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社会学课件 >

社会学课件汇集12篇

社会学课件汇集12篇

学生们需要老师提前准备好生动有趣的课堂才能学习,而老师们也对编写教案课件司空见惯。编写好的教案课件应该具备教育系统性和连贯性,那么你认为好的教案课件应该是怎样的呢?现在,精益求精编辑为您提供了《社会学课件》这篇真正优秀的教案,未来我们也会为您不断更新相关内容!此外,关于范文大全,您还可以浏览2023月学习计划(精选4篇)

社会学课件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名字的独特性和含义,大胆交流名字的由来。

2.感知自己名字的与众不同,体会家长对自己的期望。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事先请幼儿向家长了解自己名字的写法、含义及小故事。

2.写有幼儿名字的卡片。

活动过程

(一)听声音,谈话导入

师:请小朋友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婴儿哭声的声音)

师:对,这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的哭声,随着这一生清脆的哭声的到来,一个新的小生命就来到了这个多彩的世界。接下来爸爸妈妈就要开始给他干什么呢?

幼:起名字。

师:对,就像咱们小朋友一样,爸爸妈妈也都给你们起了好听的名字。那你们认识自己的名字吗?如果把所有小朋友的名字写在一起,你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吗?(能)

(二)找找我的名字

1.师:瞧,这里有我们全班小朋友的名字,你的名字在哪里?

(幼儿的名字卡片排成四排,做好标记)

2.师:你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在哪里吗?(我的名字在第几行、第几个,我叫……)

3.这些名字都一样吗?

老师小结:原来,我们每个人的名字都是不一样的。名字是每个人特有的,谁的名字就代表了谁。

(三)寻找姓的秘密

1.认识了解名字中的第一个字,知道这就是姓。

2.提问:你们知道名字的第一个字是什么意思吗?你为什么姓x?你家里还有谁姓x,你的姓氏和爸爸一样还是和妈妈一样?爸爸姓什么?爷爷姓什么?

3.讨论,自己的姓可以改掉吗?请幼儿尝试说出自己的理由。

4.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姓和名,

教师总结:我们中国的姓氏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我们都是随爸爸的姓,也有少数跟妈妈姓的。

5.说一说班内有哪些姓。请幼儿找出班内同姓的幼儿有几个,并把他们喊出来。

小结:我们中国的姓氏非常非常的多,有一个字的姓,也有两个字的姓,还有一种关于姓氏的书,叫《百家姓》这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有机会可以跟家长一起看一看这本书。

(四)说说我的名字

1.师:“你们知道了姓什么,叫什么名字,那你们知道你们的名字是谁起的吗?为什么会给你起这样的名字?

2.请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名字的故事,同时说一说有几个名字。

小结:有的小朋友有两个名字,有姓氏的那个名字就叫大名,也叫学名,没有姓氏的名字就叫小名。小名一般是长辈或是最亲的人叫的名字,不管是大名还是小名都不是爸爸妈妈随随便便给我们取名的,都是有一定意义的,表达了爸爸妈妈对你们的期望,和对你们美好的祝愿。

3.提问:如果现在你们的爸爸妈妈在这里,你们想对爸爸妈妈说一句什么话?应该怎么做呢?

小结:如果他们听到一定会很高兴的,老师听了也很感动,知道你们长大了,但是你们说的这些能做到吗?那就给自己加油、鼓掌吧。

4.选出班内最好听、最独特的名字。

(1)师:刚才小朋友介绍了自己名字的故事,现在我们来听一听这几个小朋友的名字叫起来感觉一样吗?有什么感觉?(男孩名字和女孩名字)

小结:男孩名字比较响亮,感觉很强壮、有力,女孩的名字比较美、文雅、感觉很温馨。

(2)请你们想一想,你觉得我们班谁的名字最好听呢?

请一幼儿回答后,全体幼儿大声喊出来。小结:老师觉得你们每个人的名字到挺好听的。

(3)师:发现这节课小朋友表现都很好,回答问题也很积极。现在我们来放松一下,做个游戏好不好。(好)刚才有的小朋友讲了名字的故事,还有的小朋友没有讲,老师很想知道他们的名字的故事,你们想不想知道?(想)

(4)玩游戏——击鼓传花,并介绍游戏玩法。

师:“那我们就玩“击鼓传花”的`游戏,鼓声向起开始依次传花,鼓声停止,花在谁的手里谁就将自己名字的故事讲一下。

(五)幼儿玩游戏,活动自然结束。

社会学课件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互相帮助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2、学会正确使用帮助用语,设想多种助人的方法。

3、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相互帮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小公鸡和小鸭子、希望工程;

2、录像:星星班;

3、实践活动材料。

【活动过程】

一、以形象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相互帮助能解决困难。

1、观看课件。

提问: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鸭子吃不到虫子时心情怎样?后来心情又怎样了?它是怎么吃到的?

小公鸡碰到了什么困难?心情怎样?后来呢?谁帮助了它?

小结:碰到困难时很着急、害怕,但是它们你帮我,(屈老师 )我帮你后,小鸭吃到了虫子,小鸡被救上了岸,心里都很高兴。

小鸭为什么吃不到虫子?小鸡为什么差点被淹死?

小结:它们都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相互帮助后,困难就解决了。

二、充分运用图片设置情景,引导幼儿讨论交流身边发生的相互帮助的事例,设想帮助别人的办法。

1、讨论:你遇到过困难吗?是谁帮助你的?你帮助过别人吗?心里觉得怎样?

2、如果你遇到困难怎么办?请求帮助时怎么说?你想帮助别人时怎么说?得到了帮助怎么说?

小结:我们都会遇到困难,可以说一些有礼貌的话请求帮助,只要我们互相帮助,就能把事情做好。

3、猜测可能的困难,讨论帮助解决的办法。

出示图片:娃娃可能碰到什么困难了?怎么办?

小结:你们猜得都有道理,想得办法也很好。可弟弟还在哭?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三、将幼儿日常生活内容与大班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相结合,让幼儿在帮助弟弟妹妹整理物品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帮助别人和相互帮助的快乐。

1、看录像:星星班场景。

提问:小弟弟为什么哭?怎么办?怎样整理又快又好?

2、幼儿实践活动:整理材料。

帮助了弟弟妹妹,心情怎样?

【活动延伸】

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以希望工程的几组镜头,引发幼儿乐于助人的积极情感,将帮助的对象由周围拓展到更大的范围。

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还有很多,你们看:(课件),你们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商量,怎样帮助他们,好吗?

社会学课件 篇3

教材分析:

在秋景迷人的季节里,孩子们运用自己的感观发现秋天的变化,并感受到秋天是多姿多彩的。正是这样的生活经验,为本次的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这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诗。它从多角度引导幼儿感受秋天的变化,以及颜色的绚丽多彩。重复的句式让幼儿更加便于记忆和理解。同时,通过仿编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幼儿与同伴交流的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知道秋天是美丽多彩的。

2、尝试仿编诗中的句子。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理解散文诗的内容,知道秋天是美丽多彩的。

活动难点:

尝试仿编诗中的句子。

难点形成原因:

缺乏对秋天的经验

难点解决策略:

图片支架

设计依据:

出示图片激发兴趣、图示支架学习散文诗。

活动过程:

1、师:现在是秋季了,你们觉得秋天美吗?(美)那在你们的眼里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2、出示菊花的图片(依次类推)

师:看,菊花姑娘来了,我们来听听她认为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菊花说:秋天是黄色的。”

师:为什么菊花说秋天是黄色的?

3、朗诵诗歌。

4、启发幼儿仿编诗歌。

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秋天的颜色》,重点是学会朗诵诗歌,难点是尝试根据诗歌的句式结构,用绘画以及讲述的方式仿编诗歌,并乐意在集体面前有表情地朗诵诗歌。我设计了一套图文并茂的教具,并为这首诗歌配了优美的音乐。

活动开始我提问导入,我问学生:现在是什么季节?、学生说秋天到了。我又问,秋天到了,大自然穿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这个问题是发散学生的思维。等学生回答出了秋天各种景色和事物的颜色,我再把学生的回答编成了一首诗歌《秋天的颜色》。我请他们说说你听到诗歌里是怎么说的,当他们回答出诗歌中的话时,我出示相应的图片,他们边看图文并茂的教具朗诵诗歌,一会就学会了,掌握的很好,重点得到了突破。

接下来的一个环节是请小朋友根据诗歌的句式结构仿编诗歌了,我提问:秋天除了红色、黄色……还有什么颜色呢?请把它编到诗歌里去。可是学生的回答都是很简单的一句话,根本就不象诗歌,朗诵的时候也没有原来的诗歌优美。我想:可能这样空手仿编诗歌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于是,我重新调整了设计的方案,在最后的仿编诗歌处改成先操作再仿编,我决定先给每个学生一张操作卡,根据诗歌句式结构分成四格,要求他们在空的地方画上物体和颜色,然后再用四句好听的话说出来,这样就是一首完整的诗歌。我把我的活动修改告诉了其他班的老师,让她们试用我修改的方式进行教学,结果效果很好,难点处也突破了。有时候教师在设计活动的时,自己想想真的挺简单的,但学生做起来就比较难,我想在以后设计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更加慎重,不单要备教案,还要备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

社会学课件 篇4

大班社会领域教案《我们爱劳动,从小做起》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2、用欢快的情绪唱歌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懂得劳动是快乐的、光荣的只有劳动才会有幸福生活。

4、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小动物们热爱劳动的情感。

5、通过歌曲激励幼儿从小爱劳动、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录音磁带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难点:唱准附点音和切分音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激发兴趣。

1、播放音乐《幸福拍手歌》全体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高高兴兴进入活动室。

2、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你们想听吗想听引出劳动的动画场景。

3、欣赏农民伯伯、叔叔阿姨工作劳动的动画场景。

小结:

老师根据动画内容作简单总结让幼儿懂得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劳动创造出来的知道劳动是光荣的。

二、学习歌曲

(一)、欣赏歌曲播放提问

1、歌曲中有哪些小动物

2、它们有哪些本领

3、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二)、学唱歌曲

1、发声练习

2、播放幻灯片

3、教唱歌曲。强调幼儿唱准附点音和切分音

4、全体幼儿在钢琴伴奏下齐声唱歌。启发幼儿用欢快的情绪唱歌

5、歌曲自由表演唱。老师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边唱边表演

(三)、律动《种树浇水》

【活动小结】

老师相信小朋友们都是爱劳动的孩子一定能像歌曲中的小蜜蜂、小喜鹊那样爱劳动、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生活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非常重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劳动最光荣》这首歌歌曲活泼、欢快歌词易懂内容以动画形式出现幼儿感兴趣、容易理解和掌握。通过看图、唱歌、律动表演动使幼儿懂得劳动是快乐的、光荣的只有劳动我们才会有幸福的生活从而激励幼儿从小爱劳动、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社会学课件 篇5

一、活动目标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了解家庭成员的姓名,职业等。

2.尝试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家人。

3.感受家庭的温暖,增进对家庭成员的了解和热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全家福照片。

2.《我爱我家》的音乐磁带,纸盒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我爱我家》激发幼儿兴趣。

1.讲讲我的家,知道自己的家庭成员。以及爸爸妈妈的职业。

2.幼儿拿出全家福照片,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人。

(二)游戏猜一猜。

将全家福照片放在盒子里,请幼儿抽出照片,让其他幼儿仔细观察,猜猜照片是哪位小朋友的家人。

(三)幼儿分组评论: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幼儿爱父母,爱家的情感。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家,有爸爸、妈妈,他们每天都在为家忙碌着,爸爸、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

(四)引导幼儿学会怎样关心自己的家人,说说自己应该为家人做些什么(扫地、擦桌子、洗脚等)。

四、活动结束

欣赏散文诗《家是什么》

家是什么?家是一间房,一盏灯,一张柔软的床;家是一轮太阳,爸爸妈妈欢乐的笑容,合成一缕温暖的阳光.......

社会学课件 篇6

设计意图:

在一次角色游戏中,我观察到孩子们在玩娃娃家时,拿出茶具来泡茶及招呼客人喝茶,泡茶与喝茶的样子真是象模象样的。大班幼儿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而,促使我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泡茶,是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它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特别是在我们闽南地区,只要有客人来,我们总会端出茶具来泡茶,以好茶相待。幼儿园的孩子对此虽熟悉,但却不太了解。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幼儿对中华文化的亲近感,热爱民族文化,特意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泡茶的基本步骤与注意事项。

2、观察比较泡茶时茶叶的变化,并能说出喝茶的感觉。

3、培养对中华文化的亲近感与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事先邀请幼儿家长中的熟悉茶艺及爱茶人士来园。

2、茶具四套、茶叶、开水、盘子。

3、三用机、古筝乐曲磁带、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集中活动:

1、组织幼儿观看茶艺表演(古筝乐曲伴奏),引起幼儿兴趣。

2、教师结合茶具与茶艺表演与幼儿一起讨论泡茶需要什么?怎样泡茶?泡茶时应注意什么?。

3、提出分组泡茶活动的注意事项,(教案出自:.教案网)并提出观察记录的要求。

二、小组活动:

1、将一撮干茶叶放在干净的盘子上给幼儿看,请幼儿注意观察

茶叶的外形、颜色、并闻闻干茶叶的味道。请幼儿说说观察的结果。

2、依泡工夫茶的步骤泡茶给幼儿喝。

3、泡茶当中请幼儿仔细观察茶水的颜色如何改变?。

4、请幼儿交流喝茶的感觉。

5、泡完茶时,将茶叶从茶壶中拿出来,将茶叶摊开在另一个盘子上,问问幼儿茶叶有了什么改变?干茶叶与泡过的茶叶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6、请幼儿在记录表中记录观察的结果。

三、集中小结:

1、让幼儿讲讲活动中开心的事及喝茶的感觉。

2、请幼儿结合自己的记录表说说泡茶时茶叶的变化。

社会学课件 篇7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片的不同排列顺序,按线索进行合理创编故事。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创造性讲述的快乐。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挂图、幼儿用的小图片、插图的卡

(2)人手一份绘画纸、记号笔6个篮子

2.经验准备:理解故事《会游动的小岛》

活动过程:

1、图片排序,讲述新故事

(1)师:上次我们听过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会游动的小岛》,瞧,今天小鸟和小乌龟他们又发生了什么新故事呢?(交换第一、三幅图位置)提问:这个新故事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呢?

(2)幼儿创编新故事。

2、重新排图,创遍新故事

(1)要求:两人合作把新排列的图片插到故事板上,讲述新故事。

(2)幼儿两人合作创编新故事。

(3)邀请个别幼儿讲述故事。

3、根据不同场景绘画创编故事

(1)讨论:在不同场景下,两个好朋友在哪里?可以做什么事情?

(2)合作绘画、创编新故事。

延伸活动:

请小组交流创编绘画的新故事。

社会学课件 篇8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说出卡片上物品的名称及用途。

2.能按物体的用途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及对分类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片(吃的1张,玩的2张,穿的3张)分类板三块。

教学具准备:

1.人手一份画有嘴巴衣架和小手的操作纸

2.人手一份1.2.3.数字

3.人手一份礼物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活动:

师:今天小熊请我们小朋友去它家做客,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开着小汽车去吧,来,抓好我们的方向盘,准备出发!嘀嘀,去小熊家做客真开心,拐弯啦,嘀嘀(放小汽车音乐,幼儿一起做开车的动作一起去)师:小熊家到了,让我们下车去跟小熊打个招呼吧!小熊,你好!

二.认识礼物,请幼儿说出礼物的名称和用途。

师:(老师扮演小熊)小朋友,你们今天来我家做客我真高兴,我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份礼物。

师:咦…还有礼物呢!我来找找给朱老师准备的礼物在哪里呢?(教师走到投影边上)师:哦,找到了,在这里呀!让我轻轻的把它倒出来看一看,好乱呀,让我来给它排排队吧,就像我们小朋友排队做操一样,(教师边排边说)一个接着一个排,排得整整齐齐,哎呀,注意了,千万不要排在边上,别摔下来了,往上面排一点。

师:我的队伍排好了,排得好吗?(幼儿说:好)师:队伍排好了,排的好吗?一起表扬表扬我。让我们仔细的看看都有哪些礼物呢?(幼儿自由说)师:告诉你们哦,小熊给你们准备的礼物都藏在你的小椅子底下呢!待会儿请小朋友轻轻地从椅子底下把它拿出来,把它倒在桌上,空碟子呢?再把它藏到小椅子底下去。放好后,就跟朱老师一样给你的礼物排排队。(及时用小熊表扬)师:有皮球,皮球可以怎么玩(拍),把你的皮球找出来,让我们一起来拍一拍。拍得重,跳得高,拍得轻,跳得低。

师:还有什么礼物呢?冰激凌,你们爱吃吗?我也爱吃哦!让我们一起来品尝下,啊呜,真甜真好吃!

师:除了给我们玩得皮球和吃得冰激凌,还有什么呢?积木,也是给我们玩的。

师:还有吗?裙子你有没有?裙子是给我们干什么的呀?(穿)师:还有其他什么也是给我们穿的礼物吗?(有,裤子,衣服)(根据幼儿说的师相应出示大的卡片,让其他幼儿都看见)

三.按物品的用途进行分类。

师:嘘,听,小熊又说话了(教师扮演小熊),哎呀,这么多礼物,我想请你们给它们分分家,可以吗?

师:他们的家都在哪呢?看(出示操作纸),家都在这呢,有几间房子呀?(三间)房子上面有什么?每间房子上都有什么标记?(嘴巴)嘴巴可以表示吃的穿的还是玩的?(吃的)什么礼物可以送到嘴巴标记的家里呢?(冰激凌)师:衣架标记的家里可以送吃的还是穿的?(穿的)哪些礼物可以送到衣架的家里呢?(衣服、裤子、裙子)师:那这间房子上面有什么标记呢?小手的家里是给我们放玩的礼物的,那我们应该把哪些礼物送去呀?(皮球、积木)师:小朋友,现在你们会帮礼物分家了吗?(会)看,这是小熊给你们准备的分礼物的卡片,马上老师给每个人发一张,发到的小朋友就可以先看看标记,再给礼物分分家了,比一比,看谁分得又快又好。(分好之后,拿一个到投影上纠错)师:(教师拿着小熊)小熊说你们真棒,礼物分的可真好。它还请来了三位数字宝宝,看,1,2,3,(出示数字),它还说,每个家里都要找个数字宝宝做朋友,吃的礼物家里应该找哪个宝宝呢?(数字宝宝1)为什么呢?(因为只有一个冰激凌)对,一个礼物找数字一找礼物。玩的礼物家里呢?(数字宝宝2)为什么呢?(因为有两个礼物)。那穿的礼物家里呢(数字宝宝3)因为有三个礼物。

师:你们也给每个礼物的家里找个数字宝宝做朋友吧!数字宝宝都在篓子里,请你轻轻地把它们拿出来,放在礼物的下面。

四、活动结束(收操作材料的情况)

师:数字宝宝都找到了吗?找对了没有?你们可真能干!做了这么多事,小熊说要请我们小朋友出去玩,不过要先把礼物收起来哦,把数字宝宝放到篓子里,把空碟子拿出来放到桌上,把吃的,玩的,穿的,都放在碟子里,你就可以过来排队,坐上小熊的汽车出去玩喽!(放音乐,带幼儿出去)

教学反思:

整节课符合小班幼儿的特征,幼儿对此也很感兴趣。让幼儿自己先观察再得出结论,最后老师再来总结的方式来完成本节课,幼儿的观察思考能力都有了一定地发展。用小熊来引发故事也很有趣味性,幼儿很感兴趣。幼儿基本上都能按照吃的.穿的和玩的来把礼物分成三类,并能找到每个家里的数字朋友。

社会学课件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

3.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

4.通过观看生物资料片、观察一些昆虫的社会行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 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

6.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

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

2.通过观看生物资料片、观察一些昆虫的社会行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每天我们都行色匆匆,你是否低头注意过你脚下的蚂蚁窝?也许在你家的附近就有很多。你有没有发现,蚂蚁经常成群结队地忙忙碌碌?若是你扔一粒饭到它们的洞口,只要有一只蚂蚁发现,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会聚集一大群,一下就能把饭粒搬回家。哪怕是一块大面包,它们也能很快解决。它们就像一个大家庭,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同学们,你觉得神奇吗?它们与我们多像,但它们能和我们一样吗?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文章,探讨的就是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作为生物的社会)

二、作者:

刘易斯托马斯是美国医学家、科普作家,同时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他的代表作品是《细胞生命的礼赞》,这部书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而其文笔又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散文中的大家手笔。无怪乎自1974年出版后,立即引起美国读书界和评论界的巨大反响和热烈欢呼,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此后18年来由好几家出版社印了二十多版,至今畅行不衰!据说年过花甲的刘易斯托马斯的名字因这一本小书而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以至于在他接连抛出后两本书时,书商都不用再作广告,只喊声“《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作者刘易斯托马斯的新著”就够了。《作为生物的社会》这篇文章就是这部书中的一个精彩章节。

三、整体感知,明确本文写作思路:

现在,同学们先仔细地阅读一遍这篇文章,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大意,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写作主旨。 当然,在阅读时首先要疏通生字:

1、 字词注音:

鳟(zūn)鱼 蚁冢(zhǒng) 苜蓿(mù xu) 鲱(fēi)鱼 蹩(béi)脚

2、教师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指导他们把握本文写作思路:

教师:我们都知道这是一篇科普论文,那说明文一般先要明确说明的对象,然后再运用各种方法、事例来证实自己的观点,最后则是升华主题吧,那这篇文章作者是要说明什么呢?请同学们紧跟老师的提问,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我们先一起来看第一部分,大家看一下,第一段写的是什么?

学生:(医学家举行年会的情景)

教师:他是怎样描述的呢?他把他们比喻成了什么?

学生:(群居性昆虫大聚会。同样是那种离子式的振动,碰上一些个急匆匆来回乱窜的个体,这才略停一停,碰碰触角,交换一点点信息。每隔一段时间,那群体都要像抛出钓鳟鱼的钓线一样,准确无误地向恰尔德饭店抛出一个长长的单列纵队)

教师:作者开篇把人类比作是蚂蚁,由人类社会的的活动情景联想到了生物社会的活动,引出了所要探讨的话题。

再看一下第二段,写的是什么?

学生:(传统生物学界的看法:“暗示说昆虫群居的活动跟人类事物总有点联系,那在生物学界将是非常糟糕的态度。关于昆虫行为的书籍作者,通常要在序言里苦口婆心地提醒人们,昆虫好像是来自外星的生物,它们是行为绝对是有异于人的,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还是非生物的”。传统生物学界认为人类社会与生物是毫不相干、甚至是水火不相容的)

教师:那他们为什么是非常糟糕的态度呢?

学生:(说人类像蚂蚁可以,反过来说蚂蚁像人类,就会遭到非议,因为这是对人类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挑战。)

教师:那作者是抱着什么样的态度的呢?我们可以从哪一句话看出?

学生:(“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 以幽默的语言描述了一系列蚂蚁的社会行为,从“培植真菌,喂养蚜虫”,到“迷惑敌人,捕捉奴隶”,到“使用童工”“交换信息”,简直和人类的行为毫无二致。“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作者这里有意用描述人类行为的语言来描绘蚂蚁,和文章开头的一段用描述昆虫的语言来描绘人类正好形成对比,表达了一个鲜明的观点:人类的社会行为和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并非水火不相容,而是可以互为比照的。)

3、现在,请同学们总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学生完成,教师明确)

第一部分(第1至3段):从一个事例切入,即医学家举行年会,把其与生物界联系起来,从而得出自己的论点,人类社会与生物社会有共通之处。

第二部分(第4至10段):指出动物过着两种生活,即是个体的存在,又是集体的存在,也就是说,动物过着个体的和社会的两种生活。

第三部分(第11至13段):指出人类与生物界的相通之处——人类也要有社会的生活。

四、全文主体部分探究:

1、接下来快速的阅读文章的第二部分,看看作者都提到了哪些生物?在作者眼里,生物的社会是怎样的?

(主要有蚂蚁、蜜蜂、鲱鱼和粘菌细胞等,在作者眼里,它们好比是一个小型的人类社会组织,有组织,有纪律,能做到事半功倍。)

2、安排趣味性讨论:根据课文,分小组讨论,假设你们是一群蚂蚁、一群蜜蜂、一群鲱鱼或粘菌细胞,为了维持生计,你们在大家庭中需要做哪些事情?同学们可以尽量的发挥想象。

设置预案如下:

(①蚂蚁组:我们蚂蚁家族人丁兴旺,是个大家庭。我们培植真菌,喂养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动用化学喷剂来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我们的同类织巢蚁属还会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园使用。我们利用智慧觅食,结合集体的力量搬动食物。在建造蚁穴时,我们会集体搜集树枝,作好统筹规划,通力合作,先砌墙,再盖顶,遇到障碍时随机应变,用智慧解决问题,我们的生活忙碌而充实。

②蜜蜂组:我们家的主要劳动力工蜂会外出寻找花蜜,通过形态各异的优美舞姿向同伴传递信息。工蜂在筑巢时会共同协作,进行有条不紊的工作,当我们的家庭成员壮大到一定程度后,我们会处动分化成两支数量相等的团队,一支追随老蜂王,一支跟随新蜂王,组建成两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③细胞组:别看我们是微生物,我们的力量可不小!在我们的幼年时期,我们是一个个独立的阿米巴状细胞,我们吞吃细菌,彼此疏远,不相往来。可是当我们的长官----一些特殊细胞放出聚集素后,我们会闻令赶来,聚成一个星状细胞,彼此融合,构成一个动作迟缓而又结实的小虫子,生出一个富丽堂皇的梗节,顶端带一个实体,由它负责繁衍后代,此后,我们的子孙继续重复我们的生活方式。

④鲱鱼组:我们和其他鱼群一样,集体行动,共同抵御处敌入侵。当我们聚在一处时,我们的功能胜似一个多头组成的巨大生物。)

五、拓展探究:

1、通过学习,我们明确了作者的观点是:人类的社会行为和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并非是水火不相容,而是可以互为比照的。还举了几个例子,蚂蚁、蜜蜂、鲱鱼和粘菌细胞等。结合这些事例,联想我们人类,你能够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这些事例都说明,许多动物和人类一样,有等级有秩序,有很多社会行为,它们进行群体生活,能思考有智慧,共同经营起一个大家庭,它们同人类一样,经常是相互依存,同步活动的。它们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团结就是力量,我们人类应当学习它们的团队精神。)

2、在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特点?

(“当你观看聚在蚁丘边的、黑压压盖过地皮的数千蚂蚁的密集群体时,你才看见那整个活物。这时,你看到它思考、筹划、谋算。这是智慧,是某种活的计算机,那些爬来爬去的小东西就是它的心智。”依据这种情形,在建造蚁穴的时候,它们可以做到先筑墙,然后再盖顶,碰到障碍时,会自己用智慧解决问题;白蚁更是奇特,它们在建造美丽的拱券的时候,往往利用群体力量,像艺术家一样地完成任务。蜜蜂觅食跳舞。)

(“如果你破坏了蚁丘某一部分,数百只蚂蚁会过来掀动那一部分,移动它,直到恢复原来的样子。”“小室里有两三只白蚁,就会衔起一块块土粒木屑搬来搬去,但并没有什么结果,什么也没有建造起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白蚁加入,似乎达到了某种临界质量或法定数,于是思维开始了。”)

4、再看第三部分,作者指出了,其实人类比动物更具有社会性,但我们人类都出现了什么样的状况?(“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电路好像还在,即使并不总是通着电。”也就是说,我们类虽然比动物更具社会性,但我们没有真正的做到联合起来,充分发挥我们的智慧和才能)

5、最后,作者以科研为例,引用了权威人士的观点,再一次强调个体的智慧与群体的智慧,发明创造必须融入群体的智慧才能发挥作用,才有意义。希望科学研究能有多一点的交流。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原来生物界还有这么多我们不曾了解的内涵,人类千万不能盲目自大,要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我们为在既要强调个体的智慧,也要重视群体的智慧,因为发明创造必须融入群体的智慧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意义。所以,同学们学习也不能够闭门造车,一定要多多交流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社会学课件 篇10

大班社会教案:小象消防员

(一)内容简介

长颈鹿当上了清洁工,奶牛当上了农夫,袋鼠当上了邮递员,猎豹当上了警察……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小象波波看了真羡慕,它也想找一份工作为大家服务。因此,它做了很多

尝试,可是都没有成功,正在它失望的时候,机会来啦……

(二)主题分析

“长大了我要当科学家。”“长大了想当一名医生。”“我长大了要做董事长。”这些是每个人童年时都曾有过的梦想。故事《小象消防员》中的主人公——小象波波也有同样的梦想,它想靠自己的

劳动给大家带去快乐,可是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这些挫折引发了读者对于“什么样的工作更适合自己”的思考,帮助我们更客观地认识自己和身边的人。对于孩子而言,这样一则故事还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各种不同的职业。

(三)情节分析

故事从“课堂”开始,黑板上贴着各种职业的图片,不仅激发起小象对于工作的渴望,同时也唤起了读者对于这些职业的认识经验,陪伴小象共同踏上了寻找工作的历程。可是找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刚开始小象多次遭到拒绝,这不禁引发读者思考:为什么朋友们适合的工作,小象不合适呢?究竟小象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

在经历了坎坷之后,小象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完美的结局给读者带来了愉快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引发了新的思考:我长大了可以做什么呢?给大家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

(四)角色分析

小象波波天真、可爱又善良,渴望在工作中给大家带来快乐,它满怀着激情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可一次又一次的挫败虽然让波波有些失望,但它却没有放弃,仍然坚持着、努力着。当听到“着火啦

”时,它立刻抛却了心里的失落,想也不想跑去救火,这种乐于助人的品质深深感染着每个小读者。

同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擅长做的事,究竟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五)图画分析

故事画面清晰,便于幼儿观察、理解和讲述。在阅读、理解故事情节的同时,还可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各个角色,思考“它为什么可以做这份工作”,从而发现“自身特点”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六)语言分析

故事中的语言并不复杂,但幼儿在阅读讲述的过程中要理解表达的远不止这些,因为除了故事情节外,“小象适合这份工作吗?为什么?”“失败的小象会怎么想?”“小象为什么坚持一定要找一份工作

?”“小象究竟该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同样为提高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提供了机会。

由于故事的语言简单、易于讲述,可重点关注幼儿讲述时语言表述的完整性、连续性。

(一)活动设计1

1.设计思路

随着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他们对周围人有了更多的关注,对于各种不同的职业也有了初浅的了解。故事《小象消防员》以小象寻找工作为线索,唤起了幼儿对各种职业的原有经验,并经历了和小象一起寻找一份适合自己工作的历程,感受到工作不仅能给自己带来满足,也能为周围的人带去快乐。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主要激发幼儿对各种职业的原有认识经验,引起他们对活动的兴趣。第二个环节重点帮助幼儿阅读、理解故事内容,先针对故事的第一部分,同时呈现小象多次求职的经历,让幼儿自由选择内容进行讲述;再连续阅读多页画面,读懂故事情节的发展;最后回忆故事中的角色以及它们的职业,分析讨论职业的合适与否,并回归到日常生活中,思考自己适合做什么样的值日生工作以便为周围的同伴服务。

2.活动目标

(1)阅读图画书,仔细观察画面并能清楚地讲述小象寻找工作的经历。

(2)尝试根。据自己的特长找工作,萌发渴望为周围人服务的意识。

3.活动准备

图画书《小象消防员》

值日生任务卡片,如:扫地、摆放桌椅、关灯、整理玩具等

4.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开始部分,引发幼儿的兴趣

出示第1、2页:

一这是在哪儿?有哪些动物朋友?它们在干什么?

一小猫老师介绍的这些工作你知道吗?向大家介绍一下。

小结:动物学校里,花猫老师正在给小动物们上课,向大家介绍各种不同的职业。它说:“我们周围有很多朋友,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它们都很优秀。"小象波波听了真羡

慕,它想“我要是有一份工作就好了”。

(2)分段阅读,大胆讲述故事

①观察画面,理解讲述

一看看森林里的动物朋友们都找了什么工作?

一小象先后找了哪些工作?成功了吗?

一工作中发生了什么事?这份工作适合小象吗?为什么?

(可将小象的特征与从事这份工作的动物进行比较,为什么这个动物合适小象就不合适呢?)

②讨论:

一你猜小象还会不会继续找工作?为什么小象那么希望自己有一份工作?

一小象找了这么多工作都不合适,你觉得小象可能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

小结: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特点,能让自己的特点发挥作用的,就是适合自己的工作。

③理解图片,讲述故事:

一看看接着又发生了什么事?

一你猜,报纸上会有一条什么新闻?

一最后,小象找到了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它适合小象吗?

小结:渴望帮助别人、给别人带去快乐的小象终于找到了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它满足极了。

(3)延伸活动:找工作

①出示教室里也有许多工作需要幼儿来承担,尝试并发现自己适合做哪些工作。

②鼓励幼儿尝试各种值日生工作,找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二)活动设计2

1、设计思路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作者以拟人的表现方式让动物们在自己从事的职业中展示着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其实孩子们了解的动物远不止这些,而那些动物同样有着自己独特的外形特点,根据它们的特点为其寻找合适的工作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果鼓励他们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表现,孩子们不仅有机会运用已有的绘画技巧来表现这些自己熟悉的动物,同时也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第二次活动时让孩子们在了解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想象并在此基础上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表现。教师为孩子们提供了动物造型图片,不仅便于他们观察动物的特点,更为其作画提供了素材。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动物造型,添加合适的背景并完成自己的作品。因此,在第一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孩子们观察画面内容,发现服装、工具、背景可以突出人物的职业;第二个环节在“为动物找工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孩子们清楚地表达“××适合做××”,还要引导他们思考动物在哪儿工作、环境是什么样的、有些什么,这都为孩子们的作画打下伏笔。

2、活动目标

(1)根据动物的明显特征,为它们寻找合适的工作,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进行创作和表现。

3、活动准备

图画书《小象消防员》 动物图片:螃蟹、乌龟、猫头鹰、啄木鸟、狗……(一套大图片;每个桌上再提供一些小图片,每种动物可提供多种造型)

纸、笔

4、活动过程

(1)集体阅读,回忆故事

④出示图画书:

一还记得故事的名字吗?

一你记得故事里哪个动物的工作?(根据幼儿讲述的进程,翻至当页,观察画面。)

②讨论:

一你从哪儿看出来××是做这个工作的?它在哪儿工作?

⑧集体阅读:

每一页可请个别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2)为动物朋友找工作

一森林里的动物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动物朋友都想找工作。看看来了哪些动物,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打算帮谁找工作?

一你觉得××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适合在哪里工作?

一××还可以做什么工作?

一这个工作还有谁也会适合?

一××工作的地方是什么样的,有些什么?

(3)创作绘画,自制图画书

一刚才我们为动物们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如果把动物朋友工作的样子画下来,我们就可以制作一本自己的图画书了。

一你想为哪个动物朋友找工作,可以找到它的图片作参考。别忘了把它工作的地方也画上,让读者一看就明白它在什么地方工作、在千什么。

一(幼儿自由作画。)提示:做这份工作××需要穿工作衣吗?××的手里会有哪些工具呢?××工作的地方会有些什么?

(4)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绘画作品装订成图画书,并为图书取个名字。(三)活动拓展

1.在值日生工作中,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并且乐意为同伴们服务。

2.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能力。

3.在为动物朋友找工作的过程中,积累更多关于各种职业的经验。

(四)阅读区的活动

1.在区域活动中投放值日生工作记录表。幼儿在担任值日生工作后进行记录,并交流:自己做过哪些工作,说说什么工作最适合自己。

2.在阅读区投放该图画书的图片,幼儿可根据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利,为图片排序并自由阅读、讲述。

3.阅读自制的图画书,并讲述其中的内容。若有与书中不同的想法,可以作画添加相关内容。

(何洁)

社会学课件 篇1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小学的环境设施与小学生的学习生活。

2、在交流与比较中感受小学与幼儿园的差异。

3、激发幼儿当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幼儿前期参观过小学、反应与小学生活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说说小学是什么样子的。

1、 幼儿交流讨论,说说小学校舍与幼儿园校舍有哪些不一样。

“上次我们去小学参观了,谁来说一说,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

2、说一说,小学的教室和幼儿园的教室有什么不一样。

“小学的厕所在教室里吗?”

“我们幼儿园老师有办公室吗?”

3、引导幼儿说说,小学教室和幼儿园教室还有那些不一样。

二、看图片,再次回忆小学环境和幼儿园环境的不同。

1、讨论交流,小学上课和幼儿园上课有哪些不一样。

“小学的桌椅和我们幼儿园摆放的一样吗?”

“小学每个教室都有两块黑板,分别是干什么的呢?”

2、观看小学一年级的课表,了解小学课程。

“小学的课程和我们一样吗?”“都有哪些课程呢?”

根据幼儿的疑问左适当回答。

3、学一学小学上课时师生的礼貌用语。

三、解答幼儿疑问,说说愿望。

1、大家的疑问。

“上小学后,我们的座位怎么办?”

“为什么上课要先举手再发言?”

“什么是作业?什么时候做作业?”

“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地方呢?”

2、幼儿的愿望。

“就快要上小学了,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选择有利于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内容,如“要毕业了”、“做个小学生”、“学校什么样”、“小学生的生活”等,让幼儿感受自己长大了,越来越能干了,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了;知道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小学生要会自己管理自己、照顾自己,要遵守纪律,用心学习等等,为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打好基础。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幼儿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和自身发展需要出发,以幼儿参观小学掀开活动的帷幕,到对小学的好奇、想要上小学,都体现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情感发展。我组织孩子参观了小学,观摩了小学的环境、操场、音乐室等场景,消除了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通过对小学生活、学习、交往的了解,逐渐萌发了孩子们“我想上小学”的兴奋心理。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给了我们不少启示。孩子的兴趣与需求是教学活动的生长点。作为教师,我们要满足孩子的兴趣与需求。教学活动是孩子积累经验,学习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活动的主导,对于孩子表现出的愿望想法给予积极回应,并将活动的目标与孩子的需求相结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丰富孩子的经验,使活动深入开展。相信孩子,将孩子作为主体,老师要真正成为孩子活动的观察者、倾听者、提问者、合作者,并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一切可能性。

社会学课件 篇12

一、设计意图:

小朋友进入大班以后,很快就要上小学了,要慢慢的养成独自睡觉的习惯。但现在的小朋友很多都习惯了和爸爸妈妈一起睡觉,有的甚至害怕自己一个人睡觉,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通过让幼儿勇敢的说出自己不敢一个人睡觉的原因,然后大家一起解决来让幼儿明白,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害怕这些东西,这些都是不存在的,从而让幼儿慢慢尝试、愿意一个人睡。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和各种体验,让幼儿了解其实黑夜并不可怕,并能用各种方法克服对黑夜的恐惧心理。

2.鼓励幼儿能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一个人睡的勇敢经历或者坦然讲出不敢一个人睡的原因。

3.通过创设情景,帮助幼儿了解夜晚,进一步树立幼儿自己睡的信心。激励幼儿乐意尝试一个人睡。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三、活动准备:

1. 有过一个人睡的体验2. PPT,睡觉娃娃的图片,白纸,勾线笔。

3. 背景音乐。

四、活动重难点:

能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说出自己不敢一个人睡的原因。

五、活动过程:

(一)出示夜晚图片,引出主题1. 师:这是什么时候的情景?你发现了什么?

2.师:人们干什么啦? 你觉得睡觉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3. 小结:睡觉是一件舒服的事情,帮助我们大脑和身体充分休息,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和活动。可是,这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对于一只小老鼠来说却糟糕透了。因为小老鼠不敢一个人谁。

(二)出示小老鼠图片,讲述故事。

1. 师:刚开始时小老鼠为什么睡不着?小老鼠听到了什么声音?

2. 师:这些声音来自哪里?

--这些声音来自于大自然,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3. 师:后来小老鼠为什么又睡着了?

--小结:晚上睡觉的时候只要关好门窗,拧紧水龙头,家里还是很安全的。明白了的小老鼠到了第二天晚上睡得可香了,到了第三天晚上睡得更踏实了,还做了一个美梦呢!

(三)调查"你敢一个人睡吗"1. 是一个人睡觉的就把红色睡觉卡片贴在身上,如果不是一个人睡觉的就把黄色睡觉卡贴在身上。

2. 对比调查结果。

3. 讲讲自己睡觉的经历。

4. 小结:害怕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你勇敢说出来,就能想办法解决。?谁告诉老师自己害怕的事情?这么多原因不愿意自己睡觉,集中大家智慧来解决这个问题。

(四)出示幼儿不愿睡觉问题,引导幼儿讨论解决方法。

(五)用自己的方式克服对怪兽的恐惧1.画出解决的办法。

总结:我们用我们的聪明智慧解决了让我们睡觉时害怕的问题,那你乐意一个人睡了吗?(老师现在也奖励不是一个人睡觉的孩子们一个勇敢的大拇指)老师祝所有的小朋友天天都拥有美好的夜晚,睡得香,睡得甜,身体棒。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于这个活动的兴趣是很充足的,孩子们能够从头到尾都跟着老师的思路来走,感受对于黑夜的害怕,体验从害怕到不害怕的情感迁移。当然,这只是大多数孩子一个思想上的转变,对于个别孩子的真正的不害怕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因此,我认为,在平常就可以多多跟孩子交涉此类问题,让孩子知道我已经长大了,可以一个人睡觉不害怕了,成为勇敢的孩子了。只有这样,孩子的进步才能够直接凸显出来。

扩展阅读

中班社会课件合集六篇


中班社会课件 篇1

设计意图

本学期班中开展了有关于运动方面的主题活动,孩子们在自主选择户外手头玩具的活动中我们发现,本班幼儿在选择时经常发生犹豫不决、不知道选择哪种手头玩具合适的问题。通过观察分析,发现这些小朋友有的不能按照自己的需要去选择玩具,只是一味的模仿别人;有的小朋友每天都只选择一种玩具,当这种玩具被选没了,他也不知道选其它玩具等等。为了让小朋友们尝试解决这些问题,更明确自己的选择,更丰富他们每天的游戏内容,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能够通过制定计划解决问题。

活动目标

1.尝试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2.能用简单方法制定自己的计划。

3.知道计划是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和调整。

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难点:能用简单方法制定自己的计划。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初步了解运动区的手头玩具的种类。

2.物质准备:小朋友在选择手头玩具时发生问题的视频。计划表、彩笔、几种手头玩具的图片,胶棒。

活动过程

1.导入:

出示视频,引导幼儿发现问题。

(预设——幼儿:xxx没有选择玩具。追问:他为什么没有选择玩具?)

(预设——幼儿:他不想选。引导:他在玩具箱前面走来走去,看看这个玩具,看看那个玩具,说明他是很想选择的。)

(预设——幼儿:他不知道选哪种玩具!追问: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每天要选择什么玩具呢?)

2.感知体验:

提问: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每天要选择什么玩具呢?来说一说你的好办法。

小朋友们想的办法都很好,芳芳老师这也有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制定我的手头玩具选择计划”。

出示计划表,讲解计划表每个格子里代表的意思。

3.探索发现:

(1)请小朋友设计自己的运动计划。

老师给小朋友们提供了计划表、彩笔、图片和胶棒。请你按照自己的喜好制定一个你自己的选择计划,把你每天想玩的手头玩具画或者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2)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制定计划,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并引导幼儿跟老师说一说自己的计划。

4.展示表现:

请小朋友展示自己的计划,给大家讲一讲你每天想选什么手头玩具。

请配班教师协助幼儿将自己的计划展示到运动区,提醒幼儿每天要选择什么样的手头玩具。

5.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学会了三个新本领:

第一,我们学会了一种制定计划的方法。

第二,我们知道了制定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提前想好要做的事儿。

第三,我们还知道了每个小朋友的计划是不一样的,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制定的。以后也可以随时去调整的。

小朋友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制定出了计划,完成的非常出色!那么,在以后的户外活动中,老师就要观察小朋友们,看看大家是不是按着自己的计划去选择玩具的,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做到哦!

活动反思

对选材的反思:本次活动旨在解决幼儿的实际问题,采用制定计划的方法帮助幼儿解决问题不仅来源于幼儿生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更能增长他们的知识经验,选材非常合适。

对教学策略的反思:活动以视频引入,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设问、追问等提问方式帮助幼儿发散思维,拓展经验。在操作环节,也提供了两种材料以供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自主选择。最后教师也通过小结环节帮助幼儿提升经验,活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很好的完成了目标。但是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语言不够精炼,导致在展示环节有些仓促,在以后的活动中,教师在预设活动时应该更具体,将自己的指导语设计的更精炼、更准确。

中班社会课件 篇2

设计意图

炎热的夏天来到了,为了让幼儿掌握一些避暑的方法,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快乐的度过夏天,我组织了这节——《找凉快》的社会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人们避暑的几种方法,引导幼儿探寻一些使人凉快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掌握夏天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能防暑。凉快方法(洗澡。喝凉开水。吹空调等图片)

2、小蘑菇夏日乘凉课件

活动过程

一、伴随律动《我爱洗澡》入场

二、活动开展

(一)谈话,引起兴趣

1、你们热不热?热怎么办?(找凉快)小蘑菇现在也热得受不了了,一起来看他是怎样找凉快的。(放课件)

2、小蘑菇找到凉快了吗?他是怎样找到的?

3、你有什么办法使自己凉快一些呢?

小结:老师这里有一些让自己凉快的好方法,来一起看。(放图片)

(二)看图引导讲述,知道几种防暑方法。

1、出示课件,幼儿讲述方法。

2、你最喜欢哪种方法让自己变凉快?幼儿用喜欢的动作表演出来。

3、小结:我们真棒,找到这么多让自己凉快的方法。(适当吃冷饮。吹空调,多喝水,绿豆汤,吃西瓜,少剧烈活动等。)

4、讨论:那我们在吹空调。吃冷饮。吹电扇时应注意有什么?

(电扇空调不能对吹,朝一侧吹,温度不能过低;吃冷饮不能太多,吃卫生新鲜的)

四、在我们幼儿园也有凉快的地方。你能找到吗?

五、瞧,我们都出汗了,赶紧和老师一起洗个澡凉快一下吧。伴随律动《我爱洗澡》带出。

活动延伸

和妈妈一起讲《绿太阳的故事》。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对“凉快招数”的研究,在不断的尝试操作、探索感知、体验分享来发现热水变冷的不同方法,并进一步发现里面的科学道理,并让幼儿从中体验到了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从小爱科学。同时也达到同伴相互合作的能力。在活动中,老师观察孩子们的生活,将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与幼儿进行讨论,让孩子们结合生活经验进行交流,贴近幼儿生活,将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进行提升。在活动中孩子以自己不同的记录方法进行记录,并进行解读、交流,让孩子们自己用记录的方法来寻找答案,充分调动了孩子们探索的积极性。但是在这同时,我也看到了自身以及活动设计重的一些不足。

第一,教育目标的把握。目标的制定不是对于老师而言的,而是应该更多的站在孩子的立场,从孩子的角度上寻求落脚点,真真切切的为孩子的发展而服务,目标中也因此不适宜出现活动的过程性语言。这是今后要更加认真学习的。

第二,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归纳与提升。在本次活动中,由于我没有更好的对孩子的回答进行归纳提升,以至于孩子在介绍夏天自己是如何找凉快的时候,有些散,孩子们一会说的是吃的方面,一会说的又是穿的方面,如果在这时能够很好的加以归纳,那么孩子的回答相对也有了中心,不会感到无所适从。

第三,孩子语言发展的随机性的把握以及活动中挑战点的把握。虽然活动的重心我把它放在了“幼儿尝试说完整话”上,但是语言的开放性不够,应该鼓励孩子多说,以孩子自己的语言来表述他们的想法,而不是局限于一种语言模式。同时,在操作环节“找凉快”中,我也着重了“找”而不是“说”,让孩子失去了一次可以更好发展语言的机会,如果让孩子边操作边用语言来说说,如:小鸡小鸡,我把你送到大树下让你凉快一点等等,可能整个活动就会更丰富,也能比较符合小班年龄孩子的特点。

这是我这次活动后的一点反思,希望自己能在这些反思中吸取经验,让自己在今后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实施中能更加成熟。

中班社会优质课教案《找凉快》含反思这篇文章共4338字。

中班社会课件 篇3

教材分析:

《朋友船》体现的是动物间团结合作的精神,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文学阅读活动,从而懂得朋友间要相互帮助,特别是在朋友需要的时候。老师首先可以指导幼儿自己看画册,说说看到了什么?让幼儿猜一猜发生了什么事情?接着让幼儿欣赏故事,引导幼儿讨论:

1、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为什么这条船的名字叫“月亮船”?

3、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离开这条船?

4、小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做?最后教师讲故事,引导幼儿读图讲故事。

幼儿行为基础:

1、大多数幼儿不能感觉到朋友之间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2、大多数幼儿的读图能力不强。

3、大多数幼儿语言表达得不流畅。

4、部分幼儿听完故事的第一遍能讲出故事的名称及故事里的人物,但讲不清楚故事的重要情节。

5、少数幼儿会答非所问。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地参与文学阅读活动。

2、知道小朋友之间要相互帮助,特别是在朋友需要的时候。

活动准备

1、《朋友船》的故事(见幼儿画册)。

2、投影仪。

活动过程

1、指导幼儿自己看画册。

师: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拿到一本幼儿画册,请你翻到**,小朋友看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想想你在图画上看到了什么,请你猜一猜发生了什么事?

2、欣赏故事。

师讲故事,或者让幼儿听磁带,讲清楚听的要求:小朋友们听的时候要想一想发生了什么事?

师:故事听完了,请你回忆一下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3、用投影仪示范阅读,让幼儿再听故事。

师:听这一遍的时候要好好想一想:为什么这条船叫“朋友船”?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离开这条船?小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做?

师:这一遍故事又听完了。大家讨论讨论:a为什么这条船叫“朋友船”?b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离开这条船?c小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做?

幼:我看到了许多小动物,有小狮子、小熊、小马、小猪、小狗、小兔、小猴、小鸟、海豚、大章鱼;我看到了森林;我看到了大海;我看到了船;我还看到了礁石把船撞破了……

幼:森林里的小动物小狮子、小熊、小马、小猪、小狗、小兔、小猴、小鸟非常想去看大海,他们分工合作一起造了一艘船,并起名为“朋友船”,当“朋友船”驶进大海时,忽然刮起了大风暴,海浪越来越大,把“朋友船”冲到礁石上,被礁石撞破了,当海豚和大章鱼呼喊小狗小猴,让它们离开破船的

师总结:小朋友之间也要互相帮助,特别是在朋友需要的时候。

4、再次让幼儿看书讲故事。

师:下面请小朋友自己看书讲故事,边看边想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发生了怎样的一件事情?

附故事:朋友船。

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他们都是好朋友。他们非常想去看大海,于是就分工合作,一起造船。船终于造好了。大家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朋友船”。小狮子和小熊首先上了船,小马和小猪接着上了船,小狗和小兔也上了船。最后,小猴和小鸟上了船。“朋友船”起航了,顺着小河驶进了大海。忽然,大风暴来了,海浪越来越大。不好了!“朋友船”被礁石撞破,开始进水了!一只海豚向小狗喊:“小狗!赶快离开这条破船吧!”小狗说:“不!我不能离开我的朋友。”一只大章鱼向小猴喊道:“小猴!赶快离开这条破船吧!”小猴说:“不,我不会离开我的朋友。”小动物们齐心协力,堵住了船上的缺口,把船驶向了岸边。从此以后,森林里就多了一条船,船上还画着小动物航海的故事呢。

中班社会课件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行人红绿灯与机动车红绿灯的不同,进一步了解红灯、绿灯、黄灯对机动车的指示意义。

2、在游戏中体验车辆遵守红绿灯规则的重要性。

3、增强交通规则意识,并能向成人宣传。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辆玩具小车。

2、宣传红绿灯分类及作用的PPT。

3、自制简易红绿灯。

4、幼儿自作宣传卡的纸张和工具、遵守交通规则签名。

5、执教老师学习指挥直行、停止的手势。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我是小司机”。

(一)幼儿自由“开车”通过十字路口。

1、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大家都带来好多玩具小车,都有些什么车呀?(个别提问)你带来的是什么车?你呢?

2、平时,这些XX车、XX车是在什么地方行驶的呢?

3、小朋友都说对了,今天我们就来玩“我是小司机”的游戏,我们一起开着车去兜风吧!

4、来,我们先给车加加油!哧!都加满了吗?准备出发啦!

5、咦、大家看!前面有个十字路口,经过这个十字路口可以到麦当劳、广泰超市、农商银行或者李边市场去哦!

6、谁先来试试?你想从什么地方出发?到哪里去?

7、好的,小司机要注意安全,手不能离开你的车哦,好,开始吧!

8、安全到达!还有谁想玩?你想从哪里出发到哪里去?你呢?嗯!大家开车的时候注意不能开得太快,不要跟旁边的车撞在一起哦!好,我们也一起玩吧!先请前面一排的小朋友到你们要出发的地方准备!下面请后面一排的小朋友也出来准备。

9、预备——开车!

(二)小结刚才的情况,总结经验。

1、小司机们遇到麻烦了,先请大家回到座位上,把车停在停车场。(教师示范)你到达想去的地方了吗?为什么?

2、你们在开车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3、对,我也发现了确实是这样,那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吗?(不要那么多小朋友一起玩、把马路弄宽点、安装红绿灯、请警察指挥交通……)(三)增设简易红绿灯,再次游戏。

4、我们就来试试装一个红绿灯这个方法吧,红灯亮时,我们要怎样做?绿灯亮时呢?

5、红灯停、绿灯行大家都知道,那就一定要遵守哦,下面朱老师来做交通警察控制红绿灯吧,十字路口的四个方向分别对着四面的灯。红绿灯亮灯的方法也有很多种,我们就用最简单的,一边绿灯通行,其他三个方向的都是红灯不能开车,明白了吗?

6、好,小司机们我们再来玩一次吧,请大家都过来准备。

7、交通警察提醒大家,开车的时候一定要靠右边行驶。不能超过中间的黄色线。(配教指挥孩子,只可每边2个小朋友并排)8、各位小司机注意看好红绿灯啦,预备,往广泰方向的绿灯亮了,请开车!滴滴滴滴!(四个方向都转一遍)9、你们到都到了吗?好,请小司机们回到座位上,把车停在停车场。(教师示范)(四)小结红绿灯的作用。

1、小结:刚才开车的时候你们有没有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2、开汽车来有什么感觉?

3、原来,我们经常看到的红绿灯就是为了二、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红绿灯的知识。

1、平时你们看到的红绿灯除了红灯和绿灯,还有其他颜色的灯吗?黄灯表示什么意思?

2、开车的司机看的红绿灯和走路的行人看的红绿灯是一样的吗?有什么不同?

3、下面我们一起听听交通警察告诉我们应该怎样遵守红绿灯的交通规则。(播放视频)4、原来,黄灯是表示,我们横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同时还要注意按行人红绿灯的指示。

三、知道不遵守红绿灯交通规则的危害。

1、“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这个交通规则小朋友知道了,我们的爸爸妈妈、周围的叔叔阿姨也都知道,那他们有没有做到呢?(平时小朋友有没有看见闯红灯的?)2、闯红灯可能会发生什么危险?

3、嗯,闯红灯这种行为不但违反了交通规则,严重影响了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还可能会造成交通事故,造成车辆的损坏和司机、乘客、行人的伤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4、播放PPT。

四、制作遵守红绿灯交通规则的宣传画,向更多的人宣传。

1、闯红灯可能造成的后果太可怕了,小朋友,你们会闯红灯吗?

2、我们遵守红绿灯交通规则了,可我们的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她们不遵守、还随便乱闯红灯会多危险呀!可能会在交通事故中受伤,还有可能会失去生命,我们应该做呢?

3、请你说!

4、对,我们可以这样提醒她们,为了让叔叔阿姨把遵守交通规则记得更清楚,我们还可以把红绿灯画下来,提醒她们要遵守红绿灯交通规则的,让他们签上自己的名字,以后每一次看到,都会想起来,好吗?

5、请小朋友到这边找位置坐下来,在纸上画上红绿灯。

6、画好的小朋友带上你的宣传卡片,找一位老师,提醒她要遵守交通规则,并请她在卡片上签名。

7、张贴幼儿宣传卡片。

我会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能在你的卡片上签名吗?

8、小朋友,请把大家的签名都贴在这里。

9、今天,我们小朋友知道了红绿灯代表着怎样的交通规则,也提醒了许多老师们,下午爸爸妈妈来接我们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提醒他们,请他们签上名字,以后我们还要到幼儿园门口、公园、广场等更多的地方去,提醒更多的人,让他们也珍惜生命,注意安全、遵守红绿灯交通规则!我们先把签名板搬回活动室,老师们再见!

教学反思:

从这个活动中,我认识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孩子为主体,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准确地掌握知识。带领幼儿游戏时,要顾及到绝大多数的孩子,将个别示范与分组游戏、集体游戏相结合,可以根据幼儿的课堂情况不断地变换游戏形式,从而提高每个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中班社会课件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有一天户外活动时,我发现孩子们自发玩起了踩影子的游戏。有几个小朋友竟跑到我面前问:“老师,影子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有的地方有影子,有的地方没有影子呢?”中班的幼儿已经认识了影子,我见他们对影子的形成很感兴趣,所以我决定以此开展活动,让幼儿在影子的游戏中初步了解影子是怎样形成的,知道光与影子的关系。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影子是怎样形成的,感知光与影子的关系。

2、体验影子游戏的乐趣。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6、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7、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影子是怎样形成的,

教学难点:感知光与影子的关系

活动准备

动画课件、手电筒、玩具狗、幻灯机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猜谜激趣

师: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阳光下面在一起,你停它也停,你走它也走,就是不开口。咱们小朋友仔细想一想这是什么呀?谁最先告诉老师。

幼:影子。

师:对,是影子。中班小朋友特别特别地棒,来每人一朵小红花。

2、师:那么影子是什么形成的呢?

二、动画演示,探索新知

1、打开幻灯机,将光投到墙上。

师: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墙上有影子吗?

幼:没有影子。

(2) 教师用玩具狗挡住光线。

师:现在看一看墙上有影子吗?

幼:有。

师:刚才没有影子,现在有了,为什么呢?

幼:开始没有小狗,现在有小狗了。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很仔细。那么有了小狗就有影子吗?

(3) 教师关掉幻灯机。

师:现在看一看,墙上有影子吗?为什么?

幼1:没有。

幼2:没有小狗了。

教师总结:没有光,有物体,也不会产生影子。

2、看动画——深层理解影子的形成原因

演示课件:小猫咪咪是怎么挡住光线宝宝,在它身后形成影子的。

师:那么咪咪的影子是怎么形成的?让我们来看一看。

幼儿看动画,教师形象表述。

师:太阳公公发出许多光线宝宝,照到咪咪身上,咪咪的身体挡住了光线,光线“闯”不过去,在咪咪身后就有了黑黑的影子。

三、游戏

1、看一看

教师打开幻灯机,请几名幼儿在幻灯机前看影子。幼儿自由动作(或伸手、或弯腰、或跳舞、或踢腿……)

师:哈哈,影子多有趣呀,谁来说一说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幼1:有光就有影子。

师:有光就有影子吗?

幼2:身子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幼3: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2、做一做

师:小朋友们闭上眼睛,看老师给你们变一个魔术。一只小鸟飞来了,飞呀飞。一只小羊走来了,咩咩咩。一只大灰狼走来了,啊呜啊呜,我要吃了你们。呯,猎人来了,大灰狼吓跑了,小羊跑了,小鸟也飞走了。(来时边说边做手影)

发给幼儿手电筒,让幼儿自由分组合作做手影,互相猜一猜像什么。看谁做得更像。

四、总结

出示课件:咦,咪咪还在哭呀,让我们一起来告诉咪咪好不好?

幼:好。咪咪身子挡住了太阳光,光透不过去,你身子后面就有了影子。

师:咪咪明白了,它说中班的小朋友可真聪明,谢谢你们帮助了我。我要走了,咱们再见吧!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幼儿园中班的科学课,我主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使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知道光与影子的关系,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一、谜语引入,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意识。

二、从图入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影子的形成原因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这里采用小实验和动画的演示,形象直观,化难为易,层层深入,便于幼儿理解,有效地突出了重点,成功地突破了难点。

三、教学方式丰富多彩,灵活多变

本次活动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创设了多种游戏。如:通过形象的课件演示,彩色鲜活的图画直观教学。巩固知识时通过的影子游戏,让幼儿主动去探索,去寻求答案,孩子乐此不疲。

当然,本次活动还存在着缺点和不足,如教师的语言不够丰富,教学环节衔接不大自然,这与教师自身素质有一定关系。今后我会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中班社会课件 篇6

一、活动目标

1.让孩子初步了解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土壤中有水、空气、腐烂物成分,能供植物茁壮成长。

2.引导幼儿不能乱扔垃圾,应保护土壤,树立环保意识。

二、活动准备

连根的干枯的白菜、花,一盆鲜艳的花,玻璃石棉网、酒精灯、废塑料、废电池。

三、活动过程

(一)植物离不开土壤

1.教师带幼儿用小铲在草地挖出一块带土的草,请幼儿观察小草的根长在哪里? (土壤里)是谁养育了小草? (土壤)

2.教师出示连根的干枯的白菜、花,请幼儿观察:"白菜和花怎样了?"(干枯了)"白菜和小花为什么会干枯?"(因为它们的根离开了泥土)

3.教师出示盆花:"这棵小花为什么开放得这么鲜艳这么好?"请幼儿观察,回答问题。(因为它的根长在土里)

4、小结:很多植物生长在泥土中,离开了泥土,植物就会干枯死掉。

(二)土中有什么?

1.教师出示刚取出的泥土,请幼儿摸一摸,是干土还是湿土? (湿土)这说明泥土里有什么?(水分)

2.教师抓一把干泥土放入有水的玻璃缸中,边放边请幼儿仔细观察,"水中出现了什么?"(有气泡上升)"这说明泥土中有什么?"(空气)

3.教师抓一把干泥土,撒在石棉网上,然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请幼儿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泥土冒烟了)"这说明了什么?"教师把泥块掰开,发现泥土中有腐烂的树叶、草等腐烂物,所以会燃烧、冒烟。

4.引导幼儿根据以上情况,讨论得出结果:植物能在土壤中生长,是因为土壤中有水、空气和肥料。同时人类的衣、食、住、行都和土地、植物密不可分,(例如:粮食、房屋、家具、服装、交通工具等等)所以,土壤对植物和人类都很重要,我们要保护土壤。

(三)怎样保护土壤

1.教师:"土壤对植物和人类都很重要,我们要怎样保护土壤呢?"

2.教师出示塑料袋、饮料瓶、废电池等,教育孩子不要乱扔这些垃圾,它们会破坏土壤,影响植物生长。我们要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不乱扔垃圾,尤其是废电池。(因为雨水会溶解出垃圾里的有害化学物质,形成污染的液体,渗透到土壤里,影响植物生长。)

延伸活动:

1.结合幼儿园的垃圾分类活动,鼓励幼儿不乱扔垃圾,将垃圾分类投放。

2.组织幼儿维护、照顾种植园地的植物,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

家庭教育家长和孩子共同做好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持之以恒,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虫草课件(汇集12篇)


这是趣祝福的编辑为大家精选的一份关于“虫草课件”的资料集合,希望本文能给您带来一些启示。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因此就需要老师自己花点时间去写。教案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学习的重要实践。

虫草课件 篇1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 中指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本组课文主要围绕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语文园地中安排了成语、生肖、传统文化展示等内容,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教学时,要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交流平台和展示空间 ,让课堂处处洋溢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气息,使学生从中受到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学习目标】

1、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和有趣。

2、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3、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搞、稿、编、妨、防、叮、剧、据、磅”等 9个字。

4、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十二生肖图、生字卡片等;

学生准备:春联、“传统文化”手抄报、手工艺品等。

草虫的村落资料合集

【教学流程】

一、认字识字,了解汉字特点。

(一)改字引入

1、导语:前几天,老师在改一位同学的作文时,发现了这样一个句子,你们看,它有什么问题吗?

2、出示句子并修改。

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座公共汽车去公园玩,公共汽车上有一个空坐位,我没有座,而是让给了妈妈座。

3、引导学生发现“坐”与“座”虽然是同音字,但意思不同。

【设计意图: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设计了“改错别字”这个环节,既为下面的学习奠下基础,又巧妙地告诉学生今后写文章要注意错别字的现象。】

(二)认字识字

1、出示学习园地中的“读读认认”。

高—搞、稿 扁—遍、编 方—妨、防

丁—盯、叮 居—剧、据 旁—傍、磅

2、自由读一读,思考:这些生字有什么特点。

3、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交流: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特点?

5、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生字都是由熟字加上偏旁构成的,字音也与熟字相同或相近。

(三)巩固记忆

1、出示具体句子来加以巩固这些生字。

(1)出示相关句子。

(2)读句子,加深记忆。

2、积累:在学过的课文中,你能找出类似特点的生字吗?

3、交流,进一步了解此类汉字特点。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读一读、找一找、说一说、记一记等方法,能够发现这几组生字的构字特点,从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

二、引导发现,畅游成语王国。

(一)成语接龙

1、导语:同学们,咱们祖国的语言文化非常丰富,成语也是其中一种,有些成语还有一些来历或典故呢!我们学过了许许多多的成语,你们还记得吗?能接受挑战吗?

2、学生参与“成语接龙”的游戏。(适当降低难度,教师可以引导提示。)

3、小结过渡:同学们掌握了这么多成语,真了不起!下面这些成语,你们认识吗?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成语接龙”的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对上一个学习环节的链接,由字到词。】

(二)熟读成语

1、出示“我的发现”(三组成语)。

远近闻名 黑白相间 轻重倒置

舍近求远 头重脚轻 积少成多

异口同声 左邻右舍 里应外合

2、自由读这三组成语,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

3、读给同桌听一听,并请同桌评一评。

4、指名认读;小组“开火车”认读;全班齐读。草虫的村落课文简说

(三)寻找“规律”

1、引导:同学们,读了这三组成语,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2、学生边读边思考,也可以与同桌讨论讨论。

3、全班交流:

(1)指名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留心加点的字的意思及在成语中的位置,发现这些成语的构成特点,即加点字意思相反。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先读,再与同桌交流,发现这些成语中带点字的“规律”,然后在全班交流,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

(四)积累成语

1、导语:这几个成语的规律很明显,大家都发现了加点字的意思相反这一共同规律,从中可以看到咱们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和有趣,赶紧把它们记下来吧!

2、读一读,记一记。

3、拓展:你能说出几个具有这些特点的成语吗?

4、交流:鼓励学生交流学过的此类成语或摘记收集的成语。

5、出示几个类似的成语,读一读,记一记。

大同小异 因小失大 小题大做

左右为难 左膀右臂 前因后果

6、小结:同学们,只要你做个有心人,多摘记,多收集,一定会有很多的收获。

【设计意图:学会积累不仅是一种学习态度,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即时积累的好习惯。】

三、了解生肖,感受生肖文化。

(一)认识十二生肖名称

1、引入: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属相,也就是生肖,你知道自己的生肖吗?

2、交流并出示十二生肖图。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3、借助拼音读准十二生肖名称。

4、指名读,齐读。草虫的村落资料合集

(二)了解十二生肖故事

1、导语:听说这十二生肖还有一些动听的传说故事呢,你们知道吗?

2、交流一些关于十二生肖的传说故事。

3、教师根据情况作以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认识生肖图,了解生肖来历,讲生肖故事等形式有意识地强化学生对十二生肖的记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感受独特的生肖文化

1、引入: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肖,十二生肖与我们的属相有关系,它还和什么有关系?

2、交流并出示相关资料(十二生肖的来历、与年份、时辰的关系等),读一读。

3、感受生肖文化:

(1)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与生肖有关的东西?

(2)通过交流,感受这种独特的传统文化。

4、读“生肖歌”,记住十二生肖顺序。

(1)出示“生肖歌”。

小老鼠吱吱的叫,大水牛它弯弯角。

老虎抬头一声吼,兔子机敏善奔跑。

龙在云里翻跟头,蛇在田里伸懒腰。

小马铃儿叮当响,乐得山羊胡子翘。

猴子爬树蹦蹦跳,大红公鸡喔喔叫。

小狗小狗尾巴翘,猪儿呼呼睡大觉。

(2)读一读,记一记。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生活中关于十二生肖的各类物品,进一步感受生肖这种独特的传统文化;以儿歌的形式利于学生更牢固地记住十二生肖,孩子们也不会觉得乏味。】

四、交流展示,欣赏传统文化。

(一)小组展示

1、导语:关于十二生肖的传统文化还有很多很多,咱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日常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前段时间的综合性学习中,大家纷纷去了解和收集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现在就把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和同学们交流分享吧!

2、拿出各自收集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资料、文字、图片和实物等,小组内互相交流欣赏。

3、引导学生分类组成小组:同学们可以按照不同的资料类型进行组合,成立一个小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以及合作研究的精神,为最后的成果展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交流欣赏

1、成立“展示小组”。

(1)小组成员商量一下用什么方式向大家介绍。

(2)推选代表准备向大家汇报。

2、出示展示要求。

(1)请小组成员拿着本小组所收集的资料或实物上台来,由小组代表介绍,其他成员可作补充。

(2)欣赏的同学对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向展示的同学提问,进一步去了解。

3、展示、交流。

4、交流感受:听了他们的介绍,看了他们收集的资料,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5、教师对各小组予以评价鼓励,颁发各类“奖章”,如:最佳汇报奖、最佳收集奖、最新创意奖、同心协力奖等。

5、小结:同学们,祖国的传统文化灿烂辉煌、源远流长,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我们今天只是了解了她其中的一小部分。愿你们今后在传统文化这座宝库里,继续去探索,愉快地遨游!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交流、欣赏和后续活动,继续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进一步激发学生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虫草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静谧、小巷、音韵、勤勉、庞然大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语句。

3.与大自然为友,感悟自然中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

4.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录音夏日里的虫鸣声;大自然的图片;摘抄卡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去观察过虫子吗?那你看到过草虫的村落吗?草虫的村落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新课文。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思考: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字词检查。

(3)交流反馈。

三、梳理内容,明确场景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在哪儿?你在那里看见了什么?

(2)交流反馈。

①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的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

草虫的村落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个森林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通过放大构成的。

②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

作者是怎样想象的?(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他把一个草丛边上有甲虫的小土堆想象成了一个草虫的村落。)

③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什么?

交流时,教师相机出示: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终于走出一条路。

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村落:有建筑,有形形色色的人们,他们还有各自的工作、交往和生活。

(3)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个草虫的村落的?

①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理解追随)

②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静谧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

静谧不但写出了周围环境的幽静,还写出了作者的心境非常平静、人很放松。有这样的环境和心情,才使他忘了世界,忘了自己,才会发现这草虫的村落,才会发现──(生齐读)

我发现了草丛中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在草虫的村落里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在那里,我们发现了一个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为什么说这是个小虫子的快乐天地呢?我们到下节课再去学习。

作业: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发现了一个小虫子的快乐天地。作者认为草虫的村落是个快乐天地?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请大家自由读,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句子。

(2)学生自由读,画句子。

二、品读课文,深入探究

(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①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

a作者为什么把黑甲虫称作游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大胆想象,这位游侠可能干了些什么?

b

你从哪里看出甲虫是勇敢的?

小结:从这位勇敢的小侠客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他是快乐的。

②云游四方,回到家乡,同伴们是怎么招呼游侠的?你感受到它们的快乐了吗?

(2)从村民的和谐生活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地很投机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得很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的融洽。他们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

(3)从音乐演奏会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差不多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理解甲虫们所在的音乐厅很美,是天然的。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才能演奏出来的!

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抓住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小虫们特有的灵性和才智让作者佩服。读好这句话。

(4)从村民的劳动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

是什么力量使甲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读懂了吗?(生活的快乐,以及对家庭的责任,促使甲虫们勤劳地工作着,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快乐着。)

小结:通过交流,我们体会到甲虫们在自己的天地中快乐地生活着,劳动着,也快乐地创造着。

三、升华情感,进行练笔

小甲虫们不但有生命,还有灵性。这是作者用心观察的结果。

(1)自由读最后两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体悟作者对田野、对大自然充满了喜爱之情。)

(2)只要我们能像作者一样用心去观察,我们也会发现很多,说说你去观察过什么?

(3)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把自己观察过的小虫写下来,写的时候要学习作者的写法,融进自己的感受,等会儿我们看谁写得最生动。

(4)交流反馈。

板书:

坚硬黑甲的小虫

花色斑斓的圆虫

奇异的游历草虫的村落

紫红色的果实

陶醉于自然

行色匆匆的小虫

忘情于自然

红斑鸠

教学反思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陶行知先生也曾谆谆教诲我们,把开发文明宝库的钥匙尽我知道的交给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改变单一的师生交流方式,将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主──小组的交流合作三个要素进行动态优化组合,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交流、多向协作。这样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式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讨论和对语言的感悟中,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同时,每一位学生不仅仅是课程的学习者,对于整个学习过程来说,本身已成为了一种学习的资源,实现了学习资源的共享。我在语文的教学中,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有迷茫,有感悟,现在我结合《草虫的村落》的教学谈谈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体会。

学习需要平等、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需要教师、同学合作交流的机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尊重,学习中充满温情与友爱,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和竞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平等和宽松,才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大胆地进行交流与合作。

的村落》是同学们非常喜欢的课文,如果老师不想放手,无论你自己准备的多么充分,你也只能陶醉在自己创设的情境中。

我有效地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然后由小组汇报小组的学习体会的方法,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的喜悦。事半功倍在这节课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合作的学习中,我和我的学生们更加感受到了合作学习的魅力。在大家积极地融入其中,体会艰辛、享受乐趣,而我也在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的喜悦中收获着。

虫草课件 篇3

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静谧、小巷、音韵、勤勉、庞然大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语句。

3.与大自然为友,感悟自然中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

4.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

课前准备

1.课前预习本课字词,熟读课文。

2.查阅有关昆虫的资料,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一下你喜欢的小生物(小虫、小动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去观察过虫子吗?那你看到过“草虫的村落”吗?“草虫的村落”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新课文。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思考:“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字词检查。

(3)交流反馈。

三、 梳理内容,明确场景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在哪儿?你在那里看见了什么?

(2)交流反馈。

①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的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 草虫的村落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个森林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通过放大构成的。

②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 作者是怎样想象的?

③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什么? 交流时,教师相机出示: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终于走出一条路。” “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3)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个“草虫的村落”的?

①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理解“追随”)

②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静谧”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 “我发现了草丛中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作业: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发现了一个小虫子的快乐天地。作者认为“草虫的村落”是个“快乐天地”?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请大家自由读,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句子。

2.学生自由读,画句子。

二、品读课文,深入探究

(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①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 a作者为什么把黑甲虫称作“游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b 你从哪里看出甲虫是勇敢的? 小结:从这位勇敢的小侠客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他是快乐的。

②云游四方,回到家乡,同伴们是怎么招呼游侠的?你感受到它们的快乐了吗?

(2)从“村民的和谐生活”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3)从“音乐演奏会”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差不多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理解甲虫们所在的音乐厅很美,是“天然”的。

①联系实际,说说你听到过哪些大自然的音乐家演奏出来的音乐。

② 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抓住“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③小虫们特有的灵性和才智让作者佩服。读好这句话。

从“村民的劳动”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 是什么力量使甲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读懂了吗?

三、升华情感,进行练笔 小甲虫们不但有生命,还有灵性。这是作者用心观察的结果。 1.自由读最后两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只要我们能像作者一样用心去观察,我们也会发现很多,说说你去观察过什么?

3.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把自己观察过的小虫写下来,写的时候要学习作者的写法,融进自己的感受。

虫草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学习11个生字,正确书写生词。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在读中抓重点语句,揣摩其所蕴含的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大自然的音乐家演奏的音乐。

学生倾听,谈感受。

(2)你到大自然中观察过这些音乐家吗?它们是什么样子,喜欢它们吗?

学生畅所欲言。

是的,大自然中我们常见的那些不起眼的小虫子也别有一番情趣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虫子的家去感受这份快乐。(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找窍门学会生字新词。

2、检查生词,指导书写易错字“谧、巷、烤、勤”。

3、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是否正确,反馈预习情况。

4、默读全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之后学生可简单谈谈,可以用文中的词语,也可用自己的话。

(三)再读课文,体验情趣。

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在“草虫的村落”中看到了什么,画一画你是从那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丰富想象和独特感受的?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4、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点拨:

(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虽然迷了路,但仍有着傲然的气势。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了一条路。”

追问:作者为什么要把黑甲虫称作“游侠”呢?

小结:从这位勇敢的游侠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它是快乐的,作者看到了它,并做了合理丰富的想象,也感到了快乐。

谁能把游侠的勇敢和快乐读出来。适时指导朗读。

(2)从“村民和谐生活”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引导学生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等关键词句,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友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融洽。大家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

同桌对读,小组赛读。通过自己的声音把自己的感悟读出来,把草虫们其乐融融的生活展示出来。

展开丰富的想象:黑甲虫看着“庞然大物”为什么会感到好奇?蜥蜴和小甲虫在交流些什么?

(3)从“音乐演奏会”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他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我敢说,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学生可以通过“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谁能把“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的音乐表达出来。指名读,自己体味读。

(4)从“村民的勤勉劳动”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是什么力量使一只只小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能理解吗?(生活的快乐,以及对自己家的责任感,促使甲虫们如此勤勉的工作着。大家各司其职,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从中感受到了快乐。)

小组读,体悟草虫的勤劳。

(四)情感升华,拓展延伸。

1、配乐朗读全文(接读),尽情抒发“草虫的村落”给我们带来的情趣。

2、课文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向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富有情趣的虫子们的世界,你有类似的经历吗?请讲来和大家们分享吧。

3.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

虫草课件 篇5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台湾作家郭枫的文章《草虫的村落》。

二、出示新词,指名朗读。

(要求字正腔圆,发音清晰准确。重点指导“演奏”“行色匆匆”的读音,指导“谧”和“巷”的字形。)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交流:1.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四、提出疑问,引发探究。

为什么这些我们常见的草丛和虫子会在作者的笔下是一座奇妙而且快乐的村落呢?

五、精读全文,感受交流。

(学生读划的句子,谈自己的分析或体会。老师重点抓住下面的句子进行指导点拨)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

作者为什么把黑甲虫称作“游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云游四方,回到家乡,同伴们是怎么招呼游侠的?你感受到它们的快乐了吗?

小结:从这位勇敢的小侠客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他是快乐的。

“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差不多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

这个音乐厅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在这样的地方听演奏会有怎样的感觉?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才能演奏出来的!”

作者为什么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

是什么力量使甲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读懂了吗?(生活的快乐,以及对家庭的责任,促使甲虫们勤劳地工作着,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快乐着。)

小结:通过交流,我们体会到甲虫们在自己的天地中快乐地生活着,劳动着,也快乐地创造着。

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个“草虫的村落”的?“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理解“追随”)“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静谧”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静谧”不但写出了周围环境的幽静,还写出了作者的心境非常平静、人很放松。有这样的环境和心情,才使他忘了世界,忘了自己,才会发现这“草虫的村落”,才会发现──(生齐读)“我发现了草丛中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同学们,正是因为作者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和独特感受地表达使课文中的小甲虫有情有意。请你回家后观察一种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写一篇短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

二、修改评讲学生的短文。

1.学生出声朗读自改短文。

2.指名学生朗读自己的短文,师生一起修改点评(注意结合课文比较两者写法的异同),并总结升华。

3.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短文。

虫草课件 篇6

大家好!今天我的说的课题是《草虫村落》。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简介

《草虫的村落》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以“倾听自然,感悟生命”为主题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无穷的魅力。文中作者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在“草虫的村落”里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动的草虫世界,使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那可不曾泯灭的童心。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并将其与语文新课标三个维度紧密结合,最终将教学目标分为以下几点:

1、知识和技能目标:指导学生学会“暄、熙、攘、穴、宅、鸠”6个会认字,并能按要求进行词语积累。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随作者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2、难点:体会作者通过想象与联想来表达情感的方法。

学生对课文中所描写的虫草村落缺乏感性认识,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而激发童心童趣,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爱恋之情。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结合年级学生实际情况,教学中我将遵循“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原则,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那么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

(一)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到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我将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夏日虫鸣的声音。与学生交流:你听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二)初读感悟

这一部分我采用导读式教学法先让学生大声朗读,适时对生字词进行个别指导,扫清学生阅读文本的障碍。并要求学生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说说草虫的村落有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并找出文中相关语句。力求学生说的准确、完整。

(三)研读赏析

1、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能读书。”鉴于此,在本环节中,我首先请学生分段读课文,边读边让学生思考: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草虫村落的印象,那么在作者的感受又是什么呢?引导学生从“又”、“忘了世界,忘了自己”、“漫游了一个下午”、“得意”“愿意??”来感受作者对草虫村落的喜爱。随着我引领和“在小虫子的世界中究竟蕴藏着什么”问题的出示,让学生充满着阅读的期待和探究的欲望。

2、再次快速默读课文,我会提问学生在“草虫的村落”里你看到了些什么有趣的画面?生以概括小标题的形式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通过带着“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些什么?印象最深的是哪些?给不同的画面取个题目”。学生汇报自学成果:归来的游侠、幸福的迎接、来客人了、动听的演奏、勤勉的劳作、精细的分工

比如学习“归来的游侠”一段,我会引导学生从“归来的游侠”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小的草茎变成了粗大的树木,柔软的草地变成了茂密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虽然迷了路,但仍有着傲然的气势。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了一条路。”让学生联系实际想象,引领学生深入感悟文本内涵,把文本语言串起来,有机训练,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对课文理解更加深刻。接下来我将放手让学生运用学法,举一反三学习另外几个片段。

(四)归纳总结:总结课文,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把握。这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在草虫的村落里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在那里,我们发现了一个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五)拓展延伸:这样的拓展延伸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得到情感上的提升。

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我将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说说:用“在草虫村落中,“我”看见了??。”这个句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板书是一个微型教案,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部过程。

虫草的村落

虫子们“我”

虫草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2、 理解内容,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3、 体会作者怎样用心地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来表达独特的感受。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了解村落里的虫子是怎样和睦相处、团结友爱的。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教学准备:走进草丛,观察虫子们的生活

设计理念:调动孩子生活的体验,走进虫子的世界,与作者感同身受,感悟生命。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二、 细读感悟

1、 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作者想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

生:我知道作者忘了世界忘了自己,是在静静地体验虫子的世界。

师:对,田野是静静的,作者的心也是静静的。

生:一个“又”字告诉我作者这样做不是第一次了。

生:那个“躺”字让我感受到作者是喜爱田野、喜爱大自然的,他乐意和大自然亲密接触。

2、 齐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师:这句话起了什么作用?

生:能引起下文。

生:它告诉我们这“粗大的森林”是作者的想象,这句话是作者想象的开始。

师:文中还有像这样的句子吗?

生:有,比如---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我知道这是虫子们艰巨的工程。

生:还有这句---这是街道,这是小巷。

生:还有第五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都是这样的句子。

师:这样的句子都起着-----生接:引出下文的作用。

师:是的,这样的句子向我们提示了作者观察的线索,使我们能跟随作者的想象去参观草虫的村落。

3、 学习2----6自然段。

(1)师:默读课文的2---6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在这次奇异的游历中看到了什么?你从这些看到的景象中体会到了什么?你可以从虫子的角度去体会虫子们的生活怎么样,也可从作者的角度去体会他的感情。

(2)生默读,画记,批注。

(3)小组交流读书所得。

(4)全班交流汇报:

生1读:一队队虫子,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的,以至我不能发现……行色匆匆地赶着路。

我从中体会到草虫们工作的辛苦,我从“用前肢推着大过自己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这句话和“行色匆匆”这个词上可以充分地感受到这一点。但因为它们对家庭有着高度的责任感,所以它们任劳任怨。

生2:我想它们一定是快乐的,因为它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了家庭的幸福。

师:是的,作者看到这一幕,不由得产生了疑问------

生接着读----它们的担子是沉重的,更重的是它们对于家庭的责任吧?要不,是什么力量使它们如此勤勉地奔忙呢?

师:这样的两个问句写出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写出了作者的疑惑,是作者在思考。

生:我觉得它能使读者产生同样的疑问,引发读者同样的思考。

师:真好,再读读这两个问句吧。

生1读: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吸引了……于是,优美的音韵,便像清泉一般地流了出来。

我感受到虫子们的生活是快乐的,有趣的,而作者也深深地喜爱这些小生命,喜爱它们发出的声音、创造的音乐。

师:作者的喜爱集中体现在哪一句上?

生: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吸引了。

生2:我认为应该是这一句:于是,优美的音韵,便像清泉一般地流了出来。正因为作者喜爱这些小虫子们,他才会觉得振翅的声音是优美的音韵,像清泉一般。

师:多美的体验啊,能读一读吗?

生读,读得很有感情。

生1:一只小虫,生着一副坚硬黑甲的小虫……如果我能懂得它们的语言。

我觉得虫子们是很有礼貌的,我们人类如果遇到陌生人,一般都是不打招呼的,但虫子们却互相问好,我想作者一定很喜欢它们这种和谐的生活,也很向往自己能成为它们中间的一员。

生2:我从这里感受到草虫的村落是美好的,那位“游侠”是游走四方、四海为家的,可它却选择这里定居,说明草虫的村落对它很有吸引力。

生3:就算是迷失了方向,它也还是能“左冲右撞”地找到回家的路,我想它一定是一位思乡的游子。联系下文,我可以知道它是家有娇妻的,于是我也能体会到它内心的那份回家的急切。

生4:我从这里知道虫子也会说话,它们互相打着招呼,好像它们也会各国的语言,也有老师为它们指导。还体会到作者也想变成一只虫子,去体验虫子们生活中的精彩:晚上有蟋蟀大哥的演奏,白天有青蛙兄弟的忙碌,还有蜥蜴博士发现的一个又一个生活的奥秘,说一说天气,聊一聊家常,这样的生活多令人向往啊!

师:孩子们,像你们这样,把自己变成文本中的角色,去与角色感同身受,这真是读懂课文的一种好方法!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段落。

生1:在许多同类虫子之间……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中去。

我感受到这只小娇虫一定是在日日夜夜地盼着心爱的人归来,我也感受到她看到“游侠”那一刻的欣喜与激动。

生2:我想作者一定是在用心地观察,而且观察得仔细,不然他怎么能辨别出那位游侠与娇小的虫子的关系呢?

生1:有庞然大物蜥蜴,在它面前……它背着几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

虫子们的是和谐的,就算是蜥蜴这样的庞然大物,也不会对草虫的村落构成威胁,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能进行和善交流的朋友都越来越少了,作者一定非常羡慕这草虫的村落,希望人类的世界也能像草虫的村落一样和谐、快乐,没有战争。

生2:虫子们应该是有天敌的,充满了斗争的残酷,但这样的一幕却让我看到了虫子世界和平友好的一面。

生:我完全迷惑了,我不知道在小虫子的脑海中……有各个专门的虫子担任。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

我感受到虫子们和我们人类相比,除了不会说话,它们也是非常聪明的,这段话让我看到了虫子们非凡的创造力,也让我感受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敬重的,哪怕是一只微不足道的虫子!

师:说得多好,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敬重的,哪怕是一只微不足道的虫子!孩子们,句末的省略号是否引发了你无限的联想?在这草虫的村落,我们还能看到些什么?拿起你的笔,把你能看到的写一写吧!

三分钟练笔。

交流:

生1:你看,那丛野花下,甲虫老师正给小虫们上课呢!那边的两棵大树下,一群甲虫音乐家正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演奏着优美的音乐,舞蹈演员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多美的音乐会!

生2:你瞧,在密密麻麻的草丛中,突然走出来了一只黑甲虫,正所谓“患难见真情”,看来这只重情义的甲虫是想“路见不平,拔相助”了。

生3:看,那棵大树下,一只长触须的虫子站在青草尖,用触须点点这,碰碰那,好像在说:“放哪儿好呢?这儿,不行;那儿,不对……”它的不远处,屎壳郎大叔正在大街上清扫着垃圾;蜘蛛测绘工则正忙着用长长的丝线把这个村落的地形画出来,出版给大家;而那只花色斑斓的圆虫姑娘,则正为呆会儿的舞会精心地做着打扮呢!

生4:咦,那条整齐的队伍在干嘛呢?原来是蚁逻巡兵在大街上巡逻;你闻,从草丛那边飘来一股青草香味,原来是圆虫大婶在为她的孩子们煮青草沙拉呀!

……

三、 再读课文。

1、师:作者用这么丰富的想象、这么生动的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和谐、幸福、美好的草虫的村落,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那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你对草虫村落的喜爱之情吧!

生多种形式比赛朗读。

四、 体会写法。

师:同学们,读完文章,我想,你们的心里一定也在暗暗地奇怪吧:作者为什么能把日常见到的虫子写成这么美的文章呢?

生:因为他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观察。

生:因为他对这些村落里的小生命有着无比的喜爱之情。

生:因为他发挥了丰富的想象,使文章的内容读起来更加生动,更加令人向往。

……

师:是啊,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聆听,你会惊喜地发现,哪怕是一只小小的甲虫的翅膀上,也会闪耀着生命的光辉!

板书: 草虫的村落

游侠归来

和善友谊 爱草虫

奇异的游历 甲虫音乐家 爱大自然

勤勉奔忙

作业:

1、背诵课文。

2、运用幻化想象的方法,写一篇小动物的观察日记。

虫草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大自然,体会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方法; 3.引导学生随作者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教学重点:

1.通过对词句的品析,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 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法布尔的《昆虫记》精彩片段、课件、《乡间晚风》背景音乐; 2.学生准备:观察小虫的世界,把感兴趣的内容适当记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自然犹如一个巧妙的万花筒。只要你用心去观察、去感受、去表达,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天让我们走进草虫的村落,去感受一回草虫的世界。

二、新授

1.初读课文,依文学词

请同学们自由地把课文朗读一遍。结合屏幕上的词语,连词成句,概括成一段话。 静谧 游侠 寒暄 熙熙攘攘 俏丽 亲戚 烘烤 庞然大物 音韵 僻静 勤勉 大街小巷 亲吻 漫游 蕴藏 驻足痴望 (学生自由发言) 2.批注阅读,师生对话

同学们细读课文,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在旁边作好批注。关于虫子的动作和情感部分重点批注。 交流汇报阅读心得:

例如 学生:我看到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有着俏丽的外表,让很多虫子羡慕嫉妒。作者很了不起,简简单单几句话,把小圆虫的世界写活了。

教师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和大家分享并点拨。

教师:好一个俏丽的南国少女,竟然让我们的××同学也为之倾倒。这是你读到的,其他同学呢?(继续交流)

师生交流,教师总结:看来要走进小虫的村落,必须先读懂小虫的语言,比如小虫们见面时的寒暄、小虫们的肢体动作、小虫们的歌声等等。

3.品词析句,体味写法

教师顺势出示投影: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不过得和同学们合作才能完成。 (对比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教师明确要求。)

师: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爬啊爬啊)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我目光跟着它的脚步,它走着,走着,一路上遇到不少(小虫)同伴,它们互相打着招呼。我真想也跟它们(交流一下)寒暄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

(教师读省略黑体字的文段,学生读原文)

对比朗读,引导学生质疑:老师的朗读里少了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进而总结:文中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让普通的草虫世界成了一个颇具生活气息的村落。(板书:联想 想象

师:那么联想和想象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看到玫瑰想到爱情,看到明月想到思乡,看到绿色想到生命和希望。有了联想和想象,我们可以和清风对话,和雪花共舞,可以和甲虫寒暄,和小鸟赛歌。)

下面按照这个提示,同学们分小组阅读课文的其他部分,看看作者是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的?

2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心得)

三、课外拓展,整本书阅读

课件显示法布尔的《昆虫记》精彩片段:

遇到对手比较厉害,有能力进行激烈的反抗的时候,比如灰蝗虫,我就会摆出这个非常吓人的姿势,把对手威慑住,以防猎物从弯钩中逃掉。接着,我用捕兽器把士气已经低落得无力反抗的猎物夹住。所以说,我在真正战斗之前摆出的那个幽灵般的姿势,只是为了把对手吓呆。(法布尔《昆虫记》有改编)

遇到对手比较厉害,有能力进行激烈的反抗的时候,比如灰蝗虫,螳螂就会摆出这个非常吓人的姿势,把对手威慑住,以防猎物从弯钩中逃掉。接着,它用捕兽器把士气已经低落得无力反抗的猎物夹住。所以说,螳螂在真正战斗之前摆出的那个幽灵般的姿势,只是为了把对手吓呆。(法布尔《昆虫记》原文)

教师:同学们,猜猜我是谁?

(对,我就是身手和长相一样神奇的螳螂。同学们,这只螳螂厉害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联想和想象让螳螂可以摆出一个幽灵般的姿势,进行颇有谋略的战斗。

师:法布尔先生是高明的,他的《昆虫记》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他的文笔像孩童般充满想象和联想。昆虫在他的笔下是聪明勇敢、美丽快乐的。他们有着和人类一样丰富多彩的生活。

以联想和想象作放大镜,我们看到这些小生灵是快乐的,那么作者呢?作者的快乐来自哪儿?

(来自对大自然的深刻感受和热爱。就如这篇课文的第一句: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四、牛刀小试,写作练习

教师布置课堂作业:请同学们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某个小动物。力求给大家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教师播放《乡间晚风》的背景音乐,学生在一片蛙声虫鸣中写作。

虫草课件 篇9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

3、学会6个会认字,并能按要求进行词语积累。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猫》、《珍珠鸟》和《海豚救人》这三篇课文后,越发感到了动物是我们人类的伙伴。其实在动物界不仅仅是这些哺乳动物非常可爱,就连大自然中我们常见的那些不起眼的小虫子也别有一番情趣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虫子的家去感受这份快乐,那里就是?

(学生齐说课题,教师板书。)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注意将自己在预习时自学到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是否正确,反馈预习情况。

3、默读全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之后学生可简单谈谈,可以用文中的词语,也可用自己的话。

三、默读课文,把握内容

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在“草虫的村落”中看到了什么,画一画你是从那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丰富想象和独特感受的?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点拨:

⑴ 从“归来的游侠”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虽然迷了路,但仍有着傲然的气势。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了一条路。”

追问:作者为什么要把黑甲虫称作“游侠”呢?

小结:从这位勇敢的游侠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它是快乐的,作者看到了它,并做了合理丰富的想象,也感到了快乐。

⑵ 从“村民和谐生活”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可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等关键词句,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友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融洽。大家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

⑶ 从“音乐演奏会”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他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我敢说,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学生可以通过“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⑷ 从“村民的勤勉劳动”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是什么力量使一只只小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能理解吗?

(生活的快乐,以及对自己家的责任感,促使甲虫们如此勤勉的工作着。大家各司其职,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从中感受到了快乐。)

四、情感升华,感受写法

1、我们随着作者在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可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我们不能将日常见到的小虫子写成这么美的文章呢?同桌相互讨论讨论。

2、师生交流:

⑴ 认真观察事物,特别是观察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小生灵,而且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⑵ 能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⑶ 喜爱小昆虫,有一颗关爱小动物的善良的心。

⑷ 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

3、大家分析的都很好,其实作者在文中也流露出了,我们来一起对读一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读出作者这份情怀。

五、将自己喜欢的词句摘录在采集本上

虫草课件 篇10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特点

1、内容方面

《草虫的村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人教版)中的课文,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在村落里,“我”看到了熙熙攘攘的黑甲虫村民,看到了像南国少女般的花色斑斓的小圆虫,看到了甲虫音乐家们像灵泉一样美妙的演奏会,看到了“村民们”行色匆匆而又分工精细的劳作场景。使我们感受到作者在神游这个想象世界中所透射出来的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感受到作者与小生命交流中所体现出来的那颗晶莹剔透的童心,感受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浓浓的生活气息,就像课文中所说得那样“我愿意牵着你的手,一起到草虫的村落里去散散步”。

2、表达方面

(1)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丛中爬行的小虫,把它想象成了一位“游侠”;看到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把它们想象成“南国的少女”;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音乐家”……丰富的想象,赋予小甲虫以勇敢、勤劳和聪明的特征 ,从而使一只只漂亮的小甲虫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

(2)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村落,原本是人聚居的地方,而课文中作者赋予草虫人的生活形态。草虫的村落,其实无非就是草虫居住的洞穴,但在作者的眼里,它和人类的生活天地没有两样。那里有街道,有小巷,还有形形色色的人们,它们不仅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更有着高雅的艺术追求,“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优雅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它们不但会享受生活,还会创造生活。

3、教材位置

这组课文是全册八组课文中的第一组,专题是“感受自然”,本组课文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特点: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无穷的魅力。本组课文共有四篇文章,《山中访友》向我们传递了作者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山雨》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山村雨景图;《索溪峪的. “野” 》生动的语言让读者身临其境,而《草虫的村落》以独特的描述丰富的想象赋予了小甲虫以生命、漂亮和聪明。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五年级学过选自法布尔《昆虫记》中的《蟋蟀的住宅》,对昆虫有一些了解,学生在学习前两篇课文中学会了一些想象得方法,如配乐朗读中闭上眼睛想象,然后描述自己的想象等,但这篇写关于草虫的文章,学生虽然喜欢,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认知水平,应在品读课文同时让学生回忆自己亲近自然、观察小虫的生活经历,课前让学生观看《虫虫危机》片段,引起师生共鸣。

三、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字,正确读写“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词语。

2.引导学生随作者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3.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

四、教学重、难点

一是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那一片爱恋之情;二是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并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五 教学设计

(一)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夏日虫鸣的声音。

交流:你听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大自然的声音和色彩总能让人沉醉,走进去使人流连忘返。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步履慢步走进《草虫的村落》,去享受大自然为我们带来的乐趣吧!

[设计意图]

设计者一导语,创设情境,以富有感染力的音乐,激发学生情绪,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心中对昆虫世界布满了探索和向往的激情。同时为体现本单元的重点——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打下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生字、词语。找出来,大家共同想办法解决。

2.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些什么?印象最深的是哪些?给不同的画面

取个题目。[归来的游侠 幸福的迎接 来客人了 动听的演奏 勤勉的劳作 精细的分工 ]

[设计意图]

以概括小标题的形式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层次,锻炼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培养语文素养。

(三)深入村落,与虫同乐

作者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是多么自得啊,是啊,小虫的快乐天地带给我们多少惊喜,让我们也深入草丛,去感受小虫的快乐,感受小虫带给我们的惊喜。

1、学习“归来的游侠”一段

师:同学们,请闭上眼,认真听,仔细想。(教师进行语言描述)迎着微风,伴着花香,我们一起伫立在大自然中。放眼望去,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淡紫色小花的田野一直延伸到山脚下。四周静得出奇,以至于天空中的鸟叫声,树叶的落水声和草丛中此起彼伏的虫鸣声都听得一清二楚。在一处绿阴下,我们躺了下来,翻转下身子,发觉身体在逐渐地缩小,缩小,缩小……此时,空间在我们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繁茂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

[设计意图]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情境,可以让学生尽快走入文本,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学生在情境中自己也似乎变成一只小甲虫,他们就是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

课件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学生自由读。

(1)读完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你也觉得它是个“游侠”吗?从哪里感受到的?(傲然前进 左冲右撞)你能把这种感情带上动作读出来吗?学生爱好昂然地读。

(2)真像个英勇的侠士啊。如今侠士远游归来了,你想它会跟它的村民怎样打招呼呢?学生想象打招呼,顺势学“寒暄” 。

(3)大家想一想,在身高高于他数十倍的森林里左冲右撞时,可能会碰到什么情况呢?你在森林里行走过吗,联系着想一想。学生谈出小甲虫克服重重困难,然后读出小甲虫的英勇。

[设计意图]

让学生联系实际想象,引领学生深入感悟文本内涵,把文本语言串起来,有机练习,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对课文理解更加深刻。

2、学习“幸福的迎接”一段。

(1)读了这段文字,有什么问题又问小甲虫吗?(预设:那只娇小的甲虫是谁?从他们意味深长的对视中,仿佛听到他们在说什么?)

(2)游侠云游数日,历经千辛万苦回来了,亲人见面不说话,而是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你知道这意味深长的对视包含着什么吗?

师: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千般情,万般意,都凝聚在这对视中,让我们带着这样的体会读。“那只英勇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

[设计意图]

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喜欢童话的特点,发挥学生的想象,走进小甲虫的心里,体会小虫之间的情感,然后带着感情读句子,感受草虫们也有人类社会一般的生活。

3、学生自主交流5——9自然段

那么在小虫子的世界里到底还蕴藏着什么?用刚才的读书方法,什么方法呢?抓住重点词和句子联系生活实际想像,自由读五到八自然段,看看在草虫的村落里还蕴藏着什么,我还可以一边读一边把有感受深刻的句子画出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想法。(学生勾画 自由交流探讨)

预设:

(1)从“村民的和谐生活”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地很投机”让学生绘声绘色地读,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得很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的融洽。他们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

[设计意图]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品读交流中,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引起共鸣,产生更多的火花,当学生有了心得之后,读相关的语段感情就要充沛、真挚。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因鼓励、肯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从“音乐演奏会”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差不多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

鼓励学生带着感情读的同时发挥想象,理解甲虫们所在的音乐厅很美,是“天然”的。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优雅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才能演奏出来的!”

① 联系实际,说说你听到过哪些大自然的音乐家演奏出来的音乐。

② 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③ 抓住“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设计意图]

语文学习要出于教材,但又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应向生活延伸。有大自然的音乐引发体验,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

(3)从“村民的劳动”“精细的分工”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是什么力量使甲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读懂了吗?(生活的快乐,以及对家庭的责任,促使甲虫们勤劳地工作着,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快乐着。

[设计意图]

学要有所得,通过学生的交流感受深刻的句子,引领学生自主解读文本,从字里行间去感悟作者的情感,去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读课文第一、十、十一自然段,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我悠游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

2.说说哪些描写体现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讲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3.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留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随堂落实“小练笔”)

[设计意图]

读写结合,进一步强调想象的重要性,充分鼓励学生的发展。小学生习作从模拟起步,本文就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重点要放在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情感方面。

虫草课件 篇11

各位同事: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的第二课《草虫的村落》。打开这篇课文,一股素雅温馨的自然风裹挟着鸟语花香,虫鸣犬吠,月光鱼影扑面而来,清山秀水的诗情画意,草虫世界的奇妙和谐刹那间把我吸引了。倾听着大自然的声音,领略着大自然的丰姿,我们突然打开了一扇奇异独特的大门,一直通向我们和大自然的心灵深处——

本组课文将带领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下面我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目标: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特定如下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静谧、小巷、音韵、勤勉、庞然大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语句。

3.与大自然为友,感悟自然中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

4.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是:

1. 是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那一片爱恋之情;

2. 是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并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三、教学方法:

读是语文学习之本,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因此本节课在教法上,主要采用了教师启发诱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学生在读中领悟文中的乐趣。

四、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体验情趣:

(四)情感升华,拓展延伸:

1)情境激趣导入 : 播放夏日虫鸣的声音。让学生交流:你听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以富有感染力的音乐,激发学生情绪,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心中对昆虫世界充满了探索和向往的激情。同时为体现本单元的重点——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打下基础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生积极性高,兴趣浓。找窍门学会生字新词,调动起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学习生字新词就会轻松自如,而且生字新词掌握的牢不易忘。最后锻炼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也为学习下文作了铺垫。

3)再读课文,体验情趣:学贵有疑,有疑则有思。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先让学生品读交流,学生谈自己的独特体验,思维互相碰撞,引起共鸣,产生更多的火花。当学生有了心得之后,再加上教师的适时指导,读相关的语段感情就会充沛、真挚。

4)情感升华,拓展延伸:配乐朗读全文,使学生再次感知"草虫的村落"给我们带来的情趣,再现作者丰富的想象。然后讨论见过类似的情景这个问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见闻,使学生明白动物界里的各种有趣的知识,进而增加了对本文的兴趣。小学生习作从模仿起步,本文就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最后读写结合,重点要放在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情感方面。充分鼓励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个性和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把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引到课外,实现大语文教学观。

五、说板书设计:本节的教学设计非常简单,主要把文章的重点内容按顺序板书出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这样的板书简洁明了,能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条理,明晰文章中心。

六、教学反思:最后说一下我的设计理念,一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了学习探讨的冲动和兴趣,拉近了自己与课文的距离。其次,重视朗读训练,促进整体感知。这节课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就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多角度、多方式地培养学生朗读,调动学生情感体验。最后,课外拓展,培养能力将本课"信赖、尊重、平等"的主题用于生活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了很好的培养。

虫草课件 篇12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正确读写“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词语。

2、引导学生随作者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3、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

【教学重点】

一是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那片爱恋之情;二是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并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独特感受。

【教学难点】

在品主导课文思情并茂、形神俱美的文字中感受到那颗晶莹剔透的童心和那种向往大自然的童趣。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①在学会生字新词的基础上,认真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做记号;②观察自己喜爱的一种昆虫,重点观察它们的洞穴及它们的活动情况。

2、教师准备:借助远程教育资源,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用两不同颜色的粉笔:黄色粉笔板书“草虫”;绿色粉笔板书“村落”)。齐读课题。

2、师:同学们,你对村落是怎样理解的?你想象中的草虫的村落可能是怎么个样子的?(可让学生借助工具书,首先弄明白“村落”的意思)

3、自由交流。

生:“村落”,在词典中的意思就是“村庄”。

生:村落,指大的聚落或多个聚落形成的群体,常用作现代意义上的人口集中分布的区域。包括自然村落(自然村)、村庄区域。

生:我所看的蚂蚁的“村落”其实就是它们的洞穴。

生:……

4、教师小结。

5、同学们对课题的理解真不错。下面,我们就同作家郭枫一起来游历草虫的村落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配音朗读课文。

边听朗读,边完成下列要求:①将生字新词作记号。②找出课文中写了哪些草虫。③找出课文中写“我”一次奇异的游历的相关段落,进一步体会“村落”的含义。

2、课件出示生字新词,学习生字词。

小练习:①找规律,写至少3个相似的词语。

A、熙熙攘攘(AABB式)

B、行色匆匆(ABCC式)

②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下列词语。

熙熙攘攘、意味深长、花色斑斓、驻足痴望、行色匆匆、悠悠忽忽

3、指名轮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

4、合作学习,共同交流。

生1:同学们,我想朗读的是第3自然段(情感朗读)。这一节写的是“我”游历的第一个场景:在一个由“细密的草茎组成的茂密的森林”里,一只小甲虫迷路了。但它“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

一只多么勇敢的小甲虫!

生2:我想朗读的是第4自然段。

我从这一节中不仅看出了草虫村落的位置——“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还体会到草虫村落热闹非凡的情景——“熙熙攘攘”。

生3:我对课文的第4自然段最感兴趣。草虫村落的“居民”们真可谓形形色色:有美丽的“南国少女”;有多情的“青年男子”(驻足痴望);有一群群威猛的勇士(蜥蜴,庞然大物);还有携妻带子走亲访友的“村民”们。

生4:通过读课文的2—9自然段,我真切地感受到,草虫的村落同我们人类一样,这里有大街小巷,村落里有许多村民,它们都很勤劳,也非常的和谐。

……

师:同学们刚才的朗读、交流真是太好了,可见大家读书是多么的认真!从大家的交流中我们不能看出,课文第2—9自然段叙述了“我”奇异游历的全过程。

那么,你们能再谈一谈对草虫“村落”的认识吗?

三、重点体悟,深化感知

1、师:同学们,在上述的交流中,我们知道草虫的村落很热闹、很奇特,作者把它描绘成和我们人类居住的村子一样,你们体会到了这一点了吗?

生:我体会到了,它确实像我们居住的村子,那里有大街小巷,有住宅,那里的人们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情感,也有自己各自的特长。

生:这里的村民们非常的勤勉,它们还会创造,创造出的音乐像灵泉一样美妙,多么的像我们人类啊!

2、师:是的,通过作者的描述,我们觉得它们和我们人类的生活简直没有两样。那么,你可知道这个草虫的村落本来是个什么地方呢?

生:我认为它其实就是杂草丛中的小洞穴。各种各样的小虫所拥有的大大小小的洞穴,这就构成的小虫的村落。

师:是呀,就是这么一些杂草丛边的小洞穴,作者却把它想象成了一个热闹非凡的、奇特的村落,可见对小虫,对大自然充满着多么深厚的感情。

3、指名朗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填空:(1)本文先总写 ,又具体介绍了 ,最后表达了 。

(本文先总写“我”陶醉在田野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又具体介绍了“我”的奇异游历的全过程,最后表达了“我”对草虫村落的依恋。)

(2)作者的目光随着 ,开始了自己奇异的游历。在第一场景中“我”看到迷路的小虫在 (地点)里“左冲右撞”“傲然地前进”,这真是一只 的小虫!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读拼音写词语

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

2、口头回答:①《草虫的村落》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②课文写“奇异的游历”重点写了哪几个场景?

二、重点赏读,品味课文。

1、品赏场景一:小甲虫迷路的森林。

⑴课件:细密的草茎组成的茂密的森林,一只迷路的小甲虫“仍傲然地前进着”。

⑵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师:你从“傲然”“左冲右撞”这两个词语体会到了什么?

生:这只小甲虫虽然迷路了,但是它根本没有把这点困难看在眼里,仍然保持着一个“游侠”高傲的性格。

生:我从“左冲右撞”中体会到这个小游侠克服了重重困难,同时,我似乎也看到了它那永往直前的游侠风范。

⑶重点赏析

“一只小虫,一只生着一副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终于走出了一条路。”

(从这位勇敢的小侠客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他云游四方,回到家乡,与同伴们打着招呼,他非常快乐。)

2、品赏场景二:草虫的村落

⑴课件出示:结合课文内容,按要求填空:

草虫村落里的“角色”很多,有(英勇归来)黑甲虫;有(熙熙攘攘往来)黑甲虫村民;有好像南国少女的(小圆虫);有(庞然大物)蜥蜴,有一群作为音乐演奏者的(黑甲虫),还有负责(气候观测的)和(建筑设计师)。

⑵感受村民们和谐的生活,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

①出示课件,展示草虫的村落

②品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A“它们的村落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有很多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

(这是作者奇异的游历所展示的第二个空间,也是本文的主体部分。要看清它的位置,“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也就是草丛边上的一些小土堆,这是最适合草虫聚居的洞穴群的形成之处,所以也就可以看到许多熙熙攘攘往来的那些黑甲虫村民。作者想象之丰富,感受之独特,于此可见一斑。)

B、师:通过对上一句的品赏,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想象是何等的丰富!那么你还从哪儿体会到作者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感受?

生1: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丛中爬行的小甲虫,把它想象成一位“游侠”;

生2:看到色彩斑斓的小圆虫,把它们想象成“南国的少女”;

生3: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音乐家;

生4:看到推着食物行走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从远方归来的“劳动者”。

……

师:是呀,作者丰富的想象,赋予小甲虫以勇敢、勤劳和智慧的特质,从而使一只只美丽的小甲虫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中。

C、赏读品味:“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动翅膀……这是只有虫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合作交流:从这段丰富的想象中,你又体会到作者怎样的独特感受?

生:作者把甲虫振动着翅膀的声音比喻成“灵泉”“音韵”,他觉得甲虫的叫声仿佛是从山涧流出来的美妙的泉水声,这声音像一首曲子,既动听又有自己的韵味。

生:我从“此时……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体会到作者有着非常独特的感受。他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可以体会到他对甲虫叫声的喜爱之情。

师:同学们能抓住段落中重点的词句体会,真切感受到了作者的独特情感,真的不错。

那么,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听到过大自然音乐家演奏的音乐吗?交流交流自己的感受吧。

(学生自由交流)

D、赏读品味:“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

师:这段话中一个问句,可能会引起我们无尽的联想。那么就请大家展开想象,小虫们勤勉的力量到底是什么呢?

生:老师,我想它们有的可能是在为自己的孩子们多挣点学费吧。

生:我想,也许是一种家庭的责任感在激励着它们不停地奔忙。

生:也许是它们家房子要整修了,想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来建设美丽的家园。

生:它们一定知道,幸福要靠劳动来创造。

……

师:大家的想象也非常丰富。这段话作者通过拟人方法,把草虫村落里的居民勤劳勇敢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我们再看课文第9节,“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请同学们再次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我”还会看到些什么呢?

(也许是在超市,小虫音乐家在买乐器,气候观测者、工程师们在买仪器;也许是马路上,草虫的父母领着孩子们在散步;也许是在市场里,甲虫们在做买卖;也许是在公园里,大甲虫在教小甲虫学本领;也许是……)

3、赏读课文最后两自然段。

1、自由读文,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悠悠忽忽”“才”等词语体会作者观察的痴迷及对草虫村落的依恋。

2、找出与“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到西洋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相照应的句子。(文章第一节)

三、总结回顾,深化理解

1、本文的表达特点。

这是一篇散文,它在表达方法上颇具特色。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2、比较本课文与《山中访友》的相同点。

(①两篇课文都是散文;②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③都运用了想象和联想的表达方法,都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④两篇课文都运用了首尾呼应的方法。

四、课堂作业。

小练笔:丰富的想象使课文中的甲虫有情有意。请你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

附 板书设计

3、草虫的村落(郭枫)

游侠归来(傲然)→迎接远客(欢悦)→ 和谐友好(友好交流 攀谈投机)→ 尽情演奏(音韵灵泉) →勤勉劳作(行色匆匆)→各尽所能(气象员工程师)

最新讲评课课件(汇集12篇)


讲评课课件(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字词正音;

②文言诗文的巩固和默写。

2、能力目标:

①学会仿句的具体方法;

②掌握材料探究题的做题方法;

③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

④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审题和组材。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认真的态度、良好的钻研和审题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目标2、3

难点:如何阅读现代文、根据原文组织现代文的阅读答案,作文如何审题如何扣题。

教学时数:3课时

三、课前准备

1、数据统计:准确的统计是为了做到对成绩、对试卷、对学生心中有数。了解整套试卷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年级最高分、班级最高分之外,还要统计每题得分率以及每一个板块的得分率。其目的是利用好试卷的检测功能,对得分率较低的试题认真分析失分的原因,及时发现教学中的漏洞或是薄弱环节。

2、分析比较:根据试题出现的典型错误,研究学生试卷,揣摩学生的答题思路,发现问题,利用试卷更好的指导今后的教学。一定要多向比较,可以同类班级比较、也可以通过本次考试和上次考试情况作比较分析。

3、明确目的:①纠正错误——纠正学生答题中的各种错误,掌握正确解法。②分析得失——通过试卷讲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考试。③找出差距——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认识自身学习实际与学习能力的差距。④提炼概括——对知识、方法作进一步的归纳,站到语文思想的.高度认识所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基础讲评

讲评试卷积累与运用(25分)文言文阅读(10分)

一、学生自己修改试卷,分析错误原因。

二、师生讲评试卷。

字音、字形、成语、名著、古诗文默写、文言文的实词解释、翻译句子、问答题的错误属于个别现象,找出现错误的同学讲清答案,重点讲明答案的由来,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全班出现错误较普遍的问题老师重点讲。

(1)文言文一词多义,重点讲清词语的细微差别。

(2)病句重点点明病句类型(考前曾进行过病句修改的专项训练),指导学生规范语言。

(3)仿句要讲明仿句的具体的标准“三合标准”,即合“式”,合“格”,合“意”。

具体的标准是:仿句要基本或完全符合被仿句的结构及句式,这就是第一个标准要合“式”;仿句要符合被仿用句的修辞格,这就是第二个标准要合“格”;仿句的内容必须符合所供语段的内容要求,这就是第三个标准要合“意”(“意”可理解为语境或意境或情境或中心意思)。

(4)语境题要根据语境谈观点,说理由。老师要讲明答题要求,即观点鲜明,理由充分。阐述理由时,要注意最好多种角度、由主到次、合乎字数。然后让学生根据要求逐条修改自己的答案,并补充其他同学好的理由。最后交流,把正反两方面的答案都做好记录。

三、师生分析总结,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错误原因:考试紧张、基础知识记忆不扎实、书写不认真、不注意审题、答题方法不当。

2、改进措施:端正态度,明确方法,专项训练,逐步提高。

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两道仿句题。

2、一道语境题。

讲评课课件(篇2)

习作二 我的自画像(评讲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作文讲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一篇好的作文的标准是什么,并会运用标准对照和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会运用标准对照和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教学难点:运用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评议他人作文。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上一次老师要求大家给自己画画像,写一写自己,这节课我们就来讲评我写我这篇作文(板课题)。

1.讲评重点:

本次习作我们要抓住这样两个重点来讲评:1.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特点;2.是否运用最典型的事例表现特点,并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把事例写具体。

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写这样的文章我们首先要抓住人物的什么来写?(板书:特点)那怎样才能突出人物的特点呢?(只有通过具体的事例,板:事例,并且要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例,板有代表性、具体)那么,怎样才能把事例写具体呢?(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来写,板书)

2.佳作放送:

本次习作,许多同学都运用了具体典型的事例写出了自己的特点。总的来讲,大家写得都不错,老师很高兴。

①在这么多好的作文中,董雨桐同学的作文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真不愧为我们班的小作家。现在我们就请她本人来读一读这篇文章。同学们边听边想,她写出了自己哪些特点?是运用哪些事例来突出这些特点的?

实物投影出示文章。

②学生读作文。

③她写出了自己哪些特点?(爱看书、爱哭)

④她运用了哪些事例表现这些特点?你们觉得她举的事例 怎么样?她为什么能把第一个事例写得这么具体生动的呢?(她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来描写)

⑤下面请大家默读文章,圈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在 边上写一写它好在哪儿?(学生写体会)

⑥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圈画好词佳句。教师总评:刚才同学们找得很仔细,谈得有道理,读得也很 动情。这篇文章的确是一篇佳作,值得大家学习。

3.指点江山。

师:不过,老师还碰到了这样一篇文章,他虽然跟以前比较有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老师想请同学们一起来帮忙修改。

4、出示文章。

5.轻声读《这就是我》这篇文章,对照讲评重点谈谈自己的读后的感受。交流。

那么如何修改呢?请同学们同桌讨论,一起修改。

6.学生讨论后再来讲评,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修改成果,学生上讲台讲评修改理由。

7.教师总评。

三.课堂小结。

师:刚才同学们修改这篇文章很到位,相信大家一定有不小的收获,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就是这样被改出来的。希望大家能养成修改的好习惯。

习作三 这里真美(评讲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自由想象,创新的能力。2.有序地、突出重点地说和写。

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以及观察、动脑的能力。教学重点:针对问题,进行修改

教学难点:教学活动 课堂变化处理及主要环节的效果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佳作 1.出示学生的一篇优秀作品: 请作者朗读,其他同学边看、边听、边思考:这是一篇同学写的看图作文,你看他有哪些优点,哪些值得改进的呢?例文《多彩的秋天》(略)

学生谈到的优点,教师在课件例文旁标注,以强化观察与表达的方法;学生谈改进建议,正确且典型的,教师与学生一同在本子上修改。

二、全体参与,实践运用 看挂图。看谁最会观察,在小组中说一说,评一评。

三、猜画游戏 意在表达

1.师:我们还来进行一个新游戏,游戏名称叫“说画猜画”。各位同学独立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仔细观察自己带来的“秋天的画”,注意不要别人看到了自己的画,然后想一想,我怎样才能更清楚具体地介绍我自己的画。

2.小组成员分别介绍自己画的具体内容;同组猜一猜,想一想,他说的画会是怎样的画面呢?

3.介绍画的同学展示自己的画。其他同学说一说,他介绍的画与实际的画面一致吗?再从下列几个方面评价说画的同学──

a.表达清楚。介绍抓住了画面的特点,表达有一定的顺序。b.表达具体。能清楚地介绍画面内容,还能适当想象联想。

c.表达生动形象,会用优美的词语,会使用比喻、排比、拟人等方法。4.推荐两名同学上台交流。5.师:听了同学的介绍,想一想,我怎样才能更好介绍自己的画。想好了,就把它写下来。“说画猜画”的比赛虽然结束了,现在我们还要比谁写得好哟!

第二课时

一、学生修改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二、自读自改 互听互评

写完后,学生读一读自己写的文章,根据这节课学到的方法改一改,然后再读给同桌听一听,请他提意见,再修改。

三、张贴作品 欣赏他人

把自己的画和习作张贴出来,请大家欣赏。要鼓励学生多发现别人的闪光点,享受习作的成功快乐,然后同组评星。比一比,谁的红五星多。

四、肯定自信,培养长处

1.小结本次习作得失

2.指出共同存在的问题,集体评议,下次习作注意。

3.表扬在此次作文中表现突出者,习作进步者,想象新颖者,感情真挚者。

习作四 观察一处景物写一段话(评讲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2.针对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讲,指导学生进行修改。3.重点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细心观察,写好一处景物。教学重点:

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景物写好。教学准备:学生的习作 教学过程:

一、回忆上次习作要求 1.评析优秀习作 出示习作

(1)指导读,评哪些地方好,为什么好?

(2)多读几篇佳作让学生品评。好在什么地方,大到一个片段,小到一个词甚至一个字。都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而不是抓着别人的缺点不放。

玉米妺妺赶忙为她换上了一身金装,由于太开心,还露出了金灿灿的牙齿。大豆弟弟也快乐地笑破它的大肚皮。

一串串的葡萄披上了紫袍,晶莹剔透,像一个个紫玛瑙;大大的苹果换上了红袄,像一个个羞红了脸的小姑娘。

一望无际 颗粒饱满 秋高气爽 遍野金黄 秋风扫落叶 红叶似火 天高云淡 瓜果飘香 落叶纷飞 凉风习习天朗气清 果实累累

2.评析修改较差的习作

出示习作,自由读。指导评析好差之处,该如何修改?

二、修改入手的几个方面 1.改病句。

方法:自己大声地多读两遍,不通的句子改过来,不会改,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2.添词句。方法:分成小组讨论,互提建议。

3.修改效果自评办法:自己读读修改前后的作文,觉得有进步就给自己画上个“ ”。

4.讨论怎样写。(从顺序、主次、语言三个方面进行小结。)

5.互评办法:请小组其他成员或班上其他同学读两篇作文,有进步就给,看谁得的 多。

三、学生誊写,不会写的字查字典。

第二课时

一、学生修改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二、自读自改 互听互评

写完后,学生读一读自己写的文章,根据这节课学到的方法改一改,然后再读给同桌听一听,请他提意见,再修改。

三、张贴作品 欣赏他人

把自己的画和习作张贴出来,请大家欣赏。要鼓励学生多发现别人的闪光点,享受习作的成功快乐,然后同组评星。比一比,谁的红五星多。

五、肯定自信,培养长处

1.小结本次习作得失

2.指出共同存在的问题,集体评议,下次习作注意。

3.表扬在此次作文中表现突出者,习作进步者,想象新颖者,感情真挚者。

习作一(评讲教案)

教学目标:

1.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2.针对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讲,指导学生进行修改

3、消除习作的神秘感,使初次接触习作的学生感到习作并不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1、学生自已修改

师:请同学们小声地读一下自己的文章,主要看一下文章是否有错别字,不会的字查字典;语句是否通顺,标点符号是否正确使用;有没有将要说的事情说清楚、明白,并用上修改符号。由于是第一次习作,老师有必要教几个基本的修改符号:副板书:删除号: 改正号: 增添号:

2、同桌互评

要求:①先通读同桌的文章,找到他人文章中精彩的语句,用波浪线和三角号标注下来,写上表扬的话。②找到文章中错别字及不通顺的句子,提出修改意见。③对本篇文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并与同桌交换意见。

3、集体共评

由同学自由推荐文章写的比较优秀的三名同学站起来朗读,全班共评。要求:

①认真倾听同学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及时发现文章的闪光点及问题所在,快速举手发言叫停,发表自己的看法。先肯定优点再提建议。

②整篇文章读完以后,谈谈自己是否听懂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对文章做总评。要求不高,三言两语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及时肯定文章的优点及同学点评的恰当之处。尽量把发言的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习作的主人)

4、学生再次审视自己的文章,最后完成定稿。下课前上交作文本,养成不拖拉,及时完成习作的好习惯。

习作五 动物的名片设计(讲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明确这次习作的要求,了解动物的趣闻,确定自己最喜欢的动物,设计名片。

2、通过组织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白要获得新知识,写好作文,必须学会收集各种资料,学会在生活中认真观察。

3、能在收集资料、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创新求异,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动物名片,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重点:

1、真实地了解动物,按习作要求设计名片,写出动物的主要特点。

2、做到语句通顺,标点正确,无错字。

三、教学过程

1、师生共同评议、修改。

师鼓励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评议时应引导其他学生更多的看到别人习作中的优点,教师本人更要注意多以激励、赞赏的语言肯定孩子习作中的点滴优点。

(设计简析:此环节的设计,先由教师组织班内评议,意在给学生指明习作修改的意图、方向,为学生的自己修改、同桌互相修改打下基础,同时,更利于学生修改习作习惯的养成。)

2、学生自己 修改习作。

师:刚才修改作文时,我发现你们能很快地找到别人的不足,那么,面对自己的作品,我们还能保持一双慧眼吗?再读读自己的作文,若不满意,试着修改,用上修改符号。

3、同位互相修改。

4、学生自评设计。

师:一个人最难发现自己的不足,对于自己的作文也一样,同位互相交换,读一读同桌的作文,是否语句通顺,无错字,再说说对方的优点。

(设计简析:学生由于年龄相仿,在认识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同位之间,更有利于彼此接受中肯的建议,学生在自我修改、同位互相修改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习作能力。学生自评,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的名片设计,进行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习作5批改笔记

新《课标》在设定习作起步阶段的目标时,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增强习作自信心上。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面对作文刚起步的三年级学生,在对启蒙作文批改时,不仅仅只是考虑到本次习作的目标及习作基本要求是否达成的问题,应兼顾《课标》理念,切实改变习作批改观念,改变作文批改的行为方式。教师应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习作给予不同层次的批改,使每个孩子都能从批改评价中有所收获。就本次习作而言,面对这种差异,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批改。

1、对于优秀习作的批改,评价及要求不能仅仅满足于语句通顺、标点正确等习作的基本要求,在欣赏这些习作的同时,应提高批改要求,习作语句是否准确而生动;是否写出了动物的主要特点。

2、对于中等水平习作的批改,教师应在评赏优点的前提下,以期待性的语言就不足之处提出作者应努力的方向。

3、水平较低的习作,教师应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对于此类习作的批改,切不可拔高要求,即使孩子的习作达不到习作的一些基本要求,只要能读懂,表达出来了,就一定给予表扬、鼓励,哪怕是一个句子写得好,一个词用得恰如其分,都应及时的表扬。习作初始阶段,对于孩子的习作,我们语文老师不应仅关心习作质量的提高,应该更多的关注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自信心,从以往传统的“批评取向”转变为“欣赏取向”,更好地维护了学生习作的自信。

习作优点多数学生学会收集资料,学会选材组材语句通顺、标点正确写出了动物的主要特点。还有一些同学图画画的生动形象做到图文并茂。

习作缺点个别同学不会用要用第一人称“我”来写,不会采用适当的方法把特点介绍清楚;此外,还有一些同学图文不一致,内容没新意不会组材。

改进措施多指导学生收集材料组织材料。指导学生多用第一人人称讲故事。

习作六 我的学习伙伴(讲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铅笔刨刀》,通过讨论知道这篇例文好在哪里;初步体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是状物文章的写作纲领。

2、学生能按习作要求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文具,弄清它的特点和用途,先说一说,再写下来。让学生认识到认真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3、能按一定的顺序清楚地介绍文具的特点和用途。教学过程:

一、我的十分钟

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文章认真的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地方加上去,删除不必要的语句。

二、相互修改

自己修改满意的作品读给同座听,征求别人的意见。

三、交流习作,师生评议

四、朗读习作

请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的学生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认真听,看她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五、评价方式

1、学生自评

让读习作的学生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师生评价

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习作的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公正客观的评价他人的作品,分享他人习作的快乐。

六、誊写作文

要求:

1、抄写认真,书写工整。

2、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完成作文稿,在作文本上进行誊写,教师相机指导。

习作七 童话故事(讲评教案)

教学目标:

(1)重点:所编的童话要相对完整,语句要通顺,条理要清楚,能让人看明白。把握玩具的特性及相互的关系,所编童话要合理。

(2)难点:怎样通过组合玩具展开想象,编出很有意思的童话故事。

四、下笔成文,自由表达

教学过程:

一、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故事写出来。

(必须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减少了对学生写作的束缚,才能有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不必强调种种规矩,应让孩子放胆去写,就像初学走路的婴幼儿,首先是让他有迈开步于自己走路、不要人扶的勇气,这时候什么走路的规矩和技巧对他来说都毫无用处—因此,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解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手写我口”。)

二、改一改

1、把写好的故事读一读,对照要求自己修改。

2、提示:

(1)有无错别字和病句。(2)童话故事是否完整。

(3)想象是否合理有趣,情感是否具体生动。(4)读后是否给人以启发。

(自改是提高学生自由习作的有效途径,也是习作训练的目的之一。)

3、四人一组互改。

三、评一评

1、在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编写的童话故事,互相听一听,评一评,看谁编得最有趣。

2、小组长推荐组内同学,读一下自己编写的童话,大家欣赏。

3、教师推荐几篇有代表性的童话故事,和大家交流。

(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作为一种内驱力,还来源于在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努力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并重视修改,以及修改中的合作。)

习作7 批改笔记

本次的习作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不太困难的。他们特别感兴趣,一般都能根据自己的玩具编写一个童话故事,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结合《课标》精神和本次习作要求,对于本次习作应关注一下几个方面:

1、要求学生把话说明白,把句子写通顺,把字写工整。这是课标对于中年级段习作的基本要求,对于明显的错别字和病句要批改。

2、故事是否完整,有没有交代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是基于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中等学生提出的要求。

3、想象是否合理有趣,情感是否具体生动,读后是否给人以启发,这是本次习作的最高追求。

4、此次习作,可以收集起来,装订成册名为《我们自己的故事》,以表示对学生的激励。也可以举行班级故事会,评选出不同类型的奖项,进行鼓励。

在此基础上讲评作文时还要以激励为主。小学生对获得成功并能带来愉快的事情感兴趣,还在内心起到激励作用,于是对这件事就会更加关心,想再试一试,更希望提高自己。因此我们的作文讲评要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激励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的成功体验。比如:优秀作文展、推荐发表、向校园广播站投稿、范文宣读、学习园地好词好句好段选登等。每次作文讲评之后,我还留出时间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再修改。再修改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批改和讲评的消化过程,也是在教师指导下对作文中反映出的不足的再认识,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

习作八 关于古诗句的研究报告(讲评教案)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谈谈“欲穷千里目”》,初步懂得什么叫研究报告,如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认真阅读古诗句,能了解其出处、作者、意思等。

3、按照习作要求,选择两句诗,会用研究报告的形式写出来,语言要清晰,表达要准确。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写关于古诗句的研究报告。

难点:用查阅资料的方法,研究古诗句,深刻理解其含义。

五、评点学生习作,提示要点。

教学过程:

1、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的作文草稿进行评点。

(1)自由读这篇作文,小组讨论:这篇作文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我们学习;哪些地方写得不好,还需要改进?

(2)交流。师小结:文章能否按一定的顺序写,内容是否具体准确。(3)针对以上不足之处,集体修改这篇作文。(4)自己读读修改好的文章。

2、根据学生作文草稿的情况,提出以下修改要求:(1)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应略去。(2)把研究报告写具体。

(修改加工不仅是对文稿的完善与升华过程,也是锻炼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针对学生在起草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就修改加工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作简要的提示指导。)

3、学生根据以上修改要求进行修改,教师辅导。(1)学生自己修改。(2)小组互相修改。(3)读一读修改好的文章。(要让学生从小养成这种认真推敲的习惯。在自改的基础上,还要积极互改,养成乐于互相传阅自己的文章并诚恳交换意见的良好风气,以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4、学生誊写作文,教师巡视。

习作8关于古诗句的研究报告 批改笔记

《标准》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习作总的目标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评价不是为了甄别和选拔,而是为了鼓励改善和促进发展。因此我们一要端正态度、把准目标。本次习作是对古诗文的一次探究活动,学生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学会写有关古诗文的研究报告。在批改作文时,还是要基于“能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的要求,能达到此要求的就属于良好。在此基础上能达到内容具体明确,资料正确无误,便是优秀的了。为了激励学生,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二次修改后,抄写下来,举办一次专题墙报展。总之,进行评价时要跟踪考查学生写作的过程、方法、情感与态度,从材料准备,到修改加工,作全程、全面评价,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语、等第、书面、口头、集体、个别,各种方法灵活运用。

讲评课课件(篇3)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四个目标:

1、对知识点查漏补缺。

2引导学生学会解答散文试题的常规步骤。

3.教学生理解散文主旨的方法(评讲7题、10题)。

4.教学生理解散文的表现手法及作用的方法(评讲8题、9题)

学生读散文时很多同学都容易弄懂“写什么”却不易弄懂“为什么写”和“怎样写”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理解散文主旨的方法”和“理解散文的表现手法及作用”,其中“理解散文主旨的方法”也是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确定重难点后利用大家集体回忆和现场做题的方式落实1、2两个目标。

四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设中建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据此我采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该法课堂教学容量大、展示的知识体系直观明了可以节省大量时间。

点评互动法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系统论原理、优化原理、迁移原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达到学生与文本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问题得以暴露、知识得以完善、能力得以整合提升。

寻根溯源法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虽然考试素材取自课外但解题方法一定会源于课内,指导学生掌握课内文章与阅读素材的联系。引起学生重视平时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触类旁通法各类试题都是依据课标拟定的.对同一类问题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举一反三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

讲评课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总体评价学生作文,让学生了解自己作文中的优点与不足。

2、学会运用修改符号来修改作文的方法,能对他人的作文进行正确的点评训练学生的作文讲评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作文点评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作文的讲评能力。 教学难点:学习围绕要求进行作文点评。

教学手段:对比分析法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本课:

同学们,大家选取了自己最喜欢的课文后写的一篇读后感。昨天之间进行了互批,老师又作了复批。今天我们对本次习作进行讲评。(板书:讲评《读后感》)

二、回顾习作要求并分析

1、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习作要求,(课本)请大家齐读。

从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选取一篇你最喜欢的文章,认真重读几遍,写一篇读后感,注意写出你读后真实的体会和感想。

2、习作要求告诉了我们哪些写好本次作文呢?

(1)必须是最喜欢的,为什么选最喜欢的?(最喜欢的印象深,感受深。)

(2)必须是写出真实的体会、感想,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3、写一篇读后感,应当怎样处理“读”和“感”的关系呢? 学生:简单概括原文主要内容,重点写感想。

老师:总结概括,(板书)读为基础,感为重点,

读后感的两种基本写法是什么?

(板书)先读后感,读感交替。

三、总结本次习作

从批阅本次作文来看,大多数同学能紧紧围绕习作要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课文,在认真复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写出了自己真实的体会和感想。全班41人,有25人习作比较成功,11人习作非常突出,5人习作出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让我们通过欣赏佳作,病文会诊,“开处方”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大家愿意吗?

四、欣赏佳作

(一)黄美同学的

1、他的习作非常成功。请他朗读,大家注意思考:你认为这篇读后感哪些方面值得学习?可以从文章结构、写法、修辞运用、用词用句等方面考虑;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2、讨论:

3、谈评语。

(二)唐淑莹的

1、欣赏了黄美的作文,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唐淑莹同学的习作。请思考:这篇习作,在写法上和前篇习作有什么不同?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2、讨论:

(1)运用了读感交替的写法。(哪些是“读”的内容?两处带引号的部分。哪些是“感”的内容?)

(2)详略得当。“读”的内容用省略号代替,节省了篇幅,感想重点写。

(3)结尾排比句用得好。是真实体会。

(4)所举事例有说服力:

(5)不足之处:第二小节词语重复;

五、剖析病文:

这次作文,有几位同学在写法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让我们来对病文进行会诊。

(一)唐佳的

1、 读。众思考:最大的不足是什么?

2、 讨论:

(1)只有原文内容,没有感想。(板书)这叫“读多感少”。

(2)还有什么不足?原文没有加书名号。

(3)写法上有毛病

(4)不好,感想、体会和原文中心对不上号。(板书)这叫“读感脱节”。

六、 “给病文开处方”:

1、我们分析了几篇习作。现在给病文开处方。分工:四人一组,一人是主治大夫,另三人是助手,共同商量,开出处方。办法:用学过的分析方法分析。有读无感,加“感”;谈感脱节,改写事例;给第三篇的作者提一个重写建议。请大家开始。

2、 交流体会:

七、总结本课:(结合板书)

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佳作,(板书:评优)进一步明确了写读后感,如何处理一个关系――

“读”与“感”的关系,即读为基础,感为重点;明确了写读后感的两种基本方法――先读后感,读感交替。通过剖析问题习作,懂得了写读后感应避免四个毛病――有读无感、读多感少、有感无读、读感脱节。

八:作业布置:

希望课下大家认真琢磨和品味今天讲解的内容,并完成两个作业:

1、修改自己的文章,力求把这篇文章改得更好。

2、弹性作业:〈〈听讲评课有感〉〉,主要写自己本课的收获。

讲评课课件(篇5)

平行线讲评课教案 执教者 邹胜林 教学内容平行线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概念、性质、定理的理解,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几何语言,澄清易混知识,巩固提高。2.通过对典型错误的剖析、矫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增强学好的信心。3.能够综合运用平行线性质和判定解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综合应用。

难点: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灵活运用;说理的思路、步骤、格式的掌握。

易错、易混点

1.正确找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相等或互补后的那两条直线。2.两直线平行的判定与平行线的性质的区别与运用。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概念:在同一平面内,_________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平行公理:过直线外一点 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3.推论:若AB∥CD,AB∥EF,则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师生一起经历对所学知识回顾与思考的过程,将内容条理化,系统化)

二、教师讲评

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平行线的判定是由“数”即角与角的关系到“形”的判断,是把研究它们的位置关系转化为研究角或角之间的关系;而性质则是“形”到“数”的说理。

2.问题分析: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多数同学存在以下问题:思路不清晰;过程不明显;方法不正确;理由不充分等。3.针对问题讲解:

(1).如图所示,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A.∠BAD=∠BCD B.∠1=∠2;C.∠3=∠4 D.∠BAC=∠ACD(2).如图,AB⊥BD,CD⊥MN,垂足分别是B、D点,∠FDC=∠EBA。BE与DE平行吗?为什么?(1、2小题主要体现方法不正确,要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必须正确找出这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

(3).直线l同侧有A,B,C三点,若直线AB、BC都与l平行,则A,•B,C三点________,理论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图所示,a∥b,a与c相交,那么b与c相交吗?为什么?(1~4小题主要体现理由不充分,对所学性质、定理不熟悉,没弄清其真正含义;在证明过程中混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A1D4FCEAca

1dea234CA

bcEODFBB32CMDBNb5.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c,d,e,且∠1=∠2,∠3+∠4=180°,则a与c平行吗?•为什么

(2、5小题主要体现过程不明显,先后顺序混乱,重复、遗漏现象多见,因果关系不明显)6.如图所示,CD∥AB,OE平分∠AOD,OF⊥OE,∠D=50°,则∠BOF= 7.如图所示,AB∥CD, ∠B=100°, ∠C=110°,则∠P= 8.如图所示,CE∥DB,求∠ACE+∠ABD-∠BAC(6~8小题主要体现思路不清晰,没有认真审题,没有弄懂题意不知道从何处着手)

三、课堂小结

1.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区别: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的数量关系确定线的位置关系,而性质则是由线的平行确定角的数量关系。

2.解题方法与技巧上得到提高,增强了学好知识的信心。四.课后作业

如图所示,已知AB∥CD,分别探索下列四个图形中∠P与∠A,∠C的关系,•请你-从所得的四个关系中任选一个加以说明.APCDBPAPBACBDACPBDCD

讲评课课件(篇6)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作文讲评,学会选取典型事例,把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情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生活态度,进行德育渗透。

3、针对习作要求,评价习作片段,并尝试修改习作,感受修改对写作的重要性。

4、引导学生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处着重修改。

二、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1)下课的时候课件出示下面两句话:(名家赠言)

A、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

B、我把《永别了武器》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几遍,然后才满意。我把《老人与海》的手稿读过将近二百遍才最后付印。——海明威

师:你从这两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

是啊,两位大作家虽然在不同的国度,却对作文的修改如此重视,可见修改是写作多么重要的`环节啊!(板书:修改)

2、习作总评

前几天,我们写了有关“关爱”的话题作文,要求大家写出生活中感动之事,写出真情实感,并且写出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大部分同学都按照要求去做了,而且写得风格各异,有写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而感动的,有写为陌生人的一个善举而感动的等等。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讲评这篇作文。

3、榜上有名

这次作文,写得比较好的同学有xxx等,(课件出示学生名单及作文题目)他们选材合理,能写出真情实感,而且具体、生动,特别是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写得尤为突出。(板书“具体、真实、生动”和各种描写。)总的来讲,我们班这次作文写比较好,老师很高兴。

4、佳作放送

(1)同学们,在这么多好的作文中,xxx同学的文章让我印象最为深刻,他(她)写得可感人了,不愧为xxx班的小作家。现在,我们请作者本人来读一读这篇文章,注意:他(她)读文章的时候,你要干些什么?(学生自由地说。)……说得非常好,我们就是要以欣赏的心态来倾听。

(2)学生读作文。(其他学生认真听,适当做些笔记。)

(3)听了这篇作文,你特别欣赏他的哪个方面?她为什么而感动?有没有写出真情实感?哪些情节描写得比较具体?是怎样写具体的?

(4)教师适时点评。(你是从xx角度来说的,听得很仔细,想法非常独到……)

(5)教师总评。

5、亮点欣赏

(1)佳作并不是人人都有,但每个同学的作文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精彩之笔,有的同学虽然分数不是很高,但有些语句和段落很是精妙,可谓亮点之处。

(2)请作者朗读自己的得意之作:(课件出示5-10个优秀语句)

讲评课课件(篇7)

一、说教学目标:

通过试题评析,解决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知识点和技能方面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技巧,达到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说教学重难点:

如何解决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知识点和技能方面问题。

三、说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介绍情况

介绍班级总体得分情况

介绍试卷题型及分值分布

本班学生各题得分情况

二)错题归类

1。单选错误率高的题目

题号

第4题

第6题

第8题

第9题

2。多选题错误率高的题目

题号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4题

3.非选择题错误率高的题目

16题第1问、17题第1问、18题的'第1、2问,19题

三)介绍试卷知识点分布情况(略,详见教学设计)

四)讲评试卷(重点讲解错误率高,分值高的知识点及题目)

1。打破传统依照题目顺序依次讲评的习惯,而是围绕同一知识点,讲评不同类型的题目(单选题、多选题、分析题、操作题等),即同质异类型讲评。

本套试卷有关“政治文明建设”、“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基本战略”的分值最多,合计有52分,自然成为讲评的重点。

2。根据答题规律、技巧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题目,理清答题思路(纠错)。

3。先后展示答错学生、答对学生的答题内容;让学生分析错误及正确的原因。

4。让学生尝试总结正确答题内容,展示参考答案。对于学生的创新之处要给予肯定和大力表扬。

五)错因分析

1。根本原因: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基础知识不扎实

2。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低下

1)不能多角度思考问题,漏答、误答。

2)机械照搬照抄,答非所问。

3。答题技巧:书写不工整,答题不规范,不能运用学科术语分点答题。

六)总结答题规律

1。选择题答题技巧:读、审、排

2。非选择题答题技巧:读、审、联、答

七)变式训练

重温练习册相似题目,让学生不要陷入题海战术的怪圈,平时学习应立足基础,提高练习册的使用率。

八)学生反思感悟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纠正不良习惯。熟读课本、关注时事、用课堂。练中多思,善于总结、举一反三。

九)老师寄语(略)

五、说板书设计

因是试卷讲评课,所以板书主要是写出学生错误率高的知识点;答题的思路、技巧;主要答题内容等,以便于学生能够迅速地掌握重难点。

讲评课课件(篇8)

八年级英语试卷讲评教案

教学目标:讲评期中复习练习(词汇、选择题专练)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动词的时态判定、词性的判定、词的单复数、词组的固定搭配、系表结构、动词不定式、主将从现、同级比较

试卷分析:词汇和单选专练的内容都出自于仁爱版八年级下册Unit5-Unit6,针对学生薄弱的基础知识,根据教材中的目标语言而设定,让学生再次掌握四应四会的知识点。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己分析试卷3-5分钟 1.分析错题原因:记忆、理解、马虎? 2.自己改错题5分钟

二、精讲错题 词汇部分 第一部分

4题advice 意见,建议(不可数名词,无复数形式。)误区:学生易在后加-s suggestion意见,建议(可数名词,复数形式后加-s。)

5题make a decision 做决定(误区:学生常把decision写成decide,动、名词不分。)

11题give a speech 演讲(误区:有学生写give a surprise给。。惊喜)22题注意判断时态。前后时态都为一般过去时,因而答案为avoided.注意加-ed.25题guards 卫兵。(误区:①学生对此词印象不深,空白率高。②没有注意复数形式,要加-s.)

34题注意一般现在时的第三人称情况,谓语动词加-s/-es。答案为warns。其用法:warn sb.(not)to do sth.第二部分的46题就有考到。第二部分

1题invite sb.to do sth.固定搭配。2题pleased 注意词性的转变

4题考查使役动词let的用法,let sb.(not)do sth.类似的动词有make、have等。38题就考查make + sb.+ do sth.。

6题考查It’s + adj.+ to do sth.动词不定式做主语,it做形式主语。14题考查动词不定式to do的用法。

21题考查同级比较as + 形容词/副词原级 + as。判断sing为动词,需副词修饰,注意loud要转变为loudly。

22题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主将从现知识点的考察。23题注意词性的转换,还有复数形式的变化。think---thoughts 选择部分 第一部分

1题考查使役动词make的用法。make + sb.+ do sth.第二部分的第九题、第三部分6题都是考查这一知识点。第三部分8题考查make + sb.+ adj.的用法。2题spend„on sth./ spend „(in)doing sth.这是spend的惯用法,但这题考查spend„with sb.3题考查感叹句。news新闻,是不可数名词。选What。

4题要判断主语是人还是物。(误区:不认真的同学会认为主语是Mom,其实主语是Love Me Once More,Mom妈妈,再爱我一次这部电影。)类似题目如8题。5题考查because of 的固定搭配。(可顺便分析because和because of前者后面跟从句,而后者则跟名词或名词短语。第三部分4题就考查之一知识点。)11题考查不定代词与修饰词的位置关系。当形容词修饰不定代词时,形容词放不定代词后面。如,nothing serious, something bad。

12题考查It’s + adj.+ to do sth.动词不定式做主语,it做形式主语。第四部分2题也是此语言点的考查。第二部分

1题考查系表结构。dish菜肴,所以选smells闻起来。。

3题考查同级比较的否定形式。not so/asas + 形容词/副词原级 + as。5题错误率比较高。(误区:很多同学审题不够认真,没有看前提Don’t worry,容易选错。)

7题考查固定用法be/get used to doing sth.习惯做某事。

11题注意辨别alone与lonely的意义。二者都是单独的,寂寞的意思。但后者为精神上的孤独,寂寞。第三部分12题特别典型,很经常考。第三部分

3题注意in the end 和at the end of 的搭配。11题考查refuse to do sth.固定用法。

13题注意形容词和副词的判断。good是形容词,well是副词。题中speak是动词,需副词修饰,因而选as well as。第四部分

1题是考查动词不定式to do的用法。

9题注意区分spend,pay,cost,take的用法。spend„on sth./ in doing sth.; pay „for;这两个的主语都是人。cost和take 的主语是物。It cost sb.some money to buy sth./ It takes sb.some time to do sth.第五部分

5题注意时态的判断。句中finished提示句子为一般过去时。7题考查时间状语从句as soon as 的主将从现用法。本课小结: 1.审题技巧:

(1)判断名词可数与不可数,观察名词的单复数;

(2)判断动词的时态(一般过去式居多,注意动词的过去式拼写);(3)固定词组要常记忆,要落实到书写上。

(4)注意本学期刚学的知识点,如:动词不定式,系表结构,时间状语从句(主将从现),条件状语从句(主将从现),同级比较等。2.答题技巧

“多长一个心眼”(多检查一遍,关键依据上面几点)。课后作业:

1.自己做好书面的试卷分析,分析错题原因:记忆、理解、马虎还是紧张的原因。2.做好错题笔记

讲评课课件(篇9)

以“关爱”为主题的作文教学讲评

课前准备出示有关关爱的画面,并且《爱的奉献》的歌曲 一.导入

刚才我们看到了那些画面?都和什么有关,(板书)请再读一遍。这个学期,我们写了一篇有关关爱的作文,是第几单元的?(回顾习作题目和要求)。

我们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这真是人间处处有真情,人间处处有真爱。我们写作要有一种追求,别人想得到的我不写,我写的别人想不到,一定要有个性。今天,我们来看一看你们写得怎样。

二、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总结批改作文的优缺点。总体看比较好,详批了()本,其中一类文()本,二类文()本,三类文()本,四类文()本。

在讲作文之前,请同学们来猜猜这次谁的作文写得好?看来这些同学已经成了班上的小作家,其实,我们班上还有一些同学的作文也在悄悄地进步,最让我刮目相看的是廖浩铭,你们看,(给同学们展示)

三、展示题目

我改作文有一个习惯,看到谁的题目最吸引我,我就把他的作文放到一旁。今天,我摘录了一些题目(幻灯片)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些题目,哪个最吸引你,为什么? 《依稀记得那双手》《来,把手给我》《一路风雨一路情》《虽然我们不相识》《爱不曾走远》《暖暖的太阳味》《幸福发芽了》《藏在头发里的爱》《母爱﹥爱母》《爱=安慰+鼓励》《泪花,晶莹的泪花》

是呀,这些题目真有意思,或新奇,或吸引人,让人充满着期待。那么,这些题目的作者是谁呢?来,让我们看看你们的庐山正面目,请站起来。让我们为他们鼓掌。

四、展示佳句

精彩的时刻才刚刚开始,同学们的开头也给我带来了美的享受。出示幻灯片

1、选择了欢乐,我不悲伤;选择了坚强,我不哭泣;选择了挑战,我不退缩;选择了关爱,我不后悔。——刘彦龙

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很豪迈而不缺乏柔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哪一句紧扣主题?对呀,有时一句话就能救活一段话。再来看看胡香玲的(齐读)

2、关爱是雨天为你撑起的一把伞;关爱是黑暗时为你开启的一盏明灯;关爱是寒冷时妈妈给你的一个拥抱;关爱无处不在,幸福就在关爱中慢慢发芽了。——胡香玲 胡香玲的感情很细腻,她认为“雨天为你撑起的一把伞”是关爱,“黑暗时为你开启的一盏明灯”也是关爱,“寒冷时妈妈给你的一个拥抱”还是关爱。那么你认为关爱还是„„关爱无处不在,幸福就在关爱中慢慢发芽了。这个题目应该很好猜,是什么。胡香玲是吗?恭喜你们答对了!

再来看看曾婕的(齐读)

3、天空黑如深夜,狂风卷刮着地上火红的枫叶飞入空中。雨从天空中直射下来,无情的狂风把路边的小树折断,小树在风雨中呻吟着,好像整个世界都在呻吟着„„——曾婕

用了什么描写,怎样的环境?那么在雨中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曾婕请你告诉我们。好感人,所以你的题目是?

看来,同学们很聪明,知道开头要紧扣题目,更要紧扣中心——关爱,再说一遍。

六、真切的挑刺

不过写作文要善于发现自身的缺点,才能真进步,今天我就来帮你们找找毛病。你看:

1、标点病

(1)今天上午我起了早床看见天还没有亮我就继续睡着了。

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感觉轻松吗?少了什么?请你来为他加上标点。今天上午,我起了早床,看见天还没有亮我就继续睡着了。

还请你来读一读。这回怎样?这就是标点病,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句子。(2)妈妈说:“你还好吗?我很好,我说打针也并不痛主要的是我的恐惧心理在捣鬼,所以我害怕打针。

(3)妈妈我爱您,我情不自禁的说,妈妈听了微笑着点点头,你真是我的好孩子。请自由的读一读着两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请选择一个句子,为他改改。谁来说说你改的句子。妈妈说:“你还好吗?”“我很好。”我说,“打针也并不痛,主要是我的恐惧心理在捣鬼,所以我害怕打针。”对吗?真聪明,“妈妈我爱您!”我情不自禁的说,妈妈听了微笑着点点头:“你真是我的好孩子。”同意的举手。太好了,看来你们不是不会,而是不够仔细。

2、粗心病

看看这些句子,有什么毛病?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1)同学们写上回到教室等待老师来上课。

(2)同学们都穿得原原的,唯独我只穿一件单衣。(3)外面的空气比里面的空气要好把!(4)我就忽忽忙忙地穿好衣服就走了。

什么地方出错了?你们很仔细,但他们很„„

对,这就是粗心病,请你们来帮他们治一治,第一个„„

3、请仔细看一下第(4)个句子还有一个毛病?“就”字重复对,这就是重复病。你看:(1)、在那熙熙攘攘的街道上,那一辆辆的汽车在那公路上奔驰而过,而那一个下水道口却被一群淘气的孩子搬起。那一行行的人走过,都没有伸手过去弄好。

请一二组的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想一想,哪个字重复了,删去以后,我们再来读一读,多好的句子啊,再来看看这个

(2)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我心里想道:不好了,爸爸妈妈要很晚才下班„„突然,我“哇”的一声吐了出来,我蹲在那里,难受极了。

请三四组的同学来读一读,写得好吗?如何变得更好?请你再来读一读,有没有更简单,你改得真好。那么,这个句子呢?

(3)今天,又是一个雨天,又是一个有着狂风暴雨的雨天,看着雨沥沥淅淅的下着,我不禁想起了那把醉人的伞。请全班同学来读一读,多富有诗意化的句子啊,“有着狂风暴雨,雨淅淅沥沥的下着,”谁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好可惜,哪个同学来给这些粗心的同学一个温馨提示呢?(写完以后要多读,静心)看来,写完作文一定要——念。鲁迅先生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七、有效地训练

1、欣赏

我们很多同学都做到了这一点。不过,作文最关键的还是看你的内容是否充实。要把内容写充实,应抓住那些描写?

我们先来欣赏何婷的:她圆圆的脸上有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微微上翘的嘴和脸上的两个酒窝,让人觉得她始终都是微笑的。

请女同学来读。这是什么描写?写得好吗?何婷,请你站起来,她是谁?有耳朵吗?有眉毛吗?有鼻子吗?有头发吗?那你为什么不全部写上去呢?有没有这个必要?水灵灵的眼睛说明什么?微微上翘的嘴和脸上的两个酒窝给人感觉总是在——微笑。那么微笑说明小薇是一个怎样的人?因此写外貌要抓住他身上最明显的特点来写,写出它的个性。

再看看黄妍的:那是我学走路的画面:“来,宝贝过来,妈妈在这边。”母亲伸开双手说。我踉跄而行,始终没有拥入妈妈的怀抱。就在途中,我被石头绊了一下,摔倒在地。“哇哇哇„„”我不停地哭着。妈妈走到我的跟前,伸出一双粗糙而又长满老茧的手说:“来,把手给我!”

黄妍,请你来读。你们觉得这个片段最值得学习的地方在里?点评得真到位,看来用上各种描写方法能使文章更具体更生动。黄妍,我有一句话不明白,为什么是“一双粗糙而又长满老茧的手”呢?这双手给了你什么? 你用词真准确。

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句子,请男同学来读一读:回来时,灯光依旧亮着,大叔在远处对我喊:“小姑娘,快走吧——大叔帮你开了灯——”我心里一阵感动:大叔,谢谢您了!——许若兰

这里也用了什么描写?她说我心里一阵感动,你们感动吗?因为什么而感动?让我们一起把这份感动读出来。同学们能应用各种描写方法把文章写得更具体更生动,如果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病例

(师读)

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商量了一下,决定去看望李爷爷。他是一个孤寡老人。

不到十分钟,我们一行人来到李爷爷家,我们看到李爷爷正坐在沙发上。我和李爷爷打了一声招呼,就进去了。我们和李爷爷谈了好一会儿才回家去了。

你们觉得这个故事写得怎么样?缺少什么?是啊,李爷爷家里怎样?我们看到李爷爷怎样坐在沙发上?沙发又是怎样的?我是怎样和李爷爷打招呼的?李爷爷是什么表现?你们和李爷爷谈了什么?可能做什么?分别时的情景又是怎样?请同学们拿起笔,发挥想象,用上各种描写方法来帮他改一改。

同学们改得都很好,海明威也说,我把《永别了武器》的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几遍,然后才满意。我们的作文就更需要修改了。说到这我得表扬一个人,陈丁菲。她写作文就会很认真的修改,并且开始有自己的特色了,来,让我们看一看。

八、作品展示 一路风雪一路灯光 作者:陈丁菲

那一夜,灯照得很迷茫,那一路,就带着风和雪„„

那灯,辉映着老人慈祥的面容。如果你是夜晚的过路人,就可以看见老人微笑着坐在她家屋前,深情的叮嘱你几句:“孩子,小心点,路滑。”再微笑着看你走进这条小巷,走出这片被爱包裹的灯光„„

我走进这条小巷时,就刮着风,下着雪。远处时不时传来几声犬吠,静,静得可怕,静得我全身发抖。突然,“孩子,被怕,走近点,有灯呢!”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呆了。只见风雪中,颤巍巍地走出一位老人。“孩子,别怕,走!”我松了一口气,跟在她的身后。“来,坐,我去倒杯水给你。”我坐在门前,过路人很稀少,每当他们从黑影中走进这座房子时,总是时不时的看看这片灯光,打量这所小屋,再慢慢的走出去,步伐也轻快多了。“给,去去寒。”老人给我倒了一杯热水,不知是因为什么,我竟一口喝下了这杯滚烫的水,然后站起身,跺了跺脚,对老人感激的说了声:“谢谢!”又踏上了这条风雪之路。

“孩子,小心点,路滑。”

我回了回头,停住了脚步。她的脸焕发着红光,一直朝我微笑,老人向我摆了摆手,仍然坐在屋前,迎着这片雪,伴着这片灯光„„

也许是灯光照亮了我的路,也许是别的,我轻快地走在这片风雪的路上„„

文中有内有关爱两个字?但能感受到吗?从哪里感受到的?文中出现了四次,这种关爱是多么深沉。我手写我心,只有用心去写文章,我们的作文才能感动别人,感动自己。

九、总结

妈妈关爱我令人感动„„正如歌词里说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最后,我想用三位同学的结尾来送给大家:播放音乐钢琴曲 关爱就是一滴泪,洗净了我日渐蒙尘的心。——李文涛

如果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失去了家人的关爱,那么我将成为一个灵魂不全的人!——巫利娜

相聚是那么匆忙,分手又是那么匆忙。虽然我们并不相识,但是有一种爱驱使我们走到了一起。——陈苏华

九、作业;修改这篇作文

讲评课课件(篇10)

英语月考试卷讲评

教学目标:

1.分析试卷中的典型错题,寻找错误的原因。

2.针对错题进行拓展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3.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重难点:

1.查找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自身错误的原因和不 足。

2.分析学生错误原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介绍本次整体情况.我们进行了期中测试,整体情况是这样的:最高分96分,不及格 人,优秀 人,及格 人,测试完了我们就要分析一下,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哪些地方是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重视的,以便于我们今后更好的学习后面的内容。

二、自我分析试卷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张试卷,想一想我们这张试卷可以分为几部分? 学生交流反馈:二个: 听力部分、笔试部分

1、下面,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自己把笔试知识部分,能自己改正的先改正过来,不会改正的先放一放。

2、小组合作讨论你还没解决的题

3、再听一遍听力部分,大家请仔细听。师:刚才我们在小组内已经把能改正的改正好了,那还有哪些地方是你不会改正的呢?

三、典型错题讲评

1.让学生找出哪道题最容易出错。自己改正三大题(1、认读单词或词组。

2、填写单词所缺字母)

2.请做全对的同学说说当时做这道题是你是怎么想的?(让对的学生说说做的好方法)

3.、举一反三,讲解相应的习题.4、讲评单选题:

(1)阅读短文完成判断,重讲答题技巧:短文中找关键单词 短语和句子,从是否相同初步判断,注意:尽量联系上下文意思再判断。(2)让学生说说错在哪里?(主要是做题不认真)

(3)在试卷上自行订正这道题,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4)举一反三,相关部分类型题巩固训练。1 would like it you What to ? 2 food your is What favourite ? 3 do you can any kung fu ? 4 speak she English can t ? 5.sing mother can my song a.,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讲评,你有哪些收获?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小学英语期中试卷讲评课教案

一、试卷讲评课的教学目的。

1.纠正错误——纠正学生答题中的各种错误,掌握正确解法。2.分析得失——通过试卷讲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考试。3.找出差距——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认识自身习实际与学习能力的差距。

4.提炼概括——对知识、方法作进一步的归纳,提高学科学习认识。

二、课前准备.对学生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汇总,确定讲评重点。2.对学生错误较为集中或不会者较多的题目进行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定出纠错的具体措施。

3.对学生试卷中的好的解法进行整理,以向其他学生介绍,促进全班的共同提高。

4.分析学生对相关知识、方法的掌握情况,定出补救措施,设计好针对训练题。

5.将试卷提前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初步订正错题,分析错因。必要时要进行个别谈话。

三、课堂讲评环节

1.导入。本节课,我们要针对期中考试的卷子进行分析。首先, 告诉大家,我们班这次多数同学都考出了真实的水平,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有个别同学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老师希望通过本节课的试卷讲评,你能找到自己失分的原因,在以后的学习中找到更合理、更科学的方法。第二,说一下奖励。100分的同学可以一朵小红花,表扬你们平日认真学习,考试时认真检查,不马虎,希望没有得到奖励的同学也不要灰心,争取下次考得更好些。

2.自我改错:。A、要求学生独立修改测试卷,初步分析错因。B、小组互助。一道试题,学生为什么会做错,原因可能是多种的、复杂的。可能是因为审题不仔细,思路不正确;也可能是概念不清,知识记忆不牢,在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概念模糊、混淆不清等等。在讲评错题时要预留一定的时间,先让做错题学生讲讲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做错的?再让同学帮忙讲一讲怎样想、怎样做才对,这样大家在交流中有所得益,分享别人的解题方法的同时,也改进了自己的解题策略。

3.教师讲评。教师讲评应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强思路分析,讲究对症下药”。学生错误集中,题目解法新颖,启发性强的题目重点讲评。将较多的时间用在错因分析与思路启发上。

听力共四道题。

第一题听录音,选择所听到的字母,从试卷得分情况看,第5、7、9三个小题失分较多,原因是这几组单词或音标的读音十分接近,使学生不易判断,但也有不少同学得满分。

第二题,听录音,选听到与录音内容相符的单词或词组,主要考 察学生对本册重点单词句子的理解,大部分学生都能得满分。

第三题,听录音选句子,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认读情况,一部分学生迷糊了,其他几个同学们做的还可以。

第四题,听音给句子标序号,考察了每课的主题句,只是有些录音内容与课文不太相同,给部分学生造成了误解,不知怎么标号。

第五题,听短文填单词序号。大部分同学得满分,只有小部分同学没有注意到英语中首字母大写的问题以至于第一题失分了。

笔试部分,共分八类型题。

第一类题型,考查同类词与不同类词,学生满分很多。第二类题型,选择填空,主要考查了部分课文重点短语、句子,大部分同学都能得满分,小部分同学错在对单词、句子掌握不熟,没有注意到an的固定用法。

第三类题型,根据问语、对话选择应答语,几乎考察了前两个单元所有的主题句,此题比较简单,得分率较高。

第四类型题,连词成句,比较简单,但最后一题失分率高,部分同学没有注意到有关单词的位置关系,使得位置混淆了。

第五类题型,选择合适的句子,补全对话,此类题常做,对于学生们来说,手到擒来。

第六类题型,阅读理解,有点难度,得分率很低。重讲答题方法:短文中找相同短语和句子,看前后是否一致再判断。

第七类题型,为认读单词或句子、填写单词所缺字母,很简单学生得分很高。学生自己改错就行。第八类题型,写出相邻字母或抄写题,居然还有学生失分,应加强字母记忆和书写训练。

4.学生讲评。请学生发言主要是为了暴露思维过程,包括典型错误的思考,巧妙的思考等,以对其他学生起到警戒、示范作用。具体有:错误让学生“改”;思路、解法让学“讲“;注重学生“练”。

5.课堂小结。这份试题从整体上来说稍偏难,但注重基础,考察了本册书几乎所有的重点、难点,覆盖面很广,不失为一份好试卷。有的题目虽然较难,但都没有脱离教材。从学生做的情况看,每班的优秀 人,及格 人,不及格 人。几率都令人不满意今后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基础练习,要在基础上有所提高。

6.检测、反馈矫正。当堂检测、反馈矫正的目的是帮助老师检验学生的学习质量,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也给学生重温知识、体验成功的机会。

7.布置作业。将本次测试中自己做错的题目写入纠错本。

讲评课课件(篇11)

习作《童年趣事》讲评教案

设计意图:

一、分享习作快乐

二、集体评议,树起修改范例

三、多形式评价,促进交流。

教学流程:

一、总评习作情况,分享习作的快乐。

、宣布“火眼金睛”奖(好题目)

①出示好题目

②请相关作者站起来,同学们给予掌声鼓励

③说说你对哪个题目最感兴趣,为什么

2、宣布“凤头奖”(好开头)

①出示写好开头的获奖同学名单

②同学们推荐个别写好开头的同学展示作品,并请该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开头的。

3、宣布“豹尾奖”(好结尾)

①出示写好结尾的获奖同学名单

②同学们推荐个别写好结尾的同学展示作品,大家评一评该结尾。

4、宣布“猪肚奖”(好重点)

出示把趣事写好的同学名单,同学们给予掌声鼓励

二、引导评议,为自我修改树起范例、同学们推荐一位获“猪肚奖”的同学在实物投影仪上朗读自己的作品。

要求:①倾听的同学找出优点(这事情是否说得清楚,有细节描写和真情实感吗?找一找好词好句)

②发现不足(错别字、毛病句、描写不具体的地方)

③还可以给建议

2、作者组织同学评议,教师根据评议用红笔在稿子上批阅(用实物投影仪出示,强调修改符号的运用)

3、小结修改的方法

三、自我修改,有所提高

要求用红笔自改,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四、小组内交换修改,促进交流

五、总结修改方法。

讲评课课件(篇1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品鉴优秀作文,学习从谋篇布局、材料选择和使用、文字运用、情感抒发等方面对作文展开鉴赏;

2.指导学生学习发现、诊断同学和自己作文中的问题,并尝试自己修改完善;

3.指导学生通过作文修改活动,体验修改作文的乐趣,提高对修改作文的认识,知道审视和修改是写作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工作。

【教学重点和突破方法】:

激发学生参与修改作文的热情。突破方法:开展自己作文的鉴赏活动,对比修改前后作文的不同点,共同感受修改后作文的美妙。对学生的修改行动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

【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

指导学生品鉴作文,发现文中的问题并修改。突破方法:将品鉴和修改活动分为几个层次的任务,以任务驱动、过关的形式开展教学,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导入

1.谈话

师:孩子们,大家好!

生:xxxx

师:孩子们,半月不见,还记得我吗?

生:xxxx

师:孩子们,这几天,我时时在家里翻看你们写的作文。每一篇都令我十分感动。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生:xxxx

师:是你们的真情,你们对学校、对同学、对老师、对即将过去的童年生活的不舍之情感动了我。你们的作文常常一次次把我带回我的童年,我仿佛又回到了背着书包,坐在小学的教室里听课的时代,仿佛又回到了和伙伴们欢闹嬉戏的校园,仿佛又看到了语重心长教育我们的老师,仿佛听到了我小学那棵老槐树上那群鸟儿的叫声。

你们内心深处的真诚情感,伴着你们工整的字迹,在我的眼前流淌,每一句话都像是一首深情的歌谣,在我的耳际回荡。

2.讲修改的意义

3.讲修改文章的故事

二、欣赏同学们的优秀作文

1.朗诵。

2.投影。

3.谈优点。

三、修改作文

1.出示有典型问题的作文(文题相左、材料不典型、条理杂乱(混乱)、用语不清、语句不明等),师生总结作文问题;

2.讲名言,介绍修改方法;

3.交换阅读、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4.自己修改、再阅读、发现问题,修改;

四.展示修改成果

1.展示修改成果。

2.总结修改经验。

七色光课件(汇集12篇)


每一个教案课件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写:首先,教案课件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确保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其次,教案课件应该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使之有层次、有条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教案课件还应该包括足够的练习和案例,以巩固学生的学习,并为他们提供实践机会。此外,教案课件还应该注重创新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最后,教案课件还应该重视反思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七色光课件【篇1】

1、分辨形近字的用法,理解词语的意思;认识简单复句,体会关联词对准确表达的作用。

2、积累背诵有关赞美科学、热爱科学的名言。

3、阅读了解与自然科学有关的短文,激发同学努力学习科学知识。

1、理解常用关联词的用法,并学会运用。

2、积累有关赞美科技、热爱科学的的名言。

教 法:讲练法

时 间:

过 程:

(1)选择括号里合适的字组词。

(2)写出与下面的词意思相近的词。

(3)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并用填上的词语造句。

以上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在班内交流。

引导学生积累关于热爱科学,尊重科学,赞美科学的名言,重在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学会搜集。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交流课前的积累,并稍作理解,最后,可以布置学生统一积累,熟记一定的名言,并试着运用。

板书: 语文七色光七

耐(磨 摩) 简陋——

丝(稠 绸) 关注——

腐(蚀 浊) 培育——

(讫 迄)今 梦想——

时 间:

小测验

梁( ) 奖( ) 凉( )

粱( ) 酱( ) 晾( )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 )( )声。

春露雨添花,花动( )山春色。

江帆( )片疾如箭,山泉( )尺飞如电。

行到小溪深处,有( )( )千百。

( )( )一字来如线

啼( )舞( ),小桥流水飞红。

杯弓( )影 叶公好( )

刻舟求( ) 水滴( )穿

亡羊补( ) 滥( )充数

写一篇有关科技的想象文。

七色光课件【篇2】

一、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今天带来一则谜语请大家猜:看不见,摸不着,没有脚,却能跑,只见匆匆过,不见奔回头。(时间)猜对了。时间老人又如约地来我们课堂,和小朋友一起走进《语文七色光》。

二、时光老人虽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的。看:他送给小朋友一句话:时间对我们每个人都非常的珍贵,经常和时间赛跑的人一定会取得成功,对成功有信心吗?努力加油,不让时光老人失望,让我们一起进入七色光训练场。今天训练的第一项是

1、给多音字组词,打开书给书中的四个多音字组合适的词(注意写字姿势的三个一)。

2、写完后,同桌互相检查一下,找出写错的字(检查合格的小朋友坐端正,老师就知道你出色地完成任务了)

3、请你大声为大家读出你组的词,如果你有更美的词直接站起来补充。

1、每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和读音,这是中国文字的魅力,你能把某个多音字组成的两个词语连起来说一段话吗?

2、多有趣,经常做这样的练习可以使我们度过多音字难关,有兴趣我们再做几个这样的练习,例:看:看(kān)门的叔叔喜欢看(kn)故事会。还:小明去年借的钱还(hi)没还(hun)。大:王大(d)宝的爸爸是医院大(di)夫。

在时光老人的陪伴下,我们愉快地通过了第一项的考验,接着进入第二项考验:交朋友,你们一定会收获更多的,[比一比,写一写]

1、(今,令)这是两个双胞胎兄弟,请大家读出他们的名字。

2、他们有什么区别(说完整话)。

3、两兄弟都爱交朋友,今与口组成一个含字,今与组成琴字;令也不甘示弱,找来了组成冷、怜,你能为他们找到新朋友吗?(中国汉字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记住这些学起来就不难了)

4、打开书,继续区分其他五组,在分别为它们找到新朋友。(汇报:说说你的发现,写字是应该注意什么?)对,写字时要细心,不要多一笔,也不要少一笔,就不会写错字了。

我们接受七色光训练场的考验已经取得了成功,时光老人微笑着祝贺你们,还为小朋友加油呢!看: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三、获得了知识我们就获得了力量,下面我们要进入日积月累,登上古诗岛,今天我们要积累的故事题目是《偶成》,作者是宋代诗人朱熹,熹字笔画很多,但却很容易记,只要在喜下面加就行了,读一声

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同桌互读一遍,互相正音。

3、按老师给出的朗读节奏,请两名同学比一比,谁读得好。

4、小组来比一比,评一评,哪一组读得好(书读百变,其意自现)

5、男生和女生比赛读

6、全班诵读

7、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不理解地方提出来,(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诗的意思,时光容易逝去,少年的时光如果不珍惜,一晃就要慢慢地走向衰老,如果老了才想起学习,就晚了,哪怕是一点点的光阴都不要轻视,春天刚刚来临,还没有发觉到春草绿了,转眼间台阶前的梧桐叶已经发黄了。)

8、带着和诗人一样的感情来读。

9、全班吟诵一遍。

四、1、我们又积累了一首古诗,而且还是珍惜时光的,为自己祝贺一下,今天才是攀登知识高峰中所走的一小步,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总有一天会登上顶峰的,当我们回头望望的时候,一定会留下一些美好的东西。

2、小朋友,请看这些四大发明都是一些珍惜时光,敢于创新的人经过不懈努力发明创造出来的,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让我们共同走进知识窗了解他们。

9、小朋友们,你们将来也要肩负发明创造的任务,所以从小就要立大志,积极动脑、动手,大胆创新,敢于发明创造,又到了和时光老人说再见的时候了,再见吧。

七色光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学会在语言表达恰当的使用词语及修辞方法。

2、积累背诵有关风雨雷电的主题的四字词语。

3、了解《为什么下过雨后空气会新鲜》的故事。

4、开展以气象为主题的谚语收集活动,丰富学生科学知识,增加知识含量。

教学重点难点:

1、多音字读音训练,关联词语训练。

2、收集关于亲情的名言,诗文,开展颂扬亲情的朗诵活动。

教学准备:

让学生课前收集关于亲情的`名言名句和诗文。

教学流程:

1、知识窗:

讲述《下雨后空气为什么会新鲜的》的知识

请同学们复述这个故事,复述后阅读,看谁复述的完整。

2、日积月累

请学生在小组内熟读这些四字词语

互相用两个词各写一句话。

看谁一口气背的多

展示自己收集的与风雨雷电相关的四字词语

3、基础练习

A多音字

为第一题中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小组内四个人共同完成,看哪一组完成的快。

同时给这个字的其他读音组词,说说自己的理解。

B解释词语

要在语境中体会词语的意思

C体会生动传神的描写

哪些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觉得这样有什么好处,你能模仿着写一写吗?

4、气象谚语展示活动

展示大家收集到的气象谚语,先在小组内展示,然后小组内朗读比赛,推荐参赛选手。在班级内朗读比赛。

班内朗读比赛。

写自己的感受。

5、教师小结:

6、作业布置

以美景为题写一首小诗

七色光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习给多音字组词和改写成短句子。

2.累关于动脑筋方面的名言警句。

3.过知识窗,了解动脑筋的六种方法。

4.得只要肯动脑,善思考,就一定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2.积累名言警句和动脑筋的方法。

播放课件一朵美丽的花,放出七色光芒。七色花开放,将带我们去乐趣无穷的“语文七色光”乐园啦!让我们乘坐七色飞般出发吧!看谁在游园过程中收获最大。

二、基础知识板块。

1.练。

(1)给多音字组词。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答案。拓展巩固多音字。

(2)改写句子练习。

生自由读例句,小组合作交流,找出长句变短句的规律。

师生共议长句变短句的规律。

生自由读题,按发现的规律填写,并说明其原因。

拓展训练,深入感悟长句变短句的规律。

2.日积月累。

(1)学生先自渎,再集体讨论。

(2)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

3.知识窗。

(1)学生试着讲图中的故事。

(2)教师总结知识窗内容。

(2)小组合作,讨论怎样解决问题。

(3)汇报讨论结果,师生共同评议。

七色光课件【篇5】

1、区分同音字、形近字,能正确用字组词;了解引号的几种用法。

2、积累环保格言警句。

3、阅读知识短文,了解世界环境日的相关知识。

4、了解策划一次讨论会的过程和方法。

区分同音字、形近字并正确运用;掌握引号的几种使用方法;学习策划一次讨论会。

世界环境日的相关资料。

1、练。

(1)比一比,填一填,读一读。

教材出示的两组字分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首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讨论交流。交流时应指导学生从意义上业区别这两组字,并教会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义、辨别字形的方法。

参考答案:

(需)要军(需)胡(须)根(须)

必(须)(须)知按(需)分配

(歉)收(谦)让抱(歉)(谦)虚道(歉)

(2)说说下面三句话中引号的作用。

这是帮助学生认识引号的作用并能正确使用引号的一道训练题目。先让学生读读句子,再说说自己的理解,只要学生能结合句子的意思说出引号的作用即可。教师小结时可强调引号的使用:引号一般是在引用别人的话或者是文章的原文时使用。但是有时在需要特别强调或具有讽刺或反面提示的作用时也使用引号,从而能够使文章更生动,增添文章的色彩。

参考答案:

(1)句中引号表示特殊的意义;(2)句中的引号表示引用特定的称谓;(3)句中的引号表示需要特别强调的作用。

2、日积月累。

本栏目安排了三条环保格言警句供学生积累,培养学生搜集撰写格言警句的.兴趣和习惯,并从中得到保护环境的启示和教育。

3、知识窗。

这是一篇介绍世界环境日的知识短文。

(1)课前可让学生查阅世界环境日的相关资料,了解每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什么。

(2)阅读短文,了解世界环境日的时间、来历、意义。

(3)查找资料,说说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什么。

4、大家一起来。

这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是“策划一次讨论会”。教学时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策划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强化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要让学生先明白策划的主题与注意事项,然后人人进行策划,最后大家评比出最可行的策划方案,按这个方案组织讨论会的开展。讨论会可结合班、队会活动进行。

七色光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学会在语言表达恰当的使用词语及修辞方法。

2、积累背诵有关风雨雷电的主题的四字词语。

3、了解《为什么下过雨后空气会新鲜》的故事。

4、开展以气象为主题的谚语收集活动,丰富学生科学知识,增加知识含量。

教学重点难点:

1、多音字读音训练,关联词语训练。

2、收集关于亲情的名言,诗文,开展颂扬亲情的朗诵活动。

教学准备:

让学生课前收集关于亲情的名言名句和诗文。

请同学们复述这个故事,复述后阅读,看谁复述的完整。

为第一题中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小组内四个人共同完成,看哪一组完成的快。

同时给这个字的其他读音组词,说说自己的理解。

哪些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觉得这样有什么好处,你能模仿着写一写吗?

展示大家收集到的气象谚语,先在小组内展示,然后小组内朗读比赛,推荐参赛选手。在班级内朗读比赛。

班内朗读比赛。

写自己的感受。

七色光课件【篇7】

1、了解词语搭配的规律,学习使用“问号、句号、叹号”。

2、学习搜集积累材料的方法,感受积累交流的乐趣。

3、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了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4、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及探究创新精神。

1、在词句训练中,抓特点,找规律,培养语感。

2、积累名人名言,从中受到鞭策和启发。

3、培养在生活中搜集、整理、运用有用的资料的.兴趣和能力,关注科学,热爱科学。

1、教具准备:挂图、电脑课件。

2、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整理日常生活中的小常识、小窍门(可以是图片、文字、实物演示等)。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电脑播放小博士与学生对话:同学们,我们又在“语文七色光”里见面了。今天我带你们去科学宫玩,高兴吗?快走吧!瞧,到了!这个大门只对聪明好学的孩子开放。如果你能把书上的练习题做出来,大门就会打开。试试吧!

二、自主学习,实践探究

(一)用“连一连、填一填”的方法,学习搭配词语。

1、读题的要求,想一想“连、填”各指哪部分内容?

2、读词语,想想应该怎样搭配,试做“连、填”练习。

3、小组内交流、互评,相互改正不正确的地方。

4、学生展示学习效果:当众交流,组织评议。

5、扩展训练:讨论这些词语还能和谁搭配?请选一组词语扩展成句子。

(二)读句子,学习使用“。

1、教师小结过渡:词语搭配这道题你们做得太好了!科学宫的大门已经打开了,快进去吧!

2、电脑播放三个标点符号与学生对话:同学们,认识我们吗?

句号:我可是大能人,写句子没有我就会犯错误。

问号:世界上带有疑问的话都要用上我。

叹号:我的情感最丰富,要表达某种感情非我不成!

3、挂出题卡,让学生读题中的三个句子,体会语气,想想怎样使用标点(小组内研究后全班交流探讨)。

4、学生动笔写三句话,分别用上。

(三)读短文,了解文中所讲的知识。

1、电脑播放小博士与学生的对话:同学们真聪明!你们看小红正在津津有味的读着“知识窗”呢,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内容吗,那就快看书吧!

1、学生读完“知识窗”后交流课前搜集相关计算机技术的资料。

2、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

(四)展示交流搜集的资料。

1、教师引导:现在我们就把课前同学们搜集的关于一些科学小常识、小窍门的材料或资料拿出来展示交流一下吧!

2、小组内交流,说清资料来源和所讲的知识点。

3、小组选代表在班里展示交流,交流方式自由选择,教师作引导性评价。

4、自由组合,传阅抄记本,自选小常识记在抄写本上。

(五)记诵名人名言,积累语言。

1、电脑播放小博士与学生对话:同学们,刚才经过合作交流,你们了解了许多科学小常识。我要送给你们两条名人名言,你们高兴吗?我把名言放到“日积月累”栏里了,快看书吧!

2、学生看书记诵名言,体会名言含义。

3、小组讨论交流,深入理解两句名言的含义,老师对作者简要介绍。

4、贴出《名人名言展示台》专栏,学生展示平时积累的名言,自由摘记。

三、总结收获,扩展训练

1、教师引导:科学王国一游你们都有收获吧?请谈一谈吧!

2、电脑播放小博士与学生对话:同学们,最后说三句话我们就可以走出大门了,别忘了用上叹号、问号和句号呦!

3、教师小结,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对感兴趣的科学小常识进行探讨交流。

七色光课件【篇8】

教学目标: 1、要词句训练中,抓特点,找规律,培养语感 2、积累名言,从中受到教育和鞭策。 3、初步了解章回小说。 4、了解民间传统传唱艺术,热爱民间健康的艺术式样。教学重点难点:要词句训练中,抓特点,找规律,培养语感教学准备:找到一本章回小说

教学流程: 1、基础练习 A写出下列词语第一组的词语小组内四个人共同完成,看哪一组完成的快。第二组同学自己独立完成 B读两组句子,体会每组句子的写法有什么不同。要在语境中体会词语的意思 C仿写句子。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描写喜怒哀乐的`一种心情。

1、积累词语及关于学习方面的名言警句。

2、揣摩句子表情达意的方法及作用,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3、修改句子中的错误,培养修改语病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勤奋的学习态度。

4、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勤奋的学习态度。

积累词语和句子,修改语病,揣摩句子的表情达意的方法和作用。

1、写出词语的反义词。

这道题旨在提醒学生,必须养成主动积累词语的习惯,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禁令多积累一些相关的词语。

参考答案:偏僻——繁华愚昧——机制肯定——否定轻松——沉重苦楚——甜蜜称赞——批评

2、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教学时,先让学生读一读这些句子,说说句子的意思,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说说这两个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并说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最后说说从这两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第一句,人生一旦有了自己追求的理想与目标,就会朝着目标和理想不断奋斗,不断前景。

第二句,源源不断的活水能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那么不断读熟,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就能使人变得更加聪明。

3、改正两段话中的错误。

这道题既要让学生懂得准确地表情达意,又要让学生从故事中明白读书的方法,所以教学时,第一步是让学生修改错误,可以分小组合作修改后交流;第二步是让学生谈谈从故事中获得的读书的其实,也可以交流自己在读书时的一些好的方法和经验。

参考答案: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特别快极了(删除“特别”或“极了”),(加“总是”)一目十行。他读了很多书,消废(改为“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经历(改为“精力”),可是没留下什么印像(改为“象”)。

有一次,(加“,”他请(改为“向”)著名学者朱熹请教。(加“朱熹”)询问了他的读书过程后,给了他一翻(改为“番”)警告(改为“忠告”):“以后读书不但(改为“不能”)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重复多遍。读书一定更要用脑想,用心记(这一句话放到“以后”)的前面)。”

本题主要训练学生积累一些关于:“学无止境”的格言警句。可先请学生读一读这些句子,再讲一讲它们的意思,然后,请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名言警句,讲讲意思,最后,请学生把这些句子整理下来。下面的名言供参考:

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德国)

勤能补拙是生活之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1、请学生自由读一读这则故事。

2、请学生说一说为什么“一枝”比“数枝”更好?

3、将《早梅》中的“数枝”改为“一枝”后读一读这首诗。

4、请学生谈谈从这个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5、再给学生讲讲类似的故事。

1、请学生自由读一读这则故事。

2、从文中找出有关这幅对联的意思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这幅对联的意思。

3、让学生根据对联的意思在读一读,读时注意几个“好”字的读音。

4、最后请学生说一说从这幅对联中明白了什么,并具体说说在今后的学习中英爱怎样做。

七色光课件【篇9】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冀人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第三单元第10课第1课时。

【教材分析】本部分内容原为小学自然学科五年级的课程,现在前移到三年级,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对彩虹的形成原理只做原则性的要求,而对折射的概念不要求具体掌握,对折射的角度也不进行深入的探究。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接触了半年的科学课程,对“科学”这一学科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还仅限于表象化的认识,对于探究实验更是所知甚少。所以,应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通过实验来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勤于探究、勇于尝试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A、能自主选择实验方法进行实验。

B、能用两种方法制造“彩虹”。

2、科学知识目标:

能明确说出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愿意探究自然界(彩虹)的奥秘,并从中获得乐趣。

B、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七色光的各种实验。

C、能用语言描述彩虹的美丽。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并从中体会到实验活动的乐趣。

【教学难点】

在实验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到过彩虹吗?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彩虹是什么样的?

那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造彩虹呢?下面我们共同学习《七色光》。

(板书课题:七色光)

二、探究活动1:在哪里可以看到彩虹?

1、出示彩虹图片,提问:

A、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它美不美?

B、那么,它是由哪几种颜色组成的呢?找学生回答,集体补充。

(领读或齐读:红、橙、黄、绿、青、蓝、紫)

2、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能见到彩虹?学生举手回答,共同总结,教师补充。

雨后

洒水车后面

七色光课件【篇10】

本次《语文七色光》是根据单元主题设计的一些相关的语文学习活动内容,它共分四部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练习、日积月累、知识窗和由学生搜集小笑话、小幽默等为内容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大家一起来”。旨在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多途径,突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课内外的沟通、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整合、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生动、逼真的情境极富感染力,能够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根据儿童的这一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教学设计力图体现两个基本理念:一是努力让学生全身心地感受语文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奇情妙趣;二是打破教材原来的板块顺序,先带领学生走进充满奇情妙趣的语文世界,再以语言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去进行表达和运用,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

1.填词训练,了解语言的某些规律,夯实语言文字基础。

2.积累成语,在语言环境中学会恰当运用成语。

3.积累名人名言,使学生逐渐养成积累语言材料的良好习惯。

4.了解“国际盲人节”的有关知识,用爱心去帮助盲人。

5迸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1.字词的综合性练习、日积月累和大家一起来。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将一起走进《语文七色光》,领略其中的无穷乐趣。先来唱响《七色光》(学生随音乐齐唱歌曲),欢迎大家带着七彩梦一起走进《语文七色光二》。

1.智填词语。

(1)情境创设。

(课件出示)瞧,一只快乐的白鸽带着七彩梦从远方飞来了,它在向同学们汇报这一路来它看到的美丽景色呢!同学们仔细听……哎呀,小白鸽飞得太高了,我们听不清,那只有靠同学们自己来想象了,有信心吗?

(文字随图片依次出现)小白鸽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着,带着自己的七彩梦,飞过的云,飞过()的山,掠过()的塔。在寂静的夜晚,它和()的月亮一起说着悄悄话,小白鸽快乐地飞翔着,它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着周围的景物,用自己()的耳朵感受着它身边的变化。

(2)拓展应用。

小白兔用的耳朵,听到了。

小花猫用()的眼睛,看到了。

小白鸽飞过()的大海,飞过()的山脉,看到了听到了。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品质,引导学生学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从而掌握词语活用的方法。)

2.巧学成语。

(1)过渡谈话。

现在我们来到了成语王国憩息站,小白鸽看到了好多有趣的成语,一时不知应该怎么做了。它发出了邀请函:(课件出示)小朋友们,帮帮我好吗?

(2)启发引导。

你一定能发现这些成语的特点!(生:把词语中加点的字换成别的字,使改后的词语与原来的意思相反。)在书上试着填一填,然后,

响亮的声音快快告诉小白鸽。

(3)迁移拓展。

我国的成语可谓异彩纷呈,是中国文化的.一朵绚丽奇葩。这种形式的成语还有很多,把你知道的说给大家,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吧。

成语王国里这样的成语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今天只能分享到这,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积累更多的成语。

(拓展练习,丰富语言积累,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领域,创建开放的、有活力的语文综合学习园地。)

三、学习“日积月累”

1.过渡谈话。

走出了有趣的成语村,小松鼠带着我们到了“日积月累”栏目,看看名人名言吧。

2.诵读感知。

咱们先来读一读,熟悉一下名人名言,想一想两句名言都是什么意思。

(1)轻声自由诵读。

(2)分组对答诵读。

(3)全班齐声诵读。

(4)启发讨论含义。

你们都知道这些名句的意思吗?学生交流,感悟名人名言。

3.拓展增知。

正确的人生观,乐观向上的态度,这方面的中外名人名言还有很多,把自己搜集的有关这方面的名人名言,说一说,互相交流一下吧!

(引导学生在广泛接触语文材料的同时,受到感染、熏陶、启迪和教育。)

四、走进“知识窗”

1.“国际盲人节“你听说过吗?你们知道它的由来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打开知识窗,来阅读《国际盲人节》。

2.请同学们自读,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说说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

3.引导扩充:你还知道哪些国际节日,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怎样的感受?

成语里的奥秘太多了,我还要去探索。

汉语的内涵太丰富了,一个字或一句话就能表达很深刻的道理。

所以,只要我们爱上祖国的语言文字,用心地学习,灵活运用,一定会从中领略到更多的美,享受到无穷的乐趣。

六、布置作业。

回去后搜集小笑话、小幽默,下节课举办一次“逗你一乐”的游艺活动。

(《语文七色光》是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展示的特色平台,在此项语文实践活动中,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情境。交流活动过程、谈感受,使学生真实的思想在交流中生成,促进了学生思想的升华,让他们能在交流、汇报中体验成功,享受语文带来的快乐。)

七色光课件【篇11】

教材分析:

本次“语文七色光”安排了4项语文实践活动,内容有:用独体字组成合体字,填数字组成四字成语;积累格言警句;阅读知识短文和听力的训练。练:(1)组合体字,这项练习教师需说明:一个字可以和其他字组成新的字。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识字、辨字的综合能力。(2)填数字、组成语。学生根据本单元的学习,自己独立完成填空,激发其对学习数字成语的兴趣。日积月累:积累格言警句,本栏目安排了两句名人名言,目的是培养学生搜集积累名言警句的兴趣和习惯,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诲。知识窗:阅读知识短文《海的名字》,了解关于以颜色命名海洋的一些知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听:听力训练《颠倒歌》,要求学生找出其中错误,培养其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用独体字组成合体字,进一步理解独体字与合体字间的联系,提高对字的综合辨析能力。

2、通过读、记、画、说的方法积累四字词语和名言警句,使学生养成积累的良好习惯。

3、通过阅读知识短文,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喜爱之情。

4、通过听力训练活动,让学生听句子,找错误,培养他们专心倾听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练习用独体字组成合体字,并注意书写的间架结构和笔画变化。

教学准备:反映名言内容的漫画和课件,关于海洋命名的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课件演示)同学们,又到我们一起走进“语文七色光”的时间了,相信这一次你们一定会从那里获得更多新的知识,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进行各项语文实践活动。

1、练。

(1)组合体字。①学生读题,明确要求。②学生思考并独立完成。③检查完成情况。学生汇报朗读组成的合体字。④说说独体字与合体字的关系,在书写时应注意一些什么。⑤小组内交流。⑥教师小结。书写中,“粉”中“米”第6笔的“捺”变成了“点”,“好、妨、奴”的“女”字第3笔是“提”不是“横”,而且不出头,“板”的木字旁第4笔由“捺”变“点”,“对”的“又”字“捺”变为“点”。⑦指名学生上黑板书写,比一比谁写得好。

(2)填数字、组词语。①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填空。②开火车接读成语。③通过“听一听、猜一猜”活动,说说对成语的理解。(课件演示或教师情景描述)如:花园里开着各种颜色的花,可用什么成语来描述?(五颜六色)蝴蝶和蜜蜂从各个方向赶来。(四面八方)④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读记记。⑤你们还知道哪些和数字有关的词语?

2、日积月累。

(1)同学们,你们知道了许多名人名言,今天,可爱的小松鼠又给我们带来了名人名言,大家想知道吗?打开书,赶快来看看吧!

(2)学生自由读。

(3)指名读、齐读。

(4)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名言的意思。

(5)(课件演示)契诃夫名言漫画图;艾青名言。

(6)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记。

(7)谁能说一说你搜集的有关真伪方面的名人名言?

(8)小结:同学们说得真不错,希望你们记住自己喜爱的名人名言,给它们配上画,并编成故事,告诉老师和同学,好吗?

3、知识窗。

(1)(课件演示)“海”的画面,师:同学们见过大海吗?你都知道哪些海?

(2)打开书,看看书中提到了什么海?

(3)学生自由读短文。

(4)指名学生读短文。

(5)小组内交流。通过读短文,你知道了什么?红海为什么是红色的?

(6)学生汇报。

(7)课件出示“红海”“黄海”“黑海”画面。通过课前的资料收集,指名学生说说相关知识。

4、听力训练。

(1)导言:顽皮的小猴今天要带给同学们一首歌,可是,因为小猴在学唱歌的时候很不专心,他把歌词弄错了,大家来听一听,看看他错在哪儿?告诉他,好吗?

(2)教师用较慢的语速范读《颠倒歌》。

(3)学生边听边思考、记忆。

(4)教师用较快的语速再范读一遍。

(5)谁能说说其中的错误?请学生进行回答。

(6)分角色扮演不专心的小猴,试着背一背《颠倒歌》。

(7)大家评一评。

(8)请表现好的同学介绍经验。

(9)小结。同学们,同勇于发言一样,专心倾听也是一种学习能力和好的习惯,你们可不要像这只不专心的小猴一样闹笑话呀!

附:颠倒歌

咬牛奶,喝面包。

夹着火车上皮包。

东西街,南北走。

出门看见人咬狗。

拿起狗来打砖头,

又怕砖头咬我手。

七色光课件【篇12】

教材分析

“语文七色光”是每个主题单元之后的一个独立的语文综合学习活动园地。这一单元主题是“同情弱者”,其内容紧扣单元主题,并设计了四项语文活动,意在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与实践性。“语文七色光”包括四项相对稳定的栏目:1.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练习;2.日积月累;3.知识窗;4.大家一起来。

教学理念

在创设一定的情境下,进行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遵循语文积累的内化过程,掌握方法,为语文实践活动的有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设计特色

激发兴趣?摇?摇遵循方法?摇?摇培养习惯

教学目标

1.能写出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2.培养学生背诵并积累成语、名言警句和填写读书卡的好习惯。

3.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成语、名言警句。

2.近义词、反义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己收集的有关单元主题的名言警句以及古诗对应句。

教学时间

两课时。(本设计为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前两项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热身:又到“语文七色光”的时间了。先让我们重温本单元的经典佳作吧。“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悲惨、凄苦的命运令人同情,“卖炭翁”的劳苦、艰辛同样叫人可怜。但是他们的生活时代已经远离我们,他们的故事也已成为了过去。而“快乐读书屋”中两篇发生在现代社会的事例却让人感动。好!带着这一思绪,让我们共度宝贵时光吧!

2.看“爱心大使”乐乐来了。(出示课件)

同学们,我们来共同加入“献出爱心、关爱弱者”的公益活动中吧!今天我带领同学们先到社会福利院去看一看。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第一板块的内容

(1)出示一组福利院孩子们的生活照片。(先让学生观察描述)

社会福利院里生活的病残孤儿,他们是社会中的“弱小”群体,他们的命运让人“同情”,但他们在党的关怀下,社会上好心人的帮助下生活也很“愉快”。

设计意图

本环节是在情境创设下展示有序的练习,并在此基础上拓展,为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活动作了铺垫。教师把几个基本训练词贯穿在语境中,让学生懂得词语的运用,并最终能得法。]

(2)填词比赛。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胜出者奖励“爱心卡”;小组比赛中,选词说话,如能运用多个词语组句成文,再次奖励。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训练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比赛活动,促其掌握反、近义词,并通过词语的训练,拓展到句子的训练,落实了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过渡:看“爱心大使”乐乐多开心啊!它的“爱心卡”发给了那么多的同学。老师也为你们的善良和博爱所感动。你们可要真正地做一个关爱他人的好孩子啊!乐乐又带我们来到了哪里呢?

2.学习第二板块的内容:日积月累。

乐乐带我们来到了敬老院。(出示社会上对敬老院老人关爱、帮助的画面。)

(1)读下面词语。

与人为善 无微不至 助人为乐 雪中送炭 乐善好施

麻不不仁 无动于衷 盛气凌人 恃强凌弱 横行霸道

(采用不同形式的读词:如齐读、轮读、赛读等方法记忆词汇。)

(2)创设情境,用词语说话,达到记忆的目的。(看画面用词汇说话)

设计意图

语文学习是语言积累的过程。抛开烦琐的解释,取而代之以多层次的读、悟、理解词汇,既丰富了语言库存,又训练了语感,陶冶了情操。]

敬老院的老人需要大家无微不至的关怀。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孟子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么,就让我们看一看古训吧。

(3)读名言警句。(出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孟子》

《论语》是过去启蒙教育的必备书。今天我们读来依然言简意赅。它是谁的作品呢?(生:孔子。)

设计意图

文言文学习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很深奥。为了便于他们更直白理解其意,教师可加以解释,这既为他们的后续学习作了铺垫、打下基础,同时通过教师的有序引导,又为他们指明了读书的方向。]

同学们下面就自由读一读这几则关于品德修养的古训吧。

通过学生查资料,师生共同解释句意,进一步加深对名言警句的记忆。

你还搜集了哪些关于品德修养方面的名言警句呢?

学生回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比赛。这里不强求学生全部接受,要因人而异。

设计意图

教师不必强求按文言文进行剖析,只要学生知其意,并通过学生自己查阅资料的拓展学习,来进一步培养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文言文读来感觉深奥,但读古诗我们却能品出其一二来。好!下面读一读这样几组诗句,体会其对应的妙处。

(4)读诗句,体会韵律美,找出诗中对应部分。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唐)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蜀相》杜甫(唐)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江雪》柳宗元(唐)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生活认知去吟咏、诵读,体会古诗的独特韵味,感受和积累优美诗句。这样,学生不仅能提高对古诗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时也能提高文化修养。]

听着你们的诵读,老师真切地感受到你们积累的古诗可真不少。今后我们要举办一个古诗诵读会,你们说好不好?

设计意图

营造一个感人的场面与氛围,将整节课贯穿在 一个大情境中,让学生在感悟语言的同时,体味情感的美好,突出了训练主旨,又深化了主题。]

小结:今天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小啊!看一看“乐乐”又来了。(出示课件)

同学们,我们的活动要告一段落了,就让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共同关爱社会上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吧。“只要你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播放歌曲《爱的奉献》,观看多媒体画面。

三、总结本课,拓展升华。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在感动中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你的语文知识又提升到了一个新领域。就让我们课下走近孔子,也亲自读一读《论语》,去感受儒家学派的“仁义”;在聆听古人教诲的同时,也同外国作家对对话,像“知识窗”中的安徒生,你也会感受到异样的社会不同的人生。同时,老师也希望你们到社会的大课堂里去寻找语文资源,抱着爱心,感恩他人,回报社会。

第二课时(略)

完成“知识窗”和“大家一起来”的内容。

形式:读书汇报会

一、读一读、汇报书名。

二、朗读名句、名篇。

三、填写、制作读书卡。

四、展示交流读书卡。

黄鹤楼课件(汇集12篇)


黄鹤楼课件【篇1】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李白写的《赠汪伦》你们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很好,孩子们,把后两句有感情的再读一遍。是啊,汪伦送别李白的情谊真的是比那桃花潭水还要深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去感受李白送别友人的真情吧。

二、解题:

1、学习题目中的三个生字,齐读课题。

2、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三、初读古诗。

李白如何描述他和孟浩然分别的情景呢?请大家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1、学习诗中两个生字。

2、指名读古诗。指导朗读

课件范读。

出示划分好节奏的课件,根据划分好的节奏,自己先学着读一读。

指名读、教师范读、齐读。

四、理解诗意

自由的读一读第一、二句,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1、故人:指老朋友。

2、西辞?

“在西边辞行,往东走。”课件出示黄鹤楼和扬州的的位置图。

3、烟花?形容花开得很繁茂,像浮动的烟雾。烟花三月到底有多美,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课件出示春天的美景),美吗?

师:在这柳如烟,花似锦的三月李白和孟浩然这对好朋友会做什么?

刚才我们了解了这两句诗中一些词的含义,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在这柳暗花明的三月,在这莺歌燕舞的三月,本是和好朋友欣赏美景,吟诗作画的好时候,可是老朋友就要离开自己到千里之外的扬州去了,假如你就是李白,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4、尽管依依不舍,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孟浩然的船走了,李白回去了吗?你从哪里知道?你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

诗中哪个词告诉我们小船不见了?

孤帆什么意思?

这么大长江上难道真的只有孟浩然的这条小船吗?为什么诗人却说孤帆呢?

5、小船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了,李白还久久地伫立江边,望着那滚滚东去的长江水,此时此刻他在想什么呢?

指名读、引读、齐讲习

五、感悟诗情

带着这种感受,这种感情把整首诗读一读。

指名读、分男女读、全班齐读。

六、课外拓展

读得真好,读出了浓浓的惜别之情,老师为你们成为李白的知音而高兴。一年后,李白回忆起当时与孟浩然分别的情景又写下了《江下行》这首诗,我们一起来欣赏:去年下扬州,江送黄鹤楼。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真是“人分千里外,情在一送中”,古代诗词里,还有很多关于离别的佳作,请同学们回去后搜集一些描写送别的古诗,用我们今天的学习方法仔细品读。

黄鹤楼课件【篇2】

教材简析

本文介绍了黄鹤楼雄伟高大的外观和建筑结构的特点,描述了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突现了黄鹤楼这座名楼的地位和价值,表达了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文章以“仙”字贯穿全文,内容环环相扣,结构十分严谨。语言上整散结合,富有变化。可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朗读课文,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了解文章的写作和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能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课前准备

1、学生查字典扫除文字障碍。

2、查阅资料了解江南三大名楼及其成名的原因。

3、熟读课文,能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4、把不能弄懂的字词和预习中的问题批注到课文旁边,课堂讨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引入课文、阅读课文、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了解文章的写作和语言特色。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开场白:

朗读崔颢《黄鹤楼》诗导入新课:“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是关于黄鹤楼的一首古诗,今天我们则来学习一篇关于黄鹤楼的古文。

检查预习

谈谈你所了解的江南三大名楼及其成名原因。

整体感知

教师指导语:通过刚才大家的发言已经初步了解了中国的三大名楼,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朗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翻译课文

①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和课文页下注释自己翻译课文内容。

②学生互相质疑提问,遗留问题提出到班级讨论。

③检查翻译情况,统计普遍情况和特殊情况,纠正错误。

3、说说你对黄鹤楼的总体印象或感受。(学生自由发言,可从外观和建筑的特点等方面来谈。)

精读评析

教师指导语: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课文的内容,下面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同时思考以下问题,需要时可以小组讨论,写出结论。

1、朗读课文,思考:文章中引用《图经》的话有什么作用?(给黄鹤楼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2、文章最后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侧面写出黄鹤楼的地位价值。)

3、你觉得文章在写作和语言上有什么特点?结合具体的语句加以分析。(学生讨论交流)

课堂小结

学生自主归纳,教师总结,大致如下:课文介绍了黄鹤楼雄伟高大的外观和建筑结构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热爱山川胜迹的思想感情。

课后学习

积累文中的字词(名:命名。),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黄鹤楼

地理位置——命名由来——所见所感——地位价值

黄鹤楼课件【篇3】

1、出示课题,齐读课题。今天是哪位小老师为我们板书的,请我们的一日之师带领大家读一下课题。谢谢

2、出示古诗,指名读诗。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李白在黄鹤楼上设宴为好朋友孟浩然饯行。李白目送友人,心情非常激动,吟出了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⑴自读古诗。请同学们读一读这首诗,看看针对这首古诗你有哪些问题要问?

同学们有很多疑问,学贵有疑。我想通过认真学习课文后,你们的这些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4、过渡:

2)、现在拿起手中的笔,把与这些问题有关的课文内容圈画出来。(学生动手圈画)

3)、以小组为单位,把你找到的答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5、针对第一句诗句,你解决了哪几个问题?

故人“指的是谁?为什么称为“故人”?

师:“烟花三月”是怎样的三月呢?你从哪里知道的?(幻灯出示画面及第2段内容)

师:同学们知道吗?自从李白写下这句诗后,原本著名的城市扬州更有名了,一直到今天,尤其到了三月,人们纷纷赶往扬州,欣赏那里的美景。而“烟花三月下扬州”被后人称为“千古丽句”。一起美美地读这句诗。

二、朗读话别,感悟话别。

1、过渡: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这藏在心里的深情再也抑制不住了,让我们一起去目睹那感人的一幕吧!指名读第二小节

2、一对好朋友就要在这里分别了。他俩此时的心情怎样呢?

3、学生交流,出示句子1: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⑴你是怎样理解“依依惜别”这种感情的?(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

⑵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他们的行为与心情吗?

(因为他俩都不愿意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所以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

⑶让我们把这种依依惜别之情读出来。齐读这一句话。

4、师:离愁别绪在心底,情难启,口难开,可有些话总得说出口,听一听两位大诗人是怎样话别的?

教师范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师:听完他们的话别,你还能从他们的言语中看出些什么呢?

生:我还能看出孟浩然虽然也很难过,但他比李白年长,所以他试图安慰李白不要太难过。

生:我也看出孟浩然不愧是李白的兄长和老师,他安慰李白不要太难过。

师:是呀,洒脱、率直的李白将自己满腔的情感都流溢在句里行间了。拿起笔,读读李白的这番道白,边读边思考,哪里看出他对孟浩然的敬仰,对这次分别的不舍?

生:“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就请您满饮次杯吧!”我从李白言语中对孟浩然一系列的尊称中看出他的敬仰之情。李白称孟浩然为夫子,而我知道,在古代,“夫子”是对那些有才学有人品的人的尊称;“您的人品,您的诗篇,结识了您,一直把您当作,请您”短短的一段话别,李白竟用了这么多个您,我觉得,他不只是一般的敬仰孟夫子,而是非常的敬仰。

师:老师现在也很敬仰你,因为你不仅读明白了李白的语言,还将他的内心分析的这样透彻、准确,我觉得你能做李白的半个知音了。真是不简单。其余同学还有高见吗?

生:“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我知道,李白与孟浩然不是一般的普通朋友。在中国自古就说“长兄若父”,还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李白说孟浩然是自己的兄长和老师,可见,孟浩然在李白心中有多高的地位。

师:请给他掌声,感谢他用丰富的历史知识解读了李白,解读了课文。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形容他们的关系,孟浩然真是李白的良师益友呀!

生:“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誉”是指好的名声。李白赞扬孟浩然的才学,诗篇名满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师:李白多么的敬仰孟夫子呀,让我们带着无比敬仰之情,朗读这两句话。

(3)你通过课外的阅读,对孟浩然的人品或诗篇有哪些了解?

(相机指导读出敬仰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伤感>

(4)师:生活中突然就要失去一个良师,一个益友,一个兄长,一个知音了,李白能不难过,能不伤神吗?一齐读:

生齐读第三自然段中李白话别语的第三句“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师:还没分别呢,李白就担心哪天才能再见,就期盼何日才能重逢。足见对于孟浩然的离开,对于这次分别,他是多么的不舍呀!再读:

(生齐读第三自然段中李白话别语的第三句“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师:劝君更尽一杯酒,因为帆船启航,将不见故人。一起读出李白的不舍,读出李白的难过!

(生齐读第三自然段中李白话别语的第三句“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5)师:真是兰舟未发已盼君回呀,面对友人的道白,面对故人的深情,孟夫子感动极了,人生能得这样的知己,我还有什么遗憾的呢?他“接过酒杯,一饮而尽。但毕竟他比李白年长,他得一面将自己的眷恋之情隐藏,一面安慰好自己的好兄弟。

(指名读。读孟浩然的话别之语“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师:孟浩然引用王勃的这句诗,你能理解它的意思吗?

生:王勃说,世界上有你这样的知己,就算不在一起,远在天涯海角,也像邻居一样的近。

生:他要李白知道,真正的朋友,人虽然不在一起,但因为友谊,心能靠的很近。

生:他要告诉李白:我们的友谊不会因为远隔千山万水而受到丝毫的影响。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生:他要李白乐观起来,因为没有今天的分别就没有明天的重逢,今天的分别是为了明天的再见。

师:是呀,正如他后面讲的,我们的分别只是(生:暂时的)虽然分别了,但友谊却(生:永世不绝)

师:李白听了友人的话,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心情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生:他会开心起来,是呀,孟兄所言极是,我们不是永别,用不了多久就能再见了,不要那么伤感。

生:他会想,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呢?心中牵挂就够了。

师:带着你的理解,用如兄长,似老师一般的口吻,安慰安慰李白。

5、分角色表演话别的情景。师:道不完的离别情,叙不完的朋友谊,让我们也举起酒杯,再现这感人的话别场面,让他深深地印在心底吧!同学们请你们在班级中找你的好朋友,一个演李白,一个演孟浩然,可以用上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发挥想象用上自己的语言,可以站起来练一练。

表演前,下面的同学有什么宝贵的经验要告诉这两位同学?给他们指点一下。

评一评。

还有人愿意上台来表演吗?

三、心随船去,想象内心。

1、过渡: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终于,孟浩然登上了船,挥手与李白告别,下面我们看第二句诗。指名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请同学们读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哪些句子可以理解这句诗?

师:老师有疑问,长江上不仅是沙鸥点点,我觉得一定还白帆片片,而李白的诗中为什么说只有一只帆船呢?

生:因为李白只凝视着孟浩然乘坐的那只帆船,他全神贯注的只看着那一只载着友人的帆船,其他的都似乎没看到。

4、理解“伫立”、“凝视”

5、师:同学们,你能猜猜此时伫立岸边,举目远眺的李白心里正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吗?

生:想当初,我们一起吟诗作赋,把酒言欢,携手同游,好不快哉。

生:想当初,我们秉烛夜谈,同塌共枕,真是形影不离呀。

6、指导朗读。师:多么真诚的朋友,多么真挚的友情呀,一齐满含眷恋之情地读:

四、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引读第五自然段。(别时的话语仍在耳边回响,往日一起饮酒作诗的欢快场景一幕幕又在眼前浮现。)

2、所以:李白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生齐读)

3、师:学完李白创作这首送别诗的背景,再看这首诗,相信你一定能轻松而准确地理解它的意思了吧?请同学们与同桌一起将诗的意思完整地说一说。

五、积累拓展,情感迁移。

过渡:自古多情伤离别,多少文人墨客因离情别绪而留下千古名篇。昨天,老师已让你们收集了一些送别名诗句,谁愿意与大家一起来分享的。

黄鹤楼课件【篇4】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的内容,想象诗所描绘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你们想听吗?播放。这是李叔同的《送别》。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因为送别而忧伤落泪,并挥笔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诗仙李白曾经写过的一首送别诗你们还记得吗?(《赠汪伦》)指名背。这情谊比桃花潭水还要深啊!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齐背后两句。

1、齐读课题。你从题目读懂了什么?

2、指名说。

3、齐读。

4、古代交通不方便,朋友分别之后就很难再见,于是呀写诗送别就成了一种风俗,当时的送别诗就和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多。然而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这一送别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史上堪称千古一别啊。为什么这么著名呢?这里有三名,在名楼黄鹤楼,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广陵。论年龄,李白比孟浩然大十二岁,然而一样的兴趣爱好,一样的才华横溢,使他们互相仰慕,相见恨晚,即使是短暂的离别,也那么依依不舍。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注意听准字音。

1、我们先和生字朋友打声招呼,谁愿意读?容易读错的再给大家提个醒。

1、指名读,注意读准字音。

3、学着老师的样子读给你的同桌听。看谁能读出节奏美。

4、谁愿意展示给大家听?指名读。

5、齐读。

七、感悟诗境,品读古诗。

1、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自西向东流,顺流而下就能到达广陵。哪个同学能帮我找出黄鹤楼和扬州的位置?指名上台贴出黄鹤楼·扬州·贴对了吗?生:对。评价:真厉害!师板书:扬州、黄鹤楼。为什么贴在这儿呢?能结合诗句说一说吗?指名说。

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所以诗人说故人———

孟浩然从黄鹤楼去扬州要顺流而下,所以诗人说烟花三月———————————

故人是什么意思?从哪知道的?生:注释(老朋友)在这指谁?(孟浩然)再读读这两句诗。

2、烟花三月,那是春意盎然的时节。想去看看吗?边看边想有哪些优美的词语可以描绘这美丽的景色。播放江南春图配乐。你们的眼前是一个怎样的烟花三月?指名说(繁花似锦,杨柳如烟,五彩缤纷……)哪个同学更厉害能用诗句来形容这美妙的春天?指名说,教师相机导读:

师:杨柳如烟,可诗人却没有心情去欣赏,那是因为——

师:杨柳依依,可诗人仍然没有心情去欣赏,那是因为——

3、孟浩然的船走了。可李白还在黄鹤楼上久久的望啊望啊,他在看什么啊?指名说:船。几只?生:一只。师:对!孤帆就是孤孤单单的一只船。板书: 诗人称这只孤孤单单的船为?生:孤帆。

可那是唐朝盛世啊!长江是主要的交通渠道。江上应该有许许多多来往的船,只课件点击:江上千帆。为什么李白只看见孟浩然的孤帆呢?生:因为李白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身上。师:李白眼中只有——孟浩然,是因为李白的心里只有——孟浩然。看到的自然就只有孟浩然的——孤帆。点击课件去掉千帆。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这是多么深厚的友谊啊!谁来再读读,指名读。你的眼里有孤帆了。谁再来读?眼中只有孤帆了,能不能读出心里只有孤帆的感觉?你再试试。很好,范读,再来一遍。齐读。

4、孟浩然的孤帆渐渐远去,渐渐消失了。师板画。李白还在看什么啊?生:江水。哪个诗句告诉我们?生:唯见长江天际流。一起读一读。唯见是什么意思?只看见。对,只能看见江水了了为什么李白还不离开啊?生:舍不得。这又是怎样的情啊?生:依依惜别、难分难舍。是啊,怎样才能读出难分难舍的感情?自己读看看。指名读。帆尽了可情未尽啊,碧空尽和天际流降下来,延长来读就更有味道了。一二组读。我仿佛看到了那如长江水般永不停息的深情。三四组读。我仿佛看到了那如江水般绵绵不断的厚谊。男同学站起来吧。让我们一起送孟浩然。这是豪壮的相送。女同学你们也来送送他。这是柔情的相送。男女赛读。

导读:我的眼前是那一双双饱含深情的眼睛,我的眼前是那一个个翘首东望的李白:

⑴帆船渐渐远逝了,已成了帆影。李白没有离去,他望啊望啊,心中不禁涌起——

⑵帆船渐渐远逝了,已消失在蓝天碧水的尽头,李白还不肯离去,他望啊望啊,心中默念——

⑶帆船消失了,只剩下那滚滚东流的长江水想起昨日种种,他踮起脚来,又在望啊望啊!心中再次默念——

5、此时李白的心中在想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那分别得画面。边看边想。播放课件。

帆尽了可情未尽啊!此时,李白一定有千言万语想对孟浩然说,拿起你手中的笔用几句话写出李白的心情。

(1)孟浩然啊孟浩然我多么希望你不要走。我们可以一起在这天下名楼饮酒作诗,吟诗作画。师:那是多么惬意啊!

(2)孟浩然啊孟浩然虽然我不能和你一起去扬州但我的心早已随你去了。我们的友谊就像这滚滚长江东水。师:情深意长永不停息。

(3)孟浩然啊孟浩然没有你相伴我怎么能开心呢?和你在一起的时光是那么美好又那么的短暂。师:你道出了李白淡淡的忧愁。

这深深地情,这浓浓的意化作了这首千古名诗。老师情不自禁想吟诵。师范读。你们也来读一读。生齐读。师生配合读。老师读一、三句,你们读二、四句。

1、黄鹤楼的这一别别出了李白与孟浩然的深情,别出了孟浩然与李白的厚谊。时隔一年李白仍久久不能忘怀,又为这次送别写下了一首五言诗。出示:

去年下扬州,江送黄鹤楼。

眼望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轻一些再来一遍。帆去远,心相随啊!多么的情深意长啊!我们再来读一读。我来读你们接。

2、滚滚长江东逝水,不思量,自难忘。如果你有机会登上黄鹤楼,你一定会想起两个人——李白和孟浩然。你一定会想起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你一定会再次深情吟诵——

3、短短的四十分钟过去了。我们也要说再见了。离别之际把这首动听的歌曲送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在音乐中感受李白与孟浩然的真情,体会友谊给我们带来的温暖与感动。

九、作业:

收集送别诗句。抄一抄,背一背。

黄鹤楼课件【篇5】

诗的语言的独特性决定了,在教学古诗时,要充分感受诗的语言的魅力。如何挖掘简单的字眼背后的东西,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笔者认为,在解决重点,克服难点的过程中,应该创设诗中的情景,品悟诗中的蕴涵的深情。让古诗教学既充满灵动飘逸、洒脱不羁,又洋溢书画香气,且蕴涵深情,是笔者追求的古诗教学的境界。

1、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

2、培养学生多角度欣赏诗的能力。

过渡:古人与友人相别是怎样的感受呢?我们学过一首关于送别的诗,诗是王维写的,诗名叫作《渭城曲》谁来背一背?

出示: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小结启发:

离别之际有千言万语,送别总是件难过的事情!

2、解诗题:

⑴ 通过读诗题你知道了什么?

⑵ 补充介绍“黄鹤楼”、“ 广陵”的知识。

过渡:这首诗到底写了些什么呢?让我们自己去读读!

1、单个自渎。

1、交流肯定所学。

① 送别的时间──烟花三月。

② 送别的地点──黄鹤楼。

③ 送别的人物──故人(孟浩然)。

④ 送别的情景──长江天际流。

⑤ 送别的心情──孤。

⑶ 动态:

① 送别的原因──故人西辞下扬州。

② 送别的经过──孤帆远影。

③ 送别的结果──长江天际流。

4、理解感知,配乐读诗句:

过渡:既然诗是围绕“送”写,那就让我们一起送别这样一位故友,齐读!

注意引导诗的美:

⑴ 缓缓西辞,随江南下,似乎让你看到了什么?

⑵ 烟花是什么季节,她让你又想到了什么?

⑶ 孤帆远去,你还能见到什么?

⑷ 长江是怎样在天际流的?

2、感受诗中的情意:

过渡: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哪里让你感受到了情?

⑴ 缓缓西辞,随江南下,那是不舍。

⑵ 在烟花中送别,那是无可奈何。

⑶ 孤帆远去,那是孤独寂寞。

⑷ 长江独自在天际流,那是怅惘,失落。

注意:可画意先上,然后上情意,(对称结合上),也可边说诗中画意边说情意(结合)。

1、过渡:

这样的别离,真的让人难过!古诗中有很多“送别”的诗。你找到了吗?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⑵ 四人小组,合作研究一首诗,解决这是怎样的别离!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课件【篇6】

第一课时

[课时要求]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暂时、凝视造句。

3、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挂图、投影仪、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20 黄鹤楼送别

2、解释题意:黄鹤楼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蛇山,始建于公元223唐朝大诗人李白在这里送别他的朋友孟浩然,还写下了一首这篇课文就是写送别的情景和介绍这首诗的。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前后鼻音和三拼音节。读准生字的发音。

(2)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下列带点字及词语的意思:

饯行 暂时 孤帆 脍炙人口 唯见 满饮触动 依然 伫立 凝视 惜别

(,读顺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2)指名读词语,特别注意读准其中带点的生字拼音兼三拼音;饮yin,前鼻音;暂zan,平舌音兼前鼻音;脍kuai,三拼音;炙zhi,翘舌音。

(3)指名解释词语,教师敲定答案。

饯行:设下酒食送行。 暂时:短时间里。

孤帆:指只有一只帆船。帆是挂在桅杆上的布篷,可以利用风力使船前进。(利用插图画面事物来理解)

脍炙人口:美味人人爱吃的意思,比喻好的诗文大家都称赞。脍是切得很细的肉,炙是烤熟的肉,都是美味。 唯见:只见。

满饮:喝下满杯酒。 触动:碰到。 依然:还这样。

伫立:长时间站着。 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惜别:舍不得分别。

(4)指名5人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

1、第1自然段。

(2)齐读第1自然段。

2、第2自然段。

(点示:黄鹤楼高高耸立在江边气势不凡。

点示:这说明两个人只是在看景,没有说话,各自的友情依恋不舍。

(4)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写黄鹤楼的气势和两人看景)

(5)齐读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2)李白称孟浩然为孟夫子是什么意思?自答:孟浩然比李白大12岁。古人称老师为夫子。李白对孟浩然就这样称呼,是表示对他的尊敬。

(人品是什么?(人品指人的品德)什么叫誉满天下?(意思是天下的人个个都称赞)

((出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请齐读一下。

(学生读)问:这两句诗是谁写的?

谁还记得王勃,他是什么人?(王勃是唐朝初期的大诗人)

教师解释这两句诗的意思:

天下只要有知己好友,哪怕远隔天边,也觉得就像近邻一样。海内指国境以内,比邻意思是并排的邻居。

请再齐读这两句诗。(学生齐读)

提示:孟浩然话别时引用王勃这两句诗,所以是在双引号里套用了单引号。

问:孟浩然引用这两句诗是要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彼此虽然暂时分别,可友谊是永世不绝的)

(7)齐读第3自然段。

4、第4自然段。

(为什么用点点来表示沙鸥的数量?(因为是远望沙鸥,眼看只是一点一点的小东西)

(李白此时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能看到什么?(学生答)请大家想象一下李白这时的心情会是怎么样。(怅惘若失,思绪万千……)

(5)齐读第4自然段。

5、第5自然段。

(2)诗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之广陵是什么意思?自答:广陵是扬州的别名,之是到……去的意思,之广陵就是到扬州去。

(3)齐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

(5)齐读第5自然段。

四、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1、教师范写,提示注意点。

孟:饯:酒:饮 暂:帆:脍:炙:孤:唯:

临写生字。教师巡视,纠正不正确的写字姿势。

3、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字写得好的同学。

五、布置作业

每个抄两遍。

2、练读课文,练背诗句。

3、借助看插图,将课文有关内容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四句诗一一对应,理解诗句的意思。

4、练习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二课时

[课时要求]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进一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加深体会。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相关诗句摘抄

一、朗读、谈话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黄鹤楼送别》,按自然段顺序解读了全文,初步感受到诗人话别的情景,领会到他们的友情,哪些同学能带着他们那种依依惜别的感情读课文呢?

读前提示:其他同学在他们朗读的过程中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想想如果表演的话,该怎样表演才能体现出两人当时的心情

(指名

(教师出示挂图)

[nextpage]

二、课本剧排演

(一)激发兴趣,浅析剧情

逼真还得真要下一番功夫!如果让你们表演,你们有信心演好这出《黄鹤楼送别》戏吗?

2、任何表演都离不开剧本的,你能把下面的表格一口气填好吗?

(出示小黑板)

剧名

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

(学生试说后,迅速指名回答)

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这部课本剧的基本情况了,不过,拿着这样简单的剧本,演员有没有办法出演?演员表演时主要得有什么(或问:有谁知道剧本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什么)?

(学生回答不出时,师可适当明示:剧情,尤其是台词、人物动作)

(二)准备台词,小组试演

1、这篇课文中已有一些现成的台词和人物的动作了,大家能不能利用这些现成条件,排一出简单的课本剧呢?

评议,可中途要求停止,提出自己的看法。表演完,两小组身份互换。至于道具问题,自己开动脑筋。

(小组试演,教师巡回点拨)

(三)小组表演,全班评议8

哪一组同学愿意来表演一次,我们请全班同学做导演,看是否把李白与孟夫子之间依依惜别的感觉表演了出来?

(边表演,边指导、评议,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

(四)换个说法,解释诗句

1、文章中最后一段的诗句,大家可能均把它作为现成的台词,咱们的“李白”们大都直接情不自禁地吟出。假如是在现代的话,李白这首诗可以怎么说呢?这段台词怎么改变成为现代的语言,让剧本完全“现代化”呢?

下面就请各小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看哪个小组能让“李白”同志又快又准地“实现现代化”?注意,可一定要说通啊,别让观众听不明白!

(学生巡视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反应可作适当提示:看看诗句中的词语能不能与文章前面的词语挂上钩呢?有没有直接对应的词句?)

2、哪一位同学愿意来表演成了现代人的李白,我们请全班同学做观众,看看能否听明白?

(评议,可再指名同学说说诗意,同学给予适当的鼓励)

你们是怎样转换台词的呢?诗句分别与文中的哪些词句相对应的呢?能不能举例说说?

(指名回答)[“孤”“唯”何意?]

3、同座之间互相当一回“李白”,互相说说看

4、小结:

其实,诗句同课文中自然段意思相对应这样的文章我们以前见过没有?

(指名回答课名)

这种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一首诗写作情境的形式,我们称为“文包诗”。今后我们还会遇到。希望大家能用刚才的方法,在预习的时候就可以说出全诗的大意,有没有这个信心?

三、比较摘抄,体味诗文

1、我们这篇文章主要是讲了件什么事?

文中的李白与孟浩然在分别时有些什么表现?说明了什么?

你们的摘抄中有没有也是送别的诗句?那他们是不是在分别时心情也是一样洒脱?说出来大家一起分析。

(小黑板摘选其中一二出示)

豪爽洒脱型: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到江南。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此别应须各努力。

莫言归去人无伴,自有中天月正明。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含蓄委婉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愁闷痛苦型: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相送巴陵口,含泪上舟行。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强饮离前酒,终伤别后神。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临歧别数子,握手泪再滴。

一别音容两渺茫。

劝君更进一怀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锥心泣血型: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此夜断肠人不见,起行残月影徘徊。

送君肠断秋江水,一去东流何日归?

人间别久不成悲。天涯相遇一魂消。……

3、你们在与实习老师分别时是什么心情?你想用什么诗句来形容呢?

4、现在请大家带着李白与孟浩然在分别时那种依依惜别的感觉,齐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请大家带着李白与孟浩然在分别时那种依依惜别的感觉齐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四、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视时间而定]

听一次。

听各一遍

3、 全班背诵。

4、 指名背诵。

五、练习

2、能够不看课本说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并会默写该诗。

凝视各造一句。

4、把摘抄的诗句与课文中的诗句比较,写出你比较后的感受。

附板书:

黄鹤楼送别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黄鹤楼课件【篇7】

1、自由练习朗读古诗。

2、借助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自学古诗,记下不懂的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

4、汇报交流自学成果,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⑴故人西辞黄鹤楼:

“西辞”,如图,由图可见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由西向东,依长江顺流而下,告辞时自然要向西拱手。

第一句点明送别地点。

⑵烟花三月下扬州:

“烟花三月”,三月,过去人们称之为季春或暮春,正是春深如海的季节,在草长花开的季节,空气湿度增大,远望去好像有一层薄薄的烟雾笼罩着花草树木,烟花指的就是这种景色。

第二句点明送别的时间。

在黄鹤楼这样的千年胜地,又正值繁花似锦的春天,朋友们正应愉快地聚会,可“故人”却要辞别远去了。这两句在叙事之中流露出惜别之情。

⑶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上,一只帆船逐渐向前移动,直到水天相接的地方帆船不见了,老朋友不见了,只有江水层层涌向天边,李白仍呆立江边。

⑷这首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老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5、指导感情朗读,体会老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6、练习背诵。

黄鹤楼课件【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

2、谁来把题目扩充得具体一些?(学生在说的时候适当提醒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李白在黄鹤楼上为孟浩然前往扬州而饯行)

这么一扩充不就成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了吗?教师适当板书:(李白、孟浩然)谁再来说一说。

3、过渡:暮春三月,长江边柳如烟,花似锦,年轻的李白在黄鹤楼为好朋友孟浩然饯行,老朋友乘舟渐行渐远,面对着一江浩荡的春水,李白心情异常激动,随口吟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出示诗)

6、是啊,一首诗就是一段情,一首诗就是一个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个故事,用心感知这依依惜别之情。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词语、句子,再把你找到的词句好好读一读,细细品一品,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一)(出示句子)“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1、你读出了什么?那些字词触动了你的心弦?“藏”了什么?(不忍,不愿,不舍)带着你的感触在读这句话。

2、看着这段话,还有谁也想说说? (引读:一会儿。.....一会儿。......)他们在干嘛?

3、是啊!江边的景色的确很美,文中有好多词句描写了这美景,谁找出来读读?

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杨柳依依 沙鸥点点(这就是“烟花三月”,也叫“暮春三月”的美景)

4、这么美的景色,要是平日,李白与孟浩然会在黄鹤楼上干什么?

饮酒、吟诗、聊天、赏景。.....多么潇洒,多么惬意。

5、而今天呢?这些景还能入他们的心吗?(他们是借欣赏美景来隐藏内心的伤感。)

6、李白,你在想?你呢?孟浩然,你呢?(这份情很深,这份情很浓)

7、指导朗读:这真是“眼前有景无心赏,惜别之情心中藏”!你读。

谁也不愿提起“分别”,谁也不想表现出“伤感”,都把这份情默默地藏在心底?谁还想读?

(二)过渡:可是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李白再也按捺不住感情,千言万语涌上了心头,(出示终于,李白……)——指名读

A(“您”)生活中我们总对什么人尊称您?

李白一口气用了六个“您”,足见李白对孟浩然十分的(敬仰),请你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这段话。

夫子——古代对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你的知识真渊博,请你读一读这段话。

(出示补充资料,指名读)这段文字让你明白?孟浩然就是他的——兄长,就是他的——老师

F什么叫誉满天下?你能帮他找个近义词吗?

G是啊,说到孟浩然你一定会想到一首诗——《春晓》,从几岁的孩童,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几乎人人都能吟诵,谁来背一背?(指名背),孟浩然些的诗还有许多,你知道?

H他一生写了260多首诗。诗圣杜甫这样评价:(出示)清诗句句尽堪传(读),意思是说孟浩然的诗清新优美,每一句都值得千古流传。这就叫——齐读。因此,李白说——您的诗篇誉满天下。

2、李白不仅敬仰他的诗篇,还敬仰他的人品。李白这样赞美孟浩然(出示《赠孟浩然》,)

a看看,上面的注释,能读懂李白敬仰孟浩然什么样的人品吗?

b就是这样一个风流潇洒,不羡权贵的孟浩然怎能不让李白深深的敬仰呢?吾爱——读

c其实,我们大家知道,李白又何尝不是一样的风流潇洒,不羡权贵,因此李白和孟浩然不仅是朋友,用王勃诗里的一个词他们更是心灵相通,志同道合的——知己。

d指导有感情朗读:假如你就是李白,自己十分敬仰的兄长、老师,知己即将离去,你会怎么说?——谁来读?谁还想读?

A是啊,在交通落后的古代,和我们交通便利的现代大不一样,今天我们分别了,也许明天就能再见,而在交通极其落后的古代,这一别也许——永远也见不了。

B同学们这杯中盛的难道仅仅是满满的酒吗?李白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不仅融在真挚的话语中,也浸在了醇醇的酒中。

4、那孟浩然呢?你读。

A从他的言行中你又看明白了什么呢?他想告诉李白什么?

B指导朗读:孟浩然真不愧是一位兄长和老师!谁来做孟浩然来安慰一下李白。

C道不完的离别情,叙不完的朋友谊,让我们举起酒杯,再现这感人的话别场面,让它深深地印在心底吧!同桌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出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感情。

指名读,男女生读。

(三)知已离别是惆怅的、是忧伤的.,但不忍别、终要别,师范读(岸边杨柳依依,教师出示视频。)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李白——

白帆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

2、同学们,现在你就是岸边的李白,面对着浩荡的江水,你的心情也会像这江水一样波澜起伏,你回想起哪些美好的画面,又有哪些话要对你的好友倾诉呢?闭上眼睛好好想一想,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书上。

3、此时的江水成了什么?(李白的祝福,李白的牵挂就伴着这滚滚的长江水一起送友人直到扬州。)

4、一切景语皆情语你怎样理解“杨柳依依、沙鸥点点”?

5、所有的景物都带上了依依惜别之情。我们再读这小节。

(四)朋友已经远行,从此人海茫茫,天各一方,想到这,李白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了,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再次出示这首诗,齐读)

1、学到这儿,这首古诗的意思懂了吗?谁能结合文中的话来说一说。

2、“孤帆”是什么意思?

老师忽然产生了一个疑问,长江自古就是水上交通要道,而扬州又是繁华的都市。此时,长江上来来往往的帆船应该许多,但李白为何说长江上只有孟浩然乘坐的那一只小船呢?

3、引导有感情朗读: “过尽千帆皆不见心中只有孟浩然。”一个“孤”字就像这首诗的眼睛,向我们传达诗人对好友的一片深情,谁要读?

4、李白将一切对好朋友孟浩然的不舍、牵挂、祝福。......都吟在了这首诗中。谁还想读?

5、滚滚长江东逝水,千年已是人去楼空,但黄鹤楼却见证了一场千古送别,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同学们,假如你有机会登上黄鹤楼面对滔滔的江水,飞翔的沙鸥,你一定会情不自禁想起两个人——(指板书),你一定会情不自禁的想起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指板书),你一定会再次深情地吟诵道——(背古诗)

1、生活就是这样,今天聚,明天散,为此,许多诗人都把这感人肺腑的情境凝结成一句句诗文,你知道——我罗列了几句,我们一起读。

2、让我们记住这一句句的经典。下课。

黄鹤楼课件【篇9】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这节课上,我利用创设的情境,抓住对重点字词的理解去理解整首诗的大意,把重点落在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上。为此,我制定了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第一个教学目标,就是突破重点字词,理解古诗的大意。第二个目标,就是领会古诗意境,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这也是本首古诗的教学重点。第三个目标,是注重古诗的朗读和积累。为了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在课前就预先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课前搜集了李白与孟浩然、黄鹤楼、广陵等的相关资料,整个教学流程就按照“谈话导入,了解背景,课题质疑、自学释疑,感悟诗境、诵读诗文、拓展学习”来进行。

本课教学从李白的《赠汪伦》导入,让学生从诗人感受到朋友送别自己的深厚情谊中迁移到自己送别友人的真情,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通过自学,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学生自学和口语表达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困难,我就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何时送”和“怎么送”这两个问题。

本环节通过学生自由读、听课件范读、齐读、教师范读、划分节奏读等方式,使学生在读中初步理解诗中蕴含的画面与情感。

在教学中就通过让学生用优美的词句来表现三月的美丽,不但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还训练了语言,促使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并之得以活化。同时又辅以课件展示烟花三月的美丽,让学生感到三月的美丽,美得并不空洞,为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奠定了基础。

在处理“怎么送”这个问题时,我主要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去送别的现场,通过“老朋友的船走远了,看不见了,李白也该回去了吧”比如:“这时长江里只有孟浩然的一条船吗?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呢?”“假如你就是李白,站在黄鹤楼边,心中会想什么?”这三个问题,让学生较深入地感受到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深情厚谊。在解决深层次的疑难后,我再引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最后两句诗句,用自己的情感去诵读古诗,用自己的声音抒发自己的情感,就使孩子们与作者的情感水到渠成地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本环节通过播放配乐、教师引读,使学生用自己的情感去诵读古诗,用自己的声音抒发自己的情感,感悟到诗中所蕴含的浓浓的惜别之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课中,我安排了李白在一年后所作的《江下行》“去年下扬州,江送黄鹤楼。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做为拓展学习,扩大阅读面,加强了课内外的联系,激发学生多积累古诗,让他们通过反复的积累诵读,转化为内在的修养。

总之,在课堂上,我本着充分相信学生,努力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给他们自读自悟的机会,争取使学生都“动”起来,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目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不如人意的的地方,比如:1、语言不够精炼,没有经过精雕细作。2、节奏显得前松后紧,整体把握不够好。3、对于难点的突破,由于时间的关系,现得比较匆忙等。但我相信,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不断地学习,以上这些不足会逐步得到克服。

黄鹤楼课件【篇10】

1、能正确读诗,把握诗的节奏美,理解“西辞”“烟花三月”等词语意思。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2、学生会吟诵,养成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学生会根据吟诵知识吟诵,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听过这首诗,老师的心中有种淡淡的哀伤,这让我不禁想起毕业时与好友分别的场面。在诗人王维的眼中,离别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伤感,那么,在“诗仙”李白的眼中离别又是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同李白一起登上黄鹤楼为好友孟浩然饯行吧!

二、解诗题,知作者。

师:读完题目你知道了什么?(请你来说)(谁送谁、在哪里送?“之”的含义、谁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板书:送别李白—————孟浩然)

介绍李白情况(PPT),讲李白和孟浩然友谊故事。

三、读诗、诵诗。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千古送别,去感受那浓浓的离情别意。

1、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老师范读。

3、请李然同学读古诗,师评价。

出示古诗(划好节奏)指名朗读,齐读古诗,拍手读古诗。

指名两位同学黑板上标(口诀:135不论,246分明。)平声用“—”,仄声用“│”入声字用“!”韵字最长,用长横。(标过纠正对错,手势吟诵,明白依字行腔)

过渡:老师觉得将古诗标出平仄还不够,要想有感情地吟诵出来,还要理解它的大概意思。(这就是依义行调)请大家借助下面的注释,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的大概意思。

1、学习一、二两句。

师:谁来说前两句的意思?(生: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

师:这里的“西辞”你怎么理解?(PPT地图)黄鹤楼在西边,扬州在东边,老朋友辞别西边的黄鹤楼,去东边的扬州,所以诗人说故人—————————(生接)西辞黄鹤楼。

孟浩然要在烟花三月前往扬州,三月的扬州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图片)你们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美丽的景色?

柳絮如烟、繁花似锦。

师:真是太美了,在这千年胜地的黄鹤楼上,在这如诗如画的江南春天,诗人却要与老朋友分别,怎能不让人心酸呢?李白心中除了伤悲,还有更多的话想要说,如果你就是李白,你会对孟浩然说什么呢?

练习说话:

生:孟兄,在这繁花似锦的烟花三月,我们本可以在这黄鹤楼上饮酒作诗,可如今你却要离我而去,心中真不是滋味啊?(孟浩然听了又会怎么说呢?)

师:是啊!千言万语都难以诉说自己心中的那份离别之痛,带着这种情感再来吟诵这两句诗。

2、学习三、四两句。

师:后面这两句诗可以说是千古传诵,其中蕴含的深意你能读明白吗?

生: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水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孤船”是谁的船?(孟浩然的船)自古长江就是交通要道,江上来来往往的船只有许多,为什么诗人只看到了一只船呢?(因为诗人把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的身上了。)

师:过境千帆皆不见,心中只有孟浩然,这是多么深厚的友谊啊!谁来吟诵这两句诗。

师:从你的吟诵中老师听出来了,好友的船虽已消失,但是对孟浩然的(思念、友谊)却没有消失?

过渡:是啊,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所以在李白的眼中:离别就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不舍;

过渡:同学们眼看孤帆渐渐消逝,李白仍然伫立在江边,久久不忍离去,此时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李白的心情吗?(依依不舍、难舍难分、依依惜别)

3、手势齐吟全诗。提问吟诵。

五、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在古代,因为交通的不便,人们一旦分别,相聚就遥遥无期,所以很多的文人墨客都写下了流传千古的送别诗。你们都知道哪些送别诗?

学生反馈,老师相机出示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用刚才学习吟诵的方法唱出来。

结束语:同学们,离别是一段情,离别是一首诗,离别是一支歌,古人离别赠诗,我们再来吟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我们在音乐中感受李白与孟浩然的深情吧。

黄鹤楼课件【篇11】

一、说教学内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选自人教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人间真情专题中,是一篇精读课文,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景中却包含着一个诗意的情节:帆影已消逝了,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学习这篇课文旨在使学生通过诵读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同时继续积累诗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与学生分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古诗,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将情与景交融在一起。四年级的学生大多是10岁左右的孩子,他们对古诗的理解有一定困难,不必让学生必须把古诗意思说出来,只要理解就可以。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小学生背诵、学习古诗,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感悟能力、提高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使孩子终生受益,好处数不胜数。学习古诗不能专搞语法知识,本身枯燥无味不说,还使得学生忽略了重要的古诗文内涵,又占用大部分时间,阻碍了学生的阅读积累。既消灭了学习的兴趣,又消灭了学到知识的可能性。古诗学习应该做到“三要”:诗句要反复诵读,诗意要大致了解,诗篇须熟读背诵。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

1.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古诗的特色,努力促使学生达到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诗人情况,在理解诗句以及重点词语含义的基础上,能够背诵、默写古诗,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想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手边的工具书以及课前查找的资料了解诗人,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使学生感悟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感受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课情真意切且诗文优美,富于想象的特点,制定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有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再依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把理解诗句作为教学难点,课堂中采取“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本,自主学习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充分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内涵。

四.说教材处理:

本堂课的教学在教材处理上,我重点进行了三方面的处理,一是课前安排学生收集资料,养成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二是以这首古诗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三是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大胆改革,即对古诗进行改写,把古诗改写成故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说教法、学法、评价方式及教学手段: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文本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诗文对照,理解诗词大意:

2、品词析句,体会诗词情感:

3、以朗读为主线,发展学生的能力。

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说一说方法来学习课文。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理念:以读为本,熟读成诵,是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通过读,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语言的美,并积累语言。熟读自然成诵,有意识地让学生背背,强化记忆,有效地促进语言的形成。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自主学习,继续小组合作,主动探究。让学生互相评价,自我评价,老师给予适当的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题意。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离不开什么吗?就一个字。(引导生答是爱。)是啊,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爱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的生长;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爱是理解,是宽容,还是力量。今天,我们就走进“人间真情”这一单元的学习。第二十课中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就充分体现了朋友之间的爱。(板书:)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把题目的意思说出来。(提示:是谁送谁,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

3.师生互动,交流收集到的材料,了解李白、孟浩然两位诗人。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唐代著名的诗人)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4.师生互动,了解黄鹤楼:课件展现黄鹤楼雄姿;板画长江图,明确黄鹤楼、广陵的地理位置;交流资料,了解李白和孟浩然真挚友谊的故事。(大量的前期工作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首古诗。)

(二)初知诗意,质疑梳疑

1、学法“引路”,自学古诗。

A、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我们怎样来学习古诗的?

B、归纳学习方法:知诗人、解诗题、理诗句、入诗境、悟诗情

复习巩固合理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力一词有待商确)

2、“知诗人、解诗题”

A、指名介绍李白

B、说说诗题给了我们哪些信息

C、指名学生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在这一环节,让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介绍,并进行资料地展示,教师做适当的补充,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且表现了新课标所指:强调语文课程的现代意识,适应时代的发展的.需要这一特点

3、理诗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古诗多读几遍,自学生字词,借助手中的工具书以及书上的注释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和同桌交流。把不懂惑有疑惑的地方划下来,比如:(略)

此时老师要做的是恰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分析.古人尝云,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许多个性化的问题,对诗文的反应也是多元化的.教师在这个环节中,

应鼓励学生多发问,培养质疑精神,让学生乐问,促进自主学习,让学生善问.

(三)、赏析佳句,入境悟情

1、入诗境、悟诗情

A、自读品味诗境

诗文语言传神尽意,学生理解了诗句的表意,但对于那优美的语言,还没有注意,更没有对文章动情.怎样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呢?这时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去读.在这里注重体会这样几处: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的扬州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景象。重点体会:烟花三月为后面学生的想象做好铺垫。

B、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以一个问题为发散点,给学生们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学生可以根据对诗文的理解,从各个方面去思考,感悟,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C、围绕“学法”,自主合作学习

指导各组采用不同的汇报形式,如:介绍李孟;说诗句意思,逐句朗读、逐句解释;抓住“烟花”“尽”“唯见”等重点词语,解释、朗读、品味;抓课文插图,结合自己的理解阐述画面,小组合作将李白与孟浩然在黄鹤楼边依依惜别的情形表演出来。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孩子们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来进行自主学习,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更牢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学思想。

D、小组汇报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我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抓住:“烟花三月”的传神,抓住尽字和唯字的传情,来引发学生对春天美景的想象,联想长江两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远”。先让学生感受、理解,再通过读表达美的感受,融理解运用为一体。相机引导孩子想象诗人送别老朋友时的心情怎样?当孩子找到孤帆一句时:师: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为什么只见“孤帆”?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这样用三个带有梯步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目的是开启学生思维,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学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理解去领悟,用自己的语言去沟通去表达.

最后询问:你能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吗?引领学生达到声如耳闻,形如目睹,景如亲临,情同身受的意境,与文章达到共鸣.

这样充分发挥了教师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A、自由组合读练习

B、配乐指名读

C、想象画面读

D、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配乐读旨在渲染离别气氛,是对学生整体感知诗文基础上的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想象画面的读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已展开想象的翅膀,乘着思维的东风,融入了诗文所表达的美的意境之中.(什么样的意境有待商确).且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四次朗读层层深入,每次朗读的安排目的明确,注重体现了阅读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牢牢把握“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思想。

(五)、拓展延伸、归纳升华

A、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读、背各自了解的其他表现人间真情的古诗

B、孩子们请你观察书中插图,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你手中的话笔描绘一下在李白和好友离别之时是什么样的情景呢?(可以图文并茂)

(以上AB两块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是否合理有待商确)

《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提出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鼓励想象和幻想,鼓励有创意地表达。鉴于此我设计了以上这样一个环节,这个环节的设计也是把整堂课推进了高潮,让孩子们在委婉悠扬的乐曲中描绘心中的画面,孩子的情感也得以释放,让孩子快快乐乐地、实实在在地上了一节语文课。

七、说教学效果预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把这首诗背下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古诗的热情,使学生养成收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的情操在爱中得到升华。

黄鹤楼课件【篇12】

教材简析:本课编排的三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赋得古原草送别》分别是唐代诗人王维、李白、白居易的著名诗作。三首诗都是描写送别朋友时,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景,表达了对朋友的浓浓深情。

教学目标:1.学会“浥”一个会认字和“孟、陵、鹤”三个会写字。2.结合注释读懂诗句的意思,并能试着背下来。3.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与朋友相送时的思想感情。4.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课文。教学重点:结合注释读懂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浥”一个会认字和“孟、陵、鹤”三个会写字。2.借助注释,理解每一首古诗的意思。3.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教具准备1.生字新词卡片。2.查阅资料,了解古诗创作的背景。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导语:人问处处有真情。亲情是伟大的,友情是珍贵的,爱情是甜蜜的,而陌生人间的情感则是崇高的。这些情给人温暖、给人力量,给人醉心的感动。这些情为我们演绎着人世间的真、善、美。2.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三首古诗,去用心体会诗中所蕴含的美好情感。3.教师板书课题:古诗三首。二、正确读诗,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三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逐首指名朗读,集体评议,纠错正音。3.结合朗读评议,学习诗中的生字新词。⑴认识生字,并理解意思。浥:湿。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⑵识记字形,正确书写。孟——盂陵——凌鹤——鹳4.正确、流利地朗读三首古诗,读好停顿,读出诗的节奏与韵律。5.整体感知古诗内容:说说读了这三首诗,你有什么新发现。⑴三首都是唐朝诗人写的送别诗。⑵三首古诗都是写诗人在春天送别友人的情景。①第一首古诗写的是唐朝诗人王维在渭城送好友元二出使安西。②第二首古诗写的是唐朝诗人李白在黄鹤楼送好友孟浩然去扬州。③第三首古诗写的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在原野上送王孙远去荒城。⑶三首古诗中第一、二两首是七言诗,各是四句;第三首是五言诗,共有八句。⑷三首古诗的题目基本上都点明古诗所描述的事件。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1.认真读古诗,边读诗句边看注释,先弄清每行诗句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2.学生独立读诗,理解诗意。3.小组合作交流,针对有疑问处,展开讨论,解疑。4.逐首反馈,全班交流。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早晨的雨湿润了路上的沙尘。旅店和道路两旁的柳树都被早晨的雨水洗得格外清新。劝你再干一杯酒,只因你西去出了阳关一路艰辛,再没有知已的老朋友。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在黄鹤楼和老朋友辞别。在春光明媚的三月,老朋友坐着船顺流直下到扬州去。那只孤单的小船越走越远,远远望去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滚滚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⑶《赋得古原草送别》:原野上的青草繁茂,一年一度枯了又会繁茂起来。燎原的野火能把枯干的野草连叶带茎统统烧尽,但深藏在地底下的根,在第二年春风吹拂时,春雨滋润下还会复生,重新铺盖大地。伸向远方的散发清香的青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在睛天阳光的照耀下,一片翠绿接连着荒城。今天我又来送别朋友,连繁茂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5.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四、课堂小结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三首古诗,理解了诗意,下节课我们就要深入地去体会诗人的情感及其表达的方法。五、作业设计1.练习背诵古诗。2.记一记注释中重点字词的意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品析诗句,感受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及表达方法。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指名背诵古诗。2.说说各首古诗的主要内容。3.教师导语:三首都是送别诗,写的都是送好友远行的情景。这节课,我们就来细细赏析,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深入地去体会诗人对友人的一腔真情。二、品读赏析,体会诗情1.认真读古诗,从三首诗中找出描写朋友相送的诗句,想象当时送别的情景。2.小组交流,描述送别的画面。3.指名反馈,教师引导联系全诗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①描述诗人与好友送别的情景。②说说诗人是以什么方式送别好友的?(劝酒送别)③理解“劝君更尽一杯酒”中“更”是什么意思?(“更”是再的意思,可见诗人一次又一次劝友人喝下许多杯浓酒了。)④议议:为什么诗人不断地“劝君更尽一杯酒”呢?联系古诗创作的背景,理解“西出阳关无故人”。(因为元二此番出使的地方是安西,那是一个荒凉且遥远的地方,出了阳关之后,朋友间就再难相聚了。)教师补充:据资料记载,元二此次出使安西,与王维的一别竟成了永别。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说说:你从“劝君更尽一杯酒”中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对好友的留恋、关切、祝愿。)⑤教师小结:渭城的春天多么美好,然而好友元二却要离开此地,出使那遥远而荒凉的安西,前途多艰险,怎不令王维牵挂。朋友啊,再干了这杯酒吧,西出阳关之后,就再难相见了。诗人与远行之人多年的深厚友谊,以及此时深情不舍的惜别,还有那前路珍重的祝愿全都融进了那一杯浓酒之中。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①描述送别情景。②说说诗人是以什么方式送别。(目送友人离去。)③议议:“孤帆远影碧空尽”了,诗人为什么还在驻足凝望?了解古诗创作的背景,了解友人此番要去的是繁华的扬州。教师补充:扬州当时是一个繁华富庶的都会,诗人对它也充满了向往。说说你从这两句诗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对友人的眷恋不舍,对扬州的向往,对不能同行的淡然惋惜。)有感情地朗读诗句。④教师小结:诗人目送着友人东去扬州,友人的船只都已消失在碧空尽头,而诗人仍驻足凝望,让那滚滚长江水带着“我”对友人的眷恋不舍之情,带着“我”对扬州的向往之心,一起随友人东去吧。⑶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①描述送别情景。②有感情地朗读诗句。③了解诗人送别的方式。(随行目送。)④说说从诗句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对友人的依依不舍、离愁难消之情。)三、对比认识,了解表达1.教师导语:同是送别诗,同是表达离别之情,然而诗人在表达方法上又有何不同之处呢?2.小组讨论,联系有关诗句加以说明。3.指名反馈,全班交流。⑴《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写景,情景交融,垂柳依依表惜别。后两句叙事,劝酒送别,别情深沉。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前两句叙事,写友人要下扬州。后两句写景,目送友人,情寄长江水,别情悠悠。⑶《赋得古原草送别》:前六句写景,春草繁茂,蔓延远方。暗示友人要远行。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离愁,随行目送,别情浓郁。4.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四、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在这三首送别诗中,诗人将叙事与写景相结合,借物抒情,情景交融,生动地表达了送别时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是呀,朋友是我们一生中的财富,没有朋友的人一生都孤独,让我们像诗人那样怀着赤诚之心对待朋友,珍惜友情。五、作业设计背诵并默写三首古诗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546814.html