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

最新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范文

最新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范文

根据您的要求,编辑已经为您准备了一篇关于“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的文章。如果您认为这篇文章有价值,请不要吝啬您的分享,让更多人受益。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都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然而,老师也必须清楚教案课件并非随便书写。设计教案需要注重整合和利用教学资源。此外,关于范文大全,您还可以浏览多媒体合同收藏九篇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篇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内容选自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灭亡》。我将从以下7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为了有效组织并实施教学,我对本课内容作出如下分析

该课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的第五课,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本课通过“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五代十国的更迭和分立”三个子目,讲述了盛唐在唐玄宗统治后期急转直下并最终走向灭亡的过程。

从历史发展的逻辑来看,安史之乱是盛唐的转折点,开始了藩镇割据的局面。黄巢起义给了唐朝致命一击,使藩镇割据逐渐形成。唐朝灭亡后形成五代十国的局面则是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因此,通过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主题定位为:盛唐的衰亡。根据教学主题,我将本课内容整合为三个子目“盛极而衰”、“衰极而亡”、“亡后格局”。

二、学情分析

奥苏伯尔:“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某普通初中初一年级学生——

从学生的知识状况看,通过之前学习的积累,他们对唐朝基本概况有所了解,但不能系统地认识唐朝灭亡的经过及带来的影响。因而我在授课过程中将以历史人物为点,时间为线,故事为面的形式并结合多媒体资料将本课内容串联起来,力求将这一段历史更直观系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另外,从学生的思维特征分析,初一学生处于心理学上“形式运算阶段”拥有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但还不能对历史事件有全面与深入的认识。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教学中将对一些重要问题组织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进一步思考问题。

三、教学目标

在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课标要求,我把三维目标进行整合,定为以下三点:

1、通过播放视频和故事讲述,学生直观地掌握唐朝走向衰亡的基本历史情况。

2、通过材料对比、问题探究的方式,学生学会分析唐朝衰亡原因,培养学生的运用历史地图和历史解释能力。

3、通过材料展示和问题探究,学生学会正确认识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并理解在动荡中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四、重难点

根据课标和学情分析,结合教学目标,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理解安史之乱的原因及其影响,难点是认识到唐朝灭亡后的分裂格局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重点的依据是: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只有理解了安史之乱的原因和影响才能更好地理清唐朝衰亡的过程以及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

难点的依据是:学生普遍存在非A即B的思维,但五代十国时期动荡分裂中不乏相互往来。学生难以理解在分裂中的统一趋势。

五、教法学法

我将采用图示法、史料教学法和问题探究法来完成本课的教学。教法中包含着学法,学法里体现着教法,因此,我采用的学法是与教法相对应的观察法、史料学习法和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本课主题确立为“盛世的衰亡”,以此作为本课的线索,将课本分成三个板块:“盛极而衰”、“衰极而亡”、“亡后新生”。并遵循“人物为点,时间为线,故事为面”的教学思路,使学生跟随线索,思路清晰地展开本课的学习。

一堂课好的开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我的导入新课部分将采用播放视频的方式,将盛唐气象与安史之乱后破败的唐朝相对比。通过极盛与衰亡两种现象的冲突,调动课堂气氛,引发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盛极而衰。

下面是新课学习环节:

1、盛极而衰

第一子目,盛极而衰。安史之乱的原因以及影响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了突出重点。我将采用图示法,帮助学生理清史实、理解重点。

首先,通过展示安史之乱的过程动态图并加以讲述马嵬坡之变的故事,让学生知道安史之乱的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我将通过唐玄宗前后期统治的对比,展示唐玄宗时期形势图以及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

最后我将通过史料教学,达成理解安史之乱影响的教学重点的实现。展示三则关于人口、景观、税收的史料信息,帮助学生进行总结与分析,认识到安史之乱是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2、衰极而亡

这一子目讲述了唐朝的终章。我将用漫画和起义军的进军图,让学生知道虽然黄巢起义给衰败的唐朝一记重击但仍然没有灭亡唐朝。接着讲述朱温篡唐的故事。明晰唐朝灭亡的时间以及对应事件

3、亡后新生

本子目为教学难点,初中生难以理解五代十国局面出现的本质,以及分裂中如何孕育着统一因素。

为了攻克难点,我将首先运用漫画按照时间将五代和十国展示出来,让学生架构基本的时空观念。接着表格展示五代十国开国之君的原属职位,组织学生思考与讨论,让学生理解到到五代十国的出现是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

最后以数据展示,让学生知道在五代十国的政权分立中,通过人口的迁移的方式,各地的联系仍然不绝,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课题小结部分,通过当堂检测,让学生再一次巩固知识点。

七、板书

最后板书设计方面,我采用线索式板书,直观、清晰地展示本课的主线的发展脉络,让学生更能理清本课的逻辑。

以上便是我的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的聆听。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篇2

教学设计

(一)知识目标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分析得出结论:夏、商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夏朝的建立和西周的`分封制。

2.难点:理解西周分封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前面学习了原始社会的有关内容,到原始社会末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第一个国家——夏。从此奴隶制在我国建立。”

2、学习新课

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对夏、商、西周三朝的内容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再通过填充历史再现表格从整体上有一个脉络清晰的掌握。

一、夏朝

1、建立时间:公元前20xx年

2、都城:阳城

3、建立人:禹

4、禹死后,传位给启,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5、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桀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汤率领下灭夏

2、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暴君),酷刑“炮烙”

3、周武王继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三、西周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发生了国人暴动,赶走了周厉王,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3、课堂小结:

多媒体显示历史坐标图,对本节课内容作一个概括总结。

4、开发思维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引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先分组讨论。同学们还可绘制漫画,讲故事,写诗以及一切可以表现自己观点的形式都可以用来为自己服务,在形式问题上可以大胆探索,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篇3

课标要求:

知道战国七雄的史实。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记住“战国七雄”,理解战国战争的特点及其影响,了解“合纵”和“连横”的含义及重要表现。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七国关系及战国时期战争、外交特点的分析,培养和提高分析能力。学习和初步掌握制作历史图表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战国战争史的学习,进行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初步教育。通过孙膑、张仪等人的事迹,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战国”和“战国七雄”的含义;战国时期的战役和军事家。

难点:“合纵”和“连横”的含义。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战国形势图挂图;制做本课课件;整理有关战国史实的成语;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战国时期的成语;用竹木等材料仿制一些古代兵器。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

教具(媒体):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一节课里我们学习了很多春秋时期的成语,像“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卧薪尝胆”等。今天我们将了解到更多的成语,如“围魏救赵”、“纸上谈兵”、“负荆请罪”等,让我们一起来发掘这些成语里面隐藏的精彩故事。

学习新课

(教师引导过渡)复习以前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弄清“战国”概念,课件如下展示:

一、“战国七雄”(课件显示标题)

1.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战国七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自西周分封诸侯,中国的历史地图上出现过许许多多的诸候国。但是经过春秋时期三百来年的争霸战争,大国兼并小国,强国吞并弱国,到战国开始的时候,诸侯国已经为数不多。主要的有齐、楚、秦、燕、韩、赵、魏七个大国。(课件展示“战国形势图”)。

教师提问:(1).战国时期周王的地位怎么样?——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亦(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周末风俗”条)——无足轻重。

(2).为什么诸侯国会越来越少——统一的趋势日渐明显

2.同学们仔细对比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吗?

学生提问:为什么晋国没有称雄?

(教师讲述)七国中,齐楚秦燕,大家已经熟悉,春秋时期的晋国在战国地图上已经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原来晋国已经被它的三家大夫韩氏、赵氏、魏氏瓜分,一分为三,形成了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历把这件事叫做“三家分晋”。

历把这七个强国并称为战国七雄,七雄并立是战国期的基本形势。

3.学生认真观察课件投影,了解七国及其地理方位:齐国在东,楚国在南,秦国在西,燕国在北,韩、赵、魏三国在中间。(老师看图讲解,辅之顺口溜“齐楚秦燕韩赵魏,东南西北到中间”,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

(教师引导过渡)战国,顾名思义,有战争的国,这里的“战”主要是指战争频繁,争斗激烈,学习战国的历史,必须了解战国的战争。

二、战国时期的战争(课件显示标题)

请大家阅读教材40页的小字部分的两个战役,了解战国战争的盛况,然后总结出战国战争有哪些特点(先请学生用精简的语言概述战争过程,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战争的特点)

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以学生归纳出来的为序,教师重点对谋略和兵器进行讲解。)

(课件展示)

a.兵器(青铜兵器改进、铁兵器出现)——武器的改进

(学生展示自制古代武器,并简介戟,戈,矛,刀,剑的特点和用法)

b.兵种(步兵,骑兵)——军队构成的变化

c.人数多、规模大、修建工事、争夺激烈

d.战役的发生(围魏救赵,长平之战)

e.重要军事家的涌现(孙膑、白起)

学生讲述孙膑,田忌的故事

f.谋略(“围魏救赵”、“反间计”;“合纵”“连横”)

课堂辩论(旨在培养学生辩证的历史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

有人说,战国时代把人们带进了战乱,对社会起了破坏的作用,延缓了历史的发展。有人说,战国时代“在战斗中成长”,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你的观点如何呢?

(观点相同的同学组成一组,两小组之间展开辩论。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有延缓作用,更有推动作用。推动作用远远大于延缓作用。各国为了争霸的需要,竞相改革,发展经济,增强军事实力,竞相重用人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大国争霸、兼并的过程,也是国家趋于统一的过程。

(教师引导过渡):战国的战争除了在战场上刀光剑影,杀声震天外,战争的背后,各国间进行着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就是激烈程度和影响力不亚于战争的“合纵与连横”。

三、合纵与连横(课件显示标题)

1.正当各国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秦国却逐渐占据了主动,为什么呢?因为秦国出了个张仪(投影张仪图片)

张仪游说各国,破坏了六国的联盟,使得六国联合抗秦的谋略破产,具体是怎么回事,同学们还是通过阅读教材去了解吧。

2.指导学生重点理解什么叫“合纵”,什么叫“连横”(课件出示“合纵连横”示意图,教师据图讲述):合纵就是东方六国联合抗秦,(“合众弱以攻一强”)。这种联合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是从南到北的纵向联合,所以叫做“合纵”。合纵政策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苏秦。苏秦奔走于东方多国之间,身佩六国相印,在他的游说推动下,东方各国一度合纵攻秦,迫使秦国吐出一些占领的地方,使秦国遭到一定的挫折。

连横就是劝说一国帮助秦国进攻其它各国(“事一强以攻众弱”)。这种结合是西边的秦国与东边各国之间横的连合,所以叫做连横。连横政策的代表人物是魏国人张仪。秦国用张仪为相,让他推行连横政策。当时东方的齐楚两大国结成联盟,秦国要跟齐国争雄,必须先破坏齐楚联盟。张仪连横政策最成功的一着便是把齐楚联盟给破坏了。

3.六国合纵抗秦为何未成功?

(秦国用贿赂、威胁的手段破坏合纵,各个击破;五国间利益不一致,立场不坚定)

(教师讲述)合纵连横的斗争,持续了很长时间。各国一会儿加入合纵,跟楚国搞联合,跟齐国搞联盟,一会儿又跟秦国抱到一起,朝秦暮楚,反复无常。“朝秦暮楚”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不过,虽然斗争很复杂,情况多变化,形势发展的总趋势是清楚的,那就是,在不断的军事斗争和复杂的合纵连横斗争中,楚国和齐国先后衰落下去,秦国却-越强。

课堂小结

(课件出示知识要点,教师概述)

战国宏大而壮观的战争,变化多端的谋略,足智多谋的军事家令人难忘,但是我们都知道,无论在何时,战争带给人民的,永远都是无尽的痛苦和灾难,在连绵不绝的战争岁月中,受煎熬的始终是老百姓,因此,无论何时何地,和平,一直都是我们共同的期望。

练习巩固

一、选一选

1.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战国时期是指()

A.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B.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

C.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D.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2.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齐国B.晋国C.楚国D.赵国

3.战国初年,被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的国家是()

A.齐国B.晋国C.楚国D.秦国

4.战国中期,采用围魏救赵的办法打败魏国的军事家是()

A.孙武B.孙膑C.吴起D.伍子胥

5.人物下列中,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军事家是()

A.孙武B.张仪C.孙膑D.苏秦

6.战国时期,七国之间战争不断。主要的兵种有()

A.车兵B.步兵和骑兵C.水兵D.藤甲兵

7.“纸上谈兵”的成语典故源自于长平之战,指缺乏实战经验,惯于空谈兵法,战争中一败涂地的赵括。交战双方是()

A.秦国和齐国B.魏国和赵国

C.秦国和楚国D.秦国和赵国

8.《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的年代最早的一部兵书。该书的作者是()

A.孙武B.孙膑C.吴起D.白起

二、材料分析

战国七雄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合纵与连横之争成为战国纷争的重要内容。

1.用简要语言说明“合纵”与“连横”策略。

2.在合纵与连横之争中,一些研究纵横之术的读书人十分活跃,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谁?

3.你认为上述哪一种策略运用的更成功一些?

三、各抒己见

结合有关史实和课外资料,谈谈你心中印象最深刻的战国人物。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篇4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辽、西夏与北宋并立》。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题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一课是七年级下册《中国古代史》的内容。从全书的结构体系来讲,本课属于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中的第一课,是全书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从本课的内容来看,五代十国以后,中国进入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北宋与辽、西夏之间既有对立和斗争,也有共同发展、友好往来和相互学习。在相互交往中,辽、西夏接受中原先进文明,中华民族进一步融合。因此,《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在本单元乃至本册书中都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北宋的建立、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澶渊之盟、党项建立西夏、宋夏和议等。理解澶渊之盟与宋夏和议的历史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和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正确地看待历契丹和党项族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地区开发做出的贡献。

3、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重点:辽、宋、西夏建国与澶渊之盟

难点:正确认识宋辽、宋夏的关系,认识到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

那么,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来谈谈。

二、教法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内容特点和学生学情,我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注重情境创设、实践探索、归纳总结,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辅之讨论法、比较法、阅读指导法等。

接下来,我再说一说学法。

三、学法

我在学法指导上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历史探究方法,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本课题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我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首先播放一段视频,由此来进入到对本课的教学。

2、新课探究

结合教材结构清晰的特点,为方便学生的识记我将按照教材的子目为线索来进行讲授。

首先讲第一个子目的内容,澶渊之盟,介绍辽北宋建立的情况,北宋与辽之间的战与和,澶渊之盟的内容以及带来的影响。

其次,讲第二个子目的内容宋夏和议,西夏的建立、西夏与北宋之间的战与和,宋夏和议的内容以及影响。

最后,进入到本课的最后一个子目,碰撞中的融合,让学生找出契丹与党项族与汉族融合的表现。

3、课堂小结

在本课的子目内容讲授完以后,用课堂问答的方式总结全课知识,强调教学重点及难点。

4、课堂练习

根据本节课教学情况和学生掌握实际,进行课堂练习。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请各位评委和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篇5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本课叙述的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汤灭夏建商、武王伐纣建立西周的经过,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讨论,让学生初步理解、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首先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又认识到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压迫、剥削的残酷性。其次,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

重点和难点

夏、商、西周的建立和灭亡,构成了本课的主线索。本课首先简要地叙述了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和夏桀无道为汤所灭、商朝建立的史实。其次,叙述了盘庚迁殷后,商朝疆域不断扩大以及商纣的奢糜残暴和武王伐纣,西周的建立。最后,叙述了周初统治者为巩固奴隶制政权而实行的分封制和西周的灭亡。

本课的重点有二。其一是夏朝的建立。首先,因为夏朝是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国家,这也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生产关系方面的重大变革。其次,因为夏王朝的建立,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其二是西周的分封制。言其为重点,主要在于二者都是西周的重要制度,起到拓展疆域、巩固统治的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分封制同时也是本课的难点。尤其是在不正面介绍宗法制的情况下,要使学生明了分封制的内容,难度更大。 教

程 导入新课:

相信许多同学都听过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传说,传说中的嫦娥和后羿原是夏朝时的著名人物。我国在公元前21世纪就进入了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我国整个奴隶社会时期包括夏、商、西周三个朝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夏、商、西周的兴亡史。

讲授新课

一、夏朝的兴衰(约公元前2070年——1600年)

1、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启继禹位

(学生看书归纳再讲解)

eq oac(○,1) 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什么?(夏朝的建立)

eq oac(○,2) 夏朝的都城和统治的中心地区在哪里?(a阳城;b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

(展示《夏朝统治区域示意图》,让学生直观了解夏朝的统治区域。)

eq oac(○,3) 夏朝组建了哪些国家机器?

(修筑了城堡、宫殿,建立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并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eq oac(○,4) 夏朝奴隶制国家机构的实质是什么?

(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在上一个单元,我们了解了原始社会的情况。在原始社会里,没有阶级,没教过程 有剥削和压迫,也没有国家。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的出现,贫富分化加剧,社会日益分裂成两大对立的社会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奴隶主阶级为了防止奴隶阶级的反抗,开始设置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在这种情况下,奴隶制国家就产生了。

原始社会末期,禹建立了夏朝,在禹年老时,按照传统的禅让制,事先举荐了继承人。不久,禹的继承人死了。禹又推荐东夷的伯益做继承人。但禹却不给伯益实权,使伯益得不到锻炼,也不能在群众中树立威信。相反地,他却把实权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启,让启的亲信也掌握许多权力。禹死后,伯益按照过去的传统,躲到另一个地方去表示谦让,让各氏族、部落来决定由谁继位。由于伯益的威望和权力都不及启,启轻而易举地就继承了禹位。伯益率东夷军队,打败启的军队,并将启俘获,囚禁起来。不久启又逃出,重新组织队伍,向伯益反攻。最后,启把伯益捉住杀掉,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大家在这里要清楚四个概念,就是世袭制、禅让制、公天下和家天下。

提问:

eq oac(○,1) 什么叫世袭制?

(“世袭制”指帝王世代沿袭的制度,一般由两点组成,一是父死子继,二是兄终弟及。也就是说父亲死了之后,他的位置一般由儿子来继承。如果在位的国王没有后代,就由他的同胞弟弟来接任。)

eq oac(○,2) 什么叫禅让制?

(禅让知识原始社会后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被推选人必须具备德和才两个方面的条件。)

eq oac(○,3) “公天下”是什么意思?

(“公天下”指的是原始社会里,因为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没有贫富分化,人人平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被后来的儒家学者视为“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eq oac(○,4) “家天下”是什么意思?

(“家天下”是指进入阶级社会后,由原来的天下为公变成天下为私,垄断权力出现,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说说你的想法。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共经历了400多年,让我们来看看夏朝末代暴君夏桀的统治是怎样的?

2、末代暴君夏桀

引导学生归纳夏桀的暴行

eq oac(○,1) 夏桀建造许多豪华宫室;

eq oac(○,2) 无休止地蒸发百姓,强迫他们服劳役;

eq oac(○,3) 不分昼夜饮酒作乐;

大家看课本《桀把人当坐骑》,想一想,这幅画说明了什么道理?(暴政就会亡国) 教过程 “多行不义必自毙”,夏桀的残暴统治导致了夏朝的衰落。那么,夏朝是怎样灭亡的呢?我们来学习第二个内容“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正当夏桀失去民心之际,黄河下游的商国由于国君商汤善于任用贤人,关心百姓而逐渐强大起来。大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打败夏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同学们可以通过课文的描述,了解到商汤善于任用贤人和关心百姓的故事。

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商朝又被称为殷朝,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盘庚迁殷”。

1、盘庚迁殷

在盘庚之前,由于水患,商朝的都城先后迁移过五次。大家想一想,一个国家的都城移来移去,这个国家会不会繁荣?

到了盘庚继位的时候,政治上的混乱仍然十分严重,阶级斗争也日趋激烈,盘庚为了稳定政局,拯救政治危机,缓和阶级矛盾,在公元前14世纪把都城迁到殷。迁都以后,商王朝的政局逐渐稳定下来,统治区域不断扩大,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商朝的都城殷也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中心,所以后人又把商朝叫做殷朝。

盘庚迁殷后,商朝兴盛了很长一段时间,到了商朝末年,商纣王统治时期,社会各种矛盾都达到了非常尖锐的程度,最终导致了商朝的灭亡。

扩展阅读

最新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5篇


趣祝福编辑经过耐心的筛选整理,精挑细选出了最新的“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请您阅读后与朋友分享。老师需按照制作好的教案课件内容给学生上课,此时,制作教案课件的时刻已经到来。透过制作教案与课件,老师的智慧和教育技巧也得以得到展示。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宋词、史学、绘画、书法),通过对不同风格作品的了解与比较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资治通鉴》和《史记》体例的比较,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归纳历史知识更新的能力。

②注重探究式学习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③采用列表格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

④举行古代名诗、词比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宋元文学艺术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司马光对工作的执著和严谨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宋词和苏轼、辛弃疾、李清照。

难点:本课头绪多,应突出重点,繁简适度。

课前准备收集历史典故,著名词人作品,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宋元时期我国科技达到了最高水平,同一时期我国古代文学也呈现空前繁荣局面。(或多媒体《清明上河图》导入)

二、探究新课:

(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师:古代史学著作很多,请大家说说看你能说出几部?(学生思考后回答)然后用幻灯打出《资治通鉴》,接着提问:这部书的作者是谁?你知道书名的来历吗?

生:司马光。因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政道”故名。

师:请两名同学表演“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师:刚才两位同学表演非常精彩,同学们,你知道《资治通鉴》这部书的体例吗?它和《史记》有何不同呢?

生:先分组讨论后回答(略)。

多媒体显示表格(对纪传体和编年体进行比较)

师:北宋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孱弱的王朝,为什么出现了《资治通鉴》这样一部通史巨著?

生:可直抒已见,从多角度回答问题

师:从根本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归纳。根本原因是宋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冲突中处于劣势,加上阶级矛盾尖锐,使北宋政治家们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他们把目标转向历史,以为当世统治者的借鉴。客观原因是书院制度完备学习风气活跃,北宋文化普及较高,为《资》的编写大量人才,同时印刷术进步,使书籍得以大量印刷。加上司马光等人严谨治学。

(二)宋词的杰出词人

师:词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它是怎样形成的呢?词的产生是随着音乐的发展而出现的,唐中期以后,音乐发展较快,句式整齐的诗较难配乐,因为了便于歌唱,人们便按乐曲节拍来填写歌词,出现长短不一的句式,这就是词。它在唐出现,到宋时达到顶峰。(主要原因是在于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这一时期主要词人有哪些?

生: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用幻灯打出三人头像,介绍他们生平)

(用多媒体讲述三人作品及特点)多媒体显示苏、李、辛三人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如梦令》及《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要求同学跟着大声朗读,并体会他们的风格特征。得出苏、辛词豪迈奔放(豪放派),李词特点风格委婉(婉约派)。

要求学生制表归纳三人主要作品及风格

(三)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

师:我国绘画有悠久的历史。从东晋的顾恺之到唐代的吴道子,风格各异,到宋元时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表现大众生活的风俗画,它的代表作就是《清明上河图》。指导学生看书。

幻灯:展示《清》图,向同学介绍该图的主要内容(可本单元活动课)

教师作:画卷表现了城乡百姓的社会生活,展现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时代风貌,折射出北宋经济发展状况,该图以浓厚的生活气息,精湛的笔墨及淳朴的艺术风格代表了宋代风俗画的突出成就。

师:宋元时期出现了许多画家,你能列举几个吗?

生:(略)

师:书法在宋元时期成为文人的一种爱好,涌现出很多的书法家,被称为“宋四家”的是谁?

生: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师:元朝的赵孟頫也是著名的书法家。

幻灯:展示书法家的作品,给学生以直观印象。增强艺术鉴赏力。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收集从东汉至宋元时期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字帖、拓片)

:宋元时期不仅科技领先,而且文化灿烂。我们祖先为我们奉献了一份丰厚的文化大餐,面对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在自豪的同时,更应认识到我们的责任与重担,为中华民族腾飞而努力。

三、课堂

指导学生完成课件出示的图表。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篇2

20xx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要求:“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一要求体现了初中历史教学“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应坚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积极引导学生对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进行正确的考察,并帮助他们逐步学会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就历史学科而言,其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那么如何通过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拓展历史视野,形成历史意识,发展历史思维,提升历史素养呢?本课中提出以下一些历史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依据课标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的组织灵魂,人们学习历史的根本目的是解决现实中的种种问题。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本课上承第6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教材一方面讲述了女真族建立了金政权,先后灭掉了辽和北宋,并在对南宋的战争中掳掠残杀,遭到了岳飞等南宋军民的奋起抵抗,最终和南宋达成和议,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另一方面课文贯穿了民族交融这条暗线。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主动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与先进文化,加快了民族交融的进程。这就需要在唯物史观引领下整体把握这时期的民族关系。

根据学情以及教学经验,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学生观察图片、地图,并结合材料和课文内容,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并对北宋亡国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讲述岳飞抗金的故事,学习岳飞精忠报国、正气凛然的精神;学习相关史实,尝试对宋金和议进行分析和评价,知道南宋偏安;认识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二、紧扣教学设计,落实素养培育

本课导入部分和课文小结,都采用《辽、北宋、西夏形势图》和《金、南宋对峙形势图》,既承上,直接点题,又首尾呼应。从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到金与南宋的对峙,既是一个时间概念,又是一个特定的空间概念。这时期各民族的碰撞和交流,形成了民族交融的新高潮,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进一步发展。根据学情,利用形势图,直观引导学生从历史的时空概念入手效果比较好。

女真族的崛起是本课的第一子目。在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女真族不断壮大,为摆脱辽的控制和压迫,起兵抗辽。阿骨打一面与辽作战,建立“金”政权,一面改革军政体制,重视农牧业生产,吸收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逐渐具备了灭辽,甚至灭北宋的实力。在这一子目中为了增加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不仅提供了大金得胜陀颂碑图片,而且选取了《大金得胜陀颂》碑文,形成图文互证,孤证不立和多重证据的历史学习方法。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他们在丰富多彩的图像与相对枯燥的文字之间当然会选择前者。漫画、连环画在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就很能说明问题。现在的历史教科书也顺应这一趋势,加入了大量插图并全彩印刷,大大提高了可读性。然而,这种对图像资料的偏爱也许会带来重图轻文的隐忧。因此,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图文互证的意识十分有必要。此外,史料实证注重材料必有出处、材料的科学性、证据意识等。为了求证金太祖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发展生产,颁行女真文字,给学生提供了《金史﹒太祖本纪》中有关“猛安谋克”的记载和注重农耕生产的史料,以及女真文墨锭图。对这些史料的运用,既是探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也是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能力的重要表现。

金灭辽及北宋是本课的第二子目。首先侧重于讲战争的.过程。培养学生理解概括讲述战争过程的能力是战争史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学生最不易掌握的内容。因为它不但涉及大量的地名,特别是古代的地名,还有交战双方的具体位置以及战略战术等,所以必须借助地图才能讲清战争的过程。历史地图蕴含着丰富的隐性知识,它是课文内容的必要补充。教学中,借助于地图册中金灭辽及北宋的示意图,教师示范讲解金灭辽的过程,然后再请学生结合课前准备的内容讲解金灭北宋的情况。这样引导学生读图识图,以图释文,了解金灭辽、灭北宋的史实,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拉近学生与历史的时空距离,还可以让学生获得一种能力,一种穿越历史场景的能力。其次,提供史料分析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学生通过前面所学,对北宋的政治有一定的了解,这样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能够对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通过材料解读与问题探究,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南宋的偏安这一子目是本课的难点。教材从南宋建立、岳飞抗金和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三个方面进行了叙述。如何正确看待岳飞抗金,辩证地分析和评价宋金和议等问题是这部分的重难点。为此,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岳飞抗金的故事,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初步认识岳飞抗金,再提供金军南下的史料,让学生思考:人们为什么尊重和爱戴岳飞?引导学生明白,人民之所以将岳飞视为民族英雄,这是因为他精忠报国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抗金斗争中,他率领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是当时抗金力量的中坚;岳飞和岳家军抗击金军南下,为南方地区创造了相对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让南方人民免受战争灾难,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维护了南宋人民的利益。他站在正义的一面,因此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对于宋金和议,补充了相关资料,让学生对照相关内容一一分析影响。总之,第三子目主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作为最高层次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课程中历史价值观教育的根本归宿,体现出对历史课程所承载的培育和涵养正确的历史价值观的高度重视和深切期望。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为国为民的民族英雄,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反思课堂实践,推动教学共生

历史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形成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一节课下来,切实体会到一是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本课第一子目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备课时,教师首先就得翻阅一些史料,如《大金得胜陀颂》碑文和《金史》等,对所教学的内容进行印证。只有具备了丰富的学识,在教学时,我们方能在课堂上左右逢源。二是要引领学生自我积累。鼓励和指导学生阅读历史通俗读物,浏览相关历史网站,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历史感。三是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历史知识。利用博物馆、历史遗址、遗迹等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可以拉近历史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本课课前调查了解到,一部分学生们去过杭州岳飞墓。学习岳飞抗金时,这部分学生不仅学习热情高涨,而且感受到历史的“有用”,求知的欲望更浓。四是开放课堂,教学相长。如今的初中学生成长于新世纪,思维活跃,知识面比较广,可以有序、有效地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合作学习。当然,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接近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有话说,踊跃表达,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因势利导,从而使历史课堂成为学生喜爱的课堂。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课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然后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进入学习状态。

2.探究过程

(1)教师出示探究问题: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徒,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得出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

(2)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白虎通》引文,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

(3)展示历史图片:观察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成就中,有哪些农耕经济现象?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如何:原始农业中的生产工具与产量的关系,原始农业与渔猎的关系,原始农业与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的关系,生产、生活与原始艺术和早期文字的关系,原始陶器和纺织与定居生活的关系等。

(4)利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学生指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的具体地点后,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情况,寻找分布特点。

(5)在了解了大汶口原始居民农耕生产的内容后,让学生阅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小字,然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讨论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应怎样看这一现象?

(四)巩固小结

1.出示话题:我国的原始居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你愿意生活在那个时代吗?为什么?(根据老师展示的历史实物图片,学生发挥想象力,任意选择一种居民设计、表演他们一天的生活)

2、小制作: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一个经济实用的表格,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明确农耕经济中的劳动分工。

(五)推荐作业

1、制作与本课农耕经济有关的自由阅读卡,可以是神化传说、历史故事,诗歌,也可以是农耕小知识。

2、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到农村感受一下农民耕作的苦与乐。

附:板书设计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时间---距今7千年 2、生活位置: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

3、农业: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4、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还会开挖水井。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五六千年

2、生活位置:半坡居民位于黄河流域

3、农业:半坡居民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4、半坡居民会制造彩陶。

三、大汶口居民

1、时间---距今四五千年

2、地点---山东大汶口

3、在后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篇4

一、牢固树立课标意识,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一)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研读“课程标准”自然是我展开教学设计的起点。《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课作出如下规定:“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这是较为典型的以“点”带“线”的呈现方式,指引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把握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两个典型事例——“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它们在中日、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影响深远,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在学生认知水平及教材知识结构的综合考量下,我将这两点确立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对“鉴真东渡”这一重点的处理,我运用图片导入法,出示《鉴真坐像》图,指导学生观察、描述图片信息并关注“双眼紧闭”的细节,询问学生其中的缘由。在问题驱动之下,学生通过充分提取书本信息并结合教师提供的《唐大和尚东征传》选段,化身为小导游为游客讲解家乡园博园内“鉴真东渡遇险纪念塔”这一景点。之所以创设这一情境,我主要是为了吸引初一学生的主动参与,将知识点变为“活的”、“可用的”知识,既增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记忆,也在活动中渗透基本技能、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最后,我提供了鉴真在日本医药学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的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在传布佛法外,鉴真还传播了中国许多的文化成就,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对另一重点“玄奘西行”的处理,我考虑到大部分的学生阅读过青少版的《西游记》或观看过相关的电视剧、电影作品,对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感兴趣,对相关的情节也较为熟悉,只是在历史史实与文学作品之间未能作很好的区分。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表格填空,指导学生完成玄奘西行与“唐僧取经”的比较,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史实与文学作品之间既有联系又存在区别,潜移默化地渗透史料实证素养培育。之后,我充分利用书本上已有的《玄奘西行和回国路线图》、精心选取《大唐西域记》中的精彩片段,要求学生完善玄奘西行路线,引导其形成历史空间概念;还设计“玄奘西行可能会遇到哪些艰险”的历史想象活动,指导学生挖掘历史地图的隐性信息并研读、提取材料,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迁移并整合不同学科之间习得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追问“我们的想象符合历史史实吗”,激促学生历史思维深入,进一步渗透史料实证素养培育;后设计了话玄奘真实形象的活动,让玄奘的宝贵精神品质走进学生的心田。最后简略补充王玄策、义净等造访印度的史实,凸显玄奘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里程碑式的地位。

在本课中,“遣唐使”、“唐与新罗的交往”虽未直接列入课程内容,但“鉴真东渡”本身与“遣唐使”到来密不可分,“唐与新罗的交往”作为一个修订版教材的新增子目,也从一个侧面生动展示唐朝时期中外交流的活跃盛况,有助于本课难点的理解,不能置之不理。在这两个板块的处理上,我主要抓住典型人物如弘法大师、吉备真备、崔致远,利用典型图片如《弘法大师行状绘词》,通过图说历史、教师讲述的方式完成,在处理的篇幅及力度上都做了相应的减法。这样的处理可以使得各子目、各板块间详略有别、详略得当,主干知识、重点突出,易于学生把握。

本课的课程内容还要求学生能“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这对学生的学习提出较高的要求。与一般的历史时间、地点、人物等史实性知识不同,这属于规律性、理论性的知识,从行为动词看又属于理解层次要求的知识,对初一学生而言是一个难点。对此,我选用《中华文明史》中“(隋)唐是中华对外交流的高潮时期,这一时期的对外交流在深度和广度上远远超过了前代”这一具有一定权威性的观点,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起点;同时我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资源,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从理解“宽度”、“广度”远超前代中逐步突破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发展性”这一特征。

(二)设计展望

1.深入全面地研读课标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已经能做到关注课程内容要求,能够依据相关行为动词属性基本判断有关历史问题的量与质的要求,从而做到有的放矢。除此之外,我认为还应当对历史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等内容进行综合的、全面的、深入的了解,做到不仅知道“教什么”,明白“怎么教”,更明晰“为什么教”,这对精准把握并突破教学重难点是有益的。

2.关注课标的动态发展

现行的课程标准是2011年颁布的,而统编历史教学书在此之后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审查与修改于近两年才投入使用。所以存在对课标进行相应调整的情况。此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已于2018年正式出台,其中提出的历史核心素养的理念也需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加以关注。我认为把握课标最新的调整与变化,有助于我们精准把握并突破教学重难点。

二、发挥课程资源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设计思路

“课程资源”的提出、开发与运用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历史学科涉猎广泛,与其他学科相比,它拥有无法比拟的、独特的、丰富的课程资源。它的开发与利用有助于落实课程目标,也能丰富课堂教学、满足学生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众多的课程资源中,我首先充分地利用了教科书资源。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带领学生解读教科书上的插图资源如《弘法大师行状绘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描述当时的情形知晓遣唐使来华的史实,既感受唐王朝的繁盛,也感悟日本人的向学与坚持。我还利用《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玄奘西行求法(邮票)》作为相关子目学习的导入材料,以人带事,顺应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此外,我还注意用好教材辅助板块课文旁设“相关史事”、课文后设“课后活动”,引导学生描述画面信息或以之作为思维材料展开活动促进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为什么首先考虑的是教科书资源?教科书是第一课程资源,也是课程资源的核心。教科书不仅是教师开展教学的“教本”,亦是学生学习的“学本”,是学生获取最为便捷、使用频率最高的课程资源。教师能在课堂中利用已有课程资源进行情境、活动的创设,不仅可以调动学生课上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学生加强对教科书的了解,进一步增强了统编教材的可读性,从而为课后的自主学习创设条件。

本课还甄选了乡土史课程资源。我选用了鉴真东渡遇险纪念塔和如东掘港国清寺遗址,并以之设计了“角色扮演”及学习延伸的活动。乡土史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中具有特色的一类资源,它是师生所处的某一行政单位具体地域特色的、能够反映特定范围内受众文化心理的、承载历史与现状的资源,具有形象具体、生动活泼、赋予学生更多参与的.可能性等突出特色。这类课程资源的利用,能够较好地拉近历史与学生、与现实的距离,从而客观上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此外,本课还选择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历史题材的视频文学作品资源,如导入部分节选了纪录片《中国通史》中第五十集的片段,不仅起到较好的凝神激趣的作用,同时也让学生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盛景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为本课难点的理解打下一定的基础。在“玄奘西行”子目处理中,我展示出影视作品《西游记》的剧照图片,迅速吸引学生的眼球,并通过后续的列表对比潜移默化地渗透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

(二)设计展望

1.课程资源开发应紧扣教学目标

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已成为一线教师的自觉之举。现今,大量的课程资源被搬上课堂,的确起到一定的兴趣激发作用,却也存在脱离课程目标或教学目标而随心所欲选用资源的情况。我认为教师在兼顾学生兴趣的情况下,应当紧紧围绕教学的重难点、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的学习经验、认识规律进行合理的选取有教学价值的课程资源,让课程资源既发挥消除学生与历史心理距离的作用,也能更好地为课程或教学目标服务。

2.重视乡土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乡土史资源不仅可以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印证,而且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研究身边的历史。这类资源的运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进热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也利于活化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水平和思维能力。

总结:如果说教科书是编写者在精准全面理解课程标准基础上的一次再创作,那么历史教学也是基于课标及教材的一种再创作。本课仅是基于唯物史观的一种理解与创作。不同的史观、不同的视野会赋予本课不同的魅力,可以引领学生从不一样的高度与宽度欣赏历史的意蕴、体会历史的深邃、感受历史的真谛。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篇5

一、整合教材子目,巧设教学活动

(一) 遵循特定原则,整合教材子目

本课完整展现了隋朝从建立、统一、强盛,直至灭亡的全过程,充分展现了历史的时序性和完整性。隋朝的统一与强盛离不开隋朝两位皇帝的励精图治,隋文帝建立隋朝并实现全国统一,他发展经济的同时,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则正式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此外,隋炀帝还开凿出贯穿南北的大运河,进一步将统一的隋朝推向繁荣。但同时,包括开凿大运河在内的一系列暴政,又使得隋朝最终走向了灭亡。因此,基于历史的时序性,我将第二子目“开通大运河”和第三子目“开创科举取士制度”互相对调。这样的调整便于子目之间的合理过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便于学生对于隋朝的这段历史系统化,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统编教材是集合了很多专家学者的智慧汇编而成,并将作为统一教材推行全国,所以这本教材十分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教材中每一个子目的设计和编排都是专家们智慧的结晶,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也不可任意调整子目、整合板块。我认为对于教学中子目的调整和板块的整合需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整体性原则。初中历史教材的有些子目之间没有形成系统连贯的体系,子目之间跨度大,逻辑性不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整合教材并结合一些过渡方法,将不同知识点沟通衔接起来,使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其次,时序性原则。相比于高中的模块专题式教材,这类通史类教材时序性强,但也不是面面俱到。有些子目在编排上只选择了某个知识片段,使得历史知识零碎不完整,各知识之间跨度较大,新旧知识又缺乏必要的铺垫和承接,甚至子目之间呈现因果联系和相互推动的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整合增加旧知识,加强知识的联系,达到知识的巩固和教学的承接。最后,学情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调整子目还是整合教材,都要基于学生的学情展开,针对不同的班级进行调整。基础较好的班级更偏向于能启发他们思维的探究活动或者角色扮演,而普通班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内容更加在意,一些探究性的子目之间的设问过渡在这样的班级就很难展开。

(二) 分析重点难点,巧设教学活动

教学重难点是每一节课的筋骨,无论是基于什么原则,对于教材子目的调整都是针对教学重难点进行的,而每一节课教学重难点是在分析课程标准和学情的基础上设定的。本课的课程标准是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由于初一的学生缺乏相关知识储备,给本课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由于不少学生阅读过《隋唐演义》等小说,对隋朝建立、统一,隋炀帝的暴政等方面内容存在一定的知识储备,并且对这方面内容比较感兴趣。再加上经过一学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对事物的理解、概括、分析、比较,以及史料研读能力都有所提高,这为本节课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分析隋朝灭亡原因等探究活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基于课标的指导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隋的统一、科举制度,教学难点定为科举制度。为了突破重难点,必须设置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

第一,针对隋的统一这一教学难点,我引入了《隋朝疆域图》这一教学工具,让学生根据这幅历史地图说一说隋朝统一的过程,通过地图直观的感受“统一”。历史地图提供了直观的确切的地域空间图像,表现了文字难以达到的效果,与文字相辅相成,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正确合理的利用地图,能够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甚至可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情感。

第二,针对科举取士这一教学重难点,我则充分利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首先让学生从陈清泉、郑天禄的《略论“九品中正”制度的弊病及其影响》的一段文字中,分析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感受改革人才选拔制度的迫切性。紧接着,再通过两段选自沈为慧的《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中国古代史下》和袁行霈的《中华文明史》中的文字材料,让学生在与九品中正制对比的基础上畅谈科举制的进步性。几段文字材料的呈现能有效锻炼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我们在选择文字材料时,除了要紧扣重难点之外,还要保证材料的正确性、真实性,抛却那些似是而非的材料。

二、开发诗歌资源,实现文史价值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些诗歌中,有很多充分反映当时社会现状的诗句。最典型的则是“诗圣”杜甫,他的诗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因此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唐诗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与历史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大师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中也倡导以诗文证史。所以在隋朝的这段历史教学中,我充分的挖掘运用了唐诗,这对学生学习历史、了解历史原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探究历史史实,领悟评价方法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造福千秋万代,但大运河的开凿对于当时隋朝的影响,千百年来,人们对此众说纷纭,争论不休。针对这一问题,我引用了唐朝两位持不同观点的诗人的古诗,皮日休的《汴河怀古》和胡曾的《汴水》。让学生通过对这两首古诗的理解,探究得出自己的观点。而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了大运河的巨大作用,也对隋炀帝的暴政有了直观深入的了解。两首古诗的运用让学生从多角度评价隋朝开凿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教会学生客观的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将隋朝进一步推向强盛。但同时,隋炀帝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唐朝诗人吴融的《隋堤》和罗隐的《炀帝陵》都对隋炀帝的功过是非做了或偏颇、或客观的评价。从简短的几句诗歌中,我们会不由自主的想象,隋炀帝的陵墓只有几亩田那么大,完全不符合其好大喜功的个性,最终落得了如此凄凉的下场。两首古诗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历史情境,对于学生客观评价隋炀帝这一历史人物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思想教育,关注传统文化

皮日休的《汴河怀古》比较客观地评价了隋炀帝的功过,通过对这首诗歌的探究,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运河的开凿是建筑史上的奇迹,我国古代人民所具有的聪明才智是无与伦比的。从中领会大运河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开拓进取的伟大精神。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打下基础,同时对于他们思想观念的升华,情感意志的磨练也将产生深刻影响。

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语文课堂上学习的唐诗相比,历史课堂上的唐诗是让学生结合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基础上去理解诗歌、朗诵诗歌。在隋朝这段历史中适时的运用诗歌,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这些诗歌的深刻内涵,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关注传统文化,从而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十篇


是否想更深入地了解“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下面的资料或能帮到你,我们诚挚地邀请您浏览本页内容。教案课件既关系到教学步骤,也关系到教学的课程标准,每位老师都要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 教案课件设计全面,有助于深化教学和提高教学水平。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 篇1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特点和作用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是部编版初级中学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的第二课内容。《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这一单元讲述了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等各方面的情况。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阶段。因此,是我国封建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时候的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中国文化对世界特别是亚洲产生了深远影响。世界学者们公认的“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就是这时候形成。所以,学习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具体到本课,本课介绍的正是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以及李隆基统治前期唐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统治,使唐朝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达的景象,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将唐朝的发展推向顶峰。它上承隋朝文明,下启盛唐新气象,应该说,学好《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是学好这一单元和整个唐朝历史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材料分析和历史故事,加深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的认识,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②掌握开元盛世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多媒体展示影视图片,引导学生自主获得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组讨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贞观之治唐太宗虚心纳谏。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

②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

3、教学重点:贞观之治武则天开元盛世

「依据」唐朝是我国历少有的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发展,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基础。因此,学生重点掌握这一内容有利于后面的学习和对整个唐朝历史的认识。以及这一时期我国文化在当时乃至现在世界特别是亚洲的重要地位的理解。通过学习,了解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4、教学难点:对武则天的正确评价

「依据」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根据时代背景,实事求是的评价一位历史人物有一定的困难,他们往往会带着感情色彩,单纯的从“好”和“坏”出发,不能客观的分析,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

二、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教学的共同体,应将学生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索,发展的空间与机会。同时,新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分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多媒体展示法,材料分析法。

(二)学法

先教后学,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和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达,纠正其错误的理解。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强,思维活跃,但知识积累较少,所以,要引导学生观看图片、分析资料,自主获取信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进行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武则天,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三、说教学模式

本节课的主题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唐建立和发展)、女皇武则天(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开元盛世(鼎盛)。三个子目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通过对三个环节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唐朝建立,发展和走向鼎盛的过程及治理国家的措施。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MV武则天。

一首大气磅礴,气势恢宏,又不乏女人味的《无字碑》唱尽武则天一生荣辱心酸,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曾经评价武则天治宏贞观,政启开元’,武则天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出示标题。贞观之治的局面出现在谁的统治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局面呢?带着这两个问题由此进入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依据」通过课件演示,增加历史学习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活课堂气氛。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环节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多媒体展示唐太宗画像,简介唐太宗其人,然后出示探究问题:

(1)唐太宗是唐朝的建立者吗?都城?时间?

(2)你知道什么是“贞观之治”吗?

(3)你认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再推选发言人全班交流。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走入学生当中了解阅读情况并进行指导

3、第一个问题学生易于理解,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需要补充材料加以说明,教师在学生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因势归纳出三个方面:

A、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

多媒体展示文献资料:

材料一:太宗尝谓公卿曰:“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学生思考这段话的含义。

——《贞观政要·论求谏》

教师小结:唐太宗善于听取正确意见,能虚心纳谏,并展示谏臣魏征和房谋杜断。在唐太宗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他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优点,生活中,你们有没有因接受他人正确意见而受益非浅呢?请举例说明。(让学生说身边的事情,可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兴趣。)

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学生思考这段话的含义。

教师小结:唐太宗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他以史为鉴,居安思危,深刻认识到君民关系有如舟水,贞观年间的许多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开明思想而制定的。唐太宗的治国措施又有哪些?

B、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多媒体展示。

教师小结:根据唐太宗的治国措施,我们来看看成效如何?

C、唐太宗的治国成效

多媒体展示两段资料:

“(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纳谏》

“(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线,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资治通鉴》

学生讨论两段资料的含义,对比说明唐太宗治国措施所起到的作用,及治世局面的形成——-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称之为为“贞观之治”。

学生观察敦煌壁画“唐朝雨中耕作图”,感受经济繁荣景象,认识到治世局面的形成离不开人民的辛勤劳作。体现出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看书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课堂;补充史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环节二:女皇武则天

1、多媒体展示武则天画像。教师设问:你了解武则天么?

(设计意图:学生看到画像结合自己看到的电视剧会从不同方面说出对武则天的了解,既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简介武则天经历,强调唐朝的武则天是我国历的女皇帝。

2、出示探究问题:郭沫若为什么评价武则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走入学生当中了解情况并指导。学生自己看书能够回答出主要是因为武则天正确的治国措施。)

3、根据武则天的治国措施,引导学生概括武则天的政绩:

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

4、多媒体展示无字碑及其文字介绍,设问:我们究竟该怎样来评价她呢?

(设计意图:分组讨论,学生会根据自己看过的电视剧和本节课学过的知识来评价,但绝大多数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好坏来评价,带有自己的感情色彩,不能客观分析,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

学生说完,教师小结给出客观评价——-功大于过。

武则天是中国历一位女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她在位期间唐朝经济发展,国力不断上升。“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但武则天也有不少消极行为。他崇佛教,建寺院,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在打击政敌的过程中也不免滥杀无辜。

教师小结:继承唐太宗、武则天的业绩,并将其发展推向顶峰的李隆基,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史称“开元盛世”。

环节三:开元盛世

1、多媒体展示唐玄宗简介。

2、(多媒体展示以下两则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一: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今湖北江陵﹑襄樊),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即凉州,今甘肃)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可见当时粮食布帛产量丰富,物价低廉,商业繁茂,道路畅通,行旅安全。到开元二十年,全国有民八十六万一千二百三十六(最多时逾千万),人口四千五百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六十五,比之唐初户口增加一倍半以上。

材料二:唐玄宗时期全国耕地面积6。6亿亩。唐朝的版图,比之于汉代,有新的拓展;大运河把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增长。史称:“开元、天宝之际,耕者益力,高山绝壑,耒耜亦满”。根据现有史料推算,当时全国实际耕地面积约八百五十万顷,折合今亩达6。6亿亩(当下的中国为18亿亩),人均占有达9亩多。远远超过中国今日的平均数(1.4亩)。

3、教师设问:根据材料讨论开元盛世的表现

答案提示:物美价廉;商业繁盛;人口增长;耕地面积扩大等。

教师引导:为什么在唐玄宗统治时期,出现了如此繁盛的局面。分组讨论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及结果。

4、多媒体展示开元盛世的原因————-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①政治方面: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②经济方面: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③文化方面: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5、结果: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人了鼎盛时期,历称为“开元盛世”。

教师补充相关史事:唐玄宗非常注重对官吏的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官吏立即罢免。有一年他亲自主持对县令的考试,结果有45个县令因不合格而被撤职。来加以说明唐玄宗整顿吏治。

教师小结:政治上,唐玄宗特别注意选贤任能,且从基层做起,亲自考核新任命的县令,斥退不合格者。姚崇极力主张禁止宦官、贵戚干预朝政,禁绝佛寺道观营造,重奖进谏之臣;宋璟主张放宽赋税、减轻刑罚、选拔人才、官吏称职。唐玄宗对他们重用为相,致使政治清明。

经济上,唐玄宗重视农耕、垦荒,大力兴修水利。农业生产大大发展。(可让学生背诵杜甫《忆昔》体会一下丰衣足食,人丁兴旺社会情景。)

开元时期统治者的各项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上述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我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史能力,让学生学会用联系的方式解答相关的历史问题,引用古文资料让教材的说法更有说服力。)

五、教师小結:

李渊建立唐朝,从唐太宗到武则天再到唐玄宗,都励精图治,使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达到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况,使唐朝不仅在中国历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也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六、巩固拓展: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主要政绩。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对比能力。)

七、板书设计

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

↓↓↓↓

建立唐朝发展承前启后开元盛世

八、说得失

1、教师运用直观性强的mv与历史图片及相关的历史资料进行旁佐,即帮助学生了解历史,提高学习兴趣,又引导学生确立历史观。

2、课堂以多种形式,既激活了课堂氛围,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参与能力,如mv歌曲《无字碑》渲染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回到古代的感觉;通过欣赏唐太宗与武则天的图片,对他们的历史有了感官的了解;相关数据与诗歌的展示,使学生客观性的了解唐代的繁盛。

3、学生对如何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仅限于主观,缺乏相关的事实辩证,未用摆事实讲道理。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 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内容选自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灭亡》。我将从以下7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为了有效组织并实施教学,我对本课内容作出如下分析

该课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的第五课,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本课通过“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五代十国的更迭和分立”三个子目,讲述了盛唐在唐玄宗统治后期急转直下并最终走向灭亡的过程。

从历史发展的逻辑来看,安史之乱是盛唐的转折点,开始了藩镇割据的局面。黄巢起义给了唐朝致命一击,使藩镇割据逐渐形成。唐朝灭亡后形成五代十国的局面则是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因此,通过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主题定位为:盛唐的衰亡。根据教学主题,我将本课内容整合为三个子目“盛极而衰”、“衰极而亡”、“亡后格局”。

二、学情分析

奥苏伯尔:“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某普通初中初一年级学生——

从学生的知识状况看,通过之前学习的积累,他们对唐朝基本概况有所了解,但不能系统地认识唐朝灭亡的经过及带来的影响。因而我在授课过程中将以历史人物为点,时间为线,故事为面的形式并结合多媒体资料将本课内容串联起来,力求将这一段历史更直观系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另外,从学生的思维特征分析,初一学生处于心理学上“形式运算阶段”拥有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但还不能对历史事件有全面与深入的认识。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教学中将对一些重要问题组织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进一步思考问题。

三、教学目标

在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课标要求,我把三维目标进行整合,定为以下三点:

1、通过播放视频和故事讲述,学生直观地掌握唐朝走向衰亡的基本历史情况。

2、通过材料对比、问题探究的方式,学生学会分析唐朝衰亡原因,培养学生的运用历史地图和历史解释能力。

3、通过材料展示和问题探究,学生学会正确认识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并理解在动荡中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四、重难点

根据课标和学情分析,结合教学目标,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理解安史之乱的原因及其影响,难点是认识到唐朝灭亡后的分裂格局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重点的依据是: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只有理解了安史之乱的原因和影响才能更好地理清唐朝衰亡的过程以及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

难点的`依据是:学生普遍存在非A即B的思维,但五代十国时期动荡分裂中不乏相互往来。学生难以理解在分裂中的统一趋势。

五、教法学法

我将采用图示法、史料教学法和问题探究法来完成本课的教学。教法中包含着学法,学法里体现着教法,因此,我采用的学法是与教法相对应的观察法、史料学习法和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本课主题确立为“盛世的衰亡”,以此作为本课的线索,将课本分成三个板块:“盛极而衰”、“衰极而亡”、“亡后新生”。并遵循“人物为点,时间为线,故事为面”的教学思路,使学生跟随线索,思路清晰地展开本课的学习。

一堂课好的开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我的导入新课部分将采用播放视频的方式,将盛唐气象与安史之乱后破败的唐朝相对比。通过极盛与衰亡两种现象的冲突,调动课堂气氛,引发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盛极而衰。

下面是新课学习环节:

1、盛极而衰

第一子目,盛极而衰。安史之乱的原因以及影响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了突出重点。我将采用图示法,帮助学生理清史实、理解重点。

首先,通过展示安史之乱的过程动态图并加以讲述马嵬坡之变的故事,让学生知道安史之乱的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我将通过唐玄宗前后期统治的对比,展示唐玄宗时期形势图以及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

最后我将通过史料教学,达成理解安史之乱影响的教学重点的实现。展示三则关于人口、景观、税收的史料信息,帮助学生进行总结与分析,认识到安史之乱是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2、衰极而亡

这一子目讲述了唐朝的终章。我将用漫画和起义军的进军图,让学生知道虽然黄巢起义给衰败的唐朝一记重击但仍然没有灭亡唐朝。接着讲述朱温篡唐的故事。明晰唐朝灭亡的时间以及对应事件

3、亡后新生

本子目为教学难点,初中生难以理解五代十国局面出现的本质,以及分裂中如何孕育着统一因素。

为了攻克难点,我将首先运用漫画按照时间将五代和十国展示出来,让学生架构基本的时空观念。接着表格展示五代十国开国之君的原属职位,组织学生思考与讨论,让学生理解到到五代十国的出现是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

最后以数据展示,让学生知道在五代十国的政权分立中,通过人口的迁移的方式,各地的联系仍然不绝,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课题小结部分,通过当堂检测,让学生再一次巩固知识点。

七、板书

最后板书设计方面,我采用线索式板书,直观、清晰地展示本课的主线的发展脉络,让学生更能理清本课的逻辑。

以上便是我的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的聆听。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元曲的主要剧作家及其主要作品,宋元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成就。

2.能力培养

(1)通过《资治通鉴》和《史记》的编写体例的比较,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对苏轼、李清照、辛弃疾词作品的不同风格特点及其历史背景的了解与比较,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3.思想教育

(1)通过宋元文学艺术成就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通过了解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的执着与严谨,激发学生刻苦学习,发愤努力的热情。

重点和难点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宋元时期史学、文学和艺术的成就。史学方面介绍了司马光及其著作《资治通鉴》。文学分两个方面作了介绍,一是宋词的形成和成就,二是元曲的形成和成就。史学和文学是本课的重点,突出反映了宋元文化面貌。本节课的难点则是元曲和风俗画产生的原因,这是当时城市经济发展在文化上的一种反映。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板书和放映资料片断。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主要有哪些突出成就?

(二)导入新课:宋元时期的科技达到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它不仅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文明的程度,而且它的对外传播又大大推动了世界的进步。就在同一时期,我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也是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现在我们就一起学习《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二)——史学、文学和艺术的成就》。

(三)学习新课

1.史学: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提问:中国古代有很多史学著作,你知道哪些?(要求学生思考交流,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请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引出《资治通鉴》,多媒体显示此书)《资治通鉴》是一本史学巨著,价值很高,是谁写了这本书呢?(要求学生回答,引出作者司马光。显示司马光头像)

(1)作者:司马光

司马光是个什么人?你以前知道他吗?(要求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可联系小学课本中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来活跃一下气氛)小时候的司马光是个聪明的孩子,长大后的司马光干什么呢?司马光长大后成为北宋时期杰出的史学家和著名的政治家。在政治上,司马光是保守的,反对变革,但在史学方面,他却是成就显著。他在史学方面的最重要成就就是主持编写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这本书的编写,耗费了司马光大量的心血,前后用了19年,他和助手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仅一部分草稿就堆满了两间屋子,而且每一个字都写得工工整整,一丝不苟。那么,《资治通鉴》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呢?(要求学生看书回答)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什么叫编年体?什么叫通史?(要求学生思考,尝试回答,然后教师总结)编年体就是按时间顺序来记述历史的一种体例,也就是按事件发生的先后来写。通史就是从所能确知的最早时期到作者所在时代前的历史。《资治通鉴》就是按时间顺序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1300年的历史,共294卷。我们了解了《资治通鉴》的体例,那么,在这之前有没有过编年体的史书?(教师帮助学生回忆《春秋》这本著作)《春秋》也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但它不是通史,它只写了鲁国的历史,所以它只是一部国别史。

司马光写了《资治通鉴》,中国古代还有一位姓司马的史学家,他是谁?他的著作是什么?(教师帮助学生回忆司马迁和《史记》)司马迁写了《史记》。他是按什么体例写《史记》的呢?也是编年体吗?(要求学生回答)《史记》的体例是纪传体。纪传体是一种什么样的体例呢?它与编年体有哪些不同?我们来分析比较一下。(多媒体显示表格,各项内容逐次出现,师生在讨论分析过程中填充表格)

体例特点优点缺点代表作品

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容易明白事件先后顺序和前后联系对人物生平、事件原委难以详尽、完善《资治通鉴》

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便于记载人物活动无法照顾时间顺序和事件联系《史记》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中心便于完整地记载历史事件事件间缺乏联系,难以描绘社会整体发展线索《通鉴纪事本末》

我们对纪传体和编年体作了比较。一个以人物为中心记述历史,一个以时间为中心记述历史,有没有以事件为中心来记述历史的体列呢?(学生思考后,教师点明为纪事本末体,讲解过程中补充上表)《资治通鉴》作为一本史学巨著,它到底具有哪些史学价值呢?(要求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后,教师简单总结)

首先,《资治通鉴》创立了编年体通史的体例,以时间顺序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其次,本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很多史书中都有篡改历史的现象,但司马光主张“直书”,就是真实地记录历史。所以这本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称为“信史”。第三,《资治通鉴》给后人以大量的统治经验和教训。司马光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后人,特别是统治者能从以前的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以资当政。因此,当写完此书后,他就呈给当时的皇帝宋神宗看,宋神宗认为这本书确实有借鉴的价值。因此赐名《资治通鉴》,即“鉴于往事,有资于政道”,意为通过对往事的借鉴,可以利于当今统治。此后的统治者以及一些文人志士都非常重视此书。第四,《资治通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司马光在撰写此书过程中,不仅显示出他卓越的史学才能,而且显示了他超人的文学才华。如书中一些战争的描写,生动具体,栩栩如生,而且条理清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文学:意境悠远的宋词

(要求学生读课本所附苏轼的词,认知词的形式。教师提问: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属于什么文学体裁?要求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念奴娇·赤壁怀古》不是一首诗,而是一首词。诗与词的不同在形式上表现为诗的句式很整齐,或五言,或七言,而词的句式长短不一,比较自由多变。宋朝是词最为繁荣的时期。

宋词

①词的形成。词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它是怎样形成的呢?词的产生是随着音乐的发展而出现的。唐中期以来,音乐发展较快,而句式整齐的诗较难配乐,因为音乐是灵活多变的。为了便于歌唱,人们便按乐曲节拍来填写歌词,出现长短不一的句式,这就是词。它在唐朝出现,五代得到发展,宋朝达到高峰,取得辉煌成就。

②成就。宋朝涌现大量的词人,仅《全宋词》著录的就有1300多人,词91900多首,其中成就最高的是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利用多媒体列表讲述三人成就及其特点)

A.(多媒体显示苏轼头像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苏轼是四川人,北宋的文学家、书画家,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皆具极高的文学才华。苏轼对词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在他之前的词大多拘泥于个人情感,格调不高。苏轼拓展了词的内容,既有关于个人情感、山水风景的,也有咏史、说理的,不拘一格。下面我们来欣赏苏轼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体会一下他的风格特点。(要求学生大声朗读,体会其风格。教师创造意境,给予指导)读这首词,犹如站在一个高高的山崖上,脚下是滚滚的江水,巨浪轰响地拍打着山崖,你昂首挺立,极目远眺,气定神闲地望着远处的山、远处的水和那无尽的天……你的心情会是怎样?(要求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拨)景象雄浑壮观,心情豪迈奔放,这就是苏词的风格特点。

B.与苏轼的豪迈奔放不同,李清照的词则是另一番天地。(显示李清照头像及其代表作《如梦令》全文)

李清照,山东济南人,杰出的女词人,生活于两宋之交,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教育。由于生活于动荡的两宋之交,生活不稳定,她的词风在前后期有所不同。前期清新、快乐,后期忧郁、多愁。我们来欣赏她的代表作《如梦令》。(要求学生低声吟读,体会其意境)这首词的含义是:昨天晚上雨小而风急,早晨醒来,余醉中寻问侍女,一夜的风吹雨打,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回答海棠依旧,词人不满地驳道,应该是绿叶多而红花少。(让学生回答自己的感受,教师点拨)与苏轼那种气势磅礴的豪迈奔放不同,李清照的词则给我们一种小桥流水般的清新与自然,而且通俗易懂,感情真挚,风格委婉,所以她被称为婉约派词人。

C.南宋虽然偏安江南,在词方面也颇有成就,其代表人物为辛弃疾。(显示辛弃疾头像及其代表作《破阵子》)辛弃疾为南宋杰出词人,山东济南人,生于南宋时期,一生关心抗金事业。曾参加过抗金义军,多次上书要求恢复中原,但未被采纳。我们来欣赏一下他的词。(要求学生朗读《破阵子》之后,教师解释其含义)这首词的含义是:醉酒时也不忘拨亮灯光来看心爱的宝剑,睡梦中也似乎听到雄壮的军号声,看见士兵正在吃肉,乐队正在演奏战歌,军队正在被检阅,骑着飞快的马,拉开强劲的弓,英勇作战,奋勇杀敌,恢复中原,实现祖国统一,赢得爱国的美名。只可惜我已是年老无力了。这首词反映了作者理想与现实的对立,渴望驰骋沙场,恢复中原,统一祖国,却已不再有这个机会与能力。表现了有志报国而不得伸的悲愤,但仍可看出他那慷慨激昂,气势雄壮的豪迈风格。这与苏轼有相似之处。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词在宋朝的繁荣昌盛。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一般给予这样的总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突出成就,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元曲。

3.戏剧:“感天动地”的元曲

①元曲的形成。元曲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形式?它是怎样形成的呢?(要求学生看书了解)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元杂剧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歌唱、道白和舞蹈来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它属于一种戏曲艺术。散曲是一种新诗歌,只有清唱,没有动作、道白,散曲在句式的长短表达上更为自由,更接近口语。元曲是一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的艺术形式,因为它不仅在内容上能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而且其表演方式也通俗易懂。为什么元朝会出现这种接近人民的艺术形式呢?(设问引起学生思考,教师讲解)这是元朝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宋金以来,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在一些大城市中,工商业发达,人口众多,文化昌盛,为剧作家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同时也对文化生活提出需要,所以产生了这种来源于生活而又反映生活的艺术形式。

②成就。元曲是元朝文学的代表。出现了大批优秀的剧作家和剧本,当时知名的剧作家有79人,杂剧有136种,其中关汉卿的作品最为出色。

关汉卿生活在金末元初,著名剧作家,多才多艺,了解人民生活,熟悉民间语言,而且懂得舞台艺术,一生中创作大量剧本,保留至今的有15个,大多反映人民群众生活,同情人民疾苦,抨击压迫者的残酷。他最出色的作品是《窦娥冤》。谁知道《窦娥冤》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要求学生尝试介绍,教师补充)《窦娥冤》写了一个名叫窦娥的女子被冤枉的故事。窦娥3岁丧母,7岁被卖给蔡婆婆作童养媳,10年后又死了丈夫,生活悲苦。一天蔡婆婆外出讨债,遇见坏人,被地痞张驴儿和他的.父亲相救。后来这两人以此为借口住进蔡家。张驴儿见窦娥貌美,非要娶她为妻,窦娥不肯。后来张驴儿想毒死蔡婆婆,不巧毒死了自己的父亲,张驴儿诬陷窦娥并逼她顺从,窦娥不屈。张驴儿告到官府,官府见钱眼开,窦娥受了重刑,但为了年迈的婆婆免于受刑,屈打成招,在被押赴刑场的,窦娥对这个不公的世界大加控诉,并诅咒,如果她是冤枉的,她死后将出现三件奇事:鲜血飞链,六月飞雪,大旱三年。她死后,果然应验。在戏剧最后,窦娥的冤魂出场,让她的父亲为她报了仇。这个故事不可能是真实的,但它表达了作者的强烈爱憎,而且表现了人民群众申冤复仇的愿望。

元朝时期,著名的剧作家还有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王实甫等,另有一些著作《汉宫秋》、《西厢记》等。

宋元文学成就斐然,在绘画和书法方面也很出色。

4.艺术(选修)

(1)绘画。我国绘画艺术有悠久的历史,从东晋的顾恺之到唐代的吴道子,风格各异,各有所长,到宋元时,绘画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的绘画,题材更为广泛,风格更为多样,技巧更为成熟,基本上分为山水画、花鸟画和风俗画,其中风俗画是一种新的形式。相对于山水画和花鸟画的高雅与深奥,风俗画直接表现大众生活,更为通俗易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画呢?(提示学生参考元曲产生的原因思考)风俗画出现的原因也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它的出现也构成了两宋绘画的一个重要特色。《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重要代表作。(显示画面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讲解)此画高24.8厘米,长528厘米,画面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展现了北宋晚期东京城郊的景色。宽阔的平原,嫩绿的树木,错落有致的农舍,一派清新自然的城郊风貌。第二部分描绘了汴河上的“虹桥”的景象,横跨汴河的大桥,急流中的运船,匆忙赶路的轿子和马等,表现了交通运输的紧张与繁忙。第三部分描绘了城市街景。林立的店铺,熙熙攘攘的人群,特色鲜明的人物,栩栩如生,反映了东京市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和城市面貌。整幅画内容丰富,但安排得错落有致,井然有序,浑然一体,犹如带你从城郊通过虹桥逛了一趟东京城,这幅画不仅艺术价值很高,而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北宋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具有史料价值。我们课本上还有一幅《村童闹学图》的风俗画,描绘了村重课间嬉闹的场面,生动活泼,形象逼真,非常贴近生活。

宋元时期出现很多著名的画家,你能列举出几个?(要求学生回答)他们有荆浩、黄筌、徐熙、宋徽宗、顾宏中、赵孟頫等。宋徽宗在政治上软弱无能,为亡国之君,但在书画方面却很出色,是一流的书画家,画花鸟画相当出色。元朝的赵孟頫,在山水、人物、花鸟等方面,无不精细传神,他的作品被誉为“神品”。

(2)书法。书法在宋元时期成为文人普遍爱好的一项艺术,涌现出很多的书法家,你知道哪些?(要求学生回答)其中宋朝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宋四家”。元朝的赵孟頫也是著名书法家。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宋元时期不仅科技领先,而且文化灿烂。史学方面,司马光写了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文学方面,“词”和“戏曲”在这一时期发展成熟,并产生了许多精彩的作品;绘画与书法也是异彩纷呈,出现许多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共同描绘了宋元的历史画卷。面对这些成就,我们不禁为先人所折服,也不禁为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祖国而自豪,但更重要的是,面对祖国优秀而悠久的文化与传统,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的责任与重担:奋发努力,振兴祖国。

(五)练习题

1.选择题

《资治通鉴》是一部()

A.纪传体通史 B.编年体通史

C.纪传体断代史 D.编年体国别史

2.连线题

苏轼《破阵子》 清新委婉

辛弃疾《如梦令》 豪迈奔放

李清照《念奴娇》 豪放悲壮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 篇4

一、吃透课标,整合教材

(一)落实课标,确定教学主题

本课的课程内容为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即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发达的中外交通,依据课标,我认为本课的教学主题可以确定为“宋元时期的科技和外传”。紧扣这一主题,突出以下特性:第一、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宋元时期的科技及对世界的贡献,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第二、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第三、人文性,以四大发明的成就及传播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由此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知道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通过活字印刷术与雕版印刷术的比较,认识到活字印刷术的优点。知道指南针、火药技术发明和改进的时间、作用。通过《四大发明传播路线图》,知道四大发明及其外传的范围,了解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得到进步和发展的原因以及对世界文明的重大影响,认识到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激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二)依据课标,整合教材资源

历史教材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顺序来编排的,有其科学性与合理性,但不能因为重视教材而限制了教师的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教材课堂实际现状,根据学生不同年龄、不同学习阶段的实情,深入研读教材和课标,灵活使用教材,将教材内容有机整合,使知识更具逻辑性,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课程内容是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教材又分成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发达的中外交通三个子目,如何正确处理好课程内容和教材三个子目之间的`联系,通过仔细研究课标,通读教材,在讲授新课时先讲三大发明的出现和应用,然后把三大发明的外传放在宋元发达的中外交通这样的大背景下讲解,通过宋元时期交通路线图先讲宋元时期整体的陆路和海路交通,然后通过四大发明外传图切入四大发明外传及对世界的贡献,这样既解决了课程内容,又把三个子目有机联系起来,使本课教材内容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二、寓邮于史,史以邮显

(1)邮票引入的设计

邮票是历史教学中有效而独特的工具。被称为“百科全书”的小小邮票,作为一种载体,把时间与空间、人物与事件结合,将历史上有意义有影响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通过方寸画面呈现给世人。一些重大的历史、著名人物、风土民俗、科技发明、文物古迹、文化典籍等往往是邮票的重要题材,而这恰恰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本课运用香港发行的纪念四大发明的邮票,面值1.4港元的邮票,以古称“司南”的勺状指向仪配以指南车和郑和下西洋的航船,形象地展示了指南针的产生流程及其作用;面值2.4港元的邮票以宋朝发明家毕昇、泥活字版和用活字排印的古籍展示印刷术的发明;面值3港元和5港元的邮票则分别展示了火药和造纸术的发明。以邮票切入,引导学生观察邮票,说出邮票包含的内容,科学运用这四张邮票开展教学活动,增强了历史课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它既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四大发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又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观察、思考问题,走出‘纯’历史知识的好奇心、求知欲、思维创新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促进教学双边互动活动,使历史课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主动,从而充分理解了四大发明对世界的贡献。

(2)运用邮票的注意点及反思

当然,在历史教学中有很多其他教具可以使用,邮票只是其中的一种,不能用得太“滥”,要抓住时机,适时适度适量地使用。在运用邮票教学时,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邮票的选择要有真实性,历史就是客观存在,不是野史也不是道听途说,所以选择的邮票也要客观真实,本课所选择的四张邮票就真实反映了四大发明的相关内容,也就有利于教学。第二、邮票的选择要有关联性,选择邮票教学是为教学服务的,如果仅仅是为了引起学生注意力和兴趣而与教学脱节,那这种辅助教学形式就是浮夸的,必须要舍弃。而本课选择的邮票基本反映了四大发明的过程及影响。所以在备课时,要积极发动全体学生搜集有关邮票及历史材料,让他们参与老师的备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觉地学,教师则充当一名导演。在运用此种方法时,尤其应注意寻找邮与史两者的结合点,将二者有机地、自然地结合起来, 恰如其分,不致给人一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的生硬感。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 篇5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教材分析】

本课以“繁盛一时的隋朝”为主题讲述隋朝的历史。隋朝的特点是短暂而繁荣。“繁盛一时”四字高度概括了隋朝历史的特点,但由于课时的限制,本课实际上只讲了隋朝的“繁盛”;而“一时”,即二世而亡,只有留待下一课作为唐朝建立的背景去概述了。

教学重点为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本课的难点有二个:一是教材对隋初经济的繁荣写得比较概括,难以使学生感受和理解;二是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初一的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

导入:从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到9xx唐朝灭亡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阶段,也是我国的历的隋唐盛世。

隋朝在我国历做出了哪些贡献?隋朝大运河通到哪里?隋朝为什么会成为繁荣一时的朝代?你知道隋炀帝这个人吗?应当怎样评论他?学习本课你将得到启示。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略讲隋代周的过程:当时北周的小皇帝年仅八岁,被封为隋国公的杨坚手握军政大权,又是小皇帝的外祖父。隋朝建立的简况如下:

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时间:589年

展现“北周与陈对峙→隋与陈对峙→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的演变图,帮助学生形成应有的空间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隋朝统一全国的重大意义: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

出示两组数据:

隋初隋盛时结论

人口三千多万人四千六百多万人人口激增

垦田一千九百多万顷五千五百多万顷垦田扩大

粮仓长安太仓洛阳含嘉仓;洛口仓粮仓丰实

(2)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

后来,唐朝建国xx时,隋朝的库藏还没有用尽。隋朝仓库的丰足在我国历是少见的。

从材料引导学生探究“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

可从课文中找,也可互相议论,大体上可归纳出两点: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结论: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出示《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强调: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隋朝的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提问:“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看书、议论、作答,使学生对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得出结论:隋文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地有①游玩江都;②加强南北交通;③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

得出结论: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情况。

2.分析科举制度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黄梅戏《女驸马》,并用“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一首诗的末句进行解说,引出科举考试这一话题。

二、明确目标:(重点突出,简明扼要)

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情况。

2.分析科举制度的影响。

3.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

三、学习新课:

师:请同学们先不看教科书,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科举制度?

生:(让学生自己讨论,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讲得都很有道理,简而言之,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吏的制度就叫科举制度。

师:大家都预习过课文,请一起回答:科举制度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生:(隋朝)

师:现在,请同学展示你们的预习成果,派一位代表介绍隋唐以前我国采用什么方法来选拔官吏。

生:(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介绍“九品中正制”)

师:好,×××同学出色地完成了预习任务,关于九品中正制大家只需要明白一点就够了。那就是到了后来,必须有地方官吏、高门权贵的推荐,才可以做高官。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由于出身寒微,难以担任中央和地方高官,正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现在我们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这种选官方式有什么不好?

生:(让学生踊跃举手,自由发言)

师: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17页的内容,找出在科举制度的产生过程中有哪几件重要事情。

生:(学生阅读课文后,举手回答,)

教师归纳(见第9张幻灯片)。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讨论以下问题(幻灯片第10张)

合作探究一:科举制度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会给权贵子弟、出身低微的读书人、朝廷分别带来什么变化?

教师指导学生一步一步思考,得出结论:

1高门权贵子弟——失去“无论优劣,都可做官的特权

2地方官和高们权贵——失去“选官实权”

3出身低微的读书人——得到了“凭才学做官的公平机会”

4朝廷(皇帝)——得到“集中了选官权力和真正的'人才”

(二)科举制完善于唐朝

教师过渡:从唐太宗开始,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唐朝时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最重要的是——进士、明经两科。(教师介绍两科的内容,并以P19页史料为证“缙绅虽位及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然后介绍进士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

请同学们阅读第18页的内容,找出哪几位人物是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并举手回答,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分为三组,合作学习三位关键人物为完善科举制所作的贡献。

学生活动:(分组学习,在书上勾划,派代表讲述,教师总结)

1.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

2.2.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3.3.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内容

师生活动:根据以上内容,我们一起来讨论几个问题:

师:请看第18页“动脑筋”,请问:这种“帖经”的试题类型和我们今天

1.的什么题型很相似?你认为这种题型好不好?为什么?

生:(学生自由回答)

师:请看第20页“动脑筋”,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考试赋好不好?如果你是一个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举人,得知唐玄宗规定诗赋作为今年的考试内容,你会怎么做?能否再估计一下唐朝的文学界、教育界将会呈现出怎样的局面?

生:(学生自由回答)

师:派一名代表,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完整的科举考试是怎样进行的?一个普通读书人需要经过哪些环节才能成为进士。学习了科举制后,我们应该明白这一点。

生:(学生代表作具体介绍,本组其余同学可作补充)

师:(播放《中华历史五千年》中的一段录像)现在,请同学派代表来介绍一下,历史上有哪些著名人物是通过科举制当上官的,他们都有什么作为?

生:(学生回答,教师稍作评价)

同学们,中国古代有种说法,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那么,你能否相象出一个书生在金榜题名时的喜悦心情呢?(可让学生表演一个小品:看榜文。学生表演)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

教师过渡:科举制在中国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废除,它对我国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个话题。

活动与探究:请从政治、思想、教育、文化、社会风气以及对中外的影响等多方面来分析,应该如何评价科举制度?(先不要看书,充分利用自己的课外及社会知识,联系刚学过的课堂知识,展开联想。教师鼓励和表扬)

教师总结:阅读第19页的内容。书中给我们归纳了三条:

1、改善了用人制度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正如同学们所说的,科举制度的深远影响不止这些,它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走向了极端,形成八股取士的形式,禁锢人们思想、考试内容单一化,其不良影响十分明显。

课后小结

老师鼓励学生争当今天的小老师,尝试小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再由老师全面梳理本课知识点,完成板书。

课后习题

一、科举制的诞生(阅读17页课文、插图和资料,完成下列题目并记住)

1.隋文帝开始用选拔官吏。

2.时,正式设置科,按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科举制度起了什么作用?

(1) 。

(2) 。

合作探究一:⑴隋文帝为什么要废除旧的选官制度呢?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会给权贵子弟、出身低微的读书人、朝廷分别带来什么变化?

二、科举制的完善(阅读18页课文和插图,先在书上划线,然后讨论回答)

1.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以、两科最重要。

2.……是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

3.唐太宗通过扩充规模发展科举事业。

4.武则天时,开始了,并增设了。

5.唐玄宗时,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合作探究二:你认为科举考试的最大获益者是谁?武则天开创殿试,亲自出题面试举人的意图是什么?如果你是一个准备参加进士考试的举人,得知唐玄宗规定诗赋作为今年考试内容,你会怎样做?在这种规定下,你估计唐朝的文学界、教育界将呈现出怎样的局面?

合作探究三:结合第18页“动脑筋”:它类似于我们今天哪一种题型?你怎样看待这种题型?

三、科举制的影响

1.思考:根据20页“动脑筋”:唐朝进士科考诗赋好不好?为什么?

2.阅读20-21页课文,按21页“活动与探究2”: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3.阅读21页“自由阅读卡”,思考回答:“最大最重的石头书”说明了我国封建社会统治者对读书人学习内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4.按20页“活动与探究1”:李德裕态度如何?他的话有理吗?

5.根据19页归纳:隋唐科举制度从哪三个方面对当时封建社会产生了影响?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 篇7

1、教学中思想上存在一些矛盾与困惑,如教学还是以中考为指挥棒,学生层次差异大,教学中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注重对中下学生的知识巩固,课堂上循规导矩,创新不足。

2、对学情没有充分认识,导课用《题临安邸》设置的问题可能有一定难度,加之公开课,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出现片刻冷场。有提议改为以上册的江南发展人口南迁导入可能更适合学情,可我认为两宋时期军事政治“弱”与经济“强”之间的反差一直是史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当今的经济发展也有重要的探究价值,故本课在教材编排上放在政权分立之后,有它的含义,这个现象应该提醒学生注意到,关键还在问题如何设计,能够更好引导学生。

3、时间掌控有点难度,在学生发言和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资料时,要把握好时间。本节公开课在复习旧课和导入新课时浪费了一些时间,未能进行抢答练习,略显余味不足。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 篇8

教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图片等。

学生:自学教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s教师活动E学生活动6设计意图b

导入新课H展示女娲抟土造人、亚当与上帝、古猿人的图片,问题:

1.人类是怎么产生的?

2.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谁?x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回答问题。r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探究新知

(授新课)g1.我国最早的人类g

展示《元谋人复原图》《元谋人使用石器图》《元谋人劳动复原图》”,提出问题。

(1)元谋人生活在哪里?

(2)元谋人的体质有哪些特征?

(3)元谋人懂得哪些技术?

(4)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观察并抢答:

(1)云南元谋县。

(2)牙齿硕大、粗壮,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复杂。

(3)制造工具和使用火。

(4)会不会制造工具。

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北京人

(1)北京人的发现

活动与探究

假如你是导游,你将如何向游客介绍北京人的发现?

动脑筋

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展示化石的图片)

(2)北京人的特征

展示《北京人复原头像》《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分组并让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①同学们互相观察一下,你们和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有什么不同?

②展示《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提出问题:北京人制造的石器有什么用途?

③根据《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讲述北京人劳动的情景。

④讨论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

⑤火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火对北京人生活有什么作用?

⑥北京人的发现有什么历史意义?

3.动动手:今天我们学习元谋人、北京人的基础知识,现在我们把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地方、生活的年代标识在《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播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的动画。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 篇9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

认识北宋杰出史学家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认识宋词及三位杰出词人的风格与作品;欣赏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秋天景色;

宋元时期的书画家赵孟及作品;

宋代书法家──“宋四家”及作品。

通过引导学生对有关插图、幻灯片的观察、想象及对具体材料的深入分析,使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从而创造美,在愉悦的情景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懂得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其国家的强盛密不可分,并以此为基础。

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投影、录音等),加强课堂的热烈气氛和教学的直观性,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景。

采用讲授法、启发式、比较法、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互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成功属于持之以恒、勇往直前、不拘泥于现状、勇于创新的人。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以古人的精神为动力,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教学难点:

在学习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理解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形势变化对文化繁荣的影响。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 篇10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成吉思汗与忽必烈》

一、 说教材: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是七年级下册,第七学习主题“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第4课的内容元朝上接辽宋夏金下启明清,它结束了唐末以来的分裂局面,奠定了元明清600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局面。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忽必烈改革措施,民族关系的发展,理解元统一的进步性,和文天祥抗元的正义性

(2)过程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用腾格尔MTV,文天祥话剧表演,小组讨论,蒙古灭夏、金、南宋的动画设计,学生结合提纲自学,元朝疆域图和中国政区图的对比,故黄河、棉花图片展示,《上下五千年--马可波罗》影片剪辑,回族学生生活习惯介绍,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蒙古是中华民族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通过文天祥抗元斗争精神的学习,培养为国家民族现身的高尚情操,通过回族的形成,培养学生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识和形成对外接纳的开阔胸襟。

(4) 本课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忽必烈建立元朝及其措施

难点:元朝统一与文天祥抗元的关系

二、 说学情

下面说一下学情,经过初一近一年的积累,学生知道了中国朝代更替的顺序,了解了唐朝和吐蕃的关系,知道三国时期吴国卫温、诸葛直到达夷洲的情况,刚学过辽宋夏金的并立,初步积累了一些民族关系的知识。隐约知道成吉思汗属于蒙古族,元朝疆域很大。初一学生知识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知识积累的过度阶段。在生活中,对学校北边徐州的故黄河十分熟悉,但不知黄河何时经过徐州及黄河发生的水患;知道自己属于江苏省,但不知道省级制度何时建立;部分学生知道京杭运河经过徐州,但不知京杭运河开凿及疏通的历史;知道回族有不吃猪肉的习惯,部分学生知道回族的信仰,但对回族的历史并不明确。

三、说教法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教学主要采用师生互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同时综合运用图片、视频、联系生活实际,编演话剧,古今对比,时空联系等教学方法,力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学习中,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升华。

下面我将重点说一下我的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师: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学生齐答:56个民族)师:正是56个民族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大家知道我国历史上元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吗?你知道回族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蒙古族及元朝相关的历史。

2、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板书)

放映腾格尔MTV《蒙古人》2分钟,问:蒙古人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自学课本P52找出统一蒙古的人物?蒙古汗国建立的时间?思考:蒙古人的生活方式和蒙古帝国的急速扩张有什么关系?

3、忽必烈建立元朝(板书)

学生通过自学理清元统一的过程。自学完请同学对照投影《金南宋西夏形势图》,到讲台前说出灭各国顺序。再通过动画视频重复,让学生对蒙古灭西夏、灭金、建立元朝、灭南宋的顺序性加深理解。角色扮演:三个同学表演忽必烈劝降文天祥的话剧(突破难点)然后小组讨论:如何认识评价元统一的进步性,和文天祥抗元的正义性通过讨论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史实。小组合作探究---元朝改革的措施:(突破重点)这是本节课重点,采用知识提纲化和联系的方法予以突破。注意和现实生活联系(故黄河、棉花图片展示),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唐朝和吐蕃的关系,知道三国时期到达夷洲的情况)。学科交叉,树立时空观念(元朝疆域图和中国政区图的对比)。PPT投影自学提纲元朝改革的措施:中央:地方:农业:水利:自学后先组内讨论,再确定知识点。以此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对有价值的生成性问题,及时予以肯定和解答。

4、民族关系的发展(板书)放映剪辑的动画片“中华上下五千年---马可波罗”约3分钟,通过看动画片了解元朝对外开放的态度,师设疑提问:元朝的民族情况是怎样的?回族是如何形成的?请对照提纲自学本节,PPT投影自学提纲。

5、知识总结利用PPT展示本课脉络图,同时老师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形成系统认知。

6、随堂练习为提高课堂气氛引入谜语抢答:如:忽必烈、都燕京(答一盛世名称),忽必烈称帝。(答一节日)。为了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可针对本课的重难点设计几道选择题,用PPT展示给学生,简单的让学生以抢答的方式完成,稍难的题个别回答。最后通过该部分中考材料题选讲拓展练习的深度。

谢谢!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作为教师,编写教案课件是必不可少的任务,现在正是教师们开始着手编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学生对教学的积极反应能够反映出教学的吸引力。如果您想了解“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的内涵和背后的故事,请继续阅读,希望您在阅读本文时能够有所收获!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过程及原因,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自学和分组讨论“秦朝完成统一的原因”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结合现实从情感上激发学生对祖国统一的渴望,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秦始皇所创建的一系列制度措施的学习了解,学会公正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重难点

1、秦灭六国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2、理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个概念

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提问:“同学们听说过《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吗?”因很多学生在电视、书籍上有初步的了解,让学生把这个历史故事大概说出来,从而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统一最终由秦国完成而不是燕国?”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位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大业的秦君的风采。出示幻灯片:秦始皇画像及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让学生讲述对秦始皇画像的印象和感受。)

自主预习

(一)、秦的统一

1、秦灭六国的过程

教师设问:同学记得“战国七雄”是哪七雄吗?

多媒体显示:战国初期七国的形势图,并一步步引导学生说出七国的地理方位。并让学生分析通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了最强大的国家,为灭六国准备了条件。

提问:秦王赢政是怎样完成统一的呢?

多媒体显示秦灭六国的过程,用动画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在看的过程中归纳秦统一的时间、人物、都城。

(1)时间:公元前230年—前221年

(2)人物:赢政

(3)都城:咸阳

多媒体显示:秦始王的画像。引导学生描述画像,活跃课堂气氛。通过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析秦灭六国的历史意义。

2、灭六国的历史意义

多媒体显示:(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2)、使人民获得了较为安定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秦始王在历史上的功绩不仅仅是灭了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而且还在于他在完成统一之后,又为巩固统一制订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措施。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秦统一初期可能会出现哪些不利于稳定与发展的因素呢?阅读教材,寻找答案。

学生回答:文字不统一、货币不统一、思想不稳定……

首先来看看在政治的措施

1、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显示多媒体图表:皇帝——丞相——郡守——县令

通过多媒体,用动画形式演示秦朝的各项权利是怎样一步步集中到中央,集中到皇帝手里面的。使得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在政治上所采取的措施起到的作用是,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

2、经济、文化上——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多媒体显示:七国所沿用的货币。

让学生明白这了经济上所采取的统一货币措施。让学生分析统一货币的所起到的作用。

3、思想上——焚书坑儒。

请学生看书回答:什么是"焚书坑儒",秦始皇为什么这么做?结果怎么样?

教师归纳:焚书坑儒是两个历史事件的合称,秦始皇用焚书坑儒的方法,目的是通过这种做法来反对效法古代的治理方法和反对以古讽今,但他却采取极其残暴野蛮的手段维护他那至高无上的权威。结果是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对于这一点,我们要予以否定。

4、军事上——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

秦长城的修建

提问:同学们听说过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吗?

学生一般在电视或者书籍上听说过,由学生来讲述,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并分析今天的长城还意味着什么。让学生体会修长城的艰巨,明白长城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产生民族自豪感。

越族地区的开发

重点介绍灵渠(出示相关图片,见媒体资料)。指出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连接了长江和珠江流域。梯级船闸的设计方法,比巴拿马运河早两千多年。灵渠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至今还能灌溉四万多亩田地。

秦的疆域

多媒体显示秦朝疆域图,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设计一幅以地理图标为形式的疆域图。

合作探究

1、秦为什么能够灭掉六国?

2、秦朝的统一和巩固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3、如何评价秦始皇?

4、目前祖国未完成的统一大业是什么?谈谈你对统一大业的认识?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了解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篇章。他所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秦统一六国

1、统一六国的原因

2、过程: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0年

3、秦朝的建立(公元前220年)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文化上: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3、思想上:焚书坑儒。

4、军事上,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篇2)

[新课导入]

看到同学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老师真想用一个小游戏来测测大家。(小蜜峰游戏)抓住他人的同学请举手,这些同学反应迅速、思维敏捷,十年二十年后一定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被抓住的同学请举手,你们一定是善于合作、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好孩子,将来一定能成为社会的领军人物!今天,我们就穿越时空,来到两千多年前的汉朝,看看那时的领军人物是如何做的。

[新课学习]

自读文本 梳理知识

1.文景之治

(1)背景:西汉初年,经济 。

(2)措施:汉高祖和后继者均注重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 ;注重发展 ;提倡 ,以身作则;文景时期,重视 。

2.汉武帝的大一统

(1)汉武帝大一统的原因

A 客观:汉初的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

B 主观:汉武帝 。

(2)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A 政治上:接爱 的建议,实行 。

B 思想上:接受 的建议,实行 。

C 文化上:在 兴办 ,大力推行教育。

(3)汉武帝大一统的作用

使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 ,开始进入 时期。

深层探究 合作交流

1.西汉初社会状况怎样?汉高祖、文帝景帝又是如何亲力亲为的?

2.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等方面是如何实现大一统的?

3.唇枪舌战:话说秦始皇和汉武帝!

展示提升 拓展延伸

学习汉朝,我们还得从秦朝说起。有人说秦始皇是迎祥祈福的阿拉丁神灯,却有一位老人泪水汪汪地说他是充满邪恶的潘多拉魔盒。(播放相关视频)看过之后,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话要说。(一组展示:分析秦的暴政和秦末战争)

由于秦的暴政和秦末战争,西汉初该是什么样的状况?汉初的几代皇帝又是如何做的呢?(二组展示:汉初经济萧条 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以及文景之治)

到汉武帝时期,他雄才大略,重用人才。(三组表演:汉武帝发现主父偃 董仲舒 卫青)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主父偃给汉武帝提了什么建议呢?(四组图解:推恩令)

? ? ? ? ?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董仲舒也给汉武帝提了一个非常好的建议。(五组表演;诸子百家觐见 儒家胜出)于是,就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六组讲解:汉武帝大一统的作用)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篇3)

【课程标准】

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和地点;知道北京人的体质特征;了解他们使用的工具特征及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理解原始人用火的意义。

能力与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想象原始人生活情景,培养再造想象能力;通过比较北京人、猿类、现代人,帮助学生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华文明悠长的源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劳动在人进化中的作用,进行劳动观点的教育;了解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和生活环境,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北京人;难点:元谋人的地位、北京人身体不平衡、山顶洞人人工取火的依据。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新课

书上的导言,当科学考队员,来考察一下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要求学生初读课文,观察《我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地区图》,设计考察的线路(按一定的时间顺序)。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

学生阅读课

积极参与设计考察线路,初步知道先后顺序。

二、元谋人

要求学生看书,找出“为什么叫元谋人?(同时解决‘北京人’、蓝田人等名的来历)”“生活的年代与地域?”

考察:“作为科学工作者,你怎么知道他已经是人了呢?”“元谋人的发现,有何重要意义?”

教师小结。过渡:已经发掘的元谋人的遗存不多。接下来我们重点考察一下北京人。

学生阅读,仔细研究,体验一下考察的感觉。

过渡到下一目。

三、北京人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看看从哪些方面去考察北京人?(生活的年代、地域、环境、身体特征、工具的使用、火的使用等)

问题:你认为有哪些条件(不)适宜人的生存?

比较体质特征(观察真人比较)。

旧石器与天然石块有何不同?如何制作石器?观察书上的石器,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如何获取食物?依据是什么?

怎么样知道北京人用火?如何得到火的?如何保存火种?使用火有何意义?

教师小结本目内容,说明:北京人遗址是遗存最丰富的远古人类,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遗产名录。”

活动: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学生阅读,先建立一个整体映像

然后分别进行考察(阅读、观察、分析、结论、发言等活动)。

增加学生的自豪感。

四、山顶洞人

大约二十万年后,在北京人生活过的地方,又出现了一种进步得多的原始人类――这就是“山顶洞人”。

引导学生考察一下,山顶洞人有哪些方面比北京人进步(注意哪些方面,列表归纳)。

比较北京人山顶洞人

生活年代

体质特征

工具制作

生活用火

穿着

自然过渡,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阅读教材,填表比较

着重考察:怎么知道他们会人工取火?他们是如何钻孔的?

五、收获与疑问

我们今天的科考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呢?

还有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作为小结。

拓展思路。

六、练习

书后“学习测评”。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篇4)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几种主要的交通方式特别是几条重要的铁路交通路线;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查寻、收集、整理、演示作业进一步了解考察城市的风土人情和自然环境的概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表达自己考察体会和他人交流的能力。通过网络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和上网技巧,培养学生上网查寻、收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了解社会的兴趣;通过网上游览祖国的美景、名胜和重要城市进行考察、交流和访问,感受到祖国的广袤、博大与美丽,从而激发起学生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内容分析

本课从形式上看,是一节网络活动探究课,但从内容上看,则是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总结和运用,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信息,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本课的教学内容有二:第一,临行的准备。出发前首先讨论、设计一条科学、合理的线路是前提。此外,通过课前资料的收集,对自己所考察城市有一定了解,并要讨论、设计好考察或观光、采访地的目的及形式。第二,熟练操作和利用互联网进行模拟旅行及汇报。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应鼓励、支持与帮助各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或最擅长的方式向全班同学呈现自己的调查结果,可以利用电脑用“报告、图片、采访、小品”等方式,或几种方式同时并用。通过此次考察与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巨大差异,从而增强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学生分析

在认知能力方面初中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自觉性提高了,观察的时间更为持久,在概括性和精确性上有所提高,在明确学习目的后和面临问题时能够较快地从根本上抓住矛盾焦点,能够独立、批判地思考,对同学、老师、家长、书本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所以在课堂整体目标的指导下,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确立相应的学习重点,再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个人兴趣选择学习角度,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这样便于开展网络形式的本次自主探究式课堂活动;喜欢争论和怀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不迷信权威,这样便于开展讨论活动;但有认知能力的差异,在注意、记忆、想象和观察等认知能力上,中学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如记忆,有的学生善于听觉记忆,有的善于视觉记忆或混合记忆,在记忆强弱上,有的记忆快而遗忘慢,有的则相反;在想象能力上有的鲜明生动,有的模糊混乱,这样便于开展合作式教学。由于多媒体网络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多媒体网络教学却能充分借助动感的画面,美妙的音乐,深情的文字,丰富的资料使学生身临其境,真见其人,从而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学生学完了第三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后利用生动而又详实的网络课件资源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用网络作平台处理好教材。给学生一个“模拟旅行”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深入了解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网络为学生远途旅行提供了可能,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创设合理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探究。在时间和金钱不可能不现实的情况下利用互联网能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培养其好奇心、求知欲,就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去;合作与竞争并存。进行以小组形式的合作学习,能让每个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合作学习能使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优势互补,集众人的智慧,更好地解决问题,同时还能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能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由此还能提高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合作是为了小组间的竞争,竞争反过来又促进了学生间和小组间的合作,合作与竞争并存,既增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精心设计,处理好师生关系。综合探究课尤其需要教师做好师生“学习共同体”中学生探究的引导者,并且教师的引导应贯彻课堂的始终,做到精导妙引,否则学生的探究活动会显得漫无目的,最终使课程目标难于实现。为此,我在设计“模拟旅行”的课堂教学过程时,把教师的主导作用贯彻始终。如在“导游”这一情境中,教师扮演游客一起旅行,引导学生做导游,这样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又能使教师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同时利用教师机平台有效控制教学进程,最终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

2.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

3.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或考虑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环境只有拥有黑板、粉笔、书本等简单器具的一个教室。按照传统的教学,就只能凭一张简单的地图和教师的叙述,加上学生“丰富”的想象了。而如果利用多媒体网络来教学,就能凭借多媒体网络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通过详实的声音、图片、影像等资料来呈现祖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时间和金钱不允许的情况下利用互联网“模拟旅行”能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培养其好奇心、求知欲,既可以让学生领略无法“身体力行”的祖国壮丽河山,又可以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努力学习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决心。同时基于网络环境的电脑等现代多媒体参与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广阔而自由的学习空间,从而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发展独立自主的个体,培养思维能力的教学效果,优化了课堂教学。而本课《综合探究三--游历华夏》有更多的地理知识图片、图像、资料需要演示和收集,利用建立在网络基础的多媒体网络教学不仅具有各种媒体信息处理和人机交互功能,便于开展探究、合作式教学,更重要的是它实现了网上多媒体信息传递和多媒体信息资源共享,形成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环境,代表了多媒体教学应用的最新发展和必然趋势。

在本课教学中如果教师主导地位不突出、课件设计不完善、学生电脑操作不熟练容易出现以下不利影响:1、信息的丰富多元化与目标意识的迷失。学生往往在自主收集信息阶段就迷失在信息汪洋中,甚至利用电脑做起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为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信息采集的目标意识,要求学生坚定执着地完成分配的目标任务。2、课件的精致丰富与学生想象力的缺乏。我们教师投入大量时间、精力,通过研读课文、搜集资料精心设计制作出的网络课件一般是流程紧凑合理、资料丰富、精致近乎完美。但是可能是以教师自己的咀嚼欣赏取代学生的涵养品味,以自己的审美倾向排挤了学生的多样化审美,以自己的权威压抑了学生的揣摩与想象的空间。教师应多留空间给学生展示。3、学生主体地位的强化与教师主导地位在教学中的弱化。学生上网浏览了、下载了、发言了、讨论了、跟贴了,主体地位加强了,教师主导地位反而弱化了,组织教学、控制节奏、引导思考的作用得不到跟进,势必带来课堂教学的失败。虽然一方面学生交流是多元化了,但是另一方面师生交流却淡化了。学生把目光更多地投向电脑屏幕,教师不再具有权威。为此,教师应加强自身各项能力的培养,培养与学生的平等互动的新型关系,有效利用电脑控制平台掌握教学过程,以适应新变化、新需要。

二、教与学的过程

三、教学反思

1.多媒体网络教学符合《历史与社会》学科综合探究课特点和初中学生认知特点。

本课《综合探究三--游历华夏》综合探究课包含了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学、艺术、民俗等诸多领域的知识。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的暴涨,老师个人的知识体系非常有限,而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则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新闻、图片、声音、视频资源的共享,实现各项知识的全面搜集和合理利用,学生就可以学到更多更新更全面的知识。这是本课设计成网络探究课的最有利特点,也充分体现《历史与社会》学科特点,因为它融合了历史、地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是初中阶段新开设的一门综合文科课程。由于多媒体网络能提供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的大容量信息,又具有形式灵活、资源共享、超媒体、交互性等特点,甚至还能创设更接近实际情景的虚拟化实验学习环境空间,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因此,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自由选择学习资源,有利于因材施教。传统的教学由于受条件限制,往往不能很好实现这一目标,而多媒体网络教学却能充分借助动感的画面,美妙的音乐,深情的文字,丰富的资料使学生身临其境,给学生以“较真实”的地理时空感,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每次上多媒体网络课学生都争先恐后,激动万分。

2.网络课件的内容选择和制作方式的优化需要教师要具备应用电脑的综合能力。

在网络教学最初课件中,我为学生提供过于丰富的学习资料,后来发现资料丰富但这些信息分散、无序,需要调配得法,才能利于教学。因此学生往往在自主收集信息阶段就迷失在信息汪洋中,往往偏离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甚至利用电脑做起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为此,我认为应重视培养学生信息采集的目标意识,要求学生坚定执着地完成分配的目标任务。可通过增强目标趣味性、减小问题的切入口、引进奖励机制等办法来解决。否则提供给学生学习的资源将使得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学习,从而导致效果不佳。通过对网络探究学习的模式:WebQuest、拾荒式、Big6、完整式、自主式、主题推进式等课件的制作和课堂实践,我认为多媒体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合理地对教师机和学生机的控制和转播,有效利用电脑控制平台掌握教学过程。所以上课教师应具备熟练操作网络教室设备,制作网络课件和多媒体辅助课件的综合能力。

3.加强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同时提倡学生进行协作学习的网络探究。

现在网络教学中使用的个别化人机交互课件多是基于Windows平台,这就要求学生对Windows的使用必须熟练。尽管都是些计算机基础知识,但如果学生未能掌握,则必然会在网络课时出现问题,如果总是遇到这些问题,那么学生就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我在刚教初一学生时常常遇到类似情景,教师在网络课上总要去帮助学生解决这些技术问题,那么教师又怎么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网络教学对学生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必须熟练。这样,学生上课时才能集中力量学习本节课内容。同时实践表明,以协作学习的方式学习更优于个别化学习和课堂讲授。协作学习的核心是让一群学习者“共同”去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它可以是问题解决,也可是专题研究,还可以是个案设计。就象在学习《综合探究三--游历华夏》中,如果只有个别学生探究一个城市的基本情况一定是不够全面的。由于大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和承担最后的结果,因此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就在与同伴紧密的沟通、协调、合作下逐渐形成。通过协作学习,使学生们对知识产生深层认识,获得最佳方法,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小组间也形成了良性竞争。而网络教学能为协作学习提供最好的学习平台。

四、教学资源

1.本课用到的网络资源及其网址。

无锡市荡口中学教育在线网站网络课件“游历华夏──网上旅行”

2.本课设计的课件。

多媒体辅助课件:探究三:游历华夏,利用该辅助课件进行导入、交流和总结。教师便于把握课堂教学的进程和效果,掌握教学过程。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篇5)

知识与能力

了解夏、商、西周青铜制造业的基本史实和特点,知道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了解甲骨文发现的基本史实和影响,知道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培养观察、想象、归纳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阅读《相关史事》内容,识读《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利簋及铭文》《刻有文字的甲骨》《甲骨文字形举例》等图表,了解史实,思考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制造业的特点和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理解夏、商、西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明确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重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

难点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CBA总冠军奖杯,是一尊极具中国文化精髓的奖杯——中国篮球至尊鼎。鼎重约10千克,高45厘米,底座为边长22厘米的正方形,底座正面刻有“中国篮球至尊鼎”和“CBA联赛总冠军牟作云杯”字样。这座奖杯是仿造青铜器小臣缶方鼎模型而造的。CBA总冠军的奖杯为什么选用鼎的造型?这有什么重要意义吗?古代的青铜礼器有哪些作用和用途呢?让我们进入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来一探究竟吧。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教师:阅读教材第25页青铜器的高超工艺一目中第一段内容,概括出青铜器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学生:我国在黄河流域多个遗址出土了距今5 000-4 000年的铜器,商朝以后数量增加,种类逐渐丰富,制作工艺高超。

图片展示

教师:结合教材第26页青铜器的高超工艺一目中第二段内容归纳总结出青铜器制造业的特点。

学生讨论后总结回答:规模大,工艺精美,品种繁多,应用普遍。

教师:猜一猜图中两个青铜器的用途是什么?

学生:祭祀、酒具等。

教师:青铜器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贵族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比如天子是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等。

教师过渡: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显示了夏、商、西周时期人民的智慧,而同一时期灿烂文明的代表之一甲骨文更是影响深远。那么,甲骨文记事的内容有哪些?有何重要的意义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甲骨文的历史吧!

二、甲骨文记事

就目前的考古学成就来看,我们今天的汉字源于商代的一种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顾名思义,叫做甲骨文。先来看两幅图片:

【问题探究】

1.甲骨文是在哪里出土的?

2.甲骨文是怎样被发现的?

3.甲骨文记载了什么内容?

4.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学生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回答:

第一小组:发现地点有河南安阳的殷墟、陕西、山东等地。

第二小组:甲骨文的发现之旅——一片甲骨惊天下。学生补充发现甲骨文的故事:1899年,北京王府井大街上的一座大宅院里,年过半百的王懿荣生病了去看中医,在老中医开的药方中发现了一味“龙骨”,上面刻着符号,寻常未见。接下来,王懿荣多方努力,收购“龙骨”达1 500余片,并对“龙骨”进行了反复推敲、排比、拼合,深厚的金石功底让他很快了解到这些“龙骨”是龟甲和兽骨,上面的符号是用刀刻上的文字,裂纹则是高温灼烧所致。最后,王懿荣确认这些甲骨上所刻的符号确属一种文字,是我们祖先创造的早于先秦时代青铜器上的文字。甲骨文的发现,轰动了整个世界。而王懿荣不仅是第一个发现、鉴识、收藏了甲骨文,而且也是第一个将其时代断为商代,使蒙尘3 000多年的甲骨文字免于湮没,更避免了“人吞商史”的闹剧。

(教师补充:目前发现了商代有字甲骨约15万片,已经识别的有1 500个以上)

第三小组:要知道甲骨文的内容,首先必须了解商代贵族王室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占卜。王室贵族遇事无论大小,一定要占卜定吉凶,再按占卜的结果安排活动。包括祭祀、战争、农业、狩猎、畜牧业、数字、地理、官制、刑法等,还有医药、气象、天文历法等方面的内容。甲骨文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

第四小组:甲骨文发现的重大意义,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朝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教师引导: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那么甲骨文的造字有何特点?它对今天的汉字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1.猜字游戏

下面我们进行猜字游戏:你认识这些甲骨文吗?它们是今天的哪些汉字?出示甲骨文十二生肖。(答案依次为:牛、蛇、鼠、兔、羊、猪、狗、猴、虎、鸡、龙、马)

学生活动:大显身手,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对应的汉字吗?(答案依次为:人、牛、水、日、上、下、明、射)

2.造字特点

教师引导:甲骨文使用的造字方法是什么?学生: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依次用图片呈现其造字特点。

本意是上衣,字形象一件上衣,最上端是衣领,两侧开口的地方是衣袖,下端是衣服的下摆,古代上衣叫衣,下衣叫裳。

本意是细看、观察,字形是一只眼睛在仔细观察一棵树。

一个人在树下休息,本意是休息,后来引申为停止、不要等意。

一个人站在大盆里,身上还滴着水,显然是在洗澡。此图后变成左形(水)右声(谷)的形声字。

教师总结

(1)象形: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甲骨文中约40%是象形字。

(2)指事:在象形的基础上添加一定的符号构成新字,用以表达比较抽象的概念,反映无形可象的比较复杂的事物,这类字在甲骨文中也不少。

(3)会意: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4)形声:形声最为进步,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能造出大量文字,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

3.历史地位

教师提问:甲骨文在文字发展史上有怎样的地位?

学生回答: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本课是专门的文化史课,着重为我们介绍商文化的典型代表——青铜器和甲骨文。青铜器和甲骨文是商周时期中华文明的瑰宝,我们以此探究中华早期文明的源头,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领略祖先的聪明才华,我们将继续探索发现之旅,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

(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

(2)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教学准备:

课本插图

教学方法:

运用启发式、讨论法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板书设计;

一、元谋人

二、北京人

三、山顶洞人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讲述女娲造人的民间故事,询问学生:谁能讲一讲女娲造人的传说,以此导入。

【明确三维解读课标】

出示三维目标和内容标准,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师生探究落实课标】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师:元谋人的发现地点、距今年代、地位、生产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并鼓动学生争先回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集体回答还是单人回答。

师简单介绍考古的一些知识,如化石、定年方法等

二、北京人

看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和思考题:读课文找一找北京人发现的时间、地点、生存年代、体貌特征、生活水平、生活方式。

读北京人生活想象图思考:北京人过怎样的生活?为什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

师: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提示可以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按衣、食、住、行的顺序。

师:读第4页小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多媒体展示问题: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师: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山顶洞人

读第4页最后一段,找出山顶洞人的生存年代和体貌特征。

看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图和北京人的头部复原图,比较两种居民的差别。

读第5页第一、二段,分析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读第6页问题:动脑筋,海蚶是生活在海里的。在山顶洞人人的洞穴中发现海蚶壳说明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看的?

【巩固小结回归课标】

引导学生谈收获。

【达标测评深化课标】

选择题由全体学生完成,材料题由A类学生完成。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

C.山顶洞人D.蓝田人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会不会制造工具B.会不会使用工具

C.会不会渔猎和采集D.会不会用火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山顶洞人

A.懂得钻孔技术B.懂得人工取火

C.会制作装饰品D.开始使用天然火

4、下列那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生活?

A.用火烧烤食物B.使用打制石器

C.过群居生活D.会使用骨针

5、构成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工具简陋B.血缘关系松散

C.自然条件艰难D.体质发展不全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

——课文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阅读材料回答:

①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有过什么样的生活?

②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③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什么人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及作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层层设问启发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合作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法突破对重难点的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北魏孝文帝改革所推动的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从而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历史价值观。

[重点难点]

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如何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教学方法]讨论-引导-活动探究法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公元420年开始,我国南方经历了哪几个朝代?都城在哪?历总称什么?

二、导入新课

北魏统治北方时期,民族融和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其原因是什么呢?历的孝文帝改革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呢?今天这节课就要解答这些问题。

三、探讨新课:提问:淝水之战以后,北方处于什么状态?

设问:结束北方混乱局面的是哪一政权呢?(学生答)正是鲜卑拓跋部建立起来的北魏政权。

1、你知道吗,北方是怎样统一和融合的?

下面大家阅读课文,分组解决以下问题,并且每个学习小组还可以围绕主题提出你们更感兴趣的问题来共同探讨解决?(时间五分钟)

鲜卑族是如何兴起的?北魏政权是何是建立的?北魏是怎样统一北方的?是在何时?结合课文的图文资料谈一谈这种变化对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哪些影响和冲击。

2、北魏政权为什么要迁都呢?

想一想孝文帝的大臣们会同意迁都吗?假如不同意,动动脑筋想一想孝文帝会用什么理由来说服的大臣?北魏政权迁都洛阳后,你以旅游者的身份谈一谈哪里都发生了那些巨大的`变化?

3、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A:政府规定,官吏按季度领取俸禄,严禁_;

B: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C:北魏孝文帝于494年迁都洛阳,并要求鲜卑人采用汉姓、学说汉话、改穿汉服,提倡同汉族通婚。

意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

今天我们回头看一看,在我国56个民族中,还有没有鲜卑族呢?他到哪里去了?为什么鲜卑族不见了?对此大家思考一下,孝文帝的改革给我们今天的生活和改革留下了什么启示和感慨?

四、学习小节:北魏统一北方后,在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孝文帝顺应这一趋势,在其统治区域内进行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过程,进一步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

五、活动与探究

阅读教材中的自由阅读卡,找一找: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还有哪些?写一份微型历史专题报告。

附:板书设计

一、北方的统一和融合

1、北魏建立;2、统一北方;3、融合的概况

二、迁都洛阳:

1、迁都的原因;2、迁都的作用

三、孝文帝改革

1、历史背景;2、主要措施;3、历史作用

四、北朝的形成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篇8)

1、知识与能力:在掌握和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商鞅变法的成败,以掌握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分组导学,学生自学探究。

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书籍、报刊、网站等,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以便能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资料作出评价、指导。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春秋战国时代也是一个大变革时代,让我们了解当时的改革是怎样推动社会进步的.

通过学生角色扮演,展现大变革的时代背景

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水平提高。奴隶生产积极性不高。

2.奴隶主大量开垦私田,改变剥削方式,成为新兴地主。

3.统治者统治面临危机。

三、讨论问题:假如你是当时的统治者,怎样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通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要变法改革。

四、指出当时各国都进行了变法,提问最彻底的变法在哪国?引出秦国商鞅变法。

二组同学介绍商鞅。

商鞅最主要的功绩是变法.,那么变法的具体情况怎样?

学生讨论,制定变法措施。

用多媒体展示商鞅变法内容。

1、背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奴隶主将新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这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们成为农民。

2、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3、变法的内容,课本把它归纳成为三条。

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4、变法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一、农业的进步:

1、春秋时期,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

2、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次革命。

3、秦国李冰在岷江修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2、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4、变法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篇9)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炎、黄帝的肖像挂图、对二人陵墓的简介课件、祭奠活动的图片、禹治水的幻灯、布置学生收集我国历的传说。

学生准备:了解、收集我国古代的传说。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讲述法、归纳法、图示法、比较法和讨论法。

【教具媒体】

计算机与课件。

【教学过程】

(结合旧知识导入新课)

师:前两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我国远古居民和原始农耕文化的历史,我们主要是通过考古资料来了解这些历史的,在古代历史文献中并没有相关的确切的记载。但是,从我国广为流传的大量关于远古时代的历史传说中也能找到一些重要的信息,和远古的农耕文化相印证。传说虽然难免夸张虚构,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了极有价值的内容。

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远古传说?

(出示课题)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1.农业起源的传说

(选定一位或两位同学上台讲述炎帝或黄帝的传说,以此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联系炎帝和黄帝的传说,开展讨论,根据课本介绍的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事迹,总结归纳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演进所做的贡献。

师:大约在4000多年前,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传,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最为有名。华夏族的形成与炎黄部落有着密切的联系,可究竟谁的功劳?谁才是真正的华夏之祖呢?

师:通过同学们激烈的争论,我们可以知道无论是炎帝还是黄帝都对华夏族作出了巨大贡献。让我们一起走进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

(课件展示:中国古代地图、炎帝画像,《白虎通》记载的传说:“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老师讲解:炎帝又号称神农氏。传说他姓姜,生下来是牛头人身。他刚做首领的时候,人们主要靠采集、狩猎为生,经常挨饿。想到人们今后的生活,炎帝愁得整日寝食难安。后来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自然界的植物有一定的生长规律,于是他想,如果能分辨出哪些果实能吃,那些果实不能吃,将那些能吃的果实采集起来,春天把它们埋入地下,秋天就会结出果实。这样一来,人类的生存问题不是解决了吗?于是他不辞辛劳,翻山越岭,尝遍百草。据说,他在尝百草、定五谷的过程中,有时一天就中毒达70多次,最后终于知道了哪些东西可以吃。传说中炎帝首先教人选择土地的干湿、肥瘠、高低,教人观察气候,选择五谷的类别,并制作劳动工具。所以后世把炎帝称为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师:农业真是炎帝发明的吗?那么这个传说有没有真实成分呢?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农业的发展确实经历了传说中的这样一个过程,原始农业的确是由采集发展来的。正是由于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发现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在住处附近驯化和栽培这些植物,才出现了原始的农业。远古时

候的任何一件发明或改进,都是积无数人力,经历漫长岁月摸索的结果,绝不是一个人短时的功劳。但是,后人在追述历史时,总爱将一些发明创造集中附会在他们的杰出代表身上。除炎帝外,黄帝也是这样,传说黄帝创制历法,指导人们根据季节的变化播种、收割。他还发明铜车、车船、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等。(课件展示:黄帝画像和传说中黄帝的发明)

师:传说中黄帝、炎帝对原始农业和中华文明的起源作出了巨大贡献。炎帝因此被尊奉为神农,黄帝更被尊奉为中华人文始祖,他们另外一个巨大贡献是推动了华夏族的形成。

2.华夏族的形成

师:随着炎帝、黄帝部落逐渐发展壮大,为争夺土地和财富,双方产生尖锐矛盾,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在战争中各个部落逐渐融合在一起,促进了华夏族的形成。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华夏族的形成过程,并且思考回答:为什么我们自称炎黄子孙?

(课件展示:华夏族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师:炎黄部落联盟不断融合其他民族,称为华夏族的主干。华夏族即是汉族的前身,故我们自称“炎黄子孙”、“华夏儿女”。炎帝、黄帝也因此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受到世世代代华夏儿女的尊敬和纪念,在湖南的炎帝陵和陕西的黄帝陵是华夏族的祖陵,是世界各地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圣地,千百年来扫墓祭祖的人络绎不绝。

(多媒体播放《海内华夏子孙在陕西黄帝陵举行盛大祭祖活动》或者指导学生看图)

(组织学生讨论)在黄帝陵举行祭祖活动究竟有何重要意义?

教师点拨:结合炎帝和黄帝的贡献、说明他们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华夏儿女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我们应学习体会使学生受到传统道德的熏陶和情感的教育。

师: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又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其中尧舜禹及其“禅让”的传说最为。

二、禅让的传说

(本目内容简略,学生理解禅让较难,为化难为易,宜用归纳法由具体到抽象,最后给禅让下定义)

(展示传说中尧舜禹的画像)

老师先提出如下问题:

1.三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顺序是怎样的?

2.舜和禹接替前任经过了哪几个步骤?他们为什么能够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

3.在你看来什么是“禅让制”?“禅让制”最突出的特征(或实质)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过渡:禅让制其实就是通过部落首领民主推荐贤能的、能为各部落接受的人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舜以其高尚品质得到部落首领的信任被举荐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禹则因为治水有功被推荐为部落联盟首领,让我们一同来了解大禹治水的传说。

三、治水的传说

(本目故事性强,文字也无障碍,可以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点拨)(课件展示《大禹治水图》,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

1.禹和鲧治水的方法有什么不同?结果怎样?

师:疏导——成功:堵塞——失败

(展示《史记?夏本纪》记载的禹治水的传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

2.我们可以从大禹身上看出中华民族祖先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师:传说大禹治水历时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历尽艰辛,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勤劳勇敢、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3.你认为禹治水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能答出1、2其中之一方面就应该肯定。

4.大禹治水的传说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

师引导:远古发生过大水;水灾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人们与洪水进行艰苦的斗争;那时人们通过民主选举治水的人;通过多次失败,人们总结出治水经验,用疏导的方法取得治水成功。

5.大禹治水成功对部落联盟发展和禹个人有什么重要意义?

师:大禹治水成功,保障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同时也使他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崇高的威望,为他担任部落联盟首领奠定了基础,也为其建立我国历第一个王朝——夏朝创造了条件。

【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大量远古传说中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传说。我想知道同学们有怎样的感想,得到了哪些收获?

学生自主发言,畅谈本课学习的感悟和收获。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篇10)

①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②禹死后,他的儿子继承了位子,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朝的建立标志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③约公元前16,商的首领成汤发动x朝的战争.大战与鸣条.成汤建立了商朝.

④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了殷(今河南安阳西北)从此,商朝的都城稳定下来了.

⑤商朝的势力范围:东至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抵长江流域,北达辽河一带.

⊙商朝经济比夏朝有很大发展的表现:А 农业生产规模一相当大,种植的农作物有粟,黍,稻,麦等. В 畜牧业发达,饲养六畜,祭祀用几百甚至上千头家畜. ℃青铜冶铸,玉器制作和酿酒等手工业很发达. D商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交易是用海贝,骨贝,玉贝和铜贝等作货币

1: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领导了灭亡商朝的战争,大战与牧野.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前期都城在镐京(今天的陕西西安西)历称为西周.

2:分封制: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功臣和一些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去建立封国.这就是分封制.封国的统治者叫国君(一般称诸侯).享有统治和管理封国的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同时,必须承担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的典礼仪式,贡献财宝和特产,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等义务,否则将受惩罚.

3: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71个封国,重要的有,鲁,齐,燕,晋,宋. 姓姬的封国有53个.

4:西周末年,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死,西周结束.

1:公元前770周平王把都城从镐京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进入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2:春秋争霸的原因: A王权衰落,周王统治出现严重危机. B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而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

3: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先后当个霸主历称为“春秋五霸”

4:齐桓公首霸条件:①:任用政治家官仲为相,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使国力强盛.②: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③:是东方的一个大国.

5:齐桓公在葵丘以霸主的身份会盟,当上了春秋历的第一个霸主.

6:齐桓公后,晋楚争霸.晋楚军队在城濮进行决战,晋军战胜,晋文公称霸,后来,楚国强大起来,楚庄王北进中原,在铋打败晋军.楚庄王称霸.

7:春秋末期,南方的吴国和越国加入了争霸的行列.吴王阖闾任用的军事家孙武为将军.进攻楚国,五战五胜,吴王阖闾称霸. 经过长期努力.越王勾践北上会盟诸侯,成为春秋的最后的一个霸主.

8:铁器和牛耕的推广是春秋时期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1:春秋之后,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这时的诸侯国主要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历称为“战国七雄”.

2:战国时期的战争:①:七国之间战争不断.②:兵器得到改进,步兵和骑兵取代车兵,成为主要兵种.③:各国组织军队在都城和边境修筑城防工事.④战争激烈,规模很大,发生了“围魏救赵”和长平之战等战役,战国时期出现孙膑、白起等军事家.

3:合纵与连横: A(合纵原因):战国中后期,秦国力量日益强大,对东方六国造成威胁.B:(合纵内容:)六国有“合众势以攻一强”的意愿,并因此进行合作,包括联合出兵进攻秦国.历称这种策略为“合纵”.C(连横的原因):秦国进一步向东发展,必须破坏六国的联合,尤其是齐楚两个大国的联盟.D(连横的内容);秦国采用各个击破的办法,分别收买拉拢东方国家服从于自己,“事一强以攻众弱”历称为“连横”

背景:秦国相对落后,东方六国看不起秦国;,土地被魏国占领也无力夺回,秦孝公深感耻辱,决心变法图强,改革内政,发布求贤令,招揽人才. 时间: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开始变法.

内容:1,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2,重农抑商.3,奖励军功.4,迁都咸阳,推行县制.5,严明法令.

影响:1,旧的制度被废除,新的制度建立,秦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3,秦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一:秦王扫六合:战国末年,秦国的实力远远超过东方六国,统一时机成熟.秦王嬴政积极准备,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灭了 韩,赵,魏,楚,燕,齐.

二: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建立秦朝,秦朝是我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三:皇帝制度的确立,秦王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就将最尊贵称号“皇”和“帝”合起来,号称“皇帝”自己称“始皇帝”

l 四:秦朝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1:皇帝制度的确立.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力,国家重大事务由他决定.大臣官吏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2: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使大夫,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3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规定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为通行货币,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的通用字体.4北击匈奴,修长城,防御匈奴.

一:秦的暴政表现:1:焚书坑儒, 2:沉重的赋税,徭役和服兵役.3:极端严酷的刑罚.

二:公元前209,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今天安徽宿县)起义,它是我国历第一次农民起义,不久,陈胜自立为王,建立了张楚政权.

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项羽强大起来,公元前207 年,项羽率军在巨鹿之战中歼灭了秦军的主力.

四:公元前2,刘邦逼近咸阳,子婴投降,秦朝灭亡.

五;“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专制统治在文化思想领域的集中表现. “焚书”是李斯的建议.

“一看”,看清分值,把握得分点,做到心中有数。

“二找”,按照题意,回归课本,找到相关知识点;

“三规范”,答题语言规范化是最容易忽略的问题。

在中考历史试卷中,非选择题是按照具体的知识点划分的,如果某一历史非选择题分值为5分,那么这一历史试题考察的知识点为五个。而且中考考生在回答时要注意排版,书写过乱也可能是中考考生丢分的原因。

设问和材料关系密切,设问提出的是有关材料的问题,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所以,找到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很重要。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对号入座,对问思答。一般情况下,问题就解决了。

材料所展示问题的角度不一定与课本完全相同,比如某一个历史事件,课本可能主要叙述其积极性的一面,而材料可能展示其局限性的一面,联系课本是必要的,应该把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与课本所学的相关知识挂上钩,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

熟读课本。初一历史对课本已有知识的把握程度的考察非常重视。所以,要与针锋相对,课本是法宝。方法是一遍遍地看。抓住书本框架,背熟目录和小标题。因为每一本历史书都是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规律编排的。我们接受的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知识的整体,背熟目录才能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深入联系,为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奠定基础。考场答题时,才能做到大跨度和宏观概括,尽量避免因遗漏观点而失分。

注重整理笔记,抄录书里。很多同学没有单独的历史笔记本,而是把笔记抄到书里,方便和课本知识紧密联系。有的同学还会把几本参考资料的延伸知识或者精辟见解都抄录在书中,翻阅课本时也会一起复习。这样在考试中你的历史语言表达会更加完善和专业,涉略面和跨度也更广,进而得分更高。

分专题总结。这个在第二轮复习中老师也会有所概括,但是自己如能总结效果最好。比如世界之最,中共会议之类的。这样不仅可以让读书看书更加有趣,还可以提高初一历史归纳总结能力。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篇11)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

本课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通过问题设置、历史情景再现、自学概括等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他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对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具备初步的认识。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教学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工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探究、合作学习。

(二)导入新课:

课件在以《大汉天子》主题曲《守业更比创业难》为背景音乐中开始。

师:为什么我们的华夏族会改称“汉族”?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被称为“汉人”?我们的语言被称作“汉语”?中国文字又被称为“汉字”。

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实际上这一切都跟汉朝有密切关系,汉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高速发展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际威望高。正因为汉朝的强大,不仅影响到世界,而且对中国后来的发展同样影响深远,因此,很多同中国有关的称呼被冠以“汉”字而固定下来。)本节课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汉朝的强盛情况。

(三)讲授新课:

1.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展示史料:

材料一:“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徐彦疏:“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材料二:“《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汉书·王吉传》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董仲舒《天人三策》。

引出探究问题一:

你认为“大一统”的含义是什么?汉武帝在位时期如何实现汉朝的大一统的?

学生讨论后发言,教师总结:

这里所说的“大一统”不仅仅指领土的统一,它还包括政治的清明、社会的安定、经济的繁荣。

展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视频资料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了解“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的详细情况吗?让编辑陪您一起来了解一下,本文涵盖了多个话题,相信您一定能从中获取到所需的信息。在每堂课上,老师都需要准备一份完整的教学课件,认真规划和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之一。教案的制定是课堂教学成效的其中一个重要保证。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篇1】

1、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3、影响:①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②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或改革,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各国的变法: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其中最彻底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例:材料“春秋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土地的人们成为农民。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比较彻底的。”

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使国家变得富强。

2)商鞅变法取得胜利的原因:

答:A: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B: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C: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二、百家争鸣:

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七上P43),他是春秋时期的人。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

①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②教育——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C:学习的态度要老实D:温故而知新

③文化——他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儒家学派——战国时期:是孟子(七上P45),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反对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再利用。这反映了他的可持续发展观。

2、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七上P44),是春秋时期的人,著有《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具有朴素辨证的思想。

3、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七上P45),主张“兼爱”“非攻”。

4、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七上P46),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老师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著作是《韩非子》。

例:材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3)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有何影响?答: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例:材料:“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

(1)体现了谁的主张?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思想?

答:体现了老子的主张。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朴素辩证的思想。

(2)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答:我认为有用。如:在解放战争中,装备人数上超过解放军的国民党军队最终是被打败了。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七上P51)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1、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2、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3、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二)经济——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

(三)文化——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1)秦朝统一后,派将军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

(2)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1)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3)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修筑了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巩固祖国的边疆。

2、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3、全国推行郡县制;

4、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5、修筑了长城; 6、开凿了灵渠。

例:材料“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守、蔚、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统一法度、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1)上述引文是谁实施的?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是秦始皇实施的,主要措施有:实行郡县制,统一了度量衡、文字、货币。

(2)实施以上措施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答: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作用是:有利于巩固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五、评价秦始皇:

功: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封建皇帝。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意了全国的度量衡、货币、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过: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秦朝建立后,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公元前2,秦始皇死去。第二年,农民起义爆发。

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

1、政治: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P62)

2、经济: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P68)

3、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P63)

4、文化: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的学府。(P63)

5、军事:多次反击匈奴,取得胜利;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西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P79、P82-83)

6、意义: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说明新疆地区在历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1、陆地: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引进西域的核桃、苜蓿、石榴、葡萄)

2、海上:从广东的港口出发,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岛。

3、作用:沟通中西交通,促进中国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

4、历史价值: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富有创造力的精神;中西方友好、物质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有利于弘扬我国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有利于当今旅游事业的发展和考古工作的开展。

1、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的麻纸。

2、东汉蔡伦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改进造纸术,称“蔡侯纸”。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十、张衡(东汉)地动仪:世界上最早的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七上P82)

生活在汉武帝时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创立了纪传体的体例;既是一部历史学著作,又是一部文学著作。

2) 他生活在什么朝代?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答:西汉。这句话是:人当然都有一死,但有的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却死得比鸿毛还轻。

2,孙权、刘备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北方,不敢轻易南下。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例:材料一:“曹操率大军南下,想消灭孙权、刘备统一天下,孙、刘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连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打败曹军。”

2)你从他们的胜败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答:骄兵必败;团结就是力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要更详细的了解这次战役的情况,应从哪里去查询或查找资料?

十三、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七上P98)

2、政权:鲜卑族建立北魏,定都平城,后孝文帝迁都洛阳。

3、改革的内容——汉化政策:

即:说汉语、改汉姓、穿汉服、通汉婚、用汉律、学汉风。

4、作用: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

十五、数学成就:(七上P110)祖冲之(南朝):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比欧洲早近10。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篇2】

屈原是中国历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屈原的作品:《离骚》、《九章》、《天问》、《九歌》等许多不朽的诗篇,后人将其作品辑为《楚辞》,千古流传,成为中国文学的璀璨明珠,“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战国编钟的资料:1978年夏天出土于湖北随县(今湖北随州市)擂鼓墩战国早期曾国君王曾侯乙墓。这是一种打击乐器,供古代宗庙祭祀和宴请宾客时使用。全套编钟包括钮钟19件,甬钟45件,外加楚惠王赠送的一件钟,共65件,总重量二千五百多公斤,编钟以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铜木结构的三层钟架上。钟上均铸有篆书铭文,共二千八百余字,其内容全面地反映了战国时期我国乐律学达到的高度水平。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辉煌,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同时,它也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论语》、《孟子》、《荀子》2.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杨朱。作品:《道德经》、《庄子》《列子》

4.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商鞅。作品:《韩非子》《商君书》

6.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桓团。作品:《公孙龙子》

8.纵横家,代表人物:鬼谷子、苏秦、张仪。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鬼谷子》

11.小说家,代表:宋玉屈原。百家争鸣的影响:“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文字的发展历程:

刻画符号(新石器时代)——商甲骨文(最早的成熟文字)——商周金文(标准字体:籀文)——春秋战国:混乱——秦:书同文(小篆、隶书)

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秦国进行的废除奴隶制土地制度为核心,实现富国强兵的改革。考试重点关注变法的条件、主要内容、作用及评价。

背景:

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1.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称霸诸侯。

2.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上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3.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

4.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①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奠定了中国此后一千多年对商业发展抑制的总体趋势,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提高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扩大了统治基础。

3.政治上:

①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

③制定秦律——有利于加强统治。

4.文化上:

①焚烧诗书——加强了思想控制,但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实质是文化_。

②改革旧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进一步发展了小农生产,有利于国家赋税征收、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依照中原地区的风俗、风尚进行改革,不仅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也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政治上——打击了旧贵族,强化了中央集权;地方上推行县制等措施,长期得到沿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经济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从根本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度,发展了封建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

军事上——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总体评价:

①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秦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②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③但其极端_的高压政策,也对后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性质:一场最彻底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封建性质的变法运动。

春秋争霸的原因: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周幽王死后,周平王即位.由于镐京遭受战争破坏,加上受到犬戎的威胁,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把都城从镐京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至此,西周结束,东周建立.春秋争霸的影响:从这一年起到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为春秋时期.春秋得名于孔子所著鲁国的编年史,这部史书上起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下迄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时期上下限大致相同.春秋时代,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王室衰微、王霸迭兴,诸侯竟敢问“鼎”之轻重,“礼崩乐坏”的局面标志着奴隶制已到末日.

春秋争霸形势图:这时期分封的诸侯国不再听天子的命令,天子要依附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们的地位,成为“霸主”。

在王位衰落的同时,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几个大的诸侯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在争霸过程中,有齐、晋、楚、吴、越王先後做过霸主,历称为“春秋五霸”。是当时诸侯的人物展开的。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篇3】

1、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3、影响:①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②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或改革,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各国的变法: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其中最彻底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例:材料“春秋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土地的人们成为农民。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比较彻底的。”

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使国家变得富强。

2)商鞅变法取得胜利的原因:

答:A: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B: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C: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篇4】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

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蒙古族的兴起及其所建立的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涉及元朝的政治史和经济史内容。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及“民族融合”是本课的重点。其中“行省制度”又是本课的难点。另外,本课内容繁多,讲述时如何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也是个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腾格尔的《蒙古人》。

由学生介绍蒙古族的情况:生活在蒙古高原,从事游牧,住在蒙古包里,吃羊肉、喝奶茶。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1、马背上的民族——蒙古

出示公元12世纪中国各政权形势图。

当时在中国有哪些政权:金、南宋、辽、西夏、吐蕃。

当时蒙古分为许多部落,各部落互相征伐。在《蒙古秘史》记载:“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成吉思汗就是生活在这样的动乱岁月。

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看录像《成吉思汗》。

思考:铁木真面对逆境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被尊为成吉思汗?

铁木真童年时,父亲被杀,部族背弃了他,他自己也被仇敌追杀。面对这样的逆境,铁木真是怎样做的。

铁木真说过:“拼杀冲锋的时候,要像雄鹰一样;高兴的时候,要像三岁牛犊一般欢快;在明亮的白昼,要深沉细心;在黑暗的夜里,要有坚强的忍耐力。”重重的磨难没有把他打倒,反而磨练了他的意志。经过多年的征战,铁木真打败了周围的各部落,统一了蒙古草原。1206年,铁木真被推选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

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又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

出示《蒙古帝国形势图》。蒙古帝国形势图,讲解成吉思汗的扩张战争。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的建立

时间:1271年

都城:大都

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

2、元朝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谁的诗?你能解释它的意思吗?

这是文天祥的诗。意思是,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死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

三、元朝的政治与经济

1、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

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元世祖

从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世祖的经济政策与蒙古初入黄河流域时有何不同?

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元世祖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还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北方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联系前面学习的“江南经济的发展”,这时,元朝的经济重心在哪个地方?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国家主要的粮食供应来自南方,要运到北方,有哪些途径?

2、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

(1)漕运

对比隋大运河与元朝的运河,有什么不同?

元世祖开凿了两段新运河——会通河、通惠河,与原有运河连通,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

(2)海运

海运比漕运有哪些好处?

载重量大,费用便宜,所以粮食运输逐渐变成以海运为主。

3、繁华的大都

当时元朝的首都大都成为繁荣的大都市,以大都为中心,元朝的对外往来十分频繁。

4、频繁的中外往来

元朝时对外往来的一个著名使者就是马可波罗。(出示马可波罗旅行路线图)

5、行省制度的建立

蒙古帝国空前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学生根据《元朝的疆域图》,注意以下地区:

中央:中书省、宣政院

地方:行中书省

宣政院负责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

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和澎湖列岛地区。

广州处于江西行省的管辖之下。

四、民族融合的发展

引导学生简要回忆汉以来,特别是三国以来我国民族融合的史实,以突出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和加强。关于民族融合的情况,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找出其四种表现。

1、汉族外迁边疆

2、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江南

3、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

4、回族的形成

通过图片了解回族生活习俗

五、小结(略)

六、作业:课后作业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篇5】

河姆渡人、半坡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

夏商西周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呢?

(1)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代表是甘肃地区齐家文化遗址出现铜镜。

(2)商周时期:

①用途与功能: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

(3)代表:1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青铜器);

2四羊方尊(造型奇特);

二、甲骨文记事:

1.甲骨文的含义: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3.记载内容: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管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4.发现意义:

(1) 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2、影响: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1、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1)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

(2)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

战国,因各诸侯国连年争战而得名。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1、原因:社会动荡,各种制度遭到破坏,分封制逐步遭到瓦解。

2、表现:(1)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已无力控制诸侯;

(2)诸侯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3)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导致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

3、结果: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国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1、背景: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展开争斗;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

2、经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

3、影响(结果):

(2)积极影响:

①在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②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篇6】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都阳城。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启开始了“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

2.约公元前16,汤建立商朝,都亳。约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殷。商朝又称殷朝

3.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1世纪),牧野之战,周武王建立周朝,都镐京。史称西周。

4.公元前771年(公元前8世纪),犬戎杀死周幽王。

5.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6.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贫富分化的出现和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由“公天下”到“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

7.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荒淫无道,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所抛弃。

1.西周的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等级制:贵族、平民与奴隶。宗法制:)

分封制的作用及影响: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巩固了国家的统治。

1.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4..晋楚争霸: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楚庄王问鼎中原邲之战。

6.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三家分晋——秦的统一。

7.战国典型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

1.春秋时期铁器牛耕(战国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都江堰:战国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岷江流域。“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防洪灌溉水利工程,维护了生态平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灌溉农田上千万亩,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代表了我国当时的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主张执照现实需要改变治理国家的政策,不必因循守旧。

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成败:一场改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最后被处死了,但变法取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意义)。

1.甲骨文是商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金文:商周时期。大篆:西周晚期;战国发明毛笔,写在竹木简或帛上。

2.历法:夏朝:就是今天的农历,也称夏历;商朝历法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1个月。战国测定了24个节气。

4.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创造新体诗歌“楚辞”,代表作:《离骚》;世界文化名人。传统节日: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等。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 .铜、锡、铅的合金。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篇7】

本课以“人类的形成”为主题概述了原始社会的历史演变,主要以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原始社会的瓦解三大问题为线索,向学生展示了原始社会的历史风貌。

氏族社会的产生。人类社会的历史是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开始的。直立人阶段的原始人类已经过着集体劳动,共同消费的社会生活。在早期智人阶段,人类除在集体组织内部进行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劳动社会分工外,同时在婚姻关系上已从原始的乱婚进入血族群婚阶段。也就是说,在一个集体内部禁止母辈和子辈之间的通婚(但同辈人之间却互相通婚),它比原始的乱婚进步。实行血族群婚制的集体,又称之“血缘家庭”。恩格斯曾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说:“这种家庭的典型形式,应该是一对配偶的子孙中每一代都互为兄弟姐妹,正因为如此,也互为夫妻。”血族群婚是人类婚姻关系发展的第一步,也是氏族组织的最初萌芽。

晚期智人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行血族群婚的血缘家庭逐渐转变为实行本血族内禁婚,必须和血族外的异性通婚的族外群婚制,即本血族的兄弟姐妹不再互为夫妻而只能和另一个血族的男女通婚。这种实行族外群婚制的血族就逐渐形成一个界线分明的社会集团,即氏族。通俗地说,氏族就是人们按照血缘关系组成的一个比较固定的集团,它是当时社会的基本细胞。

氏族社会的特点。与原始群,特别是与国家组织形式相比,氏族社会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氏族社会是人类第一个正式的社会组织形式,它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二,氏族是按同一祖先的亲属关系(即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的社会集团,血缘是制约人类相互关系的最基本的纽带;第三,氏族是原始人类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基本单位,由于女子和男子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经济地位,因此在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不同时期,妇女和男子先后成为氏族社会的主体;第四,氏族社会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平等社会,人们过着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生活。

氏族社会的作用。由猿到人的转变,不仅伴随着文化和艺术的产生,而且导致了氏族社会的形成。氏族社会作为人类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组织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必然有其特定的作用:第一,氏族社会实行族外群婚,这就比血族群婚前进了一步。它有助于人类保持紧密和持久的结合,并且可以避免由于血亲通婚对人的体质造成的危害;第二,氏族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有助于人类之间的凝聚力的加强,推动了人类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

(1)讲清人类起源发展过程中的三个基本阶段,即“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三个概念。“猿类”是指生活在千、百万年以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正在形成中的人”是指从猿到人的过渡,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完全形成的人”则是指已能够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2)关于人类进化史,教师应精心设计教法,旨在调动学生去积极思考和探究。教师要善于设问置疑,引导学生从教科书和已掌握的知识中全方位、多角度地获取有效信息,作为思考和探究的素材。组织系列式的议论和讨论,并与教师的陈述和总结相结合。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篇8】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七上P51)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1、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2、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3、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二)经济——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

(三)文化——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1)秦朝统一后,派将军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

(2)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1)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3)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修筑了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巩固祖国的边疆。

2、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3、全国推行郡县制;

4、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5、修筑了长城; 6、开凿了灵渠。

例:材料“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守、蔚、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统一法度、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1)上述引文是谁实施的?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是秦始皇实施的,主要措施有:实行郡县制,统一了度量衡、文字、货币。

(2)实施以上措施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答: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作用是:有利于巩固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685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