意识里觉得只有这样才陪得上“历史“二字,可是钱老这本书虽是教科书,但其服务于政治的意味不浓,其根本思想乃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反思,**中国是如何兴盛起来,又是如何沦落到如今这种地步,钱老期望在这种反思中寻求拯救当下中国的方法及思想。

本书的引论部分详尽地阐述了钱老的历史观,看后受益匪浅。本书成书于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最艰苦的时代,凝聚了作者对于本民族的强烈热爱以及对于当下的社会深刻思考,当时史学界出现了三个派别,传统、革新、科学,作者认为时下的历史俨然成为政治的宣传工具,例如,书中写到:“革新派“主张“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年,皆**黑暗政体之历史也”,又曰:

“二十四史乃帝王之家谱”,他们眼中的中国历史皆以“**黑暗”一语抹杀“,他们把当下之病症,一切归罪于两千年来之**。显然这是种很偏激的思想。然清帝退位,并没有带来他们所期望的改变,他们又把矛头指向文化,曰:

“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年,思想停滞无进步,而一切事态,因亦相随停滞不进”、“两千年来思想,皆为孔学所掩弊”。而同时也有极力推崇古代思想的思想。由此可见,当时的史学完全沦落为政治的工具,这是作者所不愿看见的,我们对于自己历史要分清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而后择而取之。

看到南北朝后我就开始看近代史部分了,我觉得目前官方的近代史教材都是经过过多的处理过的,我们都希望知道真实的历史,我们认为这是每一个中华民族子孙所享有的了解我们民族过去发生了什么事的权利。钱老生活在那个年代,又以其高度严谨负责的态度撰写的这本书,应该有很高的真实度。

对比一下现行历史教材的基本体例,区别还是很大的。一是用词概念。钱穆沿袭的都是传统史家的词汇——党争、王霸、民变、流寇……这些在今日教材的话语体系里或已不用,或者变为农民起义,泾渭分明。

二是基本立场。钱穆分析北宋军事积弱,包括幽云屏障之失、内政不振、武备朽钝、兵制欠当、地方无权等等,而今日教材几乎只论朝廷腐败一点。相比而言,钱穆至少部分地接受当时的进步观念,认为革命整体是合理的,虽然仍旧视大多数民变为灾难。

(但事实上中国的全部农民起义的确都不曾给社会带来本质的进步,倒是破坏极大,因为主导者往往本身只是流氓无赖,除非像刘邦、朱元璋广得读书精英辅助,方能成事。)而现行教材几乎是死守“人民必革命进步,朝廷必腐败反动”的思维定势雷池不敢稍动。而很显然地,要成为“有知识之国民”,绝不应该满足于信守那些不许讲道理、“不容置疑”的定见。

除这两点外,在民族观念、政治局面传承流变等方面,钱穆的观点也与现行教材不同,因为教材是以政治观点为纲组织史实,而钱穆以历史观点为纲,虽然都是“信念决定论点”,然而政治观点显然要比个人化的历史观点僵硬,所以现行教材与这部六十多年前的教材相比,也要僵硬、枯索一些。

国史读后感 篇3

《勇敢的心》读后感—金雀花和斯昆石

当一个人被积威之所劫时,选择的是奋起反抗而不是逆来顺受;当一个人在关键时刻被盟友出卖是,选择的是继续战斗而不是从此妥协;当一个人在酷刑中备受煎熬时,喊出的是自己心灵灵魂的追求,而不是一句祈求怜悯的求饶。几个世纪前,这样的人在英国为自己的自由而战,也为苏格兰的自由而战。他就是威廉·华莱士。一个自由的战士,心中一定有一种信念,一种渴望得到人类最基本生存要求的信念,一种追求平等和自由的信念!

今天我要介绍的就是由梅尔-吉布森导演的《勇敢的心》。毫无疑问,这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宏大悲壮的战争叙事、错综复杂的宫廷斗争、悲剧性的牺牲结果,一直吸引着观众的眼球。据说这部电影在英国上映后引发了新一轮的苏格兰独立运动。它发行20年后,也引起了我对关注苏格兰独立运动精神领袖威廉·华莱士的极大好奇。

我想以金雀花与斯昆石这两项意向来作为文章的题目。那么让我来解释一下吧。金雀花王朝是英国历史上比较强盛的王朝,这时的英国领土包括了法国的安茹、诺曼底、布列塔尼等地很多领土,因为纹章用金雀花的小枝作为装饰,所以人们通常称它为金雀花王朝,华莱士的敌人,英国国王“长腿”爱德华便是金雀花王朝中重要的君王之一。

斯堪斯通是苏格兰国王加冕典礼上使用的砂岩。肯尼思一世在其加冕礼就坐在这块石头上,之后的苏格兰国王们都遵循这一传统,就是这块象征苏格兰王权的巨石被爱德华一世抢走作为战利品放在西敏寺英王加冕宝座“圣爱德华宝座”之下,象征英格兰和苏格兰统一在英王统治之下。电影中展现的正是中世纪时金雀花和斯昆石之间的残酷较量。

父亲在与英军的残酷斗争中牺牲后,她在父亲和朋友的指导下开始学习苏格兰文化和武术。就在青年华莱士回到故乡向美丽少女梅伦求婚,想不到梅伦被英军掠走且惨遭杀害。在广大村民“英雄之后”的呼声中,华莱士揭竿而起,并且逐渐在各个贵族和百姓中名声鹊起,并与苏格兰贵族罗伯特结成联盟。

然而,后来发现,苏格兰贵族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并不把苏格兰的独立和自由放在眼里。

在华莱士节节胜利之时,英王派遣伊莎贝拉王后前去和华莱士谈判,由于英王只是想收买贿赂华莱士,根本不顾苏格兰人民所遭受的**和不公,谈判失败,但这一切并不被伊莎贝拉所知。伊莎贝拉回家后发现了真相,并写信给华莱士,告诉他英国国王的道路。同时,他们的爱情在战争中悄然成长。最后,被背叛的华莱士被国王的手下抓获。在遭受折磨之后,他留下了一条信息:

“自由!”的绝响之后牺牲自己。后来苏格兰贵族罗伯特接过华莱士的旗帜继续抵抗“长腿”爱德华,保存了苏格兰的自由。

当然,电影中也有不符合历史实实的地方。例如,1308年伊莎贝拉女王16岁时嫁给了英国王子爱德华二世,这是政治婚姻的产物。威廉华莱士死于1305年。显然,历史上伊莎贝拉女王和威廉·华莱士不可能有电影中描述的爱情种子。

导演梅尔·吉布森也许想增加电影叙事的曲折性,或者看到仅仅三年的时间间隔就创造了一个让人想看的英雄美女的爱情故事。历史是残酷的,是不可能有第二次的。

国古人有云:“以铜为镜,以正衣冠;以史为镜,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正是中世纪时代人民敢于反抗**的勇气,敢于追求自由的信念才得以保证近代欧洲大陆经济文化的崛起吧!

在欧洲历史上,有许多威廉·莱佛式的英雄,如哥白尼、伽利略、塞尔维特等,他们反对教廷坚持真理。

电影总会播完,但是英雄的光辉不会逝去;历史的年轮一圈圈向前翻滚不停,正是追求自由和真理的信念推动我们在漫漫前路中不断前行。让我们向威廉-华莱士致敬,也让我们向带给我们这么优秀作品的导演梅尔-吉布森致敬。

国史读后感 篇4

《国史大纲》是一部简要的中国通史,用大学教科书的体例写成。包括中国古代三代至20世纪中叶历史的演变和发展,特别是经济社会形势、政治制度、学术思想及其相互影响。全书力求通俗,使读者了解辽代兴衰的原因和民族的生命精神。

这本书是在抗日战争的艰苦时期写的。作者的忧患意识在纸上油然而生,对学生积极抗战、增强民族凝聚力起到了积极作用。著者钱穆(1895.7.

30-1990.8.30)江苏无锡人,著名汉学大师。原名恩,字宾四,民元改名穆。

先生家世贫苦,幼时丧父,中学毕业即无力求学,以自学名家。他曾是中小学教师。1930年后,他在高等学校任教。先后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武汉大学、中国西部大学、江南大学等教授,创办香港新亚学院。其代表著作有:

《刘向歆父子年谱》、《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政学私言》、《朱子新学案》、《中国学术通义》、《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等。著者毕生著书70余种,约1400万字。著者在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的通论方面,多有创获,尤其在先秦学术史、秦汉史、两汉经学、宋明理学、近世思想史等领域,造诣甚深。

《国史大纲》的《引论》甚为重要,表达了著者的文化观、历史观与方法论。他指出,研究历史、书写中国通史的目的是:(1)能够清楚地展现我国过去文化演变的真相,为愿意了解中国过去政治、社会、文化思想的各种演变的人们提供必要的知识。

(2)应能在旧史统贯中映照出现今中国种种复杂难解的问题,为一般有志革新现实的人所必备参考。前者在于积极的求出国家民族永久生命的源泉,为全部历史所由推动之精神所寄;后者在于消极地指出民族最近病痛的征候,为改进当前方案所本。这是钱穆撰写此书的主旨。

著者以独特的眼光注意把握时代的变迁,如战国学术思想的变动,秦汉政治制度的变动,三国魏晋社会经济的变动等。近代史学诸流派在政治制度、学术思想和社会经济三方面研究的结论大体上是:在政治上,秦以来的历史是专制黑暗的历史;在文化上,秦汉以后两千年,文化思想停滞不前,没有进步,或把当前的病态归罪于孔子、老子;在社会经济上,中国秦汉以后的社会经济是落后的。

钱穆的通史研究在立论的标准上反对以一知半解的西方史知识为依据,主张深入理解本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个性与特性。他又以整体与动态的方法,把国史看作是一不断变动的历程。他认为,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学术思想都在发展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

就政治制度而言,综观国史,政治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由封建(分封)统一到郡县的统一(这在秦汉完成),由宗室外戚等人组成的政府演变为士人政府这自西汉中叶以后到东汉完成),由士族门第再度变为科举竞选(这在隋唐两代完成),考试和选举成为维持中国历代政府纲纪的两大骨干。钱穆十分重视中国行政官员的选拔制度、学者在文化政府中的地位、政权与四民社会的关系。就学术思想而言,秦以后的学术,不仅脱离了宗教势力,而且独立于政治势力,起源于先秦晚期,并流传到秦汉隋唐,一脉相承。

北宋学术思想的兴起,实际上是先秦以后民间社会学术思想的第二次自由发展。就经济而言,秦汉以后的进步表现在经济地域的逐渐扩大,而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播、政治建设逐渐平等相伴而行,尽管在历史上快慢不同,但大趋势是在和平中向前发展。钱穆也分析了阻碍中国历史发展的“病态”。

例如,中唐以后的社会是一个扁平分散的社会,政治仍然是一个和平统一的政治。皇室居高不下,社会与政府的距离太远,容易导致皇室与政府的傲慢和专才。又如社会无豪强巨富,虽日趋于平等,然而贫无赈,弱无保,其事不能全部依赖于政府,而民间又苦于不能自振。再如政府与民间沟通在于科举,科举为官后出现腐败等。

这都是中唐以后的病态。宋儒讲学主要是针对这种种病态而发。然而宋以后不能自救,中国政治进一步遭到损害。

明代废除宰相,尊君权,以及清朝统治,皆背离了传统士人政治、文治政府的精神。这些都是中国历史中的病态。挽救这些病态则需要一种“更生”。

这种更新是一种新的生命力在民族内部的发展和成长。钱穆认为,我们民族几百年来用鲜血浇灌、用精肉培育的民族文化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可以挽救自己的疾病,还可以应对西方文化的挑战,争取光明的未来。另外,钱穆先生还针对中国的民主进行了评判。

有人说,中国封建社会基本上没有民主,人民生活在黑暗和专制之中,但是胡先生不是那么人为的,因为在封建社会,民主也存在,但是没有现在这样透明和公开。毕竟,在同一时代的国家中,中国的封建社会仍然非常民主。在中世纪的西方国家,很大一部分是家族血统。相对而言,没有民主。

西方国家只有在近代才站在他国的肩膀上积累财富,建立资本主义国家,制定比较完善的民族政策。在封建社会,科举制度是民主的代名词。科举制度是所有人都可以平等的参加的,我们姑且不论这种科举制度的好坏,但是这种制度确实给了寒门子弟登入仕途的道路,影响深远。

《国史大纲》至少在五个方面作出了开创性建树:其一,标志着钱穆史学体系的形成,使他从20世纪上半期居于主流的以胡适、顾颉刚、傅斯年为代表的“新考据学派”中突围出来,实现了他从疑古到信古、从考据到义理、从历史研究到文化研究、从考史到著史的历史性转变。其二,钱穆第一次明确地把文化、民族与历史三者联系起来考察,认为历史就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展开和演进,研究历史的目的不但要厘清历史事实,更重要的要弄清事实后面所蕴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进而形成自己既有别于新考据学派,又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型历史观,成为二十世纪文化民族主义史学派的代表人物。

其三,钱穆从强调文化是民族国家认同的基础出发,对新考据学派所持的史学观进行了批评,集中彰显了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这对抗战期间以史为鉴,从民族的记忆中找回自尊和自信,激发国人的民族意识,唤醒沉睡的国魂,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四,作为一部章节体兼顾纲目体的通史著作,突破了传统史学著作只重政治制度的纲目体例,全方位展示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等社会生活的全貌,鲜活了历史事实,还原了历史真相,这种全新的著史方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治史人。其五,以史学为路标拓展新儒家思想,既突出儒学精髓,又接扬春秋传统,与以哲学思想为路径的梁漱溟、熊十力等现代新儒家交相辉映,建立了一柱擎天的新儒家史学。

总之,先生的思想,发人深思。

国史读后感 篇5

1. 男女之间往往欲胜情,夫妇之间便成情胜欲。

2. 朋友的死亡,不是他的死亡,而是我的死亡。因为朋友的意趣形象仍活在我的心中,即是他并未死亡,而我在他心中的意趣形象却消失了,等于我已死了一分!

3. 人的生命,有小体,有大体。推极而言,古今将来,全世界人类生命,乃是此生命之大全体。每一人之短暂生命,乃是此生命之最小体。但人类生命大全体,亦由每一人之生命小体会通积累而来。不应由大体抹杀了小体,亦不应由小体忽忘了大体。

4. 人生不寿,乃一大罪恶。

5. 中國是一個人在作長時間的跑,歐洲則像是一種接力跑,一面旗從某一人手中依次傳遞到另一個人,如是不斷的替換......雙方都在跑,中國像是由一個人連續不斷的跑。

6. 只向前,不顾后,一味求变新,求速求快,本源易竭,则下流易灭……只有中国,成为一源远流长积厚流光的大民族,因其尊重历史,胜过其企悬将来,本末先后,作一体看,有比过去,才有将来。

7. 好吹箫,遇孤寂,辄以箫自遣,其声乌乌然,如别有一境,离躯壳游霄壤间,实为生平一大乐事。

8. 读书游山,用功皆在一心。

9. 余因此悟及人生最大学问在求能虚此心,心虚始能静。

10. 越来越繁密的制度积累,往往造成前后矛盾。这样,制度越繁密越容易生歧义,越容易出漏洞,而执行新制度的人往往在分歧争执中敌不过固守旧制度的人,因而越来越失去效率。

国史读后感 篇6

从《光荣与梦想》看美国的平民政治和精英政治

***历史乔敬科

前不久看了美国学者威廉·曼彻斯特写的《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让我从一定深度上了解了一下美国,书中将美国1932到1972年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民族交往等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介绍,在读者的面前展示了一个栩栩如生丰富多彩的美国。在读这本书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美国的平民政治、精英政治和美国式的民主。

平民政治是公民参与政治,反映公民意志的政治。精英政治是精英在政治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主导权力为精英所代表的利益阶层服务的政治。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到,美国政治是平民政治和精英政治的结合体,两者在一定基础上统一在美国政治体系中,但在具体的政治运行中却不断地相互竞争,达到了一定的制约程度。

当这种制约体系被打破的时候,美国就会出现一定的动荡就会重新进行较量以达到重新的平衡。

书中有这样一组数据,美国在1932年时军事世界排名16位,现役部队人数只有132069人,坦克1000辆(统统过时的),飞机1509架,有唯一的机械化团(当年春天才组建的,由骑兵开路,战马有防芥子毒气的护腿),全国只有一位四星级将军——麦克阿瑟,下边没有三星级将军。美国的军事实力与他当时的经济实力严重不符。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才招募了大规模的军队,并增加了军事装备,这受到了美国国会的限制。这在我们今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它恰恰反映了美国平民政治和精英政治之间的对抗。

美国人有很强的纳税人意识。他们要求纳税人的每一分钱都要为国家的正常开支服务,而且有消费的理由,不能无缘无故地浪费。当时,美国人认为军费开支是浪费。虽然美国的精英阶层已经意识到军费开支的重要性,但平民阶层却没有意识到,因此美国的军费开支受到严格限制。当时不仅仅是美国的军费开支,连其他政府部门的开支也依然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比如,当时艾森豪威尔是少校,经常往国会里跑,但政府并没有给他配备车子,坐出租车的钱也不给,他时常要走到办公大楼门口填写一张申请表,才能领到两张电车代金币,然后在宾夕法尼亚大道等候电车去国会。

在1945年副总统哈里·杜鲁门接任富兰克林·罗斯福担任总统时他在谈及他在康涅狄格达到的公寓问题时还在强调说他的家具还要放在那里一段时间,但是本月房租已经支付,如果白宫还没重新布置好,他还要在支付一个月的房租,于此等等,可以看出美国在对待政府开支是多么的谨慎和严格,真是让人难以想象,这其中不难看出平民政治在中间所起到的制约作用。但美国的政治精英们不愿意受到限制。在富兰克林·罗斯福执政期间,总统和政府的权利不断增强,在与国会的斗争中,军费开支也逐渐增加。当然,随着政府权利的不断增强,美国的政治腐败也在不断加剧,后来遭到平民的反对和进一步的限制。

政治精英在政治生活中对平民政治的制约,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集体暴政和集体决策失误。有些政策或许会暂时损害人们现在的利益,但长久来看会使大众收益的,并非绝大多数人都能看到的,所以这就需要政治精英进行帮忙选择来不至于走错。

但美国的民主可以被世界其他国家模仿吗?二战后美国开始向世界推广民主,但这种民主真的适合其他国家吗?这也是我在看这本书时总是萦绕在心里的一个问题。

这种权利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专制和腐败,但对于没有专制和腐败的其他国家来说,这是不是最好的政治选择?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民主必须逐步进步,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发展时期,并不迫切需要民主,特别是美国式的民主。读这本书时,我深深地感到美国政府和国会之间的争端是如此复杂。这也是美国一直存在的民主的文化背景。如果我们换一个缺乏民主文化背景的国家,肯定会带来争执动荡。

政客之间的相互攻击,并且相互排斥对方的建议,有时甚至趋于无理,妨碍了整体利益,这是其他缺乏民主意识的国家所不能承受的。在当今时代,民主无可厚非,但对很多欠发达国家来看,稳定的政治政体才是主要的,只有政治稳定了社会的其他的功能才能正常运行,国家才能不断地朝前发展,人民大众才能生活安乐,如果追求政治民主,也要在政治稳定的前提下循序渐进的进行。如果盲目学习美国式的民主只会给国家民族带来灾难。

不由得联想了当今的中国,目前中国有许多的学者都在强调进行民主改革,都想效仿美国,建立美国式的民主,他们的这些观点我赞同,只有他们的呼声才能唤醒绝大多数的人民的民主的意识,带能创造出民主的文化氛围,只有这样中国的民主才会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同时指日可待。但政府如此小心谨慎的改革也是可以理解的,中国的这些政治精英应该也已经认识到了民主的发展趋势,他们站在权力的高度不得不从国家民族整体的利益来考虑,之所以还要保持现在的政治制度谨慎改革,也是看到了直接改革可能会带来的动荡,那动荡从整体上是不利于整个国家的和民族的。

在这里,我对美国式的民主感到惊讶,也了解中国当前的政治选择。不是所有的国家都适合美国式的民主。美国平民政治和精英政治的对峙是如此精彩和迷人,但这也是基于我们的精济、政治和文化背景,我相信随着政治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中国会越来越好,我祝愿我的祖国!

国史读后感 篇7

刚刚翻开这本书,便感受到这本书与其他历史书的不同,在我的印象里,历史书都是呆板而无聊的,但这本书却像在讲述一个个通俗易懂的小故事。但从这些故事中,却能折射出历史的光彩。

凡是高中学生愿意读到一本最好的而有兴趣的中国史,请先读此书,凡是已经度过了中国史,希望对中国史得一新而正确的鸟瞰者,也应先读此书。

一。吕不韦与嬴政的故事,以吕不韦的奇货可居,将儿子楚从赵国救出,帮助他成为邯郸国王的孙子开始。它讲述了嬴政的诞生和**对顾客的驱动。嬴政的家庭是由他的儿子楚和他的小妾吕不韦组成的。嬴政为王后,吕不韦的势力可想而知。

那么从历史上嬴政独霸王权的本性来看,显然嬴政不能容忍吕不韦与他争夺皇位,让它成为皇家傀儡,,所以嬴政夺其权,削其族,以至于后来秦人一直对这种非我族人的种族充满歧视,最后导致秦国赶走了全部的外籍游士。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点,第一个是秦王的霸权,这个不必多言,历史上许多事情皆可以说明这一点,比如说焚书坑儒等等,秦王因为一个争夺皇位的势力的出现,否定了全部的外籍游士,生怕自己的皇权遭到威胁,这凸显了嬴政即位伊始就有的强烈的皇权意识,也可以说为其后所做的暴行有了一个铺垫。第二个这个事情让我想起了清朝我们闭关锁国的事情,不是批判我们的民族文化,但是从这两件事情中能够明显的看出我们存在的不足,秦王嬴政因为吕不韦夺政和郑国渠两件事情断交了所有与外籍的往来。

清朝闭关锁国,是因为它充满了东西。我认为这是统治者狭隘思想的表现。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互利共享的问题。他们的决定中有不可否认的政治稳定因素,但从长远来看,我仍然认为这两个决定是不明智的。

2。从荆轲王和陈胜的起义来看,他们都是对秦朝的攻击,但观点不同,都被选为中学文言文教材,我想他们一定有他的意义。首先,荆轲是秦王。有人批评王子的鲁莽,有人赞扬荆轲的勇敢。

我最佩服的是荆轲对国家的强烈热爱。我想这门课让我们读这本书的原因之一,就是感受历史上英雄们的民族情感。最令人难忘的就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景象。

燕国是唯一反抗秦国的国家。荆轲虽然失败了,但他的爱国精神却一直被载入史册。陈胜起义不同于秦朝刺杀荆轲,是民主阶级对统治阶级的反抗。我们说过,每一个伟大的历史进步都是自下而上的改革。

秦王朝的**,百姓无法忍受就必将引起一场起义。从中,我认为可以映射出民族文化的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于统治阶级的,秦王的勤于政务我们有目共睹,但是他的**更加令人担忧,我们知道秦王统一六国,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这些都耗费了他大量的精力,这是作为统治阶级有生而来的民族荣誉感,也是他们的民族使命感,我十分庆幸中国可以开创这样一个时代,但是同时,秦王的许多主张也是不合情理的,比如焚书坑儒阻断了文化的传承,比如兴建长城动用壮丁,孟姜女哭长城的事情至今流传,所以,在那个年代,是不是应该更多的关注人道主义呢...所以秦王朝迎来了起义,以陈胜吴广为代表队的农民阶级,打响了反抗秦王朝的斗争。

我们不能说因为他们起义所以他们不爱国,不具有民族精神,相反,我认为正是他们爱国的精神促进他们不能对国家的动乱视之不顾,中华民族从来不缺少反抗精神的存在,也正是像陈胜吴广这样的引领者号召着历史一步步向前。

这种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也深深扎根于我们的民族血脉之中,一步步引领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进步,引领着我们民族文化的充实。我们的人民永远是我们国家最强大的后盾。只要我们的人民有民族精神和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垮台。

国史读后感 篇8

1、总的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应该看重曹氏父子所领头的建安文学的。

2、即就帐籍制度言,可见每一项制度之推行与继续,也必待有一种与之相当的道德意志与服务忠诚之贯注。否则徒法不能以自行,纵然法良意美,终是徒然。而且任何一制度,也必与其他制度发生交互影响。故凡一制度之成立,也绝非此制度可以单独成立的。

3、传统愈久,应该此大本大源之可靠性愈大。换言之,即是其生命力益强。

4、其实革命的本质,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绝非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

5、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

6、当时中国人受异族统治,乃不得不更尊孔,使外族人亦知中国有此人物,庶对中国人不敢轻视。今君辈争言孔子乃自来专制皇帝所尊,以便利其专制。试读此间碑碣,亦岂当时许多中国人惟恐外族人不易专制,故亦教之尊孔否。

7、男女之间往往欲胜情,夫妇之间便成情胜欲。

8、亭林的学生潘耒次耕曾为通儒定下了一个标准。他认为:通儒必须要有匡时救世的心术,要有明体适用的学识,在著述上,要有“纵贯百家,上下千载,详考其得失之故,而断之于心,笔之于书”的具体表现。

9、从知厚积而薄发,急速成书之终非正办也。

10、今天我们把历史切断,一概想模仿外国制度,明明知道这一制度与现实不配合,却想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而美其名曰革命。其实革命的本质,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绝非是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

11、中国文化大传统,在政治社会之相互影响间,特有一深意,即政治常由社会来领导,不由政治来领导社会。

12、人各有欲,而得其所欲则必在道。

13、文学的创作难,模仿则容易发生毛病,但讲文学亦得有模仿。建安文学是有其清新的面貌,但后来模仿它的,却变坏了、杂了,因此又得有文学的翻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面貌,但并非全是白话文的变化。

14、近人论学,好争汉宋。谓宋儒尚义理,清儒重考据,各有所偏,可也。

15、人类一达到这种文化人生自由的境界,回头来看自然人生,会觉索然寡味,于是人类便禁不住自己去尽量使用这一个自由。甚至宁愿把自然人生的唯一目的,即求生目的也不要,而去追向这自由,所以西方人说,“不自由,毋宁死”。

16、后来的诸葛亮,羽扇纶巾,指挥三军,他作的《出师表》,亦如与朋友话家常,学的是曹操。曹操倜傥风流,其下属羊祜累官升至尚书左仆射,当其都督荆州时,轻裘缓带,身不披甲,学的亦是曹操。曹操在军中,意态安闲,如不欲战。曾用火攻败操于赤壁的周瑜,当作战时,背后却在听戏,学的.也还是曹操。

17、在农人每见其业之可以相同而为群,而业工者则每感其为分别而成孤。

18、我们讨论一项制度,固然应该重视其时代性,同时又该重视其地域性。推扩而言,我们该重视其国别性。

19、此刻世界人类所遭遇的问题,完全是心对心的问题。

20、不知中国旧文学与其艺术,其间莫不有中国文化传统中甚深的人生理想,与其亲切之体会与实践。今只裙认西方文学戏剧小说中有人生,然此乃从外面叙述,又都限在人事圈子之小范围以内。

21、读书当一意在书,游山水当一意在山水。乘兴所至,心无旁及。

22、杜甫如一片枯叶,任由狂风吹飘。他是在大时代中无足轻重的一粒沙、一片叶,但杜诗变成了史诗,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的整个时代。

23、人生以外,则言天地,亦举其尊卑阴阳动静刚柔,亦言大全体。至于枝节部分,则贵因时因地因人因事,分别善处,要之,亦不违大局全体为主。

24、讲历史,便可叫人不武断。因事情太复杂,利弊得失,历久始见,都摆开在历史上。

25、朋友的死亡,不是他的死亡,而是我的死亡。因为朋友的意趣形象仍活在我的心中,即是他并未死亡,而我在他心中的意趣形象却消失了,等于我已死了一分!

26、国家当动荡变进之时,其以往历史,在冥冥中必会发生无限力量,诱导着它的前程,规范着它的旁趋,此乃人类历史本身不可避免之大例。

27、汉光武自身是一好皇帝,明帝,章帝都好,然而只是人事好,没有立下好制度。因此皇帝好,事情也做得好。皇帝坏了,而政治上并不曾有管束皇帝的制度,这是东汉政治制度上的一个大问题。也是将来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一个大问题。

28、理论是此制度之精神生命,现实是此制度之血液营养,二者缺一不可。即如唐代一切制度,也多半是由南北朝演变而来,有其历史渊源,亦有其传统精神。

29、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所谓得失,即根据其实际利避而判定。而所谓利弊,则指其在当时所发生的实际影响而觉出。

30、目前的世界,似乎对外尽在找敌人厮杀,对内又尽在努力求脱卸此一身重铠,同时亦尽在坐立不宁寝食不遑的心情中走向病狂之路。

31、思想必然是公共的,尤其是所谓时代思想,或某学派的思想等,其为多数人的共同思想,更属显然。凡属大思想出现,必然是吸收了大多数人思想而形成,又必散播到大多数人心中去,成为大多数人的思想,而始完成其使命。

32、礼之主要内容,即是宗法,富自然性,与政府制定法律强人以必从者不同。

33、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随附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34、我时时闲着,信步所之,或扁舟荡漾,俯仰瞻眺,微及昆虫草木,大至宇宙人生,闲情遐想,时时泛上心头。

35、就历史经验论,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历史上一切以往制度俱如是,当前的现实制度,也何尝不如是。我们若不着重本身人事,专求模仿别人制度,结果别人制度,势必追随他们的人事而变,我们也还得追随而变,那是何等的愚蠢。

36、论理学家之勤读生涯,已远逊清代乾嘉诸儒。而君今日读书,又勤奋逾清儒。生活清苦,营养短缺,此何可久。今日吾侪得此江边闲坐,亦正是一小休息。

37、惟其一切制度都不会永久好下去,才使我们在政治上要继续努力,永久改进。制度也只是历史事项中之一目,人类整部历史便没有百年不变的,哪能有一项制度经过一两百年还算得是好制度呢?

38、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的后影,渐渐地在变质。

39、我们看历史上一切制度,都该注意到每一制度之背后的当时人的观念和理论。

国史读后感 篇9

研究历史就是研究历史背后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没有历史,文化,就没有民族,反之,没有民族就没有历史和文化,三者相辅相成。欲了解历史精神,必了解其变化和持久,在永恒中有变化翻新,在变化中有连绵持续的精神。我们感觉是中国人,不仅仅是我们出生在中国,有中国国籍,更重要的是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一种独特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这些在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骨子里去了,何时提都不过时。

所以说要灭亡一个国家首先要灭亡其历史,改造一个民族,首先要改造其历史。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记忆,其也变成了行尸走肉。所以要了解历史,尊重历史。

研究历史,从现在找问题,从过去找答案。

中国为什么能从乱到治,从治到乱,直到现在的大治,因为有前赴后继的士君子,维持着这种精神,有一群历史文化涵养的人,怀抱理想,救国图存,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个人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毕业,不要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国家,社会,家庭乃至人类也是尽到教育的责任。

“因此中国今天的教育风气,小学生第一目标在进中学,中学生第一目标在进大学,大学生第一目标在获得出国留学的机会,如此便成了一种赛跑式的教育,这是一种个人主义的机会比赛”。

而中国传统儒家教育传统是,人人皆可尧舜禹,即道德人格之尊严,使每个人感觉到都站在平等地位上,都尽自由地可能有成功,可能得满足。

所以在国民教育之外,要注重培养每个人的人文精神,尊师重道,道,事物的规律,基本准则,无所贵贱,无所高下,人人平等。所以现在骂人不讲道理是对人的最大侮辱。

“中国这五十年来的教育,似乎只是教小孩子读书识字,教青年人谋求职业,不是在教整个的人生,不感得需要一个超乎一切的最高中心,共同尊崇的最高对象。如此般的社会,哪能不各有距离,又哪能从其内心深处获得互相沟通?试问这样一个分崩离析的社会,又如何得团结凝聚?”

振聋发聩啊。“当前的最大问题,仍在如何重建这一个“道”,即重新发扬我们的历史文化。重新提示出我们一向所看重的“人格尊严”和“道德精神”。

总之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需要有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凝聚力和居安思危的远见。

何谓中国历史精神,道德精神是也,一种几千年来形成的道德精神。正如作者说的那样,历史事件是一种远从过去、透过现在而直达将来的,有它一贯的一种历史精神。

吾辈人应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坚持文化自信!

摘录:

伊尹圣之任者也,伯夷圣之清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人处社会,总不外此三态度。一是积极向前,负责,领导奋斗,这就如伊尹。一是甚么事都不管,躲在一旁,与人不相闻问,只求一身干净,这就如伯夷。还有一种态度,在人群中,既不像伯夷般避在一旁,也不像伊尹般积极尽向前,只是一味随和,但在随和中也不失却他自己,这就如柳下惠。以上所举“任”“清”“和”三项,乃是每一人处世处群所离不开的三态度。在此三种态度中,能达到一理想境界的,则都得称圣人。只有孔子,他一人可以兼做伯夷、伊尹、柳下惠三种人格,孟子称孔子为“圣之时”。因孔子能合此三德,随时随宜而活用,故孔子独被尊为“大圣”,为“百世师。

中国军人之伟大。因为中国军人里面最主要的骨干还是文人,他们都有极深的文化陶冶,道德修养,并兼多方面的智识,以及政治头脑,外交风度,种种配合,决不仅是一个专能临阵杀敌的勇将。

然而正为此故,我们胜到了,能适可而止;失败了,能不屈不挠,再图复兴。这可证明中国人的理智能用在胜利时,情感能用在失败时。所谓“胜不骄,败不馁”,这是一种最好的国防心理,亦是一种最深沉、最强韧的和平精神。中华民族能维持这几千年,决不是偶然。

春天来到,绿草如茵,弱柳如绵,桃李竞艳,芳菲满目。千红万紫,美不胜收。一般游春人,赏心乐事,流连忘返。但哪有人会在此际却去欣赏松柏。一到夏天,众木茂盛,枝叶扶苏,生气蓬勃,郁郁葱葱。那时的人,也不会独去注意松柏身上。待到秋季,霜露已降,梧桐叶落。但一方面可爱的是果实累累,另一方面可爱的还是绚烂绯红。人们的兴趣,还不会转移到松柏。

直要到严冬已届,冰天雪地,众S尽枯群木皆落。那时候,天地间肃杀之气已达极端,一切摧败无遗,惟有松柏苍翠,挺立在寒风苦雨中,而生气盎然,因此使人知生命之无尽,而转移心情以待阳和之重来。此事说来易知,而实不易知。孔子所说“……然后知……”三字,便蕴藏着尤穷深义,耐人深省。其中义蕴,确是大堪玩味,大堪探究。但等待说出来,则又是人人皆知。紧要者乃要在此人人皆知中,教我们去作无穷玩味,无穷探究,此其所以为圣人之言。我们千万莫平淡视之,让它轻易忽过。

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求其能动又能安。 所以今天而后,中国只要上轨道,中国人一定该把力量打向落后的内地去。 若我们自己在鄙视自己人,中国将永不得安宁。纵使没有外患,依然仍会有内忧。

人生文化最高意义和价值所在,就是在永恒中,有日新万变;日新万变中,认识其永恒持续的精神。”历史生命和文化生命都有两个特征――变化和持续。到个人的人生上,也是变化和持续共存。孔子说:“贤哉回也,吾见其进,未见其止。”颜渊每日进步,没有停下来。人无完人,若是每日进步,不断完善自己,终将遇见更好的自己。正是书中所说“苟日新,日日新,日新其德,作新民。


本文的网址是//www.zf133.com/a/5706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