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体育理论课教案 >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

依据你的要求,我们对“体育理论课教案”进行了编辑,以便满足你的需求。如果符合你的要求,建议立即将本页加入收藏夹。编制教学教案和课件不仅关系到教学步骤,也涉及到课程标准,因此制作教案课件的时机已经到来了。对于教师而言,教案是一份非常重要的职业财富。

体育理论课教案 篇1

教学内容:1.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原因

教学目标:

1、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

2、对常见的运动损伤的预防。教学步骤:

3、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 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 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体育体育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4、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5、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体育体育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6、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7、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8、三、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思考题:

1、体育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有哪些作用?

2、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3、预防运动损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体育理论课教案 篇2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一

课 次:第一周第一次课 教学内容:体育课课堂常规

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中学体育课的常规要求,更好地进行体育课的学习。教学步骤:

一、课前常规:

1、教师应整理好着装,注重仪表,提前到操场准备上课。

2、认真写好教案,准备好器材,规划好场地。

3、向体育委员、小组长布置上课内容,提出有关要求。

4.上体育课时,学生应提前1分钟到指定地点等待教师并准备上课,体委应带领部分同学协助教师准备场地,器械。

5、学生一律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不准戴帽子、手套、围巾。严禁携带小刀、笔、证章等物品。

6、凡因病、事等未能到校上课的学生,一律由体育委员向教师说明情况,记入考勤。

7、体育课需请假的学生,应向任课体育教师说明,教师视其情况安排见习或适当活动。

8、值日生按教师要求,将器材安放在规定的位置。

9、轻病假和女生例假,必须随课见习,并由教师安排适当活动。

10、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包括见习生)。

11、上体育课时,学生应精神饱满尊敬教师团结合作,积极进取,认真听课,刻苦学习,积极主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师据此评定学生课堂表现分。

二、课上常规:

1、上课铃响后,体育委员按教师指定位置,迅速集合队伍。

2、体育委员报告出勤情况。师生问好。教师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

3、学生迟到需喊报告,经教师允许后方可入列。

4、学生按教师要求刻苦锻炼,不擅自离开场地。

5、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体育考核标准,不弄虚作假。

6、教育学生注意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7、总结本课情况,布置课下练习,安排归整器材。

三、课后常规

1、分析本课情况,写好课后小结。

2、能认真完成课外体育作业。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二

任课教师:丁元江

任教班级:七(2、3、4)班 课 次:第四周第一次课 教学内容:体育锻炼贵在参与 学习领域:运动参与

教学目标:1.理解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 2.树立自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 3.了解自己参与体育活动的状况

4.根据实际,自觉积极地参加课内外体育活动。教学步骤:

一、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

(1)古希腊人对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有深刻的认识,他们在公元前6世纪、在埃多斯山崖上刻下了这样脍炙人口的名言:

“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

(2)我国先秦时期,占人在《吕氏春秋》 ·书中以东方人特有的睿智,用形象的比喻阐释了“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3)现代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经常合理地参加体育锻炼,能个面增进人的健康,使人充满生命活力。

(4)体育运动与人的关系:如图所示

二、体育锻炼重在参与

要想取得上述体育锻炼的效益,你必须真正理解“重在参与”的体育精神,并积极参加多朴体育活动。只有参加体育锻炼,才能体会到锻炼的乐趣,并得到益处。“重在参与”的体育精神,要求我们参与体育活动。

“参加比取胜更重要”,这是奥动会创始人顾拜旦先生所倡导的一种奥运精神。顾拜旦认为:这种精神、“可以扩展到诸多领域。对于人生而言,重要的绝非凯旋而是战斗。这意味着主要不是已经获胜,而是进行战斗。传播这些格言,是为7造就更加健壮的人类——从而使人类更加严谨审慎而又勇敢高贵。时应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奋勇拼搏的进取精神,并把这种态度和精神渗透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三、了解自己参与体育的现状

请如实回答下列问题:(A得1分、B得2分、C得3分、D得4分)

1.你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不包括上体育课和做课间操)的次数大约为几次?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2.你平时在课外还练习体育课上学过的内容吗? A.从不 B.很少 C.较少 D.经常 3.你平时在节假日参加体育活动吗? A.从不 B.很少 C较少 D.经常 4.如果学校和老师不要求,你还坚持做课间操吗? A.决不 B.不太坚持 C.比较坚持 D.经常坚持

5.你经常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各种体育比赛吗? A.从不 B.很少 C.较少 D.经常 6.你经常和同学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吗? A.从不 B.很少 C.较多 D.经常

7.你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不包括上体育课和课间操)的时间大约为多少? A.1—2小时 B.2—3小时 C.3—4小时 D.4—5小时

8.与花在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娱乐活动上的时间相比,你平时用在体育锻炼方面的时间多吗? A.最少 B.较少 C.较多 D.很多 9.你平时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体育的书报和杂志吗? A.从不 B.很少 C.有日寸读 D.经常

10.在学习任务比较重的复习考试阶段,你还坚持参加体育活动吗? A.从不 B.很少 C.较少 D.经常

四、试根据上述回答,对自己的体育参与性作出评价。

五、评价参考标准:

1.40—33分:说明你具有很好的体育参与性。2.32—25分:说明你具有较好的体育参与性。3.24—17分:说明你的体育参与性尚可。4.16—10分:说明你的体育参与性有待提高。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三 任课教师:丁元江

任教班级:七(2、3、4)班 课 次:第五周第三次课 教学内容:

学习领域:运动参与

教学目标:1.了解脉搏和运动的关系 2.掌握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知识 3.学会简单检测运动负荷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检测运动负荷的简便方法

测定脉搏是检测运动负荷常用的简便方法。

心脏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动力器官,我们全身流动的血液全靠心脏这个“马达”来推动。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它是心脏功能的一种表现。

随着心脏的跳动,在特定部位皮肤表面可以摸到的动脉搏动称为脉搏。在正常情况下,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即脉率)和心率是一致的。

脉率受年龄、性别的影响。一般情况卜,女性比男性快,儿童比成人快。成人安静时的正常心率为70—80次/分。学龄儿童为80—90次/分。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加快,而休息,睡眠时则减慢。参加运动时,脉搏跳动得越快,说明运动越剧烈;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山寸:心肌机能提高,在承受相同运动负荷

时,脉率比不经常参加锻炼的人低,而且恢复到正常水平所需的时间也比不经常锻炼的人短。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定自己的脉率变化来判断锻炼负荷是否合适。

二,适宜运动脉率的判断及其测定(一)适宜运动脉率的判断

人都有一个最高脉率,即使你进行非常吃力的运动,达到了最高脉率后也不能再增加了。最高脉率和年龄、体能水平有关。20岁以下的青少年,最高脉率一般为200次/分;而经常锻炼、体能水平好的青少年,最高脉率可以达到220次/分。最高脉率只有在参加最为激烈的运动时才会体现出来。通常,比较适宜的运动脉率应保持在最高脉率80%—50%的范围之内。

由于人们的体能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最为适宜的运动脉率也有所不同。我

们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出自己最为适宜的运动脉率:

适宜的运动脉率二(最高脉率—安静时脉率)65%+安静时的脉率(二)脉率的测定方法 1。准备一块带秒针的表。2.找到能摸到脉搏的部位。

3.运动停下来时即刻测定6秒钟的脉搏跳动的次数。

4.测量时准确地数6秒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再乘以10,就是此时的心率。(三)注意的问题:由于刚刚停止运动后的1分钟内,心率下降得特别快。因此,运动停止后,要准确测定即刻脉搏,需要事先进行必要的练习,比较熟练地掌握测定脉搏的方法。否则会延迟测定即刻脉搏的时间,造成测定的结果不准。

三、运动后心脏恢复率的测定

持续长时间运动以后,心脏分两个阶段恢复。在最初阶段,心率急剧下降,接着维持一定的状态,然后再慢慢恢复到安静时的心率。

在运动刚刚结束后的一分钟内,有一个心脏恢复的重要时期。在这一分钟内,你的心脏恢复得越快,说明你的心脏功能越好。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定运动后一分钟内的心率,来衡量自己的体能水平。

运动后心脏恢复率测定的方法及要点:

先在运动结束后即刻测6秒钟的脉搏次数作为运动心率,运动结束后1分钟再测一次6秒钟的脉搏次数作为恢复心率。心脏恢复率=(运动心率—恢复心率)/10 根据这个公式计算得到的数值越高,说明你的心脏恢复得越快、越健康。

四、怎样判断运动负荷大小

(一)用晨起安静脉率判断运动负荷大小

在正常情况下,通过体育锻炼后心脏机能增强;安静时的脉率应逐渐减少。但 是如果相反,脉率反倒增多了,就表示运动负荷大。若第二天早晨的安静脉率超过

前一天的早晨的安静脉率,说明运动负荷太大,应适当减小运动负荷。因此,我们

可以通过测定晨起安静时的脉率来判断运动负荷的安排是否合理。(二)自我感觉判断法

对运动负荷安排的是否合理,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判断。如果锻炼后,经过合理的休息后感到全身舒服,精神愉快,体力充沛,食欲增加,睡眠良好,说明运动负荷安排比较合理。相反,如果感到十分疲劳,四肢酸沉,至第二天仍然没有消除,出现心慌、头晕,没有食欲,睡眠不好,并对再次参加锻炼感到厌恶等不良症状,则说明运动负荷过大,需要好好休息调整。

五、课外作业:

自己测量一下安静下的脉博和运动后的脉博,并进行判断。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四 任课教师:丁元江

任教班级:七(2、3、4)班 课 次:第九周第三次课

教学内容:体育与身体形态和机能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身体机能 2.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机能的影响 3.了解在发展身体机能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步骤:

一、什么是身体机能

身体机能是指人的整体及其组成的各器官、系统所表现的生命活动。大家可以通过测一测你的安静心率、肺活量和血压,便可以了解自己身体机能的发育状况了。对照下表,了解一下自己的身体发育状况:

二、初中阶段身体机能的发育特点

初中生的心肺功能逐渐增强,神经系统发育也渐近完善,具体特点如下。

☆初中生心率随着年龄的递增而逐步减少

☆初中生心率一般每分钟80次左右

☆初中生呼吸频率随着年龄的递增而逐步减少

☆初中生呼吸频率一般每分钟18—22次

☆初中生肺活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初中生肺活量男生—般在2500~3000毫升,女生—般在2000—3000毫升.☆初中生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初中生血压一般在(收缩压14—15千帕,舒张压8.5—8.8千帕)☆初中生神经系统进一步发育,12岁脑重量已接近成人水平,尤其是在13—14岁大脑皮层的发育趋于完善

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促进身体形态的健康发展,而且可以提高身体机能的发育水平。

三、为什么体育锻炼能够发展我们的身体机能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使呼吸肌的力量增强,胸廓运动的幅度加大,从而改善呼吸机能。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心肌力量增强,血管壁弹性增大,从而改善心血管机能。

四、发展身体机能应注意的事项

由于初,卜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在锻炼中,应注意:不要进行过多的力量性和静力性练习;注意正确的呼吸方法,即动作和呼吸正确配合,屈体动作应呼气,挺身动作应吸气,避免做过多屏气:注意呼吸道卫生;注意选择良好的锻炼环境。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五

教师:丁元江 班级:七(2、3、4)班

一、教学内容: 篮球运动基础知识

课次:第十周第一次课

二、课型:体育理论课

三、课时:1课时

四、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了解篮球运动的主要规则及场地与器材,以及对篮球运动的技、战术常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篮球运动规则。教学难点:篮球运动的技、战术。

六、教学媒体:电脑

七、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班的学生为初一年级新生,对篮球运动非常喜爱,能说出很多国内外著名篮球运动的名字,但对篮球知识了解很少,篮球技、战术水平处于原始状态,渴望学习篮球知识、技能的愿望强烈。

八、教学策略:

本课采用行为练习策略,又称直接教学,实施步骤:明确教学目的、环节和内容;呈现新信息,通过语言揭示、练习反馈,使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提供机会使学生独立学习。

九、教学媒体设计阐述:

篮球运动具有极高的竞技价值,也具有很好的健身、娱乐和欣赏价值。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对发展身体素质,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培养个性和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健康水平都有重要的作用。

中学教材选用篮球这一运动项目,并非把篮球视为单一的竞技运动,而是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方式,是中学生把参与篮球活动当成学习、生活中一种锻炼和娱乐的手段,即通过篮球活动锻炼身体,掌握更多的锻炼方法,满足娱乐和休闲的需要,改进生活方式。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进行技能的教学,也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不能使学生建立对篮球运动的直观的认识,而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可将枯燥无味的理论讲解变得生动形象,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篮球运动产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加深对篮运动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学习篮球的兴趣。本设计旨在体育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进行一种新尝试。

十、教学过程:

(一)动画引入,出现本课导航页面: 1)、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2)、篮球运动的主要规则; 3)、篮球运动的技、战术; 4)篮球运动的场地与设备;

(二)篮球运动起源与发展:

1)用动画的形式阐述篮球运动的起源; 2)讲解篮球运动的发展 3)反馈练习:

1、篮球运动是(年)国人詹姆士·奈施密斯发明的。

2、篮球运动于()年传入我国。

3、()年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

4、()年第11届奥运会男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女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是地()年第21届奥运会上。

5、我国最早的篮球是由董守义先生所著的()

(三)篮球运动的主要规则

1)队员、替补队员和教练员,动画演示场上队员的位置分布; 2)比赛通则;

3)图例说明违例和犯规。4)反馈练习:

1、篮球比赛中每队上场比赛的队员人数是()人。

2、在两个半时的篮球比赛中,总的比赛时间是()分钟。

3、篮球比赛中每次暂停的时间不超过()分钟。

4、出示图例让学生对违例和范规进行判别。

(四)篮球运动的技、战术

1)技术分类,动画演示握球方法,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和行进间投篮。2)篮球运动的战术,动画演示长传快攻的方法和区域联防的阵形。3)反馈练习:

1、学生上台演示握球的方法(教师事先准备好篮球一只)

2、请学生说出快攻的组织形式。

3、请学生说出区域联防的常用阵形。

(五)篮球运动的场地和设备 1)篮板的构造; 2)篮架的构造;

3)有关球的数据,并用动画的形式让学生判断出哪一只球符合比赛要求。4)球场的结构; 5)罚球区的结构; 6)篮圈的构造。7)反馈练习:

1、篮球场地长()米,宽()米。

2、篮圈的高度为()米,丈量时从篮圈的()量起。篮圈的直径为()厘米。

3、篮球的圆周为()厘米,重量为()克。

4、篮板的长为()米,宽为()米。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六 任课教师:丁元江

任教班级:七(2、3、4)班 课 次:第十三周第二次课 教学内容:培养你的自尊自信 学习领域:心理健康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体育活动树立自尊自信。1.本节学生应掌握的内容安排

自尊自信对人的成长很重要,它是人潜在的动力,是青少年积极向上的能源,它是一种高尚纯洁的心理品质。

(1)你是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吗?。

经常听同学们说:“某某同学是个自尊自信的人。”

①什么是自尊呢? 自尊是一个人在学习、生活中对自我价值的积极评价和体验。自尊心是人们前进的动力,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一个人的自尊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身体状况、同伴关系、学习成绩和家庭状况等。初中阶段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期,身体自尊(即对自己身体的满意程度)备受同学们的关注,那么你了解自己的身体自尊吗? 测一测

l 2 3 4. 5 很不满意 不满意 一般 满意 很满意

把自己的真实感受所对应的数字填在方框内

女:对自己的:

A 腰 口 大腿 口 小腿 口

臀部 口 身材 口 体重 口 B 体力 口 精力 口 身体协调 口

敏捷 口 健康程度 口 肌肉力量 口

男:对自己的:

A 肌肉力量 口 身体协调 口 肩宽 口

胳膊 口 胸肌 口 身材 口 B 体力 口 精力 口 敏捷 口

食欲 口 体重 口 健康程度 口

算一算(每一项所填数字,即为该项得分值)A组得分为A组内各项数字之和,你的得分为______。B组得分为B组内各项数字之和,你的得分为______。

总分为A组得分+B组得分,你的得分为______。

评一评

不满意 一般 满意

A 女:体重的满意程度 6一13分 14—22分 23—30分

男:上肢的满意程度

B 一般身体状况的满意度 6一13分 14—22分 23—30分

总分:对自己身体满意度 12—28分 29—44分 45—60分

通过测验,同学们大概对自己的身体自尊(也就是对自己的身体的满意程度)有了初步的了解吧?如果得分较低,也就是说你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太满意,那么应该怎么办呢?只要你多参加体育锻炼,你的身体状况就会不断得到改善,你的自我体验和评价就会提高,从而来改善你的自尊水平。如果同学们对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很满意,也不能自满。初中阶段是身体发育的快速期,可塑性较大,为了保持自己良好身体状况,也应多参加体育锻炼。

②什么是自信呢? 自信是一个自己相信自己的心理,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愿望的心理,是对自己

力量的充分肯定。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

一个人的自信心是在克服困难,体验成功中产生的。而体育锻炼是检验和培养自信的重要手段。一个自信的人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在锻炼中不断克服困难,挑

战自我,增强自信。

总之人的自尊自信是随着人的成长而发展起来的,所以在体育锻炼中我们应该珍惜它,爱护它,精心的培养它。

(2)怎样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和展示自尊自信呢? ①体育活动多种多样,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喜欢自己。在群体活动中,努力展现自我,有信心让同伴接纳自己。

②遇到有难度的活动项目,受到挫折时,最怕的不是别人说自己不行,而是自己说

自己不行。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七 任课教师:丁元江

任教班级:七(2、3、4)班 课 次:第十八周第二次课 教学内容:体育健身中的损伤与防治 学习领域:身体健康

教学目标:挫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在体育活动或比赛中,人体间的冲撞或人体与器械的不合理碰撞均会造成挫伤,本节课介绍挫伤发生的原因、一般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挫伤

挫伤也成为撞伤,是钝性外力作用于身体某一部位而引起的闭合性损伤。分单纯性和混合性两种。

1、单纯性挫伤:

是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挫伤,其症状为伤部有疼痛、肿胀、皮肤青紫和运动功能障碍等。

2、混合性挫伤:

是单纯性挫伤伴随其他组织器官损伤。

二、发生原因

1、在不平整场地上活动时的跌跤,造成膝、肘等部位的挫伤。

2、活动或比赛中,同学间的相互碰撞,造成肢体挫伤。

3、在器械类运动中,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动作不熟练,力量差等因素,都有可能因之体育器械的撞击而造成肢体严重挫伤。

4、以动作方法不当引起挫伤。

三、挫伤后的处理

1、发生单纯性挫伤,应用冷水毛巾或冰袋冷敷挫伤部位,或用消毒绷带加压包扎,抬高挫伤部位,防止继续内出血。

2、挫伤发生48——72小时后,才可用热水毛巾敷,或对受伤部位进行按摩,或用酒精、松节油擦涂挫伤部位。

3、如果发生严重的混合性挫伤,造成器官损伤、休克或肌肉、肌腱断裂等,应立刻停止活动,及时送医院治疗。

4、关节等部位挫伤治疗过程中,要对受伤部位的关节和肌肉进行恢复性锻炼,如慢走、下蹲、弯腰、举臂等,以防伤愈后关节活动受影响和肌肉发生功能性萎缩。

四、挫伤的预防

1、健身活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使肌肉关节充分活动开。

2、选择平整、安全的活动场地,对场地上的小碎石或杂物,要及时处理。

3、加强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练习,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及时纠正技术上的错误。

4、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5、在某些项目比赛中,穿戴必要的保护用具。

6、提倡良好的体育道德,禁止粗野动作。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八 任课教师:丁元江

任教班级:七(2、3、4)班 课 次:第十八周第三次课

教学内容:体育锻炼对青少年机体的影响 学习领域:身体健康

教学目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青少年运动器官系统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提高其他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本节课介绍体育活动对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和作用。教学过程:

一、神经系统

人类的神经系统是在长期进行过程中逐渐演变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复杂的调节和控制功能。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和周围神经系两部分。人类各种复杂而又协调的身体运动过程就是在神经系统控制和支部下完成的。

1、中枢神经系:

包括:脑和脊髓两大部分。脑又包括脑干、小脑、间脑和大脑。

2、周围神经系:

是信息传递桥梁,根据其功能分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两部分。

3、神经细胞:

也称神经元,使神经系统与各器官细胞组织的连接点。

二、少年期神经系统特点

1、人出生后的第1年,神经系统发育最快。

2、少年期学生的脑细胞发育尚不完全,容易产生疲劳,但代谢旺盛,疲劳后的恢复也较快。

3、少年期学生神经兴奋与抑制过程不均匀,兴奋容易扩散,多于动作多,动作不协调、不准确等。

4、少年期学生神经过程灵活性高,兴奋与抑制转换速度快,是发展灵敏素质和反应速度的最佳敏感期。

三、体育锻炼对神经系统发展的作用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有效促进大脑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和发展。

1、体育锻炼能提高大脑神经活动的均衡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完成精确、灵巧、细致、复杂的身体运动。

2、体育锻炼有利于提高大脑各种思维活动的效率。

3、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发展也有良好影响,能促进人的记忆、想象、注意、情绪等心理变化,对个性的良好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四、呼吸系统

人类的生命离不开呼吸。机体细胞在代谢时,要不断摄取氧,同时排出二氧化碳,而这种活动必须依靠呼吸系统来完成。呼吸系统包括3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肺呼吸、气体运输和组织呼吸。

1、肺呼吸

肺是呼吸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肺组织质软而富有弹性,在呼吸肌和膈肌的共同牵引下,一张一缩,从而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①肺活量:

一个人最大吸气后尽力呼出的气量,是经常采用的测定肺呼吸功能的指标,它与年龄、性别、呼吸肌强弱有关。②肺通气量:

单位时间内吸入或呼出气体的总量。肺通气量有两种方法实现,一种是深而慢的呼吸,一种是浅而快的呼吸。运动中美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更能增加肺中新鲜空气的比重,在气体交换上更有效。

2、气体运输

血液运送氧和二氧化碳的过程。气体运动效率与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和携带能力,以及新张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等因素有关。

3、组织呼吸:

血液中的血细胞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人在运动过程中,肌肉组织需要足够的氧气来保证能量代谢过程,如果氧气供应不足,就会产生酸性物质(乳酸),导致肌肉无法继续工作,运动能力下降。

五、少年期呼吸系统的特点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呼吸系统结构和机能有以下特点:

1、呼吸道比较狭窄,激烈运动时,容易造成呼吸道毛细血管充血,影响空气的出入。

2、呼吸肌较弱,胸廓窄而肺活量小。运动时,呼吸浅而频率快。

3、心脏收缩力较弱,每搏输出量少,氧运输能力差,激烈运动时,容易产生疲劳。

六、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和作用

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生长发育,胸围扩大,呼吸肌发达,肺活量增加。

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使心脏每搏血量增加,提高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速度,满足运动代谢的需要。

3、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掌握科学的呼吸方法和运动中呼吸的调控知识,提高呼吸系统的效率,增进健康。完

体育理论课教案 篇3

二、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七-九年级教科书第二章,这章节共3学时,本课是第1学时,这一章节内容与其它章节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因为运动参与是促进学生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同时它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故本课又是本章节学习内容的前提和基础,本课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积极自觉地参与身体锻炼>

三、学情分析:

他们的生理特点是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抽象性强的知识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初中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价值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了解的不全面。本课在此基础上通过问题和直观性动画进行启发学生,通过小团队相互间的合作讨论、探究,使学生由易到难,从浅入深地掌握全课内容。

2、能力目标:树立自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了解自己参与体育活动的状况;3、情感目标:根据实际自觉积极地参加课内外体育活动。

六、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参与体育的意识,学会科学地参加体育活动。

今天我们在这里上一节体育课,首先我们一起重温一下“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启动仪式(4分钟)插入视频图象。为什么要大力提倡参与体育运动,体育锻炼对我们有哪些好处呢?,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今天的课堂------体育锻炼重在参与

1、首先让我们一起看下面的两个实验,边看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思考,然后谈一谈

自己的想法,你认为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想一想?

(1)如果把小兔子、小鸽子从小关起来喂养而不让他们运动,他们长大后会出现怎样的情况了?

(2)“运动剥夺”实验:将20―30岁的健康男子分成两组,要求第一组在实验期内(20天)一直躺着,不许起坐,站立;第2组也做同样的规定,不同的是允许该组每天躺着时可以在专门的器械上锻炼4次。

2、学生分组讨论(3---5分钟)并将讨论结果用笔写在纸条上展示给全班学生观看。

3、在学生谈感想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简要的总结,实验表明:如果没有运动,人的健康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生命就会受到威胁,运动的少,生命力就脆弱。→得出生命在于运动。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本次的要点部分;

3、布置作业,宣布下课。

②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

③体育锻炼重在参与;

④了解自我的体育参与情况;⑤创设体育锻炼的方法。

九、教具安排:数码投影仪1台;笔(于:)×1000;同学们在阅读完之后,可以依据自已的实际情况求出自已的克托莱指数并和第五页的有关全国均值进行对比。

D.学生对身体形态发育的评价:分组、讨论和评价(10—12人一组,各小组对身体形态进行讨论和评价,并写出两条促进身体形态发展的锻炼方法。并在课堂上进行全班同学

交流,老师点评指导)。

(2)体重的增长。

(3)胸围的增长。

B.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发育影响的原因分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使骨细胞生长更旺盛,并能使骨骼变得更加粗壮坚实,可使软骨的细胞正常增殖,促进骨骼的生长速度,从而使身体长高。体育活动加速了新陈代谢,使肌纤维增粗,体积增大,肌肉变得粗状、结实发达有力。

A.让学生养成正确的站、行、跑、跳的身体姿势;(通过体育锻炼使人做出来的动作更加灵活、协调、舒展、大方)

B.使学生明白在形体练习中不宜做过重的负重练习;

C.在练习中要变换体位,使形体均衡发展;注意养成正确身体姿势和全面发展。

2、你的身体形态和全国均值相比如何?3、为什么体育锻炼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展?4、形体练习中就注意的事项有哪几方面?

体育理论课教案 篇4

教学内容:强身健体 教学目标

1.明确体能的构成。

2.获得健康体能和运动体能方面的基本知识。3.正确划分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

教学内容:全力以赴保健康 教学目标

1.明确健康的定义。2.认识亚健康。3.了解卫生革命。4.把握健康的准则。教学内容

1、健康的定义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还要有完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2、构成人身体的九大系统

人的身体由神经、运动、循环、呼吸、消化、内分泌、泌尿和生殖九大系统构成。

九大系统出现问题可导致的疾病:

(1)神经系统一神经炎、半身不遂

(2)运动系统一肌肉拉伤、扭伤、骨折

(3)循环系统一脑中风、冠心病

(4)呼吸系统一肺炎、气管炎

(5)消化系统一肠胃炎、胃溃疡、肠梗阻

(6)内分泌系统一侏儒症、大脖子病

(7)泌尿系统(8)免疫系统一艾滋病(9)生殖系统一性病 3.亚健康的定义

亚健康是一种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也称为“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4.亚健康的促成因素以及如何预防亚健康 亚健康的促成因素:

(1)心理因素(2)体质因素(3)社会环境因素(4)不良生活因素 如何预防亚健康:

(1)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正确对待各种压力。(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营养均衡。(3)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注意劳逸结合。5.影响人们健康行为的因素

(1)倾向性因素

(2)促成性因素(3)强化性因素

教学内容:吃的明明白白 教学目标

1、明确理想的膳食(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清淡杂食)。

2、了解盐为什么是把双刃剑。

3、明确碱性食物和酸性食物。

4、如何做让一日三餐更有营养。

5、明确特殊阶段的营养(高中阶段、发展体能、体育锻炼后)。教学内容

营养(膳食)与健康

1、膳食宝塔

中国营养学会提出了“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是一个营养上比较理想的膳食模式。“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八条原则: 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③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④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⑤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⑥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⑦饮酒应限量;

⑧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特别要指出的是,由于高中学生身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应避免饮酒。此外,在这八条原则的基础上,中国营养学会还同时制订了《特定人群膳食指南》,针对青少年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三条补充原则: ①多吃谷类,供给充足的能量;

②保证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摄入; ③参加体力活动,避免盲目节食。

2、高中阶段的饮食

高中生处于学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在这个阶段,多吃荤有利于你的生长发育。

3、合理、科学饮食

饮食贵在合理与科学,这“合理”、“科学”的集中体现首先是平衡膳食,各种食品都要兼顾,且不能过量,营养要适度,任何一种食品都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膳食要提倡清淡、原味。

教学内容:做健康环境的卫士 教学目标

1.明确空气质量等级与体育活动的关系。

2.了解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来源以及对健康的影响。教学内容 1.空气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

空气污染物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部分也可以通过皮肤和消化道侵入。钢铁厂和火力发电厂排出的二氧化硫可导致哮喘、慢性气管炎。

2.地球变暖的成因及其危害

由于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各种能源,这些能源在燃烧的过程中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等能够吸收红外线的气体,导致全球变暖。

地球变暖可导致雨水减少、农作物减产,导致卫生情况恶化,加剧水污染等。

3.臭氧层空洞的成因及其危害

在平流层,空气中的氧受到太阳紫外线的照射而产生臭氧,形成臭氧层。工业生产释放出的氟利昂,到达平流层后,被紫外线分解出活跃的氯元素。氯元素可以不断吞噬臭氧,从而形成臭氧层空洞。

如果没有臭氧层保护,紫外线中的B波和c波会使人体的免疫力下降、皮肤变得粗糙,滋生老人斑和雀斑,容易患白内障等疾病。

4.酸雨的危害

正常雨水的pH值为5.6,略呈酸性。,当空气中一些强酸性气体溶于水,会形成硫酸或硝酸之类的强酸,形成酸雨。世界三大酸雨区为:欧洲、北美、中国。

5.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

(1)防止地球变暖,要杜绝电力、煤气、汽油等能源的浪费。

(2)最大限度的减少垃圾。

(3)减少空气的污染,尽量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还应当注意工厂、施工地所排放的有害物质。

(4)防止水污染,要从细小琐碎的事情做起。

(5)保护森林,要进行大力宣传和呼吁。

教学内容:避免恶习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健康的重要性。

2、了解生活恶习(吸烟、酗酒、吸毒)危害。

3、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自觉抵制生活恶习的习惯。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3种主要的生活恶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的潜在危害。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自觉抵制恶习的习惯,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教学内容:

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规律的作息时间、科学的运动健身以及没有生活恶习等。影响健康的因素:生活方式、外界环境、生物遗传、卫生保健。造成不良生活方式的因素:吸烟、酗酒、吸毒、滥用药物、紧张状态等。1.吸烟的危害

香烟中所含有的主要有毒物质为尼古丁、烟焦油和一氧化碳。

尼古丁能使吸烟者成瘾,并具极强毒性。

烟焦油易沉积于肺及其他器官内,诱发癌变。

一氧化碳能竞争性结合血红蛋白,导致机体供氧不足。2.过量饮酒的危害

人体内90%以上的酒精要在肝脏内代谢解毒,因而过量饮酒会对肝脏造成极大的损伤。长期酗酒者容

易导致严重的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严重者会导致肝癌。3.毒品的分类

根据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效应,毒品可分为镇静类毒品、兴奋类毒品和致幻类毒品。

4.吸毒的危害

(1)对生理的危害(2)对精神的危害(3)给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危害(4)传播艾滋病,危害人类健康

教学内容:抵御传染病的流行风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传染病。2.了解非典。

3.掌握与艾滋病相关的知识。教学内容

1.肝炎的种类、传播途径及其危害

目前已确认的病毒性肝炎有甲、乙、丙、丁均具有传染性强、传染面广、发病率高等特点。2.非典的传播途径

非典型肺炎可以通过近距离空气传播,是一种新型呼吸道急性传染病。

非典型肺炎的预防措施:

(1)佩戴口罩(2)认真洗手

二生意卫生习惯(4)家中进行消毒(5)开窗通风(6)注意休息与锻炼(7)避免去人口密集、通飘差的地方 3.如何与乙肝病毒携带者相处

一般情况下,体液的接触才能传播乙肝 4.如何预防传染性疾病

(1)避免前往拥挤和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2)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3)保持室内卫生,勤晒衣被,居室要通风,保证空气清洁新鲜。

(4)消灭蚊子、苍蝇、蟑螂。

(5)饮食、饮水注意卫生,煮透海鲜食物,不喝生水。5.性病的传播途径、性病的预防措施

性病的传播途径:

(1)性接触传播

(2)医源性传播(3)母婴传播

(4)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性病的预防措施:

(1)不与他人共用洗澡毛巾或其他洗澡用品,在公共浴室最好淋浴,不要盆浴。

(2)最好使用蹲式的公共厕所,如果使用公共坐式马桶,应该用一次性的垫纸。

(3)内衣、内裤、浴巾要勤洗勤换,单独洗涤,不与外穿衣物混洗,毛巾、马桶等经常进行消毒处理。

(4)避免不必要地使用没有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5)注意使用安全套。

6.艾滋病的症状、传播途径、治疗方法及其预防方法

艾滋病的症状: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引发多种疾病.死亡率极高

传播途径: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治疗方法: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也无有效的保护性疫苗

预防方法:提高认识、避免高危行为

教学内容:预防三大杀手 教学目标

1、明确生活中的三大杀手。

2、高血压的界定.。

3、了解青少年健康的三大杀手。教学内容

1.心脑血管病的病变原理

心脏与血管犹如一个密封的管道,如果这条密封的管道出现问题就会引起人体循环系统的病变.这些病变主要是邋常所说的心脑血管病。

2.高血压的危害

三高: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 三低: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3.冠心病的症状

心肌急剧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左胸前区阵发性疼痛。4.中风的特点及其中风的危险因素

“三高一多”: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并发症多

中风四大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和糖尿病。5.糖尿病的症状及其预防方法

“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消瘦。

糖尿病的诱发因素:

(1)感染(2)肥胖(3)体力劳动(4)妊娠(5)环境因素

国际上公认的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措施是:合理膳食、心理平衡、保持体重、戒烟限酒和适量运动:

6.常见的地方病特征及其预防

流行最广的地方病一地方性甲状腺肿,又称碘缺乏病,它以甲状腺肿大为主要特征。该病的预防以食用碘化食盐最为安全有效。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地方性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的传播与血吸虫的中间宿主一钉螺有极大关系,针对血吸虫病,消灭钉螺能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教学内容:降低其他疾病发生的危险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遗传病。2.如何改变遗传病的“宿命”。3.了解常见的地方病。教学内容

一、遗传病的预防

1、遗传性疾病产生的原因

如果父母不健康,那么出生的孩子患有疾病的几率比较高;如果父母是近亲结婚,那么后代患疾病的可能性则大大增加。

2、千奇百怪的遗传病

血友病、蚕豆病、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肝豆状核变形等。

3、遗传病的预防

造成遗传病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父母的不健康、近亲结婚以外,环境污染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二、谈谈地方病

1、地方性甲状腺肿

 地方性甲状腺肿又称为碘缺乏症,是世界上流行最广泛的一种地方病,据估计全世界约有2亿患者,俗称“大粗脖”,它以甲状腺肿大为特征。 本病的预防,以食用碘化盐最为安全有效,所以我国大力提倡食用加碘盐。

2、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的传播与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有极大关系,针对血吸虫病,消灭钉螺能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了“控制血吸虫”口号。

3、与氟有关的的“四姐妹病” 氟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缺氟——大骨节病和龋齿 氟过量——氟斑牙和氟骨症

教学内容:呵护你的心灵 教学目标

1、了解心理障碍(如抑郁、焦虑、恐慌等)的产生原因。

2、明确如何消除心理障碍。

3、了解体育活动对预防和消除心理障碍的作用。教学重难点:

1、如何正确认识心理障碍

2、学会运用一定方法预防和消除心理障碍 教学内容

1.常见的心理障碍

常见的心理障碍有神经衰弱、焦虑、抑郁、强迫障碍、恐怖障碍等。2.神经衰弱和抑郁的主要症状

神经衰弱的症状:(1)头部紧张不适(2)睡眠障碍

(3)脑力劳动效率下降(4)体力衰弱(5)心情烦躁

抑郁的三大主要症状:(1)情绪低落(2)思维迟缓(3)运动抑制

3.预防和消除抑郁情绪的方法

(1)找人倾诉(2)学写“自我心理分析日记”(3)制定切合实际的生活翻标(4)凋整饮食(5)体育锻炼(6)善用色彩(7)注意光线 4.预防秘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

(1)自我放松训练(2)音乐放松(3)认知调节(4)系统脱敏(5)自我暗示(6)体育锻炼

教学内容:保持健康的性心理 教学目标

1、了解性成熟的心理特征。

2、认识自己的性心理变化。

3、增强性问题上的守法观念。教学重难点:

1、青春期性心理的变化特点和青春期性心理的问题。

2、如何与异性同学保持正常的交往。教学内容

1、青春期的性心理发展 成长的里程碑:

梦遗——男性性成熟的重要标志。

月经——月经的出现标志女性开始走向成熟。成长的烦恼,青春期的性心理适应: 自慰、性幻想。青春期的性心理问题:

性焦虑、性压抑、性心理偏离、性罪错。

2、青春期的异性交往 怎样与异性相触:

一是群体交往。多参加由男女生参与的群体活动; 二是浅交。不要随便与某个异性确定很深的个人关系。

3、什么是成熟的爱情:

成熟的爱情应具备关怀、责任、尊重、知识等要素:

(1)关怀对方,希望对方成长和完善,并为此向对方提供无私的援助,甚至做出牺牲。(2)责任感使相爱双方能同舟共济,渡过激流险滩,到达爱的彼岸。(3)尊重就是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遇事平等协商,求同存异。(4)知识,是双方交流和沟通的基础,是爱情得以丰富和发展的源泉。

体育理论课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掌握运动量的测定,理解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意义。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自觉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在运动后积极休息的良好习惯。学生也能乐意和老师配合。

你平时是否注意锻炼的科学性?

要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必须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并在运动后注意合理休息。

提问:只要参加体育活动就能增进健康,因此无须刻苦努力,跟自己过不去;有的同学则认为,体育锻炼一定要非常刻苦,练得非常刻苦,练得越狠锻炼效果越好。这两种观点正确吗?

学生回答。

运动负荷过大,会才产生不良的反应,出现血压降低、脉搏急促而微弱、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恶心等现象,影响身体健康。

运动负荷过小,则难以促进机体产生相应变化而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因此,运动负荷过大过小都不利于增强体能和增进健康,只有适宜的运动负荷才能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

运动负荷通常又叫运动量,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

首先,要根据自己的体能和健康状况,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安排运动量的大小。

其次,要根据负荷强度和负荷量相互制约的特性来确定负荷的强度和量。

另外,还要注意大、小运动负荷的结合,使大小运动负荷交替出现。尤其在安排强度大的负荷时一定要格外注意,不能连续几天进行大强度的锻炼。每周大强度的锻炼最多不应超过1―2次。

体育锻炼是一个承受运动负荷的过程,而人体机能的提高需要通过负荷、疲劳、恢复、提高等这样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实现。

你知道怎样休息吗?

两次负荷较大的体育锻炼之间究竟休息多少时间合理?

对一般同学来说,休息一天即可。

(一)定脉搏是检测运动负荷常用的简便方法。一般情况下,女性比男性快,儿童比成人快。成人安静时的正常心率为每分钟70―80次。学龄儿童为80―90。

1、人都有一个最高脉搏,达到最高脉搏后也不能再增加了。最高脉搏率一般是每分钟200次。

带秒针的.表一块,找到能摸到脉搏的部位,运动停下来时即刻测定6秒钟的脉搏跳动的次数,测量时准确地数6秒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再乘以10,就是此时的心率。

持续长时间运动以后,心脏分两个阶段恢复。在最初阶段,心率急剧下降,接着维持一定的状态,然后再恢复到安静时的心率。

体育理论课教案 篇6

上好体育理论课能为体育实践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以后的教学、训练、群体活动等,能收事半功倍之效。但目前的状况是,中学生对体育理论课还普遍缺乏兴趣,在体育理论课堂上,学生在操场上的那种生龙活虎劲头,荡然无存,个个无精打采。问之,答曰“枯躁无味”。致使体育理论课的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学生对体育理论课产生厌倦情绪,关键在体育教师。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进行调查研究,抓不住学生心理活动特点,照本宣科,这是使学生对体育理论课失去兴趣的根本原因。

实践告诉我们,小学生入中学后,身心都产生了质的飞跃,但活泼、好动的特点没有变,而且视野越来越宽,求知欲越来越强烈。相应地体育理论课就要多讲些既含知识,又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内容,多联系实际讲解。比如,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个公式:调=A+B+C,X=成功,A=勤奋,C=?,B=体育锻炼。教师可将重点放在B上,?反复讲明,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大科学家,与重视体育锻炼有很大关系。以体育锻炼获得强健的体魄,以强健的.体魄来支撑自己事业。还有医学家孙思逊,?他坚持体育锻炼活到101岁,写下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两部专著。此外,诸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等至理名言,也可在理论课上作富有启迪性的阐发。如果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理论课堂上相机引入这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那么就有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收到预期效果。

其次,针对不同特点的班级,要选择不同的教学角度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以高中生为例,升入高二就开始有文、理之分,有的学校干脆分文、理两班教学。

给文科班上体育理论课,要抓住文科学生思想活跃,多数人性格外向,女生多等特点,灵活地选择适合这些特点的内容与方式来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在强调学生要积极参加体育段炼时,可引用一些谚语、歌谣和术语来诱发其学习兴趣,例如“早晨起来活动活动腰,一天精神好”。引用“八段锦”中的“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来烘托课堂气氛。在讲解球类活动时,可用明代李渔(高中生学过他的文章)的诗:“蹴鞠当场二月天,香风吹下两蝉娟……”来说明我国古代己有女子球类活动。让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使体育和他们无声的韵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若讲解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机能的影响时,可用林黛玉做比较。

“行动似弱柳扶风,娇袭一身之箔…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是因为林黛玉寄人篱下,心情常受压抑,事事都是谨小慎微;再加上她从小失情,生活得不到好的调养,更缺乏体育锻炼,造成心血管系统机能不强,于是导致她身体病弱。

而给理科班学生讲授时,则应结合运动技术,多应用一些运动力学、运动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讲述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并携带氧和氧化碳时,宜写出明确的反应式,并说明血红蛋白的含量与大脑工作效率的关系,使学生懂得体育锻炼的真正价值;在讲解支撑跳跃动作时,可根据动量定理(即冲量等于动量的增量)正确地分析助跑速度、踏跳和推手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动作质量的影响;在讲解掷铁饼动作时,应该用动量矩守恒定理,说明转动惯量与角速度和旋转半径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运用浮力定律阐明为什么掷铁饼在逆风时比顺风时还要远些;在讲解跑弯道时,可以结合关于离心力、向心力等知识。这样,不仅使他们感到新鲜(文化课学的知识运用于体育运动),而且认识到体育运动也是一门实实在在的科学,从而激发理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三,改变观念。在不少体育教师(也包括其他学科教师)头脑里,似乎语文、数学等学科是文化课,必须讲究教学艺术;而体育理论课则无须讲究教学艺术。这是一种误解。其实,体育理论课也有它独特的教学艺术,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作为体育教师,要想真正上好体育理论课,那就不单要精通体育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具备教学法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才有可能将体育理论上得满堂生辉出彩。

总之,体育理论课的功能,已为大家所识;上好体育理论课的关键在于教师;本文算是抛砖引玉,以期在“怎样上好体育理论课”问题上,引出更多更好的交流与研讨的文章来。使体育课论课在认识与实践上,“更上一层楼”。


本文的网址是//www.zf133.com/a/5566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