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作文 > 哈利波特1读后感 >

哈利波特1读后感必备13篇

哈利波特1读后感必备13篇

重点推荐“哈利波特1读后感”相关的顶尖文章不容错过,读作品时,仿佛徜徉在一个优美的梦境中。 好的读后感要对文章的深度内涵展开分析,祝你能够从中收获很多宝贵的经验!此外,关于作文,您还可以浏览环保刻不容缓作文热门6篇

哈利波特1读后感(篇1)

看完首映已经凌晨三点,回家我就跑到网上发了一个泄愤贴:见证“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最糟糕的一集。泄愤完毕,心情平复了一些,天亮起床再想想《哈6》,结果对影片糟糕的印象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而且也似乎找到了不满的源头──从上一集开始,“哈利·波特”电影就是因为创作上的自我束缚而一步步走向沉闷、乏味、老态龙钟、不知所云。特别是《哈6》让我想起了去年国内的一部国产人物传记电影,好莱坞大片一样要“戴着镣铐跳舞”,我在想小说作者罗琳对电影改编是否起到了过多的干涉作用?

即便众书迷都认为《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是小说里最不精彩的一本,但我依然认为电影可以比现在的电影版《哈6》更精彩,更灵动感,能更多展现魔法世界的神奇。现在电影版《哈6》基本就是一篇不带任何形容词的小说缩写大纲,感觉银幕上所有人物都在机械版的念台词,不情愿地在完成各自的工作,而感受不到任何人对这个系列电影应有的激情。之前的确听说过罗琳对电影改编参与越来越多的意见,甚至很早就听说选择大卫·叶茨做导演就是因为他最听话,不然为什么《哈5》还没拍完就宣布后面三部电影导演都是他?看完《哈5》时候就有不详预感,但好歹《哈5》还有凤凰社成员的几场大战撑场,给最后小天狼星的死做足了铺垫,那次真的有被感动。

而《哈6》全片就像一场有预谋的葬礼进行曲,而且还是没有任何旋律的那种,最后老邓被斯内普干掉时,我感到的'只有困意。且不说前面有众多可以适合电影表现的段落,却被电影完全略过,单就最后一场老邓英勇就义的戏,原小说也已提供了足够强大的气场和氛围,电影还是把情绪重点放在之前在山洞寻找“神器”的段落上,结果最后一场对决戏相当的泄气和潦草。

最要命的是,到现在我也想不出《哈6》有什么地方能让我去夸赞一下,制作水准?还是电影配乐?这些对于这样一部制作费过亿美元的超级娱乐大片来说,是最基本的底线吧。对这样的电影,实在没必要胸怀对国产片的宽容与博爱,生硬地找来一些可以自我激励的积极角度。对我来说,《哈6》让观众不能爽到,就是最大的过错。如果全片没有激烈的动作戏,也没关系,只要气质做得足够黑暗,人物足够精彩,能让观众看到一部少年版《黑暗骑士》,那也行。但《哈6》都干了什么?揭示少年伏地魔的秘密和混血王子身份两条重要线索轻描淡写,大部分时间都在展现哈利·波特对马尔福的跟踪和怀疑,然后就是冗长地展现两对怎么看怎么拧巴的爱情戏。拧巴的关键原因小说人物年轻跟银幕上实际年龄实在差太大,英国男孩19岁,看着就跟国内小青年大学毕业一样,结果他们还在银幕上装着中学生的情窦初开,我对“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再喜欢,但看着满眼成年人还在装扮魔法世界的萝莉和正太,我也只能浑身发麻了。

《哈6》就像是一个改退休还死活赖着不下岗的老年食死徒当导演拍的电影,而且还是一个特别无聊又拼命假装自己有幽默感的食死徒,但即使影片彻底证明了大卫·叶茨是一个庸才导演,我还是要说这种板子要打到投资人、制片人,特别是很可能打在小说作者罗琳身上。在好莱坞体制下,不可能所有人看走眼,把一个庸才导演捧成天才,力挺这样一个导演来执导四部好莱坞历史上最赚钱的系列电影,但现实是这种晕招的决策就真的出现了,而且居然拍得一部比一部烂都愿意承受,我只能从观众和影评人的角度说一句:我不愿承受,或许我会继续看后面两集电影,但我坚决不会去看第二遍《哈6》,哪怕是IMAX3D版。我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多年来我对“哈利·波特”系列的敬意。

哈利波特1读后感(篇2)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是J.K.罗琳写“哈利、波特”系列童话小说的第一本,讲了具有传奇色彩和戴有神秘面纱的历险故事。读完后还沉浸在魔幻童话的世界里,让人回味无穷,并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讲了1岁的哈利·波特失去了父母,他便来到了姨妈家,哈利在姨妈家过着极其痛苦的日子。一直到十一岁生日那天才改变了哈利一生的命运,哈利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邀请哈利去一个童话般的地方――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哈利发现这里到处充满魔力,他既找着了朋友,又学会了魔法和骑着飞天扫帚打魁地奇,还得到了一件隐形衣,哈利在这里生活的很愉快。但一块魔法石出现了,将关系到世界的现在和未来,哈利突破了重重困难,终于拯救了世界。

当我读完这本书时,给了我很大的勇气去战胜困难,又激发了我的想象力,仿佛我到了魔法世界和哈利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一起学习,一起历险,又给了我很大的欣慰和快乐。最主要的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黑暗害怕光明,邪恶打不过正义。如《西游记》中的“智擒黑熊怪”,“三打白骨精”,“孙悟空除三怪”等。一些邪恶心肠的妖魔鬼怪被正义所打败。不光是神话,就连实际的事情也是。如:那些黑心的贪官,为了几张“大团结”什么事情都干出来,但都没有好下场,最终还是有那么一天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这就是我读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收获和感受。

哈利波特1读后感(篇3)

我依然无法忘记当年看这部电影时的欢呼雀跃,真的是还原得太完美了!他们就是我心目中的《哈利波特》,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场景,都使我脑海里模模糊糊的形象全部具体了,而且我并没有幻灭。作为一个小说改编的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是完美的。尽管情节细节上有所删减,但基本上故事都完整地呈现了。

先说人物选角,从一出场的邓布利多、麦格教授、海格、德思礼一家,还有哈利波特三人组,到之后出场的霍格沃茨所有人,韦斯莱一家……每一个人物的形象都选得太!好!了!而我第一次看见可爱的小丹尼尔就一直在感慨“他就是我想象中的哈利波特!”他一脸呆萌地将哈利波特初次接触魔法的手足无措新鲜好奇完美地呈现,加上眼镜、生日等等元素,我认为他就是为哈利波特这个角色而生的,He’s born to be Harry Potter!以至于之后看他演绎其他作品会有不安。他为哈利波特而生,为哈利波特走入了娱乐圈,他已经付出了那么多,但哈利波特的完结不能让他的演艺生涯也完结,看得出他为摆脱哈利波特而转型做了相当大的努力,但离开了哈利波特他还能走多远,we’ll wait and see.比起罗恩和赫敏,哈利比另外两人更难演,因为他是小说的第一人称,有太多太多的内心戏,丹尼尔在这一集的亮点是还原度高+呆萌,比起另外两人的演技还是略输一筹。罗恩与赫敏的扮演者戏路都蛮广的,这两人的颜艺在第一集里就可见一斑,虽然略显造作,这是小演员无法避免的。尤其是当年的Emma Watson,那么小就把赫敏初见罗恩和哈利的那种小高傲演绎得活灵活现,Emma Watson不愧是我的女神!而最让我惊喜的也从一而终地喜欢的是韦斯莱双胞胎,那样的默契,那样的恶作剧口吻,那样的“不羁放纵爱自由”,抱歉我言语贫乏已经不知道怎么形容我对他们的爱了!

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而言,书的内容相对少,而电影的篇幅有限,作为系列的第一部,《魔法石》更急于向世人展示制作团队对《哈利波特》这部小说的还原度是多么负责任。小哈利住在楼梯下的碗柜房间、对角巷里的琳琅满目、古灵阁“可恨的小推车”、霍格沃茨学校礼堂的天花板,还有霍格沃茨的桌上的美食(例如在万圣节上,满桌可爱的苹果、南瓜),这一部给所有的忠实粉丝是一个惊喜,那些所有只在书里的魔法场景都如此真实的反映在屏幕上。而且我还终于见识到魁地奇时怎么玩的,开心~

导演也不失时机地加入一些有爱的小细节,我相信这一部导演对哈利波特是有爱的!

例如一开始哈利波特选魔杖时那些小细节导演改得很好,在书里小哈利只是乱挥一下奥利凡德就会神经质地换,而电影就更加直接用错魔杖就会打坏东西抗议,虽然删除了奥利凡德碎碎念每支魔杖的规格的台词(我认为是可惜的!)但也算是不错了。

例如哈利波特初次与伍德练习魁地奇时当放开金色飞贼时波特能清晰看到金色飞贼在飞,而伍德却周围看看不到,说明小哈利果然是有天分做seeker的。

例如斯内普教授,除了每次教授出场导演都有镜头特写小哈利的双眼,还加入了教授在小哈利第一次比赛前鼓励他!神啊!罗琳绝对告诉了导演所以才加入这么一个情节!而比赛时赫敏看到教授全神贯注念咒时,如果留意的话可以看到奇洛教授当时也很专心地注视着哈利。

对于哈利的同学,本来这一部除了三人组以外就只有纳威有一些描写,不知道为什么导演突然为西莫加入了爱爆炸这个属性,结果这个梗从第一集用到第八集乐此不疲。

海格养龙的那一段基本还原了小龙出生的描写与海格满眼的爱意还有马尔福的偷看,虽然删减了很多“送小龙走”之类的情节,但比起小说,反而觉得电影的进度到之后的禁林冒险进度都更合情合理。

而寻找魔法石的旅程的还原度也很高,包括三个头的路威,只可惜面对着魔鬼网时罗恩的经典吐槽“你还是不是一个女巫啊”没有了;好奇怪为什么钥匙要攻击人。还有赫敏的经典推理也没有了,残念。但巨型棋盘的还原度超高啊,罗恩的演技在棋盘对弈时非常好,那种果敢、决断的牺牲精神还有“人家虽然很勇敢但人家还是怕痛的”全部都表现在脸上了,罗恩同学做得好啊!

最后再说说一些小遗憾的,例如分院帽没有唱歌,皮皮鬼没有出现,小赫敏对校规不那么在意了变出来的果酱罐里的火啊,圣诞晚会啊,还有哈利波特在镜子里应该能看到一大家子人嘛,但是一直只有他爸爸妈妈出镜了,估计是找一堆人也不容易(其实找丹尼尔的亲戚来演不就好了?)。

有一个不太合理的就是海德薇明明住的是猫头鹰棚屋,怎么老出现在哈利波特的宿舍?

最遗憾的是邓布利多的演绎跟我的理解有所出入的。邓布利多在书里感觉上是个老顽童,但在电影里他太严肃了。“笨蛋、哭鼻子、残渣、拧”这句台词居然也没有了。这在最后哈利与邓布利多的对话中非常明显。在书里,邓布利多是非常轻松愉快的,甚至在最后的对话里都一直在打趣,但在电影里他却非常严肃,甚至一点笑容都没有。还有哈利波特问的“第一个就无法回答的问题”,哈利波特在电影里根本就没问!

魔法石,贤者之石,贤者之石能够让人生命延续,名字与作用都跟钢之炼金术师里的贤者之石一模一样,而且魔法石也是炼金术师制作的。想到这里,我对尼可勒梅的六百年生命有点不寒而栗。

哈利波特1读后感(篇4)

“为了做我自己

不去剥夺他人的笑颜

只有愿望才能改变未来

无所事事终将一事无成

早已注定了的命运轨迹

抗争的旅途构筑成历史

伙伴的笑容化为力量?”

——题记

在八月,我阅读了《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这本书。它是《哈利·波特》系列的最终章,所有谜底层层揭晓。哈利,罗恩,赫敏受到魔法部、黑魔势力、霍格沃茨学校的重重追杀,他们不得不逃离学校,展开逃亡。在他们逃亡的旅途中,他们美好的品质得以完全地展现,同时坏人们残忍,卑鄙的本质也暴露无遗。一场惊险刺激的探险展开了!

这部书不仅仅是在写故事,它也希望能带给我们爱、亲情、友情等多方面的体验,希望能激发出我们对爱、亲情、友情等多方面的感悟。在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也产生过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有了各种各样的感悟。下面,我就来和你交流交流。

我读完这本书后,我想知道哈利究竟是因为什么,激发出了强大的魔法力量,战胜了伏地魔;我也想知道哈利是因为什么战胜索命咒,改变自己“必须被杀死”的命运。在我经历了我的思考后,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水落石出。

1。“为了做我自己,不去剥夺他人的笑颜”

首先,是因为哈利的善良。哈利骨子里就有一种想要保护别人的冲动。他做出的一切,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想为父母、小天狼星报仇,也是为了自己的朋友,他不想让朋友脸上的“笑颜”消失。为了伙伴,这也是哈利在逃亡途中,以及战斗的时候一根重要的精神支柱。他不同于伏地魔。虽然他们都有强大的魔法力量,但是他们的内心截然不同,这也是伏地魔失败的重要原因。这是不可否认的。

2。“只有愿望才能改变未来”

第二,是因为哈利对未来怀有美好希望。哈利是一个乐观的人,尽管他有时候会为了考试担忧,面对伏地魔时也会感到害怕、紧张。但是这不影响他是一个乐观的人,什么事都往好处想。正是对未来怀有美好希望,哈利才能面对伏地魔,甚至欣然接受死亡的可能。

3。“无所事事终将一事无成”

第三,是因为哈利一行人不辞辛劳。他们为了找寻伏地魔的魂器满世界跑,他们希望能消灭伏地魔的所有魂器,让他永远不能再复活。他从来没有放弃邓布利多交给他的任务,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正是这种不辞辛劳的精神,他们才能完成邓布利多交给他们的任务,消灭魂器,以致于伏地魔死后永远不能再复活了。

4。“早已注定了的命运轨迹,抗争的旅途构筑成历史”

第四,是因为哈利有抗争的决心和勇气。他是一名真正的格兰芬多人,正如分院帽说的,“他们的勇气、胆识和侠义,让格兰芬多出类拔萃”。他的勇气使他在二年级能从分院帽中抽出格兰芬多的宝剑。这个成了他消灭伏地魔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正如书中所说的,当时的情况是魔法部、霍格沃茨通缉哈利一行人。尽管如此,哈利不慌,每次遇到困难他仍全力克服,遇到危险尽力躲避。不是别的,正是哈利的勇气和决心支持着他完成了这一切。他的勇气和决心如同黑暗中的指南针,为他指引方向。

5。“伙伴的笑容化为力量?”

还有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爱”。不论是他人对哈利的,还是哈利对他人的。爱让哈利一行人团结起来。为了不让伏地魔得逞,哈利身边的人奋力保护哈利。斯内普、邓布利多教授,哈利的父母,小天狼星布莱克,都为了保护哈利而死。而哈利也因为他们的爱,活了下来,最后杀死了伏地魔。哈利也爱着他身边的人,所以他才决定要让伏地魔杀死自己,使最后一个魂器彻底消失。然而他对他人的爱使他又一次逃脱了索命咒,得以继续阻止伏地魔。

我又想,以上的几点是值得我学习的。我觉得我应该学习哈利那种善良、乐观、不辞辛劳、勇敢的精神,同时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怀有大爱。我相信这些东西都十分重要。在我读完这本书后,当我有一天不得不在正道和捷径之间做出选择时,在坚持和放弃之间做出选择时,在善与恶之间做出选择时?我会选择什么?你我心中都有了答案。哈利带给我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的品质是我未来通往成功的密钥,做到它们,我才真正有可能改变命运。

哈利波特1读后感(篇5)

今夏,这一部最让我期待的电影,让我有那么一些些失望,或许是因为太喜欢、太了解、太期待的缘故吧,爱之深、责之切嘛!

在看书的时候,就有感觉第五集是转折和过渡的一本书,是邪恶与正义开始正面对抗的前奏与准备,也就估计到了电影很难拍,只是真的没有想到,这位导演的功力我实在不敢恭维。

第一、二集导演中规中矩,第四集场面宏大,大反派复活时候的气氛也相当到位,目前五集当中,我最喜欢的要数第三集。尽管n多的评论诟病阿方索,第三集的票房也是这个系列里面最为惨淡的,但没法影响我的感觉。

画面唯美,情节的设置充分突出了哈利矛盾的内心,每每回想或是和好友聊起这个系列的电影时,脑海里浮现出的都是第三集里面的画面。比如哈利和卢平站在吊桥中央,回忆他的父母;比如哈利站在钟楼之上,目送所有的同学去霍格莫顿村时的落寞,还有哈利骑着巴克比克翱翔的畅快,还有刽子手一斧头下去,乌鸦四处惊飞等等。

好像有消息传出,第七集也将由阿方索指导,不知道这消息是否确切,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已经可以忽略掉这位大卫耶茨指导混血王子的失望心情了。

哈利波特的原著书籍是越写越厚,所以我们非常理解导演得取舍,必须大刀阔斧的砍去很多的细节,更何况第五本书里写了很多的细节,在时间有限的电影当中绝对没法全部表现。但是,这位导演的取舍实在令人太失望了。情节很赶,但是令观众想不断快进。

恐怕没有看过原著和前面几部电影的观众会有不少理解上的障碍。

不是说好只有删减30秒钟的吗?可是有好几处地方都有太过明显的剪切痕迹啊。

片头群巫飞天的场景很赞。后面魔法大战也不错,但哈利初吻的镜头着实多余,看过书的都知道,秋约会哈利,只是想打听塞德里克临死前有没有提到自己,那一吻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下才发生的,而绝对不是如此突兀。大战结束,哈利别侵入思想,和他最终选择那一段,说实话,很不理解这样设置的意义。

铁三角完全长大了,可惜哈利个子实在太矮了,几乎所有配角都比他高出太多。可惜哈利的演技似乎也随着身高一并停滞了。他的表演实在太空洞了,完全表现不了什么。

卢娜,新加入的疯姑娘卢娜很漂亮,白皙的皮肤,长长的卷发,光着小脚丫子,很可爱,只是比书中少了太多的重要性。

乌姆里奇这个变态女人令人咬牙切齿(观赏之时我一直想到我的初中班主任,可见伤痕多么深啊)!她那种微笑令人毛骨悚然。

唐克斯,本来一个超有魅力的女巫,可惜电影里面能够发挥的太少了。

贝拉,小巴蒂克拉奇之后又一个狂热份子。

双胞胎,原以为他们的扫帚会破墙飞来,不过已经很精彩了。

小天狼星:回归优雅,只是怎么越来越像德库拉伯爵了呢?

斯内普,教授那一句“我不清楚”的装傻表情好可爱。可惜悲惨回忆那一段实在实在太短了,莉莉连个影儿的都没有。

伏地魔,没有了上一集复活时候的飘逸,给人感觉太实在了,身上穿的就像是黑色的道袍。

其他人的戏份也是真够少的啊。德拉科,卢平等等,几乎只是露一下脸。

很值得一提的是由艾玛饰演的预言教授,实力派就是实力派,抓住一点点时间就可以相当出彩,那一段被迫离校的表演相当不俗,完全演活了那位没什么预言能力,神经兮兮的教授。

还要不要再一遍Imax,好犹豫!

哈利波特1读后感(篇6)

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武器。《哈利·波特》,一本大爱之书。——题记

一个黑发小巫师,眼镜下绿眸熠熠闪光,手持魔杖,把你带入梦幻般的魔法世界。他就是——“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系列是英国作家J·K·罗琳女士的著作。它一共分为七部,分别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哈利·波特与密室》、《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主要讲了一个为非作歹的黑魔头伏地魔东山再起,哈利·波特和他的两个小伙伴,还有一些正义的巫师联合起来,努力抗战伏地魔的故事。

我最喜欢的人是哈利·波特,因为他充满正义感、不屈不挠、永不言弃、勇敢坚强。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中,伏地魔骗哈利,让哈利以为教父小天狼星遇到了危险。哈利信以为真,于是,就和同伴们去了教父受伤的地方——魔法部。到了那儿,哈利才知道自己受了骗。在跟伏地魔的战斗中,哈利的同伴们都受了伤,哈利又要保护同伴们,又要跟伏地魔和食死徒作斗争,甚是艰难。可是,哈利没有为此屈服,一直坚持战斗,请看:“他们在他后面跑着,把桌椅弄得满天飞却不敢朝他施魔法怕把预言弄坏。他朝着那扇唯一开着的门跑去,这是食死徒们来的时候走的门。他心里暗自祈祷纳威会和罗恩待在一起,并找到解救罗恩的办法。他进入了一间新屋子,并感到地面消失了……他顺着陡峭的石壁跌落下去,最后仰面朝天的落在地面上。整个房间充满了食死徒的笑声;他抬起头来看见五个在大脑室的食死徒正向他靠拢,与此同时,更多的从其他走廊里出现并向他走来。尽管他的腿颤抖得很厉害,哈利还是站了起来……”终于,校长邓不利多率领凤凰社赶来了,救出了哈利。

看在第七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伏地魔占领了魔法部,食死徒们到处追捕哈利,哈利和他的两个伙伴被迫大逃亡。哈利和他的两个伙伴在逃亡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吃不饱,不能得到外界消息,每天都要换地方露营。尽管这样,哈利和朋友们没有屈服,而是勇敢地寻找能杀死伏地魔的魂器和圣器。

在哈利·波特系列中,我最痛恨的人就是伏地魔了,同时也为他感到惋惜,他既相貌英俊,又法术高强,为什么比不过哈利?因为他不懂得爱,不懂得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器,只知道用高超的法术去杀害别人、威逼别人,而不是用爱心去征服别人。正是爱,哈利的母亲为哈利献出了生命,使哈利得到了强大的保护, 使 伏 地魔想尽一切办法都杀不了哈利;正是爱,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面对恶势力能同心同德,不离不弃,用他们有限的力量,一次又一次地逃过劫难。正是爱,使得所有正义的巫师联合起来,众志成城,战胜敌人……是啊!邪恶怎么可能战胜正义,战胜爱呢?伏地魔的失败是理所当然的。

写到这儿,我多么想手持魔杖进入巫师世界,与哈利一起挑战伏地魔呀!

我读《哈利·波特》,不但得到了快乐,还得到了人生哲理。

哈利波特1读后感(篇7)

暑假里,我和妈妈一起阅读了哈利波特系列丛书,感觉触动很大,深受教育和启发。

以前,《哈利·波特》让我很好奇,究竟是什么能让这套书风靡全球。但是,等我读了之后,我就不再怀疑了。《哈利·波特》全套共七本,主要讲述了小巫师哈利波特与朋友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与邪恶势力代表伏地魔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当我读完第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时,不禁被哈利那颗对魔法执着学习的心打动了。

怀着好奇和热情的心去读第二本《哈利·波特与密室》和第三本《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禁不住被故事中那一件件奇妙的魔法用品震惊了。接下来每读一本,我都期待下一本是怎样精彩的故事。不得不承认,我已经被迷住了,除非有急事,否则每读完一本都会心急火燎地找下一本。

当我读完《哈利·波特与火焰杯》时,我对哈利·波特的智慧和勇敢充满了赞叹。在读《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和《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时,我已经是热泪盈眶。当读完最后一本《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时,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哈利·波特和他的伙伴们终于取得了对伏地魔斗争的胜利,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

在《哈利·波特》所展示的奇妙的巫师世界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和惊心动魄的故事,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哈利·波特、罗恩·韦斯莱、赫敏·格兰杰、阿不思·邓布利多……他们都是善良勇敢的巫师,让人感受到正义和光明的力量是多么伟大;除你武器、昏昏倒地、阿瓦达索命……一个个由巫师创造的神奇的战斗咒语,既让人身临其境,更让人认识到知识和探索的重要!我不禁感叹作者的想象力是多么的丰富!

读完《哈利·波特》,我想到了自己的学习。不要只是迷恋巫师世界的魔法,其实每个人的学习也都有自己的魔法,考试分数就是魔法值,公式、口诀、成语等就是咒语,自己的笔、大脑就是魔杖。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像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们那样,定好自己的人生目标,刻苦学习,相互帮助,努力奋斗。同时,要像巫师发明咒语一样,我们更要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学会探索和创新,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感谢作者J·K·罗琳老师,作为一个单身母亲能想到这么多,写出这么好的作品,太不容易了!感谢罗琳老师教会了我这么多,期待《哈利·波特》的续集尽快出版。

哈利波特1读后感(篇8)

Ron: Excuse me, do you mind? Every where else is full.

Ron: I'm Ron by the way. Ron Weasley.

Harry: I'm Harry. Harry Potter.

Ron: So, so it's true! I mean, do you really have the, the...

Woman: Anything off the trolley dears?

Ron: No, thanks, I'm all set.

Harry: Bertie Bott's Every Flavor Beans?

Ron: They mean every flavor! There's chocolate and peppermint and also, spinach, liver and tripe. George sweared he got boogie flavored one once.

朗:他们真的说是各种口味,有巧克力味的、薄荷味的、菠菜味的,还有内脏口味的呢。乔治还说他上次吃到过摇摆风味的呢。

Harry: These aren't real frogs, are they?

Ron: It's just a spell. Besides, it's the cards you want. Each pack's got a famous witch or wizard. I got about 500 meself. Watch it! That's rotten luck. They've only got one good jump in them to begin with.

朗:那只不过是个魔咒,另外,这些都是你用得着的卡片,每一张卡片上面都有一个著名的巫婆或精灵,我自己有500张左右。小心点,真倒霉。它们开始就只能像模像样地跳一下。

Harry: I've got Dumbledore!

Ron: I've got about 6 of him.

Ron: Well you can't expect him to hang around all day, can you?This is Scabbers by the way. Pathetic, isn't he?

朗:嗯,你不能指望他每天都待在那儿,对吧?顺便告诉你,这是斯凯比,挺可怜的吧?

Ron: Fred gave me a spell to turn him yellow. Want to see?

朗:弗雷德教给我个魔咒把他变成了黄色,想看看吗?

Hermione: Has anyone seen a toad ? A boy named Neville's lost one.

赫敏:你们有没有看见一个讨厌的家伙,他叫内维尔,我找不到他了。

Hermione: Oh, are you doing magic? Let's see then.

Ron: Ahem, Sunshine Daisies Butter Mellow. Turn this stupid fat rat yellow.

Hermione: Are you sure that's a real spell? Well, it's not very good, is it ? Of course, I've only tried a few simple ones myself but they've all worked for me. For example: Oculus Reparo That's better, isn't it? Holy cricket! You' re Harry Potter Hermione Granger. And you are?

赫敏:你们确定那就是魔咒吗?这可不太妙。当然了,我也用过几次,都奏效了。比如:欧卡拉雷帕罗,这个要好多了,是不是?啊,老天!你是哈利·波特!我是赫敏·格朗吉。你是?

Hermione: Pleasure. You two better change into your robes. I expect we'll be arriving soon. You've got dirt on your nose by the way. Did you know? Just there.

赫敏:很荣幸认识你。你们两个最好换好魔法袍子吧,我们快要到了。你鼻子这边有脏东西,你不知道吗?就在那儿。

哈利波特1读后感(篇9)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是该系列五部电影中最符合大片标准的一部,剧力十足、演员出彩、导演用心外加多元化的动作设置使得这部波特电影从单纯的儿童故事片蜕变成出色的大电影。在今年进入内地影业的美国大片中,《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的动作设置远胜于《蜘蛛侠3》,电影节奏也稍胜《变形金刚》。然而,据说有很多人不太喜欢这部电影,理由大多为不喜欢哈利波特长大的故事、波特与张秋的初吻不好看、故事过于黑暗,不适合小孩观看等等。观众在怀念10岁的丹尼尔雷德克里夫骑扫把玩魁地奇的可爱情景的同时,已经忽略了丹尼尔等已经长大成人的演员技艺上的提高,用欣赏可爱儿童片的心情来看《凤凰社》,进而得出《凤凰社》这部电影不好看的结论,错的一方应该不在电影。想看儿童片做天真浪漫儿童梦的人大可选择《大雄的恐龙》,这片也在公映着。鉴于波特小说系列的威名,即使没看过《凤凰社》小说的人都应该知道波特会在这部小说中变成有担待负责任的小大人。既然有了这个认知基础,那就可以静下心来慢慢体会该片全体电影人的用心之处,这远比无端找茬有意义。

风云变色的开场镜头就已经将《凤凰社》电影的黑暗风格显示出来,波特小说自《火焰杯》开始就已经完全往这一方向发展,看过《火焰杯》的人都会明白这一点,然而导演大卫叶慈似乎有意将这个电影的风格完全暗黑化,从波特到达凤凰社总部之后赫敏伸出双手给波特一个热情的拥抱拍成恐怖镜头这点就显示出导演将这部电影完全按照惊悚片的方式来拍的决心。

从故事本身看,《凤凰社》电影与小说相似度至少超过90%,130多分钟的片长绝对不能将小说中的所有情节包容进去。在对于精彩情节的取舍方面,编剧与导演做的相当用心,将片中所有精华都融进电影的同时,更懂得剪去一些会让故事变得嗦的情节,譬如《预言家日报》烦人的女记者在赫敏的威胁下发文章澄清哈利没骗人这一小说中的情节就被导演大卫叶慈爽快的砍掉。而在砍掉一些旁支的同时,大卫叶慈也将原本的故事做了些修改,譬如将韦斯莱兄弟放烟花大闹学校的场面放置到考场上,这一改动比起小说中韦斯莱兄弟在乌姆里奇驱赶特利劳妮教授出校时候的放烟花大捣蛋的情节要更胜一筹,大卫叶慈这一小巧设置使得考场变成学生狂欢发泄压力的地点,显然更能引起观众共鸣,这细节显示了导演与编剧对电影语言的理解程度。电影将张秋设置为喝了吐真剂之后共处邓布利多军据点的叛徒也基于同样理由,砍掉小说中告密的张秋同学这一角色,不仅使得这部人物已经够多的电影更紧凑之外,还为张秋这个原本没什么亮点的人物提供了发挥机会。这些改动体现了导演与编剧对电影节奏的敏感度以及对这部电影的良苦用心,而这些改动都肯定得到JK罗琳的认可,众所周知,罗琳向来要求波特电影要忠于原著这一点。

看过小说的观众在看电影时如果把精力放在欣赏演员如何用技巧、导演如何用镜头剪接将一些意味深长的小细节体现出来的话,应该会比只顾着看电影与小说哪点有出入要好玩得多。《凤凰社》电影中最有意思的细节都集中的金发小姑娘卢娜与波特的几场戏中。通过这些戏可以看出导演对卢娜这个角色的喜爱程度远高与张秋,而卢娜这个小说中原本看起来像傻大姐的角色到了电影竟然被初次演戏的伊凡娜林奇转变成充满神秘感的美丽少女。电影中她与波特的几场戏都似乎与心灵导师或者解围者的身份存在,譬如在众学生意见纷纷讨论该不该自己学黑魔法防御术的时候,卢娜仅一句话就将整个讨论由伏地魔是否真的回来转到跟波特学更好的魔法这一正轨上,丹尼尔所演的波特这时对卢娜一个点头,将他对这个少女的感激之情表露无遗。这些内容小说都有涉及到,然而比起小说中傻大姐卢娜无心之语,伊凡娜所演的卢娜的表现更像是有意替波特解围,伊凡娜给了卢娜一个更为讨人喜欢的形象。卢娜的出彩,使得原本就不太出众的张秋和金妮更为失色。金妮这一角色导演没给足够的空间让其成长,然而张秋这个必须完成暗送秋波、心情复杂的初吻以及被迫成为告密者后的内心痛苦这些很有得发挥的戏份的角色,因为梁凯蒂木衲的表现完全埋没了这个角色,也白费了编剧导演的良苦用心。幸好整部电影中糟蹋角色的现象只发生在梁凯蒂一个演员身上,其他演员,无论是戏份吃重的艾梅达斯汤顿(乌姆里奇教授)还是只有少数几个镜头的艾玛汤普森(占卜课教授特里劳妮)和海伦娜波汉卡特(食死徒贝拉)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海伦娜仅靠几声狂笑加疯癫表情就将贝拉演得入木三分,而汤普森更仅用不到五句的台词加上一双大眼镜就将特里劳妮演活,这就是演员的力量。

《凤凰社》的特技场景与打斗场面做的相当用心。这部电影的大场面,比起波特初吻戏要炫目得多。打斗方面做的最出色的场面出现在结尾神秘事务司黑白两派大决斗这场戏上。导演将经典的打斗场面都借鉴过来,再用更先进的特技加以美化,使得这场原本在小说中通篇充满“昏昏倒地”之类“简朴”咒语的场面变得更富美感。波特与小天狼星合力斗卢修斯马尔福与另一个食死徒的场面,魔杖互射的情景很像西部片中的枪战场面,而双方使用魔杖的姿势又很像西洋击剑,最后邓布利多与伏地魔双方互用魔法打斗的场面更像星战中的绝地武士拿光剑互砍的情景,这些借鉴与升华使得这场重头戏华光四射,相当精彩。

从风格定位、故事设置、演员表演再到技术运用等各种方面看来,《凤凰社》理应进入精彩大片的行列。波特的成长让其更有魅力,而波特在片中对友谊与爱的理解比起早期波特电影中单纯的儿童冒险故事更具教育意义,几岁的孩子看不懂这点,家长应该看得懂,别忘了这部电影在美国的评级是PG-13,孩子需要家长指导,要家长真不愿费这个心让孩子尽早了解这些东西,那就去看《大雄的恐龙》吧。

哈利波特1读后感(篇10)

上个月的星期六,爸爸给我买了一套个性好看的书——《哈利波特》。

相信大家必须都看过这本书,也必须对这本书的资料念念不忘,我也和大家一样。翻开这套书的第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我便立刻被这本书那惊险曲折的故事情节给吸引了。我在这短短的一个月时光内,如饥似渴的看完了这套共为七本的《哈利波特》。

这第一本书《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刚刚一岁的哈利波特失去父母后,又神秘地出此刻姨夫弗农·德思礼家的门前。哈利在姨夫家饱受欺凌,艰难的度过了十几年极其痛苦的日子。姨夫姨妈对哈利凶神恶煞,表哥达力还是个肥胖、娇惯、爱欺负人的大块头。这十年来,从来没有人为他过过生日。但在他十一岁生日那天,信使猫头鹰带来了一封神秘的信“邀请哈利去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就读。从那以后,哈利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有第二册《哈利波特与密室》,第三册《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第四册《哈利波特与火焰杯》……这些都十分搞笑。

在这一套经典着作中,最有意思的就要数最后一本《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了。

这最后一本书使我产生了很多感想,也给了我诸多启示。哈利波特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他凭什么打败如此强大的伏地魔?他凭的勇气、信念、毅力、坚持和努力。这不也是我们通向成功所必不可少的五要素吗?所以从这天开始,我们大家都要向哈利波特看齐,去走向成功。

首先,我们要拥有信念,一个坚定的信念能够帮你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艰辛。我们还要有勇气,因为勇气能够让你不去害怕困难,并最终战胜它,而不是当应对困难时选取逃避。还有坚持,它能够帮你走过艰辛又漫长的道路。而毅力,它能够帮你承受一切的不愉快,并越发坚定的走下去。有了这些,你就已经取得了不少的进步,也离成功不远了。

这几本书,不仅仅教会了我怎样迎来成功,还让我懂得了朋友的重要。如果没有赫敏和罗恩的帮忙,哈利会取得成功吗,我想不会。一个没有朋友的人,他注定终身孤独。他也必须不会成功。即使成功了,他也不会觉得快乐,因为他缺少一个能和他一齐分享快乐的人。

读了《哈利波特》这套书,使我受益匪浅。《哈利波特》是我人生的宝藏,它也再等你来挖掘!

哈利波特1读后感(篇11)

首先要说,我看电影的喜好从来都相当的个人色彩浓重,自己并不认为所有电影都评论得很客观。

so,请选择观看。

我是HP系列的饭。饭原著,也饭前面四部电影。

我一直都认为用原著来比较电影是不公平的,因为不是同一条起跑线。

就好比《蓝宇》,它的原著跟影片,就被我区分来看。

但是从私心来说,作为一个原著忠实的阅读者,在看电影时不去回忆书中的情节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今天,我回忆了,回忆了自从看过书之后就不忍心多提及的第五部。

然后,我失望了。

而这一次,真的没有办法站在一个只看电影的观影者的角度来看待这部电影。

所以,不能写出单单就一部电影来说,它到底表现如何。

还是概括一下。

开场没有废话,简单交代后就直接进入跟摄魂怪的遭遇战。这里的摄魂怪比第三部中的形象有所改变,它们的斗篷帽子全都不见了,不见了也就不见了,可为啥改变形象后看起来好像在看《木乃伊》里面的亡灵法师?

那位邻居费格太太(如果名字记错,见谅)好心收留小哈并且交代自己身份的内容缩水。

接着小哈被接走->众人仓促地会面->马不停蹄赶去听证会->莫名其妙就到了车站这就开学了。节奏快得无以伦比,没有一句废话,连好话也不全。

到学校->乌姆里奇->邓布利多的忽视->乌姆里奇的惩罚(这其实是对于小哈心态活动很好的着墨点,但是缩水)->DA的成立->韦斯莱先生遇袭->邓布利多超级突然连解释都没有就把小哈扔给教授(改编)->教授只管对小哈慑神取念却没有教他“大脑防御术”怎么练?(这里到底是导演没拍还是被剪刀手咔嚓了?OTL)……

然后号称超级卖点的KISS出现了,铺垫之薄弱,进展之迅速……秋迷或者哈秋请无视。

然后过了一个好~~~不热闹的圣诞节……

很多书中过于细节的东西,说实话我不是全部都能回忆起来,保留下来的都是比较大块的内容。

比如教授的回忆,比如礼物、小天狼星性格的铺陈,比如这个牵系着小天狼星与小哈之间厚重感情的温暖的圣诞节……

然后回到学校->海格回来->看到教授的回忆(大改编+缩水,这里本是小哈反思自身以及父辈行为的一个很重要情节……默啊)->DA们被抓(改编,又见改编。背叛者变成了秋……虽然不是自愿,虽然我不喜欢她,但是也让人很不爽)->看到海格的巨人弟弟(改编)->巫师等级考试(大改编)->双胞胎翘掉霍格沃茨(帅,即使缺少书中那许多绚烂的事迹,也仍然是本集里让人印象深刻的镜头之一了)->小哈被骗倒->乌姆里奇倒霉->六人组到魔法部->开战,打、打、打->小天狼星倒下->伏地魔出现、接着闪人->end。

之所以题目是肢解,因为这就是我坐在影院两小时得来的最大感受。

也许在非原著饭的影迷看起来没有多少问题,但在我而言最不能忍受的就是谁都知道电影受篇幅所限,删减剧情无可避免。但是留下的剧情中,势必应该表现圆满、逻辑连贯。而不是像今晚看到的这样,断断续续,刚看到有情节表现,马上就被一刀截断,于是觉得没有一段情节是完整的。就像每个坑里洒点土,填不满又占地盘。

电影最忌讳什么都想要说,结果表达出来却让人觉得且不如什么都不说!

大人们的戏分少的可怜。

唐克斯的搞笑好歹还有一点点,卢平相貌变了台词更精简,那个倒卖东西的凤凰社员貌似根本没出场,韦斯莱夫妇的作用也类似于跑龙套的,更别提小天狼星…………

出彩的还有卢娜,确实如同被表扬的那样,表演到位,符合度绝佳!那种带着一点点灵异的腔调,与众不同的举止,高于年龄的成熟……她的受喜爱,直接导致多少人扼腕赫敏被配给罗恩之后,无限希冀哈卢当然,上个月哈7的问世,让人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

乌姆里奇的饰演者确实不愧为戏骨,她拿腔拿调滴说话着实让人不寒而栗,她装做亲切背后的狠毒确实无人能及,笑……

那场纵横交错的水晶球集体倒落的镜头很养眼,DA们守护神的设计还算有趣,最后魔法部大厅的大战看似波澜壮阔惊心动魄却觉得噱头足够真实欠奉。

让我想到哈4最后那一段,小哈对付伏地魔的时候方法虽然简单,招数也相当有限,最终险险逃过一劫还是靠了父母朋友的帮助,不是花枝招展的东西却诚意十足,看的时候很为他紧张了一把。

今天的大高潮,眼花缭乱之余却少了一点点什么,镜头很快的忽闪过去,也会很快的就被人遗忘。

不再多说,我承认对于哈5这部书来说,自己的个人情绪就比较重。

而我从来、很少很少会对一部电影这样怨念。

所以我的观影感受也许是偏颇的,不够心平气和。

同样删减大量情节的哈4,跟哈5这么一比,实在是让我觉得当初只看了三遍太可惜!

这是HP系列开拍以来,第一部近期内我不想再看到的电影跟书的待遇惊人滴相似,却是为了那么不相同的原因。

哈利波特1读后感(篇12)

有这样一个名字,至今仍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哈利波特。

从小学二三年级接触到《哈利波特》的小说,从此暗暗相信自己也是个魔法师,直到上初中前,我都认为自己的那封信一定是被中国海关拦截了……

哈利波特,那个带着眼镜的瘦弱魔法师。他的出生是场悲剧,却又带来了希望。事情的起源只是一个预言,将他和伏地魔联系在了一起,导致他的父母被杀害,而他从此也被贴上了“救世主”的标签。童年的他住在姨妈家狭小的碗橱中,只有灰尘和蜘蛛与他做伴。瘦小的哈利被表哥一伙人当作练习拳击的对象,被姨父姨妈当作仆人一样使唤,受尽欺负。他经常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奇异事件被关在碗橱中,不能出来。可以说,他的童年是黑暗的,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

但是,十一岁的生日那天,一封霍格沃茨的入学邀请函从此结束了他的黑暗童年。

在霍格沃茨学院,哈利波特感受到了爱。罗恩、赫敏,他们是哈利最好的朋友,被称为“梦之队”,他们也会吵闹,也会争执,但总能化解一切的矛盾,战胜所有的困难。多比,巫师界中卑微渺小的神奇生物,但他弱小的身躯中却折射了一种坚韧的渴望。为了自由,它奋力地挣脱束缚。它虽然卑微,但是活得有尊严,在邪恶面前绝不低下高昂的头颅。它让我看到,小人物身上有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我仿佛看到,透过褴褛的衣衫。它的胸膛中有一颗钻石般洁净闪亮的心灵,充满爱和美好的希望。但是悲剧接连的发生,小天狼星和邓布利多院长的死亡讯息相继而来,让霍格沃茨陷入了黑暗之下。

直到现在再次读起《哈利波特》,我都不由赞叹作者罗琳的绝妙的思维,竟能创造出斯内普这样一个忍辱负重的伟大角色。斯内普的一生是一部悲剧,也是一场斗争。他一次次游走在死亡的边缘,拯救了巫师的生命,却从来得不到感谢,只有刺耳的谩骂、污蔑。他是来自斯莱特林的英雄,用生命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用生命谱写了这久久回荡的绝唱!在临死前,斯内普把这段尘封已久的记忆交给了莉莉的儿子哈利。他凝视着哈利和他母亲一样绿色的眼睛,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的莉莉笑颜如花。他就这样沉醉地看着,看着,直到死去……

在故事的最后,哈利选择了迎战伏地魔,他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已经不再是那个额头上有闪电型伤疤,带着圆眼镜的瘦弱男孩,而是一个勇敢的领袖,他用格兰芬多的宝剑为正义而战,拨开了笼罩着天空的迷雾,让阳光洒满大地,为巫师和神奇生物带来了光明与希望。

七年,一段魔法界的兴衰史;七年,一个男孩的成长史……哈利波特的故事成就了罗琳,也让我们相信,这样的一个魔法世界真实地存在。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巫师们依旧挥舞着魔杖,用他们神奇的力量改变着这个我们共同存在的世界。罗琳为这个故事写下了结尾。但是在故事中许多勇敢的人,仍然让我们感动,他们为了这场无法避免的战斗,为了保护那些无辜的人,竭尽所能,甚至牺牲了性命。他们像流星般陨落,却用短暂的生命绽放出最灿烂的美,在黑暗的天幕中留下闪亮的痕迹。点点的星光汇聚成一条灿烂的星河,照亮了魔法世界的未来,也照亮了我们的心房。

哈利波特1读后感(篇13)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哈利·波特》。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好看,因为我喜欢魔法,而且这部书非常精彩:这套书讲得是一个父母双亡的普通男孩哈利波特在魔法学校和他的朋友一起刻苦学习魔法,最终成为一个出色的巫师的故事。这本书主要描述了三个小青年哈利波特、罗恩和赫敏一起冒险的故事。

哈利·波特小的时候父母就被伏地魔给封印起来了,他的姨妈和姨夫把他给收养了下来。在他们家里,哈利波特遭到了虐打,姨夫把他关在阁楼里,给他剩菜剩饭吃,就连他的表哥达力也整天捉弄他,把他当玩具打,当橡皮泥一样捏。直到有一天,有一个叫海格的大巨人来到了这里,他把哈利波特带到了魔法学校教他魔法和巫术。从此,哈利波特就在魔法学校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虽然在魔法学校里,但是他仍然受到别人的欺负。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讲得是哈利从教室储藏柜里翻到一本魔药课本,它的前任主人是“混血王子”,从此哈利在神秘王子的帮助下成为魔药奇才。校长邓不利多开始了给哈利的单独授课,但奇怪的是,邓不利多却经常离开学校外出。在邓不利多的课上,哈利经历了几段关于少年伏地魔的惊心动魄的回忆,揭开了伏地魔不同寻常的身世之谜。

后来哈利波特凭着自己的魔法、勇敢和智慧,战胜了重重困难,打倒了伏地魔,救出了被封印数百年的父母。这本书终于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勇敢、什么是坚强;什么叫正义,什么叫邪恶;什么叫光明,什么叫黑暗。

读完这本书以后,我知道了要想打败邪恶,并不需要蛮干,而是需要勇敢和智慧。看了这本书,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在生活中不怕吃苦,面对困难时,不能向困难低头。

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武器。《哈利·波特》,一本大爱之书。——题记

一个黑发小巫师,眼镜下绿眸熠熠闪光,手持魔杖,把你带入梦幻般的魔法世界。他就是——“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系列是英国作家J·K·罗琳女士的著作。它一共分为七部,分别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哈利·波特与密室》、《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主要讲了一个为非作歹的黑魔头伏地魔东山再起,哈利·波特和他的两个小伙伴,还有一些正义的巫师联合起来,努力抗战伏地魔的故事。

我最喜欢的人是哈利·波特,因为他充满正义感、不屈不挠、永不言弃、勇敢坚强。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中,伏地魔骗哈利,让哈利以为教父小天狼星遇到了危险。哈利信以为真,于是,就和同伴们去了教父受伤的地方——魔法部。到了那儿,哈利才知道自己受了骗。在跟伏地魔的战斗中,哈利的同伴们都受了伤,哈利又要保护同伴们,又要跟伏地魔和食死徒作斗争,甚是艰难。可是,哈利没有为此屈服,一直坚持战斗,请看:“他们在他后面跑着,把桌椅弄得满天飞却不敢朝他施魔法怕把预言弄坏。他朝着那扇唯一开着的门跑去,这是食死徒们来的时候走的门。他心里暗自祈祷纳威会和罗恩待在一起,并找到解救罗恩的办法。他进入了一间新屋子,并感到地面消失了……他顺着陡峭的石壁跌落下去,最后仰面朝天的落在地面上。整个房间充满了食死徒的笑声;他抬起头来看见五个在大脑室的食死徒正向他靠拢,与此同时,更多的从其他走廊里出现并向他走来。尽管他的腿颤抖得很厉害,哈利还是站了起来……”终于,校长邓不利多率领凤凰社赶来了,救出了哈利。

看在第七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伏地魔占领了魔法部,食死徒们到处追捕哈利,哈利和他的两个伙伴被迫大逃亡。哈利和他的两个伙伴在逃亡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吃不饱,不能得到外界消息,每天都要换地方露营。尽管这样,哈利和朋友们没有屈服,而是勇敢地寻找能杀死伏地魔的魂器和圣器。

在哈利·波特系列中,我最痛恨的人就是伏地魔了,同时也为他感到惋惜,他既相貌英俊,又法术高强,为什么比不过哈利?因为他不懂得爱,不懂得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器,只知道用高超的法术去杀害别人、威逼别人,而不是用爱心去征服别人。正是爱,哈利的母亲为哈利献出了生命,使哈利得到了强大的保护, 使 伏 地魔想尽一切办法都杀不了哈利;正是爱,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面对恶势力能同心同德,不离不弃,用他们有限的力量,一次又一次地逃过劫难。正是爱,使得所有正义的巫师联合起来,众志成城,战胜敌人……是啊!邪恶怎么可能战胜正义,战胜爱呢?伏地魔的失败是理所当然的。

写到这儿,我多么想手持魔杖进入巫师世界,与哈利一起挑战伏地魔呀!

我读《哈利·波特》,不但得到了快乐,还得到了人生哲理。

一个瘦弱、带着眼镜的黑发小巫师,手持一根魔棒,把你带入那“梦幻般的魔法世界”里。他就是我们的小巫师—“哈利波特”!

在《哈利波特》这部电影中,作者把我们想不到、做不到的事情变成了事实。以“哈利波特”为主人公,有巫师、精灵、鬼魂、怪兽、龙、邪恶、正义。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哈利波特面对困难和邪恶永不退缩,对待朋友和老师永远都是不离不弃。哈利波特通过对自己命运和信念怕执着,使他一次又一次的逃过难关。

一切都是那么的神奇!在那个魔法世界里住满了巫师,有老有少。猫头鹰当信差。杯子、帽子、信刊都自己开口说话。飞天扫帚是他们的交通工具,多的都可以和天上的鸟相比,骑着它可以快速飞行,不到几分钟就可以到达你想去的地方。西洋棋会听从主人的话,主人让它到哪它就会到哪。命令—发,自己就会挪动。画像里的人是活的,他们可以谈话、还可以跳出自己的像框到别的像框里。城堡里有许多的鬼魂,他们可以游动、可以谈话、可以挪动城堡里的任何东西、还可以穿透任何物体、有时还搞恶作剧(皮皮鬼)。还有许多都是那么的神奇!怪不得我们的哈利波特小魔法师会风靡整个魔法世界。

“哈利波特”与他两个最好的朋友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发生了很多事情,他们一起战斗、一起共享快乐、一起分忧,使他们的友谊变得牢不可破。我最佩服的就是哈利波特和他的伙伴们(罗恩韦斯莱和赫敏格兰杰),他们面对邪恶和困难永不退缩的精神让我始终难忘。他们始终有一个信念:“我们要战胜一切,战胜邪恶,用我们学到、懂得、知道的魔法和常识来战胜我们的敌人,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可以战胜邪恶,正义永远战胜邪恶”。有了这个信念,他们总会胜利,因为邪恶总是斗不过正义的。

我也很佩服作者JK罗琳,她运用魔幻小说写出生动的“哈利波特”,又运用哈利波特的朋友、老师和这个魔法世界,让我们明白了许多道理。

这个寒假,爸爸借了几本《哈利·波特》的书给我看,读完后我喜欢上了那个小巫师——哈利波特。

并不是每一个人出生就可以理解到友谊的重要,我们总是在磕磕碰碰的伤害中摸清彼此的想法与感情。所以铁三角也会发生争吵,罗恩还曾一度离开,可因为有爱的联系,最终大家还是会走到一起。

这不仅仅是一部小说,作为陪伴我一路成长的著作,它用最简单的方式让我领会到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那么直白的爱。我开始注意到父亲每天都会变换花样的早饭,开始感谢母亲每晚放在桌边的新鲜核桃仁,开始感谢朋友发来的问候短信,开始开始用心铭记帮助过我的老师,朋友,甚至路人。生活里没有书中的生死,却一样充满着爱。不再埋怨家庭的贫穷,不再叹息星光的暗淡,因为我知道,有那么多爱我的和我爱的人,我们希望彼此能够快乐的生活,而不仅仅只达到是物质上的富裕。我有自己的责任,爱给我力量。不能成为第二个比尔盖茨,不能做第二个撒切尔夫人,至少我可以追求温暖与幸福,享受连威力无比的伏地魔都不能拥有的爱的世界。

慢慢体会到,似乎人类的每一种知识体系都是对这个世界的描述,只不过运用了不同的语言。比如既可以把一种颜色作为光谱分析,也可以单纯审美的看待其中的情趣。开始不后悔曾经学习理科知识,多了一种思考与认识的角度罢了。

读了《哈利·波特》,我喜欢上了魔法的世界,让我感到的是哈利和罗恩赫敏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他们所经历的种种故事都令我难忘。

有这样一个名字,至今仍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哈利波特。

从小学二三年级接触到《哈利波特》的小说,从此暗暗相信自己也是个魔法师,直到上初中前,我都认为自己的那封信一定是被中国海关拦截了……

哈利波特,那个带着眼镜的瘦弱魔法师。他的出生是场悲剧,却又带来了希望。事情的起源只是一个预言,将他和伏地魔联系在了一起,导致他的父母被杀害,而他从此也被贴上了“救世主”的标签。童年的他住在姨妈家狭小的碗橱中,只有灰尘和蜘蛛与他做伴。瘦小的哈利被表哥一伙人当作练习拳击的对象,被姨父姨妈当作仆人一样使唤,受尽欺负。他经常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奇异事件被关在碗橱中,不能出来。可以说,他的童年是黑暗的,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

但是,十一岁的生日那天,一封霍格沃茨的入学邀请函从此结束了他的黑暗童年。

在霍格沃茨学院,哈利波特感受到了爱。罗恩、赫敏,他们是哈利最好的朋友,被称为“梦之队”,他们也会吵闹,也会争执,但总能化解一切的矛盾,战胜所有的困难。多比,巫师界中卑微渺小的神奇生物,但他弱小的身躯中却折射了一种坚韧的渴望。为了自由,它奋力地挣脱束缚。它虽然卑微,但是活得有尊严,在邪恶面前绝不低下高昂的头颅。它让我看到,小人物身上有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我仿佛看到,透过褴褛的衣衫。它的胸膛中有一颗钻石般洁净闪亮的心灵,充满爱和美好的希望。但是悲剧接连的发生,小天狼星和邓布利多院长的死亡讯息相继而来,让霍格沃茨陷入了黑暗之下。

直到现在再次读起《哈利波特》,我都不由赞叹作者罗琳的绝妙的思维,竟能创造出斯内普这样一个忍辱负重的伟大角色。斯内普的一生是一部悲剧,也是一场斗争。他一次次游走在死亡的边缘,拯救了巫师的生命,却从来得不到感谢,只有刺耳的谩骂、污蔑。他是来自斯莱特林的英雄,用生命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用生命谱写了这久久回荡的绝唱!在临死前,斯内普把这段尘封已久的记忆交给了莉莉的儿子哈利。他凝视着哈利和他母亲一样绿色的眼睛,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的莉莉笑颜如花。他就这样沉醉地看着,看着,直到死去……

在故事的最后,哈利选择了迎战伏地魔,他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已经不再是那个额头上有闪电型伤疤,带着圆眼镜的瘦弱男孩,而是一个勇敢的领袖,他用格兰芬多的宝剑为正义而战,拨开了笼罩着天空的迷雾,让阳光洒满大地,为巫师和神奇生物带来了光明与希望。

七年,一段魔法界的兴衰史;七年,一个男孩的成长史……哈利波特的故事成就了罗琳,也让我们相信,这样的一个魔法世界真实地存在。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巫师们依旧挥舞着魔杖,用他们神奇的力量改变着这个我们共同存在的世界。罗琳为这个故事写下了结尾。但是在故事中许多勇敢的人,仍然让我们感动,他们为了这场无法避免的战斗,为了保护那些无辜的人,竭尽所能,甚至牺牲了性命。他们像流星般陨落,却用短暂的生命绽放出最灿烂的美,在黑暗的天幕中留下闪亮的痕迹。点点的星光汇聚成一条灿烂的星河,照亮了魔法世界的未来,也照亮了我们的心房。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647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