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美术教案 >

美术教案(实用十五篇)

美术教案(实用十五篇)

趣祝福范文大全(编辑 快乐小精灵)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也是离不开老师提前备好教案课件,大家可以开始写自己课堂教案课件了。教案是构建育人环境的有效途径。根据您的需求,我们整理了“美术教案”,希望能给你提供帮助作为一个参考!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大胆自由地表现,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熟悉常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体验画的乐趣。

3、培养良好的绘画习惯。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熟悉常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体验画的乐趣。

难点: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

教学具准备:

各类彩色笔、各类质地的绘画用纸、教学范画。

课 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准备绘画工具,规范绘画习惯。

二、 导入新课

1、 学生上台介绍自己所带的各类彩笔,当当小老师,教教我们怎么用?

2、 揭示课题

三、 欣赏感知

1、 教师出示各类的范画作品,让学生欣赏,

1) 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2) 他们画了什么?象什么?

3) 他用了什么彩笔?

4) 猜猜是怎么画的?

5) 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挂在哪比较好?为什么?

2、 看看他们的用纸,有什么不同?

1) 教师出示各种

质地的绘画用纸,让学生摸一摸,感受一下纸的质感。

2)分组挑选喜欢的纸,猜想会有怎样的效果?

3)尝试练习:

合作小组一起画一画。

3、 交流体会,相互欣赏

四、 学生作业

以合作小组为单位,挑选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大胆的画画。(室内、市外均可)。

五、 教师巡回指导

1、 指导学生正确用笔。

2、 鼓励胆小的学生大胆的绘画。

3、 室外注意安全。

六、 课堂小结

1、 学生说说绘画的内容、绘画的过程中发生的事。

2、 说说绘画的乐趣。

3、 相互评价。

4、 教师总结。

七、教学反思

第二课 绕绕涂涂 (1)

教学目标:

1、 启发学生感受和认识物体的形状。

2、 大胆用线涂出物体的形状。

3、 体验涂绘绕线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线大胆涂绘出物体的形状,并体验绕绕涂涂的乐趣。

难点:绕线涂绘方法的掌握。

教学具准备:

各色、各质地的各类线、范品、学生用纸

课 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规范美术的学习习惯。

二、导入新课。

1、 出示一堆杂乱的各种线材料。(各色、各质地的线)

你能帮老师整理这一堆杂乱的线吗?

教师与学生自由的围坐在一起,教师请学生帮忙整理线,边整理边自由的谈谈:

1) 让学生自由的感知各类线;毛线、丝线、塑料线??

2) 各类线的呈现状态;直的、曲的、硬的、软的??

3) 生活中的运用;

4) 线在生活中的象形;拉面、蛇、卷头发、蚊香??

2、 揭示课题。

三、欣赏感知。

1、 学生成功整理的线团(规则形)欣赏感知。

1) 看看是什么形状的?

2) 一个线团象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将线团添加成物体。

3) 出示葡萄照片,你们看我们该怎么将线团组合?

4) 学生尝试练习:

主要练一练水果。

2、 感知边上那堆未整理的杂线(不规则形)。

1) 启发学生看看象什么?

2) 如何摆放一下象什么?稍微添加一下能成什么?(组合)

3) 学生尝试练习:

主要练一练绕绕动物,再添加一些环境。

3、 游戏:

教师绕画,学生猜猜绕的是谁?为什么?(抓特征)

四、学生作业。在大纸上,学生将自己绕画出来,教师绕画自己,完成师生合影,背景添加上自己喜欢的东西。

五、教师巡回辅导。

1、 及时反馈、纠正。

2、 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 参与其中。

六、课堂小结

1、 作品展示。

2、 学生欣赏,说说自己的绕画。

七、教学反思

第三课 我的太阳 (2) 教学目标:

1、 能抓住太阳的基本形状特征进行大胆想象,创造出有个性的太阳形象。

2、 在美术活动中,表现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太阳的基本形,大胆的进行想象。

难点:创造有个性的太阳形象。

教学具的准备:

范画图片,绘画用纸。

课 时:80分钟

第一课时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拓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2、能根据简单的各种线条(波浪线、弧线、锯齿线、直线等)结合生活经验编述故事;

活动准备:

1、一开画纸1张、画上两个点的纸若干张、线条课件;

2、幼儿操作:A4纸每人一张、勾线笔1支,地上画有各种线条的迷宫。

活动过程:

一、感受线条的流畅。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走迷宫好不好!好小朋友们看这迷宫里都是各种各样的线条,你们可以自己选择一种线条的路线从起点到终点,赵老师在终点等你们,出发吧。

幼儿自由选择路线走迷宫。

小朋友们真棒都走出迷宫了,请你告诉大家你是走什么线条的路线走出迷宫的呢?

你是从哪种线条过来的?

你呢?

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课件。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线条,除了这些线条以外你还知道什么线条呢?

来我们的小手画一画吧!

这些线条可能干了,它们很爱帮助别人,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会帮助谁呢?

二、能根据各种线发挥想象力线条象什么。

1、出示一张画有两个点的纸

你们看,今天这两个小点点吵架了,你能用什么办法让它们手拉手和好吗?(幼儿自由发挥回答)

现在我就请能干的线条来帮助它们手拉手和好吧!(教师边说边画出线条)

你觉得他们手拉手后象什么呢?

你们看这里还有很多的小点点也吵架了,请你们用线条把它们手拉手和好吧!

请全体幼儿上来绘画。

你看它们象什么呢?

这个你觉得是什么呢?

这个你觉得象什么呢?

2、用多种线条连接展开想象

刚才是用一种线条来帮助小点点,现在有很多的线条都说要一起帮助小点点,(教师边说边画)现在你觉得它象什么呢?

请你们也用多种线条帮助小点点手拉手和好吧!

请全体上来绘画。

你看到这对小点点手拉手后你想到了什么?

你觉得它们象什么?

三、利用线条创编故事

我这还有很多的小点点需要帮助,老师一边用线条把它们手拉手一边编成了一个故事,想听吗?

1、教师边画边讲述故事。

2、扩散幼儿思维,用各种线条表示不同的事物。

我用两条弧线表示小兔子耳朵,用锯齿线表示大灰狼尖尖的牙齿,用长折线表示长颈鹿长长的脖子,我们可以用各种线表示各种东西。

现在你们也请各种线条一边帮助小点点手拉手一边编成一个好听的故事吧!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倾听。

好了,画好的小朋友请你讲给旁边的小朋友听一听。呆会儿请你上来讲。

3、请幼儿拿着自己的画一个一个上来讲述。

师:小朋友编的真好,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线条想帮助小点点,现在你们回去用不一样的线条来帮助它编个新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别的老师听好吗?(结束)

附故事:

一只兔子要出门去采蘑菇,它穿过一条小路,翻过两座小山,来到了草地上,草地上有好多好多的蘑菇,小兔子可高兴了,它采了满满一篮子,这时有一只大灰狼露出尖尖地牙齿要吃掉小兔子,小兔子赶紧跑,它穿过了树林来到了小河边,怎么办呢?突然它看见一只长颈鹿在河边喝水,就大声地叫起来:长颈鹿快救救我,后面有一只大灰狼要吃我。长颈鹿伸出脖子在小河上架起了一座桥,小兔子得救了高兴地打起了滚,它滚下了山坡。

美术教案 篇3

一、教学内容:

《风景写生》——钢笔淡彩

二、教学目的:

通过观察,学会取景,并运用钢笔淡彩的表现方法画一幅风景写生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教学重点:

学习钢笔速写的基本技法和用表现物体的质感及特征。

四、教学难点:

学习钢笔速写的基本技法和用表现物体的质感及特征。

五、教学教具:

1、在校园内选定一处有特色的简洁面层次分明的景物供学生写生。

2、布置学生携带铅笔、钢笔、水彩。

3、教师准备钢笔淡彩风景作品和示范用品。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出示钢笔淡彩作品,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钢笔淡彩作品分析,指导学生从作品的选材、构图、表现方法等去认识大自然的迷人景色,激发学生绘画兴趣;认识钢笔也是绘画工具,知道本课是要求用钢笔淡彩作风景画练习。

2、分析钢笔淡彩的特点:

“钢笔淡彩”是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线为主,色彩辅之。

A、用钢笔勾出风景画稿。

B、淡淡的涂上水彩色。

C、着色以固有色为主。

3、绘画方法:(教师示范全过程)

(1)取景(运用取景框或用双手做框,选取美的构图。

(2)用铅笔定位置(画面应有前、中、远景,把主要景物放在

中景里,使画面层次多,立体感强。)

(3)用钢笔线条进行刻画。

(4)着色。用固有色薄涂。

三、学生集队到指定的地点写生,教师指导取风景,提醒学生注意透视现象,本节课完成用钢笔描绘风景的大体效果。

四、讲评对构图好,层次分明,形象较准确的作业给予表扬,布置学生下节课带水彩用品。

第二节

一、检查、讲评上次作业,导入新课。

二、讲授钢笔淡彩的绘画方法:

1、用钢笔画好景物,对主要景物作细致刻画,远景处理宜简。

2、待钢笔画稿干后,观察景物的色彩,以物体的固有色为主,

淡淡地涂上色彩,使钢笔线条显露出来,如发现颜色不够,

待颜色干后再涂一次,切不可来回涂抹,以免将线条浅掉右线条活泼色彩明快

弄脏画面,着色可以从远到近。(教师示范)

三、带队到指定地点,进行风景写生,学生着色,教师指导。四课堂小结。

张贴学生作业,共同评议,对主体突出,色彩明快、钢笔淡彩特点强的作业给予表扬,鼓励同学课余多作练习。

美术教案 篇4

一、教学重点

师生一起协作完成“集体大树”的制作

二、教学难点

剪或撕“名字树叶”的方法

三、课业类型

工艺制作

四、教具准备

剪刀、彩纸、“集体大树”的范图、教学课件

五、学具准备

剪刀、胶水、彩纸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集体大树”的范图,介绍这棵大树代表我们的班集体。

1、提出问题:如何才能使这棵大树变得完整?并且我们都能来到这个集体中? 2、结论:制作树叶——写上名字——贴在大树上。 3、教师小结:这棵大树代表我们的班集体:一年级X班,但它不是一棵完整的树,只有我们每位同学都来到这里,成为它的一员,这棵树才能茁壮地成长。

(三)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外形和制作方法不同的两片树叶,树叶上写着老师的名字,老师做自我介绍。

2、教师展示其中一片对称形树叶 提出问题:如何制作出这种对称形树叶?

3、教师总结并演示实验结果:对折——从开口处剪或撕树叶的一半——展开成为完整的叶子(教师辅助演示)

4、提出问题:叶子是什么形状的?出示课件:树叶的常见形状、颜色和特殊形状、颜色

5、教师小结:大家一起动脑筋,用自己的方法来制作“名字树叶”,看谁的树叶最好、最漂亮、最先来到“集体大树”上。

6、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纸张和适合自己的方式,最好能自己创作出其他方法;在树叶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反面写上自己的爱好。

7、师生共同将“名字树叶”贴在“集体大树”上。围绕“集体大树”,请“名字树叶”的小作者逐个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如:姓名、年龄、爱好等等。全班同学给以掌声鼓励,使介绍者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8、教师总结: 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用“名字树叶”装点的这棵“集体大树”多美呀!集体因为有我们的存在才充实,才充满活力,我们也因为有集体的爱护、培养才能够茁壮成长。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将共同生活在这个集体中,用我们的行动去维护它,用我们的双手将它建设得更加美好!

学生观察,发现这是一棵不完整的树。

学生发言,讨论问题

学生辨认其制作方法:是剪或撕出来的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分组,派代表来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树叶形状。

观察课件中的树叶,体会创新。

学生设计制作自己的“名字树叶”。

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观察一下,有多少同学的爱好是一样的,找到爱好相同的同学,做对好朋友.

学生体会对集体的热爱。

引入情境,创设想象空间。

以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引起学生兴趣,

帮助学生自主地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

发挥媒体作用采用直观的方式引发学生兴趣,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学生创新提供素材。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依据学生基本能力分层次辅导,培养学生互教互学能力。

培养学生审美评价及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成功后的快乐。

引导学生要热爱集体。

七、课后反思

通过一系列撕、剪、贴、画、说、看、玩等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但同时要注意学生年龄较小,练习速度不一,教师要根据不同情况给予辅导。另外,要注意引导学生不乱扔废弃纸屑,留住边角纸料,备于以后的课程中使用。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面具的由来和演变发展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不同理解。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及表现形式和方法。

3、了解现代面具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难点:

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图表、面具光盘。

(2)面具相关文字资料及图片资料。

(3)学生制作面具的海绵纸,胶水等。

(4)学生表演节目用的道具和音乐。

三、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 激发兴趣与合作探究

第二课时学习与制作

第三课时展示、体验、交流。

分组合作,讨论节目,分配角色。搜集面具资料(图片、实物、文字资料等)

与同学交流自己对面具文化的了解。欣赏中外面具作品。学习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设计有创意的面具

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节目,评价自己与他人的面具及节目的设计。

引导学生观看录像。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位要演节目及角色,引导学生查找资料。

讲解面具知识,面具的历史、面具的制作方法。重点讲面具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指导学生设计出有个性、有创意的面具。

正确引导学生评价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第一课时 激发兴趣与合作探索

1、影片欣赏:播放童话剧《马兰花》录像资料

2、教师总结:看了录像中戴面具表演的节目。我们也要开一场联欢会。要以小组的形式每个同学戴上面具,表演你喜欢的节目。

3、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思考:a、你和谁一组?b、表演什么节目?c、我演谁?d、角色的性格是什么样的?e、你如何给角色设计面具?

4、请你用形象或语言描绘出你所演角色的特征。

5、请同学查阅有关面具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等。(通过书籍、网络、电影、录像等)

(二)第二课时: 面具知识的讲解与面具设计与制作

1、面具知识的介绍

引导学生把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对面具文化的了解。

交流内容应包括:(1)古代面具的由来、意义、功能。

(2)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面具的造型特点及风格。

(3)面具的材料及色彩特点。

(4)现在面具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具的功能已不再是祭祀,驱鬼怪,除病魔。

提问:现在社会中面具都运用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家居装饰、表演道具、狂欢节、物品的设计等。现代面具是人们除旧迎新、欢歌劲舞、交流情感不可缺少的装饰。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现代面具图片,加深对现代面具的了解。

2、教师讲解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步骤。

3、学生制作面具

在教师介绍面具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展开设计与制作。

学生思考:(1)设计什么风格的面具?(粗犷、奔放或细腻。写实或抽象)

(2)运用什么样的色彩表现人物的个性?(色调统一、色彩对比强烈)

(3)采用什么样的制作方法?(平面或立体)

要求:面具造型色彩夸张独特,符合节目的角色。

(三)第三课时 展示、体验、交流

根据上节课制作好的面具向全班同学展示、体验、交流。

1、分别以组为单位,上台表演本组设计好的节目。同时,体验角色的内心情感。为了使节目更生动,可以考虑音乐、旁白、服装、道具等。

2、发给每人一张评价表。每组表演完节目后,给以评价。

3、全班同学的面具贴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同学评价。(从面具及表演两方面评价)

教师提出问题: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设计的面具?为什么?

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表演的节目?为什么?

4、学生交流体会,赞美他人的优点,欣赏他人的成功。

5、教师总结评价

附:

评价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面具造型30分

色彩30分

节目创意20分

表演20分

五、教学反思

本课程属于设计应用课。在教学设计上更注重学生的体验,由于学生知识、能力不同,在设计面具和表演节目上,教师要尊重学生自主兴趣,情感的表达。节目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展示学生的所思所想,是学生内心世界的一种真情流露。

《面具》

教学目标:

1、用夸张的方法制作面具,学习制作方法。(了解、练习)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接受)

教学重点: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根据自己的情趣、爱好,制作一个自己喜欢 立体面具。

教学难点:

五官的粘贴。

教具准备:

不同形象的面具范作若干、废报纸、彩纸、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表演入题

1、导语:送小朋友一件神秘的礼物。

2、出示三个袋子,到门口打开,听到音乐声进来。

3、学生表演。把面具展示在黑板上。

4、你想做一个吗?

5、出示课题:面具

二、制作步骤

1、这三个面具都是什么形状?板画:三角形、正方形、菱形。

2、还可以做成其他形状吗?什么形状?

3、学生汇报,教室板演。

4、教师示范(学生共同参与)。

u 选一个自己最喜爱的脸型。

u 还少什么?做嘴巴。学生从教师做好的嘴巴中选一个贴好。

u 做鼻子。学生比赛(2分钟),要求:新颖、快。讲评:选一个最好的贴上。

u 做眼睛。注意:剪洞的方法,洞的距离。

u 做其他装饰。(如耳朵、胡须等)

u 用纸条固定。

三、面具欣赏

1、看书本:哪一个面具或哪一个面具的哪个部分最新颖?

2、欣赏世界各地的面具。

3、学生讨论:准备做一个怎样的面具?有何新颖之处?

四、学生作业

制作一个有趣的面具。

要求:新颖。

教师巡回指导

五、学生游戏

自由表演

四人小组选一位同学上台表演。

六、课后延伸

用其他材料做做看。

美术教案 篇6

课题:棉絮画

课型:手工制作

课时:1课时

教法:观察法、示范法

教学目的:

1、通过看、摸、感受棉花的材质,进行联想。

2、对小动物的形体特征进行分析,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3、学习用棉花制作毛茸茸的小动物。

教学重点:小动物形体的分析和概括,特征的把握。

教学难点:小动物五官的粘贴及背景的装饰。

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棉花、彩纸、剪刀、胶水、课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礼物,是什么礼物呢?这个礼物需要大家遵守纪律、认真听讲,才能顺利的得到。老师还带来一些作品,让大家来欣赏,请看大屏幕:(出示多媒体课件:各

种手工图片)

看完课件教师进行提问:

1、图片中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属于美术中的哪一种类?

2、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3、制作过程中利用了材料的什么特点?

今天我们上的也是手工课,而且老师也带来了一种材料,请看—

(教师出示棉花)

这一节课我们就用棉花做棉絮画

板书:8棉絮画

三、新授

1、教师带领学生充分运用各种感官的感受棉花的质感,并进行联想。

(1)看:观察棉花的颜色和自然形态;

(2)用手模,用脸贴,感受一下棉花;

(3)通过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我们用棉花还可以做哪些手工作品?(联想的越多越好,并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

2、提出问题:我们怎样用棉花做出棉絮画呢?

3、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1)要想做出棉絮画,我们首先要观察物体的大的基本形组合。(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2)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台用棉花做小白兔,示范撕出基本形,在棉花下涂上胶水,粘于深色衬纸上。

(3)引导学生回忆小白兔的特点: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教师根据学生所提供的内容,把小白兔的特点添上。

(4)教师师范装饰背景:用彩纸剪出一只萝卜帖在小白兔旁边。

(5)教师展示作品,并提问刚才的制作步骤,并板书:

观察形体

抓住特点

装饰背景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五、展评学生优秀作品。

六、进行小结,并展示礼物。

刚才我们用棉花制作了各种各样的棉絮画,同学们制作的积极性非常高,而且也很认真。你们知道么?在同学们制作的过程中,老师已经把礼物送给了你们。是什么礼物呢?请看大屏幕(出示多媒体课件):

这个礼物就是:巧巧手,多动手;大眼睛,细心观察;聪明屋,多动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用这个礼物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美花我们的生活。

板书设计

8棉絮画

1观察形体

2抓住特点

3装饰背景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装饰鞋底花纹的活动,能用点、线、面设计鞋底花纹,体验创作的喜悦。

2、感知鞋底花纹的多样性和对称美。

3、感受色彩对比。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画装饰画,体验创作的喜悦。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带一双干净的鞋子;视频仪、电视机等;幼儿创作材料:铅笔若干,画好鞋样的纸、彩色复印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观察鞋底,引发兴趣。

2、感知鞋底花纹的多样性和对称美。

(1)幼儿观察各自鞋底花纹,并且相互比一比,说说各自鞋底花纹有什么不一样。

(2)请几位幼儿说说自己鞋底花纹是什么样的,有些什么图案?(通过视频仪展示给大家看)

(3)让幼儿仔细看看自己两个鞋底的花纹,讲讲有什么发现?引导幼儿感知鞋底花纹的对称美。

3、设计鞋底花纹。

(1)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画能让两只鞋底的花纹对称。

(2)提示:将画有鞋底的纸对折,中间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彩色复印纸,用铅笔进行创作,就会出现花纹对称的美丽的鞋底了。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进行创作。

4、展示、欣赏作品。

(1)幼儿欣赏同伴作品,并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鞋底花纹。

(2)请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鞋底花纹,老师对每一幅作品都给予肯定。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回家后找爸爸妈妈鞋底的秘密。

2、在区域活动中开展“为爸爸妈妈设计鞋底花纹”的活动。

教学反思

中班初期的孩子画装饰画很难,兴趣不浓厚,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全新的活动产生了。我选择了孩子们熟悉的物品——鞋子,让孩子们给鞋底设计花纹,这样的活动一呈现在孩子们面前,他们就充满了欣喜和探索的兴趣。在活动中,我充分发挥“幼幼互动”的作用,让幼儿自主的和同伴交流,感知鞋底花纹的多样性,知道鞋底花纹有曲线、直线、圆形、点等,为创作活动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我又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将点、线、面有机结合,构成美丽的图案。在评价作品时,我让孩子和老师一起带着赏识的情绪观赏同伴的作品,从中获得更多的作画经验。通过延伸活动,孩子们感知到了更多的鞋底花纹,巩固了对装饰画的认识,提高了对装饰画的兴趣。但在这次活动中,由于老师的引导不够,幼儿的合作意识不强,还需要多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利用儿歌绘画熊的特征。

2、培养幼儿绘画兴趣,激发幼儿爱自然、爱动物的情感。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 画纸、油画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熊猫课件,激发幼儿活动兴趣,有只小动物要和小朋友做游戏,你们愿意吗?(愿意) 播放课件,引导讨论。

2、教师小结:小熊有一个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身体。

二、基本部分

1、结合儿歌观察小熊的外形特征。

(1)师:老师把小熊的样子编成了一首儿歌,你们想不想听啊? 妈妈给我一粒豆,我用小盆装。

爸爸给我两粒枣,我用大盆装。 左看看,右看看。围上围兜好吃饭,妈妈奖我大红花。

(2)教师分句讲解儿歌。

2、交待作业要求

(1)老师示范小熊的画法。

你们想不想学呀?现在请你们一边念儿歌一边伸出手指一起画好吗?

师:小熊的家里还有 呢?(爸爸妈妈)出示课件。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师:我们一边轻轻地念儿歌,一边把小熊的一家画下来好吗。画好了要把小熊的家打扮的漂亮一点。

三、结束部分

展示幼儿作品,表扬画的好有进步的小朋友。

活动反思:

幼儿在整个活动中,专注度高,思维活跃,表现欲望强,能够大胆、自信地表达创造。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够充分自主地探索和交流,有良好的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审美体验以及同伴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交往能力,通过操作作品的展示,可以看出幼儿的个体水平经验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明显提高。

美术教案 篇9

活动准备::

1、透明饮料瓶人手一个(里面盛小半瓶水,并在瓶盖内事先挤上一点红或黄、绿水粉颜料)

2、音乐《嘻唰唰》

3、用三色卡纸分别制作草莓、葡萄、香蕉,做成说过列车。

活动过程:

一、瓶娃娃变魔术,以激起幼儿兴趣,感知三种不同的色彩。

1、出示一个未变色的瓶娃娃,教师:“今天,我请来了一个小客人,你们认识它吗?”

幼儿:“它是瓶娃娃”

教师:“宝宝跟瓶娃娃打个招呼吧!”(瓶娃娃好!)教师以瓶娃娃的口吻:“你们好”

2、教师:“这个瓶娃娃它会变魔术呢!我们看看它会变成什么样子?”

“变变变,变变变!”(教师边说边上下晃动瓶子,)教师:“瓶娃娃变成什么样子啦?”(引导幼儿学说“瓶娃娃变成红红的”)

3、教师:“今天,我请来了许多的瓶娃娃(边说边出示许多瓶娃娃)宝宝想不想和它们一起变魔术?让我们一起来变一变,看看它们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4、幼儿操作。音乐《洗唰唰》

幼儿自由上来拿一个瓶娃娃,要求幼儿用力摇边晃边说“变变变,变变变!”

教师:“你们的瓶娃娃都变成什么样子啦?(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的瓶娃娃变成什么颜色)教师、“宝宝的瓶娃娃有红红的,有黄黄的,还有绿绿的,瓶娃娃好看吗?”(让幼儿学说形容词:真好看)

二、瓶娃娃找朋友,帮助幼儿会区别不同的色彩。

1、教师以红色瓶娃娃口吻说:“我是红红的瓶娃娃,谁的颜色和我一样啊,快到我这儿和我做好朋友吧!”(等红娃娃到齐后)我们都是谁啊?我们都是红红的瓶娃娃,让我亲亲你,你也亲亲我!”(幼儿相互之间碰一碰瓶娃娃)教师:“红红的瓶娃娃都找到好朋友了,它们真高兴!”

2、教师再扮黄娃娃;“我是黄娃娃,我的好朋友在哪里呢?谁的颜色和我一样,它就是我的好朋友。”

教师:“黄黄的瓶娃娃都找到好朋友了,它们真高兴!”

3、教师:“绿娃娃的好朋友在哪里呢?我们都是绿绿的瓶娃娃,让我亲亲你,我们都是好朋友!”

三、送瓶娃娃回家,进一步加深幼儿对三种颜色的认识。

1、出示三种不同颜色的水果列车(红、黄、绿)

2、瓶娃娃要坐上列车去游玩,你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车厢吗?

3、幼儿送瓶娃娃进厢。音乐《嘻唰唰》

4、幼儿将手中的瓶娃娃按颜色送到水果列车中。随着开火车的音乐开出活动室。

美术教案 篇10

主要内容色彩

步骤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课件播放〕——京剧脸谱资料。

步骤二:学习新知识——脸谱色彩知识

1、教师提问:那位同学知道京剧脸谱上的颜色是起什么作用的?

学生回答(略)。

2、教师讲解:在京剧脸谱上有许多的颜色,这些颜色都有一定的含义,不可以随便乱用。

京剧脸谱的颜色是以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称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艺术家用红、蓝、白、黑、金、紫、银等颜色,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突出剧中复杂的人物?????????????????形象。重在形、神、意三个方面,表现人物的忠、好、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

3、你能说出各种颜色各代表什么意思吗?

学生讨论(略)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京剧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主色一般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

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

蓝色一一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大虬。

黄色——代表袅勇、凶猛的人物,如:字文成都。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金、银色——现各种神怪形象。〔教师讲解同时课件演示——脸谱资料〕

步骤三:着色方法

〔课件演示——涂色过程〕

1、先从白色入手,将所有白色涂满,

2、再涂颜色,要按由浅入深地顺序涂,

3、最后着墨色()

步骤四:作业要求:〔出示课件〕

1、完成铅笔稿着色

2、注意事项:

①每个脸谱至少有三种颜色。

②着色时先勾边线再涂染

步骤五:课堂练习

学生分组完成作业——涂色

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完成。

步骤六:点评作业

方式:学生将制作完成的作业戴在脸上,学生互相展示、观看、评价,教师鼓励学生认真完成制作,表扬有创意的作业。

美术教案 篇11

有益的学习经验:

1、注意到车辆的车轮花纹,加深对车辆的认识。

2、体会到合作做事的快乐。

准备:

各种颜色的颜料液、海绵、小碟子若干、玩具车、白纸。

活动与指导:

1、让幼儿把玩具车翻过来,看一看车轮上凹凸不平的纹路,并用手摸一摸。结合实物向幼儿解释什么是凹,什么是凸。幼儿理解后,让他们再次用手摸一摸车轮上凸起来的部位和凹进去的部位。比一比它们摸起来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2、布置幼儿将海绵在颜料液里泡一会儿,取出来后反过来放在碟子里(这一步视幼儿能力发展水平而定。如果幼儿能力还做不到完成这一步骤,可以由教师事先泡好放在小碟子里,幼儿轮流使用)。示范指导幼儿把玩具车从海绵上经过,然后再把玩具车放在白纸上,从上面经过,拓出不同的车轮花纹来。幼儿拓完后,帮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上写上名字。

3、等幼儿拓出来的花纹凉干后,每名幼儿选一份作品,把选出来的作品用胶水粘连起来,组成长长的彩带。组织幼儿比较一下,自己手里的一张花纹图案和长长的彩带相比有什么不同,哪一个更好看一些,和孩子们一起把彩带挂起来,用来装饰活动室墙面。装饰好后,让幼儿去找一找哪一条彩带是自己拓出来的。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小小服装设计师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小小服装设计师

有益的学习经验:

1、发展动手、动脑的设计制作能力。

2、增强自信心,激发与同伴分享喜悦的情感。

准备:

用白卡片剪成的各式服装样板,用剪刀将剪好的各种花布剪出不同的图案,胶水,几件春季服装。

活动与指导:

1、先组织幼儿观察春季服装,给幼儿介绍每件服装上的主要图案,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幼儿装饰服装:

每人取一张服装样板,再从各种图案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将图案设计布置在服装样板上并用胶水粘好。

3、幼儿将自己设计装饰的服装可以赠送给同伴、老师或妈妈,让他们与自己一起分享快乐。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蒲公英去旅行

活动目标

1、用绘画来表现蒲公英种子飞翔的样子,体验绘画的乐趣。

2、能保持画面的整洁,并养成耐心细致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蒲公英

2、范画:蒲公英

3、幼儿用画纸,画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蒲公英,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观察图片进行讲述)

二、引导幼儿想象讲述。

1.教师:蒲公英的种子是什么样的呢?被风一吹会怎么样呢?

2.蒲公英非常喜欢旅行,蒲公英的种子跟着风儿去旅行,

它们在空中飞呀飞,会看到哪些美丽的景色呢?

(幼儿自由想象讲述)

3.小朋友想不想把蒲公英的种子在旅行的时候看到的景色画下来呢?

三、示范画蒲公英种子

教师:画的时候,蒲公英飞翔的种子画在纸的什么地方?

看到的景色又要画在什么地方呢?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指导幼儿先画朝各个方向飞的种子,再画地面上的景色,注意画面的整洁。

合理安排画面。

五、展示幼儿作品。

1.鼓励幼儿与同伴讲一讲自己画的蒲公英种子旅行的故事。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画的故事。

美术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细致地用碳笔画出自己脸部的主要特征。

2、通过绘画发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之处。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支碳笔、粉笔若干。

2、16开铅画纸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导入活动:

游戏名称:猜猜我是谁?在游戏中,幼儿将眼睛蒙住,用手摸摸同伴的脸,说说他是谁,并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到的?(说出同伴脸部的某一特征)

2、谈话活动:说说自己与别人不同之处。(脸部特征)注意幼儿语言的完整性。

3、交待活动要求,引起幼儿绘画的兴趣。

A、请幼儿抓住自己脸部的某一特征,用碳笔在纸上画出自己的头及脸部特征。

B、用粉笔在边缘上进行加粗,然后涂抹。

4、幼儿作画,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幼儿在纸上画出一个大大的头,画面要画大,画满。能突出自己的某一特征。

5、评价作业,展示幼儿作品,幼儿自主评价。

同伴之间用较完整的语言交流自己的作品,欣赏作品

活动反思:

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我们的幼儿是怎样体验行为艺术的呢?大班美术活动《特别的我》是一节引导幼儿初步体验行为艺术的课例,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合作完成人体动态的描画以及对人体的装饰,让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并了解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编辑推荐

初中美术教案十五篇


根据教学要求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好教案课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是老师自己去完善的。制定教案是教师规律化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写教案课件有哪些疑问呢?经过趣祝福小编在网络上的搜寻以下是“初中美术教案”的相关文章,感谢您的关注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您带来精神上的满足!

初中美术教案 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通过多作品的直观比较,找到不同流派作品的基本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观察比较,对不同风格作品的异同进行简要的表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尝试从题材、色彩、用笔等方面入手,对作品差异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重难点

掌握印象派的艺术特点与其它绘画流派之间的内在区别。

作品欣赏学习活动中运用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收集材料,回顾复习

1、检查课前同学们收集和整理得有关画派的资料准备情况。

2、印象派艺术的基本特点

3、引入新课:让我们各抒已见,共同走进艺术作品。

二、印象画家群体

1、印象主义的主要画家作品欣赏

莫奈《印象日出》法国塞尚《静物》法国

高更《塔希提妇女》法国凡高《向日葵》荷兰

2、拓展其他画家:通过作品欣赏和教师讲解,简单答介绍四位有影响的画家:马奈、雷诺阿、德加、毕沙罗。

三、欣赏讨论

1、评论印象画派各画家的绘画作品。

在引导的同时,对有不同意见者,多予以鼓励,引导其发表自己的见解。

2、修拉、凡高、塞尚、高更等的作品欣赏。客观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①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作品,剖析印象画派的基本特点,领会画家和作品的特色;

②鼓励学生灵活地对生活中大自然的色彩进行感受和表达;

③生动的语言,合理的逻辑;

④独到的见解和大胆的辩驳。

四、总结归纳

印象主义绘画是世界绘画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与解放,它对绘画形式的探索和对绘画性的追求,使绘画变得更丰富、更自由,更具绘画特点,并由此引发了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的绘画形成。

1、引入图片欣赏

2、回顾回答印象派艺术的基本特点。

1、学生欣赏印象主义主要画家的作品及特点。

2、了解印象主义其他画家及作品。

各小组进行即兴演讲:学生分别选择作品,自己的看法。

学生分析、比较、回答。

完成作业:一篇短文或列举作品。

初中美术教案 篇2

一、教材《方寸之间》分析

教材《方寸之间》从篆刻的基本样式、写刻印的基本步骤、基本技法和章法等方面介绍了篆刻这门传统艺术,《方寸之间》目的是使学生对篆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在欣赏学习和动手尝试中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特殊魅力。

本课的学习内容与编写方式和《黑白世界》一课有差异也有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借鉴、拓展。从教材呈现的编写思路分析,两课都是从强调对工具使用特性的把握入手,再强调形式美感处理的技巧运用。形式上与第二课《黑白世界》具有颇多内在的联系,尤其是木刻刀具与篆刻刀具的使用技巧上,即在篆刻艺术中,由于汉字独特的造型结构而有了字形、笔画及其间架结构的千变万化,干方寸之间便可演绎出许多形式与内涵的精彩,表现出艺术家们别具一格的情趣爱好与审美追求。通过比较印面呈现的不同风格,我们可以体会到其中文字内容与表现形式之间的内在关系,感受艺术家的性情、胸怀与人格修养。 初中美术教案8年级下:03课 方寸之间

教材从介绍朱文、白文与边款等篆刻表现形式和名章、闲章、肖形印等印章品类入手,再介绍打磨石料、印石上稿、镌刻刀法以及治印的步骤。教材版面在呈现印章品类的位置编排秩序上与这个内在的编写线索可能有一点阅读习惯上的差异。

在教材引入部分,安排的是欣赏三方印章审美意境的小活动,在教学中,可以优先考虑让学生动手尝试肖形印的刻制,在对篆刻工具性能有所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再来欣赏这三方篆刻作品,这样可以增强对作品艺术处理的感受,同时也为“活动一”动手临刻自己喜爱的篆刻作品起到铺垫作用。

“活动一”的设置主要目的是体验篆刻的工具特性,并掌握篆刻治印与钤印基本步骤及其技术要领。为了让学生了解得比较清楚,教材呈现了几组直接体现每个步骤技术要领的演示图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仔细观察,对照模仿,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在对篆刻工具、步骤有所把握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篆刻艺术,教材列举了四组有代表性的章法知识——平正端倪、虚实相间、刚柔巧拙、穿插离合,可以作为欣赏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和感受篆刻艺术的表现方法,也可以作为学生模仿学习的摹本。

在此基础上设置的“活动二”,侧重帮助学生理解与运用篆刻布局章法的基本原则,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与加深对篆刻工具性能及步骤要领的掌握程度。

教材设置了欣赏分析作品、临摹、识篆、做印稿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尝试和知识理解中了解、认识、体验篆刻艺术。以格言、警句、成语或姓名为内容的治印作业为教学提出了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艺术表现的较高要求。

根据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提倡重点从对知识的综合了解与灵活运用的角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学生理论水平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是本课教学评价的核心,不可偏废。

“资料库”介绍了有关篆刻的历史及材质使用方面的知识,并提供常见篆刻字典的参考书目。 初中美术教案8年级下:03课 方寸之间

“学习大空间”就印章在绘画作品中的作用与篆刻章法中虚实、疏密关系以及空白的运用和中国的传统书画艺术的共同之处做出提示,引发学生对传统艺术共性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

◆能够在尝试治印的动手活动中掌握篆刻工具的基本使用技能。

◆能够初步理解和运用篆刻章法的变化原则修改或者设计印稿。

◆能够从篆刻的学习和实践中尝试体会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艺术共性。

三、教学思路

教学活动是围绕尝试治印的技能学习展开的,安排两个课时,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学生对篆刻艺术的体验和了解。

第一课时的教学引入首先可从强化学生的动手体验入手,让学生在动手篆刻过程中体验篆刻的魅力,提高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的兴趣。

为了降低学习难度,首先从肖形印的刻制入手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教学选择。因为肖形印对比文字印而言,不必过于在乎形的整齐与规范,更不必借助文字工具书去查找那些对中学生来讲比较艰深的篆刻文字,而且生肖图形比起文字而言,更加易于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每个学生的生肖年份都有对应的生肖图像。试想一下,学生如果能够亲手刻出一枚属于自己生肖的印章,会有一种怎样的满足与成就呀!

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前先刻出一方属于自己生肖的肖形印章,然后印在自己的书籍上,或者印在自己制作的精美小书签上。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展示书籍,把这些自己制作的小书签作为奖励学生的小礼物,告诉学生:谁的作业完成得好,老师就把自己的书签给谁留作纪念。

篆刻是一门讲究步骤的艺术,为了避免学生学习治印时感到枯燥无味,教学在刻制肖形印的环节可强化治印基本步骤的知识。

教材在印稿上石这个步骤中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教学实践证明:“直接反写”的效果较好。肖形印没有正反的明显区别,为学生练习直接上稿的方式提供了便利。

教材上镌刻的方式有两种选择,实践证明:切刀的方式更加易于掌握,也更加具有安全保证。在学生初次尝试镌刻肖形印的练习中,提倡首先统一使用切刀法。为了保证刻制的安全与简便,尝试刻制活动中使用的篆刻材料可先选择石膏材料。

本课时的男一个学习内容是欣赏篆刻作品。引导学生在尝试和体验的基础上分析教材提供的篆刻作品,结合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交谈感受。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印面文字内容所表达的意境体会笔画线条产生的视觉效果,形容自己的感受。

在欣赏与体验环节后,学生根据自己喜好自由选择名章、闲章威者肖形章进行正式的临刻。因为有了刻制肖形印的尝试作为铺垫,“活动一”的可行性大大增强。在石膏材料的使用基础上,此时可以考虑选择石材作为雕刻的材料,帮助学生更加深入体验篆刻工具与材料的特性。

第二课时在章法举例的环节中,应把重点放在感受不同章法的虚实疏密对比所产生的效果上。根据教材归类,体会章法变化的规律。用讲解和提问的方法,借助优劣作品的直观对比,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印面的布局原则。篆刻的章法贵在气、势、情、韵皆备,而最终落实在“和谐”二字上。

“活动二”的开展有必要注意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学生独立查找格言、警句、成语或者姓名的篆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工具书籍不易准备不讲,查找枯燥艰深不讲,许多字在一般的篆刻工具书中还不易查到。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先规定学生根据篆刻章法布局的基本原则,修改教材上篆刻作品的文字布局,这样就免去了临时查找篆字的麻烦,甚至可以只提供一两个篆刻文字统一作为学生课堂练习使用的参考篆字,同样也能达到“活动二”的设置目的。

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及时给予技术示范和辅导,随时展示制作过程中的学生作业,及时做出评价,对学生作业的不同步骤的表现进行纠正或鼓励。

四、教学选择

利用篆刻教学的影像资料辅助教学或邀请当地篆刻名家来学校表演和讲学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能有效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注意:教师对于整个教学活动方向的把握与设计才是最重要的。

“活动二”对教学对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艺术表现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完成的难度较大。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在理解活动设置目的的基础上,可以采取降低难度的处理。

篆刻的文字内容以姓名或成语为主,鼓励学生课外通过多种渠道查找所需的篆字,或推荐有关字典,利用课外时间查找,从中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字演化的过程与变化的魅力。由于篆刻艺术与传统的书法艺术息息相关,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结合篆刻艺术的学习了解书法艺术的魅力。

五、教学建议

在第一课时的学习活动中,可以欣赏活动为主体,穿插识篆、写印稿的练习,以及进行不同刀法刻石效果的尝试体验。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也可以先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不同刀法刻石效果的尝试体验,再穿插欣赏活动,进行识篆、写印稿的练习,再进行篆刻作品临刻的实践活动。

治印材料应以方便刻印为原则,尽可能地就地取材。刻制肖形印时,建议先使用比石材更加易于雕刻的材料,比如石膏、粉笔、黏泥或者橡皮等。这样可以增加安全性,降低技术难度,材料的来源更便利,材料成本也更低。

在学习冲刀与切刀的镌刻方法时,提倡优先选择学习切刀的方法。首先因为切刀本身就是一种独立的镌刻表现方法,另外,切刀的用力方式比起冲刀而言更加便于控制,不易出现滑刀的现象,具有较大的安全系数。即使学生对切刀的使用有所体会后再学习冲刀技法。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注意正确的用力技巧与辅助方式,强调安全问题。

尝试篆刻工具刻石活动不宜安排在课堂教学之前,因为没有教师的技法指导,锋利的篆刻刀具在小小的硬质石材上刻画很容易引发安全问题。

[教案]刘晓军老师的教案

[资料]图片资料

板书:初中美术教案8年级下:03课 方寸之间

初中美术教案 篇3

一、教学案例分析

(一)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

《色彩与生活》这课的目的是引领学生学习色彩基础知识(色彩的三要素)的重要内容,想要学好这个内容,首先是要激起学生学习这个课程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如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呢?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美术课应该根植于生活,把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到一起,帮助学生美化生活,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这篇课程体现了色彩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初一年级的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关注度不够强,但是他们这个阶段正是处在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心里状态下,所以巧妙的利用绚丽多姿的色彩,寻找那些在生活中与他们密切相关但往往容易被他们忽略掉的有趣的色彩现象,会牢牢的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更好的引导他们学习色彩的基础知识,在今后的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从更多的关注美。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美术本身就是一种形象表达的视觉艺术,美的图片自身就可以给人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冲击。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当中,导入环节我便引入一组可口、根据颜色变化排列有序的水果图片。这组图片会令学生勾起对颜色的各种不同的感受,进而引入小问题:提问:从这些图片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1、色彩在生活中是如何被运用的?大家一起来回忆下(引导学生主动联想生活中接触过的色彩)……

展示图片,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色彩

▲吃(色彩鲜艳丰富的水果,除了视觉上有强烈的冲击外也刺激了食欲)

▲穿(色彩鲜艳的服装,看起来有活力,不同的色调给人的感受也不同)

▲住(色彩鲜艳的居室设计,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刚刚看到的是与我们每一天生活都息息相关的色彩

2、想一想:小组讨论环节

色彩除了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姿以外,还带给我们哪些不同的感受呢?

讨论发言:

不同的色彩也有不同的效果,比如,红色除了带有温暖、炽热的感情色彩外,还有一种鲜艳刺目的视觉冲击,常用以警示。(展示图片)

酸。(颜色还会给人们带来味觉通感)

那么在不同的年代不同阶层有的颜色也被赋予了文化含义,比如等级的象征。(在秦朝崇尚黑色,而在明清,黄色更是代表了至高无上的权利)

小结:在科技、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已经不知不觉的生活在一片彩色的世界当中,色彩正在我们的生活中默默的发挥着自己及其重要的作用。

学好色彩的基础知识就必不可少了。一起来学习色彩的基础知识。

3、色彩探索(在这个环节中,运用了实验法、讨论法并在学习每个小知识点后都加入相应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色彩的三要素

哪三个要素?一起来学习:色相、明度、纯度。

▲色相:

什么是色相?能告诉大家么?展示图片:橙、黄、绿、青、蓝、紫。

这些各不相同的色彩面貌,就是色彩的色相,就像我们每个同学都有一个固定的名字一样。可能还有同学有点迷糊,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加深对色相的理解:

练一练:图片上大客车的车身色彩很丰富,有多种色相,给大家10秒钟找出车身所有色相。

▲明度:

展示图片:除了知道物体是什么颜色,还能观察到图片中颜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把这种颜色的深浅、明暗称之为色彩的明度,这样的变化称之为颜色的明度的变化。

我们再次学习明度的含义:色彩的明亮程度叫明度,也可以叫做色的亮度。明度最高的颜色是白色,明度最低的颜色是黑色。

每一种颜色都可以有明度的变化(展示图片)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来给大家演示明度變化的过程

红色明度变暗的过程,变亮的过程

想一想:明度怎样发生的变化?

在颜色中加黑会使明度降低变暗,加白使明度升高变亮。

那么不同的色相是不是也有明度的变化呢?

练一练:

小组合作,在纸上用水彩笔或油画棒表现不同颜色,根据不同颜色的明暗程度有序排列到方框内(7种颜色)

评价:

▲纯度:

纯度小实验。(观察用橙汁加水后的浓淡变化)

结论:橙汁加水稀释,颜色由浓变淡。

我们把色彩的这种鲜艳程度、饱和程度叫做纯度。

在颜色家族里,三原色的纯度最高,在任何颜色里加入黑白或者其他颜色纯度都会降低。

想一想:纯度变化和明度变化的区别?明度变化是加黑白,加黑明度低加白明度高。而纯度是加入任何颜色都会使纯度降低。

通过这些小实验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色彩三要素的知识已经理解掌握了。

4、课堂练习:

用刚刚所学的色相、明度、纯度合理选择搭配表现在画面里面。

二、课堂的回放

从导入环节开始,他们跟着我设计的思路,由图片展示的有趣色彩现象联想到他们生活中所接触的事物的色彩,并随着图片一起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色彩。

随着对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的分别思索、探究及老师的讲解后,他们还是能快速的掌握。在对明度和纯度练习及实验的时候,学生的反应有点不够清晰,在这个教学环节的设置中还需要对明度、纯度这两个知识点进行更准确简单的提炼。

三、《色彩与生活》教学反思

本次《色彩与生活》课堂,充分运用多媒体图片充。美术课需要带给学生美得视觉享受,图片准备符合主题又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每个知识点配合相应的图片、小练习,学生容易理解。加入小实验提升学生兴趣又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教学状态不错,学生学习激情高,加入了他们感兴趣的图片和内容。

但在讲到的知识点当中对于稍微有点难度的内容上(比如:明度、纯度),还应该在学生复习的基础上展示相应板书或图片,加深孩子们的印象。色彩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还不够强,课程后面色彩基础知识点的学习中,可以加入更多生活中的明度、纯度色彩图片,这样和主题的关系才能更紧密。

美术课一定要对孩子兴趣点进行把握,美的、经典的能吸引学生关注的图片是美术课程最好的辅助资料,也是好的开始。

初中美术教案 篇4

本课《心灵的关爱》是以“设计·应用”为主的综合课。以系列贺卡的设计与制作为教学主体,《心灵的关爱》着重引导学生珍视亲情、友情,关注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爱的情感,《心灵的关爱》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突出以美术的方式,培养学生成为充满爱心的人。

亲情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不应淡忘的一种情感。现代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自我意识就容易膨胀。教材从与学生最为密切的亲情入手,引入教学,既靠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又具有较大现实教育意义。

“活动一”是给亲人与朋友设计制作表达关爱的系列贺卡。教材从书签卡这种设计与制作都较为简单的卡片入手,通过展示一组学生作品,结合对应文字的提示,引发学生对卡片情感意义及对应表现手法的关注。

单张贺卡的设计与制作是学生并不陌生的内容,为了拓展学生的设计能力,教材借此作为教学基点引入系列化设计的内容。

为了让学生更快掌握系列化设计的方法,教材从学习指导文字到呈现对应图片,都提示教学中可以尝试先从一张卡片的设计思路出发,积极借鉴、发展原有设计,进行系列化的设计。无论是让学生更快体验到系列化设计的艺术魅力,还是充分展现系列化设计提高制作的效能,这种方式都是值得教师在教学中优先尝试的。

为了帮助学生在文字与画面结合的版面设计上有所突破,教材在活动中间加入了版式设计的学习内容,试图通过展示同样形象与文字的几种不同版面处理方式,提高学生对卡片版式设计的处理能力。

教材特地安排了一组鼓励他人的网页卡。一是考虑到网络时代的卡片特点,另一个是考虑到增加鼓励同龄人成长的学习活动内容。

到珍惜朋友与同学的友情,再到珍惜师生之情,最后升华到关爱社会中普通的同龄人。突出了编者希望逐步引导学生从单纯关注自己走向更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意图。

“活动二”是一个具有较大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是中学美术教学结合相关美术学习内容,指向实际生活的灵活运用与积极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的招贴设计知识、手工制作技能等美术知识与技能直接进行设计与制作,师生也可以在互动探讨中借鉴相关美术知识尝试花艺、布艺、纸艺等的学习与制作等。当然,教材上只是提供了很有限的一些表达形式。更多的作用是借此强化一种积极拓展的学习方式,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更大空间。

“资料库”中关于卡片折叠与裁切的要点介绍,可以直接帮助学生在“活动一”的制作工艺学习中,体验手工卡片制作中的基本程序和技术要求,形成精益求精的设计意识,让学生制作出更加精美的手工卡片。

“学习大空间”展示了对社会弱势群体关注与帮助的方向,拓展了教材主体对爱心关注的主题内容。

◆能够设计并制作出一张较为精致的卡片,传达出一份真挚的爱心。

◆能够掌握卡片系列化设计的基本知识与设计技巧。

◆能够设计制作出一组具有一定创意,并体现学生关爱他人的系列化卡片。

◆能够灵活运用或借鉴已有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积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参与体现人文关怀的行动。

本课虽然只有两个学习活动,但是建议安排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可先从对亲情的关注入手,通过引导学生用心体验或许平时一度忽视了的亲情,唤起学生对爱的回报与表达之情。接着,引导学生谈谈自己一份珍视的友情,引导学生好好珍惜与同学、朋友之间的友情。然后,在强调本课设计与制作精美的卡片是一种对亲人、朋友、同学传达爱心的表达方式与积极行动后,再进入到本课主体知识内容的学习。

教师与学生一起,在互动中探讨教材上作品的成功之处,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及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运用卡片的形式来表达同样的一份情感,你会有怎样与众不同的巧妙设计呢?

在学生构思进入到体现真挚爱心的主题情感与卡片设计的独特表达有机结合的学习情境后,学生普遍会在创意表达上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障碍,需要一些知识上的帮助。比较集中在材料选择与运用、折叠方式及裁切、剪贴组合与粘贴、色彩的搭配与涂绘等方面。

教师此时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如何制作出一张精致的手工贺卡的制作过程。教师利用设问或选择的方式,可以更加迅速地与学生在制作要求上建立较为统一的标准。学生自己在探讨交流中总结获得的技巧与心得,往往可以更加直接指导自己的动手制作。

在部分学生制作完成一张卡片后,教师就可以考虑进行一次集体的教学评价活动。充分利用学生已完成的作业,一方面引导学生向优秀作业学习;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向系列化卡片设计的要求靠拢。

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是系列化的卡片设计。教师可以侧重引导学生从一张卡片的设计思路出发,借鉴、发展原有设计。教材提供了一组对应的图片范例,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作业进行更加直观的探讨。

教学应注意利用图片或卡片实例,强调每张卡片之间的图形与相关文字是难以分割的整体。同时,引导学生把图文有机结合在一起,讨论如何能够更加完整地展现设计创意。结合教材图片,引入版式设计的内容,运用同样形象与文字的几个不同版面处理,强化学生对卡片版式设计的处理能力。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不断调整、优化设计思路与制作技术,鼓励学生在互相学习借鉴的同时,注意追求表现方式和技巧的新颖与独特。

第三课时,从关爱他人的线索继续延伸,教学自然进入到利用美术的知识关爱他人与社会的主题上来。

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哪些抚慰心灵的活动需要借助美术知识?怎样运用美术知识更好地表达一份真挚的抚慰呢?教师此时再针对性地与学生回顾相关美术知识的要点。

然后,教师就其中一种大家普遍喜爱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展开设计与制作。这时的内容不一定是教师预定的,教师可能会要与学生一样去尝试探索问题,与学生一起去解决问题,更多是引导学生尝试探究性学习的方式。

作业的表现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出现不同层次的选择,但是必须体现一个教学核心——关爱心灵。另一个是突出学习系列化设计。抓住了这个关键,根据学生的喜好与教学实际,教师可以大胆尝试新的教学内容。比如:从一个礼物盒的包装设计入手,再到礼品盒系列化包装设计的尝试与学习;从一件陶艺小品的制作入手,再到系列化陶艺小品的创意与表现;从一个手工设计的信封入手,再到系列化的信封设计与制作。

在卡片制作过程中,影响制作精美程度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材料的选择。一般的白纸或者比较薄的纸张,都不宜作为选择的对象,羊皮纸或者具有一定·厚度的色纸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在纸上绘制图形、设计文字的工具一般不要选择水彩或者水粉这样水性的颜料,因为纸张在经过水性色彩的染泡后,非常容易扭曲变形。马克笔、水彩笔、彩色铅笔、油画棒等工具都比较适合使用。对于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讲,这种材料与工具的准备显得比较困难。教师务必积极利用当地的资源,不可简单照搬教材上作品使用的工具与材料。

教师应鼓励学生课后多注重与美术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关注社会人文关怀的建设,留心身边生活中一些有待改善的事物与需要改进的现象,尝试更广泛地利用美术的方法与知识,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与方案。

“活动一”在实际教学中宜分解成两个递进关系的小活动。首先解决学生怎样设计好一张卡片的问题,再引导学生设计系列化的卡片。

教师可以在一张卡片的制作过程中侧重提升与强化学生基本的技术意识与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侧重在系列化的设计过程中强化学生系列化设计的制作技巧与创意表现。

“活动二”具有较大的开放性,教材上呈现出的只是几种学习的方式与基本的展开角度。教师与学生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积极拓展与延伸。

“活动二”不只是一个直接学习知识,再直接解决相关问题的活动。这里只有活动的目的与范围,大大削弱了知识的具体内容。学生或许必须调动以往许多知识加以整合与发挥,才能解决在表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传授知识性内容,学习的方法与解决问题的途径才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在学生实践中教师的定位应当是组织者与监控者。

“活动二”部分教学目标或许考虑延伸到课外进行深化,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多得到美术自主学习的方法与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对学生课外自觉深化相关知识与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有重大意义。

初中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感受山水画的艺术魅力。

2、能力目标:能用中国画的方法,大胆表现出有远近层次的中国山水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画出有远近层次的山水画。

教学难点:

如何控制水墨的浓淡,表现出远近层次的景色。

教学准备:

课件、毛笔、墨汁、颜料、学生用纸、调色盘、水桶等。

教学流程:

一、欣赏导入:

自然风光与中国山水画的结合欣赏,感受中国山水画的独特艺术魅力,导入课题并板书《中国山水画》。

二、新课讲授:

1、名家作品对比欣赏。

感受画家的不同表现技法带给人不同艺术视觉效果。

2、赏析画家作品找变化。

①感知发现近景、中景、远景不同表现方法。

②了解墨色浓淡、深浅变化。

3、实践、探究:

①学习中国画用笔方法。

②体验墨色浓淡的变化。

4、教师示范并讲解:

①学会概括表现山水画的近景、中景、远景。

②掌握中国画中表现山水景物的几种基本技法:勾、皴、点、染。

5、欣赏、分析:

欣赏、分析学生的作品,进一步了解山水画的表现方法和构图形式。

6、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作业:构思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大胆地用中国山水画的画法,表现出近景、中景、远景。

要求:①大胆作画,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

②选择合适的表现技法,适当施淡彩。

③注意室内清洁卫生。

三、展评。

1、作业展示、评价。

2、教师总结。

初中美术教案 篇6

初中物理重力教案表格

【篇1:人教版初中物理《重力》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重力》教案设计

a、大于600n重的物体 b、小于600n重的物体 c、等于600n重的物体 d、无法确定

6、一个质量是50kg的同学,他重多少?如果要把他抱起来,你所用的力至少是多少牛?(g=10n/kg)

7、当你紧靠墙站立时,向前抬起一只脚,你会 。做做看,把前面的空填上,然后把你分析的原因写在下面原因:。

能力提高

8、小红在家设计制作了一个仪器,竖直的木板与底板相互垂直,在竖直木板的上部o点钉一钉子,在钉子上系一根细绳,绳子的下端吊一小石子。

回答:这个仪器的可能用处是什么?为了方便使用,请你帮她作必要的修改和完善。(画草图,并作必要的文字叙述。)

9.请同学们以“假如重力突然消失”为题写一篇小文章。

课后延伸学案:

1.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b.只有跟地面接触的物体才受到重力作用

c.只有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才受到重力作用d.只有竖直悬挂着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2.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上抛出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b.汽车在坡路上下行,受到的重力是垂直于坡面的 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地面附近的物体在没有受到支持的时候,要向地面降落,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

3.一个中学生的体重最接近()

a.5n b.50n c.500n d.5000n

4.下列关于“g=/kg”所表示的物理意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1kg物体的质量是 b.1kg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c.重lkg物体的质量是 d.的物体重1n 5.掉在地上的乒乓球会向上弹起,在乒乓球向上弹起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乒乓球()

a.不受力 b.只受重力c.受到重力和弹力 d.只受弹力

6.在空中飞行的子弹沿曲线很快落回地面,则子弹在此过程中受到的重力方向是()

a.子弹的飞行方向 b.始终竖直向下c.始终垂直于地面向下 d.以上都不对

7.足球前锋队员面对已封住角度的守门员,轻轻地将球一挑,足球在空中划过一条弧线进入球门,若不计空气阻力,足球离开脚面后,使其在空中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施力物体是()a.前锋队员 b.守门员 c.地球 d.足球

【篇2: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重力》教学设计】

第二届全省中学物理教师教学大赛

教学设计参赛作品

2013 年3 月27 日 1

第3节 重力

一、课前准备

下落物体视频、多媒体课件、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重锤线、钩码(1盒)、三角板、坐标纸、铅笔、细线、橡皮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重力的作用效果,会由质量计算重力大小。 2、认识重力的方向,理解“重心”的含义。3、知道重力是因万有引力而产生的。过程与方法

1、了解牛顿关于“地球吸引月球”的理论思想,知道万有引力的存在。 2、通过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认识并掌握求重力的公式。

3、通过“重锤实验”“找重心实验”理解并感受重力的方向与作用点---重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认识“质量”与“重力”关系。

2、通过对重力产生的原因的探究,了解牛顿的贡献,激发学生向科学家学习的意识,树立探究太空奥秘的理想和信念。

三、教学重点 1、掌握重力的“三要素”。2、能进行重力大小的计算。四、教学难点 1、重力的方向。2、重心的含义。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1、导学内容:

播放视频: 石往山下滚,水往低处流,雨从空中下落,月球围绕地球转,抛物下落。演示系绳橡皮圆周运动,撒手后运动情况。

问题:以上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是万有引力?谁发现万有引力?什么是重力,用什么表示?物体只要在什么附近就会受到重力?

2、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视频,引发思考;阅读教材,p9导读与p12重力由来,回答问题。3、设计意图:

(二)实验探究,寻求规律 1、导学内容:

托起不同的钩码,感受它对手的压力,提出问题,猜想质量与重力之间有何联系?分组 2

以m为横轴,g为纵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点绘图像,计算g/m,小结g=/kg.总结重力公式。2、学生活动:

学生感受后回答,质量大的钩码对手的压力越大,说明重力越大。学生分组实验,利用测力计测量相应钩码重力,利用直尺铅笔描点、作图,分析规律;填入表格并计算比值,总结g = mg。(一次函数类型)

3、设计意图:

通过实践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生学会正确的探究规律、方法、步骤和基本操作思想,引导学生建立理论来源于实践,规律就在身边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分析归纳,理解应用 1、导学内容:

p11,先阅读后例题解析,分析小结整理过程;重力的方向;解决用什么工具确定竖直向下的方向?平面是否水平?我国与美国重力的方向是同向吗?有何规律?p12,重心,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物体重心在哪里? 2、学生活动:

学生即时解答例题,板书解析;学生阅读重力方向与重心部分内容,回答问题,学生小组讨论重力的方向应用及规律。学生寻找规则物体重心。3、设计意图:

熟悉公式,规范解题步骤;理解力与重力关系,掌握重力三要素;提高学生阅读学习能力,体验物理来源于生活,从物理走向社会。

六、课堂训练

1.下列分析哪些是正确的?

a.物体被抛出后总要落到地面,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b.篮球拍到地板上有弹起,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c.地球上各地的重力方向都是相同的,均指向地心

d.宇宙飞船离开地球很远后,可认为不受地球的重力了。2.关于物体重心,下述正确的是?

a.物体上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都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 b.一个均匀铁环,它没有重心

c.篮球打足气后,它的重心也在球心处 3题图 d.向一个杯子中慢慢地加水,杯子和水的重心会越来越高。

3.某同学用弹簧秤称一盒牛奶,示数如图,则这盒牛奶的质量有多大?(g=10n/kg)4.某同学的“体重”(质量)为50kg,则他的重力是多少牛顿?当他乘坐飞船,离地球较远时,质量是多少千克?(地面附近g=10n/kg)

七、课堂小结 关于重力

(一)重力产生的原因——万有引力 (二)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g=10n/kg(三)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1、方向竖直向下2、重心 (四)实验方法——图像法

八、课下作业:p14,动手动脑学物理

【篇3:初中物理《重力》教学设计】

第七章 力

第三节 重力

教学目标: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

3、通过探究,知道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4、通过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重力现象,感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

重力的大小和方向。教学难点:

重力的方向和重心。

重难点的突破:

引导学生做好实验,是弄清重力跟质量的关系的关键。对于重力的方向,通过重垂线来掌握。至于重心可通过小演示实验来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通过多媒体展示两幅画面:壮美的瀑布、下落的苹果。

问:由这两幅图大家想到了什么呢?

学生很容易想到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苹果砸到牛顿的故事。

问:瀑布为什么往下流呢?苹果为什么往下落呢?(通过该问题检测目标1的达成情况。)

学生可以想到:是由于地球的吸引。

接下来师生一起认识万有引力、重力的概念,并让学生举出几个生活中常见的重力现象。(通过该问题检测目标4的达成情况。)

至此板书今天的课题(13、2重力)。

二、探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

问:重力是一种力,根据已有知识,我们应从几方面来学习它呢? 学生会回答:大小、方向、作用点。

给出两袋沙土,让学生掂一下,看哪一袋重。(通过该问题检测目标3的达成情况。)

问:为什么看上去多的那一袋重呢?

引出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

问:重力与质量有什么关系呢?

引出本节课的重点:探究重力跟质量的关系。

对于探究我们这样组织:

1、让学生观察准备的弹簧测力计的构造、量程、分度值。 2、与学生分析在物体静止时,重力与拉力相等。

3、学生探究,并记录每次物体的质量及相应的重力。 4、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重力跟质量的关系。

5、板书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式,指明物理量的符号及其单位。说明g的取值情况。探究结束后,及时跟踪练习,以便掌握学生的应用情况。

三、重力的方向、重心 问:根据大家的经验,重力的方向如何?(通过该问题检测目标2的达成情况。)学生会回答:向下。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们可做这样的展示:取一重垂线,当其静止时,指明此时重垂线的方向即为重力的方向,这个方向应是“竖直向下”。

通过组织学生检查黑板是否竖直、桌面是否水平,认识重力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

接下来做一小练习:作出斜面上静止物体的重力的示意图。(通过该问题检测目标2的达成情况。)

在讲解该题的基础上,指出: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对于整个物体而言,重力就好像作用在物体的一个点上,这个点就叫重力。如果在物体的重心下方有个支点,它就可以支起整个物体。

让学生用手指支起自己的笔、刻度尺等,加深对重心的认识。

问:重心一定在物体上吗?

通过作自行车轮胎的重力的示意图,指出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四、小结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互做补充。

五、当堂检测

1、如果没有了重力,下列哪种现象在伦敦奥运会上不会出现()a.举重运动员可以轻而易举的举起重物 b.足球踢起来以后不会回到地面

c.跳高运动员跳起来就不能下来了 d.拳击比赛打到身上也不会痛了 2、重600 n的物体可能是()

a.一头牛 b.一个成年人c.一本书 d.一只鸡

3、如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a b c d

4、如图所示,画出足球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5、如图所示,均匀金属圆环被吊在空中,请画出金属圆环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教案 篇7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通过多作品的直观比较,找到不同流派作品的基本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观察比较,对不同风格作品的异同进行简要的表述。

掌握印象派的艺术特点与其它绘画流派之间的内在区别。

作品欣赏学习活动中运用的方法。

1、检查课前同学们收集和整理得有关画派的资料准备情况。

2、拓展其他画家:通过作品欣赏和教师讲解,简单答介绍四位有影响的画家:马奈、雷诺阿、德加、毕沙罗。

1、评论印象画派各画家的绘画作品。

在引导的同时,对有不同意见者,多予以鼓励,引导其发表自己的见解。

2、修拉、凡高、塞尚、高更等的作品欣赏。客观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①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作品,剖析印象画派的基本特点,领会画家和作品的特色;

②鼓励学生灵活地对生活中大自然的色彩进行感受和表达;

③生动的语言,合理的逻辑;

印象主义绘画是世界绘画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与解放,它对绘画形式的探索和对绘画性的追求,使绘画变得更丰富、更自由,更具绘画特点,并由此引发了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的绘画形成。

2、回顾回答印象派艺术的基本特点。

1、学生欣赏印象主义主要画家的作品及特点。

2、了解印象主义其他画家及作品。

学生分析、比较、回答。

初中美术教案 篇8

初中人美版15册美术教案--墨与彩的韵味

(2011-09-1917:46:57)

墨与彩的韵味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验水墨画的韵味和审美情趣,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认识美术的文化性与历史继承性。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材料和水分的关系,调动学生主动性,放开手脚,大胆创意,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水墨画的韵味的理解和感受,并表现在自己的画上。课前准备

范画数张,生宣纸数张,毛笔,笔洗,画毯,中国画颜料等。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导入新课:1.学生体验:

(1)拿出生宣纸和毛笔,让学生谈一谈,宣纸和图画纸有什么不同?教师总结:宣纸和毛笔以及墨是中国画的工具。这也是中国画不同于其它画种的主要特征。

(2)让学生动手用墨和水在宣纸和图画纸上随意涂画,然后看看有什么不同?

(3)教师展示范画并提出问题:这些画是用什么材料画的?有什么特点?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这些作品是利用水和墨在宣纸上的冲化、融渗产生的浓淡变化,通过墨与彩的泼洒、点染、堆积形成墨、色、水相互辉映的效果。这种效果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水墨画的韵味。2.师生共讨:

(1)你知道国画的历史吗?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水墨画,顾名思义,就是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画出来的画。中国的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所以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使它不断发展。(2)你理解水墨画的韵味吗?

出示作品,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这种墨与色相互交融形成的神奇效果,令我们回味无穷,遐想翩翩。其特点在于似与不似之间,水、墨、色交融变化,颇耐人寻味,这就是中国画特有的审美标准之一“韵味”,有“韵”才美,无“韵”是不美的。(3)你知道这种韵味是怎样形成的吗?

教师示范: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用墨和彩点染,堆积、泼洒能形成相互辉映的效果。学生有了动手的欲望,急于想体验一下。教师因势利导。3.学生实践:

教师布置作业,自己动手创作一到两幅水墨作品,用笔要大胆,注意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分干湿的把握。学生作画,教师巡视,及时指导遇到的情况。4.作品评价:

提出评价标准:用笔大胆,水、墨、色相互辉映,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分的把握要恰到好处。画面要体现出变化莫测的韵味。(1)学生互评:(2)师生互评:

5.小结: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动手创作,使大家对水墨画的韵味有了很深的了解和体验,好多同学的作品都不错,希望大家课后去练习,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表现,看看效果怎样?教学点评(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强调学生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亲身体验水墨画的独特韵味,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做到因势利导、人尽其才。对水墨画的体验,使学生体会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起到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中国画笔墨情趣永丰中学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1)了解花鸟画的一些基本常识o(2)初步掌握花鸟的基本画法o(3)能临摹简单的花鸟画o2.隐性内容与目标

(1)对花鸟画的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内涵的理解o

(2)中国画的内涵美、意境美。绘画中人文精神的体现o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花鸟画特殊的表现物象的程式方法。

难点:对花鸟画的精神内涵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绘画材料。教学设计:

一版多色版画艺术组:程剑

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1)一版多色版画的含义(2)凸版区域一版多色版画

应会:凸版区域一版多色版画的制版与印刷方法。2.隐性内容与目标:

(1)在学习制版与印刷的过程中,使学生对全局与局部关系的概念有所了解。(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动手能力。

(3)学习怎样在对画面色彩的概括上从大处着眼,规划整理,对版画局部色彩处理上,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及解决的方法。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了解单色版画基本技法的基础上如何使用色彩完成版画创作。

难点:设立画面的色调(如对比调和),对作品色相设计、归纳、组合、整理、确定后,制版印刷。

教具:教师范画、吹塑纸板、水粉工具等。学具:吹塑纸板、水粉工具、圆珠笔等。教学活动过程:

《一版多色版画》教学反思

艺术组:程剑

《一版多色版画》这节课是在第14册中所学单色版画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上的再扩充。引导学生进一步对版画进行了解,并在印刷技巧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学习和提高,从而锻炼学生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中学学生在艺术课中乐于动手的特点,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先介绍一版多色版画的种类及相关知识,并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大师与学生的作品图片,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版画作品,感受不同技法带来的多种效果。让学生对其有初步的认识之后,教师利用吹塑纸的特殊肌理,通过讲解与演示版画制作的全过程(画稿——刻版——涂色——印刷),指导学生掌握“一版多色版画”的制作过程,并指出每个环节需要注意的地方。

初中美术教案 篇9

美术是一门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科。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更加细致和专业化的美术教学内容。美术教案人美版七年级上册是为了帮助初中生通过学习基本的美术原理和技巧,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创作能力。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这本教材的内容和教学安排。

第一章:线条的表现

第一章主要介绍线条在艺术中的表现方式。通过学习不同类型的线条,学生可以了解线条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对线条的运用有更深入的理解。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作品中的线条特点。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绘画实践,让他们在纸上练习绘制不同类型的线条。

第二章:形状的表现

第二章主要介绍形状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能力。通过学习不同形状的特点和运用技巧,学生可以培养对形状的敏感度,并在自己的创作中运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作品中的形状特点。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他们运用不同形状和颜色,创作自己的作品。

第三章:色彩的表现

第三章主要介绍色彩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能力。通过学习色彩的基本知识,学生可以了解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并能够在自己的创作中灵活运用色彩。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色彩搭配的作品,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作品中的色彩特点。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绘画实践,让他们尝试使用不同颜色的混合与搭配。

第四章:质地的表现

第四章主要介绍质地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能力。通过学习不同材料和技法的使用,学生可以了解如何在作品中表现出不同的质感和质地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材料和技法的作品,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作品中的质地特点。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他们尝试不同材料和技法的运用,创作出具有质感的作品。

通过这本教材的学习,学生们可以系统地了解美术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并能够在自己的创作中灵活运用。同时,这本教材还通过展示不同艺术家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引导他们探索和发现自己的艺术潜能。

总结起来,初中美术教案人美版七年级上册以线条、形状、色彩和质地为主线,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自己的美术能力。这本教材的教学内容详细具体且生动,可以帮助学生逐步了解并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为他们未来的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美术教案 篇10

(一)、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就是为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多欣赏优秀作品,多给学生感受美术作品的机会,在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中开展美术学习活动。《捏塑造型的乐趣(设计与生活)》选自江西美术出版社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本课突出介绍了泥塑的含义、类别、特点、制作方法等。还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寻民间泥塑和现代泥塑的了解,扩大他们的艺术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学情分析

1.本节内容除了让学生了解泥塑的基本概况以外,还更加让学生能贴近生活、学生能更好增进对雕塑的兴趣。

2.学生能在近似于玩的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自由创造的无穷乐趣,在愉快的玩耍中得到美的享受。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泥塑的特点和方法,并初步掌握泥板浮雕的制作方法。

2.通过对民间彩塑和现代泥塑作品的欣赏,增进学生对雕塑艺术的认识和兴趣。

3.通过不同艺术类别的比较,使学生拓宽艺术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能更好地对民间彩塑和现代泥塑作品的欣赏。

难点:使学生了解泥塑的特点和方法,并初步掌握泥板浮雕的制作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环节

(1).由图片导入新课。由泥塑图片《大阿福》引入。

(2).讲解新课(教师活动)

1.什么是泥塑?

2.我国五大雕塑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3.泥塑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应是怎样的?

4.欣赏并讲解民间彩塑《渔家女》、《三只骑羊猴》、《鲁迅像》等的制作过程.

5.欣赏并讲解现代泥塑《渔家女》、《三只骑羊猴》、《鲁迅像》等作品。

6.让学生自己学会动手制作泥塑?

7.选出学生中较优秀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一起欣赏。学生注意力集中。

(预设学生行为)

1.学生通过看书从课方中找出泥塑的含义、类别、特点、制作方法等。

2.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一起欣赏泥塑作品,说说作品美的妙处。

3.能学生区分民间泥塑和现代泥塑作品。

4.在欣赏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已归纳、概括、合作。

5.学生本人动手制作泥塑。

6.学生兴趣高

(设计意图)

1.通过对本课的理解更加能清楚地知道泥塑的含义、类别、特点、制作方法等。

2.欣赏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目标。

3.在欣赏民间彩塑的过程中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4.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更加增强对其它艺术的学习兴趣。

5.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已的看法

6.提高作品效率。

(3).小结,讲评

(六)、板书设计

1.泥塑的含义、分布、特点、制作方法。

2.我国五大传统雕塑:陶、木、石、铜、泥。

3.欣赏民间彩塑作品。

(七)、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学生展示自己的泥塑作品。

2.分组对这些作品进行点评:选出你认为最好的作品,说说理由。

3.请学生本人介绍自己在制作泥塑过程和感受。

4.针对学生的作品做一个等级评定并给学生提出好的建议。

(八)、教学反思

我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图片展示、现场示范等形式,让学生通过直观欣赏民间泥塑和现代泥塑作品及泥塑的制作过程,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一般性规律,进而提高作业效率。并且我对本课讲解较为详细,学生都能掌握泥塑的基本知识,也都能在欣赏民间泥塑和现代泥塑作品过程中做到认真并积极地参与讨论,学生学习了本节后能够用文字形式表达出自己对雕塑艺术的了解和感受。本课没有使用多媒体课件,但我精心准备了大量的图片和实物并进行现场演示,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

初中美术教案 篇11

一、教材分析

初中美术教案本单元傲雪梅花的学习内容是中国花鸟画表现技法,出于对笔墨表现中的点、线组织,以及人格精神寄托等方面的考虑,选择了傲雪梅花这一题材。按照国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设置的阶段目标,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梅花的表现技法,熟悉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有意识地运用中国画的表现语言来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教材选择了不同颜色的梅花图片和关山月先生的中国画作品,引导学生进入“活动一”的学习,学生通过讨论了解梅花的生长习性、造型特点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从认识中国传统绘画表现角度出发,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笔墨表现特点,体会笔墨的韵味,以比较分析的方法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活动一”以感受为主,可以安排练习,让学生通过尝试体验来学习使用国画工具,进一步感受中国画用笔用墨的特点。

中国传统绘画的教学中技法的学习很重要,因此教材引用关山月先生画梅的过程图片和勾花、点花的图示,讲解传统的绘画技法。选择梅花画法中笔墨运用、线条组织、枝干和花瓣画法的基本要领作为技能学习内容,提示在教学过程中应作为重点传授。借鉴与临摹是中国画学习的重要方法,教材活动二中安排学生参照范画的某个局部,学习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尝试画一幅梅花,明示了学习过程中借鉴与临摹方法的运用,以掌握规律,为己所用。

教材中学生作业注意了不同的表现方法的选择,以供学生参考。

在评价建议栏目中,从构思、用笔和水墨、色彩等方面为学生提供进行自我评价、检测学习效果的方法。资料库中有关画家、名词和诗词资料,扩展学生搜集资料的范围。

学习大空间一栏收集了齐白石的四幅作品,在学习梅花画法的基础上,将中国画里同样表现人格精神的荷、菊、兰、竹等题材介绍给学生,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方法去尝试表现不同的内容,拓展了学习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

*能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了解用线的表现方法,体会笔墨韵味。

*能整体把握画面的虚实关系,尝试水墨的表现技法。

*能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领会中国画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三、教学思路

本单元包含中国花鸟画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教材以欣赏、感受、体验为线索,提供了教学所需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篇首选择梅花图片可以用于课题导入。

在“活动一”的基础上设置尝试表现的学习活动,选用关山月先生画梅的步骤图和勾花、点花的图示,介绍中国画用笔用墨的技法处理作为知识传授的重点,教学过程中应详细讲解,并根据需要可以选择梅干、梅枝的画法图例,构图的处理也应结合图例分析。

课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笔墨纸砚等中国画工具,梅花题材的中国画作品以及书法作品。学生准备的宣纸应稍大些,便于笔墨表现。

整个教学过程以欣赏感受、笔墨尝试到创作表现为线索逐步展开,以欣赏感受自然界和艺术表现中的梅花为基础进行笔墨尝试,通过对传统笔墨的体验进一步理解艺术作品中所表达的意境,最后运用所学知识和绘画技能进行创作表现。

首先可以选用有关梅花的诗歌、散文、图片和中国画作品设置情境导入。以提问、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梅花耐寒的生长习性,感受梅花挺直坚硬、生机勃勃的造型,体会梅花顽强、倔强和向上挺拔的精神。“活动一”应着重了解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表现的寓意和象征精神,以及中国传统艺术以物寄情的艺术表现方式。了解艺术作品和自然的关系,感受主观情感和客观自然景物相互交融而成就的艺术境界。在教学中可启发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如描绘形态、色彩、情感的词汇,有关生物常识和历史故事等去形容、比喻、体会、理解自然界和艺术作品中的梅花给自己的感受。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思考,激发学生尝试创造表现的欲望。

使用以书法用线为主的造型手段是中国画的重要特点,中国画中的线抑扬顿挫,疏密穿插,结合墨色的变化具有深刻的审美意味。通过教师演示、讲解,介绍书画用笔、用墨的基本方法,结合作品欣赏和比较,分析中国画作品中书法用笔的力度与韵律。教师演示作画过程的直观教学,在本课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样,尝试、体会笔墨和宣纸产生的特殊效果,对学生认识了解中国画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设置笔墨表现的练习,可以表现精神、情态的词汇命题,尝试运用水墨材料、工具,进一步感受、理解中国画笔墨运用中表现的意味。布置学生搜集自己喜爱的梅花摄影作品和中国画作品,以及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中对梅花的描写,编辑成册或制作小报。通过类似的活动,加深对传统文化艺术中寓意、精神表现的理解和认识。

“活动二”以学生作业为主要内容。在教师的辅导下,借助梅花传统画法的学习,激励学生在大胆尝试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在这一过程中,作业的重点应该落实在对工具材料的尝试,水墨变化的体会和对书法意味的线以及穿插、组合、疏密关系的理解上。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照优秀国画作品和有关诗歌、散文,构思表现某种情趣主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想法,在表现技法方面进行提示,帮助学生完善创作构想,鼓励他们大胆创作。在学画梅花的基础上,结合兰、竹、菊、荷等传统题材的国画作品,以及有关诗词、散文,指导学生进行交谈和讨论等形式的活动,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艺术在表现崇高人生境界方面的优秀文化传统,并鼓励他们进行绘画尝试。

关于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可采用展示、自评和互评等形式,应注意学习方法的导向,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艺术个性,重视评价对学生产生的激励和鼓舞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自信。本单元是中国传统绘画课,对技法的掌握要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在分析作品、示范时应对用笔用墨重点讲解,学生自评互评过程中可以参考教材的评价建议。

四、教学选择

建议按照学习活动设置两课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例如第一课时可以通过梅花题材的国画局部临摹,感受用笔用墨技法,第二课时尝试画一幅梅花,可以扩展到其他表现人格精神题材的创作。

学习水墨表现技法,除按照传统绘画程式进行以外,还可以根据学生兴趣选择其他方法。如:根据命题进行点、线组合的水墨抽象表现;参照书法造型局部结构、笔法构成画面的水墨表现;体会音乐表现的情感,进行水墨表现等等。

为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艺术以物寄情的艺术表现方式,可以用表达不同情感的诗和画对应讲解,也可以组织学生搜集图片和文字或依据图片进行写作,编辑成册、制作贺卡等活动。

五、教学建议

1、关于教材处理的建议。

本单元选择的画家作品可供学生比较欣赏,但作为学生临摹的范画难度偏高,而借鉴、临摹是本课重要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选择范图时应考虑构图简洁,利于学生临摹的作品。梅干、梅枝的画法教材予以了提示,教师示范时要边画边讲解,也可以结合图示说明,用图示明确基本画法,例如梅干的画法有勾勒法、没骨法、勾皴结合法。

2、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建议。

本单元选择梅花为表现题材,考虑了梅花象征精神的因素,有意识说明国画托物言志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应有效利用诗文、音乐来渲染气氛,可以利用咏梅诗句设置悬念,导入课题;请学生朗诵咏梅佳句,感受梅花的个性;唱影视金曲,诠释梅花的象征意义;欣赏经典名曲,例如《梅花三弄》,感受音乐表现的意境。

3、关于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的建议。

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处理,例如以欣赏教学,梅花图片和国画作品的欣赏贯穿课的始终,使学生感受直接,印象深刻;运用讨论法促进学生间交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讨论,能提高讨论质量;运用演示法,及通过教师演示,使学生对作画步骤、表现技法有进一步认识。

4、教学媒材和教学手段择优使用的建议。

本课涉及大量的图片、作品欣赏,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有很大优势,也可以准备作品挂图,画梅步骤图,梅花、梅干、梅枝画法图示,咏梅的书法作品等。

“书画同源”,中国画强调一个“写”字,用笔、结构和布局,都与书法艺术紧密关联。通过练习书法可以提高对笔性的了解,可以准备书法作品的局部放大复印件,以供学生参考,体会用笔韵味。

5、关于学习指导方法和学习小窍门的建议。

技法学习可以用讲解、演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梅的结构、造型、笔墨、色彩、构图等基本知识讲解和技法演示,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借鉴与临摹也十分必要,通过临摹掌握画梅之道,先求其形似,才能得其神似。

学画梅,可以先练习勾梅,以求对梅花的造型结构有基本的、正确的认识,用勾线笔以中锋行笔来画,行笔速度不要太快,力求稳健。用淡墨勾梅花,要注意花瓣间大小宜均匀些,不要大小过分悬殊,花瓣勾好后用浓墨勾花心和花托。

初中美术教案 篇12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了解构成网页风格的基本元素及基本作用。了解网页的常见风格和创意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运用网页版面结构搭配的基本技巧,根据网页主题设计体现网页特点的主题图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尝试设计体现个性的网页图标及自己的个人网页。

教学重难点

了解网页绘制步骤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设计简单的网页。

教法

学法

引导、实践、讲解。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引入新课

展示网络中的网页或教师自己申请的网页,共学生参考。

二、复习归纳

网页的特点及制作的方法。

三、方法探究

1、学习网页的基本设计手法,直接进入到互动探究的教学情境。重点引导学生探讨不同设计手法的特点,简单讲述自己喜爱的理由,并注意不同设计手法之间相互的联系。

2、分析网页的表现手法可以从以下问题入手:

①把画面归纳为点、线、面的结构形式,分析它们在画面上所占的空间位置,揣摩作者运用这些元素使画面达到均衡的用意;

②规则排列和自由排列给人的不同感受;

③利用字体形状、大小、色彩的变化,在表意的同时还可以作为图形加以运用;

④处理好图形和字体的协调关系,使主题更加明确。

3、小结:在引导学生总结网页设计的基本构成特点时,更加关注网页文字、图标、动画、色彩等基本构成元素的搭配特点。

四、设计网页

1、作业要求:课本P36页学习活动二,收集班级成长资料,建立班级网页,展示个性风采。

2、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交流

学生谈自己看到的网页或其他自己心目中的网页等。

1、回顾交流。

欣赏,探索交流。

2、学生听讲,分析、交流;理解、体会。

3、学生总结,归纳。

学生按照作业要求尝试进行个性网页设计。

学生相互欣赏并评价。

初中美术教案 篇13

第4课标志设计(第1课时)

总课时第08课时

年月日

课题

第4课标志设计

共2课时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标志的学习,了解标志的作用、分类和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分析,学习不同类型的标志设计,让学生感受、体验标志的设计之美。认识标志的设计原则,了解一些基本的设计方法。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意思,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

难点

标志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在理解标志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一个特定功能个性化标志。

教法学法

欣赏探讨、讲解演示、尝试表现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自主预习

情景激趣:(出示一组标志图形)

1、同学们,你见过以下标志吗?能说出它们各代表了什么?

2、什么是标志呢?结论:标志是象征性的视觉语言。它的特征是直观生动,易于识别和记忆。

二、自信展示

标志主要分为特征性标志和公共标志两大类。

1、特征性标志:如国家、城市、企业、商品、团体、活动、机构等标志

2、公共标志:如交通、安全、场馆、质量等标志。

3、标志的表现形式:图形、文字、数字,或图、文、数字的组合。

三、自我提高

1、说明:标志设计原则与方法标志设计的主要原则。

用四个字概括“简、准、奇、美”。

归纳:一个好的标志必须是:形象简洁明了,易识易记;有视觉艺术的形式美感;形象独特,让人一看就能联想到该标志代表什么。

2、P22页的第7工作室标志设计创意欣赏与感悟。

3、P23页的以脸形为创意的标志设计特点分析。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学习活动一:尝试为自己的学校公共空间设计一个特定功能的个性化公共标志。

五、课堂总结

1、欣赏老师出示的标志图形。

2、欣赏P20—21的北京奥运标志等。

3、思考交流:什么是标志?学生小组展示交流以上各个问题:

1标志的分类和表现形式是怎样的?

2、各类标志的设计有什么特点?图形、文字的象征意义?请举例说明。

1、归纳总结:P22页的标志设计原则与方法。

2、标志设计创意欣赏与感悟。

3、分析、交流。

学生尝试练习。

教学反思

初中美术教案 篇14

依据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以形写神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以及“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活动建议,教材以形写神围绕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通过欣赏作品、学习技法和尝试水墨人物画表现几个方面设置教学活动,旨在使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中国画表现技法的同时领略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

针对作品中人物的神情姿态的表现和水墨技法的运用,为教学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引发学生对传统绘画的关注和思考,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感受和理解人物画作品的表现方法和特点。

在人物画作品的欣赏感受中,对人物画的立意、造型和笔墨表现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关的提示,为尝试表现的教学活动提供指导。尝试表现从临摹开始,教材为学习提出了技法和情感两个方面的要求。临摹学习适合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水平,避免了空洞的技法理论学习。围绕人物画的主题表现展开,通过作品提示,从提取素材、表现典型、环境渲染以及人物性格、内心世界的刻画等方面阐述了创作表现方法。“活动二”的学习任务是:以成语故事、神话故事或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为素材尝试表现,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知识的途径。

“资料库”:介绍传统绘画理论和有关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传统人物画的历史渊源。

“学习大空间”:介绍工笔画知识,引发学生产生进一步完整地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

通过学习,学生对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有一定的了解,能够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表现简单的人物,并通过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表现意境,传达思想感情。

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感受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

学习运用水墨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尝试表现简单的人物,并通过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表现意境,传达思想感情。

叶浅予的作品《藏族舞蹈》运用纯熟的线条,勾画出灵动的舞蹈动作。中国画表现人物要求一气呵成,所以对人物造型的准确、深刻理解便成为水墨人物画的基础。使学生理解造型基础的重要性,懂得“胸有成竹”在中国画表现中的意义。

韩羽的作品《戏剧人物》运用泼墨技法,表现了舞台上的张飞刚毅、憨直的艺术形象,造型夸张,气势非凡。墨色浓厚苍润,用笔洒脱飞扬。墨色的变化是中国画的重要特点,注意引导学生在尝试学习中仔细观察水墨在宣纸上的变化,感受和体会墨色的不同层次。

分析梁楷的作品《太白行吟图》,了解写意画的特点,感受线条的轻重、疾涩、虚实、强弱以及流畅的运笔,转折顿挫;墨色随着线的流动产生浓淡干湿的变化呈现出的丰富效果;微睁双目、喃喃吟颂的面部表情,以及简约造型中空白的处理,体会诗人沉浸在无际的冥想之中的心境。

“活动一”设置了读画、临画的学习任务,并为此选择了其他人物画作品。这一部分的学习材料以有趣的人物造型、简洁的笔墨方法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参考。让学生通过读画细心品味人物画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人物造型方法和笔墨运用特点,通过临摹学习体会人物造型和用笔用墨的方法。

“活动二”围绕一定主题的人物画创作而设置。教材选用了《学步》和《相马图》两幅作品作为范式,从人物刻画、环境渲染和道具安排等方面做出提示,也可以作为临摹范本使用。

教学准备以演示和作业用的国画工具以及欣赏图片或多媒体课件为主。多媒体课件应考虑提供放大的作品局部画面;演示和作业用的工具应保持一致,以便学生模仿。作业用纸的尺寸应适合在课桌上使用,可以考虑选用浸染程度不大的皮纸。课堂组织形式仍旧以单独作业为主。教学过程中注意习惯的培养,对工具的摆放、使用以及卫生事项做出具体要求,如注意笔洗的摆放;用手指捏挤去除毛笔多余的水分,不要随便乱甩等等。

根据教材活动设置,安排两个课时教学。第一课时通过欣赏活动和临摹尝试,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学习用水墨表现简单的人物。第二课时运用水墨的基本技法,尝试表现人物,并通过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表现意境,传达思想感情。

欣赏导入,围绕教材提供的图片提出问题,从整体感受线条的表现特点、水墨效果、构图安排和细节刻画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逐步深入地探究人物神态的表现、情感的抒发和作品所表达的意境。

尝试即兴水墨表现:在宣纸上画人物,在同学的作品中进行比较,谈一谈表现的目的;试一试将作品与题材、性格对号,进一步体会笔墨与情感的联系。

在欣赏和分析作品的活动中,始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以他们的角度判断答案的合理性,并给予积极的评价。穿插笔墨的练习,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临摹,切身体验用水墨画人物的过程,并让学生交谈感受。欣赏、分析《太白行吟图》,对比其他作品,分析人物动态塑造、身份举止的表现以及关联绘画主题表现的其他问题,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归纳要点,对教学做出评价,结束这一课时的教学。

第二课时进行人物画创作,以成语故事、神话故事或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为素材,参考课本列举的不同形式的人物画作品,尝试水墨人物画的表现。首先复习上节课归纳的要点,让个别学生简短讲解自己的创作意图,了解学生的创作思路并给予必要的指导,由此启发更多的同学。通过对课本中的若干范图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画的创作过程。启迪他们在平凡而广泛的选材中开掘深意,围绕主题刻画人物。注意利用人物的衣着打扮,呈现事件中必不可少的环境、道具,省去多余的罗列。在创作过程中,随时展示学生作品并予评价和辅导。

评价的范围可以是理解水平和绘画技能等多方面的,这样做能够鼓励和肯定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获得。采用自评和互评的评价方法,通过各方面的比较,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理解中国画人物的神态和意境、运用水墨工具进行人物画表现等方面对学习做出评价。

熟练地掌握水墨技法非一日之功,也不是本单元的直接目标,作业不需强求形似,重在通过尝试体会感受,评价指标在这方面应该有所侧重。

尝试和体验是了解传统技法的最好方法。传统人物画的学习同样讲究程式技法,人物造型、线描技法以及笔墨运用缺一不可,如果一一道来,既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也不可能为广大学生接受。临摹乃是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历代继承发扬国画传统的重要途径。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同时要适度把握评价标准,重在对传统绘画的认识了解。

临摹的方法有多种,如局部临摹;摹写铅笔稿,再用水墨勾画;模仿笔墨画法等等,可以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中国画人物的神态是通过各个方面表现的,包括人物动态、构图、笔墨以及细节的处理、环境、道具的烘托与陪衬。教材选择的图片都各有侧重,教学中可以分门别类加以使用。

欣赏内容贯穿于始终,教材关于作品的描述可以视为提示,具有导向的作用,可以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挥。

技法的学习以临摹为主,即使是表现主题的习作,也可以借助临摹完成,除教材提供的作品外,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

感受人物内心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藏族舞蹈》通过动态造型表现热烈的情绪,用藏族舞蹈的影片资料可以烘托气氛;《戏剧人物》用阔笔泼墨的手法,表现张飞的憨直鲁莽,用戏剧影片资料可以帮助学生转换这一感受;可以结合诗词帮助学生感受李白吟诗的神态等等。

画面效果的感受结合表现方法分析,也是帮助学生进入情境的重要途径。启发学生描述自己的感受,有助于体会作品表现的意境,理解作品传达的情感。

欣赏的内容应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讲解抽象的笔墨形式时,尽可能地采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如:用什么样的笔墨方法表现张飞、李逵、钟馗等个性张扬的人物;用什么样的笔墨方法表现仕女、杨柳等等。通过不同的例证,让学生贴切地理解笔墨运用和情感表现的关系。

笔墨练习重在体验和感受,如:中锋运笔和侧锋运笔所产生的效果;流畅的线条和疾涩的线条所表达的不同感受;墨色的浓、淡、干、湿在纸面上产生的层次等等,通过经验的积累加深对中国画的理解。

人物画创作首先要理解所画的人物,在选择创作题材的同时,自然考虑到表现方法。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各种想法,避免公式化的表现。

教师的直接演示是其他媒体无法替代的,在技法学习环节中至关重要。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水平,可以选择不同的演示内容。如不同的运笔产生的效果,水墨在宣纸上的变化等完全可以做到。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影响的演示,在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为激发学生兴趣,可以考虑采用小组分工画成语故事组画的活动形式。

教学中的细节往往对学生产生永久的影响,诸如执笔运笔的方法、毛笔中不同浓淡水墨的分配、宣纸特性的把握等等,都是演示和辅导时需要注意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某一细节有所感悟,也是很好的收获。

细心揣摩作品中的人物,我们会发现,中国画为了表现主题,往往对人物神态进行夸张,如果能在一幅作品中抓住被夸张的关键所在,即能够较容易地领悟画家的表现意图和观察方法,同时,我们会发现其他人物画中也有类似手段。

梁楷南宋画家。生卒年不详。原籍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为人豪宕不羁,嗜酒自乐,曾把皇帝赐给的金带挂于院内,不受而去。由于他豪放的个性和作风,故有“梁风(疯)子”的别号。梁楷善画人物、山水、佛道、鬼神、花鸟,绘画风格多样而有变化。他的绘画对后来元明清的文人画,甚至日本室町时代的绘画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

李可染(1907~1989)中国现代画家,以山水画著称。他的写意人物画下笔疾速,动态微妙,形象夸张但不丑化,朴质却不古拙,富于诙谐、机智特色和生活情趣。

关良(1900~1986)中国现代画家、艺术教育家。擅长中国画、油画。他以中国水墨画表现中国戏剧人物,创水墨戏剧人物画,以新颖别致的笔墨,独步画坛。

叶浅予中国现代漫画家、中国画家。叶浅予的中国画?熏主要靠自学?熏曾一度从师张大千。画风工细,有装饰味,作品富有时代精神。

韩羽中国现代漫画家、中国画家,动画片《三个和尚》的主要作者。

卢沉(1935—)中国现代画家,主张融合中西之长,在现代艺术思维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造,走水墨画现代化之路。作品或取自历史题材,或将日常生活所见、所思,赋之于画,画风多变,时有新意。

周思聪(1939—1996)中国现代画家。中国女性画家中德艺双馨的出色代表,作品在平凡的人物中开掘更深沉的精神内涵。

初中美术教案 篇15

导语:

彩铅是美术创作中常用的绘画材料之一,它色彩丰富多样,易于操作,适合初中生进行美术创作。本教案旨在通过20课时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彩铅的基本绘画技巧,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与审美素养。

第一课时:彩铅的种类及用法(50分钟)

本节课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彩铅,如普通彩铅、水溶性彩铅等,向学生介绍其特点和用法。教师向学生演示如何正确握笔、上色等基本技巧。

第二课时:色彩搭配技巧(50分钟)

学生学习彩铅中色彩的基本概念,如主色、辅色、冷暖色等,通过练习画色彩搭配的例题,培养他们的色彩感觉和创造力。

第三课时:光影表现技巧(50分钟)

学生了解光影在绘画中的重要性,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练习运用彩铅表现不同的光影效果,如明暗对比、明暗过渡等。

第四课时:静物绘画(50分钟)

学生进行简单的静物绘画实践,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教师介绍如何捕捉物体的形状、质感等细节,并讲解绘画要注意的比例和透视关系。

第五课时:风景绘画(50分钟)

学生学习使用彩铅绘制风景画的基本方法,如天空、山水、植物等。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风景,了解构图、配色等基本原则。

第六至第十五课时:主题创作(每课50分钟)

在这些课时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指定主题进行创作。教师通过提供参考图片、教授特定技法等方式,帮助学生完成个人创作,并进行一对一指导和点评。

第十六课时:作品展示与评选(50分钟)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进行评选。教师鼓励学生分享创作心得和感受,同时提供专业的评价和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创作水平。

第十七至第二十课时:选修课程(每课50分钟)

在这些课时中,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彩铅技法或题材进行进一步学习和创作。教师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如人物画、动物画、细节表现等,满足学生不同的创作需求。

总结:

通过20课时的彩铅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和彩铅的使用方法,还培养了自己的创作能力和审美素养。这些课时的内容既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又兼顾了学生的个性化创作。希望通过这个教案的实施,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培养更多优秀的初中美术创作人才。

大班美术教案(实用12篇)


老师提前规划好每节课教学课件是少不了的,每个老师都需要将教案课件设计得更加完善。教案是落实学校教育方针的有效工具。趣祝福不遗余力地制作出了这份让您满意的“大班美术教案”,请多留意我们网站发布的最新信息以及时调整公司方针!

大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倒影画的基础上学习表现垂直对称的倒影,进一步感受对称。

2、巩固运用点彩的方法表现模糊的倒影。

3、通过活动感受倒影画对称、均衡与和谐美。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幼儿学习过儿歌插秧、家长已带领孩子观察过小河、池塘中的倒影。(这个前期经验为之后的绘画有了一个推进作用)

2、物质准备

倒影画、投影仪、PPT和小镜子若干、人手一份绘画材料

活动过程:

一、欣赏倒影画的基础上学习表现垂直对称的倒影,进一步感受对称。

1、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在哪些地方看见过倒影。

(这个环节老师用回忆的方式和幼儿一起回忆一些倒影的知识,加深和进一步对倒影的认识)。

2、教师出示倒影画,请幼儿观察。

3、教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水中的倒影和岸上的图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绘画之前都要以观察为主,在视频仪下,让幼儿清楚的对比出原画和倒影画的不同,在观察后对倒影的认识更加清晰,为之后的绘画做一个推进作用)

4、幼儿观察后回答:水中的倒影。颜色一样、图案一样、能重合,我们说他们是对称的图案。(观察后教师总结,什么是倒影,原来就是水中的倒影,看着和原图一样,能重合的,这样总结过后,使孩子对这概念很清晰)

5、我们小朋友都画过对称的图,可是倒影它和我们平时画的不一样,他是倒过来画的?你觉得应该怎么画。

(这是一个主要的环节,让幼儿讨论一下到底该怎么绘画比较合适呢?好在孩子在之前画过对称,有一些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可在对称上有进一步的深入,在多人探讨中孩子们可能会有新的方法,所以请幼儿讨论然后总结,这样效果比较好,同时也体现孩子和老师之间的平等和提高了师幼互动)。

6、出示一幅只有岸上图案的图,请几个幼儿尝试着来画一画。(幼儿师范这个环节是很有必要的,光光老师说,然而没有实质性的操作,幼儿可能也不是很明白)。

7、分散幼儿,尝试运用自己的方法表现对称。

8、集中幼儿介绍自己的绘画倒影的方法:

(1)我是直接倒着画的`。

(2)把纸转过来画就行了。

(3)我是对折描着画的。

(先让幼儿自由的讨论后,教师给幼儿几幅示范图让孩子画一画,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到合适的方法让他画一画,把自己在画的过程中找到的正确的方法让他来介绍一下,然后用正确的方法在之后画的时候能有数,运用这样的方法能从孩子中来,让幼儿在掌握的时候更加准确、印象深刻)

9、教师肯定幼儿多种绘画方法。

(在绘画的时候只要方法是合理的,就可以是多种方法的,不一定唯一的一种画法,只要是切实可行的就行)

二、引导幼儿巩固运用点彩的方法表现模糊的倒影。

1、在画倒影的时候看看老师还用了什么方法?(点彩)

2、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

3、因为水中的倒影比较模糊,等会你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画。

(倒影的效果毕竟是和原图不一样的,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说说怎样的表现才能让画出来的图像倒影呢?就可以让幼儿用点彩的方法来更好的表现)

三、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交代要求:

(1)画的时候要注意看清图案的位置,遇到不会画可以试试小镜子观察画面。(用小镜子比一比能够知道大概在哪个地方绘画)

(2)岸上的景色尽量丰富些,不要雷同,尽量和同伴不一样。

(在添加辅助画的时候尽量发散幼儿的思维,让幼儿添画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美景,然而显得与众不同,在之后的评讲中也能互相学习)。

2、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大胆表现绘画,岸上的景色和色彩可以丰富些。

帮助能力一般的幼儿完成作品,图案可以简单一些。

(在幼儿绘画的时候教师竟可能指导一些能力差一点的孩子给于他们及时地帮助,能力强的孩子也能帮助能力差的孩子,在绘画时,教师给于及时地指导)

四、评价活动。

1、展示作品,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同伴作品。

2、教师对幼儿作品进行评讲,重点在倒影的表现上予以讲解,对于创作上有创新的孩子予以表扬。

(这是一个互评和欣赏的过程,在欣赏的时候,幼儿能发现自己绘画时存在的优点和缺点,能有一个及时地调整,最后将一副作品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时,会有一种喜悦感)

大班美术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欣赏、感受水墨画中的中锋所画线条的圆厚有力,侧锋所画线条的锐利多变,并欣赏用中锋、侧锋所表现的强健有力的形象和奔跑如飞的形象。

2、通过自己的联想,感受画面构图意境的深远。

3、学习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自己对奔马的感受。

4、激发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奔马”。

2、“赛马”的录音带、录音机。

3、幼儿认识马、了解水墨画。

三、活动过程:

导入活动。

教师放录音:小朋友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幼儿讨论、回答,教师小结:这是马奔跑是的马蹄声。

师:小朋友,你们以前看到过马吗?有没有看到过马奔跑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引导幼儿欣赏、感受马的强健用力的形象和奔跑如飞的形态。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奔马”:画面上的马在干什么?它看上去像在干什么?

幼儿讨论、回答,教师小结:画面上一共有5匹马,它们正向我们飞奔而来,

这些马看上去......

引导幼儿欣赏画家用中锋、侧锋所表现的奔马造型美。

师:小朋友看看这幅画是用什么工具画的,笔锋看上去有什么区别?

幼儿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引导幼儿欣赏“奔马”的构图美。

大家能在哪几个地方看出马在什么地方?

幼儿议论、回答,教师小结:

简要介绍画家。

师:这幅画的作者是徐悲鸿(出示徐悲鸿的字画像):这位老爷爷画过许多画,我们要向徐爷爷学习,画出美丽的画。

大班美术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利用各种废旧瓶盖以及辅助材料,进行粘贴组合,使其成为各种不同的造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在做做玩玩的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动手、动脑习惯,体验成功的喜悦。

3、根据幼儿自己的能力差异,自由选择。

教学准备:各类塑料瓶盖、橡皮泥、泥工板、卡纸、油画棒、剪刀、彩色、透明胶、双面贴。

教学过程:

一、引起兴趣。

出示各种废旧物制作的玩具图片,供幼儿欣赏,以拓展幼儿的思维。

1、提问:师:瞧!这些是什么?他们使用什么做成的?怎么做的?幼儿回答。

2、提问:老师今天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瓶盖,我们要用瓶盖来制作各种东西,请大家自由交谈,相互讨论,看看能用瓶盖搭出什么东西。

幼儿相互交流的过程,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幼儿回答,自己想创作的物品,并简单介绍想用什么方法创作。

二、幼儿操作过程

1、教师介绍操作材料:今天我们分了三组,看看你们谁能利用瓶盖在纸上创作出一幅漂亮的图画;另一组看看谁能利用瓶盖和橡皮泥创作出画,还有一组请大家动动脑筋,看看能用瓶盖做出有趣的玩具。

2、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区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提醒幼儿可以发挥想象,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形象,注意粘得要牢固一些。

4、在巡视过程中,对于想象力丰富、制作细致有耐心的幼儿给予肯定。

三、作品展示

在展示台上展出幼儿的作品,大家一起欣赏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活动反思:本课的学习内容是让幼儿用熟悉的瓶盖制作出漂亮的作品,对他们来说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极大地调动孩子们参与的主动性。课上我利用电脑图片欣赏导入,被人们废弃的东西也有美的地方,扔掉了很可惜,在美术上就把它利用好,出示用废旧材料制作的作品让幼儿欣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不足之处:尽管在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但是还是出现了一些失误。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还是不够到位,应该让幼儿做之前说一说想做什么,怎样做,去开拓幼儿的思路,应鼓励幼儿大胆去创新。课堂上语言不够精炼。在介绍制作材料的时候,教师也没有交代清楚,以至橡皮泥的一组幼儿,创作的不够理想。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细心考虑和完善修改,才能很好地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大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了解水仙花外形的基础上学习用水墨画形式绘画水仙花。

2.初步掌握勾线填色的方法来表现水仙花的形态。

3.激发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

活动重点:

掌握勾线填色的方法来表现水仙花的形态。

活动难点:

用毛笔作画时线条大胆流畅,能初步运用留白方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水仙花的基本部位特征。

2.宣纸、毛笔、墨、颜料、水桶、抹布若干。

3.ppt课件、示范画。

活动过程:

一、回忆导入

师:(出示水仙花图片)小朋友,我们都认识过水仙花,那你能说说水仙花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吗?它们分别是长什么样子的呢?(请个别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水仙花有圆圆的球茎,弯弯长长的根,绿绿长长的叶子,还有白白的六瓣花。

二、学习勾画水仙花的外形

1、介绍作画材料

师:今天,我们就来画画水仙花。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材料。(毛笔、墨汁、颜料、宣纸和毛巾)

小结:今天我们就要用水墨画的方式画水仙花。

2.出示范例,讨论绘画方法

(1)师:你看我们应该先画什么呢?(引导幼儿按照生长规律进行绘画:先画球茎)

(2)师:水仙花球茎像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像大蒜头一瓣瓣)

教师示范画出水仙花球茎。(边画边说出蘸墨及握笔注意点)

(3)师:球茎上慢慢长出什么?(细细长长的根和绿绿长长的叶子)我先请一位小朋友来画画水仙花的根和叶子(幼儿尝试)

(4)老师也想来画画的,看好老师和他画的方法一样吗?(教师示范)现在我们一起来把剩下的叶子画一下吧,我们要把毛笔竖起来轻轻的画哦。

提醒:你们要记住了哦,画叶子的时候要用一笔完成,这样才可以把水仙花变得更加漂亮。

(5)师:最后再画上水仙花的花朵,水仙花的花朵是什么样的呀?(水仙花由圆圆的花心和6片花瓣组成的)

教师小结:我们按照水仙花的生长方式从球茎、根、叶子和花朵,现在我们把画好的水仙花装到花盆里吧。(教师添画花盆)

大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图书内容,能大胆地讲述自己的理解。

2、仔细观察画面,尝试用较完整地语言讲述画面内容。

3、对上小学充满向往,有做一名合格小学生的愿望。

4、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5、参与阅读与仔细观察画面

活动难点

较完整地讲述

活动准备

1、经验:幼儿参观过小学,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过小学的生活。

2、物质:绘本PPT、幼儿人手一本绘本。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师:"我今天带来一位新朋友,大卫刚上小学一年级,上学的第一天,发生了很多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卫发生了哪些事?"

2、集体观看PPT,理解画面内容。

(1)图一:师:"这是什么时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大卫在干什么?(举手发言)为什么上课回答问题要举手发言呢?

小结:谁能用完整的话说说图片内容。

(2)图二:师:这是什么时间呢?大卫在干什么?(注意听讲)为什么上课不可以这么做?我们可以怎样提醒大卫呢?

小结:请用完整的话说说。

(3)图三:师:"这是在什么地方?大卫在做什么?老师会怎么说?(注意语气)小结:完整讲述。

3、幼儿自主阅读,进一步理解文本内容。

师:"大卫还发生了许多事,你们自己打开书看一看,还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幼儿一页一页翻书,仔细观察画面内容,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师幼共同讨论交流。

(1)师幼共同观察,集体交流。

师:"大卫在学校里还发生了哪些事情?你能用完整的话讲给我们听吗?"

(2)感受受到表扬和接纳的快乐。

你的眼里大卫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为什么?

在老师的.眼里大卫是什么样的孩子呢?老师和同学们都喜欢大卫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5、完整欣赏图书。鼓励幼儿边翻阅边轻声讲述。

6、猜测推想,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

师:"第二天,大卫上学会怎么做呢?"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设计的目的是让幼儿对射门活动有所认识。在活动中,幼儿常常要多次才能将球射入门中,而不是一次就能射进。经过多次的练习后,幼儿能够一脚踢,虽然命中率不够高,但踢球射门的热情非常的高。但还是存在不足之处,本次活动主要以技能训练为重,在游戏化方面体现的还不够,在以后的活动设计中应多增加游戏的成分。

大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比较,在操作活动中认识球体的主要特征。

2. 在活动中让幼儿自己说出、找出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3. 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4.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 布置自选商场场景。(如:皮球、乒乓球、苹果等)

2. 人手一套小筐。

3. 泥土、橡皮泥。

活动过程

师:今天,我们到自选商场去选商品,你们高不高兴?在选商品的时候有一个要求,请你们把凡是可以滚动的东西都放到自己的小筐里面。

1. 找出能滚动的物体。 师:现在我来看看,你们选了些什么商品,这些所有会滚动的东西又有什么不同呢?小朋友去试一试、滚一滚、想一想。

2. 请幼儿在玩中观察、比较这些能滚动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3. 请幼儿上前玩一玩、讲一讲,并指出哪些能向不同方向滚动。

1. 观察比较,认识球体。 师:(出示皮球与纸片)请幼儿试着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2. 教师小结:皮球、乒乓球都是球体。

1. 请幼儿在周围找出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师:小朋友已经知道了什么叫球体,现在就请你到边上去把与球体相似的东西找出来。

2. 让幼儿说出日常筇一活中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师:电话铃响,教师接(经理需要球体的商品),小朋友愿意加工球体的产品吗?在加工之前 先要知道怎样的做球体,(教师边说边示范)先把和好的泥土或橡皮泥搓圆,做好后还可以试着滚一滚,是不是能朝任何方向滚动,小朋友会做了吗?

大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观察各种形态的人物,学习不同人物姿态的画法。

2.能选择鲜艳的色彩合理涂色。

3.让幼儿体验绘画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观察各种形态的人物,学习不同人物的画法。

活动难点:能选择鲜艳的色彩合理的涂色。

1.知识经验准备:了解《孙悟空》的各种形态。

2.物质材料及空间准备:图片,油画棒,美术纸,勾线笔。

活动过程:一、谜语导入

1、谜语《孙悟空》导入

身穿虎皮裙,手拿金箍棒,火眼金睛辩善恶,妖魔鬼怪消灭光。

2、幼儿学学孙悟空的不同姿态,引起幼儿兴趣。

二、出示孙悟空图片,了解孙悟空的外形特征。

1、提问:(1)孙悟空的头是什么样子的?(2)眼睛是什么样子的?(3)耳朵是什

么样子的?(4)身体是什么样子的?(5)四肢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各种图片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姿态的孙悟空。

(2)这些孙悟空在做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孙悟空的各种姿态。(头,脸,手部动作)

(3)讲解画孙悟空的方法,表现各种孙悟空的动态。

三、交代要求,幼儿作画。

1、幼儿学画孙悟空,启发幼儿画出各种动态的孙悟空。

2、提醒幼儿涂色时要顺着一个方向轮廓内来回地涂色,保持画面整洁。

四、欣赏作品。

幼儿评选出自己“最喜爱的孙悟空”。

活动延伸:1、了解孙悟空的一些其他画作。

2、可以在教室的区域里放置孙悟空图片,让幼儿大胆尝试练习作画。

大班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公园的各种桥,引导幼儿尝试用简单的线条体表现桥的基本形态。

2、引导幼儿合理布局画面,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重点】画出自己喜欢的公园,感受优美环境带来的愉悦。

【活动难点】画出桥的外型。

【活动准备】

带有桥的公园图片、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盒、调色盘、洗笔小桶、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以“逛公园”为情节,引起幼儿兴趣。

1、“小朋友你们去过公园吗?你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鼓励幼儿说说公园什么地方很美丽。

2、今天老师也要带你们去逛公园。

二、通过欣赏,了解桥的一些基本形态和特征,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1、你觉得这些公园美吗?哪里很美?

引导幼儿观察每幅图片上的桥,公园的色彩。

教师小结:每幅图片上都有桥和树,些桥有的再树的前面,挡住了树,有的在树的后面,被树挡掉了。

2、今天老师请小朋友们也来画一画好吗?

你想画一个什么样的公园?幼儿展开想象

三、学习用线条表现桥的基本作画步骤。

1、弧线画出桥身和桥洞。

2、短竖线画桥栏杆。

3、长横线和短竖线画桥身花纹。

4、先画近近处再画远处。

四、幼儿作画。

1、画出你看到的美丽的公园。

2、设计你想象中的公园。

3、跟旁边的小朋友画得不一样。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遵守作画常规要求,并帮助幼儿丰富画面。

五、作品评价。

把幼儿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大班美术教案 篇9

大班美术活动:扎染

一、活动目标

1、继续了解民族工艺——扎染,在初步尝试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扎染制作活动。

2、体验制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第一次制作的幼儿作品展示

2、各种形状的布、橡皮筋

3、红、黄、蓝、绿四色颜料盆,清水桶,抹布

4、剪刀,展示板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第一次制作的作品展示

1、谁的作品扎染成功了,为什么?(扎紧了)

2、谁的作品没有扎染成功,为什么?(没扎紧)

3、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让橡皮筋扎的紧一点?(可以多绕几根)

(二)欣赏老师的第二次制作

1、为什么会一朵花上出现几圈花纹?(扎了几圈橡皮筋)幼儿思考讨论自己得出结论

2、为什么会出现几朵花?(扎几次橡皮筋)幼儿思考讨论自己得出结论

(三)老师提示:1、如果染完颜色后,橡皮筋拆不开可尝试用剪刀

2、制作完成后,用清水洗手,并擦干。

(四)幼儿尝试扎染制作活动过程

(五)作品展示

幼儿说说最喜欢的作品,为什么?

大班美术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知道表情的含义,尝试表现滑稽的表情。

2、有尝试独立设计并拼摆面具图样的愿望,体验并欣赏自己活动的表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谁的面具最有趣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介绍操作材料及活动规则。

(1)出示面具,引起幼儿兴趣。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新朋友,你们想不想看看他们是谁啊?

你们觉得他们长的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滑稽、有趣等词。

那你们想不想和滑稽的面具娃娃做朋友,想不想自己来做一个滑稽的面具娃娃?

(2)出示面具配件。教师:老师这里有很多小东西,我们来一起做一个面具娃娃好吗?

(3)逐一出示各种配件,与幼儿讨论各自的用途,可以摆放在什么部位?例如:你看,这像什么,可以放在哪里?与幼儿一同完成一副面具。

(4)改变配件。让幼儿体验只要改变一种配件就可以变换出不同的表情。

(5)请个别幼儿表演面具上的表情。

你们觉得这几个面具娃娃有趣吗?那谁能把这个有趣的表情表演出来?

2、幼儿拼摆各种面具。

(1)请幼儿自己操作。

(2)教师鼓励幼儿独立设计、拼摆出各种各样的滑稽人。对有困难的孩子可适当提供面具范例让他们模仿拼摆。

(3)幼儿拼摆后,可让他们邀请同伴欣赏自己摆出的滑稽人。

3、集体展示面具。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滑稽面具,说说他在干什么?并模仿他的表情。

大班美术教案 篇11

设计思路:

孩子们对秋天的虫子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带有颜色的瓢虫,色彩作为一种主要的视觉语言,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孩子平时的绘画中发现,幼儿涂色不均匀,力度不够,而且同种色深浅对比涂色的经验缺乏,因此开展了本次活动《七星瓢虫》。力图提高与丰富这方面的技能与经验。提高孩子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瓢虫特征,体验秋天之美。

2、区分同种深浅,尝试对比配色。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范例,绘画纸。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

这是什么虫?数数它身上有几个小圆点?几个大,几个小?长在哪儿?

小瓢虫身上有几种颜色?什么地方是黑色,什么地方是红色?

二、分辨深浅色

1、瓢虫生活在哪儿? 怎样让叶子和瓢虫的颜色丰富点呢?

2、引导幼儿找出颜色深浅的蜡笔(红色和绿色蜡笔)。

三、幼儿创作

1、 瓢虫的造型幼儿能否表现出黑点数量、腿的方向以及对称。

2、 能否注意画面的深浅配合。

四、引导评价

哪些地方深浅配合比较好?

活动延伸

瓢虫是不是都是益虫?

活动建议:

能够启发幼儿想象创作:在背景添画上,不要注重强调深浅配合,而更应该引发幼儿想象瓢虫生活的环境,添画些叶子和草地等等,这样作品更丰富,更美观。

活动反思:

在美术活动中,评价也很重要,我尽可能提供给每个幼儿表现与表达的机会,允许他们之间存在不同之处,这对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鼓励每一个孩子积极参与活动。不管美术活动结果怎样,只要幼儿能认真对待并付出努力,那么他们的作品就应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认可,这样有助于每个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活动无论是欣赏讨论或者是示范讲解,都凸现了瓢虫特征,什么地方是红色,什么地方是黑色,以及有几个大小的圆点等。因此从作品中看,幼儿想象力丰富效果不错。

大班美术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学习喷画的技能,体验喷画方法再现物体形象的乐趣。

2、养成干净整洁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利用光线做影子游戏。

2、1—4种调好的颜料;每人2只吸管或1把牙刷、一块纱布;擦手布。

活动过程:

a) 出示喷画范例:小象的影子,引起幼儿的学画兴趣。

老师:画上是什么动物?画的前面没有光也没有小象,小象的影子怎么会到纸上呢?

b)学习喷画的方法。

i.先将图画纸铺平,再把自己喜欢的物形卡片放在纸上,然后用吹管蘸色在站上吹(或用刷子蘸色在纱窗上来回刷),将颜色喷在纸上,这样有物形卡片的地方,因为喷不到颜色而不变色,喷完后过一会将物形卡片轻轻拿掉,就留下了物形的影子。

ii.为了使画面更漂亮,可以喷2或3种颜色:喷完一种颜色后,必须等晾干才能喷另一种颜色。

c)提出要求,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d)请幼儿欣赏作品,说一说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引导幼儿从图案排列美观、色彩搭配好、喷色均匀等方面进行欣赏评价)。

美工活动“牙齿切碎机”活动后感

本周进行了美工活动“牙齿切碎机”,整个活动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思维活跃。当我向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大嘴怪”时,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纷纷议论“大嘴怪”怎么吃东西。活动开始我引导孩子们对牙齿模型进行认真地观察、并互相讨论,让孩子们知道前面的牙齿是门牙,门牙旁边的是犬牙,犬牙旁边的是磨牙,并说出它们各自的分工及合作过程。接下来我先请大家讨论怎样制作牙齿切碎机,在亲手制作“大嘴怪”时,孩子们显得更为积极主动,他们根据牙齿的各部分关系用铅笔在纸上画好一排牙齿,然后根据画好的牙齿剪下来,再把它们粘贴到剪开的纸盒里。

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孩子都做得比较成功,但也有一部分孩子因为没有事先设计好就动手剪,结果牙齿的构造没剪对,被旁边的小朋友一说,他们只好重新剪过,耽误了些时间。粘牙齿是本活动的难点,有些孩子一下子就粘好了,有些孩子因为小手指不够灵活粘起来很费劲。不久大家都把牙齿粘好了,接下来就是打份自己的牙齿切碎机:给它画上眼睛,头发,耳朵等。这一过程都难不倒孩子,大家都能把自己的牙齿切碎机按自己的意愿打扮好。最后我请幼儿给牙齿切碎机喂食,大家用一些废旧的报纸等给牙齿切碎机做食物,“嗷,咕咚”,牙齿切碎机一口一口吃东西了,哦,大家玩得真开心啊!我把幼儿做好的作品放在区角中,让孩子可以随时玩一玩。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在设计,制作,体验中进一步对自己牙齿更加了解,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小班美术教案实用10篇


小班美术教案【篇1】

樱 桃 雨

一、 活动目标

1、感知樱桃雨的色彩美和动态美。

2、体味长颈鹿爷爷对小动物们的关爱之情。

二、 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若干、背景图一幅、剪好的小樱桃若干。

三、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

教师:小朋友们看过下雨吗?哗啦哗啦下大雨,淅沥淅沥下小雨。小朋友们,今天长颈鹿爷爷的果园里下了一场特别的雨,是什么雨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教师:(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樱桃园的主人是谁?樱桃园吸引了哪

些小动物?(幼儿回答)

(2)我们一起去长颈鹿爷爷的樱桃园看樱桃雨吧。

3、利用图片分段讲述故事至“长在树梢上的还有发紫”。

教师:(1)长颈鹿爷爷为什么觉得樱桃树不高大?

(2)慢慢的,樱桃长大了,都长成什么颜色了?(有的红、有

的黄、树梢上还有发紫的。)

4、教师继续讲述故事至结束

教师:(1)小喜鹊、小布谷鸟是怎么吃到樱桃的?幼儿学一学飞的动

作。

(2)小猴子、小松鼠是怎样吃到樱桃的?幼儿学一学爬的动作。

(3)谁没有吃到樱桃?为什么他们吃不到?他们的心情怎么

样?

(4)长颈鹿爷爷是怎样安慰他们的?

(5)长颈鹿爷爷是用什么办法下了一场樱桃雨?

(6)小兔、小刺猬吃到甜甜的樱桃,心情又怎么样?(乐开了

花!爷爷真好!)

小结:长颈鹿爷爷关心爱护小动物,自己有好的东西愿意和大家一起

分享。

5、结合日常生活,进行爱心教育。(幼儿讨论、回答)

教师:孩子们,你们有好的东西愿意和谁一起分享呢?(幼儿回答) 小结:小朋友真好,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好孩子。让我们听着好听的音

乐,在听听《樱桃雨》的故事

6、听故事录音,再次完整欣赏故事。

7、五颜六色的樱桃真漂亮呀!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看樱桃雨呀,今天我来为你们下一场樱桃雨吧。看!美丽的樱桃雨来了。

8、结束!孩子们,下节课我们把这些美丽的樱桃画下来送给其他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好吗?

附故事:《樱 桃 雨》

山坡上有一座美丽的樱桃园,长颈鹿爷爷是这座樱桃园的主人。

在长颈鹿爷爷看来,那些樱桃树一点也不高大,看上去像是大盆大盆的花。

慢慢地,樱桃树开花了,小樱桃们一点一点长圆长大了,而且有着各不相同的颜色,有的红、有的黄,长在树梢上还发紫。 美丽的樱桃园吸引了许多小动物。小喜鹊、小布谷鸟飞来了,长颈鹿爷爷请他们飞到树上,放开肚皮吃樱桃。小猴子、小松鼠也来了,长颈鹿爷爷让他们自己爬到树上摘樱桃。当小兔和小刺猬赶来时,只看见一地樱桃核儿。他们看着树上美丽的樱桃,就是够不着,急得刺猬叫、小兔跳。“别急别急,别闹别闹!”长颈鹿爷爷安慰着小刺猬和小兔,“我要为你们下一场樱桃雨。”话音一落,长颈鹿爷爷就“咚!咚!咚!”使劲跺了几下脚。“哗!哗!哗!”小兔和小刺猬眼前一花,红樱桃、黄樱桃加上紫樱桃,从树上“噼里啪啦”落了下来。一场甜甜的樱桃雨浇在他们头上,小兔和小刺猬心里乐开了花。 他们一边吃樱桃,一边看着长颈鹿爷爷笑。 樱桃真甜,爷爷真好!

小班美术教案【篇2】

活动内容:

好吃的饼干 小班

活动目标:

1.学做饼干,知道饼干的形状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美术教案-好吃的饼干。

2.在搓、团、揉、捏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圆形、正方形、椭圆形几种常见的几何图形。

3.体验泥工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份橡皮泥。

2.各种印花工具(雪花片等),几何图形模具(圆形,椭圆形,正方形)。

3.吃点心时,引导幼儿观察饼干的形状、花纹。

4.各种形状的饼干及字卡(正方形、圆形、椭圆形)。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出示布偶

“今天,是小熊的生日,想邀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去参加,高兴吗?”

“小熊最喜欢吃饼干了,老师给它准备了一盒,小朋友想不想也来做些饼干送给小熊?

二、说饼干

1.问:你想做什么形状的饼干?

幼儿说(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师出示各种形状的饼干和汉字(如: 椭圆形)

2.师:这些饼干上有各种各样的花纹,老师这里有一块饼干也有花纹,你吃过的饼干有花纹吗?

问:你吃的饼干上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说,幼儿教案《美术教案-好吃的饼干》。

三、师示范

师:老师先来做一块饼干给小朋友看,好吗?

A. 先把橡皮泥用力捏一捏,搓一搓,搓成圆形。

B. 把团好的橡皮泥放在桌上压扁。

C. 在橡皮泥上用几何图形印上自己喜欢的`形状,再用几何图形将多余的橡皮泥切割下来。

D. 用印花工具在几何图形上印上自己喜欢的花纹,这样一块饼干就做好了,把做好的饼干放在点心盆里面。

四.幼儿操作

1.师放背景音乐

2.幼儿操作,师做巡回指导。

3.请各组将饼干放到前面的桌上。

4.师:“现在,小熊要来选饼干了……”

师以小熊的口吻选饼干,评价饼干。

五.结束

师:谢谢小朋友们的饼干,你们真能干,这些饼干我一个人吃不掉的,你们一起来吃,好吗?

请幼儿先去洗手,再来吃饼干。

小班美术教案【篇3】

【活动背景】

圣诞节在小班孩子们的眼里,可能是陌生的,但是圣诞老人,孩子们就不陌生了,今年的圣诞节,我们早早开始准备,收集各种有关圣诞的物品,我们把小朋友带来的圣诞树、圣诞老人、圣诞礼品装饰了教室,并把圣诞树通了电,一闪一闪圣诞树放在门口,给小朋友融造了“圣诞节”的气氛。我发现孩子们对放在门口的圣诞树特感兴趣,他们不时地去看看闪烁着彩灯的圣诞树,去摸摸挂在树上的漂亮礼物,借助孩子的这个兴趣点,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一节《美丽的圣诞树》活动,通过活动让尝试运用画画、撕贴、印画等方法装饰圣诞树,体验体验节日的快乐和活动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标】

1、学习沿着小洞将圣诞树的树冠撕下来,尝试运用画画、撕贴、印画等方法装饰圣诞树。

2、体验活动中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圣诞老爷爷、圣诞树。

2、音乐、录音机。

3、操作纸若干、投影仪。

4、蜡笔、彩纸、颜料、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问好,引起幼儿兴趣

1、哇!音乐真好听,看谁来了?

2、圣诞老爷爷与小朋友问好。

3、圣诞老爷爷给小朋友送圣诞树,你们喜欢?为了让每个小朋友都有一棵漂亮的圣诞树,让我们一起来做圣诞树吧!

二、幼儿了解圣诞树

1、圣诞树上有什么?

幼儿说一说

2、教师小结:圣诞树上有叶子、书叶、上面挂满了小礼物。

三、出示范例,幼儿欣赏。

1、瞧!老师做的圣诞树漂亮吗?

2、出示圣诞树的树冠,怎么撕出来的呢?

3、请幼儿观察操作纸,你发现了什么?

四、教师示范

1、教师示范撕纸。

2、装饰树冠,如用蜡笔画一画,撕了彩纸贴一贴,蘸了颜料印一印等。

3、怎样让圣诞树站起来?

出示卷桶纸纸芯,在圣诞树下面中间处涂上胶水,粘在纸芯上。

五、幼儿操作

要求:沿小洞慢慢地撕。

六、讲评

1、请幼儿来介绍你是怎么打扮圣诞树的?

2、表扬能干的幼儿。

【活动反思】

在圣诞节期间,我们开展了一个“过圣诞、迎新年”主题活动,目的是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一下过新年的气氛,我组织孩子们自己动手装饰美丽的圣诞树,既学到了技能又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在活动中,我为小朋友准备了圣诞树、装饰用的各种图形,我让小朋友观察圣诞树,说一说圣诞树上有什么?小朋友说出了好多有圣诞老人、魔仗、铃铛等等。我拿出准备好的圣诞树请小朋友也来装饰,小朋友争先恐后的举手争着来装饰,在近20分钟的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而且,我还有一个意外的发现:孩子在做完以后,不是跟以前那样完成任务似的,直接交给老师说:“老师,我做完了”。现在,他们拿着自己装饰的圣诞树到处向同伴展示、比较,他们的神态、眼神和话语中流露出那么的自信和自豪!我觉得,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快乐,这是最重要的成功之处。

小班美术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讲述故事引起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2.认识油画棒,学习手握油画棒画画的`方法。

3.鼓励幼儿大胆地在西瓜上进行添画。

活动准备:

1.创意绘本、油画棒人手一份。

2.教学VCD。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1)请幼儿观察主题画“小熊的一家”,引导幼儿说一说:小熊家都有哪些人?你是怎么知道的?他们现在正做什么呢?鼓励幼儿自由想象,大胆发言。

2)播放动画片“小熊的一家”,请幼儿看看小熊妈妈在什么地方?正在做什么呢?

2.请幼儿将书翻到“大西瓜”这一页,说说这幅画上有谁?她在做什么?西瓜上少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西瓜的形状和颜色。

3.出示油画棒,示范油画棒的拿法,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点的画法。

提示:使用油画棒画点的方法有3种,如图:

1)拿起笔往下划;

2)拿着笔往下点;

3)拿笔画一小圈,涂圆。

4.请幼儿在自己的书上添画西瓜籽,教师巡回指导。

5.请幼儿互相展示欣赏作品。

活动延伸:

游戏:切西瓜

玩法:选定一人为切西瓜的“熊妈妈”。游戏开始时,“熊妈妈”合拢双手在圈内沿圈边走边模仿切西瓜的动作。同时大家一起说儿歌:“切!切!切西瓜!不切一个就切俩。切完西瓜跑一圈!”当说到“跑”字,“熊妈妈”用合拢的双手切开拉手人的双手,被切开的二人分开手后,沿圈向相反方向跑一周后回到原位,谁先到达即做切西瓜的人。游戏可再度开始。

小班美术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2、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美术活动是幼儿用智慧和手进行创造的造型艺术活动。美术活动典型的特征是动手操作,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丰富多彩的手工形式被创造出来。2~3岁的孩子正处在用手去探索和学习的时期,可以说,触觉是他们认识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设计了《触摸书》这个活动。意图通过幼儿的实践制作活动发展孩子的创新能力,培养其创新素养。

制作材料及方法:

●用不织布和绒布裁剪出不同的5棵树,其中2棵树的树冠上钉上按扣和彩色纽扣。

●用不织布、洗碗布、沙皮纸剪出大、中、小三个圆,分别在这三个圆上用塑料纽扣缝制出方、圆、三角的图形。

●用不同颜色的不织布做出叶子、小花、水果等,并给“叶子”缝上刺毛扣,给“小花”钉上按扣,给“水果”缝上用粗、细橡皮筋或棉线编织成的挂绳。

●将制作好的5颗树缝在底布上。大,考吧.幼,师,网为了增加“书”的平整度和牢固度,可以在底布下衬上硬板纸或旧挂历纸,然后包边固定。

玩法:

1.鼓励孩子随意触摸,分辨柔软、坚硬等触感。

2.引导孩子触摸和观察,初步认知大、中、小及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3.带领孩子玩粘一粘树叶、扣一扣小花、挂一挂水果的游戏。粘树叶时,教师注意引导孩子按树叶的图形重叠粘刺毛扣;挂水果时,引导孩子注意颜色对应,如黄色鸭梨挂在黄色纽扣上。

活动反思:

这是一本可以打开和折叠的布书,是用不同质地材料制作而成的。孩子在触摸这本布书的过程中。可获得柔软、坚硬等触感。孩子通过触觉与视觉的共同作用,还可感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初步发展空间概念。孩子也可以用这本书玩“粘一粘(粘树叶)”“扣一扣(扣小花)”和“挂一挂(挂果实)”等游戏,以提高手眼协调能力。手工活动是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材料实现游戏和造型的艺术教育活动,是一种集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于一体的教育活动,它含有幼儿模仿和创造的因素,又是感性和理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造型艺术活动。激发了幼儿的想象能力,培养了幼儿聪慧的头脑。

小班美术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欣赏名画向日葵,并仔细观察向日葵的形状、色彩、动态。

2.认识梵高,简单了解梵高。

3.引导幼儿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向日葵。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5.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教师:大范例一张,白纸一张,油画棒一盒。

2.幼儿:幼儿用书、油画棒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好,我是你们的宋老师。今天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这位新朋友是谁吗?好,我们一起拍起小手请他出来吧。(春之声音乐响起,出示梵高图片)这位新朋友是荷兰的大画家梵高叔叔。让我们一起跟梵高叔叔打个招呼吧。梵高叔叔好。小朋友们他是谁呀?小朋友们真聪明。他是梵高叔叔。

二.激趣创作

梵高叔叔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支小蜡烛,(加示范画)被一个神奇的火柴点着了,高兴地跳着火花舞。

(加火光音乐)它跳呀跳,(老师动作示范)变成了一朵漂亮的花。小花怎么画呢?(先画一个小圆,再加上半圆形的花瓣)

小朋友们看看老师画了几个小花瓣,一起数数一、二、三、四、五,一共是五个小花瓣。

(加示范画)小蜡烛跳的越来越高兴,又变出一朵美丽的花。这朵花是这样画的。先画一个圆,再画上三角形的花瓣,一朵长着三角形花瓣的花画好了。

(加示范画)小朋友们,让我们和小蜡烛一起跳,让它跳的更高兴,看看它还能变出什么花?

(小朋友一起做动作)哇,它变成了一朵美丽的向日葵,向日葵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怎么画呢?我们先画一个大大的圆,圆里长满了瓜子,还长了好多花瓣,我们一起数数长了几个花瓣呀?一、二、三……一共是十个花瓣,好漂亮的向日葵呀。

(加示范画)小蜡烛还在跳,变成一朵聪明的小花,正低头思考问题呢。它在这里。

(加示范画)小花还少点什么呢?小叶子还没画呢。

(示范叶子画法)小蜡烛跳着跳着突然听到了一声鸡叫。鸡叫声在哪?(播放鸡叫音乐并出示教具)天亮了,太阳出来了,梵高叔叔打开窗户看见了一个小花瓶。

(加圆舞曲音乐)梵高叔叔在花瓶里种了一颗小种子。小种子晒着暖暖的阳光,喝着甜甜的水,又吹了吹风长成了一棵小苗。小苗又晒晒太阳吹吹风,长呀长,长成一朵漂亮的花。小朋友们花漂亮吗?让我们一起给它吹吹风,让她长得更美丽吧。吹呀吹,它又长出一朵美丽的橘色的花。他长呀长长呀长变得越来越美,最后长成了这样。出示梵高《向日葵》作品。这些花被梵高叔叔画的美极了,梵高叔叔也非常喜欢他们,还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向日葵》。

小朋友们它叫什么呢?对,《向日葵》小朋友们真聪明,给自己鼓鼓掌。老师知道你们已经等不及了,也想画一幅美丽的向日葵。请小朋友们坐好,老师给你们发画纸和画笔。请小朋友们把画纸这样(教师示范)放在桌子上,把小画笔放在纸的旁边。

发纸,画笔,并放音乐,进行绘画。孩子绘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三.激趣点评:

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把自己画中的情景讲出来,让幼儿互相欣赏,互相评价,能真正画出孩子心里的世界,心里的色彩。

教学反思

由于是完小里的学前班,年龄段又不同,有些幼儿普通话都还不太会听,所以设计这节课我主要以常见的水果为题。如果本节课我在设计当教师画完结满诱人果子的大树时,让幼儿讨论平时生活中除了吃到这些水果外,你还知道哪些水果,它们都是什么颜色?如果抓好这一环节,就不会让幼儿在给葡萄涂颜色时,出现分歧。还有一点就是对能力较差的幼儿,如果我提示他们选择与玩具水果相近或相似的颜色来画,就不会让他们无从下手。今后,我将会在这方面多学习,让美术课越来越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小班美术教案【篇7】

目标:

1、巩固对红黄蓝颜色的认识,并尝试用拓印的方法表现红黄蓝颜色的组合。

2、体验色彩活动的乐趣,萌发对玩色活动的喜爱。

准备:红黄蓝颜料、拓印工具、美术衣、抹布、铅画纸。

过程:

一、欣赏导入,感知红黄蓝的不同组合。

1、认识红黄蓝点点。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朋友,她躲在大屏幕里,只要我对着屏幕用力按一下,他就会出来了。我握紧拳头,对着屏幕用力一按,出来了,是谁?是红色的点点,我们就叫他红点点。我们和他打个招呼。

红点点还有两位好朋友,是谁呢?小朋友来对着屏幕按一下试试。不出来可能你按的力气太小了,再用点力按一下。是谁?(黄点点)再按一下试试,是谁?(蓝点点),接着再按按看。

2、感知红黄蓝点点的不同组合。

这么多红点点、黄点点和蓝点点,他们要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看一下,他们是怎么找朋友的?红点点和红点点做朋友,黄点点和黄点点做朋友,蓝点点和蓝点点做朋友。他们是一样颜色的点点在一起做朋友,能不能不一样的点点一起做朋友?你想想让什么点点和什么点点做朋友?

二、操作实践,表现红黄蓝的排列组合。

1、介绍工具材料,示范拓印方法。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颜料和小球,用他们可以变出点点来。将小球在白纸上用力按一下,点点就出来了,多按几下,就有朋友和他做游戏了。颜料没有了,要放回原来的瓶子里蘸一下再按,不用了就放回原来的家里。换一种颜色的小球和他们做朋友。千万不能放错小球哦。等音乐结束,大家回到小椅子这里来。

2、幼儿操作实践

幼儿拓印,教师观察,并给与个别指导。

三、展示,体验创作后的乐趣。

1、欣赏

展示幼儿作品,讲讲在哪里看到什么点点和什么点点做朋友了?

2、体验乐趣

这么多点点点和小朋友们来做游戏,你们高兴吗?点点们也很高兴,他们想给小朋友们变一个魔术,看点点变出了什么?下面我们就和小动物们一起去玩游戏吧好吗?

小班美术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尝试制作贺卡,感受贺卡色彩、图案等的美。

2、体验送贺卡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收集各种色彩鲜艳的贺卡,彩色纸、皱纹纸、胶棒等,范例,音乐磁带《新年好》

活动过程:

1、以播放乐曲《新年好》,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制作贺卡的兴趣。

2、出示新年贺卡,幼儿观赏:感受贺卡图案、色彩等的美。后出示范例:贺卡,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贺卡送给长辈,祝他们新年快乐。

3、示范讲解制作方法:用皱纹纸在手中挫成圆球,然后粘贴在彩色卡纸上进行装饰。制作贺卡。

4、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幼儿用色彩鲜艳的彩笔来作画,也可用印章、手指点画等来制作贺卡,鼓励能力强幼儿多做几张美丽的贺卡,给个别幼儿予帮助。表扬认真制作有创意的幼儿。

5、欣赏、评价:幼儿互相观赏贺卡,说说谁的贺卡最漂亮。鼓励幼儿把贺卡送给自己最喜爱的人,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瞧!小班的小朋友都亲手制作了一张美丽的贺卡。

小百科:贺卡是人们在遇到喜庆的日期或事件的时候互相表示问候的一种卡片,人们通常赠送贺卡的日子包括生日、圣诞、元旦、春节、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等日子。贺卡上一般有一些祝福的话语。

小班美术教案【篇9】

活动目标:

1、在认识春天的花的基础上,让幼儿学习使用棉签画画,用皱纸制作迎春花,用油画棒画出迎春花画出它的特征。

2、鼓励幼儿大胆作画,注意画面的合理布局、整洁美观。

3、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带幼儿到户外寻找迎春花,并观察它的主要特征。

2.物质准备:

范例—迎春花。褐色、黄色水粉颜料各3盘,每个幼儿16开的白纸1张,棉签若干支。树枝20根,黄色皱纸剪成小常条若干,胶水20支。油画棒、16张白纸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画迎春花的兴趣,让幼儿自由自在地观察讲述迎春花,并有强烈绘画、制作的兴趣。

1、师:小朋友,知道现在什么季节吗?(春天)谁告诉老师,春天那些花开放了?(看课件)春天有这么多美丽的花开放了,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哦,知道春天最早开放的花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种很美的花,小朋友想看吗?这是什么花?长得怎么样?叶子又是什么样的?这是春天开得最早的花,那么你想用什么方法来制作迎春花?”。

2、幼儿谈论自己使用的方法:蘸颜料用棉签画、油画棒绘画、用皱纸粘贴成迎春花……

3、教师小结:迎春花是黄色的,它是先开花后长叶子的,迎春花的枝条又细又长有的长可达2m以上。

二、教师讲解让幼儿正确认识用棉签画迎春花的方法以及注意点。

1、今天,我们一起来把迎春花画出来好不好?你想一想用什么画迎春花呢?"教师逐一出示颜料、棉签,教授孩子们棉签作画的。

方法:用大拇指、食指、中指捏紧棉签的中部,将棉花部分蘸上颜料作画,

注意:棉签上颜料不能蘸得太多,太多了颜料会流下来的。

2、老师示范画迎春花

1)教师示范绘画、制作过程,让幼儿正确认识用棉签作画的方法;用油画棒绘画的技能;用皱纸粘贴的技能。

2)“我们先用一根棉签蘸上褐色的颜料画上弯弯的树枝,弯向地面。棉签上的颜色不能蘸的太多,太多了颜色会在画面上流动。”用另一根棉签蘸上黄色的颜料画上小花,每根枝条上有许多花朵,注意花朵的大小基本一致。

3)用黄色的皱纸捏成小花粘贴在一起,再贴在树枝上,小朋友做的时候,要小心,不要把花瓣弄在地上,说话时声音要轻轻。

4)用油画棒在画纸上先画树枝,再画花朵,注意花朵要均匀。

三、提出要求,让幼儿自己绘画。

1、想画棉签画吗?(想)让幼儿自己开始绘画,并注意对能力强和能力弱的幼儿给予不同的指导。画的时候要保持桌面和衣服的整洁,画面的布局要合理,画好迎春花以后还可以添画些什么?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对能力强和能力弱的幼儿给予不同的指导。

四、提高幼儿欣赏能力

1、提高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给以不同层次的幼儿有发言机会。

2、让每一组的幼儿轮流拿着自己的画站到前面,请其他组的小朋友说说谁的画很美,美在哪里?

活动反思:

本次数学活动培养了幼儿对棉签画的兴趣和对自然的认识,迎春花是自然界中很美的事物,孩子们非常喜欢迎春花。如何让孩子表现迎春花的美呢,我们选用了棉签画的形式,让幼儿尝试用棉签作画,一方面幼儿对于棉签有浓厚的兴趣,再者棉签是容易表现迎春花美的最好诠释材料,用棉签点化最能形象地表现迎春花的花瓣形态,将迎春花的`古典美凸显。且棉签画简单易学,易于小班孩子接受。对于目标的达成度还是比较好的。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幼儿欣赏和感受到了迎春花的特征和美,通过说、作画等形式,萌发了幼儿对春天的美的感受。幼儿在作画中体验到了棉签作画的快乐。

2、小班美术活动教案:小花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的快乐。

2、在滴色与添画中,乐于观察画面变化。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红黄蓝等水粉装入洗净的眼药水小瓶和小盆里、卡纸

活动过程:

1、介绍颜料宝宝导入活动。

瓶宝宝要和大家做游戏,(按瓶里水的的颜色为它们起名字。)如:红娃娃等。

可引导幼儿分辨眼药水小瓶中颜料的颜色。

2、教师演示如何滴色一个红色水娃娃要出来玩了,它在纸上轻轻的站站稳,(滴一滴颜料),呼--一下就滑下来了(把纸提起来,让水流下来),哇!它在做什么游戏啊?(红娃娃在滑滑梯呢)

3、幼儿有兴趣地进行操作许多娃娃都想来滑滑梯,大家和他们一起来玩吧!(幼儿滴色,教师通过提示和适时的帮助,使幼儿掌握的色的方法。)4、水娃娃变花朵--用手指在水滴的旁边印画花瓣和叶子。

水娃娃滑到地上变变变,它请小手帮忙长出了许多叶子,美丽的花朵开放了。

活动反思:

新颖的活动材料和自由的活动形式极大的激发了幼儿的活动热情。幼儿至始至终都是积极和老师一起快乐地游戏着。但在操作中还是反应出老师对活动设计的疏漏:在桌子的摆放上只考虑到让幼儿有更宽松的操作环境,忽视了托班幼儿需要更细致的引导其观察和指导。如果将分三组活动改为围站在一个大的区域内,会更利于幼儿们听清规则和在老师的帮助下活动。

3、小班美术活动教案:花衣服教案(附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尝试用手的不同变化(手掌、拳头、手指等)来给衣服印花。

2、初步学习两两合作、协商作画,体验合作作画的乐趣。

3、学习使用颜料的良好常规。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用手的不同变化(手掌、拳头、手指等)来给衣服印花。

教学难点:初步学习两两合作、协商作画,体验合作作画的乐趣。

重难点的解决:采取让幼儿充分欣赏和讨论,了解颜色及手的变化,明确花和叶子的位置;再请幼儿演示,在演示中带着问题思考,以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并让幼儿自己找朋友共同作画,来解决重难点。教学准备:花衣服(范例);衣服纸样四人一件;水粉颜料(红、橘黄、蓝、绿);抹布。

教学过程:

1、欣赏和讨论

黄老师做了一件衣服(出示衣服),你们看衣服上有什么呀?我们给它起名叫花衣服。花衣服上的花是用什么办法印出来的呢?(用手蘸水粉颜料印出来的)花儿有些什么颜色?(红、橘黄)这朵红花是怎么用手印的?(整只手)印了几次?还有什么地方也是用整只手印的?(花的叶子)是同一只手印的吗?一只手可以印,那两只手可以吗?怎么印?(请一幼儿用动作示范)这朵橘黄色的花是怎么用手印的?(拳头印花蕊,手指点印花瓣)

2、演示与思考

教师示范拳头印花蕊,请二到三位幼儿演示、集体讨论:(1)是用什么方法印花的?(2)颜料不够时怎么办?(3)换另一种颜色怎么换?

3、创作要求

还有什么样的花?可用什么方法来印?四个人一件衣服,商量好怎么印?把你们的衣服打扮的更好看更漂亮。

4、幼儿作画,教师指导要求

(1)提醒幼儿两个人要商量好,你印什么我印什么不争吵。

(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用不同的方法来印花。

(3)提醒幼儿换色时,要及时用抹布擦干净再换颜色。

(4)注意保持画面、衣服的干净。

5、引导评价

现在请小朋友穿上你们的花衣服,让我们的客人老师看一看,谁的花衣服漂亮。

课后反思:

学生对这一课题非常的感兴趣,他们每个人的衣服都很多,而且也都喜欢穿好看的花衣服。所以学起来积极性很高。他们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在本节课上他们了解到,纸是一种造型媒材,可用基本形组合衣服的方法。并初步尝试设计、制作衣服,学会一两种制作方法。通过造型活动,学生在合作中增强了解决问题的意识,知道变废为宝、珍惜自然资源的道理。并成功的制作出了一至二件有特点的衣服。但值得反思的是有的学生制作的程序性较差,在制作过程中有些手忙脚乱,卫生习惯也不是很好,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培养。

小班美术教案【篇10】

一、授课班级:小班

二、内容分析:《多变的云彩》是《幼儿创新智慧游戏课程》小班上学期的活动内容。幼儿对大自然新奇事物的变化,总会有无穷的探索欲望。云彩变红了、云彩变黑了,云彩变成大狮子了、云彩变成小船了、云彩变成娃娃了,这些自然变化都会不断吸引幼儿,使幼儿在有趣的观察中激发体验创新拓展思维的兴趣。创新源于幼儿对自然的另一种认知,培养幼儿多感官的运用,开阔性的想象,在此过程中感受创新思维的乐趣。内容的选择来源于幼儿感兴趣的天空,符合《纲要》中曾指出的:“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我们的创新智慧游戏内容注重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出发,精心选择生活中的内容作为教育内容。以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创新思维特点。

三、幼儿分析小班幼儿的年龄小,对世界充满着好奇、探索和幻想。他们的思维不受习惯的约束,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观察事物时,仅能关注事物的表面现象,但自身是潜在着创造力的。设计了让小班幼儿所熟悉内容,利用不断变化的形式,在易把握的基础上让幼儿尽情的畅想。本次活动设计了符合小班幼儿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的环节,容易为幼儿所接受。

四、设计思路 天空中的云彩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充满吸引和无尽的幻想,是培养幼儿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幼儿体验创新思维乐趣的良好载体。活动中根据小班幼儿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通过层层递进的设问,调动幼儿的思维兴趣,激活孩子的创新思维,展开他们的思维空间。通过幼儿观察与自我想象相结合,配合以简单的游戏,动静结合,让幼儿在玩中自然而然的知道云彩多变的特点,充分调动幼儿的观察和探索的兴趣,使幼儿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经验,也进一步的提高拓展了他们的思维想象能力。

具体设计思路与设计意图:

1、谈话导入:通过出示图片小星星打开幼儿的联想能力,激发幼儿对天空的兴趣。

2、扩散思维活动

让幼儿想象天空中除了有星星还有什么东西,什么东西还会飞到天空中去,引导幼儿围绕天空展开无尽的想象,对天空展开想象是幼儿感兴趣的,将会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

乌云的出现是引发幼儿探索的刺激物,云彩为什么会变成黑色?幼儿会在这种惊奇的变化中更深入的进行想象,云彩除了会变成黑色还会变成什么颜色?

3、观察内容

各种云彩图片的出现,即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又能刺激幼儿进行深入观察。图片中的云彩变成了什么样子?逐一观察,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习惯。

4、模仿活动

鼓励幼儿运用肢体语言来表述云彩所像事物的样子,让幼儿体验创新思维的不同形式和方法。

5、创新想象

天空中的云彩除了会变成图片中展示的样子,你觉得云彩还会变成什么样子?让幼儿自由畅想,畅所欲言。

6、操作活动与赞赏激励

让幼儿用老师带来的“棉花云彩”粘贴云彩形状,在操作活动中让幼儿按照刚才的说法进行粘贴,让幼儿体验自己动手粘贴的乐趣。

请幼儿互相看看、说说自己的作品,体验互相交流的乐趣,在评价过程中肯定幼儿的作品,呵护幼儿心灵,使幼儿的创新思维得到升华。

五、活动目标1、喜欢观察云朵,知道天空中的云朵是可以变来变去的。

2、能对云朵的形状展开想象,体验想象的乐趣。

六、活动准备制作课件、棉花与粘贴材料

七、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谈话

宝宝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你们知道哪里有星星吗?天空中除了有星星还会有什么?

2、扩散思维活动:云彩为什么会变色?

师:宝宝们知道云彩为什么会变成黑色吗?云彩除了会变成黑色还会变成什么颜色?(出示火烧云的图片,引导幼儿知道云彩还可以变成其他的颜色)

你想让云彩变成什么颜色?(引导幼儿展开想象)

3、观察内容:云彩像什么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云彩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云彩像什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大胆表述)

4、模范活动:模仿云彩的样子

师:刚才我们说了图片中的云彩像什么样子,你能表演出来吗?来学一学吧。

5、创新想象

师:你觉得云彩除了会变成刚才的样子之外,还能变成什么样子?你想让云彩变成什么样子?

6、操作活动与赞赏激励

师:宝宝们想不想自己动手让云彩变成你喜欢的样子?我们来试一试吧。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自己的小手进行创意粘贴。

7、结束活动

请幼儿互相观看并介绍自己的作品,肯定幼儿的表现。最后把我们的云彩送上天空,大家一起飞走吧。

2023大班美术教案实用六篇


大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在了解兔子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拼摆,表现兔子的动态,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2.尝试用各种线条表现兔子的有趣动作,并添画相关背景。

活动准备:

1.教师教具一套(内有兔子的耳朵、头、身体和四肢。)

2.幼儿绘画工具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观察导入——寻找了解兔子的主要特征

师:今天我们班里有一位小动物。这个小动物它很顽皮,他想让大家先猜一猜?瞧!它先露出了他的两条腿。看到了这两条腿,你们猜一猜他是谁呢?

幼:通过观看、自由猜测是什么小动物的腿。

师:哦!你们认为是小狗的腿……看一看是不是呢?瞧!他又调皮的把他的小肚皮露出来了。

师:哦!你们认为是小猫,我们来看看他到底是谁呢?呦!他又把他的小门牙也露出来了。

幼:(幼儿异口同声的回答)是兔子。

师: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兔子的三瓣嘴。

师小结:兔子有三瓣嘴,是不是呢?(师把布拿开,露出兔子的长长的大耳朵)。你们还真能干,真的是一只可爱的兔子呀。一起跟兔子打声招呼吧!

(二)请幼儿表演兔子的动作

师:刚刚我们跟兔子都互相认识了。谁来学一学兔子是怎么走路的?

幼:上台表演兔子走路时的样子。

师:哦!你觉得兔子走路是这样的,那你能不能来摆一摆兔子的动作呢?(哦!他是这样摆的,兔子的一只腿抬的高高的,另一只腿还弯了过来,两只手还来回晃动呢。)

师小结:原来呀让兔子的胳膊和腿都动一动,就会做出很多有趣的动作。你觉得兔子还会做什么有趣的动作呢?

幼:幼儿自由想象兔子的有趣动作。

师:你觉得兔子会跳,那你来摆摆看。

师:哎呀!他摆的兔子很开心的跳了起来!两只手都举起来了,他又调皮的把他的两只脚也都翘起来了,看来这只兔子是很开心的。

师小结:刚刚你们帮兔子摆出了这么多的造型,都是通过兔子的四肢来改变他的动作。那你们想想看,兔子除了会走、会跑、会跳,还会做什么动作呢?(师可提示幼儿想想看,兔子吃东西时是什么样子的?)

师:哦!他是这样摆的。兔子的两只手都放在了嘴巴的下面,手里还拿了一根胡萝卜,就好像在吃东西一样!想想看,兔子还会不会像我们人一样做运动呢?

师:原来兔子也可以像我们人一样倒立!也真有趣啊!那你们再想一想,兔子累了他会想干嘛呢?

幼:想躺下来休息一会。(摆出兔子休息时会做出的有趣动作。)

师:我们一起来看兔子躺下来休息的时候他的四肢发生了什么变化呀!兔子休息的时候,两只手枕在了自己的头下面,一只腿还放在了另一只腿上面。

师小结:要想兔子做出不同的动作,我们除了可以移动他的头,更重要的是移动它的四肢来改变动作,这样兔子就会做出很多有趣的动作!那么接下来你们就用手中的画笔把它画下来,然后送给他的伙伴们,好吗?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师:你们在画兔子的时候,一定要让他的四肢都扭动起来,这样你画出的兔子才会更有趣。(此环节主要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大胆想象和画出兔子的各种有趣动作。)

(四)欣赏交流——说说兔子的各种有趣动态(玩接龙游戏依次介绍自己的兔子在干吗)

师:你的兔子在干吗?

幼:我的兔子在跳舞。

(五)活动结束

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积极探索,大胆尝试的精神。

2、 学习正确使用剪刀,练习剪纸的技能,培养良好的活动习惯。

活动准备:

旧挂历纸、儿童剪刀、托盘、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 教师出示布娃娃说:“今天是娃娃的生日,她邀请我们去参加她的生日会,小朋友想一想,给娃娃送一份什么礼物好呢?”(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我们中国有一个传统就是生日那天吃面条,因为长长的面条象征着健康、长寿的含义。我们给娃娃送一盘长寿面好吗?”

2、 幼儿尝试剪“面条”,教师观察记录。

教师提问:“面条是什么样的?”(细细的、长长的)“下面老师给小朋友一把剪刀,一张挂历纸,大家试一试怎样可以剪出细细才长长的面条呢?”(幼儿尝试,教师巡回观察记录。)

3、 小结第一次尝试的结果

教师让幼儿拿起自己剪的“面条”进行比较,谁剪的“面条”最长。

4、 鼓励幼儿进行第二次尝试。

教师:“刚才有的小朋友剪的‘面条’特别长,有的小朋友剪的‘面条’却很短,下面请小朋友动动脑筋,老师给你们一张同样大小的纸,看谁剪出最多最长的面条,好不好?”(幼儿进行第二次尝试。)

5、 请幼儿将自己剪的“面条”整齐地摆在盘子里,教师小结:

a、 请剪出的“面条”最多的幼儿向大家介绍经验,“为什么你能剪出这么多‘面条’?”

b、 将“面条”多的一盘和“面条”少的一盘放在一起,让幼儿观察、比较各自的特征。得出结论:同样大小的纸,剪的“面条”越细,剪出的“面条”就越多、越长;相反,剪的“面条”越粗,剪出“面条”就越少、越短。

6、 鼓励幼儿进行第三次尝试。

教师:“刚才,我们经过实验,都知道怎样能剪出最多、最长的‘面条’了,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看看谁最能干。”

7、 活动结束

教师:“通过大家动脑筋,大胆尝试,我们都剪出了又细又长的‘面条’了,我们把所有的‘面条’放进盘子里,一起参加娃娃的.生日会好吗?”(音乐响起,幼儿手捧盘子离开活动室。)

大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一系列的图片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感。

2、锻炼孩子们的握力。

3、培养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活动准备 “我是秀拉”的图画, 各种颜色的圆点粘贴

活动过程

[导入]

1、讲解关于欣赏名画的知识

你想要欣赏名画吗?

欣赏名画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展开]

2、欣赏“我是秀拉”。

这幅画画了什么?

看过这幅图画后你有什么感觉呢?

① 欣赏过图画后谈谈这幅画有什么特征以及你对画家的感想。

“我是秀拉”这幅画的代表作是出自于一名法国的画家, 他把圆点形象地聚集在一起完成了这部著作。* 乔治·秀拉 : 他是新印象派的重要人物,画作风格相当与众不同,秀拉的画充满了细腻缤纷的小点。代表作品有《阿尼埃尔的浴场》,《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等等。

把色点聚在一起完成的画称为点描画。

② 老师讲解一下点描画的含义

“我是秀拉”这幅画怎么样?大家看出来它是用一个一个小点儿画出来的吗?

点描画是用笔尖或是小刷子的背面点点儿的方式完成的作品。

* 点描画 : 用笔尖或是小刷子的背面点点儿,构成视觉上的混色效果。

③ 谈一谈看过点描画你有什么感想?

④ 讨论一下有没有和点描画差不多的画画方式,是什么呢?.

3、研究一下活动纸

① 研究一下活动纸

苹果是什么颜色?

应该怎么涂色呢?

4、效仿点描画的方式把圆点粘贴粘在苹果上

我们也一起像点描画画家那样作画呀?

① 谈论一下用彩色粉笔和用圆点粘贴为苹果上色有什么不同?

[结尾]

1. 让孩子们把自己做的组品介绍给朋友们

2. 总结活动

[出示图片]

美工活动“牙齿切碎机”活动后感

本周进行了美工活动“牙齿切碎机”,整个活动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思维活跃。当我向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大嘴怪”时,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纷纷议论“大嘴怪”怎么吃东西。活动开始我引导孩子们对牙齿模型进行认真地观察、并互相讨论,让孩子们知道前面的牙齿是门牙,门牙旁边的是犬牙,犬牙旁边的是磨牙,并说出它们各自的分工及合作过程。接下来我先请大家讨论怎样制作牙齿切碎机,在亲手制作“大嘴怪”时,孩子们显得更为积极主动,他们根据牙齿的各部分关系用铅笔在纸上画好一排牙齿,然后根据画好的牙齿剪下来,再把它们粘贴到剪开的纸盒里。

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孩子都做得比较成功,但也有一部分孩子因为没有事先设计好就动手剪,结果牙齿的构造没剪对,被旁边的小朋友一说,他们只好重新剪过,耽误了些时间。粘牙齿是本活动的难点,有些孩子一下子就粘好了,有些孩子因为小手指不够灵活粘起来很费劲。不久大家都把牙齿粘好了,接下来就是打份自己的牙齿切碎机:给它画上眼睛,头发,耳朵等。这一过程都难不倒孩子,大家都能把自己的牙齿切碎机按自己的意愿打扮好。最后我请幼儿给牙齿切碎机喂食,大家用一些废旧的报纸等给牙齿切碎机做食物,“嗷,咕咚”,牙齿切碎机一口一口吃东西了,哦,大家玩得真开心啊!我把幼儿做好的作品放在区角中,让孩子可以随时玩一玩。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在设计,制作,体验中进一步对自己牙齿更加了解,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大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节奏XX XX XX X并能用肢体动作表现。

2.能根据音乐节奏的变化控制自己的动作。

3.体验合作帮助他人的乐趣。

活动准备:

呼拉圈幼儿人手一个;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故事《邋遢大王》

二、我爱洗澡

(一)请小朋友根据生活的经验说说我们怎么洗澡。

1、说一说平时我们在家怎么洗澡?

2、做一做洗澡的动作。

(二)请小朋友观察教师洗头的动作并能找出规律。

(三)幼儿根据找出的规律创编出其他洗澡的动作。

三、神奇小路

(一)预设情境寻找浴室。

(二)出示图谱,提示幼儿找到浴室的密码。

(三)练习XX XX XX X的节奏型。

(四)尝试用脚踩出寻找浴室密码。

四、游戏《我爱洗澡》

(一)尝试听音乐完成寻找浴室与洗澡的动作。

(二)用呼啦圈代替浴室,请幼儿在听到指定音乐时跳进音乐完成洗澡的动作。

(三)加快音乐速度进行游戏。

(四)用完整的(慢、中、快)进行游戏。

五、谁的浴室不见了

(一)完整游戏在游戏最后音乐最后一句时,教师抽走几个浴室。

(二)请小朋友帮助没有找到浴室的伙伴洗洗澡。

大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设计

我们的水墨画特色活动已经开展了快一年了,孩子们从一开始的玩墨,到现在的运笔作画,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让孩子们越来越喜欢这些活动。通过上阶段的学习,孩子们已经掌握了运用转笔的方法来表现葡萄,今天我重点知道孩子们运用两笔法来画大一点的圆形物体。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两笔画圆法表现枇杷。(重难点)

2、尝试自主调配枇杷叶不同的色彩,并能用浓墨勾画叶脉。

3、体验水墨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宣纸、画颜料、毛笔、墨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观察枇杷。

1、播放PPT1,小朋友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枇杷)

2、你们见过枇杷树吗?它是怎么样的?

3、出示PPT2,引导幼儿观察枇杷的外形。

①枇杷是什么形状的?(圆圆的)

②这些枇杷是什么颜色的?他们的颜色一样吗?(有深有浅)

4、出示PPT3,枇杷树的叶子又是怎么样的?(大大的,一片一片的)你仔细看一看,叶子上面还有什么?(叶脉)

二、讨论枇杷的画法。

1、讨论:怎么样用毛笔来画枇杷?用笔的哪一个部位画比较好?

2、:用侧锋画枇杷与叶子。

3、教师用两笔法示范枇杷与枇杷叶子的画法。

4、出示PPT4,感受大师的作品。枇杷的叶子可以用什么颜色?(绿色再沾一点墨)叶脉用什么勾画?(浓墨)

三、幼儿自由创作,教师个别指导。

1、引导幼儿自己布局画面,大胆创作。

2、尝试自己调配叶子的颜色,体现浓淡的层次感。

四、师幼共同欣赏作品。

教学建议

建议将本次活动延伸至区角内,鼓励幼儿大胆作画,运用好笔的侧锋。

大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石英砂的用途,让幼儿知道石英砂是家乡凤阳特产。

2.初步尝试用石英砂作画,培养幼儿对沙画的兴趣。

3.通过活动更深的了解凤阳,增进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已染好的各种颜色沙子若干。

2.自制课件。

3.纸、笔、胶水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听《凤阳花鼓》,进入场地。

教师:刚才你们听了什么歌?这是我们家乡凤阳有名的歌曲《凤阳花鼓》。

教师:我们的家乡凤阳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你们知道我们凤阳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吗?(小岗村、鼓楼等)

教师:我们凤阳这么多有好玩的地方,还有很多好吃的有很多有名的特产,你们知道凤阳有哪些特产吗?(请幼儿回答)(石英砂、花鼓、凤画、葡萄)

二、了解石英砂的用途。

教师:石英砂也是我们凤阳的特产,你们见过它吗?在什么地方见过的?石英砂摸起来什么感觉?请小朋友摸一摸?

教师:你们知道石英砂有什么用途?石英砂干什么用的?(玻璃制品、太阳能管道、等)

小结:石英砂有这么多用途,其实石英砂还有一个用途,石英砂还能用来画画呢?看老师用石英砂画了很多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我们先画出自己想画的东西,注意我们在作画时我们胶水要涂均匀,多余的沙子还放到盘子里。不要撒到地上。

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644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